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治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实施社区护理的先决条件。道德所讨论的中心是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集体的利益关系问题。道德素质是护士素质的核心,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其它的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护理人员应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在社区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真诚、慎独、尊重病人、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互尊互学、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多是健康人群,没有强烈的求医愿望,所以医护人员需要深入到社会基层,直接面对社区群众。社区里面的每一户、每一个人都是服务的对象,这就要求护理人必须真诚待人。在进行社区护理时,社区护理人员经常是处于独挡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情况。许多工作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就要求社区护理人员具有慎独的高尚修养。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尊重病人、同情关心病人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需要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病人及其家属足够的尊重。而且良好的语言修养有助于拉近与病人之间的关系,让病人更加的配合。社区护理人员之间应该建立互敬互学、取长补短、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关系。伦理道德素质是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核心,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其它的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护理人员应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2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的心理素质指的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的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了护理人员的认知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应变力以及情态、意志、气质、性格等。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可直接影响到社区护理工作的效果,注重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社区的护理情况多变,例如社区居民的病情、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也许今天什么都是好好的,但是过了一天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敏锐地、灵活地、及时地发现社区居民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社区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烦躁与苦恼,只有保持平稳自信的心态,以一种文雅、恬静的表情,落落大方的姿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3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是社区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具备扎实而丰富的业务知识是实施社区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区护理工作的关键。社区护理具有病种多、院前急救多的特点。当今社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社区的医护人员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把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伤病员身边,从而挽救他们的生命。抢救患者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心肺复苏、导尿、心电监护、吸痰等,均要熟练掌握,强化应急能力,突出一个“快”字,争取一次成功,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赢得救治时机。因此,社区护士要不断学习,拓展业务知识,提高社区护理质量。社区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种技能:临床护理技能,特殊人群护理技能,沟通交流技能,防病保健管理技能及应急处理技能。
4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在进行护理的时候,沟通必须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进行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并通过这样的信息传递来获取相互的理解。沟通是社区护士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他们之间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智力差异,必须要做到因人而异。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使用通俗语言,尽可能的减少各种专业术语,让他们能够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意思。端庄、稳重的仪容和微笑也是社区护理人员的一种语言,在微笑中为居民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微笑可以更加容易的获得居民们的信任。要使得沟通有效,就必须学会倾听。在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以宽广和平静的心态对待病人或者其家属的诉说,同时也在理解其感受,并能够恰当地表达这些感受。一个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容易被人信任,使诉说者能够无防卫地诉说他所面临的问题和情绪状态。从而提高收集病史和主诉的准确性,主动地、自觉地发现病人的问题,从而提供确切可行的护理与服务。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一个人,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思想感情,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产生真正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社区护理中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情感互动为社区护理学科的发展、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社区护士熟悉并正确运用沟通技巧,会使得社区护理更加的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
5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国民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断的提高。所以社区护理人员也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社区护理人员如何在社区护理、家庭护理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行事,以保护服务对象和自身的权益,已成为社区护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解熟悉,这其中应该特别注意《护士条例》,从法律的角度来明确护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数据准确,资料真实客观,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南京市民间助残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机构规模小,力量薄弱,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发展社区公益、提供就业渠道与康复服务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问题是:
首先,专业素质不高。机构管理者、义工、志愿者,大都未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凭借爱心加入进来,靠发起人的热情和事业心支撑。助残组织社会认可度不高,高素质人才不愿意进来,专业社工以及受过较好训练的志愿者,还是缺乏,因此,助残项目实施效率比较低,模仿复制的多,开拓创新的少,残疾人受益面不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其次,残疾人职业培训未能开展起来。助残机构的培训,与就业机会缺乏衔接。以推荐方式对培训者进行就业安置,效果并不好,如,鼓楼区爱心助残协会,成立四年来,仅仅推荐成功5名残疾人到企业工作。残疾人就业难,是社会问题,民间助残机构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重点是培育他们的就业能力。但多数机构的培训,只能作为康复训练,如串珠子、烙画等,不能视为就业培训,缺少系统的与培训相配套的就业扶持计划。
再次,机构筹款能力弱,缺乏造血功能。助残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以下途径:会费、社会捐赠、服务收费、政府补贴等。目前,社会捐助的动力不大,政府的补贴有限,助残机构筹资面窄,造成资金来源渠道不畅,严重制约助残项目的开展。
二、关于专业知识的反思
(一)入驻组织正式化还是非正式化
在培育中心实习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其针对各个入驻和想要入驻机构的组织的繁忙工作。社会组织在进入孵化后会接受领导力培训,接触NGO、社会组织、公益等新知识点,可以开阔视野,知道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上一些个别化的辅导,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就能够再推进一步。在结束培育后,社区机构开始能独立运作,不需要培育中心,也不需要街道等的帮扶就能扩大规模,好好经营下去。在实习中我注意到,其实入驻培育中心的组织并不都是愿意接受培训的。如爱心妈妈关爱团,她们都是闲暇时间为下岗职工儿女献爱心的小组织,并不想要进行复杂的项目管理、档案登记等,这样反而成为了她们的负担,也违背了她们参加培育中心的初衷,这个矛盾一直难以有效调和。严谨的社会组织评估方法对普通爱心组织是标准化的过程还是负担值得仔细考量。
(二)社会组织是关注培育还是具体实践
可以预见,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场域,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社区工作再深入,也只是提供了一个社区发展的平台,社区能否获得真正发展还有待于社区政策的贯彻落实、社区工作者的体恤慰藉与思路发展创新、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升和思维方式转变。拿助残组织来说,爱德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与发展起具有典型效应的社区组织,至于社区组织在社区内具体的服务方式、志愿者管理、财务管理等只能给予宏观层面的培育,真正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都应是由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具体承担的,培育内容是否应该更深入细致,包括涉及政府政策法规的学习、人员的具体实务技巧掌握、项目过程评估方法等,是需要进行现实考虑的。
(三)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制糖废水处理技术
目前制糖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化法和生化法,由于制糖废水的可生化性好,国内外对此废水的处理常采用生化法。生化法主要有厌氧处理法、好氧处理法、厌氧—好氧处理法等。
1物化法
物化法主要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该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扩散渗析法、电渗析法等[7]。近年来,对物化法的研究涉及到一些新的领域,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为制糖废水的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钟福新等[8]的研究表明,La/Fe共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对甲基橙和制糖废水具有催化降解效果。光照时间和pH是影响La/Fe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降解制糖废水的主要因素,在强碱性条件下,La/Fe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对制糖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光照20h时可达97%以上。
2厌氧生物法
废水的厌氧处理在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很适用。由于厌氧处理时,污泥产生量少,对营养元素要求低,同时产生的甲烷可作潜在的能源,可消除气体排放的污染,投资成本一般较低,运行管理费用也大大低于好氧工艺[9]。在制糖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是厌氧处理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形式。在反应器中,废水从底部均匀进入并向上运动,反应器下部为浓度较高的污泥床,上部为浓度较低的悬浮污泥床,一般情况下处理甜菜制糖废水时,容积负荷可达到20.7kgCOD/(m3•d),COD去除率为82%左右[10]。河南某厂[11]建成1700m3UASB厌氧系统处理制糖废水,在近中温(30℃~35℃)条件下启动运行,当进水COD浓度平均为8000mg/L时,工程稳定运行,日处理废水近1000m3,COD去除率80%以上,UASB有效容积负荷为5.0kgCOD/(m3•d)以上。运行实践证明,采用UASB工艺处理制糖废水,具有有机负荷高,HRT短,无需填料、污泥回流装置及搅拌装置,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同时UASB工艺也存在以下缺点:①三相分离器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设计方法;②颗粒污泥的培养较困难,初次启动和形成稳定颗粒污泥用时较长;③大多数UASB反应器需对进水悬浮物浓度进行适当控制,以防止堵塞和短流;④耐冲击负荷能力不强,出水水质还达不到传统二级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为了解决UASB颗粒污泥培养的问题,可以在厌氧启动过程中加入惰性物质,加速颗粒化的形成。韩洪军等[12~13]的研究表明,在系统中加入颗粒活性炭,可以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Yu[14]等人向反应器中投加150~300mg/LCa2+,提高了生物量的积累,加速了反应器的启动。新型的反应器是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它综合了UASB反应器的优点,属于分阶段多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技术。该反应器借助于废水流动和沼气上升的作用,反应器内污泥上下运动,污水在折流板的作用下,水流绕其流动而使其流经的总长度加长,再加上折流板的阻挡及污泥的沉降作用,污泥在水平方向上的流速极其缓慢,生物固体被有效地截留在反应器内[15]。与UASB反应器相比,ABR反应器具有独特的分格式结构及推流式流态,具有运行稳定,操作灵活,工艺简单,投资少,固液分离效果、耐冲击、对毒性物质适应性强,良好的生物固体截留能力等优点。ABR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如反应器结构的创新[16~17]、水力学特性的优化[18~19]、反应器启动及颗粒污泥的形成[20]、微生物群落分布及生理生态[21~22]研究等方面,从这些研究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对优化ABR工艺的措施:①减少降流区宽度,使主反应区的升流区内聚集更多的微生物,有利于厌氧污泥停留在上向流中,使每个小单位UASB优势更加突出:水流方向与产气上升方向一致,不仅减少了堵塞的机会,还加强了气体对污泥床的搅拌作用,使微生物与进水基质充分混合,有助于形成颗粒污泥;②增加了折流板角度,有利于进水向上引向流室中心,实现了布水的均匀性,同时还可增大水力搅拌作用;③接种污泥用几种不同来源的厌氧污泥混合而成,采用好氧曝气法启动。ABR反应器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目前国际上关于ABR反应器的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实例还不多,国内报道的工程应用更少。因此,在ABR反应器实际工程进一步推广之前,需要通过大量中试寻求合适的设计参数,结合机理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ABR的工艺特性,为生产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3好氧生物法
好氧生物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就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处理法,其实质是以存在于污水中的有机物为培养基,在有氧的条件下,对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混合连续培养,通过凝聚、吸附、氧化分解、沉淀等过程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方法[23]。李鑫华等[24]研究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甘蔗制糖废水,工程规模日处理量Q=14000m3/d,经过多年的运行,出水符合标准,且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技术要求低、处理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活性污泥法也存在抗冲击负荷能力弱,系统稳定性差,易发生污泥膨胀等问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法,主要构筑物是SBR反应池,在该池中依次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滗水、排泥等过程[25]。该工艺相对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有处理构筑物少、污泥好氧稳定、抗冲击负荷强、氧利用率高、污泥膨胀的概率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该工艺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与其他工艺联合使用,邯郸市某生物技术中心[26]采用UASB—SBR工艺处理淀粉制糖废水,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容积负荷为1.2kgCOD/(m3•d),运行结果表明,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对BOD5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SS的去除率达85%以上,处理出水优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且该工艺处理效果好、技术成熟可靠、运行稳定。但是SBR因其序批操作的运行方式也带来了相应的弊端:①对自动控制设备的依赖性强,但是这些设备的故障率较高;②反应器的利用率偏低;③单元进水是间歇的,在污水厂来水和排水要求连续时需要把系统划分为较多的的单元才能保证整体的连续性,或者是设置较大的进水水量调节池;④间歇运行曝气器容易堵塞。针对SBR的缺点和不同的使用目的出现了很多变形工艺,其中用于制糖废水处理的工艺有循环式活性污泥系统,即CASS工艺。该工艺在运行方式上采用循环进水,反应器分为选择器、缺氧区和主反应区三个区。该工艺完善了活性污泥选择器的设计,并且设计和运行方式灵活,既体现了SBR的流程简单、建筑物少等优点,又克服了SBR的一些缺点。有研究表明,CASS工艺用来处理制糖末端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林传松等[27]的研究表明,用CASS工艺处理制糖末端废水,对系统的CODCr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1.96%和73.77%,同时对营养物有明显去除效果,省略了剩余污泥处理装置,降低了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通过控制工艺运行条件可以优化CASS工艺的处理效果,邓超冰等[28]的实验表明,在曝气时间为2h,曝气量0.375m3/h,污泥浓度4000mg/L左右,沉淀时间60min,排水比1/3的条件下,工艺条件最佳。各因素对COD去除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是:曝气量>排水比>沉淀时间,故在实际工艺运行管理过程中可优先考虑调节曝气量。CASS运行过程的控制一般由可编程序控制器来进行,主要根据进水量、DO、进水水质(COD、pH等)、出水水质等进行实时控制,自动调整各部件的运行状况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及最经济的运转[29]。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应用的关键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工艺设计方法及研究其设计的有关参数,同时提高自动控制装置的可靠性及运行和操作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更加符合国内制糖废水处理的实际情况。
2)生物膜法。生物膜处理法的工艺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和生物流化床。其中用于制糖废水处理的有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工艺。该工艺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与传统流态化技术相结合的生化处理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传质效率高、负荷高、去除效率高、能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占地少等优点。田雪莲等[30]利用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对CODCr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350~580mg/L和7~12mg/L的甘蔗制糖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进气量为40L/h,水力停留时间为3~4h的条件下,CODCr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和86.5%,出水CODCr和NH3-N稳定在60mg/L和2mg/L以下,表明采用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制糖废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制糖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但是传统生物流化床工艺仍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流化床的流态化特性十分复杂,给设计造成了困难;②以沉淀原理为基础的三相分离器中,泥水分离靠重力作用,以致分离效率依赖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而由于沉淀时间短,固液分离效果不理想,出水中SS含量可能很高,影响出水水质;③载体易流失。针对以上传统生物流化床的缺陷,将其与膜分离单元有机结合,可解决传统生物流化床出水悬浮物浓度偏高、载体易流失的问题。
3)生物膜/活性污泥联合工艺。该联合工艺是把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它一方面具有生物膜法负荷高的特点,因而减少了构筑物体积,降低了投资;另一方面也具有活性污泥法固液接触充分的特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良好[31]。郑育毅等人[32]的研究表明,采用联合工艺处理淀粉制糖废水时可使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同时比单纯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工艺启动要快、运行也更稳定,且基本不会出现污泥膨胀等问题。
4)好氧工艺存在的问题。好氧处理技术有较多优势,如降解工艺的投资较低,操作条件简单,所以是有机污染废水处理的首选,但是对于像制糖废水这样的含高浓度有机物的情况,好氧处理仍然存在着许多原理和工艺上的限制条件,因而在实际应用上不如厌氧处理普遍,如运行期间的污泥系统的规划与治理,如何较好地防治污泥的膨胀等都成为学者的热门研究问题[33]。
制糖废水处理工艺总结
(1)厌氧处理法中应用较多的是UASB工艺,但该工艺存在不足,如颗粒污泥的培养困难等。针对该工艺的缺陷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工艺进行改进,如在系统中加入颗粒活性炭,加速颗粒化的形成。(2)厌氧处理法中较为先进的工艺是ABR工艺,该工艺不仅综合了UASB的优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UASB的缺陷,但ABR反应器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需要寻求合适的设计参数以在实际工程中进一步推广。(3)活性污泥处理法中用于制糖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连续式流活性污泥法和SBR法,但这两种工艺仍存在弊端。针对这些弊端,CASS工艺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工艺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对运行的参数(如曝气量、排水比、沉淀时间等)进行合理地控制,同时要提高自动控制装置的可靠性及运行和操作管理人员的素质。(4)生物膜法中用于制糖废水处理的工艺主要是生物流化床工艺,对该工艺进行合理的改进,如将其与膜分离单元有机结合,可以弥补该工艺在实际运行中的部分缺陷。(5)各处理工艺各有优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采用将多种工艺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充分利用每种工艺的优点,取长补短,协调控制工艺条件,以到达较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孟庆辉等[36]的研究表明,对甜菜制糖废水采用水解—好氧—化学氧化—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突出了两类生化处理技术的优势,工程运行费用低,操作方便,且出水水质优于一般单纯生物法。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