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家发a展战略;区域发展;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01-03

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达成国家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最高的规划,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战略。地方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每个区域发展而言,将会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有很多区域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也有部分区域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对地方区域规划能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区,经济区的主体是河南省,并包含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省等12个地市3个县区,经济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入到了全面推进的阶段。继续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更好地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加快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等有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文献综述

杨龙等(2012)从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向地方以新的方式赋权,地方以新的方式影响中央的政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会得以拓展。任俊英(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且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推动中原崛起,进而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田林元(2010)指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原经济区可以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牛正兰(2007)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选择的。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与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相关联的。倪鹏飞(2010)指出,要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放到全球范围来看,充分利用全球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带动发挥本地区的各项优势,培育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刘荣增(2010)指出,强心固边应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基本保障,产业承接与聚集应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文化合力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纽带。王作成(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面临的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因此中原经济区需要有一个核心增长极作为发展引擎来引领区域发展,来强化经济区内的经济联系并完善经济区的功能。要加快推进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的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的国内竞争力。赵夏爽(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中原经济区争取在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综上,已有研究多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现有研究中原经济区的相关文献也多从中原经济区建设较单一的层面出发,研究如何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而以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为视角的文章则比较罕见。本文则试图以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例子,系统地阐述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在总结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下中原经济区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为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及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分析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南省历来都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也是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河南的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之首,有着“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民以食为天,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因此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2.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十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为中原经济区勾画出了一幅发展又好又快的蓝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原经济区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经验的客观需要。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看,东部沿海的经济布局已基本完善,但中西部经济区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的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内的经济发展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区域内经济互补性强,内在联系紧密。推动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通过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促进国家统筹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加快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1.举全国之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要加大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并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认真落实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各方面的政策。《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份标志着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文件的出台,更是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行动纲领和清晰明确的指导框架。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支持性的政策,可以举全国之力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这些政策出台以来,中原经济区各方面的建设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经落地;以航空港为依托,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已经获得了批复;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铁路也纳入了国家铁路网规划;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也在逐步推动。

2.眼球效应吸引外资和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将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带来巨大的眼球效应。从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情况看,眼球效应已逐步显现,也已经给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投资、人才等发展机遇。富士康、联邦快递、俄罗斯空桥、菜鸟科技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引入,有力地推动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一步地产生了眼球效应,带动了一些其他配套企业的逐渐入驻。有了眼球效应以后,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形成更为长期、有效的注意力经济效应,最终完成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3.待遇平等化,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中,都有了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少数没有的如浙江省,也都在为此而努力。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前,是没有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的,所以在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以后,有关领导和专家便为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努力,引起国家的重视,也为自身争取到与其他省份相平等的待遇,是以变制变,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而且由于地处内陆,开放成本高,河南及周边内陆省份在对外开放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及瓶颈制约,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将逐步打破中原经济区在对外开放上的瓶颈制约。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以航空港为依托的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这会形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同时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也将成为重要的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四、抓住契机,更好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一年多以来,虽借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已存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之外,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目前来看,区域内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还都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较严重;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化”发展不协调;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较少;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未很好发挥;区域互动联动机制仍不完善。

1.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协调发展。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推动“四化”协调发展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河南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地位尤其突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注意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不牺牲粮食和生态的准则,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再次,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也有助于转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放开省辖市的户口限制,加大农民工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农民进城提供好各类社会保障,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建设特色产业。推进信息化进程,使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

2.加强城市建设。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加强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区域周边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群。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郑州和洛阳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说明这两个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综合能力较强,同时也是中原城市群两个增长极,起到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但是两个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和影响能力依然有限,其影响长期以来不能涵盖省内周边的一些城市,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城市影响区的挤压。所以,必须要继续全面提高郑州的竞争力,促使郑州从经济、规模、城市建设与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实施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同时,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使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3.发展软实力。一方面,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特又显著的文化优势,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也是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但是,目前在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层次和附加值都比较低,尚未把这些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力量。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层次的文化及旅游产业,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大力拓展文化品牌,真正使中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口优势。2010年7月,河南人口就突破了1亿,同时拥有3 000多万富余劳动力,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曾经被经济学家们公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在人口红利快要消失之际,河南的人口优势将大大发挥,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内人口的综合素质,并要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从而把人口众多的压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4.加强与外省联动。中原经济区并不是只靠河南省的力量就能建设完成,也不能仅仅依靠区域内所包含的一些省份来进行建设。一方面,区域内部之间各省要有分工及合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市场准入及政府服务等主要方面和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等重点领域,使得每个省份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发展空间能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还要完善与区域外其他省份的合作机制,密切与长三角、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关中―天水等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发挥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龙,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 任俊英.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 田林元.浅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4] 倪鹏飞.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

[5] 王作成.集中力量,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竞争平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

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TheUnbalanceDevelopmentStrategyInRegionalDevelopment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 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 年。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 发展战略 研究

1.前言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一个地区文化的发展程度在其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在进行区域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总体而言,其在政策、文化资源、消费市场等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河南省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展开相关论述。

2.河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文化的发展在文化体制的改革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不断发展及探索阶段[1]。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为了使文化的软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还需对文化进行不断创新。

3.河南省区域文化发展的意义

文化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许多省份相比,河南省在资源方面有着比较独特的优势,对其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以下意义:使河南省的精神在全国得到有效传播,从而使河南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河南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其周边省份的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其文化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周边省份文化经济的发展,进而会形成经济文化产链,并给河南省及其周边省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2]。此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河南地区经济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河南省区域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1)政府的支持需加强。政府的支持尤其是经济上支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在党及国家政策的指示下做好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

(2)文化体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快并深入。文化体制的改革剂深化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3]。河南地区的文化,在行业的发展中有着比较严重的壁垒现象,文化、电视广播、新闻杂志及旅游等在利用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都没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及有效整合。

(3)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总体性战略。目前,河南地区的文化产业在战略方面缺乏总体的长远规划战略,政府的相关部门及领导没有认识到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某些时候会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忽略文化未来的发展,从而导致文化发展出现滞后现象。

5.促进河南省区域文化发展的措施

(1)建立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郑州的周围分别是安阳、洛阳、南阳、开封,郑州是我国的的古都之一,其所覆盖的文化区域及地理位置在全省的文化产业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因此,应以郑州为中心,加快其周围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如可通过洛阳的牡丹文化及佛教文化、开封的大相国寺及清明上河图等促进河南省文化的传播及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等手段促进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2)通过创新及传媒的力量使区域文化得以有效传播。借助电视传媒的作用,对河南省的电视栏目进行创新,把安阳的红旗文化、殷墟文化以及南阳的汉文化、玉雕文化等搬上河南电视台,以通过传媒手段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4]。

(3)让安阳、洛阳、南阳、开封、郑州四个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并在各中学、大学定期举行区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和他们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知识竞赛的开展,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广大学生对这几个地区的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的区域文化的建设及不断发展。

(4)建立乡土化的文化传播措施。把安阳、洛阳、南阳、开封、郑州各地区的文化深入到本地区的文化建设及传播中[5]。让市级政府、县级政府及乡级政府都重视本地区历史文化的建设及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某些市、县、乡级地区建立博物馆、纪念馆及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此外,还可以在郑州以外的地区建立具有郑州特色的博物馆,如可在北京建立类似于安阳的殷墟沙盘模型,可在广西建立具有洛阳特色的佛堂等,并通过网络使河南省的区域性文化得以有效传播。

(5)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及经济的支持对区域文化建设。通过政府的经济手段及法律手段优先支持区分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的发展。

6.结语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区域文化的发展在区域文化的建设、传播及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河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发展中的问题、发展的意义以及发展措施等相关方面对河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作了简要论述,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河南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作者单位:黄淮学院动画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志胜;河南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2011,(10):45—49.

[2]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论析——以华北五省区市文化发展战略合作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47—57.

[3]洛阳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我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31(5):78—84.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5篇

21世纪以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为核心要素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世界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为加快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各省市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制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文化创意产业与优势产业的结合,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改变过分依赖传统支撑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拓展新的空间,而且还可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把文化创意、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产业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从而带动区域传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要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仅具有经济学的含义,也具有较强的文化意味。文化、艺术的要素通常即是城市品位、城市素质、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素质,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举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亦可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需求、提升城市人文素养,是打造文化高地,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抓手。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精致的艺术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创意和艺术文化顺利实现产业化的生产与流通,最大程度地在数量与质量上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的几大门类中,无论是信息服务业还是动漫游戏业的发展,还是教育培训业亦或是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均会极大地丰富区域的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城市之间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软实力正成为国家形象和城市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善谋发展、主动出击、争取资源、上下联动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与实力,繁荣文化事业,实现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谐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审视资源

审视文化创意资源是规划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文化创意资源可分为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的精神资源。

有形的物质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载体,它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如名山大川;二是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和文物,如名胜古迹;三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艺、饮食文化资源,如八大菜系;四是文化设施与设备资源,如电影院。无形的精神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一是优良的精神传统资源,如历史传说:二是通过文化艺术体现出的艺术审美资源,如昆曲越剧:三是民俗风情资源,如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对区域文化创意资源有非常深度的了解。所有战略的制定都有赖于资源基础,有什么样的资源才能确定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是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高地。中部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其走以文化资源为内涵、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西部文化资源如民族的、古朴的、文化的艺术要素和现代的、品牌的、市场的甚至是全球的开发理念结合起来,走市场化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道路。

(二)错位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以及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使我国的文化及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要在审视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错位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差异也是优势,有了差异就有了竞争力。创意就是有差异,失去了差异化,谈何创意?谈何文化创意产业?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同构化、同质化比较严重,只有实施差别性发展策略,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现象发生。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差异化的基础上,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增强集聚能力,构筑辐射高地。比如长三角主要城市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差异化竞争的态势:上海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区、南京的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区、杭州的动漫产业园区、无锡的工业设计园等。而珠三角的三个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以广州文化,深圳设计,香港商业的格局错位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与影响力。(三)整合资源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坚持集聚发展、资源整合的发展思路。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以创意人才为支撑,以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

1 整合好历史文化资源。在全面了解区域资源的优势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准切入点,对文化资源盘点梳理,整体规划,深入挖掘,科学合理开发。

2 整合好资本。通过搭建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现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资本、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有机结合的资本融合。

3 整合创意人才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第一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整合得好,才能集聚起雄厚的人才资本,增强人才资源整体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环境引人、感情留人、项目聘人、投资育人,达到整合人才资源的目的。

4 整合好载体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中,要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5 资源整合市场化为基本取向。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整合不是对现有资源的简单相加,是必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办事,要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运作为支撑,通过市场运作和产权交易,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更高平台上的有机整合,让各种社会资源向高效文化创意产业流动。

(四)搭建平台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和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之外,要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必须以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系为抓手,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信息平台、技术平台、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市场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环境。

1 搭建信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面向科研人员或特定行业,提供相关文献、成果转化、专家咨询等专业性的文化信息服务。例如,数字内容产业信息平台、影视产业信息平台、出版信息平台、旅游信息平台等,都属于专业文化产业信息平台的范畴。

2 搭建技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整合企业、高校及设计机构的设计研究与技术设备。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科学的设计技术支撑。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企业几乎全是民营的,其共同特点是规模小、技术力量弱、资金人才缺乏,而动漫业是个高投入的产业,只有建立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性服务平台,才能迅速改变动漫民企少资金一技术水平低一缺好作品一效益不高一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3 搭建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多方力量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对周边地市的业务拓展、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加强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机构)进驻、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交流会,努力搭建知识界、文化界和经济界的合作交流平台。

4 搭建市场交易平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产业,都是在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发展的。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文化类会展(如:文博会、休博会、动漫节等)、产业园区建设(将园区打造成有较高知名度、相当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场所)及数字化交易平台等措施搭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

5 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出台相关投融资政策。开展投融资项目洽谈会、银企联姻活动,成立专门服务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国际国内优质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

6 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举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专利信息运用培训班,普及知识产权保护认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监测平台建设。利用行业协会、机构的专业优势和市场信息优势及完备的监控档案,对发现有制假、售假现象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从严规范。营造出以假为耻,以真为荣的市场正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协作平台,利用行政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及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把行业协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力量,实现更深层次上的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和协同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协同的协作配合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打击平台,形成一处预警。分级联动的全辖区联动机制。

(五)塑造品牌

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创意的核心竞争力,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文化品牌所具有的整合效应、聚集效应、增值效应、辐射效应、放大效应等,使得区域文化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使人、财、物等资源在区域市场快速聚集;使文化产业增值能力得以提高:促成文化产业链形成,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扩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区域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包括城市、园区、项目等层面。无论是那个层面,相互之间具有拉动效应,通过品牌化提高其附加价值与可持续发展。其一,是对原有文化的发掘,从历史的、民族的、民间的、现有的各种人文奇观中发掘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品牌,深入分析所发掘的对象,把握其文化个性,并根据原有文化的内涵予以创造性的发挥。如《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悠久的历史传说、桂林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与张艺谋这样的国际型导演创造性组合在一起,演绎出一个实景演出的品牌传奇。其二。创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品牌。创意是一个文化品牌成功所必需的。如超级女声、蓝猫卡通、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就是创意得以成功的典型范例。

(六)构建产业链

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打造产业链,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中国文化产业面对国际大集团,好比是单一步兵兵种和对方海陆空立体多兵种竞争。与传统产业链不同,文化创意产业链是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创造,创新产品的营销,并通过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创意是核心价值,产业链通过创意的价值扩散来实现原创企业通过合作开发、专利技术或者版权转让形式,把创意的核心价值扩散到周边关联产业中,形成长线生产能力,扩大产业链的规模。湖南省的卡通、动漫产业领跑全国同业,拥有国内第一个卡通原创驰名商标蓝猫以及虹猫、山猫等一系列原创卡通形象,年产值13亿元。这些主体产业如果能与儿童玩具、文化用品、儿童服饰、体育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链接,产值可能达50亿、100亿甚至更多。横店集团以影视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带动了与文化创意直接相关的产业,也带动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等在内的大文化产业,同时也带动了信息:金融、商贸、物流、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

三、结语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区域;能源经济;战略;分析;对策

一、区域能源经济和发展战略现状

(1)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长过快。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速度越来越快,和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能源消费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我国能源消费已经出现了连续13年的持续性增长。虽然当前我国能源的生产总量基本上能够维持能源消耗增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以及生产结构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而且二者之间的需求增长也是越来越明显的。煤炭作为能源消费当中总量所占比例最大的能源,其所占的比例是全世界各国能源消费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石油是在所有消费总量当中所占比重比较大,而且远远大于其自身生产总量的,每年的自给率都呈现下降趋势。

(2)资源不足,矛盾愈发凸显。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转变,我国对于石油等能源方面的需求也是不断提升,而且对于能源需求方面的结构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当前我国能源生产以及建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国资源总量有限,单单依靠资源开采不能够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资源需求不足以支撑我国快速增长的石油供给,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3)能源消费向经济发达地区和高能耗行业转变。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地区所需要的能源总量过大,随着我国高耗能行业表现出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其数额远远高于我国工业发展的平均水平,我国高耗能产品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也在不断上升。所以,充分提升我国能源利用率这是维持我国工业以及高耗能行业能够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4)能源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同时也受到了市场需求以及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太快,导致我国能源供给出现断裂现象。另外,我国在能源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过大,导致一旦出现通货膨胀,很多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而无法维持正常的运作,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二、能源经济和发展战略的建议

(1)加大能源投资力度。国家应该加快建设能源基地,全面推动我国火电机组实现规模性建设以及热电联产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金融机构应该重点扶持地方能源企业,帮助以及培育地方能源企业,并且还应该鼓励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方向,尤其提倡企业应该以参股或者是控股的方式全面参与到能源行业建设当中来,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国家能源发展,实现企业能源产业重组以及兼并,并且有效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做到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快速实现企业资源生产能力以及产业升级。

(2)发展多元化能源。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比较单一,最为重要的和关心的问题就是能源安全。因此,发展多元化能源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能源供给途径单一的问题。还应该根据区域特点以及优势,尤其可以鼓励区域企业去开发可供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其他能源,比例可以大力发展太阳能以及光能,还有风能以及生物能等等,还可以创建核能以及水能,还有地热能等相关设施,不断扩大我国区域能源使用范围,弥补当前我国能源供求缺口问题,全面保障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能源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应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并且解决好各类能源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当前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程。因此,我国必须把区域能源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做好统一结合,为创建一个稳定的、经济的以及清洁的,还有可靠的以及安全的生态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利用达到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一鸣,焦建玲,廖华.21世纪经济管理精品教材・经济学系列:能源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格局;发展战略

Abstract: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hange of system,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s constantly adjusted. It is both a chance and a challenge for Shanxi. Facing the new change of 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n under-developed province, it is an urgent need for Shanxi to improve Shanxi’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by making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 optimizing economic layout,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within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economic patter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2-5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 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部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山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山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各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当前提升山西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全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国内促进区域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兴起,山西如何才能依托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社会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在完善中发展。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不断成熟,方法不断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跟随国家区域政策的脚步在曲折中前行。

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定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和发展战略。随后,为缓解国家能源需求瓶颈,更好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山西省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政策,放手让有煤地区发展小煤矿、小煤窑。当时,国家通过大量投资,以煤炭的高强度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山西特大型煤矿。有资料显示,1981~1990年,中央在山西的投资约达330亿元,占同期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1%。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山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981年的 25.5 亿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123.4 亿元,增长了近 4 倍,占全国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3.1% 上升到 1985 年的 3.7 %,排位也上升到第 13 位,虽然到 1990 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在全国的排位仍保持在第 14 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刺激了山西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相对缩小了与全国水平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央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般工业消费品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多年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能源、原材料、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实质性缓解,大部分生产资料产品供过于求,农副产品供给稳中趋升,多数行业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实施的沿海开放政策、“能源西移”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导致市场需求和要素流动向沿海和西部地区转移,开始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促使经济生活的各种矛盾明显凸现。从产业结构讲,90年代前期和中期,煤炭采掘业仍然是山西的主导产业,但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拉动作用已经弱化。当时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曾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 14888 ”工程,但从总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仍停留在80年代的发展思路上,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20世纪末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已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资源供给的约束转向市场约束,企业发展从争项目、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向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也从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控制物价转向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导向要求山西改变低效的能源重化工发展模式,1999年10月,在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制定了全省开展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同年12月,在省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用10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之后,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并实施了“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4年,山西确立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并将结构调整的实施重点确定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医药、现代服务和旅游文化七大产业领域。这一时期,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培育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全省产业特色和优势得以显现,促进了山西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山西经济在国内的位次也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政策机遇下,山西省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重化工基地上。山西省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明确传统产业要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四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要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城乡发展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促进山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强改革创新,实现区域经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及我国能源需求的大幅上涨,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山西工业经济始终保持20%左右的增长。2008年,山西工业占GDP比重高达56.5%,煤、焦、冶、电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从2008年9月份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山西省工业的发展形势出现逆转,焦炭、钢材等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一大批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西畸重的产业结构,导致其受市场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类型结构的地区,山西工业经济下降幅度深且迟于全国复苏。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给山西能源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也为山西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山西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借能源需求低迷之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机遇,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时期无法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煤炭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晋电外输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煤层气,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2 山西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向纵深漫延,以及全国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各地区之间区域加紧联合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中部崛起规划的提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的获批,对山西的区域发展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和国家大的战略措施中思考山西的未来、寻找山西的发展路径,是山西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不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背景发生的深刻变化,导致竞争格局由单体(企业)竞争逐步演变为包括研发能力在内的地区间产业集群竞争,或者说是区域中心和以中心地区为依托的经济圈的产业聚集优势和经济实力竞争。随着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迈向国际化,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经济活动中心与资本集聚地。山西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和独特产业优势,一直以来为国家和本省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山西应变市场的能力较弱。这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山西省2009年一、二季度GDP竞出现了负增长,究其原因,近因是受上年第四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上游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远因则是由于长期以来山西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问题,致使资源型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比重比较大、抗风险能力薄弱所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山西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提高能源基地的辐射半径,大力提高国际经济的参与度,把山西建成国内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

2.2 经济格局的改变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有学者用“重大变化”、“重新洗牌”来形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正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调整,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这种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善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对于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1 由东向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外需的回落,以出口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受到冲击,而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为主,此次大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所以,反映到GDP和投资增速度上,中西部地区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了。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赶超计划提供了机会,一些内陆省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中西部大发展的时期。

山西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连接地带,具有很重要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未来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新兴经济体,山西如果没有及时顺势而上,抢抓机遇,融入大环境,将很可能面临被甩出这一梯队的危险。在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下,山西必须承担起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过程中“承东启西”的大任,积极培育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原材料等主要商品的定价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借此时机开展深层次合作,建立自己的发声平台等,从而转危为机,加快建设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2.2 由南向北

除了东西部之间区域格局的变化,南北差距缩小也是区域经济改变的又一动向。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迅猛发展,在环渤海区域内相互关联度不高的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也开始呈现出竞争合作的新迹象。东北地区在此次大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也正在由南向北转移。

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其它三省二市相比,差异较大。但具有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功能互补优势,可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物质保障基地。山西要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之中,通过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促使山西产业结构实现有效调整和升级。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互补合作,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优势,提升自身经济地位和产业水平。加快建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在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2.2.3 区域经济新变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当前,省际间的区域联合方兴未艾,各地区纷纷联合,不仅使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经济合作体。如,东部地区的泛珠“9+2”的区域的进一步深化合作,长三角地区的重新思考、调整和突破;中西部地区的首都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武汉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部六省地区的联合发展;东北地区的沈北新区等区域合作的联合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域间的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前,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相互之间的 “壁垒”也正在被打破,市场分割的问题和矛盾正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区域互动机制的完善而得以解决,东南西北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将随着分工合作的深化和经济资源的整合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山西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也应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等省际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国家重点战略要求,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借助区域协作的合力,着力打造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区、能源联合发展区等既符合本省发展实际,又能提升产业结构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全省经济在经济危机之后更富竞争力和后劲。

3 新形势下山西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面对国内外的区域格局的新形势和山西自身的区域发展现状,山西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发展之中,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导都市区、城镇组群合理布局和整合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造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3.1 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

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各地经济圈、都市圈的建设,山西提出了“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东引”上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西进”上主要是西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山西积极融入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抓住东西合作中出现的结构性断层,逐步扩大省外市场。面对新的区域经济形势,山西应继续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等经济区域,扩大山西与周边省区的区域联合。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以天津――大连为轴心,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和北京、天津二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区域,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海洋和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信息网络密度高,综合科技力量强,有独特的港口优势和辽阔的腹地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基础。环渤海经济区的组建与崛起,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矫正。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山西经济向纵深推进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产生空前的影响,并为山西经济发展有效实施“重点东进”的开放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2 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

为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尽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国家选择不同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通过局部试点、探索经验,为解决面上共性问题提供借鉴,把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最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改革新进程的开始和关键。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山西等九个部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有的综改区试点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和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

老工业基地转型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调整好的,资源性地区转型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推动山西转型发展,2010年底国家批准在山西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将掌握先行先试的改革权力来解决禁锢全省多年的体制问题,这将对山西在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山西其他方面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快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山西应充分利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把解决山西实际问题与探索全省共性难题相结合,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结合,以跟上这一轮“新特区”发展的步伐。

3.3 创新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方式

回顾近30年的区域发展进程,结构调整始终是山西经济工作的主线和中心。山西省早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动议,90年代也出台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意见。1999年10月,山西省提出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山西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从未动摇过。在新的形势下,山西要加大力度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调整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合理确定自身的职能定位和介入方式,能动地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应把培育潜力产品作为山西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要处理好与企业和市场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企业的调产主体地位。以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的新型化,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从全球产业链演进中确定自己的产业层次。要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规律,把建设服务型经济作为促进结构升级的重点,增强生产能力,切实加强服务业的政策创新。从而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推动下,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构建山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山西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提高山西产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形成一个由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构成的完善和综合性强的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具体来说,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要以煤为基础,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同时,山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梯次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实现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应对市场能力。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5 推进山西区域特色城镇化

加快城镇化是实现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与区域一体化接轨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山西省新型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实行稳步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政策,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镇化模式;形成 “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3.6 加强科技和体制创新

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地正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山西省要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方向,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变成化解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大机遇;变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保障科学发展,能有效整合和放大山西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让山西更具发展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体制机制的优势实现山西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各种创新载体等资源。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取得突破。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激发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战略

21世纪以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为核心要素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世界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为加快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各省市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制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文化创意产业与优势产业的结合,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改变过分依赖传统支撑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拓展新的空间,而且还可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把文化创意、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产业“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从而带动区域传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要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仅具有经济学的含义,也具有较强的文化意味。文化、艺术的要素通常即是城市品位、城市素质、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素质,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举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亦可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需求、提升城市人文素养,是打造文化高地,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抓手。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精致的艺术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创意和艺术文化顺利实现产业化的生产与流通,最大程度地在数量与质量上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的几大门类中,无论是信息服务业还是动漫游戏业的发展,还是教育培训业亦或是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均会极大地丰富区域的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城市之间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软实力正成为国家形象和城市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善谋发展、主动出击、争取资源、上下联动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与实力,繁荣文化事业,实现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谐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审视资源

审视文化创意资源是规划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文化创意资源可分为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的精神资源。

有形的物质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载体,它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如名山大川;二是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和文物,如名胜古迹;三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艺、饮食文化资源,如八大菜系;四是文化设施与设备资源,如电影院。无形的精神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一是优良的精神传统资源,如历史传说:二是通过文化艺术体现出的艺术审美资源,如昆曲越剧:三是民俗风情资源,如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对区域文化创意资源有非常深度的了解。所有战略的制定都有赖于资源基础,有什么样的资源才能确定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是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高地。中部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其走以文化资源为内涵、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西部文化资源如民族的、古朴的、文化的艺术要素和现代的、品牌的、市场的甚至是全球的开发理念结合起来,走市场化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道路。

(二)错位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以及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使我国的文化及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要在审视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错位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差异也是优势,有了差异就有了竞争力。创意就是有差异,失去了差异化,谈何创意?谈何文化创意产业?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同构化、同质化比较严重,只有实施差别性发展策略,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现象发生。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差异化的基础上,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增强集聚能力,构筑辐射高地。比如“长三角”主要城市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差异化竞争的态势:上海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区、南京的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区、杭州的动漫产业园区、无锡的工业设计园等。而“珠三角”的三个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以“广州文化,深圳设计,香港商业”的格局错位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与影响力。

(三)整合资源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坚持集聚发展、资源整合的发展思路。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以创意人才为支撑,以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

1 整合好历史文化资源。在全面了解区域资源的优势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准切入点,对文化资源盘点梳理,整体规划,深入挖掘,科学合理开发。

2 整合好资本。通过搭建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现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资本、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有机结合的资本融合。

3 整合创意人才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第一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整合得好,才能集聚起雄厚的人才资本,增强人才资源整体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环境引人、感情留人、项目聘人、投资育人,达到整合人才资源的目的。

4 整合好载体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中,要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5 资源整合市场化为基本取向。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整合不是对现有资源的简单相加,是必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办事,要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运作为支撑,通过市场运作和产权交易,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更高平台上的有机整合,让各种社会资源向高效文化创意产业流动。

(四)搭建平台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和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之外,要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必须以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系为抓手,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信息平台、技术平台、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市场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环境。

1 搭建信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面向科研人员或特定行业,提供相关文献、成果转化、专家咨询等专业性的文化信息服务。例如,数字内容产业信息平台、影视产业信息平台、出版信息平台、旅游信息平台等,都属于专业文化产业信息平台的范畴。

2 搭建技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整合企业、高校及设计机构的设计研究与技术设备。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科学的设计技术支撑。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企业几乎全是民营的,其共同特点是规模小、技术力量弱、资金人才缺乏,而动漫业是个高投入的产业,只有建立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性服务平台,才能迅速改变动漫民企“少资金一技术水平低一缺好作品一效益不高一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3 搭建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多方力量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对周边地市的业务拓展、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加强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机构)进驻、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交流会,努力搭建知识界、文化界和经济界的合作交流平台。

4 搭建市场交易平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产业,都是在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发展的。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文化类会展(如:文博会、休博会、动漫节等)、产业园区建设(将园区打造成有较高知名度、相当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场所)及数字化交易平台等措施搭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

5 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出台相关投融资政策。开展“投融资项目洽谈会”、“银企联姻”活动,成立专门服务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国际国内优质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

6 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举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专利信息运用培训班,普及知识产权保护认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监测平台建设。利用行业协会、机构的专业优势和市场信息优势及完备的监控档案,对发现有制假、售假现象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从严规范。营造出“以假为耻,以真为荣”的市场正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协作平台,利用行政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及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把行业协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力量,实现更深层次上的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和协同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协同”的协作配合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打击平台,形成“一处预警。分级联动”的全辖区联动机制。

(五)塑造品牌

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创意的核心竞争力,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文化品牌所具有的整合效应、聚集效应、增值效应、辐射效应、放大效应等,使得区域文化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使人、财、物等资源在区域市场快速聚集;使文化产业增值能力得以提高:促成文化产业链形成,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扩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区域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包括城市、园区、项目等层面。无论是那个层面,相互之间具有拉动效应,通过品牌化提高其附加价值与可持续发展。其一,是对原有文化的发掘,从历史的、民族的、民间的、现有的各种人文奇观中发掘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品牌,深入分析所发掘的对象,把握其文化个性,并根据原有文化的内涵予以创造性的发挥。如《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悠久的历史传说、桂林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与张艺谋这样的国际型导演创造性组合在一起,演绎出一个实景演出的品牌传奇。其二。创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品牌。创意是一个文化品牌成功所必需的。如“超级女声”、“蓝猫卡通”、“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就是创意得以成功的典型范例。

(六)构建产业链

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打造产业链,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中国文化产业面对国际大集团,“好比是单一步兵兵种和对方海陆空立体多兵种竞争”。与传统产业链不同,文化创意产业链是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创造,创新产品的营销,并通过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创意是核心价值,产业链通过创意的“价值扩散”来实现——原创企业通过合作开发、专利技术或者版权转让形式,把创意的核心价值扩散到周边关联产业中,形成长线生产能力,扩大产业链的规模。湖南省的卡通、动漫产业领跑全国同业,拥有国内第一个卡通原创驰名商标“蓝猫”以及“虹猫”、“山猫”等一系列原创卡通形象,年产值13亿元。这些主体产业如果能与儿童玩具、文化用品、儿童服饰、体育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链接,产值可能达50亿、100亿甚至更多。横店集团以影视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带动了与文化创意直接相关的产业,也带动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等在内的大文化产业,同时也带动了信息:金融、商贸、物流、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战略

21世纪以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为核心要素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世界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为加快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各省市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制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文化创意产业与优势产业的结合,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改变过分依赖传统支撑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拓展新的空间,而且还可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把文化创意、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产业“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从而带动区域传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要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仅具有经济学的含义,也具有较强的文化意味。文化、艺术的要素通常即是城市品位、城市素质、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素质,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举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亦可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需求、提升城市人文素养,是打造文化高地,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抓手。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精致的艺术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创意和艺术文化顺利实现产业化的生产与流通,最大程度地在数量与质量上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的几大门类中,无论是信息服务业还是动漫游戏业的发展,还是教育培训业亦或是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均会极大地丰富区域的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城市之间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软实力正成为国家形象和城市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善谋发展、主动出击、争取资源、上下联动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与实力,繁荣文化事业,实现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谐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审视资源

审视文化创意资源是规划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文化创意资源可分为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的精神资源。

有形的物质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载体,它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如名山大川;二是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和文物,如名胜古迹;三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艺、饮食文化资源,如菜系;四是文化设施与设备资源,如电影院。无形的精神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一是优良的精神传统资源,如历史传说:二是通过文化艺术体现出的艺术审美资源,如昆曲越剧:三是民俗风情资源,如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对区域文化创意资源有非常深度的了解。所有战略的制定都有赖于资源基础,有什么样的资源才能确定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是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高地。中部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其走以文化资源为内涵、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西部文化资源如民族的、古朴的、文化的艺术要素和现代的、品牌的、市场的甚至是全球的开发理念结合起来,走市场化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道路。

(二)错位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以及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使我国的文化及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要在审视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错位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差异也是优势,有了差异就有了竞争力。创意就是有差异,失去了差异化,谈何创意?谈何文化创意产业?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同构化、同质化比较严重,只有实施差别性发展策略,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现象发生。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差异化的基础上,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增强集聚能力,构筑辐射高地。比如“长三角”主要城市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差异化竞争的态势:上海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区、南京的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区、杭州的动漫产业园区、无锡的工业设计园等。而“珠三角”的三个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以“广州文化,深圳设计,香港商业”的格局错位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与影响力。

(三)整合资源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坚持集聚发展、资源整合的发展思路。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以创意人才为支撑,以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

1 整合好历史文化资源。在全面了解区域资源的优势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准切入点,对文化资源盘点梳理,整体规划,深入挖掘,科学合理开发。

2 整合好资本。通过搭建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现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资本、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有机结合的资本融合。

3 整合创意人才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第一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整合得好,才能集聚起雄厚的人才资本,增强人才资源整体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环境引人、感情留人、项目聘人、投资育人,达到整合人才资源的目的。

4 整合好载体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中,要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5 资源整合市场化为基本取向。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整合不是对现有资源的简单相加,是必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办事,要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运作为支撑,通过市场运作和产权交易,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更高平台上的有机整合,让各种社会资源向高效文化创意产业流动。

(四)搭建平台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和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之外,要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必须以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系为抓手,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信息平台、技术平台、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市场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环境。

1 搭建信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面向科研人员或特定行业,提供相关文献、成果转化、专家咨询等专业性的文化信息服务。例如,数字内容产业信息平台、影视产业信息平台、出版信息平台、旅游信息平台等,都属于专业文化产业信息平台的范畴。

2 搭建技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整合企业、高校及设计机构的设计研究与技术设备。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科学的设计技术支撑。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企业几乎全是民营的,其共同特点是规模小、技术力量弱、资金人才缺乏,而动漫业是个高投入的产业,只有建立文化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才能迅速改变动漫民企“少资金一技术水平低一缺好作品一效益不高一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3 搭建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多方力量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对周边地市的业务拓展、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加强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机构)进驻、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交流会,努力搭建知识界、文化界和经济界的合作交流平台。

4 搭建市场交易平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产业,都是在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发展的。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文化类会展(如:文博会、休博会、动漫节等)、产业园区建设(将园区打造成有较高知名度、相当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场所)及数字化交易平台等措施搭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

5 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出台相关投融资政策。开展“投融资项目洽谈会”、“银企联姻”活动,成立专门服务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国际国内优质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

6 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举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专利信息运用培训班,普及知识产权保护认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监测平台建设。利用行业协会、机构的专业优势和市场信息优势及完备的监控档案,对发现有制假、售假现象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从严规范。营造出“以假为耻,以真为荣”的市场正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协作平台,利用行政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及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把行业协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力量,实现更深层次上的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和协同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协同”的协作配合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打击平台,形成“一处预警。分级联动”的全辖区联动机制。

(五)塑造品牌

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创意的核心竞争力,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文化品牌所具有的整合效应、聚集效应、增值效应、辐射效应、放大效应等,使得区域文化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使人、财、物等资源在区域市场快速聚集;使文化产业增值能力得以提高:促成文化产业链形成,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扩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区域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包括城市、园区、项目等层面。无论是那个层面,相互之间具有拉动效应,通过品牌化提高其附加价值与可持续发展。其一,是对原有文化的发掘,从历史的、民族的、民间的、现有的各种人文奇观中发掘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品牌,深入分析所发掘的对象,把握其文化个性,并根据原有文化的内涵予以创造性的发挥。如《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悠久的历史传说、桂林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与张艺谋这样的国际型导演创造性组合在一起,演绎出一个实景演出的品牌传奇。其二。创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品牌。创意是一个文化品牌成功所必需的。如“超级女声”、“蓝猫卡通”、“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就是创意得以成功的典型范例。

(六)构建产业链

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打造产业链,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中国文化产业面对国际大集团,“好比是单一步兵兵种和对方海陆空立体多兵种竞争”。与传统产业链不同,文化创意产业链是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创造,创新产品的营销,并通过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创意是核心价值,产业链通过创意的“价值扩散”来实现――原创企业通过合作开发、专利技术或者版权转让形式,把创意的核心价值扩散到周边关联产业中,形成长线生产能力,扩大产业链的规模。湖南省的卡通、动漫产业领跑全国同业,拥有国内第一个卡通原创驰名商标“蓝猫”以及“虹猫”、“山猫”等一系列原创卡通形象,年产值13亿元。这些主体产业如果能与儿童玩具、文化用品、儿童服饰、体育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链接,产值可能达50亿、100亿甚至更多。横店集团以影视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带动了与文化创意直接相关的产业,也带动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等在内的大文化产业,同时也带动了信息:金融、商贸、物流、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22-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世界各国都将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也明确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正确把握创新的驱动因素和内涵,才能够找到促进创新的最有效途径。结合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创新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就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本质和基本战略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美国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研究中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第一次使用创新驱动一词,他把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发展阶段”。这里使用的驱动概念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就创新驱动阶段来说,不是说创新驱动就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通过创新的驱动,可以实现在减少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加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1 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根据波特的理论划分,创新驱动阶段是从要素驱动阶段到投资驱动阶段递进演变过来的。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不断地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迅速而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谋略。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体制、机制、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驱动是指利用新知识、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制度及商业运行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资资源等有形要素资源进行的新组合。使各种物质要素经过新知识和新发明的介入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增长要素,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了内生性增长。同时,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应用和扩散,形成了创造性的增长要素。显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和社会成果。

2 濮阳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和不足

近年来,濮阳市在科学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实施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优势。

2.1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显著提高,创新主体建设不断壮大。2011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77项,其中国家项目42项,争取资金1 589万元;省项目132项,争取资金3 766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3项,市科技进步奖120项。申请专利2 918件,授权2 117件,目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99件,居全省第5位。截至2012年,共建立了以光电子、家具制造、精细化工、羽绒及服装加工、石油机械制造等各类不同产业特色的省定产业集聚区8个;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7家,濮阳市创新型示范企业27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濮阳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2家。2012年濮阳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占27.2%。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7 351人。

2.2 各类创新基础要素进一步增强:第一,濮范台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战略机遇;第二,濮阳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自2011年起的5年内,可获得中央转型专项资金共约15亿元,对濮阳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加大,健全的科技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2012年濮阳市科学技术支出18 385万元;本级科学技术支出7 207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74%。第四,由濮阳市科技局牵头,着力打造的“企业号”、“农业号”、“进步号”、“持续号”四支部级科技航母舰队,为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基础平台。

2.3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濮阳市共有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53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重点实验室16家,博士后研发机构5家,院士工作站2家,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目前,濮阳市已有260家企业与185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合作项目325项,引进新技术、新工艺222项,项目总投资达35.7亿元。随着创新主体和载体不断壮大,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濮阳市今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动力和源泉。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意识薄弱。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强,不愿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认为当前通过低价竞争、粗放生产方式尚有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没有把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科技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仍很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

三是社会科技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濮阳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数量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层次比较低;科技人才总量不大,专业结构、人才分布结构均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人才、学科带头人以及行业拔尖技术人才短缺问题,随着濮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突出。

四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总体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强,对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截止2012年底,濮阳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家,占全省1 850家的0.37%;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占全省59家的1.69%;有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占全省18家的5.55%。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转化成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行动。把创新驱动发展教育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年度培训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创新之风。

3.2 推进制度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

3.2.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投入体制机制创新。开放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全健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以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体,以金融投入为支柱,以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3.2.2 落实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工作。把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必要条件。

3.2.3 建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作为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3.2.4 建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果作为自主创新驱动的根本目的和主要评价指标。要把转化应用前景好的科研成果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把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科技贡献率作为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

3.3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人才工作重心向企业转移,将科技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将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参与实施重大重点项目的研发,加大对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眼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

3.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自主创新载体建设

3.4.1 培育企业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载体建设。抓住濮阳市被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发展机遇,着力培育以新材料、光电子、生物、节能环保、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新兴产业体系。引导和支持濮阳市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依托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自主研发基地和联合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载体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4.2 积极发展科技型孵化基地建设,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加快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模,整合资源,推进濮阳区域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团发展,打造“企业号”科技航母舰队,申报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享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资源。支持濮阳市孵化基地以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开展事关濮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和战略性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学术交流。

3.5 强化合作意识,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需要在创新的理念层次上达成共识,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并主动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在濮阳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的有机衔接。

3.6 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引进一批涉及濮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培养挖掘本地创新人才。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引导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唐启国.邵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创新驱动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12.11.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宝鸡;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017-02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就应当与“硬实力”一同受到重视,对文化软实力建设同样应进行前期规划、战略制定、战术分析、监督检查、绩效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宝鸡因为较好的工业基础,所以长期以来将发展的主要视角集中于工业方面,而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2009年初,宝鸡市政府决定在发展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这标志着宝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开始重大战略调整。有鉴于此,文化软实力发展对宝鸡来说至关重要。正确认识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优势与存在问题,科学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寻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合理路径,这些对宝鸡来讲迫在眉睫。文章以下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优势

1.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宝鸡是公认的炎帝故里,对中华炎黄子孙来说,炎帝始祖文化是具有永久影响力的文化因子。宝鸡每年举办的全球华人公祭炎帝始祖的活动,一方面是对华人的一种身份认同,另~方面很好的宣传了宝鸡文化。以北首岭为代表的原始社会遗址文化说明宝鸡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以周原为中心的周秦文化,更是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周公制礼作乐开创了中国文明的新纪元。佛都法门寺因珍藏佛祖真身舍利而成为世界佛教徒的圣地,随着新一轮寺区开发的完成,法门寺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历史所赋予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元素在现代营销技术的运营下,会变成重要的地区综合实力的成分。宝鸡拥有的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宝鸡文化软实力开发建设的财富,如果运用恰当,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2.优良的城市环境

经过多年发展,宝鸡已经具备了优良的城市环境。宝鸡城市拥有明显的自然山水背景,在城市发展中,通过山水形象的塑造,这种感知更为强烈。城市山水化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山水城市的总体格局是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而宝鸡很好的利用了渭河及南北山地,通过科学治理,宝鸡拥有了难得的山水城市意象。宝鸡城市生态和卫生状况良好,森林覆盖率高,多次获得国家不同部门的表彰。通过城市化建设,宝鸡交通发达,社会安定,生态优良,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在同类地区中处于前列。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的宝鸡城市精神同样是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元素,是城市理想的软环境。

3.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

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处于难得的机遇期,这主要表现在现在的创新氛围。宝鸡一改以往工业立市的战略,从2009年初就制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政府主导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广开门路,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招聘专门人才,聘请高层次专家制定发展规划,政府高层亲自挂帅,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可谓是千载难逢。同工业相比,文化产业发展对宝鸡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于此,宝鸡相关部门逐步形成了敢于突破、勇为人先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创新氛围。

4.“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使命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区成立,对陕西和甘肃,特别是经济区涵盖的区域来说,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宝鸡地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中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将经济区打造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宝鸡应当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已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二、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一贯的工业立市战略让政府多年来无暇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的文化资源没能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可以说,宝鸡错过了一个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时期。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政府主导意识不强

文化软实力发展需要政策制度保障,需要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需要挑战传统产业发展思维,面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政府主导才能解决。因此,政府应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中扮演好主导地位的角色。宝鸡各级政府发展规划虽然有对文化产业的一些内容。但政府主导的意识明显不够。

2.产业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发展应当要在结合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产业定位,而产业发展过程应当是紧密围绕产业定位的一个动态过程。宝鸡“十一五”规划中,文化产业内容过于粗浅,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从走访调查发现,政府部门对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定位不明确,没有抓住宝鸡地方特色,没有形成合力。

3.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薄弱

文化软实力发展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的提升,而宝鸡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宝鸡市、县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因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只能徘徊于初级状态,很多文化型公司规模小,效益低,结构不合理,这主要是因为整体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带动性不明显所致。

三、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对策

1.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宝鸡在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一定要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要利用好“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青铜器之乡”和“佛都圣地”等几块金宇招牌,深入探讨历史资源与现代文化消费的契合点,将历史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通过一系列诸如宣传营销、会议营销、实物展示、广告等有形措施,将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之成为宝鸡地方性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努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宝鸡城市在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展开全面的软实力构建活动。增强文化号召力,利用底蕴丰厚的城市文化,激荡起市民的文化自豪感:能够包容、吸纳多元文化,促进城市多元文化的构成: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提供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足够空间:注重文化产业(产品)的数量与品质,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利用城市凝聚力,强化市民对宝鸡城市的归属感、认同与热爱,增强对外部民众的吸引力。提升形象传播力,构造和推介城市整体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和美誉赓。重视政府执政力,政府能够民主、科学、依法、高效、廉洁执政,具备对负面因素和危机事件的处理和预防能力。形成社会和谐力,让市民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激发市民的宽厚包容和亲情爱心;关注自然生态,使城市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增强教育发展力,努力构建多层次的完备教育体系,能培养大量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和市民的现代文明素养。提高商务吸引力,形成成熟的法治环境、务实诚信的商业体系、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重视科技创新力。形成全面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和浓郁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依靠科技人才不断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提升区域影响力,增强宝鸡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信息推动力,提升信息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

3.形成多渠道的投资体制

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多渠道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投资体制能够保证其健康发展。政府投资大多是前期的基础设施和基本项目。而具体的经营操作应当是市场化的,政府的角色要淡化。宝鸡目前处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前期阶段,投资主体主要依靠政府,多渠道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下一步随着基础建设和基本项且的完成,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扩大,产业效益吸引力增强,应当广开门路,吸收不同渠道的投资,健全市场机制,从而保证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突破发展

面对宝鸡文化软实力提升困境,我们必须寻找到发展的出路。作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宝鸡可以将发展旅游作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时至今日,旅游发展的巨大带动力早已深入人心,旅游发展对文化软实力塑造的深刻影响也是广为人知,各地政府都制订了旅游发展的有关政策。宝鸡一方面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却是旅游开发明显不足。有鉴于此,宝鸡旅游开发应当是政府主导下的跨越式、突破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旅游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为文化产业发展树立一面旗帜。

文化软实力是重要的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指标,其发展状况备受各界关注。面对新的历史性发展期,宝鸡应抓住机遇,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总结自身发展优势,正视存在问题,制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从而促进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彦儒.宝鸡旅游文化[H],陕西:三秦出版社。1997.

[2]周旗.宝鸡旅游形象定位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3]赵建昌.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12篇

摘要:我国各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各地对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研究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 空间组合战略模式; 优势导向战略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小建.公司地理论(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路径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比复的《中国图们汀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确立了地区新型工业发展目标。在工业领域,要积极借助东北亚合作平台,引进先进技术,存长吉地带集中布局先进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向高附加价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转移。

一、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现状

经过21世纪初的十年发展,长吉图地区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主要表现在:区域工业总体实力进一步壮大,对长吉图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进而影响吉林省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水平;工业内部结构及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特征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实现链式发展,产业集群与产业链逐步形成;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的潜在基础逐渐形成,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良性增长机制。但也应看到长吉图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级人才,制约产业做大做强。除个别重点企业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外,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行业发展优势,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绝大多数企业经营都是按传统模式进行,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及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难以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需要。第二,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外部拉动力量利难度较大,经济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长吉图周边国家因政治体制不同、地区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全面深度经贸合作存存诸多障碍。长吉图与黑龙江绥芬河等沿边开发开放重点地区相比,在跨境贸易合作、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差距;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相比,在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上亟待提高。第三,区域内部工业体系整合难度较大,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能力较差,相邻地区政府间的经济联系较少,没有经济与行政方面的重要合作,地区经济行政一体化基础不强,缺少外部拉动力量。短期内政府在体制改革、职能转变、提高效率等方面面临一定挑战。第四,地方财力较小,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对地区工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虽然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但由于吉林省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等建设性支出资金紧张。并且创业投资基金及其相关的评估等投资服务企业发展滞后,不仅对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对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不足,进而导致区域内工业经济一体化整合难度加大。

二、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环境

长吉图先导区的工业发展已成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升级与重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建设长吉特大型城市综合体也迫切需要长吉图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持与推进。一方面,长吉图先导区具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科技支撑,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条件。长春市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综合生产基地,一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整车生产企业,拥有与从事汽车研发工作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40多家,有部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17个。吉林市石油化工产业已形成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化肥、农药、涂料、化学试剂、燃料乙醇、化工仪表等多门类、千余种、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具备成为东北地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重要平台的优势条件。通过实施图们江大通道建设,可实现区域内各种要素的流动与优化配置,充分挖掘开发吉林省乃至东北对外开放合作的潜力,从而形成具有重要发展活力的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区域。随着图们江区域合作逐步升级,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将向深层次拓展,日韩等国加工业向我国大陆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促使长吉图地区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区域。

三、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战略

(一)重点发展战略

选择确定长吉图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结合产业链特征与产业所处周期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支持方式和支持程度及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特别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高起点发展战略

利用重大项目对产业集聚的作用,积极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吉林省存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高科技支撑战略

新兴产业主要通过技术突破、价值链分解、内需扩容产生,实际上就是技术、价值链及市场细分的结果。存产业细分的过程中,新兴产业获得发展空间,集中创新资源,进而实现增长。

(四)内外资兼重发展战略

密切关注央企及其他大型企业的发展,重视国外与国内资本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注重吸引投资投向基础设施、交通通道等硬环境和人力资源、政府政策体制等软环境建设。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建立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金融业的重要作用,实现商务服务业与T业企业协调发展,在建设长古图现代工业产业聚集区的同时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五)协调发展战略

重视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建设现代产业生态园区,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阳然的协调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长吉图先导区重点发展领域及对策

(一)汽车工业与新能源汽车

加快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汽车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参与国资委牵头组建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申报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基地,以纯电动汽车作为吉林省汽车工业转型和保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主要战略方向。把长吉图地区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基地。推进一汽大众、一汽轿车、 一汽丰越及地方专用车等整车项目建设,实施300万辆整车扩能工程,形成汽车研发生产配套加工区。加大研发投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支持,争取财政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和补贴。考虑到新能源乘用车在企业销量规模中占比较小,近期重点关注新能源客车的生产。

(二)石化工业与节能环保

节能服务项目分布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涵盖钢铁、石化、建材、交通、电力、建筑、水泥等行业。在建设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时,重点强调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重点推进“中节能”集团的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以吉林龙潭化工星火密集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产业集群区,配套基础设施、科研、中介服务和管理体系,以中石油吉林石化、吉化集团为产业龙头,以众多的中小化工及其相关企业为支撑,把长吉图石化工业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型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建设大型化工原料基地。进一步扩大炼油能力,形成规模优势,建设以炼油、烯烃、芳烃、合成气、有机硅、合成洗涤剂原料六大化工系列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化工原料基地。以地万配套为主,突出搞好石化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塑造一大批操作优良型和产品领先型的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产业链条互动、生产要素互补、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优势企业,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细化工企业集群。存化工园区引进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实行集中供热、热电联供,积极采用先进高效的三废处理装置,建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水回用系统、余热发电系统和区域绿化隔离林带,全面提升区域环境治理水平。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与生物技术

重点建设中新吉林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加速推进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培育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材质、品质,开发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地膜、新型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新产品。依托大成、中粮、天景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100万吨化工醇等重点项目。加强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培育一批新的生物产业。建设创新网络,提高产业研发能力及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精深加工、质量监测、保质保鲜、包装等方面技术,使产品质量和档次达到国际标准,营造知名品牌。搭建农剐产品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培育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积极培育并形成一批国内玉米综合精深加工行业中具备技术和规模优势的知名企业。重点开发长白山林特产品及矿泉水特色资源,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高档保健品方向延伸,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使其向终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率先建立食品安全体系,争创全国知名品牌。

(四)冶金建材产业

利用吉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完备的设施条件,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积极建设以通钢集团、中钢吉炭、中钢吉铁、吉林吴融有色集团、亚泰集团等重点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建设新型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基地,建成北方重要的精品钢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炉料基地。推进建设300万吨精品钢、80万吨不锈钢、钼深加工项目。推进建设300万吨水泥熟料、300万吨矿渣超细粉、36万吨无机粉体环保纸等项目。积极鼓励吴融集团对省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整合和投资勘探与开发。重点建设塔东铁矿项目。重点推进不锈钢工程。推广水泥工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建设熟料基地,支持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水泥,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扶植吉林亚泰和辽源金刚两大水泥集团,整合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等地的水泥市场,做大做强吉林省水泥产业。

(五)装备制造业

以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吉林风电核电装备产业园、长春和延边农机产业园为载体,发展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1000辆高速动车组和1000辆城轨车项目。加快园区建设,筹划建设世界级轨道客车产业基地。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打造轨道客车出口加工区。依托中机北方、中航液压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工程机械、拖拉机核心零部件、液压控制系统、大型起重设备、模具研发、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推进中机集团的农机产业园项目,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基地和吉林省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相结合,按照市场需求,跟踪世界机械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突出以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重点推广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工艺装备水平。突出抓好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业及民用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产品、大型环保设备、配电自动化技术产品等四大系列产品。

(六)生物医药业

充分利用医药行业未来1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以实现医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为目标,推动大型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以敖东集团、修正药业、吴太药业等核心企业为龙头,以华康、力源、东北亚、凯莱英等企业为骨干,集种植、生产、流通、研发、医疗、金融保险、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区内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等产业发展优势,实施千亿元医药产业工程。重点建设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国北药(国际)中药高科技产业园区、吉林生物高技术产业园区、敦化——延吉现代中药产业带,组织实施生物医药高技术工程。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重点发展小分子化学药,积极开发生物药。通过加强制药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对核心产品的改良与升级及对新产品的研制与商业化。提高医药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医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企业进行联合营销,营造全国和区域知名品牌。

(七)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终端产品、汽车电子、智能控制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产品,通过激光电子产业园、汽车电子产业园、软件园及新型整机产品系列、电力电子产品系列项目建设,营造技术工艺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孵化功能。依托启明公司、东光集团、华微电子、永大集团等重点企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实现信息产业、信息化发展双突破。建设光电子产业园区、汽车电子园区和软件园,积极发展电力电子产品生产。

(八)新能源产业

风力、太阳能、核能等是新能源发电的主流技术。积极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吸引区外单品硅和多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构建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产业链。加快建设投资120亿元的兵装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依托长吉图地区丰富的水能和风能,积极开发利用风电、水电、太阳能,大力引进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企业,重点完成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牡丹江梯级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建设产业园区,形成配套产业,完善能源产业链条。重视松花江水电资源梯级开发利用、丰满电厂大坝重建、中广核吉林核电工程、航盛铁锂材料研发及中试基地等重点项目,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九)新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碳纤维、工程塑料、汽车橡塑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围绕主要化工原料产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立高科技平台,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开发,建设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十)航空工业

立足现有装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础,与中央大型国有企业紧密合作,重点推进中航集团的航空科技产业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支大林.长吉图先导区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0,(1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路径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比复的《中国图们汀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确立了地区新型工业发展目标。在工业领域,要积极借助东北亚合作平台,引进先进技术,存长吉地带集中布局先进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向高附加价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转移。

一、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现状

经过21世纪初的十年发展,长吉图地区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主要表现在:区域工业总体实力进一步壮大,对长吉图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进而影响吉林省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水平;工业内部结构及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特征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实现链式发展,产业集群与产业链逐步形成;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的潜在基础逐渐形成,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良性增长机制。但也应看到长吉图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级人才,制约产业做大做强。除个别重点企业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外,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行业发展优势,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绝大多数企业经营都是按传统模式进行,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及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难以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需要。第二,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外部拉动力量利难度较大,经济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长吉图周边国家因政治体制不同、地区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全面深度经贸合作存存诸多障碍。长吉图与黑龙江绥芬河等沿边开发开放重点地区相比,在跨境贸易合作、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差距;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相比,在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上亟待提高。第三,区域内部工业体系整合难度较大,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能力较差,相邻地区政府间的经济联系较少,没有经济与行政方面的重要合作,地区经济行政一体化基础不强,缺少外部拉动力量。短期内政府在体制改革、职能转变、提高效率等方面面临一定挑战。第四,地方财力较小,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对地区工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虽然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但由于吉林省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等建设性支出资金紧张。并且创业投资基金及其相关的评估等投资服务企业发展滞后,不仅对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对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不足,进而导致区域内工业经济一体化整合难度加大。

二、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环境

长吉图先导区的工业发展已成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升级与重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建设长吉特大型城市综合体也迫切需要长吉图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持与推进。一方面,长吉图先导区具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科技支撑,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条件。长春市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综合生产基地,一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整车生产企业,拥有与从事汽车研发工作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40多家,有部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17个。吉林市石油化工产业已形成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化肥、农药、涂料、化学试剂、燃料乙醇、化工仪表等多门类、千余种、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具备成为东北地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重要平台的优势条件。通过实施图们江大通道建设,可实现区域内各种要素的流动与优化配置,充分挖掘开发吉林省乃至东北对外开放合作的潜力,从而形成具有重要发展活力的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区域。随着图们江区域合作逐步升级,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将向深层次拓展,日韩等国加工业向我国大陆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促使长吉图地区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区域。

三、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战略

(一)重点发展战略

选择确定长吉图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结合产业链特征与产业所处周期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支持方式和支持程度及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特别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高起点发展战略

利用重大项目对产业集聚的作用,积极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吉林省存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高科技支撑战略

新兴产业主要通过技术突破、价值链分解、内需扩容产生,实际上就是技术、价值链及市场细分的结果。存产业细分的过程中,新兴产业获得发展空间,集中创新资源,进而实现增长。

(四)内外资兼重发展战略

密切关注央企及其他大型企业的发展,重视国外与国内资本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注重吸引投资投向基础设施、交通通道等硬环境和人力资源、政府政策体制等软环境建设。重视生产业发展,建立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金融业的重要作用,实现商务服务业与t业企业协调发展,在建设长古图现代工业产业聚集区的同时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五)协调发展战略

重视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建设现代产业生态园区,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阳然的协调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长吉图先导区重点发展领域及对策

(一)汽车工业与新能源汽车

加快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汽车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参与国资委牵头组建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申报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基地,以纯电动汽车作为吉林省汽车工业转型和保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主要战略方向。把长吉图地区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基地。推进一汽大众、一汽轿车、

一汽丰越及地方专用车等整车项目建设,实施300万辆整车扩能工程,形成汽车研发生产配套加工区。加大研发投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支持,争取财政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和补贴。考虑到新能源乘用车在企业销量规模中占比较小,近期重点关注新能源客车的生产。

(二)石化工业与节能环保

节能服务项目分布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涵盖钢铁、石化、建材、交通、电力、建筑、水泥等行业。在建设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时,重点强调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重点推进“中节能”集团的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以吉林龙潭化工星火密集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产业集群区,配套基础设施、科研、中介服务和管理体系,以中石油吉林石化、吉化集团为产业龙头,以众多的中小化工及其相关企业为支撑,把长吉图石化工业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型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建设大型化工原料基地。进一步扩大炼油能力,形成规模优势,建设以炼油、烯烃、芳烃、合成气、有机硅、合成洗涤剂原料六大化工系列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化工原料基地。以地万配套为主,突出搞好石化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塑造一大批操作优良型和产品领先型的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产业链条互动、生产要素互补、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优势企业,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细化工企业集群。存化工园区引进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实行集中供热、热电联供,积极采用先进高效的三废处理装置,建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水回用系统、余热发电系统和区域绿化隔离林带,全面提升区域环境治理水平。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与生物技术

重点建设中新吉林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加速推进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培育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材质、品质,开发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地膜、新型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新产品。依托大成、中粮、天景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100万吨化工醇等重点项目。加强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培育一批新的生物产业。建设创新网络,提高产业研发能力及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精深加工、质量监测、保质保鲜、包装等方面技术,使产品质量和档次达到国际标准,营造知名品牌。搭建农剐产品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培育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积极培育并形成一批国内玉米综合精深加工行业中具备技术和规模优势的知名企业。重点开发长白山林特产品及矿泉水特色资源,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高档保健品方向延伸,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使其向终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率先建立食品安全体系,争创全国知名品牌。

(四)冶金建材产业

利用吉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完备的设施条件,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积极建设以通钢集团、中钢吉炭、中钢吉铁、吉林吴融有色集团、亚泰集团等重点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建设新型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基地,建成北方重要的精品钢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炉料基地。推进建设300万吨精品钢、80万吨不锈钢、钼深加工项目。推进建设300万吨水泥熟料、300万吨矿渣超细粉、36万吨无机粉体环保纸等项目。积极鼓励吴融集团对省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整合和投资勘探与开发。重点建设塔东铁矿项目。重点推进不锈钢工程。推广水泥工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建设熟料基地,支持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水泥,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扶植吉林亚泰和辽源金刚两大水泥集团,整合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等地的水泥市场,做大做强吉林省水泥产业。

(五)装备制造业

以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吉林风电核电装备产业园、长春和延边农机产业园为载体,发展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1000辆高速动车组和1000辆城轨车项目。加快园区建设,筹划建设世界级轨道客车产业基地。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打造轨道客车出口加工区。依托中机北方、中航液压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工程机械、拖拉机核心零部件、液压控制系统、大型起重设备、模具研发、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推进中机集团的农机产业园项目,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基地和吉林省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相结合,按照市场需求,跟踪世界机械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突出以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重点推广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工艺装备水平。突出抓好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业及民用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产品、大型环保设备、配电自动化技术产品等四大系列产品。

(六)生物医药业

充分利用医药行业未来1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以实现医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为目标,推动大型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以敖东集团、修正药业、吴太药业等核心企业为龙头,以华康、力源、东北亚、凯莱英等企业为骨干,集种植、生产、流通、研发、医疗、金融保险、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区内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等产业发展优势,实施千亿元医药产业工程。重点建设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国北药(国际)中药高科技产业园区、吉林生物高技术产业园区、敦化——延吉现代中药产业带,组织实施生物医药高技术工程。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重点发展小分子化学药,积极开发生物药。通过加强制药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对核心产品的改良与升级及对新产品的研制与商业化。提高医药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医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企业进行联合营销,营造全国和区域知名品牌。

(七)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终端产品、汽车电子、智能控制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产品,通过激光电子产业园、汽车电子产业园、软件园及新型整机产品系列、电力电子产品系列项目建设,营造技术工艺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孵化功能。依托启明公司、东光集团、华微电子、永大集团等重点企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实现信息产业、信息化发展双突破。建设光电子产业园区、汽车电子园区和软件园,积极发展电力电子产品生产。

(八)新能源产业

风力、太阳能、核能等是新能源发电的主流技术。积极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吸引区外单品硅和多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构建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产业链。加快建设投资120亿元的兵装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依托长吉图地区丰富的水能和风能,积极开发利用风电、水电、太阳能,大力引进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企业,重点完成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牡丹江梯级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建设产业园区,形成配套产业,完善能源产业链条。重视松花江水电资源梯级开发利用、丰满电厂大坝重建、中广核吉林核电工程、航盛铁锂材料研发及中试基地等重点项目,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九)新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碳纤维、工程塑料、汽车橡塑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围绕主要化工原料产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立高科技平台,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开发,建设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十)航空工业

立足现有装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础,与中央大型国有企业紧密合作,重点推进中航集团的航空科技产业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支大林.长吉图先导区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0,(1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路径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比复的《中国图们汀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确立了地区新型工业发展目标。在工业领域,要积极借助东北亚合作平台,引进先进技术,存长吉地带集中布局先进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向高附加价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转移。

一、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现状

经过21世纪初的十年发展,长吉图地区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主要表现在:区域工业总体实力进一步壮大,对长吉图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进而影响吉林省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水平;工业内部结构及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特征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实现链式发展,产业集群与产业链逐步形成;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的潜在基础逐渐形成,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良性增长机制。但也应看到长吉图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级人才,制约产业做大做强。除个别重点企业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外,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行业发展优势,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绝大多数企业经营都是按传统模式进行,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及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难以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需要。第二,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外部拉动力量利难度较大,经济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长吉图周边国家因政治体制不同、地区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全面深度经贸合作存存诸多障碍。长吉图与黑龙江绥芬河等沿边开发开放重点地区相比,在跨境贸易合作、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差距;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相比,在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上亟待提高。第三,区域内部工业体系整合难度较大,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能力较差,相邻地区政府间的经济联系较少,没有经济与行政方面的重要合作,地区经济行政一体化基础不强,缺少外部拉动力量。短期内政府在体制改革、职能转变、提高效率等方面面临一定挑战。第四,地方财力较小,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对地区工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虽然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但由于吉林省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等建设性支出资金紧张。并且创业投资基金及其相关的评估等投资服务企业发展滞后,不仅对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对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不足,进而导致区域内工业经济一体化整合难度加大。

二、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环境

长吉图先导区的工业发展已成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升级与重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建设长吉特大型城市综合体也迫切需要长吉图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持与推进。一方面,长吉图先导区具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科技支撑,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条件。长春市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综合生产基地,一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整车生产企业,拥有与从事汽车研发工作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40多家,有部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17个。吉林市石油化工产业已形成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化肥、农药、涂料、化学试剂、燃料乙醇、化工仪表等多门类、千余种、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具备成为东北地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重要平台的优势条件。通过实施图们江大通道建设,可实现区域内各种要素的流动与优化配置,充分挖掘开发吉林省乃至东北对外开放合作的潜力,从而形成具有重要发展活力的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区域。随着图们江区域合作逐步升级,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将向深层次拓展,日韩等国加工业向我国大陆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促使长吉图地区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区域。

三、长吉图先导区工业发展战略

(一)重点发展战略

选择确定长吉图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结合产业链特征与产业所处周期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支持方式和支持程度及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特别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高起点发展战略

利用重大项目对产业集聚的作用,积极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吉林省存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高科技支撑战略

新兴产业主要通过技术突破、价值链分解、内需扩容产生,实际上就是技术、价值链及市场细分的结果。存产业细分的过程中,新兴产业获得发展空间,集中创新资源,进而实现增长。

(四)内外资兼重发展战略

密切关注央企及其他大型企业的发展,重视国外与国内资本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注重吸引投资投向基础设施、交通通道等硬环境和人力资源、政府政策体制等软环境建设。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建立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金融业的重要作用,实现商务服务业与t业企业协调发展,在建设长古图现代工业产业聚集区的同时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五)协调发展战略

重视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建设现代产业生态园区,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阳然的协调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长吉图先导区重点发展领域及对策

(一)汽车工业与新能源汽车

加快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汽车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参与国资委牵头组建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申报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基地,以纯电动汽车作为吉林省汽车工业转型和保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主要战略方向。把长吉图地区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基地。推进一汽大众、一汽轿车、

一汽丰越及地方专用车等整车项目建设,实施300万辆整车扩能工程,形成汽车研发生产配套加工区。加大研发投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支持,争取财政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和补贴。考虑到新能源乘用车在企业销量规模中占比较小,近期重点关注新能源客车的生产。

(二)石化工业与节能环保

节能服务项目分布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涵盖钢铁、石化、建材、交通、电力、建筑、水泥等行业。在建设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时,重点强调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重点推进“中节能”集团的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以吉林龙潭化工星火密集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产业集群区,配套基础设施、科研、中介服务和管理体系,以中石油吉林石化、吉化集团为产业龙头,以众多的中小化工及其相关企业为支撑,把长吉图石化工业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型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建设大型化工原料基地。进一步扩大炼油能力,形成规模优势,建设以炼油、烯烃、芳烃、合成气、有机硅、合成洗涤剂原料六大化工系列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化工原料基地。以地万配套为主,突出搞好石化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塑造一大批操作优良型和产品领先型的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产业链条互动、生产要素互补、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优势企业,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细化工企业集群。存化工园区引进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实行集中供热、热电联供,积极采用先进高效的三废处理装置,建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水回用系统、余热发电系统和区域绿化隔离林带,全面提升区域环境治理水平。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与生物技术

重点建设中新吉林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加速推进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培育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材质、品质,开发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地膜、新型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新产品。依托大成、中粮、天景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100万吨化工醇等重点项目。加强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培育一批新的生物产业。建设创新网络,提高产业研发能力及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精深加工、质量监测、保质保鲜、包装等方面技术,使产品质量和档次达到国际标准,营造知名品牌。搭建农剐产品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培育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积极培育并形成一批国内玉米综合精深加工行业中具备技术和规模优势的知名企业。重点开发长白山林特产品及矿泉水特色资源,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高档保健品方向延伸,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使其向终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率先建立食品安全体系,争创全国知名品牌。

(四)冶金建材产业

利用吉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完备的设施条件,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积极建设以通钢集团、中钢吉炭、中钢吉铁、吉林吴融有色集团、亚泰集团等重点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建设新型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基地,建成北方重要的精品钢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炉料基地。推进建设300万吨精品钢、80万吨不锈钢、钼深加工项目。推进建设300万吨水泥熟料、300万吨矿渣超细粉、36万吨无机粉体环保纸等项目。积极鼓励吴融集团对省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整合和投资勘探与开发。重点建设塔东铁矿项目。重点推进不锈钢工程。推广水泥工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建设熟料基地,支持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水泥,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扶植吉林亚泰和辽源金刚两大水泥集团,整合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等地的水泥市场,做大做强吉林省水泥产业。

(五)装备制造业

以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吉林风电核电装备产业园、长春和延边农机产业园为载体,发展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1000辆高速动车组和1000辆城轨车项目。加快园区建设,筹划建设世界级轨道客车产业基地。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打造轨道客车出口加工区。依托中机北方、中航液压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工程机械、拖拉机核心零部件、液压控制系统、大型起重设备、模具研发、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推进中机集团的农机产业园项目,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基地和吉林省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相结合,按照市场需求,跟踪世界机械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突出以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重点推广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工艺装备水平。突出抓好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业及民用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产品、大型环保设备、配电自动化技术产品等四大系列产品。

(六)生物医药业

充分利用医药行业未来1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以实现医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为目标,推动大型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以敖东集团、修正药业、吴太药业等核心企业为龙头,以华康、力源、东北亚、凯莱英等企业为骨干,集种植、生产、流通、研发、医疗、金融保险、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区内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等产业发展优势,实施千亿元医药产业工程。重点建设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国北药(国际)中药高科技产业园区、吉林生物高技术产业园区、敦化——延吉现代中药产业带,组织实施生物医药高技术工程。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重点发展小分子化学药,积极开发生物药。通过加强制药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对核心产品的改良与升级及对新产品的研制与商业化。提高医药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医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企业进行联合营销,营造全国和区域知名品牌。

(七)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终端产品、汽车电子、智能控制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产品,通过激光电子产业园、汽车电子产业园、软件园及新型整机产品系列、电力电子产品系列项目建设,营造技术工艺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孵化功能。依托启明公司、东光集团、华微电子、永大集团等重点企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实现信息产业、信息化发展双突破。建设光电子产业园区、汽车电子园区和软件园,积极发展电力电子产品生产。

(八)新能源产业

风力、太阳能、核能等是新能源发电的主流技术。积极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吸引区外单品硅和多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构建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产业链。加快建设投资120亿元的兵装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依托长吉图地区丰富的水能和风能,积极开发利用风电、水电、太阳能,大力引进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企业,重点完成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牡丹江梯级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建设产业园区,形成配套产业,完善能源产业链条。重视松花江水电资源梯级开发利用、丰满电厂大坝重建、中广核吉林核电工程、航盛铁锂材料研发及中试基地等重点项目,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九)新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碳纤维、工程塑料、汽车橡塑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围绕主要化工原料产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立高科技平台,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开发,建设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十)航空工业

立足现有装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础,与中央大型国有企业紧密合作,重点推进中航集团的航空科技产业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支大林.长吉图先导区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