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技技术范文

科技技术范文

科技技术

科技技术范文第1篇

1.1现有所企合作方式

1.1.1股权合作股权合作就是投资入股,投资人为股东。院部分企业早期由各研究所兴建开发实体演变过来,2002年院通过剥离研究所经营性资产,在院层面整合科技开发资源,推进优化重组,引进职工和社会资本,依照《公司法》创建了现代管理制度。院投资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引进外来战略投资。

1.1.2项目合作院投资企业是院方科技成果的重要转化平台,成果通过转化推向市场,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再反馈给研究所,企业与研究所可以就某项技术、某种新产品进行合作。另外部分国家大型课题需要企业主导参与,研究所与企业共同申报国家、部省级各类课题,共同研发市场需要、产业开发前景广阔的产品,集成组装产学研一体化的大成果。

1.1.3联办工程中心企业与研究所联办工程中心可以把科研和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方之一,有力增强了申报竞争优势,有效支撑了这一“国家中心”的立项、建设运行和验收。

1.2存在问题与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照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农业企业,院科技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1.2.1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队伍不健全,无法独立承担企业自主技术研发任务现阶段院属企业科研投入较低,企业发展没有完全摆脱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影响,发展的动力机制明显缺乏。科技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协调性不够、整体性不好,企业和研究所未能处理好合作关系,从“分开”演变成“割裂”,研究所作为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地位正在削弱,研究所的创新优势未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优势。与院实力和地位相比,院科技产业发展成就和影响还有很大差距。

1.2.2企业无法取得院科技成果创新优势现阶段院研究所的科技成果在技术转让时采取公开交易平台,没有将院企业优先购买落实到具体政策。院企业与研究所信息沟通机制缺乏长效机制,企业没能及时掌握研究所的研发动态。企业利用创新资源缺少政策支持,对企业管理有明显边缘化倾向。农区所科技成果转让与技术转移规范化管理比较滞后,院属企业也没有优势取得地区农科所科技成果创新优势。

1.2.3所企合作缺少内在驱动力,没有长效激励机制现阶段院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所企合作形式已到位,机制需要健全。研究所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工作的因政策原因无法兼职取酬。科技专家缺少内在驱动力,无法实质上实现合作共赢。企业科技创新不能有效开展,削弱了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所企合作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目前院属企业研发队伍不健全,研发投入相对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要加快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必须加强与研究所的联系。因此创新所企合作机制,是将院科技优势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院创新体系的必要举措,也是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方式。

2.1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供给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科技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成果供给机制。现在研究所存在研究成果成熟度低、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符合,科技人员研究兴趣与市场需求缺少有效对接等情况。目前大多数涉农企业没有足够实力建立企业自身的研发机构,现阶段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机制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供给量。要求研发机构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中解脱出来,不断加强研究所与涉农企业联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提高科技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供给机制就必须加强监测机制和沟通机制。

2.1.1监测机制监测机制是指科研单位跟踪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了解农业企业的科技需求,掌握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改变以往只有科研单位、农业院校才能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状况,主动吸收农业企业参与研发等环节,联合农业企业共同进行科技攻关,从而使科研单位形成与农业企业经营目标一致的科研目标。

2.1.2沟通机制沟通机制是指农业企业科技需求与科研机构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式,这包括农业企业得到最新科技信息渠道,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平台,农业企业对科研成果的反馈信息渠道,以及农业企业转化中的科技成果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等。信息资源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中的流动,能够使科研机构将市场信息或企业研发需求与自身科研能力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流动带动成果流动。

2.2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需求机制所谓需求机制是指农业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动力和方式。企业吸收科技成果受其科技意识、技术能力及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国内涉农类企业大部分研发实力水平较低,企业研发投入偏少,科研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较低,这普遍造成了我国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这反过来制约了企业自身研发投入,企业技术研发缓慢又进一步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企业发展过程过多依赖于资金和人力投入实现扩张的现状,就必须提高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自觉地增加自身科研投入,重视科研技术积累,促进企业不断采用技术成果运用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需求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2.2.1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新技术、新成果要被企业吸收转化必须有一定的动力支撑才能进入企业,这种动力可以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指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环境,主要包括技术的前沿性、市场需求的迫切性、科技成果转移的可行性等;内部动力是指企业自身的科技成果需求、企业的科技创新优势、企业转化成果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内外因两者关系是:外因是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条件;而内因只有借助于外因才可以实现成果转化。

2.2.2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农业企业内部所具备的、保证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功能。企业的保障机制包括企业的资金投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相关人员配套、厂房生产设备配套等各种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企业吸收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应用保障。现阶段农业企业要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加企业科技研发投入,通过技术研发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3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交易价格是技术成果转移中重要的环节,如何公平合理定价对供求双方至关重要。现阶段院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技术成果交易的价格大都通过意向企业询价协商确定,但是由于双方对技术成果市场预期、合作方式、未来的种种不定因素理解不一样,会造成交易价格与技术价值相偏离,导致双方的利益受损。因此,应该以等价交换为原则,根据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建立科学规范的科技成果交易价格评估体系,确保供需双方利益得到保护,从而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

2.4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竞争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竞争机制主要存在于农业产业系统的需求主体之间和农业科研系统的供给主体之间。随着市场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日益加重,农业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通过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就形成了企业间对科技成果的需求竞争势态。因此,企业之间形成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吸收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农业科研系统之间的竞争是指农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随着科研体制的不断改革,科研单位对科技成果产出的质量和成果转化对社会贡献的重视不断加深,从而形成了农业科研系统主体之间的竞争机制,这种竞争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

2.5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风险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风险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为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就必须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风险机制。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成果转化经验来看,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有利于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农业科技成果入股的合作机制是有利于降低成果转化风险的风险投资机制。科研机构通过科技成果入股,有利于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科研机构技术入股将促进科研人员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市场需要的科技产品。包括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入股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入股方式,将持股科技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兴衰捆在一起,有利于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科技人员在企业新品研发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

3.1加快促进创新资源和优势向产业转移转化

3.1.1推进所企深度合作按照“平台共建、项目共担、资源共用、产品共创、成果共享”要求,全面深化所企合作对应关系,真正解决所企分割、结合不紧等突出问题。每个研究所、每个企业都要在巩固现有合作基础上,强化双方战略合作框架、深化具体合作领域,从项目、平台、成果、资源、产品等方面明确合作内容和重点。

3.1.2强化项目支持带动对所企结合的项目申报和所企共用的平台建设给予重点关注,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力争在获得省以上重大项目和平台立项上取得新突破;科技服务、成果示范等院控项目优先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院投资企业的转化应用,通过专门支持,引导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院投资企业实施,促进科技企业结合产品推广开展科技服务。力争通过项目支持,加快解决院对企业投入不够问题。

3.2着力培育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制订企业研发项目组设立与运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成立研发项目组,培育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整合各企业研究力量,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成果转化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所企合作,协同院相关研究所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积极鼓励企业按照“创新互补”思路推动企业研发项目的设立,促进成果转化产品,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从而不断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3完善科技人员去企业兼职取酬制度对科研人员、技术骨干实行收入激励政策。人才是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吸收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企业建设,要不断完善鼓励科技人员去企业兼职取酬制度,产生鼓励科技人员钻研业务、技术攻关的激励机制。建立科技人员、技术骨干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确定报酬收入分配的制度。进入院投资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工资待遇在企业以技术服务费上缴院里考核后统一发放,企业在编人员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兼职进入院投资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前提下兼职工作,其津贴收入归个人所有。

科技技术范文第2篇

(1)专业特色鲜明,表达准确电子科技词汇翻译中可以使用直译、意译、音译等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专业特色鲜明,要求表达准确、精炼,体现电子专业词汇特点。如Theinstrumentisnotworkingwell.假如按常规翻译为“这台仪器工作不好”,则没有体现科技英语的特色,失去准确和科学性,正确翻译应为“这台仪器失灵了”。如Likechargesrepeleachotherwhileoppositechargesattracted.如果翻译为“同样的费用相互排斥,相反的费用相互吸引”则没有准确理解charge这个专业术语的含义,正确翻译应为“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如Forceisanypushorpullthattendstoproduceorpreventmotion.正确翻译是力是能产生或阻止运动的任何形式的推或拉。”错误翻译是力是任何倾向于产生或阻止运动的形式的推或拉。”如把Connecttheblackpigtailwiththedoghouse.翻译为“把黑色的猪尾巴系在狗窝上”则是犯了理解性错误,正确翻译应为“将黑色的引线接在高频高压电源屏罩上”。

(2)大量使用缩略语缩略语的大量使用是科技英语词汇的另一特点。缩略语主要分三类:①首字母缩略语如VCD(VideoCompactDisk)、ADC(Analog-DigitalConverter);②将原来的单词缩略一部分字母变成新词如inf(oinformation)、lab(laboratory)、kil(okilogram);③将两个词合成缩略为一个词,如transceive(rtransmitter+receiver)、positro(npositive+electron)。此外,科技英语词汇有不少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使用词根、词缀如friction(摩擦力)、expansion(膨胀)、radiatio(n辐射)、combinatio(n组合)等。此外,还有不少新兴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属于新造词,有的则为活用词,如hyperon(s超子)、antimatte(r反物质)、cyberspac(e信息空间)等。理解缩略语的使用方法后,在翻译科技文章时就会胸有成竹。

(3)需要时使用减词和增词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使用和表达方面有些不同,在翻译中,为更好地消除语言差异,翻译者应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内涵的前提下,翻译出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内容,这样有时势必要使用到一些增减词,才能使翻译表达顺畅、正确。只有增减都恰到好处,才不至于让读者摸不着头脑或产生歧义。减词翻译法又称省略法或省译法,指在译成汉语时,把原文中的某些词不译出来。常见的有代词、冠词、动词、介词、连词的省略。例如Allofusknowthattheconductivityofsemiconductorschangeswithtemperature.翻译为“众所周知,半导体的导电性随温度而变化。”(省译引导宾语从句的连词that),如果不使用减词翻译法,则失去了中文句子表达的严谨和规范性,无法体现科技英语简洁之美,甚至产生理解方面的歧义。增词的翻译是指译者在英译汉时,为了使译文通顺表达,在译文中增加某些必要的词,正确使用增词法,能使译文顺畅、语义清晰。常见的增词法有增加动词、某些概括性的词如inshort等。如TheletterIstandsforthecurrentinAmperes,Etheelectromotiveforceinvolts,andRtheresistanceinohms.字母I代表电流的安培数,E代表电动势的伏特数,R代表电阻的欧姆数。(E和R后均省略了standsfor),这是增加原文中省略部分的翻译法,如果不使用增词法,则中文句子无法成句,意思无法准确理解。增译和减译都是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实用和重要的技巧。翻译者唯有牢牢把握科技原文的风貌,对专业、英语、中文都有一定了解,才能做到熟练、准确地翻译,才能真实展现科技英语的科学之美。

二、电子科技英语的语法特点与翻译对策

(1)普遍使用被动语态电子科技英语作为工程技术类知识的载体,其语法特点之一是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远高于主动语态。原因是被动语态可以使科技人员在句子的开头就引出最重要的信息,被动语态将主语放在句首,读者可以第一时间关注到关键信息,而且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与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主语的主动语态相比可使描述减少主观色彩,更能体现科技论文侧重推理和客观准确的特点。如Threemachinescanbecontrolledbyasingleoperato“r.三台机器能由一个操作者操纵。”、Electronicsclosertothenucleusareheldmoretightlythanthoseintheouterorbits.“靠近原子核的电子比外层轨道上的电子结合得紧。”、Theelectricresistanceismeasuredinohms“.电阻以欧姆为测量单位。”、Ithasbeenprovedthatamaterial’sdimensionisoneofthefactorsinfluencingitsabilitytoconductelectric.“据证明,材料的尺寸是影响其导电能力的因素之一。”在翻译中如能准确把握各种时态的“be+V.过去分词”的被动语态结构,加之一定的科技英语专业知识和中文素养,那么就不难做到翻译的“忠实、准确、通顺”,也就是“信、达、雅”。

(2)广泛使用名词化结构名词化结构指表示动作意义的“名词+of+名词+修饰语”的语法结构。科技英语经常使用名词化结构代替日常英语中用动词表达的内容,能使文章更为简洁明了并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承载更多的信息和内容。电子科技英语中也广泛使用名词化结构,使行文简练、结构紧凑。对比以下两种翻译:原文:数字集成电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译文1:Theimpactof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onmodernsocietyhasbeenpervasive.译文2:Itispervasivethat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hasimpactonmodernsocietygreatly.显然,译文1的名词化结构要比译文2的动词结构要言简意赅、浅显易懂。英汉互译时也要注意此点并将名词化结构准确翻译,不犯理解上的错误。

(3)大量使用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结构电子科技英语阐述定义或描述现象时常常需要对一些核心词汇进行限定修饰。采用定语从句进行修饰,可使被描述的定义或现象的适用范围更准确,如Thefirststageisatunedradiofrequency(RF)amplifier,themainpurposeofwhichistoimprovesignal-tonoiseratioandtoprovideasufficientdegreeofselectivity.翻译为“第一级为调谐高频放大器,其主要作用是改进信噪比并提供足够的选择性”,通过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RF的作业进行修饰,使得句子更为简洁,表达更为严谨精确。又如Theinductorisacoilofwirethatmayhaveanaircoreoranironcoretoincreaseitsinductance.翻译为“电感器是一组线圈,有的电感器是空心的(空气芯),有的线圈中有可增加其电感量的铁芯”。通过限制式定语从句对核心名词wire进行限定修饰,使inductor的定义更加清晰准确。动词不定式是非谓语动词的一种,可在句中起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作用,可担任除谓语以外的其它任何成分,它使整体句子结构紧凑合理,指代关系更加明确、简洁明了。如Theabilityofamaterialtoconductcurrentdependsuponthenumberoffreeelectronsinthematerial.“材料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材料中自由电子的多寡”。Whenonewantstomeasuretheelectriccurrent,voltageandresistance,onehastouseelectricinstruments.“人们想要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时需要使用电子仪器。”关注科技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用法,有助于准确和顺畅翻译好英语句子和篇章。

(4)词序表达与中文不一致科技英文篇章中,还时有词序表达与中文不一致的情况,此时,应清楚区分中英文表达习惯的不同,不生搬硬套,而是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语句加以结构重组,以达到次序调整,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如Themaindevicefailuremodeissecondarybreakdown.如果直接译为“主要器件的实效模式是二次击穿”就错了,应调整语序翻译为“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是二次击穿”。Whileacurrentisflowingthroughawire,thelatterisbeingheated.错误译法是“电流流过导线时,电流在后面发热”,正确译法应为“电流流过导线时,导线就发热。”

三、结语

科技技术范文第3篇

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基础上,认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是以技术创新为吸引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集中、聚合,并以园区为载体进行技术的孵化、示范、推广应用的扩散力共同作用的过程,并解释其特点和产生的动因。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形成动因

一、背景

随着《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和《办法》)的出台,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聚焦了农业科技,并提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抓好科技创新的建议,这显然会对农业科技的进步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来说又是一次机遇。但作为一定区域内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扩散载体的一种特殊组织,农业科技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释清楚,其中最重的就是什么是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其形成的动因是什么等问题还少学者研究。这些问题的回答对园区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

1、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指南》和《办法》中认为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这可以说是对农业科技园区的一个宏观描述。之后,有很多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科技园进行过解释。以蒋和平(2004)提出的解释更为全面,他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就是依据农业科技力量、产业优势、经济发达水平等条件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或其他经济组织投资兴建,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集农业、农机、水利、林业、工程设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与扩散活动,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中试、生产等基地。[1]

2、农业科技园区中技术的特点对于农业科技园区来说,其存在和发展始终都要以农业技术为中心。要界定其技术集聚,首先对要园区的农业技术进行分析。由于农业技术本身具有区域性、效益的时滞性、公共品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技术的获得不像工业技术那样的普适性和及时性。对于园区中农业技术的特点,可以在对其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认识。第一种是自主开发的技术。该类型技术适用性好,宜于本地推广,但研发投入较多,难度较大;第二种是通过合作开发的技术。有一定的适用性,资源可以共享、取长补短,但园区对技术的自主差;第三种是全新引进技术。此类技术可以节省研发投入、但适用性较差,特别是盲目引进,推广风险大;第四种是引进开发技术。该类型适用性好,但需要一定的研发投入,存在一定风险。技术来源不同,决定了技术类型的差异。在农业科技园区中,农业技术的拥有不会是只有一种方式,通常都是几种技术同时存在。但有的技术能到园区集中,有的不能;园区中有的技术很容易扩散而有的则存在很大风险,所以,想要农业技术在园区产生集聚效应,还须在对园区农业技术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概述Douglas等(2007)分析了法国和荷兰两个纳米产业,认为技术集聚现象的出现是由具备技术创新的平台、科学协同定位的产业群产形成的创新环境、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知识源及积极的制度企业家制度激励共同形成的。[2]高思永(2005)在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和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集聚的概念,认为技术集聚是指存在一定关联的各种技术创新主体,通过知识、技术、地缘、信息、制度等联系,集群在某一特定区域,从而使各技术创新主体在竞争合作中产生集聚效应,创新主体相互支持、合作、竞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各种社会要素反馈互动,形成以集聚为特征的集合,并以竞争合作的方式把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在协调创新主体个体绩效的基础上使区域创新系统整体绩效达到最优,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加速发展。[3]黄晖、金凤君(2011)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把技术要素集聚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上的技术要素集聚,是指技术要素作为一种经济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狭义上的技术要素聚集,是指技术要素作为一种经济要素,在地理上是指直接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4]而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直接描述只有王树进(2003),他认为是指先进的农业技术向园区聚合、在园区集成的过程。[6]但他仅描述了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的集中过程,忽略了其扩散对集聚的作用。蒋和平(2008)也曾提到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集聚,但没有做出解释。二者都把园区的技术集聚看作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很重要的问题。以上有关技术集聚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但上述研究多是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来对技术集聚进行分析,众所周知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无论是在研发、推广、流动等方面都是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很多学者在描述技术集聚时,更多的是倾向于技术的集中集成过程。基于此,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把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定义为:以技术创新为吸引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集中、聚合,并以园区为载体进行技术的创新、孵化、示范、辐射、推广应用的扩散力共同作用的过程。

三、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的特点

1、系统性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是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每个系统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下图1可以说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为支撑,以知识的创新和凝聚为源头,把知识转化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最后通过实验、试行过程把取得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相辅相成。

2、多样性(1)内部自发式技术集聚这种技术集聚的特点是园区有自主技术创新的研发机构、组成人员和一定的研究基础。园区内的创新主体为了生存和取得更好的收益,会主动、及时的利用园区内资源进行技术的研发,并主动推动技术在园区内外技术接受者之间时行进扩散,而且这样的有针对性的创新会降低扩散存在的风险,扩散效果好就会进一步激发园区的创新主体的参与创新的意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系统,其关系如图2所示。(2)内外合作式技术集聚这种途径的特点是园区在研发某些先进技术时,没有相应的条件或者是自主研发是成本较高而从外部引进技术时,但存在于园区外部的技术创新主体发现园区内有充足的创新资源、创新产业环境和制度、及创新的利益,所以就合与园区合作进行技术的创新,其结构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这种方式中园区的边界已经变成了虚线,意即在这种技术集聚的方式中,园区打破边界限制,通过与外部创新主体的合作,双方共享技术创新的成果,这也就决定了其技术扩散的方式与第一种存在差异。这种方式也就是下文所要描述农业科技园区虚拟技术集聚。(3)虚拟技术集聚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不但仅限于园区内部,还要充分利用外界资源,特别是在技术创新阶段。园区的创新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创新知识源,要通过学习、交流、人员流动等知识外溢的活动,与园区外的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业等进行合作,以减少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获取更多的利益,此时园区边界就像一个虚拟的“围墙”,这种园区内外通过技术的联系而进行的集聚过程,就称为农业科技园区虚拟技术集聚,具体可描述为:农业科技园区虚拟技术集聚是在开放式型的园区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打破园区固有的边界,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农业技术进行研发、创新、推广、共享的技术集聚过程。

3、动态发展性对于园区来说,要想长时间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在技术方面就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平,而园区的技术扩散的方式、体系也是与时俱进,所以也要求技术集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活动。

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产生的动因

1、区位优势理论的引导对于农业企业来说,自然条件的比较优势目前还是很重要的竞争要素,所以如果在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自然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到这里。企业越多经济活动越频繁,有利于相关服务系统水平的提升,加上良好的就业环境,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人才的集聚可以不断的提高个人的知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持续不断的让农业科技园区产生技术创新成果。

2、技术效益的驱动新的技术在具备高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很高的收益。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也要取得一定的经营利润,所以会主动的寻求或研发一些新的技术加以扩散,以保证园区的正常经营。

3、技术外溢与技术公共品特性的吸引作为农业技术,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品性的特性,特别是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区域存在产业集群效应时,很多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通过有意或无意间的技术外溢,会降低其研发成本,致使更多的相关企业进入到园区,充分享受“搭便车”带来的好处,从而产生滚雪球式的技术集聚。

4、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刺激好的制度可以更充分合理的分配资源。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农业科技园区的产生是一个“诱致变迁”的结果。好的技术必须依赖好的制度,很明显,合理的制度有可能让技术的不断更新成为可能,并最大程度提高技术效率。为了改善区域产业经济结构,政策制定部门会设计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刺激创新拥有者,从而用制度和政策来促成技术的集聚。

五、研究结论

科技技术范文第4篇

在国内,经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最显著因素,然而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这说明,旅游业的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决定了各地区旅游业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旅游产品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从国内比较来看,东部经济发达省市的旅游业竞争力、旅游专利成果等普遍优于中西部地区,技术水平的差异是关键因素。对此形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2科学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与影响

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中,科学技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丰富旅游资源的内涵,创新旅游产品的类型,催生新型旅游业态,拓展旅游营销方式,提高旅游服务效率,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促进旅游决策科学化,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培育环境友好型旅游业。

2.1科技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2.1.1信息技术实现旅游电子商务广泛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平台,让旅游电子商务迅速发展。除利用旅游网站开展商品销售外,也能提供旅游咨询、在线行程预定和支付,较好地整合了旅游服务和技术服务资源,为广大的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与推广,不仅可以使国内的旅游产品迅速走向世界,而且可以便捷的开展网上业务结算。旅游电子商务系统革新了传统的经营模式,改变了消费理念和方式,促使旅游业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2.1.2展陈科技增强模拟仿真效果高端新颖的展陈技术能实现模拟仿真展示,通过虚拟展示系统和多媒体展示系统,综合运用声、光、电调动人们的感官,为游客提供全新的体验方式。如成都欢乐谷二期以“科技时尚、家庭娱乐”为发展理念,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了4D影院、全球超大球幕飞行影院“飞越西部”等项目,游客身临其境,流连忘返。世界许多著名的人造主题公园和城市规划展馆,都利用声学技术、光学技术、计算机模拟系统技术等,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2.1.3装备制造业提升旅游设施设备档次装备制造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旅游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显著提高。如超音速飞机和高速列车的出现相对缩短了世界的空间距离,它们可以把人们快捷、舒适、安全地送到遥远的地方旅游;而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体系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则改变了人们的旅游出行方式。地铁、城际快铁、轻轨、磁悬浮列车、BRT以及汽车成为了人们短途旅游和休闲度假的主要交通工具。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大量舒适、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

2.1.4绿色低碳技术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绿色低碳旅游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营造生态、健康旅游环境,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旅游系统运行过程中,坚持应用低碳经济理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全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

2.1.5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现代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生产过程变得有趣,对广大游客将产生较大的科普教育作用。例如无土栽培、网箱养鱼等生产方式都体现出相应的科技含金量,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旅游热情。同时,农耕文化的深入发掘有利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使一三产业互动实现常态化,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得到质的提升。

2.2科技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积极影响

科技文化对于旅游主客体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对旅游者而言,创新旅游消费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平台,游客在酒店、景区、旅行社等企业的消费方式得以革新,以网上预订、网上交易和网上结收为代表的新的交易方式逐渐普及,交易的广度迅速扩大,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将变革经营管理和运作模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旅游企业可以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个性化产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在旅游产品供给中,由于运用科技手段而增加吸引力,旅游企业可以因此获得更大的生产促销空间,从而增强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成都实践的经验总结

科技兴旅的总体目标是“立足科技、优化资源、兴旅兴市”,近年来,我们依托成都市科学技术的综合优势,运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新思维,确定科技与旅游结合的创新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和主要措施,优化配置和整合各种资源,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3.1规划引领科技兴旅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成都作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全国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要把科技兴旅的顶层设计做细做实,编制专题规划。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信息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战略目标和要求。因此,我们现阶段要作好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科学的规划引领我市旅游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3.2注重科技兴旅四大结合

一是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标准规范、组织推进等作用,为旅游科技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共同投入旅游科技的发展建设。二是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科技兴旅的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避免各自为阵和重复建设,又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旅游业的科技引进、应用和创新深入开展。三是创新发展与惠及民生相结合。既要推动旅游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育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又要使广大游客、企业切实感受到旅游科技给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捷。四是统筹推进与分工协作相结合。既要加强全市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又要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切实提高科技兴旅的质量和效益。

3.3实施投融资多元化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幅度增加社会旅游科技投入。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资金,推动企业成为旅游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建立起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投入研究开发的多元化的旅游科技投入体系。对旅游行业监管的电子政务需要各区(市)县政府加大投入,做好对旅游业态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涉及旅游服务能够全部或部分商业化的项目,要给予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对旅游服务属于公益性的项目,要在有限资金基础上创建示范工程,收集游客广泛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把这类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对涉及旅游营销的项目,除政府专项资金外,有关企业要积极参与,提升我市旅游营销的效益。要实施鼓励高科技旅游项目投资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实体投资经营旅游科技项目;大力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参与我市旅游科技的开发建设。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新的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适合旅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使资本市场成为旅游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特别要重视产业融合资金的合理投入。

3.4抓好科技兴旅示范区建设

在成都抓好科技兴旅示范区建设,就是要以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为载体,全力推进科技示范工程。一方面,实施“智慧天府”工程。将旅游信息化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每年从全市信息化建设专项投入和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中优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保障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手机终端等资源和技术,建立完善程度旅游呼叫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旅游网站一体化的成都旅游信息化平台,形成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营销、虚拟旅游、智能监控为一体的旅游公共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实施“畅行天府”工程。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围绕旅游完善以公路、铁路、航空和绿道为支撑的交通通达系统,打通断头路,形成旅游环线和多通道,构建“快旅慢游、便捷安全、无缝换乘”的旅游立体交通体系。

3.5积极探索科技兴旅体制机制创新

成都作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应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科技兴旅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旅游发展方式显著转变、旅游产业地位显著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旅游产业综合抓”的科技兴旅发展格局。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深化旅游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旅游科技体制机制。在探索科技兴旅的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树立自主科技创新理念,建立自主创新平台机制。一方面,要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各区(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促进旅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科技攻关为重点,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激发各种旅游科技创新要素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创新旅游科技绩效评价机制,着重确定目标任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等制度。同时,要创新旅游科技管理机制,强化旅游科技行政管理职能。

4结语

科技技术范文第5篇

科学研究是一项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创造性劳动,不知道同行正在做什么、已经做出什么、如何做出这些的,他又怎么能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可以怎样做呢?科技社团组织的同行交流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直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和间接的研究成果出版传播。探索自然世界未知领域是一个极其活跃的创造性过程,期间积累的科技新知,有些可以通过信息代码的形式远距离传输,传输两端对这些代码所传递的知识信息的理解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此时远距离的信息传递可以进行而且费用较低;有些则不可以或很难通过信息代码的形式进行远距离传输,波兰尼所说的“意会知识”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种,传递这些知识信息必须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尤其是当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出现时,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新的技术范畴的出现意味着原先建立起来的规则和标准已经过时,而且老的信息代码已不能传递创新活动的特点。当缺乏一般可接受的标准和代码来传递信息时,面对面的接触和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对信息交流来讲,可能是绝对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科技社团把组织科技同行开展面对面交流研讨作为其重要活动方式。比如中国电子学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召开国内学术会议100次左右,参加人数近万人次,交流论文7000余篇。包括每四年举办一次的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年会、每1—3年不等举办一次的各专业分会学术年会,以及围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热点问题等召开的专题性学术会议等。1983—2007年,学会总共召开了10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为引进国外最新的技术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实,科技社团本身就是顺应科学家开展直接的面对面交流需要而出现的,延续至今,无论是对于竞争前原理知识的生产,抑或是竞争性技术知识的生产,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同样重要。“在科学工作中有许多东西即使可以发表在出版物上,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在一切实验科学中,取得数据的技术几乎同数据本身同等重要。与此相仿但更加微妙的是,与普通科学方法有别的某些学科的心理技术,对于科学的进步也极为重要。尽管人们可以制定出最好的出版制度,手工技术和心理技术一般最好是通过直接体验来传授。……在参观各实验室时,往往同时看到使用了多年的出乎意料之外的新技术和继续使用了同样长久的过时技术。以过时的方法来进行工作往往可能浪费掉多年的精力。不过除非能在科学工作者之间有效地组织起更加迅速更加直接的个人交流办法,这种浪费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面对面的直接方式进行科学思想的交流对科学发展而言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许多科技人员非常渴求的。但受制于地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相对于日益庞大的科学家职业群体而言,能经常性地参与直接交流的科技人员毕竟还是少数,通过科技社团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开展间接交流是更为常见的方式。“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所根据的事实和根据这些事实建立法则和理论的方法,都越来越不依靠科学工作者对大自然的直接观察,而是越来越依靠别的科学工作者先前的观察和他们的解释方法。科学仪器本身仿佛就是先前建立的理论的物质化身。因此,极端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使科学家在他的工作的每一阶段,都能够迅速地方便地接触到一切有关的最新科学成就。这是随着科学本身的发展而成长的科学出版体系的任务。”

通过科技社团编印的学术出版物,科技人员的最新成果得到广泛传播,接受科学共同体的质疑和检验,借此方式,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得到确认,优秀人才得到识别并得以涌现,成为激励科学探索接续推进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国电子学会编辑出版有《电子学报》《ChineseJournalofElectronics》《电脑与信息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电子世界》等16种科技期刊,成为相关领域科技人员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交流平台。据全球非营利出版商同业协会(AssociationofLearnedandProfessionalSocietyPublishers,ALPSP)预测,目前全世界由科技社团和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评议期刊有9250种;另据对2002年《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InternationalPeriodicalsDirectory)光盘中18682种学术性期刊进行的国别分布统计,全部期刊涉及135个国家,仅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期刊就占了39.8%,美国、英国、德国与荷兰四个科技出版强国占据半壁江山,为52.1%。由此可见,科技期刊的出版已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当然,如此之多的科技期刊在为科技人员收集科技知识信息带来宽广渠道的同时,也为他们甄别有用或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带来困难。“目前出版的东西过多,科学工作者读不胜读,甚至连和自己眼下的研究有关的一部分资料也读不完。然而这主要还是由于缺乏组织,以致他们实际上不得不阅读大量无用的资料,以期碰巧发现一点有用的东西。”

科技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近代;美国;农业科技;引进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也不过220多年的历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已经逐步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具有民族解放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独立战争的胜利,推翻了殖民统治,清除了国内的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美国开始确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竭力向西部扩张,到19世纪中叶,已将国境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陆续到来的移民,不断引进了新的作物和牲畜品种,带来了欧洲的农业技术;西部的垦殖促进了农具的改良。

1861~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是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胜利,资本主义在美国各方面充分发展起来。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大农场已在美国占据主要地位,农业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伴随着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农业中出现了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美国农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马拉农业机器代替了人畜力的落后工具;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在农业中运用,诸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作物和牲畜品种的改良、灌溉农业的出现等;此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地区分工亦已形成。第二次美国农业革命(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主要标志是农业实现了基本机械化和杂交玉米等技术改革的发展。

综观美国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近代时期是美国农业的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对世界农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代时期的中国农业,却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鸦片战争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侵入我国。他们凭借着“坚船利炮”,胁迫满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使他们在中国攫取了各种政治和经济特权,促使了我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入20世纪以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压榨下,中国的农业经济进一步衰退。

按照农史学界一般的观点,中国近代农业出现于1898年“”前后,它比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时期要晚半个世纪(白鹤文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16页)①。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西方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多数属于生物技术,这是我国近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而美国因其特殊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条件,18、19世纪一直以农立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因而近代中国从美国引进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先进农机具以及全新的农业科研教育模式,可谓一枝独秀、影响深远。

一、美国优良作物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作物品种资源

中国从美国引进与改良作物品种的工作起步早、成果多,特别是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改良,更是成绩显著。

从美国所引进和改良的作物品种中,以美棉为最早,也以推广美棉最见成效,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大。下面我们以美棉为例,探讨美国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如何丰富了我国的作物品种资源。

美棉,又叫陆地棉、高原棉,原产于美洲。我国近代棉花品种改良的成绩主要归功于美棉的引种。

甲午战争前后,英、日等国相继在我国兴建纱厂,与此同时,中国的近代棉纺织业也开始兴起。纺织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对原棉的急剧需求。但由于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的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

美棉引进之初,因多数未经驯化和提纯,导致品种严重退化而归于失败。有鉴于此,人们认识到引种之前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事先经过实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914年,实业家张謇出任北洋政府农商部长,特在正定、上海、武昌、北京等地开办棉作试验场,以试验引种陆地棉为其主要任务。其后棉种改良研究工作逐渐集中于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以及30年代初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机关,先后育成了一些改良品种。

在棉种改良过程中,一些来华外国专家对这一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915年北洋政府聘请美国专家约翰逊(H.H.Johnson)为顾问指导棉花改良工作。1919年美国棉作专家柯克(O.F.Cook)受金陵大学之聘来华指导试验,确定“脱字棉”和“爱字棉”为最适宜中国引种的两个美棉品种。金大农科于1920年成立棉作改良部,在美籍教授郭仁风(J.B.Griffing)主持下,也驯化“脱字棉”和“爱字棉”等,并选取单铃,育成“百万华棉”,于20年代中叶开始推广。当时,东南大学农学院为开展棉花育种,过探先、王善铨、孙恩麟等教授,以其留美之所学,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制定棉花选育程序,以及试验上的各种制度,以后又逐年改进,至1923年渐具规模。

1931年美国育种专家洛夫(H.H.Love)受聘为实业部顾问兼任中农所总技师,来华主持棉种区域试验。自1933年起,从国内外征集了31个美棉品种,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12个地方联合试验,最后确认“斯字棉”和“德字棉”更优于“脱字棉”和“爱字棉”,从而确定了这两个美棉品种自40年代后为我国最主要的两个推广品种的地位[1]。

1939年,我国又从美国引进“珂字棉”,40年代又引进了“岱字棉”。经试种,它们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斯字棉”和“德字棉”。“珂字棉”和“岱字棉”在建国后取代“斯字棉”和“德字棉”而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棉种。

除了引进美棉外,1899年,江苏扬州地区还引进美国小麦良种,将之与本地麦种作对比试验[2]。1914年金陵大学美籍教授芮思娄还从美国引进“双恩小麦”[3]。

玉米原产美洲,16世纪以后经海路和陆路传到中国,以后常常是我国山区农民的主粮。1930年,山西铭贤学院农科主任穆懿尔(R.T.Moyer)和霍席卿等在1930年从美国中西部引进金皇后、银皇后等12个优良玉米马齿品种,经过5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金皇后的丰产特性超过当时黄河流域各地所栽培的各个玉米品种,乃于1936年开始在山西示范推广,以后传播到全国许多地方。1941年西北农学院王绶等从美国引进50多个玉米品种并育成7个自交系,选出武功白玉米和综交白玉米,1942~1946年扩大育种3390亩,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这些品种对促进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和作为杂交育种材料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如水稻、大豆、高粱、花生、烟草等,在品种引进和改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先进农业技术的传入,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农业科技的水平

我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工作,在初期主要通过翻译刻印西方农书、延聘外国教员和派遣留学生等途径,同时也引进了不少近代农业科技的物质和技术成果,如农机具、育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一)先进的农机具

在16、17世纪之前,我国的农具在世界上居于先进的行列,可是以后的

三、四百年中便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多大发展,而欧美各国在近

二、三个世纪中,随着自然科学的日益昌明,创制了多种农业机器。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由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陆续发明并采用了一系列新型农机具,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自19世纪初开始使用畜力机械,耘田机、播种机、刈草机、收割机、脱谷机等相继问世;30年代起铁犁迅速代替木犁被普遍采用,到19世纪50年代,马拉农具已经普遍使用。

1850年美国开始使用蒸汽机,20世纪初,内燃机获得较快地发展。1910年,美国已开始实行农业机械化,成为世界上推行农业机械化最早的国家。

美国先进农机具的发展,对于中国特别是有大片待垦土地的东北地区,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国从美国引进农机具,从晚清时期即已开始。如1906年,山东农事试验场曾由美国购进农机具20余种;1907年前后,奉天农事试验场曾从美国、日本等购买各种犁耙、刈麦器、刈草器、玉米播种机等多种农具[4];1908年美国万国农具公司先后在海参崴、哈尔滨开设支店,向我国东北地区销售农机具。

1912年浙江省政府由美国购回2台铁轮水田用拖拉机及配套犁耙等农机具,后交浙江大学农学院实习农场。1915年,黑龙江呼玛的三大公司,从美国万国农具公司海参崴支店购入拖拉机5部和其他机械农具进行大农式经营,这是我国引进拖拉机的最早记录。其后,绥滨、泰来等地的农垦公司又陆续购进三台拖拉机和其他一些大型农具[5]。这些农垦公司大豆采用近代农业机具进行生产,开垦了大片荒地。1929年山西农事试验场购买美国农具公司所制最新式的拖车,带二行犁及三行犁、双行四盘耙、条播机、割捆机等。

在近代农业机械中,引进的抽水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比较成功。1925年前后,江浙两省连年苦旱,美商慎昌洋行进口美国小火油引擎(发动机)和水泵,在嘉善、无锡一带推销。

不过,由于机灌事业多应抗旱救灾的特殊需要而产生,并非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因而不可避免带有暂时性与局限性,使用范围始终限于江苏一省及浙江、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

(二)先进的作物育种技术

我国近代的作物育种事业发端于19世纪末,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创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奠基阶段(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和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等三个阶段[6]。在这三个阶段中,美国先进的作物育种技术的传入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最早学习美国运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选育良种的作物是小麦。最先开展小麦近代育种研究的是金陵大学,随后是南京高等师范农科(后改称东南大学农科、中央大学农学院)。康乃尔大学农科博士沈宗瀚1925年从南京城外农田选得单穗,经过多年培育,于1934年育成著名的“金大2905号”小麦,是我国以纯系育种法育成的第一个优良小麦品种,推广极为普遍,1934~1937年推广面积达130多万亩,是我国当时粮食作物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改良品种。

我国用近代科学的育种方法进行水稻品种的改良工作,始于1920年前后,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首创,广东农业专门学校继起,金陵大学农学院也于此时在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稻作育种方法上,当时主要采用了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7]。

1931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在南京成立。同年4月,洛夫应江、浙二省之聘再度来华讲学,并受聘为中农所总技师。1935年,又成立了全国稻麦改进所[8],成为统筹各地力量开展大规模稻作育种的指挥机关,我国稻作育种自此走上了统一组织、协调发展的道路。

在水稻杂交育种方面,去雄是一项关键技术。美国育种学家海斯(H.K.Hayes)在《作物育种学》(“BreedingCropPlants”,1933)一书中记述了中央大学农学院赵连芳提出的一种优于以前任何方法的去雄技术。赵提议,去雄应在早晨日出之前或傍晚时进行,才能避免在阳光下去雄而散发花粉。在1939~1940年间,潘简良等撰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水稻去雄技术——温汤去雄法,这一技术是美国乔登(Jodon)在1934~1938年间试验成功的,自此以后,这一方法一直是水稻杂交中的常用去雄技术,沿用至今[9]。

棉花育种已如上文所述,此不赘言。

(三)防治病虫害技术

从1840年到1911年是我国作物病虫害的传统防治时期,主要采用我国传统的防治方法。从民国初年起,我国的作物病虫害防治进入了应用近代技术防治时期。

在防治虫害方面,20年代以后,相继成立了多家研究机构,这其中以江苏昆虫局、浙江昆虫局和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的成绩最为显著。

江苏昆虫局于1922年成立。当时江苏南通地区棉田遭受虫害,损失严重。为此,东南大学农科主任邹秉文(1916年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成回国)建议由江苏省公署、上海商业银行和东南大学农科合作,成立江苏昆虫局,以加强虫害的治理。1922年,江苏昆虫局在南京成立,首任局长由美国加州大学昆虫系主任兼加州农事试验场主任吴伟士(C.W.Woodworth)担任,并聘请美国技师三人以及国内的张巨伯、邹树文等为技师。浙江昆虫局于1922年成立,首任局长为费耕雨,后由邹树文继任。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成立于1933年,主任为吴福祯。

在防治病害方面,民国初年,一些高等院校就开设了植物病理学课程。如1916年邹秉文、谢家声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成回国在东南大学、金陵大学讲授植物病理学。邹秉文并写出《植物病理学概要》一书,稍后由戴芳澜接替他的工作。1924年,美国植物病理学家博德(R.H.Porter)来华,在金陵大学建立中国农科大学第一个植物病理学组。30年代初,俞大绂自美回国,在金陵大学授课,1934年又转到清华大学。

张巨伯、邹树文、邹秉文、谢家声、戴芳澜、俞大绂等均为留学美国的病虫害防治专家,他们及其所领导的研究机构为中国近代的病虫害防治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后来的科学防治作物病虫害事业奠定了基础。

三、先进农业教育体系的引入,完善了中国传统的农业教育模式

相对而言,近代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比中国先进,表现在:

(一)农机具教学与研究

除了较早从美国引进先进的农机具之外,我国对于农机具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较为重视。早在1914~1920年间,北京农专(后改称北京农业大学)便有农具学课程的设置。1920年,南高师农科接受美国万国农具公司捐赠的3000元为选购和改进农具之用,并于1922年建成农具院。1935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开始设置农具课程,由美国人林查理(C.H.Riggs)讲授。

1944年,邹秉文在任国民政府农业部驻美国代表期间,多次与美国康乃尔、密歇根、衣阿华等大学以及万国农具公司联系,募得奖学金名额和研究培训基金,由中华农学会派出留学进修人员攻读农业与农业工程。1944年7月,中美两国政府主管部门签订美国万国农具公司同意资助的“向中国农业导入农业工程的教育计划”合作协约。根据协约,设立奖学金,供20名中国研究生在美国学习农业工程和实习,共3年;聘请4位美国资深农业工程专家组成农业工程委员会,指导中国的农业工程技术;美国向中国3个学校和研究所提供农业工程研究教学用的样机、资料、试验设备和试制设备[10]。

美国农机商为了便于战后向我国推销农机具,美国万国农具公司将多种新式农用机器和工厂设备赠送给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美国联合叉锄公司也赠送全套手用农具,其他如美国杜邦公司也有农机具的捐助。两校农机设备日见充实,遂于40年代后期成立了农业工程系,其他部分高等农业学校也开设了农机具课程。

1946年,中美两国政府同意由两国农业专家联合组成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农业的恢复、发展,进行调查论证,提出《改进中国农业之途径》报告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书中提出“中国农业工程建设项目”,指出农业工程系将各种工程原理应用于农业机械、农舍建筑、农村工业及电化农村等工作。

(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在人员培训方面,训练了一批中国作物育种专家,推动全国作物改良事业;由于康大作物育种教授来金大主持育种计划,训练中国学生很多,以致中国许多学生去康大研究院攻读育种学。

1933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接受上海储蓄银行委托,创办农村金融与合作讲座,聘请美国专家史蒂芬(W.M.Stevens)讲授“运销合作组织”与“中国实用合作会计”,并设置奖学金,首开我国合作培训农业经济干部的先河。

1944年秋,美国政府决定就租借法案下拨480万美元训练我国农工矿技术人员1200人,其中农林方面200人[11]。

美国对于我国农技人员的培训,其影响是深远且广泛。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院长曾经对1925~1931年的中美作物改良合作发表书面评论:“康大与金大合作事业的成功,促进了康大与菲律宾大学农学院的合作,这合作对于菲律宾农业与经济发展及该学院均大有利益”[12]。

(三)美国农科教三结合模式,也对中国农业教育体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通过两个“莫利尔法案”(1862、1890)逐步建立,农业研究体系通过“哈奇法案”(1887)建立,农业推广体系通过“史密斯-利弗法案”(1914)建立,到1920年它们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庞大而稳定的系统,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农学院、农业试验站与农业推广站是通过不同的法案先后建立的,但它们之间并不相互隔绝,而是紧密联系。其结合部就在农学院,即由农学院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工作。州农学院皆设有董事会,聘请州政府官员、农业企业经理、农业专家等各方面代表参加,以便保持学院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州试验站由农学院管理,在全州各地设立分站或分场,结合当地的生产课题进行研究;联邦及州、县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县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推广工作由农业部和农学院共同领导,但由农学院具体负责。总之,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实行统一管理。

中国农业教育与科研的体制化进程起步晚,因各种原因,进展也较缓慢。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多取法日本,民国五年(1916)以后随着我国最早一批留学欧美专习农科的学者归来及美国教会对中国农业教育的介入,美国模式影响日烈。这一变化起源于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办的金陵大学增设农科,其后私立学校有岭南大学农科、燕京大学农科及南通农科大学等,也都采用美国学制。

金陵大学、岭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增设农科,对我国农业教育体制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们都是美国教会兴办的学校,同时,中国赴欧美留学生也纷纷回国执教,其体制都用美国的一套,学校内部建制也多仿效美国,教师最初以美国人为主;“南高师”、东南大学农科及中山大学农科等国立大学筹建时也参照美国教育体制,所聘教师大多是自美国回国的留学生。美国的这一套制度,对于我国的近代农业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同样,这种农科教三结合模式对我国目前及今后的农业教育也有极大的借鉴作用。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教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行政区域建立起来的,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职能重复、效率不高是其主要特点,在管理和运行方式上逐渐形成了各自为阵的局面。农业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央部属的农业研究机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和农业院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的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院校,基层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教育除了中央部属的农业院校外,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的农业院校和农业广播学校等;农业推广主要有中央、省、地、县、乡等各级政府内设立的农业推广技术机构。可以说,我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尽管非常庞大,但不够精干,三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分别自成体系。

因此,农科教三结合模式有助于避免重复研究,有助于以更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中国农业科教体制的建设未必一定要学习美国模式,但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更加紧密地结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农业应当是一种方向”[13]。

综上所述,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实际上,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条件,极大地制约了美国农业科技在中国的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科技技术范文第7篇

科技项目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项目本身的有效性,也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进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因此,我们在构建农业科技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适用性原则。科技项目评价指标要具有和农业科技项目同质性的要求,能够切实反映科技项目的特性和本质。②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要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被评估项目的整体情况,保证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③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尽量从客观的实际需要出发,避免主观意识的加入,注重指标的权威性、普适性和代表性。④时效性原则。农业科技项目评价指标的建立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指标要反映社会价值观念,避免不合适宜的指标影响决策效果。⑤独立性原则。指标之间要保持相互独立,从而避免相关影响带来的重复计算和影响决策的精准性。

2科技项目评估的方法

总结国内外的针对科技项目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定性以及其他衍生的方法。定性的方法估计方法主要包括同行评议法、德尔菲法等;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经济评估法;其他衍生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集成评价法。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使用的范围和局限性。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对象进行方法的选择。

2.1同行评议法一般认为,该方法是针对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同一种评议标准,共同对涉及相关领域的某一事项进行评估的活动,其评价结果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方法效果较好、可信度高。但是也有缺陷,比如“熟人关系网“会使其不能真正的有效评价科技项目;另外,对于中间层次的科技项目的评估会使得出的结论摇摆不定等。

2.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决策、预测和技术咨询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征求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复杂问题的意见(一般是20~50位),并据此作出判断。该方法是一种群决策技术,可有效地征求和提炼群体的意见。但比较耗时,达成一致意见需要多次反馈意见,从而会降低评估效率。

2.3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有序的阶梯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相对更重要的,从而对总体进行排序。但是该方法仅限于书目不多的项目排序,而且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和其他方法在一起使用。

2.4经济评估法该方法属于技术经济评估法,主要通过价值分析、成本效益以及价值功能分析,采用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等指标来计算比较得出结论。但是该方法有时候不能较好地量化一些指标,或者存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有些数据难以测算等问题。针对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在进行农业科技项目评价时选择经济评估法。

3农业科技项目技术评价体系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指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发展状况和企业战略结构以及同业竞争状况;四个因素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另外,机会和政府支持是影响某一产业竞争力的两个辅助因素。本文主要分析农业科技项目评价体系研究,和分析某一产业竞争力具有相似性,在这里我们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来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初级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本文的指标体系中的技术可行性指标体现该因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体现国内市场需求要素;法律分析可以看做是支持性产业发展的要素;组织管理层面的指标体系则体现企业战略结构状况,经费的划拨则体现政府的支持。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分为定量和定性指标,由于农业科技项目本身的风险性和技术不确定性,有的指标难以量化,需要定性分析(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4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而且指标权重直接影响科技项目技术评价的结果。不同的农业科技项目由于项目的侧重点不同,权重设置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权重。对于农业科技项目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权重的确定方法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能体现评价项目的真正目的;其次,权重确定方法必须具有可行性,较易进行重复评估,体现评估的精准性;再次,权重方法的确定要简单易操作,耗费成本较小,较易被评估机构采用。

5结论

科技技术范文第8篇

1.基于SFA的技术创新效率测算模型测量技术创新效率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非参数方法,最常见的是由Charnes等(1978)[11]提出的DEA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不用事先设定生产函数,从而避免因错误的函数形式带来的问题,但它不允许误差的存在,同时对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描述。另一种是参数方法,最常见的是由Aigner等(1977)[12]提出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StochasticFrontierApproach),可以预先设定一个生产函数,且考虑到该生产函数中的各个参数。参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通过估计生产函数对个体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从而使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估计得到控制,有利于每个企业的综合绩效指标进行考察和评价。文章是对不同工业行业在不同时期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因此存在显著的差别,即随机误差项的影响较大,因此参数方法更适合我们的研究需要。文章依据Battese&Coelli(1995)[13]的基本原理,运用对数C-D(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技术创新效率模型进行测定,其具体模型设定如下。其中,公式(1)中Y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变量,K为技术创新活动的资本投入变量,L为劳动投入变量;公式(2)表示样本中第i个行业在第t时期内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公式(3)中Zit表示的是影响效率的因素,δ为各影响因素变量的参数,ωit是技术无效方程的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Ν(0,δ2);公式(4)中如果γ=0这一原假设被接受,则无须使用SFA技术来分析,直接采用OLS方法即可。

2.系统GMM(GeneralzedMethodofMoments)模型为了进一步分析政府科技激励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文章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为解决内生性问题,经验分析中使用GMM方法进行处理,先对估计方程进行一阶差分以去掉固定效应的影响,再用自变量的滞后变量作为差分变量的估计变量。Arellano&Bond(1991)[14]认为可以使用所有可能的滞后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差分GMM估计,但之后的研究认为,这种差分方法有可能存在弱工具变量的问题,尤其在小样本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因此,Blundell&Bond(1998)[15]将差分GMM与水平GMM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系统GMM估计,其优点是可以提高估计的效率。因此,文章以系统GMM估计以下动态面板模型。其中,下标i表示不同的工业行业,下标t表示年份。EFFi,t为上文得到的技术创新效率值,EFFi,t-1表示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效率值,ν表示政府资金支持,Z表示控制变量。

3.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由于201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工业行业分类方面与往年有所变动,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文章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的工业行业分类标准,对37个行业进行面板数据分析。(1)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变量研究技术创新效率,主要是明确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于技术创新投入包括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文章选择各工业行业大中型企业R&D投入金额作为研发资金投入的衡量指标。关于R&D的资本存量的计算,采用永续盘存法。确定1999年为基期,借鉴Griliches(1992)的方法,以1999年当年R&D投资流量除以折旧率和基期以后若干年的平均增长率作为1999年的R&D存量,即Ri1999=I1999/(δ+ζ),其中I1999为某行业199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支出,δ为折旧率,一般设定为10%,ζ为2000-2011年的平均增长率。基于此,再用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即第t年的R&D存量=-1年的R&D存量×(1-10%)+第t年的R&D流量。关于研发人员投入,由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绝大多数年份并没有公布R&D活动的人员投入,因此文章采用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作为研发人员投入的衡量指标。关于创新产出,文章选择新产品销售收入。(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包括政府科技激励及其他6个控制变量。笔者将政府科技激励从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考虑,分政府投入支持(GIF)和政府产出支持(P)。其中政府投入支持采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政府资金”代替。政府产出支持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入手,选择发明专利数除以专利申请数来衡量。文章采用的6个控制变量分别为:企业规模(Size)。采用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工业总产值除以该行业大中型企业总数。企业研发支持(EF)。采用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行业竞争程度(Comp)。采用以下四个比重的算术平均值进行度量: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资本总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行业所有制结构(State)。采用分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进行衡量。行业开放度()。采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中来自境外资金的比重进行衡量。行业平均经营绩效(Cap)。采用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以上相关数据均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2012)和《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

二、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结果

1.总体评价技术创新效率的表现文章运用Frontier(Version4.1)程序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定。图2显示了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平均水平。可以看到,整体上技术创新效率呈现上升趋势,2011年总体平均水平达到了0.528。但1999-2011年的行业总体平均水平偏低,仅为0.405。

2.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通过计算得到,37个行业的平均技术创新效率值,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别为: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由相关数据可知,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其中,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最高,采掘业次之,水电气业最后。排名前19位的行业均达到了行业平均水平,其中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最高,为0.885,在平均水平以下的有18个行业,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技术效率值最低,仅为0.006。垄断行业如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缺乏同行业竞争,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从2000-2012年的政府资金投向看,政府更愿意投向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2.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57%)、通用设备制造业(9.07%)、专用设备制造业(6.2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44%)、医药制造业(5.35%)等具有较强知识密度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来说,对传统制造业的资金支持较少。结合技术创新下的数据可以发现,政府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政府科技投入较高的行业,其技术创新效率也相对较高,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而医药制造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虽然受到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但其技术创新效率较差。

三、政府干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对模型采用SYS-GMM来进行回归,文章运用Stata12.0统计软件得到表1的结果。通过Arellano-Bond检验即残差序列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到,扰动项的差分存在一阶自相关,但不存在二阶自相关,因此接受原假设“扰动项无自相关”,说明模型设定是合理的。Sargan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p值=1>0.05,因此无法决绝“所有工具变量均有效”的原假设,故所有工具变量均有效,不存在过度识别问题。从表1的分析结果看,我们认为:第一,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模型中,政府资金支持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技术创新负相关,说明中国的政府科技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或者说政府的科技投入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带来技术创新效率的“损失”。其可能原因在于:一是政府在科技投入过程中可能进行一定的行政干预,对企业管理带来一定束缚,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不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二是短期内政府资金的增加可能只是体现在研发人员工资的上涨,对研发活动本身的效率提升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反而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挤出效果;三是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目标函数不一致,政府干预往往具有鲜明的意愿特色,往往会投资在社会回报率高的项目,与企业短期目标相冲突;四是政府科技资金投入企业后,缺乏一定的资金监管,企业在申请得到资助后,根据自身情况,有可能将资金投向非技术创新领域,因而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第二,从政府对科技产出方面的支持来看,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为正,但是不显著。这表明知识产权作为保障和实现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工具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支撑作用。这可能由于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对知识产权产业化扶持力度还不够,缺乏合理的考核指标和机理机制。第三,在控制变量方面,除了国有企业占比为负相关,其他均为正向相关。根据前文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1.企业的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为正,并且显著这支持了众多研究有关企业规模有利于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结论。说明企业规模,其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信息技术更能得到保障,因此有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是从实证结果的系数来看,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2.企业自身的科技投入有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显著提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正如图1所示,其研发投入占主导作用。企业贴近市场,更能了解市场需要,能及时迅速捕捉信息,前瞻性地掌握市场需求,使R&D的研发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3.行业竞争对技术创新效率为正向作用,并且显著这一结果验证了Loury(1979)、Lee&Wilde(1980)、Delbono&Denicolo(1991)等的分析,认为竞争促进企业创新的激励,企业投资R&D的目的是为了第一个获得创新。行业竞争迫使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使自己处于领先地位。

4.从带有政府干预色彩的国有企业占比来看,其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国有企业占比越高的行业,对技术创新效率越低。国有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政府资助,掌握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占据中国工业技术资源分配的主导地位,即便如此,由于技术创新的激励不足和存在激励扭曲,国有企业尽管在研发支出上较高,但其技术创新效率反而不高。

5.来自境外的研发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为显著正相关,并且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一般而言,企业的开放度越大,表明其自身的管理机制越灵活,对外部创新知识与技术资源的吸引力越强,越有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因此,引进境外研发投入,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境外投资,对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6.行业平均经营绩效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效率,但是贡献程度并不是很大(系数仅为0.001)企业的经营绩效越高,代表其综合的经营效益越高,就越有承担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能力,也就越有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四、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