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扶贫范文

教育扶贫范文

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范文第1篇

教育扶贫作为致力于解决教育贫困,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其主要形式包括:(1)开办“教育扶贫班”;(2)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扶贫;(3)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4)实施教育扶贫工程;(5)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而稳定的经济保障;(6)捐献钱物;(7)国家和社会机构为学校提供各种资金,为在校学生提供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等。教育扶贫工程是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的680个县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全面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现代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高学生资助水平以及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举措,让农村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普遍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劳动者人人掌握职业技能,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使连片特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就我国来说,在国家层面,我国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是在1995年,为推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党和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是一项教育扶贫的伟大工程,在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决定从1995年到2000年,利用中央普及义务教育专款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组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从地方层面来说,最早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是2002年辽宁省实施“大中城市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中小学工程”“省内高校对口支援贫困县基础教育工程”“各市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工程”和“社会各界援助贫困地区中小学工程”系列教育扶贫工程。

国外如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相对较早。日本的教育扶贫实践最为典型并具有借鉴意义。20世纪初,随着日本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大量的失业、无业人群聚居东京的城郊,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日本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实施了几个主要教育扶贫政策:其一,在特殊地区尤其是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建立贫困学校;其二,在收容所设立附属小学;其三,成立专门的夜校;其四,重视偏远山区的教育扶贫。美国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定专项政策,确保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条件;采取专项措施,保障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对提升美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则采用“差别原则”实施“教育优先区”方案和“教育行动区”计划。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与作用

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扶贫作为一种扶贫开发的方式,是针对农村地区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的现状所提出的一项旨在提高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受教育水平,提质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举措。这对提高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布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最终实现全国教育事业的“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一)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教育公平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亦或是在古代和现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的现实矛盾情况下,教育公平的问题愈发凸显和激化。教育公平有三个层次的目标,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必须包括这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很多手段和途径,包括政策制度的保障、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等。教育扶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或者是使其获得一技之能,增加其人力资本,以提高其生活水平。因此,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具有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作用教育扶贫作为推进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举措,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社会、学校、个人通过不同的名义,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育扶贫,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育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些教育扶贫工程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有力地推进了教育公平。以湖北省为例,秦巴山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以及恩施州地区的入学率、毕业率等受教育情况,自从湖北省政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投入、政策制度保障,以及一些部属和省属高校的对口支援等扶贫工程的帮助,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教育扶贫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反之,在逐渐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也对教育扶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育公平促进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多元化、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教育扶贫的工作更加多元,更加注重地区、人口特点,更加富有成效。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不断完善着双方的发展,推动共同发展和进步,最终将实现双方的优化以及效果的最大、最优化。

教育扶贫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理论;方法;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多次就扶贫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几次专门召开扶贫开发座谈会,了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动员令。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教育扶贫可以从根本上“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强调实施“五个一批”,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全力推进教育扶贫的配套实施办法。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根本上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扶贫的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往往和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等方面相联系。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贫困表现为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教育扶贫这一概念源于扶贫开发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一批研究教育扶贫的学者,学者们以人力资本、资源要素、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角度去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研究各地的教育扶贫模式,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例如,林乘东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应当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厦门大学的杨能良教授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产品,政府应加大对教育扶贫的投入力度。还有一些学者利用投入-收益模型去研究教育扶贫,计算教育投入对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收益率。教育扶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扶教。通过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结对帮扶等措施,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劳动素质。二是扶力。这个“力”有多重含义,包括“人力资本”“发展能力”等。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开发,可以加大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教育扶贫还具有“造血”功能,可以激发贫困家庭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有效地脱贫以及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助推贫困地区整体脱贫。三是扶智。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促进人口纵向流动。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和培训,改变着自身命运和家庭面貌。通过教育扶贫,增加了贫困地区人口工资收入,改善和优化了贫困家庭经济收入结构。通过教育扶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体发展水平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四是扶平。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教育扶贫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通过教育扶贫,确保贫困地区儿童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不因贫困而失学。通过教育扶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学生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教育扶贫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扶贫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把教育扶贫简单看作是外在的帮扶,有的人甚至认为教育扶贫仅仅是资助贫困学生、帮扶贫困学校的建设,从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升人力资本等属性。二是存在面子工程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教育扶贫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都需要一个周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三是教育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大。要加强对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产出及效果的评价和监督,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特点

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而言的,精准扶贫有三个特点: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具针对性,管理更加精细。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提高扶贫的质量和效益,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扶贫方式,解决扶贫过程中“质量不高,效益较低”的问题。精准扶贫要从根本上把握扶贫的“精准性”,解决帮扶对象和帮扶措施的精准问题。精准扶贫的核心包括: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结合教育的特点,教育精准扶贫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表现出五个特性:一是基础性。教育精准扶贫载体在教育,落脚点也在教育。其基础性表现践行“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重在育人”的理念,突出教育扶贫的育人功能。二是精准性。在学生资助方面体现精准性,让每一个贫困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学业。三是特殊性。在特殊群体帮扶等方面体现特殊性,让留守儿童接受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疏导,让贫困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四是公平性。在招生等方面体现公平性,通过实施多项倾斜农村地区的招生政策,让贫困家庭学生有更多接受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机会。五是针对性。大力实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举措。比如在学前教育方面进一步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流动、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职业教育方面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在高等教育方面进一步突出内涵发展等。

三、教育精准扶贫的系统研究

理论是开展实践工作的支撑,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是开展扶贫工作中所遵循的思想逻辑和工作思路。一是贫困成因理论。哥伦比大学教授纳克斯(Nurkse)指出造成长期贫困的原因并非资源不足,而是因为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认为很多贫困地区,由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从而阻碍了人均收入迅速提高。我国学者康晓光认为贫困是一种生存状态,由于不能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导致贫困地区的人们不能达到维持正常生活的水准。二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最主要方式,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教育投资来实现,通过经济学理论的测算,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其他物力资本的收益率。将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用人力资本理论来指导教育扶贫,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三是贫困文化理论。贫困地区的文化往往和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教育扶贫在尊重贫困地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贫困地区整体文化水平。同时,通过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通过教育整体发展推进教育扶贫,使教育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彰显。教育精准扶贫系统(见图1)的运行围绕着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来开展,首先是帮扶的主体确定教育扶贫对象,根据贫困表现形式,从经济、制度、政策等层面分析贫困的原因,采取对应的帮扶措施。再对帮扶过程进行管理。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是通过摸底和建档立卡确定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对象;第二步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对象在有效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包括提出“扶持什么”“谁来扶持”“怎么扶持”等问题;第三步是对帮扶的措施进行精准管理和考核,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益。教育精准扶贫系统运行时,管理和评价的结果通过教育精准帮扶过程反馈给帮扶对象。系统各要素和各结构之间互相联系,进行动态反馈,最后系统会根据反馈回来的各方面信息并结合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一是实施精准资助。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在“预算分配”“资助对象”上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的“精准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们全程都能得到资助。建立连通各部门数据的大数据平台,教育部门在审核学生资助申请时,可主动进行比对查询,确保学生资助数据准确一致。在“资助力度”上更加精准,突出民政部门的作用。同时,根据受助学生家庭经济的贫困程度分档发放资助资金,提高特困家庭的学生资助标准,避免“平均资助”现象。二是实施精准关爱。重点关注贫困地区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倾情关爱残疾孩子,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针对建档立卡的适龄残疾儿童,用最大的爱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加强留守儿童监督管理,建立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台账,做到“一人一档一卡”,实行动态管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比如在流入地可参加中考或高考。三是实施精准改造。重视学校布局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突出薄弱学校改造,补齐办学条件短板。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分期建设,确保“建一所、成一所”,为贫困地区孩子成长成才、追梦圆梦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延伸,逐步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四是实施精准支持。进一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降低入学门槛,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有更多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让乡村教师生存更有尊严,生活更加温暖,发展更有希望。让更多有志于从事农村小学、教学点教育工作的“本地人”进入教师队伍,培养“不走的人才”。拓展教育精准脱贫空间,鼓励高校通过定点扶贫、对口支援等形式,为贫困地区提供科学管理和咨询服务。五是实施精准培训。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实训+培训”的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职教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的导向和纽带作用,引导更多劳动者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推进精准扶贫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造血”能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六是实施精准就业。采取政策倾斜和特殊帮扶措施,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能够有质量的就业或创业,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的。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和动态管理,帮助他们实现有质量的就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为贫困毕业生推送合适就业岗位。同时,对家庭经济以及就业选择特别困难的毕业生实行救济性“托底”安置。

参考文献:

[1]侯长林,游明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扶贫功能及其定位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12).

[2]别敦荣.战略规划与高校的转型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5,(1).

[3]赵英林.新时期威宁扶贫攻坚理论初探[J].理论与当代,2015,(9).

[4]王俊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8,(3).

[5]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

[6]黄荣华,冯彦敏,路遥.国内外扶贫理论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4,(10).

[7]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

[8]沈红.扶贫开发的方式与质量——甘肃、宁夏两省区扶贫调查分析[J].开发研究,1993,(2).

教育扶贫范文第3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准实施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全面细致摸排建档立卡学生底数,更新资助信息库。分别组织实施了春季学期各类学生资助工作,建档立卡学生“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标准最高档”。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资助104人6.24万元,学前教育资助935人46.75万元,淹没区受助特困学生资助119人21万元,学前教育资助1804人次90.2万元,义务教育贫困生生活费补助10981人次326.98万元,普高国家助学金2347人次352.05万元,普高免学杂费2348人次173.54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454人次68.1万元,中职免学费496人次74.28万元,普高“在校不在籍”548人次82.2万元,大学新生路费资助408人24.35万元。总计受助建档立卡学生19609人次1218.94万元。

(二)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和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出台《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适龄少年儿童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5-6月份,针对省教育厅会同省公安厅等筛查的我县义务教育阶段1082名无学籍学生及返校排查台账(其中建档立卡学生35人),积极与公安部门、村(居)委会等部门联系,采取入门入户到人的方式逐一核对。经核查,其中在校就读22人,延缓入学13人,秋季已全部安排入学。

全面统计我县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残疾儿童数据。对教育部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监测系统中我县86名残儿进行核查,分类进行教育安置,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落实教体局领导班子成员包联送教上门建档立卡户制度,对春季学期88名、秋季学期为94名送教上门建档立卡学生进行包联,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覆盖式走访,督查送教情况。

(三)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1.关于闲置校舍处置“账实不符”问题。我县高度重视,县长逐校现场调度,多次召开专项整治会议。县教体局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专项整改工作小组,厘清我县闲置校舍账实不符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整改任务。制定“一校一案”,明确整改措施。经庐城和石头镇政府、镇中心学校及属地村民委员会协商论证,按照各校实际情况,逐校制定整改方案,有序推进。6所“账实不符”的闲置校舍已全部完成整改。

2.关于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的问题:“两类”学校建设有短板,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均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通过摸排,全县共有小规模学校55所,寄宿制学校3所,均基本达到办学标准。今年安排预算资金270万元。其中建设经费246.5万元,主要用于运动场建设及小型维修项目;装备经费23.5万元,主要用于增配教学设备。截止9月1日,小规模学校泥河镇月形小学、瓦洋小学等投入150万元改建操场,矾山镇双庙小学维修改造投入50万元,已经完工交付使用;矾山中学、泥河镇沙溪初级中学、白湖镇杨柳初级中学等3所寄宿制学校拨付39.1万元进行维修改造,已经完工并交付使用;全县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共装配教学设备100多万元。

二是市委编办批复我县招聘新教师221名,因报名人数不足核减计划8名,现已经完成笔试、资格复审工作;省教育厅批准我县2020年定向培养“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13名计划,因1个计划无符合条件考生报名,目前已向上级教育部门推荐培养12名“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实施“安居乐教”工程,完成846间农村青年教师周转房改造工程,其中周转宿舍673间,食堂等其他用房174间,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

三是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适龄少年儿童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实行镇村校联动,控辍包保。为春季学期88名、秋季学期为94名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安排送教上门服务,每个学生安排两名老师送教,每周送教两次,每次3学时。对送教上门工作继续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包联督查制度,由于疫情影响,6月份开展了一次全面督查。

(四)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情况。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县教体局组织对建档立卡学生家庭接收在线学习信号条件进行了摸底,对无法在线收看教学视频的24名特困建档立卡学生,及时协调中国电信分公司予以解决,确保在线学习“不落一生”。从今年3月2日开始,全县建档立卡学生共8808人顺利进行在线学习,其中小学3966人,初中2636人,高中2206人。所有建档立卡学生实行“一生一案”,由班主任担任在线学习指导员,随时解决在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4月7日至5月6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复课,线上教学随之结束。复课后,各校均安排2周时间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偿性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自然衔接,平顺过渡。

(五)扎实开展灾后义务教育有保障及淹没区贫困家庭学生救助行动。

一是全面排查摸底。通过镇、村、帮扶人和学校多方摸排,进行比对,全面掌握建档立卡家庭和重点关注户受灾情况、现居住情况、其适龄子女秋季学期拟入学意向等。我县受灾最为严重的镇为同大、郭河、白湖、盛桥、石头、白山等6个镇,学校进水严重甚至全部淹没的学校共有14所,涉及学生1246人。其中居住家中172人,集中安置15人,县内投亲靠友743人,县外市内投亲靠友212人,市外投亲靠友104人。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将有9所学校不能正常使用(同大镇7所:新渡初级中学、新渡小学、青阳小学、古圩小学、常丰小学、张墩小学、连河小学;郭河镇1所:牛首学校;石头镇1所:白河小学),这些学校的学生需要分流到其他学校就读;部分学生所在的学校虽具备开学条件,但因家庭房屋被淹无法居住,也需在集中安置点或投靠亲友所在地学校就近借读。需分流的学生总数为1023人,其中县内分流976人、县外市内分流36人,市外分流11人。

二是妥善分流学生。县教体局成立重灾学校学生分流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以“保开学、保安全、食宿方便”为总体原则,在同大、郭河、石头等三个镇确定黄道初中、福元初中、石头镇中心小学、石头镇中为兜底接收学校。坚持“一校一策、一生一策”,通过镇内镇际分流、城区学校分流、县外学校分流等方式,科学引导学生家长选择合适的分流方式,确保将每一名学生落实到具体学校、具体班级。对极少数到县外投亲靠友暂时不能就读的学生,学校安排教师采用线上答疑的形式,点对点开展课业辅导。对残疾儿童不能到校正常就读的,由居住地镇中心学校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不让一个学生因灾失学、辍学。

三是利用县财政资金对特困学生进行资助。为坚决落实县委“四个绝不”要求,保障我县淹没区内特困家庭学生秋学期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在认真落实各学段国家层面学生资助及我县社会扶贫开展的“三大工程”救助政策基础上,对淹没区内目前房屋仍在水中、无法回家的常住人口中享受“薪火相传”助学工程的学生以及其他因遭受水灾导致出现重大变故的特殊困难家庭高中及以上学段学生实施救助,按照秋学期在校时间5个月、每月30天计算,对高中教育阶段按照每生每天10元生活费补助标准,一次性发放救助金1500元;大学教育阶段按照每生每天15元生活费补助标准,一次性发放救助金2250元。共资助155人27.4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119人21万元。

四是积极组织校园灾后重建工作。组织对中小学校园校舍全面安全排查和全面鉴定工作,对校园校舍受灾情况全面核实,核定具体修复重建项目,测算灾后修复重建资金,立即启动校园校舍灾后重建工作。

完成受灾的同大圩、石大圩、牛广圩片区教育布局调整规划。逐步撤并同大镇青阳小学、新渡小学、中心小学红埂教学点、新渡小学古圩教学点、修德小学新河教学点、张墩小学常丰教学点、张墩小学连河教学点等7所小学或教学点。保留9所小学,其中1所为新建的“实验中学南城校区小学部”、1所同大镇中心小学,其余6所为村级完小。具体位置及学校分别为:同大圩区域保留4所:同大镇中心小学(原黄道初中)、南闸小学(原南闸学校小学部)、农林小学、修德小学;石大圩区域保留3所:实验中学南城校区小学部、新渡小学(原新渡学校小学部)、张墩小学;牛广圩区域保留2所:牛首小学(原牛首学校小学部)、广寒小学。

全面完成淹没区学校校舍安全鉴定。保留使用的8所中小学,总建筑面积20568平方米,已全部完成校舍安全鉴定。其中,D级危房3362平方米,需拆除重建;C级房屋6610.2平方米,已全部完成维修;B级房屋10595.8平方米,属安全房屋,可正常使用。

统筹安排校园校舍建设。计划总投资27120万元,其中,台创园选址新建实验中学南城校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66个班(初中30班、小学36班),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5亿元;新渡小学(原新渡学校),拆除现有D级危房2683平方米,新建教学综合楼2000平方米及附属设施等,计划投资1100万元;张墩小学,拆除现有D级危房679平方米,新建教学综合楼1700平方米及附属设施等,计划投资1020万元。

完成除淹没区8所学校(同大镇7所、石头镇1所)外42所受灾学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清洁消毒工作及维护维修工作,确保秋季顺利开学复课。

(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全面改薄”成果。投资1898万元,安排校舍维修改造项目23个,已全部完工。投入资金887.33万元,建设乡镇智慧学校27所,其中小学20所,初中7所;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为全县中小学采购课桌椅14545套,智慧黑板226套,监控广播3套。

(七)积极开展县域结对帮扶活动。与金寨县教育局共同制定了《2020年县教体局结对帮扶金寨县教育工作实施方案》,5月中旬,安排实验中学、四中3为教师到金寨县青山初级中学开展送培送教活动。送培送教学科为初中语文、英语和物理学科,开展教学观摩及交流研讨。金寨县青山片、古碑片、燕子河片以及其他片区自愿报名参加学习的共70多位相应学科教师参加了“送培送教”活动。

二、下一部工作安排

教育扶贫范文第4篇

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人才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实施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教师的素质,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目标

积极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时代特征与特色的教育培训新机制和新体制。

二)工作任务

1巩固和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自身修养,使广大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教书育人的人格力量。

2抓好教师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重点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把学习各种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和讨论,提高广大教师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3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县45岁以下的教师基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4通过名校名师的高考讲座,提高我县高中教师的素质,提高我县高考质量。

5利用的专家教育资源,为广大教师开设专题知识讲座,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根据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扶贫项目的内在要求,主要开设:教育领导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课改培训、学科专业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专升本学历教育等。

培训形式: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

四、步骤

教育扶贫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阶段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县教育扶贫项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担任组长。下设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设在县职教中心。

2制定实施计划。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并将实施计划或方案报县领导小组备案。

3各学校要积极配合县职教中心做好开展教育扶贫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各项硬件、软件建设。 

4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会议和新闻媒体宣传教育扶贫项目,落实项目各项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重点是组织学习。根据教育扶贫项目提供的资源,各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有步骤、有重点地认真组织实施,积极输送学员到县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进行培训,务求取得实效。

三)总结阶段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和总结工作,并报县领导小组。县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的自查情况,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单位要站在提高全县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魅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扶贫项目的重要意义,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

教育扶贫范文第5篇

一、我国农村教育扶贫面临的困境

我国农村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综合实力较弱,面对的困难和现实挑战也比较严峻,尤其在农村的教育方面,导致教育贫困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或不足,以及社会对农村教育扶贫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农村教育正面临适龄人口减少、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城入学、农村师资薄弱以及难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等困境。思想观念滞后与消极价值观念的凸显。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有些教育思想观念值得继承和发扬,而有些不合时宜的则需要抛弃。中国的教育由传统的“私学”向“官学”过渡,政府办学与执政者的教育发展理念、时代环境、服务对象等因素的变化对推进教育扶贫的影响也比较大。另外国家针对部分贫困地区,也采用过物质供给输入的方式给予援助,以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这种方法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脱贫人口容易出现复贫。物质扶贫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贫困者只想等靠要,这些贫困人口的悲观消极、坐等帮扶的态度制约了个人主观能动积极性的发挥,也丧失了对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的认知。近年来,大学生数量增多、大学学费昂贵、大学生就业难等系列问题严重刺激农村教育敏感的神经,农村贫困家庭不愿背负巨额债务进行教育支出,转而将适龄入学青年过早送入社会。农村教育相对城市教育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交通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整体硬件、软件的缺失带来了恶性循环,农民对农村教育的信心不足,农村教育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再加上农村整体经济实力较差,所以对各个贫困地区调拨分配经费非常困难,很难平衡。政府的调拨经费一般来说主要用于城镇的重点中小学,一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受到更高的待遇并且占有资源也更多,而农村一些贫困地区的规模小的学校则几乎没有教育经费。农村教育体系的脆弱主要表现在农村学校生源大减,农村学校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和老师的双重流失导致农村学校大面积萎缩。农村教育投入大,“产出”低,投资回报周期长,绩效不明显,因此地方政府发展愿望不强,在农村硬件、软件建设方面历史欠账较大。当前,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还不很完善,信息资源状况较差,信息实用性不高。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配套的农业信息网站,但是专业性的信息少,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目前我国有的地区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级,但是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却是各地面临的共同难题,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之外,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农村教育扶贫困境的成因

在扶贫效果的评估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受长期以来中国GDP经济考核指标的影响,在扶贫效果的考核评估上对经济效益的分值较高,而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分值较低。而中国农村贫困是典型的“人文贫困”,在思想理念方面的贫困程度远远大于经济贫困。传统观点认为解决贫困的有效手段就应该让经济增长,只要经济效益提高了,贫困自然就解决了。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经济增长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贫困,但贫困现象却不能永久被消除。根据现实情况来看,鉴于农村也存在人文贫困的问题,当前不仅要重新制定良好的制度并且做出科学政策设计,而且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福利政策向“发展型模式”转型的制度设计,转变思想观念,从整体上来发展扶贫政策,从宏观上考虑长远的政策,最终使社会效益得到提高才是真正达到了教育扶贫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效益的提高那么简单。在致贫原因的认识上重环境决定论,轻人力观念。关于贫困的原因,大多人认为是资源缺乏、环境恶劣、偏远闭塞,而较少从人的因素上去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其实教育研究人力资本,就是看重人力,提升人力观念,重视人的真正需求,最终也可以达到经济增长的效果。教育扶贫也是我国新的理念,但是事实上由于教育扶贫周期太长、效果不明显、难于量化的特点,所以政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首选之策往往并不是教育扶贫。美国学者舒尔茨之前在一个演说中提出,经济的发展其实更多的是取决于人的质量,自然资源的丰瘠并不会影响特别大,资本存量的多寡也不一定会起到关键作用。所以落后地区之所以贫困,并不仅因为物质资源匮乏,还在于缺乏对人力的培养和提升。那么为了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教育扶贫,人力资本必须要得到重视,这样才有望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最终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扶贫主体上重国家政府帮扶,轻社会市场救助。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不能只依赖国家,政府应主张让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家庭成员等不同的主体都参与到教育扶贫项目中来,并且在参与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共同治理农村贫困的相关问题。要重视政府地位,毕竟政府承担着扶贫的最主要的责任,能够创造更多好的就业机会、制定惠及农村弱势群体的相关社会政策;要促进非政府组织和农村社会组织的主动参与,激活贫困户原本的主观能动性,为其提供有效的资源渠道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果能够让贫困农民主动思考自身的问题,让其发自内心的去积极参与扶贫项目,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等一起共同参与治理贫困的问题,将有效提高扶贫效率。

三、农村教育脱贫精准机制建构

基于农村教育现实状况和困境成因,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制定农村教育扶贫脱贫问题的精准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科学建构坚定的思想认同机制。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需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战,需要各级扶贫主体组织推动,需要社会各方面真心帮扶,真正构建起大扶贫格局。全社会应该树立起认同“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扶教”的思想意识,先扶持教育本身的贫困,再依托教育进行扶贫。基于扶贫户既需要外部支持也需要内部自我能力提升的现实,采取灵活多样、量身定制、注重实效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是农村教育扶贫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要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宣传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思想,平时多开展讲座和培训,使得高校学生及中小学学生都有热爱农村、献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改变以前的传统陈腐观念。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坚强有力的组织协同机制。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在这个基础上要通过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社会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根据高层决策和顶层设计在扶贫攻坚道路上形成动力、合力和活力。党委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政府与各级部门要站在专业的角度颁布农村教育扶贫政策、调查教育扶贫对象、设计教育扶贫项目、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实时监督考核帮扶绩效。一定要从组织的科学性出发,大家团结一致,建立相对公平的分配制度与经济制度,才能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分类实施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教育扶贫范文第6篇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扶贫助学工作的认识。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助学活动,帮助贫寒学子完成学业。对低保、残疾人、单亲、下岗、缺乏正常劳动力的家庭的子女和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作为这次扶贫助学的重点对象。

二、要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汇集更多的资金,促进扶贫助学活动的开展。要积极发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开展扶贫助学。各部门、单位要按照上级的部署,结合实际做好这项工作。区工商联要积极发动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家踊跃捐款助学。各单位可在单位经费许可的条件下捐出一部分资金,联系挂钩街道的贫困家庭,帮扶结对,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完成学业。

三、发动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社会团体的干部、职工,以自愿为原则,积极捐款。区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捐款原则上不低于300元,区科(局)级干部每人捐款原则上不低于200元,机关一般干部、职工每人捐款原则上不低于50元。家庭经济有实际困难的可不参加捐助活动。捐款活动由区助学办统一组织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的捐款直接汇入交通银行中区支行(帐号:**,户名:**市金平区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各街道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本辖区内的特困生上学问题。

四、加强对扶贫助学金的使用管理。各街道及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扶贫助学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避免受助对象出现多头重复。助学金的申报、审核、发放须按捐赠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区教育局管理的助学金按区政府办公室转发的《**市**困学生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其他部门、单位的助学金也应参照执行。

教育扶贫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对策

贫困问题是制约人类生存发展和构筑美好生活的顽疾和桎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一直是我国政府推进贫困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10月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根据“五个一批”的内容,教育精准扶贫被明确纳入国家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教育精准扶贫是指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帮扶措施,发挥教育减贫的价值。在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扶贫工作处于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从理论层面深刻理解为何要推行教育精准扶贫,还要从现实层面厘清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对策。

一、为何要实行教育精准扶贫政策

1.教育精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

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父母将较低的经济地位及不利因素传递给子女,子女继承这种贫困后,再传递给下一代,重复这种贫困的境遇[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资本缺乏导致的投资不足会限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同理,家庭贫困也会形成恶性循环。资本缺失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资本缺少导致贫困家庭投资不足,就会进一步限制贫困家庭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已有研究表明,教育程度是贫困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陷入贫困状态[2]。因此,要想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解决教育问题,要通过提供精准的教育帮扶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扶贫经验表明,过去长期以来的被动式、给予式、输血式的外部拉动扶贫模式效果差、效率低。只有依靠教育,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即对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需求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给予足够资助和支援,打消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才可能让贫困人口突破自身科学文化限制的天花板,找到化解贫困的有效路径。

2.教育精准扶贫是破解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悖论的重要手段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投资收益率远大于物力资本。穷人之所以贫穷,一方面是他们物质资本匮乏,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他们知识技能的缺乏。“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3]。人力资本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投资的反贫困效应,但在实际农村贫困户的家庭投资中,教育投资动力一直不足。邹薇、郑浩(2014)的研究表明,“在低收入家庭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这意味着越是贫穷的家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会越低。”[4]首先,农村贫困家庭缺乏投资教育的资本。由于低收入或无收入,可供家庭支配的物质资源极其有限,生活十分艰难,没有多余的资本对教育进行投资。其次,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贫困家庭的基本需求相距甚远。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农村贫困家庭而言,首先要满足的是其吃饱穿暖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教育需求高于生理需求,这是农村贫困家庭在其基本的生理需求还难以满足的前提下所无法企及的。再次,由于教育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教育机会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等投资风险的客观存在,农村贫困家庭无力承担上述风险,进而造成人力资本投资乏力。教育有助力农村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可能,但因为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又无力投资教育,这就造成了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有效摆脱贫困的悖论。教育精准扶贫是破解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悖论的重要手段。教育精准扶贫可以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可以为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提供精准帮扶,可以让农村贫困家庭安心享受教育权利而不必承担教育投资带来的负担和风险。

二、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然之境———存在的问题

1.贫困文化根深蒂固

“贫困文化”是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是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5]教育不受重视、辍学率攀升和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年轻人中蔓延等问题都是贫困文化造成的文化贫困现象。刘易斯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反应,并内化为一种习惯和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对自然环境的屈从感和对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怀疑等。”[6]受制于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的交互作用,一方面,由于缺少改变现状的能力和希望,“读书无用论”盛行于农村贫困文化之中;另一方面,长期的文化贫困使农村贫困者无法将“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深植于自我价值观中,造成贫困的持续和代际传递。

2.家庭教育薄弱和缺失

教育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与成功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的三大关键性支柱。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关键起点,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走向。农村贫困家庭的家庭教育目前面临三大问题,即家庭教育的缺席、缺位与缺失。子女与家长(主要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缺乏接触和交流,家长不能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与物质保障,家长缺乏对子女成长的必要关注并且丧失主动承担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想法和意识。家庭教育的失利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和未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伤害。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处于弱势地位的家庭,尤其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薄弱与缺失,扩大了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加大了不同家庭出身学生之间的素质落差,已经影响到了教育均衡与社会公平。”[7]

3.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

经过“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政策倾斜,农村教育的环境设施建设备受重视。国家在农村地区进行教育扶贫的首要工作就是提升农村教育的硬件环境建设,在教学设施和改善硬件环境方面着力改进。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个别地区,效果还是差强人意。因此,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国家还应该重视农村贫困地区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持续的财政投入。此外,农村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首先,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师生比更高。师资的匮乏导致很多贫困地区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十分严重。其次,农村贫困地区师资短缺的问题特别严重。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教师一直是缺乏吸引力的工作,虽有政策扶植,但缺口仍然较大。近几年,政府为帮助农村贫困地区补充优秀师资,实施了“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培养政策,但贫困地区引不来人、留不住人、免费师范生下不去的尴尬局面仍然客观存在。免费师范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不强,真正到农村任教的比例也非常低。在对首批万余名师范毕业生调查得出,“任教农村学校的仅占受调查人数的4.1%,在福建、山西、甘肃、贵州、青海、海南、山东、宁夏、内蒙古和广东十省区,无一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站上农村学校的讲台。”[8]

三、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应然之策———治理的对策

1.科学塑造重教文化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一个地区的文化是长期形成的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农村贫困地区长期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和裹挟不利于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其作用和效力,因此急需采取措施破除贫困文化的消极影响,科学塑造重教文化。首先,政府要积极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让贫困农户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坚信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和信心。其次,要大力弘扬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帮助贫困农户树立“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改变人生”的理想信念,破除贫困农户“等、靠、要”的陈腐积习。再次,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为贫困农户创造增长知识、增加见识、增强意识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激发贫困农户由内而外生发出的对教育的尊重、对学习的渴求以及对知识的占有欲望,并由此激发出通过教育摆脱贫困的内驱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

2.积极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人的教育是立体的,它分为三个层面: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个层面的教育合力共同作用才能对贫困家庭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我们要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首先,针对农村贫困家庭教育缺失问题,要定期举办家长教育培训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科学认识,认识到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其次,贫困地区学校要积极有所作为,对贫困家庭子女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随时了解和掌握贫困家庭子女的思想情况、学习状况和生活境况,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对待贫困学生要发挥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让贫困学生好学、乐学和爱学。再次,要打造重视教育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贫困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面对贫困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教育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全社会还应该给贫困学生提供更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开拓眼界的机会,帮助贫困学生勇于挑战和独立思考,树立教育是突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的坚定信念。

3.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导致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要警惕“马太效应”,要开展实地调研、实地走访和实地考察,在有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并给予政策上的回应。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钱花在刀刃上,唯有如此才符合“精准扶贫”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诉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真正发挥“特岗教师”和“免费师范生”的作用和价值。首先,要让群众了解“特岗教师”和“免费师范生”政策,大力宣传上述两项政策的特点和优势。其次,要严把招生关,培养爱岗敬业、立志终身从教的农村教师。再次,要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通过提供编制、提高待遇、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学历层次等政策,让农村教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和获得较高的职业认同感。贫困看似是经济问题,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智慧与知识匮乏的极端表现。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不仅是要对不同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还要抓住贫困的深层原因,认识并发挥教育的减贫价值,对贫困人口进行“扶志”和“扶智”,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参考文献:

[1]郭晓娜.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6—12.

[2]王美昌,高云虹.中国城乡贫困变动:2004—2012[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4):49—57.

[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0.

[4]邹薇,郑浩.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不读书:风险、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J].经济学动态,2014(6):16—31.

[5]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3):49—63.

[6]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3):66—71.

[7]杨咏梅.有多少孩子的家庭教育亟待“脱贫”?[N].中国教育报,2015-11-06.

教育扶贫范文第8篇

【摘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文章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进行了解析,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即精准发动宣传职业教育,转变贫困人口教育观念;优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精准培养帮扶对象;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机制,提高精准扶贫效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

职业教育扶贫是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指示、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选择。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教育肩负着提升贫困对象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贫困对象脱贫致富能力、带动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因此,探析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对提高精准扶贫成效,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解析

教育精准扶贫是相对教育粗放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和不同贫困人口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教育治贫方式。[1]201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强调了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因其内在特征和不可替代性,成为教育扶贫的主要形式。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不仅要反映出精准扶贫对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还要展现出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的积极应对和具体成效。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手段,最终是为了达到促进贫困人口发展和贫困地区发展的目的。职业教育促进贫困人口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帮助贫困对象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文化认知和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其自我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激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推动经济发展。鉴于此,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至少包含如下内涵。

1发挥教育功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能力

贫困是一种结构性的能力缺失,是指因个人的能力缺失所产生的贫困状态,是形成绝对和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关键。[2]能力贫困主要包括三种状况:基本生存能力贫困、自主发展能力贫困、人的权利能力贫困。其中,自主发展能力贫困主要是指因就业竞争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等结构性能力缺失导致的个人发展障碍。[3]中共中央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思路,倡导从内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首先要解决贫困人口能力贫困的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建者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投资》中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主要方式,通过发展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以育人为中心,以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发挥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帮助贫困群体稳定就业、发展脱贫致富能力的教育功能。

2激活经济功能,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并与产业需求及生产过程对接,因而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协调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配套衔接。不仅可以使职业教育发展获得坚实的经济基础,也可以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4]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说明育人和人力资本开发是其教育价值取向,而所培养的人才需具备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且在精准扶贫战略的要求下,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无法规避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人力资本亟需重新开发,这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件。职业教育以入学门槛低、培训周期短等优势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职业教育以学促产,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强化劳动者技能水平、创新当地特色产业、紧跟产业升级步伐,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突出社会功能,消除精神贫困

精神贫困主要是由人们落后的文化认知和守旧的观念而导致,是贫困产生的思想根源,会加剧和固化贫困状态,因此,扶贫也要“扶精神”。职业教育扶贫可为有可能被社会边缘化的贫困群体提供获得基本劳动技能和知识文化的机会,为其进入劳动力市场创造职业技能平台,改变就业难的现实困境。除了职业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扶贫的主体还可以是政府组织的培训中心、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主体的共同目标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打造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贫困群体继续接受职业文化和技能的培训,掌握职业技术,学习先进文化,提升就业能力,改变守旧的思想观念,形成现代的生活方式,建立文化自信,树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格特征,实现贫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为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精神支持。

4体现教育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精准扶贫战略的表层意义是为了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离贫困,但其实质意义是为了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各方面均衡发展。同样,教育扶贫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表现为帮助多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减贫脱贫,而是体现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5]公平正义是催化社会均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现公平正义,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其主要作用在于:一是体现教育公平正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关注贫困地区个体自身的发展,并通过公共的社会制度安排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确保每个个体获得持续发展的公共教育资源,为贫困对象提供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愿望和需求,改善其落后的文化观念和劳动技能,使他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体验到教育带来的效益,彰显着教育公平公正。二是促进就业机会平等。通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贫困对象的就业能力,为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增加更广泛的选择机会,提高就业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差距。三是更平等地分享社会财富。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经济发展差异直接影响着贫困地区整体发展,通过职业教育扶贫统筹和整合公共职业教育资源,可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覆盖面,催生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市场价值,让贫困群体有更平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贫困对象职业教育观念滞后

思想观念落后,是扶贫对象难以彻底摆脱贫困的思想根源。《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精准扶贫对象约5000多万人,其中适龄劳动力人口约有3000万人,适龄劳动力贫困人口中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和劳动技能差的问题。贫困地区主要分布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是大多数贫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微薄的收入、教育投资理念的匮乏和社会上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情况,使许多贫困家庭对职业教育期望值较低,因此贫困家庭子女报读职校的意愿不强烈,并因缺少再入学的机会和资金无法继续接受教育而早早辍学,通常选择在家务农或进入劳动力市场。受人力资本限制,他们往往只能从事初级的、非熟练性的劳动,即便是在实践中,他们的就业技能也比较低,获得的就业保障较差。而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劳动技能也由于技术的升级而频繁变化,重新接受教育是新经济形势提出的新要求,而那些没有完成高中或中职教育的人连接受新工作的培训都很困难。扶贫对象思想观念落后,使职业教育在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中的巨大作用被忽视,不仅加剧了贫困状态,也增加了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难度。在校学习的帮扶人数太少,使职业教育扶贫工作难以从源头施展,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扶贫功能微弱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等外源性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应致力于解决如下影响职业教育扶贫成效的内源性问题:一是师资力量匮乏。贫困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优秀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队伍整体性发展的瓶颈。据2014年广西对高等职业院校专职教师情况的调查,其中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11%,有一至三年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8%,有一年以下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4%,合计23%,其他教师则完全没有企业工作经历。职校教师主要从师范院校等普通高校招聘,缺乏必备的生产实践经验和专业工作技能,教学中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二是课程体系结构失调。职业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但现行的职教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学科化的取向,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相互脱离,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专业技能。而且专业与市场需求和行业的契合度低,特色专业少,在专业设置上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工作原则。三是内外衔接机制不顺畅。职业教育内部中职、高职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升学渠道不顺畅。以往的高职院校只吸纳5%的中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就读的比例也较低,这大大降低了贫困学子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此外,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职业导向功能滞后,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严重脱节,人才输出无法达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降低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四是行业、企业的参与度低。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合作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并不高,民办培训机构和企业对贫困群体的培训也参与不足,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缺乏行业性的规划和指导,学校难以灵活地根据行业需求和企业变化调整办学模式和课程教学,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

3教育扶贫机制建设不完善

随着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扶贫机制建设日臻完善,但其中职业教育领域的扶贫机制缺位的问题依然很突出,直接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成效。首先,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的组织管理过程,需要构建职教扶贫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以确保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职业教育隶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扶贫资金由扶贫办管理,职业培训由劳动部门负责,普通中专、职高、成人中专由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则由劳动部门管理。多头管理的状态使政策执行缺乏统一、协调的衔接,导致资金利用分割、教育资源分散、扶贫效益低下,同时还引发了重复办学、学校整合难等资源浪费问题。其次,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未完善。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贫困人口从未建档立卡,这为进一步细化帮扶对象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增加了难度。最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政府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但通常投入比例较小,约占整个教育经费比重的百分之十,主要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和职业教育举办与运行的成本较高。虽然国家有关政策多次倡导社会各方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但因缺乏利益驱动动机和激励机制,普通的企业、私营企业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缺乏办学实力,因此,社会各方参与职教办学的热情不高。此外,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许多职业院校依然固守“等、靠、要”的消极态度,不及时转变治校理念和主动开拓筹资渠道,不仅不能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反而使职业教育发展更加滞后。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1精准发动宣传职业教育,转变贫困对象教育观念

第一,针对贫困对象对职业教育认知不足的现象,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一是通过传扬职业教育改变命运的鲜活事例、树立农村优秀技能人才的典型范例等方式,让技能“促就业、促生产、促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深入贫困群体,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转变守旧的教育观念。二是在贫困地区成立提供社会、心理及职业的服务指导和咨询小组,扶贫工作者有针对性地纠正贫困群体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和消除其心理顾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尊心,为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工作扫除思想障碍。第二,针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院校意愿不强烈、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等问题,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内外部衔接。对内搭建职业教育通往各层次教育的“立交桥”,推进中、高职和普通高校有效衔接。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在贫困地区的招生比例;运用开放的招生录取标准,向贫困学子倾斜,激励其继续接受教育;对入学后的贫困学子,利用过渡性的课程增加其获得成功的可能;加大对贫困学子的扶持,提供特别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就业机会。对外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动企业对职业教育进行正面宣传,动员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引导其顺利就业;以政府为主导,推行相关激励机制,表彰和奖励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者行业协会等,以汇聚和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壮大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队伍。

2改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精准培养贫困对象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目的是促进贫困人口的发展,关键在于对其发展能力的扶持。为此,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第一,加强产业与人才培养的衔接性。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新学徒制等办学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对接,鼓励企业真正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实习实践等各人才培养环节中,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生产设备、实训基地、技术指导和师资培训等教学支持;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制度、教师到企业进修制度、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制度;创立校企利益共同体,将职业教育与利益群体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第二,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根据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地方特色,加强所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取向的契合度,重点建设与贫困地区区域发展、产业需求相对应的专业,加大农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专业的开设比例。同时,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扭转课程学科化的趋势,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紧密结合,突出职业教育职业性特征,围绕区域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活动。第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推动职业教育扶贫。教育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为没有继续接受教育的贫困对象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并且为时间受限的务农人员提供了灵活性,是一种以低成本让大量贫困对象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方法。教育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促进了教育扶贫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贫困群体获得职业教育的可能性。在贫困地区建立的远程教学站,通过教育信息化辐射,可整合东西部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东西部职业教育信息互助纽带,加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技能经验的交流与共享,在短时间内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本,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能。第四,丰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主体,拓宽统筹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的渠道。全面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不能仅依靠职业院校的一己之力,应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与外部利益群体的合作,引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建立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模式,以强化职业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统筹和整合的效能。打造职教扶贫技能培训服务平台,并以此为基点,采取送训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在贫困群体中广泛开展菜单式培训;汇聚相关行业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技能专家队伍,以流动课堂的形式,深入生产劳动一线,为贫困群体答疑解惑,使他们快速有效地掌握一技之长;组织和引导贫困家庭的新生劳动力报读职业院校、接受就业指导、参加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劳动技能,尽快立足社会。

3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相融合,开创出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第一,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解决贫困对象就业难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引导更多的贫困对象通过自主创业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继而帮助贫困地区更多的人实现就业。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就业教育的动机并非针对参与市场机制下的商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经济生活和行业工作,具备规划自身未来发展的能力,无论是继续接受教育还是进入劳动力市场,都能够对创新和创业保持积极态度和敏锐意识,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应对当今多变世界带来的挑战,具备采取行动的意愿和勇气。[6]它激发了贫困个体内在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渴望,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有助于在内源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在贫困地区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往往依托特色产业集群,以形成其他区域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一个特色产业集群是在众多原始创业者的参与下并通过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而形成,创新创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有竞争力的创业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对象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职业院校层面上应因地制宜,结合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人才需求及自身的办学优势,探索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如充分掌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发展情况等信息,开设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创业教育课程,激发学生创业意识;采取创业素质教育、创业案例教育、创业能力训练和创业指导等策略,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尝试开启创业体验式项目,积极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职业院校应加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创业教育合作力度,以获取创业经费、场地、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等支持,为学生创业实践创造条件;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利益群体的连接,尝试在贫困地区建立“职校—产业—个体”开放合作的创业平台,促进资源的流动和整合,打造贫困地区集群发展优势。

4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机制,提高精准扶贫效能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在强有力的管理保障体系之下有序协调地开展,必须完善体系内外之间的相关机制,以提升职业教育扶贫的成效。第一,构建多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为保证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形成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政策保障机制。应成立省级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小组,统筹教育、劳动及各行业团体的职教资源,统筹职教与城乡就业,综合协调各行政管理部门、各行业、各地(市、县)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有序和谐地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第二,健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为了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首先要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才能确保精准帮扶到位。通过“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细化信息采集指标,建立适合接受职业教育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依据扶贫对象真实所需为其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并提供“培训包”保障措施。第三,落实扶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是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教育扶贫的重要推动力,除了确保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均拨款制度落实到位之外,还可以采取投入型政策和激励型政策并行的方式。投入型政策,即直接对职业教育投入资金。如每年以稳步增长的投入形式增加对职业教育的开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大力支持教学技术扶贫、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专业的发展等。激励型政策,即通过政策作用于职业教育扶贫的相关部门,刺激其做出有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行为反应。如利用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对职业教育做出支持,拓宽职业教育筹资渠道。此外,激发职业教育自身的运营能力,面向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为满足贫困群体、企业、行业协会对提升技能的需求提供职业教育服务,践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实现自我良性运转和快速发展。第四,优化职校扶贫能力提升机制。职业教育扶贫能力提升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也是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去间接实现的。可以形成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同步提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补充和引进技能型专职教师,扩大“双师型”师资力量;聘用企业和行业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增强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6):23.

[2]侯长林,游明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扶贫功能及其定位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6):27.

[3][5]司树杰,等.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70,6.

[4]韩永强,李薪茹.美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7(4):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