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古代音乐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古代音乐教育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孔子是先秦乐教的提倡者,更是实践者。他在当时乐教领域中做出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音乐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试着对照现代音乐教育思想从孔子的乐教思想中选择了三点进行浅显的论述,旨在揭示孔子的乐教思想与现代音乐教育之间的传承关系。

先秦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时期,而与这一时期经济特点相应的乐教文化也发生了变化,“礼崩乐坏”的出现使得音乐活动摆脱礼乐制的束缚而成为声色娱乐的工具。因此,先秦的教育思想家将言乐的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作为一个共生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音乐教学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孔子的乐教思想。这些思想传承至今,现代音乐教育的许多重要教学论点或多或少受其影响。本文就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乐教思想试谈其对于现代音乐教育的意义。

1提高乐教的地位

从孔子的教学内容来看,他所施教的“六艺”科目,“乐”仅次于“礼”居第二位。在施教的基本教材“六书”中“诗”、“乐”分别处于重要地位。孔子将乐教的完成视为教育完成的最后阶段,他认为,在此之前,受教者通过学习《诗》(其中包括弦歌颂咏),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又在礼的学习中学会各种社会礼仪、行为规范,这时候所成的“乐”是在完成诗乐与礼仪的学习之时,由礼、乐的教化共同构成的“乐”。它是以诗乐与利益学习的完成作为先决条件,并且始终不离开乐艺教育的乐教的实现。因此,它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音乐教育,这恰恰证明孔子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针对当时的“礼崩乐坏”,孔子对乐教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音乐教化功能的消退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也为乐教的传承提供了可能性。

联系现今,音乐教育虽经历了无数的冲击和否定,但乐教的重要地位还是被延续了下来。我国多次强调美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将音乐教育视作落实美育的重要手段。1979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开宗明义,即在“目的任务”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86年下半年,国家教委正式成立了艺术教育处;1989年国家教委机构调整后,又设立了社会科学与艺术教育司,统一管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教育。同时,又在基础教育司中设立了课外教育与学校艺术教育处。198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也成立了音乐教育委员会,并在12月召开建国后的第一次《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对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以及目的展开讨论,对各地教学成果与经验进行介绍。1994年7月,国家教委根据、李岚清同志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和高中应开设音乐课的指示,发出了通知,要求从1994年秋季起,在普通高中

一、二年级开设“艺术欣赏”课,其中包括“音乐欣赏课”。这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史上的大事。至此,我国几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高中开设音乐课的愿望终于得到了实现。近些年来,我国引进国外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对音乐教育进行了深化改革,很大程度上发展了音乐教育。我们可以试想,正是孔子“重视乐教”的思想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启示。

2.重视音乐的审美教育

孔子在音乐审美中讲的“和”除了是对前人音乐谐和论的继承和总结外,他还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应是中正平和的,也应该是适度的、有节制的,在乐教过程中,学生是可以通过乐的审美情感活动成就一种人生境界的。孔子向往的是音乐审美中愉悦快乐的理想境界,他的这种“乐”境界,已超然于任何繁饰礼乐的形式之上,它是于无拘无碍的自由境界获得的内在人格审美的愉悦体验,它成就了生趣盎然、天机活泼、俯仰自得的审美人生境界。

孔子的这种审美教育表现在现代教育中,与教育界强调的“音乐可以促进个体成长”有一定联系。现代教育观认为,音乐教育能使人具有宽阔平和的胸襟,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相互交流的需求,能有效塑造个体的健全人格,树立个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能激发个体的创造冲动,开发智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有效地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教育还是使人轻松愉快的最佳途径,它不仅能使个体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其影响将伴随个体的整个人生,使生活更加美好。对于个体来说,不接受音乐教育,其所受的教育是不全面的,其发展是畸形的;没有音乐伴随的生活,其所过的生活是苍白的,其人生的意义是难以真正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教育界对音乐的这些价值定位正是在强调音乐的审美教育意义,音乐的这一“促进个体成长”功能和孔子的“内在人格审美的愉悦体验”和“审美人生境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正是孔子对音乐审美价值的定位影响了现代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这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新晨

3.强调教学的灵活性

孔子强调教学的灵活性,表现在乐教中主要是他的“因材施教”和教学方式上。孔子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由于他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问题,他主张要依据发问者的个性给予不同的回答。在教学方式上,孔子并不一味地采用讲授的方式,他希望他的学生对于学问始终保持一种“如之何?”的研究精神,师生可以聚在一起,自然而然进行交谈,各无所隐、畅所欲言,他的“循循善诱”使学生对于学习极感兴趣。孔子虽严格要求学生,但从不轻易指责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孔子注重教学灵活性的表现。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第2篇

远古时期的音乐教育,虽无具体的史料记载,但从出土文物考古学中可以推测一些情形。据考古发现,原始人类已经发明了钟、磬、琴、瑟等许多种乐器,如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甘肃玉门火烧沟的鱼形埙等一些远古氏族时期的出土乐器,从各种乐器的形态结构、制作工艺、乐律构成规律、演奏和生活中使用情况等,可以推测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最基本的音乐教育活动。原始氏族时期的音乐教育产生于劳动和生活之中。氏族成员在庆祝胜利、丰收、节日,互相表示友好、喜悦或哀伤,祭天拜地、祭祀先祖等原始民俗生活中,歌唱、舞蹈是一种很常见的表达方式。原始人认为能使用音乐从事祭祖、拜天、敬神等祭祀活动是权贵身份的象征,因此原始部落显贵们十分重视音乐修养,注重对其子弟们实施音乐教育。原始氏族时期产生了最早的学校教育萌芽“成均”和“庠”的传说,为以后专门学校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成均是独立于生产劳动之外的场所,是部落权贵用以专门从事教育下一代的活动地方,其主要内容是从事音乐演奏和教学,从一些后代文史资料记载可略窥原始氏族时期音乐教育的启蒙活动。《礼记•文王世子》中载有汉代经学家郑玄注引董仲舒的言论“: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关于成均,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成均之法者,其遗礼可法者。”[1](P9) ①据一些古史资料推断为“成均之学”为原始古代推行乐教的场所(学校),虽无可靠的可考史证,但认为是古代音乐教育活动的启蒙却令人信服。此外,古史中还载有原始学校教育“庠”的传说。据《礼记•明堂位》称“:米廪,有虞氏之庠也”,米廪为“藏养人之物”,“藏”即储存,养人之物即为粮食,是储存粮食的地方。氏族的长老们见多识广,德高望重,负责看护和管理氏族集体最为重要的财产“粮仓”,同时“庠”即饲养家畜的场所,也是氏族的“粮仓”,所以成为老人们聚集活动的场所,也成为氏族成员敬老养老之地。老人们同时肩负起了看护和教育子孙后代的任务,由此而形成原始的教育,奠定了学校教育活动的启蒙是很有可能的,这也是“ 庠”被称为原始学校的说法原因。有了原始的学校教育萌芽,关于音乐教育活动,也有一些史料记载可推论。《尚书•舜典》中记载,舜命夔典乐:“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粟,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所谓“典乐”、“教胄子”,黄济先生解释为“就是用音乐作为教育手段来教育他们的主要继承人,使他们达到刚直而温和,宽厚而严肃,刚强而没有不合法度的地方,简单而不苟且。总之,要做到刚柔相济。”[2](P141)同时,他还认为古人对音乐教育的作用及声律歌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已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其结果是达到了“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目的。实际上这已是从音乐和教育的关系方面考虑音乐教育了,这是有关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最早记载,说明了音乐教育是和原始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从一些零散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分析原始氏族时期的音乐教育启蒙和形成阶段,其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的音乐教育观。但是,原始音乐教育注重对个人音乐水平和修养的培养,并未与社会价值取向的音乐教育观形成对立,反而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为后世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夏、商、西周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

夏、商、西周的音乐教育形成了制度化的礼乐教育。夏代的礼乐活动,根据一些零星史料和文物考证可知,已具备相当程度的规模。如出土的乐器文物石鼓、陶鼓、石磬、钟、管、箫等,宫廷音乐活动中对大禹功绩歌功颂德的大型乐舞《大夏》等。由于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教育逐渐形成“学在官府”的局面,一些祭祀礼仪音乐逐渐演变成为统治阶级享乐的音乐,音乐教育也出现了服务于宫廷娱乐的新形式。有史料记载的古代学校教育,除了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中的“成均、庠”等,还有后世朝代的“序、校”等教育机构和场所。如一些古籍都有记载,《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校者,教也。”可见夏代的学校教育已有存在的规模,商代则更为健全。商朝崇尚鬼神,经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有各种礼仪和音乐的配合,所以在殷商时代礼乐教育中,乐教处在尤为重要的地位。由于宫廷娱乐活动的增加,所需演艺人才也大量增加,客观上刺激了专业音乐教育活动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方面被得以重视,“以乐造士”成为殷商时代教育的特点,与存在于民间民俗音乐生活等音乐教育活动,共同构成了殷商时期的音乐教育。《礼记•明堂位》记载“: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瞽宗是商代的一种大学类型,是为贵族子弟们学习礼乐的学校,即也是实施音乐教育的基地,古时候的大学不同于今天的称谓“大学”,大学与小学是相对而言的学校,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场所和活动的地方,虽然如此,却也表明了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了不同教学要求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校教育,无论是从萌芽开始的“成均、庠”,还是初具形态和规模的“序、校”,礼乐教育是基本的教学内容,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这种教育状态和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一直延续到西周和孔子时期,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名称“乐教传统”。西周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音乐教育。西周音乐机构由“大司乐”统领,包含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三个方面。西周的教育制度,是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为需要,在音乐教育方面,培养的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的子弟们,也有一些民间选拔来的青年才子,学习的内容、年限均有着系统的程序和统一的规定。培养的贵族子弟们必须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等所谓“六艺”的专门训练,其中礼、乐、舞、射是重要的学科内容。然而由于古代的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原因,教育是“学术官府,官师合一”的社会状况,只有官府贵族的子弟们能够享受这些教育的条件,一般平民和奴隶却没有。六艺肇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夏代,商代继续发展,西周继承并发展的更为充实和完备。可以说,整个先秦时期的教育,都是极其重视音乐教育的,六艺中的礼、乐教育处于重要的教育地位,而通常也是礼乐不分家,凡是有礼的地方,也就需要乐,礼乐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①礼乐教育成为了六艺教育的中心。《礼记•文王世子》篇载“: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可以窥斑得豹,以礼乐教育作为个人修养和应世相处的手段,是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共同教育价值取向。礼与乐教育的紧密结合,使教育的本质既重视对受教者社会生活礼仪规范和道德伦理等要求,又重视人才的内心情感修养,符合教育规律的发展,用今天的话来说,是重视美育教育,德智体美并重的教育,这种教育规律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和继承。先秦三个朝代形成了“学在官府,学术官府”的教育特征,音乐教育在社会功能和个人修养的和谐平衡中得以重视,在价值观取向上认为礼和乐是不可分,继承并发展了原始音乐教育以来的价值取向。

三、孔子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

先秦时期的音乐教育不得不提孔子(公元前551-479),在璀璨的孔子教育思想体系之中,音乐教育居于重要的地位。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把音乐看成是人生修养的最后阶段,这也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是他重视和践行音乐教育的主导思想。他创私学,培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开设“六艺”课程,音乐居于其中重要的地位。孔子的门徒弟子不乏高水平音乐技能的,如颜回、子游、子路、曾子等,孔子本人也是多才多艺的大音乐家,有史书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艺的故事,他善于弹琴、击筑、鼓瑟、唱歌等,他一生不断地进行着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教育活动。《论语•阳货》记载了孔子对儿子伯鱼严格的音乐教育,“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意思是“把不学民间歌曲看作面壁而立、没有出路一样”。[3](P79)孔子看到了音乐所具有的不可被替代的教育作用,注意到音乐对人精神的重大影响,孔子“从教育学的观点出发,基本继承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思想,这使他的礼乐观具有保守的一面,但他对礼乐的重要性却又强调到超过等级制所允许的范围”。[4](P39)孔子生活在西周之后的春秋时代,从孔子的音乐教育实践和史料记载传说等,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我国音乐教育高度发达的状态。譬如,音乐理论的高度发展,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着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音乐教学实践也高度发达,如“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等故事传说。孔子重视对弟子的乐教,编辑了教材《乐》,②并在教育实践中系统的践行。孔子的教育思想所体现出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美育的人格理想,是以“中和之美”为思想理论的核心,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为目标指向,以艺术审美活动来达到对人格的陶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即文饰、语言、行为之美,“质”是道德、心灵、精神之美,二者结合,才能成为“彬彬”有礼的高尚人品的人。由此可见,其教育价值取向是培养内外兼修的“君子”人才,“礼”所以修外,“乐”所以修内,而音乐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音乐教育的价值观也附上了个人完美人格培养的航船。值得注意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得以继承并发扬,其后继者孟子、荀子等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的人格教育价值理想,并充分发扬,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孔子对音乐教育的价值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乐”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教对社会来说,能使人性情宽厚朴实,有助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这是孔子十分典型的社会本位的音乐教育价值观体现。其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教对个人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崇高品格的作用,这是个人本位的音乐教育价值观体现。可见,音乐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音乐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是一个共生的问题,音乐教育与治国安邦成为同等重要的事情。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在社会需求和个人成长两方面共生,音乐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四、反思:两种视阈下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第3篇

特殊音乐教育是音乐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音乐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如今,特殊音乐教育逐步形成了若干教育模式,其中达尔克罗兹教育模式在培养儿童节奏感上的作用很大,基本上是以体态律动教学贯于始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一种以节奏为基础的创造性儿童音乐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即兴性和参与性。

著名的《人权宣言》指出特殊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人群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特殊音乐教育必须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来设计特别的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特殊音乐教师需要针对特殊人群的特定情况来调整或降低目标。特殊音乐教育必然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和方法,它通常在一些特殊的教学场所进行,针对特殊学生的优势项目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视、听、触感官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智障儿童通过唱歌并配合肢体运动使他们达到对身体各部位的意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以使学生掌握音乐演奏或演唱方法。

特殊音乐教育对于建立和完善音乐教育体系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普通音乐教育的必要补充,是实现教育均衡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特殊音乐教育具有与音乐教育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性质特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后特殊补偿性训练,往往更适合这类学生的需要,其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后特殊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特殊音乐教育手段多样,要求不高,容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音乐是视障儿童最适合的教育内容之一,特殊教育可以让音乐进入听障儿童的世界,通过语言补偿性训练,往往更适合这类学生的需要,对普通音乐教育实或演唱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残疾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特殊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或补偿特殊儿童的生理或心理缺陷,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及特殊音乐教育现状

教育是与人类共生共存的,中国社会进入到夏代以后,有关残疾人教育的政策法律规定也就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开始萌芽,古代残疾人音乐教育之特点:专门性的培养对象,从事音乐教育的不少为盲人,目的是使其掌握音乐演奏或演唱的技能,以提供谋生手段,并且古代残疾人音乐教育只是针对盲人而进行的。清末,美国传教士梅理士查理夫妇在山东登州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聋人学校,向特殊人群传授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到了民国,在国外传教士的影响下,各地盲哑学校纷纷建立。民国时期特殊音乐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根据残疾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特殊音乐教育主要包括唱歌和器乐演奏等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特殊教育事业比较重视,确立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公有性质,明确了特殊教育的基本任务,规范了特殊教育的教学工作,提高了特殊教育的经费支持。为促进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为我国特殊教育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的特殊音乐教育逐渐进入了最佳发展时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重新确立了特殊教育政策方针和指导原则,将残疾人基础教育纳入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轨道,重新构建了完善的特殊教育学校体系,极大地改善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残疾儿童的入学率逐年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策略

音乐作为艺术中重要的学科门类,不仅仅是文化的象征,在“润物细无声”中滋润人们的心灵,净化心田,因此,音乐教育的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更多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运用的现状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古代有“六艺”,而在当今的社会教育中,音乐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也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如音乐鉴赏课成为高校的必修课之一等措施,都是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力度。让学生从音乐的魅力中,感知生活、学习的各种美好,继而形成美好的人生观,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教师,教育观念过于浮于表面,只停留在单纯的技巧层次,没有上升到一定的哲学教育高度,忽略音乐教育的最强大部分,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到音乐的魅力,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也就无从谈起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到教学内容。如教师在授课戏剧音乐时,除了理论知识的授课外,更应该循循善诱,让学生逐渐进入到音乐作品中来,与作者对话,与大师对话,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体悟作者创作时的感受感知,这样学生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去理解作品的情感,领略到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有效地理解社会现象,自身思想和观念上的更新,让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更为显著。

二、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音乐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独特地位更多的可以归结于它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表现性,通过它独特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充分领略到艺术的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经典红色歌曲《松花江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不息,《黄河大合唱》更是唱出了作为侵略时期人们的苦难和压迫,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振奋人心。这些经久不息的经典歌曲无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乐观向往,也更是千千万中华儿女的呼唤和号召,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下,可以充分学习这些歌曲,在排练中,在学习中体会这种强烈的情感,树立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继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古代有“六艺”,作为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艺,音乐美术等艺术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文人墨客对于音律的掌握也是屡见不鲜,如在诗经《采薇》当中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如泣如诉,让我们在感受古代文人墨客创作情感,领略魅力的时候,更加懂得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我们更加懂得如何排解心中的苦闷,如何发泄内心的不满等。在音乐教育的授课中,在选题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选题素材的价值所在,挖掘其德育资源,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要让他们对各个时期不同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问题得到一定的感受,从而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音乐德育教育功能实现策略

(一)融合音乐教育与德育资源对于音乐教育而言,教授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等虽然非常重要,但对学生而言,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的正确引领,才是更为重要和长久的关键所在。国家要求一切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点来开展教育工作,德育在最重要的位置,与智育齐头并进,所以,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音乐教育中德育元素和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和道德情操,树立远大志向和抱负,才是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加强的。奔着这个目的,学校要进一步革新音乐教育课程,在选题上等挖掘有趣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欢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学习,接触音乐、触碰音乐、熟悉音乐、爱上音乐。也可以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器乐汇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不仅是技巧的提高,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升华,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真正的面对自己,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将音乐的德育魅力充分挖掘出来。在这个环节中,学校和教师要注意积极的引导,避免低俗音乐的广泛流传,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正学生错误观念。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第5篇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对提升个体的素质,完善人的心灵甚至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茶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音乐与茶文化一直以来都以相融相生关系向前发展。本文以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说明茶文化对于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健全人格与道德情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积极探索、研究茶文化与音乐的有效结合形式,为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

茶文化;音乐教育;作用

音乐对提升个体素养、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不论是孔子提出礼乐教育与政治主张,还是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都认为音乐能完善人的心灵的观点,都说明了一点: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人才,而是为了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当前我国从幼儿园、小学、高中甚至到大学都应该突出音乐教育的地位。

茶文化是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茶文化与音乐就形成相融相生的发展趋势,全国各地采茶戏、采茶歌、茶诗歌等丰富多彩,且极具地域文化色彩。音乐赋予茶文化以灵魂,借助音乐形式来体现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茶道精神的特质。当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积极探索、研究茶文化与音乐的有效结合形式,为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一、茶文化与音乐相融相生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历经各朝各代的丰富完善才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唐宋开始随着文化艺术的兴盛,茶文化与诗歌、音乐、歌舞等逐渐结合到一起,如唐朝鲍君徽《东亭茶宴》、白居易的《琴茶》,宋代曾丰撰写的《侯月烹茶吹笛》以及苏轼的《行香子•茶词》、黄庭坚的《鹧鸪天•汤词》等都表达饮茶者高雅的情操以及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可以说,古代人饮茶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最佳方式,由此而形成内涵深厚的茶道精神,儒家的“中庸”“礼仁”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道家的“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融入了茶音乐、茶诗歌之中,构建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内涵。古代人对饮茶十分讲究,茶味有甘苦之分,音乐有雅俗之别,而且不同品种的茶叶、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其汤色等也有不同,在饮茶时音乐选择也有所不同,如品尝陕西绿茶时,适合听古琴曲《广陵散》,品尝江南的绿茶适合听温婉秀丽的音乐如《平沙落雁》,这样也说明中国茶文化与音乐的丰富多彩。此外,我国很多地方都以种茶、制茶为主,古代也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而且繁重乏味的体力活动让人倍感不舒服,聪明的古代茶农们就将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等茶事活动进行总结、提炼,融合当地的戏曲艺术的发展,创作出采茶戏、采茶舞、采茶歌等艺术形式,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安徽采茶戏、江西采茶戏等地方戏,其中江西采茶戏又分为赣南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等数十种剧目,包含着茶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云南少数民族茶歌更加千姿百态,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茶歌,如《酥油茶》、《请茶歌》民间的山歌、小调;还有如《挑担茶叶上北京》和《前门情思大碗茶》大家熟悉的近现代茶歌,都说明茶文化与音乐相融相生的关系。

二、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悟美、体验美、创造美,进而塑造心灵美、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和健全的人格。茶文化丰富的内涵有助于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2.1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也是最具有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作用最重要是通过歌唱、欣赏来实现,因此,当代音乐教育应该将茶艺表演、茶诗歌、采茶戏等引入音乐课堂中。这些艺术形式中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源自于采茶、饮茶活动的凝练,都包含着深厚的茶道精神与审美意境。茶道讲究“和、静、清、寂”等精神特质,茶艺表演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音色、手臂带动茶器具运动以及茶艺服装等阐释茶道精神,因此,茶艺师首先要有提升动作的美感度,其次动作要表达出茶的韵味即“神韵”,同时具有典型的性格特征。学生们在观赏、聆听之中才能由衷地感受美的享受和感悟茶精神内涵,当然这也需要音乐老师给予适当的讲解,以利于学生对茶文化审美意境的把握。随着学生音乐知识积累的提升,学生们对音乐表达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更容易把握作品表达意境、茶道精神等,从而提升了听众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感知能力是从对象的形式范畴中获得某些本质性的感悟与体验,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听众发现美、体验美,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与情感体验,有助于促使听众产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并能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比如学生们学习《十二月采茶》,仅从曲词中就可以感受到茶农们高兴愉悦的心情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无奈但没有气馁的精神,歌词中有对茶园美景的描绘,有对茶农心情的细致刻画以及辛勤劳动的展现等通过音乐的形式,让他们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提高审美感知能力,进而触及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茶农生活的不易时付出的艰辛,在无奈时也能积极乐观地生活。当然,这是音乐教育最终的目标,也只有在长期的音乐学习中才能达到这一效果。

2.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可能一篇博士论文都不一定论述得全面,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选择讲解中国茶文化内涵要点,注重精神意境的体验,这种意境的体验在于学生的感受与想象,而这些也正是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茶艺表演和采茶戏的欣赏中,老师们事先不需要过多地讲解专业音乐舞蹈知识,学生们可能无法理解程序化的动作甚至听不懂采茶戏中的方言,但他们可以从表演者、演唱者的眼神中流出的感情、神态,跟随着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饮茶时的感受,想象茶农们的喜怒哀乐,想象茶叶生长、制作等内容甚至想象成自己……可以天马行空、可以漫无目的,也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联想却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宋祖英演唱的经典的《古丈茶歌》,是当地茶农在茶田中即兴创作的茶歌,使得这首茶歌具有简易朴实、通俗易懂的特征,直观地表达采茶、对家乡的热爱,也体现出茶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宋祖英山水般滋润的歌喉,清幽而质朴的曲调,优美易懂的歌词,都表现出极强的音韵美,在听歌的同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大片茶园、鲜嫩欲滴的茶叶,蓝天白云傍晚还有彩霞,快乐愉悦的茶农……,人与自然那么和谐地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2.3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

“茶能性淡为吾友,从来佳茗似佳人”,无论是在文人骚客的世界里,还是平民百姓的生活中,茶都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象征符号。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简单明了地概括出茶德“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茶叶生于天地之间,得自然之精华,不羡荣华不为权贵,依旧坦然处之生长在自然之中。正是因为茶叶生长环境、茶叶的功效赋予茶叶不同于其他植物的性格特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得益于茶叶的陪伴洞悉人情世故,在遭遇社会排挤、压迫之后,明白虚怀若谷、清静为怀的道理,以茶为友丰满自己的精神家园,如苏轼、范仲淹等,他们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们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儒家圣贤人格的象征。后人对苏轼的一生有很多的概括,宋代文豪、古代思想家……,其实他的一生还可以用“茶香四溢”来阐释。苏东坡一生写了很多首与煮茶、饮茶相关的诗词,我们知道中国的诗词都可以用来吟唱,在音乐课堂中学习这样的茶诗歌,吟诵、歌唱,也需要老师讲解一些情节、专业音乐知识对学生们理解音乐与茶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们一遍一遍的吟唱学习中,自然而然能领悟到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到茶文化内涵的意蕴。古代文人对茶秉性、茶味的解读是对自己对他人性格的开导,对茶之精神、茶之意蕴的赞美是是为塑造健全与高尚的人格,是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前所述我国各地方的采茶戏,其大多是茶艺农事活动的提炼,其中包含着自然特性的表述,对勤劳茶农的称赞,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等,这些都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

当代学生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相对比较优越,从小被父母宠爱,缺少了刻苦拼搏,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了解茶文化,让学生们自己发现身上的不足予以改正,对健全学生的性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历经几千年形成的茶文化,不仅是华夏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茶文化也影响日本茶文化、英国茶文化等国家茶文化的形成。我国音乐教育若能有效地将茶文化引入课程,提升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小处来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大处着眼,也是弘扬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扬眉吐气。

参考文献

[1]辛蕾.谈审美观照下创新茶艺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塑造力———以创新茶艺表演作品《烟雨漓江》、《乡•思》为例[J].艺术品鉴,2015(5):302.

[2]中国古风网.茶文化与音乐.www.yftklt.com/wenhua/692.html.2015年6月10日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在职业教育中应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对道德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一、德育与音乐教育的整合

音乐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早在古代就被提倡,比如“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提倡的教育主张正是音乐不仅具有审美功能,更主要的是音乐可以作为一种道德约束的德育手段。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所确立的“礼乐”曾提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原则,也就是说通过音乐表达情绪必须有一个度的控制,把控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之内。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礼”和“中和”也更是强烈的肯定了音乐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1]。音乐教育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审美功能和德育功能,因此,高校进行音乐教育的目标也在围绕这两个主要功能而开展。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更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缺一不可。职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同时德育教育和音乐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也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均是通过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进程,同时对于二者各自的教学目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体现出了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当代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整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部分职业院校一味的追求学生就业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被教育界所忽视,因此,音乐教育所具备的德育教育的功能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如下。首先,职业院校的教育者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所具有的德育教育功能。部分教育者片面的认为音乐教育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因此会过分的强调音乐的娱乐作用而忽视了其德育功能,对学生没有起到音乐鉴赏的引导作用,现在市面上一些鱼龙混杂的各色音乐比如含有暴力血腥内容的音乐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就是部分院校在音乐课程设置上过于单调枯燥,只是单纯的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再有就是部分职业院校又过分强调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忽略了音乐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如果硬是将德育教育生搬硬套到音乐教育中,而忽略了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那么势必会物极必反,使得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均无法实现[3]。其次,职业院校在具体开展音乐教育工作时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上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德育教师缺乏乐理知识,无法体现音乐的美育功能;而音乐教师又只是擅长培养学生的美育功能,无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因此使得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也在于职业院校没有充分认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音乐教师缺乏一定的德育意识,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的了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具体实现路径

第一,师资建设方面。首先,加强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同时对音乐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进行定期的有计划的培训。音乐教师本身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德育意识以及学习德育教育领域方面的知识,同时具备音乐教育能力和德育教育能力的音乐教师对于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对于职业院校音乐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严格把控,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之外,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重要的考察标准之一。第二,教学设置方面。职业应对现有的音乐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规划,将音乐课程转变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另外就是除了音乐理论知识的讲授课程之外,还需增加音乐实践课程,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有就是在内容上要增加一些音乐名家的背景故事,通过这些音乐家的事迹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第三,完善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媒介,并将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有利于职业院校全面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刘静.高校德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成效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发展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

[2]郭强.当代美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路径依赖分析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学校;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历来重视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列入期间,则是清末才开始的。1898年康有为以“请开学校折”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废八股遍设学校的主张。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至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一个新文化即将实行切换的关键时期。期间,蔡元培先生作为五四新音乐的代表人、中国现代新音乐教育体系建立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思想观念;一些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作曲家们,认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都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1927年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均依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上课,学生们演奏我国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

当时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虽然在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措施,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民族音乐尚未能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学校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这样的音乐教育已经导致:在理论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欧洲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在音乐思维上也是欧化的,在价值取向和感情上,一些人也以西衡中,重西轻中,甚至于以西否中,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放到了从属的位置,这不仅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除了在本土原生文化的传统音乐之外,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音乐文化体系,即:属于本土次生的民族新音乐体系和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洋专业音乐体系。1980年以来又增加了当代流行音乐体系。由此而构成了差异明显的几个音乐体系并存的中国音乐文化新格局。这几大体系中,流行音乐体系是源于西方的全球化模式,这种流行音乐和商品广告性、纯娱乐性的通俗音乐在人民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这种现象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阻隔作用,大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当今的大学生相对较少有人会唱自己的民歌、会演具有自己家乡地方特色的戏曲!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及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之间存在割裂、脱节现象,这就造成了国民对民族音乐的不重视,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处于不断滑坡状态。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第一,学校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民解放的武器,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他强调用教育点燃中华民族生命的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第二,学校教育要提高民族素质,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去;第三,学校教育要使中国实现民主和富强,“教人创造富有的社会,不创造富有的个人。”学校教育的功能还体现在它的延续作用上。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一代,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渠道。而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见证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使得美育和德育在有些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一直没有占据有效地位,这就必然造成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课作为审美教育的前沿阵地,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学校要正确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抓紧建设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使之不要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在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及道德观念。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教授的是“六经”,即“礼、乐、诗、书、易、春秋”,其中他把音乐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乐纪·策篇》也说:“乐者,德之华也。”认为音乐是道德的精华,可见,音乐对道德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在古代,在现代教育中,音乐作品同样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遗产和建国以来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大多蕴藏着进步的思想内涵。很多优秀作品是通过音乐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把思想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接受德育,在潜意识中提高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

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能使人的心灵发出震颤,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情感变化。音乐的产生过程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又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音乐课应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更加和谐文雅和充满爱心为教学目标。优秀的民族音乐不仅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思维,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水平。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教育中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和聆听民族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民族音乐当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毋庸置疑,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史及现代的音乐教育现状看,我国音乐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必须以中华民族本土音乐为主,如果把西方或者其他流行音乐当成主流,而将民族音乐作为附庸的话,必然会带来民族音乐衰退乃至消亡。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要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得以很好地传承,就要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改善教育措施是关键。

四、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本措施

1.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把现代音乐教育结合到传统音乐的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本质上属于口传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口传心授,因而古代的音乐教育体现了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虽然周代的大司乐曾集中上千名学生对他们进行包括音乐舞蹈在内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专门教育,但这只不过是为了培养王室和贵族子弟的文化修养而实施的贵族式教育。尽管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但古代的音乐教育从来都没有普及到国民大众中去。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主要通过官方机构训练和民间自由传习等方式来培养。国家祭祀、典礼、宴享音乐所需要的职业音乐家,主要依靠官方设立的音乐表演机构,如乐府、梨园、教坊等进行训练。民间虽有乐馆、乐社、寺庙等形式的音乐传授方式存在,但并无正式的音乐学校。民众社会的音乐学习,或由于实用需要而拜师求艺,依靠师徒关系传授,或出于音乐爱好而相互自由传习。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基础上得以形成和不断传承的。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属全新的学校教育,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课,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新式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打破了口传心授的教育方法而采用以写定乐谱为范本的书面式教育,具有集体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体制对中国古代教育方式还存有否定态度,而在否定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影响了我们所希望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原样保存和不断传承的教育环境。音乐的传承不可能仅仅依靠乐谱传声,它更需要的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法,只是作为一个音乐的书面信息载体,给后人提供进行演奏的、演唱的母体形式,是与传承音乐方式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的。“口传心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传承方式。这种“心授”的传习法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演奏学中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中重要的习乐手法之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包括音乐操作方式在内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精华”真正得到继承和弘扬。

2.采用社会大课堂的音乐教学模式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及音乐教育,通常以校内课堂为主要形式。而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宽广,民族音乐的精华大多在民间。所以传统音乐教育,更宜实施校外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只是学到理论方面的知识,而在校外可以实践,深入到传统音乐实际环境中去主动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因为,无论是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是音乐作品的创作与传承,都是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学生出校外可以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各个民族的风俗,这是有利于学习民族音乐的。因为民俗是具体可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传承性特征和模式化特征,它是在民众中共同传承,被人们反复遵照、不断重复的事项。民族音乐往往就是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民俗,甚至是某种民俗的具体写照。因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各民族的音乐风格也就不同。学生深入民俗可以了解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俗中有乐”或者是“乐中见俗”。所以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学校专职的音乐教师要定时定期地深入各民族采风,学生出校外采风也实属必要。这种教学方法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音乐教学中交融中西音乐文化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仍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多年来形成的教学体制和观念,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教育中处于从属地位。中西方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政治、文化各有不同,因而教学体制和理念也是有区别的。我们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审视两者不同的音乐文化。在教学中,公平对待两者有利于保持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世界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各种音乐文化都有其平等、独立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不能把西方某特定的音乐及音乐理论、技法看得高于一切,并作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衡量标准。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角度,以开放和平等的态度重新审视世界各种音乐文化,在承认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只有观念得到改变,才会发现我们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实施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时,与现行的西方音乐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平等和互补的。但是,就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音乐教育中的基础理论仍以西方为主,声乐教学中也以西方唱腔为主要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分量和比例上,也以西方居多。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西方音乐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它在中国的传播也是体系性的,经过近百年的教育,也已使受教育者完全地接受而习以为常了。中国虽然也有自己的音乐体系,但至今未能在理论上予以完整的总结和归纳。

目前,以音乐为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用西方理论作为基础乐理的。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状态,当务之急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改变教学内容,对中国传统音乐予以重视,对已经设立的民族音乐有关的系科和课程加强建设,不仅要开民族声乐课、民族器乐课,而且最好把戏曲也搬上课堂,全面实行民族音乐教育课。除了汉族的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也应该重视。可以在音乐艺术类院校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在“中国音乐史”课程中,应当增加少数民族音乐史的内容和分量。各地方艺术院校的系科,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方特点和民族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加强地方乐种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教学,这样就突出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各地师范学校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在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时,也可因地制宜地编撰乡土音乐教材,加强音乐传统教学的分量。另外,要对已经设立的与民族音乐有关的系科和课程加强建设,例如历史、地理方面,使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更加完善和富有民族特色。

4.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做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我们在研究国外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要吸取其他国家对“世界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建设经验,学习传授“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教育法。

(1)制定目标教学。在西方器乐教学中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老师强调的是对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注重的是对学生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善于表现作品的内容,在广阔的音乐领域里学习和了解的方面非常广泛,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陶冶情操。在我国,有部分人认为学习音乐是为学专业而学,只有学音乐的学生才会认真对待这门课程,而其他学生则认为学习音乐跟自己无关。这种思想观念是制约我国普及民族音乐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在学校老师应给学生灌输学音乐是为提高自己修养而学、是为提高自己素质而学的音乐思想。我国音乐教育应该把普及民族音乐、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2)美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这样,地方在教育上掌握了自主权,而且极为受尊重。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所以,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是多样化的,音乐教育模式也是多样化的。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甚大,若想更有效地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我们则更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应本地或个人实际的模式。

当然,我们在学习外来音乐教育模式时,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本国实际,兼容、消化,变为自己的东西。

(3)匈牙利的民族音乐教育。匈牙利在受到外来文化侵入之后,柯达伊为拯救民族音乐文化而研究的教学法,为匈牙利民族音乐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这种教学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柯达伊教学法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柯达伊指出:“我们一定要为优秀的外国作品敞开大门,无论它们属于哪个国家,它们只会丰富我们。一定要尽早引导儿童扩展世界范围的知识,学习世界上各种有价值的音乐。”新晨

总之,我们对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应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我们自己更新、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潜在挑战,面对多种文化冲突的加剧,我们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理智地借鉴国外的某些技术成分,与本民族的优秀成分融合,才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结语

民族音乐是关系到民族意识、民族兴旺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教育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中应竭尽全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以此来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薛艺兵.在音乐表象的背后[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樊祖荫.中国现代音乐研究文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4]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研究中国音乐,2003(1).

[6]邹丽霞.学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杭州商学院学报(原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7]范立志.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

[8]网络采编.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J].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34,2005-11.

古代音乐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自古以来,音乐教育一直被列入美育范畴,其原因在于音乐是表现美,给人以美的感受的一门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由于音乐作品普遍存在以情动人的特征,并与当下的社会主题息息相关,因此,现在的音乐教育还具有教化、修身养性的功能。

一、音乐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古代的周公将音乐作为礼制的辅助手段,以教化人心,从而实现巩固周王朝统治的目的;古代的孔子也尤其注重音乐的德育功能,他将“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以更好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由此可见,古代音乐不仅仅发挥着德育功能,还发挥着德政功能。与古代不同的是,现代音乐属于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每一个人都有聆听的权利,而非地位高贵的人才能聆听。可以发挥德育功能的优秀音乐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与具体的历史性概念有关,如阶级、民族、革命、解放等。这类概念通常反映的是社会的阶级对立、民族的独立解放等,如《国际歌》,它是对整个旧世界的宣战书;再如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和法国的《马赛曲》,它们同属于国歌,都充满着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激情和强烈的爱国之情。当然,有一部分音乐作品是以轻柔的旋律在表达着爱国主义的战斗精神,如前苏联的《喀秋莎》等。还有一部分歌曲或乐曲的风格较为多变,是激昂与舒缓、战斗性与抒情性的有机结合,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第二类与抽象的时代性概念有关,指的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德与美好愿望,如和谐、友爱、善良等。这类作品侧重于表现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又以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为核心,因此,这类作品反映的思想内容多为歌颂性内容,如《小狗圆舞曲》、《梁祝》等。值得注意的是,该类作品表达的思想是相对模糊的概念,因此,更适合用器乐曲来表达。该类作品具有陶冶情操、唤醒爱心与良知的作用。强调音乐的德育功能与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二者并不冲突,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也是发现美、传播美、享受美的过程。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不要为了强调音乐的德育功能,而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政治说教,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二、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立足音乐内容,引发情感共鸣

高中音乐教材中大多为充满正能量的音乐作品,音乐内容主要包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党的歌颂、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这类音乐都特别适合进行德育教学。因此,音乐教学工作者需要立足音乐内容,带领学生一起领悟其中所潜藏的德育思想,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如在教学《我和我的祖国》这一首音乐歌曲时,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象,因此,音乐教师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祖国风光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壮丽景象,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过去的祖国与现在的祖国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祖国的发展进步。高中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已经相对成熟,因此,音乐教师不应该将自己所认为的正确想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该立足音乐内容,从歌词入手,深化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在思考和对比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立足社会实践,渗透德育元素

大多数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适应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开展一些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场地作为户外的音乐课堂和德育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思考和感受,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如在教学《走进新时代》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组织邀请当地老八路到学校进行现场演唱,相信在老八路慷慨激昂的歌声中,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过去生活的不易,从而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博物馆或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战士英勇献身的无私。相信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一定会直面困难,做一名真正的新时代四有公民。

(三)挖掘音乐背景,增加德育素材

对于高中生来说,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中的精神特别重要,尤其是一些表达特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歌曲。音乐教师在对这类作品进行教学时,应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对《松花江上》这一悲剧作品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九一八”事变;并在此基础上,以演示文稿导入的形式,让学生在悲伤的旋律和流离失所的画面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从而产生“为祖国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情怀。

三、结语

“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循序渐进地挖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周雪梅.高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赵冰.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3]陈兴莉.高中生德育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2,11:1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