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1篇

>> 工业设计教育中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探析 建筑规划中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措施 城乡规划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改造中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浅析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建设中文化馆的定位与作用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探究 音乐学院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对策研究 谈高校艺术教育中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缺失 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途径与优势探析 电商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途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筹”的艺术价值与保护传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 家族剧中文化意识的价值与体现 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戏剧文化传承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文物的概念,但其理论和实践主要局限于金石学范畴。真正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在这一时期先后成立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故宫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一批学术研究机构,并已经开始按照现代科学方法开展考古发掘、古建筑调查和修缮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古物保存法》、《古物保存法细则》、《暂定古物的范围及种类大纲》等专门性法规文件,并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性文物管理机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从而使中国近现代文物保护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④《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中第一次在我国正式文件中提出了“文化遗产”概念,并对其明确定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以前各类遗产统一纳入到文化遗产这一法定概念之中,明确提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⑤例如,笔者在编制《榆林卫城城墙保护规划》过程中,通过对榆林卫城空间形态演变过程,证实历史上中国北部地区屯兵守边以及过度开垦造成的生态破坏,对今天该地区城乡发展和开发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⑥规划布局技术包括城市选址、功能分区、广场、街道与火巷、城市水系与地下水资源、城市园林等综合措施,营建技术手段包括建筑群布局、维护结构与封火山墙、屋顶维护结构、建筑形式与庭院(天井)结构,以及其它特殊构造与设施等。

⑦绩溪于2007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第10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区位条件独特,文化资源丰富,近几年先后被纳入国家徽文化生态实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等区域规划之中,此外其毗邻长三角,直接受到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据统计,在未来3-5年,将有200多个亿的国家大型项目投资于这里1126平方公里的县域范围。此外,随着京福、黄杭高速铁路新建,以及绩扬、绩黄高速公路的开通,未来绩溪的交通优势将十分突出。

⑧绩溪土地资源在皖南地区黄山市和宣城市所有区县中比较匮乏,适宜建设用地数量有限且较为分散。由于没有过境水,所有水源全部外流入长江和新安江,季节性水量变化大,虽然水能丰富,但绩溪水资源相对匮乏。

参考文献:

[1]魏后凯. 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C]//潘家华,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0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

[2]王凯,陈明. 我国城镇化的新认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09―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7.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3-25.

[4]汪光焘. 中国城市规划理念:继承・发展・创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胡敏.历史街区的防火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9-20.

[6]谢鹏飞. 低碳生态城市的新理念和新进展[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09-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8-35.

[7]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绩溪县城市总体规划[R].2011.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普通大众;大众历史;传播途径

一、普通大众接受历史的途径及现传播方式存在的弊端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展开了对普通大众学习历史途径的分析和研究。在古代,人们传播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传播方式是书面传播,主要应用于幼学启蒙、历史演义、史抄或是知识的学习。二是口头传唱的传播方式,更加侧重于娱乐,讲述的内容主要有乡村讲史、都市讲史、人物传说。讲述形式主要有“艺人说书”和“老传幼”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上述古代传播方式至今仍在沿用,还增添了课堂教学、艺人评书、电视剧、话剧等形式。虽然这样的传播方式将历史人物或事件传递了下来,但在这个过程不乏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口头相传的历史会出现表述随意,语言轻佻恶俗的现象,个人情感色彩明显。除此之外更为严重的影响因素是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人的记忆和认知会发生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知识的原貌。书面传播的方式保存了历史知识的原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保存环境的不稳定以及世事的变迁,会造成承载材料的变质(霉变或者氧化等),损坏或遗失,影响传播。艺人评书,多半是对于古典小说的另一种转述表达,依然拥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最常见的错误现象是,不符合史学标准的文学作品的大量涌现,这类作品内容庸俗,往往以野史、秘史、情史等逸闻博取大众眼球,或是以一个军阀为例,企图以此洞悉整个社会的态势,甚至以封建迷信或者宦官、流氓的成名史为题材。这两种传播方式在传递史实的过程中都会对历史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出现运用史料错误,解释史实错误的现象。电视剧作为现代文化传媒的主要方式及渠道,拥有很强大的影响力,但并不代表毫无弊端,最根本的错误,即原则性错误:过分美化帝王将相,赞颂阴谋权术,将历史的糟粕作为主流,甚至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颠覆历史本来的面目。最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文学色彩浓厚,不符合史实。而历史课堂教学,作为知识普及的重要途径,接受到知识的人群有一定的针对性,多为在校学生及相关学者,受众范围较小,难以到达普及大众的目的。因而,针对传播途径存在的问题,对历史传播的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普通大众学习历史的创新途径

提出的新途径,面对的群众范围更大,实际应用性更强,收益可观。(一)APP开发。面对人群,主要是历史爱好者、手机控、非老人机、手机用户,学生针对以上人群开发历史学习型APP,要求APP开发商在进行内容设计时务必任用历史知识丰富而且扎实的人员进行游戏内容设计,采用知识问答的游戏模式,在计时和加好友的前提下,选择问答题模式(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风俗领域)。另一种形式的APP为RPG(角色扮演游戏),男性玩家开发以战争为主题的RPG手游,女性玩家可开发主题丰富,穿越、后宫等类型的游戏,目的在于帮助玩家建立对历史的兴趣,重新塑造历史人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二)寄历史信息于歌曲中。较好的范例有谭晶的《龙纹》,歌词中囊括了中国的书法、诗词、茶道、乐律等内容。曲调也应用了中国古典的宫商角徵羽,将古典文化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在一起。借助流行元素,传播了传统知识。相对较老一点的歌曲有林俊杰的《曹操》,但这首歌关于历史的信息含量较少,因而不做典范历史信息。可以依托流行歌曲,也可以依托古风歌曲。每一种曲风都有一定范围的受众,因而没有明确限制曲风的选择。(三)开设历史主题杂志或报刊。杂志版本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分为儿童版、青少年版和成人版。儿童版具有丰富的色彩,插图,图画,文字量较少,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儿童民族意识,分辨善恶忠奸,健全人格发展,内容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线。青少年版,加大文字量,减少图画,选用一些彩色,但不宜像儿童版过于花哨。版本内容可以结合历史上的今天进行知识的传播,也可补充历史教材上不详细介绍的内容和少量浅显易懂的史料,作用在于树立其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成人版主要针对18岁以上读者,这部分读者已具备一定程度的教育水平,逻辑思维方式已形成,因而版面设计不必过分花哨,有价值的信息才是他们所追求的。内容注重史料与新观点的结合,史料应选择一手资料,史学观点最好体现新旧观点的对比。报刊可分为校园版和社会版。校园版可作为学生在课余生活的阅读资料或是教师教学辅助的工具。社会版,信息较丰富,涉及内容更深入,不必局限于课程标准,可结合时事热点,联系各国政治历史等方面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历史立体化。(四)车载电台。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逐渐增多,车载电台的听众也在不断增加,开设的电台栏目可以与当前热播的古装剧、谍战剧或是某省市盛传的历史话题作为切入点,纠正剧中的错误,或者对剧中某些情节做相关解释说明。车载电台的增多无疑会使更多的人们在零散的时间里,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五)历史主题旅游团———红色旅游路线。旅行社内增添历史相关的旅游路线:重走长征路、寻访抗联路等等。各省应结合当地历史状况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不可捏造历史。对于旅行社委派的导游人员在正式带团之前应进行专业的培训及考核,具有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后上岗工作,应具备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历史态度。对游客进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更正。(六)公益演出。各级政府可将任务落实在学校,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及高中生,利用寒暑假或社会实践的时间到人流密集的广场、养老院、社区进行公益表演。最佳节目类型:话剧、小品、相声。这个途径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编写剧本和组织策划的能力,同时还达到了为大众传播历史知识的作用。(七)微历史。所谓微历史是指将某段历史故事通过微电影或短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大众。例如近期网络上较为火爆的“papi酱的周一放送”,采用短而小的视频播放方式,结合时事热点,发表正确的观点和见解,仅占用观众一点点的时间即可补充到知识。

三、结语

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是重要的,弘扬的根本是传承。传承就如同地基,弘扬是地表以上的建筑体,如果传承的过程出现问题或者错误,就如同楼房的地基没有打稳,地表以上的建筑越高越危险。因此,传承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提出的传播途径要求在落实过程中对内容编撰和设计时,进行严格的审核,务必遵循史实,否则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双语教育;蒙古族传统文化;文化负载

一、蒙汉双语教育中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认识与态度

(一)教师的认识与态度

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决定双语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方面,因为教师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文化意识,对传统文化传承具有认同感。但是,事实上蒙汉双语教师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入,对文化的自觉性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认识与态度

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程度,因为学生是蒙汉双语教育中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和掌握蒙古语是有必要的,但是只限于能和本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大部分的同学对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艺术了解得不够深入,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在双语教育中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社会历史、语言文学和传统科学等。这对传统文化的负载也是有一定推动影响的。

二、完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负载的途径

(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

蒙古民族负载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双语教学、校园建设、自编教材和团体活动。双语教学指用蒙古族语言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载入课堂,通过对蒙古族语言和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蒙古族文化。校园建设包括显性文化建设和隐形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建设指物质文化建设。指通过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民族文化。学校的隐形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隐形文化通过精神和制度方面传达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自编教材是指蒙汉双语教育的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用蒙古语独立编写的教材,包括蒙古族传统文化。团体活动包括蒙古民族歌舞表演,用蒙古语讲故事大赛以及演讲比赛和蒙古民族传统游戏等课外活动。

(二)双语教育中以蒙古语言为载体负载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传统文化需要双语教育来传承,而蒙汉双语教育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在蒙汉双语教育中用蒙古语作为母语进行语言文化习得,然后学习主流文化,在蒙汉双语教育中使二者的冲突减少,更好地完成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使命,最大限度的传承蒙古族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实现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因此,蒙汉双语教育是促进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最重要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

三、实现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目标

(一)在多元化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相互碰撞,一方面,汉民族文化中有蒙古族文化的影子,另一方面,蒙古民族文化通常会吸收较多汉民族文化的因子,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的人才,要具备包含多元文化在内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流文化。在学习主流文化和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在多元化社会中的交际能力,把握正确的方向,促进民族融合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刻的理解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现蒙古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区别,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中,不仅要求能够利用自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融进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同时也能利用学到的汉民族文化知识融入主流社会,增强自我竞争的能力,不至于丧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而被民族所抛弃。

(二)传承蒙古民族优秀的文化

蒙古族学生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校园教育,使蒙古民族本土文化进入校园,培养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由于蒙古民族生活在比较特殊的游牧生活环境中,在蒙汉双语教育中培养蒙古民族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地理,培养蒙古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蒙古族同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有效的传承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从而实施蒙汉双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蒙古民族有着灿烂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现代学校在蒙古民族地区普遍建立,蒙古民族文化受到汉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地减少,甚至有些学校已经不再设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其实,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蒙古文化在其他领域仍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民族成员对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有独特的情感,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价值。

(三)实现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就是指对国家符号与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接纳而产生的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族群和集体无意识的承认而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政治身份认可而产生的忠诚感。不同的少数民族承认和接受中华民族公共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虽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但是都在一个具有多元地理区域和生存空间中。在多民族国家,公民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坚定的信念、历史文化的积淀、价值观和国家主权认同感,蒙汉双语文化基因在蒙汉双语教育过程中实施并传承,通过独特的蒙汉双语教材和蒙汉兼通人才的教师,让蒙古族学生进入学校这个校园后,能够体验到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民族自豪感,逐渐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博弈。

四、蒙汉双语教育负载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任务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蒙汉双语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统一,是因为蒙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完全没有阻碍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发展中的威胁,蒙汉双语文化蕴含多样化生命而存在。蒙汉双语教育的功能是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是去消除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是应该去保护这种差异,才能达到蒙汉教育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的提高。

五、充分保障蒙汉双语教育的实施

蒙汉双语教育在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和双语教育实施的开支保障,以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实施蒙汉双语科学和完整的管理机构,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

(一)建立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负载的评价体系

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奖励在评优及绩效工资等方面传承蒙汉文化的蒙汉双语教师,奖励在团体活动中传承蒙古民族文化成绩出色的学生。奖励在双语教育文化负载实施中取得明显效果的学校。

(二)协调蒙汉双语教育的主管部门

国家民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应该相互配合,互相协作,通过对群众的愿望、社会的需要而做出的策略建构,营造“良好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运用校园文化形成蒙汉双语的文化氛围,创建蒙汉民族语言文化多层次的平台,设立专门的蒙汉双语教学管理部门,创立蒙汉双语的教学团队,安排专职的蒙汉兼通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增强蒙汉双语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逐渐建立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保障机制。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4篇

 

传统文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一些文言文内容时,难免会遇到枯燥乏味的情况,单纯的文章阅读和古诗文的学习,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难免会降低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需要重视起对传统文化教学中,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还应该把握营造的时机。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高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完美融合,对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有着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带入其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本身富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特别是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饱含的意义深远,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和古代的一些社会状态。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有着促进意义的。

 

(二)有助于抑制现代化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间文化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中学生不断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的环境变化,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对高中学生的影响力,让学生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也能不忘中国传统文化,抵御现代社会多元化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在青少年学生中稳定传统文化的地位。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育的路径

 

(一)把传统文化纳入高中语文教育体系。在高中教学中,传统文化占据的比例比较少,然而在现代社会多元化文化共存的状态下,高中教学中需要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借助图书馆作品给学生丰富传统文化学习的内容,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力。

 

(二)营造良好的高中传统文化教学环境。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还需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空间,营造更适合他们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的氛围,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培养是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途径,也是需要教师重点关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校园广播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宣传和教育;利用校园社团传播传统文化。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很多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保存至今,而现代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很大层面上也是通过古诗文这种形式来研究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文的教学来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从古诗文的特点上来讲,中国的古诗文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很多古诗文或荡气回肠,或婉转优美,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中国传统的古诗文本就是一种比较享受的学习过程。

 

例如,教师在表达中国古代女性的品格特点等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李清照作为案例,李清照的一生跌宕起伏,从名门闺秀到经历重重磨难,父亲被贬,夫妇分离,丧夫,改嫁,再到离婚,这个传奇女性的一生让人惊叹,同时李清照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创作了许多词作,教师可以以人物经历为线索,以词作的内容为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女性的一些思想特点等。这种古诗文教学方式更加全面的引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化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修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增加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筛选和整合,同时,从教师的角度,也应该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修养。只有教师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有深度。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修养,一方面需要教师主动的融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敏而好学,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填补自身的知识空白。

 

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来讲,高中院校教师教学压力较大,教学负担较重,作为院校本身,也应该给教师多多创设一些学习机会,增加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定期的给在校教师提供传统文化的培训机会,让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能够实现他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氛围营造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动用各种方式来营造传统文化教学的时机,将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与文化氛围的营造相结合。

 

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四大名著《红楼梦》的节选是一个教学内容,其中,单纯的文字学习学生读起原著文字来难免会感觉有些晦涩,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影视作品的方式营造课堂学习的氛围,通过播放《红楼梦》影视作品相应的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内容中描述的情景,这种环境的营造达到了创设学习氛围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等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从我国古代流传至今,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多元化的冲击,高中阶段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诗词本身就是古代作品中浓缩的精华,是优秀文学艺术的典范。但是,高中古诗文教学不能以本为本,教师要有传统文化渗透的意识,只要执教者能细心挖掘,手中教材所能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高中古诗文可以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面非常广泛,常见的例如:国学经典、“优秀文学艺术(手法)、优良传统美德、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独特的思维和智慧”、、民俗礼仪、衣冠服饰、历法纪年、法律刑罚、官职升降等。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1.优秀文学艺术

《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本纪》就极好的体现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手法――运用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烘托、对照、描写、夸张以及互见互补等等,把历史人物项羽刻画得丰满传神,史学见解、文学功底让人叹服!

2.优良传统美德

必修五中《陈情表》和初中篇目的《出师表》代表了我国古人最传统的两大情感――至忠和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密码,是优良美德。《离骚》中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成了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3.优秀个人品质(民族精神)

优秀的文学艺《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拒绝苟且偷生的英雄骨气;《渔父》中屈原的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治学勇气;《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太白的飘逸洒脱、铮铮傲骨;《唐诗宋词选读》中《从军行》里大唐书生毅然投笔从戎、渴望杀敌立功、扩大疆土的大唐民族气魄,这些都是蕴藏在作品里值得挖掘和传承的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

4.独特的思维和智慧

必修四《季氏⒎ヲ臾》、《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更蕴含了我国古代圣贤孔孟独到的政治理念、思维和智慧。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坚定推行“礼”和“仁”;孟子则针对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论说。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柳宗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追求,这也是我国古人独到思维、智慧的渗透。

5.等

必修一《赤壁赋》和《唐宋家散文选读》中《后赤壁赋》里以苏轼为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在儒学世界里遭遇“入世”困惑而前往佛道两教寻求“出世”精神解脱,进而能够融合儒释道于一身的特殊现象,这也是我国古人的最好体现;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就涉及到古人重阳节登高作赋、插戴、喝酒的民俗习惯。《项羽本纪》中“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滑稽列传》里优孟用讽谏的方法建议楚庄王对他的爱马“请以人君礼葬之”。这些就是我国古代民俗礼仪的涉及。

二、实施文化渗透的途径

“渗透”不是“灌输”,不是“填鸭”,是合理巧妙地滋养进去。学生不是机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繁重,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最大,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将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执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渗透”法是可行的路径。

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执教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进行有效“渗透”呢?具体途径有哪些?颜昌容在其硕士论文里也谈到具体途径有:营造文化氛围、品读语言、引用古诗文、查阅资料、阅读名篇名著、借助影视媒体、开展专题学习等。该论文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多向性,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横向渗透”和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纵向渗透”。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的“渗透”可以分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两大类。

例如,《赤壁赋》里由“壬戌之秋”来介绍我国古代历法纪年――天干地支就属于“直接关联”,这种渗透是最容易把握的。

“间接关联”主要是指运用发散思维,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这能够有效激发师生联想。以《唐诗宋词选读》中《青玉案・元夕》的传统文化渗透为例:

正月十五在古代又称作什么节日?当天晚上人们有哪些习俗?与之相关的名句、谚语、有趣的故事又有哪些?

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涉及到“间接渗透”,需要发散思维的时候,思维导图在任何一个环节里都可以发挥作用。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而已。

此外,归纳演绎、对比式的比较阅读、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渗透”的可行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6篇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发展变迁;文化价值

0 引言

蒙古民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规模较大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蒙古服饰以其独有的特点和美学价值广受人们喜爱,随着蒙古族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族服饰的发展也是变化万千。服饰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对一个民族服饰的研究,我们能够分析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征,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直接识别民族的形象标识,保存好完整的服饰进化记录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1 蒙古族服饰的演变

1.1 蒙古族早期服饰特点

早期蒙古草原上生存着很多部落,大风、寒冷的自然环境,游牧狩猎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服饰主要以保暖和易于骑射为主。13世纪之前,蒙古族的服饰多是以动物皮毛和毡子为主要材料,服装造型比价简单,因为那时人们制造服饰主要是为了保暖、防身,生存的基本要求使他们对于服饰的审美基本没有任何要求,那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较低,服装样式较为单一。

成吉思汗对于蒙古族的发展功不可没,他是建立元朝的领导者,随着各部族的逐步融合,蒙古族逐渐成形,服饰文化也相对统一,北方蒙古民族人们性格粗狂、彪悍,服装也多是以宽松和实用为主,慢慢发展,宽松肥大的长袍样式被人们广为接受,白天作为衣服,晚间可作为铺盖,在骑马时可以保护肚腹部,这种实用性较强的服饰一度成为蒙古族的服装样式代表。蒙古族还有一种高耸的冠帽,在草原上很远的距离也能辨认,是蒙古族根据环境研发出来的一种帽子。这一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状况,服装还是相对单一,样式和颜色不多。

1.2 元朝兴盛时期蒙古服饰的演变

随着元朝的建立,社会经济一度进入到一个繁荣兴盛的阶段,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扩张版图最大的朝代,可见成吉思汗带领部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贸易繁荣和生产力的提高变相促进了衣着服饰的演变和发展。这时期的蒙古族服饰呈现出百花齐放、色彩斑斓的特点,甚至一些王公贵族的衣服上镶嵌有珠宝,服装很是华丽。

由于成吉思汗西征,元朝版图的扩张,西域文化传入中土,对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域的纺织品源源不断地流入蒙古地区,一些优质的皮毛被蒙古人广为使用,一些精细的棉纺织品和丝织品成为了蒙古服装的主要材料。

1.3 明清时期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变化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畜牧业逐渐衰退,蒙古族草原手工业逐渐消失,一些服饰商人转而不做,使得曾红极一时的高等纺织物生产很少,一些纺织品禁止流通,蒙古的服饰样式也逐渐减少和简化。直至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回暖,服饰才开始又有所发展,一些纺织品被重新启用,款式相对丰富起来。明代的宗教对蒙古服饰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蒙古族服饰和喇嘛服饰有一些关联。

由于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体型彪悍,性格粗狂,清朝一直将其视为存在威胁的部落或组织。因此,在管理上很严格,划分界限并颁布一些禁令,导致部落之间服饰差异很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 蒙古族服饰的文化价值

蒙古族服饰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的直接展示。因此,研究蒙古族服饰可以透视蒙古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点,蒙古服饰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

2.1 民族文化的传承

蒙古族由于地域原因及其他原因,早在清代就形成了不同部落,不同服饰风格。不同的服饰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如巴尔虎服饰传统实用、鄂尔多斯服饰高贵典雅、乌珠穆沁服饰华丽夺目,不同的服饰特点呈现出来的外在形式是不同的,研究服饰特点就是研究文化特点的途径,服饰是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我国蒙古族历史悠久,服饰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一些关于蒙古服饰的图书资料近些年倍受学者关注,作为研究蒙古族文化的资料,为文化传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 审美价值的体现

蒙古族服饰以其美丽的外表和文化属性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青睐,服饰是集中反映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的载体,对于人们提高审美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研究服饰就可以看出蒙古族人们的审美特点和性格特点,一些服饰的制作是很复杂的,这种工艺研究也是服饰研究的重要内容,工匠的制作手法和装饰手艺也是服饰艺术的一种展现,我们看到的一些蒙古服饰精美绝伦、配饰精致,有些甚至成为很多民俗爱好者收藏的藏品。

3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1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建立传承和保护体系

国家和相关部门要重视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继承和保护,要出台和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各管理部门要结合蒙古族服饰的发展现状,制定文化保护措施和方案。其次,各地可以建设蒙古文化场馆,将服饰作为主要展览内容,充分发挥展览馆的宣传作用,使人们认识到蒙古服饰研究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2 致力于保护文化的基础环境

“原生态”是近些年被热议的词语,我国现在正致力于原生态保护,包括环境、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方面,蒙古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代表。因此,保护原生环境,使服饰文化有其生长和发展的土壤。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是现代服饰风格形成的基础,因此要保护服饰产生的基础环境。

3.3 加强对服饰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蒙古族服饰的美感源于手工匠人精湛的手艺,服饰的美学价值要通过工艺技术运用才能表现出来,传统服饰都是由一些手工艺人制作完成的,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要重视其地位,要加强服饰工艺的保护和传承,鼓励年轻人传承优秀技术,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做些实际的事情,在继承的同时要创新服饰工艺,促进蒙古服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

4 结语

蒙古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构建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机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7篇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军人政治导向的时代内涵,坚贞不移地忠诚于党。任何军队都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所以任何军队的军人价值观,都是为了军队有效执行历史赋予它的政治任务而确立的。因此,从古至今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的军队,无论是否明确规定军人价值观及其政治内涵,其军人价值观的政治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从先秦时期的“尊主安国”、“保人利主”,至封建社会的“忠君报国”,再到孙中山的“捍族卫民”、“忠爱民国”等,其政治内涵无不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变迁而改变。与中国传统武德文化不同的是,当代西方军人核心价值观在话语表述上往往竭力回避和模糊它的政治内涵,这种表面上所谓的“远离政治”、“非党化”,实际上本身就是政治,是作为整个阶级的资产阶级政党“党化”的使然。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鲜明地把忠诚于党放在首位,赋予了中华传统武德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尤其在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进行价值观渗透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努力锤炼坚定不移忠诚于党的品格,这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真心实意地热爱人民。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历代兵家所崇尚的最高价值理想。《孙子兵法·地形篇》中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孙膑兵法·月战》开篇即说“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武德文化的以人为本有其丰富的内涵,既包含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也包含对军人“励气”、“贵德”、“尚和”、“精武”等军人素质方面的要求。爱民是以人为本的精髓。中华传统武德文化不仅重视“民”的价值,而且更重视将爱民的价值追求付诸于军人价值实现的武德实践之中。但是,古代武德文化更多的是把爱民作为一种价值实现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满足治军安民、攻取战胜的需要,因而还不能把“爱民”彻底灌注于武德行为之中。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在继承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确立了以热爱人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开辟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以“服务人民”为优良传统的先进武德文化的新境界。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矢志不渝地报效国家。“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是任何阶级的军队都共同信守的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朝代、不同性质的国家形态,但是就普遍意义而言,为捍卫祖国、民族利益而捐躯献身的军人,总是被历史所讴歌,为人民所怀念,为后人所垂范。我军是在“救中国”的民族呐喊中诞生和发展的。无数革命军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拯救中华民族的人生征程,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鲜血和生命,谱写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把报效国家规定为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和我军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对于当代革命军人来说,就是要在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基点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坚决维护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8篇

一、古籍的涵义

古籍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从广义上讲,古籍是指先秦至辛亥革命期间所出的古书、民国年间以各种方式出版的上述时代内的图书,以及现代、当代人对古籍的校勘、笺注、影印的图书。从狭义上讲,主要指用我国古代传统的制作和装帧方式卷子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制作而成的古籍图书。我国《古籍著录规则》给古籍作了如下定义:“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民国以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但民国年间乃至以后,仍有不少书籍采用雕版印刷,或虽是铅印或石印,但仍采用线装形式,其内容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这部分图书,一般将其与古籍一起统称为线装书,无论是收藏还是编目,与古籍都没有作严格的区分。清末以前历代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民国以来影印、排印的线装古籍也属于古籍的范畴。

二、古籍开发的涵义

古籍开发,就是指图书馆在古籍收集与流通服务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古籍的内容进行多层次的加工揭示,使之有序化,并根据读者的需求和信息市场发展需要,以多样化的产品形式提供给读者的工作。古籍开发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古籍信息资源的开发;二是古籍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是为了利用,而利用又将促进古籍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古籍开发的意义

古籍蕴含的知识价值非常丰富,是学者研究古代文化、典章制度、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借鉴历史经验的重要资料。现存古籍中的一些己成为善本、珍本,甚至孤本。因此,它们不仅是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图书,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古籍是记载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传承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正是因为有了古籍,我们才能够准确了解历史,通过古籍和前人对话。它们在一个民族传承文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籍开发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馆藏的古籍资源,揭示古籍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历史智慧、人生哲学等,既能够丰富专业教学内容,促进学科建设,也能够激励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高校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2、服务教学和科学研究

古籍是古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古代社会、古代文化、典章制度、社会状况、风俗习惯的重要依据。古籍为我们借鉴历史经验,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料。古籍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馆藏文献,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图书资料的完备性和多样性,多途径和多方位的信息服务,是研究、继承和发展前人思想成果的宝贵财富。

3、促进经济开发

古籍中关于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科学技术等的记载,为开发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们利用地方志和家谱文献,可以知晓我国古代人口、民族、历史、族性源流、宗教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以弥补正史记载的不足。特别是地方志中关于我国气候变化、矿产资源分布等资料,更是我们今天进行经济开发必不可少的资料。另外,古籍中的图像资料,对于我们进行古建筑修复,发展旅游、电影、戏曲事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高校图书馆古籍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一)充分揭示古籍馆藏

1、准确著录,及时分编馆藏古籍

对古籍进行著录,是编制目录、揭示馆藏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在古籍著录方面存在着著录标准不一、著录依据各异等问题。有的根据平精装新书的著录条例进行著录,有的参照编纂全国古籍善本书目时制定的著录条例进行著录,还有的对古籍只作简单的个别项目的著录。因此,尽快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科学的著录条例,尤为必要。

2、编制各种类型的古籍目录

图书馆目录是揭示藏书、宣传图书、指导阅读的工具。对图书进行著录、分编后,就应按一定的社会需要和编排方式将其组织起来,编篡成各种类型的、供读者从不同途径检索的目录。

(1)馆藏古籍目录。馆藏古籍目录是反映某一图书馆所收藏古籍的总目录。该目录一定要按照《古籍著录规则》的要求,完善著录项目,规范著录内容和格式。要在编制好卡片目录的同时,尽快编出书本式和机读式《馆藏古籍总目》,以满足读者多途径的检索需求,充分发挥馆藏古籍的作用。

(2)古籍联合目录。联合目录是反映一定地域或一定系统内诸多图书馆馆藏情况的一种目录,是馆藏目录的补充与扩大,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它对于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依据,读者通过联合目录可以迅速了解自己所需古籍的所在,从而有目的地去查阅,省时省力。编制各种类型的古籍联合目录,是开发古籍、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深入揭示古籍内容

1、编纂古籍目录和古籍索引

索引,也叫通检、备检。它将文献中的字、词、句、人名、地名、书名、主题等著录成简括的条目,注明其出处,按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成系统的、可供检索的文献。利用索引,就可按图书索骥,快速从一部或多部图书中查找一名一事,甚至一句话、一个字、一个词,省时省力,快捷方便。

(三)汇编专题文献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9篇

(集宁师范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蒙古族地区尚武精神是其核心的精神信仰,因此,在蒙古族地区的学校与社会中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调查与解读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蒙古族地区武术事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蒙古族;武术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46-02

1 武术文化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承解读

随着国内现代体育能力大幅度提升,国家民委、国家体委也日益关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2006年正式印发16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群众体育发展形式相比,仍然滞后,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实也不难见到,民族文化不断变化的今天,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若得不到及时的整理和传承,便可能遗失,甚至会“人死艺亡”.所以说保护、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问题已不再是“不急之务”而是“当务之急”.北方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可谓最为典型,区域性蒙古族传统体育更是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其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和沿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区域性蒙古族传统体育极为必要.本文选中乌兰察布地区作为研究范围,是由于该地区有着约100万的蒙古族人口,是全国和全区蒙古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底蕴.同时,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离开学校教育的传承,民族文化就是无壤之苗,无根之木.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游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于广阔的草原地带.蒙古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其兵器、技艺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中国武术中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技术体系.蒙古族武术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多元的武术文化.少数民族或多或少都保留有独具特色的武术内容,但通过查阅研究资料和历史文献可以发现,人们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相对滞后和无序.

2 蒙古族传统武术学校传承研究现状

大多数学者从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特点、现状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笔者认为,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围绕摔跤、赛马、射箭等三项竞技项目进行大量重复研究.而对布鲁、安代、贵由赤、传统武术等项目则很少涉及,尤其是缺少本土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尚武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目前仅有中央民族大学博士钟志勇在“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一文中较系统的阐述了蒙古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由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的校本化,个性化、区域化的多方面发展,给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蒙古族地区,研究本土蒙古族传统武术在学佼中的现状、自身所面临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对策,为本土蒙古族在学校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2.1 从校方的视角对蒙古族地区传统武术开展进行调查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这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研究.问卷的编制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为保证结论的有效性,采用专家访谈法.为保证信度,采用二次重测法.发放回收问卷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文字整理,完成论文.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文的研究结果,课题从本土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开展现状、学生技能掌握、文化了解以及学生意愿性的调查四个方面着手.从当前学校体育的调查来看,场地情况,从调查中显示,摔跤场地最多.其他项目较差,武术场地则处于基本没有的状态.器材情况,也是难满足上课的需求,对于教材情况,可以用紧缺两个字来形容,武术教学内容大多是竞技武术内容.师资情况,有85%的学校,没有武术专业教学的教师,只是业余学习.只有15%的学校有,可见师资严重缺乏.同时,请学生对教师技能水平进行评价.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教师的技能水平是有限的.对教师科研能力进行调查,72.7%的教师,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在蒙古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科研能力也是令人担忧的.调查专门的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有89.5%的学校没有开展,说明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与学习尚未引起学校的重视.

2.2 在学生视角下进行传统武术学习情况调查

在学生技能方面进行调查,首先,大体上了解一下学生对各类武术项目的掌握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本土蒙古族传统武术项目.接下来,对技术细节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选取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对蒙古族“尚武”精神的了解,从数据中可见,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蒙古族的尚武精神.二是从学生对骑马的关键技术环节掌握的调查,会骑马的人都知道,在马跑动的过程中,随马上下伏动,才能在马上坐稳.三是对摔跤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对摔跤知识的了解也是很少的.对学生获得本土项目的途径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获得技能途径来源于周围群众,长者,而本应承担主要传授途径的体育课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 在蒙古族地区传统武术与学校武术之间的关系

蒙古族传统武术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如何在不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项目,尤其是对于蒙古族的尚武精神来说,这是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蒙古族传统武术发展的“元问题”,是最基础的问题.

王岗从全球化角度出发,高屋建瓴的提出了传承民族传统武术的主线,为蒙古族传统武术在蒙古族地区发展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他说“在世界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民族体育要振兴,实现其现代化,就必须解决继承与发展,民族化与国际化,区域化与国家化,精英化与大众化,个性化与规范化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他还提出:“世界文化的当展是以各种文化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艰难前行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力争夺更大文化版图的过程”.蒙古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应继承与发展双向并重,最大化的缩小自身限制因素,有序的更新自己,推出自己.“现代体育运动中物质利益原则占据主导的地位,‘启蒙’、‘审美’纷纷让位于‘娱乐’、‘效益’、‘平面’.体育活动只有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被广泛的关注和炒作,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的体育活动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被淘汰或者边缘化的命运.”

3.1 开发传统武术竞赛与旅游相结合

传统武术项目的开展,从学校到社会都需要一系列的准备性因素,要想被社会所认识离不开宣传,通过公开的宣传,将其相关的信息利用适当的媒体传递给社会,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网络等.举行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在吸引爱好者参与的同时,可以扩大宣传的范围.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强势,积极集结社会各方面资金,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提供保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让人们在观赏景物的同时,体验体育的乐趣.政府应当以开辟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路线建设为前提,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使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贯穿其中,让游客体验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民族气息.

在各旗、镇、苏木嘎查、村设立体育活动点.选择有一定特长的业余体育骨干群众根据自已的爱好和特长成立各种体育协会,以促进蒙古族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核心是生活在该文化空间或习得文化表现形式的人.”培养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人,要着力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与推广.

3.2 从政策的角度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思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民族特质的外现,风俗习惯的彰显,以及民族形成与发展的缩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对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全民健身乃至整个社会稳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向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明确规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少数民族体育工作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活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1995年6月,国家体委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的第十二条指出: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场健身活动.

蒙古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娱乐性、健身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流失,各种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失衡问题严重.笔者拟从典型的蒙古族地区——科尔沁地区入手,研究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速度赛马、安代舞、布鲁的源流;然后通过对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族传统体育各类项目的现状调查,总体上把握科尔沁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找出优劣势项目,寻求如何发展劣势项目,从而更好的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连凯.整合地域特色资源 宏扬民族体育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2)赵格日乐图.安代舞与民族体育教育的思考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4).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10篇

一、舞蹈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

舞蹈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包涵着博大深邃的民族文化特性和丰富多姿的民间文化风貌,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民族文化特性的传承。我国舞蹈在整体上发扬勤劳质朴、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等的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对各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质起到了很好的弘扬作用。比如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的蒙古族人民依靠高大威猛的体魄,通过大开大合的舞蹈肢体动作,表现出了蒙古族骁勇善战的民族文化传统和豪爽大方的民族性格;而地处西南边陲的傣族人民则通过细腻舒缓的孔雀舞表现出了傣族向往幸福多彩生活的民族情怀和外柔内刚的民族个性。

第二,对民间文化的传承。首先是对民间节令文化的传承,比如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喜庆节日,我国民间各地就会扭起秧歌、舞起龙狮等;其次是对民间宗教文化的传承,我国很多的民族民间舞蹈都是古代宗教祭祀仪式的变体,比如藏族是一个宗教信仰氛围十分浓烈的民族,其舞蹈往往有着肃穆庄严的色彩,体现的是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生命的敬畏;最后是对民间礼仪文化的传承,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婚庆丧葬等礼仪习俗,而这些习俗都离不开舞蹈,比如景颇族在进行丧葬活动时则会跳起金寨寨舞,以夸张的动作和奇特的造型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二、高校舞蹈教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必要性

舞蹈虽然具有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价值,但遗憾的是,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颇具民族民间文化特性的舞蹈艺术正在失去竞争力,特别是那些缺乏现代商业开发价值并只是依靠口头、行为代代相传的传统舞蹈文化艺术,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境遇。这一点在普遍开设舞蹈教育专业的国内诸多高校中也体现得也极为明显。虽然几乎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开设有舞蹈教育专业,但是这些教育模式都深受西方舞蹈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重视不够。即使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还有不少高校开始有意识地增加本土舞蹈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播,但教育范围也只是集中在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苗族、朝鲜族、彝族等八大民族舞蹈体系中。而且教学内容也只是根据每个民族的舞蹈风格、舞蹈特征进行基本的手位、脚位、体态、舞蹈组合的教学,学生只需掌握这几个民族的舞蹈元素、舞蹈基本动作即可,而对其背后深厚的文化价值大多了解甚少。同时,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以及很多民间舞蹈根本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这种状况如果继续发展的话,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从而影响舞蹈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因此,我国各高校的舞蹈教育应担负起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任。

三、高校舞蹈教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闽南语;闽南歌曲;闽南文化;文化传播

一、闽南文化与闽南语歌曲

在当下文化传播中,闽南文化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已经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如何让闽南语文化经久不衰地传播下去,成了相关学者的研究目标。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地区,是如今福建南部地区生活的人经过历史的变迁所共同创造出来并传承和发展下去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闽南地区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礼仪风俗、信仰、当地习俗等都是闽南文化的内容。闽南语歌曲是闽南文化的真实写照,是当地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的文化财富。闽南语歌曲反映了闽南地区的特色思想和文化生活习俗,值得探究和欣赏[1]。在闽南文化中,闽南语歌曲是民俗音乐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闽南当地的民俗音乐具有闽南文化的特征,被现在的人称为“活化石”,其通过悠扬的旋律和歌词反映闽南文化古老的传承,体现闽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记载着闽南地域上千年历史的变化。闽南文化的传播对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是传统民族音乐中不可取代的部分。

二、闽南语歌曲中所蕴涵的价值取向

在历史上,随着中原地区人口不断朝南方迁徙,闽南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闽南地区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当地的居民为了正常生活,都会迎浪出海捕鱼或者漂洋过海从事贸易工作。这种生活习性孕育出闽南人好拼搏,不惧艰难的价值取向。到了明朝时期,由于闽南地区山多田少,已经无法负荷日益增长的闽南人口的正常生活,因此,闽南原住民利用海峡优势,寻找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开垦和拼搏的过程当中,闽南地区人民与自然环境相抗衡,即使遇到困境也要一直往前冲。这展现了闽南地区人民不怕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勇于拼搏的人文精神。闽南地区这种特殊的拼搏进取精神也融入了歌曲当中。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体力开垦到脑力创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闽南歌曲特有的韵律油然而生[2]。例如《一枝草一点露》这首歌的歌词“认真打拼天袂绝生路,脚踏实地三思每一步,自己路着靠自己铺,不免惊咱无好前途”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闽南人的拼搏精神和不惧困难艰险的进取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首《爱拼才会赢》引起了当时闽南地区人民的共鸣,这首歌迅速走红。一句大家都熟悉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唱出了当时人民的心声,甚至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激励着众多的闽南人继续拼搏,寻找自己的道路。到了21世纪,拼搏进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成为闽南语歌曲的主旋律。像翁立友的《坚持》、袁小迪的《打拼》、王识贤的《坚强》都是以拼搏进取为主题的闽南语歌曲。近些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闽南地区人民将拼搏进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闽南语歌曲仍需要传播这种正能量。

三、福建地区闽南语歌曲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闽南语歌曲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闽南方言的特殊性,歌曲的传播力度仍然不够。尽管现在有专门的闽南文化研究机构,其对各种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但是闽南文化的研究依然有所欠缺,且推广力度也比较薄弱。虽然闽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学界也会将福建、闽南文化作为交流研究的典型,但到深入挖掘和探索的时候,某种程度就偏离了民族文化的范围,因此,闽南语歌曲在深入研究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发展。一种文化想要被认同和体现存在的价值,离不开传播的作用,而这种文化的传播不是单一的宣传,而是要经历一代代人不断传承和记载。发展和传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西方的传播学。传播学让人们知道文化是需要沟通和交流的。文化交流模式是文化传播很好的途径之一,闽南语歌曲的流传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发展到今天的,闽南语歌曲中仍传播着古老文化元素的韵律和特殊情怀。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民俗音乐的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为各种音乐传播带来了更广泛的途径。但是,这种传播也为闽南语歌曲带来了挑战,闽南语歌曲特有的古老韵味想得到认同和发展,还需要一个时间节点。

四、如何扩大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

(一)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拓宽传播渠道

经过这些年对闽南文化的推广,对闽南语歌曲的推广,可以看出,闽南语歌曲是传承闽南文化重要的途径,对整体研究闽南地区的历史和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有着许多特有的方式保护着闽南语歌曲的传播。如在传统模式下常见的民间歌曲传承人到各地采风,收集当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特色,但是,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其收效微乎其微,更暴露了许多收集中的不足之处。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拓宽闽南语歌曲的传播渠道,已经是新型模式不可或缺的渠道之一。要想扩大闽南语歌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让闽南语歌曲通过互联网融到生活当中,提升人们对闽南语歌曲的熟悉度和认可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办各种闽南语栏目,打开思路,拓宽传播道路。例如,在互联网中举办闽南语歌曲线上比赛,明确比赛目的,在比赛中注重挖掘人才,尤其要重点关心年轻群体对闽南语歌曲和闽南文化的了解程度。要利用互联网,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节目进行大力打造,从赛程到赛后的包装,歌手的包装,歌曲的包装,创作的包装等都进行专业性设计。要通过比赛的形式使歌手、作品、文化宣传和举办方实现共赢,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让闽南本土文化更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挖掘更多创作人才,更好地推广闽南语歌曲和文化。只有以强大的文化底蕴为创作的基础,才能让文化更好地流传,才有利于对闽南文化进行推广。利用新的传播方式,开发新的传播途径,是闽南语歌曲和闽南文化适应新的生存模式的必经之路。

(二)在中小学普及推广闽南语歌曲

将闽南语歌曲带到中小学课堂中,成了闽南语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有效途径之一。闽南语歌曲进入课堂,可以将闽南语歌曲中的拼搏精神融入孩子的脑中,以这种形式唤醒闽南文化特有的记忆。闽南语歌曲承载着闽南文化传播的希望。通过在中小学推广闽南语歌曲,将闽南语歌曲带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带动每一个学生通过传唱记住闽南语歌曲的特色。从长远来看,将闽南语歌曲带到课堂当中也不是让师生通过几首歌曲来体会闽南地区文化的特色,而是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对闽南地区文化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潜移默化地促进闽南语歌曲的传播和传承。在课堂当中,即使学不会闽南语歌曲特有的韵律唱法,师生也可以感受到闽南语歌曲特有的祥和快乐氛围,这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只有亲身体验闽南语歌曲才能感受到独特的魅力,接触了才能知道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闽南语歌曲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中小学教育模式,通过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教学和传唱,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这种淳朴的古老韵律。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加入闽南语歌曲,是闽南语歌曲发展和传播的主要方式。《闽南方言与文化》这本书受到了厦门市幼儿园和小学的喜爱,将此书融入课堂教学中,家长看到学生在学校传唱闽南语歌曲,可以加深家长对闽南文化的回忆。因此,将闽南语歌曲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将闽南语歌曲和文化传承下来。在未来闽南语文化推广和发展中,闽南语歌曲承载着传承音乐和传承文化的使命。

(三)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进行推广

无论是在家乡拼搏还是在外地拼搏的闽南人,相信在广为流传的经典闽南语歌曲中,一首《爱拼才会赢》是他们在拼搏路上唱响的主旋律。闽南语歌曲中许多的旋律都有着浓厚的乡愁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广为流传的《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是20世纪80年代末歌手叶启田演唱的经典曲目之一,即使不会闽南语的人也会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句歌词唱得别有一番韵味。这首歌完全展现了闽南人在打拼中不惧艰辛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引起了拼搏在外的所有人的共鸣,征服了所有打拼人的心。同样韵律的闽南语歌曲还有《向前走》《坚持》等,都体现着人们在各行各业中的拼搏状态。随着一代代人的拼搏付出,社会经济也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逐渐提高。想要扩大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路径,让闽南语歌曲所蕴含的拼搏精神更直观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扩大闽南语歌曲的影响力,可以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将闽南语歌曲的推广融入其中。这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促使旅游业得到了发展。而音乐作为抒发感情,传播文化的媒介之一,表现了浓浓的当地特色和艺术情感,具备精神享受和娱乐休闲的多种功能。将音乐与旅游相结合进行推广,可以让游客在旅游中通过音乐的熏陶获得放松,精神获得愉悦。而当音乐与旅游相结合,要根据旅游主题设计歌曲,让歌曲成为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符号,形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而闽南语歌曲特色的韵律和传统古老小调的传播可以很好地融入闽南当地旅游业推广当中,通过旅游推广,将歌曲中蕴含的拼搏精神传播出去。闽南地区的闽南语歌曲有很多都是描绘闽南特色的词语,代表着闽南地区特有的文化。例如《古城泉州》的歌词体现了古城中的各种特色小吃,这种描述与泉州的文化底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这也是闽南语歌曲文化底蕴的象征。对于游客来说,可以通过闽南语歌曲构建出闽南地区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了解闽南语歌曲,对闽南语歌曲产生兴趣,对闽南文化产生兴趣。旅游业对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符合闽南文化的形象,音乐的融入同样有利于旅游业的开发。游客可以更好地对闽南语歌曲进行感知,对闽南文化进行了解,对闽南特有的拼搏精神产生认同和向往。

参考文献:

[1]黄小露.以情养德以美育人——基于海洋文化的闽南语歌谣与歌曲“情·美”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8):70-71.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12篇

每一门学科的发生、发展都必定会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漫长的,进行学科史的研究就必须确定学科发展的分期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也不例外。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主要有两种划分途径:一是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分期为依据,这一途径主要是以承认“古代图书馆学”的称谓为前提;二是以20世纪初期“图书馆”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在中国,随后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正式建制开始,主要勾勒整个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脉络。显然持这一划分途径的学者是对中国古代有“图书馆学”这一说法存在异议的。对于第一种划分途径,吴仲强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一书中,按照中国历史分期把中国图书馆学史划分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1840-1919年)、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史(1919-1949年)、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杨建东、罗德远认为中国图书馆学史应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的孕育时期(封建社会)、中国图书馆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时期(辛亥革命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宓浩在《图书馆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清以前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时期;1949年以前为中国图书馆学创建时期;1949年以后为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时期。按照以上两种划分途径分别进行中国图书馆学史分期研究的学者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我国的图书馆学就是模仿西方图书馆学的历史,由此得出中国图书馆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结论。认为目前图书馆学确实存在大量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术语和概念,使得众多学者感到单从学术角度去探讨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有些无从下手。很明显,按照第一种途径进行划分的学者是以历史发展阶段为依据的;按照第二种途径进行划分的学者突出了图书馆学的主体性,但忽略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存在。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专门史(如图书史、藏书史与图书馆史)或学术史(如图书馆学史)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受社会历史阶段论划分的影响很大,忽略了这些专门史或学术史自身的主体性与特征。笔者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从图书馆学史发展过程的学术特点,根据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特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1)中国古代图书馆学(20世纪以前)。上文中已讨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概念等问题。笔者认为古代图书馆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一个重要阶段与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之后,按历史学家的看法,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但图书馆学研究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其研究内容与形式仍然延续着固有的模式。因此,笔者把古代图书馆学的下限定在19世纪末。

(2)中国近代图书馆学(20世纪前期)。20世纪是中国图书馆学变化最大的时期。从“图书馆”到“图书馆学”的提出,从思想方法的引进到逐步本土化,从传统教育到现代专业教育的正规化,中国图书馆学告别古代,进入近代阶段。

(3)中国现代图书馆学(20世纪后期)。有一点无可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学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笔者将20世纪图书馆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点,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从总体看,20世纪后20年,中国图书馆学无论是教育还是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超越了20世纪前期的水平,中国图书馆学才真正进入现代阶段。

(4)中国当代图书馆学(21世纪以来)。20世纪末,随着网络化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学研究在很多领域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因此,笔者认为,以21世纪为节点,中国图书馆学进入当代阶段。

二关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写法

中国学术史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从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戴望的《颜氏学记》到梁启超、钱穆的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直至张舜徽的《清儒学记》,学术史研究一脉相传,其方法虽各异,其内容或趋同。就学术史具体内容而言,笔者在《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一文中提到,约略有如下数端:“

(1)学人的学术经历,撰述、学术思想的评述等;

(2)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人学术传承与学派;

(3)一个时代的学术基础(教育、出版与学术杂志等)、学术思潮以及对学人的影响。”学术史可让后学知晓学术发展脉络,学术的精华与糟粕,让“上下诸先生,深浅各得,醇疵互见”,并为当代学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学术史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如张舜徽所云:“我们总结前人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时,除条理史实外,也还有观摩借鉴的一面。对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进德修业之方,都要认真体认,引归身受。他们好的言论行动,可资学习;缺点错误,可为厉戒。”随着现代学术的建立与学术的分科,专业学术史的建立更应受学术界重视。关于图书馆学史,即图书馆学术史,二者不应有什么区别。另外,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对象,如图书文献、藏书与图书馆等,与图书馆学史有重要关联,但其历史不应是图书馆学史的一部分。而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学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图书馆学教育史应为图书馆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鉴于此,笔者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撰写,根据不同阶段,每阶段分为三个方面:

(1)中国图书馆学史通论。讨论这一阶段图书馆学发展脉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期探究图书馆学发展的规律。

(2)中国图书馆学史专论。选取与图书馆学研究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事项,如社会思潮、藏书楼、图书馆的发展、古代图书整理、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人留学、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期刊等,分别专题讨论,以期探究图书馆学发展所受的社会影响。

(3)中国图书馆学史学案。选取一批重要图书馆学人,对其生平、著述与思想加以讨论,以期探讨其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的传承、成就与影响,可为今人之借鉴。

三结语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13篇

【摘 要】古镇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增加古镇人民收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古镇开发热潮的推进,规划不足、环境污染、产品同构等问题被显露出来。本文关注榆中县青城古镇的旅游开发,讨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给予古镇旅游开发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古镇;旅游开发;发展

榆中县青城古镇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是甘肃省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有丰富的古建筑、古民居资源,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古镇以其清幽的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但随着古镇旅游的升温,古镇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维护古镇旅游的特色氛围,推动古镇旅游进一步发展,是目前各个古镇都要思考的问题。

一、青城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1.开发规模小,力度不足

古镇内古建筑保存良好,文化气息浓厚,城隍庙、民俗博物馆等都充满了独特的吸引力,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古镇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水泥、沥青铺成的道路,充斥着现代化气息的砖房,使一部分传统建筑被掩盖,无法开发出来。这不仅使资源被浪费,更大大降低了古镇的旅游价值。除了建筑以外,当地的旅游产品也开发的不彻底。剪纸艺术和刺绣是古镇的传统技艺,但目前古镇中的剪纸和刺绣产品顾客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对这些东西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这要求古镇人民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元素,做出创意、新意。此外,青城古镇被誉为“中国水烟之乡”,虽然现在抽水烟的人比较少,但将水烟打造为一项当地独有的旅游商品依然是可行的。

2.知名度不高

古镇旅游资源丰富,但知名度却不高,这与古镇的地理位置有关系。青城古镇为黄河岸边的小镇,交通不是特别发达,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便。知名度还与信息的传播有关,古镇宣传力度不够,当地旅游资源信息无法传播出去,知道的人自然也就少。扩大宣传力度是打开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做好古镇保护与规划,提高旅游价值才是提升知名度的基础,如果只有宣传做的好,实际情况却并不相符,不仅无法打开知名度,还会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失望,使古镇口碑下降。

3.缺乏长期规划,整体布局散乱

古镇旅游大多注重开发而忽略规划,导致整体布局散乱,缺乏美感。青城古镇是典型的街巷结构,交错的小街巷两旁分布着商铺和古老建筑。传统小作坊、特色餐饮以及各类旅游纪念品店铺随意的分布在街巷中,没有整体规划,这样不仅导致古镇的整体风貌不佳,一些特色店铺也被埋没,失去应有的价值。古镇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一步步规划,达到最佳效果,而不能追求速成。只有做好长期规划,优化古镇布局,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4.文物古迹保护力度不足

古镇内的建筑物虽然保存完整,但做多建筑物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已经出现风化、虫蛀等问题。在我国的许多古镇都存在着建筑物破败的问题,这与当地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有关,不及时修缮或修缮方法不当都会导致文物的破坏。仿古建筑也是古镇中普遍存在的事物,甚至有些地区不惜以破坏古建筑为代价修建仿古建筑,仿古建筑虽然有古建筑的外形,但建筑材料,建筑方式等都具有浓重的现代气息,在古建筑群中会显得突兀,会破坏古镇的整体格局。因此,要及时修缮文物古迹,尽可能保护古镇建筑的原汁原味。

5.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古镇旅游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们到古镇旅游,这为古镇经济良好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对古镇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游客与卫生设备之间数量的不平衡导致了古镇的环境污染问题,当游客遍布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但是许多地方却缺乏垃圾桶等设备,这就导致了游客乱扔垃圾的现象,给古镇的环境造成破坏。

二、解决青城古镇旅游开发问题的有效措施

1.保护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多元性

青城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要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维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原始风貌,不要使用现代技术破坏它的独特性。尽可能的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不要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于传统技艺更是要注重继承与创新并存,既要保持当地独特的文化风格,又要与时俱进,让古镇焕发新风采。古镇的旅游的重点就在于古镇承载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只有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展示出来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古镇旅游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2.加强管理建设,重视古镇的整体规划

古镇的旅游开发是长期的、综合性的工程,必须要有清晰的规划方案,且规划要有重点、有步骤,才能实现古镇的良好发展。古镇的布局散,商铺分布杂,都是由于缺乏清晰的规划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政府和群众两方面进行,政府可以对古镇的布局进行强制性的规划,并整顿古镇市场经济存在的不足。群众参与也是建设好古镇的重要内容,只有群众遵守古镇管理的内容,自觉维护古镇经济秩序,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3.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

古镇内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等文化资源应该进行定期检查,对出现的风化、虫蛀等问题及时修缮。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承载着一个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要注重保护工作,不要让其因为人为的过失而消亡。古镇文化资源保护不只包括外在的文物保护,还应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当地特有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的维护。

4.加强宣传工作

宣传是提升古镇知名度,推进古镇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古镇要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采用多途径、多方法的宣传方式。网络宣传是一种比较好的宣传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等优点。但古镇的宣传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因此,做好古镇的开发管理工作,提升古镇的旅游价值才是宣传的最有效途径。

5.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

古镇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文物,还有其优美的环境和宁静的氛围,但由于管理的不足这些优点正逐渐被打破。因此,加强古镇环境治理和保护已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为了防止游客乱扔垃圾,应该在古镇中增加垃圾桶的数量。古镇排水系统不完善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还要修筑完善的排水系统。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能够给游客和当地居民带来美的享受,要从多方面进行环境保护。

三、结语

古镇是我国优秀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在古镇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整体规划,带给游客丰富的文化感官。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文化创新的途径》 《喜羊羊与灰太狼》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

2.理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

2.通过对传统孝义与现代孝义的分析、探究,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教学难点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课堂导入

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视频,活跃课堂气氛。

导入:该部影片为什么会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对文化发展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

生:该片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它的成功表明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文化怎么才能创新呢?或者文化创新有哪些途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五、新课教学

【情境教学】

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主线设置五个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探究活动一:

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相关图片:

喜羊羊――社会上的台柱子,是整个团队里很重要的人物。

美羊羊――生活中美丽亲切和爱美之心很强的人。

灰太狼――社会上奸诈愚蠢的坏蛋。

红太郎――社会上的凶悍老婆。

讨论:上述影片的角色原型来自于哪里?对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易把握,3分钟)

生:上述影片角色的原型来自于生活,启示文化创作者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鲜活的文化作品。

结合上一框题的学习,认识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引出以下内容: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板书)

设疑过渡:进行文化创新除了立足于社会实践,我们还能怎么做?

探究活动二:

展示两段视频,动画故事《狼和小羊》及《喜羊羊与灰太狼》“称霸森林”结尾片段。

《狼和小羊》体现传统狼与羊的关系,《喜羊羊与灰太狼》片段突出灰太狼的经典台词“我一定会回来报仇的”。

讨论:灰太狼、喜羊羊与传统国产动画片中的狼与羊的形象有何异同?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时间3分钟)

生:灰太狼与喜羊羊是建立在传统“狼”与“羊”形象基础上的新的“狼”与“羊”。

进而得出文化创新的第一个基本途径。

(二)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板书)

学生产生疑问:怎样“继承传统,推陈出新”?(5分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3综合探究部分,播放《孔雀东南飞》朗诵视频,焦仲卿被母亲逼迫赶刘兰芝回娘家片段。

设置疑问:作为现代的中学生,我们如何认识焦仲卿的“孝”?

生:对待古代的孝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并注入时代精神。

探究活动三:

展示灰太狼被羊暴打的图片。

讨论:《喜羊羊与灰太狼》借鉴了国外动画片《猫和老鼠》一些内容,颠覆了羊一直受欺负的形象,是其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生:影片的成功是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学习了国外动画片的成功做法。

进而分析推理出文化创新的第二个基本途径。

(三)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板书)

学生产生疑问:如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时间4分钟)

生:(1)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2)要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

(3)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二是立足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两条途径都要以“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的原则为保证。(板书)

探究活动四:

列举近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三种看法。

观点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全盘否定。只有彻底解脱了传统文化的羁绊,我们才能走向新生。

观点二:近代中国的衰败,乃是由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只要复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中华民族就可以强盛起来。

观点三: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相对稳定的群体经验的总结,虽然其中存在着过时的、保守的东西,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则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内在动力。

讨论:你同意哪一种呢?请说明理由。(难点,8分钟)

生:我支持观点三,观点三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观点一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和;观点二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结合教材深刻理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探究活动五:

在对《喜羊羊与灰太狼》创作团队的采访中,他们谈到动画的形象和情节均来自于他们童年的记忆,而且希望能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形象来缓解和调剂人们紧张的工作生活。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学生探究后归纳文化创新的第五个途径:

(四)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促进文化发展。(板书)

六、知能测试

强化认知,穿插高考题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

七、课堂小结

我把课堂小结的权利留给了同学们,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说说都学到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和启示,深刻体会“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活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最后结合直观系统的板书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课脉络。(时间5分钟)

八、课后拓展

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的牡丹花与别处的真不同,不仅能开在园中极尽娇艳,还能开在水中央超越芙蓉。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第15篇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素养道德教育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存至今。中华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现在的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遗失。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有些学生开始崇洋。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笔者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进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德育活动开展的研究,旨在使学生受到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文化素养与民族精神。

一、正确认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对世界社会局势发展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9・11”事件以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恐怖行动时有所闻,海湾地区战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之中。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她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会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将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传承、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呢?

(一)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歇后语等;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医学、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科学以及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开始,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朝代更替、时代变迁,中华传统文化却得以世代相传。

2.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延续了五千多年,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子百家、艺术文学、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等,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哪一方面都具有很深的研究和传承价值。

三、广泛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将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和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主要内容的兴趣小组活动融入到德育活动中,使学生从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到学习、研究传统文化,在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

1.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主要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是传统节日的精华。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礼仪文化。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忍、勇、让等礼仪文化,是诸子百家以及历代思想家思想的精华。学生在体验中受到古圣先贤的感染,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民间艺术。戏剧、民乐、剪纸、风筝、织绣、对联、灯谜、中国结、泥人面塑等,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艺术发展的结晶。让学生从小体验民间艺术,将来传承民间艺术,保护民间艺术文化遗产。

4.中国建筑。长城、园林、亭台楼阁、寺院、钟、塔、庙宇、民宅、石狮等中国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是珍贵的财富。引导学生认识体验,甚至参与自然遗产、历史建筑的保护,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广泛开展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活动。

1.“诗词歌赋”兴趣小组活动。《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是中华传统文学的精粹,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吟诵诗词曲赋,是传承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校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经典创新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贤的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丰富知识结构,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

2.开展“琴棋书画”兴趣小组活动

“琴棋书画”是古之先贤参哲悟理、修身养性的四种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学生参加“琴棋书画”兴趣小组活动,在发展特长中提高文化修养,在启迪智慧中陶冶情操。学生从小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和影响,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精神之所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并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德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学起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来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2011.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