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1篇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梳理探究”却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是课程理念、教材编者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却是高考没有直接涉及或涉及甚少。所以很多教师认为既然高考都不考了,那也就可以不教了。于是“梳理探究”便形同虚设,俨然成为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下的一个牺牲品。

那么,该怎样对待“梳理探究”这一部分,该用何种方式来教学“梳理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对“梳理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一浅探。

一、态度要重视

既然新教材中设置了“梳理探究”这个部分,那就自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且不说高考考不考,考的比例有多少,就是五个模块中安排的15个专题,其内容精彩纷呈,意趣盎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值得学生去了解去探究,这也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培养。且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切不可对“梳理探究”置之不理,首先应该从态度上高度重视它,把它提到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同等的地位。在这个思想认识的前提下,“梳理探究”才不至于被束之高阁,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二、结构要了解

“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个必修模块各安排3个专题,分别是:必修1: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2: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必修4: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必修5: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

这15个专题中,前7个专题侧重于梳理,侧重于对语言现象和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后8个专题侧重于探究,侧重于对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探究。从纵向的模块来看,各模块间的3个专题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呈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形式,编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横向的内容来看,有的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了解了“梳理探究”的内容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法要灵活

“梳理探究”毕竟不同于“阅读鉴赏”等,态度上固然要同等重视,但时间上却又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所以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要作灵活处理。

1.教材处理要有弹性

每个必修均设有3个“梳理探究”专题,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要完成两个必修模块,也就是每学期有6个“梳理探究”专题,如果要求学生全部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很可能是有量无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专题,在一个专题内部也可以再进行分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就某一专题本身的各个活动环节而言,也要作灵活处理,剪裁取舍,把握弹性。例如,在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先安排课外时间自行阅读这一专题内容,然后交给他们梳理探究的具体任务:在 5个必修模块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弱冠”,《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壬戌”“既望”,《张衡传》中“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公车”“郎中”等等,分别涉及年龄、地理、纪时、官职等古代文化常识,请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个角度,以小组为单位,对5个必修模块中涉及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最后安排一节课进行成果展示。结果表明,学生梳理得很具体,这等于是对文言文的一次复习。考虑到学生的梳理只展示现象,而缺乏理论,我结合本人开发的校本课程《语文趣味知识集锦》中的一个单元――古代文化常识说略,分别梳理了“古人称谓简说”“古代年龄称谓小集”“古代地理常识知多少”“文言文中职官的辨识” “‘左’‘右’孰尊”等方面内容,提供给学生参考。这些内容,既有理论说明,又有例子佐证,而且都跟文言文有一定的关系,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一些。

2.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安排,要突显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一次观摩课中,我开设了必修2中“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教材中这一专题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侧重于文化的角度,知识性比较强;第二部分侧重于运用,趣味性比较浓。要想在这短短的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丰厚的教学内容,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我的教学思路是:本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采取删繁就简的方式,整个专题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侧重于运用方面,先在课堂上引进游戏活动和分组竞答的做法,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第二部分再侧重于文化方面,分派课下的梳理探究任务。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趣味性到知识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过程。

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是:(1)激情诱趣,导入本课;(2)追本溯源,成语常识;(3)集思广益,成语游戏:①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②成语猜谜;③成语对联;④成语接龙;(4)咬文嚼字,辨析误区;(5)牛刀小试,课堂训练;(6)学以致用,课外延伸:①梳理:误用频率较高的“不”字成语10条;②探究:成语中的谦敬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3.时间安排要有合理性

“梳理探究”的活动主要靠课外进行,而不是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而且也不能集中安排,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宽度。为此,每个必修模块教学开始之初,我就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排出“梳理探究”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认真准备,并明确限定完成任务和展示成果的具体时间。

4.活动形式要有多样性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分析

1.什么是“梳理探究”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二个理念就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中“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册安排三个专题。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2.“梳理探究”的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梳理探究”部分具体包含的内容是:第一册包括“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第二册包括“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三册包括“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第四册包括“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进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第五册包括“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其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文字应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这七个专题侧重于梳理,其他八个专题更倾向于文化探究。这十五个专题都很注重知识的传递性,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专题对高中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新知识、新概念。

3.“梳理探究”的设计

其源于《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目标中的几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如:第一,积累。整合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例如教材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古代文化常识”等侧重于积累、梳理、整合,同时在整合中能够训练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第二,应用。拓展是“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例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等都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发现。创新就是“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4.“梳理探究”分析

刚开始分析“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梳理探究”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写照,比如“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等,以为大体上就是汉字、对联、词语(成语)、修辞等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文字与必备常识。仔细研究一下,其实,人文性的“语文味”是很浓厚的。“梳理探究”不完全是人们想象中的“综合实践”或是“课外活动”课程,它是和“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相并列的。“梳理探究”中的专题牵涉到语文学科的几大方面如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就以小专题“奇妙的对联”来说,分别从对联的常识、对联欣赏、对联作法三个方面去分析。在对联常识和对联作法上介绍了上下联的平仄、字数要求,同时还列举了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实例;在对联欣赏中还运用了写意、锤炼等一些文艺学方面的知识来说明。

5.“梳理探究”考题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高考语文要求考察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都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考试范围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必修一至必修五这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无论是必考题还是选考题,都涉及到“梳理探究”这个大专题的内容。例如必考题“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等类型的题目都与“逻辑和语文学习”这个小专题有关;古代诗文阅读中的理解、翻译、文言句式等题目都与“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专题有关联。而必考题中的大类型“语言文字运用”与选修课本中的一本书的书名相似,其实是与“梳理探究”中的知识一脉相承的。

从课程标准开始分析,到教材、高考考纲、试卷的大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梳理探究”这个专题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突出了语文的实践应用。所以,如何开展、组织“梳理探究”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必修五册“梳理探究”中,每册都包括三个小专题。第一册中的三个小专题主要是语言文化常识,第二册是语言积累应用,第三册是语文学习方法,第四册是语文学习空间拓展,第五册是文言文能力提升。特别是三、四册说明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所以,语文学习要注重趣味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总而言之,在“梳理探究”中,如果教师让学生亲身体验有趣的学习过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吻合了新课标的精神,语文老师可以大胆尝试,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梳理探究”刍议――以人教版为例[J].语文建设,2013年12期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头饰;种类;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58-01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女子的发型和首饰都异常精致。发置于人首,自然是受到重视的,古代的女子更是喜欢佩戴精美华丽又形式复杂多样的头饰以保持住精心设计的发型,使两者相映成趣。因此,头饰成为古代女子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古代女子佩戴的头饰。

1 原始头饰

原始社会早期,人们尚未有美化自我的意识,人们都披散头发,发型、头饰更是无从谈起了。直至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才渐渐萌发对美的追求,头发由自然披散演变成束发盘起并用小树枝加以固定,树枝因而便成了簪子的起源。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发型,最开始的髻为挽发成髻,无束发的头饰,而后变为以绳束发成髻,又有以笄贯发成髻。随着髻的发展,原始的发饰有束发的羊毛绳、丝、采绢、名头巾以及贯发的骨笄之类。传说舜帝为妇女创造了钗,有两只脚,可将多余的发尾叉住。

2 笄,簪,钗

笄是古时常见的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发髻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1]郑玄注:“笄,今之簪。”由此可见,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代女子成年时就用笄将头发绾起,所以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

簪是由笄逐步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一般由石、竹、玉、骨等多种材料制成,也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因为古代女子洗头的条件稍差些,头皮会发痒,所以用簪子挠头,因而簪子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2]《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3]的记载。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古人用它绾住头发,或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4]钗不同于簪,发钗一般作成两股,而簪有两股。

3 华胜,步摇

华胜,又叫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一般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5]

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见图一)早在战国时便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6]《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图一

4 梳篦,钿花

古代女子头上一般还会出现一种比梳子更密的梳头工具,称为篦,亦可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古代有鸾篦的叫法,所以篦大多做成鸾的形象。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梳本为理发具,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起初只在髻前单插一梳。以后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同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錾花金梳,梳背镂刻出极细的对凤和缠枝卷草纹。(见图二)元稹在《恨妆成》中描写:“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归来别施一头梳”的描写,这正说明了这种插梳风尚的流行。

钿花,一种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用来别或插在头上。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作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7]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三人作角抵戏。

5 结语

头饰作为女子装扮必备的一部分,成为女子身份的象征,我们从古代女子头饰中便可看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当然经济越发达,女子头饰越精致复杂、华丽。女子身份、地位不同,所用头饰不同,在不同场合所佩戴头饰也不一。这点从《后汉书?舆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时所佩戴的首饰:“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蔮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8]

古代女子的头饰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明中的我们,都对美有着不懈的追求,这使得中国头饰文化也不断发展,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瑰宝。

参考文献

[1] 彭林注译.《仪礼》.岳麓出版社.2002.3 p4

[2] 葛洪撰 周天游校注. 西京雜記/(晋).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 (南朝宋) 范晔, (晋) 司马彪撰.《后汉书》. 长沙:岳麓书社,2008.p1295

[4] (后唐)马缟撰.《中华古今注》. 北京:中国书店重印.

[5] 钟谦均 辑.《释名》. 上海:蜚英馆石印,光绪戊子(1888)

[6] (南朝宋) 范晔, (晋) 司马彪撰.《后汉书》. 长沙:岳麓书社,2008.p1295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结构图;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涵盖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人类发展历程,涉及中外,纵贯古今,完整地呈现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足迹。其学科特点呈现出知识点分散、理论性强、内容罗织繁多等特点,需要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可通过时间轴、事件轴、人物中心等多种方式归纳知识点。

一、感性认知,理性梳理

结构图最早用于建筑学和组织管理等学科,是通过模块方式,自上而下地将不同关系连接起来,使其相互产生内在联系,并从宏观上反映层次结构的一种图形。但随着学科知识难度增加,结构图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学科中。高中历史就是其中之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分为必修3册、选修6册,其中必修3册中涵盖了我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几个部分。虽然根据不同主题设置了相应的教学单元,但每个单元中又包涵了若干知识点,内容繁多。如《必修一》中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时代为背景,呈现了从汉代至元代以来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经历的一系列变革,以及对当代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但要理清政治制度经历了哪些变革,不同朝代政治制度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又继承和发扬了哪些政治制度,改善了哪些政治制度,就需要通过理性的梳理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完成知识结构图, 才能实现从不同侧面来了解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并形成感性的认知,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外显。

二、化繁为简,三维构图

结构图没有固定形式,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个人习惯,可绘制不同式样的知识图,有些是网状的,有些是树状的,还有一些干脆直接使用地图作为模板。结构图的最大特点即在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知识的一次大梳理,有助于对知识点的强记理解。总而言之,结构图是以“化繁为简”为思路形成的一种学习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是三种形式:

(一)时间轴

历史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的,由原始时代到现代文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同享受一场时光穿越之旅,从古代走向现代,了解了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从教学主线来看,按照时间轴的顺序构建结构图应用较为广泛,也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安排。

时间轴的运用可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理顺时展进程。仍以上述单元为例,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朝代更迭有密切关系,新旧朝代更迭过程中,虽然继承了一些政治制度,但也同时修缮了一些制度。这与王朝统治者的施政方针、社会背景和人民诉求都有密切关联。要理清这些问题,则需要了解不同朝代的经济、人口、历史事件、政治人物等内容。结构图的用处,即是以时间为轴,罗列出不同朝代以上诸项内容的变化,从而纵向分析政治制度变化的进程。

二是同时代对比,强化立体构图思维。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一》在第一单元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内容后,紧接着在第二单元安排了其他两大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进程。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对这两大文明发展史以时间为节点,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进行对比,通过横向对比来加深对“政治制度”认知与分析。

(二)事件轴

时间轴分析方法适用于宏观地了解某一制度、政体、思潮的运动,并进行横向对比,有助于学生从全局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那么,针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学习,也可以运用结构图,立体地展现事件发展的错综复杂。

事件轴是以事件为核心,对事件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事件经过、主要人物和事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与时间轴相比,事件轴更具体化、立体化,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事件发起反思,发表个从观点。以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2》中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为例,事件轴的运用可以立体展现“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社会面貌,从而推导出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而引出“斯大林”新政在改善当时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最后通过立体剖析整个事件,引导学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反思。

(三)人物轴

历史是由不同的人物和事件推动发展的。人物也是学习历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元素。人物轴的作用并不是梳理人物一生的经历,而是通过梳理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参

与的历史事件以及所发挥的作用,以人物的视角更加具体、深刻地体会历史。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中第六单元第17课《思想》为例,通过生平几次重大转折,以及“思想”形成的过程,来梳理对社会主义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达到以人物为轴心了解历史的目的。

结构图是一种通过理性梳理来展现感官认知的分析方法。在很多学科中都会运用到结构图作为知识点梳理的工具。对于历史这样一门知识点分散、涉及内容繁多的学科,运用好结构图,如同引导学生敲开了历史学习的大门。尤其对于复习阶段的学生而言,结构图通过时间轴、事件轴、人物轴的三维构图模式,立体地呈现了知识的分布,通过化繁为简的方法便于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知R点,构建知识结构图。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本土文化 融合 教学资源

对于每个人而言,国家自然是不能缺少的生命栖息地,文化的家园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栖息地,它也应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无论怎样变迁也难以忘怀的故土。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轰轰烈烈的城市改造,久居城里的孩子逐渐淡忘了常州那独特的有着东方古国气质的文化特征,包括建筑、影像、传媒,甚至生活习性,常州的文化特征都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一体化,今天的儿童已经很少有机会从生存环境的视听范围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

在这样一个远离甚至忘却珍贵的历史与传统的年代中,儿童美术的教育者,该怎样通过各种有趣味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创造过程中去体验文化,使宝贵的传统得到再次的记忆与传承呢?我们希望既认知世界又拥有东方文化血脉的一代新人能在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中快乐地成长。

本土资源是孩子熟悉的生长、活动的环境,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期,而这一时期幼儿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可塑性强等特点。根据幼儿所具有的特点,我们通过对本土化教育资源地开发和利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抓住其可塑性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于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以发展。

一、本土文化资源,温习沉淀精华

当今幼儿教育向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意思就是教师要从传递和发展社会文化的神圣使命的高度,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我生活的城市,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她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这里物华天宝,气候温和,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常州的手工艺品“宫梳名篦”驰名中外,早在本世纪初,就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幼儿的发展同样受到常州本土文化的强烈影响。幼儿教师要认识到本土文化遗产具有固定的价值和效力,并促进幼儿的发展。常州梳篦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饰之一。清朝时,苏州织造府官员为了谄媚皇上,每年旧历七月,总要到常州定制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乾隆、慈禧用),常州梳篦因此享有“宫梳名篦”之称。清宫的《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让太监用特制的梳子为她长时间梳头,这使她在花甲之年仍满头秀发。自古天下男人之所以比女人平均寿命短,除“烟、酒、色”等恶习因素,恐怕与极少梳头不无干系。因此,经常使用梳篦进行梳头能起到治病健身、健脑长寿的作用。从文献记载来看,唐代妇女不仅喜欢插梳,同时还喜欢插篦;宋代妇女崇尚插梳,不次于唐代,而且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元朝以后插梳之习渐趋式微,到明清时,差不多已被遗忘;近代和当代妇女虽不普遍以梳篦插髻妆饰发式,但有些妇女,尤其是少数民族子女仍沿袭着用精美梳篦来做发饰的传统。而这种具有常州特色的手绘梳篦作品,本身的创作特点正符合幼儿的美术表现特征:它不需要很好的绘画技巧,完全凭借生活经验的积累、凭借无穷尽的想象力去完成。

于是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自然资源拓展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范畴成了目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文化作为有着浓厚本土文化气息的一种民俗文化,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性为开展本土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因此,如何利用常州的地域优势、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积淀浓厚的江南文化、良好的人文环境,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观,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现今幼儿教育向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向幼教界提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所以将民族、民间美术引入到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将常州的本土文化融于幼儿的美术教育之中,不但能让古老而辉煌的东方艺术发扬光大,而且对促进幼儿园个性化的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等方面有着其特殊的价值与作用,更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二、行云与流水,散入环境中

我在长期的幼儿美术研习中发现,其实幼儿对美术的敏感力有分层的,就如季节段落分明,所以我主要把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分成四个阶段。

1.涂鸦期。涂鸦是幼儿进行绘画的基础阶段,自由散漫的涂鸦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增强动手能力,我再教小班的时候,就有时候让他们在纸上涂鸦,“今天,我们就来画画你想画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大概知道他们的社会经验,调动他们的原生态想象能力。

2.象征期。这是孩子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的经验的时期,所以老师可以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线条和画面布局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初步认识到画画的目的。

3.图式期。这时候的孩子,具有的社会实践经验比较,画画的技巧也得到了相应提高,老师这时候可以引导他们学会模仿,学会掌握更多的技巧,好让整张画饱满起来。

4.写实期。我在活动中,会给他们有关主题的照片,也会让他们去户外写生,这样就过渡到了写实的时期,这是儿童美术活动最富有想象、最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和非常关心的部分刻画得非常仔细、认真。幼儿发展特征表明,利用幼儿耳濡目染的常州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为了使活动的实际开展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预设一些活动,从而保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例如:大班的“精巧的剪纸”、“夸张的泥塑”;中班的“手指游戏系列活动”;小班的“欣赏民间童谣”、“学说简短童谣”等活动,都各具特色,既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又传承了本土文化。

从环境开始,让幼儿激发对常州本土文化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把艺术活动的内容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创造有艺术气息的教育环境,这是为幼儿提供感受艺术美和表现艺术美的重要途径。于是我在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充分挖掘、精心创造与常州江南古城文化教育有关的幼儿活动室环境。踏入幼儿的活动室,就会把你带入神奇的江南水乡:窄巷、凉亭、小桥、乌篷船、临河的老街……小桥、流水、古城、旧宅、农民耕作工具的展示,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资料,以及常州颇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画,如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淹城,秀美绝伦的江南明珠――天目湖,等等。每一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古城味,散发着常州所特有的古城文化魅力。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非常自然地与环境互动,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古城文化的影响。

三、“血溶于水”资源与课堂的有效结合

如何有效地使常州本土文化与幼儿美术教育相融合?常州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很多,从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我们要学会选择一些幼儿容易接受的文化资源,来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素材和内容。

1.民间艺术存,纸中展乾坤。常州梳篦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常州民间艺术的一道亮丽风景。以此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常州古人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来收集各种梳篦画的创作素材,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创作、半创作、独立创作三部曲来完成手绘梳篦画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利用人物、脸谱、动物等形象,勾画出了一幅幅具有浓郁的常州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我们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宣传“梳篦”文化,在“梳篦”的活动中,老师先出示各种种类的梳篦,有宫廷样式的,有动物样式的,等等,再让幼儿讲解,首先让幼儿了解的是常州的文化状况,激发了幼儿对常州本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2.风景美如画,细闻满花香。随着常州对外宣传力度的扩大,常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市场上所出售的一些旅游商品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旅游商品反映了常州文化底蕴及地方特色。如精致的工艺梳篦、龙城风景留青竹刻、彩绘“恐龙蛋”、卡通恐龙、恐龙小饰物等,他们可爱的造型、具有人性化、卡通化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孩子的视线。通过让幼儿欣赏各种具有常州特色的旅游商品,比较各种物品的造型和色彩的变化,使幼儿充分领略这种丰富多彩,地方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精品。通过指导幼儿自己设计富有个性的旅游商品,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能力及美化物品的能力,同时激发幼儿对常州文化的热爱,为自己是一名常州人而感到自豪。

3.食从文化出,育儿有心经。常州的美食文化闻名遐迩,常州的饮食文化,周边的城市也是赞不绝口。常州的特色小吃,如大麻糕、馒头、芝麻糖、虾饼、马蹄酥等,这些都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对此非常了解,也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色的美食,来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增进幼儿对常州美食的了解,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幼儿主动收集各种小吃的图片、照片等,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经验,并说出不同的感受。通过常州美食文化让孩子们各显神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独特的美。

4.美术新天地,书画永传承。常州历来人文荟萃。“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古朴巍然的文笔塔,就是常州文风兴盛的重要标志。春秋时期政治家季札,明代民族英雄唐荆川,清代著名画家恽南田、文学家赵翼、思想家龚自珍,近代革命家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以及科学家华罗庚均出自常州。结合历史底蕴,我在中大班孩子中开展了大型的“读书文化”活动,组织家长带领孩子参观红梅公园红梅阁、文笔塔等,瞻仰瞿秋白纪念馆、季札祠等,并由教师或家长讲述常州特有的读书文化,让幼儿了解常州的古代文化名人事迹。在了解了常州的过去后,激发了幼儿的读书兴趣。同时在参观活动中,让幼儿模仿创作,并通过典故和现实生活实例创造性地作画。通过系列活动,幼儿充分展开了想象,在原有的基础上抒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此活动,不但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了作画能力,而且强化了幼儿对艺术的理解能力。

以上不过是常州文化资源中的一部分,有着更多、更广、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仍有待开发利用,让幼儿因地制宜,从小领略这些宝贵的本土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美术欣赏的内容,增进趣味性、可操作性,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产生共鸣,而且增进幼儿与本土文化接触机会,充分感受丰富的本土文化遗产,产生对其自身本土文化尊重热爱之情,找到本土文化与时代的交融点。

参考文献:

[1]李慰宜.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第1版).

[2]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第1版).

[4]许卓亚.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艺术).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第1版).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积累语言 课堂指导 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110-01

一 初中阶段语文积累的内容

1.文化积累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应尽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化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培养他们主动积累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增强文化意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孟子》《庄子》。

2.文学积累

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每个学段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一部以上。(1)小说: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鲁迅《呐喊》、雨果《巴黎圣母院》、海明威《老人与海》等。(2)戏剧、影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等。

3.语篇积累

优秀的古代散文、诗词曲作品及现当代诗文皆可诵读,从作品的声律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朱熹说:“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的次数多了,理解就会更深,感受也就更强烈,语感也自然增强了,这就为鉴赏、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诵读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如《归园田居》《使至塞上》《登岳阳楼》《长歌行》《野望》《黄鹤楼》《浣溪沙》等。白话文:朱自清《春》《背影》、鲁迅《呐喊》《朝花夕拾》、老舍《骆驼祥子》等。

4.语词积累

积累语词(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箴言、警句、座右铭,诗句、对联、现代语,歌词、戏文、广告语等),可以从课文中积累,课本名篇佳作中出现的词语丰富,文辞优美,遣词造句生动、准确、精练,是积累词语的最好材料。可以从课外阅读中积累,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浏览报纸杂志等,在阅读中处处留心,学习那些用得精当或自己觉得有新意的词语,也可从日常交谈、电影、电视、广播中积累,从这里面往往能学习到靠平时阅读学不到的词语。对平时积累的词语进行归纳梳理,分门别类地进行比较研究和学习,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 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语文知识积累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随课文积累法。目前,课本中安排的积累内容,大多数在单元的练习中,对这部分的学习,绝大多数教师都等到学生学习完单元内容时,才去整理,这样就少了一个用的过程,而积累似乎成了一个阅读和抄写的过程。要与课文同步,就是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积累,从而去运用、去体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又便于学生利用课文来理解积累内容的含义,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积累知识的运用。

第二,趣味积累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而言,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后,教师都要注意加强此方面的引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教会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可参考以下方法:(1)准备一本小本子,自己分门别类地积累语言。(2)自己办一个小报或和同学合作办一个小报,设计固定的栏目,在小报中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所见、所闻。(3)组织名人名言比赛,看谁记的名人名言多,还可以是一些其他形式的比赛,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4)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们的语言积累的最大内容还是课外阅读,这就要求学生每天利用10~20分钟时间进行阅读,要养成习惯。养成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习惯的培养需要三个星期,这就要求学生能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习惯。这样就会在语言表达的环境中,感受到阅读带给自己的无限乐趣。

三 如何指导初中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7篇

一、多方关注,开阔视野,丰富学生情感

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世界,会为他们形成宽广的胸怀打下基础。在进行《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的梳理探究学习时,学生分组进行搜集,总结出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比如:网络、黑客、低保、辣妹、知本家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行业的过程,学生必须明白新词语的冷热变化绝对显示着文化或者经济的发展。接受词汇就是接受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这为学生的人际交流奠定了基础。无独有偶,在进行《姓氏源流》的梳理探究学习时,就是在进行和传统文化拥抱的过程。了解姓氏的变迁、来源、分布特点,丰富学生的见识,调节学生心理,要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是梳理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愉悦心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进行情感元素的渗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梳理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例如梳理探究课《我为老师真诚赞美》,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增进了对教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炼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学习生活必须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梳理探究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可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结合学校的一些活动和常规教学的训练,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心理品质以及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三、触摸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给学生清楚的学习目标和获取知识的路径,在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里学习。比如在进行《走进诗歌的怀抱》这个梳理探究学习活动中,分类阅读山水、边塞、田园、古风等,以及中外现代诗、抒情哲理诗。蕴藏在诗歌感情之下的那颗诗人的心脏,才是学生走近的目标。在饱含感情的朗诵中,在无限向往的追述中,触摸诗人感情,陶冶思想,升华人格。诗人的个性情操,伟大的家国情怀,都化做学生的精神食粮和美的情趣。

四、理性引导,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理趣

理趣本指表现哲理的诗歌要写出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情趣,也指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因为文章的深刻蕴意往往云遮雾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睁开一双慧眼,勇于创新。

还是在《走进诗歌的怀抱》这个梳理探究学习中,我们努力探究,找出诗歌的理趣,学生找出一系列诗句, 如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在以后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围绕佳句、篇章结构、构思、情感、不同文章的异同等方面予以探究,以独立或合作研究,以便探究发现文本中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理”,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

五、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责任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8篇

一、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和梳理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应用与感知能力,因此,对语言进行积累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课本中文章的难度也在加大,很多文章都出自名家大师,这些文章中有大量的经典和值得推敲的语句,对这些语言的积累对于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对优质语言进行模仿也能很好地提升写作水平。此外,对于语言材料的梳理也是很有必要的,对积累起来的素材如果没有有效的整理,在混乱中积累的内容很难真正发挥其价值。

积累语言应当首先从教材入手,教材中有大量优质的语言素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语言十分优美,《沁园春·雪》()的语言磅礴大气,《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的语言清新隽永……教材中有不胜枚举的优质文章,这些文章中的语言素材都值得学生反复推敲、积累。此外,学生也可以尝试接触课外读物,让自己的语言素材更充实。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水平及思辨能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好的课外书籍。选择的书籍应该易于学生接受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鲁宾孙漂流记》就是不错的选择,小说充满奇幻色彩,正好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书中也充满了精彩的描写,大量的语言素材可以被学生吸收利用。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学生需要对现有的语言材料进行有效的梳理,例如,自己所熟知的语言素材中哪些是古典诗词部分、哪些是白话文、哪些是现代文学作品,按年代分类是很有效的梳理方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就语言材料的风格及类型进行分类,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二、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

语文知识看似一个大而笼统的概念,其实主要指和语文学科有关的知识,主要涵盖语音和文字、词语意义、词句篇章结构规律、根据情境组织语言恰当地表达的规律、作品的体裁格式等。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就像是建造一所语文知识的房子,首先搭建它的大体框架,再不断往其中填充物质。

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可以首先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中国文学史上从古到今的优秀作品:从最初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年代遗留下来的大量文化产物,例如课本中出现的《孟子》二章中的《鱼我所欲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古代先贤留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之后的唐诗宋词,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登飞来峰》(王安石)、《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等),有太多的优秀作品可以让学生欣赏积累;在近现代作品中也有很多佳作,多读多背并且用心去体会,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积累和梳理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领悟和运用能力必能得到提升。

三、对生活的积累和梳理

生活中蕴藏了最真实、最能够触动人心的素材,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应当逐渐培养他们对于生活的领悟与感知能力,这首先要从加深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开始。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9篇

古典时期是对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广义称谓。古代世界精神文化的楷模当属古希腊,古希腊人崇尚理性主义,肯定人的力量,赞美人类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创造物。希腊的雨量很少,夏季河流经常干涸,缺水导致物产不太丰富,粮食缺乏,因为这个缘故古希腊人的生活极为简易和朴素。表现在发式上,古希腊人的头发流露出自然、流畅、简洁、精炼的风格。当时男子最普遍的发式是头发短而卷曲,并用一根带子将头发束住,束发的带子成为日后头箍的雏形。妇女则喜欢把长发盘成髻,她们用骨制的朴素发针,也用螺旋形的金线作为装饰。花冠也是她们喜爱的一种头饰,用紫罗兰和桃金娘做成的花环是古希腊妇女常佩戴的。古希腊人崇尚金发,他们也常染发、戴假发。

古希腊的鼎盛之光黯然失色后,古罗马取而代之,但古罗马文化在各方面却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古罗马人的服饰、发型与古希腊人极为相似,身着长袍的古罗马男子亦留着短短的卷发。女式的基本发型是头发从中间分开。在后颈上挽一个发髻。但公元前1世纪前后罗古马从海外掠来大量财富,这时的发式从崇尚自然质朴转向华丽奢侈。男子对头发、胡须的修饰也很讲究,大街口多设有理发店。全盛时期的古罗马贵妇每天在修饰头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使用经过专门训练的女奴隶,每日梳出来的花样不计其数。著名的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爱经》一书中对发式的心得和技巧的记载,使之成为现存的最早的关于发式的典籍。

处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和近代之间的“黑暗中世纪”,在基督教道德原理的支配下不许讲究发型。早期基督教的长老们厌恶女性妆饰,反对把头发染成黄色或像火一样的颜色。公元692年的宗教会议上还做出了对于卷发者、染发者及使用假发者开除出教的决议。严格的禁欲主义甚至认定女子的长发会引发人们邪恶的。由于基督教教规的束缚,中世纪的男女都戴头巾,将头发遮住。

摆脱中世纪的黑暗沉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让人重新认识自己,对自然和人的个性相当重视。这一时期自由精神表现在发式上是对金发的崇敬得到了・恢复,当时的女性对金发的酷爱近乎极端。16世纪时。意大利的费伦佐拉在《论妇女美丽》一书中认为金黄色是头发中最美丽的一种颜色,这种颜色在我们看来是一种近于棕色的淡黄色。英国诗人弥尔顿也在其诗作《失乐园》中将夏娃的头发描绘成了金色。在意大利,男子的头发多为中长或齐肩长,前额留有刘海儿。由于教会统治的松懈,这一时期的女性公然打扮自己,像但丁在《神曲》中所描写的那种不愿意装扮自己的女性是很少见的。大多数女性的发式为卷发垂耳,当时的人们喜欢在头上所束缎带的正前方挂一颗珍珠。由于这一时期人们在装饰方面对珍珠偏爱有加,因此这一时期也被誉为“珍珠时期”。

17世纪至18世纪

17世纪流行“巴洛克”风,“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作为形容词,此词有“俗丽凌乱”之意,“巴洛克”风格实际上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恶化现象,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表现出过度的想象,故作庄严和狂妄的热闹情调,失去了真正的实事求是的手法。这种风格最早体现在意大利的建筑上,17世纪中叶推移到了法国,达到顶点。17世纪法国的路易十三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国势达到了顶峰,国力的强盛推动了衣饰向浮华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法国发式的巴洛克风格表现为重装饰,多用曲线,形状复杂迂回,使用夸张的纹样形式而不管纹样的功能。路易十三时代的女士外出时不戴任何头饰,路易十三的奥地利妻子安娜给法国带来一种新发式:前额饰一条流苏,两侧的头发剪得很短,耳朵上方的头发做成小发鬈,其余的头发在脑后挽成发髻。这一时期男子流行一种叫做“同心锁”的发型,又称垂式发辫:一侧的头发编成辫子,或做成发鬈和发串,披在肩上,末端用饰有玫瑰花的线带或丝线扎住。男子还有一种波浪形的头发,与大毡帽相配,头发长及双肩,导致了戴假发的风尚。到了路易十四时代,披肩的假卷发变得越来越豪华。这一时期女性发式流行“尼龙发型”,两边剪得很短,卷发垂肩,常用发央固定前额上的短卷发,头顶上的头发梳向脑后挽成一发髻。由于国王对朋友丰唐夫人的高髻大为赞赏,宫中还吹起“丰唐热”之风。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此艺术风格,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的艺术而兴起的,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洛可可艺术在女士发式上的体现便是高髻的流行,18世纪中叶,发型还比较简便,贴在头上的头发从前额梳向头顶,在后脑上束起来,但自1760年起,头发逐渐增高,额前高高梳起的头发,垫上羊毛垫,再往头发上抹上润发油和香粉,把头发编成小圈和小球。-高髻的流行促使结发师们在发型设计和创造上争相斗奇,各种各样的发型被赋予各种有趣的名称,流行于法国的就有“世界地图”、“十二宫”、“爱的摇篮”等。结发师们还制作出了些能反映时代形势的发型,1778年法国在海战中打败了英国,法国妇女的头上马上就出现了战船式样的发型,并以战船之名来对发式加以命名。

对于高髻这种经过精心设计梳理的复杂发型,梳好后,至少要保持3到4周。头发因长时间的不梳理而变得不洁,久而久之,虱子开始在头上的“金字塔”里互相追逐,好在那时社会各阶层对卫生都不重视。对于这种华丽而肮脏的头发,西欧的天才还发明了一种安上象牙钩的棒用来搔痒。这一时期的男子个个头戴假发,扑上香粉,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此风犹存。

18世纪后半叶,欧洲世界的政治历史发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随着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第三等级的日益壮大,对服饰的要求走向简朴化。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无情地"摧毁了上层阶级的种种特权,一切华丽的风气皆消失了,几乎无人敢在公共场合展示优雅的服饰,人们把服饰的朴素看作“爱国派”的标志。这时期的男子多将脑后的头发编成很短的发辫,用细丝带扎起来,假发仍继续为人们使用。罗伯斯庇尔执政期间还戴着扑粉的假发,拿破仑也是在远征意大利后才摆脱这个恶俗的。这一时期的女性发式以朴素见长,梳低髻,或将头发中间分开,在头部两侧较低处做成蓬松的卷发,后边的头发梳成发髻或长卷发。当时还流行一种不加梳理的乱发,短短的头发稍加挽卷盘在头上,余发任其自然垂下。

19世纪至21世纪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敬仰自然,反对崇拜理性,对形式主义蔑视,这一时期的发型表现出多样化的风格。浪漫主义促使发型回归自然朴素,自18世纪的最后几年一直到拿破仑执政的第一帝国时期,法国m"推崇古希腊罗马的古典风格,法国的时尚家们再次回头注视那个久远的年代。法国的妇女再次接受了将背后的头发绾成发髻并用发网罩 住的古典发式。用这种发式,要把头发像古希腊罗马妇女那样梳成辫子或把头发卷成波浪形,再用“古式油”使头发光滑。古典发式之后,当时的纨绔子弟也改变了长卷发,推崇粗浓蓬松的“布鲁托”式和类似折角的“狗耳”式短发。王政复辟时期,男子的头发都剪成了中等长度,把直发卷成小卷。女子则把头发从耳朵上方梳起,将脑后的头发梳高,鬃角边的头发理成蓬松的发卷。

19世纪70年代,妇女们将头发梳往后脑勺,露出脸部和耳朵,发端扎成发髻,卷发或环形发辫垂在肩上。发辫往往梳得特别松,有时还用垫箍,额头上或梳刘海儿或佩饰带。到了19世纪80年代,发式变得更为简单,头发扎在脑后,有时卷成低低的发髻,前额的头发常常剪短,在额前卷成一个小团卷。1890到1900年之间,以前理发业追求的油亮效果被人们抛弃,这样一来,细卷发使颈部显得柔软。20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忙碌的工作,闲暇时间大为减少,这时要求一种简单、易梳理、易成形的发式。许多时髦女性甚至剪去了长发,她们认为与发髻相比短发更具时代气息。从结发转向短发,这是一个重大转折。

与以往的时代相比,20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受战争和经济危机重创,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变化无常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发型不仅只作为装饰手段,也是人们思想、情绪变化的外在体现,因而发型更加个性化、功能化。

20世纪初的 十年间,短发之风几乎吹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短发式样。1914~1918年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向社会,她们受训担任护士或军队中的其他工作,她们对自身修饰的要求变得简单,讲求功能,简洁洗练是这一时期女子发式的普遍特点。妇女更多地外出就业,参加社会工作,也需要轻松和随意的发型。

同20年代相比,30年代头发留得长了一些,遮住耳朵。由于电烫技术的改良和推广这一时期流行一种在发梢处略加卷烫的较为松散的发式,到了30年代末,这种发式演变为“长波式”,齐肩的头发烫出长而大的波浪,这种波浪发一直到今天还是女子的主流发型。到了4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成了战场,战争又一次使发型变得简单,有的妇女甚至只用头巾把头发束住。三四十年代男士的头发一般都很短,向后梳理整齐,或在额头上方吹出一点小波纹,年轻人喜欢不用发油,让头发显得自然随意。

50年代是经济发展、生活安定的年代。妇女发式无论长短都很流行,短发经过理发师依据头发的生长状态削剪,留长发的年轻女孩爱用缎带把头发在后脑束成束,任其自然垂下,这种“马尾式”是50年代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人们对明星发型的喜爱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的发型曾风靡全世界,一时间,许多妇女竞相来到理发店要求修剪与她同样的发式。

60年代因其动荡成为20世纪最具特色的年代。1960年左右,妇女的高发髻受到崇尚,时髦的女子将头发从额前往后梳,在脑后盘成高耸的发髻或复杂的发卷。随着摇滚乐的兴盛,摇滚歌手因其具有反叛气质而成了公众偶像。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作为摇滚乐的先驱者,头发在前额烫成波纹,再抹上大量的头油和发蜡,梳向耳后,鬓角留得很长,这种发型成了当时青年人尤其是蓝领阶层的时髦打扮。1964年后,甲壳虫乐队的以圆圆的刘海儿式样为特点的学生头也曾在英国和美国青年男子中掀起一股模仿的热潮。1963年以后,妇女运动的发展促使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无性别趋向”运动,妇女们的头发越剪越短,和男孩子差不多。

70年代开始妇女们摒弃梳理费事的发型,当时主要流行的发式是把头发逐层削剪,依据头型略略堆起,再吹出一些波纹,梳向颈后。男子对发型的讲究在70年代达到顶峰,70年代前半期男子流行长发,后来连从事比较保守职业的男子也留起了长发。70年代末,在一些较下层的青年中“朋克”风格流行,头发理得极短,有时甚至几乎把头发剃光,仅在头的一侧或正中间留出一束,由前向后梳,用发胶使头发根根直立,像鸡冠一样:或在前额的两鬓保留一撮,还常把头发染成红、蓝、黑、绿等不同颜色。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10篇

一、从宏观上梳理历史知识的线索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提要钩玄”在历史复习中,就是从阶段、国别、专题等宏观角度编织科学的知识网络,以求透彻理解。同学们首先应该明确所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线索,以此为依托开展学习和复习,我们才有可能用整体的眼光看待历史,做到融会贯通地运用历史知识,全面分析历史问题。

1.梳理教材的主线索,掌握各模块知识之间的关联。

历史教材具有连贯性,每册之间更具有紧密的联系。以新编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为例,内容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三个模块的主线索分别是政治文明发展史、经济发展史、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从单元的编排来看,以三个模块的第一单元为例,分别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可见,三个模块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对“中国古代”这一历史时期进行分析,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应该把三个模块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历史知识。

2.梳理中外大事件,掌握时间线索。

就当前的高中历史教材而言,可以划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从中国史的角度来看,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变革和影响的事件有:大禹建立夏朝、秦始皇统一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9年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世界史角度来看,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罗马法的完成、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两次工业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等。这些事件及相应的影响都是历史复习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对此类重大事件的梳理,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

时间线索是历史复习的关键。过去的历史教材是以通史形式出现的,本身具有明确的时间线索,而新教材按照专题形式编著,给同学们把握时问线索增加了难度,这就更需要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梳理。如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到《解放战争》,这四课内容丰富,讲述了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时期的历史。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基本事件和相关史料,但跳跃性较大,难以准确地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理清楚。我们可围绕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按时间发展顺序将重要事件列出,整理出清晰的线索: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二大――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国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果同学们能把握好时间线索,对之后相关内容的复习会有很大帮助,而且能记忆深刻,不易混淆。

3.以哲学原理、客观规律为线索,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的发展有一定规律,知识点之间存在一些必然联系,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原理。以必修2《古代的经济政策》为例,“土地制度的演变”部分讲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在此过程中,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层经济实力壮大,要求建立体现自身利益的政治制度,随之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这部分内容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学们要学会在史实中理解原理,并学会利用原理分析其他史料,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都能体现这一原理。以哲学原理为线索,能有效掌握一类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中体现的哲学原理还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主次矛盾演变的关系等。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归纳一类事件的相关规律,以形成体系化的知识。比如,在教材中出现很多中外重大的社会改革如商鞅变法、梭伦改革等,我们可以从改革成败的因素、对改革的评价、改革的启示等几方面找到共性.,提炼有关重要社会改革的客观规律,并以此为线索构建历次改革的主要知识框架,提高运用规律分析各类改革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从微观上梳理历史知识的线索

若把历史知识比作一颗大树,那么宏观上把握的知识线索就是树干,微观上的知识脉络就是枝叶,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使其枝繁叶茂。因此,在宏观把握历史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充实基础知识,才能活化内在联系。而这些看似零散的基础知识本身也是有线索可寻的。

1.利用引言及课文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单元线索。

高中历史教材分为若干个单元,每单元课文之间都有紧密联系,往往是同属一个专题,或是在一个时期发生的,每课之间有着某种承接关系。因此,要复习一个单元的知识,必须理清单元的主线索,我们可以借助每单元开头的引言。引言的内容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概括,叙述了单元设置的目的、单元内课文之间的联系。在开始新单元学习前,同学们可以阅读并分析引言内容,从而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认识。如必修1第一单元的引言,讲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从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到封建社会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汉魏、隋唐、宋元,皇权与相权此消彼长,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引言是对本单元内容的高度概括,同学们在阅读之后就对单元知识一目了然,同时明确了这一单元是围绕“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这条主线索展开的,有利于我们联系地看待单元知识,提高综合理解的能力。

把握单元线索除了运用引言,还应寻找单元内几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较为典型的。这一单元的四课内容,讲述了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之间长达500年的西方历史,其引言内容却十分简要。要梳理这一单元的知识线索,必须从课文内容出发,找到之间的关联。该单元讲述了西方四个不同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都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进行的,相互之间密不可分,有着承接关系,并且其共同影响是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分析课文间的联系,梳理单元线索,同学们可以比较容易系统掌握每一单元的知识。

2.分析课文子目间的关系,梳理每课线索

课文是组成教材的基本单位,每课内容都有一个主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否理清线索、把握主题,将直接影响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新课标教材每课内容大多分为三个子目,揭示子目之间、课题与子目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把握课文的主线。子目之间的关系是多样的,如必修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三个子目分别为“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伟大的开端”,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课文以俄国十月革命为线索,通过三个子目分别分析了革命爆发的背景、革命的过程和革命的影响。再如《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个子目分别为“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三者之间则是并列关系,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三大重要的政治制度。可见,把握课文子目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复习的连贯性和知识的体系化,以便根据线索快速、有效地掌握每课内容。

3.归纳类比知识,创造新线索。

在历史发展中常会出现许多相似的现象,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创造新线索把它们串连起来,即把类似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既有利于比较鉴别,又便于记忆和掌握。比如,复习到清朝的“文字狱”,我们可以联想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东林党案”等,这些都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文化专制的产物。再如,关于土地赋税制度的演进,可以把西周的“井田制”,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战国的商鞅变法,隋唐的“均田制”,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新中国的、三大改造时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系在一起。这些制度都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演变的,也从侧面反应了我国从古至今社会发展的历程。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11篇

1993年,谭传华依靠30万元贷款和仅有的一支左手,从手工作坊起家创建了小木梳谭木匠,如今谭木匠已经成为木制品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品牌,在全国拥有900余家连锁店,遍及31个省、自治区及300多个城市,并把店开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以及港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仅2009年上半年,谭木匠的营业额就高达6521万人民币,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制梳业第一品牌。

一个残疾人、一把小木梳“梳子大王”谭传华如何在小产品里做出了大文章?这是一个令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

纵观谭木匠的发展历程,其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用千姿百态的小木梳传递出中国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清新、独特的品牌识别系统为其品牌文化的形成立下汗马功劳。

梳子,是我们生活中长期使用的小物品,然而小东西在身边呆久了,就会滋生情感。民谣里有“文拜侯,武拜相,黄杨木梳尽了头”的说法,在爱情故事里,一头秀发、一个发簪、一把檀木梳,更能承载起一片深深的情意。然而,近年来国内梳子市场上的一些小品牌,大都产品式样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品位,高端市场更是一片空白,谭木匠正是抓住了这个难逢的市场良机,适时而出,以清新、独特的品牌识别系统演绎自己的品牌文化,使一把小木梳散发出动人的魅力。

独具特色的理念识别

演绎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突出鲜明的个性,往往能使品牌获得消费者情感上的认同,进而形成品牌的魅力和价值,谭木匠可以说是深谙此道。

中国人使用木梳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梳子能够体现主人的品位和气质,承载人们对梳理愁绪的联想。然而工业文明导致大批塑料梳子的生产和使用,使梳子沦为一种没有底蕴和技术含量的低廉日用品。近年来,随着保健、防静电等功能要求的提出,木梳和牛角梳逐渐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对象,然而国内大多厂家生产的木梳、牛羊角梳工艺落后,制作粗糙,高端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谭木匠抓住顾客的潜在需求,以独特的文化品位和高品质的木梳塑造品牌形象,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蓝海”。

谭木匠依靠传统木梳行业的底蕴,提炼出“我善治木”、“好木沉香”的理念,把中国古典文化和人性情感注入到了产品中。具有古典气息的谭木匠品牌、古朴的购物环境、造型精致独特的小梳、精心设计的包装袋、“用情梳心、真爱相随”为主题的七夕节促销活动、“感恩”为主题展开的征文活动这些无不散发着谭木匠的传统文化气息。谭木匠把木梳的效用重心由顺发功能转向文化和情感,将小木梳的艺术性、工艺性、观赏性、收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使小木梳从日常用品提升为寄托情感的艺术品。对于谭木匠的核心消费群体女性顾客,谭木匠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时尚相结合,让谭木匠的小梳子、小镜子、小布袋子,成为“小资”女性的标志和最爱,给予她们文化上的认同和情感满足。

为了更好演绎品牌文化,谭木匠还采用了“讲故事”的独特方法。在每一个谭木匠专卖店里都工整地装裱了这样一段“家史”:“我的曾祖父是一位知名木匠,小有家业。由于爷爷沾上鸦片和,把整个家业输得一干二净,在万般无奈之下,年轻美貌的奶奶只好求保长将爷爷抓去当壮丁两年后,爷爷就死在长沙父亲含恨学艺,成了一个好木匠。我一直想当诗人、画家,付出过惨重代价,几近饿死街头,天意不可违,我仍然还是做木匠的命。”这段“家史”也成了谭木匠不花一分钱的广告。

耳目一新的视觉识别

品牌视觉识别在品牌传播时通过图案、造型等向消费者传播品牌的诸多信息,会给消费者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谭木匠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令人耳目一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也很好地诠释了谭木匠的品牌文化内涵。

品牌名称和标识

谭传华曾经想过“先生”、“小姐”、“三峡”等许多品牌名称,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最后才启用“谭木匠”这个品牌名。没想到“谭木匠”这三个普通的字,却把木梳浓厚的乡土情结体现得淋漓尽致,“木匠”是中国传统木工手艺人的称呼,本身就有一股乡土味,“木匠”前冠以“谭”字,符合中国传统商号的取名习惯,就给人一种沧桑厚实的历史感,使许多消费者把这家新开的“小作坊”误认为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同时,檀木在中国民间是吉利的象征物,有避邪驱邪的功用,“谭”与“檀”谐音,正好给人以美好联想。谭木匠的标识设计也别具一格,“谭”用隶书,“木”是几块木板搭成,“匠”则配以木工作坊劳作图,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产品包装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谭木匠在包装上采用分类包装的方法,高档木梳有礼品盒包装,普通木梳的外包装是黑色或篮底白花的中式小布口袋,非常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礼品袋、礼品盒的设计使谭木匠的产品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成为馈赠佳品,给消费者留下了高档的品牌印象。

店面陈列

谭木匠采用品牌特许经营方式,专卖店大都设在城市商业闹市区,店面陈设有统一的风格要求。谭木匠的店面大约10平方米,小小的门面以红檀木色为基础,两端门柱上挂着一副隶书对联“千年木梳,万丝情缘”。店面内悬挂“好木沉香”、“谭木匠”等字样的门楣,温暖的灯光打在亮闪闪的招牌上,于浮光掠影中给人一种原汁原味的古朴感。店内木质展台设计精巧,四壁挂满了各种各式精致小梳,店面虽然不大,却让人仿佛置身于梳子的王国。整个店面传递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很容易就让过路人好奇地驻足观望。顾客走进谭木匠专卖店,感受着这里的气息总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感动于喧嚣城市里这块小天地带给人的那份古老而精致的心情,这种文化和情感认同使许多过路人成为谭木匠的客户,甚至成为回头客。

匠心独具的产品识别

产品是品牌的载体,也是消费者认识品牌的一扇窗口。谭木匠对产品的开发、价格定位以及品质要求都匠心独具,体现了其品牌的文化内涵。

产品开发

谭木匠梳子系列按立意划分有:翠竹、牡丹组成的“花开富贵,竹报平安”、“凤求凰”系列以及“鹊桥仙”系列等,体现传统民族特色,彰显品牌文化底蕴;按用途划分有:普通桃木梳、护发梳、合家欢、婚庆梳以及相关的发夹、镜子、佛珠等木制产品;按材质划分有:各种檀木系列、黄杨木系列、牛角系列等。

谭木匠丰富的产品系列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口味,还体现了谭木匠出色的产品开发和设计水平,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

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与产品形象一样,也能体现品牌的品位。谭木匠的定价策略有两条:一是优质高价。地摊或商店里的普通梳子常常几元钱一把,然而谭木匠的梳子最便宜的是18元一把,通常的黄杨木梳子是38元一把,最贵的梳子超过200元一把。谭木匠的高价位与其专卖店的销售方式、地理位置和店面布置很协调,体现出谭木匠卓尔不凡的品位,也使谭木匠获得了很高的利润空间。二是统一定价。谭木匠所有专卖店的价格都是统一的,一律按照标价出售,从不打折还价,体现了谭木匠产品物有所值,这符合一切高档品牌的营销策略。

产品品质

谭木匠将传统工艺同现代抛光、插齿技术结合起来,每一把木梳都是经过三十六道手工工序精心打磨而成。谭木匠产品用料考究,大多取材于上等的黄杨木、桃木、枣木,通过草染、生染等手工工艺精心打磨,再经蒸、烘、高温加压等特殊工艺处理而成的。比如草木染工艺,利用严格的中药配方,再把这些中药进行压汁,然后把梳子放在里面浸染,这样就制成了谭木匠颇具名气的一款梳子“草木染”。精心制作的谭木匠木梳梳齿圆滑、手感舒适,具有防静电、保健、顺发等基本功能。而且,它将实用和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创造了多样的梳体造型,赋予小木梳艺术魅力。

产品品质的把关严格也是谭木匠的一大特色,谭传华曾经火烧10余万把质量不过关的梳子,一时传为佳话。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12篇

一、小说文体学以往常被纳入小说学

自近代小说学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其具体运用的含义并非一致。宁宗一主编的《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罗书华所著《中国小说学主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等书主要是指古代小说理论。小说学的另一含义是小说研究。谭帆曾对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并指出它大致包括小说文体研究、小说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通而观之,以往小说文体学基本上是被纳入小说学进行研究的,这些研究大致涉及文体类型、小说文体史、小说文本文法等问题。

总体而言,以往人们在小说文体研究上已经起步,且取得了一些成果,只是这些研究常常被纳入小说学框架内进行,显得较为零散肤浅,期待专门而细致的探究。

二、小说文体学的独立及其谱系梳理

中国小说文体有中国本土天然的特点。就拿当下趋热的文体学研究而言,貌似发自西方相关理论传入的驱动,而事实上重视文体,以文体为先早已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大传统。岂不闻我们的先辈就不断地发出诸如文章以体制为先(王应麟《玉海》卷202引倪正父语)、假文以辨体(徐师曾《文体明辨序》)以及文莫先于辨体(章学诚《文史通义》卷5内篇5《古文十弊》)等声音。中国文体理论谱系的梳理自然主要是基于中国传统文体研究的优势。历史地看,刘勰《文心雕龙》已经为我们确立了早期文体学研究的经典研究模式,明代的《文章辨体》、《文体明辨》、《文章辨体汇选》等又大体勾勒出传统文体的研究范围。况且,我们先辈所谓的文体并非仅指文学体裁,而是兼指体貌、体式,几乎囊括文类、风格、形式以及体性、章法与文法等多重内涵,且带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印记,本土特性较为鲜明。以故,我们的文体研究应该带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早在西学开始不断渗入的光绪二十七年(1901),文体学家王兆芳即在《遗曲园先生书》中与国学大家俞樾谈到写其《文体通释》的设想时就说过:今者西术与我学争,我若固守专家之师承,而儒道反不振。兆芳以为学通天地人而考道于古圣贤,譣道于事物,祖述不摇,引申不已。使我儒道之大,足以抵西术之长,而西术之长不足以抗我儒道之大。若是亦善守师承者乎。认为通过祖述和引申传统学术足可实现文体学研究的师承与创新。不言而喻,而今把小说文体研究作为本土文体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自然肩负着文化回归的使命。①当然,我们提出小说文体学研究要回归或基于本土本体,并非意味着简单地拒绝外来文化。在实际操作上,我们还是既要以西方理论为镜照,注重与西方小说文体谱系进行比较,又要自主地探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深入探讨中国小说谱系的特质。需要指出的是,而今中国小说文体学研究不仅应该拥有自主性和独立性,而且要系统化、理论化,即注重谱系梳理。

中国小说文体学研究若要更有前途,就必须既注重本土化和本体化,又要着力于谱系梳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三、《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之谱系梳理

梳理中国传统小说谱系应该从何处入手呢?曰:主要从文体认知与文本考释入手。考释,顾名思义,即考证与阐释,兼取两种传统治学方法。小说文体之名是对小说认知观念的命名,文法之名是对小说文本审美感性的命名,二者的具体表现即为小说文体文法术语。布尔迪厄说:命名一个事物,也就意味着赋予了这事物存在的权力。小说术语考释就是要从根本上挖掘小说本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当下,谭帆挂帅的团队以梳理中国小说文体谱系相号召,其阶段性成果《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颇具造诣。

《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是海内外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整理和研究小说文体术语的论著,将对中国小说文体研究、中国小说史研究和小说理论批评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也可为当今的文艺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当然,这部论著还只是这项宏大工程的一部分或初始阶段。我们期待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小说文体发展史以还原古人对小说文体的认识为出发点的后续研究早日顺利问世。

四、中国小说文体谱系研究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13篇

翟传鹏(1983-),男,山东鱼台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邮电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西安,710121。从汉字管窥我国古代身体装饰文化王娅维, 翟传鹏摘要:身体装饰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客观地记录了这一现象,从“笄”、“梳”到“珥”、“”,从“钗”、“钏”到“佩”、“帏”等汉字,都昭示着古代身体装饰文化的鲜活存在,通过对这些汉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饰品从竹、木到骨、石、玉再到金属之发展过程,推断其从实用到纯粹追求美观之演化轨迹。

关键词:汉字;装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H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1-0093-04中国的装饰文化源远流长,原始先民就已使用物品装饰自己的身体。山顶洞遗址出土的穿孔兽牙、海钳壳、小石珠,半坡、大汶口等遗址出土的骨管、耳坠、发笄等,都是原始人的装饰品。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古代身体装饰的物证,而记录汉语、承载中华文明的汉字,也为我们认识古代文化提供了一把钥匙。诚如黄德宽所言:“汉字自身实际上积淀着中国文化的深幽奥秘,并在客观上充当着文化传统的生动提示和指向。”[1]因而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形音义所携带的信息窥见中华文化的一斑”[2]。本文就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管窥我国古代的身体装饰文化,从而进一步揭示汉字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一、头部装饰

头部装饰是古人身体装饰中最炫目的部分,主要表现为装点头发和佩戴饰品。以头戴物品为装饰,汉字中留有显明的印迹,甲骨文“羌”作“”、“”、“”、“”,像人戴羊角之形,于省吾云:“原始社会早期,人们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皮戴角,装扮成野兽的样子,以便接近于野兽而射击之。后来戴角普及为一般人的装饰,以表示美观。”[3]羌字甲骨文形体就展现了头戴羊角装饰自身的习俗。

在古人眼里,头发是一等一重要的东西,“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因而对头发的打理、美化必不可少,《梁传》云:“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4]《史记・西南夷列传》云:“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榆,名为、昆明,皆编发。”[5]中原先民对头发的装束,则是总发戴冠。

范晔云:“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6]古人从鸟兽的冠角受到启发,发明了冠。《说文》:“冠,也。所以发,弁冕之总名也。”小篆“”,“从字形上看,冠从冖,冖象用巾盖物;从元,元即首,以巾盖头,即冠的功用。字还从寸,《说文解字》而部说:‘诸法度字从寸’,即从寸的字都与法度有关。”[7]“冠”字字形不仅表明了冠的功能,而且包蕴着古代的礼制文化。根据《周礼》的记载,冠、冕、弁因使用对象、使用场合不同而不同,戴法亦有严格的规定,即所谓的法度,故冠也是名分地位的标志。此外,古人还使用头饰。

笄,《说文》:“簪也。”古人用以固定发髻或弁冕。贾公彦注“主妇宵衣”云:“笄,安发之笄,非冠冕之笄。冠冕之笄,男子有,妇人无;若安发之笄,男子妇人俱有。”[8]古人男女皆长发,以笄固发不限于女性,固定冠冕则仅用于男子。《释名》“笄,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坠也。”指固冠之笄。郑玄注《士冠礼》言:“笄,今之簪。”[9]《说文》收字有“笄”无“簪”,却以“簪”释“笄”,是秦汉以后称“笄”为“簪”,两字皆从竹,盖早期多以竹、木为之,后来才有骨玉金银笄,款式和工艺也随之考究和繁复,本以实用为主的发笄渐渐演变成了美化头发的饰品。《诗经》时代就有对其颂赞的诗句:“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与笄相类的还有“钗”,《说文》:“钗,笄属。”《释名》:“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钗与笄的区别在于双股单股之分,但美发作用则超越了笄,后发展为专门的美发饰品,独为女性所用,故《玉篇》云:“钗,妇人歧笄也。”

今之梳子古已有之,齿稀疏者称“梳”,密集者为“比”,统称“栉”。《说文》:“梳,所以理发也。”“栉,梳、比之总名也。”“比”后来写作“篦”,梳篦除了梳理头发外,亦可作装饰用,《玉篇》:“篦,钗篦也。”苏轼自注“溪女笑时银栉低”曰:“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10]是篦也如笄钗般插于发髻上装点头发。栉、梳从木,篦从竹,其最早也如发笄般以竹木为之,现存上古梳篦虽多为石、骨、玉制品,但“木质梳出现的时间应大大早于骨质梳”[11]。

历代诗词都有对耳饰的赞美,如“有匪君子,充耳莹”;“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等。李渔更有“饰耳之环,愈小愈佳”之佩戴理论的论述。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佩戴耳饰,“珥”、“”等汉字也能说明在耳朵上坠挂饰品这一身体装饰方式的存在。

珥,《说文》:“也,从玉、耳,耳亦声。”是“珥”为形声兼会意字,“玉”旁表示其类属,“耳”除了标注音读外,也标识了由“玉”、“耳”构成的新字“珥”的意义,即言其玉为耳上饰。《玉篇》释之为“珠在耳”,知其为古代的珠玉耳饰,《史记・李斯列传》:“宛珠之簪,傅玑之珥”是也。从字形上看,“珥”无疑是最能说明古代耳饰文化的汉字了。

甲骨文“”及其异体“”、“”、“”等,隶定为“”,郭沫若认为:“疑(珥)之古字,象耳有充耳之形。”[12]李学勤以殷晚期乙卯尊上的“琅九”,与《殷契萃编》中的“九”相比较,认为“‘九’或‘琅九’,就是九件玉珥。”[13]郭李二人都释之为“珥”。《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编者认为“是用丝线加以连缀再穿于耳垂的小孔中,字省去丝线下所缀之玉珥,只存丝形。”[14]认同将其释为“珥”。唐际齐认为字中的“纟”形,是造字时所强调的耳下垂挂的圆形或菱形垂珠,“”字本义应该特指当时众多耳饰中的一种,此耳饰类似垂珠之形。[15]故甲文“”亦是表称耳饰的汉字。

,《说文》:“以玉充耳也。”从古文献的记载看,有两种戴法,一是塞于耳,《诗・君子偕老》:“玉之也,象之也。”《毛传》曰:“,塞耳也。”[16]二是系于冕而垂悬于耳旁,《释名》:“,镇也,悬当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左传》:“以币锦二两,缚一如,适齐师。”孔颖达疏:“礼以一条五采横冕上,两头下垂,系黄绵,绵下又悬玉为以塞耳。”[17]无论哪种戴法,客观上都对耳朵起到了装饰作用,后成为耳饰之专称,故倪注庾信“小鬟宜粟,圆腰连织成”句云:“,耳饰也。”[18]

从《说文》的解释可以确定为耳饰的有“珥”、“”二字,“”义本非耳饰,后来也成了耳饰的专名,《释名》:“穿耳施珠曰。”《广韵》:“,耳珠。”这几个表示耳饰的字均为形声字,说明珥、、等耳饰多以玉为之,但并非皆玉,《毛传》“天子玉,诸侯以石”[19]即是明证。

脖子上佩戴饰品也是头部装饰的一大亮点。,《说文》:“颈饰也。”《正字通》:“联小贝为颈饰也。”“”所指的事物是由一个一个的贝壳依次连接而成,说明最早的颈饰是以联缀小件物品而成的串饰。考古发现古人多用海贝、螺介、牙齿、石头、玉等穿孔连串以饰颈,与“”字字形反映的信息相合。

二、面部妆饰

涂脂抹粉这一修饰容颜之法,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螓首蛾眉”、“长眉横玉脸”诗句对眉妆的描绘,“丹唇外朗,皓齿内鲜”对红唇的刻画,“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提到了白粉、红粉。而“粉”、“”、“黛”、“脂”等汉字也积淀了古人画眉、涂唇、著粉的身影。

粉,《说文》:“傅面者也。”《释名》:“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古傅面所用化妆粉以米粉研制而成,具体制法《齐民要术》有记载。由米粉制成的妆粉,为白色,故先秦文献多有“粉白黛黑”之称。“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之铅粉,“美人既醉,朱颜配些”之红粉,都是米粉之后才出现的。

,《说文》:“,画眉也。从黑朕声。”许慎归其入黑部,说明“”也为黑色,《集韵》:“,黑色。”眉毛本来就为黑色,古人修饰眉毛一般遵循其本来样子来加工,所画眉色也以黑色为主,因而贾谊《劝学篇》言:“傅白黑”。

黛,《说文》无“黛”字,《玉篇》:“黛,同。”《集韵》:“,黛,或从代。”《正字通》:“,黛本字。”是“”、“黛”异体而音义无别,“代”为替换、替代之意,由此可知,古人饰眉,有清理掉原来的眉毛,以黛色重新画出喜欢的眉形之法。《释名》曰:“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庾信《镜赋》:“鬓齐故略,眉平犹剃”描绘的就是这种饰眉之法。

脂,《说文》:“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本指有角动物的油脂,后泛指油脂、油膏,《玉篇》:“脂膏也。”《诗・硕人》“肤如凝脂”是说皮肤如凝结的油脂般光滑、细腻、洁白。正由于脂有光滑滋润之效,古人便用来傅面,《释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涂面之脂能使肌肤如砥石般柔滑。也就是《淮南子・修务训》:“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所述之“脂”也。

宋玉《神女赋》“丹唇外朗”赞赏女性的嘴唇就像丹砂一样红润、鲜明,提到了当时施朱唇的行为。古人修饰红唇所用的东西也是脂,《释名》:“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唇脂和面脂统称为胭脂,亦作“脂”,又称“燕脂”、“焉支”或“燕支”,由于面脂和唇脂多加朱砂成红色,多为女性所用,所以称女性的妆容为“红妆”,后亦代称女性。

三、肢体装饰

美化装饰自身,除了精心刻画脸部和头部外,肢体装饰也是不可或缺的。装饰肢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衣服,衣服在遮阳抵寒的同时,又能装点、美化人的外在形象。服饰之外,人们装点肢体的方式当首推佩饰。

佩,《说文》:“大带佩也。”金文作“”、“”等,“金文的佩字,作腰带之下佩带下垂的巾形,旁边的人形表示佩带在人身上。”[20]由此知佩指系在衣带上的物品,而衣带上可佩的东西很多,《礼记》提到纷、刀、砺、金燧、等。由于古人尚玉,“以玉比德”观念深入人心,“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古之君子必佩玉”,因而“佩”渐专指系于衣带上的玉质装饰物。

,《玉篇》:“,佩玉也,本作佩,或从玉。”《正名要录》:“佩,正。,相承用作玉佩字。”《经籍诂》:“佩,俗作。”字书多以“”为“佩”的俗体,专指佩玉,《墨子》:“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即作“”。古佩由多块玉组成,而组成“佩”的珩、璜、琚、、琼、琚等都从玉,受字形类化规律的影响,便产生了从玉之“”,这进一步说明了古人尚玉和以玉为饰的习俗。

系挂佩玉的衣带是古代服饰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用以束紧衣服,也可悬挂日用品和饰品,是古人肢体装饰的纽带。置于衣带前面连接处的带钩常常做工精美,图案丰富,款式多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系于衣带悬于腰际的饰品,除玉佩外,香囊也比较常见。

帏,《离骚》:“椒专佞以慢兮,又欲充夫佩帏。”王逸注:“帏,盛香之囊。”[21]香囊,也称荷包、香袋,亦为古人随身佩戴的装饰物。帏字从巾,说明多用绸缎布料缝制而成,内装芳香的中草药,因而屈原曰“纫秋兰以为佩”。

《诗・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芄兰之叶,童子佩。”又为我们记录了古代的两种佩饰:和。

,《说文》“,佩角,锐端可以解结。”以“”为解结的器具,字从角,许慎以为其仿照动物角而来。毛亨注此句曰:“,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22]臧振、潘守永《中国古玉文化》指出,在周代就已经由成人之佩演变为儿童的佩饰,并认为其源头为野兽的犬齿,云:“古人手握獠牙或佩带獠牙,有显示威武、辟邪的作用,或有更深层次的形而上的含义。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流行,以玉制成獠牙,随身携带,称之为。”[23]沈从文也有关于野兽犬牙演化成装饰物的论述:“最初拔取野兽的犬齿可能是猎手的纪念品,随后演化为装饰。青年男子把它佩戴于身,还具勤劳、勇敢与胜利的象征。”[24]

,《说文》:“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本是射箭时引弦的辅助用具,又称为,“冯珧利,封是射”是也,后世也称扳指。毛亨注此句曰:“,也,能射御则佩。”[25]童子佩,表示少年可以习射。传世和出土的,雕刻精美,基本上无法用于射御,而是纯粹的装饰品。

胳膊也是易于触及的装饰部位,其饰物多为环形。钏,《说文》:“臂环也。”慧琳《一切经音义》:“钏者,以金银为环,装饰其手足。”后来称“钏”为“镯”,明陆荣云:“今人名臂环为镯,音浊,盖方言也。”[26]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就有玉石臂环,《说文》中有从玉之“环”,释为“璧也。”《尔雅・饰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古人归玉环为璧属,并没有解释为装饰品,是除了装饰身体之玉环外,亦有礼器等他用之环。到金属臂环出现,只为装饰之用,于是专造从金之“钏”。

今人以佩戴饰品、涂脂抹粉为女性身体装饰的手段和方法,古则无论男女,均可用之。“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的人们无论男女都佩戴一种由成对的猪獠牙制成的‘束发器’或‘牙约发’的发饰。”[27]秦兵马俑士兵头上都结有式样繁复的高耸发式。《史记・佞幸传》:“孝惠时,郎、侍中皆冠,贝带,傅脂粉。”[28]《正字通》云:“钏,古男女同用,今唯女饰用之。”以此知古之男女,均结发用笄,皆涂脂粉妆饰面部,都佩戴饰品以点缀肢体。

由“笄”、“梳”到“钗”、“钏”,由“”到“黛”,由“佩”到“”,一个个汉字都内含着古代身体装饰文化。通过对这些汉字的分析,结合考古发现以及相关的古代文献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古人装饰自身的关注点和修饰概貌,推断古人面部妆饰的原料和方法,推拟饰品的形状、质地和使用情况。因而,我们认为,汉字不仅仅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不仅仅是汉语使用者交流信息的工具,因为她“从本身内容到形式都标志着中国文化的鲜活存在”[29]之特质,所以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认知古代文化的一个极为有效的媒介。

参考文献:

[1][29]黄德宽:《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11、212页。

[2]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3]于省吾:《甲骨文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2页。

[4]《春秋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51页。

[5][28]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73、1141页。

[6]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7页。

[7]何九盈:《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8][9]《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81、950页。

[10]冯应榴:《苏轼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11]刘志成:《文化文字学》,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257页。

[12]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53页。

[13]李学勤:《沣西发现的乙卯尊及其意义》,《文物》1986年第7期。

[14]《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0页。

[15]唐际齐:《释甲骨文》,《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6][19][22][2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4、321、326、345页。

[17]《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13页。

[18]倪:《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3页。

[20]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9页。

[21]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页。

[23]臧振、潘守永:《中国古玉文化》,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106页。

[2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梳理探究;成语教学;文化寻根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36-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强调:“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在探究活动中,用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既是对参与课程实验的学生的目标要求,更是对引领课程实验的教师的目标定位。以教科书必修2《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语文活动为例,既是培养师生双方在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所教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又是引导师生双方合作探究,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果只把教材的“三个小活动”完成,没有去进行“独特视角的梳理探究”,学生除了概念化的感知,不会有新的所得,活动的深层意义就难以显现。

如何使活动显现深层意义?如“成语与民族文化传统、自然环境、语言特点的关系如何体现”、“文化名人余秋雨不提倡使用成语或反对使用成语,该如何看待”、“成语中有歧视妇女的现象存在,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特征”等问题的梳理探究,可能会使师生双方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运用得准确恰当,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达到“梳理探究”的目标,以下方面我认为值得探究。

一定的民族语言,依存于一定的民族社会;一定的民族社会,是同该民族所在的特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的。这样,在一定的民族语言里,有些成语的产生,也就带上了该民族自然环境所独有的山川、交通、气候、物产等方面的特色。

例如“蜀犬吠日”(还有“夜郎自大”)这一成语,在其他民族语言的成语里是不可能有的,因为“蜀中山高雾重,少见日光,每至日出,群犬吠之”(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这样的现象,为蜀地所独有。下列成语也是汉民族语言所独有的:合浦珠还、泾渭分明、中流砥柱、吴牛喘月、黔驴技穷、得陇望蜀、终南捷径、庐山真面、逼上梁山,等等,对没有汉文化修养的民族是无法理解的。

在汉语里,存在着很多同竹相关的成语,例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立竿见影、管窥蠡测、梦笔生花、箭在弦上、节外生枝、筚路蓝缕、滥竽充数、寄人篱下、功亏一篑,等等。

在其他一些民族语言里,是罕有类似现象的。何以如此呢?就在于中国盛产竹子,不仅是南方,秦汉时的北方由于气候比现在温暖,黄河以北的地区也还产竹。这样汉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篾,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鞵,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耶!”(坡《记岭南行》)正是这种情况,在创造成语时,竹便自然而然引起汉人的丰富联想,而那些生活中与竹无甚关系的民族,在他们的语言里,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如此众多同竹有关的成语了。即如“雨后春笋”一词,在英语里,与之相当的是“Like mushrooms”(直译为“宛如蘑菇似的”),在俄语里,与之相当的直译也是“像雨后蘑菇一般”。他们表示的都是同一概念,即形容新事物的蓬勃成长,而其所借以体现的手段是有所不同的。汉语是以“春笋”为喻,英语、俄语是以“蘑菇”为喻,其所以如此,正由于竹这种植物不盛产于英、俄,那么汉人为什么不用“蘑菇”,而用“竹”呢?由于汉人历来都爱好竹,曾将竹与松、梅并喻为“岁寒三友”;而蘑菇一则是它属于蕈类,蕈是高等菌类。而菌常同“霉”相关联,取义有些忌讳;再从汉语构词看属于连绵字,缺乏造词能力;此外“竹”从面子上看远比“蘑菇”体面,这也体现了汉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文化。

一定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基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而有其一定的社会生活状况。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的习俗风尚与。因此,在一定的民族语言里,有些成语也就带有一些特殊色彩。例如:“目不暇接”这个成语就出自《世说新语》一书,在季羡林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中写到,走在德国的大街上“就像走在山阴道上”,这里就是间接引用了“应接不暇”的成语,表达了季羡林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无比热爱。可惜许多小学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忽略了。再如汉语里的“歃血为盟”、“口血未干”,它们的产生又是由于我国古代有这样的一种风俗,即诸侯盟誓时嘴上涂抹动物的鲜血,以示诚意。在没有这样的风俗的其他民族里就没有这样的成语。再如始作俑者、可操左券、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等,都是古代汉人所特有的风俗,没有这类习俗的民族里,也不会产生这样的成语。

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于是,在汉语里便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同佛教有关的成语,如一尘不染、恒河沙数、五体投地、不二法门、不可思议、降龙伏虎、现身说法、味同嚼蜡、佛头着粪、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佛教之外,我国也曾盛行道教,因而汉语的成语也有直接来自道教语言演变而成的,如灵丹妙药、点铁成金、回光返照、万应灵丹等。欧洲各国由于笃信基督教,在他们的语言里也就有不少来自《圣经》,如:A ovenant of salt(不可背弃的盟誓),To gird up one's loins(磨厉以须),To heap coals of fire on(以德报怨)等。一定的民族语言有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活动背景和情节。这样,一定的民族语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成语,都是植根于一定的历史背景的。《伊索寓言》也是欧洲一些民族语言成语的一个源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近代才传入我国,汉语中的成语未曾受到其明显影响。

汉语成语还有汉民族独特的文化渊源,《山海经》、《太平广记》、《方舆胜览》、《列子》、《论语》、《庄子》、《韩非子》、《孟子》、《枕中记》等都是直接生发成语的中国经典文化,教科书中做了突出说明;此外,我国还是一个富于艺术传统的国度,自古以来就将“琴、棋、书、画”并称“四艺”,“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和文物,传之久远,必然会渗入成语中来。例如急管繁弦、弦外之音、胶柱鼓瑟、煮鹤焚琴、紧锣密鼓、举棋不定、棋逢对手、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等等。

我们的祖先,在中医、中药领域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在成语里也有这方面的体现,如痛下针砭、如法炮制、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着手成春等。各个民族对于事物往往有不同的感情,这种情况多和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关,在成语中也有充分的反映。例如“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也用来比喻俊杰;“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鸟,被视作“百鸟之王”,以象征祥瑞;“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之兽,古人以为“圣出则见”,当作吉祥;“龟”虽是实有的爬虫,但因其寿命长,也被视为奇特的灵物,称作“介虫之首”。“龟”和“鹤”并举,用来称颂享有高寿。由于世代相沿,流传久远,人们便将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或取“四灵”以命名指称事物;或据“四灵”以雕塑描摹图像;或借“四灵”以作为夸饰之辞。除了龟字用得较少外,龙、凤在汉语成语中用得很广,例如“龙盘虎踞、龙潭虎穴、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画龙点睛、群龙无首、叶公好龙、凤毛麟角,等等。

在各民族语言的成语里,都有取“狗”的形象为喻的。可是,就汉语与英语的成语而言,由于汉人与英国人对“狗”(dog)有着不同的爱憎之感,反映到成语文化中的感彩就泾渭分明。在汉语成语里,“狗”常被用以譬喻卑劣而丑恶的形象。如:蝇营狗苟、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狼心狗肺、丧家之犬等。而英语里对“dog(狗)”则怀有一种喜爱的心理,并视之为“忠实可靠的朋友”,成语里表现的则为褒扬或怜悯之意。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第15篇

一、结合常州文化资源开展情感体验美术教育的可行性

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她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这里物华天宝、气候温和,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幼儿的发展同样也受到了常州本土文化的强烈影响,作为幼儿教师要认识到本土文化遗产具有固定的价值和效力,并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如何利用我们常州的地域优势、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积淀浓厚的江南文化、良好的人文环境,来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观,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二、利用常州文化资源开展情感体验活动

1.创设富有江南古城特色的环境,萌发幼儿对常州古城文化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把艺术活动的内容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创设有艺术气息的教育环境,这是为幼儿提供感受艺术美和表现艺术美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在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充分挖掘、精心创设了与常州江南古城文化教育有关的幼儿活动室环境。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非常自然地会与环境产生互动,刺激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古城文化的影响。

2.充分利用常州民间艺术资源,开展丰富的情感体验美术活动

常州梳篦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常州民间艺术的一道亮丽风景。常州梳篦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而这种具有常州特色的手绘梳篦作品,本身的创作特点正符合幼儿的美术表现特征,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深入地了解常州古人的生活、劳作习惯、民俗风情等来收集各种梳篦画的创作素材,引导幼儿通过模仿来完成手绘梳篦画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利用人物、脸谱、动物等形象,勾画出一幅幅具有浓郁的常州特色的艺术作品,激发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利用常州美食文化开展情感体验美术活动

常州的美食文化闻名遐迩,常州的特色小吃,幼儿对此都有着比较直观的感受,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特色的美食,来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可以组织捏泥、作画等活动,增进幼儿对常州美食名城的了解,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幼儿主动地收集各种小吃的图片、照片等,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在获得具体形象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各显神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