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财务风险理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财务风险理论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第1篇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三、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弥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

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四、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

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4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新晨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2]朱翠兰:《论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3]刘惠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5期。

[4]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上海会计》2002年第8期。

[5]李心合:《关于财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1期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投资组合;财务风险;防范

虽然说投资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让投资者和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收益与风险总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那么风险就会越大。同时,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中都存在着财务风险,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经济和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在不断发生改变的,这也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管理里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在新的环境里也就意味着会面临新的问题和风险。所以说,企业如果想要得到稳健发展的话,那么就必须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和预警,为企业在新的环境中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奠定良好的基础。

1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1.1投资组合策略

说到投资组合,那就不得不提到马考威茨,马考威茨是首次对投资中出现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准确定义的人。因为他,人们才知道风险和收益是投资理财中不可缺一的两个条件,也是因为他,人们才能解决资产的风险衡量问题,从而使得人们知道在追求较高收益的同时怎样去降低风险。马考威茨提出的投资方差公式说明投资组合的方差并不是组合中各个证券方差的简单线性组合,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相关关系。马考威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如今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投资类型的最优配置决策计算”,也因而被投资者广泛应用。

1.2投资组合风险的防范

虽然说马考威茨组合理论可以计算投资类型的最优配置,但是由于马考威茨模型需要输入证券的期望值收益、方差和两券之间的协方差,可是一旦证券的数量过多时,那么需要输入参数的估计量非常大,但是这些数据都是具有不准确性的、不稳定性,可能这个季度是这样的,下一季度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所以说,马考威茨模型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马考威茨模型主要是被用在资产配置的最优决策上。

1.3动态投资组合

从以上论述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的发展中可以看出,理论界对于投资组合中收益与风险的认识与度量不断加深,但是这些模型对投资组合中遇到的收益和风险性问题都是基于静态或单阶段去考量的,而实际的投资行为是动态和比较长时间,所以说在度量投资收益与风险时,应该根据实际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动态的分析,根据投资不同阶段所发生的变化调整出相应的投资策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投资组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这样一来,可以让投资组合模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方便计算出最佳的投资组合[1]。

2企业风险的概述

2.1企业风险

企业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组织,它的发展结合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也越大,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发展中很有可能出现社会责任风险、财务风险、企业文化风险等[2]。

2.2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因为在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财务风险。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组织,但是主要目标还是经济发展,所以说企业的管理环节中一旦出现了财务风险,那么就有可能让企业偏离了发展目标。

2.3风险防范的着眼点

既然企业的运营存在风险,那么就必须拥有风险管理的风法,而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法受到风险主体和风险客体的影响,由此可将风险管理方法分为三种,也就是:风险避规、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掌握了这些风险防范的方法,才能让企业有效的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3]。

2.4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它是不可避免、不可消除的,比如说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都会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又或者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而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的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是要客观的对待财务风险,探索出一个可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课接受范围内的策略。(2)不确定性。既然企业的财务风险时客观存在的,那么风险的程度就必然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但是又因为这些客观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是具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说财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企业要掌握和分析出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发展目标[4]。

3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

3.1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如今的经济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所以说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话,那么就需要从提高产品质量,而想要提高产品质量就意味着需要不断更新设备、提高员工的素质,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可是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企业想要获得这些资金就免不了筹资,可是筹资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会因此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筹资风险。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比如财务管理的宏观条件复杂多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内部关系混乱等[5]。

3.2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既然知道了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那么就需要制定出相关的风险控制策略。(1)筹资风险控制策略:因为筹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控制筹资风险: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出风险比较低的筹资渠道;在借入资金时一定的要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等,从而选择合理的筹资顺序,将企业的筹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投资风险控制策略:要想制定出投资风险的控制策略,那么一定要做到风险决策分析、分散风险两部分。(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策略:要选择收益较大风险相对低的资金回收方案,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尽量减少赊账行为,对信用状况不好的客户要采取现销方式,避免赊账方式[6]。

3.3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为了建立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进行多角度经营,分散投资风险;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这几方面着手。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目前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还不太熟,很多地方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构建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投资组合理论体系,还需要国人的不断努力。另外,就是在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也要积极努力的探索出合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加有效的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贞吉.企业投资组合理论及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究[J].中国商论,2018(3).

[2]王振堂.企业投资组合理论及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究[J].财会学习,2017(18).

[3]李洁,彭燕,曹晓政.基于投资约束条件的企业年金最优投资组合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7).

[4]陈菊英.浅谈企业投资组合理论及财务风险防范策略[J].中国商论,2016(25).

[5]王振堂.企业投资组合理论及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究[J].财会学习,2017(18).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第3篇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三、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弥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

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四、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4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新晨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2]朱翠兰:《论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3]刘惠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5期。

[4]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上海会计》2002年第8期。

[5]李心合:《关于财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1期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第4篇

一、高度重视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

从民办高校管理实际看,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是随着高校法人地位的确认、自主权的扩大、教育规模的变化而产生的。目前,民办高校从财务管理上主要体现几大类财务风险。一是财务收支失衡风险。民办高校一般情况下不会面临破产,财务状况总体出现失衡,表现为流动资金出现枯竭。这种风险往往是由于学校决策层的失误、对“长远超规模”发展过于注重、定位不准确、目标超前、严重超前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等原因造成的。

二、是基础设施扩建带来的债务风险

民办高校常会利用银行贷款以加快发展,但有时却忽视了以下的潜在问题的存在。缺乏勤俭办学理念,盲目依靠银行贷款来提高办学标准,导致过度举债的现象;也有部分民办高校本身对于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对于还贷和违约等问题带来的后果认识不清,甚至个别民办高校贷款规模远远超出其承受能力。三是资金运作方面的风险。在实践应用中,资金运作往往会受到周边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常这些制约因素带有的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民办高等学校资金运作活动的风险不断增加,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内部管理控制等风险。四是负债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民办高校偿还负债最终都要通过现金流量,一些民办高校往往对负债风险系数考虑欠妥当,只顾追求低成本,过多通过使用流动的资金来贷款,导致负债风险迅速增加,再加上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保证,就自然会导致还款的违约,以致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五是投资风险。在对外投资方面,由于民办高校对外部环境和复杂经济业务的变化缺乏实践经验而导致其管理理论与实际脱轨,对某些新业务不能够及时做出判断,加之缺乏完全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从而导致盲目投资或错误投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隐藏着投资期满本利难以收回的风险。在对内投资中,由于计划、决策、程序、制度等理论与实际脱节而造成投资无效益或重复建设的项目,造成民办高校资金财产的损失浪费,从而形成投资风险。

三、正视民办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外财务预警研究和我国经济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推动下,我国民办高校的财务预警系统得到了许多研究人员和一些社会群体的认同。他们认为,财务预警指标与财务状况密切相关,财务预警系统能有效判断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力。虽然不少学者对财务预警系统的建议屡屡见于各类报刊,建议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防范,然而由于财务预警系统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目前我国的监管部门等尚未对民办高校运用财务预警系统做出相应的规定,加之我国民办高校的一些特有现象,使得民办高校缺乏运用财务预警系统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的主动性。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财务风险意识淡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财政拨款和资金需求的缺口在逐渐扩大,民办高校凭借自身能力筹措资金的压力不断增大,这使得民办高校面临诸如筹集、调度及运用资金等方面的难题。部分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意识非常淡薄,高校领导者不重视甚至忽视财务风险的预测,这往往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所在关键。民办高校决策者的还贷意识较弱、对违约风险认识缺乏等都会无形之中增加财务风险。

二是对于财务预警的理论研究不充分。国家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对部属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在研究中对于研究目的、对象、作用、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对预警界限的划分等一一进行分析,然而对高校如何建立财务预警及如何应用财务预警却停留在探讨和使用国外现有的预警模型上,缺少自主创新精神,不能结合我国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三是财务预警模型不完全符合我国民办高校现状需求。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对财务预警模型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探索阶段,只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是导致模型本身的发展和创新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如果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而仅仅简单借鉴国外研究模型成果,盲目照搬,往往会与我国现有民办高校的师资规模、办学条件、领导水平及财务核算的方法等不相适应,使得高校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不准确,风险必然会上升。

四、健全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预警

财务状况从初始到恶化到扩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有效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在前期就发现指标的变化,便能够对财务风险起到预警作用,再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或化解潜在的财务风险。

一要增加风险意识、提升管理水平。民办高校的决策层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忧患意识。可以通过建立由民办高校的管理层,财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形成风险管理机构。高校的法人代表加强对财务工作监管,落实到位分管领导的责任,明确各基层单位的自身责任,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管理。高校的经济责任制需要得到强化,通过转变筹集资金的自身观念以及提高理财水平,来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对项目预算辅助账加以完善,对预计负债的变动情况予以监控,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或债务的发生;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监督的力度,建立合同审核制度等。

二要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高校提高自身识别防范财务危机的能力可通过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包括对真实财务信息的广泛收集、分析财务指标、评价财务风险、选择与应用预警模型及处理财务风险等内容。民办高校的财务预警体系即实时分析、监控民办高校各项经济活动中的潜在财务风险和财务指标的体系,及时、有效地分析管理对象以达到民办高校有效化解风险的目的。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既能够及时地反映民办高校潜在的财务危机信号,促使民办高校尽早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同时也能帮助民办高校有效规避财务危机、减少不必要的经济纠纷。扩大数据来源,保证数据真实性,增强预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各民办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特点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这样就会大大提升财务预警模型的效用,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和完整财务预警体系。

三要加强对财务预警系统的日常监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学校集中的资金越来越多,投资和筹资等资金活动日趋频繁,对于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民办高校必须予以日常的监控,确保资金的安全。民办高校的主管部门及发放贷款的部门在对高校贷款管理等方面要加大宏观监控力度,当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时,应立即发出预警通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构建合理有效的负债结构,选择出综合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融资组合。

另外,民办高校也应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措施与对策,开源节流,对全面预算管理加以强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努力实现资产管理保值增值,提高办学效益,降低办学成本;形成以内部控制、风险预警为导向的管理审计,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相关的财务风险;充分考虑多方利益,制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综合来说,就要努力控制风险在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以便实现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从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来看,可以发现我国民办高校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意识很薄弱,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也不成熟。面对日益严峻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问题,风险防范机制亟待建立,迫切需要正确地认识风险、及时地防范风险。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财务预警机制,预先测定民办高校的每一项重要经营决策活动可能带来的财务状况变化并加以分析判断。民办高校为了能够让财务危机消灭在起始阶段,就必须加强对预警指标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作者:郁翠红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中学

第二篇: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及管理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识别

(一)筹资风险。

我国高校的筹融资体系很不完善,高校大幅扩招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所导致的诸多问题相继凸现。1999年,高校获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解决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临时资金紧缺问题。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高校对贷款规模、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风险缺乏专业论证,未对贷款合理使用和还贷能力做出系统、有效的规划,更谈不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部分高校贷款远远超过了自身还贷能力。

(二)投资风险。

高校的投资包括改扩建投资,校办企业投资,正常运转中固定资产投资等。由于我国高校普遍缺乏资本运营方面的经验与技能,投资存在普遍的缺点,即立项前决策简单,对项目缺乏论证。很少有高校在基建项目上马前组织专家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很少进行科学评估,最终出现盲目上马、重复购建、采购混乱、闲置浪费等,产生了极大的投资风险。

(三)管理风险。

我国高校财务收支普遍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学生欠费呈增长趋势,不合理开支、重复购置、奢侈消费等现象严重存在,给学校运营带来潜在风险。这与我国高校内控不严、管理弱化、缺乏有效监督直接相关。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特性

(一)客观性。

高校在教育改革带来财务运作自主权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财务风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高校只能采取风险管理办法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幅度,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

(二)普遍性。

现代社会中,每个个体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学校的各种经济活动之中。随着高等教育竞争进一步加剧,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风险。

(三)潜在性。

决策者对资金利用效益如何、举债是否适度、是否存在资金沉淀等重视不足,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普遍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四)破坏性。

只要风险存在,就一定有发生损失的可能。高校财务风险具有比企业财务风险更强的破坏性。万一资金链出现断裂,将会产生极坏的社会效应。

(五)可预测性。

人们可以根据预先知道的各种可能结果,通过概率模型技术,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先评估预测,从而有效应对风险,这是风险管理存在的先决条件。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众多因素诱发高校财务风险,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下面从国家、高校两个方面分析风险的成因。

(一)国家制度的缺陷。

1.法律法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是法人主体,承担一切民事责任。然而,长期以来公立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主要收入来源于国家拨款,缺乏不断增长的资金保障机制,不具备完全偿还能力,又要支付大规模融资的高额利息,这必然带来财务风险。

2.管理体制。高校采用行政单位的管理体制。高校的管理者没有真正把高校作为一个法律主体。高校一旦缺失“独立经济人”地位,其经济行为不会符合经济规律,其经济活动将会导致高校出现财务风险。这也是高校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的根本原因。

3.监管机构。我国目前没有针对高校财务风险的评估标准,有关方面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这是高校财务风险存在的制度因素。

4.人事制度方面。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成为高校财务风险的隐患。机构臃肿、人员庞大、效率低下的现况,加重了高校的财政负担,使本来就紧张的办学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二)高校内部管理不利。

①管理层风险意识不强。高校资金流量一直处在国家预算约束下,致使高校管理层不能有效开展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这是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观因素。②财务风险管理滞后。目前,高校财务人员侧重原始凭证的合法性、记账凭证的合理性、签字手续的完整性,很少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筹资、投资风险高。③内控弱化产生日常管理风险。高校相应的内部管理办法和控制手段不健全,缺乏衔接与综合管理,财务支出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存在很多漏洞,致使高校经常出现一些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的行为,最终导致高校在资金日常管理上存在较大财务风险。

四、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风险防范与管理也要从多个层面同时入手:

(一)国家出台相应政策,高度重视高校财务风险。

国家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有责任对高校财务加强监督管理,以保证高校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例如,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体制,审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审计法规对高校财务安全进行监督检查;银行及银监会等机构加强对高校贷款管理,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高校贷款风险;财政系统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缩小授权支付份额,以求最终实现全部直接支付,同时加强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控。

(二)高校管理层加强风险意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众多因素致使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职能弱化,而体制与制度缺陷是首要的,国家和高校应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从体制上加快创新。虽然我国高校管理层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精英和教学骨干,但是,纯学术人才未必都擅长专业资产管理与运作。因此,高校领导层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整个决策的始终,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影响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

(三)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全程监控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在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立一套科学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和评价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揭示隐形问题,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可以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尽早提供预警信号;对于长期财务预警,可以借助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对有关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发展潜力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识别潜在风险。高校必须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全面反映高校负债状况和财务风险承受能力。一旦预警,财务人员要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加强会计核算和开支控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化解和分散风险。

(四)构建科学分析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高校应根据主管部门、债权人和管理者的不同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科学、可比、适用、可行的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债务风险、融资风险、资产管理风险等。根据分析对象、目的和内容,科学地选用分析方法,注重定量与定性、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等指标相结合,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五)形成风险评估机制,量化主要财务风险。

可以采用最佳猜想定性法(best-guessqualitativeapproach),以及一些详尽的、非常精确的定量方法对贷款融资风险及重大项目投资风险进行评估,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利用工具和专门技术,正确地量化高校的主要财务风险。针对风险评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

(六)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查出潜在财务风险。

高校内审部门对高校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内控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审计测试与评价,及时反馈制度执行结果的信息并提出意见、措施和建议,由注重查错防弊的监督型审计逐步向风险防范、管理促进的管理型审计转变,真正起到内部审计监督检查的作用。

(七)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规避贷款融资风险。

①合理利用银行信贷,控制偿债风险。各高校要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合理分摊教育成本,准确计算项目收益。只有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时,才能给学校带来净收益。因此,在利用贷款融资决策时,一定要深入分析贷款的可行性,根据学校用款进度,确定贷款的额度、时间和还款方式。学校要根据自身现金流量,安排好日常资金使用及归还计划,将偿债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②多渠道筹资,化解贷款风险。可以尝试校企合作、社会资助、融资租赁(包括TOP模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等其他方式筹集资金,降低贷款比重,形成一套适合本校的、具有可行性的组合融资方案,确保高校财务风险可以接受。③多管齐下,降低融资风险。在筹资方式上,要坚持长短期资金结合;做好货币资金需求量预测,尽量采取季节性短期借款,严格控制长期借款规模;做好内部资金调度,不能出现既有长期存单,又有银行贷款的情况;在资金投放方面,按规定程序和方法科学决策,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

(八)健全内控机制,控制资金管理风险。

完善授权审批、财产保护、绩效考评等相关控制手段,在加强事前监督的基础上,同样注重事中控制与事后评价。严格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堵塞财务管理漏洞,减少财产损失的发生,建成责权利相结合,奖罚分明的全方位监控体系。

(九)加强预算管理,尽早识别财务风险。

预算管理贯穿于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执行和财务控制的全过程,是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高校应充分发挥预算管理规划、整合、控制与评价功能,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例如,购置设备时要从价格、质量、性能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年终时对资产购置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考核,通过有效控制预算,杜绝资产购置的随意性,降低资产管理风险。

(十)改革会计制度,适应风险管理要求。

①引入权责发生制,提供绩效评价需要的财务管理信息。财政部2009年8月12日印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称新会计制度)提到:“高等学校会计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这是新会计制度的基本理念之一,从根本上解决了资产价值不实、教育成本失真、绩效评价困难等问题,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提供了法律依据,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使资产利用率分析更有针对性。②增减相关会计科目,修改有关财务报表。原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无法恰当反映经济业务实质的事例屡有发生,新会计制度取消了经营结余、固定基金等科目,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累计折旧、在建工程、预算收入等相关科目;财务报表编制上,也根据新会计制度的理念做了很大修改,这将更加适合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③采用学生学习年度作为会计核算年度,与收入费用发生相匹配。高校的费用发生以学年为循环,而相关的学费收入也是以学年为周期。建议将学生学习年度(如8月1日至次年7月31日)作为会计核算年度。

作者:姚玉彬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财务风险体系构建

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一)指标体系评价法

(1)单变量判定法。

该方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较常被应用,一般是在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其财务占有率和正常运营企业财务占有率比较有差异性。但在企业经营不断复杂化发展,单变量判定法的片面性已经无法满足风险评价的需求,因此在实际评估中通常会结合其他评价法进行评价。

(2)多元性评价法。

该方法是在单变量判定法的基础上慢慢被应用起来的,其原则是变量遵循多元正态分布,通过多个变量来评价主体,更为全面,但过程中需要解决线性的有关问题,相对较为复杂。

(3)综合评价法。

该方法所选用原理是财务占有率的标准数值,一般是选择变量指标的最大数值或最小数值,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按照标准值和变量的规律进行指标数据的评分,最终确定标准评分值和占有率。综合评价法的主观性较强,但长期使用该方法进行评价,其结果会越来越靠近真实数值。

(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实际性和整体性结合。

实际性是指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要符合客观事实,可以真正体现出公立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和现状;整体性则是指要将公立高校的财务风险综合分析,包括偿债风险、投资风险和总体失衡能力风险,都要将其看成是一个整体,然后更全面地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

为了让评价结果更加精准,就要对公立高校的财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评价者常常会不自觉加入个人的主观判断,部分结果是通过客观存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缺乏准确率。因此在评价时,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效地结合,尽可能地将公立高校的财务指标定量化,实现定量和定性的优势互补。

(3)动态完善性。

当前,我国公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公立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前提下,财务风险也会越来越复杂。因此,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价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让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

二、公立高校财务风险分类

高校财务风险通常指的是在院校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资金运作方面的风险,其原因是由于高校资金在运作时会因为主观意识上对结果预估不当或是由于自身无法承担经济开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也可能是因为经济运作中的突发事故而造成的损失。

(一)偿债风险

高校制度改革后,公立高校不再单纯的由政府出资筹建和办学,高校筹资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化,也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因为高校可以通过信贷、捐助、金融投资等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但部分高校在筹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偿债的能力,最终导致高校设备和教育质量提升时,也出现了偿债风险。针对此现象,高校应从以下方面解决问题:

(1)还债储备率。

公立高校的还债储备一般是指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债券投资的总额。由于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可直接用来偿还债务,在资本市场中的流通性也比较灵活,因此还债储备率是直接体现公立高校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2)偿债能力恶化危机。

高校的资金分配最终大多用于物质消耗,比如用于校区的扩建、设备的添置等,但这部分开销最终还是要用资金来偿还,而资金的来源就是政府的拨款、学生缴交的学费和校办企业的投资等。但在资金收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不确定性因素,比如部分学生的学费无法按时缴交或校办企业撤资,这就会使得高校的偿债能力出现恶化的危机。

(3)利率水平。

在发生资金周转不灵或负债时,公立高校就必然要面临偿还本息的负担。因为受到宏观经济运行和国际汇率等方面的影响,利率的趋势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贷款的利息率减少,高校的偿债压力也就相对减少了,进而就能极大地减少集资的风险。相反的,如果利率提升,高校的集资成本也会提升,偿债压力也就提升。

(4)流动资金不足。

公立高校的财务管理,若是出现资产结构问题或是出现资金比率太低,则会造成流动资金的不足。如果资金的筹集和开支没有调协好,就有可能会出现流动资金的不足而造成风险,最终造成日常开销的困难,使得高校教育受到影响。

(二)投资风险

公立高校的投资风险的含义是指高校将资金用于校区兴建或高校教育中,因为投资的预期收益没有达到目标而导致高校遭受经济损失。公立高校的投资风险主要有:

(1)校办企业连带责任风险。

校办企业所指的是由各级学校开办的、有助于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实习就业的企业,与社会企业不同,校办企业不仅能够培养人才还能创造产品。因此可以说,校办企业和公立高校的正常运营有极大的连带关系,一旦校办企业出现问题,公立高校就会出现问题。

(2)设备盲目购置风险。

教学设施是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必要的条件,因此在设备购置中,部分公立高校会因为竞争负担问题而出现盲目购置设备的现象。但设备盲目购置也必然就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导致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而造成财务管理出现风险。

(3)学费收缴风险。

学生拖欠续费或延缓缴费是当前公立高校面临资金流入的主要问题,学费收缴的完成度直接决定着高校的运营情况。如果能够收到全额的学费,必然就能够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正常运营。

(三)总体失衡能力风险

公立高校的财务总体失衡能力是指高校资金收支中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指收入无法满足开支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必然和高校财务管理不当有关。而分析其结果,会造成高校还债负担,严重的话还会使高校的信誉遭受损失,造成以后集资的困难,而一旦高校集资成问题,财务风险就会变得更加严重。针对此现象,高校应从以下方面解决问题:

(1)处理好银行借款和高校运作过程中筹集到的所有资金的平衡。

公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银行借款和资金之间的关联类似企业财务管理中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之间的关联。企业若想控制好成本,保证有较好的资本运转,就一定要调整好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之间的关联,同样,公立高校若想稳定运转,也需要处理好银行借款和资金之间的关系。

(2)要注意专项资金的合理利用。

专项资金,具指专款专用的资金,但很多公立高校并没有严格做到这一点,而是将专项资金部分挪为他用,这就使得这部分经费一部分被占用,而造成专项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能会造成挪用公款等不合法的行径,因此应该慎重对待。

(3)衡量高流动资产对负债的承受能力。

公立高校存在借入贷款的想象,也就导致了要承担按期返还本钱并付利息的压力。而偿还债款的资金一般采用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因此在使用这部分资金前就应该做好评估,充分掌握资金所能承受的负债能力,以避免出现超负荷的情况。

(4)重视高校可支配的现金运作。

现金支付率是衡量高校能否实现财务运作的主要标准,该标准计算公立高校开支过程中变现能力强的资金的占有率,标准比例越大,表明可以支配的现金越多,也就更能满足学费的开支需求。

三、公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越差,则表明公立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越差,财务风险也就越高,因此构建合理的偿债能力指标对公立高校的偿债能力风险进行评价,对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具体包括:

(1)自有资金负债率。

该指标可以评价高校负债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率。指标数值以0.8为准,证明高校的负债资金少,财务风险低;若小于0.8,则表明有闲置资金,利用率低;若大于0.8,则表明资金周转困难,财务风险大。计算公式:自有资金负债率=借入款(/现金+有价证券+银行储蓄)×100%

(2)已获利息倍数。

这是评价公立高校财务风险的常用指标,能够表明高校获利能力和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指标的最大值为1,数值越大,表明公立高校偿还银行利息的能力较高,财务风险越小。计算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100%

(3)年终借款总额占有率。

是指公立高校每获得一块钱所需承担的银行借款。该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公立高校年终可向银行借款的总额越多,财务风险就越小。计算公式:年终借款总额占有率=借入款总额/总收入×100%

(4)速动比率。

该指标是评价高校的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可以体现公立高校偿还流动负债的水平。该指标的正常数值应为1,上线限范围为(1±0.5),若超出上下限范围则表示财务出现极大风险。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

(二)运营绩效指标

公立高校中资产和资金的使用目的是为了保证学校教学和科研事业能够正常进行,若无法完成任务,则表明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具体包括:

(1)收支比率

该指标能表明高校收支的平衡度,指标最大值为1,若小于1,则表明高校本年的收入比支出少,财务风险较大。计算公式:收支比率=实际收入/实际支出

(2)总资产收益率

该指标能体现公立高校总资产的综合使用情况。指标数值越高,表明资产利用越合理,学校运营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计算公式:总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均额×100%=(年终总收益-年初总收益)/([年初资产+年终资产)/2]×100%

(3)资本增值率

表明公立高校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收益情况。指标数值越高,说明年度的财务管理能力越好。计算公式:资本增值率=(年终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4)招生计划现金比率

该指标反映出公立高校的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指标最大值为1,即所有学费都已缴齐,若比值小于1,则表示有被欠费。计算公式:招生计划现金比率=实际收缴学费/应收缴学费

(三)总体失衡能力指标

公立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机构,因此其总体财务失衡情况和企业也略有差异,出现破产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流动资金不足则时常发生,进而导致开支资金不足和拖欠教师薪资等情况发生。具体包括:

(1)年终借贷经费比。

公立高校年终借贷的总和占学校总资金的比率,它既体现了公立高校承受财务风险能力,也反映出了公立高校出现总体失衡能力风险的严重程度。计算公式:年终借贷经费=(年终银行借款+其他现金借款)(/政府投资+预算内经费+办学经费+学费收缴+社会捐助资金+其他经费)

(2)专用资金使用率。

该指标是用来衡量公立高校的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估是否有被挪用到其他开销。该指标是变量指标的最小数值,专用资金使用率越低,财务风险就越小。计算公式:专用资金使用率=(借出+应收与垫支款+投资总额-20%收益-事业基金)(/总资产-事业资金-固定资金)×100%

(3)银行存款保障率。

一般用公立高校一元货币资金所承担的负债表示,该指标能够体现公立高校资金调节的能力和承受还债的能力,是体现高校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主要参考依据。在特定的区间内,该指标的数值和高校的资金调节能力以及财务风险成正比,数值越大,则表明公立高校的资金调节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计算公式:银行存款保障率=债款(/银行存款余款+现金余款)×100%

(4)学校货币资金支付比率。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第5篇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财务,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企业也必须正确的认识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关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企业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最终都表现在财务上。财务风险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损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本筹集、资本投放、资本使用、资本回收和资本收益分配。本文针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财务;财务风险;避免风险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风险是无时不在的,无处不有的,这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关于风险的研究起源于德国,后来形成并发展于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才得到了广泛认识。1986年财务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在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变化的市场状况,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生存困难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财务风险给企业、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财务风险亦称筹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受内部和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

一、财务风险综合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决策理论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风险广义的概念。其结果总共有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活动成果即收益;二是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能力。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指财务状况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或损失性、激励性。只有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要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必须要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各种特征,在掌握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及控制。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财务管理人员不可能在事前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4.共存性(收益性或损失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呈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反之,风险越小收益越低。5.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应对性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财务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报酬。美国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FrankH.Knight)在1921年出版的(Risk,UncertaintyandProfit)一书中认为:风险是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指不可度量的风险。风险的特征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来自所遵循的理论规律或稳定的经验规律。与可计算或可预见的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人们缺乏对事件的基本认识,对事件可能的结果知之甚少,因此,不能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进行预见和定量分析在财务控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有: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创立的控制论;1932年FitzPatrick开展的一元判定研究;Altman在1968年首先创立的zeta模型等。总体看来,国外对财务风险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体系完善,应用领域广,且研究成果多且系统。如:国外的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还出版较多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王继华在《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一文中说到,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文章认为,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密切相关。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内部控制是手段,财务风险防范是目的。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从而制约和调整企业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最终达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杜芳修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研究》中,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危机发挥预警作用。文章以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为切入点,采用规范和实证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紧依托财务危机的诱发源,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探讨。我国学者对于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解决机会都离不开规避的防范,观点不一,本文会在此基础上对问题提出对策。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原因

(1)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2)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3)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主要指企业全部资源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资金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5)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6)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

2.内部原因

(1)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2)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有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期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3)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3)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5)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会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和效益。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

财务风险的表现多种多样,在我国企业中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具体表现为成本费用高,毛利率低;资产收益水平差,投资回报率低。

2.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具体表现为资金匾乏,负债过度;信用等级低,融资能力差。

3.经济能力不佳,不良资产比例大具体表现为资产质量差,沉淀下来大量不良债权和“残次冷背”存货,资产周转率低。

4.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和销售增长率下降,业务不断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技术方法

(一)分配法

分配法就是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一些方式来分散财务风险。

(二)转移法

转移法是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三)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树立风险意识和正确评估风险,是建立有效应对财务风险的前提。有以下几个方法:

(1)建立风险基金。就是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预备金。

(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二)建立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组织规模不断变大,组织结构也日趋复杂,这些都使得企业的管理也变得复杂多变,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具体的业务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已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暴露程度。

4.2.2财务风险的预警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来完成。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部地反映出来。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3)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

(4)实施债务重组

在债务人陷入财务危机时,债务人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拖延,等到债权人通过法律强制执行甚至宣告破产;二是债务重组,通过债务重组的收益减轻负担,获取生存发展的空间。而债权人同样有两种选择:一是强制执行债权直至债务人宣告破产;二是接受或提出债务重组。

(5)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

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拥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充足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能及时发现并且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五、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成因的复杂性、效应的双重性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加剧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财务风险控制得好,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如果一个企业对财务风险不重视,或财务风险分析出现错误,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当充分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来控制风险的发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熟练掌握财务风险控制的途径和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人员更要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保证企业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昌广勇.刍议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0(12).

[2]刘婧,王加青.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3]孙宁.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冶金财会.2010(03).

[4]陈忠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6).

[5]王晓晖.AH天然气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安徽大学2012.

[6]李雅凤.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7]沈隽.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0.

[8]韩志芳.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J].现代农业.2011(04).

[9]夏亚军.对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0).

[10]安菁菁.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11]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01).

[12]刘宁.论财务管理目标[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

[13]赵金燕,李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经济师.2010(06).

[14]赵艳欣.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河北企业.2010(05).

[15]陆春芬.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6).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探索阶段;控制风险;战略方法

当前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主要的问题是大而不强。面对新形势,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生变化,而制造业当前战略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制造业相关企业的财务负担随之增加,企业因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而破产的例子也并不少见。因此,加强制造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用理论指引实践,进一步增加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并用相对低的成本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人为控制范围内,使企业经营管理科学高效,从而促进制造业持续绿色良好发展。那什么是财务风险呢?财务风险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各种情况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概率总和。本文中所讨论的财务风险,是指那些与制造业企业财务相关的风险。不同于我国的其他产业,制造业本身比较特殊。本文将从财务风险的理论研究出发,根据制造业相关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对制造业企业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分析,根据制造业企业在财务风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具体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的方法。

一、制造业财务风险的理论研究

(一)财务风险的分类以及定义1、投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投资内部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范围,或投入能获取更高收益的项目中。但投资回报率是不确定的,投资方不能保证被投资方一定有能力来支付利息,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这种不确定性就被称为投资风险。2、集资风险。集资过程中可能由于宏观的经济环境、政府的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收益带来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被称为筹资风险。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存在于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流线,而企业对这其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或推断,这些可变的因素会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对企业收益产生影响。这种风险被称为经营风险。

(二)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及造成风险的因素分析1、当前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财务风险将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企业希望能通过对资本的控制和管理来进一步控制减小风险,以此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制造业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资本运转过程中,一般来说,制造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甚至无法做到不能按时偿还债务,就会形成严重的企业财务危机。当前学术界对财务风险概念的相对广义观点:财务风险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使企业的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的差异的一种程度。造成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客观环境(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的复杂性是使制造业企业出现财务管理风险最主要的外部因素。企业外部环境是难以预见或难以改变的客观的外部因素,这会对企业财务方面的控制将产生极大影响。因此企业只能更多地去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果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能力不够,管理人员缺乏市场观念,不能更快地对外部因素产生的影响及时适应并随机应变,面对不利的环境不能科学的应对,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造成企业的损失。3、造成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混乱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这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失,使用效率降低,甚至影响企业经济收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之间缺乏良好的配合,未能提前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市场调研力度不够,会导致投资盲目性增加,最后导致投资的失败,引发企业财务方面的危机,使资金流失严重。

二、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及出现的财务问题

(一)企业资产负债多,项目成本的投资风险大目前的调查显示,我国很多的制造业企业无视规范、不科学地进行借债行为,忽略在财务预算方面考虑,对投资的项目没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财务风险分析,加大了项目成本的投资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问题。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尚未完善,投资决策制度不科学,企业内部对风险的控制力度不够,财务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方式不健全,不少企业没有专设控制财务风险的部门。

(三)当前企业缺乏财务风险管理人才,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差由于企业的资金运转中有大量、频繁的资金往来,因此财务涉及范围大,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相对来说更大一些。很多制造业企业为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会通过校招、网招等方式招聘更多的优质人才,却忽略了内部人员流动性大、内部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使用战略性方法来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优化资本结构合理负债,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合理控制负债规模。负债经营降低企业综合经营成本的同时也会增加经营成本和财务风险。因而,合理负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十分重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控制,减少大规模资产的投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维持日常运营管理。更多利用企业内部的资金,降低筹资成本,保证企业能收获通过财务杠杆带来的经济收益。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求,提前计划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资金投放,从而提升资金的使用率。合理实施财务预算,增强企业处理风险的能力。市场风险的不确定因素是宏观的,增强企业自身应对并处理风险的能力,需要企业向更规模化、科学化的方向稳步发展,主要目的是化解财务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要对市场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考虑到项目的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制定不同的相应财务风险控制战略,这是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合理安排企业的各个投资项目的资本,积极考虑对企业收益可行性。

(二)加强风险控制部门的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水平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风险预算时,必须有能综合自己财务知识和对项目客观处理的经验能力。也就是说,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理论知识贯穿实际项目之中。财务人员在面对企业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不利影响时,必须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沉着冷静,尽可能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对此,一方面企业应加强风险控制部门的建设,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在相关人员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身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进更多实际的项目之中。因为缺乏对企业财务危机事件处理的经验就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应有能力对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合理评估,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要积极研究财务风险控制的最优方法,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战略性的控制财务风险,尽可能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结语

对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企业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预测,加强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加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研究的力度,积极应对客观不可逃避的财务风险问题并能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在生产经营中时刻保持对风险警惕性,及时作出对风险的判断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合理方法。在当前形势下制造业只有更加重视财务风险和并加大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力度,才能改善当前“大而不强”的局面,增加制造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美惠.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经贸实践。

[2]闵静怡,王子涵,余聪颖.试析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J].收藏与投资。

[3]李俊杰.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下旬)。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第7篇

一、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财务活动的未来结果偏离预期财务目标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给企业造成预期外损失;另一方面可能给企业带来预期外收益。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这是企业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具有两面性,如果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对财务风险进行良好的管理,企业就能有效地保证自身资本的安全和增值,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否则,企业不但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厄运。所以,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度量。因此,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方法

企业财务风险度量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企业的未来财务结果偏离预期财务目标的可能性进行确定、量化的一种管理活动。在实践中,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理念,财务风险的度量有多种方法,但最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概率分析法。就是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度量。1.计算各项目的期望收益值;2.计算各项目报酬率的分散程度,即方差和标准差;3.根据变异系数判断风险程度,变异系数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变异系数越小,风险越小。

(二)杠杆分析法。就是通过对经营杠杆系数(DOL)、财务杠杆系数(DFL)和总杠杆系数(DTL)的分析来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筹资风险和总风险的大小及杠杆利益水平的高低。杠杆系数愈大,企业财务风险也愈大,反之则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三)资产定价模型法(CAPM)。此方法的应用有其严格的假设条件:1.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者,各种投资者均使用资产收益的期望值和均方差或标准离差衡量资产的收益和风险;2.资本市场无障碍,不存在交易费用;3.投资者按照单期收益和风险进行决策,并且他们的投资期限相同;4.所有投资者对所有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的判断是相同的;5.税收对证券交易和资产选择不产生任何影响,单个投资者不可能通过个人的买卖行为影响某一证券的价格。计算公式为:

E(Ri)=RF+[E(RM)-RF]×βi

式中,E(Ri)=E(Rpi),表示资产组合P中资产i的期望收益;RF表示无风险资产收益;

E(RM)=E(RpM),表示资产组合集合中市场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βi表示资产i的β系数。

(四)风险价值度量法。就是在一定置信水平和一定持有期限内,确定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损失的最高期望值,从而判定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期望值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也就越小。

(五)风险率度量法。该方法把风险定义为企业的投资收益低于无风险收益的可能性,风险率就是指投资收益低于风险收益的概率,数值从0%到100%,风险程度逐渐增大,投资价值依次降低。

三、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评价

众多的财务风险度量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的。以上几种财务风险度量方法利弊不同,它们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概率分析法把理财领域引入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逻辑性严密,可信度强,容易理解,堪称为财务风险度量的基础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对经济业务的概率分布确定较难,大多概率分布主要是依靠经验来判断的,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概率分析法适用于统计基础较好、统计资料较全面、统计数据较准确、经济业务有一定规律性的企业。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是在概率分析法上的进一步改进。模型中的β系数代表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大小,β系数越大,则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投资报酬率也就越高。此方法把风险和报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表现形式直观明了,把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出来。β系数的引用和计算,运用了数理统计理论,使风险度量具有较强的科学依据;同时,它还能反映出风险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模型中的β系数同样难以确定,它需要比较准确、全面的统计资料,同时也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判断。而且,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一些抽象的假设之上的,例如模型假设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投资者都是根据期望值理论来选择有效的投资组合、投资者对资产报酬的概率分布具有一致的期望等,而在现实中,这些假设是不成立的。因此,这种方法虽然理论性强,但是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风险价值度量法根据置信区间的选择,可以直接给出企业可能遭受风险损失的价值,从而给管理者提供一个关于投资风险的明确信息,管理者由此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抉择,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而且,此方法避免了确定β系数的困难。但是,风险价值度量法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它度量的是在某一置信水平下,确定资产损失的最高期望值,从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杠杆分析法可以直接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计算财务风险。所以,用于计算风险所需的数据容易获得,计算也相对简单。杠杆分析法直观明了,而且财务报表上的任何变化都能灵敏地反映在杠杆分析当中。运用杠杆分析法,还能在同行业之间进行分析比较,使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权衡风险和报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杠杆分析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中被广泛应用,不失为企业财务风险度量的一个较理想的工具。

四、企业在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认识到财务风险度量方法选择的重要性。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使企业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而财务风险度量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只有对财务风险度量环节投以充分的重视,在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上才有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财务风险理论范文第8篇

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系统和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商业地产该如何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从理论分析着手,结合国内外现阶段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阐述了财务风险的成因以及主要特征、主要类型,并结合实际情况讨论我国目前商业地产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

关键词:

商业地产;财务风险;成因分析;防范与控制

1商业地产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

财务风险是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它在实物界和理论界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实际财务工作中,企业常常由于管理不善而遭到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财务风险在理论界也渐渐上升为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对财务风险的定义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受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的财务收益不同,因而可能会蒙受的损失。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狭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举债而给企业财务的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它提高了企业的收益,满足了投资需要,扩大了规模;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企业筹资的负担。由于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这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或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产生了筹资风险。只有负债经营的企业才存在这种狭义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的本质应体现在财务风险的概念中,即资金运动以及其所体现的相关经济关系,它包含筹资风险,也包括理财活动的所有环节。也就是说,理财事务中,所有的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收益与预期发生偏离的可能,使得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发生负偏离,从而造成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

2我国商业地产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1我国商业地产财务风险现状商业地产运营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加之我国商业地产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规模小,和国外商业地产相比,我国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远没有实现规范化,很多商业地产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所以,商业地产承担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再加上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商业地产为求生存、谋发展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财务风险。目前,我国商业地产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在75%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60%的警戒水平。但在高回报率的驱使下,我国仍有很多商业地产不顾到期是否能偿还本金及高额利息,盲目地、过度地进行各种筹资活动,大面额存单转贷、借贷短期流动资金、资金空转等,都为企业埋下了财务风险的隐患。其中,利率变动是商业地产多种财务风险中最为致命的风险之一。受金融信贷政策不断紧缩的影响,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越来越高,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商业地产突出的财务风险,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降价促销,回笼资金近两年来,商业地产形势有所回暖,更有房产市场以降价促销的方式来加快销售进度,以加速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个别楼市甚至打出7.5折优惠促销,有的楼盘不惜打出买房送花园或送装修的活动。

2.1.2土地转让项目日益突出2014年以来,商业地产之间土地项目转让情况明显增多,这与企业资金紧张,对未来市场信心不足有关。如某大型商业地产公开挂牌转让土地,被疑因为资金紧张。中国土地一级开发网的信息显示,2014年5月份,中小型房地产业转让项目的信息就有45条,项目来自多个省份。这么多省份不同程度地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十分紧张,财务管理存在比较大的风险隐患。

2.1.3商业地产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净值多为负值企业财务存在风险隐患可以在企业财务指标上反映出来。从公布的房地产上市企业季度报告中可以发现,2014年第三季度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值多为负值,其中不乏大型商业地产,这在某些程度上表明当前商业地产的现金流普遍比较紧张。

2.2我国商业地产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体现了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面临的风险有可能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2.2.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体的局限性受到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管理者不会总是做出完全正确的判断。如果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做出来的决策就越正确。但受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管理者不可能收集到那么多相关的信息,这必然会影响到决策的结果。

2.2.2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企业所拥有的财务信息量越来越大,财务控制主体不可能完全拥有客体的信息。特别是商业地产,项目种类多且投资额大,投资决策存在很多变量,每个变量的小变化都可能会影响整个决策。在房地产投资项目中,委托者所掌握的信息永远都少于者,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所以,决策主体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整,是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2.2.3企业内部员工的“道德风险”股东们的目标常常与经营者的目标发生冲突。一个是企业财富最大化,一个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企业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在一些企业更是存在为了应付相关管理部门的检查,账目仅仅是走形式。如此一来,财务报表便无法正确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企业决策者很难根据财务报表进行正确的决策,这就造成了企业决策的失误。

3探索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3.1筹资方面商业地产属于投资高且投资密集型的行业,所以便利的筹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JY房地产公司对近十年的房地产业财务报告进行了研究,发现土地储备量并不是房地产公司发展的关键,有些企业虽然有大量的土地储备,但仍旧经营亏损。JY公司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加强对融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并制定了严格的筹资管理制度,主要措施如下。

3.1.1建立并保持良好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JK公司因为一直秉承着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在努力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积极地回报社会,所以树立了较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与各大银行都有着长期的、稳定的、互惠的战略合作关系,这对于JY的发展至关重要。

3.1.2拓宽筹资渠道企业融资不能仅仅依靠银行,JY地产公司的融资渠道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上市、股权收购、信托基金、引进外资、上市、合作开发、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私募基金等。多样的融资渠道是企业长期发展重要的保障。

3.1.3筹资管理制度科学、规范、高效JY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方面:预收账款、留存收益及长期银行借款。资料显示,JY公司的长期负债占总负债额的38%,长期还款压力不大。JY公司安排了合理的贷款期限,并确定了企业最佳贷款额度,建立了合理的融资结构,并且有效控制了筹资成本。JY公司编制了五年期的滚动资金预算,每个月更新滚动一次,能够实时预测未来一定时期的资金需求量,让企业能够及早安排资金。

3.2投资方面商业地产的单个项目投资额大,所以一个房地产项目投资失败,那么整个公司就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每个项目的投资,JY房地产公司对投资风险方面的防范和控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JY房地产公司容易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因此,公司专门设立了政策研究部门,该部门主要是在符合政府规定的前提下,研制相关政策的应对措施,为公司的投资规模及方向做出指导。(2)JY公司在每个项目进行投资前都会做出充分的可行性、成本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市场调研、客户定位和产品定位,以此来降低投资风险。(3)JY房地产公司在共同投资方面统筹安排资源,与合作者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充分调动了投资方的积极性,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以降低风险。

3.3日常资金运作方面商业地产的资金量大,若发生资金短缺,那么公司将很难运作下去。JY房地产公司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来应对资金运作中的风险,同时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测,保证借款能够及时偿还,这样既保持了资金的流动性,又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JY房地产公司也制定了催款措施,来往款项的管理和对账要由专人负责,并按规定责任落实到人,并将其计入绩效考核中来。JY房地产公司建立了客户资信评价系统,加强了客户资信管理,对于资信较差的客户,公司规定了更严格的收款条件和更短的交款期限,以此来降低坏账发生的可能性。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但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管理者们也应该时刻警惕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相关制度,并将其严格实施。尽管本文以大型房产企业JY公司为例分析了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但是,每个房产企业内部也要制定适合自己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的相应措施,以保证企业能够在健康稳定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桂琳.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2]赵玉霞,周桂芳,邵军义.房地产财务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林立伟.商业地产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13.

[4]迟翔华.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8.

[5]单静.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6]邵娟.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再思考[J].财政监督,2009(02).

[7]刘天.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J].企业管理,2006(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