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

电视编导培训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改革

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成为各所高校新开的热门专业。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数据,目前我国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共有172所。[1]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繁荣大发展的同时,许多学校都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展开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研究。事实上,现阶段互联网+的运作模式、网台联动的趋势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发展,这些都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诉求。

一、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的挑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最早开办于21世纪初,按照专业设置,“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应用型方向为主,注重学生的采、编、播、导的能力。受采编设备和播出机器的影响,早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业性非常强,入门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现阶段,社会化媒体的广泛运用、短视频的异军突起,各式拍摄、直播的设备层出不穷,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视频采编、传播的方式更加的便捷,难度越来越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被渐渐剥离。如同“媒介环境学派认为,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将渐次地引起符号表达、人机交互、环境交流结构的变化,进而系统的改变一个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2]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专业本体广播电视媒体的式微,以至于我们需要在广播电视这个母题下,在现有的探索基础上,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紧叩时代脉络,拓宽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建设思路,迎接新的挑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问题思考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程,其基础理论课一般为概论、导论课,如广播电视概论、电影学导论。专业课细分如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专题片创作、纪录片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脚本写作、后期制作等课程。从现有的学科建设上看,在专业课设置中,大部分学校还是围绕电视做文章,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缺乏区分度与广播电视学等专业的区分不大,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也笑称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多交钱的广播电视学”。从理论课的结构设置来看,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电视媒体实务相关的课程较多,电视观念的课程较少或者几乎没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上手快、但是思维受限,后劲不足。现阶段,电视受众的需求急遽地变化,从80年代精英文化的启蒙烛照,到90年代大众文化的滥觞与突围,再到21世纪初,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融合,电视制作的观念在与时俱进地发展。所以从理论课程的结构设置上看,观念类、文化类、艺术综合类的课程需要补充。此外,从社会需要上看,现有的专业理论课程,还亟需增加新媒体相关的课程。虽然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新媒体课程的探索,但是远远不够。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及web2.0的理解是片面的、感性的,缺乏整体性的理解与实际性的操作。而现阶段,从就业的形式与方向来看,相当数量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并非就业于传统的广电媒体,去新媒体做公共号、做短视频、做直播成为就业的一大新趋势。最后,从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上看,部分学校的专业安排不尽合理。现在,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考研也是一大主流的选择。部分学校在大三下安排了过多的实践教学,轻视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导致了学生精力分散,考研成功率不高。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设置问题思考

从实践教学上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应用型为主,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加入了大量的实践教学。例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传统课程如纪录片创作、专题片创作、分镜头脚本创作等。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验课程,二是学生实习。实践课程设置的问题与理论课程设置的问题相类似,课程的开设还是基于传统电视媒体展开的,极其缺乏对社会化媒体的实践探索。现阶段,微信公共号的写作、短视频的制作、直播平台的操作与播出、头条号、大鱼号的写作及各类APP的运营宣传策划,需要我们展开实践。此外,在专业实习上,由于本专业的特殊性,一般的县市级宣传媒体单位难以接洽大规模的实习生统一培训、所以分散实习成为主流方式。分散实习的方式较为灵活,但是如何保证实习效果,也是值得商讨的问题。

四、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

毋庸赘言,在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深受其他新型社会化媒体的冲击。同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要居安思危,不能因为现阶段招生火爆,而忽视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要有忧患意识、用户思维。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多加强和业界的交流与互动。高校老师,多为硕博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理论功底扎实,但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加强和业界的交流尤为重要。编导专业老师,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新媒体的新思维、新玩法,只有自己精通社会化媒体的运作方式,具备互联网思维,并将其实施于教学任务中,才能教好学生。业界和学界要积极搭建校外科研实习合作平台,将产学研结合为一体,优势互补,互相借力,这样高校设置的编导专业才会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基于传统的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解说词写作、剧本创作等实务课程上,还应该多开设新媒体方面的课程,比如新媒体策划、新媒体写作等。把学生培养成为多面手,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电视方向。新媒体的策划与写作,要注重直播的策划、短视频的拍摄、微信公共号、微博文章的写作等。此外,理论课程的设置,也不仅仅局限于概论,可以结合现阶段电视发展的趋势与学生考研的方向,开设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电视文化的观念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老师应当多鼓励、多带动学生参加相关影视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进。现阶段湖南卫视的体制改革中,“工作室制”是一大亮点。同样的高校老师业也可以建设团队,在国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的政策下,以工作室的形式带动学生创造作品、参与竞赛、进行作品及创业产业孵化,显得极有意义。此外,学院也要积极地配合,打造校级作品创作平台,承认指导老师工作量、设立电影节、设立相关创作奖学金,把学科竞赛纳入学生评优及学分体系当中,这样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与老师的创作积极性。最后,专业实习也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台,学院应该拓宽道路,积极联系新媒体单位,鼓励学生去新媒体实习,尽可能丰富学生的实习场所。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专业老师作为创业指导老师,结合当地媒体资源与特色,进行产业孵化。专业实习的效果监控可以结合校友邦等教务相关软件,采用线上定位签到、提交周日志、实习报告等辅助教学手段管理,这样分散实习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实施。

五、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但如同所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要紧扣时展,结合社会需要,积极改革创新,这样广编电视编导专业才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晓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传媒,2018(06):86~88.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改革

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成为各所高校新开的热门专业。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数据,目前我国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共有172所。[1]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繁荣大发展的同时,许多学校都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展开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研究。事实上,现阶段互联网+的运作模式、网台联动的趋势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发展,这些都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诉求。

一、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的挑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最早开办于21世纪初,按照专业设置,“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应用型方向为主,注重学生的采、编、播、导的能力。受采编设备和播出机器的影响,早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业性非常强,入门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现阶段,社会化媒体的广泛运用、短视频的异军突起,各式拍摄、直播的设备层出不穷,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视频采编、传播的方式更加的便捷,难度越来越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被渐渐剥离。如同“媒介环境学派认为,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将渐次地引起符号表达、人机交互、环境交流结构的变化,进而系统的改变一个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2]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专业本体广播电视媒体的式微,以至于我们需要在广播电视这个母题下,在现有的探索基础上,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紧叩时代脉络,拓宽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建设思路,迎接新的挑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问题思考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程,其基础理论课一般为概论、导论课,如广播电视概论、电影学导论。专业课细分如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专题片创作、纪录片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脚本写作、后期制作等课程。从现有的学科建设上看,在专业课设置中,大部分学校还是围绕电视做文章,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缺乏区分度与广播电视学等专业的区分不大,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也笑称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多交钱的广播电视学”。从理论课的结构设置来看,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电视媒体实务相关的课程较多,电视观念的课程较少或者几乎没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上手快、但是思维受限,后劲不足。现阶段,电视受众的需求急遽地变化,从80年代精英文化的启蒙烛照,到90年代大众文化的滥觞与突围,再到21世纪初,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融合,电视制作的观念在与时俱进地发展。所以从理论课程的结构设置上看,观念类、文化类、艺术综合类的课程需要补充。此外,从社会需要上看,现有的专业理论课程,还亟需增加新媒体相关的课程。虽然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新媒体课程的探索,但是远远不够。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及web2.0的理解是片面的、感性的,缺乏整体性的理解与实际性的操作。而现阶段,从就业的形式与方向来看,相当数量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并非就业于传统的广电媒体,去新媒体做公共号、做短视频、做直播成为就业的一大新趋势。最后,从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上看,部分学校的专业安排不尽合理。现在,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考研也是一大主流的选择。部分学校在大三下安排了过多的实践教学,轻视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导致了学生精力分散,考研成功率不高。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设置问题思考

从实践教学上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应用型为主,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加入了大量的实践教学。例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传统课程如纪录片创作、专题片创作、分镜头脚本创作等。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验课程,二是学生实习。实践课程设置的问题与理论课程设置的问题相类似,课程的开设还是基于传统电视媒体展开的,极其缺乏对社会化媒体的实践探索。现阶段,微信公共号的写作、短视频的制作、直播平台的操作与播出、头条号、大鱼号的写作及各类APP的运营宣传策划,需要我们展开实践。此外,在专业实习上,由于本专业的特殊性,一般的县市级宣传媒体单位难以接洽大规模的实习生统一培训、所以分散实习成为主流方式。分散实习的方式较为灵活,但是如何保证实习效果,也是值得商讨的问题。

四、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

毋庸赘言,在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深受其他新型社会化媒体的冲击。同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要居安思危,不能因为现阶段招生火爆,而忽视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要有忧患意识、用户思维。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多加强和业界的交流与互动。高校老师,多为硕博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理论功底扎实,但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加强和业界的交流尤为重要。编导专业老师,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新媒体的新思维、新玩法,只有自己精通社会化媒体的运作方式,具备互联网思维,并将其实施于教学任务中,才能教好学生。业界和学界要积极搭建校外科研实习合作平台,将产学研结合为一体,优势互补,互相借力,这样高校设置的编导专业才会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基于传统的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解说词写作、剧本创作等实务课程上,还应该多开设新媒体方面的课程,比如新媒体策划、新媒体写作等。把学生培养成为多面手,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电视方向。新媒体的策划与写作,要注重直播的策划、短视频的拍摄、微信公共号、微博文章的写作等。此外,理论课程的设置,也不仅仅局限于概论,可以结合现阶段电视发展的趋势与学生考研的方向,开设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电视文化的观念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老师应当多鼓励、多带动学生参加相关影视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进。现阶段湖南卫视的体制改革中,“工作室制”是一大亮点。同样的高校老师业也可以建设团队,在国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的政策下,以工作室的形式带动学生创造作品、参与竞赛、进行作品及创业产业孵化,显得极有意义。此外,学院也要积极地配合,打造校级作品创作平台,承认指导老师工作量、设立电影节、设立相关创作奖学金,把学科竞赛纳入学生评优及学分体系当中,这样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与老师的创作积极性。最后,专业实习也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台,学院应该拓宽道路,积极联系新媒体单位,鼓励学生去新媒体实习,尽可能丰富学生的实习场所。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专业老师作为创业指导老师,结合当地媒体资源与特色,进行产业孵化。专业实习的效果监控可以结合校友邦等教务相关软件,采用线上定位签到、提交周日志、实习报告等辅助教学手段管理,这样分散实习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实施。

五、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但如同所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要紧扣时展,结合社会需要,积极改革创新,这样广编电视编导专业才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晓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传媒,2018(06):86~88.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第3篇

在我看来,高考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每年多少学子为了自己的梦想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即便如此努力,还是有不少高考斗士被斩于马下。高三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能进一所理想的大学,现在已不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情,有道是,高考不仅考的是学生,同时也在考家长。多少家长为孩子想尽办法,与此同时也就诞生了一大批与高考有关的专有名词,地方生、保送生、移民生、华侨生、艺术生等等。大家各出奇招,目的只有一个,为孩子找一条高考的出路,找一条升学的捷径。

艺术高考是被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高考形式,原因是它能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上,以较低的文化分进入更高批次的高校。美术、音乐、舞蹈、体育、传媒都属于艺术高考的范畴。在这么多艺术高考形式当中,什么又最可取,最容易呢?经过近几年的艺术高考实践,传媒艺术高考成为了更多家长的首选,2008年仅山东省传媒考生就有近4万人之多,据传湖南省某普通传媒艺术高考考前培训机构,2008年的培训人数超过4000余人次。湖北省不甘落后,2008年传媒考接近2000人,预计2009年传媒生3000人左右。湖北的家长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传媒艺术高考了,由于湖北省传媒艺术高考启步比较晚,宣传力度不够,目前竞争还不太激烈,对于湖北的考生来说是件好事!

既然有这么好的区域优势,那么哪些考生适合学习传媒专业呢?从我们学校的学生调查统计,基本上有两类,20%的是热爱传媒艺术的高考考生。而更多的考生则是,因为高考文化分不够理想,通过大文大理高考离本科院校的录取要求还有距离,但外形气质又不错的同学。

同时也还有很多家长和考生对传媒专业存在误解,大家普遍认为传媒专业就是播音与主持,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传媒专业分为三个方向:即广播电视编导类、播音与主持类、表演类。根据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及申报的招生计划比较。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占总招生计划的60%之多,而播音与主持的招生计划不超过30%,表演专业也不超过10%,可以这样理解,更多的传媒考生是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根据招生计划分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相对比较容易通过的。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OMO实践微课

一、OMO实践教学模式的界定与应用

推广OMO(OnlineMergeOffline)是创新工场创始人汪华于教育工作者座谈会时首次提出,但概念无清晰界定。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期,经历了1.0计算辅助教学时代、2.0信息化教学时代后,步入3.0大数据驱动教学时代。本文探索的OMO教学模式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可结合时代语境,内涵界定为:OMO实践教学模式指因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资源全面整合而形成的实践教学循环系统。此模式打破时下热门的O+O混合教学模式的线性思维,使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不囿于线上或线下的任何一方,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维变革。同时,也弥补了国外O2O模式过分强调从线下——线上,或从线上——线上的单向闭合传播的缺陷。可为不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实践课改提供有益的参考案例及可供借鉴的实施模式,具有很强可推广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OMO实践教学模式的搭建步骤为:第一步,构建大一、大二年级Offline线下课堂“基础+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第二步,构建大三、大四Offline线下课堂“学研产一体化”平台项目实践教学体系;第三步,修订精准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第四步,建设Online线上系统的慕课、微课课程集群。在媒介融合与新媒体的文化时代语境下,实践微课是成继微剧本、微博、微信等一系列“微”字文化的有一种全新的流行元素。实践微课自身具有丰富的创新性,微时性。微课自身具有短小精干的语言文字,新颖活泼的形式,非常容易抓住学习者与读者的眼球,能让读者在如今快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学习,由于微时性,可以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并且能改变反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国目前在微课有着足够的网络基础能力,完全能够支撑微课的创造以及传播,能为微课的发展以及推广清除一定的障碍,但优质实践微课的从视觉元素、声音元素、包装技术等三方面的建设仍有巨大的突破空间。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教学微课元素的空间性

(一)实现学生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深度整合本研究以学生为主体,面对编导学生获取知识的移动化、碎片化、视觉化等特征,选择微信平台作为本研究的技术支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微课和查找资料,提高了学习自主性。

(二)实现学校空间与行业空间的深度整合各大媒体都在运营订阅号,是师生获取行业资讯的途径。教师通过微信推送微课及辅助资料,便于学生收藏、传播、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微信群可实现一对一个性化在线辅导,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入群直播,打破了校园的围栏。

(三)实现实践微课库和拓展资料库的深度整合以微课为中心,老师利用专业的判断标准对海量资料进行取舍,推送辅助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核心问题自学,不会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

(四)实现行业经典案例库和学生真实作品库的深度整合经典案例库是学生的就业标准,学生的作品库是学生的现阶段成果,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明确自身不足。教师可开展个性化和精准化的辅导方案。

(五)实现线下创作空间和线上宣传空间的深度整合以往学生作品总是在彻底制作结束后,再到线上,点击率全凭偶然,缺乏策划和营销意识。本研究力图引导学生边制作边推广。随着作品数量的递增,将塑造一个高校编导专业原创作品的品牌公众号。

(六)实现编导专业教学与市场产业需求的深度整合微信公众号还将单独设立一个合作通道。随着新型教学模式及成果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市场看到本校编导专业的实力,吸引有传播需求的企业来校合作。通过数据分析,选取学生的疑点、难点、重点制作成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同一门实践课的微课库构成“问题连续体”。

三、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微课元素使用的问题

(一)实践微课元素的开发微课作为新型的副主教学,自身有着极大数量是发展的基础所在,质量才是发展的根本。因此在微课副主教学方面上必须要做到达到一定的数量的同时还要保证微课元素的自身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微课元素的采集方面上,视觉效果制作质量偏低。因此,在微课的制作上我们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做到集收集、制作、包装三管齐下的制作方针。主要具体方式如下所述。

(二)要在学校当中建立起相应的有关奖励鼓励的措施,用来激发教师对于微课优质元素的质量把关以及应用的热情;着力组建相应的技术团队,定期对教师展开微课制作的专业技术培训,让教师能快速的掌握新型的微课制作方法以及技术。定期进行微课的元素主题开展研讨,将微课元素开发系列化、专题化、课程化、风格化。将微课建设在元素选取环节就做到专业化、精品化,来方便师生的使用。

(三)优质微课元素的新媒体传播微课的建设主要是涵盖于微课的配套资源以及共建共享资源和微课展播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根据胡铁生研究微课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中,参赛教师主要围绕着微课开展的同行交流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稀少。很多参赛选手以及参赛作品对于微课的关注依旧停留在比赛的层面上,对于教师来说,微课大赛非常有利于同行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来促进自身微课教育的发展。

(四)专业性视听微课元素的底色对于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微课来讲,自身短小精悍,有着明确的相应的操作和实践主题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起到查漏补缺,专项技能训练的效果教学。而且学生可以对其储存与在线播放,通过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进度,能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安排与控制自身的学习时间,使得学习可以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对于传媒类专业,主要是应用型人才,传统的课上对于软件的应用学生课堂吸收率不高,课上不懂的地方在课下不能过度依赖于老师以及同学。而将微课下载下来,就像将老师带在身边一样有问题可以随时观看。以专业课《摄像基础》为例,实践教学微课为学生解答的摄像机的部件构成、拍摄步骤、拍摄方法、拍摄技巧、视觉效果的直观传达等。学生还可以自主的控制学习进度的快慢,知识点掌握可以适当的加快进度条,可暂停微课,边操作摄像机边反复观看微课。自学与教学紧密结合,线上线下的互动元素无缝对接。

四、优质实践微课元素的包装策略

传媒行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同时对应用型实践教学的课程的建设需求也巨大,我国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当中难以达到,一直以来是专业信息化建设的短板。传统的为了弥补此方面短板的做法是选择派学生到各地电视媒体单位当中进行相应的实习。现在可以通过微课的手段,来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基于以上对于优质实践微课的视觉元素、听觉元素的开发,更决定传播效果的还包含了对诸多散在的试听元素的包装策略。事实上,就像有教无类,面对中所难调的个性化学生需求,能制作出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的包装方案是不存在的。但根本不变的是“专业包装是最好的包装”。选用的元素包装模板设置了专业设备的元素,例如摄像机、剪辑软件物料、新媒体视音频传播平台概念效果图等,都是使学生迅速进入专业场景的捷径。另外,在剪辑结构和节奏上,做到张弛有度,也是必要的。以一个10分钟的微课视频为例,根据作者的制作和微课应用经验,拆分为4-5个部分进行包装最佳,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要合理且在专业难易上逐层递进。每个部分的时间分布应尽量平均,且每部分的中间段落应设置试听元素的高潮,进而形成10分钟微课以1分钟设置至少一个高潮的包装手法,将微课的包装节奏调整到最能吸引学生学习而不产生厌倦的效果。料想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时的疲惫期,结合线上微课传播的大数据反馈,不定期的调整微课版本的包装风格。五、结束语微课新媒体语境下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中,开启了课程的快餐时代。其中自身具有的独特的传播特性完美地契合了如今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手段单一,方法缺失。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吸收形式。从重视并完善实践微课元素入手,是把控微课质量、进行新媒体传播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共同期待着实践微课新元素带来的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述[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郭庆光.传媒类实践课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第二版),2011.

[3]周凯.微电影的发展特征诠释及前景探讨[J].宁夏社会科学,2012(5):138-140.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新晨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第6篇

一、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的特点

高校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作为我国高等艺术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我国教育与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与借鉴国外成功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是根据市场要求,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必须把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放在首位,确立“质量是生命线、社会需求是目标”的办学思想。从学生素质来看,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及名牌院校的学生,但是综合素质较高,活动能力较强,他们的价值取向本身就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个性发展起到了一个“资源集聚效应”,大部分学生来自条件较好的家庭,从小到大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较多的教育和学习机会,培养了各种能力和素质,这些对把他们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都是非常有利的。他们更适合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而社会上应用型的工作岗位量大面广,能够吸纳他们。因此从“适销对路”的角度来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大部分是应用型人才。从实践教学资源来看,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的实践资源不是很充足,但它自建院初期对实验设施、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设置兼顾了专业需要和应用型技术培训的需要,紧扣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可藉此承担一些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研究或实验课题,为将来毕业后的创业奠定基础。一句话,强化实践性教学是创建应用型本科艺术专业教学特色的关键。

二、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类专业原有的实验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适应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由于独立学院是依托大学母体的资源办学,教学计划、体系都是沿用大学的教学模式,但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方向都不同于大学,这种沿用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科研、教改等学科建设上的能力比较薄弱,而且这种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

(二)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条件不能满足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严重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所以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加快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让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艺术专业教育模式是专才教育艺术专业教育模式是分科进行的,专业划分很细,很容易出现专业教育过度职业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不够,这些都严重压抑了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培养不出个性化人才。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一味培养千篇一律的专才,则无视于社会的需求,影响其后期发展。

三、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应对艺术类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努力做到:打好基础,注重实践,整合资源,产、学、研一体,形成特色,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明确以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应按照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发挥我院学科门类较齐全、实践教学资源互补的优势,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素质、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协调发展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充分整合资源,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贯彻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发展的思想;巩固和发展教学改革成果,优化资源,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应用人才。

2.坚持实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全面反映艺术类专业学科的发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原则。根据艺术专业发展特点,合理设计实践课程群,加强基础课程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联系,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主要课程设置;设置同类学科和不同学科的综合实验课程。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特长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原则。减少课内总学时、增加课外实习时间,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增加实践教学范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坚持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原则。注重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保证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便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以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科技素质。

(二)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路

构建艺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科交叉创新频繁的两大时代特征,研究实践教学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充分利用学科基地、教学实验基地,整合资源为实践教学服务。我院艺术专业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冰雪资源、影视基地资源、哈尔滨市动漫城资源等作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基地进行合理利用。艺术专业各系实验资源和教师资源整合,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创造学生参与科研、主动实践、探索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1.实践教学必须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建设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基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建立有效的载体,积极开展多层次的设计创新活动,建立富有活力的设计团队,以科学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为保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开展艺术创新设计活动的整体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并激励学生进入设计工作室直接进行课题研究。为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为学生的创造潜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开设一批贴近时代的新实验课程,编写一批新的实验指导书或讲义。现代艺术专业其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是一种以创造性思维为特征的智力劳动。现代知识技术发展变化的速度已经提高到了我们想象力跟不上的程度,特别是一些实验课所用教材远远落后于软件的升级,国内现有的一些教科书在内容成份及方法手段和出版周期等方面与当代科技发展的速度有明显的差距,往往不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对培养学生极为不利。在实验教程教材方面,面对新世纪,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在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最优秀的设计案例和个人的设计实践成果转化成为学生服务的科研成果,结合国内外的最新专业资料一起整理成教案,把理论讲授和实战案例相结合,根据教学要求对实验教材进行立项,建立自己的实验指导教材体系。要再学习、再实践,不断接受最新的知识和观念,不断参与社会设计实践,把国内外最新的专业设计资料,整理成一个个不同的设计教案、实验指导和讲议,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3.改革实践教学,建设开放式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我院实验中心在院、校两级领导重点投入和支持下,教学实验条件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学院本着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服务的原则,建立了艺术设计综合实验室、动漫制作综合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影视作品后期制作实验室、音频实验室、电视编辑综合实验室、服装设计综合实验室,全部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并投重金增添一流的设备成立了艺术设计工作室、电视编导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等,承接业务。利用这些条件,可向部分优秀本科生开放,形成本科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为几百名本科生提供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研究的机会,可参与有实际应用背景课题的研究,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大大促进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是搞好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延续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活动基地,使其成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强化其孵化功能,开展多层次的创新活动,以培养具有真正创新素质的人才。我们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实习基地,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如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室或实习项目),使之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同时,还培养锻炼他们如何从设计工作室老师、师兄们处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4.以培养应用型人材为主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如何去设计课题、动手实践、分析实践数据和现象,如何观察、归纳、记忆、思维,培养学生主动钻研、有选择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何用科学思想、观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开展创新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各种渠道(如组织学习、研讨、培训、学术交流等),使教师在树立创新教育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开展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和适应能力;加强学术交流(如参观学习、研讨提高、邀请专家讲学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我院要求每学期各专业必须进行两次以上专家讲学、两次以上的研讨,并通过对学生创新知识的教学和创新活动的指导激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形成教与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全面考虑文化素质教育和新兴学科教育,如艺术设计心理学、艺术设计市场学、新闻媒体技术、动画学等,并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以适应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和总体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以改革成果及经验推动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

艺术专业学科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实用性,而它更是融汇艺术学、美学、市场学、生态学、应用技术等领域,使之成为横向交叉的综合性、知识密集型学科。对新世纪的艺术学科教育来说,构建合乎时代要求的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无疑是改革的一大趋势。成栋学院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思路是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确定一定时期学院办学目标,合理为自身量体裁衣。坚持自己特色、体现自己特色是我院办学的根本宗旨。独立学院只有从实际出发,发挥各自历史、地域、传统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合理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超越自己,办出自己大学的特色。

(一)艺术设计系专业实践特色教育

成栋学院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显著特点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善于进行理论阐述,而且必须有实施艺术设计的能力,从而使自己所教课程有血有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实践,既完成课程规定教学任务,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成栋学院艺术设计系组织学生在河北太行山、安徽宏村、帽儿山、横道河子、极乐寺、文化公园、哈尔滨欧式建筑等地进行艺术创作,并分别在园艺建筑设计院、麻雀装饰公司、景深装饰公司建立了设计师实习基地,在光明伟业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专业设计实习和生产实习基地。在目前以电脑为主的状况下,加强手绘实习及加强学生的动手会话能力。专业制图对于提高专业艺术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开设效果图技法、POP手绘设计稿、工程制图等专业绘画方面的课。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类设计竞赛,分别获平面设计第一届大学生展演活动二等奖,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等;全国公益广告获二等奖,并入选《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年鉴2002—2003卷》、《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年鉴2004—2005卷》;在历届大学生冰雕比赛获奖并获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哈市知识产权局组织的设计大赛获金奖、优秀奖,并申请国家专利。显然,创新教学体系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是新世纪设计教学发展的大趋势,是完善现今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途径。一句话,强化实践性教学是创建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教学特色的关键。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合理化机制;内外因

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体阵地,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自从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逐步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也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据问卷调查,仍有大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并不感兴趣,表示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向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7份,回收率为88.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选择“很不喜欢”和“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高达55.4%。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很不喜欢”和“不喜欢”的有45.2%,新闻学有27.0%,广告学有41.2%,播音与主持艺术有71.4%,广播电视编导有64.2%。结果表明,艺术类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的程度远高于文学类。通过与大学生的集体谈话、单独访谈,QQ聊天等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对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有这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有着自己的合理化机制。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的一个专业词汇,是指当人们存在某种需要或动机,但这种需要是不能忍受的,就找一个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消除自身内心的不安。[2]合理化机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保健具有一定条件下存在积极功效,但在某些情况下,消极意义机制的合理化显然是必要的,毕竟合理化机制是有欺骗性的,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所谓的借口。因此,揭示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并深入的探讨,有助于高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本文以对12名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做的访谈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了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从而为我们今后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提供政策性启示。

一、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合理化机制的内因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大学生在对自己的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合理化机制是自己对这类课程不感兴趣,上形势与政策课对自己没什么用处。

(一)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对自己没什么用“我是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感觉这个课学了没多大用处,跟本专业联系也很小,对今后的就业也没什么帮助。”(被访者F,广告学)“老师,你听过大学里流行的句子吗?‘必修课挑着上,选修课抢不到’。像形势和政策,缺乏实用性,学了用处不大。”(被访者I,播音与主持艺术)“相对形势与政策课,我宁愿去听更不喜欢的英语课,英语课考研还能用的到,而形势与政策,呵呵,所以大家都不大喜欢去上。”(被访者L,广播电视编导)

(二)学生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我一贯对这类课就不感兴趣,纯粹是为了凑学分,感觉强迫着被学习。”(被访者B,汉语言文学)“我高中是理科生考的艺术类,在高中时,就不喜欢学政治,这门课成绩一直很差。一上政治课就打瞌睡,久而久之对这些课我已经习惯了上课睡觉,怎么也提不起兴趣。”(被访者J,播音与主持艺术)“感觉这些课基本上都是讲大道理的,不仅形势与政策课,还有思修,毛概,实在无法引起兴趣。”(被访者C,汉语言文学)

(三)平时在网上可以看到,上课是很浪费时间的。“现在许多人把业余时间花在课外兼职上,课堂与我的时间冲突。耽误我挣生活费了。”(被访者K,广播电视编导)“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新闻。如果我们在这个课上什么都学不到,去了也没意思。即使去上了,也自己做自己的事。”(被访者A,汉语言文学)“要不是老师您认识我,我就在‘替课群’里找个人帮我上课了,给自己节约点时间嘛。”(被访者I,播音与主持艺术)

二、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的外因

(一)形势与政策课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形势政策课的上课时间为什么不安排课表中,而且每个学期上课时间都不固定,有时候是在晚上,甚至有时候在周末上课。老师,您不知道我们有多少节课,太累了,周末本来是我们休息的时间,为什么还要上课,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被访者A,汉语言文学)“好多人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也是因为安排课余时间上课,有的同学在外面学计算机,有的同学要在外面兼职,有的同学要忙着约会。”(被访者I,播音与主持艺术)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班级安排的过于庞大,人数太多“每次上形势与政策课我们都要和编导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教室里人太多了,很多坐在后面的同学都在玩手机,老师也管不过来。”(被访者E,新闻学)“大概有200名学生挤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教室里又没有空调,热的人都不想听课。”(被访者K,广播电视编导)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应该是比较新的,但老师讲的还是有些过时,感觉像是在上历史课。”(被访者D,汉语言文学)“形势与政策的进程应该谈论国内外的一些最新事件。例如,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南海问题,香港占中事件,英国脱离欧盟事件等,而这学期老师讲的是‘一带一路’,这个的概念早在2013年就提出,现在再讲如何体现出当前的形势?”(被访者F,新闻学)

(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老套,师生互动少,效果差。“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基本上是照着PPT在念,上课的时候就自己在讲,我们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讲了什么也没印象了”。(被访者G,广告学)“老师上课方式太传统了,几乎也没有提问,也缺乏讨论,听的人只打瞌睡,哪怕是找一个比较合适的视频也好。”(被访者J,播音与主持艺术)“老师在讲课时,我们若不认真听,老师还吓唬我们说,如果再玩手机,不认真听讲,就拿不到这学分,无法毕业。”(被访者L,广播电视编导)

三、结论与启示

本次研究发现,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生存在的合理化机制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一是通过内因构建了内在合理化机制,即从学生自身寻找不喜欢的理由,因此将不喜欢这种行为的变得合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形势和政策课不感兴趣,学习这样的课程对自己毫无用处。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把时间浪费在这些课程上。二是通过外因构建了外在合理化机制,也就是说,从学生自身之外,寻找与形势和政策课程有关的,许多其他方面不喜欢的理由或借口,以便使不合理的事物合理化。造成外因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课堂内容陈旧,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合适,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效果不好等。

四、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与建议

(一)教学内容要紧扣时代、针对性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社政[2004]13号文件作了如下规定,高校应选择当前教学内容和时效性强、学生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模块。为此,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为高等教育的形势和政策课程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切合实际的教材,高校的思政课教研室也要积极关注国际和国内大事,教学内容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确定。[3]

(二)教学时间安排要合理化。在高校中,形势和政策课程处于半边缘状态。由于时间表上其他课程的影响或冲突,形势和政策课程没有安排在正式的课表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在周内的晚上甚至周末上课,这使该课的出勤率降低。即使是来上课的学生也不注意,心不在焉。许多学生反映周末应该是休息时间。周末安排的情况和政策课程,使学生感到不愉快,让学生更不太重视这门课。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形势和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建议课程的时间安排应尽可能合理。

(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首先,在教学形式上,应设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避免老师一直在讲,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好“演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尝试小班授课,营造与主题讲座、热点复习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氛围。它也可用于课堂提问、交流讨论、热点辩论、现场提问和学生演讲。积极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变成参观学习,社会活动与实践。学生们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情绪激昂。尝试运用小班制教学,营造与主题讲座、热点评论、课堂讨论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氛围。它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交流讨论、热点辩论、现场提问和学生演讲等方式。积极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变成参观学习,社会活动与实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激情高昂的情绪中,让学生的思想、情感、观点、注意力积极参与教学,从而积极思考,提问,沟通,解决问题,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可分为专业教学和分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形势与政策课与学生专业的契合性。教师还要做好组织教学工作,记录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树立“特殊教育变量”,教育教学观念适时转变角色,以传授知识为促进者。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特征、图文并茂的视听效果、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制作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的课件,使学生在视觉快速深入的过程中体验到效益。

(四)加强对形势和政策课教师的考核,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王华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调研分析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形势和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形势和政策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了提高形势和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师资队伍。首先,要严格选拔和聘用好教师。多年的实践证明,优秀的形势和政策教师具有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性,善于了解形势发展的性质和趋势,在理论上有勇气和底气。我们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从而形成对教学的热爱。因此,选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关键就是老师的责任感、学科背景、理论知识和教学组织能力。二是加强形势和政策课教师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形势和政策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它是一门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一方面,教师要重视自学和提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杂志,增加信息的收集,拓宽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条件,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研究和会议,扩大教师视野,丰富教材,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4]

(五)教学管理要规范化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管理的关键是使形势和政策课程走上规范化轨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一是体现在学生管理的规范化。二是教师管理的规范化,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和教师应共同努力,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学生成绩档案。三是要表现出更加完善的形势和政策教育教学保障机制。一方面,学校或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的情况下,统一的书面笔记和音频和视频课件,另一方面要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教师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培训。同时,针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新、变化快、政策性强,覆盖面大,没有稳定的教材,讲课难度大,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学校要更加合理地计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以稳定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并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行列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13.

[2]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23.

[3]李攻明.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J].2013(33):128.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培养中的问题

1.1目标定位不清

笔者在网上查阅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发现,虽然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大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适宜于到各类教育技术中心、电视台从事技术工作,到各类大专院校、中学从事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到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和技术开发工作,到和计算机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网页设计、计算机维护等工作”。这样的培养目标不仅偏离了教育技术专业设立的初衷,而且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势必体现在课程设置庞杂,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精。笔者在与一所高校的教育技术系领导交谈时,他道出了自己的苦衷:不这样设立培养目标,招不到学生,不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学生就业困难。笔者反问:这样培养学生就容易就业吗?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表面上看,学生毕业后适应面广,但实际上表明培养的学生是“万金油”,学而不精,无一专长。不幸的是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往往在计算机能力上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在电子技术上不如物理专业的,在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上不如教育专业的,在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上不如影视专业和新闻专业的,结果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失去了竞争能力,造成就业困难。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笔者曾经看过一所本科院校教育技术系开设的科目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普通物理、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电视原理与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Java语言、C语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远程教学原理与实践、教育学、教育技术学、CBE导论、课程与教学设计、传播学、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摄影技艺、电视摄像技法、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有线电视设计与卫星电视接收技术、音响系统设计与安装、网页设计、电脑平面图形创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网络教育应用、教学设计原理、现代学习理论等。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教育技术、、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结果还是害了学生。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培养目标的偏差。

1.3重理论讲述,轻能力培养

由于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是近几年突击上马的,师资力量不足,缺少高层次本专业教师,许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缺少对教育技术教育的整体认识和对多媒体设备的开发应用能力,讲课往往沿用以前的授课方式,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讲授。加上有些学校资金投入不足,学生缺少足够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往往是“放羊子”、走过场,学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也没有足够的实践时间,使得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差。

1.4学生能力的培养不符合专业要求

许多学校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是考虑教育技术专业的要求,而是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哪方面师资较强,资金就朝哪方面倾斜。如:有些学校把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照相机、摄像机,建立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厅。这种投资的倾向和资金的扶持,就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导向,他们会把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当作主要的学习实践内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校园DV的创作。因此有些学校甚至在培养目标上注明毕业生“可作为电视台技术人员”。花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让学生进行电视节目的创作与制作,虽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益处,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可能会有帮助,但对整个专业建设来说,则偏离了培养目标,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还有些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对常规教学媒体的教学很随意,资金投入也少,学生对常规教学媒体不熟悉、不了解,这也不符合专业要求。

二、解决人才培养中问题的对策

2.1要明确培养目标

实际上,在欧美等国家,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是以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主,学习内容主要是教学系统设计及相关内容,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组织课程和开展研究。学生主要来源是学校的教师,在具备某一专业知识的条件下培养利用教育技术当好教师的能力,毕业后还回学校工作,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具有研究性,具有针对性,毕业后才能指导中小学教育向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现代科技要求的模式发展。相比较而言我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主要是本科学历教育,本科学生来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缺乏一定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和有针对性的研究能力。因此,我国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更加艰巨,这需要学生一进校就要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将来的责任和义务。

2.2简化课程设置

在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后,就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笔者认为主干课程设置应有两大块:教育学理论和计算机。其中教育学主要是教育心理学、教育传播学、中小学教材教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估等课程,这些知识的研究学习,主要是为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教学,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来更好地服务中小学教学。计算机教学应偏重于基于中小学教育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和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主要开设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图像处理技术、网页设计、非线性编辑等。对于常规媒体的教学实践及对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帮助的知识如:摄影技术、摄像技术、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脑平面设计、美术等知识可以采用专业选修的方式开展。新晨

2.3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