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

传统经典文学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经典文化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对国家的繁荣昌盛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和深厚土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坚定文化信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大学生身上肩负的责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涌入中国,给中华优秀文化以剧烈冲击,一些大学生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践行,使传统文化渐渐被边缘化。最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国学的发展,社会各界都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注重对优秀经典的掌握,强调各个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儒家经典的教育。

一、传统文化经典内容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作为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传播,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不断发展。

(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教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加强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仁心、道义、礼貌、智慧、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都是人们应当遵守的一根道德准绳。我们不仅要把这种传统道德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道德品质和自身素养,还要将其付诸实践,用来指导或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当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作为调节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准则时,易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交往氛围,促进人际交往。

(二)优秀传统文化能激励大学生不断成长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可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拦路虎,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关智慧与成才之道的论述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方向和指南。在通往成功与成才的道路上,优秀传统文化给了我们许多可行性建议,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不断克服艰难险阻,获得成长。(三)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三观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有利于人生成长的正确价值判断。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奋斗,以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最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年轻学子的爱国情感。传统文化强调把个人的生存发展与天下的兴衰、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达到调和家庭、治理国家、安定天下的目的。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的认识情况及原因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潮涌入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以巨大冲击。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的认识情况一些学生被这些外来文化吸引沉迷其中,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谈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知之不多;有些大学生忽视对优秀传统经典原著的诵读和感悟;还有学生对优秀传统经典认识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则重视对优秀传统经典的学习;还有一些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学习儒家经典的内容,而且从深层次的角度对儒家进行研究,并且对儒家文化不断地进行创新。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经典认识的原因分析出现以上现象,首先是源于客观现实对学生的制约。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系统繁杂,我们每天都会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即使为学习优秀文化腾出时间,也是少之又少,无形中就减少了学习优秀传统经典的机会。其次,受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特点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无趣,有些内容难以理解,尤其像比较古老的文化典籍,内容比较晦涩难懂,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这使得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传统经典讲的都是一些古代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久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原著大多数采用文言文语言,使学生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比较抽象难懂。第三,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学生更热衷于学习一些立即就能见效的知识或专业,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第四,和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相关。虽然有些学生也在有意识地去学习经典,但实在是因为没有兴趣,再加上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就不能很好地去学习和掌握优秀内容。

三、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认知的措施

前面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并分析了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社会各界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

(一)要加强学校专业教育虽然现有的大学课程涉及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但只是作为公共课,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学生也不太重视。所以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多开设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课程,或者提高经典内容在所学科目中的比例。课堂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载体,所以学校应加强对课堂的重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激发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在社会上加大对传统经典的宣传力度和强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学生的义务,而且是全民族的责任,所以要在全社会掀起学习传统经典的热潮,加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学习。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包括大学生在内都能重视和了解传统经典,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面对传统经典所面临的这一现状,党和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人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最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使得它的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希望国家能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地位,倡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经典内容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学校要提加强对教师专业文化素养的培养,增加教师文化经典培训的机会,从而使老师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去学习经典传统文化。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转变自身观念,认识到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党和国家极其注重文化经典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积极采取了一些相关的措施。国家领导人也提到,实现现代化是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的,并由年轻人实现。现在有大量的外国人都在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要去认真学习经典文化。我们不仅要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内容,而且要有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同时还要积极地付诸于实际行动。我们要把学习和践行传统经典作为日常之必备,从而使其外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有一些传统文化失去了现代价值,对于好的文化我们要努力学习,而对于一些过时的文化我们就要有选择的删除,避免它对我们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我们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清荣.经济全球化下的儒家伦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学经典;教学;问题;对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青年一代大学生能否理解、认同、接受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文学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对于文学经典的学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则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新媒体时代,影像文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以穿越、魔幻、寻宝等为题材的网络文化和以娱乐、消遣为主的大众文化的泛滥,使得深刻而充满理性的文学经典作品被边缘化。大学生作为阅读文学经典的主要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关注高校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和探索文学经典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文学经典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精华,有益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文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历代读者长期阅读鉴赏而筛选出来的精华,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学的最高成就。它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文学经典形象的间接性、内容的广阔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使学生在充分认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体验人类情感的丰富性与细致性、领悟思想认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滋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品位修养。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和鉴赏势在必行。

二、高校文学经典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管理者和教育者不够重视。讲到文学的专业教育,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相近专业等。汉语言文学专业毋庸置疑必须开设经典诵读课程,但一些与文学关联性较小的专业如一些理工科专业,这类专业的学生是否也需要学习文学经典,一些学者则提出质疑和反对。这种观念在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当中普遍存在,管理者以及教育者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文学经典课程无法开设,或者课时一再被压缩。

2.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超越时间和跨越地域的永恒价值。但由于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中的语言晦涩难懂,长篇赘述,再加上抽象高深的哲学思想和年代久远的时代背景,客观上给大学生造成了阅读障碍。长期以来,经典文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上离不开固有的教学模式: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课堂讲授信息量大而与当下联系又不足,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3.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观念陈旧。“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完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效果只会让学生“睡倒一大片”或者“低头玩手机”。在互动性强、多种媒体方式不断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已经很难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无用”和“无趣”成为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最直接印象,这种印象又从心理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1],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疏离,传承文学经典、传统文化也就无从谈起。

4.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传统的高校教学,学生获取信息以纸质书籍、报纸、杂志为主。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更加广泛。特别是新媒体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声文字(电子杂志)、电子相册、视频音频、Flash动画、3D虚拟场景等多种形式。目前,文学经典的教学却没有把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教学状态,很难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法也使部分学生得过且过,很难提高他们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兴趣。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学经典教学的对策

葛兆光先生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中曾说:“现在是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那些看上去既不能增添技能又不能变成资本的古代社会与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一些‘包装’和‘烹调’才能使他们感兴趣。”[2]所谓的“包装”和“烹调”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新媒体”“新调料”来包装“新内涵”,从而使学生喜欢并且爱上文学经典。

1.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转变思路。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学习文学经典,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文学经典不仅仅是读懂经典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辨的能力对于任何专业的大学生来讲都是必备的能力之一。不仅如此,文学经典的学习还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优秀人文思想、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事物的审美态度等对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大学生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不仅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而且能够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指引未来,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因此,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在文学经典的教学活动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转变思路,在文学经典课程的设置上,不仅是少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应该成为所有专业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通识课。

2.善于挖掘经典文学中的新内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书籍中,四大名著尽数在列,而《红楼梦》更是高居榜首。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调查者认为是名著与当代读者的“隔膜”,语言晦涩、叙事繁杂,再加上高深的哲学意识与不同的时代背景,客观上也构成了阅读障碍[4]。因此,在文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文学经典中的人文思想、审美情感、语言特色等,更要揭示文学经典作品在当下的意义,关注作品、人物与当下现实生活的联系,赋予文学经典中作品、人物等以新的内涵。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的生命力能够“持续不断引起当下读者阅读的兴趣,持续不断地对当下情境中的读者发挥作用”[5]。比如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中邀请的各位专家无不是赋予经典文学作品以新的内涵,从不同角度揭示文学经典对现代人学习、工作、处事等方面的启示意义,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3.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性,因此文学经典的教学也需要建立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与其让学生昏昏欲睡或手机不离手,不如在课堂上把手机或电脑设备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去关注网上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如通过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查找相关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从而完成老师设定的目标。在文学经典教学课堂中,应围绕构建以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才能使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真正高效地利用起来,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4.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学生大多是在视觉化、媒介化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加熟悉和容易接受图像、视频和轻松、有趣的网络语言。而文学经典中,因其艰深晦涩的文字,冗长繁复的篇幅和相去甚远的时代背景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接受文学经典造成了阻碍。面对这样的学习主体,老师只有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方位、多渠道地优化教学设计,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课前,老师利用教学平台任务并推送相关资料,学生利用手机就可查看这些音视频、文字、微课视频等,学生在上课前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课堂上,老师再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作业中完成好的部分点到为止,而对学生作业中有待提高的部分则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四十五分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强化知识点,可以采用竞赛以及参与互动游戏的形式,比如文学经典中的生字词,老师可以尝试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文学经典也离不开诵读,在诵读环节,可以让学生借助一些诵读平台或者“为你诵读”类似这样的APP进行诵读练习,这些平台和APP可以帮不同的人物配音,并且可以上传分享,供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在鉴赏诗歌时,老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迅速掌握格律诗的常识。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反复观看学习。在鉴赏戏剧时,比如剧本《雷雨》,可以让学生观看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见的视频,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究周朴园或者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还可以请学生分组演出一段剧本等。通过一系列的自学探究、分组合作和演中学等方式,学生在乐于接受的情况下对文学经典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5.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新媒体时代,彻底颠覆了以往老师给学生打分的传统。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借助新媒体,比如教学平台、QQ、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等新媒体实现全面、客观、动态的过程。利用教学平台,在课前,老师推送视频、资料,可以查看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在课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或者QQ群、微信群,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的拓展延伸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反馈。这种全新的评价方式更多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认识自我,在自我发展中建立自信。通过多元评价,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不仅如此,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依据评分标准,学生之间通过问卷调查、论坛等方式来推选优胜者。当然老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要强调关注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反思,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分等级上,最终实现学生在自评中反思自我、建立自信,在他评中认识自我、精益求精,在评他时赏识他人、取长补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很显然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促使文学经典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均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创新,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也在尝试改革,“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等赛事的举办就是高等教学领域做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文学经典的教学也必须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同时要更新理念,进一步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只有这样,高校学生才会愿意阅读经典、学习经典和传承经典。

参考文献

[1]蒋月侠,李娟,陈少锋.新媒体视域下对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7).

[2]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7.

[3]朱尉,姜开元,陈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探究[J].今传媒,2014,(10).

[4]刘昆,张林涛.名著经典缘何“死活读不下去”[N].光明日报,2013-10-17(05).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典阅读;中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

我国的经典阅读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专业体系结构为基础,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要对整个人才培养结构体系进行改良。我们在理解和运用经典文学时要注重传承和发展语言文学,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还需要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层的理解和思考。对于学生而言要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就要以经典阅读为主,这样不但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层面,还能提升整体的品质素养。在课堂上,培养专业性人才要进行适当的人力资源控制,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

一.“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的提出我国造2014年10月份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了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由此,我们可以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我国在世界文化界立足。传统文化对文艺界发展非常重要,对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深度的阐释和传播,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才。文学院提出“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学类专业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由于行业发展的要求,另外经典阅读对于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文学院校提出了“已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并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根据时展的需求,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同时还对自身的品质、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语文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等一些岗位上也能出色的工作。当前社会各种文化鱼龙混杂,而高素质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要能够在良莠不齐的文化中分清好坏,能够对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这是其应该担任的历史责任,所以要求学生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实质上就是加深对经典文化的阅读和理解。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培养专业人才,要求各高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包括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型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素质和专业性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精神成长。阅读经典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积累自己的文化知识,同时能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养,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事物,清晰明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事情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思考和评价。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主流文化的地位被削弱,也造成人们的时代感、社会感、历史感和文化感更加淡化,出现学术发展不稳定,精英文化消退的现象。受到这种社会现象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经典文学失去了阅读兴趣,仅仅通过社会上的影视作品、时尚阅读和浅表阅读等来了解中国古代、当代以及国外一些经典名著、优秀作品。把大把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前者,这种现象很是令人堪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加强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研究。观察和研究我国文学院的教育模式,我们发现不论是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还是当代的文学,亦或是外国的古典文学,还是选修课和必修课,多数老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感悟和体会,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渐渐失去对经典文学的鉴赏能力,文学写作能力也有所削弱。缺乏对经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和精神文明的培养。因此,面对这种人才培养状况,文学院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鉴赏能力,不断积累文化底蕴,从而培养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

二.“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的培养专业性人才,文学院进行组织、用人单位进行设计、全体师生共同实践,进而提出了“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通过“三个课堂”的形式,利用课程资源、活动资源、实践资源和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下面的图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教学模式。

三.“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的途径1.课程建设方面要顺应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充分考虑我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要加强学生对必修课的学习,还要督促学生进行必要的选修课学习,使学生的人文和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的选择经典文学阅读,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是进行表面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者、文学内涵以及文学所反应出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让学生具有阅读经典的意识。课堂上将影像资料融入其中,加强对经典文学的理解,更深层次地解读经典,创新课堂方式。

2.第二课堂方面第二课堂的教学体系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这里的全员包括学生所在的班级、社团和各种组织,老师的教研和管理团队,文学研究和教学队伍。从经典阅读的角度出发,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营造更好的经典阅读第二课堂氛围。不论是学生之间组织的各种活动,教师参与的各种教研活动还是教研管理方面,都要注重阅读经典的融入。

3.潜在课程方面国家施行教育改革,加上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有利条件为高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文学院对人才的培养。区域文化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发展潜在课程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坚持本土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4.实践教育方面在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有助于加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在制定人才培养教学方案时,要注意加重社会实践教学的比例,此过程更不能忽视讲点阅读相关内容的融入。

5.创新教育方面实施该项目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可以和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报刊合作,学生在阅读经典后会产生很多感悟,并且会以文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多种班刊合作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好的抒发情怀的平台。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加强经典阅读,对整个项目的实施有交强的推动作用。

四.“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的成效该项目的实施最早是在2013年提出来的,开始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作为试点,在实施过程中对院校中人才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使改项目得以在文学院内全面展开,并且根据教学目标和发展需要逐步纵向和深入发展。

1.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实施该项目促使整个文学院的全员参与,让每个人得到精神上的收益。项目的实施让教师在课堂上融入阅读经典的理念加强,加大了对经典文化的传授力度。项目的实施让全体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中,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精神力量。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2.加强了学校人文素养能力培养的基本建设文学院开展“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并不是单独进行的,与院校的教学建设和改革是分不开的,学校各方面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3.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在高校广泛实施经典阅读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计划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社会价值,通过社会的反响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一点。同时不仅加强本院校对经典阅读的重视,同省院校也提起高度重视并纷纷效仿借鉴,很多省内院校到本院校进行观摩考察和学习,交流本院校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同时被更多文学类院校接受和认可。对经典阅读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准确的找好切入点,全面整体地分析语言文学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兴趣,将经典文学的阅读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最终实现对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侯力铭.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汉字文化,2018(07):14-15.

[2]肖菲.关于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231.

[3]王淑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企业导报,2015(20):140+132.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

文学经典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凝结了不同民族的智慧。正如所指出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1]随着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消费文化的盛行,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更是呈现出了碎片化、浅阅读甚至是不阅读等特性,而文学经典教育也被各高校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致使文学经典在大学校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状态。但网络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它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如何利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便捷性探索新的文学经典教育路径,最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带来的弊端,积极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性,从而破解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状况为研究出发点进行问卷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930份,收回有效问卷907份。以期通过此次问卷调查能够总结出在新媒体大众传媒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索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之路。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影响

新媒体是个发展着的概念。我国学者彭兰认为,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其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2]。目前而言,智能手机是新媒体中最为便捷、使用率最高的媒介形态,在问卷“您拥有什么样的移动终端设备”的调查中,有84.56%的同学选择了智能手机。可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媒介形态及传播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基于移动手机终端的微信公众号、APP、朋友圈等媒介形态已经极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大学生的教育和阅读学习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致使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边缘化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主体和内容都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如报纸采用的是点对面的单项式传播方式,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很少有机会主动去选择信息。但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得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而且每人都有选择信息的主动权,主动去发现信息,选择、利用信息,传播信息。故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主体、内容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这是一个多种传播主体、多种信息源、多种传播媒介共同作用的一个时代。以往文学经典价值的存在和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书籍刊印等,这确保了文学经典的权威性和传承的稳定性。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以往依靠文学经典传承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在当代大学生这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而且更为便利和快捷。再加上当代娱乐消费文化观念、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至上的影响,整个社会呈现出浮躁的风气,文学经典的外在生存空间和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挤压。久而久之,文学经典在高校中就被边缘化,不再受大学生的欢迎和重视或被束之高阁。故而我们在问卷调查“你每周课外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是多少”中看到,有59.65%的学生阅读时间少于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不到二十分钟;而另外28.45%的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在五个小时之内,即便如此平均每天也不到一个小时。文学经典无用论弥漫在众人之中,大学生不再涉足文学经典原著,高校课程之中也很难寻觅文学经典教育课程,文学经典逐渐被边缘化。

(二)消费娱乐化的文化价值观致使文学经典被戏说、大话改编传统时代,教育和价值观念的阐释是以社会上的文化精英为主。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社会信息的传播者和参与者,社会时代的主导力量开始由精英转向大众,由贵族精英所消费的文学经典开始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随着经典主导力量的变化,文学经典也就在以消费文化为主体的时代,被纳入普通大众日常的消费活动中去,成为满足大众欲望的手段之一。”[3]为了反叛和解构传统并凸显自己的话语权,大众开始一改贵族精英对文学经典的教育和阐释观念,对文学经典进行大肆地戏说、改编、大话等以彰显大众文化的消费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价值观念很快开始在大众中传播,而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对此更是拍手称快。所以,在问卷“您接触新媒体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的调查中,有73.98%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在问卷“如今您最常用来接触文学经典的途径是什么”的调查中,有16.76%的学生选择了“看改编自文学的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等”;在多选问卷“现在很多学生不热衷于阅读经典文学,您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的调查中,有54.58%的学生选择了“看过相关介绍或影视作品、游戏等,对内容不感兴趣”的选项。可见文学经典的大话、戏说、改编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流行程度。大学生受到大众传媒时代这种娱乐消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传统文学经典开始疏远或解构并再结构,不再关注传统文学经典书籍,而转向网络言情小说、武侠通俗文学、颠覆式的戏说、游戏等,即便如此,也是以浏览快餐式文化的方式阅读电子书籍,更遑论阅读文学经典纸质书籍。以至于在问卷“您阅读过以下哪几部文学经典作品”的调查中,仅有5.95%的学生阅读过《牡丹亭》,14.88%的学生阅读过《高老头》,10.8%的学生阅读过《荷马史诗》,19.18%的学生阅读过《边城》,即使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阅读率也仅有60.42%。但大学生对当代不同文学经典的“大话”“戏说”却是信口拈来。由此可见,文学经典作品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三)新媒体时代的读图习惯致使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表层化阅读书籍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读者在阅读散发着油墨味的纸质文本时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参与作者创作时创设的想象空间,在与作品中的人、事产生共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4]127。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速度的提高,在一切都是快节奏的形势之下,图像观看比文字阅读占据更大的优势。”[5]69在大众传媒时代的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文字与图片共生的知识传播空间,读图俨然成为我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怪乎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初就喊出了“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豪言。所谓读图:“从广义上说,一切视觉影像均属于这种‘阅读’的对象……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说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单纯、枯燥和抽象的文字阅读中‘解救’出来,把目光转向种种替代或诠释文字的图像。”[6]以图像来解释文字和传递信息,适应了目前快捷的生活节奏,减少了阅读时间,被人们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们所欢迎。所以,在问卷“您认为影响您阅读文学经典的因素有哪些”中,有60.2%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时间”,文学经典原著纸质书籍的阅读不如新媒体读图获取信息直接、快捷和便利。但通过移动互联网浏览图像的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却并不深入探究和思考,成为大学生们的主要日常行为习性。因为“读图时代的‘读’以视觉优位为特征,因此其阅读行为与文字为主的时代相比,更加趋于表层化,带有更多的形象思维的特点”[7]10。故而,厚重的经典文学书籍被抛弃,即使学校开设有文学经典名著教育课程,学生也不会借助于书籍进行阅读和思考,而是代之以影视改编、动漫游戏等图像式的接触和解读,迫切地追求外在的形式美,而无视文字对人们思维的启发和创造性的延展及改编是否是戏说或忠实于经典原著等,笼统地冠之以阅读文字太浪费时间,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不阅读成为当代大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的主流态度。

二、新媒体对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延伸

网络新媒体是个无法回避的时代,手机移动阅读等也是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态势。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为大学生的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提供便利,减少或避免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影响。“网络时代,网络阅读既然是势不可挡的事实存在,更重要的显然不在于网络的芜杂如何损害了人们对文学经典、对文字之美、对深邃精神的欣赏和探寻,而在于看到新媒体给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同样的巨大的便利和可能,同时更好地利用它、完善它去促进、提升人们的品质和高度。”[8]

(一)利用新媒体多元化形态延伸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空间相比较依赖纸质书籍生存的文学经典传统存在方式,新媒体为文学经典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诸如电子书籍、音频文档、视频、图示等多种方式的空间介质形态,可以说新媒体将音、图、字等融为一体,也为我们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所以,在多选问卷“相对于传统阅读,利用新媒体阅读文学经典的优点有哪些”的调查中,有82.91%的学生选择了“阅读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选择“阅读对象较多,便于选择”的学生有59.65%;选择“阅读过程中可以与其他人互动交流,便于理解”的学生有44.65%;选择“阅读方式多样化,更容易接受”的学生有56.67%。便捷、互动、内容多样、便于选择等这是新媒体在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中带给学生的最大体验。而这也符合当今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在问卷“您阅读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什么时候”的调查中,有61.74%的学生是“不固定”的;而“对自己文学经典阅读现状是否满意”的调查中,59.1%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因为很少有阅读时间”。故而,由于生活节奏快、时间紧迫,学生只能选择在不固定的时间内随时进行阅读和获取信息,哪种阅读方式便捷和快速便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青睐。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构建新媒体文学经典教育平台,如文学经典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实现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和优势。在课内对文学经典进行导读、评论和赏析后,在课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学经典教育公众号。公众号可分为“内容导读”“视频改编”“经典原著”和“交流互动”等模块,在“内容导读”中,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不同形态对文学经典内容进行介绍,便于学生更快、更全地掌握和接受,如以H5的形式图、文、音并茂地介绍,以图片为主,文字和音频为辅,便于接近学生日常接受习惯,吸引学生关注和浏览;在“经典原著”栏目中,以章节的形式将文学经典内容呈现给学生,同时以不同学生朗诵不同章节进行录音上传,无形中让学生阅读了原著,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在“交流互动”的模块中,可以开放后台留言交流互动,便于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上传并与他人互动交流。经过内容导读式的浏览到视频改编中的画面,再到经典原著中的阅读,到最后与不同人的交流互动,教师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和优势延伸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空间形态,而学生则在借用手机移动互联网随时进行学习和阅读。

(二)利用文学经典的影视、游戏改编和戏说等“次文学”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次文学”的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他认为,“文学消费现象总是非常均匀的,正是同一批观众既为街头戏剧的卖艺者鼓掌,也为法兰西戏剧院的名演员们喝彩……那些对次文学来说是令人不快的东西仍然把握着人类的真相。连环画又复兴了,摄影小说也同样如此”[9]184-185。我们知道,文学经典在由贵族垄断到大众化转变时,“次文学”的出现是一个明确的标志。只有依据文学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戏剧、连环画等繁盛时,文学才由贵族消费转向大众消费,才形成文学大众化时代,而这更有利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虽然以影视、游戏改编、戏说为代表的“次文学”会对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产生表层化和直观化的思维影响,并且解构了文学经典原著的精髓和意义,甚至会歪曲和传递非主流的价值观念。但“次文学”的出现对文学经典的传播和生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具有语言和背景障碍的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经典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这需要发挥课堂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次文学”以其多样性拓展了文学经典的生存形态,并促使了文学经典的传播和交流,符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和认知模式。所以,在问卷“您认为目前对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戏说、游戏改编等是否有助于其在大学生间的传播和接受”的调查中,有74.75%的学生认为“是的”。故而,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对此进行引导,避免某些“次文学”对文学经典原著的扭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这些由文学经典改编而来的“次文学”,然后就该种文学形态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并与自己的发言对照;进而引导学生畅谈原著和“次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原著是否有不足、“次文学”有哪些优势?原著又有哪些优点和“次文学”有哪些不足?二者在传递价值观和精神方面具有什么的不同,等等。以“次文学”为突破口,去引导学生阅读和接受自己在前见设定中“难读”的文学经典原著。以兴趣为引导,在兴趣中探索经典,阅读经典和接受经典。而这也符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因为在问及“对于经典原著和改编的态度”时,有77.51%的学生选择了“先观看影视改编、戏说后才阅读经典原著”。

(三)利用“图视”反向引导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我们说,读图给人们造成思维的浅层次和直观化,主要是指由图来获取信息的过程,这是因为图视是以图的方式明确、鲜明地将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大脑。但我们在进行文学经典教育时,可以利用大学生已经习惯“读图”的阅读方式,进行反向教育。即在文学经典教育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原著,然后让每个人把自己所理解的文学经典原著内容以不同的“图视”方式呈现出来,如H5、短视频的形式,大家可以在一起讨论看哪位同学呈现的“图视”更直观、鲜明并且忠于原著的精神。将信息丰富的文学经典名著压缩、还原成当今流行的信息传播形态:“读图”,既考察了学生阅读和理解文学经典的程度,又让文学经典生存形态多样化,适应新媒体的传播,便于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为在问卷多选题“现在很多学生不热衷于阅读经典文学,您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的调查中,有多达72.33%的学生选择“篇幅太长,没有耐心看完”,这也是文学经典在当代大学生中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反向读图的模式,鼓励学生将文学经典还原成“图视”,以“读图”的方式将自己所接受的文学经典呈现给大家,不仅延展了文学经典在当代的生存空间,而且锻炼了学生概括信息、接受信息、判断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在相互比较和评论中,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把握文学经典的精髓和价值核心,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

文学经典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凝结了不同民族的智慧。正如所指出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1]随着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消费文化的盛行,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更是呈现出了碎片化、浅阅读甚至是不阅读等特性,而文学经典教育也被各高校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致使文学经典在大学校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状态。但网络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它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如何利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便捷性探索新的文学经典教育路径,最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带来的弊端,积极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性,从而破解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状况为研究出发点进行问卷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930份,收回有效问卷907份。以期通过此次问卷调查能够总结出在新媒体大众传媒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索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之路。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影响

新媒体是个发展着的概念。我国学者彭兰认为,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其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2]。目前而言,智能手机是新媒体中最为便捷、使用率最高的媒介形态,在问卷“您拥有什么样的移动终端设备”的调查中,有84.56%的同学选择了智能手机。可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媒介形态及传播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基于移动手机终端的微信公众号、APP、朋友圈等媒介形态已经极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大学生的教育和阅读学习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致使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边缘化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主体和内容都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如报纸采用的是点对面的单项式传播方式,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很少有机会主动去选择信息。但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得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而且每人都有选择信息的主动权,主动去发现信息,选择、利用信息,传播信息。故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主体、内容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这是一个多种传播主体、多种信息源、多种传播媒介共同作用的一个时代。以往文学经典价值的存在和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书籍刊印等,这确保了文学经典的权威性和传承的稳定性。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以往依靠文学经典传承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在当代大学生这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而且更为便利和快捷。再加上当代娱乐消费文化观念、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至上的影响,整个社会呈现出浮躁的风气,文学经典的外在生存空间和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挤压。久而久之,文学经典在高校中就被边缘化,不再受大学生的欢迎和重视或被束之高阁。故而我们在问卷调查“你每周课外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是多少”中看到,有59.65%的学生阅读时间少于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不到二十分钟;而另外28.45%的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在五个小时之内,即便如此平均每天也不到一个小时。文学经典无用论弥漫在众人之中,大学生不再涉足文学经典原著,高校课程之中也很难寻觅文学经典教育课程,文学经典逐渐被边缘化。

(二)消费娱乐化的文化价值观致使文学经典被戏说、大话改编传统时代,教育和价值观念的阐释是以社会上的文化精英为主。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社会信息的传播者和参与者,社会时代的主导力量开始由精英转向大众,由贵族精英所消费的文学经典开始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随着经典主导力量的变化,文学经典也就在以消费文化为主体的时代,被纳入普通大众日常的消费活动中去,成为满足大众欲望的手段之一。”[3]为了反叛和解构传统并凸显自己的话语权,大众开始一改贵族精英对文学经典的教育和阐释观念,对文学经典进行大肆地戏说、改编、大话等以彰显大众文化的消费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价值观念很快开始在大众中传播,而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对此更是拍手称快。所以,在问卷“您接触新媒体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的调查中,有73.98%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在问卷“如今您最常用来接触文学经典的途径是什么”的调查中,有16.76%的学生选择了“看改编自文学的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等”;在多选问卷“现在很多学生不热衷于阅读经典文学,您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的调查中,有54.58%的学生选择了“看过相关介绍或影视作品、游戏等,对内容不感兴趣”的选项。可见文学经典的大话、戏说、改编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流行程度。大学生受到大众传媒时代这种娱乐消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传统文学经典开始疏远或解构并再结构,不再关注传统文学经典书籍,而转向网络言情小说、武侠通俗文学、颠覆式的戏说、游戏等,即便如此,也是以浏览快餐式文化的方式阅读电子书籍,更遑论阅读文学经典纸质书籍。以至于在问卷“您阅读过以下哪几部文学经典作品”的调查中,仅有5.95%的学生阅读过《牡丹亭》,14.88%的学生阅读过《高老头》,10.8%的学生阅读过《荷马史诗》,19.18%的学生阅读过《边城》,即使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阅读率也仅有60.42%。但大学生对当代不同文学经典的“大话”“戏说”却是信口拈来。由此可见,文学经典作品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三)新媒体时代的读图习惯致使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表层化阅读书籍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读者在阅读散发着油墨味的纸质文本时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参与作者创作时创设的想象空间,在与作品中的人、事产生共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4]127。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速度的提高,在一切都是快节奏的形势之下,图像观看比文字阅读占据更大的优势。”[5]69在大众传媒时代的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文字与图片共生的知识传播空间,读图俨然成为我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怪乎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初就喊出了“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豪言。所谓读图:“从广义上说,一切视觉影像均属于这种‘阅读’的对象……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说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单纯、枯燥和抽象的文字阅读中‘解救’出来,把目光转向种种替代或诠释文字的图像。”[6]以图像来解释文字和传递信息,适应了目前快捷的生活节奏,减少了阅读时间,被人们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们所欢迎。所以,在问卷“您认为影响您阅读文学经典的因素有哪些”中,有60.2%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时间”,文学经典原著纸质书籍的阅读不如新媒体读图获取信息直接、快捷和便利。但通过移动互联网浏览图像的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却并不深入探究和思考,成为大学生们的主要日常行为习性。因为“读图时代的‘读’以视觉优位为特征,因此其阅读行为与文字为主的时代相比,更加趋于表层化,带有更多的形象思维的特点”[7]10。故而,厚重的经典文学书籍被抛弃,即使学校开设有文学经典名著教育课程,学生也不会借助于书籍进行阅读和思考,而是代之以影视改编、动漫游戏等图像式的接触和解读,迫切地追求外在的形式美,而无视文字对人们思维的启发和创造性的延展及改编是否是戏说或忠实于经典原著等,笼统地冠之以阅读文字太浪费时间,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不阅读成为当代大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的主流态度。

二、新媒体对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延伸

网络新媒体是个无法回避的时代,手机移动阅读等也是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态势。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为大学生的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提供便利,减少或避免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影响。“网络时代,网络阅读既然是势不可挡的事实存在,更重要的显然不在于网络的芜杂如何损害了人们对文学经典、对文字之美、对深邃精神的欣赏和探寻,而在于看到新媒体给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同样的巨大的便利和可能,同时更好地利用它、完善它去促进、提升人们的品质和高度。”[8]

(一)利用新媒体多元化形态延伸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空间相比较依赖纸质书籍生存的文学经典传统存在方式,新媒体为文学经典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诸如电子书籍、音频文档、视频、图示等多种方式的空间介质形态,可以说新媒体将音、图、字等融为一体,也为我们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所以,在多选问卷“相对于传统阅读,利用新媒体阅读文学经典的优点有哪些”的调查中,有82.91%的学生选择了“阅读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选择“阅读对象较多,便于选择”的学生有59.65%;选择“阅读过程中可以与其他人互动交流,便于理解”的学生有44.65%;选择“阅读方式多样化,更容易接受”的学生有56.67%。便捷、互动、内容多样、便于选择等这是新媒体在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中带给学生的最大体验。而这也符合当今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在问卷“您阅读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什么时候”的调查中,有61.74%的学生是“不固定”的;而“对自己文学经典阅读现状是否满意”的调查中,59.1%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因为很少有阅读时间”。故而,由于生活节奏快、时间紧迫,学生只能选择在不固定的时间内随时进行阅读和获取信息,哪种阅读方式便捷和快速便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青睐。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构建新媒体文学经典教育平台,如文学经典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实现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和优势。在课内对文学经典进行导读、评论和赏析后,在课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学经典教育公众号。公众号可分为“内容导读”“视频改编”“经典原著”和“交流互动”等模块,在“内容导读”中,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不同形态对文学经典内容进行介绍,便于学生更快、更全地掌握和接受,如以H5的形式图、文、音并茂地介绍,以图片为主,文字和音频为辅,便于接近学生日常接受习惯,吸引学生关注和浏览;在“经典原著”栏目中,以章节的形式将文学经典内容呈现给学生,同时以不同学生朗诵不同章节进行录音上传,无形中让学生阅读了原著,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在“交流互动”的模块中,可以开放后台留言交流互动,便于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上传并与他人互动交流。经过内容导读式的浏览到视频改编中的画面,再到经典原著中的阅读,到最后与不同人的交流互动,教师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和优势延伸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空间形态,而学生则在借用手机移动互联网随时进行学习和阅读。

(二)利用文学经典的影视、游戏改编和戏说等“次文学”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次文学”的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他认为,“文学消费现象总是非常均匀的,正是同一批观众既为街头戏剧的卖艺者鼓掌,也为法兰西戏剧院的名演员们喝彩……那些对次文学来说是令人不快的东西仍然把握着人类的真相。连环画又复兴了,摄影小说也同样如此”[9]184-185。我们知道,文学经典在由贵族垄断到大众化转变时,“次文学”的出现是一个明确的标志。只有依据文学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戏剧、连环画等繁盛时,文学才由贵族消费转向大众消费,才形成文学大众化时代,而这更有利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虽然以影视、游戏改编、戏说为代表的“次文学”会对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产生表层化和直观化的思维影响,并且解构了文学经典原著的精髓和意义,甚至会歪曲和传递非主流的价值观念。但“次文学”的出现对文学经典的传播和生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具有语言和背景障碍的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经典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这需要发挥课堂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次文学”以其多样性拓展了文学经典的生存形态,并促使了文学经典的传播和交流,符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和认知模式。所以,在问卷“您认为目前对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戏说、游戏改编等是否有助于其在大学生间的传播和接受”的调查中,有74.75%的学生认为“是的”。故而,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对此进行引导,避免某些“次文学”对文学经典原著的扭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这些由文学经典改编而来的“次文学”,然后就该种文学形态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并与自己的发言对照;进而引导学生畅谈原著和“次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原著是否有不足、“次文学”有哪些优势?原著又有哪些优点和“次文学”有哪些不足?二者在传递价值观和精神方面具有什么的不同,等等。以“次文学”为突破口,去引导学生阅读和接受自己在前见设定中“难读”的文学经典原著。以兴趣为引导,在兴趣中探索经典,阅读经典和接受经典。而这也符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因为在问及“对于经典原著和改编的态度”时,有77.51%的学生选择了“先观看影视改编、戏说后才阅读经典原著”。

(三)利用“图视”反向引导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我们说,读图给人们造成思维的浅层次和直观化,主要是指由图来获取信息的过程,这是因为图视是以图的方式明确、鲜明地将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大脑。但我们在进行文学经典教育时,可以利用大学生已经习惯“读图”的阅读方式,进行反向教育。即在文学经典教育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原著,然后让每个人把自己所理解的文学经典原著内容以不同的“图视”方式呈现出来,如H5、短视频的形式,大家可以在一起讨论看哪位同学呈现的“图视”更直观、鲜明并且忠于原著的精神。将信息丰富的文学经典名著压缩、还原成当今流行的信息传播形态:“读图”,既考察了学生阅读和理解文学经典的程度,又让文学经典生存形态多样化,适应新媒体的传播,便于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为在问卷多选题“现在很多学生不热衷于阅读经典文学,您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的调查中,有多达72.33%的学生选择“篇幅太长,没有耐心看完”,这也是文学经典在当代大学生中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反向读图的模式,鼓励学生将文学经典还原成“图视”,以“读图”的方式将自己所接受的文学经典呈现给大家,不仅延展了文学经典在当代的生存空间,而且锻炼了学生概括信息、接受信息、判断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在相互比较和评论中,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把握文学经典的精髓和价值核心,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

文学经典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凝结了不同民族的智慧。正如所指出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1]随着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消费文化的盛行,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更是呈现出了碎片化、浅阅读甚至是不阅读等特性,而文学经典教育也被各高校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致使文学经典在大学校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状态。但网络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它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如何利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便捷性探索新的文学经典教育路径,最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带来的弊端,积极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性,从而破解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状况为研究出发点进行问卷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930份,收回有效问卷907份。以期通过此次问卷调查能够总结出在新媒体大众传媒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索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之路。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影响

新媒体是个发展着的概念。我国学者彭兰认为,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其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2]。目前而言,智能手机是新媒体中最为便捷、使用率最高的媒介形态,在问卷“您拥有什么样的移动终端设备”的调查中,有84.56%的同学选择了智能手机。可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媒介形态及传播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基于移动手机终端的微信公众号、APP、朋友圈等媒介形态已经极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大学生的教育和阅读学习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致使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边缘化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主体和内容都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如报纸采用的是点对面的单项式传播方式,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很少有机会主动去选择信息。但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得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而且每人都有选择信息的主动权,主动去发现信息,选择、利用信息,传播信息。故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主体、内容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这是一个多种传播主体、多种信息源、多种传播媒介共同作用的一个时代。以往文学经典价值的存在和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书籍刊印等,这确保了文学经典的权威性和传承的稳定性。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以往依靠文学经典传承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在当代大学生这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而且更为便利和快捷。再加上当代娱乐消费文化观念、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至上的影响,整个社会呈现出浮躁的风气,文学经典的外在生存空间和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挤压。久而久之,文学经典在高校中就被边缘化,不再受大学生的欢迎和重视或被束之高阁。故而我们在问卷调查“你每周课外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是多少”中看到,有59.65%的学生阅读时间少于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不到二十分钟;而另外28.45%的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在五个小时之内,即便如此平均每天也不到一个小时。文学经典无用论弥漫在众人之中,大学生不再涉足文学经典原著,高校课程之中也很难寻觅文学经典教育课程,文学经典逐渐被边缘化。

(二)消费娱乐化的文化价值观致使文学经典被戏说、大话改编传统时代,教育和价值观念的阐释是以社会上的文化精英为主。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社会信息的传播者和参与者,社会时代的主导力量开始由精英转向大众,由贵族精英所消费的文学经典开始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随着经典主导力量的变化,文学经典也就在以消费文化为主体的时代,被纳入普通大众日常的消费活动中去,成为满足大众欲望的手段之一。”[3]为了反叛和解构传统并凸显自己的话语权,大众开始一改贵族精英对文学经典的教育和阐释观念,对文学经典进行大肆地戏说、改编、大话等以彰显大众文化的消费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价值观念很快开始在大众中传播,而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对此更是拍手称快。所以,在问卷“您接触新媒体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的调查中,有73.98%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在问卷“如今您最常用来接触文学经典的途径是什么”的调查中,有16.76%的学生选择了“看改编自文学的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等”;在多选问卷“现在很多学生不热衷于阅读经典文学,您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的调查中,有54.58%的学生选择了“看过相关介绍或影视作品、游戏等,对内容不感兴趣”的选项。可见文学经典的大话、戏说、改编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流行程度。大学生受到大众传媒时代这种娱乐消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传统文学经典开始疏远或解构并再结构,不再关注传统文学经典书籍,而转向网络言情小说、武侠通俗文学、颠覆式的戏说、游戏等,即便如此,也是以浏览快餐式文化的方式阅读电子书籍,更遑论阅读文学经典纸质书籍。以至于在问卷“您阅读过以下哪几部文学经典作品”的调查中,仅有5.95%的学生阅读过《牡丹亭》,14.88%的学生阅读过《高老头》,10.8%的学生阅读过《荷马史诗》,19.18%的学生阅读过《边城》,即使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阅读率也仅有60.42%。但大学生对当代不同文学经典的“大话”“戏说”却是信口拈来。由此可见,文学经典作品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三)新媒体时代的读图习惯致使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表层化阅读书籍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读者在阅读散发着油墨味的纸质文本时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参与作者创作时创设的想象空间,在与作品中的人、事产生共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4]127。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速度的提高,在一切都是快节奏的形势之下,图像观看比文字阅读占据更大的优势。”[5]69在大众传媒时代的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文字与图片共生的知识传播空间,读图俨然成为我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怪乎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初就喊出了“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豪言。所谓读图:“从广义上说,一切视觉影像均属于这种‘阅读’的对象……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说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单纯、枯燥和抽象的文字阅读中‘解救’出来,把目光转向种种替代或诠释文字的图像。”[6]以图像来解释文字和传递信息,适应了目前快捷的生活节奏,减少了阅读时间,被人们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们所欢迎。所以,在问卷“您认为影响您阅读文学经典的因素有哪些”中,有60.2%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时间”,文学经典原著纸质书籍的阅读不如新媒体读图获取信息直接、快捷和便利。但通过移动互联网浏览图像的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却并不深入探究和思考,成为大学生们的主要日常行为习性。因为“读图时代的‘读’以视觉优位为特征,因此其阅读行为与文字为主的时代相比,更加趋于表层化,带有更多的形象思维的特点”[7]10。故而,厚重的经典文学书籍被抛弃,即使学校开设有文学经典名著教育课程,学生也不会借助于书籍进行阅读和思考,而是代之以影视改编、动漫游戏等图像式的接触和解读,迫切地追求外在的形式美,而无视文字对人们思维的启发和创造性的延展及改编是否是戏说或忠实于经典原著等,笼统地冠之以阅读文字太浪费时间,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不阅读成为当代大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的主流态度。

二、新媒体对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延伸

网络新媒体是个无法回避的时代,手机移动阅读等也是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态势。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为大学生的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提供便利,减少或避免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影响。“网络时代,网络阅读既然是势不可挡的事实存在,更重要的显然不在于网络的芜杂如何损害了人们对文学经典、对文字之美、对深邃精神的欣赏和探寻,而在于看到新媒体给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同样的巨大的便利和可能,同时更好地利用它、完善它去促进、提升人们的品质和高度。”[8]

(一)利用新媒体多元化形态延伸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空间相比较依赖纸质书籍生存的文学经典传统存在方式,新媒体为文学经典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诸如电子书籍、音频文档、视频、图示等多种方式的空间介质形态,可以说新媒体将音、图、字等融为一体,也为我们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所以,在多选问卷“相对于传统阅读,利用新媒体阅读文学经典的优点有哪些”的调查中,有82.91%的学生选择了“阅读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选择“阅读对象较多,便于选择”的学生有59.65%;选择“阅读过程中可以与其他人互动交流,便于理解”的学生有44.65%;选择“阅读方式多样化,更容易接受”的学生有56.67%。便捷、互动、内容多样、便于选择等这是新媒体在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中带给学生的最大体验。而这也符合当今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在问卷“您阅读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什么时候”的调查中,有61.74%的学生是“不固定”的;而“对自己文学经典阅读现状是否满意”的调查中,59.1%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因为很少有阅读时间”。故而,由于生活节奏快、时间紧迫,学生只能选择在不固定的时间内随时进行阅读和获取信息,哪种阅读方式便捷和快速便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青睐。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构建新媒体文学经典教育平台,如文学经典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实现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和优势。在课内对文学经典进行导读、评论和赏析后,在课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学经典教育公众号。公众号可分为“内容导读”“视频改编”“经典原著”和“交流互动”等模块,在“内容导读”中,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不同形态对文学经典内容进行介绍,便于学生更快、更全地掌握和接受,如以H5的形式图、文、音并茂地介绍,以图片为主,文字和音频为辅,便于接近学生日常接受习惯,吸引学生关注和浏览;在“经典原著”栏目中,以章节的形式将文学经典内容呈现给学生,同时以不同学生朗诵不同章节进行录音上传,无形中让学生阅读了原著,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在“交流互动”的模块中,可以开放后台留言交流互动,便于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上传并与他人互动交流。经过内容导读式的浏览到视频改编中的画面,再到经典原著中的阅读,到最后与不同人的交流互动,教师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和优势延伸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的空间形态,而学生则在借用手机移动互联网随时进行学习和阅读。

(二)利用文学经典的影视、游戏改编和戏说等“次文学”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次文学”的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他认为,“文学消费现象总是非常均匀的,正是同一批观众既为街头戏剧的卖艺者鼓掌,也为法兰西戏剧院的名演员们喝彩……那些对次文学来说是令人不快的东西仍然把握着人类的真相。连环画又复兴了,摄影小说也同样如此”[9]184-185。我们知道,文学经典在由贵族垄断到大众化转变时,“次文学”的出现是一个明确的标志。只有依据文学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戏剧、连环画等繁盛时,文学才由贵族消费转向大众消费,才形成文学大众化时代,而这更有利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虽然以影视、游戏改编、戏说为代表的“次文学”会对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产生表层化和直观化的思维影响,并且解构了文学经典原著的精髓和意义,甚至会歪曲和传递非主流的价值观念。但“次文学”的出现对文学经典的传播和生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具有语言和背景障碍的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经典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这需要发挥课堂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次文学”以其多样性拓展了文学经典的生存形态,并促使了文学经典的传播和交流,符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和认知模式。所以,在问卷“您认为目前对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戏说、游戏改编等是否有助于其在大学生间的传播和接受”的调查中,有74.75%的学生认为“是的”。故而,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对此进行引导,避免某些“次文学”对文学经典原著的扭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这些由文学经典改编而来的“次文学”,然后就该种文学形态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并与自己的发言对照;进而引导学生畅谈原著和“次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原著是否有不足、“次文学”有哪些优势?原著又有哪些优点和“次文学”有哪些不足?二者在传递价值观和精神方面具有什么的不同,等等。以“次文学”为突破口,去引导学生阅读和接受自己在前见设定中“难读”的文学经典原著。以兴趣为引导,在兴趣中探索经典,阅读经典和接受经典。而这也符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因为在问及“对于经典原著和改编的态度”时,有77.51%的学生选择了“先观看影视改编、戏说后才阅读经典原著”。

(三)利用“图视”反向引导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和阅读我们说,读图给人们造成思维的浅层次和直观化,主要是指由图来获取信息的过程,这是因为图视是以图的方式明确、鲜明地将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大脑。但我们在进行文学经典教育时,可以利用大学生已经习惯“读图”的阅读方式,进行反向教育。即在文学经典教育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原著,然后让每个人把自己所理解的文学经典原著内容以不同的“图视”方式呈现出来,如H5、短视频的形式,大家可以在一起讨论看哪位同学呈现的“图视”更直观、鲜明并且忠于原著的精神。将信息丰富的文学经典名著压缩、还原成当今流行的信息传播形态:“读图”,既考察了学生阅读和理解文学经典的程度,又让文学经典生存形态多样化,适应新媒体的传播,便于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为在问卷多选题“现在很多学生不热衷于阅读经典文学,您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的调查中,有多达72.33%的学生选择“篇幅太长,没有耐心看完”,这也是文学经典在当代大学生中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反向读图的模式,鼓励学生将文学经典还原成“图视”,以“读图”的方式将自己所接受的文学经典呈现给大家,不仅延展了文学经典在当代的生存空间,而且锻炼了学生概括信息、接受信息、判断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在相互比较和评论中,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把握文学经典的精髓和价值核心,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第7篇

日前,由《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化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和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詹丹教授主持。《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杨海英致辞,她认为“经典”就是所强调的高峰,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写照;学术研究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阐释新时代新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她还介绍了《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的基本情况与“综合性”“有特色”“专题化”的办刊理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陈恒教授在致辞中从文史相关的角度谈论文学经典的问题,指出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他提出文学创作如果脱离历史意识就难以产生具有伟大意义的经典作品。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张福贵代表与会学者致辞,他强调论坛主题的重要性,认为文学经典化是文学史中的重要问题,该问题研讨的意义不仅在于今天,更在于未来。在学术研讨中,学者们围绕文学史观、经典化标准、经典化方式、文学批评途径、文学史家及文学研究者责任、文学语言等问题展开研讨。文学史写作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学史家的遴选与评论,对于文学史发展历程中的文学作品进行经典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张福贵教授指出文学史是由一系列经典构成,他在梳理了经典概念与经典的产生后,提出经典必须具有人类性和审美性,在蕴含丰富的审美性的同时,应该具有人类意识和人性意识。杨剑龙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文学经典化角度回眸思考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认为虽然此概念企望将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学发展置于统一的主题、审美视阈中,用进化式的方式看待文学的发展与嬗变,但是其贡献和价值仍然毋庸置疑。刘忠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由“重写文学史”口号谈论文学经典化,他指出文学史写作并不是简单地捍卫一个永恒不变的观念和秩序,而应将文学置于历史语境中进行阐释,凸现它的在场性和鲜活性。

如何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经典化,究竟以怎样的标准开展经典化,学者们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李继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从文化建设角度理解文学的经典化,提出应该在文化磨合历程中建构经典,从文化策略角度理解经典,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扬经典。汤哲声教授(苏州大学)谈论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经典的认定与批评标准的建构,指出对于文学作品经典性的论定首先应该有通俗文学性质的确认,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通俗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郝雨教授(上海大学)分析文学经典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联,提出需要深入研究文学经典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文学创作应该积极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其实文学的经典化是对于文学史上作品的遴选与阐释,这就必须以回到历史原点的方式仔细阅读,细心筛选。张中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从抗战文学史重写与经典文本的确认及阐释的角度,提出应该回到历史现场,认真考察抗战时期的文学经典。栾梅健教授(复旦大学)提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经典化期待,认为应该大量阅读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文本,辨认出优秀的经典化作品,通俗文学才能顺理成章地进入文学史行列中。钱文亮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谈论文学经典,包括经典形成的过程和生产机制、社会历史语境、演变的历史脉络和美学传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是文学经典化的工具与方式,只有掌握了切合文学对象的理论,只有进行正确的文学批评,才能真正掌握经典化的真谛。殷国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认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应该为经典的产生营造氛围、为创造经典开路,经典不是能用金钱堆出来的,我们应该面对历史、面对人民、面对未来努力创造经典。喻大翔教授(同济大学)由香港“沙田派”看文学经典的分层,他将经典评判定为语言、文体、主题、题材经典等文学的横向标准,和个人、时代、国家、世界经典等时空的纵向标准,提出不同层次的经典应该放在特定语境里衡量。李洪华教授(南昌大学)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角度谈论经典建构,指出当下众多华文文学史叙述中,多以地域为单元建构华文文学史版块,缺乏文学史的经典意识和整体观念。

文学经典化说到底是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社会读者与文学市场也参与了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但是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具有极为重要的话语权与阐释作用。张全之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考察文学研究者在文学经典化中的作用,认为文学研究者是文学经典化的承担者,研究者应该反思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汪娟副教授(嘉兴学院)谈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及限度,提出经典化不仅要将研究对象历史化,更重要的是研究者的历史化,当代文学的经典化离不开研究者的推介、宣传及传播,应避免总是以现有的研究为参照。蒋进国副教授(中国计量学院)探究中国现代文化中心的转移与文人京沪迁徙,指出1927年前后大批文人从北京南迁上海,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得到较大的发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经典化与语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文贵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从文学语言的角度谈论经典,指出狂人话语与书面文言、日常白话处在相互包孕和相互搏杀中,作为经典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才得以诞生。陈海英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从陌生化语言风格探求角度谈论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小说创作,指出穆时英小说对语言陌生化的刻意追求,主要体现在对变异性语言的创造和运用上,语言风格成为其作品走向经典化的重要因素。陈蘅瑾副教授(越秀外国语学院)探究刘震云小说的反讽特征,小说呈现出言说的困境与欲望的升腾、矛盾对照中的孤独凄清、叙述者与读者双重视角中的戏剧反讽,作家试图以反讽者的姿态去发现并解开人类本性与被社会和权力制约了的语言之间的关系。

对于文学经典性的研讨还涉及网络文学、海派文学、军旅文学等。董丽敏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以网络小说《庆余年》谈论网络文学的经典化,认为以玄幻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出了网络文学未来经典化的空间与可能,必须有效地介入并引领当代青年文学健康良性发展。刘畅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分析当代网络小说中的“志怪”传统和意义,认为从小说类型、叙事观念、叙事模式等均可见到网络文学的“志怪”传统,但与传统志怪文学相比,又暴露出思想底色不足等问题。吴智斌副教授(浙江财经大学)从“夜”的视角审视《海上花列传》的颓废叙事,从“夜”化走向于颓废语境生成、旧面孔与新生活、现代海派小说颓废审美的中国经验展开分析。满建副教授(安徽省宿州学院)谈论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的新变,指出海派散文更倾向于消闲的审美功能,形成具有新的文体特点的新型都市散文。温江斌(上海师范大学)研究了1920年代中期上海的“小报型”画报,认为随着印刷技术的革新和摄影技术的普及,1920年代中期上海兴起了一股画报潮,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画报铜版全盛时期,融新闻时事与文艺小品于一炉,并以一种对话与倾诉的方式,相当写实地呈现了一般民众的文化需求和集体心态。陈彦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小说《凤子》探究沈从文早期写作思想特征,指出这篇充满对话性的作品,将湘西地方苗人生活镶嵌到复杂的对话中,并以巧妙的思辨线索将其勾连,呈现其早期写作中的思想演进。王童(上海师范大学)谈论当代军旅长篇小说创作影视化倾向,认为追求画面感、台词化、场景式,导致小说文体特征消解。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第8篇

何谓经典?刘勰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文学经典就是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种文学作品。童庆炳先生认为其有着独特的审美特质:“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诚然,“人性心理结构”在其有时空的超越性和文化的传承性,“共同美”在其有审美的体悟性。

一、时空的超越性

文学经典一经形成,超越时空,其间蕴含着一种无法名状的价值理性,有着权威地位和恒久魅力。

(一)权威的地位。这是文学经典的外部选择。文学经典的形成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认同和推动。第一,认同,时间洗礼。文学经典即权威作品,意味着榜样的力量,其意义持久、价值深远、政治正确、品味纯正等,必然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经典,流行是一个先决条件,如王之涣诗、柳永词等。文学经典的形成也有一个“排座次”、“上皇榜”和“入教材”的进程,经典需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文学经典大多“入教材”,成为影响读书人的必读书目,蒙学、经学、文选、诗选教材,皆历择而定。经典成为一种示范和效用,“引经据典”也被用来证明经典的权威性。第二,推动,空间垂范。文学经典既要维系传统的意向,又要保持鼎新的冲动。经典即“过去活在当下”,文学经典起着表达、阐明和弘扬的作用。《诗经》地位确立,孔子主张“小子不学诗无以言”,证明其在广泛的空间意义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王之涣诗,“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传唱甚广;柳永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流行极火。文学经典体现的一种规范意识和基本价值,并不在于某一时某一地的盛行,而在于最广大的空间笼罩,弥漫着“一种经典意义的所在”。“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古诗文选编入中小学教材一直纷扰,但经典诗文必须存垂范空间。文学经典要地位确立,权威树立。

(二)恒久的魅力。这是文学经典的内部积淀。文学经典有着文本内在的对话性和审美的丰富性,在不断的激活中生成。第一,不朽的特质。诗词凭借其美妙的文辞和含蕴的意境而感人。诗词是最精粹的语言。绝句,语约义赡,含蓄蕴藉;小令,型制短小,言简义丰。诗词可使心灵不死。叶嘉莹先生说:“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小说因人物和情节而取胜。有清一代,才子佳人小说众多,仅一部《红楼梦》成为经典。第二,无尽的蕴涵。经典,因其阐释不可穷尽而名。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人们在接受、阅读经典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一方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经典是一种经验形式,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当中。另一方面,“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于经典文本的解读,从当代视界出发,并应用于实践,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体验。重读经典,回味传统。

二、文化的传承性

文学经典,在某种意义上理性地承继着和阐释着中华文化道统。学习文学经典,发现其理性光芒,需要传承文化和弘扬文化。

(一)传承文化。第一,文学经典是文化的载体。文学经典作为文化和文学传承的核心,其所承载的文化元素应在新的历史时期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场域,展现新的魅力,产生新的影响。第二,文学经典是文化的传承。我们学习经典,不是复古与怀古,而是在继承一种传统,学习一种精神,那种跨越过去、立足现在也触摸未来的内在精神性因素,朱自清先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第三,文学经典具有无限的文化魅力。文学经典理性地承继和阐释着中华文化道统。文学亦文化,《诗经》、《论语》、《庄子》既是文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文学蕴文化,读汉赋必涉及经学,览唐诗必关注佛教,阅宋诗必谈到理学等。文学经典需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展开,文史哲不分家,文学是起点、史学是中介、哲学是终点,指引读者接受文学经典,让阅读文学经典成为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

(二)弘扬文化。文化在经典中绽放,经典在文化里生根。继承经典,弘扬传统,就是“保留自己的民族精神”,从而积淀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在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伦理和人文品德。第一,贯通人文思想。人文思想,和谐为准。无论是儒家的“和为贵”的和谐旨归,还是道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都重和谐;“以和为贵”的价值标准,应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和致世原则。第二,振作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爱国是魂。爱国为公民的第一品质,是个人的精神底色。陆游《示儿》绝命诗,既是临终遗嘱,也是毕生心愿。赍志以殁凛然气,薪火相传爱国情。第三,尊崇人文伦理。人文伦理,仁爱属根。仁者爱人,“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社会政治理想、伦理道德范畴、生活行为准则的最高表述,是人的一切精神生活的灵魂。第四,养成人文品德。人文品德,诚信惟本。诚信是社会和谐之基。《左传》有云:“信,国之宝也。”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三、审美的体悟性

对文学经典的把握,应当以对于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需要一种艺术的敏感性和纯度,体验真切、深刻与崇高。传承文学经典要能体悟生命、陶冶情操和提升审美。

(一)体悟生命。第一,字词是生命意识的载体。人生烦恼识字始,文字记录着生命的跳动,字词能确事、可寓意、会涵情。左传一字寓褒贬;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第二,成语典故是生命意识的精华。蝴蝶梦、邯郸梦和南柯梦,为曼妙之记忆。三梦圆短暂之满足,留片刻之记忆。梦的浪漫想象,是现实生活中一切失意者的心灵慰藉和理想梦境。第三,意象是生命意识的守望。仅以燕意象来观照生命,感叹生命沉痛之留念。“燕”,双宿双飞,筑巢华屋梁檐,执著于旧巢。故喻厮守,“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叹变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慨沧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生命意识在经典诗句间流淌。

(二)陶冶情操。文学经典传承应以情感熏陶为过程,能涵养智慧和塑造人格。第一,涵养智慧。文学经典可以说非常感性地呈现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中,由人与月的游戏感悟人生的沧桑变化,体验着个人的生命律动。第二,塑造人格。文学经典诗性地塑造着和浸润着读者的人格范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宣示了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张载四为句,筑牢了儒家坚定的人格追求。文学经典相较于抽象的哲理叙述而言,更能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影响学生的人格气质,《世说新语》中将“德行”放在开篇,用47个小故事,形象地展示了魏晋士子中最值得学习的人格品行。

(三)提升审美。文学经典的审美旨归为思化品质和诗化致趣。第一,思化品质。文学经典要“三思”:思想、思维、思考。首先,文学经典的价值精神在思想元素。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人格审美化,具感染力、影响力和批判力。“少不看红楼,壮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是负方向的传承,感染力特强;梁启超谓小说有四力:熏、浸、刺、提,“刺”“提”所在皆“新民”思想和“改良群治”目标,这是正方向的传承,影响力巨大;读老杜《江南逢李龟年》诗,感:“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语易而意远,批判力深远。其次,文学经典的价值理念在思维品质。文学经典的传承,思维相始终,“诗家圣处,不离文字,不在文字”(元好问),文学教育要具有思维,“形象大于思想”(高尔基),文学教育需要情感充沛、富于智慧、激发灵感的思维品质。再者,文学经典的价值原则在思考方式。

“我思故我在”的理性拷问和“以己推人”的践行考量要并行。第二,诗化致趣。文学经典有“三度”:精神的高度、情致的厚度和审美的醇度。首先,探求精神的高度。文学经典蕴涵崇高的精神追求,能引领和促进人的精神发育,唤醒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等。恶搞经典不行。其次,寻求情致的厚度。文学经典都在述说着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需要读者用审美的方式去审视生活,承继经典,延续传统。其三。追求审美的醇度。文学经典蕴藏无限,从审美角度而言,需将文本形象中所蕴藏的理念的感性形式“探索与发现”出来,读者的审美情趣正是在这“审美化”历程中滋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刘象愚译.文学理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