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范文

浅谈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范文

时间:2022-04-29 11:00:52

浅谈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在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领域的追求越发强烈,其审美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对于平面设计专业人才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平面设计专业其内涵与一般专业有着很大的不同,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门专业。这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尝试构建了以作品为引领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字: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的性质、目的及现实状况

《平面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是我院高职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两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完成各类常见数字出版物作品及印刷品的设计与制作。课程也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建立必要的理论和实操基础。学好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设计概念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而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对教学的要求也应该越来越高。但目前平台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技能等方面,都难以全面满足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课程设计原则

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奥贝苏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方法,即将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基础知识领域相结合创设一个学生都感兴趣的任务,将这些任务以项目的方式集合起来,并要求学生在每个项目的最终都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实现有意义的教学。教师提供多层次辅助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学生认识到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后,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品设计、主动发现和探索,实现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多维、互动式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在前期下企业调研、发放毕业生问卷调查,召开企业专家实践研讨会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岗位任务分析与岗位要求,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构建了以作品为引领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突出企业真实岗位需求,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掌握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构建以作品引领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强调“动脑”与“动手”训练结合,加强了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突破了设计类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创意设计能力,或过于强调学生“动脑”能力的培养,而使课程设置偏于理论化,导致学生厌学的问题。使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能紧紧围绕新型教学模型的创建这一实质来整合,在实践教学的项目设计上注重“五融合”(即基本技术技能融合、专业技术技能融合、综合技术技能融合、创新技术技能融合、企业真实项目融合)。

3课程体系的构建

3.1社会调研及企业专家实践研讨会

课题组实地走访了本地企业四十多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掌握了平面设计行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及岗位需求情况,摸清了适合我校学生就业的岗位种类、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岗位薪酬等情况。同时,课题组对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成立由高职院校和企业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的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合作优势,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平面设计方向主要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良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艺术设计能力,能熟练应用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相关软件,在广告公司、传媒公司、出版社、印刷公司、网络公司、动画影视制作公司、影楼、装饰装潢公司等各类企业,从事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数码视觉设计制作、室内外效果图制作及多媒体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2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为了适应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通过广泛调研,以人才市场需求、行业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为依据,按照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得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平面设计方向平面设计及制作专业岗位群,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归类,确定了行动领域。确定行动领域分析后,以《平面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我们完成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表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表),从优化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精选了数字出版物设计工作领域最常见的典型任务,确定了八个教学项目,将具体任务涵盖在教学项目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工具使用方法的同时,了解并掌握常见数字出版物作品的基本设计要求和设计流程,最终能够独立进行相关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3.3学习领域项目设计

课程内容精选了数字出版物设计工作领域最常见的典型任务,确定了八个教学项目,24个工作任务。其中八个教学项目分别是版式设计概述、出版物插画绘制、书籍装帧设计、杂志设计宣传单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和版面综合编排八个部分。通过版式设计概述,了解AI软件的界面及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出版物插画绘制中,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学习常见插画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学习完书籍装帧设计项目后,使学生学习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方法,杂志设计项目使学生了解以文字为主的版式设计思想,掌握杂志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创作技巧,强化宣传单设计与广告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版式设计的视觉原理,以图片为主的版式设计思想,并最终完成版面综合编排,能够独立自主进行作品设计,形成以“以项目为驱动,任务为引领,以作品为导向”的平面设计类课程体系。

4课程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4.1根据教育规律重构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1]。《平面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以项目分解,任务驱动,作品引领”的课程教学过程,选取工作领域最为常见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2],教师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指导意见,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完成后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完成项目实施评价,项目化教学更加注重实施过程的评价。

4.2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

在课程的实施中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即知识、技能、素质均过硬的人才),模拟实际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如表3:平面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进行项目实施,以综合版面设计项目为例:从接到任务开始,学生分小组进行分组设计,分别完成市场调研工作、设计定位工作,设计草图、设计稿的制作、审稿,制作正稿(出小样)的全过程,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全程追踪,及时对作品做出评价,以企业实际标准提出要求。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进行分角色、分岗位进行分工,模拟体验从客户到设计师的实际需求和工作要求,规范了整个工作流程,了解企业实际运行全过程,为将来学生的就业及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4.3以作品为引领贯穿全过程

在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为驱动、任务为引领,作品为导向的”的原则。在完成每个项目的学习后,学生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设计,并得到了小组及教师的认可,这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有着极大的帮助,模拟实际工作流程追求高质量作品的理念,也能够鼓励学生继续不断深入学习,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学生在完成课程的整体学习后,形成个人的作品集,在每学期、学年学习结束后,将优秀作品以沙龙、橱窗、展板、毕业展等形式在学院内公开进行展示,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一些设计能力较强的同学,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竞赛、为学院各系部、社团提供纳新、竞赛、告示等各类活动的海报设计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各类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扩大了自己了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不断地对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营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争先学习的学习氛围。

5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原则导向下,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还需要重视方式方法创新,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兴趣的发生,始于教师正确引导[3],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不断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强化实践性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开展“项目分解,任务驱动,作品引领”的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线上线下、教学互动、全位交流、学习主体”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中。

5.1开展“项目分解,任务驱动,作品引领”的教学方法改革

将项目引入课程,构架整个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决策选择任务,按照数字媒体产品一般制作流程,将项目分解为学习项目和子任务,结合任务驱动、案例学习、场景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基础上形成反馈,改进项目设计和教学效果。

5.2“企业标准,多元考核”的评价机制

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重点知识溶入八大典型项目中,平均每个项目又分解为2-3个小任务,1个综合作业。每个项目作品完成后课后都有评价及评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完成课堂作业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项目为驱动、任务为引领,作品为导向的”。为了使评价更为直观,平时作业采用是百分制,在期末时按照项目成绩进行总计。教学时,95%以上的学生都会认真完成自己的作品,未达到任务要求的同学也会进行优化,争取得到优,课堂学习气氛较浓,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已不需要教师重点管理。在反复练习中,学生也较为扎实的掌握了学习项目设计要求和常用工具的各种用法。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以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两种形式进行。主要以课程综合作品完成质量来评定成绩,从而实施项目任务全程考核。考核主要以上机操作方式进行;考核方式突出能力本位。侧重于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应用所学课程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评价方法:考核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50%)+终结性考核成绩(50%)。①过程性考核成绩=平时表现成绩(10%)+课堂实验成绩(40%);A、平时表现成绩:考勤、随堂练习及课堂表现等综合评(10%);B、课堂实验成绩:每次课堂实验完成情况,线上学习情况、操作命令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创意案例以及作品完成质量(40%)。

5.3混合式辅助教学,沟通无障碍

利用已经建设完成的课程资源库、精品课平台实现课前导学,通过平台发放课前任务单、学习资料,完成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通过该平台收取作业,评价、学生可参考教学内容中的案例、操作步骤、录屏等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可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参考素材完成进行课后拓展任务。除利用网络资源库平台外,还积极利用云课堂、微信群等教学手段,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随时可以进行课前、课后沟通,减轻了个体学习中的孤独感和认同感,加强了师生关系;混合式教学手段的使用还减少了课堂教学时间,对一些理论文字类、视频操作类的内容可以通过课前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动手操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每个学习项目结束后,我们会利用微信群对优秀作品进行群内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自我展示舞台,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在综合设计项目中,利用云课堂的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进行组内讨论,可以实现创意火花的激发和碰撞,提升了整体学习氛围和学习兴趣。通过以上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利用上述辅助平台,学生可以配合老师完成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的学习全过程,有效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5.4工匠精神:厚植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

工匠精神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与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内在的契合度,用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严谨求真、职业敬畏、敬业奉献”的思想,厚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平时的课堂中严格考勤、严禁无故请假、旷课现象、杜绝迟到早退现象,坚持分小组课后打扫卫生,综合实训中严格按企业标准评价,不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微信群、云课堂端发送相关职场案例、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公众平台推送、学生社团更新、云课堂文章推送等辅助教学平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举办文体运动、讲座、创业训练、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中。在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为驱动、任务为引领,作品为导向的”的原则,不断地对平面设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摸索,努力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激发潜能;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维华.高职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1).

[2]姚帅.项目教学法在中职VI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218-219.

[3]刘海妹.我国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4):148-149.

作者:李会芬 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pmsjlw/73274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