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次,我看到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准备给小朋友们讲讲故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我说了这节课的内容是听故事,小朋友们的眼睛都发光了,我心里一阵欢喜,想着原来孩子们的兴趣是在这儿啊!在听故事的中间,孩子们那清澈的眼睛让我看到了希望之光,静静地盯着你,聚精会神的聆听着你的故事时,心里那美啊,真是无法言语。
这一次的事件给我带来了真正的思考,为什么孩子们能用那样的精神来对待我的故事,为什么孩子们却用那样的神情来对待我的语文课堂?因为故事有趣,因为故事有吸引力。
吸引力――一种无形的拉力,它有一股孩子们不能挣脱的力量,所以他们被这样的神秘之手牵着走。什么才能成为我的语文教学中的神秘之手呢?经过这次的感动,我看了很多网上关于这方面的信息,然后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一切有吸引力的因素,把精心准备的教学预案付诸实践。这一次的课堂比前几次都要好很多,但是新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一年级的孩子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在课上,最好能穿插几个好听的故事,然后把要学习的生字、词语融合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说说我的感想:
1.上课前三分钟的吸引力首当其冲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在没有多媒体帮忙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想出令学生叹为观止的点子。比如在上《小小的船》时,我首先出示小黑板:“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像这样一个简单的谜语就会让孩子们趣味盎然。再比如上《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时候,我首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在我形象的言语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时再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的抢着说。我想此时的他们对将要学习的新课文一定不会拒绝,学习的动力马上就激发起来了。
2.多样的学习方式能吸引着学生心甘情愿学习
在低年级学生中,对学习内容真正感兴趣的人毕竟不多,教师还是得想方设法把学生必须掌握的东西掺合到有趣的游戏、比赛中,让他们在娱乐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尝到学习的甜头。比如在教学拼音时,我常常会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别拿一个声母或韵母,下面的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唱“找朋友”的歌,哪个声母和哪个韵母可以拼起来,就让拿它们的两个小朋友站到一起,下面的同学一齐拼读这个拼音三遍。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得在玩中巩固了拼音的拼读。
3.有效的肯定机制是课堂延续的动力,它的吸引力无可比拟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比较容易满足,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简单的一个大拇指就能让他们久久地激动不已。当然,要想紧紧地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还得要靠长久的肯定机制。比如在课堂上用一些可爱的小贴纸给予学生激励,告诉他们有了十张小贴纸就可以找老师换一样小礼物。而这样的小贴纸是发给课堂上表现好的小朋友的,谁表现最好谁得到的礼物就最多,一个星期中得到礼物最多的就可以封他为“聪明大王”。在我们班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王,比如“认字大王”、“朗读大王”、“写字大王”等。这一切都是在对孩子的表现做出肯定,当孩子们不断地被肯定、激励之后,他们也会渐渐地变得懂事起来。
4.丰富多彩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表演或活动是一节课的调味料
好的教师的语言常常是抑扬顿挫、诙谐幽默、声情并茂的。在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优美的语言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拙劣的语言会导致索然无味的结果。而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很多课文都是由儿歌改编而成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到这一点,大胆尝试边唱边演的形式。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就是表演了。比如说在教《影子》的时候,为了搞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什么时候在左,什么时候在右,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领着小朋友们到阳光下自己体验一番。
5.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东西和方式来吸引他们
一、汉语拼音中的德育渗透
汉语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贯穿一年级学习的始终。它的内容多且枯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还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1.观察情境图,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德育内涵
一年级语文的每课都有形象生动的情境图,教师可用来指导学生观察,学习相应的字母,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学习了知识,又向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2.巧编故事,联系品德行为,指导现实生活
一年级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与人相处的意识差。在拼音教学中,我把拼音规则具体化、形象化,渗透与人共处的理念,培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习惯和意识。
3.结合教学细节,拓展德育外延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应该以拼音教学为主,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在教复韵母“ài”时,我问:你爱谁?我又问:我们要爱护什么?学生说:我们要爱护小树苗;我们要爱护地球妈妈。这些只是细节,每次只要三言两语,对学生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识写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根据汉字结构规律,结合美学原则,渗透德育。如教学“从”字时,我故意把“从”字左边的点写长,让学生与书上的“从”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何不同,哪种写法好看。学生发现书上的“从”左边“人”末笔改捺为点,书上的好看。我又问:谁知道为何“从”左面的“人”末笔要改捺为点?学生回答:这样写能使字美观。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后,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有“互相谦让”的好传统。“人”左面末笔改捺为点,可使右边“人”舒展,字就挺拔有生气了;如不变化,各占一半,互不相让,挤在一起会影响字形的美观。字如此,做人更是这样。学生通过分析,不仅记住了字的形体特点,还受到品德教育。
三、看图写话中的德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喜欢直观事物,对美丽图画感兴趣。抓住这一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时,可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前教育不够重视;农村家长思想观念淡薄,学生课后辅导困难;学校教学设施差,无法进行直观教学等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前教育不够重视
由于在农村,一般没有正规的幼儿园,也没有学前教育,就算有上过幼儿园,也只是简单的规范行为习惯,但是对于学习的认识,根本不怎么涉及。再加上由于当地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孩子们无法去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到入学年龄后直接入学。再有就是农村孩子的年龄普遍偏小,大多是6岁,有的只有5岁多,他们年龄小,又没有经过学前教育,这样就给教学造成一定的难度。
(二)农村家长思想观念淡薄,学生课后辅导困难
在农村,特别是我们学校这种比较偏远的地方,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思想还比较传统,甚至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较为严重,对孩子们的学习一点都不重视。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认几个字,等人长大就回家种地或者出去打工挣钱,就算读不好书,孩子也不会饿死。他们都认为孩子读书,送到了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如果读书行就读,不行就算了。
(三)学校教学设施差,无法进行直观教学
尽管近20年来中国乡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还差得比较远;信息社会把原本就落后的农村办学条件再一次向后抛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距离都远。在学校中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没有必须的教学挂图、卡片等,无法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比如,没有挂图老师说了很久,拿着自己的语文书指了很久,少数的学生也不知道在那,也不知道是什么。如果有多媒体设备,放大图片,一指就可以让学生看的清楚,再配上动画声响那效果更好,学生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学习的兴趣也来了。
二、解决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对策
当然要一时之间完成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设施,以及改变家长们的思想观念是不太可能的。难道我们就停止农村学校的拼音教学了吗?当然不,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们,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之处。那么,怎样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掌握好这些相对抽象的符号?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学语言必须儿童化,使学生感到亲切而又贴近。在教学中做到导入有童趣、读文有童趣、识字有童趣、写字有童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节课里,要注意采用猜谜导入,上课伊始,学生的眼球便被谜语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把小手高高举起,表达自己的意愿。学生也会较快地进入课堂,开心地参与到整个课堂中来,为后面的有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为让学生有兴趣去读文,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赛拼课文:学生和同桌比赛,看谁最快把课文拼读完。二是猜拳读文:学生通过猜拳决定谁先后读(此举让学生在玩中读),看谁读得准?三是赛读说文:学生在班上自我推荐读文,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看谁说得好?四是听读练说:老师配乐朗读,学生侧耳细听,并展开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它们像什么?五是看谁会读:通过“我做你的小老师”练习朗读活动,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并在班里进行感情朗读展示。这五步读书,让学生真正乐意地参与到读书中去。
识字是最枯燥的,学生也害怕识字课,可充分利用同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同桌间的玩耍中识字。用一认二拼三记四组词五展示法。具体操作如下:一是认,即让同桌比赛看谁认的字多。二是拼,即学生认完字后对不对呢?让同桌两个人一起通过拼拼音检查对不对,同时巩固认字。三是记,同桌间玩“我教你记字”的游戏,看谁的办法记字快而又牢固。四是组词,同桌开火车比赛组词,不会的可以让同桌当小老师教。五是展示,通过四环节的识字,学生开始在班里展示自己的识字能力了,一班整张桌子的比赛。这样的操作识字,能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发挥同学间互帮的作用,这样的方法比集体学习生字的效果还好。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过渡时期,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形象和具体材料。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和兴趣有极大的关系,高兴时效果好,反之较差。由于汉语拼音无法进行实物直观,所以它的直观性教学的开发就得老师自己动手制作,动脑想如何利用好有限教具。要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识记字形,使抽象的符号形象化。长此以往,学生看了图就能感知图意与字的关系,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还可制作生字卡片、活动教具,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好生字、生词。
(三)注重课堂消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由于学生他们忘得较快,回家辅导比较困难,就得特别注意课堂消化,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因此在每天上新课之前,都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复习,然后再新课。受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在家没有父母的很好的辅导,作业应该在课堂中完成,家庭作业也应该少布置,如果布置也就是让他们排好字头回去书写字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同桌的两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相互指认、相互拼读,让他们从小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并逐步提高水平和能力。
(四)教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