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目录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前言…………………………………………………6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6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8

三、在贫困的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重要性………10

四、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2

参考文献……………………………………………17

辞谢…………………………………………………18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足等。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贫困地区

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research

abstract:alongwith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hasbeenbeingmoreandmoreimportantbyagriculturalprimarilyourcountry,inparticularinimpoverishedcountryside,thesocialsecurityquestionobtainspeople''''sattention.sincefoundingofthenation,ourcountr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growsoutofnothingdevelopetothepresent,hasobtainedtheinspiringresult,butstillhasextremelyseriousissueintheimpoverishedcountrysidearea,likethesafeguardcoverageisnarrow,thesafeguardlevelislow,capitalsourceinsufficiencyandsoon.studiesthe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andproposedthefeasibleimplementationplan,say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hasthevit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securit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impoverishedarea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失去收入来源而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艰巨,贫困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更为明显。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已经在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它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

(一)范围小,覆盖面窄

1994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虽达14854个,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社会保障无论是范国还是标准都是很低的。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障,而仅仅属于社区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在保健医疗问题上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

(四)资金来源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以农民个人激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这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首先,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贫困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这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而且由于贫困农村城乡非农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人口又大多积淀在农业领域。1999年,我国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3.7%,而其它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那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负担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贫困地区农业产值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农产业落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扩大收入的机会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收入还处于维持生计水平的状态。收入的低下使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根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低会严重制约其对加入社会保障网的积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三)政府财政困难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较大。以199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西部11个省区市财政收入共868.58亿元,财政支出则高达1678.21亿元,收支相抵,赤字为809.63亿元,财政赤字为当年财政收入的93%。分省区看,则各个省区市都有赤字。而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既能办大事,又能有节余,并且还有潜力可挖,西部则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暂时也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笔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出,地方财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贫困农村经济实力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地方财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总量上看首先是大笔的、而且是持续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续的受益。它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承载力的困难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支出的问题在先,办成好事的收获在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先,形成良性循环在后。这是对在此地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题所做的基本估计。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主要是防止城乡分化和农村内部分化。要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而且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从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以上缴各种费税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人。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务者多交税,反之则少交税,但无论如何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贯彻以人为本,应对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条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这一国策的难点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农村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除了土地,养儿防老是农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养育上,当其年老时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儿子来赡养。在这种社会存在下,要改变几千年来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我国已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逐步淡化传统观念才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的情况日益突出,因此农村养老压力将十分沉重,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我们常说要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农村医疗保障的缺乏严重威胁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不计其数的农民不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便是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耽误了病情。社会保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也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1.45亿失学儿童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这诸多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当前农民消费水平比较低,据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希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积攒下足够的钱,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攒基础,这样就抑制了他们对高水平的消费。农民每年增加为数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很多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向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是反映劳动者消除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网络之内的比例数。覆盖面越高,社会越稳定,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的差别很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很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教育、生育等在内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在于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保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步骤分期实施

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贫困地区,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逐渐从社区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来,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是极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如,通过有关政策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相关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励农民自我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保障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比如,在许多私营、三资企业中,常常以社会保险不是法律规定为由,拒绝为农民工设立保险。因此可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贫困的农民感觉到社会保障有了法律的保护,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同一村庄,户与户之间的收入也各不一样,单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改变以往“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项保障项目都设立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让保障有统一文件,有统一的人员,把事情落在实处,确实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

(六)坚持国家政策指引,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也有度的问题,社会保障若过于浓厚,农民从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好处越多,他们就会减少劳动供给,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只等着社会的补助,而自己不去劳动,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所以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农民产生自我保障的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保障,把集体保障作为辅助方面。务必要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制订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丧失寻找新工作机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树文:《社会保障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耿忠平:《社会保障学导引》,同济大学出版社。

[3]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加上起止页码。

[4]郑功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10期,加上起止页码。

[5]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6]周一平:《中国西部地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议》,《中国劳工通讯》2000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7]纪尽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加上出版社。

[8]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加上起止页码。

[9]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加上起止页码。

[10]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加上起止页码。

[11]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加上起止页码。

[12]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加上起止页码。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目录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前言…………………………………………………6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6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8

三、在贫困的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重要性………10

四、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2

参考文献……………………………………………17

辞谢…………………………………………………18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足等。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贫困地区

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research

abstract:alongwith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hasbeenbeingmoreandmoreimportantbyagriculturalprimarilyourcountry,inparticularinimpoverishedcountryside,thesocialsecurityquestionobtainspeople''''sattention.sincefoundingofthenation,ourcountr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growsoutofnothingdevelopetothepresent,hasobtainedtheinspiringresult,butstillhasextremelyseriousissueintheimpoverishedcountrysidearea,likethesafeguardcoverageisnarrow,thesafeguardlevelislow,capitalsourceinsufficiencyandsoon.studiesthe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andproposedthefeasibleimplementationplan,say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hasthevit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securit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impoverishedarea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失去收入来源而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艰巨,贫困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更为明显。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已经在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它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

(一)范围小,覆盖面窄

1994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虽达14854个,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社会保障无论是范国还是标准都是很低的。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障,而仅仅属于社区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在保健医疗问题上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

(四)资金来源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以农民个人激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这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首先,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贫困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这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而且由于贫困农村城乡非农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人口又大多积淀在农业领域。1999年,我国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3.7%,而其它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那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负担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贫困地区农业产值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农产业落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扩大收入的机会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收入还处于维持生计水平的状态。收入的低下使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根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低会严重制约其对加入社会保障网的积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三)政府财政困难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较大。以199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西部11个省区市财政收入共868.58亿元,财政支出则高达1678.21亿元,收支相抵,赤字为809.63亿元,财政赤字为当年财政收入的93%。分省区看,则各个省区市都有赤字。而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既能办大事,又能有节余,并且还有潜力可挖,西部则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暂时也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笔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出,地方财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贫困农村经济实力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地方财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总量上看首先是大笔的、而且是持续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续的受益。它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承载力的困难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支出的问题在先,办成好事的收获在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先,形成良性循环在后。这是对在此地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题所做的基本估计。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主要是防止城乡分化和农村内部分化。要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而且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从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以上缴各种费税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人。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务者多交税,反之则少交税,但无论如何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贯彻以人为本,应对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条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这一国策的难点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农村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除了土地,养儿防老是农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养育上,当其年老时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儿子来赡养。在这种社会存在下,要改变几千年来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我国已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逐步淡化传统观念才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的情况日益突出,因此农村养老压力将十分沉重,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我们常说要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农村医疗保障的缺乏严重威胁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不计其数的农民不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便是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耽误了病情。社会保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也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1.45亿失学儿童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这诸多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当前农民消费水平比较低,据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希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积攒下足够的钱,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攒基础,这样就抑制了他们对高水平的消费。农民每年增加为数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很多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向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是反映劳动者消除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网络之内的比例数。覆盖面越高,社会越稳定,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的差别很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很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教育、生育等在内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在于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保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步骤分期实施

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贫困地区,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逐渐从社区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来,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是极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如,通过有关政策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相关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励农民自我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保障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比如,在许多私营、三资企业中,常常以社会保险不是法律规定为由,拒绝为农民工设立保险。因此可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贫困的农民感觉到社会保障有了法律的保护,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同一村庄,户与户之间的收入也各不一样,单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改变以往“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项保障项目都设立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让保障有统一文件,有统一的人员,把事情落在实处,确实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

(六)坚持国家政策指引,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也有度的问题,社会保障若过于浓厚,农民从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好处越多,他们就会减少劳动供给,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只等着社会的补助,而自己不去劳动,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所以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农民产生自我保障的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保障,把集体保障作为辅助方面。务必要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制订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丧失寻找新工作机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树文:《社会保障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耿忠平:《社会保障学导引》,同济大学出版社。

[3]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加上起止页码。

[4]郑功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10期,加上起止页码。

[5]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6]周一平:《中国西部地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议》,《中国劳工通讯》2000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7]纪尽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加上出版社。

[8]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加上起止页码。

[9]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加上起止页码。

[10]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加上起止页码。

[11]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加上起止页码。

[12]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加上起止页码。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活动应是专业培养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在该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讲解比例过大、可操作性不强、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等问题,这也是造成该专业毕业生供需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其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进行探讨,希图为制定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供思路。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

1.加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学习

可模拟社会保障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社会保障费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运行模式。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可以对社会保障理论有更为深入地理解,也为校外实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课程中可以引进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教学。鉴于全国各地实用的申报系统软件不同,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使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可介绍当地社会保障部门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作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课程来讲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使用的是“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和网络版软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则引进济南市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

2.延伸现有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训课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国家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后,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劳动合同管理的人员去思考和掌握,如劳动力成本、解雇员工风险、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等等,还有制定厂规厂纪、解雇员工等应当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在讲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规》这门课程时,除了要介绍《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之外,还要将法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入“劳动全同管理软件”,注重实务操作内容。在讲解劳动争议等内容时,可以组织本专业学生在校内模拟法庭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保险精算》课程可适当增加实训学时,《人事测评》课程可以介绍“人力素质测评软件”等。

3.努力不断优化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代表的课程群,包括从选题、文献评述、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抽样方案的制定,到调查访谈的实施,直至问卷录入、统计分析到最后撰写报告,应该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大量问卷调查和调研报告,选题可围绕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提高。

在保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压缩甚至淘汰演示性、验证性、模拟性的基本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教师有明确要求的学生在校园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将专业内容融入到如文艺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武、校内科技服务、创业设计、公益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各地和多个高校曾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极大地普及了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学生就业劳动保障政策等咨询服务。

高校可将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作为完整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科技竞赛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挑战杯”、“新苗计划”、校内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的指向,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本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1.实习与社会实践

实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课程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可以采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见习等形式,时间较长的还有阶段实习或短学期(也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两个暑假)和毕业实习。

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弱势群体的疾苦;也可以让学生在一周内按照当地领取最低生活补贴的标准生活一周,体会穷困家庭成员的感受;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去参观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流程,也可以以客户的身份访问社会保障机构,谈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感受,并提出可以改进之处;还可以请学生去养老院等机构做义工,这些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对其所服务对象的认同感、树立服务民众的信念非常重要。大学生们利用暑期,结合专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重视学生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本专业应建立有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在社会相关机构进行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本专业毕业走向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应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扩大实习基地建设范围,除了原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企业事业单位外,还应该将民政局、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纳入进来。在实施手段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实习逐渐由单纯教学实习向科研实习、就业实习转变。

另外,在实习模式上要灵活多样,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迫于就业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毕业实习阶段甚至阶段实习阶段作为就业的试用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分散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实习是必要的。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

毕业论文是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管理毕业论文工作中,可规定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保证一人一题,切实做到选题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坚持“真题真做”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学术性;鼓励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选题,由学生确定或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在保证基本训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拓展性的研究专题,提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

在我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要求在学生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主要是对学生提出和规定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起引导、启发及规范的作用。任务书指明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大体上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和论述该主要问题的具体要求,计划进度,推荐的参考文献(5篇左右,含外文文献至少2篇)。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进行外文资料翻译,了解选题的国外研究进展情况;通过检索和阅读大量相关国内刊物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等环节,保证选题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采取二次答辩、学校及教育厅两级论文抽检等举措,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3.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习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的方式,让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部门工作人员,结合某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内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也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情况。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环节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管理定量分析》实验项目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劳动社保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1周布置下去,第15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并做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笔者对本人指导的近几届毕业生,要求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学年论文(第三学期)、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论文普遍存在的空洞与摘抄的现象。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看,有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于一般同学,且因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翔实,其所提问题和对策更有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普遍高于一般同学。如一名同学的学生课题是“浙江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他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的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了。

四、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子体系构成,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的能力的拓展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2]张玉平等: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

[4]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企联合 导师团队 毕业论文 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92-03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科专业而言,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更是提出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评价与考核标准,要求人才的培B水平与国际接轨。随着“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深入开展,国内各工科高校正积极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1]。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培养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培养效果的综合评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近年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培养效果却受到了质疑,一些学者甚至倡导取消毕业设计培养环节。

该文针对上述现状,提出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工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针对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教学模式,构建面向“共赢”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实践研究,为提高和保障工科毕业论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1 当前工科毕业论文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各工科高校的教学模式,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培养一般是由指导老师(导师)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学校的教学条件及导师自身的专业背景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根据导师的职称水平,一个副教授级别的指导老师一般可指导5~6个(甚至更多)学生。师生定期进行交流和现场指导,学校从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几个关键环节对指导过程进行整体把关。这种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教育资源较为紧张,师生比率较高,为此,一个导师指导多名学生,导致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影响完成论文进度和完成质量。同时,由于一个导师拟定的多个毕业论文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单一,且往往缺乏工程应用背景,加上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设计过程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思考。

(2)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学生指导的水平往往取决与导师自身的责任心和学生的配合度。此外,由于各个指导老师自身的学业水平和专业限制,拟定的课题往往不能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特别是学生所学知识和工程应用之间的融合度不够。

(3)虽然一些高校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了过程监督,并对论文进行率的考核,但总体而言,由于缺乏严格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指标评价体系和标准,以及各高校片面就业率和考研率的导向作用,学校对毕业论文的把关没有严格执行淘汰机制。

综合上述分析,有学者认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堪忧,毕业设计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2]。但是,笔者认为虽然当前的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工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学生培养的最为全面的一个环节,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撰写本身也是对学生专业写作能力、专业知识的组织能力和现代设计工具的运用能力等的提高过程。为此,急需建立和健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2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2.1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作用

导师制是最初是由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提出并实施的,国内最早由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引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3]。近年来,随着本科教育规模和质量提升的需要,一些高校将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但是,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国内高校师生比高,缺乏合理的导师队伍;其次,由于导师自身的学术和专业水平限制,仅仅依托学校资源建立导师制度,学生的培养往往难以保证“卓越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和创新性要求。

该文提出在工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引入导师团队制度,并结合工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建立“校企联合导师团队”。针对“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工科高校和各类企业(特别是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企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不断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为基础,将研究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导师制”和企业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模式严密地组织起来,发挥各专业导师的学科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践条件保障,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谐发展的应用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体现在:(1)学生培养方面,工科学生培养的特点是强调工程应用能力。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在生产实际中有所体现,往往造成学生“学无所依、学无所用”的心理,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虽然高校设置了很多实践环节,但离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校企联合导师团队”整合了学校导师理论水平和企业导师的应用能力,对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培养。而毕业设计以实际企业产品为设计对象,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2)导师自身能力提升方面。要达到良好的学生培养效果,导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教学相长、团队互补”,导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输出主体,也是能力提升的输入对象。高校和企业导师分别通过团队的交流和协作,扫除自身知识的“盲点”,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3)学校和企业“效益”的方面,学校和企业作为学生培养的主体,强调各自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求提升自己的“综合效益”。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制度缓解了高校在毕业设计培养环节中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条件”的不足;企业在学生培养中锻炼了自身的技术队伍,储备了技术人才,也提供了“产、学、研”合作的契机,从而形成校企间的“双赢”局面[4]。

2.2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现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培养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实施过程重点围绕提高毕业设计的培养质量,从“引导面”,“着力面”和“支撑面”三个角度建立完善的学生毕业设计的培养体系。

(1)政策引导方面:立足于学校和企业的“互惠共赢”,以“产-学-研”多元合作为基础,建立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的校企共赢的协同培养模式。挖掘一批有实H工程需求的毕业设计素材,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际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

(2)制度保障与支撑方面:项目的实施需一定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学生培养质量的闭环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合理设置各个环节的质量考核制度,从知识体系、导师配置与责任、奖惩制度等各个方面予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3)具体实施过程中:明确校企联合的学生培养目标,并以学校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完成课程建设、完善培养体系,最终建立稳定的培养基地和培养方案;重点建立校企联合的多导师培养团队,根据专业特长合理配置导师队伍;进而结合学校和企业自身特点,完善学生毕业设计所需的基础软硬件条件。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模式的构建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保证离不开完善的培养过程动态监督机制,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动态监督,以保证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和企业需充分沟通,建立从主管部门到导师团队的保障主体,对学生毕业论文期间的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进行动态监控,监督和考核的对象不仅是学生,对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也需合理地进行考核与监督。

实践过程中,根据“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效果提出的量化指标梳理相应的培养主体,如表1所示。指标涵盖了工程知识的应用、问题的把握与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规划等12项具体内容,具体指标的实现过程需综合考虑高校和企业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合理的培养任务分解与指导。根据表1,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一般难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评价指标,“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培养过程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行挖掘,更能体现“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例如:研究能力和现代工具的使用主要是学校培养内容,“工程与社会”需求、“职业规划”和“项目管理”等是企业的优势,而对“问题的分析”、“个人和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贯穿与企业和高校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

3 结语

该文分析了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教学模式,构建面向“共赢”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了分析。综合而言,“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更好地贴合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指标体系和要求,对“卓越人才”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提高和保障工科毕业论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157-159.

[2] 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4):54-60.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建设;课程设计

基金项目: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课题号:2013C096)的阶段性成果

一、专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始建于2004年,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专业,每年招生一个班级,目前已成功送走6届毕业生,共计303人。从2004届第一批招生开始到2010级每年班级的学生容量大概在40-60人之间,但是从2011级开始学生数量出现明显减少,班级人数维持在20-30人之间,就其原因来看,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可以归结为:

第一,受专业本身所学的内容的影响,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口径较窄,工作岗位可选余地不多,专业对口单位主要是行政或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企业劳资或人事部门,然而,学生毕业后很难一次性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职单位。此外,就近几年的招聘信息来看,专门招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单位少之又少,就业口径的狭窄直接导致生源数量的减少。

第二,学校允许学生在大二时学习成绩达到规定学分后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转入其他专业,因而很多成绩好的同学分流到了其他专业。

二、专业建设中暴露的问题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事实上,在依托财经类院校的基础上,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自有的特色,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级职称和学历的教师队伍。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相信国家需要越来越多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人才为国家服务,为了促进内蒙古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当前稳定学生数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就业率是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通过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的调查,寻找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期望通过调查能够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计及解决现存问题。鉴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采取电话访谈的形式按照预先设计的结构式访谈提纲收集资料,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4级-2009级毕业生中各年级抽取5-10名学生进行电话访谈。毕业生的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毕业去向、工作岗位、收入、当年找工作时的难易程度及面临的困难、学校期间所学课程工作中是否适用,对今后课程设置、专业发展的建议。通过对56名毕业生的访谈发现,18名同学主要从事财务工作,占32.14%,12名同学在银行上班,占21.43%,6名同学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工作,占10.71%,11名同学在企业从事人力或劳资方面的相关工作,占19.64%,从事和本专业不相关工作的9名,占16.07%。其中收入较高同学主要从事的是金融业。从事财务工作的同学主要在出纳或会计岗位工作;社保部门工作的同学主要在基层的街道办事处、旗县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企业工作的主管企业的人事工作或薪酬的设计或工伤事故的处理。综合反馈的信息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学校规定的课程和实际从事的工作挂钩甚少,很多同学反映尽管大学课程设置中有很多必修课和选修课,但真正和实际相挂钩的科目,寥寥无几,尤其是理论课程设置太多,实务课程太少,尽管大四设有毕业实习,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忙于找工作,根本没有实习或应付差事,直接导致很多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很欠缺。

第二,尽管从学校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整个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就业排名中几乎每年都是名列前茅,但是不得不考虑的是毕竟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较少,同比情况下,相对来说就业率较高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仔细研究每一位毕业生的具体毕业去向,从几年的数据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2008级和2009级的毕业生,在面临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并没有理性的思考工作岗位是否对口,只要有单位愿意接收,就签订了就业协议,从总额来看有接近68%的毕业生并没有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岗位,这不得不引起重视。

第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内容几乎限定了学生的工作岗位,再同其他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学生竞争的过程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没有丝毫的优势。

三、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建议

第一,修改现有教学方案,在保障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所学课程的前提下,为了帮助学生扩大就业口径,依托财经类院校的资源增加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的相关课程学习。

第二,增加实务课程的设置,鼓励教师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方法授课,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作(PPT)、讲、实践和团队合作。

第三,继续做好在校学生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对专业发展的信心,继续坚定不移地喜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并尽可能从事相关工作。

第四,加强和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既可以请相关业务口的工作人员给学生们做讲座,也要尽量多安排学生们到相关部门去学习和实习。

参考文献:

[1]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2]腾新才,杜毅.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权益保障

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僧多粥少,加之都想找“高起点”的工作,加剧了就业竞争。据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人。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往年没有就业的,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素质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灵活就业中单位、岗位、待遇等多方面条件处于相对较高层次,在其多种就业形式中又以临时就业为主。然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情况是十分恶劣的,因为社会保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劳动关系的。对于临时就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来说,由于用人单位常常与毕业生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因此不可能通过单位、劳动合同对他们进行强制性的参保;或是由于工作的临时性,和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精力充沛的特点,他们可能同时参加多份临时性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难免会产生劳动关系上的纠纷。

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特点为:

第一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参保需求不高:他们普遍认为,因为其工作性质是临时的,并且期望满意的正式工作,所以对临时工作情况下社会保险得不到保障的情况往往不予以关心。第二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参保意识不强:他们属于“低风险人群”,感到年轻、健康状况良好,主观上并不急于参与社会保险。第三是参保能力有限: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初期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收入风险较大的经济压力,但是他们参保的负担往往是正规就业人员的数倍,所以这部分灵活就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大部分选择不参保。

二、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为:

1.缺乏相关法律保护。虽然灵活就业已成为缓解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有关部门对此还没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没有及时出台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法律法规。由于法律法规的欠缺,每当发生灵活就业相关的纠纷时就面临无法可依,违法不能究的现象,灵活就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也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弱势群体的弱势也因此而突显。

2.社会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适应灵活就业有效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制度,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交纳社会保障金,但是由于劳动人事部门监督管理的不规范和就业竞争激烈,企业不为这部分人群办理社会保险的不在少数。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者一般收入不稳定,加之年轻体强,保险意识弱,社会保险的缺失,增加了城市边缘群体的数量。与国有正规部门有着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相比,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高校毕业生在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得不到医疗、养老等保障,抑制了高校毕业生参与灵活就业的热情,也严重阻碍了毕业生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

3.不合理的缴费基数。以养老保险为例,地方政府单纯套用国有企业的养老金缴费办法,未充分考虑灵活就业人员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这一群体而言,较高的缴费基数无疑使其成为沉重的负担。他们认为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后,不但需要负担较高的缴费比例,而且缴费多少与未来收益不成比例,缴费越多对社会的贡献率越大,而个人却不能得到更多的保障,故参保比例不高。

4.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的局限。户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户口流动的高成本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济负担。城乡户口的二元分割,农村劳动力在完全市场化时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使城镇户口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农村和没有户口落户确认权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会丧失本应享有的城镇户口优惠待遇。

5.劳动关系不规范,保险不稳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主要原因是不想兑现法律规定的劳动标准,同时也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不能随意辞退。其次是有些用人单位,如从事个体经商的个体户等,不具备劳动法律关系所规定的主体资格,不能够与劳动者依法建立劳动关系。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劳动者经常处于就业一失业一再就业的反复循环之中,就业岗位的缺失,导致劳动者两次就业之间间隔的时间延长,使劳动者付出的时间成本也不断加大。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都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才的自由流动、择业观念的转变、就业机会的公平竞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单纯地从理论上呼吁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转变观念是不现实的。我们应在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强化自我“转业意识”、提倡灵活就业的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既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灵活就业极大的缓解了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我国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建立,相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选择这一方式就业来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先军:《灵活就业者参保政策细化为要》,《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6月8日

[2]张时飞:《隐形就业的普遍性、工作性质与个人特征》,《河海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我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从1999年教育部增设了该专业以来,目前我国已有142所高等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据2005年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关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无法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改善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升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社会保障领域的供求均衡,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因此,本论文立足于比较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系统分析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差异性,并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职业规划等方面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总结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笔者将通过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学术论文及报告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增强我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率,更有利于本专业的长足发展和特色的形成。

二、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教育体系,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每年约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近6000人。尽管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和人才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现阶段我国的各级政府、社会经办机构、社区管理等各部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使该专业成了学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专业。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专业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课程体系设计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该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偏重理论课程,其所占的比率高达85%左右,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过低。第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没有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第三,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难于脱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缺乏系统全面的教材,使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取得效果。第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过于滞后,高仿真的实训课程难以实施,影响实践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第五,缺乏校企合作,使一些针对具体岗位的技能训练难以进行。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不足,严重影响了就业。

三、日本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一)从第一志愿入学率把关人才入口

据日本学者对日本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2014年的新生中,90%以上的学生均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另外,对该专业老师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近5年来该专业的录取以第一志愿入学的比例均在80%以上,并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度非常高,都是在充分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岗位等情况后,选择的专业。因此在学习专业内容和相关实践时,没有排斥和不接受的心理,大部分学生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吸取知识和技能。

(二)管理机构健全

日本政府为统筹全国社会福祉专业的发展,成立了诸多相关管理规划部门和科研机构。1994年日本成立了“日本福祉教育、志愿者学习学会”,1999年教育部在高中教育中成立了福祉科,从2003年起,负责高中社会福祉的教育内容。2001年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下设了“推进以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福祉教育、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委员会”这些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成立,促进了福祉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三)教育内容完整、教育机构健全

日本福祉教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新教育运动”,当时出现了福祉教育的雏形。到了战后1949年以后,关于福祉教育进行了正式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福祉教育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目前的福祉教育,横向上和纵向上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纵向上,日本的福祉教育从家庭的幼儿教育一致延伸到实行终身教育机制的老年教育;横向上,包括负责专业教育的学校,还有负责一般福祉教育的市民公馆、企业、社会福祉协议会、民间组织等。日本福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还包括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高中的福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社会福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所学课程包括社会福祉基础、护理福祉基础、交流技术、生活支援技术、护理过程、护理综合演习、护理学习、身心的理解、福祉信息活用。

大学开设的福祉课程一般分为护理福祉和社会福祉两类。社会福祉课程和护理福祉课程均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教育三个模块构成。综合教育模块包括基础教育、健康教育、交流沟通科目、教养科目四个部门;专业教育部分包括护理福祉士养成演习Ⅰ、Ⅱ两门课程。

(四)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立

日本政府为了使社会福祉专业的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更快适应福祉类工作岗位,同时也为了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特建立了实践环节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社会福祉专业毕业生为对象的短期培养机构,另一种是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培养对象的普通培训机构。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了最低培训时间和内容。

(五)成立福祉人才的招聘网、设立福祉人才服务中心

日本政府为了社会福祉专业的毕业生及具有相关资格的求职者能够更快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也为了使用人单位及时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全国各地设立了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福祉人才供应网络和求职平台。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免费为社会福祉等相关资格的人员介绍工作,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六)通过拉动服务需求刺激人才需求

日本为提高福祉机构的利用率,使有需求的国民都能消费得起,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福祉机构的消费价格。为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福祉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充福祉服务的覆盖面,日本政府首先将各福祉机构的利用价格进行统一调控。为了进一步满足各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鼓励福祉机构拓展多样化服务,从而使利用人数迅速增加,拉动福祉机构的服务需求,使福祉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

四、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一)从义务教育抓起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尚未触及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衷毕业生对社会保障完全不了解。甚至高中毕业生也没有接触过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而日本中小学阶段便开设了社会保障相关内容的教育。建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增加民生教育特别是社会保障教育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中设置社会保障基础教育

目前国家尚未在高等教育中要求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非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中没有涉及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选修课中也很少有院校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课程。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缺乏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导致全社会对社会保障的了解程度极低,影响社会对该专业认知度十分低。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比例仅为1:7300,并且社会保障的专门性大学至今没有成立。而日本不仅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社会保障专业,而且专门的大学也有数十所,可见日本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正是我国社会保障专业设置起步晚,社会认可度低,导致专业的发展较慢。

(三)通过构建实践基地充实实践教学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式开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按照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顺序开展。但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由于缺少对口的实践单位和专业的培训机构,使实践环节的设计难以真正落实。另外,各院校实践教学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资金和场地支持由于该专业学生规模小、数量少而不受重视。这些条件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急需改善环境,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应借鉴日本经验,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学生实践提供稳定的平台和支撑。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当今十分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之一。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几经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到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变革后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引起了社会观念的转变。然而这些制度变革和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和日趋严峻的就业前景还不能完全适应,使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就业权利被侵害和缺乏法律救济的情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法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的角度,试图在分析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

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技术优势,经过大学期间的系统学习,对新技术的掌握和新知识的应用上具有较大优势;年龄优势,高校毕业生正值劳动能力的旺盛时期,精力和适应能力在整个就业队伍中都处于绝对优势。但劣势也十分明显,比如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试分析如下:

(一)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

1、信息量不足,知情权受损。最大限度的获取就业信息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步,这些信息包括社会整体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指导措施、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意向就业单位的真实情况等。要获取这些信息,单靠社会经历缺乏的高校毕业生自己是不可能现实的,这种信息获取和知情权保障机制缺失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接受就业指导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可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前期,受到学校的就业指导是毕业生的一项重要权益。但目前的大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不专业,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推荐用人单位上,对单位的真实信息和发展前景缺乏了解,此外对国家的就业导向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贯彻也不全面。

3、公平竞业,平等择业权得不到保障。平等的就业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在《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中对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的就业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但在就业过程中,这种劳动平等权常受到侵害。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

我国《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由此可见,我过劳动关系的确认是以书面劳动合同为要件,这使得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择业就业中,以试用为名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与其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包含诸多“霸王条款”来规避雇佣者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出现了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和隐性就业”的现象。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因为劳动合同的签订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保护,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因缺少法定的有效要件,致使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专业特色 理论课程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2-02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从1999年开始起步,至今已历经10余年。10多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才培养、学生就业、课程设置等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开始了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六年来,我们对专业建设的讨论和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至关重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一、当前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在财政系,依托财政学这一优势学科,六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素养和较好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具备处理社会保障及相关事务业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

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2.课程设置。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设置了160学分的课程安排计划,主要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此外,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创新学分,课外活动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社会调查和实践、各种学科竞赛、等级水平考试和科学研究活动等。

(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五大模块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的,是依据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品位而设置的,具体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基础,这部分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一样的,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我们设置了10门: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

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我校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如影视欣赏、计算机应用、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2)实践课程。我校的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

二、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特色,课程设置无基准。自2005年开设此专业以来,我院一直在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我们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经验,看别人增加了什么新课程我们就增加什么新课程,或者是觉得哪门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每一届学生的课程设置都不完全相同,教师也处于不断的适应新课的过程中。这样缺乏系统性和特色的课程设置,难以使学生在四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

2.厚基础与宽口径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为了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针,我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做法是,先统一配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再由教学系部确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这种做法保证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但其缺陷是各教学系部没有太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学分范围内配置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这就造成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矛盾。为了体现宽口径,我们尽量设置较多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希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就业。但是由于总的课时有限,宽口径是建立在薄基础之上、通过压缩课程的课时来实现的。

3.课程的先修后续以及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理顺好。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要符合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使各门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我院由于课程建设的不成熟,人才培养方案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程的选择上面,对于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重视不够,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扰。此外,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做好,各门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重复的内容过多,如《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这三门课程重复内容太多,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

4.课程设计理论性太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不够。作为一个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原则、原理、概念的东西太多,可操作性的太少,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程序反映很少,并且对该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介绍有限,课程设计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5.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差。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贴近市场需求,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而当前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太乐观,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授课中,教师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

三、完善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我们要根据我院财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按照社会需求和岗位的实际需要,认真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专业课程计划。

1.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需要和就业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专业生存的条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设的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专业建设是依托本系财政学的优势逐步拓展开的,带着明显的学科导向。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历了几年学科积累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发展应该逐步摆脱学科导向,而应该以社会需求,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就业需要。近年来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进入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各级政府部门成为政府公务员,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或其他管理工作;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宽口径的劳动人事业务工作。其中,进入前两类单位的毕业生不多,大多数毕业生是进入企业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应该考虑到这一就业趋势。

2.确定专业发展重点,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两门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我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从长期来看,随着专业建设的逐渐成熟和完善,还应该增设劳动关系方向。随着劳动者权益观念日益突出,劳资矛盾、劳资冲突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大量的懂劳动关系,精通劳动关系的人才,来处理劳资冲突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3.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赋予专业课程更多的权重。为构建复合型人才,打造出自身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针对当前我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重基础知识教育、轻专业知识教育的问题,我们应调整课程设置思路,适当减少基础平台课的约束,在当前课程体系模块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改变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应以主干课为轴心,先确立专业主干课,然后根据主干课的前后相关联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是专业存在的基础,是专业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所确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在全部课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它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看家”本领。专业选修课是主干课的扩展,应按照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来设计,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领域,较快进入工作角色。

4.构建适应自身定位的课程设置。确定了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后,就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来强化特色,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特色”的指导原则来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对原有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保留以前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华部分,新设一些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

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设置重点是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首先,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应加大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比重,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投资学、经济法等,以丰富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为其将来在不同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专业主干课程是核心部分,这一模块的课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每门课程要保证3个学分的课时量,当前我们需要对这一模块进行精简,开设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这几门课程就可以了。

其次是专业选修课程,这一部分要体现专业定位和特色。社会保险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保险学原理、保险精算、养老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工伤保险、风险管理等,使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员工福利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薪酬管理、企业年金、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等,增强学生以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技能。

2.实践课程。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我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环节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强化。(1)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构建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集中实践课程,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去见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本文为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教改课题一般A类资助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内容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本课题负责人:刘玉娟。课题组成员:高丹、夏艳玲、覃双凌、谭彦红等。本文执笔:刘玉娟。]

参考文献:

1.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2.赵俊康,马培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4.齐银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N].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

5.周爱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6.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7.崔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8.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2009(7)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蚁族 生存状况 新毕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07-01

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满怀激情踏上了人生的征程,然而在这部分人群中却存在着“蚁族”这样的一个群体。关于“蚁族”的概念和内涵以往研究界定并不一致,本文对“蚁族”的内涵做如下界定:通过国家统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内并且有工作经历的离乡、租房、聚居、低收入、没有保险的大学生人群。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大连市新毕业大学生“蚁族”群体的基本情况,调查这一群体的工作状况、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心理状况、婚恋和社交状况以及城市和社会认同状况的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分析。分析“蚁族”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大连市新毕业大学生“蚁族”群体的生存状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一、新毕业大学生“蚁族”群体的基本情况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正是眼下社会广泛关注的“蚁族”。“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蚁族”群体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工作主要是从事销售、营销、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社会保险和签订劳动合同。

二、新毕业大学生“蚁族”群体的生存状况

住宿环境不好,居住空间狭小,多人集聚在一间房子,租住房子比较廉价,且经常换地方,搬迁频率较高。

频繁换工作,且工作大多是销售、服务等收入较低的工作,工作状态非常不稳定,工作得不到保障,工作满意度低以及生活压力大,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非常浮躁。

在调查中,超过八成的“蚁族”没有结婚,六成不敢考虑婚恋之事,单身现象非常严重,大多数“蚁族”群体迫于生活压力而无暇顾及婚恋。

平时工作较忙,经常加班,其他时间大部分在上网,基本没有其他社会交往。

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对城市和社会的认同感较差,心理严重失衡。

三、新毕业大学生“蚁族”群体生存状况解决方案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蚁族”群体纳入其中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摆在眼前,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就业,将会导致市场经济下失业人员数量激增。政府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制定和出台解决“蚁族”生存困境的帮扶政策,缓解“蚁族”群体的生活压力,尽快完善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蚁族”群体的社会保险制度,将“蚁族”群体纳入公租房政策等,为怀揣梦想却刚刚起步的新毕业大学生给予支持和保障。

(二)完善就业创业帮扶政策,保障“蚁族”群体优先就业

制定专门的政策扶持外地到大连上学的新毕业大学生,拓宽各种渠道扩大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完善新毕业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营造新毕业大学生就业良好环境。以专业社工的社会化服务化解“蚁族”群体的生活压力,帮助“蚁族”群体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可以在“蚁族”集中的地区,如大连市高新园区、开发区设立主要以服务“蚁族”为主的专业社工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动社工机构的发展。

(三)正确引导“蚁族”成长,加强新毕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社会适应性引导

高校是毕业生离开象牙塔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高校应加强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社会适应性引导。虽然目前各高校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各种问题,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家庭和社会情况也不一样,要做到“一人一策”的就业指导非常困难。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扩大就业指导教师的数量,真正做到对学生就业指导上的“一人一策”。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就业生存、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引导,为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顺利转换做好充分的应对和准备。

(四)新毕业大学生应脚踏实地,将个人的成功与时代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

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和就业压力,每一位毕业生都应该正视现实,脚踏实地,提高能力,练就本领,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功就业创造条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就应该针对未来就业着手提高就业能力,经常性的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提早进入工作领域,为未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孙一平,孟沙沙.吉林省毕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交际,2012(01).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旭日阳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幸福感

农民工音乐组合“旭日阳刚”可以说是一夜红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从草根农民,凭借着翻唱著名音乐人汪峰的一首《春天里》的歌曲,及其视频在网络上的流传,农民工音乐组合旭日阳刚可以说是一夜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直至走上了2011年的央视春晚舞台,旭日阳刚红了。

旭日阳刚一首《春天里》的歌曲,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感动了许多人,正是因为人们从旭日阳刚的歌声里,感受到了某种心灵的触动,那种悲壮铿锵的歌声,令许多人感动,使人联想到要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人们说,《春天里》这首歌曲,简直就是为旭日阳刚之类人量身订做的,旭日阳刚结合自身的实际,把这首歌曲演绎表达的淋漓尽致,反映了我国目前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心声,也反映了我国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能感到一种幸福感。旭日阳刚是幸运的,但是还有千千万万象旭日阳刚之类人在为生活奔波着,在和命运抗争着。所以我国当前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幸福感。

2011年央视春晚毕业论文题目,旭日阳刚在亿万观众面前展现了自己,并且他们演唱的歌曲《春天里》获得了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节目类一等奖。旭日阳刚是幸运的,他们成功了,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这正是旭日阳刚的《春天里》,不仅感动了亿万的普通群众,感动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们,而且还感动了许多有成就的人。旭日阳刚自身的故事更是感动了许多人,旭日阳刚是幸运的,他们成功了,但是还有千千万万类似旭日阳刚的人们在为生计生活奔波着忙碌着,为了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了使我国人民生活的更有幸福感,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关键是就业。特别是对农民工和刚毕业大中专毕业学生以及特殊人群的就业。让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帮助他(她)们融入这个城市,对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可以实行公司化管理,对农民工在一个城市里实行注册登记,对他(她)们提供各种法律维权帮助,帮助他(她)们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保障,为他(她)们免费牵线介绍各种工作等服务论文怎么写。农民工在家乡,他(她)们身边有家人有亲人,有当地村委会、乡镇政府,让农民工在城里打工,也应该让农民工有种归属感,不能总让他(她)们感觉在外面飘荡着,要让他(她)们尽快融入这个城市。对农民工实行公司化管理,公司只对他(她)们提供各种服务和管理,并不为他(她)们发放工资,但协助帮助为他(她)们介绍各种工作,帮助他(她)们更好更舒心的工作,维护他(她)们自身各种合法的权益。并且逐步建立农民工在城里落户机制,使他(她)们能够顺利尽快的融入这个城市。对大中专毕业生,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政府应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费,并且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消除人才合理流动的城市之间户籍壁垒,保障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并且逐步消除对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在城市之间合理流动的户籍限制。

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就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户籍结构,打破不同城市之间的户籍等级界限,确保人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城市之间的合理流动,以及人才在不同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

旭日阳刚的走红,也反映了我国当前民众的一种心态,就是对社会保障的渴望,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仅有物质财富有时给我们并不能带来幸福,只有当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无后顾之忧后才会感觉到快乐幸福。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公务员职业现如今之所以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眯,正是因为公务员职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健全,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公务员职业有相对较少的后顾之忧毕业论文题目,所以公务员有相对比较高的幸福感。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现在并不是要降低公务员职业的的幸福感,而是要提高其它职业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增加其它职业的相对稳定性,对其它职业建立起完善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目前,我国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就要不仅要对我国的国有经济和事业单位、公务员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还要对非公经济成分的职工也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公民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相处,也才能为我国的经济良好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保证。

建立健全良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基础理论研究者,由于科技工作其周期长,见效慢,但如果有科研成果,将能显著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对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基础理论研究者也要建立健全良好稳定的工作保障机制,保障他(她)们放心、安心、稳定的全心全意去搞科学研究工作,且不可唯经济效益论,且不可急功近利。

建立健全良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包含要建立健全规范公平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管是企业离退休人员还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均应考虑建立公平平等的养老保险制度,使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公务员、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相差不再悬殊。

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要考虑农民的生计生存问题,考虑如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农民拥有土地,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生活生存保障,因此,要谨慎考虑占用农民的耕地,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试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社会保障体系也包含了要建立安全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当中,大兴农田水利设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原因。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要禁止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及人类居住环境。社会保障体系也包含了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城市居住环境保护的问题,在我国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我国农业生产环境风调雨顺,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大气层;在我国城市要建立绿色生态城市,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让我们在城市也能看到绿油油的树枝,青青的草木,鲜艳的花朵。使城市交通不再受阻,出行便利。

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就要保障每个公民的居住权。让房子不再成为人们一生奢侈的追求,而使房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一生的理想毕业论文题目,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套房子的追求上,人们应该有更高的理想追求。目前,要保障公民的居住权,就要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加快保障房建设的步伐,地方政府要积极的拿出一部分土地来保证保障房的建设用地论文怎么写。除过保障房的建设,目前还要加快廉租房的建设,保证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权。并且,还要动用一定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金融政策来保障公民的居住权,公民首先要有居住权,才能安居乐业。

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就要保障我国的食品饮食的安全和卫生,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医疗卫生安全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都能看得起病,让人民群众都能放心的用餐。

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包括了对流浪儿童权益的保护。对流浪儿童要查明流浪的原因,对流浪儿童要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流浪儿童确实因家庭经济困难或是孤儿原因而流浪的,应该给他(她)们一定的社会求助和扶助,帮助他(她)们重返学校接受教育。

目前,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包含要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消除我国目前存在的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以及社会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原则,就是要保证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权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无后顾之忧,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我们社会不能忽略每一个人,也不能忽略某一个群体。

目前,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必要,不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步伐将受阻。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是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保驾护航,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才能确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顺利、公平的向前发展。

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是确保社会公平与正义、缩小我国贫富差距过大,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才能确保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参考文献:

[1]梅红霞.社会保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路径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2).

[2]高宏伟,张民省.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制度支持[J].中国国情国力, 2011(4).

[3]陶纪坤.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求实,2007(5).

[4]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发展战略:从照顾弱者到普惠全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5]吕美忠.以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5).

[6]吴继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7]吴丽萍,鲍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04(5).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旭日阳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幸福感

 

农民工音乐组合“旭日阳刚”可以说是一夜红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从草根农民,凭借着翻唱著名音乐人汪峰的一首《春天里》的歌曲,及其视频在网络上的流传,农民工音乐组合旭日阳刚可以说是一夜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直至走上了2011年的央视春晚舞台,旭日阳刚红了。

旭日阳刚一首《春天里》的歌曲,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感动了许多人,正是因为人们从旭日阳刚的歌声里,感受到了某种心灵的触动,那种悲壮铿锵的歌声,令许多人感动,使人联想到要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人们说,《春天里》这首歌曲,简直就是为旭日阳刚之类人量身订做的,旭日阳刚结合自身的实际,把这首歌曲演绎表达的淋漓尽致,反映了我国目前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心声,也反映了我国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能感到一种幸福感。旭日阳刚是幸运的,但是还有千千万万象旭日阳刚之类人在为生活奔波着,在和命运抗争着。所以我国当前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幸福感。

2011年央视春晚毕业论文题目,旭日阳刚在亿万观众面前展现了自己,并且他们演唱的歌曲《春天里》获得了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节目类一等奖。旭日阳刚是幸运的,他们成功了,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这正是旭日阳刚的《春天里》,不仅感动了亿万的普通群众,感动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们,而且还感动了许多有成就的人。旭日阳刚自身的故事更是感动了许多人,旭日阳刚是幸运的,他们成功了,但是还有千千万万类似旭日阳刚的人们在为生计生活奔波着忙碌着,为了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了使我国人民生活的更有幸福感,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关键是就业。特别是对农民工和刚毕业大中专毕业学生以及特殊人群的就业。让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帮助他(她)们融入这个城市,对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可以实行公司化管理,对农民工在一个城市里实行注册登记,对他(她)们提供各种法律维权帮助,帮助他(她)们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保障,为他(她)们免费牵线介绍各种工作等服务论文怎么写。农民工在家乡,他(她)们身边有家人有亲人,有当地村委会、乡镇政府,让农民工在城里打工,也应该让农民工有种归属感,不能总让他(她)们感觉在外面飘荡着,要让他(她)们尽快融入这个城市。对农民工实行公司化管理,公司只对他(她)们提供各种服务和管理,并不为他(她)们发放工资,但协助帮助为他(她)们介绍各种工作,帮助他(她)们更好更舒心的工作,维护他(她)们自身各种合法的权益。并且逐步建立农民工在城里落户机制,使他(她)们能够顺利尽快的融入这个城市。对大中专毕业生,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政府应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费,并且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消除人才合理流动的城市之间户籍壁垒,保障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并且逐步消除对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在城市之间合理流动的户籍限制。

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就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户籍结构,打破不同城市之间的户籍等级界限,确保人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城市之间的合理流动,以及人才在不同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

旭日阳刚的走红,也反映了我国当前民众的一种心态,就是对社会保障的渴望,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仅有物质财富有时给我们并不能带来幸福,只有当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无后顾之忧后才会感觉到快乐幸福。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公务员职业现如今之所以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眯,正是因为公务员职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健全,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公务员职业有相对较少的后顾之忧毕业论文题目,所以公务员有相对比较高的幸福感。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现在并不是要降低公务员职业的的幸福感,而是要提高其它职业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增加其它职业的相对稳定性,对其它职业建立起完善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目前,我国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就要不仅要对我国的国有经济和事业单位、公务员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还要对非公经济成分的职工也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公民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相处,也才能为我国的经济良好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保证。

建立健全良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基础理论研究者,由于科技工作其周期长,见效慢,但如果有科研成果,将能显著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对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基础理论研究者也要建立健全良好稳定的工作保障机制,保障他(她)们放心、安心、稳定的全心全意去搞科学研究工作,且不可唯经济效益论,且不可急功近利。

建立健全良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包含要建立健全规范公平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管是企业离退休人员还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均应考虑建立公平平等的养老保险制度,使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公务员、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相差不再悬殊。

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要考虑农民的生计生存问题,考虑如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农民拥有土地,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生活生存保障,因此,要谨慎考虑占用农民的耕地,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试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社会保障体系也包含了要建立安全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当中,大兴农田水利设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原因。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要禁止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及人类居住环境。社会保障体系也包含了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城市居住环境保护的问题,在我国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我国农业生产环境风调雨顺,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大气层;在我国城市要建立绿色生态城市,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让我们在城市也能看到绿油油的树枝,青青的草木,鲜艳的花朵。使城市交通不再受阻,出行便利。

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就要保障每个公民的居住权。让房子不再成为人们一生奢侈的追求,而使房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一生的理想毕业论文题目,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套房子的追求上,人们应该有更高的理想追求。目前,要保障公民的居住权,就要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加快保障房建设的步伐,地方政府要积极的拿出一部分土地来保证保障房的建设用地论文怎么写。除过保障房的建设,目前还要加快廉租房的建设,保证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权。并且,还要动用一定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金融政策来保障公民的居住权,公民首先要有居住权,才能安居乐业。

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就要保障我国的食品饮食的安全和卫生,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医疗卫生安全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都能看得起病,让人民群众都能放心的用餐。

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包括了对流浪儿童权益的保护。对流浪儿童要查明流浪的原因,对流浪儿童要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流浪儿童确实因家庭经济困难或是孤儿原因而流浪的,应该给他(她)们一定的社会求助和扶助,帮助他(她)们重返学校接受教育。

目前,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包含要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消除我国目前存在的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以及社会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原则,就是要保证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权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无后顾之忧,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我们社会不能忽略每一个人,也不能忽略某一个群体。

目前,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必要,不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步伐将受阻。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是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保驾护航,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才能确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顺利、公平的向前发展。

在我国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也是确保社会公平与正义、缩小我国贫富差距过大,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才能确保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参考文献:

[1]梅红霞.社会保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路径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2).

[2]高宏伟,张民省.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制度支持[J].中国国情国力, 2011(4).

[3]陶纪坤.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求实,2007(5).

[4]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发展战略:从照顾弱者到普惠全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5]吕美忠.以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5).

[6]吴继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7]吴丽萍,鲍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04(5).

[8]陈元刚.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J].理论前沿,2007(15).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SWOT分析;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失业问题凸显,逐渐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传统正规就业无法满足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缘起

“非正规就业”起源于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现象提出的概念,中国对这一概念也进行了移植和发展。非正规就业,是指那些因在付酬、劳动时间、劳动关系、工作形态、社会保障及经营活动这六个方面存在不固定性、不稳定性或不规范性而与正规就业有性质上区别的劳动就业形式。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因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从事正规、有保障的正规就业而得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逐年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数量激增。而传统正规部门就业岗位的增加没有与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的数量相对等,供给大于需求的现实,迫使很多高校毕业生被挤压进入非正规就业的行列。并且由于正规就业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承担一定的税收负担,正规市场失灵与不灵活的现象日益凸显。在面临激烈竞争的今天,很多用人单位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想方设法节约劳动力成本,对于非核心人员采用临时雇佣的方式也就成了合理的选择。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也就应运而生。同时在正规部门就业普遍存在低工资现象,一些个体经营者甚至街头摊贩的收入都高于在传统正规部门就业,所以目前有很多人出于利益的考虑,主动选择进入正规就业。在学位不等于工作的今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不失为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兼职就业、自由职业、劳务派遣就业都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方式。

二、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优劣势分析法,是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公司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对公司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进而制定出发挥出公司最大优势的战略决策。SWOT分别指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本文借用这种商业性分析工具来对高校毕业生从事非正规就业进行内部与外部的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非正规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单一的正规就业已然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开拓新的就业渠道,而非正规就业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与选择。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经验歧视”,即是否拥有相关工作经验成为应聘者能否获取职位的关键因素,而工作经验恰恰是应届毕业生所缺乏的。非正规就业能够帮助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能够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职业生涯上的过渡。其次,与传统正规就业相比,非正规就业在工作时间与方式上更为自由与灵活,这就为一大批自由职业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适合于那些崇尚自由、不愿受束缚的高校毕业生。

2.大学生的特质帮助其更好地从事非正规就业。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因而在从事非正规就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更能够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与发展性,不仅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例如当前的“淘宝”就业,从事者中有很多都是大学生。对于被迫挤压进入非正规就业的大学生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特质能够帮助其从非正规就业过渡到正规就业,具有较强的向上流动的能力。

3.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贫困就业理论的非正规就业研究认为:非正规就业是就业与失业之间的过渡与缓冲,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会逐渐缩小。但国内外的现实情况都表明,非正规就业的规模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增长趋势。中国的非正规就业恰恰是公共政策“主动选择”的结果。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得我国以非正规就业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力量不断扩大,私营、个体就业岗位成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非正规就业能促进市场机制发育,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可以自动调节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缓解社会矛盾与危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多样化的就业需求及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需要。

(二)劣势(Weakness)

1.劳动关系不规范,权益保护方面存在障碍。与正规就业相比,非正规就业在付酬、劳动时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固定、不稳定和不规范,因此绝大多数人对非正规就业都望而却步,基本上都是被动进入。而非正规就业中的自我雇佣者等通常是主动进入,我们在此对这样的群体不做过多讨论,还是主要论及非正规就业中的受雇佣者。非正规就业者劳动签约率较低,劳动关系的不规范,使得雇佣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很多相应的权益保护得不到保障。并且当权益受损时,因为没有相应的正规手续等,维权较为困难。失业风险增加、待业时间较长都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选择非正规就业就意味着毕业时自己的人事档案、户口等重要文件无处安放,只能被打回原籍。

2.相应福利待遇无法与正规就业相提并论,就业“不体面”。正规就业要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因此必须给员工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待遇,如必须缴纳“五险”,也有资格享受用人单位提供的各项福利。仅仅在社会保险上,对于城镇居民而言,非正规就业者就得自己缴纳相关费用,待遇上不仅不能与正规就业者对等,还有可能受到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无法加入保障体系或是存在“断点”,这将对退休后的收益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中国人历来讲究“面子”,在人们的传统观念当中,非正规就业等同于“低层次就业”,从事非正规就业貌似就低人一等,不体面。这些传统的观念对人们从事非正规就业是极大的束缚。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选择非正规就业不仅“大材小用”,还会有失身份;此外高工资、高福利、身份观念、一次性终结就业等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不仅是要获得工资报酬,更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体面就业”是一种必然要求。而非正规就业在福利待遇方面以及工作领域的传统观念的“不体面”,使得大学生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从事非正规就业。

(三)机会(Opportunity)

1.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非正规就业潜力巨大。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源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三产业虽然在逐渐上涨,但仍然不到GDP的40%。发展还很不充分。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不到三成,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因此,第三产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为非正规就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信息、金融保险、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高端产业对从业者的学识技能要求较高,更加符合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而且就业更加“体面”,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问题。

2.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及保护措施促使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良性发展。国家虽然没有对“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相关表述的政策措施,但对于青年的创业是鼓励和扶持的。不仅给予经常性的信息、技术、市场方面的服务,同时也提供小额信贷支持,给予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在这样的氛围之中,相信高校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也将发展地越来越和谐。并且,根据我国最新的户籍制度改革规定:居住证持有者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权利;享受同等的住房保障、社会福利与救济权利。这是给高校毕业生的一剂“放心药”,不用担心不同的户籍属性与不同的户籍所在地带来的与正规就业者的巨大差别,从而破除了从事非正规就业的“人为障碍”。

(四)威胁(Threat)

1.制度障碍限制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城乡的二元分割与所有制的分割,成为阻隔城市与城市之间人力资源正常流动的壁垒。整个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身份积累制度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地区、部门、行业、多种所有制单位之间都相互认可的标准体系,社会保障和身份积累在就业单位变动时缺乏继承性和连贯性。中国特有的人事指标及各种显隐性的行政限制都加剧了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难度,从非正规就业转向正规就业还存在一定的转业壁垒。

2.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障碍难以进入高端非正规就业领域。高校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就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别。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在毕业时未能就业的重要原因是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知识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学历不等于工作的今天,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自身就业能力的障碍不仅使大学生在正规领域求职受挫,也难以进入诸如金融证券、信息科技、文化教育等高端的第三产业从事非正规就业。自身能力的缺乏也使得高校毕业生自我创业的勇气与信心不足,极大阻碍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策略

(一)发展型策略

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学毕业生占据较高的人力资本优势,能够在新兴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信息与咨询、科技开发等领域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应该引导毕业生朝向这些方面发展,这既是一种现实有利的选择,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撑。对于人力与社会资本兼备,拥有创业的热情与能力的毕业生,政府、社会都应该给予相应的帮助。

(二)调整型策略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支持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要改变对非正规就业的传统看法,这种就业模式是一种新的趋势,并不“低人一等”,相反,做好了它将比正规就业给人更多的锻炼与回报。第二,破除制度,构建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体系。首先,要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利用互连网技术建立全国通用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使就业者在转换工作时具备连贯的社会保障、身份积累等工作信息记录。其次,要寻求高效、合理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适用于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再次,规范管理非正规就业,加大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合同的管理力度,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制定出特殊的合同规定。第三,改革高校教育,提升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高等院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全程性和系统化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前培训,鼓励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自身而言,不仅要具备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以此使自己在社会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张彦.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及价值考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0(4):62-68.

[2] 何艳玲,王萍.促进非正规就业: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51-53.

[3] 闫海波,陈敬良,孟媛.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形成机理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框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 81-89.

[4] 余峰.非正规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模式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6):169-172.

[5] 屈朝霞,夏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剖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3):169-172.

[6] 陈宇海.浅议大学生非正规就业[J].广西社会科学,2004 (10):149-151.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高职生;就业

一、民营企业在招聘高职生就业方面的问题

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融资难、人才短缺、创新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等主要障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人才的质和量的问题,人才问题已严重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然而,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人才的优势是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了缓解人才短缺问题,民企通过校园或者网络招聘吸纳各类贤才,企业已经意识到高职毕业生是其人才补充的重要来源。

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其吸纳高职毕业生提出了现实需求,但由于企业经营机制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其在吸纳高职生就业和发挥高职生作用方面一些问题。民企在招聘高职生就业过程中,就暴露出种种问题:企业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权益没保障;新生代高职生就业预期提高,对工作比较“挑剔”;一些高职生自身条件、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符等等。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岗位缺口大。近些年,高职毕业生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这样,但却并不妨碍大学年年扩招。高职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创新高,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年年增长。在此严峻形势下,就业压力是相当大的,令人关注。

供需有矛盾。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仅总量供大于求,而且存在供需不对接的矛盾。一边是有人没事干,一边是有事没人干;一边是有事不会做,一边是有事不愿做。比如,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愿意选择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国企就业,而有很少数愿到有“用武之地”的广大中小民营企业施展才华。

服务不完善。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发达,中介组织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一方面很多岗位“虚席以待”,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生“求职无门”。就业指导和培训不到位,使高职生求职能力和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政策不健全。由于户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垒还没完全打破,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各种不合理的“土政策”、潜在的就业歧视、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等,抬高了就业门槛,限制了劳动者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造成部分高职生难以就业。

二、促进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对策

当前,在高职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下,民营企业应建立起有效的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通过吸纳高职生就业,储备、培养和选拔高层次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们必须将促进高职生就业与市场、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社会的联动,从人才源头供给和社会需求两方面做出努力,更好地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

(一)政府应尽快完善政策体系,鼓励高职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政府作为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控者和管理者,要出台更为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高职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制定完善促进高职生就业的地方政策法规体系,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保证到民营企业就业的高职生相关待遇的落实,构建保护高职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要尽快完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心理安全,这样才能将高职毕业生引向更广阔的就业市场以实现充分就业;二是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改善用工环境,指导企业在用工、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及营造企业文化等方面向更加规范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此吸引高职毕业生来民营企业就业;三是要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对招收高职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优先安排扶持资金、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职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保险补贴。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四是要为民营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牵线搭桥,提供支持,通过企业与高职院校的长期合作而建成 “高职生实训基地”,实现双方供求匹配、良性互动。一方面,实训基地学校将优先给实习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实训单位则将为高职毕业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更好地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两难”局面,进而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拓宽高职生就业渠道,实现两者的“双赢”[2]。

(二)高职院校要分析就业市场,为高职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创造条件。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为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用人的协调统一,提高就业竞争力,各高职院校要加快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就业渠道。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了解企业最新人才需求,促使高职根据市场实际需要设置新专业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逐步实现为企业“量身定培”。[3]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举办“民营企业家进校园报告会”,“高职生就业服务月”和“重点企业招聘专场会”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和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勇于到民营企业去就业,以此带动充分就业,尽快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材。

(三)民营企业应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积极吸纳高职生就业。一是应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工作环境,适时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并与他们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要积极维护员工各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是要制定人才资源开发与发展规划,强化竞争机制、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三是从实际出发,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满足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继续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企业中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四是建立起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在政治、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给予员工人文关怀,既促进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其树立为企业发展目标而奋斗的精神。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高职生;就业

一、民营企业在招聘高职生就业方面的问题

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融资难、人才短缺、创新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等主要障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人才的质和量的问题,人才问题已严重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然而,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人才的优势是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了缓解人才短缺问题,民企通过校园或者网络招聘吸纳各类贤才,企业已经意识到高职毕业生是其人才补充的重要来源。

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其吸纳高职毕业生提出了现实需求,但由于企业经营机制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其在吸纳高职生就业和发挥高职生作用方面一些问题。民企在招聘高职生就业过程中,就暴露出种种问题:企业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权益没保障;新生代高职生就业预期提高,对工作比较“挑剔”;一些高职生自身条件、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符等等。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岗位缺口大。近些年,高职毕业生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这样,但却并不妨碍大学年年扩招。高职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创新高,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年年增长。在此严峻形势下,就业压力是相当大的,令人关注。

供需有矛盾。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仅总量供大于求,而且存在供需不对接的矛盾。一边是有人没事干,一边是有事没人干;一边是有事不会做,一边是有事不愿做。比如,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愿意选择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国企就业,而有很少数愿到有“用武之地”的广大中小民营企业施展才华。

服务不完善。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发达,中介组织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一方面很多岗位“虚席以待”,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生“求职无门”。就业指导和培训不到位,使高职生求职能力和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政策不健全。由于户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垒还没完全打破,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各种不合理的“土政策”、潜在的就业歧视、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等,抬高了就业门槛,限制了劳动者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造成部分高职生难以就业。

二、促进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对策

当前,在高职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下,民营企业应建立起有效的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通过吸纳高职生就业,储备、培养和选拔高层次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们必须将促进高职生就业与市场、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社会的联动,从人才源头供给和社会需求两方面做出努力,更好地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

(一)政府应尽快完善政策体系,鼓励高职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政府作为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控者和管理者,要出台更为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高职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制定完善促进高职生就业的地方政策法规体系,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保证到民营企业就业的高职生相关待遇的落实,构建保护高职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要尽快完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心理安全,这样才能将高职毕业生引向更广阔的就业市场以实现充分就业;二是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改善用工环境,指导企业在用工、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及营造企业文化等方面向更加规范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此吸引高职毕业生来民营企业就业;三是要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对招收高职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优先安排扶持资金、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职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保险补贴。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四是要为民营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牵线搭桥,提供支持,通过企业与高职院校的长期合作而建成 “高职生实训基地”,实现双方供求匹配、良性互动。一方面,实训基地学校将优先给实习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实训单位则将为高职毕业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更好地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两难”局面,进而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拓宽高职生就业渠道,实现两者的“双赢”[2]。

(二)高职院校要分析就业市场,为高职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创造条件。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为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用人的协调统一,提高就业竞争力,各高职院校要加快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就业渠道。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了解企业最新人才需求,促使高职根据市场实际需要设置新专业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逐步实现为企业“量身定培”。[3]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举办“民营企业家进校园报告会”,“高职生就业服务月”和“重点企业招聘专场会”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和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勇于到民营企业去就业,以此带动充分就业,尽快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材。

(三)民营企业应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积极吸纳高职生就业。一是应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工作环境,适时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并与他们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要积极维护员工各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是要制定人才资源开发与发展规划,强化竞争机制、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三是从实际出发,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满足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继续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企业中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四是建立起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在政治、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给予员工人文关怀,既促进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其树立为企业发展目标而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