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

资金收支论文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1篇

一、资金收支两条线的优点

通过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利于建立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是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以在资金管理与矿区服务系统的长期和短期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前提下统筹兼顾

实施资金收发两条线管理,可以协调好矿区服务系统各单位的收入与支出、筹资、投资等各项经济活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铺平道路

由于资金集中管理、统一支付。各单位的所有收支活动都由事业部根据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使得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有效性得以发挥。从而保证了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利于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

目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都认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而现金管理又在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矿区服务系统可以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为平台和切入点,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四)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通过分设收入和支出账户以及对与收入现金对应的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管理,将资产运行和资本运营有效结合,可以规避“小金库”和“账外账”发生的风险。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引入资金收支两条线这一新的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实现的方式。

二、矿区服务系统资金收支两条线的实施情况

矿区服务系统结合矿区业务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流程、优化账户、科学规范运作,使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

矿区服务系统目前的资金管理模式是集团公司层面的“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支出分别开设一个银行总账户,即收入总账户和支出总账户。收入总账户下设收入分账户;支出总账户下设支出分账户。收入账户采取零余额管理模式;支出账户采取透支与预算拨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1收入账户采取零余额管理模式

开户银行周一至周五16:00将各单位的收入分账户资金全部上划到事业部收入总账户,16:30将事业部收入总账户的资金全部上划到集团公司矿区服务总账户。上划后事业部及各单位的收入账户余额为零。

2支出账户采取透支与预算拨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事业部支出总账户实行透支管理模式。事业部每周四向集团公司上报次周的资金计划,集团公司每周五将事业部上报的资金计划提交给指定银行,指定银行以此额度控制事业部次周支出总账户的透支额度。每个营业日,支出总账户的对外支付由银行在额度之内保证对外支付。每个营业日终了,由银行根据支出总账户当日的发生额补平支出,清算后支出总账户余额为零。在透支管理模式下,每个营业日开始和终了时,支出总账户资金余额均为零。

3拓展网上银行功能

为确保资金安全,事业部与开户行签订了网上银行协议,将事业部银行账户全部纳入网上银行监管。事业部对所有账户拥有查询、转账权限,并对银行账户实行动态监控,有效控制资金风险。

(二)资金计划管理

资金计划是否准确关系到资金结算业务能否顺利开展。事业部资金计划包括年度资金计划、月度资金计划、周资金计划和紧急用款申请。各单位按年、月、周编报资金计划,按日管理、按周控制额度。当出现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用款但资金计划又不足时,可以通过紧急用款申请来增补计划,以确保款项的及时支付。

各单位上报的年度资金计划、月度资金计划和周资金计划,经事业部审核后上报集团公司审批方可执行。集团公司依据事业部上报的资金计划,对事业部的支出总账户进行透支补平。事业部依据各单位上报的资金计划对各单位支出分账户进行预算拨款。

1资金计划编制

在编制资金计划时,要与财务预算相结合,参照年度财务预算收支金额,考虑跨年应收应付款项、非付现费用、税费流入流出差额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资金计划。按照矿区服务业务开展情况,将年度资金计划进一步分解为月、周资金计划,分期进行资金流入流出控制。

在编制资金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三个方面的沟通工作。与领导的沟通,避免由于领导出差等原因造成资金计划的浪费;与部门的沟通,让其确定本部门当期的付款金额;与相关业务单位的沟通,确定与其当期的资金流量,作为编制资金计划的基础。

2资金计划执行情况

事业部每月仔细分析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召开资金计划执行情况交流会,倾听基层单位的意见,查找资金计划执行结果偏离资金计划的原因,进行内部讨论后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将各单位资金计划执行情况予以通报。督促各单位重视资金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合理预计本单位资金流量,提高资金计划的符合度。

3未达款项管理

资金收支两条线运行之初,事业部的未达款项非常多。开出的支票如果不能及时划走,就要占用下周的资金计划,因此未达款项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资金计划的执行符合度。针对这种情况,事业部通过采取上报未达款项统计表、与开户银行进行周对账、缩短办理付款业务时间、将支票返存、专人监控网银等方式来减少未达款项。

(三)资金结算管理

事业部根据实际工作和付款性质的重要性,将结算业务分为内部结算和外部结算。内部结算是指矿区内部单位相互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款项结算。外部结算是指对矿区以外单位发生的结算业务。

1内部结算

对于矿区服务系统内部发生的劳务结算,通过签认“内部劳务(产品)资金转移签认单”,由提供劳务方持此单据到事业部办理款项划转。

2外部结算

从资金安全和工作效率两方面考虑后,将外部支出结算分为委托付款和非委托付款。委托付款统一在事业部办理,非委托付款由各单位自行办理。

矿区服务系统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以来,资金高度集中管理,合理优化配置,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资金的运行效率。

三、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存在的问题

矿区服务系统资金收支两条线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比较平稳,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事业部层面资金结算工作量过大

由于事业部负责整个系统的资金结算,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在结算高峰期,人满为患。

(二)表外资金没有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保险基金等大额资金都单独开立银行账户进行核算,没有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部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管存在空白。

(三)部分多种经营单位资金没有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只有一家多种经营单位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其他多种经营单位仍独立进行资金运转。事业部对这些单位资金流转情况不掌握,不利于监管。

(四)对资金收支两条线实施情况的考核力度不够

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单位对资金计划编制的重视程度不高,在编制过程中没有充分与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沟通,资金计划执行时符合度较低。需要经常通过增加紧急用款申请来满足日常的生产经营,且对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不够深入,就事论事,没有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四、对改进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的改进建议,以期优化资金收支两条线,确保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措施落实到位。

(一)设立资金结算分理处,以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在下属单位设立隶属于事业部的资金结算分理处,负责部分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单位的资金结算业务,以分流事业部层面的资金结算业务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下属单位办理结算。

(二)将表外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在制订表外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对表外资金的管理模式。待时机成熟后,将表外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从而规范表外资金运作,确保表外资金安全。

(三)将多种经营单位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加强对其监管

将下属所有多种经营单位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通过实行集中管理,按期编制资金计划,实时进行网上银行监控,在有效规避资金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管理成本。

(四)完善考核机制,使资金收支两条线落实到位

针对资金收支两条线考核机制存在的薄弱环节,需要明确执行时的关键控制点,量化考核指标,完善奖惩制度。通过定期考核,可以提高各单位对资金收支环节的重视程度,进而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计划,实事求是地分析执行情况,尽心尽力寻求改进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利益。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通信企业

收支两条线本是政府为了加强财政管理和整顿财政秩序对财政资金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当前,许多大型集团企业也纷纷采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通信企业也不例外。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企业范围内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资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构建“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几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明确划分收入资金和支出资金的流动,严禁现金坐支;其二是确保收入的资金能够及时、安全、足额地回笼,并能实行有效的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其三是围绕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制定合理的预算安排,保持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需的最佳现金余额。根据以上原则,通信企业“收支两条线”要求实行收、支分户管理,在当地银行分别设立收入账户及支出账户,相互之间不得进行资金调拨。收入账户包括收入归集账户及一般收入账户:收入归集账户用于对外收款,定期对内归集收入及向上级公司上缴资金;一般收入账户用于对外收款及定期对收入归集账户划拨资金。支出账户包括运营性支出账户、资本性支出账户及其他必须设立的支出专户。省通信公司对各市分公司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入资金全额上缴,支出资金按预算核拨。市分公司对下属县分公司实行报账制管理。

为确保资金运转的有序、高效,省通信公司拟最终实现“自动型零余额”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即收入账户资金自动清零上划,支出账户资金实行“限额控制、日间透支、日终清算、零余额”管理。由省公司统一与银行签定零余额帐户协定,对每个分公司规定支出限额。每天分公司起始余额为零,可在支出限额的基础上要求银行支付,银行办理支付后,分公司银行帐户为负数,银行对每天的支出总额进行合计,每天与省公司进行核销,省公司拨付相应的资金到开户银行指定帐户,分公司银行帐户保持零余额。而且各个银行对于当天清算的资金不按贷款处理,省公司不够资金进行清算时银行才计贷款利息。实行零余额帐户管理可以实现两个目的:最大限度地将资金保留在省公司帐户上,可保障省公司有最大量的资金沉淀,实现资金的良性周转。“自动型零余额”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规定:1、收入归集专户设置:省、地市及县三级公司分别开设收入归集专户,各级分公司可以选择在中、农、工、建中的一家或多家开设收入归集专户,但一级公司在一家银行仅限开设一个收入归集专户。如下一级公司在中、农、工、建开立了收入归集专户,上级公司须在同行开立收入归集专户。2、出透支专户设置:省公司经营性支出透支户已在某行开立,相应地,为实现资金透支功能,各市公司经营性支出透支户必须在同行开立,支出透支账户必须专户使用,严禁串用。县分公司原则上仅限保留一个支出账户,不设透支功能,由地市公司直接拨款。收入账户资金的归集要求各级公司的中、农、工、建所有收入账户的资金均在每个工作日自动定时归集至本级公司的同行收入归集专户,再自动归集至上一级公司的同行收入归集专户;其他银行的收入账户根据资金的存量和划拨资金的成本等因素考虑划拨频次,原则上其他收入户最少一周向本级公司收入归集账户划拨一次收入。支出账户资金的透支管理要求省公司定期核定下级公司的支出账户透支限额,各支出透支专户只支不收,日间零余额透支,日终逐级自动清算。

通信企业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银行帐户的管理。省公司对各分公司的银行账户进行管理和监督,各分级公司所有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均需省公司审批后上报集团公司审批,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办理,未经集团公司审批开立的账户,视同“小金库”;各分公司所有银行账户信息需纳入资金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账户开立、变更、撤消等信息的变动应及时在资金管理系统中更新;省公司对所有银行账户实行统一编码制度:个银行账户对应唯一编码,以此作为银行账户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所有银行账户应严格按照指定用途办理资金的收、付业务,严禁超范围使用。

2、强调结算纪律。严禁现金坐支: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中,不仅收入的现金不得直接用于开支,银行收入户的资金也不能直接用于开支,所有支出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支出户。为了杜绝现金坐支,每次收入的现金应及时缴存收入户,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必须通过银行支付。不准白条抵库,要确保所有收入的资金都进入收入户,不允许有私设的帐外小金库。

3、利用网上银行在线操作加快资金的结算速度,尽量压缩资金在结算环节的时间,保证业务处理的及时性。

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对通信企业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它实现了真正的财务集中管理,将全部营业收入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它实现预算内外收支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增强企业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资金集中使用效率。分公司开设收入专户,收入一旦进入专户,资金权属省公司,各级分公司均无权借用,在最大限度内保障了资金的集中。它实现了财务经营的规模效益,避免整个企业在资金筹措、资金运营等方面的低效率;同时可以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通信企业通过集中收入,将全部的资金先集中在省公司,再通过全面预算的实施将分公司的运行成本拨付下去,除了正常的运行成本外,分公司只有依照总公司的统一部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集权性得到加强。其次,收支两条线使收入的真实性得到了保障,最大限度内减少虚报收入:长期以来,基层企业报喜不报忧,企业领导为政绩,在业务收入为基础的考核体制下,千方百计提高收入,甚至不惜采取做假账、利用核算漏洞增加收入。收支两条线对这种做法在制度上和根本上进行了约束,收入只要进入收入户就会向省公司归集划转,不会存在虚假收入。而从前实行收支差额管理时,分公司只用上缴差额,在存在大量资金进行周转的前提下,甚至可以采用一面列收入,一面出成本的方式,使收支差额不受影响,水分将持续性地增长并被隐瞒,直到下一任领导上任后,才有可能暴露,给上级部门的收入、支出预算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再次,实行收支两条线,省总公司集中了资金,就可以由省公司统一支付大宗物品采购资金和适合集中支付的其他资金。市县分公司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款项由省公司来支付,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而不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这样可以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从根本上杜绝了克扣、截留、挪用资金的腐败现象。总之“收支两条线”的资金集中管理办法使通信企业财务管理更加先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巧梅.论企业应用“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J].太原科技,2006,(7).

[2]曹选刚.集团企业资金管控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7).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3篇

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接二连三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相当严峻的挑战。综观影响较大的三次金融危机(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拉美债务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尽管它们爆发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贸易收支的长期失衡和投机资本的无序流动却是基本的共同点。深入探讨贸易收支和短期资本流动在金融危机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防范金融危机的再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脆弱的贸易收支平衡是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

在虚拟经济运行日益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今天,金融危机的发生固然有金融市场运行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实体经济的失衡。从贸易收支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只有保持贸易收支的平衡,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资源才能确保继续参与到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进程中去;如果能长期保持贸易收支顺差,则意味着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对本国经济资源的利用,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币值稳定目标的实现将更有保障。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问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极不稳定,贸易平衡通常很难实现,全球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做到持续的贸易收支顺差;相反,贸易收支逆差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现象。持续的贸易收支逆差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资源大量闲置,导致国内经济全面失衡,并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从这个方面看,脆弱的贸易收支平衡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的不稳定性来自于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的相对性。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获取的只能是一种相对竞争优势。这种相对竞争优势与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绝对竞争优势相比,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相对竞争优势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与绝对竞争优势相比,相对竞争优势具有极强的可替代性。依靠这种竞争优势所取得的成本优势、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等随时随地会被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对手夺走,因而在拥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非常激烈。

第二,相对竞争优势所带来的比较利益有越来越少的趋势。比较利益的存在是以生产要素的不流动为前提条件的。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升,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比较利益的空间明显地受到压缩。在缺乏足够效益支撑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更有可能出现恶化的局面。

第三,相对竞争优势的不稳定性常使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跟不上比较优势的变化。随着经济理论的成熟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经济而展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大大缩短了比较优势和相对竞争优势变迁的时间。当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而经济结构调整滞后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出现赤字就不可避免。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只能拥有相对竞争优势,而相对竞争优势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收支上必然处于长期逆差的状态,而是仅仅提供了这种可能。事实上,真正摧毁发展中国家相对竞争优势并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的是伴随着资本项目自由化而来的短期资本无序流动。

二、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是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

所谓资本项目自由化,尽管国际上对其还有争议,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指“国际资本交易本身及其支付和转移均不受限制,并且不仅支付和转移的作出,而且居民接受非居民的支付和转移也可自由进行”。[1](P.48)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化,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也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历程表明,尽管已经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然而当今高度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却是建立在绝对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资本自由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仅仅是适应了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受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尾随发达国家不仅在国内实施金融自由化,在对外的资本项目领域也快速解除管制。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国际资本的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客观上极易对建立在相对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国民经济形成一种有效的金融抑制,从而阻碍和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汇率机制本来是发展中国家调节贸易收支平衡的最主要手段,但在短期资本无序流动的影响下,失去了它应该发挥的传统作用。首先,由于贸易收支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外汇市场上决定汇率的惟一因素,有的甚至已不是主要因素,只拥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减少对外经济交往中的风险和成本,通常只能实行固定汇率制,至少也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次,由于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过程,而短期资本的反应迅速得多,发展中国家调整汇率往往未得其利,先受其害。第三,由于外汇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联度大大下降,发展中国家调整汇率并不一定能够达到调整贸易收支平衡的预期效果。第四,由于货币市场的灵敏度远高于商品市场,汇率在政府干预下常常会出现超调现象。第五,由于预期在短期资本流动中的巨大作用,发展中国家调整汇率取得成功往往不是在贸易收支恶化而是在贸易收支状况还比较好的时候。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已经大大压缩了汇率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发挥作用的空间。

再从资本流动机制上看,短期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更为不利。第一,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资本项目收支上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属于资本净流出地区。相对竞争优势也许会带来较高的收益,却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赤字只能作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第二,短期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停留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相对竞争优势的大小。当比较优势未充分发挥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饱受资金短缺之苦;当相对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时,短期资本一拥而入,经济发展又会受到过热的困扰。第三,实践证明,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除了使汇率过高或过低、变幻不定外,还会不适当地抬高利率,使有限的资金不是流向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商品和劳务生产部门,而是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又发展滞后的虚拟经济部门,增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泡沫,从而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抑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第四,短期资本自由流动最直接的危害是掩盖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失衡的事实和严重性。由于短期资本在表面上维持了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发展中国家对贸易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失衡普遍重视不够,导致国内经济矛盾日积月累。当短期资本的这种弥补功能达到一定极限而经济结构又尚未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行调整时,仅仅是短期资本的停止流入就足以引发一场金融危机了。从这种意义上说,贸易收支失衡是表面现象,只要发展中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失去,金融危机就开始酝酿,短期资本流动发挥的作用不过是使金融危机的酝酿时间有长有短,金融危机爆发的严重程度有强有弱罢了。

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肆无忌惮地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长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却得不到发展中国家应有的重视,根本原因在于对美国经济学家钱纳利和斯特劳特提出的储蓄和外汇“两缺口模式”的误解。传统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资。事实证明,资本自由流动所吸引的大多为短期资本,真正对发展中国家提升竞争力有帮助的长期资本流入与资本自由流动的关联度极小,而短期资本的流入不仅不能弥补储蓄缺口,相反还会对国内储蓄产生挤出效应。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自由流动能提高国内经济效率及生产力。实际情况是,智利、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经济体均是在没有实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获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其实资本项目自由化带来的资本流动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早有定论。日本著名学者小岛清教授提出的“切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实质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必须与本国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2](P.444)美国经济学家丹尼·罗德瑞克的实证分析则干脆得出资本项目的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的结论。他明确指出,“当一个国家缺乏正确控制、规制手段和宏观经济管理框架时就贸然向国际资本流动开放金融市场是特别危险的”,而“即使具备上述保障,短期资本流入也是极不稳定并具有较大风险的”,[3](P.23)由此可见,让资本流入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反,脱离现实的资本项目自由化特别是短期资本的自由出入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却是巨大的。作为“金融深化”理论主要倡导人之一的麦金农近年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的外汇自由兑换通常是经济市场化最优次序的最后阶段”,[4](P.14)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就在于此。从目前情况看,一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最有可能带来的好处大致有三点:①有助于建立地区或全球金融中心;②有助于使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③有利于本国居民对冲来自国际贸易的风险。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于落后、全球化程度低、金融市场规模过小且发育不完善等原因,这些好处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享受。发展中国家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最主要的后果只能是降低短期资本的流动成本,使短期资本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大进大出,随心所欲。这种短期资本不仅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反它通过削弱发展中国家本就很不稳定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金融抑制。而如果要避免这种抑制,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做到使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与本国竞争优势的大小强弱协调起来。

三、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应是一个渐进过程和最终目标

从长远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目标之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这一基本格局是不会改变的,这也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将始终处于防御地位,贸然让落后的本国经济与高度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全面接轨,只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即使想通过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来引进短期资本,也应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短期资本的利用能力结合起来,因此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最终的目标。

目前,发展中国家在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时,应侧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牢牢把握相对竞争优势这个中心,以具有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的贸易收支平衡作为抵御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基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平衡虽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却是发展中国家惟一有可能有效加以控制并用于弥补非贸易逆差特别是资本逆差的国际收支项目,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最主要的保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确保贸易收支带来的盈余足以抵挡短期资本恐慌性流出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本国的外汇储备和外汇资产足以偿还一切形式的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

第二,根据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体经济部门最具有竞争力也最先得到发展,而虚拟经济部门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不仅发展滞后,而且要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面对高度国际化和自由化的金融市场,如果意识不到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基础上的重大差距,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抑制。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市场的步骤与力度应取决于它对发展中国家相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盈余常常担负着弥补资本项目收支逆差的重任,所以资本市场的开放不应从根本上改变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不能因为存在资本的净流入就对贸易收支的失衡丧失警惕。归根结底,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市场,目的不仅仅是引进外资,而是通过引进外资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巩固贸易收支平衡,保证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金融监管。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时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国发生的经济或金融危机往往会马上蔓延到其它国家。当代国际金融市场虽然从总体上适应了发达国家和跨国资本发展的需要,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没有建立起一套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机制。发展中国家在稳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金融监管,以便从整体上降低国际金融市场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如,全球最后贷款人的空缺、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各国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国际债权债务破产程序出现空白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制度安排等问题得到解决,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次数,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当然,要从根本上杜绝金融危机的发生,关键仍在于发展中国家自己能够处理好国内经济的平衡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焦海松.关于资本项目自由化涵义的讨论[J].中国外汇管理,1997,(6):46~48.

[2][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3][美]丹尼·罗德瑞克.让开放发挥作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4][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倪瑛.资本项目自由化:开放还是管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0,(4):43~44.

[6]李山,李稻葵,朱天.中国应否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J].国际经济评论,2001,(7/8):13~17.

[7]高海红.资本项目自由化:模式、条件和泰国经验[J].世界经济,1999,(11):3~11.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 股利政策 现金股利

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政策之一的股利政策,一直是国内外财务管理的研究热点。米勒和莫迪格拉尼(Miller和Modiglianl)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股利无关论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公司的股利决策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股利决策的变化仅仅改变了收益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的分配。然而该理论具有严格的市场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这使得股利相关论反而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林特勒(1956)从上市公司中选取28家公司,实地调查现金股利政策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金股利模型,称为部分调整模型。其结论:每一家公司都有一个长期的目标股利支付率;管理层更关心股利的变动大小,而非股利支付数额的大小;管理层常常尽量维持稳定的股利政策,因此,利润的暂时波动不会导致股利政策的变动,除非公司利润预计会有长期持续性的变动他们才会修正股利支付率。希金斯(Higgins,1972)以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和执行剩余股利政策为前提,建立了股利发放模型。结果发现,股利是利润和投资的函数,不同期间的股利差异归因于利润和投资需求的不同。投资需求越高,股利支付率越低。韦斯顿和卡普兰(Weston and Copeland,1987)认为,公司成长机会越多为扩充资产所需的资金就越多,未来资金需求也就越大,因此公司保留盈余而不支付现金股利的可能性也越高。克拉奇利和汉森(Crutchley and Hansen,1989)认为,股利政策受到公司特性影响,他们将公司特性分为五个因素:盈余变动性、公司多角化损失、公司规模大小、发行成本、广告和研究发展费用。他们把这些因素对企业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认为:股利发放与公司规模大小、盈余变动均呈正相关关系。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刘星(1999)经过研究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可以分为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主要有国有股股东、法人股股东、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股利所得税等;内部因素主要有当前盈利水平、可动用的现金、资本投资需求的预测和估计的未来盈利水平。吕长江和王克敏(1999)对沪、深两市1997年度、1998年度支付现金股利的316家上市公司,采用改进后的林特勒部分调整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受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盈利能力、流动能力、成本、国有及法人控股程度及其负债率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公司的股票股利支付额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相互影响。杨淑娥等(2000)采用逐步回归法对1997年沪市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得出了现金股利主要受货币资金余额和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的影响的结论。赵春光、张雪丽、叶龙(2001)采用1999年底以前在深、沪两市上市的210家A股公司的数据研究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结果发现:是否分配现金股利与是否分配股票股利、上年度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和企业规模有关;每股现金股利与股票价格、市盈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是否分配股票股利有关。原红旗(2001)从理论的角度,以沪深A股1994至1997年的股利方案为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利形式和股利金额极不稳定,总体上当期收益高的公司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累计留存收益高的公司发放较高的股票股利,而可分配收益少、每股资本公积金高的公司会以转增股本代替股利。刘淑莲、胡燕鸿(2003)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回顾不难发现,由于研究的时间段、研究的角度以及选取样本的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各有不同。其实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进行上市公司的全面研究难免会以偏概全,因此本论文将侧重于钢铁行业的实际数据分析。

二、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1)净资产收益率越大,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一般经营业绩越好,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就越多,在企业平均资产总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假设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2)资产规模越大,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资产规模越大的公司往往是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扩张欲望并不强烈,所以现金股利支付率会越高。并且凭借大公司的实力和声誉,更容易从其他渠道融资,因此可能较多发放股利。因此假设资产规模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3)每股收益越大,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公司经营业绩越好,净利润一般越大,每股收益也相应增加,越有可能分配现金股利。因此假设公司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越大,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公司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越高,资产流动性就越强,说明可以用于支付现金股利的货币资金越充足,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假设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5)利润增长率越高,现金股利支付率越低。经营业绩越好公司的利润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投资机会越多,未来发展前景越有利,企业很有可能暂时不分配现金股利,而将收益留做投资。因此假设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负相关。

(二)样本选择本文选取2005年5月30日前公布的2002年~2004年年报的所有沪深交易所A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上市公司资讯(省略)网和巨潮数据库(省略.en)、新浪财经个股资料和2002年、2003年、2004年上市公司年报。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公司,笔者选取了剩余的25家纯现金股利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三)实证研究本文采用多元线性模型进行研究。

(1)变量设定与回归模型。本研究多元回归模型:Y=α+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ε,其中ε为随机变量。

(2)实证分析。将选定的25家发放现金股利的钢铁上市公司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因变量及五个解释变量X1、X2、X3、X4、X5的同期值组成一个样本组,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因变量与五个自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描述为:

Y:=0.385-0.02324x1+0.00221x2+3.142x3+0.243x4-0.000001897x5

其中:R2=0.277 F=5.221(sig=0.000)

这说明各线性回归方程总体显著性水平较高,即自变量全体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在上述模型中剔除不显著的自变量,逐步回归后得出如下的优化模型:

Y=0.407+2.586x3+0.269x4

其中:R2=0.250

F=13.144(sig=0.000)

(四)实证结果 分析以上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1)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呈负相关关系,假设1不成立。

(2)资产规模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假设2不成立。

(3)公司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呈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3成立。

(4)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4成立。

(5)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呈负相关关系,假设5成立。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每股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与资产规模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不是决定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的主要决定因素,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并不能传递公司的经营状况,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表现不明显。(2)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呈正相关关系,与假设一致。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能否发放股利,足够的现金流是重要的前提条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国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近年来会出现大面积现金分红,纯现金分红公司占78.57%,盈利能力不是主要因素,充足的现金流才是主要原因。(3)利润增长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了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能够体现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财务决策上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

(二)建议 (1)坚定上市公司应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应服务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应当引导好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加强对投资者回报的责任感。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公司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上市公司应在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上下工夫,这样才能更好的协调各方的相关利益。(2)应重视股利政策的研究与应用。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对股利政策制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或者说还未能从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对股利政策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建议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不仅要反映企业的短期盈利状况,还要考虑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同时必须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减少因股利政策异常波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保证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3)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增强经营现金流量管理的意识,防止企业出现有盈利而无现金的情况。由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加强现金流量与企业股利政策之间的相关性。这样一方面规范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现金股利的发放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公司管理人员的作用,减少了公司的成本。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企业价值网的进入权配置及公司治理研究”(批准号:06JC790022)和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资本网络的企业多元所有权问题研究》(项目号:06JB630020)资助

作者简介:

蒋琰(1972-),女,江苏南京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

孔伟婧(1984-),女,江苏镇江人,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琳:《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收益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板块数据》,《经济工作》2005年第16期。

[2]李峰立、李刚:《能源类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中国能源》2005年第27期。

[3]李志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沪、深股市高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刘星:《股利决策新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6]杨淑娥等:《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0年第2期。

[7]杨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综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1期。

[8]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3期。

[9]黄瑾:《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7期。

[10]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武永芬:《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内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12]周心:《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研究》,《山东商业会计》2005年第3期。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5篇

一、“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的核算范围

制度规定: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同级财政”、“各类”和“财政拨款”,应该是本规定的关键词。但就“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名称而言,其核算范围应由“财政”和“补助”两词限定。从事业单位、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核算实际来看,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既有财政资金也有非财政资金,其中财政资金既可能来源于同级财政也可能来源于非同级财政(如省部共建经费)。再从政府公共管理视角来看,为维持公益事业单位生存、扶持公益事业发展而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应视为对事业单位的“补助”;但出于国防科技、环境卫生乃至社会发展而对事业单位的诸如科研经费拨款,则应视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进行的“支付”。按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对非同级财政部门拨付的所有资金,无论是用以扶持事业单位发展,还是用以向事业单位购买服务,均不应通过“财政补助收入”核算;但若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理解财政拨款,不管是来源于同级财政还是非同级财政,凡属“补助”性质的均应纳入“财政补助收入”而非“补助”性质的则一律不应纳入本科目。由此,本文建议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范围修改为“事业单位从各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补质的财政拨款”,并通过增设“同级财政”和“非同级财政”两个明细科目以区分预算级次。相应地,事业单位取得的非补质的财政拨款,应通过“事业收入”科目核算,并在其下增设“政府购买”和“社会购买”两个明细科目以反映政府的购买支出。

二、非流动资产取得的核算

非流动资产是指将在一个以上会计期间耗用或处置的资产,一般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有关非流动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制度规定了“资产对应资产、基金对应基金”、“资产对应基金、基金对应资产”和“资产对应基金、支出对应收入”三种处理模式。在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投资时,应按“资产对应资产、基金对应基金”的模式处理,即作“借:长期投资,贷:银行存款”和“借:事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但当以固定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取得长期投资时,则应按“资产对应基金、基金对应资产”的模式处理,如以固定资产(为论述方便暂不考虑折旧)取得长期投资的,应作“借:长期投资,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和“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而在以货币资金取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时,则应按“资产对应基金、支出对应收入”的模式进行会计处理,如以国库直接支付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就应作“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和“借:事业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

前述第一种处理模式中,第一笔分录反映了一种资产的取得以另一种资产的付出为代价,第二笔分录反映了因资产形态发生变化而对所属基金的调转;但在第二种处理模式中,第一笔分录有资产增加却无对价付出,第二笔分录有资产减少却无收益流入。显然,前一种处理模式是对市场经济下“公平交易”的反映,而后一种处理模式则显现了计划经济下“财政统管”的遗痕。至于说第三种处理模式,只不过是第二种处理模式在国库直接支付方式下的“变种”而已。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本文认为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的取得,应当基于“有偿”原则按照“资产对应资产、基金对应基金”或“资产对应资产、支出对应基金”的模式进行会计处理。在国库直接支付方式下,由于事业单位采购、财政部门拨款和国库行向供应商付款集于一体,所以就应按照“资产对应收入、支出对应基金”模式进行会计处理,如购置固定资产时,就应作“借:固定资产,贷:财政补助收入”和“借:事业支出,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三、“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性质、更名及列报

前文提到的 “非流动资产基金”,是制度的一大创新。这一与非流动资产相对应的需要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之下的新增科目,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互协调的产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总说明第四条),这是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规定。这里的“部分经济业务”,主要是指有关非流动资产的核算。为取得非流动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在不同的确认基础下有不同的会计处理,在收付实现制下应一次性确认为“支出”,但在权责发生制下则要先确认为资产并在尔后耗用或处置时再确认为“费用”。为配合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制度一改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单一收付实现制确认基础,在坚持收付实现制原则的前提下适度地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为了在一维会计科目体系下既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又能全面、完整地揭示事业单位的预算收支,两种不同的确认基础就需要进行协调。这种协调在制度中的体现,就是“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设置。其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明细科目,除了将收付实现制下的“支出”转化为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外,还要协调“支出”一次性计入与“费用”分期确认之间的冲突进而消除“费用”提前确认对结余的影响;而“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两个明细科目,则仅仅用以将收付实现制下的“支出”转化为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

就固定资产的核算而言,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照收付实现制应作“借: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而按照权责发生制则应作“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按收付实现制无需进行会计处理,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却应在计提折旧时作“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在“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一分录中,“管理费用”反映分次计入损益的折旧费用,而“累计折旧”则反映资产价值的累积耗减。在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企业会计中,为了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允许采用一次性折旧法,即在作“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的同时,再以相同金额作“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企业会计制度2001》第388页)。这一处理把权责发生制转化成了收付实现制。在事业单位,当我们需要把收付实现制转化为权责发生制时,就需要反其道而为之。当我们把前述分录中的“管理费用”用“事业支出”替代后,那么有关固定资产购置和一次性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就会变为“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和“借:事业支出,贷:累计折旧”。由于这里的“累计折旧”是收付实现制下的一次性折旧而非权责发生制下的分次累积折旧,所以上述处理只能满足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收入支出表”编制而无法满足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资产负债表”编制。为使“资产负债表”正确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即把收付实现制下的一次性折旧转化为权责发生制下的分次折旧,就需要设置一个过渡性科目以协调“一次”和“分次”之间的冲突。通过设置“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并在固定资产取得时一次性贷记而在分期计提折旧时分次借记,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就长期投资的核算而言,事业单位在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投资时,按照收付实现制应作“借: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而按照权责发生制则应作“借:长期投资,贷:银行存款”;事业单位处置长期投资时,按照收付实现制应作“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而按照权责发生制则应作“借:银行存款,贷:长期投资,其他收入”。为了能够把收付实现制下的“支出”转化为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收付实现制下的“事业支出”就需要与权责发生制下的“长期投资”进行协调。通过设置“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并在长期投资取得时贷记而在处置时借记,两种不同的确认基础即可在同一科目分类下得以有效协调。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制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只是为协调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冲突而基于复式记账机理所设置的一个过渡性科目。这一过渡性科目的贷方余额,本质上是对收付实现制下一次性“支出”的修正。就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来说,它将随资产的耗用而分期转销;而就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来说,它将随资产的处置或转换而一次性冲销。既然这一过渡性科目是基于权责发生制而对收付实现制下一次性“支出”的修正,并且要通过这种修正以消除“费用”提前确认而对结余的影响,那么其性质就应当看作是一个结余调整账户。由此来看,制度将其取名为“基金”就有不当之处。因为基金通常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如按照美国全国城市会计委员会(NCMA)的定义:“一个基金是这样一组金钱或其他资源,它们被专用于实行某些行为或达到某些目的,以符合特别的规制、禁止或限制,并构成一个独立的财政和会计实体”;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基金是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或专门拨款。基金必须用于指定的用途,并单独进行核算”。综上所述,本文建议将这一过渡性科目更名为“待冲转支出”,并将其余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结余”之后。

四、固定资产质量保证金延期支付会计处理

如果固定资产的购置涉及质保金的延期支付,按制度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就可能出现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与国库实际付款的不一致。举例来说,假如事业单位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发票全款为100万元,通过国库支付85万元,预留质保金15万元于下一年度支付。对此,直接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和“借:事业支出100,贷:财政补助收入85、其他应付款15”,(2)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财政应返还额度——直接支付15”(年末已将预算指标调至该账户);授权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和“借:事业支出1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5、其他应付款15”,(2)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5”。上述会计处理的结果,将使该事业单位在前后两个年度均无结余,但国库资金却在上年度结余15万元而在下年度超支15万元。具体报表列示和国库付款情况如下:在固定资产购置当年,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均为100万元;“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下同)”均为100万元;但国库实际付出财政资金却只有85万元。在质保金支付年度,该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均为0;但国库却付出财政资金15万元。可见,当购置固定资产取得全额发票但扣留质保金付款的,按制度规定所进行的会计处理,将导致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与国库实际付款情况在两个预算年度均出现差异。对此,本文建议可采用如下两种改进方法:

(一) “待冲转支出”按国库实际付款数列示 在这种改进方法下,“事业支出”及其与之对应的“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也就是制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无论是在取得全款发票而扣留质保金或延期付款额的,还是在固定资产入账后而支出质保金或延期付款额的,均应按国库付款额进行账务处理。沿用前例并基于前文对“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讨论,直接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财政补助收入85,其他应付款15”和“借:事业支出85,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85”,(2)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财政应返还额度——直接支付15”和“借:事业支出15,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15”;授权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5,其他应付款15”和“借:事业支出85,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85”,(2)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5”和“借:事业支出15,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15”。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后,在固定资产购置当年,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其他应付款”和“财政补助结转”均列示15万元,“固定资产”列示100万元, “待冲转支出”列示85万元;“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列示100万元, “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列示85万元; 并且国库实际付出财政资金也是85万元。在质保金支付年度,该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列示0, “事业支出”列示15万元;国库付出的财政资金也为15万元。

(二)将质保金的支付方式改为非国库支付 在这种改进方法下,若是固定资产价款采用国库直接支付,财政部门应在国库向供应单位付款后将预留的质保金拨付事业单位;若是国定资产价款采用授权支付,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入账后应将质保金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调至“银行存款”账户。沿用前例并基于对“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讨论,沿用前例并基于前文对“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讨论,直接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财政补助收入85,其他应付款15”和“借:事业支出100,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100”,(2)收质保金拨款时作“借:银行存款15,贷:财政补助收入15”,(3)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银行存款15”;授权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5,其他应付款15”和“借:事业支出100,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100”,(2)质保金调户调账时作“借:银行存款15,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5”,(3)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银行存款15”。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后,在固定资产购置当年,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存款”和“其他应付款”均列示15万元,“固定资产”和“待冲转支出”均列示100万元;“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均为100万元,并且国库实际付出的财政资金也是100万元。在质保金支付年度,该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均为0,国库付出的财政资金也为0。

上述两种改进方法,均能消除因质保金延期支付所导致的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与国库实际付款的不一致,但所反映的预算执行进度却有明显的不同。前一种方法是在国库资金层面上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收支,而后一种方法则是在预算层面上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显然,前一种方法将因质保金(事实上并不限于固定资产质保金)的延期支付而歪曲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后一种方法则有部分财政资金游离于国库监控之外。由于我们不能将质保金的延期支付定性为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问题,所以本文更倾向于采用后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6篇

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功能特点【

内容回顾-国库现金是指已经缴入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暂未支付的财政资金余额。国库现金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在国库正常支出和资金绝对安全的情况下,特定的制度安排,对国库现金定向操作,以最大收益的业务。其操作原则是要“三性”

《怎样写国库现金管理拓展对策探讨论文范文》由会计整理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继续阅读:怎样写基于因子浅析论文范文法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探讨论文范文

(二)国库现金管理追求更高的利息收益 国库现金存量是来自税收,是公共财政资源的一保值、增值,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考量。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方向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性,绝对的宏观经济效益,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三)是当年因时间差、季节差形成的暂时应支付而未支付的预算支出是当年国库资金在收入和支出上的时间错位来做短差。不对的。浅析【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政投入;农民收入;实证分析

一、陕西省农村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一) 陕西省财政支农的投入规模现状

1991-2010年陕西省财政支农的绝对规模增长迅速,从1991年的7.6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10亿元,1991-2000年增幅不大,进入新世纪后,陕西省财政支农力度大幅增长。从财政支农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财政支农的相对规模波动明显,1991-1997年间和2006-2010年间在不断下降,1998年和2003-2005年间财政支农比重在上升。由财政支农占陕西省GDP的比重来看,波动不是很大。总之,财政支农的绝对规模在上升,但相对规模变化较大。

   (二)陕西省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分析

1997-2010年间陕西省财政支农的重点在支援农业项目(包括农、林、水利部门事业费),占57%;其次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占32%;农业科技和农业综合费用占比较小,分别为5%和6%。

   (三)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变化

1991-2010年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波动较大,1991-1994年间大幅提高,1996-2000年间在不断下降,2001-2010年间缓慢增长,2010年增长率达到19.4%。从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来看,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增长较快,而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农民增收主要靠非农产业来弥补。

   二、陕西省农村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

在此选择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支出、农业贷款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选择了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费用、农村救济费三个子项目从结构上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本文在进行简单相关系数分析之后,选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基本的自然对数处理后首先进行ADF检验以判断序列的平稳性,然后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研究各序列的相互影响关系,接着建立了VAR(2)模型,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J-J检验,以进一步判断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具体验证序列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量分析上看,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52。显而易见,财政投入越多,资金支持力度越大,农业发展就越好,农民增收就越明显。从结构分析上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要高于农村救济费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前两者表现出更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农村救济费对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弱于前两者。

2、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贷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实践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支出、农业贷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从理论上讲,农业财政投入越大,农业贷款额越高,资本存量越大,农业发展势头就越强。因此,本文协整检验的结果与理论相符,表明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财政支农支出、农业贷款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3、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贷款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救济费不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前述的相关系数分析结论一致。因此,农村救济费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没有直接影响。                       

三、陕西农村财政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预算,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规模

1、要开拓多种资金来源渠道,实现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渠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服务广大农村。

2、从实际出发,通过研究当地农村发展历史,紧密结合农村发展阶段,科学合理地进行资金预算和资金投放。

3、不可过高、过快地增加支农资金,造成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也不可因发展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而缩减对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导致农业发展出现较大资金缺口,农村产业发展结构失衡。

4、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财政支付比重,更为直接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调整优化政府支农投入结构

1、精简、撤并、改制农业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级众多的事业单位,精简人员,降低行政事业经费,增加财政直接支农支出。

2、发挥好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加大交通、水利、农产品交易市场、通信、教育、卫生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3、提高对农业财政支出方面的科技费用占比,加大对农业育种、良种良法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和农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扶持,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

(三)提高政府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1、尝试引入金融机构,以建立专项基金的方式对政府及其他途径吸收的资金进行专项管理。

2、引入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模式,对规模较大的财政支农项目进行评级和考核,以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事后检查验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计,建立定期反馈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环节的合理合法。

(四)规范和完善农村财政投入管理体制

    1、加大财政、发改委、农业综合开发等系统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统一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引入中介机构对支农项目立项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评估论证,实施时引入审计、媒体、政府等监督机构,最大程度杜绝支农资金被挪用,事后实施严格的验收和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聂强.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理论分析.2003(6):23-24.

张胜戚.陕西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2010(6):19-20, 28-29.

曹菁.陕西省农民收入差异根源研究.2010(6):19-23.

李嘉晓.中国政府财政对农村投资的效益评估研究.2002(5):12.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影响因素;并购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并购支付方式影响因素综述

收录日期:2012年9月16日

一、并购支付方式类型

并购支付方式是指收购公司为了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对目标公司进行支付的方式。通常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杠杆支付、期权支付、承债支付和混合支付等。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绝大多数企业在并购时仍采用现金支付或股票支付方式,因此我们探讨并购支付方式从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这两种类型入手。

现金支付就是指并购方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现金来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从而实现并购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

股票支付就是指并购方通过换股或增发新股的方式,从而取得目标方企业的控制权,进而收购目标企业的一种支付方式。

二、并购支付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李善民(2009)以2006~2008年我国资本市场上572个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信息不对称和收购公司财务状况显著地影响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而收购公司的控制权、股价表现和成长性都没有显著影响。在关联并购中,控股股东没有出于控制权考虑而选择支付方式,并且也没有表明在关联并购中采取支持行为的动机,相反可能出现掏空行为。由于控股股东拥有信息优势,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关联并购中更加倾向于使用股票支付。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以下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一)控制权与关联并购。控制权是指企业的财务控制权和经营控制权。由于股票支付会稀释控制权,因此主并方大股东在决定并购支付方式时必然会考虑其对公司控制权带来的影响。

Martin(1996)发现只有在管理层持股比例在中间状态(5%~25%)时,股票支付概率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在其他持股比例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Faccio&Masulis(2005)研究发现,当主并方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低或较高时,其持股水平与股票支付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但位于20%~60%这一中间水平时,其持股比例与现金支付显著正相关。因为在中间水平,主并方大股东的控制权不稳固,易受攻击、威胁,甚至篡夺,因而更倾向于现金支付;相反,在股权较为分散时,因无控股股东,故控制权问题不突出;而在股权高度集中时,控股股东地位稳固,因而不会对股票支付特别敏感。

苏文兵等(2009)通过对1998~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的253起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当主并方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位于中间水平(30%~60%)时,为避免控制权转移,主并方一般选择现金支付,而当持股比例较低或者较高时则更倾向于股票支付。

(二)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不同的并购支付方式包含了关于公司价值的主要信息,因此市场对不同的并购支付方式自然也就出现差异,并进一步影响并购双方股东的短期和长期收益。

Hansen(1987)认为,并购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会随目标方相对规模的增大而增长。目标方与主并方的相对规模越大,主并方越倾向于使用股票支付,反之则采用现金支付。

Zhang(2001)发现,目标方的相对企业规模越大,主并方越倾向于股票支付;Faccio&Masulis(2005)发现,当主并方和目标方位于不同行业时,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这时主并方更倾向于采用股票支付;相反,处于同行业的收购现金支付更易发生。苏文兵等(2009)通过对1998~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的253起并购事件研究发现,交易双方的相对规模愈小,信息不对称愈小,主并方愈倾向于采用现金支付。

(三)财务状况。主并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影响它的并购支付方式。对于财务状况的分析,我们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二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以现金方式支付需要主并方在短期筹集大量的现金,有无充足的闲置资金成为买方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当企业现金不足时,就要考虑通过借款筹集资金,用以支付目标企业的对价,由于借款利息可以税前扣除,相对来说资本成本较低,但是要考虑借款是否会影响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

(四)未来成长能力。Martin(1996)发现,当主并方的未来投资机会愈多,主并方采用股票支付的可能性愈大。但是,Mayer&Walker(1996)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主并方的投资机会愈多,主并方越倾向于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五)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持股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和并购支付方式。对于管理层持股与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并不统一,有时结论甚至是矛盾的。从理论上来讲,管理层持股比例会直接影响并购支付方式。对主并方企业而言,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越大,他们选择股票支付的可能性越小,以避免稀释管理层的控制权。

Amihud,Lev&Travlos(1990)研究了收购方管理层持股与支付方式之间的关系,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的收购公司更有可能发出现金要约而非换股要约。Martin(1996)发现,当公司管理层持股处在中等水平时,管理层持股水平愈高,股票支付的可能性愈大。Mayer&Walker(1996)发现,主并方的高官持股比例愈高,主并方越倾向于现金支付。Grullon等(1997)通过调查收购方、目标方管理层持股与支付方式的关系,发现当目标方管理层持有大部分的股权时更有可能使用现金支付方式。然而,他并没有发现收购方管理层所有权与支付方式之间的直接联系。Ghost&Ruland(1998)发现,主并方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现金支付的可能性越大。

Datta(2001)等认为,股权性薪酬占总薪酬比重较高的企业,管理层所推动的并购事件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支付较低的并购溢价,并购的目标公司更具有价值增长性以及承担更多的由公司并购引发的风险等。

三、并购支付方式对绩效的影响

并购绩效是企业并购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分析,大部分的研究结论都支持收购公司采用现金支付方式获得的超额收益通常要高于股票支付方式。

Gordon&Yagil(1981)考察了美国1948~1976年期间完成的所有混合兼并。研究发现,当并购企业使用股票作为支付方式时,兼并完成前8个月内超常收益为5.3%;使用现金收购时超常收益为7.9%。对目标方而言,现金支付也比股票支付可以产生更多的超额收益。

Eckbo(1983)提出纳税协同效应的观点。他认为,股票支付方式可以延迟目标公司股东纳税,而现金支付方式需要立即缴纳资本利得税,因此被并购方更愿意接受股票支付方式。几乎与此同时,Yang(1983)研究发现,如果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目标方股票的超额累计收益率是33.54%,如果采用混合支付方式则超额收益率为11.77%。

Myers&Maijluf(1984)则提出不同的支付方式向市场传递了未来企业价值预期高低的信号。现金支付方式往往使用于主并方股票被低估的时期,并购发生后并购公司股票价值将趋于上升。相反,股票支付方式则传递了并购方股票价值被高估的信号,并购发生后股票价值将趋于下降。

Franks(1987)等研究了美国和英国发生的并购支付方式。现金收购中被收购企业的收益相对较高;股票收购则呈现出负收益。这种结果在美国市场得到了检验,在英国市场中检验结果并不显著。Travlos(1987)用1972~1981年的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发现,股票支付对并购方的股东带来了显著的损失。Cornett&De(1991)对1982~1986年间跨国银行并购进行研究发现,无论采用现金支付、股票支付还是混合支付,并购股东的超额收益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作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在银行业采用股票支付被认为是一个利多信号,表明并购方的资产管理是有效率的。Loughran&Vijh(1997)以1970~1989年的947起并购事件为样本,发现现金支付方式在长期中具有显著正的超常收益。

Agrawal(2000)等总结了1974~1998年的22项收购公司长期绩效的研究文献,得出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长期超常收益为正,股票支付方式的并购长期超常收益为负。

Bharadwaj(2003)等从并购融资角度发现,现金支付方式下的并购所需要资金如果来源于银行贷款,则会获得较高的公告效应,表明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向外界传递了一种对收购公司形成监督效应的信号。

Shleifer&Vishny(2003)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并购双方的市值会偏离其真实价值,并购方将根据双方股票价值的高低决定采用哪种支付方式。价值高估的公司趋于使用股票支付从而弥补长期股价可能的下跌风险。因此,在市场无效时,支付方式本身不会对并购双方收益产生影响,影响双方收益的是各自股票市值偏离真实价值的程度及方向。

付晶华(2007)研究了并购方为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研究中采用累计超额收益率这一指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支付方式确实会产生不同的市场反映。发生债转股支付方式的并购能够给股东带来最高的超额回报,其次是股票支付、现金支付、承债支付和资产置换。

毕金玲(2011)等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中国A股市场120个并购样本,得出现金支付方式会带来企业短期市场绩效的提高,而股票支付方式会产生负向超额收益,短期并购效果较差。

总之,并购支付方式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作为并购环节中最终的支付选择,是企业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得失的结果,同时并购支付方式又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企业未来短期或长期绩效。因此,应该加大对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研究,丰富理论研究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的并购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1]Ghosh,A.,Ruland,W.Managerial ownership,the method of payment for acquisitions,and executive job reten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98.53.

[2]Travlos,N.G.Corporate takeover bids,methods of payment,and bidding firm’s stock returns[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7.42.

[3]李善民,陈涛.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09.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混合支付;最佳比例;每股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030-01

一、企业并购的概述

企业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活动,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的动机,以及源于竞争压力等因素。但是就单个企业的并购行为而言,又会有不同的动机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并购的动因。

企业并购的付款方式可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主要包括了现金支付、换股支付、承债式并购、债权转股权方式等等。现金支付用现金购买资产,是指并购公司使用现款购买目标公司绝大部分资产或全部资产,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换股支付用股票交换股票,此种并购方式又称“换股”,一般是并购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行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通常要达到控股的股数,通过这种形式并购,目标公司往往会成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本项目主要研究的是现金支付和换股支付的混合支付方式,因为单一的支付方式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单一的现金支付可能会使企业的借款剧增,财务杠杆带来的财务风险可能会导致公司遭受巨大的损失,而单一的换股支付可能会使主并购公司的被严重稀释,出现“反并购”的现象。

二、企业并购的背景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企业并购呈现“两快两慢”的特点。“两快”:第一,中国并购市场快速发展。2006-2011年中国并购交易案例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6.6%,交易金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9%,高于同期中国GDP的增长。第二,跨境并购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企业共完成跨境并购110起,同比增长93%,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280.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9%;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外资并购案例66起,同比增长50%,披露交易金额的41起案例交易金额为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2%。2012年A股上市公司发生并购1191起,涉及金额3125亿元。“两慢”:第一,促进并购的金融产品创新慢,无论是贷款、股票、债券、信托产品,还是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均处于萌芽阶段。第二,支持并购的制度创新慢,无论是市场机制的健全和监管制度的弹性,还是区域、行业壁垒,均难以适应并购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但在并购交易过程中,支付方式的运用作为一个主要环节,其选择适当与否对并购双方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能够决定并购交易的成败。而我国并购发展势催生了以现金和股票混合的主要支付方式。合理的支付方式不但决定企业并购能够成功,也关系到企业并购后的绩效、权益结构和财务安排等。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并购支付方式理论体系,而国外的并购支付方式理论也不能完全照搬过来,因此研究企业现金和股票混合支付方式对于推动其成功并购,从而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实现产业整合,获取投资收益和实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现金与股票混合支付的研究

假设A公司并购B公司,A公司对外发行股票N1,股票的市价为P1,息税前利润为EBIT1,A公司收购B公司的融资金额全部来源于借款金额;B公司对外发行股票N2,股票的市价为P2。现金与股票混合支付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一方面,本文通过衡量主并购企业的每股收益最大化,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现金与换股的最佳混合支付比例,较精确直观,避免了以经验之谈判断现金与换股比例的不严谨周密之处,具有较强科学性与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并购风险,大大提高了成功并购的可能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企业并购是复杂的经济行为,并购支付结算过程中存在各种隐藏的经济风险。要想防范其风险,就必须建立正确的分析评价体系,以优化我国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目前我国的并购支付方式理论体系还不完整,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继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3.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个人帐户养老金 投资决策

一、选题背景

我国的养老保险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1995年开始了实行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模式的改革进程。改革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面临着极大的支付压力和支付危机。造成养老金支付危机最主要的两大原因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导致的转制成本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

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改革后,养老金支付由来自统筹部分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改革前数量庞大的退休职工和改革前参加工作在改革后退休的职工没有个人账户或个人账户积累不足,分账后的统筹账户无法支付他们的养老金从而出现极大的缺口,个人帐户基金被挪用于填补统筹帐户的缺口而出现“空帐”运行的现象。2006年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空帐规模已达9000亿元,且每年还将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

养老保险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造成的支付压力。预计到2020年和2050年老年赡养率将分别上升到15.5%和31.2%。在实际的现收现付的养老模式下,社会统筹帐户面临极大的支付压力,应对养老金支付危机的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改变目前养老保险投资收益过低的状况。

二、个人账户的特点及其运营状况

(一)个人账户的特点

个人帐户主要由个人支付个人使用的具有储蓄功能的一个帐户。也就是从职工参加工作起,每个月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由职工交纳保险费(原为由雇主和雇员共同交纳),记入个人帐户,作为长期储存积累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权归个人,职工退休后一次性或按月按用途领取。相比按现收现付模式运行的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具有良好的储蓄功能和投资空间。若能充分利用其投资空间进行有效的投资,将能大大提高个人帐户的积累数量,提高其支付能力。

(二)个人帐户基金的运营状况

2005年国务院逐渐开始在全国进行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改革。下表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规模,包括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基金,由于我国大部分省市的统筹基金是支大于收,故可以认为表1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个人帐户基金的累计结存。

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高度的流动性,养老基金投资的手段被政府严格限制于如银行存款、国债投资等投资工具,投资渠道单一,导致个人帐户的收益不容乐观。

辽宁省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做实改革以来, 2005年底个人帐户达到204.17亿元,综合收益率也只有2.92%,略高于当时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2.25%。而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情况来看,2006年,社会保障基金权益净增加815.56亿元,其中个人帐户的投资收益率为0.33%。由此可见,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保值增值能力低下,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的能力较差,不利于收支矛盾的缓和。

三、改进个人帐户投资决策

(一)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零息债券在某个时点不同到期期限的利率和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人们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假设包括:纯粹预期假设, 市场分割假设和流动性偏好假设。其中,流动性偏好理论被多数人接受并在实证中得到验证。

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投资者偏好资产的流动性和厌恶资产的风险性。当流动性偏好难以满足时要求获得流动性补偿,而资产存在风险时要求获得风险补偿(即风险溢价)。流动性补偿和风险溢价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总而言之,投资期限越长,资产的流动性越差,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越大,所要求的流动性补偿和风险补偿越高,即收益率越高。因此,假设预期通胀率不变时,投资收益率与期限呈正相关关系。

(二)改进个人账户投资决策

过往在制定养老保险的投资决策时,通常把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部分基金或个人帐户基金或两者)看作同一时点上的一个整体,提出的投资策略以所有资金都有相同的投资期限为假设前提,这个假设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个人帐户是逐月缴费,每一笔缴费从缴纳时刻到退休时刻的间隔长短是不一样的。缴纳的时刻离退休时刻越远,间隔(投资期限)就越长,反之越短。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收益率与期限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运用到个人帐户的投资决策的制定上,就是根据投资期限的长短来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具体来说,当间隔期限较长资金可承受的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可考虑选择风险较大但收益也较高的投资工具。随着养老金的间隔期限逐渐缩短、承受风险和获取收益的逐渐下降,按承受风险能力的大小把资金投资到中短期投资工具甚至以现金的形式持有。这种投资决策充分地利用了每笔缴费的投资空间,使每笔缴费的投资获得可用期限内尽可能高的收益。从而使总体收益达到较高的水平。

四、投资决策改进前、后的模型分析

在达到目前养老金同样的收入水平情况下,新的投资决策可以使养老金个人帐户缴费率下降。为了证实这点,本文建立数学模型来比较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投资决策从改进前到改进后缴费率的变化。参考我国的国情,对各变量设定如下参数:

(一)改进前的个人帐户模型

1、缴费收入

传统的养老保险投资决策较为保守,虽然近年来逐渐增加了股票等较高收益投资工具的投资,但收益情况并不理想。考虑到基金运转的初期由于制度和操作未够完善与成熟导致收益率偏低。因此,这里假设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提高到i=5.00%,根据目前的投资策略,收益率设定为不变。

按表―2设定的变量参数,职工在t岁时的工资等于■;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为■,养老金缴费为■。

假设 i=5.00%保持不变,那么各笔缴费在退休时的价值综合

■ (1)

2、养老金支出

假设退休后养老金是按月逐笔领取的,个人帐户中未领取的部分仍然可以继续投资。为了保证养老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应付支取,退休后的投资相对保守,并假设投资收益率保持不变为4%。R为退休年龄,Ω为期望死亡年龄,R岁的养老金消费为■,消费增长率为h,那么t岁时的消费为■。

因此退休期间的消费折现为退休时刻的价值就是:

■ (2)

3、个人帐户的缴费率

按照以支定收的养老金缴费原则,可知■

养老金个人帐户的缴费率为:■=482242÷5588126=8.63%

(二)改进后的个人帐户模型

在现实中,缴费的时刻为投资起点,退休时刻为投资的终点,投资金额为■,投资期限为(R-t)。本文为了方便论述,假设退休时刻R为投资的起点,时间往回推移,缴费时刻t为投资的终点,投资金额和投资期限不变分别仍为■、(R-t),随着t变化,期限(R-t)发生变化,而且(R-t)越大,对应的投资收益率也越高,即■。这样每笔养老金缴费的收益率与对应的投资期限就形成了利率期限结构。这里的收益率是以零息票债券的利率为基础的即期利率.

1、缴费收入

选择各类期限的投资工具。假设养老金缴费以年为计算单位,按照本文的参数设定,各笔缴费到退休时刻的间隔期限从42年起,然后逐年减少,直至只有1年。假设15- 42年的期限为长期,11-14年为中长期,7-10年为中期,3-6年为为中短期,1-2年为短期。在确定各类期限的投资工具同时,文章参考他人的研究数据设定不同期限投资的即期利率。

在15- 42年的长期内,可把个人帐户的养老金缴费投资于证券市场比如购买股票。股票投资的投机性强、风险性大,但同时变现灵活、收益丰厚。从历史经验来看,长期内股市的收益趋势是向上的。根据《投资者的未来》的作者美国西格尔教授的统计结果,美国、日本、欧洲 的股市自1970年-2001年的30年内,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10.86%。我国1990年创立股市以来, 1990年-2008年的18年期间,上证指数年均复合增长17.8%。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建立时间短,投机性强,所以本文假设的股票收益率主要参考西格尔的数据。除了投资股市外,也可投资于规模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和收益率也较好而风险较低的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建设项目。

对于11-14年的中长期,可选择股票型基金、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投资工具。股票型基金特点是以绝大部分比例投资成长型股票,通过承受高风险来争取高收益。由于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经营投资,某种程度上能较好地规避股市的高风险并取得较好收益。美国的基金市场在过去的十年中,股票基金的收益率为8.97%。

当期限为7-10年的中期时,可选择属开放式基金的股债平衡基金、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短期实业投资等等投资工具。美国过去十年的股债平衡基金的平均收益情况,收益率为7.44%。鉴于美国的资本市场较为成熟,收益率比国内更有普遍性,所以本文暂参考美国的数据。

在3-6年的中短期,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更高。养老基金主要投向债券基金、国债、回购等品种。美国美国过去十年的债券基金收益率为5.92%。

投资期限只有1-2年时,这时临近退休,可考虑选择存款或购买相应期限的国债。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和国债的风险最小,收益率也最低。事实上,各时期内短期的投资收益率变化较大,本文假设1-2年期的投资收益率为4%。

下表给出了各类型期限内选择的主要投资工具及模拟得到的若干个期限的投资收益率。 (表3)

设定各个期限的即期利率。几个关键期限的即期利率如上表所示,又设各类型期限内的各个期限的即期利率成线性分布,因此,得出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如下表:(iR-t为一笔在t年的养老金缴费投资(R-t)个时期的零息票债券的即期利率,这个即期利率也是R为起点, t为终点的投资的即期利率,也即前面构造的以R为起点的利率期限结构中与期限 (R-t)对应的即期利率)。(表4)

缴费在退休时刻的价值。养老金缴费在退休时刻的价值总和为

■ (3)

把各参数的数值(包括各个期限的即期利率数值)代入上式,可得

2、养老金收入

退休后个人帐户养老金的领取是刚性的,所以这时的投资是审慎和保守的。假设的投资收益率保持不变为4%。则退休期间的消费折现为退休时刻的价值是:

■ (4)

3、个人帐户的缴费率

同样地,按照以支定收的养老金缴费原则,可知=,缴费率为:=482242÷16059335=3.00%

五、小结

下面把模型得出的数据进一步计算并用图表5显示,可以得到个人帐户改进投资决策前和改进后在各方面的优劣比较,上表清楚表明,改进的投资决策大大降低了缴费率。若缴费率维持原来的水平不变,则投资收益和月支付金额、支付期限都大大增加,可以有效地缓解因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统筹部分造成的支付压力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冲击。

六、结论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存在严重的支付危机。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制定个人帐户的投资决策,由此得到改进后的投资决策比传统的投资决策能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从而有效地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危机和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支付压力。

参考文献:

[1]刘炳杰.人口发展与社会养老保险[J].财经论丛,2001

[2]马君潞,牛凯龙.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矛盾和系统风险[J].南开经济研究, 2004

[3]贾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分析[J].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股利支付 政策持续 行业 非参数统计

引言

2012年5月9日,证监会正式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强调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将现金分红作为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以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证监会数据显示:2011年度共有1613家上市公司提出现金分红方案,占全部上市公司家数的67.12%。预计现金分红金额为606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1%,占全部上市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的31.35%。

上市公司分红与否、分红多少都切实关系到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然而影响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最重要因素是公司因素,此外还有宏观因素、政策因素等。2008年9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宽松到从紧的转变,尤其2011年多次上调准备金和加息,必然在宏观方面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加之欧美经济下滑也会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获利能力。上海地区作为我国产业科技聚集地和经济转型前沿地带,有必要重点分析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现状与影响因素。

股利政策理论与国内文献评论

(一)现金股利分配理论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有基于完美假定的MM股利无关论和基于放松假定条件下的股利相关理论,而股利相关论更接近实际。关于股利相关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投资者角度出发来分析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选择,主要有“在手之鸟”理论、狭义税收差异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非理性股利政策理论以及成本理论;二是侧重从公司自身角度出发考虑选择股利分配政策,主要有信号传递理论、股权结构理论、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上述理论表明公司对股东支付现金股利是必要的,但股利分配政策由公司自主决策,除了公司财务状况以外,公司的股利政策持续性、股权结构、所处发展阶段、行业乃至宏观政策因素等都可能不同程度影响当期分红行为,为此进一步研究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国内文献评论

董奕(2011)基于2007-2009年数据采用相关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每年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有显著不同,财务风险、管理层可支配现金流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有重要影响,股权集中度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姜琪(2012)基于1998-2008年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支持了股利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留存收益比率高,则公司每股现金股利高,但股利支付率却低。严太华(2012)基于2005-2010年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认为股利政策连续性是影响股利分配行为的突出因素,强调优化股权结构。

鉴于国内文献在研究方法上往往采用跨期动态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参数统计方法,且侧重财务因素,而实际上各地区各行业间的差异以及经济环境变化和股利政策波动等因素,参数统计分析方法的一些假定很难满足,从而影响分析效果。本文搜集2011年度上海地区上市公司的最新数据,引入公司行业指标、股利政策的连续性时间指标、第一控股股东性质指标、股利支付等级、现金股利支付能力与净资产收益等级指标等,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当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现状与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

上海地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非参数统计分析

(一) 样本选取与指标设计

在对上海地区A股主板上市公司初选样本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具体原则为:由于金融行业经营业务特殊,删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删除样本期间内标示为 ST 和*ST的公司数据;删除上市未满三年的公司数据。最终选定上海地区119家A股主板上市的成熟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上选择能反映现状的2011年度数据,相关原始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年报。

在指标设计上,关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持续性指标,如果现金分红政策从2009-2011年度持续三年不变,则认为具有政策持续性。公司行业指标按SSE行业划分标准分为工业、商业、地产、公共事业、综合五类;将第一控股股东性质分为国有法人与非国有法人。此外,对净资产收益率、股利支付率、现金支付能力指标进行离散化等级分类处理分别是:无收益及亏、低收益(0-6%)、中等收益(6%-12%)、较高收益(12%-18%)、高收益(18%以上)五个等级;不支付、低支付(0-15%)、中等支付(15%-30%)、较高支付(30%-45%)、高支付(45%以上)五个等级;不支付、高支付能力(0-25%)、中支付能力(25%-50%)、低支付能力(50%-75%)、差支付能力(75%以上)五个等级。股利支付率是用每股现金股利与每股净收益原始数据相除计算得到;现金支付能力(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则支付能力越差)是用每股现金股利与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原始数据相除得到,反映了现金股利的保障能力。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现金股利 企业生命周期 Logit模型

自1961年米勒和莫迪格里安尼提出著名的“股利无关论”以来,股利政策成为财务和会计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迄今股利理论研究可以说是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潮阶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股利政策形成了各种流派的观点。最主流的主要是信号理论和成本理论。同时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从该视角研究股利分配政策也日渐成为热点问题。

早期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公司特征的描述及战略选择的问题上。当然,也有一些外国学者很早就将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财务领域的研究问题中。这一理论在股利政策研究的应用中得到很多实证支持。与国外学者相比,我国学者对股利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本、股权结构、资本市场和财务状况等方面,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股利分配政策的成果比较少见。杨汉明(2008)以2001-2005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股利支付倾向、企业价值、寿命周期三者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是否支付股利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股利政策与寿命周期指标正相关等结论。李常青、彭锋(2009)使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三个指标来划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确会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采取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7]。宋福铁、屈文洲(2010)运用Logit模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留存收益资产比和一些控制变量对是否支付股利、股利支付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股利支付呈现生命周期特征。其他的,仅有徐腊平(2009)、方莉(2009)及符安平(2011)进行过相关研究。

一、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的数据收集主要来源于国泰安的CSMAR数据库。为了增强样本间的对比性,本文的研究样本包括2003-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并对样本作如下处理:剔除金融、保险类企业;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剔除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这样处理后共得到5229个样本。

(二)研究变量

我国股利分配的方式主要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以及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文主要对现金股利分配进行研究。因此本文的因变量为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用虚拟变量Dum表示。当公司支付现金股利时,Dum=1;若不支付现金股利,则Dum=0。根据DeAngelo H, DeAngelo L和Stulz(2006),企业生命周期阶段采用RE/TE或RE/TA来衡量。其中RE为留存收益,TE为所有者权益,TA为资产总和。RE/TE较小时,企业留存收益少,获得的利润较少,主要通过外源融资,企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当RE/TE较大时,企业留存收益较多,盈利能力强,企业处于成熟期。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规模、成长机会、股权结构等都会对股利政策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盈利能力(ROA),用总资产报酬率来衡量;企业规模Size,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成长性(Growth),采用Denis and Osobov(2008)提出的“市场价值/账面价值(M/A)”来衡量;偿债能力(Lever),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第一大股东持股(Largest),即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

(三)研究假设与模型

1、研究假设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成长性、发展规模不同,相应采取的股利政策也会不同。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新成立的企业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经营风险较高,急需资金用于投资经营或扩大规模,因此其不支付股利或支付很少的股利;当企业步入正轨,进入成熟期时,其盈利能力提高,其才会有意愿支付股利。本文主要研究生命周期特征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机会、规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周期的特征。借鉴DeAngelo H, DeAngelo L和Stulz(2006)的方法,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RE/TE正相关。当RE/TE值越大,代表上市公司处于生命周期较成熟阶段,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

假设2:公司的盈利性越强,其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

假设3:公司的成长性机会越多,其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小。当公司有较多的成长性机会时,由于内源融资成本小,公司会首先考虑将留存收益用于投资机会,这样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意愿较弱。

假设4:公司的规模越大,也即变量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越大,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

2、研究模型

为了检验假设1-4,本文采用Fama、Macbech(1973)的统计方法,即构造Logit模型。根据上述变量的选择,该模型为:

Ln()=α+β1RE/TE+β2ROA+β3Growth+β4Size+β5Lever+β6Largest+ε

二、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Stata11统计软件并借鉴Fama、Macbech(1973)的统计方法来检验生命周期以及其他变量对上市公司决定是否支付股利的影响,得出的Logit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在模型设计中,本文引入了年度虚拟变量,以消除时间效应。同时主要是通过Z统计量来判断各变量的显著性。

从表1可以得出,模型1-4中,变量RE/TE的系数始终为正,而且在0.01水平上都非常显著,各模型Z值的平均值在19左右。这充分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RE/TE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显著正相关,即留存收益占权益的比重越大,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如前所述,RE/TE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性度量指标,当RE/TE较大时,说明公司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较成熟阶段,其在长期经营中积累了较多的留存收益,公司因为有能力从而有意愿去支付现金股利,以此作为回报股东的方式。

另外,通过表1还可以看出其他变量对支付现金股利概率的影响。其中影响对大的因素为ROA和Size。ROA作为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指标,其在5个模型中的系数都接近7,而且在0.01的水平显著。这有力地说明了公司是否支付股利和盈利水平成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2;同时也可得出,公司规模越大,其支付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这主要是通过变量Size的系数和Z值检验判断出来的,因此假设4也成立。一般,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有其显著的特征,比如企业在初创期存在的经营风险巨大,盈利水平差,规模很小;进入成长期慢慢地开始实现了盈利,投资机会多;步入成熟期,企业规模则日益壮大,进入黄金时期。但本文的回归结果与已有研究相悖的是:从表2看并得不出企业成长性和是否支付股利的负相关关系,Growth系数未通过检验。尽管在模型1和4中,资产负债率Lever的系数都通过了检验,证明其与是否支付股利负相关,但由于未通过模型5(接下来要讲到的稳健性检验)的检验,故不能得出什么结论。此外,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来看,其系数均在0.05水平显著,进而证实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支付股利的意愿越强烈。谢军(2006)在其文中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具有发放现金股利的显著动机[11],本文的结果与其相符。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留存收益权益比(RE/TE)来衡量企业生命周期,运用Logit回归模型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是否显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故而得出以下结论:公司的留存收益占股东权益的比重越大,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这说明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政策体现了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但当公司仅有负的留存收益时,公司基本上不分配现金股利,这是比较符合资本保全观点的;盈利能力强、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意愿更强烈;有关上市公司成长性和资本结构对其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影响不太明确,可能与已有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太一致;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本文主要的局限性在于仅研究了生命周期特征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有关现金股利支付率及现金股利分配的持续性问题待今后作更一步探讨。

总之,我国上市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行为是符合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的。股利政策作为公司理财的核心内容之一,恰当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持续投资热情,而且也影响着公司获得投资机会以求长期稳定发展的预期。因此,上市公司应对股利政策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可建立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相挂钩的现金分红政策。证监会可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行业制定不同的附加性规定,对于成熟产业比如交通运输、制造业等产业应要求其采取较高比例的现金股利分配;第二,上市公司应加强有关现金股利分配的信息披露,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以贯彻落实信息披露,从而实现中小股东及其他投资者保护。

参考文献:

[1]Dhrymes P, Kurz M. Investment,dividends and external finance behavior of firms, in determinates of investment behavior[M].New York: Nation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67

[2]DeAngelo H, DeAngelo L. Dividend policy and the earned/contributed capital mix:A test of the life-cycle theor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81):227-254

[3]Denis D.J,Osobov I. Why do firms pay dividends?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dividend polic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9)

[4]Jeffrey J.Coulton, Caitlin M.S.Ruddock. Corporate payout policy in Australia and a test of the life cycle thery.SSRN,2010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股票市场;现金股利;分配;因素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14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23- 02

1 现金股利的定义

股利政策作为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公司融资、投资活动的一个延续,是将公司的税后收益在股东所得和内部留存收益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策略。现金股利是股利分配中以现金形式把收益对投资者投股本数量平均进行分配的形式。现金股利可分为广义现金股利分配与狭义现金股利分配。广义现金股利分配指股息宣布日的指定、现金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资金来源的筹集等问题;狭义现金股利分配是指保留盈余与普通股股利的支付比例问题。股利分配政策一直被认为是股票市场的“不解之谜”,它涉及上市公司融资、投资与股东的投资回报等问题。现金股利分配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相关理论

古典的股利分配理论最早在1956年由哈佛大学John Lintner最先提出,1961年由Miller和Modigliani提出了MM理论,是现代股利理论发展的基础。

2.1 “一鸟在手”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由Gordon提出,该理论的思想为:假设投资者是厌恶风险型,相比较股票价格的提高,他们更偏好股利,因为股票价格变化较快,变动大,风险难以控制,不如股利分配得手,即可形成可支配收入,他们宁可得到现金股利不喜欢风险大的资本利得。因此,当公司提高股利的支付比例时,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会得到投资者的偏好,价格上扬;如果降低公司股利的支付比例,会增加他们的持股风险,降低投资报酬收益率,因此股票价格下降。因此结论为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股票价格正相关,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基于该理论,公司应该实行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导致股价上涨,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2.2 MM理论

由美国的Miller和Modigliani教授提出,该理论的思想为:公司价值取决于公司资产的获得能力和投资组合,现金股利支付比例不影响公司价值,因为如何提高现金股利支付比例虽然短时会引起股票价格的上扬,但公司必须筹资解决现金股利,这样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最终引起股票价格的下降,两者互为反作用,将最终抵消。MM理论的结论为:资本的结构与成本和公司价值无关;股利支付比例与公司价值无关;如果需要筹资解决现金股利问题则现金股利分配与公司价值无关。

2.3 税收差异理论

1972年,Brennan放宽了MM理论的条件限制,MM理论是不考虑税收在股利与资本利得中的作用的。税收差异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投资者即他追求的是完税利得的最大化。一般的情况下,现金股利的税较高,而股价的收入需要交的税较低,而且现金股利在分配时即需要进行完税,而资本利得是在实现时才完税。所以投资在同等情况下偏好资本利得,通过延缓的资本利得来减少资本利得需要交纳的税款。因此通过此理论的分析,现金股利与公司价值成反比,即降低现金股利将提高公司股价,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现金股利的支付比例与公司股价成反比。

2.4 追随者理论

追随者理论是对税收理论的进一步扩展,追随者理论依据边际所得税率,把每个投资者按所处的税收等级不同,分为边际税率高者如富有的投资者,边际税率低者如养老基金等,由此会引致他们对待股利的态度不一样。富有的投资者会偏好相对低的现金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养老基金则喜欢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因此,公司需要相应改变其股利分配策略,使股利分配政策符合股东的愿望。达到均衡时,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富有的追随者,由低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养老基金追随者,由处于高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这种股东追随在吸引各自偏好的股利政策的公司的现象,被称为“追随者效应”。

“追随者效应”理论观点,公司无论怎样的股利政策都不能满足所有股东对股利的要求,公司股利政策的变化,只是吸引了喜爱这一股利政策变化的投资者前来购买公司的股票,而另一些不喜爱新政策的投资者则会卖出股票。因此,当市场上喜爱高股利的投资者的比例大于发放高股利的公司的比例时,则支付高股利公司的股票处于短缺状况,它们的股价会上涨,直到二者的比例相等,市场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最终没有公司能够通过改变股利政策来影响股票价格。

2.5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intner和Miller,信号理论是对放松MM理论“信息完全对称”前提假设条件所建。信号传递理论的思想是:在市场中,企业内外各方的信息是不完全对称的。通常,内部管理者会掌握更多的内部信息,那么股利的支付则成为外部投资者了解企业内部的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而传递信息的工具。当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时,则传递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较高的利润预期,相应的股票价格也会上扬;相反,如果支付较低的现金股利,则传递公司发展前景不太乐观的信号,会降低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则会抛售手中的股票,引起股价下降。信号传递理论作为重要的股利政策理论,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该理论的适用性不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内外部信息会变得相对对称,公司将采用其他的信号传递方式。

2.6 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提出人物是Jensen和Meckling,他们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主要体现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两权分离,此时便出现了所有权人对于经营者的委托-关系,并进而引发了成本:因为无论是委托人还是人,他们的目标都是各自的效用最大化。针对所产生的成本问题,现金股利的支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降低成本。首先,现金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管理人员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支配权,使其失去可用于谋取自身利益的资金来源,促进资金的最佳配置;其次,大额现金股利的发放,使得公司内部资本由留存收益供给的可能性变小,为了满足新投资的资金需求,人有必要寻求外部负债或权益融资。而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意味着公司将接受更多的更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公司原有股东通过观察这些资料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了解其他人员对经理人员业绩和未来前景的评价,减少对公司现状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样新资本的供应者实际上帮助老股东监控了经理人员,股利支付成为一种间接约束经理人员的监管机制。

3 我国股利分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是分阶段的,具体分为低派现阶段,异常派现及正常阶段。从1992年截至2000年,属于现金股利分发低派现阶段。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派现低甚至每年没有现金派现,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是发行新股必须满足最近连续3年分发现金股利,这一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公司不分红或分红极少的现状。但这一规定的出台也引发了严重亏损或是超低利润公司却出现了超额派现的现象,有的公司利润丰厚但是发放的现金股利却极少,形成了所谓的异常高派现或超低派现。2002年之后,逐渐回归到正常阶段,但总体来说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常见的问题例如:①派现政策缺乏连贯性;②派现的比率偏低;③部分公司派现与其财务盈利状况不符,存在异常高派现或低派现;④仍然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无现金股利的情况;⑤现金股利的分配与宏观环境有较大的关联;⑥现金股利分配隐现大股东的利益。

4 现金股利分配的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公司股权治理结构

在股权相对集中或绝对集中的上市公司中,必然存在着大股东为了自己的获取利益而损害中小股东权益问题的情况,这也是委托-机制存在的主要矛盾的根源,要尽力避免一股狂飙的情况,分散股权,提高中小股东的话语权,这样在现金股利的分配中,就不会出现异常派现或超低派现,而广大中小股东反对而又无奈的情况。分散股权结构使中小股东具有一定的制衡作用,产生相应的监督机制,缓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分配矛盾冲突,建设一个健康有效的资本市场。

4.2 规范化公司财务管理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分配能力,都对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有影响,盈利能力是重中之重,而且盈利能力是进行现金股利分配的前提。首先必须加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管理,上市公司管理层必须本着对股东高度负责的企业家的精神,加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努力增加上市公司的收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控制成本,开源节流,提高盈利情况。上市公司应该加强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资金运用管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现金管理和存货管理,要减少应收账款的规模,防止坏账的发生,保有一定量的现金以备需要,加速存货周转率,加快资金回笼,加强资金筹措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克明,王平. 公司治理、现金股利变化与盈余变化持续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1(1).

[2]杨忠红.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因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

[3]卫亚楠.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选择[J].会计之友,2011(10).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14篇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国外学者对股利政策的研究已有很多,其中信号理论和理论是两大主流观点。信号理论认为股利政策的变化代表着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当公司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大时,股利支付率将变小,从而传递出公司未来的风险大的信号。现金股利信号的研究始于Lintner(1956)对美国1945-1953年28家上市公司关于公司在股利、留存收益和税收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股利变化与公司长期的净收益呈正相关。但正式提出股利信号的概念是Miller和Modigliani(1961),其指出股利的任何变化都会被投资者作为未来获利能力的信号进行评估。Saeid等通过对德黑兰证交所(TSE)2006―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是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成负相关。理论认为当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大时,股东为了防止管理者过度浪费资金或者纳入己馕,减少成本,公司应该多发放股利。理论最早被用来解释股利政策的是Rozeff(1982),其通过对64个行业1000家上市公司连续五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成本对股利支付率有显著影响。Jensen(1986)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以降低人可支配的现金流,同时在资本市场上更新筹集再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将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成本。

(二)国内文献 相比国外两种股权结构模式,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经股权分置改革后,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就必然存在着信号传递和问题。姜秀珍等(2004)结果表明现金流不确定性与每股股利的支付成负相关。王爱莲(2010)研究表明,现金流不确定性越大,公司越倾向于不支付或支付较少股利。白杨(2011)运用同样的测量方法研究2009-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结果支持上述观点。闫荣城等(2011)研究表明,现金流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支付倾向具有显著相关,但是与支付力度不相关。王珊珊和邓路(2009)研究表明现金流不确定性高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倾向较低,随着现金流不确定性的增加,公司削减股利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如果现金流不确定性增大,现金流减少,公司增加股利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因此,已有文献以现金流不确定性为切入口研究其对股利政策影响的文献均反映出现金流不确定性与股利政策支付力度成负相关,符合信号理论。晏艳阳和陈共荣(2001)、陈洪涛和黄国良(2006)研究均表明股利支付可以减低成本。魏刚(2000)提出股利政策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作为一个信号,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持久盈利的信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从信号理论角度出发,上市公司股利发生变化意味着公司预期业绩及盈利能力将变化。现金流不确定性较高意味着未来风险较大,公司的价值将降低,公司将减少股利的发放。同时,外部融资受到金融约束的影响,公司将增大内部融资,从而降低股利的发放。投资者认为公司具有足够的实力并能产生足够量的现金流才选择发放现金股利,股利支付力度增加意味着管理者对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充满信心,且存在足够的现金流以满足预期资金需求。同时,财务保守行为通过采取措施提高公司现金流持有量的充足性,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当现金流不确定性增加时,管理者将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额,增加利润的内部留存额以缓解未来资金困境。另外,从理论角度出发,我国上市公司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和管理者利益不同,投资者希望管理者发放现金股利以获得红利,管理者偏好于公司可支配现金流增加而不以现金股利方式发放于投资者。高股利政策可以减少成本,同时现金股利的发放将会减少内部融资,从而使外部融资成本增加。根据以上理论回顾与分析,信号理论认为现金流不确定性与股利政策成负相关,理论认为现金流不确定性与股利政策成正相关,两种理论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学术界对现金流不确定性与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少。但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现金流不确定性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更符合信号理论的解释。本文认为公司面临现金流不确定性大时很可能不支付股利或支付较低股利,并将公司的收益留在公司以应付预期的资金短缺。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现金流不确定性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

假设2:现金流不确定性与现金股利支付力度负相关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以深沪两市2005-2010年共6年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并做出了如下处理:剔除了ST和PT类上市公司,因为这些公司财务状况异常且不一定具备所需的真实特征,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剔除金融行业,因为金融行业的经营业务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且较为特殊;剔除新股(2004之后发行的股票),因为新上市股票初入市场,IPO效应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造成影响,在本文中不具有可研究性;有些数据不全的公司通过巨潮咨询网补齐,剔除数据不全的公司。因为在研究期间无交易,导致无连续性,缺乏可研究性;去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和净资产小于0的异常数据。经过筛选后,最终得到77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6年的财务和交易数据组成的面板数据见表(1)。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

(三)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国内学者对股利水平测定选取的变量一般为每股股利、每股现金股利/每股收益或每股现金股利/每股净资产。但是单独使用这几个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首先,使用每股股利会因为公司规模而没有可比性。其次,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操纵问题,EPS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每股股利和每股股利/每股收益都不能反映股利支付程度的实际情况。本文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层面测度现金股利政策。其中,现金股利支付倾向采用哑变量(DD)衡量,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采用股利支付率(DPR1)即每股现金股利/每股净资产(2)解释变量。本文采用现金流不确定性作为解释变量。由于现金流不确定性无法直接观测,必须构建一个替代变量。已有的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指标衡量现金流不确定性:近两年的股票收益的标准差作为现金流的不确定性的变量。已有研究以股票收益的波动性、规模或者资产负债率来衡量现金流不确定性易产生内生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一般使用经营现金净流量(ONCF),净现金流量(NCF),公司自由现金流(EFCF)三个变量来反映现金流,由于本文探讨的现金流为公司全部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且经营现金净流量(ONCF)与净现金流量(NCF)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本文用净现金流量(NCF),公司自由现金流(EFCF)两个变量最近三年的标准差来反映现金流的不确定性。(3)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公司规模(SCALE)、资产负债率(LEV)、盈利能力(ROE)、流动性水平(QR)、系统风险(BETA)、公司成长性(RT)、股权集中度(L1)和(HERF)以及股份流通性(CRT)、资产专用型(AST),资金的充足性(CR)作为控制变量,以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

(四)模型构建 本文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两个测度层面分别构建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模型,采用probit二元选择模型探讨现金流不确定性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的影响见模型(1);采用OLS、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探讨现金流不确定性对现金股利支付力度的影响见模型(2),

F-1(P)= ?琢i+?茁iXit+?酌iYit+?着it (1)

F是累积的标准正态分布函数,所以F-1就是累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逆函数或反函数。P为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即现金股利发放为1的概率值,?琢i为截距,?茁i、?酌i为回归系数,Xit为自变量,Yit为控制变量,?着it代表随机误差项。

DPR1=?琢i+?茁iXit+?酌iYit+?着it (2)

其中DPR1表示每期现金股利/每股净资产,?茁i、?酌i为回归系数,Xit为自变量,Yit为控制变量;?琢i代表截面数据的个体效应,如果认为个体之间不存在差异,?琢i为常数;如果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系统的,则?琢i为与Xit相关的随机变量,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如果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随机的,则?琢i为与Xit无关的随机变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实证过程中根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着it代表随机误差项。本文的自变量包括STNCF和STEFCF。首先将现金流不确定性指标(STNCF、STEFCF)代入模型1形成模型1.1、模型1.2和模型1.3,具体如下:

F-1(P)= ?琢i+?茁iSTNCF+?酌iYit+?着it (1.1)

F-1(P)= ?琢i+?茁iSTEFCF+?酌iYit+?着it (1.2)

F-1(P)= ?琢i+?茁iSTNCF+?茁iSTEFCF+?酌iYit+?着it (1.3)

其次将现金流不确定性指标(STNCF、STEFCF)代入模型2形成模型2.1、模型2.2和模型2.3,具体如下:

DPR1=?琢i+?茁iSTNCF+?酌iYit+?着it (2.1)

DPR1=?琢i+?茁iSTEFCF+?酌iYit+?着it (2.2)

DPR1= ?琢i+?茁iSTNCF+?茁iSTEFCF+?酌iYit+?着it (2.3)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对主要变量进行了一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DPS1)均值为0.09元,每股现金股利与净资产比(DPR1)均值低至2.4%,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平均现金股利支付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另外,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存在“群聚”现象, 8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每股股利在0.2元以下(黄娟娟,2009)。这说明我国存在上市公司发放低股利迎合投资者对股利的偏好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别运用二项probit回归模型、OLS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现金流不确定性与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中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是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对其进行选择。现金流不确定性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及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回归结果分别如表(4)和表(5)所示。从表(4)中可以发现:STNCF在模型1.1中在远小于1%的水平上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正相关,STEFCF在模型1.2中在远小于5%的水平上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正相关。双因素回归中STNCF在模型1.3中在远小于5%的水平上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正相关。表明公司现金流不确定性程度越高,公司越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这与假设1不相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存在一种股利迎合现象,即管理者通常迎合投资者偏好制定股利政策(Malcolm Baker&Jeffrey Wurgler,2004),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投资者对股利的特殊偏好会驱动公司的股利政策变化的股利迎合行为(黄娟娟,2009;尹建海,2007;熊德华,刘力,2007)。另一方面当现金流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时,管理者为了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或吸引潜在投资者,公司坚持发放股利以传递出公司良好发展的信号。因此,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流不确定性呈正相关。从表(5)中可以看到,F统计值表明所有回归模型都在远小于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拟合的整体效果较好。在模型2.1和模型2.2中,现金流不确定性(STNCF、STEFCF)与每股股利/每股净资产(DPR1)均在远小于5%的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在双因素回归模型2.3中,现金流不确定性(STEFCF)与每股股利/每股净资产(DPR1)在远小于10%的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公司在制定股利分配决策时会考虑现金流不确定性的影响。现金流不确定性与股利支付率成负相关,这与假设2一致。当公司面临的现金流不确定性越大,公司会发放越少的现金股利,以维持公司经营所需的现金流。

资金收支论文范文第15篇

作者简介:周鹏博(1980-),男,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摘 要: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6月底,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推广运行,取代电子联行,实现资金汇划零在途。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验证了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在途资金影响的存在,证明了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支付清算系统;在途资金;影响

2005年6月底,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推广运行,取代电子联行,直接连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并提供银行间资金汇划服务。大额支付系统采用逐笔实时资金清算模式(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那么,大额支付系统这种清算模式是否有效降低在途资金?本文将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一、理论分析

与世界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核心支付系统一样,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具备了理想支付系统的要求,即付款人账户借记与收款人账户贷记同步进行。在此之前的电子联行系统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在途资金,这可以通过考察一笔支付指令的执行过程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