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思考

[DOI]10.13939/ki.zgsc.2016.16.144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当中,投资性企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投资性企业指的是以股权为手段进行经营的企业。从狭义上来说,投资性企业则是指将买卖债券、股票等证券,以及以进行基金交易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经营和盈利手段为服务、货物或产品的交易。而投资性企业的经营和盈利手段则是企业所有权的交易。因此,在传统企业和投资性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基于此,对于投资性企业来说,需更加注重资金管理的问题,只有确保充足的资金流量,才能够使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1 资金管理的概述

资金管理主要是指针对资金使用、资金来源等进行计划、监督、控制、考核等工作。在财务管理当中,资金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资金管理当中,主要包括了专项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固定资金管理等。在风险市场中,通过对单次投入资金比例的限制,对风险进行控制。常见的资金管理策略主要有等比例型资金管理、金字塔型资金管理等。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始终遵循着“现金为王”的理念。[1]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来说,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多变、复杂的生存环境。因此,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对企业的营运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企业的整体资金使用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得到更为有效的促进。

2 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优化投资性企业资金周转

在投资性企业当中,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能够使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益、周转效率等得到有效的提升。投资性企业通过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应当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2]对于集团式企业或单一式企业来说,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资金周转效率和效益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资金使用成本的控制和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推动企业取得更好的盈利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管理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过程中,应当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使资金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转,对于应收款项,要及时的催收,从而降低存货资金占用,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更大的现金流。而对于应付款项,则应当对付款期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从而使资金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2.2 规范投资性企业运营活动

在当前很多企业当中,都存在着核算不规范的情况。很多原因都会造成企业核算的不规范情况,企业缺乏良好的经营管理素质,因而在市场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很多投资性企业都由于缺乏规范性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因而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经营效益也十分有限。[3]因此,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能够解决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资金管理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在过去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有时会故意造成账目不符等情况。从表面上看,虽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短期利益,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资金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避免企业管理中的漏洞被非法利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资产,推动投资性企业更为良好的发展。对于投资性企业来说,资金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建立和实施了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才能够推动投资性企业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3 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对于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来说,财务监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投资性企业对于财务监督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现象,因而导致财务监督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目前,投资性企业的财务监控力度普遍不足,甚至存在着一些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4]例如,企业对分公司的随意控制和干预、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或是企业管理层控制资金运营环节等情况。一些投资性企业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的经济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因而容易造成企业资金管理账目不清晰的问题。财务人员往往根据领导的意见对账务进行处理,会计的财务分析也会对财务工作造成影响。因而在投资性企业中,没有将财务监督真正的落到实处,无法发挥出良好的监督效果,因而造成了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不良的问题。

3.2 资金集中利用不足

在很多投资性企业当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分散占用情况,使得资金使用效率十分有限。而投资性企业资金监管不够重视,因而使得这种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很多分公司频繁的设立账户,多开户头,对企业的资金随意的利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资金浪费情况。[5]在一些分公司的投资活动当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不顾企业的整体利益,盲目的进行投资。这样难免会发生很多投资失误的情况,因而对企业资金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流失和浪费,甚至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威胁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

3.3 资金管理方法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性企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也纷纷采用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资金管理方面,很多投资性企业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资金管理方法,因而导致了在财务会计相关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有时由于难以及时的获取信息,因而造成了资金管理效率的低下。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很多投资性企业在资金管理当中,并没有对电子计算机财务传递、监控、查询、核算等设备进行有效利用,因此,资金管理效率和效果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4 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4.1 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投资性企业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可以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信息系统,从而提供更加充足的依据,确保企业资金管理得到更为良好的开展。在企业决策的制定过程中,企业资金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够汇集其他方面的信息。基于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对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软件进行应用,从而提升资金管理的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类财务管理软件和资金管理软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逐渐发现软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升级和优化,更好地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便利。利用资金管理软件对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处理,能够极大地提升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资金管理,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此外,通过实行电子化的资金管理,能够通过网络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了以前人盯人式监控方法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在现代化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方法之下,能够有效地提升资金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管理工作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避免对资金管理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资金管理监督力度不足、信息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的效果和作用得到更为理想的发挥。

4.2 采取资金集约管理

投资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资金集约管理,确保资金能够按需流动,并且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在对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外部银行的开户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对自己的资金结算中心进行建立。对于在其他银行设立账户的问题,应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的进行管理。同时,结算中心应当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化的处理与合理的调度安排。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更加清晰、明确的掌握,从而使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率。投资性企业建立和形成了良好的资金管理体系和制度,能够逐渐朝着新型资金管理企业的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资金进行更加高效的应用,从而实现良好的控制与管理,使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采取资金集约管理还能够降低资金的不合理外流,避免资金浪费或资金挪用,从而为投资性企业提供更大的资金空间。

4.3 实施资金预算方法

投资性企业应当实施资金预算的方法,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制定。通过资金预算,能够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并且确保企业更为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秩序。这样,企业能够更加良好的进行资金管理,同时拥有更加充足的依据进行资金审核。通过对资金全面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使企业财务容易发生问题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在企业各个经营环节中,要进行有效的资金考核、资金分析以及资金预算。对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流动情况,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科学的管理和精确的记录。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投资性企业在进行资金预算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运用各项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 结 论

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性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形式。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投资性企业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投资性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当中,资金管理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因此应当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管理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推动投资性企业更为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洪,王敏,潘岳奇.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资金支持与管理支持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1-4.

[2]戚冰.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的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2(11):115-116.

[3]贾薪昌.油田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159-160.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措施

企业科学的资金管理工作能够帮助管理者全面掌握自身的资金现况,从而进行合理科学的决策。而不科学的资金管理工作,不仅让企业本身的财务工作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同时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客观现状,因而导致他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盲目地选择扩张,[1]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因此,对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至关重要。

一、企业资金管理概述

(一)企业资金管理的概念

资金管理是指企业的领导者以及财务部门对企业本身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多项工作的总称。在资金管理的过程当中,财务管理工作是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金管理的方向上来说,资金管理可以分为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三方面的内容。在企业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和投资计划的实行、资金使用和分管责任制度的建立、对于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的检查和监督工作以及对于资金的利用效果的考核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是属于资金管理项目下的分支内容。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简而言之是通过对涉及企业资产、资金的各项企业行为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对于企业本身,特别是对于中小微型企业本身来说,其本身的企业资金管理的工作水平,是严重地影响到它们的未来发展计划以及发展道路。

(二)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面,企业资金由于其本身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素,因此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成熟与否本身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非常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部分本身的资金条件就不充裕的中小微型企业来说,不科学的资金管理工作可能会导致其财务信息混乱,导致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经营现况没有客观的认知,从而导致此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决策失误[2]。而在当前的激烈商业竞争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微企业是基本不可能承受巨大的决策失误对于自身的财务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的。由此可见,科学的资金管理工作是企业能够在符合时代趋势的道路上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而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本身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因为其本身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而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优秀的企业正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而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工作,企业以及企业领导人对于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态度,能够呈现出企业其本身的价值观念。

二、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严谨的资金管理体系助力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

目前,部分企业缺乏科学严谨、的资金管理体系来对资金进行管理,这也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此外,当前时代激烈的商业竞争也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的商业行为,而缺乏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关注。目前,有部分理念相对先进的企业通过对国际形势和国际竞争的准确判断,而构建了较为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但是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企业资金管理体系仍然处在发展的阶段。由于缺乏科学严谨的资金管理体系,使我国部分中小微型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合理,这一方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出现资金管理方面的违法行为。[3]

(二)企业商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工作,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风险控制工作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道路进行合理的预估、判断并且考核未来策略与企业自身匹配的一项关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工作。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风险控制工作和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5]但是需要意识到企业的风险控制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内容,规模越大的企业所涉及的经营风险和发展风险就越高,风险控制工作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就越大。现阶段,我国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在企业进行重大投资计划的决策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水平不高,有可能会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甚至致命的打击。

(三)上下游资金管控乏力,面对突况融资困难

上下游资金管控乏力也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企业要想实现扩大规模,其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必然要保证与老客户之间的正常商业行为,并且在这些忠实客户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客户和市场,从而实现自身在业绩上的增长,才有相应的条件对自身的规模进行扩大和发展,然而,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往往可能会因为自身的资金条件不足而出现欠账的行为,当企业面对突况时就进一步增加了融资的困难。

三、企业提高资金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

(一)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资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

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资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这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的重要意识理念基础。在我国的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中,意识理念始终是对于企业领导者行为引导的关键。缺乏相应的意识引导工作,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很难加深对于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知,同时更加难以实现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层面上的资金管理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一方面,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对于资金管理工作背后的精神内核以及资金管理工作所能够呈现的客观作用加深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相应的管理人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所负责的资金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重要地位,从而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以创造性的、自发性的行为模式参与其中。管理人员的意识理念提升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具体效果远远超过了对于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法律上的规章制度限制或者企业规则上的限制。[6]

(二)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

除了在理念意识方面的提升之外,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也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提升企业群体的整体资金管理工作质量水平的必要工作。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意味着在进行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投资决策和投资计划的实行、资金使用和分管、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以及资金的效果考核要以更加流程化的、标准化的模式来进行。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意味着能够对涉及企业资金的企业行为实行更加细致的管理,对企业资金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工作都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审查和监督。在提升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意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来防范特殊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始终保障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质量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数据技术的融入,可以帮助更好地建立这样的资金管理体系。资金使用、考核、监督的过程,充分地融汇互联网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更好地实现对于资金具体现况的可视化呈现,同时也可以帮助杜绝资金管理过程当中因为人为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当行为。

(三)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

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显得愈加重要。缺乏风险控制能力,将使企业在进行大变革和升级的过程中,极有可能面临着对其产生致命打击的风险。而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能够提升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在当前全球化激烈商业竞争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和未来方向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全球性考核和评估,从而减少在自身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未知风险,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既要实现资金的节约,又要实现发展潜力的最大化,这也是当前时代的企业能够在日渐加剧的商业竞争环境当中不断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建立资金管理应急方案

建立资金管理应急方案,主要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况。面对这些突况,如何通过建立资金管理的应急方案来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成为未来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现金流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它代表着企业的张力。资金条件不充分、张力不足的企业,相比于资金条件充裕的企业,在面临社会环境变革的时候,往往会更快出现资金链的问题。而为了应对此类突发性的情况,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应急方案。资金管理应急方案主要分为两部分工作。一方面企业需要在日常运行当中考虑备用资金库的制度。备用资金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流动度,但是在应对特殊情况时备用资金库能够发挥出奇效,减少环境变革对于企业运营的打击。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管理应急方案还包括对于国家金融服务方面的关注。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应当预留金融贷款和融资的道路来应对社会性的突况。

四、结语

当前时代背景下,资金管理工作的效率是关乎企业自身的运行效率的,而企业自身的运行效率则直接影响企业本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竞争力。提升我国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水平的最终道路,是要使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对资金管理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自发性地进行资金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和研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于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改革,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的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企业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能够朝着更加人文化的方向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娜.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1(2).

[2]高慧.浅谈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2019(8).

[3]袁婷.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20(8).

[4]张建红.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20(3).

[5]刘冬.金融资产管理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4).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当中,投资性企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投资性企业指的是以股权为手段进行经营的企业。从狭义上来说,投资性企业则是指将买卖债券、股票等证券,以及以进行基金交易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经营和盈利手段为服务、货物或产品的交易。而投资性企业的经营和盈利手段则是企业所有权的交易。因此,在传统企业和投资性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基于此,对于投资性企业来说,需更加注重资金管理的问题,只有确保充足的资金流量,才能够使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1 资金管理的概述

资金管理主要是指针对资金使用、资金来源等进行计划、监督、控制、考核等工作。在财务管理当中,资金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资金管理当中,主要包括了专项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固定资金管理等。在风险市场中,通过对单次投入资金比例的限制,对风险进行控制。常见的资金管理策略主要有等比例型资金管理、金字塔型资金管理等。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始终遵循着“现金为王”的理念。[1]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来说,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多变、复杂的生存环境。因此,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对企业的营运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企业的整体资金使用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得到更为有效的促进。

2 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优化投资性企业资金周转

在投资性企业当中,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能够使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益、周转效率等得到有效的提升。投资性企业通过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应当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2]对于集团式企业或单一式企业来说,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资金周转效率和效益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资金使用成本的控制和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推动企业取得更好的盈利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管理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过程中,应当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使资金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转,对于应收款项,要及时的催收,从而降低存货资金占用,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更大的现金流。而对于应付款项,则应当对付款期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从而使资金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2.2 规范投资性企业运营活动

在当前很多企业当中,都存在着核算不规范的情况。很多原因都会造成企业核算的不规范情况,企业缺乏良好的经营管理素质,因而在市场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很多投资性企业都由于缺乏规范性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因而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经营效益也十分有限。[3]因此,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能够解决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资金管理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在过去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有时会故意造成账目不符等情况。从表面上看,虽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短期利益,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资金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避免企业管理中的漏洞被非法利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资产,推动投资性企业更为良好的发展。对于投资性企业来说,资金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建立和实施了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才能够推动投资性企业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3 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对于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来说,财务监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投资性企业对于财务监督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现象,因而导致财务监督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目前,投资性企业的财务监控力度普遍不足,甚至存在着一些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4]例如,企业对分公司的随意控制和干预、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或是企业管理层控制资金运营环节等情况。一些投资性企业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的经济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因而容易造成企业资金管理账目不清晰的问题。财务人员往往根据领导的意见对账务进行处理,会计的财务分析也会对财务工作造成影响。因而在投资性企业中,没有将财务监督真正的落到实处,无法发挥出良好的监督效果,因而造成了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不良的问题。

3.2 资金集中利用不足

在很多投资性企业当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分散占用情况,使得资金使用效率十分有限。而投资性企业资金监管不够重视,因而使得这种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很多分公司频繁的设立账户,多开户头,对企业的资金随意的利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资金浪费情况。[5]在一些分公司的投资活动当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不顾企业的整体利益,盲目的进行投资。这样难免会发生很多投资失误的情况,因而对企业资金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流失和浪费,甚至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威胁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

3.3 资金管理方法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性企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也纷纷采用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资金管理方面,很多投资性企业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资金管理方法,因而导致了在财务会计相关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有时由于难以及时的获取信息,因而造成了资金管理效率的低下。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很多投资性企业在资金管理当中,并没有对电子计算机财务传递、监控、查询、核算等设备进行有效利用,因此,资金管理效率和效果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4 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4.1 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投资性企业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可以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信息系统,从而提供更加充足的依据,确保企业资金管理得到更为良好的开展。在企业决策的制定过程中,企业资金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够汇集其他方面的信息。基于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对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软件进行应用,从而提升资金管理的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类财务管理软件和资金管理软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逐渐发现软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升级和优化,更好地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便利。利用资金管理软件对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处理,能够极大地提升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资金管理,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此外,通过实行电子化的资金管理,能够通过网络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了以前人盯人式监控方法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在现代化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方法之下,能够有效地提升资金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管理工作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避免对资金管理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资金管理监督力度不足、信息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的效果和作用得到更为理想的发挥。

4.2 采取资金集约管理

投资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资金集约管理,确保资金能够按需流动,并且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在对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外部银行的开户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对自己的资金结算中心进行建立。对于在其他银行设立账户的问题,应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的进行管理。同时,结算中心应当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化的处理与合理的调度安排。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更加清晰、明确的掌握,从而使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率。投资性企业建立和形成了良好的资金管理体系和制度,能够逐渐朝着新型资金管理企业的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资金进行更加高效的应用,从而实现良好的控制与管理,使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采取资金集约管理还能够降低资金的不合理外流,避免资金浪费或资金挪用,从而为投资性企业提供更大的资金空间。

4.3 实施资金预算方法

投资性企业应当实施资金预算的方法,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制定。通过资金预算,能够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并且确保企业更为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秩序。这样,企业能够更加良好的进行资金管理,同时拥有更加充足的依据进行资金审核。通过对资金全面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使企业财务容易发生问题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在企业各个经营环节中,要进行有效的资金考核、资金分析以及资金预算。对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流动情况,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科学的管理和精确的记录。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投资性企业在进行资金预算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运用各项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投资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1金融投资管理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企业经营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形势下,要想使企业经营管理更具有战略性、持续性和创新性,必须更加高度重视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有利条件,要求企业对此给予重视,深刻认识到金融投资管理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企业只有加强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经营管理更具有战略性,特别是对于金融企业来说,由于金融投资业务相对较多,通过加强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比如通过实施金融工程,能够更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投资风险,进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因而企业应当把金融投资管理工作上升到更高层面,并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大力推动金融投资管理改革和创新,努力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企业只有加强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投资管理体系,进而使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对金融企业来说,金融投资业务是其最主要的业务之一,推动投资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可以极大地促进投资业务的科学发展。比如一些金融企业通过健全和完善金融投资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约束性,进而使金融投资业务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不仅实现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使金融投资业务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2企业经营管理视域下金融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金融投资管理缺乏思路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对于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更加高度重视思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从当前一些金融企业来看,尽管十分重视投资业务的发展,而且也积极探索有效投资业务模式,但在开展投资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制约了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甚至会对企业管理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比如一些企业在制定金融投资管理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多元化,导致金融投资管理不够到位,甚至出现了很多投资风险,给企业经营造成了重大损失。还有一些企业在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注重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在管理思路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金融投资管理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发挥有效功能。深入分析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缺乏思路创新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一些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金融投资管理的重大价值,金融投资管理还比较单一和狭隘。

2.2金融投资管理缺乏有效融合

金融投资是金融企业的主要业务之一,在开展金融投资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与其他业务进行有效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金融投资管理效能更高。尽管几乎所有的金融企业都比较重视投资业务,也强调投资风险管理工作,但在投资管理方面还存在缺乏有效融合的问题。一些金融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与企业经营管理项目进行有效的融合,就金融投资管理开展金融投资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金融投资管理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价值。比如尽管某金融企业金融投资业务相对较多,而且也高度重视金融投资管理工作,但只是将管理工作交给投资部门、财务部门或者其他几乎不直接参与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业务部门,导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金融投资出现了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再比如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金融投资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没有从企业财务状况入手开展投资业务,导致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2.3金融投资管理缺乏系统方法

要想使金融投资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很强的支撑性功能,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金融投资管理方法,但目前很多金融企业由于对金融投资管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研究而出现诸多方法不科学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同时也缺乏对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导致金融投资管理方法相对比较落后。比如一些企业还没有将“金融工程”作为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要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技术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还有一些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金融工具和金融理论广泛应用于工作当中,比如在开展金融投资业务的过程中,在防范和控制风险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出现了一系列决策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利率风险等诸多风险,极易导致金融投资业务失败。还有一些企业缺乏金融投资管理体系建设,普遍没有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金融投资管理的整体合力不强,同时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等。

3企业经营管理视域下金融投资管理的应用策略

3.1创新金融投资管理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要想使金融投资管理取得良好成效,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金融投资管理思路,至关重要的就是将金融投资管理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当中,同时还要注重金融投资管理的系统性、全面性以及效能性建设,努力使金融投资管理服从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这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当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入手,对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制定更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的金融投资管理政策。要着眼于防范和控制金融投资风险,强化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使金融投资风险管理更具有规范化特点。企业一定要深刻认识到金融投资管理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重大价值,设计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金融投资管理思路,同时还要制定金融投资战略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当中,明确目标和任务,强化保障措施,使金融投资管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3.2强化金融投资管理融合

对于金融投资管理来说,要想发挥多元化功能,必须更加重视金融投资管理的融合性建设,就是将金融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业务进行有效的融合。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管理的过程中,使金融投资管理能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够使企业经营管理反作用于金融投资管理。比如在开展金融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改变其开展金融投资管理的狭隘观念,从企业金融投资业务入手,强化金融投资管理体系建设,如可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吸纳投资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共同研究和落实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既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推动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建设。再比如企业还应当将金融投资管理与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特别是由于金融投资业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可以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与之进行深度融合,既有利于提升金融投资管理水平,而且也能使金融投资管理与相关业务进行有效结合,推动“价值链”金融投资管理体系建设,进而提升金融投资管理的整体效能。

3.3优化金融投资管理方法

科学的金融投资管理方法,可以使金融投资管理更具有成效,同时也能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有利条件。这就需要企业切实加大对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工作,从企业金融投资业务以及经营管理的整体情况出发,大力加强金融投资管理方法创新,努力形成一套科学的金融投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金融投资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当对金融投资业务进行分析和论证,找出金融投资业务的优势和劣势,比如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对金融投资业务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研究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再比如企业还要将金融理论和金融工具广泛应用于金融投资管理工作当中,特别是要着眼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强化金融工程对金融投资管理的支撑作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金融投资业务进行数据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强化管理创新。要更加高度重视金融投资管理协的调性和协同性建设,除了要强化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机构之间的积极作用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合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投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企业经营管理也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只有大力加强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有利条件,进而促进企业的科学和健康发展。从当前我国一些金融企业来说,尽管金融投资业务相对较多,但在金融投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最根本的就是没有深刻认识到金融投资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作用,导致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制约了金融投资管理的深入开展。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将金融投资管理上升到更高层面,并运用更多元化的举措和创新性的策略,既要在思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也要积极探索金融投资管理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应用多元化的方法,推动金融投资管理业务步入更加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金 运行管理 改革

在我国企业经营的管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企业资金运行管理,为了保证企业健康运转,不断的对资金管理进行改革,但是面对企业资金管理现状,普遍存在资金浪费,管理体系缺乏,信用贷款管理缺失等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还需要采取必要手段进行资金管理改革,加强资金运行管理。

一、资金运行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资金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的资金运行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资金管理一般是对资金流入和流出进行控制,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资金投入保持平衡,企业在追求最大效益的同时,不但要控制收入支出,还要对资金的支出风险进行评估,科学合理的对资金运行进行管理,才能保障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资金运行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在资金运行管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管理方法还有一定缺陷,并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通过对其资金管理的改革可以加强制度体系的完整,同时也完善了理论体系,对实际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另外资金管理改革能够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助于帮助企业科学理财,减少不合理的资金管理现象;有利于加强资金预算的执行力,对资金的支出统筹规划,保证企业资金能够合理科学的运行,加强了预算的约束力和执行力,避免出现超出预算支出现象;有利于遏制腐败的滋生,精简支付的流程,可以避免腐败活动的中间操作,加强监管机制实现资金运转的透明化。

二、企业资金运行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比如管理意识缺乏、监管审批工作不到位、预算执行力差等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对资金管理不够重视,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生产经营问题上,没有意识到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所以在企业发展道路上就很难提升企业资金的增值,在融资的渠道上没有扩展想法,所以就会导致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与实际经营不能协调运行,造成资金管理混乱的现象。第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监管和审批力度不够,容易给不法分子提供机会,造成对企业资金的挪用及其他不合法行为。对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监管不力,就不能保证资金良好运作、不能准确掌握资金流向和运行状况,企业的运营效率得不到保障。第三,企业缺乏系统的资金预算系统,这样对企业的资金出入和融资方面就不能科学分析,资金的运行没有完整的制度体系科学的支撑,就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浪费、盲目投资等现象。第四,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比较低,企业的资金运行管理情况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大多企业都存在库存大,账款回收难的问题,这样都不利于资金的周转,根本原因还是企业缺乏资金管理的合理性。第五,会计信息失真,一个企业的运营情况主要是靠会计信息来如实反映的,如果会计信息不准确,将会导致企业运营系统的混乱。

三、企业资金运行管理改革策略分析

(一)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对企业的资本构成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过程要以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来实施。因为在融资过程中,负债资金有一资金杠杆的作用,所以适度的负债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负债过高,就会产生反作用,很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金融危机当中。这就要求企业的资金管理者能够认清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工作中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过程,准确把握企业的行业特点和项目收益现状,处理好企业负债率与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合理化。

(二)加大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资金使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加大加大对企业内部财会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要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资金管理人员能够自觉遵守资金管理规定。除此之外,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绩效考核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人才建设

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也就需要相应的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承担。所以在资金管理人员的招募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员工自身的战略意识,同时加大对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体系

保证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体系。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能够保证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的规范性、合理性,也能保证资金管理工作按照企业的资金现状以及现有的债务风险问题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和负债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监控和跟踪,进而对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

(五)对企业资金实行集中管理

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形式比较分散,而且在企业内部存在着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在每一个部门中都有着固定的资金使用权限,这样对企业的资本管理极为不利。因此,现代企业要加大对资金的集中式管理,让企业财务部门集中所有资金的管理权限,只有通过财务部门才能实现资金的管理和分配。另外,企业还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加强财务部门的掌控力,杜绝资金浪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企业的资金管理还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企业必须首先意识到资金运行管理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它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资金运行管理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能有效的加强企业的运营效率,解决我国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袁文玲.连锁经营企业资金管理之我见[J].才智,2012,21:14

[2]高苓.试论企业资金运行管理的战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2,18:40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对策

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企业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自身的局限性,企业内部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定不足。为了企业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完善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企业依据自身发现现状,认真分析现有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的现状,按照市场的要求,创新营运资金管理的工作方法,促进企业构建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机制,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发展。

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1.营运资金管理的内涵

企业的营运资金又可以称为营运资本。在广义上来讲,营运资金包含企业所有流动的资金,不仅指的是货币资金,金融资产,还包含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其他流动性的资产等。狭义上的营运资金主要指企业的流动性资产减去企业流动性负债后的净额,即“营运资金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以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企业要想保证自己经营顺利,就必须有充足的资金。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属于动态管理的范畴,受到企业经营的外界因素影响,与企业内部的经营流动资产和负债有关联,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要重视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重视对流动资产以及负债的管理,重视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2.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意义

营运资金管理的范围比较广,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还包含企业内部的销售,管理,服务等方面。企业经营最终目标是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尽可能地缩减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收益。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企业的获利能力。

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有利于保证企业资金使用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最快实现企业存货到现金的快速转变。避免企业资金被长期的占用,解决企业资金占用的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合理的规避资金的使用风险,用最短的时间增加企业的资金,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还能够通过运营资金的管理,积极处理企业的短期债务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增加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1.企业缺乏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视

现代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更多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转向了如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上,忽视企业内部的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重视度不够,导致下面的员工在面对营运资金管理工作的时候工作积极性低,同时各部门的参与度不高,这成为现代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工作阻力大。目前为止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晚,很多企业没有真正理解营运资金管理的内涵以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或者说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企业内部的经营文化以及发展理念相悖。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力,企业现阶段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认识不足,影响制度的建设以及营运资金管理的能力,对于企业构建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来说,企业需要按照要求,提高思想认识。

2.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不完整

现阶段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体系不完整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缺乏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视,思想意识上不去,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相关体系不能指导企业的经营工作,导致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悖。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不仅要包含营运资金的统筹管理,还有营运资金的投资管理,他们都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资金的统筹管理能够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但企业如果随意的决定资金统筹管理机制,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而企业选择营运资金战略规划的时候也很随意,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楚,各部门的积极性不高。对待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也是存在经验主义,没有做谨慎的选择和处理,一旦企业缩减流动资产策略,必然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3.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低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现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中由于流动资产账目复杂,流动资产所占的比重偏小,很多流动资产中的死账坏账很多,导致了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困难,效率低的问题。企业对于流动资产的管理没有做科学的规划,在流动资产充足的时候,分配不合理,成本配置高,购置很多的闲置资产,不仅造成资产的浪费,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很多流动资金被占用,导致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调度不出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在流动资金紧张的时候,流动资产的效率发挥不出来,企业必须要采取新一轮的筹融资活动才能生存下去,增加了企业的负债,负债越高,企业的经营资金管理的风险越大,资金结构不平衡,企业的财务风险必然增加。资金管理越来越紧张,企业就失去了竞争的优势。

4.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世界强国之列,企业的经营需要转变思想意识,促进企业的发展达到增速的阶段,企业需要提升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适应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要求。我国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依然会受到“关系”的影响,企业招聘重要岗位的时候很慎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会很高,但是由于财务人员工作的压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紧缺人才。尤其是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需要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目前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比较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知识学习的少,导致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活动效益较差。同时企业内部缺少对提升财务人员素质的相关培训制度,导致员工流失率高,工作压力导致员工的工作状态不佳,缺少创新意识和思维意识,缺乏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机械的开展工作,这不利于满足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活动对专业知识的要求。

三、改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1.转变思想,重视营运资金管理

虽然我国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念起步晚,但为了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需要重视营运资金管理工作,尤其是企业管理者要带头重视营运资金管理,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到营运资金管理的工作中来,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把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融合到企业经营理念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增强大家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企业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制定相对合理的考核机制,鼓励大家积极的进行工作改革,角色转换,多岗位轮换等,认识到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发展以及个人利益之间是有关联的,才能为营运资金管理工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完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企业为了满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需要有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完善的制度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依据,也有利于企业保证资金的使用安全,同时企业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好工作职责。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重点分析企业营运资金的统筹管理和资金策略,选择恰当的营运资金管理战略。做选择的时候要谨慎,它属于杠杆的作用,偏向任何一方都会使企业的经营陷入到危机和风险中。同时企业可以吸纳其他企业已经成功的案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规划分析,增加企业制定完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的成功率。资金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做动态的管理,跟随企业的经营状况随时做调整,才能真正发挥营运资金管理体系的作用。

3.优化资金分配结构,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应该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才能帮助企业合理的节省资金。对于流动资产的管理要严谨,做好流动资产的规划,增强企业资产的保值力度。流动资产过多的时候要避免分配不合理以及浪费现象,确保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能够及时调动出来。流动资金紧张的时候要做合理的分析规划之后再进行投融资,防止企业因为负债过高问题,拖垮企业的经营。企业要加强营运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正确处理流动资产和负债的关系,合理处理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问题。企业应重视对资产的管理,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优化资源以及资金的配置,确保资源得到合理使用,缩减企业的成本,早呢更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提高人员素质,挖掘人才能力

新形势下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员工的发展要重视基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挖掘员工的工作能力,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采取措施鼓励员工在岗位上贡献力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打破“人情”束缚,选拔有能力的人员上岗。对待已经在岗位上的财务人员,要制定学习和培训计划,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素质培训和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观察员工其他工作能力,尤其是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企业储备人才。企业要重视法律知识学习,资金管理工作必须保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企业制定激励措施,破格选拔优秀的人才晋升,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采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员工的能力选拔,以便企业能够真正挖掘有价值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四、结束语

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需要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是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满足企业经营的战略发展目标。新时代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结合自己的经营实际,做好问题的分析,采取措施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质量,以灵活的工作方法处理当前企业内部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提高人员的素质,培养专业的人才,利用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优化企业的结构,最终发挥营运资金管理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增收。

参考文献

[1]徐华亚.营运资金管理相关问题 [J].纳税,2019,(03).

[2]刘超.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综述 [J].财税研究,2015,(17):250-251.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资产结构 现金存量 现金流量 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引言

现金作为影响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资产,对企业至关重要。在企业所有资产中,现金具有最强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现金持有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企业处于不同行业,其资产结构不同,企业的现金存量、流量会因资产结构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很少有学者从资产结构的角度对企业现金存量、流量进行分析,对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是否具有相关性,呈现怎样的相关性并没有十分精准和全面的研究。因此,笔者对资产结构与企业现金存量、流量的相关性进行理论探讨,希望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来调整资产结构,使企业的现金存量和流量都以最佳的方式存在,最终达成建立适于自身最佳现金持有模式的目的。

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相关性分析

(一)现金存量、流量对企业的影响

现金对于企业至关重要。购买货物、支付工资、偿还债务、缴纳税金、开展对外投资、向投资者支付股利等都需要支付现金。同时,企业出售产品或服务会获得现金、借贷、投资收回等行为也会使现金流入企业。企业通过不断的现金流入、流出,才能进行正常的运转,现金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血液。对于何为现金,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定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现金购买商品和服务、支付各种消费支出。这里的现金是指人们手中持有的,可立即用于支付的货币,这是关于现金最常用最浅显的解释。在会计学中,现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是企业为支付日常零星开支而保管的库存现钞,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广义的现金是指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一种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财务学中的现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为了准确描述现金对于企业的财务意义,分别从时点的角度和时间段的角度将现金细分为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这里的现金存量和流量主要是指基于投资回收的现金存量和流量,从投资以及投资回收角度研究现金是财务学研究现金的主要意义之一。现金存量表现为某一特定时点上流入减去流出后的结果,是一个时点指标,反映现金的存在状态。现金流量则表现为某一特定时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和内部运动,是一个时期指标,反映现金存在的过程。将现金细分为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从时点和时期的角度全面分析现金,以期从中找出企业最佳的现金存量和流量,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企业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在分析现金存量和流量对企业的影响之前,首先要明确现金存在于企业的最重要意义,即功能是什么。只有如此,才能更准确的分析现金对于企业的影响。现金的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两个方面,并最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经营成果角度考虑,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来获取利润,无论是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商品,还是进行投资与筹资都需要现金来支持。现金通过购买和支付来具体开展经营活动,通过现金供应量的扩充和收缩来具体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支持与制约。因此,现金用于满足支付,作为企业的支付手段是极其明显的。支付作为现金的重要功能,是经营活动的基础,并最终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财务状况角度考虑,现金资产本身的高度变现性,提高了资本的流动性,并最终提高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条件下,现金是资本运转的起点和终点,一切非现金形态资产,都必然转变为现金形态。同时,现金资产的高度变现性使得其可以在任一阶段转变为其他非现金资产,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现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因此,现金具有高度变现性和流动性,可很好的用于满足偿债的需要,并最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角度分析发现,现金存在于企业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满足支付和偿债的需要,这是进行其他分析的主要前提。

在满足支付和偿债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分析现金存量和流量对企业的财务意义。现金存量作为一个时点指标,表现为某一特定时点上的现金持有量。现金存量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在某一特定时点,若现金存量越接近企业的债务偿还量,则越能够满足企业的偿债需求。同时,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离不开买和卖,将整体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不同时点的买和卖,就体现了现金存量存在的意义。同满足偿债需求一样,在特定的时点,若现金存量越接近于企业的经营支付量,则越能够满足企业的支付需求,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于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资本运动,始终存在着现金的流动,现金的这种流动状态即体现为现金流量的循环。现金流量具体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每一次的经营业务循环,总是伴随着现金流量循环。由现金转变为非现金资产,再转变为现金,形成一条完整的现金流动链条。若现金流量的循环周期与企业的支付周期越接近,则越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现金流量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的变现性反映现金流量的循环速度,变现性越强,现金流量的循环速度越强,资本的流动性越强。现金流量的变现周期与企业的偿债周期越接近,越有利于企业的资本运动,即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在时点和时间段上的共同配合,使得企业的支付和偿债需求得以充分的满足,最终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此种情况下的现金存量和流量即是企业的最优现金存量和流量。

现金存量和流量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通过时点和时间段的共同配合形成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现金流时空配合模式。现金流的时空配合模式包括时间和空间两重含义。时间上是要求变现周期的变现时点尽可能地接近企业支付时点或偿债时点;其空间含义是变现量应尽可能等于支付量或偿债量。在时间和空间上越接近的现金流,即是企业的最佳现金流。

(二)资产结构对企业的财务意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对资产的不同分类,会对资产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按照特定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再将各类资产进行组合对比,形成各种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资产结构。资产结构一般是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固定资产与总资产等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不同标准划分资产,必然会形成具有不同意义的资产结构。典型的资产分类,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总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此外,还可根据资产的功能为标准,将资产划分为以固定资产为典型内容的功能性资产和以流动资产为主要内容的对象性资产。无论是何种分类方式,都会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资产结构。资产及其功能效用对企业的意义主要通过特定的资产结构对企业现金存量、流量所产生的影响来体现。

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资源分配的侧重点不同,则资产结构不同。制造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最具代表性,制造型企业中固定资产占据主要位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越高,越能体现该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越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在制造型企业中,固定资产作为生产工具,决定着生产的内容和结果;同时也决定着生产的速度和采购周期。制造型企业一般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获取利润,降低产品成本的最有效方法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途径是扩大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数量。因此,固定资产在企业所有资产中具有核心支配地位,体现着资本的增值功能。流通型企业中流动资产占据主要位置,这是由流通型企业的经营特性所决定的。流通型企业通过商品的进销差价来获取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充足的流动资产,以满足企业对资产变现性的要求。由此可见,所属行业不同,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同。

资产结构的真正意义在于,同一资产整体中存在不同资产,不同资产的运动性、变现性不同,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不同、投资回收时间与风险则就不同。

(三)资产结构对企业现金存量和流量的影响

在分别讨论了企业现金存量、流量和资产结构对企业的意义后,可以对资产结构和企业现金存量、流量的关系进行相应的研究。通过分析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的相关性,找出适合于不同资产结构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会形成不同的资产结构,不同的资产结构则会使企业现金存量、流量呈现不同的状态。与流通型企业相比,制造型企业固定资产比重大于流动资产比重,若长期资产(在此不考虑无形资产的影响),尤其是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越大,则企业的产出能力越强,从而获得的利润越多。若企业不存在大量的应收项目,则利润大多直接以现金类资产的形式表现,这就间接表明资产结构对企业的现金存量、流量具有影响。除对利润产生影响外,资产结构对基于投资收回的现金也会产生影响。企业初始投资的资产主要包括以固定资产为主要内容的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两大类。这两类资产的回收方式和回收时间是不一致的,对固定资产的垫支回收主要是通过固定资产的折旧在企业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期间逐期分次收回;对流动资产的回收则是在整个寿命周期的最后一期全额一次性收回。因此,固定资产比重大的企业,其投资回收会先于固定资产比重小的企业。依据时间价值理论,逐期回收的现值之和必然大于末期一次回收的现值。对于企业现金存量、流量来说,固定资产比重大的企业,由于其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且基于投资的垫支资本能优先收回,使得现金存量在某一特定时点是充足的,能够在量上满足特定时点的支付和偿债需求。同时,也加快了现金循环周转的速度,使得在特定时期,现金的经营周转周期和变现周期能更加接近企业的支付周期和偿债周期。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的这种相关性,可以使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依据自己的资产分布规律,找到适合自身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结论

综上所述,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在理论上是具有相关性的,资产结构会因企业所处行业,对现金存量、流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可以以此为依据,结合资产结构,调整特定时点的现金持有量和特定时期的现金周转量,使得企业的现金存量能够接近于企业的支付和偿债量,现金周转期能接近于支付和偿债周期。在量上和周期上越接近的持有和使用方式,即是企业最佳的现金持有模式。本文仅从理论上探讨了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的相关性,现实企业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依据企业真实的财务数据,从实证的角度来验证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是否具有相关性,呈现怎样的相关性是笔者接下来研究的重点。笔者期望运用统计学和财务分析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在现实企业中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于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凯恩斯,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

3.陈万江,肖霞.现金功能略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4.肖霞,陈万江.资产结构的财务意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5.Baumol W J.The Transactions Demand for Cash:An Inventory Theoretic Approac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2,66(4):545-556.

作者简介: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管理层逐渐加强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来看,企业资金在企业的整个运作工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并贯穿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阶段、准备阶段、生产阶段以及销售阶段。然而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会相应的造成资金的价值形态发生变化,较为明显的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增值和减值现象。另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周期在本质上来说是企业资金的循环运用周期,主要是依靠资金对劳动耗费的内在价值进行补偿,从而间接性的创造社会劳动价值。因此,资金运营和管理始终贯穿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效应。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已经成为了各企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其次,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受到了较多的物价上涨、资金不到位、国家政策性紧缩银根以及中标企业的垫资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从而对企业的业务承揽、设备维修、物资储存以等生产经营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加剧的企业资金矛盾。在该种资金矛盾的影响下,如果想要保持企业利润的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就不得不改变传统思想中的注重产值、轻视资金效益的固化观念,从而逐步加强资金管理效益和投资性收益意识,并通过企业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以及流动性和盈利性,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可能产生的资金不足或者是资金过剩的不良现象。

二、当前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促使了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严重不足,从而逐渐意识到了增强资金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尝试和探索新型的资金管理模式,以此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多数企业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资金使用和管理问题,造成的了企业投资效益低下、闲置资金浪费严重等情况的出现,以上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严重不足。

(一)对企业资金管理的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者对自己管理认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其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了业务经营及企业日常管理方面,从而造成了对资金管理的随意性。较为突出的表现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年终总结时,看重的往往是企业资产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大部分忽视了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关注。另一方面,虽然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对应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而正是由于以上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资金管理的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资金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实际的资金管理运行状况差强人意。

(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企业集团化规模不断壮大以及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升级和调整的过程中,企业中较多的存在着多级法人资金散乱和占用想象,该种矛盾突出表现在集团企业子公司在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以及各子公司多头开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资金的失控。以上种种问问的出现一方面使得上级公司无法对企业账面资金变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错失合理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资金过于分散从而造成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其次,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库存占用高、大量账款未能及时收回以及各种压货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资金流转困难甚至是资金链的断裂,从给企业生产周期造成一定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给企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损失。除此之外,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应是建立在对投资活动的具体成本和预期收益的了解基础上的,而在当前的企业中存在着部分利益群体出于自身考虑进行会计信息的篡改和变造,从而导致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投资风险甚至企业资金的毁灭性灾难,以上各种问题都加剧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降低。

(三)资金管理方式落后

当前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方式主要有集约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两种,而统收统支的方式虽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收支的平衡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资金的流转效率,但是对各层开源节流的积极性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灵活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不利于成员企业和分公司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分散式的资金管理模式虽然能够有效的调动分公司的积极性,但是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以及资金使用成本的上升。以上两种资金管理模式都存在着不同的优势和缺陷,当前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金管理方式,总而使得资金管理水平低下。

三、企业资金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及途径

(一)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

1、加强内部控制

消耗大、收益少是当前国内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而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无疑能对该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内部控制的加强首先应从强化企业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入手,并通过企业账务处理程序以及稽核制度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使用。另一方面,还对资金使用的流程作出规范性处理,建立起与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匹配的奖惩制度,从而在根本上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及不良支出情况,达到提升资金管理水平的目的。

2、强化各项资金决策管理

各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除了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还会进行相应的投资活动,并且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运用资金进行投资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占到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该种投资活动也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所以企业应制定相对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通过投资决策责任的确定,从而逐渐增强投资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通过定量化的指标对投资收益进行全面考核,最终使企业资金管理上树立起定量化管理的意识。

3、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银行账户是企业资金管理的源头,对当前的国内大型企业来说其具有的银行账户数量众多,该种情况的出现首先造成了企业资金的分散,另一方面并不能有效发挥出企业资金的合力作用,还可能会造成个别利益群体的腐败问题的滋生。除此之外,对于部分中小型企业来说,其银行账户管理的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账户的创建和撤销较为随意,从而很容易产生各种资金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各企业在资金管理制度中应相对明确企业资金账户审批权限,同时应通过资金预算管理的强制实行,进一步拓宽资金预算的覆盖广度及深度,最终达到强化资金管控的目的。

(二)主要途径分析

1、基于企业内部视角

企业资金管理水平提升的内部途径主要有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及探索适合企业本身的资金管理模式两种。对于资金管理意识的加强来说,企业主要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首先在以企业资金管理为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树立起财务管理理念,并牢牢抓住资金管理的主线,确保企业资金的保有量。随后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筹集的同时严格加强对不合理资金支出的管理,从而实现对经营管理活动的资金掌控,最终抓住企业发展的命脉。其次,还应进一步深入了解现金的理念,自上08年遍布全球的经融危机后,使得了“现金为王”各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了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生存之本。而另一方面,银行信用在当前的企业经济活动中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大,较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采用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主要的结算方式,各个企业在日后的资金管理活动中也应将汇票管理工作最为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的资金管理模式,并通过各项资金管理制度的确定和完善,更好的保障资金管理模式的贯彻和落实,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当前各个企业的当务之急应是建立起企业资金管理为主要核心内容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进行资金预算的制定以及执行,其能够通过对当前存在的各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从而更为直观的展现出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状况,并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业务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其次进行对企业资金的统一管理,当前国内的众多中小型企业在业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往往会在全国各地范围内设立相应的分公司或者是子公司,该种企业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资金的分散性,很难通过协调处理发挥出资金的深度效应。因此,当前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从企业全局角度出发的基础上,通过资金的统一管理,从而对资金结构进行优化,最终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在进行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后,还应通过相应的与资金管理模式向协调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实施创造制度保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通过对当前各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计算机管理系统细化的应用与资金管理的各个流程中,从而使得企业资金管理更具严谨性。

2、基于企业外部视角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摘要:近年来,现代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因此,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研究,成为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主要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要点做了阐述,并提出有效的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要点

货币资金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流动性较大的一项重要资产,其在企业所有资产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企业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的重要资源。作为企业生产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和控制风险。因此,如何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加快其周转速度,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最终提升其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就成为了企业领导和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实现企业现金收支与其记账的岗位分离制;(2)确保企业的现金收入和支出等具有合理、合法的凭据;(3)企业所有的收入、支出等必须要及时准确入账,并且所有的经费和货币资金支出项目都要有相关的核准手续;(4)严格控制企业现金的坐支,当日收入现金最好能尽快送存银行;(5)保证每月完成现金盘点工作,并且科学编制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确保账目与实际收支相符。这一过程中,实施企业现金收支及其记账岗位分离制,是企业实现对其货币资金内部管控的最基本的一个要求。

在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实际过程中,有几点具体要求:首先,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但凡涉及到其资金的使用,都必须要得到相关部门专门的授权之后,才可继续进行货币资金的流通。其次,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来说,应该落实企业会计出纳员的岗位责任制,并安排专门的人员按时将其收支的现金数额等登记在案。同时应要求专门负责调整银行存款账的管理职员也和负责银行的存款账、现金支出账以及应收、应付账款的职员相分离,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另外,企业还要将现金出纳人员与支出的审批人员和支票保管人员相分离。最后,企业还应加强对其部分零用现金的控制及管理,不可忽略小数目的资金账款而放置不管。最好是建立现金定额备用金制度,实现对货币资金的全权控制。

二、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大环境

企业不断完善其内部控制的整体大环境,对于加强其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大环境的好坏,对其进行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企业只有确保其内部控制的整体环境是好的,才能有效实现对其货币资金的内部管控。

通常企业完善其内部控制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企业领导者及其决策人是其发展的掌舵者,在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手段以及个人修养等都将对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的执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领导者和管理决策人应不断加强自身个人修养,提高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第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会计监督。企业应加强对其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机构等的监督控制,确保其工作程序的合理性。第三,企业进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员工个人的能力和文化素养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以及个人文化素养等的培训,提高其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2.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岗位分离制度的建立和应用,对于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货币资金内部管控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制度,并将其严格执行到底。具体包括:(1)实现企业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授权、审批以及经办等岗位的职责分离;(2)实现企业货币资金收支记账、审核及保管岗位的职责相分离;(3)实现企业货币资金收支等的票据保管和银行预留印鉴保管的职责相分离;(4)实现企业货币资金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及取回对账单等的编制和复核的岗位分离。

3.执行企业货币资金预算控制制度

完美的企业货币资金预算对于其实现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作用。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货币资金的预算编制将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直接的影响,它也会对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率以及利用率等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一定要在其实际财务管理中,当定期编制科学的资金预算,并将其不断和实际资金的流量进行反复对照,积极分析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便于企业能够更有力地实现对其货币资金业务的控制,从而进一步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稳定发展。

4.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稽核制度

企业要加强对其货币资金的管控工作,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内部稽核制度。即在日常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稽核企业货币资金的收支以及业务流程等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企业内部一些不相容职务的混岗现象,以及是业务办理手续是否完备,资金数额是否正确等,以此来确保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及完整性。与此同时,企业通过严格执行稽核制度,应定期对其货币资金进行实物盘点和清查,尽量确保账实相符。

5.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企业在实际发展中,一定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从事办理企业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同时还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对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客观记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3.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安全性及完整性的控制

企业加强对其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及完整性控制,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业务量的控制。(2)加强对往来账项的核对控制。(3)企业应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控制。

三、结束语

货币资金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流动性较大的一项重要资产,也是整个企业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的重要资源。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做好其内部财务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建立并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其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监督管理,增强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和透明性,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其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丁法度.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要点探究[J].商业会计,2012,15(6):39-40.

[2]李强.浅谈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24(5):34-35.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时期;资金管理;途径及方法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企业的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有些企业没有认识到资金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忽略了新时期背景下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资金管理,没有认真的完善对于资金的运行系统,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不顺或出现危机。所以,如何有效的管理好资金,并将资金的管理更好的贯穿于企业管理,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就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且提出了在新时期的前提下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科学有效的管理资金,提高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实力和发展前景。

一、新时期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企业的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就如氧气之于人类一样重要,企业资金给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但是在新时期的企业中,许多企业的资金的管理方法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固于老旧的资金管理模式,并没有认识到新时期有效的管理资金的重要性,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当前大多数企业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仍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管理模式中,与现有的资本市场和网络全覆盖下足不出户的资金管理方式相脱离或存在着制度方面的缺失,导致许多企业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时存在安全隐患、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比如企业的闲置资金的管理是紧跟金融市场变化方面,在银行、证券、基金等行业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财产品,企业是否与时俱进也建立了相应的投资和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决策审批流程、是否按照不相容岗位执行、是否设有资金平衡的预警方案、是否建立监督体系等制度,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收益。还有,企业的最低持有资金量的确定、重大事项的资金储备金额和资金结余的管理,大多数企业在这些事情上往往都是靠一个部门或个别人来管理,也是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直接体现。往往都是应该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直接导致资金的运行情况崩盘,从而导致企业受损。

(二)资金的使用率不高

对于企业来说,资金的使用率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当前的企业中,许多企业都存在着资金使用率不够高的问题。虽然许多的企业在使用资金之前都会选择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的本意是合理的使用资金,但是往往会出现计划制定的完美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计划的制定的完美,对于计划的执行,并没有认真的按照资金使用计划执行,这样就会导致资金的使用率不够高,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比如每个企业都会有的财务部,财务部往往会有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计划,但是对于资金是如何使用的,资金的流向如何,财务部往往只是停留在账目的基础上,并没有认真的了解资金安排是否合理、资金流向是否合理,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率,导致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对于新的企业来说,投资往往没有目的性,只是盲目的在投资,就会导致企业资金的分散,这样没有使用效率的资金使用方式,也是许多企业无法在残酷的新时期企业经济中生存下去的原因。

(三)资金的管理方法不科学

资金的管理方法不科学也是导致企业资金流通阻塞的原因之一。对于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如果用了不科学的方法管理资金,会导致一些对企业来说不必要的花费,而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不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会导致企业资金使用的滞后性,也就是资金太过分散的问题,当企业资金出现滞后性,企业就可能会面临资金无法快速被用在重要处而出现损失。比如许多的大企业都会设立子、分公司,如果子、分公司对于资金的管理方法不科学,可能会导致整个企业的资金出现闲置在某一个子公司或者是在某一个分公司出现极大的浪费的情况,那么当其余的子、分公司出现资金危险时,由于资金管理不科学导致无法及时对子公司施以资金上的援助,可能会导致子公司和整个企业同时损失惨重。

(四)资金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虽然有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了资金管理在新时期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有意识的输送一批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去进行对于资金管理方面的培训。但是由于这样填鸭式教学的培训时间很短而且培训的内容也大多老旧,对于管理层的工作人员来说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导致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的重要性还是无法认识到。比如有的企业对于资金管理的方式还停留在表面,有的企业认识到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不设定专业的财务人员帮助管理资金,有的企业对于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听取,导致资金被用在错误的地方,有的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没有详细的计划等情况。这些都是资金管理意识不够高的体现。

二、新时期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具体方法

从上文提出的问题来看,新时期背景下的企业资金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不利于企业资金的管理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企业就需要拟订具体的解决方法来避免资金的管理不善,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一)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先从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入手。对于企业的资金管理,企业应该业务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与时俱进不定期修订和完善制度,比如对于闲置资金的使用情况,首先应该资金管理部门应该很了解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其次很清楚公司的资金需求周期,最后通过编制准确性的和可执行性的资金计划告知公司内部决策者,实现提高闲置资金的管理。企业还应该通过提高对资金的监控水平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比如对于对物资的采购,企业应该明确的知道物资的价格波动,通过供求关系合理安排和计划资金的存量。对于资金管理制度中出现的漏洞,企业也应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并且应该认真听取资金管理者的意见,努力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还可以通过给予资金管理人员相应的奖励,让他们能更加积极的工作,更加认真的帮助企业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应该由企业与员工共同努力,一起完善。

(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也是有效的管理资金的一种方法。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可以尝试根据市场的经济情况对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进行适当的修改,以求已经能最大限度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于资金的使用企业也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认真执行计划,保证资金不会出现囤积等情况,让资金能最大限度的被使用,帮助企业的发展。在新时期的发展下,企业要不断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让资金能有最好的使用率和流通情况,才能帮助企业在新时期发展壮大。

(三)采用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

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法也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管理资金,比如对于拥有子、分公司的企业来说,可以建立集团资金管理中心,但需充分了解子公司资金的取向,从而达到集团资金有效科学的全面管理,让子、分公司能和企业一起共同发展,促使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资金,让资金能充分的被使用,利用好各种资金的价值,帮助企业减少企业的成分,获得最好的利润。

(四)提高对资金的管理意识

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对资金的管理意识也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对于企业来说,招收优秀的资金管理人员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招收资金管理人员应该优先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于已经在职的资金管理人员,可以选择定期对他们进行资金管理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对于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管理资金。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形势;制造企业;资金内控;优化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各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资金货币交流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然而很多企业认识不到企业内部的资金管控的重要性。作为重要企业之一的制造企业在资金内控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资金内控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资金供求的动态平衡,促进资金的合理循环周转而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的规划、调整、管理和调控的一系列活动。资金内控对于充分发挥制造企业的Y金使用效率,提高制造企业的经济收益,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防止资金链的断裂,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合法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企业的经营流程就是购买原料进行加工,然后再将产品销售获得利益。由于制造企业需要进行生产制造,因此资金流动量较大,资金的业务范围较大也较为频繁,因此对于资金内控出现的问题较多。下面对制造企业的的资金内控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一、制造企业资金内控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对资金内控认识不到位,资金管理模式老旧

很多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对资金内控认识不到位,意识不到资金内控对企业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资金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制造企业认识不到这一点,不能与时俱进,故步自封,对于资金的管理还是沿用原来的模式,然而老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首先,企业管理层对资金管控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没有合理的资金治理结构,很多制造企业至今没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这就会造成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失去平衡;其次,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模式老旧,不能运用现代信息化的资金管理方法,使得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二)资金内控制度不完善

由于很多制造企业没有意识到审计和监督对于资金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企业没有完善的资金内控制度,这就会造成资金内控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资金财务审核不严谨。很多制造企业的资金支出审核制度不严谨,财务资金审批制度不清晰。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审核部门人员不专业,专业知识和素质不达标,另外很多企业没有完整的资金审批制度,对资金审批的历程不规范,这就造成了企业资金运用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资金的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

2.资金内控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很多制造企业的资金内控并没有严格的监督制度,审计部门缺乏对领导管理层的监督,只注重对错误的查处,不能从根本上监督防止资金管控过程中错误现象的发生,使得财务资金监督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资金内控管理中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也给一些不法之人有机可乘,出现贪污舞弊现象。造成制造企业的资金损失。

3.员工考核制度不灵活。很多制造企业的员工考核制度过于僵硬,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变通,太过依赖制度。另外,很多制造企业的员工考核制度不合理,大多数是根据职位的高低来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只看重数据,不注重员工的发展可能性。考核制度的不合理大大挫败了员工的积极性,大大阻碍了资金内控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不完整

很多制造企业没有完整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认识不到资金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企业预算管理的不科学不合理。首先是很多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都认为预算管理知识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认识到资金预算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其次,很多制造企业的资金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只是一味地按照成功的企业来进行资金预算编制,并没有根据时代的要求和自身企业的优势合理地进行资金预算编制,这就造成预算编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最后是对于资金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很多制造企业虽然有预算编制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按照资金预算来进行,很多部门和员工认为既然已经有了预算,很多资金的使用和支出不需要再进行申请,造成企业的资金超支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对于资金预算的监督不够,不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造成资金预算地滞后性。

二、制造企业资金内控优化建议

(一)重视资金内控,优化资金内控管理模式

制造企业要更新资金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提高资金内控管理意识,要加强企业管理层对资金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

1.重视资金内控管理,管理层树立具有时代性的资金内控管理理念,优化资金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促进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优化;重视对员工的资金内控管理意识的培养,带动全员参与资金内控管理。

2.重视资金风险管理。要增强企业资金的风险因素的管控和风险信息的收集,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增强对资金风险的应对能力。

3.完善资金内控管理制度,增强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控,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成效。

(二)建立完善的资金内控制度

优秀的管理依赖完善的制度,要优化制造企业的资金内控管理,就要建立完善的资金内控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资金支出审核制度。对于企业各部门的费用支出审批要层层上报、签字、分析、决策,保证资金使用和支出的合理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审核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范审核流程,保证制造企业资金的安全性。

2.加强资金内控管理的监督力度。制造企业可以建立财务管理监督小组,实时监控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上报并纠正,监督各部门人员的资金管理行为,这样各部门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可以大大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杜绝贪污现象的发生。

3.建立完善的员工考核制度。根据资金内控管理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各部门整体考核,还要对各部门内部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主观考核和客观考核,不仅仅依靠数据,保证了校核结果的公平性。考核^程要全程透明,考核结果及时公布并给出意见时间。保证员工考核的公正公平公开,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对制造企业的资金内控管理有很大帮助。

(三)建立健全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1.加强财务预算意识。制造企业要认识到资金预算规划对资金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资金财务预算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提高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还要认识到预算管理是全员参与的活动,全面推进制造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

2.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编制体系。制造企业要根据成功企业的预算制度案例,汲取精髓,对自身企业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市场经济形势,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完善预算管理。

3.加强资金预算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制造企业要建立预算监督制度,必要时要建立预算执行监督小组。实时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计划的差异,分析原因并作出及时调整。

三、结束语

资金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关乎着企业的存亡,对企业的稳定持久发展有关键意义。制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制造企业的资金内控优化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制造企业要与时俱进,更新资金管理理念,完善资金内控管理制度,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制造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推动制造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菲.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资金内控优化策略分析[J].港澳经济,2015(14):118-118.

[2]金婉姝,陈晓芳.制造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14(21):98-100.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一)投资理财意识缺乏,大量资金处置不当

当企业运营情况良好时,某些煤炭企业往往会缺乏全面的资金预算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未对资金的需求量和使用量进行科学预测,理财意识缺失造成大量资金闲置或处置不当。例如,一些煤炭企业往往满足于现有业绩,对于产品质量和相关附加值的提高上缺乏再投资意识,致使大量富余资金沉淀银行,或是仅考虑投资收益而忽视投资风险,未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组合研究,盲目跟风投资,而煤炭企业投资项目往往比较大,容易造成资金短缺,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机会成本和风险,导致一些投资不仅不能获取收益,甚者血本无归,资金运营效率每况愈下,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二)管理粗放,财务风险突出

煤炭企业粗放型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煤炭产业自身特点所决定,大多煤炭企业往往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扶持,目光局限于短期利益,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过度重视账面利润而忽视对现金流量质量的关注,长此以往将导致企业资金链漏洞百出,财务风险日益增大,企业资金分配混乱,致使很多企业走向经营困境。二是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力度不够,应收账款总量居高不下,企业资金回笼困难,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其中主要原因是煤炭企业在经济状况良好时,企业领导往往不够重视应收账款,对账龄的分析和管理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或是由于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导致应收账款结算、清算的困难。例如某家企业既是煤炭企业下属A单位的供应商,又是其B单位的客户,由于信息的充分性和时滞性问题可能导致某企业可以从A拿走货款,但却不清偿B的账款,这都可能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问题,无形中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三)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占用多,使用效率低

近年来,虽然我国煤炭企业资金利用状况有所好转,但相对于国外先进煤炭企业资金管理水平,我国煤炭企业资金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非生产性资产与生产性资产比例不均衡影响了资产运营效率。例如,某些煤炭企业如果只从生产性资产上进行分析,其运营效率相对较高,但只要将非生产性资产考虑进去便会大大降低其总体效益。二是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低,投资者缺乏合理性的进行滥投资、盲目投资,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发展规划。例如,一些煤炭企业往往存在多户头现象,使得企业资金过于分散,不利于资金管理和控制,同时由于煤炭企业的盲目投资使资金供应链紧张、周转缓慢等,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资金占用问题多,由于煤炭企业组织机构庞大,存在层级模糊、职能重叠、权责交叉等问题,导致了企业经营决策、资金管理责任不清,监管流于形式,形成资金信息断层。

(四)资金监控不力,事后控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资金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往往强调事后监督,事前和事中监督十分薄弱,无法监督到位,致使擅自挪用、转移资金甚至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频频出现。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虽然也制定了完整的监督制度,但其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真正效用,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督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煤炭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资金的利用率,甚者可能威胁到企业资金的安全性。此外,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进行安全建设,而某些煤炭企业常常为短期利益偷工减料或监控不力,对安全风险投资监督流于形式,其他投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或是早早进行安全建设,工人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煤炭企业资金管理改进对策

(一)树立科学理财观,降低资金管理风险

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利用科学理财理念加强对资金投资的判断,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不断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一是在依靠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市场机会,使资金的投向与国家政策和市场商机一致,争取得到政策的优惠并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同时科学考虑长期和短期利益,既要实现短期利润更要引进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煤炭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二是综合分析,降低资金管理风险。首先,由于煤炭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可以采用相关技术分析和核算方法理顺资金与现金的管理关系,利用成本分析模型确定企业生产运营过程所需现金最佳持有量,保证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利用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协调分配,解决资金供需矛盾问题;再次,根据煤炭企业资金结构优化及发展需求,做到统一筹资、信贷等,防范企业资金管理风险。三是借鉴国外先进煤炭企业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国内煤炭企业资金控制以更大的释放资金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资金投资回报率。

(二)优化理财投向,完善账款清欠平台

煤炭企业应大力推进投资收益目标化,充分估计投资理财风险,集中分析目标项目单位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对投资回报率和回收期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投资具有新亮点、处于成长发展中的新型项目,以项目引资金,以存量带增量,分析比较优势,赢取投资收益,避免盲目投资。另一方面,面对巨额的应收账款,煤炭企业应完善销售制约机制,建立供销管一体化管理体系,帮助实现旧账清欠,同时对当期货款的回收应采取以现汇为主、承兑为辅,避免新帐的再次大量堆积。例如,对赊欠客户停止发货,对原欠款单位进行分类排查,通过协商或采用法律手段清欠。再者,建立、完善资金控制信息系统,建立相关数据库,使煤炭企业共建资金制度,共享资金信息,保证资金按计划周转,发挥资金应有作用。

(三)集中资金,提高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或多或少存在资金短缺现象,因而煤炭企业唯有将闲置和分散的资金集中和充分的利用到最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经营活动中,才能确实保证煤炭企业集团化战略目标的实现。煤炭企业并不能平均的使用现有资金,必须把资金合理、重点投放到有战略价值的项目中,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才能形成比竞争对手更有利的优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往往重生产轻效益,对企业资金管理意识薄弱,因此煤炭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相关计划时应强化全员的“投入产出”理念,从采购到销售合理和科学的利用每一分资金,为资金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实现企业资金全面、高度、集中的管理,以最低成本创造出最大利润。

(四)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督力度

一方面,煤炭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设置相关资金管理岗位,并建立岗位间相互制约机制,保证会计、出纳、资金核算及稽查等各职务的相互监督,降低舞弊现象。另一方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流量和流向,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建立预算编制、审批和监督并行的全面预算控制系统,优化并监督资金的使用程序。

参考文献: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意义问题措施

1加强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为集团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集团企业通过资金管理,能够间接反映出企业各个环节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进一步降低集团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全面提升集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集团企业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工作,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效益管理目标的落实,进一步制约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更好地突出资金管理制度的实际效用,实现对风险隐患的有效防控,为集团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1.2降低集团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集团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保证集团企业内部经营和资金支付,需要加强对集团企业资金的管理,针对集团企业整个资金流向状况进行综合控制,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实现对企业经营风险隐患的有效控制,为集团企业健康、稳定的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提高集团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集团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增加了集团企业市场运营风险。在当前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资金管理的可控性,尽可能地减少集团企业资金存量,实现财务成本的节约,通过对集团企业资资金的科学调度和合理使用,进一步提高集团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集团企业偿倒债能力,从而促进集团企业的良性发展。

1.4缩短集团企业资金周转时间,合理分配集团企业资源

集团企业通过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在保证资金存量和现金流合理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而且通过做好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还能够实现集团企业周转资金的合理调度,保证资金流动的均衡性。通过对资金的优化分配,稳步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确保集团企业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2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集团企业资金预算缺乏实用性

通过运用合理的手段来对集团企业未来的资金收支状况进行预测,以资金预算为基础来实现对集团企业资金的有效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但在当前大部分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在资金预算编制后,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这就对资金预算制度作用的发挥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不利于企业预算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导致集团企业资金预算实用性欠缺。

2.2集团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偏低

对于集团企业而言,采取财务集中管理时,存在集团资金过于集中问题或是集团多级法人。成员企业各自为政,资金过于分散,这对于资金的合理利用带来了影响,无法有效地发挥出资金的经济效益。资金过于集中情况下会导致成员企业资金紧缺问题、过于分散情况下成员企业投资决策会存在较强的随意性,盲目投资必然会对集团的整体利益带来较大的损害,影响资金的利用率。另外,部分集团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对于资金使用规划缺乏重视,这就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浪费问题。还在部分集团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监督不到位,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2.3资金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集团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通常都会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为集团企业资金的稳定和安全运营提供制度保障。但由于集团企业存在较多的下属子公司,这也增强了资金管理制度落实的难度。特别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子公司之间存在资金相互拆借问题,由此而产生税务成本问题,这对于集团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资金协调时间节点的把握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另外,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当其选择对外直接融资时,还会导致集团企业整体财务费用增加。

2.4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当前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针对于集团下属成品企业的资金监管不到位,由于没有完善的审批流程,成员企业在资金使用上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同时成员企业对于集团企业制定的监管机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监管形同虚设,缺乏执行力。而且集团企业规模较大,成员企业数量较多,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导致集团企业无法准确的把控各成员的财务信息和资金状况。另外,集团企业各成员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安全意识缺乏,经营者及财务人员对资金使用存在较强的随意性,投资过于盲目,这就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极易给集团企业带来造成严重的损失。

3加强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策略

3.1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首先,加强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建设。集团企业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可以有效地规范成员企业的经济行为,提高集团企业资金综合管理能力,实现对资金的统筹管理。而且通过完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还可以在各项经济活动开展时做到事前防范,保证资金的合理和安全使用。其次,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资金管理模式。在当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新形势下,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基于各成员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业务类型和资金管理模式,而且要根据各成员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来及时调整资金管理模式,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全面提高成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同时集团企业融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有利于实现融资成本的降低。另外,集团企业通过实施财务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增强集团企业财务功能,同时成员企业也不会出现相互拆借资金和向金融机构贷款产生无序担保等问题,有利于集团企业整体信用度的增强。目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主要以统收统支、资金划拨、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五种模式为主,每一种管理模式都具有其特点,因此集团企业需要基于自身的发展规模及不同发展阶段来选择适宜的资金管理模式,以此来促进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为集团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资金的高效运作,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首先,加强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集团企业需要制定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资金预算管理的基本方针,这样具体编制预算时才能做到有重点有目标,事先通过对资金的预算来对资金收支流量情况进行掌控。在具体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求集团成员要严格按照预算来做好资金使用工作,并与成员企业经营业务及结构变化相结合,及时对资金使用进行调整,针对于预算执行要进行严格的申报审批。在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资金预算的执行跟踪管理和考核监督管理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具体要做好资金预算的持续跟踪管理工作,并及时获取集团及成员企业的最新资金状况,提升对资金盈余和空缺的预见性,尽量减少盲目性。通过全面提高资金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可以实现集团企业资金的合理安排和规划,确保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其次,结合集团发展方向和战略,提高资金运作效率。集团企业需要针对成员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方向进行掌握,并结合每个成员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合理分配资金,对于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需要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这样成员企业才能抓住经营发展的机遇,并与集团企业的市场变化和战略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最后,加强集团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集团企业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资金使用情况,与成员企业之间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整合,需要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集团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就需要成员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要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集团企业根据成员企业提供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发展决策,降低决策风险。同时,集团企业还要构建统一的资金信息网络平台,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资金的科学化管理,对资金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并进一步为资金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保证企业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3.3健全集团企业的资金监管机制

首先,提高风险意识,强化资金的全面风险管理。在集团企业内部,需要从上到下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理论,在重视资金管理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要关注风险,针对于集团企业现有风险及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时刻关注每个环节的风险,做好防范工作,全面提高集团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其次,完善资金监管机制。作为集团企业的管理层,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资金管理意识,对集团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和控制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明确资金管理的方向,避免在投资方面出现重大差错。针对资金管理工作,需要通过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整个过程进行监督,集团企业要针对资金管理工作成立具体的监管部门,并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实现对集团及成员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全面监督,进一步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

4结语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集团企业在实际资金管理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对于集团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求集团企业要不断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具体的资金管理流程,运用高效的资金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强集团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集团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慧.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现状及改进探讨[J].财经界,2016(5).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而融资问题首当其冲。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极不相称的。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变得非常重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制转轨、扩大出口,而且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同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保持经济活力、参与国际竞争同样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内在逻辑看,是先弄清企业融资中具体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引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最后研究对策并提出建议。

二、企业融资的概述

(一)企业融资的一般性概念及实质

1.企业融资的基本概念

企业融资是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生产资金的一种行为。

2.企业融资的实质

企业融资的实质,就是对资金进行配置的过程。所谓资金配置,就是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浪费和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资金的优化配置过程,就是通过资金投入方向上的不断变化,引导资金流向个别收益率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方式与规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金配置的效率。将有限的资金配置于产业效率高,或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企业或部门,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将刺激效率低的部门提高效率。

(二)企业融资的渠道

1.银行

银行对企业的各种贷款,是我国目前各类企业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我国银行分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两种。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信贷资金投放的金融机构,主要为企业提供各种商业贷款;政策性银行主要为特定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

2.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府性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

3.其他金融机构资金

其他金融机构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指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它们所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既包括信贷资金投放,也包括物资的融通,还包括为企业承销证券等金融服务。

4.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是随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且已成为当今国际上十分流行的大众金融工具。投资基金是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借助基金券(如受益凭证、基金单位、基金股份)发行,将不确定的多数投资者不等额的出资汇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获得收益后由出资者按比例进行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可以是上市股票、债券、短期票据或银行同业拆借,也可以是金融期货、基金、期权交易和不动产等。

5.经营投资

经营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风险投资,前者是为了扩展生产规模而进行的投资,其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后者是伴随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的投资方式,它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投融资活动,涵盖了投资、融资、资本营运和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复杂过程。其运作的全过程要直接涉及到资金的融通,并要运用一系列的金融工具。

6.担保和抵押

它是资金融通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常用于金融信贷、民间借贷或出口产品融资。担保或抵押实质上是一种融资信用制度,担保主要是第三人为融资方获得所需资金提供的保证,一旦借贷人因某种原因不能偿还贷款或借款,将由担保方承担偿付义务,从而提高了融资的安全性。担保人可以是政府或具有担保能力的企业或自然人,而政府主要是一种信用担保。抵押则是借贷人以自己的财产,如房地产等不动产、有价证券、票据等作为抵押的借款融资。

7.政府投入

政府投入是政府的投资行为,主要用于支持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项目活动。政府投入主要表现在政府直接投入、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四种方式。在直接投入上一般又分为无偿和有偿两类。前者不需偿还,而后者则需偿还。

8.其他方式

投融资的其他方式主要包括企业间或民间的相互借贷,或以股权、房地产、实物等有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资本进行投资。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技术权益作为一种投资并与金融资本实行结合,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一)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关于中小企业界定的量化标准,国际上通常使用以下三类指标:1.人数(雇员人数或从业人员数);2.资本额(含固定资本额,投资总额,注册资本金,实收资本额,资产总额等); 3.年营业额(或年销售收入)。这些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界定企业规模,同时也有利于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理论研究,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一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中小企业很少能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我国仅有10%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总额的14.4%。2.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比例很低。我国中小企业所融资金的98.7%来自银行的间接信贷,仅有1.3%来自直接信贷。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因而中小企业初期发展融资渠道狭窄。内部融资成为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的主要来源。3.自有资金缺乏。我国中小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收益留存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股权融资所占比例不到1%。4.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亲友借款、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款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不仅融资数量比较少,而且融资渠道较为狭窄,某个方面现状和困境直接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迫在眉睫。

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因素

1.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匮乏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并不完全在于银行信贷或资本市场歧视,而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自有资本数量不足,存续状态不稳定,不具备大企业那样的商誉,这些特点给金融机构带来较高的金融风险。近年来,由于竞争的加剧,使得经营效益持续下降,盈利能力低下,而且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从而使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过高,加大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困难。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大家有目共睹,但如果企业一味的面向外部筹资,一味的追求银行贷款,不从自身积累健全造血功能,只会使企业陷于恶性循环中,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2.经营风险巨大

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许多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中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后续资金无着落,项目投资估算脱离实际。使得中小企业一般处在竞争性较强的市场领域,生存难度大,绩效不高,风险巨大。正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对其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才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

3.财务管理水平低,信用观念淡薄

由于许多中小企业财务行为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情况较为严重,财务制度不够健全,报表反映不真实,没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关联交易复杂,信息披露意识差,资金管理粗放,注重资金数量而不重视资金使用的质量,总体体现在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导致自有资金积累能力低。中小企业借贷的特点是“少、急、频”,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贷款的交易和监督成本高且风险大而不愿放贷。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欠息现象严重,这也使银行在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顾虑重重,提高了放贷条件,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惜贷”行为,从而谨慎对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4.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和中小企业关系疏远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在金融市场上,作为借款者的企业一般比银行更清楚投资项目成功的概率和偿还贷款的条件及动机。由于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贷市场上,银行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对银行利益的侵犯,极可能选择不发放或少发放贷款。这就是逆向选择,它发生在贷款之前;另外,在贷款发放以后,企业受高利润吸引,很可能改变贷款合约中承诺的用途,去从事高风险同时预期收益也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这就可能造成贷款难以归还,因此,道德风险的存在,也会降低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意愿。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登记、评估、监督等方面的机制不完善,银行很难了解和掌握其真实信息,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起点低,管理不规范,相当一部分企业为避税,做虚假报表,银行很难从其报表上的数字评价其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之,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导致银企关系疏远,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因素

1.银行融资手续繁琐,耗时耗精力,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积极性

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的服务。然而,金融部门为安全起见,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融资手续,这就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繁琐耗时耗力的融资手续,使无数有意融资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2.资本市场不成熟,使中小企业缺乏更多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大都不具备发行股票、债券的条件,所以主要的筹资方式还是银行借款。而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国有银行在信贷投放上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较为偏爱,对诸如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贷款相对较少,而大银行由于资金庞大拥有更多的机会,也往往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很难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

3.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完善,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一是金融政策支持不够。由于受过去多年来传统习惯的影响较深,国有银行基本上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供应者,没有将中小企业列为其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政府虽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却不完善。二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欠佳。由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收益较小、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因而产生了收益成本不对称、借贷双方无法对接的局面,所以贷款积极性不高。三是国内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和投资公司。

五、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的研究

(一)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策略

1.挖掘资金潜力

从企业内部挖掘资金潜力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方法。由于资金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最容易流失的就是流动资金,因此,加强管理减少流动资金的流失和损失,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就成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

(1)加强现金管理

企业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所需资金供应,尽量降低现金的持有量,提高现金的收益率。如果企业持有的现金量过大会使现金的收益率降低,因为闲置的货币资金是企业所持有的盈利性最差的资源,为此,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成果,就必须充分、有效地安排使用货币资金,使之保持合理的数量,避免货币资金的闲置。所以中小企业对现金的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做到既能满足业务经营需要,又不会过多闲置;编制现金预算表,做好现金日常管理工作;加速资金的周转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加速资金周转不仅可以替代资金的预付量,同时又可以扩大资金的增值量。因此,资金的潜能不仅在于它的数量,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周转速度。

(2)做好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的大小对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高低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应特别关注应收账款规模的管理。一是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的信用政策对其商业债权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放松信用政策,将会刺激销售,增大债权规模;紧缩信用政策,则又会制约销售,缩小债权规模。同时,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越大,其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也越大;应收账款规模越小,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在刺激销售和减少坏账间寻找赊销政策的最佳点是企业经营策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要积极有效的预防呆账产生。

(3)采购付款及赊账

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成功的中小企业懂得利用预测需求、预算开支,以及保持有效的赊账。没有赊账,许多中小企业便无法生存。因此,有效的赊账可以大大缓解资金压力。

2.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或者是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的在产品,或者是将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等。存货是流动资金中比重较大的项目,一般占到流动资金的50%―60%。库存的大量增加会加大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使得企业每一个环节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金、设施、费用去计划、控制和保管库存,从而使成本增加。本来中小企业就资金短缺,而库存往往占用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对库存的管理,合理的保持库存量。在保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库存就是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重点:一是要健全物资采购制度;二是加速存货的周转速度;三是正确及时处理存货损失。

(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策略

1.改进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

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实现依赖于改进银行与其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良好的信用体系是企业正常经营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社会信用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关系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能否缓解的突出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建立,主要应依靠市场经济的力量来完成,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规则,行使监管职能,指导经营者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制定中介机构的相关执行规范,提高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的约束力。二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整理中小企业信息档案、资料,将企业的信用信息向社会公开披露,接受社会监督。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信用信息的开放和信用数据库的建立,政府应做出明确规定,防止产生行业不正当竞争。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建立的数据库与信用中介机构建立的数据库侧重点应不一样,而且可实现某种程度的共享。在对信用信息公开披露时,还要特别注意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三是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在当今,违约现象很严重,违约成本低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减少违约的发生,必须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

2.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大大高于大企业不良贷款比率。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

(三)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1.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

要改变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约束条件,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深化金融企业改革的目标,要把商业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并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当前,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开发信贷品种,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是政府应当提供的解决信贷市场失效的一种公共产品。担保机构运转所需的资金,应当由政府提供。由于我国的财政收入比较分散,中央政府财力相对薄弱,因此,可以建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担保机构所需的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中央政府重点对一些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担保机构进行扶持。

3.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

我国的银行体制相对集中,贷款机构主要是几家全国性的大银行,缺少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当前,应深化金融改革,改变金融服务体系由几家银行垄断的局面,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竞争局面,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另外,要最大限度的鼓励金融创新,多方位、多角度的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丽娅.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报告[J].经济导刊,2009(4).

[3] 盛立军.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障碍[J].经济导刊,2008(4).

[4] 肖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征信制度缺失[J].经济导刊,2005(4).

[5] 王青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05(4).

[6] 徐凤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7(11).

[7] 吴启埙,王孙欣.如何成为融资赢家――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8] 宋明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J].经济师,2008(1).

[9] 胡竹枝,李明月.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5(2).

[10] 杨蕙馨,张鹏,徐凤增,张勇.中小企业融资策略选择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8(1).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 开发性金融 干预主义 制度主义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90-02

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对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加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大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贷融资及困境

中小企业的融资包括多种类型,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债务融资又包括债券融资、贸易融资、租赁融资、银行信贷融资等。银行信贷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我国金融制度演进路径和现状来看,我国的金融体制属于银行主导型,银行融资形式是我国唯一比较成熟的形式,相关的法规和运作实践也比较成熟,银行融资在我国企业融资中占有其他融资形式所不可比拟的作用。也就是说,就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立法、司法现状而言,银行信贷融资市场还是一个最容易发展的市场。当然,并不是说中小企业的其他融资市场都不重要,而是说,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制创新的一个初始条件,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是发展其他类型市场的一个重要起点。

尽管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筹资渠道,后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我国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的银行贷款在企业负债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75%。占我国企业数量99.8%的中小企业占有的银行贷款资源只有20%,而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对银行贷款人实行贷款责任制以后,各商业银行更是出现了“惜贷”的现象,中小企业要从银行贷款是难上加难了。

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可以从公开的渠道(如资本市场等)了解大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中小企业的资料收集较难,在信息披露的规范上不如大企业。中小企业量大面广,银行实施监督的单位成本较高,因而监督的积极性要低于对大企业的监督积极性。商业银行给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贷款不仅仅是出于收益上的考虑,而且也包含有难以量化的政策性因素。

二、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

开发性金融是实现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它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开发性金融机构通常为政府所拥有,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的意志,用建设市场和建设制度的方法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

开发性金融不同于普通的政策性金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与政策性金融比较起来,开发性金融更具有积极的一面。开发性金融不仅仅是政策性金融单纯“维持性”的被动作为,甚至带有对超大型部级项目的风险投资性质,将商业银行资金吸引聚拢过来,从而分散风险,最后实现国家、政府、自身、银行、企业等诸方的“多赢局面”。开发性金融,不仅是以国家信贷投资开发国家建设项目,同时也是以国家信用开发金融业自身,这是开发性金融更深层的意义。

2.政策性金融更多的带有政府性干预色彩,开发性金融更多的带有市场和制度建设的色彩。如果政府对某一个项目有直接的财政补贴的话,比如现在农产品收购,一些出口信贷,仍然可以被认为是纯粹政策性的,因为政府有一个单一的目标。但如果是支持西部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并没有直接的贴息,而仅仅是一种号召,资金都在进入,国债同时有一部分资金拨入。同时,国债的资金投入并不是通过信贷的形式实现的,那么就不是纯粹政策性的。贷款本身是要还的,这也可以说是政策性金融,但同时它更多的是用市场的方法实现的。所以,没有政府补贴的就更多的是像开发性金融。

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来看,开发性金融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纯政府的、半政府的和机构的、以及完全市场化的。

第一阶段:以财政补贴为基础的政策性金融。这一时期金融机构本身业绩不是最重要的,政府的信用和财政补贴最重要。这是财政融资和信贷融资之间的过渡体。

第二阶段: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同时追求自身的市场业绩和信用。在这一时期,金融机构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被提到议事日程上,运用的是国家的信用在市场上发展。

第三阶段:面对市场的战略性开发性金融。这一时期,开发性金融围绕国家在小康社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系列战略重点,运用制度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业绩来推动这些领域的融资瓶颈的打开,构建新的融资机制。比如说中小企业,“三农”,就业和创业以及助学贷款等等,甚至其他更广泛的领域。

三、破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三种方法途径的比较研究

对应于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原因的分析,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解决原则上,存在这三种方法途径:市场主义、干预主义和制度主义。

市场主义者认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自行调节。如果中小企业有良好的经营前景和资信,市场中的银行机构就会向其提供贷款;如果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说明银行对其经营前景和资信存在负面预期。中小企业是否能得到信贷融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政府在其中难有作为。

干预主义者认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失败的市场,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来挽救信贷市场的失败。这种观点导致了政府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直接介入和干预。如由政府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项目,建立政府出资的信贷担保机构,由政府机构制定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的指导性政策等。

制度主义者认为,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与大企业相比,既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殊性。既注意到中小企业内在特征和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息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础性影响,也注意到金融制度结构,尤其是银行制度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要改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就要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制度环境和信息环境,而尽可能减少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直接介入和干预。

1.市场主义及其困境。市场主义者的观点实际上没有充分关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特殊性,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是在特定的金融制度框架下运作的,而这个制度框架存在的缺陷可能会扭曲和削弱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造成信贷市场事实上对大企业的倾斜以及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歧视。

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而言,由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管制严厉,存在企业贷款的利率限制,使官定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和监督成本不能得到有效弥补,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另外,政府在信贷上具有对大企业和大项目的信贷偏好,配合银行的国有制和低利率,更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政府干预,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干预主义者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是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而是试图通过直接贷款、提供贷款担保、规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等形式直接弥补信贷市场缺口。这种弥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总体性地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可得性,但因为没有解决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必然改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效率,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困难。

2.政策性金融――干预主义的方式与困境。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市场失灵。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政府有必要通过政府行为来干预和解决市场失灵行为。

市场机制之所以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上出现失灵,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性。由于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过高的交易成本,从而导致市场价格机制的失灵。为纠正这一失灵现象,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也正因为如此,市场化国家都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本国政府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由政府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通过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政策性金融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可以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1)政策。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本出发点,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特别表现在基础产业和弱质性行业方面,中小企业在多数国家属弱质性行业,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财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不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以直接的强有力的扶植与推进,但政府却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产业给予持续性的、强大的金融支持。

(2)导向。政策性金融的导向功能是以较少的政策性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商业性金融资金。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关键在于政策性金融介入某些产业或者开发项目相当于向商业金融传递了一个信号:国家要大力支持和发展这些部门。此时,商业金融跟进,可以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投资风险小且利润高。一般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处于成长前期、发展前途不明的重点产业先行投资,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向,从而增强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当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就逐渐减少其投资份额,把该投资领域让给商业性金融机构,转而扶植别的行业,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金融投资取向的引导机制。

(3)逆市场选择功能。商业银行追求的是利润,而政策性金融对融资领域、行业或部门的选择却有明确的逆市场性,即它只有在市场机制不予选择或滞后选择或无力选择、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将得不到充分资金和应有发展时,政府才通过行政机制由政策性金融逆向地选择它们(白钦先,1998)。这种逆市场选择不应理解为反市场选择,而应看作是对市场机制失灵的弥补,它与市场选择的基本取向是一致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投资风险高,收益低,商业金融不愿意过多地介入。在商业金融不愿来、国家财政直接投资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干预主义者选择了政策性金融。

但是,事实上除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外,其它市场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但这并不表明所有市场都是失败的。有许多证据表明,经营良好的中小企业在获得信贷融资方面相对顺利,而经营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相对困难。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失败。但政策性金融所代表的干预主义者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是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而是试图通过直接贷款、提供贷款担保、规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等形式直接弥补信贷市场缺口。这种弥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总体性地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可得性,但因为没有解决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必然改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效率,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困难。

3.开发性金融――制度主义破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方式。如前所述,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信贷配给作为一个长期均衡的现象而存在,在我国这种处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一方面有大量的收益机会,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信息市场。

开发性金融主要用建设市场和建设制度的方法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因此开发性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首先便是建设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市场,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制度,通过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制度环境和信息环境,而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直接介入和干预,形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市场的长效发展机制。

开发性金融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解决原则中所代表的制度主义,并不是市场主义和干预主义的折中,而是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恰当界定。在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这个问题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政府的作用在于完善规范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制度,使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更有效率地运转。只有坚持这一点,才能够保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在有效率的基础上的增加。通过彻底减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困难问题。

因此,在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上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在机制上,要一般性地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状况,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二个层面,在技术上,要一般性地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状况,就要充分利用通讯和网络技术进步的成果,加强中小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进中小企业信贷技术,降低信贷管理的单位成本。

四、结论

在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导致了信贷配给现象,产生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困难。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困难有三种方法途径分别为:市场主义、干预主义和制度主义。本文通过比较三种途径,论述了现阶段在我国通过制度主义的开发性金融方法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是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白钦先,薛誉华.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董彦岭.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开发性金融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佟光霁.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万解秋.企业融资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谢平,焦瑾璞.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翟建宏,高明华.中小企业贷款难与社区银行.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