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

地理教学后记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1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学生记物理学习笔记的误区

1.物理学习笔记没什么作用.不少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结果成绩也不差,就认为不记笔记照样也能学好物理.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随着物理学习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容量还是难度都会逐渐变大,一旦养成不记笔记的坏习惯,后续学好物理就比较困难.

2.物理学习笔记成了教学实录.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了几页纸,可以说是教材和教师板书的“复印”,成了教学实录.这些学生这样做往往会忽视教师的一些精彩讲解与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只知道课后死背笔记,增加了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

3.物理笔记本成了习题集.一些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本,可以说是试题大全以及一些解题技巧、一题多解之类的集锦,很少涉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想方法的提炼及解题策略的整理,没有自己的钻研体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

二、物理学习笔记的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的提纲.课堂上的内容很多,全部记下来没有必要,其实提纲是一堂课的骨架和脉络,它反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系统和要点,教师一般都会板书出来,记提纲可以使知识条理化,记笔记时要边记边体会,力争不重复不遗漏.

2.物理实验现象、本质及实验结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要做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些实验能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因此,观察并认真记录实验中的正常现象,有助于迅速正确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力求认识现象的发生本质,理顺各现象间的联系,明确记录实验结论.当然,实验中的意外现象也不可忽视,它或许是学生迸发灵感的基点.

2.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每节物理课都有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应根据教师的分析讲解和板书,有条理、有针对性地整理在学习笔记中,同时,把课堂上一时没听清或没听懂的内容记下来,课后和教师讨论,这将有利于拓宽思维空间.

3.解题思路、方法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笔记时要侧重记下分析的关键依据、思路和解答的步骤,并归类掌握,使解题有“规”可循,有“法”可依,这便于总结各知识点、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思维网络化.

三、记物理学习笔记的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处理好听、想、记的关系.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同学忙于记笔记,没有处理好听、想和记的关系,顾此失彼,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把“听”和“记”绝对分开进行,必然会有一些内容听不到或记不全,这也必定会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养成手脑并用、边听边记的习惯.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记录为辅.

2.及时整理学习笔记,并利用笔记进行复习.由于时间紧迫,笔记可能有各种缺陷,要及时补漏勘误.对过于简略之处要作必要的补充;对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对疑难问题的解决及复习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入笔记.每一堂课后,都抽一点时间整理一下笔记,该补充的就及时补充,该提炼的就写上批语,这对强化当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

3.注意笔记的合理布局.课堂学习笔记不要写得过密,行与行、段与段之间及笔记四周都要留有空隙,每一章节结束也要适当留一些空白,以便于笔记的修改、补充、整理和课后反思,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地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意记学习笔记的速度.教师讲课的速度一般是每分钟90字左右,而听课记笔记的速度是每分钟20~40字,不少学生埋怨教师讲得太快,记不下来.这就要求学生在记笔记时注意掌握一些速记方法,用物理量所对应的符号记笔记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要学会用最简单的缩略句表达一个复杂的内容,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

四、做好物理学习笔记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

做好物理学习笔记既需要学生的努力,又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学生自觉地养成习惯后,也就不需教师再提醒他们了,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在指导学生记好学习笔记时,教师也要注意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1.精心地设计板书.好的板书应美观大方,有直观性,能涵盖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和结构脉络,堂堂课如一,巩固学生形成的好习惯.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2篇

1.严格要求,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对于做笔记,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认为书上有,懒得做;二是想做笔记,但由于上课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跟不上,有些学生半学期过后仍没做任何笔记,甚至在书本上连记号都没有,这样给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学业成绩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绪论课上就要介绍生物学笔记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学中更进一步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学生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2.加强指导,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笔记是一项具一定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提醒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每节课可留适量时间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写标题留空课后补充。对于新课要安排学生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

一个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挞,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而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2)必须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内容应以公开课的评价要求为对照标准,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要求。从知识角度看,应检查新授课的科学性,检查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落实情况,总结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的信息(情绪反映),核对数据、材料等;从政治课德育功能看,应检查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堂课后的分析、运用情况。此外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应检查的。标准和要求的高低一般与教师成长过程相联系,新教师可以低一点,以后逐步提高。切忌标准和要求的过高或过低。总结的形式一般是在每一节课后进行,以书面文字进行笔录,并依据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侧重,或注重知识体系、或注重能力方面、或注重觉悟方面,或三者综合。切忌流水账式,缺乏理性分析,或每次记录都是老面孔,单调无味,否则会失去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后记 数学反思 效果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即教学反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课后记。课后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重新认识,是一种教学以后高层次、高水平的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手段。新课程改革中把教学反思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利用课后记的教学反馈,可以及时解决教学中的疑惑,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地实施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从教多年以来我深深地感觉到,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初上讲台的年青教师,每上完一节课,或多或少总有一些感受,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等环节“回头看看”,然后把这些东西及时记录下来,再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教案后面,以此来进行教学自我反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记课后记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利用课后记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利用课后记。反思成功之处

每上完一节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课后记,反思不足之处

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上得很成功,若能及时记录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并纠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我在教授初一下册Unit 8中57课时,里面涉及到一些宾语从句的内容(宾语从句是初三才学到的知识点)。由于过多地讲解了一些宾语从句的内容,使本节课的一些重点内容没有能够按时完成。我记下了这次失败的教训,认真记录了这一节课在哪些方面不够理想和不够完善。

三、利用课后记,记录教学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感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能和高速度,这时大多是产生了教学灵感。在教学灵感状态下,有的教师常常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真乃“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听课者无不惊叹教师的学识渊博,神采飘逸;有的教师频频提示、导引,师生竞相问答,课堂气氛热烈,在师生思想碰撞中,时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成果,使教学达到出神入化、妙趣横生的最佳境界;有的教师往往提要钩玄,启发点拨,打开学生的心扉,话虽不多,却是画龙点睛。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果在课后能及时记下这些灵感,再与同事分享交流,不但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能在下一轮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课后记,写学生的创新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后记 教师成长 教师素质 自我诊断 后记内容 写作方式 评点批注 实例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实践证明,任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于教师来说都是财富,教师要想让成功或失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撰写教学后记。写好教学后记既可以防止教育机智、教学感受的流失,积累教学经验,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可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评、自省、自主提高,促进自身的成长。

一、什么是教学后记

所谓教学后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后,对该节课教学情况的记录,以及对教学效果所作的评价性小结。它实际上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教师在教完一节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科学研究的依据,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将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为什么要写好教学后记

第一、写好教学后记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准备和设计、课堂讲授以及课后总结和反思三个主要环节。上完课后,教师要从教和学等多方面来审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将之记录下来,为下一次教学准备条件,这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须做的功课。

第二、写好教学后记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作用。首先,写好教学后记能起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节的作用。教师通过写教学后记对备课、上课进行自我反思,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这对今后的教学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其次,写好教学后记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上完课后及时总结经验,并定期进行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来指导实践,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加教学的自觉性,加速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写好教学后记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不仅仅做一名教书匠,而且要成为“学者型”的教育家。教学后记作为教学的精髓,既为教师确定科研的课题提供帮助,又为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丰富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三、教学后记该写什么?

写教学后记,可不拘一格,但我认为教学后记应包含下列几项内容:

1.记载教学任务完成情况。重点考察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设想有无差距,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2.记载教材处理意见。包括教材体系是否合理,教材内容是否适度,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等。

3.记载教学方法的安排。包括对本节教材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教材与教法是否统一,应采用那些教具或运用何种电教手段,应补充那些典型的、生动的、富有说服力的资料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4.记载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如何,对教师教法的评价,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学生的希望与要求等。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5.记载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上述内容,并非固定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有感而发,择其善者而记之。

四、怎样写好教学后记?

(一)教学后记的写作方式

1.评点批注式

一堂课结束后,要对教案执行情况进行回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和教态等诸多环节进行对照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在教案相对应的地方,简明扼要地加以评点批注。

2.实例分析式

所谓实例分析,即抓住典型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一般写在教案的最后部分。它要求抓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总结,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对一堂课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问题,从教育学、心理学的高度去分析自己的做法,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3.心得体会式

写心得体会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感”的生发,即通过教学,鲜明、准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感”的阐述或论证,不仅要求说理清楚,还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心得体会可以是一堂课的一得之见,也可在一章一节内容结束后,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误进行总结。

(二)写好教学后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突出重点。写教学后记切忌漫无边际,泛泛而谈。我们应结合近期教研、教改中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写后记。

2.要注意及时记录。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将需要记录的内容及时记下。特别是有些想法、思路刚露端倪,灵感的火花可能一闪即逝,必须及时记下,留待以后深入研究,这样才不留遗憾。

3.要注意简洁明了。写教学后记主要是为教师以后改进教学积累素材和为教研提供信息,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用精练的语言将所思所想记录在案即可。

4.要持之以恒。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活动。与此相应,写教学后记也是教师长期要做的功课。要做到持之以恒,从不间断,不断积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课后记 含义 意义 方法

一、课后记的含义

课后记是教师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上完课后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总结和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所有教学行为、教学环节尤其是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的回顾、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和成功之处,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

二、书写课后记的意义

1.课后记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案是认真备课的具体体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是讲好课的基础,为教师理顺教学思路,进行合理化、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导性框架,认真书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而课后记是教学的再备课,也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完善教案,及时记录教学中的不足和成功之处,经典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反应、教学效果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课后记是教师宝贵的精神财富

课后记,顾名思义,是对上课后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成败的记录和总结,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因此,它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经验积累的记录过程。其中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记录教师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章节所碰到的问题,如何处理的方法,教学中设计运用的巧妙的成功之处,学生的反应情况,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出现的新奇的思维方式保留记录,这些日积月累的第一手原始材料将是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

3.课后记是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

课后记记录了大量的教学中的成功之处,败笔及原因,以及如何改进这些不足之处的方法措施,这些方法措施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验证是否可行,并不断完善,推陈出新,在这一反思―总结―完善―提高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都在不断提高。因此,书写课后记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

三、课后记书写的方法

1.记“亮点”

任何一堂课都会有教师感到满意成功的地方,也就是教学中的“亮点”。或是教法得当,教学方法有改革和创新,或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条理分明的板书,或内容结构的安排恰当、授课的语速适中,或例证精辟、生动、形象,或对某个问题阐述得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或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如能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会归类整理,发挥优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对提高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记“败点”

任何一堂课都有成功的地方,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就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或“败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可能是教学内容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式单调,对教材处理不当,对偶发事件估计不足,甚至对某些问题处理有不妥,等等,教师应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使之成为日后教学的经验教训。只有敢于正视自身不足,及时加以弥补,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完善。

3.记教学中的“灵感”

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教学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些教学中的“灵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将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4.记教学中的“信息”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讨论、课堂练习、作业等多渠道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对这些信息作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通过信息处理之后,能够发现学生实际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可分析学生的基本知识是否巩固,接受能力如何,可分析教法的运用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结构,可分析学生的心理因素、学习精神状态、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检测等,教师的教学基点如何,是否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是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应将其记录下来,成为改进完善教学的重要依据。

总之,课后记的书写,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虽然课后记是教案的延续,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但它不是教案,因此,它的书写有别于教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需面面俱到,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提高记忆力;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65-02

生物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和记忆生物知识点。生物课程是理科性质的学科,旨在揭示生物的奥秘和人类自身的奥秘,同时利用生物知识研究有益于人类发展、克服疾病的药物。然而,生物也兼具文科的性质,它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要学习的知识系统庞大,因此,学生要背诵和记忆许多相关的专有名词和生物现象。但这仅仅是一些生物基础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必定要记忆更多的生物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

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学生除了需要记忆生物知识外,也需要记忆其他科目的知识。这造成学生时间分配不均,大脑经常处于疲劳状态,记忆效果一般。另外,学生在记忆生物知识时,往往采取车轮战术,所谓车轮战术就是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知识,忘记后,又很快再进行另一轮记忆,如此反复记忆,就像车轮碾压泥土一样,最后在脑海形成记忆。但是这样的记忆非常不牢固,很容易被遗忘,最后为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实际上,学生在记忆生物知识时,应当重视课堂学习,在课堂上及时地理解记忆知识,然后在课堂下及时复习知识,练习做题。这样一来,记忆才会变得更轻松。同时,教师应当明白,理解才是促成记忆的最好方法,教师应该最大化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理解记忆,联系生活实际,同时利用适当的记忆方法辅助教学。下文将结合本人教学经历,具体阐述高中生物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记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指引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自主探究和吸收有用的知识,当然兴趣也能让学生的大脑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记忆知识。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不应当觉得学生年级已经足够大,不需要趣味教学,于是就一板一眼地讲解知识,从而让课堂变得索然无味。相反,在高中课堂中,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都处于巅峰状态,但是学生也会自主的判定课程是否有趣,从而选择是否投入精力。因此,为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让记忆效果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具体而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三类方法:创设情景,运用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教学法是指在讲授知识点时,教师不直接讲解知识点,而是用相关的实际事例来激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这个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基因的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时,教师可以引用英国皇家的故事,"英国皇家有血友病历史,通过联姻,英国皇家所带的血友病遗传到了西班牙和俄罗斯皇室,然而,这其中,却有后裔没有患血友病,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继承英国皇室的那位皇子没有得血友病呢?"教师可以用这样的事例引入相关话题,创设情景,同时利用提问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愿望。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探究过程,学生在真正学习知识后,就会很快地记住。运用实物激发学生兴趣是指将抽象的或者学生无法立体感知的事物用实物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在学习人体自身器官和生物器官时,教师可以使用教学模具,让抽象的名字具体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行为,多媒体设备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感官,以丰富的图片和影音模式带动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的多重感官被同时调动也激发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2.加深知识点理解,加快记忆速度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和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师会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记忆非常深刻,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就不容易记住或容易忘记。这不是因为这些知识本身复杂,学生就容易忘记,而是,与简单的知识相比,复杂的知识更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点,就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两个方法:一是讲解细致,二是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讲解。讲解细致是加深理解的必要条件,在紧张的教学任务下,对于某些知识点,教师会一带而过,但是教师应当善于区分易错、易混淆知识点,加强讲解力度。教师可以采用层层剥析的方法,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动态,再逐步推进理解。为了巩固讲解,教师可以及时利用练习册和高考真题进行练习。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讲解是指在生物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的例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生活运用。例如在讲解各种生物酶时,教师可以用泡菜、酸奶和腐坏的菜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生物酶在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然而,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生物酶和发酵方法。

3.良好的习惯和记忆策略,双管齐下

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增进知识理解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科学方法,从而有限的巩固记忆,快速的记忆知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掌握遗忘规律,从而更高地提升自我记忆能力。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们的记忆力在刚学完知识之后,记忆率是100%,但是在20分钟后,记忆量就仅有58.2%,一个小时候就只有44.2%等。从该曲线变化中,可以看出,一天之内的遗忘速度非常快,但是过后的遗忘速度会明显放缓。因此,学生应当根据遗忘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制定周期性的复习计划,建立良好的记忆习惯,让记忆的过程变得更轻松。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7篇

地理学科是一门在大量的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所以,“具象”就成为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要碰到大量的地理事实,诸如地理事物的名称、物产等等,它们成为区域地理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系统地理的学习中,也仍然免不了对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理论的实证部分。因此面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必不可少要加强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根据Melton的研究,记忆有三个基本环节:编码—贮存—提取记忆实际上是由“记”和“忆”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前者是知识的编码和贮存过程,后者是知识的提取过程,它们的综合含义是知识在大脑中的保持程度。

“遗忘”则是记忆的反义词。人的记忆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一 是对思维过程的记忆,后者等同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中对地理知识要求的不同层次,从“知道、记注理解和应用”四个层次考虑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处理。尤其对要求“记妆的知识点,则必须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切实掌握。

1.重视结构的作用

地理知识结构有大、中、小之分,大结构指整个地理学科的体系,中结构指具体章节的结构,小结构指具体知识点和分项细目的结构。这些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了地理学科的整体。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认为:(1)如果懂得了基本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其它类似的事物;(2)把一件事物放进构造好的模式里,就不易忘记。

地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结构”则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以达到最终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2.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

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充分应用地理图像,努力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识表象,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3.重视技巧的作用

现代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证明,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方法和记忆术在学习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训练其它技能一样,记忆能力也可以经过训练而达到快速、准确、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先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记忆方法,例如口诀、歌谣、谐音记忆法等等,都是一些很成功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基储自信心、愿望和兴趣等。对于生理健康的人,都有记忆能力,而且潜力巨大,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很少。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只要学生愿意学,主动去学,那么记忆的潜能就能够得到充分挖掘。

5.重视保持的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总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复习,利用课前提问、阶段测验等方式反复加强学生的记忆。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物教师 生物教学 教学后记

新课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通过教学反思,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后记”是活页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小块,我就是在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的实践。近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写好教后记首先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教后记的内容很多,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记成功做法

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火花显现……教学中还往往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新颖有趣的导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如讲“遗传”第一节时,我以一个问题结尾: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应是什么样的眼睛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的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结尾被我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记失败之处

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例如,在讲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后代中纯合体占多少,显性个体占多少时,我按常规思路,先画出遗传图解,再统计后代各种类型的几率,这样做十分复杂,而且极易出错。我将这一教训写入教后记中,并变换思路,打破常规,换角度思考,提出改进方案,引进数学中概率计算法,不难得出结论:后代中纯合体占1-(1/2n),显性个体占2n+1/2n+1(其中n为自交次数),这样就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记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四、记学生问题

下课后,学生会提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有些是学生的一些误区,有些是学生对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记下,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减少偏差。如“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课后我将学生的问题整理如下:(1)人吃咸菜多了为什么感觉渴(2)输液时,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浓度太大,行不行如果把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换成无菌水,行不行(3)为什么夏天喝浓度高的饮料,越喝越渴(4)植物死细胞和活细胞与水的关系一样吗(5)当细胞外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近乎相等,可否以此测出细胞液的浓度(6)浓度大相对含水少,浓度小相对含水多,水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即由水分子多的地方向水分子少的地方渗透。(7)若把经盐水浸泡后变软的材料再浸入盐水中,将会有什么现象出现(8)海洋中的植物为什么不会有“烧苗”现象发生我把这些内容及时给学生讲解并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并加以引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记学习心得

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例如,在资料上看到的关于“三大类有机物的代谢”内容总结为一分二合三转化;关于“动物胚的发育”中的原肠胚时期特点简单概括为一孔(胚孔)、二腔(囊胚腔、原肠腔)、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等,我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在讲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入、穿插,收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记忆原理 记忆效果

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懂得并学会熟练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应当根据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记忆规律就可以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一,要利用记忆原理中的知觉表象进行教学

利用各种感觉通道上的知觉表象,包括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和触觉、动觉的表象进行记忆指导。也就是说,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最初印象,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和大量丰富的记忆表象,使他们能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来具体感知文章提供的信息,促使记忆表象向长时记忆转化。目前,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大量运用,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可能性。而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他们的手和脚也同时活动起来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短时记忆是容量有限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可以储存7±2个信息组块。而组块是主体对信息的特殊的组织和编码,它与人的知识和经验有关。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材料的组块就不同。因此,扩大每个组块本身的信息含量,其中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将机械记忆改变为意义识记,充分理解记忆材料。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握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些联系进行高效率的记忆加工。

第二,利用记忆原理中的精加工策略进行教学

对学习材料作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要加工的记忆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对材料加工得越深,信息保持得就越好。比如: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意义,以促进理解和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如在回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描述自己在危难之中接受重任的语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一问题时,常有学生因记不清这两句的先后次序,而导致失分。为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我给他们出主意:记住“任命”一词,就不会再出错。此后,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基本不再出错。

对学生经常混淆的说明顺序和记叙顺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式,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这些知识点的联系,强化这些概念间的细微区别,扩大有关特征,促进辨别学习,不断地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让学生清楚各类概念间的不同处,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头脑中牢牢地印入这些基本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对这些信息加工得越深入,越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记得越牢固。

第三,做笔记可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研究表明,学生不但可以借助做笔记来控制自己的注意,而且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新旧知识建立联系。通过对学生笔记的检查,就可以发现学生的错误所在,及时进行强化或反馈。通过作笔记,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的转变过程中,此时,教会他们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教会他们理解识记材料的含义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近几年来中考背诵默写的得分情况时,会发现: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他们往往在一些关键字上失分。基于这一观点,我在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开始要求他们记下讲课要点,并在课堂上检查他们的笔记。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明白了:“明白”仅仅代表听“懂”了,而不意味着“理解”了,要想准确表达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之后的考试结果也证明了做笔记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知道新旧知识的内部联系,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记忆效果与学习成绩的方法。

第四,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它表现为多种具体形式:有“描述策略”、“归类策略”、“表象策略”等等。对学习内容进行纵向梳理,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学完了初中阶段的全部知识后,要求学生按照文学史的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出初中课本涉及的全部古代文学知识。这样,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课本内容,同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类,加深理解。比如,找出其中哪些作家的作品有相似之处,哪些地方容易混淆,如何区分等需要精加工的内容。此时能再辅以教师的强化复习和及时反馈,学生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全面。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10篇

的确,有很多人之所以事倍功半,成效甚微,就在于他的记忆能力太差.相反,有许多成功人士都是因为记忆力超人,才给他们的成功添上了结实的翅膀.据说拿破仑的记忆力常常令他的士兵惊叹不已,因为他几乎能对读过一遍的几千士兵名册过目不忘.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起点,也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一切智力超群的人都是记忆超群的人.历史内容包罗万象,点多面广,错综复杂.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记忆能力,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有利于提高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记忆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创造语境,培养学习兴趣

创造语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创造语境指制造语言环境气氛。即把应学的知识内容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教学,通过语言环境的刺激来实现学习的目的。创造语境有两种方法:利用语象进行教学和采用能产生学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

语象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让人脑再现或产生某一事物的物象。它是形象教学的精髓,强调教师的教学语言形象,起到再现或产生物象的效果,能模拟出直观形象的教学作用。例如:教学《石榴》,首先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出示一幅石榴由花骨朵到果实成熟的简图,但是不标出各幅图的名称,把平面图复印成若干份,做活动时每小组一份,教师把课文中那些形象化的比喻句制成小卡片若干份,做活动时每小组一套,借助图片向学生呈现卡片上的句子,要求学生能看见图片,理解石榴变化的妙幻、准确说出各图所指的句子,然后要求每个学生把句子卡贴在平面图上,让相邻的两个小组对比他们贴好的平面图,如有不同之处,学生自己讨论为什么出现不同之处,并进行适当的修正,小组内学生轮流根据贴好的平面图向其他学生介绍石榴的变化。然后把学生贴好的片面图选最好的贴在班级的墙报上。这样教学,一是直观形象,把该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直观教学。另一种是语言描述,利用语言描述产生或再现事物形象,称为语象。如:在丰子恺的《白鹅》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直观认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记忆来描述白鹅的外形,通过背诵《鹅》一诗,对鹅产生记忆。然后让学生再来读课文,看作者是如何写白鹅的,根据这样的比较,学生对课文结构就能掌握了。上述教学中,可以用图片来形容变化然后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认知记忆的需求,从而实现学习的目的。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他们会对这样的教学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激起他们会主动、自愿地去学习、探究;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的特点、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形象直观理解得更为深刻,更为明了。他们也就会很轻松地把该课所要记忆的内容记下来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比起有意识记忆还要能巩固知识得多。

语文教学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辩论赛 演讲比赛 诗歌朗诵 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运用,即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演讲比赛。在饱含激情的演讲中不仅使学生听到了动人的亲情故事增加了写作素材,更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对母爱有了新的体会。再如学习《寓言二则》一课,课后要求背诵全文,这项作业难度大。教师讲解课文后,把学生安排好小组,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排练中。最后教师把每三个小组安排在一起进行演出,评出最好的一个组到全班演出。这项作业在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多媒体进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象、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象片、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的壮观景象。在学习这一课"潮来之时"一段,我让学生先观看录象,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像潮来时的气势,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的描写,最后,谈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去熏陶,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为了使整个知识传播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时候适当地改变教学计划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向上,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的丰富。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发挥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要善于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优化问题的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的有效的手段。

语文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才会有真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在关注探究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探究的过程,关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体验,。因此,对探究学习的评价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学生微小进步的肯定,能促使学生去更加努力的获取更大的成功。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充分思考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的思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要善于设计出不同的教学项目、不同程度的达成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注重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能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对那些没有及时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绝不能简单的批评与指责,而应该尽量发现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启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正确的结论。

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激活里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环境,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中

2.要让学生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高效率地记住所学课文的大概内容,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几种记忆的方法是必须的。

2.1教学中应以新奇的方式呈现新知识,深化感知印象。

要提高学生语文记忆的效率,就要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久记忆打下基础,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让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努力设计情景触及学生的需要。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刺激,深化感知印象;也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引起兴趣,没有与兴趣结合的东西是记不住的。板书的形式、颜色和位置的变化;示范朗读节奏、情绪、语调、角色的变化:讲解的语气、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所谓强刺激,不是指物理性的,而是指心理上的。

2.2在课堂上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了痕迹”。这是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却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

瞬间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有了在课堂上的瞬间记忆的基础,长时记忆就比较容易了。

进行瞬间记忆能力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做法是先向学生宣布记忆指标,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背出一段话。学生为了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非常认真地朗读,尽量找寻到能帮助自己记住这句话的特征,强烈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开始时只有少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达标,能在速读一分钟后,准确、流利、有表情地背诵。实践证明,即使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挺好。

2.3复习记忆。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说明了复习记忆是巩固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过的知识不及时复习,就会很快忘记。为了不让学过的知识很快遗失,复习记忆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强化记忆。只要在学习活动中贯彻了强化记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巩固的效率就会很高。如:对课文中的字词的学习,掌握了字词书写、字音、字义,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帮助就很大,而要掌握字词,就需要课后复习巩固,强化记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提高学生语文记忆效率的另一个尝试是: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我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启发。如:文章中出现的妙词佳句,我常采用瞬间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当堂记住;古诗词中的千古名句,富含哲理的句子,课堂上让学生用1-2分钟去强化记忆,让学生在新旧联系中记,在归纳比较中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职校英语 单词重要性 单词记忆法

一、英语单词的重要性

在英语学习中,单词的学习是最基本、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但又是最难于掌握的部分。单词量的大小、单词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成败,想避开单词学习而另辟蹊径是不可能的。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地基,没有稳固的地基,是不可能建立起英语能力的大厦的。所以利用记忆规律,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防止遗忘,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更多的只是简单机械地解释单词的音、形、义,形式死板,内容单调。很多单词讲过了,学生们就忘了,效率不高。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这种教授方式更是会引起他们对英语课的反感。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的单词教学应有很大的改进余地。要想增强英语单词教学的效果,我们首先需要对这类学生的情况作一个了解,让职校教师成为学生们记忆单词方法的“导师”和“引路人”。

二、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迅猛的发展。这种教育形式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要着眼于社会需求,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也就是说学生在毕业后要能掌握一手实用技能,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在这种职业教育中,英语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不足10%的学生在任职岗位中有接触英语的机会,只有一些有涉外业务的金融机构或岗位才能接触一些外国人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同时,这种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学习都很懒散,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力较弱,文化课的基础都很差,尤其是英语方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如何提高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英语课堂就显得死气沉沉,一节课上完,几乎没有什么效果,让学生觉得是浪费时间,让教师觉得很有挫败感。尤其是词汇记忆,我们知道,在英语中,词汇记忆是基础,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如果学生连单词都不认得,那其他的根本无从谈起。然而单词记忆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尤其是对这些本来英语基础差、单词积累少的职校学生。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最多的是依靠读音来帮助记忆单词,但是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不认识音标、很多音标发音不单准、词发音错误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这些学生更有效地记忆单词,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单词的积极性呢?这就绝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学生记忆,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记忆。

三、单词记忆法

(一)对学生进行短时记忆训练。

因为职校学生一般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仅仅靠课上教学生会读单词,然后课后去记忆,是没有效果的。据此,教师在教新单词时,可以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强记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当然,单词不能太多,否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会削弱记忆效果。因为要在当堂课上听写,所以学生必定会快速记忆,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朗读记诵,强力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开始只有部分学生达到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二)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众所周知,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记得更快、更久,而职校学生基本上是中学毕业生,他们的理解记忆能力逐步提高,所以,在经过初期的短时强化记忆后,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能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还可以采用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cover作为动词最基本的意义是“覆盖”,可以说:“Snow covered the ground.”由此引出具有抽象意义的“掩饰”:“He laughed to cover his nervousness.”再如:“pick up”有很多意思:捡起;收听;半路让人搭车;开车去接某人:偶然学到什么,等等。只是这样一一把意义列举出来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可以通过一些例句,尤其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例句来体现出这些意义,就会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理解记忆。这样既使学生对词组有了正确的理解,又避免学生只会在单词表中对其各种意义死记硬背的做法,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归纳法来记忆单词。

由于学生本身的词汇量少,而且很多单词记得不牢,自己是很难进行归纳的,当然他们也没有这方面的积极性,所以,起初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单词的归纳记忆,可以采取图表法等,逐渐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且由于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自己也会慢慢用这种方法去记忆单词。

(四)重现曾经记忆过的单词,进行长时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习,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习学过的单词,克服遗忘现象,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师可以尽量地在课堂用语中使用学过的词汇,也可以让学生尽量多做口语和写作练习;再者,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准备一些含有刚刚学过的单词的文章来让学生阅读,最好是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通过持之以恒的大量阅读,在上下文中重现所学的词汇以加强印象;三是通过做适量的词汇题和其他类型的典型试题使易混词汇通过辨析归纳得以强化。这样多种方式地呈现单词,可以加深感知印象,最终使单词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五)讲解和学生专业有关的单词,满足学生需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前面说过,职校的学生主要是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从而能让他们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他们觉得工作后用不到英语,是对英语课不重视的原因之一。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英语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对于这点,学生自己也深有感触,应该容易接受,然后注意在讲课时,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他们专业有关的词汇,这样和他们的专业课挂钩,能利用学生的需要心理来刺激他们学习英语单词。比如,在教授导游班的英语课时,就可以多介绍与导游用语有关的英语词汇,同时可以让他们背诵一些短小但很实用的英语游记,等等。

总之,记忆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政治;教学;记忆力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89-02

政治课需要学生记忆、把握的知识点繁多复杂,良好的记忆是学好政治的关键,但记忆要“有法”,不能“死记”。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忆力,那么学生政治课的学习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政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记忆力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兴趣,轻松记忆

现代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优势中心,让学生在自然享受的状态下轻松记忆,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有效记忆中。因此,要提高记忆力,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引导学生构建兴趣记忆的阶梯,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众多知识。

一)巧设导语,吸引学生

课堂上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导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讲授新课前,教师要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导语,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神奇的货币》时,笔者就先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谜语:百家姓里排老二,以谜语引出“钱”这一主题,然后再播放一段关于“钱”的视频,通过夸张诙谐的说唱,再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片,牢牢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正题,引出经济常识中货币的概念。

二)联系实际,贴近学生

脱离了实际的政治课教学是空洞、无趣的,更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特别注意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于书本上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就可以了,而教师需要找的是一些与学生、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例子来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例如,笔者在讲授“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这一内容时,就在课堂教学中以“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主题举行模拟听证会。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选出主持人、申请人、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媒体代表、人大代表等进行实际模拟演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升了其参与政治的兴趣。

二、遵循规律,科学记忆

江苏的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谈到了他的记忆方法,“任何知识都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还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记忆方法得当,艰苦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愉快”。的确如此,记忆也要遵循规律,科学记忆。

一)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是记忆的基础。唯有理解才能记得快、记得牢,建立于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是有意义的记忆。“强记不如善悟”,对记忆内容理解越深刻越能使大脑思维变得活跃,形成种种反思、联想,从而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弄清记忆对象的含义、意义。要使理解不断加深,还要把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善于把已有知识和新的知识联系起来,建立新的联系。比如在学习哲学常识时,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没有深刻理解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会灵活加以应用,才觉得政治枯燥无趣,只得硬着头皮去死记硬背,成绩当然得不到提高。

二)循序渐进记忆

南宋学者朱熹说:“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乎彼。”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记忆也是如此。记忆只有在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贪多求快,往往欲速则不达。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提出记忆的要求。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记忆,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达到学习记忆的目的。

三)重复记忆

根据遗忘规律,知识要及时地重复记忆几次才能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新授课讲解小结后,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我消化、及时记忆,下节课复习导入时,教师要提问学生,并让学生默写,以便查漏补缺、强化记忆。其后一周、一月甚至更长时间内重复提问,根据知识要点的前后联系,滚动复习、反复记忆,这样知识遗忘的速率就会大大减低。

三、巧用方法,有效记忆

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帮助学生以最少的时间精力,用最快的速度达到记忆的目的至关重要。记忆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根据知识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力。

一)区别难度记忆法

“少则得,多则惑。”正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重难点的突出和把握,学生记忆的内容也要有所选择和侧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将所要记忆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如了解、理解、运用等,并用醒目的颜色作出标记,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和关键,合理分配精力记忆。

二)读背结合记忆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政治课上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示教材中的关键词,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中心来阅读。同时可以借用记忆语文和英语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并反复背诵,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默写的方式检验记忆的效果。

三)分解记忆法

一些复杂的概念内涵丰富,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描述性的定义,修饰限制的条件多,需要对概念作层层分析。分解记忆法就是把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逐个突破。例如“实践”这一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首先可以从三个方面分解概念: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世界,性质是物质活动。其次对着三方面进一步分析: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不是主观世界;实践是物质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认识活动。最后重点强调“改造”二字,引出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这样层层分析,就能准确地揭示和掌握概念的本质。

四)列表比较分析记忆法

把一些相近、相似的知识,用图表的方法加以比较对照,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区别。这种方法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能让人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误区,避免概念的混淆。比如在区分消费类型、投资方式的选择等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列表对比记忆。

五)改错记忆法

将学生平时作业、练习中经常出现的或比较典型的错误挑选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改错。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自己或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做到对知识的准确记忆。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记忆,对改变传统政治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习与生活脱节的局面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物理;课堂笔记;现状;策略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体现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而研究物理课堂笔记情况及其应对策略就更能为学生加油助力。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调查对象为初三年级某班40名学生。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内容关于学习兴趣、笔记方式、笔记内容、笔记处理、笔记运用等几个方面。

三、问题及分析

1.你对物理感兴趣吗?

较浓(占27.5%) 一般(占67.5%) 没有(占5%)

分析:升至初三后,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已褪为一般,而保持较浓兴趣者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并出现少数失去兴趣的学生。

2.在物理课堂上,你是否做过课堂笔记?

是(占95%) 否(占5%)

分析: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极个别学生还尚未有笔记。

3.你的物理笔记经常记在哪里?

教材上(占90%) 笔记本上(占10%) 没有(占0%)

分析:学生主要以直接记在教材上为多,少数记在笔记本上。

4.你认为做物理课堂笔记对自己学习物理有帮助吗?

是(占92.5%) 否(占7.5%)

分析: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笔记对自己学习物理有帮助,说明学生已意识到笔记对学习的重要性。

5.你在做物理课堂笔记,通常都记什么内容?

(1)老师在教学中强调的内容

是(占92.5%) 否(占7.5%)

(2)自己在上课时没有听懂的问题

是(占62.5%) 否(占37.5%)

(3)老师上课时在黑板上写的内容

是(占90%) 否(占10%)

分析:学生课堂上所记内容以教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板书)、教师强调的知识点或内容为主。

6.在课后你会认真整理或温习自己的物理课堂笔记吗?

是(占37.5%) 否(占62.5%)

分析: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能够在课后整理或温习笔记。

7.物理课堂上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1)教学实验

是(占97.5%) 否(占2.5%)

(2)教师的教学方式

是(占67.5%) 否(占32.5%)

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师的教学方式较感兴趣。说明物理教学中实验地位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8.在做练习遇到问题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查阅笔记后自己动手解决 (占80%)

B.不翻笔记,自己解决 (占17.5%)

C.将别人的答案照抄下来 (占2.5%)

分析: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查阅笔记后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少数完全忽视笔记。

9.你是否知道如何做物理课堂笔记?

是(占85%) 否(占15%)

分析:有九成的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切实做到课课有笔记。

10.如果老师指导你做物理课堂笔记你乐意做吗?

是(占87.5%) 否(占12.5%)

分析:大部分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说明学生有着迫切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愿望。

四、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笔者对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笔记的有效性提出了应对策略。

1.以实验促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调查可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消退,这固然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也与物理学科的难度加深的特点有关。但学生对实验还是很感兴趣的,因此,要让学生认真地做好笔记,前提是要对物理课堂的实验感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做笔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足实验,做好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维持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电功率知识时,教师可从生活中灯泡时常烧坏,电工会将两个灯泡串联起来,形成“挑担灯”引出问题,并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分析,并将原因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补充了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以方法促实效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从调查结果看,学生能意识到笔记的重要性,但有的学生还没有掌握记笔记的方法,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应该记哪些内容,该怎样记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重点、难点、疑点,特别是对实验的过程、规律的得出、典型问题的解决、教师补充的知识等等。教师还可考虑指导运用新的载体进行笔记。如,在提高学生记笔记高效性时,教师可运用教学案一体化,让学生在学案上以不多的笔墨记下丰富的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如,在研究摩擦力时,教师可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以巩固练习结束课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笔记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3.以督查促运用

记笔记是为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在记过笔记之后,很少再去整理或进行温习,而是把笔记晾在一边,笔记的功用形同虚设。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笔记的整理,可采用检查、重排、组合等方式,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笔记的功能,让学生意识到笔记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地应用笔记,提高学习质量。如,在电学结束教学后,可抽查部分学生的笔记,对条理清楚、内容详实、有创新的笔记进行表扬,并组织学习好、笔记详的学生上台介绍记笔记的重要性及获得的帮助。在实践中,教师特别要关注男生和学困生的物理课堂笔记,要常指导、常检查、常督促。

总之,物理笔记不是为记而记,而是为用而记,认识到这点后,学生就能真正从笔记中获益,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登记管理;计算机登记管理系统;Web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139-02

一、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是面向教师及上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方便学校对计算机使用进行登记管理,实现学校计算机使用登记的电子化。经过调研及问询,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打字的速度不是很快,因此,本系统力求做到界面简洁,易于操作,做到相对智能化。系统要能满足以下要求:①教师使用计算机能做到自动化,即打开页面就能自动登记;②学生上机登记能根据某种编码自动识别个人信息,自主进入选课程序进行登记;③学生个人信息及上课课程题目信息量较大,支持导入数据功能;④登记的数据量较多,能支持导出数据功能,便于上级主管部门查询;⑤学校功能室的使用也需要进行登记,教师机能进行功能室的电子登记,管理员能查询、管理、导出数据。

二、系统框架及模块功能设计

经过系统需求分析确定本系统框架(如图1),由于考虑到教师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便于教师及学生操作,所以,本系统只设置管理员账号,教师机及学生机登陆时,系统会自动判断是学生机还是教师机,从而直接进入相关页面。

(1)系统设置模块。此模块主要进行作息时间设置、学期设置、学生升级设置。作息时间设置以便于学生及功能室登记时根据系统时间确定节次。学期设置是便于学校在统计登记信息时可以按学期导出数据。学生升级操作是为了对学生所在年级进行升级,每学年结束之后下一学年开始之前进行升级一次,毕业的学生自动锁定,不再进行上机登记操作。

(2)计算机采集模块。由于本系统没有设置教师机及学生机账号,为了避免非学校计算机或外网计算机进入本系统登记,所以,有必要对学校计算机信息进行采集。①学生机的信息采集。机房中学生机一般是由路由器进行网络访问的,现在好多路由器都带有IP绑定功能,在路由器里每台学生机的IP及mac地址都有记录,只要将它导出Excel表格,进行适当修改即可直接导入系统,机房中的教师机等同于教师机采集。对于没有路由器的机房中的学生机首次打开系统进行使用登记时系统会自动识别mac地址及IP地址,会根据IP地址的最后一个序号作为机号进行记录。管理员有修改权限。②教师用机的信息采集。教师机首次打开系统进行使用登记需要填写使用人、使用地点。管理员对非系统导入的计算机信息进行核对、修改并审核后进入数据库,再次登陆时会和数据库中记录的mac地址进行比对,不需要再次填写相关信息。数据库中没有记录的计算机无法进行上机登记、功能室登记、功能室预约操作。这样可以避免非学校计算机进行无效登记。

(3)学生信息采集模块。学生信息的采集是便于学生上机登记时采用实名制,并具体地了解到哪个学生什么时候在哪一台计算机上进行上课。学生信息主要有以下四个信息:编号、姓名、年级、班级。编号在全校内是唯一的,可以和图书借书证号统一,学生只要记住编号就可以登记了,避免学生打字慢,登记时浪费时间。本系统对学生编号采用8位数字进行编码,前四位为入学年份,如2009,接着两位为班级,比如一班为01,依此类推,最后两位为序号从01开始。这样看到编号就可以知道是哪个班的学生了,也便于学生记忆。此信息可以在Excel表里做好后直接导入系统。管理员拥有修改及删除权限。

(4)功能室管理模块。此模块管理员进行学科设置(只需设置有功能室要求的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必须设置),学科下设功能室名称,微机教室至少设置一个,便于教师进行功能室预约及登记以及学生进行微机教室登记。

(5)预约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对功能室进行预约、修改预约及删除预约。

(6)信息教师管理模块。此模块管理员设置信息技术教师,便于学生上机登记时选择教师。

(7)信息课程管理模块。此模块管理员按学期设置信息技术具体课程,便于信息技术预约及学生选择课程进行登记。

(8)登记信息管理模块。此模块管理员对已登入系统的登记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查询、统计。

(9)教师机功能模块。此模块供教师机使用,教师机进行使用登记,为了方便,系统可以让教师选择开机自动登记,这样可以免除教师机每次开机都要登记一次的麻烦。可以对功能室进行登记,登记成功后别的教师将无法对功能室同一天同一节课进行重复登记,还可以进行功能室预约,预约成功后别的教师将无法对同一功能室同一天同一节课进行重复预约。

(10)学生机功能模块。学生上机登记时先输入编号,核对是否为本人,然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登记,一种是教师如果对微机室进行了预约,学生只需选择预约的课程直接进行登记,一种是学生自主选择年级、班级、教师、上课课程(课程会根据所选年级自动生成下拉列表),节次(根据系统时间及作息时间设置情况)、机号(根据系统中学生机信息)会自动生成。登记好后会将本人在系统中的本学期登记信息全部显示出来。再次打开后系统会检测本人同一天同一节课是否已经登记,如果已登记,系统会列出登记信息,避免同一个人同一天同一节课重复登记。如果发现某学生登记错误,教师应删除此条登记信息后,学生方可再次登记。

三、系统的架构设计

根据计算机登记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及操作流程,选择B/S三层结构来设计,后台数据采用SQL2005,系统开发采用visual studio 2005及.net 2.0,以VB为开发语言,Web服务器采用微软的IIS 6.0系统嵌入在学校网站中。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后记范文第15篇

有经验的教师对板书设计总是高度重视,在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笔者对板书设计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教材结构,把握知识脉络,明确能力要求,明晰思想方法,精心设计好完整翔实的课堂板书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学内容各个板块的主次关系、先后关系、联系纽带便会了然于胸。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会如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才会敢于放手,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展示。同时由于课前已经设计好了板书,在对应时间点必须把板书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借助板书的调控教师可以更加从容地担当起导演的角色,能够收放自如,课堂会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有序展开。

二、板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本节课主要知识点且与教材结构基本保持一致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什么”一节时,板书设计如下:(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声音具有能量。(4)声速。这样的板书已经包含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顺序与教材基本一致,也方便学生对照教材进行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三、板书设计应该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能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比较学习和理解记忆

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挖掘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巧妙揭示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例如学习“汽化和液化”时,为了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板书设计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如下:

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利于较全面地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这类知识点有相近之处且容易混淆,适宜用表格等较直观的方式加以区分,学生会很快加深理解,也便于记忆。板书设计的形式必须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是图形、知识树结构等等,但一定要追求实效,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

四、板书设计应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对典型例题的关键部分应予以板书,对于易错点也应该予以呈现

在课堂上学习例题时,笔者通常用课件投影出示题目后,先由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展示,学生在交流展示时要力求说出思考过程、解题关键、易错之处以及拓展延伸。学生展示完毕后,由于题目往往较长可以不全部记录,但关键点是需要记录的,方便日后进一步的理解消化。下面是笔者在教学水沸腾图象时的板书设计和指导学生作记录的摘录:

例题: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图线。

本题为一常见题,考查学生观察图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笔者建议板书记录如下:

学生简要记录这一道例题的关键后,课后又进一步加深记忆理解,在后来的检测中,类似题目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解决。

同样对于易错点在和学生讨论后也可以在黑板上加以板书突出。例如在分析“早晨太阳升起时,人眼看见太阳了,太阳的实际位置仍然在地平线下方”的原因时,学生知道了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这一现象,但认为光是在大气层外的真空和大气层两种介质表面发生了折射。错误之处在于误以为真空也是一种介质,教师和学生讨论分析后可以板书出易错点“真空不是介质,一无所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易错点的重复出错。

五、教师的板书设计必须与学生的课堂笔记有机衔接

学生物理课堂笔记从记载形式可以分为:直接记录在课本上,用纸张记录后粘贴在课本里以及用专门笔记本记录等。笔者对这些记录形式进行了比较,发现直接记录在课本上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学生课堂上用于记录的时间,许多需要记录的内容可以直接在课本上圈画出来,把需要补充的内容记录在课本的空白处即可,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讨论,缺点是系统性不强,图表等板书难以完整记录,需要课后用较多时间进一步整理完善。这一记录形式适合于记忆性内容较多的章节,如声现象、物态变化等,这些章节多数需要记录的内容课本上都有了,学生只要圈画后稍加补充即可。用纸张记录后夹在课本里,这一记录形式灵活性较高,适合记录课堂容量较大,难以完整记录的内容,课后仍需要进行进一步整理,如光的折射这一部分课本上本身有较多的表格和配图,学生只要用记录纸补充就能取得较好效果。用专用笔记本记录则是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比较系统地记录教师板书的内容,不足之处是用时较多,优点是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检查,方便学生的自主复习。具体采取哪一种记录方式需要根据学生基础并结合教师的授课风格而确定,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记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