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方师范院校

21世纪初,北京大学启动“元培计划”,低年级实行大学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1]。此后,“宽口径、厚基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2010年基本形成“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招生培养新模式。2020年,有1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占同类型高校数量(134所)的85.82%,其中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8所师范院校[2]。大类招生改变传统按特定专业的招生方式,一定程度避免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使其获得更多有机会深入认知各个专业,并根据自身兴趣实现专业双向选择,有助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3]。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主要承担中小学地理教师培养和教学理论创新的任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既沿袭了地理学专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教学内容,又涵盖了软件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等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4]。与地理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以培养学生地学数据获取、管理、应用、分析能力为主,能在生态、环保、规划、教育等各个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应用、研究、开发等的复合型科技人才[5]。大类招生背景下,地理科学师范生及地理信息科学非师范生以地理学一级学科统一招生,招生、专业分流、教学、就业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大类招生前后的招生规模、生源、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初探大类招生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专业招生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有190个院校开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表1),其中师范类院校50所,数量最多的三个省市有江苏省(18所,师范5所)、河南省(13所,师范5所)和湖北省(12所,师范2所),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总的招生规模达8000~9000人,男女比例接近1∶1,文理科招生比例为1∶9。重庆师范大学自2003年至2019年招收地理信息专业学生,每年招生规模40人左右,2020年招生规模升至50人。2021年,重庆师范大学实施地理科学专业大类招生200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到55人。生源主要来自14个省市,本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宗旨,生源配置以重庆市为主,招生人数141人,占比达71%,其余以四川省居多,占比15%。文理科招生比例为4∶6,明显高于全国。

二、专业分流方案

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模式中重要的环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大类培养,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章制定选择专业。分流方案是进行专业分流的前提和依据,主要有分流对象、分流依据、分流程序、分流时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6]。地理学大类招生的学生分流专业以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为主,在校学习1~2年通识课程后,按照成绩排名、志愿填报+成绩排名等进行专业分流,部分师范类院校为了平衡各专业,从成绩排名、志愿填报、教学实践能力三方面综合实施专业分流。重庆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按照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分流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专业分流的基本原则包括:(1)学生志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积极瞄准社会的人才需求,综合考虑近期、远期社会需求和学院的发展,合理进行专业分流。(2)公平、公开原则。专业分流工作执行成员负责领导和执行专业分流,监督成员负责分流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根据专业分流方案,确保每个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透明与公平。(3)各专业(方向)接收学生的人数要兼顾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按照志愿填报结合绩点排名的方式,在第一学年结束后,每名学生只有一次专业分流机会,分流以后不再进行转专业设置,与国内其他高校分流方式基本相同。

三、教学改革

地理学大类招生的培养期望是地理科学教育方向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具备师德情怀高、教学能力强、育人效果好、发展后劲足等能力[7]。地理信息科学方向学生从应用、研究工作,具备动手能力强、领导中小型团队、设计开发新产品和新系统等能力。教学中,需要优化师资团队,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引导,合理科学安排分流前的通识、学科基础教育和分流后的专业教育。

(一)优化师资团队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既要有扎实地理学功底的教师,又要有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相关教学研究的教师。大类招生后,重庆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教师团队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团队成员共50人,学缘结构多样,专业教师来自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近20所国内外大学。学科背景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林学、灾害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特色和学科优势,有助于教师团队交流和共同学习,更有助于落实因材施教,培养高层次教育科研人才。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变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人发展,从全程教师讲授到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过渡,将导入法、举例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法相结合,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加强地理学知识的感官认识。如开展地貌、地质、植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并结合区域遥感图像,深入了解遥感图像如何记录地物信息,开展植被、水系、农田等各类地物信息的光谱特征认识和遥感图像地物识别等实践。通过地理事件、现象导入课程内容,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事件,讨论区域特征及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地形、气象、地质结构等),激励学生逐步参与课堂讨论,提升学生兴趣,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

(三)调整课程设置

不同类型院校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特色不同,所开设的课程也具有明显差异。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可分为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测绘等几大类。其中,依托传统地理学为基础开设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地理类课程占比最高,如北京师范大学占比34%,华东师范大学占比54%,东北师范大学占比38%,其次是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师范大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占比均为22%,华东师范大学分别为17%和8%,东北师范大学分别为19%和24%。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依托地理与旅游学院,课程设置以地理类课程为主导,占比30%,其次是计算机类课程占比22%,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类占比均为18%(见下图)。大类招生后,将思政类通识必修课均放入第一学年。同时,加入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如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地图学等。强化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深入认识专业,培养专业兴趣,了解专业内涵特征,明晰专业如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便于后期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

四、大类招生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突破专业单一培养的局限性,强化学科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据各高校地理学专业分流调查情况看,部分高校经过1~2年的专业引导和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都能较清晰地了解各分流专业,如陕西师范大学80%的学生非常了解分流专业,有25%的同学改变了最初专业选择意向,多数学生选择分流专业的依据为个人兴趣、专业发展、就业方向及教师团队等。经过学生志愿填报后,80%以上的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表示满意[8]。而部分高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专业分流政策了解不够,分流专业选择意向不清晰,出现“一边倒”的专业意向不均衡现象,学生未进入理想专业产生心理落差等[3]。同样,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也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面临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分数提高。大类招生之前,地理科学师范类是按照一类本科分数线招生,地理信息科学非师范类按照二类本科分数线招生。在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纳入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全部学生按照一类本科招生,招生规模和生源成绩较往年有明显提升。(2)大学科、大专业的理念下,有利于各学科专业教师的交流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地理学基础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交叉融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的全面认识,构建综合地理学知识体系。(3)遵从人才培养逻辑,全面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专业认知增强,学习兴趣浓厚。专业分流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通过前期专业导论和各类专业宣讲,学生对专业的知识构建,专业的未来发展及就业前景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的选择专业,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高,学习动力足、投入时间多,参与教学、实践等热情高,教学效果好。面临的挑战包括:(1)学生对专业分流知晓度低,影响学生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在分流前,大部分学校仍有近30%的学生对专业设置、分流程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专业就业等方面了解不足,存在不理性填报专业的情况,录取后,学生对专业认同度低。(2)地方师范类高校以培养地方教师为主要目标,而地理信息科学等非师范专业就业方向不明晰,易导致专业分流“一边倒”。学生在报考地方师范院校的初衷是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区域、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范围宽泛,不能聚焦在某个行业或者领域,学生无法将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的行业需求相结合,导致就业信心不足,大批学生选择地理科学专业。(3)学生个体差异大,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多种因素影响专业选择,如学生的兴趣、学习和科研能力、专业就业形势、专业教学实力、专业分流限制等因素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专业分流之后部分学生对分流专业的承诺水平低,缺乏专业认同度,学习投入程度低,学习效果差。因此,在专业分流前,对学生进行分流政策的详细解读,阶段性地进行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宣讲;强化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对学生专业引导,结合学生自身特征,明确就业方向;加强GIS和RS的实习实践,通过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环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过程,提高专业自信心和认可度。

结语

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大类招生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招生、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变化,结合部分师范类院校大类招生的学生情况调查,浅谈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参与大类招生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大类招生与培养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立足本土,地方师范类院校调整招生模式,在适应变化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宜本校、本科专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尤西林.当代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改革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217.

[2]谭颖芳,张悦.大类招生与培养:历程、方案与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1):81-91.

[3]王永桂,王禹熹,谢渝.大类招生模式下地理学专业分流的挑战与策略———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01):42-46.

[4]高思超.“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21(04):1-3.

[5]张晓露,王妮,孙铂.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6):232-233.

[6]李莉.大类招生制度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分流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4(01):112-115.

[7]胡最,刘沛林,郑文武,邓运员,邓美容.地方高师院校GIS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140-142.

第2篇

关键词:毕业生去向 调查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55-0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属于地理学类,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具有学科基础广、专业口径宽的特点,各高校培养定位存在资源环境规划、城乡规划、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多种倾向,因此毕业生去向也非常广泛。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这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在已有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至今为止9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为在校生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实用信息,也为本校和相关院校专业定位提供参考。

一、专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2002年设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3年首次招生,2013年正式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制图等信息化测绘技术,立足于城乡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面向城乡规划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治、土地评估、测绘地理信息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秉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依托专业实验室、3S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已经建立的20余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专业自2004年第一轮立项建设以来,借助教学评建大好契机,围绕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新一轮专业建设达到了校重点专业的要求。

二、毕业生去向总体分析

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是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历届毕业生,样本容量为368人。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考研、就业等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来源是连续多年建立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了2007―2015届毕业生去向的总体状况,毕业生累计考研率达16.3%,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14.9%,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城乡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评估咨询、农林矿产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企业的毕业生占68.8%,如图1。

三、毕业生考研分析

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总人数为59人。2007届考研10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5.8%;2008届考研14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5%;2009届考研8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0%;2010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2011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7%;2012届考研5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0.8%;2013届考研3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2014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8%;2015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7%,历年的考研率变化趋势详见图2。以上数据显示历届毕业生考研率并不稳定,主要受当年就业形势、学生意愿和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把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分为地理类、农林遥感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及其他五类。通过数据分析(见图3)可知,考取地理类学科的毕业生为28人,占考研总人数的47.4%,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如考取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农林遥感等方向的研究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由于地理类学科在本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对地理类学科考研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见图4)。地理学科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四大类。考取自然地理学研究生为10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5.7%;考取人文地理学研究生为4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14.3%;考取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为13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46.4%;考取地理教育研究生为1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6%。可见地理学科中考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朝阳产业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毕业生就业分析

对本专业2007―2015届除考研之外的309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企业、城乡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农林矿产资源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各类企业的人数为254,占总就业人数82.2%;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为55人,占总就业人数17.8%,详见图5。

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去向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参军、事业单位,其中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为42;参军人数为4人;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9人。显然在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最多,但是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影响,行政机关单位的就业人数集中在2007―2010年,以后迅速下降,近年来几乎为零,如图6所示。

就业于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国土规划类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城乡规划设计企业、地质勘察类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等。其中在国土调查规划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高,在规划设计类企业和地质勘察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低,由此可见国土规划类企业是本专业学生在企业就业的重要领域。在各类企业就业的比重详见图7。

五、结论

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得出:虽然历届毕业生考研率不稳定,但考研学科方向相对集中,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地理专业占绝对优势。在行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集中在2007―2010年;在企业就业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的重点领域面向现代企业,而在现代企业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又以面向国土行业为主,主要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复垦专项规划及项目设计、地籍测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2] 谢启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使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1)

[3] 吴晓敏,董萍,陆翔,等.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 王兰霞,王蕾,李巍,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思考[J].经济师,2012(9)

[5] 王兰霞,赵喜江,王蕾,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面向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第3篇

1.1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及地区分布

171名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企业、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及读研等。其中就业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毕业生最多,占44.44%;其次为相关企业,占23.39%;读研学生占23.39%;到卫生行政部门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仅占3.51%(表1)。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重庆、四川,其中重庆占56.73%。

1.2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及地区趋势分析

在2008-2013年信息管理本科毕业生中比2013年有72%的毕业生就业于医疗卫生机构,2008年毕业生读研比例为59%,2013年减为0%(表1)。统计还发现,该校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为重庆和四川,且其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讨论

2.1本科毕业生就业面及地区狭窄

卫生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目前该校招生规模适中,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看好。根据研究分析,该校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两地。就业单位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其接纳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增加,说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市场需求,即培养适应我国卫生事业信息化发展需要,具有医学、计算机及信息分析技能,在医疗卫生、医药企业、卫生行政部门等从事信息分析、信息建设、信息管理工作,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应用型人才。就业单位面相对较窄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医院信息化人才需求快速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流向发生改变,倾向于医院就业。

2.2对就业和专业教育的建议

2.2.1在现有就业方向的基础上,拓展就业渠道和区域研究发现,虽然目前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率较可观,且就业流向逐渐趋于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为医院),但其就业单位面及地区还较窄。我国“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提出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这为卫生信息化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医院信息系统开发、系统维护、信息管理、信息分析及利用和信息决策各环节均需要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从目前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人才逐渐流向医疗卫生机构,而且主要任职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科和病案科,在医药企业从事信息系统开发、系统维护等领域工作较少,说明医院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正在逐步加强,并终将趋于饱和。因此拓展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多元化择业成为该专业就业指导趋势。

2.2.2加强学生专业及素质教育,培养满足卫生信息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虽然目前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用人单位认为目前该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职业技能与能力素养等方面有待提高。目前医学信息学教育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较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实践薄弱等问题。我国卫生信息化人才不仅在数量上短缺,在专业技能和能力方面更需要提高,不仅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数据分析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医学背景知识。因此,面向卫生信息化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该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单位应以发展的眼光,明确专业定位,根据行业需求,注重实践,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专业人才 职业发展 就业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033-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且这几年硕士生人数也急剧增加,2012年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大概为51万人,致使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尤其是社会认可度低的新兴学科、模糊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就是其中之一。

自1998年,教育部颁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来,很多高校围绕“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有侧重,创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都在积极探索办学模式,从而也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取得一些成绩。但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专业特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阻碍了该专业的发展。其中主要包括:(1)培养目标不明确。如大多数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中提到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计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太宽泛,让学生搞不清楚自己毕业后能具体从事什么行业;对于企业而言也不知道此专业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什么?表面看起来就业面很广,但实际上都只是沾了一些边,对具体的技能还不是很精,很到位。(2)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与培养模式不对应,应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但实际上该专业是由过去的计算数学或应用数学专业改造而成,因而课程的设置存在照搬旧专业培养模式的现象,不能突显信息与计算科学这门专业的优势和特点。并且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的部分院校或院系也没有师资或基础开展一些课程。即便是开设的有些课程,在教学上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有的教材内容宽泛,涉及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复杂,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有的教材内容简单,但难易程度却又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影响了课程的设置。(3)实践教学课时少,教学条件差、形式单一,共建的实习基地较少,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模式。由于课程设置的陈旧性,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到枯燥乏味,希望通过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去锻炼。但是由于本地经济条件落后,适合学生的企业单位较少,去外地实习成本较高等原因,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一些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非常少,一般仅有毕业实习、毕业见习,稍微多一点的只是增加了1-2门偏计算机的课程。教学上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习走过场,实习效果不好,这样很难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本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希望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拓宽学生就业面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而言,培养目标不光决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基本的教学实施,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前景。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内容太泛的状况,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有重点、有侧重的于几个方向来培养学生[3]。首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能在教育、服务、贸易、金融、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就业,可从事基础型或者应用型的工作[2]。毕业生可以考取应用数学、金融、管理、计算机、通信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其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着注重学生的就业,形成重应用、强技能的特色。要保证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好的竞争力,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再次,从目前一些师范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中调查发现[4]: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进入了各级中学、 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担任信息技术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如果该类学校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一般本科院校完全一样的话, 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师范技能就得不到培养, 会缺乏基本的师范素质, 也就无法站好三尺讲台。因此,地方高师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应该是厚基础、重应用、兼顾师范。所以,地方高师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不仅要体现专业特色而且还要体现师范特色。

二、注重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就课程的设置来说,开设的专业课的种类和数量,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形成专业特色的关键,而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就尤为重要。一方面,这是本专业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这也是本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主要“卖点”之一。就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而言,为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设置了几乎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完全相同的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但是本专业所学课程过于枯燥,整天反复于冗长的数学公式与乏味的定理证明,长此以往,致使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进而影响到学院的学风建设和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虽然进入大三、大四年级后,《最优化》、《 信息论基础与应用》《数学建模》以及《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实用型课程逐渐开设,但从时间上来讲似乎晚了一些,而且有些课程突显不出专业的特色。许多学生就是在大一大二期间不愿反复学习枯燥的数学基础课程而萌生转专业甚至弃学的思想。本文认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竟不是纯理论的数学专业, 尤其作为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必须在确保为低年级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同时,有必要早一些让他们接触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应用型知识, 哪怕只是了解, 这样做既有利于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 同时也能够早日激发学生的就业与择业意识。除此,还应该开设一些具备师范技能的课程,方便学生毕业后能在教育行业就业。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而言,实践教学课程以及综合性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是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取代的。但是由于经济能力,学校定位、学科力量薄弱等实际情况,目前依然有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即便开设,绝大部分也只设置了毕业实习的实践环节,并没有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完成课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环节,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很多学生毕业实习也只是走过场,没有实际的效果,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活动的质量。所以如何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充足的实践教学课时,同时使实践教学不走过场,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是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有“3+1”培养模式和“2+1+1”培养模式[3]。“3+1”培养模式一般是前3年在学校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1年到企业实训或实习。这种模式的缺陷是学生在实习或实训前,专业方向不明确,专业课程学习没有重点,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训存在脱节,实训效果有待实践检验。而“2+1+1”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前2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第3年通过认识实习,了解了行业的发展状况,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自主选择优秀专业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按专业方向学习专业课程并进行课程实训,第4年再到相应的企业或培训机构接受实训和毕业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尽早选择专业方向并进行实习或实训,提高学习兴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学习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而忽略了一般主动性弱,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多样,没有相应的师资、教师队伍供其选择。再者,由于授课时间短,有的专业理论课程未必能在2年之内上完,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必备的理论知识的话,也就无法去胜任企业的工作,接受相应的实训。所以鉴于此,我们还是应该加强实习基地的联系和建设,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比如联系所在地市的电信公司、软件开发公司,保险公司等成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同时针对高师院校的特点,还应发展了职业技术学院,中学作为师范类信息专业实习基地。学校还应和企业合作,对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制定严格的管理方案,让学生实实在在的锻炼自己,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同时信息技术也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被广泛应用。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出现,为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也担负着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能够迅速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更加科学地定位这一年轻的专业,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需要专业教师和就业指导人员共同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周晓晶,于晓秋,张宏礼.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42-243.

[2]李峤.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浅析[J].科技资讯,2009,32:153-154.

[3]谭义红,彭向阳,李学勇,胡 赛.探索地方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2):124-126.

[4]周勇,阳志峰,高正晖.地方高师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161-163.

[5]隆广庆,庞博.西部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问题与措施[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

第5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个很长的名字,以至于我们信管人自己在填写一些涉及专业名称的表格时都会默默嫌弃它的长度,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简称它为“信息管理”或“信管”。这样的简称既方便省事,也强调了这个专业与其他信息类专业的区别。相比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等专业,信管重在一个“管”字,即以计算机为依托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信管的毕业生会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也有少数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这主要看开设学校相关院系的培养方向。

纵使我们很用心地让自己听起来有别于“计算机”,多数人对“信管”专业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大误区。在很多人眼里,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科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计算机科学相对于信息管理主要是起一种运算支持和决策辅助的作用,两者的关系可以比作安卓系统跟各种手机应用的关系。

有人说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

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信管”的课程一般包括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三个方面。这样理、工、管结合的学科体系十分庞大繁杂,所以不止是那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会误解,甚至“信管人”自己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也纷繁不一。认同的观点在于这个专业涉猎广泛,在社会及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信管能够调动自身优势,将管理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很好地结合,应社会需求培养出应用技术与管理理念兼顾的全方位人才;而质疑之声多认为此专业的专业技能深度不够,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既拼不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不敌管理专业的学生,这样的“广而不专”不仅会让用人单位无从下手,也让学生找不准发展和就业的方向。

这样的“百花齐放”到底是优势还是败笔呢?正如马克思爷爷教导我们的,任何问题都要辩证地看待: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劣势。好了,各位不要急着拍砖,前一句“废话”的的确确就是“信管”尴尬的现实境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优劣的评判,而是如何转劣为优。

通常意义上的管理专业不懂技术,而计算机专业又不懂管理。无疑,只要我们明确了自身发展方向与兴趣的侧重点,在广阔的知识背景基础上突出重点,就完全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数学、经济理论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经济分析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的能力。在完成这些综合学习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培养起个人的兴趣特长,努力朝着“广而尖”的高水准方向提高自身能力。例如,熟悉计算机应用的综合管理型人才比一般的管理人才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我们学些什么?

本专业的课程主要是从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这三方面来设置的。

信息管理这类课程是“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来源于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成果,是整个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向。顾名思义,信息管理主要是针对应用计算机软件统一整合管理系统内外部信息,方便管理人员搜集、整合、处理以及分析相关数据,并提供一定决策支持的课程。这方面主要开设了信息管理导论、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存储与检索以及信息检索语言等课程。这些大多都是理论学习,虽然简单,但重在能够活学活用,这大概也是“信管”在理科学院总被大家当成文科专业对待的原因之一。

管理科学方面的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概率统计、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概论、西方经济学原理、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基于部分管理课程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我们常常会被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两台“期末收割机”无情地斩落马下。此外,据我身边众多征战“沙场”的战友反应,运筹学的杀伤力绝不逊于以上两者,所以那些遇见数学就想绕道走的同学们可是又要经历一番磨难了。

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课程主要是对整个信息管理应用的框架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这部分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原理以及相关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的应用与开发。相关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可视化程序设计、管理应用软件开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概论、计算机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应用等。好了,这里不用我再多说,这些课程看起来就很走纯技术路线吧,C++、JAVA什么的对我们来说都是小菜,不过对计算机一点兴趣都没有的科技小白们还是慎入哦!

未来就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

毕业时,我们有着多种多样的选择,毕业生大致的去向可以分为三种。信息管理方向,最常见的是ERP(企业资源计划,用来管理整个企业生产、物流、销售采购和财务的一整套系统——编者注)实施及ERP实施顾问岗位、系统分析与技术服务岗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维护岗位等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层管理类岗位。但这类岗位往往需要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对于本科毕业生们来说,是不太现实的选择。并且目前国内企业有这样大型ERP实施系统的单位实在不多,所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发展愿景。

接下来是计算机科学方面,这一块主要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主的各项IT类工作。比如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络管理或机房维护岗位以及数据库维护、网站建设等计算机相关的工作。通常情况下,这些岗位男生居多,原因之一自然是兴趣使然,第二则是因为这类岗位确实比较辛苦,不过那些“程序猿”们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果你有这方面兴趣但又不想向软件行业发展,就可以适当考虑信管的这个方向。

最后是管理科学方向,这个方向主要涉及到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些职位对于“信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与专业本身的契合度并不高。不过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专业强大的后台支持——计算机能力,在一些Ⅱ公司的销售、管理岗位的应聘中占得先机。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3-56-03

Reform and practice on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Xu Fengshe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Dezhou College, Shandong 253023,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running schools which strengthens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takes into account mixing of subjects, emphasizes innovation application, the author describes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ity, schemes and measures of reforms on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is proposed training mode in training talen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course organization; practice

0 引言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新的专业目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这次调整中的数学与统计学科的三个本科专业之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1]。这一专业设置的背景是,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的核心技术,信息时代已悄然而至,为了紧跟形势,教育部设置了这一专业,以期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人才。该专业的设置,反映了社会对数学学科人才的需求,为这个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高校数学专业的招生带来正面影响。这些年来,许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且对该专业的内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探讨。

德州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2004年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七年的办学实践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历经三次大的修订,2010年上半年完成了新一轮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并从2010级新生开始实施。本文将围绕“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论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实施方案、具体措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希望对同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有所帮助。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涵盖了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和控制论四个学科。信息科学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主干学科,主要培养学生信息处理需要的数学基础,相关课程包括现代密码学、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等专业课程;计算科学主要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物理学为基础课,此外还有数值分析、数值代数和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专业课;运筹学方向以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和运筹学为基础,解决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控制论方向主要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中出现的带有控制参数变量的时变系统等[2]。很显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数学专业,但又远超出数学学科的范围,它应该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定位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工程专业有明显的区别。目前,全国各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的课程、设置的专业方向各异。如何定位或者培养什么样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这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同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将导致不同的课程设置和不同模式的人才培养。

全国各地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资料显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1]。随着德州市经济的发展,科研院所、信息产业、银行、证券、金融等行业需要相当数量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更是迫切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现实是: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缺乏;另一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因此,我们培养人才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我们的“产品”成为“畅销品”,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国家“教指委”的教学规范[3,4],立足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在对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遵循“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不断调整和完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通过课程体系模块化、特色化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凸显专业特色,使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数学基础的目标是让该专业毕业具有较好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够利用数学理论解决信息科学、金融数学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该专业学生最终具有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兼顾学科交叉是指该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专业,取各学科之长,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是本专业学生具有更广泛就业去向的优势所在。注重创新应用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素养、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可知,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在科研院所以及信息、金融等行业。参照各兄弟院校的做法[5-10],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

⑴ 专业定位

根据教育部专业规范,结合地方人才需求,我们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⑵ 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落实“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采取以下做法:

① 教学设计案例化。在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复变函数论、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由此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② 案例设计主题化。在案例设计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理论与应用特点,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习内容有机地加以整合,构建成一个个教学主题,主题及案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又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与实际应用密切相连,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

③ 主题设计项目化。在主题选择过程中,密切联系相关课程的应用和科研,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背景,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成任务明确的训练项目,按照项目的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④项目设计科学化。对每个训练项目,按照教学目标科学规划,注重学科能力和课程能力的培养,突出问题,科学设疑,注重过程,讲究实效。

⑶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应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特色化设计。所有课程被分为公共平台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特色)课等模块。公共平台课是指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三类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复变函数等。专业主干课是指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普通物理、数值代数、信息论与编码、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专业必修课是包括运筹学、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实验、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等。专业方向(特色)课主要设置了信息科学、科学计算和金融数学三个方向。其中信息科学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信息工程概论、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科学计算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计算几何、科学与工程计算、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数学方向的主要课程为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以上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性质分为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两个系列,从而构建了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知识交融链。根据知识模块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形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及优势学科“微分方程及应用”、“粗系统理论及应用”、“密码理论”、“金融数学”等特色方向的系列基础理论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离散数学等;系列应用性课程有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运筹学、金融数学等。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有机整合,实现了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凸显出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特色以及“微分方程”、“粗系统理论”、“金融数学”等的学科优势。

⑷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包括毕业设计及实习)、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实践等。课程实践是指数据结构和数学建模实验、数值代数等课程的实验课、课程设计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中的毕业实习是让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把所学专业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中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既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总结和检验,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会与人交际,提高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就业指导实践是指针对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引导他们摆正心态、合理定位。

⑸ 创新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造了以增强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运筹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数据结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高效的算法、编写程序的能力。运筹学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决策以及信息系统整体规划的实际能力。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实际上,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学习上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3 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德州学院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⑴ 采取“2+2”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分流培养。学生在一、二年级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专业公共平台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对未取得规定学分者,编入下一年级作试读处理。学生试读合格后可随下一年级分流到相应专业,试读一年后仍不符合要求者作退学处理。

⑵ 分流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志愿选择信息科学、科学计算、金融数学等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但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也会从专业布局、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方向人数,避免修读方向人数严重失衡,以保证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⑶ 每一学年,根据市场调研情况以及学生就业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的设置,但调整幅度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课程设置的稳定性、长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⑷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创新学分。

4 结束语

德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专业2011年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建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出版主干课程教材四部;有20多位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有10多位学生能够自主开发网站等。

结合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下一步我们要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继续探讨和研究,以期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龙章,王勤,杨帆.新建工科高等学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57~59

[2] 钟献词,陈良,黄燕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6:18~19

[3] 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1:1~4,6~10

[4] 张韵华,邓建松,岳兴业.中国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探索[J].大学数学,2009.2:4~8

[5] 刘修生,胡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4:51~55

[6] 明廷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2:51~53

[7] 韩明,张积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讨[J].科技咨询,2011.10:89~90

[8] 郑丽丽,李海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咨询,2011.20:193,195

第7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地方高校;本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429-02

Research on Undergraduate Courses System of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mmon Regional University

TAO Wan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Ordinary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unt for 70% in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hav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o some questions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are analyzed at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cialty orientation. And combined with many-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s, a undergraduate courses teaching system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region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ourses system

1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进行专业调整时由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跨专业、面向技术和管理多个层面,注重将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交叉边缘性学科,虽然已经历了10年的发展,但在专业定位时仍存在各高校对该专业的认识不统一、定位不明确,使得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清晰,导致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认识不清,为专业推广、专业人才的质量评定以及就业带来困难,尤其对普通地方性院校的专业毕业生而言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

我校从2002年起开设此专业,2004年起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现已有3届毕业生,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取得一定的经验。本文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讨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方案,结合我校2008级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一个普通地方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和培养方向

在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CISC2005)的信息系统教育的社会需求报告[1]中,可以知道现在市场上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达到了76%。对于需要的企业来说最迫切的是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工作,也有些企业需要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在调查企业中,几乎有一半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这显然有违“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初衷,这一方面说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需要更明确地定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企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要。此外有23%的企业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应该在企业中发挥一定的开拓作用。

2001年国家出台的《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这反映了社会对信息系统人才的要求,因此承担培养大量人才任务的本科阶段教育应符合这样的要求。分析CIO的标准发现其包括6大职业功能模块: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6个模块说明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3个基本方向:1) 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2) 企业信息化管理;3)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以本科教学可以定位于这些方向,并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选取重点。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应反映专业的本质特征,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指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为: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是一个面面俱到、保留原五个专业各自痕迹的大拼盘,课程门数多,可操作性差,也不能反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质特征。之后教育部又起草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意见》,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6+X方案。其中6门必修课程是: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或叫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X为各校系科自定课程。这一意见方便了各院系根据学校性质、专业特点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历程的多样性,使得各院校在本专业的教学上有各自的特点,但地方性院校通常都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任务。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本专业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能在一般管理与信息处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和方案,提出系统需求和目标,学生应具备操作、管理、实施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提出以下课程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

分析以上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侧重于信息管理方面知识的介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则说明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是信息分析与管理相融合的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类的课程。侧重于培养有关信息系统的实施与操作能力。

4 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教育部的主干课程目录,为院校设置课程提供了指导,但对于软硬件均还在不断发展中的地方性院校来说,还应抓住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建设。笔者所在学校是以工科特色为主的普通院校,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在计算机系,以“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及“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培养目标,结合设置的主干课程,提出的课程具体实施方案是:

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分为6个模块,即:1) 公共基础课模块;2) 专业基础课模块;3) 专业课模块;4) 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5) 专业任意选修课模块;6) 公共选修课模块;7) 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体系结构表见表1。

具体内容如下:

1) 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

2) 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Java程序设计、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信息科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3) 专业课模块,包括:信息专业导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等。

4) 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开设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信息管理系统方向(开设课程为:操作系统、Web编程与网站设计、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及应用、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系统工程);电子商务方向(开设课程为:网络安全、Web程序设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5) 专业任意选修课模块,可选课程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知识管理、UNIX网络管理与编程、XML语言及实践、UML及应用、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等。

6) 公共选修课模块为全校选修课,主要侧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如:文化素质教学、音乐艺术欣赏、美学原理等。

7)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5 意见和体会

上述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包含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体现了专业的内涵和基本思想,但由于本科阶段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内容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范畴,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往往会产生拼盘式教学,学生在掌握时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什么都不能实际应用。这就对专业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突出实践环节,以此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如清华的光华管理学院采用了学院与一些大型企业联合,由企业提供管理实习的机会,以企业的管理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使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由于地域和院校实力的限制,同时由于信息专业还未被社会与企业完全认识,现阶段大多数普通地方性院校与企业合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普通院校进行专业教学的道路;另一方面师资力量要有保证,不能仅仅让专业的管理学、经济学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师来上课就行了,如果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达不到专业的培养要求,因此必须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

表1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突出专业的特色,如:1) 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等课程均配置了学时数较多的实验或课程设计,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要过分关注于技术的细节,而是要树立“大实验”概念(由调研、分析设计、上机实验和实验检验组成的综合整体,而不仅仅是实验里的实验)和全局分析的意识;2) 根据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现状,开设《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及应用》课程,选择比较适合信息系统开发、较流行且易于初步掌握的语言作为范例语言,这样使学生可以马上运用以实践自己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思想。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熟悉语言的开发作用,在教学的一开始即以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如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为例,使学生从头即树立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1) 上机实验和实践不断线,突出工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特色;2) 外语教学(含公共外语教学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不断线,以适应国际化的需求;3) 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如我校在暑期结合学生科研立项,开展学生科研活动),以检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改进课程教学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 教学计划中高年级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信息专业发展快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 黄润龙. 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A].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界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77-680.

[3] 苟娟琼,关忠良. 信息系统专业及其建设的再认识[A].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界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70-673.

[4] 张基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5,8:48-52.

[5] 姜灵敏.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2):98-100.

第8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54-03

地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学课程体系早已相当成熟。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退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的出现,传统的地理学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发展。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地理学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理论上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设立的时间短,但开设的院校数量相当多。据统计,自从1999年设立该专业开始至2006年底,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达125所。且开设的院校类型多样化,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工程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该专业主要是面向如何正确处理、协调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三者间的关系。已有的高校多建立在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资源环境类、城市规划类、管理类等已有学科的平台上,并密切结合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涵盖知识面很广。该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有: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涉及的应用面相当广,且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面向管理层的应用——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等的协调发展;面向操作层的应用——工程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体系层次的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的日趋增强,资环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广、拓深,可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层面日益拓宽,具有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逐渐显示出其发展生命力。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迅猛,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在1999年仅有32所,2002年达到55所,2006年则增至125所。在该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和日趋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说明,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逐渐增加的就业难度和近似饱和的人才需求市场对该专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该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如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农林院校、地矿院校。学校所依托的基础平台多元化,为了体现、突出学校特色,不少高校都基于优势学科和平台开设了一些方向模块课程,致使过早地脱离了地理科学这一专业的“母体”。但受传统的、经典的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多数院校在设立之初并无明显特色。

2.资环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现象较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杂乱无章,专业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程体系构建较盲目和随意,大多院校基本上采用类似的专业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片面的追求专业主干课程的细而全。有些高校的特色方向与依托的平台近似,并没有形成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实践性课程设置也大都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实践创新体系。

3.现行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明确,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看,资环专业的宽口径,可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但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专业课程重叠,致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城市规划等老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虽然不少学校设置了几个特色专业方向,力图将学生送往对口的部门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结果不尽如意,导致学生就业并没有固定的行业领域。此外,随着该专业就业对口单位对用人的学历门槛、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更使得资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显。

据调查,全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样化,去除考上研究生要继续深造的人数占较高比重外,其余的就业类型比例分布较均匀,分布在各类机关、企事业、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及部队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出“满天星”式的局面[3]。

三、当前地理学新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逐渐与之相渗透、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4]。新技术主要有: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平台,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为各种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实际应用提供咨询和辅助决策,是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它以空间分析和地学应用模型为支撑,实现各种信息的模拟与综合分析。GIS使得地理学家更加便利的分析、挖掘已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为进一步的地理研究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②遥感。遥感技术是指在远距离不接触目标物体前提下,可根据接收到的物体所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来判定、测量并分析探测目标物体的性质。从资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随着遥感向“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的发展,大量复杂的地理问题都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借助于遥感得以解决。③测量与地图学。测量和地图学提高了地理工作者对地理数据的获取、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的效率,并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数字制图的标准化、规范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通过对长期积累的地理资料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主要标志,可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提供重要的依据。⑤计量地理学。该学科运用多种数学统计的方法,从更高层次上来分析、理解、解释地理现象,侧重于用多种经典数学模型来对地理学进行定量表达。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

当前,关于资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并不多。要对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客观分析专业定位,要突出专业方向,体现学科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原则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结合现在通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上述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采取了相关优化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了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数量偏少、范围偏窄,在教学计划中占分值比重偏小的现状。应考虑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比重,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高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经综合考虑,各类课程的学分结构可调整为:必修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60%~65%,选修课占35%~40%。选修课在专业培养中地位十分重要。

2.基础课模块。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专业有明了、宏观的认识。基础课程可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铺垫,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专业的建设方向意义重大。基础课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测量学等。

3.专业必修课模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综合性很强,其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为了明确专业定位,反映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模块应包含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生态学、管理学、GPS原理与应用、计量地理学等课程。突出地理科学和生态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基于人地关系和区域规划视角下对资源、环境等全面观察、深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更应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模块。高校可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学生对课程的多种客观需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灵活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范围。课程应多样化,明确方向性和灵活性,以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课程消费。

5.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分散性实习、集中性实习、教学实习、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在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中进行。学生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实习,将城乡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各项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酌情对兴趣浓厚、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增设具有高难度训练和科研双重性质的第二课堂,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等环节都大量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计量地理学等地理学新技术的支撑。以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质量观,以“3S”技术应用和物质层面上的城乡规划管理为重点,将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地理学专业思想内核,又能掌握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以基于突出地理学科新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学科融合、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探索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第9篇

论文摘要:特色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优化该专业的结构,提升该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满足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文章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入手,对中国计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定位和教学体系改革提出若干思考。

一、引言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中不难看出一方面教育部进行专业整合的初衷是为了摒弃以前专业划得过细的做法,把目标转向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层次、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上来。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专业。但另一方面,又由于新专业是由五个专业归并而成的,目录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只能是具有宽泛性和普适性要求的基本目标,给各个高校的具体操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由于侧重点不同,信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国内高校中出现了多种方案。2005年以前有主干学科结构、知识模块结构、功能模块结构等七种方案。2005年以后仍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于专业方向,有三、四、两个之划分;对于能力组成,有五项、三项之划分;对于核心课程设置,有十一门、八门、十门之划分。有的认为应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为核心,有的则认为应围绕ERP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对于知识体系,有五模块、三模块之划分。总之,目前我国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多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的拼盘式组合,没有形成专业自身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

中国计量学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差异化竞争之路,把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创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优化该专业的结构,突出该专业建设的特色,需要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计量学院的办学特色,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重新进行定位。

二、专业特色定位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管专业是2000年设置的,10多年来专业在学校和分院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就和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浙江省精品课程一门、浙江省重点教材两部;在学生实践教学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但是随着社会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二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是采用“拿来主义”;只注重单科课程设置,忽视课程之间的整合,不少课程内容严重重复,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三是实践环节薄弱,纯理论的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实践课程占的比重太小,实践教学明显不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四是专业定位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度难以考评。

专业建设是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之一,处于教学建设的龙头地位。特色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或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个性和明显优势。它具体体现在学校或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它是学校或专业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

目前国内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经济管理模式(即M模式);二是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即I模式);三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侧重于计算机系统导向模式(即S模式)。经过前期多次学科讨论,参照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验,我们拟将“信息管理”作为学科定位,以“信息安全管理”作为专业特色定位。这样的专业定位是依靠学校优势学科,以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与水平。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中国计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是中国唯一获得全球首届“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的学院,是通过GBT/19001-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学院。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先进的标准,精密的计量,卓越的质量”教学管理方针,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使学院成为我国培养质量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

三、专业教学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靠课程体系的整合和设计来支撑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市场(就业)和特色五个方面的导向作用。课程是教学之根本,其主要任务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据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来设计一套最优的课程体系。信管专业也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纯理论课教学是解决不了动手能力问题的,也无法培养出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系列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信管专业本着专业定位、特色定位从知识、能力、素质、市场(就业)和特色五个方面来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

(一)信息管理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具有信息获取、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三是掌握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文献信息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能利用计算机网络采集和发布信息,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具备文档管理的能力,包括文档、数据、信息分类管理等;五是具有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或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或组织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胜任力——学习能力和读写能力。不断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不断地追随管理专业的新发展,能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量的新知识,并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前沿,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信息,以适应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具备读写能力,信息管理人员才能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传递。二是敏锐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三是熟练操纵因特网的能力。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把已获取的新信息通过一定的综合分析、计算、试验操作,最终找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得出科学结论。四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五是创新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专业主要课程:信息资源管理学、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组织学,信息计量学,专业实践课程:统计软件实习,管理软件实习。   就业方向:可以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机构,从事文献和文档管理、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咨询服务和管理工作等。毕业生经过考试可以成为信息处理技术员、国家信息分析师。

(二)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在当前是全球的热门话题,而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体系,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此体系的建立将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增强组织抵御灾难性事件的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将大大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其次,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通过与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接续起来,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最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而成长为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与合作的有力支撑。

BS7799标准是全球第一份关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BS7799-1现在已经被采纳为ISO/IEC27002:2005;BS7799-2也于2005年被采纳为ISO27001:2005。该标准当前已被诸多国家采纳为国家标准。截至2007年9月已经有超过4000家组织通过了ISO27001:2005的审核,获得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能力;二是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此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及其重要性,认识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何需要ISO27001,学会如何建立一套符合企业(组织)需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开设的主要课程:计算机安全与技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建立与实施。

就业方向: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获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管理。

四、结论

信管专业的特色培育和课程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为此,我们将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囊括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作用是对整个体系中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评价专业定位、特色定位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程度。

参考文献

1、陶雷,莫赞,张立厚.应用型本科“信管”专业课程体系探究及建构实践[J].情报杂志,2010(2).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

3、CISC2005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邓晓红.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6).

5、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8(11).

6、张庆华,谭旭红.基于集成化模式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3).

第10篇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范文一:农业经济复合型农经人才培养思考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政策出台以及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紧缺,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也趋同,但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还不突出[3][4]。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型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各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缩减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突出[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衔接较差,不能直接满足岗位需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足。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根据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类人才不仅好提拔、好就业、好使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全产业链经营管理提供服务[6]。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需求的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如何转变以适应和服务于这个转型,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前置性问题。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

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

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

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

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

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

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

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探究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历来被称为农业大国。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有效的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持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不仅能推动生产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体制机制,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一、基于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1.农业经济信息化重视程度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对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还不够重视,还在利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即缺乏效率,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市场已经由有什么吃什么的时代,逐渐在向吃什么有什么的时代转换。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需求市场,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很好的统计和分析市场需求,而且还能结合农业科技知识筛选出较好的种植方案建议。这样即高效利用了生产资源,又使生产出的农产品能够最大化满足市场的需求,避免了产品滞销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而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盲目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种植。不仅是农民自身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地方领导人员也是如此,对其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深的重视程度,以至于农业信息化体系无法从体制上得到保障,这大大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和推广。

2.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的欠缺。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的不足,使得地方农业经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得到持续有效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信息网站发布的信息以新闻、政策法规、转载刊物为主,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行情调查分析,缺乏对市场行情动态的跟踪,无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最大适用度等等。因此,需要迫切提升相关信息的更新度,迫切提升信息筛选和分析的能力,完善数据库结构,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的推行效率。除信息资源更新和分析不足外,资源展现形式单一,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一个表现。此外,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也是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因素之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素质水平越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越容易。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民所受教育不多、综合素质不够高,因此让他们掌握较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成为较难实现的任务。农业科技人员有足够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可以研究高效生产的方法应用于实践,这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化、高效化发展。但农村地区对于专业化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制约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人员和地方政府职员的非专业化,也是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对于信息化意识和管理意识的缺乏、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低普及率使得他们获得高效有用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成为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基于信息化角度下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措施

1.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最大化的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考虑多向地方政府宣传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知识,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以地方政府作为依托,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调动当地农民和基层作业者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信息库、资源展现形式和合作机制三方面入手。信息库的建立健全至关重要,信息库中的数据真实性、更新度、信息的加工准确度、分析问题的深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程度等等,都将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针对资源展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手机通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刊、网站等多层次的媒体平台来推广信息,也可定期举办交流会,实现信息互动。对于合作机制方面,可以考虑将各地信息库实现整合和共享,创设一个共享交流平台,这即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也能为建立更全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机制打下基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农民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和农业人口基数大的因素,可以考虑采用远程教育方式,广泛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信息化意识培养。在地方设立专业信息化站点,对基层作业者进行农业科技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推动农业科技化知识的更好普及,减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阻力。除了定期对广大农民的知识科普,还需要对管理部门职员定期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以更好的建设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可以考虑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一些具备信息专业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具备农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研究型人才,利用制度保障留住紧缺的农业科技信息化专业人才,为农业地区提供专业性保障,组建一支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专业团队。以专业信息化站点、核心专业团队作为中心点,以地方广大农民和地方企业经营者为扩散面,加速科技信息的推广和应用,在完成知识普及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加速了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

三、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对广大的农耕土地和大基数的农业生产人员,为了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条件的利用程度,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是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行现状依然不够乐观,还存在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重视程度低、信息资源欠缺、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而且还需要各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相互合作,以促进各地区经济更好、更平稳、更平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办年限不长,虽经多方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课程体系、师资配五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信管专业发展的相应时策,希望能对我国高校信管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为此,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大批学有所成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人术而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已经根据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在进行了多次社会调查之后制订了信管专业培养方案,并逐年进行修改和完善。但在教学方案实施以及就业过程中逐步发现,在培养方向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就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作为信管专业的依托,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学科1960年起源于美国,其目的是研究如何系统地设计数据处理应用系统。之后,该学科就不断地研究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利用它为组织的目标进行服务。在我国,由于各高校成立信管专业之前都有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着不同的名称如“信息管理”、“经济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教育部于1998年7月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合而为一,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图书馆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一起,合并到最新增设的管理类二级科目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之中,专业学科名称正式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部1998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让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术”。

由于不同高校信管专业的学科背景不尽相同,依托的院系不一样,性质不一样,导致信管专业的实际培养方向和具体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专业开设在商学院或者经济管理学院则偏重于经济学方向,开设在管理学院则具有管理学性质,还有开设在计算机学院则偏重于计算机方向。到底是“求同”或“求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求异”从表面上看是在提倡改革和创新,实际情况却体现为固守原有的背景专业那块“阵地”,是“保守者”应对教育部专业合并政策的一种对策,给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就业等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隐患。

为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各高校应摒弃原有传统观念,在教育部给定的信管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指导下,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部分调整,但不能偏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定位。以满足社会化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为己任,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术而避免单纯的管理型人术或者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术避免学生知识面狭窄而无法满足其参与知识创新和胜任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要求。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问题分析

1.部分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灰色地带”

一般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趋向:一是强调IT技术,弱化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又不能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媲美;二是强调管理又过于弱化了 IT技术,所培养的学生不会利用先进的IT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三是IT技术与管理相融合,但实际效果不理想,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我校”)。对于企业的具体动态需求调查不足,很多课程设计大多是“闭门造车”,开发出的课程设计不能和企业的实际信息化建设需求结合起来,这使得学校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矿灰色地带”学生就业率比较低。以我校为例,2002级-2005级我校信管专业学生离校前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2002-2005级信管专业的离校前就业统计数据表明,该专业的离校前未就业率比较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信管专业较新,很多环节还不是很完善,致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于信管专业认识的局限性,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多倚重于计算机硬件、网络与软件编程方面的人术。

2.高校信管专业师资力量普遮薄弱

我国高校信管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较弱,真正本专业出身、高学历的教师和有专业背景的高职称教师偏少,缺乏具有企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师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学缘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现象极为严重。据了解,在一些学校的院系,大量聚集着由老教授一脉相传下来的弟子门生,甚至出现了“四代同堂”的现象。

(2)职称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教授副教授比例比较低。

(3)学历结构不合理:信管专业教师持有的学位目前仍以硕士为主,取得过博士学位的教师仅占教佩急数的1%左右。

(4)年龄结构不合理:40一54岁年龄段的中年教师偏少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缺乏。

显然,师资队伍的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培养数字时代高素质信息人才的需要,教师队伍的重组与优化成为信管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3.信管专业实践项目效果不理想

信管专业应用性非常强,纯理论课教学无法培养出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术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目前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实验室如信息系统工程实验室、ERP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但这些专业实践环节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静态实践,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以我校2002-2005级信管专业为例,专业实习内容如表2所示。

根据学生的反映,实习效果较差,抄袭现象较为严重,并且系统的开发与实际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和当初制定的培养目标并不吻合。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对策研究

1.调查社会信息管理人才需求,消除“灰色地带”

为使得培养出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够符合社会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需求,消除高校与企业二者供需之间的“灰色地带”,我们应该积极地深人企业详细调研和访谈,探索出和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管理人才需求,并且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都要体现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各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信管专业人术并建立相应的支撑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

2.整合内外资源,优化师资队伍

在优化师资队伍方面除要注重引进人才以及聘请外部专家教授之外,更要注重在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内部资源优化的方式有多种,如图1所示。通过发挥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发挥学校与IT企业“零距离”合作方式,使教师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教好学生。当然在校教师也必须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保持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的活力。

3.完善信管专业教学体系

信管专业具有理工渗透、文理交叉、经管结合的特点,完善教学体系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消除所谓“拼盘式”专业的错误认识,信管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它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课程结构。如何建设核心课程、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完善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工作以及创新教学模式 (如图2所示的面向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研究的主题和方向。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

信管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是获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针对理论培养体系的内容,将本专业的实践体系分成上机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践、创新实践以及毕业设计5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培养,以满足本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

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有关的意向调查,结合企业“只需要马上可以用的厂和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问题与特点,转变思路重新调整专业实践环节,譬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弥补校内专业实验室实践环节的不足。深人实际到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进行调查,为毕业后能尽快胜任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教育环节的目标。

第12篇

【关键词】 信息管理;学生专业素质;测评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遭遇了金融风暴后,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导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高标准定位,对毕业生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虽然每年毕业的信息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面对“通才”概念的放大,大量的同类人才展开激烈竞争,因此有必要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测评,在专业素质测评上体现完美和个人特征,实现复合型“通才”的培养目标。

一、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介绍》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与此相反,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做统一规定,而由各大学依据自身特点来确立。如: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具备信息产业中多种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信息构建、数据库设计和实施、Web设计和实施、网络支持和信息咨询,同时为以后的研究生学习做准备。”雪城大学信息管理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则是“通过与信息产业有关的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宽广的眼光看待世界,了解信息用户需求、信息和技术的价值,培养符合21世纪工作需要的可以随时代变化的所需技能。”由此可见,美国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具体明确,且一般上升到信息与人类社会高度。使专业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专业目标设置较为笼统。

相比较港澳台的大学,他们的信息管理专业虽同属信息管理领域,但本科生的培养方向不尽相同,其本科教学有侧重信息管理、侧重信息技术应用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的教学重点是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如香港大学的商务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第二种模式的教学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如香港科技大学的资讯与系统管理专业、澳门大学的企业信息系统专业、台湾成功大学和台湾大学的资讯管理专业。以香港科技大学的资讯与系统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强调计算机的使用和商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准确确定信息需求,设计适当的信息系统,并且可以管理和评估。

而我们国家将各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和信息学专业合并到最新增设的管理类二级科目――管理科学与工程之中,专业学科名称正式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信管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它包括信息及载体的管理,也包括信息工作的管理,如信息生产、搜集、整理、存储、传播、利用等。从社会行业看,有档案馆、图书馆、信息中心等部门;从专业的内容看,有科技信息、经济信息、企业信息、政务信息和文化信息等。这一专业不是由已有的计算机技术或管理专业所能代替的,也不是若干专业知识的简单累加(即所谓“拼盘式”的专业),但由于各院校该专业的前身不同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对专业内容和专业范围的理解也有差异,导致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教学体系差异很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砌。

二、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与人才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该专业涉及的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一条纽带,成为连接家庭与社会,个人与组织,成为商贸金融、娱乐、教育、科研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体系,成为管理学与经济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我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起来的。在一个以信息融合为显著特征的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社会各界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更为艰巨和至关重要。截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已达560多所,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中设置学校最多的学科专业,也是全国最大规模专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科研、教学、应用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整体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源于中国各个高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历史、特点和背景上的差异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使得本专业教育面临着前进中的机遇与挑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科学技术能否顺利转化为生产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管理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新的集成学科,是“信息”、“技术”、“系统”与“管理”的集成。信息管理要与整个组织的流程和活动融合在一起;要跟踪新的相关技术,即移动应用、人-机交互、项目管理、网络融合技术、开源编程、Web2.0、信息安全技术等;要聚焦于信息资源管理业务的增值问题,重视实践创新。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每当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知识结构就会提出新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企业、工厂,还是机关、学校,由于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所获得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多。然而,如何从错综复杂的数据中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重要的信息,这就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了。从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和就业走向来看,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04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CISC2005)”课题组,该课题组对来自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的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有需求。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资源成为独立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传统资源以外的又一重要基础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和管理这一资源,使其成为社会的各行各业服务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正由于信息资源的基础作用,各行各业都需要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对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但同时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提出了挑战。21世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较强的运用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极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分析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善于识别、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善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能有效地组织实施与知识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项目;善于合理地调配各种资源,包括知识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

大学生专业素质测评工作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已被许多高校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各高校在测评的实施过程中,由简单的主观评价、单一的测评手段、抽象的权威性测评逐步向客观测评、现代综合测评、具体的民主化测评等方向发展,测评的结果也由传统的保密方式向公开化发展。现如今,有些高校开始采用专业素质测评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考核和提高,这种方式是指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尤其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种考核方式也同样被高效的利用起来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信息获取能力

本专业可以说是个信息的集散地,主要对信息进行收集获取、整合以及向大众提供可利用的信息。信息的收集获取主要是分析信息需求、信息现状的相关信息。信息获取能力是信管专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熟悉各种信息源,熟悉获取信息的各种检索方法,能在有效时间内检索、识别、选择、分析、获取与所需信息相关度高的各种信息。

2、信息整合能力

信息整合能力主要包括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分析、加工、存储等方面的能力,是体现信息管理毕业生专业素质的核心。信息有序化(又称信息组织),是信息分类、整序重组等信息管理流程所应具备的能力;信息分析整合能力,是信息管理活动中的智慧结晶所在。简单的信息收集和有序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的信息需求,只有对信息分析整合加工后,才能增加原有信息的价值。因此,本专业要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源,形成一种新的知识信息,提高信息的效用,满足信息用户的深层次需求。

3、信息评价能力

信息评价能力是以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主要标准,对获取到的信息的各方面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能够较为客观、科学地反映获取的信息质量情况。具备良好的信息评价能力,能使信息管理人员在分散、杂乱的众多信息中快速查找到与目标信息相关度较高的信息资源。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评价能力,才能帮助用户有效地减少获取所需信息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从而提高信息查找、获取的效率,保证信息服务的时效性。除对信息质量进行评价外,还应对整个信息获取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对现行的信息活动流程评价,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信息活动的效率。

4、信息技术素质

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信息技术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专业素质之一。一般来说,我们应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信息管理的某些方面已由原来的纯手工作业转变为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模式。现代社会中,进行信息活动已经无法与信息技术分割开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从事信息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信息管理素质应当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信息时代高校信息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当然,作为新时代的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事情、分析问题的能力;项目的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能力都是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信息管理类人才,不仅仅需要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也应该注重在管理方面的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学习前人的管理方法,总结之前的不足之处,及时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并进行更新。

四、信息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明确了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的期望,这些能力包括具备计算机组网与网络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数据库应用的综合能力;具备对信息进行管理的能力;初步具备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初步具备保障信息安全的基本能力;具备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维护及应用的能力;具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具备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的基本能力。针对不同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给出一个简单的参照表1,参照此表可以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制定一个更为详细的计划,进行专业素质的测评。比如对一些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社会上相对应的证书考核,也可以学校自行组织考试或考核,使他们将来能更好的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也可以使得工作单位对所招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对于后期的员工培训也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五、结论

采取科学的方法完善现有的测评体系,可以使大学生测评体系向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结合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特色等,不断研究、改革、完善该专业学生的评价制度,建立真正科学合理的专业素质测评体系,在测评工作中做到严肃、透明、客观,使专业素质测评工作进行良性循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黄淑娟.论信息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其培养[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3)107.

[2] 臧国全,丁丽娟.美国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3)2-3.

[3] 杨中华,陈志明.港澳台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现状与启示[J].北方经贸,2009.(8)168.

第13篇

一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及信息类本科生就业现状调查

为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及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准确掌握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工作的具体情况,调查从企业走访、毕业生访谈、网络问卷和资料分析等四种渠道展开。为达到相应的调研目的,调研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企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二是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情况,主要包括知识体系、能力培养、工作的适应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三是企业对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期望、建议及要求;四是毕业生对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建议。

1.信息类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

信息类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电子基础理论、新一代电子器件及其核心软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产品开发专门人才:主要应用电子技术及信息系统的理论与知识完成产品软硬件的开发与设计,要求具有应用及应用创新能力。

(3)工程型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应用电子产品的工程性开发,要求熟练应用技术原理并具有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等。

(4)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从事企业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从事电子类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要求熟悉电子技术的工作原理,能够实施信息化的构成、配置和维护。

2本科院校信息类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根据信息类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结合对本科院校信息类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将信息类毕业生就业类型分为“从事研究型工作”“从事产品开发”“从事工程型工作”“从事应用型工作”和“考研”五大类。各类人员所占比例为:研究型3~6%、产品开发10~15%、工程型20~25%、应用型40~50%、考研8~15%。

可以看出,信息类毕业生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人数较少,而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人数相对较多。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人才又主要分为四大类:电子类产品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质量监控、设备的运行与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各类所占比例大致为:生产的组织与管理20%、质量监控20%、设备运行与维护15%、销售及售后服务40%、其他5%。

3主要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走访信息类企业以及与信息类毕业生访谈,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就显现出来了。企业和毕业生普遍反映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及工作稳定性较好,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普遍获得企业的认可,但问题和不足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

(1)企业认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企业的需求有脱节,企业所需甚至是急需的许多专业知识,学生不具备;部分学生高上不去,低下不来,处境尴尬,做开发工作与研究生相比有差距,而生产操作与职高学生相比也有差距。

(2)毕业生反映:在学校接触专业知识过晚,到了大学二年级还不知道专业课是啥;方向划分不细,专业学习不精;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学无所用。

调查表明,信息类产业现在急需的人才不是研究开发型人才,主要是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能解决生产一线生产技术问题的人才。而长期以来的高等本科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研究轻应用的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规格、标准的要求形成了愈来愈大的反差。因此,具有大学层次的知识与智能水平,又具有从事某一专业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二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信息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产业的高科技特性,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是要加大本地区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1]。根据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本科院校信息类学生就业现状调查,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保持一致,否则是没有出路的。而在我国各项体制的改革中,教育体制的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体现在办学理念落后、办学模式僵化、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等各个方面[2]。针对信息类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从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调整学校信息类专业的知识结构、规格结构,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方式的调整,探讨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途径,为本科院校开展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坚持育人为本,面向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属地高校的生存活力在于它对社会需求的及时满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于它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型本科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创业的能力,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信息类本科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主动适应大连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调查表明,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多从事应用型的工作,包括企业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从事电子类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其次是工程型的工作,主要指应用电子产品的工程性开发等。而研究型和产品开发等工作,则多面向研究生层面。因此,信息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熟悉电子技术的工作原理,能够实施信息化的构成、配置和维护的应用型信息类人才;培养能够对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具有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能力的工程型信息类人才。这样,本科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信息化产业发展与调整相对接,促进社会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发展,为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属地高校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素质培养为关键,以能力提高为重点,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合理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与信息产业需求相结合

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构建应用型、工程型本科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就是要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实现与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设置紧密相关。针对信息类企业和毕业生提出的目前本科院校在培养信息类人才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企业的需求脱节”,“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学无所用”以及“方向划分不细,专业学习不精”等,整理与修订教学计划、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进一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措施为:

(1)理论课程体系

依照“精选教学内容,强化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的原则,构建了“平台――模块”理论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基础内容设置为通识基础平台课程;对信息学科所有专业统一设置了由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7门课程组成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由特色课程组成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如通信工程专业设置交换技术基础、传输技术基础和通信网络基础等为基础平台课程,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加深学生对完整通信系统与网络的理解。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精选教学内容,打破课程壁垒,优化课程组合,如将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将原来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通信原理中的随机过程部分整合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复变函数、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其次,根据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按方向将专业课程设置为多个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性修读。如通信工程专业设置网络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等课程模块。

理论课程体系框架整体设计,分层实施,实现了宽厚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夯实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

(2)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依照“工程训练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构建了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为基础层,教学目的是通过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或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层为综合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系统设计思想,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层为研究与创新层,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参加教师科研、创新项目、竞赛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不间断的实践训练。

学校坚持校内与校外实践结合,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结合,通过课内教学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通过课外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积极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各实验室面向本科生扩大开放范围、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开放内容、提高开放覆盖面,为学生学习和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

3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平台,提高信息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人才的成长需要在漫长的社会环境中经历“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才能做出创新性业绩,所以社会实践更是造就人才的大课堂。在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大学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奖金和项目,大学提供研究人员进行开发研究,学生可以获得实习和参与科研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3]。产学研模式促使学生了解社会、激发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直到重要作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因此,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来说,产学研合作教育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有效途径。

校外就业基地培训是信息类本科生学生阶段的必要补充,信息类专业有许多非专业知识是在课堂上难以完成传授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走出校门,选择合适的生产、运行企业进行“亲密”接触。了解信息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方法、信息产品的元器件及成品的检验检查方法、信息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编写和设计过程、信息产品的各个加工环节、信息产品的系统结构、生产环境、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标准规范等,拉近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强与企事业的广泛联系,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产学研结合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不仅学生,教师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有机会参与生产科研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显然,这对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三结论

以上所探讨的途径和措施已在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计算机仿真足球机器人代表队作为全国前8强、世界32强之一,被邀请到美国参加2007“世界杯”足球机器人大赛;计算机专业学生作为中国赛区的代表参加2008微软“创新杯”程序设计比赛获得世界第二名;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由电子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团队,经过辽宁省赛区推荐、国家组织的理论考试和复测等环节,最终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4]。学生就业时手持多项专利、产品、证书等,其就业位置和起薪都很可观。

行业的发展带来就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对人才培养的挑战。如何培养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在企业能站得住脚的人才是关系专业生命力的重要课题。以上探讨从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措施方面进行了一定价值上的探索,以求满足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增强信息类本科生的就业能力。相信对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陈荔,周峰.宁夏信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09(14):248.

[2]李晶.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8-130.

第14篇

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

1937年在上海出生的孙九林院士原籍江苏省盐城县,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今天在信息科学技术于农业与资源环境中的应用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孙院士,却不是学习相关专业出身的,他在大学时期学习的是电力系统专业。

回首这段往事,孙院士笑谈自己在学术生涯中跨越的学科太多了,因此是不专不深的科学家。最初是在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学习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后主要的工作责任是为国家摸清、研究整体的资源环境问题,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当时在单位的动能研究室,主要从事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农村能源研究工作。

十年浩劫当中,孙九林调动了工作,为适应当时的工作需要,曾专门自学过计算机科学,后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转向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虽然专业几经变换,孙九林却始终保持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因为出色的基础和旺盛的钻研精神,他在每一个专业领域都做得出色,特别是对于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与应用,既符合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在专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钻研地球科学的学者

作为我国地球信息科学与农业信息科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孙九林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与资源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曾亲自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攻关项目,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的技术难题,取得过15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11项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的18种奖励,并且出版专著13部,具有科研价值的专业性论文100余篇,将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与资源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推向了一个全新阶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孙九林就主持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多品种大面积遥感估产实用系统,并且完成了面向应用的中国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和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库,提出了资源环境虚拟环境的初步框架等论点,在推广实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九林主要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地球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交叉、综合集成的新兴科学,涵盖了多种学科领域,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由于地球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领域内的多门分支学科和技术都融汇进了地球科学当中,所以这一门科学在实用方面也非常具有价值,在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均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九林对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持十分乐观的态度。他举例来说,我们国家如今提出的土地保护策略,要监测土地的动态应用是否平衡、耕地保护的成效如何,或者跟踪监测沙尘暴等,就可以应用遥感技术、地面信息系统技术及分析方法实时监测和上报。在检测气体环境污染、天气变化等方面也能够运用地球信息技术进行跟踪监测。

因为拥有用科学、先进的研究方法获得的数据作为支持,孙院士组织了一批有名的专家编著了《地球系统研究与科学数据》专著,将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科学数据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详尽阐述了气候、大气、陆地、海洋及生态等方面的地球系统研究和科学监测、分析的成果,整合了全球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地球系统研究的主要科学目标和研究方向等重大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科学数据共享诸多方面均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因为长期站在科学开拓者的位置,孙九林院士不局限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而且目光放得长远,提出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可以在地球系统中的地质、地球物理、大气、气象、陆地表层、海洋等多种学科门类中广泛应用,其中的虚拟技术还可以用在人体本身的健康医疗方面,学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泛。

对此,孙院士提出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必须标准化、理论化、工程化,努力做到跟国际接轨,并且要做到信息集成化。为此他对年轻一辈的研究人员表达了殷切希望,呼吁年轻人要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能够在各自的专业学科领域里做深入透彻的研究,又能够有横向拓展的学术能力。

主持国家重点工程研究

孙九林除在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攻关项目外,还参与了精准农业信息科学开发的工作,著有《信息化农业总论》一书,系统阐述了信息化农业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及相关工程,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最早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孙九林就曾经主持过西南、洛阳、黄土高原及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攻关,完成全国资源综合决策开发信息系统、中国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率先在国内建成多层次适合国土规划和宏观管理的信息系统,由国家计委推广在全国使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孙九林院士是国家著名的“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与学科应用的带头人,曾经为创立“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科学、为国家建设作出突出的贡献。“九五”期间他曾主持面向应用的国家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和推广,同时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实际应用为基本立足点,开拓了农学和地学当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新阶段。

第15篇

当前社会生产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这对应用性本科院校如何更好地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尽快解决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力量充实、实验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探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这对应用性本科院校如何更好地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尽快解决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力量充实、实验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水平,为社会生产输出更多优秀专业人才,是广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课题之一。

二、科学确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外部发展环境和用人企业现实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该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加体现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不断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使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首先,在专业打造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要紧扣国家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前沿科技,主要以电子信息理论、计算机科学等作为学科基础,以电子信息工程应用技术为重点和突破口,面向全社会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打造上要突出实用性、应用性和科研性的诸多特点。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面向全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高端人才,在人才培养上,要加强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不仅仅要满足于学生们实现顺利就业,更要面向实现顺利就业和个人实现良好发展两个方面,不断增加人才长远发展的后劲和内涵。

三、科学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上,必须要抓住理论与实践并重这一关键环节,既要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更要突出实践课程的应用性,二者不能有所偏废。理论的主要课程要紧紧专业建设需要,以高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技术、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而在实验教学方面,则要更多地体现应用型特点,主要实验课程可以计算机概论实验、程序设计语言实验、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实验等实验为主。并且在教学考核方面,注重加强毕业实习、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考核。而且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学科建设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需求等,随时进行课程调整、完善,并且可以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领域的扩展,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总体提高。第一,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构建和提升,当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并逐步加以解决。一要尽快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从大多数应用性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来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均衡,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和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这方面必须要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不断增加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数量。二是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一个专业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整体努力,更需要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道德修养好的优秀人才来带领,通过对优秀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不断增强各个专业的自我建设能力,提升专业的科研水平。三要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的专业,很多在职教师虽然理论水平高,但是实践教学的能力并不突出,在这方面,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可以通过面向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兼职的优秀教师,利用他们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特长,丰富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力量。第二,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要牢牢抓住两个环节。一要加强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提升自主科研水平。在这方面,学校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及时更新学科的实验设备,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标准,要立足专业发展前景,努力把专业实验室建成既能满足日常实践教学的需要,又能独立完成专业的科研任务,并逐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专业实验室,不仅满足校内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也可以面向社会提供科研服务。二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借助外部力量加强实践教学水平。需要看到的是,随着企业用人标准的提高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单靠学校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现实需要的。因此,在这方面,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可以通过与优秀的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培养等方式,输送大批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借助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学校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实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不断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发展和专业前沿技术不断进行完善和调整,需要抓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构建、师资力量培养等各个环节进行努力,需要不断抓住实践教学这个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突出专业应用型特点,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专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仁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