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2(S)-0006-4

1 物理学科中科学素养的内涵理解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来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课程标准将它概括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

物理学科中的科学素养基本元素有:

(1)观察和实验。物理学的知识和规律是通过反复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察就是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自然界现象的知觉过程。实验是在特定的人工控制条件下,呈现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实验是物理课程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的源泉。

(2)思维和态度。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态度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倾向,影响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和获得的结果。

(3)迁移和应用。迁移就是基本原理在其它条件下的运用,就是将所学知识、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价值。

2 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环境得到改善

物理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得到改善。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教育、教学环境大大改善,教育、教学的观念也有了较大改变,经过几年实践,教师掌握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学生也提高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掌握了比较多的学习方式。

物理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得到改善。新课标的文本教材和当今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近几年物理教材不断调整,从形式和内容都作了全方位的系统开发,教材的编写融入了更多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人文科学等内容,再加上有与物理学科相关的大量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地收集和挖掘与科学素养培养相关的素材。

3 物理课堂教学应有的特征

物理课堂应该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场所。物理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时。能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对新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物理课堂应该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场所。物理问题多数都能依据公式或定理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虽然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种,但结果往往是唯一的,如果能够较多的实施探究性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猜想的问题便于设计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探究能力。

物理课堂应该是有方法有思想的情感交流的场所。物理课程从它的早期萌芽到近展,都以它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等充满哲理的学科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影响着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通过方法的显性化教学可以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方法和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4 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案例探究

案例: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4.1 从实例引入,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价值

教师引入:现在我们让神舟飞船上天,飞船按照我们设定的轨道运动,那是控制运动,控制运动需要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4.2 根据教材特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对便于学生自学内容的,由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提供的课堂自主学习工作单上的问题,再小组或全班交流讨论。工作单上的问题(1):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为什么能延续两千多年?笔者在两个教学班中试验,学生通过自学回答出第①点,“符合人们的一些直觉和经验,说明直觉不一定是可靠的”,占学生数96%。回答出第②点,“因迷信权威,缺乏敢于质疑精神”,占学生数的32%。第③点“没有科学有效的“侦察”方法,缺少有效的科学分析方法”,占学生数的14%。为便于课堂及时反馈和课后教师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在工作单上,学生自学获得的观点用黑笔书写,通过师生之间交流重新获得的观点用红笔书写。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思考工作单上的问题(2):伽利略用了什么科学方法呢?伽利略通过研究得到了什么结论?其意义如何?学生通过自学回答出第①点,“所用的方法是理想实验法”,占学生人数的71%。第②点,“结论是水平面上没有摩擦力作用,物体将保持速度不变永远运动下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占学生数80%。第③点,“其意义是得到了正确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占学生数的50%。“找到了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占学生数的13%。“为牛顿定律建立奠定了基础”,占学生数的28%。“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占学生数的12%。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大部分文本知识的理解是能够自主完成的,但大部分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思想的领会需要外界的帮助。

4.3 根据学生特征,进行教师引导下的建构式学习

教师给出课堂思考题,人们在研究运动和力是什么关系时,是什么将人们引入歧途呢?教师做演示实验,手轻推木块,木块运动,停止用力,木块停止。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时似乎还是符合一些日常现象的。教师演示实验,如果用力推,如果是小车轮向上倒放的小车,小车运动一小段距离停止,用同样的力推车轮向下正常放置的小车,运动的距离变长,设想放在冰上,会更远。一位学生主动举手说,有项体育比赛,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距离很远,应该是摩擦力的原因。教师告知学生,这位同学的观点最早是由伽利略提出的,伽利略首先提出将人们引入歧途的是摩擦力,伽利略进一步提出,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摩擦力将永远运动下去。教师提出问题,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用实验验证吗?教师利用气垫导轨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后,提出问题,滑块在气垫导轨上的运动是匀速吗?学生定性观察时,都回答是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利用光电门记时,记录的时间是越来越长的,说明滑块速度是变小的,因为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叙述,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都无法保证做到绝对无阻力,伽利略是如何让当时的人们认同自己的观点呢?

4.4 回顾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

(1)伽利略的理性思考: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发现小球从斜面下落,高度下降,速度增大,到另一侧向上运动,高度上升,速度减小,依此推理,如果在平面上应该不增也不减。实际观察到由于阻力原因总是减小的,伽利略推断:水平面上如果没有阻力,速度应该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2)理想实验:通过实验演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向下运动时,到达另一个斜面,如果在阻力大的斜面上运动。小球到达另一侧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如果小球在阻力小的斜面上运动,小球到达另一侧会更接近原来的高度。再经过理想抽象推理:如果在没有阻力的轨道上运动,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倾角,小球仍到原来的高度,但运动的路程变长。如果将轨道面放平,小球永远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将保持速度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3)课堂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叫理想实验?学生回答:第1,不可能做到无阻力,平面不能做到光滑;第2,平面不可能做到无限长。教师追问,理想实验是一种怎样的科学方法?学生回答:可靠的实验事实+理想化的方法+合理的推理。伽利略第一次将实验和思维结合起来。开创了物理研究的新天地。

(4)学生阅读课本,回答自主学习工作单上的问题,再小组或全班交流补充回答。自主学习工作单上的问题(3):笛卡尔对伽利略的观点作了哪些补充和完善?学生通过自学回答出第①点“不受力时,物体速度不变,还将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方向也不变”,占学生数的100%。第②点“将范围拓展了,从大小到方向,从水平面拓展到任意方向”,占学生数的15%。

4.5 教师组织下的基于问题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提供的课堂自主学习工作单上的问题,工作单问题(4);为什么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如何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回答出第①点,“建立了惯性的概念”,占学生数的82%。第②点“建立了力的概念”,占学生数的32%。第③点,“牛顿第一定律是其它运动定律的基础”,占学生数的30%。第④点,“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占学生数的16%。第⑤点,“牛顿第一定律虽不能用实验验证。但它推出来的结论是正确的,检验帮助我们理解许多现象”,占学生数的28%。第⑥点,“在科学体系构建、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成为科学研究的示范”,占学生数的10%。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完全掌握上述观点,学生不但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还掌握了牛顿定律的深层意义,更多地在情感上受到感化。

(3)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例子,设想物体如果没有惯性将如何?

一位学生回答:利用惯性的例子有,跳远的助跑。防止惯性的例子有,驾驶汽车系上安全带。另一位学生回答:如果没有惯性,停止的汽车会突然运动。滑翔的飞机会停止,世界变得无序了。

(4)教师给出课堂讨论题:有人说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以停下来,这是否就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你如何理解?一位同学这样回答: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用推理的方法发现是有问题的,反过来想,速度越小、惯性越小,速度为零,惯性为零,显然不对了。同学们露出敬佩目光,教师大为赞赏,全班同学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另一位同学补充说,速度大的物体停下来是速度变化大,而不一定是运动状态改变快,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可能是不变的,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或者理解为反抗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本领。此时很多学生露出不理解的表情。教师举例启发:例如,某个物体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它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将怎样?学生回答: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是相同的。如果物体以5m/s速度运动时,1s钟停下来,当以20m/s速度运动,多长时间停下?学生回答:应该是4秒钟。虽然时间长了,但每秒钟减小的速度均是5m/s,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相同,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能力一样,惯性是一样大的。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和应用,学生对运动和力的认识理解深刻,从本题回答情况看,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课后和学生座谈交流时,都认为这节课的教学安排很好,在知识、方法上收获很大,在态度、情感上感悟很多。

5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和策略的思考

通过课题研究的积累和教学案例的总结,结合上述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案例说明。物理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提供给学生恰当的自主学习问题,将科学方法和思想教育显性化,以恰当的问题为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结合科学史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采用课堂自主学习工作单,着眼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的观察实验、阅读理解力。课堂学习工作单,能够真正做到以学论教,学生的课堂学习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第二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完成目标,这两个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之为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工作单反馈,教师能准确的预设和判断学生现有水平,更多的关注在“外界帮助下的努力”,这样我们会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从过去以学科体系为线索,变成以学生学习为线索,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习效能出发,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科学方法教学的显性化,有效构建学生科学素养中的方法体系。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将其显性化,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并进行迁移应用,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来理解理想实验法如何进行逻辑推理,控制变量法如何操作。从工作单和课堂教学及时反馈情况看,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比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困难得多。教师除了关注科学方法本身的教学外,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更高层次的哲学方法,如物质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的守恒思想,物质运动的相对性、对立统一思想等。在理科方法体系中,还蕴藏着许多美学原理,例如定理的简约性、和谐性、守恒性、对称性。简单有序有神秘幽深之美,和谐统一有本质趋同之美,变化守恒有变中求稳之美,对称互补有协调融洽之美,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科中蕴藏的美。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追求从“教”达到“不教”,怎样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是新世纪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目标。普通教师是向学生奉献真理,其结果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这样培养的学生只能再现知识,继承知识。而不能发现知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成为知识的探究者。

(3)基于问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直接的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交流与课堂及时反馈,在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经常产生创新的思维方式,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创新思维和方案的产生对学生科学素养中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将产生重要的作用。着力提高科学素养的物理课堂,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尽可能把目标转向培养学生获得问题信息的潜能上来,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利用问题反馈或者继续追问的方式来确认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状态,引发学生互相交流和质疑,引导学生丰富、调整自己的理解。通过师生课堂交流互动,扩展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应用,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认识,制定问题解决的合理策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的迁移和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能力。所以通过问题研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直接的方法,以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研究为载体,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4)在物理课堂渗透科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通过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不但能展示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还展现出了科学家们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的人格魅力,这必将使学生从前辈经历中受到启发和教益。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严格规范操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然让学生深受感悟,继而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科学人文素养。

总之,教师具有精深的对科学素养本质的理解与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意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两个必要条件。但理解学科的科学素养本质与教师乐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不是教师有效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充分条件,还需要教师将其科学素养培养的意识转化成显性的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行为,所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需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形成一定的培养策略并且有切切实实的行为跟进。案例附件:牛顿第一定律课堂自主学习工作单

同学们从本章开始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你在初中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课堂文本阅读你一定还会有新的认识,现在你能回答问题(1),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为什么能延续两千多年?

伽利略使人们认识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是怎样让人们认同他的观点呢?请回答问题(2),伽利略用了什么科学方法呢?伽利略通过研究得到了什么结论?其意义如何?

一个完整而全面规律的形成往往需要许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笛卡尔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取得了新的突破。你能回答下面问题(3)吗?笛卡尔对伽利略的观点作了哪些补充和完善。

显然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将运动和力关系的研究推至更为完美的境界,他谦虚地认为,之所以他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肩上,你应该有所体会,相信你能较好的回答问题(4),为什么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如何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熊侃.科学课堂培育科学素养的策略[J].教学月刊,2007,(2):55.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吕宪军,王延玲.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7,(2):72.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2篇

近年来,各国都加大了对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7月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在全国首批的实验区进行试验,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而学生的科学素养则决定着学生在今后的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生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也是科学教师在课堂上要着手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科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科学课堂要契合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整合,让教师的精力全部用于科学教学,通过有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逐步提高,又将减轻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负担,激发科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有效应用科学资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发展学生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科学课堂不仅要着眼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围绕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的科学素养展开深入的讨论。我校针对3~6年级学生特点,提出本校科学课程教学工作内容和目标,为在实践层面开展科学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此,对科学教学如何上好启动课提出新的要求,对今后科学教学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我校利用多媒体科学资源教学《云的观测》上了一堂信息技术整合课。从整个课堂活动来看,学生的情绪饱满,师生活动有效而灵动。学生本来对天气的相关概念是比较模糊的,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极大提高。只有这样,小学生科学素养才能在课堂中不断深化。只有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有效,才能有效推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二、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教学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同时抓好常规教学工作。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思考。

例如,在一堂《轮轴的秘密》科学实践课中,多媒体科学资源的应用再一次让教师明确了科学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向。在这一课中,学生将探索一种简单机械――轮轴,并主动推测它的作用:是不是可以省力?实验的方法是研究问题的一个好途径。当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使之保持平衡时,学生会意识到轮轴比较省力。当他们讨论并对直径差别更大的轮轴进行测量后,学生会更充分地认识到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是有影响的,并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整理,找寻属于轮轴的机械。学生在简单机械这方面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活泼而有序的课堂,大量动画、图片等资源的运用,再次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学生乐着离开实验课堂的同时,听课教师也兴高采烈地感叹:常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定会逐步提高。课堂上科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确实是一大亮点。

三、运用媒体化解难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要得到提高,就必须在课堂上不断实施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学。多媒体科学资源的运用,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步骤和方法,化解科学教学的难点,在潜移默化的科学教学中不断渗透科学素养。如在《下沉的物体有浮力吗?》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和方法,让学生进入实验研究的情景,感知到所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课堂运用多媒体动画的特点,将实验相关事项一一呈现,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了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使科学教学水到渠成。我校科学教学使用了多媒体来教学,实验的细节问题迎刃而解,整个科学课堂教学严谨而活泼,科学素养的渗透水到渠成。

科学课上如何用好、用精现代化的技术,并且让多媒体科学资源很好地结合科学素养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科学教学时要大胆实践。为此,我校开设了科学研究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尽管多媒体科学资源中课件的高级操作还有所欠缺,但实践出真知,这样的研讨课是有益的。很多教师来观摩现在的科学课如何应用现代技术渗透科学素养的教学。实践永远是科学应用的最重要的步骤,我校的科学教学做到了现代媒体和传统科学教学的水融。

四、加大科学课堂信息容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从一堂科学课的精心设计、一个教学环节的智慧处理、一个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对不同学生教师要因人而异地灵活对待。每一次的成功都是迈向科学殿堂的一个台阶,无数个台阶的跨越会使我们走进科学的殿堂,尽享科学教育教学之无穷趣味。

例如,开设科学研究课――《地球表面的地形》,从地球全景走向地球表面,然后引入高原、平地、峡谷、山峰等科学概念,整个课堂知识量大而又自然有序。在这样的科学课堂上,我们从学生全神贯注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们探索世界的强烈欲望;从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到他们良好的科学实践能力。只要学生卷起袖管,拿起科学仪器,积极去发现世界,创造未来,科学素养就不是一句空话,这样的科学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五、联系生活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3篇

两种整合模式

“双活动”教学模式。将课堂活动教学与课外活动教学相结合,将知识和技能整合到生活世界当中,将地理知识放到整个生活世界中去学习和思考,注重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学生活动的主动性。教学原则:把握课外活动与课堂活动教学内容的衔接以及学科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科素养培养搭建多样的活动平台。基本程序: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据此开展课堂活动、指导学习;学生探讨问题,自主研究,总结提高。实施建议:以课堂活动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指导全体学生探索有“学习价值”的地理问题,指导优质学生探索有“研究价值”的地理问题。

“双课堂”模式。将虚拟课堂活动与现实课堂活动相结合,借助网络为活动教学提供更丰富的地理信息、更广阔的活动平台,营造自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和学科综合能力。教学原则:利用虚拟课堂网络交互性强的特征,营造自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现实课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解决虚拟课堂中的共性问题、方法问题、能力问题。基本程序:首先,学生在虚拟课堂中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其次,教师在现实课堂中进行知识引导、解决问题;随后,回到虚拟课堂,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成果展示;最后,在现实课堂中评价修正、归纳总结。实施建议:规范课堂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条例,制定课堂讨论的质量评价标准,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项实施策略

培养目标综合策略。将单一地理能力的培养转变为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以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中,在同一项“活动”中设计多个素养培养点综合培养学生素质。实施步骤:植根生活实践,选择活动载体;明确培养目标,承载多样功能;知识和方法结合,综合提升能力。

活动内容整合策略。将狭义的地理活动教学扩展为广义的地理活动教学,打通课外和课内的界限,融通课本与生活,以主题活动为桥梁,将地理知识、技能和情感整合到学生生活中,整体构建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方案。实施步骤:选定课程内容,设计活动主题;围绕主题活动,构建整合方案;课外活动发现地理问题,收集学习素材;课堂活动运用活动强化,探讨解决问题;学生自选研究课题,深化课程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活动类型选择策略。依据不同类型活动的不同教育功能,设计系列活动,构建学科素养综合培养的链条。例如,野外考察类(发现与探索,技能与情感);课堂教学类(分析与归纳,知识与能力);专题研究类(研究与表达,能力与情感)。实施步骤:依据活动特点,选择活动类型;不同活动组合,形成活动系列;分项承担目标,全面提高素养。

四条培养途径

学科思想引导培养方向,教学全程渗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观点和地理思想观察生活、反思科学。地理观点与地理思想的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渗透到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之中。

学科方法搭建培养通道,学习前期指导。地理有其独特的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方法指导应当在实施能力培养活动的前期进行,要设计周全、指导到位,以保证学科素养培养的质量。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科素养;同题异构;教育事业;教育规律;教育情怀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65-01

张家港市第十八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主题是:“突出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王红军、朱鹤颖、朱永平三位体育名师展现的是三节“同题异构”的篮球教学课,教学的内容是“传切配合”。三节“同题异构”课给听课教师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当大家还在为王老师的“精彩”示范而赞叹之时,朱鹤颖老师又展现了“精美”的教学设计,而朱永平老师“精致”的教学风格,更让所有听课教师赞叹不已,真可谓不虚此行,从中学到了许多经验。下面从“钟情教育事业、研究教育规律、奉献教育情怀”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 突出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王红军、朱鹤颖、朱永平这三位体育名师,是张家港市体育教师的标杆。因为,在工作管理上,王红军老师是敬业踏实的学校中层干部;在训练业务上,朱鹤颖老师是学校运动队训练的“名教头”;在教学业务上,朱永平老师是苏州市的体育学科带头人。可以说,他们三位分别代表着张家港市体育教师(敬业、专业、乐业)的最高素养。这就是“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一层境界,学习他们“钟情教育事业”的学科素养。

二、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

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期,大家所接触与了解的是“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口号虽然常挂在嘴边,但底气不足;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虽然常记在心头,但真正落实下去与实施起来,规范性和有效性就差得很多。而这次名师展示,采取的是“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从开放性、针对性、还是实用性的角度来看,都明显地让人感觉到“跨学科渗透和重技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1)“同题异构”,就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构想创造和教学创新。这是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的老师在比较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活动。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2)“同题异构”,就是不同的老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与构思的过程中,展现个性和归集共性的过程。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是个性;三位老师也有教学方法处理的相同点,@是共性。“同题”不但能解决教师个人教学上的“个性”问题,还能解决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同题异构”,就是学校教研组教师集体智慧的一次展示与交流。教师个体在优化课堂教学,展示教学个性的同时,教师群体也在研究活动中得到启示,受到启发。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就是“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二层境界,学习他们“研究教育规律”的学科素养。

三、关注学生发展,规范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素养

“把握学科能力,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是张家港市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宗旨和方向。如果在研讨的时候仅仅是停留在某一个运动项目或者某一教材内容怎么教、怎么学的层面,如果仅仅是想通过这几节公开课的展示,就期待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得到整体提升,那么,这样的活动是不会受到大家欢迎的,同样也是起不到效果的。只有通过课堂改革经验交流会这样的平台,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实现教师教学技能的整体提升。张家港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是第十八个年头了。参加上课的三位名师也都是从“美丽课堂,名师课堂”一路走来。回顾三位老师所具有的先进教学理念、精彩的教学环节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让大家觉得此次听课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同样,也相信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也真正地发生着。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脑海里就会出现“关注学生的发展、规范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素养”的精彩、精致、精美的课堂,这就是张家港市的体育学科精英王洪军老师、苏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朱永平老师、优秀金牌教练朱鹤颖老师给所有体育教师带来的名师展示。这就是今天“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三层境界:学习他们“奉献教育情怀”的学科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需要具有“钟情教育事业,研究教育规律、奉献教育情怀”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改革中,认真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分类体系,仔细地研究从掌握技术到技能运用的教学规律。体育教师无论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的设计,还是从学法的有效性和教法的科学性,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从教学单元计划的制订到课堂基本学练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功能的衡量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来自基层教学实践前沿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材资源;课程资源;隐性资源;整合;科学素养新课堂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基于此教师应广泛利用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多种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使学生亲历一个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切实构建科学素养探究式新课堂。

因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对整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相关经验,就如何构建科学素养探究新课堂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灵活整合本学科教材资源

(1)自由组合。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自主地选择、组织适合的教学材料,而不能过分依赖现成课本。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课本从会变化的米饭、淀粉和碘酒中,寻找淀粉的踪迹,并制作神秘信件四个部分进行设计,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这样的环节设置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在达成教学目标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对课本的教学安排进行调整,设计成“展示神秘信件、探究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读取神秘信件上的信息、寻找淀粉的踪迹、课堂总结”五个部分。通过探究,让学生自行发现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知道碘酒可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进一步加深对“什么是化学变化”的认识。调整后的设计既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将教材去繁化简,贴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2)积极拓展。教材不只是课本,课本往往只是教材的一部分,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取两者之长,补两者之短,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学科教材资源的“再创作”。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园OK吧”是一个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形式的科学实验活动室,把活动内容制作成可自由观看的展板,让学生们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究式教学精神。在开展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的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校园OK吧”里的“螺旋桨电动车”和“水下螺旋电动船”这两个实验,指导学生利用螺旋桨高速转动来产生反冲力推动小车前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反冲力这一概念的理解,促进了探究式科学素养新课堂的形成。

二、依托学科优势,整合学科间课程资源

进入 21 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小学科学课程也与其他学科产生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里的小动物”,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蜗牛,并交流探究观察的过程和结果。又如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大量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将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新趋势。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n“月相变化”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了解月相变化,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展示月相变化,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初一到十五的日期及月相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情况对黑板上的月相图作出排列。如若只靠多媒体展示月相变化图,学生对月相变化就不会有如此生动的理解。因此,从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学科属性来看,整合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资源,可使课程的三维目标完成得更加丰富饱满,对构建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锦上添花之用。

三、发掘隐性资源,促进探究式科学素养新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以强调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教学资源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承载着积极的辅助作用。但隐性教学资源所具有的隐蔽性、弥散性、依附性等特点,往往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因此,如何有效挖掘并整合科学教学的隐性资源,对构建探究式科学素养新课堂,打造“内隐学习”环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打破砂锅――挖掘问题性资源。许多时候,小学科学课堂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挑战性,是一个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亲历问题探究的过程。从搜集整理客观信息到分析客观信息并提出假设,再到制订探究计划,最终动手操作得出结论,验证假设,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例如,在“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杠杆类工具(筷子、开瓶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开瓶器使用起来省力,筷子用起来费力呢?”接着请学生针对问题做出假设,制订研究计划,并动手操作,最后得出结论: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费力。看似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不起眼小事,就成为我们难得的科学教学隐性资源。实验中蕴含着许多问题,值得学生思考:“为什么杠杆类工具有的省力有的费力?既然费力为什么还要使用呢?”面对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正是探究式教学的价值所在。

(2)因势利导――挖掘情境性资源。情境性资源就是运用无意识心理活动原理,对学生进行科学信息的暗示。例如,在上“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中的“运动起来会怎样”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在上课前带领学生一起做健身操,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运动起来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这时候,由于刚运动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适度展现一些气喘吁吁、无力说话的情景,这可能会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也正由于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运动时心跳次数增加、呼吸增加、比较容易气喘等这些特点。等到教师说话比较平稳后,又可以适时提出:“运动后,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呢?”学生就能想到合理的休息。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将科学知识巧妙地隐藏在课堂中,展现了课堂中情境性资源的重要性。

(3)靠山吃山――挖掘背景性资源。学生的思维状态是生成隐性资源的重要情境,不同的学生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因此在课堂上产生出不同的隐性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最具有挖掘潜力也最容易达到教育目标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到学校的资源局限,忽视了那些在身边的、平常的资源,使得课堂上出现“人为资源而存在,而不是资源为人服务”的现象。笔者在开展“宇宙”这一单元的教学时,课堂上有的学生父母都是大学天文学专业的高知分子,学生在小时候就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参观科技馆和使用高校天文器材,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天文知识。基于这种情况,在课堂中学生有时甚至能比教师讲述得更为详细、生动。因此,用好背景性教育资源,不仅能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将这种科学氛围延伸向课外,增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氛围。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整合有益于构建探究式科学素养新课堂。教 师应提高意识,因地制宜,多渠道、多途径挖掘与整合课程资源,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Margolis,Eric.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M].London:Routledge,1988.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通识课;新课型模式;生态化;精品化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前提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人文类课程里,由于受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够有效通过新课型实现其课堂管理生态化及课程模式精品化,因此很难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此,应该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关注此问题,运用新课型全面打造生态化精品化人文类课程新模式,有效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1 问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1 为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依据

通过发挥新课型的优势作用构建生态化、精品化的全新人文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素质教育实效性。进一步有效拓展课型应用和推广领域,从实际应用角度论证和丰富相关教育理论,为其提供实践依据。

1.2 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全新思路

在现代课程观中,提倡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体现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意识增强、能力提高、人格发展,课程运行呈现开放性和多元化。人文类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其教学实践中以全新的素质教育观指导下实现课程教学的生态化、精品化,将改变传统教学观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一观念,实现主体性教育为指导思想的课堂教学新秩序模式。

2 新课型模式的基本特征描述

所谓新课型模式即由“咨询型、辩论型、参与型、研究型”等新课型通过角色交叉、优势互补来实现人文素养通识课生态化、精品化的全新教学模式。

其应用能够有效的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生态式”互动优化关系。这种课程类型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探寻,而且也是对学科课程本质的反思,因而代表了当今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和最佳实践途径。素质教育观下的“课堂生态管理观”,即指通过构建“生态式的课堂”,让课堂生态实体――教师和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下富有个性地自由开放地合作、研究及学习,课堂生态管理观主张师生平等民主的新型关系。

新课型可有效实现提高认知、提升能力、培养情操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以学生咨询为前导,以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辩论、主动性研究为主要课堂组织形式,创设轻松而热烈的生态化课堂管理秩序,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下富有个性地自由开放地合作、研究、学习,提高学生知识获取积极性;在课程评价上,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为指引的课程评价体系,最终通过新课型的全面运用打造出素质教育观指导下生态化、精品化的人文素养类课程新模式。

新课型模式的特色描述:

(1)新课型优势组合与角色互补为基础。多种新课型的有机互补,实现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现场辩论、课堂参与、课下与课堂咨询、主动研究等有机结合。有效实现良好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

(2)生态式课堂管理策略为实现手段。如何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将多种课型综合运用的原则、方法与精神贯彻到人文类课程教学当中,全面营造和谐、轻松、自由的生态式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由个性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与实践。

(3)精品化课程模式为最终呈现形式。人文素养通识课程精品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建设过程,其课程建设目标应该以应用先导性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学生主体性为特色的教学模式、育人全面性为目标的教学实践等突出特色的精品化课程,从而有效提高和促进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实效。真正在课前、课堂、课后皆实现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互动、生生参与、紧张热烈、深入研究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和新局面。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教学以学生主动探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主要形式。最终构建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科学的生态化、精品化人文类课程新模式。

3 新课型教学模式构建的具体实施

人文素养类通识课程生态化、精品化新课型教学模式构建,具体说来就是一个由创新的课程组织形式、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的课程互动方式和科学的课程评价办法构成的一个新课型模式。

3.1 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课程特色、运用多种新课型构建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种课型在同一课程中综合运用的优势,实现多种课型角色的平衡和互补,创造课上课下活泼、轻松、协调的气氛,实现课堂教学生态化。全新教学模式中新课型的应用主要包括:首先课前要体现内容的先导性,主要应用课型有咨询型和研究型课型;其次课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应用课型有:辩论型、参与型、咨询型和研究型;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为基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轻松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最后要体现育人的全面性,主要应用的课型有参与型和体验型。

3.2 实用的课堂教学内容

以搜集学生集中关注的课程问题为先导,结合教学大纲和总体进度,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中的侧重点。这是教学内容实用性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和办法。所以在课前采用咨询型课型对于本类课程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咨询型课型改变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结构、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教师要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围绕课堂内容设置实用、活泼、深刻的话题进行课堂讨论。

3.3 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评价办法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7篇

初中数学学科素养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这门学科后特有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学过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对所学的学科知识,能全面、系统地认识、理解;不断掌握学习本学科的特殊方法,能在学习中作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能够树立正确的学科素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科素养可分为四个素养:基础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基础素养,指本学科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人文素养,主要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科学素养是指过程和方法等。信息素养,主要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信息素养,狭义的理解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搜集和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广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听、读、累、辨等过程搜集生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各门学科的学科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能够得以提高。

在我从事初中思想数学工作的十九个年头里,我发现学生能学会基础知识,但是在运用基础知识去答题时学生就不会运用了。这个问题引起我很大很大的困惑,那么如何让学生运用学科素养去答题呢?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呢?我做了以下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重视学生数学学科基础知识,有助于基础素养的形成

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的数学知识答题来表达,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能准确地、全面地把握基础知识和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老师要多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比如我在讲《三角形全等》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去看书,先对书本上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在习本上书写过程,最后同组的同学交流书写步骤是否完整,小组派代表到板前板演,让其他学生来挑错。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又强化了数学学科的基础素养。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扎实了,思维也就活跃了。

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通常所说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不仅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本身,还要让学生弄清楚知识是怎么形成的。我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做到了深入浅出,坚持三个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容易懂、容易掌握和运用。三维目标中知识是基础,方法和情感是知识的提高和升华。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我在教学过程别强调学生要养成看书的习惯,重视看书,这样学生有了过滤基础知识的时间,把基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学会潜移默化地迁移。

二、立足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素养

三维目标中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人文素养。因此,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是可变的、暂时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旦产生,是持久的、稳定的,它一经形成,就伴随着学生的一生。比如:我在讲《一次函数的应用》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计划,假如父母给学生留200元钱买本子,在本子够用的前提下,你如何买本子,且剩钱最多。这个函数是个减函数在课堂上我鼓励每一个学生去发言、回答问题,用知识作为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去激发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是自然科学,但它很贴近生活,经常需要学生去联系身边的事例。作为数学老师,我也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对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等问题关注。例如我们如何节约电源、生产原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的生活。定期我让学生搜集书籍去找有关气候的变化的数据,用这些数据来制作统计图,找出其中的规律,让数学知识为人们服务,让孩子们体会数学价值,数学并不是公式和很难的习题,它也是有温度和感情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联系了教材知识,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三、延伸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在老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研究一个专题,运用已拥有的知识和技巧来重新组合,让他们重新构建知识,继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为了解决问题,他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

我在讲《条形统计图》时,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状况和理财方式,以及给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份合理的消费计划。学生在课上进行展示和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不仅学会了本课的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理消费观念,节俭的意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是能够解决生活中问题,它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四、注重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8篇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地理教育者的重视。具有空间分析功能的GIS课堂教学法,是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上最有条件培育学生高水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GIS课堂教学方法 综合素养 教学有效性

2014年3月,教育部教基二〔2014〕4号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针对目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的现实紧迫环境[1],着力进行课程改革,落实到地理学科上,就是将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社会发展需要和地理学科特性四者综合考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学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育。

一、有效培养高中生综合思维的要求

地理素养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思S和观念,包括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这四大素养,所以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宽泛的基础上对地理学科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更高阶的要求。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要求能对众多地理要素进行要素综合分析,时间和空间的时空综合分析能运用综合思维发现并解决真实情境下地方性问题的能力。这是由于地理学本身具备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出高水平的要求:基于一定的地理知识、思维和观念,高中学生需要做到根据给定的复杂地理要素,正确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从时空角度对地区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对现实中的地方问题给出合理的评价和解决方案。

二、GIS教学法的综合思维教学有效性

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使教师经常对区域之间或区域内的若干地理要素进行强调、对比、综合或总结分析。但是在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三板”教学方法会造成手绘地图信息量较少,只能展示少数地理要素的尴尬局面,无法对演变进行式的知识进行展示。大多数教师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多以PPT为主)虽然可以进行多图穿插讲授,插入FLASH后也可以对演变进行式的地理知识进行演示,弥补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学生还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仅仅观看这一项教学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对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不太高。

GIS教学法就是学生使用GIS软件将获得的地理数据进行录入和数字化处理,主动对地理环境的各要素进行空间分析,以地图、统计图表、图像、数字等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直观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将GIS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就是鼓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利用软件主动对地理要素进行处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综合思维得到高效发展。学生在得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基本数据并将其录入数据库时会对它们的相互关系产生直观认识,让学生了解到组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要素是多个的、复杂的。此外,学生也可以建立一个或若干个地理要素专题图层,运用空间查询功能进行查询展示,对某个地理要素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学生要进一步了解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不同时期的地理要素的变化,可以对其进行叠加分析,在叠加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理要素时空角度相互作用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学生想要判断某些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可以进行缓冲区分析,这样可以揭示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在进行GIS空间分析时,学生的要素综合能力、时空综合能力和地方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利用GIS软件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在获得最基本的地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对地理要素处理过程中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形成的地理规律,对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知识迁移,给出综合科学的解决方法,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并且在GIS教学方法中,GIS软件的使用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获得的知识更深刻。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GIS课堂教学方法无疑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综合思维。

三、运用GIS课堂教学法的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作为一个地区的综合,是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交通、劳动力、城市、市场、科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是高中地理知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基于GIS课堂教学法在综合素养上的教学优势,结合区域地理相关知识内容的特点,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部分教学内容为例,运用GIS技术软件ARCMAP软件平台,依照“阅读课本―查找资料―自主分析―讨论结果―提出建议”的区域地理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教学片断。本教学案例参照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为: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根据课标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搜集的数据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了解、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并总结二者关系,并且进行知识的迁移,对家乡建设与区域发展出谋划策。

1.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有关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数据并上传至学校教学网络平台。

学生预习书本知识并搜集相关知识及数据。

2.教学过程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

①在之前学习分析区域区位时会从自然和社会两大类区位因素着手,所以位于此地的珠三角有怎样的自然区位条件呢?首先请学生打开ARCMAP,添加中国地图,对地图属性进行空间查询功能,确定珠江三角洲所在地为我国广东省内中南部,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九个城市,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学生运用数据库里的数据对珠三角自然因素进行图层建立,通过对地形和气候图层的阅读,可以清楚地看到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势平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图一)。

②根据数据库对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提取相关数据,建立图层,认识到珠三角工业化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区位优势包括铁路、公路、河流密布,交通发达(图二);城市众多;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③最后W生对珠江三角洲的众多图层进行叠加,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域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图三),并且根据教科书为我们提供的当时珠三角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即可自主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化的优势条件。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

在了解珠三角工业化的区位条件的基础上,请学生建立并对比分析1994年和2010年的广东省国民生产总值及城镇和农村人口比重的图层,由此可以得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和进城市化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3)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及其启示

从以上的操作结果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蓬勃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城市化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反过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学生的家乡区域经济发展也带来很多启示,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搜集相关数据,自主分析家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运用GIS课堂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动手使用ARCGIS10.2软件提取相关的数据并分析,在珠江三角洲这一真实区域内,学生综合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和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识,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并提出发展建议。在此次课堂教学中,提取可用数据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区域内的相关地理要素,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通过运用ARCGIS10.2软件对珠三角进行分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真实地区进行分析和建议,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并且通过厘清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及对自己家乡提供建议这一系列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人地观念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对若干地理要素进行叠加分析使其理解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中学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越来越高。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多样化,在更注重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今天,GIS高中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最基本的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实践力、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特别是分析区域地理要素的过程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对培育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极大的优势。此外,GIS教学方法这种直观表现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是一种有效体现地理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GIS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更能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发挥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教基二[2014]4号,2014.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9篇

一、抓住学科特点,明确素质内涵

小学数学尽管简单、浅显,但仍然具有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小学数学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文化素质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已渗透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数学文化具有初级、高级之分。小学数学是数学文化的初级形态,小学数学文化知识素质的形成,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主要包含下列内容:1.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数学的概念、法则、定义、公式;2.正确、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3.正确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4.能根据数量关系正确地分析和解答应用题。

2、能力素质

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可形成数学技能,获得到数学问题的观察力和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力,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比较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想素质和个性品质

根据数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学生可形成严谨、缜密、科学的数学品质和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如课堂教学、数学竞赛、数学问题征解、数学问题讨论、数学小论文写、数学应用性调查、数学家治学精神的介绍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好方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设计更科学的教学过程,采用更好的方法、手段,选择更有实践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既花时少、又学得好、学得活,既使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提高了数学创新能力,又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改进,也只有改进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我们可以 从改进教学方法上来进行: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用包括两个方面: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即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这是教学目标的基础。发展性目标,即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受到能力训练与人格精神的教育培养,这是教学目标核心。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设计扎实有效的教学过程。

2、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培养发展的过程。只有当学生本身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时,老师的教学才有望获得成功。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才有望成为事实。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定要努力创设情境,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素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满足和乐趣,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得到培养,个性不断得到发展,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和良好个性品质发展的主人,这正是我们注重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根本着眼点。

3、重视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课堂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具体地说,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只看到当前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应教会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有序观察的方法、科学记忆的方法、主动合作与大胆求知的方法等等。

4、讲解直观,操作与口述算理相结合

课堂教学要注意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认识规律,用准确、生动、简洁和富于儿童化的语文形象,清晰地陈述,说明或验证数学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精细地观察,一丝不苟地操作,准确完整地口述算理,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内化。

5、精心设计练习和复习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10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76-02[WN]

让高中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提升其体育素质的前提是通过理念教学增强学生对健康和审美的双向认识。因此,将体育教学和文化课学习有机地整合起来,能够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技巧与协调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地位

协调能力是指人体产生的有目的、可控性、准确性的运动技能,该运动技能所产生的动作轨迹能够激发感官的审美效果。因此,协调性体现了体育运动在健康和美学中的中枢纽带作用。高中体育教育中对学生协调性的训练异于常规体育课堂中的体能练习,更加倾向于采用科学手段对学生已有的协调技能进行合理诱导,使其更加适合于开展科学体育运动,挖掘其在具体体育项目上的最大潜质。高中体育中的技巧训练和协调性练习相辅相成,技巧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协调能力。只有个体具备一定的自发协调能力,才能按照体育运动的科学标准展开技巧性训练。这不仅对身体起到科学保护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技巧性体育项目上的天赋,进而增强其对体育项目的热情,促进其身心的综合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技巧与协调性培养策略

一)革新授课理念,构建新型授课模式

新时期的教学理念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风向标,直接影响了对人才的培养。体育教育作为一项传统的教学科目,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成为学生放松身心的宝贵环节,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大多数师生对体育教育的印象可能相对传统,潜意识中对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较为认可,这导致我国大多数学校在体育教育中思想观念落后,教学器材陈旧,尤其在技巧训练和协调性开发上相对滞后,使得高中毕业后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兴趣单一,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其未来生活的健康指数。因此,从观念上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固定模式,借助现代化教学理念将高中体育课打造成内容丰富的多元化课堂,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启发学生用全新的视角认识体育。

传统授课理念下,高中体育课堂大多以器材和学生为课堂的主要元素,严重缺乏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科学引导,这导致学生所能得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素养完全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体育水平脱节。体育课堂上教师只是将器材分配到学生手中,而后进行的训练项目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这种随意的授课方式不仅让体育课堂失去了其教育价值,更重要的是误导了学生对技巧及协调能力的认识和练习,使得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形成了非科学的运动习惯,基本上扼杀了部分学生在体育项目上的兴趣。因此,彻底革新体育课授课理念,将科学的授课模式引入到高中体育课堂,构建非单一性新型授课模式必将是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借助小球类运动提升学生的技巧水平和整体协调性

体育运动的种类繁多,然而在高中课堂中所能呈现的项目类别受制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一般说来,大多数学校在体育项目的设置上侧重于大众化、常规化,对于技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项目缺乏全面性。譬如大多数高中对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设置较多,相比在一些小球类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技巧与整体协调性训练的项目上相对欠缺。从小球类运动特性分析,该类项目对学生机能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反应速度、身体灵活性及机体技巧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瞬间需要做出判断的运动思想及对抗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小球类运动项目的开发不仅完善了体育教学体系,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以基本功练习为重点。由于高中学生对于小球类运动所掌握的技巧还不成熟,动作未定型,因此,对技巧与协调性的训练必须从基本入门常识开始。乒乓球运动对技巧能力的挖掘作用体现在手感练习上,包括如何控制乒乓球的旋转、把握球的运动属性等,在具体课堂内容的设置上务必从熟悉球性开始,切勿急于求成而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熟悉球性的典型策略就是让学生能够收发自如地控制球的运动,可以通过高抛球后采用球拍进行空中接球的方式完成。当学生能够采用球拍平稳接住下落的球,并且尽可能避免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反复弹跳后,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小球类控制技巧,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整体协调性的提升,因为对小球的控制并非单独通过手臂完成,而是需要身体各个部分进行合理的配合。可见,小球类运动对技巧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任务安排务必按照运动项目的科学标准合理施教,切勿让学生随意地进行“打野球”式的运动。只有通过教师的合理诱导,才能在体现出小球类项目在培养学生技巧水平和协调能力方面的优越性,进而体现体育课堂的教育价值。

三)打造校内专业体育平台,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精细化发展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转变,教育领域的观念也在不断革新,传统体育教育的粗放性特征逐渐成为当代体育课堂的主要问题。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毫无针对性,教学任务缺乏目的性,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考核机制也不够完善等,导致高中体育教育成为文化课学习之余的放松时间而已,对身体机能的科学锻炼毫无体现,某种程度上阻断了青少年群体在体育技巧及运动素养方面提升的可能。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体育教育必须以新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为出发点,改变传统体育课堂的授课方式,立足校园环境,打造适合新时期教学理念的专业体育平台,改变粗放的传统体育教学,有目的、有原则地构建新型技巧性体育课堂,在项目设置和内容编排上尽量做到多元化发展,即体育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人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项目培训和强度练习。对于教师而言,在施教过程中要承认学生体质和协调潜质的差异性,避免“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让体育课堂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打造校内专业体育平台,发挥其对学校体育教育精细化发展的良好引导作用,这种专业平台可以通过创建校内技巧性运动项目社团,以及阶段性地开展富有观赏性的运动项目等方式实现,让学生从专业性、艺术性、人文性等角度实现对体育运动的多元化认识,从根本上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技巧水平、协调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体育运动的整体发展而实现,其专业、精细化特征是提高技巧和协调能力的首要前提。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地理素养;地理教师

【作者简介】刘玉婷(1990-),女,新疆农六师五家渠市人,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地理科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行,地理素养被赋予了新的阐释。“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并且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终极目的。那么什么是地理素养呢?实际上,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具体来讲,地理素养是个体的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也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质,更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

一、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组成之一。地理科学素养包括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这五个组成部分。其中,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地理科学知识是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术语、地理现象、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等内容。例如在学习地理必修一中的基本原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思考“讲了什么?如何发生的?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怎么办?”,如果按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掌控地理课堂,能够驾驭学生,注重讲课时的体态和表情,以及课堂用语。教师应多多关心学生,积极的与学生做朋友。最后,地理教师还应多搜集社会资源,做社会的有心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并且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二、地理人文素养

地理人文素养是地理素养的另一大组成部分。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精神两大方面。地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和工业联系、交通运输和人地关系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做到以下五点:

1.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抓住其生活体验,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人文地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度高,如果地理教师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场景,则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请学生合理布局就读县城的住宅区、文化区、工业区、商业区等,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创设系列问题情境,请学生合理规划。

2.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开展人文地理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思维碰撞、提炼问题。合作小组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和案例,理解质疑、提炼问题、形成观点。

3.利用有思维深度的问题,促成课堂上的辩论,培养全面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如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为辩题,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展开辩论,激活课堂。

4.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角色扮演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如把学生假设成某城市市长,对城市交通进行合理规划。

5.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为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具体场景,老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关注并调查就读县城生活、生产用水情况,撰写论文并向有关部门提交,向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三、地理技术素养

地理技术素养主要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地理技术方面,教师要掌握地理3S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教师还应具有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的能力;对地震、火山、泥石流进行预测和防治的能力等。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不断整合,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把它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应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并学会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额过程的最优化。

地理应该是一种基本技能,一种思维习惯,一种于世事浮云表象之外的本质的洞察力、理解力与内心的感悟。因此地理教师应将专业技能和地理素养二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孝亭.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评价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淘汰了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设计核心定位于“以学为本”,注重处理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且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自主学习的培养、体验与感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说,原来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已不适应我们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了。

一、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过度强调知识体系,忽视了人文素养,以考试成绩为评价形式,这种重成绩、重结果的评价机制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改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与热情,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就需要我们教师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并使之内化成教学行为,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兴趣、认知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并积极运用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主动地思考与大胆的实践。我的具体做法是: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的考试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把学习语言能力和运用能力定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强调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我在讲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时,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教学的中心转移到指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提高能力上。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只有在疑问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与创造。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压抑,他们被框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所以,我在讲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时,我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自主质疑,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Have you got a nice holiday?(2)What impressed you a lot in the holiday?(3)There’s also something nice in the school. What is it?

二、建立民主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过分的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内容过分地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差异与全面发展。这样的评价方式实际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很长时间以来,教师被看成是知识的化身,在课堂上是主角。可是,新课改下倡导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不过多的表现自己,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对他们进行民主性的评价,绝不一人说了算。例如,在学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版)的初中英语教材Module 4 New technology这一课时,对于本课的单词与句型,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总在一个表格内,组织学生选出优胜小组,并把优秀的表格张贴在教室里供学生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创造、应用的机会。

三、运用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怎样把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自我,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进步与成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兴趣、自信等人文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采用标准化的试题,通过分数衡量学生的进步,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讲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时,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把英语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培养人的素养上来,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我的具体做法是:

1.运用“特长”评价

例如,在学习Module 7 Planes, boats and trains这一课时,有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学习这篇课文,有的学生编成歌曲,有的学生画出漫画。

2.运用“星级”评价

在学习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时,我常常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班级之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无论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教师都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采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英,黄艳明.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课标;困惑;辨析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17年版“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学习“新课标”,领会其学科导向功能和育人价值,目的是尽快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来适应“新课标”,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科核心素养。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出现背离“新课标”的初衷,背离教学规律等问题,为了避免对“新课标”发生曲解,甚至片面理解“新课标”教育指导精神,使教学陷入误区,笔者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实地体会和运用“新课标”的指导精神,开展关于“新课标”解读运用的实践教学,目的更好地利用“新课标”的价值,服务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提高地理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强调探究学习,并不是不要接受性学习

“新课程”强调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探究方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这是因为探究学习是地理学科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又是地理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现实生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无疑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探究不是唯一的地理学习模式,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是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学科学习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应该根据学习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综合运用和扬长避短,各种方法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益。探究学习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教学中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比如过程长、费时多等问题,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用探究学习来进行,有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离不开教师系统的讲述或训练。如学习“时区和区时”这一节,笔者认为“讲述法”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笔者根据自己教学情况,在学习本章节知识时,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将“时区”“区时”“地方时”和“日界线”等概念讲述清楚,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再进行探究性学习,更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探究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对立起来,试想用探究学习完全取代接受性学习,忽视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其最终结果是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探究要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和安排探究问题和探究方法,要有舍有取,最大化地发挥各种学习方法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

二、强调能力培养,并不是不要识记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能力指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讨论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核心素养是指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但是在强调能力培养的同时并不能否定必要的识记内容。只有识记的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学生才有了思维的材料,才有了能力的载体,才能谈“四大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表明,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之中记忆力最旺盛的阶段,记住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往往会受益终身,即便是一些学生当时并不理解的内容,它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明白,为能力培养做好铺垫。如果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记下来,那么能力的培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显得多么脆弱甚至无生命力。据此,在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时,先让学生识记必要的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固本才能强弱。例如,笔者在讲“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先让学生理解记忆经纬线的概念等知识,将这些概念性知识理解记忆掌握后,再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球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世界意识”时,先让学生了解“联合国”“世贸组织”等知识,这样通过理解记忆基础概念性知识来培养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就水到渠成了。

三、强调学生自学,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某些地理学习任务,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但是,强调学生自学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不问不闻。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常常起到抛砖引玉的巨大作用。否则,就无从实施教育规律的正确体现,这样只能机械化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体现不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盲目学习,结果事倍功半。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学生,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并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也不能认为一有教师的参与就不是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统一起来,真正体现“新课标”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伴随者。例如,在讲“农业区位因素选择”知识时,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着眼于陇西县中药材种植情况,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查陇西县中药材发展状况,在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之后笔者是这样设置探究问题的,探究一:“探究陇西白条党参生长的气候优势”;探究二:“探究陇西白条党参生长的地形优势”;探究三:“探究陇西白条党参发展壮大的劳动力优势”;探究四:“探究陇西白条党参发展壮大的历史优势”;探究五:“探究陇西白条党参发展壮大的区位优势”。设置阶梯式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渐过渡。这样教师根据实际学情,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探究问题,分层次地布置给学情不同的学生,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养。

四、强调反对“满堂灌”,并不是要提倡“满堂问”

“新课标”从根本上否定了“满堂灌”这种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方式,但是,并不是说就要提倡“满堂问”。虽然“问题”往往为探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成为创新教学的突破口,但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不是“问题”越多越好,尤其是满堂的“对不对”“是不是”以及简单机械地重复教材内容的这类“问题”,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新课标”所要求的“问题”是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而且要求在一节课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态灵活运用,其教学方式也应是灵活多变的。如讲授、复述、讨论、演讲、辩论、实验和学生动笔、动手、动脑各种教学方式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富有节奏,充满变化,生机勃勃。“满堂灌”是新课标摒弃的,也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例如,在学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节内容时,老师应该避免一味地讲述本节内容的原理规律,而是应该结合实际,以“实地调查汇总提出问题讨论得出结果布置课后作业”的程序进行创新授课。为此,笔者教授本节内容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实地考察附近的工业工厂情况,例如实际调查祁连山水泥厂漳县生产厂的情况,之后汇总调查资料,提出漳县水泥厂布局存在的利弊,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完成课后作业。

五、强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是不要“粉笔+黑板”

“新课标”倡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自主学习等,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使多媒体成为教学形式的全部和主载。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在直观形象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提供新颖的大量教学资源,但也有明显不足和弱点,它完全依赖于课堂预设,一旦出现预设之外的情况,就使课堂教学显得十分尴尬,处理偶然和新颖的教学问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而“粉笔+黑板”就会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提高了处理偶然教学问题的能力。再者,有些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的动画效果,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弱化了主题,降低了教学质量。还有的教师直接借用别人课件,生搬硬套、东拉西扯,缺乏感染力和新颖内容,影响课堂效率。所以,教师应灵活地处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板书之间的关系,游刃有余地选择和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在讲述“水资源的利用”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甘肃省会宁县的“水窖”资料,本来要启发学生思考当地为何要建造传统的“水窖”取水用水,但是一个机灵的学生突如其来地提出现在基础条件改善都在使用自来水取水,“水窖”会逐渐消失,我们应该讨论当地自来水发展的前景和状况,更有实际意义。这样一来我的多媒体课件后面的内容无法再进行下去,课堂出现僵硬机械的局面,因此我在教学反思中深深地体会到“粉笔+黑板”的必要性。

六、强调以表扬为主,并不是完全不要批评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课堂;创新精神;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06-03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进一步转型,不仅是国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辽宁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我们沈阳大学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向转变。全校上下致力于教育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应用型人才,为辽宁地方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

在“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第一课堂外,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动手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计划课程学习之外所从事的活动,即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按其类型大致可分为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学术科技、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学生社团、勤工助学、文艺体育等[1]。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阵地。第二课堂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点[2],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而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示与锻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创新教育模式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起创新过程所需的理论储备,但其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精深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等问题。而第二课堂内容形式多样,强调互动交流和发挥创造,相对于第一课堂,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

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一些高校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活动缺乏计划性。由于对第二课堂特点和价值认识偏颇,没有将其纳入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体系,没有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因此,虽然也有第二课堂,但与第一课堂联系不紧密,教学活动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主观性强等问题,对活动内容、形式、方法的计划性、稳定性、连续性方面做得很差,缺乏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措施。

2.活动缺乏创新性。由于对第二课堂不够重视,一些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从活动场地到教学设备,从活动内容到教学手段,都处于陈旧落后状态,如活动场所简单或不足、活动内容单调枯燥、现代化手段采用少、科技含量不够高等等。因为缺乏创新性,所以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远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活动缺乏可持续性。由于一些院校忽视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提高、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其结果往往是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忽略校企合作和双创基地建设、师生积极性不高,活动举步维艰。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得不到保障。

4.活动缺乏规范性。由于一些院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进展较慢,所以目前可能还处于一种松散的运行状态,活动开展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没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师生参与活动的激励机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

三、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专业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方式方法,努力为学生构建学习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活动的优良环境。我们认为利用第二课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有: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方案。每学期都要在制定第一课堂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周密严谨、切实可行的第二课堂教育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方案。这里不仅包括各类课程与活动的设计,而且对活动的内容、时间、场所、设备、资金、人员进行统筹安排,要有计划性、可行性,减少盲目性与随意性。第二课堂活动必须与第一课堂教学密切衔接,充分发挥各自在创新教育中的优势,二者相得益彰。同时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与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不断创新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推进第二课堂的可持续发展[3]。

2.设立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内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着重于解决第一课堂无法完成的教学问题。诸如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视野的开阔,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职业技能的训练,科学研究、参与社会能力的提高等等。教学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类活动课程、专业类活动课程、创新活动课程、职业训练课程等方面内容。综合类活动课程,主要由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和信息技术等课程构成。这类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类活动课程,以实践课为主,是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而开设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创新活动课程,主要是建立创新创业活动小组和科研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以及科研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职业训练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这里包括职业资格认证、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课外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学生能力培养的引导者来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第二课堂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以及情境教学等等。如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注重主体性、自觉性、选择性的教学。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师生信息交流与评价反馈,运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开展富有趣味、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4]。应用多媒体或超媒体技术等方式,在不断拓宽实际情境的同时,创设虚拟情境。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

4.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全面推动以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放实验室等活动场地。同时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共建等方式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创新创业实习、实验基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基地,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如我们专业与辽宁电视台、东软培训中心等单位建立了长久的合作联系。我们聘请辽宁电视台多位资深专家和媒体人作为我们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和实践指导;学生也经常到辽宁电视台实习,到关东影视基地考察和实地演练。

5.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要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并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要安排老师与学生一道走进企业、走到生产一线,接触新设备,学习新技术,拓宽新视野。只有“双师双能型”教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导师制是体现师生互动关系的一个有机模式,应由第一课堂教师与第二课堂教师共同组成导师组,确保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序性和连贯性。我们所有专任教师都承担了导师的重任,分工负责若干本专业学生,每月至少两次面对面的沟通,附加随时随地的微信平台互动联系。导师制的建立,增加了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机会,也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6.探索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科学可行的第二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重点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5],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创新性给予评价,同时还要评价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在评价重点上,要注重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在评价标准上,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逐步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的状况。第二课堂评价体系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既考查学生的满意度、活动的丰富程度、学生的参与面、各种校内外活动或竞赛参加情况及获奖情况,又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考查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培养的整体效果[6]。

7.构建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模式。建立第二课堂教学管理网络,形成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各级管理体系,具体负责第二课堂的设计、管理、考核、评价工作。依托校园网设立第二课堂信息平台,实现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网上选课、教学、评价和成绩记载等功能。要采用学分制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还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在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时,把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表现和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作为主要指标。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技术开发以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我校长年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活动。学校每年都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科研活动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

四、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通过第二课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科技创新素质都得到较大提高。概括说来,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主要有:

1.第二课堂可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通过第一课堂,学生只能够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第二课堂则可将这些知识继续充实、巩固和深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将一些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考核内容划分到第二课堂进行。如在《视听语言》、《影视作品分析》课程中有一些需要讨论、自学的内容,要学生到第二课堂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摄影》、《影像拍摄艺术》课程中部分拍摄练习也要求学生在第二课堂进行;一些课程期末考核内容是创作作品,那么,我们安排学生在期末前4~5周开始,利用第二课堂分组、自主来完成。这样的做法,教学效果非常好。由于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性比较强,学生可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理解更深,动手能力更强,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产生理论实践上的升华,从而使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2.第二课堂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第二课堂因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具有较第一课堂更自由灵活的开放性特征,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价值[6]。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的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镜头语言在校园风光片中应用的研究与尝试》,就是利用第二课堂来完成的。历经整整一年的时间,学生用到了他们学过的所有拍摄、编辑技巧,囊括全年各个季节气候带来的景色变化,涵盖校园每个景点的风光。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

3.第二课堂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第一课堂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受到学时、内容等方面的限制,而第二课堂却是学生张扬个性、发挥聪明才智、展现创造力的平台。第一课堂的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展开的,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则包罗万象,很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在这里,教师主要通过设置问题、与学生探讨问题来引导学生向创新方向发展。而学生则置于一个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以课外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活动,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方式进行,大家共同研究、彼此激励、相互启发,在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互补与合作,在争论与切磋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最后以集体的智慧取得创新性成果。在科研活动中,大学生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我们专业部分学生拍摄制作的作品,在国家、省、市大学生微电影节、广告大赛中均获得了很好的名次。

实施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7]。作为地方高校教师,我们要主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积极探索“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姿态去投身于学校发展建设的宏伟大业之中。

参考文献:

[1]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45C46.

[2]曾德芳,王B婷,骆新容.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93C96.

[3]魏培徵,马化祥,马莉萍.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99C102.

[4]于波,李秀双.参与式教学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4,(4):111C113.

[5]魏昌东.第二课堂: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江苏高教,2010,(6):58C60.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中生;学科素养;培养

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学科素养就是指历史学习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主要应包括较强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科学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对历史知识的储备能力、用正确的观点科学分析历史的能力等。目前的高考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历史学科思维的潜力,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为了提高高考能力应具有的历史学科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历史成绩,高中的历史老师应在教学和备考中把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放在教学的首位,成为教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从而使历史学科素养成为提高高考历史成绩的有效手段。

1.基础历史知识

高考历史试题高于历史教材,但是也源于历史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必须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历史知识,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活学活用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基本素养。

2.历史学科思维

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都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历史学科思维,学生的头脑中掌握了历史学科的思维后,再遇到v史问题或试题时,就会自觉运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科思维主要包括历史思维和哲学思维。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关系,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把历史事件放在特点历史环境中进行认识和讨论等。

3.历史学科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阅读与理解能力、归纳与概括能力、判断和分析能力、说明与比较能力、评价与论证能力等。具体表现为获取信息与调动信息、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描述事物与阐述事物、论证问题与探讨问题等。

4.多元科学史观

多元科学史观就是指导高中的学生利用历史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观点。不但是目前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历史素养。其观点主要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近代化历史观点、整体历史观点、革命历史观点等,科学地运用多元科学史观是学生学好高中历史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和依据。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其基本的内涵,并且能熟练地运用其解决历史问题,那么提高高考历史成绩就是小菜一碟。

5.学以致用

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古鉴今,那么高考历史试题就会利用历史知识让学生关注现实社会,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运用历史知识了解现实社会,做到以古鉴今,古今对比,以古通今。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策略探究

1.以掌握和熟练运用教材知识为本

高中历史教材是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依据和根本,更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大。要想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紧扣教材,落实双基,以点连线,纵横连接,建立起学生丰满充实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学到的历史知识解决遇到的历史问题。

2.搞好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课堂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场所,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平台。历史教师授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历史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能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来。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历史,自觉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切实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3.重视体验与学习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就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运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很快得到提高,才能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过程,才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索历史知识。

4.进行强化训练

历史课堂对学生讲课,只是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而要巩固这些理论知识,实现运用能力的提高,就必须靠练习,只有练习多了,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练习可分为课堂内的练习和课堂外的练习。课堂内的练习以练习老师讲解的知识为主,可开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分组辩论、习题检测等形式的练习内容。课堂外的练习可让学生进行专题阅读、调查、查找、写作小论文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但强化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5.实施科学公平的评价

对于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在课堂内的练习及课堂外的练习历史教师要能及时地给予公平、公开及科学的评价,以使学生能及时地明白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习题的正确答案,从而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总之,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而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持之以恒,科学规划,以使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稳步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