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

地理教学金点子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会计学;电子表格;实务研究

在金融类课程中,金融会计学最具吸引力。但由于其偏重于定量分析,所以较难掌握。况且,学生即便具备了较强的定量分析能力,欲透彻理解、准确领悟金融会计学的复杂理论仍比较困难。如何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质变后)”财务分析循环中恰当运用电子表格、把握好由“量变”到“质变”的尺度,乃金融会计教学之难点所在。

尽管电子表格对于金融类课程教学有诸多好处,但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却比较少,通常只是泛泛地探讨了电子表格在金融类课程教学中的益处,而没有付诸于实训课程。本文拟从教育理论、金融特性和相关实训三个方面予以研讨:结构主义教育学相关理论;电子表格金融会计教学工具;软件自动分析效率、效果实务研究。

一、相关教育理论——结构主义

在教育学领域,结构主义是当前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这个理论很难准确地予以表述,因为它只是一种观点和见解,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建议或方案。在该理论中蕴含着学习者自己构建相关知识结构这一思路。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指的正是这一想法。boethel和dimock早在1999年就指出:随着学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主动运用科学技术构建自身知识结构,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必将成为结构主义学习方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电子表格因其强大的运算及分析能力,已经成为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

结构主义的学习动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1993年。ghani和d'mello对一些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跟踪式调查。调查发现,如果他们喜欢某项活动。就会重复去做它、乐此不疲。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因此,教育者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并从中得到快乐。研究发现,控制感和足够的挑战性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和自我工作胜任感。这点恰与笔者的教学经历相吻合——一些学生完全沉浸在某些课程的模型作业上,而忽视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当然,在这些理论之外,许多期刊、著作也印证了恰当运用结构主义相关教育学理论于金融会计教学之益处。

二、金融会计教学新宠——电子表格

电子表格在金融会计教学中优点突出,因而愈来愈受重视。因其有助于金融财务数据基础分析,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学习基础分析教程之初,excel、access、acl、catis等电子表格便成为必备的分析工具。

目前在金融教学中,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忽视分析技能培养,似乎已成通病。其实,对于大多数金融分析工作而言,严格学术意义上的“金融内容”是极少的,一个金融分析家的主要工作是复算、重组和分析数据信息,而如何有效地使用电子表格及相关数据加工和分析工具,对于完成这些工作至关重要。金融会计教学之传道授业程序,亦应以实务为要。

三、实务研究——自动分析

运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自动分析,其效率、效果不可小觑。兹以笔者一研究课程实证之。如表1所示。该实训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金融症结表象部分,这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已经学过,但即便他们认真学习过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可以很好地回答课后问题,也很难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第二部分罗列出的是电子表格所特有的自动分析功能(也可称作金融分析技能)。这是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正是在试图解决第一部分问题时,这些金融分析技能才被一一讲解。

细察表1,不难发现,某些金融分析技能已经超出了简单的电子表格功能,采用vba语言能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金融问题。此外,相比课堂部分,项目考察更为重要。其答案也是多维的。鉴于学生对电子表格和定量分析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项目中的最低要求将不包含vba系统。只要求使用简单的电子表格。至于项目中的一些可选部分,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挑战。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会计学;电子表格;实务研究

在金融类课程中,金融会计学最具吸引力。但由于其偏重于定量分析,所以较难掌握。况且,学生即便具备了较强的定量分析能力,欲透彻理解、准确领悟金融会计学的复杂理论仍比较困难。如何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质变后)”财务分析循环中恰当运用电子表格、把握好由“量变”到“质变”的尺度,乃金融会计教学之难点所在。

尽管电子表格对于金融类课程教学有诸多好处,但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却比较少,通常只是泛泛地探讨了电子表格在金融类课程教学中的益处,而没有付诸于实训课程。本文拟从教育理论、金融特性和相关实训三个方面予以研讨:结构主义教育学相关理论;电子表格金融会计教学工具;软件自动分析效率、效果实务研究。

一、相关教育理论――结构主义

在教育学领域,结构主义是当前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这个理论很难准确地予以表述,因为它只是一种观点和见解,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建议或方案。在该理论中蕴含着学习者自己构建相关知识结构这一思路。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指的正是这一想法。Boethel和Dimock早在1999年就指出:随着学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主动运用科学技术构建自身知识结构,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必将成为结构主义学习方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电子表格因其强大的运算及分析能力,已经成为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

结构主义的学习动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1993年。Ghani和D'Mello对一些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跟踪式调查。调查发现,如果他们喜欢某项活动。就会重复去做它、乐此不疲。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因此,教育者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并从中得到快乐。研究发现,控制感和足够的挑战性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和自我工作胜任感。这点恰与笔者的教学经历相吻合――一些学生完全沉浸在某些课程的模型作业上,而忽视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当然,在这些理论之外,许多期刊、著作也印证了恰当运用结构主义相关教育学理论于金融会计教学之益处。

二、金融会计教学新宠――电子表格

电子表格在金融会计教学中优点突出,因而愈来愈受重视。因其有助于金融财务数据基础分析,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学习基础分析教程之初,Excel、Access、Acl、Catis等电子表格便成为必备的分析工具。

目前在金融教学中,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忽视分析技能培养,似乎已成通病。其实,对于大多数金融分析工作而言,严格学术意义上的“金融内容”是极少的,一个金融分析家的主要工作是复算、重组和分析数据信息,而如何有效地使用电子表格及相关数据加工和分析工具,对于完成这些工作至关重要。金融会计教学之传道授业程序,亦应以实务为要。

三、实务研究――自动分析

运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自动分析,其效率、效果不可小觑。兹以笔者一研究课程实证之。如表1所示。该实训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金融症结表象部分,这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已经学过,但即便他们认真学习过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可以很好地回答课后问题,也很难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第二部分罗列出的是电子表格所特有的自动分析功能(也可称作金融分析技能)。这是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正是在试图解决第一部分问题时,这些金融分析技能才被一一讲解。

细察表1,不难发现,某些金融分析技能已经超出了简单的电子表格功能,采用VBA语言能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金融问题。此外,相比课堂部分,项目考察更为重要。其答案也是多维的。鉴于学生对电子表格和定量分析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项目中的最低要求将不包含VBA系统。只要求使用简单的电子表格。至于项目中的一些可选部分,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挑战。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会计学;电子表格;实务研究

在金融类课程中,金融会计学最具吸引力。但由于其偏重于定量分析,所以较难掌握。况且,学生即便具备了较强的定量分析能力,欲透彻理解、准确领悟金融会计学的复杂理论仍比较困难。如何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质变后)”财务分析循环中恰当运用电子表格、把握好由“量变”到“质变”的尺度,乃金融会计教学之难点所在。

尽管电子表格对于金融类课程教学有诸多好处,但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却比较少,通常只是泛泛地探讨了电子表格在金融类课程教学中的益处,而没有付诸于实训课程。本文拟从教育理论、金融特性和相关实训三个方面予以研讨:结构主义教育学相关理论;电子表格金融会计教学工具;软件自动分析效率、效果实务研究。

一、相关教育理论——结构主义

在教育学领域,结构主义是当前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这个理论很难准确地予以表述,因为它只是一种观点和见解,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建议或方案。www.133229.CoM在该理论中蕴含着学习者自己构建相关知识结构这一思路。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指的正是这一想法。boethel和dimock早在1999年就指出:随着学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主动运用科学技术构建自身知识结构,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必将成为结构主义学习方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电子表格因其强大的运算及分析能力,已经成为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

结构主义的学习动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1993年。ghani和d'mello对一些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跟踪式调查。调查发现,如果他们喜欢某项活动。就会重复去做它、乐此不疲。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因此,教育者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并从中得到快乐。研究发现,控制感和足够的挑战性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和自我工作胜任感。这点恰与笔者的教学经历相吻合——一些学生完全沉浸在某些课程的模型作业上,而忽视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当然,在这些理论之外,许多期刊、著作也印证了恰当运用结构主义相关教育学理论于金融会计教学之益处。

二、金融会计教学新宠——电子表格

电子表格在金融会计教学中优点突出,因而愈来愈受重视。因其有助于金融财务数据基础分析,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学习基础分析教程之初,excel、access、acl、catis等电子表格便成为必备的分析工具。

目前在金融教学中,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忽视分析技能培养,似乎已成通病。其实,对于大多数金融分析工作而言,严格学术意义上的“金融内容”是极少的,一个金融分析家的主要工作是复算、重组和分析数据信息,而如何有效地使用电子表格及相关数据加工和分析工具,对于完成这些工作至关重要。金融会计教学之传道授业程序,亦应以实务为要。

三、实务研究——自动分析

运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自动分析,其效率、效果不可小觑。兹以笔者一研究课程实证之。如表1所示。该实训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金融症结表象部分,这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已经学过,但即便他们认真学习过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可以很好地回答课后问题,也很难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第二部分罗列出的是电子表格所特有的自动分析功能(也可称作金融分析技能)。这是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正是在试图解决第一部分问题时,这些金融分析技能才被一一讲解。

细察表1,不难发现,某些金融分析技能已经超出了简单的电子表格功能,采用vba语言能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金融问题。此外,相比课堂部分,项目考察更为重要。其答案也是多维的。鉴于学生对电子表格和定量分析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项目中的最低要求将不包含vba系统。只要求使用简单的电子表格。至于项目中的一些可选部分,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挑战。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4篇

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普及证券期货知识力度。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2015年,广州市36所中小学在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地方课程,参加学生将近万人。广州市中小学金融理财教育旨在对中小学生金融理财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财富观,从小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金融理财教材要求从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尝试开展跨学科领域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促进学生金融与理财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

那么,如何进行跨学科领域的财商教育的教与学活动,如何整合校本资源、进行特色化的金融理财课程的开发,如何让财商教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呢?长堤真光中学作为广州市金融教育试点学校,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金融特色课程研发与实施。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的财商教育日益成熟,财商课程日趋完善,成为学校品牌课程之一。

一、审视区域财商教育资源

1. 学校地缘提供丰富商道。长堤真光中学地处广州市民间金融街中段,学校周边有着孙中山亲手创办的中央银行旧址,有着国家四大银行的省级分行、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多间民间金融借贷公司等。这些区域金融理财资源得天独厚,为学校进行校本特色财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准备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们每天行走在民间金融街上,日常耳濡目染的金融文化与金融专业知识,为学校财商教育做了先期教育铺垫。

2. 校史文化蕴含浓厚商史。学校与广州著名的十三行商业区相毗邻。广州十三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物。1757年清朝对欧美“一口通商”,十三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历史高峰。十三行代表着岭南深厚的文化记忆,是连接中西方经济的枢纽,是重要的商业符号。

同时,学校校园内有一座市级文物建筑――“潮州八邑会馆”。原为旅省潮州商人兴建的会馆,用于商务活动和潮人子弟赴省城的驿站,方便十三行潮商行走往来。潮州八邑会馆在历史上举行过重大社会活动。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此发表演说,号召潮人为国担当。经商与金融、自强与爱国的精神成为校史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堪值传承与教化。

3. 生源背景渴求时代商略。长堤真光中学地处一德路与人民路交接之处,周边多为海鲜干货、衣着服饰、文具玩具等小商品批发市场,学校生源多为周边商家子弟。学习金融知识,增强智慧理财能力,提升生活能力,助力家庭,成为学校实施财商教育的立意之一。

二、财商教育的实施策略

1. 财商教师的培养。结合金融理财知识内容,学校选定数学科教师作为金融校本课程的主导教师,组织学习财商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与主题培训,奠定金融专业知识,以免产生专业性错误。学校部级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组成研发小组,指导财商教师进行备课、磨课、知识钻研、金融教材编写等系列开发行动,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综合指导能力。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首届财商教师培训,学习财商教育的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经验与做法,切实开展财商教育的“走出去、学进来、新发展”的研发路线。

2. 财商课程校本教材的研发。校本教材是一所学校的个性体现,每本书的主题更是这本教材个性的体现。2015年,学校编印《金融》校本教材,规范金融知识学习。教材通过真实的案例和名人故事启发学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总结和提炼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货币、银行以及借贷、储蓄、投资、消费等金融知识与技巧。

3. 财商课程的固化。学校把财商课程作为必修校本课程,使之开展常态化、固定化。学生在七、八年级完成学习,每周三下午第六节课为年级金融课,每学期学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金融实践报告,与家长进行金融主题的教育互动等,在课程开设、课程研讨、课程学习、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了常态化运作。通过财商特色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生活中的经济奥秘,主动去体验和融入适当的经济生活中;培养学生深入了解市场、价格、商品、货币、消费、投资、理财等经济、金融常识;培养学生继续扩大对宏观经济,对国家、世界经济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财商,做好人生规划、培养领导能力和学会写作项目建议书等技能。

4. 财商教育活动的实践体验。学校的财商教育不仅在课堂与日常生活中开展,而且注重利用节假日进行别开生面的金融实践体验活动。比如“春游出行省省省”,“我们家的年夜饭”大预算,“盘点春节-我们家的理财宝”等活动。尤其在2016年2月22日,正值元宵佳节的开学日,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举办了一场“别样开学礼”――以“庙会集广府文化・善行显为世之光”为主题的校园慈善义卖庙会。每个班都设计了一个金融账本,做好台账。在校园庙会的慈善义卖活动中,班级预算是多少,成本投入了多少,实际支出了多少,最后收益多少,都要记录在案。最后,每个人都要写一份金融分析报告。通过账本,核计预算与支出,培养学生理财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做生意应该如何做。比方说,开门就要笑脸,这是服务精神;买卖讲求诚信,才有商家信誉;自家的货物好在哪里,要有品牌意识,等等。

5. 财商金融资源的整合。长堤真光中学坐落在广州民间金融街的核心区域,周边有很多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当铺等。与学校毗邻的广州市民间金融博物馆成为学校财商教育的实践课堂,学生开展了系列的参观学习活动,感受昔日金水长堤的辉煌。同时,学校还得到了广东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的悉心指导,并携手广州市普惠金融平台、中国银行等共建单位,对学校财商课程研发进行专业指导,并给学生们分析金融报告,相应地设置后续课程,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进行成本核算,如何制定金融报告,进一步明白应该如何理财。

三、财商教育的创新与思考

1. 生活财商的提升。窦桂梅校长曾说:“今天我们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底子,决定着孩子未来有什么样的世界。”学校在构建实施财商教育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努力将目光从应试本位的教育观、唯分数论的评价观转向师生精神层面的发展、人格素养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开发,促进人体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长堤真光中学是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学校推行“为世之光”特色文化,其育人内涵为:传最中国的文化,办最生活的教育,育现代素养公民。金融特色课程的开设,即“最生活的教育”的体现,学习金融知识,提升理财智慧,服务和美生活,体现学校“生存与生活并存、知识与素养并重”的育人思路。学校开展的财商教育,就是为莘莘学子将来能“为世之光”而积蓄光能。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财商课程与相关活动的开展,也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之举。例如,通过学习相关金融理财知识,学生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生哲理,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参与广府庙会义卖,学生在活动中践行“诚信、友善”的商道文化;通过撰写金融报告,学生领悟知识就是财富、“君子理财,从善如流”的“文明、和谐”的品质;通过了解支付宝、微商等现代金融与商务知识,学生明白顺应时展潮流,做个时代弄潮儿的开拓、创新精神。

3. 财商教育实现三赢的品牌效应。在近两年的常规、常态实施中,学校财商教育特色课程“以银行金融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核心,以培养学生金融理财意识和基本能力、经济素养为基本目标”的初步达成。学生们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理解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和经济规律,形成一定的经济、金融素养,加强了与经商家长的金融互动,为提升智慧生活的品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规划是有利的。

同时,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财商教师们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校长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与学生家长合作、与社区人员合作、与专家合作等。因为在特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遇到不同的情况,经历不同的过程,处理不同的问题,走向了专业成长更广阔的平台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当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长堤真光中学财商教育行动走在了广州市相关教育的前列。2015年9月,当广州市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教育课程的时候,长堤真光中学已进行了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学校成为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广州市金融教育试点学校”。从凤凰卫视中文台《全媒体大开讲》节目的专访开始,各路媒体纷至沓来,对学校的创新教育之举进行了肯定、宣传与报道,学校口碑日佳,品牌渐树。

在两年多时间的尝试和探索中,学校在财商教育与实践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案例,也逐步了解业界对财商教育的推进情况,这些经验又进一步推进学校对财商教育的新思考。

1. 财商教育的观念亟待更新。财商的概念进入中国为时未久,而财商教育在我国更是一片空白,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财商教育甚至被看作一片。真正意义上的财商应该是一个人认识、管理、创造享用资源(财富)的能力。而现在绝大多数家长对财商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表层,认为孩子的价值观、金钱观尚未成熟,这样的教育工作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以后选择银行储蓄就行,这样只让孩子养成“节俭”、“不乱花钱”的习惯,但绝不是真正的财商表现。现在时代变化太快,我国青少年的财商教育亟待加强。

2. 财商教育是学生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财商教育不仅仅是理财教育,更是品德教育。学校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摸索出财商教育应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贴近生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孩子们的未来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学校在推行财商教育的同时,渗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理财,从善如流”的法制观念和公益精神,希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与完善的今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成长为有生存的技能、热爱生活、有理想、有责任、讲诚信、有进取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5篇

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落实到现实中就是教育费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其中,虽然有通货膨胀和教育产业化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则是很多父母在望子成龙心态下不计成本、不考虑效果的盲目付出。

在中国家庭的理财规划中,教育费用支出已成为最大的家庭开销之一,尤其是城市家庭用于独生子女的教育费用。教育费用支出不仅周期长。且比重大,而出国留学所需的费用又是国内教育费用的好几倍。

子女教育费用虽然看起来像有去无回的消费,但实际上。它更是一笔投资。其收益是孩子未来的成材。当然,到底能不能成材是不确定的,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既然是投资,总是要衡量投资收益率的。但现实中,教育投资的实际效果并不很理想。

“择校费,择校费,中间多少家长泪”。正是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真实写照。据专家估计,仅仅择校费一项。全国一年的总额已达到270亿元。以北京为例。城区择校的学生高达50.52%,农村为12.05%。而调查资料显示,一半以上的家长表示,为孩子择校后,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有的家长甚至表示孩子在择校后,成绩还不如以前,且新添了很多坏毛病。

类似的还有校外班,出国留学等。家长们本来满心希望,望子成龙,但很多却难以如愿,产出与投入根本就不成正比。一边是倾其所有的高额投入,一边却是没得到好的回报,有的还耽误了孩子。

面对如此现状,中国家庭又该如何对教育投资进行合理规划呢?必须调整哪些错误理念。对教育费用做出有节制、有目标的支出管理?另外,由于教育支出持续的时间长,所需的金额巨大。必须早作打算,那如何才能积攒下足够的子女教育基金?可供选择的理财方式和理财产品又有哪些?

教育投资的8大大误区

关于教育投资,主要涉及两个话题:如何进行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如何才能积攒下足够的教育基金?本文将重点探讨前一个话题,看看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教育投资现状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支出以平均每年29.3%的速度增长,明显快干家庭收入的增长,也快于GDP的增长。教育支出已愈来愈成为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开支,甚至超过养老和住房花费。

综观世界,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1000―3000美元的社会转型期,教育费用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对于我国反其道而行之的不正常现象,人们深有同感而又无可奈何。

教育支出的持续增长会影响家庭生活和抑制即期消费。当家庭对教育投入过多时,不得不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这必然影响到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另外,父母为了给子女积蓄教育费用,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即期消费。

这些为了子女的未来不惜节衣缩食,甚至是举债的现象,都说明当前我国家庭教育投资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下面。我们就详细列举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之1:千方百计读名校

就像北大,清华之于全国的大学,北京四中之于北京的中学一样,全国各地,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有各自的名校、重点学校。正是因为与普通学校相比,名校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都更具竞争力,所以,孩子读名校更易成材的观念,几乎在所有家长的脑海里扎了根。

然而,名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想把孩子送进名校的家长却是无限的。正是在这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择校费浮出水面,并在“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出台后一度披上“合法”的外衣。

在诸多削尖脑袋也要把孩子送进名校的父母的“热情追捧”下,择校费逐年上涨。“要问哪里有永远的牛市?到学校来吧,择校费永远是只涨不跌。”这句话在广州家长间广为流传,它所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现实。

今年广州市越秀区新合并的10所小学,其中原本市一级学校经合并后,择校费均达到了“名校价”;而其他区位于大型社区内的学校,不管学校等级有否提高,其择校费也年年见涨。以海印苑小学为例,去年非地段生的择校价格为3万元左右,今年普涨至5万―8万元,若学生家长没有任何背景想入读该校的,需“捐资助学”10万元。

位于海珠区万华花园内的瑞宝小学今年特别热门,“我们都是瑞宝花园小学的潜在生源,并校后,估计入读晓港湾小学无望了,就都跑到这里来了。”一位“自愿”缴纳捐资助学费1.6万元的家长说,“我们不敢擅作主张减少一分钱,反正照学校提供的单子抄准没错。”

而在朝天小学,非地段生报名被安排在2楼会议室进行,所有家长均被要求填写两张表格――张《越秀区小学新生转学申请表》和一张《越秀区朝天小学一年级新生转学申请表(补充)》。其中,第二张表的最后一栏注有“自愿捐资助学说明”。一名工作人员解释,非地段生的“捐资助学”金额由家长自愿填写数额,学校不作规定。不少家长说,他们是参照去年标准进行填写,“据说去年的标准是6万元。”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对北京市中小学择校情况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见表1),北京市平均择校费用,高中阶段最高,其次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最低,分别为27518.34元、19637.83元、13694.85元。择校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家庭教育支出和经济负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有能力担负标准金额择校费的家庭就一定能把孩子送进希望上的名校。除择校费外,还有其他非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像上面所列举的一些名校,很多都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即使你能拿出数额不菲的择校费,没有找到关系和门路,依然连缴费的资格都没有;即使前两项都满足,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差太多,依然迈不进名校的校门。

不考虑家庭的“财力”和孩子的“才力”而一味追逐名校的做法,无疑是极不理性的。名校教学质量高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择校首先要考虑孩子一贯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因素,对孩子的学习水平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再考虑孩子是否适合到重点学校读书。有些孩子机械记忆的能力较强,但思维能力较弱,如果他们考上了区重点,就没有必要再上市重点。

教育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得到充分的发展,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中学时,一定不要只看到重点中学的光芒,而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多考虑如果孩子到了这所学校后,是否更加有利于他的成长。

误区之2:课外补习多多益善

教育之于家长如时装之于女人,女

人的衣橱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而在家长看来,自家的孩子也是永远缺少一堂课。于是,除了择校之外,家长们对校外班也是“乐此不疲”。

周末以及寒、暑假里,各种各样的培训、补习和家教服务,形成了一股“特长大拼比”的社会氛围。许多幼儿园也开设了特长班、兴趣班,供家长选择,每课时一般收费50元至100元,各类教材、乐器的支出也随之增长。

这是刘女士为10岁女儿列出的“教育清单”:其中校外的教育费用是长长的一串,舞蹈班每月150元、英语班每月150元、奥林匹克数学班每月160元、每月车费300元。校外班的费用远远超过了校内的费用。

上海某师大附小五(2)班的陈维数学不错,被选拔上参加市少儿图书馆举办的奥数班,每周六上午要赶到南京西路去学数学;作文稍差,因此下午要赶回来上作文提高班。星期天也不空闲,上午去老师家练手风琴,下午请了家教学外语。

根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统计,中小学生聘请家庭教师,每户年平均支出220元;参加补习斑、特长班学习,平均每户支出404元。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造成校外班市场火热的原因,一是家长出于培养孩子特长的需要,二是在当前强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很多家长希望子女通过参加这类辅导班获得一些竞赛证书,从而在升入上一级学校时有较好的择优机会。

小学生家长张先生就认为,未来社会就业和其他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孩子学钢琴并非为了要当音乐家,而是作为一种素质储备,一旦日后需要这方面素质的人才,他的孩子才不至于错过机遇。

还有一位家长给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同时报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校外辅导班。家长的想法是,牺牲自己和孩子的休息时间参加这类辅导班,就是希望孩子今后能在作文、奥数、外语等各类竞赛中取得名次。这样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一些比较好的学校不但喜欢要,而且会减免一些学费。如今好学校就那么几所,面对高昂的择校费,家长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多参加校外班、多参加竞赛、多得名次。如今各种各样的竞赛很多,说不定哪个竞赛证就管用。

家长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但问题是这类投资不仅是金钱的付出,而且使孩子们疲于奔命,又有多少收益呢?根据一位教师的观点,家教和补习班的教学效果都是很差的。家教可能会一时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对其长远的成长并不利;补习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松散型的,教师缺乏权威和约束力,而学生基本都是奉父母之命来学习的,完全缺乏主动,再加上疲倦,学习效果相当差。

调查结果也反映,对孩子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实效:家长认为“不知道”的占63%,认为“有很大效果”占6.6%,认为“有一点效果”占14.5%。而对请家庭教师的实效:家长认为“不知道”的占3.3%,认为“无效”占79.4%,认为“有一点效果”占14.5%,认为“有很大效果”的占2.8%。可见,此类投资多属盲目投资、无效投资,而且由于容易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不仅是一种亏损性投资,而且是一种有害投资。

误区之3:父母做主无关兴趣

受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以及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的影响,中国父母大多非常重视亲子,甚至将这种无私的爱推向另一个极端,对子女的事情大包大揽,凡事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替子女规划未来。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道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相处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后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

一位母亲去同事家串门,发现同事的女儿在学钢琴。同事在聊天中讲了学钢琴的许多好处,使这位母亲心里酸酸的。回到家就和丈夫商量要让自己的女儿也学钢琴。女儿出于好奇心,也没有反对。于是,买回钢琴,请来教师,但学习不到两个月,女儿便心生烦躁,不愿再学。父母百般劝说,软硬兼施,都没有效果,只好放弃。这种投资行为的从众性和盲目攀比性,收获的是父母和孩子的失败感。

也有一些父母抱着学习成绩第一、一切以提高学习成绩为准的实用态度,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选择时以此为原则进行取舍。英语是将来考试的主科,一定得学好,就报英语班;作文是提高孩子语文分数的重要一块,那就选写作班;孩子想学画画?不行,画画有什么用,考试分数不高,画得好又怎么样。这样的选择实际上完全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父母拿着一个自己所谓的“为了你将来好”的尺子去替孩子选择,而孩子呢,也未必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大教育家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不同的学生教授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讲课方式。我们知道,学生之间的不同最重要的就是兴趣、爱好的不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如果有兴趣,才会愿意学、用心学,才可能有理想的效果。只有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课外教育方面的投资,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不至于让父母的金钱和希望都打了水漂。

一位妈妈本想让孩子学钢琴,孩子说不喜欢弹钢琴,而喜欢拉二胡。这位妈妈没有强迫孩子,她领孩子到一个教二胡的老师家中,陪着孩子看别的孩子学拉二胡。看了几次,妈妈就问:“你也看到了,拉二胡是很苦的,需要很认真地训练,你现在还想学吗?”孩子说还是喜欢,再苦也愿意学,妈妈就把孩子送去学二胡了。

这位母亲的做法就是正确的。首先,她尊重孩子的兴趣,不根据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作选择。其次,她能考虑到儿童兴趣的易变性、不稳定性,没有立刻按孩子的意愿作出决定,而是陪孩子去亲自观察和体验,当孩子了解到其中的难度和困难以后,仍然表现出浓厚兴趣时,才最终决定。经过这样一番过程作出的选择,孩子会很欢迎,学习的过程会很快乐。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也会积极克服,最终取得好的结果。

另外,教育投资不要盲目、冲动,一厢情愿地认为会如何如何,而是要在投资前制定合理的目标。比如,当家长把孩子送去学钢琴、书法、画画或唱歌等的时候,要想清楚这是为了什么;开发智力?培养毅力?陶冶情操?提高协调能力?培养钢琴家?还是为了升学加分?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但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答案却并非如此。

一个不想学琴的孩子被父母逼着去学琴,他天天生活在父母的训斥、枯燥的练习和老师的严厉指导下,变得孤僻、胆小、不爱说话。一次学校开文艺晚会时,妈妈不顾孩子的反对给他报了名,原本是想让孩子露一手,但没想到孩子为了不表演弹琴,竟拿小刀把自己的手指割伤。

孩子为什么学琴?学琴是为了能使孩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好、生活的美,是为了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是为了使他生活得更幸福。其他的目的都在此过程中附带产生的,没有学琴的快乐,其他的目的也难以实现。

误区之4:只重金钱投资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不惜重金将孩子送入重点学校,家里条件好的就出国留学,条件一般的也在四处寻觅各类培训班,让孩子多学知识、多学技能,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优秀,早日成功。但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必须得要有“钱”来做物质保障,于是,许多家长拼命挣钱,不希望自己孩子因受教育环境差而影响其成材。

做建材生意的赵先生是高中学历,为让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赵先生在儿子三岁时就将他送进了省会城市的一所知名幼儿园,后来又上了一所私立小学,等孩子上中学时,他又花费不少,终于将孩子送进了一家重点中学。

不过,由于在重点学校学习压力很大,又缺少父母关心,赵先生的儿子逐渐产生厌学心理,并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泡网吧、看电影,有人欺负他,他的“朋友”们也会出面帮他摆平。爸爸给他的零花钱,他全部用来请客,钱不够时,还会想方设法从父母那儿偷钱。等赵先生发现时,孩子已经陷入很深。由于缺课严重,成绩下滑,他儿子被迫离开了这所爸爸花了不少心思才把他送进去的名校。

虽然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像赵先生那样为子女教育而不惜重金,但很多人在观念上跟赵先生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只要尽可能地加大教育方面的金钱投入,孩子未来就一定能成材。换句话说,很多家长把教育投资等同于金钱投资,而忽略了非物质方面的投资。

有关专家指出,家庭教育投资一般包括三大方面,一个是给孩子物质上的投资,一个是情感上的投资,再就是家长对自己学习教育新理念的投资。显然,不少家长并未意识到后面两项投资的重要性。

现在的孩子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是考试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以至于许多学生害怕考试,考试出现心跳加快、头疼、想上厕所、出冷汗等现象。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及时、必要的心理指导,不能认为,只要自己一门心思赚钱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和课外教育就万事大吉利,而忽视自身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菜小学三年级的小强在体育课时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和他发生冲突的学生找来高年级的朋友欺负了小强,后来还经常找小强的麻烦。小强害怕报复没告诉老师,回家后也没敢跟家长说。但小强从此变得不爱说话,尤其上学时更是心惊胆战,成绩自然下滑。一个月后,家长发现不对劲,细问孩子才得知事情的原委。虽然事情后来得到解决,但孩子已经不敢在原来的学校上课,并且一考试就出现发抖的现象。家长只能给孩子换了一所学校。在新的学校里,老师采取激励教学法,小强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渐渐胆子变得大了起来,但再也没有以前的活泼,他的幼小心灵已经受到了伤害。

诚然,孩子在外面遇到伤害是家长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但是,家长可以教会孩子怎样处理一些突如其来的伤害。并且,家长应当成为孩子忠实的聆听者,听孩子诉说委屈,及时帮孩子解开成长过程中的心结,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心灵上的伤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在注重给孩子教育投资时,别忘了自己也要充电。如果家长提前掌握了一些教育理念,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少走弯路。

我们知道,孩子优秀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是在上学前就养成的,而上学前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要想让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和习惯,家长们自己也得要具有这方面的素质。

误区之5:年龄越小,出国留学越好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越小送出国留学越好。这种看法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理由;一是年龄越小,学外语越好;二是年龄越小,越容易融入西方社会。

其实,上述几种观点都有问题,容易进入误区。

(一)学外语越小越好是无需论证的,但学外语越小出去越好则是值得商榷的。

假如抛开金钱,无疑在国外学总比在国内学效果好。但在国外学外语的投资是在国内学的8倍,其学习效果绝对相差不了8倍。其实,国内的许多重点小学和中学的外语教学质量已经很高。几年前,美国副总统到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访问,与其对话的初中生英语非常流利,这让他非常惊讶。

至于国内的语言学校和民办大学预科,一般都大量地采用外教和海归。其教学质量与国外同类学校差距不大。主要差别是语言环境。但如果出国留学的学生无力支付住在外国人家里的昂贵费用,而是住在中国人多的地方(大多数学生如此),其语言环境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学外语越小出去越好,是出国教育投资的一大误区。倘若你是财力并非十分雄厚的普通家庭,花几十万元就是为了让孩子早点学好外语就不值得,也不理智。因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国内只需1/8的花费。

(二)年龄越小越容易融入西方社会的说法并无道理。一些国外专家认为,23―30岁出国的中国学生已经很难融入欧美社会了。

首先,到国外读书的高中生多为高二、高三学生(目前把初中学生送往国外的中国家长还很少),已经十六七岁了,融入西方社会的难度并不比23岁以上的大学生小多少。其次,融入西方表层社会两年时间就足以,但要想完全融入西方深层社会,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中生,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不要把融入西方社会、移民作为留学的终极目的。有专家指出,中学生出国留学很容易被边缘化。因为其中国文化观尚未定型,出国几年之后可能非中非西,自身的身份意识相当的含混。

误区之6:国外学校质量比国内好

有些家长送中学生出国的原因是国外学校质量比国内高。这还是一个误区。

有的家长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在世界排名也很一般。据专家介绍,近些年的留学生队伍中,只有少部分人去国外上了名牌大学,大部分人留学的学校属于二三流学校,并不一定比国内的好。而且不能单纯看排名,还需要量体裁衣,选择孩子适合的。有的孩子去了国外可能“水土不服”,比如存在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

而从中学和预科看,国外比国内好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英美的许多中学教育质量并不比国内重点中学强。国外的许多语言学校和预科学校的质量也不比国内的同类学校高多少。

专家建议,在选择国外的中学时一定要谨慎。因为国内对国外的一些公立、私立中学了解得较少。一些私立中学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这些学校师资环境很差,他们的目的只是收钱。

另外,客观地说,国内学校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只有国外学校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是事实。国内学校经过多年改革已有长足进步,并自有其优势。如果不是这样,欧美学

校就不会到国内重点名校来抢学生。英国的一位大学校长曾说:北京四中的学生来一个要一个。

误区之7:出国教育投入越多越好

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投入越多越好,这是更大的误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钱可以包办的。

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智商水平和成材概率,一味往国外送。结果怎样呢?一位媒体人士把上高中的孩子送到了澳大利亚。但因学习成绩不好,呆了三年没考上大学又回国了,家里白扔了几十万元。

那些为了孩子教育不计成本的家长近年来纷纷把目光投向英国。英国的学校不但世界最贵,而且几乎没有奖学金。

最贵的学校一定是最好的学校吗?诚然英国有不少物有所值的好学校,但英国也有很多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以掏中国家长钱包为目的学校。它们巨大的财政缺口就等着中国家长的人民币。

把中学生送到国外完成教育到底值不值?出国教育投入是不是越多越好?让我们先算一笔账(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语言预科教育国内外的投资比例是1:8,大学教育是1:9,相差悬殊。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出国教育投入越多越好,年龄越小出国留学越好,都是经不起推敲,没有实证支持的。

误区之8: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出国留学是近年来居民教育投资的一个热点。而且,留学热趋于低龄化,一些高中生甚至初中生也走出国门,留学海外。很多家长把省吃俭用、积蓄多年的钱毫不吝惜地花在孩子留学上,他们往往认为,让孩子出国读书,可以避免国内高考的竞争,还可以自由选择一些好专业,学好一门外语,将来就可以更有竞争力,回国后有更好的个人发展。这种心态导致近年来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一年热过一年。

冷静思考一下,耗费巨资送子女出国留学是否值得?尤其是那些在国内学习不够出色,竞争力较差的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有语言的障碍,在学业上如何能够应付?又能学到多少本领?在送子女出国留学前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两种风险:一种风险是在留学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于办学机构的办学质量良莠难辨;另一种风险是对于人生观尚未成熟的低龄学生来说所面临的生活、环境的巨大风险。

即使是学成回国,就一定比接受国内教育的发展机会更大吗?其实也未必。一是受目前经济景气和大学生扩招政策的影响,“就业难”问题本身就比较突出,二是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供绘远远大干需求。这样。那些有海外学习的背景,但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们,想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也绝非易事。很多“海归”不得不沦为“海待”。

所以,指望毕业后工作在短期内将几十万元的海外留学投入收回来并不现实。

从糊涂的爱到精明理财

可怜天下父母心!倾其所有,不计回报,且无怨无悔,可能是普天下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共同特征。

因为这种爱是无边无际的,包含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如“生命的延续”、“自己未完成的心愿由下一代来实现”等,所以花在子女身上的钱不计其数,甚而让整个家庭背上沉重的包袱,我们不止一次地听过全家举债,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真实故事。

因为这种爱是最无私的,不计成本,不求回报,所以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不考虑回报,似乎只要投入大,自然会产出高。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小朋友们在不同的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把星期天变成星期七的场景,各家都竟相把孩子送到国外“镀金”。

因为这种爱是最博大的,其实也是最盲目的,只要对孩子有好处就去做,根本不去考虑什么效率问题,所以教育投资是目的性最不明确的投资,最容易做出投资决定和从众。因此,投资最容易变成消费。

不理性、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和盲目性,可以说是教育投资之所以存在误区的根本心理原因。只有在理念上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才谈得上真正的教育理财。

理智与情感分开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但是,不能把这种情感包容到教育投资的决策中去。否则,太多的感情用事,必然会导致投资行为的不理性。

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当还原最基本的“经济人”假设,即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希望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也就是说,决定投资的标准应当是投入产出比而非其他。

但在现实中,由于感情因素在起作用,由于爱子(女)心切,教育投资自然演化成多多益善,希望以量取胜而不是以质取胜,认为只要为子女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就能成材。

但“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表明,80%的孩子来自生活不富裕的工农家庭。这些孩子为什么能成材呢?因为父母给予他们的教育主要是人格教育,而且这些孩子充满了强烈地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理想的渴望。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表明:一是80%的城市独生子女“成就需要”偏低;二是63%的孩子认知需要偏低,不爱学习。研究分析表明,压力太大压跑了孩子的成就需要。因此,父母的教育投资弄不好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就认为,“教育投资是一种特殊投资,孩子是个成长股,投资要合理适度,并不是投得越多越好,投资与收益不是正相关关系。”

意识到这些问题,回归纯粹的投资行为,显然就需要把感情因素剔除出去,真正地按经济规律办事。首先要把教育投资放在整个家庭理财的大背景中去看,占多大比重,支付能力如何,会不会影响到财务健康;其次,就要看投资收益,决非多多益善。

量力而行

很多家长之所以在子女教育上过度投资,除望子成龙的感情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相信高投入一定会获得高回报。上学一上大学一挣大钱,就是不少人心中的真谛,也是支撑他们不惜重金投入的精神动力。

可一旦这个链条断裂,就不啻于天塌地陷之灾。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这条铁定的法则根深蒂固――上大学就一定能挣大钱,否则上大学干什么?

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大学的全民教育阶段,近几年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上大学将来能挣大钱的定势思维也遭受着强烈冲击,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特别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等教育固然好,但高额的教育支出也会让家庭患上“恐高症”。客观情况也是繁复多变的,高学历就意味着高投入,高投入又意味着高风险。同时,高投入与高回报并不一定就是那么亲密的孪生兄弟,有时甚至还会反目为仇,最后竹篮子打水的情况也不少见。

据某媒体报道,某村毕业的三个大学生,一个工作了,待遇怎么样暂且不说,另外两个则无所事事返回了家。那么可以想像,他们早年的高额教育费用所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怎么改善?

如果多考虑一下各方面的情况,就会发现没必要把目光盯在上大学这一棵树上。进而言之,在上学的最终落脚点――回报方面,就目前来看人们常说

的“白领”、“灰领”,“蓝领”之间的鸿沟已经渐渐缩小,工资差距也已十分接近,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也在昭示着这一深刻的道理。

虽说教育的支出能得到效益,但这种效益的回报要等到几年、十几年之后,而到那时,家长们有可能因为生活太节俭而病魔缠身,无法享受迟到的幸福。

综上所述,如果子女教育支出超出了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平,家庭的经济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更加需要理性考虑教育支出。

效率第一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尤其是工薪家庭来说,教育投资绝不应是广种薄收,而应当看投资效益,看投入产出比,“好钢用在刀刃上”。

比如出国留学。首先需要比较出国留学与国内读书的成本和收益,不要盲信高投入一定高产出的说法,以投资收益率为衡量标准,可以避免冲动性、从众性投资。其次,如果说由于其他原因一定要出去留学,那也应当考虑去哪个国家(美、英、德等)更划算,投资收益率更高。

对父母而言,在教育投资方面,一方面,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投资预算水平,既保证子女能够接受相应的教育,又不至于造成巨大的家庭财务赤字,而无法清偿。这个预算水平的制定,主要是考虑教育基金缺口与家庭预期收入相匹配,充分考虑未来的各种收入风险(如失业、房屋租期空档、投资损失等)。

另一方面,要有一个清晰的、可量化的投资目标,如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一份月薪在多少元以上的工作等。然后,据此来衡量教育投资的收益,从而做出投资决策。一定要转换那种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思维模式。

最后,这两方面应结合起来考虑,看每一项教育投资的投入是多少,产出是多少。无论什么时候,投资效率都应当是第一位的。

因材投资

显然,要改变教育投资的盲目性,首先就必须对孩子自身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人们经常讲因材施教,实际也应去因材投资。

我们知道,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即使温度再合适,一块石头也孵不出小鸡来,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考虑小孩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所有的投资都有可能打水漂。我们身边并不乏这样的案例。

并且,不当的教育投资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比如,湖南有个孩子,父母逼她考大学。父母下了班就去打工,给人当搬运工,赚了钱就给女儿买营养品和各种资料。孩子认为自己根本考不上,恨不得把那些书本都扔进炉子里烧了。但她看到父亲为她那么辛苦地工作,又不敢对父亲说她不想考大学,怀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所以,教育投资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导向性。一定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教育投资计划和适当的成材目标。

因材施教,即使望子成龙也不要脱离实际,赶鸭子上架,家长切莫拔苗助长,到头来两败俱伤。要理性选择教育方式。不要一味地贪“大”、求“高”,不要攀比,不要让孩子不切实际地接受所谓的贵族教育,盲目追求名校效应和出国留学。

教育金规划的三步曲

在探讨了子女教育投资中存在的误区,以及家长应当注意的问题之后,我们把目光投向子女教育投资理财的另一个关键话题,即教育金的筹集与规划。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子女教育费用都不是一笔小额的资金。无论按哪一机构的调查数据,子女教育金都跟购房支出、养老金一起构成家庭开销中占比最大的三项。而且,教育金属于长期支出,在孩子成长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持续不断,虽然每年花费的金额不同。

正是因为持续时间长,所以只要尽早规划,教育金的筹集也就有足够的时间。也正是因为总金额庞大,再加上教育费用逐年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单纯靠工资收入的节余和储蓄,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难以实现相关的理财目标。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教育金的筹集与规划。

一般说来,教育金规划需要三个步骤:一是搞清楚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资总额是多少,以及教育投资所需的资金需要在什么时间到位;二是了解家庭目前的资产状况,多少比例可用做教育金理财的初始资金,还有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计算出距完成筹集目标还剩多长时间;三是根据前面两点做出具体的财务规划,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逐步实现教育金筹集的目标。

下面,我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算笔教育账

200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婚姻家庭研究专家徐安琪曾公布了一项关于抚养孩子的成本尤其是教育成本的调查结果。她主持的这项调查由上海市徐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社科院进行,样本全部来自徐汇区(随机抽取36个居委会,共调查746户有0~30岁未婚子女的家庭)。

这份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

以上数字是被调查对象的平均费用,并且是以2003年的物价水平衡量的。虽然抚养成本跟教育费用之间有差异,并且有区域特色,但这一调查数据依然经常被人们所引用。

《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则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中国农村的家庭中,子女教育所用的开支占了家庭收入的32.6%;而在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这个指数分别为25.9%和23.3%。

下面,我们看看对分类费用的详细计算(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基本教育费用为149716元。如果在国内继续读三年硕士研究生的话,基本教育费用增加66000元到215716元。如果出国留学读两年硕士的话,基本教育费用增加300000元到449716元。

我们知道,上面的数字都是最基本的教育费用,要想在教育投资过程中不发生一丁点其他支出,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增加了培训费、择校费等后,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总额为582716元。如果在国内继续读三年硕士研究生的话,教育费用总额为648716元。如果出国留学读两年硕士的话,教育费用总额则为882716元。

当然,出国留学的时间若是提前到中学乃至小学阶段的话,教育费用总额无疑将大幅度地提高。

至此,我们对所需教育金的总额以及教育金的支出时间安排,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起点在哪里

假如您所面临的情况跟上述家庭相差不多,考虑到培训费、择校费等非常规支出,并且只是准备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的话,那所需教育金的总额就在60万元左右。当然,考虑到教育费用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教育金的预期目标应当在6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比例。

在明确目标之后,其实接下来非常重要的就是,弄清楚目前的家庭资产状况,以及现在处于子女教育投资周期的

什么阶段。换句话说,教育金规划要先知道起点在什么地方。

首先是对目前家庭资产的盘点。一是了解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负债率有多高,二是了解不同资产的分类,比例,各自承担什么样的功能,三是了解资产的投资期限,流动比率有多高。总之,通过了解资产结构,可以清楚其中拿出多少的比例专门用做教育金筹集理财的初始资金,并且使资产的投资期限与教育金的筹集时间相匹配。

其次是了解当期的收支结构,以及对未来的收支状况作出预测。了解这些后,我们就知道了目前及以后的家庭新增收入的结余情况。然后,从结余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专款,专门用于教育金筹集方面的投资。因为结余资金往往承担着改善生活水平、筹集养老金、应急资金预留等功能,所以用于教育金筹集方面投资的比例通常不能超过结余资金的1/3。

了解目前的家庭资产状况,有助于解决教育金筹集的初始投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看目前所处教育投资周期的阶段。

例如,在孩子刚出世的时候,开始着手做教育金规划,筹集教育金所需的时间安排如表4所示。

我们稍作说明。比如说上大学的费用总额为88000元,从现在开始可以有19年的时间来筹集这笔钱,19年后,每年支出22000元。其他阶段的教育金筹集时间安排也是同样的道理。

条条大道通罗马

在明确了教育金的筹集目标、筹集时间,以及目前能拿出多少初始资金用于投资后,接下来,就是制定理财规划并具体实施的问题了。要在设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育金筹集目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组合,只要适合该家庭的具体情况(包括风险承受能力等),就都是可行的。

至于有哪些教育类理财产品可供选择,后面的文章中将做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做深入探讨了。下面,主要谈一谈制定教育金筹集规划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第一,教育金筹集应当尽早开始考虑,制定相应的投资规划。着手的时间越早,可选的方法和渠道越多,达到预期目标并不过多影响生活水平的概率就越高。

第二,在做教育理财规划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到今后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通货膨胀、有可能发生的择校费、失去主要的家庭收入等。然后,制定出合理的、足够的教育基金目标,同时要突出保险意识。

第三,改变教育金筹集就是教育储蓄的单一做法,做规划时要考虑到众多投资渠道的综合应用。仅凭教育储蓄,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其收益根本无法填补教育投资缺口,所以必须拓展投资方式。

第四,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理财方案。如果是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做教育理财规划,可以选择收益率比较稳定的长线理财产品,如保险、国债等;如果孩子已经初中毕业,离上大学时间不远,应当更注重当期的收益率,可以选择高配息的债券、基金等理财产品。

第五,根据不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如家庭经济实力较弱的单亲家庭等,就不宜投资高风险的品种。

教育理财产品大PK

教育金的筹集与规划,最终必然落实到理财产品的身上。只有通过不同的理财产品组合进行投资,才能完成教育金筹集的预期目标。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最常用的几种教育理财产品。

教育储蓄:适合小额教育费用

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存款,存期分为1年、3年、6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存入金额为50元的整倍数,可一次性存入,也可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教育储蓄的利率享受两大优惠政策,除免征利息所得税外,其作为零存整取储蓄将享受整存整取利率,利率优惠幅度在25%以上。

这种存款方式适合工资收入不高、有资金流动性要求的家庭。收益有保证,零存整取,也可积少成多,比较适合为小额教育费用做准备。

办理教育储蓄应注意五点:

(1)学生必须为4年级以上,账户到期领取时,孩子必须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2)到期支取时必须提供接受非义务教育的身份证明。

(3)提前支取时必须全额支取。

(4)逾期支取,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5)存款方式灵活,在选择按月存款时,存款人可选择每月固定存入、按月自动供款或与银行自主协商三种方式。此储蓄品种最高金额为每户2万元,存款人若选择每月存5000元,4个月即可缴完,但至少要存两次,每次最多1万元。另外,选择自动转账功能时必须签订协议,必须是同户提供转账。例如,孩子作为教育储蓄的存款人,父母的账户不可提供转账,只能从孩子的其他账户中转账。

基金定投:集腋成裘长期筹资

基金定投业务是指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投资人以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申购某只基金产品的业务。基金管理公司接受投资人的基金定投申购业务申请后,根据投资人的要求在某一固定期限(以月为最小单位)从投资人指定的资金账户内扣划固定的申购款项,从而完成基金购买行为,比较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基金定投比较适合筹集期在10年以上的教育金的筹集。因为投资时间长,并且投资对象固定,所以风险相对较低。通过长期投资,分享行业或经济增长;通过不同时点上的持续买入,摊低了购入成本,从而规避了选时风险。

假如一对夫妇计划为其儿子建立一个高中阶段的教育金,现在儿子刚出生不久,投资年限为16年,决定投资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期望年收益率为10%,每期扣款500元,申购费率为1.8%,收费方式为前端收费,将这些信息输入华夏基金公司提供的定期定额投资计算器,可以得出到期收益为134984.26元,期间申购总费用1728.00元,到期本利和230984.26元,这样一笔钱,应该可抵孩子读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费用。

当然,基金定投也有投资风险。本刊前几期曾做过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再介绍。

教育保险:适量购买

教育保险相当于将短时间急需的大笔资金分散开逐年储蓄,投资年限通常最高为18年,所以越早投保,家庭的缴费压力越小,领取的教育金越多。而购买越晚,由于投资年限短,保费就越高。

教育保险一般都是在孩子上初中、高中或大学的特定时间里才能提取教育金。比如,投保年龄在0~9岁之间的孩子,12周岁时就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0%作为初中教育金;15周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5%作为高中教育金,18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25%作为大学教育金;25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50%作为创业基金;60周岁后每年可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3%作为养老金,直至身故。而10~12岁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领取初中教育金;13~15岁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领取初中和高中的教育金了。

在教育金储蓄的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将教育保险与健康产品、年金产品、高保障的定期产品等,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打包一起提供一个综合保障的组合计划,这种组合既能给客户提供教育金储蓄,还能提供疾病、意外等保障。

不过从理财的角度出发,教育保险也不宜多买,适合孩子的需要就够了。因为保险金额越高,每年需要缴付的保费也就越多。总体来讲,保险产品主要是保障功能,如果只看其投资收益率,它甚至可能比不上教育储蓄。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较高,但需考虑风险

一些银行推出了教育类理财产品,如光大银行曾推出的阳光理财E计划,东亚、汇丰等外资银行推出的“儿童账户”等,可供希望得到高收益的家长选择。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6篇

一、明确主题,在政治课教学中起着解决重点、难点的作用。

用兵制胜的要诀在于占领要塞,击破主力。教学中也必须善于抓住问题,这个主要问题就是主题。突出主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前提。主题应与教学目标吻合,与教学重点相一致,并常常反映在一堂课的课题上。主题要明确,首先是确定主题要有依据。依据之一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依据之二是教材内容、教学参考及课后思考题;依据之三是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实际。其次,教学要有的放矢,即教学过程的一切因素,比如确定的依据,选择的素材都要围绕主题,采用的形式和方法都要服从主题。再次,重点的突击和难点的突破都要为主题服务。一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在分析某一主题时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要做到主题明确,这对解决重,难点起着关键作用。

二、理清思路,为学生学习政治课梳理好思路。

思路清晰就是要"言之有序"。"序"即顺序,如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何处该详,何处该略,怎样开头,如何结尾等,也就是指教学过程应脉络清楚,教学内容要表达明白。具体地说,就是对教材处理合情合理,论证推导顺畅无阻,重点敲打有板有眼。思路清晰的课给听课学生的感觉就是科学严密、纲举目张,能够给他们留下一条或轻或重、或上或下起伏有致的清晰轨迹。思路清晰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基础,只有思路清晰,才能详略有度、语言简炼;才能简明通俗地讲授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才能高屋建瓴地解答学生的困惑。要做到思路清晰,从隐性要求讲主要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排列组合的加工,反之,只能是照本宣科。其次是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意思表达要准确、清楚、富有条理。从另外,还要做到教学中衔接语合理自然。衔接语在教学环节转换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合理顺畅的衔接语能点拨疏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

三、设置认知冲突,唤醒学生人格心灵

例如:在上经济常识"货币"的内容时,我讲了培根《论金钱》一文中的三个案子。乞丐杀人案:有一名乞丐,行乞40载,聚集了3000枚金币。有一天,他发现儿子头上有一顶非常华贵的帽子,问从哪里来的?儿子答,是从3000枚金币中拿的。乞丐听后,七窍生烟,一拐杖结束了儿子的性命。因为这3000枚金币是他一便士一便士乞讨积攒出来的。用一枚金币买帽子,实在是太奢侈了,对如此大手大脚的儿子,他忍无可忍。姐弟绝交案:姐弟俩年幼失孤,为了养活弟弟并使弟弟有一个好的前程,姐姐在13岁时就做了,弟弟最终有了好的前程并准备报答姐姐时,姐姐提出断绝姐弟关系,并永不见面。因为姐姐看到弟弟就会想起自己不堪回首的历史,并且弟弟愈幸福,愈会勾起她对不幸的回忆。兰姆贪污案:兰姆是位海军大臣,年俸是一般伦敦市民的50倍。他学识渊博,英勇骁战,同时他也是一位以简述出名的贵族。就是这样一位德威兼备的人物,被查出贪污军饷60万英磅,这些钱财原封不动地藏在他的地窖里,最后他被詹姆士国王下令处死。

讲了这三个案子以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培根要通过这三个案子来提示''''金钱的阴谋''''。但是当他烧掉原作,准备重写《论金钱》时,支气管炎复发,死在了伦敦北效。''''金钱的阴谋''''就成为了个悬念?你认为''''金钱的阴谋''''会是什么呢?"这时的高中生逻辑思维已经开始发达,他们比初中生更多地接触了社会,了解到不同人持有不同的金钱观的现实。教师比时再单纯的灌输知识,还是不能解决他们对现实矛盾的困惑,其道德价值观还会产生混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问题情境去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主动参考,积极思考,发表自己对于金钱的见解,教师只是引导他们把合理的因素归纳、总结出来:不管你学问的高低、社会地位的不同,在你获得金钱的过程中,如果你感到紧张或屈辱,在获得金钱之后,就不要指望这些东西会让你生活得怡然自得,因为在紧张或屈辱中得到的金钱,用起来会更加不安和心酸,这就是"金钱的阴谋"。立足于此,教师一定要旗帜鲜明的指出——正确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这个结论是由学生自己思考得来的,学生更易接受,也更能理解它的内涵,澄清认识上的误区,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自觉抵制社会上错误金钱观的影响,教师也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这节课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说课;铁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体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铁》是高中化学金属元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它和钠、镁、铝构成比较完整的金属知识体系,而钠、镁、铝都是主族元素,唯有铁是过渡性元素,加上本节课就使金属元素丰富而完整起来。

2.大纲编排意图

从知识的内涵看,铁是过渡元素中重要的代表,是金属元素的延续和发展,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已经对金属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使学生掌握铁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情态、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把化学知识、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材

通过教材的分析学好铁的性质,存在“两易两难”。

两易是:其一,有良好的铺垫作基础――金属的通性;其二,有足够的理论作指导:原子结构理论,氧化―还原理论。两难是:其一,实验多,化学反应方程式多;其二,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多,而氧化性、氧化能力又有强弱之分。

教学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铁与不同氧化性物质反应得到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

三、说学生

对学生现状作了具体分析:

学生在学习《碱金属》《镁、铝》两章已初步掌握了主族金属元素的性质,但对过渡元素还很陌生,经过一个学年的高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学好化学的愿望,尤其是愿意动手实验。

处于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挥想象力,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在做实验的同时,除了对表观现象的观察外,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一些实验操作,但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学习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说教法

1.教学方法采用问思式与实验探索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程序如上图所示:

3.教学过程的设计:

(1)借助录像,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展示样品,组织学生观察铁,归纳出:物理性质。(完成第一次反馈)

(3)引导学生运用原子结构理论,画出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这一区域还有什么元素呢?有代表财富的金和银,最硬的金属铬,最难熔的金属钨,“太空金属”钛,像水一样的汞,以及电气工业的主角铜,它们的单质、合金及重要化合物在祖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可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中间区域,是含“金”纳“银”藏“铁”之“宝地”。(学习热情被点燃)

(4)根据铁的原子结构,得出铁是活泼金属,因此,学生很容易得到铁的下列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②与酸反应;③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5)铁是活泼金属还体现在,加热到红热状态下与水蒸气反应,对此知识点不要求过深。

(6)教好这节课的关键是抓住铁遇到不同氧化程度物质时得到的产物,而课本上并未安排演示实验,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对此,我设计了一组对比试验:铁与稀盐酸和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设计此试验的目的之一:配合教材,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目的之二,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还应贯穿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做铁与强氧化剂稀硝酸的反应时,把滴管迅速放到一只带有塞子的试管中,避免产生的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用切身的行动告诉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到此教师就应转变思路,考查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设置以下问题:

A.液面为什么下降?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B.为什么液面稳定后,会有红棕气体产生?C.溶液为什么变成黄色?D.塞子为什么一定要塞紧?

通过学生的回答,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何。(至此完成了第二次反馈)

(7)铁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原理,操作都比较简单,让个别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尝试演示部分实验:如Fe+CuSO4=FeSO4+Cu

具体操作:把光亮洁净的小刀伸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现小刀上附有红色的铜,此实验有个恐怖的名称:“魔鬼杀刀”。(学习热情再次被点燃)

五、说训练

以判断题进行反馈练习,理顺知识间的关系,把知识回扣本节课的重点上来,起到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作用,最后由学生归纳出铁的化学性质。

纵观本节课,有两条主线:一是知识主线,二是能力主线。本节课以铁的物理性质、铁的原子结构、化学性质为知识主线,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目的。

六、说体会

1.合理运用45分钟,学生能自学的地方少讲甚至不讲,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恰当的点拨。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8篇

100万

据估算,现在一个小孩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不包括生活费,学费在15万元左右;如果出国留学,仅留学费用就在30万至60万元不等。然而这些仅仅是现在的数字,假设学费每年3%增长,那么10年20年后,家长至少需要准备100万元左右,才够支持孩子上心仪的学校。这一数字将成为家庭中仅次于购房的一项大支出。

51.8%

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MSN理财频道推出的全方位亲子理财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财商教育远未普及,高达51.8%的受访家长尚未实施子女教育金准备计划。

19.1%

在一项居民消费调查倾向调查报告中,19.1%的受访者将教育列为未来消费的首选。

30%

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储蓄的目的,子女教育费用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购房,所占比例接近30%。由于学费年复一年上涨,家长们积攒子女教育经费的压力越来越大。

教育数据面面看

1.多早开始存合适

与退休规划和购房规划相比,教育费用的开支最没有弹性,既不能不支出也不能减少或延缓支出,因此子女教育金是最没有时间弹性和费用弹性的理财目标,及早筹划准备就十分必要。预先规划,才不会有因财力不足而阻碍子女上进的遗憾。退休规划若财力不足,降低一点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还熬得过去;购房规划若资金不够,选择地点偏远一点、房价较低的地段还可以将就;但子女的教育投资规划,因为缺乏时间弹性,且学费也相对固定,因此务必提早准备。

理财专家刘彦斌建议我们:“子女教育金的储备应当从孩子出生开始, 同样数额的教育金,越早准备越轻松。”有人甚至提议,子女教育规划在小孩出生前就可以开始。既然子女教育费用需求已成家庭理财的第一刚性需求,为人父母者当然应该尽早规划,以获取复利的可观收益。

2.存多少才足够

考上第一志愿的学生,没有参加补习的比例可能高过有补习。日本趋势专家大前研一曾说:“投给小孩的资金,往往是跟小孩的资质成反比。”因此子女教育金要准备多少?得看小孩资质。

从私立幼儿园到大学、留洋,再加上各个阶段所需的才艺费、补习费,粗步估计,至少要100万元才够;如果从小就上公立幼儿园,一路念到大学,教育费用就会减半甚至更少,但至少也要40万元才够。如果父母想栽培孩子到国外念研究所,至少要再增加60万元的教育准备金。

3.做好风险规划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保护伞,这把大伞要稳固,小孩的基本生活、就学机会才不会受影响。因此在帮孩子存教育金之前,一定要先检视夫妻双方的基本寿险、医疗险够不够。

以寿险来说,一家之主的寿险额度最好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不要怕不吉利,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万一哪天遭遇不测,也能给家人留下一笔钱款度过困难期。

另外,夫妻也要把最基本的医疗险一次买齐,包括住院日额型医疗险、实支实付医疗险、癌症险等。而包含夫妻及孩子所有基本保险费(不含储蓄险)的家庭总保费,最好控制在家庭年所得的2成以内。

4.量力而行

在存子女教育金的过程中,父母最容易忽略的是自己的退休金,只把钱留给儿女念书,自己退休后却苦哈哈地过日子。现代人不能再奢望“养儿防老”,虽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但也别忘了自己的下半辈子还是得靠自己,而不是靠子女。

尤其不可取的是,一些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如出国留学,甚至舍弃自己的养老金,一点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即使是培养子女,理财专家也建议我们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家庭准备子女高等教育经费的阶段,与父母准备自己退休经费的时期高度重叠,因此应避免顾此失彼。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期可能长达6年来计算,正是为人父母者43岁到54岁之间,这段时间既是支付子女高等教育经费的高峰期,也是自己准备退休经费的黄金期。有些父母为了送子女出国念书,耗费的资源更多,没有留下足够的金钱为自己准备退休经费。

每个家庭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着手整理家庭资产负债表、每月收支表,看看每一年扣除房贷、生活费、保险费,以及夫妻两人的退休金准备后,还有多少家庭结余,再根据家庭结余,提供符合预算的教育资源。

5.设立教育金专户

设定子女教育金专户,独立进行分户管理及投资布局,以分清楚“买菜金”与“教育金”的异同,避免孩子的教育金遭到挪用。许多父母常会因为家庭临时出现的重大支出,甚至是以为稳赚不赔的投资,而去动用子女教育金,这是错误的观念。

6.适合的投资工具

存子女教育金是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选对投资工具相当重要。如果是懂得投资理财的父母,可以通过股票或基金存教育金。尤其很多家庭每月能存的教育费不到2000元,在结余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父母懂得挑选基金,就很适合用定期定额买基金的方式帮孩子存钱。

如果是完全不懂股票、基金的父母,建议可以用银行零存整付的方式,或是买一份教育储蓄险。好处是等定存到期、保费缴费期满后,父母可以很确定的知道自己能拿回多少钱,不会发生赔本的情况。

7.适时停利赎回

存教育金的投资报酬率可以设定在10~15%,父母只要看到绩效达到停利目标,就要全部赎回再重新扣款,并且每季检视基金标的是否仍符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如果存教育金的时间长达7年以上,就可以选择波动较大的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为标的。

如果小孩年纪在8岁以下,可以多配置积极型基金。因为小孩年龄尚轻,可适度搭配报酬率及波动度皆相对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借由拉长投资期间来提高获利机会。如果小孩年龄是8岁到13岁,选择基金类型建议以稳健型为主。如果小孩年龄是13岁到18岁之间,教育基金的投资,则应以保守型、防御型为宜。儿童的教育基金也要注意存款与基金投资比重。若孩子年纪还小,可降低存款比重,搭配波动较大的基金,例如高收益债券、区域股票型、单一国家股票型、产业型;反之,则拉高存款比重,并搭配波动度比较小的基金,建议选择全球债券型或平衡型基金。
提醒父母,投资子女教育基金也要设定停利点,以充分发挥定期定额的复利效果,例如预定停利点为15%,当投资报酬率达到停利点,便可先赎回基金,之后再把赚到的钱滚入再投资,这样可在股市多空循环下,落袋为安。


8.分阶段做配置

学费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调涨的,所以父母要把资源分配在孩子的每个学习阶段,才不会在孩子念高中之前,就把教育经费全部花完了。等到孩子念大学需要高额费用时,父母却无能为力。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笔教育资金做好资源分配。例如,孩子教育费最昂贵的两个阶段,是学龄前的幼儿园学费,以及念大学的费用,因为这两个阶段额外支出较多,大学期间还可能出国留学,父母就要拨出相对较多的教育金预算,应付这两个求学阶段。

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把子女教育金目标分成短、中、长期3个阶段。以短期资金规划来说,1年以内会动用到的教育经费,最好采用零存整付的方式,因为就算中途解约,只是利息打折,不会伤到本金,也就是不会有违约赔钱的风险。

中期的资金规划是1~3年内需要用到的教育费,这个阶段就可以把资金放在平衡式基金或是固定收益产品上。长期的规划是3年以后才会动用到的教育费,可以选择波动大的股票型基金来赚取长期的回报,如果担心赔钱的话,也可以选择教育金保险。

9.避开投资陷阱

一般父母存子女教育金的盲点,在于以为存得越多越好,投资赚得越多越好,无形中就会陷入为了多赚一点钱而不顾风险、追高杀低理性不足、买错投资产品等3大陷阱。

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适合用哪种投资工具存子女教育金,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一名理财顾问,请他提供专业的协助,理财顾问可以协助父母从厘清理财目标开始,学习如何做家庭资产负债表、挑选适当的投资工具,帮父母分阶段准备足够的教育金。

10 训练孩子自立

在国外,很多父母都只供孩子念到高中阶段,念大学甚至研究生的昂贵学费,都让孩子自己打工筹措。他们的观念是,金钱独立就是人生独立的第一步。如果父母经济能力实在有限,没有必要非得勉强自己帮孩子存几十万上百万的教育金,可以让孩子从读高中或者大学时开始练习打工,申请深造奖学金,训练孩子的金钱独立能力,让孩子学习帮父母分担一部分的高等教育费用,这也是对孩子非常好的锻炼。

以寿险来说,一家之主的寿险额度最好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不要怕不吉利,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万一哪天遭遇不测,也能给家人留下一笔钱款度过困难期。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9篇

2015年8月底,广东省决定从广州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推动开展中小学金融理财常识教育。这意味着广东省“普及金融理财常识将从中小学生抓起”,广州将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地方课程体系之中的试点地区。

广州市首批试点的36所中小学在今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常识教育地方课程。试点教材已正式出书。该教材则由广东证监局组织邀请广东省内高校的相关行业专家编写,并协调教育局、教研院等相关机构介入。下一步,广东证监局将积极配合广东省、广州市相关部门,做好教育试点后续协调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争取尽快在广东全省各中小学推广。

该课程主要由政治老师或数学老师担任教学,但学校不会给老师硬性的教学要求,而是视学生和老师的兴趣而定。有关学校负责人称:“教学将注重活动兴趣,淡化理论知识,将告诉学生参与投资的门槛,也会谈到投资的风险。该课程并不会具体教学生怎么炒股,而是教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财常识,树立正常的金钱观,让学生从小懂得财经的基本常识,从小培养理财意识。”

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学生的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素材压缩

广州市中小学2015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常识教育地方课程,并声称“普及金融理财常识将从中小学生抓起”,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中小学生学理财,为时过早!

风中的玫瑰:这是要教学生炒股吗?现在股市波动这么大,如果孩子专心到炒股上,肯定会影响到学习,股市涨跌更会带来负面影响。君不见,炒股者跳楼自杀的还少吗?让祖国的花朵这么早就接触这个,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雪山飞狐:投资、炒股等理财事务一定会占用相当精力,尤其是对情感的影响。中小学生正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让他们去理财,可以想象,未来的他们除了对“财”有兴趣外,还能指望他们科技创新、文学创作、保家卫国吗?

初升的月亮:中学生愿意学习投资、炒股或理财,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有收获就必须有付出,并且收益与风险在一定水平上成正比,让中小学生去学理财,他们能承受理财带来的风险吗?

大侠没功夫:现在的社会怎么了,动不动就用成人的思维来教育学生,炒股、理财这些成人都很难把握的事情竟然能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小学课堂,是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呢?还是让我们的学生培养“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呢?

QQ上的伟人:一提到中小学教育,人们似乎没有什么褒词,为什么?我们的教材内容有问题啊,再好的教育,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小孩子们懂什么?这么小就让他们学习理财,没有掌握相当的文化知识,只会一点投机式的理财,国家的未来交给他们,咱能放心吗?

理财意识当树立,适逢其时!

生命爱情均可贵:作为家长,会去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有的让孩子去学钢琴,有的让孩子学舞蹈。让孩子学炒股,培养孩子的“财商”,其实和学钢琴等一样无可厚非。

无言的开端:我们的中小学生除了睡觉、做作业外,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投资、理财、炒股等都是他们可以做的,身处经济社会却远离经济,甚至担忧理财,这不是笑话吗?

帅哥正太小哪咤:对于学生们而言,课标教材中唯一涉及股票的,基本上就是政治课。中小学生炒股可以让学生接触投资理财的常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培养投资理财的观念与能力,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和规律,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小萝莉的诱惑:中小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和培养投资理财能力,虽然股市的危害不容忽视,但学生可以以学习和研究为主。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理财教育恰逢其时啊!

终结者之创世纪:为什么要教中小学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现代家庭的理财活动已相当普遍,金融、理财、投资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炒股也是家庭投资的一部分,与其让学生像“大妈”一样盲目地被动接受,不如通过学校的教学来引导他们入门。岂不更好!

小编在线

很多人误认为经济学就是教人理财或炒股,其实,经济学是一种思维体系,是一门选择的学问。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因此,金融理财进入中小学课堂也并不一定是教中小学生理财和炒股。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金融理财的需求逐渐增多,尤其在今年“全民炒股”的大热潮下,不少中小学生也加入了炒股阵营,“炒股”早已不只是成年人的事儿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学理财或炒股有益无害,有助于孩子思维的严谨和“财商”的培养。中国最优秀的企业都在股市里,学理财或炒股,可以让孩子熟悉企业和企业的分类;股价涨跌背后的原因,牵扯到新闻政策、时政、国际等很多方面,也有助于孩子熟悉社会……从这些角度来,中小学生学习理财常识是时代之需、现实之需、社会之需。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10篇

友邦保险专家建议,通过为子女购买适当的保险既可有效的利用压岁钱,为子女提供一份必须的保障或教育金,还可以借机向子女传递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高保险意识。根据压岁钱的多少,可以有选择地购买一些保障类产品或教育金产品。

意外医疗保障先行

同济医科大学少儿卫生学教研室曾在全国11个城市4.3万余名幼儿中进行过意外伤害的调查,结果显示:非致命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4.10%。而根据友邦保险2010年理赔数据分析,10岁以下儿童的意外医药赔付占比为13%。因此,全面的意外、健康保障对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友邦保险专家建议,《友邦附加守御天使B款重大疾病保险》以及《友邦附加添益少儿综合住院Ⅱ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涵盖子女的重疾保障、住院医疗保障,可以满足周全的健康医疗保障需求,让父母的爱陪伴宝贝无忧无虑的成长。

积少成多提前准备教育金

友邦保险专家建议,教育金储备的第一原则是“确定性”,因为教育支出是固定时间里的固定支出,保证在确定时间有确定的资金来源是关键;第二原则是“安全性”,投资失败、额外支出、挪作他用、意外/疾病等都可能让储备教育金的目标无法达成,保证教育金安全性是关键;第三原则是“稳健性”,教育金是一笔可预期的必然支出,保证教育金收益稳健是关键;第四原则是“早准备”,时间是魔力,准备同样数额的教育金,越早准备越轻松。

作为教育金理财的最佳工具之一,保险最大的特点是专款专用、收益稳健。而且,越早投入越可减轻负担增加收益。同时,保险还可以抵御财务风险,转移人身风险,这点是其他理财工具都做不到的。

《友邦金色年华II》是友邦保险第一代教育金产品的升级版,该产品具有付费期短、满期早的特点,主要满足孩子18-21岁大学教育费用的需求。而且,若孩子未满11岁,都可以在每年的保单周日时追加一定合同约定数额的教育基金。这样不仅让孩子的大学教育经费得到积累,同时孩子的财商也得到培养,稳妥地存储了孩子平时的零花钱及压岁钱。

另外,该款保险具有五重豁免功能,分别在父母不幸身故、全残、罹患大病以及处于疾病终末期、60岁后需要长期护理等合同约定的五种情况下,可以豁免以后的各期保险费。这样,即使父母因以上几种情况失去了经济能力,孩子的保障依然不会受到影响,解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

小贴士

投保注意事项

目前一部分父母都在小孩上学前就投保了少儿教育金保险。理财专家建议,家长在投保的同时,也需改变投资观念,即不能拿教育金和银行储蓄、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做单纯的收益对比,因为教育金的主要功能除了强制储蓄、专款专用外,还附有投保人保费豁免功能,更注重保障。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自主探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碱金属元素;卤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6-005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设计背景

人教版化学2第一章第一节(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节的教学内容在初三阶段以及高一化学1中都已经有所涉及,在具备“学生接受难度不大”的有利因素的同时,如果教学方案设计得比较平淡,将很难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谓“利用本节教学内容培养合作探究、归纳整理、概括提升能力”等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极易落空。

二、设计思想

将与本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常用基本教学素材进行组合创新,以学生意想不到的方式启动课堂教学程序,以足够的力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单向的“学生阅读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演示实验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程式为双向的“学生观察学生预测自主设计自主实践自主发现自发讨论探究原本”程式;采用先“从性质到结构(从实践到理论)”、后“从结构到性质(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探索研究方式,让学生自然感悟出“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基本对应关系及其化学本质,在有限的课堂达成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发展综合能力的总体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教师]小魔术:能够燃烧的“茶水”

(1)展示一杯茶水,教师当场喝下以证明其确实是普通茶水;

(2)取茶水加入一支事先准备好的“空”试管中至满;

(3)在试管口用火柴点燃,“茶水”着火燃烧、火焰明亮有烟。

[学生]观看小魔术并做出若干猜测。

设计意图: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这一事实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熟知,以此为切入点,便于为下一步教学的“善意误导”埋下伏笔;本魔术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为本节课的教学创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

魔术揭密:保存金属钠或钾的煤油通常带淡黄色,教师事先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滴煤油,然后将该试管置于试卷架上并“强调”这是一支“空”试管,学生一般不会留意到其中有诈;使用茶水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煤油层上浮,二是使学生难以发现隐藏的煤油,三是使用老师饮用的茶水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魔术的演示效果。

[教师]事实上老师事先在试管底部加了少量煤油,所用煤油取自一瓶保存有某种金属的试剂瓶(向学生展示一瓶被有意撕去标签的、保存有金属钾的试剂瓶但暂不说明是金属钾),哪位同学能说明本魔术所涉及的化学原理?

[学生]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小……

[教师]试剂瓶中的固体是何种物质?请设计一个实验以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是钠。可以采用使金属钠燃烧形成黄色火焰、与水反应后滴加无色酚酞等方法加以验证。

[教师]有可能!请同学们按自己的设想完成相关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留意相关实验现象(为确保实验安全,每组学生限定供给两小粒金属钾固体)。

[学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后、分组实验。

[教师]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重要发现?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不少学生能发现“异常现象”并产生疑问、自发交流讨论)

[教师]事实上,刚才瓶中所保存的固体不是金属钠、而是金属钾!本实验说明:我们通常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本质究竟如何,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出是否真理。本实验说明,金属钠与金属钾两者相比,其性质有什么特点?

[学生]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其中金属钾的化学性质更加活泼一些。

设计意图: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这一事实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熟知,所以此处学生的第一判断基本都是“金属钠”,教师进而要求学生设计实验以检验金属钠,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发现“异常现象”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与物质条件,学生通过误判感受到钾与钠的相似、通过紫色火焰等“异常现象”强烈感受到钾与钠的不同,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事实上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反应的金属有多种,如锂、铷、铯等(播放经过剪辑的锂、铷、铯分别与水反应的视频素材,时长共约60s)。从录相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这些金属都能与水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具体来说,按锂、钠、钾、铷、铯的顺序逐渐增强。

设计意图:碱金属包括锂、钠、钾、铷、铯、钫等6种元素,其中钫具有放射性在中学化学中不做过多介绍,一般中学化学实验室中没有锂、铷、铯的样品,再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这样使用相应的国外实验录相素材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特别是铷、铯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效果极具震撼力与冲击力,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到相当的高度。至此,碱金属元素的绝大多数成员已全面呈现,为后续教学准备好了素材。

[教师]事实上,锂、钠、钾、铷、铯、钫等6种元素被统称为碱金属元素,其中钫具有放射性、中学化学中不做过多介绍。

(1)PPT展示锂、钠、钾、铷、铯样品图片并对其物理性质做简单介绍。这组元素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递变规律?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2)能否认为这些金属元素的单质都具有碱性?

[学生]反应过程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每一个碱金属元素的原子都失去一个电子、做还原剂。

[教师]请填写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性质的表格(表略)。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现状,此处不对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做重点分析,而是采用直接呈现、简单介绍的方式进行处置以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对“碱金属”概念的辨析,帮助学生弄清“碱金属”概念的由来,强调其“都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碱”的化学本质,再通过提供相应氢氧化物碱性相对强弱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单质活动性变化与氢氧化物碱性相对强弱变化的对应关系;通过元素化合价、电子转移情况、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体作用的分析,为构建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对应关系、金属的活动性与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还原性相对强弱之间的对应关系埋下伏笔。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做这样的思考: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共性与差异性与其原子结构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否存在某种可能的联系呢?请打开元素周期表,认真阅读IA并填写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的表格(表略)并研究其中的主要规律。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表格的填写并揭示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从Li到Cs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等关键信息,进而得出如下结论: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都比较少金属原子在反应过程中只能失去电子金属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的活动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现状,此处不对碱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做重点分析,而是采用简单介绍、一笔带过的方式进行处置以突出教学重点。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元素的性质可能与其原子结构存在某种必然联系,进而构建原子失电子能力、金属活动性、金属的还原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达成本节课教学的第一阶段目标。

[教师]对于最外层电子数较多的非金属元素(如氯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得失电子情况又将如何?其得失电子的能力与电子层数可能存在何种对应关系?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绝大多数学生能得出如下结论:非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都比较多非金属原子在反应过程中一般得到电子非金属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弱非金属的活动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设计意图:此处将碱金属元素教学环节中“从性质到结构”的探索路径逆转为“从结构到性质、先预测再验证”的探索路径,建立起结构性质联系的双向通道。

[教师]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组被称为卤族元素的元素,它们分别是氟、氯、溴、碘、砹(其中,砹有放射性,中学化学不做过多介绍),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第VIIA族。(PPT展示氟气、氯气、液溴、碘样品图片及后三者的实物样品,然后再PPT展示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这一组物质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出简单回答。)

[教师]请打开元素周期表,认真阅读VIIA并填写卤素的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的表格(表略)并研究其中的主要规律。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表格的填写并揭示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7、从F到I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等关键信息。

[教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认真填写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及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表格(表略),用X2代表卤素分子,写出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通式、分析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电子转移情况、卤素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并分析表格中相关信息所包含的规律。

设计意图:与碱金属元素教学环节相比,虽然卤素教学环节的探究路径进行了逆转,但此处仍然采用了“与同种物质相互反应进行比较”的方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意在利用学生思维的连续性、提高学生的心理接纳程度,也为下面的“置换法”提供了一个参照体系。

[教师]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曾经采用相互置换的方法来比较金属单质活动性的相对强弱,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对非金属单质活动性的相对强弱进行比较呢?请阅读教材,完成相关实验(简介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填写下表:

设计意图: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系统的掌握了金属单质活动性强弱的“置换”比较法,而在碱金属教学环节中,因为碱金属一般优先与水溶液中的水反应以及单质沸点影响等复杂因素而没有展开讨论,通过卤素单质之间的依次置换,既弥补了这一教学环节,同时又将“置换”比较法引入非金属单质范畴,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备。当然,为了不使知识点过于集中冲淡主题,本环节教学有意回避了F2与水的反应。

[师生合作、共同总结](PPT展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规律总结。)

[布置作业]略。

设计意图:回扣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确保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形成清晰思路。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从一个化学小魔术开始,在第一时间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与心灵,紧接着通过对学生的“善意误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亲身体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继而通过这种矛盾切入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不同点,并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互通,在有限的45min课堂内实现了探究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通过多种教学资源(视频、图片、实物、实验、教材阅读等等)的调用与整合,使得整节课“新奇、惊险、刺激、快乐”,既轻松活泼、又科学严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强化了教学效果,有效地保证了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3)从具体授课实践看,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时间上也比较吃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参考文献

[1]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宋心琦主编.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王磊,陈光巨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电子金融;教学初探;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81-0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各业电子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和证券业,涉及数据繁多、操作多是程序化内容,导致金融业是最先实现电子化的行业,也是电子化最为成功的行业。高校开设这方面课程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更好的专业背景。

一、《电子金融》课程简介

《电子金融》是大学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综合了信息技术与金融学相关知识的交叉学科,其中涵盖了电子银行、电子证券和电子保险三大主要模块。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电子银行和网上支付体系的全部内容和技术手段;理解信息技术在银行、证券以及保险行业中的业务创新活动,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运营模式。该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是这门课程涉及的领域发展日新月异,甚至有些领域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还并不成熟,如何既能体现其前沿性和时代性又能把握好上升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难点之二是该课程和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实践的愿望,但由于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些行业都是信息敏感行业,信息和数据不能随意对外公开,场所和设备也不能任意参观和随意操作,这给课程的实训内容带来了困难。

二、《电子金融》课程教学现状

这门课程最大特点是内容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该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从最初仅涉及网上银行和支付内容,发展到现在涵盖了多个行业的电子金融体系,仅仅经历了几年的时间。第二个特点是跨学科。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这门课程涉及的学科种类非常多。基于上述特点,对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要跟上时代的变化;第二,要学会跨专业研究问题。

(一)全国各大高校现状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名称叫法不一: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网上银行与支付、电子支付与结算、电子金融等。该课程一般分为教学部分和实验部分,着重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实践部分有所掌握。

该课程的特点是“电子化技术+金融学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利用现有其他专业的教材、教师和授课资料,等于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金融学知识重新整合。

(二)我院现状

我院在本科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在其他专业的专科开设了两年的选修课程,这为后续本科的必修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年的教学中,主讲教师一方面摸索学生接受各方面内容的领悟程度,另一方面,认真总结授课过程的经验和不足,与此同时组建了该课程的课题组,为后续本科教学做出充分准备。

三、存在的问题

1.这是一门需要具备技能训练的课程,可以体现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行业的应用,以及商务策划、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在模拟软件的使用中,无法切身感受到真实的操作环境,进而导致学习热情大打折扣,也限制了学生对真实案例的理解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对问题的创新分析能力。

2.在现实生活中,自助银行系统、POS系统和手机支付系统是离学生们最近、接触最多的实实在在的电子金融,然而在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带有相关内容的教材。

3.电子金融属于新兴课程,同时也是交叉、复合课程。从课程讲解的角度讲,对现有计算机、通信技术和金融学的表面、快速融合虽然方便,但也导致了无法体现该课程新兴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讲,学习的精力有限,各个专业的课程都接触但又不能达到精通,很难做到深究。所以交叉学科的特点往往既是优势也容易造成“四不像”。

四、《电子金融》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

电子金融在现有的电子银行、电子证券和电子保险教学内容中增加自助银行系统、POS系统和手机支付系统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对电子金融知识的全面掌握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实验环节

应该加大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针对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数据保密和信息高度敏感性的特点,可以在实验室增设相关类似设备,实现相关操作,让学生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13篇

在开始本期的话题前,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测验。

在一个5岁男孩的面前,一边放着他喜欢的玩具,另一边放着与玩具等值的现金。看孩子是选择玩具,还是现金?如果是你的孩子又会怎么样呢?你又希望他选择什么呢?我们的观点是,希望孩子选择现金。因为有了现金,他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也就是说,聪明的孩子,是不会接受别人预备好的玩具,而宁可要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重视金钱教育的父母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带孩子从澳大利亚回国探亲,这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非常具有经济头脑,才5岁大的小人,在买糖葫芦时就知道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小贩“能不能钱少一点?”见到我很惊讶,朋友说,国外很早就会教孩子认识钱,理财教育是孩子从小必修的生存技能课,用句中国的老话说:孩子很小就会自己打酱油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曾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说,“读书”被看成是一种完全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就是在若干年前,许多人谈到金钱,谈论财富的时候可能还会脸红。教孩子有关金钱的知识,这对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

大多数孩子从小就被埋在各种益智书本里,即使现在“减负”和提倡素质教育,父母们在课外也只想到让孩子学琴棋书画,惟独忽视了“怎么用钱”这种生存技能的教育。很多孩子因为很少经手钱或仅限于支配少量零花钱、压岁钱,乃至上大学及工作以后理财方面仍是一塌糊涂,大手大脚花钱而且非常缺乏投资理财的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生存技能的缺陷。

许多家长认为,培养小孩子的经济头脑不必要,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了。他们认为对小孩子谈经济是对牛弹琴,让孩子离铜臭之味越远越好,越晚接触越好。因为金钱乃万恶之源,不是常说要“视金钱如粪土”吗,所以,孩子因为年幼,在他的世界里没有金钱的位置,简直是莫大的幸运。

然而,现实是避不开、躲不掉的。这是个信息化了的社会,孩子每天从电视上、从市场中、从小朋友处、以至从互联网上,在获取大量的信息,无孔不入的广告把大量的、孩子未必需要的东西推在孩子面前。在这无可奈何的现实面前,孩子需要的是:理解钞票的价值,培养运转良好的经济头脑。

要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目前我国小学校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介入恐怕还是未来的事情,现在主要还得辛苦本已辛苦的家长们,用心对子女加以教育引导,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心、富有技巧、善于筹算的赚钱者、存钱者和花钱者。这一过程,学者们称之为“金钱教育”,这在美国已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看来,家长们是非得挑起这副担子不可了。如果说有什么忠告,我们想,最重要的是在钱财这一是是非非的问题上站好立场,建立积极的金钱教育意识,剩下的就是虚心去学,用心去做了。

其实,财富不是洪水猛兽,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财富问题的时候,也大可不必讳莫如深,关键一点是正确引导,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

孩子需要金钱教育

有些家长不愿意和孩子谈钱的问题,其实金钱是一种观念,人们很容易看见钱的物质形态而忽视了金钱的“精神”形态。让孩子从小认清金钱的本质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工作正确的态度,理解金钱与人生的关系,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因此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很有必要。

不少父母看到幼儿对钱一知半解的反应,往往只觉得孩子很可爱、很好玩,并未适时给予教导,这是十分可惜的。事实上,孩子从小就从家庭、父母身上吸收金钱观念了。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注意自己给了他什么样的金钱观,并需要适时给予教导、澄清。

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孩子在幼儿阶段正开始对许多事物的探索、学习,金钱其实也是其中一项。只是金钱教育不象吃饭、收拾东西等其他的生活训练,每天都会出现一些相关的事件,所以不易让父母感爱到它的急迫性。

不管一般的生活训练或金钱教育,父母都需要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随着他能力的发展,把握生活里的一些机会,适时给予教导或学习内容。就如同孩子的生理发展到可以掌控自己的肌肉时,适时给予大不便训练,在孩子四五岁左右开始有数概念后,也可以配合这样的认知发展,引导他了解金钱所具有的币值等概念,所以,金钱教育其实就是生活教育的一环,而不是另外独立去做的。

金钱教育并不只是狭隘的金钱观念教导,伴随金钱而来的,是人生很多不断会出现的课题。在学习如何打理金钱的过程中,孩子其实就在学习一些价值。譬如:学作记账,可学习做事要有计划;从错误的选购过程,体会出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等等。

金钱教育也是引导孩子进入真实世界的方法。大人如果假设孩子的生活就是吃喝玩乐,孩子当然也可以过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进行参与,孩子就会更真实地投入生活。比如:不管买玩具、卡片或一些日用品时,都引导孩子去注意上面的一些安全、著作权说明标示,孩子关怀、接触的生活层面自然扩大了。又如:让孩子去注意到:钱要怎么花才有价值。同样一笔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东西、什么东西是最需要的,可以经久又有用。在这样的过程里,孩子同时也在学习比较、判断等。

让孩子从来不买东西或保管钱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当他们长大后,一接触到钱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钱怎样储存和怎样买便宜东西,弄不好他们可能会因为不善理财而背上债务,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这将是让家长和社会很痛心的悲剧。专家认为,教育孩子不要浪费只是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基本的理财技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

金钱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者,而是让孩子在接受理财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学会价值判断和提高道德尺度,树立自尊、自立和责任感,促进其个性能力的良好发展,从而为其长大后独立理财和开拓一番事业打下较好的基础。

幼儿金钱教育要怎么做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小宝宝对金钱的兴趣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早期的金钱教育对儿童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金钱观,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与技巧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钱

在对宝宝进行金钱教育时,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几个重要的观念:

金钱来之不易(告诉孩子要有计划地慎重理财)。

金钱并不能换来你想要的所有东西(提醒孩子不要一味地沉迷于金钱世界)。

付出才会有收获(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

收入是为了支付全家人的开销,任何对金钱的滥用都可能影响全家人的生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勒索的对象(教育孩子“钱不露白”的道理)。

亲子轻松问与答

“我们家很有钱吗?(我们家很穷吗?)”

无论实际上你有多富,都只要告诉宝宝“中等”就可以了,并可以稍加解释:“我们有足够的钱买食物、衣服和许多我们需要的东西。”美国儿童财经教育学家曾这样告诫父母们:即使你家产丰厚,也不必让孩子以为他们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或以此向左邻右舍去吹嘘。

“你挣多少钱?”

回答中不应该提及具体数目,因为不论你说个怎样的数字,对于小宝宝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难免会以为你富得不得了。简单地告诉他,你挣的钱足够养活他并能得到许多他需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钱从哪里来?”

要明确地告诉宝宝,钱是通过劳动付出取得的报酬,不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以此消除宝宝以为钱是“机器(ATM)里生出来的”等错误概念。

实用理财训练

对幼儿进行金钱教育,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及学习特质来循序渐进进行。

1~2岁

钱对一两岁的孩子来说,跟玩具和彩色的纸片没两样,他们顶多拿来玩一玩,咬一咬,而直到两岁,他们对钱的价值、意义仍没什么概念。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可以把各种大小不同、面值不等的钱币摆在宝宝面前,逐一地告诉他,这是多少钱,那是多少钱?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制造出来的?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故事?讲解完后,可以挑几种钱币,看看小宝宝是否记得它们各自的价值。

3岁――

3岁的孩子可以教他辨认钱币,包括硬币和纸币,使他能把钱与其它的东西区分开来。许多专家认为,实际上,2、3岁的小家伙已能够领会钱可以买些什么(只需带他到玩具店看看!)。

4岁――

应该知道每种硬币的面值是多少,还应该知道我们无法买所有的东西,因而必须作出选择。

5岁――

应该知道每种硬币的等价物,并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

应该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并能数大量硬币。

7岁――

应能看价格标签。

8岁――

8岁的孩子应该知道,他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并知道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

9岁――

9岁的孩子应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并知道在购物时比较价格。他们对于钱的不同类型及其面额应是了如指掌;应知道支票和ATM卡,知道只有在帐户上存有钱,才可以使用这两种东西;了解信贷的基本原理,即,借钱然后还回去,如同忘记了带午餐费借别人的一样;他们应可以比较,如果把钱储蓄到银行、投资基金或他们父母那里,会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应能举出人们赚钱方式的例子。

10岁――

应该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

11岁――

应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

应该能够制定并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并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儿童理财教育25条具体做法

1.尽早开始!孩子一旦掌握“我要…”的概念,就开始让他理解“我要…”意味着一笔开销。

2.帮助孩子理解“我需要…”、“我要…”和“我希望…”之间的区别,这使他能在将来作出好的花钱决策。

3.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给他钱,并且提供花钱的场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机会也增多。如果孩子有规律性的花钱的机会,他就有可能学到健康的金钱观。

4.孩子长大一些时,就让他共同承担家庭的财务目标,让他了解家里为什么存钱,怎样把钱攒多,又怎样聪明地花钱。

5.教给孩子实现目标的方法,这有助于他将来合理地花钱。可以应用直观的手段,如把商品目录上的图片剪下来,挂在冰箱上或孩子的房间里。不断建立目标、实现目标,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6.让孩子作出开支计划,家长帮他分析这项计划的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7.让孩子介入家庭的财务计划和开支过程,这不仅增强孩子的自尊心,也使他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即使一个小小孩也可以在计划中占一小部分,这样最终的目标也是他的目标。

8.给孩子看看,为什么购买之前的调研和比较很重要。

9.给孩子看看,为什么要在合适的时机购买,这会增强他们的购物能力。

10.设计一个简单的记录系统,孩子可以用来记下他赚的钱、花的钱和节省的钱。

11.大约从五、六岁开始给孩子发零花钱,但不要作为奖惩的手段。

12.设计一个系统,让孩子赚额外的钱。

13.给孩子设储蓄帐户,定期听取孩子对帐户的看法,鼓励孩子,表扬孩子。

14.以创造性的方法,介绍节省和赚钱的概念。

15.让存钱的过程象花钱一样有趣。

16.如果在花钱上有什么闪失,不要为孩子开脱。让孩子们犯错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并从经验中学习。

17.记住,孩子从表扬和鼓励中比从批评和责骂中学得更好,关注他们做得好的,

并努力强化。

18.金钱“错误”可以作为宝贵的教训。

19.让孩子了解通过投资使钞票增长的概念。

20.通过让孩子从“家庭银行”借少量的钱,签署简单的合同,并制订收利息和还款滞纳金的条款,来介绍利息的概念。他不久就会发现,用别人的钱是多么的昂贵。

21.教给孩子“节省一分钱就是赚得一分钱”的概念。比如,要求孩子多留心关掉所有不用的灯,把电费上省下来的钱存入“家庭银行”。让孩子想出更多的节约主意,你会他们的创造性感到吃惊。

22.要求孩子照管好自己的房间、玩具和个人物品,从而教会孩子“量入为出”。

当眼镜、外套、书籍等因为粗心而不得不替换时,可以考虑要求孩子用其存款弥补这一开销。

23.鼓励、支持学校增加与财务相关的课程。

24.支持孩子所在学校的储蓄活动,这样的活动能使孩子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学习存钱的好习惯。

25.时刻牢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要实施、示范合理的花销理念,如提前作购买计划、买打折商品、检查单价、使用赠券、大宗购买前调查其质量等。记住模型化和重复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永远别忘了树立一个好的一贯的榜样,让孩子明白:树上长不出钱来,但储蓄和精明的投资可以“长”出钱。这是最好的办法。

掌握机会教育

生活里任何和“钱”有关的事件,其实都是给孩子金钱教育的好机会。如果父母能善用这些机会,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学到很多东西。

压岁钱

过年收红包,让还不会赚钱的孩子转眼间就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以现在的行情来说,孩子收到上千元的红包不是难事,甚至过一个年就可以家财“万贯”。有的父母可能觉得孩子还小,便默默自行把它处理掉;有的认为孩子的压岁钱是父母付出相对的红包才获得的,因此转手即悄悄放入自己的荷包。尽管父母这样的认定、处理无可厚非,而且,幼儿也没什么金钱概念,小宝贝可能有红包袋玩就满足了,再大点也不会真的跟爸妈计较。不过,这样完全不告知的处理方式,很可能让孩子失去学习金钱概念的好机会。

其实,对还没有金钱管理能力的孩子,父母仍可利用压岁钱来进行一些金钱教育。所以我们建议,让孩子了解压岁钱的意义,由父母先代他保管红包,然后,找个时间跟孩子一齐整理,把钱一张张铺好,让孩子知道他得到多少钱,并让他看到妈妈把它收好,这样,孩子会懂得“钱是不能随便乱放的”。过完年后,带孩子去把累积起来的压岁钱在银行开户,让他看看这么多钱变成存折上的一个数字。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转换是一步步来的,知道钱是可以这样积存起来的。当他想买一些奢侈品或较贵的玩具时,让他自己也出部分钱,带他去银行取他的钱,他会看到数字的减少,慢慢了解钱的累积是不容易的,而东西买了以后,才发现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慢慢的,孩子就会明白有些东西不一定要花钱去买。

通过这些一步步的学习,在一段时间里积累经验后,孩子会知道处理金钱的一个完整流程,以后,他自己就会按照这个流程来处理。

当父母想用孩子存折里的压岁钱作为他的教育基金、旅游等用途时,最好直接告诉孩子,这笔钱要给他作什么用,何时会支用等。

买玩具

在目前物质丰裕的社会里,孩子可能小小年纪就有不少花钱、买东西的经验了,纵使他们身上没有什么钱,也会花父母口袋里的钞票。父母固然需要适度维持孩子的“生活水准”,但也应该让孩子从小了解“资源有限,必须有所节制”的道理。如果针对孩子最常用钱的“买玩具”项目,给予设定消费额度,也就是,每次只让他买多少钱以内的东西,孩子就不能肆无忌惮地,知道钱不能无止尽地花了。在施行这项方法时,父母需要带孩子作多次练习,同时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规则去依循,像多少额度、什么时间可以去买,都须预先让孩子清楚;而答应孩子的事也一定要做到。譬如:孩子每个星期可以花10元买3张卡片,如果有一星期没买,那么,他下次还可以再补。

至于在其他的购物时间,如果孩子的玩具等东西未列入购买计划内,爸妈也须事先向孩子告知清楚,并且坚持原则;如果孩子喜欢什么,必须等到他的购物时间或特殊节日,如儿童节才能买。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孩子不会一到商店,看到什么要买,就赖着不走,一直哭闹到家长点到为止。

零用钱

到底该不该给幼儿零用钱,给多少算合适,至今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等孩子上学后再给孩子零花钱比较适当。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触角的不断延伸,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幼儿期就可以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不管怎样,最重要的问题是――给孩子零用钱的同时,一定要让他清楚,这是锻炼他理财能力的一种工具。

当发零用钱时,应提醒孩子:“不要随便乱花哟!”或“存起来吧!”而不要把他的钱收起来,应给予他使用金钱的机会。即使孩子买了没有用的东西,父母也不可任意发脾气,因为这些都是孩子贵重的体验。在失败的累积及父母的教导下,幼儿慢慢地就学会了在买东西时,先考虑其价值而变成聪明的消费者。

若遇金额较大时,当然可由父母代为保管,依情况再交给幼儿可以使用的金额,如果想教孩子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应先和他解说清楚,使其了解其真正的目的,然后再存款。

金钱最好以周为单位,不要给予太多的金额。孩子能将金钱运用得十分得当,应已是进入小学以后的事了。这时,生活渐渐转为以一周做单位的形态,所以以月为单位让他计划可能比较困难,不如以“周薪制”来得好些。给予孩子的零用金额不要太多,免得他养成随便乱花的坏习惯。在给孩子零花钱时,最重要的应该是让他了解家计的收支情形。

奖赏钱

若孩子帮忙做了家务事后,给他些许金钱作为报酬也未尝不可,由于得到奖赏,使孩子不仅了解物质是金钱交换的对象,而劳动也可以换取金钱。此时,有心的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14篇

近年来,地处边境的红河州金平县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运用信息化资源,使全县教育实现快速发展。

边境学校课堂上的新变化

距离金平县城34千米的金水河镇边境口岸小学,与越南一水相隔,虽然地处边远地区,但信息化教学却一点也不逊色于城区中小学。金水河镇中心小学校长马荣杰自信而又自豪地说:“口岸小学作为全县第二批‘班班通’项目学校,自设备安装调试好后,经过县乡两级专业培训,老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办公自动化拉近了大家的思想和感情。”口岸小学校长麦静说:“我们学校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能较熟练地运用‘班班通’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尝到了信息技术服务课堂教学的甜头,这让我们正在深入推进的高效课堂实验研究如虎添翼。”

六年级数学教师彭丽说:“我和同事们现在上课已离不开‘班班通’了,有了‘班班通’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不少,不仅直观形象,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教学。比如,以前教学圆的认识,我无论怎么讲,还是有一部分学生要么画不圆、画不像,要么对直径和半径认识模糊不清。自从有了‘班班通’,形象直观的画圆展示,直径、半径逼真演示,学生一看就明了了,无须老师赘述,真可谓省时、形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且易于理解和识记,真是一举多得”

“真是太形象、太直观了!我上《鸟的天堂》这课书,过去找很多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教师还在旁边不停地介绍,可教学效果就是不理想。现在有了‘班班通’,本来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两个课时就完成了。而且学生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的认识根本不需要教师细说,大家看课件展示,就一目了然了。”五年级的语文教师王晓兵激动地说。“以前制作课件不仅费时,而且有限的教学资源也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现在就不同了,有了‘班班通’‘城域网’,不仅教学资源问题解决了,而且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教学生成任意调整,随时运用鼠标、键盘对已经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班班通’服务课堂教学。”

听了他们的述说,笔者迫不及待地来到教学楼,走进五年级教室,刚好是数学课,授课教师正在上“一位数是另一位数的几分之几”。授课教师运用形象的图例,在电脑上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学生一看就知道了大概。老师再更换几组不同的数字,通过学生观察、交流,教师无须再重复讲述,大多数学生对“一位数是另一位数的几分之几”的概念就十分清楚明白了。课堂教学,正在因为信息化而变得多彩、生动。

教师们纷纷表示,“班班通”设备的运用实现了资源共享,突破了教学难点,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环保、低碳,教师、学生不再受粉笔灰的污染。

学校管理增添现代化手段

走进“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校”――金平县第一小学,笔者看到每一个班都在运用“班班通”设备上课,教育信息化建设让这所近百年老校增添了强烈的时代感。

学校校长冉红艳介绍说:“自安装数字化校园平台后,我们学校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学校管理更加高效快捷,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功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她随后让管理员演示了数字化的几个功能:电子排课、学籍管理、电子印章、心理健康、英语口语、教育资源系统、学校管理平台、教导处常规管理、校园网站……

该校总务主任说:“过去,最头疼的工作就数校园卫生、安全管理。现在好了,有了监控,只要是校园里人员活动的地方,监控都能一目了然,哪儿地面不干净了,哪儿有险情,哪儿出现情况,都能监控到、管理到,有效遏制和避免了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笔者在学校保卫室里看到,透过监控视屏,校园活动场所、教学楼走道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金平县第二小学教导主任戴荣琼说:“过去,排课是最头疼的事,现在有了办公自动化,排课就轻松多了。查找数据、资料,或是上报信息等,无论在家还是在办公室,都能做到随时要随时报。”

信息化建设的效益逐步显现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推进,特别是“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实施以来,金平县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先后下发了《金平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金平县教育信息化管理暂行办法》《金平县中小学校计算机管理制度》等文件,做到教育信息化班子建设、经费投入、师资配备、管理培训四个到位,把“一网三通两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2012年,投入资金 327万元,开通38所教育专网,教育局机关以30M光纤接入,7所县直学校分别以20M和10M光纤接入,30所乡镇中小学分别以10M和4M光纤接入。2013年,完成33个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工作,实现金平县所有教学点远程教育资源全覆盖;投入资金164万元,配备多媒体电子白板设备82套,覆盖17所中学和6所完小。2014年,全县配备多媒体电子白板563套,乡镇中心完小以上的中小学电子白板配备率达50%。今年,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计算机室项目共投入资金1 044.86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校配备计算机教室70间、计算机2 432台。至此,全县完全小学基本达到教育信息化全覆盖。如今,无论走到哪所学校,都可以看到,信息化教育已进入学校、进入课堂。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效益,学校十分珍惜现有的信息化教育装备,并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金平中学校长陆文清说:“现代化教育装备已经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高度重视信息化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制定了多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电教设备得以正常运行和有效保护。”

地理教学金点子范文第15篇

1998年,那时的语文教学,提倡淡化篇章训练,突出词句品味,因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彼得·弗雷特能够吃苦耐劳的精神:(1)“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们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听说”“无意”有很大的偶然性,淘金者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必然导致失败,这是从反面说明“勤劳=成功”。(2)“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分别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了彼得作出了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但结果仍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印证了听说的不可靠;但同时也说明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3)“‘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这里没找到金子”说明彼得找金子的希望终究落空,但是土地上长出“绿茸茸的小草”让他产生了另一线希望——这里“土地很肥沃”,可以种花,多种鲜花,“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这里的“成功”指“勤劳致富”。(4)“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不无骄傲”表现了彼得“勤劳致富”的喜悦与得意之情。

【反思】

我由于对教材把握准确,学生学得扎扎实实,在品味词句中深刻领悟了“勤劳一成功”的道理,实现了工具性和思想性(当时还没有“人文性”的说法)的统一。欣喜之余,我不禁感到一些遗憾:“教材把握准确”的原因在于我虔诚地“抠”教参,忠实地执行教参对教材的解读,教学过程几乎蜕变成教师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向教参中的“标准答案”靠拢的过程。师生的主体性基本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课堂上听不到学生质疑的声音,师生对“勤劳一成功”这一主题高度认同,深信不疑。

二教《金子》:合理拓展者

乘着新课改的春风,2002年,我认识到:师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参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是沟通教师与教学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对教材和教参进行合理的拓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重新解读教材:彼得是勤劳的,但其他淘金者为了“找到金子”,“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也是勤劳的,却未能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在课文的故事中“勤劳≠成功”;彼得与其他淘金者不同之处在于,当掘金无望时,他展开思考,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通过种花获得了财富,可见彼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彼得的智慧,教参只字未提。由此,我在教参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拓展,将课文的主题确定为“勤劳+智慧=成功”。

教学时,我压缩了原教学设计中对“勤劳”的感悟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增加了对“智慧”的感悟:(1)淘金者“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便“蜂拥而至”,可见他们缺乏理智的思考,失败在所难免。彼得最初与其他淘金者一样,也是盲从于他人来挖金子,虽然能吃大苦、耐大劳,但这种“勤劳”近似于“蛮干”,同样遭致失败。(2)当彼得找金子的希望落空,准备别处“谋生”时,开启了自己的智慧之路:利用肥沃的土地种花,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能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彼得之所以成为“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是因为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成功的钥匙——“勤劳+智慧=成功”。

【反思】

我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改变了对教材的解读方式,师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我能够立足教参而不拘泥于教参,对教参的拓展、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是合理的,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课程角色”开始成为我不断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但我还有一些困惑:彼得走向成功的“智慧”,仅仅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离不开勤劳和智慧,似乎有“贴标签”的嫌疑,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后续发展真的有用吗?“智慧”一词本身就很抽象,虽然师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但与四年前的课“扎扎实实”相比,似乎多了一些“虚幻的成分”。

三教《金子》:大胆创生者

2010年我大胆地回避了教参,尝试以现念解读传统教材: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彼得从事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力劳动,用“勤劳”概括显然不够准确,应理解为一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创业精神;“思路决定出路”,彼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他善于发现,这是创业成功的一种智慧。基于这样的认识,最终我们将本课主题确定为“善于发现+改变思路+坚持不懈=成功”。

围绕这一主题,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板块:

【板块一】激发质疑精神

师: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就蜂拥而至,可是最终只有谁找到了真金?

生:(齐)彼得。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结尾知道的——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课件映示这句话,学生自由读)

师:会思考、会提问的学生才真正会学习。平时都是老师问你们答,今天你们猜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生:金子怎么会在土地里呢?

师:你很会动脑筋。

生:为什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师:这个问题含金量很高!(板书:唯一?)

生:“真金”到底是什么?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板书:真金?)

师:这些问题都是智慧的火花。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读课文吧!

【反思】

这一板块与探究课文主题并无直接关系,属于探究前的预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精神。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我改变了“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先激趣学生提问,我肯定问题的价值,再利用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这样的预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后续教学中创造性解读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板块二】感受坚持不懈

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其他人呢?

生:他们没找到金子,只好扫兴而归。

师:当初,他们为什么“蜂拥而至”呢?(映示: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师:谁来读这句话?(生读)

师:你强调了“无意”这个词,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金子是偶然拾到的,就像守株待兔一样,不会天天发生,可能这次找到金子,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师:谁再读?(生读)

师:你强调了“听说”这个词,想表达什么?

生:这个消息只是听来的,不知道是真有金子还是谣传。

师:这就是道听途说,是不可靠的。淘金者却蜂拥而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人们从四面八方朝萨文河畔赶,生怕因为落后,金子被别人拿走。

师:“四面八方”用得好,能表现蜂拥而至的气氛。

生:到处挤满了淘金的人,他们扛着锹,带着口袋,工具齐全。

师:这么多人没有好好想一想,就盲目跟从而来。彼得曾经和他们一样,但他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彼得不甘心落空,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

师:别人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坚持不懈,真不简单!(板书:坚持不懈)我们来读出他的坚持不懈,读出他的不甘落空。

【反思】

我从求同思维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彼得与众多淘金者一样,都怀着致富梦想而来,最初都有盲从的心理。紧接着,将学生引向求异思维,在失败面前,其他淘金者失去了勇气,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只有彼得不甘心落空,不言放弃,坚持不懈。这样教就让学生跳出了“勤劳致富”这一传统认识,提升到了“创业需要执著追求”这一现代精神层面。

【板块三】体验善于发现

师:彼得是唯一坚持下来的人,他找到金子了吗?

生: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

师:最后,彼得却不无骄傲地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他究竟是怎样找到“真金”的?

生:彼得想到这块土地可以种花,他靠种花获得了成功。

生:他是有所发现,才若有所悟。

师:他发现了怎样的景象?

生:他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和以前不一样了: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由此,他想到土地很肥沃,可以种花。

师:这真是个细心的发现,谁能读好?(指名读)

【反思】

彼得善于发现,是一般教师容易忽略的内容,往往让学生一读而过。其实善于发现非常重要,是彼得改变思路的前提。正因为彼得善于发现,才会若有所悟;正因为若有所悟,才会改变思路。我在此着力引导学生朗读中体验、探究,虽然花时不多,但学生已经能够从易忽略处捕捉到非常重要的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养成“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阅读习惯。

【板块四】揣摩改变思路

师:意外的发现,让彼得若有所悟。他由眼前绿茸茸的小草想到——

生:(齐)土地很肥沃。

师:由土地很肥沃,想到——

生:(齐)可以用来种花。

师:由可以种花想到——

生:(齐)人们买花装扮自己的客厅。

师:由人们买花想到——

生:(齐)用不了几年,就会获得成功。

师: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如果改变一下思路,就能豁然开朗。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板书:改变思路)

师:为了梦想的实现,为了找到真金,彼得留了下来。(映示课文插图)你看他一边擦着汗,一边看着美丽娇艳的鲜花,会想些什么呢?

生:花儿你快点长,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师:是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生:花这么美,一定有很多人来买我的花,美化自己的生活。

生:原来坑坑洼洼的土地现在开满鲜花,改善了环境,居民们对我充满感激。

师:彼得这么欣慰,这么自豪,看来在困境面前改变思路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反思】

我首先引导学生推理,通过引述理清彼得改变思路、获得成功的来龙去脉;再运用课文插图,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验彼得成功在望时的心理,验证改变思路的重要性及合理性。这样教,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循序渐进,让学生对彼得改变思路的做法获得了真切的体验,与课文中的人物达成了趋于认同的价值取向。

【板块五】提升课文主题

师: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难怪他不无骄傲地说——

生:(齐)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师:彼得所说的“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是相对于盲目挖金子的人而言的;其实,当时也有一位淘金者取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与课文中的彼得·弗雷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出示故事《牛仔裤的来历》,内容简介:“牛仔大王”李维斯当年也像许多青年人一样,带着梦想前往西部淘金。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发现淘金的人衣服极易磨破,而西部到处都有废弃的帐篷,于是他把那些废弃的帐篷收集起来,洗洗干净,居然缝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牛仔大王”。)

师:现在,你知道“真金”是什么吗?

生:真金就是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师:感受很深刻。

生:真金就是用汗水浇灌的花朵。

生:真金就是在困境中改变思路。

师:有思路才有出路啊!

生:真金就是不仅自己获得财富,还要惠及他人、造福社会。

师:困境中的彼得善于发现,改变思路,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了真正的金子。老师还想送给同学们几句话,你们一定能从中找到真金。(映示)

1.世界是变化的,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也应当是变化的。

(歌德)

2.思维世界的发展,就是对困境的摆脱。(爱因斯坦)

3.一个天才,绝不遵守常人的思维。(司汤达)

4.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陈玉书)

(学生读背名言)

【反思】

因为有了前面的深入探究,有了拓展阅读材料《牛仔裤的来历》进一步启发,我引导学生提炼课文主题,就能水到渠成。同时,不以偏概全,因为“主题”不等于“中心”。学生所感悟到的除了“善于发现+改变思路+坚持不懈一成功”这一主题,还有故事蕴含的其他内涵。对学生关于“真金”含义的不同感悟,予以充分尊重,不但保护了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而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最后,教师运用名言,引导学生诵读和感悟,让课文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