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

地理科学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地理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钱学森在20世纪80-90年代逐步完成了总结全人类研究的科学体系。概括起来分11个门类、5大巨系统、4项建设(图1、图2、图3、表1),下面分别表述原著与解解的内容。

附图

图1钱学森论人类的知识体系

Fig.1ThestatementofhumanknowledgesystembyQianXuesen

钱学森将当今人类对科学知识的体系,分为数学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11个体系。对上述人类知识体系解读,可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地理科学作为客体世界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行为科学作为人类主体的主要研究对象;建筑科学界于客体与主体科学之间;军事科学实际上是指谋略科学(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是在掌握所有科学基础上的智慧较量;美学是纵贯于各个学科的;数学科学与系统科学是横贯于各个学科的。因此有以下的科学分类网络系统(图2)。

附图

图2科学分类的网络体系

Fig.2Thenetworksystemofscienceclassification

在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图3),地理系统与星系系统、社会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并列,其中的物理、地理、事理、人理、脑理中的“理”都是指研究的“规律”。

钱学森提出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表1)中,除了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外,特别提出地理建设,笔者将其修改为地理系统工程,并增加了人口、科教、城镇、资源、灾害、产业。

表1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结构(略有修改)

TablelThesystemstructureofsocialismconstruction

附图

2地理信息科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来自外层空间的遥感、遥测、定位、通讯信息海量地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处理与解决这些海量数据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应运而生,使得地理信息科学首先获得发展的机会。正是地理信息科学这门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理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附图

图3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Fig.3Fiveopencomplexgiantsystem

地理信息科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包括航天信息网络系统(外层空间卫星之间的信息网络)、地面的网络系统、天地之间的网络系统三部分,是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连通的一体化网络系统。1998年笔者发表了“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的论文[5],2002年又发表了“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6]一文。两篇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创始与发展,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或信息化的建设,实际上都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中的部分子网络或子系统。地理信息科学中最重要的原创性的成果是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编码模型。

随着遥感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学家以模式识别为工具对遥感信息进行图像处理与分类,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数理统计的方法,把遥感信息看成是没有成因关系的随机变量;物理学家则把获取遥感的物理过程视为遥感信息的成因,因此采用反演的方法,使用辐射传输方程为主的数学工具,事实上不承认地理现象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地理学家将遥感信息当成系列成图的基础信息,快速、准确地制作系列地图。地图是符号系统,其信息量远不可与遥感信息量比较,地图学家把遥感信息转化成符号系统的系列图谱。遥感信息模型则是将地理复杂现象中的非遥感信息转变为归一化的影像信息,与遥感信息一起用方程、统计与相似准则结合,也即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与类比逻辑结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包括随机的不确定性、模糊的不确定性、灰色的不确定性、分形的不确定性)辩证统一;图像与方程(一个像元或一个图斑、一个方程)耦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互动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理复杂信息模型[7-9]。这种信息模型只有在遥感技术的推动下才有可能产生。这种信息模型是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连接的纽带。地理信息系统本来就是为了制作地图而创建的,因此地图学家将从遥感中提取的系列地图存入地理信息系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这种地理信息系统无论空间分析功能多么强大,也不可能进行模型计算,外挂、内嵌种种方式都不可能解决直接进行模型计算问题。系列地图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库时,信息又是冗余的,因此带来一系列与计算机技术发展格格不入的疑难,最为典型的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说明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有冗余。遥感信息模型的运算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接进行模型计算,由此地理信息编码模型应运而生[10,11]。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形的叠合(Overlay)为主;而能够进行遥感信息模型运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则以像元或图斑中的多位编码的抽取(Extract)为主。这又是完全相反的途径。地理信息编码模型还是地理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转化的纽带,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库与地理专家系统中知识库联系的桥梁。

总之,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个巨系统的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远远超过了3S(RemoteSens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的范围,而是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核心的天—地—人—机系统。地理信息科学虽然是从属于地理科学的技术科学,但是地理信息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引领地理科学成长的核心力量,因此本刊更名时,将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相提并论,突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性。

3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系统工程当前尚未被广泛认识,已经认识到的也仅仅是系统工程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当地理信息科学中的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时,必然会涉及地理系统工程的可操作性。地理遥感复杂信息模型的建立,可以进行定量预报和回溯,因此为地理系统工程打下了工程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是互动的。中国的人口问题、西部开发问题、21世纪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洪旱灾害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农业问题、城镇体系问题、基建布局问题、产业结构动态调整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无不属于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现象是复杂现象,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当研究西部开发时,如果国家各个部门各行其是,石油开发只考虑石油开采与输送管道;交通只考虑公路建设;铁路只考虑铁路建设;水利只考虑南水北调问题;城镇建设只考虑城市规划等,那么整体的西部地区有可能产生许多事倍功半的现象,例如修了公路没有物资运输;城市居民结构不尽合理;劳动力与产业结构不配套等。钱学森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就是要把地理系统工程与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地结合起来,地理系统工程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是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人口中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是人口系统中的要素;资源中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资源、大气资源等又是资源系统中的子系统;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是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交通、铁路、航运、航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电讯、电视、计算机网络是基础建设系统的子系统等。系统嵌套系统,分层次子系统与交叉子系统,构成完整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

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首先是将系统分解为多层次的子系统,明确其中的交叉子系统;其次是从定性到定量地确定子系统中各个要素与指标体系;第三是根据指标(相似准则)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报;最后是检验该巨系统的效益与效率。当前大多数是分别研究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子系统,在一个地区全面研究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有效实例不多,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还远远够不上地理系统工程。笔者曾在2000年底提出中国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统一解决的洪水充分利用,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的地理系统工程,中国科技报曾进行报道,之后笔者在“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一文中进行阐述,首先所能进行的研究是虚拟地理系统工程。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是21世纪的世纪工程,尚需有识之士共识,广泛地深入研究,进一步的论证。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复杂的地理系统工程就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地理系统工程的实践指日可待。

4理论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为地理系统工程提供研究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又为理论地理科学提供技术基础。从遥感信息模型发展到地理复杂信息模型再到地理数学[8],为理论地理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地理科学中首要的是建立开放的复杂巨地理系统的理论;其次是地理类比的广义相似理论[13];第三是一般地理复杂模型理论与地理数学;第四是地理数学在部门地理—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与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理论地理科学如果不能指导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那么就失去了理论意义。

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理论地理科学也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理论地理科学的建立指日可待。

5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然后达到了地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地球上人类消耗的资源、能源是极其不平衡的,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地球是满足不了全人类的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信息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类一方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开发资源,如太阳能的利用,靠基因工程使绿色植被更多地利用太阳辐射,靠纳米技术直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另一方面是靠信息技术节省资源、能源,如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就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靠航天技术获取外层空间信息源,靠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14]。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做出重要的贡献。

由上分析,可见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已经被广泛共识,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尚不够充分,因此本刊更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是适时的,是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的;是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在这里我们希望地理科学界的同仁,切不要轻视技术,高新技术恰恰是新理论、新应用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等.论地理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325.

[2]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J].大自然探索,1987,6(19):36-46

[3]钱学森.就“地理科学”答《地理知识》记者问[J].地理知识,1990,(1):90-93.

[4]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1):120-129.

[5]马蔼乃.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4):533-541.

[6]马蔼乃,等.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8.

[7]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65.

[8]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521-529.

[9]马蔼乃.遥感地理信息模型[J].地理学报,1996,51(3):266-271.

[10]马蔼乃.地理信息编码模型[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83-302.

[11]马蔼乃.地理知识的形式化[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61-274.

[12]马蔼乃.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首届黄河论坛暨王化云治黄思想研讨会)[N].黄河报(转载),2002.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1地理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钱学森在20世纪80-90年代逐步完成了总结全人类研究的科学体系。概括起来分11个门类、5大巨系统、4项建设(图1、图2、图3、表1),下面分别表述原著与解解的内容。

附图

图1钱学森论人类的知识体系

Fig.1ThestatementofhumanknowledgesystembyQianXuesen

钱学森将当今人类对科学知识的体系,分为数学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11个体系。对上述人类知识体系解读,可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地理科学作为客体世界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行为科学作为人类主体的主要研究对象;建筑科学界于客体与主体科学之间;军事科学实际上是指谋略科学(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是在掌握所有科学基础上的智慧较量;美学是纵贯于各个学科的;数学科学与系统科学是横贯于各个学科的。因此有以下的科学分类网络系统(图2)。

附图

图2科学分类的网络体系

Fig.2Thenetworksystemofscienceclassification

在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图3),地理系统与星系系统、社会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并列,其中的物理、地理、事理、人理、脑理中的“理”都是指研究的“规律”。

钱学森提出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表1)中,除了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外,特别提出地理建设,笔者将其修改为地理系统工程,并增加了人口、科教、城镇、资源、灾害、产业。

表1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结构(略有修改)

TablelThesystemstructureofsocialismconstruction

附图

2地理信息科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来自外层空间的遥感、遥测、定位、通讯信息海量地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处理与解决这些海量数据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应运而生,使得地理信息科学首先获得发展的机会。正是地理信息科学这门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理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附图

图3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Fig.3Fiveopencomplexgiantsystem

地理信息科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包括航天信息网络系统(外层空间卫星之间的信息网络)、地面的网络系统、天地之间的网络系统三部分,是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连通的一体化网络系统。1998年笔者发表了“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的论文[5],2002年又发表了“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6]一文。两篇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创始与发展,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或信息化的建设,实际上都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中的部分子网络或子系统。地理信息科学中最重要的原创性的成果是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编码模型。

随着遥感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学家以模式识别为工具对遥感信息进行图像处理与分类,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数理统计的方法,把遥感信息看成是没有成因关系的随机变量;物理学家则把获取遥感的物理过程视为遥感信息的成因,因此采用反演的方法,使用辐射传输方程为主的数学工具,事实上不承认地理现象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地理学家将遥感信息当成系列成图的基础信息,快速、准确地制作系列地图。地图是符号系统,其信息量远不可与遥感信息量比较,地图学家把遥感信息转化成符号系统的系列图谱。遥感信息模型则是将地理复杂现象中的非遥感信息转变为归一化的影像信息,与遥感信息一起用方程、统计与相似准则结合,也即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与类比逻辑结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包括随机的不确定性、模糊的不确定性、灰色的不确定性、分形的不确定性)辩证统一;图像与方程(一个像元或一个图斑、一个方程)耦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互动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理复杂信息模型[7-9]。这种信息模型只有在遥感技术的推动下才有可能产生。这种信息模型是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连接的纽带。

地理信息系统本来就是为了制作地图而创建的,因此地图学家将从遥感中提取的系列地图存入地理信息系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这种地理信息系统无论空间分析功能多么强大,也不可能进行模型计算,外挂、内嵌种种方式都不可能解决直接进行模型计算问题。系列地图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库时,信息又是冗余的,因此带来一系列与计算机技术发展格格不入的疑难,最为典型的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说明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有冗余。遥感信息模型的运算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接进行模型计算,由此地理信息编码模型应运而生[10,11]。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形的叠合(Overlay)为主;而能够进行遥感信息模型运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则以像元或图斑中的多位编码的抽取(Extract)为主。这又是完全相反的途径。地理信息编码模型还是地理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转化的纽带,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库与地理专家系统中知识库联系的桥梁。

总之,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个巨系统的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远远超过了3S(RemoteSens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的范围,而是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核心的天—地—人—机系统。地理信息科学虽然是从属于地理科学的技术科学,但是地理信息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引领地理科学成长的核心力量,因此本刊更名时,将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相提并论,突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性。

3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系统工程当前尚未被广泛认识,已经认识到的也仅仅是系统工程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当地理信息科学中的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时,必然会涉及地理系统工程的可操作性。地理遥感复杂信息模型的建立,可以进行定量预报和回溯,因此为地理系统工程打下了工程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是互动的。中国的人口问题、西部开发问题、21世纪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洪旱灾害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农业问题、城镇体系问题、基建布局问题、产业结构动态调整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无不属于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现象是复杂现象,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当研究西部开发时,如果国家各个部门各行其是,石油开发只考虑石油开采与输送管道;交通只考虑公路建设;铁路只考虑铁路建设;水利只考虑南水北调问题;城镇建设只考虑城市规划等,那么整体的西部地区有可能产生许多事倍功半的现象,例如修了公路没有物资运输;城市居民结构不尽合理;劳动力与产业结构不配套等。钱学森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就是要把地理系统工程与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地结合起来,地理系统工程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是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人口中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是人口系统中的要素;资源中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资源、大气资源等又是资源系统中的子系统;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是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交通、铁路、航运、航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电讯、电视、计算机网络是基础建设系统的子系统等。系统嵌套系统,分层次子系统与交叉子系统,构成完整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

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首先是将系统分解为多层次的子系统,明确其中的交叉子系统;其次是从定性到定量地确定子系统中各个要素与指标体系;第三是根据指标(相似准则)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报;最后是检验该巨系统的效益与效率。当前大多数是分别研究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子系统,在一个地区全面研究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有效实例不多,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还远远够不上地理系统工程。笔者曾在2000年底提出中国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统一解决的洪水充分利用,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的地理系统工程,中国科技报曾进行报道,之后笔者在“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一文中进行阐述,首先所能进行的研究是虚拟地理系统工程。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是21世纪的世纪工程,尚需有识之士共识,广泛地深入研究,进一步的论证。

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复杂的地理系统工程就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地理系统工程的实践指日可待。

4理论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为地理系统工程提供研究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又为理论地理科学提供技术基础。从遥感信息模型发展到地理复杂信息模型再到地理数学[8],为理论地理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地理科学中首要的是建立开放的复杂巨地理系统的理论;其次是地理类比的广义相似理论[13];第三是一般地理复杂模型理论与地理数学;第四是地理数学在部门地理—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与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理论地理科学如果不能指导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那么就失去了理论意义。

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理论地理科学也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理论地理科学的建立指日可待。

5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然后达到了地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地球上人类消耗的资源、能源是极其不平衡的,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地球是满足不了全人类的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信息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类一方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开发资源,如太阳能的利用,靠基因工程使绿色植被更多地利用太阳辐射,靠纳米技术直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另一方面是靠信息技术节省资源、能源,如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就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靠航天技术获取外层空间信息源,靠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14]。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做出重要的贡献。

由上分析,可见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已经被广泛共识,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尚不够充分,因此本刊更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是适时的,是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的;是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在这里我们希望地理科学界的同仁,切不要轻视技术,高新技术恰恰是新理论、新应用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等.论地理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325.

[2]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J].大自然探索,1987,6(19):36-46

[3]钱学森.就“地理科学”答《地理知识》记者问[J].地理知识,1990,(1):90-93.

[4]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1):120-129.

[5]马蔼乃.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4):533-541.

[6]马蔼乃,等.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8.

[7]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65.

[8]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521-529.

[9]马蔼乃.遥感地理信息模型[J].地理学报,1996,51(3):266-271.

[10]马蔼乃.地理信息编码模型[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83-302.

[11]马蔼乃.地理知识的形式化[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61-274.

[12]马蔼乃.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首届黄河论坛暨王化云治黄思想研讨会)[N].黄河报(转载),2002.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科学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就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教育整体来看,尽管我国高中地理教育范围内容得到了相应的扩大,但就某些方面来说,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为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同时,在地理学习中老师还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相较于其他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等)来说,学校还未认识到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地理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严重影响着其教学质量。其次,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也是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改变,国际上地理教学内容及教育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纵观我国高中地理教育,其教学内容相较于其他国家,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对国际教育形式的不了解,导致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模式相对落后,其教育内容也较为单一,没有紧跟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最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在我国高中教育中,教育模式多为集体式授课,在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单方面进行知识的灌输,老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忽略了学生需要学什么,仅注重知识理论的灌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仅抱着应付考试的态度。加之,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自卑心理。影响其地理教学质量。制约着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

二、新时期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及改革创新分析

(一)改革创新科学教育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国教育主要分为文科类和理科类。地理教育按其教学内容被划分为文科。在传统的教学中,文科类教学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地理内容僵硬化、教条化。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地理教学产生厌恶,缺乏学习兴趣。降低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老师应积极改善地理教学方法。如举行一些地理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所需,有针对的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二)充分挖掘地理学科优势,结合现代先进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地理学科是一门充满时空广远性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不断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作用。高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地理教学中多穿插一些奇异事物或者奇异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学习。

(三)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所需,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情境教学法是当今教学的主流。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所需。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学习情境,在地理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根据学生问题进行解答分析。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真正目的。

(四)充分结合当前先进信息技术,扩大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达。在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从而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注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课堂重讲授,实践教学力度弱

高校教师大多是经历学科教育的培养,书本的理论建构了他们的知识体系,教学设计的情境和内容项目也多是来自书本和网络,真正来自于物流行业或企业的第一手知识材料较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导致了目前物流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教学模式上偏重理论讲授;而指导学生实训、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技能欠缺,实践教学力度较弱,不能满足人才培养中实践技能模块的要求,毕业生学而不会用,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产生差距。高校也已注意到实践教学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在师资不足情况下从社会或企业聘请具有实践工作背景的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但存在的问题是他们“会做不善说”,缺乏高校课堂教育所需的教学技能,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1.2高校难进难留优秀物流人才

高校在引进人才时比较重视学历、毕业院校、教育素养等因素,对于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有时会因达不到相关要求而被挡之门外。同时,高校也比较重视与认可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定、配套有相关的待遇。而对于如物流师等这样的认证,有些高校并不给与相应的待遇政策。鉴于物流人才紧缺,很多企业对具备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求贤若渴,甚至可以开出年薪数十万或上百万。这在高校,是不可能有的待遇。对比之下,一些比较有能力的高职称或高技能教师更容易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其它院校或是企业去,从而造成专业教师的流失。如何改变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的现状,在保证良好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科学改善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技能,培养出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

2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和内容因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而有别于高校的一些传统专业。对本专业教师来说,为地方培养有特色的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必须走既掌握物流理论知识、能进行理论教学,又熟悉地方特色,掌握技术的应用、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模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接受物流管理新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这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2.1利于物流管理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

物流教师既要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又要了解企业物流生产和管理过程,关注物流市场的需求状况,找准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一套相对完整的物流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技能的提升利于教师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基于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让专业的建设符合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2利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培养

服务于地方物流业的高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在知识、操作、实践上的能力培养。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实训教学,通过自己的参与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专业比赛和顶岗实习等,让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展身手,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本领。

2.3利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升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助教)、中级(讲师)、高级(副教授、教授)。作为初级的物流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配合讲师指导实训,通过实训和参加社会实践来丰富和提高实践技能。讲师级的物流教师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较好地参与物流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物流的高级教师则已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能引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教师在一步步提升技能的成长中,也提升了自我相应的职业素质。经常开展教研室活动,专业教师通过研讨交流取长补短,进行有益的传帮带,能共同提高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措施

传统专业的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属于理论型教学。而物流的教育不仅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式上主要有几种:讲课(常规授课)、实训(模拟仿真)、实习与见习(参观企业、物流设施);另外还会增设如学术讲座(企业物流人士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与企业交流)、团队合作项目训练(课题研究)等。在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教学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学分析上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上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专业规划与建设上不断更新的社会实践经验、与企业合作上创新科技的能力等。

3.1树立良好的师德

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要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物流管理这个专业,能耐心细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现代物流环节众多,包括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这也要求专业教师间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把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融合,并把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3.2加强教育理论培养,不断学习新技术

鼓励与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让教师懂理论、有技能、会教书、会动手,从理论专业型向技能双师型转变。

(1)走出去,请进来

为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或省市举办的培训活动,内容涉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讲解、演示及新兴的微课教学等;也可以参加专业类的如全国高校物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和前沿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组织高层次教师进行国外访学、培训,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举办校内外的物流经验交流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等,把高校同行请进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切磋与探讨专业建设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把企业实践领域专家请进来,共同探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可以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相关信息,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间接实践经验。通过开展兄弟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新动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习新技术

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知识层出不穷,教师时间精力与机会有限,不可能参加所有的培训。但如果将培训的内容放到专门的网络上,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让更多的教师有针对的享受到远程教育。利用网站平台,教师们还可以相互交流,把自己优秀的微课或课件共享,让其它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校外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是新生力军与未来的主力军,能更容易融合到现代物流人才建设中去。为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法:一个是本校教学一线多年的高级教师,从教学技能方面传授与培养;一个是地方企业一线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骨干业务人士,从实践实战方面分享经验,实现教学工作与企业实践相辅相成。对于聘请的个别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在教育相关理论和执教水平上达不到高校教师要求的现象,可以对其进行岗前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兼职教师了解本科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学会运用高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3.3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

多岗位见习锻炼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研究

(1)建立校内实训中心,促进高校间学习交流

各高校重点建设的物流实训中心,是提供给师生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场所,如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实训,可以学习并掌握商品出入库的整个物流流程和信息流程;在国际贸易全仿真操作实训中,可以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商品成本核算等。模拟实训以及物流应用软件的操作,以实践代替理论学习,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高校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室的建设,避免无效投资和建设项目的不足。

(2)深入企业,加强实践

如果说教师的理论提升在科研进修上,那么他们需要的实践经验,则应是在企业这个大课堂里。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企业大课堂里去寻找解决,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

(3)参观学习

充分利用地方区域资源,高校可开展到物流企业作业现场如港口码头、铁路车站、配送中心、图书物流、生产企业包装生产线等参观最现代、最科学的企业物流流程。一些专业方向如港口物流,由于其涉及的设备价值昂贵、地方本科高校不可能具备这样高成本的的实训中心,到企业现场去观摩真实的大型设备和工作环境就是最好的选择。教师把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到的最新物流科技发展动向,转化成最新的教学内容,反馈回专业的建设,反馈回人才的培养。

(4)挂职锻炼

专业教师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到企业里去锻炼,将有机会接触与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可分为两种:一是到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方面对口与专项的短期实践。例如仓储作业实务培训可选择仓储公司,练习收发货、验收、填单、装车、盘点等相关内容,有些内容往往在书本上并未涉及,而是直接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得,培训效果明显。二是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挂职锻炼。在企业里,教师以一名新企业员工姿态去虚心向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向企业专家学习,观察企业的微观活动,感受企业文化,可以找到自己平时在学校教学过程的许多不足之处。高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地方企业达成协议,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以便能分批分方向进入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在实践操作中完善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教师在外训中掌握物流企业信息和企业动态、前沿的物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日后回归的教学中能完整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现代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4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教改学院应积极拓展思路,依托区域物流行业,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势,推进学校与物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根据自已的研究方向,把专业理论的知识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地方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锻炼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提供物流技术支持服务,共同解决地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既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自我的专业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员工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多赢格局。

3.5练就双师型技能

在经历一系列高校为教师创造的培训、实习,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相关工作单位挂职,在产学研相互合作的成长锻炼中,教师逐渐获得丰富工作经历,同时具备获得各种物流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如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层次可分为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注册采购师职业资格认证(按资质相应认定为采购师、高级采购师、注册采购师)等。国家权威的资格认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物流专业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真正做到“双师合一”。

3.6建立物流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目前高校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指标还是倚重课堂教学工作量及科研情况,考评制度里对实践能力方面涉及较少,教师的大多时间在被繁重的课堂教学与科研任务占用之下,也就不会主动去争取外出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此,学校或二级学院的绩效考评里,要增加如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或次数要求,考评其上报的实践活动计划方案、实践业务进展与总结,并以此作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并体现到职称的评定上。这样的导向作用,能积极鼓励和推动专业教师走出高校走进企业,获得相应实践工作经历,提高物流实践操作技能。

4结束语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素质教育;功能

中学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一般认为,素质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方面的培养,而应该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都能健康向上发展。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其学科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因此,中学地理教育首先应重视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地理观念,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提高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就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感悟,谈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的。

一、地理学科与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这方面,只注重传授知识,以至于有些人走上社会后,往往由于政治立场不坚定,或道德品质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而犯错误,成为历史的罪人。

现行地理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地理紊质教育中伦理道德的培养伦理道德是中学地理道德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以农业为例,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亚非拉美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短缺。特别是非洲地区,数百万人忍饥挨饿,生活在生命的生死边缘,而欧美等少数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积压了大量的商品粮。面对贫穷地区的人们而没有任何同情心。我们呼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向饥饿作斗争。我们国家正在缩短东西差异,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使东西部人们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二)地理素质教育中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属于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不可盲目开采,要做到既满足当今人们生存的需要还要对得起子孙后代,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延续。中学地理课本中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突出了人类生存环境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以中国为例,传统的教材常提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特别是东部地区人口过于稠密,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再加上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林地的滥砍乱伐,土地沙化等的破坏,如果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最后我们将无立足之地。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们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对得起子孙后代”、“珍惜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等宜传标语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日常生活垃圾的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给自己生活学习造成的不便,养成与不良现象斗争的勇气。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对。如几年前肖县兴起的一股风,大建小造纸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畜用水发生困难,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政府一纸令下,全部关闭,人们拍手称快。

二、地理学科与学生文化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政治、语文、历史等很多学科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地理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掌握的信息量要大,能有效地进行渗透性教学,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方面的问题。

(一)联系历史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常言说“史地不分家”,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如讲俄罗斯的气候严寒,可以联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寒冷的天气使德军大批冻死,战斗力减弱,苏联红军大胜德军。再如讲美国的工业发展,是利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优势,奠定了其工业强国的基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成为工业发达的国家。讲世界人种分布时,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黑人多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从十五、十六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不断地从非洲贩运大批的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在四百多年的殖民活动中,非洲有一亿多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所以现在美洲的黑人比例比较大。讲中国的航海运箱,可以利用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开辟新航路进行对比,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大,次数多,时间早于欧洲开辟新航路近百年。今天我国的远洋航运正以迅猛的势头跻身世界前列,如上海、广州、大连等均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今昔对比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联系语文学科,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地理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适时的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地理课堂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时盛开”。很好的反映了大气水热状况与海拨高度的变化;反映大气水循环,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来描述,胜过枯燥的语言讲解。讲粮食问题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不可浪费。初中语文课本里的《看云识天气》、《秃鹰之死》、(气候的威力》、《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天文地理知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人类可能面临的威胁,使学生既长了知识,又懂得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见地理和语文之间有很多相融之处。

三、地理学科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有的内容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关系着我们的生产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材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动手、动脑、挖掘潜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培养

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例如,从本地小造纸厂的大批兴建,引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人们用新的价值观、资源观、环境观自觉地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面变化和发展。提倡绿色消费,减少污染(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相结合。不仅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交流,融洽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素质也逐步提高。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分析产品供求地理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广告制作、广告传播与地理学的关系,提出广告产业应用地理学理论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地理学与广告学的有机融合、发挥地理学原理的指导作用和突出POP广告的地理特色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广告产业应运而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壮大,广告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对广告内容的设计、传播和受众心理接受程度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少广告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广告涉及的内容、受众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广告学必然涉及地理学的有关理论。迄今为止,有关广告学与地理学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结合国内外一些广告制作和传播,拟对广告学中的地理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地理学在广告产业中的应用及其措施等。

一、产品供求的地理特征

广告制作的主要目标是宣传产品,增加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力求突破时空差异,获得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认可。而产品的销售和需求具有鲜明的地理待征,直接决定了广告产业的运作月。

1.1产品销曹区域的趋同性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交流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月在此背景条件下,产品销售区域的趋同性日趋显著。主要原因是随着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融合,交通、通讯技术的改进,产品销售不再局限于产地及其附近地区,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一些品牌产品更是如此。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产品的销售可以覆盖全球产品销售区域的不断延伸,导致彼此交叉或重合,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为了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广告信息也在向不同地区传播,尤其是借助广播、电视、报纸、邮政和互联网络等媒体,广告的贾盖区域空前广大。

1.2产品籍求区域的局限性

对某一地理区域而言,某种产品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购买能力。该产品的销售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在正常条件下,产品的销售量不可能突破这一临界值,要想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就必须扩大销售的地理区域产品销售量与地理区域相关的特性,决定了广告产业的区域界定性。这一特征在广告产业中具有明显的意义。

第一,它决定了广告制作的目的,即主要是提高某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广告传播不能增加某种产品的市场。急需求量,只能是通过创意设计,使广告覆盖区域内的受众了解和认可自己的产品,提高本产品的竟争力,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促成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二,由于特定地理区域内产品需求量的有限性,广告主应当根据不同的地理区域确定适当的宣传战略。对产品需求量大的地区,应当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重点进行宣传。如保健口服液,城市的需求量比农村大,应当加大在城市的宣传力度,相反,农药、化肥在农村需求量大,广告传播应当集中在农村地区。对自己产品销售业绩显著的地区,应当保持一定的宣传频率,以巩固产品在本区域的占有率对自己产品销售处于劣势的区域,必须作为广告宣传的重点,选择产品打入该区域的突破口,逐步扩大自己产品的影响。第三,产品需求存在一定的地理区域界限,要求广告制作和传播必须充分注意某些产品的销售区域,如我国大型联合收割机,只能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广阔的平原地区有市场,而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则会无人间津。其他一些产品如日常生活用品也有类似的区域限制。因此,在产品无需求的地区,无论该产品的广告创作如何完美,也不会促进产品的需求量。

1.3区域消费群体的差异性

某一地理区域的消费者的态度,直接控制了产品的销售业绩广告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使公众接受被宣传的商品。由于不同地区公众的语言、文化素质、风俗习惯、宗教、收入状况和自然环境等不尽相同,甚至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广告信息的接受程度,进而决定了产品的销售,广告制作必须对影响消费者购买态度的因素进行充分研究。如果广告对不同地区之间民族风俗、生活习惯考虑较少,与当地的人文特征不相一致,广告信息内容很难被受众接受如中国“蝙蝠”牌电扇出口受阻,在国外销售量增长缓慢,经调查方知,国外消费者对蝙蝠这种动物有习惯性的反感心理,后来更改品牌名称后才打开销路。

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多种语言,同种语言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广告语言难以消除这些差异,但在制作中应当对之充分考虑。美国和欧洲诸多国家经济发达,文化背景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语言上难以克服的障碍,彼此之间的广告制作常告失败,至于向印度这样方言极为复杂的国家制作广告,则更为困难如果一个区域消费者的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和半文盲比例大,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发生偏差或认识不足,他们就难以认可产品,产品的销售量不会大幅度上升。

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传统习惯对产品销售的影响更为突出,由于他们的观念、感情、习惯的不同,常常以传统文化自负,不甘效仿其他地区,如北美洲墨西哥的家庭妇女认为购买冰箱要比支付子女教育经费更有意义,而北欧瑞典的主妇认为,购买洗衣机是一种极度奢侈的行为,如果在这两国分别制作冰箱和洗衣机的广告,所收到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不同地区的消费倾向还受到人们的支配,正统的犹太教徒对销售的大块牛排会避而远之,印度把牛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社会绝对禁止牛肉,在这些地区不能制作有关牛肉的广告。人们消费行为受到地区收入水平的影响,比如高收入地区的人们认为汽车是必备的交通工具,而低收入地区的人们则把汽车视为奢侈品,因此有关汽车广告的宣传应当主要面向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另外,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消费态度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北极圈以内区域年平均气温较低,在该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制作冷气机广告,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微。温带地区的蒙古草原地区,畜牧业发达,饮食以奶制品占重要地位,奶茶消费是其显著特色,在该地进行有关茶广告宣传,会受到蒙古民族的普遍欢迎。

由于消费者对产品销售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态度成为广告产业中重要课题之一针对难以克服的差异,需要提出较为周密的解决方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Sprite饮料在中国销售即为成功一例。匆rite的中文之意为“魔鬼”、“妖精”,直译它必然令中国人厌恶,可口可乐公司采用音译“雪碧”作为在中国市场的名字,以此制作广告内容,“雪碧”以纯净、清凉的含义,很快进入中国市场。

广告内容突出本地人文特色,客观上表达了广告主对受众奉献的爱心,使受众很快产生亲切感、熟悉感,能够从心理上使受众认同,为受众进一步认可广告内容创造条件。可口可乐公司在97年春节期间,以我国东北地区冰雪景观为背景,以风车为题材,通过电视制作了以恭贺中国人民新春快乐为主题的广告,使大多数中国人在欣赏壮观风景的同时,很快接受了这一产品的宣传。

二、广告与地理学的关系

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向公众有关信息的行为,后者是指同市场经济相联系,以传播商品和劳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行为‘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都需要经过广告制作和信息传播环节,这两个环节均与地理学密切相关。

2.1广告制作与地理学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广告宣传的对象是各种产品,产品的生产或制造地是广告的基本内容之一广告制作需要尽可能充分反映产品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优美的自然环境、发达的经济水平会为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为进一步了解和信任该地的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广告使用的媒介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内容选取有所不同一般通过报纸、广播等制作的广告,上述内容的介绍较为详细。当然,电视广告尤其是在“黄金时间”播放的广告,受时段的限制,广告内容需要十分精炼,不一定必然包含有关地理内容。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广告表现三个基本要素是3B,即Baby(婴儿)、Beauty(美丽)和Beast(动物),认为具备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广告会使受众容易接受。这种观点过分关注了广告的局部感染力,忽视了烘托3$的Background(背景),脱离背景的广告往往显得乏力无味,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背景条件主要由地理学所称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组成因此,’为了形成生动的广告,应当尽可能包含地理学的一些内容第13届亚运会期间,立邦漆在电视台金牌榜栏目中制作的广告较为成功。该广告没有采用3$要素。而是以茫茫无际大草原的绿、万里夭空的蓝为背景,通过一群普通劳动者对几座普通民宅的粉刷喷抹,崭新铮亮的白墙红顶式建筑展现在观众眼前,绿、蓝、白、红相互映衬,从远处望去,堪称草原上别具一格的花园别墅,很容易使观众接受“立邦漆。光芒异彩”的广告主题至于有关旅游景地、农副产品等广告,由于制作的出发点是突出本地的特色,更应当注重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状况。

广告在介绍产品质量和性能时,还要介绍生产该产品厂家或单位的地理位置、通达度和通讯方式等基础设施概况,这些都是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地图是地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不少广告还借助于地图加以说明。如果缺乏上述基本信息,即使受众认可后,也难以购买到所需要的产品。

2.2信息传播与地理学

广告信息的传播是指借助于媒介将广告信息送达给公众媒体覆盖的地理区域越广,广告所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但是传播需要的费用就越高,如何用最低的费用,使信。息覆盖的地理区域最大,并且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信息的效用极大化,是广告传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说,不同的商品因其种类、用途等不同,销售的地理区域存在很大差异如冰箱、彩电、汽车等销售的地理区域非常广泛,消费市场广大,应当增加广告传播的开支,以扩大覆盖面,而对于一些主要面向局部地区的产品,无论广告传播的区域如何广泛,产品的销售也难以突破地区的限制。如甲地的面粉厂、砖瓦厂主要销售范围局限在甲地地域内,即使通过媒介使其产品信息覆盖邻近的乙地区域,也未必能使面粉、砖瓦的销售量在乙地明显增加,因为乙地也有类似的面粉厂、砖瓦厂,考虑到运输成本,乙地消费者不可能到甲地购买面粉、砖瓦,另外,由于面向本地的产品,一般已被当地消费者普遍接受,没有必要再制作和传播广告。

同一广告在不同地区的传播方式应有所不同。受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受众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不同。如同一种方便面的广告,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城镇,由于电视普及率较高,信息传播速度快,通过电视(含有线电视)、报纸等传播形式,传播效果较为明显;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如一些偏僻的农村,交通较为困难,采用报纸传播广告,难以及时投递,广告的效果较差,通过电视播放广告,因电视的普及率不高,能够看到广告信息的人数不会太多,但是,农村仍以广播传媒占主要优势,通过广播的广告信息会被更多的农村受众所知。

为了便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接受某一产品,应当加强在不同地区采用何种传播方式的研究。除了上述形式外,城市广告传播形式多样,并借助于现代技术,包括电子信息牌、大型广告牌、霓红灯广告等。农村地区多以墙壁广告、路牌广告等为主。

三、广告产业应用地理学理论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广告制作和传播中适当应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大大提高广告制作效果和产品的销售量,但是,由于地理学是一个内容丰富、学科众多的复杂体系,如何在广告产业中有效地运用地理学原理,需要不断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3.1加强地理学与广告学的有机融合

广告学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是广告产业发展的需求,二者的融合,不是以牵强附会的形式出现,而当应充分反映广告的主题。分析有关广告的制作,融合的主要方法如下。

3.1.1比拟法

比拟法是指把广告反映的主要内容和所处地理环境相互比拟。将之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包含地理内容的广告创意,可以使广大受众认可广告内容,并且使广告内容本身更加丰富、活泼、生动。1996年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举办夏季年会。主办者为此制作了一则广告宣传画,广告创意思维是把翻动的书卷比拟波涛起伏的海洋,既说明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地理环境,是夏季的旅游胜地,又借助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的比喻,突出年会的主题,二者相辅相成,很自然地把地理环境和会议主题融合在一起,堪称应用比拟法的范例。

3.1.2铺垫法

以地理内容为背景或前提,借以说明和深化广告内容的主题一般是选取与广告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地理事物或内容,对其进行简要描述或刻画,然后较为自然地引出广告主要内容,使受众在了解有关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认知和接受广告主题。如“华龙”方便面制作的电视广告,首先以辽阔平原上金黄的麦田为背景,以“优质的小麦,优质的面,养育中华几千年’为解说词,然后推出“华龙”方便面的广告内容,既展示了北方地区几千年来以小麦为食的生存环境,又为以优质小麦为原料生产优质方便面作了铺垫。

3.1.3借用法

将带有明显意义的地理事物作为自己的名称,制作广告时借用这些地理事物的重要含义,以提高产品的影响和知名度。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产品广告宣传,而且有关宾馆、商场等广告也可采用。如”长城,。牌电扇以“长城电扇,电扇长城”的广告词,将产品宣传和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联系起来,很快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郑州亚细亚商场广告词“亚细亚,太阳升起的地方”,将商场与亚洲联系在一起,为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产品或单位名称要恰如其分,与产品的质量或所处的地位相适应,如果一个小型的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小旅馆冠以“大洲”“全洲”之类的名称,并借此名称进行广告制作,收到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3.1.4夸张法

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夸张性的描述,以吸引受众对广告内容的注意‘广告内容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对有关的地理事物采用适当夸张的描述,可以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从而产生巨大的效果。如荷兰一家航空公司制作一则广告,标题是从某时起,“大西洋将缩短24%",广告后很快引起人们注意,急于了解为何大西洋缩短的人们,看完具体内容后才明白,原来该航空公司提高了飞行速度,使得飞越大西洋的时间节省了20%,合理的夸张手法抓住人们节省时间的心理,使该公司的机票销售额很快大幅度提高。

3.2发挥地理学原理的指导作用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图与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研究范畴广,研究内容丰富,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密切相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发挥其在广告产业中指导作用。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开展地理学在广告产业应用的研究

广告学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随着广告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理论应用于广告制作和传播,其中包括地理学一些理论和知识在广告产业中的使用,但是,毕竟地理学理论在广告产业出现的时间较短,如何恰当地选取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理论以及如何建立地理学应用体系等仍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根据广告心理学理论分析,地理理论是广告主体的背景和辅助部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选取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地理事物和现象过多有可能导致喧宾夺主、难以突出广告主题,地理事物和现象过少,又可能使广告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由于广告传播媒体的不同,应用地理学理论的手段和尺度大小,也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如果通过费用较高的媒体广告,选取的地理内容必须高度精练和概括,发挥一字千金的功效;如果选用费用较低的媒体,可以适当多涉及一些地理内容,尤其在印刷形式媒体和报纸、杂志上制作广告,可以配备一些风景图片或地图,总之,对于每一具体广告的制作,如何应用地理学理论,需要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论文百事通制定出若干设计方案,经过反复筛选,选取最能被受众接受的方案进行广告的正式制作。

3.2.2建立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

目前,在广告产业中集中了经济、管理、美术、电子、数学等方面的人才,并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没有专门从事地理理论应用的专门人员,更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即使广告制作中应用了地理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也大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地理学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广告产业部门建立相应地理学应用的专门研究机构,可以结合广告制作,系统地探讨地理学应用的机制和运作规律,为每一个广告的制作提出合理的应用方案,并负责对已广告效果的调查与评估。积累地理学应用广告产业的经验和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必将使地理学应用广告产业的途径和措施日臻完善,增大广告制作的效益。

3.2.3普及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除了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外,仅有少数专门研究人员从事地理学应用研究仍然不够,还必须依赖广大广告从业人员的参与,在他们中间普及有关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同样重要。通过培训和指导,使从业人员掌握与广告制作和传播有关的地理学知识,在广告制作中能够自觉地加以应用。

3.2.4加强对重要地理因素的评估

产品的销售受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对一特定产品,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因素起重要影响作用。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对重要地理因素的预测,以指导广告的制作和。尤其是在制作广告之前,更需要对影响受众需求的重要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如1979年中国放宽了对家电产品进口的限制,日本、欧洲打算把产品打入中国市场。日本率先对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10亿人口中,尽管收入低,有勤俭持家的传统,但仍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市场潜力较大。因此,很快制定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广告,待欧洲也意识到这一点时,日本的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早已独占鳌头。

加强对重要因素的评估,就需要具有敏捷的洞察力,对众多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借助主导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和专家决策系统等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权重最大的因素作为重要因素。然后设计有针对性的广告。

3.3突出POP广告的地理特色

POP(PointofPurchase)广告又称售点广告,是指没有传播媒介的参与,通过售货地点直接的广告,采取的方式包括门面装渔、橱窗、陈列、商场布置和人员接待等。由于POP广告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消费者可以直接感知、判断,因此,PQP广告对消费者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统计大约有81%的商品是受POP广告而销售的。尤其是自选商场、超级市场的大量出现,POP广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探讨POP广告的地理特征,是微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POP广告采取的方式多样,包括门面装潇、橱窗陈列、商场布置和人员接待等。这些形式的安排既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顾客,又要符合一定的布局规律,即充分体现各自的地理特色。门面装满要突出售点的风格,让顾客很方便地通过售点外观就可判断销售产品的性质、类型和主要内容等,大型售点和连锁店一般有明显的标志,如消费者可以通过特定的符号识别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健力宝等销售网点。

橱窗陈列的格局应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使消费者容易接受,如橱窗尺寸应与销售点建筑物大小保持一定比例。比例过小,达不到吸引消费者的效果,比例过大,过于突出橱窗展览,喧宾夺主,削弱销售点在消费者的地位,有华而不实之嫌。供陈列的产品,要及时调换,保持橱窗的清洁、陈旧和覆盖灰尘的产品往往使消费者认为销售点的产品长期无人问津。

商场布置要按照区位性原则,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要,大型售货点一般分层布置,食品类在一层,服装、电器类等依次在高层排列,大体上符合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要求,值得研究的是,每一层商品的排列要使顾客一目了然,并留有挑选的空间。另外,不少商场仅在主要楼梯通道设有每层购物指南,在其他楼梯通道处或没有指南,或很难被顾客看到。为了节省顾客时间,应当在所有的通道处设置标志明显的分层购物指南,小型售货点的商品布局则不要刻意追求豪华,而以顾客实用为原则,一般把最常用的摆放在显著位置,把同类商品的不同品牌排放在一起。便于顾客选择购买。

设置接待人员是售货点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安排导购人员,在商场明显位置设立咨询柜台和安排佩戴标志的模特。其中导购人员的作用极为重要,在货架周围安排相应的导购人员若干,了解顾客的购买需求,取得他们的认可和信任,从顾客的角度分析商品的优劣特点。帮助顾客挑选满意的商品。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7篇

1.1教材针对性不强

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而言,测量成果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之一,测量学是采集和获取地球空间定位数据,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库的一门测绘类课程,[3]但目前大部分有关测绘综合实习的教材都倾向于测绘类专业,没有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材,且教学大纲和内容具有滞后性。因此,在教材方面应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特点制定测绘综合实习教学内容,着重强调对测量学理论知识的弥补与扩张,强调其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对地观测体系、遥感、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密切结合,更好地为数字地球、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1.2测绘实践实验课时数偏少

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新方法、新仪器都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增加,从而导致本专业学生在有限的测绘实习课时内只能掌握基本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的实战操作而对全站仪等先进电子测量仪器仅限于认识层面,造成许多学生不会操作全站仪。需增加测绘综合实习课时以便学生在充分了解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原理的基础上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此外还能让学生有充分时间了解全站仪并熟练应用全站仪进行角度、高差等测量。

2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注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实践教学的成效,能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4]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相关老师和领导非常重视企业平台等在测绘实践课程中的作用,积极与南方测绘、南通测绘院等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以这些企业为依托建立测绘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以达到资源共享。这种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缺点;同时在参观中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通过测绘实例展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测绘综合实习采取了相对自由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引入了引导式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环节开始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老师主要是布置相关任务,介绍测绘工作流程和大致方法,讲解工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具体的测绘工作由实习小组独立完成,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测绘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并随时对学生提问,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此外,为了避免团队中个别学生的滥竽充数现象,在实践中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使用测量仪器并熟练了解各项技术标准,直到满足技术要求为止,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要求每人独立完成。当测量结果误差超限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应重测直到实验数据满足技术精度要求为止,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测量习惯。

3综合实习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考核可以很好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测量学实验课是认识测量仪器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通常是根据实验课时数与理论课时数的比例关系,确定实验课的考核评分办法确保每个学生具有单独进行仪器操作的机会。测绘综合实习主要过程是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相应实际任务,是对学生测量技能的提高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8人左右。在实行新的教学考核方式以前,实习成绩的评定往往是对每个小组进行整体打分,个人考核是由组长在小组内进行比较、权衡,这样缺乏纵向的、组与组之间的比较,且组长往往顾及同学情谊平均分配成绩,不能很好体现埋头苦干同学的付出。为了改善这种平均主义的现象,实习考核改变了以前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考核的办法,考核对象细化到每位学生,按照其出勤、实习表现、分析测量误差的能力表现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核。同时,考核成绩与学生在测绘实习过程中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相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测量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评价指标为:出勤占10%,主要反映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仪器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绘图能力考核占50%,该项考核指标是从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考虑;团结协作能力占20%,由小组组长和组员认定;实习报告占20%。学生的实习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习技术总结和分析、实习心得体会和对实习及教学方式的意见与建议。考核机制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动手能力和专业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增强了专业素养。通过目前2011级学生专业实习的效果和反馈情况看,这种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巩固了学生测量技能。

4结语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8篇

按照全旗整体发展规划,全旗今后几年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将实施规模战略和名牌战略,加速提升全旗经济的总体实力,今后10年随着全旗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牧业用水方面:未来10年,在维持现有的用水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加大农牧业的节水措施,通过工程节水、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农牧业用水的利用率。工业用水方面:未来10年,全旗工业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近两年全旗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各类工业项目达30多个,年运水量以20%的增幅递增,远景工业用水新增达6500万m3。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方面:根据全旗城镇发展规划,未来10年全旗城镇化率将达75%,城镇人口将增加到10万人,按国家城镇居民人均100L/d的生活用水标准,未来10年,全旗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由目前的500万m3增加到1000万m3,预计新增生活用水增加500万t。生态用水方面,今后几年,随着后山牧区移民战略的实施,广阔的后山牧区人口将控制在2000人,牲畜将控制在20万头(只),大部分草场采取围封禁牧飞播,自然恢复的措施改善生态,生态建设将不再增加用水量。综上所述,预计到2020年,除农牧业生态建设不增加用水外,工业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将新增用水2300万t。而且新的用水量都集中在山前两镇,预计缺水2000万t左右。

2今后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

2.1生活用水配置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保障人民生活用水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首要考虑的问题,根据需水预测和全旗符合人饮水质标准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将前山两镇2万hm2地区划分为巴音镇、呼和镇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保护区,该区有地下水可开采量6704万m3,这部分水资源能够满足未来城镇化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用水需求。因此,对该区采取更加严厉的保护措施,加强对该地区水资源污染的防治,确保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的安全。

2.2农牧业用水配置农牧业用水在水资源占有绝对比重,今后时期农牧业配水的思路:一是加大工程节水投资,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调整农牧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低耗水作物;三是控制农牧业种植面积。今后几年,农牧业用水总量不但不能增加而且要降低,通过上述措施保证全旗农牧业用水的长期稳定,逐步降低农牧业生产和全旗经济中的用水比重。

2.3工业用水配置根据总排干上游多年的排水资料,总排干上游乌后旗东升庙至青山镇段,主要接纳一、二排干排水,多年平均排水量为0.54亿m3,该区段在12~3月份为枯水期,每日可提供水资源量2万m3,在4~12月份,每日至少可提供8万m3的水资源,该区段水质较好,没有污染,矿化度约2g/L,是全旗工业用水较好的水源地。利用狼山山脉地表径流:狼山山脉在全旗境内有大小沟口43个,有100km2以上的沟口9个,现只有1座大坝口水库,有建水库条件的有3个,截伏流工程5个,今后几年要兴建一批水库、截伏流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但能起到防洪作用,而且可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发展全旗的工业经济。解放闸每年分配全旗引黄农业灌溉用水指标5000万m3,当总排干沟的排水无法解决全旗的工业用水时,可采取水权转换的办法,将其中一部分农业灌溉用水指标,用于工业用水。

2.4生态用水配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根据目前全旗的生态状况,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对狼山山脉和后山牧区进行生态供水。将狼山山脉确定为全旗水功能缓冲区,后山牧区确定为全旗水功能保留区,除满足生态用水外,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通过保护地下水资源,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治理等综合措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

3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

3.1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在对水资源的管理上要实行资源统管、城乡统配、突出节水的原则,在工业节水上耍以水定产、定规模,采取行政、经济手段,引导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同时,对新建、改建的取水项目加大管理力度,对没有节水措施的不予审批;农牧业节水上要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多种耗水低的作物,同时适度规模,兴建渠道衬砌为主的节水型水利工程,提高水的利用率。

3.2建设蓄水工程在山洪沟口有条件的地方兴建一批水库、截伏流工程。因为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但起到防洪作用,而且可充分利用黄河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发展全旗工业经济。

3.3充分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充分利用总排干沟东升庙-青山段上游每年向总排干沟下游排水0.54亿m3水资源,该排干沟水资源水质较好,是最好的工业用水水源。充分利用黄河水进行农田灌溉,将优质的地下水资源用于城市人民生活用水。通过一系列的开源节流措施以确保全旗工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保证公共利益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切实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用水权和用水安全,保障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

3.5改革水资源投资机制及水价政策近年来,全旗水资源建设投入远远不能跟上社会经济需要,城市供水、工业供水及污水处理的资金缺口很大,因此,多渠道筹集水资源建设和管理资金是水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改革水价政策,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供水水价,充分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合理确定和调整回用水价格,促进中水回用和再生污水利用。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地学思维 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长期以来,地理学已逐步从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有力工具发展成为改造世界的科学,它已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为一系列勘测、设计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重大的国民经济问题。①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12年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调整,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地理学下属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这一专业的拆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科的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地理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理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

1 地学思维

传统地理学提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和类比方法等,是地理学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学方法。②现代以来,地理学有了更强的整体性观念,更多地从地域系统的整体出发,注意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能够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并积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了一种复杂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③

从具体研究方法来讲,现代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两大方法为区域法和因素法,④即以区域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和以要素基础的集成研究。但无论是区域法还是因素法,都要借助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思维,以探究地理综合性问题的求解途径,这类研究方法和地学思维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理学地理科学大类下面的二级学科,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依托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侧重于应用领域,着重培养我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专业性人才。⑤城市规划一般依托建筑学平台建设,侧重于技术领域,重视物质规划和形态设计,如建筑设计、住区规划与设计、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等,其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大城市的设计院、政府部门、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希望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且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专业设置学科背景看,全国大部分高校资环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在地理学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京大学黄贤金⑥等人于2011年对98所开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98所高校中67所是以地理学为学科背景,占68%;11所高校以地质学为科学背景,占11%;以农学和测量学为学科背景的各为4所,分别占5%;其他以建筑、环境、林学、经济学等为学科背景的高校11所,共占11%。然而,在一些开设该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科定位不明确、⑦⑧尤其是轻视对学生地学思维的训练,过分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向建筑类倾斜,无法凸显地学特点、展示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情况不乐观。

3 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地学思维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具活力,该专业面向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⑨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方法等地学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理解并接受相关理论,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 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仅通过城乡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的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得到有效训练的,因此,需要重视地理学经典的理论教育。

3.3 有助于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的设定

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其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学思维的特色之一在于训练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在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时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综合地思考问题,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客观全面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并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科学主义(或称唯科学主义,英文为scientism)一词自19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起初并无现在所包含的嘲讽、否定之意。20世纪初,随着西方的先进器物和科学技术争相涌入中国的潮流,科学主义来势凶猛地进入近代学人的视野之中,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德先生”与“赛先生”两位先生更是彰显出科学的无限权威,一举成为中国文人试图拯救中国、力挽狂澜的两件制胜法宝。 1915年1月,以“科学”命名的杂志在上海出版,其发刊词称:“科学者,缕析以会理,会归以立例,有理有寻,可应用以正德利用厚生者也。百年以来,欧美两洲声明文物之盛,震铄前古。翔厥来原,受科学之赐为多。”发刊词从各方面论述了科学的种种效用,乃至最后得出结论:“继兹以往,代兴于神州学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所托命者,其唯科学乎,其唯科学乎!”“科学”一词,成为集正确、先进、有效、光明等众多褒义于一身的崇高词汇,成为引领神州学术新风尚、判断评估学术价值的利器。9年之后,吴稚晖在其担任编辑工作的《科学周报》上又著文把“科学”再次推上崇高地位,其文称:“科学在世界文明各国皆有萌芽。文艺复兴以后,它的火焰在欧土忽炽。近百年来,更有火星迸裂,光明四射。一切学术,十九都受它的洗礼。即如言奥远的哲学,言感情的美学,甚至瞬息万变的心理,琐碎纠纷的社会,都一一立在科学的舞台上,手携手地向前走着……欧美各国的兴盛,除了科学,还能找出别的原动力吗?”①和吴稚晖相信人类能够通过精确、精密的科学而达到前所未有的光明场景一样,近代学人甚至信奉有且只有科学方法才能认识包括生物的、社会的、物理的或心理的所有方面,而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地解决。1928年,胡适甚至说过:“我们也许不轻易信仰上帝的万能了,我们却信仰科学的方法是万能的。”②科学的崇高地位,用胡适在《科学与人生观序》中的一段话描述更恰当不过:“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维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① 当“科学的”与“万能的”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同时也意味着“科学的”很自然地就成了“绝对正确的”代名词,而倘使某件事物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或者“违背科学的”,那么,这种事物将很自然地被认定是逆历史潮流的,将被予以严厉的批评。由是,科学成为一种高高在上的、必须顶礼膜拜的对象,科学主义也成为近代学人批判传统、践行新文化、创立新学术等依赖的观念、工具和方法,并逐步成为统治社会意识的价值尺度和精神权威。 郭颖颐曾将20世纪前半叶科学的全面应用及“唯科学主义”总结为简单的一句:“唯科学主义认为宇宙万物的所有方面都可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②在提出该论断之后,郭颖颐进而指出:“中国的唯科学论世界观的辩护者并不总是科学家或者科学哲学家,他们是一些热衷于用科学及其引发的价值观念和假设来诘难、直至最终取代传统价值主体的知识分子。这样,唯科学主义可被看做是一种在与科学本身几乎无关的某些方面利用学科威望的一种倾向。”③诚然,热衷于科学主义的知识分子们,在强势的西方先进文化面前,利用科学所强调的客观、理性,进而去衡量传统学术,极大地刷新了长期以来所秉持的固有认识。但同时,把科学置于“万能”位置,使之成为衡量学术价值的不二标准,无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化气质、人生经验等无不折服于“科学”标尺之下的唯科学主义,造成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对西方话语的盲目推崇、笃信以及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批判等层面。学术界基本上将西方文论与“科学”画等号,将中国文论当做“不科学”的对象,进行批判、改造、转换;在对与“科学”标尺不吻合的中国传统文论进行深刻“体察反省”的同时,又努力向西方文论学习、靠拢,使“不科学”的中国传统文论话语贴近西方话语。中国传统文论显然在此思潮影响下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在以西方为标尺的科学主义的价值评判之下,本土文化的价值被忽略甚至被有意识地遮蔽,学界以科学之名操起时代巨斧,对中国古代文论这套传统话语体系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削凿和批判,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在现代转化过程中,被迫走上了所谓“科学”的西化之路,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路实际上是一条中国传统文论的衰亡之路。 本文试从两方面论述唯科学主义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戕害:一方面,唯科学主义片面性地以西方为标尺,一步步促使中国古代文论作为“元语言”的地位丧失;另一方面,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批评家或者学人们无一例外地抛弃了古代文论话语,而选择用西方理论话语来进行批评论述,甚至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研究,也必须用西方文论话语来阐释和言说,中国古代文论仅仅成了西方文论话语言说下的“史”的材料和“死”的话语,成为完全丧失了元话语地位的在当代文坛毫无用武之地的秦砖汉瓦。 唯科学主义促发中国文论元语言地位的丧失 法国学者利奥塔在其《后现代状态》一书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并不是知识的全部,“一般地说,知识并不限于科学,甚至不限于认识。认识是全部指示或描写物体的陈述,不包括其他陈述,属于认识的陈述可以用真或假判断”,“科学则是认识的子集,它本身也由指示性陈述构成”。④科学的特征在于通过可验证的手段来积累知识,采取概念、术语、范畴等判断性的理性话语来展开系统性、精确性、极富逻辑思辨色彩的知识论述。但科学并非是衡量评价和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中国古代文论具有不同于西方理论话语形态的“异质性”特征,它是以体验式、品味式审美为主展开的丰富的意义系统,如果使用唯科学主义的所谓“精确”、“系统”、“客观”、“理性”等尺度去衡量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必然会陷入西方话语的泥潭之中,使中国文论丧失其元语言地位。#p#分页标题#e# 元语言(metalanguage)本是最早产生于哲学界的一个命题,意即用来分析和描述语言的语言。R.R.K.哈特曼、F.C.斯托克著,黄长著等译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认为元语言又可以称为“纯理语言”、“符号语言”,它与“对象语言”相对,指描写和分析某种语言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或符号集合。与“元语言”相类似的概念,还有“元批评”,伊格尔顿曾在其影响广泛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提到:“文学批评可以成为一种‘元批评’(metacriticism):它的任务主要不是作出种种解释性或评述性的陈述,而是后退一步去考察这些陈述的逻辑,并去分析我们作出这些陈述时是在做什么,以及应用了哪些代码和模式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下的文学批评,都有它存在和言说的语境,它的逻辑基础、应用的代表和模式、理论依据等都是建立在相对应的文化框架之中的,只有在这种文化场域中,这种话语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文学长期实践的总结,又是指导中国文学创作与评论的元话语,在数千年的文学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韵味独特的理论话语系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论是符合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特质的、行之有效的元语言。卷帙浩繁的诗话词话、体大虑周的《文心雕龙》等著作,无不彰显着中国文艺理论体系所具有的丰厚广博的土壤,代表着中国文论话语长期实践的独特魅力。气、骨、风、神、韵、隐秀、意境、文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味外之旨、本色、结构、草蛇灰线等传统文论概念,正是从中国古代诗文辞赋中产生,形象鲜明地反映了文学创作的特质和文化特色。以“味”而言,钟嵘认为“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①。司空图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好诗“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有“味外之旨”“韵外之至”②;赵翼评杜甫之诗歌,“细意熨帖,一唱三叹,意味悠长”③。以“味”为中心,“滋味”、“韵味”、“意味”等话语便将传统诗歌体验性的独特内蕴、精神气质展现出来。陈伯海在《民族文化与古代文论》一文中曾指出:“我们的传统喜欢使用形象化的词语,对事物整体作概括性的把握,而很少进行逻辑上的具体分析和推理。例如用‘清新’、‘俊逸’、‘雄放’、‘沉郁’等形容词或者‘芙蓉出水’、‘错采缕金’、‘翡翠兰苕’、‘碧海掣鲸’之类比喻语来评论作家的风格,用‘采采流水,蓬蓬远春’、‘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这样的生动画面来摹写不同的艺术境界,用‘横云断岭’、‘曲径通幽’、‘剥茧抽丝’、‘草蛇灰线’这类成语来说明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而不再加以更多的解释。即使是一些专门性的文学术语,如‘风骨’、‘滋味’、‘气象’、‘神韵’之类,也大多是从日常生活的用语引申、移用到文艺评论上来的,所以常带有某种程度的具象性和朦胧性。”④ 对于这一点,笔者在《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中曾有明确论述:“话语就是指一定文化思维和言说的基本范畴和规则……古代文论范畴并不是笔者所说的‘文化规则’。每一种文化、文论都有自己的规则,范畴只是话语表层的东西,而文化规则是支配范畴的深层的东西,范畴是有时代性的,而文化规则是贯穿于历史长河之中的。”⑤中国固有的文化规则包括以“道”为核心的意义生成和话语言说方式,包括儒家“依经立义”的意义建构方式和“解经”话语模式等等。诸如虚实相生、以少总多、言不尽意这些话语言说方式并非埋入历史的滚滚黄沙之中的毫无生命的遗物,它们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然而,中国“无中生有”的意义生成方式与西方逻各斯的话语方式具有本质的不同;作为中国文化潜在规则的“意义的不可说性”,在遭遇“科学”的西方文论话语时,被唯科学主义者所依仗的“科学”评价维度逼到另类的、异端的位置之上,被视为一种非科学性的难登大雅之堂的话语体系。以科学主义元语言为支撑的西方价值标准,体现出其体系化、逻辑性和规范化、可验证性等特征,而与之相对的,以体验式、品位式审美为主所展开的中国文化话语,则被科学主义的标尺划归到“科学”的对立面上。 西方文论话语在西方文学批评发展的进程中是有效的,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要将其“标准”、“合法性”、“规范性”附加到作为异质文明状态下的中国文论话语之上。也就是说,把检验西方文论的规则、标准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异质性文明体系之内,以“科学与否”作为普遍性的检验标准,这样的做法本身就不具有合法性。遗憾的是,现当代学界恰恰以“科学与否”作为普遍的检验中国文化和中国文论的标准。 20世纪,在中国走向现代的历史过程中,西方现论话语的输入直接带来了中国以西学为标准的现代知识转型,科学主义也随之展开并得以顺势发展。科学作为一种工具理性而言,本身并不包含价值评判的含义。但是在风雨飘摇的近代社会中,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格局被西方先进器物、制度、思想冲击的情况下,科学具有救亡图存、求富自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从严复对逻辑归纳法的提倡、借科学之名反对传统,到陈独秀把科学当成把人类从黑暗中引到光明之所的救世主:“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①,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提倡使得人们很容易相信科学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深信科学方法无所不能的丁文江主张:“科学的方法,是辨别事实的真伪,把真事实取出来详细的分类,然后求他们的秩序关系,想一种最简单明了的话来概括他。”②“要求是非真伪,除去科学方法,还有什么方法?”③在这些新观念的引导下,那些缺乏理性、不以逻辑实证为论证手段、缺乏精确分析性的知识形态,就被严厉的科学尺度所极力排斥,被定性为逆历史潮流而行,中国文化原有的规则、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论话语也都必须要接受“科学”这把标尺的测量和检验,中国传统逐渐被视为“旧的”、“封建的”、不科学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由于科学的观点自西而来,以科学之名来检验中国文化、中国文论的过程,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其西化的必然前奏。#p#分页标题#e#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论遭遇西方话语时,相当一部分学者理所当然地遵从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标尺,认定中国古代文论话语是不科学的,认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零碎散乱、缺乏体系性,与科学的“逻辑性”相违背。在这样武断地盖棺定论后,中国古代文论显然成了“三不理论”:不清晰、不系统、不科学。这一类的文章著述到今天仍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兹略举数例:《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缺乏思辨理性的问题》一文开篇即提出:“中国古代文论缺乏思辨理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文论不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去对客观对象展开认识,亦即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的建立。”④有学人又认为:“如果说对《中国古代文论》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分析是一种时间上的历时性考察,那么,对于其理论构成的分散性和模糊性理解就是一种空间上的共时性概括。”⑤甚至还有人认为如果拒绝西方话语的话,我们便不能清楚地表达自身:“要把传统文论范畴如风骨、韵味、气韵、意境解释为现代语言可以把握的理论形态,祛除其模糊性,抽象其体验性,我们该用何种语言呢?除了西方理论话语外,我们又有何种语言可用呢?”①对古代文论妄自菲薄、生硬地抛出结论的论著还有很多,其众口一词的悖谬现象,不得不引人深思。中国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学研究,虽然早已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理论、方法与文论话语方式,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中国文论话语存在误解和非议,有些人盲目地认为中国传统的文论话语只不过就是“风骨”、“神韵”、“比兴”、“妙悟”、“意境”等让人难以言说、难以捉摸的范畴而已。 实际上,这种偏见早已经形成共识。以“科学性”来对中国古代文论发难,已非一朝一夕,在王国维、朱光潜等著名学者的著述中就已经有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缺乏科学性的论述。早在1905年,为中国文论话语开拓新途径的王国维在其《论新学语之输入》一文中即提出:“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Generalization)及分析(Specification)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吾国人所长,宁在于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践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之也。”②朱光潜先生在《诗论•抗战版序》中也提到:“中国向来只有诗话而无诗学,刘彦和的《文心雕龙》条理虽缜密,所谈的不限于诗。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练亲切,是其所长;但是它的短处是零乱琐碎,不成系统,有时偏重主观,有时过信传统,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诗学在中国不甚发达的原因大概不外两种。一般诗人与读诗人常存一种偏见,以为诗的精微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经科学分析,则如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其次,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不喜分析,长于直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谨严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的方法。”③朱光潜先生认为中国诗话“凌乱琐碎、不成系统,又过信传统,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这种分析代表了彼时学界对古代文论的主流观点。 科学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得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逐渐以逻辑分析的思维来审度中国传统文论,中国传统文论与“准确”、“客观”、“系统”等标尺之间的差距,成为被西方文论取代的根本原因。例如:台湾学者所提出的所谓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就是以西方文论话语取代中国文论话语为特色的。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在《比较文学的拓垦在台湾•序》中说道:“我国文学,丰富含蓄;但对于研究文学的方法,却缺乏系统性,缺乏既能深探本源又能平实可辨的理论;故晚近受西方文学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和近代文学,即援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④古添洪等人提到的援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暗含着西方的文学理论话语是科学主义式的文学理论话语,是“在严密逻辑划分的背景之下,由分析性论证所展开的诸知识点的转换、变异和创新均有谱系背景的有效逻辑支撑和可以大致确认的意义边界,并显示出明晰的推进轨迹”⑤。以科学主义话语为标准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进行衡量、评价时,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话语和文化霸权地位,势必会遮蔽相应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色。在以科学主义语言对中国文论进行评判时,中国古代文论本身所固有的系统性和本质特征会受到误读、歪曲,且被武断地扣上不科学的帽子。因而,抛弃不科学的中国文论话语,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既然中国文论“缺乏系统性,缺乏既能深探本源又能平实可辨的理论;故晚近受西方文学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和近代文学,即援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中国文论元语言的地位,便在科学主义的神威下轰然垮塌。 唯科学主义导致中国古代文论远离当代文学理论批评 自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始,中国文学便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发生了急剧的变革,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理论也与中国文学一样,发生了如“大河改道式”的转折。五四时期在高呼“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的同时,也主动告别了传统文论,转而别求科学的新声于异邦。现当代文论与传统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恰逢与此期间,西方的文学理论被大规模地引进介绍到中国,在中国文坛尚未来得及从白话文、新文学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合时代变化、文学发展需要的文论话语规则之时,西方种种文学理论就被“拿来”牢牢控制了中国的文坛。时隔一个世纪之后,即使是在文化多元化逐渐展露端倪的当代,在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中,人们还是习惯于使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等各种“洋主义”来引领当下的文坛、操控时下理论界的话语倾向。只要稍稍关注当代作家们的创作感言、稍稍翻阅《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等杂志,我们便不难发现中国自身的文论话语早已被遗忘在“当代”这个词汇所蕴涵的绝大多数语境之外,已布满灰尘的中国古代文论,像过气的古董一样被抛置到了文人学者的书桌之外,成为毫无用武之地的秦砖汉瓦。#p#分页标题#e# 中国现当代文论界,很多人愿意去迎合、亲近西方文论那套话语。让我们看看几段似乎以较为公正的态度对古代文论的评论:“回眸20世纪中国文论史现代化的进程,几点明显的事实和教训是应当承认的。首先,中国古典文论的直觉式、感悟式特征虽有它的长处,但在西方逻辑严密、体系周详、析理深入的理性思维成果面前,毕竟显得零碎、古朴,并且缺少现代针对性和理论涵盖力。诗论虽然还算发达,但小说和戏剧理论就发育不够充分了;对文言文尚能适应,而对中国现代文学已经很难驾驭。总体上看,它已是一种相对陈旧的理论形式。”①“西方文论特别是西方现代文论提供了方法论操作系统,中国古代文论多为印象式的个人感悟,没有提供文学批评的方法程序。因此,西方文论更适合解释中国现代文学……人们之所以愿意以西方的理论来分析文学现象,西方文论的思辨性和深刻性是重要原因。但在中国古代就很难找到像西方现代文论那样深刻的分析文学现象的理论。”②此文作者更是以“我们谈文学语言时,西方的能指、所指、延异、补替等概念会出现,当我们谈文艺心理时,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人都会出现”为依据,认为西方文论是最好的理论模式。学界普遍的这种对古代文论的漠视、轻视,极具代表性地反映了当代学人任“西方理论”为亲、对中国古代文论严重不认同的残酷现实。 不少学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中国文论在面对西方文论的时候,就往往被指称为是没有理性的,全是断章残篇;即使有理论,也没有西方诗学那样有规模、成气候,具有非常普遍的实用性特征。因此,没有理论体系的中国文论是不科学的,是不可把握的‘玄学’。因为所谓的‘妙悟’、‘目击道存’,还有‘道可道,非常道’这样一些论述在理智的思维模式下很难解释。”③童庆炳先生在当代文学理论新形态建设的过程中不无忧虑地表达了唯科学主义在当下的影响势力:“今天仍然有许多学者认为西方文论是‘先进’的、‘科学’的,而中国古代文论则是‘落后’的、‘非科学’的,于是在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新形态的过程中,热烈拥抱西方文论,尤其是当代西方文论,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则弃之如敝屣,不屑一顾。”④对于现当代学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亲外而疏内的态度,童庆炳先生认为“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学者误以为西方文论的价值是‘人’与‘自然’的,考察的是规律,构成了真理;而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仅仅是政治‘教化’,不考察规律,当然也就缺乏真理性可言。”①于是,在现实操作中,人们更愿意用“典型”而不是用“意向”、“意境”来谈论诗歌;更愿意用阐释学、接受美学的理论话语模式来品评诗歌,而放弃用“诗无达诂”、“妙悟”、“滋味”等方式。杜书瀛、钱竞主编的《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中对这一点极有见的:“西方现代文化思潮从一开始就是中国现代性新启蒙的重要理论资源和话语参照……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国门打开之初,便急切地翘首西盼,现代西方的哲学观念、科学方法及文论成果随之源源不断地涌流而至。它们对于中国传统文论观念和方法的冲击是强烈和全方位的……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输入以‘热潮’的大轰大嗡的方式,暴露了新时期之初中国文论的急功近利和非学术的浮躁,以及中国文论家对于新知识的焦渴和由此带来的矫枉过正的极端色彩。”② 但这些新涌入的话语如何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呢?对于文学批评来说,当西方的时髦话语涌入时,如果不结合中国文学特质,盲目使用西方文论话语,势必龃龉难入,中国学者习惯套用西方理论,并将其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殊不知如果不把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文化土壤相结合而盲目地套用,是会出现问题的。我们在引进西方理论的时候,不应该把它当做绝对的科学真理,而应该注意它的异质性。就连西方学者对中国现当代学者一味崇尚西方的科学话语的现状也提出了不同看法: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FrancoisJullien)对刘若愚和钱钟书先生的批评,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1996年,于连在一次访谈录中指出:钱钟书比较研究的致命要害,即把“比较”视为了“类比”,认为比较在于追求意义的近似,甚至是一味地与西方话语求“同”。于连说:“我很敬佩他,他学识渊博,对中国传统了如指掌,而且具有高尚的人格。他的比较方法是一种近似法,一种不断接近的方法:一句话的意思和另一句话的意思最终是相同的。我觉得这种比较收效不大。在这个问题上我提到过刘若愚,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前言里与他拉开了距离,我认为他出发点错了,他试图用一种典型的西方模式考察中国诗学,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没有什么价值。”③ 刘若愚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用改造过的艾布拉姆斯四要素理论自创的双向循环圆形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理论,割裂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完整体系。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首要的根本失误,就是将中国完整的文学理论的“鸡蛋”打破,倒在依据西方理论改制的模子里去作“蛋卷”。正如弗朗索瓦•于连所批评:刘若愚“用的是艾布拉姆斯(M.H.Abrams)的框架,这个框架对中国不适用”。因为以西方话语为准则的求同式研究必然导致中国文论“异质性的失落”,忽略不同文明间文学现象的异质性,极大影响到平行研究的学术价值。于连认为,西方科学概念模式标准化,“这是一个要害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西方概念模式标准化的时代。这使得中国人无法读懂中国文化,日本人无法读懂日本文化,因为一切都被重新结构了。中国古代思想正在逐渐变成各种西方概念,其实中国思想有它自身的逻辑。在中国古文中,引发思考的往往是词与词之间的相关性、对称性、网络性,是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如果忽视了这些,中国思想的精华就丢掉了”④。 一味地尊崇“科学的”西方文论,而忽略中国文学与文论的异质性,甚至会引起学术笑话。台湾学者颜元叔曾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李商隐的《无题》,认为“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中的“蜡炬”为性象征,这便闹出了学术笑话。中国文学自有中国文学的精神,笃信西方文论话语而不考虑中国自身的现实土壤,以西方文论所谓科学的标准为框架来硬套中国文学与文论,势必会产生价值判断的扭曲。正如叶维廉先生所指出的:“我们古典文学中没有相同于西方的浪漫主义运动……当我们用浪漫主义的范畴来讨论李白或屈原时,我们不能只说因为屈原是一个悲剧人物,一个被放逐者,无法在俗世上完成他的欲望,所以在梦中、幻景中、独游中找寻安慰,他便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浪漫主义者。这种做法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表面的相似性(而且只有部分的相似性)看做另一个系统的全部。”①#p#分页标题#e# 实际上,在百余年的现代文论发展过程中,我们并不乏那些扎根于文化发展现实、把中国古代文论话语转化到现代文论话语中的学者。童庆炳先生曾著文细数了这些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果的学者们,他以王国维、鲁迅、郭沫若、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王朝闻、王元化等人的观念为证,认为这些学者所提出的观念都进入了现代文论的话语中:“王国维从古代文论中提炼出来的‘境界说’‘出入说’,鲁迅提炼出来的‘白描说’‘知人论世说’‘形神说’‘文人相轻说’,郭沫若提炼出诗、歌、舞‘同出一源说’‘阳刚说’‘推敲说’,朱光潜提炼出来的‘不即不离说’,宗白华提炼出来的意境的‘灵境说’‘虚实相生说’,钱钟书提炼出来的‘诗可以怨说’‘穷而后工说’,王朝闻提炼出‘以一当十说’,王元化提炼出来的‘心物交融说’‘杂而不越说’等。”②诚然,这些学者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致力于重建自身的文论话语,他们适时汲取东西方文论养分来浇灌自己的园地,为在传统话语系统的发掘中探寻中国文论话语的当代有效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德国阐释学大师加达默尔曾有过如下言论:“传统按其本质就是保存(Bewahrung),尽管在历史的一切变迁中它一直是积极活动的。但是,保存是一种理想活动,当然也是这样一种难以觉察的不显眼的理性活动。”③若使中国文论摆脱西方文论话语的重重挤压、重新绽放魅力,其有效途径之一便在于要激活中国文论的原始生命力,挖掘并认真审视自己的传统,寻找不同于西方文论的“非西方话语”或“诗性话语”,同时吸收西方文论,积极化人为己,为我所用。郭绍虞先生说过这样一种观点:“我总觉得:所谓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些术语,在中国古代的用语中间是很难找到这样绝对化的词汇的……这些术语并不是完全适合的帽子。”④这种从西方文论角度审视自身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这种中西文论互补互识对话的有效尝试,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对方,也可以让我们深入地理解自己。 重新认识文论传承是当今学界最迫切的课题。我们主张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以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为基础来建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话语,当务之急是必须认识到唯科学主义泛滥之弊,祛除唯科学主义之弊,树立文化自信,倡导文化自觉,以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所凝练出的艺术精神和文化规则为基础,恢复中国文论话语的元语言地位,在吸纳中外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指导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当代文学批评话语规则及方法论体系。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路总是人走出来的,当代中国学者必须要有这个文化自信。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约瑟夫·阿伽西,科学观,科学主义,相对主义,全球政治

约瑟夫·阿伽西(JosephAgassi),是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也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1927年5月7日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1951年在以色列研究物理学,后移居伦敦,成为卡尔·波普尔的研究生,并于1953~1960年担任他的助手,后来加入伦敦经济学学派,转任香港、北美洲、欧洲和以色列等各地的学术岗位。2003年出版的《科学与文化》(ScienceandCulture.Dordrech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3.)一书是约瑟夫·阿伽西最新出版的著作,书中的大部分章节由1969~1999年业已发表的论文汇编而成,从自治、宽容、理性、哲学和责任五个方面全面阐释和集中体现了阿伽西学术高峰时期的主要思想。本文以此著作为读本,尝试对阿伽西的科学观作简单概括。(因为引文出自同一本书,故直接在后面以括号注明页码。)

基本主旨:科学是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阿伽西在绪论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的主旨是,科学是现代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FirstIntroduction,ⅹⅶ)。他认为科学是最富理性的理智活动,但不是唯一的一种理智活动。科学的独特性在于它系统地理解事物和对自身创造的成果保持坚韧不拔的批判态度,科学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人类文化中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Abstract.ⅶ)因此偏执地寻求科学确定性或其他确定性的一切古典主张都是错误的,并且妨碍了科学的自由及其与文化总体的融合。他指出,“科学不等于确定性。只要人们还是把科学看作是确定的知识,那么就等于认为科学可以不受环境施加于人类行为的各种限制的约束。”(FirstIntroduction,ⅹⅸ)20世纪之初物理学革命的巨大影响已经使我们不得不放弃将科学看作是确定的或十分确实的知识的观念。认识到科学具有可错性使人们对理性大失所望。阿伽西说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有些错误,特别是一些伟大的科学理论都生动有趣和让人振奋。否则科学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缺陷还这样富有成果和价值。这是主导本书的基本思路。阿伽西因循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认为完全真理或确定性两者都是无法实现的,作为绝对知识、甚至具有完全确定性的科学的理想十分天真。他认为,科学不是黑白分明的东西,科学是可错的。

正如R.S.科恩在《序》中所言,“《科学与文化》一书提出了他的科学哲学,这种科学是置身于各种情境的科学,镶嵌于文化中的科学,在玩弄文化、引领文化、有时左右文化的科学。但是有一点阿伽西非常明确:在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没有分界线。”(Foreword,Ⅺ-Ⅻ)阿伽西认为是社会学传统分离了科学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大约在1900年弗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Tönnies)对社区与社会以及文化与文明进行了区分,把科学贬低为没有道德价值的小玩意。接着C.P.斯诺提出两种文化说,即科学与人文。阿伽西赞同斯诺的观点,认为除了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以外,科学文化还与人文文化相平行,但是与斯诺不同的是,他认为二者之间并没有分界。

阿伽西认为在某些意义上孤立地看待科学也情有可原,但是孤立的图景可能歪曲图景本身,从而导致混乱,产生误导作用。孤立地看待科学会导致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或者可能是我们文化中具有理智重要性的唯一部分。这对文化总体,甚至对科学本身都产生了危害性的影响。因此,科学不是人类文化中孤立的岛屿,科学与文化的其他部分发生着密切和持久的相互作用,而且文化的各个方面相互映射彼此的特征。科学缘于不同的理由而显示出重要性,并且都持之有据。科学极其有用,也极有趣味,它有助于我们反思许多原来被人们错误地不加批判地接受的事物。“文化之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与科学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即使最稳定的部分也不能例外,诸如宗教。面对事实你难以迷信盲从。科学不断地发现新的事实,让我们保持批判的态度。”(FirstIntroduction,ⅹⅹⅰ)由是认为文化史根本无需关注科学,或者科学的背景情境与理解科学的内在逻辑没有关联,这都是错误的。

阿伽西批判这样的观点,即“科学是纯粹客观的,完全无私的,除了通过事物的经济面之外完全与文化的其他方面毫无联系”(310)。他反对人们将科学与艺术直接对立起来,相反,他认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合作存在许多有趣的内容。人们之所以希望科学与艺术尽可能以严格的方式保持分裂状态,是因为人们有这样一种感觉:一旦艺术染指科学,科学就立刻丧失了它的客观性要求;同样,一旦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思想睿智起来,它就丧失了追求美的权利。(309)阿伽西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在他看来,一个领域可以从另一个领域借用一个成就或一项技巧,科学和技术会利用艺术成果和艺术家所发现的敏感性,艺术也会运用科学方法,科学和艺术相互激励(306)。有些人认为主观愿望存在于艺术而不是科学当中,因为科学是对真理的追求。阿伽西指出,这个合理的观念建立在一种不合理的思想之上,即艺术只是情感,而科学只是理性,理性和情感在混合的时候必然相互抑制。

阿伽西说,无论是宣扬没有科学的社会的梦想(蒙昧主义),还是宣扬除科学外一无所有的社会的梦想(科学主义),对于科学和对整个文化来说都十分危险。“没有科学的文化是可能的,但是如果不用残酷的手段尽力压制科学,科学出现之后这种文化就无法幸存。没有科学的观点科学无法存在,而科学的观点与大众科学有重大的关系,而大众科学推进了人类亲缘关系的概念。人类亲缘关系推进了科学的批判精神,即使只是因为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抵御饥饿,瘟疫,还有战争。这创造了我们当今的现代文化。”(391-392)既然大众科学不但对整个文化,而且对科学本身来说都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必须经常寻求更新的和更友善的途径来使科学观念被大家普遍接受,应用科学思想扩展更多的领域,扩大人们的视野,让生活更为理性化,并且用各种途径如科学史、社会科学等打破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隔离状态。

根本态度:既反对科学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基于其思想主旨“科学是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阿伽西在《摘要》中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既反对科学主义,也反对相对主义,在他看来,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相对主义都必然导致不宽容和非理性主义。

阿伽西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传统的科学观,一种纯粹的科学内在论观点。他指出,科学主义想当然地孤立看待科学,含蓄地认为科学本身是完美无缺的,而不去考虑科学的背景情境和与文化其他部分的相互影响。“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确定可靠的(或者几乎是确定可靠的),并要求人们认同科学思想,按照科学思想行事。它认为科学并且只有科学具有合理性,因此否认或者忽视文化的其他部分。”(Abstract.ⅶ)阿伽西的观点是,科学主义貌似支持科学,实际上却非如此。因为科学主义主张科学的权威优先于个人的自治,实质上是一种独裁,科学主义因此是反科学的。因为它将科学看作是既定的事物,而不是茁壮发展的事业。

阿伽西分析了科学主义的吸引力和危险性所在。科学主义的吸引力在于它投射出一种绝对无可置疑的朴素的理性形象,并且用强大的威力证明了这一点。科学主义解决了许多棘手的疑难问题,并且杜绝了其他疑难问题。科学主义的危险性则在于它权威地映射了一种极其卑劣的人性形象,因为它孤立地看待人性,将人性的形象碎片化和过分扭曲,因此也扭曲了文化的形象。这是因为当我们忽视生活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时候,它们就全部失去了自身的意义。(FirstIntroduction,ⅹⅶ)他认为科学主义曾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促进人们接受科学,但是科学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有害的。“科学主义寄生于科学,然而它有助于支持科学。它在传统社会让人心悦诚服,因为它有力地推动个体从迷信走向科学。但是死守科学主义就是无批判地接受当前的文化和现存科学社会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变成了家中的陌生人。”(FirstIntroduction,ⅹⅹⅰ)

阿伽西批判科学主义的霸权和立论谬误。“无需争辩,科学主义成为了公认的观点:受过启蒙的理性的个体必须相信一切科学思想,摈弃所有的其他思想”。他表示科学主义实际上华而不实,其理论根基不稳,因为科学主义是两个庸俗的和危险的科学观念的结合,而这两个观念事实上是无法相容的。“它们就是理性信念与常规科学。理性信念理论认为,研究共同体所支持的理论是最理性的理论,因此对它们的信任不是建立在任何人的权威之上,而是建立在事实和理性的权威之上。常规科学理论或科学的范式理论把科学人描述为技术上高度能干、勤勉有加的专业研究员,遵守严格的强制纪律。他们相信他们的领导人要求他们相信的东西。但这两个理论是相互冲突的:一个把信念建立在合理性上,另一个把信念建立在领导人的权威之上。”(360-361)

与此同时,阿伽西分析和批判了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包含自身的合理性,因此只是在文化本土发挥作用。相对主义表面上看似乎支持地方科学,但其目的是要支持许多文化……他们认可任何传统,因此是以科学的名义或以某种地方传统的名义施行独裁。它看起来似乎宽容地将每个权威限制在自己的领域内,但这却是以分裂不同领域和使每一个领域坐大为不受限制的绝对权威为代价的。因而它是独裁主义的和非理性主义的。”(Abstract.ⅶ)他说,“科学主义强迫人们接受科学理性的律令,相对主义则把这种强制限定于科学文化”。(ⅷ)

阿伽西在《科学与多元论》一节中比较了古典理性主义传统的科学主义、浪漫反动的或传统的相对主义、一元论的进步主义(无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批判理性主义)和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126)科学主义建议遵从科学,并且只遵从科学,任何问题最多只有一个答案是合理的,其竞争者一律毫无价值。科学主义和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态度是两种古老的极端观点。科学主义要求一个给定问题只能接受一个和只有一个可证明的答案。这是不明智的。而相对主义容许存在不同的标准,只要它们不会混杂在一起,它事情没有定论,合法性是相对于时空区域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选择标准。相对主义的思想容许不同的体系并驾齐驱,但是禁止它们混为一谈,禁止它们通过批判与比较而获得进步:它不允许个体反对自己的文明/文化/宗教,因此,它是不宽容的,无论它有多少善意的理由。阿伽西指出一元论进步主义是相对主义的替代项,波普尔和库恩是其理论代表。(126-127)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简称多元论,它认为同时间出现的不同答案都可以是合理的(理性的,合理的,假定为真的),但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合理的:只有那些符合当前需要的答案才是合理的。阿伽西指出,相对主义不能够称为多元论,因为多元论必定不仅仅是具有不同文明/文化/宗教的社会的多样性而已。相比教而言,“一元论反对意见分歧:它要求快速地给出解决方案。多元论喜欢这样的状态,一个给定的问题有不止一个合理的答案,以作为理性争论的基础,而不需要他们快速给出解决方案。多元论不同于相对主义,但它同意一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的地方是,多元论认为一些被驳斥的答案是不合理的(甚至新的和更好的合理性标准出现以后)。多元论同意相对主义、但与一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有差异的地方是,它容许存在不同的选择标准。多元论与相对主义的差异在于,一个为合理性标准划分等级,而另一个拒绝这样做。(迪昂和爱文斯-皮特卡德的不可通约理论宣称这是不可能的。)多元论建议为标准分级,因而区别于所有其他形式的进步主义。多元论把合理性当作是行动的一个特征(包括思虑和争论),而从不是一个信念选择的问题(贾维)。”(127)

阿伽西倡导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多元论,他认为可以把多样性作为合理争论的一种理想手段,“科学主义建立在诉诸普遍同意来排除纷争的愿望之上,而相对主义和皮浪主义则建立在诉诸思想的偏狭来排除争议的愿望之上。多元论愿意让毫无疑问的东西与有疑问的东西并驾齐驱而加入争论。”因此,阿伽西得出结论,“多元论是科学主义与相对主义之中最佳部分的结合。它是宽容的,因而符合相对主义的允诺,它消除了孤立性,因而符合科学主义的允诺。”(135)

最后落脚点:人类对于“太空船地球”的责任

阿伽西引用了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Fuller)的奇妙表述“太空船地球”(Spaceshipearth),指出我们目前的系统越来越成为整个人类。他说,“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Fuller)引入的这个太空船地球概念提供了一幅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相互依赖的鲜明影象。”(397)阿伽西认为“科学与文化相关联的最重要方式是经由科学的基本公理。这个公理是,科学是一项公共事业,它对一切人敞开:它没有隐秘的部分。”(389)而科学的根本开放性正是奠立在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这个思想之上,传统的说法是“人类的兄弟情谊”,不过阿伽西认为“人类的亲缘关系”概念或许更为贴切。

阿伽西指出,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根本改变,大科学取代了传统的科学,即小的和与公共利益关系不大的科学,但我们自此拥有了毁灭人类的能力。但人类必须承认,我们对于如何拯救人类安危和我们应当如何规避实际风险实际上却茫然无知。(375)不过,阿伽西警示道,虽然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又一点必须引以注意,“科学的灾难要求予以揭露,但不对科学带有敌意,不要恐惧。”(369)

阿伽西不无担忧地指出,当前的全球政治局势十分严重,迫切需要公众意识和关注。他认为提出一些解决全球问题的地方性方案没有什么用处,除非它们能够将公众意识充分提升扩展到和变成全球性的。(397)因此,阿伽西呼吁和倡导通过公众意识的培育和提升来引导教育运动和民主运动,鼓励个人自治,经由公众的批判讨论和有效地传播最低限度的科学文化的手段来寻求一个全面综合的观点。他认为有必要建立新的科学教育,而这个事业的起点应当是拒绝科学主义,拒绝科学对理性具有垄断权的观点。他认为科学文化、大众民主和个人自治的结合有助于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对全球局势的概观,因为全球政治是整个人类的政治,我们必须努力让全球政治广为人知,从而促成一种民主的和科学的大众运动。(402)参考文献:

JosephAgassi.ScienceandCulture.Dordrech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3.

ASurveyofJosephAgassi’sViewofScience

WuXiao-yan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约瑟夫·阿伽西,科学观,科学主义,相对主义,全球政治

约瑟夫·阿伽西(Joseph Agassi),是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也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1927年5月7日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1951年在以色列研究物理学,后移居伦敦,成为卡尔·波普尔的研究生,并于1953~1960年担任他的助手,后来加入伦敦经济学学派,转任香港、北美洲、欧洲和以色列等各地的学术岗位。2003年出版的《科学与文化》(Science and Culture.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一书是约瑟夫·阿伽西最新出版的著作,书中的大部分章节由1969~1999年业已发表的论文汇编而成,从自治、宽容、理性、哲学和责任五个方面全面阐释和集中体现了阿伽西学术高峰时期的主要思想。本文以此著作为读本,尝试对阿伽西的科学观作简单概括。(因为引文出自同一本书,故直接在后面以括号注明页码。)

基本主旨:科学是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阿伽西在绪论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的主旨是,科学是现代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First Introduction,ⅹⅶ)。他认为科学是最富理性的理智活动,但不是唯一的一种理智活动。科学的独特性在于它系统地理解事物和对自身创造的成果保持坚韧不拔的批判态度,科学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人类文化中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Abstract.ⅶ)因此偏执地寻求科学确定性或其他确定性的一切古典主张都是错误的,并且妨碍了科学的自由及其与文化总体的融合。他指出,“科学不等于确定性。只要人们还是把科学看作是确定的知识,那么就等于认为科学可以不受环境施加于人类行为的各种限制的约束。”(First Introduction,ⅹⅸ)20世纪之初物理学革命的巨大影响已经使我们不得不放弃将科学看作是确定的或十分确实的知识的观念。认识到科学具有可错性使人们对理性大失所望。阿伽西说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有些错误,特别是一些伟大的科学理论都生动有趣和让人振奋。否则科学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缺陷还这样富有成果和价值。这是主导本书的基本思路。阿伽西因循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认为完全真理或确定性两者都是无法实现的,作为绝对知识、甚至具有完全确定性的科学的理想十分天真。他认为,科学不是黑白分明的东西,科学是可错的。

正如R.S.科恩在《序》中所言,“《科学与文化》一书提出了他的科学哲学,这种科学是置身于各种情境的科学,镶嵌于文化中的科学,在玩弄文化、引领文化、有时左右文化的科学。但是有一点阿伽西非常明确:在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没有分界线。”(Foreword,Ⅺ-Ⅻ) 阿伽西认为是社会学传统分离了科学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大约在1900年弗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 Tönnies)对社区与社会以及文化与文明进行了区分,把科学贬低为没有道德价值的小玩意。接着C.P.斯诺提出两种文化说,即科学与人文。阿伽西赞同斯诺的观点,认为除了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以外,科学文化还与人文文化相平行,但是与斯诺不同的是,他认为二者之间并没有分界。

阿伽西认为在某些意义上孤立地看待科学也情有可原,但是孤立的图景可能歪曲图景本身,从而导致混乱,产生误导作用。孤立地看待科学会导致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或者可能是我们文化中具有理智重要性的唯一部分。这对文化总体,甚至对科学本身都产生了危害性的影响。因此,科学不是人类文化中孤立的岛屿,科学与文化的其他部分发生着密切和持久的相互作用,而且文化的各个方面相互映射彼此的特征。科学缘于不同的理由而显示出重要性,并且都持之有据。科学极其有用,也极有趣味,它有助于我们反思许多原来被人们错误地不加批判地接受的事物。“文化之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与科学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即使最稳定的部分也不能例外,诸如宗教。面对事实你难以迷信盲从。科学不断地发现新的事实,让我们保持批判的态度。”(First Introduction,ⅹⅹⅰ)由是认为文化史根本无需关注科学,或者科学的背景情境与理解科学的内在逻辑没有关联,这都是错误的。

阿伽西批判这样的观点,即“科学是纯粹客观的,完全无私的,除了通过事物的经济面之外完全与文化的其他方面毫无联系”(310)。他反对人们将科学与艺术直接对立起来,相反,他认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合作存在许多有趣的内容。人们之所以希望科学与艺术尽可能以严格的方式保持分裂状态,是因为人们有这样一种感觉:一旦艺术染指科学,科学就立刻丧失了它的客观性要求;同样,一旦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思想睿智起来,它就丧失了追求美的权利。(309)阿伽西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在他看来,一个领域可以从另一个领域借用一个成就或一项技巧,科学和技术会利用艺术成果和艺术家所发现的敏感性,艺术也会运用科学方法,科学和艺术相互激励(306)。有些人认为主观愿望存在于艺术而不是科学当中,因为科学是对真理的追求。阿伽西指出,这个合理的观念建立在一种不合理的思想之上,即艺术只是情感,而科学只是理性,理性和情感在混合的时候必然相互抑制。

阿伽西说,无论是宣扬没有科学的社会的梦想(蒙昧主义),还是宣扬除科学外一无所有的社会的梦想(科学主义),对于科学和对整个文化来说都十分危险。“没有科学的文化是可能的,但是如果不用残酷的手段尽力压制科学,科学出现之后这种文化就无法幸存。没有科学的观点科学无法存在,而科学的观点与大众科学有重大的关系,而大众科学推进了人类亲缘关系的概念。人类亲缘关系推进了科学的批判精神,即使只是因为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抵御饥饿,瘟疫,还有战争。这创造了我们当今的现代文化。”(391-392)既然大众科学不但对整个文化,而且对科学本身来说都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必须经常寻求更新的和更友善的途径来使科学观念被大家普遍接受,应用科学思想扩展更多的领域,扩大人们的视野,让生活更为理性化,并且用各种途径如科学史、社会科学等打破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隔离状态。

根本态度:既反对科学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基于其思想主旨“科学是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阿伽西在《摘要》中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既反对科学主义,也反对相对主义,在他看来,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相对主义都必然导致不宽容和非理性主义。

阿伽西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传统的科学观,一种纯粹的科学内在论观点。他指出,科学主义想当然地孤立看待科学,含蓄地认为科学本身是完美无缺的,而不去考虑科学的背景情境和与文化其他部分的相互影响。“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确定可靠的(或者几乎是确定可靠的),并要求人们认同科学思想,按照科学思想行事。它认为科学并且只有科学具有合理性,因此否认或者忽视文化的其他部分。”(Abstract.ⅶ) 阿伽西的观点是,科学主义貌似支持科学,实际上却非如此。因为科学主义主张科学的权威优先于个人的自治,实质上是一种独裁,科学主义因此是反科学的。因为它将科学看作是既定的事物,而不是茁壮发展的事业。

阿伽西分析了科学主义的吸引力和危险性所在。科学主义的吸引力在于它投射出一种绝对无可置疑的朴素的理性形象,并且用强大的威力证明了这一点。科学主义解决了许多棘手的疑难问题,并且杜绝了其他疑难问题。科学主义的危险性则在于它权威地映射了一种极其卑劣的人性形象,因为它孤立地看待人性,将人性的形象碎片化和过分扭曲,因此也扭曲了文化的形象。这是因为当我们忽视生活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时候,它们就全部失去了自身的意义。(First Introduction,ⅹⅶ)他认为科学主义曾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促进人们接受科学,但是科学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有害的。“科学主义寄生于科学,然而它有助于支持科学。它在传统社会让人心悦诚服,因为它有力地推动个体从迷信走向科学。但是死守科学主义就是无批判地接受当前的文化和现存科学社会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变成了家中的陌生人。”(First Introduction,ⅹⅹⅰ)

阿伽西批判科学主义的霸权和立论谬误。“无需争辩,科学主义成为了公认的观点:受过启蒙的理性的个体必须相信一切科学思想,摈弃所有的其他思想”。他表示科学主义实际上华而不实,其理论根基不稳,因为科学主义是两个庸俗的和危险的科学观念的结合,而这两个观念事实上是无法相容的。“它们就是理性信念与常规科学。理性信念理论认为,研究共同体所支持的理论是最理性的理论,因此对它们的信任不是建立在任何人的权威之上,而是建立在事实和理性的权威之上。常规科学理论或科学的范式理论把科学人描述为技术上高度能干、勤勉有加的专业研究员,遵守严格的强制纪律。他们相信他们的领导人要求他们相信的东西。但这两个理论是相互冲突的:一个把信念建立在合理性上,另一个把信念建立在领导人的权威之上。”(360-361)

与此同时,阿伽西分析和批判了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包含自身的合理性,因此只是在文化本土发挥作用。相对主义表面上看似乎支持地方科学,但其目的是要支持许多文化…… 他们认可任何传统,因此是以科学的名义或以某种地方传统的名义施行独裁。它看起来似乎宽容地将每个权威限制在自己的领域内,但这却是以分裂不同领域和使每一个领域坐大为不受限制的绝对权威为代价的。因而它是独裁主义的和非理性主义的。”(Abstract.ⅶ)他说,“科学主义强迫人们接受科学理性的律令,相对主义则把这种强制限定于科学文化”。(ⅷ)

阿伽西在《科学与多元论》一节中比较了古典理性主义传统的科学主义、浪漫反动的或传统的相对主义、一元论的进步主义(无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批判理性主义)和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126)科学主义建议遵从科学,并且只遵从科学,任何问题最多只有一个答案是合理的,其竞争者一律毫无价值。科学主义和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态度是两种古老的极端观点。科学主义要求一个给定问题只能接受一个和只有一个可证明的答案。这是不明智的。而相对主义容许存在不同的标准,只要它们不会混杂在一起,它事情没有定论,合法性是相对于时空区域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选择标准。相对主义的思想容许不同的体系并驾齐驱,但是禁止它们混为一谈,禁止它们通过批判与比较而获得进步:它不允许个体反对自己的文明/文化/宗教,因此,它是不宽容的,无论它有多少善意的理由。阿伽西指出一元论进步主义是相对主义的替代项,波普尔和库恩是其理论代表。(126-127)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简称多元论,它认为同时间出现的不同答案都可以是合理的(理性的,合理的,假定为真的),但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合理的:只有那些符合当前需要的答案才是合理的。阿伽西指出,相对主义不能够称为多元论,因为多元论必定不仅仅是具有不同文明/文化/宗教的社会的多样性而已。相比教而言,“一元论反对意见分歧:它要求快速地给出解决方案。多元论喜欢这样的状态,一个给定的问题有不止一个合理的答案,以作为理性争论的基础,而不需要他们快速给出解决方案。多元论不同于相对主义,但它同意一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的地方是,多元论认为一些被驳斥的答案是不合理的(甚至新的和更好的合理性标准出现以后)。多元论同意相对主义、但与一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有差异的地方是,它容许存在不同的选择标准。多元论与相对主义的差异在于,一个为合理性标准划分等级,而另一个拒绝这样做。(迪昂和爱文斯-皮特卡德的不可通约理论宣称这是不可能的。)多元论建议为标准分级,因而区别于所有其他形式的进步主义。多元论把合理性当作是行动的一个特征(包括思虑和争论),而从不是一个信念选择的问题(贾维)。”(127)

阿伽西倡导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多元论,他认为可以把多样性作为合理争论的一种理想手段,“科学主义建立在诉诸普遍同意来排除纷争的愿望之上,而相对主义和皮浪主义则建立在诉诸思想的偏狭来排除争议的愿望之上。多元论愿意让毫无疑问的东西与有疑问的东西并驾齐驱而加入争论。”因此,阿伽西得出结论,“多元论是科学主义与相对主义之中最佳部分的结合。它是宽容的,因而符合相对主义的允诺,它消除了孤立性,因而符合科学主义的允诺。”(135)

最后落脚点:人类对于“太空船地球”的责任

阿伽西引用了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奇妙表述“太空船地球”(Spaceship earth),指出我们目前的系统越来越成为整个人类。他说,“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引入的这个太空船地球概念提供了一幅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相互依赖的鲜明影象。”(397)阿伽西认为“科学与文化相关联的最重要方式是经由科学的基本公理。这个公理是,科学是一项公共事业,它对一切人敞开:它没有隐秘的部分。”(389)而科学的根本开放性正是奠立在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这个思想之上,传统的说法是“人类的兄弟情谊”,不过阿伽西认为“人类的亲缘关系”概念或许更为贴切。

阿伽西指出,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根本改变,大科学取代了传统的科学,即小的和与公共利益关系不大的科学,但我们自此拥有了毁灭人类的能力。但人类必须承认,我们对于如何拯救人类安危和我们应当如何规避实际风险实际上却茫然无知。(375)不过,阿伽西警示道,虽然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又一点必须引以注意,“科学的灾难要求予以揭露,但不对科学带有敌意,不要恐惧。”(369)

阿伽西不无担忧地指出,当前的全球政治局势十分严重,迫切需要公众意识和关注。他认为提出一些解决全球问题的地方性方案没有什么用处,除非它们能够将公众意识充分提升扩展到和变成全球性的。(397)因此,阿伽西呼吁和倡导通过公众意识的培育和提升来引导教育运动和民主运动,鼓励个人自治,经由公众的批判讨论和有效地传播最低限度的科学文化的手段来寻求一个全面综合的观点。他认为有必要建立新的科学教育,而这个事业的起点应当是拒绝科学主义,拒绝科学对理性具有垄断权的观点。他认为科学文化、大众民主和个人自治的结合有助于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对全球局势的概观,因为全球政治是整个人类的政治,我们必须努力让全球政治广为人知,从而促成一种民主的和科学的大众运动。(402)

参考文献:

Joseph Agassi. Science and Culture.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A Survey of Joseph Agassi’s View of Science

Wu Xiao-yan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3篇

1904年,丁文江在欧洲国家留学期间,接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习,在这些文化的浪潮中,它自身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他后来的地学工作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留学期间他主要获得了生物学和地质学双学位。他的学识非同一般。在他留学英国期间,主要深受当时英国文化之中的两种思想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和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他的科学思想中,还受到了西方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这都将促进他在地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些思想观念在丁文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进化论思想主要是在影响着他的优生学领域,而未对地学领域有所影响。因此文章没有过多描述。

一、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

实证主义(positivism)又称为实证哲学。它是在19世纪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孔德等提出,主要代表作有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实证哲学概论》。其主张为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主要特征:主张一切从现象出发,用个人经验来对现象进行解释,拒绝用理性来把握感觉材料。用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来观察事物,探究事物的本原。在实证主义的问题之中,实证主义观念主要是从经验论出发,试图把科学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之上,从观察之中在渗透理论,再从认识的建构理论之中得到启发,在去发现和总结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哲学在历史上首先是以实证主义的哲学而著称的,实证主义也主要是属于经验论的传统理论。作为一名经验论的科学哲学家,经验式的科学或者实证科学是知识的理想形式,那么感性观察就是知识的来源之一或者说评判者。在丁文江的科学研究之中,正是这一经验性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他的地学研究,丁文江作为一名地学研究者甚至说是地学研究的领头人,他更多强调的是从我们的观察出发,多在野外收集资料,从经验性的感官接触出发。在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形成科学式的理论。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竭力主张在科学中摒弃那些缺乏实际的观念,认为那是没有科学价值的。丁文江便是将这种经验观察的结果与思维方式的逻辑结合,形成自己的科学成果。

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文江的科学观之中以及科学的研究之中。丁文江强调科学的作用,力主推荐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中的事物,甚至提出了科学万能论的思想观点,但是,以丁文江的好朋友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则力主反对科学观,认为社会的一些问题的存在是由科学而引起的,甚至认为科学并不能支配人生观,对此展开了长时间的思想论战。丁文江来在科学研究中,把科学研究的对象认为是物质的,而不是心理上的主观内容,他这一种想法是针对张君劢的心理上的内容并且非科学所能为而言的。他后来也曾指出,“凡是事实都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都可以变做科学,“1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把科学研究的对象考虑在现象世界之内,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我们所说的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包括人类社会的整个客观自然界,并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经验现象。从这一点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科学研究中,注重经验事实是丁文江科学研究最鲜明的特点,并且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科学成果。

丁文江指出“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分类,科学的基本目标就是描述,科学的任务是“把真事实取出来加以分类,然后求他们的次序关系。“2在丁文江看来科学最大的目的在于能够较为准确地观察现象事实,并且要抛弃个人的主观的思想意识,能够求得更多数人所能公认的科学真理。丁文江的科学观反对主观意识上的判断,而要求以经验观察出发,是一种以经验归纳为基础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在他所持的观点中,还认为科学就是对经验材料的一种整理,重视经验范围之内的问题,并且认为科学知识来源于经验事实。这种科学观坚持实证经验,并且还坚持了主观理性的原则,注重实事求是,还要求尊重科学上的理性,尊重科学中的规律。丁文江主张“严格的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无论遇见甚么论断,甚么主义。第一句话是:‘拿证据来!’“3尽管丁文江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没有把握住科学方法的本质,但他提倡独立思考,主张说话要有证据,反对信仰主义、蒙昧主义和独断论,主张一切观念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证原则和科学理性的检验,这种批判精神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之下的愚昧和封建的批判,更对发扬科学精神,追求客观实际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实证主义哲学对丁文江的影响还表现在科玄论战之中。丁文江在‘科学’与‘玄学’的相互论战中来体现科学的重要,以及对科学的重新界定,否定科学是‘公例’,否定是‘一成不变’的。4基于此,丁文江认为科学并有绝对性的权威,学术科研上本来就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存在,一切知识性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因为我们对现有知识的把握也会随着环境、知识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的所有规律出发认为“公例“都是可变的,并不是僵化的。丁文江还强调这种公例只是从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来看的,随着时间和发展阶段的推移将进一步深入,这种理解就比较为合理了。在科学中的公例,是说明我们所观察的事实的方法,假如不适用于新的事实,那就是可以变更的。在哲学中认为,任何绝对性的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转化过来的,人们在获得每一个真理之前,都对相对性的科学真理做出了许多验证或者说修正后得来。并且这一改变也可以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也有可能会改变的。实证主义有一个内涵就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这一点对丁文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均可体现丁文江的科学思想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追求科学结论。

丁文江尽管并非一名出色哲学家,但他的相关思想能够将实证主义哲学充分的应用在他的一些科学思想之中,并且在科学研究之中明显的强调与把握了这种实证性的观点,他的这种思想观点对科学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西方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还是极为重要的,也铸就了他在科学的认识上和科学方法上的进步思想,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提出了不少的建设性的贡献,并且为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研究表明丁文江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道路,他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科学价值万能论,他认为科学可以解决社会中的普遍问题,涉及到各个领域。科学对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等所有领域有着强大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对丁文江的思想认识加以选择性的学习和利用。

二、西方实用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

西方实用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主要代表作有杜威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观念渗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展之中。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用主义主要强调的是知识是一种应用工具,现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强调实际经验是客观重要的,而想象推理是次要的;强调行动优于教条,经验优于僵化的原则,主张概念的意义来自结果。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最终的效果、价值功用为衡量的标准,是否能给社会和人生带来实质性的作用。实用主义并不是就理论的本身而讲理论,而是讲究它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从经验主义出发,作为一种需要描述的科学――地质学,它本身需要从业者具备野外调查的能力和描述记录的能力,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将野外实践调查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丁文江能够将西方的科学思想的内涵和精神渗入到我国的地质学研究中。他强调要充分认识自然界就需要从实际中出发从事客观的研究。注重野外实地的考察和能力素质的培训,到实地中用我们的器官去感受和把握,总结各种事物的联系,寻求各个事物的本质,追求客观实效,加以总结归纳和分析,得出结论,追求真理。丁文江认为搞地质学研究中绝对不能关着门搞研究,不能胡编乱造,不能自作理论,一定要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把切切实实的行动当做主要手段,把获得实效当作最高目的。

丁文江对科学万能论的认识也可以说明与实用主义的观念类似,在丁文江的科学万能论中,丁文江将科学的作用定义于科学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追求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以及国家的富强。还有就是从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中来看,丁文江处于一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国家贫困积弱,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西方列强,也正是导致我国经受了长期备受屈辱的历史。在这种环境中,丁文江从我国的国内需求出发,从事我国的科学和事业的发展之中,为国家寻求地质矿产,这一点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至此西方实用主义思想也将进一步激励和促进丁文江为追求一定的认知价值,经济价值,促进国家和人类社会需要的发展而从事科学研究。这推动了他在地质科学事业中不畏艰难,勤于地质调查,从实用主义思想出发,从很大程度上激励着他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地质科学事业中。比如:能够步行走遍我国的大山脉,亲自进行地质调查,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地质培训班的开办,培养下一代科学人才,整理和发表科学文献等等,这都是为更好地实现科学研究中成果,促进科学事业登上更高的台阶。这说明丁文江在追求科学成就中能够把科学成果与当时的国内发展需要相结合,为了国家的需要而从事科学研究,追求实际效用。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在此深有体现。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学科的科学化要求学科话语独立,显而易见,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就不可能有话语的权力。因此,必须对学科定位,划准边界。

文学是意识形态,文学理论作为文本同样也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宽泛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是有区别的,意识形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概念的含混不清,必然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失语现象。把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都理解为主流意识形态,就断送了不同意识形态应有的话语权力,所谓的话语只能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诠释与注解,话语的独立性完全湮没了。不可否认,主流意识形态对其他意识形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那是具有特殊性和阶段性的。就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言,毛泽东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面对民族危亡的时刻,要求文艺从属于主流意识形态是合情合理的,国难当头,不知亡国恨的吟唱风花雪月,无疑是极不和谐的音调。此时,文学的宣传功能被转借和扩张,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就此而论,《讲话》的历史地位也是无法否定的,即使在西方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现代主义在西方崛起且声势浩大,然而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现代主义的声浪仿佛在一夜之间无影无踪了,这种相似显然不是偶然的。

    当然,《讲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文本,在深层的意义上政治的范式在起着作用,准确地说,《讲话》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文艺提出的政治要求。因此,它并不是文论话语,而是政治话语,或者说是特殊条件下政治话语对文论话语的合理要求。本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理应归还的文论话语,竟找不到了话语的权力。最后只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呜唱的合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不排除政治话语的强制性,其次,学科本身不成形,再者学科不成形就不可能有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又何来话语的权力呢?所以,中国文学理论在实现学科化的今天就必须强调科学化,严格区分各种文本的话语性质,自觉地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使各种不同的语码回归自己的母体,以有效地防止不应有的话语掠夺。

    许明在《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一文中说:“以政治替代学术的倾向虽然早已开始纠正,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纠正以后眼前是一片空白。许多人在不以政治为惟一标准的原则确立以后,却不会回到学术本身。直至90年代后期,我们仍摆脱不了这种发生在深层次的失语现象。”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学人们长期养成的对主流意识形态那集体无意识的诉求,又不适当地把文学和文论摆在同主流意识形态并驾齐驱的位置上,怎能不出现这种深层次的失语现象呢?文学理论话语应远离中心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人们不应有走向边缘的失落,文学也好,文学理论也好,不可能成为中心话语,文学理论虽是意识形态,无可否认,它不是主流意识形态。惟有找回自我,才能消除失语。话语掠夺是不正常的,配角充主角,躲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衣襟下,从深层次上说是失语,从表面上审视恐也否定不了其话语变态的事实。

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也是造成这种失语现象的重要原因。话语不独立,就使文论话语缺少起码的稳定性,于是就增加了转借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诚如钱中文在《文学理论的自主性问题》一文中所言:“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成了我们的文学理论,八十年代,美国人的文学理论中的种种概念,又成了我们文学理论中的常用语。这并不是说外国的不能用,因为它们确实具有使对象获得科学说明的能力,但我们自己在哪里?我们是否能在文学研究中形成自己的话语?”②形不成自己的话语,我们就时时面临着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文论殖民化问题,以及文论的复古问题,更避免不了其他意识形态的掠夺问题。所以,必须要建立文学基础理论话语系统,没有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就丧失了中国文论科学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了根的浮萍,又何谈中国文论的自主性。二

    建立中国文学理论独立的话语系统,不仅要防止话语掠夺,还要防止话语扩张。自我膨胀也会招至话语变态,当文学理论的建构没有了边界,即会出现出卖话语的尴尬,这就要求学人们首先要对概念和范畴进行科学的学理化界定,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游戏规则。例如对“典型”概念的界定就是文学理论明显的话语扩张,它超越了自身的游戏规则,已不是文学理论话语而是哲学话语。即“典型”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黑格尔的游戏规则,使我们陷入了哲学的范式而不能自拔,而且竟让我们痛苦地研究了一百年终不得要领。由于哲学范式的作祟,什么“类型说”、“阶级说”、“必然与偶然说”、“中介说”、“特殊说”等等,都是他说,不是我说。文学理论所操持的已不是自己的话语,都是他者的话语。哲学是宏观的,包罗万象的,它的抽象与空洞掩盖不了对具体问题界定的空泛。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而文学典型是什么呢?哲学什么都说了,也什么都没有说。不进行哲学的还原,我们必然要走入数学化的哲学公式,失语就成了必然,起码也会造成语境混乱。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学科的科学化要求学科话语独立,显而易见,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就不可能有话语的权力。因此,必须对学科定位,划准边界。

文学是意识形态,文学理论作为文本同样也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宽泛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是有区别的,意识形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概念的含混不清,必然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失语现象。把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都理解为主流意识形态,就断送了不同意识形态应有的话语权力,所谓的话语只能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诠释与注解,话语的独立性完全湮没了。不可否认,主流意识形态对其他意识形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那是具有特殊性和阶段性的。就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言,毛泽东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面对民族危亡的时刻,要求文艺从属于主流意识形态是合情合理的,国难当头,不知亡国恨的吟唱风花雪月,无疑是极不和谐的音调。此时,文学的宣传功能被转借和扩张,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就此而论,《讲话》的历史地位也是无法否定的,即使在西方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现代主义在西方崛起且声势浩大,然而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现代主义的声浪仿佛在一夜之间无影无踪了,这种相似显然不是偶然的。

    当然,《讲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文本,在深层的意义上政治的范式在起着作用,准确地说,《讲话》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文艺提出的政治要求。因此,它并不是文论话语,而是政治话语,或者说是特殊条件下政治话语对文论话语的合理要求。本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理应归还的文论话语,竟找不到了话语的权力。最后只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呜唱的合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不排除政治话语的强制性,其次,学科本身不成形,再者学科不成形就不可能有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又何来话语的权力呢?所以,中国文学理论在实现学科化的今天就必须强调科学化,严格区分各种文本的话语性质,自觉地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使各种不同的语码回归自己的母体,以有效地防止不应有的话语掠夺。

    许明在《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一文中说:“以政治替代学术的倾向虽然早已开始纠正,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纠正以后眼前是一片空白。许多人在不以政治为惟一标准的原则确立以后,却不会回到学术本身。直至90年代后期,我们仍摆脱不了这种发生在深层次的失语现象。”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学人们长期养成的对主流意识形态那集体无意识的诉求,又不适当地把文学和文论摆在同主流意识形态并驾齐驱的位置上,怎能不出现这种深层次的失语现象呢?文学理论话语应远离中心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人们不应有走向边缘的失落,文学也好,文学理论也好,不可能成为中心话语,文学理论虽是意识形态,无可否认,它不是主流意识形态。惟有找回自我,才能消除失语。话语掠夺是不正常的,配角充主角,躲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衣襟下,从深层次上说是失语,从表面上审视恐也否定不了其话语变态的事实。

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也是造成这种失语现象的重要原因。话语不独立,就使文论话语缺少起码的稳定性,于是就增加了转借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诚如钱中文在《文学理论的自主性问题》一文中所言:“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成了我们的文学理论,八十年代,美国人的文学理论中的种种概念,又成了我们文学理论中的常用语。这并不是说外国的不能用,因为它们确实具有使对象获得科学说明的能力,但我们自己在哪里?我们是否能在文学研究中形成自己的话语?”②形不成自己的话语,我们就时时面临着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文论殖民化问题,以及文论的复古问题,更避免不了其他意识形态的掠夺问题。所以,必须要建立文学基础理论话语系统,没有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就丧失了中国文论科学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了根的浮萍,又何谈中国文论的自主性。

    建立中国文学理论独立的话语系统,不仅要防止话语掠夺,还要防止话语扩张。自我膨胀也会招至话语变态,当文学理论的建构没有了边界,即会出现出卖话语的尴尬,这就要求学人们首先要对概念和范畴进行科学的学理化界定,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游戏规则。例如对“典型”概念的界定就是文学理论明显的话语扩张,它超越了自身的游戏规则,已不是文学理论话语而是哲学话语。即“典型”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黑格尔的游戏规则,使我们陷入了哲学的范式而不能自拔,而且竟让我们痛苦地研究了一百年终不得要领。由于哲学范式的作祟,什么“类型说”、“阶级说”、“必然与偶然说”、“中介说”、“特殊说”等等,都是他说,不是我说。文学理论所操持的已不是自己的话语,都是他者的话语。哲学是宏观的,包罗万象的,它的抽象与空洞掩盖不了对具体问题界定的空泛。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而文学典型是什么呢?哲学什么都说了,也什么都没有说。不进行哲学的还原,我们必然要走入数学化的哲学公式,失语就成了必然,起码也会造成语境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