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一)现实基础

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新兴特色城市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保增长、抓转型、调结构,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0.7亿元,年均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505元,完成预期目标;地方财政收入为9.0亿元,年均增长19.3%;工业总产值为366亿元,年均增长15.4%;自营出口总额7.2亿美元,年均增长22.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7:62.8:30.7调整为年的5.6:61.7:32.7。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观。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节能减排顺利推进,万元GDP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下降。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92元和8978元,年均增长11.5%和11.7%,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就业人数稳步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

──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全县重大建设项目克服一系列困难,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浦义公路、侯中公路、通济桥水库和金坑岭水库除险加固、甘泉工程、村庄整治、仙华国际温泉度假村、东山公园、特色工艺品市场、建材市场、档案馆、浦阳一小和职技校迁建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建成或顺利推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同时也要看到,制约全县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城市管理水平偏低,干部执行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妥善解决。

(二)发展环境

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全县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宏观环境。展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和平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面临深刻调整,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社会管理任务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既为我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对我县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区域环境。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有望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浙江处于人均GDP7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阶段,迎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市群“一主两副五极”发展格局确定,被列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浦义公路、新47省道、杭金衢高速等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为我县全面融入长三角,成为金义主轴线上的重要增长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区域内产业结构同构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我县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文化活县”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特色产业为基础,崛起为契机,改善民生为根本,全力打造“绿色、实力、活力、和谐”,努力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后劲强劲、城乡格局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特色城市,成为城市群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实现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突出第一要务、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城乡互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从不平衡、不协调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和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立足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以特色优势产业集聚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基础。在因地制宜、正确引导、促进传统特色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同时,注重引进和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以崛起为契机。发挥紧邻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把握《长三角区域规划》、《城市群规划》编制实施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浦义公路即将建成的契机,加快接轨进程,融入城市群,成为金义黄金轴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着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落到实处,实现民安、民享、民富,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二)发展目标

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新兴特色城市,成为城市群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实现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富民强县实现新突破。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和8.5%,到年力争达到210亿元和50000元。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年超36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年超15000元,全县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产业提升实现新突破。高效生态农业全面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新兴高科技产业群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加速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

——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县城的龙头带动作用和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到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6%。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平台逐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

——生态文明实现新突破。生态县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发展,全县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更趋协调,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就业更加充分,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完善功能区划,优化空间布局

按照“优化布局、统筹发展、提升功能、凸现特色”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县域功能区划,合理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逐步构建集聚度较高、辐射联动作用较强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特色功能区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一)优化生产力布局

优化生产力布局的目标是形成“一核两片四带”新框架。

“一核”是指由县城和黄宅共同构成的县域集聚发展核心。“一核”的发展定位为:金义都市区的精品山水城,城市群的特色工贸城。通过“接轨”参与城市群的构建;通过提升经济结构,推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创建特色山水城市。

“两片”是指东南片区和西北片区。东南片区以盆地为主,3个街道和5个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接轨、融入金义主轴线的首要区域。西北片区以山区为主,是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区和休闲观光区的主要分布区域。

“四带”是指东南片区浦阳江沿岸的特色工业产业带、南山脚浦义公路沿线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北山脚新47省道(待建)沿线的文化旅游产业带以及西北片区壶源江沿岸的生态农业产业带。特色工业产业带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浦郑公路为纽带,等工业功能分区为节点,形成一条经济巨龙。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以江南市场群为中心,绿谷为次中心,浦义第二通道沿线将成为新兴的城市发展轴。文化旅游产业带以新47省道为依托,以仙华山、江南第一家、上山遗址公园、温泉度假村、通济湖、礼张书画村等景区为节点,形成一条群星璀璨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生态农业产业带主要以20省道及侯中公路为纽带,连接整个西北片区,以提供生态产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为主。

期间,我县将以优化空间布局作为加快经济转型、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四带”建设,构筑企业集聚平台“一区多园”、产业空间布局“四龙齐舞”的新局面。

(二)加快经济开发区与各功能分区的整合提升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创业创新,坚持整体提升与空间扩张相协调,注重增强发展活力;坚持提升出口与开拓国内市场相协调,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注重和谐园区建设,促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开发区。通过整合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发区要在提升绗缝、水晶、制锁三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服装、针织、化纤、医药等行业发展水平上下功夫,积极引进和培育太阳能光伏、LED、节能变频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节能科技产业的集聚区,积极推动开发区从单一工业功能区块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和现代化、生态型城区发展。使开发区成为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济平台,宜工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

黄宅镇工业功能分区。主要集聚工艺品、五金、灯具、纺织、服装、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在园区新增用地中,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高性能汽车刹车片等项目。

郑宅镇工业功能分区。在现有挂锁、服装、建材、水晶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推进锁具系列产品开发,做大做强全国挂锁生产基地。增强孵化能力和辐射能力,使之成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

白马镇工业功能分区。重点发展金属制品、水暖器材等产业,提升服装等传统产业,积极引进高科技产业。

经济开发区郑家坞分区。区内产业以纺织服装、金属制品、通讯电子、工艺制品为主。今后五年内,抓好数个重点技改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我县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生态经济区和生态保护区四类。

优化开发区。含浦阳街道,该区是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的重点区域,要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壮大经济总量,成为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

重点开发区。含浦南街道、仙华街道、黄宅镇、岩头镇、郑宅镇、白马镇、郑家坞镇。该区块要注重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引导企业聚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区域竞争制高点。

生态经济区。含檀溪镇、中余乡、虞宅乡、大畈乡。该区以保障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主。檀溪镇适度配置特色商贸业等功能,虞宅、中余适当发展清洁生态型工业。

生态保护区。含杭坪镇、前吴乡和花桥乡。这一区域以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为主,加强植被保护和防护林建设,构建生态屏障,提高抵御灾害能力,严格限制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规模。对散点分布在各区域范围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等,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

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提升

坚持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以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以提升农业特色产业为抓手,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长三角南翼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

优化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实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稳定粮食生产,新增粮食储备5000吨,确保粮食安全。实施农业主导产业品质提升工程,重点提升水果、蔬菜、畜牧、茶叶等四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茶叶、葡萄、蜜梨、桃形李、高山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推行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产品,力争全县主要农产品无公害覆盖率85%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和粮食功能区。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快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在东南平原片区,包括黄宅、郑宅、郑家坞、白马、岩头等镇,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至年,全县建成两个现代农业综合区、六个农业产业示范区和十个农业精品园。在盆地综合区着力打造葡萄、蜜梨、生态畜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设施蔬菜、特色水果精品园。在西北山区综合区重点发展香榧、山地蔬菜、茶叶、竹笋等产业,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山地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万亩香榧早实丰产基地、优质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桃形李高效生态示范基地、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

加强农业支撑体系建设。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地力提升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理。完善农业技术开发、应用、推广体系,积极引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等技术。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以现有农产品品牌为基础,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建立多方位的农产品市场推介体系,加大农业展会、网上农博会等新型营销力度。

(二)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

坚持“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坚持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并重,全力打造东南片区浦阳江沿岸的特色工业产业带和“3+X”的特色产业体系,力争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到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

巩固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明确绗缝、制锁、水晶等传统特色产业的主攻方向、重点支撑项目和扶持政策,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引导传统特色产业向深加工、精加工和低消耗方向发展,加快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装备提升、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深入开展质量强企、质量强业活动,推动“质量强县”工作,逐步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择优发展纺织、服装、童鞋、机电、化工等传统产业。着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培育一批上规模、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提高企业设计、生产、营销水平,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大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引进和应用示范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太阳能光伏、LED及高端机电产品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融合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到年,初步形成太阳能光伏、LED、高端机电产品、新材料等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构筑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坚持走“引进、创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强化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和创新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在科技创新中的平台作用,引导高技术产业、研发机构和融资平台向开发区集聚,大力培育科技孵化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加快绗缝设计中心、水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锁具研发中心等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导向,以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抓手,着重发展生产业,积极发展生活业和公共服务业,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体系,营造城市核心商业区,逐步形成新47省道沿线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浦义公路沿线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

现代商贸业。按照布局科学、规模适度的原则,优化网点布局,提升商贸层次,加快形成“一主两副三片四网点多节点”的整体发展格局。以现代物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工艺品市场、建材市场、机电市场等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江南市场群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形成具有区域辐射力的核心商业区。大力培育龙头骨干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丰富大型超市、专卖店、知名品牌连锁店等商业业态,着力提升县级商业中心的规模和品味。加快建设仙华文景新书画街、民主路综合步行街、新华路休闲服饰街、中山南路美食街以及金融、数码电子产品等特色商业街区,加强消防、绿化、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秩序监督和管理,提升商贸服务的水平和档次。加快培育黄宅商业副中心,完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引导发展超市、百货、配送、专卖、连锁等商业业态,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升级换代。以“千镇连锁超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不断提升城乡商贸配套服务功能,逐渐形成便利通畅的农村商贸服务体系。到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

休闲旅游业。围绕建设“文化之邦、水晶之都、毓秀之境──魅力”,按照“一核、一环、三板块”的发展思路,深度挖掘开发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旅游精品项目,完善“一个山水城市、二个景观带、六大风景旅游区、十个主要景点”的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仙华峰林景区内涵,加大江南第一家、上山文化保护挖掘和文化价值利用的力度,开发浦义公路沿线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和集聚效应。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山水景观、田园风光、生态环境、产业特色、民俗文化等优势,加快传统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延伸,着力形成以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三大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对接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带、环杭州湾历史文化名线、商贸游线等,实现与周边旅游景点的联动发展。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科学规划老景区的改造提升、新景点开发,加快旅游宾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现代物流业。立足区位交通优势,构建集仓储配送、信息汇集、运输贸易于一体的多功能物流平台,与物流基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造成国际物流中心的次中心。优化物流业空间布局,加快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引导县内物流企业向专业市场集聚。培育壮大物流业市场主体,推进物流企业的重组整合,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企业,扶持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强物流业发展的制度与环境建设,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规范物流业市场运行机制。

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咨询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会展业、娱乐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等生产性和生活业,培育和拓展服务市场需求,着力形成现代服务业体系。

五、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和人口布局,引导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积极融入城市群空间圈层分工,通过“接轨”参与城市群构建,加快形成“一核两带四片”的城镇空间结构布局。着力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人居、服务等功能,加快构建“结构开放、轴线发展、服务沿江、工业集聚、环湖绕水、山水融城”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分步推进老城区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建设步伐,优化教育、医疗、公园、停车场、菜市场等配套设施布局,创造良好便捷的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在中心城区适度布局写字楼等现代商务办公场所,加快发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医疗等服务业,优化商贸网点布局,加快工业向经济开发区和黄宅东部工业园区集聚,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功能。利用城市的山水生态环境资源,构建“严家山—金狮湖—浦阳江”生态轴线,充分发掘上山文化遗址、江南第一家等历史人文景观资源,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发展中心镇。根据省级中心镇培育规划,加快黄宅、郑宅中心镇发展。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要求,完善对中心镇的财税、投融资、建设用地指标安排等政策,提高中心镇综合承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优化“第二通道”沿线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黄宅作为县城与的纽带作用。强化郑宅工业和旅游重镇的职能,着力提升“中国挂锁之乡”,“江南第一家”品牌。加快人口、产业向中心镇集聚,使黄宅、郑宅向小城市方向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白马、郑家坞、岩头、檀溪等重点镇发展。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合理划分县、街道(镇)的管理权限,建立规范高效的城镇综合执法体系。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广泛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建设新型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规范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对于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城区交通、车辆停放、占道经营、旧城改造、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

(二)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编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计划。以深化和提升村庄整治工程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完善农村环保设施,全面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墙体美化等项目建设。至年,农村改厕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78%。

大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简化审批程序,采取宅基地整理置换、村庄撤并等办法,分类推进农房改造建设,积极引导人口和居住向中心村集聚,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下山异地安置,提倡建设公寓式住宅,推行建设联立式住宅,控制建设独立式住宅。大力开展宅基地、废弃地、空闲地整理,以存量土地结构调整拓展村庄建设空间。

大力推进农民素质培训。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快农业现代生产经营人才、农村服务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重点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业主、农产品行业协会带头人、农家乐经营业主、来料加工经纪人的综合素质。以“金蓝领”工程为主要载体,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至年力争培养中级工2000人,高级工1000人,实现有效转移5000人。

(三)健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完成农村公路网络化、生态化建设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继续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面完成甘泉工程建设,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环保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环境,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提高覆盖城乡的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邮政普遍公共服务体系。到2013年,建成411个村邮站、6526个信报箱,基本实现“农村村村建站、城镇户户建箱”的目标。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为城乡居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完善的就业服务。加大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的岗位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完善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县乡(镇)两级就业服务网络和市场体系,把就业管理工作延伸到农村社区。

拓宽农村融资渠道。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城乡全覆盖。加快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引导社会资本、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用事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六、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围绕时期生产力布局和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统筹发展,合理布局,重点推进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

(一)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以“构建主骨架、拓展道路网、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省道和区域干线公路为基本架构,加快县际快速通道及县域公路网建设,进一步优化县域综合交通网络。时期,初步形成道路主骨架,重点完成浦义公路、浦后公路岩头-郑宅段、47省道郑家坞-联盟段、03省道段改建、安吉至磐安公路段等项目;争取实施丰产至朱云公路、浦郑公路改造、临安至缙云公路等工程;做好沙丘至石斛桥公路、至城际轻轨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东站、中余客运站和现代物流中心等地区性运输枢纽,构建以“四纵四横八联”为主骨架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建设中心城市道路系统,拓展道路网。

(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防汛抗旱除涝并重,进一步提高防御洪涝台旱灾害的综合能力。继续推进堤防加固、“强塘固库”、中小河流整治,完善防洪体系。重点完成钱塘江干堤平七桥—大许桥段、浦阳江干堤新合济桥—第二污水处理厂段加固工程,钱塘江干堤浦阳江流域城区段达到50年一遇洪水标准,浦阳江流域其他区段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乡镇所在地及重要小流域重点河段达到10年一遇以上洪水标准。强化20座水库除险加固,建立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继续加大重点山塘整治力度,时期规划整治146座。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继续完善两个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和小型灌区配套,渠系水利用率达60%以上。

(三)强化电力能源保障体系

根据“提前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增强全县供电可靠性。加快220千伏、110千伏变电所的布点,合理划分110千伏变电所供区,逐步淘汰35千伏电压等级,不断优化中压网架。期间,新建2座220千伏变电所(朱云变、刘店变),新建7座110千伏变电所(平湖变、吴店变、岩头变、刘铁变、仙华变、七里变、后溪变),增容改造110千伏白马变、变,争取实施500千伏香山变,新建110千伏线路19回135公里,加快黄宅、郑宅两个省级中心镇的电网建设。新建电力调度大楼,进一步加快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开展农村小水电更新改造,确保水电站安全高效运行。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推广绿色能源,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

(四)优化信息网络设施

加快实施“光进铜退”,大力发展光纤到户(FTTH)和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业务;建设和完善现有的3G通信网络,成熟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适应各类用户多层次需求;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七、坚持科教兴县,建设创新型城市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县建设,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

(一)推进科技创新

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保障,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实施创新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等“科技创新”计划。加快县科技创业中心建设,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到年,全县科技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总数达到200家以上,开发发明专利100项,省级新产品150个,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兴建创新服务平台、试验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改善企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和风险投资,鼓励中小企业合作构筑创新载体,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大支柱产业自主品牌培育力度。

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预算中科普投入比例。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覆盖乡镇街道、企业的科技普及网络,完善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实施全民科普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举办科普活动周、科普节和科技下乡等活动。

(二)推进教育现代化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各类教育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强县水平,力争到年全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高标准实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到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8%以上。加快城区及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优化中小学布局,实施四中、东苑小学、郑宅中小、檀溪学校等新建和迁建工程,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重视特殊教育,新建1所培智学校。切实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和学历培训,提高农村教学水平,中小学专任教师基本具备合格学历,学历高标率达到75%以上。培养150名学科带头人,20名骨干校长,300名骨干教师。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发展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机电、水晶工艺与设计等专业,办好省示范性专业和省示范性实训基地,保持职高和普高招生数平衡。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式的国民教育体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年岗位技术培训面占职工人数的40%以上,参加继续教育人数占科技人员的15%以上。

推进教育改革进程。继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或高于省定标准。深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互助发展的“教育发展联盟”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蓝天计划”和“关爱行动”,建立和完善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强化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学前教育,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考评和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三)开创人力资源新局面

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扩大人才总量规模和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并重,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并重,打造人力资本强县。人才规模较大增加,到年全县人才数占人口比重提高到15%以上。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环境逐步优化,人才效能明显增强,基本建成人才高地。

开发现代产业体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以培育、储备、激励人才和提升人才结构为重点,大力开发制锁、水晶和绗缝等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人才。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为重点,以逐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大力加强太阳能光伏、LED等新兴特色产业人才开发。以扩大人才引进规模为重点,重点吸引现代商贸业、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人才。积极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开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大力开发教育、政法、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卫生、社区建设、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领域的专门人才,造就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服务能力强的社会建设人才队伍。加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为“两新组织”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竞争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技能操作能力为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创业致富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以职业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党管人才的宏观管理体制和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工作政策法规,为人才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改进和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八、建设文化名县,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新时期的精神,加快推进部级文化名县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以“道德”建设活动为抓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培育发奋图强、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强化职业操守,提倡修身律已,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以创业创新的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事业

加快群众文化建设,开展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的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继续鼓励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创作。加大文物博物保护力度,完善上山文化遗址、郑义门古建筑群、江南第一家保护规划方案,启动上山遗址公园(包括博物馆)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完善板凳龙、乱弹、迎会、剪纸、麦秆贴画、郑义门营造技艺等部级保护项目和省级保护项目的保护机制,建立省级以上项目传承基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县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和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多功能数字影院等文化事业项目。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有综合文化站,继续开展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市级文化示范村和县级文化示范户创建活动,重点扶持中心镇文化站和中心村文化室建设。坚持文化“三下乡”活动,每年送戏下乡100场,电影下乡3000场以上;建立15个图书流通站,流通图书达到10000册。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农民文化艺术节等中大型文化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本着“整合提升、创新突破”的原则,重点发展以书画产业为特色的文化产业,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响文化产业品牌,提升发展软实力。立足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加快实施仙华文景园项目,建设中国书画城,打造集书画艺术品创作、培训、会展、交易、收藏、拍卖等于一体的全国书画艺术品交易平台。整合现有书画场馆资源,继续办好三年一届的书画文化节。着力打造“万年上山文化”、“千年儒家家族文化”、“百年书画文化”等金名片。以绿谷等项目为载体,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经营方式,拓宽文化产业内涵。

九、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保障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为重点,加快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推动实现充分就业

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劳动者、市场、政府促进就业的合力,让更多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实现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

加大就业保障力度。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完善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3551”创业工程,加快“五个一批”创建工作。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担保方式,简化贷款程序,畅通贷款通道。加强创业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加强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服务平台,提供项目策划、项目推介、项目论证、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村)级就业服务平台、城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为各类群体提供高效就业援助服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进一步落实空岗信息员、社区联络员、就业援助员“三员”就业援助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最低工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保障行政监察,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探索和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联动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生态旅游等农村特色经济,拓宽农民致富门路。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推行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开展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组织的试点,支持低收入农户创业发展,确保低收入农户有稳定的增收渠道,使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努力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贯彻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规定,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普通门诊统筹制度,推动各类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衔接。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重点将非公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到期末,全县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稳步扩大其他各项社会参保覆盖面。

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与福利体系。深入实施低保规范化建设,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标准和救助限额。加大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面,缓解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完善医疗、司法等专项救助。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有效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需求。充分发挥“红十字”、慈善总会和公益性基金会等组织的作用。

(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着眼于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完善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优化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构建“20分钟健康服务圈”,到年,完成全县乡镇(街道)卫生院和60家紧密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巩固多元化办医格局。强化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确保5年内所有基层卫技人员均取得规定的执业资质,所有基层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到年,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中运用中医药保健技术和方法。深入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普及健康和卫生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提高人口计生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大力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逐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策和农村双农女儿户奖扶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建设体育中心和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全县公共体育用地达到人均1平方米以上,25%左右的行政村符合体育小康村标准,60%的乡镇(街道)达到省级体育强镇(乡)标准。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县全民健身第四个五年计划,力争建成省级体育强县。

(五)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权利,畅通人民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健全政治协商制度,有效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职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探索基层民主实现形式,深入实施政务公开、企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村委会和居委会依法行使自治权利,推进基层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创新党在基层执政方式。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治安管理部门综合能力,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坚持与发展“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努力形成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合力,及时化解基层矛盾。规范依法秩序,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妥善处置各类。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根据条件许可,规划设立化工生产、储存集中区。完善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和气象信息分发服务能力。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网络管理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加强信息化手段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加快形成全面覆盖、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不断提升管理效能、服务质量。加快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进程,建设数字档案馆和数字档案室,实行档案备份制度。分期实施“数字司法”工程,努力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司法行政系统的四级联网,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帮教安置工作。培育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对突发的处置和应对能力。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健全治安、户籍、计生、社保、卫生、教育等综合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创新统计体制机制,提高统计能力和数据质量,基本建成调查制度科学、调查行为规范、调查方法透明、技术手段先进、法制保障有力、服务水平一流的现代统计体系。

十、推进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

坚持生态立县,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打造绿色,创造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推广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热泵技术等先进技术,全面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节约,加大对水晶、印染、造纸等传统产业改造,推广节水技术。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发展节水农业。强化城镇和工业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全面治理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闲地。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和综合利用,推广替代型材料、可再生材料。开展对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城镇垃圾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渔牧结合、林牧结合、综合利用等多种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支持企业积极研究开发和生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与产业利用体系,健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加强低碳科普宣传,鼓励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再生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绿色交通工具和环保装修材料。发挥政府在低碳消费中的引领作用和带动效应,加大节能型汽车和环保办公设备采购力度。推动绿色餐饮和商贸业发展,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

(二)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扎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减排。持续开展水晶行业、废旧塑料加工行业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所有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到年,实现工业废水收集率、排放达标率均达到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使用有机化肥,削减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禽畜排放物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率和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区和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制定完善的产业准入和环保准入条件,严控污染项目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完成各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工作,开展各饮用水源地引水口或取水口水质净化工程,建立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期间,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建设,加快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郑家坞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排污管网,到年,城区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加强空气污染整治,强化化工行业异味整治和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加强对工业固废的分类管理和控制,严格规范放射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加强生活垃圾回收三级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古塘源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到年,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均达到100%。

(三)优化生态环境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联建共享。积极开展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推广生态示范小区。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农村“五改一体化”要求,开展森林村庄建设、生态能源村建设,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期间争取新增省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乡镇8个,新建市级生态村60个,县级生态村100个。

打造“森林”。实施生态公益林、防护林体系、森林城市(城镇)建设、森林村庄、生态景观林改造、绿色学校创建等六大重点工程。至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以上,林木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林木蓄积量净增30万立方米以上,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文化更加繁荣。

开展“多绿”创建。完善城镇绿地景观体系,优化道路绿化、滨江绿化、公园绿化。加强小区绿地改造,提高新建小区绿地率。加强“绿色志愿者”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市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绿色家庭等多绿创建活动,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养。

十一、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进一步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资本、土地、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建立健全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管理体制,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实行公平准入、公平交易原则。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探索工业存量用地流转机制,完善闲置土地退出机制,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依法公开流转的有效机制。发展和健全人才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建设现代技术市场体系。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推动产权有序流转。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性因素,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加强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继续深化文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加大农村金融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和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信贷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引进异地金融机构来浦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推进金融机构服务现代化。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扩大各类质押抵押贷款。探索中小企业新融资模式,开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试点。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社会中介信用和个人信用为重点,积极推进“信用”建设,加快建立信用制度体系。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和诚信行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把政府转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发展活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保障。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相结合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推进政府组织创新,简化行政管理层级,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合理匹配各部门、乡镇事权和财力,增强公正履行职责的能力。深入推进中心镇发展,深化扩权强镇改革,扩大基层政府决策自,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加强县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整合公共资源等职能。推行公务员分类管理,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和政府机关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及部门政绩考核体系,增强干部的执行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行业协会、商会改革。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尝试开展政府部分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的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政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资助力度,加强政府社会治安、市场监管、公共应急等能力建设,提高科教文卫、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水平。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机制,全面推行企业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规范清理。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完善政府信息制度。加强人口、地理、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人口信息、空间地理信息、企业基础信息、国民经济信息等基础库。加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市民卡、数字城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谐指数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扎实推进“一个平台,四个库,五个应用”建设,全面提高我县政府信息化水平。推进政府组织创新,探索做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着力转变基层组织管理服务职能。抓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补偿、行政裁量权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和运行机制,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

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努力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推进“外贸、外资、外经”三轮齐动,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鼓励发展出口信贷,创新出口企业融资担保方式,加快构建外贸出口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反倾销、反补贴等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区块招商等引资方式,结合产业特色,强化项目包装,增强选商选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走出去”战略,优化境外投资政策环境,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设立贸易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生产销售、科技开发、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国际化经营。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特色产业、生态资源等优势,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步伐,深化区域合作与交流。加快实现与长三角城市及周边县市的资源融通、交通互联、市场互通、信息共享、产业互补、环境共保、机制互动。紧紧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以促转型为主线,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主动融入城市群经济。贯彻实施城市群规划,加快接轨进程,主动参与区域一体化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等地的市场资源、人才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和经济互补优势,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建立健全共建协作机制,走优势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树、环境共保的一体化发展道路,成为金义主轴线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

(一)完善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构建促进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环境;构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政策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上的服务水平。

(二)把握规划实施的推进时序

及时分解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安排;坚持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针对规划纲要中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专项规划;抓好年度执行计划的制定,明确年度目标任务,科学安排规划纲要的实施进度。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项目支撑

强化规划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按照“先编规划、后定项目”的原则,谋划和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利于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建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按照“规划一批、建成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滚动实施。期间,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社会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六个领域的重大建设项目。其中实施类项目143项,总投资323亿元,期间计划投资265亿元;争取实施项目46项,总投资81亿元;预备项目12项,总投资45亿元。(详见附件)

(四)提高规划实施的管理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一)坚持科学规划。实施“扩张镇驻地建设中心,发展临城综合经济和程东工业经济两大区域,搞好市区东外环路及延伸线、省道海线、市路柴线三条道路两侧规划开发,发展机械加工、房地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种养特色农业和山林开发及旅游五大产业,重视发展临城物流产业、繁荣城乡商贸业”的经济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优化一产,做大做强二产,积极发展三产,用重点项目建设拉动重点区域发展,用重点区域发展完善发展框架,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挥临城优势。按照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积极进行拆迁清偿和旧村改造,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房地产开发特色产业,先后规划建设了坊苑社区、金运小区、紫景花园、东苑社区、福来美景、文汇花园小区等居民住宅区,开发面积达到70多万平方米,已有8000多户、22000多名居民入住,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注重工业立镇。积极实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带动战略,临城综合经济发展区域、程东工业发展区域与镇驻地建设遥相呼应,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现拥有各类工商企业350余家,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电子产品、仪器仪表、有机玻璃、档案装具、塑料制品、纸制品及印刷、木器加工、皮革和草艺品、建材化工等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生产体系,同时注重临城商贸物流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四)稳固农业产业。因地制宜规划开发,2万亩水果、1.7万亩经济林、1.5万亩大姜、1万亩植种、5千亩瓜菜基地和12处养殖小区等“六大高效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不断巩固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由”牌大姜、“天赐宝”牌苹果等农产品名誉中外,以肉食鸡为主的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是“省级牧业强镇”。特别是积极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天赐宝物产有限公司、利食品有限公司、六和饲料集团分公司、太丰种业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起到巨大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了“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镇“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十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攻坚突破、积极作为”的工作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压奋进,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总揽全局,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注重科技进步,提高开放层次,立足本镇实际,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全面实施“科教兴镇,农业稳镇,工业立镇,商贸活镇,改革开放强镇”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坚持原则

1.坚持突出发展主题。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挖掘国民经济增长潜力,以发达地区和周边镇区为榜样和对手,在影响全市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上求得突破。

2.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推进各项改革,增强企业生机和活力。在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方面大做文章,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外向度,促进其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

3.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效益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在加强基础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植主导产业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4.坚持实施“科教兴程”战略。把眼光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到人才资源的培养上,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5.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围绕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环境污染控制、生活质量改善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6.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民主,反腐倡廉,打击犯罪,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巩固社会安定。

(三)目标展望

要以打造城东新区为目标,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全力打造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和谐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新。

1.经济更加繁荣。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搞好科学规划,建立以大企业为引领、产业相对聚集的专业化特色园区,推进品牌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争取到2016年,镇级财政收入比翻一番达到1.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2.8%(可比),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亿元、11亿元和10亿元,年均增长14.2%、12.9%和13.4%,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16:44:40,全镇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群众更加富裕。以城带乡、以企带民致富效果明显提高,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土地资源优势得到更好发挥,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更多家庭拥有自己的产业,家庭存款明显增加,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在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部分村庄向富裕阶段迈进。到2016年,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90%的家庭拥有汽车或摩托车。

3.城乡更加文明。夯实文化根基,讲究明礼诚信,叫响“诚信”品牌。倡树文明新风,广大群众在家庭中尊老爱幼、善待亲人,在岗上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在社会上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4.社会更加和谐。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治安循序有较大改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村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创新社会管理,民主化、制度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和违法犯罪案件减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镇重点企业情况

1.东一粉末冶金制造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市镇蒋家村东、海路以南,项目投资人蒋志亮先生,在大庆市有大庆市德汇汽车配件经销有限公司和大庆市中德汽车经贸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在车辆及车辆配件、纺机配件经营方面拥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及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建立车辆配件生产基地,筹资在市镇新建“东一粉末冶金制造有限公司”。项目投资人根据国内车辆、纺机配件市场的需求及原企业已拥有的销售渠道,在市镇蒋家村村东征用土地76亩,投资9600万元,新建厂房3.37万平方米,设计四个车间,主要生产车辆、纺机零配件,年产量3000吨,全部供给原有客户。项目风险小,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总投资1.2亿元,资金全部由投资人蒋志亮筹集。现该项目已完成投入1300万元,完成了项目立项、环评、土地等各项审批手续和开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拟于2008年3月正式开工,2009年12月建成投产;其中2008年投入3000万元,完成厂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装备生产车间两个,再于5300万元,按规划完成生产性、生活性等各项建设任务,项目全部竣工。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年产车辆、纺机零配件30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6250万元,年利税1600万元。

2.省福利泡花碱有限公司。该项目由福利泡花碱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村南、海路北侧。项目占地136亩,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共建设安装4条生产流水线,年生产固体泡花碱20万吨。2010年完成销售收入2.6亿元,2011年销售收入预计超过3亿元,产品产量达到22万吨左右。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增强规模,福利泡花碱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投资扩建,占地40亩,总投资4600万元,新建1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一座,新上固体泡花碱生产线一条。于2011年1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1年12月完成车间建设和设备安装。项目投产后年可增加固体泡花碱产量10万吨,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实现利税320万元。

3.利食品有限公司。利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镇政府驻地村南,是中日合资企业。该项目始建于2000年,注册资金50万美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现有员工80人,资产总额950万元。公司主要生产辣椒粉,产品全部销往日本。2011年,年产辣椒粉650吨,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利税201万元,创汇379万美元。2010年,该公司提供土地,引进日本美水株式会社,独资兴建“美水()净水器设备有限公司”项目,于2010年3月启动一期工程建设,2011年6月开始营业。这是日本美水株式会社在中国设立的首家净水器设备生产厂,其产品经卫生部质量认证,目前已先后在上海和设立区域总(2011年9月在市大华商场北、北路928号设立总)。该项目主要生产多种型号的高档净水器,具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前景。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培育优势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快文明创建,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加强环境整治,维护生态协调;加强村两委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2、主要目标。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镇容村貌突现新变化,乡风民俗树立新风尚,民主管理健全新机制,全力打造生态仁庄,走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列。力争至2010年“十一五”结束农业总产值达到5516万元,年均增长7.5%;工业总产值达到6218万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3元,年均增长1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镇、村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水利、交通、电力等网络体系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农村水泥路通达率100%。

3、基本原则。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要完善全镇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力求规划走在建设前。二要坚持量力而行原则,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过度发展。三要坚持突出重点原则,针对全镇实际,主抓重点项目建设。四要坚持梯度推进原则,主抓镇区及各中心村建设,带动全镇其他村居建设。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农村产业新格局

1、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发展稻田养鱼产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加快规范化田鱼基地建设,加强鱼种繁育的科技含量,确保田鱼品种纯正;积极引进太空花卉,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百香果、吊瓜、五加皮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发展杨梅、桃等水果的种植和鸡、鸭、羊、猪等的特色养殖业。

2、要将我镇打造成我县第四组团的中心,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立足仁庄田鱼、华侨、人文、山水等资源优势,引导以农家乐为主要载体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开发冯洋—罗溪—林山和雅林电站—八源电站两条休闲游线路,加大对林三渔故居、郑侬故居等人文景观的保护力度,发展华侨文化、太空花卉观光等新的旅游增长点。

3、以引导和服务华侨为突破点,进一步壮大华侨队伍,鼓励出国创业,积极为出国人员做好服务工作,尽可能方便办理各种手续,利用镇、村两级侨联组织,加强与全镇华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实施华侨回流工程和蓄根工程,引导华侨回乡置业创业,促进本镇经济更快发展。

4、协调发展,扩大工业经济规模,立足本镇资源优势,强力打造低投入、污染少的特色工业,切实抓好功能集约,加快小水电和来料加工业的发展,推行“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土地价值,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益,提高土地使用门槛,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鼓励有效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同时充分发挥在家富余劳动力作用,承揽来料加工业务,增加农民收入。

2、深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快扶贫小区移民点的建设,推进偏远村庄整体迁移,下山脱贫。

3、做好五保集中供养工作,严格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应保尽保”,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

4、探索休闲人居环境建设,吸引各地华侨和有素质的老年人来仁庄居住。

5、加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建设,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同时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范围,顺利推进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6、结合“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切实解决农民饮水难问题。

7、加强农村文体、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规划先行,逐步美化镇容村貌

1、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开展面源污染整治,做好垃圾处理工作,全面治理村庄脏、乱、差和乱建、滥建现象,严厉打击违章建筑行为,着力美化、亮化、净化村庄环境,优化村庄布局。

2、加快康庄工程建设,三年内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以切实改善交通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3、借四都小流域治理之机,切实整治河道污染,同时积极推进仁庄村河床改道工程,拓展镇区发展空间。

4、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加大林业保护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以保持仁庄生态环境,及时做好镇区、村庄绿化,开展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引导农民搞好家园绿化,使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镇容村貌更加整洁。

五、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在乡风民俗上树立新风尚

1、大力弘扬敢闯敢冒,勇于拼搏精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撤并所有村校,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基础教育,推动成人教育,积极组织农民科技培训,构建科学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框架。

3、移风易俗,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4、建好镇侨联大楼、各村办公楼及老人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阵地,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组建、训练好冯垟等村的鱼灯队。

六、大力推进农村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和谐发展新秩序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全面推行民主决策,重大事项事先要广泛征求意见,实行集体决策。要继续推行政务、财务公开,让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切实抓好镇村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主动维护镇村发展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

3、要推进“平安乡镇”建设,建立健全纠纷调解组织和制度建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和和谐生活环境。

七、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6篇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7篇

一、当好市委、市政府参谋助手

1、过去五年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20**年全市生产总值2**.437亿元,比2000年增长30.3%,全市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5.3:30.5:34.2变为31.2:32.1:3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五年平均增长4.2%;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12360元,比2000年增长46.4%,年均增长7.9%。

20**年前三季,全市生产总值、农民、城镇职工年资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等主要指标都能按照预定计划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

20**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5%,外贸出口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3%。我局以“跑项目、争资金”为工作重心,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迅速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局全体干部争分夺秒,连续加班加点,按时间要求高质量地做好了项目和投资计划的编制、申报、包装、汇总工作。共向上申报了87个符合条件的项目,总投资159亿元。从政策传达、项目筛选到上报,整个过程仅用了3天时间。争取到省级以上各类资金4401.93万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市发展资金方面的不足。其中高州山口排灌站改造扩建1377万、高州市格苍电站改造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150万元、省中等职业教育工程资金1500万、农村机电排灌工程62.93万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省级以上资金831万元、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20**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81万、高州市生活污水处理厂20**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400万、等项目。全年共审批、核准、登记备案、上报项目264个,总投资17.2亿元;其中:审批项目42个,总投资4.3亿元;核准项目23个,总投资2.5亿元;登记备案项目193个,总投资9.38亿元;上报项目6个。强效狠抓政府工作管理。

2、近年来,局党组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当作政治理论学习的重点来抓。认真制订“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确定规划编制前期调研课题及部门分工,落实规划编制工作分工安排,协助市政府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严格把关。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察暂行办法》以及国家、省发改委有关要求,今年十二月我局开展了建设项目跟踪检查工作。

3、为基层群众服务。千方百计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20**年9月,我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云潭镇平垌村委会榕木坡村挂钩帮扶全崩户江亚永等5户家中,送去大米和花生油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并筹集资金5000多元(每户1000元)帮助挂钩帮扶全崩户尽快搬进新居。

4、针对局办公条件较为落后的状况,局领导班子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各股室配置了电脑等办公设备,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找准自身定位,主动对上当好参谋,对下搞好服务,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好,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项目前期经费缺乏,进一步阻碍了跑项目争资金的力度。项目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协调难度较大。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手段正渐渐弱化,调研工作还有待于深化。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还不多,能引起市领导重视、转化为政策的不多。发改系统上下沟通不畅,省、市发改部门对基层发改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工作起来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

二、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减速,主要经济指标20**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下滑,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压力陡增;

二是企业经营困难。不少企业的产业层次偏低、科技含量不高,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大。企业效益锐减,资金短缺等困难局面不断加深,投资、消费意愿进一步减弱;

三是财政收入税基窄、税源少,收支矛盾突出;

四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增多,经济放缓导致市场用工等需求下降,农民工返乡增多,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难度加大。

五是从重大项目来看,投资起支撑作用的项目不多,过亿元的重点投资项目偏少。而且,后续项目储备严重不足,新项目、大项目资源缺乏,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项目推进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部分重点项目受资金、供地、拆迁安置等政策处理工作推进艰难,影响项目前期工作和工程实施。

六是产业层次较低,节能降耗的压力较大。

三、关于今后五年(2009-2014年)的发展设想

今后五年里,我局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拉动内需扩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切实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社会事业发展,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把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促发展、保民生”为保障措施。

1、突出“科教兴市”的为重点发展

以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加快推进市重点项目办、项目代建制、新开工项目部门联动机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节能减排等方面工作为服务导向,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加大对高等与职业教育的普及力度。加大高州文教基础项目的开发,完善基本建设体系为基本。

2、加强紧抓可持续发展

⑴根据新情况、新要求作相应的调整,特别在实施时间上体现“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要求,土地、规划、环评、资金等建设条件基本落实的项目。⑵继续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20**年,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36‰、6.35‰、5.98‰,平均为6.23‰。据此推算,今后五年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控制在6‰以内。⑷目前我市的产业层次较低,节能降耗的压力较大,定得过高不一定符合实际,定得过低又不能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GDP综合能耗下降2.5%。

3、强化项目带动战略

建立和健全完善我市项目储备库制度,努力争取项目前期经费,加强与上级发改部门沟通、联系,不断创新跑项目、争资金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项目单位的积极性,形成跑项争资的合力,通过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牵引带动和资金注入,借助外力发展高州。加快做好高州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工作。

4、加强和规范项目投资管理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8篇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环境立市,开放带动,自主创新,产业提升”的追赶跨越发展战略、率先在全省丘陵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为先导,统筹城乡设施、产业、人口布局;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为动力,统筹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为支撑,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城乡繁荣,加快形成“体制统

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到**年,基本建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初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明显缩小,为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基本消除城乡户籍差别,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待遇,建立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土地制度和公共财政体制。消除农民就业体制障碍,实现城乡就业管理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力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城乡空间布局一体。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民新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比较合理的市域空间布局和城镇结构体系,初步实现区域有机联系、人口相对集聚、资源集约利用。县城建成区面积每年扩大10%以上,城市化率达到38%,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10万人。

—城乡产业发展协调。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五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产业互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相互融合,结构调整为17:53:30。

—城乡社会发展同步。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形成城乡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和9年基础教育,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建立完善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疾病预防体系;城乡老年休养、娱乐、教育、康复事业加快发展,残疾人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城乡社会保障对接。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全面覆盖各类企业与职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普及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以上,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五保户对象集中供养率50%,基本形成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接近、相互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基础设施联网。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信息网”、“生态环保网”基本形成。构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通乡通村公路配套协调的综合交通网络;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天然气管道基本实现重点建制镇以上联网;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建制镇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率80%,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沼气池、改水、改厕、改灶推广面达到33%以上;生态型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各区、县基本达到生态县建设要求,“生态**”基本成形。

二、主要任务

(三)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龙头,科学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居住建设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农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充分发挥**市中心城市和安居、射洪、蓬溪、大英县域城镇的中心带动作用,逐步建立起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二级县域中心城镇为极点,三级重点中心城镇为支撑,其他四级建制镇为基础,乡集镇为补充,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联系紧密、设施配套、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体系。

2.完善城镇职能等级体系,形成以中心城市(市城区)—副中心城市(县城)—重点建制镇—一般建制镇为主体,梯次鲜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城市发展框架。加强中心城市各区片的沟通协调,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培育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增强中心城市对市域发展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规划到**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达到80万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加快各副中心城市向中等城市发展,增强其在区、县域范围的中心功能以及对中心城市的替补功能;深化重点建制镇综合改革,推进重点建制镇向小城市发展,充分发挥重点建制镇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健全城镇体系架构,从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实现市区县发展良性互动和共同进步,增强全市整体实力。把农村居民点纳入统一规划,以县为单位编制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构建基础设施共享网络。根据交通区位特点、文化旅游、自然风貌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保护和培育镇村个性,发展一批特色镇、特色村。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优化一产业,提升二产业,突破三产业,推进产业联动,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1.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以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发展优质粮油、优质果蔬、中药材、茶叶等现代种植业,发展优质生猪、优质肉牛和商品家禽等现代畜牧业;依托山、江、林、园、果、湖等资源,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2.按照区域集聚、产业延伸、服务配套的产业集群化要求,做强做大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机电配套、制药业五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培植引进发展微电子、光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经济总量。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会展、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产业。

3.根据区位条件和空间规划,整合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发展培植区域经济带。以涪江流域和成南高速公路为主轴,发展沿江沿线经济带和城镇群,形成集工业生产和生态环保、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组团式经济集群,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太和(纺织、轻化工、商贸)、金华(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柳树(食品、建材)、蓬莱(盐化工、纺织、机械配套、旅游)、隆盛(石化、农副产品加工)、回马(化工、饲料、塑料、兽药、纸业、建材)、红江(丝绸、蔬菜加工)、新桥(机电产业集群)等集镇。

4.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工作。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知识型产业和节约型产业,提升城乡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县城和集镇供水、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建设,在“十一五”,沿涪江25个集镇和郪江沿岸的蓬莱、隆盛,琼江沿岸的安居、东禅,芝溪河的赤城、下东等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十一五”后期到“十二五”初,在柳树、新桥、安居等重点集镇建立医疗及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

(五)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动就业容量的扩大,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动就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为城乡居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完善的就业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的岗位开发,实现110万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完善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市、区(县)、镇(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和市场体系,建立动态化管理的劳动力资源和用工信息库,把就业管理工作延伸到农村社区,构建社区、农村与劳动部门、公共职介机构联网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共享、跨区服务。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统一就业服务内容与标准,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同等的就业指导。积极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农村劳动力在城镇自主创业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优惠政策,逐步消除户籍壁垒,加强城乡就业者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实行同工同酬同保障。

(六)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所有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均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全面覆盖,做到失地必保、急征急保,并随着经济发展稳步提高享受标准;构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通道,鼓励被征地人员依照城镇自谋职业者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按照“低门槛、多层次、广覆盖”的原则,逐步推广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参保面,推进门诊医疗统筹;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面,逐步建立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受惠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发展慈善事业、老年人事业、残疾人事业、“五保户”供养等社会福利事业,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到**年,城乡保障项目基本同有,保障水平逐步接近,基本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七)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把推进农村经济增长与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优生优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引导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集聚,农村初中向重点建制镇集聚,农村小学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到**年,基础义务教育力争有2个以上区县成为全省“义务教育示范县”,初中三年直升率达到90%,力争全市60%以上的乡镇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到**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全市每十万人口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8000人以上。支持市内高等学校做大做强,积极引进省内外高校到**办学,全市高职在校生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大力发展各类职业培训,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预期达到12年以上;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全民终身教育,基本形成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优质教育一体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依托,以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为重点,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总体目标是:到2008年基本建立起新型的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到**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使我市卫生事业总体水平和县域卫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把镇乡文化站建成集文化、广电、体育、成教、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网络队伍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科技素质。繁荣村落文化,挖掘、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农村文化体育队伍,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全民健身计划,创建文化特色村、示范户,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八)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实施高速骨架工程、干线畅通工程、通乡通村工程等三大交通工程,以市城区为中心,建成310公里的“一环六射”木字形高速公路网络;建成市区县的内环、中环、外环“三个环形”及“三横四纵”的干线公路网络;通村通乡水泥路和油路比例达到100%。实施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市城区每年的城市建设投入保持在5亿元左右,各区县县城建设投入平均保持在1亿元左右。实施乡镇和新村建设工程,以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15个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全市村镇建设年均投资达到8亿元,累计新建改造街道200条,新增村镇街道50公里,新建和改造市场20个,新增农民新村200个,新增住宅面积850万平方米。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信息等网络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公共设施的城乡对接和共享。积极开展流域治理,构筑防洪体系,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和区域外引水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河道清水整治。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全市农村地表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九)完善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先导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规划理念,把农村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融合,形成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建立统筹规划机制,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指导,强化农村发展规划职能。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要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市级各专项规划,从自身经济发展基础、资源特征出发,编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统筹城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同时,要加强对各镇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

(十)拓宽投入渠道,加大农村投入力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投入的制度,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实现公共财政城乡全覆盖。制定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培训、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办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依法安排并落实好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建立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的投入。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龙头企业、农村公用事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覆盖面,继续探索多种担保办法,鼓励设立农业担保机构,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支持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形成以保险公司为主体、农业生产者互保为补充、政府适当补助的农业保险机制,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健全乡镇财政收支预决算制度,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行为,逐步消除乡镇债务,杜绝出现新的债务。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9篇

“十五”以来,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富民强区”为第一目标,面对非典疫情等灾害的新挑战,面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全区“两个率先”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十五”计划得到了较好的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比“九五”时期提高9.6个百分点。在行政区划调整的情况下,*年、*年的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区)中名列第八位。*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465亿元,人均GDP约6000美元,接近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4.1亿元;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300元和7883元,年均增长14.8%和8.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期末,对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5个评价指标,我区大部分指标达到目标值,综合得分达94分,总体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十五”期间,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年,三次产业比例为4:68:28。工业化进程加快,重化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十五”期间,全社会工业投入累计超过380亿元。*年,全区工业产销分别达1303亿元和126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和25%。工业集约发展取得突破,特色产业集群已具雏形,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牌建设取得成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高新区和农发区规划不断完善,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发展势头良好。利用外资取得突破,“十五”期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1.7倍。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2.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比“九五”时期快5个百分点。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较快,乐购生活购物中心建成运营,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已启动。旅游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淹城森林公园和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建设全面展开。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广告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五”期末,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稳定在5:5左右,花木、林果、水产等特色农业板块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突破。到*年,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累计发展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6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3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累计达83只。

(三)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十五”期间,我区明确了武进区和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完成了武进发展战略规划和中心城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和中心城区主要街道的设计,城建规划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拉开城市框架、优化路网结构、完善城镇功能、创优投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建成了长虹路、延政路、武进大道、湖滨大道、淹城路、夏城路、青洋路、新312国道等主要道路。实现中心城区到镇通二级以上公路,镇与镇通三级以上公路,镇到行政村通四级以上公路。公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扩建变电所40座,城乡输配电网络不断完善。长江引水一期工程、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竣工投运,人防指挥中心竣工。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镇级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建设全面展开,武宜运河、入太河流疏浚工程基本完成。太湖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省级达标验收。以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程取得实效,全区393个行政村通过验收。武进市民广场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区绿地面积迅速扩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九五”期末的4.6平方米提高到“十五”期末的8.7平方米。中心城区居住功能不断增强,丰乐公寓、新城南都等一批新型住宅小区基本建成。*年,我区城市化水平达到47.7%。

(四)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五”期间,我区社会事业投入逐年增加,资源布局渐趋合理,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大规模调整中小学布局,中心城区新建扩建了一批学校,各镇均通过了省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估验收。教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6.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9%,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为13.89年。积极配合建设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大学城),目前已初具规模。*年,我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镇村卫生组织实行一体化管理。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孕妇婴儿死亡率均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部分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社会慈善基金,养老保险扩面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迅速提高。文体等事业不断发展,国家曲棍球训练基地建成投运,全区有20个镇获得“省群众文化先进镇”称号,21个镇获得省级以上“体育先进乡镇”荣誉称号。有线电视门樘入户率达到90%,*年被省广播电视局评为“有线电视示范区”。通信事业发展迅猛,*年,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超过200部。人口出生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效,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十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十五”期间,外延扩张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经济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服务业特别是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开放度不够,利用外资水平和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二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逐渐显现。目前,我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管理滞后于市场经济要求的状况比较明显。三是资源和环境对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区土地供求矛盾和耕地占补矛盾加剧,能源供应紧张,水质型缺水问题比较突出。我区环境容量不足,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未有明显改善,固体废物收集处置设施缺乏,生态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以上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期间予以高度重视,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年-2010年),是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战期,也是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我区面临的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我区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区具备了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城建基础,外资民资投资越来越多,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创业创新创优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武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国内兄弟县(市、区)竞相抓住机遇,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我区将更加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压力。由于我区相对较早地进入了工业化加快和城市化加速的关键发展阶段,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新的问题会比较早、比较集中地显露出来。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富民强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科教兴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面落实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常州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化服务业基地和科技教育基地,早日把武进打造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百姓富裕、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牢固确立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十一五”期末,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向我区的长远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武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围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镇为网络、高新技术为先导、新型工业为主体、科教文化为支撑、都市农业为优势、生态旅游为亮点的园林式、现代化新城区”的发展定位,围绕“一二三八”的工作思路全面展开。围绕“一个主题”,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当先行。加快“两个增长”,即保持经济有较快的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有较快的增长。注重“三个优化”,即优化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环境。做到“八个坚持”,即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大力推进城市化,加快提升城镇现代化水平;坚持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坚持科教兴区,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0万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62:35。

——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2010年,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8%,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和形态明显提升。

——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居民文化水平、健康水平、保障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5%,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4年,四项主要国民健康指标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亿美元。初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进一步提高。

——基本形成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资源能源消耗率明显下降,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20%。2010年建成全国生态区,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

——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基本建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法治武进”、“平安武进”、“文化武进”、“诚信武进”、“绿色武进”,筑牢武进社会和谐的五个载体,力争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市全省全国前列。

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1.8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万元,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工业立区”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调整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开发建设“三城三区一中心”,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开放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一)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进一步提高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支撑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1、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等产业。着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群,推动更多的“武进制造”变为“武进创造”。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以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家电、新型电子元器件、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分期分批淘汰落后设备、落后工艺、落后产品的应用和生产,坚决控制、压缩、淘汰资源消耗多、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和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区全社会工业投入年均增长20%左右。继续实施品牌战略,依托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2、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按照集中布局、错位发展、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原则,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调整优化制造业产业布局,加大工业用地整合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强化高新区产业聚集的核心作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10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成为我区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整合提升以湖塘纺织、横林地板、邹区灯具等特色产品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规划建成一批以重点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加大重点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特色。“十一五”期末,形成100亿元产业集群5个,50亿元工业集中区8个,基本形成“一核二群多区”的产业空间布局格局。“十一五”期间,坚决控制企业分散布点。

3、大力推进集聚集约发展。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通过资产重组、股票上市、多元经济组合等途径,加速优势资产向重点企业集中,拉长延伸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企业集团和行业巨人。“十一五”期末,力争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超5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100亿元企业2家以上。推进高新区、农发区及各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按照“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特色化”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的产业特征,建设好相应的办公、仓储等配套设施。强化投入强度管理,严格执行区政府关于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

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形态、扩大总量、优化结构”的要求,以中心城区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1、优先发展生产业。重点推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以培育市场主体、建设物流基地、构建物流信息平台为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建好常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菱港物流园、江苏亚邦医药物流中心以及奔牛物流中心,推进物流与商贸、物流与其他产业的相互促进。扩大金融保险改革开放,积极争取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到武进设点,拓宽筹融资渠道,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监管体系,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以推广信息技术运用、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与国际接轨、熟悉世贸规则、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及企业需要的广告、公证、律师、会计、审计、检测、鉴定等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培育工业设计、技术中介等服务行业。

2、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塑造具有武进特色的旅游总体形象。“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淹城、太湖湾、西太湖三个旅游区,开发建设横山风景旅游区。加快建设淹城森林动物园,完成人工湖和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形成春秋淹城遗址旅游区。完善太湖湾旅游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太湖湾金陵度假村等项目。依照“民本、生态、文化、现代、持续、效益”的原则进行西太湖整治、保护、开发。依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在高新区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我区花木、林果、水产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建设一批高档次、现代化的旅游接待设施,在中心城区合理设置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更广泛、更深入地宣传和展示武进良好的旅游形象。2010年,全区力争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亿元。

3、提升商贸流通业。大力推广现代商业营销理念,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推动和鼓励传统百货店向购物中心、专业店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连锁集团到我区开设大型超市连锁店。加快建设高新区便利中心、农发区便利中心、大学城商业街等项目。大力发展中心城区现代商贸业,加快南田都会广场、铜锣湾购物广场、淹城国宾馆等项目建设,使中心城区尽快形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区,成为常州市重要的商业副中心。加快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建设湖塘纺织城、汽车交易市场、横林地板城、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市场,发展壮大夏溪花木市场、邹区灯具城等一批区域性专业大市场。

4、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大力发展居住房地产,着力打造“人居武进”。加大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力度,不断提升商品住宅品质,形成一批高品质生态社区。加快各镇商品住宅的开发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适度开发低密度住宅,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稳步开发商业房地产,建设一批高品质写字楼。大力发展工业房地产,根据产业特色开发建设各类生产用房,满足企业生产所需。大力推行和规范市场化物业管理。不断完善房地产交易市场,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三)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农业功能的深度开发,基本建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现代都市农业的框架。“十一五”期间,全区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

1、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用地数量和结构,全区农用地保持在100万亩规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45万亩左右。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农业六大支柱产业。稳定发展粮油业,规划并落实一批500-1000亩左右的水稻种植区,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充分发挥水稻育种优势,积极向种源农业发展。加快发展花木、林果业。以品牌培育与整合为抓手,坚持做优做强做出特色,2010年,全区形成以西部地区为主的15万亩左右花木生产板块,以东南地区为主的5万亩以上特色经济林果板块。提升发展畜禽、水产产业。走内涵挖潜道路,适度控制总量规模,着力优化结构,2010年,全区水产养殖规模控制在12万亩以内,形成以南部为主的千万头(羽)畜禽生产板块。加大瓜蔬品种开发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发展设施栽培、反季节栽培,“十一五”期间,全区瓜蔬产业保持在现有规模。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鼓励和扶持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力求在每个产业的主导产品上,培育发展1到2家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粮油、畜禽等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以精深加工为核心、加工和贸易纵向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花木、水产、果品、瓜蔬等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以市场、贸易和物流为核心的服务型及横向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继续加强农业标准化的推进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规程,着力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全区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30只以上。深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鼓励农业企业开展各种产品和企业管理认证,争创各级名优、名牌产品,“十一五”期间,全区争取新增各级名优、名牌产品10只以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创办行业协会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保障农户利益。

3、强化农业功能的深度开发。以满足城乡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需求为目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优势条件,继续拓展农业的都市服务功能,不断向二、三产业的空间延伸,向生态、观光、科普功能延伸。加大休闲观光农业景观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开发“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功能建设。巩固提高现有山地生态林,扩大东部地区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做强西部地区花木产业板块,加强河道、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都市田园景观。

四、完善城镇功能布局,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按照《常州市武进区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武进区及中心城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镇体系规划,强化城镇发展空间引导与管制,加大中心城区、开发区和重点镇建设。到2010年初步形成“一城、二区、五片”的城镇格局,太湖湾旅游度假城和西太湖生态休闲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城建设更加完善,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8%。

(一)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现代化的科教文化区、新型工业区、商贸服务区、生态居住区、观光休闲区”的发展定位,全面提高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现代城市气息。按照中心城区概念性规划和“一核心四分区”的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到位,合理布局商业、居住、行政、文教、产业等用地。坚持“完善功能、提升形态”的思路,在抓好中心城区规划控制的同时,重点建设14.8平方公里核心区,尤其是要抓好5.6平方公里重点核心区的建设;有侧重地建设城西分区以及城东分区,实现与核心区连片发展;改造提升新运河南侧。2010年,14.8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四分区功能愈加凸现。完善市政道路,完成夏城路、定安西路、定安东路、虹西路、延政东路、聚湖路、东方路、淹城南路等建设,改造延伸人民路。2010年,基本建成中心城区“八纵八横”路网。实施湖塘河等市河整治工程,中心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一百年一遇。加快人防、消防工程和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对中心城区的主要街道、重点道路、重要节点及周边景观进行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加快核心区内工业企业的搬迁,推进商贸、房地产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城中村”和老住宅区改造步伐,尽快消除城村交叉、产业混杂的现象,提高中心城区人气、商气的集聚度。“十一五”期末,中心城区建设大见成效,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50万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形态更加到位,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二)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

“十一五”期间,高新区和农发区按照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增强产业功能。高新区按照“一心、一轴、两片”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强道路、电力、自来水、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便利中心、邻里中心和邻里公园,营造优美创业环境。“十一五”期间,高新区南区在高标准建成9平方公里启动区的基础上,加快启动拓展区的建设。2010年,高新区南区9平方公里启动区全面建成,武进大道以北区域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物流、居住、商贸基本配套,“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公益事业相配套、生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新城区”初具雏形。农发区坚持区域生态化总体发展方向,按照“一心、两轴、四象限”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加快构筑“三纵三横”的主干道路,完善给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品质房地产和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营造最佳创业、人居、休闲环境。2010年,生态型、园林化的新型开发区基本形成。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突出抓好镇村规划建设。各镇要在第五轮镇域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导向,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十一五”时期的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东北城镇发展片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和以自然资源为特色的旅游业。东部城镇发展片实现组团集群式发展。西北城镇发展片发挥区域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物流、市场和新兴特色工业。西南城镇发展片以花木、机械产业带动整个片区发展。环太湖旅游度假发展片要以太湖湾旅游城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工业向西北部集中,锡宜公路以南、太运河以东纳入环太湖旅游开发范畴。加大政府对镇村的投入力度,重点抓好五个城镇发展片内部及片与片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配套衔接,统筹道路交通、污水处理、文教卫生等项目的建设。各片确定1-2个重点镇,按照小城市的格局加快建设,整合片区资源,控制无序发展。科学编制中心村总体规划,大力实施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巩固和提高“三清”工程成果,逐步形成居住社区化的镇村新型布局。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强化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农民就业岗位。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四)着力提升城市管理和经营水平

“十一五”期间,以创建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逐步完善城市管理功能。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努力构建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城市管理领域切实执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着力推进城市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步伐。逐步增加城市维护费预算,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集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中心城区实行区域级差管理,深化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着力解决乱停车、马路市场和违章建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营造文明、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城建投融资机制,拓宽社会投资领域,开辟新的投融资渠道。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放开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五)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十纵十横”路网骨架和“一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络。新建武进客运中心,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网络,基本实现村村通便捷的公交线。建设常宁高速、西绕城高速公路,完成环西太湖公路、奔发公路、龙江路、青洋路南段、朝阳路、新232省道和武南路建设。完善环太湖公路,新建雪马线及太湖湾六号线。进一步完善220KV、110KV输变电网络,不断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推进亚能热电厂二期扩建等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整合湖塘、马杭热电厂。大力实施河道拓浚、整治,加强治太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永安河、新沟河等河流拓浚,完成孟津河整治工程,启动新孟河改道拓浚工程。完成武进区域供水工程二期、工业水厂扩建工程,武进区域供水工程规模扩大到40万吨/日,工业水厂扩大到20万吨/日,进一步提高全区供水能力。新建储气设施,拓展供气管网,提高天然气使用率,到2010年,全区有条件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力争普及天然气。

五、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

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积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全力推进投资环境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做强招商引资平台,创建一流投资硬环境。优化服务,营造浓厚的富商、便商、安商、亲商氛围。加快建设海关、国检等口岸功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降低行政服务收费,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办法,对特殊项目、重大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大力做好招商基础工作。完善区、镇、开发区招商网络,加强招商机构和招商队伍建设,提升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拓展引资领域。实行“节地招商”,开展产业链招商,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积极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争取更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到我区投资,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力争在物流、金融、保险、教育、医疗、旅游和中介服务等领域实现利用外资的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亿美元,高新区和农发区充分体现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和龙头作用,利用外资占全区总量的60%以上。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以境外工程承包和境外投资为重点,积极培育武进的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以及研发基地,开发资源类项目,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出口产品、出口市场、贸易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外贸企业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减小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对我区企业出口的影响。用好、用足各类促进外贸出口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扩大政策受惠面,增强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做大做强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医药等优势出口产品,积极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品牌战略,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大资源、能源等进口。

(三)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找准定位,扩大影响,拓展我区发展空间。加快接轨上海,主动接受上海辐射,从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与上海对接。加快区域合作步伐,抓住浙江、广东等外地民营经济的扩张机遇,吸引其在我区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充分发挥我区花卉苗木、工程机械、新型材料、建筑安装等行业优势,引导企业主动服务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抓住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鼓励我区企业加强与内地合作,建立跨区域的农产品、制造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

六、完善创新体系,加快科教兴区步伐

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十一五”期间,继续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推进教育资源整合。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均衡全区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间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学校建设,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进一步放大中心城区教育优势,提升中心城区人气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配合常州大学城建设,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加快建设清英国际教育学院等项目。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整合,扩建武进职教中心,实现与常州大学城错位发展。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发展社区教育,强化在职培训,拓展远程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十一五”期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保持在97%以上,积极争创五星级高中,*年前通过省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估验收,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建成教育强区。

(二)加快构筑人才高地

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重点培育机制。不断提高党政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才。利用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优势,培养一批制造业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我区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服务中介机构。推行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高层次人才多元化分配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和投入机制,设立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等各种基金。2010年,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基本建成环境一流、机制灵活、人才众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强区和区域性人才高地。

(三)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保护和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研究开发体系建设,围绕重点企业和产品,建设省、市、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引导重点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建立“战略联盟”进行技术攻关,形成一批核心技术。积极鼓励和吸引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及海外科研团队来我区建立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加大对促进产业升级有推动作用的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二次创新力度。加强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2010年,财政对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2%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包括生产力促进、专利事务、创业服务、科技信息、无形资产评估、技术产权交易、技术经纪、科技人才中介、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等机构在内的覆盖全区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

(四)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步伐

“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着力打造“数字武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域宽带通信骨干网络,启动城市无线调度网建设,加快核心数据库建设,加强不同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快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区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开发、应用电子政务相关应用系统,2010年,建成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大力拓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加快面向中小型企业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信息公共服务系统,构建信用联合征信平台,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小区智能化试点工作,加快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开发社区综合服务系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各个领域中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2010年,我区信息化总体水平在长三角地区处于前列。

七、深化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十一五”期间,我区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的要求,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在保持农村基本政策稳定连续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快农民向股民、市民的转变。加快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村经济的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安置补偿办法。稳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

(二)深化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在市场准入、税收调节和融资信贷等方面,完善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投资方式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出让股权、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等途径,吸引各类资本,促进结构优化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加快企业上市工作,以国内证券市场为主,积极争取海外多渠道全方位拓展。

(三)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全力营造开放创新的政策和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和非税收入管理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要求,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要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要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发展行业商会。

八、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为重点,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富民进程和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促进我区各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

(一)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积极扩大全区城乡就业规模。加快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建设区劳动力交流中心,鼓励发展职业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建立集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劳动就业信息系统,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把我区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管理范围,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就业、失业待遇。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再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改善创业环境,在财政、贷款担保等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职工和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失地农民的培训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照“五保合一”的目标,加大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合工作力度,形成对参保企业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尽快把个体、私营、股份制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全部纳入社保范围,并将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合并覆盖,使企业职工享受全面的社会保障。按照“城乡一体”的目标,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的并轨。全面实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加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力度,及时调整低保标准,确保保障金足额兑现。完善优抚保障机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十一五”期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5%以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均达到98%,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率达到100%。

(三)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综合大楼。完善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和控制预案,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一五”期间,有效控制传染病总发病率,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比“十五”期间明显下降。加大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力度。新建武进新医院,扩建武进中医院和武进人民医院病房楼,迁建武进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强化镇卫生院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村卫生室逐步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十一五”期末,通过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市、区)达标验收,努力实现农村卫生基本现代化。

(四)加快发展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

大力建设“文化武进”。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产业发展,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加大艺术创作的力度,积极开展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为载体的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和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人民体质不断增强。保持竞技体育在全省县(区)级的领先地位。加快建设区文体会展中心,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小区和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建设,完善区、镇、村(社区)文体设施网络。进一步做好有线广播电视入户建设,全面实施“户户通”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程。重视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

(五)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密切关注和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化和拓展社区服务,形成社会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救助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完善社会福利,向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高度重视残疾人、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就业、生存问题。完善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文体、休闲、医疗等多层次的需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困难群体分类实施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爱心助学和法律援助。完善社区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结构适宜、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网络,积极开发家政、保洁等社区服务岗位。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科技服务,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开展社区法律服务,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强化社区安全服务,建设文明安全社区。

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一五”期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增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完善基层计划生育网络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加快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把外来人口纳入全区人口发展规划,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十一五”期间,全区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户籍人口数量控制在现有规模,常住人口稳定在140万人左右。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建设“绿色武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有效控制农业和制造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加大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高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新建高新区南区污水处理厂和焦溪、奔牛等镇级污水处理厂,扩建纺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十一五”期间全区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0万吨/日以上。寻求合理的尾水排放方案,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尾水排江工程。完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特种垃圾填埋场,提高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加大河道清淤整治力度,制定控制上游来水负荷的方案,加强河道的长效管护和保洁。积极开展西太湖综合整治,抓紧实施清淤、退渔还湖、沿湖河道疏浚及湖岸整治等工程。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推广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积极实施中心城区禁燃方案,到*年,中心城区禁燃区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加强扬尘、机动车尾气控制。建设沿西太湖生态林地,种植湿地植物,加强山地和大运河、高速公路、主要道路、河道两侧防护林建设和长效管护,全区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以淹城森林公园、南田购物公园为核心,加快建设中心城区绿地系统,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彻底遏制,主要区域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西太湖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四类,区内主要河流水质基本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制定完善鼓励节约资源的政策,开展循环经济典型示范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实行高能耗、高物耗生产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制度,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节能管理体制。鼓励开发资源替代技术,倡导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努力实现各类用地的占补平衡。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健全节约用水机制,大力实施生活、生产用水分供和中水回用。“十一五”期间,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20%,资源利用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一五”期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引导全区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区上下营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浓厚氛围,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法律保障。

(一)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广泛发展基层民主,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为我区实现“两个率先”凝聚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全面推进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建设“法治武进”。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促进司法公正,努力树立遵守宪法、尊重法律、维护法制的良好风尚。规范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减少社会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用工关系,使人民群众的劳动、教育、社会保障等各类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节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大力推进“诚信武进”建设,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唯物主义、无神论和科学思想的教育,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建设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团结奋进、勇于开拓、实干兴业、争创一流”的武进精神和“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使之成为武进的思想文化主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重点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办好《武进日报》和武进广播电视台,巩固和完善新闻舆论阵地。加大社会公德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弘扬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继续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推进全民学习载体建设和社会化学习平台建设,建设一批有创建深度和创建特色的示范典型。

(三)深入推进“平安武进”创建活动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紧紧围绕平安创建的总目标,加大平安创建力度。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事件。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坚决查处非法宗教活动。完善大调解机制,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提高科技在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努力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活动,积极预防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扩大群防群治队伍,完善平安创建长效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交通和消防安全监管,强化对食品、药品和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健全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区级应急处理中心,制定和完善工作预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防止重大事故和重大治安问题的发生。“十一五”期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十一、规划实施措施

“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必须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实施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增强责任意识

“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区“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积极主动地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全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依法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局面。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区实现“两个率先”凝聚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十一五”规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结合实际,提出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

(二)抓好衔接落实

为实现本纲要的目标任务,区政府同时组织编制并实施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行动纲要)及各镇规划。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上下沟通、横向交流和衔接协调,保障各级各类规划相互配套、形成合力。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相关的专项规划相互协调。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也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衔接,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三)抓好目标管理

建立完善“发展战略-五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管理”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本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由区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分年度予以落实完成。把年度目标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用年度目标保证和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检查,对规划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跟踪分析,关注经济走势,加强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人民生活、现代化进程等宏观调控目标的监测预警。当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重要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由区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0篇

“十五”以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驱动下,我市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__*”战略,突出培育以“药、水、游”为主的绿色产业群体,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绿色特色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十五”期间,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20__年全市实现GDP119.5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6.7:25.7:47.6。20__-20__年GDP增速分别为6.6、7.8、8.3和9.4,平均增长8.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5亿元,年均42.6亿元。基本上形成了以优势资源开发为主导的绿色特色产业群体,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中药产业在政策引导、行政推动、市场带动的作用下健康发展;汉江干支流新一轮水电开发全面启动,汉江综合开发进程加快,喜河电站首台机组即将发电,蜀河电站前期工程开工建设。金州330KV和__*—喜河—石泉33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20__年全市医药工业和水电产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4.1亿元和6.6亿元;生态旅游从无到有、迅猛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快速扩张,20__年全市接待游客10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蚕桑、魔芋、茶叶、畜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初步实现产业化经营。

2、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我市抢抓机遇,加快以公路交通和生态环境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等级和里程有了历史性突破。全市新建二级公路265公里,新建和改建三级路1184公里,油路里程达到1600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119km,实现了乡乡镇镇通公路,市域内以二、三级路为主的“三横七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得到初步缓解;西康铁路开通进一步凸显__*区域通枢纽地位,__*物资进出的“咽喉”通道得到扩张、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27.3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81.66万亩,宜林荒山造林145.72万亩;共治理小流域100条,治理水土流失7185km2,生态移民35413人,新建沼气池23160座,为蕴育绿色资源奠定了基础。

3、城镇化步伐加快,__*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通过经营城市、市场运作,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江北综合开发步伐加快,江南旧城改造稳步推进,__*城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江北开发建成了滨江大道、桥西护岸、望江公园,江南旧城改造完成了大桥路、巴山西路、金州路以及背街小巷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改善了__*中心城市形象,明显提升了区域中心城市功能。20__年__*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6.8km2,城市人口达24.3万人,分别比“九五”末增加了2km2和4.5万人。城市道路长度达134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98%,绿化覆盖率30%,人均住房面积20.3m2。以__*中心城市建设为带动,九县城和一批重点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拓展了城镇发展空间,道路硬化和文化设施建设改善了城镇形象,增强了城镇功能,城镇的聚集效应、推动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4、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经济的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十五”以来,我市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力度逐步加大,投资的软、硬环境逐步改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力度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在各类招商引资活动中,全市累计签订合同引进资金143.33亿元,实施项目398个,完成投资25.46亿元。通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有效缓解了我市建设资金严重匮乏的矛盾,建成了一大批水电、矿产、生物等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加速了我市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绿色特色产业群体的发展壮大,极大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5、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镇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共有28.0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有3.98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劳务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__年劳务外出43.7万人,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__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山区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预计“十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72元,年均增加387元和105元,基本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城乡居民的恩格儿系数分别为40.1和48.8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在吃、穿、用、住等方面,不但数量增加,而且质量普遍提高。

6、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十五”时期,全市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投资大幅度增长,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大大改善。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20__年,小学、初中适龄生(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26和95.62。通过整合、提升,__*学院和__*职业技术学院顺利组建并正式运转。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效明显,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业增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增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8。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功能更趋完善,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二、“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__*”战略,重点培育“药、水、游”三大产业,实现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市面临一系列现实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市面临加快发展的机遇:

1、全国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为我市综合水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十一五”时期,我国“世界工厂”地位凸显,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国经济规模不断增大,能源、水资源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能源约束、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性矛盾,尤其是优质淡水成为中国21世纪战略性资源。我市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富集区,丰富、清洁的水资源不仅是我市建立综合水产业不可替代的资源,更是国家南水北调不可或缺的优质水源。国家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我市加快以汉江水能资源开发为主综合水产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2、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改善__*基础条件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进入战略机遇期,全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国家进一步加快铁路、干线公路、大型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建设“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战略部署,包柳、沪汉蓉两条大能力通道(西安—重庆、襄渝铁路)在__*交汇,“十一五”时期,两条铁路增建二线、__*枢纽扩能改造开工建设;阿北高速公路(西安—__*—陕川界段)将要进入施工高峰,G316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以上累计投资多达400余亿元,这为加快改善我市交通条件,振兴我市建材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成的“十字型”的高速公路和大能力铁路通道,将进一步强化__*区域通枢纽功能,进而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__*中心城市建设,带动我市相关产业快速扩张,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3、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我市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十一五”时期,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也是资源消费的高峰期,资源类产品供需缺口日益凸现;随着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投资成本的攀升、发展空间的压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源类开发投资及劳动密集型投资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我市矿产、生物、水电、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发初具雏形,交通优势突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为我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促使我市经济直接参与国内外市场分工和竞争。

4、消费结构升级、绿色消费渐成潮流,为我市绿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快速变动的时代,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绿色消费成为世界潮流,追求生活质量、居住环境、文化教育、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比重将不断上升。消费需求的稳步扩张和升级,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人们追求纯天然、有机、营养、安全、无公害的绿色消费,人们休闲和养生的需要,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的快速兴起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变化为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加大。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将更加开放,国际、国内在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竞争更加剧烈。国家实施东部加快、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四大战略,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地区发展进一步提速,欠发达地区发展面临众多瓶颈制约,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我市经济规模小、水平低、效益差,在低起点上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抵御市场冲击的压力加大。

二是以交通为主的基础条件仍然落后。出省高等级的大通道尚未形成,市内道路等级不高,结构不合理,境内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市县公路没有完全实现二级路连接,县乡公路等级低,乡村道路多数是晴通雨阻。落后的交通,影响我市的人流和物流,影响招商引资,影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我市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非常薄弱,人才、资金、技术严重匮乏,经济总量小、水平低、效益差,活力不足,竞争力弱,财政入不敷出,全市还有89万贫困人口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救助,扶贫攻坚任务繁重。

四是优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一些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将受到政策或环境容量的限制;污水、垃圾、烟尘处理设施投入加大,工业发展受到提高成本的压力,我市工业效益和工业增长速度受到影响。

五是缩小与全省、全国发展水平之间差距的压力加大。全市人均GDP仅占全省人均水平的52.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56.3和63,是全省人均水平的88.5和79;社会发展水平滞后,20__年我市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位居全省末位。随着全国、全省经济的加速,发展差距将继续拉大,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我市缩小与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之间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

总体上看,我市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__*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__*”战略,以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关键,加强绿色资源的建设与保护,蕴育绿色;依托优势特色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药水游”三大产业发展为重点,努力促进特色产业群体跨越式发展,经营绿色;积极发展、大力倡导绿色文化,加快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家园,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使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绿色。通过五年努力,把__*初步建设成融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电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水电能源基地、秦巴药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山水园林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蕴育绿色资源。建设和保护好以水资源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资源是__*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更好地实施保护,形成资源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为__*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坚持发挥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产业集群。绿色既是__*最丰富的资源,也是发展绿色产业最大的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绿色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加大产业筛选和整合,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培育和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绿色__*品牌。

——坚持积极参与市场分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立足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加快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分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结构;依靠先进科技壮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增强市场份额,增强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是促进__*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求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开放的眼光、思维和魄力,建立健全聚集生产要素、扩张产业效应的市场机制,营造公平、公开、开放的发展环境,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__*聚集,促进__*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落实“五个统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鼓励、支持薄弱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促进良性互动和区域协调发展。

(三)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预期保持在10以上,到20__年,形成绿色主导产业框架,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绿色__*品牌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全市整体跨入小康社会。

——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药、水、游”三大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秦巴医药成为知名品牌,生态休闲旅游蓬勃兴起,汉江干支流开发基本完成,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境内铁路复线、高速公路和“三横七纵”路网建设基本完成,交通枢纽地位日趋突出;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和优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得到进一步提升。

——山水园林城市初步形成。中心城市骨架得到拓展,一批主要市政标志性工程全面竣工,城市面貌和市政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人口发展到4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

——和谐__*建设初显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公民素质普遍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

四、“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强化基础,扩张产业,改善生态,协调发展,主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

抢抓历史机遇,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体、航空与航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使__*成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区域交通枢纽。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突出干线、统筹城乡、完善网络、坚持标准、效益优先”的原则,以提高公路等级、增强通达能力、改善城乡发展交通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标,科学编制全市交通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公路建设布局,在重点抓好干线骨架道路建设的基础上,把公路建设的重点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旅游开发的精品景区和投资项目集中的地区倾斜。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护,形成出境以高速路为主、市县以二级路为主、县乡以油路为主的公路“三横七纵”路网体系,打破交通瓶颈制约,提高公路交通水平。

大力推进四条高速公路建设。建成GZ40高速公路__*段84公里和阿北线小河—__*高速公路57.5km,力争建成阿北线__*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国道316线高速公路__*段。

积极开展七条市县二级路建设。建成__*—岚皋、__*—旬阳、两河—宁陕、平利—镇坪—巫溪界、宁陕县城以及石泉与GZ40高速公路连接线、西康高速公路甘溪—小河等二级路。

扎实推进64条县乡油路建设。建成汉滨区大叶路、汉阴—铜钱、紫阳权洞路等64条县乡油路,总里程2339km。

竭力支持铁路“三线一站”加快建设。建成包柳大通道__*—重庆和沪汉蓉大通道__*—武汉铁路复线__*段270.6公里,开工建设包柳大通道西安—__*铁路复线90km。基本建成__*铁路枢纽站。

加快港口、码头建设。新建石泉电站、喜河电站升船机,建好蜀河、旬阳电站过坝航闸;建成大竹园煤港,完成__*关庙水铁联运港,并改建石泉、紫阳水陆联运港口。

???促使__*机场复航,争取__*机场改造,由3C级改造为4D级,扩建跑道和导航设施,积极开辟新航线,增强__*机场运输能力。

???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路网体系。构建以__*铁路货运站为中心,以石泉、汉阴、紫阳、旬阳等为结点,以铁路、公路、航运为网络的高效便捷的物流交通网络体系。

(二)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山川秀美的绿色家园

坚持生态建设就是经济建设的理念,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按照“一廊三区”的总体布局,坚持自然改善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工程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市场选择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蕴育丰富的绿色资源,推动我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突出重点,集中资金,加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流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抓好汉江水资源保护工程。强化 水利配套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km2,遏制环境恶化,减少水土流失。加强黄洋河、吉河、月河等原生态河流的保护。加强秦岭、巴山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新建和保护20万公顷自然保护区。

突出重点区域绿化造林工程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汉江两岸、城镇周围、瀛湖周边、景区内外、交通沿线等地的工程造林植竹。抓好城市街道、城镇公园、社区、机关和公共场所的绿化工作,实施一批重点绿化工程。

强力推进高山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加快推进高山住户搬迁,减少人为因素破坏,促进植被恢复,切实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陕西乃至西北最佳生态示范区和人类宜居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五年全市生态移民人数达到5万人。

努力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禁止、限制重污染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大力推广沼气工程、以电代燃料工程。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大力推进沼气池和节柴灶建设,到20__年,计划新建沼气池12.7万口,节柴灶41.7万座。实施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采,防范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工程。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并举、预防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废水、废气和垃圾等污染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监管,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汉江干流__*重点段防洪工程,新建堤防5.9km,加固加高2.54km,新修护岸5.9km。加强“三废”综合开发与利用,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推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

按照产业化经营方向,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作用,实施一体化、品牌化战略,增强__*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小工程、大群体”项目,加强中小型灌区、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治理和江河堤防防洪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黄石滩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建成汉阴洞河水库,启动引汉济月调水工程。加强小流域治理,着力减少洪涝灾害。加快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新建基本农田28.5万亩,实施3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30万亩灌溉渠系配套改造,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0万亩,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农村居民粮食自给。

积极发展优势绿色种养业基地。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优选适生品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狠抓产业强乡(镇)、专业村和产业大户,重点建设“六大”绿色种养业基地,即:稳定连片桑园面积60万亩,养蚕100万张,产茧5000万斤;建设优质高产、有机富硒茶园30万亩,中、高档茶叶900万斤;建设优质魔芋基地10万亩;以黄姜、绞股蓝、葛根为主,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中药材基地40万亩;建设优质烤烟基地20万亩;建立优质畜牧产业基地,年稳定出栏猪400万头、羊200万只。在产业区域布局上,以汉滨、汉阴、石泉等县为主,建设以蚕桑、蔬菜、养殖、粮油为主的种养基地;以平利、紫阳为重点,建设优质富硒茶叶生产基地;以岚皋、汉滨、汉阴为重点,建设优质魔芋种植基地;以旬阳、白河为中心,高标准建设好黄姜种植基地;以平利、镇坪为中心,建立全国优质的绞股蓝、葛根种植基地;以宁陕为重点,积极发展以林果、绞股蓝、食用菌、猪苓为主的多种特产基地。

大力发展强势龙头企业。用足、用活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面向全国,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度加工知名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分工,加强与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加强市场开拓,开辟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强化产业配套服务。加快建设__*市农产品交易中心,构建农贸市场体系,提升__*农副产品的宣传、认证、交易、信息等服务平台,加强技术、防疫、金融、保险、信息等公共服务,建立、健全质量监测、质量认证和病害防治等服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大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等中介服务组织,重点培育和加快发展服务于当地主导产业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政府推动作用,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调节的作用,促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以基地为依托,以龙头为关键,大力推进龙头带基地、公司加农户和产加销、贸科农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特色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力。

努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围绕390个重点村建设,结合主导产业培育,整合资源,捆绑资金,整村推进,完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实施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到20__年,解决51万人的贫困问题。

(四)以水能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综合水产业发展

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开发思路,依托优势水资源,以水电能源开发为先导,以水资源市场化经营为原则,加快供水体制创新,促进旅游、航运、养殖及高耗能耗水工业发展,不断提升__*综合水产业规模和效益。

加快汉江干、支流水电梯级开发。全面完成汉江干流梯级电站建设,喜河电站正常蓄水发电,建成蜀河、旬阳、白河电站,汉江干流新增水电装机104万千瓦。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全面完成岚河、任河、旬河、南江河等汉江主要支流小水电站开发。全市水电装机能力达到300万千瓦。

争取开工建设__*火电厂。充分利用汉江水资源以及区位交通优势,配合省发改委积极争取__*火电列入国家建设规划,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双重作用,择优选择项目业主,全力推进__*火电厂前期工作,“十一五”时期,力争开工建设装机360万千瓦__*火电厂,初步形成水火并举的区域性能源基地。

加快输电线路网络建设。新建110KV输电线路1178km,改造202km,变电工程610MVA;新建35KV输电线路428km、改造62km,变电工程123MVA,优化市内城乡电网结构,提高电力输出能力。

提高小水电电力就地转化能力。依托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在确保环保和水质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发展低污染、高附加 值的载能工业,建设30万吨特种铁合金、5万吨电解锰、5万吨电解锌生产线,提高__*电力就地转化能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提高供水产业市场化经营水平。加强汉江水体、水质保护,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加强__*、9县城和20个重点乡镇供水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产业经营水平。研究、协调、促进实施省内南水北调工程。促进供水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开发政策研究,争取国家生态环境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汉江水资源的市场化经营。

大力发展养殖、航运事业。充分发挥丰富水面优势,建立健全水面的使用权流转机制,完善渔业管理体制,积极引进、应用名优水产品种和先进技术,奋力打造__*水产品品牌,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建设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改善汉江航道条件,提高航道等级,适度发展航运,方便沿江群众生产生活,降低市内运输成本。

(五)以秦巴药业和绿色食品工业为重点,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特色资源和科技创新为依托,以秦巴药业、绿色食品工业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工业园区“聚集、规模”两大效应,狠抓企业培育、基地建设、市场开拓三个关键环节,构建生产、加工、研发和营销四大体系,实现种养规模化、加工现代化和销售市场化,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力打造绿色特色产业集群,强力推进__*工业化进程,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提高__*经济综合实力。

1、打造“秦巴药业”品牌,做大做强__*中药产业。按照突出“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打造品牌”的思路,重点围绕黄姜、葛根、绞股蓝等系列主打产品,全力打造“秦巴药业”知名品牌,加快__*中药产业现代化步伐。

做大做强医药龙头企业。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提升经营水平;吸引省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兼并、改造__*现有企业,扩大秦巴医药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兴办一批中药饮片企业,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常用中药颗粒提取生产能力的企业,努力消化全市自产的道地药材。积极开发药膳、药疗等中药食品、保健品,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开发效益。

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抢抓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主体,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确定基地规模,采取“公司 科研 农户”的运作模式,建设以黄姜、胶股蓝、葛根为主的高标准中药材基地。建立和完善中药材GAP技术研究中心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GAP种植基地和SOP操作程序,大力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全面提高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

积极构建中药材营销体系。在充分发挥医药企业自身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代销、贴牌等现代营销模式,积极利用国内专业营销公司网络健全、方式先进等优势平台,选好主打品种,参与更大的市场分工和市场竞争。大力发展药材经销大户,发挥各级医药、药材公司和供销部门的作用,不断扩大全市中药材及饮片的销量。争取建设陕南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中药现代物流中心,搭建中药材生产、销售信息平台,通过与境内外药材市场的联系与合作,拓宽药材销售渠道,带动全市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把__*建设成为秦巴山区药材集散地。

加快新药产品和原料药后续产品研发。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建立省级重点新药研发机构——陕南药研中心。整合市内企业药研资源,创新药研机制,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引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联合生产经营,盘活一批确有疗效和市场需求、企业已经拥有生产经营权的传统名优医药产品,在剂型、配方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2、发挥富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__*绿色健康食品工业。发挥动植物富硒、水资源优质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优势,发挥民众长期种养、加工的传统优势,依托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__*绿色、特色、健康食品工业。

???精心打造绿色食品工业品牌。大力发展魔芋食品、富硒茶、泸康酒、木瓜酒、矿泉水、桑葚果汁、腊肉制品、山野菜及豆制食品。集中物力、人力和财力推进绿色、特色、优势食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积极争取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精心打造3—5个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奋力构建强势食品工业集群。加强现有企业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扩大招商引资,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强的企业。积极组建秦东魔芋、富硒茶业等企业集团,打造大型龙头企业。实施年产9000吨魔芋精粉、年产50吨高档富硒茶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扩张食品工业总量,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构建现代化的__*绿色食品工业体系。

强化__*绿色食品的市场营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协会牵头,有序开展“__*绿色食品”品牌的打造、推介和管理,大力开展市场营销,竭力拓展__*绿色食品的销售空间,不断增强__*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加大企业改制、技术改造力度,提升__*茧丝绸工业综合实力。巩固桑园面积,整合资源,创建丝绸工业与蚕桑农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组建丝绸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紧密型丝绸集团,大力开发蚕、茧、丝的副产品,发展资源多级利用的新型茧丝业,重振__*茧丝绸工业雄风。

优化蚕茧丝绸发展环境。理顺蚕种、蚕茧管理体制,杜绝区域封锁;科学规划烘茧灶布局,加强审批、管理,杜绝蚕种-蚕茧-烘烤-生丝等链条中的人为障碍,建设公平、统一、有序的市场。积极优化发展的软、硬环境,抢抓“东桑西移、南桑北移”机遇,努力承接发达地区蚕桑丝绸产业转移。

???做大做强茧丝绸工业。完成国有缫丝企业改制,扩大招商引资,加强对现有茧丝绸企业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加大深度研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奋力扩张蚕茧丝绸工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推进__*丝绸工业化进程。

4、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矿产加工业。以汞锑、铅锌、金矿、锰矿、钒钛磁铁矿等有色金属矿产和以毒重石、重晶石、瓦板岩、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开发为重点,坚持“扶优扶强、环保低耗”原则,按照合理布局、强化管理、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清洁生产的要求,大力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有序开发战略性矿产资源,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汞都、全国最大的钡盐基地及全省优质石板生产与出口基地。

整合现有矿产加工企业,支持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实现优势矿产资源的规模化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施年产100万吨水泥、2万吨金属镁、40万吨钒钛磁铁矿、350万平方米瓦板岩、10万吨锌焙砂、1000吨金属汞、10万吨钡盐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

5、充分发挥__*烟草品质优势,加快__*优质烟叶基地建设。抢抓烟草行业战略性重组机遇,实施宝鸡烟厂旬阳分厂年产20万大箱卷烟生产线和年产60万担打叶复烤线改造项目,乘势做大烟草龙头企业。

???鼓励、支持烟草提取药用茄尼醇的深度开发项目,开辟烟草使用新用途,延长烟草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带动全市烟草业更快发展。

(六)以生态休闲旅游为重点,提升__*生态旅游产业

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以秦巴自然风光和汉水风情旅游资源为基础,以__*特色山水园林城市和瀛湖为中心,以秦岭、汉水、巴山为片区,坚持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并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打造__*旅游的核心产品和响亮品牌,做大做强__*生态旅游产业。

坚持高起点规划,打造__*生态旅游精品。加强重点景区、景点的统一规划、高标准开发和规范化管理。结合中心城市建设,把__*特色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为旅居中心;大力发展以水电站库 区水面为重点的汉水文化游、以秦岭南麓为重点的原始森林游和以南宫山、千家坪周边开发为重点的巴山风情游,形成“一心三线”旅游总体布局。坚持区域优先发展战略,实现汉滨、岚皋、宁陕三县区率先突破。以__*山水园林城市和瀛湖为中心,建设汉江__*城区段一江两岸风景线,构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水上运动、娱乐中心,打造__*水上旅游精品,打响“陕南水城”、“中国绿心”品牌。依托秦岭和巴山,重点开发以南宫山、神河源、千家坪、岚河漂流及天华山、朝阳沟等为主的生态观光、休闲运动项目。以月河川道农业科技示范带和黄洋河休闲度假区为中心,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精心培育西安—宁陕、西安—__*(岚皋)—小三峡(神龙架)等精品旅游线路,全力打造个性鲜明、内涵深厚、体验独特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增强__*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__*生态休闲旅游质量。把生态旅游建设与汉水文化建设、绿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山水城镇建设、绿色家园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突出特色、深度开发”的要求,以景区景点生态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通往景区道路、景区环线、旅游步道建设,努力改善旅游业基础条件。建设瀛湖风景区环湖公路及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加快香溪洞、千家坪、天华山、云雾山以及紫阳瓦房店茶山风情园等一批重点景区景点的路、电、讯、水等配套工程建设,形成与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和景区景点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坚持产业联动战略,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多业促发展”作用,加快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宾馆、娱乐设施建设,建设四星级宾馆,提高餐饮、住宿接待能力,改善城市形象。加快__*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重点开发__*丝绸系列产品、富硒茶、鎏金蚕、木瓜酒、保健药材、紫阳民歌光盘、汉剧脸谱等系列产品,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筹建__*特色药材、生物标本展览馆,建设__*特色旅游商品超市和旅游商品一条街、风味小吃一条街,增强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促进产业联动,带动__*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打响__*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围绕“陕南水城、绿色__*”品牌,细分旅游市场,精心策划__*旅游的宣传和推介,通过“同饮一江水、思源在__*”宣传,吸引京津及华北游客;通过“秦巴风情、__*独优”的宣传,吸引对秦巴地区感兴趣的国内外游客。建立政府组织、部门联合、政企联手、上下联动、内外合作的宣传促销和激励机制,有效组织__*-北京“手拉手、心连心”、中国__*汉江龙舟节为主的特色节庆活动,依托节庆文化效应,加大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开辟周边大中城市客源市场。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协调、竞争有序、高效运作的旅游管理体制,提高旅游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进一步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加强旅游经营秩序管理,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改善旅游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七)以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树立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以__*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科学确定城镇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特色”的总体思路,坚持城市自然山水和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坚持产业带动和功能配套,积极引导人口向城镇流动,打造各具特色绿色生态园林城镇体系,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推进__*中心城市建设。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江南江北互动、基础设施先行、建设开发并举,积极开发江北新区,努力改造江南旧城,形成南北互动的中心城市开发格局。按照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和“一江两岸、四桥连接、组团分布、环道串联”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快建设“一湖(东湖)、两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三路(__*大道、滨江大道、环城干道江南段)、四桥(汉江大桥、汉江关庙大桥、汉江七里沟大桥、汉江中渡大桥)、四场(金州广场、中心广场、桥西广场、双城广场)”,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增强辐射带动和承载能力。努力把__*建设成为交通枢纽、区域物流中心和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到20__年,力争形成中等城市轮廓,城市人口发展到40万人。

竭力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按照“一心三极多点、功能差异互补”的总体布局,构建以__*中心城市为核心,以西部石泉、东部旬阳和南部紫阳县城为经济增长极,以“一江两线(汉江和公路、铁路沿线)”30个重点集镇为网络,与__*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擎”,促进__*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加大九县城建设力度。以旬阳、石泉、紫阳为重点,依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格,准确定位县城功能,加快县城建设,发展特色经济,加大产业建设力度,扩张县域经济总量,发挥辐射聚集效应;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增加县城人口,加快推进房地产开发,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供水、输电、道路、通信、市场、垃圾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力争“十一五”末期完成旬阳、石泉撤县设市的申请上报工作。

突出加快30个重点镇建设。科学确定城镇功能定位,优化城镇结构布局,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城镇人口为重点,探索有效机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强化城镇管理。增强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本,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新途径。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不准实施、项目不经审批不准动工规定的规定。深入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根治脏、乱、差现象,彻底改善__*城镇面貌。

(八)以教育、文化、卫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调整布局,形成与__*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新体系。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加快优质高中建设,提高初中升学率;强化职业教育和农村远程教育,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科学设置专业体系,力争建设6个职教中心,着力培养、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批适应性强的技能性劳动力大军。每年输出技能人才15000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以__*学院和_ _*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境内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为__*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提高全民教育文化素质。

加强卫生事业建设,努力提高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提高公共卫生安全防范能力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本保险和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卫生保健水平。集中力量建设好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以及176个乡镇卫生院,到20__年,基本建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汉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重点扶挖掘、整理和弘扬以汉剧、紫阳茶山民歌等为主的汉水文化项目;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抓好市文化艺术中心、影视演艺中心以及农村文化站建设;加强汉水文化资源的整合、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构建“一县一品、各具特色、与时俱进、文明高尚”的汉水文化体系,强力扩张汉水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以推广、应用数字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信息事业。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的覆盖率,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以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积极发展以互联网络为主的现代信息传媒事业,加快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社会信息化,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化进程,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步伐,尽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

加强计划生育和体育工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继续坚持优生优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生育质量。加强县乡计生服务站建设,力争建设50个县乡计生服务站;全面落实农村双女户的奖励政策。加大城乡健身场地建设,增加公共运动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体育事业,着力提高人民健康素质。

加强劳动就业、劳务输出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劳动力市场,发挥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三大作用,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增加城乡人民收入,每年劳务输出40万人次。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扩大享受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城乡居民覆盖面,到20__年,全市各项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加强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工作,建立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改革成果。

五、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工作措施

1、全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牢固树立“规划以项目做支撑”和“项目是全局、全局抓项目”意识,认真策划、论证、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健全前期工作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加大项目争取工作力度。精心搞好项目的推介和宣传,聚集社会资本;完善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抓好以工程质量为核心的在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不懈地优化建设环境。改革开放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力。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着力根除体制,切实改善法治、政策、信用和服务等软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依托资源优势,有效地激发和聚集民间资本;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共服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采取多种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最大限度地吸引外埠资金、技术及其它生产要素,促进资源、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速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建适应加快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以存量换增量;通过重大项目,积极吸引和利用国外贷款、国内贴息贷款、国内外游动资本,激发各类资金向__*聚集。完善贷款担保、财物保险体系,激发各类市场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激活社会资本。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金融对__*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保险、证券业发展,加快建立资本市场,运用BOT、TOT等多种融资形式,构建适应__*发展、市场要求的投融资机制。

4、坚持“科教兴安”战略,保障人才、技术需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坚持“科教兴安”战略,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大力引进、消化、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深入开展科技研究、科技创新,增强产品、产业科技含量。切实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宣传和推广,增强全民科技素质。依托__*学院和__*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人才的培训、开发和引进,完善人才使用、管理制度,为__*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各类必备人才。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1篇

一、“十五”计划实施概要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5.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1亿元,增长1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8美元(汇率按1:8),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县之列,*年位居第68位。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8.6亿元,为*年的9.7倍。工业高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8.4%,*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7.86亿元。财政收入增势迅猛,*年全口径财政收入为12.1亿元,为*年的5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13.5:47.2:39.3调整为*年的9.7:56.9:33.4。

(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初显成效

“十五”期间,坚持用科学规划统领城乡建设。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以下简称科技园)的发展规划、市级和区级重点镇等规划的编制。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实现了撤县建区,完成了撤乡并镇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形成了新城区建设骨架,城市化率由*年的27.81%提高到*年的44.1%(按户籍人口计算),*年末城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较*年末扩大了8.38平方公里。城乡道路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完成了成温邛公路*段、光华大道*段、芙蓉大道等建设工程;“村村通”工程全面完工,实现了城市公交覆盖全区所有镇和街办。*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8.6平方米,较*年增加15.4平方米。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加快了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花博会”主场馆、室外景观展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了文庙广场、西街旧城改造、江安河和杨柳河综合整治、隆建街改造、旧城主要街道的风貌整治和立面美化工程、农民“新居工程”、城乡电网改造以及城区主要街道电力、通信电缆下地工程;全市率先开放了置信•*城市公园,建成了一批中高档地产项目,打造了“住在*”的品牌。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区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0.1%提高到8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年的4.1平方米增加到*年的21.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1.23%升至44.77%。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提高

科教文卫体广电等事业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的“科普示范县”。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加强,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引进了一批大专院校,城乡教育水平整体提高。加大了公共卫生的投入,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实现了重大传染性疾病和重大食物中毒“两个零报告”,基本建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大了对公益文体事业的投入。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民主法制进一步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256元和4864元,较*年分别增加3953元和1772元。*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35.4%,较*年分别降低8.1和17.9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征集率达98%以上,在全市处于前列,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启动了社会援助基金,初步建立了新型城乡社会援助机制。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5万人。

(四)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可喜成绩

全面推进了投资体制改革,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经营城市取得显著成绩。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初见成效。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逐步深入。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2.5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4倍。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和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合作交流会。与美国辛辛那提市和加拿大列治文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对内对外合作交流。

“十五”期间,*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到*年底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十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经济实力基础不够扎实,城乡发展不够协调,科技园工业支撑作用不够突出,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的新机遇

1、城市功能新的定位有利于*加快融入大都市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将*纳入中心城区,确定为成都市城市组团之一,是主城区的西部中心,是城市重要功能区,在功能上形成以高新技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和以大专院校为依托的教育科研、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新区,这有利于*加快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人口和城市功能的转移;光华大道和芙蓉大道两条连接大都市快速通道的形成,这都为*加快融入大都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2、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将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这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区域,这有利于区内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集约利用,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成都市主导产业布局有利于*构建西部现代轻工基地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将*确定为新型工业重点发展区之一,并将构建*-郫县-双流医药产业基地和*-郫县食品产业基地,这为*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提升科技园的产业配套、基础配套、机制配套、环境配套能力,建设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4、“花博会”后续效应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形成

“花博会”的召开,提升了*城乡基础设施档次,优化了消费环境。花博园、国色天乡等旅游景点的形成为*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光华大道、芙蓉大道的通车,将吸引更多大型商贸集团、连锁超市、知名餐饮企业入驻*,聚集人气和商气,这将积极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逐步增加消费总量,壮大三产业,由此*经济将从投资型逐步转为投资与消费并重,有利于全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形成。

(二)“十一五”期间面临挑战

1、资源约束日益凸显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能源、资金等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将更加凸显。

2、发展任务仍较艰巨

*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工业经济中,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突出,重大产业化项目匮乏,产业关联度低。本地企业创新、创造、创业“三创”精神不足。经济发展中沉淀了一些遗留问题,如农民的拆、安、补政策亟待完善等。“十一五”期间,根据成都市对*城市功能的新定位,*将由城郊型向城区型转变,由此全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3、区域竞争加剧

“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区的周边区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纷纷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加剧对市场和生产要素的竞争,从而增加了*在吸引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难度,加大了*竞争压力。

4、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

“十一五”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由于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更加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动力,着力提高区域的基础承载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及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新型工业、新兴服务业、现代农业为支撑,奋力推进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强区,构建开放*、生态*、和谐*,把*建设成为经济雄厚、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独具现代园林特色的都市新区。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800美元以上;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速构筑都市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把*建设成为经济雄厚、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独具现代园林特色的都市新区。

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6%以上,到*年达190亿元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以上;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6:60:34。

社会发展目标:到*年全区户籍人口控制在40万人左右,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达65%以上,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9.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9.1%。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社会保险征集率达98%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全社会研究和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以上。城乡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城乡及环境建设目标:到*年,城区及中心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左右,综合气化率达40%左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2平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工业企业的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

四、发展战略及空间布局

(一)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按照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实施“两园一区三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213”发展战略)。即按照优化布局、节约用地、有利于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原则,坚持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增强区域中心镇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切实将科技园作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将新老城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区;将以万春为核心的生态园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地和发展旅游业的基地;将永宁、永盛、和盛三个重点镇打造成为相对集中的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中心。永宁镇打造民营经济特色区和现代物流高地;永盛镇配套科技园发展,提升改造童鞋等传统产业,拓展产业门类,提升产业层次,打造优势产业强镇;和盛镇打造北部地区物资集散中心。

深入实施“213”战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现,为此,必须把握几个要点:以区域中心镇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引导产业、要素和人口向区域中心镇集中;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总规等;以产业为支撑,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调整城乡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传统主导产业,使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相统一,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以市场为手段,以政策作保障,搭建融资平台,引导民间资金投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激发各集中发展区的发展活力,放大其辐射潜能,形成片区经济的板块效应和集聚效应;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发展的空间布局

“十一五”期间,*将在“213”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建立协调发展的空间功能分区和合理有效的空间开发秩序,通过构筑“一区三组团三带”*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引导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共融。“一区”即以金融、商贸、会展、人居为主的新兴服务业集中发展区,“三组团”即以现代轻工为主的新型工业集中发展组团、以生物技术为指导的现代农业组团和以现代物流、生态型住宅为主的配套服务组团,“三带”即金马河、杨柳河和江安河生态涵养带。

1、以金融、商贸、会展、人居为主的新兴服务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包括柳城、涌泉街办和公平街办成温邛公路以南部分的新老城区。这是“十一五”期间融入都市区、转变城市功能的核心区域。该区域是全区金融、商贸、会展、人居、行政、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2、以现代轻工为主的新型工业集中发展组团。主要包括天府街办、永盛镇、金马镇和涌泉街办部分区域。这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该区域以高新技术为引导,医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产业为依托,提升竞争力,建设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

3、以生物技术为指导的现代农业组团。主要包括万春镇、和盛镇、寿安镇和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这是打造成为中国西部花卉苗木生产、交易、研发中心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区打造现代农业的关键地区。

4、以现代物流、生态型住宅为主的配套服务组团。主要包括永宁镇和公平街办成温邛公路以北的部分。这是对接成都高新西区,发展为其配套的工业、现代物流业、生态型住宅、休闲产业的重要区域。

5、金马河、杨柳河和江安河生态涵养带。主要包括金马河、杨柳河和江安河沿线。这是全区饮用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带。要保护水质,加强绿化建设,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能力。结合金马河上的重点镇永盛的建设,结合杨柳河上的重点镇和盛的建设以及江安河上的重点镇万春的建设,建设生态*。同时,充分利用水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五、主要任务

(一)加快以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发展承载能力

加强电力、天然气、供水等能源设施建设。新建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和3-4座110千伏变电站,完善电网架构,增强供电保障能力。编制好全区的天然气规划,进一步完善天然气输气管网,增强供气能力,确保工业用气的需要。推进区域自来水系统的建设,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形成日供水达20万立方米的设计供水能力,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的增加。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处理二厂以及和盛、永盛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日。

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到*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30平方米。尽快启动建设与中心城区连接的草金路西延线道路,使之与成温邛高速公路、光华大道、芙蓉大道共同形成与成都主城区全方位、无缝对接的“一高三快”骨干大通道体系,全力打造对接中心城区的10分钟经济带。整合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加大县际间公路的规划、建设和拓展,形成多出口、开放型的县际路网。到*年,区内主要县际公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进一步加密优化区内道路网络,完善*城区到重点镇、科技园、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连接道路。构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及旅游交通服务和管理体系,优化完善区间直达班车及中转补员公路客运服务网络。构建现代物流运输服务体系,加快货物运输的综合化、智能化和快速化发展进程,有效推进工业及科技园区和农贸及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1、推进工业新型化,建设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

做大做强现有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到*年,以生物制药为发展重点的高新技术和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产业规模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企业增加值比重达80%以上。确立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优化产业结构,研究制定构建优势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延伸其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生物制药产业,该产业主要发展新药、药用生化产品、医疗器械等,构建新产品研发、原材料加工、药品生产、包装、营销产业链条。印务包装产业主要发展包装材料、包装机械、金属包装等,构建印务包装机械、纸制品、印刷、仓储、物流产业链条。食品产业主要发展基础原料产品、方便食品、饮料、营养保健品等,构建食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物流产业链条,力争建成*省食品饮料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原有重点优势企业的配套服务工作,增强其支撑带动作用。加快产业创新,坚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印务包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在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完善贴息等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培育与加强企业管理、开展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保护和发展品牌产品。

鼓励接续产业发展。“十五”期间,在医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机械电子产业发展呈现了上升之势,从销售利税率、资金利税率等因素综合分析,该产业仅次于三大主导产业。该产业具有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市场前景广阔、资源较大等发展优势,“十一五”期间,机械电子产业应作为*的接续产业来发展。另外,还应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

加快科技园的建设。到*年,科技园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全口径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以上,将科技园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道路、污水处理、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商务区、生活服务区的配套建设,培育园区信息共享、研发、中试、孵化和产业化功能,创建部级的孵化园,提升园区承接重大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创新科技园管理机制。借鉴国内外开发区成功经验,使园区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型逐步转向市场主导型,政府主要做好可控资源的配套服务;园区企业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配置,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使园区管理更具科学性。提高园区工业集中度。坚持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方向,鼓励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大力度引进和扶持重大产业化项目。瞄准世界、国内、行业500强和台湾50强等大公司、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税源型项目,同时做好产业链相关中小项目的引进和协调工作,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加强园区环境保护、节约化建设。按照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园区进行规划和建设,严把项目入园关,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入园区,提高项目的单位投入产出率和园区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到*年,力争通过国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围绕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以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着力于以风险分担和贴息激励为重点的机制创新,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形成特色,创立自有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中小企业成为*工业经济的有力补充。

2、以房地产业、会展业和旅游业为先导,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充分发挥“住在*”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分担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到*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以上。新城区主要发展高品质住宅、商业地产*和商务地产*。旧城区主要完善商业及其配套地产。科技园适量发展标准厂房等工业地产。北部片区主要发展中高档住宅、特色住宅、旅游地产。

放大“花博会”后续效应和“海博会”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特色会展业。充分利用好“花博会”的展馆设施以及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海博会”的良好平台,举办花卉苗木展览、高科技农业等特色会展,争办区域性、专业性的会展,积极打造成都中小型会展基地。

利用水系较多和花卉苗木的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和体验式旅游,打造成都市的重要休闲度假旅游区。依托花卉苗木、鱼凫温泉等旅游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依托国色天乡打造集兰马克迪斯尼、嘉年华、环球影城为一体的国际花文化娱乐胜地;依托宋代文庙、鱼凫王墓、陈家桅杆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大学城、科技园、生态园、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发展文化旅游和工业旅游。

优化发展商贸流通业。对老城区传统集贸市场逐步进行规范和改造,将其打造成市民放心满意的市场。针对新区未来居住人群的特点和规模,合理规划布点商业地带,积极发展大型超市、连锁经营和购物中心,完善全区的商业物态。同时,以*现代物流中心项目为依托,适度发展区域性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提升商业业态。建立和完善各类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互为补充的市场体系。依托公平美食Mall、光华大道和芙蓉大道,继续发展壮大餐饮业。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力争到*年,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数达60个,龙头企业带动农户面达70%以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0个,带动农户面达40%以上。以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为依托,引导企业与农户联结,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农资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整合扩展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抓好生态园和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发展特色花卉苗木、绿色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积极引进与花卉苗木相关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市场前景好的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化项目。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充分利用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以花卉苗木产业为主,优质稻、无公害蔬菜和特色畜产养殖为辅,以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为特点,集生产、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强永宁、公平、万春优质稻—大蒜示范基地,寿安、和盛天星葱示范基地,金马、永盛蔬菜—优质稻示范基地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到*年,全区农产品无公害化率达100%。

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销售渠道。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大都市大力发展优质稻、葱、蒜等特色农产品,并向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环节等方向发展,延长其产业链。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实现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网上收集和销售,丰富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进入超市,提高其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构建开放*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到“十一五”期末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300亿元以上,其中引进3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项目20家以上。

利用好平台,扩大规模。将“海博会”作为全区对外推介项目、吸引客商的重要平台,将科技园,生态园、新城区以及重点镇作为全区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筛选和推介工作。加强与专业中介机构合作,搭建项目和资金对接的平台。积极组织参与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贸易洽谈会、招商说明会等,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对全区招商引资比较优势进行深入研究,以台资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为重点招商区域,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成本比较优势,引进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

创新方式,营造环境。委托专业招商机构实行招商,利用海内外中介机构延伸招商触角。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建立专门的“投资*”网站,招商信息。提高项目策划能力和包装论证水平,处理好引进新项目和支持现有项目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好现有项目更新改造和扩大规模的协调引资工作,实施“零地招商”*。进一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加强对台商的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环境招商”的作用。

2、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内外竞争和合作

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政策,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全部对民间资金开放,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民间资金转变为民间资本。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圈,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根据*的产业结构现状和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寻求战略合作的区域伙伴,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联盟。加强同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如与荷兰、日本、昆明等在花卉产业方面的合作、温州鞋业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生物制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等产业方面的合作,提高我区三大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加强同周边区县的交流与合作,如与锦江区、郫县在鲜切花和苗木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花卉苗木的科技含量;利用高新区在生物制药方面的研发优势,发展医药产业。加强永盛镇与武侯区西部鞋都的分工协作,提升童鞋业档次,扩大生产规模。

(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生态*

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要求,“十一五”期间,将构建以城区和重点镇为主,普通镇和中心村为辅,层次分明、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区域城镇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到*年,城区用地规模达24.6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24万人。

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形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加强对科技园的污染治理,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力度,采取措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土地污染,加大对养殖业污染的治理。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以水源地保护、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生态敏感区和生态用地保护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监测、、风险防范体系。到*年,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加强环境综合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态支持体系

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有重点、有步骤地对金马河、杨柳河和江安河实施分段、分区域进行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和绿化景观建设等综合建设工程,形成功能完善、水质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型河道,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能力。

实施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和主要河道两岸的绿化工程,严格控制新开发房地产项目的绿化率,构建居住小区和庭院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系统。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集约利用各类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严格审查资源利用方案,落实总量调控、分级管理和最低开发规模的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贯彻落实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促进全区土地建设集约利用。

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原材料等“四节”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培育农业、轻工业、服务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生态产业链。

(五)积极发展城乡社会事业,构建和谐*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花卉产业为主的都市型农业;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保障责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节约使用土地,做好镇(街办)、中心区、农民新居的建设规划工作。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和转移工作,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以政府管理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抓好教育强乡镇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造工程、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和扩大、农民教育与培训等项目,全面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新建*中学实验学校和*实验学校,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大力开展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三创”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

3、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就业指导体系,积极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十一五”期间,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开发5000个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困难人员就业问题。进一步拓宽就业岗位开发思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成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建成充分就业区。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享有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险和生活保障的程度。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继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难群体社会援助长效机制,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重点缓解城乡低保对象、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众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加强社会保障管理能力,探索建立适应城市流动人口和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

4、加快发展卫生文化体育广电事业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灾难的医疗救助体系,完善卫生执法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药品配送网络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的看病和用药安全问题。切实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120”急救系统,逐步健全区、镇两级急救网络,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等各种传染性疾病,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到*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

推进文体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区、镇(街办)、村三级文体设施网络体系,规划建设规范化的文化馆、图书馆和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广泛开展集娱乐、休闲、教育、健身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和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加快城市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大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发展。到*年,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村村通、户户通,光纤电视入网率达到90%以上,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平移。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90%,百户居民拥有计算机台数40台。

5、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弘扬“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以“构建和谐*,打造文明城乡,争做合格市民”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创建活动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结合起来,与做好各行各业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持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形成健全的老龄化社会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积极稳妥地推进公推直选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坚持重大决策的论证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坚持依法治区,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全社会的法律援助体系,提高区域的法治水平。到*年,社区法律服务站覆盖率达100%。

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司法为民,公正执法,加强基层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做好消防规划,结合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功能的改变,合理配置和完善城乡消防设施及其它安全设施,稳步推进城乡安全生产工作。

六、保障措施及重大工程

未来五年内,要全面实现“十一五”的规划中制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全区上下必须以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动力,以重大工程为支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保障措施

1、加快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正处于改革创新的攻坚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跨越,必须以更大决心和步伐加快推进,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处理好市场失效的难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完善行政决策公示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民主化、规范化的政府决策机制。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加快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和廉政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着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完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度、咨询评估论证制度、专家评议和公示制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运用创新的理念,市场化的办法,合理有效配置政府控制的资源。

——着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针对过去发展中存在的农民拆迁安置补偿等遗留问题,要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础上,理顺未来发展的关系,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完善保障农民利益的配套政策,逐步解决沉淀下来的遗留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着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新跨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限制,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外,其余领域均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政府可控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永宁、永盛、和盛等民营经济集中发展区的建设。到*年,力争全区的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以上。

2、加快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落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技术要着眼于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体系,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

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利用区内科研院所较多的优势,以科技园和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为载体,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与实验基础设施,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部级研发机构,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院所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的自主创新合作机制,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科技奖励和评价制度,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大力发展以生物制药、环保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花卉品种的研发、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农业创新科技工程,提高本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推广应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力度。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收集、引进、交易和推广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尽力做到好的成果就地转化。抓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到*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

——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

领域的广泛运用,促进经济社会的新跨越。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党政机关办公系统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的全面实施;加快信息安全、技术监督、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动社会信息化。

3、加快人才开发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虽然驻地高校较多,人才总量较大,但在素质、结构等方面仍不能完全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花卉研发等重点产业急需的人才。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活动。加快建立健全吸纳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加强区内外人才、智力交流,建立引智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来温创业。切实加强农村素质教育培训,加快农村人才开发,到*年95%的农业科技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不断改善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结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到*年全区所有农村劳动力参加1-2次实用技术培训。实施人才继续教育工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加强人才开发机制创新。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快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立专门的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人事争议处理办法,保障人才和用人单位和合法权益。

(二)重大工程

“十一五”期间,围绕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观念,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抓紧谋划和动工建设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作为规划实施的支撑。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以建设设施先进、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城乡综合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实施以下工程。

科技园、生态园、新城区基础设施,永宁、永盛、和盛等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变电站及电网建设,城镇给排水管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道、公交车站、通信及通信节点、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成环路等骨干道路等设施建设。

2、重大产业化建设工程

高新技术、印务包装、食品饮料产业等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旅游业、会展业、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中心等重大服务业产业化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花卉产业示范和研发项目、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

3、社会建设工程

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为目标,实施以下工程。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孵化中心、*教育学院*校区、*中学实验学校、*实验学校、职业学校扩建、现代远程教育;城区医院的提档升级、华西医院永宁分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城乡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建设。

4、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以构建完整的城乡生态体系为目标,实施以下工程。

城乡水土保持、城市园林绿化、主要骨干公路的景观建设、江安河、金马河及杨柳河涵养带保护等。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2篇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着力实施“生态立乡,农业稳乡、产业兴乡”三大战略,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全乡国民生产总值350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产值1634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8%;第二产业增加值20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00%;地方财政收入88万元,比“十一五”末增60%;农民人均纯收入2434元,比“十一五”末增74%;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40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22%。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措施

(一)建设特色农业大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全乡上下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力争达到“1223552”的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即到2015年,烤烟面积达到10000亩、竹子0亩、茶叶0亩、核桃30000亩、甘蔗5000亩、木薯5000亩,年出栏生猪2万头,实现耕地多经化、养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格局。在农业发展布局上,以茶叶、烤烟、甘蔗为主体,辅之生猪、核桃、竹子、蔬菜木薯等其它产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同时,提高现有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2、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存量,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乡农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乡、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乡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对烤烟、茶叶重点产业进行技术培训。

3、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争创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农业知名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通过引进、嫁接或联合茶叶知名品牌,建设2至3家年产值过500万元茶叶加工企业,提高茶叶产业附加值。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大力应用沼气,到2015年,沼气普及率达到100%。在全乡开展污染现状调查,防止化肥、农药、废水等造成污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同时,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使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60%,建设一批生态型村庄。

5、加快农村市场建设。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广大农村建立连锁“农家店”,构筑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和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服务业,活跃城乡市场。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进入市场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二)建设工业稳乡,着力培育乡域经济支柱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以矿电开发为重点,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探索发展生态工业、无烟工业和服务业。继续抓好水电开发,坚持“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农”的发展思路,在整体工作部署上突出发展小水电,明确战略目标,制定发展规划,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确保资源有序开发。大力打造绿茶品牌,采取“外引内联”的办法,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现有茶叶加工企业改制,鼓励现有企业强化管理和技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茶叶生产步入“规模型、效益型、外向型、品牌型”正轨。树立通过抓原料生产、抓工业发展的理念,动员和引导农民为龙头企业生产提供原料,鼓励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茶叶、烤烟、甘蔗、木薯基地,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寻求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引进外商,全面勘察矿产资源,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做好加工制造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的配套发展,鼓励发展免烧砖厂和碎石厂。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推进措施,搞好协调服务,围绕项目抓招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工业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使全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农村公路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乡、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并将项目投入资金、扶贫资金、政策奖励及财政、 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点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来源:文秘站 )造性,确保公路建设正常运行。到2015年,全乡基本实现乡村公路全部水泥路,村组公路50%以上水泥路,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2、农村水利建设。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慨、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乡100%的农户安全卫生用水。在田间灌溉上,以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全面修复联合大沟、曼干大沟、丫口大沟水毁工程,完善烟区、茶园水利条件,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堤防整治和抗旱水源工程。

3、加快村庄集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构建村容整洁、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新农村。认真做好全乡村庄体系规划,按__综合集镇、联合、曼干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心村、自然村、居民点五种不同规划的乡村网络,逐个进行定性、定规模、定发展方向,再逐步进行改造建设。到2015年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力度,力争到2015年,开通有线电视农户占农户总数50%以上;大力发展通讯网络建设,村村实现宽带上网,农户上网率达20%以上。

2、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学校、文体设施、托幼、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全乡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5%和97%;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到2015年,乡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乡有50%以上村有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组有科技文化中心户。深入开展农民健身运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以健身为主的各类农民健身活动,以乡为单位每三年组织一次农民运动会,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教育体育活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3篇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规模经济,提升大宗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建设星火技术产业带,促进优势主导产品的发展。加快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岭南特色的生态型效益农业。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加快海洋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推进海洋产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广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长向科技推动型转变。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促进农业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农业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二)促进工业产业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产业聚集,填补和增强产业链高端链节,提升产业层次,培育知名品牌,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效益型、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家电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壮大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有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物流业和会展业等生产服务业,巩固提升居民服务业、餐饮旅馆业等生活服务业。

(四)全面推进信息化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2010年,全省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初步实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60%以上,电视、广播实现数字化。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强重点领域和区域自主创新

鼓励原始性创新,抓好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进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强集成创新,形成一批产业带动力强、关联度大、优势资源集成度高的战略产品。进一步完善重大引进技术及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统筹协调机制,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重点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加强生物科技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海洋科技。切实抓好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支持广州、深圳成为自主创新的基地,充分发挥珠三角在自主创新中的带动作用。

(二)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发展壮大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组建研究开发院,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的研究。支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全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建立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科技平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继续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加强应用技术研究。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进入企业的技术创新机构,建立产学研互动机制。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研究开发院,鼓励大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走开放型自主创新之路。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开发核心技术。发挥国际合作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来粤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三)健全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全省财政收入增长,到2010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3%以上。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网络化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实现共享。

(四)加快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各类科技力量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宏观协调机制,完善推进自主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完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联合攻关制度。建立适合科技自身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增强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转制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公益类科研院所内部改革。

三、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一)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

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把引进外资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和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跨国公司的投资,鼓励其在全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创造与国际接轨的优良综合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抓住龙头项目开展重大产业招商工作,以龙头项目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二)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

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原则,大力优化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等环境。逐步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平等待遇,在投资管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办好各类民营经济园区,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

四、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

(一)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状况,将全省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各地要按照四类功能区定

位规范区域开发秩序,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和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标准。

(二)提升珠三角发展水平

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把广州建设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把深圳建设成富于创新活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性城市。经济特区要继续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办出新特色,实现新发展。珠三角要提升发展层次,继续做优做强,实现“品牌输出,产业转移,拓宽空间;高新引进,优化结构,再上台阶”。逐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山区转移,拓宽发展的空间。加快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要素集聚,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产业结构的层次和集约化程度。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整合区域内产业、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努力将珠三角打造成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群。

(三)加快两翼和山区发展

加快东西两翼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两翼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两翼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以建设公路网、铁路网、海港等为重点,完善东西两翼的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工业在两翼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发挥两翼的临海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通过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提高区域工业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使两翼成为全省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山区发展。积极落实扶持山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山区公路、水利、农村电网和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山区产业发展要按照适度发展、集中开发和严格保护环境的原则,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四)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

进一步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发挥粤港澳各自的优势,全方位加强合作。重点加强粤港澳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合作,引进吸收港澳现代服务业,提升我省服务业的竞争力。推动全省企业在港澳发展业务,促进港澳的繁荣稳定。积极推进粤港澳在物流、旅游、金融、中介咨询、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信息、环保和口岸通关等各领域的合作。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五)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创新合作机制,制定和实施合作规划,以落实合作项目和消除行政壁垒为重点,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共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内各方合作。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重点推进区域内高速公路、铁路干线、沿海港口、内河航道和机场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综合运输能力。加强区域电力输送、电源建设和煤炭、天然气、油品供应等能源方面,以及产业投资、科技、物流、信息化、商贸、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逐步消除影响区域合作的障碍,建立公平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积极筹划建设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

五、统筹城乡发展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把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县域工业化为龙头,以产业集群和专业镇为载体,大力招商引资,主攻民营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以科技富民强县,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从实际出发,选准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专业镇和专业市场,引导和促进企业进园区发展,提高县域工业的聚集水平。

(二)提高城镇化水平

稳步推进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东西两翼城镇密集区、粤北城镇点轴发展区为主要聚集区域,交通运输主干线为依托轴,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各类企业和人口向城市、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由这些城市组成的产业带,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快中心镇发展,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高中心镇的建设水平,吸引农民进入城镇就业、生活。加快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三)统筹城乡建设

切实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网络。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原则,整合政府支农投资,集中财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镇活动,重点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厕、改灶和改造住房等工作。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各级财政支持范围,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巩固提高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并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六、发展教育文化和人才事业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育全面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优质普通高中建设,到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100%、其他地区90%以上普通高中建成市一级标准以上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30万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达到8万人。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市场运作。加强文化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中介机构、行业组织建设,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制定和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文化立法工作,基本形成体现文化工作特点,适应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发展海外文化交流阵地和文化实体。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有序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竞

争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转变文化服务观念,创新文化服务体制,形成相对完备、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壮大文化产业。

(三)壮大人才队伍

加快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人才工作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绩效考核、选拔使用、分配激励和人才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促进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评聘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制度,完善人才户口迁徙制度和居住证制度,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加大培养和吸引人才的力度。实施党政人才、企业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青年人才六大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服务功能区,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拓宽人才工作视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努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粤工作,增强人才综合竞争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和合理配置。以高层次、复合型和高技能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

七、构建绿色广东

(一)加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高效利用的机制。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途径,完善法规政策,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机制。实行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实施对高消耗及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强制性淘汰制度。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机制和补偿机制,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到2010年,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县、镇,创建一批资源节约型城市。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二)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综合防治水污染。到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主要江河水质保持良好,局部有所改善。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燃油火电厂脱硫,2008年以前全省基本完成现役125万千瓦以上火电厂(含在建)脱硫治理,新建燃煤电厂必须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装置。研究开发和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及烟气脱氮氧化物技术。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到201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

(三)加强生态保护

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加快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建设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抓好主要江河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防护功能。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布点建设排放污水项目,严格限制在重要集水区布局排放污水的项目,加强对饮用水的监测,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继续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海域使用管理,加强珠江出海口以及全省主要干流入海河口水域、滩涂的管理。对海岸带、防护林以及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实施重点保护,建立一批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土壤污染的防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加强对农业环境监测预警。

八、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

(一)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大力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高速公路及县乡公路网、轨道交通网、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系统、能源运输系统和民用航空运输系统等“三大网络、三大系统”的建设。到2010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5000公里左右;公路密度达到78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约2900公里,地铁达到300公里以上。民航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9000多万人。港口吞吐能力达1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5000万标箱。

(二)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接收西电,加快发展核电,优化发展煤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和抽水蓄能发电,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上大压小”电源结构调整,形成以大型骨干电源为主,多种电源并举的结构。到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约9500万千瓦(含西电东送2238万千瓦)。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城市;经济;规划;发展;转型;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city; economy; planning;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超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结构、面临的问题、老百姓的需求都将产生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环境等各种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也面临巨大挑战,在粮食问题与耕地保护、土地退化与土地沙化、气候干旱与洪涝灾害、单位 GDP 资源与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各种社会矛盾激发,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一些重大改革.社会经济领域出现的重大转变也必然导致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对城市发展起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城市规划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会有相应的转型.每一次社会经济转型无一不在城市规划领域留下深深的烙印.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和发展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而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也将面临新的发展趋势。

1、中国城市发展概况

1949-2011 年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从10.6%提高到超过 50%.中国已步入城市化时代.然而城市化地区差异大,中国大陆 31 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京津沪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广东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 20%;最低的是贵州省,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2.5%左右.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城市化水平已经演化为东、中、西逐级递减的分布特征.

2011 年,全国共有设市城市 657 个,城市空间发展正在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以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为骨干的大城市,以地级市为主体的中等城市,以县级市为网点的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与城市群的迅速发展成为城市等级结构与空间形态的主要特征.

2、社会经济转型

社会经济转型将加快推进传统城市化社会转向新型城市化社会,从资源主导的经济发展向创新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1 发展理念与方式转变

(1)从 1992 年提出的《中国 21 世纪议程》发表了可持续发展宣言,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理念已全面更新.

(2)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根据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以及主体功能区划分.先后提出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老少边穷地区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

(3)在区域层面进行新的改革试验,实现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先后进行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成都、重庆、武汉、长株潭等试验,通过综合配套体制改革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发展.

2.2 发展目标转变

在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到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向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个文明”逐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展与建设目标协同转变.

2.3 从经济到社会的全面转型

转型已成为世界的主流.经济领域正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产业转型,全国性产业结构调整正推动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正成为各级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追求;政府职能正在向服务方向转变,民生工程摆在突出地位;各项事业的“以人为本”正成为科学发展的宗旨,城乡、区域、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转型.

3、城市规划理念

人类已进入2l世纪,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还将遇到经济实力强劲的国外城市的挑战。如何从城市规划角度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创造城市发展条件,提高城市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也是城市规划高标准、严要求的新课题。

3.1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实现具有自身个性化的园林城市;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传统又求新意,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二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遗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北京是首批园林城市,北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着力保护古都风貌,用绿化来体现古都的庄重和历史文化风范。传统照蓟与时代气息并重。古典与现代融合,实现了古都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巧妙结合。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5篇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是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凸显期,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于温和复苏期。发达国家陆续进入后危机时代的恢复进程,不仅英美,即使是危机深重的希腊、西班牙,也已经全面进入逐步走出危机、不断修复创伤以及调整引发危机的深层次问题的阶段。欧美经济的企稳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是利好,但资本流动压力增大,同时面临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成本的大幅攀升,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尽管还面临诸多难题,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已经来临,世界经济将再一次进入螺旋式上升的新阶段。

从全国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过去依靠出口、房地产、第二产业的发展向公共消费型的基础建设、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居民消费等新的增长点交替。中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面对新形势,国家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作出总体部署,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随着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必将迎来发展的新局面。

从区域看,区域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一方面,作为“一区一圈一带”三大区域交汇叠加区,东接省会济南和沿海开放城市,北连京津冀经济圈,向西向南和中原经济区融合,为我县享受政策红利、加快能源交通设施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机遇,目前济际铁路、德郓高速、徒骇河通航等重大工程已经列入上级规划,另外“聊茌东大三角”即将成为我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转调创”实验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作为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桥头堡的县,区位优势明显,有优势有潜力有能力在我市进一步加强同省会之间的紧密联系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在全市跨越赶超进程中继续发挥领头雁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较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为今后接受京津冀、环渤海以及省会济南的辐射带动,更好地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丰富的热电、铝水、PVC等重要资源优势,充裕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及“铝城枣乡”特色的品牌优势,可为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和要素支撑,为更好的融入区域经济合作和参与地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自身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三五”期间,我县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迈进的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将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内生动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矛盾:一是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快,支撑县域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还比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发展滞后。二是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环境容量、人才、土地、资金等发展要素的制约依然突出;节能减排压力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增大。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繁重;四是行政效能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为统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认真落实好“一区一圈一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助推我县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借助“聊茌东大三角”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全面对接省会,加强理念、交通、产业、要素和资源融合,以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以项目突破、产业提升和园区发展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五”发展要突出坚持以下原则。

转型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创新发展。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和谐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推动实现和谐发展。

绿色发展。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放发展。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和内生力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力度,加强区域合作共赢,以开放促转型、促改革、促发展,培育发展新优势,推动实现开放发展。

(二)发展目标

以跨入全国五十强为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设为“四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和高端产业聚集高地,成为全国重要的铝精深加工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鲁西北平原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重要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全省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县及生态县。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达到7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万元。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出效益进一步提高,现代高效农业比重稳步提升。产业特色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比重显著提高。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生产业、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到2020年三产结构调整为9∶58∶33。

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的整体经济实力、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5%,城乡一体、发展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并与周边地区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中小城市群。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到2020年,林木绿化率提高到44%,循环经济发展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2%和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和设施设备基本达到省定标准。实现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按照中央部署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一是提高基础农业生产能力。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提升粮棉油、蔬菜、畜牧水产、林果等传统产业,完善农产品检验监测体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推进全县高产示范区建设,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要求,围绕水源渠系工程、农技推广、良种繁育等,加大资金投入,建设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打造绿色安全蔬菜生产基地,推进设施栽培,扩大连片露地蔬菜的种植规模,突出大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对大枣深加工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创建方面的扶持力度,把大枣产品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发展生猪、肉牛、肉鸭、优质鱼等生态养殖基地,培育壮大獭兔养殖加工产业。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精致农业示范区,依托现有的蔬菜、食用菌、畜禽、瓜果等生产基地,以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率先建成精致农业示范基地,创建肖庄、冯屯、贾寨等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和有机农业示范区,以聊夏路为中轴线建设全省先进、全国知名的现代果蔬种苗繁育基地。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充挖掘水、大枣、园林文化价值,规划建设部级森林公园、圆铃大枣观光园、徒骇河生态防护林区以及普济沟慢生活体验区,扩大枣园面积,建设博临路枣乡生态长廊,连接肖庄镇、博平镇两处枣乡观光园区,构筑“两园共建、一廊相连”的鲁西枣乡新格局,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形成集“枣乡文化、生态农业、大枣采摘、劳动体验”为一体的万亩生态采摘园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研究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建设部级金牛湖湿地公园。

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济合作组织,在抓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依法有序成方连片流转土地,形成规模效益。完善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分散农户按照产业链、产品和品牌组建专业合作社,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并逐步探索合作社重组整合或成立联合社。建设和改造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连锁店、直营店、农超对接、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积极开展直营直供,提高流通效率,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通过支持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冷链系统和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四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邢水库、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赵牛河、七里河、管氏河、茌新河等河道蓄水工程的新建、改建及维修,拦蓄汛期雨洪水资源,补充地下水源;围绕县级综合质检站建设,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工程,建立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围绕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控、农产品检验检测、农民培训等方面,提升农机化水平,做好乡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提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度,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纺织、味精、人造板、汽车配件、铝深加工等向“产业高端”进军。支持以产业链为纽带开展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整合,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围绕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端产业”,实现产业档次和质量的提升。重点扶持新型合金材料、精密机械制造、新型环保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一是优化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进铝电及铝加工、纺织、医药、汽车配件、人造板及聚氯乙烯六大战略支柱产业转型发展。优化发展火电,重点推进信发集团“上大压小”热电机组新建扩建工程,加快煤炭储运配送设施建设,完善煤炭供应储备和应急保障体系,支持输变电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铝及铝加工产业重点向“专精特新”方向延伸产业链,突出发展高纯铝、高精度铝板带箔、铝合金压铸件、汽车轮毂等,研发与飞机、高铁等高端装备配套的铝合金型材,建成全国重要的铝生产及铝制品加工基地。纺织产业加快向产品系列化、高档化、艺术化和品牌化的精深加工转变,重点发展纵向纤维无纺布、超细纤维织物以及土工织物等。医药产业通过加快建设医药产业园,发展中药原料药、新型诊断试剂等产品,打造中药材种植、加工提取、药品研发与生产等完整产业链。汽车配件产业大力发展汽车底盘、车身铝制部件、尾气净化装置、EGR冷却器、新能源汽车关键配件、提高汽车配件行业技术研发和质量检测水平,促进产品尽快由配件市场走向配套市场。人造板产业严格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为优势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加快向单线能力大、能耗小、集约化生产转变,进一步发展板式家具制造业。氯乙烯产业重点发展聚氯乙烯异型材、PVC膜、硬质管材、装饰装修材料、一般软制品以及日用消费品。

二是全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准确把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努力扩大规模,提升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产业项目。新材料加快发展高精尖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和新型合金材料。新医药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制药,加快医药新剂型、高端医疗产品和设备研发,建成国内重要的注射剂产业园、中药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方面重点发展太高效太阳能热水器、秸秆制取生物质燃料油、分布式光伏发电,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产品,重点培育全铝发动机和全铝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瑞华电子项目的带动效应,加速集聚一批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其它高端产品,努力将县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尾气净化器、地源热泵、除尘及脱硫脱销设备制造、节能照明产品、墙体保温建材等。

三是加快构筑空间新布局。把“2246”产业、园区发展作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围绕设施配套和项目建设两大任务,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建设两个千亿产业园。县经济开发区在现有基础上抓好产业提升,着力向精深加工和高端价值链突破,在做好产业高端的同时,重点谋划突破高端产业的文章,争创部级经济开发区。县高端产业聚集区明确产业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项目,首先要突破高端产业,实现“高端产业”项目的聚集,鼓励发展产业高端,创建“转调创”实验区和“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309国道和聊夏路沿线两个经济隆起带。以309国道段为依托,围绕物流运输、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现有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增强辐射延伸,建设成为拉动县域经济提速发展的“动力带”;依托聊夏路产业隆起带,建设新兴环保、科技创新项目,发展生态、文化、观光农业,打造绿色发展、生态崛起的“示范带”。培育四大百亿产业。坚持“抓点、带线、扩面”相结合,努力培植龙头骨干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加快纺织、生物技术、新医药、装备制造等四大百亿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多点支撑。壮大6个特色园区。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对于发展方向明确、主导产业突出、功能定位清晰并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园区或集聚区,进一步明确,确定未来重点支持的特色园区。坚持“科技先导、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园区向集约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助推经济结构优化。

把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转、调、创”的重要抓手,突出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产业,着力实施“1231”工程(即着力培育1个服务业园区、2个服务业重点城镇、3个服务业重点企业、1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和“徒骇河流域开发”亮点工程。亮化我县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健康养老高地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的城市品牌,努力实现全县服务业提质增效。

一是整合提升物流资源。结合我县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加快物流资源整合,规划郝集、徒骇河流域、华源、万和通四个物流聚集区;鼓励社会资产、物流资源和优势资本向骨干物流企业集中,培植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搭建公共物流综合信息平台,逐步与全国信息平台对接,提升全县物流业整体水平,建设省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

二是建设养老服务业高地。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大力推动养老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养老服务业成为保障民生、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推动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繁荣发展;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完善新农村和住宅小区内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医疗养老和社区养老进程;逐步探索以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的度假养老新模式;加快建立互联共享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打造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提升现有商贸企业水平,搞好中心商务区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市场网络、社区商业网点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三网”融合,构建商贸流通网络体系,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线上交易,提高商贸网络公开便捷的服务功能。培育发展特色街区,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和辐射带动力。

四是健全金融保险产业。加强与济南金融经济圈的融合,加快吸引金融服务型高端人才,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建设金融商务区,吸引相关金融机构入驻,完善金融配套服务设施,促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金融服务有机结合,构建区域性金融高地。稳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网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扩大抵押物范围。积极拓宽金融市场,构建互联网金融,推动创业投资、拍卖、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等新兴业态的发展。

五是优化提升旅游产业。积极融入济齐聊旅游带,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将建设成为旅游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环境优美舒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全省重点旅游区和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精心策划城市主题游、休闲观光旅游线和特色乡村旅游。抓好大枣、黑陶、剪纸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产品的开发。加快特色餐饮、住宿、交通、休闲等旅游配套设施和重点景区改造。

六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围绕我县铝深加工、纺织品、汽车配件、医药等支柱产业,依托各类产业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力量,加快建设公共开放服务型的产业科技研发中心,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产学研合作方式发展技术开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围绕农产品检测、汽车配件检测、药品检验检测、汽车检测等检验检测服务,构建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充实科技服务业种类,全面提升我县生产性科技服务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七是推广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金号织业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模式,深化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大宗原材料网上交易、工业产品网上定制、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协同发展,创新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引导小微企业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业务;全面实施电子商务进商贸流通企业、进工业生产企业、进市场、进社区、进农村、进生活的“六进”工程。

八是积极发展教育培训产业。加快实施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委托培训、招标培训和订单式培训,强化实际操作训练,重点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以培养适应我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加快推动家政服务培训,通过引入企业、外地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保姆、养护、保洁、月嫂等多种人才的教育培训,做好教育培训人才劳务输出工作。

(四)实施人才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坚持开放,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带动更高水平开放,努力走一条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发展之路。

一是加强人才高地建设。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着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努力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科技人才,一批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以人才高地建设引领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完善激励机制,统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注重产业化人才和资本运作人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强化高起点引进。坚持资本、成果、技术和人才并重,积极引进高层次要素资源,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调整重组机遇,加强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企业直接购买先进技术,支持规模骨干企业“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研发机构,积极招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努力走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

三是加强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引导产学研结合由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紧密、系统合作转变,推动创新要素在产业层面上集聚融合。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着力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培育本土创新型企业群体。

四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强化新兴产业项目招引,大力引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端项目,逐步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强化服务业项目招引,努力引进一批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等生产服务业项目。强化载体功能建设,加快特色园区发展,推进特殊功能区建设,配套完善研发、科技咨询、工业设计、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融入“一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

(五)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培育壮大民营经济。

坚持抓大与促小结合、启动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企业家队伍建设与优化发展环境结合,下更大的功夫为民营经济发展松绑,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是改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金融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健全民间融资监管,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探索企业融资互助合作。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股权挂牌以及发行债券,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强化对拟上市企业服务,加快股份制改造和重组进程。大力推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技术改造和升级,促进民营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积极融入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二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创造平等投资机会,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切实降低准入门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进一步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调结构、补短板,服务生产力布局。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镇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城市综合管廊、公园配套服务、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设施建设。

三是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能,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培育完善民营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激活民营经济。

(六)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坚持规划引领,开启产业转型、产城融合发展之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生态和谐、宜业宜居的新型城镇发展体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抓好产业园区和居住社区“两区同建”,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是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紧抓“聊茌东大三角”对接融合发展,增强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搞好生态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形象,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完善提升茌中河及环城水系人工湿地,加快金牛湖风景区开发建设。推动县城区扩容提质,加快城区功能完善和提升,优化城区生活设施布局,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打造包括公交站点、绿地公园、健身设施、停车场、快速充电、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家庭服务等在内的十五分钟便捷生活服务圈。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实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民生支出增长率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二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标准,增强产业支撑和综合承载能力、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承接县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加快乡镇驻地基础设施“1125”工程,建设一路一园二厂五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优化村庄布局,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推进居住社区、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加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的配套衔接,搞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实施好博平、冯屯、乐平“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带动全县小城镇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的配套衔接,推动规模结构合理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城镇面貌特色化,加快乡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劳动力吸纳能力以及承接县城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能力。优化村庄布局,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三是实施主体功能区错位发展。科学规划,将全县14个乡镇(街道)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合理确定主体功能和开发强度,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搞好产业布局,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以实施“镇域经济突破”战略为总抓手,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特点,每个乡镇、街道选择1-2个主导产业重点扶持,明确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坚决避免产业同质化现象,壮大镇域经济,实现镇域特色发展,支持西部乡镇创建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万亩有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四是建设绿色生态新家园。严禁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承接落后产能,避免牺牲环境换取发展。以全国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生态城“三城同创”为抓手,突出抓好用材防护林、特色经济林、种苗花卉、农田林网化、城乡美化绿化五大工程,积极打造全国绿化模范县。完善农村路网体系,提高等级标准,加强农田水利、农村沼气、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居住管理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七)注重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优先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突出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增长方式。坚持控制增量与降低存量并举,严格执行项目能评、环评,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信发集团“上大压小”热电机组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燃煤锅炉脱硝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指标。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产业生态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产品之间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支持信发工业园创建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围绕铝深加工、人造板、聚氯乙烯、绿色建材主导行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高技术含量,丰富产品品种,稳定主导产业链;推进信发集团与中国建材集团强强联合,重点推动赤泥、粉煤灰、脱硫石膏以及电石渣等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开发特种水泥、夹心石膏板、PVC填料、高档装饰板、环境修复材料等绿色建材产品,构建“氧化铝-液碱-聚氯乙烯-石灰、电石-赤泥、粉煤灰、脱硫石膏、电石渣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依托信发集团成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的契机,建设国家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

三是强化环境保护。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积极整治区域水环境,加快建设环城水系,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体系,加快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推进水生态文明发展。加强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点源。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部级森林公园、部级湿地公园、部级水利风景区和省级生态县。

(八)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幸福新。

党的十以来,多次发表重要论述,指出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追求幸福中国的目标上来。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多谋民生之力,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坚持以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及生活设施建设,到2020年,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校舍和设施设备基本达到省定标准。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因地制宜办好农村完小和必要的教学点,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是做强文化事业。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标准建设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同时大力加强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建设。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进一步推进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县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中心要统一制式,合理分工,完善设施设备,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各级分中心、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加强资源配送和资源管理,将免费文化信息资源及时传送到因特网等媒体和基层服务点,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相结合,实现共建共享。建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有效保护民间剪纸、董庄中堂画、荡子秧歌、伞棒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表演或创作能力的团队和骨干,促进县乡文化繁荣。

三是促进社会充分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突出产业发展在扩大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企业吸纳就业的潜力,鼓励发展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引导劳动者转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平台,推进全民创业,努力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逐步增加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对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照顾中心建设,探索建立“社会力量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发展机制。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