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存货 金融工具 所得税

一、资产负债观的内涵

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资产负债观是指以资产、负债的概念为基础和核心,定义利润及其构成要素。

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强调全面收益,认为收益的本质是某期间净资产的增加,它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要求资产和负债的计量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强调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应当着眼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述,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

二、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体现

1.会计要素的定义

资产负债观首先要求定义资产和负债,再以资产和负债这两项最基本要素的变动来定义其他要素。新准则一切从资产、负债的定义及其变动出发,通过对其变动原因和具体变动项目金额的确认与计量,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报告期内资产负债变动情况。

2.存货发出计价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分析,由于先购入的存货形成期末的留存,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该存货项目反映早期的成本水平,不能反映当期存货的市场价值,所以取消后进先出法不仅是由于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不一致。。但从收人费用观的角度分析,后进先出法能更好地体现配比原则,因为后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形成销售成本,销售成本更接近当期的市场价值,和收人的配比效果更好。

3.所得税准则中的运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摆脱了原来所得税核算中收人费用观所带来的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或贷项的调整项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定是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好例证。除以上各交易、事项外,新准则体系中资产负债观的运用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如企业的开办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资本化。

三、资产负债观理论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具体差异

1.两种理论在会计准则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资产负债观下,制定会计准则时,首先要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或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与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与计量收益。收入费用观理论则要求以收入费用观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计量,然后再根据两者的比较来确认收益。

2.两种理论在会计目标的侧重点上的不同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利益观,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在收入费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而资产负债表则作为利润表的补充报表。收入费用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可靠性为主。因此,资产负债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相关性为主。

3.两种理论在会计要素的优先地位上认识不同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资产和负债是会计要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只要规范了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其他要素都可以通过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定义。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要素是优先考虑的要素。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该理论要求首先定义收入与费用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定义利润要素。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要素没有明确的联系。

4.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上的不同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重心上存在差异。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会计计量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计量强调资产的未来价值观,而不是其历史成本观。但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确定。

5.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属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资产的未来价值观必然要求资产的计量面向未来,引入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公允价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但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收益计量的核心地位使得资产的计量完全服务于收益的确定,服务于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的总结,由此必然会以历史成本作为其主要计量属性。

四、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优势

应用资产负债观进行收益计量能够更好地关注资产的质量和运营效率,更加关注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观侧重信息的相关性,强调某一时点资产负债的真实、公允表达,但相关性并不排斥可靠性,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准确地提供资产负债的真实相关信息反而能更好地体现信息的可靠性。资产负债观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的表现,应当结合我国现阶段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环境,积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加强对资产负债观的理论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完善的指导基础,加快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勇: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一、会计等式及其扩展等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提及的会计要素有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前面三要素称之为静态要素,后面三要素称之为动态要素。同时,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1条中要求,“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以上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会计等式作为借贷记账法和财务会计的核心原理,主要有基本会计等式和扩展会计等式两种表达方式。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称静态等式,是基于某一特定时点的静态会计要素之间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数量关系,它是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现有教科书中的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某一时期内的会计动态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式。由于利润会增加(若为负数则减少)所有者权益,综合以上静态等式和动态等式,目前在许多教科书上反映为如下扩展会计等式,即:“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二、现有扩展会计等式的不足

目前国内学界对扩展会计等式尚存在较多的批判。主要观点认为:扩展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混淆了收入、费用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37条,将利润界定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从该条可以看出,收入和费用均采用了狭义的概念。因此“收入- 费用=利润”显然不成立。另外,既然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恒等式,那么在等式两边加上收入、费用或者在等式右边加上利润,则必然会导致“收入=费用”或者“利润=0”的逻辑矛盾,因此,扩展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存在着明显的内在逻辑缺陷,是不成立的。基本会计等式是静态等式,其只能反映某一特定时日的财务状况下静态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存量)逻辑关系,而现有的扩展等式又存在以上内在缺陷。因此,在会计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有一个综合静态和动态会计要素在内的综合会计等式。该综合会计等式由于同时涵盖了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经过推导可以作为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变动表的理论依据。

三、综合会计等式的推导

根据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全面收益观以及账户要素的逻辑关系,综合会计等式的推导如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广义-费用广义=利润;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期初+(资本投入期初+留存收益期初)(1),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末+(资本投入期末+留存收益期末)(2); 资产= 负债+ 资本投入+ 留存收益(3)=(2)-(1)。留存收益期初+利润=留存收益期末+股利分配, 留存收益=利润-股利分配(4), 资产= 负债+ 资本投入+ (利润-股利分配)(4)代入(3), 资产= 负债+ 资本投入+ (收入广义-费用广义)-股利分配(5)。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 资本投入+(收入广义-费用广义)-股利分配 (6)=(5)+(1)。根据全面收益观,将公式(6)变形为: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资本投入+(收入狭义-费用狭义+利得-损失)-股利分配] (7)。

因此,形成了综合会计等式的最终表达形式: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资本投入+(收入狭义-费用狭义+利得-损失)-股利分配]。综合会计等式是按照全面收益观和《企业会计准则》中所界定的收入和费用的概念来表示,因此,除了收入和费用等6大要素之外,还引入了利得、损失、资本投入和股利分配4要素。由于该等式与《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收入、费用等要素的概念一致,将该等式作为综合会计等式的最终表达式。

四、综合会计等式的作用与意义

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资本投入+(收入狭义-费用狭义+利得-损失)-股利分配]”,既涉及会计基本等式中的三个静态要素,同时又综合考虑了相关动态要素,除既有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大要素外,引入利得、损失、资本投入和股利分配要素,综合反映了相关要素的静态存量金额和动态变量金额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来说,综合会计等式有如下作用及意义:一是克服了前文所述扩展等式的逻辑缺陷;二是将会计基本等式中的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更能清晰地反映动态要素和动态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需要引入利得、损失、资本投入和股利分配要素,这也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颁布的SFAC No.6 中规定的要素一致。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一、资产负债观理论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基本关系

资产负债观理论和收入费用观理论是复式记账计算收益的两种方法,本是同源的两种理论。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这两种本来同源的理论产生了分歧。

(一)两种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收入费用观是指直接从收入和费用的角度来确认与计量企业收益,认为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结果,这种计量收益的方法又称为收益表法。该方法主张以交易为中心,强调收益的确定要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财务会计处理的重心应该是对收入、费用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而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依附收入和费用要素;在财务报告体系中,收益表是整个报告体系的核心内容,资产负债表是收益表的补充和附属。

资产负债观则和收益费用观完全相反。资产负债观直接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认为收益是企业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比较的结果,这种计量收益的方法又称之为财产法。该方法强调经济交易的实质,要求在交易发生时弄清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所以该理论认为,不需要区分交易与否这种形式上的差异,而只需要考虑企业净资产在实质上是否发生变化(所有者的投资及对其的分配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除外),因而该理论认为收益的实质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的增加。这种理论要求在计量属性上尽可能采用公允价值,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强调财务会计处理的重心应该是对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而收入和费用要素则从属于资产和负债要素;在财务报告中,强调资产负债表在整体报告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收益表只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是对资产负债观所确定的总括收益的一个明细说明。

(二)两种理论的同源性分析一般认为,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最初只是确认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而已,这两种计算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别从不同的价值运动角度确定企业的收益。企业在某一时点的价值存量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该时刻的余额量,表现为企业在该时刻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企业在某一时期的价值流量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该期间所产生的发生额,其中就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既可以通过价值存量的期末与期初的变化(即资产和负债期初、期末的变化)来确定企业当期的收益,即资产负债观计量法,也可以通过价值流量的比较(即收入、费用的比较)来确定企业当期的收益,即收入费用观计量法。由于这两种观点分别从价值运动的不同侧面来确定企业的收益,因而造成其所提供的收益信息含量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资产负债观所确定的收益,能更有效地度量企业财富的增加,反映的是归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财富变化;而收入费用观所确定的收益能更好地度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反映的是企业管理当局所取得的经营业绩。这种双重计量损益的方法正是复式记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不考虑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理想状态下,这两种收益观最终所确定的收益应该相等。

(三)两种理论的差异起源分析在不考虑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两种收益计量方法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不考虑其期末持有价值的变化,只考虑其取得时发生的历史成本,因此,两种计量方法所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但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是变化的,而且是极不稳定的。在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与美元挂钩的国际金融体制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西方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通货膨胀,物价、利率和汇率经常处在一个剧烈的波动之中,使得企业资产的现行价值与其历史成本出现了较大差异。在这种背景下,资产的期末价值量不再是相关支出分配给费用之后的一个剩余历史成本,而是能反映其现行价值的一个现行价格;而收入、费用的计量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这样就造成资产负债观计量的收益与收入费用观计量的收益出现差异,最终导致复式记账的双重计量损益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随着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影响,尤其是会计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差异从本质上慢慢地影响到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并渗透到会计准则的方方面面。

二、资产负偾观理论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具体差异

(一)两种理论在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上不同资产负债观理论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基本会计准则以及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具体会计准则时,要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作为指导。具体而言,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首先要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或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与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与计量收益。在该种理论的指导下,会计准则重点和首要的问题就是规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计量与披露,收入和费用只是对前者所提供的收益总额信息的明细说明。收入费用观理论则要求以收入费用观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计量,然后再根据两者的比较来确认收益。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会计准则重点和首要的问题就是规范收入和费用要素定义、确认、计量与披露,然后再将其分摊计入到相应的资产和负债中。因此资产和负债要素只是收益确定的副产品或过渡产物。

(二)两种理论在会计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在收入费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而资产负债表则作为利润表的补充报表。而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都是基于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所产生的。从信息的效用角度来看,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更主要的是提供有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且主要是基于本期的考虑。该信息有助于企业所有者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收入费用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可靠性为主。在资产负债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利益观,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现值反映,是面向未来的。该信息有助于现在的和潜在的股权投资者、债权投资者以及其他用户去评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的金额、产生的时间以及其不确定性。

因此,资产负债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相关性为主。

(三)两种理论在会计要素的优先地位上认识不同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资产和负债是会计要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只要规范了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其他要素都可以通过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定义。如我国基本准则首先定义了资产和负债,认为“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在此基础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要素是优先考虑的要素。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该理论要求首先定义收入与费用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定义利润要素。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要素没有明确的联系。

(四)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上的不同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重心上存在差异。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会计计量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计量强调资产的未来价值观,而不是其历史成本观。具体而言,资产强调其未来的服务潜能,或在未来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但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确定。资产也需要计价,其计量要么是为了计量已实现的收入所对应的存在形态的价值量,要么是为了计量已发生的支出中有多少应作为费用,还剩多少应作为资产。可见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资产计价的目的主要为收益的确定服务,其计量主要是面向过去。

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屑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资产的未来价值观必然要求资产的计量面向未来,从而打破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入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公允价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但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收益计量的核心地位使得资产的计量完全服务于收益的确定,服务于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的总结,由此必然会以历史成本作为其主要计量属性。

两种理论在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的确定首先是直接确认已实现的每笔收入和费用,然后再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而在资产负债观下,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加额(不包括投资者新增的投入或分配给投资者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化);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是否实现,也不需要考虑交易因素与非交易因素,只要企业的净资产确实增加了,就应作为收益的内容之一予以确认并加以计量。这样,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下受实现原则所限制而不能确认的很多未实现损益项目,如由于物价变动而导致的企业资产所产生的持有收益等,在资产负债观下就可以确认成为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两种理论在会计披露上的不同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信息是会计对外提供的核心内容,利润表在整个财务报表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收入费用观以会计期间假设为基础,根据企业经济业务中收入与费用的变动来计量利润,不仅操作性强,而且还可提供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资料。但在强调配比和实现原则下,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和实现原则而对企业收入或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通过采用递延、应计、摊销和分配等会计程序,作为跨期项目暂记到资产负债表中,待到以后会计期间再逐步转入到相应的利润表中;从而造成资产负债表中出现了一些本质上是费用、收益或损失的项目却被当作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加以列示。这样,资产负债表成为利润表的过渡性报表,其相关性大打折扣。在资产负债观下,资产和负债的信息是会计对外提供的核心内容,资产负债表在整个财务报表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于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都严格遵守了资产和负债的再确认与再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刻基于未来视角的财务状况。但由于资产负债观下收益的确定主要是对期初和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其收益信息只能是一个总括的内容,无法提供收益的明细信息,减弱了收益信息对使用者的有用性。也正是基于此,在资产负债观下,企业需要增加报告全面收益的会计信息,扩展现行的利润表,形成对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补充与说明。

三、资产负债观理论和收入费用观理论展望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重要会计国际组织在会计准则制定中都采用了资产负债观理论,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理论的思想。由于资产负债观理论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大大增强,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但收益费用观理论作为一种收益计量模式将继续存在。又由于资产负债观理论所产生的收益主要是以总额的形式存在,收入费用观收益计量模式将作为其补充对收益的总括信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参考文献:

[1]李勇、左连凯、刘亭立:《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年第8期。

[2]张辉:《从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不同》,《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2期。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一、资产负债表要素

在资产负债表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中,资产、负债是所在组织(营利组织一企业、非营利组织一财政、行政和事业单位)共有的会计要素,而净资产是预算会计中特有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在预算会计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企业会计中称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有着不同于在企业会计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通常不使用“拥有或控制”这一企业会计常用的确认标准,而使用“占用或使用”这一标准来确认资产。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具有取得的无偿性和使用的非经营性或非盈利性的特点(除开事业单位的附属企业和已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单位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通常由政府直接提供的,而不需由行政单位用其业务收入去购买。

第二,预算会计中资产有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之分。资产的限定性,是指资产的提供者(包括拨款人和赠与人)对所提供的资产规定一定的限制,拨款人和赠与人通常是以通过法规、行政命令或协议等方式对其所提供的资产附加限制,接受资产的非营利组织必须给予以遵守。从时间角度看,限定性有暂时性限定和永久性限定之分。与此相对应,其他资产可归为非限定性资产。资产的限定性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的一个独特方面。

第三,非营利组织的负债主要表现为流动负债。如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负债主要表现为高信用的国债以及因财政周转金的融通而形成的借入财政周转金和因体制结算而形成的与上级往来等流动负债;由于国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都不得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长期资金,同时银行也一般只对其提供短期借款而基本上很少提供长期货款,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主要是流动负债。因而非营利组织基本不存在资本结构问题及利用杠杆作用问题,但是这却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组织-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四,预算会计中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采用“净资产”称谓,这与国际通行的用法一致。企业会计中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所有者权益”,它是各种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同时,它也是与债权人权益相联系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权益”概念。显然预算会计中的这个差额没有上述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特征。因而在预算会计中采用“净资产”命名以区别于企业会计的“所有者权益”命名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合适的。

具体地说,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相比较,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要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非营利组织不存在现实的所有者,其净资产不体现企业那样的所有者权益。

2、出资者,如拨款人、捐款人,是非营利组织净资产名义上的所有者,他们不要求出售、转让或索偿其所提供的资财,也不要求凭借其所提供的资财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3、实际上,非营利组织由于不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也无法为其资财的提供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4、现实中,非营利组织的一些资财提供者通常对其所提供资财的使用、维持规定某些限定,即非营利组织的某些净资产具有限定性。同资产的限定性一样,对净资产的限定也可分为暂时性限定与永久性限定。

二、收入支出表要素

预算会计中收入支出表的等式关系为:收入-支出=结余。其中,收入要素与营利组织的收入要素有着显著的差别,而支出要素是其特有的,“结余”没有作为一个会计要素。具体分析如下;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一)资产负债观是构建中级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基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复式记账法的最基本的公式,而资产负债观的基本思想就是这个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观核心是资产和负债的经济实质[1]。资产负债观下的会计准则是指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将资产和负债进行规范性定义,并明确不同经济业务如何影响相关资产和负债,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统计核算出净资产的变化,即收益。资产负债观是会计目标中决策有用观的必然要求。基于资产负债观中级财务会计教学首先就要明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这些会计要素的定义就渗透着资产负债观的思想。资产负债观下收入是由资产与负债延伸出来的概念,所以在定义收入时认为“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可以看出,该定义是从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出发,推出利润表中收入的定义,而这也正是资产负债观的核心思想,即优先定义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再由其推出利润表中的项目[2]。中级财务会计按照资产负债表的表内会计科目依次分章节详细叙述每个科目的设置和业务处理原理,树立资产负债观的理念对于充分理解每个会计科目的定义和使用是大有好处的。

(二)资产负债观体现的公允价值理念是中级财务会计重点和难点所在

在日常的理论研究和教学中,公允价值是每个师生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1.中国的市场活跃度较低,会计核算对象的市场价值受交易状况和市场地域差异影响较大,所以历史成本和账面价值成为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计量属性。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般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企业拥有的金融资产,这些都和资本市场紧密相关,所以学习过程不像存货和货币资金等科目“接地气”。而且公允价值计量下价值变动和损益的确认、计量、记录繁复冗杂,成为教学研究中的难点。最新的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规定从计量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进一步的明确细化,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未来的实务处理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公允价值的广泛使用对确保资产负债观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所以公允价值理念的培养仍是教学中的重点。

(三)资产负债观有助于中级财务会计强化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企业中的资金流动,即资金在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再回到货币资金的整个循环过程。而中级财务会计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核心教材,其包含的知识点覆盖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有环节。资产负债观强化了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明确了收入费用的核算,而以资产和负债为主线的会计核算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实务操作指南。因此资产负债观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资产负债观引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资产负债观作为会计准则制定和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一种高度概括的会计理念。这种理念渗透在每个会计要素和科目的定义,渗透在每一种会计处理的实务操作中。树立资产负债观学生就不必再去机械记忆会计中的概念和处理原理,这无疑将大大增加中级财务会计在学生实际解决能力提高方面的作用。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一)以资产负债观为出发点,强化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是会计学科的基本概念。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构成会计要素,为了方便并且规范地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创设一系列会计科目,它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基本概念不清就导致会计分录的混乱,会计恒等式就无从谈起,会计核算这一最低层次的会计职业技能就成为学生的短板。资产负债观最突出也是最实用的地方就在于抓住了资产和负债这两个企业的重要管理对象。以资产负债观为出发点,让学生先区分清楚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内涵和外延都弄明白了会计基本框架就有了,其他概念能够由资产负债推导出来。以资产概念为例,资产被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企业是组织机构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市场的替代物,它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是一种替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组织[3]。所以企业存在的作用就是资源配置,利润产生和价值创造也是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资产的实质就是可供企业配置的资源,资产的用途就是创造经济利益的流入。从内涵上就可以推导外延,学生自然就能理解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存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等为什么属于资产。除了单个的基本概念,资产负债观能够帮助学生透彻地认识复式记账的原理。所谓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就是资金在企业中不断变化形态的过程。资金从货币资金到生产资金,再转化为产成品资金最后转变为货币资金的流转过程总涉及到企业资产负债各要素的转换,复式记账完整地记录了这些变化转变过程。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会计基本等式就是资产负债观的核心。借贷记账法是一种最复杂、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企业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选择合适的账户进行记录。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和业务性质决定哪一方记增加金额,哪一方记减少金额。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则在贷方登记增加额这是账户登记的准则。学生有了资产负债观,遇到经济业务就会首先想到这笔业务发生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有什么影响,然后再考虑会计等式基础上会计分录的编写。学生具备了这种业务判断的科学合理的思维逻辑,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以资产负债观为指导,系统传授会计报表的编制

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和审计是财务人员必备的职业技能。在掌握了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记账原理之后,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对基本功底的考核,也是会计人员能力的集中体现。会计报表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指导下的会计准则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资产负债表作为会计报表体系中的第一报表,能反映企业所能支配的资源的组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企业创造价值增值的源泉,但是不同的资产构成意味着企业经营中承受着不同的风险。会计上用财务杠杆衡量资产的结构。资产负债观下的财务报表能够帮助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进行预测,同时报表也是对经营情况的一种反馈。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通过科目汇总的方法资产负债表的每一个科目的数额都和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项目存在数量关系,这样三个报表之间数据就有了高度相关性。而资产负债表各个科目金额的填列规则和方法也就浅显易懂了。如“应付账款”项目的数额取“应付账款”和“预付款项”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项目的数额则是取“应收账款”和“预收款项”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应付账款属于负债,而预付账款属于资产很多学生反映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科目怎么可以相加呢?这就是机械记忆资产负债概念的弊端。借贷记账法账户性质是一方面,但是借贷方向也影响账户所反映的实质。应付账款属于负债,根据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其贷方余额当然就是实实在在的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但是预付账款的借方才表示的是资产,是企业暂存在合作方的一笔闲置资金。预付账款的期末贷方余额则是结转所购买的物品后需要补给供货商的金额,所以也是事实上的负债了。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资产负债观区别于收入费用观在所得税方面差异的科目,同时也是资产负债观下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一个重点的会计科目。新准则要求企业终止使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利润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能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使企业所得税费用计算更真实。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体现了资产和负债的界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未来期间所进行的所得税款准备;未来期间可抵扣所得税支出的权利计入所得税资产[4]。抓住资产负债观的细节处的科目讲解,才能避免在中级财务会计讲解中给学生留下知识盲区。

(三)培养学生深入解读资产负债观下会计准则的能力和习惯

当会计的基本职能由受托责任观下的记账、监督转变为决策有用观下的综合管理时,学生的视野和重心偏向于会计基本理论,把会计发展中的契约理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投资融资决策理论等奉为会计精英技能而忽视了会计规范的学习。但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理解性和相关性是以遵循会计规范为前提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主要内容更应该被重视。资产负债观的会计准则是我国的会计行业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也是会计准则今后修改的基本方向。会计准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培养学生深入解读会计准则的能力和习惯的第一步就是要有会计准则意识,要引导学生养成关注会计核心期刊、会计协会新议题和国家财政部新政策的习惯。其次就是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会计准则新规的讨论和解读。要从经济、社会、国家政策和微观企业主体全方位解读会计准则新规的出台背景和具体影响,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会计行业和会计职业的功能和会计环境的权变思想的认识。

三、结论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恒等式;经济业务

1引言

会计恒等式是一个数学公式,主要反映的是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一提到“恒等”,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就是永恒不变,所以会计恒等式不论放置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将是一成不变的。其实不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会计恒等式也经历了不间断的变化。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形态的不同,会计恒等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如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会计恒等式是资产债=负债。其中资产债指的是资本或资产,而负债则指的是业益。随着时代的发展,股份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并占据主要地位,其恒等式就变成了为资产=负债。而负债就不再是业益,而改变为股东权益。在中国,会计恒定式也经历了三次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西方会计制度,与上述两例相符。新中国成立后,则改为引用前苏联的会计制度,其恒等式为: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又对会计制度进行了全新的重大改革,即引进了国际通行的会计平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所采用的会计恒等式来进行具体讨论。

2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又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主要指的是可以对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进行明确反应的恒等式。在我国,会计资格考试的通用教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中指出,会计恒等式常用的有两条,一是资产=权益。即资产与权益在任何时候都是恒等的。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这也是会计等式中最基本的等式,其他等式都是从这个基本等式中衍生和演化过来的。企业要进行产品生产,就必须有一定量的资产,而资产就是从投资者或债权人那里获得的。所以这里“资产”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而“权益”则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所获得的收益,它属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这样,归属于投资者的那一部分收益就形成了所有者权益;而归属于债权人的那一部分收益就形成了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所以会计恒等式又可以演变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就是会计恒等式常用的第二条。这一等式可以清楚地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进行反应,因此多用于会计复式记账、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工作。

3经济业务种类

经济业务,又叫会计事项、交易事项。主要指的是会计主体与信息用户相关,并且导致会计要素发生变化的交易和经济事项。简单而言,假设A给B100元钱购买C,B用50元买下了C,还剩下50元。这就是一项经济业务,而B就是会计主体。

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也会得出不同的经济业务种类。因此,经济业务种类的分类,首先要对分类标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国经济业务的种类划分标准不同时代的发展是不同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会计基本都是与政府挂钩的,主要用于解释政府下发的科目表中各类科目的核算内容。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业务主要是以科目表为中心的。会计恒等式上主要是采用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自负盈亏。其经济业务的分类转变为以利益分配为中心,围绕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四个要素进行分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恒等式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标准。经济业务种类的分类也采用了以会计要素为中心的分类方法。本文要探讨的也是这种方法下的经济种类。

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个方面。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并且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资源,它包括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货币资金、对外投资等各个方面。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个部分。所有者权益,又被叫做股东权益,指的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所剩下的金额,包括投入资金、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部分。收入是形成于企业日常生活,包括了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份收入、销售商品收入等等。费用即我们常说的成本,包括了生产成本、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等各项支出。利润则指的是销售商品收入减去成本和税款之后的余额,包括了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两个方面。

根据会计的六个要素的不同组合,以及两个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不同,经济业务种类可分以下九个类别(以a、b公司为例):

第一,资产与负债要素同时增加,并且增加额度相同。例如:b公司买入一批原材料,但未付款。

第二,资产与负债要素同时减少,并且减少额度相同。例如:b公司使用银行存款来支付所需支付的账款。

第三,资产与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增加,并且增加额度相同。例如:a公司用银行存款对b公司进行追加投资。

第四,资产与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减少,并且减少额度相同。例如:a公司减少投资,b公司用银行存款来返还投资者的投资资金。

第五,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而负债和所有者的权益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b公司提取银行现金备用。

第六,负债要素项目内部等额有增有减.而资产和所有者的权益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b公司短期负债变为长期负债。

第七,所有者的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而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b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第八,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的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b公司已决定将利润进行分配,但利润还未支付。

第九,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的权益要素发生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a公司将对b公司的长期借款转为对b公司的投资。

4结束语

由会计恒等式影响而形成的基本经济业务种类有主要就是以上九种。但是目前业界尚有许多学者对经济业务种类的划分存有不同意见,但笔者认为,以上九种是基于会计要素来进行划分的基本种类,其他种类的经济业务不过是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实质上的出入,只是以上九种类别的延伸,其增减变动规律都欧式围绕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两个会计恒等式变化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经济业务可以对资产类或权益类项目此增彼减造成影响,但增减金额始终是不变的。

参考文献:

[1]龙银州.会计恒等式与经济业务种类之我见[J].新会计,2011,(10).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7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暂时性差异 影响因素 确认

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18——所得税》要求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一、暂时性差异在所得税核算中的作用

暂时性差异是资产负债观的前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用了资产负债观,所得税费用是在以税务口径的利润认定应交所得税的基础进行调整得来,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而递延所得税确认是以暂时性差异的存在为前提,通过确认或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来实现的。

暂时性差异是核算所得税费用的基础。资产负债表法认为:若由于资产、负债价值确认会计与税上的存在差异,使本期税上较会计上多交的所得税,而后期由于本期已交而不再交或少交,经济利益将少流出,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一方面按以后少交的所得税额确认为一项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另一方面在应交所得税的基础上冲减当期所得税,会计分录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若资产负债价值确认会计与税上的存在差异,使本期税上较会计上少交税,少交的税将在以后期间内多交,引起以后期间由于多交所得税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在资产负债表日,一方面按以后可能多交所得税金额确认为一项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另一方面在应交所得税的基础上增加当期所得税,分录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费用,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这种资产负债价值确认税上与会计上的差异就是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确认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所得税费用的关键。

二、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前提及影响因素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的不一致,税上的资产、负债的价值(计税基础)和会计上的资产、负债价值(账面价值)可能不一,这样就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造成会计与税法产生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1、折旧或摊销差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折旧(摊销)方法、折旧(摊销)年限等税与会计规定不一致,使得会计上计提折旧(摊销)额与税上允许计提的折旧(摊销)额不一致,产生折旧(摊销)差异,从而产生暂时性差异。

2、资产减值损失。会计上,在资产负债表日,一项资产有减值迹象需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这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使得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而税上规定资产减值的准备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也就是说税上不认资产减值,计提减值准备,不会改变资产的计税基础,这就产生了税与会计的差异。

3、公允价值的变动。会计上,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发生变化计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资产的价值为公允价值;而在税上,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不论公允价值是否变化,均不改变资产的计税基础,这就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三、暂时性差异分类及确认

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笔者认为,可从计税基础、账面价值的含义入手区分两种差异: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表示以后期间,税上较会计上可多抵扣,此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被称为可抵扣差异;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税基础小于账面价值,表示在以后期间,税上较会计上少抵扣,少抵扣意味着多交税,此时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被称为应纳税差异。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未来可抵扣金额。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未来可抵扣金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分类和确认方法可归纳如下:

在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还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需要注意的有:

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此外,除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以外,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2、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反映的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差异是时点数,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期末数,而不是本期发生数。

参考文献:

[1] 周洁,解析新所得税准则中的暂时性差异[j],商业会计,2007(11).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全面收益;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3-0026-05

从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全面收益表取代利润表将成为业绩呈报的主要报表。全面收益导致会计观念和会计原则重大的、实质性的突破,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石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遵循一定的财务会计概念基础。在企业收益计量理论中,主要存在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大流派。若是通过期初、期末净资产的比较来确定收益,谓之“资产负债观(Asset-liability view)”,其相应收益为“全面收益”;收益若是通过收入与费用相抵减的配比方式来确定,谓之“收入费用观(Revenue-expense view)”,其相应收益为“会计收益”。

收入费用观是指在计量企业的收益时,先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根据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按其经济性质的一致性联系起来,据以确定收益。因此,它可以得到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数据。这些明细数据比一个收益总额无疑更为有用,这是收入费用观的最大优点。其基本公式为“收益=收入-费用”。显然,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报表重心,资产负债表成了利润表的“附表”,其特征为全面遵循历史成本、配比性和谨慎性三大原则。

然而,正是由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强调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使得诸如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价格变动等缺乏客观证据的事项,不能予以确认,进而在收益表中无法反映其对收益的影响。从而导致历史成本会计下资产信息的相关性、真实性有所降低。还因为科技的进步使得企业的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地位日趋重要,而其价值在会计中又得不到公允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复杂,历史成本会计对此显得无能为力;由于配比原则成为收益确定的核心,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要求、但又会对企业的收入或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就只能跨期摊配而暂时记到资产负债表中去,等到以后各会计期间再将其逐步转入利润表,如递延借项、递延贷项等,这就使得资产负债表中出现很多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项目,从而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其典型表现就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其财务报告在危机之前仍然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

相比之下,资产负债观认为,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即: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业主投资+业主派得。在资产负债观下,资产(负债可以看作是负资产)计价优先于收益的确定,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资产负债观下,历史成本属性不再是主要选择,公允价值被广泛使用。为了比较准确、合理地确定期末净资产,要求将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按同一时间基础予以对比,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将是更恰当的计量属性。澳大利亚学者钱伯斯(Raymond.J.Chambers)所提倡的“脱手价值(exit value)”会计模式,就是通过计量资产和负债,然后再比较确定每期的收益。资产负债观下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只要企业的净资产确实增加了,就应该作为收益的内容之一予以确认。

由此可见,两者在具体会计处理中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不包括业主投资及业主派得),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包含了未实现损益;收入费用观则直接确认一定时期已实现的每笔收入和为取得这些收入而发生的费用,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不包含未实现损益。两者的具体差异见表1。

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持资产负债观者,重在规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其他各要素由此而推定;持收入费用观者,主要关注利润表要素的定义,将收益的确认和计量作为准则规范的首要内容。

二、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学收益的提出――资产负债观萌芽阶段

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收益概念。他在《国富论》中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1890年,艾・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首先将亚当・斯密的“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引入企业,提出了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的经济学收益思想。1946年,J・R・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把收益概念发展成为一般性的经济收益概念。他认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与期初同等富裕的情况下,可予消费的最大金额。

在近代簿记发展初期的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们不自觉地进行簿记记录,主要是为了帮助其进行财产管理。由于企业规模都较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关心自己的财务状况,只编制资产负债表,不编制利润表。期末,将前后两期期末财产进行对比,其差额就是盈利。

从经济学收益观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通过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它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

(二)会计学收益的盛行――收入费用观主导阶段

会计学收益观采用的是“收入费用观”,即在历史成本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按其经济性质上的一致性联系起来,据以确定收益。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股份公司等新的企业形式,以及企业合并等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动,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促进了企业产权(股权)的分散化。产权(股权)的分散化使得每一位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作用都很微弱,少数股权所有者的投资目的,更主要地表现为获取投资收益,而无意、也无能力进行股权控制。这样,投资人就开始对企业利润格外关注,而将企业的财务状况放到次要地位。与此同时,在美国,税法的变更,不再以财产税为主,而是以企业所得税为主。因此,到20世纪30年代,已明显表现为对收益的重视。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在其著作《会计理论结构》第二章中阐述了“收益重心论”:“所有利益集团在大部分情况下,最重要的信息只能由系列的利润表来提供。”从此,利润表成了企业对外报告的法定财务报表,并成为第一财务报表。1968年,美国的鲍尔和布朗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会计收益具有信息含量。

在这一时期,美国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会计意见书时,通常采用收入费用观,如1966年11月的会计原则委员会第8号意见书(APBOpinion No.8)《养老金计划成本的会计处理》和1967年12月的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1号意见书(APB Opinion No.11)《所得税的会计处理》(SEC,2003)。可见,这一时期收入费用观占主导地位。

(三)全面收益的探索――资产负债现复归阶段

在物价稳定、交易多为有形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下,资产负债收益观和收入费用收益观所确定的收益一致。但当交易进一步复杂,资产计价打破历史成本而引入公允价值、尤其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基于社会各层面利益的考虑,允许一些财富变动项目绕过利润表而仅仅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变化时,以实现原则为基础计算的收益就与收益的本来含义失去了一致性(体现企业持有资产现行价值变化的未实现利得进入了资产负债表,但并未在利润表中反映,因此,导致了资产负债收益观和收入费用收益观所确定的收益的不一致),以至于体现企业财富增加的净资产变动和净利润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其根源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纷至沓来,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历史成本原则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人为操纵利润的事件层出不穷。收入费用观下的利润表没有反映未实现的收益,这一缺陷越来越引起报表使用者的不满,认为财务报告缺乏信息含量,只是一堆“无用的数字”,甚至误导了投资者的判断。收入费用观能详细说明利润的来源,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但由于其没有看到经济交易的实质。只是一味强调配比原则,于是导致大量性质不明的递延费用(deferred charges)和递延贷项(deferred credits)等进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中转,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

1974年10月、1975年3月FASB分别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SFAS 2)《研发成本的会计处理》和第5号(SFAS 5)《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标志着FASB开始认为资产负债观优于收入费用观(zeff,2005)。1980年12月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SFAC3)《企业财务报表要素》,是FASB偏好资产负债观而不是收入费用观的一个公开宣告(Zeff,1999)。FASB在公告中首先定义了资产和负债,并将其作为首要概念要素,依照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定义其他要素(权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针对会计准则改革的报告中呼吁,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指出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SEC,2003)。不久,FASB在对SEC的答复中,明确表示在其准则制定项目上坚持资产负债观。

全面收益出现以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用单一的一张全面收益表,还是辅之以第四张表?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已经基本定型,这种改进在近期只能是在配比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配比和历史成本所不能反映的内容,或者说是在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之间进行折衷。

三、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我国原来的会计准则较为侧重收入费用观,这是因我国当时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并非我国会计准则制订者的主观期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保证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按照资产负债观,就应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从而构建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会计准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在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都以全面收益观下的资产负债观为基础,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经由收入费用观开始转向资产负债观。

新会计准则以反映企业全面收益为直接目标,部分放弃收入费用观、大范围使用资产负债观这一收益计量理念,更多地考虑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充分揭示企业的风险,全面反映和计量企业的收益,以反映企业的价值。资产负债观在以下新准则中得到了体现:

(一)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体现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采用全面收益理念的资产负债观来定义会计要素。基本准则中首先定义了资产,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使之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并明确规定“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例如,原企业毁损存货记入“待处理财产损失”,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项目中予以反映,而新准则规定由于“待处理财产损失”已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此,不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同时,《准则讲解》中还明确提出了对于企业持有的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尽管它们没有实际成本或实际成本很小,但是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也应作为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将利润定义为“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并进一步指出,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资产成为企业获利的资源,利润由资产派生,且依托于资产。采用资产负债观以后,对会计要素的本质揭示更加清晰。

新颁布的基本准则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两个概念的引入,使得传统会计收益的范围得以扩展,体现了全面收益的资产负债观。

(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的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改变了旧制度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采用利润表债务法的做法。其第四条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是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充分体现。

在利润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依照收入费用观,揭示某个时期内存在的暂时性差异这一状况。首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然后再计算当期应缴所得税额,最后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现行税率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现行税率+税率变动对前期递延税款的调整数

递延税款=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可见,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不是严格按照资产(负债)的定义出发去进行相应的确认和计量,只是倒挤的一个差额。该法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视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产生了大量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和(或)贷项。“递延税款”项目更多地扮演了起平衡作用的余额项目角色,不符合会计要素的内涵。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首先要正确确认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然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最后确认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现行税率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暂时性差异×预计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可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暂时性差异所反映的是累计的差额,而非当期的差额。并将该累计差额对最终的本期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因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符合其作为资产或负债的定义特征。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名副其实,表示企业未来的纳税利益或未来的纳税责任。

(三)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的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明确规定取消利润分配表而增设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这也正是资产负债观理念的具体体现。

该准则在对利润表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的同时,还要求企业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指出该表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在准则的指南中明确指出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企业已实现并已确认的收益)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企业未实现但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即:综合收益=净利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净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向资产负债收益观改进迈出了一大步。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净资产体现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利润的实质是净资产的增加,亏损表示净资产的减少。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传统利润表的净利润开始,增加除净利润以外的全面收益项目。即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的影响等,最后报告全面收益总额(见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减值等都是以公允价值为标准的,突破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收益观。

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也都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规定,并改变了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核算的方法。将衍生金融工具放在资产负债表内以公允价值反映,可以更加容易地评价金融企业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结论与思考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sEc,2003)报告中,明确提出会计准则建立基石的概念。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作为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的基本方法,被奉为“会计准则建立的基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大多偏好利润指标。从监管方面看,在资本市场上,公司的上市、停市和退市等监管条件主要都是视其利润指标;从投资方看,以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确认的收益的在国家、金融机构及其它管理型投资人和比例较低的职业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根深蒂固;从对管理层激励机制看,也比较重视利润指标。因此,导致了我国以利润表为重心的现状。这说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充分关注企业长期营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环境。变革现有的收益确认计量模式,必然会触动社会各方的利益,需要修改和(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但从长远看,重视资产负债表,重视企业财务状况和长期营利能力,应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9篇

关键字:资产负债观利润表观勾稽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人们支持用勾稽关系和非勾稽关系着两种方法来解释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之间的关系。假如没有资本支出或前期调整,那么净收益等于本期业益的变动,从这一点看,两个报表在数字上存在着勾稽关系。非勾稽关系割裂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数学关系,认为每张报表的界定和计量都独立于另一张报表。

1.勾稽观念

美国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确认的会计要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利润是根据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计算出来的。在勾稽观念下,利润是业益的一个组成部分。表中列示了勾稽会计模式和分类体系。

在勾稽观念下,所有的会计业务都可以用表的模式进行分类。所有者权益由三个部分组成:实缴资本,留存收益和未实现的资本调整。实缴资本可以细分为法定资本和其他来源的实缴资本。留存收益由3部分组成:损益表账户,前期调整和股利。由于收益是留存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存在勾稽关系。损益表内部本身可以进一步的划分: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开来,将收益和损失划分为正常的和不正常的。一些会计业务没有包含在损益表中,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属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这些调整可以直接记入到留存收益中去。股利则代表着对利润的分配。随着第130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有关全面收益条款的颁布,这些未实现的资本调整很快就消失了。

在勾稽关系体系中,有两种定义会计要素的观念可供选择。一种观念称为收入――费用观,专门定义损益表的要素,它把重点放在损益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而将资产和负债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副产品来定义、确认和计量。另一种方法称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而把收益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的副产品进行定义、确认和计量。

2.收入――费用观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政策主要是关于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收益是将确认的收入和其相关的成本(包括注入折旧等费用的主观分配)进行配比而得出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主要受控于收入确认和成本配比的会计规则。这些规则代表了一种收入――费用导向。

收入―费用观的后果之一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作为收益计量规则的副产品,这就导致了资产负债表不仅包含资产和负债本身,而且还包含所谓的具有不明确的借贷方的递延费用和递延贷项。这些项目并不符合现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但却依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仅仅是因为这些项目在损益表中的递延确认。例如,开办费就是一项递延费用。这些成本费用需要在几年内摊销到损益表中去,而不是于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费用。发生的开办费是一向沉没成本,不能再收回。因此,这样的费用项目能否在资产负债表中继续保留就很值得怀疑。一些递延贷项也是一样,许多此类项目的贷方余额并不是真正的负债,而仅仅是未来损益表的贷项。这些贷项是有现实的经济业务引起的,需要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损益表中。

3.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观直接关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和呈报。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6号财务埃及概念公告中将全面收益定义为“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来自于非所有者的公司净资产的变动额”。损益表被视为归类和报告企业净资产变动的一种简单方式:由于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所以将其作为主要的计量对象是合乎逻辑的。所有者权益账户仅仅是一个使复式记账会计体系成为可能的发明,收益及其组成部分是从属概念,他们只是报告资产和负债的一种简单方式。

资产――负债观主要关注净资产的计量,这种方法明显优于收入――费用观,因为,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正是净资产的增加才产生了收益,反过来就不一定了。

现行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观,着眼点在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利润反映的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净资产变动的组成部分,净资产的增加才是企业价值真正地增加。净资产的变化决定着股东财富的变化,也决定着投资者利益的变化。因此,应该由单纯地注重利润考核指标转向净资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净资产的增加来确认利润而不是由利润来确定净资产。资产负债表观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的变化,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避免短期经营行为和收益超分配现象的发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等行为的发生。资产负债表观是以真实的净资产增加作为收益,注重的是经济实质,有助于企业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1.会计要素确认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跟旧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定义的角度不同。旧企业会计准则强调收人、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因为旧企业会计准则将配比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看作是两条重要的原则,未强调其与资产、负债的关系。而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更强调所有者权益,而所有者权益正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应用的是资产负债观的思想,并且要求收人、费用只有在导致资产、负债变化且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人、流出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

损益观把重点放在损益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中没有将资产和负债放在优先地位,其他要素的定义并不依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除了注重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及其结果,其他各会计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损益观在确定收益时不以现实的资产负债为标准,而是运用递延、应计、摊销和分配等会计程序,使收益数据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特别是管理当局收益平滑或盈余管理行为, 又可能使账面收益与实际业绩完全脱离。在损益表观下,按照配比原则将不能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挤到资产负债表中去,以“递延( 待摊) 或预提”的项目列示,这大大削弱了资产和负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观,与损益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损益表中的递延资产等虚拟资产作为企业利润的“蓄水池”不及时确认,不摊销或少摊销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权责发生制就成为此时冠冕堂皇的理由了。按照资产负债观更加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如:“ 待处理财产损益”、原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递延税款、“ 待摊费用”和“ 预提费用”等项目都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所有者权益要素仍由资产和负债的对比来确定,说明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是由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由利润的变化所决定。此外,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在定义角度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原来定义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变化影响。因此,会计六要素的重中之重不是利润而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我国的现行基本准则有关会计要素定义的说明,是以“经济利益的流动”作为主线,贯穿于六项要素之中,把所有的要素都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而且区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的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观。

2.会计计量模式

在损益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的确定。损益观强调基于实现原则、采用交易法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因此倾向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历史成本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但不能充分揭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会计计量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负债观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求会计收益中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影响,因此必然内在地要求会计计量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全面反映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并由之计算确定企业报告期的收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的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的情况逐渐增多,仍用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信息越来越显示出相关性不足的缺陷。在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导的计量观下,企业有责任将现值或公允价值恰当地纳入财务报告中。如果仍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则与现行计准则财务会计的目标相背离。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在保留了原历史成成本,引入了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资产存量价值变化的特点,选择能够客观反映这些资产存量价值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

3.会计目标侧重点不同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财务会计目标两种基本观点。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和履行情况,关注的是企业受托资源的安全、资本的保全和增值,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更强调会计信息与经营决策的相关性。

在损益表观理论的指导下,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 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更主要的是提供有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且主要是基于本期的考虑。该信息有助于企业所有者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损益表观体现的主要是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可靠性为主。在资产负债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利益观, 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现值反映。该信息有助于现在的和潜在的股权投资者、债权投资者以及其他用户去评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的金额、产生的时间以及其不确定性。因此,资产负债表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 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相关性为主。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1-0069-06

一、研究背景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不同的资本结构会影响到公司的治理成本,并最终导致公司经营业绩的差异。因此,选择怎样的负债与权益资本组合是每个企业在做出融资决策时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在对资本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以“MM”理论为中心,主要探讨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问题。例如扩展的“MM”理论、权衡模型、米勒定理、新综合理论(MM定理与米勒定理的综合)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另一分支是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学者对影响企业选择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企业盈利能力、行业等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相对国外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而言,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尽完善,对资本结构特别是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落后。国内学者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首先开始于对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成因的规范研究,如阎达五、耿建新(1996)认为造成国有企业高负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对国有企业投入不足;(2)国家政策的影响使企业难以建立合理的累积机制;(3)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经济效益差。随着计量经济学的成熟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集中于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陆正飞(1996)曾借助《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按行业、所有制特征和规模对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结论是:行业间资产负债率存在差异。陆正飞、辛宇(1998)以1996年沪市机械及运输行业上市公司采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和多元回归方法,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存在明显差异;(2)就样本公司来说,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3)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对资本结构影响不显著;(4)获利能力、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对长期负债比率的影响不显著。黄晓莉(2001)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结果是:(1)获利能力、获利能力增长、折旧免税、企业经营风险与资本结构负相关;(2)企业规模、竞争力、抵押资产、规模扩张与资本结构正相关。

从以往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象来看,主要是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则一般以规范研究为主。为此,本文将以山东省大型国有企业(包括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作尝试性研究。

二、研究方案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2004年纳入山东省企业财务会计决算的大型国有企业共有432户。为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本文按以下原则对原始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资不抵债的企业;(2)剔除两年内均无主营业务收入的企业;(3)剔除部分数据不全的企业。三类企业共计158家,将剩余274家大型国有企业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以财政部规定的行业会计制度代码为行业分类基础,将274家大型国有企业划分为10类,同时,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的最新规定把274家企业划分为8类,两种分类方法下的具体分类及各种分类下的企业数量如表1所示:

全部数据来源于2004年度山东省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数据库,具有内部资料所特有的可靠性和全面性。所有数据的处理均通过SPSS12.0软件完成。

(二)变量设计

由于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背景,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异常复杂,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众多,既有西方市场化国家的共有因素,又有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因素。因此,本文尽可能地将有关影响因素纳入研究范围,以期得到更为接近实际的研究结果,从而对改制中的国有企业有所启示。具体变量的设置如表2所示:

Y1、Y2、Y3分别代表总负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X1、X2、X3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X4、X5代表企业的抵押价值;X6代表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X7为企业非负债税盾;X8至X13代表企业的成长能力;X14代表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X15、X16代表企业总体规模;X17、X18代表企业有收益的现金流量。

(三)研究方法

首先,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分别以行业和组织形式为控制因素对企业总体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行业问及各组织形式间资本结构是否存在差异;再次,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原始变量的主成分,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并利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对主成分因子进行旋转,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元素更倾向于0或者正负1,以便更清晰地显示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最后,以旋转后所得到的公因子为自变量,以资本结构因素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中找出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按行业对资本结构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发现,在样本企业中,一些新兴行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并且这些行业的流动负债比率接近于总体资产负债率,而长期负债比率则非常低,比如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行业性质决定了这些行业进入壁垒高、利润率高,大规模举债能力较强,因

而总体负债率较高,并且由于资金循环周期长,负债主要依赖于客户预付款等短期负债,因此,总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银行对这些行业长期借款的“惜贷”,造成了这些行业长期负债率低的事实。而一些传统行业,如旅游餐饮服务业和农业企业,其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进入壁垒低,私营企业对其经营造成威胁,同时由于“委托”问题的影响,致使企业经营效率较差,因此,大规模举债能力较差,债务比例较低。同时还可以发现,不同行业由于经营特点不同,长期和短期财务杠杆的安排不同,但均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对短期负债的依赖程度要大于对长期负债的依赖程度,这与两种负债的成本大小有直接关系。

按组织形式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描述性统计的情况如表4所示:

从各组织形式看,由于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经营特点和形成机制与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不同,故其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在各组织形式中最低,长期债务比例也较低,仅高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比率均较低。这充分说明了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融得大量资金,无需对外过多举债,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山东省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总体的一部分同样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最高的是股份合作制企业,与上市公司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大型国有企业上市是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有效途径,而股份合作制则不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降低负债率。同样也可以发现各组织形式下企业对短期负债的依赖程度要大于对长期负债的依赖程度,这也说明国有企业潜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所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中。

(二)对资本结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1、以行业为控制因素对资本结构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长期负债比率、短期负债比率还是资产负债率,都存在显著行业差异。不同的是对于长期负债比率来说,这种差异在5%水平下显著,而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的行业间差异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各行业间流动负债比率的差异比长期负债比率的差异更显著。

2、以企业组织形式为控制因素对资本结构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间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存在显著差异,长期负债比率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对长期负债这一长期融资方式的使用基本不存在组织形式间的差异。经本文统计分析发现,长期负债中,来自银行的长期借款的比例平均达到89%,由于均为国有企业,所以银行对企业长期资金的提供不存在组织形式间的差异,不同组织形式资本结构的差异主要来自总负债中的流动负债部分。制度决定论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只有当经济组织有效时,经济才会发生增长,有效的经济组织可以要求产权的修正,即不同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不同的经济效益。对于不同组织形式的国有企业而言,由于投资主体不同,制度安排也不同,由此决定了各组织形式企业不同的经济效益,因而对负债的依赖程度也不同。所以,各组织形式企业的总体负债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长期负债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行业间。

(三)主成分分析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首先对原始自变量进行KMO检验,以此验证主成分分析法的适用性。测试结果显示,KMO值为0.613,表明原始自变量有较高的相关性,基本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自变量提取主成分。

以累积贡献率达到80%为标准提取主成分,最后得到八个主成分,分别记为Factor-1…Factor-8,选定主成分对应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4.429%,基本反映了原始变量所包含的信息。为了进一步解释原始变量,使差异程度更加明显,对提取的八个主成分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旋转之后的因子得分矩阵如表7所示:

由旋转后的因子得分矩阵可以看出,Factor-1基本反映了X9、X11、X12、X13的信息,Factor-2基本反映了X4、X5、X7的信息,Factor-3反映了X2、X3、X14、X17的信息,Factor-4反映了X15、X16的信息,Factor-5反映了X18的信息,Factor-6反映了X1的信息,Factor-7反映了X10的信息,Factor-8反映了X6的信息。因此,八个主成分与各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可简要表示如下:

Factor-1=0.258X9+0.261X11+0.259X12+0.248X13+ε1

Factor-2=0.369X4+0.321X5+0.354X7+ε2

Factor-3=0.344X2+0.421X3+0.289X17+ε3

Factor-4=0.547X15+0.493X16+ε4

Factor-5=-0.547X18+ε5

Factor-6=0.894X1+ε6

Factor-7=0.942X10+ε7

Factor-8=0.967X6+ε8

注:εi为残差项,其中包括那些系数较小的变量线性组合。

(四)多元回归分析

以Y1、Y2、Y3为因变量,以提取的8个公因子为自变量,利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建立模型如下:

模型1:Y1=α+∑βiFactor-i+ε(i=1,2,…8)

模型2:Y2=α+∑βiFactor-i+ε(i=1,2,…8)

模型3:Y3=α+∑βiFactor-i+ε(i=1,2,…8)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以看出,在模型1中Factor-2、Factor

-3均通过了1%水平下显著性检验,Factor-6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由回归系数的正负可知,企业总资产负债率与Factor-2、Factor-3、Factor-6均显著负相关。即企业总资产负债率与盈利能力(X2、X3)、内源融资能力(X1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X17)、非负债税盾(X7)、抵押价值(X4、X5)均负相关。

在模型2中,Factor-1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Factor-2、Factor-3均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流动负债比率与Factor-1显著正相关,而与Factor-2、Factor-3则显著负相关。说明流动负债比率与成长能力(X9、X11、X12、X13)正相关;而与抵押价值(X4、X5)、非负债税盾(X7)与盈利能力(X2、X3)、内源融资能力(X1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X17)显著负相关。

同样在模型3中,结论是长期负债比率与Factor-2显著正相关,而与Factor-3则显著负相关。说明长期负债比率与抵押价值(X4、X5),非负债税盾(X7)正相关;与盈利能力(X2、X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X17)、内源融资能力(X16)负相关。

四、基本结论及建议

(一)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资本结构的三个指标均与盈利能力、内源融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显著负相关,长期负债比率与非负债税盾、抵押价值显著正相关,总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两个资本结构变量与非负债税盾、抵押价值显著负相关,并且流动负债比率还与企业成长能力显著正相关。

根据啄食顺序和新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的一般顺序为内部留存收益、债务资金、股权资金。企业盈利能力、内源融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三项指标是相互联系的,一般情况下,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其现金流量越好,同时其内部积累能力越强,因此,有可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较多的资金积累,公司利用、筹集自有资金可能性越大。反之,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不强,自有资金不足,只能借助负债融资。

同时,资产抵押价值和非负债税盾水平越高的公司,用于担保负债融资的资产越多,其信用越高,债权人的利益越容易得到保证,进行负债融资的成本较低,负债融资的可能就越大,尤其是长期借款融资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银行贷款时对长期贷款比短期借款要求更为严格,要求的抵押价值也就越高。因此,资产抵押价值和非负债税盾与长期负债比率正相关。

作为总体负债组成部分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间为此消彼长的关系。长期负债需求多,短期负债需求就相对要少,这样就促成了流动负债比率与资产抵押价值和非负债税盾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从企业中负债的数量分布来看,绝大部分负债为短期负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短期负债的性质就可以决定企业总体负债的性质,也就形成了总体负债率与资产抵押价值和非负债税盾的负相关关系。尽管长短期负债与资产抵押价值和非负债税盾在回归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但实际上却严格体现了负债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一致性。

从成长性来看,成长性水平越高的公司需要的资金越多。并且成长中的企业由于资产规模效应未达到最佳,内部积累资金较少,企业内源融资能力较低。同时由于国家投入不足,所以只能借助负债融资。而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73.46%,流动负债的增加将直接导致了总负债水平的身高。

(二)建议

1、由于组织形式会对大型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为降低企业负债率,可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制。针对大型国有企业规模大、国家投入资本不足的特点,可适当引进外资,一方面可增加企业资本,降低企业负债率,减少国家投入;另一方面可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要在国际合作发展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大中型国有企业要寻求国外同行业跨国公司作为战略投资伙伴。除一些国家必须控制的行业和企业外,其他行业和国有企业的资本应全面对外资开放,允许外资买断国有股权或控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让更多的优秀大型国有企业上市无疑是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企业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社会闲散资金,一方面为国家减轻负担,调整企业负债结构,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培植大公司,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据统计,截至2007年11月30日,山东省共有境内上市股票87只,从数量上看,居全国第六位,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这些企业的上市,无疑给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减轻债务负担做出了极大贡献。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现;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宣告我国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出台后,确定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新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不仅在会计准则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在会计理念上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如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彻底转变观念,把握资产负债表观的外延和内涵,从而把资产负债表观这一重要的理念贯彻到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去。

一、资产负债表观的含义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是收益计量的两种观点。资产负债表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重心而强调全面收益,它以由净资产(业益变动除外)的期末、期初余额对比求得,相应编制全面收益表或业绩报告。资产负债表观要求根据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流出企业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等进行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的核心是资产负债表,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收益的计量原则是基于全面收益理念的实现和未实现原则;其特征是强调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

利润表现。企业的收益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实现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以此为基础,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重心放在了利润表上。首先考虑从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有关收入和费用的直接计量入手,然后根据收入和费用的变化按其经济性质的一致性联系起来确认收益。在利润表观下,财务报表的核心是利润表,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收益计量原则是实现的原则。收益的基本计算公式是:收入-费用=利润。很显然资产负债表成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的中介,成了利润表的附属。其特征为全面遵循历史成本、配比和谨慎性三大原则。也是一直沿用了很多年的一种会计收益计量的观点。利润表也一直是被广大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报表,同时也是一些上市公司弄虚造假粉饰是非的重要报表。

资产负债表观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有此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资产负债观视会计为一种计量资产和负债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定期和经常地估价来计量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乃至整个企业的价值,因此认为企业净资产的保持和增值是衡量企业的主要指标,并通过资产负债表加以反映。损益表的确定仅是计价过程的一个副产品。

二、资产负债表观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体现

(一)在基本准则中的体现

1.会计要素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中,采用全面收益理念的资产负债表观来重新定义会计要素。基本准则中首先定义了资产,使之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并明确规定“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另将负债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新的基本准则还引入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新的概念。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引起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规定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这两个概念的引入,使得传统会计收益和损失的范围得以扩展,为全面收益的划分和全面收益的信息披露提供了基础,体现了全面收益的资产负债表观。新基本准则给出了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得出了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并进而利用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定义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不再强调会计核算的13个一般原则,而是将13个原则作了调整与分化。将权责发生制原则改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将一贯性和可比性原则合并为可比性的质量要求;将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取消了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同时名称上也作了调整,除此以上的原则改称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称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由于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利润表观下的产物。而实质重于形式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产物。因此新会计准则做出以上的调整。

3.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就是说,这项交易不是被迫的清算或销售,交易的金额是公平的,双方一致同意的。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目前我国已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在这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是显然的。具体运用情况见表1:

在存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四项具体准则中,均在计量或初始计量中做出了几乎一致的规定,即:投资者投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这意味着接受投资形成的有关资产,必须以公允价值确定。另外,这些准则都同样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所取得的相关资产的成本。应分别按照相应的准则确定。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准则均涉及公允价值。

资产负债表观注重资产的真正价值。认为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不包括所有者投资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所造成的变动)。因此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体现了全面收益的资产负债表观。

(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体现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目前已在我国全面执行。在这38项具体准则中,第18号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尤为引人注目。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由于该准则制定时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原来的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新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有的建立在利润表观下的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相比,不仅在概念、特点和核算程序上不同,更重要的是二者在基本理念上也发生了本质的区别。这一处理方法的转变,是较为完全体现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一个典型,也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重大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按照根据税法调整后的会计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然后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最后倒轧出所得税费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认为,只要资产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符合真实公允原则,所得税费用信息自然真实可靠。在核算时以首先确认资产、负债为重,是遵循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应当予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收益的计算包括了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未实现收益,符合了资产负债表观的全面收益观。

(三)存货准则中的体现

新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发出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发出的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这是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反映现时的存货成本,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金额反映的是过去的事实,不能代表企业的现行财务状况,与资产负债表观是相违背的。这也是多年来对存货改动较大的一个地方。以前企业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并且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还是体现谨慎性原则,不过也给虚调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新会计准则的调整则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演变与发展;报表列报

198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初步规范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报表。1992年,财政部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20余年来,会计准则一直在不断地完善。

一、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评析

表1是1992年《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对198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修订。本文以此表为基础,分析资产负债表的演变。

(一)1992~2000年

这个时期共产生了两张资产负债表,第一张报表是在“两则两制”时期,颁布于1992年,其产生主要是源于《企业会计准则》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第二张报表产生于1998年,它的产生以经济体制改革和日益开放的资本化市场为经济背景。

1.“两则两制”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与表1同产生于1992年,但较表1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变动项目。将原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合并,以“货币资金”项目列示;将“预付货款”、“预收货款”、“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分别改为“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福利费”,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款项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改“投资人权益”为“所有者权益”,这是报表中第一次将“所有者”的概念引入报表,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已日趋成熟,“所有者”可以根据报表信息及时调整投资决策。

二是增加项目。增设“短期投资”、“一年内到期长期投资”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投资和长期负债若是一年内到期,它的流动性明显高于超过一年期的长期投资和长期负债,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列表在流动性强弱的递进关系上有了初步的完善;增设“其他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负债”,凡是列表没有体现的流动资产和负债项目均以这两个项目列示,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企业财务分布状况的信息资源;增设“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排除了由于报表信息失真造成的经济决策失误,防止企业盲目投资;权益项目中增设“盈余公积”,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企业利润管理的谨慎性政策。

三是“实收资本”模糊了中方投资和外方投资划分的界限,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固有模式,这也表明了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在建工程”纳入“固定资产”项目,取消了“有价证券”、“应付公司债”、“企业发展基金”、“储备基金”、“资本总额”等项目,这些也都是这张报表的变化。

2. 1998年的报表对比“两则两制”时期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了以下变化。

一是变动项目。正式将“长期投资”以“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分别列示,以便使用者对企业未来风险作出准确判断;将“递延资产”调整为“长期待摊费用”,这样表述更为准确,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股东权益”下设“股本”,替代“所有者权益”下的“实收资本”,“股本”项目的列示针对性更强,这个变化充分表明了股东在企业中的地位,既是剩余收益的享有者,同时也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

二是增加项目。增设“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由两项增加到四项,从这时起人们开始重视资产减值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掌控资产减值情况,尤其是金融资产减值情况,在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增设“递延税款借项”和“递延税款贷项”,目的是配合国际通用的递延税款法,虽然这时企业还没有真正采用这一税法,但却向国际化靠拢迈进了一大步;长期负债中增设“住房周转金”,可以看出股份制财务报表中并没有完全摒弃计划经济的痕迹。

如果说1992年的资产负债表是《行业会计制度》和《行业财务管理制度》颁布时期的产物,它的适用范围仅仅为工业企业,那么这张报表则打破了行业之间的界限,大大提高了财务报表的通用性。

(二)2001~2006年

2000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新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从2001年1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并一直沿用到2006年年底。

1. 变动项目

将权益项由原来的“股东权益”调整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从这个变化可以明显看出,报表对企业经济利益归属问题的解读更加全面,所有者和股东都是利益的受益者;“股本”调整为“实收资本(或股本)”,并以净值列示,这个变化正好对应了权益项的变化;将“公益金”改为“法定公益金”并单独列示,一方面突出了法定公益金提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使企业对可使用的剩余公积一目了然。

2. 增加项目

上一张报表中,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到四项,可以说资产减值现象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这种现象日益突出。为了使企业能真正掌握实有资产情况,《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有四项基础上又增设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四项资产减值准备。为了提高清晰度降低复杂性,这张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列示所有减值准备项目,只是根据资产在企业中所占比重,增设并列示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

此外,本表又恢复了上张报表取消的“待摊费用”等项目,将“递延税款借项”从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中分离,在资产项目中的“递延税项”下单独列示,刚好与负债项“递延税项”遥相呼应。与上一张资产负债表相比,这张报表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值准备项目的增加,虽然从整体结构上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在内容上要比上一张报表更加清晰明了。

(三)2007年至今

这张资产负债表产生于2006年2月财政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沿用至今。这张报表无论从理念上还是结构上都是历次报表中变化最大的一张,应该说是资产负债表的一次革新。

1. 变动项目

最直观的变动项目包括“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金”、“递延税款借项”、“递延税款贷项”、“预提费用”,分别调整为“预付款项”、“预收款项”、“应交税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预计负债”;将原有的“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合并,以“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列示。

2. 增加项目

增设“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这些项目的增设,足以证明金融市场行情对资产的影响已成为报表新的关注点,这也是这张报表与以前报表的最大区别之一;增设“商誉”并在非流动资产项目单独列示,这项资产代表了社会对企业的认可程度,企业在进行财务评估时可以将其价值作为参考,但由于商誉本身并不具备任何变现能力,在分析财务指标时应慎重;增设“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增强了报表信息的行业通用性。

3. 取消项目

“待摊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几进几出,这个资产项目作为平滑工具本身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先支付后摊销的特性可能导致费用的长期挂账,这样不但削弱了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也容易使企业作出错误评价。这次新会计准则列报将其彻底取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变革。

4. 结构变化

一是以往资产负债表共六列,依次是资产、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年初数和期末数,这张报表依旧是六列,但将期末余额栏次提前,置于首位,随后是年初余额栏次,这一变化趋同于国际惯例。

二是第一次将资产负债项目按照流动性划分,以流动和非流动项目列报,简化了报表结构,剔除了干扰因素,提高了使用效率。

三是从整个报表结构不难看出,资产与负债的适配度大大提升,报表使用者可以从数字信息清晰的了解资产对负债的偿还能力,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应该说这张资产负债表意义深远,实现了使用者多方面的需求,真正成为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沟通的商业语言。

二、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1. 三表之间衔接不畅

这里说的三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众所周知财务报告是报表使用者掌握信息的主要来源,分析决策经济事项的重要依据,但现行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缺乏勾稽关系,三者没有形成必然关联,如果仅凭资产负债表数据考量企业的资产状况、偿还能力等要素,势必造成判断失误。

2. 静态数据分析较为片面

资产负债表是由静态会计要素组成的静态会计报表,它的性质决定了数据信息的时点性,反映的是一个时点的财务状况,但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动态工程,并且参杂着人为因素,因此单从静态数据出发,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整个过程,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不能保证。因此应综合多个时点进行分析,使报表信息更为有效。

3. 生产要素投入产出难以反映

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由有经济能力的人和有专门用途的生产机械、材料、土地和技术等要素构成。这些人力、物资和技术的投入都要占用企业的资产,导致经济流出,但这些投入也必定形成产出,给企业带来经济流入,但现行的资产负债表却无法反映,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资产总额难于掌控,降低了财务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三、资产负债表的发展方向

资产负债表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完善,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上述就其局限性也做了阐述,未来的资产负债表将如何列报、项目列示怎样才能更全面的反映资金运动状况、信息传递怎样才能确保准确、三表之间怎样达成环接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正是基于此出发点,2008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联合了《更完善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1章:财务报告的目标;第2章: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报告信息之质量特征和限制》的征求意见稿。同年10月,IFRS&GAAP 协调项目组又了《改进财务报表列报咨询建议》。征求意见稿给出了全新的资产负债表格式,建议将其更名为财务状况表并与综合收益表(原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对应列报,以求得三表有机对接,未来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发展方向初见端倪。

本人对于资产负债表基本结构大胆设想,先按资本投入和资本来源分列,资本投入进而划分为人力、物资、技术和信息、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资本来源仍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负债按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划分,经营活动再按营业活动与投资活动分解。这种分解是对性质相似的项目进行合理化分类,可以根据预测评价未来资金运动情况,一方面可以解决投入难以量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使资产负债、损益和现金流量之间实现横向贯通。结构框架基本形式如表2所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会计领域也将随之发生变革,国际会计准则对于资产负债表新的构思势必会影响到我国。为了能更好地解读会计信息,领会新报表的精髓,业内人士应该积极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从思想和精神上充分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敏.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变迁与评析――资产负债表列报的变迁与评析[J],会计之友,2012(12).

[2]罗福凯.要素资本平衡表:一种新的内部资产负债表[J].中国工业经济,2010(02).

[3]陈敏,孙娜,李晓.我国资产负债表的变迁与发展[J].会计之友,2010(04).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用来描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既是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基本构件",也是整个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框架",其目的在于通过它来描述、归纳企业经营活动及相关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揭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之间关系的模式是最基本的要素结构模式。

1 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分析

揭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之间关系的模式是最基本的要素结构模式。然而,国内、外有关论著或教材,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界定和理解尚存在不小差别,有的甚至是误解。例如,美、英国等国的大学会计教材中,均以“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作为“会计方程式(The Accounting Equation)”。而我国则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都作为“会计方程式”。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由于收入是取得利润的基础,是利润的增加因素;费用(成本)是利润的减少因素,利润又是企业资金来源增加的一种渠道。因此,资产=负债+权益会计方程式与收入-费用=利润会计方程式,可以综合为下列会计方程式:资产+费用=负债+权益+收入”。

美、英等国均以“资产=负债+业主权益”结构模式为基础,来阐述财务会计程序中各种方法的建立与运用,但却未将“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作为“会计方程式”。经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以“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为依据阐述复式记账等方法的理论基础,已经可以得出合理而完整的解释,加入其它“会计方程式”也许会“多此一举”。②“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结构模式只能说明收益(利润)与收入、费用等的量化关系,而并不能揭示其在经济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在如何完整揭示财务会计对象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方面,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成就明显地超过了西方学者。这不仅与我国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有关,也与我国学者的价值观念相关。但遗憾的是,我国会计学者却未能全面揭示两个“会计方程式”之间的固有关系,也无法提供“综合会计方程式”成立的充分理由。不少学者将“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理解为“期末资产+费用=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2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确立

归结起来,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确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由于对“收益(利润)”要素的认识不同,人们往往只注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业主权益)”结构模式的理解与运用,而忽略了“收入”和“费用”要素及其关系。比如,国际会计准则不单独认可“利润”要素,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不仅单独设立了“全面收益”要素,而且细分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等要素。②无法解释资产、负债、业主权益等要素与收入和费用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资金运动静态表现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理解几乎是一致的,但对于动态与静态内容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却相去甚远(因而多数著作干脆避而不谈)。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其根源在于:①财务会计要素建立在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基础上,从这个基础入手建立财务会计要素体系才能逻辑性地得出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若干正确观点。而现行做法,却是将会计实务中财务报表的具体内容加以归并而“确立”所需的“财务报表要素”。②财务会计要素是按照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对财务会计对象内容进行的合理划分,财务会计要素及其变化规律体现着财务会计对象内在的规律性,体现着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固有特征。认识和把握财务会计要素,不能割裂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必然联系。而现行的观点,却未能作到这点。③财务会计要素体系所具有的“系统”、“环境”、“等级秩序”、“结构”等特征,决定了不同财务会计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必然性及其“有序性”。而现行的观点,却忽略了这点。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目的在于揭示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其直接作为账户、复式记账等会计特有方法的理论基础,因此,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结构模式。

确立基本要素结构模式,应该从企业资金运动及其经济业务本身的固有规律入手。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资(本)金的进入(如吸收投资和借款等筹资)与退出(如分派和偿债等)和内部营运使用。资(本)金进入与退出企业,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业主权益)要素发生变化,资金在企业内部的营运使用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投入资金(发生费用)和不断收回新资金(取得收入)的过程,因而其在会计上表现为费用和收入的变化。费用发生与收入取得过程,同时也是消耗旧资产、产生新资产的过程,而且,费用的发生与收入的形成,始于资产又归于资产,因此,收入与费用对比的结果(损益)仅仅表明资产的增减量。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对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揭示与表达,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a.企业的经济活动始于会计期初已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会计期内收入与费用发生前(即会计期初)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结构模式

b. 期内经济业务的发生,就其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影响看,包括两类: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和不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在内容上,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主要是:消耗资产(或产生债务)而形成费用,取得收入而增加资产(或偿付债务);而不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主要是:企业发生筹资、偿债及分派事项。会计期内基本要素的变化关系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动态结构模式

动态结构模式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动态过程”的完整描述。由于“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动态结构模式是揭示财务会计基本要素关系的典型模式。换言之,其重要性要远远高于静态结构模式。在动态结构模式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要素,均以“变动”的身份出现。如,资产要素是指“资产的变动”,“负债要素”是指“负债的变动”等,而不是所谓的“期初数”。收入、费用要素本身属动态要素,意味着资金的“运动形式”。正因为各个要素以“动态”出现,因此,资产与负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资产与费用、资产与收入等要素之间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一目了然。

c.企业特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又止于会计期末已经形成的新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期末根据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原则确定利润。由于该利润实质上是“报告期内除业主投入和业主派得外的一切权益上的变化”,因此,收入与费用配比后的“差额”表现为“所有者权益(业主权益)”的一部分。此部分数额,正好等于期内企业经营活动中因收入和费用变动而导致的资产净增(减)额。期末确认企业期内经济活动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之后,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关系复归为以下形式(但数量已经发生变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结构模式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股权结构;融资结构;债务融资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股权结构及资本结构或许能被用于最小化总成本,因此,提出股权结构和财务杠杆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资本结构管理控制学派认为,内部人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有密切的关系,管理者持股比例将随着企业负债水平的上升而增加。Agrawal等人的实证分析发现,内部股东持股比率与企业负债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Friend和Lang认为,作为内部人的管理者所持有的股份越高,他们根据自我利益来调整公司负债比率的能力和动机就越强[2]。Jensen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股利数量成反比[3]。Chaganti和Damanpour发现,内部所有者持股不影响企业资本结构[4]。国内在债务融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成果很多。陆正飞、辛宇及吕长江、韩慧博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5],以及冯根福、吴林江、刘世彦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本结构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冯根福研究了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得到控股股东结构与账面短期负债比率及账面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股权流动性与账面短期负债比率及市值资产负债率负相关的结论[6]。这些研究为寻求我国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做出了可贵的探索。然而,这些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第一,由于这些模型均为线性模型,而经济变量之间更多的是呈曲线关系,此时如果仍用线性模型去拟合,一是拟合效果很差,二是可能误导我们。第二,假设这些模型的形式是正确的,但这些模型所做的统计检验几乎都表现出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差,系数的显著性低。依据这样的模型去分析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正向或负向关系显然比较勉强,其结论也就蕴涵着一定的风险。

二、研究假设

本文用三个不同指标来衡量公司的融资结构,即总负债/总资产(DEBT)、长期负债/总资产(L-DB)、流动负债/总资产(S-DB)。在指标设计中,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兼顾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局限性特别是财务报表的具体情况,选取如下变量:

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债务融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实际上处于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状态,从而决定了第一大股东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因此,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2.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债务融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没有分散人力资本风险的管理者有保持公司持续经营以降低其人力资本风险的激励。其中一个降低其未分散就业风险的方法就是减少公司的债务持有量[2]。因此,管理者持股比例(PSM,percentageofstockheldbymanagement)应该与公司负债负相关。

3.国家股比例与债务融资。国家股的存在体现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性。由于没有真正解决谁是国家股的代表而引起产权主体缺位,或者由于作为国家股人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并不是积极的治理者,所以其难以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由此,国家股的存在将加剧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并引发较严重的道德风险,从而进一步放大了管理者的权益成本。本文用PSS(percentageofstockheldbystate)表示国家股比例。

尽管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股权结构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但是还有许多因素会对公司的融资结构产生内在的影响。为了更全面地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因素,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在实证研究中将其他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具体有:

4.公司规模。本文用总资产的对数(SIZE:LnTA)表示公司规模。

5.公司盈利能力。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变量。

6.公司成长性。本文用主营业务增长率(GROW)来表示公司成长性。

7.资产结构。多数资本结构理论都认为公司资产的组成结构对公司融资模式选择有一定影响。本文用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ASSET:FA/TA)来表示抵押资产的特性。

8.非负债税盾(Non-debttaxshields)。本文采用累计折旧/总资产(NDTXSHD:De/TA)来表示公司的非负债税盾程度。

受数据来源所限,本文所有变量都将用账面值衡量。

三、样本数据说明与分析

1.样本数据来源。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是沪深两市2001—2003年年末A股全部上市公司,来源于证券之星网站。研究所使用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聚源数据证券投资分析系统的数据库、巨灵证券信息网及证券之星网站等。研究所使用的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

2.样本确定。样本的选取基于以下程序:(1)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2)剔除负债指标为负的公司;(3)剔除股票全流通的上市公司;(4)剔除财务指标异常的公司。按上述标准,本文最终选取了2001—2003年沪深A股共2716家上市公司的样本作为分析对象。

3.样本统计描述

下表是对样本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统计描述。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样本公司三年的负债结构中,负债主要是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占的比重较小。由此可以推断,相关性分析中自变量对长期负债的影响会相对较小。

四、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有关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总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的股权结构各个指标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显著为负,与研究假设相符,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负债率的影响很明显,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融资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对公司融资决策的超强控制。这说明大股东监督和负债约束的假设在我国上市公司都有一定的体现,虽然程度不同,但二者能够减少所有者——管理者的摩擦,而且它们在降低成本方面,存在较强的相互替代性。高管股比例对应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融资结构确实有着必然的联系。但相关系数较小,说明管理者持股对负债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这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数量较少不无关系。同样,国家股比例的相关系数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负,与假设相反,说明国家股比重越高,并不必然导致公司负债比例的提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国家持股比例高的企业转制不彻底,国家作为股东的监督约束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导致管理者有意降低负债率,回避破产风险。再加上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不流通,国家并不能从企业融资结构优化所导致的公司价值增加中获益,因而缺乏优化融资结构的动力,也弱化了国家股东的监督机制。

2.非负债税收庇护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较大,说明非负债税盾越高,来源于折旧融资的内源融资就越多,负债融资就相应减少,支持了冯根福等的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证分析发现,固定资产比例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较大,公司杠杆率与抵押资产规模负相关。

3.本文的实证分析显示公司成长性对负债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即公司的成长速度越快,负债率越高,说明成长快速的公司因具有良好的前景而与成长缓慢的公司相比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负债,这样的公司不但本身的扩张欲望较强,而且也易于得到债权人的青睐。但是,受国内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限制,债务融资更多的是利用短期债务,而非长期债务。

4.资产规模对负债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公司规模越大,越容易获得债权人的信任,其进入银行和其他债务市场就更容易。一般来说,因为业务的多样化,大型公司不太可能出现债务违约,可以让比较小的企业更多地负债。因此,公司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实力获得更多的负债资金。而且在我国,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得到政府扶持,享有银行信贷。因此,企业的规模与负债率变化方向相同。

5.净资产收益率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业绩越好,现金流越大的公司杠杆率越低,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在流动性约束较小的情况下,公司融资从内部融资、债权融资到股权融资的PeckingOrder理论。但是,若考虑到净资产收益率同时也是我国上市公司增发、配股等股权再融资渠道的主要门槛指标这一特征,对该结果的另一种解释是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可能更依赖于权益融资,从而降低了负债率。

整体上看,关于总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的假设基本都成立。

6.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股比例、国家股比例对长期负债率的影响不但相关系数极小,而且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股权结构的各个指标对长期负债率基本上无影响。

7.长期负债率的影响因素比较特殊。公司抵押资产价值越大,长期负债率越高,这与Jensen和Meckling(1976)的结论一致,中国的现实情况也容易证明这一点:公众债券市场极不发达,长期债务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获得银行贷款的主要手段是资产抵押,因此,可抵押资产额较大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长期银行贷款。与总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相同,公司规模越大,越容易获得债权人的信任,就更容易获得银行长期贷款或进入其他外部长期债务市场,长期负债率就越高。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特征,着重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考察了决定债务融资的其他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负债率的影响最为显著,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反映了大股东的偏好。国家股比例对流动负债率和总负债率均有影响,管理者持股比例对流动负债率和总负债率也有微弱影响。

结果也表明,资产规模影响股权结构与公司杠杆率的关系,公司的资产结构、成长性及非负债税盾也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影响发达国家公司杠杆率的部分因素确实也以类似的方式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但同时,中国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也具有经济转轨时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大股东对融资结构的决定性作用和高管股比例对融资结构的微弱影响上。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二者在减少所有者——管理者利益摩擦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这一结论一方面说明了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成本等相关理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从而为我们寻找理想的融资结构、股权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特定的股权结构、融资结构和控制权结构存在着被我们所忽视的正面影响和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治理机制。因而,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国现存的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与控制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客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Mehran,H.,Executiveincentiveplans,corporatecontrol,andcapital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

sis12,1992,539-560.

[2]Friend,I.,andLang,L.,Anempiricaltestoftheimpactofmanagerialself-interestoncorporatecapitalstructure,Journalof

Finance47,1988,271-281.

[3]Jensen,M.C.,Solberg,D.P.andZorn,T.S.,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insiderownership,debt,anddividendpolicies,Jour

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6,1992,247-263.

[4]Chaganti,R.andF.Damanpour,Institutionalownership,capitalstructure,andfirmperformance,StrategicManagementJour

nal7,1991,479-491.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产权;自然资源使用权;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00-05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自然资源问题,如何有效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自然资源问题的实质是负外部性,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无效的表现。有效的产权制度具有产权明晰、界定准确的特征。因此,解决自然资源问题,首先就要界定并核算自然资源产权,核心是将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自然资源产权明晰化,其期末时点的结果正是通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予以披露。

本文以自然资源产权为切入点,立足自然资源产权的特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概念,并尝试性地设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结构,以期能够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有益参考。

一、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对产权的研究源于外部性问题。1937年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西方产权理论的系统提出。1968年哈丁的“公地悲剧”触发了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的研究,之后,学术界开始探讨用产权形式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宪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大部分自然资源归全民所有(本文所研究的自然资源仅限于天然存在的、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这是自然资源所有权在法律意义上的明晰化。但是,所有权作为一种法权,概括不了经济生活中人们事实上达成的权利安排和权利结构。因此,自然资源产权在经济意义上的明晰性需要进一步厘定。介于自然资源所有者是一个很大的共同体,权利的执行成本过高,政府凭借其职能属性自然成为其人,实质上是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人格主体。政府依据总量控制原则对自然资源使用权进行配置,自然资源产权形成分离。此时,自然资源所有权在经济意义上成为形式,而自然资源使用权成为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权、责、利的发生起点。因此,自然资源产权在经济意义上的明晰化是指对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界定与核算。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书,该报告书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21世纪议程》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际公平,反映在自然资源使用权上,即自然资源使用权具有代际上的可分割性。但是,由于后代主体缺失(尚未出生),其自然资源使用权往往不被体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对这部分自然资源使用权进行确认、计量并披露。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概念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标定位

1.认定并解除受托责任。在自然资源的委托关系中(如下图所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产生,委托人权利受到侵害。公民作为自然资源的初始委托人,有权要求受托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状况进行披露,以据此维护所有者的权益。政府作为自然资源的第二委托人,承担着管理自然资源的责任,需要获得相关信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及各类组织是自然资源的受托人,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自然资源的使用状况、保护状况,从而对其责任进行自我认定,进而为委托人判断是否解除其责任提供依据(见下图)。

2.保护自然资源使用权。管理自然资源的根本在于保护自然资源使用权,而产权明晰是产权保护的前提。利用会计独有的核算方法以及资产负债表技术,能够界定并量化自然资源使用权,反映自然资源使用权的运动结果,有助于推进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明晰化,从而起到直接的激励和惩罚作用,实现保护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目标。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报告主体

报告主体是指有义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主体。根据自然资源委托关系,政府及各类组织是分别位于不同层级上的自然资源受托人,负有真实报告自然资源状况,即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义务。其中,企业是最广泛的自然资源的直接行为主体,对自然资源负有直接的保护义务,能够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更直接的微观数据。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考虑先从企业以及政府两个层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根据《决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直接服务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最终要形成一个宏观层面上的报告。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的、专业的国家机构对企业、政府等微观层面上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汇编。由于权限原因,环保部门可能无法承担牵头职责,而统计部门的工作往往受到其他部门的行政干涉,缺乏独立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设置专门的自然资源委员会,集合专业的人才,赋予应有的权力,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汇编工作,有助于保证自然资源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界定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债和自然资源净资产,三要素的界定立足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特殊属性且不悖于传统资产负债表要素的基本定义。

1.自然资源资产。根据传统定义,资产是指会计主体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为会计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体现了产权的明晰性、经济属性及其附着于“物”的属性。自然资源使用权同样具备以上三种属性。使得自然资源使用权明晰化的事项发生于过去:政府依法经过特定的程序或方式并通过某种证书加以证明,如采矿证、排污许可证等,将自然资源使用权分配给当代主体;获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当代主体通过使用或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获得经济利益流入的增加或流出的减少;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客体,即其所依附的自然资源,既包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实物资源,也包括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等环境资源,在经济生活中通常以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具体形式存在。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资产是指当代自然资源使用权主体通过过去获得自然资源使用权而拥有的,预期能够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负债。对于是否设置自然资源负债这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一部分学者,如耿建新(2015)等,以SNA2008、SEEA2012为线索,不主张设置自然资源负债;大部分学者,如张金昌(2014)、胡文龙(2015)等,主张将治理费用确认为自然资源负债。笔者认为,设置自然资源负债是维护代际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自然资源负债是对后代主体的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体现,应从自然资源使用权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

根据传统负债的定义,负债是一种现时义务。自然资源负债作为负债的一种,也是如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若当代主体对自然资源的实际使用数量超过了该主体所依法享有的自然资源使用权所对应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自然资源使用权作为一种私权具有排他性,所以,上述事项的发生意味着当代主体事实上侵占了后代主体的自然资源使用权。也就是说,当代主体对后代主体负有了“欠账”。该“欠账”即自然资源负债,是当代主体必须偿还的现时义务。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负债是指当代自然资源使用权主体由于过去的经济行为造成后代自然资源使用权受损而必须承担的现时义务。

3.自然资源净资产。除自然资源资产和自然资源负债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第三个要素,有些学者称之为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沿用了传统资产负债表对要素的称谓。所有者权益,顾名思义,是从所有者及其所有权出发的资产负债表要素。但是,本文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界定以自然资源所有权为边界,不宜直接沿用“所有者权益”这一要素名称。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第三个要素意在反映期末时点自然资源资产与自然资源负债的对比结果,即当代主体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净值,使用“自然资源净资产”作为要素名称更为直接。当自然资源净资产为负时,则表明自然资源的实际使用数量超过了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要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净资产是指自然资源资产与自然资源负债的差额。

(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的计量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的计量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宜采用实物计量和价值计量相结合的模式。

1.实物计量。不同的自然资源,其实物计量单位不同。实物计量符合自然资源的计量特性,是一种较为直观且较为简单的计量方法。自然资源资产实物计量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折合系数。对于同类自然资源的折合系数时,确定某自然资源为标准自然资源,将其他各种不同规格的自然资源折合为上述自然资源的比率,即折合系数。折合系数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计算,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计算公式为:

其中,RF(Referring Factor)表示折合系数,NRQr(Natural Resource Quality)表示某一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格;NRQs表示标准自然资源的规格。

其次,计算折合量。将待计算自然资源资产的实际数量与相对应的折合系数项城,其结果即为折合量。计算公式为:

RQ=∑(ANRr×RF)

其中,RQ(Reduced Quantity)表示折合量;ANRr(the amount of natural resource)表示待计算自然资源资产的实际数量。

折合系数内含了自然资源质量,使得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量计量结果更为准确,对于不同主体、不同地区所拥有的同类自然资源资产也更具有可比性。

与自然资源资产一样,对自然资源负债的计量实际上是对其内容,即自然资源的计量,只不过属于自然资源负债的自然资源所对应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属于后代主体。因此,自然资源负债的实物量计量方法参照自然资源资产。

一旦自然资源资产和自然资源负债的实物量结果确定,自然资源净资产的实物量结果也就确定,即前面两者做差。

2.价值计量。由自然资源实物计量的经验可知,自然资源负债、自然资源净资产的计量从属于自然资源资产的计量。在此,本文仅讨论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计量方法。

一般而言,某一当代主体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初始取得通过政府对自然资源使用权的配置。因此,对自然资源进行价值计量不能依靠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原始凭证。应以该原始凭证予以确认,以自然资源所使用的价值模型计量其价值。

随着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一部分自然资源资产,如矿产资源、碳排放权等,已经具备相当发育且较为规范的交换市场。因此,该部分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计量适用于市价法。市价法是以自然资源在市场交易和转让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资源价格为基础推定自然资源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V=P×Q

其中,V为某一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P为某一自然资源资产的市场价格;Q为某一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

若市场前提不满足,市价法则在自然资源的计量上受挫。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对于不存在主要市场(或有利市场)的资产,可以通过可利用数据进行估值。因此,本文主张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对该部分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估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为某一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Rn为某一自然资源资产在第n年的现金净流量;i为某一自然资源所适用的折现率;n=1,2,3……为预计某一自然资源的受益年限。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结构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根据“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债=自然资源净资产”的会计等式进行编制,采用账户式结构进行列报(如下页表所示),左侧为自然资源资产。根据形态及功能的不同,自然资源资产可分为实物资源资产和环境资源资产两大类。参考SEEA2012、《中国自然资源手册》,实物资源资产可进一步分为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按照产权制度于环境治理的举措,环境资源资产则可以进一步分为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右侧为自然资源资产和自然资源净资产。其中,自然资源负债复制自然资源资产的分类标准。要求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债和自然资源净资产按照统一口径列示期初存量、期末存量,并包含实物量、价值量两种计量属性,以便进行数据的衔接以及纵、横向的比较。

结语

本文以产权为视角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以及表式结构进行探究。首先要明确的是,与一般产权不同,自然资源产权是以自然资源使用权为核心的权利束。因此,以自然资源使用权为线索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标、报告主体、要素界定、计量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设计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结构。目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计量口径如何统一仍是一大重点和难点。本文所进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3.

[2] 卢现祥.关于有效产权制度的两个基本问题[J].中州学刊,1998,(1):4-7.

[3] 谭秋成.关于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1999,(1):26-33.

[4] 金海统.自然资源使用权:一个反思性的检讨[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110-117.

[5] 王金南,曹东.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成本内部化[J].环境科学研究,1997,(1):41-46.

[6] 胡文龙.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4,(10):62-64.

[7] 伍中信,张荣武,曹越.产权范式的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6,(7):83-89.

[8] 田昆儒.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8):44-48.

[9] 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200和SEEA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1):15-96.

[10] 陈艳利,弓锐,赵红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基础、关键概念、框架设计[J].会计研究,2015,(9):18-96.

[11] 徐莉萍,蔡雅欣.地方政府生态资产负债表结构框架设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5,(18):62-68.

[12] 肖序,王玉,周志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5,(19):21-29.

[13] 胡文龙,史丹.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体系研究――以SEEA2012、SNA2008和国家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一种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8):1-9.

[14] 史丹,张金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与出路[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15] 姚霖,余振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问题管窥[J].管理现代化,2015,(2):121-123.

[16] United Nations,European Commiss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2012.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 Central Framework[EB/OL].http:///unsd/envaccounting/seeaRev/SEEA_CF_Final_en.pdf.

[17] 葛家澍,叶丰滢,陈秧秧,徐跃.如何评价美国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05,(4):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