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

法理学的重要性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法学院校;法学教育;办学理念;澳门

办学理念是对教育定位,教育目标思考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简单说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学院”和“怎样办好学校、学院”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的全面、准确、深刻的把握和认识。国内外著名大学法学院校都有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对学校、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既是对历史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的集中概括。因此,办学理念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对各个法学院校来说,法学教育应如何定位,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法学教育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以适应地区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取决于在法学教育中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然而,部分法学院校忽视了明确办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轻视了办学理念对于法学教育各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未针对本院校的历史传统、经验、现状以及法学教育发展的情况认真思考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以统筹全局指导法学教育,甚者只将办学理念当做口号一样,抄袭他人、拿来主义,最终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多法学院校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其实只是热衷于照搬其他国家、地区和院校的课程、教材、授课方式等细枝末节,却从没有考量过这些教育成果所反映出的办学理念。

也许,有人会说,办学理念是很抽象的东西,对具体的法学教育指导作用不大,或者认为,同一个国家、地区所采用的法律相同,那么该国家、地区的法学教育也应相同,有没有各自独特办学理念意义不大。其实,有这种想法还是说明没有对办学理念的决定性作用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即以澳门的法学教育为例论述明确办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澳门法律的特点

澳门各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情况与澳门的法律制度密切相关,欲了解法学教育的情况就要从澳门法律的特点入手。

“葡萄牙化”是澳门法律的主要特点。而“葡萄牙化澳门法的形成当然必须追溯到葡萄牙对澳门实施的非法统治”。葡萄牙人于1555--1557年踞居澳门期间,自发成立了内部自治组织议事会,管理葡人社群的各项事务。居澳葡人议事会成立后,依葡萄牙的法律和风俗习惯进行内部自治,维护葡人社群的利益,同时居澳葡人亦遵守中国法律。葡萄牙于1822年在已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单方面将澳门作为海外属地列入其领土范围,鸦片战争后欲仿效香港模式改变澳门的政治法律地位,但澳门亚马留总督的殖民行动遭到华人的强烈反对,居澳葡人也不予支持。虽然澳门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国际法上不属于“殖民地”,但是葡萄牙从1849—1976年间却对澳门实行事实上的“殖民统治”。这种事实上的“殖民统治”体现在澳门的法律及司法体系上即:澳门法律体系基本上是由葡萄牙的几部重要大法典组成的,即葡萄牙宪法典、民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六大法典,其次,葡萄牙也专为澳门制定了一些法律,如1975年的《澳门保安部队组织法》,1991年的《澳门司法组织纲要》等,再次,澳门立法会也在其设立之后制定了越来越多的各种法律和法规,最后,澳门总督也通过法令、训令及批示等形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所有这些法律构成了澳门现行法律的基本渊源;如同葡萄牙法没有经过任何的转化程序而被直接强制置入澳门一样,澳门司法体系中的关键——法律人才也是由葡萄牙政府从葡国输入的,葡国政府直接从葡国向澳门输入葡国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等;澳门只使用葡文作为官方语言,法律法令均以葡文创制,澳葡政府及其法院当然也都以葡文作为唯一工作语言。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葡萄牙统治澳门期间,澳门的法律及司法被打上了深深的“葡萄牙化”的烙印。

澳门法律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正在向“本地化”发展。“澳门法本地化”是1987《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后提出“澳门过渡时期三化”问题之一,具体包括“‘司法制度的本地化’、‘法律条文的本地化’、‘法律语文的本地化’、‘司法官员的本地化’和‘法律在本地民间社会的普及化’等”。至今,“本地化”进程已取得一定成果,如组建了三级法院体系并且本地的终审法院享有终审权、中文被确定为官方语言、原有的适用于澳门的主要葡文法律文本被翻译成中文等;但是,“澳门法本地化”仍然面临许多困难、进展缓慢。

另外,澳门法律先天就与内地、香港及台湾的法律关系密切。首先,“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及澳门(当然也包括香港),都是中国人或以中国人为主的社会,故理论上讲,这几个地区的法律制度当然都应是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其次,澳门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及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要受所处区域内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影响。毫无疑问,澳门与内地、香港、台湾现在和将来都必然会休戚相关,互相影响。法制方面尤其突出,就长久以来的事实看,香港法律实务对澳门法律实务的影响极为广泛。此外,在家庭、婚姻及继承等领域,澳门在相当时期里是以台湾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为参照。不过,自1979年中葡建交以后,尤其是《中葡联合声明》发表以来,澳门已转为以中国内地的法律为参照。

可见,澳门的法律因其和治权变动等原因,呈现出“葡萄牙化”、“本地化”及受内地等地区法律影响等特点。

二、澳门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澳门高校法学教育历史有两个重要的年份,分别是1988年和1999年。1988年以前。澳葡当局未在澳门设立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人才培养主要依赖于葡萄牙等国的大学教育。1988年下半年,东亚大学(即澳门大学的前身)开设了法律课程,自此,澳门终于有了自己的法律人才培养机构。1999年澳门回归大陆后,澳门法科院系增多,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澳门科技大学、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也开设了法律专业。总体看来,澳门回归至今,虽只逾十年,但法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从澳门高校毕业的法学人才数目逐年递增,学历层次日益提高。

目前,澳门两所主要的培养法律人才的高校法学院——澳门大学(以下简称澳大)法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澳科大)法学院在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目标、生源、授课语言、考试制度等各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不同者居多⑨。总得来说澳大法学院主要提供的是以澳门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辅以少量中国法课程;澳科大主要提供的是以中国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辅以部分澳门法课程。

(一)澳大法学院的概况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澳门长期在葡萄牙的管治之下。1974年之前历届葡国政府都将澳门视为其殖民地或海外省。葡国的法律基本上都适用于澳门,澳门的法官检察官都是由葡国委派的,律师也都是葡国人,因此,那时葡国政府并不感到有在澳门建立高等法律院校的必要。1974年葡国国内发生民主革命,此后的葡国政府对外采取非殖民地化政策。在澳门问题上,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暂时由葡国管治,即归中国,治权归澳门。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规定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在回归后50年内澳门原有的法律制度基本保持不变。为了培养澳门本地法律人才,使法律制度和运作机制平稳过渡,澳葡政府于1988年在澳门创建高等法学教育,即在当年被澳门政府收购的澳门东亚大学内设立法律课程——葡文教学的法学士课程。1991年澳门政府将东亚大学更名为澳门大学,原来的法律课程也改为澳门大学法学院。

澳大法学院葡文法学士课程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参照葡国大学法学院模式设立的。教员都是葡国人,教材采用葡国法学教科书和资料,主要是葡国科英布拉大学的教材,教学语言为葡文。学生包括懂葡语的华人居民、在澳门生活或工作的葡国人和葡裔居民以及少数来自非洲葡语国家和东帝汶的学生。

葡文法学士学制为5年。课程设置的科目都是必修课,无选修课。除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语言科目外,其余有25门法律科目。像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院校一样,非常重视民法的教学。民法细分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继承和亲属法各学年和学期科目。根据澳门社会的实际情况,葡文法学士课程学生还需修读中文和中国法。授课以教员讲授为主,在课堂上系统讲授法学理论和概念,分析条文和案例。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偏重考察学生用理论和法律条文解决问题的能力。澳大法学院葡文法学士课程文凭得到葡萄牙的承认,继而也得到欧盟的承认。

澳大葡文法学士的毕业生,特别是懂中葡双语的华人毕业生很多都已经成为了澳门各级法官和检察官、澳门公共行政机关的主管和领导以及法律顾问、华人律师等。从这个角度讲,澳大法学院为澳门与治权的平稳过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回应澳门社会的呼声,给华人居民开启高等法学教育大门,澳大法学院于1996年开设了中文法学士夜间课程,2000年又开设了中文法学士日间课程。澳门居民中华人占总人口的95%,而澳门的华人居民绝大多数都完全不懂葡语,中文法学士课程的开设,为不懂葡语的华人居民提供了学习澳门法律的机会,打破了只有懂葡语才能学习澳门法律的局面。中文法学士课程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以及授课内容基本上是与葡文法学士课程相同。基本教材是葡文法学士课程所用教材和讲义的中译本。即中文法学士仍提供的是以澳门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这与葡文法学士相同,只是授课与学习语言为中文。

总之,澳门大学法学院的学士学位教育采用的是葡萄牙制,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考试制度等沿袭了葡国法学教育的传统,生源主要是澳门本地学生,培养目标是为澳门培养熟悉澳门法律的法律人才。

(二)澳科大法学院的概况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的成立较晚,澳科大法学院建院于2000年,但发展较快,建院十年已具备学士、硕士及博士授权资格。澳科大法学院的教育制度与澳大法学院明显不同:其学士学位课程的安排是参照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学计划订制而成,法学专业课程中内地法律课程的比重较大,除此之外亦包括澳门法律、葡国法律及当今世界主要法治国家的法律和法学理论,授课方式、考试方式与内地各大高校近似,生源主要是内地学生及部分澳门本地学生,培养目标是于内地、澳门均可从业的法律人才。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澳门高校法学院专业教育的特点是差异性较大,即同一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两所大学的法学院在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目标、生源、授课语言、考试制度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罕见的情况。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开头部分分析的澳门法律的特点,即“葡萄牙化”与“本地化”及受内地等地区法律影响等并存的情况。显然澳大法学院的办学理念受澳门法律“葡萄牙化”的影响较重,这与其发展历史有关,澳大法学院建于葡萄牙管治时期,其培养目标是为澳门培养熟悉澳门法律的法律人才,而澳门法律基本照搬葡国法律,带有浓郁的“葡萄牙化”色彩,因此澳大的法学教育也沿袭了葡国大学的法学教育传统。而澳科大法学院建于澳门回归之后,其第一任院长是曾担任港澳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萧蔚云教授,可以说澳科大法学院坚持澳门法律应“本地化”的观点,持澳门的法学教育应“本地化”及加强与内地联系的办学理念,与内地的法学院联系较密切,采用内地法学的教育模式,同时兼顾澳门本地需要,更关注澳门法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澳门大学法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办学差异的介绍及成因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一所法学院校的办学理念对其办学的各个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办学理念虽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却不是个空泛的名词,办学理念的差异甚至可以使同一个地区的法学院采取几乎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可见发展法学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办学理念,要根据本院校的传统与现实,结合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法学学科的发展认真思考院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只有树立起统筹全局的办学理念,才能有清晰的办学思路,进而安排好法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办学理念是法学教育的灵魂。

参考文献

[1]《中国法学教育之路》,贺卫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版。

[2]《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战略研究》,曾宪义、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注释

① 刘佳音,女,澳门科技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山东财经大学教师。

② 参见《法学教育 理念先行》,王利明著,载《法制日报》,2007年4月8日第013版。

③ 参见《澳门法困局与出路:葡萄牙化或本地化》,谢耿亮著,载《“一国两制”研究》第二期。

④ 参见《港澳法律制度比较:回顾与展望》,张波著,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二期,1999年6月。

⑤ 参见《澳门法律》,米健等著,澳门基金会,1994年,第1—4页。

⑥ 参见《澳门过渡后期的法律本地化》,载《行政》,第8卷,第2期(总第28期)。

⑦ 参见《澳门法困局与出路:葡萄牙化或本地化》,谢耿亮著,载《“一国两制”研究》第二期。

⑧ 参见《论大陆法传统——及其与大陆、台湾和澳门法制的关系》,米健著,载《行政》,第八册,第二十八期。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办学理念是对教育定位,教育目标思考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简单说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学院”和“怎样办好学校、学院”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的全面、准确、深刻的把握和认识。国内外著名大学法学院校都有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对学校、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既是对历史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的集中概括。因此,办学理念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对各个法学院校来说,法学教育应如何定位,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法学教育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以适应地区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取决于在法学教育中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然而,部分法学院校忽视了明确办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轻视了办学理念对于法学教育各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未针对本院校的历史传统、经验、现状以及法学教育发展的情况认真思考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以统筹全局指导法学教育,甚者只将办学理念当做口号一样,抄袭他人、拿来主义,最终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多法学院校致力于教学改革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和创新,其实只是热衷于照搬其他国家、地区和院校的课程、教材、授课方式等细枝末节,却从没有考量过这些教育成果所反映出的办学理念。

也许,有人会说,办学理念是很抽象的东西,对具体的法学教育指导作用不大,或者认为,同一个国家、地区所采用的法律相同,那么该国家、地区的法学教育也应相同,有没有各自独特办学理念意义不大。WWW.133229.Com其实,有这种想法还是说明没有对办学理念的决定性作用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即以澳门的法学教育为例论述明确办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澳门法律的特点

澳门各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情况与澳门的法律制度密切相关,欲了解法学教育的情况就要从澳门法律的特点入手。

“葡萄牙化”是澳门法律的主要特点。而“葡萄牙化澳门法的形成当然必须追溯到葡萄牙对澳门实施的非法统治”。葡萄牙人于1555--1557年踞居澳门期间,自发成立了内部自治组织议事会,管理葡人社群的各项事务。居澳葡人议事会成立后,依葡萄牙的法律和风俗习惯进行内部自治,维护葡人社群的利益,同时居澳葡人亦遵守中国法律。葡萄牙于1822年在已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单方面将澳门作为海外属地列入其领土范围,鸦片战争后欲仿效香港模式改变澳门的政治法律地位,但澳门亚马留总督的殖民行动遭到华人的强烈反对,居澳葡人也不予支持。虽然澳门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国际法上不属于“殖民地”,但是葡萄牙从1849—1976年间却对澳门实行事实上的“殖民统治”。这种事实上的“殖民统治”体现在澳门的法律及司法体系上即:澳门法律体系基本上是由葡萄牙的几部重要大法典组成的,即葡萄牙宪法典、民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六大法典,其次,葡萄牙也专为澳门制定了一些法律,如1975年的《澳门保安部队组织法》,1991年的《澳门司法组织纲要》等,再次,澳门立法会也在其设立之后制定了越来越多的各种法律和法规,最后,澳门总督也通过法令、训令及批示等形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所有这些法律构成了澳门现行法律的基本渊源;如同葡萄牙法没有经过任何的转化程序而被直接强制置入澳门一样,澳门司法体系中的关键——法律人才也是由葡萄牙政府从葡国输入的,葡国政府直接从葡国向澳门输入葡国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等;澳门只使用葡文作为官方语言,法律法令均以葡文创制,澳葡政府及其法院当然也都以葡文作为唯一工作语言。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葡萄牙统治澳门期间,澳门的法律及司法被打上了深深的“葡萄牙化”的烙印。

澳门法律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正在向“本地化”发展。“澳门法本地化”是1987《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后提出“澳门过渡时期三化”问题之一,具体包括“‘司法制度的本地化’、‘法律条文的本地化’、‘法律语文的本地化’、‘司法官员的本地化’和‘法律在本地民间社会的普及化’等”。至今,“本地化”进程已取得一定成果,如组建了三级法院体系并且本地的终审法院享有终审权、中文被确定为官方语言、原有的适用于澳门的主要葡文法律文本被翻译成中文等;但是,“澳门法本地化”仍然面临许多困难、进展缓慢。

另外,澳门法律先天就与内地、香港及台湾的法律关系密切。首先,“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及澳门(当然也包括香港),都是中国人或以中国人为主的社会,故理论上讲,这几个地区的法律制度当然都应是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其次,澳门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及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要受所处区域内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影响。毫无疑问,澳门与内地、香港、台湾现在和将来都必然会休戚相关,互相影响。法制方面尤其突出,就长久以来的事实看,香港法律实务对澳门法律实务的影响极为广泛。此外,在家庭、婚姻及继承等领域,澳门在相当时期里是以台湾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为参照。不过,自1979年中葡建交以后,尤其是《中葡联合声明》发表以来,澳门已转为以中国内地的法律为参照。

可见,澳门的法律因其主权和治权变动等原因,呈现出“葡萄牙化”、“本地化”及受内地等地区法律影响等特点。

二、澳门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澳门高校法学教育历史有两个重要的年份,分别是1988年和1999年。1988年以前。澳葡当局未在澳门设立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人才培养主要依赖于葡萄牙等国的大学教育。1988年下半年,东亚大学(即澳门大学的前身)开设了法律课程,自此,澳门终于有了自己的法律人才培养机构。1999年澳门回归大陆后,澳门法科院系增多,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澳门科技大学、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也开设了法律专业。总体看来,澳门回归至今,虽只逾十年,但法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从澳门高校毕业的法学人才数目逐年递增,学历层次日益提高。

目前,澳门两所主要的培养法律人才的高校法学院——澳门大学(以下简称澳大)法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澳科大)法学院在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目标、生源、授课语言、考试制度等各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不同者居多⑨。总得来说澳大法学院主要提供的是以澳门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辅以少量中国法课程;澳科大主要提供的是以中国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辅以部分澳门法课程。

(一)澳大法学院的概况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澳门长期在葡萄牙的管治之下。1974年之前历届葡国政府都将澳门视为其殖民地或海外省。葡国的法律基本上都适用于澳门,澳门的法官检察官都是由葡国委派的,律师也都是葡国人,因此,那时葡国政府并不感到有在澳门建立高等法律院校的必要。1974年葡国国内发生民主革命,此后的葡国政府对外采取非殖民地化政策。在澳门问题上,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暂时由葡国管治,即主权归中国,治权归澳门。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规定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回归后50年内澳门原有的法律制度基本保持不变。为了培养澳门本地法律人才,使法律制度和运作机制平稳过渡,澳葡政府于1988年在澳门创建高等法学教育,即在当年被澳门政府收购的澳门东亚大学内设立法律课程——葡文教学的法学士课程。1991年澳门政府将东亚大学更名为澳门大学,原来的法律课程也改为澳门大学法学院。

澳大法学院葡文法学士课程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参照葡国大学法学院模式设立的。教员都是葡国人,教材采用葡国法学教科书和资料,主要是葡国科英布拉大学的教材,教学语言为葡文。学生包括懂葡语的华人居民、在澳门生活或工作的葡国人和葡裔居民以及少数来自非洲葡语国家和东帝汶的学生。

葡文法学士学制为5年。课程设置的科目都是必修课,无选修课。除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语言科目外,其余有25门法律科目。像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院校一样,非常重视民法的教学。民法细分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继承和亲属法各学年和学期科目。根据澳门社会的实际情况,葡文法学士课程学生还需修读中文和中国法。授课以教员讲授为主,在课堂上系统讲授法学理论和概念,分析条文和案例。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偏重考察学生用理论和法律条文解决问题的能力。澳大法学院葡文法学士课程文凭得到葡萄牙的承认,继而也得到欧盟的承认。

澳大葡文法学士的毕业生,特别是懂中葡双语的华人毕业生很多都已经成为了澳门各级法官和检察官、澳门公共行政机关的主管和领导以及法律顾问、华人律师等。从这个角度讲,澳大法学院为澳门主权与治权的平稳过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回应澳门社会的呼声,给华人居民开启高等法学教育大门,澳大法学院于1996年开设了中文法学士夜间课程,2000年又开设了中文法学士日间课程。澳门居民中华人占总人口的95%,而澳门的华人居民绝大多数都完全不懂葡语,中文法学士课程的开设,为不懂葡语的华人居民提供了学习澳门法律的机会,打破了只有懂葡语才能学习澳门法律的局面。中文法学士课程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以及授课内容基本上是与葡文法学士课程相同。基本教材是葡文法学士课程所用教材和讲义的中译本。即中文法学士仍提供的是以澳门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这与葡文法学士相同,只是授课与学习语言为中文。

总之,澳门大学法学院的学士学位教育采用的是葡萄牙制,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考试制度等沿袭了葡国法学教育的传统,生源主要是澳门本地学生,培养目标是为澳门培养熟悉澳门法律的法律人才。

(二)澳科大法学院的概况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的成立较晚,澳科大法学院建院于2000年,但发展较快,建院十年已具备学士、硕士及博士授权资格。澳科大法学院的教育制度与澳大法学院明显不同:其学士学位课程的安排是参照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学计划订制而成,法学专业课程中内地法律课程的比重较大,除此之外亦包括澳门法律、葡国法律及当今世界主要法治国家的法律和法学理论,授课方式、考试方式与内地各大高校近似,生源主要是内地学生及部分澳门本地学生,培养目标是于内地、澳门均可从业的法律人才。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澳门高校法学院专业教育的特点是差异性较大,即同一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两所大学的法学院在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目标、生源、授课语言、考试制度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罕见的情况。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开头部分分析的澳门法律的特点,即“葡萄牙化”与“本地化”及受内地等地区法律影响等并存的情况。显然澳大法学院的办学理念受澳门法律“葡萄牙化”的影响较重,这与其发展历史有关,澳大法学院建于葡萄牙管治时期,其培养目标是为澳门培养熟悉澳门法律的法律人才,而澳门法律基本照搬葡国法律,带有浓郁的“葡萄牙化”色彩,因此澳大的法学教育也沿袭了葡国大学的法学教育传统。而澳科大法学院建于澳门回归之后,其第一任院长是曾担任港澳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萧蔚云教授,可以说澳科大法学院坚持澳门法律应“本地化”的观点,持澳门的法学教育应“本地化”及加强与内地联系的办学理念,与内地的法学院联系较密切,采用内地法学的教育模式,同时兼顾澳门本地需要,更关注澳门法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办学理念是对教育定位,教育目标思考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简单说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学院”和“怎样办好学校、学院”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的全面、准确、深刻的把握和认识。国内外著名大学法学院校都有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对学校、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既是对历史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的集中概括。因此,办学理念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对各个法学院校来说,法学教育应如何定位,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法学教育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以适应地区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取决于在法学教育中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然而,部分法学院校忽视了明确办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轻视了办学理念对于法学教育各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未针对本院校的历史传统、经验、现状以及法学教育发展的情况认真思考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以统筹全局指导法学教育,甚者只将办学理念当做口号一样,抄袭他人、拿来主义,最终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多法学院校致力于教学改革本文由收集整理和创新,其实只是热衷于照搬其他国家、地区和院校的课程、教材、授课方式等细枝末节,却从没有考量过这些教育成果所反映出的办学理念。

也许,有人会说,办学理念是很抽象的东西,对具体的法学教育指导作用不大,或者认为,同一个国家、地区所采用的法律相同,那么该国家、地区的法学教育也应相同,有没有各自独特办学理念意义不大。其实,有这种想法还是说明没有对办学理念的决定性作用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即以澳门的法学教育为例论述明确办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澳门法律的特点

澳门各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情况与澳门的法律制度密切相关,欲了解法学教育的情况就要从澳门法律的特点入手。

“葡萄牙化”是澳门法律的主要特点。而“葡萄牙化澳门法的形成当然必须追溯到葡萄牙对澳门实施的非法统治”。葡萄牙人于1555--1557年踞居澳门期间,自发成立了内部自治组织议事会,管理葡人社群的各项事务。居澳葡人议事会成立后,依葡萄牙的法律和风俗习惯进行内部自治,维护葡人社群的利益,同时居澳葡人亦遵守中国法律。葡萄牙于1822年在已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单方面将澳门作为海外属地列入其领土范围,鸦片战争后欲仿效香港模式改变澳门的政治法律地位,但澳门亚马留总督的殖民行动遭到华人的强烈反对,居澳葡人也不予支持。虽然澳门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国际法上不属于“殖民地”,但是葡萄牙从1849—1976年间却对澳门实行事实上的“殖民统治”。这种事实上的“殖民统治”体现在澳门的法律及司法体系上即:澳门法律体系基本上是由葡萄牙的几部重要大法典组成的,即葡萄牙宪法典、民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六大法典,其次,葡萄牙也专为澳门制定了一些法律,如1975年的《澳门保安部队组织法》,1991年的《澳门司法组织纲要》等,再次,澳门立法会也在其设立之后制定了越来越多的各种法律和法规,最后,澳门总督也通过法令、训令及批示等形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所有这些法律构成了澳门现行法律的基本渊源;如同葡萄牙法没有经过任何的转化程序而被直接强制置入澳门一样,澳门司法体系中的关键——法律人才也是由葡萄牙政府从葡国输入的,葡国政府直接从葡国向澳门输入葡国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等;澳门只使用葡文作为官方语言,法律法令均以葡文创制,澳葡政府及其法院当然也都以葡文作为唯一工作语言。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葡萄牙统治澳门期间,澳门的法律及司法被打上了深深的“葡萄牙化”的烙印。

澳门法律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正在向“本地化”发展。“澳门法本地化”是1987《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后提出“澳门过渡时期三化”问题之一,具体包括“‘司法制度的本地化’、‘法律条文的本地化’、‘法律语文的本地化’、‘司法官员的本地化’和‘法律在本地民间社会的普及化’等”。至今,“本地化”进程已取得一定成果,如组建了三级法院体系并且本地的终审法院享有终审权、中文被确定为官方语言、原有的适用于澳门的主要葡文法律文本被翻译成中文等;但是,“澳门法本地化”仍然面临许多困难、进展缓慢。

另外,澳门法律先天就与内地、香港及台湾的法律关系密切。首先,“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及澳门(当然也包括香港),都是中国人或以中国人为主的社会,故理论上讲,这几个地区的法律制度当然都应是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其次,澳门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及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要受所处区域内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影响。毫无疑问,澳门与内地、香港、台湾现在和将来都必然会休戚相关,互相影响。法制方面尤其突出,就长久以来的事实看,香港法律实务对澳门法律实务的影响极为广泛。此外,在家庭、婚姻及继承等领域,澳门在相当时期里是以台湾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为参照。不过,自1979年中葡建交以后,尤其是《中葡联合声明》发表以来,澳门已转为以中国内地的法律为参照。

可见,澳门的法律因其主权和治权变动等原因,呈现出“葡萄牙化”、“本地化”及受内地等地区法律影响等特点。

二、澳门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澳门高校法学教育历史有两个重要的年份,分别是1988年和1999年。1988年以前。澳葡当局未在澳门设立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人才培养主要依赖于葡萄牙等国的大学教育。1988年下半年,东亚大学(即澳门大学的前身)开设了法律课程,自此,澳门终于有了自己的法律人才培养机构。1999年澳门回归大陆后,澳门法科院系增多,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澳门科技大学、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也开设了法律专业。总体看来,澳门回归至今,虽只逾十年,但法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从澳门高校毕业的法学人才数目逐年递增,学历层次日益提高。

目前,澳门两所主要的培养法律人才的高校法学院——澳门大学(以下简称澳大)法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澳科大)法学院在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目标、生源、授课语言、考试制度等各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不同者居多⑨。总得来说澳大法学院主要提供的是以澳门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辅以少量中国法课程;澳科大主要提供的是以中国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辅以部分澳门法课程。

(一)澳大法学院的概况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澳门长期在葡萄牙的管治之下。1974年之前历届葡国政府都将澳门视为其殖民地或海外省。葡国的法律基本上都适用于澳门,澳门的法官检察官都是由葡国委派的,律师也都是葡国人,因此,那时葡国政府并不感到有在澳门建立高等法律院校的必要。1974年葡国国内发生民主革命,此后的葡国政府对外采取非殖民地化政策。在澳门问题上,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暂时由葡国管治,即主权归中国,治权归澳门。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规定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回归后50年内澳门原有的法律制度基本保持不变。为了培养澳门本地法律人才,使法律制度和运作机制平稳过渡,澳葡政府于1988年在澳门创建高等法学教育,即在当年被澳门政府收购的澳门东亚大学内设立法律课程——葡文教学的法学士课程。1991年澳门政府将东亚大学更名为澳门大学,原来的法律课程也改为澳门大学法学院。

澳大法学院葡文法学士课程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参照葡国大学法学院模式设立的。教员都是葡国人,教材采用葡国法学教科书和资料,主要是葡国科英布拉大学的教材,教学语言为葡文。学生包括懂葡语的华人居民、在澳门生活或工作的葡国人和葡裔居民以及少数来自非洲葡语国家和东帝汶的学生。

葡文法学士学制为5年。课程设置的科目都是必修课,无选修课。除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语言科目外,其余有25门法律科目。像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院校一样,非常重视民法的教学。民法细分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继承和亲属法各学年和学期科目。根据澳门社会的实际情况,葡文法学士课程学生还需修读中文和中国法。授课以教员讲授为主,在课堂上系统讲授法学理论和概念,分析条文和案例。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偏重考察学生用理论和法律条文解决问题的能力。澳大法学院葡文法学士课程文凭得到葡萄牙的承认,继而也得到欧盟的承认。

澳大葡文法学士的毕业生,特别是懂中葡双语的华人毕业生很多都已经成为了澳门各级法官和检察官、澳门公共行政机关的主管和领导以及法律顾问、华人律师等。从这个角度讲,澳大法学院为澳门主权与治权的平稳过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回应澳门社会的呼声,给华人居民开启高等法学教育大门,澳大法学院于1996年开设了中文法学士夜间课程,2000年又开设了中文法学士日间课程。澳门居民中华人占总人口的95%,而澳门的华人居民绝大多数都完全不懂葡语,中文法学士课程的开设,为不懂葡语的华人居民提供了学习澳门法律的机会,打破了只有懂葡语才能学习澳门法律的局面。中文法学士课程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以及授课内容基本上是与葡文法学士课程相同。基本教材是葡文法学士课程所用教材和讲义的中译本。即中文法学士仍提供的是以澳门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这与葡文法学士相同,只是授课与学习语言为中文。

总之,澳门大学法学院的学士学位教育采用的是葡萄牙制,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考试制度等沿袭了葡国法学教育的传统,生源主要是澳门本地学生,培养目标是为澳门培养熟悉澳门法律的法律人才。

(二)澳科大法学院的概况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的成立较晚,澳科大法学院建院于2000年,但发展较快,建院十年已具备学士、硕士及博士授权资格。澳科大法学院的教育制度与澳大法学院明显不同:其学士学位课程的安排是参照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学计划订制而成,法学专业课程中内地法律课程的比重较大,除此之外亦包括澳门法律、葡国法律及当今世界主要法治国家的法律和法学理论,授课方式、考试方式与内地各大高校近似,生源主要是内地学生及部分澳门本地学生,培养目标是于内地、澳门均可从业的法律人才。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澳门高校法学院专业教育的特点是差异性较大,即同一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两所大学的法学院在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目标、生源、授课语言、考试制度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罕见的情况。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开头部分分析的澳门法律的特点,即“葡萄牙化”与“本地化”及受内地等地区法律影响等并存的情况。显然澳大法学院的办学理念受澳门法律“葡萄牙化”的影响较重,这与其发展历史有关,澳大法学院建于葡萄牙管治时期,其培养目标是为澳门培养熟悉澳门法律的法律人才,而澳门法律基本照搬葡国法律,带有浓郁的“葡萄牙化”色彩,因此澳大的法学教育也沿袭了葡国大学的法学教育传统。而澳科大法学院建于澳门回归之后,其第一任院长是曾担任港澳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萧蔚云教授,可以说澳科大法学院坚持澳门法律应“本地化”的观点,持澳门的法学教育应“本地化”及加强与内地联系的办学理念,与内地的法学院联系较密切,采用内地法学的教育模式,同时兼顾澳门本地需要,更关注澳门法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民政档案的重要性

档案是历史的足迹,民政档案是民政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工作,在进行整理、利用时发现目前我县民政档案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生活方式多样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民政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联度和融合度日益增强,民政工作如此重要,急切呼唤着符合新形势、新情况的新法规、新政策出台,民政工作中面临的制约因素也有待解决,民政档案详细记录了民政工作的进程,为当今民政工作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只有充分认识到民政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把档案工作融入到民政工作的全局来考虑,更好的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民政档案的科学管理方法

1.重视手工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发挥备份功能

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像低保工作、救灾救济工作、五保供养工作、敬老院管理工作等都是首先要入户调查,在最先分乡镇,入农户的走访工作中形成最初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非常重要,要实事求是的具体记录好。因为民政业务很大一部分需要面向社会公正、接受社会监督,记录好这些最初的资料之后,还会有监督通报后的整改调整资料,这些手工档案是第一手资料,有备份价值。录入微机以后,手工档案应当存放在独立的手工档案室,及时整理、分类,补充好必要的卷宗号、年度、目录号等,形成各个股室专有的手工档案库,确保万无一失。

2.规范微机管理,提高检索效率

民政工作的特点决定民政系统的大多数资料首先是入户调查的手工档案,有了第一手资料后,要及时的组织专业人员整理好录入微机,这一点非常关键,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民政系统的档案程序完全可以适应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使之在电子文件形成的同时具备档案管理的功能,真正实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为确保录入的快速、准确,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避免数据转换工程中的差错,各个业务股室要配有专门的档案管理软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维护管理,提高检索效率,保证利用者能快速准确的查到需要的档案资料。

3.着力全面提升民政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民政局的业务范围牵扯到人的生老病死,可见其重要性,民政档案管理质量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工作能力至关重要,县民政局时有档案管理人员频繁调动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干部交流较快,有些人不是调走就是被安排其他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使档案管理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这就要求在人员流动时要把具体工作交代好、整理好、衔接好。另外,重视档案管理者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及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是档案科学管理的重要保障,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民政局可以定期组织档案管理者积极学习相关档案管理知识和法律,定期请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来培训或者送本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外出学习,人力财力上给予保障,确保能培养一批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来应对日常工作。

4.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是保障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只有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才能让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方便快捷,对档案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增加资金投入,更新设备,配备专门的具有防水防火防潮功能的档案室,不断改善档案资料的保管条件,防止民政信息的泄露与丢失,这样在硬件上保障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

5.定期检查,避免漏洞,提升民政档案管理效率

民政局业务纷繁复杂,档案繁多,应该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收集分类整理,配专门的领导班子严格监督各个业务股室的档案整理情况,形成合理的奖惩制度,激起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严格治档,对平时的借阅,检查、复印要做到明确记录,严肃纪律,确保档案不丢失不纰漏。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英语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护士在急救室或手术室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先进医疗器械、急救药物及物品。这些仪器、药品很多是从国外引进的,使用说明书,包装等都会使用英语,需要护士看懂说明,准确使用,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其次,随着接诊外籍病人的增多,需要护士有很强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病人的病史,掌握病情,实现快速救治。在整个过程中,护士的英语水平决定了能否进行有效沟通、能否为救治赢得时间。

当外国人来医院看病,具有英语能力的护理人员能够给病人提供优质的指导服务。例如了解病人的一些基本症状,帮助病人填写病历本上的基本内容,告诉病人应该去哪里就诊,必要的话带病人去做体检,告诉病人如何服用药物以及注意事项等等,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涉外护理的持续发展为护士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03年起我国向美国、欧盟等29个WTO成员方提出允许中国护士到成员方境内提供护理服务的要求以来,我国护理事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全球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护士短缺现象已越发严重,例如,近几年美国护士需求量每年以超过20%的幅度递增,护士年均缺口12万,美国为了吸引护士不仅提高了待遇,而且提出了“绿色移民通道”。这样的现象使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拥有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总的来说,为了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满足国际国内的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学生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们不仅要专业动手能力强,英语方面还要能说。

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学生基础方面

近年来,卫生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而且认识不到英语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往往对英语课存在消极、抵触的心理。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就可以了,文化课可有可无,导致了英语课“上课难”的局面。

首先,卫生类院校要重视英语教学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在他们将来的求职、工作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英语的短片,然后通过实例、数据等解释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英语。

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讲究策略,因为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教师在上课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引导,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知识从简到难,循序渐进;授课方式多样化,除了讲解基本的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多进行一些模拟临床的情景对话;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下载一些相关的医学英文资料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到这样的英语课堂是有价值的。

2.教材选择方面

当前,卫生学校英语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多数是公共英语,涉及护理专业英语比较少。没有针对性的教材,限制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体现不出自身的优势。适合护理专业的教材要有针对性,即教材要针对护理专业,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除了英语基础知识外,还要有专业知识,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到专业英语表达方式和护理方面的英语知识。

3.教师学识方面

卫生类学校的英语教师大部分毕业于英语专业,缺乏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解英语基础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涉及护理专业这种陌生的知识领域,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优良的教学能力,还要有护理方面的医学知识。承担授课的教师可以从书本上阅读或上网查阅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还可以经常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背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距很大,语言、饮食、风俗习惯、信仰、思维模式等等都有所不同,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那么在表达时可能会引起误会或闹出笑话。教师在授课时要将文化背景知识贯穿课堂,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们多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获得知识和了解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林丽端.护理专业涉外英语教学浅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应用画图的方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即通过图形来表示各种物理现象。如果在物理教学之中可以合理的应用画图法,就可以使抽象的知识会变得更加具体和简单,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物理知识。新课改后,教育学者越来越重视画图法的应用,因为,应用此种方法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笔者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之中画图法的重要性,具体见下文。

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依据

画图法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现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着众多的图片,甚至每一页都有图片,教材中图片就占据整本书的3/10左右。由此可见,图片已经成为了物理教材的主要内容,而在物理教学中教育学者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画电路图、力的示意图、光路图等技巧和方法。根据上述介绍的内容,我们会发现掌握画图法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物理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还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1]。

画图法与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相符合。一些心理学家研究了初中生的心理情况,发现初中正为学生形成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可是,初中生所具有的逻辑思维是建立在具体和直观、感性基础之上的。而通过生理学者研究表明,人类的左脑和右脑存在着不同运作,它们是分工运作的,右脑负责接收图像,左脑负责逻辑思考,通常人的右脑记忆量要比左脑记忆量的100万倍左右[2]。因此,想要促进初中生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必须促进初中生发展形象思维。据此,画图法与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相符合,它能够促进学生获得到高效的学习结果,进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画图法与教学原则相符合。传统教学原则为直观教学和启发教学,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此种原则完全符合目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直观教学原则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特点,通常教育学者应用实物、模像和语言三种直观教学方式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而模像直观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图示,从学生认知能力方面上来看,图示与实物这两种直观较为类似,可图示直观占据的优势更多些。图示直观能够弥补实物直观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应用画图法进行物理教学,可以使直观范围得到扩展以及直观效果得到加强,还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思维得到拓展,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的应用画图法。

画图法的作用

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图示法,可以将事物本质以及现象有效的展示出来,并且应用画图法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思维活动变得更加连续。应用图示法进行物理教学,还会使学生的神经不至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变得轻松和活跃,从而使学习负担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所以,我们可以说物理教学中画图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画图法表现出来的作用。在教学中应用画图法可以再现事物,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取到感性知识,即了解事物的外在特点,通常学生是从感知角度了解知识的。针对初中生讲,图示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应用图示替换演示实验,降低演示难度。对于物理教学而言,演示实验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可大多数演示实验都具有非常大的难度,且还没有较为清晰的可见度。而应用画图法就能够将此难题克服,因为应用图示能够直观地表现出事物的实际运动情况,从控制实验角度观看,图示实验比演示实验在设计上要容易很多;从时间上来看,图示实验在使用方面有着较大的随意性。譬如:用钢尺分别在夏天和冬天测量同一根铁条,然后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观察,说出它们的不同。如果应用演示实验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进行完成,而应用图示实验则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应用图示能够放大微观世界,缩小宏观世界。通常学生很难想象一些宏观事物与一些微观事物的实际运行规律,假如只应用陈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运动规律将难以把握,而应用图示法就可以缩小宏观世界,放大微观世界,从而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了解此部分的内容。譬如:在讲授“一容器当中的水从0摄氏度上升到10摄氏度时,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发生怎么的变化?”想要解决这种题型,我们完全可以应用画图法来实现。可以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图示能够承载众多的信息,可以将信息的特点简单的表达出来。当初中学生面对复杂概念以及规律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应用图示的方法,可以将概念和规律的复杂程度降低,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应用图示法可以让学生产生学生物理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进行学习,从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果。

图示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

如果可以合理的将图示法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画图法在学生学习方面主要体现以下作用:其一,能够展示事物的本质;其二,有助于学生简单的将问题解决;其三,可以帮助学生迁移所学的物理知识;其四,有助于学生建设物理情境;其五,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画图法能够简单化的处理一些物理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不必在承担非常重的学习负担,推动物理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应用画图法。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

On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importance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Wu Dong-xi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ase teaching is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based on the objectives, by putting in practice the formation of raw materials, case reports and other facts relevant to screening and teaching, integration, composed of factual material , presented to the students in teaching, guiding students to observe cases, investigation, analysis, discussion, practice, thinking and induction of an open teaching methods. Use Case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both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but also to train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alyze geographic problems. Introduced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case method is more and more favored by classroom teachers.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posed to actively implement case teaching. In the new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s, but also many cases designed geography, which illustrates the case method in the importance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Key words】High school geography; Case Method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也被叫做个案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运用具体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教学模式。地理案例教学法,则是指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现象或事件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对地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案例的选择

研究案例的著名学者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案例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它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选取案例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必修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弄清学生的基本学情以及要想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原理,以便能够选取相应的案例去验证、论证知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的案例应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符合教学实际。其次,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再加工,使案例更具丰富性、递进性。这样学生就能顺利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实现思维与情境交融,给每位学生都有思考、参与、分析、讨论的机会。再次,时代在不断进步,所以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反映当前的实际,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使其与当前的时代特征相统一。

我们又可以从哪些地方选取案例呢?

案例的选取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还可以来自时事新闻。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相关;有充分的与决策有关的资料;还能引人深思,有争论余地;能充分体现解决问题所需的理论与技能的实用价值,从能而大大提高教学成效的,那么就可以作为案例引入课堂。

2.案例的课堂应用

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是案例的运用,而这主要在课堂内进行。

2.1 案例的呈现。地理案例具有典型、直观、形象等特点。地理学科的案例呈现是形式多样的,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图形(地图)的、数据的、景观的或者其他形式。而呈现手段也是多样的,有印发案例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示、模拟再现实际情境、学生表演等。案例在课堂中呈现的时间顺序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可以先“案”后“理”,也可以先“理”后“案”,还可以“案”“理”同步。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呈现形式、手段和时间。

在《区域农业发展》的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所选择的两个案例作用不尽相同,所以在呈现上也有差异。

案例1----无锡的农业发展情况,在课堂之初就直接呈现给学生,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投影有关无锡农业的景观图片和农业产品的图片,然后由学生简述无锡农业情况。目的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此案例的简单分析形成分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案例2----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则是在由上述案例得出基本思路之后呈现给学生。呈现的材料主要包括概括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文字描述,以及与我国其他地区农业发展比较的数据和中央的农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策略等,这些主要印在学案上发给学生。同时还用到了课本给出的东北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等,在分析时通过多媒体投影在黑板上。希望学生通过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地理信息进行梳理、分析、解释,得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发展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2.2 案例的分析。案例教学的关键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进行案例的分析。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将案例分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变为主动地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概括和运用,从而增强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地理课堂变得异彩纷呈、生机勃勃。而教师应作为指导者、合作者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将案例的内容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

3.案例教学的反思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多采用“注入式”,使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寡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能感觉到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它能为我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分析、讨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看法在课堂上共同交锋,互相获得反馈和启发。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有益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缩短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过程和方法,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核心概念 抽象思维 创设情境

随着教育的改革前进,新课程也给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物理教学要突出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和重要规律,这其中又要尤其注意核心概念比如“运动”、“物质”等的讲解和探究。因为这些知识具有很强的迁移性,是学生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的基础,是步入社会后工作过程中学会思考与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技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物理核心概念教学让学生的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充分发展其认识能力。

一、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核心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超脱了具体的现象而抽象说明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是对一些杂乱无章的现象和规律的精辟简洁的概括总结,它舍弃了众多无意义的事物而选取了其中的精髓,相当于一个已经构建完成的认知结构。而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它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其次,由于物理核心概念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反馈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然后学生做题练习,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同时,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也能进一步推动教学,因此教师应在日常n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理解正确的物理核心概念,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概念学习素养和逻辑思维,以此贯彻概念教学的核心精神。

二、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

(一)探究概念形成过程

由于课时时间少而教学任务重,所以课堂教学的节奏明显较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为了能适应这种节奏会侧重直接给出概念以及概念注意点,有的甚至采用背诵的方法来快速记住概念,而不去带领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概念形成原因及过程。笔者认为之后所有的教学都建立在核心概念这个基础上,但如果这个基础是不扎实的,那么学生一知半解地继续学习新内容,知识的大厦也只能摇摇欲坠,造成遇到稍微灵活一点的问题就无从下手,其实这种学习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但良好的学习状态实质上是一个主动地认知过程,所以带领学生探究概念形成的过程也十分重要,是一项基础性地工程。例如学习“动能”概念的时候,可以设计实施“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

(二)创设情境,举例论证

物理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脱离情景而围绕概念单纯做解释,这种解释缺乏例证,显得空洞无力,而且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并没有形象思维那么发达,单纯听概念讲解很难完全理,并且学生都是通过感觉感知这个世界,用感官来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所以只有创设了情景,将学生引进情景,配合概念的讲解分析,学生才能正真轻松地理解物理知识。创设情境的过程其实就是将部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并且将两者结合发挥作用的一个过程。

在创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情景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其中的多样性是指创设的情景最好能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获得这个新概念的认识基础,同时要使情景包含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尽可能地综合思考问题。恰当的情景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

比如说在学生学习“能”这个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帮助创造如下两个情景:一是锤子将钉子钉入桌面,二是斜面上的小车下滑推动平面上的木块,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思考钉子和小车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他们都受到了什么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等问题。

此外,每一个物理概念背后都包含大量的事实,这些事实是概念的基础,也是概念的证明,在进行物理核心概念教育的同时可以通过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种举例的方法和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将问题更加具体形象化,可以引导学生逐层思考,层层递进推出答案。

(三)培养科学抽象思维

以上的感性的形象理解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对物理核心概念的认识,但是这只是一个初级阶段,正确的物理概念往往是依靠科学抽象而不是感性认知。所以,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第二步就是培养形成学生的科学抽象思考。

之所以说感性认知是基础,是因为科学抽象思考其实需要创设情境和提出例证为其做铺垫,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思考。比如上文提到的情景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自我提出“能”的概念,提出“运动的下车和下降的锤子都有什么特征”这样的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其做功的功能,将木块、钉子去除之后发现运动的小车和下降的锤子还能够做功,而做功这个功能就叫做能,最后提问:第三个问题“能”的概念是什么?学生能够根据老师刚才提出的假设情景推出“能”的概念的几个关键点,从而真正学习到这个核心概念。

三、结语

总之,物理核心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发挥着极强的有效性,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关键,所以教师值必须认真地探究和领悟物理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方玉田,邢永忠.概念在物理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3,(04).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一、在大学生管理中强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处于积极提倡依法治国、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下,社会群众逐渐加深了对法律的认识并开始重视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护,尤其是当代学生群体,正因为如此社会出现了不少高校管理纠纷案件,甚至有的案件需要激化到要利用诉讼的手段来处理问题。例如发生于北京某高校的一则新闻:北京某高校2007级一名新生在高校安排的军训活动结束时出现突然昏厥问题,经过医生抢救后抢救无效死亡,而该名新生的父母就觉得学校在开展活动项目时未能很好地承担其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恰当地管理,为此具有较为明显的过失,理应给予应有的赔偿,所以最后就将该高校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赔偿费用合共46.7万多元。当时该案例在教育界与法学界均引发了较大的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也激发起国内各高校对此事件的强烈反应。这种事件的发生,一方面能够反映出我国依法治国的落实成果与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事实,同时也体现了权利意识与法制观念已经逐渐融入到当代高等教育内容当中,法治理念对各高校学生的行为、思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致使当代大学生懂得在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受到不平等对待时,能够选择行驶法律赋予他们的合法权利,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法律制度来维护自身利益。然而,这些案件又从另一方面暴露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制教育不强、高校管理运行过程存在不少现实性问题,反映出各高校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校管理关系与运行制度,甚至部分高校的管理制度与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相矛盾。通过这类案件,高效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对目前大学生的管理体制进行适当地修改与完善,从而全面实现依法治校的教育目标。

二、有效强化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1、加深高校管理队伍对法治社会、法治学校的认识

国内各高校应当着重强调大学生管理中的法制教育工作,在日常的管理与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适当地法律手段来约束与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准确地掌控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与法律制度之间的联系,深入探究当代大学生使用的法律条款,与此同时还应当尽可能地加深高校管理队伍对法治社会、法治学校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律素质与专业素养,尽量减少教育工作者侵犯学生利益的案例出现,避免制定与落实和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相矛盾的高校管理制度。除此以外,各高校还能够加强和地方司法部门的沟通联系,聘请专业化的司法人员担任高校的法律顾问,让其有效地维护高校合法利益,全面强化当代大学生管理项目中的法制教育。

2、正确处理好依法管理所呈现的关系

1)正确处理好国家党委、地方党委、学校党委领导人员与依法治校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依法治校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项目,务必要基于国家党委、地方党委、学校党委统一带领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从而给予各高校落实依法治校策略的思想支持与行为支持。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党委应当着重关注自身法制项目的构建程度,始终坚持“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教育、依法治校”的原则,科学、正确、合法地对当代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管理工作。

2)处理好高校管理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教育立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创新的时代需要,是当代社会对教育领域的间接管理模式,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而不断制定、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适应的高效管理制度。高校不断修正完善教育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化与标准化校内教育项目,确保高校教育项目、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受教育权利均可以得到法律的保障,从而为强化高校法制教育提供和谐、自由、健康、稳定的教育环境。再者,国内高校在落实教育管理制度之际,也务必要注重超前立法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法律制度的质量,为有效实现依法治校的目标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而且各高校为了能够保证自身所构建的管理制度与国家法律精神相适应,应当在高校内成立专业化的制度部门,让其定期对本校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审查、监督、分析、完善工作,从而让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富有合法、合理性。

3、按照严格的程序落实处分学生工作

国内各高校要对学生进行处分决定时,务必要严格遵循以下几项程序:1.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按照违纪学生犯错的性质以及严重性,结合国家法律法规与高校管理制度,给处分学生工作作出合理的依据;2.高校系分管的管理人员与学生取得联系,且仔细地听取与收集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解释与申诉,为后续工作作出准备;3.待系里严格确认之后,将违纪案件上报至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然后由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作出更深一层地了解与核实,从而进一步地保证违纪事件的真实性;4.高校专门设置委员会听证,对违纪处分案件给予科学合理地处理建议;5.由高校校长或者学院院长裁决与决定违纪学生的行政处分;6.处分决定形成文件之后,会传达至违纪学生本人,并由此开始正式落实处分决定;7.系里要专门安排固定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受处分学生思想观念、语言行为进行观察,并要实时地为违纪学生进行适当地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根本上转变违纪学生不端正的思想观念,不断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理念。以上一系列处分学生程序若高校在落实的过程中缺漏其中某一项,则会体现出高校对学生不负责的管理事实,更严重时会形成不良的侵犯学生权利局面,特别是对于最后一项程序,在扭转违纪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与生活态度、端正观念等方面显得尤其关键。

总而言之,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不断推进,社会大众对自身合法权利的重视与维护力度也逐渐加深,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时常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利,然而这也使得高校面临着随时被状告的危机。为有效处理危机四伏的发展形势,国内各高校应当充分展现依法治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制定与国家法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处理好各种法律管理关系,提高全体教育者的法律素质,严格落实每项学生管理程序,为全面强化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法制教育 海南省高校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2) .

[2] 孙力.法制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8) .

[3] 庄且静.论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J]. 法制与社会. 2008(24) .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各学科教育中熏陶,渗透。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风气,教师要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把孩子培养成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人才,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会社交技巧,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重要性

1、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他们学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个人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才能与社会保持一致,所以要防止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就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2、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要由传统的教育改为启发式的教育,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要做到这些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从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出发,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行动上的自觉性,使学生在追求中不断进步,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3、有效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分看重学习,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忽视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出现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都要给予心理方面的指导,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的可行方法

1、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

自信一小步,成长一大步。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树立伟人榜样。通过认识自我培养自信,给小学生讲一些伟人的故事,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树立顽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2)能力锻炼。通过挑战自我培养自信,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3)培养集体观念。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工作。让学生明白荣誉凝聚着全班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让学生知道他是集体中的一份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娱乐,成长的场所。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多举行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激发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集体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心情的好坏对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身心健康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但能提高人体的各种活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潜能,逐步培养学生宽阔的心胸和豁达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情商、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敢于展现自己

情商即情感智商,情商的高低是对自己情感,情绪等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挫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若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产生不良的后果。这样不仅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还会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危害身心健康。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恢复自信,使其朝着我们预定的方向发展。

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事实证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不仅与智力有关,更取决于坚强的意志。能否具有丰富的人生,取决于心理素质,看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人生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让他们树立崇高的目标,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使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很好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接受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平常多举行一些文艺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体现。

4、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通过阅读书籍,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快乐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学中通过创建各种活动情境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5、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首先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生活中勇于表现自我,并适时提供一种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各学科教育中熏陶,渗透。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风气,教师要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把孩子培养成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人才,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会社交技巧,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重要性

        1、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他们学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个人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才能与社会保持一致,所以要防止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就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2、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要由传统的教育改为启发式的教育,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要做到这些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从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出发,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行动上的自觉性,使学生在追求中不断进步,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3、有效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分看重学习,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忽视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出现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都要给予心理方面的指导,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的可行方法

        1、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

        自信一小步,成长一大步。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树立伟人榜样。通过认识自我培养自信,给小学生讲一些伟人的故事,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树立顽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2)能力锻炼。通过挑战自我培养自信,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3)培养集体观念。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工作。让学生明白荣誉凝聚着全班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让学生知道他是集体中的一份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娱乐,成长的场所。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多举行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激发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集体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心情的好坏对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身心健康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但能提高人体的各种活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潜能,逐步培养学生宽阔的心胸和豁达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情商、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敢于展现自己

        情商即情感智商,情商的高低是对自己情感,情绪等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挫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若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产生不良的后果。这样不仅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还会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危害身心健康。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恢复自信,使其朝着我们预定的方向发展。

        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事实证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不仅与智力有关,更取决于坚强的意志。能否具有丰富的人生,取决于心理素质,看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人生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让他们树立崇高的目标,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使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很好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接受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平常多举行一些文艺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体现。

        4、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通过阅读书籍,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快乐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学中通过创建各种活动情境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5、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首先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生活中勇于表现自我,并适时提供一种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各学科教育中熏陶,渗透。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风气,教师要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把孩子培养成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人才,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会社交技巧,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重要性

1、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他们学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个人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才能与社会保持一致,所以要防止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就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2、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要由传统的教育改为启发式的教育,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要做到这些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从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出发,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行动上的自觉性,使学生在追求中不断进步,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3、有效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分看重学习,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忽视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出现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都要给予心理方面的指导,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的可行方法

1、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

自信一小步,成长一大步。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树立伟人榜样。通过认识自我培养自信,给小学生讲一些伟人的故事,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树立顽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2)能力锻炼。通过挑战自我培养自信,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3)培养集体观念。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工作。让学生明白荣誉凝聚着全班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让学生知道他是集体中的一份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娱乐,成长的场所。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多举行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激发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集体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心情的好坏对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身心健康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但能提高人体的各种活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潜能,逐步培养学生宽阔的心胸和豁达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情商、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敢于展现自己

情商即情感智商,情商的高低是对自己情感,情绪等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挫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若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产生不良的后果。这样不仅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还会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危害身心健康。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恢复自信,使其朝着我们预定的方向发展。

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事实证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不仅与智力有关,更取决于坚强的意志。能否具有丰富的人生,取决于心理素质,看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人生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让他们树立崇高的目标,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使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很好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接受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平常多举行一些文艺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体现。

4、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通过阅读书籍,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快乐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学中通过创建各种活动情境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5、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首先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生活中勇于表现自我,并适时提供一种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交际能力理论,交际教学法

1引言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提出的,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的语法知识。他认为语言能力与实际情况下语言的使用无关。这一观点已被指过于狭隘。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DellHymes(1970)称这一观点为“伊甸园”理念,并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CommunicativeCompetence)。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1)知识的可能性,指有关的语法和词汇的知识;2)可行性,指有关语言形式的知识,如知道如何开始和结束谈话,懂得在不同环境下与不同人交谈时应运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3)合适与否,指语言的运用是否恰当;4)实际上是否完成,即指懂得如何使用和应对不同类型的语言行为,如请求、感谢、道歉和邀请。换而言之,交际能力是指能够使人们有效使用语言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交流的能力。

2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Hymes提出交际能力理论以来,这一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语言学及其他领域并迅速成为一颇为时髦的观点,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上。

虽然Hymes原先的论文并未谈及外语教学,但是他在论文中提供了可以描述成功使用者的知识与能力的理论框架,因此他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对于外语教学及测试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全面方法(Widdowson,1978),教学大纲的设计(Johnson,1982),方法论(Johnson&Morrow,1981)和测试(Spolsky,1989)。

2.1交际教学法

在上世纪七十年展起来的与交际能力理论相关的一种教学方法被称为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外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交际教学法作为与以语法结构为基础的教学法如听说法等不同的外语教学法,在英国应用语言学家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众所周知,语法—翻译法已占据中国外语教学领域多年,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已走向全世界;而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推进,我们不得不在不同场景下用外语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外国朋友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希望与他人交谈时,我们必须注意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与其他交谈者的关系以及在某一特定场合可以使用的语言类型。我们要做到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理解书面语或口语句子。所有这些语言交际能力都要求我们不但拥有可以正确使用语法规则以说出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的能力,更要清楚应在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由此可见交际能力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无法否认交际教学法是目前的中国外语教学所迫切需要的。

2.2交际法外语教学的教材

运用交际教学法的外语教材通常有以下特点:1)教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和表现不同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如请求、描述、表

达好恶等;2)教材根植于意念大纲或是别的以培养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为主旨的大纲;3)教材强调外语交流的过程,如在不同场景中使用合适的语言,运用语言来执行各种任务,象解决难题、获得信息等或者是在社会交际中用语言与他人交谈。教材的真实性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要保证教材真实可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2.3交际能力理论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就交际能力理论而言,任何真正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的尝试迫使外语教师考虑在中国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中从未引起人们重视的许多问题。而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正是把外语学习者始终放在外语教学的中心位置,因此外语教师必须在满足他们学生对于外语学习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其教学方法和教材。在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的角色迥然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异。

2.4交际教学法对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注

另外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也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文化特色,即语言的使用会受到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或干扰。这也许是Hymes对于外语教学及第二外语习得理论最大的贡献。为什么当人们相互交流时经常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Hymes给出了他的解释:不同的语言社区有不同的说话方式、语言功能、语言含义及不同类型的语码转换等。这些风格各异的语言使用方式真实反映了在不同语言社区中人们在信仰、社会价值观、从属团体及行为准则等各方面的多样性。Hymes的分析也告诉外语教师外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还应该教授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外语学习者才能更好地避免外语学习中母语的干扰。

3结论

综上所述,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为外语的交际教学法提供了理论框架。今天他的理论已获得广大语言学家、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者的普遍认同,许多外语教学者正在努力丰富并推进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以使之更适用于实际的外语教学。毋庸置疑,交际能力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意义深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Brumfit, C.J. Communicative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职高物理 实验教学 有效教学

职业高中是为社会培养有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场所。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普遍没有得到重视,在资金投入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尽管如此,只要物理教学工作者肯下工夫,多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着想,物理实验教学即使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也能获得精彩。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职业高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厌学情况严重。而物理学又是各门文化基础课中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因此学生对物理学习普遍有畏难情绪,学习毫无积极性,上课聊天、玩手机、看闲书是普遍现象,教师也习以为常,对物理知识的讲解依然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实验教学能减则减,不挖掘物理学的内在美,不把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充分调动职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有物理知识和原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能使物理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实验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更易于职高学生的理解;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物理实验有效教学方法

1.让物理演示实验走进每一堂课。

在德国,人们认为一堂物理课没有实验是不可想象的。而反观我国,目前职高物理教学中除了大纲规定的几个重要实验必做外,其他小实验则能不做则不做,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设计合理巧妙,都能成为有效教学的补充。教师不能因为物理原理简单就一句带过,例如,自由落体中提到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它的前提条件是没有阻力,如何引出这个条件?我们可以把一张纸撕成相同的两半,将其中一半揉成一团,再让它们同时自由下落,结果显而易见,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其中纸片晃晃悠悠地落地,此时再让学生得出结论,自然水到渠成。又如,讲重心的概念时,让学生侧身紧贴墙壁站立,令其抬起远离墙壁的一只脚时,人就会向外倾倒,可以体会到重心不稳的感受,如此,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教师再做恰当分析,教学效果大不相同。像这类小实验,教师可以随时“插播”,既不耽误教学进度,又能抓住学生的心,何乐而不为呢?

2.通过实验小组分工协作,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职高同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相差悬殊。后进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学习情绪低落,求知欲很低。通过实验小组的分工协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给小组里每人分配任务,如一个释放小球,一个观察并喊口令,一个负责掐表计时,一个计算结果等,使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得出准确结果。相对简单的操作,后进生也会,久而久之其学习兴趣就上来了。再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看哪一组的数据更接近准确值,这样,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实验教学效果就大大增强了。

3.先做后学,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究精神。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只有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被激发出来,有效教学才能成为现实。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电容器的作用、电容的单位往往是学生感觉抽象难记的概念。为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地组装一些小器件,如焊接有RC振荡电路的LED频闪器,给学生提供不同容量的电容器,使闪光频率不一样。当学生注意到这个现象时,引导学生注意电容器上的各种数字符号。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了。另外,组装微型收音机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过程,成功者会有成就感,学生会从中认识到很多不常见的元器件,了解电路原理及有关无线电的知识。当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一个个作品时,他们的求知欲就得到了满足,情绪会步步高涨,兴趣会更浓厚,探究精神会逐渐增强。

4.寓教于乐,贴近生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教育史上,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将“生活引进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其实就在身边,是学有所用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在讲离心现象时,人们常举“离心式水泵”、“洗衣机脱水机”的例子,学生自然懂。但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记忆深刻,让教学效果更为有效。就地取材找一个矿泉水瓶,剪下几公分高的底部,在上面钻两个小孔,用一根细绳穿过小孔,倒上一些红墨水,就可以表演杂技“水流星”了。只见“一团红色”在竖直平面上、水平面上旋转翻飞,却滴水不漏。在学生惊讶之时,紧接着将瓶底钻几个小孔,里面放一块湿布,再拉绳子做圆周运动,结果水滴飞溅,湿布变干,一个脱水器立时呈现在眼前。至于离心式水泵,则可以更简化,找一根筷子粗细的软管,灌满水,一端插入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子里,另一端在高出瓶口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只见瓶水被不断吸出。教师再稍加分析点评,学生就会牢记这样一个原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有足够的向心力,否则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必定很活跃,学生没有不被吸引的。只要教师有心,类似贴近生活的物理实验便唾手可得。同时,有些简单的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如有失败,则不妨当做典型案例分析。

5.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方式呆板。教师按照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到步骤、注意事项面面俱到地讲解,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得出数据就算完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没了,有效教学自然得不到落实。

职高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必追求数据的完美,只要原理正确,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让学生体验、享受实验过程更为重要。如测重力加速度,可以用自由落体法,也可以用单摆法。至于哪种方法更容易做、更准确,则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找出优缺点。这个过程远比得出几个数据更重要。

6.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的思维扫清障碍。

目前多数职业学校不重视物理实验,实验设备严重不足,物理实验教学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迷恋多媒体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实际操作,慢慢地,学生会产生错误认识,以为物理实验是想象出来的,不过一个游戏而已,没有实际用处,学习劲头就会陡减。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滥用,只能在实物无法演示或演示稍纵即逝现象时作为参考。例如,演示机械波的运动时,把一根长绳子一端固定,用手在另一端水平拉直绳子,然后上下晃动,一个横波就会沿着绳子传出去。这时教师提问:绳上每个质点怎么运动的?看不清怎么办?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后,老师拿出一根红布条系在绳上,再重复上述动作,这样,就能看清绳上系着红布的这一点的运动情况了,然后我们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横波的传播,放慢速度后,波峰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就一清二楚了。另外如天体运动、电子绕核运动等物理现象,也只能用多媒体模拟演示,这样才能给学生逼真的感受,摆脱认识的障碍。

7.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职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从目前发达的互联网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在热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事先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人类认识热现象的曲折过程,进一步了解现代灶具的变化过程及它们的加热原理,从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移动电话能否使物体温度升高,让学生分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及决策计划,并实施工作计划,最后得出结论。各小组间展示实验结果,并相互评价,教师仅起引导和点拨作用。这种探究性实验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欢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为将来在社会岗位上能独当一面、拥有创新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法理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实习;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当前,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上,一个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实践教学主要承担着如下任务:为学习专业理论提供权威性认识;使书本知识深化并提高观察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应用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由于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是操作性强,内容直观,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加大实践课的内容比例。

一、重视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能力素质

高职高专类院校在教学中定位于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要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强力度,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在实践基地建设上不断的开拓创新,从各个角度拓宽学生实习实训途径。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要按照“全面规划、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建成服务于旅游企业,集导游、旅游企业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等专业方向,形成一个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综合旅游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高职高专院校在实习实训环节一般根据课程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实习方式,有在校内设置的校内实习基地,有与各大企业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

(一)校内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基地,主要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设置需要,按照学校设施条件来确定校内实习基地的规模。校内实习基地主要承担面向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参加导游现场模拟训练、旅行社团队组织、旅行社计调业务、景点线路设计、旅游景区规划等实训任务。校内实习经济实用性强,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直接实践,教学效果直观,学习兴趣浓厚。

(二)校外实习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操作性强,能力素质直观,现代企业不愿在培训员工上投入更多精力,往往看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成为学生就业的一个硬性指标。如果实践能力不过关,势必影响学生就业和学校声誉。因此,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与管理经验丰富,硬件设施优质,实地对客服务优良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帮助完成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训练。

二、合理安排实践环节,严格要求、规范管理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进行,我们不仅要在严格要求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安排,还应考虑设定合理的实践环节考试考评模式,帮助简化实习管理工作,对学生实习实践结果有一个正确、严谨的验收,从各个环节把住实习实践质量关。

(一)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实践环节

实习前,必须将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和实习负责人等情况详细准确进行安排。依照实习实践教学计划,对实习实践各环节安排进行审核,然后制成实习计划表进行备案。

(二)严格组织系统,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实施

1、组织管理系统

学生实习实践管理的组织工作,一般由校实践教学部门统一管理,具体指导实施工作由各系自行完成。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系组织安排相应的任课教师作为实习带队指导老师,实习基地也同时派出相关人员管理指导实习生的具体实习工作。

2、主要职责

(1)实习实训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及实习实训大纲,明确实习实训的目的、内容、要求、时间安排和考核方法;依据实习实训大纲、实际条件及校历制定具体实习计划和实习经费预算,填报实习实训计划申报表,由校实践教学部门和系主任审核同意后执行;组织有实习实训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实习实训指导书,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修订;选派责任心强,有实习实训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教学管理单位要认真组织好实习实训前的准备工作,签订实习协议,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做好对学生的动员工作,带队教师要联系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最后做好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管理和实习实训工作的总结工作。

(2)系教学部门在实习实训工作中的主要职责。研究制订有关实习实训工作的政策、条例、规定及汇总、编辑实习实训大纲。在实习实训中,对实习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监督和指导。

(3)实习实训领队和指导教师的职责。实习实训领队和指导教师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校方管理人员,工作具体而琐碎,工作难度较大,职责如下:参加制订实习实训计划,做好各项实习实训准备工作;认真执行实习实训计划,保证实习实训任务的完成;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纪律、生活和安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管理学生的考勤;对违纪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发现严重违纪等情况应及时汇报;不论什么原因缺席实训1/3以上者,本门实习成绩不及格,不予毕业;检查学生业务学习情况,检查实习实训日志或笔记,解决学生在技术业务方面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实训调研报告。

实习实训领队要主动与实习实训接收单位联系,汇报实习实训情况,争取实习实训单位的支持,密切与实习实训接收单位的关系。实习实训结束,领队组织全体指导教师总结工作,写出书面报告。还清借用物品,结清账目,最后将实习实训教学文件及实习实训成绩交管理部门留存。

3、严格执行实习实训验收工作

组织实习实训考核,评定实习实训成绩。实习实训是必修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免修。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要分步骤、全方位地进行。

(1)考核人员上,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的360度考核方式,参与考评的人员也就是在实习工作中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实训单位客人、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

(2)考核梯度上,学生的工作实际能力训练有一个渐进性发展过程,这样在实习中才能检验在学校学习的成果,并找到不足不断进步。在学生实习期间,分梯度进行实习结果测评,分期初测评、期中测评和最后测评。在不同梯度中,学生可以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实习中及时锻炼该方面的实践技能。

(3)成绩结果上,学生全部完成实习工作后,要写出相应的实习实训报告方可参加实习实训考核。考核成绩要严格掌握,尤其严格控制优秀和不及格的比率,真正防止实习实训流于形式。

(三)严格的反馈制度

为保证实习实训的质量,严格的反馈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1、实习实训定期检查制度

教学部门要以实习实训大纲作为检查依据,对该学期开设的实习实训进行检查,总结阶段性情况并及时调整安排,提出改进意见,并把检查及调整结果记录备案。

2、期末总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