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

国际贸易优势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1篇

一、国际贸易摩擦背景

我国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和激化。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国际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硝烟的战争”。据商务部统计,2 0 0 7 年,全球共有1 9 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 起,遭遇美国“337 知识产权调查”17 起。2008 年,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而反补贴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最大的新特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近几年全球反补贴案件数量总体在减少,而我国与这种趋势相反,我国在极短时间里骤然成为世界头号反补贴调查目标国。我国对美出口呈全面萎缩状态,预计全年增长幅度很可能还要低于上半年的8 . 9 % 。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相关产业受到影响。如:从2000 年至今,我国生产的柠檬酸先后遭遇了美国、泰国、乌克兰、南非等诸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一国在服务业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决定这两种能力的因素将直接决定着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大小。

1. 中国服务业出口能力现状。全球服务贸易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力明显偏低。在全球服务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中,中国是进入前10 名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出口增势更是迅猛。2006 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9%,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6%。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际服务出口市场份额仍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匹配。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保持顺差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 . 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能力分析。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而且服务业对外投资相对优势指数小。2 0 0 6 年,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1 1 3 . 8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3.8% 。其中,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3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 1 % ;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8.5 亿美元,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外投资45.2 亿美元,占比39.7%,同比下降8.5%;批发和零售业11.1 亿美元,占比9.8%,同比下降50.7%;住宿和餐饮业0.03 亿美元,占比甚微,降幅达66.9%;中国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几大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8.4 亿美元,占比7.4% ,但增势迅猛,同比增长1 5 7 . 7 % 。

三、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对策

1 . 制定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战略与策略,建立发达的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我国应制定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战略规划,扶持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项目。通过借鉴美国经验,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一是要建立咨询、决策与协调体系;二是建立横向服务体系,由负责具体事务的政府部分组成;三是建立纵向服务体系,即由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服务贸易管理促进体系。

2 . 优化服务业要素,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服务业要素高级化进程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积累,未来服务业竞争优势的较量实际就是人力资本优势的竞争。为此,要加大对教育与研发方面的投资,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人才培养教育机构与体系。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

3 . 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整合相关服务业产业价值链。生产性服务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我国应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市场与所需要的专门服务人才,使生产企业服务内在化不断外在化,向企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我国应该整合相关产业价值链,从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寻求价值增值。充分发展各种业态与模式,那么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金融业、通讯业等服务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其竞争力的提高。

4 . 构建企业硬件与软件要素。硬件包括:结构,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会影响其战略规划及变革能力。战略,构建战略意图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服务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制度,在制定战略时,管理层必须拥有关于其运营、顾客及竞争对手的详细数据以判断形势的严重性,这就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市场研究和销售跟踪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成为必不可少。软件:风格,服务企业应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自己高效独特的管理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与文化。共同的价值观,一个企业要确定自己的首要目标,明确自己的使命,而不能盲目发展。人员,指的是人力资源系统,包括员工评审、培训、工资体系的构以及诸如动机、士气、态度等无形精神因素。

5 . 积极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企业发展不能完全靠政府补贴,要靠科技、品牌、效率和质量参与国际竞争。及时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取出口利益的同时避免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企业一旦涉案,要积极应诉,因为只有企业积极应诉,政府和企业才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其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 常国平 刘文明: 浅析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J ] .当代经济,2007(5)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2篇

关键字:廉价劳动力国际贸易优势劣势发展对策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业人均实际工资的年递增率为7.1%,而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6.75%,二者几乎相当。但是包括非工资费用在内的劳动力成本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已达10.4%,是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的1.5倍。尽管如此,在90年代末,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仍然低于国际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1999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美国、韩国和墨西哥的9.08%,21.98%和51.50%;同期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分别是这些国家的3.94%,11.27%和35.66%。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水平的40%-70%,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目前低廉的劳动力,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仍存诸多劣势。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其优劣势,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廉价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经济赖以成功的廉价劳动力绝大部分为低级劳动力,所谓低级劳动力系指未受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在我国,低级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下岗工人和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教育的青年。由于这类人口的巨大基数,使得我国的低级劳动力资源远远供过于求。在供求关系作用下,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的价格极其低廉,相比国外,在我国进行生产的企业其产品制造成本中的工人工资可以压缩到很小的比例。廉价劳动力资源不仅为国内的制造企业所利用。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在国际市场的大门打开后,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加工制造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这些企业中决大部分是引进资金和一条生产线便可以开工的低级制造企业,如玩具、纺织、制鞋业等。即使是高段如需要较大规模的机电制造业,倚靠的依然是廉价劳动力,因为技术工艺可以引进,最终需要的仍然是装配流水线的熟练工人。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制造企业在国际上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市场。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激烈争夺。

从国际背景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在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的问题,能否保证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最优置换关系,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效率。在过去的20年经济增长中,我国制造业充分发挥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我们的出口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欧洲的四十分之一,日韩的三十五分之一。据称,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使这种低成本的优势有望保持10年到20年。

应当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存在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下简称H—0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假定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无论是亚当·斯密或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还是上述“新古典”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通常的情况是,发展我国家缺乏资本与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我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因而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

二、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分析

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低效率,因此所谓的低成本优势也就要小得多甚或不存在。其原因在于:

首先,虽然发展我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临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如配额,反倾销税和各种各样的技术标准都部分抵销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1996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03年年度报告指出,去年全球贸易有所恢复,但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部署,中外企业同时享受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提升,劳动力的市场供给必然会出现结构性的短缺,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充斥大量没有就业机会的劳动力,但是企业迫切需要的岗位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必然会因为这种结构性矛盾而趋于紧张,劳动力的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上涨。到那时,丰富的劳动力供给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已经降低了2/3。平均工资上升过快、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导致投资者将通过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不是劳动力投入来获取利润的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上升较快,导致就业不充分。比如2002年城镇职工工资上升约14%,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

学者胡鞍钢曾表示,工资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人均资本,特别是人均净资本向资本密集的方向延仲,它不是吸纳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而目_正规部门工资增长过快,不利于整个部门的就业。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0年累计下来,工资也不过增长了12个百分点,而我国2002年一年就增加了14%。的确如此,我国的正规部门特别是公共机构如政府工资增长过快,导致一些部门,如文教卫生等的工资跟着增长,它只利于正规部门的少数人就业,不利于非正规部门以外的人就业。这也是很多发展我国家劳动力众多,却无法成为资源优势的原因之一。而且如果没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就有可能在局部地区失衡,从而出现工资水平上升的情形,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再次,如果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来出口扩张,极易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陷阱。

一般而言,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与福利增加是正相关的,即经济增长越快,国家净福利增加就越大,然而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却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即如果偏重于出口的经济增长造成该出口世界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使消费者福利的增加不足以抵消生产者福利的减少,导致国家净福利恶化,出现‘贫困化增长”。所谓贸易条件就是国际贸易中的交换比率,反映了专业化国际分工所导致的世界范围内产出的增加在贸易伙伴问的分配关系。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福利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通常贸易条件用一国的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来表示,因此,又称价格贸易条件。最早把贸易条件与国家经济福利变化、贸易战略选择联系起来的是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他们从发展我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这一贸易格局出发,提出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观点,原因在于初级产品需求疲软和技术进步的利益不能在发达国家与发展我国家间平均分配。

三、提高我国廉价劳动力国际竞争力的对策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也进入了全球化的市场,在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大趋势下,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技术扩散和知识的传播以空前的速度在进行,这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随着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开始逐渐转向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层次,这些需求满足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更高,也更需要高水平的劳动力。知识经济的到来为我们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在新时代中对知识人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或者知识技能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使产业在全球环境中保持快速的增长,需要大力推进劳动力的发展。也只有大力发展劳动力水平,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1、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的竞争力集中表现为企业能否辨析内外部资源,并充分应用优势资源抢占市场,获取盈利的能力。在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的充裕条件形成的低成本优势,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1)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成本低、利润高、风险小的特点,有利于企业积累资金,涵养人才,增长经营经验,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逐步为高科技工业的生长准备条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转向新经济的准备是并行不悖的。广东省南海市昭信企业集团在发展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与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究生物科技项目,利用生物医药技术开发人发胶蛋白人工腱,就显示了劳动密集优势产业与发展培植未来高科技产业的关系。

(2)劳动力充裕的条件,还有利于形成巨大的生产、制造基地。据预测,21世纪,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我国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有选择地引进外资,培养产业群落,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与战略联盟,重视资本运作,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有机整体,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且还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发展加工贸易,减少进入国外市场的学习成本,并发挥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企业竞争力。

(3)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也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曾是它们的支柱产业。参照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在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其经济总量的重要来源。到80年代后期,当它们的国民素质、受教育的水平提高后,它们才开始向高科技工业转型。此时它们已具备了相当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如1998年我国的台湾每一万人口中有大、中专毕业生1010人,韩国1998年每一万人口中大、中专毕业生就有1273人。在尚无人力资本条件时,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去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造成经济倒退,前后失据。新加坡1985年就因采取这样的行政手段,赶走劳动密集产业,曾使经济一度受挫。

2、克服廉价劳动力的比较劣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取决于经济运行的质量,取决于国民福利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要把强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不仅要在数量上进行控制,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更重要的是要在质量上改善,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提高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改善劳动力的收入状况。目前,我国的国民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依然较低,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低于发展我国家平均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相关的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制意识仍较淡薄,道德风险、违约风险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重视教育的基础作用,才能使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失业保险,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更新农业生产技术,走集约化经营道路,确保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最终提高国民福利,扩大内需,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3、推进人力资源优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化

当我们把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区别开来,把劳动力资源视为非技术性简单劳动和技术性复杂劳动的总和加以考察时就不难发现,我国其实是一个高技能劳动力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教育投入增长幅度较快,但总体投入水平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量吸收外资金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缺口,带动了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但我国反映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未能相应提高,仅为28.7%,低于韩国的38.4%,日本的55.2%,美国的47.8%,德国的55%。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我国家35%左右的平均水平。随着现代生产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使用复杂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的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无形资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功效和约束将愈加突出。

事实证明,在以产业结构高度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竞争中,任何国家都不拥有知识方面的“自然的”优势或劣势,物质资本存量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制肘,“人为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质量最终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确立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重点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教育水平。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人力资源优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化,我国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竞争中争得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获得更大的比较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薛敬孝,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大楷,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6).

[5]李敏,郭曼,贸易增长的“贫困化”陷阱和比较优势的悖论[J].经济体制改革,2003,(1).

[6]陈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及趋势[J],中国经贸导刊,2006,(8).

[7]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经济问题,2006,(1)

[8]林林,周觉,林豆豆,我国贸易战略选择与“贫困化增长”[J],国际贸易问题,2005,(6)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体育产业;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6-0032-05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Chinese sporting goo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ZHANG Rui-l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perform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on the advantages of Chinese sporting goo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revealed that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 China has distinct advantag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ut a “trap” of low level prosperity is hidden under the trade advantages. The author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e advantages of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 China from industrial transfer type formation mechanism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typ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such 4 aspects as governmen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market and enterprise.

Key words: sport industry;sporting goods;international trade;China

体育用品国际贸易是一国体育用品国际商业往来活跃程度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体育用品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世界体育用品业在该国的国际分工情况。2010年我国跃居世界国际贸易第二大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贸易也稳步发展,我国已成为体育用品国际贸易的重要中心。

理论界关于体育用品业的研究较多,也不乏国际贸易角度的阐释。在国际贸易现状方面,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量虽然逐年增长,但大多企业属于粗放经营,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产品的设计、研制开发、标准化等方面普遍存在水平不高的现象,国际竞争力较差[1]。在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方面,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挥自身劳动成本的优势,在国际性产业转移浪潮中,承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体育用品业的扩张,但是随着成本优势相对减弱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2]。在国际贸易与相关要素的关系方面,有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3];此外“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也存在较高关联度,影响表现为‘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较弱’”[4]。

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是否具有国际贸易的优势?国际贸易优势的形成机制为何?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何在?本文运用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贸易的优势,并分析其原因以寻求体育用品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我国体育用品业进出口数量分析

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进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世界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较大。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占据世界体育用品生产65%以上的份额,几乎加工所有世界各类体育用品品牌产品,其中,在全球体育用品生产中,我国运动鞋超过70%,乒乓球超过80%,羽毛球、羽毛球拍和网球拍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80%。”[5]

中国经济信息网(db.cei.省略/)海关月库中单列了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数据(见表1)。由表1可见,2006~2011年我国体育用品的出口总量不断增长,只有2009年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出口数量与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由于中国经济信息网海关月库以及相关经济统计数据中尚未单列“体育用品进口数据”,目前缺乏与上述出口数据对应的体育用品进口数据。为此,本研究通过海关商品类章分类的“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进出口”数据,可以一窥我国体育用品的进出口情况。如表2所示,2006~2011年,我国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进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进口数量在2008~2010年有所降低,出口数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3 270 024.2万美元)。

我国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进出口的国家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为日本(见表3)。

2 我国体育用品业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为了衡量各国某类商品贸易的相对竞争优势,国际贸易研究中一般采用贸易竞争指数TC(Trade Competition)进行测算,通过进出口总额之间的比较,从而体现出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优劣势情况,贸易竞争指标计算公式[6]为:

TC=(Xij-Mij)/(Xij+Mij)

其中,Xij代表i国家j商品的出口总值,Mij代表i国家j商品的进口总值。贸易竞争指数数值反映了一个国家该商品贸易竞争力的情况。当TC为正数时,说明该国该类商品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越接近1优势越明显;当TC为负数时,该国该类商品比较优势不明显,缺乏竞争力,而且越接近-1竞争力越弱;当TC为0时,说明该国的比较优势接均水平,未形成明显的竞争力[7]。

由于数据的有限性,本研究选用2005~2010年我国海关按商品类章分类的“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的进出口总值计算,从而推算我国体育用品的贸易竞争指数。由表4可见,2005~2011年,我国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贸易竞争指数平均达到0.9以上,而且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由于体育用品是“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推算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竞争指数也应该在0.9左右,所以,从贸易竞争指数来看,我国体育用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3 我国体育用品业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最早提出了用国际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方法来度量某一商品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后来逐渐完善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又称为出口效绩指数,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测度指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比较优势指标指数的计算公式[8]为:

RCA= ×100

其中,Xij代表j国i商品的出口总值, 代表n个国家i商品的总出口额, 代表j国家m种商品的总出口额, 表示n个国家m种商品的总出口值,当某国RCA指数大于100时,则该国在i商品上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当某国RCA指数小于100,则该国i商品在国际贸易中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9]。

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通过文献中析出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体育用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中心,占据世界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此外,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出口依存度达到了30%。”[5]据此,本文将Xij取值为65×30%=19.5, 取值为100;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各国(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为15 778亿美元,世界各国总出口额为150 820亿美元(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WTO),省略/),故 取值为15 778亿美元; 取值为150 820亿美元。所以,我国体育用品贸易的比较优势指标指数为:

RCA= ×100=186.398

由上述计算可知,我国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比较优势指数为186.398,远远大于100,所以,根据进出口贸易比较优势指数,我国在体育用品的国际贸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4 我国体育用品贸易优势的理论分析

根据第2、第3章的定量分析,贸易竞争指数(TC)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我国体育用品在进出口贸易中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此,下文将重点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的优势,探寻形成贸易优势的机制。根据经济学理论,国际贸易优势有3种形成机制:“开放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化进程与贸易优势转换之间关联性是沿着3种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的线型路径而实现的,即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和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10]。(见表5)

表5 国际贸易优势的3种形成机制

机制类型 形成路径 主要层次 主要依靠力量

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 技术创新新的主导产业新的贸易优势类型 基础科学研究上的突破、企业层次上的技术创新 内生变量:科技进步机制及企业创新能力

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 进口新产品或新技术进口替代产业新主导产业新贸易优势类型 设计扩散、实物扩散、能力扩散 技术转化能力: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的能力

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 国际投资或合作改进要素结构新的成长产业新主导产业新贸易优势类型 主导产业在时序上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在空间上从一个国家(地区)向另一个国家(地区)转移。 外生变量:FDI与政策支持等

上述国际贸易优势形成的3种机制,不仅可以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产业的国际贸易,而且也可以对某一产业国际贸易优势的形成进行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优势明显,贸易优势形成的基础是我国具有比较利益、劳动成本低、体育用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贸易优势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从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类型的构成看,“体育用品的出口总量中,大约50%属于来料加工,40%属于一般贸易,而真正以国产品牌打出去的很少,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平均价格不及国际著名品牌的1/10,因此,整个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1]。从相对优势上看,“近几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劳动成本优势相对减弱,2010年我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 244元人民币(约4 720美元),劳动成本的优势已不明显,而且根据《体育产业信息》资料显示,耐克公司已经把部分工厂开始向东南亚转移;目前世界60%的足球在巴基斯坦生产,那里的制造商多达200家,足球制造业的利润已经让锡亚尔科特变成了巴基斯坦的‘黄金区’,当地人年薪约1 000美元,是巴基斯坦全国平均工资的两倍”[2]。从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全球价值链来看,“我国体育用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属于价值最低的链条,大部分企业是中小企业,还处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阶段,存在科技含量不足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11]。

因此,可以判断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优势形成的机制属于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并出现了技术跟进式优势和技术创新式优势的萌芽,逐渐向技术跟进式优势和技术创新式优势转换。但是,贸易优势之下存在的隐忧不容忽视:第一,由于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具有动态性和不稳定性,因此,该贸易优势随时可能失去,在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性不足。第二,我国多数体育用品属于低端的加工制造,是由外资主导的进出口贸易,处于体育用品全球价值链的末端,经济效益较低。第三,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下易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无法掌握体育用品的核心技术,难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第四,无法实现体育用品业的优化与升级,国际贸易与国内产业结构无法有效结合,一方面国内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自主创新机制无法形成,难以实现体育用品业的转换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5 体育用品业贸易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体育用品业贸易优势的形成机制为产业转移式,实现贸易优势保持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是:从产业转移式过渡到技术跟进式,最终发展为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类型。只有建立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才能实现我国体育用品业贸易优势的稳定性、主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建立体育用品业的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需要在国家“科教兴国”和“自主创新”宏观战略的引领下,立足政府、研发机构、市场和企业,系统性地促成体育用品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

5.1 发挥政府培育、激励与规范的职能,优化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组织与环境

政府机构分为综合性的中央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于人民政府,应该将体育用品业纳入政府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重要内容,一要建立涵盖体育用品业等加工制造行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激励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物质的保障激励措施;二要提供体育用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如经济效益不高的基础科学研究,政府应该资助技术创新的基础科学研究,建立技术创新的根基,如目前已经建立的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提供行业技术革新所需的共性核心技术为第一要务,服务于整个体育用品行业。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指体育用品业监管的体育及相关部门,其促进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的工作主要包括培育和规范,一要通过行业支持政策、产品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基地建设等措施,培育一批有规模、有技术、能创新、能发展的体育用品企业;二要以标准化和质量监管为抓手,规范体育用品的标准化和市场监管工作,建立体育用品标准化体系,保护体育用品知识产权,保障体育用品产品质量。

5.2 发挥研发机构的创新职能,创新体育用品制造技术

体育用品业技术研发的机构主要是高校、研究院和社会性研究机构,其技术创新的思路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紧跟世界体育用品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新型产品、设计和技术的引进,开展“反求工程”等消化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转换为我国体育用品的技术能力;第二,开展集成式创新,结合体育用品相关产业的先进技术,如机械工程技术、控制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等相关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集成利用到体育用品的研发中,从而研发先进的体育用品技术;第三,立足体育用品的“产学研”,结合基础科学研究和企业的制造实践,以高校和企业为主大力开展原创性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技术。

5.3 广泛开拓市场,通过市场检验与实现体育用品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

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最终是通过市场检验的,促成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必须要开拓市场,处理好国内外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关系,首先国内市场是根基,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建立稳固的国内市场基础,然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以技术创新占领国际市场份额,引领国际体育用品市场的潮流。处理好国外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关系,在体育用品业一些要素(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消失时,适当地进行产业要素的转移,将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较低的环节转移至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或者国外比较成本较低的地区,处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关系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的扩展和比较成本的高低。

5.4 调动企业积极性,使企业成为实现技术贸易优势升级的主力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用品企业是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的最终实践者与受益者。因此,发挥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一方面,促进企业的自由竞争,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自,以企业为主导开展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企业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引领技术的发展,了解各国家(地区)体育用品业比较成本,将非核心要素转移到成本最低的国家(地区)。

现阶段,我国体育用品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国际贸易优势,但是该优势是产业转移式形成机制产生的,属于不稳定的初级贸易优势类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贸易优势,需要我国体育用品业建立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需要从政府、研发机构、市场和企业4个方面综合推进。

参考文献:

[1] 连桂红,孟凤芹.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29-38.

[2] 靳英华. 论国际间产业转移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结构调整[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6):1-4.

[3] 郭朝廷. 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2):42-45.

[4] 陈颇. 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与中国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20-24.

[5] 周城雄. 体育用品业发展分析[G]//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84-185.

[6] 余少谦. 福建高新技术贸易竞争指数季节调整的实证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7,12(24):59-65.

[7] 黄毅.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04.

[8] 王玉娟. 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07:26.

[9] 程大中. 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3(5):17-23.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4篇

关 键 字:廉价劳动力 国际贸易 优势 劣势 发展对策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业人均实际工资的年递增率为7.1%,而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6.75%,二者几乎相当。但是包括非工资费用在内的劳动力成本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已达10.4%,是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的1.5倍。尽管如此,在90年代末,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仍然低于国际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1999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美国、韩国和墨西哥的9.08%,21.98%和51.50%;同期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分别是这些国家的3.94%,11.27%和35.66%。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水平的40%-70%,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目前低廉的劳动力,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仍存诸多劣势。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其优劣势,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廉价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经济赖以成功的廉价劳动力绝大部分为低级劳动力,所谓低级劳动力系指未受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在我国,低级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下岗工人和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教育的青年。由于这类人口的巨大基数,使得我国的低级劳动力资源远远供过于求。在供求关系作用下,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的价格极其低廉,相比国外,在我国进行生产的企业其产品制造成本中的工人工资可以压缩到很小的比例。廉价劳动力资源不仅为国内的制造企业所利用。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在国际市场的大门打开后,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加工制造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这些企业中决大部分是引进资金和一条生产线便可以开工的低级制造企业,如玩具、纺织、制鞋业等。即使是高段如需要较大规模的机电制造业,倚靠的依然是廉价劳动力,因为技术工艺可以引进,最终需要的仍然是装配流水线的熟练工人。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制造企业在国际上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市场。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激烈争夺。

   从国际背景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在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的问题,能否保证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最优置换关系,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效率。在过去的 20年经济增长中,我国制造业充分发挥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我们的出口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欧洲的四十分之一,日韩的三十五分之一。据称,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使这种低成本的优势有望保持10年到20年。

   应当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存在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下简称 H—0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假定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无论是亚当 ·斯密或是大卫 ·李嘉图的“古典 ”,还是上述“新古典”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通常的情况是,发展我国家缺乏资本与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我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因而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

二、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分析

   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低效率,因此所谓的低成本优势也就要小得多甚或不存在。其原因在于:

   首先,虽然发展我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临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如配额,反倾销税和各种各样的技术标准都部分抵销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1996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03年年度报告指出,去年全球贸易有所恢复,但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部署,中外企业同时享受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提升,劳动力的市场供给必然会出现结构性的短缺,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充斥大量没有就业机会的劳动力,但是企业迫切需要的岗位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必然会因为这种结构性矛盾而趋于紧张,劳动力的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上涨。到那时,丰富的劳动力供给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已经降低了2 /3。平均工资上升过快、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导致投资者将通过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不是劳动力投入来获取利润的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上升较快,导致就业不充分。比如2002年城镇职工工资上升约14%,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

   学者胡鞍钢曾表示,工资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人均资本,特别是人均净资本向资本密集的方向延仲,它不是吸纳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而目_正规部门工资增长过快,不利于整个部门的就业。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0年累计下来,工资也不过增长了12个百分点,而我国2002年一年就增加了14%。的确如此,我国的正规部门特别是公共机构如政府工资增长过快,导致一些部门,如文教卫生等的工资跟着增长,它只利于正规部门的少数人就业,不利于非正规部门以外的人就业。这也是很多发展我国家劳动力众多,却无法成为资源优势的原因之一。而且如果没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就有可能在局部地区失衡,从而出现工资水平上升的情形,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5篇

10多年来,湖北省农产品出口一直徘徊在1亿美元左右。近几年来,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据统计,2002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国出口额180.2亿美元的0.93%;2003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占全国出口额212.4亿美元的1.07%;2004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占全国出口额的230.9亿美元的1.19%。2005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国出口总额271亿美元的1.15%。2006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4.0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占全国出口额的1.35%,在全国排第十六位。

湖北省部分农产品一直居全国农产品出口前列。以2006年11月为例,湖北省蘑菇罐头出口5209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36049万美元的14.49%,居全国前列;湖北省淡水小龙虾出口5192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20788万美元的24.99%,居全国第一位;湖北省蜂蜜出口2906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9398万美元的30.92%,居全国第一位;活猪出口3065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30119万美元的10.18%,居全国前列;湖北省柑桔属水果罐头出口1360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11985万美元的11.35%,居全国前列;湖北省活性酵母出口2212万美元,居全国第一。

现阶段,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传统农产品如大米、棉花、肉类、皮革、五倍子、生漆等基本退出出口市场,干香菇、水产品、蜂产品、水果罐头、酵母、茶叶等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在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4.06亿美元,其中,食用菌出口9470万美元,同比增长17.44%。

2.一般贸易出口占绝对优势,加工贸易比重较小。2006年,全省农产品一般贸易出口4.0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9.01%;全省农产品加工贸易出口400万美元,同比下降15.1%,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0.99%。

3.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去年,全省对亚洲出口农产品2.48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61.08%,其中,对香港出口9649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3.77%;对日本出口3100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7.64%。全省对欧洲出口农产品9350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3.03%。全省对北美洲出口农产品5453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3.43%。其中,对美国出口5255万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12.94%。

4.市州农产品出口不平衡。湖北省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省直、武汉、随州、宜昌、荆州、襄樊、潜江、荆门,上述8个地方去年共出口农产品28884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87.3%。

二、湖北省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溯源

早期的比较优势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说明一国何以获得国际贸易的好处,其核心含义是以价格优势获取国际分工的主动权,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比较成本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被俄林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赫――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在客观上反映了生产力的活动规律、长期以来成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都应该按照要素禀赋状况选择发展条件最佳的产业,出口比较优势高的产品,进口比较优势低的产品,这样能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使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都能获得最大利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演绎结果,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定位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学者们在用显示比较优势法(RAC)来测定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具有优势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主要是人力与机械替代性较少的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畜禽产品、水产品、园艺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产品等。而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豆、大米、棉花等我国没有比较优势。

(二)湖北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

据商务部印发的《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描述,我国耕地面积19.5亿亩,仅占国土面积的10.4%,人均占有耕地1.5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1/4。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发展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缺乏优势,与此相反,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目前,据《湖北统计年鉴》(2005年)湖北省耕地面积316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52亩,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米、棉花、小麦、玉米、大豆、油料等在国际贸易中将进一步处于劣势,十一五期间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仍将保持较大的竞争优势。湖北省农产品出口未来的比较优势将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优势。湖北省是农业大省,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优势明显。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常年淡水产量居全国第1位,油菜籽产量和“双低”化率居第1位,棉花居第3位,稻谷居第4位,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居第9位。同时,湖北省水资源丰富。除长江、汉江、清江外还有星罗棋布的众多湖泊,丰富的水资源十分有利于发展我省的淡水农产品。此外湖北省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较低,科技实力雄厚,这些优势十分有利于湖北省扩大农产品出口。虽然目前湖北省出口的农产品占全省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较小,但是发展空间较大。如2004年全省水产品产值149亿元,出口折合人民币2.6亿元,出口只占总产值的1.75%;茶叶产值6.5万吨,出口茶叶1300吨,出口占总产量的2%;年出栏商品猪3000万头,出口生猪21万头,出口仅占年出栏生猪的0.7%。因此,湖北省农产品的出口空间很大。

2.科技优势。湖北省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万人,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90人,高于全国361人的平均水平。拥有“两院”院士45名;普通高等学校75所,在校大学生人数58.5万人,居全国第2位;各类研发机构2100多个(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部委所属的76个),部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95人。农业科学院研究院1所;农业类大专院校2所,在校学生人数约2万人;农业类中等技术学校10所,在校学生人数6000余人。可见,湖北省具有较好的科教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只要解决好科教与经济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将对扩大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劳动力资源优势。据《湖北统计年鉴》(2005),湖北省农业人口约3243万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对发展湖北省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非常有利。

4.市场区位优势。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潜力的市场,2002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2.7%,其中,日本、菲律宾、香港、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农产品进口位居世界前十五名,这些地区也是湖北省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2006年,湖北省对香港出口农产品占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23.79%;湖北省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占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7.65%;湖北省对泰国的农产品出口占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6.54%;湖北省对菲律宾的农产品出口占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2.82%。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湖北省对亚洲出口的食用菌、畜禽、水果、蔬菜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5.大国效应带来的后发优势。规模巨大且富有增长潜力、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既为中国农产品提供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推动中国农业逐步提高竞争力,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将促进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和贸易格局的改变。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正在享受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作用所带来的好处,湖北省正在形成技术、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后发优势,将有利于提高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发挥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

三、湖北农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小,大型农产品出口企业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以2004年为例,虽然我省农产品出口企业有200多家,但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农产品企业只有4家,4家企业共出口6776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4.9%,龙头出口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而同期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113家,出口额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6.5%,充分发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2006年,我省农产品出口过300万美元的企业增长到35家。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只有11家。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只是小打小闹,难以形成规模,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整体发展不够,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弱,资金不足,贷款困难。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落后,深加工的农产品出口较少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集中度低,缺少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产品加工处于低档次水平,农产品出口以原料型为主,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出口不多。以水产品加工为例,2002年湖北省水产养殖面积63.35万公顷,淡水产品产量约270万吨,均居全国首位,但年实际加工产量只有5万吨,主要是一些干制品、腌制品、罐制品、熏制品等,加工比例小,加工率仅为3.7%,远远低于全国15.7%的平均水平;水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低,鱼糜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量只占加工总量的4.4%。再以畜产品加工为例,湖北省每年肉类产量接近300万吨,年加工量30万吨,但是湖北省畜产品绝大部分以初级加工品或原料进入市场,加工企业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加工能力有限,大路货产品多,名优新特产品少。过去,湖北省曾向香港、俄罗斯等国家出口猪肉,后来由于加工手段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加上质次价高,湖北省近几年基本上丢掉了上述猪肉市场。湖北省的猪肉生产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3.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频繁,检验检测项目日益增多,标准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了苛刻的要求。从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一项专门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凡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可能用到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品,都在“肯定列表制度”监控范围之内,日本此前设定进口农产品残留物限量标准是2470条。这次新增了51392条。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几乎涵盖了所有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将对食用蔬菜、水海产品、禽肉、畜肉等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产生严重冲击。从2006年1月1日起,欧盟新的食品卫生法正式生效,欧盟食品新法规提出的近乎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将对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由于湖北省许多农产品长期处于粗放式生产,企业自身受到管理体制、技术水平、检测监控能力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产品质量普遍存在问题。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出口的安全势在必行。

四、湖北省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措施

1.切实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

湖北省出口农产品中,大宗农产品少,多是种、养规模不大的经济作物和特产养殖品种。由于在产品基地建设、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与加工技术的开发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支持,没有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种养,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区分散,品种混杂,商品一致性差,形成不了出口规模。许多产品由于生产环境差,农残、重金属超标,导致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要按照鄂政办发(2006)77号文件精神,会同农业、财政等部门重点围绕出口企业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基地,以扩大企业出口货源,提高产品质量。支持企业在生产基地推广适合出口的优质品种、实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建立种养履历。

2.加大对重点国际市场重点产品开拓力度

开拓国际市场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湖北农产品对外的宣传力度。湖北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农产品品种多样,品质也有大幅提高,要在境外主要农产品进口国对湖北省农产品多做宣传,将为扩大出口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要主攻重点产品。主要是抓好茶叶、食用菌、蜂产品、水产品、水果、禽蛋、芝麻、山野茶、中药材、肉制品等产品的深加工,扩大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这些产品都是全国农产品出口的25个重点大宗商品,是湖北省主要的特色产品,也是湖北省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主导,生产量大,市场潜力大,只要国际市场开拓得好,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三是要主攻重点国际市场。重点开拓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北美、俄罗斯等主要进口国的市场。商务部对全国25种重点大宗商品的前三大市场进行了统计,上述国家和地区占到90%以上。

3.加强农产品出口的质量控制

积极推进良好农业规范技术应用,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传统生产模式的改进,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有种植养殖基地,推广“公司+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经营模式,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可追溯体系,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加强对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督和引导,鼓励出口企业获得GAP、GMP、HACCP等与国际要求一致的认证,建立农产品种植、养殖履历和质量可追溯体系,获得国际市场准入通行证。

4.实施品牌出口战略

鼓励企业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和引导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品牌声誉和固定的消费群体。对湖北省名优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境外开展自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费用,为扩大国际市场影响而开展的广告宣传,展览展销和推广活动予以资助。

5.建立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出口农产品的统计分析工作跟踪和监测重点出口市场的动态,开展国外农产品市场调研,同时建立有效的国际农产品信息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整合信息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组织开展区域性、专业性的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逐步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体系。鼓励行业组织、专业咨询机制为农户和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出口贸易信息服务和进口国有关技术法规、标准、检验检疫措施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6篇

关键词:稀土贸易;出口供给能力;进口需求能力;中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202-04

引言

中国世界稀土产业上游的绝对优势却没能给中国带来相应的贸易利益,相反中国在稀土的贸易领域受到发达国家的联合限制。中国的稀土资源总数量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前占到世界一半以上到目前仅仅占到23%,稀土这样重要且越来越稀缺的资源的战略流失,使得国家对于稀土资源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稀土行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不论是产业内部企业无序竞争,还是稀土的过度开采导致的资源流失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抑或是长期以来对稀土产业政策的不足,再有就是稀土国际贸易政策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Redding和Venables(2004)的框架,着重分析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国际贸易的出口供给能力和进口需求能力。日本是中国最大的稀土贸易伙伴,从2003年以来一直占到了中国稀土对外出口的80%以上,因此侧重对日本的稀土贸易优势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一、中国的稀土出口贸易

截至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已经出口到49个国家和地区。

1979—2008年中国稀土出口总量和出口创汇情况。中国稀土出口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并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57400吨。2007年和2008年出口总量有所下降。2009年中国出口稀土总量为3.61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6.67%,出口金额31 000美元,比上年下降34.92%。特别地(见图1),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额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远远领先其他主要稀土进口国家。

二、空间分解模型的理论框架

对于一个国家的一个产业来说,要去探究衡量这个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产业竞争力以及具体的相关优势,比较约定俗成的办法便是用显示性比较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比较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比较具说服力的指标,它旨在定量地描述一个国家内各个产业(产品组)相对出口的表现;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它是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能够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本文在借鉴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借用Redding和Venables(2004)在利用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在分析101个国家时的理论基础,同样地从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来立体地分析过去十年来中国稀土国际贸易的优势,这是一个新的角度来衡量中国稀土的国际贸易。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经济地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一个国家的出口情况,一个国家的区位和一个国家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该国在多大程度上与世界需求市场相关联,都会影响到该国的出口情况。另外一个影响一国的出口情况的就是该国本身的经济实力,也就是说该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世界市场需求。只有深刻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能比较全面地解释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及其相关产业优势情况。

首先建立模型:假设世界上有i=1,2,…,K个国家,各国的制造业部门生产差异化的产品,也就说存在产业内贸易,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函数的形式是替代弹性不变的效用函数:

Uj=[∑i

1NiX (σ-1 )/σ]σ/ (σ-1),σ>1 (1)

在(1)中,σ表示差异化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表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Ni表示国家i生产的产品种类;Xij表示j国消费的一系列产品中单个产品种类的消费量,并假定各国对每类产品的消费量都一样。各国的价格指数Gi由在i国生产在j国销售的各类产品价格Pij整合而成,可以表示为:

Gi=∑k

iNiPij 1-σ]1/ (1-σ) (2)

同时我们假设J国对差异化产品的总支出是一定的,那么根据谢泼特引理,j国对某类产品的消费量为:

Xij=Pij-σEjGj (σ-1 ) (3)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需求的价格弹性σ,EjGj(σ-1 )决定了国家J需求曲线的位置,在这个基础之上,假设所有国家i类产品的出厂价格一样,考虑冰山成本的运输形式,有产品从i国到j国的价格则是Pij=PitiTijtj,也就是说,每从i国运输一单位的产品到j国,由于采用冰山成本的计算方式,那么就要在i国输出Tij(Tij>1)单位的产品。其中,ti和tj分别代表i国和j国在国内的运输成本,Tij表示从I国到J国的跨境运输成本。这样,我们就可以表示出i国出口到j国的出口总额:

NiPiXij=NiPi1-σ(tiTijtj)1-σEjGj(σ-1) (4)

整理上面的式子我们可以得到:

NiPiXij= [ni(piti)1-σ](T ij1-σ)[Ej(Gj/tj)σ-1] (5)

从(5)式的右边我们便有了外部需求能力和内部供给能力的基础,右边的第一项为i国生产的产品数,本国产品价格以及国内运输成本的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该国的内部供给能力(supply capacity),用SCi来表示;中间的一项则衡量了国际贸易的跨境运输成本,第三项为输入国的价格指数,收入还有输入国的国内运输成本,衡量了输入国的需求能力(market capacity),用Mj来表示,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进口国的总支出(表现为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进口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越高,进口国国内运输成本越低,出口国面对的市场容量越大,出口潜力和出口的竞争优势也越大。

在这个基础之上,一个国家的对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出口额则可以表示为:

Xi=nipi∑j≠ixij=sci∑j≠i(Tij)1-σmj (6)

在(6)中,我们将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外部市场需求也就是外部需求潜力定义为(foreign market potential FMP)定义为:

FMP=∑j≠i(Tij)1-σmj (7)

将(7)代入(5)则得到:

Xi=SCi FMPi (8)

这样,我们就将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表示成了该国的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潜力的关系式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将同时受到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的正相关影响。对(8)的对数形式进行全微分,则我们可以得到:

dlnXi=dlnSCi+dlnFMPi (9)

继续我们可以得到:

X"i=SC"i·FMP"I (10)

(10)中的带“"”的变量表示变化率,这样我们就能将一国的出口总额分解成内部供给贡献率和外部需求贡献率。

在得到这样的基本理论框架之后,我们尝试用中国对世界主要国家日本、美国、德国、印度以及中国的香港近十年出口数据来衡量对于中国的稀土出口的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的贡献率。为了便于计量,我们首先需要引入引力模型来对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进行进一步的量化考察,而后构造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相对应的衡量指标,由第一步得到的参数构建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的时间序列指标,这个指标就可以用来分析中国十年以来对世界主要稀土出口国家的内部供给和外部需求的贡献率,进而考察这两个因素对中国稀土出口的影响程度。

这里我们仍然应用RV(2004)的方法,引入下面的引力模型:

lnXij=α+βjPartnerj+γiCountryi+δ1lndisij+δ2bordij+uij (11)

等式的左边,也就是被解释变量是一个国家i对国家j的出口额的对数形式,δ2bordij是反映两国是否接壤的虚拟变量,Partnerj和Countryi分别控制进口国的市场容量和出口国的供给能力。下一章的实证研究我们将会用(11)式估计出来的参数得到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的时间序列,这里先阐述实证研究理论的依据,国家供给能力:

SCi=exp [γi Countryt^] (12)

国家i的外部市场潜力则可以表示为:

FMPi=∑i≠jexp[βjPartnerj^]DISTijσ1^exp[δ2Bordij^] (13)

三、中国对日本稀土竞争优势分解的实证研究

在上一部分论述的理论基础上,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实证量化研究,在(11)式中,Xij可以用中国对贸易对象国家的稀土出口总额来表示,Partnerj是衡量贸易对象国家需求能力,可以用贸易对象国家衡量经济容量和总量的GDP来表示,Countryi则是代表中国的出口供给能力的变量,可以用中国的经济总量来表示;lndisij是重力模型中比较经典的变量,也就是贸易双方的距离,这个可以沿用经典的重力模型中两国首都的距离来衡量,bordij是衡量贸易两国书否接壤的虚拟变量。这样,我们在获得了2003—2011年的以上数据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三部分理论后对中国与贸易对象国的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的影响做实证测算。

我们把(11)按照对日本的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改:

X中日稀土出口额=α+βjPartner日本+γiCountry中+δ1lndis中日+

δ2bord中日+ui

导入表1的数据,并且结合(10)根据全微分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到2003—2011年中国对日本的稀土贸易中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中对中国对日本稀土出口的总额影响(如图2所示):

在得到分别对出口的影响后,我们可以得到下页图3,也就是内部供给能力单独和外部需求能力作比较时在影响中国对日稀土出口的比例(见下页图3)。

由下页图3的图标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1)在2003—2011年之间,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贸易额总体上是呈一个快速增加的状态,但是我们测算出来的结果是外部需求对中日稀土出口额处于一个负面的状态,这部分原因是因为日本在二战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在测算期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位而且增长缓慢,甚至在世界经济危机(2008—2010)的时间里近乎零增长,所以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外部需求会对稀土出口额出现负面的影响;(2)我们测算的结果只是一个变动率的影响,并没有直观的负面作用;(3)我们的内部供给能力对稀土出口的影响始终是积极正面的,在测算期内中国的每年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每年10%左右,这与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额的增长有着正相关的作用,其次我们要主要的内部供给能力也在于在测算期内国内稀土企业不断增加稀土开采量,增加企业竞争力,保持稀土研究创新增加附加值等要素有一定的关系;(4)我们注意到在世界经济危机(2008—2010)的时期外部需求和内部供给对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额产生的影响相对其他时期要小得多,原因是在稀土需求整体向上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减慢,日本经济将近零增长的时候对这样的总趋势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即使2009年中对日本稀土出口额大幅下降。

小结

在中国稀土的国际贸易虽然在市场占有率在世纪市场上的绝对优势的光环下,创新性地利用空间分解模型比较分析了中国对日本中国稀土贸易的国家,发现相对于外部需求能力而言,中国稀土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因为中国的内部供给能力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的稀土储量以及开采量、技术进步、国内相关产业的进步等因素,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国外的需求没有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 Bidarkota.P,modity pric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J].Review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0,8:647-666.

[2] Yan J,Xiong J.China’s Rare Earth industry:Past,present and future.Rare Earths’98,Materials Science Forum.1999.

[3] Kosynkin Vd,Moiseev Sd,Peterson Ch.et al.Rare-earths Industry of Today in the Common 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1993(Vol.1-2).P118-120.

[4] Strategic Resources Workshop Report,“Strategies towards securing a stable supply of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s”,(2006).

[5] Rubinstein A.Perfect Equilibrium in a Bargaining Model[J].Econometric,1982 (50):97-109.

[6] Redding S.,A.Venables.EconomicGeography and International Inequa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1):53-82.

[7] 陈占恒.中国稀土产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概览[J].四川稀土,2010,(3).

[8] 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9] 刘衍,马明.中国稀土定价权夺回的措施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1,(6).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服务贸易;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国际贸易摩擦背景

日前,我国的国际贸易正在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交易额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也使得国际贸易摩擦变得不断的激化。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都成为了目前主要的竞争手段,国际贸易摩擦已经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我国的世界贸易发展形势不断严峻。同时由于世界经济的缓速发展使得国际贸易保护更加剧烈。反补贴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中经济摩擦的最主要的方式。而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了全世界反补贴调查的目标。这也使得我国的出口呈现出萎缩的状态,使得我国的相关的产业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与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所指的是国家在服务业方面向国际市场中输出的出口能力以及对外的直接投资能力,这两种能力因素能够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决定性的因素。

(1)中国的服务业出口现状。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性的服务贸易正在飞速的发展,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能力还相对较低。尤其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即使中国的服务业出口贸易额在发展中国家中能够排入前十名,但全球的服务贸易出口额所占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总比例大约为18.9%,而中国仅为8.7%,从这两个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在国际服务出口中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与中国目前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中国所处于的国际贸易地位并不相匹配。具体来看,中国服务业中的各行各业分配比例都不十分均衡,这也导致了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的结构不平衡。总的来看,中国各行业中也只有旅游业和一些商业服务的贸易状态勉强保持着顺差状态,在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中有一定的竞争力。

(2)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能力分析。中国的服务业整体来说对国际市场中的投资占比普遍偏低,且其服务业对外的投资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近些年来,中国的服务业对外投资所占的国内对外投资比例不断缩小,其中尤其是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产业。但可喜的是国内的几大新兴产业都处于一个十分迅猛的增长阶段,对外服务贸易占比大幅增加,如信息技术、地质勘测、水利、房地产、环境、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等,其前景十分可观。

三、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对策

(1)制定出一套适合国际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战略与策略机制,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我国应针对目前国际中的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战略来设立一个需要重点扶持的行业,并重点发展该项目。在发展国内行业的同时还应当向发达的国家借鉴经验,吸取对国内服务贸易有利的机制,建立起服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

(2)尽量将服务业各要素进行优化,并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想要让服务业提升一个层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个人力资源的积累,在未来的服务业中,主要的竞争优势还是来自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于人才培养这一块的投资,建立起一种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构,为中国的服务业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从而让国内的服务业时刻处在一个较为活跃的状态,同时还要保证国内的市场处于竞争的状态,并为国内的市场制定一套完备的竞争规范,以避免托拉斯状态的出现。

(3)提高企业硬件与软件总体水平。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包括完善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指的是企业的结构、战略以及制度水平。总的来说,结构是一个企业的基本,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对企业今后的战略规划及发展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而战略是企业的灵魂,没有战略的企业如同行尸走肉,因此,对于服务业而言,对于品牌战略是十分的重视。制度则是企业的主力军,企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持,例如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对于企业运营状况和策略、消费层水平以及竞争对手的详细数据都需要完善的企业制度的支持,这就需要在企业中的设置管理会计系统、市场研究和销售跟踪系统以及竞争情报系统。企业的软件系统主要指企业精神,对于服务企业而言,更需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自身高效独特的管理风格,并明确企业价值观,朝着企业目标前进,而不要盲目发展。企业工作人员也在企业的软件系统范围之内,包括科学的人力资源系统以及工作人员的态度、士气等无形精神因素。只有全方位综合企业的硬件与软件水平,提高服务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我国在对外服务贸易体系的地位。

(4)提升企业的自身水平,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要想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除了要构建发达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完善服务贸易法规等多方面措施外,我们还要从根本入手,积极提升企业自身水平,制造出高质高量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我国出口贸易。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科学技术水平,只有全方位的提高企业的科技、品牌、效率和质量水平,才能保证我国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对企业而言,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对营销策略进行实时修正,并实现市场多元化,最大限度地获取出口利益。同时,企业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案以降低被反倾销或者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保证我国的出口贸易效益。

四、结束语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更应该发挥我们民族的团结性,共同把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提高到国际水平,通过建立发达的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策划和制定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战略与策略,同时积极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并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等措施来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力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把我国变成一个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王静.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09(01).

[2]唐炎钊,朱小聘.我国应对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7).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相对比较优势;劳动力;环境要素;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033-05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额的高速增长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主要是因为我国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一般认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低价格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国内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事实上,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危机的不断加剧,人们日益增强的环境意识使得环境要素已经开始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将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来重新考察我国的国际贸易特征,分析其原因和面临的挑战,不仅具有基本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未来走向具有参考价值。

1 环境要素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模型是对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模型的修正与拓展,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以及国际贸易的成因。模型的基本结论是:一国应该出口那些在生产中需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廉价生产要素的产品,应进口那些在生产中需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的产品。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于新古典分析框架,只考虑了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并没有包括环境这一生产要素。事实上,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高,环境已经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环境具有一般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其一,环境资源是生产活动中所必需的一种投入。一切产品的物质构成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环境,如果没有环境直接或者间接投入,那么便不会有任何经济产出。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的生产投入具有两种形式。一方面,自然环境为生产活动提供原料等;另一方面,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入环境,环境则以其消纳污染物的能力作为一种“投入”来支撑生产活动。其二,环境与资本、劳动力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企业或社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如果企业减少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到环境污染控制中,一般是以更多的污染物排放为代价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企业,势必根据环境资源的相对价格变动来进行投入组合选择,从而反映了环境投入与传统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相互替代。其三,环境与劳动力、资本一样,其价格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影响着劳动力和资本的市场价格;而对环境的市场价格,政府的作用(比如管制)则更加明显,特别是在社会环境意识整体较低的情况下。

将环境投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重新构建国际贸易理论,将会对传统贸易理论中各国的相对比较优势产生影响[1]。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环境,其禀赋的丰裕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如果某个国家具有相对丰富的环境资源,其环境成本相对比较低廉,那么它就具有环境相对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它应该更多地生产“环境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资源或排放较多污染物的产品)出口。但是把环境要素纳入贸易理论将使资本与劳动力的相对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考虑环境要素,使环境成本作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则相对于不考虑环境要素的生产成本C而言,产品的总的生产成本应为:

C′=(1+e)C

其中C为不考虑环境要素的生产成本,e为环境成本系数。那么如果一国在其优势产品上的环境成本系数相对低于他国(e较小),则考虑环境要素后带来的生产成本提高幅度也小于其他国家,会强化其在该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反之,则会削弱原有的比较优势,甚至会丧失其在该产品上的比较优势。

与传统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相比,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更多受到社会的环境意识和政府的环境政策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国际贸易在环境上的不公平。假定现有A国和B国两个国家,二者在劳动力、资本与环境等生产要素上各有优势。如果两国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环境成本完全内在化,环境要素价格为真实价格而不是所谓的影子价格,那么两国将根据环境要素禀赋的不同,确定各国的比较优势,这一点与不考虑环境要素的国际贸易模型一致。但是实际上由于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其成本内部化并不能完全实现。因此,环境价格一般由政府制定,而不是由环境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这种价格的决定机制将导致一系列问题。假设A国在某产品生产上有更高的环境相对比较优势,那么本国会扩大该产品的生产,该国对环境的相对需求就上升,应该引起环境要素真实价格的上升,该产品比较优势缩小,B国则发生相反的趋势。但是由于A国的环境要素价格是由政府单方决定的外生变量,不反映供求变化情况,A国企业将继续扩大该产品的生产,致使环境要素的真实价格越来越偏离其现实定价。从表面上看,两国通过发挥“比较优势”,都能获得国民福利的提高。然而,A国通过人为压低环境价格获得了“比较优势”,B国则通过以较低价格进口环境密集型产品,维护了自身的生态环境。这样的贸易机制显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总之,由于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要素价格的差异,各国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要素成本,进一步确立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这成为各国国际分工与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各国环境政策不同等导致环境价值体现方面存在着差异,通常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成本并没有完全内部化,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比较优势并不是真实的相对比较优势,这正是将环境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所在。

2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比较优势

2.1 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

在分析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时候,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我国具有劳动力相对比较优势。这是我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按现行汇率折算,我国国有制造业职工的周工资只有22.35美元,分别相当于同期泰国的38.3%,马来西亚的28.7%,韩国的9.2%,台湾省的6.8%,香港的5.1%,美、日、德的4%左右[2]。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远大于需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最大竞争优势。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衡量国家要素丰裕度,两国的工资利率比分别为wA/rA和wB/rA,若有wA/rA<wB/rB,就可以认为相对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相对于B国而言,A国为劳动丰裕型国家。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具有极大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我国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对外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1980年所占比重为75.90%,即使到了2004年仍高达46.50%[3]。我国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占很大比重,例如2003年为804.84亿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18.36%(中国统计年鉴,2004),而机械和生产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仍是净进口。

2.2 中国劳动力相对比较优势的基本特征

结合我国的生产要素的实际禀赋,劳动力比较优势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大部分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广东省为例,调查表明,广东省外来工月工资收入在800元以下占48.2%,月工资收入在1 200元以下的占78.7%,月工资收入在1 600元以下的高达89.4%,而广东省2003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为1 675元,外来工中仅有1/10的人月工资收入达到全省职工的平均水平[5]。同时,劳动力工资增长速度缓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在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12年来只增长了68元。

第二,我国劳动力技术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2000年我国技术工人队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仅为155%,高级技工只占3%,中级技工占35%,初级技工占60%以上。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据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只占15%[6]。中国只是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中心,而发达国家是高附加值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中心。

3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相对比较“优势”

早期,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出口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获得资本积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变革,劳动力、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从而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建立,不仅仅是以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代价,也是以廉价的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环境与劳动力是支持我国对外贸易的两个主要要素。

由于环境成本更多地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一国实际表现出来的环境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其环境要素禀赋,还取决于其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环境要素禀赋主要指一国实际存在的环境要素的量,由自然状况、环境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则取决于其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等。由于市场机制下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实际的环境成本并不能完全反映环境要素自然禀赋的状况。

3.1 环境管制的国际比较

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可以用环境偏好(environmental preference)来表征。环境偏好表现为各国在不同的环境禀赋、技术水平、环境意识下形成的不同的环境标准以及相应的环境管理政策。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制度往往比较松懈,企业基本或较少承担生产的外部环境成本,由此在一些生态损害较严重以及重污染型的产业上赢得了比较优势。同时,发达国家环境标准较高,管理严格,其生产企业必须承担较高的环境成本。可见,各国不同的环境标准、环境政策与管制水平对环境比较优势产生了显著影响。

环境偏好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很难量化,在相关的研究中,IESP(index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performance)(World Bank, 1995)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衡量一个国家环境政策严格水平的指标,IESP是基于OECD压力-状态-响应框架而构建的指标,它主要反映各国的相对污染水平以及为治理环境所作的努力。依据环境破坏的种类不同,IESP包括了气候变化、酸雨、水污染、固体废物等四类指标,不同国家的IESP值见表2。

IESP值越高,表明越高的环境标准与环境管制水平,也意味着较高的环境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IESP值相对较低,反映了发达国家环境要求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环境管制水平等低于发达国家,因此生产的环境成本要低于发达国家,由此产生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

3.2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来的环境比较“优势”

在现实的贸易过程中,可以从一国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消耗间接地反映出一国环境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这里以SO2排放强度表示环境资源消耗强度(见表3)。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美国的十二倍,是日本的五十五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消耗不仅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是以环境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单位经济产出消耗了更多的环境资源。

为了分析环境与劳动力、资本之间的相对比较优势,现构建环境收益工资比(EL)和环境收益利率比(EK)两个指标。工资利率比的基本含义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与资本的边际产出之比,环境收益工资比的基本含义是环境投入的边际产出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之比,环境收益利率比亦然。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环境投入的边际产出难以得到,这里近似采用环境投入的平均产出来替代,即采用单位环境投入的经济产出来表征环境收益。环境收益工资比和环境收益利率比定义如下:

EL=环境收益/劳动力=(1/污染物排放强度)/工资

EL=环境收益/资本收益=(1/污染物排放强度)/利率

根据表1和表3数据中的已有数据计算可得环境收益工资比和环境收益利率比,见表4。环境收益工资比越低,表明与劳动力相比该国的环境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在所列的7个国家中,我国的环境收益工资比最低。同样,我国的环境收益利率比也最低,说明与资本相比,我国的环境也体现为相对比较优势。

因此,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与资本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与劳动力相比,我国的环境要素更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这就是说,环境相对比较优势最强,而资本相对比较优势最弱。从我国国际贸易状况来看,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和环境密集型(包括资源密集型和污染物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我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环境成本为代价,换来了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丰富的劳动力和“丰富”的环境资源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两大比较优势。

特别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较小,我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我国在环境方面具有较为真实的相对比较优势。但是,当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国内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剧烈,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也就是说,我国在环境要素上已经不再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可实际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环境相对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等。由于发展的惯性和环境管理的薄弱而持续存在的环境相对比较“优势”正在加剧恶化我国的环境危机。例如,1993年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795万吨(199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增长到2549万吨,年均增幅为42%且将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而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则已经从1993年的1975万吨下降到2002年的1393万吨,并呈持续下降的趋势(epa.gov.)。长远来看,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储备相比,我国的环境资源正受着日趋严格的制约,长期依赖环境的比较“优势”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4 中国两大相对比较优势资源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的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和低环境成本的基础上的。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国际贸易势必会导致国内环境安全危机、社会公平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4.1 劳动力相对比较优势面临的挑战

我国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大量过剩,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这些产业工人长期处在低工资水平下,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缓慢,与社会整体水平步调不一致,长期下去收入差距将越来越大,不利于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出现低成本和低效率并存的现象。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我国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用以弥补劳动力素质优势的不足;但在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劳动力相对比较优势明显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优势。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加工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产品开发能力,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很难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难以形成我国自主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劳动力的低工资掩盖了低效率,从而削弱了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9]。

同时随着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一步转移,其他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将逐步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受到威胁,提升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保持并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4.2 环境比较“优势”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污染、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同时大量接受国外同类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已给我国的经济、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这一点从我国近年来的进出口结构中可以看出:进口产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其中的矿物燃料、油等其它原料性产品还在增加。进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能耗大,资源投入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10]。许多发达国家将生产基地设在我国,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进行生产之后,再将制成品运回国内,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我国的脆弱的环境资源不仅需要支撑本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压力,还需要支撑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专业化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张,我国的资源环境将变得不断稀缺,面临更为严峻的压力,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因此,需要从宏观调控上控制环境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和环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辅以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政策,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

5 结 语

过去20多年,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劳动力相对比较优势,其二为环境相对比较优势;二者共同支撑我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当前,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面临劳动力价格提高、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挑战。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体现出来的环境相对比较“优势”,是以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和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为代价,这种“优势”已经严重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因此,所谓的环境比较“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中的“劣势”,必须谨慎利用这种所谓的“优势”,合理调整与配置资源环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国平,张云.附加环境因素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6~10.[Li Guoping, Zhang Yun.Extens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with the Environment Attached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 (4):6~10.]

[2] 刘建江,徐长生,袁冬梅.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5):10~15.[Liu Jianjiang, Xu Changsheng,Yuan Dongmei.The Problem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J].World Economy and Polity Forum, 2004(5):10~15.]

[3] 逯宇铎,孟振,滕丽丽.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网刊, 2006(41).[Lu Yuduo,Meng Zhen, Teng Lili.Research on China Foreign Trade Structure's Evaluative rul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2006(41).]

[4] 陈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和趋势[J].中国经贸导刊,2006(8):25~26.[Chen Jun.Research on the Advantage and Trend of Chinese Labor Wages b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China Econanic and Trade Herald, 2006(8):25~26.]

[5] 广东省工会.广东省外来工基本状况调查报告.[Guangdong Labor Union. Inquiry Report on External Laborer in Guangdong Province.省略.cn/Articles/83/84/87 /200412211544627918.htm]

[6]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5.[Research Team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Problems.Stride from a country of tremendous population to a country of profound human resources [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3.45.]

[7] Cagatay S., Hakan Mihci.Degree of environmental stringency and the impact on trade patterns [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2006,1 (33):30~51.

[8] Dasgupta S., A.Mody, S.Roy.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Analyze [A].In: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C].1995.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9篇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保持了40%-50%的份额。198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按SITC统计,200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268.2亿美元,比1980年的105.92亿美元增长1.53倍,据最新统计,200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达403.6亿美元,出口额为214.3亿美元,进口额为189.3亿美元。

第二,农产品贸易进大于出的局面得到改善,贸易顺差扩大。198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18.9亿美元,199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一直保持顺差。1995-2000年每年净出口值分别达到28.1亿美元、24.3亿美元、25.4亿美元、24.4亿美元、53.1亿美元、44.2亿美元。

第三,沿海、沿江和边境地区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地区。中国近十年来每年5亿美元以上的农产品出口大省基本集中在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上海、辽宁、江苏等沿海、沿江和边境地区,内陆地区还没有出口超过5亿美元的省市。

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地区。1995-2000年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占农产品出口的67.5%以上,据2003年数据我国农产品出口亚洲其他国家148.5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9.3%;其次是欧洲市场,占15%-20%左右,2003年我农产品出口欧洲30.6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3%;对北美、非洲、南美洲、澳洲的出口较少,占3%-7%左右。

我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市场为北美洲和南美洲。2003年我国从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进口农产品55.6亿美元、50.2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9.4%和26.5%。其次为澳洲,占到10-14%左右;欧洲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波动较大,占6%-15%左右。

第四,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品种上看,粮食、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出口增较快长,大豆、油脂和棉花进口较多。2003年我国累计出口粮食2200.4万吨,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这是我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同年,我国进口大豆2074.1万吨、食用植物油541.8万吨、棉花95.4万吨,是我国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进口最多的年份。同时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继续增长,分别达到18.7%、33.8%和17%。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优劣势分析

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并获取比较利益,是自由贸易理论学派的一贯主张。认清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自身的劣势,这将对我国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而言的,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素禀赋优势。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对外经贸活动地位。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状况比较,中国劳动力资源具有明显优势,而人均资本和土地拥有量,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占有绝对优势。

(2)出口商品价格优势。从总体看,我国的水果、蔬菜、肉类产品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目前,我国的主要水果如苹果、鸭梨、柑橘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四至七成,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蔬菜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其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30倍,出口额是进口额的50多倍。从长期来看,我国蔬菜行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将会保持相当时间的竞争优势。我国畜牧业的比较优势要强于种植业,在价格方面,除禽肉外,其他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其中,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7%,牛肉价格低84%,羊肉价格低54%。

(3)出口商品产量优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渔业生产国,1997年我国的水产品产量达到3602万t,总产量占世界首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为29.87kg,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4%。2000年我国肉类产量达6270万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苹果、柑橘、梨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水平仍然较低,如水果类产品,目前的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左右,与其产量相比,出口潜力较大。

(4)出口商品质量优势。近年来,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农业部制定、修订农产品国家标准450多项,行业标准1550项,开展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活动,从生产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另外,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早稻和高产高油大豆等优质专用农产品迅速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粮食产品质量的提高。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劣势分析

(1)我国处于劣势的农产品主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棉花、油、糖等大宗农产品,我国每年都大量进口这几类产品。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棉花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糖类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五成,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国内市场花生油、菜油和豆油的价格已分别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4%、43%和45%。这种价格上的劣势使得中国的粮、棉油等农产品极易遭到国外价廉质优的同类农产品的冲击。

(2)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过于单一。长期以来粮食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而价值比较高的农产品如蔬菜、鲜花、水果等出口数量有限,这种低级农产品出口结构不符合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与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相对应的是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单一化:一是出口地区过于集中。据统计,近年来外贸农产品出口70%以上集中在沿海的广东、浙

江、江苏、山东等省市,而占全国大部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外贸农产品的生产比重偏少,造成外贸农产品生产地域分布不合理。二是出口市场过于单一。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韩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如2000年1-8月份,亚洲占出口份额的73.4%,山东省2000年农产品出口日、韩就占80%左右。这种状况造成对局部世界市场过分依赖。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10篇

【原刊地名】广州

【原刊期号】200205

【原刊页号】16~20

【分 类 号】f52

【分 类 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302

【 标 题】从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看竞争优势论

【 作 者】袁宜

【作者简介】袁宜 华东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竞争优势论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国际贸易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理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这个争论的焦点入手,首先归纳了比较优势范畴内对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些成果尚待整合,进而从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及来源两个层次进行对比,论证了竞争优势论在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完善的观点,从而初步确立其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

【摘 要 题】国际贸易理论

【关 键 词】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成因

【 正 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9世纪初,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100多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跳出比较优势的范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论异军突起,尤其是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出版,引发了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热烈讨论。

波特对竞争优势的研究经历了从企业和产业层次向国家层次、从参与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演进的过程。他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到了1986年的《全球产业竞争》,波特开始将其理论架构延伸到国际竞争的背景当中。而成为里根政府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的经历,使波特意识到国家环境对于企业竞争的成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他开始探寻一个国家创造并保持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可见,产业竞争力始终是波特研究的核心。当研究重心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国际竞争后,波特将衡量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最佳指标确定为该产业是否具有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的能力。这样,在客观上,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由比较优势引发国际贸易的理念提出了挑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究竟哪个是国际贸易的真正动因?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梳理代表国际贸易理论主流的比较优势论与新兴的竞争优势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明确国际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竞争优势》刚刚问世,国内对此理论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这一时期的相关文献中的某些认识违背了波特竞争优势论的本意,从而不能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作出正确的评判(注:如熊贤良虽然开创性地指出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一致性,但同时强调一国货币汇率的低估会导致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分离,使该国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也能具有竞争优势。而波特认为低估本币虽会带来一时的出口增长,但这不具有可持续性,并将损害该国长久的竞争优势,因而并不认同这种由汇率因素引致的优势(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对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中,都把比较优势的概念仅仅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源禀赋论的层面上(注:波特本人在其著作中谈到比较优势时,将这一概念限定在资源禀赋论的层面,并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比较优势概念应该让位于竞争优势概念(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再版序第1页,正文第11、14页),国内学者的上述观点可能是受此影响。),由此,符正平(注:符正平虽然注意到了当代就比较优势内生性和动态性的研究成果,但在与竞争优势的对比时,仍主要将比较优势的概念停留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强调比较优势采用的是“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没有将当代比较优势论的研究成果充分纳入其对比分析中。)认为竞争优势概念与比较优势概念是互补的,且在当代,竞争优势更为重要;洪银兴、谢娟认为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盛晓白甚至认为竞争优势的概念全面超越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将会取代比较优势,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俄林在1933年创立的资源禀赋论虽被誉为是比较优势论的集大成之作,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比较优势论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源禀赋的理念了。随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20年的大发展时期,再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整合归纳,形成了被称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一系列贸易理论,使比较优势论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所以,理应将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过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论与这一时期诞生的竞争优势论进行比较,才能准确地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对国际贸易成因的阐释是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就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论争的一大焦点,因此本文将就比较优势论和竞争优势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进行比较。又由于比较优势论基本代表了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和主流,因此这一比较也将揭示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贡献及其地位。

二、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

(一)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历程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认为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1817年大卫·李嘉图发展了绝对优势论,提出比较优势论,认为只要两国在生产成本上存在相对差异,即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存在不同,就能产生互利贸易。由于斯密和李嘉图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是指劳动成本,即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将其转化为商品的货币成本后,便会发现不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意味着具有货币成本绝对低廉的优势。正如李嘉图本人在阐述了比较成本模型后,紧接着指出:“因此,毛呢在葡萄牙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输出国所费的黄金多,就不可能输入葡萄牙;葡萄酒在英国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葡萄牙所费的黄金多,便也不可能输入英国”。又由于斯密和李嘉图使用的都是完全竞争模型,因此生产的货币成本等于销售价格。所以,对李嘉图的以上表述可以归纳为,只有当一国生产某商品的货币成本(同时也是其国内销售价格)绝对地低于另一国家国内同一商品的销售价格(同时也是其国内生产成本)时,国际贸易才会产生。俄林将此概括为:“贸易的立即原因,永远是按货币表示的商品能从区外比在区内生产更便宜地买进”。

1933年,俄林在继承赫克歇尔的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论,指出各国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最终导致各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的根源。这样就将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了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在比较优势的范畴内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被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诸多理论分别引入了技术要素、人力技能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信息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要素等等内生性的生产要素,丰富了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格雷和兰卡斯特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引入了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异质性为每种商品提供了有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于同类商品的非价格形式的垄断优势。商品的异质性成为了继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之外的另一种引发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摆脱了以往从供给角度阐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束缚,开辟了从需求角度进行研究的新视角。国际贸易动态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因素。由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动态比较成本说”指出,一国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开发要素资源,形成比较优势。

强调内生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引入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关注需求因素、提出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观念,国际贸易新理论极大地补充和完善了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使当代的比较优势理论远远超越了20世纪30年代资源禀赋论的理念。

(二)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尚待整合

为了便于和竞争优势论的比较,笔者将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大致归纳如图1所示。该图仅仅是将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简单拼接而成的,事实上还不存在一个能够涵盖整个逻辑结构、完整地描述国际贸易成因的理论。

图1 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

附图

比较优势范畴内的每种理论都对国际贸易的成因提供了一种独到的看法。虽然各理论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性,但总体而言,汇聚于比较优势范畴内的理论为数众多,略显纷繁、杂乱,具体表现为从形式上看,各理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作为比较优势来源的各种因素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相互影响?对于这类涉及数个理论间相互关系的问题,我们尚无法直接找到答案。此外,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内对同一主题的论述又往往散见于诸多理论之中。比如,就生产要素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作用这个主题,资源禀赋论和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许多理论各就某一特定种类的要素的作用作了静态的阐述,产品生命周期论就产品生命周期中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化而引发的比较优势的转移作了论述,“动态比较成本说”提出了要素的动态开发可以扭转比较成本的劣势、创造比较优势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理论进行归纳,形成统一的要素理论。

三、竞争优势论对比较优势论的整合与完善

从客观上看,在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方面,竞争优势论整合了比较优势论的观点,并有所补充和完善。

(一)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竞争优势有两种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此进一步表述为:“企业要在国际竞技场中获胜,它的竞争优势不外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佳价格”。

可见,竞争优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质商品的生产上由低成本所带来的低价格竞争优势,另一种是由商品异质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这与比较优势的两种表现形式,即由同质商品的价格(成本)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以及由商品的品质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恰好能够一一对应。可见,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是等同的,都揭示了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二)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比较优势的来源

波特创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该理论在客观上也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众多解释的整合与完善。

1.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4个关键要素。波特认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在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他用国家竞争优势菱形描绘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关键因素。

(1)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和半技术人工等,这些要素是被动继承的,或是仅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的。这与比较优势论中的外生性生产要素概念基本是一致的。高级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出来的,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大学研究所等,它们是比较优势论中的内生性生产要素,如信息、人力技能、技术、研发的载体或创造者。波特进一步指出,除了在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以及对技能要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一个国家想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的强大且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但同时,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素质又是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所不能缺少的基础。可见,竞争优势论的生产要素观不仅整合了比较优势论中的众多要素理论,而且其就两类生产要素的相对地位与相互关系的论述更是对要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波特还认为:“生产要素优势有它重要的动力特征,象知识、科学或产品改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标准就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它对竞争优势的阶值就会越来越低”。因此,他主张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应共同对高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性的投资,刺激其发展。竞争优势论强调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地开发和升级以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这和比较优势论中的动态理论不谋而合。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观点与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林德的理论进一步通过国家间存在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发达国家间的水平贸易现象。但波特认为,这样的解释尚无法说明偏好相似的国家间贸易的流向。他指出,即便是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各自特有的需求特点,而正是这些需求的差异之处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具备了竞争优势(注:波特曾举瑞典为例,该国的发电厂集中在南部,而能源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北部,这种独特的内需市场的特点使得瑞典在远距离高压电传输设备中领先全球。)。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波特开创性地把产业集群理论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联系起来。他认为一个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而且彼此之间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区域内能为某个产业聚集起健全而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则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因此,更容易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个观察问题的角度是比较优势论所未曾涉及的。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虽然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将比较优势的研究从国家和产业层面部分地引向了对微观企业行为(如销售政策、品牌战略)的探讨,但波特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教授,他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的竞争战略入手,逐步推进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因此他对于微观企业层面的阐述更为独到和深入。波特认为,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便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强劲的良性国内市场竞争与随之而来的长期竞争优势,事实上是外国竞争者无法复制的”。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优势论所忽视的。

2.四个关键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竞争优势论的一大特点,也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所欠缺的地方。波特认为:“如果企业只依靠一项关键要素竞争,除非能由此扩张出其他关键要素,否则连保持经营都会有困难。”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每个关键要素的效果都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之上,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每个要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要素的表现。波特在其著作中详细列示了每种要素对其他3种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指出:“要能将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才是外国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摧毁的。”可见,4个关键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强化的一个系统,从而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四、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竞争优势的概念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一致的,而国家竞争优势论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的归类和整合。同时,由于波特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国家,与比较优势研究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路径正好相反,由此产生的不同视角使竞争优势论较比较优势论有所创新,尤其是竞争优势论中关于企业战略、同业竞争以及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弥补了比较优势论在此领域的空白。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描述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结构,可以把它视为是对经过二战后蓬勃发展的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成果的一次初步成功的整合和进一步的完善。但是,该整合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比如,就分析手段而言,比较优势分析采用的是一般均衡的分析法,指出一国在拥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必然也拥有比较劣势,因而几乎每个国家都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注:在忽略运输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出现两国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成本比例完全一致的现象。),而竞争优势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只是通过各国环境存在差异并且资源毕竟有限的角度认为每个国家应该能够找到在本国生产最为有利的商品,但这仅仅是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可见虽然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形成互补,但毕竟无法涵盖一般均衡分析的全部,给竞争优势模型留下了遗憾。

图2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

附图

竞争优势论创立至今不过10余年,还是一个年轻的理论,其自身仍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通过对比较优势理念更为深入和全面吸收,经过不断磨合,竞争优势论将进一步确立其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同时,比较优势的理念仍将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念,在竞争优势的外衣下不断充实和完善,继续指导各国的贸易实践。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orter.patterns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succes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rch-april,76.

[2] 熊贤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和结合》,《国际贸易问题》,1991年第6期。

[3] 翼名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2期。

[4] 符正平:《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兼论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8期。

[5]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6] 谢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第4期。

[7] 盛晓白:《简评竞争优势理论》,《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8期。

[8]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5页。

[9] bertil 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台湾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8年版第3-4页。

[10] 唐海燕:《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178页。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11篇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对于国际贸易产品,注重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是提高产品水平的关键,但是,国际贸易高质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导致资本市场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本文对资本市场支持、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质量进行分析,为解决外部融资难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资本市场支持;比较优势;国际贸易质量;风险;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061-02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国际贸易之间进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径,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国际贸易产品质量。因此,资本市场支持可以通过比较优势的方式来分析国际贸易质量,通过对模型与变量进行理论推导,验证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质量的相互关系。

一、资本市场与国际贸易质量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内已向世界贸易的方向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但是,国家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是受国际贸易质量的影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比较落后,导致大多数企业融资问题难以解决,自然而然国际贸易质量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由此可知,资本市场支持状况是直接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在2005年,某学者指出资本市场支持状况对外部融资的影响,对于资本市场发展成熟的地区,对外部融资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其可以出口高质量的产品;在2012年,某学者也对资本市场支持对进出口外部融资进行了分析,但是,都没有涉及到资本市场发展对贸易质量的影响,因此,为了分析资本市场支持对提升国际贸易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比较优势的作用机理对资本市场支持对国际贸易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二、理论机制与经验分析推导

(一)针对资本市场支持与国际贸易质量的理论指导

由于资本市场支持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容易发生逆向选择现象,信息不对称,给企业融资带来严重的挑战,甚至可能降低企业成本,另外,贸易高质量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风险不确定性也容易造成逆向选择现象,因此,为了生产贸易高质量产品,采用理论机制和经验分析的推导方式,从而提高国际贸易质量。例如以国内外贸易为例,将中国定义为不完善的资本市场A,将外国定义为不完善的资本市场B,以基本模型为基础,进而分析进出口贸易产品生产函数,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在贸易条件自由的状态下,B资本市场主要参与出口贸易高质量的产品,而A资本市场则主要参与出口贸易低质量的产品,两者相结合,可以将两者相结合的资本市场假设为C资本市场,在信息对称情况下,将s控制在0~λc范围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将s控制在λc~1范围内,通过分析C资本市场的生产函数关系,即

通过计算信息对称部门和信息不对称部门的产品价格,进而得出最终产品加合,公式可以这样表达为:

若Pc(i)>0,则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越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第二,在信息对称大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若产品价格大于最终产品价格,由此可知,完善的资本市场国家主要参与贸易高质量的产品,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对贸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资本市场发展在贸易质量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二)模型与变量分析

1、模型,建立资本市场支持影响国际贸易质量的模型,首先应确定国家(i)、年份(t)、国家特定效应(λi)、控制变量(X)、时间特定效应(γt)和随机干预项(ε),其设定模型公式可以定义为:

其中,etci,t表示产品的比较优势,采用静态模型的方式对其估计,虽然该设定模型可以对资本市场支持对提升国际贸易质量进行验证,但是,该设定模型没有对中间机制进行分析估计,为了更进一步验证资本市场支持程度的高低对国际贸易高质量产品的影响,并突出产品比较优势,可以采用这样的设定模型对其进行验证,如:

其中,CAi,k、φk、aextei×etck 、aextei 、etck分别为产品比较优势、产品特定效应、核心解释变量、资本市场支持程度、国际贸易质量等,分析这两种设定模型,并比较两种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CAi,k,可以发现资本市场支持程度高低的比较优势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计算资本市场支持程度和贸易质量的高低值,并计算资本市场支持程度和贸易质量的差值,发现资本市场支持程度越高,比较优势呈现上身趋势,而资本市场支持程度越低,则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分析资本市场支持程度高低和国际贸易质量差值,可以表明资本市场支持对国际贸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资本市场支持程度高的国家在贸易高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分析比较优势的差值,计算出比较优势的差值为正,由此可知,资本市场支持对提升国际贸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2、变量,分析式(1)中设定模型,其可以采用绝对指标计算和标准指标计算两种方式来衡量被解释变量贸易(下转70页)(上接61页)质量水平,第一,绝对指标计算方法,根据资本市场人均GDP、资本市场产品贸易额、所有资本市场产品贸易额来计算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而计算出贸易质量层次水平;第二,标准指标计算,即通过计算资本市场的产品和贸易质量层次水水平的差值来得出结果。对于资本市场支持程度aextei,其是核心变量,可以采用银行放贷市场量、流动资产量、股票规模量、股票交易量等四种测度方法来测定资本市场支持程度。对于式(2)中的因变量,变量是比价优势的主要指标,可以通过分析国家产品的出口比值的方式来判断资本市场支持程度,从式(2)中分析,aextei×etck为核心解释变量,其也被称为资本市场支持程度与国际贸易质量水平交叉项,针对aextei的取资本市场支持程度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银行放贷市场量、流动资产量、股票规模量、股票交易量等四种度量方法,对于交叉项,近几年大量学者也对交叉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在验证过程中,通过取对数的方式来获得交叉项。

3、实证分析,为了验证式(2)中资本市场与国际贸易质量之间的关系,通对式(2)产品层面进行估计,最终得到回归结果,通过分析交叉项系数,若资本市场与国际贸易质量的交叉项系数为正,则可以表明资本市场支持提升了贸易高质量产品,交叉项以符号rl表示,若rl为正,则表明资本市场程度高的国家在贸易高质量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分析计算的回归结果,表明资本市场支撑程度高的国家,在国际贸易高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对于不同行业与国家的交叉项,如“国家人资资本与行业人力资本密集度交叉项”、“国家人均物质资本与行业是否为密集型交叉项”,通过分析产品回归结果,表明这些交叉项均成立。

三、结论

通过理论指导和模型、变量分析,得出资本市场支持对国际贸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资本市场程度高的国家在贸易高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越明显,贸易高质量产品就越显著,进而提高国际贸易质量,由此可知,资本市场支持程度对国际贸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采用理论机制和实验分析的指导方式对资本市场支持、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质量进行验证,通过分析验证,表明资本市场支持程度对提升国际贸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资本市场程度高的国家在贸易高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由此可知,资本市场支持程度高的国家不仅有利于扩大贸易产品数量,也有利于提高贸易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研究[D].西南大学, 2012.

[2] 张海伟.制度和制度变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 经大学,2012.

[3] 肖嵘.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12篇

【关 键 词】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成因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9世纪初,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100多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跳出比较优势的范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论异军突起,尤其是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出版,引发了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热烈讨论。

波特对竞争优势的研究经历了从企业和产业层次向国家层次、从参与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演进的过程。他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到了1986年的《全球产业竞争》,波特开始将其理论架构延伸到国际竞争的背景当中。而成为里根政府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的经历,使波特意识到国家环境对于企业竞争的成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他开始探寻一个国家创造并保持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可见,产业竞争力始终是波特研究的核心。当研究重心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国际竞争后,波特将衡量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最佳指标确定为该产业是否具有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的能力。这样,在客观上,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由比较优势引发国际贸易的理念提出了挑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究竟哪个是国际贸易的真正动因?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梳理代表国际贸易理论主流的比较优势论与新兴的竞争优势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明确国际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竞争优势》刚刚问世,国内对此理论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这一时期的相关文献中的某些认识违背了波特竞争优势论的本意,从而不能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作出正确的评判(注:如熊贤良虽然开创性地指出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一致性,但同时强调一国货币汇率的低估会导致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分离,使该国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也能具有竞争优势。而波特认为低估本币虽会带来一时的出口增长,但这不具有可持续性,并将损害该国长久的竞争优势,因而并不认同这种由汇率因素引致的优势(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对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中,都把比较优势的概念仅仅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源禀赋论的层面上(注:波特本人在其著作中谈到比较优势时,将这一概念限定在资源禀赋论的层面,并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比较优势概念应该让位于竞争优势概念(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再版序第1页,正文第11、14页),国内学者的上述观点可能是受此影响。),由此,符正平(注:符正平虽然注意到了当代就比较优势内生性和动态性的研究成果,但在与竞争优势的对比时,仍主要将比较优势的概念停留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强调比较优势采用的是“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没有将当代比较优势论的研究成果充分纳入其对比分析中。)认为竞争优势概念与比较优势概念是互补的,且在当代,竞争优势更为重要;洪银兴、谢娟认为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盛晓白甚至认为竞争优势的概念全面超越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将会取代比较优势,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俄林在1933年创立的资源禀赋论虽被誉为是比较优势论的集大成之作,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比较优势论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源禀赋的理念了。随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20年的大发展时期,再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整合归纳,形成了被称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一系列贸易理论,使比较优势论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所以,理应将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过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论与这一时期诞生的竞争优势论进行比较,才能准确地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对国际贸易成因的阐释是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就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论争的一大焦点,因此本文将就比较优势论和竞争优势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进行比较。又由于比较优势论基本代表了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和主流,因此这一比较也将揭示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贡献及其地位。

二、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

(一)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历程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认为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1817年大卫·李嘉图发展了绝对优势论,提出比较优势论,认为只要两国在生产成本上存在相对差异,即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存在不同,就能产生互利贸易。由于斯密和李嘉图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是指劳动成本,即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将其转化为商品的货币成本后,便会发现不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意味着具有货币成本绝对低廉的优势。正如李嘉图本人在阐述了比较成本模型后,紧接着指出:“因此,毛呢在葡萄牙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输出国所费的黄金多,就不可能输入葡萄牙;葡萄酒在英国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葡萄牙所费的黄金多,便也不可能输入英国”。又由于斯密和李嘉图使用的都是完全竞争模型,因此生产的货币成本等于销售价格。所以,对李嘉图的以上表述可以归纳为,只有当一国生产某商品的货币成本(同时也是其国内销售价格)绝对地低于另一国家国内同一商品的销售价格(同时也是其国内生产成本)时,国际贸易才会产生。俄林将此概括为:“贸易的立即原因,永远是按货币表示的商品能从区外比在区内生产更便宜地买进”。

1933年,俄林在继承赫克歇尔的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论,指出各国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最终导致各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的根源。这样就将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了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在比较优势的范畴内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被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诸多理论分别引入了技术要素、人力技能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信息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要素等等内生性的生产要素,丰富了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格雷和兰卡斯特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引入了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异质性为每种商品提供了有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于同类商品的非价格形式的垄断优势。商品的异质性成为了继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之外的另一种引发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摆脱了以往从供给角度阐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束缚,开辟了从需求角度进行研究的新视角。国际贸易动态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因素。由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动态比较成本说”指出,一国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开发要素资源,形成比较优势。

强调内生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引入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关注需求因素、提出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观念,国际贸易新理论极大地补充和完善了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使当代的比较优势理论远远超越了20世纪30年代资源禀赋论的理念。

(二)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尚待整合

为了便于和竞争优势论的比较,笔者将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大致归纳如图1所示。该图仅仅是将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简单拼接而成的,事实上还不存在一个能够涵盖整个逻辑结构、完整地描述国际贸易成因的理论。

比较优势范畴内的每种理论都对国际贸易的成因提供了一种独到的看法。虽然各理论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性,但总体而言,汇聚于比较优势范畴内的理论为数众多,略显纷繁、杂乱,具体表现为从形式上看,各理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作为比较优势来源的各种因素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相互影响?对于这类涉及数个理论间相互关系的问题,我们尚无法直接找到答案。此外,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内对同一主题的论述又往往散见于诸多理论之中。比如,就生产要素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作用这个主题,资源禀赋论和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许多理论各就某一特定种类的要素的作用作了静态的阐述,产品生命周期论就产品生命周期中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化而引发的比较优势的转移作了论述,“动态比较成本说”提出了要素的动态开发可以扭转比较成本的劣势、创造比较优势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理论进行归纳,形成统一的要素理论。

三、竞争优势论对比较优势论的整合与完善

从客观上看,在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方面,竞争优势论整合了比较优势论的观点,并有所补充和完善。

(一)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竞争优势有两种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此进一步表述为:“企业要在国际竞技场中获胜,它的竞争优势不外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佳价格”。

可见,竞争优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质商品的生产上由低成本所带来的低价格竞争优势,另一种是由商品异质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这与比较优势的两种表现形式,即由同质商品的价格(成本)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以及由商品的品质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恰好能够一一对应。可见,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是等同的,都揭示了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二)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比较优势的来源

波特创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该理论在客观上也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众多解释的整合与完善。

1.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4个关键要素。波特认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在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他用国家竞争优势菱形描绘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关键因素。

(1)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和半技术人工等,这些要素是被动继承的,或是仅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的。这与比较优势论中的外生性生产要素概念基本是一致的。高级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出来的,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大学研究所等,它们是比较优势论中的内生性生产要素,如信息、人力技能、技术、研发的载体或创造者。波特进一步指出,除了在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以及对技能要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一个国家想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的强大且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但同时,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素质又是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所不能缺少的基础。可见,竞争优势论的生产要素观不仅整合了比较优势论中的众多要素理论,而且其就两类生产要素的相对地位与相互关系的论述更是对要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波特还认为:“生产要素优势有它重要的动力特征,象知识、科学或产品改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标准就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它对竞争优势的阶值就会越来越低”。因此,他主张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应共同对高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性的投资,刺激其发展。竞争优势论强调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地开发和升级以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这和比较优势论中的动态理论不谋而合。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观点与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林德的理论进一步通过国家间存在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发达国家间的水平贸易现象。但波特认为,这样的解释尚无法说明偏好相似的国家间贸易的流向。他指出,即便是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各自特有的需求特点,而正是这些需求的差异之处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具备了竞争优势(注:波特曾举瑞典为例,该国的发电厂集中在南部,而能源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北部,这种独特的内需市场的特点使得瑞典在远距离高压电传输设备中领先全球。)。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波特开创性地把产业集群理论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联系起来。他认为一个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而且彼此之间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区域内能为某个产业聚集起健全而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则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因此,更容易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个观察问题的角度是比较优势论所未曾涉及的。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虽然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将比较优势的研究从国家和产业层面部分地引向了对微观企业行为(如销售政策、品牌战略)的探讨,但波特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教授,他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的竞争战略入手,逐步推进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因此他对于微观企业层面的阐述更为独到和深入。波特认为,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便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强劲的良性国内市场竞争与随之而来的长期竞争优势,事实上是外国竞争者无法复制的”。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优势论所忽视的。

2.四个关键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竞争优势论的一大特点,也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所欠缺的地方。波特认为:“如果企业只依靠一项关键要素竞争,除非能由此扩张出其他关键要素,否则连保持经营都会有困难。”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每个关键要素的效果都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之上,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每个要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要素的表现。波特在其著作中详细列示了每种要素对其他3种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指出:“要能将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才是外国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摧毁的。”可见,4个关键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强化的一个系统,从而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四、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竞争优势的概念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一致的,而国家竞争优势论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的归类和整合。同时,由于波特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国家,与比较优势研究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路径正好相反,由此产生的不同视角使竞争优势论较比较优势论有所创新,尤其是竞争优势论中关于企业战略、同业竞争以及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弥补了比较优势论在此领域的空白。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描述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结构,可以把它视为是对经过二战后蓬勃发展的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成果的一次初步成功的整合和进一步的完善。但是,该整合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比如,就分析手段而言,比较优势分析采用的是一般均衡的分析法,指出一国在拥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必然也拥有比较劣势,因而几乎每个国家都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注:在忽略运输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出现两国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成本比例完全一致的现象。),而竞争优势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只是通过各国环境存在差异并且资源毕竟有限的角度认为每个国家应该能够找到在本国生产最为有利的商品,但这仅仅是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可见虽然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形成互补,但毕竟无法涵盖一般均衡分析的全部,给竞争优势模型留下了遗憾。

竞争优势论创立至今不过10余年,还是一个年轻的理论,其自身仍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通过对比较优势理念更为深入和全面吸收,经过不断磨合,竞争优势论将进一步确立其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同时,比较优势的理念仍将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念,在竞争优势的外衣下不断充实和完善,继续指导各国的贸易实践。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orter.patterns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succes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rch-april,76.

[2] 熊贤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和结合》,《国际贸易问题》,1991年第6期。

[3] 翼名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2期。

[4] 符正平:《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兼论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8期。

[5]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6] 谢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第4期。

[7] 盛晓白:《简评竞争优势理论》,《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8期。

[8]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5页。

[9] bertil 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8年版第3-4页。

[10] 唐海燕:《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178页。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 国际贸易 竞争力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相互交融,成为一国经济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认识后发优势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后发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对加快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的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或落后者得益是经济落后国家所特有的一种优势。这一优势发达国家没有,它是由于其经济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种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制度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捷方便地自由流动,由此导致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后发优势更加突出,影响更加深远。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技术发明创造方面

新技术发明一般需要巨资投入,风险也非常大。研究表明95%的研发项目没有产生任何结果,只有5%的项目最后成为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如果发展中国家用自己发明的方式来取得技术创新,那么也必须和发达国家花同样高的成本和面对同样的风险(由于基础条件落后,甚至面临更大的投入和更高的风险)。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引进来获得技术支持。而且很多技术模仿、引进不需要花费成本,因为超过专利保护期的技术引进根本不需要购买成本。总的来讲,购买专利的成本大约相当新技术发明成本的1/3。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这个差距,跨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产生一种“蛙跳效应”,实现快速的技术变迁,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产品。这在家用电器制造技术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近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一举成为全球家用电器的制造中心,其产品质优价廉,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竞争力。在通信技术方面,我国没有经历机械式交换机、电磁式交换机,而是直接进入利用现代计算机和光纤传导的程控交换技术阶段,并且实现了由纯进口到出口的历史性转变。

(二)在经验借鉴方面

发展中国家可以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达到少走弯路的目的。比如,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有名的英国大气污染事件,伦敦曾被称为“雾都”),后来不得不花巨资进行治理,走过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后发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吸取他们的教训,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般来说,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不断实践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甚至激烈冲突才能形成。而制度又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付出这种实践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本土化的改造,节约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制度发展收益。

(三)在资源的利用方面

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三个方面。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利用方面具有自身特殊的后发优势,这些优势的最终结果集中体现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加上由于技术和加工工艺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一些先前作为污染环境排放的垃圾变废为宝,成为珍贵资源被再次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面对发达的外部环境,相对落后会造成紧张奋进的精神状态,形成发展进步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在政府政策的正确的引导下,会通过刺激出人民的忧患意识、增强民族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这也是人力资源优势。此外,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造就了庞大的市场资源优势,市场资源往往成为后发国家引进项目、资金和换取先进技术的条件。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对国际贸易的促进效应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以两位数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大国之一。其中的原因很多,但都和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后发优势分不开。其他发展中国家外贸快速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正确政策的引导之下,加上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往往可以转化为强大的国际贸易优势,实现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后发优势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效应:

(一) 后发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的效应

比较优势又叫比较利益法则,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提出来的。该法则认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同其它商品相比对同种资源消耗最少的那种商品。该观点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石。因为落后而具有后发优势,只要因势利导,运用辩证的观点客观分析事物,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许多的后发优势可以转化为比较优势(有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交织在一起,很难将彼此分得很清楚),从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势力。比如发展中国家相对比较“穷”,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量的自然资源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就意味着具有开发自然资源的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可以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使产品生产的总成本大幅度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后发优势对资本的吸引效应

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技术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资本在经济领域中有“流动血液”的称号。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互联网遍布全球,金融全球化已成事实,国际资本瞬息之间便可以实现在全球的自由流动,而资本的“天性”总是要流向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地区和项目。发达国家的资本丰富,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会发生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远高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资本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近几年来,中国吸引的外来投资稳居世界前列,并且引进了众多的项目和资金,带来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家庭中大量出现,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14篇

2006年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一方面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同时也伴随着与贸易伙伴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持续了近半年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至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宣布结束,这意味着金融、汽车、农业、电信四大行业将降低关税乃至完全放开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遭遇困境

长久以来,为自由贸易学说提供理论依据的就是比较优势学说。不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学说,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强调了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商品额达6912.2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

然而,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这种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国这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在遭遇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首先,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其次,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如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令我们的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难以继续。

(三)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抑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强调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产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从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利于其他产业的提高。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参与到其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居于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企业来讲,主要体现为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这个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二、拓展比较优势空间,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这一状况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们应当把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地积累资金和技术,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为产业的逐步升级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另外,虽然当前我们在货物贸易方面摩擦加大,但服务贸易遭遇到的摩擦很小,而且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和低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发展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这也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当前制约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使我国大量的非技术性劳动力向技术性劳动力转化,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转变,将单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提高生产率转化相对成本(生产率/劳动成本)优势,从而为今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条件。

(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一国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在总体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由低人力资源成本主导的劳动密集性进出口产品上。因此,面对保护期之后多元而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当在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新形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中,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之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整体来把握竞争优势。

首先,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上还是一种外延粗放以规模取向的简单增长方式,与国际竞争力提倡的以效率、质量、环保取向的内涵集约式增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整合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经济在高效率水平上运行。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抢蛋糕”,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着眼区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那些产品关联性强,价值链长的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技术外溢、资源共享达到成本降低,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引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有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 by Doing)的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而这正是我国当前国际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来发展自己国家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三)采取必要的贸易保护政策,维护我国国家及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各国在发挥比较优势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贸易保护,我国总体仍缺国际竞争优势,WTO保护期满之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内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外汇体制更加开放,因此当前我国在宏观上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仍极其必要。但是,在相关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应当运用战略性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产业链长的产业,尤其是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以及高技术的战略性产业。另外,在政策手段也应有所选择,不是一般性的保护幼稚产业甚至保护落后产业,而更应注重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上。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就总体和长远而言,自由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政策导向还应始终致力于营造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上。

三、结语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第15篇

    2006年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一方面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同时也伴随着与贸易伙伴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持续了近半年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至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宣布结束,这意味着金融、汽车、农业、电信四大行业将降低关税乃至完全放开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遭遇困境

    长久以来,为自由贸易学说提供理论依据的就是比较优势学说。不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学说,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强调了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商品额达6912.2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

    然而,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这种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国这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在遭遇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首先,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其次,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如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令我们的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难以继续。

    (三)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抑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强调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产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从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利于其他产业的提高。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参与到其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居于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企业来讲,主要体现为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这个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二、拓展比较优势空间,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这一状况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们应当把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地积累资金和技术,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为产业的逐步升级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另外,虽然当前我们在货物贸易方面摩擦加大,但服务贸易遭遇到的摩擦很小,而且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和低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发展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这也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当前制约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使我国大量的非技术性劳动力向技术性劳动力转化,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转变,将单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提高生产率转化相对成本(生产率/劳动成本)优势,从而为今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条件。

    (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一国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在总体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由低人力资源成本主导的劳动密集性进出口产品上。因此,面对保护期之后多元而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当在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新形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中,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之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整体来把握竞争优势。

    首先,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上还是一种外延粗放以规模取向的简单增长方式,与国际竞争力提倡的以效率、质量、环保取向的内涵集约式增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整合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经济在高效率水平上运行。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抢蛋糕”,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着眼区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那些产品关联性强,价值链长的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技术外溢、资源共享达到成本降低,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引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有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 by Doing)的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而这正是我国当前国际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来发展自己国家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三)采取必要的贸易保护政策,维护我国国家及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各国在发挥比较优势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贸易保护,我国总体仍缺国际竞争优势,WTO保护期满之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内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外汇体制更加开放,因此当前我国在宏观上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仍极其必要。但是,在相关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应当运用战略性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产业链长的产业,尤其是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以及高技术的战略性产业。另外,在政策手段也应有所选择,不是一般性的保护幼稚产业甚至保护落后产业,而更应注重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上。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就总体和长远而言,自由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政策导向还应始终致力于营造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