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际企业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

第1篇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

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

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第2篇

【关键词】全球化;韩国;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正如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1998年2月25日的就职演说中所指,韩国已经成为排名世界第十一位的经济强国。[1]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其国民、政府以及企业管理机制,这其中也包括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近年来韩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及其他一系列社会文化事务方面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已经对建立在儒家传统价值体系基础上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成极大挑战。

本文简要论述传统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韩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对韩国的影响,并着重对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过程中在雇佣方式、薪酬结构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出现的新趋势进行探讨。

一、传统的韩国人力资源管理

受到其民族特性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传统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其他国家,尤其是文化价值观与之存在较大差异的西方国家。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恪守其传统的社会和文化规范。正是由于符合这些规范,传统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有效运作。在传统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儒家文化价值观始终处于支配地位。

(一)稳定单一的雇佣方式

过去韩国企业一直实行内部劳动力市场政策,通过“公开招聘”吸收名牌高校的毕业生而不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然后把他们培训成为企业“自己的”员工。这种做法在1954年首先由三星集团采纳实施,紧接着是现代集团和其他大企业。[2]这种内部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典型的韩国传统雇佣政策。在韩国没有统一的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来说,大学教授65岁退休,政府公务员60岁退休,而大多数企业普通员工则是55岁退休。[3]

韩国企业习惯于长期雇佣而很少解雇员工,在1997年修改劳动法之前,解雇员工的做法在韩国是被禁止的。韩国企业的传统雇佣方式表现为“辞职易、解雇难”。而在韩国辞职和跳槽的情况过去一直较少,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多数韩国人认为经常变换工作是缺乏适应力的表现。[4]简单来说,韩国企业传统的雇佣习惯就是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和不轻易解雇员工的做法。

(二)基于资历的薪酬结构

韩国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构比较复杂,通常月工资中的65%是基本工资,另外的35%则是各种补贴,每两个月会有一次奖金收入,其数额一般相当于正常一个月的工资,因此一个韩国企业员工通常一年可以获得相当于十七个月工资的薪酬。[5]这种复杂的结构使得雇主可以通过保持较低的员工基本工资水平和增减补贴的方法来操控员工薪酬的支出。而员工薪酬的数额主要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和资历。具体来说,员工受教育程度越高、受雇时间越久,其薪酬水平就越高,而在韩国企业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男女同工不同酬在传统的韩国社会中是不成文的隐性规则。

(三)流于形式的考核制度

对员工的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在韩国企业中被广泛运用。而传统的韩国企业员工考核大多流于形式。考核过程通常是由两到三名上级主管对一名员工进行主观评价。总的来说,传统韩国企业的员工业绩并不是考核的重点,因为它并不能真正影响员工的职位和收入。[6]在传统的韩国企业里员工职位的升迁是基于其在该企业的资历,而不是个人激励机制的结果。[7]事实上,过去无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员工都只是将业绩考核看作是一年一次的形式而已。

(四)传统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传统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在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由于儒家文化强调家庭的价值,所以在传统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很突出的家庭导向的特征。企业管理层由家庭意识出发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长期受雇于同一企业、基于服务期长短的员工地位差异,以及企业管理层对员工私人事务的关心和介入都是源于韩国传统的家庭意识。

二、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对韩国的影响

作为单一民族国家,韩国社会很好地继承了其家庭导向的儒家传统价值观。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之后,韩国不再是一个“隐士之国”,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开始改变这个国家及其企业管理模式。

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在1994年首次将“全球化”概念引入韩国。事实上,在此之前韩国就已经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的经济保持了近二十年的两位数增长,也是从那时起,韩国开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开放市场。

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韩国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而随着这些管理经验而来的则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为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生存发展,韩国社会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这些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和韩国社会的适应性调整直接导致了1987年的韩国民主化变革。

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韩国政府和企业实行了一系列以增强竞争力为目的的新政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韩国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巨大障碍,员工的积极性无法通过传统的雇佣方式、薪酬结构和考核制度得到鼓励和提高,从而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也得不到提升,甚至难以维持,这将导致韩国企业在与国际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巨大冲击面前,韩国政府和企业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退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二是实行变革,而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

三、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

1995年是韩国经济的转折点。在这一年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实现了“软着陆”,进入了平稳增长时期,政府也开始采取新的步骤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而企业则相继开始推行改革以适应全球竞争的新环境,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革不仅涉及企业结构和技术革新,也涉及具体管理政策和做法。

(一)灵活多样的雇佣方式

首先,韩国企业传统的长期雇佣方式被打破。

近来,韩国企业所招募的不再仅仅是新入行的初级员工,也包括有经验的熟练工甚至中层管理人员。在过去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大规模的“公开招聘”十分有效,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到较高的水平,韩国企业开始采用按需招聘的策略。

随着企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韩国企业员工构成中,全职员工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临时员工则逐年增加(表1),这种雇佣方式的变化说明韩国人传统的家庭导向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随着1997年修改的劳动法取消了解雇员工的禁令,韩国企业裁员的现象开始增多。社会对跳槽的看法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把跳槽看作一种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的途径。比起传统的“终身就业机会”,员工们更希望获得“终生就业能力”。

(二)基于业绩的薪酬结构

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韩国企业开始将个人激励机制引入员工基本工资。三星集团将员工基本工资又细分为两部分,即“最基本工资”和“业绩工资”,前者依然是基于员工的资历和职位,而后者则取决于员工的工作业绩。在三星,管理人员的业绩工资在其基本工资中所占比重是68%,而高级员工和初级员工则分别是64%和42%。这样,职位越高,工资中的变量比例就越大。此外,很多韩国企业都实行了与员工业绩挂钩的年薪制和奖金浮动制(表2)。这些改革措施使得韩国企业逐步建立起个人激励机制,从而有利于通过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来实现企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三)全面客观的考核制度

传统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很少关注对员工个人业绩的考核,因为员工个人业绩并不直接影响其职位和收入的变动。过去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员工都将考核制度看作一种无关紧要的形式。

但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压力,韩国企业必须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在这方面,个人激励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在决定员工职位和薪酬变动时实行新的员工业绩考核政策。为了使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可信,企业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企业管理人员被要求记录员工平时的工作表现和意见反馈,以便为员工业绩考核提供参考。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很多企业都实行了一种“360度全方位考核法”,即将参与考核的人员范围扩大到员工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所有方面,包括其上级、下属、同事、客户以及供货商等等。三星集团更规定将员工考核分为业绩考核和能力考核两个部分,并由被考核员工的直接上级按照“360度全方位考核法”负责实施。

四、结语

目前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处在转型阶段,这一阶段也是韩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新环境在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相互磨合的过程。韩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政府自1970年开始实施的经济发展计划,在此过程中,韩国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建立在儒家传统价值观基础上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韩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新环境下,这些传统的做法却成为韩国企业参与竞争和生存发展的障碍,因此韩国企业通过改革引入新机制来增加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灵活性并鼓励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20世纪90年代起很多韩国企业都开始实行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包括采取灵活多样的雇佣方式、建立与员工业绩直接挂钩的薪酬结构和考核制度等。一些企业即使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而是在实际运作中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做法,但也通过修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高了对员工业绩的重视程度。

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多年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从中受益,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简单来说,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不但影响和挑战了韩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最终促成其逐步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形势。

参考文献

[1]金大中.1998年2月25日总统就职演说[N].汉城:韩国先驱报,1998-2-26(1).

[2]Ozaki,Robert.HumanCapitalism[M].NewYork:Kodan-

shaInternational,1991.

第3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趋成熟,企业为了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其必由之路。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出类拔萃,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巨大的无形资产所决定的。无形资产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跨国企业的主要运营方式,而有形财富的积累,则需要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大力推动。企业之间竞争的本质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产。各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注重R&D的投入,保证了充足的研发人才、财力,在此过程中的创造了很多知识产权范围内的智力成果。从系统角度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营和管理。目前,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企业管理思想,所有知识产权内容较多的企业也都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知识产权。然而,知识产权开发只是基础,我们的大多数知识产权的效应非常低,能否管理好知识产权资产,使企业所拥有的达到最大化是企业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价值效益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Tak-WingLiu等[1]从审计学的角度出发,对知识产权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深入分配提出了详细措施。BethYounga等[2]对比研究了18个大学和企业研发部门的实际知识产权管理实践,进而总结了实际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PetrHanel[3]通过实例,研究了知识产权利用和管理问题,主要阐述了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的政策的演变,及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的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此外大多数国内学者的研究都集中于知识产权的评估方面。李振亚等构建了专利评价的三维指标体系[4]。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不高的原因,然后讨论了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流程,细述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和知识产权运营手段,最终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构思,以此对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价值效益不高的原因

2.1企业管理者对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公约不熟悉

我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大都未能做到对知识产权法律状态的完全熟悉与掌握,尤其是对国外知识产权法律的信息的掌握很不足,导致自己的技术未能及时的申请专利,而引进的一些即将到期的技术,或将不受中国保护的专利买回来,造成本可避免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对技术更新后已无市场价值的专利未能果断地放弃,对这些已被更新技术所取代的技术秘密采取解密措施,结果加大了知识产权的维护成本,影响了知识产权效益的提高。

2.2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中都未设置专门的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有的企业就一个人负责企业的所有涉及知识产权的事情,从管理层的态度上就显现出对知识产权管理的不重视。大多数企业未能以实现科技成果最佳效益为战略目标运筹知识产权工作。目前,大多数企业虽然重视自由知识产权的技术或项目在内部的实施和运用,以此为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对其他企业未经许可下的非法使用却限制不力,出现侵犯自己技术秘密的不法企业,只是警告了事,而未能积极地诉诸法院。

2.3知识产权运营方式单一,缺乏经营理念

知识产权运营是指通过知识产权的商品化、资本化、资产化等途径,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商业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权利的经营。知识产权运营形式主要包括:自行实施、转让、许可、特许经营、质押。基于知识产权资产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具体的看到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对其知识产权的运营途径的选择,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营途径集中在自行实施上面。虽然自行实施在很多情况下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最优选择,但是由于企业某些自身条件的限制等,如果能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能进行灵活的组合运营,将产生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3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途径实现过程

为实现国际化经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构建了所示的工作流程(如图1)。首先企业管理层应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为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的发展方向。其次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应参与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中来,当然这其中也有主次之分。法律部门应为知识产权从开发、运营、保护和管理的整个过程提供法律支持。对于国家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了解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目标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来看,这是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我们企业加强的最需加强的一点。然后进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正式环节,R&D积极研发有价值的新技术,考察其是否可能成为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同时核算企业自行实施该技术的成本;知识产权部门为研发部门的新专利及时申请专利,策划每项知识产权的具体运营策略;财务部门核算知识产权成本及其不同运营途径下的收益,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市场部门为应用企业新技术的产品或服务寻找市场,保证成果转化的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涉及的3个核心环节就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运营途径选择和价值最大化途径选择。

3.1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许可交易、质押或知识产权转让等任何知识产权运营中都需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评估机构考虑相关因素并依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价值所作的评价、估计或预测[5]。由于本文倾向于以企业资产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所以本文选择后者来阐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作为一类特殊的无形资产,在进行其价值评价之前,企业首先需要根据其拥有某种知识产权的目的,将其拥有知识产权的价值分为两种形式:现时盈利型和未来战略型。对于这两种不同持有目的的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现时盈利型知识产权的价值是通过它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价格来体现的。现时盈利型知识产权的评价方法可参考企业固定资产价值评价的方法进行。目前,比较普遍的有成本法、现金流折现法、市场价值法和价值增值法。运用成本法评价知识产权价值时,可以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做到对知识价值的最接近评价。而市场价值法和收益法则需侧重于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公允价值。未来战略型知识产权价值强调未来利益,随着知识产权价值越来越被企业所认识,知识产权收益能力现已成为企业利用所有资源寻求收益最大化的途径。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应是基于其最具潜力的使用,而不是评估时它被企业实际使用的方式。出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考虑而持有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应有企业内部各部门根据市场条件及其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而做出其价值的估计。综合知识产权评价方法(见表1)所示,企业应根据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自身实际选择最合适的评价方法。

3.2企业知识产权运营途径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被闲置就不能为企业创造某种竞争优势,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企业只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扩散效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企业对拥有的知识产权要在评估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实施,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增运营效益、产业化,使企业创新获得的智力成果产出最佳的经济运营效益。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益实现途径主要有企业自行实施、转让给他人实施、与其他企业合资、与其他企业合作、将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以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将知识产权许可经营、许可证经营等。

3.3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效益最大化选择

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知识产权运营途径详细了解之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针对企业所拥有的各项知识产权做出具体运营途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选择原则。本文认为企业应采取设置“企业专利价值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形式,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对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类别细分的基础上对其运营途径的经济效益可行性进行全面衡量。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可行性分析表可以按照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别来设计。

4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对策

4.1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管理层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应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结合起来,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一定高度,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企业未来生存的关键意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要制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6]。同时,企业管理层应注重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效益,根据本文的研究,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运营的途径选择,对每种知识产权资源的各种运营途径在可行性分析表中体现,达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实现的运营途径。

4.2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质量

从企业研发部门角度讲,应加强技术创新意识,创造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成果,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知识能量[7]。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基础在于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源。国际化经营的我国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研发方面有所建树,开发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源,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以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来讲,其中包括3类,即发明、使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虽然我国每年授权的专利不在少数,但发明专利的比例却很低。

4.3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投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机构

第4篇

作为世界大国,中国理应在经济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的脉搏。入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希望,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入世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国内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国际跨国公司积极抢滩,部分行业已成为外国品牌的天下;而以为“走出去”就风光无限的中国企业,在对跨国营销还十分陌生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面对诸如“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等种种难题。“走出去”的道路漫长而曲折,现在正是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国际定位,调整国际战略的时候。

其实,许多中国企业的失败,并不是失败在“硝烟弥漫”的国内外市场,而是失败在缺乏先进的战术素养和精准的国际定位。环视全球经济,跨国公司正在调整自己的战略步伐,将有限的资源全部集中到产生附加值最高的业务和环节,庞大的国际巨轮正变得越来越小巧。这为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由于各自特点的不同,对跨国公司来说收益不高的产品,可能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之所在。曙光微露,商机无限。中国企业正可抓住此时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挖掘巨大的上升潜力,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天做岸,登顶为峰”就不是痴人说梦。

收购剥离资产

从2002年开始,全球生产体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进一步收缩,更加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的投资,而将非核心业务或资产从价值链中剥离出来。早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些跨国公司也由于建厂成本、管理成本、市场投入过高以及对市场缺乏了解等原因在华业务陷入了亏损的泥沼,正在酝酿着业务、资产重组,以此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淘金“剩余价值”,以低廉的价格购买跨国公司眼中的鸡肋,利用业务对接和资产整合实现规模经济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正是中国企业化腐朽为神奇的明智之举吗?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是全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跨国公司在华以外的业务和市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这些资产被剥离后,跨国公司仍希望其发挥以往的联系和作用,这又为实现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实施国际战略联盟

所谓国际战略联盟是指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之间以许可证协议、特许专营协议、单方持股、互相持股或合资办厂等多种形式,在研发、生产、服务以及技术方面进行合作,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合作模式。而在联盟中各合作企业仍可保持各自独立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战略联盟就如同武术中的太极,“借力打力”、“化大象于无形”。竞争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而合作可以实现两者效用最大,实现双赢。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战略联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联盟双方不仅是合作的伙伴,更是竞争对手,合作与竞争共存、共生。因此,国际战略联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是一种“追随领跑者”的策略。

中国企业并不是行业的领跑者,若想缩短差距,形成反超,就必须先学会跟随。波导与西门子的战略联盟就体现了这一点。双方联盟实现了技术共享,并利用各自在国际国内的销售网络分销双方的手机。波导得到了研发实力、专利权、国际营销网络以及借鉴先进管理和营销经验的机会。或许波导并不能完全吸收西门子的先进技术,但波导在全球的技术地位得到了相对的提升;或许在这场联盟中波导处于劣势,但由于时间、资源、目标市场的变化,劣势也能转化成优势。无可否认,波导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因此,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要敢于应战,变被动为主动,既不能“妄自尊大”,也切不可“妄自菲薄”。

与此同时,国际战略联盟带来的又一大好处就是降低了经营和投资的风险。面对跨国经营的复杂局面,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如果与东道国或东道国以外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东道国在考虑没收、征用或国际化等极端措施时,就必须考虑到本国企业以及联盟各企业母国的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规避风险的目的。而双方更可利用多品牌的优势,绕过反倾销的壁垒,在不同地区与不同竞争对手争夺市场。

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而质量是品牌的灵魂。

中国企业以往只注意在价格上做文章,竟相压价、无序竞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外贸条件逐年恶化,反倾销压力越来越大。而外国企业则依靠其品质和品牌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了先机。因此,塑造和培养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树立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就成为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搏杀的关键。

对于成功塑造了国际品牌的海尔,我们为之由衷自豪。但对于大多数“先天不足”,苦于缺乏品牌而无法打开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与其在打造品牌的独木桥上苦苦挣扎,还不如放开手脚,两条腿走路,在不放弃自创品牌的前提下实行贴牌(OEM)。OEM是英文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的缩写,按照字面意思,应翻译称原始设备制造商,是指一家厂家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亦称为定牌生产或授权贴牌生产。即可代表外委加工,也可代表转包合同加工。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三来加工。

因为中国企业普遍具有极强的低成本控制能力和较好的技术基础,在国际跨国公司不断“瘦身”的计划中,中国企业正可巩固自身“全球制造中心制造者”的地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运用帖牌这一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方式积累实力。在贴牌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优异表现会迅速提升企业的国际认知度,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将成为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实质名归的中国品牌必将成为销售商和消费者追逐的新热点。

格兰仕的成功之路恰恰印证了这一点。首先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在贴牌的过程中,自身品牌不但没被削弱,反而得到了更多的认同。进而利用自身的规模经济优势,率先发起价格战,从而占领市场份额,利用进一步扩大的规模降低成本,推动新一轮降价。降价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格兰仕加大了研发力度和投入,通过规模分摊研发经费,以持续不断的降价,推动持续不断的新产品,最终造就了今日世界最大微波炉生产基地的奇迹。在国内外市场上可谓首屈一指。

中国的中小企业在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刀剑相向是不可避免的。在资金、技术、规模、经验方面均处劣势的中国企业要想生存就要尽量避其锋芒,变被动主动,努力成为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在对方的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化整为零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集中优势兵力个个击破,就是一条成功的捷径。而这恰与跨国公司产业结构的步伐不谋而合。

目前,跨国公司在实现利益最大化,逐渐将产业链向上游调整,专注于自己利润最高的核心业务,而将利润相对较低的原材料、零部件及其配套设备以及各类后勤支援方面分包给第三方公司。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凭借成本低廉的优势承揽这些分包业务,与这些跨国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提升。过去,我国许多成功企业都曾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生产过零部件或配套设备,从而成功赚取第一桶金,以每年成倍的增长速度实现飞速发展,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但在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之前,中国企业首先要抛弃过去只以计划定生产的传统模式,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最终用户和采购商的要求,根据要求安排生产。价格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质量和信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注意与跨国公司价值链建立后向联系,加强并完善配套产业的发展。以点带面,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的目的。使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生产链条中占据更为主动的位置。

跨国经营的智慧

在海外设立工厂,既减少运输成本,接近目标市场,又可绕过关税以及“反倾销”的重重阻隔,因此被众多国内企业所津津乐道。然而,跨国经营存在四方面的制约因素。对海外市场了解有限;资金投入巨大;东道国的配套产业无法满足要求;海外经营人才和经验缺乏。

因此中国企业不应操之过急,可以先在东道国设立商,建立经销网络,当然选择优秀的商就成为关键。待打开销路形成规模后,再考虑是否选址建厂,做到“先有市场,后有工厂”。也可以采用与东道国企业合资的方式,运用东道国企业的营销渠道占领市场,随着跨国经营能力的增强,通过资本整合或增资扩股,最终将合资变为独资。

企业的跨国经营渠道比国内经营的渠道要复杂,因此,企业的供应链再造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企业的供应链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中国企业可以学习跨国公司的作法,实行归核化战略,只控制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并通过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关系,使供应链变得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对业务流程和服务进程性区域和全球的整合,以达到对生产需要的准确、快速反应。

海外上市

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壮大,需要发展,核心的资金问题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上市无疑是一剂灵丹妙药,而海外上市则更是一剂强心针。不但可以达到快速融资的目的,还可以迫使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适应海外资本市场规则,并借助海外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同时吸引海外其他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与合作,并且有利于企业及时获取最新最快的经济技术信息。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要想真正参与国际分工,实行上述种种国际战略,就必须改革以往传统落后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理念,向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迈进。从过去的人治、情治变为法治、理治,真正做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协调发展。在供应链、营销手段和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要想让企业之树常青,人才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在WTO规则研究、反倾销应诉、国际财务管理以及国际品牌塑造等很多方面存在人才真空。因此,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团队,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制订新的人才战略也就成为了另一个我国企业应当审慎对待的问题。

参考资料:

1.林华,中国企业盯上“洋资产”[J],大经贸,2004.7

第5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必须站在世界舞台上参与竞争,赢得市场和利润。然而,世界的舞台又注定了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于世界舞台,必须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同时又要解决好本土化问题。

企业以“国际化”为指导理念,以“本土化”为具体行动准则,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从而立足于世界企业之林。(见图1)

一、企业的国际化趋势

1.企业国际化简述。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几乎很少有企业能够脱离国际市场而生存,其发展与壮大更是离不开国际市场。企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一般而言,当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始与国际经济发生联系之时,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企业国际化的开始,尽管它不一定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或这一过程十分漫长,但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事实不可否认。

企业国际化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在国际范围内配置产品、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国际化具有内向和外向两种视角。内向国际化的视角是企业组织内部的基本需要促进的国际化,主要包括进口/采购资源、从外国企业那里取得许可证、在国内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经营企业和成为外国企业的全资子公司。企业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引进先进产品、领先技术、管理经验等“引进来”方式,以此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而外向国际化的视角是企业对国际市场竞争特点认识之后寻求国际市场发展空间,主要包括出口产品、颁布给外国公司许可证、在国外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和在国外建立或收购全资企业。企业以国际市场为目标,以“走出去”为主要战略,向国际市场提品、技术、资金等一揽子生产要素,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国际化。

企业为什么要成为国际化的企业?最主要的是因为要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更大的市场上来消化自己的产品,而企业要有不断增长的业绩来支持国际化进程。树立国际化的观念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根本和前提。

企业的国际化是以整个国际市场为重点,强调的是经营策略、管理思路的变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呢?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可以用图2来表示:

企业的优势是建立在两种基础上的,其一是国别优势,其二是企业优势。前者是指本国优势基础上的优势,有地域概念,不能推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为当国外的企业生产放在本国,这种优势就没有了。后者是建立在企业自身优势基础之上的,如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效率、核心能力等。企业自身优势是最关键的,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企业应该不断增强自身优势,获得不断增长的业绩,从而走向国际舞台。

2.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全球经济是开放型的,所有企业都是经济链上的一个环节。因此企业要参与到整体产业的经济链构建之上,善于发现对方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对方的资源,共同合作谋求发展,从而达到双赢或者多赢。

其次,要做到几个国际化。(1)观念国际化,只有参与全球竞争,才能为企业发展赢得空间,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与竞争能力;(2)生产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寻求生产基地,降低企业生产和运输成本,使产品更适合当地市场需求以及绕过壁垒更好地进入海外市场;(3)研发国际化,现在许多企业都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领先对手。(4)资本国际化,能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后盾支持,提供了全球资金运作机制保障(5)人才国际化,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人才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人才国际化”的体现在人才构成的国际化以及人才活动空间的国际化。

最后,融合当地资源文化,实现企业本土化策略。要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就必须依靠企业的本土化进程的同时推进,通过在当地“融人”、“融资”和“融文化”,逐步使得企业的品牌成为本土化的品牌。在企业自身整体品牌的理念下,使得品牌也融合了本土化特色,更加赢得本地消费者的青睐。

二、企业的本土化战略

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理念指导下,从产品品牌、人力资源、产品制造、营销管理等方面实施“本土化”的经营战略。

1.本土化战略的由来。

本土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的“无国籍化”。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来自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他们带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色彩。在他们海外投资过程中,这些来自于母国的不同色彩,容易受到东道国的排斥、猜忌与限制,这种现象在跨国公司投资于发展中国家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推动刚刚起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跨国公司积极倡导无国界限制和“无国籍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跨国公司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本土化”发展战略。可以说,“本土化”战略是“无国籍化”战略的延续与发展,只不过这种延续与发展,更多的是来自企业内部机制的积极转换,是跨国公司积极作适应性转变的一种重要体现。

2.实施本土化战略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本土化”的实质是适应环境与改变环境的结合。在新的环境中,将企业自身特色与本土特色融合起来。在适应环境的变化中相应地调整企业经营的策略,与此同时,也能够让自己的特色为本土所接受。因此,本土化的过程中,企业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品牌本土化。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需要将产品品牌打出去,不仅要创出国际品牌,还要使品牌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这是美国宝洁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经营的法宝之一。从1988年宝洁进入中国市场后,它在产品品牌本土化方面作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在宝洁的广告中,看不到“美国”的字样。宝洁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7大类17个品牌的产品,其中很多产品名字都是中国消费者参与的结果。

(2)人力资源本土化。人的本土化是最根本最深刻的本土化,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它最有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源上。人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产,做好本土化的首要任务就是人员的本土化。如肯德基、麦当劳、摩托罗拉等企业在培育、发展和引进本土化的员工上不遗余力。或者给新进员工以完整的职业培训,或者发展中层管理者,或者引进优秀的本土高层管理者。许多到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一旦发现中方的雇员能够胜任工作,就让外方雇员离开。在中国的外方雇员都有一项使命,就是要培训出最能够取代他们的中方雇员,从而实现人员的本土化。

(3)管理本土化。成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成熟的管理模式,但在面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时,也不得不改进,使其更适应企业所在地的环境,使得每位员工都能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雇用本土化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本土化的员工,这样,相同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使得沟通更为顺畅,管理也得以顺利实施。

(4)营销方式本土化。环境的变化是影响营销方式的一个关键因素。营销方式要根据环境的主要变量变化而变化。营销方式要符合当地的政策法规环境,要迎合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5)产品制造的本土化。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其核心产品,而这种产品必须适应一定的市场需求,具有本土市场的特色。正是这种本土化的特色,才使得产品具有竞争力,才会比竞争对手更加吸引消费者,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6)研发本土化。使得企业更加能够获得东道国政府的支持,享有相关政策的鼓励与优惠,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人才、资金和技术。

三、案例分析:麦当劳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将国际化战略与本土化手段结合起来,融合两者的各自优势,发挥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如图3)。在制定企业的宗旨、目标和政策上具有国际化思维,在企业组织的结构、分工和协调上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思考,在企业文化上具有本土化特色。麦当劳公司就成功地结合了两者。

麦当劳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开发了5000多家分店,从全球份额来看,麦当劳一直是这个领域的最具实力的竞争者,同时,在美国以外的市场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几乎占到了公司收益的一半。麦当劳采取了全球一致的标准化服务,统一商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信贷、统一核算、统一经营方针、统一广告宣传、统一销售价格和统一服务等10条措施。麦当劳总部对于整个麦当劳系统而言,承担着管理、系统开发、开发新产品和改进服务、加盟店后勤保障、财务和金融、教育和指导、总销和获取信息等8大主要职能。麦当劳通过连锁(加盟)经营方式实现了管理思想、经营思想和服务思想等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度标准化,以此完成麦当劳的国际化进程。

但是另一方面,麦当劳也注意到了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变化,尤其是它为了满足当地的口味,在菜单中增加了一些食品。在中国,添加了很多鸡类食品,如鸡腿汉堡、鸡翅等产品,符合了中国人喜欢吃鸡肉的习惯。

不管是国际化还是本土化,均是指一个企业进入到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市场环境中对自身适应性的一种调节。一个企业的本土化策略是其国际化策略的一个部分,这是站在不同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国际化,就没有本土化;同时本土化又是国际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土化,应当是一个立足当前、因地制宜的观念。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企业处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大环境中,企业做好本土化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参考文献:

1.PaulW.Beamish,AllenMorrison,PhilipM.Rosenzweig.InternationalManagement:TextandCases.McGraw-Hill,2000.

第6篇

1.1组织架构设置不当

设备物资管理部门(科室)之间设置重复,分不清责、权、利,工作上没有衔接好,管理链条没有形成闭环。设备物资的采购、使用及维修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于是便出现了项目施工过程中设备物资需求计划性不强,造成无序和盲目采购,闲置设备无人管理,设备的保障率低等现象。

1.2设备物资配置不当

由于国际工程项目距离远、交通网络等不便利等因素,企业缺乏设备物资的全面管控,对国际工程的合同内容、工期和工艺的认识和科学论证不充分,投入过多或不适用的设备物资情况较为普遍,造成设备闲置和浪费,或是“临时性”、“急需性”采购增加。

1.3设备维护、保养专业化水平低

由于国际工程项目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很多地处偏远地区,设备使用过程发生故障,因为检修方法落后、缺少零配件等便造成无法再使用的情况,请求厂家派售后人员维修和零配件的供给,等待时间太长,造成施工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1.4零配件管理混乱

由于企业缺乏对设备物资的全面管控等原因,某些零配件储备过多或者某些零配件储备不足,长期闲置甚至从未使用。另外由于地域限制,仓储管理还有出现偷盗、丢失,污染(腐蚀)、老化等问题。1.5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足且素质偏低由于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足,部分国际工程项目设备物资管理人员由其他专业人员兼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术素质受到限制,专业管理不足,操作和维修技工的技术素质低,与施工生产的发展不匹配。

2建议

国际工程项目在设备物资管理中显出的这些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不仅需要设备管理一个部门参与解决问题,还需要企业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问题,制定出相关措施,才能逐步加以解决。本人根据多年的国际工程设备物资管理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2.1转变管理观念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设备物资不仅是施工生产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的主要固定资产,是获得工程项目、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设备物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精简组织架构的设置,明确部门职责范畴,建议项目设立一个部门集中归口管理设备物资的采购、清关运输、设备使用及保养维修等。另外要树立预测维修、状态监测维修等先进的维修理念,提高设备维修工作的专业化和知识化。

2.2科学配置、规范化管理

依据国际工程的施工特点,当地市场条件、施工合同内容、工期、工艺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置和采购设备物资,在整合企业现有设备资源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各项目的设备物资配置,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多种资源,采取调拨、采购、租赁等方法,来满足项目需求。在管理上,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宏观统筹,提升国际工程管理水平。加强设备日常保养和例检制度,落实和强化执行力度,特别是涉及到设备安全隐患的问题,必须做到严查严防。

2.3派选技术全面且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际工程设备物资管理部门工作

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快速发展,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的管理人才缺乏,施工企业应要重视和培养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特别是发现和培养管理和维护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4加强配件管理

配件管理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四项: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房管理、经济管理。其中计划管理在国际工程管理中最为重要,它直接决定设备的维修效率和设备的完好率。主要有年、月配件计划编制,年度及分批计划编制,半成品计划编制,配件零星采购和加工计划编制,配件修复计划的编制。现代企业普遍采用ABC管理法,既:关键性配件、价值高、计划采购周期长的归A类;价值、使用频率中等的归B类,小型配件划入C类。设备管理人员要熟记配件库存情况,通过对其使用情况记录,用经济核算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掌握使用寿命,市场销售情况和采购周期。备件到库后,要及时对其规格型号进行核对,保证配件与设备相符。换下来的零部件要做到及时修复,不能抱着“先放着以后再修复”的态度,必须使配件随时处于完好状态,起到备用应急的作用。

3结论

第7篇

2017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提纲格式架构

一、专题研究类

1.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2.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3. 定价技巧的应用

4. 浅析直接营销在企业销售中的应用

5. 论公关促销策略

6. 定价策略和降价决策分析

7. 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的探析

8. 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高新技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与创新探讨

10.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11.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12.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13.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14.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15.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16.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17.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19.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20.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21.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 市场定位战略的应用

23. 市场渗透策略的应用

24.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25.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26.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27.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28.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29.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30.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31.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32.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33. 从汽车销售谈代理制与集团经营

34. 企业文化在产品销售中的推动作用

35. 服务营销新模型

36. 论“名牌”的特征及产生条件

37.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8. “4P”、“4C”、“4S”三位一体的结合与应用

39. 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渠道管理

40. 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41. 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42. 高新技术产品营销问题探讨

43.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44.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45.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的建立与改造

46.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47.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48. 国内连锁经营模式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9. 医疗服务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50. 网络营销时代旅游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1. 网络营销中的广告策略探究

52. 浅析服务企业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

53. 家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54. 我国房地产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 网络购物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研究

56. 体验营销在某行业的运用

57.论服务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8.跨文化营销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59.营销渠道变革的新趋势研究

60.高科技产品的营销战略研究

61.整合营销及其应用分析

62.企业危机公关研究

63.谈判中的沟通技巧

64.论营销城市

65.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研究

二、企业、产品研究类

1. 某企业(产品)的市场调研

2. 某公司CI设计方案

3. 某企业广告案例分析

4. 某企业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实施方案

5. 某企业销售激励机制的设计

6. 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 lw61.com)

7. 某公司营销队伍的组织与设计

8. 某公司企划案例研究

9. 某企业促销方式评价

10. 某企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评价

11. 某产品企划案

12. 某公司或产品广告效果评价

13. 某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14.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5. 某产品分渠道研究

16.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7.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8. 某企业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19. 对某产品的市场预测

20. 某产品市场调查表的设计及分析

21. 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2. 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23. 某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与企业营销绩效关系研究

24. 某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25. 浅析某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问题以及对策

26. 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营销策略分析

27. 宝洁洗发水多品牌实施的效度分析

28. 诺基亚新产品开发程序的效度分析

29. 宜家公司对我国家具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

30. 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的探讨

31. 沃尔玛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2. 蒙牛公司企业文化营销探析

33. 海尔集团员工与顾客满意度探析

34. 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研究

35. 中国某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市场营销专业2010届部分毕业论文题目(市场营销类) 1,中小企业产业市场营销障碍与对策

2,供应链系统中关于提高服务质量的探讨

3,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

4,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5,呼伦贝尔市旅游营销问题和发展策略

6,呼伦贝尔市保险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7,呼伦贝尔市旅游业营销策略与分析

8,营销创新——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

9,浅析电子商务产品的定价方法与策略

10,从银行业务拓展看银行营销

11,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营销整合的策划性研究

13,我国网络游戏营销策略分析——以《 》为例 14,关于呼伦贝尔市宽带市场的调查报告

15,小论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的影响

16,论营销职能是企业的基本职能

17, 谈企业目标市场选择与产品开发

18,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19,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20,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21,论消费心理预测

22,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23,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24,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25,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6,我国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27,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28,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9,我国服装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0,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1,我国连锁企业商品配送问题研究

32,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33,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

34,我国物流现代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5,浅析当前工商企业营销渠道的矛盾冲突 36,水平渠道冲突与管控

37,垂直渠道冲突管控

38,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39, 结合行业谈企业营销战略选择

40,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定位研究

41,企业定位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研究

42,企业定位中差异性特征的选择

43, 中小企业市场目标市场选择

44, 中小企业的差异性塑造

45,中小企业产品组合策略选择

46,产品组合策略与价格策略协同问题研究 47,终端主导市场条件下企业渠道变化

48,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49,企业包装策略研究

50,差异化营销策略分析

51,产品分销中窜货问题研究

52, 论新产品开发策略

53,论渠道创新策略

54,论酒类产品的渠道策略

55, 食品企业品牌提升研究

56,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设计渠道结构 57, 啤酒企业的渠道策略研究

58,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59,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

60,市场预测手段研究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题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关问题 2,乡镇企业的公共关系问题研究

3,试论公关策划的几个问题

4,试论广告策划

5,创新思维在公关中的应用

6,经济全球化与公关观念创新

7,产品推销中的公关策略

8,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形象策略

9,良好的购物环境在促销中的意义

10,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公关问题

12,市场经济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13,试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4,组织变革的理论分析

15,试论现代管理的系统观

16,试论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

17,政府公关形象的塑造

18,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19,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20,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对策

21,组织形象构成要素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1,国际企业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2,国际企业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3,跨国经营中的文化营销

4,论我国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5,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策略

6,国际营销的两个流派: 标准化观点对适应性观点 7,国际营销: 标准化与差异化的融合

8,国际营销渠道中的渠道行为

9,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营销战略新发展 10,国际营销渠道新特点与跨国经营

11,试论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的品牌策略

12,中国企业国际营销进展: 阶段特征与战略转变 1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际营销战略

14,试论跨国战略联盟与提高企业国际营销效率 15,全球本地化: 国际营销之谜

16,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绿色营销研究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1,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

2,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

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

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

12,方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 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 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

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服务营销论文题目:

1,论服务与服务营销

2,服务营销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4,超市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5,关系营销: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6,透视服务营销的分析框架

7,服务营销: 21 世纪企业营销立足之道 8,服务营销打造顾客满意

9,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10,服务质量分析及评价研究

11,服务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

12,论服务营销的有形化策略

1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14,服务利润链与内部营销

15,客户关系管理在医院服务营销中的应用 16,服务营销的基础探析

17,知识经济与服务营销

18,顾客满意战略与服务营销

19,企业服务营销的初步探讨

20,服务质量差异模型及应用

21,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

22,城市超市顾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

2017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提纲格式架构相关文章:

1.2016市场营销论文题目参考

2.2016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2016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

第8篇

一、国际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全球化经营的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其国内经营的情况大不相同,具体表现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面对更为动荡的、多样化的管理环境,需要执行更多的管理职能,同一管理职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大提高,管理受到更大的外部制约,管理过程中需更多地介入员工个人生活,而低效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也将导致更明显的不利影响。Adler(1983)调查后提出,有两项因素造成上述差异:文化多元性(multiculturalism)和地理扩散(geographicdispersion),前者指组织中存在来自于两个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后者则指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建立大量子公司的状况。文化多元性和地理扩散的存在,使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面对复杂性、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提高的商务环境,企业必须对当地政府、劳动者和公众舆论更为敏感,并针对当地环境调整管理思想和实践。提供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所面对的多样性的文化和地理范围的扩大,也对其企业经营存在正面影响。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有机会获得利益并形成企业长期增长基础。简单地说,国际企业可利用的正面因素包括:(1)由于多种文化和多种视角共存,企业内部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可能加强;(2)对外国消费者更为敏感,更易理解客户的特殊要求;(3)从全球范围吸纳最优秀的人员;(4)企业得以在全球范围寻求最佳经营机会;(5)创造“超级组织文化”,包容各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卓越的文化;(6)在企业中形成更大的灵活性,适应各种不同的经营环境并及时作出必要变革。从目前的跨国企业经营来看,企业往往追求产品开发和营销的优势,而上述潜在的长期优势则并未在经营中实现。而企业长期优势的形成,正是由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决定的,可以说,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水平将最终决定其能否真正有效实现经营突破和国际化经营目标的达成。

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和管理活动类型上与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无明显不同,其差异更主要地体现在它们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完成管理职能,国际化的经营环境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关注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管理瓶颈。具体来看:

在人员配备方面,战略性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应关注关键管理岗位的人员配备,即中基层经理与作业人员实现本土化,而高管人员则视企业总部的态度不同,从母国、东道国或全球范围内进行配备。其次,建立子公司高管人员储备也十分重要。跨国公司必须做出“自制或外购”管理人员的决策,为企业长期经营和政策平稳过渡提供人员保障。再次,为寻求企业双重目标的实现,高管人员需在专业管理技能、技术水平和环境/情境适应力之间保持微妙平衡。改进管理人员的招聘来源与开发项目是提高当地文化适应力的主要手段。

在培训和开发领域,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由针对海外派出人员的预备性培训转向建立面向子公司全体管理人员的国际管理开发体系,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全球视角。培训与开发涉及的活动十分广泛: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了解组织状况、具体工作职责和需要的工作技能,了解工作场所的社会、文化及法律环境,开发管理人员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际技能。相应地,Baumgarten(1992)提出跨国企业的子公司总经理需掌握的三项个人技能是文化敏感性、技术技能和领导能力。很多研究者将培训开发视为最重要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但Tung(1981)的研究表明,美、欧、日跨国公司对此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而当培训与开发成为海外派出人员的特权时,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当地管理人员管理视角的拓展以及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都将受到损害。因此,目前的趋势是将培训与开发拓展到整个管理层,以推动多文化、多国籍管理团队的形成。

在评估和薪酬管理领域,制度设计要求做到易于理解、公平和实现对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管理人员的国籍、文化背景不应影响对其的评估与报酬。由于存在经济体制、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情境以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国际企业的薪酬管理的具体手段并无一定之规,这加大了薪酬问题研究的难度。例如,在某些国家,员工收入包括较低的现金收入和较高比例的保险/年金收入,而在另一些国家,现金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较高。这种工资结构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差异所决定的,并不能自动地实现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制度移植。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跨国企业的薪酬影响因素,要比确定具体企业的工资水平更为必要。在薪酬制度设计中,跨国企业不仅应考虑各国在购买力、劳动力市场竞争状况、财务制度和对派出人员“艰难处境”的额外补偿,更重要的是提高员工对公司总体目标和文化的认同和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协调目标、推行企业价值的管理成本。这意味着,企业的报酬系统不仅须考虑那些直接物质报酬(当期支付或延期支付),还应重视非物质报酬的管理作用,如管理人员的职业前景、国际信息交流及参与企业战略计划的可能性等。确定业绩评估的标准同样十分困难。在跨国企业中,评估标准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管理人员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调整能力。Hossain&DaVid(1989)提出的评估标准包括技术能力、管理技能、文化移情作用、适应性与灵活性、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Adler&Bartholomew(1992)对上述标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这种标准所反映的仍是母国总部高管人员从民族中心视角进行的评估。在跨国公司的实际评估中,为了强化公司全球利益的贯彻,使用的评估标准还包括管理者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客户的偏好、价值与商务惯例的熟悉。跨国企业管理者绩效评估的复杂性还与转移价格、低价竞争等战略实施相关,财务指标不能有效反映经理人员的贡献,而应根据子公司对企业总体的实际贡献评定业绩。

二、跨国企业经营与三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全球企业(global)、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和跨国企业(transnational)四类。企业在其国际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组织架构,而组织架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在这一问题上,高层管理人员对国际化的态度模型、国际化阶段模型和双重逻辑理论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说。

1.Perlmutter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国际化的态度模型Perlmutter(1969)提出国际经理人对国际化经营存在三种态度:民族中心型(ethnocentric)、多中心型(Polycentric)和地球中心型(geocentric)。民族中心型的态度即跨国企业总部管理人员认为来自母国的管理风格、知识、评价标准和管理人员均优于东道国。这一态度的逻辑结论是来自母国的管理手段与文化主宰子公司管理,只有母国的管理人员才是公司(包括总部和子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的首选。多中心型的态度则截然不同,明确承认母国与东道国的差异,相信东道国的管理人员在处理当地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子公司有较大的自,母公司则通过财务手段进行控制。然而,多中心型态度同样认为,由于文化、社会、经济差异的存在,公司总部的管理职位应由母国管理者承担,东道国的管理人员不应染指这一层次的管理职位。持地球中心型的管理者则持全球导向的开放态度,企业从全球范围内招收管理者,并指派其在总部或子公司工作,而不过多考虑其国籍。Perlmutter的理论框架波现为确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类型和战略活动的基础(见表1)。

表1 跨国企业总部高层管理人员态度与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设计 民族中心型 多中心型 地球中心型

组织复杂程度 母国组织复杂,子公司简单 多变的,独立的组织结构,较松散的“联盟”体制 复杂程度提高,独立性较强,由组织的总体目标协调

权威、决策权 总部具有很高权威;决策权集中于总部 总部权威相对较低;分权程度较高 目标在于形成总部与子公司间的合作关系

评估和控制 将母国的标准应用于员工和业绩评估 由当地决定 寻求通用的、考虑当地情况的标准

奖罚、激励手段 在总部较高,子公司较低使用 多种多样;对子公司的业绩给予或高或低的报酬 国际/当地经理人均因达到当地和全球标准而得到报酬

沟通、信息流 单向的,大量命令、指导和建设流向子公司 从总流出、流入的信息均很少;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流很少 在总部与子公司、子公司及其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大量信息流

认同感的形成 母国国籍 东道国的国籍 完全的国际化公司,但考虑国家利益

招聘、开发与安置 招聘和开发母国人员,将其安置在世界各地的关键岗位上 在东道国招聘、开发当地人补充子公司的关键岗位 在全球招聘和开发最好的人员,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事配备

在对跨国企业的研究中,Perlmutter的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Tung(1988)的研究表明,与欧美跨国企业相比,日本公司倾向于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上更多地外派人员,反映出日本企业遵从的是母国中心型的人力资源政策,这与日本企业通常在全球战略和组织结构上强调总部的集中控制相一致。欧洲企业则较少使用海外派出人员,这与其强调满足当地需求的多国战略相一致。但在拉丁美洲和远东,欧洲公司的外派人员数量却达到很高的比例,在高级管理人员层次上分别为79%和85%,这表明,当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文化差异很大时,母国中心的人力资源政策仍被大量采用。Perlmutter关于跨国企业总部定位的理论分析过于笼统,无法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关于任务设计、培训项目、报酬组合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但该理论仍不失为一个开创性的、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模型。

2.Adier&Ghadar的国际化阶段模型

Adler&Ghadar在Venon(1966)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国际化阶段模型,并考虑文化对跨国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差异,提出了相应于每一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征与活动重心。

Venon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可以根据贸易、投资状况将国际产品周期划分为高科技期、成长与国际化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相应地,Adler&Ghadar(1990)提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阶段划分,即国内生产阶段、国际化阶段和多国经营阶段,此外,根据国际市场和国际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国际企业经营的第四阶段??全球经营阶段。根据这一阶段的划分,企业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文化因素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生产阶段??生产导向。产品技术和工艺占据了管理者的主要注意力,产品销售主要在高度专业化和有限的国内市场范围内进行。国际市场很小、产品的独特性及缺乏竞争者的市场环境,使企业采用民族中心型的态度,即使存在产品出口,企业通常也完全忽视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一阶段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母国人员对国外商只是偶尔进行商务访问。

(2)国际化阶段??市场导向。由于竞争者的加入,企业重心集中于扩大市场和产量,企业通常在这一阶段开始国际化经营。若本国市场相对狭小,企业的国际扩展会更早开始。企业开始通过出口输出产品,随着市场培育成熟,逐渐将生产职能向消费市场转移。在这一阶段,对生产手段的改进和国际市场开拓成为企业突出的管理任务。为了实现管理重心的转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这一阶段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企业针对不同的市场调整其经营策略,对文化差异性的管理在产品设计、生产和营销等领域均有所体现。当经理被派驻海外市场进行一般管理、技术指导与财务控制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生产与营销均需考虑文化差异因素,对管理人员的选拔考虑的不仅是技术能力,还包括语言技能、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敏感性,因此,来自东道国的管理人员往往被招聘安置到销售、营销或人事部门。

(3)多国经营阶段??价格导向。此时产品市场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产品标准化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的加剧则要求企业将生产转移到要素价格低廉的国家。价格、生产成本替代市场位置成为决定厂商选址的重要因素。价格竞争使文化差异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下降,全球性的价格竞争使基于文化的市场细分不再可行,企业无一例外地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要素成本和实现规模经济来保持其竞争优势。这一阶段对全球生产的重视,使其选拔重点转向为国际经营部门招聘最好的管理人员。形成遵循共同价值观与信念的管理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直接影响企业在不同地理范围、市场内实现总体目标的能力。此外,管理人员开发、职业计划、工作轮换(每3-5年)也在这一阶段出现。

(4)全球经营阶段??战略导向。大量的研究者对未来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及社会发展提出构想。其中,StanDavis(1987)提出消费者定制生产将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即产品设计考虑个人需要,但生产组装仍实现全球化合作,企业必须在满足个别客户需要和以最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之间保持平衡。这一阶段的企业经营将同时在生产、市场和价格等多个角度上进行全球化竞争,而经营中对差异化和全球化的共同关注,使文化差异因素再次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企业从全球范围内获得产品创意、要素进行生产,但在最终产品的生产和建立客户联系上则强调对当地市场的了解。成功的企业必须了解其潜在客户的需求,并以可能的最低成本将其转化为产品与服务,再以合适的方式及时交付给客户。由于企业的战略导向要求在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及与外部关系人建立复杂的网络来开发全球R&D、生产、营销网络,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战略联盟管理中必须关注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一阶段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将重点放在协调全球目标与当地反应能力,其关键在于将文化差异的存在转化为企业经营的机会,通过保护不同观点并存提高企业的创造力和灵活性。管理强调为有潜质的管理人员提供成长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并在整个企业中建立持续学习的环境。

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同阶段,特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及其战略选择。Adler&Ghadar提出了国际化经营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如表2。对跨国企业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不在于找到最佳的管理政策,而在于建立管理政策与外部环境、企业总体战略的平衡。

3.Evans&Lorange的双重逻辑理论

为了解释国际化经营企业在不同产品市场和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人力资源政策,Evans&Lorange从产品一市场组合和多元社会文化两个逻辑角度分析,形成了双重逻辑理论。

(1)产品一市场逻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需要的是不同类型的管理者。在成熟期,企业更需要关注成本控制,而在高科技期对经理人创新能力的要求则更为突出。这表明在不同的阶段,包括招聘、培训与开发、评估与薪酬都应有所不同。如果进而考虑跨国企业的不同产品一市场组合,以及不同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为高度复杂的活动。这种复杂性将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上体现出来。以公司层次为例,其职责应包括:第一,指派关键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建立管理人员接班人计划;第二,设计和管理激励体系;第三,促进职能管理与商业管理经验的交流。而随着跨国企业全球性战略的实施,直述职责将变得更为重要。

(2)社会一文化逻辑。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的经营使其员工来源及文化背景呈多元化,具体体现在法律(特别是就业与劳动法)体系、教育体制和文化(价值观和信念)上的差异。Evans&Lorange借用Perlmutter的理论将企业处理文化多元化的战略分为两类:一是全球方法(即民族中心型或地球中心型)。在这一战略方法下,企业固有的特定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相对集中并呈标准化体系。在招聘、选拔、评估、薪酬和提升方面运用全球同一的程序和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员,不考虑各国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将各子公司纳入企业总体文化的范围。二是多中心方法。在这一战略方法下,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分散经营权限,下放给子公司。总部将提供特定的指导,但各子公司根据需要解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公司人事职责限于前面提到的3项主要任务。针对当地文化进行的调整被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在面对全球一体化与合作的机遇时,多中心的方法将让位于全球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多重目标的要求。

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型

在详尽地讨论了国际化经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之后,综合上述三种理论,有必要提出一个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模型(如图1),简要地说明影响和决定国际人力资源政策与实施的因素。

第9篇

—、关于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研究

(一)关于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的研究

黄华在《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述评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伟大的企业管理大师。他的企业管理思想是在其生活背景和一定的假设下诞生的,涉及管理的二重性与职能、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员工管理和企业的成长与本质等内容。我国企业必须用马克思的企业管理思想来提髙自身管理水平。

针对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整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主线,同时也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原理以及许多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在其对单个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理论分析中,逻辑地演绎出了丰富的企业管理思想。

按厢企业管理的内容分类,马克思的企业管理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的“二重性”原理,即管理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对管理劳动的分析;管理职能提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监督、调节和指挥;有关生产管理的论述;企业的财务管理;关于设备和折旧费的管理;企业的销售管理,马克思指出“从商品到货币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决定了商品所有者的命运”;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马克思指出“一个统治阶级越能把被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吸引进来,它的统治就越巩固”;企业的成长论;对企业本质的论述等。

(二)关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

张兰霞认为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即以泰罗和法约尔的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为先导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和以管理理论丛林为特征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陈振华认为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分别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发展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阶段、企业再造理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阶段。

刘传宏认为基于时间维度的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包括: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工业人际关系学理论、二战之后形成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反思与创新。

另外,任佩瑜在《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一文中又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六阶段”的见解,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管理丛林阶段、文化理论与战略管理阶段和企业再造阶段。

(三)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过程的研究

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企业理论50年”课题组发表的《我国企业管理理论50年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可以划分为“二大时期”,第一大时期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是在髙度集中型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企业管理理论;第二大时期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管理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更要重视对企业环境,特别是市场的调査和预测。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张巾爽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的。19乃年,蒋一苇首先提出了经济改革要以企业为基础的观点。另外,企业的“转轨变型”也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都经贸大学的黄津孚在《我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问题》一文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落后于理论的发展,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第一,企业管理正在全方位地发展;第二,企业管理正由政治行政驱动变为经济政策与市场驱动;第三,企业管理创新日益活跃。

二、关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发展与创新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人类进人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关于国际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的研究

梁树良认为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发展的十大趋势可概括为:管理核心人本化、管理理论科学化、管理人才国际化、管理目标价值化、管理内容精简化、管理组织网络化、管理权力知识化、管理特点个性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方法文化化。

刘传宏认为,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创新成为管理的主旋律;知识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学习型企业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人本管理将更加受到重视;全球战略与快速应变是企业决胜的关键;跨文化管理一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交融与渗透。

此外,姜太平在《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一绿色管理》一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的观点。他认为,绿色管理的思想是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的新思维。所谓绿色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绿色经营理念及其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绿色”的内涵,绿色经营理念也可称之为“绿色管理哲学”,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导向、一种观念。

在1996年12月20日举行的“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研讨会”上,与会的学者们归纳整理了国际企业管理的10种最新趋势,分别是企业经营国际化、企业目标多元化、产品服务化、出口品牌化、技术髙级化、组织活性化、机构网络化、角色多重化、激励监督科学化、费用适度化。除此之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企业管理风潮的最新特点,即顾客导向、企业再造、学习型组织、团队组织、自主管理、全球竞争、弹性策略、企业形象、以人为本。

(二)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陈振华认为,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中国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二,树立避实就虚、以柔克刚的经营理念;?第三,建立有机式的组织结构;第四,建立规范而合理的管理制度;第五,采用先进而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第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学者陈静华在《关于未来企业管理理论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管理全球化;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实现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具备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王钦认为,企业的成长思维转型应该由“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由传统的“一招鲜”转向“系统管理”;企业的战略转型应该依赖于企业组织系统、公司治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内部管控系统、企业文化系统的支撑;企业的国际化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

傅洲认为,随着世界知名企业、跨国企业不断地大范围地占领着中国市场份额,从而使中国企业生存环境日渐恶化,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的中国企业管理会更加注意科学管理、全员创新、绩效管理以及分权管理。

张兰霞认为,21世纪需要一个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一套全新的经营方式和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以便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包括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管理范围、企业管理组织、企业管理流程以及企业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

(三)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探索与创新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髙,我国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不断对企业传统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以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

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问题,梁薇认为,第一,企业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创新关注的焦点;第二’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第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从传统的外在标准向更加注重人的内在价值方向发展;第四,自主创新方式以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另外,她还指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包括:创新企业管理理念;更加重视企业战略管理;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周晋华认为,构建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机制要做到:第一,训练系统的思维方式;第二,打破常规,训练开放式、发散式的思维方式;第三,学会逆向思维;第四,通过综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管理创新;第五,通过对原有管理理论的方法的改进和突破,实现管理创新。

李晖认为进一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包括:转变观念,树立管理创新战略思想;完善体系,加快人才的培养速度,努力提髙中层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和管理实践;以人为本,实现多元化管理创新目标;融合两化,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是一个首先为国内市场服务,然后逐步涉入国际市场的渐进过程,该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渐进的国际化是一种典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传统的渐进的国际化路径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呈现出快速的国际化路径,它们从创立初期时起便开始从事国际化活动,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或天生的全球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并呈迅速发展趋势,我国学者的研究(赵优珍,2005)也表明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很多的国际新创企业。

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中,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两种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受管理团队层面因素、企业层面因素及产业特性的影响,从而呈现不同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国际化路径选择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生存和成长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典型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

(一)渐进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渐进的国际化是指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其理论基础是Johanson和Vahine(1977)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国内阶段;不规则的出口;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代理商进行出口活动;在国外建立销售分支机构;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以上五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卷入程度由浅入深,从第一阶段向第五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随着企业“市场知识”(may—ket knowledge)的增加,企业的国际化承诺(international commitment)也逐渐提高。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强调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认为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暗示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国际化阶段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获得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二)快速的国际化及其理论基础。麦肯锡咨询公司1993年在对澳大利亚中小型新兴出口企业的研究中,把那些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称为天生的全球企业。Oviatt和Mc—dougal(1994)用国际新创企业来称这些企业,他们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现实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阶段理论所暗示的情形,他们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定义为“从创立时起就开始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其产品的商业组织”。最近十多年来,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进展就是有关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了挑战,两者将共同推动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发展。

国际新创企业呈现快速国际化路径的原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市场的同质化、跨国通讯及物流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的成本,使规模和资源处于劣势的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化成为可能。(2)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的国际商务经验、国外学习居住的经历成为企业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使一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新创企业不再以渐进的国际化方式获取国际市场知识并逐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投入,而是以快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3)创业团队的关系网络提供企业国际化的机会、知识,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4)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也促使该产业企业尽快实现全球化销售以收回研发成本。

(三)两种国际化路径及其理论基础的比较。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中,虽然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其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两种理论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路径依赖;而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管理团队的特征及关系网络是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因此,此类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与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影响因素

(一)管理团队层面因素

1.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管理团队创办企业前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化所需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国际化经验有助于它们了解国际事务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跨国间多样化的活动网络,帮助它们迅速且有效率地回应并解决因国际运营所导致的管理复杂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团队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路径。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创业管理团队先前的国际商务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另一来源,管理团队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企业往往更早地进入国际市场。

2.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网络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企业国际化的速度,社会网络的三个关键维度,即连结强度、规模、整体密度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具有不同的影响:(1)对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强连结并不是最重要的类型。弱连结比强连结的数量更多,增加得更快,且只需要更少的投资。因此,弱连结更利于获取国际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渠道。(2)创业行动者的网络规模越大,国际扩张所能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就越大,扩张的速度也越快。(3)松散型关系网络把相互独立的节点连接起来,在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紧密型关系网络则通过网络成员的频繁互动,更有利于营造信任和互惠的氛围。

O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现,网络帮助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者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选择上,网络比心理距离有更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通过网络

学习的过程,国际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化战略,而没有国际关系网络且长期从事国内业务的企业相对于它们而言则较难改变思维模式。当然对企业的国际化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个体企业的行动,而应该考察企业在它所处的网络中的角色和位置。企业国际市场的选择和最初的市场进入主要受网络联系提供的机会影响,而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因此,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不令人感到惊奇。

社会网络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路径:(1)网络成员提供国际化的经验,可以降低国外运营的不确定性。(2)创造新的国际化经营机会,例如通过客户关系进入新的市场。(3)获得企业国际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初期,获得所需的市场信息并及时决策能够加快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速度。(4)通过网络内企业间的生产、营销、研发等各项资源整合,可使企业更为有效率地执行国际化。(5)网络中具有较高国际化能力的大企业,其实行某项国际化例如海外投资,将会带动网络中的小企业也实行国际化;或者网络中某些企业具有国外连结,也会促使其他企业国际化。总之,社会网络能提供企业实行国际化的机会与动机。

(二)组织层面因素

1.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国际化的路径也会受到企业知识密集度的影响。知识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往往利用短暂的机会窗口通过快速的国际化获取先发优势。知识密集度是指企业依赖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知识密集度高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流程开发、技术创新及采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有知识。Autio et al.(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国际销售的增长越快,国际市场承诺增加的速度也越快。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第一,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赖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并顺利成长。第二,知识尤其是显性知识,是可以转移的资源,为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灵活性。知识内在的流动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比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起来。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能比只依赖于固定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它们受距离和国家边界的限制较少。

2.组织学习能力。缺乏对海外市场状况了解及国际化相关知识和经验是阻碍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地域间市场环境的差异及信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易变性,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国际化速度也更快。

尽管经验是组织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并不一定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也能积累经验,甚至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善于学习的中小企业通过以下学习方式加速企业的组织学习、缩短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首先是通过关系网络学习,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和网络关系获得接触其他企业的机会,而无须全部亲历。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提供通向国际市场的快车道,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特别适用。其次是通过嫁接学习,企业也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是通过聘用有能力的拥有特殊的隐性知识的经理人来获取知识基础、资源和能力。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缩短了学习时间并改善了学习效果。最后是通过模仿学习,企业也可以观察其他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然后模仿它们的行为。

3.组织文化。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嵌入组织文化中,国际导向的组织文化可以刺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创业活动,具有国际导向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快并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相关的最重要的组织文化特性是国际创业导向和国际营销导向。国际创业导向是企业追逐国际市场机会的风险承担、创新和超前行动的整合: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勇于承担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的倾向;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新的构想、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外国市场的需要,代表企业用创造性的方法应对挑战;超前行动是指企业发挥首创精神,抢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主动地预测并追逐国际市场的机会,反映了企业主动地寻求机会而不是被动地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国际营销导向代表一种强调为外国市场客户创造价值的管理思维,该导向有助于企业创新战略的执行、客户知识的积累,产品发展及适应。

(三)产业特性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企业所属的产业特性,产业特性包括产业国际化程度及生产技术特性。

1.产业国际化程度。产业国际化程度以企业所处产业的产业国际销售比例、产业对外投资比例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衡量。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也会使得处在此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国际化压力。企业所属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则该产业的供应商、客户及竞争者都可能已经国际化,那么一个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商业网络已经形成,企业较易了解海外市场的情况并从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中获取资源,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而加快。

2.产业技术特性。产业技术特性包括产业类别及技术生命周期两个因素。如果企业所属产业为高科技产业且技术生命周期较短,一些研发投入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这就会促进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自主性较低,对国外技术和信息依赖程度较高,为快速获取国外技术信息,一些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在国外设立子公司。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走向国际化对于处于全球化潮流中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必然选择,国际化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可能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消极的影响。生存和成长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而正确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则可以调和这对矛盾。渐进的国际化可以减少企业国际化风险,但却可能失去许多国际化机会和先行者优势;快速的国际化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但却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暴露,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应该根据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径。我国企业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一)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组建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而这样的经验能减少企业对国外市场运营不确定性的感知,从而加快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应该有意识地预测本企业对国际化经营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培养、引进计划并实施。

第1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是一个首先为国内市场服务,然后逐步涉入国际市场的渐进过程,该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渐进的国际化是一种典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传统的渐进的国际化路径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呈现出快速的国际化路径,它们从创立初期时起便开始从事国际化活动,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或天生的全球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并呈迅速发展趋势,我国学者的研究(赵优珍,2005)也表明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很多的国际新创企业。

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中,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两种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受管理团队层面因素、企业层面因素及产业特性的影响,从而呈现不同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国际化路径选择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生存和成长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典型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

(一)渐进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渐进的国际化是指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其理论基础是johanson和vahine(1977)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国内阶段;不规则的出口;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商进行出动;在国外建立销售分支机构;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以上五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卷入程度由浅入深,从第一阶段向第五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随着企业“市场知识”(may—ket knowledge)的增加,企业的国际化承诺(international commitment)也逐渐提高。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强调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认为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暗示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国际化阶段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获得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二)快速的国际化及其理论基础。麦肯锡咨询公司1993年在对澳大利亚中小型新兴出口企业的研究中,把那些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称为天生的全球企业。oviatt和mc—dougal(1994)用国际新创企业来称这些企业,他们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现实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阶段理论所暗示的情形,他们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定义为“从创立时起就开始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其产品的商业组织”。最近十多年来,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进展就是有关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了挑战,两者将共同推动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发展。

国际新创企业呈现快速国际化路径的原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市场的同质化、跨国通讯及物流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的成本,使规模和资源处于劣势的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化成为可能。(2)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的国际商务经验、国外学习居住的经历成为企业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使一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新创企业不再以渐进的国际化方式获取国际市场知识并逐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投入,而是以快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3)创业团队的关系网络提供企业国际化的机会、知识,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4)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也促使该产业企业尽快实现全球化销售以收回研发成本。

(三)两种国际化路径及其理论基础的比较。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中,虽然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其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两种理论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路径依赖;而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管理团队的特征及关系网络是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因此,此类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与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影响因素

(一)管理团队层面因素

1.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管理团队创办企业前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化所需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国际化经验有助于它们了解国际事务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跨国间多样化的活动网络,帮助它们迅速且有效率地回应并解决因国际运营所导致的管理复杂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团队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路径。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创业管理团队先前的国际商务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另一来源,管理团队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企业往往更早地进入国际市场。

2.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网络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企业国际化的速度,社会网络的三个关键维度,即连结强度、规模、整体密度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具有不同的影响:(1)对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强连结并不是最重要的类型。弱连结比强连结的数量更多,增加得更快,且只需要更少的投资。因此,弱连结更利于获取国际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渠道。(2)创业行动者的网络规模越大,国际扩张所能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就越大,扩张的速度也越快。(3)松散型关系网络把相互独立的节点连接起来,在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紧密型关系网络则通过网络成员的频繁互动,更有利于营造信任和互惠的氛围。

o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现,网络帮助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者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选择上,网络比心理距离有更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通过网络

学习的过程,国际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化战略,而没有国际关系网络且长期从事国内业务的企业相对于它们而言则较难改变思维模式。当然对企业的国际化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个体企业的行动,而应该考察企业在它所处的网络中的角色和位置。企业国际市场的选择和最初的市场进入主要受网络联系提供的机会影响,而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因此,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不令人感到惊奇。

社会网络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路径:(1)网络成员提供国际化的经验,可以降低国外运营的不确定性。(2)创造新的国际化经营机会,例如通过客户关系进入新的市场。(3)获得企业国际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初期,获得所需的市场信息并及时决策能够加快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速度。(4)通过网络内企业间的生产、营销、研发等各项资源整合,可使企业更为有效率地执行国际化。(5)网络中具有较高国际化能力的大企业,其实行某项国际化例如海外投资,将会带动网络中的小企业也实行国际化;或者网络中某些企业具有国外连结,也会促使其他企业国际化。总之,社会网络能提供企业实行国际化的机会与动机。

(二)组织层面因素

1.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国际化的路径也会受到企业知识密集度的影响。知识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往往利用短暂的机会窗口通过快速的国际化获取先发优势。知识密集度是指企业依赖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知识密集度高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流程开发、技术创新及采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有知识。autio et al.(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国际销售的增长越快,国际市场承诺增加的速度也越快。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第一,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赖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并顺利成长。第二,知识尤其是显性知识,是可以转移的资源,为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灵活性。知识内在的流动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比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起来。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能比只依赖于固定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它们受距离和国家边界的限制较少。

2.组织学习能力。缺乏对海外市场状况了解及国际化相关知识和经验是阻碍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地域间市场环境的差异及信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易变性,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国际化速度也更快。

尽管经验是组织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并不一定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也能积累经验,甚至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善于学习的中小企业通过以下学习方式加速企业的组织学习、缩短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首先是通过关系网络学习,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和网络关系获得接触其他企业的机会,而无须全部亲历。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提供通向国际市场的快车道,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特别适用。其次是通过嫁接学习,企业也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是通过聘用有能力的拥有特殊的隐性知识的经理人来获取知识基础、资源和能力。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缩短了学习时间并改善了学习效果。最后是通过模仿学习,企业也可以观察其他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然后模仿它们的行为。

3.组织文化。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嵌入组织文化中,国际导向的组织文化可以刺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创业活动,具有国际导向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快并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相关的最重要的组织文化特性是国际创业导向和国际营销导向。国际创业导向是企业追逐国际市场机会的风险承担、创新和超前行动的整合: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勇于承担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的倾向;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新的构想、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外国市场的需要,代表企业用创造性的方法应对挑战;超前行动是指企业发挥首创精神,抢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主动地预测并追逐国际市场的机会,反映了企业主动地寻求机会而不是被动地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国际营销导向代表一种强调为外国市场客户创造价值的管理思维,该导向有助于企业创新战略的执行、客户知识的积累,产品发展及适应。

(三)产业特性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企业所属的产业特性,产业特性包括产业国际化程度及生产技术特性。

1.产业国际化程度。产业国际化程度以企业所处产业的产业国际销售比例、产业对外投资比例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衡量。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也会使得处在此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国际化压力。企业所属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则该产业的供应商、客户及竞争者都可能已经国际化,那么一个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商业网络已经形成,企业较易了解海外市场的情况并从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中获取资源,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而加快。

2.产业技术特性。产业技术特性包括产业类别及技术生命周期两个因素。如果企业所属产业为高科技产业且技术生命周期较短,一些研发投入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这就会促进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自主性较低,对国外技术和信息依赖程度较高,为快速获取国外技术信息,一些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在国外设立子公司。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走向国际化对于处于全球化潮流中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必然选择,国际化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可能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消极的影响。生存和成长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而正确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则可以调和这对矛盾。渐进的国际化可以减少企业国际化风险,但却可能失去许多国际化机会和先行者优势;快速的国际化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但却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暴露,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应该根据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径。我国企业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一)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组建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而这样的经验能减少企业对国外市场运营不确定性的感知,从而加快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应该有意识地预测本企业对国际化经营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培养、引进计划并实施。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 天生全球化 特征 动因

国际化过程(阶段)理论被认为是解释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和主流理论之一。该理论将企业的国际化描述为一个最初由海外需求引发的逐步演变过程。该理论最常用的是Uppsala模型。Uppsala模型认为企业开展国际化所经历的国际化过程一般如下:偶然的出口、代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机构、海外直接生产。即:企业的国际化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过去的十多年里,由于技术、社会及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许多企业从其建立开始就迅速向国际市场渗透。大量新的企业国际化实践已经对传统文献关于企业出口行为的结论提出挑战,揭示出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并未按照一种逐步的阶段性模式发展。目前,已经有一系列的研究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现象从概念界定、特征以及出现原因进行了研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研究通常侧重于某一特定方面。而缺乏对现有分散研究的综合和统一。在有关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概念和经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关企业国际化新现象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合,通过完整和最新的理论进一步深化对此类现象的解释和说明。从理论上对这些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对企业国际化理论做出创新与发展。

天生全球化的概念界定

和传统的阶段模型不同,大量研究发现,许多企业是同时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有的企业甚至是在进入国内市场以前就开始向国际市场渗透,此外,还有许多研究揭示了企业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发展的间隔呈现出缩短的趋势。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国际化企业,不同国家的研究者给予了不同的命名。本文按照时间排列将这些概念总结如下:

偏移主流阶段模式的企业(Luostarinen Et Al,1979);新的技术基础型企业(Autio Et Al,1989);高技术起点企业(Alahuhta,1990;Jolly,1991);高附加值出口企业(Mckinsey和co,1993);天生全球化企业(Rennie,1993;Knight和cavusgil,1996;Madsen Et Al,1997;Autio Et Al,2000;Bell和mcnaughton,2001);具有全球商务思想的创新型中小企业(Luostarinen Et Al,1994);新国际化企业(Oviatt和mcdougall,1994);天生国际化企业(Majkgard和sharma,1999);知识密集型全球化企业(Almor,2000)。

可以看出,对于如何界定新出现的企业国际化现象,人们起了不同的名字,也不存在着一个比较一致的定义。尽管这些研究一般都在验证那些从建立初就开始实施国际化定位的企业,并一致指出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它们的存在和行为。但在分析方法上却存在许多差异。其中一个主要的冲突是在时间周期(从企业建立到第一次国际化活动之间的时长),另一个冲突是国际化的测度(即国外市场的经营活动在整个企业活动中的比重)。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为大多数文献所接受的是Born-Global: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概念,本文也采用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概念。

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界定,本文沿用了Knight和cavusgil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定义:即企业在它们建立开始或不久(3年以内)就采取全球化或国际化发展且企业的国外经营占其全部收入的比重超过25%。

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征分析

(一)文献整理

Moen(2001)以法国和挪威企业为基础就出口战略、比较优势、国际化定位及环境条件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的差异进行了研究,Moen发现就竞争优势和出口战略而言,新的本土化企业和天生全球化企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国际化视野方面,天生全球化企业和新的本土化企业之间差异明显。天生全球化企业将整个世界看作是其活动场所并致力于发展有利于出口的要素。

Mcdougall和oviatt(2003)主要研究了美国的天生全球化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区别。他们的研究揭示出就管理者团队的经验、战略和行业特征而言,天生全球化企业和其他企业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团队比其他企业具备更多的国际化经验和行业经验、更加强调战略集中和设计更具广阔的发展目标。

Bell和mcnaughton(1999)就国际化动机、国际化目标、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扩展模式等方面研究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区别。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是积极、主动的寻求国际化。国际化扩张模式是非连续的、跨越式发展并迅速的在许多市场扩张。

Saarenketo(2000)从管理者特征角度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者比传统企业更具有风险偏好,同时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者通常具有先进国际化经营经验。

(二)特征分析

天生具有全球化视野。根据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些企业从创立开始就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并迅速的在包括距离很远的许多国家取得很高的经营业绩。这些企业可以在全球定位生产并在一个国家融资,而他们的总部又在另一个国家,研发活动在第三国。正如Knight和cavusgil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从创立起它们就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单一的无边界的市场”。

具有国际化经验的管理者。全球化视野是和管理者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天生的全球化企业而言,其管理家往往具有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先进经验,通过海外工作和学习的经历而熟悉国外市场,同时这些管理者还维持着一个广泛的国际商务关系网络。总之,就管理者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所需的环境知识。

强调营销、产品差异和特色。对于许多天生全球化企业而言,作为新生企业,由于规模小,因此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以及其他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因此,这些企业往往是依赖于它们所拥有的独特的技术和营销知识而向市场提供一些独特的、价值显著的产品和服务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并帮助它们比较容易的进入国外市场。

关注利基市场。由于规模较小,那些增长潜力显著但相对需求较小且为大公司常常忽略的利基市场是天生全球化企业通常的选择。天生全球化企业非常关注和灵敏捕捉那些随着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利基市场,并高效使用其资源向这一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第13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问题研究;应对策略;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前言

管理会计经历从强调成本确认、强调成本相关性到强调成本决策分析功能再到强调成本的行为面的四个阶段,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由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分为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与解释和传递六个工作程序,具有解析过去、控制现状,筹划未来的三重职能,通过对财务会计理论提供的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整理、综合,进而形成报告的形式,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控制,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是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整套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领域,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会计“向后看”,管理会计“向前看”;第二,财务会计提供综合性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细节性信息;第三,财务会计强调信息准确性,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相关性;第四,财务会计强调信息准确性,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相关性;第五,财务会计与凭证打交道,管理会计与经营打交道;第六,财务会计不涉及“人性”问题,管理会计涉及“人性”问题。

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关科研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和科研成果,但是受经济体制、法律环境、企业经营决策者和会计电算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陷。

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虽然管理会计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是管理会计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开始引入中国,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除此之外,我国在发展应用管理会计理论的过程中要不是企业管理者过分侧重于会计部分,误将财务会计当成管理会计,从而过分深究财务会计,而对管理进行忽略;要不就是将关注点放在管理当中,没有给予财务会计基本的重视,最终造成会计和管理的脱钩,阻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从而无法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完善。

2.管理会计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市场经济当中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传统的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来管理企业。传统管理理论中并没将管理会计纳入理论体系当中,注重的是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因此我国财务会计的发展远远超过管理会计。在这种现状下,使得更多的企业对管理会计的意义无法进行准确的认识,造成管理会计师和管理会计部门在很多企业中形同虚设或者根本不存在,管理会计实际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都十分不足,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更多的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无法艺术意识到管理会计的意义和价值。

3.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

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播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我国在学科的设置上也将管理会计设置成一门的独立的学科体系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管理会计理论,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管理会计方面学生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学校师资力量的增长更不上学校学生扩招的速度,无法保证学生培养的质量,造成管理会计方面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十分薄弱,从而无法对管理会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管理会计需要从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中吸取养分,需要经常进行更新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国的高校在培养管理会计方面学生大多数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因而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钩,使得很多管理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灵活的应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实际工作当中。除此之外,我国的相关学者在研究管理会计理论时侧重于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建设和完善方面以及对欧美管理会计的概括和介绍这些方面,造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流于表面,学术研究十分薄弱,使得企业在面对一些企业管理会计方面的问题时无法得到管理会计理论的支持,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发展。

4.管理会计研究缺乏国际对接

在市场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不仅需要面临着来自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还需要承担来自国外市场的压力。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业发展与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承担着国际市场的压力。但是目前国内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国内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不完善使得国内企业管理者无暇顾及国际市场对管理会计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管理者主要将目光集中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对企业的国外市场进行有效的规划,因此也没有进军国际市场的野心,使得在心理上产生管理会计是否和际接轨并没有什么关系,最终造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缺乏与国际对接。

二、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对策

第14篇

本文旨在从要素角度出发,建立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体系,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文中探讨了国际竞争力的思想及理论基础,建立了评价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并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油田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论文写作逻辑上,以发展为核心,以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按照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的脉络构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体系。在材料的组织上,从理论、实践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各要素与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联系,并将理论研究与油田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通过对我国油田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我国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论述了国际竞争力理论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等内容,总结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并提出了提高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对油田企业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能力问题。

在对国际竞争力评价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明确了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提供了支持。

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运用现场数据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定量依据。wWW.133229.COm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油田企业进行了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

论文最后从资源利用、成本管理、科技运用、人才开发、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与国内外差距,提出了提升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b—p神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点摘要

1.对国际竞争力理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明确了油田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性描述,把国际竞争力强度分为很强、较强、一般和差四个等级。(见第2、3章)

2.建立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并进行了指标的准确定义。将国际竞争力程度分解为整体规模、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市场、经营管理等二级子系统,以及19个三级指标,并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率。(见第3章)

3.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实际评价了油田企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将不同量纲的指标按照效用函数归一成效益型指标,确定了学习速率和动量系数,采用了生成随机数的方法给网络赋予初始值,得到的网络评价输出值与实际评价值吻合,并对选取的国际公司进行了整体排序。(见第4章)

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油田企业进行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见第4章)

第1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之一。现代国际竞争力研究出现在二战后,上世纪8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推波助澜,美国的gnp世界占有量下降趋势严重,美国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1984年欧洲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关注竞争力问题。21世纪初,随着国际经济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研究的重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对我国企业的挑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也是当前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一些大公司、大集团已经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上,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国际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该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从长远的、全局的观点来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油田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企业,其国际竞争力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付费论文:11万2千多字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论文

第1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公民行为;组织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10-0095-05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很多著名的本土企业抢先步入了国际化的进程。然而,他们的国际化进程所遇到的不仅仅是资金或者技术的困境,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的问题。当企业迈入国际化以后,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跨国文化差异等因素所导致的人力资源管理难题更为明显,特别是对几乎没有多少国际化经验的中国企业而言影响更甚。面对国外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和市场等的差异,必须建立一个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系统,因此全面地对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即是基于此背景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一、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1.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例如有关工作安全的保障条款、广泛的技术培训、广泛的内部提升、基于效果的绩效评估、广泛的职业路径等,都表明了公司组织愿意与员工建立一种长期的交换关系。Schneider和Reichers(1983)提出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会导致组织成员对组织环境产生一种共同的愿景。而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就塑造了支持性的组织环境这样一个共同的愿景,这种支持性的组织环境,会不断的激励组织成员的一些非正式的行为,而对组织绩效做出贡献,这类组织成员的行为就是组织行为学上面所讲的组织公民行为(OCB)。作为管理员工关系的一种策略,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例如工作安全的保障条款、广泛的技术培训、广泛的内部提升、基于效果的绩效评估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件满足了员工的个人需求和目标,从而牢牢地铸造了一种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看,这种支持性的工作环境给员工带来了很多益处,这些益处就使得员工有一种责任感去做出一些对组织有利的行为作为报答。类似地,Leana和Van Buren(1999)认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雇佣政策在组织和组织成员之间塑造了一种高质量的交换关系,这种高质量的交换关系使得员工更多进入到组织的人这样一个角色当中来。据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2.组织公民行为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效应

有关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以前的文献中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一种解释认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员工技能的加强和对员工的激励使得组织绩效有所提高(Applebaum et al.,2000)。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因为给员工带来了好处,所以促使员工对企业做出回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组织和组织员工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目标共同性,从而使得员工把组织的广泛利益和要求当成自己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就不仅会利用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中获得的技术来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而且更多地会帮助组织内的其他成员,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并且,在组织员工帮助其他组织成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知识和信息的分享和传递,而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正好包含了对于组织员工的知识和信息能力的投资。有些学者已经检测了组织公民行为和一些组织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例如个体绩效、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总体运营效率、绩效质量以及顾客满意度等等。Sun,Samuel和Kenneth(2007)已经用中国沿海地区81家酒店的样本证实了组织公民行为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生产率之间的中介作用,但是只限于酒店产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想要进一步检测的是在国际化企业中组织公民行为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要验证员工在帮助其他组织成员的过程中而产生的知识和信息的分享和传递所导致的组织绩效的提升。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公民行为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3.国际化阶段对于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Podsakoff和MacKenzie(1994)提出将来对于检测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应该可以从检测企业特征对于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人手,这些企业特征包括企业战略、企业任务和技术要求等等。本文试图要检测的是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这个特征对于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对于国际化战略的测量具体体现在对于企业国际化进程阶段性的划分。

对于不同国际化阶段企业特征的研究对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组织结构变化和绩效变化是很重要的。企业的不同特征必然影响到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组织有效性,Glenn,Kristensen和Whitney(2001)的研究表明企业在不同的国际化战略阶段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而这些国际化阶段性特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组织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影响的。

从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和组织文化和行为理论的角度来说,企业的组织发展过程中既存在显性知识的传播,比如说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等等。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隐性知识的传播,而这种隐性知识的传播更多的和企业的组织文化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组织文化和行为正是通过对员工行为(包括组织公民行为等)的影响来影响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组织文化的变革从原文化类型转变到目标文化类型,必然对隐性知识的转移形成不同的约束(闫举纲、梁丁谦,2007)。通过组织公民行为的传导所发生的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显性知识的传播一起对企业的组织绩效产生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这个企业的内部环境变量发生变化后,组织中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必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伴随着的是企业的组织公民行为也发生变化,从而所产生的组织绩效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企业的组织特征发生变化比如说国际化战略的不同必然会对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企业国际化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控制机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Glenn,Kristensen和Whitney(2001)通过对德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历史的分析,发现了德国跨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内部的非正式控制机制(组织公民行为、隐性知识传播等等)会有所不同,所对应的组织绩效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当企业国

际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的非正式组织控制机制(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本文就是基于这些理论上的支持,想要证明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阶段性对于企业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这也是本文在国际化理论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企业组织理论上试图创新之处。据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企业的国际化阶段调节着国际化企业中的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当国际化阶段层次越高,这种关系就越强

二、变量的测量与样本选择

1.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

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用的是1997年由Farh,Early和Lin所开发的量表。因此量表用20个题项描述了中国社会情境下的组织公民行为的5个维度,则5个维度分别是公司认同、对同事的利他行为、道德良心、人际和谐、保护公司资源。公司认同描述的是公司员工愿意去维护公司信誉和为公司的运作发展提出建议的程度;对同事的利他行为描述的是员工愿意帮助其他员工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的程度;道德良心涉及到员工愿意超出公司期望的一些行为,例如出勤、遵守规则、认真工作;人际和谐描述的是员工愿意避免追逐个人权力和利益的程度;保护公司资源描述的是员工愿意避免一些消极的,例如滥用公司政策和把公司资源挪为私用等类似行为的程度。使用李克特5级量表,从1到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知道、有点同意、相当同意。

2.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测量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量表采用的是Sun,Aryee和Law(2007)所开发出来的量表。为了和理论上的Bamberger和Meshoulam(2000)的三个主要的人力资源子系统的分析相一致,量表的测量使用的是完整的包含8个因子的量表,因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衡量更多的是一个整体上的人力资源实践的评价和测量,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量表为李克特5级量表,从1到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知道、有点同意、相当同意。由于人力资源实践的测量量表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量表只有英文版,所以我们对此进行了双盲翻译工作,先请南京大学商学院的三名同学首先各自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整合三个人的翻译,得到一个中文版本。接着再请南京大学英文系的一名同学把这个中文版本翻译成英文,然后对照原来的英文量表对中文量表做出一些修改。

3.组织绩效的测量

企业的组织绩效可以用企业的组织生产率来衡量(Sun,Samuel,&Kenneth,2007)。企业的组织生产率由每个员工的平均销售额来表示,这一指标不仅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生产率,而且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企业对员工投资的回报,最重要的是这个指标消除了资本或市场等外界因素给企业的组织生产率所带来的影响。在测量中使用的是企业上一年的销售总额除以企业的员工总数。

4.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

第一个控制变量为企业性质,这里的企业性质指的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虽然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这几年管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管理系统越来越科学化和标准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管理水平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当然这是从整体上的一个假设,不排除有一些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这里我们用0表示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用1表示外资企业或者是中外合资企业。第二个控制变量是企业的年龄,这个控制变量的存在是很显然的。年龄大的企业在整个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实践上有很丰富的经验,他们已经过多年的发展,组织管理水平也可能会由于不断的学习曲线演化而得到很大的提升,年轻的企业却缺乏这些经验,在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实践上可能会存在差距。

Cavusgil(1984)把企业国际化划分为三个特征鲜明的阶段:(1)试验I生参与。在这一阶段,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发展基本上没有承诺,对于国际市场也就是被动性的做出一些反应,当国际市场主动有订单的时候就接受,当没有订单的时候也不主动争取。(2)积极性参与。在这一阶段,企业已经认识到国际市场的发展对于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重要性,管理者们开始对企业的出口业务进行长期承诺性的培养;(3)承诺性参与。这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终阶段,这时候的企业已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机会和发展,而不局限在传统的国内市场,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对于企业国际化阶段的划分,我们除了根据以上的要点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外,还通过公司的门户网站以及公司的年报(如果是上市公司),以及其它的一些信息渠道来获得充分的信息来对企业的国际化阶段做出合理的划分。我们分别用在国外设有办事处、在国外设有销售分公司、在国外建有合资公司或工厂来表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即试验性阶段、参与性阶段和承诺性阶段。而国际化阶段变量的测量分别用1表示在国外设有办事处,用2表示在国外设有销售分公司,用3表示国外设有合资公司或者建有工厂。

5.样本的收集与数据的整合

样本通过各种渠道发送给了在北京、上海、南京、南通、苏州、常州和广州的80家企业,基本上覆盖了京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企业发展比较早、企业国际化发展也比较迅猛的地区。每家公司发给一套问卷,每套问卷包含l份给人力资源主管填写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问卷和4~6份给一线管理人员填写的组织公民行为问卷,问卷基本上是发给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然后由人力资源主管负责安排问卷的填写。两个多月后共回收了186份问卷,总的回收率为40%,基本达到进行数据分析的要求。

有关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是在员工个人的基础上进行测量的,而我们需要测量的组织公民行为变量应该是一个组织层面上的变量(Klein&Kozlowski,2000),所以需要把个体层面上组织公民行为数据通过聚集处理成组织层面上的组织公民行为数据。我们检测了每个企业所得到的个体数据的组间一致性指标Rwg,发现32家企业的Rwg指标在0.82至0.99之间变化,完全符合大于0.7的最低要求,所以组间一致性是充分的。所以由个体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数据整合成的组织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数据是有效和充分的。

三、样本分析与假设检验

表1描述了32个数据样本一些描述性统计数据和变量之间的零阶相关关系。由图表中可以看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公民行为高度相关(γ=0.628,p<0.05),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和组织生产率相关(γ=0.326,p<0.1),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生产率相关(γ=0.372,p<0.1)。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或者高度相关关系为接下来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的检验提供了基础。

在表2中模型验证中,国别1和年龄2是回归模

型方程中的两个控制变量,国际化阶段3在不作为自变量的时候就自动成为回归模型中的控制变量。模型1表示的是组织生产率对国际化阶段3的回归方程;模型2表示的是组织生产率对国际化阶段3和国际化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4的回归方程;模型3表示的是组织生产率对国际化阶段3和组织公民行为5的回归方程;模型4表示的是组织生产率对国际化阶段3、国际化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4和组织公民行为5的回归方程;模型5是在模型4的基础上加入了国际化阶段3组织公民行为5这个乘积项之后的回归方程;模型6表示的是组织公民行为5对国际化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4的回归方程。从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公民行为的高度相关关系以及表2中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系数(p=0.65,p<0.05),β值在0.05水平上显著,从而推导出假设1得到验证。

根据Baron和Kenny(1986)所推荐的中介变量测量步骤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中介变量的回归步骤有三个:步骤一为预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测量,其β值应显著;步骤二为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关系的测量,其β值也应显著;步骤三则是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同时列入考虑,测量两者与因变量的关系。此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β值较步骤一的β值为低,且不显著者为完全成立,显著者则为部分成立,但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仍显著。从表1中可以知道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公民行为高度显著相关,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生产率显著相关。从表2中的模型6中我们知道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是高度显著的(β=0.65,p<0.05),而从模型2中我们可以看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生产率的影响是微弱显著的(β=0.42,p<0.1),这种显著的微弱性可能是由样本数量偏小所导致的),最后,当把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公民行为都同时放入到回归方程中的时候,从模型4中可以发现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生产率的影响完全消失了(β=0.23,p<0.453),而组织公民行为对于组织生产率的影响是微弱显著的。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组织公民行为确实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生产率的关系当中充当了中介作用,这样假设2就得到了验证。

从表2的模型3中我们可以看出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生产率的影响是显著的(β=0.41,p<0.1),而在加入了组织公民行为和国际化阶段这个乘积项的模型5中发现不显著(β=-0.89,p>0.1),并且其它相关项也没有显示出显著的影响关系,所以国际化阶段这个变量在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生产率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明显,所以我们选择拒绝假设3。

四、结论与展望

假设1的验证得以接受并证明了国际化企业中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显著影响,这是对Sun,Aryee和Law(2007)论文中验证服务性企业中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服务性组织公民行为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Sun,Aryee和Law(2007)选取的样本是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酒店业中表现比较好的酒店,而这篇文章则选取的是制造性和贸易型企业.可以说对该文产业范围的研究做出了一些扩展。在不同的产业中同样验证了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且,本文的样本因为是正在进行国际化或者已经国际化了的企业,而国际化的企业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构筑上虚该比sum,Arvee和Law(2007)的研究中选取的酒店更加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然而,对于国际化企业而言,现在越来越注重企业战略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管理层面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而言,如何将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有关理论提升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层面是未来将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将极大地丰富战略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假设2的验证得以接受可以更进一步地从理论上说明,组织公民行为在构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高绩效组织生产率的关系中作起的桥梁作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因为给员工带来了好处,所以促使员工对企业做出回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组织和组织员工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目标一致,从而使得员工把组织的广泛利益和要求当成自己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就不仅会利用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获得的技术来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而且更多地会帮助组织内的其他成员,从而提升组织的功效。同时本文验证了国际化企业组织公民行为中介作用的显著性,也就为企业国际化理论中的企业组织构造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路径。同时组织公民行为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推动企业组织生产率的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也为战略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提供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