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

统计学抽样方法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抽样调查;统计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2802

1抽样调查课程在财经类高校开设的重要性

抽样调查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在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内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应开设10门主干课程中就有应用抽样技术,由此可见该课程在统计学科中的地位。各高校在具体的课程名称有诸如《抽样调查的原理与方法》、《抽样调查原理与应用》等不同称呼,但课程的核心内容一直未变。

抽样调查是专门讨论调查技术原理的课程。目前,国内在社情民意、市场行为、消费者心理、满意度研究、以及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抽样设计、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分析研究与预测的需求越来越多。抽样调查在社会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凸显了抽样调查方法普及的重要性。加强本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是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素质的需要。

2抽样调查课程开设现状

随着抽样调查在我国的迅速推广,抽样调查成为统计学学科体系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国内各财经类高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课程建设各具特色。从课程性质来说,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非统计学专业学生作为选修课开设;从学分设置来看,从2学分到4学分不等,总学分在36至72学时之间,涉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从教材来看,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抽样调查课程选用的教材以国内教材为主,比较流行的有冯士雍、倪加勋、邹国华编著的《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1998年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属国家统计局规划教材)、金勇进、蒋妍、李序颖编著的《抽样技术》(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谢邦昌编著的《抽样调查的理论及应用方法》(1998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等,这些教材虽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结构体系基本一致,都是按照概率抽样的组织方式安排,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系统抽样等。随着抽样调查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近年来,市场上陆续出版了一些新的抽样调查教材和参考书,有些教材内容还涉及了一些抽样调查的国际前沿知识,这使得教师在本课程教学中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3对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传统的抽样调查课程授课内容的重点是一般是各种抽样调查方法理论公式推导以及相应的例题计算,对财经类高校的学生来说,该课程内容抽象难懂,理论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费劲,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不懂老师讲些什么,老师不知道学生掌握多少,以至于一学期结束,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将抽样调查方法运用到实际中。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结合抽样调查课程的特点调整和改革该课程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学中面临的首要任务。笔者长期从事抽样调查教学工作,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紧密结合抽样调查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和探索,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1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充实

3.1.1课程内容的衔接

一个完整的抽样调查包括几个阶段的工作:调查目标的确定、调查问卷设计、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方式确定、数据编码与录入、数据审核与插补、数据估计、调查结果表述。抽样实施过程中利用概率抽样方法进行估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由于目前多数抽样调查教材内容主要是介绍不同概率抽样方法及其估计量设置和抽样误差的计算,在课堂教学中也采用这一模式,缺乏对抽样调查整个过程比较系统完整的讲解,这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了不同概率抽样方法后仍然不会应用,这显然违背了抽样调查侧重于实际应用的本意。对此,有统计工作者提出,应先开设《市场调查》学习抽样设计和数据处理以外的调查过程、然后开设《抽样调查》专门学习抽样方法,最后开设《数据处理》探讨对调查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不同课程讲述抽样调查过程的不同环节,这样保证抽样调查课程内容的衔接,也避免了相关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如2001年起兰州商学院在进行专业教学计划调整中,就将原来的《抽样调查》分为《抽样技术》、《调查技能》和《市场调查》等三部分,分别讲授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技术、抽样调查的具体技巧、以及抽样调查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3.1.2课程内容的充实

抽样调查按抽样方式不同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种。在抽样调查实践中,一般只有政府统计部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会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其他部门、单位或个人在获取样本数据信息时多采用的是非概率抽样,因此实践中非概率抽样的应用范围远远大于概率抽样。而目前几乎所有的抽样调查教材都是重点讲述概率抽样方法,对非概率抽样方法进行简单介绍,以至于许多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非概率抽样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认为非概率抽样调查内容及其实现最好能作为抽样调查教材中独立的一章内容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抽样调查理论和方法。

3.2案例教学

国内的抽样调查教材每章的内容安排大致是: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分析各种基本抽样方法和估计方法,然后简单举例分析讲解各种抽样方法的使用,内容笼统抽象,很少有详细的相关调查案例分析,这样学生即使学会了计算例题和课后习题,也不会设计抽样调查方案,不能理解相应的抽样调查方法在实际中如何应用,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抽样调查如果侧重理论推导和机械的公式计算,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考虑到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各种抽样技术的基本思路、基本特点、适用条件进行总结,注意对各种抽样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比较,而避免过多的数学推理。在授课过程中,应灵活使用理论推导、启发和讨论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案例透彻分析各种抽样方法的使用,进行抽样方案的设计,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如为了对比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可以介绍分析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样调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我国城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等一些有代表性的调查设计方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各方案公布的调查技术设计,加深学生对调查方法和统计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其次,可以提供国内国际经典的调查问卷给学生阅读借鉴,并组织学生就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从对调查问卷方案设计到最后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熟悉抽样调查设计的整个流程。

案例教学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起到了促进作用。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同学们也非常喜欢结合案例讲解的教学方式,不少学生的毕业论文就选择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问题。

3.3实践教学

抽样调查属于基本技能培养训练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相比,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性质和实践性。因此要求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加强实践环节。

首先,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院或学校专有的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室,收集或设计一些合适的微观数据让学生进行模拟实习,使学生真切加深对抽样调查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可以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实习,为实践环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加强与相关专业调查机构的联系,为学生积极争取各种参与社会调查实践锻炼的机会;最后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实践环节教学的加强,使学生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

3.4网络教学

统计调查课程应重视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积极推动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网络教学。高校校园网发达,多数教室为多媒体教室,学校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数字资源,以及市场调查网、中国统计教育培训网/ets/等网络资源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网络教学平台。这些电子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利用,既大大拓展了教学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运行的效率、增加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抽样调查的学习兴趣。

3.5考核方法

传统的抽样调查课程的考核通常是笔试,题型主要有选择、填空、计算等,单调的考试方式和内容难以考察到学生实际掌握到的抽样调查知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展考核方式改革,以灵活多样的作业与考试形式,巩固提高学习效果。主要做法包括:(1)把学生分成各小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校园或社会现象进行抽样调查,从设计抽样调查方案到调查报告的撰写均独立完成,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抽样调查的进程,并给与适当指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操作能力;(2)鼓励学生撰写关于抽样调查问题的小型学术论文,提高学生利用文献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抽样调查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认识;(3)课程考试中逐渐淡化标准化的考试方法,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加大主观性与灵活性比较强的综合应用题的份量,鼓励学生参加大型社会调查活动,在课程的成绩的综合评定中加大对平时实践环节的比重。这些措施的实施,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训练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士雍等.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1).

[2]伍长春,宁自军,杜欢政.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以嘉兴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0,(11):1619.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抽样调查;特点;问题;建议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对象进行调查,并用对样本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主要适用于难以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现象。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能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一、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其可靠性分析

其一,抽样调查的调查样本,是按照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由于不受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总体中各个单位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能够保证被抽中的调查样本在总体中的合理、均匀分布,调查出现倾向性偏差的可能性极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很强。其二,抽样调查是以抽选出的全部调查样本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出来的个别单位来代表总体,使调查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其三,抽样调查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要调查的总体各个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和调查推断总体允许的误差大小,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样本就会与总体实际十分接近。

由于抽样调查是用样本调查数据推断总体,而用任何一套抽中样本的调查数据推断总体都不可能得到确切的总体真值。抽样调查理论的基础在于用样本数据估计的总体值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和对问题的对策。其实,抽样调查的结果不可能也没必要达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只要调查结果的精确度能满足需要就行了。在我国,一般要求当置信度为95%时,误差不超过2~3%就可以了。

二、我国抽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抽样调查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和统计人员对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和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实际调查工作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到足够的保障。

二是,统计人员不适应要求。抽样调查是统计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具备较高的统计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统计技术和经验。我国现在统计人员存在人员少、专职、专业的少、素质低、培训少的问题,不能满足抽样调查的需要。

三是,抽样调查的基础不牢。完善的抽样框是保证抽样调查质量的前提与重要基础。而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抽样框建立、维护、及时更新制度,影响了抽样调查的质量。

四是,抽样调查数据使用中存在的不适应。由于体制因素的影响,抽样调查数据在我国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表现在抽样调查与普查、全面统计存在重复、交叉和数据衔接问题。从理论上讲,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所取得的调查数据应该是一致的。从实际情况看,普查、全面统计与抽样调查不仅存在着重复、交叉现象,取得的数据往往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混乱,给统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五是,现行统计管理模式对抽样调查的实施存在影响。抽样调查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到人员的培训、现场调查以及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误都会影响到数据的质量。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大多数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仍沿袭全面统计的管理模式。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原则不能顺利贯彻,抗干扰能力差。

三、完善我国抽样调查工作的建议

1.加强抽样调查宣传,提高认识。要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统计及抽样调查的知识,加深人们对抽样调查的认识,使人们正确认识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要正确区分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的不同,逐步消除用全面统计的思想和意识来要求抽样调查的做法,使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为补充,更好地为统计工作服务。要完善抽样调查组织机构,培训一支精干、高效的统计调查队伍,这是搞好抽样调查工作的首要环节。

2.建立完善的抽样框制度。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国外经验,不仅要使企业名录库充分满足抽样调查的需要,要使其本身成为一项重要的统计成果,为科学的统计估算和各种统计分析提供必要的资料。

3.抽样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抽样调查方法,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既具有组织的严密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抽样调查方法是非常必要。

4.统筹抽样调查与其他统计调查方法,做好数据衔接。抽样调查、普查、全面统计报表等都是统计调查的有效方法,要认真研究、比较各种统计调查方法,使之能够相互补充、协调,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抽样调查;统计软件;SPS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35-03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各种统计软件的开发,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抽样调查基本思想方法与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成为了现代抽样调查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领域,比如社会科学、计量经济学以及生物工程等,涉及到种用抽样调查方法获得数据。现代抽样调查理论与数据分析方法是现代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抽样调查课程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常用的统计软件有SAS、SPSS、S-Plus以及R等。其中SPSS软件提供了从简单的描述统计到复杂的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比如数据的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本文以简单随机抽样为例介绍SPSS统计软件在抽样调查教学中的应用。

二、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也称为纯随机抽样,是指从含有个单元的总体中抽取个单元组成样本,使任何一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都相等,任何个不同单元组成的组合被抽中的概率也都相等。这种抽样方式之所以称为简单随机抽样,主要是由于在该抽样中用于估计总体均值的统计量是样本均值,而待估总体参数与用于估计的统计量两者“同形同构”。

简单随机抽样的抽取规则有: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在取样时排除任何主观因素选择抽样单元,避免任何先入为主的倾向性,防止出现系统误差。每个抽样单元被抽中的概率都是已知的或事先确定的,或者事先可以计算出来。每个抽样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教相等,即简单随机抽样属于一种等概率随机抽样。

三、简单随机抽样的SPSS实现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简单随机抽样的SPSS实现。某小区家庭用于文化方面(报刊、电视、网络、书籍等)的支出情况如表1所示。利用SPSS软件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容量为8的样本,并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该数据集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过程如下:打开SPSS17.0。点击“文件”菜单,录入数据,建立数据文件。点击“分析复杂抽样选择样本”。显示如图1所示。

选中“设计样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规划文件的保存路径。并点击“下一步”,显示如图2所示。点击“下一步”,显示如图3所示。抽样类型选为“简单随机抽样”,并选中“不放回”复选框。

点击“下一步”,显示如图4所示。抽样单位选为“计数”,并在值对话框内输入“8”。点击“完成”,得到表2为分析输出表,图5为结果的部分截图。

从图5可以看出:抽样单元5、6、9、11、12、17、18、19号被抽中,每个单元进入样本的概率均为,每个单元的权重均为。

四、结束语

《抽样调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各个部门越来越重视抽样调查的方法和质量。采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实际数据是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传授学生抽样调查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结合案例,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本文介绍了SPSS统计软件在简单随机抽样中的应用。通过案例来阐述SPSS统计软件对简单随机抽样实施和估计的具体操作过程。结合统计软件教学,一方面加深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勇进,杜子芳,蒋研.抽样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星宇,陈勇强.SPSS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统计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4篇

以南陵县烟草局APCD工作法试点运行为基础,针对该方法在市场监管模式下存在的局限,引入统计学随机抽样法,运用分层抽样对卷烟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应用,创建了“3S2C”模式,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

随机抽样;分层抽样;“3S2C”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5902

1引言

2010年国家烟草局提出APCD工作法后,芜湖市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创新性发挥了统计学思维,引入随机抽样法来提升工作成效及数据准确性。

抽样调查是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选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估计和推断全部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由于抽样调查所占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比全面调查少得多,且提高了资料的时效性,所以它是搜集统计资料应用广泛的一种方式。然而,抽样调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抽样调查带来的误差,需考虑样本容量问题。只有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才能准确地估计总体的相关参数。如何寻找合适的样本容量,成为抽样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进行抽样调查时,一般按照随机性原则进行抽样,即随机抽样,即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2随机抽样监管模式

通过随机抽样,确实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但是怎样抽样,制定怎样的抽样规呢?带着这些问题,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开始了卷烟市场随机抽样监管模式的研究。

2.1随机抽样的研究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以样本调查分析对全部调查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

总体与样本是研究(调查)对象的全体,在南陵县卷烟零售户情况调查中,南陵县所有卷烟零售户就构成调查总体。

抽取样本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随机抽样最为常用、科学,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人为误差。

2.2随机抽样方式的选定

通过学习关于随机抽样方法的内容,了解到抽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简单随机抽样法,操作简便易行,但总体过大不易实行。

二是分层抽样法,易于理解、简单易行,但整体差异不明显时不适用。

三是整群抽样法,实施方便、节省经费,但由于群间差异较大,抽样误差过大。

对零售户的分类,主要以经营业态为主,2013年度零售户七种业态户数如表1。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零售户的总体过大、七种业态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为避免抽样误差,选择分层抽法为最佳抽样方法。

3创新应用

对守法户进行抽样可以节省工作时间,但抽样结束后还存在很多疑问,如抽样出的零售户怎样安排走访计划?零售户的属性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模式,确保卷烟工作的正常运行。

3.1闭环的形成

抽样之前将辖区内的零售户进行统计、分类,抽样之后制定科学的走访计划,细化工作内容,开展走访调查工作,最终形成结论。当零售户的属性发生变化,需要重新统计抽样。从而,形成了统计(Statistics)、分类(Classification)、抽样(Sampling)、调查(Survey)、结论(Conclusion)五个步骤的闭环,即“3S2C”市场管服抽样调查模式(简称“3S2C”模式)。

3.2“3S2C”模式

“3S2C”模式以降低成本、提升实效为出发点,以APCD工作法为基础,改变传统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实现市场监管从到市场上找问题向带着问题上市场转变,从侧重检查频率转向检查实效。

3.2.1数据统计方面

一是统计市管员的月工作量,测算出一个市管员完成全部的日常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其中,主要包括走访路途上的时间、服务零售户的时间、日常内务管理的时间。二是统计全县各管理所各线路不同属性零售户的数量,为分层抽样服务。

3.2.2零售户分类方面

不仅要做好零售户属性分类,以及升降级标准;还需做好两个层面上的零售户分类,及7种经营业态和4种销量区间。并将两个层面上的守法户分类出来,便于抽样操作。

3.2.3守法户抽样方面

以客户分类标准为依据,将原来的普查工作变成抽样走访服务的模式。为了保证抽样结果既有7种业态,又有4种销量区间,需要由少到多逐层抽取。

3.2.4一般户、违规户调查方面

通过科学的统计,优化传统调查时间,减少了走访工作量。同时,多余的时间用于违规户的监督调查,加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另外,稽查队对违规户也通过抽样实现调查工作,增加市场检查随机性。

3.2.5成果总结方面

定期召开专题例会,结合销售数据、市场信息等线索对市场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结论,及时备案便于汇总分析,简化了沟通环节,高效解决暴露的问题。

4结论

在APCD工作法指导下,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对卷烟市场进行监管调查,并创建出“3S2C”模式。通过“3S2C”模式初步运行,总体工作达到了良好效果,增加了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

参考文献

[1]姚淑霞.随机抽样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干旱区研究,2012,(5):547552.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抽样方法;医院;科研经费审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97-01

近年来,医院科研经费领域违规违纪问题频发,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科研经费审计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科研经费审计已成为审计部门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医院科研经费金额大、项目多,审计部门要在人力资源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找准体制、机制的问题,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审计。审计抽样方法,对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防范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抽样方法概述

(一)抽样的定义。

在统计学中,抽样是一种推论统计方法,它是指从目标总体(或称为母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通过观察样本的某一或某些属性,依据所获得的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二)抽样方法分类。

根据审计抽样决策依据的方法不同,审计抽样可以分为两大类: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1)统计抽样一在审计抽样过程中,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2)非统计抽样一又称判断抽样,是指审计人员根据专业经验和经验判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相互结合使用,可以降低审计抽样风险。

(三)抽样的步骤

在审计中应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四个基本步骤:1)根据具体审计目标确定审计对象总体。2)确定样本量。3)选取样本并审查。4)评价抽样结果。

二、科研经费审计的特点

(一)项目多、金额大、科研经费收支频繁。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科研与经济建设的联系不断加强,医院承担的科研任务日益增多,资金来源渠道多样,经费总额年年上升,伴随着巨量的科研经费,各学科立项的科研项目林林总总,项目收支业务资金流量大,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二)违规问题比较集中。“年底突击花钱”、“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专家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大量科研经费生活福利化倾向严重一办公用品、耗材、餐费、礼品、汽车维修、差旅费等是此类现象的载体”、“利用支付科研协作费、会议费、测试费等形式将科研经费转移到与自己有特定利益关系的单位”,以上方面已经是科研经费滋生腐败的重灾区,更是审计中关注的重点。

(三)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量急增。随着科研经费的充裕,资产被大量购置,甚至在医院一些“学科建设经费”只能允许购买设备,尽管一些课题组的设备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但是为了避免“经费花不完被没收”的担心,重复购置、设备闲置的状况屡见不鲜。

(四)与科研经费相关的合同数量庞大。科研立项合同、外拨协作费合同、设备购置合同、购买服务合同等不仅内容五花八门,仅其数量就相当可观,要想了解合同整体签订的规范性、合法性有一定的难度。

(五)审计任务重、时间紧。随着审计服务领域的扩展,审计部门已经开展和将要开展的的工作很多。将科研经费审计纳入审计管理后,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科研经费审计,对审计人员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三、审计抽样在科研经费审计中的运用

(一)抽样在科研经费财务审计中运用的范围

1.项目的选取。在科研经费审计中,对于高风险因素的项目,如可疑的、异常的、特别具有风险倾向的项目或者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在这种情形下,审计抽样特别有用。

2.科研经费支出的凭证的抽取。要审查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这所医院的每一个科研项目的所有支出都是需要审查的对象,在审计时间、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运用审计抽样方法选择一定量的支出实施审计,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样本量的确定。

科研经费审计的样本量包含:选取审计的科研项目数、抽查凭证的个数、盘查的固定资产数以及审查的合同数等。样本量的大小与上述总容量的大小成正比,与总体项目的差异成正比、与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精确限度是指统计抽样所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所允许的误差范围)成反比、与审计结论的可信赖程度(可信赖程度是指统计抽样所作出的审计结论可予信赖的程度)成正比。

(三)针对不同的业务,采取相应的抽样方法。

重点在于使用适当的选样方法。在科研经费审计中,对于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关键业务等审计通过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运用非随机选样方法实施审计;对于科研经费支出凭证的抽样,根据会计科目的支出分类有选择地运用分层抽样法将总体样本划分成几个区间,以每个区间作为一个新的总体抽取并审核样本,对于违规频发的重点支出如会务费、劳务费、测试费、外协费、办公用品等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随机抽样;对于其他同样重要水平的事项则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来审查。

(四)评价抽样结果。

根据样本抽查情况,形成最后的抽查结论,是审计抽样工作的最后一项内容。对于科研经费审计样本的审计结果,首先分析样本误差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在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后仍存在的视为一项误差;分析样本误差后,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样本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得出审计的科研经费总体中不合规事项所占的比例,或者金额。

(五)正确区分审计抽查与审计抽样

审计抽查是一种技术,一般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没有严格要求。审计抽样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并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抽样方法实施审计。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统计抽样;审计

中国分类号:F239

一、统计抽样广泛应用于审计工作的理论依据

统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部分有效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方法。统计抽样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征:随机选取样本;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统计抽样运用概率论原理能够客观有效地量化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抽样风险,还有助于审计人员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以及定量评价样本结果。

现代审计广泛运用统计抽样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

1.科学的数学依据。统计抽样要利用高等数学知识。如果选取样本适当,那么通过审查样本的结果,运用概率论的原理,可以通过样本显示出与总体性质近似的现象。

2.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依据。企业具有健全地内部控制制度,则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会减少,即使发生了错误和舞弊也能及时发现。因此,健全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统计抽样的运用提供了制度前提和保障。

3.有合理地经济依据。现代企业规模大,业务频繁。如果采用详查法,既费时间又耗精力,同时还要支出大量的审计费用,换用抽样审计法,可以弥补不足,省时省力又省钱。

二、统计抽样的具体运用

统计抽样的具体运用,主要是指统计抽样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的实际应用。审计人员运用统计抽样,大多用来估计偏差率或者错误金额,其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一)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发现抽样等方法。

1.固定样本量抽样

固定样本量抽样是用于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某种误差发生比例的一种抽样方法。它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属性抽样。

2.停-走抽样

停-走抽样是以预期总体误差为零开始,通过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审计抽样工作的一种属性方法。这种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修正形式,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停-走抽样不一定要把样本全部抽出,所抽出的样本量一般不超过所确定的初始样本量的3倍。

3.发现抽样

发现抽样是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之中,至少可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它是属性抽样的饿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用于查找重大舞弊事件。在预期误差率很低,且审计人员又想得到某个样本以证明有误差存在时,该种方法最为适宜。

(二)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是用于实质性程序方面的统计抽样,它需要审计人员检查财务报表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来取得所需的直接证据,以支持和得出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同常可采用单位平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等变量估计抽样方法。

1.单位平均值估计抽样

单位平均值估计抽样是通过抽样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进而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和总值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审计人员要先设计审计目标,继而界定总体、抽样单位及误差。第三步,确定可信赖程度及可容忍误差。第四步,确定预期总体误差,估计总体标准离差,并决定是否分层。最后,确定样本的规模、选取样本,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

2.差额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是以样本帐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的平均差额来估计总体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平均差额,然后再以该平均差额乘以总体项目个数,从而估计出总体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差额的一种抽样方法。

一般来说,差额估计抽样适用于能获得书面记录值,且在审计总体中存在较大误差,而误差与帐面价值又不成比例的情形。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7篇

摘 要 基于公路交通运输分布范围大,涉及面广等特点,公路运输统计中运用抽样调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抽样调查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公路运输抽样调查的步骤及其有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 抽样调查 统计 公路运输

一、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顾名思义,就是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选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并由此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相应的评估及判断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抽样调查获取反应总体情况的信息,因此也能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在公路运输统计的抽样调查,是以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为依据,从广大公路交通运输事物中,抽取一部分车辆样本以进行调查,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抽样调查数据模型及数据的处理方法,以此推断出公路运输经济工作中的运量、运输周转量、汽车燃油消耗等主要指标的数值,反映该时期公路运输行业的经济工作运转情况,从而为行业的宏观调控及各种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公路运输统计中运用抽样调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公路交通运输分布范围大,涉及面广,若是开展全面调查,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而实行抽样调查的样本单位较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准确性高,具有其它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诸如按随机的原则抽取样本,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调查样本的数量经科学计算确定,具有可靠性等,抽样调查堪称公路交通运输行业中最为完善,最具科学依据的调查方法。

二、公路运输抽样调查的步骤

首先,明确抽样调查的目的,在充分贯彻行业统计工作规定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展统计工作,以所在地区公路运输的特点为依据制定抽样调查的方案。其次,确定调查范围与抽样单元,确定总体车辆库,原则上应包括从事营业性运输非独立核算的单位、从事非营业性运输的单位及私人所拥有的车辆,可按车籍所在地的车辆为调查对象来确定总体车辆,再以此为依据,确定抽样单元,由计算机随机抽取样本。再次,确定调查的内容,公路运输统计中的抽样调查主要是对公路运输量、车辆运用情况和油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抽样统计调查,包括客(货)运量、客(货)周转量、总车日、总行程、重载行程、汽(柴)油车油耗、车辆运力、运输量、营业收入、营业支出等。最后由调查人员下到基层调查记录样本车辆营运的原始数据,对样本车户进行具体调查登记,收集样本户运输量等方面的资料,可采取到企业、业户上门调查搜集数据、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样本车辆进行调查并拍取样本照片,从而推算出全社会的公路客货运输量,以此来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在地区道路运输业发展水平和货运交通量情况,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和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决策依据。

三、如何有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

抽样调查在公路运输统计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难免存在对样本代表性产生片面认识,滥用抽样方法,总体目标量估计不足,遗漏外挂车辆的抽样调查等各种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应注意抽样调查工作得有效性开展。

(一)完善抽样调查制度

一套完善并且科学而严格的公路统计调查制度是有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的保证。我们的公路运输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完善抽样调查制度的重要性,以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确保数据质量及分步推进的原则,制定出切合实际,易于操作准确率高的调查制度,建立负责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保责任及措施的到位,实现分工协作、全程控制的抽样调查组织网络,还应加强调查数据质量的控制与检验,保证抽样调查数据准确性,同时在人员力量、资金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重视抽样方法与理论的研究,使抽样调查的自身理论得以提升,确保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公路运输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加强对原始数据质量的检查,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强化数据质量的控制。

(二)多种调查方式并举

在实际公路交通统计过程中,统计人员应根据抽样调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实现多种调查方式并举。抽样调查过程中,如果有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供使用,且总体单元是根据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可使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提高估计的精确度。进行多指标调查时,可将标识作为辅助变量,使用PPS抽样,或采用对简单随机样本使用比估计、回归估计等方法。为确保抽样调查的质量,避免由于样本点代表性差而引发的偏差问题,可采取样本轮换的方法,定期更换样本。多层次推断的抽样及估计方法,诸如样本追加的方法,能有效估计下一层目标量,实现结果的精确性,提高估计的精度。为使抽样调查能满足多层次的需要,除了进行分层抽样外,还可采用抽样后分层之类的域估计方法。另外,对于外挂车辆的抽样调查,调查人员可结合典型调查进行数据核实,确保数据的全面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抽样调查还可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实施网络调查,平台短信调查,GPS监控调查等方法,相比调查人员亲自跟车的调查方式,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的调查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还能提高抽样调查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调查的目的。

(三)提高调查的服务质量

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业务素质,工作质量是保证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的关键。公路运输统计部门应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做好统计人员的选配,培训工作,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及知识更新工作,统计人员亦通过自学、借鉴经验等途径,强化自身的业务知识,掌握吨位利用率,实载率,百车公里油耗是否合理等各项调查指标知识,调查过程中及时查看样本指标。除了必备的业务知识外,调查人员还应以耐心细致的工作和服务,打消被调查车主的疑虑,与他们搞好关系,从而提高抽样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调查数据的质量。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协调和解决,在具体的调查活动中提高和锻炼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统计队伍。

参考文献:

[1]吴永革.对更新统计质量理念的一些思考.浙江统计.2002.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8篇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测试时,从被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查,通过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被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统计抽样是审计抽样的一种方法,它是相对于非统计抽样而言的。统计抽样是指在审计抽样中,审计人员根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按照一定方法确定样本数量,并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它运用的数学运算包括两个过程:样本规模和推算总体。统计抽样的思想方法是以假设检验为前提,设定抽样参数,确定抽样规模,无人为偏见的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核,根据需要扩大样本,逐次逼近总体特征,根据样本特征经计算推导,得出总体结论。根据抽样测试的目标不同,统计抽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用于符合性测试的属性抽样和用于实质性测试的变量抽以及货币单位抽样。

二、审计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技术

(一)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每个样本的审查结果只能是“符合”或者“违反”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总体的评价以误差率表示。常用的属性抽样方法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1.固定样本量抽样

也叫固定样本规模抽样,是一种基本的最为广泛的属性抽样方法。他根据公式或表格确定固定的样本数量进行审查,并以全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2.停-走抽样

也叫行止抽样、连续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改进形式。固定样本量抽样应该等到某一确定的抽样规模全部选取、审查完毕后,才作出审计结论。停走抽样采取边抽样边判断的做法,一旦能作出审计结论时就中止抽样审查。在总体错误率较小的情况下,停走抽样会使审计效率更进一步提高。

3.发现抽样

发现抽样是指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发现抽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舞弊事件或极少出现的例外事件。

(二)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用于帐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根据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变量抽样又可分为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

1.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

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单位平均数作为总体的单位平均数来推算总体数额的一种抽样方法。适合于被审总体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本的平均值将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的平均值情况下。

2.差额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审定值与帐面值之间的平均差额作为总体真实值与帐面值的平均差额来推算总体的一种变量抽样法。适合于在总体各项目的误差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本的平均差额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平均差额情况下。它与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不同仅在:(1)估算总体的标准差计算方法不同。(2)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总体的方法不同。

3.比率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审定值与帐面值之比作为总体真实值与帐面值之比来推算总体的一种变量抽样法。适合于被审总体中各项目的真实值与其帐面值近似于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它与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不同仅在:(1)估算总体的标准差不同。(2)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总体的方法不同。

4.分层抽样

当总体分布出现倾斜时,使用分层抽样比使用非分层抽样可靠得多,而大多数帐户呈右斜分布。在分层抽样时,将总体样本划分成几个区间,使每个区间的分布更接近的正态分布,以每个区间作为一个新的抽样总体,抽取并审核样本,最后由计算机根据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汇总数据,推断总体结论。

(三)货币单位抽样

货币单位抽样在有些书上又称元单位抽样。所谓货币抽样是指以总体中的每一货币单位(如1元)作为一个抽样单位,并根据抽出的货币单元样本钩出其所在的物理单元(如一张凭单、一笔业务或一个明细帐)作为审计样本的一种统计抽样技术。因为每一元作为总体的一个抽样单位,即每一元被选出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金额越大的项目被选出审查的概率就越大。

二、适当的选择统计抽样的方法

由上面的描述我们已知道统计抽样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局限,既没有某一种方法一无是处,也没有哪一种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因此依照何种标准来选择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是很重要的,以下几个因素在具体审计选择方法时应重点考虑。

(一)审计目标

这里的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取的每一个测试步骤所要达到的目标。如果审计人员在实质性测试前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以决定拿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复合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如果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后,还要对被审事项作出定量评价,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实质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审计人员的测试目的不同,采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也不同。

(二)审计效果

这里的审计效果,是指采用某一种统计抽样的方法所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审计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1.总体项目的特征的分布斜度。

每一总体中的项目特性分布情况不尽相同。如:在总体项目特性成斜性分布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抽样要比非分层审计抽样效果好。因为它将总体中相近特性的项目归为一类,使其更加同质化,再分别采用相应的统计抽样方法进行审查,然后综合作出审计结论,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更加可靠。

2.总体项目的差错程度。

如:在总体项目差错情况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值估计和比率估计要比采用差错估计审计效果好,因为差错估计是根据样本中的差错数来计算抽样规模的,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少的情况下,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少,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就很不可靠。反之,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多的情况下,采用差异估计要比采用平均值估计和比率估计审计效果好,因为总体项目差错较多,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多,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就比较可靠。

(三)审计效率

这里的审计效率,是指对同一总体,在满足同样的审计要求下抽样规模最小,也就是说,在达到同样的审计结论的可信赖程度和精确度(可容忍误差)情况下,如果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更少,那么这种统计抽样的方法就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效率高。

(四)审计成本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抽样调查;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96-03

《抽样调查》是统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包括简单随机抽样、不等概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等。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还应该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独立地完成大规模抽样调查工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注重理论推导、例题求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会解题”的学生,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少有裨益。而抽样调查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多多设置实践环节,能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认识。下面,笔者将介绍几个案例,说明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引入实践环节。

一、利用课堂环境,设置抽样问题

课堂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教学,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根据抽样调查这门课的特点,可以以现场学生为抽样对象设计实验环节。调查问题的提出,应该与学生密切相关,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四六级的通过率、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学生某门课的成绩等。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是很有帮助的。下面,就“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这一问题,阐述实践环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简单随机抽样在课堂上的实现

简单随机抽样是抽样调查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方法,学生不难记住其估值公式以及误差估计公式,但是对“随机”和“随意”的区别往往理解不够深入。一个实际调查机会,对于加深学生理解再合适不过。

对于“食堂满意度”问题,在介绍完简单随机抽样的基础理论后,可由学生设计抽样方案,现场从课堂学生中抽取合适的样本,完成获取数据、估值及误差估计的全套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确定抽取的样本容量。样本量n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为估计的绝对误差,α为置信度,u为标准正态分布的上分位点,这些值可以根据抽样精度的要求人为给定。N为总体包含的单元个数,即现场学生总数,这些指标可视为已知。S2为总体方差,教材上的例题为方便学生处理通常会直接给出关于S2的相关信息,而实际问题中S2往往是未知的。确定未知S2的方法有察往法、预查法、类推法等。结合这一实际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何种情况适用哪种方法,而当前问题又应该使用哪种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对公式(1)的理解将更为深入。

接下来,需要根据确定的样本量从现场学生中抽取样本。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方法有抽签法、随机数法、软件法等。在实际抽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随机与随意的差别,掌握正确的方法。在获得样本数据之后,即可根据估值定理,估计学生对食堂满意度的平均水平,包括估计误差。

在抽样调查中,人们关注的目标除了总体均值,还有总体比例。总体比例的估计可以说是均值估计的变体,但是其样本量确定公式、估值公式包括数据的处理都有其独特之处。对于“食堂满意度”问题,只需稍稍改换提法,例如,只询问学生对食堂是否满意,而不是要求学生给出满意度的分值,就能实现对比例估计的训练。

(二)分层抽样的实现

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或多阶抽样从形式上看有类似之处,都需要对总体进行划分。如果缺少实际训练,学生对两者的差别分辨不清,对两类方法的特点也将理解不深。

分层抽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估计精度,划分层次的标准是使得层内差异小而层间差异大。分层估计的基本想法是按层分别估计,再根据层权汇总为总的估计。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估计精度,还能顺便给出不同层次的估计结果。其缺点是,实施较为麻烦,特别是缺少层内抽样框时,实际中往往只能采用后分层估计。

对于食堂满意度的问题,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什么为层较为合适,同时方便实施。例如,以性别为层,这种划分有利于提升估计精度,也较为方便实施。以月可支配收入为层,这种划分缺少层内抽样框,可以使用后分层估计。

抽样之前,同样面对样本量确定的问题。分层抽样不仅需要根据其抽样效应确定总样本量,还要根据最优估计的要求(或者简单化处理按比例分配)给出各层样本量。这里限于篇幅,将分层抽样作了简单化处理,而配合教学需要实际上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比如各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二、布置课外课题,促进综合应用

为促进学生对各种抽样方法的深入理解,仅仅依赖课堂的有限时间是不够的。并且,以班级为总体的调查,无法体现大规模抽样调查的特点。所以,布置合适的课外课题,是对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

课外调查课题的设置,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难度。若只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各种抽样方法的理解,可以要求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例如,要求学生调查某个时段,全校上课班级的到课率。

若将到课率看作每个抽样单元(班级)的调查指标,全校的到课率也可以看作是均值估计的问题,此时,到课率可由样本班级的平均到课率来估计。这样处理,可以使抽样方法更灵活多样,除简单随机抽样外,系统抽样、多阶抽样与整群抽样(以教学楼、楼层为群)都可以用于该调查课题。

明确调查目标量后,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估值方法简单,但是对抽样框要求较高。如果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学生必须对全校的上课教室进行合理的编号。多阶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对抽样框要求较低,但估值较为麻烦。抽样框的编制问题是课堂例题、练习中较少触及的,但它又是不易理解、在实际抽样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这样一个课外实践环节,学生能在这个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对样本调查目标量的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更多实际问题。例如,如何与队友合作分工以提高调查效率,如何应对无法获得样本数据的情况(目标教室调课空无一人或者调查对象不愿提供到课率数据)等。为完成课题,学生会主动思考,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得到锻炼。

若学生的课外实践较为充裕,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展一些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工作,比如在全市范围对某个问题展开调查。

需要强调的是,为保证课外课题研究的效果,教师不仅应当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还应当组织调查结果的验收工作。验收工作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学生汇报调查工作的全过程以及结果;第二,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以确定调查活动的真实有效性。

汇报和答问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抽样方法的掌握情况,还能从侧面了解并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统筹规划能力以及思维急辩能力,这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三、效果综述

开展该教学模式前后,08级与09级统计学专业抽样调查课程期末成绩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采用了该教学模式的09级学生,各项成绩数据都优于08级。两次考试题型一致,考查知识点与难度接近,包括四个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抽样方法特点的理解;第二大题为填空题,考查各抽样方法样本量等问题的简单计算;第三大题为简答题,考查基本抽样方法的实施与抽样设计;第四大题为计算题,考查各抽样方法的估值与误差估计。

为排除随机误差的影响,说明表1成绩差异的客观性,并且进一步揭示其中差异的表现形式,笔者使用统计软件SAS对两个年级学生的期末成绩以及四个大题的得分差异进行了t检验。其中,以x表示期末考试成绩,x1,x2,x3,x4分别表示四个大题的得分。

由表3的P值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期末成绩、第一、第三大题得分在0.1的显著水平下,可以认为满足方差齐性条件,因此在判断其差异性时应参看表2中“方差相等”行的检验结果。第二、第四大题得分在0.1的显著水平下不满足方差齐性条件,所以在表2中应参看“方差不相等”行的检验结果。

由表2对应行的P值可以看出,在0.1的水平下,两个班的期末成绩没有显著差异。但其P值为0.1689,意味着“两个班的成绩有差异”,依然可以以83.11%的正确概率被接受;第二、第三大题对应的P值较大,可以认为这两个大题没有显著差异;第一、第四大题的P值小于0.1,在0.1的显著水平下,可以认为这两个大题的成绩有显著差异。

从答卷情况看,第二大题与第三大题分别是最难与最容易的题目。前者涉及到较为灵活的样本量计算问题,学生普遍掌握不是太好;后者要求学生简述基本抽样方法的实施,学生大多能够写出几个要点。所以,两个班级的成绩差异并未在这两个大题中体现。

结合第一、第四大题考查的内容来看,于课堂与课外推行实践环节,在促进学生对各个方法特点的深入理解、加强学生对估值公式的记忆与正确运用方面的确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除了成绩上的提升,该教学模式还带来了许多其他正面效果。首先,09级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并且成功申报到了一个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考研与就业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这说明,学生不仅具备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学生在搜集、整理、处理数据中,对EXCEL、SPSS、SAS等软件的应用更加熟悉,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岗位、缩短专业技能及软件的熟悉过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上占有了较好的优势。

实际上,通过后期的走访了解到,09级学生毕业后除了小部分读研之外,大多顺利地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而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后也了解到,招聘单位在该领域更加看重的是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软件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等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正与09级学生在就学期间广泛进行了实践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综上,这种更加注重于现实问题的课堂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改革,也是打破课堂与实验室界限的一种尝试。统计是一种应用科学,我们不应该将其局限在课堂与实验室之间。除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加灵活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外,让这门科学更好地带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更加科学地对待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态度,笔者认为这才是对这门学科教育的升华。当然,这一模式的完善,包括该模式的量化、配套考核体系的建立、配套教材的建设等,还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并实践。

参考文献:

[1]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

[2]彭道林.应用型人才教育观探疑[J].大学教育科学,2013,(1).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审计;抽样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46-01

统计抽样方法被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前者是为了对审计总体进行定性评价来说明总体质量特征,后者是为了对审计总体进行定量评价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

一、符合性测试中的属性抽样技术

在符合性测试中,审计人员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与完善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实质性测试确定重点与范围,因此,符合性测试中选择的样本方法通常要能对审计对象总体进行定性评价,说明总体的质量特征。我们将这种确定样本规模的方法称为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就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及其他经济资料和业务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审查,如审计人员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查得赊销业务没有必要的授权手续,则属性抽样认为它不符合有关的内控制度要求,是错误的。属性抽样通过对审计对象总体内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检视,判断其正确与否,是否可以被接受,从而进一步得出样本的错误率数据,并根据一定的可容忍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的错误率,以对总体的情况与特性作出评价。

二、属性抽样的应用步骤

1.确定符合性测试的具体目标。以存货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例,其具体目标包括:(1)完整性,所有存货业务是否均已入账,存货增减是否经过验收审核手续;(2)有效性,存货业务是否确实在当期发生;(3)真实性,存货在报表编制日是否真实存在;(4)准确性,存货在报表中是否被准确地记录、汇总和反映。如果审计人员打算测试进货验收手续是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则审查企业是否以进货发票与验收单核对相符作为核准付款的控制环节。根据这一审计具体目标,就可测试存货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程度。

2.界定误差。(1)记账凭证未附进货发票;(2)记账凭证附有无关的进货发票;(3)进货发票与验收单记载数量不符。

3.确定抽取的样本规模。决定样本规模(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可容忍误差、可信赖程度、预期总体误差等。确定可容忍误差、可信赖程度和预期总体误差。审计人员参与以前年度内控测试情况的审计工作底稿、内部控制初评结果、环境因素、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有关该审计项目的改善程度,加上自身的专业判断,最后定下可容忍误差、可信赖程度和预期总体误差。

4.选取样本。审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与要求是否存在误差。审计人员可利用前述的随机选样系统选样的统计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如前例,选取张进货发票后,按照有关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对验收单、记账凭证审查。

5.评审样本。以审查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将审查出的样本实际差错率推断出的总体实际差错率与审计人员可容忍误差率进行比较,若前者低于后者,则某项内部控制可以信赖。反之,审计人员不信赖此项内部控制,而要重新修订实质性测试计划,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或者根据样本实际差错率增加样本量重新对样本进行审查,然后再进行比较看结果如何。

三、实质性测试中的变量抽样技术

1.变量抽样技术。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人员的工作从定性转为了定量,要用抽样方法对总体错误额作出评价,并能进一步描述总体的数量特征,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变量抽样。常用于应收账款、存货、工资等数量金额的抽样。变量抽样是对会计资料中的数据以及有关财产物资的实存量是否真实正确进行检视,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数据的计算有误或资产情况不真实,即认为是错误,错误的性质由金额或数量差异程度而定,例如,审计人员发现某被审计单位将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计入购买生产性原材料的项目内,以逃避税收,这在变量抽样中应认为是错误的,但其错误的性质并非由这是一项逃税的违法行为而决定,它直接决定于这笔款项的数额大小,数额大的,即认为其性质是严重的。

变量抽样中,审计人员通过对审计对象总体范围内的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检视,以确定项目是否有错以及差错数额的大小是多少,从而得出样本错误的平均数值,并进一步根据一定的可容忍误差范围推断总体的差错额,以对总体进行定量的评价。

2.变量抽样的应用步骤。变量抽样中,一般可采用单位平均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分层来实现,这里以单位平均数推算为例介绍变量抽样的应用步骤。

根据审计的具体目标确定审计总体以便选取样本。若审计人员要审查存货中原材料余额的真实性,根据此审计目标,确定总体容量为4000种规定的原材料明细分类账,其原材料账面总额为1600000元。

确定可靠程度、精确度。可靠程度:审计人员一般根据对审计总风险的预期和对内部控制测试后的可信程度来确定抽样的可靠程度。精确度:精确度就是样本误差范围,与符合性测试不同的是,实质性测试下要用金额表示,并且误差的限度还要用到精确度下限。精确度是重要性的函数,它的大小,与抽查的样本量成反比。

3.审计人员在对样本审查与评价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审计人员在分析样本误差时,应根据预先确定的构成误差的条件,确定某一有问题的项目是否为一项误差。当按既定的程序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证据时,审计人员应该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证据,如果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应将此样本视为误差。

审计人员应根据样本误差,结合抽样规模的大小,以及审计要求精确度高低等因素,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了事先确定的可容忍误差,则认为不能被接受,应对审计抽样风险进行重估,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的最终审计结论,必须以选取的样本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能足以证实审计对象总体为前提。

四、结语

推断统计是建立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的,而随机抽样的中心是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抽样技术和试验设计两项内容。抽样技术是指为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而选择抽样方法和制定抽样方案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研究。本文通过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统计抽样技术的属性抽样的应用步骤及变量抽样技术与应用步骤,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统计学中抽样技术的运用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海兵.统计中的一些假设检验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2]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02).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11篇

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是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的基础。我们如何得到统计数据,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科学地搜集统计资料,也就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各种调查方式各有其特点,又各有其适用条件。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是以全面调查为主,非全面调查为辅,统计数据上报方式以统计报表为主,其他方式为辅。是适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分级管理的要求。各级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的矛盾越发突出,即使近年来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入世以后,的公司、企业将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不会理解,也不会去应付按月、季、年填报的统计报表,因为这与国际惯例不一样。统计部门再以全面报表作为信息的主渠道,已不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4年国务院下发(国发〔1994〕4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请示的通知》,明确提出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模式,并将其纳入国家《统计法》。抽样调查在统计调查体系中的地位突显出来。

二、抽样调查是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非全面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借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及其推断分析方法不同于其他调查的方法。首先它选取单位的时候,是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抽取的组织方式和方法又有多种如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其次,抽样推断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基础上的科学推断方法。

抽样调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原则上讲,取得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的资料,在许多场合都可以运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取得;在某些场合,甚至还必须应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取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对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总体,必须应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对于无限总体的调查是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也不可能对具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查和检验等进行全面调查。只能使用抽样推断的方法。

2、有些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例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统计数据是反映中国基本国情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从建国以来我国进行过五次大型的人口普查,掌握了大量的人口数据。但是,人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口的变动情况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

3、抽样推断的方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的监控。抽样推断不仅广泛用于生产结果的推算和估计,而且应用于对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经常监督和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存在某些偏差,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于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

4、利用抽样推断方法,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

5、抽样推断得到的资料,可以补充全面调查所得到资料的不足,从而对全面调查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6、抽样调查还适用于这样的场合,调查对象总体中包括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样的场合很难进行全面调查。如果需要了解情况,取得全面资料,那就必须依靠抽样调查。新晨

三、抽样调查在统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如今书刊和报纸上,经常有抽样调查分析报告及相关的文章,但绝大多数没有说明进行的是什么性质的抽样调查。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因为两种抽样的样本的代表性和适用条件是不同的。理论上非概率抽样是我们对研究的问题掌握的不够充分或问题本身比较特殊,很少有人涉及时运用。它不是按照同等机会原则抽取样本,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他条件来抽取样本,样本的代表性小,抽样误差比较大且无法估计。概率抽样要求把人为的主观因素全排除在外,使抽样过程客观而自然,让样本趋近于总体。要力求客观决定,概率抽样就要有一套严密思索和符合数理原则的程序。否则就会在实践中产生一些非概率抽样。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抽样调查法 企业产品质量控制 应用

1.抽样调查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方法,已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而抽样调查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世纪的事。但不论是其理论方法还是实践应用,抽样调查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并已成了现代统计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抽样调查是一种用来了解全面情况的非全面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除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之外,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1.1 抽样调查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所无法解决的现象的调查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些现象常常可能一方面需要了解其全面情况,另一方面又由于现象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无法通过全面调查获取资料。此时,只有使用抽样调查。该类现象主要有:(1))产品质量的破坏性检验。如轮胎的里程寿命试验,青砖的抗折耐压试验,炮弹的杀伤力试验,弹簧的抗拉强度试验等等。(2)无限总体的调查:无限总体因其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目是无限多个,故无法一一计量。如宇宙空间的星球数目、人体的细胞数目等等。(3))包括未来时序的总体,如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等。

1.2 抽样调查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同时又可以不作全面调查的现象的调查有着特殊的作用。如前所述,抽样调查具有费用低、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这使得它比其它非全面调查能更有效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

1.3 抽样调查的结果可被用来检验和修正全面调查结果。任何调查都可能存在误差,全面调查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全面调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参加人员多、汇总传递环节多、调查结果容易出现差错。但是,其差错到底有多大,全面调查自身无法回答这一问题。因此,可在全面调查之后再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对全面调查结果进行检查和修正,从而提高全面调查的质量。

1.4 抽样调查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从而实现质量控制。在企业产品成批或大量连续生产过程中,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动态检测,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变事后监督为事中控制,并通过编制质量控制图开展监控,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系统。这一应用不仅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意义重大,而且也为进一步推广抽样调查,乃至于整个统计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第十三章讨论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2. 抽样调查法在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1 确定抽样总体

在企业抽样调查中要对单位所包含的需要检查的内容范围做好规划,要确定企业抽样调查的的总体过程,要把抽样调查法运用到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中去,例如:牛奶加工企业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牛奶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在众多的奶制品检验中,多从奶源进行检验或是对已投入市场的商品进行质检。将投入市场的奶制品,进行质量调查。

2.2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

2.2.1分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作用在于不单单可以估计精度较高、总体指标进行推算、各层指标进行推算,还可以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奶制品种类众多,不同种类的奶制品的合格要求自然不同,而且质量检验的范围不同,指标不同。因此很显然的对不同种类的奶制品,或是同种类但不同档次不同配方的奶制品应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2.2.2简单随机抽样:也就是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抽取n个单元组成样本。此次实验采用不放回抽样,因此每个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同,都为1/C Nn。在此试中样本量n的确定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受到调查精度的要求以及调查费用的限制。通常,精度由误差来表现,如果不考虑非抽样误差,则精度的具体体现就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越小,说明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的精度越高。抽样误差与样本量有关,样本量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抽样误差就越小,抽样调查的精度就越高。但是,同是,样本量也与调查费用有关,样本量越大,调查费用就越高,样本量与调查费用大致中呈线性关系,但样本量与精度却是非线性关系。一个具体的抽样设计,在核定的费用内达到最高的精度,或在达到精度要求的条件下使调查的费用最小,才是一个最优的设计。

2.2.3整群抽样,即将总体中若干基本单元合并成组,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基本单元全部实施调查的一种抽样方法。可见整群抽样具有样本比较集中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节省调查费用,而且便于组织实施,回答率通常也较高,但是由于群内单元通常具有相似性,尤其是当群比较大时,因此考虑到所有必要对群内所有单元都进行调查。这里,提议将本次对奶制品质量的抽样调查设计成分层后再进行多阶段抽样的方法

2.2.4二次抽样:

可以不直接用多阶段抽样对产品质量进行估计,而只是利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确定检验样本。

对产品质量的估计利用二次抽样方案。即是从初级单元中最多抽查两个样本之后,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的抽样验收方案。

2.3设计抽样调查方案:

2.3.1确定调研问题:由于奶制品是人民生活中主要的营养品,所以保证奶制品的良好质量是奶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此次调查针对即将投入市场的众多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以避免那些已将劣质品投放市场再来挽救的局面。

2.3.2抽样方案设计

在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档次的奶制品之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争对同一种奶制品时采用多阶段抽样。确定样本量,再利用二次抽样进行质量查验。

2.3.3数据处理分析:

根据以上方法,分别对所要检验的指标进行验证后,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售向市场。对合格的产品还应作以下处理。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抽样调查在我国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潜力很大。一方面,为满足党和政府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各方面情况,需要经常进行有关资料的抽样调查和有关问题的专题抽样调查,以便为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市场信息,因而也需要开展各种市场抽样调查,以使企业预测决策有据可循,减少盲目性。所以继续开展此项工作不仅可提供政府监督,企业市场的竞争,更能保证顾客的满意,放心度。

参考文献:

[1]抽样调查方法与实践之在思考 沈春梅 《统计研究》2002.

[2]如何进一步推广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任英华 《统计与预测》2002.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13篇

关键字:审计选择统计抽样方法

正文:

一、审计统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测试时,从被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查,通过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被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统计抽样是审计抽样的一种方法,它是相对于非统计抽样而言的。统计抽样是指在审计抽样中,审计人员根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按照一定方法确定样本数量,并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它运用的数学运算包括两个过程:计算样本规模和推算总体。统计抽样的思想方法是以假设检验为前提,设定抽样参数,确定抽样规模,无人为偏见的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核,根据需要扩大样本,逐次逼近总体特征,根据样本特征经科学计算推导,得出总体结论。根据抽样测试的目标不同,统计抽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用于符合性测试的属性抽样和用于实质性测试的变量抽以及货币单位抽样。

二、审计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技术

(一)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每个样本的审查结果只能是“符合”或者“违反”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总体的评价以误差率表示。常用的属性抽样方法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1.固定样本量抽样

也叫固定样本规模抽样,是一种基本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属性抽样方法。他根据公式或表格确定固定的样本数量进行审查,并以全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2.停-走抽样

也叫行止抽样、连续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改进形式。固定样本量抽样应该等到某一确定的抽样规模全部选取、审查完毕后,才作出审计结论。停走抽样采取边抽样边判断的做法,一旦能作出审计结论时就中止抽样审查。在总体错误率较小的情况下,停走抽样会使审计效率更进一步提高。

3.发现抽样

发现抽样是指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发现抽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舞弊事件或极少出现的例外事件。

(二)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用于帐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根据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变量抽样又可分为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

1.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

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单位平均数作为总体的单位平均数来推算总体数额的一种抽样方法。适合于被审总体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本的平均值将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的平均值情况下。

2.差额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审定值与帐面值之间的平均差额作为总体真实值与帐面值的平均差额来推算总体的一种变量抽样法。适合于在总体各项目的误差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本的平均差额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平均差额情况下。它与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不同仅在:(1)估算总体的标准差计算方法不同。(2)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总体的方法不同。

3.比率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审定值与帐面值之比作为总体真实值与帐面值之比来推算总体的一种变量抽样法。适合于被审总体中各项目的真实值与其帐面值近似于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它与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不同仅在:(1)估算总体的标准差计算方法不同。(2)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总体的方法不同。

4.分层抽样

当总体分布出现倾斜时,使用分层抽样比使用非分层抽样可靠得多,而大多数会计帐户呈右斜分布。在分层抽样时,将总体样本划分成几个区间,使每个区间的分布更接近理论的正态分布,以每个区间作为一个新的抽样总体,抽取并审核样本,最后由计算机根据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汇总数据,推断总体结论。

(三)货币单位抽样

货币单位抽样在有些书上又称元单位抽样。所谓货币抽样是指以总体中的每一货币单位(如1元)作为一个抽样单位,并根据抽出的货币单元样本钩出其所在的物理单元(如一张凭单、一笔业务或一个明细帐)作为审计样本的一种统计抽样技术。因为每一元作为总体的一个抽样单位,即每一元被选出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金额越大的项目被选出审查的概率就越大。

二、适当的选择统计抽样的方法

由上面的描述我们已知道统计抽样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局限,既没有某一种方法一无是处,也没有哪一种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因此依照何种标准来选择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是很重要的,以下几个因素在具体审计选择方法时应重点考虑。

(一)审计目标

这里的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取的每一个测试步骤所要达到的目标。如果审计人员在实质性测试前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以决定拿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复合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如果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后,还要对被审事项作出定量评价,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实质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审计人员的测试目的不同,采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也不同。

(二)审计效果

这里的审计效果,是指采用某一种统计抽样的方法所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影响审计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1.总体项目的特征的分布斜度。每一总体中的项目特性分布情况不尽相同。如:在总体项目特性成斜性分布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抽样要比非分层审计抽样效果好。因为它将总体中相近特性的项目归为一类,使其更加同质化,再分别采用相应的统计抽样方法进行审查,然后综合作出审计结论,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更加可靠。

2.总体项目的差错程度。如:在总体项目差错情况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值估计和比率估计要比采用差错估计审计效果好,因为差错估计是根据样本中的差错数来计算抽样规模的,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少的情况下,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少,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就很不可靠。反之,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多的情况下,采用差异估计要比采用平均值估计和比率估计审计效果好,因为总体项目差错较多,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多,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就比较可靠。

(三)审计效率

这里的审计效率,是指对同一总体,在满足同样的审计要求下抽样规模最小,也就是说,在达到同样的审计结论的可信赖程度和精确度(可容忍误差)情况下,如果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更少,那么这种统计抽样的方法就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效率高。

(四)审计成本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字:审计选择统计抽样方法

一、审计统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测试时,从被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查,通过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被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统计抽样是审计抽样的一种方法,它是相对于非统计抽样而言的。统计抽样是指在审计抽样中,审计人员根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按照一定方法确定样本数量,并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它运用的数学运算包括两个过程:计算样本规模和推算总体。统计抽样的思想方法是以假设检验为前提,设定抽样参数,确定抽样规模,无人为偏见的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核,根据需要扩大样本,逐次逼近总体特征,根据样本特征经科学计算推导,得出总体结论。根据抽样测试的目标不同,统计抽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用于符合性测试的属性抽样和用于实质性测试的变量抽以及货币单位抽样。

二、审计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技术

(一)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每个样本的审查结果只能是“符合”或者“违反”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总体的评价以误差率表示。常用的属性抽样方法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1.固定样本量抽样

也叫固定样本规模抽样,是一种基本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属性抽样方法。他根据公式或表格确定固定的样本数量进行审查,并以全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2.停-走抽样

也叫行止抽样、连续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改进形式。固定样本量抽样应该等到某一确定的抽样规模全部选取、审查完毕后,才作出审计结论。停走抽样采取边抽样边判断的做法,一旦能作出审计结论时就中止抽样审查。在总体错误率较小的情况下,停走抽样会使审计效率更进一步提高。

3.发现抽样

发现抽样是指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发现抽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舞弊事件或极少出现的例外事件。

(二)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用于帐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根据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变量抽样又可分为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

1.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

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单位平均数作为总体的单位平均数来推算总体数额的一种抽样方法。适合于被审总体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本的平均值将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的平均值情况下。

2.差额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审定值与帐面值之间的平均差额作为总体真实值与帐面值的平均差额来推算总体的一种变量抽样法。适合于在总体各项目的误差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本的平均差额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平均差额情况下。它与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不同仅在:(1)估算总体的标准差计算方法不同。(2)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总体的方法不同。

3.比率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审定值与帐面值之比作为总体真实值与帐面值之比来推算总体的一种变量抽样法。适合于被审总体中各项目的真实值与其帐面值近似于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它与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不同仅在:(1)估算总体的标准差计算方法不同。(2)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总体的方法不同。

4.分层抽样

当总体分布出现倾斜时,使用分层抽样比使用非分层抽样可靠得多,而大多数会计帐户呈右斜分布。在分层抽样时,将总体样本划分成几个区间,使每个区间的分布更接近理论的正态分布,以每个区间作为一个新的抽样总体,抽取并审核样本,最后由计算机根据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汇总数据,推断总体结论。

(三)货币单位抽样

货币单位抽样在有些书上又称元单位抽样。所谓货币抽样是指以总体中的每一货币单位(如1元)作为一个抽样单位,并根据抽出的货币单元样本钩出其所在的物理单元(如一张凭单、一笔业务或一个明细帐)作为审计样本的一种统计抽样技术。因为每一元作为总体的一个抽样单位,即每一元被选出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金额越大的项目被选出审查的概率就越大。

三、适当的选择统计抽样的方法

由上面的描述我们已知道统计抽样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局限,既没有某一种方法一无是处,也没有哪一种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因此依照何种标准来选择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是很重要的,以下几个因素在具体审计选择方法时应重点考虑。

(一)审计目标

这里的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取的每一个测试步骤所要达到的目标。如果审计人员在实质性测试前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以决定拿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复合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如果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后,还要对被审事项作出定量评价,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实质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审计人员的测试目的不同,采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也不同。

(二)审计效果

这里的审计效果,是指采用某一种统计抽样的方法所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影响审计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1.总体项目的特征的分布斜度。每一总体中的项目特性分布情况不尽相同。如:在总体项目特性成斜性分布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抽样要比非分层审计抽样效果好。因为它将总体中相近特性的项目归为一类,使其更加同质化,再分别采用相应的统计抽样方法进行审查,然后综合作出审计结论,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更加可靠。

2.总体项目的差错程度。如:在总体项目差错情况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值估计和比率估计要比采用差错估计审计效果好,因为差错估计是根据样本中的差错数来计算抽样规模的,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少的情况下,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少,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就很不可靠。反之,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多的情况下,采用差异估计要比采用平均值估计和比率估计审计效果好,因为总体项目差错较多,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多,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就比较可靠。

(三)审计效率

这里的审计效率,是指对同一总体,在满足同样的审计要求下抽样规模最小,也就是说,在达到同样的审计结论的可信赖程度和精确度(可容忍误差)情况下,如果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更少,那么这种统计抽样的方法就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效率高。

(四)审计成本

统计学抽样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字:审计 选择 统计抽样 方法

正文:

一、审计统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测试时,从被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查,通过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被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统计抽样是审计抽样的一种方法,它是相对于非统计抽样而言的。统计抽样是指在审计抽样中,审计人员根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按照一定方法确定样本数量,并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它运用的数学运算包括两个过程: 计算 样本规模和推算总体。统计抽样的思想方法是以假设检验为前提,设定抽样参数,确定抽样规模,无人为偏见的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核,根据需要扩大样本,逐次逼近总体特征,根据样本特征经 科学 计算推导,得出总体结论。根据抽样测试的目标不同,统计抽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用于符合性测试的属性抽样和用于实质性测试的变量抽以及货币单位抽样。

二、审计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技术

(一)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每个样本的审查结果只能是“符合”或者“违反”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总体的评价以误差率表示。常用的属性抽样方法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1. 固定样本量抽样

也叫固定样本规模抽样,是一种基本的 应用 最为广泛的属性抽样方法。他根据公式或表格确定固定的样本数量进行审查,并以全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2. 停-走抽样

也叫行止抽样、连续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改进形式。固定样本量抽样应该等到某一确定的抽样规模全部选取、审查完毕后,才作出审计结论。停走抽样采取边抽样边判断的做法,一旦能作出审计结论时就中止抽样审查。在总体错误率较小的情况下,停走抽样会使审计效率更进一步提高。

3.发现抽样

发现抽样是指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发现抽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舞弊事件或极少出现的例外事件。

(二)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用于帐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根据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变量抽样又可分为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

1.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

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单位平均数作为总体的单位平均数来推算总体数额的一种抽样方法。适合于被审总体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本的平均值将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的平均值情况下。

2.差额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审定值与帐面值之间的平均差额作为总体真实值与帐面值的平均差额来推算总体的一种变量抽样法。适合于在总体各项目的误差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本的平均差额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平均差额情况下。它与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不同仅在:(1)估算总体的标准差计算方法不同。(2)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总体的方法不同。

3.比率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审定值与帐面值之比作为总体真实值与帐面值之比来推算总体的一种变量抽样法。适合于被审总体中各项目的真实值与其帐面值近似于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它与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不同仅在:(1)估算总体的标准差 计算 方法 不同。(2)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总体的方法不同。

4.分层抽样

当总体分布出现倾斜时,使用分层抽样比使用非分层抽样可靠得多,而大多数 会计 帐户呈右斜分布。在分层抽样时,将总体样本划分成几个区间,使每个区间的分布更接近 理论 的正态分布,以每个区间作为一个新的抽样总体,抽取并审核样本,最后由计算机根据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汇总数据,推断总体结论。

(三)货币单位抽样

货币单位抽样在有些书上又称元单位抽样。所谓货币抽样是指以总体中的每一货币单位(如1元)作为一个抽样单位,并根据抽出的货币单元样本钩出其所在的物理单元(如一张凭单、一笔业务或一个明细帐)作为审计样本的一种统计抽样技术。因为每一元作为总体的一个抽样单位,即每一元被选出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金额越大的项目被选出审查的概率就越大。

二、适当的选择统计抽样的方法

由上面的描述我们已知道统计抽样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局限,既没有某一种方法一无是处,也没有哪一种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因此依照何种标准来选择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是很重要的,以下几个因素在具体审计选择方法时应重点考虑。

(一)审计目标

这里的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取的每一个测试步骤所要达到的目标。如果审计人员在实质性测试前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以决定拿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复合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如果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后,还要对被审事项作出定量评价,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实质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审计人员的测试目的不同,采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也不同。

(二)审计效果

这里的审计效果,是指采用某一种统计抽样的方法所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 影响 审计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1.总体项目的特征的分布斜度。每一总体中的项目特性分布情况不尽相同。如:在总体项目特性成斜性分布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抽样要比非分层审计抽样效果好。因为它将总体中相近特性的项目归为一类,使其更加同质化,再分别采用相应的统计抽样方法进行审查,然后综合作出审计结论,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更加可靠。

2.总体项目的差错程度。如:在总体项目差错情况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值估计和比率估计要比采用差错估计审计效果好,因为差错估计是根据样本中的差错数来计算抽样规模的,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少的情况下,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少,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就很不可靠。反之,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多的情况下,采用差异估计要比采用平均值估计和比率估计审计效果好,因为总体项目差错较多,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多,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就比较可靠。

(三)审计效率

这里的审计效率,是指对同一总体,在满足同样的审计要求下抽样规模最小,也就是说,在达到同样的审计结论的可信赖程度和精确度(可容忍误差)情况下,如果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更少,那么这种统计抽样的方法就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效率高。

(四)审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