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

钢琴音乐教学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1篇

自2000年来,由于网络的平民化,数码产品的大众化,手机的多功能化,促使了流行音乐在新千年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国家的许多艺人带着自己的独特曲风在全世界的各个地区相继崭露头角,转瞬便铺天盖地。其中很多的古老音乐艺术体领域中也衍生出了很多的新鲜的艺术风格,自成一体,流行钢琴音乐也赫然名列其中。由于全社会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从中产生了很多的新兴的经济,文化领域。流行音乐以其乐曲简短,容易上口,内涵鲜明,曲风新奇,创作简单等特性,成为了时下很流行的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快餐式文化。为了迎合当今社会对钢琴音乐师的需要,高师钢琴音乐教育也应当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结合现在快餐式文化对流行钢琴音乐的需求,培养出当今社会需求的专业性的人——流行钢琴音乐师。为此,我通过对诸多资料的阅读,并融合自己多年教学的实践和感悟,简单的提出了几个方面,来改善又或完善现行的教育模式,达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符合当代大学生品味的流行钢琴音乐师。

2.高师流行钢琴音乐的教学初探

2.1准确了解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确定教育方向

钢琴文化,他有着悠长的音乐艺术文化历史和浑厚的音乐艺术文化底蕴,钢琴乐曲以其曲艺内涵深奥,演奏技艺复杂,各学派风格迥然等诸多特点,垒砌出了较高的钢琴文化艺术的门槛。很多的历史中著名的钢琴演奏艺术家的成名之路都是及其坎坷的,在他们的一生中的很多年中都经历过几次的大起大落,直至中年,晚年甚至身死后才被世人所了解,所接受,才铸就了他们在钢琴艺术生涯中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回归现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效率的生活步伐使得古老的钢琴艺术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很多年都难以的到较高的发展。现在的音乐领域几乎全被流行音乐所占据。社会大众对高尚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喜爱程度日渐减少。而流行音乐的脍炙人口,个性鲜明,再给歌曲中加入歌词,使得流行音乐更加的浅显易懂,从而流行音乐得到了众多人们的喜爱。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社会中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向也应当迎合现在的社会需要,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符合流行音乐需求的钢琴音乐师。从传统教育教材及流程与流行钢琴音乐特点这两方面中找到他们的契合点,摒弃陈规,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我们培养出来的音乐师能够学以致用,真切的得到可以使用的知识。所以,培养出掌握钢琴弹奏技巧,能够很好的认识流行钢琴音乐的音乐师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培养教授学生的大方向。

2.2解剖自身,找准教育过程中的偏差并寻找方法改正

长期以来,钢琴音乐教育的传统方式是以教授学生音乐以及钢琴的基础知识,加入钢琴的弹奏技巧,长期的钢琴弹奏训练和许多著名钢琴乐曲弹奏的积累,用相应难度的钢琴弹奏曲目为标准,当作考核学习者对钢琴弹奏的掌握程度的评价。从现在的社会需求和人们的认知角度来看,这其中显然是出现了偏差。我们培养出来的钢琴师在毕业后是要面向社会的,他们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凭借在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传统的钢琴教育方式那种音乐知识与钢琴弹奏技巧的积累并不能带给学生们很多以后能应用的到的知识和能力。我们不仅仅要教授他们音乐基础知识和钢琴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我们还要教给他们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巧,结合社会中对钢琴师的需要而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创造出他们的价值。在传统钢琴教育中,钢琴演奏的独立性很强,演奏中讲求弹奏技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弹奏时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所掌握的弹奏技法结合,用钢琴为器具表达出来,让听者能够感受到乐曲中和弹奏者所要表达的情绪。但当今流行钢琴音乐已经走向和其他多种样式的乐器乃至电子音配合,来演绎当红的流行音乐。现在的钢琴乐,已不再孤独。随之而来的,两架钢琴合奏,四手连弹,钢琴与其他乐器合奏,与其他多种乐器合奏,与电子音合奏等等。这些能力就是我们要教授的东西。我们要让他们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已经熟悉甚至掌握到这些在学校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法。

2.3结合现在的流行钢琴音乐中很多成功的例子教授其中技巧

何谓流行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解释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描述的情感世界简单、质朴、直接、现实,它注重情感的宣泄和交流,在内容上直面人生,生活气息浓厚,在形式上较短小精炼,音域偏窄,易于表达、传唱,亦称“通俗音乐”。通俗又被解释为浅显易懂。那么不难理解,流行钢琴音乐就是通俗钢琴音乐,就是浅显易懂的钢琴音乐。在流行钢琴音乐的教授过程中,引入时下诸多的成功流行钢琴音乐,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有较高的成效。如法国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奏的具有浓厚中国曲风的《梁祝》,著名音乐明星周杰伦的歌曲《不能说的秘密》,光良的歌曲《童话》等等的很多众所周知并广受喜爱的曲目。吊起学生的兴趣,教授其中应用的技巧和合奏技法。用教材中的课程和实际的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教授学生来学习,让学生们能够真切的体会到教材中所提到的知识项点,技术难点。认准,吃透教材中的知识项点,熟悉,熟练的掌握教材中的技术难点。不仅让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运用出的这些知识和技法,还能想到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法在其他的实际应用情况下也能够运用的到,并且运用的很好。学以致用才算是真正的学会,学懂,学透。

2.4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理解能力,合奏能力以及即兴发挥

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群体学习的优势,不能让群体学习的课堂成为教授者的减负工具。开课就讲理论知识和知识重点。然后演奏给学生们听。再然后叫大家分别练习本节课中讲诉的知识和学到的弹奏技巧。这样的教授方式是严重的不可取的。有了群体学习的课堂,教授者就应当发挥群体的优势,让大家成为一个整体。在教授过程中除去教材中的知识项点,演奏技法,还要利用群体优势带领大家共同练习演奏技法,共同理解知识的项点。组织钢琴合奏,四手连弹等项目。有条件还可以和其他乐器联系合奏的技法,让学生们能够懂得并掌握合奏的要点。有时间还可以给学生们讲一讲诸多著名钢琴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出著名作品的时候当时的作者是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精神环境中。叫学生们深切体会这些著名的钢琴音乐家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创作出的这些广为流传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心境,熏陶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结合乐曲领会钢琴音乐的情感。当学生们有了相应的心境成果和弹奏技法的熟练后,可以组织学生们即兴弹奏。让学生们也能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创作的意境,还有创作过程中的领悟。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2篇

(一)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民族修养

高校钢琴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钢琴教育,担任着钢琴教学的重要工作,其自身行为举止对学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钢琴教师要以身作则,强化自身的民族意识,提高民族修养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吸收西方钢琴音乐的精华以及中国钢琴音乐的先进部分,来强化自身的民族意识,同时,还要求高校钢琴教师在教育钢琴学习好坏程度不同的学生时,都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帮助他们强化民族意识,从而加强他们对民间感情音乐的热爱。

(二)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材结构

相较于外国的钢琴音乐教材,中国钢琴音乐教材数量十分稀少,教材结构也不完备。中国钢琴音乐教材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钢琴音乐教学民族化的进程。所以,在笔者看来,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分类形式、等级制度来分配中国现有的钢琴音乐作品,使中国的钢琴音乐教材趋于系统化、一体化,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到高校的钢琴教学课程中去。并以此为基础,积极鼓励中国的钢琴作曲家进行关于民间音乐的创作,创作出更多的民间钢琴音乐作品,从而不断完善高校钢琴音乐教材体系。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教学体系使得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传统的高校钢琴教学,大多是参照西方的钢琴音乐作品。而如果要体现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作用,就要在教材的选取中体现出来,增加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教材中的比例,使其成为重要的教学材料。例如,可以多开设一些关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课程,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民间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作曲家的创造过程,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钢琴演奏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每一学习都必须要演奏出固定量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并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成绩。同时,要注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质量,教师可以强化对学生的教学力度,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彻作品创作的意义所在。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才能够使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更好的应用。

(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也存在很积极的作用。学生缺乏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理解,没有理解作为前提条件,学生自然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例如,中国现有的钢琴音乐作品,有很多是以民间音乐为题材进行改编得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原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原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历程,激发学生对改编后的钢琴作品的好奇心;或是选取一些模仿民族音乐器材的钢琴歌曲,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不同音乐器材的演奏效果,引导学生如何用感情进行模仿,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语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3篇

音乐理论是指有一定音乐成就的学者,根据自己对于音乐学习的经验,对音乐作品、文献资料中的音乐逻辑和音乐规律长期进行总结和探究,研究出来的结果可以供音乐学习者参考,并结合音乐学习实践最后达到提高自己音乐水平目的的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

二、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作用

音乐理论主要包含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和声理论、作品欣赏和分析等,钢琴弹奏是一个需要长期、全方位学习的学科,对于学习钢琴弹奏的人来说,只有把学习实践和音乐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技能,提升自己在钢琴学习方面的综合水平。

三、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一)乐理知识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如果连最基础的钢琴乐理知识都不懂,那么想要弹出流畅且动人的音乐,必定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还没有学好乐理知识就想去学习弹奏钢琴,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为你讲解乐理知识,而且你会发现,在实际练习弹奏练习的乐谱中有很多不认识的音乐符号,那就必须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或自己查阅资料,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因为强烈的挫败感而打击自己学习钢琴的积极性。所以,在钢琴弹奏和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好乐理知识,对乐理知识烂熟于心并透彻理解,才能在练习过程中掌握娴熟的弹奏技巧,才能在音乐弹奏中真正理解音乐术语,把握音乐弹奏速度的快慢缓急,演绎更加流畅动听的乐曲。只有掌握好乐理知识,才能从乐谱中感知作者真正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在演奏中投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演绎出一曲有血有肉的音乐作品来。

(二)视唱练耳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学习钢琴的基础之一是对于音乐乐谱的熟练识别,在识谱技能的练习中,视唱练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练,这项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敏锐感知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视觉和听觉练习,逐渐锻炼学生的独立识谱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在音乐演奏实践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学生在练习识谱时,会看或听大量的音乐素材,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材料,也增强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了自己在音乐欣赏方面听觉和视觉的敏锐度,对音乐世界的领悟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进行钢琴弹奏时可以更深入感知乐符间蕴含的节奏和情感变化,可以更轻松地完成对不同作品的完美演绎。

(三)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和声理论是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核心内容,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其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钢琴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使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钢琴学习的内容。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和声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会特别重视对于和声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同时还辅助大量的和声练习,以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情感表达能力。将和声理论应用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去,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鼓励学生即兴表演的积极性。只有扎实掌握在钢琴演奏中对于和声的恰当应用,才能将音乐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境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才能真正用音乐去感染观众,让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作品欣赏和分析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素质理解力表现力

钢琴是一种技巧性极强的乐器,在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要贯穿始终,学生在初学阶段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打好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练琴时,既要重视基本功训练,还要注意对他们各方面音乐素质的培养,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能力和表现力。

1.听力的培养

听力是指接受声音、分辨声音的能力。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曲调感、节奏感以及多声部音乐感、对音乐的共鸣等都与听力有关。听力的培养与训练在钢琴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和训练手指同等重要。在学生初学钢琴阶段就应该重视听力的培养与训练,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听辨力和独立练琴的能力。

2.读谱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严格读谱的习惯。学生读谱不严格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些学生在练琴时只重视音符、节拍,而对其他小标记,如指法、休止符、连线、跳音、保留音等经常忽略,有时是因为粗心,有时是因为学生还不明白为什么必须照谱弹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明白这些小标记的重要性,同时老师应当告诉学生,只有使用正确的指法才能把乐曲弹得准确、流畅。

3.背奏能力的培养

背奏是视觉、听觉、运动神经等共同配合的综合运动,只靠运动神经的记忆,也就是只靠手指的习惯动作来背谱是靠不住的,只让学生在琴上从头到尾把曲子反复背奏并不是好方法。在背奏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头脑、视觉、听觉的积极作用,让他们一边背奏,一边用耳朵听自己的弹奏,脑子里对乐谱要有清楚的印象。背奏还可以按乐曲的结构采取分段背的方法,对于那些基本上相同,只是稍有变化的乐段要特别注意。例如,奏鸣曲的呈示部和再现部,有时旋律音型完全相同,只是调性不同,如果脑子里有调性转换的记忆就不会背错。再如,三段体乐曲的一、三段往往一样,只是结尾略有变化,要注意把变化的乐段或乐句抽出来背熟。有时还可以让学生先不打开琴,只用眼睛看乐谱,唱出旋律,或心里默唱旋律,训练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试试既不打开琴,也不看乐谱,用脑子把整个乐曲回忆一遍。

4.旋律的弹奏方法

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是没有歌词的,把没有歌词的旋律在钢琴上弹奏出来,怎样才能弹得富有表情、优美如歌呢?这在钢琴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学生练习时,如果教师能用唱来启发、带动学生的情绪,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只有使学生体会用手指在琴上“唱歌”,才能把旋律弹得优美动听。

让学生学会连奏是弹好旋律的前提,连奏时要求声音明亮、圆润、均匀、如歌。即使在学生练习音阶、琶音、练习曲时,也应要求他们一样有旋律感、有歌唱性。要想弹好旋律,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乐句。一个乐句就像一句话一样要有语气。音乐有走向、骨干音,通过弹奏把这些表现出来,旋律就会变得有生气、有表情、有流动感。一般乐句的尾音应该轻下来,乐句进行中不要乱加童音,乐句之间要有呼吸,还应注意乐句之间往往有起承转合的关系,在弹奏中应把它表现出来,这些都是弹奏旋律时必须注意的。另外,弹奏方法不正确也是弹不好旋律的重要原因。胳膊不放松,重量沉不下去,手腕僵硬、缺少柔韧感,手指力量不均匀,下键生硬,指尖缺乏弹性等,都会影响旋律的表现。

5.节奏和速度的训练

音乐节奏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生活中的多种行为动作(如走路、劳动、舞蹈、划船等等)所特有的节奏韵律,在乐曲中往往有所反映,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船歌等。当学生们练习这些乐曲时,教师如果能用学生们熟悉的动作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比如,练习进行曲乐曲时,引导他们联想的队列行进;弹摇篮曲时,让他们做拍洋娃娃睡觉的动作等,这样他们就能较快地掌握住乐曲的音乐形象。此外,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要根据作曲家标明的各种速度来表现乐曲。如果在演奏中选用了不适合乐曲性质的速度,必然影响演奏质量,以致破坏音乐形象的准确性。

节奏不稳、速度不统一是学生在弹奏中容易出现的毛病,这里包括技术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有些学生在弹奏较难的地方时速度会一下子放慢下来,弹奏容易的部分时又可能把速度加快,渐强时加速,渐弱时减速,弹快速的乐曲时越弹越快,弹慢板的乐曲则越来越拖。还有些学生在演奏前没有想好速度就开始弹,结果弹奏的速度不符合乐曲要求等。对这些容易出现的毛病,教师的经常提醒和具体帮助是十分必要的,要让学生养成数拍子的习惯,边弹边数拍子,也可以先不弹,用手打拍子唱几遍,不论是伴奏部分或是旋律部分,如果把拍子唱对了,再用手弹时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在练习快速的乐曲时,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紧张慌乱,特别在碰到有长串的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乐句时,一定要以慢速或中速练习打好基础,再逐渐加快速度。

6.加强学生对钢琴作品与作曲家的了解

每开始一首乐曲的学习时,都应让学生对作品有概括的了解,包括对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乐曲的基本风格等,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学生对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伟大的作曲家一无所知,对他们作品的风格一点不了解,是很难弹奏好他们的作品的。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当学生学习这些作曲家的作品时,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好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参考文献:

[1]魏小凡.少儿钢琴学习之路[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4]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 钢琴 教学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音乐的不断更新,人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钢琴的熟识程度有所提高,这就更要求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和演奏能力来迎合观众的品位。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是钢琴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

练琴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放松弹奏上。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去提醒学生要用自然的动作弹奏,并意识到弹奏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紧张,不断提醒学生“肩放松,胳膊放松”,同时,常把双手搭在学生两肩上或前臂上,让他体会并做到松弛。

力量和灵活性的结合对钢琴演奏来说是很重要的。胳膊、手和手腕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移动,即把胳膊的重量,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强度协调起来。当你推某物或按某个按钮时,用灵活的腕部和肘部协调的移动胳膊,不要有任何僵硬的感觉,这样胳膊的重量就会输送到你的手指上,在指尖和整个胳膊提供的重量之间产生杠杆作用,不需要施加过多的力去做“推”这个动作。所以学生们应该学会在钢琴上运用这种胳膊的自然重量,并重视手腕和肘部的协调性动作,因为他们的柔韧灵活性会缓冲对关节和肌肉的负面影响。这样,触键方可不费余力,且声音通透。如何培养乐感?

一、注意音乐听觉的培养

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音乐演奏效果的优劣首先取决于演奏者是否用听觉去感知乐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和声的浓淡、调性的色彩等。如果演奏者离开了用“音乐的耳朵”去监控自己的演奏,则他也无法在音乐的理解、布局、设计等方面与双手在键盘上的操作达到协调、吻合。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便能敏感而又生动地感知音乐句子结构生动具体的形态特征。

二、注意音乐的歌唱性

通过学生有声或无声(内心)的歌唱与演奏相结合来培养与发展“听觉表象能力及调式感”。这种培养与歌唱活动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所以许多钢琴教育家及演奏大师常在教育中极力提倡演奏要有歌唱意识。

音乐的旋律总是在流动着的,乐句经过起句——推动——走向高点(高潮)——收束结尾,这是音乐语汇的基本方式。把这些乐句的结构表达清楚,像平时讲话一样有语调、语气、呼吸,就能赋予音乐自然的生动性,使之“像说话一样”。

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演奏——至少在练习一个艰难乐段是这样。在学习新曲目时,首先要看乐谱的调性调式,拍号,形成一个总的概念——要用脑,然后找出最困难的段落,标出指法——要用脑。指法非常重要,可能决定一个乐句是否能连贯,指法是把握性的基础。有时,需要很慢的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帮助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因为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能更清楚的看到不同的曲式和和声的组合等。

说到呼吸,我深有感触。在任何一种生命体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都是呼吸。当一个人刚出生时,用什么来证明他是活着的,那只有呼吸。如果一个人停止呼吸,他的生命便随即终止。当音乐艺术出现的时候,人类首先是用嗓音、声音和语言将音乐唱出来和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是被呼吸所分解的。任何一个从事吹奏乐的演奏家,任何一个弦乐演奏家,都懂得这一点。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歌唱家一口气唱完两三分钟的歌曲,很容易想象得出,听这种歌唱要有多么受罪。巧妙的呼吸是任何一种演奏活动的神经。每当学生演奏他自己不知是什么旋律的乐句时,我便会让他唱出来,慢慢体会音乐的呼吸。

在钢琴演奏和教学的诸多因素中,人们往往过分地强调技术和技能技巧的意义,而对于弹奏的歌唱性、思想情感的表现等重要因素则往往重视不够。

要让琴键歌唱,怎样唱?简单的说就是要把内心的感受、感情通过柔韧的手指在琴键上唱出来。实际上是心在歌唱。声音只是传达感情的媒介,嗓子、乐器都是发声的器官,它们只有发自内心才能唱或弹出优美如歌的声音来。所以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声音是由内心发出的,是由于对客观事物有感而发的,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声音。没有感情,声音再纯净再华丽也是无生命的,苍白无力的。犹如人们说话:心情好,说起话来就和缓、悦耳动听;烦躁、愤怒就急速、粗厉。前者是悦耳好听的关键;后者是动听感人的关键。其实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国际语言,直接表达感情的语言。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 钢琴 教学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音乐的不断更新,人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钢琴的熟识程度有所提高,这就更要求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和演奏能力来迎合观众的品位。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是钢琴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

练琴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放松弹奏上。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去提醒学生要用自然的动作弹奏,并意识到弹奏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紧张,不断提醒学生“肩放松,胳膊放松”,同时,常把双手搭在学生两肩上或前臂上,让他体会并做到松弛。

力量和灵活性的结合对钢琴演奏来说是很重要的。胳膊、手和手腕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移动,即把胳膊的重量,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强度协调起来。当你推某物或按某个按钮时,用灵活的腕部和肘部协调的移动胳膊,不要有任何僵硬的感觉,这样胳膊的重量就会输送到你的手指上,在指尖和整个胳膊提供的重量之间产生杠杆作用,不需要施加过多的力去做“推”这个动作。所以学生们应该学会在钢琴上运用这种胳膊的自然重量,并重视手腕和肘部的协调性动作,因为他们的柔韧灵活性会缓冲对关节和肌肉的负面影响。这样,触键方可不费余力,且声音通透。如何培养乐感?

一、注意音乐听觉的培养

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音乐演奏效果的优劣首先取决于演奏者是否用听觉去感知乐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和声的浓淡、调性的色彩等。如果演奏者离开了用“音乐的耳朵”去监控自己的演奏,则他也无法在音乐的理解、布局、设计等方面与双手在键盘上的操作达到协调、吻合。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便能敏感而又生动地感知音乐句子结构生动具体的形态特征。

二、注意音乐的歌唱性

通过学生有声或无声(内心)的歌唱与演奏相结合来培养与发展“听觉表象能力及调式感”。这种培养与歌唱活动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所以许多钢琴教育家及演奏大师常在教育中极力提倡演奏要有歌唱意识。

音乐的旋律总是在流动着的,乐句经过起句――推动――走向高点(高潮)――收束结尾,这是音乐语汇的基本方式。把这些乐句的结构表达清楚,像平时讲话一样有语调、语气、呼吸,就能赋予音乐自然的生动性,使之“像说话一样”。

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演奏――至少在练习一个艰难乐段是这样。在学习新曲目时,首先要看乐谱的调性调式,拍号,形成一个总的概念――要用脑,然后找出最困难的段落,标出指法――要用脑。指法非常重要,可能决定一个乐句是否能连贯,指法是把握性的基础。有时,需要很慢的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帮助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因为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能更清楚的看到不同的曲式和和声的组合等。

说到呼吸,我深有感触。在任何一种生命体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都是呼吸。当一个人刚出生时,用什么来证明他是活着的,那只有呼吸。如果一个人停止呼吸,他的生命便随即终止。当音乐艺术出现的时候,人类首先是用嗓音、声音和语言将音乐唱出来和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是被呼吸所分解的。任何一个从事吹奏乐的演奏家,任何一个弦乐演奏家,都懂得这一点。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歌唱家一口气唱完两三分钟的歌曲,很容易想象得出,听这种歌唱要有多么受罪。巧妙的呼吸是任何一种演奏活动的神经。每当学生演奏他自己不知是什么旋律的乐句时,我便会让他唱出来,慢慢体会音乐的呼吸。

在钢琴演奏和教学的诸多因素中,人们往往过分地强调技术和技能技巧的意义,而对于弹奏的歌唱性、思想情感的表现等重要因素则往往重视不够。

要让琴键歌唱,怎样唱?简单的说就是要把内心的感受、感情通过柔韧的手指在琴键上唱出来。实际上是心在歌唱。声音只是传达感情的媒介,嗓子、乐器都是发声的器官,它们只有发自内心才能唱或弹出优美如歌的声音来。所以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声音是由内心发出的,是由于对客观事物有感而发的,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声音。没有感情,声音再纯净再华丽也是无生命的,苍白无力的。犹如人们说话:心情好,说起话来就和缓、悦耳动听;烦躁、愤怒就急速、粗厉。前者是悦耳好听的关键;后者是动听感人的关键。其实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国际语言,直接表达感情的语言。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所谓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因势利导”,即是关注与认可音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技能这个“势”,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将4年不太长的学习时间,单纯地视为钢琴弹奏技术或技巧提高的过程,还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弹奏技术技巧程度及改进与提高方向,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钢琴弹奏水平程度及能力提高与音乐和教育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音教专业的教育目标,从而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与广泛性。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程度,来决定其技术改进方向和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基本教学原则,而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制定上,还应该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使弹奏技术能够在教师“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既不拔苗助长,又能在原有水平与能力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为自己钢琴弹奏技术程度及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增添信心,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准确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二、难易无序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如何安排?问题一提出,一些人的脑海中首先便会闪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此,一些钢琴教师长期冥思苦想,费心尽力地希望寻找到钢琴教学如何渐进的那个“序。”然而,“循序渐进”果真是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吗?

当然,从教育学的广度看,“循序渐进”的确是一个有效地基本教学原则,理论上不存置疑。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来讲,“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值得商榷。

原因在于,虽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方法因人而异,技术也可能参差不一,但其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却应该是通过了严格的入学专业考试,并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在大学音教专业学生钢琴基本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钢琴教学并不应该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趋“循序渐进”的,即“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实际上,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的教学重心也开始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更注重“知”“做”并重,即向提高学生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重视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转变。而建立在有一定弹奏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当从具体的弹奏技术水平提高的钢琴演奏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未来需要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培养的教学思路转变,以适应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目前有个别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似乎将这个现实问题忽略了。例如,现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音教专业钢琴教材,似乎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似乎编者们普遍都觉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程度较低、水平较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才应该是教学重点。例如,四川地区过去普遍采用的是某大学2000年所编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材,在这套4册8级教材中,每级除大量用于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外,只安排有4~5首钢琴音乐小品或是少量的中小型作品;而在其2009年最新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的10级丛书中,中小型钢琴音乐作品总共不足20首,而较大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就更少,总共还不足8部。

其实,大多数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钢琴弹奏技艺在其业余学琴时就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入学后除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误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纠正,对一些弹奏技术技巧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外,教学已然没有必要仍从“由浅入深”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开始。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得到“少慢差费”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来看,现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序”也不尽合理。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水平的特点,钢琴教学本就理当是一种跳跃式思维的“序”进,而不应当是亦步亦趋爬行式的“渐”进。

可见,虽然人类对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肯定都是有“序”的,但作为具有独特性的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所的“序,”却并不一定就必是过去那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传统思路。因为,鉴于自身学科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程度特点,钢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就必须重视客观存在的“序。”在这一点上,“难易无序”应该是又一值得关注的方法。

三、不求甚解

将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来表述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提议。

从人生命发展过程规律看,大学生已开始处于记忆力有所下降、理解力大幅上升的成长期。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弹奏,许多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科学性或是作品情感与内涵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并不能被完全理解、消化,也无法自内心主动产生表达的冲动或是能够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理解力的飞速发展,那种由理解而引发出的情感冲动,就很容易促使其借助已具有的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将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涵准确地体现并表达出来。

这种由知识积累和水平提高而生成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表现,包含了“量变到质变”这个人类知识进步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有学生在音乐理解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在作品演奏上也可能并未完整熟练,在弹奏技术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难点,但却不一定马上在课堂上予以彻底纠正或根本解决,有时甚至可以暂且不管并让其一带而过。因为“熟能生巧” ,只要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基本能达到教学及弹奏要求,教师就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新的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当然,学生的弹奏技术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予以纠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却不宜斤斤计较。因为,惟恐学生在弹奏的方法学习、技术的练习,或是在钢琴音乐与艺术知识吸收和积累过程中有一点不完美,于是,抓住一点便一味纠缠,结果必然侵占和浪费了学生并不太充足的宝贵学习时间。

相反,随着学生弹奏及练习时间的增加,以及所浏览与接触的不同钢琴音乐作品的广泛和数量的逐步增加,不仅因弹奏水平不够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可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在钢琴音乐与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充实并获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不求甚解”不是不能求“解,”而是暂不求或暂缓求“解,”甚至暂不求“甚解,”一切皆应“因势利导”并以适可而止为宜。

四、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由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达能力——未来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于是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钢琴弹奏水平属于技术问题,而音乐表达则属于能力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混为一谈,表述模糊不清。

其实,无论是钢琴的弹奏技术还是音乐表达,需要发展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是包括音乐的、艺术的、文化的等综合素质在内。对于钢琴艺术来讲,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具有工具性,它的训练与提高不一定需要有情感内涵表达等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音乐表达能力却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而这个体现虽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之上,却也未必需要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程度。钢琴弹奏技术指的是弹奏者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表达行为,而音乐表达能力则体现的是其钢琴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两者虽然在钢琴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是同步的,但在任何钢琴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却应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在音教专业学生进校前的应考阶段,原则上解决的就主要是钢琴的弹奏技术(为应考的几首钢琴作品服务),这属于钢琴学习的低级阶段。而进入大学后的主要教学方向应该属于学生钢琴艺术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原则上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其音乐表达能力及其发展问题。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弹奏技术及方法是单纯的,原则上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年龄段的弹奏者那里都是一成不变的;音乐表达能力一般则会因为弹奏者自身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2、掌握弹奏技术的活动允许历经思辨、重复、稳定、提高的内容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技巧可被肢解与重复的成分比比皆是;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则是这一切内容和过程经历之后具体应用的结果,它要求精炼、准确,限制或根本禁绝重复或多重意义的表现形式。3、在教学过程中,各类具体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难易程度的学习与掌握,虽然有大致规定的过程要求和质量标准,但顺序却并不一定是严格的,它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弹奏水平,来定制技巧难易程度教学的时间表,学生对已知或未知的某些难易程度不同的弹奏技术,原则上也可以不分先后。而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与弹奏技术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不可能出现有倒装的情形。4、学习者针对某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根据与完成作品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自身条件,对某些并不急用的技术技巧可以允许有选择性的吸纳。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一般则是有一个较为恒定的艺术标准,不能见人见智具有随意性。5、相关弹奏技术技巧的方法要求具有同一性,因此,学习与弹奏的训练和掌握过程应当是科学的、严格的,不允许因人而异。而音乐表达能力虽然也能够具体体现弹奏者技术技巧水平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展示,它可以是因人而异的。6、围绕各类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或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是有限的,且掌握即可。但围绕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接触与积累广泛的、风格各异的钢琴音乐作品却是必须的。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所谓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因势利导”,即是关注与认可音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技能这个“势”,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将4年不太长的学习时间,单纯地视为钢琴弹奏技术或技巧提高的过程,还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弹奏技术技巧程度及改进与提高方向,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钢琴弹奏水平程度及能力提高与音乐和教育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音教专业的教育目标,从而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与广泛性。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程度,来决定其技术改进方向和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基本教学原则,而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制定上,还应该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使弹奏技术能够在教师“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既不拔苗助长,又能在原有水平与能力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为自己钢琴弹奏技术程度及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增添信心,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准确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二、难易无序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如何安排?问题一提出,一些人的脑海中首先便会闪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此,一些钢琴教师长期冥思苦想,费心尽力地希望寻找到钢琴教学如何渐进的那个“序。”然而,“循序渐进”果真是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吗?

当然,从教育学的广度看,“循序渐进”的确是一个有效地基本教学原则,理论上不存置疑。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来讲,“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值得商榷。

原因在于,虽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方法因人而异,技术也可能参差不一,但其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却应该是通过了严格的入学专业考试,并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在大学音教专业学生钢琴基本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钢琴教学并不应该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趋“循序渐进”的,即“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实际上,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的教学重心也开始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更注重“知”“做”并重,即向提高学生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重视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转变。而建立在有一定弹奏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当从具体的弹奏技术水平提高的钢琴演奏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未来需要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培养的教学思路转变,以适应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目前有个别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似乎将这个现实问题忽略了。例如,现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音教专业钢琴教材,似乎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似乎编者们普遍都觉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程度较低、水平较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才应该是教学重点。例如,四川地区过去普遍采用的是某大学2000年所编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材,在这套4册8级教材中,每级除大量用于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外,只安排有4~5首钢琴音乐小品或是少量的中小型作品;而在其2009年最新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的10级丛书中,中小型钢琴音乐作品总共不足20首,而较大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就更少,总共还不足8部。

其实,大多数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钢琴弹奏技艺在其业余学琴时就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入学后除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误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纠正,对一些弹奏技术技巧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外,教学已然没有必要仍从“由浅入深”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开始。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得到“少慢差费”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来看,现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序”也不尽合理。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水平的特点,钢琴教学本就理当是一种跳跃式思维的“序”进,而不应当是亦步亦趋爬行式的“渐”进。  可见,虽然人类对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肯定都是有“序”的,但作为具有独特性的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所的“序,”却并不一定就必是过去那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传统思路。因为,鉴于自身学科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程度特点,钢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就必须重视客观存在的“序。”在这一点上,“难易无序”应该是又一值得关注的方法。

三、不求甚解

将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来表述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提议。

从人生命发展过程规律看,大学生已开始处于记忆力有所下降、理解力大幅上升的成长期。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弹奏,许多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科学性或是作品情感与内涵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并不能被完全理解、消化,也无法自内心主动产生表达的冲动或是能够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理解力的飞速发展,那种由理解而引发出的情感冲动,就很容易促使其借助已具有的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将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涵准确地体现并表达出来。

这种由知识积累和水平提高而生成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表现,包含了“量变到质变”这个人类知识进步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有学生在音乐理解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在作品演奏上也可能并未完整熟练,在弹奏技术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难点,但却不一定马上在课堂上予以彻底纠正或根本解决,有时甚至可以暂且不管并让其一带而过。因为“熟能生巧” ,只要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基本能达到教学及弹奏要求,教师就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新的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当然,学生的弹奏技术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予以纠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却不宜斤斤计较。因为,惟恐学生在弹奏的方法学习、技术的练习,或是在钢琴音乐与艺术知识吸收和积累过程中有一点不完美,于是,抓住一点便一味纠缠,结果必然侵占和浪费了学生并不太充足的宝贵学习时间。

相反,随着学生弹奏及练习时间的增加,以及所浏览与接触的不同钢琴音乐作品的广泛和数量的逐步增加,不仅因弹奏水平不够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可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在钢琴音乐与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充实并获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不求甚解”不是不能求“解,”而是暂不求或暂缓求“解,”甚至暂不求“甚解,”一切皆应“因势利导”并以适可而止为宜。

四、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由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达能力——未来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于是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钢琴弹奏水平属于技术问题,而音乐表达则属于能力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混为一谈,表述模糊不清。

其实,无论是钢琴的弹奏技术还是音乐表达,需要发展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是包括音乐的、艺术的、文化的等综合素质在内。对于钢琴艺术来讲,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具有工具性,它的训练与提高不一定需要有情感内涵表达等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音乐表达能力却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而这个体现虽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之上,却也未必需要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程度。钢琴弹奏技术指的是弹奏者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表达行为,而音乐表达能力则体现的是其钢琴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两者虽然在钢琴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是同步的,但在任何钢琴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却应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在音教专业学生进校前的应考阶段,原则上解决的就主要是钢琴的弹奏技术(为应考的几首钢琴作品服务),这属于钢琴学习的低级阶段。而进入大学后的主要教学方向应该属于学生钢琴艺术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原则上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其音乐表达能力及其发展问题。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弹奏技术及方法是单纯的,原则上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年龄段的弹奏者那里都是一成不变的;音乐表达能力一般则会因为弹奏者自身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2、掌握弹奏技术的活动允许历经思辨、重复、稳定、提高的内容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技巧可被肢解与重复的成分比比皆是;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则是这一切内容和过程经历之后具体应用的结果,它要求精炼、准确,限制或根本禁绝重复或多重意义的表现形式。3、在教学过程中,各类具体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难易程度的学习与掌握,虽然有大致规定的过程要求和质量标准,但顺序却并不一定是严格的,它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弹奏水平,来定制技巧难易程度教学的时间表,学生对已知或未知的某些难易程度不同的弹奏技术,原则上也可以不分先后。而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与弹奏技术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不可能出现有倒装的情形。4、学习者针对某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根据与完成作品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自身条件,对某些并不急用的技术技巧可以允许有选择性的吸纳。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一般则是有一个较为恒定的艺术标准,不能见人见智具有随意性。5、相关弹奏技术技巧的方法要求具有同一性,因此,学习与弹奏的训练和掌握过程应当是科学的、严格的,不允许因人而异。而音乐表达能力虽然也能够具体体现弹奏者技术技巧水平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展示,它可以是因人而异的。6、围绕各类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或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是有限的,且掌握即可。但围绕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接触与积累广泛的、风格各异的钢琴音乐作品却是必须的。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9篇

(一)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传统的钢琴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来开展教学,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开展的教学内容也没有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来有针对行地开展教学。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传统教学严重违背了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要求。面对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乐趣与高雅,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厌学情绪,对钢琴教学的改革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针对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的问题,对音乐教学而言,应根据学生对钢琴的认知水平及技能有针对行的制定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以促进钢琴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音乐教师主要来自音乐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然而,这些教师不具备教师所有的教育素养,教师师资力量的短缺,阻碍了高校钢琴教学的开展。并且这些教师的教学理念的缺乏,忽视了教学理念在钢琴教学中占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一些音乐教师仍然沿袭他们所接受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落后,对钢琴教学的改革有重要影响。

(三)缺乏教学实践

在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及钢琴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实践锻炼也加强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培养钢琴技能的重要途径。面对缺乏实践锻炼的钢琴教学,往往学生在即兴演奏过程中表现对钢琴生疏和拘谨,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因紧张而常常出错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钢琴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严重影响了钢琴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钢琴教学的相关途径

(一)明确钢琴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深化高校钢琴教学的前提,面对社会发展对钢琴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高素质的钢琴人才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满足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音乐人才的需要。然而,在教学课程目标上,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钢琴技能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等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每个学生的钢琴学习目标。在钢琴教学中,首先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结合文化、历史、舞蹈等哈学科,将钢琴艺术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想象力,使学生在演奏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除此之外,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的乐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钢琴教学中,这就要求钢琴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作为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言传身教,充分表现出对钢琴音乐的热爱,通过教师自身的演奏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面对当前钢琴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的问题,在钢琴教学中,除了开展“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可以选择班级授课、定期举办教学观摩演奏会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开展钢琴教学,明确学生在钢琴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特点。科学设置专业基础与理论课程,针对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设置必要的钢琴专业基础与理论课程,只有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得到了提升,才能为学生的钢琴演奏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布格缪勒钢琴曲集》、《土耳其进行曲》、《快乐的农夫》等课程时,以《布格缪勒钢琴曲集》为例,其分为了“牧歌”、“天真浪漫”、“娇嫰高的花”、“前进”、“行猎”等曲目,在学习这些曲目中,首先教师必须对布格缪勒曲集的历史及来源进行讲解,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争取的弹奏方法,臂、腕、手指的协调训练,准确掌握音乐的节奏、分句、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正确分辨不同的力度和音色,为学生的演奏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11篇

1.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在钢琴集体课上借助奥尔夫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配合节奏练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2.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的听力训练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训练,其教学法中提到以丰富的听力训练素材为辅助,将声势融入到音乐欣赏中,注重对学生感知力的提升。

二、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教学中,主要强调对民族音乐的运用。而在我国高校内,对于民族音乐,学生的普遍接受能力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在高校学生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利用。并且,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可为高校的音乐教学提供充足的素材。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符合现代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当众表演与演唱存在些许抵触心理。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考虑到这一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节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没有负担地参与其中,亲身感受音乐的节奏,更好地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去。同时,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教师通过这种方法教学,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能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表演欲。2.能够更适合当今高校的发展在当今网络时代,学生既能了解本民族的音乐,也能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音乐已由传统转向注重节奏方面发展,这也是全球一体化的现象。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中对节奏教学的侧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也能满足高校学生对新时期音乐学习的需求。

三、当前高校钢琴教学现状

目前,在绝大对数高校内的音乐院系中,都有开设钢琴课。但是,钢琴教学课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模式为主,教学的内容、方法与观念都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音乐教学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钢琴课为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在对非键盘专业的学生的教学中,由于学生量较大且水平普遍偏低,基本都采用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形式虽然不同于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动,形成了一人上课众人旁观的局面,教育资源被浪费,教学效率不高。

(二)钢琴集体课的学生水平差异大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传统教学法以传授演奏方法与开展技术训练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侧重“技”而忽视“艺”,无形中浇灭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探究热情。如何改变现状,提高钢琴课的教学效率成为钢琴教育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便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切入口。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钢琴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一)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在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普遍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其教学法的适用对象为幼儿,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在钢琴教学中避免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但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切实注重人性,有利于高校学生在音乐上的发展与创造。并且,高校学生进行钢琴学习的主要就业方向是成为音乐教师,而其教学对象也多为幼儿。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前面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今后的就业工作中去。

(二)没有高水平的课程教材

阻碍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高水平的课程教材。在学生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整的课程教材,在进行钢琴学习时,不能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教学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探知,从而也无法对其思想方法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无法有效运用其思想体系来形成对钢琴的紧密联系。

五、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高职钢琴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使学生能全面的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运用,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全面的认识奥尔夫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奥尔夫教育体系并不仅仅只是一种钢琴音乐的方法或教学方法,而是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全面应用于钢琴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对钢琴学习的认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钢琴的知识与技巧。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学生的钢琴学习水平偏低,也能让他们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真正的进步与发展。

(二)保证师资力量的雄厚和高水平教材的编写

要确保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真正得到运用,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就是保证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高水平教材的编写。因为学生进行钢琴学习的就业方向为钢琴教师,其教学对象也多为幼儿。因此,增加对师资力量的投入,确保教材质量的提升,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能对高校学生的不同情况与今后工作的性质开展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具体应用。教材编写能力的提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教学获得知识,掌握钢琴知识与技能。同时,组织教师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培训,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能有效引导教师学习和掌握更为实用的钢琴教学法,进而让自身的教学水平获得全面提升,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进行汇总,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发挥到实处,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未来工作中去。

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所提到的重点是,音乐为自然而然的事。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所需要运用到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该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校内学生的具体特征为切入点,让学生的本能得到充分发挥。因为高校内每个学生对钢琴基础的掌握程度都不同,只有在整体的钢琴教学中,运用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才能确保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并发挥创造力。以下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一)识谱教学

高校学生进行钢琴学习时,第一环节便是识谱。而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看来,缺乏趣味的识谱过程是初学者需要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中,进行识谱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极大程度地消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让学生没有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之后的钢琴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将音乐中的要素融入到游戏中去,以游戏的方式让教学充满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游戏的方式也较为丰富,如将五线谱绘在阶梯上,并编成简单易记的口诀,让学生轻松参与其中,更好地掌握五线谱知识。

(二)节奏的训练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教学理念的根本为节奏。而在进行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在音乐教学中需要特别注重节奏,以节奏为音乐学习的切入点,并在其中融入语言、动作等其他方面的节奏,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将语言融入其中,如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节奏,从不同角度感知节拍的变化,进而轻松掌握节奏。将动作融入到节奏教学中,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提出的声势,在教学中以肢体的不同动作发出不同声音。学生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不同节拍,以姿势的变换发出不同的声响。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方式,加强他们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听觉分别能力,进而强化他们在具体演奏中的调控能力。

(三)技能的强化

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最具技能型的一项课程就是钢琴演奏。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相关的音乐性与枯燥乏味的技能培训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具有较大难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助于教师将抽象且较为空泛的概念具体化,让其生动形象化。如进行律动游戏,在进行跳音学习时,让学生通过拍篮球,来领悟力量的坠落与手腕具备的弹性,并将感悟运用与弹奏中,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通过游戏,更好地投入到钢琴的技能培训中去。

(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12篇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合理设置教学大纲思想决定行动,高校钢琴课程目标设置失准、重点有失偏颇等问题,归根到底,都是错误教学思想的产物。鉴于此,要想解决以上问题,高校钢琴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树立技能训练与艺术素质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以钢琴基础课为基点,以学生钢琴即兴弹奏、编创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综合素食培养为目标,合理设置钢琴教学大纲,有序推进高校钢琴教学。换而言之,高校钢琴教学不仅是一门技能课程,还是学生音乐情感养成、音乐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高校钢琴教师一方面要确保钢琴演奏技能培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大胆创新,结合课程特点、教材和教学问题调整钢琴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探索钢琴教学新模式。

(二)更新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之本。要想更好地进行钢琴教学,首先要做好教材优化。就目前来说,高校在钢琴教材优化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合理选择、拓展教材内容。高校音乐教学教材要结合高校地域特色、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需求进行教材选择。如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钢琴教材选择上可适度加大民族风曲目的比重,以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高校钢琴教学内容要在重视学生弹奏技巧培养的同时,加大钢琴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换而言之,高校钢琴教学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表达能力。鉴于此,各大高校音乐教学务必要做好钢琴教材更新,力求在合理设置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积极拓宽选材范围,并建立学生能力分级考试模式,以提高教学的规范化、专业化。

(三)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高校钢琴教学一直沿着专业院校教学模式发展前进,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多是对其他学科的复制。如今,这一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校钢琴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优化高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成为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校钢琴教学模式优化要求高校钢琴教师既能利用班级、专业等集体教学模式进行钢琴知识和理论教学,提高钢琴教学效率,又能利用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形式加大学生弹奏技巧、即兴弹奏能力、表演能力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作品理解能力、表演能力。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高校音乐教学还要在经费充足的基础上将数码钢琴、总控制台、摄像多媒体组合等现代科技成果引入钢琴教学中来,为钢琴教学提供良好条件,也为钢琴教学过程最优化打下良好基础。同样,在教学设备完善的情况下,高校钢琴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教材的紧凑性、趣味性,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四)引进高素质的教学人才,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针对高校钢琴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问题,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一方面可通过薪酬、福利、发展前景等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校执教。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合作办学形式聘请社会知名钢琴家、教授来校兼职、执教,充实学校钢琴教学师资队伍。此外,高校音乐教学在进行人才资源整合的同时,还要加大其他钢琴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积极整合校内外钢琴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实践路径。如高校钢琴教师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利用校园文艺活动、社区文艺活动、高校学生联谊会等形式进行钢琴表演实践,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语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13篇

根据当前一部分高校制定的钢琴教学法,可知,钢琴教学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范畴,钢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共性问题应属于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目前来看,钢琴教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民音乐教育,另一类是专业音乐教育。音乐艺术院校中以钢琴为主的钢琴教学属于专业音乐教育的领域,教育目标是培养钢琴专业人才。高校音乐系中的钢琴课,往往学习的是钢琴的基础知识,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范畴,面向的对象不是少数专业性的人才,而是广大学生,教育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为主。

二、钢琴教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钢琴教学与音乐教育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来看,钢琴曲都是纯粹性的曲子,没有歌词的掺入,几乎每一首钢琴曲都是一个优美的意境。钢琴曲中优雅的曲调往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钢琴与其他乐器存在显著的差别,它不像吉他那样奔放豪迈,也不像手风琴那样节奏快,它时而给人以温柔婉约的感受,时而又能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钢琴的诸多特性奠定了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钢琴的学习往往需要手脑并用,学生在敲击黑白琴键时,脑海中也需要具备完整的旋律,在练习演奏的过程中,还应掌握曲调的音准以及演奏的速度,钢琴的学习一定程度上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音乐能够成为演奏者感情的承载者,通过钢琴教学,老师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情感,同时,钢琴的学习也能够让学生通过音乐形象创造一个优雅的艺术境界。总之,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三、钢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钢琴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

听觉是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艺术,无论何种音乐都必须通过听觉来感知,如若失去了听觉,再美好的音乐也无任何意义。钢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钢琴教学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听觉,钢琴有固定的音高与音准,反映在听觉上就具有了很鲜明的直观性,对锻炼学生的听觉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钢琴演奏能影响学生的情绪,美妙的琴声能够促进学生荷尔蒙的分泌,从而影响大脑的听觉能力。总之,钢琴演奏对锻炼学生的听觉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对一些掌握不准音准的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钢琴,找到提高音准的方法。

2.钢琴教学能锻炼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且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一些音乐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节奏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一个难点。事实证明,在黑板上画出节奏符号让学生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学习效率比较低。如若采用钢琴练习节奏感,那么学生在感受节奏的过程中,慢慢会对歌曲的曲调有印象,当学生演唱时,节奏感自然而然会得到增强。钢琴不同于其他乐器,它有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因此通过钢琴练习节奏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而且能够使学生掌握节奏感,事半功倍。

3.钢琴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高校的钢琴课中,音乐老师为了学生掌握钢琴技巧,往往会在自己演奏之后,为学生提供练习演奏的机会,可以说老师的演奏与学生的练习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钢琴水平的重要手段。钢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高校的钢琴老师在示范时,往往会提前进行练习,不会随意进行演奏,钢琴老师优雅的气质与高超的演奏技巧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钢琴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结语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14篇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其在钢琴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原本性音乐是奥尔夫教育理念的根本基础,原本性强调的不仅仅是音乐,更是结合了动作、舞蹈及语言,需要学习者亲身参与。奥尔夫的理念中,音乐应该和大自然的发展相契合,在根本上反映大自然的变化。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把握自然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创作音乐,进行各项音乐教育活动,因此,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原本性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其次,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中强调音乐教育时首先关注人的教育和发展。对人的教育应该贯穿到整个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借助音乐教学来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演奏技巧或者技能等停留在浅层次的教育上,忽视对人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奥尔夫这一教育理念赋予了音乐教学人性的特性,是对音乐教学的一种升华,也能够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的社会价值。根据调查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也被运用到钢琴教学中。2006年7月青岛举办的鲍德温的“美国钢琴教学法”讲座中,Dr.Smith讲到儿童钢琴教学相关内容时,常引用奥尔夫的理念。在美国,六岁以上的儿童不再像六岁以下的儿童偏重音乐学习中的唱、跳,这实际上就是奥尔夫中的“原本性”的理念。在日本,奥尔夫教学法也常被应用到钢琴教学中,特别是游戏教学法,幼儿学习钢琴,运用游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我国在1980年由廖乃雄先生首先引入奥尔夫教学法。1989年奥尔夫音乐协会成立以来,奥尔夫教学法不断在我国推广,建立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网站,随后会刊《奥尔夫之桥》问世,将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推向高潮,成为和世界音乐教育接轨的桥梁。在大连首先尝试的“聪明兔亲子中心”训练中,儿童由于接受了奥尔夫教育法,他们钢琴演奏的节奏感、接受音乐的能力都高于同龄的儿童,显示了奥尔夫教育理念对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二、奥尔夫教育理念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钢琴音乐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仅考察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手部的协调,更重要的是思维、动作及嗓音的结合。学习钢琴需要用耳听,用心感受,弹钢琴是心理感觉的自然表露。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都是为了弹钢琴而弹钢琴,忽视了心灵感受,成为弹钢琴的匠人。在弹奏时并不是没有错音就是完美的,钢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奥尔夫教育理念能够帮助教师调动学生身体的每个音乐细胞,弹出美妙的琴声。奥尔夫音乐将音乐融入到生活中,在宽松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钢琴作品的美,然后让学生诠释音乐,让触觉、听觉及视觉达到完美贯通。第二,发挥创造性。钢琴学习中,即兴创作是很重要的,这是弹钢琴者心灵的本能反应。六岁之前的学琴儿童,听到音乐能够手舞足蹈,正如看到一幅画,他们都能够根据个人的想法讲出故事。儿童很喜欢过家家的游戏,这也是即兴表演的实例,没有的物品他们喜欢用想象力创造,即使儿童使用钢琴乱弹也是一种即兴创造。第三,挖掘潜能。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总是从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其实就是运用各种感觉协调人的各方面的潜能,让儿童参与到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在游戏中学习,运用唱、跳的各种形式去感受。运用奥尔夫音乐可以解答在教学中是弹奏技巧重要还是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兴趣重要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掘潜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情商的过程。第四,弘扬本土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被不断充实、创新、发展,不被条框所束缚,主要教育理念就是鼓励和启发人们自由创造,因此,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永远活力四射。目前我国儿童初学钢琴较多使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汤普森幼儿钢琴基础教程》等,但是我国本土的钢琴音乐家及其作品,初学者知之甚少,我国的本土音乐,像儿歌、童谣及民歌等有很多被改编成钢琴曲,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不断融合,创新,将本土的钢琴音乐发扬光大。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育理念综合了语言、唱歌、舞蹈及表演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包括嗓音训练、动作训练及奥尔夫乐器演奏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综合性教学,需要教师传授学生弹奏技巧及欣赏能力,钢琴的教学过程正是说唱、表演的结合,因此奥尔夫教学理念可以运用到钢琴教学中。

1、嗓音入手———说唱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人的嗓音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即嗓音训练活动,包括唱歌及节奏性较强的语言朗诵。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独创了节奏性的语言朗诵活动,这种节奏性较强的训练方法既适合成人、少年也适合于学龄前的儿童。因为发音及唱歌是人的本能,儿童在诗词、童谣等歌声中能有效培养音乐节奏感。实际上,嗓音训练在钢琴教学中也很实用,例如,在钢琴课上,教师让学生演唱乐句然后讲其旋律,这实际就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也就是将钢琴教学从“弹”上升到“说唱弹”的层次。在说唱的过程中,讲究音色,抑扬顿挫,在弹钢琴中也有呼吸的变化,说唱弹的过程是相通的,是表达个人情感的介质,也是和听众交流的过程,将说唱引入钢琴教学是奥尔夫教育理念的一大运用。

2、形体语言———动作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人的身体动作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就是动作练习,分为律动、舞蹈、戏剧表演及声势活动,其中奥尔夫教育独创了声势活动,包括跺脚、拍手、拍腿等。运用动作活动既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及敏锐性。动作活动实际上也是人的本能,简单的肢体动作也是带有节奏感的。同样,在钢琴教学中,节奏感是必不可少的,在钢琴教学中运用动作教学克服了其抽象性。在学习时,学生可以在动作律动中感受到节奏感,然后在弹奏中进行模仿,使抽象的动作具体化,提高了趣味性,降低学习钢琴的难度。

3、器乐教学———奥尔夫乐器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为主的各类乐器,涵盖有无固定音高的各类乐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色之一。这类型的乐器音色丰富,即使不通过训练也能够学会,既可以演奏单声部也可以演奏多声部。运用奥尔夫乐器演奏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配合力,提高学生创造力。在钢琴中运用这一理念,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响性思维能力,也就是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呈现音响效果,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好音色情况及音乐的风格。另一方面,在钢琴教学中使用奥尔夫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相互配合能力。钢琴演奏具有丰富的形式,包括独奏、双钢琴演奏及四手联弹等,这都需要学生的相互配合能力。就算独奏,也需要左右手、大脑及眼睛的协调,各种演奏形式都需要配合意识。

4、听辨训练———听力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借助各种方式训练人对音响的感知就是听力训练活动。听力是一项基本的本能,大部分人运用听的方式感受音乐。可以让学习音乐的人感受音乐的抑扬顿挫及表现力。但是听音乐的训练需要长期练习,具有挑战性。比如,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准确把握乐曲的风格只是了解乐曲的作者及创作的背景不足以深刻把握其风格特点。学生在学习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时,初学者很难通过听作品判断是否属于巴洛克时代,但是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给学生灌输巴洛克时代乐曲的风格特征,多欣赏羽管键琴演奏的乐曲,通过对比听辩,了解曲子风格差异,就能把握音乐风格,进而演绎出来。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游戏形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儿童能够很容易进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愉快的氛围下感受音乐的美,从内心深处爱上音乐。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有六个阶段,其中幼儿阶段正处在人类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其在认知能力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量变发生质变的阶段。他们对游戏为主体的活动感兴趣,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正是运用游戏教学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学习钢琴大有裨益。实际上,奥尔夫教学是一种原本性的教学方式,其用在学前儿童身上最合适,游戏的教学方法是这一群体最容易接受的,因此,游戏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钢琴教学中的有效形式。目前,钢琴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且在很多的大中专院校还钢琴课程。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因此,在授钢琴课程时,可以让学生唱儿歌,或者自创舞蹈,甚至举行小型的比赛提高竞争意识,避免他们的厌学情绪。

五、钢琴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提升学生音乐技能上的运用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儿童;音乐素质教育;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40-01

一、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将审美教育融入钢琴教学:在儿童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追求弹奏技巧,而更应该注重审美教育。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享受美、发现美的艺术课程,只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才能使学生有良好深刻的审美体验,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对钢琴的热爱。

(二)通过直观的音乐工具培养儿童对钢琴的兴趣:在钢琴教学初期,由于儿童对钢琴的认识不足,如果直接对其进行讲解,不仅不会增加孩子对钢琴的兴趣,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就这一问题,家长或者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与音乐有关的玩具,例如,小钢琴、八音盒、风铃等等,将游戏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让孩子与音乐建立感情,加强他们对钢琴的兴趣。

(三)保持耐心及亲和力:大多数的钢琴教学都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会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儿童的天性,有时候会出现听不懂或是坐不住的情况,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够对孩子进行责骂甚至殴打,一定要保持耐心,以亲切的态度对孩子进行多次的、灵活的讲解。并通过一些列的游戏和生动的语言帮助孩子尽快的理解所学内容。

(四)注重启发式教学: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对教学氛围的制造也非常重要。不能将亲和与耐心当做完全没有原则,也不能将严厉理解成为打骂。教师应该用爱心对孩子进行点拨,学会用童真的说话方式与孩子交流,得到孩子的信任,才能使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钢琴,再从主动学习转换为认真学会。

二、听觉的培养以及对音乐的表现

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用语言或者是画面来表达感情的。它是由多种声音及表现方式组合而成的,例如,音色、力度、敏感度等等。而声音也有好坏之分,怎样靠耳朵去判断声音的好坏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听觉培养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听觉敏感度的培养,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双手在琴键上的操作都能直接反映其听觉敏感的程度,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听觉敏感度,对他们的演奏进行指导,通过教师自己敏感的听觉帮助学生分析并改进演奏中的不足,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声音的变化,能够使学生在演奏中更加形象生动的表达乐曲本身的含义。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对乐曲细节的分析,将节奏、力度等列举出来,一一给学生讲解其弹奏方法以及意义。

音乐不仅是一门听觉艺术,更重要的是一门情感艺术,每一首乐曲都倾注了作曲者浓重的情感。良好的钢琴教育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使他们懂得用情感去理解音乐的内涵。对音乐的表现是指孩子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心里的感受将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充分的展现。以前的钢琴教学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只注重对手型及钢琴技巧的教学,忽略了对情感的培养,这不仅不能让孩子完整的表现音乐,还会大大的降低孩子对钢琴的兴趣。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钢琴教学需要加强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孩子讲述关于音乐的故事,以儿童式的语言告诉他们作曲者在创作音乐时的背景,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故事描述得更生动更有趣,这样就能激发孩子对钢琴的兴趣以及对乐曲内容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钢琴演奏中。

三、钢琴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钢琴教学都是以“一对一”的模式进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接受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年龄较小并且处在初学阶段的孩子,可以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让几个孩子一起上课,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他们的拘束感,增加孩子的信心,教师在集体授课的时候,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做音乐游戏,积极地与他们互动,使儿童钢琴教学的氛围更加的活跃。

四、总结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是音乐

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加强素质钢琴教学,必须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单一的强调手型与技巧的练习,应该更注重对儿童情感及审美的培养,本文就加强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钢琴教学提出了以上建议,望有关人士借鉴。

参考文献:

[1]刘琉,胡佳玲,向杨等.儿童钢琴教学中的音乐素质教育[j].民族音乐,2010,(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