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

文学的人文价值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1篇

1.人文医学

首先,以贺达仁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人文医学属于医学的一个部门分支,是与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相对应的学科,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的学科群。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部分学者将“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学”表述为同一概念,并通过对于医学人文的建设来推动高校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发展。并从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关系等方面论述人文医学作为医学学科内一个重要分支的学术地位和学术科研方法。亦有人将“人文医学”等同于“医学人文学”,阐述了人文医学作为医学重要分支学科群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路径。人文医学作为新的学科群出现是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其次,将人文医学理解为生物医学发展的一种医学模式。主要从医学模式出发谈及人文医学的发展问题,认为医学应当包含人的价值、医学的模式、生命哲学、医学目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以及情感交流六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人文医学模式提出了适应其发展的科学研究方法、内涵、体系及现代性,探索人文医学模式发展的道路。人文医学的体系应包含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

最后,人文医学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存在众多的争议。除三种常见的人文医学的解释之外,部分学者也提出了更具有概括性的概念。人文医学的概念范畴不应当拘泥于其定义,我们应当从外延来划定其内在的系统关系,注重人文医学所提倡的正是现代医学中所欠缺的,即应当分别从学科体系、医学发展阶段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坚持“仁学”在人文医学中的价值。

上述的各种定义是有关人文医学的框架式概括,存在众多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人文医学是一门学科,代表一个学科群,是研究医学将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等属性因素置于核心地位的学科群。对于人文医学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一种逻辑上的统一,应当立足于生命本体论,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人文医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紧密结合的边缘性交叉学科群。

总体而言,人文医学是与医学密切联系的学科,却不是医学能完全涵盖其外延的;视其为新的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有促进和改善,却无法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超越;想单独成为学科体系却无法被学界认可。我们探讨人文医学的过程更应该认识人文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特别是不直接从事临床却指引着所有临床学科的价值存在。

2.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是什么?王一方曾非常形象地称之为个幽灵在徘徊”。在医学人文发展过程中,无清晰的学术面目,无概念辨析、边界厘定、系统建构的营垒,讲堂无课、研究无题、临床无援。医学人文,简单地理解就是医学人文学应当涵盖的哲学、法学、伦理学等与医学相关的部分。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但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医学人文这样的概念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往往会在“医学人文”之后加上“精神”、“思想”、“课程”、“属性”、“素质”、“学科”、“教育”、“关怀”等词汇。张大庆将学术界的认识总结为精神层面的“医学人文精神”、实践层面的“医学人文关怀”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医学人文学科”。

医学人文,属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所有学科的基础。医学的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人文的回归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责任,是研究医学人文的价值所在。医学人文的本质就是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理论促进医学从本质与价值、目的与意义、医疗公平与公正等方面对生命和健康的终极关怀。其研究应当从“人文”出发,探索医学发展、实践、应用过程中医学目的和价值实现的方法规律,是一个追求“良医”的过程。医学人文也被理解为人文主义或者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运用,是用以对抗医学发展中因功利主义价值选择偏差带来的技术主义等非人文性的弊端。提倡并研究医学人文是因为医学的非理性、非人性发展已经影响到人的存在,因此造成的后果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医学是科学,但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入学。

医学人文,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到哪里去,这样的几个问题也关系着医学人文研究的指向性标识。在原始医学、经验医学阶段,治愈是偶然事件,更多的是帮助减少病痛,安慰受病痛折磨的内心。这一阶段医学科学精神并没有出现,相对来说,医学保持的是对于人类病痛的帮助和安慰,没有科学升格的医学只有人文。即便是到现代生物医学阶段,当我们以为可以治愈很多疾病的时候,更多无法治愈的疾病却又出现。科学的成功标准是获得真谛,医学的成功标准是获得疗效,所以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玄学交叉的学科,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不是科学。这里,有个问题关系着医学人文存在价值,即医学有没有异化?如果把医学视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问题,医学的异化是表现为一个技术化、商品化的过程。异化的医学如何归化,如何人性化?这就如同医学人文的需求并不是人文学者提出的一样,从医者是医学归化、人性化的重要力量。医学人文只是一个理论的基石,是在医学前进发展过程中的人性化指引,需要的是医学的实践。如果医学人文还是一如既往地被束之高阁,医学人文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医学人文的道路和未来又在哪里?医学人文应当是医学进步和发展的旗帜,引领医学在发展和实践的道路上把握以人的健康为核心、以生命为中心,实现人文精神融会贯通于医学的每一个角落。即使不能做到将医学人文贯穿到医学的每个角落,也应当将其视为一种旗帜、 个向标,为医务工作者树立一个衡量标准。医学作为理性自然科学部分和属于非理性的玄学结合,实现医学人文的升华性、超验性、理想性,产生对医学人文的宗教式信仰。

医学人文,弘扬人的价值、倡导人文精神,不应当是具体的某一门简单的学问,而应当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中研究运用的基础性理论。医学人文,曾几何时如“幽灵”徘徊在学术界的上空,如今这个“幽灵”也逐步揭开他的面纱,露出指引医学发展的手指。

3.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的价值评判

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的发展都存在于价值评判之后,代表着医学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的道路选择。当《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出版的时候,这本书的作者王一方也被戏称为一个医学“叛徒”的人文思考。这也反映出国内医学界对医学人文的态度并不是如医学所需要的那样热衷。

医学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超出了人性可接受范围的科学技术变异就是医学的异化。评判医学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价值标准是什么?人文医学和医学人文都应该在这个标准制定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的价值。当医学在消灭天花之后以为自己可以消灭所有传染病的时候,艾滋病悄悄地波及了整个世界。当科学家开始基因工程的时候,就宣称如果人类基因图谱完成,对于疾病的治疗将有突破性的进展时,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医学如何发展。医学不是单纯的科学,因为它成功的标准不是真理发掘,而是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对于健康的维护。

思想层面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品格内涵,实践层面的“医学人文关怀”是一种行为表现。医学人文等同于人文医学,或者说医学人文是人文医学的基础,它是一个价值评判的标准,是衡量医学是否有利于人的标准。医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是否是有利的,现代还不存在—个达成共识的评价标准或者依靠某一单独学科可以完成的(即便是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也无法完成)。综合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理论,完善医学人文的理论基石,建立可以作为价值评判的医学人文体系,用以衡量和评判医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是否能做到以健康和生命为核心?

医学面对死亡、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久之,麻木有时也是无法避免的。医学人文是信仰,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精神信仰,是安放灵魂之所。

价值评判的标准和内心的信仰,是医学人文的价值所在,也是医学人文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在医学人文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学者在加入其中,也期待更多的医学人文走进临床、临床能够接受医学人文。

4.需要走进临床的医学人文

近年来,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有很多,但真正点题论证的寥寥无几。更多看到的是对于医学人文的敷衍,只不过用它作为一个幌子论述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无论是对于医学人文还是由其引发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关怀,其基础是对于医学人文的理解和把握。很多学者对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认识本身就存在偏差。首先关于医学人文关怀,脱离医学人文精神单纯地谈论医学人文关怀似乎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是泛泛而谈,触及不到医学人文的根本。

知识、价值、精神和关怀的逻辑体系是医学人文研究的核心,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处在起步阶段。关于医学人文知识作为医学人文根本的论断虽有被提出,但未以知识为基础提出医学人文价值的延伸,并以此作为医学人文精神步骤的理论。很多学者还把医学人文精神留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似乎通过空泛的讲授就可以让医学生掌握什么是医学人文。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研究也是初级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本质原因。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2篇

 

—、刘克庄诗论体现的诗歌价值观

 

刘克庄诗论所体现的诗歌价值观非常丰富,主要表现为价值判断观、价值选择观、价值先后观。

 

1.诗歌高于功名的价值判断观

 

这里的价值判断观指对关联事物作孰高孰低的价值确认。古人常把诗歌与功名作为关联事物来讨论,认为二者的价值孰高孰低,就构成有关诗歌的价值判断观。刘克庄认为诗歌的价值高于功名的价值。

 

首先是“文字”的价值高于“权势”的价值3《秘书少监李公墓志铭》认为“权势”因“能驱使愚俗”‘‘能淆乱是非”而给当权者带来暂时的名誉“文字”因“能流行今古”给‘‘诗人”带来永久的声望。在暂时的名誉上,权势胜过文字;在永久的声望上,文字胜过权势。权势的名誉会逐渐“消歇”,文字的声望会“流行今古”。总之,文字的价值高于权势的价值。这里因为是论述“诗人”的“文字”,所以“文字”其实指诗歌。

 

其次‘文字”的价值高于“功名”的价m《赠谢子杰》说“功名”如“露电过”一样短暂。相反“文字”像“星斗垂样永存。在官位上有“五福”之尊不如在诗坛上有“万诗”流传。0卷4°看来,文字与功名的价值隔若天壤!因“文字”与“万诗”关联,所以“文字”同样指诗歌。

 

其三“诗”的价值高于功名的价值《答书生》说“江表英雄传”的价值远低于“孤山一卷诗”的价m《赠谢子杰》说“潞公”高官的价值远低于“放翁”诗名的价值。

 

总而言之,在价值判断观上,刘克庄认为诗歌的价值大于功名的价值。

 

正因为有如上价值判断观,所以刘克庄对世人相反的价值判断观一认为功名的价值大于诗歌的价值一甚为不满。《李炎子诗跋》说因为“有科举之累”的关系,所以世人有“以程文为本经,以诗古文为外学”的错误价值判断。这种错误价值判断导致许多反常现象。反常现象之一是有诗名的贾岛因不擅科举而遭人轻视:‘贾浪仙有诗名,入试问原夫辈乞一联……同人戏之。”反常现象之二是擅科举的杨补之因向人求教作诗而遭人戏弄:‘杨补之妙辞翰,礼围作赋第七,韵思不足,求助于同人,同人戏之。。0卷109反常现象之三是有一种人在读书上‘‘书有所未读”,在写作上对“诸文”全为外行,在修身上对所有之“学”都“有所未通”,但这种人因为只会科举考试之“一艺”就“一生富贵”。

 

世人的价值判断观来源于古人的“立德’“立功’“立言”观,即立德立功高于立言,其中立言包括文学创作。刘克庄对这一价值判断提出质疑云:‘是云有功德者无待于立言与?”难道只需要立德立功而不需要立言吗?《信庵诗序》列举了很多立功者诗歌成就巨大的事实:皋陶创作《赓喜起》之诗,周公创作《鸱鸮》《七月》之诗,尹吉甫创作《江汉》之诗……等等,这些人都是“古大臣”,他们的诗歌成就毫不亚于自己功名成就,甚至还高于功名成就。

 

2.取功名舍诗歌的价值选择观

 

这里的价值选择观指对关联事物作取舍。对诗歌与功名作取舍就构成了有关诗歌的价值选择观。如果二者必居其一的话,刘克庄主张取功名而舍诗歌。这种价值选择观与上述价值判断观完全相反。

 

作诗阻碍功名《黄挺之诗卷跋》说姜夔、鲁阉、去辨父子的诗歌成就损害了功名:‘抑白石(姜夔)仅至九卿,不登侍从,疑诗为之。‘鲁阉仅至学官掌故,不得一麾,亦诗为之也。‘去辨父子高才,俱未解褐,疑又诗为之也。”0卷109诗歌成就越高,功名成就越低;连说三个“诗为之”,可见诗歌成就对功名的巨大阻碍作用。他在调天益诗跋》中也讲了相同的现象:周天益长期家贫,先是‘‘具家荡尽”,后是‘‘如饥何”,长期被排斥在功名之外,“身世栖栖然浪走于江湖,见遗于场屋”,家贫仕挫的原因都是“诗误之也”12卷108

 

作诗带来身世的迫害《与宰执书》说自己因为“少时以章句小技浪窃虚声”,所以导致“言者遽攻击之’,‘重劳驱逐”12卷130。‘攻击’“驱逐”的迫害特指“梅花诗案”。所以劝别人为避害而不作诗《答陈龙图》云:‘学者当穷理,工诗岂美名,不能裨采访,徒自取讥评。”12卷8“工诗”会招来“取讥评”的攻击。

 

既然诗歌阻碍功名且遭致迫害,那么二者之间到底孰取孰舍呢?刘克庄毫不犹豫地认为应该取功名而舍诗歌。

 

首先,在作决定时,选功名不选诗歌《又和黄户曹投赠》说“吟得擅场”(取得诗歌成就D“不如黄策挹浮荣”(不如取得功名成就)12卷25。《答林祖武》说“被诗赚”不如“取公侯”。12卷33《柯岂文诗跋》说有诗坛“高名”但“不沾寸様’,“诗虽工何为者?”

 

其次,如已经作诗就赶快改求功名。《题蔡炷主簿诗卷》劝刚“作诗”的蔡炷“因而废不为(诗)”12卷16。《跋某人诗卷》云“请君忙改艺”12卷9,“改艺”就是弃诗从官。

 

其三,如果终生只作诗就是人生之不幸〇《徐总管雨山堂诗跋》说徐某终生作诗“得心应手”,但不用“此手草军书”(与功名相关),就简直是诗人般的“冷淡生活”,太可惜了。

 

3.先功名后诗歌的价值先后观

 

如上所言,选功名而舍诗歌的前提是‘‘二者必居其_”。如果前提变了呢?即如果前提不是‘‘二者必居其而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呢?那么刘克庄是主张对功名、诗歌作全部选择的。

 

但这里又有_个问题,如果功名和诗歌可以全部选择的话,那么孰先孰后呢?刘克庄主张先选功名而后选诗歌。

 

首先,先功名后诗歌,可以使二者双丰收〇《王子文诗序》云:“潜斋年未四十,导密使,班列卿,使口内牧潜藩,言议风旨闻天下,不以诗自名。余得其诗读之……合于诗人所谓六义者。盖江湖草野之士,白首专攻,得数十百篇。潜斋方有权位,窃意丰于彼者,必啬于此,而诗至二十卷,又皆粹美无疵,闲雅有味,讵可以常情测度哉?”0卷94王子文首先取得功名,在‘‘年未四十”时就“导密使,班列卿”,所以成为“有权位”之人。在取得功名成就以后再创作诗歌,他的诗歌就“合于诗人所谓六义者”(符合“六义”是刘克庄对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所以不见得功名成就(“丰于彼”)会损害诗歌成就(“啬于此”)。恰恰相反“诗’“不以自名”,就是诗歌不能单独成名而必须借助功名而成名。所以,如果先功名后诗歌的话,可以使二者双丰收。

 

其次,先功名后诗歌,可以使诗歌成就更九《赵孟使诗跋》云:“赵君安中未冠中春官,出门行顺境,而卷中佳句,清拔流丽,它人插擢胸肾抠出心肝形容不得者,君独等闲片语通尽,非非(笔者案:疑衍1“非”字)穷而工,未老而就,不思索而高深,不锻炼而精粹者,天成也。或以人力为之,勉强而不近矣。”卷106赵孟使先在功名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年轻时就步入仕途,且官运亨通。取得功名成就后所作诗歌佳句纵横,清新流丽,自然顺畅,与别人的诗歌相比显得更加老到高深,更加精粹天成。别人诗歌以‘‘人力为之”而不能“勉强”取得的成就,他却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因此,如果先功名后诗歌的话,可以使诗歌成就更大。

 

其三,先诗歌后功名,就不可能有功名,不可能使二者双丰收〇《李艮翁礼部墓志铭》云:“天生之才……吾友……发其豪芒兮,皆伏光怪而藏组丽。有骚之洁兮,无骚之怨。有雅之思兮,无雅之刺。温温之和兮,谦谦之志。客谈其短兮,君掩其耳;士有才善兮,叩之不置。使若人兮,早居讨论阔色之地;中朝典册兮,视先汉夫何愧?奈何使之校亥豕之讹兮,饱斎盐之味。或道以终南之径兮,大风之坠。君义不食舒亶之睡兮,耻污刘舆之腻。常拔前而童后兮,连蹇于外逮。景定之再造兮,览挥而至。犹忽而来兮,倐而逝。”0卷164李艮翁首先在诗歌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有《离骚》的优点(“洁”)而无《离骚》的缺点(“怨”),有《诗经》中“雅”诗的优点(“思”)而无雅诗的缺点(“刺”)。并且,其人品极佳:温和谦逊,扬人之长而掩人之短。以这样的人品和文品,如果使其建功立业(“居讨论阔色之地”),必然使朝廷“典册”不愧于汉代,即功彪史册!后来李艮翁也多次进入仕途,但每次都官运短暂,不是“拔前而童后兮,连蹇于外逮”,就是“忽而来兮,倐而逝”。这样一个文品人品和能力俱佳的人,为什么功名成就不佳呢?原来是他把人生历程搞颠倒了:他不是先取得功名成就后再取得诗歌成就,而是先取得诗歌成就再想去取得功名成就。这种先后的颠倒,使他只有诗歌成就而无功名成就。所以,如果先诗歌后功名的话,就不可能有功名,不可能使二者双丰收。

 

其四,只有诗歌成就而无功名成就,是诗人命运的悲剧。《赵仲白墓志铭》云:“其生平志业,无所洩,一寓之诗,丛稿如山。和平冲澹之语,可咀而味;愤悱悲壮之词,可愕而怒;流离颠沛之作,可怨而泣。……予观昔之文人若相如李白,世称薄命,然所为文亲蒙天子赏识,给札捧砚之事,极一时之荣焉。近世林逋魏野皆以匹夫名字流入禁中,数下诏书征聘。仲白才追昔人,会开禧嘉定间天下多事,三边用武,君相所急多材建功名之士,而山林特起之礼其废已久。由是仲白阨穷终身,其文不达于天子,徒为闲人退士衲僧羽客诵咏叹息之具而已。”0卷148赵仲白诗丰富多产,风格多样,深情感人,但生不逢时,无入仕机会,命运悲苦“薄命”至极。所以,如果只有诗歌成就而无功名成就的话,是诗人命运的悲剧。

 

最后,只有功名成就而无诗歌成就,其功名成就的影响会大打折扣。诗歌成就虽应居后但不可无,无诗歌成就会使功名成就的影响大大减弱。《与郑丞相论史》云:“二老为天下后世所重者,以人不以诗。然……其言议风旨仅概见者,以其诗存尔。仆每诵其诗,则怀其人之不可复见。”功名成就大而“为天下后世所重”诗歌成就大却不“为天下后世所重”。虽然诗歌成就不被人重视,但功名成就的“言议风旨”是“以其诗存尔”。也就是说,功名成就再大,如果不借诗歌成就加以传播,其功名成就也不为人所知。所以,如果只有功名成就而无诗歌成就的话,其功名成就的影响会大打折扣。最后应该讨论一下刘克庄价值判断观、价值选择观、价值先后观的内在关联。

 

刘克庄的价值判断观认为,诗歌(或文学)价值高于功名价值;价值选择观认为,如果二者必居其一的话,就取功名而舍诗歌(或文学);价值先后观认为,如果二者可以兼得的话,就先功名而后诗歌(或文学)。这种价值观组合好像是有矛盾的:既然文学价值高于功名价值,那为什么在选择上却重视价值低的功名而轻视价值高的文学呢?为什么又先功名后文学呢?如果单从文学价值观上考察,好像是存在矛盾;如果从人生价值观和文学价值观上综合考察,这种综合价值观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

 

人生价值观与文学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观比文学价值观所涵盖的范围要宽,文学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所涵盖的范围要窄。在中国文人看来,实现文学事业的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部分,要想实现完整(最好是全部)的人生价值,除了实现文学事业的价值外,还要实现其他事业的价值。在文学事业以外的其他众多事业里,中国文人最重视政治事业即功名的价值。这样一来,在中国文人的人生价值里,最重要的就是功名的价值与文学的价值,如果单从文学价值观上看,既然价值判断重视文学的价值,当然在价值选择上也要重视文学的价值;但如果从整个人生价值观上看,就有可能在价值判断上重视文学的价值而在价值选择上重视功名的价值。那么,使我们始终费解的是,中国文人既然在价值判断上重视文学价值,但为什么又在价值选择上重视功名价值呢?即使从完整的人生价值观(二者可以兼得)上考察,为什么在人生价值的两个部分即功名价值和文学价值里是先选择前者而后选择后者呢?这是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古人呈现了这种人生价值观,但没有解释为什么是这种人生价值观。

 

关于古人先功名后文学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原因,从当今马斯洛的理论中或许可以得到解释。马斯洛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生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低层次的需求与生存需求相关,高层次的需求与精神需求相关。马斯洛认为,人生首先要解决的是低层次的生存需求,然后才考虑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原理,中国文人的综合价值观(功名价值与文学价值)是合理的。功名能解决生存需求,是低层次的需求;文学能解决精神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低层次的生存需求,所以中国文人首先选择功名;在先解决了生存需求后,再考虑解决精神需求,所以中国文人后考虑高层次需求即精神需求的文学。因此,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原理,刘克庄和多数中国文人在‘‘二者必居其一”时取功名舍文名、在“二者可居其二”时先功名后文名的人生价值观是合理的。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照料活动;教育意蕴;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62-02

教材多元化政策促进了小学《科学》教材市场的百花齐放,虽然不同的版本风格各异,但都继承了传统《自然》教材中“照料”动植物的内容。传统的内容在新的科学课程理念下到底能给孩子的成长注入什么样的新鲜血液,科学教育除了让今天的年轻一代变得更富有理性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与之同等重要的意义?

一、除了科学知识,“照料”活动还能给孩子什么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各门学科都更加注重了“儿童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教材开发,尤其是现今的小学《科学》教材,日益成为孩子们真刀真枪“做科学”的有力工具。虽然不同的版本各有千秋,但都保留了《自然》教材中“照料动植物”的内容,如苏教版四下教材的《养蚕》、教科版三下教材的《种凤仙花》。当然,由于《自然》和《科学》课程在价值定位上的差异,相似的内容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自然》在课程性质上表现出浓厚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色彩,偏重科学知识的掌握,遗忘了科学的主体——人的价值。现在的《科学》是一种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充满人文意蕴的美好文化,追求的是一个复合型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它所关注的是科学对于全人的培养意义。

在这方面,《养蚕》、《种凤仙花》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通过给儿童亲身经历动植物生长全程的机会,不仅使其了解动植物的生命历程,锻炼观察、测量、记录等探究性技能,而且还让他们体验自然力量的神奇和生命的坚强与美好,并逐渐培养起持之以恒、细致入微、尊重事实等宝贵的科学精神。这些情感和品质正是科学作为一项文化事业的独特内涵,也是科学的本质之体现。实践证明,经历过照料过程的儿童,对周围的生命会流露出更强烈的爱心,更能体会生命的意蕴,也会产生一种比平时更强烈、更敏感的问题意识和观察态度。就如孩子在科学日记中写到的,“通过这次养蚕,我不但体会到了蚕一生的艰辛,还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的一生是多么的艰辛。想起那些为了小事就要寻死的人,我真为他们惭愧,连一只小小的蚕都懂得生命可贵,难道人就不懂得吗?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可贵呀!”更重要的是,“照料”是一个周期长、工作量大的过程,照料期间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诸如动植物死伤之类的偶发事件。亲历了这些冲击性的事件,孩子们对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科学精神品质都有了深刻的体验,并形成独特的自我理解。

然而,理想的初衷并没有完全得到实践的积极响应。可以说,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看来,原本只需要几个课时的讲授就能结束的内容,如今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无疑是耗时耗力耗财的“多此一举”;或许给学生提供了照料的机会,但目标也仅仅指向动植物一生发生的具体变化;或者就是形式主义的带学生上一节课便置之不理,以致这些可怜的生命从此便自生自灭。实际上,是否掌握生命周期的知识,是否能得心应手地完成这项工作并非至关重要,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获得了行为背后的体验和感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延伸到科学教育中,剩余的那点东西就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的人文关怀,这些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

二、“照料”活动为什么能让孩子感动

照料动植物的过程为什么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体验呢?其之所以有效,在于顺应了儿童亲近动植物的天性,符合态度的形成机制。

儿童的思维方式留有祖先思维方式的影子,可以说“儿童是古代祖先在现代文明中的‘遗留’、再生,是古代祖先在现代文明中的代表”。[1]幼小的儿童和原始人一样都不能把精神界与物质界、自我与对象区别开来:下雨是因为云彩伤心了,打雷是因为雷公公生气了。总之,他会通过“移情”和“拟人”的方式赋予万物以生命。这一与生俱来的天性如若得到及时且细心的呵护,就能够为以后完整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对别人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们小时候对飞鸟、花草和树木的态度” [2]。“善良之情应当在童年扎下根来,而人性、仁慈、抚爱、同情心则在劳动中、在爱护和关怀周围世界的美中产生。”[3]然而,审视现实,都市生活已经使孩子们太多的体验了“被四角天空”禁锢的感觉。在学校和自然之间矗立的是一道不可攀越的高墙,环绕在孩子身边的是成堆冰冷的书本和媒体。生长在一个与大自然逐渐远离的社会中,要实现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目标更是无异于闭门造车。科学课中的“照料”活动正是在不利的生存环境下给潜藏于孩子心灵深处的这颗善良的种子提供充裕的养料、富足的土壤,使其能够在最佳生长期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一方面,根据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体验学习,主要解决“信不信”和“愿不愿”的问题。它根植于行为主体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深层认识。“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或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4]所以,当孩子们在亲自照料动植物,并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感到快乐和幸福的时候,心灵就变得善良与纯洁,也会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在成功中感受精神的满足,也由此产生了对客体的感情。所以,早在苏霍姆林斯基时代,他就提倡让每个学生从入校时起就在校园或学校附近栽种各种花草果木,照看各种飞禽走兽,这既是他们的日常活动、劳动和工作,也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当孩子们接受到来自植物生命体本身的成长信息,亲眼看见一颗花种从破土而出、含苞欲放,到开出绚丽的花朵直至凋谢的整个生命历程时,他们对生命力量之伟大的惊叹,对生命意义之宝贵的体验都是刻骨铭心的。

三、“照料”活动何以焕发人文光彩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永恒命题,要充分发挥小学科学教学的教育功能,要实现小学科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价值,首先教师必须重新认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完整意蕴,认识到科学不仅仅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包括隐藏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背后的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课的价值不仅在于理性的启蒙,还承担着人性教化的职责。据此,科学教育的过程也不仅是简单地包括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做实验、最后分析、得出结论、总结交流等环节的一个程式化的过程,更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知识的快餐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孕育美好人性,构筑完整心灵的过程。唯有如此,科学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一直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其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行使“课程创生者”的权利,承担起“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责任。照料的对象可以不拘一格、因地制宜。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选择,充分挖掘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资源,例如,海滨学校就可以利用海洋优势,鼓励学生照料不幸被海水冲刷到岸边的小动物。城市学校也可以让孩子领养校园中的植物或者流离的小动物,作为自己悉心呵护的对象和倾诉心情的伙伴。当然,教师的任务不仅仅限于给学生提供照料的对象。因为对于一直处于被照料位置的小学生来说,要坚持扮演长达三个多月的照料者的角色,要面临照料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突发事件,确实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当他们不知如何处理动植物的一些生长现象的时候,当出现伤害动植物的粗暴行为时,当为动植物的死伤感到伤心、泄气乃至要放弃的时候,当劳动成果喜获丰收的时候,教师都需要给予耐心的帮助和点拨,适时的鼓励和支持,真诚的欣赏和喜悦,并给学生提供交流经验、表达感受的平台。总之,他必须一直思考:如何使普通的“照料”行为成为润泽儿童心灵的潺潺流水;他必须一直铭记后现代学者多尔的告诫:“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5]

参考文献:

[1]刘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2.

[2][3]苏霍姆林斯基.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49~80.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黑人文学 《根》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91-01

一、黑人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17世纪,大批非洲黑人被奴隶贩子贩卖到美洲,每天劳作18―19个小时,沦为地位低下的奴隶,黑人奴隶制在北美殖民地自此衍生。至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发展到400多万。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黑人奴隶作为重要资源提上议程。文学领域出现《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作品,表现了奴隶制的野蛮残暴和黑人的斗争精神,为后期北部废奴运动的爆发提供了理论准备。《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使部分黑奴获得自由,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黑人问题,黑人种族仍处于最下等阶层备受歧视。拥有一半黑人血统的巴拉克・奥巴马任职美国总统,2012年11月7日连任成功,是消融美国种族歧视的标志,对黑人种族、亚裔、拉丁裔等少数族群的生活质量与政治权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黑人文学为代表的少数族群文学在其间是重要动力。美国黑人自南北战争后形成美国人和黑人两种不同群体均在身份文化上面临困境。所以,美国黑人文学文艺复兴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黑人作家的文学创作更加重视本民族价值、体现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文学语言唤醒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

二、概述黑人文学《根》

《根》是一部自传性半纪实小说,它成功塑造了一个黑人家族七代人在美国的成长历程。全书包含四个不同篇章。

(一)先祖父琨达被掳前的快乐生活

作者通过前33章丰满细腻的笔法展现了居于西非冈比亚嘉福村原始部落的先祖父琨达被掳前快乐充实的田园生活。原始部落独有的丰年歌舞和祈祷庆祝、篝火旁的长老会、婴儿命名仪式、男孩成人训练仪式,培养了琨达勤劳勇敢、坚韧不屈的优秀品格。

(二)先祖父琨达为奴期间的坚强与反抗

先祖父琨达被白人掳掠,乘船运往美国。他在奴隶船、白人农庄的几度逃跑,使他脚筋被斩、备受迫害。白人把他们当成“会说话的工具”,但琨达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谋求一切方法聆听曼叮客语或其他非洲语,使它能贴近家乡。他用传统的非洲仪式给初生的女儿命名、教授女儿非洲语和家族故事,希望将非洲的“根”埋入子孙后代。

(三)琨达之后三代人的斗争

自由、平等权利的抗争是第二代琨达的女儿吉西的斗争主线。白人主人奸污吉西后生下儿子乔治,聪明伶俐,却一直只是身份低下的奴隶。他为了赎出妻子,努力赚钱,却遇上不守承诺的主人,只好趁主人酒醉时得到“自由证书”。南北战争使这个家族在第四代――乔治的儿子汤姆时获得了全家的自由住处,并以自主劳动拥有了土地的经营权。

(四)黑人家庭在后期的发展成就

这个黑人家庭自第五代开始可以享有受教育权、自由贸易权,在社会地位上也有了很大提升。作者作为著名作家,是黑人奴隶的第七代,其弟弟任联邦新闻署副署长,父亲任职康乃尔大学教授。

本书丰富的情感、不俗的想象力、细致的文笔,塑造了昆达、吉西、乔治和汤姆等多个饱满的人物,将黑人种族身处异国他乡、承受巨大的艰难困苦,仍勇敢捍卫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努力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该书以故事题材再现美国黑人种族的不公平待遇和种种困苦磨难,发人深省。作者阿历克斯・哈利认为该书旨在挖掘黑人的“根”,并让所有的黑人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黑人文学《根》的影响与意义

根,是展现精神灵魂,追求民族平等,体现尊严个性的重要力量武器。它熔铸在民族成长、发展的每个筋络,是民族的一种向心力。《根》一经出版,广受好评,先后授予美国十大畅销书之首、普利策特等奖,被作为电视剧搬上荧幕获取艾美奖中九大奖项;也因“非虚构的历史作品”之名,誉为历史特等奖。《根》影响力如此之大,逐渐成为美国270所大学的选用教材和多家中学研究课的教学内容,由此带动了作者的故乡非洲冈比亚村落旅游业的兴旺。

《根》对白人移民者、印第安原著居民、黑人种族等多个移民种族都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成功凭借多舛的家庭故事,使美国黑人等少数族群和边缘文化人群重新审视自我、发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蕴含的灵魂与尊严,一时兴起了“寻根热”。《根》也引发一个有关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发展主题的社会性思考,移民家庭如何在保有自身文化特点的同时融入美国大家庭?不同种族权利的实现需要社会制度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不同文化价值的碰撞是世界各民族交流往来的必然趋势,多种文化模式并存是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民族智慧,一代代的英雄人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充分发挥。中国梦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的复兴之路,为中国人梦想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永远坚持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坚持和对民族觉醒的坚定信念,让每一个人在梦的实现中体现自身价值。

四、结语

《根》是黑人民权运动的思想武器,借用一个黑人家庭在几代人的繁衍中发生的故事,体现了黑人等少数民族族群的民族文化价值和斗争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借鉴。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价值基准 以人为本

1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基准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产生差异的根源在于对科学技术本质的不同认识。马克思、萨尔顿、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论述表明,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正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的表现。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立场和视域出发,科学技术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这个价值基准既体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目的性,又表明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与价值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展示科学技术的本质, 重构以人为尺度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才能规范科学技术向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本质展现的方向发展。

1.1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理性回归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科技的任何现实运用,必然与人有关,因而,科技在现实中应用价值的人文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人文属性要求,要求人类在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一定要对人类社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把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要注重从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 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行社会控制,避免科技活动中负面影响的产生,以保证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应是决定科学技术取舍选择、发展方向的最终依据。要力求把科技发展控制在有利于人文关怀的范围内,以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1.2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承袭了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了科技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科技不仅要力求还原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依据发现的客观规律去实现人的意志,把自然对象从“自在存在”改变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属人存在”,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应贯穿着人文精神。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说:“如果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的话对人们应该有重要的启发,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要突出人文关怀,在科学的视野中重视科技活动及其成就对于人的利弊、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机才会被科学技术所克服,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克服各种危机的可靠保证。

1.3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符合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关系的要求

科技与人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正是借助于科学技术,使自己从动物界中走了出来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科技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由人类创造和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革命性进展为前提。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 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人类对它的依赖性就会增强,科技的负面效应也会突出,因此,强调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价值基准,对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人文价值的引导, 对科技的功用和发展方向做出合乎人文精神的规定, 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有效的沟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目标。

1.4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坚持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人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活动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在高科技时代更应以人为本,提倡科技人文精神,在崇尚、尊重科学,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满足人的需要,追求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价值,使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和人的价值的实现相一致。科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这应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2.1 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哲学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的生物的地方。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树立发展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科技发展同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这一崇高目标联系起来,严格把握科技运用的伦理尺度和伦理范围,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和恶用。要把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从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高度来审视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们幸福地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科技, 科技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应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中应包含与人类最佳结合的内容,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使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保持协调。

2.2 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和完善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人口的过快增长、粮食供应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主体的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从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衡量科技进步与否的标准,无疑在于科技是否朝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3 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改造自然界,但同时应积极地适应自然界,把改造和适应自然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自然环境可以承受人类的改造活动,从而将改造活动限制在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合理范围内。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但人类不能成为科学技术及其丰硕物质成果的奴隶;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应用理应更多地服务于恢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个性和自信心。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4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作为主体的活动,必定会受到人们自身的信仰、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身处的时空条件的影响,必定渗透着某种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就是说必定带有主体性。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现代技术之所以成为威胁人类的恶魔,其实是对技术本质的误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错误的科学技术观和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如果回到根基上来看问题,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利益化、金钱化、客观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就会盛行,就会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 不可避免地会向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大肆攫取,在经济活动中就会丧失人文理性, 造成文明的畸型。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指出:“我们认为今天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恐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 。如果人的行为是合理的,人们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危机和负面价值也就会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依赖科学和理性,对客观规律和人性有正确的认识,促使人的行为合理化,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的需要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美)萨尔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价值基准 以人为本

1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基准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产生差异的根源在于对科学技术本质的不同认识。马克思、萨尔顿、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论述表明,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正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的表现。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立场和视域出发,科学技术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这个价值基准既体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目的性,又表明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与价值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展示科学技术的本质, 重构以人为尺度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才能规范科学技术向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本质展现的方向发展。

1.1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理性回归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科技的任何现实运用,必然与人有关,因而,科技在现实中应用价值的人文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人文属性要求,要求人类在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一定要对人类社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把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要注重从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 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行社会控制,避免科技活动中负面影响的产生,以保证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应是决定科学技术取舍选择、发展方向的最终依据。要力求把科技发展控制在有利于人文关怀的范围内,以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1.2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承袭了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了科技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科技不仅要力求还原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依据发现的客观规律去实现人的意志,把自然对象从“自在存在”改变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属人存在”,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应贯穿着人文精神。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说:“如果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的话对人们应该有重要的启发,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要突出人文关怀,在科学的视野中重视科技活动及其成就对于人的利弊、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机才会被科学技术所克服,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克服各种危机的可靠保证。

1.3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符合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关系的要求

科技与人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正是借助于科学技术,使自己从动物界中走了出来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科技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由人类创造和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革命性进展为前提。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 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人类对它的依赖性就会增强,科技的负面效应也会突出,因此,强调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价值基准,对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人文价值的引导, 对科技的功用和发展方向做出合乎人文精神的规定, 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有效的沟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目标。

1.4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坚持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人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活动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在高科技时代更应以人为本,提倡科技人文精神,在崇尚、尊重科学,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满足人的需要,追求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价值,使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和人的价值的实现相一致。科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这应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2.1 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哲学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的生物的地方。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树立发展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科技发展同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这一崇高目标联系起来,严格把握科技运用的伦理尺度和伦理范围,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和恶用。要把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从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高度来审视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们幸福地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科技, 科技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应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中应包含与人类最佳结合的内容,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使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保持协调。

2.2 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和完善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人口的过快增长、粮食供应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主体的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从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衡量科技进步与否的标准,无疑在于科技是否朝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3 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改造自然界,但同时应积极地适应自然界,把改造和适应自然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自然环境可以承受人类的改造活动,从而将改造活动限制在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合理范围内。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但人类不能成为科学技术及其丰硕物质成果的奴隶;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应用理应更多地服务于恢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个性和自信心。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4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作为主体的活动,必定会受到人们自身的信仰、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身处的时空条件的影响,必定渗透着某种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就是说必定带有主体性。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现代技术之所以成为威胁人类的恶魔,其实是对技术本质的误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错误的科学技术观和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如果回到根基上来看问题,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利益化、金钱化、客观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就会盛行,就会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 不可避免地会向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大肆攫取,在经济活动中就会丧失人文理性, 造成文明的畸型。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指出:“我们认为今天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恐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 。如果人的行为是合理的,人们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危机和负面价值也就会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依赖科学和理性,对客观规律和人性有正确的认识,促使人的行为合理化,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的需要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美)萨尔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7篇

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有些学生在努力学好数学的同时,也在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而且随着数学知识的深入,厌倦的程度也会加剧;这不能不说是数学的悲哀。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提供给学生一门技术性、工具性的学科,以适应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第二方面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素养。而近几年,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无法获得对数学的良好感受,无法全方位的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如: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审美;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等。忽视数学的人文价值,就会削弱数学教育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所起的作用。

数学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一种科学语言、一种技术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一种具有新的美学维度的精神空间,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也是人文化数学最好的注释,人文价值,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数学课堂的核心价值取向。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观,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的洞察人生、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因此,数学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与统一,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数学是求真的科学,更是真善美的统一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数学不仅仅以求真为其使命,而且以至善、达美为其成果和意境;它本身以及它的发展历程所体现的求实、严谨与执着等品质与风格,也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基本美德。

数学不仅可以用于改善与美化生活,而且如爱因斯坦所说:从那些看来同直接可见的真理十分不同的各种复杂的现象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性,那是一种十分壮丽的感受。因此,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从而真正提高受教育者的数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得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和谐的统一起来。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观,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的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因此,数学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与统一,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的人文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体现着一种极为负责任的社会精神——不懈地探索真理、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它包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超越现状的创新精神等,所有这些如果通过数学教育活动内化为少年一代的个性品格,成为他们今后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的话,这才真正达到了数学教育的目的。

(一)尊重个性和差异培植人为化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上练习、课后作业。这种方式在我国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学生付出的精力主要用于消化理解教师所讲,学生头脑中复制的是教师的思想和语言,因此,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孕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尽可能对有关课题做形象化的处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并主动的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与课后交融和渗透。例如,有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一辆汽车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5分钟后,由于有一项紧急任务必须立即传达给汽车司机,卡车司机以7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追赶汽车。问卡车需要多长时间追上汽车?笔者在两个班进行教学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种:采用讲授法。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及追击问题的内在特征讲给学生听,然后再做几道相关的追击问题的应用题加以巩固。第二种:采用实验法,让两位学生分别拿着一辆玩具小车,用秒表计算时间,模拟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在实验中,由学生发现该题的数量关系及追击问题的特点。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第二种方法之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正是因为它更多地尊重了学生,尊重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权利,尊重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权利,尊重了学生对数学的人文体验。数学教学中应多使用图片、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它有助于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即可以自然渗透一般性中蕴含着特殊性的思想,又可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媒体理解抽象的问题,真正体验数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二)加强数学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授数学的同时渗透人文知识,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载体。传统的理论认为它就是传授知识,即将前人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而现代课程理论则认为,课程还是一种对话、交流、体验和发展。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具备平等、民主的沟通,共同构筑起探讨的平台,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怀疑和批判;交流,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的身心潜能被激发,新的思想在交流中发生;体验,创设数学情境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这种情境,不仅是话语的,而且是实践的,是充满智慧的探究和体验;发展,表明教育并不只是照搬照抄、简单复制,而是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基于课程,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在数学的课堂上进行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勇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立足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更多关注的是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继续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营造一种活泼的数学课堂氛围,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所谓情境,包含着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有一个可以直接感悟、研究的对象,与数学的现实及学生的实际靠得更近;二是问题本身是广角度的、开放性的,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挖掘潜能。

(2)体验生活。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人们的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体验学习。在人类早期,文化知识主要是以一方灌输,另一方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接受方式也影响到今天的数学学习,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功利主义,多年之后积淀下来的与教师及学生所付出的极不相称。体验学习就不同,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它所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更新。

(3)倡导合作。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班级授课制的出现使教育实现了规范化与系统化,但在一定程度上,班级授课制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相互协作能力的发展。数学活动的个体性虽然比较强,但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小组合作学习是新型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才能是有效的。

数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数学在追求真理与理性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个人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数学在征服自然开发自然的同时也解放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事实上,科学精神也并非只是自然科学的精神,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学体现出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那种将科学与人文截然区分开并且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是有害的。数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数学是一种研究活动,数学是具有人文功能的。既然是一种知识体系,因此就有依托于科学知识之上的科学思想和信仰;既然是一种研究活动,就有贯穿于科学研究活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审美能力;既然具有人文价值,就更应体现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并把它付诸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将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很好地整合起来,使得数学教育也成为人文素质的教育,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也是终身的内在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吴建英《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2、李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数学;教学过程;渗透

1.引言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各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成绩,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标改革提倡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学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也不例外,在其教学课堂中要想做到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文明体现,它也因此在教育事业方面得到了长久的发展,将其渗透于大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数学学科教学来看,人文精神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2.1人文精神的内涵首先我们应该对人文精神有深入的了解,人文精神其实就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最高表现,是人类长久的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它对影响或改变后人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这一精神文明充分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以提高后人的道德素质品质。2.2人文精神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大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方法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尤其是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数学教育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体现。将人文精神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数学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数学是人们认知这个世界的关键,对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说大学教育要提高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更要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因此说,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2.3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原则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将其付诸行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这一教学优势。教学原则有这么几点:渗透性原则,由于大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难度相对较高,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味灌输式教学法,而要将人文精神一点点地渗透在教学中,让人文精神存在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主体性原则,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大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中也应该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老师则做到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表达自己见解,人文精神的渗透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实现。

3.人文精神如何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

3.1创新大学数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大学数学的教学也应该因此实现创新,老师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做到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大学教育,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是时展之必然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将学生当做课堂主体,人文精神渗透的大学数学教育则要做到充分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更加主动的投入课堂学习中,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因此得到提高。总的说来,大学数学学科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还要做到不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3.2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将人文精神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主要是由于这一精神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培养高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缜密解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问题解答的准确率和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由于人文精神在数学课堂中的深入能够激发很多学生的共鸣,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维面对数学学习。举个例子,在大学数学微积分教学课堂中,老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就需要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求解问题的时候将问题的可能性一一列出,如对于未知数x的分析,经常会分为x>0、x=0、x<0这几种情况,这样严谨的思维才能保证解答问题的正确性。大学数学学科本身就有着严谨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所以说人文精神在其中的渗透很有必要。

4.总结

在当今新时期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充分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从而推动大学数学学科教育的良好发展。此外,人文精神的渗透还能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傅建军.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时代教育》,2014年9期

[2]张廷艳,伍叶琴.教育史人物研究中不在场的“人文精神”及回归.《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期

[3]张艳艳.大学数学文化课程中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13年5期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文型哲学 价值 人 超越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价值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价值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似乎到了难以深入的地步。这主要表现在,各家对价值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各种不同的价值理论相互辩驳,难以达成理论共识。于是,人们就试图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以期推进价值理论研究的深入。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价值理论研究难以深入的关键,是对价值概念和价值本质的理解不同,而对价值概念和价值本质的理解不同,则取决于研究的立场、视角和话语体系不同。

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研究价值问题,是价值哲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出发对价值的本质进行规定,是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这一研究思路的转换,实质上就是价值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的转换。冯平、孙伟平等学者在论述当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时,都认为价值哲学研究必须从哲学观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价值哲学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而是一种新的哲学理念、哲学立场,价值哲学的核心,是将人类生活的价值问题提升为哲学的核心问题。①这种哲学理念、哲学立场应该说就是人文型哲学的哲学观。价值哲学不是科学型哲学,而是人文型哲学,应该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问题,而不应该以科学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问题。

哲学可以分为科学型哲学和人文型哲学。科学型哲学是以人以外的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是建构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其核心是理性,这种哲学就是我们以往所理解的哲学,即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但是这种哲学往往又是“无人的哲学”,人仅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人变成了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哲学家纯思辨的概念预设,而不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人变成了理性的一个符号,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概念。这种哲学是以对世界发展的规律性的最终把握为目的的,以世界发展的规律性推导出人的行为,突出了客观规律性,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突出了理性,忽视了非理性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直觉。这种哲学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必然的,它适应了科学发展对哲学的要求,引导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这种哲学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人文型哲学是以人的生存境遇、生存状态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它对世界的关注,不是对无人的世界,而是对人的生活世界,即属人世界的关注。人文型哲学不仅研究人的理性、理想,而且也研究人的情感、意志、直觉、本能等非理性的精神因素,研究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这种哲学的出现同样也是必然的,它是对理性绝对化的反叛,是对科学型哲学忽视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境遇的局限的克服,从而为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生长空间。科学型哲学是真理性的哲学,而人文型哲学则是价值性的哲学。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就是非理性对理性的超越,人文性对科学性的超越,价值性对真理性的超越。这种超越,把人类本真的生存状态凸现出来了,把抽象的人还原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人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特性表现出来了。因此,对价值问题的研究,不能运用科学型哲学的思维范式去进行,即运用主客体的范式进行研究,而应该运用人文型哲学的思维范式去进行。

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哲学,这就意味着:一、价值的逻辑出发点是人,而不是物。价值的本质是人文性,而不是科学性。人的本质不是自然性,也不是科学性,而是人文性,而人文性就是价值本身。二、人是价值的核心。人不是世界的核心,但却是哲学,特别是价值哲学关注的核心。单纯关注世界而不关注人的哲学,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哲学,因为任何哲学首先应该是价值哲学,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为人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提供价值理念的哲学。只有以关注人为核心并关注世界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因为关注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关注人。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

“价值”是以人为中心的,它是人的本性的存在,是人从自己的存在出发,对事物与人自身的关系的确认和认可,是人的活动规范,是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对意义的追求。价值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人是价值的存在物,价值是人的生存和存在方式,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

价值是表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及意义,表征对象物对人的作用和意义的哲学范畴,是人的超越性本质的集中体现。价值是属人的,人是价值的主体、核心和本质之所在。价值在本质上是以人和人类为中心的。价值体现了人的活动的意向性、指向性和目的性,人的活动是指向物的,是以物为对象的,但最终却是为了满足人的。就“满足人”这一点而言,我们可以说某物对人有价值,有意义、有作用。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为”和“为人”的统一,人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发动者、操纵者和控制者,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愿望。价值指的是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体现了“为人”的目的性特征。人的超越性本质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内在依据,也是价值的内在依据。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又不满足现实世界所提供的一切,要超出现实世界,获得更多的东西,更好的物质生活和更有意义的精神生活,这是人的本性。由于这一本性的驱使和引导,人才去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进而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愿望。人的超越性本质,体现在人的活动中,就是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享受价值。在此意义上来说,人不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而且是价值消费和价值实现的主体。更进一步来说,人还是价值的根源、本质和核心之所在,只有人存在着,价值才能有所依附,没有人,就无所谓价值,一切事物的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价值,对人而言才有的价值,价值的本质与人的超越本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始终处在价值的本质与核心之中。人是价值的根源、本质和核心,必然规定着人作为价值的主体而存在,规定着人的一切活动的“为人性”特征。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价值具有人本性,它是人对自己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利益、感受和精神的确认和追求,是人的“存在之家”,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家园,是人的生存的基本需求和最高意义的集合。进一步说,“价值”是人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而不是自在的存在,它是人对自身的生存需求的直接感受和对生存的意义的自觉追求。价值的出现是以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为前提的,只有人在自己的意识中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才可以称为“价值”,没有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对人来说,是不具有价值的。动物和植物也是生命物质,但它们不具有自我意识,因而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事物对它们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不能称为“价值”。“价值”和“相互作用”的分界线就在于是否被意识到和被感受到。“价值”是具有指向性的,它既可以指向现实的存在物,也可以指向现实中并不存在而在将来才能存在的存在物。指向现实的存在物,就是“现实的价值”,而指向现实中并不存在而在将来才能存在的存在物,就是“意欲中的价值”,这种“意欲中的价值”,既可以是某种实物的东西,也可以是观念形态的“意义”。“现实的价值”既可以是物对人的有用性,即物对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或效用,也可以是某种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作品对人的情感的愉悦和精神的提升。价值具有指向性,指向各种不同的存在物,这些存在物,就是价值承载物,具有价值对象性,使价值有所归依,有所依附。由于指向物不同,构成了价值的不同表现形态,这些表现形态说明,人是价值的存在物,价值是人的存在方式。“价值”作为与认识相对应的评价,它是对事物对人而言的好与不好的肯定与否定,而作为价值的“好”,一方面是现实的“好”,是对现实事物、对人的关系的肯定;另一方面则是面对未来的“好”,即“向好”,是对“好”的追求。“价值”作为人的活动规范,是人对纪律、道德、法律的诉求,以及纪律、道德和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价值”作为人的追求,在人的当下活动中,表现为人的活动的目的,人的当下活动就是这种目的的实现过程;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人对最高意义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渴念和对终极关怀的关注,是人的精神的返乡和精神的历险,是人的存在之“光”。价值作为人的存在之光,表明价值是人性的光辉,不是神性的光辉,也不是物性的光辉,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生活的意义之“光”。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意味着人是价值的核心和本质,价值是人的存在的本然性,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追求。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势之所趋,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首位,把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础,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归宿,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最高要求。(作者分别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美学 研究对象 人文价值

关涉到美的问题意识在上古时期便有记载,但相对系统的美学思考发端于中古时代。此一时期,欧洲的《诗学》,中国的《乐记》,印度的《舞论》,这三种人文化的艺术专论中对美的问题专注,形成了美学的人文思考在中古时期的集中发力点。由此出发,在十八世纪理性主义哲学繁荣的背景下,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强调诗性的人文智慧先于知性;鲍姆嘉通第一次以“感性学”来命名涵括人文观念的感觉和感情研究;康德以“自然本性”的趣味视角,确立了美学理论的主导形态。由此而来,美学既研究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审美意识、审美感受,也研究人的审美意识和感受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系统,还研究触发审美态度的客观世界的事物形式。虽然其价值倾向有可能偏重于上述三者的单一方面,但总体而言,其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于人文价值维度。

一、对象的客体要素揭示了人文情感的物质依存

从研究对象的客体要素来看,美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所依托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强调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改变,弘扬人的理性和技术的合目的性。因此,美学研究应当区分出其人文价值与自然科学的科技价值的交叉和差异。

(一)强化客体要素会造情感的缺失化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和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都主张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力图达到“尝试性的和不带成见的方法”,对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和美对象的物质属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把美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自然科学的框架内。但是,这种放大并强化审美对象的物质要素,采用自然技术手段的美学研究,并不能全面地证明美学学问本身的“自然科学”依托,甚至容易造成美学核心问题的人文维度的缺失。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念来看,忽略美学与自然科学的客体差异,就会使审美主体的社会历史属性、审美心理的微妙体验、生命情感的灵韵,遭遇到技术描述和物理监测的遗漏,造成技术本位的自然价值博位,而人文情态和价值显形缺失。

(二)忽视客体要素会造情感的悬空化

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活动总关涉到人的生存所依托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现实。这其中,人的生命现象无比的丰富和复杂,但总是依托在现实世界当中。为了消除技术专制对人文精神的销蚀,而选择性地放弃美学研究的客体要素,就会造成美学研究的对象的情感悬空,也会造成研究本身脱离现实的形而上学之路。美学的审美对象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其依存于现实的是相对稳定的物态要素。构成对象存在的各种要素在其动态系统中,均衡地发挥着牵制和互化的结构。物质化的客体要素的显形,精神化的主体要素的流动,知性化的知识要素的传播和扩散,使得审美活动能够依存现实而不受制现实,属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从而实现其人文价值。

二、对象的知性要素构建出人文形式的知识形态

从研究对象的知性要素来看,美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存在于审美活动的知识形态。因此,美学研究应当区分出美学的人文价值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价值的交叉和差异。

(一)强化知性要素会造形式的压缩化

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使美学强化学科化取向,按照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来制作和加工知识产品,构建人类普适性的知识生产关系和消费行为,压缩了审美活动的心理意蕴、文化融通和价值态度,不能充分涵括研究对象关乎生命体验的当下状态。这就意味着,作为知识生产方式之一的美学,所侧重的是美学知识在社会知识结构或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宏观价值,压缩了个人在具体的情感活动中所表现着的生命承续与德性变迁。因此,美学研究就是要阐释人的生命形式、情感意义和人文价值;片面强化知性要素会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的存在,而忽视自我的生命体验和价值生成。

(二)忽视知性要素会造形式的无序化

美学研究也需要借助一般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体系,使美学知识生产过程成为完善社会结构,促成文化创新的重要构成因素,确定美学知识系统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美学研究当中,往往把作为研究对象视为一定意识形态的载体,即视作某种社会话语的传导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感受自身生命力的鲜活的、绵延的、无序的情感状态。这样,按照马克思主义审美的观念来理解,人的审美活动和美学的认知行为就可以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互动生成中,辩证地统一为科学形态;美学也就可以具有“文化哲学和主体性意识的明显特征”。可见,在美学研究不应该是对主观情感的无序化地渲染,或过度阐释,而应是揭示审美现实的发展趋,构建出人文价值观念。

三、对象的主体要素彰显着审美意识的人文内涵

从学科归属的角度看,美学应当属于人文学科,其价值取向强调人的精神体验。尽管审美活动中涉及到对象的物质要素和形式要素,但是,这些要素在美学研究当中均被理解为体现着人文情感和智慧风貌的人文对象。因此,凡是忽视审美活动的人文特性的美学研究,都会遭遇到逻辑思维枯竭和推理穷途末路的困惑。

(一)忽视主体要素会造意识的消散化

美学作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美的性质、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审美对象。因此,美学的研究多是在哲学思辨的立场上对人的审美观念、艺术观念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地梳理和研究。但是,这种哲学化的研究研究,往往将整个审美活动作为它的对象,揭示出人类审美思维的最一般形态和规律。可以说,哲学向美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炼出诸如美善相乐、尽善尽美的观念,揭示出了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关的普遍规律。然而,审美活动毕竟是一种特殊的个人化的生命体验。当美学进行忽视主体要素的哲学概括,就不能真正认识审美感受的本质,便会造意识在逻辑推理中的消散,即美学与社会实践渐行渐远的困境。

(二)强化主体要素便是扩充人文形式的内涵

强化主体要素就意味着美学研究以整个人文世界为对象,认为审美活动是个人化的心灵内省过程,具有非理性、非逻辑、前理解、前概念的特性,是本然的“权”作为“意志的自由运用”;存在于哲学美学所无法触及的精神家园,而保留着人类情感体验中上最原初的内指性、蕴藉性和含混性。因而,作为感性学的美学研究不能够脱离开研究对象的感性形态。特别是在美学对艺术审美的研究当中,应当把握生命存在和活动的艺术形式,扩充其审美文化的内涵,召唤人们探究诗性人生的境界和价值生成。可以说,用审美活动的生命体验和感知来说明、解释艺术人文价值的创造和内涵扩充,就是美学进行人文价值的追求,也正是美学超越知识论的逻辑和实证倾向的归家之路。

总之,尽管美学总是在关乎物质的、主体的、知识的要素中,构筑自身的学科特性,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美学状况都是在特定人文环境下,按照文化生活的“筑居”条件而“思”的,这种状况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美学家们自身生命活动的人文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

[1][英]鲍桑葵.美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7.

[2][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6.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人文价值;挖掘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51-02

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已经有很多成果,教学观念开始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传统单向的授课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纷纷出炉,宗其本源都是教师或教师团队先挑选课程内容,接着通过合适的载体蕴含这些教学内容,再以某种教学方式系统化、有机地传授出来,最后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获得更高层次的体验和提升。教师首先要准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接着考虑学生的学情,有机地整合各种资源,深层次挖掘教学的人文价值。

思辨

如果我们认真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就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情形: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无头绪时,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唤起他们的力量。要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要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教学的人文价值是什么呢?我们还是审视一下整个教学环节。

当然,不是每个环节、每节课都是完美的,都充满了哲理,充满了艺术。但是,我们对事物本源的追求本身就是人文价值的体现。技术虽然是为解决难题服务的,但在解题过程中,人的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人的价值得以提升,同时技术还使得事物变得更好、更美,物的价值也得以提升到蕴含美的高度。

找到一个蕴含丰富能力元,又充满美学哲理的项目载体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的过程,它会消耗教师的很多课余时间,同时教师也会因找到一个完美的教学载体而欢愉,这是有文化价值的象征。

按表1的内容去建设,对于教学人文价值的挖掘,应该是真正重视人、主动培养人的价值观,核心抓手是教学过程的实施环节,强调自然的、真实的课堂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收获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当然,学生收获的大小、收获的层次、收获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设计

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Excel函数教学单元为例,以下是一个充满活力、注重深度应用的单元教学设计——“Excel函数的使用”。

1.教学内容:Excel函数的使用

2.必讲的基本能力元:Sum、Average、countif、sumif、rank、int、max、min、count等函数的综合使用。

3.载体的选择:自然班级学生的体育成绩自动录入

学校体育课是班级混合、按分项目教学的课程。一个班级的每个学生可以任意选修篮球、足球、羽毛球、健身操、网球等项目中的一项。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参加一个项目,该项目教师授课并给出期末成绩。而各自然班级在统计期末成绩时,从不同教师那里汇总合成一个班级完整的成绩。

4.教学过程实施

第一,引入问题(赏析项目)。

这是一个成绩自动录入的统计项目,核心点在自动录入上,而且只依赖Excel函数。认真分析项目中的复杂数据关系不难发现,多个对象可以组成各式成绩单表,如班级成绩表(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任课教师),篮球成绩表(班级、学号、姓名、篮球成绩、任课教师)。联系实际问题去伪存真后,得到表2所示的数据模型。

至此,一个实际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数据模型,这种问题转变方法是蕴含人文价值的。其意义在于对问题的认识与解读方式,其实班级课代表完全可以将各教师的成绩抄写下来,再重新录入到班级成绩表内,但这违背了创新思维培养的初衷,违背了活学活用、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

第二,剖析能力元。

sumif()函数是Excel的一个基本能力元,功能是满足条件的范围对应的区域求和(见图1)。

深入认识sumif(条件范围,特殊值条件或简单表达式条件,求和对应的范围)函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举例教学,让学生体验sumif的用法。在体验中得知函数sumif的功能:它能将空白的单元格当成0数值,对不连续的数据区域求和”,巧用sumif()的隐含功能,是本项目成功的关键。

虽然,sumif()在Excel 中是一个基本能力元,但此项目却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善于利用简单的方法、简单的工具也能完成复杂的事情。

第三,操作步骤:(二次建构)。

按上述方法,学生可以重构本项目的所有内容。任务1:制作班级成绩空表、制作多张单项成绩表;任务2:复制所有数据到计算工作表中,使用sumif()函数计算,同时体会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智能填充;任务3:复制数据到成绩空表,并且注意数据的类型。

第四,自主创新。

联系实际,由浅入深,解决更多的复杂问题。如求体检汇总单中男生的平均身高,方法:用sumif( )求男生的总身高,用countif( )求男生的个数,然后得到结果。发散地引出、预告、结合更多的知识点、能力元,解决相似却不同的问题。如求175cm以上男生平均身高,有两个条件,可以结合排序或筛选求平均值。

知识点融会贯通:可以用sumif()函数,模仿分类汇总进行数据汇总分析。

问题迁移:可以推广到用countif( )进行学生考勤,可以顺着countif()进行选票统计,从问题引出问题。

第五,总结回顾。

总结教学经验,发现不足,及时反馈,做书面记录,时刻提醒自己,不断提高。

结语

教学中的各环节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价值,教师必须善于发现蕴含人文价值的内容,并深层次地进行挖掘,才能使学生体验、接受并获取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师之友,2004(1):49-53.

[2]冯向东.学生素质与文化底蕴[J].教育研究,1997(9):8.

[3]谢智娟.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科学的人文价值[J].教学与管理,2005(10):71-72.

[4]李芳.大学统战——从工具理性到人文价值理性[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2-4.

[5]王成杰.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设计[J].电脑学习,2010(5):39-40.

作者简介: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12篇

针对提高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介绍了艺术教育的意义,探讨了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主要探讨了对大学生的生物学价值、心理学价值、智力价值、美学价值和思想精神价值,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

当前在知识经济的社会环境下,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现代人才全面素质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具有深厚专业背景,在各专业领域拥有专精知识,同时又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换一句话说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与融合的人。大学生是实现国家强大与民族复兴的栋梁,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仅是狭隘意义上的人文课程、人文论坛、传统理论的渗透,而更多的是,应该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来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实践,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人文教育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科学教育也体现了人文教育,对提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进行研究,将会从更高的视野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中如何在兼顾专业教学、课外辅导、实践教学以及具体的公众化教育中贯彻国家的教育纲要,把培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融合,体现高等教育中两种精神的融合,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真正具体的统一。

1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有不同的教育形式,利用这些教育形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这些教育形式包括审美感受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如果把对大学生的教育形式与其他学科比较,就会明显地看到重要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在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就一定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文化氛围,它的表现形式主要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艺术表演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大学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达到娱乐、审美、心理调节和传播文化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显然只要利用得当,这些都可以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艺术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就日益成为大学生接受的教育种类,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受到最有活力的教育,使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因此,大学的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经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2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

2.1对大学生的生物学价值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具有生物学的价值。通过艺术科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大脑成长,可以通过艺术活动得到发展,由于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大脑皮层得到较大的兴奋,这种兴奋能力能够改善大学生大脑的成长速度,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的大脑皮层,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就可以更好地支配各器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艺术教育中,大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形体训练,这些运动形式,可以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体态、动作、行为能力,这样就可以尽快使大学生的身体达到审美的标准,使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美化大学生的体态。显然,这种艺术教育的方法,可以将大学生美的标准,传输到大学生的思想领域中,让大学生通过接受艺术教育,使大学生思想得到提高,通过后天的艺术训练手段,不但可以使大学生具有健美的形象,而且可以达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达到具有健康的身体、优美的线条。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增强大学生运动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得到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思想品味。

2.2对大学生的心理学价值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学价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主要是大学生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就会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使大学生相互之间身心和情感得到交流。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这样大学生就可以伴随着这种情感交融,就会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对知、情、意、行产生影响,就会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得到提高。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有机会选择喜爱的运动方式,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丰富,就可以使大学生的健康得到提升,这样也可以使大学生心理和人格得到和谐发展。

2.3对大学生的智力价值

艺术教育是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一种教育,它能够使大学生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会使大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发展大学生的智力价值,智力价值是大学生具有提高思维的特点。对于大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大学生必须突破的一种约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足以说明,在艺术教育中,大学生的智力价值,可以成为智力发展基础,因此,对于艺术教育来说,通过前者,可以给大学生以智力,通过后者,可以给大学生以智慧,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2.4对大学生的美学价值

艺术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美学价值提供帮助,这是以审美的角度,通过运动,塑造大学生的形体,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得到正确的运动目标。审美对大学生来讲,是一种健康的需求,他是对大学生的性情陶冶。在大学生的成长中,使他们的感性因素得到净化和升华,使它们成为审美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有用人才。

2.5对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价值

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价值,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高校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传达对大学生的关怀,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对存在价值探索,使大学生在高校学习中,达到优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味,能够使大学生在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等方面得到提高,就可以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思想精神的塑造。在高校,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内心发生共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较大的提高,更快地成为祖国有用人才。提高大学生在生活中的能力,使大学生尽快提高分辨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通过思想教育的提高,提高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尽快使大学生成长起来,使大学生成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有志青年。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效果。

3结语

艺术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欣赏艺术品时,使大学生达到接受思想教育的途径,当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对艺术的精美发出赞叹,就提升了大学生对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力表现出由衷的赞叹,就可以使大学生受到教育,使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模式,把大学生引向文明的艺术殿堂,大学生就可以成为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焱.试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方法[J].文学界(理论版),2010,(08):25-27.

[2]何雪蕾.艺术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价值[J].北方音乐,2012,(02):19-21.

[3]乐建军.桥牌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作用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11):190.

[4]孙智丹,谢媛媛,徐群.艺术教育在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教育模式新探[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06):15-16.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13篇

一、创新教学理念,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首先,教师要制订正确的教学目标,将人文思想和历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达到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过程,学会从历史角度去分析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是引导者,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要有自己的个性,不但要知识渊博,品德优良,而且要个性鲜明,朝气蓬勃。

不断加深对教育事业的研究,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创新教育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能力、文化水平以及价值观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获得社会的认可。

创新课堂教学表现形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打破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通过师生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要客观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增加感情的投入,最大限度减少学生的叛逆心理,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二、学会从教材中挖掘人文教育因素

高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带我们了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些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历史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因此高中教材具有特别高的研究价值,高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从不同方面学习古人的闪光点,例如: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等,这对学生形成历史认识、陶冶情操、人文精神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以新课改为转折点从课程体系中提取人文教育因素。新课改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提升师生历史学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此外,在学生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世界古代历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了强制性的必修课之外,学校还设置了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了解世界文化遗产,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文内涵是手段,陶冶学生情操是目的。新课标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等,尤其是增加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使学习内容更加全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讲马克思、、邓小平等伟人相关的思想理论之外,还要学习其思想、品格、胸怀,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开发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我国本身就是一部丰富的历史文化书籍,历史悠久、疆域广阔、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课本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教师要联系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历史文化课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历史,从而“触摸”历史,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长久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这样才能在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提高。

从生活中学习,培养人文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与实际的结合,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操作,这对于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应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历史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要比教师无休止地讲述理论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通过多媒体,以图像、文字、音乐等多种方式进行分析,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更加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语文学习;品德提升;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追寻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教书且育人,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从哪几方面来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率先垂范,潜移默化――锤炼良好的师德修养,润物无声

小学生对教师极度崇拜,“我们老师这样说的。”“我们老师叫我们这样做。”这些话常常成为他们的口头禅。面对着学生崇拜的眼神,面对着学生纯洁的心灵,教师应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展示自己良好的师德修养,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引领学生成长。

“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教师不仅要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言传”,还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身教”,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发出来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信任和敬佩,从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随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

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语文教材,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表达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热爱、对自然风光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1.展示文化魅力,激发爱国情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美轮美奂;散文小说,意境深远。即使是一个个的汉字,也体现着祖国文化的魅力,凝聚着民族的精神。

案例:

师:“奴仆”见过吗?

生:见过。电视里那些服侍当官的人就是奴仆。

师: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

生:我家隔壁就有奴仆,那个女的天天给那家人做事。

(众生笑。)

师:那个女的到底是不是奴仆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奴仆,老师把他们画出来。你们可要仔细看。

(在黑板上画“女”字的象形文字,并侧身站立,低头,俯身,双手交叉在胸前。)

师:这是什么人?

生(笑):是女人!

师: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要这样,很温顺的样子。

(再画“奴”字的象形文字。)

师: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很温顺,但男人们还是用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

师:(在黑板上画“仆”字的象形文字,边画边解说)这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还会在他屁股后边插上几根尾毛,让他在大街上走。

生:只有动物才有尾巴,真难为情。

师:对,不把人当人!

生:我会觉得耻辱!

生:这是对人的侮辱!

师(脸色凝重):这样的人就是“仆”,这个字就是“奴仆”的“仆”。

薛老师对“奴仆”二字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有效地识记了字形,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汉字的文化底蕴,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爱国的情愫。

2.挖掘教材内涵,促进品德提升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具有典范性,体现时代精神,同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语文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抓住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感受教材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

一句话、一首歌、一段情,正是因为教者充分挖掘了文本中最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去阅读、品味、感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此刻,不需要教师再进行灌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学生在感受语言过程中情感已经被充分激发,课堂上动情的歌声、高昂的读书声就是学生内心沸腾的爱国情。

三、走进生活,明理导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知行统一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语文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让德育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1.开展实践活动,学会合作

排演课本剧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排演课本剧,不光可以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排演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互助,懂得了在集体中要顾及他人,服从集体。融德育于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方式远比教师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2.进行课外阅读,陶冶情操

学习语文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而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从课外阅读中提升了思想认识,汲取了精神力量。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阅读能丰富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

3.关注习作表达,提高认识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经常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习作的内容往往也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触摸到学生的心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人文价值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校中各个学院的必修课,英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感受英语文化,接触人文知识,充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新课程改革下大学生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的指出,大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与技能课程,更是提升综合素质水平的关键学科,大学英语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应该要感受语言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素养,让学生感受语言知识的魅力,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长远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讲教学目标放在学生个人发展的长远目标上,让学生了解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学习的长远动力,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价值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文件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学生人文社会方面的教育,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与什么能力,这符合国家的发展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国家与民族的综合竞争力。人文教育主要是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渐提升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步的挖掘学生的认为素养,在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学科。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时候,简单的理解为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若是没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为精神没有办法被有效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基础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大学英语教学的学科定位比较模糊。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只是助攻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的色彩,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人文性,学生的学习也缺乏重要的动力。其次,大学英语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学教育中,各个专业往往只是注重自己专业的专业型,认为大学英语只是公共课程,与自己专业得教学目的不相符合,英语教学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定位不清、教学目标不准确、教学内容缺少稳定性,仅仅为了考试与学分,英语教学常年的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得不到提高。最后,大学英语教学缺乏专业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学英语成为教学中的边缘化学科,学生不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热情也比较低,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比较差。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探索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效的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向外传播,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根本的问题所在就是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不够。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向外传递,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的文章与内容,都是展现优秀的西方文化,展示西方文化中哲学的向,其中的真善美、博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需要高度重视英语教学,挖掘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学习,培养适合社会的人才。

2.找准学科的定位。大学英语教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又√嵘学生的审美精神与人文素养,还可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因此各个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或者是各个专业的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各种元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逐步深入挖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找准学科的定位。

3.创新教育教学的思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英语教学实践性、趣味性、实践性的统一,逐步提升学生的额人文价值,充分发挥出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个性的均衡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构建有序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人文精神出发,拓展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赏析经典英语作品,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需要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实施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典范,用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影响学生,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从新课程理念的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