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文学与其它科目如历史、数学或者地理的学习不同,这些科目的学习是基于事实和固定的规则,而在文学的学习中,各种批评评论都是公开性的,对同一文学作品的观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说文学的学习是基于欣赏和分析。没有任何两个人会用同一观点来看待一个文学作品,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含义的理解以及理解层面都有所差异的,正所谓有一百个读者,也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位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感情、观念、信仰、生活经验及教育程度来思考、理解和分析一部作品,评价它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等,只要论点论据充分并符合逻辑,就可以提出自己对这部文学作品的观点和见解。基于文学学习的这些特点,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时候便负有艰巨的责任和任务。教师不仅应教授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而且要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文学作品。

 

学会分析评论英语文学作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在品味语言的同时,领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意义,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并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及西方人的情感世界。

 

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把文学批评分析看成非常棘手的问题和对自己的巨大挑战,他们会把文学评论作为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当他们在教师的要求下不得不对某部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分析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恐惧和迷惑,他们总是认为做文学评论就是要对一整部作品进行批评性分析。但其实不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作者通常会首先确定主题,然后进行局部创作,再以各个局部统一构成整个作品,据此作品的局部既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又与其它局部发生联系,共同表达同一主题,因此,学生完成整部作收集整理品的阅读后,可根据某一局部确定分析主题,一旦确定了分析主题,即找好了适当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着手对某部文学作品做评论了,因为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找到适合的分析评论方向。

 

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文学评论分析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呢?在阅读某部英语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应鼓励学生了解该文学作品的作者,了解其所处的社会背景、身份地位、思想状态,以及创作动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同时学生需要熟悉该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可以表明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意见,因此了解当时的时代文化特征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此外,学生还应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背景、主题等一系列因素加以了解,根据作品所体现的含义,寻找出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和评论;教师的任务则是要通过简化对该部作品的分析过程,并使这一过程更加吸引人,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文学作品分析任务。

 

首先,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存在的含蓄型和多义性,人们往往会因个人背景经历的差异,在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上产生不同的理解观点,因此,教师在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应充分

转贴于

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愉快的进行文学作品分析评论。

其次,要做好阅读强化工作。英美文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经常会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阅读,因此阅读量不足,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自身的文化积淀也不够,所以要让学生扩展思维,加强想象力,就要强化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加强文化积淀。通过广泛的阅读,使学生逐渐大学扎实的人文底蕴,正所谓广泛的阅读是文化积淀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基础,对于分析评论文学作品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再次,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且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插图和事例,以使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和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更加真实。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事实上许多教师选择直接提供给学生已经准备好的批评分析,这就是使学生在独立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能力上缺乏了锻炼。我们不反对为学生提供类似的帮助,但是长期如此,学生会对这种现成的评论分析有所依赖,从而失去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来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就应该向学生详细的介绍课程学习方法、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以避免造成学生对本课程的模糊认识,导致无法达到最终的课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参与课堂的学生人数,将所有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的每名学生分配一定的文学作品阅读任务,阅读完成后,让一个小组的每名学生到教室前面做口头阐述,其它小组的同学则准备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监控和指导。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打破恐惧的障碍,而且学生也有机会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来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推翻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推翻,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 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列文论;外指;内指;式微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83-02

当二十世纪历史的帷幕徐徐掩上,当我们重新以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文坛时,我们感伤地发现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已无可挽留地边缘化了,代之而起的是大众文学、大众文化的风起云涌。同时,在中国的文学理论界,细心而怀旧的理论家们亦发现,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百年文艺事业产生巨大推动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西方文艺思潮纷至沓来的今天亦呈现出无可挽回的萎缩、式微的趋势。是无可挽回吗?是绝对的消退吗?这恐怕是关心中国文艺理论事业、关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人们勉力探询的问题。这里,作者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初学者,力图对马列文论的历史发展和文艺理论的现状做出探索,以努力探析出马列文论日渐式微的原因和未来的理论生成和走向,以在马列文论发展的途中产生轻微的律动。

一、马列文论的日趋式微

作为马克思主义一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世纪初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基石,并自身发展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它在方法论意义上系统地阐述了评价文学作品的美学和历史的标准,解释了文学和哲学、政治、经济的内外部联系,形成了文艺的上层建筑学说、文艺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历史事变的观点、以对悲剧和典型和现实主义的权威理论体系,构成了以文学是“人”学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中国近现代文坛的创作者们和理论家们以鲜活的作品和思想日趋使之发展,成为二十世纪各种理论潮流中的大潮和顶峰。

事物的变化发展有时总会出乎人们的期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马列文论的日趋萎缩已成事实,在西方各种思想流派的更快传入中,它的声音却越来越少,这一切都驱使我们努力地试图找到其式微的原因,并对之作出诊断。

首先,马克思文论的式微有其自身的原因:我们说马列文论的发展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其唯一的理论基础,其认识论体系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时又囿于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就导致马列文论片面侧重文艺与外部事物关系分析的缺陷,诸如文艺和政治、阶级、经济和历史的关系。这正是马列文论的伟大之处,但同时是它的缺点所在。

我们可以借取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关于作品的四个部分的理论来进一步分析这一点。艾氏提出文学是由宇宙(生活)、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这样就演绎出文学理论体系的四类关系,即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世界和作品的关系、作者和作品的关系,以及作品的自足体系,也就是作品的自身规律。这四类关系是以“作品”为核心的。进一步分析便会发现,前三种关系是作品和外部的联系,我们可以名之为作品的“外指”,而后一种关系,作品的自足体系,是在去除世界、读者、作者之后仅留自在文本的分析,这可以称之为作品的“内指”。

把马列文论和艾氏理论和作品的“外指”“内指”放在一起便可以发现:马列文论其实是一种“外指”的理论,它的对作品的分析体系中对作品和经济、政治、阶级、历史的联系分析是属于作品和世界(宇宙)的关系范畴,“人”学理论即对应于作品和作者的关系,又有作品和读者的关系,至于作品中悲剧和悲剧性的分析虽然指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但这种内容和形式也是“外指”的,而不是纯作品的“内指”分析。

因此,马列文论的这种“外指”特征即是它的成就之处,又是它的缺陷之处。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二十世纪末式微原因的自身的深刻因素。

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马列文论的式微现状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哲学的发展成为西方文艺和文艺理论的一统天下。这些哲学观,包括生命哲学、自然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分析哲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意识哲学等等都为文学理论总体体系的“内指”化提供了充分的哲学基础。同时其他的知识体系(旧的学科的新发展和新的知识体系的确立),如符号学、惮释学、结构主义、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心理分析学和电子科学等学科,特别是20世纪西方哲学和美学的语言学转向,对作品的关系分析转向语言分析都为二十世纪文艺理论体系的“内指”化准备了条件。所有这些外部因素,按照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文化“场”的理论,都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存在“场”日趋侵占,使马列文论在文艺理论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从而使文学理论领域对作品的“内指”分析成为主流,使原来对作品外部关系的分析渐居次位。这在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有较强的体现。

现代主义文学走着一条“拒绝交流”和“拒绝解释”的道路,它作为一种“反文化”和“对抗文化”的颠覆力量而存在,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恋”色彩,从而一反现实主义文学对文艺和现实关系的“外指”外的强调;而后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对“仿像”的绝对创造从而根本割裂了文艺和现实的联系。继而实现文艺思想的“纯文本化”、绝对“内指”化。

既然马列文论在文艺理论体系中日渐式微的趋势已成定局,那么必须提出的一个问题是马列文论向何处去?怎样对待这种式微?我们说,一厢情愿的挽留,对原来的马列文论的孤芳自赏或者自轻自贱都是不明智的,亦不能采取倒旗易帜的理论投降主义对策。现实的选择是,在深刻明晰原因的基础上努力找出一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新的突破和发展的新路,用列宁的话说“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也就是说,探求马列文论理论生成和发展的新路和新的形态。

二、理论的生成和发展

马列文论在分析历史和历史事件在悲剧中的作用时,提出了著名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说明历史事件不是某一种力量简单作用的结果,而取决于一种历史的“合力”。运用马列文论自身的这种“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笔者以为,可以找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展的“突破口”,一个切入点。我们面临的现状是总体文艺理论体系中“内指”化的加强而“外指”外的减弱和各哲学观、文学流派、知识体系的共同存在。这种景观在中国当代文化和文艺(包括创作和理论)领域是十分鲜明的,各种理论“场”在中国文化总体“场”中动作和互动,所以谋求马列文论在中国的突破和发展,没有必要放弃马列文论原有的“外指”优势,而完全地寻找一条向“内指”转变的路,一条更为明确的途径是:以“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为切入点、通过马列文论“场”和其他哲学“场”、文学理论“场”、知识学派“场”的互动、交流和对话,找到马列文论和它们的共同点、碰撞点和生成点,这种对话、融通和平行交流是马列文论新发展必然选择。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景观下,马列文论理论的生成和发展的新范畴可以命名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个理论范式包含三个关键词“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前二者正体现马列文论既有交流对话的一面使之区别原有的理论体系,又有坚持马列文论自身内容的一面使之不被其他理论同化,失去自己的声音。

以下从马列文论和其他因素互动交流的方法论和融合点的分析和寻找中发现和证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范式实现的可能性、可取性。

我们说,艾氏关于文学四个要素及其关系是马列文论和其他知识体系的一个纽结点。例如文艺社会学强调的是宇宙和作者的关系,这就把社会学的观点纳入马列文论的体系中,从而克服(一定程度)马列文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依赖;文艺心理学、艺术思维学、直觉主义美学主要对创作主体进入深层的心理运动性分析,以更深层地发掘作者在作品动态系统中的作用,这是对于马列文论原有体系中作者和作品的“外指”关系的理论补充;而符号学、阐释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马列文论的体系中对于马列文论在“内指”上的缺陷的弥补有重要作用,从而使马列文论的“外指”“内指”功能趋于完备。而接受美学、阐释学、解构主义等都涉及对读者的研究。在文艺活动过程的研究上则又可以引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因素。

以上对马列文论和其他学科理论共同点的表层分析上说明马列文论和其他文化因素对话、融通和生成新质的可能。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对话和交流是有机的、深层的、动态的融合而不是形而上学的、浅表的、机械的凑合。虽然以上说明了这种融合和吸纳的可能性,但我认为真正的融合状态绝非这么简单,绝非是这个样子,应该是从深得多的意义上进行的。这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涉及理论思潮、文学流派、学科体系、方法体系、思维方式在围绕“文学是人学”为中心的十分复杂的运作体系。在时间上不是一蹴而就、心想事成的,这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对自身局限性的主动认知,对其他学科体系采取欢迎、认同、取舍的态度,并且需要创新的而不是保守的眼光。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批评多元化分析

1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理论应用重要性分析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相继开展了文学教育工作,英美文学教育就是其中的核心操作环节。需知,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传播,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引导的主要关系,前者可从独特角度上对英美文学作品历史意义和内涵等加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学批评为英美文学教育与文化普及提供了发展契机,查缺补漏的过程中,促进民众更加深入的了解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化,推动英美文学未来健全、正向发展。基于文学批评基础上的英美文学事业发展,使得民众在阅读和学习作品深意中,有效规避诸多传统解读局限和印象读法,使得民众对原著作品可以深入了解,细细品味作者一方所要表达的看法和理念以及文学表现形式等,人们的阅读风格优良塑造出来,也可让大众感知英美文学魅力,强化其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

2英美文学之中的文学批评种类分析

首先是新批评理论。我们通常所说的新批评理论主要是英美文学实践活动中,最具典型特质的文学批评类型,新批评理论由美国学者所提出,如今仍旧在大量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备受大众青睐于推崇,以文学本体论为主体。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本体就拥有一定价值,主体侧重点是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评价。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新批评中,特别重视对英美文学语言含义的探索与发现,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实施语义研究和分析。分析过程中注重语境联系,此时语境涵盖了作品上下文内容和写作环境内容以及历史沉淀内容等,不仅如此,作品中的关键词也是语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常见的便是隐喻和张力以及悖论。其次是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社会历史批评,主要强调的是对文学批评过程中价值判断存在与否,要求对作品真实性要素和倾向性要素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评判操作。具体而言,即为文学作品中生动画面、艺术形象和情感表达,均要和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起来。英美文学中所彰显出的作者对社会评价,旨在表达作者本人的观点以及相关看法和自身立场等,此时的作者观点和作者立场,务必对社会生产和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社会历史批判理论在英美文学中被大力应用,《文学理论》书籍中便强调了此种理论在文学发展阶段内的核心意义。最后是文化学批评理论。此种批评理论模式,主要是从文化角度对相关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文学文化内涵批评模式。文化学批评重点就是文化,文学批评注重文化整体上的若干关系和细节,将文化要素和人类社会的各项要素进行层次化对比研究,文化学批评理论同样被广泛应用在英美文学之中,延续至今。

3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批评特点分析

3.1批评文学和各学科之间相互关联

英美文学之中,文学批判基本上都是文学研究的同义词,此时的文学批评操作将文学鉴赏视为基础性操作要素,文学理论是指导,对文学作品实施深度的分析和研究以及认知评价等,此类过程不能误认为其仅是文学行为,要和各学科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很多文学批评过程中均融入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哲学也很是重要,学科类型可谓多种多样。特别是文学批评中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最大限度上应用了读者心理感受,之后在此基础上对文学作品实施文学批评操作,最终获取文学作品反馈。

3.2文学批判审美性彰显

无论是以何种文学批评理论为主,新批评理论,亦或是反应批评理论,万变不离其宗,多数文学批评过程中均具备一定审美性特点。此处所说的审美性,其基础便为文学作品,随之关注其内部所要彰显的艺术性特质和美学性特质,批评人员要掌握美的规律和发展态势,从文学作品美学角度对原著予以高度审美分析和研究,最后做出审美评判操作和审美评价操作等,让读者深入作品来体会其中真谛,对作品拥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循序渐进强化读者群体审美情趣和阅读素养。

3.3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合理性和科学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无论何种形式的文学批评形式,均不能和实际脱离开来,正规科学的文学批判操作在批评人员实施美学批评和艺术批评的情况下,也应该凭借理性思维去不断思考,最后做出正规性和客观性的评价。批评人员本体要拥有科学创造性,使用合理研究模式和思维以及理论等,对文学作品加以客观评价和公正评价,以客观事实为基准点,查阅大量资料对英美文学原著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务必要系统化、周密化的予以操作,期间不能掺杂太多个人思想和狭隘观点,要对英美文学原著作品予以科学、合理的文学批评操作。

3.4注重文章内涵,贴近读者

英美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改往日过度关注读者的研究模式,大幅度提升了对文章本身和读者群体的关注深度与广度。英美文学作品中,文章语言分析方面,与之前相比变得愈加深刻,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在文艺学批评,突出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研究,针对作品内部语音和词汇以及语法、结构等进行综合性分析。英美文学作品问题分析阶段,新读法的出现,要求务必掌握词汇知己含义和内藏深意,之后在此基础上强化词和词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如此,对读者的重视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历史评判阶段内,英美文学作品价值评判标准,社会效果为主体,基于上述所言,对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产生相应影响,深入民众、贴合大众诉求,才能提升读者群体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核心地位与主导作用。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作品;分析;解读;观念;方法;操作

作品分析、文学解读,就是以文学解读现象为研究的对象,探讨文学解读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本文对作品分析的观念和方法的操作性问题展开研究。

一、解读文学经典的价值观念问题

文学经典是和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如果真的要给其下一个缜密的定义,那是很困难的。解读文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国传统的文论,没有给我们提供系统的理论。整个20世纪,我国曾经几番大规模引进西方文论。然而,无论引进多么新异的西方文学观念,那都是西方人根据他们的文学经典和文化传统进行的抽象化。有了冲突该如何解决?方法有二:一是教条主义的态度,成全西方文论;二是修改、完善、发展西方文论。

1.真实性和假定性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然而,这种反映并不是简单、机械、被动的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写实,它的出现已经在作者的头脑中经过了精神的陶铸,灌注了作家的主观思想感情,同时,为作家的审美理想所照亮。

2.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的概念是指文学能够通过自身的艺术美,能够满足人类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精神需求,能够滋养和提升人类心灵,推动人类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促进人类的健康、和谐发展。

3.文学价值观念

文学价值观念的内部结构核心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维的、综合的;其内部结构特征与文学价值的多层面结构特点相对应。

二、通过还原和比较进入分析

长久以来,分析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分析,难度很大。究其因,在于直到目前,对于是否存在永恒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从纯粹理论上,仍有分歧。文学评论要以最基本的艺术分析为基础。然而,最基本的艺术分析要落实到作品当中去,就必须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证明和证伪

一般论证的基本原则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也就是说论者根据自己的论点,去组织与论点相关的材料去证明。然而,这种证明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因为这种做法,意味着是在排除异己材料。

2.应该这样写和不该那样写

一般的论者,都把对论点的肯定当作论证的主要任务,这自然不能说错,但也不能算完全对。

3.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范的比较

要弄清“不该那么写”,凭借文学大师的修改稿自然是一条捷径,非常可惜的是这样的资料凤毛麟角,因而这种方法很难直接实现。但是它是如此有诱惑力,以至于人们很难完全放弃。于是许多经典评论家往往采取间接的办法,例如: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评希腊著名雕塑“拉奥孔”时,创造了一种办法,那就是从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寻求对比。

4.艺术感觉的“还原”

选择相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不同点、相同点,进而探究艺术的奥秘,这种方法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一些经典作品来说,不管是中国历史、传说,还是西方《圣经》、神话题材等都曾三番五次地被加工成不同形式的体裁。然而,即便如此,这种适应性也不见得广泛,它不仅不适用于大多数现代和当代作品,还不适用于许多古典作品,偶或即使适用,也可能因手头缺乏翔实材料而不能进行很好的分析。

5.情感逻辑的“还原”和比较

艺术家和科学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的感觉不同。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经过了作者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臆造”。正是由于“臆造”过,要进行深刻的分析,不能离开还原的方法,因为我们知道,方法比经验更全面、更深刻。

6.审美价值的还原和比较

只有把人物和作家的感觉糅合起来,人生体验和思想才可能成为文学的主题。许多作家的经验是要善于记住感觉,以记住情绪。现实中,并不是一切感觉对情绪的记忆和表达都是有益的,有些感觉则不利于情感的自由发展。

7.历史的还原和比较

针对这一点,在分析作品内容时,我们要进行历史的动态分析,这就要更高级的分析办法,那就是历史还原。历史还原法就是在研究一些文论时,我们要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就是通常所讲的“就事论事”,只有这样,作品分析才能科学、深刻、实际。

8.流派的还原和比较

上一点所讲到的“就事论事”说法比较宽泛,不太具体。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语境,都是历史的审美语境。一切审美语境都与形式和流派是密不可分的。

9.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我们分析作品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分析它的特殊点,也就是说某篇作品有什么独特之处,有哪些闪光点,而它的这种闪光点在别的作品中又不能体现。亦即不是和其他作品的相通点。

参考文献:

[1]钟友军.文本细读与教学策略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师,2009.

[2]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卫生理化检验 本科毕业论文 组织实施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培养、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最好检验,是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创新意识与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和升华,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可替代的教学环节[1-2]。下面就如何组织实施卫生理化检验方向的本科毕业论总结和探讨。

一、毕业论文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1.学生的就业、升学期与学位论文设计期时间冲突。

高校理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毕业生考研、实习、就业与论文成文工作交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要求学生选题、定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对所研究的问题深思熟虑后,以提纲、报告的形式完成。因此,在教学管理中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总体安排上,将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适当前移,进行早期渗透,将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密切结合。各主要专业课程向前三学年转移,减少第四学年的计划课程,第七学期课程适当减少或不排课,以利于学生提前进行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毕业论文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更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认为只要完成即可,不追求质量;不少学生没有按预定的毕业论文计划开展工作,以致相关材料、工作进展记录、时间上的安排都无法跟上计划。针对这种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在做好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实现毕业论文工作由“重规范”向“重质量”的转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想方设法减少因学生就业、实习、考研等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影响。

3.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精力投放不足。

高校教师承担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教师指导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即使教师工作热情很高,时间、精力也难以充分保证。强化导师对学生论文的首要责任并控制指导学生人数,可促使指导教师认真、严格对待学生论文,保证论文质量。把学生的学位论文设计与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这样既便于教师进行科研和指导教学,又可增加校内教师的科研力量,更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校外实习的毕业生,在确定毕业生论文校外指导教师的同时,配备一名校内指导老师,使得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与校外导师的实践技能指导相结合,避免学位论文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样,教师的知识体系得以更新,实习单位的效益得到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学位论文质量自然随之提高。

4.经费的短缺使毕业论文的实施难度加大。

大部分学校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无专项经费,也无专门实验室,致使理科类大部分做毕业设计(论文)实验的本科学生、研究生和指导老师共用一个实验室,有些论文的实验无法正常开展。学校应充分重视此类情况,投入足够的经费,添置必要的图书和实验设备,举办有关训练项目;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便让更多的本校教师指导毕业论文;鼓励毕业论文整理公开发表,并对予以经费支持。

二、卫生理化检验方向毕业论文的组织实施

1.结合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毕业论文选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1世纪,卫生理化检验采用的各种分离、分析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和更新。许多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仪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卫生理化检验中。目前,在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卫生理化检验正朝着微量、快速、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许多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方法等已经在卫生理化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卫生理化标准检测方法中,仪器分析方法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样品的前处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新颖的分离技术,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加压容器萃取、超临界萃取和微波消化等,较常规的前处理方法省时省事,分离效率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分析仪器自动化是卫生理化检验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分析仪器可以进行检验程序的设计、优化和控制、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使检验工作大大简化,并处理大量的例行检验样品。例如蛋白质自动分析等,可以在线进行样品的消化和测定;测定食品营养成分时,可以采用近红外自动测定仪,样品不需要进行预处理,直接进样,通过计算机系统,即可迅速给出食品中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等成分的含量。装载了自动进样装置的大型分析仪器,可以昼夜自动完成检验任务。

仪器联用技术在解决卫生理化检验中复杂体系的分离、分析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仪器联用技术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析仪器连接使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点。近年来,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L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ICP-MS)等多种仪器联用技术,已经用于水质、食品、空气等样品中微量甚至痕量有机污染物和多种有害元素等的同时检测,如样品中的多氯联苯、二因、氯丙醇、多环芳烃、丙烯酰胺等的检测。

近年来发展的多学科交叉技术――全微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的整体微型化、高通量和自动化。过去需在实验室中花费大量样品、试剂和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分析检验,在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仅用微升或纳升级的样品和试剂,以很短的时间(数十或数分钟)即可完成大量检测工作。目前,DNA芯片技术已经用于转基因食品等样品的检测,以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分离为核心的微流控芯片技术将在卫生理化检验中逐步得到应用,大大缩短分析时间和减少试剂用量,成为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的绿色检验方法。

从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样品的前处理、色谱分析法等仪器分析方法的改进、仪器联用技术、多学科交叉技术,是卫生理化检验方向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领域。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项目,既保证课题的分量与难度适中,又保证课题符合专业培养要求,使毕业论文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

2.卫生理化检验新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

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了解待测物的理化性质、原有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新的分析方法或改进原方法。通常应该对影响分析方法精密度、灵敏度、准确度和方法检出限的主要因素及样品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选用优化的分析测试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步骤,建立新的分析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

(1)检测条件的优化。

在新的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可以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或正交试验,确定各种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

不同的分析方法所需优化的条件不同,分光光度法需优化的条件有合适的显色反应、显色缓冲液种类和pH值、显色剂用量、显色温度和时间等;气相色谱法在进行测定条件优化时,首选应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对色谱柱和检测器的种类进行选择,然后对柱温、气化室温度、载气种类和流速、可能用到的氢气和空气的流速等条件进行优化;液相色谱法在进行测定条件优化时,首选需要选择的也是色谱柱和检测器的种类,再对流动相的组成、酸度、流速和柱温等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必须考察在所选择的最佳色谱条件下,实际样品中待测组分与样品中干扰组分的分离情况。

(2)校准曲线的绘制。

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测量仪器响应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测定时,所配制的标准系列,待测物的浓度或含量应在方法的线性范围之内。

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二者的区别在于标准溶液的处理步骤不同。在绘制工作曲线时,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和样品分析步骤完全相同;在绘制标准曲线时,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中省略了样品的前处理步骤。

(3)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样品的前处理是建立新分析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决定分析成败的关键之一。样品前处理的目的是使样品能适合分析方法的要求。通常样品的前处理包括样品的消化或提取、分离和净化等步骤。

对于金属元素或无机物的检测,可以采用干灰化或湿消化处理样品,并对其条件进行优化;对于有机物的检测,可以根据待测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并进行条件优化,如采用液―液萃取、超声波萃取、振摇萃取、索氏提取器提取等。样品的分离和净化,可以选择并进行条件优化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挥发法和蒸馏法、液相色层分离法、固相萃取法等。

(4)干扰试验。

根据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成分进行试验。通过干扰试验,可以确定干扰组分的允许浓度,通常在标准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干扰成分,以测定值变化±10%作为是否产生干扰的判定依据。如果存在干扰,则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消除。

(5)实际样品的测定。

采用所建立的新方法检测不同类型、不同基体的实际样品,说明方法的适用性。

(6)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

对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应给出线性范围、检测限、精密度、回收率、方法对照等方法学指标的评价。

三、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检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和手段,也是在校大学生从学校学习阶段走向社会前的一次十分重要的综合训练和实践机会,要重视毕业论文的导师遴选、选题和开题工作,加强毕业论文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评价体系,保证毕业论文的高质量实施。对于卫生理化检验方向的毕业论文,尤其应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题目不宜过大,以免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实现预定目标,影响毕业论文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蕾.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科技资讯,2010,28:229-230.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料库;文本;思想内涵;艺术成就

引言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海明威作品译本,有关海明威作品及海明威本人的研究论文也到处可见。海明威及其作品在中国读者群和学术界能引起如此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专题。作为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师,我们在讲授某个作家的作品时,总希望尽可能搜集到对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及对作品文本简释性的评论,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切更全面的把握。但是,当我们翻检所搜集到的各种评论资料时,发现真正能用于课堂作品评析的东西并不太多。如何使学生从作品本身(甚至作品原文)体会到人物的塑造过程,情节的发展脉络,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以及作品的修辞特色,通过文字语言这一可视媒介体现出来的呢?我们认为这是英美文学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大凡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关系,情节预设,以及冲突的安排与修辞手段,无一不是通过选词、句法、节奏、比喻、象征及篇章结构得到实现。文学作品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我们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作品,必须重视对其作品文本本身的研究和改进研究方法,运用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论。

一、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

世界文学研究出现两种重要趋势:一是语言学分析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文学分析中;另一个就是现代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文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形成了独立的语体学学科,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研究。语料库的应用从最初的版本学研究,发展到为各种文学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及参照。英美文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关系引起了语言学、文学界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和实验证明:文学批评是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而语料库方法则是量化的、描述性的,以概率为基础的语料统计分析。二者的结合能够使文本的分析描述更系统,也更为可靠。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工具,使人们对文学作品可以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研究不仅可以从理念、假设到事例分析,还可以从文本实证入手,通过特征分析建构假设和理论。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包括单个作家所有作品,构成某个作家的语料库,也可以包括多个作家的作品语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也可以建成英汉两种平行文本的语料库。从作品语料中人们可以得到充分的例证,以验证或说明某一文学批评理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词分布分析、文体特征分析、情节分析等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拓展传统的文学研究,提炼文学修辞、文学叙事的规则,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鉴别作品的真实作者。主要分析手段包括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文学作品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作品要表达哪些主题,反映何种思想内涵。

二、语料库技术运用于海明威作品研究的意义

笔者多年来对海明威的作品及其笔下硬汉形象颇感兴趣,一直想探索出一种先进的方法来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海明威的主要文学作品,包括《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以往,我们通过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文学批评,从海明威的作品的人物中的“硬汉式”人物身上总结出他们共同的群体特征。我们发现,首先,“硬汉式”英雄在肉体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勇气。第二,“硬汉式”英雄具有极强的意志力。与其体能相比,其意志力显得更为重要。正是这种意志力使人物在被打碎被重创后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显示出人的尊严。第三,海明威的“硬汉”另一重要特质是忠诚。“硬汉式”英雄内心充满激情和忠诚精神,这一特质使得人物显得可信可靠,让人感到温暖可亲。第四,“硬汉式”英雄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人的崇高荣誉感,总能在失败面前表现出人的尊严。第五,“硬汉式”主角总是精通某种专门的技艺,如钓鱼、斗牛、打猎等。这种技艺上的精通使得“硬汉”能直面生活中各种环境而不会束手无策,同时也是构成他内在的勇气和约束力必不可少的原素之一。最后,海明威的人物的考验都发生在怯懦和勇敢的瞬间,他们任何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而正是由于死亡,人的态度才开始变为一种纯粹的东西,而正因为其纯粹,方显得意味深长。所以,死亡这一主题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死亡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是必然的,活着相爱是暂时的。这些观点使他的作品很少有良好的结局。但是可贵的一点是,他的人物并不轻易放弃生的欲望,他们敢于与死作斗争,力图争取自己的命运,因此他的悲剧仍焕发着生的光彩,预示着明亮的前景。海明威笔下“硬汉式”主角的力量来自其体质、精神、心理和社会能力诸种因素的合力,这些特质构成了海明威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一旦这些素质被放在与其难以抗衡的力量的冲突中,它们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显示出“硬汉子”的英雄本色。综上所述,海明威作品的思想内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以及海明威的创作艺术是一个永远不尽的研究主题,是永不过时的研究内容。

随着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在我国的兴起,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老人与海》等名著进行文本解读和对文本中词语、句法、节奏及篇章结构的检索和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进而对作品及人物进行评论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我们对20世纪美国重要作家海明威作品研究的一种新的突破,将会对海明威作品文本分析,文学理论的验证、构建,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转贴于 三、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海明威重要作品的方法和手段

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的重要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进行文本解读和语料检索与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构建海明威“硬汉式”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体系,并试图把文学作品分析与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探讨其在文学教育中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将整个研究工作方案可分为三步:(1)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的搜集、整理,形成规范的电子文本格式;对作品的创作时期和体裁进行标注,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语料库;选择适当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2)通过文本解读和语料库参照分析检查和验证相关的结论,并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3)探讨和研究这种分析和研究之于文学教学的意义及应用途径。

海明威一生都在创造Code Hero,该文学形象贯穿海明威各个重要时期的多部作品,其基本特征在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而该形象的变化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是研究中要突破的重点。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和索引软件,通过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等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挖掘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我们还可以用语料库语言学量化的、统计的、描述的方法,从文本着手,发掘‘硬汉’形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探讨这一主体形象的产生和塑造,论述海明威的“硬汉式”主角在桑提亚哥身上的基本归宿。

【参考文献】

[1]Wang Shouyi; “Hemingway’s Linguistics Style and Art”, Foreign Languages 2, no 48(April): 41-45, 1987.

[2]Robert P. Weeks; “Hemingway: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2.

[3]Philip Young; “Ernest Hemingway: A Reconsideration”,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6.

[4]Robert .O. Stephens; “ Ernest Hemingway: The Critical”, New York, Burt Franklin, 1977].

[5]James Nagel; “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in Context”,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52.

[6]Carol. S. Baker; “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2.

[7]Jeffrey Meyers; “Hemingway: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8]Miles Donald “The American Novel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Newton Abbot, England: Levid and Charles, 1978.

[9]Charles Molesworth; “ Hemingway's Code:The Spanish Civil War and World Power”, Salamagundi, no.76-77 (Fall--Winter): 84-100. 1987.

[1]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2]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9。

[3]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4]李宜,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8。

[5]龙毛忠,颜静兰:《.英美文学精华导读》(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6]吴然.: “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演绎 (M).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1。

[7]李文中: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料库;文本;思想内涵;艺术成就

    引言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海明威作品译本,有关海明威作品及海明威本人的研究论文也到处可见。海明威及其作品在中国读者群和学术界能引起如此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专题。作为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师,我们在讲授某个作家的作品时,总希望尽可能搜集到对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及对作品文本简释性的评论,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切更全面的把握。但是,当我们翻检所搜集到的各种评论资料时,发现真正能用于课堂作品评析的东西并不太多。如何使学生从作品本身(甚至作品原文)体会到人物的塑造过程,情节的发展脉络,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以及作品的修辞特色,通过文字语言这一可视媒介体现出来的呢?我们认为这是英美文学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大凡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关系,情节预设,以及冲突的安排与修辞手段,无一不是通过选词、句法、节奏、比喻、象征及篇章结构得到实现。文学作品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我们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作品,必须重视对其作品文本本身的研究和改进研究方法,运用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论。

    一、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

    世界文学研究出现两种重要趋势:一是语言学分析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文学分析中;另一个就是现代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文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形成了独立的语体学学科,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研究。语料库的应用从最初的版本学研究,发展到为各种文学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及参照。英美文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关系引起了语言学、文学界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和实验证明:文学批评是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而语料库方法则是量化的、描述性的,以概率为基础的语料统计分析。二者的结合能够使文本的分析描述更系统,也更为可靠。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工具,使人们对文学作品可以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研究不仅可以从理念、假设到事例分析,还可以从文本实证入手,通过特征分析建构假设和理论。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包括单个作家所有作品,构成某个作家的语料库,也可以包括多个作家的作品语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也可以建成英汉两种平行文本的语料库。从作品语料中人们可以得到充分的例证,以验证或说明某一文学批评理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词分布分析、文体特征分析、情节分析等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拓展传统的文学研究,提炼文学修辞、文学叙事的规则,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鉴别作品的真实作者。主要分析手段包括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文学作品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作品要表达哪些主题,反映何种思想内涵。

    二、语料库技术运用于海明威作品研究的意义

    笔者多年来对海明威的作品及其笔下硬汉形象颇感兴趣,一直想探索出一种先进的方法来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海明威的主要文学作品,包括《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以往,我们通过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文学批评,从海明威的作品的人物中的“硬汉式”人物身上总结出他们共同的群体特征。我们发现,首先,“硬汉式”英雄在肉体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勇气。第二,“硬汉式”英雄具有极强的意志力。与其体能相比,其意志力显得更为重要。正是这种意志力使人物在被打碎被重创后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显示出人的尊严。第三,海明威的“硬汉”另一重要特质是忠诚。“硬汉式”英雄内心充满激情和忠诚精神,这一特质使得人物显得可信可靠,让人感到温暖可亲。第四,“硬汉式”英雄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人的崇高荣誉感,总能在失败面前表现出人的尊严。第五,“硬汉式”主角总是精通某种专门的技艺,如钓鱼、斗牛、打猎等。这种技艺上的精通使得“硬汉”能直面生活中各种环境而不会束手无策,同时也是构成他内在的勇气和约束力必不可少的原素之一。最后,海明威的人物的考验都发生在怯懦和勇敢的瞬间,他们任何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而正是由于死亡,人的态度才开始变为一种纯粹的东西,而正因为其纯粹,方显得意味深长。所以,死亡这一主题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死亡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是必然的,活着相爱是暂时的。这些观点使他的作品很少有良好的结局。但是可贵的一点是,他的人物并不轻易放弃生的欲望,他们敢于与死作斗争,力图争取自己的命运,因此他的悲剧仍焕发着生的光彩,预示着明亮的前景。海明威笔下“硬汉式”主角的力量来自其体质、精神、心理和社会能力诸种因素的合力,这些特质构成了海明威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一旦这些素质被放在与其难以抗衡的力量的冲突中,它们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显示出“硬汉子”的英雄本色。综上所述,海明威作品的思想内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以及海明威的创作艺术是一个永远不尽的研究主题,是永不过时的研究内容。

    随着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在我国的兴起,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老人与海》等名着进行文本解读和对文本中词语、句法、节奏及篇章结构的检索和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进而对作品及人物进行评论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我们对20世纪美国重要作家海明威作品研究的一种新的突破,将会对海明威作品文本分析,文学理论的验证、构建,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海明威重要作品的方法和手段

    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的重要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进行文本解读和语料检索与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构建海明威“硬汉式”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体系,并试图把文学作品分析与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探讨其在文学教育中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将整个研究工作方案可分为三步:(1)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的搜集、整理,形成规范的电子文本格式;对作品的创作时期和体裁进行标注,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语料库;选择适当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2)通过文本解读和语料库参照分析检查和验证相关的结论,并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3)探讨和研究这种分析和研究之于文学教学的意义及应用途径。

    海明威一生都在创造Code Hero,该文学形象贯穿海明威各个重要时期的多部作品,其基本特征在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而该形象的变化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是研究中要突破的重点。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和索引软件,通过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等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挖掘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我们还可以用语料库语言学量化的、统计的、描述的方法,从文本着手,发掘‘硬汉’形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探讨这一主体形象的产生和塑造,论述海明威的“硬汉式”主角在桑提亚哥身上的基本归宿。

    【参考文献】

    [1]Wang Shouyi; “Hemingway’s Linguistics Style and Art”, Foreign Languages 2, no 48(April): 41-45, 1987.

    [2]Robert P. Weeks; “Hemingway: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2.

    [3]Philip Young; “Ernest Hemingway: A Reconsideration”,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6.

    [4]Robert .O. Stephens; “ Ernest Hemingway: The Critical”, New York, Burt Franklin, 1977].

    [5]James Nagel; “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in Context”,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52.

    [6]Carol. S. Baker; “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2.

    [7]Jeffrey Meyers; “Hemingway: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8]Miles Donald “The American Novel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Newton Abbot, England: Levid and Charles, 1978.

    [9]Charles Molesworth; “ Hemingway's Code:The Spanish Civil War and World Power”, Salamagundi, no.76-77 (Fall--Winter): 84-100. 1987.

    [1]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2]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9。

    [3]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4]李宜,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8。

    [5]龙毛忠,颜静兰:《.英美文学精华导读》(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6]吴然.: “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演绎 (M).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1。

    [7]李文中: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料库;文本;思想内涵;艺术成就

引言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海明威作品译本,有关海明威作品及海明威本人的研究论文也到处可见。海明威及其作品在中国读者群和学术界能引起如此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专题。作为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师,我们在讲授某个作家的作品时,总希望尽可能搜集到对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及对作品文本简释性的评论,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切更全面的把握。但是,当我们翻检所搜集到的各种评论资料时,发现真正能用于课堂作品评析的东西并不太多。如何使学生从作品本身(甚至作品原文)体会到人物的塑造过程,情节的发展脉络,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以及作品的修辞特色,通过文字语言这一可视媒介体现出来的呢?我们认为这是英美文学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大凡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关系,情节预设,以及冲突的安排与修辞手段,无一不是通过选词、句法、节奏、比喻、象征及篇章结构得到实现。文学作品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我们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作品,必须重视对其作品文本本身的研究和改进研究方法,运用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论。

一、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

世界文学研究出现两种重要趋势:一是语言学分析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文学分析中;另一个就是现代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文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形成了独立的语体学学科,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研究。语料库的应用从最初的版本学研究,发展到为各种文学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及参照。英美文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关系引起了语言学、文学界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和实验证明:文学批评是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而语料库方法则是量化的、描述性的,以概率为基础的语料统计分析。二者的结合能够使文本的分析描述更系统,也更为可靠。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工具,使人们对文学作品可以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研究不仅可以从理念、假设到事例分析,还可以从文本实证入手,通过特征分析建构假设和理论。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包括单个作家所有作品,构成某个作家的语料库,也可以包括多个作家的作品语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也可以建成英汉两种平行文本的语料库。从作品语料中人们可以得到充分的例证,以验证或说明某一文学批评理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词分布分析、文体特征分析、情节分析等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拓展传统的文学研究,提炼文学修辞、文学叙事的规则,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鉴别作品的真实作者。主要分析手段包括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文学作品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作品要表达哪些主题,反映何种思想内涵。

二、语料库技术运用于海明威作品研究的意义

笔者多年来对海明威的作品及其笔下硬汉形象颇感兴趣,一直想探索出一种先进的方法来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海明威的主要文学作品,包括《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以往,我们通过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文学批评,从海明威的作品的人物中的“硬汉式”人物身上总结出他们共同的群体特征。我们发现,首先,“硬汉式”英雄在肉体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勇气。第二,“硬汉式”英雄具有极强的意志力。与其体能相比,其意志力显得更为重要。正是这种意志力使人物在被打碎被重创后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显示出人的尊严。第三,海明威的“硬汉”另一重要特质是忠诚。“硬汉式”英雄内心充满激情和忠诚精神,这一特质使得人物显得可信可靠,让人感到温暖可亲。第四,“硬汉式”英雄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人的崇高荣誉感,总能在失败面前表现出人的尊严。第五,“硬汉式”主角总是精通某种专门的技艺,如钓鱼、斗牛、打猎等。这种技艺上的精通使得“硬汉”能直面生活中各种环境而不会束手无策,同时也是构成他内在的勇气和约束力必不可少的原素之一。最后,海明威的人物的考验都发生在怯懦和勇敢的瞬间,他们任何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而正是由于死亡,人的态度才开始变为一种纯粹的东西,而正因为其纯粹,方显得意味深长。所以,死亡这一主题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死亡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是必然的,活着相爱是暂时的。这些观点使他的作品很少有良好的结局。但是可贵的一点是,他的人物并不轻易放弃生的欲望,他们敢于与死作斗争,力图争取自己的命运,因此他的悲剧仍焕发着生的光彩,预示着明亮的前景。海明威笔下“硬汉式”主角的力量来自其体质、精神、心理和社会能力诸种因素的合力,这些特质构成了海明威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一旦这些素质被放在与其难以抗衡的力量的冲突中,它们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显示出“硬汉子”的英雄本色。综上所述,海明威作品的思想内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以及海明威的创作艺术是一个永远不尽的研究主题,是永不过时的研究内容。

随着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在我国的兴起,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老人与海》等名著进行文本解读和对文本中词语、句法、节奏及篇章结构的检索和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进而对作品及人物进行评论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我们对20世纪美国重要作家海明威作品研究的一种新的突破,将会对海明威作品文本分析,文学理论的验证、构建,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海明威重要作品的方法和手段

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的重要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进行文本解读和语料检索与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构建海明威“硬汉式”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体系,并试图把文学作品分析与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探讨其在文学教育中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将整个研究工作方案可分为三步:(1)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的搜集、整理,形成规范的电子文本格式;对作品的创作时期和体裁进行标注,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语料库;选择适当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2)通过文本解读和语料库参照分析检查和验证相关的结论,并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3)探讨和研究这种分析和研究之于文学教学的意义及应用途径。

海明威一生都在创造code hero,该文学形象贯穿海明威各个重要时期的多部作品,其基本特征在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而该形象的变化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是研究中要突破的重点。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和索引软件,通过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等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挖掘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我们还可以用语料库语言学量化的、统计的、描述的方法,从文本着手,发掘‘硬汉’形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探讨这一主体形象的产生和塑造,论述海明威的“硬汉式”主角在桑提亚哥身上的基本归宿。

【参考文献】

[1]wang shouyi; “hemingway’s linguistics style and art”, foreign languages 2, no 48(april): 41-45, 1987.

[2]robert p. weeks; “hemingway: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2.

[3]philip young; “ernest hemingway: a reconsideration”,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6.

[4]robert .o. stephens; “ ernest hemingway: the critical”, new york, burt franklin, 1977].

[5]james nagel; “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in context”,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52.

[6]carol. s. baker; “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2.

[7]jeffrey meyers; “hemingway: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8]miles donald “the american novel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newton abbot, england: levid and charles, 1978.

[9]charles molesworth; “ hemingway's code:the spanish civil war and world power”, salamagundi, no.76-77 (fall--winter): 84-100. 1987.

[1]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2]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9。

[3]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4]李宜,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8。

[5]龙毛忠,颜静兰:《.英美文学精华导读》(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6]吴然.: “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演绎 (m).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1。

[7]李文中: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孟勇 声乐作品 艺术特征 演唱技巧 学术述评

作曲家孟勇被誉为“青歌赛高产专业户”。其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他合作的歌唱家、歌手更是数不胜数,既有李谷一这样老一辈的歌唱家,也有宋祖英这样一辈的优秀的歌坛中坚力量,还有唱着他创作的歌曲从青歌赛脱颖而出的雷佳、严当当、陈莉莉、王庆爽等青年一代。然而,学术界还未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演唱进行广泛地讨论与研究。

本文以“孟勇”和“其他作曲家”声乐作品艺术特征及演唱为分类依据,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分类,仅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详细述评。

一、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的研究

中国著名作曲家孟勇创作了恒河沙数的声乐作品,他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也获得难以计数的奖项。然而与之难以计数的奖项不相称的是,系统地研究其声乐作品基本特征及整体艺术风格的文献却寥若晨星,但是这为数不多的相关文献也可按各自的研究视角及维度进行分类论述。

(一)宏观把握,全面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饶荣在其2011年学位论文《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中,以孟勇的学习、艺术经历及艺术创作成果为切入点,从“曲名新颖”、“取材丰富”、“运用本土音乐元素”、“词、曲结合完美统一”、“作曲技法新颖独特”等 7个方面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论述。又以孟勇的8首作品为例,从情感解读、润腔技巧的运用和演唱处理三个方面进行研讨,进而对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进行分析。最后深入对孟勇声乐作品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这篇文章中的“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这一部分涉及到“曲名新颖”、“取材丰富”等7个方面,但仅仅重点深入的分析了“词、曲结合完美统一”这一方面,其他方面都未能深入剖析。在“取材丰富,韵味独特”这一部分中,根据孟勇在作品创作上运用音乐素材的不同将孟勇声乐作品分为以少数民族音乐素材为题材、民间故事为题材、现代生活内容为题材、地方戏曲音乐为题材的四类,是一种可取的分类方法。对声乐作品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先将作品分类,通过对每一类作品的研究,来探析其艺术特征是一种好的研究思路。笔者将继承并发扬这一思路,对孟勇的声乐作品进行更科学的分类,以类别为基点深入地论证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文章对于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的分析,情感解读、演唱处理都很到位,不难看出作者对8首代表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以及作曲家对作品的演唱要求了如指掌。笔者曾对孟勇进行访问,掌握了孟勇具体的学习、艺术经历,每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以及演唱其作品的一些要点等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参考价值较高。

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在宏观上把握分析的学术论文还有张佳发表在《音乐大观》2013年第9期的《浅谈孟勇声乐创作的民族特色》和李咏云发表在《歌海》2014年第4期的《孟勇及其声乐作品特色探析》。张佳的《浅谈孟勇声乐创作的民族特色》一文对孟勇作品《阿妹出嫁》和《山寨素描》进行音乐本体分析,然后从“在歌曲选材方面”、“曲式结构独特新颖”、“多元化的结构特征”这样三个方面研究孟勇声乐作品中的民族特色。笔者认为,孟勇很多声乐作品都是以湖南的山水人情为题材,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曲式特征上,孟勇很多作品都是典型的民族调式。而且其创作常常采用湖南民歌的主题旋律作为作品的主题动机旋律,在此基础上延伸扩展主题乐思,因此旋律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张佳重点论述了孟勇作品曲式结构灵活新颖,调式调性转换频繁,而没有抓住作品曲式特征上的民族特色来进行研究。曲式结构包括了歌曲的曲式特征和结构特征,“多元化的结构特征”不能与“曲式结构独特新颖”并列,而且“多元化的结构特征”这部分也并没有研究孟勇作品结构上体现的民族特色,而是概括孟勇的创作特征。文章没有充分的论证孟勇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结构混乱,逻辑不清。

可见,关于孟勇声乐作品整体风格及其作品的演唱艺术的系统的研究是相当匮乏的。

(二)微观切入,精深剖析

对孟勇声乐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是对某一具体作品的深入探究更是不容忽视。学术界也有关于孟勇《阿妹出嫁》、《斑竹泪》等具体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的研究。本节选取两篇研究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的文章进行对比评述。

王芳发表在《安徽文学》2012年第10期的《泪洒斑竹潇湘情――对歌曲<斑竹泪>演唱教学的思考》一文,以歌曲《斑竹泪》的演唱教学为出发点,引出作者对此作品的思考。文章首先从歌曲的时代背景和结构调式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分析之上,强调了歌曲中的气息运用,引用沈湘教授所言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着重体现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同时,以歌曲的情感变化为线,串连了不同情感之下呼吸技巧的变化规律,也顺势引出了歌曲之中语言和润腔技法的运用。最后指出演唱者要想唱好一首声乐作品并达到歌曲演唱的一定境界,歌唱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进行反复的推敲和研究,将自己的实践体会融入到歌曲演唱中,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

谢菁、胡建军发表在《黄河之声》2009年第3期的《泪洒斑竹瑟鼓湘灵――谈〈斑竹泪〉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一文,以《斑竹泪》歌曲的创作背景故事为引子,对歌曲进行了细致独到的剖析,首先指出了此曲曲式的结构图,并分析说明此曲主调为商调式的写法,运用了三个调式的转化,从而进一步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作者再根据自身演唱的切身体会和感悟,特别是对歌曲中润腔的处理作了细致入微的探讨。

以上两篇文章都以歌曲《斑竹泪》为研究对象,都从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进行分析,但是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是王芳与谢菁、胡建军在文字功底、学术思维及表达逻辑上的本质区别。在文字功底方面王芳的论述更具口语化的特点,而谢菁、胡建军的表述则更具学理性语言的特点:精确、深入、简洁。在学术思维及表达逻辑上谢菁、胡建军的文章具有更强的严谨性和学理性,整篇文章在写作逻辑思维上更具有质感。两篇文章都对《斑竹泪》的曲式结构进行了分析,谢菁、胡建军的文章中调式转化结合曲式结构图直观的体现出《斑竹泪》中调式特征与曲式结构的综合发展。而王芳的文章则以语言叙述为主,在歌曲结构和调式特点的论述上较为抽象,意义表达较模糊。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谢菁、胡建军的文章更胜一筹。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孟勇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程度地展开,但研究之深度和力度仍显浅薄、苍白,也缺乏专门、系统地对孟勇的作品进行研究的文章。因此,对孟勇的作品进行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和研究价值。

二、对其他作曲家声乐作品艺术特征与演唱的研究

在中国音乐界,有影响力的作曲家非常多,如王志信、徐沛东、印青等,他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声乐作品,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作曲家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研究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浙江师范大学黎莉在其2011年学位论文《印青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中,先按时间顺序介绍印青的艺术生涯,通过列举印青在同时期创作的各类题材的作品来回顾其歌曲创作历程。接着对印青歌曲作品进行分类以及本体分析,概括出印青歌曲基本创作特征。文章将印青创作的歌曲作品分为三大类:主旋律歌曲、军旅歌曲、其它社会题材的歌曲。选出印青具有代表性的四首作品从调式调性、和声、歌词、曲式、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文章认为印青的歌曲有“歌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紧跟时代步伐,弘扬时代精神”、“通俗化与艺术性的融合”、“艺术风格‘精、美、真’”这四个创作特征。再从“演唱中声乐技巧的运用”、“与伴奏的配合”、“情感处理”三方面入手,对印青歌曲作品的演唱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印青在创作之外的其它社会影响及贡献作了简要介绍。

文章中对印青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这一部分是最为出彩的。一方面,分析的四首作品选取得很好,四首作品都是印青流传度很广、评价很高、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并且它们是不同的四种风格。《走进新时代》是典型的主旋律歌曲,它反映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政治气息厚重,时代感强,是祖国繁荣富强的时代赞礼。《天路》是一首有着浓厚地域风格的创作歌曲,有着山歌的特点,可以称得上是的新民歌。《西部放歌》是西部开发的标志性文艺作品,有一股浓浓的西北信天游的味道,民族色彩厚重。而《芦花》则是一首抒情的艺术歌曲。所以文章选取的这四首作品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另一方面,文章对作品的分析全面到位,从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到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节奏再到歌词,条理清晰、分析深入透彻。除此之外,文章对印青歌曲创作特征的总结也比较全面且对每个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印青歌曲的演唱分析方面,文章从演唱中的呼吸共鸣、咬字吐字、音色音量、速度节奏以及与伴奏的配合,情感的处理这些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走进新时代》、《天路》、《西部放歌》、《芦花》四首作品的演唱,理解深入、思路清晰。所以文章有很多的可借鉴之处,值得学习。

山东师范大学路敏在其2014年学位论文《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研究》中,先简单介绍了王志信的艺术人生,并对其主要音乐创作进行分类,文章认为王志信的声音作品根据创作题材可分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现实题材、古诗词题材和借物抒情题材四类。然后归纳出王志信声乐作品具有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的风格特征,并对这些风格特征分别进行了剖析。再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分别选取王志信具有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风格的代表作品分别从歌曲背景、歌词内涵、曲式结构及演唱处理这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王志信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贡献。

整篇文章内容充实、结构层次很清晰,各级标题高度概括了各部分内容而且用词准确,语言耐人寻味。文中“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研究”这部分以不同作品为例,每个作品都分别从歌曲背景、歌词内涵、曲式结构及演唱处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得文章结构很规整,很可取。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紧扣前文论证的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的风格特征的意图也是很好的。但是某一首作品所体现的风格特征一定不是单一的,要演唱好一个作品应该要全面把握好它的风格特征,文章从民族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时代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多样性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三个方面来论证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的这一思路笔者不敢苟同。而且文中所选取的《兰花花》、《昭君出塞》、《孟姜女》是三首风格类似的作品,而文章却将他们分别归为三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笔者认为有些欠妥。

湖南师范大学李霞辉在其2014年的学位论文《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一文中,先介绍了徐沛东的创作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接着从戏曲元素、民间歌曲、方言三个方面来分析徐沛东作品的民族性,然后分析了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世界性的结合,最后从演唱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表演实践与自我理解相结合、演唱风格与作品风格相结合等方面阐述了演唱风格与作品风格的有机结合。

作者对徐沛东的作品如数家珍,举例阐述的时候大多是选一个作品配谱例详细论证,然后列举其他作品来辅证,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方法很有说服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平时笔者看到的很多文献只是对理论泛泛而谈,却缺乏较好的基础性案例分析,使得文献内容较为空洞,理论支撑乏力。这篇文章则较好地摒除了这一毛病,进行了大量而全面的案例分析,行文流畅自然,结构浑然天成。

整体而言,学术界以某一作曲家及其作品为案例的研究已然成为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针对作曲家孟勇及其创作作品的研究较少且多有浅尝辄止之嫌,研究视角单一,特别是对其创作作品的研究在固定单一的模式上泛泛而谈,这一点在相关的多数文章的谋篇布局上即可体现出来,对音乐文本的研究流于表层等等,由此,便体现出学术界对孟勇及其声乐作品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权威的指导,仍处于摸索的阶段。而孟勇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极高的影响力与当下对其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之间体现出较大的现实差距,这就让笔者的研究课题具备了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饶荣.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徐迟.歌曲阿妹出嫁的艺术风格和演唱解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3]张佳.浅谈孟勇声乐创作的民族特色[J].音乐大观,2013,(09).

[4]王芳.泪洒斑竹潇湘情――对歌曲《斑竹泪》演唱教学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0).

[5]谢菁,胡建军.泪洒斑竹瑟鼓湘灵――谈《斑竹泪》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J].黄河之声,2009,(03).

[6]李霞辉.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精神分析法  文学批评  弗洛伊德  西方文学思潮  新视角

20世纪人类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尼采、康德等哲学家从各自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出发,对文学创作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与主张,成为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思想源泉;l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在欧美国家粉墨登场,形形色色的批评流派精彩纷呈,形式主义、新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解构论等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文坛。

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出十分独特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但总的束说,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建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了桥梁,人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1)赋予文学意象更多的象征意义;(2)心理学概念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借用与引入,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3)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类型模式”与“心理过程结构模式”的思想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人物进行精神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4)他的有关生死本能论有助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5)他提出的人本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剖析作家传记的传统思路框架。网

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是白启蒙思想运动以来最大的人文解放,综观该历史时期的文艺批评,我们可以发现,精神分析法尽管面对像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原批评论等众多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它依然蓬勃发展,影响众多义学大家的创作,除了精神分析法本身的理论魅力之外,还得益于丁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他们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导师的学|兑,并为精神分析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精神分析法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精神分析法为文学批评开辟了全新的研究维度,为长期困绕文学研究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20世纪西方文论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注重文本解读。根据弗洛伊德解读法,文学作品里存存着普遍的象征意义,其中许多象征还与性有关。譬如,精神分析者大多把作品中凹陷、圆形的事物比作子宫。更有甚者,他们倾向干把一座空房予比作是女性生殖器,躲在空房子里的人则象征着试图寻求母性保护;同时,精神分析者通常还把作品里出现的像树干、塔、蛇、高山等意象看作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剧烈的运动,诸如骑马与飞翔,都被看作是性快乐的体现。

20世纪西方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无不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批评家们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作品里的象征物及其内涵,有助于透彻地理解作品。

例如,象征主义大师、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别了,武器》(A Farewellto Arms)就是借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杰作。他富有象征意义的书名中的arms一词,不仅表示“武器”,而且象征着“拥抱、搂抱”,也就是“爱情”。此外,小说还自始至终交织地表现了两种主题:一方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主人公的厌战情绪,另一方面描写爱不断遭遇的挫折经历。

但是,弗洛伊德式的解读法并非无懈可击,其中的对文学美学功能的忽略及其语言媒质的缺省是两大软肋,为此,该理论常常受到一些批评家的责难。西尼曾说过,文学是给人“教育与娱乐”的媒体。

搴缪尔主张,写作的目的是教育,诗歌的目的是寓教于乐。由此可见,文学的美学功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且,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还起到组织结构的作用。

批评者从“自恋”(self—eroticism,即表示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欲望)以及“阉割情结”(castration complex)等表示原始的生物需求等概念中找到更多的象征意义。

其实,弗洛伊德式的很多象征意义往往太随意、太主观,因而经不起深入推敲,有时难以置信。网

第二,弗洛伊德关于“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独到论述,对于评论者剖析作家牛平与作品母题之间的关系大有陴益。根据弗洛伊德思想,其情结理论揭示了人类精神领域一个重要的渐变阶段,即自我、超我的出现,人格的发展,从家庭(自然)走向更广阔的背景(文化)。而且,弗洛伊德认为,外在的权威意识与内在的道德感将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以推断,弗洛伊德理论并;限于个体的存在,它还指向更深远的外部世界。

弗洛伊德最早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提到了“恋父情结”这个概念,他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释,称它为“想实现某种愿望的掩饰性表达”。梦的解析》是一本对“两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弗洛伊德通过对索佛克劳斯的俄底浦斯国王》与莎土比亚剧作哈姆莱特》进行独具慧眼的研究分析,创立了“恋父情结”理论。国内学者王宁(2ooo年)认为,“恋父情结”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法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也是20世纪莎士比亚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弗洛伊德之前,评论家们对哈姆莱特迟迟不肯实施复仇计划,对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众说纷纭。他们禁不住要问: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吗?他是不是装疯卖傻?著名英国精神分析学者厄内斯特·琼斯是第一位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莎土比亚作品的研究者。他在题为论运用恋父情结解释哈姆莱特之谜(19l0年)的论文中做出如下的惊人结论:正是凶手克劳迪休斯使哈姆莱特痛下决心报了弑父之仇,解除了童年时代的郁闷情结。为此,琼斯还列举了许多事实,力图证明哈姆莱特在实施报复计划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亢满矛盾与迟疑的心理状态。虽然哈姆莱特最终报仇雪恨,但他还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另一为名叫诺曼·霍兰的学者运用“恋父情结”论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哈姆莱特。霍兰认为,根据精神分析治疗的临床病例,每个儿童的潜意识里都有“恋父情结”,即使在其成长过程中,这种情形也依然存在。根据这个理论,哈姆莱特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复仇计划,是因为他无法解开自童年时代就郁结的那个情结,其次是为他不能释放自己潜意识里聚积起来的欲望能量。所有这一切都为评论家们试图解释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设置了许多障碍。简而言之,用弗洛伊德(1899年) 的话来说,恋父情结所描绘的是一幅经放大、夸张了的儿童画版本。

琼斯与霍兰都着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哈姆莱特的心理过程,过分强调恋父情结,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剧中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其实,如果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单纯地去研读文本,那么,文学作品就会沦为一堆心理分析的材料,势必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有三个层次,即前意识、意识与潜意识。三者相互作用,互有重叠,可以转换。后来,他又提出“心理过程的结构模式”。他用“本我”,“自我”与“超我”等术语来表达“本我心理学”与“自我心理学理论。

批评家卡佛尔·考林斯在深入研究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名著《喧嚣与愤怒后指出,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有三大段描写细微、视角新颖的内心独白,就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影响的证明。作品中的本杰明的一段自言自语可以看作是源自“本我”的翻版,昆汀的独白反映了他的“自我”意识,加森的自白则是“超我”的表现。由此可见,如果把这三个人物的表白加在一起,就可以对应弗洛伊德有关人格的三个层次理论。虽然文学创作中内心独白的技巧先干弗洛伊德,但是他的潜意识理论无疑为作家充分利用前意识与潜意识而进行文学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卡尔·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他批判地继承了老师的精神分析思想,提出了“体现干原型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发展并重新诠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如果说弗洛伊德理论有助干文论家探索人物的个体心理,那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后来,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原型批评论)使得文论家可以后退一步、全景式地解读文学作品,这样,从客观上讲,可以排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许多障碍,展现作品所隐藏的原型。

借助荣格的理论,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无意识的语言结构。在荣格看来,“法乐士”(phallus)就是一种指代,而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男性生殖器,但是弗洛伊德的不足之处在于他过分强调了“法乐士中心”批评。网

第四,弗洛伊德主张操纵“本我”的能量来自推动满足人类欲望的“本能”。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死亡与爱情是人的本能的两种基本形式,因为死亡促使“恢复万物的早期状态”,即回到生命的起始地点,而爱情表明“保存能量”的另一方面,即“力比多”(1ibido性欲)。

弗洛伊德称“力比多”为“取自情感论的一种表达”,因此,把它“看作是爱情的量化尺度”。用精神分析论的术语说,“这些爱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可是,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们不能容忍这种含有“侮辱性”的称谓,他们批评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时简直是“泛性主义”大行其道。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由历史决定”。

为此,他举例证明自己的主张。他说,有些鱼在产卵期宁可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卵播撒在离平时生活区很远的特定水域,自然界的这种奇特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概括地说有三种途径可以释放或者满足“力比多”:(1)直接投射到异性身上;(2)和心理医生交谈有助干减轻性压抑;(3)事业上的成就和精神升华可以一时满足或者平息性欲的冲动。

《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篇诗作荒原》表达了人类的永恒主题一一爱情。作品开头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生活在荒原上的人们在极度的空虚与绝望中挣扎,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爱与性。

艾略特借助大量的独白、对话、描写与隐喻,诗意地向读者展现现代的人们如何渴求满足本能一一性欲。所以,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如果“力比多”压抑时间过长,就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complex)。

最后一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研究作家传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传统的文学评论家很看重作家生平与创作背景,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为此,他们常常遭到形式主义批评家的严厉批评。然而,精神分析法可以为文学批评开拓崭新的视角:批评家不必置大量生动的人物心理描写干不顾而沉溺干烦琐肤浅的细枝末节。

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一些著名的作家传记,可以得出颇为新颖的结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有些批评家认为杰克·伦敦只是擅长干写作动物题材的作家而已,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倍受批评界的冷落。但是,1977年出版的《杰克·伦敦传记》为杰克“平反正名”带来了契机。批评家们通过细读这本传记,并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惊喜地发现,他的小说里蕴藏着恋父情结。从杰克的传记得知,他的童年颠沛流离,历经r许多生活坎坷,他患过精神紊乱症,达对他以后的性格、情感与创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批评家们通过解读杰克的传记,重新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他既是赫赫有名的小说家,同时又是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当然,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作家的传记并非是万能的,不过,只要使用得当,就可能在文论研究里取得新的成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当我们从全方位考察精神分析批评时,就会得出以下的结论:弗洛伊德理论因其独树一帜的研究视角,对西方文艺批评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创造性地从心理学引进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文学阐释的内容与手段,有助干研究者独辟蹊径,努力揭示被长期蒙蔽的隐含意义,从跟以往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文学作品,去重新审视文学价值,从而不断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connotation),甚至可以改变某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网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精神分析法  文学批评  弗洛伊德  西方文学思潮  新视角

20世纪人类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尼采、康德等哲学家从各自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出发,对文学创作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与主张,成为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思想源泉;l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在欧美国家粉墨登场,形形色色的批评流派精彩纷呈,形式主义、新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解构论等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文坛。

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出十分独特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但总的束说,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建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了桥梁,人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1)赋予文学意象更多的象征意义;(2)心理学概念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借用与引入,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3)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类型模式”与“心理过程结构模式”的思想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人物进行精神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4)他的有关生死本能论有助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5)他提出的人本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剖析作家传记的传统思路框架。

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是白启蒙思想运动以来最大的人文解放,综观该历史时期的文艺批评,我们可以发现,精神分析法尽管面对像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原批评论等众多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它依然蓬勃发展,影响众多义学大家的创作,除了精神分析法本身的理论魅力之外,还得益于丁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他们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导师的学|兑,并为精神分析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精神分析法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精神分析法为文学批评开辟了全新的研究维度,为长期困绕文学研究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20世纪西方文论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注重文本解读。根据弗洛伊德解读法,文学作品里存存着普遍的象征意义,其中许多象征还与性有关。譬如,精神分析者大多把作品中凹陷、圆形的事物比作子宫。更有甚者,他们倾向干把一座空房予比作是女性生殖器,躲在空房子里的人则象征着试图寻求母性保护;同时,精神分析者通常还把作品里出现的像树干、塔、蛇、高山等意象看作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剧烈的运动,诸如骑马与飞翔,都被看作是性快乐的体现。

20世纪西方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无不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批评家们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作品里的象征物及其内涵,有助于透彻地理解作品。

例如,象征主义大师、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别了,武器》(a farewellto arms)就是借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杰作。他富有象征意义的书名中的arms一词,不仅表示“武器”,而且象征着“拥抱、搂抱”,也就是“爱情”。此外,小说还自始至终交织地表现了两种主题:一方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主人公的厌战情绪,另一方面描写爱不断遭遇的挫折经历。

但是,弗洛伊德式的解读法并非无懈可击,其中的对文学美学功能的忽略及其语言媒质的缺省是两大软肋,为此,该理论常常受到一些批评家的责难。西尼曾说过,文学是给人“教育与娱乐”的媒体。

搴缪尔主张,写作的目的是教育,诗歌的目的是寓教于乐。由此可见,文学的美学功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且,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还起到组织结构的作用。

批评者从“自恋”(self—eroticism,即表示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欲望)以及“阉割情结”(castration complex)等表示原始的生物需求等概念中找到更多的象征意义。

其实,弗洛伊德式的很多象征意义往往太随意、太主观,因而经不起深入推敲,有时难以置信。

第二,弗洛伊德关于“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独到论述,对于评论者剖析作家牛平与作品母题之间的关系大有陴益。根据弗洛伊德思想,其情结理论揭示了人类精神领域一个重要的渐变阶段,即自我、超我的出现,人格的发展,从家庭(自然)走向更广阔的背景(文化)。而且,弗洛伊德认为,外在的权威意识与内在的道德感将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以推断,弗洛伊德理论并;限于个体的存在,它还指向更深远的外部世界。

弗洛伊德最早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提到了“恋父情结”这个概念,他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释,称它为“想实现某种愿望的掩饰性表达”。梦的解析》是一本对“两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弗洛伊德通过对索佛克劳斯的俄底浦斯国王》与莎土比亚剧作哈姆莱特》进行独具慧眼的研究分析,创立了“恋父情结”理论。国内学者王宁(2ooo年)认为,“恋父情结”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法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也是20世纪莎士比亚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弗洛伊德之前,评论家们对哈姆莱特迟迟不肯实施复仇计划,对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众说纷纭。他们禁不住要问: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吗?他是不是装疯卖傻?著名英国精神分析学者厄内斯特·琼斯是第一位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莎土比亚作品的研究者。他在题为论运用恋父情结解释哈姆莱特之谜(19l0年)的论文中做出如下的惊人结论:正是凶手克劳迪休斯使哈姆莱特痛下决心报了弑父之仇,解除了童年时代的郁闷情结。为此,琼斯还列举了许多事实,力图证明哈姆莱特在实施报复计划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亢满矛盾与迟疑的心理状态。虽然哈姆莱特最终报仇雪恨,但他还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另一为名叫诺曼·霍兰的学者运用“恋父情结”论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哈姆莱特。霍兰认为,根据精神分析治疗的临床病例,每个儿童的潜意识里都有“恋父情结”,即使在其成长过程中,这种情形也依然存在。根据这个理论,哈姆莱特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复仇计划,是因为他无法解开自童年时代就郁结的那个情结,其次是为他不能释放自己潜意识里聚积起来的欲望能量。所有这一切都为评论家们试图解释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设置了许多障碍。简而言之,用弗洛伊德(1899年) 的话来说,恋父情结所描绘的是一幅经放大、夸张了的儿童画版本。

琼斯与霍兰都着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哈姆莱特的心理过程,过分强调恋父情结,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剧中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其实,如果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单纯地去研读文本,那么,文学作品就会沦为一堆心理分析的材料,势必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有三个层次,即前意识、意识与潜意识。三者相互作用,互有重叠,可以转换。后来,他又提出“心理过程的结构模式”。他用“本我”,“自我”与“超我”等术语来表达“本我心理学”与“自我心理学理论。

批评家卡佛尔·考林斯在深入研究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名著《喧嚣与愤怒后指出,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有三大段描写细微、视角新颖的内心独白,就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影响的证明。作品中的本杰明的一段自言自语可以看作是源自“本我”的翻版,昆汀的独白反映了他的“自我”意识,加森的自白则是“超我”的表现。由此可见,如果把这三个人物的表白加在一起,就可以对应弗洛伊德有关人格的三个层次理论。虽然文学创作中内心独白的技巧先干弗洛伊德,但是他的潜意识理论无疑为作家充分利用前意识与潜意识而进行文学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卡尔·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他批判地继承了老师的精神分析思想,提出了“体现干原型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发展并重新诠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如果说弗洛伊德理论有助干文论家探索人物的个体心理,那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后来,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原型批评论)使得文论家可以后退一步、全景式地解读文学作品,这样,从客观上讲,可以排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许多障碍,展现作品所隐藏的原型。

借助荣格的理论,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无意识的语言结构。在荣格看来,“法乐士”(phallus)就是一种指代,而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男性生殖器,但是弗洛伊德的不足之处在于他过分强调了“法乐士中心”批评。

第四,弗洛伊德主张操纵“本我”的能量来自推动满足人类欲望的“本能”。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死亡与爱情是人的本能的两种基本形式,因为死亡促使“恢复万物的早期状态”,即回到生命的起始地点,而爱情表明“保存能量”的另一方面,即“力比多”(1ibido性欲)。

弗洛伊德称“力比多”为“取自情感论的一种表达”,因此,把它“看作是爱情的量化尺度”。用精神分析论的术语说,“这些爱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可是,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们不能容忍这种含有“侮辱性”的称谓,他们批评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时简直是“泛性主义”大行其道。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由历史决定”。

为此,他举例证明自己的主张。他说,有些鱼在产卵期宁可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卵播撒在离平时生活区很远的特定水域,自然界的这种奇特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概括地说有三种途径可以释放或者满足“力比多”:(1)直接投射到异性身上;(2)和心理医生交谈有助干减轻性压抑;(3)事业上的成就和精神升华可以一时满足或者平息性欲的冲动。

《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篇诗作荒原》表达了人类的永恒主题一一爱情。作品开头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生活在荒原上的人们在极度的空虚与绝望中挣扎,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爱与性。

艾略特借助大量的独白、对话、描写与隐喻,诗意地向读者展现现代的人们如何渴求满足本能一一性欲。所以,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如果“力比多”压抑时间过长,就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complex)。

最后一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研究作家传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传统的文学评论家很看重作家生平与创作背景,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为此,他们常常遭到形式主义批评家的严厉批评。然而,精神分析法可以为文学批评开拓崭新的视角:批评家不必置大量生动的人物心理描写干不顾而沉溺干烦琐肤浅的细枝末节。

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一些著名的作家传记,可以得出颇为新颖的结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有些批评家认为杰克·伦敦只是擅长干写作动物题材的作家而已,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倍受批评界的冷落。但是,1977年出版的《杰克·伦敦传记》为杰克“平反正名”带来了契机。批评家们通过细读这本传记,并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惊喜地发现,他的小说里蕴藏着恋父情结。从杰克的传记得知,他的童年颠沛流离,历经r许多生活坎坷,他患过精神紊乱症,达对他以后的性格、情感与创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批评家们通过解读杰克的传记,重新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他既是赫赫有名的小说家,同时又是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当然,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作家的传记并非是万能的,不过,只要使用得当,就可能在文论研究里取得新的成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当我们从全方位考察精神分析批评时,就会得出以下的结论:弗洛伊德理论因其独树一帜的研究视角,对西方文艺批评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创造性地从心理学引进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文学阐释的内容与手段,有助干研究者独辟蹊径,努力揭示被长期蒙蔽的隐含意义,从跟以往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文学作品,去重新审视文学价值,从而不断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connotation),甚至可以改变某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4篇

在《论文学作品》中,英伽登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这一思想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复合的、分层次的客体,文学作品的存在取决于作者和接受者的意向行为,但又不等同于这些行为,因为它也有自己的实体基础。在书中,英伽登主要研究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即体验文学作品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认识仅仅是读者与文学作品交流的方式之一。他从本体论入手,于该书第一章,首先界定了他要研究的文学作品的范围及存在方式。从范围上,他选取了各式各样的作品,甚至一些令人怀疑是否为“文学作品”的著作如科学著作,都一一纳入其研究对象范围。他说:“我们并不认为只有文学价值或文学价值高的作品才算是文学作品。把文学作品所包括的范围弄得这么狭窄是完全错误的。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一部作品有价值,特别是有文学价值是什么意思,但要说没有‘坏的’,毫无价值的作品也不对。我要说的是一种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的基本结构,而不管它们有没有价值。”[1]29英伽登巧妙地避开了文学作品价值的束缚,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谈起,扩大了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范围。接着,他又将一些暂时无法讨论,具有特殊性,或不需要立马讨论的问题一一排除,将文艺作品的存在界定为意向性客体,由此,他规范了即将讨论的文学作品的范围和概念。紧接着在该作品的第二章,他提出了其著名的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他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依照现象学的还原方法,直探文学作品的本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他说:“首先让我们勾画一下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同时也确定我们所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本质的主要特征。文学作品基本构建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在它是由几个不同类征的层次构成的造体。”[1]48由此,他独创性地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同时他也补充说明,每个层次在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中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显现,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将自身某种特殊的东西赋予整体的总性质,且不破坏整体的统一,由此也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质,也构成了整个作品中的复调基础和统一的价值质。英伽登通过《论文学作品》明确地阐发了他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独到理解,即文学作品是一个复合多层次的纯粹意向性客体。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英伽登对这一认识进行了解释与补充:“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构成(apurelyintentionalformation),它存在的根源是作家意识的创造活动,它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本文或通过其他可能的物理复制手段(例如录音磁带)。由于它的语言具有双重层次,它既是主体间际可接近的又是可以复制的,所以作品成为主体间际的意向客体(anintersubjectiveintentionalobject),同一个读者社会相联系。这样它就不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是超越了所有的意识经验,既包括作家的也包括读者的。”[3]12紧接着,英伽登又提出了另一思想。他从认识论入手,结合其“不定点”理论。他认为文艺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强调审美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最后在《论文学作品》的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三章中,他从审美价值论方面,提出了其艺术价值结构系统理论。他提出在文学的各个层次中都会形成各自的价值质,它们合起来后产生了复调和声。这种复调和声与第十章提及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而上学质一起,最终构成了文学作品的价值。他说:“不管是每一层次,还是由他们组成的整体,都会在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质中显现出来———自然是面对读者相应的态度。它们互相配合,形成了复调和声,这就是作品最终价值所在。”[1]348由此不难发现,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分跨本体论、认识论、审美价值论三方面,他独创地将三者融合在一起,使得其理论在研究的宽度和深度方面具有延伸性,在认识论上充满了辩证法的特点,而在价值论方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是其理论的特色之所在。他的理论思想具有一种思辨形而上学、现象学和波兰分析传统结合的特色,从而导致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极具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现象学美学思想贯彻在其文学作品理论之中

在哲学领域中,一般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大块,而作为哲学的一种,美学也相应地分为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价值论美学。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思想首次横跨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方面,完美地构建了其独特的美学体系,并将其贯彻在其文学作品理论之中。在《论文学作品》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这两本书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秉承着现象学原则,他从认识论和本体论入手讨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讨论语音造体、意义造体、再现客体、图示观相的具体结构,通过总结归纳文学作品各层次造体的认识结论,讨论文学作品各认识结论的价值问题,他确定了每种认识所提供的基本价值:“我们已经断定,文学审美对象不是一下子就完全构成的。它是在诸阶段的延续中构成的,或者包括许多审美对象,所以它们必须结合起来以便构成整体的总体价值……审美价值在这种价值性质中找到了它们的和谐和结局。”[2]414然后他分析列举了出现审美价值的各种条件,他又说到:“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具体化的认识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发现审美价值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其中出现了什么价值。但这并不是这种认识的主要任务,它基本上只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真正任务的一个经验上的准备。”[2]416最后,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在论述其文学作品理论时,他不断地切换角度,时而从本体论谈起,时而转战认识论,时而又立足于价值论,将三种体例融为一体,逻辑清晰流畅地一步步抽丝剥茧,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谈起直至最后论证得出文学作品的价值之所在。

(二)不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单纯地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擅于给许多作品定义好坏,例如托马斯的经院学派就认为,事物之所以美,在于其完整或完美,认为凡是残缺的东西都是丑的,认为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如果这样,《红楼梦》只有前六十回,后四十回是后人补写,它是残缺的,难道它是丑的?红楼梦描述了四大家族悲欢离合,让人读罢心有凄凄焉,没有使人感受到愉悦,那么它就是不美的么?事实证明,《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英伽登深谙传统美学的弊端,他不仅在开篇没有重走许多文学理论书籍的旧路,质询“文学的本质”或“文学是什么”,而是更为细化更为睿智地提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概念,他所疑问的是文学作品的本质而非文学的本质。进而他提出不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单纯地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这不仅避免他的理论落入传统美学的窠臼,同时,由于将科学著作纳入了讨论分析的范围,扩大了讨论研究的范围,由此也更具说服力,因为“就像它们说到底也有文学作品的本质”[1]30。又因为分析的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即文学作品的本质,从本体论入手,为论证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区分与实在客体、观念客体夯实了理论基础。

(三)坚持意向性理论,反对心理主义

英伽登同他的导师胡塞尔一样,坚决抵制将心理主义引入对文学作品的体验。他这样说道:“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这么说,我们在读书时体验的具体的心理内容和作者早已消逝的体验是相同的……要把文学作品和作者的一大堆心理体验等同起来的尝试,都是十分荒唐的,因为作品从被创作出来开始存在的那个时候起,作者的体验就不复存在了。”[1]33-34不仅如此,在后面的分析中,他还用图示观相层次和具体化进一步嘲笑了将心理主义引入对文学作品的体验。然而静下心来思考,要反驳作品是作者、读者的心理体验又是何其困难。我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倘若驳斥心理主义的荒谬,那么又怎样解释这句话?英伽登认为倘若每人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验,那么就会产生无数新的作品,而这是无比荒谬的。

(四)反对作品是观念客体,也反对其实实在客体,认为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

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他在《论文学作品》中这样阐释:“一个客体如果是直接或间接由意识行动或者由许多这样的内在的意向性的驱使所采取的行动创造的,那它就是纯意向性的。”[1]143文学作品在其看来不仅是意向性客体,更是“纯意向性客体”(intentionalobject)。为了解释这一观点,他甚至搬出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世界上我们能够感知的一切都是意向性客体。文学作品也同样如此,他通过分析语词造体、语句造体和意义造体,认为语词造体、语句造体和意义造体是纯意向的构造物。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的语词,语句乃至字里行间的意义都是作者在创作时生成的,是一种作者的意向行为,同时,但一部作品完成后,作者就与其脱离了关系,当作者再次去面对这部作品时,作者已变身成为读者,当读者阅读作品时,对于语词、语句、意义的理解或是重构,这样的行为也是意向的。因此,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英伽登之所以如此强调,甚至不惜大篇幅地举例分析语词造体、语句造体、意义造体的内部结构来阐释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是因为他非常反对传统美学观点:认为作品是观念客体或者是实在客体。对于此,他狡黠地嘲笑了传统二分法,他说:“把所有的客体都分为实在的和观念的大概是一个最普遍的和最完整的分法。”[1]30倘若将文学作品归为实在客体,按照英伽登的观点:实在客体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或物质。它们的存在不决定于对它们有什么认识的行动。即我们熟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是文学作品不会因为无人阅读而消失,那么依据现象学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存在不仅依赖于作者,而且依赖于读者,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读者,那么它就没有所谓的“存在感”,没有了存在感,又何谈实在呢?况且,英伽登说从作品的结构上鲜明地说道:“由语句构建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是实在的。”[1]31那么文学作品是观念客体?在这点上,英伽登认为由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造体使得文学作品类同于观念客体,但绝不是观念客体。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5篇

一、 论文交流

本次会议提交的54篇论文较全面地反映出目前我国在作品分析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成果。论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特定体裁或结构形式的分析

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的《自由曲式的存在及其结构原则》从自由曲式的存在、结构原则、结构内涵和结构的二重性等多个侧面论述了自由曲式的存在形式和结构特征。中国音乐学院张筠青的《歌剧音乐分析》对歌剧的戏剧音乐分类、戏剧性音乐的处理、形象的塑造、宣叙调的分类以及歌剧音乐中反复出现的原则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提出关注歌剧音乐的分析与创作、开设类似课程的希望和建议。星海音乐学院任达敏的《英、美曲式分析文献中的单章曲式分类概念及其术语辨析》针对英文曲式分析文献中的概念差别,详细列举了从乐句、乐段到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几种西方教材的理论术语并进行比较,指出统一概念标准的重要性。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的《结构分析学导引》从音乐结构的概念、结构学意义上的音乐结构与传统曲式学的关系、关于音乐“天然结构态”的认知等方面对结构作出了新的诠释。沈阳音乐学院曹家韵的《音乐微观分析――不可或缺的环节》引用约翰・怀特、该丘斯、斯波索宾等人的观点,说明“乐逗”的相关理论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天津音乐学院唐朴林的《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曲式结构》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传统器乐曲中单牌体、连缀体、循环体、变奏体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结构形式。星海音乐学院房晓敏的《阴阳结构》介绍了自己把《周易》中阴阳哲学思想与音乐结构结合,发展、演绎而成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法,等等。

2、对特定作曲家或作品的分析

1.欧洲方面:中央音乐学院付涛涛的《布列兹管弦乐队作品〈祭奠〉的音乐分析》从曲式结构、音高结构、节奏技术、配器手法、复调处理、力度布局等方面较详细地对作品中的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中国音乐学院高佳佳的《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系统论述了作品中的套曲组合构思,各乐章的曲式结构以及调式运用、调性与和声、节奏与节拍等表现手段的特点。上海音乐学院王澍的《德彪西音乐中的“意识流”现象初探》借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意识流”现象,从结构绵延与绵延结构、内在时间与结构比例等入手,揭示德彪西音乐结构中的相关存在。武汉音乐学院钱仁平的《音集运动的结构功能》以韦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之四为例,探索了音集运动是否能在作品的各个段落中承担相应的结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与其他要素间的关系等问题。中央音乐学院王桂升的《勋伯格〈三首钢琴小品〉之结构初探》把三首小品的结构与古典奏鸣曲相比较,从曲式、主题、和声等方面阐述作曲家无调性早期的创作特点。天津音乐学院刘文平的《怀念调性》通过对勋伯格《钢琴协奏曲》中调性的传统手法与十二音序列手法相结合的各要素的分析,揭示作曲家创作后期的调性情结这一重要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冶鸿德的《透过革命热情的自由礼赞》对亨策《第六交响乐》第一乐章中的乐队构成、整体结构、音高材料、节奏及发展手法等较为突出的作曲技法作了全面分析,等等。

2.美国方面:中央音乐学院徐昌俊等人的《史蒂夫・里奇和他的〈钢琴相位〉》对作品中“相位变化”的技术手法与带有调性因素的材料的结合作了具体分析。杭州师范学院王晡的《无法回答的问题》对艾夫斯《未能回答的问题》的音响存在时间维度作分析,并与凯奇的《4分33秒》、考埃尔的《风奏琴》、瓦雷兹的《电离》作比较,以期发现其新的结构内涵。其他还有星海音乐学院胡丹丽的《巴伯钢琴作品创作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秦庆昆的《音乐结构的延伸和发展》中对科普兰《钢琴奏鸣曲》的分析等。

3.近年来随着国内音乐创作的发展,对我国当代作曲家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中央音乐学院娄文利的《核心音程在歌剧器乐音乐中的综合结构力》对瞿小松室内歌剧《命若琴弦》中循环出现的“单音音组”、变奏式贯穿的四音音型、贯穿发展的“希望动机”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手法作了深入分析;徐璐的《天地的回声》对郭文景同名合唱与打击乐作品中全方位的复调技法与民族化音调完美结合的分析;武汉音乐学院刘涓涓的《来自“板腔体”的结构思维》对罗忠艺术歌曲《卖花声》“板腔体”结构与现代西方音高技术结合中体现出的中国化、个性化特征的分析以及沈阳音乐学院韩焱的《对罗忠〈第三弦乐四重奏〉的分析》,等等。

3、关于作品分析教学

上海音乐学院吕黄的《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续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对古代、古典、浪漫和二十世纪等不同历史时期回旋曲式的比较来说明这种曲式结构的发展变化,并以斯特拉文斯基、 梅西安、瞿小松等人的作品为例作了分析。中国音乐学院赵冬梅的《对奏鸣曲式结构原则的理解》从奏鸣曲式的结构框架、调性布局原则、音乐材料在结构划分中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剖析,探讨了不断变化的音乐语言与传统曲式结构之间的联系及教学思路。西安音乐学院宁尔的《我讲〈曲式〉课的“绪论”部分》讲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程的绪论部分归结为“调式、调性、和声”与“旋律、素材”两大部分,在趣味教学中坚持深入浅出的尝试。武汉音乐学院张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介绍了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曲式教研组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面所作的一些实践与研究工作。沈阳音乐学院吴家军的《作品分析公共课改革思考》谈了共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解决办法。中央音乐学院闫晓宇的《一个研究生对作品分析教学的反馈》则从学生的角度反馈自己对作品分析课程教学的感受并提出某些建议,希望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参考,等等。

二、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邀请的9位专家来自各大音乐学院,从事作品分析研究及教学工作多年,在专业上有着突出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他们以讲座的形式,分别谈了对作品分析及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使与会代表获益匪浅。

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的《作为音乐活性构造的基础――基因》对作品分析中的音高构造、节奏构造、音响构造、组织构造、过程构造等作了阐述,并以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作品为例,揭示了“基因”的可复制、可变异、可演化的特点,在某位作曲家或某个时代的不同作曲家中的体现以及在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的遗传和延伸。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的《无形的变化,有限的更新》回顾、比较了传统教学的公共性、侧重性、类型化特征和局限性,指出教学内容变曲式为分析、变单一为综合、变共性为个性、变主次为均衡、变类型为过程、变模式为结构、变调性为集合等“无形的拓展与变化”,提出课程内容只能根据选择性、周期性、以人为本等原则“有限地扩展与更新”的建议,强调作为教育者,不能以自己的好恶、眼光来看待客观存在的事物的重要性。

乌克兰专家谢尔盖的《现代音乐分析方法及作曲专业学生的教学问题》着重介绍了当今世界上的几种分析方法,指出分析方法取决于分析的目的;他还谈到部分现代音乐作品已脱离了教学需要,建议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音乐技术,改革音乐分析课,使之更加贴近现在的生活和创作。天津音乐学院高燕生的《音乐学院曲式课的现状及建议》就教学中存在的分析与创作结合不够、听觉的分析不够、课程与各专业特点脱节和风格化等问题作剖析,介绍相关解决方案,提出有必要将中外曲式发展作比较、加强二十世纪教学内容的建议。

中央音乐学院李吉提的《〈五月的圣途〉的单个音表述和节奏技术》偏重于中国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语言的关系,对秦文琛《五月的圣途》中注重单个音的表述和各种腔化处理以及节奏节拍中的中国特色作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加强对中国音乐系统化研究的希望。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的《音乐意义的探究――关于音乐分析的方法、目的、意义》指出,每一部作品的曲式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是在创作中逐渐完成的。他以肖邦《#F大调夜曲》的改编版本与原作的比较产生的形式“完整”与“完美”之间的巨大差异来说明曲式结构的包容性与灵活性。他认为音乐分析的目标是分析作品,对分析者自身也是人格、情操等的反思和提高过程。

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的《不同教学层次作品分析课程设置的畅想》从教学目的、内容、教材、教学方式等方面把教学层次归结为:本科――入门、硕士――熟练、博士――综合,对中央、上海两所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作品分析课程设置作比较,提出了把研究生毕业论文纳入科研课题的建议。中央音乐学院姚恒璐的《音乐作品的完形分析与综合分析――兼谈音乐教学体系中作品分析课的等级提升问题》谈到概念与观念的澄清――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传统原则与现代意识――以音乐创作原则为出发点、对分析技术问题的认识――非规范化的现象大量存在、综合音乐分析――创作思维决定分析角度等问题,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中央音乐学院杨儒怀的《作品分析的理论基础》把作品分析理论系统地归纳为:1.概念的理解――指出动机与乐汇、主题与旋律或曲调等概念的区别,提出“结构”是组成单位的逻辑组合;2.作品分析课的作用――融合中外,深入浅出,适应专业特点;3.曲式的概念――一部曲式与乐段(前者为曲式结构,后者为语言陈述结构);4.曲式结构的分类原则――以结构原则而不是段落来划分;5.曲式结构的演化――规范化曲式、变化曲式、边缘曲式、自由曲式;6.教科书的选择、讲述步骤――基本表现手段、发展手法、音乐语言结构、曲式结构;7.学习的方法――听音响、分析、讨论;对教、学两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他还把教学体系的发展分为:解放前――英美,解放后――苏联,当今――全球化三个阶段,发出了创造中国当代作品分析的基础理论的倡议。

三、作曲家论坛

为突出作品分析与音乐创作之间的密不可分,会议特地邀请了12位国内外有影响并长期担任教学工作的作曲家结合自身的体会,以讲座的形式来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中央音乐学院唐建平以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和自己的创作体会为例,讲述了乐句的结构及其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沈阳音乐学院范哲明谈了理论归结与创作上的突破之间的融合关系,就作品分析的教学实践、研究方法、学术态度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提倡“小题目,大内容”。上海音乐学院尹明五结合卢托斯拉夫斯基的作品和自己的交响音画《韵》介绍了音色、音响结构作为结构中心的曲式结构特征。乌克兰专家克拉索托夫认为设计曲式与分配材料是衡量作曲家水平的重要标志,并指出“作品应该吸引听众”。首都师范大学张大龙分析了肖邦的四首前奏曲和美国的一首现代钢琴小品,谈了对我国歌曲创作现状的看法并介绍了自己的作曲实践与作品分析的应用。

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指出音乐创作要解决“说什么”与“怎么说”的问题,以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的剪接为例说明结构的重要性。该院的王宁非常赞成高为杰的看法,认为创作中对曲式的理解不是模式而是趋势,曲式是动词的结构(运作材料)而不是名词的结构。中央音乐学院秦文琛结合创作实例,分别介绍了拼贴手法、节奏变化手法、特定音高作为结构点、音色控制手法等在自己作品中的运用。星海音乐学院房晓敏谈到结构的重要性,认为创作应该有目标。来自台湾的陈明志提出了统一用语,重视民族音乐研究,把东、西曲式结构比较纳入研究课题的建议。

中央音乐学院刘认为结构是永远不能被忽视的,并且有自然和人为之分。他介绍了自己按地理走向构思七部交响乐的创作蓝图和《第一交响乐》以核心音调和数字7为参照的结构特征,提出“原点”的理论和如何自然化地进入曲式原则的问题。同为中央音乐学院的贾国平的作品则显示出传统曲式结构和高度理性化控制之间的结合,以及群组结构模式、作为音响过程的音乐结构、多层次化的单声音乐和无音状态的音乐材料等新的结构理念。

四、教学研讨

作品分析教学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方便交流,研讨分成专业和共同课两组,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1.民族音乐分析纳入课程。高为杰、李吉提、唐朴林、王晡、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上海师大施忠等提出开设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分析的课程,引入西方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以发展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议。唐建平还指出东西方互相“补课”(西方补东方的传统历史文化、东方补西方的现代文化)这一有趣现象。

2.学科建设与教学方法。吕黄和天津音乐学院陈乐昌提出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强化共同课各自专业特点以及各音乐学院之间教材交流的建议。姚恒璐指出为研究生多开设选修课和导师建立资料库、针对不同学生的研究方向开书目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唐建平提倡在教学中的批判精神,敢于否定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目前存在的考试成绩和创作实用的不同步现象,提出多研究“曲”,少研究“式”和对不同时期、人物风格把握的问题。房晓敏介绍他们压缩课程教学时间的尝试,提出了对学制改革的思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