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一、学会鉴赏,掌握方法

文学鉴赏是开放性、研究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与素质教育倡导的突出鲜明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尤其应该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以激情去撞击学生形象思维的火花,引发审美的创新意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打下生活体验的基础。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著名理论,他反对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主张教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杜威认为,学习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学习和增长才干。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借鉴这一理论,还要在此基础上锐意创新,建立完善的课程理论。文学鉴赏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形象性、实效性和创造性的五大特点,综合语言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文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汇合的框架,富有鲜明的创新精神。为了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多读中外文学名著,勤于积累,增强语言感悟,品味生活酸甜苦辣的滋味,贴近丰富的生活现实,理解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典型方法,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创作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第一,形象思维始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第二,联想、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心理形式。第三,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教师点拨文学鉴赏知识只是引路子。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鉴赏作品,讲出真实的感悟和思想。学生独立思考,“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灵感应要比教师硬灌给的知识更有价值。

二、鼓励写作,提高水平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写则虚。作为文学爱好者的学生,对文学情有独钟,感悟性强,有写作欲望,有研究灵感。笔者认为,学习与写作是文学鉴赏的孪生姐妹。她们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新课标把文学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年的中考和高考阅读题都考文学作品鉴赏。于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强与弱,水平的高与低,得分的多与少,牵动了莘莘学子的心,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的好坏,也涉及文学教育的深层领域,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撰写研究性小论文,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为撰写研究性小论文是动脑动手实践的思维能力训练,是提高审美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成果。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能力训练有助于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通病。通过强化小论文的写作,切实提高文学鉴赏的写作水平。例如,鉴赏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笔者首先要学生到图书馆借书阅读。以“围城”为小说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思考,再思考,要求学生读作品,勤动脑,上网找有关评价文献,构思小论文的观点,选择作为论据的典型材料,运用比喻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充分论述《围城》命题的深刻思想内涵,阐明永恒的人生哲理。然后,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写作,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题目,并研究概括了关键要点:(1)《围城》的含义是:结婚和整个人生都好比是一个“鸟笼”,好比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2)人生也有被围困的感觉,钱钟书用犀利辛辣、幽默诙谐的笔调,描写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丑态,塑造了某类人物的畸形形象。(3)题材创新,含义深刻。小说通过对旧知识分子丑态和命运的描写,辛辣地讽刺了不学无术、精神空虚、虚伪狡诈、道德堕落的人。他们没有远大理想,一个个陷进了美丽的“围城”而不能自拔,可悲可恶。由此可见,鼓励学生研究文学名著的精彩章节,准确鉴赏主题,撰写研究性小论文,多管齐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践、思考、研究、写作有机结合,形成和谐协调的教学研究新格局,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视野,必将充分发挥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作者:龙莲明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文学作品鉴赏课 悲剧意识 培养方法

一、悲剧意识

当今的中职生以“90”后为主体,他们普遍缺乏悲剧意识。何谓悲剧意识?悲剧意识是指对于人生的悲剧感和积极寻求对悲剧人生进行艺术观照和抗议的心理能量、动力和意向的总和。它应包括三个心理层次:首先是对悲惨的现实人生的深切体验和由之产生的悲悯情怀,即现实的“苦难意识”或“人生悲剧感”。其次是面对苦难而不屈地挣扎、不倦地追寻、勇敢地反叛并积极寻求自我拯救的心理意向。这是悲剧意识的核心精神。最后,悲剧意识还包括刻意表现苦难人生、展示罪恶、高扬正义的艺术热情和勇气。它既是悲剧意识的一个构成或层次,又是引发悲剧创作意志的直接心理动力,没有这种心理动力,悲剧也不会诞生。

二、文学作品尚悲的特质

“哀而不伤,怨而不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深深浸染积淀在每一个民族成员的思想感情中,造成了文学家以这种方式创作、民众以这种方式来欣赏悲剧的特殊的审美心理,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民族悲剧的创作—欣赏的模式。在发愤著书的传统下,无数的中国文人激于政苛国衰的哀痛,忧国忧民,壮志难酬,隐忍苟活;或感喟命运多舛,身世飘零,内心感于外物而有所郁结、愤懑,怆怏而难怀之时,则或付诸版牍,颇多感恨之辞。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培养中职学生的悲剧意识。

三、树立悲剧意识的意义

“中国人的悲剧感,是在历史的兴亡和世事无常中表露出来的……中国悲剧感人的力量,是在能揭开生命与时事虚幻无常的真相,并由此激起的大悲与深情”。中国式的悲情在表面如此哀怨感伤的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生活、人生、生命、命运、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昭示着对主体生命、情感、理想的重新发现,它已经超越了对个体命运的留恋而升华为一种社会的民族的悲剧情怀,因而具有更为普遍更为深刻的美学内涵。对于毕业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中职生来说,树立悲剧意识更具有现实意义。

四、当代中职生缺乏悲剧意识的具体体现及悲剧意识的培养

1.缺乏忧患意识。中国人骨子里具有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即使在诗歌和绘画中,所表现的也不过是一种地地道道、全心全意地对庸常生活本能的喜欢”(林语堂,《中国人》)。大多数人缺乏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因此,我在上语文课文学作品欣赏的时候,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作品进行剖析。如讲到《泊秦淮》,讲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我以为杜牧写作此诗时,必定是“涕泪交流”的。此种“读书留心”实为忧患意识。分析杜牧的《泊秦淮》还需与当下联系,举出当今社会的一些现实,让学生明白忧患意识是人的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忧患意识是具有明确的立场、强烈的情感和一定倾向性的精神力量,将这一力量引导到中职课堂上,无疑是语文教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缺乏苦难意识。所谓苦难意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缺乏、自然环境的恶劣,而是指一种对于苦难的深切的感受,它是一种痛彻的人生经历所内赋予人的心灵深处的,形成思想上情结,包括对苦难的认识、追问,也包括反抗。当代中职生普遍缺乏对民族苦难的记忆。列宁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记忆的最大的价值在于代表了个人的判断。”

2012年是汶川大地震四周年,在5月12日这天,我特地选择上《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首诗歌,目地就是要学生牢记灾难,牢记灾难带给人的苦难,以及如何面对苦难。

那是一张熟悉的脸/是我痛失亲人后看到的最真切的笑脸/眼里闪着泪花……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在教学诗歌时,除了必要的朗诵、分析以外,我还特地播放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引导学生明白自然灾害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难,更是民族的苦难;牢记国殇,原逝者安息。有了对民族苦难的记忆,才可能对大是大非有一定的判断力。没有记忆就没有历史,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所以我觉得培养学生的苦难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3.缺乏悲悯情怀。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的眼光;悯:指同情,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蔑视甚至可怜,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以博大的胸怀来怜悯同情苦海中的世人,由人及我、推己及人、与他人命运相共鸣的悲悯情怀是一种人性的力量,而当代中职生往往对他人少了尊重和关怀,而多了冷漠和放弃,鉴于此,我在上《窦娥冤》欣赏课时,就下面这个选段引导学生讨论:

(唱二黄散板)又听得法场外人声呐喊,都道说我窦娥冤枉可怜!虽然是天地大无处申辩,我还要向苍弯诉苦一番:……这官司眼见得不明不暗,那赃官害得我负屈含冤……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实现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

以上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学生是认同的,但我引导学生,作者关汉卿为了艺术创作,为了表现窦娥的冤情而设计了这三桩誓愿其实表现了作者的局限性——缺乏悲悯情怀。何以见之呢?“六月飞雪”这种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武夷山,会如何?必然导致农作物生产受影响,农民的收入减少,还可能影响到各行各业,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三年大旱”更是“狠毒”,为了创作需要,如此狠心,试问如果“楚州三年大旱”,百姓何以度日?由此可见关汉卿先生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缺乏悲悯情怀。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控制论 课外阅读 文学作品 指导调控

2006年12月,我校申报了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2007~3月,获汕尾市教育科研办公室立项。三年多来,按照课题计划与方案,我们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现已进入结题阶段。兹将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验的背景

1.“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

根据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而课外阅读正是语文学习的过渡,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因而它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体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相应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门庭冷落,再加上多元化时代里影、视、歌的繁荣,文本阅读面临多方面挑战。现在的高中学生普遍存在课外书籍阅读量少、缺乏老师和家长的指导、随意性很大等问题。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我们认为。高中阶段必须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尤其是古今中外名著阅读,使广大高中生广吸收,厚积累。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二、实验步骤及成果

(一)实验步骤

1.调查分析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现状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知程度是我们这次调查首先关注的问题。课题组于2007~4月对全校的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现状并不理想。表现为: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小;阅读内容档次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分清主次

(1)教学大纲推荐(高中部分)书目(20种)。《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

(2)配合教材介绍书目。学习节选介绍全文。如学习《林冲风雪山神庙》介绍《水浒传》,学习《宝玉挨打》介绍《红楼梦》。

(3)补充介绍现当代中外名篇。钱钟书小说《围城》,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诗歌《乡愁》,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

另外,我们还结合时尚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增强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免疫力”,体会文本阅读的妙处。由电影《花季雨季》介绍小说《花季雨季》,由韩寒现象介绍《三重门》,由《人间四月天》推荐徐志摩的诗集。

3.指导学生明确阅读量和阅读时间

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我们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为依据,“高中一年内自读五部以上的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三年累计的话可达450万字。我们如果每天阅读15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半本书,一年可以阅读5本书,中学六年可以阅读30本书,这样才能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得课外阅读的任务落到实处。

4.为学生举办文学讲座,指导学生组织“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活动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作品创作能力,课题组郑旺吉、黄泽镍、蔡赞生等老师分别为学生举办了《人教版“课外文学名著导读”解读》《散文鉴赏的理论与方法》《中学生与文学创作》等文学讲座。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指导学生组织“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的兴趣与自觉性,提高了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作品创作能力。

5.组织学习控制论原理,具体运用加强阅读指导

控制论原本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我们用来研究高中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调控与指导上,使研究过程更富有科学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目标通过具体的研究内容体现出来,按照运筹学的观点,对事物运动的程序安排有科学的线性规划,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主要成果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的方法,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推广。课题组成员撰写了相关的研究论文(课例)。参加汕尾市教育教学论文(课例)评选,获得良好成绩,其中三篇发表在语文核心期刊上。如郑旺吉老师撰写的《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文学花园》荣获汕尾市2007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3月发表于《中学语文》;《浅谈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获2009年度二等奖,2010年1月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教研版)》;《巧妙化用古诗名句,增强作文文化底蕴》2009年12月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教研版)》。蔡赞生老师撰写的《语文课中教9币的动情与传情》获2008年度一等奖,《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获2009年度三等奖。沈心燕老师撰写的《体验“四美”――鉴赏古典诗歌》获2009年度一等奖,邓瑶旋老师撰写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初探》获2009年度二等奖,林少豪老师撰写的《现代诗鉴赏教学三步读》获2009年度三等奖,黄小萍老师撰写的《谈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获2009年度三等奖,林学辉老师撰写的《古典诗词研究性阅读教学案例》获2009年度一等奖。郑旺吉老师的文学鉴赏课《古典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寒风吹彻》分别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11月在陆丰市高中语文学科教研会上举行公开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白居易《花非花》诗意探究”于2010年4月荣获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选修课观摩课二等奖。

2.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书报和上网搜索等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各种文学体裁阅读鉴赏理论与方法指导、课外文学名著导读、课件和课外文学名著电子书籍、“电视文学”“百家讲坛”等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视频材料,充实了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教学资源。

3.实现了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课题组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撰写了《郭敬明小说对高中生的影响研究报告》、《绝美之下的短暂》、《解读曹孟德》、《读书就是生活》、《纪念海子――向死而生》、《乞丐也有出头的一天》、《课文中的爱情》等读书笔记,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获得良好名次,并发表在各类报刊上。

4.实验班学生基本上实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学生在考场作文和课外练笔中创作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荣获市级、省级和部级比赛一、二、三等奖,部分作品发表在各类报刊上。

三、反思与展望

当然,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同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1.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学生,或多或少心存顾虑,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活动方面时间、精力、财力的投入不够,缺乏真正的自觉和热情。

2.在我们对学生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文学熏陶。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审美观受到了冲击,一些“前卫”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学生的影响都是较大的。因而在欣赏一些佳作时,学生对其中所传达的一些观点、人物的行为感到不可理解甚而嗤之以鼻,因而对这些作品失去了兴趣。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不理解,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有待引导。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理性;审美评价;探析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18-01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四、结语

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鉴赏并不是停留在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音乐鉴赏的过程更多地是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进行分析,将音乐艺术的理性分析运用于音乐艺术鉴赏中,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殷.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喻娟.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现代文学作品 阅读鉴赏教学 原则 过程与方法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学习是极为复杂的多重对话过程,为阅读鉴赏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阅读教学与鉴赏教学相互渗透原则。

学生鉴赏文学作品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作品的字、词、句、段、篇等外在形式,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学习,理解了字、词、句的意义和篇章结构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到高一级的欣赏。因此,一般的阅读教学重在对作品外在形式和思想内容的感知和概括,而鉴赏教学则重在“披文入情”和“析文析情”,重在体现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重在情感的熏陶,这是二者的区别,但它们又是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融在一起的。

(二)阅读鉴赏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

文学鉴赏学习目标是在教师、学生、编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中实现的。鉴赏能力的实质是有关鉴赏的高级规则的获得,因此,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是以学生感受语言重建形象为基础,通过与作品发生情感共鸣等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它的习得须经历接受、反应和价值性格化等阶段,因此更应重视学习过程。

(三)阅读鉴赏教学的认知与情感统一原则。

文学作品是通过其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实现其认识功能的,但它又具有强烈的情感内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鉴赏教学中必须坚持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揭示是建立在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学习的过程和条件基础之上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背景知识,发展学生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

提供背景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有些时代性较强的作品,教学时则要补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否则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如果不对鲁迅生活的时代特点、鲁迅的思想及所写文章的特定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介绍,学生的理解就存在不小的困难。背景知识的提供,可以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可以给学生印发有关材料,并提醒学生阅读;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方面的知识。

仅提供背景知识并不能让学生获得课文内容知识。获得这类知识的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来进行。一般来说,基本的阅读鉴赏技能一旦形成,就可在遇到阅读材料时自动激活并执行,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去阅读鉴赏就行了。但在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就需要学习新的基本鉴赏技能。中学生一般具备了自学生字词语的能力,可以不经教师提示而自己解决,不过有时教师可以用言语提醒学生看课下注释、查阅词典等方式来引发和促进学生对基本技能的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做好基本技能学习情况的督促和检查。有时教师培养学生基本阅读鉴赏技能时,会采用向学生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鉴赏课文后回答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可以是“这个作品写了什么人和什么事”,“这个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二)检查课文内容知识,促进高级阅读鉴赏技能的习得与练习。

运用基本技能与背景知识熟悉课文内容后,接下来就进入高级技能的学习或练习阶段。如果高级技能需要学生新习得,则教师就要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让学生习得高级技能是什么。如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教师在学生第一次学习阅读之前,进行必要的补充,提供学生阅读的“先行组织者”。如纪传体散文,作为记叙文的一类,它的写法要求选取人物的典型事例,有的是通过一件事记述某个人的形象或特点,有的则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品格或风貌。教师在学生深入阅读理解之前将这些知识告诉学生,以便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三)引导学生明确所读作品的文体知识,为高级技能的练习提供反馈。

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答案,即所读作品的体裁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合作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与高级阅读技能有关的阅读任务上,如对文章的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特色的讨论等。这时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

(1)安排合作讨论的具体形式;

(2)以言语激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3)调控合作讨论的具体过程,使讨论不偏离主题;

(4)及时概括、总结讨论的成果,评价讨论的得失。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 音乐鉴赏 方法论

现代意义上的音乐鉴赏理论应该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它包括了对音乐历史概况、音乐流派特征、作曲家艺术理念、生平、音乐作品鉴赏、分析与研究以及文化学、音乐美学和音乐学等方面的学习和阐述。

本文拟从传统音乐鉴赏方法论的现况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音乐文化定义、功能、属性、美学特征以及相互之间依存从属关系的论述,分析构成音乐鉴赏方法的深层构面和基础,达到有效地引导音乐鉴赏和提升相关效果和质量的目的。

一、音乐鉴赏方法论的现状与对策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理解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启示或寄托的一种审美活动。

传统的音乐鉴赏理论通常有着较强的读者范围的指定性,如作为对一般公众群体的人文素养、音乐启蒙的一种普及、引导或提高,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音乐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教材用书等。因而,这类文献资料大多是对音乐作品内容“案例式”的介绍,突出它的通俗性和知识性,运用文学手段,并结合一定的音响实例,来对构成材料介质特殊、信息传递“非具象性”的音乐艺术予以诠释,具有学习要求较低、感性大于理性、回避文化背景因素和缺乏专业深度等特征,以达到使人们加深对音乐艺术的了解、得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知识结构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完善,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因素”对音乐鉴赏所起到的深化作用与“约束”功能,注重音乐技术理论学习对音乐作品分析的辅支撑,强调艺术审美的意识形态基础,在相应的文化认知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上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这是高层次、高质量音乐鉴赏方法和获得良好效果的必要依托,如果仅仅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图解式解说的方法来认识艺术作品,难免会肤浅。

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音乐鉴赏放置在多学科背景下,以音乐艺术及其大量优秀音乐作品为载体,通过对作品实例的文化分析,在音乐鉴赏理论与其文化功能紧密结合的层面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学习思路及其品鉴方法论,以达到提升鉴赏者人文素质和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不失为在目前情况下相关方法论的良好对策与方略。

二、对音乐鉴赏对象的再认识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和音乐鉴赏的客体对象,是宏观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即音乐文化。音乐文化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是在“大文化”背景下,在“精神亚文化”分支意义上对文化与“音乐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与判定,有别于通常“音乐”概念的涵义。其二是在“艺术文化”背景下,狭义上对“音乐”本体结构这一分类概念即对音乐自身若干基本属性的认定与释义。

音乐文化是文化的组织结构成分,是与历史和社会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的物化”和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物质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独具特征的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它随着精神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与历史、社会、哲学、思想、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等共同组成一个文化子系统,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及其价值功能,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音乐文化是一个集成性的概念,其发展受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是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这是在归根结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据此,当我们在提到音乐文化时,它必然是政治、历史、法律、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在彼此相互影响、作用后的复合体,在其所属的“大文化”背景基础上,兼而具备了“文化”释义中的所有基本属性与功能。

音乐与音乐文化是一个混淆在一起的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现象类别,音乐包括了政治、经济、历史、哲学、艺术、思想、审美、观念这些精神文化的属性,无论是否提及,这些内涵因素必定存在于音乐本体结构中,对音乐的生成基因、结构模式及其表现功能起背景性、导向性的影响与基础作用。此时,音乐成为文化的“物化”载体形式,是文化中的音乐,也是“音乐文化”中的音乐。因此,我们所说的音乐,在一定需求下,可能较多的是指音乐本体结构及其与之紧密相关的内容,但它的文化属性是与之俱来的,只要不是纯技术上对音乐的认知,任何音乐,尤其是在鉴赏和研究意义上的音乐艺术,必定都是“文化”的综合性表现。

三、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

既然音乐鉴赏的客体对象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单纯是一种个体性的艺术门类,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和理解,音乐鉴赏的方法论因而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首先,是对欣赏与鉴赏方法的理解和程序过程等方面的深化。

鉴是分辨、区别、领略和借鉴,赏是赏析、赏识、欣赏和趣味。人是主体和主题,所鉴所赏之人之物是体。鉴赏是含有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审美态度。鉴赏和欣赏相比,多一鉴字,更有区分优劣好坏之别,更强调自身的分辨价值,而欣赏更侧重领略其美好之微妙,却少了批判并确认自我之意识。

人们对待艺术可以分欣赏、鉴赏、批评这三种基本的审美态度。欣赏又可称为玩赏、领略,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鉴赏则又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观的意思,所以鉴赏含有区别、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批评是建立在欣赏、鉴赏基础上的更为理性的审美态度。艺术批评需从审美入手,取得感性认识,并且深入下去,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归纳其精神内涵,阐述其社会意义并以理论形态陈述出来。

鉴赏音乐,指的是在—定的音乐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评鉴和赏析,并因此形成具有感性意义的音乐审美判断。音乐作品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音乐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作曲家的情感、情绪体验与灵感、风格、取材、体裁形式以及时代背景,音乐作品产生后又对时代、社会或者时尚产生影响。要切实了解音乐作品,获得更丰富的音乐审美能力,则还需要更深入的鉴赏音乐的方法来完善。①

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历史与音乐文化,培养鉴赏者的音乐感知、审美、评价、判断能力,提高鉴赏者的音乐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从表面上看,音乐鉴赏与音乐欣赏在语义上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认真来看只是一字之差,可“鉴”却是更深一层的涵义。

音乐欣赏,更多的是从欣赏的角度,以愉快、美好、快乐的心情来体验一种事物,来感受音乐,并没有太多的理性思维上的学习、思索、判断与评价,只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体味和体验,是感性的接触,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审美过程。鉴赏就不同了,“鉴”字原属名词,指镜子;后词性变化为动词,转意指明察、借鉴等。使用镜子是为了比照美丑、明察良莠,然后进行比较、鉴别,进而做出判断、选择,最后给予评价和修正,这是一个理性多于感性的审美过程,换言之,音乐鉴赏也恰恰需要经过这样的审美过程。

如果说音乐欣赏是第一次的总体视听,音乐鉴赏则是欣赏后可以进入的第二个环节——更深一层的认识与学习。因此,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而鉴赏则是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从定义来看,很明显欣赏和鉴赏是在两个层次上,如果将音乐欣赏看成一片海,那欣赏就是浅海,而鉴赏就是深海。用比较文学的语言来说,鉴赏其实就是欣赏的升华,而欣赏就是鉴赏的根基。单靠知觉和感性的欣赏,决不能得到音乐的真谛,即使音乐激动了你的感情,也不算了解音乐,应该再进一步,努力向理智的路上去寻求乐曲的奥妙,因为高深的音乐是万万离不开理智的。

但是,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的本质具有相通、同构和统一性特征,并非两个对立相异的概念范畴,可以认为是对音乐感知、理解、分析和研究的不同层次和阶段。在很多情况下,音乐欣赏就是音乐鉴赏,两者是在不同主观条件下,对音乐艺术感知的需求预期之间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任何一种欣赏方式都不是孤立的、唯一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欣赏者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音乐欣赏的方式和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有可能不同欣赏方式所获得的不同的感受在个人的具体欣赏活动中得到综合性的实现。

四、音乐鉴赏的理性层次

理性的欣赏是更高一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欣赏者运用自己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从理性的高度(诸如作品产生的历史与时代、作者的哲学理念与思想状况、创作起因或动机以及作品的形式结构等)进一步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理解音乐。这是最后完成音乐欣赏、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的阶段。

由于音乐音响的感性形式与人的心理活动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它能够通过联想,与以具有较为明确价值判断为基础的情感产生联系,因此,这就使得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介入了一定的理性因素。贝多芬说过:“我希望人们用理性的耳朵来欣赏我的音乐。”要想对音乐有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进入到理智的欣赏。理智的欣赏就是要从节奏、节拍、和声、调式、曲式、体裁等更专业、更理性的方面去分析作品。

因此,在理性的欣赏阶段,欣赏者不仅对音乐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音乐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乃至作者的创作动机、表现手法都有较丰富和准确的认识。他可以从整体上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感情以及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内容。通过欣赏,使自己的精神获得极大的满足,达到一种新的思想境界。在这个层次中,欣赏者一方面深入到音乐之中,不仅对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法有较为敏锐的感受,而且对作品的形式、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赋予作品的思想内容有较为充分的理解。另一方面,欣赏者能超脱音乐,预感到音乐将要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层次。

有些欣赏者希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进一步从观念层次上去把握音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解音乐”和“鉴赏音乐”,这就需要通过概念和逻辑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人生经历以及与音乐作品相关事项的考察和了解,深入探寻一切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强化情感体验,增强理解的深度。

我们是用耳朵听音乐的,但是我们永远无法用耳朵来欣赏音乐,只有大脑和心灵才能真正聆听和欣赏音乐。所以,充实大脑理性的判断力和心灵丰富细腻的感情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试想一个空洞的大脑和乏味的心灵,即使再加上一个比他人灵敏一百倍的耳朵,也难以欣赏很多的音乐。

尽管理性的音乐欣赏方式是一种积极、主动、较为高级的欣赏方式,但是,要注意避免欣赏者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牵强附会和误读,毕竟音乐不是由概念而是由感性音响构成的,音乐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觉感受基础之上,理解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感受。

总之,音乐欣赏活动及其感性体验是极其复杂的,各种欣赏方式、各种感性体验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音乐艺术的丰富性造成音乐欣赏方式的多样性,音乐欣赏方式的多样性又进一步促进了音乐艺术的丰富性,这正体现出人类审美意识的多样性。②

结语

音乐艺术不是单纯受其自身制约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与社会形形的文化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文化现象,脱离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去揭示其运行规律和本质特征,往往事倍功半。因而,科学的方法论是音乐鉴赏获得实践效益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对音乐鉴赏的特点、个性特征和具体方式予以阐释和论述,才能达到以飨读者的目的。

注释:

①朱英萍.音乐鉴赏[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鉴赏方式;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67-01

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就是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的系列学习,不仅可以去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同时也可以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去感受、体验、分析和判断作品,以获得审美上的享受。

由于美术鉴赏不在高考的范畴以内,所以美术鉴赏课也理所当然的成了一些学生的休息课。经常会有一部分学生不是看课外书,就是在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调动起来,如何在学生们欣赏艺术大师们的杰作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独立的创作,成为美术鉴赏教学中时时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总结,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1、选择恰当的鉴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才可以避免产生厌学情绪,保证学生对美术鉴赏课兴趣的持久性。

如在鉴赏印象派绘画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印象派的色彩,笔触,激情等,可以配以印象派的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意境氛围中去了解印象派,提高审美能力。

如在鉴赏《蒙娜丽莎》时,由于学生们的知识底蕴,审美能力的差异,其鉴赏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此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讨论,对于各种结果,都给予充分的表扬,并给以一定的引导,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是学生了解作品的内涵,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如对陶瓷的鉴赏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中去考察;让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陶瓷的历史、文化、发展,真正感觉到艺术的魅力所在。

2、重视培养学生的鉴赏基本能力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美术鉴赏方法,就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接受作品中美的熏陶,提高审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一些美术术语和鉴赏方法的教育。

如在鉴赏《哭泣的女人》时,有些学生认为这与什么都不像,把作品与现实相对应,最后得出不美、很丑的结论。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鉴赏的方法,不理解作品的艺术活动和作者的时代背景、思想感情。

如在鉴赏齐白石的篆刻时,其刀法的苍劲有力,布局的强烈对比,完全是通过纯粹的形式所表现的,像点画的粗细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

可以看出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评判的标准,鉴赏的方法也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与技巧,才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开拓自己的艺术眼界。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

美术鉴赏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学习民间美术鉴赏时,可以要求学生到民间、集市中去收集旧的剪纸、年画,也可以从网上、报纸、杂志上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收集资料,用自己的观点分析、理解和评价其艺术作品。

如在《原始人的创造》中,对于原始美术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起源于劳动,有人认为起源于游戏,有人认为起源于巫术。这个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发表各自的看法,在讨论中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网络已经成为现在人们收集资料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也是美术鉴赏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网上可以查到画家、作品、背景、评论等等,不仅可以了解到许多作品的背景,评论,更可以在查阅、欣赏中学会对艺术的鉴赏。

如在鉴赏项圣谟的大树风号图时,只要在百度中输入“项圣谟大树风号图”,就可以搜索到大量与作者有关的作品,本作品的时代背景,所要表达的意义以及人们对其的评价。

结 论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评价的语言,掌握鉴赏的方法,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因此,我们在加强自己各方面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总结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一定可以上好一堂成果的美术鉴赏课。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8篇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学习是极为复杂的多重对话过程,为阅读鉴赏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阅读教学与鉴赏教学相互渗透原则。

学生鉴赏文学作品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作品的字、词、句、段、篇等外在形式,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学习,理解了字、词、句的意义和篇章结构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到高一级的欣赏。因此,一般的阅读教学重在对作品外在形式和思想内容的感知和概括,而鉴赏教学则重在“披文入情”和“析文析情”,重在体现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重在情感的熏陶,这是二者的区别,但它们又是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融在一起的。

(二)阅读鉴赏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

文学鉴赏学习目标是在教师、学生[:请记住我站域名/]、编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中实现的。鉴赏能力的实质是有关鉴赏的高级规则的获得,因此,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是以学生感受语言重建形象为基础,通过与作品发生情感共鸣等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它的习得须经历接受、反应和价值性格化等阶段,因此更应重视学习过程。

(三)阅读鉴赏教学的认知与情感统一原则。

文学作品是通过其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实现其认识功能的,但它又具有强烈的情感内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鉴赏教学中必须坚持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揭示是建立在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学习的过程和条件基础之上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背景知识,发展学生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

提供背景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有些时代性较强的作品,教学时则要补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否则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如果不对鲁迅生活的时代特点、鲁迅的思想及所写文章的特定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介绍,学生的理解就存在不小的困难。背景知识的提供,可以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可以给学生印发有关材料,并提醒学生阅读;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方面的知识。

仅提供背景知识并不能让学生获得课文内容知识。获得这类知识的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来进行。一般来说,基本的阅读鉴赏技能一旦形成,就可在遇到阅读材料时自动激活并执行,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去阅读鉴赏就行了。但在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就需要学习新的基本鉴赏技能。中学生一般具备了自学生字词语的能力,可以不经教师提示而自己解决,不过有时教师可以用言语提醒学生看课下注释、查阅词典等方式来引发和促进学生对基本技能的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做好基本技能学习情况的督促和检查。有时教师培养学生基本阅读鉴赏技能时,会采用向学生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鉴赏课文后回答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可以是“这个作品写了什么人和什么事”,“这个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二)检查课文内容知识,促进高级阅读鉴赏技能的习得与练习。

运用基本技能与背景知识熟悉课文内容后,接下来就进入高级技能的学习或练习阶段。如果高级技能需要学生新习得,则教师就要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让学生习得高级技能是什么。如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教师在学生第一次学习阅读之前,进行必要的补充,提供学生阅读的“先行组织者”。如纪传体散文,作为记叙文的一类,它的写法要求选取人物的典型事例,有的是通过一件事记述某个人的形象或特点,有的则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品格或风貌。教师在学生深入阅读理解之前将这些知识告诉学生,以便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三)引导学生明确所读作品的文体知识,为高级技能的练习提供反馈。

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答案,即所读作品的体裁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合作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与高级阅读技能有关的阅读任务上,如对文章的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特色的讨论等。这时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

(1)安排合作讨论的具体形式;

(2)以言语激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3)调控合作讨论的具体过程,使讨论不偏离主题;

(4)及时概括、总结讨论的成果,评价讨论的得失。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9篇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学习是极为复杂的多重对话过程,为阅读鉴赏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阅读教学与鉴赏教学相互渗透原则。

    学生鉴赏文学作品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作品的字、词、句、段、篇等外在形式,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学习,理解了字、词、句的意义和篇章结构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到高一级的欣赏。因此,一般的阅读教学重在对作品外在形式和思想内容的感知和概括,而鉴赏教学则重在“披文入情”和“析文析情”,重在体现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重在情感的熏陶,这是二者的区别,但它们又是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融在一起的。

    (二)阅读鉴赏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

    文学鉴赏学习目标是在教师、学生、编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中实现的。鉴赏能力的实质是有关鉴赏的高级规则的获得,因此,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是以学生感受语言重建形象为基础,通过与作品发生情感共鸣等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它的习得须经历接受、反应和价值性格化等阶段,因此更应重视学习过程。

    (三)阅读鉴赏教学的认知与情感统一原则。

    文学作品是通过其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实现其认识功能的,但它又具有强烈的情感内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鉴赏教学中必须坚持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二

    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揭示是建立在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学习的过程和条件基础之上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背景知识,发展学生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

    提供背景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有些时代性较强的作品,教学时则要补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否则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如果不对鲁迅生活的时代特点、鲁迅的思想及所写文章的特定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介绍,学生的理解就存在不小的困难。背景知识的提供,可以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可以给学生印发有关材料,并提醒学生阅读;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方面的知识。

    仅提供背景知识并不能让学生获得课文内容知识。获得这类知识的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来进行。一般来说,基本的阅读鉴赏技能一旦形成,就可在遇到阅读材料时自动激活并执行,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去阅读鉴赏就行了。但在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就需要学习新的基本鉴赏技能。中学生一般具备了自学生字词语的能力,可以不经教师提示而自己解决,不过有时教师可以用言语提醒学生看课下注释、查阅词典等方式来引发和促进学生对基本技能的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做好基本技能学习情况的督促和检查。有时教师培养学生基本阅读鉴赏技能时,会采用向学生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鉴赏课文后回答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可以是“这个作品写了什么人和什么事”,“这个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二)检查课文内容知识,促进高级阅读鉴赏技能的习得与练习。

    运用基本技能与背景知识熟悉课文内容后,接下来就进入高级技能的学习或练习阶段。如果高级技能需要学生新习得,则教师就要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让学生习得高级技能是什么。如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教师在学生第一次学习阅读之前,进行必要的补充,提供学生阅读的“先行组织者”。如纪传体散文,作为记叙文的一类,它的写法要求选取人物的典型事例,有的是通过一件事记述某个人的形象或特点,有的则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品格或风貌。教师在学生深入阅读理解之前将这些知识告诉学生,以便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三)引导学生明确所读作品的文体知识,为高级技能的练习提供反馈。

    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答案,即所读作品的体裁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合作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与高级阅读技能有关的阅读任务上,如对文章的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特色的讨论等。这时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

    (1)安排合作讨论的具体形式;

    (2)以言语激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3)调控合作讨论的具体过程,使讨论不偏离主题;

    (4)及时概括、总结讨论的成果,评价讨论的得失。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审美鉴赏;艺术鉴赏;审美经验;艺术经验

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导言开头亦说道,“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因为,如果不是通过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则由它们自己引起表象,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连接或分开,这些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称之为经验的对象知识,那么知识能力又该由什么来唤起活动呢?所以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艺术来源于人类生产实践,并在实践经验中传承、发展。千百年来人们往往忽略了经验在艺术中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经验是“形而下的”,认为艺术是富有灵韵色彩的,是艺术家创作时的高峰体验,仿佛艺术与经验一旦结合,就显得不那么崇高、不那么脱俗了。其实这种思想有偏颇。艺术本就是一种经验性的,具有着经验形态,艺术在经验中产生并传承。艺术鉴赏作为艺术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具有经验性。本文尝试将上述哲学中的“经验”概念引入艺术学领域,重点对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进行关注,以期阐释经验在艺术鉴赏中的地位作用,重新发扬经验的价值。

杜威将经验定义为“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鉴赏,作为人的一种心态过程和主体行为,是由鉴赏的主体、鉴赏的对象这两个因素接触产生交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并产生一个鉴赏结果。这一过程由鉴赏主体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品位兴趣等对鉴赏对象加以感受、认知、理解,是鉴赏主体运用自己的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作品进行体验、联想、想象,最终实现对鉴赏对象的品鉴、评价、判断。鉴赏不仅是艺术活动,更是一种范围广阔的人类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离不开人类的实践经验。鉴赏的内容包括对物品的鉴赏,对人对自然万物的鉴赏,对社会行为与事件的鉴赏等等。艺术鉴赏,作为鉴赏活动的高端形态,其过程具有更明显的实践经验性,对鉴赏主体的经验性具有更高的要求。艺术鉴赏主体的人生阅历、审美期待等鉴赏经验决定了艺术鉴赏活动的深度、广度,决定了鉴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所能达到的期待视野。我们从鉴赏及经验的概念入手,通过对艺术鉴赏的构成及过程的具体分析,考察论证艺术鉴赏的经验性。

一、鉴赏的经验性概念

鉴,本义是镜子,用作动词指“照”,后引申为观察、审察,如鉴别、鉴定、鉴赏。赏,一方面指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如赏阅、赏月,赏心悦目等;另一方面指依据经验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并欣然称道,如欣赏、赏识、赞赏等。在汉语中,鉴与赏联用,形成鉴赏一词,其本义是指人对某种事物物品以及他人的品鉴、欣赏、评价等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主观态度或评价。鉴赏一词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之分。广义的鉴赏对象极其广泛,而狭义的鉴赏则仅指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即艺术鉴赏。艺术鉴赏通常是指一种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

鉴赏的英文是“appreciate”,意思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从这种对鉴赏概念的广义和狭义理解出发,就性质看,鉴赏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活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人自身以外的物品不仅持一种从实用价值出发的实用态度,而且同时也会由经验积累等产生某种鉴别、赏识、评价的鉴赏态度。在使用这些物品的过程中,对其评价会产生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价值标准及评价方式和评价途径。鉴赏,是建立在实用价值基础之上的、依据相对成熟的经验进行评价和判断的、体现人的人生价值态度的主观观念,是对实用价值的超越。

鉴赏的这种主观态度性质,是在人类心智进化过程中产生和体现出的一种功能,体现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超越性特质。人类生活中物质的实用价值与主体的自觉鉴赏这两种因素的比重表明人类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发展程度。人类文明越发达,文化越发展,人类的主要满足越是集中到非实用价值方面,最终体现为一种从鉴赏角度呈现出的人生的价值观和态度以陶器为例,远在人类文明萌发之初,荒蛮中的原始人便生产和使用作为生活器皿的陶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陶器制造由实用功能日趋发展出强大精美的审美功能。瓷器的产生,使原本以实用价值为主的陶器更快速地发展出一些专以欣赏其审美价值为主的“艺术陶瓷”。如美轮美奂的瓷瓶便是主要为装饰空间与艺术欣赏而产生的。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亦有所改变,逐渐超越了实用价值而更多地趋向于审美判断。

对人、对物品、对自然万物、对社会行为、现象与事件的鉴赏与评价水平,体现了不同人群的不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追求。鉴赏终归是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实现过程。而所谓人生价值与人生态度,正是基于经验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取舍、评价等主观认识的外在表现。

鉴赏起源于人类实践经验。鉴赏起源于人类的感知系统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活动,是基于人的生存的一种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慧形式。

首先,鉴赏起源于人类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的感知经验。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过程中,形成了这种鉴赏能力。从感知开始,人的五官包括视觉、听觉等各种感知经验在人类头脑中形成意识反映。在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中不断刺激感官并形成人类意识。人只有具备这种感知经验,才能最终形成鉴赏。其次,鉴赏起源于人的判断力。中国古代称之为“类物”,即区别、分类、识物、类物,区别识物,判别识物,进而形成判断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对象特性的认知判断。再次,鉴赏起源于批评力(评论力)。在判断力基础上表达对事物好与坏的判断与价值期待,价值愿望。鉴赏是一种充分体现主体价值导向的经验性活动。

鉴赏活动是在上述能力基础之上符合人类愿望的向善、向好的感知、判断、评价等经验性活动,乃至一种心理的享受、愉悦的获取,在此基础上,鉴赏主体不断累积鉴赏经验。

二、艺术鉴赏的经验性内涵

马克思说:“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艺术品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公众的艺术鉴赏的呼唤,而艺术鉴赏活动的进行不仅创造出鉴赏艺术品的观众或公众,而且可丰富鉴赏者的审美经验,提高其审美素质;反过来,伴随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素质获得提高的公众又可进一步推动艺术的发展。这样,正是通过艺术鉴赏,在鉴赏者鉴赏经验的作用下,艺术品的内涵意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丰富。在这个意义上,艺术鉴赏意味着从鉴赏实践活动的经验性角度来强调艺术的深刻性、丰富性和重要性。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品为对象的鉴赏,是人的鉴赏、社会鉴赏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艺术鉴赏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鉴赏本身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对自然美的鉴赏,主要包括对天地、山水、动植物等大自然造化的对象的艺术鉴赏;第二层,对社会生活中美的人和事的鉴赏,这是指与生活实用价值融为一体的物品及社会事物、社会活动等也可以作为艺术鉴赏的对象;第三层,对纯艺术品的鉴赏,包括专业的批评与鉴赏。艺术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鉴赏美的价值,而专业的艺术鉴赏会形成评价的主导,具有某种专业性、深刻性、权威性、这些以审美价值为主的艺术品,是专门供人鉴赏、品玩的,这些艺术品将其自身的艺术鉴赏价值放在第一位,形成狭义的艺术鉴赏概念。

广义的艺术鉴赏所包含的上述第三层次含义,正构成狭义的艺术鉴赏。一般艺术学方面提到的艺术鉴赏,都是指狭义的艺术鉴赏。与广义的艺术鉴赏概念范围广泛,涉及对自然美和社会美中的种种现象的鉴赏不同,狭义的艺术鉴赏主要就是指对音乐、舞蹈雕塑、绘画、书法、电影、电视艺术、戏剧、文学等艺术品进行的鉴赏。可以说,狭义的艺术鉴赏的鉴赏对象只限于艺术品。

艺术鉴赏是人类鉴赏经验的高端形式。鉴赏,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人类文化本身。随着评价、取舍等鉴赏经验的累积,人类具有了区别、判断的能力人类判断的自觉意识构成了鉴赏。而对艺术的专门品鉴即艺术审美,是专门为了人的美的品鉴而形成的鉴赏。人类从比较当中认识到如何判断,遵从有用、简明、直接、美妙等价值经验来判断取舍。如关于艺术的鉴赏,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首先从实用的角度看其效果,继而发展演变到在实用的基础上比较造型、外观,从而衡量出哪一个更好。鉴赏的本质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种自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是人类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人类鉴赏经验的一种积累。只有与人生与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人类的鉴赏文化才会有历史的纵横与思想的深度。艺术鉴赏的本质是一种向善、向好的品鉴、欣赏、评价、赞赏,并导致人类审美愉悦的经验性实践活动。

艺术鉴赏固然是一种批评,但艺术鉴赏不等于批评、评价、判断,它是建立在向美向善的基础之上,并最终导向超越实用价值判断的审美期待。艺术鉴赏是艺术产生的动力,鉴赏经验的高端行为形成了艺术鉴赏。

三、艺术鉴赏的经验性构成

艺术鉴赏的构成有三个主要成分:鉴赏对象、鉴赏主体、鉴赏场所及中介

(一)鉴赏对象

艺术鉴赏的对象是什么?艺术品。现代艺术实践活动繁复多样,艺术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可以从艺术品的创作工艺、表现材质、表现方式、使用目的功能性能、时间范围等入手,大致将艺术品分为绘画类艺术品、雕塑类艺术品、设计类艺术品、表演类艺术品、电子媒介类艺术品、语言文学类艺术品、音乐类艺术品等,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鉴赏对象。

不同种类的艺术品的鉴赏活动也会不同。综合类艺术是两三种以上艺术形式的融合。例如戏剧,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语言艺术和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艺术品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从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到综合艺术,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今天诸如古典艺术精神和现代艺术精神等不同的艺术样貌。另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中国画无论在材料技法还是题材上都能够在世界绘画体系中独树一帜,正是这个原因。对象不同,艺术语言不同,鉴赏观念与方式效果也大不相同,这也是不言自明的。

艺术鉴赏活动总是伴随着艺术品的存在而存在的,自从艺术品诞生那天起,就存在艺术鉴赏。这是说,不是先有艺术品,才有艺术鉴赏;而是要肯定起码从艺术品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会诞生对它的艺术鉴赏。除了这件艺术品的第一位观众、听众、读者,其实艺术家创造这件艺术品的过程也是从鉴赏意义上的一个不断深化的契合心仪与完善的过程,他自然是艺术品的第一个鉴赏者。在这个意义上说,鉴赏和艺术创造可以相提并论。除此,从艺术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说,其实在独立的艺术品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在对作为实用物品和某些泛宗教或部落国家的集体仪式中,那些作为生活用品和仪式内容的表演、音乐、面具等,在发挥实际作用的同时,对其的艺术把握与某种程度的艺术鉴赏也就融汇在其中了,从此点看,艺术鉴赏的存在,早在独立的艺术品出现之前,这一点已为中外艺术史、生活史所证明。如果从超越单纯的艺术观点看,其实包括艺术鉴赏在内的人类广义的鉴赏行为与观念意识,是自“人”诞生的时候就逐渐产生和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就存在的一种行为。人的鉴赏经验从“人”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它的积累历程。

(二)鉴赏主体

谁在鉴赏?无疑是鉴赏主体。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时期对艺术鉴赏活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不同环境、条件、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的鉴赏群体,具有不同的鉴赏经验。鉴赏主体经验的差别,是影响鉴赏的重要因素。

艺术鉴赏存在悠久的事实,说明一个道理,即没有经过鉴赏的艺术品是不完整的艺术品。没有艺术家,就不能创造出来艺术品,但艺术家创造出来艺术品,只存放在仓库博物馆,虽然算是一种存在,但却没有实现“艺术”上的完整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它的“存在”是打折扣的。而只有经过受众的鉴赏,经过具有鉴赏经验的艺术鉴赏者对其进行“二次创作”,艺术品才真正成为完整的艺术品。

影响艺术品价值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艺术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鉴赏者发挥主体能动性,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鉴赏能力、艺术素养对艺术品进行品评。品评过程中,融入了鉴赏者的主观态度与内在感受,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感知艺术品要表达的情感,丰富和完善艺术品的内在意蕴,从而形成对艺术品的二次创作。因此,只有经过了艺术鉴赏的艺术品,才真正完成了它的艺术创造过程,成为了完整的艺术品。这是鉴赏论的艺术观。没有鉴赏,何谈艺术?这在当代文化中已成为一个基本的文化共识。

(三)鉴赏场所及中介

在何处鉴赏?这正构成艺术鉴赏的场所

艺术鉴赏发生在什么场所,是在家庭还是在广场,是在影院还是在音乐厅,是在个人私密空间还是群体场合,是在博物馆还是歌剧院,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场所、空间对艺术鉴赏产生不同的影响。

鉴赏的中介,指媒介。艺术总是由媒介材质作为其物质存在基础的。媒介不同,有时是我们区分艺术门类的一个根据,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以媒介论的观点来区分史诗、戏剧等的不同。媒介有很多,音乐通过不同的乐器来传达,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媒介材质不同,因而也会在表现题材和表达效果上都有各自的领域范畴,听《高山流水》最好是中国民乐器,西洋管弦乐器演奏出来的《梁祝》恐怕就“窜味儿”了。

四、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过程

艺术鉴赏的过程,主要涉及心理过程审美过程个体鉴赏与大众鉴赏、生活鉴赏与专业鉴赏、高端完成与理论形态,走向艺术经典等问题。

(一)心理过程

艺术鉴赏活动是由一系列连续、复杂的心理活动构成的,其中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如何使这些心理因素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实现艺术鉴赏活动,这就需要鉴赏者在接触到艺术作品的感官刺激时,敏锐地捕捉这些信息,并通过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调动起鉴赏主体相关的审美体验和人生经验,唤醒沉积的情绪、情感经验,发挥审美想象,从而达到艺术上的通感与共鸣。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只有人生阅历丰富、情感体验丰富、审美经验丰富的人,才能自觉引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引起鉴赏者情感的激荡,从而获得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艺术鉴赏主体只有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丰富、沉淀、累积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情感经验人生经验有朝一日在感知、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的作用下,才会被唤醒,被激活,并转化为更具独特个性特征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艺术鉴赏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艺术鉴赏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些心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在微妙、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形成了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结构。

“注意”,是艺术鉴赏活动的发端。“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注意,也可以看作是在艺术鉴赏最初阶段鉴赏主体的一种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鉴赏主体从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转入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入审美鉴赏态度,形成一定的心理距离。但在转变过程中,应适度把握心理距离的度,否则过犹不及。

“感知”,是注意之后的又一重要心理环节。感觉和直觉合在一起并称为感知。如果说“注意”是鉴赏主体审美心理准备阶段的话,感知则是艺术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艺术品以具体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快速。敏锐地感知到这些艺术形象,再结合人自身的生活经验。审美素养,在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完成对艺术品的感觉。知觉。体验。品鉴,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如看到冰河解冻,想到冬去春来,想到万物复苏。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联想使鉴赏活动由对艺术品的感性形式的感知阶段,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内蕴之中。

“想象”,是艺术鉴赏活动中对艺术品进行再创造的重要心理因素。艺术鉴赏活动需要人的想象。培养和发挥鉴赏主体的想象力,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活跃的、丰富的想象力,是帮助鉴赏主体完成鉴赏活动的推动力,只有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鉴赏者才会得到丰富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

“情感”,也是艺术鉴赏活动的重要心理要素。人的情感复杂而多样。人作为高级动物,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高级情感。情感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注意、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一系列心理因素中,是情感将它们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连续、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艺术鉴赏活动以注意和感知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触景生情”每个鉴赏主体在进行艺术鉴赏活动时,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和支配,在情感影响下去感知艺术形象,这种感知经验又会作用于主体的情感,引起更深层次的情感活动。情感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艺术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总是以情感为中介。因此,情感在艺术鉴赏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准确、深入、细致地把握艺术品的内在情感,体验艺术品的情感内涵,是艺术鉴赏活动的重要环节。

“理解”,是艺术鉴赏活动中渗透在各心理环节中的因素。在心理学中,理解是一种逐渐认识事物的关联、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艺术品不仅具有浅层次的感性形式和艺术形象,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在寓意和深刻的审美意蕴,在特有的艺术空白中去品鉴艺术品,要求鉴赏者情感体验与综合判断相结合,感知经验与理性判断相结合。

(二)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不但是人的心理过程,还是一种以情感和想象力为核心的审美过程。鉴赏活动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富有深刻人性的思维活动。鉴赏者要具备对艺术作品的敏锐感受力和审美理解力、审美想象力。桑塔耶纳曾指出:“对于疏忽大意的人们,形式不能引起共鸣:他们从对象中只获得一种模糊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许会在他们心中唤醒外在的联想;但是他们不会停下来观看一个部分或欣赏它们的关系,因而感觉不到种种统一体的种种魅力……不能发现形式的价值”。因此,桑塔耶纳说:“形式美特别能引起有审美禀赋的人的共鸣”。通过不断地接触阅读体验优秀的艺术作品,会不断地掌握各类艺术的一般规律,积累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使我们的大脑成为接收艺术信息的敏锐的思维体系,不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带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的体验,使鉴赏者获得丰富的鉴赏经验。在这种审美过程中,从审美的角度看,包含着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作品的形象具有一种感性直接而又瞬间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直觉先于知觉而存在,具有直观性和直接性。在审美直觉的形式中,艺术鉴赏活动实现了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整体认识,在直观中将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把握和领悟。通感是审美直觉的特殊形式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是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在鉴赏活动中,鉴赏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艺术再创造活动。审美体验以审美心理的注意和感知因素为基础,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进行活跃的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对艺术品进行新的再创造活动审美升华是艺术鉴赏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高境界我们采纳李泽厚先生有关审美能力的三层面划分,将艺术鉴赏获得的审美愉悦分为三个层次,即作用于感官层次的“悦耳悦目”,作用于情感层次的“悦心悦意”,作用于精神层次的“悦志悦神”。审美直觉阶段和审美体验阶段分别对应于前两个层次,而审美升华阶段则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之上,通过更高层次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使鉴赏主体得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实现人格层面上的审美愉悦,完成了一次超越。顿悟与共鸣是审美升华阶段时常发生的现象。

(三)从个体鉴赏到大众鉴赏

艺术鉴赏是鉴赏主体面对艺术品产生鉴赏活动实现艺术价值的过程,而“人”首先是个体的存在,其次才是群体的、社会的、大众的存在。个体的鉴赏是从个体的个性个人因素来谈,但个体鉴赏也不排除社会性,往往更显现出其社会性,作为社会一员,个性更显现了共同性的特征。大众鉴赏是用来描述特定群体特定社会的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表现出来的共性方面,或者用来指在历史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群体的艺术鉴赏行为与艺术鉴赏活动。从鉴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行为来看,鉴赏总是表现为一种从个体鉴赏融入、走向群体鉴赏,又从群体鉴赏回归个体鉴赏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大众鉴赏除了相对个体而言表达社会群体的性质外,有时也用于表示精英群体专业群体之外的社会普通民众的鉴赏。

(四)从生活鉴赏到专业鉴赏

虽然艺术品是独立的艺术品,但鉴赏活动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我们也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鉴赏家,甚至从个体角度说,从生活角度说,一是每个人都是在生活中进行鉴赏,而不是脱离生活存在生活环境进行艺术鉴赏的,即便是在剧场、美术馆,它所呈现的空间也与日常生活发生着关联,不能独立,并且它本身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乃至构成一种剧场生活美术馆生活;二是艺术鉴赏就其性质看,它本身应是生活性的,艺术鉴赏构成鉴赏生活、艺术生活的要旨,在于艺术生活是一种艺术鉴赏生活,我们必须将艺术鉴赏放到生活中来理解。艺术鉴赏经验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在群体鉴赏大众鉴赏的基础上,由生活性经验形态的鉴赏,逐步会产生出专业性经验形态的鉴赏,即趋向于专业艺术评论的鉴赏,乃至一种职业性的鉴赏。专业鉴赏的特点首先是专业性,其次是深刻性,再次是权威性专业鉴赏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起着引领、平衡作用。它引导艺术舆论,提供权威的评价机制,提供艺术鉴赏的方法与标准,通过专业鉴赏组织社会鉴赏活动,对艺术的评价艺术的新陈代谢发挥作用。

(五)艺术鉴赏的高端完成与理论形态

艺术鉴赏在大众鉴赏生活鉴赏的基础上走向专业职业性的鉴赏,最终形成艺术理论与批评,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艺术鉴赏学,是对艺术实践的一种理论总结与升华。艺术鉴赏学作为研究艺术鉴赏的理论,是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提供艺术鉴赏的批评观念与方法,总结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经验,以鉴赏为出发点形成特殊的艺术理论。它是研究鉴赏对象在主体方面引起的艺术思维活动规律,研究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与途径,研究构成鉴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关系,研究鉴赏经验与审美效果的一门学科。艺术理论与批评是艺术鉴赏的高级专业形态,它作为社会大众艺术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和支持大众性社会性生活性艺术鉴赏的实现与完成,然后以其自身的规律性体系性升华水平,代表或标志着艺术鉴赏的完成与实现程度水平。

(六)经典化:鉴赏活动形成艺术经典

艺术鉴赏,离不开艺术经典,因为它才是理想的艺术鉴赏对象,特别有益于艺术鉴赏者。

什么是艺术经典?从鉴赏的角度看,艺术经典主要指艺术鉴赏中具有“经典性”价值的艺术品,它由艺术品的历史化和经典化而形成。艺术鉴赏必须注意和研究鉴赏与经典艺术家,经典作品之间的关系。

经典是人类文化中的特殊存在形式,它是历史上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典故和文化遗产:能够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并获得大众认可: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穿越长久的历史隧道为后世人们所鉴赏。艺术经典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本性,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特定国家文化和特定民族文化的象征。

但这样的艺术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呢?并不是艺术家创作出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就自动会成为艺术经典,它需要在不断的艺术鉴赏实践中大浪淘沙自觉地筛选锤炼,去粗取精首先,它是一个艺术鉴赏的历史化过程,艺术史的历史化的背后就是这样的鉴赏过程的历史化;其次,它才由这种历史化的鉴赏以及鉴赏的历史化形成流动与积淀稳定相统一的经典化,历史化和经典化统一于艺术鉴赏

大众的生活的艺术鉴赏活动与专业的艺术鉴赏活动形成互动,经过历史的打磨,使优秀的艺术作品经典化,会形成艺术经典。有的艺术作品在当代就会被推崇、经典化,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不会继续成为经典,不再被赏识,这就形成了艺术经典的变数、变化;有的作品在当代可能不是很有名气,但若干年以后,就会形成经典。所以,要用历史时间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艺术的经典化。有些艺术作品无论时间怎样推移,都是经典。

五、经典形成后,引领艺术鉴赏

经典本身是一种楷模、标准、导向。人们以经典的标准为衡量标准。由于经典的形成,人们首先去鉴赏大家的作品,欣赏经典。经典化的两个维度: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二是历史性与精品性的统一。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11篇

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着读者的审美判断。这种判断,通常不是逻辑推论,而往往是读者对作品的共鸣,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作品意境状态中作出情感判断。清人乐钧在《耳食录》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女子从其兄处借得《红楼梦》一书,废寝忘食以读之,读至佳处,往往辍卷冥想,继之以泪,卒未尝终卷,乃病矣。父母觉之,急取书付火。女子乃呼曰:“奈何焚宝玉、黛玉”?自是啼笑失常,言论无伦次,梦寐之间未尝不呼宝玉也。延巫医治之,百弗效。一夕瞪视床头灯,连语曰:“宝玉宝玉在此耶”!遂饮泣而瞑”。

读罢故事,我们既为《红楼梦》那摄魄的魅力而倾倒,又为故事中那女子因不懂鉴赏文学之道而死于书下所叹惜。须知,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总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的加工、改造出来的,因而程度不同地具有某种典型性。典型人物则是其中典型程度最高,写得最为鲜明、生动、最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红楼梦》写了形形的人物五百多个,绝大多数人物富有典型性,其中称得上典型人物的却只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十多个。典型人物是人物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物塑造的极致。

古人有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这很好地说明了在文学鉴赏的过程中既要“入乎其内”,专心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又要“出乎其外”,对作品结合其本身的背景作出正确的评价,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鉴赏文学作品首先要“入乎其内”。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因此,文学作品鉴赏者先要置身于作品中去,努力撤除有碍于欣赏的与作品间的一切距离,使鉴赏者与文学作品融为一体。鉴赏者的情感活动通过作品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作品信息的诱导下,设身处地去接受作品中的情感,使作品中的情感信息变成自己的真实情感活动时,读者就进入了角色,步入鉴赏的境地了。上面所引故事中的那女子读《红楼梦》时出现的那种现象就是“入乎其内”的形象写照。鉴赏作品要做到“入乎其内”,我认为方法有二:一是“入”作品,步步进入创作者所写的境地,使心潮与作品的波澜同起伏,感情与作品中的人物共悲欢,随着创作者的思路,让自身进入主人公的体验,以致和主人公共同体验,于是读者就为之愤怒、流泪、激动、欢笑;二是“入”作家内心,通过文辞揣摩作家的用心,充分领会匠心所在,每一位创作者笔下的作品形象,都融入了作者一定的思想观念,善恶美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鲜明的。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转贴于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学作品鉴赏 教学分析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人们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对初中语文文学鉴赏的教育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笔者结合文学作品解读学习规律,以现代学习理论、心理学教学理论、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及中西方文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为参考,总结当下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案例,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更多老师提高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能力。

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意义

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选材,进一步加强了教学深度及学习内容,如引入现代诗歌、古代寓言和散文、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1]。这些文体本身具有的文学特点更加丰富多样化,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保有更加突出的教学能力。同时,这些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爱、哲理、语言之美等深层次内容,更需要通过语文作品鉴赏的教育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由素质教育入手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实现的,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的作品鉴赏能力必不可少,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也能提高其人文素质,塑造灵活且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可以通过多阅读名文名篇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对生活的深切体会,阅读时要多注意了解文章当中的情感变化,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这样,在每一次阅读后都会有不同感悟,这也是提升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必备技能。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十分必要,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文学鉴赏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老师仍然占据教学主导地位

当前,受教育资源、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在语文文学鉴赏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学生作为学习对象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模式依然习惯于教师单向性地向学生讲述或灌输文学知识,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这样的文学鉴赏教学模式,只会一点点地削弱学生对文学作品学习的兴趣,不仅违背了新课改对学生情感教育的要求,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社会一定程度上缺失人文关怀、教育关怀的当下,文学作品只是被当做一般的文章处理,并不被人们所重视[2]。学生只是仅仅得到了写文章的技能,却不知道情感和审美等为何物,于是文学作品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死物,毫无情感,只是一堆文字,写的文章就缺失了文学作品应有的情感、意志和个性,最终背离了文学作品的初衷。

三、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语文文学鉴赏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投入文学作品的鉴赏世界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有深刻体会。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作者的意境,情感体验,审美等获得熏陶,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从而投入文学作品的鉴赏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促进学生的扩展学习

学校多提供一些文学作品方面的文学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扩展课外阅读,让其拥有更多与文学作品接触的机会,提高积累更多阅读经验,同时,如果在考试中能适当加入一些文学作品方面试题,则相信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以此扩展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扩展其审美视野[3]。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看一些经典的中文名著,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春》《秋》等,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丰富阅读量,欣赏更多优秀的可读性高的作品,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参与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负有很大责任,要灵活授课,多样式授课,让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从而使其对文学作品用心体会。语文老师要经常训练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感受力,要让学生知道在该处使用哪个词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初中教材收录了大量白话文和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轻易理解与掌握,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重点学习,让其能更好地理解读懂,这样有利于学生文学作品能力的提高。另外,可以在班级开展朗诵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对文学鉴赏的好感。

四、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更要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努力改变存在的问题,重视文学作品鉴赏课,促进学生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及道德情操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教学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月连.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8:7.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14篇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应全面发展自己,除了扎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因为艺术鉴赏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鉴赏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艺术鉴赏课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油画鉴赏是艺术鉴赏的内容之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给学生介绍优秀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背景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形成良好的鉴赏思维。本文主要依据美术鉴赏的过程来论述大学生该如何鉴赏油画作品。

油画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与油画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和批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油画鉴赏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与再创造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认识艺术作品的。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它不但能使人悦目,得到美的熏陶,而且会给人带来精神享受,有的作品还能引起观者和作者的精神共鸣。

美术鉴赏的过程

在当下的艺术市场中,油画作品卖得越来越“火”,价格越来越高,广大百姓也逐渐喜欢鉴赏和收藏油画。作为一名油画鉴赏者,怎样才能看懂一幅油画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呢?欣赏者在进行美术鉴赏过程中,一般分为几个步骤,文中主要论述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再创造这三个步骤,并针对每一个步骤都提出相关的鉴赏方法来引导欣赏者对油画作品进行鉴赏。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当欣赏者开始接触艺术作品时,就被艺术作品外在构成形式和内在情感意蕴所吸引和震撼。当欣赏者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油画作品上时,审美注意就开始了,感知是审美的出发点。欣赏者欣赏油画时一般先是被画面色彩和构成形式所吸引,之后将情感移入到作品中。但审美感知不是某种单一或单纯的感知反应,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的心理诸功能、因素自由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相当短促、迅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

欣赏者在鉴赏油画的审美感知阶段,作品能让欣赏者迅速地获得艺术享受的满足感。这时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性欣赏法,因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存在形式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欣赏者跟油画作品开始见面时一般不会用理性思维去深入思考、分析,而是去捕捉艺术作品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当然审美感知也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欣赏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作品。大学生开始学习鉴赏油画作品时,一定要选择中外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时代和历史的检验所保留下来的,也是各时代、各国最具有价值的艺术精品。我们只有多看优秀作品,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欣赏油画艺术的眼光才会越来越高。

2、审美理解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审美理解是欣赏者能领悟作品的外在构成形式因素、内在情感指向与艺术魅力等。在鉴赏油画时,我们需要了解作品形成的时代特征,把握作品情感倾向,同时,还需理解与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画家人格以及艺术技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人观看对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把知觉特征和刺激材料所暗示出的结构相对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接受原刺激材料本身的过程”。[2]欣赏者面对油画作品时,一般是在以往经验的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去判断和评价它。欣赏者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有关,还有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个性倾向和气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欣赏者具有与艺术家相似的思想感情、文化学养和艺术修养,健康的心理等因素,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这一阶段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性欣赏法来对油画作品进行审美理解。如鉴赏写实主义油画一般是先理性地了解作品题材、产生的背景、丰富的内容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等知识。鉴赏古典主义油画我们应站在历史的角度用人文主义精神和美术的造型知识去解读它们,还可以关注油画技法等问题。大学生运用理智性欣赏方法时应将理性与感性、情感[dylw.net ]与理智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当我们面对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首先会注意到她那“神秘”的微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朝着你微笑,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之后欣赏者会发现画面是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蒙娜丽莎那优美的双手和背景中静谧的山水都同她的微笑相协调、相呼应,整个画面流露出自然、优美、高雅的艺术气息。总体来说,它充分体现出达芬奇所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3、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欣赏者的鉴赏活动是积极能动的精神创造性行为。欣赏者应敢于抛开艺术家与批评家既定的规范框架指令,去大胆探索对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批判等。我们可以在知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记忆和审美理想,对艺术形象加以想象和联想,使作品内容更丰富。

这一阶段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与理性综合的艺术欣赏方法,以直接感知性与分析研究性相结合而领略、理解艺术作品。在审美欣赏中,对作品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是靠想象来联系的。想象是欣赏者在对油画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把某些经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有很强的主动支配性,是具有综合统一性能的感性活动。当鉴赏立体主义油画、表现主义油画时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挖空心思去理解未表现出的和模糊不清的东西。因此,大学生要从古今中外的名画中品尝美,从生活中提炼美,之后再创造视觉美。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要想积累审美经验,就应该进行艺术形式感的专业训练,培养自己对艺术和美的感受能力。

结语

欣赏者每一次鉴赏油画作品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只要你对艺术充满热情,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充分运用和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对油画作品加以关注,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逐步练就出敏锐而准确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第15篇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学有新的认识,这样才能探索出合适高效的教学方法。其中,鉴赏性阅读教学是鉴赏主体的一次再创造活动,体现了鉴赏主体的积极能动性,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作者寄予作品中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互动教学。古语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所以说文学最为基础的根源就是情感的解读,我们就要沿着这根主线,去领会作者的创作,去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领会作品中深刻的思想,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新的教学新形势下,我们要认识到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鉴赏性阅读教学为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只有在对事物有了感知的基础上,才会对事物有所认识,因此,可以说有了感知,才有了审美能力。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事物美的领悟能力,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将鉴赏性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上,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感知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可以整体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对作品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另外,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鉴赏阅读可以快速将审美内容传递到读者的大脑,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文学作品中那些静止的文字,通过鉴赏性的阅读,结合阅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使作品变得有思想,有灵性,赋予作品鲜活的形象。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所以,要通过鉴赏性阅读,引导学生对美的感知。而且,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是艺术精品,不论是文辞优美的散文,还是感情激越的诗歌,还是逻辑严密的议论文,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阅读,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新课标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鉴赏性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具有了高度的鉴赏力,自然就有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而且这也是一般人无法感受的一种美的鉴赏。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鉴赏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通过鉴赏性阅读,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从某种角度上讲,鉴赏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艺术的认识活动,在这个鉴赏性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灵活的形象以及创作者的情感,正所谓对美的鉴赏是人最为基础的本性。因此,通过鉴赏性阅读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积累丰富的情感,看到文学作品美的形象,感知美的存在,理解作品的内涵。

创新教学方法要适应新的教学任务,满足提高学生能力的要求。鉴赏性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文学作品正好可以体现一种很好的创造能力,所以说鉴赏性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一定程度上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进而保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乐于学习。因为,人们的创造能力是基于对事物的兴趣之上的。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语言美、生活美、自然美等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兴趣,进而感染学生的思想,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温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