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监管;金融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61

1 我国金融体系和区域性金融体系概述

我国金融体系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以银行为主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格局。可见,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发挥着三大作用:一是通过借贷活动和外部监督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二是对企业进行融资并合理分担企业风险;三是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现阶段我国区域性金融体系已经逐步适应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及地方文化环境,通过资金支持有效的促进了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区域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相比发达国家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必然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信息不对称及信息成本较高;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只依赖于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自身的完善是不可能的,因为区域金融的产生必然伴随着系统性的风险。区域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是糅合了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复杂的环境因素,是不能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主要有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及东北振兴这四大区域经济带的形成。推动了我国金融的区域化发展,并伴随着由金融创新而来的更大更复杂的区域性风险。因此把握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的特点很有必要,有助于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的突出特点。

1.1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双重性特征

在我国,因为区域金融监管部分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所以金融监管系统一方面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地方法规和地方政策的影响。可见,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双重性特征使得区域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

1.2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传导性特征

区域金融风险因为在一国内部不会受到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变动的影响,因此具有更强的外部传导效应。如果周边发生金融风险,本区域金融系统也会受到侵蚀,因此区域金融的稳定与周边乃至全国的金融稳定一脉相承。

1.3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突发性的特征

即使整体的经济形势比较好,局部的短期的、小幅的政治经济动荡都会引起突发性的区域风险,所以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1.4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可控性的特征

区域内的局部的经济单位的经营单位恶化都会引起区域金融风险,因此监管部门的作用不可忽视,需要监管部门实时观察、及时处理,使得个体经济主体的风险做到提前防范,因此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 金融监管与金融审计

区域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和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得它对实体经济的杀伤力是难以估量的。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接下来的欧债危机等等,都对一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见,区域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可以威胁到一国金融及经济的整体运行,引发完全自由的市场态势,而防范这一系统性风险,需要金融审计及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

监管是一种公共物品,由政府监督部门提供监管,其目的是提高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进入那个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规定,旨在消除金融市场的不完全竞争、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负外部性等,从而在保证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减少区域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保证金融稳定。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等;对会计结算的监管;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对信托业的监管;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而在这些监督过程中,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是重中之重。

金融监管是政府对区域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但是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金融审计。放眼国际,金融审计已经融入了发达政府金融监管的体系中,是政府审计在金融市场上充分发挥其监督的智能。

在我国,政府金融审计部门是一个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部门,目的是监督金融活动中的问题与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其具体的工作就是促使各层次的监管机构优化配置和效能发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并通过金融审计发现和揭露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以此来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

更加重要的是,金融审计机构与各方没有利益关系,很独立,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对金融机构的重大为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检查,因此可以积极的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有效的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更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一方面通过建立审计问责制度,提高了从发现问题到纠正问题环节上的效率,它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的创新。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对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延伸审计等监督措施,发挥政府审计在区域金融风险系统方面的“免疫系统”的作用。

3 金融审计在区域性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特点

从1999年我国对政府审计和金融监管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金融审计通过一系列监管手段在区域金融监管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的促进了区域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比如,在查处区域金融系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上,采取事前揭发、事中技术分析处理及事后通报扩大震慑力等有效方式,提高了监督处理的效果;积极建立金融审计数据平台,实现了随时监督,大大的提高了审计监督的效率。

金融审计在区域金融监督体系中表现出了一些突出的特点:

(1)延续了“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金融审计模式。使得监督工作既可以分散实施,又可以整合处理,解决了金融审计中不统一的瓶颈问题。

(2)金融审计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特征。因为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部分,所以它在地位上高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督部门,俗称“一行三会”的金融审计监督框架。

(3)金融审计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特征。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督部门除了监督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工作外,在金融体系中还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而金融审计是独立的部门,不会受到地方政府干扰,所以金融审计在防范和处理区域金融问题中能够公正处理。

(4)金融审计具有很强的综合监管的特征。区域金融体系是一个由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大网,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这些中介机构的金融产品往往交叉融合,因此,单一对某一类或某一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督都会有盲区,而金融审计对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整合监督,极大地防范了区域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4 金融审计在区域性金融体系监督中的不足之处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1)《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金融审计要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积极服务于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从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发展角度,我国政府的金融审计工作具有以下问题:

①基于审计对象而言,对金融监管机构缺乏审计监管,主要侧重于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因此,对金融系统中的其他职能部门,比如非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监管不力。另外,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还未纳入金融审计的监管范围中。

②基于审计内容而言,从传统角度上看,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对金融行业现有金融产品和传统的经营业务所产生的未来风险进行监督,这完全符合金融审计的目标――资产、管理和效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那么意味着新的金融创新理念和新的金融产品会源源不断的出现,来适应变化的新的经济环境。而在金融审计的监督工作中,发现对出于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中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关注不足,审计监督不力,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比如就股票市场而言,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的金融中介机构,时有发生内幕交易及操纵股票的违法违规的行为,极大的侵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提高金融审计在金融创新资产及管理上的监督力度,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环境中,有助于有效的防范道德风险,规避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2)针对以上不足,政府审计部门对金融监督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基于审计对象而言,一方面要增强对非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其它非传统部门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把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都纳入金融审计的监管范围之中。

②基于金融审计内容而言。随着金融环境越来越国际化,金融系统面对比以前更复杂的风险,因此,从审计职能内容的角度,要加大对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和监管力度。除了常规的银行信贷资产监督管理,还要积极关注金融系统体系的整体风险,包括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监督管理。

5 对金融审计未来的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面对区域金融领域里的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区域金融风险也会比以往更加复杂多样,因此金融监管和金融审计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提高。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要紧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金融

监管的理念。随着区域经济体和区域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审计的理念也要不断完善创新。相关审计部分要加大对金融审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度分析,提高绩效审计适应新的金融环境,更好的防范未知的金融风险。

(2)要紧跟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更新金融审计的对象及监督的方式方法。虽然金融审计是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与金融风险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公正客观的行使审计监督权。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新的金融风险也相继产生,这就要求金融审计在监督对象上要加大对非国有金融机构的监督,比如,对外资银行的监督务必要纳入金融审计监督的范畴。同时,金融审计在监督方式方法上要做到灵活。因为金融市场是多变的,金融产品也是多变的,因此为了应对新的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系统的稳定,金融审计要有更加灵活的监督方法。

(3)要紧跟金融人才的崛起,不断加强对新时代金融审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随着金融的国际化程度和区域金融的联动性效应日益提升,金融人才也越来越国际化,再加上金融人才的创新意识比较强,这就要求金融审计人员也要重视创新,这样才能开发新的金融审计软件,研究更加开放的信息化审计流程,不断更新金融审计数据库。为高效的金融审计保驾护航。

(4)紧跟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的国际化脚步,不断加强对涉外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品的审计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地方金融稳定,更好的发挥金融审计的“免疫”作用,要加大对涉外金融业务和更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力求把风险降到最低,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石军,方瑞仁.学习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0,(2).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地域特征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新巴塞尔协议”,决定于2006年开始在十国集团实施,并积极推动新资本协议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目前,已有近百个国家明确表示将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同时这一协议也得到我国银行业的响应。新巴塞尔协议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在继承1日协议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这三大支柱的同时,在“最低资本要求”这第一支柱中,独立提出了操作风险的概念,并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起共同构成银行风险资本的计量和监管框架,使得操作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三大主体风险之一。

新巴塞尔协议第644条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作为商业银行中从业人员最多、业务流程最长、业务操作环节最复杂、直接使用账务处理系统、直接接触外部客户的业务条线,会计核算与支付结算部门最容易受到来自人员、外部事件、内部流程与系统等方面的风险威胁,会计结算领域的操作风险首当其冲成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我国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的特点及成因

(一)近年来我国几个典型的银行业会计结算领域操作风险案例

1.“内外勾结”挪用客户资金案件。2005年1月4日,东北高速有限公司在

二、 会计 操作风险地域性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特点。《晏子春秋》中有句古话说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形象地说明了在不同地区环境的影响下,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我国是一个大国,一是地域广大,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川、河流星罗棋布,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形成了不同地区人们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二是文化博大,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使得不同 历史 时期形成的文化在不同地区不断传承,形成了各个地区特有的人文风俗和文化特征。这些地域性差异突出地反映在外部社会 经济 环境上,突出地表现为人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 金融 产业的成长是金融产业的空间运动长期演化的结果,银行业作为金融业中重要的一环也不例外,也需要通过对地域环境的适应,不断调整内部结构,达到区域内的平衡。在这种调整下,整体上必然会出现非均衡、不同步的特征,从而导致不同地域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分布和特征存在差异。

2.地域性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不同地域由于其外部社会环境和经济 发展 水平各不相同,人文文化风俗各有特点,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分布存在不平衡,风险的特点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管理者要结合不同地域文化,深入分析地域性会计操作风险特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而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管理模式来看,基本上总行层面都是全行一盘棋式的“大一统”管理模式,管理要求全面,全行标准统一,但没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分行的特点,突出针对性的管理要求,失去了风险管理的敏感性。各分行层面更多地侧重于按照既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业务管理和操作,缺乏对自身特点的深入分析和深刻认识,往往身处在特定环境中也很难对自身管理弱点和重点进行深刻把握。进行地域性会计操作风险分析,实施有地域特色的会计风险管理措施,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三、会计操作风险地域性分析的思路和框架

人和外部事件是影响地域性会计操作风险的主导因素,但影响人和外部环境的地域性因素也是多维度和多层面的。我们在对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地域性会计风险因素分析时,也应按照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分别展开。

1.地区人文文化的继承性对会计操作风险特征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由于其地理区位和历史背景不同,在人文和文化上也会产生较大差异,而这一差异突出地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思想状态、风险偏好等方面,使得不同地区银行业会计风险管理中面临着不同的状况和问题。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版图的最东和最北部,历史上被称为“关外”或“关东”。清朝开始的“闯关东”,使得大量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口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相互团结、讲究情义的人文环境,也造就了东北人民风淳朴、粗犷豪放、结朋交友、讲义气、好面子的民俗风貌。而这一人文特征在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本地区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案件中内外勾结作案较多,“一条龙”式的窝案多发。近年来,东北地区发生的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案件几乎全部集中在基层营业机构,绝大多数属于内外勾结作案和集体作案,银行现有的制度、流程和系统约束作用有限,给我们及时识别风险、有效防范案件带来了更大难度,需要我们采取更为有效甚至是非常规的管理和防控手段。

2.社会管理状况的复杂性对会计操作风险特征产生影响。人是社会中的人,商业银行也是社会中的重要资金集散机构,一个地区的社会管理状况和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外来人口比重相对较高,人口结构相对年轻,整体的社会心态比较活跃,一夜暴富的思潮在一定程度上蔓延。加之毗邻我国的港澳地区,一些地下赌马、、“”等不良社会活动也日益猖獗,这些不良的生活内容与不稳定心态相互碰撞,给商业银行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些方式往往都是被庄家完全操控,参与者一旦身陷其中,投入的资金几乎是有去无回,越赌越输。一旦银行内部人员沉溺于、等活动,在自己投入的钱亏空了以后,就往往会想方设法利用银行及客户的资金进行翻本,从而钻取银行管理和操作的漏洞进行作案。因此,在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案件中,因赌涉案的比例非常高,加强会计人员异常行为排查与管理在东南沿海地区会计操作风险防控和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3篇

自1998年全面推进和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房地产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离不开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两者紧密结合快速发展使得房地产金融风险积聚。风险隐患一旦暴露和形成风险,势必通过风险的传递,损害房地产金融主体的相关利益,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和稳定运行,甚至影响和冲击国民经济发展。对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调控一直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课题,而建立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预报和信息披露是管控的主要措施。当前我国有效和完善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不多,信息披露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借助预警系统预测2017年我国31省市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状况和评价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水平,可以为未来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提供分析工具及借鉴。

二、文献综述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相关研究。Koetter和Poghosyan(2010)认为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源于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是否稳定运行,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基于此选取德国75个经济区域的人口、GDP等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商业银行CAMEL等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得出房地产价值偏差及商业银行自身稳定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国内学者陈万铭(2004)提出分层次和级别建立房地产发展阶段指标、供求状况指标、市场价格指标、投机程度指标等四类宏观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其中,房地产发展阶段指标包括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地价增长率/GDP增长率等;房地产供求状况指标包括市场供应增长率/市场吸纳增长率和出清时间;房地产市场价格指标包括房价收入比和实际价格/基础价值;房地产投机程度指标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增长率/居民家庭平均收入增长率等。薛星(2010)、张振勇(2011)具体将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租金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商品房空置率5个指标作为房地产市场预警统计指标,并划分预警范围,根据指标数据,确定警兆的警级,结合警兆的重要性进行加权综合为指数,根据指数反映的市场风险表现,为调控房地产提供参考。(二)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方法及模型相关研究。1.传统金融风险预警方法及模型。景气指数法、统计预警法和模型预警法是当前金融风险预警的主要方法及模型。模型预警法中,国外学者Grudnitski(1992)探索了神经网络方法在房地产预警中的运用。在其基础上,Witold(2002)通过HP滤波模型建立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指标。使用GDP、家庭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投资结构、资产回报作为变量指标,分析房地产价格变化。胡鹏、姚长学和钟叔平(2003)以销售率为基准循环,构建包括销售面积增长率在内的8个指标作为房地产市场先行指标体系,建立房地产市场先行扩散指数预警监测系统,并以此系统对四川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进行预警监测。统计预警法主要包括LOGIT、VAR、ARCH和ARMA等。唐根年等(2010)基于格兰杰检验的视角,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基础支撑面稳固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突变模型对我国35个城市房地产风险进行比较和预警。2.症状监测预警方法。美国CDC认为症状监测(syndromicsurveillance)是对临床确诊前的相关数据和疾病可能爆发的信号进行监测,以做出进一步的公共卫生反应。在医学领域,症状监测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由于其预警分析的机理和其他学科或安全事项预警机理相类似。因此,症状监测思想亦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的预警研究和实践中。庞皓、黎实、贾彦东(2009)创新研究方法,首次将症状监测应用到经济及金融研究领域,基于症状监测的思想,构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机制和系统。韩宝兴、贾彦东(2009)沿着症状检测思路,构建了我国外债安全状态指数并对我国外债安全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债安全并不稳定,其出现风险可能性有升高趋势。(三)文献述评可以发现:第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生成和传递机制较为复杂,当前对于风险的生成研究侧重于单一主体或市场角度,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亦显得有失全面,不能全面真实反映风险运行和水平,从而影响预警效果。第二,梳理预警方法和模型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方法及模型基本上是沿用传统金融风险预警的方法和模型,适用并符合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特点的专有方法和模型较少。因此,未来有必要从更加宏观的视角研究分析风险生成和传递,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的模型。本文的主要内容即以症状监测作为理论指导,把房地产金融主体作为监控点,选择并确定预警指标的组成,结合预警方法和模型,构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然后将构建的风险预警系统应用到我国31个省市2017年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找到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三、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本文将症状监测思想进一步应用于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建立风险监测点(可能病变器官),构建预警指标(症状),前置发现指标特征(症状表现),合理预判风险类型(疾病类型),管控和防范风险发生(疾病爆发),形成稳定健康的房地产金融系统。(一)预警主体选择。在整个市场体系中,房地产金融各组织机构作为风险的主体,通过风险载体即房地产金融产品或工具及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使得风险在各主体间生成和传导。初级市场体系中,主要的房地产金融主体是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消费者。二级市场体系中,房地产金融机构将来自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消费者的抵押贷款进行打包发售,建立一定流动性的资产池,发售证券、信托计划等在资本市场进行发售,获得资金的回流。如下图2所示,风险的传递离不开各类金融融资产品和工具这一风险载体,通过载体的传递,将不同原因导致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传递到相应主体自身。本文最终选择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消费者、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作为风险的主要来源即预警主体。(二)预警指标体系构建。1.预警指标组成。在前人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选择研究基础上,本文依据症状监测的症状非特异性、时间性、空间性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要求基础上,对预警指标进行扩充和改进,具体如表1所示。指标体系分为四个监测点(预警主体),金融机构(A监测点)、房地产企业(B监测点)、房地产消费者(C监测点)、宏观经济(D监测点)。表1中四个监测点共计10个指标构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按照陈万铭(2004)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分类,其主要分为房地产发展阶段指标、房地产供求状况指标、房地产价格指标和房地产投机程度指标四类风险预警指标。(1)房地产发展阶段指标。该类指标从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角度考察风险的生成和传递。在发展时期由于房地产市场资金的快速集聚,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向好心理预期不断加强,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加大,易导致房地产市场风险的产生和积聚不断向金融系统蔓延和传递。第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A1)。信贷杠杆是推动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力量,金融机构过大房地产贷款占比易导致泡沫风险从房地产市场向金融系统转移和传递。第二,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D2)。在宏观经济处于成长和繁荣时期,房地产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D2的数值可能偏大,这也是泡沫风险最易产生的时期;较低的D2值也可能代表衰退型房地产市场存在可能性。(2)房地产供求状况指标。房地产金融风险传递的主要原因之一源自房地产市场产品和资金的供求失衡。第一,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额增长率(B3)能准确反映房地产市场供需状态。过大的B3值说明市场对于房地产的需求较大,销售额增长越快,企业越有动力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第二,人均房产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C2)。该指标同样反映消费者对于房地产需求的影响。房产税占可支配收入比例过大会带来消费者对购买房地产的负担和消极态度,减少对于房地产需求。第三,人口增长率(D1)。从宏观层面反映对于房地产的需求情况,人口越多,对于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越大,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投资。(3)房地产价格指标。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商品实际价值的直接体现,影响着房地产的有效需求。房价增长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C1)是价格指标的典型代表。C1值的增加一方面说明房价相较于收入不断增加,高房价的消费者可能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比重,造成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向金融机构的传递。(4)房地产投机程度指标。高利润的房地产金融行业易吸引投机资本的进入,造成市场供求失衡和投机风险暴露。第一,资产负债率(B1)。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资金杠杆较高,投机程度较大,可能造成企业发生流动性风险。第二,房价增长率/地价增长率(B2)。其表示房价和地价的增长速度快慢。过大的B2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拿地成本相对较低,而销售价格相对偏高,形成高利润而引诱投机资本的加入,一旦泡沫破灭即造成风险暴露。第三,M2增长率(D3)和贷款基准利率(D4)。M2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贷款基准利率的大小一方面影响房地产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基于投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投资。2.警限划分。对应上文划分的不同范围域对应不同指标特征表现,只有当指标处于正常特征范围域以内,才保证房地产金融的安全;超出特征范围域以外,则可能出现一定房地产金融风险。本文采用3δ法作为范围域的划分方法。其认为数值分布位于平均值加减正负3倍标准差之外的概率为1%,可被作为异常值处理。本文将这一方法进行细化改进,正负1倍标准差之外的数值作为关注指标,2倍标准差之外的数值作为控制指标,3倍标准差之外数值作为恶化指标,从而将指标划分为过冷、冷、偏冷、正常、偏热、热、过热7个特征。μ,σ分别表示平均值和方差,“正常”表示该指标无风险,特征范围为(μ-σ,μ+σ);“偏冷”或“偏热”表示应该对该指标进行关注,范围分别为(μ-2σ,μ-σ),(μ+σ,μ+2σ);“冷”或“热”表示该指标出现不良趋势,应加以控制,范围分别为(μ-3σ,μ-2σ),(μ+2σ,μ+3σ);“过冷”或“过热”表示该指标已经恶化,有爆发风险的可能性,范围分别为(-∞,μ-3σ),(μ+3σ,+∞)。3.预警方法及模型选择。根据我国大陆行政区域划分,将我国分成31个省市,考虑到预警精度的要求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在2000年才开始逐步发展的实际情况,搜集每一个省市的2001~2014年的表1中10个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结合BP神经网络和Matlab编程,输入2001~2010年的指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为降低年限的关联影响,间隔3年期为标准,输出2013年指标数据作为训练目标,待训练完成后,输入2002~2011年症状数据作为检验样本,输出2014年数据作为检验目标,待检验效果符合误差范围,分别输入2004~2013年、2005~2014年指标数据作为预警样本,输出2017年指标数据作为预警目标,将目标值与特征范围进行对比,得到特征表现。

四、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以贵州省为例

(一)样本数据与警限划分。鉴于31个省市预警过程相同,为节省篇幅,本文以贵州省为例进行预警分析,其他省市预警过程省略。表3为2001~2014年贵州省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数据。然后据表3指标数据,可得各指标的特征范围,设置预警范围。见表4。其中μ、δ分别表示均值和标准差。(二)样本检验。利用前文BP神经网络模型和Matlab编程对样本进行训练,训练次数为5000次,权值和阀值都为0.5,训练精度为10-6。神经元个数范围为(5,15),输入2001~2010年指标训练样本和2013年训练目标,得到最佳神经元个数为9,进而得到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输入2002~2011年检验样本,得到2014年模拟值并将其与2014年真实值进行比较,按照指标特征作为参考标准,若经过MATLAB训练样本得到的2014年检验模拟值表现特征与2014年真实值特征均表现为正常,则神经网络训练较好,准确率为100%,可以引用到接下来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如表5。表6即通过预警模型得到2017年贵州省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特征。2017年,A1偏冷,其意味着贵州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余额占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较少;B类指标中B2、B3偏冷可知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相对于土地价格增长率缓慢,房价的增长率低于地价增长率,导致地产商成本上升,资金负荷过大;而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额有所下降,会导致房企利润下降资金回笼缓慢。C类和D类指标中,C1和D3偏冷说明2017年宏观货币M2投放量增速会继续放缓,贵州省房地产市场继续受到宏观调控影响,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比重不高,房价增长率放缓,而D1过热表示会因为人口增长率上升,导致居民增大购房需求。鉴于其他指标的正常表现,可以判断贵州省2017年房地产市场属于继续去库存的一年,供给端继续偏冷,房价增长率小于地价增长率,房地产开发企业会减少房地产的开发,从而减少成本损失。或会因为人口上升导致居民增大购房需求;房地产继续去库存量,房地产金融风险总体保持稳定,但需要防范某些房地产企业资金回笼缓慢,拿地后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银行贷款和工程款的风险。(四)我国31省市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分析。1.我国31省市2017年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分析。按照上述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过程,本文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进行预警分析,得到2017年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的表现。8所示。2017年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异常指标主要集中于A1(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B2(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土地价格增长率)、C1(房地产价格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C2(人均房地产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D1(人口增长率)、D2(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如表8所示,其中,北京、天津、山西、海南的A1指标表现过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占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过大;吉林等7省市A1指标表现为热,各地应该加大该指标的监管;辽宁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占比金融机构贷款有所下降,可能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降速和人口减少有关;其余20省市在A1指标上表现正常。B2指标中,广西、海南、重庆三地房地产价格增速明显,福建、山东及四川房地产价格亦有所上升,上述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辽宁为主的东北地区房地产价格增速显著下降。C1指标中,、山西、上海、安徽、广西、云南等地的房地产价格相较于当地人均收入来说,增幅过快,房地产购买力会有所下降。C2指标表现中,河北等10省市指标较热,即人均房地产税相较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说相对过多,潜在影响该地区对房地产的需求。上海等5省市D1指标较热,即上述五省市未来人口有所增加,提升房地产消费需求。天津、广西等房地产投资额增长较快,会加大房地产供给;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等房地产投资增幅慢于GDP增长幅度,意味着未来上述区域的房地产供给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不太景气。从表7中指标恶化率可以得到,指标恶化率超过20%的有11个省市,其中天津、上海、安徽、河南、四川、六省市指标恶化率为30%,河北、辽宁、吉林、广西、海南五省市为40%,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宁夏五省市恶化率为0,其他省市指标恶化率均为20%。华北区域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地区和东三省、豫皖地区、琼桂地区、川渝地区、甘藏地区等六个区域。其中京津冀地区主要是A1指标较热和C1指标较冷,即房价相对于人均收入增幅较低,可能导致较大的房地产需求,促使房地产企业加大贷款规模进行房地产开发和供给。东三省主要是D2指标的过冷,即2017年东三省区域房地产投资增速严重下滑,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琼桂川渝地区主要是房地产价格增幅远远高于土地价格增速,可能造成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供给和投机行为,产生房地产市场泡沫。甘藏地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对于人均收入增速来说,该区域的房地产价格增幅和房地产税收增幅较大,可能抑制房地产需求,给房地产销售和供给带来较大压力。加之过大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可能产生企业违约和信用风险。因此,相较于2016年,可以预测2017年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在深度上有所强化;在广度上,风险有进一步向区域集中化和多范围扩散化的趋势,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应进一步加大相关异常指标的关注和控制,防范区域性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产生。2.预警结论。综上预警分析,本文认为我国2017年爆发恶劣型区域性房地产金融风险乃至整体性和规模化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可能性较低。可能产生风险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企业贷款余额占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过大、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房地产税负的区域不合理征收、不同区域房地产投资建设逐步分化以及区域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积蕴等。

五、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稳定;区域风险;指标体系;金融地理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4428(2012)02-73 -04

一、引言

金融由于其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而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风险理论认为,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要比风险产生后的处理更为有效,特别是现代金融风险的爆发具有突发性与传染性的突出特点更要求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警上。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有赖于金融发展实际中的某些变量的先导性作用,因而,为了全面、客观地衡量区域金融稳定状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关键。

传统金融稳定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规模指标、经济指标或金融指标。然而,传统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指标在用于中国实践时并不能准确揭示各区域金融风险的共同本质。此外,中国区域发展的复杂条件、区域发展的不对称导致金融风险形成的因素更加复杂,其中不仅有金融因素,同样也有地理因素及新经济地理因素等。金融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强调跨学科研究,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分析金融问题,并强调在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地理环境对金融成长的持续影响。金融地理理论提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因素众多、目标多样、彼此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一复杂系统中,众多因素包括社会活动、经济活动、金融活动是紧密相关、彼此影响的动态过程。金融地理学作为跨学科的新学说,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是其研究的难点,也是其持续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解释区域金融稳定及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方面具有独特的说服力。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系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保持区域金融稳定运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对区域金融运行及风险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以为金融稳定评价提供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并对其未来走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在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中,在确定每一单项指标时,需要根据该指标所反映的对象特征与地位,确定其合理的指标名称、含义及口径范围,以确定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反映经济社会的指标多种多样,但就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本身而言,研究目的不同,最佳的选择指标也有差异。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合理指标以科学地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

(二)完备性原则

完备性意味着指标体系所包含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由若干指标构成的完备体系。从理论上讲,统计指标体系的附属指标需要有合理的数量,多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和浪费,少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不充分。最好是每一个附属指标各自代表着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状态以避免信息的重复与遗漏,从而使指标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客观、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状况,否则会造成结果的失衡和无法充分揭示区域金融风险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显著性原则

指标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所有影响因素的具体罗列,而应该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尽量地选择主要指标,排除次要指标,做到在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取舍以使最终纳入的指标灵敏度高,指标数值的细微变化都能直接反映出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情况。

三、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一)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很多,基于金融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何从众多因素中选择既有代表性、又对区域金融稳定能做出迅速反应的指标,是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所在。根据上述基本原则以及结合我国金融地理的基本发展状态,本文将指标分成四大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根据具体需要设立若干二级指标。

1、区位要素指标

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者认为,地理位置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比如Putnam将其称为“社会资本”(Socail Capital),Amin和Thrift将其称为“制度氛围”(Institutional thickness)。在指标体系中系统地纳入金融地理区位指标对正确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自然区位看,交通地理位置较好的区域与外界联系较为便利,地区发展的潜在经济机会较多,而不利的地理区位环境恶劣、对外往来成本大,因此经济金融发展的“先天”条件差。其次,从经济环境来看,较好的经济金融影响力为将来金融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金融业对于信息的敏感性很高,如果一个区域在地理上靠近信息源从而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则这个区域信息较为充分,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就较小。

金融市场是金融信息集聚的区域。由于金融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为实现金融信息的价值就需要实现信息向腹地传递以体现信息的“外在性”。然而,信息向外传递的过程中由于“解译”的偏差而出现信息“衰减”和“距离磨擦”,离信息中心越近的区域所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越准确,而离信息中心越远的地区,信息可达性差,不利于该地区的金融稳定。北京是中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心,几乎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总部都集聚在北京。因此,北京的金融监管信息是最丰富的。上海是中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最完善的城市因而拥有最密集的市场信息。因此,本文以到北京、上海的平均距离(取倒数,以进行正向化处理)作为地理位置的指标以反映该地获取信息的难易。本文的另一地理区位指标是东、中、西部哑变量。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划分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虚拟变量。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因此,经济的发展使沿海地区的金融资源积累和积聚较为充分,市场机制较为灵活,而内地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而金融资源的回报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效益与效率导向下,金融资源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单向配置、从而形成东-中-西部非平衡分布的特征。

第三个指标为经济区位指标。经济区位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金融地理理论认为,当地GDP/全国GDP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该区域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因此,经济区位指标由当地GDP/全国GDP作为变量。

2、金融发展要素指标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也即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主体的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不平衡,包括整个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不平衡;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等。为综合考察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状况,本研究将金融市场细分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及货币市场。

(1)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当股票等有价证券出现以后,经济的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信用制度和财富证券化的发展,一切财富都将可能会符号化、虚拟化。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由证券化程度反映,一般用证券市值/GDP衡量地区证券化程度的高低。发展水平较高的证券市场有利于证券业的规范运作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和金融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为体现证券市场的发展所具有的空间地理特征,本文另外选择上市公司数/证券营业部数及股票交易额/上市公司数两个金融地理学指标。

金融地理学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密集的地方,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对于券商来说,这一区域距离上市公司较近,就更容易获取上市公司的众多标准信息和非标准信息,特别是对于公司并购、接管等“小道消息”,而要想了解这类非标准信息,就必须具有相应信息的广阔背景(或文化)并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信息源。因此,证券公司具有接近上市公司的动机,从而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与本地上市公司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股票交易额/证券营业部数指标则反映了每个证券营业部平均交易额的大小。证券营业部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关证券交易的信息也相对密集,信息的相对充分将导致证券交易的活跃,从而股票交易额以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也体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

(2)货币市场

通常,货币市场指标由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两指标构成。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反映资金的总量实力,体现了区域可动用的金融资源总量。然而,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其不断由低收益地区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因此,就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投资,本地区投资也可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因此,根据经济地理学的内涵,本文认为,作为间接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高效、合理地配置货币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并不是反映区域货币市场发展水平的合理指标,因为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只能反映资源规模水平而无法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故本文采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额/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额以较客观地反映货币市场的效率,另一指标为票据业务总量指标。

(3)保险市场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中实现风险规避的重要支柱。保险业的高度发展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活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化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活动集聚,风险积聚将愈发突出,风险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以增强全社会应对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保障。本文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两指标度量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保险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指标则是指本区域每人的保险费用支出,该指标反映了保险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4)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集聚是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特征与必要前提。鉴于国内金融分业经营的法律约束,金融机构按业务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类金融机构与证券类金融机构。金融地理的“金融产业集聚”观表明,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一定区域的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效益,进而提高金融业的经营绩效。本文以每万人金融机构数为变量。

3、城市信用要素指标

较好的信用制度环境是金融业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金融体系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信用环境恶劣将导致逃废债务、金融欺诈等行为的发生,对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构成障碍从而威胁到金融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市场参与者信用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人们普遍有较好的信用习惯和较高的信用记录,信用风险也就相对较低,金融业的发展就有较好的信用环境。因此,一般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来衡量区域信用制度建设的差异。同时,人力资本积累了教育过程全部投资和劳动者自身的智慧,而且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与其他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属性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人力资本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然而,直接的人力资本数据统计比较困难而且缺乏,本文采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地区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的变量。公共图书馆发挥教育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及休闲中心的功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及终身学习环境,有利于城市整体信用水平提高。因此,将城市公共图书馆数量作为信用环境参考指标是合理的。

4、风险抵补指标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金融机构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程度二个方面,包括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与资本充足率两指标。

因而,根据金融地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本文从区位要素、金融发展要素、区域信用要素、风险抵补要素四个层面上构建了四个层次、15个子指标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体系(表1)。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如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二项系数加权法、环比评分法等。由于设计者所处环境和考虑出发点的不同,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但总体上看,AHP由于其科学性最高,也是目前在各学科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AHP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评价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根据问题的性质及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其分解为若干不同的组成要素,并按隶属关系将要素进行分层组合,从而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系统;然后,根据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对其进行定量表示,再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

根据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赋值及其分别构成的判断矩阵,运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判定矩阵各因素的权重:

1、n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aij)n×n

其中aij就是元素uj和uj相对于基准要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1/aij,aii=1;

2、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乘积:

3、将判断矩阵各个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并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即,

最后将W标准化,

AHP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见表1。

(三)对区域金融稳定情况的分析评价步骤

首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计算相应指标值;

其次,对各项具体指标值按既定权重进行加权求和,确定该区域某一单项指标类别的分值,

(0≤Pi≤100)

其中,Wij为相应第i个具体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Sij则表示相应指标的分值。

再次,对各指标类别指标按其权重分别加权求和,计算整个区域稳定状况的具体分值,即,

(0≤P≤100)

其中,Wai为第i个指标类别的权重,Wb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根据上式求出综合评价分值,对照表2中所归属的分值区间,即可对整个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四)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等级划分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通常可以根据计算分值将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程度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五个等级,在不同等级之间分值的取值范围不同,分值越高则表明金融稳定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等级划分与赋值见表2。

五、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计算

以内地某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述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为该省2009年金融年鉴的分析整理而得。根据该省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结果如表3。

(二)基本判断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该省各指标类别对其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对比表2的等级划分,区位、金融发展和区域信用三指标的分值处于较高金融稳定区间,而风险抵补指标则处于高金融稳定区间。在四个指标类别中,该省在风险抵补指标上的稳定性最强,而在金融发展指标上表现最弱。根据表3中的指标类别分值及其权重,则可计算出该省总的区域金融稳定的加权总分值P,

P=87X0.2+77.6X0.3+78.22X0.2+90X0.3=83.3

因此,可以看出该省金融稳定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区域金融风险基本可控。

六、结论

金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为经济服务,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成长和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渗透于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细胞和毛孔,直接关乎经济发展。无数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离不开稳定运行的金融业。因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是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金融是否稳定,需要一套科学、完备而显著的指标体系进行反映和评价。本文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地理性特征出发,创建以金融地理学为视角的评价指标系统,不仅在金融发展实践中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区域金融运行的基本现状,而且可以有利于各个区域针对其自身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指标“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区域金融活力,从而避免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Hoggarth G,SaportaV.Costs of Banking System Instability:SomeEmpirical Evidence [J].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June 2001 ),2001 :150~155.

[2]易传和.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9).

[3]韩枫.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J].上海金融,2003,(06).

[4]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07) .

[5]刘锡良,孙磊.金融结构视角中的金融安全论[J] .经济学动态, 2004,(08).

作者简介:

葛秀芳,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信息中心,经济师;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支持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生命周期多层次资本市场

本文将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细化高新技术产业的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和创业风险,同时通过综合分析上海地区金融支持体系的构成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各个阶段的具体投入和退出机制等,针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着天使投资部分缺失、风险投资不足的现状,在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的市场失灵、系统失灵、制度失灵、人才失灵的状况下,政府的引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对比分析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撑体系后,给出相关建议。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的融资特征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的经济特性分析

1、生命周期性:一般来讲将产业发展过程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经济特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多阶段性更加的明显,具有更加突出的S型曲线。一方面是由于高新技术本身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所需投入的设备、资金和人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的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或者服务,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巨大,增长迅速而且能有机会获取长期高额的利润。

2、成本骤变性:在成本的经济范畴内有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两个部分。由于高新技术的研发是多学科交差创新,直接导致科研投入金额激增,固定成本较传统工业经济要高出许多。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研发完成后,一般其复制或者重复再生产的成本非常低,而且能基本保持不变。

3、规模经济性:在代工专业化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性具有全球化的经济特性,信息的流动成本越来越低,一个信息几乎可以再同一时间在全球散播,各种壁垒正在逐步消除,全球商品化的实现成本较低。

4、速度经济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特性就是速度经济性,在当今社会,新技术本身的先发优势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所掌握,陷入低利润的尴尬境地。此外,新的替代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新技术的产业化竞争非常激烈。

综合上述经济特性,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周期的多阶段性和成本骤变性,将直接导致其投融资需求的多样性,而规模经济性、速度经济性决定了金融支持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特征分析

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的具有多阶段性的动态过程,是个连续完整的技术经济行为。不同阶段的特征分析如下:

1、种子期的融资特征

种子期具有与市场失灵相对应的“内部融资”融资需求特征。种子期企业基本处于产品技术研发的中后期,一般已经取得实验室成果,还没有对技术成功实现产品化,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无法从市场取得产品收入。资金需求量较小,但投资风险很大。

2、创建期的融资特征

创建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与风险资本(VC)的“风险性”的融资特征。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将步入“死亡谷”阶段,虽然技术风险已经能够有效的控制,但是市场风险急剧增加,资金的需求急速放大。由于还是存在巨大的风险,只有专业的风险资本从战略投资布局的角度会投资部分企业或者项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发挥融资功能。

3、成长期的融资特征

成长期具有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互动性”融资特征。在此阶段企业已经有自身的经营特征,如果能够有效的整合风险资金、商业银行资源、政府减税项目等各类资源,朝着资本市场的目标经营,将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或者促进作用,政府的资本市场制度性的设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成熟期的融资特征

成熟阶段高科技企业具有与资本市场相对应的“市场化”融资特征。因此,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将对高科技企业的后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体来看,资本和技术以及信息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发挥作用,但是后续的资本市场监管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一)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1、数额巨大的上海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2010年,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财政在全市科技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科研建设、推动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全市财政共安排科学技术支出202.03亿元,是2004年的5.14倍,占比地方财政总支出也由2.8%增长到6.1%,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幅增加。

2、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类型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汇局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够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国有商业银行更是这个市场的引领者。

3、功能不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由主板(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场外交易等市场组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门槛还相对较高,新三板市场主要是北京中关村的非上市高科技股份公司服务的报价交易系统,各场外市场主要由各个政府部门主办,交易市场的定位不明确,分布不合理。整个资本市场结构层次单一,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4、体系不完整的上海创业投资市场

上海市创投机构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共有各类创投机构313家,管理资本总量以及单个机构平均管理资本量已增长至866.96亿元和2.77亿元,创投投资总额为58.41亿元,但是据对93家样本创投机构调研,2010年共投资158个项目,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投资占比为75.21%,种子期的投资严重缺失。

(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运行特征

1、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关系型融资体制与自主创新战略间的矛盾

高新技术产业除了具有传统产业的经济特征外,还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等独特的特征。这种高风险的特性,是无法与目前已经完成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和监管政策所契合的。

2. 信用缺失和退出渠道不完善造成资金供需渠道不通畅

中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却一直落后于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的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块,面对的都是已经拥有巨额净利润的成熟企业,创业板的上市标准也出于种种因素,进入门槛相对较高。2010年创业板共有117家企业IPO成功,企业的最低门槛也远高于证监会所规定的条件,整体来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退出市场渠道,直接挤压了资本市场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热情。

3、政府投入方式单一、边际效率急速下降

上海的科技政策和财政投入,都面临着法律层面和绩效评估的约束,这种过分追求投入回报的政府投入,导致70%以上的财政投入都投入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后期。不少中后期的企业都已经有利润,这种政府投入无形中变成了补贴企业的净利润,使用的效率很低,而使用效率非常高效的早期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却无法获得足够的政府支持。

三、美国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分析

在第三次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中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增长,加利福尼亚的“硅谷”是其中最成功的地区,综合多数专家学者对美国硅谷的研究,与硅谷的金融支持体系,特别是风险投资体制和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发达的区域性金融服务机制

按照美国政府的监管规定,通常以资产规模的大小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将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归为社区银行。如果照此标准来分析,根据2006年美国公布的监管数据,全美国约有6995家商业银行可称作社区银行,占所有参保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中商业银行总家数的93.5%,社区银行在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数量上的最大份额。社区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农场主、小企业以及个人,主要业务形式是小企业贷款、农场贷款以及个人存款。可以说,社区银行作为一种区域性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银行体系中发挥着与大型商业银行不完全相同的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中介服务。

(二)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规律来考察,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实体产业的发展,但是要想持续发展高科技产业及风险投资业,必须要有通畅高效的退出渠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证券市场分层体系,第一个层次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纳斯达克交易所(NASDAQ),第二个层次是公开报价系统,公开报价系统包括信息公告栏市场(OTCBB)和粉单市场(Pink Sheet),第三个层次是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第四个层次是私募股票交易市场。由上述四个层次构成的证券市场体系,为全美3万家左右的公司提供不同程度的服务。

(三)较宽的资金来源渠道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社会其他资本进行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同时也利用财政资金设立投资公司参与直接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自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也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风险资金主要的投资来源,更加强调决策理论化和程序化,机构化的资金能够以非常合理的方式来进行风险投资,使得风险投资产业成为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行业,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繁荣的风险投资运营机制

美国拥有丰富人才渠道、灵活的公司体质、宽容失败的文化,形成了一种多方共同参与、互动发展的良好风险投资模式,基本解决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风险中融资难题,使得新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五)高效的政府扶持模式

美国政府在高科技产业不同的创新研发阶段,都制定有不同的科技计划以及相对应投入模式。美国政府的科技投入对不同的领域由不同的机构进行负责,如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能源部(DOE)等部门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则是针对应用型的科研资助。

总之,美国政策、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支持充分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是风险投资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四、上海和硅谷地区的对比分析

对上海和硅谷的金融支持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区别:

(一)在种子期,由于企业存在巨大的风险,导致市场失灵,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此阶段。对于此种情况,美国硅谷具有高效而全面的政府投入机制,而且美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引导者社会资本对天使投资的支持,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这个阶段政府支持的形式较为单一,显得非常的不足。

(二)资本市场方面。美国拥有非常发达的OTC、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且对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缺乏有效的OTC交易系统、新三版市场(只对中关村开饭),创业板和主板的高门槛导致很多高科技企业很难获得有效融资。

(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机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硅谷的社区银行与上海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运营、考核机制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五、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的改善建议

(一)资本市场方面创新建议——推出更加适合高科技创业风险的区域性产权市场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风险很大,因此有很大比例的企业将部分创业成功或者不成功。鉴于此种特点,建议推出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征,瞄准融资功能,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降低企业进入区域性产区交易系统的门槛,规范交易系统的监管,引导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此外,通过政府与银行的合作机制,使得进入区域产权交易系统的企业可以较为便利的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二) 政府投入机制方面创新建议——成立专门的天使投资管理机构,引导社会参与天使投资,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位

根据上海市创投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基于创投产业链的运动轨迹,从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融资周期的角度,进一步优化政府支持的环节,建议加大对种子期创业企业的投资力度。

(三)金融市场方面创新建议——建立区域性的科技型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金融服务

面对全国统一监管的商业银行的关系型融资体系与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依靠银行自身的改革是无法解决的,靠行政的手段可以暂时缓解此种矛盾,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参考美国社区银行的运营经验和做法,新成立一个面向高科技产业的区域性金融机构,按照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高收益等特征来设定经营目标和措施以及考核目标,专注于服务区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

(四)服务体系方面创新建议——做好金融市场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服务工作

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还需要信用担保、人才培养、交易市场现代化和法律完善等多个方面的跟进,特别是在政府支持方面,创新融合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形成优惠政策体系,集中关注金融支持的风险和成本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03

[2]罗正英.信誉链假说: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放大[J].上海经济研究,2003;5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监测 研究建议

金融稳定经济金融稳健运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事关重大。维护金融稳定是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区域金融稳定总体金融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尤其需要得到重视。这就需要做好对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研究,从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和区域内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

从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看,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环节: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根源于实体经济结构的脆弱。许多资金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投向了诸如房地产业等热门行业和非生产性行业,这些行业很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对金融稳定带来潜在的冲击;一些欠发达地区,受制于其产业布局的局限性,较脆弱的传统产业往往占有相当比重,容易对区域金融体系安全造成隐患。

(二)金融创新造成跨市场、跨行业风险。近些年来,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和业务创新能力越来越强,这虽然可以起到金融风险的分散、转移的作用,却难以从根源上消除金融体系风险,一些特殊的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反而会成为风险的新来源。

(三)政府行为的影响。数量型政绩考核体系的压力,往往会强化地方政府支持本地企业和发展本地经济的激励。政府乐意为企业提供隐形担保,改变银行对企业的约束。这部分贷款实际变相成了地方政府的隐性财政支出,随着其数额和比例的增大,银行系统性风险也随之扩大。

(四)经济周期性波动形成金融风险。在经济快速增长和扩张时期,市场投资情绪高涨,企业竞相投资大型、热门的项目,社会公众则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也表现出过度追求利润的非理,导致资产价格攀升, 一旦过度繁荣的经济泡沫破裂,金融体系将进入痛苦的动荡时期。

二、构建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方法

为了有效避免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采取及时科学的风险监测方法,提前控制、消除隐患。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的应基于这样一种思路:首先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标,在此基础上再确立适合本地区的金融风险监测方法。

(一)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以反映区域特点。首先要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因果关系理解的基础上,选择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标,并以此作为风险监测指标构建的主要程序。客观来讲,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介于宏观、微观两个不同层次的中间层,因此要更多地考虑金融机构的集体行为。另外,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应在对风险性质、特征、根源作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尽可能强调指标的先行性;还有,金融风险监测指标的设立应考虑到该区域既定的增长方式、经济结构、投融资体系等环境。

(二)确立合适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对风险的测度主要是正确衡量一地区风险的累积程度,按照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可大体分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度量:

1、对一地区既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综合度量。一般而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大小受多重因素影响,但其度量可以运用数学方法形成简洁的表达,即通过动态合成将其映射为一个风险当量,使系统性风险系数得到直观体现。但由于监测指标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个渐渐变化的过程,即随着指标值与阈值的逐渐接近,会积累越来越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对既有风险的度量既应考量存量,同时也要考量流量。

2、趋势性和循环性因素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的测度。由于这部分指标具有明显的先导性,对其分析应着眼于整个行业或金融体系的风险暴露,并理清变量对行业或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路径,对影响路径不是特别清晰的因素,可以通过回归分析等时间序列寻求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若能在变量之间找到可靠的数量关系,就可运用弹性系数或者敏感程度来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测度。

3、偶发或特定因素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测度。应认识到,系统性风险因素既有复杂性,又有随机性,这使得监测工作具有特定的局限性。一般而言,偶发、特定因素大多是定性的,与此同时,转型时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金融风险受外部环境、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很大,对于这些难以度量的因素,我们可以进行单独的提取分析。

三、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研究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明确央行在宏观金融管理中的职责。首先,以法律明文规定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其次,赋予央行分支机构金融稳定部门对本辖区金融机构更为宽泛的检查监督权;第三,基层央行要加大与辖区金融机构的管理、沟通和联系,积极开展各项调研工作,密切关注宏观经济金融动态与运行情况,做好“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

(二)加强区域金融风险评估,做好重点领域监测。应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数据指标建设,制定适合不同区域金融业发展的金融监测预警系统;为提高金融业风险监测实效,可建立健全有效的金融风险非现场监测和分析体系;重视对大额可疑交易和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打击非法大额资金的转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资金的及时监督也应做好,避免潜在风险的过度积累;对民间借贷利率,也应及时做好监测,防止民间借贷利率过高,引发金融风险。

(三)设计科学有效的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机制。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施:一方面,建立宏观经济金融预警体系,从宏观上监测和把握好外部金融运行状况;另一方面,建立地区经济预警体系,关注地区各类经济指标变动并分析其对整体金融运行的影响;第三,建立地区金融预警体系,及时掌握银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及证券和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到有风险及时规避。

参考文献: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7篇

本文建立了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然后运用某市银行业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与该市银行业风险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同时模型还对该市银行业给出了风险提示。

关键词:

银行业;熵值法;风险评价模型;实证检验

一、引言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银行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的发展来看,区域内的银行业发展与周边区域经济金融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区域银行业风险很容易传染周边地区,局部的银行风险很可能成为引发整体性银行业风险的起源。可以说,区域银行业风险是整体金融安全的基础。目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地区的银行业风险通过某类业务风险集中爆发向周边地区扩展,对沿海发达地区一些省份的金融和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因此有必要从中观视角对区域内银行业风险状况加以识别和评价,从而尽可能及早采取措施主动防控银行业风险。区域金融风险研究已经形成了很多成果。易传和(2004)以核心指标、相关指标两大类指标研究建立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核心指标从微观方面考察区域内金融机构的综合状况,相关指标从侧面评价区域金融的稳定状况,是对核心指标的补充。邵新力(2006)建立适合湖南省的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统计模型定量测量湖南省金融业的风险大小和稳定状况。姚星垣(2008)构建了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特别关注浙江省市场经济化程度较高、民营经济发达这一特殊经济特征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崔艳娟(2008)以信贷增长、CPI、金融机构发案率等10个指标,按照运行环境、宏观、微观三类指标研究风险预警体系。谭中明(2010)以8个子模块,分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上述理论和实践从不同角度对区域金融风险的评价和测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一是大多集中于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缺少专门针对银行业风险的深入探讨;二是对区域性银行业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确定较为主观;三是多以省份为区域进行实证研究,对城市银行业风险状况很少涉及。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探索建立双层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适合区域特征的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模型对某市区域银行业风险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二、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1.规范性原则。经济和金融风险评价指标在国际与国内均已形成较为规范和科学的体系,在选取指标时,尽量从人民银行、统计局、银监会等权威统计数据中选取。2.连续性原则。构建指标体系,不仅仅只是用于一次性判断和评估,而是能够持续跟踪区域内银行业风险状况。因此,选择指标时,更加注重指标时间序列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摒弃不利于持续观测的指标。3.重要性原则。引起银行业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指标体系不可能包含所有因素,只能选取代表性强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应当是能够反映银行业运行外部环境、内部核心风险要素的关键指标。4.通用性原则。指标体系不仅仅能够用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的风险评价,还要能够运用于不同区域。因此,选取指标更加注重通用性,摒弃具有很强的地方特征的指标,以便能够实现在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5.互补性原则。银行业风险是经济、金融、社会环境等多方面风险综合而成,各项指标需要能够相互补充,充分反映区域内银行业风险状况。6.区域性原则。中观领域不同于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区域内银行业状况与一国总体情况和一家银行发展状况有所不同。选择指标应立足区域情况,使之充分体现区域内经济金融发展特征。

(二)指标体系构建按照以上原则,本文建立如下双层指标体系:银行业的风险状况,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包括经营策略、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内控等因素;另一方面受到所在区域环境影响,比如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市场环境等等,因此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内部指标和外部环境指标。在我国银行体系中,既有法人机构,又有分支机构,二者资产负债、资产质量、市场占有率等等有明显区别,经营管理和内控体系差异较大,监管要求也有所不同,风险状况和风险评价指标选择需要有所区别。基于以上考虑,为全面反映区域银行业风险,首先设定三个指标作为总类指标:外部环境指标、法人银行风险指标和分支机构风险指标。1.外部环境指标。对于区域的银行业而言,其经营的外部环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包括全国层次的货币政策;二是中观方面,主要是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微观方面,主要是区域内企业经营状况。按照这个思路,确定如下分类指标:宏观指标:在宏观方面,全国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将影响到一个区域内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考虑到财政政策最终传导为一个区域内的财政收支和投资,全国性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区域内的中观指标体现,因此对区域内银行业的风险评价宏观指标不再考虑全国性财政政策指标。在货币政策各项指标中,利率政策最终在微观层次体现为银行业的利差收入,可以通过微观指标进行衡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另一主要工具的准备金率,既体现货币政策取向,又对银行业产生直接影响。为避免相关性指标产生重复影响,选择准备金率作为宏观评价指标。中观指标:一般而言,GDP增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为全面准确反映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对GDP予以分解,将消费、投资和进出口①这些直接影响银行业经营的指标用于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选择投资总额增长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为避免相关性因素重复计量,不再将GDP纳入指标体系。区域财政状况是地方经济环境的重要指标,房地产行业对地方经济和区域内银行业影响深广,因此将二者纳入外部环境中观指标。选择CPI、财政收入/GDP以及商品房销售增长率。微观指标:区域内企业景气情况、盈利能力和行为模式等因素直接影响银行业利润和风险状况。在微观指标选择方面,主要考虑企业的景气指数、利润、企业亏损面及资产负债率等对银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指标。2.法人银行风险指标。法人银行机构风险指标,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指标,以及衡量风险抵御能力的资本充足、盈利能力指标。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统计监测系统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系统和客观地反映了银行业的风险状况,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比较权威和规范的银行风险数据来源。具体指标方面,建立法人银行5类13个风险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见表1)。3.分支机构风险指标。银行分支机构与法人机构风险指标有所不同,分支机构风险状况同样需要考虑信用风险、盈利能力等因素,但是其流动性、市场风险和资本充足指标通过其总行或者上级行控制,因此在分支机构风险评价时不再引入流动性、市场风险和资本充足指标。为计量上级行对分支机构风险状况的影响,引入“上级行影响”指标。具体指标方面,建立分支机构3类8个风险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见表2)。

三、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

为了科学确定指标权重的赋值,本文运用熵值法②构建风险评价模型。熵值是信息论对不确定性的度量值,信息不确定性越小,熵值越小。熵值法是通过计算指标的熵值,根据不同指标相对变化率对系统的影响确定权重的计算方法。基于不确定性的考虑,指标熵值越小,权重越大;反之则权重越小。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模型不仅兼顾了指标的相对水平,而且指标权重反映了此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变化的相对速率,融合了指标水平和相对变化速度两方面的因素。熵值法排除了主观判断的因素,用信息熵确定指标的权重,对区域银行业风险进行动态评价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四、对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的实证检

验以某市为例。截至2014年底,共有各类银行业机构53家,包括两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型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包括1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网点共计1393个,从业人员约3.2万人。截至2014年末,全市银行业总资产占全省银行业总资产的21.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居全省第2位,各项存款余额居全省第1位,该市银行业对全省经济金融有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因此,对该市银行业风险整体状况进行动态和定量分析,尽可能及时识别风险、测量风险、控制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准备与指标权重确定按照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将该市2009—2014年共24期季度数据③分别按照数据标准化过程计算出标准值,完成矩阵指标数据标准化,利用熵值法计算分类指标和总类指标权重。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二)测算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值该市2009—2014年分季度3个总类指标风险评价值,以及该市分季度银行业风险总体评价值见表4。

(三)实证分析1.近6年该市银行业风险总体评价值由增转降,总体波动较大。风险总体评价值由2009年第一季度末的7.35提高至2011年6月的8.87,提高了21%,此后保持较高水平,2013年风险评价综合值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4年下半年快速下降,到2014年底区域银行业总体风险评价值已经低于2009年初。从实际情况来看,2009—2012年,该市受益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经济高速发展,银行业整体风险较低,风险评价值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从2013年初开始,在“三期叠加”的形势下全市经济增长减速,银行业运行外部形势越来越严峻,风险逐步加大,2014年风险显著快速上升。从实际情况看,总体评价指标反映的银行业风险状况与该市经济金融的运行态势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风险监测情况一致。2.法人银行机构风险水平显著影响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在区域银行业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中,法人银行业机构风险状况的权重最高,发生于2010年底的某法人银行案件不仅引起2011年法人银行风险评价指标剧烈波动,也导致全市银行业风险评价在2011年剧烈波动。2014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法人银行主要指标受到较大影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明显恶化。上述情况在法人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中都得到了灵敏和准确的反映。分支机构经营相对稳健,从各行经营业绩和监管角度看,各项经营指标和风险指标持续改善,风险相对较低,但最近风险也呈上升态势,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分支银行机构风险显著增加。上述情况在分支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中也得到了准确的反映。3.外部环境指标波动影响区域银行业稳健运行。从分类指标情况分析,2014年末该市GDP增速为8.8%,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14.9%,同比回落25.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12.7%,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均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较低水平。特别是2010年底以来该市房地产市场逐步衰退,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下滑,进入2014年后住宅价格也出现回落,加剧了相关指标的波动。这些情况,在外部环境评价指标走势中得到了准确的反映。

(四)风险提示由表1可以看出,3个总类指标中,区域法人银行风险指标权重为39.87%,对全市银行业风险态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外部环境指标,权重为36.32%,充分反映了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对区域银行业整体风险的巨大影响;虽然分支银行机构在区域内市场份额占比高,但是分支机构风险指标权重仅为23.83%,相对风险较小。由此可见,地方法人银行是影响全市银行业风险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是银行业整体风险的外部基础,是影响区域银行业风险水平的第二大因素。从分类指标看,在2009—2014年期间,该市消费、进出口、房地产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权重较大;企业景气、亏损面对区域银行业风险的影响超过企业利润和负债率;法人银行的流动性缺口率、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充足率在风险指标中所占权重较大;分支银行机构的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和资产利润率在风险指标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在银行业风险管理中,以上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五、结论和展望

本文建立了由3个总类32个分类指标组成的双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并用某市2009—2014年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情况表明该模型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该市银行业风险状况。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对区域内银行业风险进行度量,并且能够精确识别和定位区域银行业风险的积聚点和触发点,为风险管理提供准确引导。在评价方法方面,由于采用客观定量赋权法,利用规范统计数据,便于程序化操作,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目前这一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权重确定高度依赖样本且缺乏指标间的横向比较,分类指标内部关联性导致的重复计算因素不能完全剔除等等。本文在以下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研究:一是持续实证检验,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银行业风险状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检验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二是根据实证检验和监管规则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指标体系;三是研究实现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功能。注:①之所以采用进出口而不是净出口,是因为进口与出口对银行业风险都会产生影响。②熵值法: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熵值法是用于多对象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各项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能够深刻反映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③数据来自于人民银行、统计局和银监会。

参考文献:

[1]Abiad,Abdul.2003.EarlyWarningSystemsforCur-rencyCrises:ASurveyandaRegime—SwitchingApproach[R].IMFWorkingPapen.

[2]CArthurWilliamsJr,RichardMHeins.2004.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M].Boston:McGraw-Hill.

[3]周才云.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防范[J].商业研究,2006,(4).

[4]王顺.金融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5]谢荣,钟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6]沈庆劼.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J].科技资讯,2007,(6).

[7]辛波,于淑俐.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全省为例[J].山东经济,2007,(11).

[8]杨丽荣,沈悦等.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的权重确定及其实证[J].决策参考,2008,(4).

[9]姚星垣,郭福春.构建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5).

[10]赖娴.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刘毅.银行业风险和防范机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2]谭中明.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和综合度量[J].软科学,2010,(3).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实践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背景、概念及在我国的进展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并将其用来作为讨论危机的原因之一。2009年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此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所采用。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得到G20峰会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的决议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同时在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要求。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与集中清算,以及信用评级、银行业务模式和“影子银行”等等。

就目前而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有关工作,重点是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在总行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深入学习领会有关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切入点,积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运用。

二、准确理解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过程管理而非单纯的结果追求。理论层面已经对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作了初步的概况和归纳,并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过程中。宏观审慎强调系统性和风险防控,所以它只能通过过程管理去实现终极目标,没有扎实的过程监督、风险提示、预警和防控机制,最终的结果也很难确保理想。另一方面,如果只追求结果而对过程重视不够,由于宏观审慎管理效果的评估滞后性,其结果往往可能表现“良好”,而其中的风险也许正在积聚甚至一触即发,所以必须强调过程管理。

(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系统管理而非单纯的功能监管。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看,到目前仍然实现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或者说微观审慎管理的职责很明确。但具体到整个金融体系或者系统性金融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定位和表述已经很清楚,央行应承担更多的职责和具体工作。人民银行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具体推动者和实施者,必须以系统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分类、计量和处置机制,这样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避免整个金融体系或较大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爆发和蔓延。功能监管无论从口径、手段还是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操作工具看,其都有很强的边界范围,但系统性风险往往“无的放矢”,所以它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客观上要求实施者必须保持不间断的警觉。

(三)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离不开微观层面的技术支撑。由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还在不断的改革完善过程中,金融活动仍在深化当中,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领会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基本理念的条件下,在区域层面做出最积极最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在技术层面对管理手段的探寻,等等。换句话说,还没有统一的工具服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只能在大的政策框架下,探索适合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征的具体宏观审慎管理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从而推动金融稳定工作的细化和深化。

(四)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后危机时代金融管理的主流趋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对危机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在金融监管层面的共识还是取得了较大共识,那就是必须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构建逆周期的政策框架体系。我国也在这方面做了具体的部署和推动,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也必须在金融宏观管理理念更新、手段创新和步伐跟进上做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尤其在民间融资和金融行为活跃的地区,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人民银行要做的工作很多、内容很丰富,加之实践对象相对全面,还能在培育人才、锻炼队伍和扩大影响等诸多领域和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三、分支机构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前提和思路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金融风险;预警;模糊聚类;神经网络

一、引言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构建金融体系风险预警机制是必要且可行的。相对于整体金融风险而言,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更强的外部传导性和可控性,且一般早于整体金融风险爆发,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整体金融风险的预警信号,因此,作为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研究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并进行预警分析将对金融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早期风险预警体系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成熟,且已有一些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了早期预警模型,如美联储的SEER评级模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SCOR模型、法国银行业委员会的预期损失模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宏观审慎评估模型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早期金融风险预警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预警指标选择、风险状态划分及临界值选择等均不尽相同,因此建立的预警模型也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既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BP神经网络建模等计量分析方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以期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提供客观性依据。

二、总体分析框架及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的区域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结合安徽区域特点,构建包括经济因素、财政因素、金融因素、房地产发展、企业经营状况等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确定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分割点,为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的划分提供一种新思路;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未来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

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选择既要考虑金融风险因素的普遍性,更要体现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点。指标选取原则:一是全面性,所选指标尽可能全面反映区域金融风险;二是可得性,所选数据要容易获得,且期间口径未作调整;三是匹配性,数据收集成本与模型预测的经济实用性相匹配。

(二)风险评估的模糊聚类分析

在分析一个时间序列的区域金融风险时,我们可以把指标相似程度高的样本聚集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以达到简化的效果。传统的聚类分析是一种“硬划分”,即把每个待识别的对象严格划分到某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这种分类的类别界限也是分明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类别可能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其类属性方面存在中介性,适合进行“软划分”。模糊集理论为这种划分提供了强有力且有效的分析工具,采用相应的模糊聚类模型,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模糊聚类”概念最早由Ruspini提出,之后人们利用这一概念提出了多种模糊聚类算法。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来进行模糊聚类,其优势在于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结构。

(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早期预警体系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在生物神经网络启示下建立的数据处理模型,其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和数据拟合能力,最为可贵的是神经网络还有自学习和自适应性。自适应性是指一个系统能够改变自身的性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相当于给神经网络输入新的训练样本,网络能够自动调整结构参数,改变映射关系,从而对特定的输入产生相应的期望输出。人工神经网络包括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适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就是BP神经网络,它是一种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其权值调整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而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则使用了与前向神经网络完全不同的思路,采取竞争学习的思想,网络的输出神经元之间相互竞争,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输出神经元获胜,因此自组织神经网络主要用于解决分类、聚类问题。鉴于此,本文在进行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时,运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出各样本的风险类别;而在构建区域风险早期预警体系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的实证分析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标的选取与标准化

金融风险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单纯选用个别指标不足以反映其真实水平。因此,根据客观性、完备性、科学性、实用性、重要性原则,同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经济、财政、金融、房地产、企业经营等方面的17个金融风险评价指标,样本区间为2009年至2014年一季度的安徽省季度数据,并根据指标与金融风险的正负相关性对其进行标准化。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10篇

关 键 词:QDII基金;内生配置市场;配置比例;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50-06

一、文献综述

QDII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它是指在一个国家境内设立的,经过该国相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的资本市场股票、债券、基金等一系列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 [1] 。在本质上,QDII是一种投资的制度,也是一种跨境投资的方式。QDII制度是一种在资本管制状态下调节外汇储备、扩大投资渠道、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补充, 所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 我国第一批QDII基金的推出恰逢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受海外股市拖累,大部分QDII基金一度下跌过半,这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而在这种不佳的处境下, 国家依然给QDII基金很大的政策支持,更多的QDII得到了发行和上市的机会。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回暖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刺激, 各国资本市场都逐渐产生了止跌上扬的走势, 但本应随之上涨的QDII基金却又交出了一份并不让人人满意的答卷。 这就不得不让人考虑这其中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围绕上述问题, 国内学者分别从风险管理与配置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性说明。 风险管理是我国QDII基金研究的早期研究方向,彭杰(2004) [2] 较早提出了QDII对券商风险管理的要求, 并分析了我国券商当前的风险隐患,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制度、 系统构建和技术三重策略入手来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的观点。李洪梅(2007) [3] 分别从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角度分析了中资银行QDII业务经营风险, 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策略。刘颖(2008) [4] 从中国QDII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制约QDII发展的因素, 并提出发展策略。随着QDII实践的逐步完善和成熟,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基金的配置策略对于QDII基金的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围绕配置策略这个关键问题,已有学者展开了研究。比如,罗富碧(2010) [5] 在对我国QDII基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了QDII基金面临的汇率风险、 集中投资风险、 清盘风险和产品自身风险等问题,并定性分析了QDII基金的投资策略。王慧慧,杨倩(2011) [6] 对基金系QDII的投资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 根据指标对其投资策略及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现有研究成果均没有得出QDII配置策略的量化模型, 因而无法得出在现行国内外宏观经济条件下的QDII最佳配置策略。 本文以我国QDII基金的地域配置为研究对象, 在对QDII基金地域配置现状进行总结概述的基础上, 并充分考虑到汇率因素影响, 重点研究QDII基金的跨地域配置比例问题, 以期从地域配置的视角为我国QDII基金管理和投资提供科学定量化的指导意见。

二、我国QDII基金地域配置现状

QDII的初衷在于实现全球化分散投资, 以国际化视野精选具有良好成长潜能、 价值被相对低估的行业和公司进行投资, 以避免单一市场内部的系统性风险,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为投资者带来稳健、持续的增值收益。从2007年第4季度第一批QDII出海到2010年第4季度我国QDII在海外各市场的分布来看, 香港市场的投资仍然是海外投资的主流, 但海外投资的分散度及多样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7] 。

根据长江证券投研部的我国QDII基金在2007年第4季度至2010年第3季度的地域配置分布数据,2007年第4季度,QDII在倍受追捧的情况下首度出海,因此出于谨慎的态度,中国香港地区的投资占到QDII总资产的80%, 其次是以新加坡为首的东南亚地区(占7.75%)和美国(占5.94%),再次是英国(占3.70%)和澳大利亚(占2.98%)。此后QDII在香港市场的配置有所下降,但是始终保持在70%左右,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进入了QDII基金的投资范围。 最为显著的是韩国和印度,作为亚洲新兴市场,我国QDII基金至2010年中期在这两个市场的投资总和占到了全球总投资的7.95%, 超过了在英国和澳洲两国投资的总和(占6.86%),也超过了QDII投资的两个传统热点区域(除香港外)――美国(占7.53%)和东南亚(占5.63%)。而对于欧洲大陆、南美地区,亚洲其他地区等区域,QDII的投资虽仍较为保守,但已有相当大的进步, 由2007年第4季度的0.03%增长到2010年第1季度的3.02%, 第2季度虽下调至2.5%,但仍超过了英国的1.75%。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2010年后台湾市场被纳入到了QDII全球投资的版图,QDII基金投资于台湾市场的总额占到了其他地区市场的一半以上 [8]。

从各只QDII基金的区域配置来看, 偏好亦各有不同。 表1至表3分别列示了各只QDII基金投资于海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及存托凭证的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以及总投资国家/地区数 [9] 。由于2010年12月后发行的7只QDII基金未列入上述统计数据,因此无法对其地域配置进行分析,另外两只QDII基金“富国全球债券”和“鹏华环球发现”由于未投资于海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及存托凭证, 因此剔除对这两只基金的地域配置分析。

根据地域配置重点的不同, 目前市场上运作的QDII基金大致分化成三类:

1. 仅投资于单一市场, 或是单一市场投资占有绝对优势,如海富通海外精选、国泰纳斯达克100、华宝兴业海外等,如表1所示。可见,目前投资于单一市场的QDII基金除“国泰纳斯达克100”重点投资于美国市场外,其他基金均以中国香港为目标市场。作为特别行政区, 与大陆经济有着紧密的香港市场对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更为熟悉, 在信息获取与研究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其成为QDII的首选投资区域毋庸置疑。

2. 亚太地区区域分散投资, 如汇添富亚洲澳洲优势精选、易方达亚洲精选、广发亚太精选等,如表2所示。可见,以亚太地区为主的QDII基金仍以中国香港为最大的投资市场, 同时兼顾了澳大利亚、 新加坡、美国、韩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3. 以一个或两个市场为投资重点, 但兼顾了全球其他国家(区域)的投资。如交银环球精选、华夏全球精选、工银全球精选等,如表3所示。此类QDII基金主要以中国香港和美国为目标市场, 同时兼顾了欧洲以及新兴市场国家。

三、基于风险-收益分析的QDII基金地域配置策略

(一)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

为了分析世界不同市场区域的投资收益与风险特征, 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投资的风险溢价进行了比较, 笔者对1992~2010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香港恒生指数(HSI)、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FTSE)、东京日经225指数(N225)、澳大利亚标准普尔200指数(AS51)的年度收盘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将QDII基金投资与传统基金投资相比较,突出QDII基金投资特有的风险与收益特征,在未剔除汇率波动和剔除汇率波动两种情形下分析。首先进行的是未剔除汇率波动情形下的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中, Rcp为c区域内资产组合p在期间为n年的持有期平均收益率, Rcf为c区域在当期的无风险收益率,?滓cp为c区域资产组合p在当期目标组合收益的标准差,Scp为c区域资产组合在当期的夏普比例,Mean/std为各区域给定组合在1992~2010年期间承担单位风险获得的持有期平均收益。

计算结果显示,在1992~2010年期间,美国金融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8.88%,标准差为17.76%;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6.59%, 标准差为46.21%;以伦敦为代表的欧洲金融市场平均收益率为5.69%,标准差为16.61%;日本金融市场平均收益率为-0.64%,标准差为21.41%;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新兴金融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5.98%, 标准差为24.69%。在资金成本方面,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和英国金融市场相比,在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市场、澳大利亚等新兴金融市场相对较高。

为更加精准地对各区域金融市场的风险特征进行比较和量化,需要对持有收益进行风险调整,剔除资金成本。基于此,笔者通过夏普比例来测度单位风险对应的超额收益,即给定区域某组合长期平均超额收益与该组合收益标准差之比。在对无风险利率的计算过程中,对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和美国金融市场的无风险利率的计算, 运用的是加权平均法,对其他几个金融市场,由于其无风险利率较少调整,可以使用其基准利率替代。

夏普比例的计算结果显示, 在1992~2010年期间,除了日本金融市场和澳大利亚新兴金融市场外,中国内地金融市场、中国香港金融市场、中国台湾金融市场、英国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市场都能产生较好的夏普比例,其中中国香港的夏普比例最高,是夏普比例较高的其他几个金融市场的1.2~1.4倍,是夏普比例较低的日本金融市场和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9.7和6.8倍 [10] 。

其实, 以上分析虽然已进行了无风险收益率调整, 该数据显示在世界主要几个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与收益特征差别并不明显, 该结果与实际情形仍有一定差距。 这是因为QDII主要是在境内融资在境外投资, 未能有效剔除汇率波动以及经济周期交替对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干扰, 对计量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 现将人民币对主要币种的汇率在对应年份的波动剔除后, 重新对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指数的风险与收益特征进行汇率调整。 对剔除汇率波动后的主要金融市场的风险收益特征数据整理如表5所示。

在剔除汇率波动后, 世界主要几个金融市场风险收益特征之间的差别变得明显, 在2005~2010年期间,香港恒生指数年均收益为10.79%,是其他几个金融市场指数年均收益的3~5倍,在标准差方面,香港恒生指数年均收益的标准差为0.3764, 是其他几个金融市场指数年均收益率标准差的1.5倍左右,充分体现了高风险与高收益的规律, 该结果与实际情形较为接近。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 中国香港在1992~2010年期间, 金融市场平均收益率是样本组中前三个最高的, 但为获得单位超额收益所承担风险最低的却只有中国香港,紧跟其后的是英国、美国和中国内地金融市场。 原因在于, 中国内地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是半强式有效甚至无效的市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是个零和博弈, 考虑各种市场摩擦时多数是负和博弈, 最终失去真正的投资价值而只有阶段性的投机价值。 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各个利益集团通过虚假上市、再融资、高溢价IPO、增发配股等瓜分经济增长成果的平台, 再加上中国金融市场上市公司大多有国有背景, 公司治理结构的市场化程度尚需改善。 中国内地金融市场行情具有明显的政策痕迹,政策是可以预测的,而行情却不可预测, 因为利益相关者等管理层的管理未能接受市场的监督,价格的信号功能尚未健全或几乎失效,导致投资者“单赢”而不是“多赢”的结果,这是我国亟需解决的一个金融市场上的制度问题。

(二)地域配置比例分析

为取得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之间最佳的配置比例,不妨采用因子分析,以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指数数据为原始数据, 代表原始市场, 通过统计软件包SPSS18.0的因子分析。若提取公因子为一个,满足配置优化需求,若成功提取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公因子,则需要对公因子代表的配置组合的期望收益和风险特征进行比较, 最终确定风险报酬最大的那个组合或公因子,作为最终的市场配置组合。在各个市场内部的资产配置问题, 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可以有效的解决,这里不再赘述。

首先,针对2005~2010年期间,对中国香港市场指数的年均收益率、美国金融市场指数年均收益率、日本金融市场指数年均收益率、 英国金融市场指数年均收益率、 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指数年均收益率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年均收益率进行汇率调整,然后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其中,增加的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作为东南亚金融市场的代表。

从表6可知,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市场、英国金融市场、日本金融市场、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在最近6年里,其指数年均收益率在调整汇率波动后的相关系数大多接近0.9, 直接通过回归分析,然后进行市场配置,会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对计量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但可以通过提取公因子后再做回归分析,以有效降低多重共线的影响。基于此,运用SPSS18.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根据表7、 表8中的数据处理结果,KMO检验和球度检验均通过, 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也超过85%的经验值,即提取公因子是可取的,运用SPSS18.0提取公因子,结果如表9所示。

令公因子为f,则:

f=0.989FTSE+0.989AS51+0.958DJI+0.918HIS+0.845N225+0.831SIP

其中,SIP为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汇率调整后,运用QDII在最近6年的投资收益率对f进行标准化回归分析,并可知:QDII=0.214f。即:

QDII=0.212FTSE+0.212AS51+0.205DJI+

0.197HIS+0.181N225+0.200SIP

根据以上回归结果,从2005~2010年这6年期间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平均表现来看,QDII基金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之间的配置为最佳配置时,根据各金融市场的贡献率和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转换, 同上,给定各个市场收益率单位波动1, 对应金融市场对该投资组合(或称该公因子代表的组合ff)带来的收益率波动分别为?驻N225、?驻HIS、?驻DJI、?驻FTSE、?驻SIP和?驻AS51,则ff这个投资组合(实际为市场间的组合)的收益率波动为:

?驻ff =∑(?驻N225+?驻AS51+?驻HIS+?驻DJI+?驻FTSE+

?驻SIP)

因此,根据各个对应金融市场的收益波动对公因子代表的组合收益波动的贡献率多少,在不同市场之间进行QDII基金资产的配置比例分别为:

根据以上算法,整理结果显示,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之间配置QDII基金资产时, 根据各个市场的贡献率,在英国金融市场、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配置比重均为15.77%; 在美国金融市场的配置比重为16.31%;在中国香港的配置比重16.97%;在日本金融金融市场的配置比重为18.47%;在新加坡金融市场的配置比例为16.71%。考虑到日本宏观经济的衰退的负面影响, 配置比例最高的市场则为中国香港金融市场, 一方面是中国香港距离中国内地较近,中国内地熟悉中国香港市场,另一方面,中国香港实行联系汇率,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汇率风险。

四、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内生确定的配置区域中的最佳配置比例问题。 首先对我国QDII基金的地域配置现状进行了统计描述, 并对主要配置地域的市场风险和收益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然后对1992~2010年间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指数表现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测度和相关性分析, 借助统计软件包SPSS18.0进行了因子分析, 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间进行QDII基金配置的最佳配置策略。 研究指出合理的地域配置比例与现行配置比例相比, 降低了在中国香港地区的配置规模, 但是其份额仍然居于前列,同时应该提高在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际主要金融市场的配置比例, 以达到充分分散市场风险的目的。 未来研究可以放松内生配置区域的限制, 更多考虑金融市场中的配置策略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玉娟. QDII运行的投资风险分析[J].企业经济,2008(10).

[2]彭杰. 我国券商应对QDII挑战的风险管理策略[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3]李洪梅. 中资银行QDII业务经营风险分析及规避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7(10).

[4]刘颖. 中国QDII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

[5]罗富碧. 我国QDll基金风险及投资策略探析[J].财会学习,2010(2).

[6]王慧慧,杨倩. 我国基金系QDII投资策略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1).

[7]沈闻一. QDII机制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J].中国外汇管理,2004(6).

[8]詹巍. QDII制度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开放[D]. 苏州:苏州大学,2006.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两型社会;金融支持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大规模工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它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飞跃,为国家和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金融支持有着很大的作用。张荣刚等(2007)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研究金融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的影响[1]。张小蒂等(2010)通过建立实证模型研究了金融与产业集群的关系[2]。谷任等(2007)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角度的研究表明集群地区网络系统的完善和技术扩散有助于金融对产业集群的支持,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经费,培育融资担保体系[3]。吕文栋(2005)研究表明当地集群产业的成长会促进当地金融机构的发展,两者会形成双赢的局面[4]。张世晓等(2009)认为,区域创新集聚与其金融结构之间的合作,能够促使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从而获得较高的盈利,提升区域金融集聚竞争力,有效控制区域金融风险[5]。王瑜(2005)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银行的信贷收益,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6]。李明贤等(2008)对构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金融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加快金融业自身的改革,大力推进跨区域发展,为“两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支撑[7]。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2008)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研发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金融体制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8]。

从国内外关于“两型社会”、“产业集群”和“金融支持”的研究文献看,大都只研究其中两个方面,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当缺乏。本文从“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出发,着重分析了金融支持在“两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作用,从而提出促进“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二、“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与发展路径

(一)“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两型”产业实质上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发展目标,以环保性、低消耗、循环型、高科技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产业。“两型”产业集群是指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下,一些有着相同、相近和相似产业的企业聚集在某地,进而吸引相关服务机构的进驻,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效的生态经济群体。

“两型”产业集群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集群,在“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下,“两型”产业集群遵循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提高绿色发展意识,着重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突显其行业特征和创新性特征。

(二)“两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两型”产业集群主要是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的产业的集群,其发展要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产业聚集三个方面着手。

1.有效节约资源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是有效节约资源,发展“两型”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两型”产业集群区域内,采取重点产业试点的原则,以点带面,掌握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从而促进“两型”产业集群更好的发展;应利用“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关联性,延伸其产业链,集中利用集群产业内的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区域内企业的边际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物流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业。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形式和物流业的发展,能帮助降低集群内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整合外部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配置率,有效节约资源。

2.加强环境保护

首先,要提高绿色意识。一是加大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和升级。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并有效利用新能源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科学制定绿色高新技术标准和范式,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的要求,各区域内加强节能减排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开展清洁高效生产。其次,要优化生态布局,发展绿色经济。优化“两型”产业集群的生态布局,大力发展“两型”产业集群区域间企业的生态联系,并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发挥集群企业的专业化特征,有效合理地确定区域创新发展的生态定位,提升“两型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和互补程度,优化绿色创新体系的产业链布局,理清产业结构的配套关系,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

3.促进产业集聚

第一,搞好长远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制定“两型”产业集群的远景规划,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第二,完善区域建设,增强聚集功能。一是发展区域内产业集聚功能。按照发展“两型”产业集群的建设要求,完成对各类产业聚集区域的整合优化,培育一批产业配套、集聚发展、生态环保的重点产业集聚区域;出台和修订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建设和完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以支持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二是引导发展区域产业集聚规模。通过引导同行业的相关企业向各专业园区聚集,把区域建设成为承接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产业聚集的功能,有效改善区域内行业分散的局面;同时要根据专业分工的不同,实行差异化发展,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推进专业区域的产业集聚规模。

三、金融支持“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促进“两型”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

1.满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要求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是金融市场提供的募股筹资、发行债券筹资等服务,这些都体现了金融支持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区域内金融资源的综合可以使企业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获得外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2.激励和监督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靠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金融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盲目创新行为,尽可能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失败率,能帮助企业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促使企业朝着绿色、循环经济方面发展。

3.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

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主要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比较容易改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难度增大,复杂性增强,使得技术创新项目呈现较高的风险。然而金融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创新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组合区域内各金融机构(上接第210页)的资金来分散这种风险,有效的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势,选择更加专业化,更能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项目进行投资,还能降低企业的间接成本,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

(二)支持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

1.提供资金支持

集群区域内的金融机构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融资渠道,会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的资金支援,解决它们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金融机构主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利益竞争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的畅通和有效的资金支持,能更好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2.促进资源导向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会使得更多的资源要素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要资源要素都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的,并且这些资源要素的流入会加速产业的培育发展。特别是区域内金融机构开展的某些金融活动,会使得这些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之更好的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较好的直接支持和资源导向,这就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然而,完善的金融体系可能有效地帮助战略性新兴企业分散和化解这些风险,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进行严格的评估,减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带来的流动风险。另外,金融部门还能通过保险公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提供金融保险,降低金融风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两型”产业集群区域的园区建设

1.提高集群产业园区的协作配套水平

“两型”产业集群的园区建设需要区域内有较好的协作配套水平。金融的发展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配套服务,鼓励区域内产业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合作,加快推进园区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业集中程度,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还能提升集群产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将配套产品做精、做大,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园区尽快成为加速产业集聚的载体。

2.加强产业园区建设

一方面,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园区内金融机构的配合发展和融资渠道的畅通,能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园区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提升,能促使企业充分利用园区内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替身,不断提高资源的集约强度,明确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配套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加上多渠道融资条件的保障,能吸引相关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加入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四、“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一)建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1.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银行,为企业集群服务

在产业集群区建立区域性中心银行,可以解决储蓄过剩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好地融资渠道,解决集群区域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区域性中心银行可以发挥地域优势,更好地了解产业集群的运作状况和发展前景,帮助群内企业制定中长期的投资融资发展战略,为集群内产业提供比较稳定的金融支持。

2.加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

着力发展壮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例如中小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推动服务“两型”产业集群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提升其运行质量和风险控制水平,同时还得注意引进外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具有较大影响的地方中小银行进驻集群区域内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为“两型”产业集群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3.建立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在融资担保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设立支持“两型”产业集群担保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完善担保机构的损失补偿与奖励机制以及对“两型”产业集群的保费补贴等机制。

4.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对接平台

通过搭建银企对接会议、调研、座谈会、合作会议、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对接平台,不断增强“两型”产业集群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两型”产业集群融资创造便利条件。同时,“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集合票据、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改变“两型”产业集群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局面,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1.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区域信息采集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应该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快建设为区域内企业服务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区域信用评价机构,管理好征信市场并规范征信机构的经营,为征信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披露“两型”产业集群内信贷、资源、环保等重大失信行为,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相互监督,形成全社会支持维护征信体系的氛围。

2.完善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

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可以反映“两型”产业集群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帮助企业提高绿色发展意识。因此构建金融支持体系离不开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其构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科学性的原则。所选的指标必须符合金融生态的含义,具有可得性和可度量性。二是坚持有效性原则。所选的指标必须能准确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的内涵和特征,并且是有效的指标,能够在不同范围、不同时期进行动态比较指标。另外,指标的选取不能太单一,要注重指标间的互补性。

3.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制度调整和完善

法律环境会直接影响金融生态。建议立法机关及时出台有利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的法律规定,防范、控制金融营运风险,建立配套的失信惩罚机制;规范征信工作,确保信用评级工作的公正公平;制定金融突发事件防范方案,保障金融市场健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司法保障功能,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防范企业资产非正常转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加快推进区域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上的协调、衔接和整合,逐渐形成一体化的法制环境。

4.完善金融市场中介体系

为了有效降低不良贷款风险,保护企业的有效贷款,应加强担保业务的展开,努力构建担保中介市场与保险中介市场的对接,在发展保险市场的基础上规范金融中介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查询和收集信息业务,要支持中介市场的发展,应在规范各中介机构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投资咨询业务和顾问业务,公开企业信息,保证其透明化,有效降低企业的信息成本。

(三)完善金融体制

1.建立金融融合机制

建立相应的分析制度,加强对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的分析;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建立区域金融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制度;建立高效、透明的圈内企业信息披露机制,防止扰乱市场,有效的监管区域内的金融经济发展。

2.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改善“两型”产业集群的贷款审批流程、切实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设定较为宽松的监管指标,给金融机构在政策制定上一定的灵活性。建立区域信贷制度,优化贷款审批程序,下放贷款审批权,加强对信贷业务的考核。另外,还可以建立异地贷款管理体制,并下放异地贷款审批权限,促进更多资金在区域内流动,及时为企业的创新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3.区域金融清算体系的建立

建立一个有效的、适应性强的清算体系,可以降低社会社会交易成本,促进产业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应建立区域金融清算体系,实现金融服务同城化。为更好的加强金融支持,可适当的发展城市群内金融机构的同城化,特别是银行可实行同行及跨行通存通兑,取消异地存、取款手续费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荣刚,梁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135-136.

[2]张小蒂,王永齐.企业家显现与产业集聚:金融市场的联结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59-67.

[3]谷任,邝国良.产业集群、金融发展与产业竞争力[J].中国软科学,2007(6):92-95.

[4]吕文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一个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5]张世晓,王国华.区域创新集聚与金融结构协同演化机制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9(5):97-100.

[6]王瑜.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J].企业经济2005(12):183-184.

[7]李明贤,匡远配.“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10-113.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12篇

一、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加速,金融供给总体不足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增加,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不断提高。西部地区本外币贷款余额从 2000年末的 1.7万亿元增长到 2009年末的 7.2万亿元,增长了 3.2倍;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由 2004年末的16.49%下降到 2009年6月末的4.42%。二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拓展了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三农”的广度和深度。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截至 2010年 6月,西部12省区市共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655家,占全国的 1/3强;贷款余额为323.9亿元,占全国的 25.94%。三是现代化支付系统、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建成了包括大额实时支付、银行业金融机构系统内支付、同城票据清算、小额批量支付、银行卡跨行支付和支票影像等六大支付系统,资金流通速度和汇划清算速度全面提速。人民银行征信信息基础数据库连通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和部分小额信贷机构,为西部 118万多家企业和1.4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①四是金融业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供需均显著增长。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明显增加,金融业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相应增多。总体上,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金融化程度快速提升,进入了金融发展加速阶段。

然而,需求与供给从来都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偏低、资产和人员配置占比偏低、经济资本配置占比也偏低,总体处于资源净流出状态。另一方面,我们梳理西部地区在建续建项目显示存在大规模信贷需求,频繁见诸媒体的金融网点缺位、服务缺位等问题,也表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换句话说,从金融机构角度看,西部地区的金融需求不足,但从企业、个人角度看,西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则是金融供给不足。

二、西部地区资金及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的比较收益总体不高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企业大多规模小、竞争力弱,产业链短、集群效应低,居民收入水平低、投资渠道有限。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金融需求的规模、形成机制和内在风险水平均与东部有显著不同。同时,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较东部地区要高。这种高风险、高成本的基本特征,意味着只有能够获得较高比较收益,或者不计收益,才能使资金愿意流向西部地区。

(二)商业银行风险治理模式不鼓励金融资源向西流动

目前,处于我国金融系统实质主导地位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初步建立起风险治理和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西部地区获得金融资源的难度增大了。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区合格风险缓释普遍较少,信贷风险相对偏大,明显处于不利位置。同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均为单一法人,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必须尽可能将资金配置到东部地区。另一方面,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分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分立的架构下,管理层面对股东和董事利润最大化的压力更大、更直接,在战略上必然也倾向于将更多资金配置在东部地区。

(三)金融监管差异化程度不够

一是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未能充分包含对东西部地区差异性的考虑。特别是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以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流动性指标和利率浮动范围等方面没有针对西部实际做差异化安排。二是对政府融资平台采取一刀切的处理办法,限制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合理融资的能力。实际上,2008年肇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风潮中,西部地区设立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形成平台贷款和实质风险敞口的规模都远小于东部地区。

(四)政策性金融业务供给不足

当前,我国政策性专业银行模式和商业化转型与政府主导的融资需求迅速增大存在明显冲突。政策性金融业务②是以国家(政府)信用为基础的特殊融资手段,旨在弥补商业性金融之不足,协助政府贯彻产业、社会及区域政策,是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国在推进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设立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其中,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对口领域狭小且基本固定,国家开发银行实际上成为了我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主体。多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在促进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自身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家开发银行现已转型为商业银行。尽管其主要业务领域和经营模式尚未发生大的变化,但属性的根本转变正逐渐对业务导向产生实质性影响,由此已经和将要带来的政策性金融服务空白,还没有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填补。

三、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金融支持力度的若干建议

(一)促进西部地区城镇、产业和金融体系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耦合度

一是大力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向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当前阶段,特色优势产业有较好发展空间,是西部地区吸引金融资源的主导力量。同时,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西部地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育,也能通过提高金融资源投入的规模效益增强吸引力。二是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引导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通过促进城镇化,扩展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为金融深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促进西部地区金融结构多元化和组织体系网络化,鼓励设立面向西部地区的风险创投和产业基金,合理调整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布局。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西部地区市场特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对典型产品可考虑给予一定特许经营保护,以调动金融机构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西部地区流动

一是借鉴欧盟凝聚基金模式,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西部开发基金和产业转移基金,主要用于加强对西部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城镇化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以奖代补等方面的资金支撑。二是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西部地区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小微企业发展、教育卫生、信息化和铁路建设等领域的财政贴息力度。三是对创投平台和产业基金向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技术、产业和市场领域投资给予适度风险补偿。

(三)鼓励设立金融法人,有效提高金融监管差异化程度

为提高商业银行资金西投的意愿,须在加大业务层面政策引导的同时,对商业银行整体和其承担的政策性业务施行差异化的考核与监管。国家在引导国有金融机构加大对西部地区资源投入力度的同时,必须适当降低盈利考核目标。监管机构应加强研究,开发能够反映区域差异的差别化监管工具,同时,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在西部地区组建中小金融法人,促进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多层次、地域化发展。作为独立法人,可以适用有别于母公司的监管标准。

(四)设立区域性开发银行,推动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

政策性金融既有资金来源的财政“无偿拨付”性质,又有资金运用的“有偿借贷”性质。为促进落后地区开发而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国际上不乏先例。当前,通过政策性金融为基础设施建设、早期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小微企业发展等提供资金支持、利息补偿、信用担保等服务,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快速起步。为此,应采取有力措施,重建西部地区政策性金融业务体系。可以中央财政为主,西部地区省级地方财政和大型金融、实业企业为辅,共同出资设立专门面向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开发银行,作为独立法人,在管理架构、业务领域、风险治理和绩效考核等领域做差异化安排。同时,也可以委托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展政策性业务,对政策性业务在资本占用、风险收益、运营成本等方面进行差别化监管考核,推动政策性金融业务分布式发展。

(五)推进西部地区信息化、网络化,扩展金融服务平台

为降低金融机构提品和服务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可及性,必须加快推进西部地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鼓励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依托信息化手段,提高金融、社保、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信息整合度,实现征信等基础信息和业务系统平台共享,扩展金融业务的领域和覆盖面。

(六)适度支持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和政府融资平台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投资拉动为主仍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刺激民间投资的同时,保持、增加政府投资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鉴于目前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建议对西部地区即将到期的地方债以新旧置换等方式适度延长期限,并可考虑发行专项国债,用以支持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此外,考虑到西部地区地方融资平台发育相对滞后,其积极作用还有进一步发挥空间,建议在严格规范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对西部地区政府融资平台的限制。

注:

①见郭新明、杨岚等:《当代经济科学》(西安)2011年2期,P81—P90。文中数据资料与我们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和感受到的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13篇

二是多征营业税的问题。期货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是客户交易的手续费。期货公司获取的这些营业收入,成为税务部门实施征税的主要对象。但是,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手续费还包括代期货交易所收取、并为期货交易所所有的手续费;换言之,期货公司收取的手续费并不完全归属自己所有。手续费中属于期货交易所的那部分,期货公司只是在为期货交易所尽代收义务而已。而在实际征税中,有的地区并没有将期货公司代期货交易所收取的这部分手续费加以扣除,仍以期货公司收取的全部手续费来作为计税基数的依据。显然,这种不合理的征税办法,加大了期货公司不应有的税负,多征了期货公司的营业税,损害了期货公司的合法权益。

三是风险基金计提得不到认可问题。期货市场是金融投资领域内的高风险市场之一。为有效防范期货市场的风险,增强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期货公司可以按手续费收入的5%计提风险准备金,专用于弥补风险损失。然而税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期货公司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不能作为费用在税前扣除,仍应纳入征税范围。照此办理,不仅增加了期货公司的经营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对本已不足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所得税,进一步削弱了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为防范和化解期货市场风险增添了压力。

四是地方税制的差异导致对期货公司的重复计税问题。税制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深入进行。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税制改革进展有别,步调不一,各种特区和特殊税制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有的地区完成了国税和地税的分离,有的则仍然实行统一征税,有的甚至还实行包税制。地区税制的实际差异导致了期货公司及其各地营业部的纳税困惑。有的地区对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总额进行全额征税,存在着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重复征税的不合理现象;地区税制的差异也导致期货公司营业部之间纳税成本不一,如果地区税制协调不好,同样也会存在营业部和公司重复纳税的问题。

总之,由于我国现行期货市场税收征管政策尚未完善,对期货业的税收征管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等问题,加大了期货业的税收负担,没有很好地对新兴的期货市场起到扶持、保护和促进作用。鉴于此,完善期货市场的税收征管政策,已经成为期货业久已盼望的心愿和共识。

完善现行期货公司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要进行税制改革。《意见》不仅承续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这一精神,而且对“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的改革还作了具体部署。学习和领会《意见》精神,针对现行期货市场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完善建议:

首先,期货业应享受与金融业相同的税收待遇。期货业能否被列为金融业的争论已因《意见》的公布实施而得以根本解决。《意见》中已明确将期货公司定性为现代金融企业,并要求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管理,把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据此,税收征管应贯彻执行《意见》的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将期货公司与金融业列入同类,享受同等的税收征管待遇。

其次,公平合理地确定期货公司营业税基数。如前所述,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中包括期货交易所收取的手续费,这部分手续费并不为期货公司所有,并非真正为期货公司的经营所得。换言之,期货公司的真正营业收入应该为扣除代收部分后的净收入,并应以此来计税。期货业应该比照金融保险业同等待遇,在按照规定向客户收取业务手续费时,以折扣(折让)方式收取的,可按折扣(折让)后实际收取的金额计入应税收入。故此,在实际税收征管中,应将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收取的这部分手续费加以扣除后,再计征期货公司的手续费,以真正体现税法公平合理的原则。

第三,风险准备金应作为期货公司的税收成本据实扣除。期货市场是金融投资领域内的高风险市场之一。为有效抵御因市场不可预测的剧烈变动或发生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等原因所导致的债权损失,期货公司设立风险准备金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国际期货市场普遍通行的惯例。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标准和保证期货市场稳定的实际要求相比,目前期货公司的风险准备金的数额,普遍远远未能达到最低的准备限度,期货市场防范和化解风险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基金压力。鉴于此,税收征管应该与国际通行的规定接轨,明确期货公司所计提的风险基金不属于纳税所得,不再征取税收,切实贯彻执行财政部《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鼓励和扶持期货公司提取风险准备金,扩大风险准备金数额,增强市场风险的抵御力。

第四,统一税率标准和税收管辖范围。资本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在它整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必须具有统一性。统一性能够有效地破除地方经济保护主义,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征管政策完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期货行业的税率标准,从而为期货行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明确管辖范围(如期货公司的营业部,是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不具备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资格,不应该按现行制度在属地缴纳企业所得税),避免出现多头征税或重复征税现象。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14篇

二是多征营业税的问题。期货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是客户交易的手续费。期货公司获取的这些营业收入,成为税务部门实施征税的主要对象。但是,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手续费还包括代期货交易所收取、并为期货交易所所有的手续费;换言之,期货公司收取的手续费并不完全归属自己所有。手续费中属于期货交易所的那部分,期货公司只是在为期货交易所尽代收义务而已。而在实际征税中,有的地区并没有将期货公司代期货交易所收取的这部分手续费加以扣除,仍以期货公司收取的全部手续费来作为计税基数的依据。显然,这种不合理的征税办法,加大了期货公司不应有的税负,多征了期货公司的营业税,损害了期货公司的合法权益。

三是风险基金计提得不到认可问题。期货市场是金融投资领域内的高风险市场之一。为有效防范期货市场的风险,增强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期货公司可以按手续费收入的5%计提风险准备金,专用于弥补风险损失。然而税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期货公司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不能作为费用在税前扣除,仍应纳入征税范围。照此办理,不仅增加了期货公司的经营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对本已不足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所得税,进一步削弱了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为防范和化解期货市场风险增添了压力。

四是地方税制的差异导致对期货公司的重复计税问题。税制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深入进行。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税制改革进展有别,步调不一,各种特区和特殊税制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有的地区完成了国税和地税的分离,有的则仍然实行统一征税,有的甚至还实行包税制。地区税制的实际差异导致了期货公司及其各地营业部的纳税困惑。有的地区对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总额进行全额征税,存在着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重复征税的不合理现象;地区税制的差异也导致期货公司营业部之间纳税成本不一,如果地区税制协调不好,同样也会存在营业部和公司重复纳税的问题。

总之,由于我国现行期货市场税收征管政策尚未完善,对期货业的税收征管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等问题,加大了期货业的税收负担,没有很好地对新兴的期货市场起到扶持、保护和促进作用。鉴于此,完善期货市场的税收征管政策,已经成为期货业久已盼望的心愿和共识。

完善现行期货公司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要进行税制改革。《意见》不仅承续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这一精神,而且对“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的改革还作了具体部署。学习和领会《意见》精神,针对现行期货市场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完善建议:

首先,期货业应享受与金融业相同的税收待遇。期货业能否被列为金融业的争论已因《意见》的公布实施而得以根本解决。《意见》中已明确将期货公司定性为现代金融企业,并要求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管理,把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据此,税收征管应贯彻执行《意见》的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将期货公司与金融业列入同类,享受同等的税收征管待遇。

其次,公平合理地确定期货公司营业税基数。如前所述,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中包括期货交易所收取的手续费,这部分手续费并不为期货公司所有,并非真正为期货公司的经营所得。换言之,期货公司的真正营业收入应该为扣除代收部分后的净收入,并应以此来计税。期货业应该比照金融保险业同等待遇,在按照规定向客户收取业务手续费时,以折扣(折让)方式收取的,可按折扣(折让)后实际收取的金额计入应税收入。故此,在实际税收征管中,应将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收取的这部分手续费加以扣除后,再计征期货公司的手续费,以真正体现税法公平合理的原则。

第三,风险准备金应作为期货公司的税收成本据实扣除。期货市场是金融投资领域内的高风险市场之一。为有效抵御因市场不可预测的剧烈变动或发生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等原因所导致的债权损失,期货公司设立风险准备金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国际期货市场普遍通行的惯例。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标准和保证期货市场稳定的实际要求相比,目前期货公司的风险准备金的数额,普遍远远未能达到最低的准备限度,期货市场防范和化解风险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基金压力。鉴于此,税收征管应该与国际通行的规定接轨,明确期货公司所计提的风险基金不属于纳税所得,不再征取税收,切实贯彻执行财政部《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鼓励和扶持期货公司提取风险准备金,扩大风险准备金数额,增强市场风险的抵御力。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第15篇

二是多征营业税的问题。期货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是客户交易的手续费。期货公司获取的这些营业收入,成为税务部门实施征税的主要对象。但是,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手续费还包括代期货交易所收取、并为期货交易所所有的手续费;换言之,期货公司收取的手续费并不完全归属自己所有。手续费中属于期货交易所的那部分,期货公司只是在为期货交易所尽代收义务而已。而在实际征税中,有的地区并没有将期货公司代期货交易所收取的这部分手续费加以扣除,仍以期货公司收取的全部手续费来作为计税基数的依据。显然,这种不合理的征税办法,加大了期货公司不应有的税负,多征了期货公司的营业税,损害了期货公司的合法权益。

三是风险基金计提得不到认可问题。期货市场是金融投资领域内的高风险市场之一。为有效防范期货市场的风险,增强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期货公司可以按手续费收入的5%计提风险准备金,专用于弥补风险损失。然而税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期货公司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不能作为费用在税前扣除,仍应纳入征税范围。照此办理,不仅增加了期货公司的经营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对本已不足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所得税,进一步削弱了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为防范和化解期货市场风险增添了压力。

四是地方税制的差异导致对期货公司的重复计税问题。税制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深入进行。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税制改革进展有别,步调不一,各种特区和特殊税制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有的地区完成了国税和地税的分离,有的则仍然实行统一征税,有的甚至还实行包税制。地区税制的实际差异导致了期货公司及其各地营业部的纳税困惑。有的地区对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总额进行全额征税,存在着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重复征税的不合理现象;地区税制的差异也导致期货公司营业部之间纳税成本不一,如果地区税制协调不好,同样也会存在营业部和公司重复纳税的问题。

总之,由于我国现行期货市场税收征管政策尚未完善,对期货业的税收征管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等问题,加大了期货业的税收负担,没有很好地对新兴的期货市场起到扶持、保护和促进作用。鉴于此,完善期货市场的税收征管政策,已经成为期货业久已盼望的心愿和共识。

完善现行期货公司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要进行税制改革。《意见》不仅承续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这一精神,而且对“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的改革还作了具体部署。学习和领会《意见》精神,针对现行期货市场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完善建议:

首先,期货业应享受与金融业相同的税收待遇。期货业能否被列为金融业的争论已因《意见》的公布实施而得以根本解决。《意见》中已明确将期货公司定性为现代金融企业,并要求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管理,把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据此,税收征管应贯彻执行《意见》的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将期货公司与金融业列入同类,享受同等的税收征管待遇。

其次,公平合理地确定期货公司营业税基数。如前所述,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中包括期货交易所收取的手续费,这部分手续费并不为期货公司所有,并非真正为期货公司的经营所得。换言之,期货公司的真正营业收入应该为扣除代收部分后的净收入,并应以此来计税。期货业应该比照金融保险业同等待遇,在按照规定向客户收取业务手续费时,以折扣(折让)方式收取的,可按折扣(折让)后实际收取的金额计入应税收入。故此,在实际税收征管中,应将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收取的这部分手续费加以扣除后,再计征期货公司的手续费,以真正体现税法公平合理的原则。

第三,风险准备金应作为期货公司的税收成本据实扣除。期货市场是金融投资领域内的高风险市场之一。为有效抵御因市场不可预测的剧烈变动或发生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等原因所导致的债权损失,期货公司设立风险准备金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国际期货市场普遍通行的惯例。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标准和保证期货市场稳定的实际要求相比,目前期货公司的风险准备金的数额,普遍远远未能达到最低的准备限度,期货市场防范和化解风险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基金压力。鉴于此,税收征管应该与国际通行的规定接轨,明确期货公司所计提的风险基金不属于纳税所得,不再征取税收,切实贯彻执行财政部《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鼓励和扶持期货公司提取风险准备金,扩大风险准备金数额,增强市场风险的抵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