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1篇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2011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11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11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12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12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应用于一体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平台。

三、实施范围

全市六县(市、区)。

四、近期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市卫生局

负责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设计规划、安排部署、培训、督导与考核;负责在省卫生厅的支持和指导下,联合省、市、县信息技术人员对各县(市、区)数据中心搭建、系统安装、调试、升级和维护进行协助和指导。

1、成立德阳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行政协调组和技术专家组,成员组成如下:

(1)行政协调组

组 长: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 市卫生局纪委书记

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行政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织专家对各县(市、区)、各市直单位上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审;依据国家统一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培训、指导、评估和考核。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技术专家组

组 长:xx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

成 员:

特邀专家: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2篇

(一)一般情况全市共两区十县。188个乡镇,13个街道办事处。2222个行政村。1957年总人口3一3.7万。其中市区37.6万,农业人口211.6万,占总人口的81.5万。共有卫生机构561所:其中医院231所,防疫站13所,妇幼保健站11所,药品检验所13所,卫校10所,地方病防治所2所,结核病防治所2所,血站z所,门诊部所275所,私人开业594人(市区239人)。

(二)卫生管理人员情况全市共有卫生管理人员”7人,其中卫生部门“1人,经过半年以上管理业务培训的共有102人,占总人数10.2形,从调查的147名县级以上管理人员情况分析:男131人,女16人,平均年龄为47.6岁,经过短期培训的有55人,占37.4解。

(三)卫生改革情况1.全市共有83形的卫生单位实行了院(所、站、校)长负责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及多种形式的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医院通过改革,转变医学模式,扩大社区服务,建立家庭病床3,。00多张,收治健康病人72.101人次。2.我市160所乡镇卫生院开始移交乡、镇政府管理,予以年底移交的卫生院达50厂。目前卫生院普遍实行承包责任制。3.全地区实行计划免疫保偿乡、镇已达70万,计划年底达到80多,实行妇幼卫生保偿制试点县予计年底可达60多,其它县区亦试点进行。4.行业管理工作。我市从1985年开始组织厂矿医院向社会开放。1087年4月正式成立了工矿企事业医院管理委员会。抽专人指导厂矿医院的社会化工作。

二、主要问题与障碍

(一)卫生事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没有统一管理的协调机构,部门所有的现状影响了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全市42所厂矿医院的297。张病床平均使用率仅58.2声。各级卫生部门领导和卫生工作人员,对固有的传统观念还没有转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工作在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和对卫生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以及提供政策依据的重要作用。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地方病、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未能统一管理,不能做到资料共享。

(二)信息收集、处理手段落后。仅急性传染病有完整、系统的管理,对收集和保存的资料只能进行人工描述性分析外其它方面没有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不能做高层次的处理、分析和利用。

(三)卫生管理人员素质差,缺乏现代大卫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全方位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四)卫兰改革的深化程度不够,改革政策不配套。三级医厂卫生保健网发展不平衡,经费缺,使一些正常管理工作无法进行。

三、规划目标

(一)成立宝鸡市卫生委员会。便于市政府对区域卫生发展的全面领导与支持,负责卫生资金的筹集和分配,提出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制定卫生防病保健规划及管理办法。据根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搞好卫生改革,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实现大卫生管理。

(二)成立医院管理协会。实行区域性卫生行业管理。在卫生委员会的授权下,协调区域内不同部署、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的配合协作,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服务能力。

(三)依托市防病中心和县、区疫站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贮存、分析、反馈全市人口、出生、疾病监测等卫生方面的信息。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干。年度计划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西)改一革医疗制度,全面实行防疫、妇幼保偿制。试点保险医疗制度。

(五)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逐步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卫生管理干部队伍。

四、项目活动与任务

(一)加强卫生资源宏观管理协调,及组织机构建设。1.成立宝鸡市卫生委员会。委员单位由计委、财政卫生、物价、计生委、爱委会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主任委员由分管卫生工作的付市长担任。统一协调、管理、决策全市卫生事业建设。下设办公室编制5人,办理日常业务,指导监督规划的实施。2.实施区域性卫生行业管理。成立卫生管理协会,由卫生局关、医院院长、有关部门领导及群众代表组成,制定管理章程和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区域内不同部署,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协作。使非卫生部门的医疗卫生单位在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业务上统一管理纳人区域卫生发展规划。3.理倾初交卫生组织管理体制:对乡、村卫生保健组织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乡卫生院交乡政府管理,村级卫生组织交村民委员会管理。三年内基本理l顷初级医疗卫生组织管理体制,做到有医有药,能开展预防保健,便民利民。4.加强卫生管理干部的组织管理,制定“宝鸡市卫生管理干部岗位素质规范”作为各级组织部门配备和考核卫生管理干部的依据。每年都要对卫生管理干部进行一次考试和考核,从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卫生管理干部队伍。5.要从宏观上对医院的短期行为和“过度服务”现象进行控制。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管理办法,并对民办医疗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进行全面整顿,加强监督管理。

(二)建立信息管理系统1.市卫生信息中心依托在市卫生防病中心,设卫生统计、计算机、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专业工作人员5名,先配备微机2台及相应的机房和办公用房。县、区信息中心依托在县、区防疫站。l日8,价先在建立了疾病监测点的盲县、凤翔、金台、渭滨四个县、区各配备l台微机,设卫生统计或计算机专业人员1一2名。199。年后在其它县、区逐步建立。2.信息中心的任务:市信息中心:制定全市卫生信息管理工作条例,报告程序和工作评价方法,对县(区)信息中心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负责全市卫生事业基木情况、卫生服务和利用、疾病监测、医院工作及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的收集、处理、贮存、传递、反馈;定期不定期的对全市卫生形势进行评价。如防治措施评价、疾病流行规律研究等,找出干扰卫生事业发展、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并对工作重点、防治措施提出建议,参与区域性卫生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县(区)卫生信息中心的任务以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为基础,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对乡、村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检查、培训工作,按时向上级和主管部门呈报规定的统计报表和综合信息资料。

(三)改革医疗保健制度。1.改革试点医疗保险制度。组织人员先在眉县、歧山县各选一个乡进行医疗保险制试点,通过调查分析探索符合乡情民意的医疗保健制度,逐步推广试点经验,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2.继续在全区推行子于划免疫和妇幼卫生保偿、保险制工作,三年后普遍实施复盖率达到三分之二。3.积极发展卫生医疗单位的横向联系,实行大医院带小医院,技术强的带技术弱的,城市带大村,贯彻“三联”“两引”、“两下”、“一培训”、“一建设”的原则,(三联即人员、技术、设备联合。两引即引进人才和技术。两下即医务人员下乡、医疗技术下乡。一培训即在职人员培训。一建设即加强医院建设),放宽政策,鼓励“三多”办医(多渠道、多形式、多种类型),推进城乡卫生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改革卫生服务收费价格1.改革医疗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组织医疗成本测算人员选市级两个医院、陇县、风翔县二个县级医院进行医疗成本调查,合理调整卫生服务收费价格,降低高于成本的服务项目收费,提高低于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医疗用消耗材料实行按市场供应价格收费。住院费实行按医疗技术设备、房屋和管理等情况划分级次收费标准,并制订我市医疗成本管理办法和卫生费用补偿办法推行成本管理工作。2.改革医疗设备管理办法。实行医疗器械有偿使用制度。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设备回收期为十年,年折旧率为10万各受益单位购量使用千元以上器械。每年向卫生委员会办公室交纳一定比例的占用费,国产仪器年交纳2男,进口仪器年交纳5万,回扣部分用于再生产,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3。改革医院财务核算的管理办法,试行新的会计制度,对医疗活动的资金运动进行成本核算,拓宽卫生经费的筹措渠道,采取多种(如合营、承包、租货)形式办医,乡镇卫生院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管理办法,改封闭管理型为开放经营型,促进卫生机构的行业管理和技术进步。4.建立初级卫生保健基金,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从贷款和配套资金中筹措12。万元,再从市、县、乡三级按比例筹集部分资金,作为初级卫生保健基金。用于维护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组织,支持贫困和边远山区的群众防病治病和试点医疗保险制的管理费用。

(五)卫生管理干部培训。1.对县及县以上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向西医大选送10人。向省干部进修学院选送20人,通过培训提高管理水平。2.乡镇级卫生管理人员,每年市上培训30人,学月。3.根据工作需要,对卫生经济干部,不定期的组织培训,提高规划予算的管理水平。

五、分年度计划和指标

(一)第一年(2959年)1.成立宝鸡市卫生委员会,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装备办公设备。2.各县区选择1一琴个乡、村(街道)总结乡政府村委会管理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经验,今后每年组织一次推广经验,理顺管理体制。3.制定宝鸡市卫生管理干部岗位素质规范,对管理干部实行定期的业务考试和考核制度。4.通过学习和试点,制定出初级卫生保健基金的管理办法。5.制定卫生事业横向联合发展规划。6.在眉县、歧山各选二个乡进行医疗保险制试点工作。7.组织人员对公费医疗现状进行调查,改进管理办法,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浪费。8.选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干部10名去华西医大或西医大卫管系学习时间半年至一年,今后每年送10名。9.选送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干部20名去省卫生进修学院进修时间半年,今后每年送20名。10.委托市卫校办乡镇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1期,时间3个月,参加人员40名,今后每年办一期。11。邀请中国预防科学院、省防疫站举办疾病监测和信息管理学习班一期,参加人员40人。12.装备第一批微机,市信息中心?台,眉县、风金台、渭滨防疫站各1台。

(二)第二年(1900年)1.成立宝鸡市医院管理协会,制定管理章程。2.抽调人员整顿民办医疗机构加强个休行医人员管理。通过整顿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在卫生保健事业中的作用。3.召开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试点交流会,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4.组织卫生经济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在陇县、风翔县医院开展医疗成本调查,制定医疗成本核算办法和卫生费用补偿办法。5.开展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效果调查。以技术经济合同形式落实乡医报酬。6.派出三人到省防疫站学习计算机操作应用。7.制定卫生信息管理办法、工作办法标准化及评价方法。

(三)第三年)1992年)1.对县以上医院实行医疗成本管理。并组织专业人员提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价格调正方案。2.组织规划领域项目负责人,并邀请国内专家对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实施进行中期评估,对现行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修订意见。3.建立宝鸡县、歧山、扶风县、陇县信息中心,装备第二批微机5台。

(四)第四年(2992年)1.在县以下医疗单位推行医疗成本誉理工作。2.健全各领域规划的资料档案和卫生管理干部的业绩档案。3.建立林游、千阳、太白、风县信息中心,装备第三批微机5台。

(五)第五年(2993年)1.由市卫生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制定区域规划评估方案及验收标准,召开各科专业会议逐级逐项全面进行检查评估各个规划领域写出书面总结报告。2.对各规划领域的投资经济效果进行全面的统计。评价论证,做出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3.市卫生委员会年初召开卫生工作会议具体安排部署完成规划的准备工作。6月份写出总结报告,报送市政府、省卫生厅、卫生部和世界银行。9一10价钊定出下一个五年区域卫生保健综合规划。

六、可行性分析。

1.本规划领域中的项•目活动与任务,是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强调预防为主,加强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建设,逐步改变卫生机构经营机制,符合WHO所倡导的“二000年人人有卫生保健”的要求。2二本规划的制订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领导部门的支持,今后执行过程中更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因此它的资金来源是有保证的。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会日益增高,因此,动员社会多渠道办卫生保健事亚,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心所向,大卫生观念容易被社会接受,有利于卫生管理的改革。

七、评价体系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3篇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2011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11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11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12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12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应用于一体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平台。

三、实施范围

全市六县(市、区)。

四、近期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市卫生局

负责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设计规划、安排部署、培训、督导与考核;负责在省卫生厅的支持和指导下,联合省、市、县信息技术人员对各县(市、区)数据中心搭建、系统安装、调试、升级和维护进行协助和指导。

1、成立德阳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行政协调组和技术专家组,成员组成如下:

(1)行政协调组

组 长: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 市卫生局纪委书记

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行政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织专家对各县(市、区)、各市直单位上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审;依据国家统一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培训、指导、评估和考核。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技术专家组

组 长:xx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

成 员:

特邀专家:

技术专家组主要负责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进行审议;对各地各单位上报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审;参与全市重大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设计、研发、培训、指导和考核等。

办公室设在xx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1》

2.开展应用培训(2011年3至4月)

市卫生信息中心在省卫生信息中心的指导、支持下,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系统应用培训,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到各县(市、区)开展现场指导;xx市卫生局负责承担具体培训任务和技术支持。

3.开展督导检查(2011年6至11月)

市卫生局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应用情况督导,确保系统使用的规范性、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顺利完成今年医改目标规范化电子建档任务,推进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

4.完善市级管理平台(2011年12月底前)

在现有的德阳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搭建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和区域协同平台,逐步实现对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统一管理。

(二)各县(市、区)卫生局

负责本地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安排部署、组织协调和督导考核;建设县级数据中心及运行网络环境(网络带宽、服务器、交换机、安全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移动数字处理机;在省、市技术人员指导下,负责对县级数据中心进行搭建、管理、维护和升级等;开展辖区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

1.建立工作机构(2011年3月)

各县(市、区)成立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落实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科室和人员。按照省、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争取政策和经费保障,积极推进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工作。

2.制定工作规划和方案(2011年3月)

各县(市、区)卫生局在省、市推进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框架下,根据各地信息化建设现状,制定本地区的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3.配备系统所需软硬件(2011年3至4月)

各县(市、区)卫生局对照新系统启用要求,着手配备完善相关设备、设施,保证区域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尽早启用。

4.组织开展培训(2011年3至4月)

各县(市、区)组织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区域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集中培训,并组织分级培训和指导。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4篇

一、项目建设原则和目标

(一)建设原则:惠及居民,服务医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顶层设计,资源共享;综合配套,协同推进。

(二)建设目标:

1.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验证测试和应用“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成果,探索市级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标准化社区、涵盖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系统、新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该项目建设,建立机制,落实机构,积累经验,为下一步建设奠定基础。

2.2011年下半年,在国家医改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建设市试点工作的统筹规划下,逐步推进市级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五大应用系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综合管理),两大基础数据库(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一个信息专网的建设。

3.2012年~2015年,逐步完成“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建设内容,全面实现通过卫生信息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效率,切实达到卫生信息化助推医改的目标。

二、建设内容

(一)市(县)级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

建立一个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联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下接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网络,支持区域范围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业务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整合。

2011年:启动信息平台软硬件建设,探索区域内卫生信息协同服务机制,并接入全省统一的卫生业务虚拟专网。

2011年下半年:实现与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对接,配合做好市级平台的数据收集、整合、使用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2012年~2015年:持续进行信息平台软硬件建设,完成“一卡通”建设,实现支撑核心应用服务和五大业务应用的建设和部署,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二)五大业务应用

1.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由国家统一开发基于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我市市级信息平台进行部署,提升公共卫生的服务与监管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地区安全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支撑,为卫生决策提供支持,为公众提供服务。

2.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1)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其核心功能是远程医疗、双向转诊及预约诊疗、区域影像、区域检验、区域心电等内容。远程医疗涵盖远程会诊、远程培训与健康宣教、远程监护等。

(2)社区健康体检系统:满足从体检单位(个人)管理、体检套餐制定、体检收费及核算、体检结果录入与审核、体检报告打印、体检数据接入与上传等功能。

(3)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基于区域无线网络,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和移动识别技术,医护人员通过使用移动数字助理(PDA)实现接受病人呼叫、医嘱准确核对、身份确认识别等工作。

(4)“健康面对面”IP视频电话:具备语音及视频通话功能、紧急医疗呼叫功能、个人健康数据查阅、上传等自助管理功能。

2011年:市中医医院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培训与健康宣教、远程监护、区域心电和预约转诊,石门镇中心卫生院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培训、健康宣教和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健康体检系统和区域LIS系统。暂缓IP视频电话建设。

依照前期经验和实际情况,逐步推广门诊输液管理系统,选择推广网络医疗服务平台。

2012年~2015年:实现以市级医院为中心,上联省市(地)级医院、下联市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省-市-县-镇四级网络医疗服务体系。

3.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现有的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上级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异地网络出院即时结报,对采集的新农合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并与市(地)级卫生信息平台进行互联。

4.基本药物监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共享药品招标采购、配送、报销、使用等数据,根据监测管理需要,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作为基本药物监测管理的基础数据。同时,做好基本药物应用系统的对接和部署工作。

5.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管理层级的不同,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行业管理等公共领域进行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加强卫生财务的监督管理,提升卫生行业决策水平。此系统是区别于其他应用系统的垂直应用,需要依照具体情况,逐步选择开展该工作。

(三)两大基础信息资源库

1.电子健康档案基础资源库

电子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三大传染病专项档案是健康档案的一个子集,其涵盖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管理。

2011年上半年:完善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建档率达到90%以上,并完成传染病专项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与省级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化数据传输。

2011年下半年:扩大市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范围,进一步提高我市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并实现与市级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化数据传输。

2012年~2015年:全面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与公共卫生数据、临床诊疗信息进行整合,提供全方位的电子健康档案服务。

2.电子病历基础资源库

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过程的系统、规范记录,是电子健康档案的主要数据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建立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电子病历内有效整合临床路径,更好地实现专科、专病的精细化管理。

2011年: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建设涵盖临床路径的标准化电子病历系统。

2011年下半年:启动医疗机构电子病历、门诊诊疗记录、健康体检记录与市级信息平台标准化数据传输的建设,并在市(县)级卫生信息平台汇聚后统一上传市级卫生信息平台。

2012年~2015年:所有市级医院和中心卫生院(三院、康慈医院、妇保院、濮院、石门、洲泉中心卫生院)建设标准化电子病历系统,逐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医院信息平台与市(县)级信息平台的对接。

(四)一个信息专网

为了满足数据安全、高效的传输需求,建立市(县)级卫生信息专用网络,向上联入地市级网络和省级网络,向下实现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系统接入。

2011年上半年:启动市(县)级卫生信息专用网络的建设,向上联入省级卫生专用网络。

2011年下半年:接入市级卫生信息专用网络。

2012年~2015年:持续完善网络建设,使用卫生部统一的卫生信息交换标准与上级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支撑健康档案数据集成和跨机构医疗服务协同。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7月前)

1.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项目建设经办机构。

2.确定项目建设任务,制定“国家数字卫生”样板示范区建设方案。

3.落实项目立项和财政配套资金。按照项目任务,编制概算。

4.对建设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在论证可行的基础上组织招标工作。

5.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分工。

(二)实施阶段(2011年8~10月)

1.编制各个项目实施计划,对各个项目的实施范围、时间进度、项目成本、质量控制和人力资源进行统筹管理。

2.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市(县)级信息平台、标准化社区、电子病历、新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

3.对软、硬件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平稳运行。

(三)总结评估(2011年11月)

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数字卫生”样板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总结样板示范区的建设经验。

(四)改进推广(2011年12月)

依照国家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试点工作的要求,选择样板示范区建设中符合地区实际需求、效果显著的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五)持续建设(2012年~2015年)

依照“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规划的要求,结合地区实际,在上级部门的统筹规划下,稳步推进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样板示范区建设,市政府成立市“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样板示范区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市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局、财政局、卫生局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实施。

(二)落实经办机构。成立市卫生信息中心,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拟定和落实我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对系统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升级维护,保障卫生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07

一、城市发展的全球趋势

(一)城市化加速与人口布局的调整

21世纪已经成为城市的世纪,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都已经集中在城市。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有接近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的集聚也相应带动了全球及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全球及区域发展的竞争都集中体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已成为全球及区域发展竞争的基本单元。城市为了适应这种角色和地位的变化,也进一步整合了城市所在区域的要素资源,并带动了部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的条件和机遇,确立其区域发展的领头地位。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1950年,全球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有83个,其中有三分之二分布在发达国家。到2000年,全球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达到了391个,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到了发展中国家。同时,联合国在世界三十大都市区的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评估中,认为这种势头至少在今后的几十年里还将继续下去。

(二)大都市区域多元形态的嬗变

相应地,这些引领发展的城市其空间形态也逐步由单一城市转变为城市区域。城市的空间边界不断扩展,甚至超越了城市自身的建成区范围而扩展到更大的地域范围。在这扩展了的城市地区内,城市本身建成区范围和城市地区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越来越联系密切,城市的产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市地域内形成新的布局特征和规律,并导致城市人口分布和社区结构的新的变化,以及城市与区域的交通和基础设施规模与布局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城市周边的更大地域范围被纳入到了城市功能的地域范围,出现了超出城市市辖区范围的城市功能地域,即大都市区,承载城市的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娱乐休闲、交通等基本城市功能,并改变了城市地域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

正是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域社会经济功能的影响和联系的特征,其空间形态也与一般的城市集中式布局形态不同,而表现为分散式卫星状的布局形态,甚至是多中心的组群式布局形态。大都市区包括了一个高密度的人口核心地区和围绕这个核心的具有高度经济与社会融合的相邻社区,核心地区一般是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在大都市区中具有极强的支配作用。而地区围绕着核心的相邻地域单元在空间上则表现为若干小城市的空间形态,这些小城市在地区中既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也与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甚至有些大都市区会在不同的空间发展方向上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的中心以及围绕在周边的若干小城市,出现组群式的空间形态格局。

二、从卫星城到新城的历史进程

(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构想

近代以来,国际上中心城市地区若干小城市发展的理论产生于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目的是为了解决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病”,如城市内的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混乱和犯罪上升等,因而提出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Garden City)。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的四周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各类已有的大城市所产生的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因此,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规模必须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整体上呈圈状布置在中心城市的周围,借助于快速的交通工具(铁路)加强田园城市与中心城市以及其它田园城市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城市群体发展模式也较早地构建了基于区域层面的城市发展理论模型。

(二)二战后的“卫星城”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大伦敦规划进一步实践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该阶段由于城市和区域复兴的需求,伦敦要在城市中心区改建贫民窟和落后地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这样就需要有计划地安置60多万过剩人口,同时还要安置伦敦郡以外的40万过剩人口。因此,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便将规划的地域范围扩大到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各方面延伸30英里的广大地区,运用田园城市的思想发展卫星城,提出了有计划地从过度拥挤的伦敦疏散100多万人口,把他们重新安置到伦敦城市周边许多经过规划的卫星城去,而这些卫星城从一开始就能就地工作和居住。具体的规划手法则是在伦敦城市近郊区以外的四周设置了一条绿带,平均宽度为5英里,构成一个制止城市蔓延的有效屏障,同时也给伦敦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游憩地带。更为重要的是,这条绿带从根本上影响了对100万疏解人口的空间配置方法。如果这些人口迁移到绿带边缘以外或者更远些,这就完全超出了当时到伦敦通勤的正常距离,势必需要建设一批在居住和工作上自我平衡的城市。大伦敦规划确定了8个完全新建的卫星城,每个卫星城的平均规模约5万人,建在离伦敦20-35英里的地方。其余60万人应该迁往扩建的现有小村镇,大部分距离伦敦30-50英里,有的甚至还要更远些。

二战之后,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大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纷纷开展了大城市郊区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实践。尽管各国的新城建设有不同的模式,也有完全不同的类型,但都遵循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的思想和强调大城市郊区新城发展的独立性,通过规划引导新城具有适当的规模和多样性的职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提高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创建新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舒适的开放空间,使新城人口的工作与生活居住能够达到就地平衡,从而为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以及相应的设施,保障城市区域发展的持续性。

(三)“新城”对“卫星城”的扬长避短

从田园城市理论发展而来的卫星城规划建设实践表明,卫星城是一个在经济、社会、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大城市核心的派生产物。卫星城的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母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部分功能的疏解,可以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此后的卫星城规划建设实践中,也分别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等不同的类型,成为中心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完善了城市的空间形态。

卫星城之后的新城发展则是总结了卫星城过分依赖中心城市所带来的弊端,定位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更强调其在区域中的相对独立性和为其本身周围地区服务的功能。新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一个区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紧密联系的中小城市的关系,是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对涌入中心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成为区域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大都市区新城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的多元社会进步

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全球发展和普及,使得信息产业越来越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也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整个社会从物质生产占主导的工业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的信息社会演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庞大并且数量不断增加的经济活动及其要素资源以跨国界的形式进行流动和交流,包括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链、移民流、技术、跨国资本和跨国公司等。

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都出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其中发达国家(地区)的第二产业向外转移并由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通过控制全球资本、高新技术和销售网络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和提升对全球经济命脉的控制。而发展中国家(地区)则通过接受从发达国家转移来的制造业获得了工业发展的机遇,这些制造业的产品主要供出口,对外贸易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的关键,并更加密切地依附于全球市场。所有的这些转型在生产体系、分配体系和要素资源利用上都毫无例外地影响了所有国家的主要城市。

(二)区域化的要素市场整合

对城市和区域而言,受到信息化和信息枢纽的影响力越大的城市对于全球性要素资源整合的力度就越大,增加了与国际化(区域性)增长资源的联系和交流,包括贸易、资金、财务、机构、人员和信息等。而有些未能跻身于信息空间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城市和区域则会被边缘化,并逐渐失去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对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资源全球流动的推动,直接导致了生产体系在全球范围的重构和空间转移。在那些枢纽城市,人才、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高度集聚,推动了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中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部门比重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其中,由商务活动和消费市场的紧密结合,主要由保险、银行、金融服务、房地产、法律服务、会计和专业协会等所组成的生产业发展更加迅猛。这些产业的转型也直接导致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重构。

(三)多重性的城郊产业重构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劳动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深化,在全球范围内生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推动着全球经济结构呈现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业以每年0.5个百分点的速度迅速增长,至2008年全球服务业产值占GDP总值的比重平均已超过69%,部分发达国家超过75%,其中生产业的增长远远超出了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生产业由于面对面交流的需要、信息与人力资本的可获得性、创新的可能以及良好环境条件等原因,高度集聚于以大城市核心为枢纽的大都市区,成为现代大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并成为影响大都市空间再组织过程的核心要素。同时,生产业在大都市区内部又呈现出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在总体上生产业的空间布局由核心向地区扩展的郊区化趋势。有学者研究了生产业郊区化过程的一般性规律,即:第一阶段,生产业在城市中心区的高度集中;第二阶段,生产业开始在郊区发展,并呈现随机分布的特征;第三阶段,生产业在郊区迅速发展的同时,其离心化的分布特征也开始显现,并在郊区主要节点(尤其是交通节点)开始出现集聚,带动了大都市郊区新城的形成和发展;第四阶段,郊区生产业的发展不断强化,并出现与中心城市的功能分工。生产业发展的郊区化演变过程及其多极化、多元化的趋势也契合了从单中心城市向多极、多层次的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结构的演变,推动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态的完善。

在生产业的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空间分布趋于分化,生产业中那些具有高度“前台”功能的中介服务部门如保险金融、会计、商务服务、设计服务、信息咨询、媒体、法律、广告、高等教育、医疗等向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集聚,而那些较低等级的、具有“后台”功能的生产业部门如信贷机构、健康服务部门、计算机服务业、工程和建筑服务业等则向大都市区内的其他城市或新城呈现分散化的布局。所有的这些部门和功能通过信息流形成相互高度紧密的网络化联系。

四、上海大都市郊区新城发展的思考

(一)上海大都市区新城发展的历史与功能变迁

上海城市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从卫星城到新城的发展过程。1956年,上海市提出了建设卫星城镇的设想,要在上海周围建立卫星城镇,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至1959年底,先后规划建设闵行、吴泾、安亭、松江、嘉定5个卫星城。1986年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市域内由中心城、卫星城、郊县小城镇、农村集镇等4个层次构成的城镇体系,通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快速有轨交通等把七个卫星城镇和主要小城镇及邻省主要城市联系起来,呈“指掌形”发展。这些卫星城在上海城市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是疏解上海城市的部分功能,如金山、宝山卫星城的城市产业功能、嘉定卫星城的科教功能等。但是,由于卫星城规划所承担和疏解的大多是城市单一的功能,卫星城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上还是较多依赖于中心城(母城),自身的发展建设不可能完善,因此也无法真正起到疏解城市功能的目的。

在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结构,摆脱城市周边卫星城过分依赖于中心城市所带来的弊端,采取了“多轴、多核、多层次”的城市结构,在城市郊区规划了11个新城,将这些新城定位为上海城市郊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更注重其相对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独立性,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反磁力吸引核心。在“十五”期间采取了“一城九镇”试点城镇规划建设的策略,并最终确定了松江新城和临港新城、安亭、罗店、朱家角、枫泾、浦江、高桥、奉城、陈家镇等试点城镇,以推进上海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并且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以方便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十一五”期间又进一步明确了市域“1966”城乡规划体系,即1个中心城区、9个新城、60个新市镇和600个左右的中心村。

(二)上海大都市区新城发展的定位与功能履新

上海城市郊区卫星城到新城的发展历程,体现出了相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城市发展的特征,对上海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区的新城,将不仅是上海大都市区内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起到疏解和截流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作用,也将充分利用全球化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大力发展生产业,使上海大都市区在全球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新的分工承担更多控制和管理的职能,提高参与国际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控制和管理中心。同时,加快上海大都市区的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BRT等快速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为上海大都市郊区新城提供快速化、便捷化、舒适化、低成本的交通服务,保障适宜的生产业在上海郊区新城的发展和整个上海大都市区的结构转型和升级。

此外,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全球产业转移给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已转向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围绕跨国公司和跨国资本的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垂直功能分工和组织。其中的管理策划、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流通销售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将有可能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空间组织。当前,服务业的发展正成为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产业转移的热点,项目外包已日益成为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甚至产业链条整体跨地域转移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的现象不断增多。因此,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小城市应该顺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跨地域经济活动垂直分工的发展机遇,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与上海大都市区及其它中心城市一起,共同参与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并融入全球城市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霍华德. 明日的田园城市[M]. 金经元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S, Sassen. 全球城市[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6篇

松江区下辖11个镇、4个街道、2个园区,常住人口158万(户籍人口56万)。目前,松江区设有7家二级医疗机构、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医技人员4100人;另有市属三甲医院一家。虽然卫生信息化建设在上海市的各个区中起步较晚,但却是发展最快的区之一。目前,松江区已经作为市健康信息网工程6个试点区之一,完成了项目指挥部交付的任务。与此同时,松江区还完成了所有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家分中心普放影像接入和系统上线,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的影像由区诊断中心统一读片诊断和全科医生工作站医学影像调阅功能。完成了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实现区域内实验室样品的标准采样、物流配送、统一检验、网上报告。信息化正有力地支撑和促进着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

2005年――卫生改革试点工作开始

松江区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顾星向我们介绍了松江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起始,他说:“2005年,社会和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医疗服务的公平和效率较低,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比较突出。在这期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江区全面开展卫生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的卫生改革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国家发改委、卫生部领导多次来松江调研卫生改革工作,并作出重要批示。可以说,2005年启动的卫生综合改革是我们制定卫生信息化建设三年计划的大背景。”

松江区的卫生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改革医疗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第二,转变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第三,在区域卫生规划下,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资源整合;第四,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松江区在坚持政府主导,维护公益性质方面从组织结构上给予了政策支撑。松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改革工作,成立了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卫生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区长连续多年参加卫生工作会议,亲自协调和推进卫生改革工作。成立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医院的运行情况进行指导、管理和考核,为推进管办分开奠定基础;成立国库集中收付卫生分中心,与区财政部门合署办公,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医院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在财政保障方面,按照“政府主导、坚持公益”、“确保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了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建设和大型仪器设备经费、预防保健经费以及运行经费的足额到位。2005年~2007年,区政府卫生投入占当年区财政支出的2.61%、3.93%、4.11%。

在转变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方面,松江区采取了两个有效的措施。一是实行收支两条线和全面预算管理。取消医疗机构各种形式的经济指标,切断药品收入、检查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的直接联系;按照“账户统设、预算共编、集中收付”的原则,对医疗机构各项业务收入全额上缴,各项支出纳入预算管理;社区卫生经费、乡村医生待遇(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实行区级统筹,更加体现了投入体制的公平性、均衡性;同时,为提高财政资金监管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全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职职工的工资性收入由国库集中收付卫生分中心,实行集中支付。二是建立新型考核激励机制。在建立医务人员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前提下,为防止低效率、大锅饭现象,按照“改善服务、控制成本、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的目标,卫生局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了以任务目标、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社会满意度、职工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考核要求,因地制宜制定考核细则。改革医疗机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以“工作与利益脱钩、服务与责任挂钩”为目标,实施医务人员的工资向技能要、奖金向服务质量要的激励措施,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提高工作积极性。

松江区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切入点,以转变工作模式,调整功能定位和明确工作任务为重点。一是完善网络,建成体系。完成14所地段医院和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并全部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着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为主的原则,取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科、手术等床位,目前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床位1740张(其中基本医疗床位570张,康复、护理等床位1170张),实际开放床位1933张;建立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8个中心卫生室、71个一般村卫生室,在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将村卫生室(站)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和功能延伸,实行机构、人员、组织、财务、药品、团队“六统一”管理。在农村和城区分别形成了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二是转变工作模式。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制,实行家庭健康保健签约,把坐等病人转向深入社区和家庭,贴近居民,主动服务;全区组建102个全科服务团队,根据街道与农村不同特点,通过三种服务形式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动性、连续性和综合性。三是以健康档案为抓手,加强健康管理。健康档案信息在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之间实现动态更新。在对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分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服务和干预人群,全科服务团队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5.8万名慢性病患者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5万名重点人群,每月开展一次随访,并将随访信息及时录入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管理,体现了以健康为中心,生命全周期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目前全区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5.6%。四是推进中医进社区。加强社区中医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针灸、推拿、拔火罐、牵引、冬病夏治、敷贴等)进社区、进家庭。加大社区中医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社区中医师比例。五是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费用。区委、区政府出台《改善农民就医问题十大措施》,率先在村卫生室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出诊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签约居民减免门急诊诊查费;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拉开合作医疗保险对社区和二、三级医院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基本医疗服务下沉。

2007年――三年卫生信息化规划出台

顾星主任向记者介绍了继2005年卫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后,松江区在2007年制定的2008年~2010年的卫生信息化发展3年计划。以“松江区卫生数据中心”的建设为核心,以建立健全松江区各级卫生机构信息化系统为抓手,通过标准规范(数据规范、业务整合规范、应用规范、管理规范、安全规范、技术规范等)的建立和实施,消除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集中整合辖区范围内各医疗机构和卫生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统一构建面向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采集、整合、共享、分析;面向卫生行业的管理及相关行政辅助决策;面向普通百姓的医疗诊治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松江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到2010年基本建成全市领先、充分支撑卫生综合改革、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区域卫生综合信息系统 。

顾主任说:“以2010年为例,松江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围绕着完善卫生数据中心和初步建立松江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展开的。在完善卫生数据中心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进行推进。第一,完善松江区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是我区卫生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各应用平台和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按照卫生部《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和更新方式,确保档案实时准确,同时整合原有健康档案,实现数据综合利用。第二,探索松江区电子病历标准化工作。电子病历数据是来源于居民就诊过程中的真实信息,是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参照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意见征求稿)》,加快制定适合本区的电子病历相关标准,探索区域电子病历标准规范的确立,规范各医疗机构相关模块建设,保证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有序。第三,进一步提高对医院运行数据的采集能力。医院运行数据能以直观、便捷的方式及时反映业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辅助行政和行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在2009年卫生行业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基本架构的基础上,提高系统覆盖面、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并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方式。第四,探索整合实验室检验与医技检查数据。实验室检验与医技检查的数据是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学影像检查和心电检查结果与数据中心居民身份信息的对应和关联方式,将信息归档到居民的健康档案中,同时要探索各医院体检系统数据与卫生数据中心的关联和更新方式。在初步建立松江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工作中,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以电子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建立的,集业务管理、协同与居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主要分为面向卫生工作者和面向居民两个门户。”

截止2010年底,松江区构建了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系统软硬件平台,建立了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库,逐步推进了区健康档案和临床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实现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查询、分析和决策支持。初步实现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制定相关数据接口标准,实现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交换共享。

与此同时,松江区在实现数据采集的基础上,以区卫生数据中心数据库核心节点,实现了个人就诊信息的存储-转发,实现了一二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和实验室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以松江区健康信息网为平台,向居民提供查询本人健康信息服务和通过互联网查阅本人的检验结果和历次就诊信息的服务。同时,承担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特大型城市居民全程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课题推进顺利,包括“医疗卫生业务规则引擎应用软件(简称BRE)”在内的五项应用软件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

2010年――明确“十二五”规划纲要

松江区卫生局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局长施佩丽向记者表示,松江区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松江区将建成覆盖全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满足基于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与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高效便捷的卫生信息系统。健全卫生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全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在“基础网络全面覆盖、业务应用特色拓展、行业管理便捷高效、卫生服务群众满意”等方面产生一个新的跨越,到2012年全面实现全区常住人口人人拥有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享有信息化医疗卫生服务,并具有数字化全程健康管理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将通过六方面来完成。

第一,完善区域公共卫生数据中心,逐步实现区公共卫生数据大集中,构建“松江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整理或编制相对完整的区公共卫生数据标准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心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同时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以及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通过建立高效的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以及交换与共享等机制,实现全区卫生系统业务应用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建立基于区域公共卫生信息数据服务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辅助决策平台。

第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有效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综合打好基础。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建立符合国家、省市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基本健康档案和拓展健康档案等,就是通常所指的1+6X以及1+nX),涵盖公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多档合一”,实现区域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实现与区域内的同级医院、上级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参与“上海市健康信息网”先期启动试点工作,构建并完善“松江区健康信息网”,实现区域内人人享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与“上海市健康信息网”信息共享。

第三,规范区属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打造数字化医院,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和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区二级医院要在全面应用HIS的基础上,重点加强CIS的建设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护士工作站、移动诊疗等应用,逐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以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规范医院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管理效率,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四,整合公共卫生业务应用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立足于加强全区卫生管理和卫生服务功能的综合卫生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原有的相关卫生业务,如疾病控制业务、卫生监督业务等应用系统,建立实现统一认证与授权的、易于扩展的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健康服务的两个集成门户(平台),实现办公、信息处理自动化和信息资源医疗机构、社区共享,提高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服务工作和卫生管理效率。

第五,继续完善建设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收集和获取来自区各卫生与医疗机构的业务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资源信息,并及时调度相关的资源,为控制突发事件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进一步实现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上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查询、分析和决策支持。实现对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和预警处置,实现和区其他相关专业应急联动平台的协同和联动。

第六,探索建设医疗卫生资源整合的技术路径。建设并完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和病理中心各项应用。

2012年――三个基础、三个目标

谈到2012年松江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做法,施佩丽副局长为记者介绍了松江区2012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她说:“我们在2012年的总体设想是围绕‘三个基础、三个目标’开展。三个基础是:经过2008年~2011年的建设,全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基础建设阶段任务完成;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进入最后的整合和绩效考核模式研发阶段;全系统对信息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支撑作用认识到位,不断有具体业务需求提出。三个目标是:巩固公卫信息化成果,进一步维护整合利用好健康档案;着手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突出便民服务和质控管理;贴近基层需求,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总结提升,初步形成具有松江特色的卫生信息化模式。完善健康档案建设和试点推广区域社区电子病历。建立‘一站式付费’系统也是我们要一直抓下去的重要工作,我们要通过各方的努力初步形成卫生信息化‘松江模式’。这里所说的‘松江模式’首先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工作制度。随着卫生数据中心数据的不断丰富,使用数据的系统越来越多,接触到数据的人越来越多,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确保信息安全除完善技术手段外,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工作制度同样不可或缺。2012年将制定完善信息安全的各类工作制度,通过加大宣传教育、签订信息安全责任书、加强信息安全检查等方式来增强操作人员保护病人健康信息的意识,确保信息安全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松江区希望通过2012年的建设,形成以‘区域一体化协同服务’为特色的集中与分布结合、医疗与公卫协同的卫生信息化发展‘松江模式’。通过将打造1至2家信息系统功能完善、系统使用效果明显、一线人员操作熟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明年推进各项重点业务系统的试点,同时也作为卫生信息化‘松江模式’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走进社区

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一级医疗卫生机构,于2005年1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服务常住人口12万。拥有适宜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彩色B超、DR,全自动血液生化仪、远程心电工作站等各类先进设备。2011年,松江区创建成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方松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创建成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7篇

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突出关键环节,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四项改革,充分调动卫生工作者积极性,体现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一是稳步推进医疗资源整合。创新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着力打造区域基本医疗服务龙头。二是稳步实施基本药品制度。在充分调研、仔细测算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基本药物工作,为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前期准备。三是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在服务项目上,重点实现儿童免疫规划、结核病规范管理、流动产妇管理、重点传染病监测、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的均等化;在服务对象上,努力实现城市居民、农村农民、外来民工等三大人群的全覆盖,确保老、幼、妇、残等重点人群预防保健工作的均等化;在应急能力上,通过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龙头带动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努力提升全区公共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四是稳步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突出“医防并重,寓医于防”的理念,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资源利用率、医疗安全、患者评价和劳动效率为核心指标,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适当拉开人员收入差距,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二)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健全体系上求提升。

切实加大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力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落实卫生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彭埠、丁桥、九堡3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的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工程,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改、迁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规范达标率力争达到95%以上,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做到站点建设全省领先。二是加快推进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医院病房大楼和区公共卫生大楼改造工程。同时,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布局调整与设备更新,进一步优化内部服务流程,营造良好诊疗环境,真正为百姓提供优质、均衡、普惠的健康服务。三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以健康信息管理为核心,以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为突破口,以网络化管理为手段,提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三)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能力素质上求提升。

(四)推进省级卫生强区创建,着力在服务内涵上求提升。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8篇

一、统一规范城管行政执法工作

重新界定市、区两级城市管理执法职责权限,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均衡、调控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城市管理区域及事项。市城管执法局:1.负责中心城区15条主通道(见附件1),9个风景区、广场、公园(见附件2),31块街头绿地(见附件3)的管理和维护。2.负责规划区内建筑垃圾、厨余垃圾的管理、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粪便垃圾的清运和处理。3.负责规划区内大型户外广告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审批,负责所辖15条主通道大型户外广告空间资源费的收取、门头牌匾及临时性宣传活动的审批、管理。4.规划区内部分道路防汛排水管网及泵站(详见附件4)维护管理。

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负责辖区内除市城管执法局管辖范围外的区域及事项,包括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城市绿化、景区(广场、公园)、城市防汛等方面的管理、行政许可和行政收费。负责辖区内门头牌匾及临时性户外宣传活动的审批、管理,负责辖区内大型户外广告空间资源费的收取及日常管理、维护。具体为:组织街道、社区做好业主区域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除市管主通道以外的非业主区域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管理;负责各类涉及城市管理规划(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停车场规划等)的实施和落实;对陈旧、破损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大型户外广告进行整治。

各街道:负责组织社区做好业主区域物业管理的指导协调工作和环境管理工作;组织社区做好市容市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社区做好监督“门前五包”制度落实;组织社区做好环卫收费工作;组织城管执法中队做好综合执法工作。

各社区:负责做好业主区域物业管理的指导协调和环境管理工作;做好市容市貌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监督“门前五包”制度落实;完成环卫收费任务;组织专职城管执法联络员做好工作。

(二)执法管理职责。市城管执法局在规划区范围内统一行使规划管理、大型户外广告管理、垃圾清运和处置方面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规划区内行使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方面行政处罚权;在所辖区域内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三区”在各自辖区内行使市局以下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主要包括:1.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绿化、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设施。2.对辖区内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负责辖区内(社区、村居等)未经审批的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协助市城管执法局做好未按规划许可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3.行使辖区内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4.行使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和乱排污水影响市容环境的行政处罚权。5.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6.行使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7.行使未领取准养证私自养犬、不接受定期免疫注射、违反中心城区规范养犬管理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三)保障措施。

1.完善区级城市管理体制。根据调整的城市管理职责,各区政府(管委会)在现有城管执法机构基础上建立城市管理局,加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牌子,接受市城管执法局业务指导,执法管理人员按辖区人口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的比例配备。各街道(乡、镇)设立城管办公室,加挂城管执法中队牌子,各社区设专职城管执法联络员。

2.加强执法监督。统一执法证件,市城管执法局对各区执法人员资格进行审核并备案。统一服装标识,执法人员着省法制办统一的制式服装,佩戴统一的执法标志及臂章,胸牌编号由市城管执法局统一编制管理。统一执法车辆标识和样式。统一执法文书,使用市城管执法局统一格式法律文书。各区城市管理局自行承担因执法引起的行政赔偿。

3.加强公安保障。组建市公安局直属支队,加挂市公安局直属分局牌子,实行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双重领导。主要职责是依法打击扰乱、阻碍城管执法工作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办理市公安局指定的跨警种跨区域的刑事、治安案件。各区公安分局组建直属大队,业务上接受市公安局直属支队指导。

4.加强经费保障。城市管理经费应以市、区财政投入为主,各街道适当承担,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入。从2012年开始,市、区两级收取的城市建设维护费主要用于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

5.健全综合协调机制。“三区”依照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架构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定期研究通报城管执法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健全规划执法工作机制

(一)明确职责权限。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对城市规划区内所有违反城乡规划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市规划局负责对城市规划区内违反城乡规划的违法建设性质进行认定。

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实施未按规划许可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各区政府(管委会)对辖区内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监控,负责辖区内未经许可的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并协助做好未按规划许可违法建设拆除工作。

(二)健全配合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城管执法局与“三区”政府(管委会)、市规划局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相互通报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业务通报制度。本着信息共享的原则,市规划局将规划建设工程审批文件及相关资料图纸及时完整抄送市城管执法局,市城管执法局对规划区内的已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并及时将违法建设查处情况告知市规划局。市规划局对市城管执法局依法立案查处的违法建设项目,在其立案查处后至行政处罚执行完毕前,不得办理任何规划手续。

(三)建立违建监管强拆机制。市城管执法局及各区政府(管委会)要建立常态、高效、责任明确的违建机制,市规划局予以协助。各区城市管理局、规划分局要建立巡查监管网络,加强对辖区内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市城管执法局与规划局每年至少联合组织一次由监察部门参加的规划执法检查活动。

三、进一步实施环卫管理重心下移

按照“分级管理、职责明确、保障有力、全时全域”的管理要求,实施重心下移,形成市、区两级为主导、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环卫管理体系。

(一)职责分工。1.保洁范围。市城管执法局负责15条主通道的保洁(包括道路卫生保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收集);“三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做好市管道路外的本辖区内主次干道、小街小巷的保洁工作。保洁工作要坚持重心下移,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全部纳入保洁范围并统一作业标准和时间。2.垃圾清运。实施“统一清运、集中处理”。德城区、运河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由区环卫部门监督辖区内各单位、住户将生活垃圾集中到市环卫部门指定的收集点(即沿路设置的垃圾桶、地嵌式垃圾箱及垃圾压缩转运站);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由其环卫部门收集至市环卫部门指定垃圾压缩转运站。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垃圾收集由“三区”环卫部门负责收集,市级环卫部门负责生活垃圾的统一清运和集中处理。建筑垃圾、厨余垃圾、粪便垃圾由市级统一清运处理。3.公厕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模式,将目前市城管执法局管理的67座公厕中主通道绿线以外的32座公厕(见附件5)下放至各区进行属地管理。4.环卫收费。实行“收费下放、统一监管”原则,将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工作下放至“三区”,“三区”环卫部门根据市级环卫部门授权委托,收取辖区内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市环卫部门对收费工作予以监督。

(二)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经费保障。市级承担的环卫费用主要是15条主通道的保洁,垃圾清运、市管公厕和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的费用。“三区”承担的主要为保洁(道路清扫、垃圾收集)费用,所需费用由各区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量自行测算,管理经费的支出应相应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二是强化人员保障。道路保洁重心下移后,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一并纳入规范管理,“三区”保洁面积增加,区政府(管委会)应按“创卫”标准进行人员配备。三是强化监督考核保障。市城管执法局成立监督考核机构,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定期考核通报。1.对保洁范围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三区”范围内的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全部纳入保洁范围;2.对保洁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市、区采用统一标准进行作业;3.建立完善的收费检查体系,对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切实防止乱收费、随意减免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生活垃圾处理费按标准足额收取;4.加大奖惩力度,在市城管执法局设立专项资金,对考核优秀的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对考核差的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行政责任。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9篇

为加强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工作,巩固“创卫”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本着“体制理顺、职责明确、管理长效”的原则,现就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规范城管行政执法工作

重新界定市、区两级城市管理执法职责权限,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均衡、调控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城市管理区域及事项。市城管执法局:

1.负责中心城区15条主通道,9个风景区、广场、公园,31块街头绿地的管理和维护。

2.负责规划区内建筑垃圾、厨余垃圾的管理、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粪便垃圾的清运和处理。

3.负责规划区内大型户外广告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审批,负责所辖15条主通道大型户外广告空间资源费的收取、门头牌匾及临时性宣传活动的审批、管理。

4.规划区内部分道路防汛排水管网及泵站维护管理。

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负责辖区内除市城管执法局管辖范围外的区域及事项,包括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城市绿化、景区(广场、公园)、城市防汛等方面的管理、行政许可和行政收费。负责辖区内门头牌匾及临时性户外宣传活动的审批、管理,负责辖区内大型户外广告空间资源费的收取及日常管理、维护。具体为:组织街道、社区做好业主区域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除市管主通道以外的非业主区域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管理;负责各类涉及城市管理规划(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停车场规划等)的实施和落实;对陈旧、破损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大型户外广告进行整治。

各街道:负责组织社区做好业主区域物业管理的指导协调工作和环境管理工作;组织社区做好市容市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社区做好监督“门前五包”制度落实;组织社区做好环卫收费工作;组织城管执法中队做好综合执法工作。

各社区:负责做好业主区域物业管理的指导协调和环境管理工作;做好市容市貌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监督“门前五包”制度落实;完成环卫收费任务;组织专职城管执法联络员做好工作。

(二)执法管理职责。市城管执法局在规划区范围内统一行使规划管理、大型户外广告管理、垃圾清运和处置方面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规划区内行使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方面行政处罚权;在所辖区域内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三区”在各自辖区内行使市局以下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主要包括:

1.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绿化、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设施。

2.对辖区内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负责辖区内(社区、村居等)未经审批的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协助市城管执法局做好未按规划许可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

3.行使辖区内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

4.行使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和乱排污水影响市容环境的行政处罚权。

5.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

6.行使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7.行使未领取准养证私自养犬、不接受定期免疫注射、违反中心城区规范养犬管理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三)保障措施。

1.完善区级城市管理体制。根据调整的城市管理职责,各区政府(管委会)在现有城管执法机构基础上建立城市管理局,加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牌子,接受市城管执法局业务指导,执法管理人员按辖区人口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的比例配备。各街道(乡、镇)设立城管办公室,加挂城管执法中队牌子,各社区设专职城管执法联络员。

2.加强执法监督。统一执法证件,市城管执法局对各区执法人员资格进行审核并备案。统一服装标识,执法人员着省法制办统一的制式服装,佩戴统一的执法标志及臂章,胸牌编号由市城管执法局统一编制管理。统一执法车辆标识和样式。统一执法文书,使用市城管执法局统一格式法律文书。各区城市管理局自行承担因执法引起的行政赔偿。

3.加强公安保障。组建市公安局直属支队,加挂市公安局直属分局牌子,实行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双重领导。主要职责是依法打击扰乱、阻碍城管执法工作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办理市公安局指定的跨警种跨区域的刑事、治安案件。各区公安分局组建直属大队,业务上接受市公安局直属支队指导。

4.加强经费保障。城市管理经费应以市、区财政投入为主,各街道适当承担,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入。从2012年开始,市、区两级收取的城市建设维护费主要用于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

5.健全综合协调机制。“三区”依照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架构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定期研究通报城管执法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健全规划执法工作机制

(一)明确职责权限。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对城市规划区内所有违反城乡规划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市规划局负责对城市规划区内违反城乡规划的违法建设性质进行认定。

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实施未按规划许可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各区政府(管委会)对辖区内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监控,负责辖区内未经许可的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并协助做好未按规划许可违法建设拆除工作。

(二)健全配合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城管执法局与“三区”政府(管委会)、市规划局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相互通报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建立业务通报制度。本着信息共享的原则,市规划局将规划建设工程审批文件及相关资料图纸及时完整抄送市城管执法局,市城管执法局对规划区内的已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并及时将违法建设查处情况告知市规划局。市规划局对市城管执法局依法立案查处的违法建设项目,在其立案查处后至行政处罚执行完毕前,不得办理任何规划手续。

(三)建立违建监管强拆机制。市城管执法局及各区政府(管委会)要建立常态、高效、责任明确的违建机制,市规划局予以协助。各区城市管理局、规划分局要建立巡查监管网络,加强对辖区内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市城管执法局与规划局每年至少联合组织一次由监察部门参加的规划执法检查活动。

三、进一步实施环卫管理重心下移

按照“分级管理、职责明确、保障有力、全时全域”的管理要求,实施重心下移,形成市、区两级为主导、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环卫管理体系。

(一)职责分工。

1.保洁范围。市城管执法局负责15条主通道的保洁(包括道路卫生保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收集);“三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做好市管道路外的本辖区内主次干道、小街小巷的保洁工作。保洁工作要坚持重心下移,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全部纳入保洁范围并统一作业标准和时间。

2.垃圾清运。实施“统一清运、集中处理”。城区、运河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由区环卫部门监督辖区内各单位、住户将生活垃圾集中到市环卫部门指定的收集点(即沿路设置的垃圾桶、地嵌式垃圾箱及垃圾压缩转运站);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由其环卫部门收集至市环卫部门指定垃圾压缩转运站。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垃圾收集由“三区”环卫部门负责收集,市级环卫部门负责生活垃圾的统一清运和集中处理。建筑垃圾、厨余垃圾、粪便垃圾由市级统一清运处理。

3.公厕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模式,将目前市城管执法局管理的67座公厕中主通道绿线以外的32座公厕下放至各区进行属地管理。

4.环卫收费。实行“收费下放、统一监管”原则,将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工作下放至“三区”,“三区”环卫部门根据市级环卫部门授权委托,收取辖区内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市环卫部门对收费工作予以监督。

(二)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市级承担的环卫费用主要是15条主通道的保洁,垃圾清运、市管公厕和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的费用。“三区”承担的主要为保洁(道路清扫、垃圾收集)费用,所需费用由各区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量自行测算,管理经费的支出应相应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

二是强化人员保障。道路保洁重心下移后,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一并纳入规范管理,“三区”保洁面积增加,区政府(管委会)应按“创卫”标准进行人员配备。

三是强化监督考核保障。市城管执法局成立监督考核机构,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定期考核通报。

1.对保洁范围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三区”范围内的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全部纳入保洁范围;

2.对保洁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市、区采用统一标准进行作业;

3.建立完善的收费检查体系,对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切实防止乱收费、随意减免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生活垃圾处理费按标准足额收取;

4.加大奖惩力度,在市城管执法局设立专项资金,对考核优秀的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对考核差的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行政责任。

四、认真做好事权交接工作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区域卫生;信息化;共享平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34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1- 0054- 02

1 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解析

1.1 项目背景

卫生信息化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卫生部于2010年完成了“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整体思路,简称为“35212工程”,就是建设国家、省、地市级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立和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保障2个体系。

1.2 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市县各级医院陆续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多数以his(医院信息系统)为主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很多医院已经过渡到以cis(临床信息 系统)为主的临床应用系统上; 同时emr(电子病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 lis(临床检验系统)、pacs(医学影像)、手术麻醉等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各级卫生管理机构的信息化程度还相对比较低,基本停留在独立办公的单机处理阶段,对下级单位基于网络的管理监控能力十分薄弱,基层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信息化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医疗系统各分支机构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接入平台,信息无法进行互通,不能实现数据共享。

1.3 必要性分析

随着中国近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关注民生、改善生活”已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医改政策要着力解决的关键所在。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医改进程中必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核心任务就是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未来几年将是各地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段,整合本地区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已经成为必然。从以下几方面的需求可以清楚地看到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社会公众关于看病容易看病便宜的需求。

(2)医疗卫生工作者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

(3)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者绩效考核以及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的需求。

1.4 困难性分析

山东省“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总结了卫生信息化发展存在的困难,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2)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同时也存在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现象,造成了卫生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

(3)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4)推进机构建设滞后,卫生信息化专业技术机构缺乏既懂卫生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5)信息技术基础研究较弱。

(6)信息网络信用体系欠缺,没有完备的责任认定和审计体系。

2 建设目标任务和建设原则

2.1 建设目标

(1)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完成向集成化信息平台与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转变,利用平台技术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监管能力,有效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实施。

(2)在业务内容上,从面向单一卫生业务管理向综合管理和为居民提高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既突出服务,直接让居民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受益者,又完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与管理。

(3)在实现路径上,在全市统一规划下,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信

息系统建设,提升机构内部管理效率及服务能力,为区域卫生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及早部署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各分建数据中心区县的整合对接。

(4)从实现目标上,重点建设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资源库,实现全市任何居民在全市任何医疗单位的无差别就诊及健康信息的随时随地调阅共享,推动“居民健康卡”的应用,深化以平台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综合管理四大领域的卫生信息化应用建设。

2.2 建设任务

切实有效地落实新医改规划要求,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心,以“居民健康卡”为重点,大力推进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具体任务有以下几项:

(1)通过建设市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及卫生系统专网满足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区域医疗应用系统的基本需求。

(2)通过部署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

(3)通过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采集医疗卫生服务等有关业务过程中的居民健康信息,建立标准化的健康档案资源库和电子病历资源库,实现健康档案的自动建档、自动更新;实现区域内电子病历共享、检验检查结果共享。

(4)通过公共卫生系统建设,使卫生工作者能全面掌握人群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居民能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持续、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管理者能动态掌握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信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从而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

2.3 建设原则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成功,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高起点:顺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瞄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最新趋势,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技术,打造全市智慧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2)大规划:站在全市卫生资源信息化系统规划的角度,对县市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各项管理与服务业务进行全面统筹、科学规划,覆盖范围大,建设内容全。

(3)全功能:实现区域电子病历共享、网上挂号、医疗行为智能监管;实现疾控、妇幼、应急指挥、血供等公卫服务全面信息化;实现集卫生监督执法电子化、行政办公自动化、辅助决策智能化等功能于一体。

(4)重视足:要充分认识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各级卫生系均要由一把手亲自负责,建立健全各级实施机构,在市局的统一安排下部署和实施。

3 建设方案

3.1 总体架构

总体来讲,市级卫生信息化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以市级卫生云平台为核心、覆盖全部医疗卫生机构、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信息系统。

3.2 方案规划

(1)成立市级卫生信息中心,在市级医疗卫生系统中选择合适地址,建设市卫生数据中心机房。

(2)建设满足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需求和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用需求的数据中心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基础设施资源。依托虚拟化技术形成市卫生云数据中心资源池。

(3)在云计算中心建设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接入整合各县区信息平台;接入整合各地已经成熟应用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

(4)建设市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库、电子病历资源库两大卫生信息资源库。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11篇

一、引言

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特大城市因其强大的要素集聚能力,人口与城市规模持续快速扩张,普遍经历着城市过度拥挤、人口高度集中、交通与资源环境压力突出等“大城市病”。在郊区开发建设新城已成为中国特大城市的共同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特大城市相继进行了新城的规划和建设,谋求“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

二、北京新城规划实践

北京大致经历了卫星城规划、卫星城整合调整和新城规划建设三个发展阶段。

(一)卫星城规划初始阶段

为了缓解市区人口集中的压力,1958年制定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首次提出了采取“子母城”的形式,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在发展母城(市区)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子城(卫星城镇)开发,规划了40多个卫星城镇。

(二)卫星城整合调整阶段

1982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延续了1958年规划的城市格局。为扭转卫星城分散布局的状况,规划调整为条件较好的卫星城予以重点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了相关配套措施。远郊卫星城由40多个精简为20多个,提出重点建设燕山、通县、大兴黄村、昌平4个卫星城。1993年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 2010)》调整为“城市建设的重心从市区逐步转移到远郊区”,“市区由外延扩长变为调整改造”,将北京打造成四级城镇体系,即1个市区、14个卫星城、29个中心镇以及140多个建制镇。

(三)新城规划建设阶段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明确要求构建“两轴两带

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作为新空间规划布局中的重要节点,一方面,新城要承担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人口;另一方面,新城要起到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规划中,原有的卫星城从14个压缩到11个。

与卫星城相比,北京新城的发展表现出如下三个特征:

第一,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近距离新城以轨道交通与中心城相连,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中心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开始逐步向新城转移;第二,经济发展加速,人口规模增大;第三,新城距离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尚未成长为次级中心。

三、天津新城规划实践

天津在2006年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 2020)》中确定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即兼顾中心城区发展,同时又以“一轴两带”的规划,统筹郊区各行政区县发展,亮点是“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的空间战略。为提高周边区县的综合实力,突出区县的发展特色,加强城乡互动,实现各区县加快发展,规划提出区县实施“新城集聚、多点布局、特色发展”策略,规划了11个新城,分别是西青新城、津南新城、汉沽新城、大港新城、蓟县新城、宝坻新城、武清新城、宁河新城、静海新城、京津新城和团泊新城。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载体功能,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区县发展,在区域和城市l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天津新城在区域和城市中的定位如下:

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

天津城镇体系划分为四级:“城市中心

新城

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作为天津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新城是各个行政区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

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

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体现为人口、产业等生产要素的向外迁移。新城是周边地区的发展高地,是中心城区疏解的首选承接地。

区域增长极

新城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同时向周边地区辐射。新城是“城市的边缘”和“区域的中心”。

四、上海新城规划实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市一直尝试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状况。建设郊区新城、发展多心多核开敞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步骤。

上海市经历了由卫星城到新城的两个规划阶段。

(一)卫星城规划阶段

1956年上海市首次提出建设卫星城镇的设想。1957年明确提出“在上海周围建立卫星城,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1959年,上海市制定了《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提出卫星城发展定位为承接外迁人口和工厂,开始了五个卫星城(闵行、吴泾、安亭、松江和嘉定)的规划建设,规划人口10-20万,并提出卫星城应配置基本独立和大致完善的基础设施。1986年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卫星城的发展理念。认为卫星城的人口规模一般不低于10万,有些卫星城可以达到30万,卫星城规划中还增加了依托宝钢和金山石化的宝山、金山卫两个卫星城。上海市卫星城建设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匮乏,综合竞争力和“反磁力”较弱。

(二)新城规划阶段

2001年批复的《上海市总体规划(1999-2020)》提出了建设新城的理念。《规划》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多轴”由沪宁、沪杭、滨江沿海发展轴组成;“多层”指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所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及中心村5个层次;“多核”即为中心城和新城。在中心城外规划11个新城,每个新城规划人口20 30万。其中,10个新城为郊区县的县城或政府所在地,另外一个为依托大小洋山深水港建设的临港新城。2004年,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上海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优先发展嘉定、松江等重点新城,重点新城的人口规模规划为80-100万。

目前,上海市新城建设基本在规划框架下推进。但是新城的发展并不理想,除了松江和嘉定新城初具规模外,其他新城的城市功能仍不完善,对要素的集聚作用较弱。新城还不具备有效承担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远未形成与中心城区协调互补、互动共赢的区域关系。

五、广州新城规划实践

广州新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步设想阶段(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

这一时期,广州开始对“田园城市”和新城模式进行探索,卫星城还没有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而是仅将几个现状村镇粗略定义为工业卫星城,在政策和产业发展方面没有作出实质性的安排。

(二)新城建设初级阶段(1978-2000年)

这一时期,广州采用了“飞地”方式,建设了很多开发区,比如较具代表性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科学城、广州高新区、南沙开发区等。

(三)新城全面发展阶段(2000年)

2000年以来,广州市出于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抓住番禺、花都撤市设区的机遇,重构广州总体空间框架,在《2000年战略规划》中,确定城市拓展方式为“点

轴”跨越式,其支撑点主要通过新城建设实现。《2000年战略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基本取向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东南部为主要发展方向,东进轴、南拓轴为两条城市功能拓展轴,在此基础上推进东进和南拓轴,建设一系列新城。规划以南拓轴为节点带动发展型,包括广州大学城、广州新城、南沙滨海新城;东进轴为组团整合发展型,通过珠江新城、天河中央商务区建设的拉动,将各个类型分散、功能单一的开发区整合为广州开发区,向功能综合的产业新城――萝岗新城转变。

2012年3月30日,《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通过国家住建部批复。之后,广州继续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方针,促进城市空间发展从拓展增长走向优化提升,形成“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一个都会区是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地,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医疗健康、商务与科技信息和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优化区域布局及城市高端功能,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提升都会区用地效益和环境品质;两个新城区指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是带动率先转型升级的两个战略型新区。重点完善综合配套设施,注重提升新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居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协调及与产业同步发展,吸引人口加快集聚;三个副中心指花都、从化、增城,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重点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承接都会区人口和功能疏解,辐射带动镇、村整体联动,共同发展。广州新城的历史使命已经不再局限于疏解城区的产业与人口,而是成为城市发展轴线上的重要增长极,致力于改变空间拓展方式,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

六、结语

中国特大城市的新城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尽管发展理念和目标不尽相同,但是发展新城的理念始终贯穿在50多年的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程之中。通过对中国特大城市新城的规划轨迹、现状和特征进行的分析,在新城规划与发展方面,特大城市具有相似的特征。具体表现在:

第一,新城规划发展轨迹相似。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特大城市在新城发展的过程中,大都经历了工业区卫星城

新城规划的历程。在计划经济时期,结合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北京、上海、广州、天津,以及沈阳、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周边相继建设了一批小城镇发展工业。与发达国家疏解中心城区产业的新城建设目标不同,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规划建设卫星城的指导思想是以较低的成本布局新增的工业项目,产业门类单一、规模小,重生产轻生活,导致孤立发展工业的卫星城布局分散、效益低下。特别是由于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缺少凝聚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进入了城市快速发展期。中国的很多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快在各自区域的周边兴建了一批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些园区享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快速地成长为外向型的产业新城。由于相似的城市空间格局调整诉求,北京、上海最初的选择是在郊区发展卫星城,并且都将卫星城作为工业布局的重要节点加以规划建设。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生活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滞后,以及与中心城区联系薄弱等问题,卫星城发展陷入困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反思卫星城利弊,建设相对更为独立、功能更为完善的新城,成为北京、上海的共同选择。

在特大城市总体扩张的同时,内部空间结构开始由向心集聚向离心扩散转变,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相继进入郊区化过程。与此同时,老城区开发密度过大、人口高度集中、交通拥堵,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榻饩稣庖晃侍猓很多城市向“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模式转变,城市建设的重心不再是中心城,城区周边地区迅速发展,大量新城新区纷纷涌现,大城市地域空间开始演变为“多核”结构。

按照功能划分,中国大城市新城建设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生产型新城,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等;二是居住型新城,如郊区房产开发区等;三是会展型新城,如为体育赛事、国际会议等大型活动兴建的新城;四是知识型新城,如大学城等知识交流密集的新城。新城发展经历了规模由小到大、独立性由弱到强、功能逐步多样化的发展历程。

第二,新城发展目标相似。北京与上海新城规划建设的目标相似,一是作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选择依托远郊区县进行规划建设;二是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满足城市功能和空间扩张需要,依托中心城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为基础与支持条件建设郊区新城;三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同时解决中心城区交通和人口过度拥挤、郊区低密度欠发达的双重区域性问题。几个城市的新城建设有一个共同之点即:在新城建设之初,规划人口一般都较少,且功能相对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备,对中心城区依赖程度较高。随着新城建设发展的时间推移,此后规划的新城,人口规模和面积更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城有利于配套更完善的服务设施,增强新城的活力和吸引力,通过吸纳和培育产业及城市功能,增加就业机会,使新城具有更加完备的功能,实现自我平衡能力增强,人口吸纳能力提高。

第三,新城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相似。当前,北京与上海的新城建设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着力点,虽然完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但是城市功能尚不健全,新城发展面临共同的问题,即产业联动效应不强,市政、生活配套设施不足,公共服务水平弱化。新城缺乏吸引力和带动作用,距离规划目标尚有一定差距。产业是新城实现职住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住平衡是城市的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之间基本一致。伦敦、巴黎、东京的生产力空间分工都比较明确,新城承担了生产制造、居住和新兴的服务功能。近郊新城以物流、研发和轻工业为主导产业,远郊新城主要发展工业和旅游产业。新城产业发展是职住平衡的关键,高水平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是配套基础。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的总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实施好基本药物制度,理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体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强化镇(街道)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责任,调动社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二、总体目标

通过建立以镇(街道)为单位的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进一步明晰镇(街道)以及行政村(社区)管理社区卫生的职责和任务,健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救治水平,提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建立镇(街道)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提升群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率和满意率,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三、主要任务

按照“属地负责、独立设置、资源共享、行业监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属地负责。各镇(街道)要切实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责任,履行好相关职责,全面提升社区卫生软硬件水平,夯实工作基础。

1.明确镇(街道)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主体。各镇(街道)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成立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作为镇(街道)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的议事机构,由镇(街道)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镇(街道)社保、财政、卫生等部门以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主要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各镇(街道)的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协调本镇(街道)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共建共享,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项管理(考核)制度并组织实施,落实行政村(社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职责,提升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

2.以镇(街道)为单位实行医院、中心、站一体化管理。按照镇(街道)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原则,分类实施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一是针对区域内只有1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镇(街道),继续保持原有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套班子、二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实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站一体化管理。二是针对区域内既有镇级公立医院、又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镇(街道),实行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原则上由公立医院院长兼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三是针对区域内仅有一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镇(街道),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标准要求配齐配足相关设施设备和卫技人员,同时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

3.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以争创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为抓手,强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和达标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档升级,全市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所有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都要达到或超过省、市建设标准。力争到2012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100%达标,6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市规范化验收,2014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通过市规范化验收。

(二)独立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独立法人设置,财务独立核算。

1.优化财政补偿机制。不断优化财政补偿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市镇(街道)财政按规定,依据经批准的预算(定额)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经费保障,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规定,年度内正常拨付60%,40%部分根据年底市对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考核情况兑现拨付,其余保障和发展资金由镇级财政全额承担。同时,开展多种补偿机制的试点,对试点单位参照基本药物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和服务人口的编制定额比例两大标准进行补贴。

2.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专项投入。市级财政要按照省、市规定的标准建立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镇级财政按要求落实相应的配套经费,专项用于全年公共卫生项目任务的落实。(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使用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卫生局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另行制定)

(三)资源共享。以镇(街道)为单位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同时要强化与社会养老等相关政府公共资源的整合,促进资源共享,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1.建立双向协作关系。一是针对区域内只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镇(街道)或者区域内没有公立医院但有一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镇(街道),由所在镇(街道)会同市卫生局与市级医院或有关医院建立双向协作关系。二是针对区域内既有公立医院、又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镇(街道),由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建立双向协作关系。建立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合理分流病患,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

2.落实医院支援社区责任。医院要组建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将专家资源和技术引入建立协作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安排专家进社区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要切实落实城市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基层医疗机构支援服务的政策措施,严格按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1年”的时间规定和“连续服务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方可累计计算”的计算方式,实行人员固定的长期连续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

3.建立医疗资源共享制度。医院要统筹安排检验检测资源,为协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切实解决居民需求。对居民确实需要、常用的非基本药物,按照联系用药的要求,由建立双向协作关系的医院保障提供,满足群众合理用药需求。市卫生局和各镇(街道)要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相互调阅居民健康档案、就诊患者相关信息,提高就诊精确度,减少重复检查和治疗。

(四)行业监管。市卫生局要切实加强社区卫生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

1.细化一体化管理的各类细则。市卫生局要结合各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现状,分类制定各镇(街道)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的具体方案,明确各相关医院在双向协作中的职责和任务,推动组织实施。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要联合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导意见,为镇(街道)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2.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服务人群,以维护居民健康为工作中心,向辖区内常住居民主动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和康复等“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提供与上述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

3.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把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作为近期主要工作目标,为居民提供方便、价廉、安全、有效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院)均要延长工作时间,开设夜门诊,为居民就医提供方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事业,各镇(街道)、市有关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卫生管理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和全面落实。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13篇

(一)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利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完全分离、双向转诊机制有待理顺、西部地区医疗资源明显匮乏的现状,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和逐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首钢搬迁调整与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赋予卫生系统新契机、新任务、新挑战,进一步整合利用医疗资源,符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客观需要,符合医疗卫生系统保障任务需要。

(二)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利用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目前,*区医疗还存在着优质资源欠缺、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投入不足和部分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利用,调整解决上述现实问题,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执政为民、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利用是实现区域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少数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不够明晰,中医药、精神病医院、护理院等专科床位不足,紧急医疗救治体系缺乏统一指挥协作机制等弊端,与现代医疗服务提供模式不相适应。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整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有利于构建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医疗服务新格局,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利用是推进医疗卫生实现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重大实践。区域医疗机构隶属关系复杂,医疗资源统筹利用、业务技术协作和人才设备共享缺乏有效机制,医疗卫生机构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有待推进。逐步将各种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均纳入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设置和布局,实行统一准入、统一监管,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选择和重大实践。

二、医疗资源整合利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坚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目标,着实把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放在第一位,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中西结合,公平效率统一,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相结合的发展原则,着实逐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改革机制,完善制度,科学管理,着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就医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坚持公益可及,公平有效,全面统筹,整合利用,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发展策略,发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效能,着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有效整合利用,合理调整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有序发展的医疗服务新格局。从资源结构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入手,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品牌学科和专科特色医疗,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完善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推进医疗卫生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到2012年,医疗资源布局和配置渐趋合理;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公平、可及。到2015年,医疗资源整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就医需求相适应、相协调;医疗卫生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有效推进;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

(三)主要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区域统筹,均衡发展;提升水平,注重内涵;公平可及,保障健康。

三、医疗资源整合利用的总体思路

(一)形成医疗资源合理布局三级新网络。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依据医疗机构数量和布局、功能和任务、特色和水平等因素,按照配置需要和市场需求,构建配置科学、分工明确、机制畅通的三级医疗新网络。新网络的基本框架为:区域医疗中心和大型专科医院;其它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级医疗机构和诊所。

(二)形成医疗机构分工合作双向转诊新机制。在新网络之间建立横向合作、纵向协调的"双向"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确保医疗机构能效互补、机制畅通、共同发展,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区域医疗中心和大型专科医院承担辖区基本医疗、急危重症救治、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以及教育培训、科研等。康复医院负责疾病恢复早期的康复治疗,护理院收治慢性病终年卧床患者和临终关怀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六位一体"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形成医疗机构床位统一配置新标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健康需求每5年进行一次调整。医疗机构总床位按照实际需要合理配置,统一调整。其中区域医疗中心、专科医疗机构、护理院和康复医院及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的调整配置,根据功能任务、实际需求和利用效率逐步调整。

(四)形成医疗资源未来主要发展新策略。确定并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新改扩建的医疗机构应符合规划要求,富余医疗资源向资源缺乏和新开发地区转移。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医疗机构转建为康复医院和护理院。压缩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床位。对床位闲置、多次违规的医疗机构予以退出。不再增加口腔、肿瘤、传染病专科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上档次、有规模、重特色的医疗机构。

四、医疗资源整合利用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及其内涵建设。按照北京市每50万人口建立1-2个区域医疗中心的配置要求,以西五环路和*路为界、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各规划设置1个区域医疗中心。依据三级综合性医院功能和规模要求及基本医疗服务需要,按照原举办主体和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步伐,分期分步增加投入,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速度,完善区域医疗中心内涵建设,全面履行区域医疗中心的主要职能。

(二)发展品牌学科、专科特色医疗。根据医疗资源现状和未来医疗服务需求,一是在加快区域医疗中心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品牌学科建设。二是鼓励原有专科医疗机构继续做精做强,增强服务能力,满足患者需要和社会需求。三是明确区域医疗中心之外的综合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坚持走"大专科、小综合、功能分"的发展之路,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四是为满足康复医学和社会老龄化需求,规划发展康复医院和护理院。五是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需求保障,适当发展专科性质的高端医疗保健服务机构。

(三)改善*区五里坨地区疗资源匮乏现状。抓住西部地区规划开发契机,规划并增加五里坨地区医疗资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引进社会资本,在五里坨地区改扩建一所综合服务能力较为全面,集医疗救治、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功能为一体的医疗机构,籍以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匹配,弥补西部地区缺少较大医疗机构、较好医疗资源的不足。

(四)加强紧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满足需求"的紧急医疗救治体系。紧急医疗救治体系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依托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进一步合理调整急救站点布局,改善医疗救治装备,按照患者意愿、就近、病情需要和对接医院具备能力的原则救治和转送,确保院前救治与院内专科治疗、功能康复有机对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五)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的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职能,按照政府购买服务,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性的原则,建立"有任务、有标准、有考核、有补偿、有奖励"的公共卫生服务和经费保障机制,根据任务完成考核情况给予补偿和奖励,确保公共卫生职能落实到位。

(六)理顺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社区卫生服务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层机构,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的明确要求和有关规定,加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原举办主体机构的分离,独立成为法人单位。坚持政府主办为主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原则,根据群众需求,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社区卫生服务站由所在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运行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内涵建设,强化监管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履行"六位一体"职能。

(七)探索地区医疗协作新形式。为充分利用区域医疗资源,利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医疗服务的影响力、辐射力,积极探索地区医疗协作运作形式,在大型设备利用、技术支持、人才使用、后勤服务、大医院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多点执业等方面,按照逐步差异化、专科特色化的发展原则,建立相互协作支援、合理分享利益的机制。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诊疗信息,互认检查结果,形成有序发展、技术精良、满足需求、降低医药费用的医疗服务共同体。

(八)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加强有效监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和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加快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进程,卫生行政部门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快疾病诊疗规范的制定落实,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和信息网络。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拓宽思路,创新机制,探索行业协会参与医院管理的路径和方法,持续改善管理,增强活力,提升效率。

五、医疗资源整合利用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提高医疗资源整合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本意见的实施不仅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付出努力,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配合。要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逐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公平、构建和谐"的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创新机制,加快发展。建立健全推进医疗资源整合利用的科学决策机制,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医疗资源整合利用工作务实推进。

(二)明确部门责任分工。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医疗资源整合利用意见的实施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整合有关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根据区域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划审批医疗机构设置。发展改革部门和西部建设办依据整合意见,协助办理对已批准整合设置的医疗机构新改扩建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对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医疗机构投入资金并进行建设。建设和规划部门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审批建设用地和组织实施。财政部门为整合调整设置的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人员和运营经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负责规划设置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人员编制。有关部门定期对区域医疗资源整合意见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14篇

随着国内高铁的陆续通车,依托于高铁的区域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依据国际经验来看,高铁的建设能大大推动城市区域的中心化,带动城市功能多样化,形成城市发展新动力,促进产业集聚。我国高铁站点的位置也大都选择在城市现状发展中的边缘区域,这对于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带动城市边缘区发展,促进边缘区极化将起到关键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国内外高铁周边区域城市发展案例,并结合笔者自身主持的项目,探究高铁对城市边缘区的极化效应。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目前世界上高铁已逐渐成为普遍的快速交通模式。欧洲、日本、台湾的高铁较为成熟,其中,日本和台湾对我们具有较高的借鉴性。首先以台湾为例,台湾新板桥高铁站所在的板桥市,位于台北市最重要的卫星城镇之一――台北县,新板桥车站特定规划专区总面积48公顷。八十年代板桥即被设为台北卫星城。07年高铁的通车成为板桥市新一轮发展的标志,两年后高铁特区基本建成,成功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建成后的新板特区可分为三大块,东面以交通枢纽和公建设施为主;中部核心区域以台北县政府大楼为中心,建立商业和办公核心;西面则以住宅为主。

总体而言,板桥高铁区域的成功首先依赖于优越的交通区位,包括7分钟直达台北的高速铁路,台北捷运板桥线,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板桥车站,板桥公共汽车站和客运站两大公交枢纽,省道台三线以及相距11公里的台北松山机场。另一方面,涵盖商业、住宅、办公、政府等齐全的物业类型,形成了完备的城市服务功能。当地的土地使用分区管制和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则成为设施建设的有力指导。诸如大剧院,社教、公园、广场等提升区域生活品质的软环境设置,以及2004年台湾灯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则促进了区域公共设施的完善,成功提升了区域环境品质。

北九州小仓站位于日本北九州市,隶属于福冈县,九州岛最北端,以钢铁产业与汽车产业为主。1974年,小仓区被分为北南北两区,其中小仓站所在的北区,交通发达并拥有深水港口,工业发达,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如今的小仓站高铁核心区,结合北流中心,南口商业中心,紫川河以西的文化中心,南部的都市扩展区及TOTO轻工业区,逐渐形成了融合商务、会展、医疗和行政功能为一体的核心商务服务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

小仓站高铁站区的成功主要依托于以下四点:首先是优越的交通条件,区域内包括三条新干线,一条高速铁道,三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以及相距仅15公路的北九州空港机场。其次,贯穿城市南北的紫川河,为沿河两岸商业、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本底资源。再次,北部交流中心、南部商业中心、河西文化中心及居住区域的明晰定位成为区域建设的有力指导。最后,齐全的公共福利设施,则成为区域发展的有力保障。

笔者有幸主持了深厦高铁潮汕段潮汕高铁新城的规划设计,在设计中融入了高铁新城极化效应理念及相关国内外的成功案例经验。潮汕新城位于海西经济区、珠三角的连接地带,处于潮州、汕头、揭阳交界的“金三角”位置,接受区域经济多重辐射。相距9公里的潮汕机场是粤东地区最大的民用机场。联通基地的汕昆高速公路在建成通车后将使规划区与揭阳市和汕头经济特区形成直接快速联系。深厦高铁则担负着创造深厦3小时经济圈的重任。高铁全线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是上海至深圳快速客运通道的一部分,是我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中的“一纵”。

高铁新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位于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毗邻潮安县东山湖产业转移园,地理位置优越,对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接受庵埠镇食品工业、彩塘镇不锈钢工业、古巷镇陶瓷卫浴工业等三个工业强镇经济辐射明显。 规划高铁新区所在的潮安县,现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都初具规模,已形成庵埠食品、印刷包装,彩塘五金不锈钢,江东机绣、服装,古巷、凤塘卫生陶瓷,龙湖、浮洋工艺陶瓷,东凤、彩塘皮塑制鞋等不同特色的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基地,并带动了周边城镇同行业的发展。其塘镇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和中国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 称号。

在规划中我们运用了链接、40小时活力社区、混合功能地块、白地及标准地块共五大策略。通过建立包括交通、景观、环境、功能等诸方面的联系,逐步将各个功能区域,以及规划区域与周边区域联接成一个整体,并最终编织融合为一体。在文脉联接中,我们尽量保留基地地形,修复基地生态环境,留存场地的文脉记忆,延续城市文化。通过新增部分道路,增加地块北部与仁沙路的联系,同时也增加地块内部的联系;将生聚路跨铁路北延,加强基地内部联系。扩大滨河绿带宽度,扩展功能,形成连贯的景观轴线,强化新城形象,形成景观联接。功能方面通过与周边区域的功能互补,形成城市层级的功能联接;通过规划范围内的功能混合形成地块内部的融合。打造40小时全活力社区,强调工作与娱乐休闲的结合,转变工作与休闲相分离的观念。在工作中娱乐,在娱乐中工作,两者合二为一,延伸了每天24小时的生命空间,使区域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工作、娱乐、休息的场所。

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分析、环境优势等综合优势,参考国际案例,我们将规划区域定位为:融合区域交通枢纽,粤东商贸中心,低碳活力社区为一体的枢纽型低碳宜居新城。规划结构上形成一轴三核,四大板块,网络化结构。布局门户设施板块、西部商贸板块、东部综合板块、生态社区板块四大功能区域。通过服务功能,对接航空、海运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形成服务周边区域包括商贸、商务及生产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粤东商贸中心功能,以及综合旅游服务、商业及宜居功能为一体的低碳活力社区。

结合国内外案例和笔者经验,总体而言,高铁站对城市边缘区的极化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促成郊区的中心化。传统的城市郊区,由于高铁站的建设,正逐步发展成为城市的副中心。而发育完善的高铁区域,更能带动周边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及转移,甚至激活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在成功串联各周边区域的同时,也为自身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遇。

其次,高铁站的建设,能够实现郊区城市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城市产业升级优化发展。高铁区域借助于交通优势,能够实现工业向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增进城市间人流、物流、资讯的交流与联系,促进城市的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能级转变。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第15篇

其实,早在2010年国家出台卫生信息总体规划“3521”之后,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就已进入加速期,省级平台、地市平台、区县平台、医院信息平台等,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进入2013年,卫生信息化建设依然热热闹闹,人口健康信息化总体框架也已轮廓清晰。

建设理念与模式有偏差

除卫生行业特殊性外,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建设理念与模式上的偏差。以IT技术和专业领域需求为驱动的建设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化发展,但同时也成为其前进方向上的阻碍。

纵向信息系统建设导致了众多“烟囱”与“孤岛”。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妇幼保健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的建设,虽然大大提高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由于信息系统垂直建设的特点,原本分割的业务部门在信息上沟通更为复杂,形成大量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其实,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前,信息孤岛已经存在。目前的状况是,站在本区域的角度看,本区域的信息孤岛减少了;但站在上级部门(更大的区域)看,却看到了一个个更大的“孤岛”。

缺少顶层设计。部分地区在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时,未进行顶层设计,匆匆上马,仅打通了试点机构的信息孤岛。因为缺少整体规划导致后续项目延续性较差,往往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是在不同地点“挖井”,而不是在同一个地点将井挖得更深。

现行标准规范覆盖面不够。目前,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标准的建立,导致众多信息系统分别制定各自标准,却没有国家权威统一的卫生信息标准。同时,缺少需求分析理论方法,仅以项目和IT为驱动,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作为业务应用发展的组成部分而提出,缺乏整体规划。

要打通信息孤岛必须标准先行。然而,目前国家尽管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但规范的覆盖面还不够。很多卫生业务条线的标准还处于制定之中,很多业务工作没有国家统一规范和要求,各地区和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制定工作规范和标准,制约了相关条线系统与区域卫生平台的整合。另外,标准的执行缺少测评环节,导致在各地执行走样,当需要将相同名称且都号称“遵循国家标准”的两个系统对接时,便会遇到障碍。

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一方面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是复杂的、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支持,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持续性投入往往不足,也是导致目前信息孤岛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涉及到卫生管理、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专业学科,专业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制约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缺少共享标准。目前国家的卫生信息标准,往往是针对某个具体应用,对业务流程、数据标准有要求,但少有提及哪些应该共享,这就导致各地在区域卫生信息化推进时没有参照物,摸石头过河。

卫生机构担忧信息透明。区域卫生信息化让很多卫生业务变得透明,如果完全共享,就会暴露机构内部的管理漏洞和灰色链条,这样就导致很多机构,尽管共享了部分信息,但都是一些非核心业务数据或不完整的核心业务数据,无法满足监管需要。

利益平衡受威胁。目前很多地方开展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仅仅是要求医疗机构去按照命令执行,很少为医疗机构提供便利或服务,不能通过卫生信息化单纯放大“管理”而忽视“服务”。

管理脱节。信息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方便业务经办、提升管理水平、给百姓带来实惠,但光靠卫生信息化本身往往无法达到目的,还需要管理措施的配套。如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了,但重复的检查、检验还在做,患者的医疗负担没有减轻。因此,只有类似“同级及上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这样的管理制度配套推出,才能真正保障信息化的效益最大化。

以省为单位统筹推进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涉及众多机构,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需求、平衡各方利益,所以必须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省和地市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框架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落地实现,鉴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以省为单位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

和银行系统不同,卫生部门不是垂直管理,而是各级政府都要管,卫生行政部门只是进行行业指导,负责制定行业标准,不能决定各级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况且,目前顶层设计中还有很多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各省信息化发展程度也很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要直接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信息平台难度太大。另外,一旦全国健康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即时更新,就意味着所有联通网络的地方都能够向这个大数据平台输送数据,那么谁来维护这个系统,谁来把关,确保所有数据的真实和安全?

对于省一级层面来说,掌握省内疾病发病率是有意义的。一个区域的核心就诊量发生在省内,医疗数据的分析相对准确,同时信息化建设也可以推动区域人群健康管理和医院管理水平。同时,省级卫生信息管理部门相对完善、人员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从省级层面制定标准规范,可以有效遏制以地市为单位建设的各自为政。另外,很多业务管理规范的制定都是以省为单位下发,要实现管理和信息化的配套,在省级层面推行要比在地市顺畅很多。

有效减少信息孤岛,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共享,可从这里努力:1.规划先行,顶层设计在先,信息化建设在后,做到由规划导出项目,由项目完善规划,形成良性循环,杜绝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开工。2.加强标准规范建设。除了制定功能规范、技术规范、数据规范,更要明确共享规范、测评标准,做到标准规范有制定、有管理、有评测,使之能够真正落地,对信息化建设形成强力支撑。3.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做好管理制度的配套。4.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只有持续投入才能解决更多问题,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辽宁:以顶层设计为抓手

为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辽宁省卫生厅调整了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结构,将原先分散在各业务处室的信息化建设相关业务,归口省卫生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并按国家整体架构要求整合并统一调配全省卫生信息资源,在《辽宁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这个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卫生信息专网建设,建立了省级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和市级区域卫生平台,成立了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

作为区域卫生平台新的载体,居民健康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行业通卡作用。健康卡保证了个人信息的唯一性,通过统一注册和卡管服务,与居民健康档案系统整合,将医疗卫生机构有机地连接到一起,实现三级医院就诊和新农合补偿结算等业务一卡通。

以省级大医院为试点,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省级18所医院信息化能力建设投入0.36亿元,用于完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及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建设、卫生标准符合性测试及与省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医院内部信息共享和医院间信息资源共享。

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为切入点,顶层设计、分级实施,自觉做到互联互通。全省投入2.48亿元(其中国家资金1.34亿元)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全省统一招标应用软件,统一软件版本、统一标准规范,14个地市分别建设基层业务系统数据中心,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

以业务推动信息化,出台政策支持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用制度强化信息化的推广和使用。如《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信息采集、录入都有明确的费用支持,绩效考核项目指标都以信息化提供的数据为基础。

人口健康信息化总体框架

卫生信息化建设坚持“制度先行、统筹设计、强化应用、互联共享、业务协同”的总原则,紧密围绕深化医改、完善生育政策和卫生计生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有效提升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