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1篇

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1 建筑市场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①业主凭借优势地位迫使承包商接受苛刻的合同条件,且业主往往不能严格履行合同。②承包商采取违法手段承包工程,产生不合格工程。

1.2建筑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的负责人不熟悉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造成企业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产生合同纠纷,对《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不甚了解,使企业陷入泥潭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基本上没有把合同管理纳入经营管理之中,主要表现在:

1.2.1合同管理人员法律观念不强,合同管理知识缺乏,对合同管理人员要求不严,培训力度不够。

1.2.2企业的负责人只是将签订合同当作一种形式,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严重隐患。比如,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与有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发生经济往来时,往往先实施,在需要付款时后补合同,很难将双方的责任、权利、利益划分清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就会产生相应的矛盾冲突,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

1.2.3受建筑市场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阻碍,索赔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施工企业不懂索赔、不敢索赔、建设单位不准索赔”等现象严重,质量索赔工作一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2.4合同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合同管理未达到专业化管理的程度;另一方面合同文档管理混乱,合同管理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大多数建筑企业尚未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程序。

1.2.5合同意识淡薄,不重视合同管理。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有两份合同,即“大合同、小协议”。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很多企业将其束之高阁,直到发生争执和索赔,才将合同找出来,并未认真研究合同条款和各项具体内容。“小协议”在形式上很不完备,实际上属于违法的不平等合同,主要是双方主要负责人出自私心而另行订立的,它会给依法履约埋下隐患。“大合同”仅用于应付管理部门的审查,双方当事人并不用真正去履行它,它主要是根据《施工合同范本》起草,形式正规,内容合法。

1.3合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较低

目前,部分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例如,企业办公地点分散或下属单位距企业总部较远时,签订一份合同要从下属单位到企业总部进行审批,往往需要往返多次才能办完合同手续。没有利用好或没有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既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2 完善施工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现代的合同管理体系

企业负责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强化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合同管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合同应由企业的法律顾问部门统一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企业法律顾问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

2.2 强化履约监控和结算管理,及时处理违约纠纷

通过监督和跟踪管理可以了解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另外,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合同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旦有违约情况发生,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2.3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实现合同管理科学化

目前计算机和网络已在企业中普及,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可引入计算机和网络,实行合同信息网络化管理。即将合同在网上运行,实现合同的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数据统计、网上监控、网上报表生成、网上合同生成、网上合同履行监控、合同结算等信息化管理,并对合同的授权签约、审查审批、履行、结算等设置统一流程、统一制度、统一数据库,统一格式和标准等。实现合同的无纸化管理,减轻手工操作的难度,使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2.4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跟踪检查

对于很多项目而言,签订一个好的合同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合同的履行才是真正重要的环节。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企业应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并建立完善的合同检查考核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履约管理。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纠正,对随意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要认真查处,防止因合同违规而造成不良后果。

2.5加强相关人员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人是关键因素。施工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因此,要做好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要熟悉掌握《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了解行业的起源、发展及现状等基本情况,以及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加大合同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对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从严要求,使合同管理人员不仅具备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得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其成为一个高智力型的综合性人才。

3结语

合同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通过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体系及时处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合同如期、顺利履行,实现最终合同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桂红.浅议建设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山西建筑,2007,33(32).

[2]杨伟忠.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浅析[J].建筑经济,2006[11].

[3]徐建国.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管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3,(10).

[4]姜玲,张俊.建筑企业如何加强合同管理[J].建筑经济,2003,(4).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2篇

合同管理从大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合同订立阶段包括合同调查、合同谈判、合同文本拟定、合同审批、合同签署等环节;合同履行阶段涉及合同履行、合同补充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结算、合同登记等环节。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的风险点,其相应也要有不同的管理控制措施。

一、合同调查

合同订立前企业应当进行合同调查,充分了解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有关情况,确保对方当事人具备履约能力。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忽视被调查对象的主体资格审查,对方当事人不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具备特定资质,或与无权人、无处分权人签订合同,导致合同无效,或引发潜在风险;在合同签订前错误判断被调查对象的信用状况,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持续关注对方的资信变化,致使企业蒙受损失;对被调查对象的履约能力给出不当评价,导致合同对方当事人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审查被调查对象的身份证件、法人登记证书、资质证明、授权委托书等证明原件,必要时,可通过发证机关查询证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充分收集相关证据的基础上评价主体资格是否恰当。第二,获取调查对象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以往交易记录等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分析其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评估其财务风险和信用状况,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持续关注其资信变化,建立并及时更新合同对方的商业信用档案。第三,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实地了解和全面评估其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类别和质量等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其合同履约能力。第四,与被调查对象的主要供应商、客户、开户银行、主管税务机关和工商管理部门等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商业信誉、履约能力等情况。

二、合同谈判

初步确定拟签约对象后企业内部的合同承办部门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按照自愿、公平原则,磋商合同内容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忽略合同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作出不恰当让步;谈判经验不足,缺乏技术、法律和财务知识的支撑,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泄露本企业谈判策略,导致企业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收集谈判对手资料,充分熟悉谈判对手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产业政策、同类产品或服务价格等与谈判内容相关的信息,正确制定本企业谈判策略。第二,关注合同核心内容、条款和关键细节。具体包括合同标的的数量、质量或技术标准,合同价格的确定方式与支付方式,履约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的解决方法,合同变更或解除条件等。第三,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及时总结谈判过程中的得失,研究确定下一步谈判策略。第四,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并充分了解外部专家的专业资质、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情况。第五,加强保密工作,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第六,对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予以记录并妥善保存,作为避免合同舞弊的重要手段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三、合同文本拟定

企业在合同谈判后根据协商谈判结果,拟定合同文本。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选择不恰当的合同形式;合同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产业政策、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或特定业务经营目标发生冲突;合同内容和条款不完整、表述不严谨、不准确,或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导致企业合法利益受损;有意拆分合同、规避合同管理规定等;对于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未履行相应程序。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对外发生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应当订立书面合同。第二,严格审核合同需求与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关系,保证其协调一致;考察合同是否以生产经营计划、项目立项书等为依据,确保其完成具体业务经营目标。第三,合同文本一般由业务承办部门起草,法律部门审核;重大合同或法律关系复杂的特殊合同应当由法律部门参与起草;国家或行业有合同示范文本的,可以优先选用,但对涉及权利义务关系的条款应当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各部门应当各司其职,保证合同内容和条款的完整准确。第四,通过统一归口管理和授权审批制度严格合同管理,防止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故意规避招标的做法和越权行为。第五,由签约对方起草的合同,企业应当认真审查,确保合同内容准确反映企业诉求和谈判达成的一致意见,特别留意“其他约定事项”等需要补充填写的栏目,如不存在其他约定事项时注明“此处空白”或“无其他约定”,防止合同后续被篡改。第六,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应当履行相应程序。

四、合同审核

合同文本拟定完成后企业应进行严格审核。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合同审核人员因专业素质或工作态度等原因,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审核人员虽然通过审核发现问题但未提出恰当的修订意见;合同起草人员没有根据审核人员的改进意见修改合同,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审核人员应当对合同文本的合法性、经济性、可行性和严密性进行重点审核,关注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方当事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合同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是否明确等。第二,建立会审制度,对影响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组织财会部门、内部审计部、法律部、业务关联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各相关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第三,认真分析研究,慎重对待审核意见,对审核意见准确无误地加以记录,必要时对合同条款作出修改并再次提交审核。

五、合同签署

企业经审核同意签订的合同应当与对方当事人正式签署并加盖企业合同专用章。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超越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当;签署后的合同被篡改;因手续不全导致合同无效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与对方当事人签署合同。对外正式订立的合同应当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人签名或加盖有关印章。授权签署合同的,应当签署授权委托书。第二,严格合同专用章保管制度,合同经编号、审批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人签署后,方可加盖合同专用章。用印后保管人应当立即收回,并按要求妥善保管,以防止他人滥用。第三,采取恰当措施,防止已签署的合同被篡改,如在合同各页码之间加盖骑缝章、使用防伪印记、使用不可编辑的电子文档格式等。第四,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需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之后方可生效的合同,企业应当及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六、合同履行

合同订立后企业应当与合同对方当事人共同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本企业或合同对方当事人没有恰当地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合同生效后,对合同条款未明确约定的事项没有及时协议补充,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已经或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情况,或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合同纠纷处理不当,导致企业遭受外部处罚、诉讼失败,损害企业利益、信誉和形象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强化对合同履行情况及效果的检查、分析和验收,全面适当执行本企业义务,敦促对方积极执行合同,确保合同全面有效履行。第二,对合同对方的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一旦发现有违约可能或违约行为,应当及时提示风险,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将合同损失降到最低。第三,根据需要及时补充、变更甚至解除合同。一是对于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内容,通过双方协商一致对原有合同进行补充;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二是对于显失公平、条款有误或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以及因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客观因素已经或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合同,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并经双方协商一致,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合同变更或解除事宣;三是对方当事人提出中止、转让、解除合同的,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向对方当事人书面提出索赔。第四,加强合同纠纷管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定时效内与对方当事人协商并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及时报告。合同纠纷经协商一致的,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根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七、合同结算

合同结算是合同执行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执行的监督,一般由财会部门负责办理。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违反合同条款,未按合同规定期限、金额或方式付款;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催收到期合同款项;在没有合同依据的情况下盲目付款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财会部门应当在审核合同条款后办理结算业务,按照合同规定付款,及时催收到期欠款。第二,未按合同条款履约或应签订书面合同而未签订的,财会部门有权拒绝付款,并及时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

八、合同登记

合同登记管理制度体现合同的全过程封闭管理,合同的签署、履行、结算、补充或变更、解除等都需要进行合同登记。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合同档案不全、合同泄密、合同滥用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合同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合同登记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对合同进行统计、分类和归档,详细登记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结等情况,合同终结应及时办理销号和归档手续,以实行合同的全过程封闭管理。第二,建立合同文本统一分类和连续编号制度,以防止或及早发现合同文本的遗失。第三,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订立与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国家或商业秘密。第四,规范合同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合同流转、借阅和归还的职责权限和审批程序等有关要求。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济合同,而有效的经济合同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实现对各项工作的监督。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加强对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即风险防范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原则

第一,依法管理原则。在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法律作为管理的基础,在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法律意识,保证合同及合同管理都符合法律规范,让法律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保护与支撑。第二,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处于不断变化动态中,也存在各类的风险,企业在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提高管理的前瞻性,以预防为主,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体系,针对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第三,实事求是的原则。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对实际经济活动造成影响,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原则,认真落实合同内容,基于企业实际情况,提升经济活动的质量,为企业寻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第一,形式化严重,相关制度不能落实。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关键的组成部分,经济合同管理尤为重要。但一些企业在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将合同管理当作是一种形式,从合同的签订到管理,都认为是一种应付检查的工作,导致经济合同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效果。第二,签约效率低。中国属于典型的人情社会,在企业经济交易过程中,有时候因为双方主体过于熟悉,在交易中选择不签约,认为签约经济合同没有必要。还有些企业嫌麻烦或为了逃避相关的税费,故意不签约,给企业后续经营活动造成严重的风险。第三,在合同管理中不够规范。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对其不重视,没有意识到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合同签订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导致经济合同法律效力受到影响。另外,由于一些因素需要对合同内容改动,但缺少国家公证机关的公正,解除合同过程中没有按照正规法律渠道等,都会给企业埋下风险,也是导致企业纠纷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风险防范措施

1、提升对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

企业领导层、管理层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实施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能够认识到经济合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有所认识,同时,将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归为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必须从思想到行动上,提高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避免由于经济合同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问题,为企业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企业领导人员必须能够处理好合同之间关系,包括经济合同与经济法之间关系、经济合同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等,学习与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做好对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合同管理水平。

2、实行动态化的经济合同管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而实施动态化的经济合同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动态化的管理模式,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根据市场变化对经济合同进行有效的调整,在保证符合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提升经济合同管理中风险防范水平。从企业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就应该积极的开展动态化的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市场调研,收集与经济合同相关的信息数据,及时的进行反馈,帮助企业及时的调整合同内容,同时也便于企业对经济合同相关事宜的控制。另外,实施动态化经济合同管理,需要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采用跟踪管理的方式,保证合同双方都能严格按照合同内容履行自己的责任。如果由于一些因素,导致经济合同无法执行,则必须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组织合同双方对合同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效的变更方式,避免由于合同无法执行而造成的损失,为企业运行降低风险。

3、不断的健全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保证经济合同管理发挥功效的基础,如果缺少严格的合同管理机制,则可能导致合同管理责权不明,在合同签订与后续监督中发生相互推诿问题,给企业带来合同风险,也容易滋生恶性竞争问题,为企业经济活动埋下隐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制度下,必须完善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保证相关制度的落实,从合同的起草、签订,到后续的履行,都能够有所依据,减少风险因素。在建立经济合同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以合同法为中心,通过法律支撑,保证经济合同合理合法,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法律保护。同时,企业需要定期对经济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其能够适应市场环境下合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强化监督,保证各项制度能够落实到位。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必须能够加强沟通,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责任,避免相互推诿问题发生。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经济合同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是保证企业之间贸易往来安全的基础,也是为合同双方提供法律支撑的重要环节。但是,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思想不重视,管理水平落后等,给企业经济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规避风险,提升经济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颜小浓.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即防控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5,17(8):202-203.

[2]王娟.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即防控措施[J].职工法律天地.2015,10(2):211-213.

[3]姜伯远,李玉华.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识别和有效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6,23(8):525-526.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4篇

一、廉政建设的风险

从建设单位(甲方)管理的角度来看,工程建设中廉政建设的风险主要是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违反建设管理法规和党纪政纪要求,为相关人谋取利益,进而为自己构成利益输送的行为。如领导人员违纪插手工程项目、虚假招标、故意躲避招投标、擅自改变招投标结果、违规泄露投标低价、合伙虚构工程签证等损害甲方利益的行为。

二、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合同监督管理的顶层设计

构建合同管理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建立起合同管理监督的总体架构。在工程建设管理实务中,就是要建立起专业管理监督、法律风险监督和效能监察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构建以合同形成和履行为中心,包括合同形成前期、合同形成、合同履行、合同运营评价等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专业管理监督主要是借助工程建设业务管理的流程,督促施工方(乙方)严格按合同和业内规则完成建设任务。同时,要督促监理方(丙方)履行好监督职责。法律监督主要是要在合同签订生效履行的全过程,以法律为准绳,规范各利益主体的法律责任,确保双方的利益。在合同签订前,要严格按有关法律的规定,完善好必要的文书记录,确保合同文本真实体现双方的意志,确保合同文本或附件完整记录谈判过程。合同生效就标志着双方所承担的责任和权利开始发挥作用,如不能正常履约,违规方将要面临或有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合同签订或大部分工程资金付出,建设单位(甲方)往往会从主导地位轮为被主导地位,常常会因为甲乙方的责任不能厘清,加之在工程管理中,甲方应尽的责任不能到位,对乙方的责任证据又未能收集齐全,以致协商不成,诉讼不能,两败俱伤。因此,从合同谈判起,就要注意收集可能诉讼所必须的证据材料,力争用法律手段解决或有争端。效能监察就是要站在业务流程之外监督合同管理。要建立合同管理的效能监察制度,使监察工作在合同管理中的常态化。要增强效能监察的权威性,效能监察结果直接向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效能监察结果具有很强的刚性,效能监察结果要和工程结算结果挂钩。

(二)构建合同管理的制度流程体系

体制决定机制,机制依赖制度,流程体现制度。以合同形成和履行为中心的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必须依靠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在合同签订的前期,要有设计咨询机构的遴选办法、设计咨询质量追究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造价编制管理办法、商务谈判办法等。在合同履行中要健全工程监理制度、工程设计变更判定制度和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等。特别是要建立工程建设责任的终生追究制度,合同执行完毕,还要有后评价制度。

(三)做实管好招投标管理环节

第一,要做实企业招投标管理机构。企业招投标管理机构不像政府机关的招投标办,一定要做实。所谓实,就是投标机构要能对招投标的质量完全负责,确保招投标结果既符合企业利益,又符合国家法规。招投标机构不能只是跨部门的议事机构,必须有专门的人员研究政策和尽职调查,还要做必要的基础工作。招投标机构不一定具体组织招投标,但要主导招投标过程,不能是任人摆布的橡皮图章,自己不仅难以作为,还要替不规范行为签字背书。第二,招投标机构要抓住关键环节。工程建设招投标的本意就是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要在尽可能多的选取样本中,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以合理的价格高质量地完成施工。招投标的关键要素就是质量和造价,抓不住关键要素,任何规范的招投标行为,都是徒劳的。第三,要对招标机构及评标专家有约束机制。要严格执行以招投标方式选择设计、监理和造价机构,对在合作实践中,有劣迹表现的招投标机构和人员,果断实行“拉黑”机制。

(四)做实管好工程造价编制与审计

企业应注意工程管理和造价管理两个环节的相互制衡。可以设立造价审核管理中心,造价审核中心要把握好影响价格的三个环节。第一,统管造价审核编制或外委造价编制咨询管理。要坚持市场机制,选好执业道德和执业水平德艺双馨的造价审计咨询机构。第二,统管工程建设过程的造价变更。要建立造价变更审批机制,要对变更规定一定限额,超限额的要重新履行招投标程序。第三,统管工程建设的结算审计。建立区别于工程建设甲乙方的第三者结算决算审计制度,企业审计部门统管全部审计委托事项,工程管理部门与审计业务分离,第三方审计机构和造价编制机构分离,审计费用与审计核减额挂钩,施工单位对审计结果的不同意见,由审计机构和造价编制机构协商处理。

(五)严格把握工程价款的支付节拍和强化查处机制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不好合同,就管理不好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因此,管理者应该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在日常合同管理中应当注重防范五个方面的风险:

1.避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防止合同无效的风险。

2.避免合同主体资格的不合法和意思表达的不真实,防止对方利用合同诈骗的风险。

3.避免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遗漏主要条款,防止合同权利残缺的风险。

4.避免未签订合同、未经授权对外签订合同,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5.避免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的风险。

二、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

合同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不能控制合同风险,就不能避免企业经营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利益损害,所以应当尽可能地防范合同风险,主要措施有:

1.充分了解《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法》从合同的含义,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合同的形式,合同的生效、无效等与合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规定。另外,我国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除《合同法》之外,还有大量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同过程中一旦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会导致合同的无效,造成巨大的损失。

2.企业在签约前应充分了解、调查并评估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企业在签约前必须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经过当年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对设计、施工队伍还应要求提供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企业业务部门经办人对上述证件复印件应留存备查。对标的额巨大的合同,必要时,企业业务部门应派专人实地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包括对方的商誉、财务状况、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人员构成等。

3.合同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目前我国法律认可的合同形式有口头、书面和其他三种形式。口头形式优点在于方便快捷,缺点在于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一般仅适用于能即时清结的合同关系。书面形式比口头形式复杂,在当事人发生纠纷时举证方便,容易分清责任,也便于主管机关和合同管理机关监督、检查。所以,最好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4.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约定合同条款。签订合同时应当尽可能使用国家推行的合同示范文本,以保证合同条款的完备。同时,经办人应认真填写合同中所列明的每个条款,尤其应当明确约定标的物及其数量条款、质量和包装条款、付款方式和时间条款、交货方式和时间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以及明确违约金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注意用词严谨,避免语意模糊。另外,需注意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定金与违约金两者不能同时适用,等等。

5.及时行使法定抗辩权。我国合同法中规定,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可分为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种,对于降低交易风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次序,企业作为先履行一方,有足够证据证明对方出现财务危机或濒临破产等情况,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如企业作为后履行一方,在对方未先履约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如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次序,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是通过一系列合同建立、履行来体现的。合同不仅仅是企业开展对外经营活动的重要联系纽带,同时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合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的合同管理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的人与机构也很多,在企业合同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企业的合同风险种类多样,面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来尽可能的避免合同风险带来的损失,而这也是企业合同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1]。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企业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上:

(一)合同主体风险

我国法律之中,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主体资格要求也不一样,对很多行业的企业来讲,除了需要获得营业执照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的规定。但是对于药品、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来讲,不仅仅是需要取得营业执照,还需要在获得营业执照之前获得相应的批准证书或者是资质证书。同时,这些企业只能够在批准证书或者是资质证书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合同签订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合同主体合格,如果不合格那么就会使得合同无效或者是被撤销,企业就会因此而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二)合同程序风险

我国法律之中,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如果是没有经过批准或者是办理审批手续的合同,同样不具备法律效力。例如对于中外合资企业就必须要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够生效;如果是建筑工程合同就必须要办理了规划审批并且获得了规划许可证等才具备有法律效力。而如果是没有办理批准或者是审批手续,那么就会使得合同无效或者是被撤销,要想使得合同生效就必须要办理相应的手续。还有些合同还会因为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而额外的多消耗一些费用。

(三)合同内容风险

合同的内容主要是由合同条款与附属文件这两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合同条款主要包括了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是姓名、住所、数量、质量、违约责任等各项内容,附属文件之中的内容则主要是包括了双方所约定的各种图、表、文字等多种资料。合同的内容必须要完备,如果不完备,那么就可能都会因为某些条款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不明确而导致双方出现分歧,进而导致对合同的履行造成影响。同时,合同条款之间还必须要彼此一致,在合同之中各项条款相互之间不能出现矛盾与逻辑错误,否则也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履行。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当合同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都必须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对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进行履行。但是在履行的过程之中会容易因为各种想不到的意外因素对合同的正常履行带来影响,有的时候也需要对合同进行一定的修改或者是变更。如果没有经过双方协商而擅自修改或者变更合同内容,也会导致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带来损失。

二、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

(一)充分了解《合同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合同法》从定义、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形式、生效、无效以及合同相关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规定。此外,在我国就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不仅仅是只有《合同法》,此外还有其他的法律、法规等。在对外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了解,才可以避免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况,规避损失[2]。

(二)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各种资信情况

在正式签约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当是事人的各种情况,例如要求对方提供当年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生产许可证等各种相关的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同时如果是设计等队伍,还需要对方提供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企业合同管理部门经办人需要对上述证件的复印件进行留存备查。如果是巨大的合同,有必要派专门的人去进行实地调查,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包括了对方的商誉、技术设备、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以及人员构成等多个方面。

(三)合同签订过程中防范合同风险的方法

首先,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拟定与审查,这是有效规避合同风险的核心环节。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交易活动中,合同由签订双方一起协商共同起草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很多时候都是乙方提供预先拟好的文本,再由另一方来进行审核补充。如果是乙方自拟合同,那么就可以避免合同条款中的陷阱。而如果是另一方来拟定,那么就必须要对合同的条款进行认真的审核。要争做到用词准确、约定明确、表达清楚,不存在歧义,决不能出现含混不清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情况。在涉及到对我方不利的条款,必须要据理力争,要求对方变更。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对策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少合同变故,减少风险。为此,需要做好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在履行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证据意识,合同管理部门必须要收集并保存各种资料,并及时掌握合同履行情况,为后期发生合同纠纷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其次,如果出现了合同变更或者是疑问,必须要及时签订变更协议。另外无论是变更协议还是补充协议都必须要采用书面的形式,不能够以口头约定作为协议存在。一旦签订合同就必须要认真履行合同。同时,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熟知合同中的内容信息,尽可能的确保可以利用合同中的内容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3]。

(五)打造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

在过去,企业之中很多都采用手工管理合同的方式,因为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所以费时又费力,并且在在归档、合同执行进度、预警机制等方面效率不高,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容易出现风险。合同管理系统有效地弥补了手工管理合同的不足,提高了合同管理的效率。通过系统实现对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预算到合同付款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规范合同执行,实现业务单位、财务、法务联合管控,通过实时监控,规避公司违约风险。为了有效规避合同风险,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专门的合同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该系统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历史数据库,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打下扎实基础。在系统中还具备有项目谈判启用日志管理功能,合同物资交付、发票的全流程跟踪功能,并能够规范合同执行、进行实时监控。提升合同管理的自动化,同时还提升合同相关的会计帐务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有效地规范了合同管理流程,规避了合同风险。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使得合同管理风险防控在企业的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近年来,各个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有效的预防了各种风险的发生,但是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而合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无疑为企业合同管理与风险防控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此外,合同管理系统还需要与其他的一些措施一起配合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向国.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D].吉林大学,2014.

[2]任静.论我国中小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合同档案 归类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2;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126-02

随着各大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愈来愈频繁,致使合同档案的数量也不断上升。要想实现数量多的合同档案的管理,就必须收集完善的合同材料。同时,进行合同档案归类管理也是十分关键的。就目前合同档案管理而言,多采用分散式归类方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方法因企业合同档案相对分散,增加了合同档案管理的难度。分析企业合同档案存在的特征,结合管理注意事项,不难看出,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方式的选择,更适合用集分式归类法。

1 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

要想分析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就必须掌握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 法律性

人类社会中,合同制度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法律制度。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合同以法律形式存在,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市场交易。合同在合同法的背景下,又赋予了法律效力。合同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其记录内容包括合同变更、签订和终止整个过程,因此,合同档案具有法律特征。

1.2 凭证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引发较多的经济纠纷。合同既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权利的凭证,又是法院及仲裁机构处理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依据。因此,合同档案具有一定的凭证特征。

1.3 规范特征

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等环节,必须要在合同法允许的范围内执行,也因此,赋予了合同档案规范的特征。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而言,合同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订立合同的形式有3种,包括口头、书面及其他形式;内容方面,对合同的当事人姓名、数量、价款和住所等一般条款做了明确规定;还特别规定了合同的格式条款。只有赋予合同法律形式,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益。将合同作为档案保存时,一旦丢失某一部分,就失去了合同部分及全部法律效力,难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4 相关文件多

企业合同档案既包括签订的合同文本,又包括签订前和签订后的任何一个有关材料,例如,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签订后的变更、解除和签订等。邀请函、招标书、投标书、评标报告、会议纪要、议价单、会签审批表及解除协议等,组成了合同档案,要想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就必须做好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

1.5 合同档案数量多

与行政机关相比,一个完备的企业,每年内制定的合同档案相对较多,少则几百件,多则几千件。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两种合同档案的分类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

2 合同档案集分式归类方法分析

2.1 以集分式归类原则为中心

从旧版及新版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来看,主要是依据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归类,科技档案包括电力生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准备。而文书档案包括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两大方面。在这种归类措施下,既给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增加了难度,又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及统计管理。对合同档案进行归类时,要以集分式分类原则为中心,依据《合同法》中无名合同及有名合同的种类,重新制定。

2.2 集分式分类表

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适用于企业的有名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技术合同,承揽合同,供用热力、水、电、气合同,技术合同及建设工程合同9种。依据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制定集分式分类表,并在分类表中,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依次为60~69号。

有名合同,又叫作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无名合同,又叫作非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未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

2.3 分类表的使用法方法

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过程中,年度、分类号以及件号共同组成档号,年度为签订合同的年份,与合同相对应的具体分类号码为分类号,件号是在相同年度、相同分类号中,按照合同签订时间顺序制定的流水号。“―”作为代码间裂解符号,代码用阿拉伯数值0~9标注。例如:2014―62―002,该档号表示2014年度,借款合同中的第二件合同档案。

3 合同档案归类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把合同方案转交至档案室前,企业要安排一个部门,做好办理合同的相关工作,防止出现办理人员和部门相对分散,无法做好合同材料收集工作。

对合同编号实行统一编制,并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从而有助于合同材料的统计、保管和利用。要按照相关原则编制合同编号。诸如,将合同分为几大类,同时采用特定符号标记,例如物资类可以采用WJ表示。随后依据时间顺序,在类别号里编制流水号。独立性是各个合同编号的特性,一旦制定,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私自更改。采用合同编号排列法,对未移交的合同材料进行保管,从而实现简便、快捷地查找相关合同材料。

移交前,由合同主办部门统一负责收集合同材料,并保管好。相关文件多和合同档案数量多是合同档案的两大特征,因此,合同主办部门在收集合同材料时,要将与合同有关的一切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档案室要监督和检查合同主办部门合同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合同主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年度全部合同材料上交至档案室。有些合同在签订结束后,存在变更、作废和解除等问题,难以确定合同最终办理时间。所以,尽量不要将刚签订的合同转移至档案室。对于此类档案,先由合同主办部门进行收集和保管,待合同办理时间确定后,转交至档案室。

4 结语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合同方案的归类管理,大多采用分散式归类管理,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及统计管理。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来讲,充分利用其管理特性,采用集分式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的有效管理。由此得出结论,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集分式管理效果更好,更加实用,更符合企业合同管理的需求,能够在企业合同档案的查找、使用及统计中达到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林峰.企业合同档案管理难点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31.

[2] 王志伟.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初探[J].机电兵船档案,2015(4):40-43.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合同档案,归类,管理,措施

1 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

要想分析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就必须掌握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 法律性

人类社会中,合同制度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法律制度。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合同以法律形式存在,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市场交易。合同在合同法的背景下,又赋予了法律效力。合同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其记录内容包括合同变更、签订和终止整个过程,因此,合同档案具有法律特征。

1.2 凭证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引发较多的经济纠纷。合同既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权利的凭证,又是法院及仲裁机构处理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依据。因此,合同档案具有一定的凭证特征。

1.3 规范特征

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等环节,必须要在合同法允许的范围内执行,也因此,赋予了合同档案规范的特征。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而言,合同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订立合同的形式有3种,包括口头、书面及其他形式;内容方面,对合同的当事人姓名、数量、价款和住所等一般条款做了明确规定;还特别规定了合同的格式条款。只有赋予合同法律形式,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益。将合同作为档案保存时,一旦丢失某一部分,就失去了合同部分及全部法律效力,难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4 相关文件多

企业合同档案既包括签订的合同文本,又包括签订前和签订后的任何一个有关材料,例如,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签订后的变更、解除和签订等。邀请函、招标书、投标书、评标报告、会议纪要、议价单、会签审批表及解除协议等,组成了合同档案,要想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就必须做好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

1.5 合同档案数量多

与行政机关相比,一个完备的企业,每年内制定的合同档案相对较多,少则几百件,多则几千件。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两种合同档案的分类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

2 合同档案集分式归类方法分析

2.1 以集分式归类原则为中心

从旧版及新版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来看,主要是依据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归类,科技档案包括电力生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准备。而文书档案包括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两大方面。在这种归类措施下,既给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增加了难度,又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及统计管理。对合同档案进行归类时,要以集分式分类原则为中心,依据《合同法》中无名合同及有名合同的种类,重新制定。

2.2 集分式分类表

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适用于企业的有名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技术合同,承揽合同,供用热力、水、电、气合同,技术合同及建设工程合同9种。依据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制定集分式分类表,并在分类表中,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依次为60~69号。

有名合同,又叫作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无名合同,又叫作非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未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本科会计毕业论文

2.3 分类表的使用法方法

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过程中,年度、分类号以及件号共同组成档号,年度为签订合同的年份,与合同相对应的具体分类号码为分类号,件号是在相同年度、相同分类号中,按照合同签订时间顺序制定的流水号。“—”作为代码间裂解符号,代码用阿拉伯数值0~9标注。例如:2014—62—002,该档号表示2014年度,借款合同中的第二件合同档案。

3 合同档案归类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把合同方案转交至档案室前,企业要安排一个部门,做好办理合同的相关工作,防止出现办理人员和部门相对分散,无法做好合同材料收集工作。

对合同编号实行统一编制,并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从而有助于合同材料的统计、保管和利用。要按照相关原则编制合同编号。诸如,将合同分为几大类,同时采用特定符号标记,例如物资类可以采用WJ表示。随后依据时间顺序,在类别号里编制流水号。独立性是各个合同编号的特性,一旦制定,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私自更改。采用合同编号排列法,对未移交的合同材料进行保管,从而实现简便、快捷地查找相关合同材料。

移交前,由合同主办部门统一负责收集合同材料,并保管好。相关文件多和合同档案数量多是合同档案的两大特征,因此,合同主办部门在收集合同材料时,要将与合同有关的一切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档案室要监督和检查合同主办部门合同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合同主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年度全部合同材料上交至档案室。有些合同在签订结束后,存在变更、作废和解除等问题,难以确定合同最终办理时间。所以,尽量不要将刚签订的合同转移至档案室。对于此类档案,先由合同主办部门进行收集和保管,待合同办理时间确定后,转交至档案室。

4 结语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合同方案的归类管理,大多采用分散式归类管理,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及统计管理。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来讲,充分利用其管理特性,采用集分式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的有效管理。由此得出结论,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集分式管理效果更好,更加实用,更符合企业合同管理的需求,能够在企业合同档案的查找、使用及统计中达到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林峰.企业合同档案管理难点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31.

[2] 王志伟.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初探[J].机电兵船档案,2015(4):40-43.

[3] 李莹.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合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月刊,2015(15):83-84.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合同档案,归类,管理,措施

1 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

要想分析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就必须掌握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 法律性

人类社会中,合同制度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法律制度。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合同以法律形式存在,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市场交易。合同在合同法的背景下,又赋予了法律效力。合同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其记录内容包括合同变更、签订和终止整个过程,因此,合同档案具有法律特征。

1.2 凭证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引发较多的经济纠纷。合同既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权利的凭证,又是法院及仲裁机构处理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依据。因此,合同档案具有一定的凭证特征。

1.3 规范特征

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等环节,必须要在合同法允许的范围内执行,也因此,赋予了合同档案规范的特征。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而言,合同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订立合同的形式有3种,包括口头、书面及其他形式;内容方面,对合同的当事人姓名、数量、价款和住所等一般条款做了明确规定;还特别规定了合同的格式条款。只有赋予合同法律形式,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益。将合同作为档案保存时,一旦丢失某一部分,就失去了合同部分及全部法律效力,难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4 相关文件多

企业合同档案既包括签订的合同文本,又包括签订前和签订后的任何一个有关材料,例如,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签订后的变更、解除和签订等。邀请函、招标书、投标书、评标报告、会议纪要、议价单、会签审批表及解除协议等,组成了合同档案,要想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就必须做好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

1.5 合同档案数量多

与行政机关相比,一个完备的企业,每年内制定的合同档案相对较多,少则几百件,多则几千件。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两种合同档案的分类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

2 合同档案集分式归类方法分析

2.1 以集分式归类原则为中心

从旧版及新版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来看,主要是依据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归类,科技档案包括电力生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准备。而文书档案包括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两大方面。在这种归类措施下,既给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增加了难度,又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及统计管理。对合同档案进行归类时,要以集分式分类原则为中心,依据《合同法》中无名合同及有名合同的种类,重新制定。

2.2 集分式分类表

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适用于企业的有名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技术合同,承揽合同,供用热力、水、电、气合同,技术合同及建设工程合同9种。依据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制定集分式分类表,并在分类表中,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依次为60~69号。

有名合同,又叫作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无名合同,又叫作非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未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本科会计毕业论文

2.3 分类表的使用法方法

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过程中,年度、分类号以及件号共同组成档号,年度为签订合同的年份,与合同相对应的具体分类号码为分类号,件号是在相同年度、相同分类号中,按照合同签订时间顺序制定的流水号。“—”作为代码间裂解符号,代码用阿拉伯数值0~9标注。例如:2014—62—002,该档号表示2014年度,借款合同中的第二件合同档案。

3 合同档案归类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把合同方案转交至档案室前,企业要安排一个部门,做好办理合同的相关工作,防止出现办理人员和部门相对分散,无法做好合同材料收集工作。

对合同编号实行统一编制,并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从而有助于合同材料的统计、保管和利用。要按照相关原则编制合同编号。诸如,将合同分为几大类,同时采用特定符号标记,例如物资类可以采用WJ表示。随后依据时间顺序,在类别号里编制流水号。独立性是各个合同编号的特性,一旦制定,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私自更改。采用合同编号排列法,对未移交的合同材料进行保管,从而实现简便、快捷地查找相关合同材料。

移交前,由合同主办部门统一负责收集合同材料,并保管好。相关文件多和合同档案数量多是合同档案的两大特征,因此,合同主办部门在收集合同材料时,要将与合同有关的一切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档案室要监督和检查合同主办部门合同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合同主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年度全部合同材料上交至档案室。有些合同在签订结束后,存在变更、作废和解除等问题,难以确定合同最终办理时间。所以,尽量不要将刚签订的合同转移至档案室。对于此类档案,先由合同主办部门进行收集和保管,待合同办理时间确定后,转交至档案室。

4 结语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合同方案的归类管理,大多采用分散式归类管理,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及统计管理。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来讲,充分利用其管理特性,采用集分式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的有效管理。由此得出结论,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集分式管理效果更好,更加实用,更符合企业合同管理的需求,能够在企业合同档案的查找、使用及统计中达到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林峰.企业合同档案管理难点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31.

[2] 王志伟.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初探[J].机电兵船档案,2015(4):40-43.

[3] 李莹.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合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月刊,2015(15):83-84.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10篇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不好合同,就管理不好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因此,管理者应该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在日常合同管理中应当注重防范五个方面的风险: 

1.避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防止合同无效的风险。 

2.避免合同主体资格的不合法和意思表达的不真实,防止对方利用合同诈骗的风险。 

3.避免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遗漏主要条款,防止合同权利残缺的风险。 

4.避免未签订合同、未经授权对外签订合同,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5.避免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的风险。 

 

二、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 

 

合同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不能控制合同风险,就不能避免企业经营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利益损害,所以应当尽可能地防范合同风险,主要措施有: 

1.充分了解《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法》从合同的含义,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合同的形式,合同的生效、无效等与合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规定。另外,我国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除《合同法》之外,还有大量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同过程中一旦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会导致合同的无效,造成巨大的损失。 

2.企业在签约前应充分了解、调查并评估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企业在签约前必须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经过当年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对设计、施工队伍还应要求提供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企业业务部门经办人对上述证件复印件应留存备查。对标的额巨大的合同,必要时,企业业务部门应派专人实地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包括对方的商誉、财务状况、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人员构成等。 

3.合同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目前我国法律认可的合同形式有口头、书面和其他三种形式。口头形式优点在于方便快捷,缺点在于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一般仅适用于能即时清结的合同关系。书面形式比口头形式复杂,在当事人发生纠纷时举证方便,容易分清责任,也便于主管机关和合同管理机关监督、检查。所以,最好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4.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约定合同条款。签订合同时应当尽可能使用国家推行的合同示范文本,以保证合同条款的完备。同时,经办人应认真填写合同中所列明的每个条款,尤其应当明确约定标的物及其数量条款、质量和包装条款、付款方式和时间条款、交货方式和时间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以及明确违约金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注意用词严谨,避免语意模糊。另外,需注意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定金与违约金两者不能同时适用,等等。 

5.及时行使法定抗辩权。我国合同法中规定,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可分为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种,对于降低交易风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次序,企业作为先履行一方,有足够证据证明对方出现财务危机或濒临破产等情况,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如企业作为后履行一方,在对方未先履约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如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次序,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6.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应具体明确。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所以,在选择“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时,建议进行“协议管辖”。在签订合同时,双方一般比较友好,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事先确定了管辖法院,就不必在事后因管辖问题发生争执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另外,如果合同双方约定以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那么要明确约定一个仲裁机构,而且该仲裁机构必须客观存在,否则将导致仲裁条款无效。  7.加强对合同专用章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章专用。对外签约不宜使用业务印章,应使用合同专用章。合同专用章保管、使用宜由专人负责。合同专用章原则上不得外携公出,禁止出租合同专用章,禁止在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书、信笺或任何空白纸上加盖合同专用章。每次使用或外带,应经法定代表人授权批准并进行登记备案,完善用章手续。 

8.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体系,严格合同审查规则和程序。企业要实现订立合同的预期目的,合同管理人员应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起草的合同做认真的推敲,进行审查把关,审查合同的标的、内容、主体等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属于国家允许、鼓励经营的范围,还是被限制或禁止的范围;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完备、严谨,以保证所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切实可行。合同审查人员审查时,有权询问与合同谈判、签订的有关情况。若发现合同有不符合要求的有权及时提出审查意见,并要求委托人或经办人员修改或纠正,以符合合同谈判、签订、审查的各项要求,从而杜绝合同隐患。 

9.实行合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要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救济”作用。法律事务部门有权介入重大合同签订前的资信调查、实质性谈判和正式签约、审查以及合同履行、争议解决的诸阶段、全过程的动态活动。企业应制订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及《合同专用章制度》、《合同审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配套制度,使企业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化、程序化。 

10.加大对合同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促使各级管理人员真正做到自觉依法办事。企业应制订《合同考核办法》并将其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序列之中,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根据工作布置,每季度末重点对有关业务部门所签订、履行的各类合同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求上述业务部门整改;如未能整改又不能说明正当理由的则按《合同考核办法》处分。 

 

[参考文献]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11篇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不好合同,就管理不好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因此,管理者应该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在日常合同管理中应当注重防范五个方面的风险:

1.避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防止合同无效的风险。

2.避免合同主体资格的不合法和意思表达的不真实,防止对方利用合同诈骗的风险。

3.避免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遗漏主要条款,防止合同权利残缺的风险。

4.避免未签订合同、未经授权对外签订合同,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5.避免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的风险。

二、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

合同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不能控制合同风险,就不能避免企业经营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利益损害,所以应当尽可能地防范合同风险,主要措施有:

1.充分了解《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法》从合同的含义,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合同的形式,合同的生效、无效等与合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规定。另外,我国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除《合同法》之外,还有大量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同过程中一旦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会导致合同的无效,造成巨大的损失。

2.企业在签约前应充分了解、调查并评估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企业在签约前必须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经过当年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对设计、施工队伍还应要求提供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企业业务部门经办人对上述证件复印件应留存备查。对标的额巨大的合同,必要时,企业业务部门应派专人实地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包括对方的商誉、财务状况、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人员构成等。

3.合同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目前我国法律认可的合同形式有口头、书面和其他三种形式。口头形式优点在于方便快捷,缺点在于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一般仅适用于能即时清结的合同关系。书面形式比口头形式复杂,在当事人发生纠纷时举证方便,容易分清责任,也便于主管机关和合同管理机关监督、检查。所以,最好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4.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约定合同条款。签订合同时应当尽可能使用国家推行的合同示范文本,以保证合同条款的完备。同时,经办人应认真填写合同中所列明的每个条款,尤其应当明确约定标的物及其数量条款、质量和包装条款、付款方式和时间条款、交货方式和时间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以及明确违约金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注意用词严谨,避免语意模糊。另外,需注意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定金与违约金两者不能同时适用,等等。

5.及时行使法定抗辩权。我国合同法中规定,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可分为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种,对于降低交易风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次序,企业作为先履行一方,有足够证据证明对方出现财务危机或濒临破产等情况,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如企业作为后履行一方,在对方未先履约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如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次序,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6.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应具体明确。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所以,在选择“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时,建议进行“协议管辖”。在签订合同时,双方一般比较友好,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事先确定了管辖法院,就不必在事后因管辖问题发生争执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另外,如果合同双方约定以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那么要明确约定一个仲裁机构,而且该仲裁机构必须客观存在,否则将导致仲裁条款无效。

7.加强对合同专用章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章专用。对外签约不宜使用业务印章,应使用合同专用章。合同专用章保管、使用宜由专人负责。合同专用章原则上不得

[1] [2] 

外携公出,禁止出租合同专用章,禁止在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书、信笺或任何空白纸上加盖合同专用章。每次使用或外带,应经法定代表人授权批准并进行登记备案,完善用章手续。

.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体系,严格合同审查规则和程序。企业要实现订立合同的预期目的,合同管理人员应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起草的合同做认真的推敲,进行审查把关,审查合同的标的、内容、主体等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属于国家允许、鼓励经营的范围,还是被限制或禁止的范围;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完备、严谨,以保证所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切实可行。合同审查人员审查时,有权询问与合同谈判、签订的有关情况。若发现合同有不符合要求的有权及时提出审查意见,并要求委托人或经办人员修改或纠正,以符合合同谈判、签订、审查的各项要求,从而杜绝合同隐患。

.实行合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要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救济”作用。法律事务部门有权介入重大合同签订前的资信调查、实质性谈判和正式签约、审查以及合同履行、争议解决的诸阶段、全过程的动态活动。企业应制订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及《合同专用章制度》、《合同审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配套制度,使企业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化、程序化。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动态管理;风险防范

企业管理中如何有效的避免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都应该在合同管理中有所体现。合同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作用是加速企业运营效率,保证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企业管理,夯实企业理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内部依然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这和当今复杂的经济形势背道而驰,因此,建立科学可行的合同管理模式是当今企业迫切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1.企业合同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来说,做好对自我的约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条件。我国的很多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及与其他企业签订合同的方式,共同进行协作,管理企业内部。

2.企业合同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只有按照合同的内容进行经营,才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加快资金的周转,尽可能的较少资源的浪费,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3.企业合同管理是法制经济的客观需要

企业合同管理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的客观需要,这是主要是由于任何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都离不开法律,而在法律的落实中,需要根据合同管理的内容提前预测,从而避开法律的风险部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运行方案,增加企业的运行能力,令其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要求。

二、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分析

1.合同基础管理工作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合同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症结所在,特别是合同集中归口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得企业的职能不能发挥完善。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合同管理结构,配备了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但是由于各个业务科室之间缺乏联系,合同的制定比较分散,造成了各个归口管理的不系统性。制度体系不健全,缺乏全面性和规范性,制度执行不力。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一些合同管理制度,如授权委托、合同信息管理、合同纠纷管理等制度,但尚不健全、不规范,存在合同管理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

2.合同流程管理控制不力

一般而言,合同管理分为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两大环节,具体包括立项审批、资信调查、合同洽谈、合同起草、合同审查、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款项结算、纠纷处理等步骤。有的企业合同签订前的市场调查、招投标、谈判论证,签订中的审查授权与签订后的履行监控、验收结算等工作衔接不够,没有形成合同全过程管理机制。

3.合同管理人员匮乏,专业素质不高合同管理的专业性、技术性均极为复杂,因此,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他们必须熟悉法律、企业管理、经济等方面知识。但目前企业专职合同管理人员较少,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与此也有很大的差距,影响了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虽然目前许多企业对合同比较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上那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将它们进行归纳可以发现以下一些共同之处,即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合同法律意识差: 一些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把合同管理纳入经营管理之中; 不签书面合同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当事人事后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弥补和处理这些当初图省事而留下的隐患; 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约定不明确; 由于各业务职能部门协调或深入监控的程度不同,致使合同履行不到位、合同履约率不理想、合同保密工作做得不够,等等。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

1.建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管理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它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企业应专门成立法律顾问部门,来统一审核管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这是由企业法律顾问职责、任务所决定的。

2.统一合同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应采取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块管理的管理模式。法律顾问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具体操作上,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各业务部门和所属单位(主要有各个分公司、子公司或驻外机构)作为合同二级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合同签订和履行,并向法律顾问部门定期汇报有关合同的执行情况。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合同管理混乱,势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需要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平台,而在合同管理制定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利弊,结合当前的实际,做好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合同管理;问题;措施

1.煤矿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我国部分的煤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合同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合同管理人员,一般都是任用相关的部门财会人员以及企业的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由于这些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量多且复杂,没有充足的精力,因此,在进行合同管理时,态度较为消极,由于合同管理管理属于其兼职工作,所以也没有制定有关的合同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无法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

1.2合同管理的专业性不强

合同签订是合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首先需要对对方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调查,从多方面大量收集对方的资料,比如,需要对合同当事人的信用状况、资产负债情况、主体资格以及履行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制定合同条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有关的专业管理知识对制定合同条款进行严格细致地审核,比如合同条款中的文字是否有不同的理解,违约条款叙述是否清晰具体,对于牵涉到技术以及标准之类的条款需要煤矿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详细地解释。对合同后期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是合同管理专业性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合同的后期管理同样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后期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合同履行的跟踪管理、与合同有关的资料的整理收集归档、合同履行情况的分析评价等。

1.3合同管理体制不健全

首先,合同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对合同管理的严肃性有着正确的认识。其次,合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健全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有助于保证合同管理的专业性。有的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没有对合同进行前期审核,合同的更改、签订以及监督往往不科学、不连贯。最后,合同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目前,社会的发展逐渐趋向信息化、网络化,计算机管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合同管理的专业性、严谨性对企业合同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煤矿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的设备与仪器比较陈旧、落后,软件较为低级,有的单位甚至采用人工管理的落后方式,导致单位耗费了大量的钱财、人力以及物力,却没有取得有效的经济效益。

2.改善煤矿企业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合同管理的超前防范

首先,需要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信使用状况进行全面地了解,也就是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商业信用、纳税状况以及营业执照年审情况等方面,同时,查阅一些其他的相关资料,调查其经营场所,访问一些有关的工作人员,提高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另外,需要对客户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全面地调查,从而间接地了解客户的真实资料。比如,可以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了解客户的注册登记以及年检状况,向税务部门了解客户的 纳税状况,向房地产管理部门了解客户经营场所的房地产的权属问题。由于客户的资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需要及时更新客户资料,对客户进行正确的评价,防止产生合同纠纷等情况,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合同效益。

2.2合同管理的过程控制

合同管理的过程控制主要是对合同的履行状况进行全程监督,防止产生一些违法行为。实施合同管理过程控制,可以随时了解合同各个方面的履行状况,及时发现其中潜在的问题,随时向各个部门反映相关的信息,防止违约情况的产生。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控制,不仅要求自己严格遵照合同规定的有关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求对方严格履行合同义务。进行合同管理过程控制,需要做好合同履行记录,随时跟踪合同的履行过程,严格把好合同的结算关。同时,合同管理部门需要与其他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一旦合同的履行状况出现问题,有可能导致合同无法按照要求执行时,业务部门应该将实际的情况及时反映到合同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比如,向对方提出合同担保或者行使抗辩权的要求。

2.3合同管理的最后应对处理

合同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出现违法行为,违法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者是强制履行有关的责任与义务等。如果一方的当事人已经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履行的义务完成后,合同失效,则不存在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当制定的合同出现问题时,如果另外一方及时采取的相关的应对措施,合同管理部门的法律管理人员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者是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或者是承担违约金或者是解除合同以及采取合同保全和诉讼保全的有效措施。实施最后的应对处理主要是建立在超前预防和过程控制没有起到实际效果的基础上,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维护企业的合同权益,同时也是合同管理的最后保障。

3.总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合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企业管理者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合同管理的专业性不强、合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此,煤矿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企业当前的状况,加强合同管理的超前防范,实施合同管理的过程控制,最终推动煤矿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基尧、王鹏.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小浪底水利枢纽国际合同管理的经验与体会[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0(38):190-191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视角 合同管理 内部控制 措施

一、引言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是法制经济,或契约经济。企业重要的经济往来基本上是通过合同形式建立并实现的。经营成败和合同管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一些施工企业频繁地通过招标投标,参与市场化竞争,与此同时,市场的缺陷以及合同管理意识的淡薄,使企业常常不可避免地遭受法律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影响。常见的诸如,合同主体资格预审缺乏、订立合同内容过于简单粗糙、条款有失公允、赔偿等处理纠纷约定不明、超越资质等级签约、借用他人资质获取承包资格、肢解中标合同非法转包或分包无资质的施工队等,导致施工项目难以控制进度,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使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信誉形象受损,索赔之路漫长艰辛,甚至诉讼失败损失惨重。这些由于合同管理不当最终引发的财务风险给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以财务视角探析合同管理中内部控制各关键环节风险识别,前瞻性地规避合同风险或通过内部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如何在认清当前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方向性地提出管理措施,推进单位合同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保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持续力,是当下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当前中小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对合同管理参与度不高,内控基础薄弱

一项经济业务的出现,企业财务人员从前期合同谈判,到合同签订、合同履行,以及最后合同结算的整个合同管理过程中,基本上很少参与,也无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财务人员只负责报销、核算、统计方面的工作,导致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二)缺乏一整套制度及合同保障体系,存在许多控制盲点

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更谈不上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化合同管理控制,合同管理的内容及流程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对合同管理没有有效监督与控制,使得从谈判订立到履行、考核和纠纷处理整个合同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三)缺乏合同管理人才,整体素质水平偏低

企业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或管理人员知识面不宽,思想责任意识不足,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的重视。企业中尤其欠缺兼具经济管理知识与法律知识且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导致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施合同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

三、从财务视角探析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关键环节

合同管理是企业的风险管理,合同订立、履行、纠纷处理是合同管理中的主要流程,具体涉及缔约谈判环节、文本拟定环节、合同审核环节、合同签署环节、合同履行环节、合同结算环节六个环节的风险识别。

第一,缔约谈判环节。应识别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某些要素是否不具备、信用状况及履约能力是否不足、对合同条款重大问题的识别力不足,以及涉及合同内容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支撑的签约风险。

第二,文本拟定环节。应识别内容是否已违反国家规定,合同条款是否存在重大疏漏、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或遭受欺诈,示范文本合同应识别权利与义务与实际情况是否产生冲突矛盾的风险。

第三,合同审核环节。应识别出是否未恰当修正审核后的合同,承办部门是否未按审核意见完善修改的风险。

第四,合同签署环节。应识别人是否超越权限,合同专用章是否使用及保管失当,合同是否存在篡改的风险。

第五,合同履行环节。应识别双方是否能全面有效履行义务,是否未及时补充约定不明确的重要内容,是否对履行不当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止损,是否未恰当处理合同纠纷的风险。

第六,合同结算环节。应识别财务是否违反合同约定期限、金额、方式付款,是否不及时催收到期合同金额,是否未按合同正确办理结算业务的风险。

四、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财务部门实施合同全过程内部控制

财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整个合同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做好合同管理要充分发挥关键环节的作用,通过合同订立前的风险预测、风险辨析、执行中的资金支付控制、合同收尾阶段的验收和履约监督等,保证合同管理程序的良好运行,实现全过程的财务管控。财务对风险的界定要有超前意识,应及时收集和分析与风险有关的各种信息,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监控预警。此外,对合同生效后可能涉及的税收政策、收入情况、成本费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合同执行情况密切关注,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须经财务主管审核并签署意见,再由财务部盖具合同专用章,交由财务部统一存档。

(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全面有效管控

企业应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充分利用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以“合同”为中心,以“合同文本”“合同审批”“合同执行”“收付款管理”“预警提醒”“统计分析”为核心应用,通过各流程来建立起一个统一共享的合同信息管理平台,供所有合同相关不同角色的人员使用。把一些对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大的合同,挑出来作为合同的重点管理对象。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由财务部门及法律顾问参与,严格管理和控制,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实现全面有效管控。

(三)加强人才培养,普及全员法律知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人是提高管理水平的第一要素,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企业的迫切需要。由于企业项目施工合同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因此需要法律意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知识水平高的管理人才。企业可采用外聘、定向培养、内训等方式,从人才市场引入合同管理人才,或定向培养合同管理专业人才。还可以由中高层领导带头组织学习《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相关知识,掌握合同签约技巧,强化法制观念,增强合同参与人员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提高全员合同管理水平。

五、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建立合同管理责任和风险控制措施变得尤为重要。财务的内控管理职能要想得到有效发挥,必须让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合同管理中来,做好风险识别分析,更好地履行内部监督控制职能,从而及时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真正为企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为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三大队)

参考文献

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谈判;管理措施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ield, because of the tender to the list of quantities, tender announced in the tender price control as a limit, building construction bidding enterprise at a disadvantage, so how to contract negotiations in a better terms, is a project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to realize profit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ontract negotiation and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an effective skill points.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tract negotiations; Management measures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目前的建筑工程招标一般都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标中公布招标控制价作为限价模式,即使是议标项目,也常常有业主的最高限价作为合同价款的控制。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许多在投标时不愿过多澄清的问题,都要在中标后合同谈判时进行协商和调整,并作出准确陈述。由此可知,建筑施工企业能否顺利利用合同谈判获得有利条件,是企业取得项目经济效益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建筑工程合同谈判的原则

所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第一段一般都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而这一条,就是合同谈判的最基本原则。在国家法令的规定范围内进行的合同谈判和履行才具备法律效力。此外,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是双方履行合同的最基本要求。这些构成了合同谈判不可逾越的原则。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合同谈判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与对方面对面的谈判和协商,充分了解对方及项目的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和依据。很多时候,即便是发包方处于招标优势,但是如果合同条款显失公平,则整个合同将会失去履行的意义,如果双方因此对簿公堂,会给双方都造成困扰和经济损失。

二、建筑工程合同特点及谈判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有:①标的物特殊,一般为不可重复的单一项目建设,具有唯一性;②由于工程建设时间长,导致合同履行周期长,属于过程合同;③由于建设项目的专业性,其专项条款和通用条款众多,涉及面广,对于合同履行的人、物、时等因素的设置较为复杂;④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往往由多个施工单位进行分包或者合作施工,而施工合同往往牵涉多家企业,荣辱共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给予施工合同谈判以足够的重视,委派有丰富经验的合同谈判人员及法律顾问团队实施合同谈判,才能从合同条款上全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承包企业还需要在合同评审审查过程中监督和完善合同条款,为企业争取利益、规避风险。因此合同谈判人员必须掌握合同特点和谈判要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合同谈判工作:

1、合同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深入,特别是项目背景资料收集。

在合同谈判之前,必须将与合同相关的资料准备充分,这部分资料包括招标文件、项目背景资料、项目相关政府批复及批文、业主的补充澄清资料、中标通知书、投标文件、投标澄清函、概预算造价初步文件等等。特别是一些已经多次招标的项目、烂尾楼后期施工承包工程、等非新建项目以及代建项目、BT项目,了解项目背景资料和项目建设情况就显得越发重要。项目背景资料包括工程项目的立项及信息获取、土地性质、项目目前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建设资金来源等。这些资料可以是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的信息,也可以是前期洽谈过程中已经达成的合作意向书、会议谈判纪要、备忘录等,还可以是政府部门或者第三方对项目的前期评估情况意见等等。

2、做好业主方的资料收集工作,同步分析己方优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尽可能收集整理有关合同对方的各种基础资料和背景材料,这些资料的内容包括对方的资信、合同履约能力、项目发展阶段风险情况、业主以往业绩等,还有对方参加前期阶段谈判的人员名单及其情况等。在获得了上述基础材料、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我方即可作一定分析。孙子兵法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充分了解业主方的背景情况下,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甚至是做一个双方优势劣势及互补对比分析。

3、掌握国家相关政策法令的最新动态及趋向。

在进行合同谈判时,谈判人员除了具备自己的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经验外,更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熟悉合同法的相关利益条款及与建筑工程施工息息相关的地质勘察、设计及监理相关合同的内容及规定。将这些相关法律法规融合进合同谈判中,为施工方的谈判争取更为有利的筹码。此外,对于国家政策支持的新技术及新工艺,要有一点的认识和倾斜,如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等建筑施工、技术材料相关新法规,均可以作为与业主谈判的主动筹码。

4、针对项目选择谈判人员。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施工方的合同谈判人员主要有:法律顾问、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技术经济人员等。法律顾问不仅仅要懂法律相关条款,更要有建筑施工方面的经验,掌握建筑方面的最新法律法规与政策,避免合同无效及双方扯皮。而工程技术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主要是针对合同的专项条款进行解析和修改,特别是对于专业领域的技术要求、工期的索赔及签证等条款的确认,必须依据原有招标文件的蓝本进行再次协商和商榷。合同管理人员和技术经济人员则要针对合同的商务部分条款和结算条款进行研究和商榷,利用概预算、决算及费用过程控制等手段为施工方争取到合理的付款方式和现金流量。总之谈判团队必须紧密配合、保持步调一致,才能做好整个谈判工作。

5、查找招标文件漏洞,对合同条款做出分析。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要根据每天的谈判内容及重点召开小型碰头会,进行分析总结和对策。一般而言,大型的建筑工程施工谈判往往持续十几天甚至一个月,谈判过程中往往针对一个问题陷入僵持阶段,因此对招标文件的漏洞,施工方要充分运用,对合同条款进行有条件的避让。由于谈判时很可能双方的针对点不一样,施工方要尽量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和议题进行商讨,掌握谈判议程,合理分配各议题的时间。出现气氛紧张时,应考虑引导谈判进入双方具有共识的议题,分散大家注意力,缓和气氛,烟消云散时再适时推进谈判进程。同时,要对每个条款设置自己的谈判底线,一旦超出谈判底线,则不应再让步。

6、采用避重就轻的谈判措施。

谈判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是双方利益的一种平衡结果。因此,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进行某些条款的放弃未免不是一个好选择。对于自己有利的硬性原则条款,则要坚持到底,并且争取最大限度的条件。在充分比较分析双方优劣势的情况下,从对方的弱点入手猛烈攻击,举一反三指出利弊,迫其就范。而对于自己的弱点,则要尽量注意回避。但是在双方僵持时,可以提出对于权责无关紧要的条款的适时让步,以让步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将谈判从低谷引导至高潮,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合同谈判技巧

从以往的建筑工程谈判实例可以看出,一般来说谁的知识面宽,谁的谈判策略运用得当,谁谈判经验丰富,谁就能在工程合同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因此,在合同谈判时要采取必要的合同谈判技巧,增加谈判成功几率。①多倾听,少发言。多让对方表达所求,才能对对方的底牌心中有数。②设置底线,明确说不。对于某些原则问题,要准确而且明晰的拒绝,不存在妥协。③分层退让,步步为营。在设置最终底线的情况下,要分步退让,不能一下子让步到底从而失去谈判筹码。④因势利导,诱惑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⑤多说苦楚,争取对方的理解。⑥理据充分、得理得利。必要时提供相应的专家和详实的数据资料、确切的文件来说服对方,有理有据的进行争取和阐述,以权威性和理智型风格掌握谈判高度。⑦必要的幽默感,缓解谈判紧张气氛。

四、结语

建筑工程的合同谈判,是明确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的直接过程,也是双方对于是否签订合同及合同内容协商一致的洽商过程。施工单位能否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争取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条款,只有在大量资料收集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运用经验丰富的合同谈判人员进行合同有利条款的争取。谈判活动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谈判准备工作的充分程度和在谈判过程中策略与技巧的运用。因此,合同谈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延展,才能做好合同谈判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秀清.浅议工程合同的谈判技巧[J].林业科技情报,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