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科技管理 创新体系

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各批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高水平的研究学者,是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技术成果产生和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高校的科技攻关、科研进程和管理工作都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实现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大幅度更新,更要对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同时进行大幅度改革。而在科技管理创新这一块,如何就科技管理体系,科研项目管理理念,科研项目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改变。

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科技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管理理念还相对滞后。工作统一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直接面对院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完成。主要体现是以严格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为管理依据的,片面强调服从性与统一性,却未形成综合、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的管理方式以及化管理理念的相对缺失与贫乏,导致了相应管理方式的按部就班。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工作的科学的调控手段,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难以在校内外形成团队化、跨学科的大型研究活动,一定程度上限制科研创新中求新求异、积极参与竞争、勇于探索的精神。

1.2 科技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现行宏观管理体制,但是许多高校还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管理模式,一直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思维治理大学,用行政职能部门的组织和操作程序替代学术职能机构的组织和操作程序;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过多,忽视了学术事务对于学者的内涵所在,学术自由和学术多样化在大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机关官僚作风。另外传统的科研管理是程序化的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主要是针对每一个项目的立项、开发研究、验收鉴定、推广等过程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而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科技管理的涵盖范围包括了学校科研方向的确立、管理系统的设计、科研策略的制定以及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是把资源的配置、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的确立、项目的实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把项目申请立项、专利技术开发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乃至技术转让后的服务看成是一个完整研究链,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因此,科研管理的范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大幅度扩展。

1.3 科技管理管理观念和服务观念不平衡

高校的科技管理既有科研管理的一般属性,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科门类广、层次多、服务面宽。既要为培养高端人才服务,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还肩负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教师要承担高数额、高压力的教学任务,还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以至于专职的科研工作者不多。高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留住优秀的科研人员。而受传统观念影响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侧重于强调管理职能,对科研工作的服务功能不够。对科研的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以人为本的科研氛围打造不足,团队力量的科研团队难以发挥优势,管理者也只是被动地履行着管理职能,没有加强与科研工作者的相互沟通和协作,无法充分调动出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所以服务理念的创新在于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物的多重联系中,找寻到突破点。

1.4 科技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当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网络化带动了管理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及重大变革,也对高校科技管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到了深刻影响,传统的科技管理方法和观念已难以适应信息时展的全部需要。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运用新型信息管理技术的理念、能力、水平和成效还远没有真正挖掘和体现出来,从而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能量,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系的进程。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着力建设,但由于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确立、决策支持、应用情况、信息利用效率、信息资源共享、组织管理、规范透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然没有搭建起实用高效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因此,不同地域或者学校信息沟通便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制约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联合化的重要原因。

2 高效科技管理体系的几点创新思路

2.1 科技管理模式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落后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建立起开放性的科技管理模式。通过克服传统高校科研队伍整合难和资源分散、科研管理和教育管理之间的矛盾,不断理顺学校研究机构的体制,扩大自主创新权,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基础雄厚、科技成果产出等各方面的优势,将教学、科研、经济服务功能紧密结合,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队伍和科技创新团队。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为目标,点面俱到,只有管理模式激活了,才能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热情和活力,让人的创新精神得以全面自由的释放。

2.2 科技管理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原则

对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同时实行“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政策,才能达到双赢目的。从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的科技管理者都是非管理专业人员,管理方面主要根据前人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在重复单调的劳动基础之上,工作局限性强,因而对工作的突破性不高,全面性也把握不够。一支专业的、能干的科技管理队伍必须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全方位管理,涵盖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掌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集合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探索能力,与社会和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因此,科研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成长。同时,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创造培训和进修机会,把握指导实际工作的中短期的培训机会和外出学习的机遇。另外,在部门内部实行轮岗制是很可取的,让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流动实践,深入、直观、面面俱到地了解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所有程序,了解科技管理程序中的同和异,实现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合理流动,让每个人发挥出最大、最合适的管理潜能。

而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并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民主公开的用人机制,同时科研方面应树立正确导向,建立以创新为主体的价值方向,处理好科研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人员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树立起好的服务意识,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多为科研人员着想,主动了解并排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富有创造精神的科研工作者,应彻底摒除传统的按资排辈的做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彻底的发挥,以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辈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源泉和动力才能永不枯竭。

2.3 创新科技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

以往的事实与经验表明,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成为一种优良的动力机制。因此,高校在科研管理中,需要引入适当的科研评价制度,优奖劣惩,从制度改革上激发出科研生命力,主要是从教学成效、科研绩效、成果产出等方面出发,摸索出一套契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研评价体系,并作为职称评审的标准之一,这是激励机制创新的根本所在。只有在政策和制度上充分体现知识劳动和产权所属的价值,使有突出成绩、有所贡献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能经过自己的事实劳动获取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才能带动整个科研队伍的成长和良性循环,才能让科研管理者更好地为科研人才服务,让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神,不急功近利,潜心攻克科研难题,产生出重大的研究成果。

2.4 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性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提高管理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掌握、传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科技管理是面向高素质人才的高级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和人员都表现出显著的高知识性、高创造性、高智力性,信息资源和信息需求也更为迫切。科技管理网络化是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科研信息管理中,不仅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而且在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中期检查、最后的成果鉴定和验收、项目后续跟踪等阶段,也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电子化技术手段,加强项目的各个流程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公开透明。同时开发管理网络系统,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行政协调和利益引导,譬如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给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权限所属范围内迅速方便查阅各类数据、资料、最新科研动态、提出问题,并能及时地处理相应的问题,实现信息普及、程序阳光、管理迅速。还可建立科研人才信息库、实验设备库、项目信息库等,以便熟练掌握学校的科研情况,并整合分散资源,冲击社会需求或重大前沿性研究课题,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行政协调和利益引导。

2.5 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合作交流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95-03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打造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是“杭齿”“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传动,引领未来”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十一五”期间,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公司“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通过认定部级技术中心、设立部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善技术中心组织架构、不断推进人才管理制度建设等措施,实现了“总量控制、优化结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年底,职工总数2565人,与2005年年末比减幅为25.20%;各类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9.55%;工程技术人才占各类专业人才的44.86%、占职工总数的13.26%;科研人员总量满足部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要求。人才结构趋向合理:专业职称的高级、中级、初级比例为8.6∶28.5∶62.9;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比例达54%,高、中、初技能等级比例为25∶45∶30。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职工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由“十一五”初的18.3%提升到33%。

“杭齿”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先人一步,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适应产业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能够从体系的思路紧紧把握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趋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集中反映在以下几方面的保障措施:

1 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完善的管理制度。公司按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系统编制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具体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职工绩效管理办法》、《岗位任职资格管理规定》、《收入分配管理制度》、《职工培训暂行规定》、《技术工人培训暂行规定》、《职工外出培训规定》、《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职业技能带头人管理办法》等。公司技术中心制定了《产品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规定了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设计目标成本、项目评审鉴定、科技成果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科研经费管理等;公司科协制定了《“中青年技术带头人”聘任办法》,对科技人员的聘任条件、聘任办法、聘任待遇、聘任管理等作了规定;公司团委制订了凝聚企业“源人才”活动方案并实施。

(2)创新的激励制度。2009年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薪酬制度改革,以岗位技能为核心,采取“宽带”薪酬理念设计,针对不同层级人员的市场价位可有弹性选择适宜的分配方式,并继续对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实施技术津贴和年度业绩津贴。每年由公司科协牵头评选科技成果、双革四新项目成果和优秀科技论文,并给予表彰和奖励。每五年召开科技大会,表彰“科技明星奖”、“科技优秀奖”和“科技先进奖”,仅一次奖励金额达125万元。技术中心下设的15个专业研究所所长实行年薪制;每两年推荐评选“中青年科技带头人”。公司建有优秀人才库,实行继续教育工程,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打破论资排辈,重视真才实学,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 健全的人力资源引进培养体系

(1)人才引进。按照公司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每年制订人才需求计划,从全国高等院校引进本科生、硕士生;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招用技术工人;注重引进成熟人才和企业内部培养挖潜等齐头并进的多元开发措施。为了加强对新大学生的管理,使他们尽快适应岗位,发挥聪明才智,制定了《新大学生管理试行办法》和《新大学生基础培训提纲》。进公司两周内确定指导老师,两个月内开展入厂教育和基础知识培训,一年半内实行一级管理,收入年薪制。每年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专家评委对他们进行考核答辩,形成了一种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快速成才机制。

(2)人才培养。公司重视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统筹兼顾,结合各自特点进行培训选拔,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今年制订了《“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每年编制年度职工培训教育计划并认真实施。邀请中外专家、大学教授授课和技术指导,举办各类新知识新技术讲座;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引进博士研究课题带教人才;与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职业机电技术学院联合开办工程硕士、大学、大专学历班,拓宽了各类人才的知识面。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实用、有效的人才开发之路。

公司建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鉴定站,坚持开展初、中、高技工职业资格培训,每年开展公司、市级、省级技术比武活动。同时制定了“职业技能带头人管理办法”,聘任了20位同志为公司职业技能带头人,共带教徒弟116名,通过传帮带活动,半数以上的徒弟技能等级有了提升,还培养了3名区级以上首席技师。

3 健全的职称评审体系

公司重视对科技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综合考评,确认和评定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首次确认。凡符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细则中规定的首次确认条件并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上的人员,给予直接认定初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公司设专人负责首次确认工作,对年轻科技人员队伍稳定和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2)每年开展正常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2003年前公司曾有工程技术中级评委会和工程技术、经济、会计、统计、技校等五个初评委。虽然近年来,职称评审工作已走向社会化,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动进行角色再定位,从“权力中心”角色调整为“服务中心”。对已列入以考代评的专业系列,做好应考人员的服务工作;对仍开展评审的专业系列,对评审对象进行辅导,申报资料整合核对,确保评审质量,不时地关心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成长、事业成就,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也为科技人员开辟了职业发展通道。

4 构建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于2002年制定了《职工绩效考核暂行规定》,该办法从职工承担工作量、工作表现与态度进行评价。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变化和方法的更新,2010年重新制定了《职工绩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绩效管理体系,按人员级别的不同,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和重要度,制定不同要求的管理制度。依据《两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每年两次开展两级领导干部绩效评估工作。依据《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开展年度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绩效评估。依据“合格职工达标考核办法”,按月组织、协调各部门合格员工达标活动的开展。评估结果与月度奖金和年度绩效奖挂钩,作为职工培训、升迁、职业发展等方面重要依据。绩效管理机制为企业建立岗位、薪酬、绩效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下了扎实基础。

5 企业取得的成果和业绩

通过全方位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杭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使公司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竞争力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已拥有专利107项,主持修订的国家、行业标准22项;获得国家、行业、省、市的各类成果奖10余项;大量论文在行业会议上交流、在省级以上权威刊物上发表。

企业在“十一五”时期,技术中心被认定为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并荣获“中国机械500强”、“中国齿轮1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企业”、连续3年入选“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自主创新先进企业”、“中国齿轮行业科技进步成果一、二等奖”、“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浙江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建立了部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第一批重新认定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创新型试点研发中心和创新团队、萧山区“十佳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等。

6 “十二五”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1)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为实现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齿轮传动装置先进制造基地、“十二五”再造一个“杭齿”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指导思想指引下,以三条主线开展人才工作:第一,以成果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以成果衡量人才的绩效,激发企业人才的创新活力。第二,以绩效管理为主线用好用活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第三,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为动力,使人才倾心服务企业、用心钻研专业、精心创造事业。

(2)总体目标。到2015年,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数量充足,结构优良,门类齐全,培养高端。确立公司人才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比较优势,为把“杭齿”建设成为研发和生产全系列齿轮传动装置大企业集团奠定人才基础。

(3)主要实施举措。第一,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发挥与高校联合办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继续进行研究生的培养:与重庆大学联合开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的同时,每年选送3~5名专业管理人员和擅长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赴浙江大学培养工商管理(MBA)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到“十二五”末,职工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45%,每年从中选送5~10名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财会、计划调度人员、工段长、营销业务员、采购业务员等各类管理人员上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培养专业对口的本科学历;大专生培养:继续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经济专业大专班,凡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新技工,要求达到大专(或者大专在读)学历。

第二,加快构建完备开放的网上学院。创建集学习、考核和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网络学院。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解决部门多、地域分散,工学矛盾,使培训工作能够统筹安排并有效测量;拓展新的培训方式,与传统培训方式互相整合,扬长避短,优化公司的培训体系;解决职工学习需求不一,丰富课程资源,有效满足多层次、多专业的培训需求。

第三,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的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以人才合理配置促进部门间协调合作,满足又好又快发展。①每年引进20名“211”重点院校大学生和成熟人才,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②每年引进30名普通院校重点学科大学生,充实各分厂、部门,培养科技创新的基础人才,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形成科技创新人才与基础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③每年吸纳60名左右具有大专学历、通过岗前培训持有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确保技术工人队伍具有素质较好的新生力量。

第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用,通过引进博士,博士后课题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以申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为科技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以项目组建团队,实行项目责任制,发现和培养领军人才,使众多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青年科技才俊迅速成长、脱颖而出;以专利数量作为人才的业绩指标,带动自主创新,为选拔培养高级人才打好基础。

实行专业研究所所长聘任制,发挥所长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所长、副所长培养达到领军人才的培育成熟,实现科技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五,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高超、分布均衡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完善公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的组织机构,发挥其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职业技能带头人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等措施,使公司的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保持技艺实力在同行领先、结构比例在同行领先。

第六,大力激发人才活力。在“十二五”期间,公司将把激发人才活力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要求,建立适应上市公司体制要求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突破各种束缚人才发展的机制壁垒,不断激发人才追求事业的热情,使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竞相迸发。

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设立企业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明星、科技优秀奖、科技先进奖等奖项。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实行重奖。继续实施中青年科技带头人评聘制度、新产品项目承包制度、科技成果评审制度、青年岗位能手评选制度和职业技能带头人评聘制度等一系列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各类奖励制度的经济利益和荣誉价值的双重激励作用,让人才切实感受到知识的价值,鼓舞各类人才为企业强盛贡献智慧和力量。

探索股权、期权、年金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创新人才倾斜,以体现人才的价值。推行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为科技人才薪酬的设定和调整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系统和机制。

关心科技人才的生活和健康,尽力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为使年轻科技人员能倾心服务企业、用心钻研专业、精心创造事业,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采取必要的特殊措施,优先分配单身公寓楼、在同等录用条件下优先解决配偶和子女的工作岗位、定期安排优秀人才休息休假活动、定期为优秀人才安排体检,让科技人才感受组织的关怀而备受鼓舞。

第七,资源保障,组织保障。按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类组织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机制运行。充分发挥科协、工会、团委等重要作用,使各级党政干部牢固树立“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观念。确保人才工作主体到位、责任落实。

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公司教育经费在工资总额2.5%的额度内使用,按实列支,保障人才开发和培养资金充足。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科技创新;舰船备件;可靠性

一、 引言

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下,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将促使管理者在费用、人力、物力等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产品质量保障效率最大化。质量管理体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质上是结合产业实际,对体系进行吸收、消化、转化。

以舰船备件管理技术为例,舰船是一个可维修的大型复杂系统,具有军品的基本属性,使用方对其服役过程中的质量管控要求严格,除了要保持平时的战备完好性之外,还要满足战时优良的战斗损伤维修恢复特性。备件是舰船服役过程中进行维护检修和应急处理的保障性物资,过量的备件配置会影响舰船的载重和空间从而影响有效战斗载荷,造成装备经费的浪费;备件的匮乏又将影响舰船的顺利维修,导致服务中断。因此,深入地研究和提升舰船备件管理技术,是保障舰船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军事意义和应用价值。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舰船产品出口的增加,配套形成完善的备件管理方案,实现产业质量保障服务,将有利于促进舰船产品的出口,提升我国舰船产业在世界上的质量口碑,促进舰船制造经济的发展。

文章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背景下,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舰船备件管理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并借鉴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维修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舰船维修体制的研究出发,阐述舰船维修级别、维修策略对备件配置管理的影响,并研究舰船备件管理技术下一步创新方向,为我国舰船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由于舰船具有可维修的特性,备件管理方案重点用于保障海上执行任务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为区别于一般问题,文章主要研究随船备件管理技术创新。

二、 舰船产业科技创新体制研究

产业体制创新是指对企业各种组织构架和运行关系进行科学调整和优化组合,从而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开辟道路。舰船产业的科技创新体制架构包括舰船运行、舰船维修、舰船备件、舰船管理等方面,其中,维修是产生备件需求的原因,舰船采用不同的维修体制,将直接影响对备件数量的需求。维修体制主要是指维修级别、维修策略和各种维修的职责。其中,与备件需求密切相关的是前两者。本节分别介绍舰船装备维修级别、维修策略的分析方法及其对备件配置管理的影响。只有确定了舰船装备的维修级别和维修层次,才能提出相应的备件配置管理方法。

1. 舰船维修级别。舰船装备维修级别分为三级: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其中,基层级由舰员在舰上进行日常检修,排除小故障;中继级由舰队修理所或修理船对较大型设备进行修理;基地级由海军造修船厂或原设备制造商对舰船进行预防性维修或大故障的排除。

针对不同设备不同的故障模式,所采取的维修方式不同。依照部件层次,可分为:①故障现场可更换部件LRU(Line Replaceable Unit);②车间可更换部件SRU(Shop Replaceable Unit)。对应基地级维修的是SRU,相应地就不需要随船备件;对应中继级维修,需要分两种情况,舰队修理所对于备件的配置而言与基地级一致,而如果由修理船提供备件,则需要考虑船队共用备件的问题;对应基层级维修的是例如,其解决的是随船备件的配置问题。因此,确定随船备件的前提是确定舰船装备的维修级别。

对于装备部件维修级别以及层次分析LORA(Level of Repair Analysis)的问题,Lilian Barros和Michael Riley(2001)建立了LORA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并开发了LOROM软件包,通过分支定界启发式算法求解。Eduardo Siqueira Brick和Eduardo Uchoa(2009)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MIP(Mixed-integer Programming)模型,并利用商业软件CPLEX9.1在合理时间内,求解了维修级别规划问题。

2. 舰船维修策略。舰船维修策略是指根据一定的技术、经济因素,对故障部件的更换方案进行优化和选择。对于维修策略的认识,经历了从紧急维修CM(Corrective Maintenance)到预防性维修PM(Preventive Maintenance)的跨越。

紧急维修对备件配置的影响一般通过经验进行分析,根据以往的故障数据分析备件配置方案。例如,易宏(2003)等通过对舰船零部件的MTBF、故障率等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备件的配置方案。对于预防性维修,多考虑定时维修下的备件配置方案,如Armstrong和Atkins(1996)基于定时维修策略,对备件配置方案进行了优化。也有学者同时考虑两种维修情况下的备件更换策略,如Ward Romeijnders(2012)等对Fokker Services航空设备维修服务公司10年来的备件需求数据及维修信息情况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兼容考虑两种维修策略情况下的备件更换策略较以往Croston预测方法提高20%的准确率。

除此之外,一些特定的维修条件也会对备件配置方案产生影响。唐成(2012)等对是否配置随船修理设备两种维修能力下的随船备件数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配置随船修理设备可以降低随船备件数量。因此,要细致全面地研究舰船备件管理问题,不同维修策略导致的不同备件需求影响不能被忽略。

三、 舰船产业备件配置管理策略分析方法

对于舰船不同种类备件配置数量的决策,一般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建模方法的不同,意味着研究备件配置问题角度的不同。目前,大致可以将研究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1. 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方法。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方法是一种统计手段,它不考虑产生备件需求的因果关系,而是对以往备件需求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由此预测装备的备件配置数量及种类。

目前,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备件需求的方法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基于唯一时间序列里各个部件历史备件需求数据直接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直接预测法DF(Direct Forecasting);二是对分系统(由部件组成)时间序列和各个部件时间序列进行多层级分析预测,最终按照一定比例合成获得各个部件的备件需求的方法,称为层次预测法HF(Hierachical Forecasting)。

已有不少学者基于上述两类数据预测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例如,冯杨(2011)等人利用简单指数平滑方法SES(Simple Exponential Smoothing),对某型舰艇备件进行DF分析,建立了舰艇间断需求备件的预测模型。Seongmin Moon(2012)在SES基础上,利用“R 2.6.2-forecast”软件包确定最优化的平滑指数系数,对韩国海军184艘舰艇的年度备件需求数据进行HF层次预测,获得了较以往DF直接预测方法更准确的结果。

除此之外,许多学者还将机器学习、模糊数学、大数据分析等思想融合进基于历史数据的备件需求预测方法中。D. Petrovic(1992)等开发了Sparta(Spare Parts Advisor)软件,基于历史数据不断给出备件配置方案,并通过不断向使用者提问对方案进行筛选,直至给出结果。李涵(2010)等将影响机载导弹部署备件需求的六项因素量化,利用单隐层BP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实现对下一年备件需求量的预测。

2. 基于METRIC理论的配置方法。METRIC(Multi-Echenlon Technique for Recoverable Item Control)理论由Sherbrooke在1968年首次提出,他以平均缺货率EBO(Expected Back Order)为衡量指标,对可修复部件的供应链进行管理,并实际运用于美国空军备件保障体系。Muckstadt(1973)在METRIC模型基础上,对部件进行分级,形成多层供应、多级部件的MOD-METRIC模型,并应用于美国空军的F-15武器系统。Hillestad和Carrill(1982)提出Dyna-METRIC模型,研究部件送修与备件库存系统的瞬时活动,用于解决装备在战斗状态下发生不定常的备件需求。Slay和Graves(1985)各自独立地将原METRIC理论中部件修复时间服从的泊松分布替换为负二项式分布,更真实地反映维修过程,形成多层供应、单级部件的VARI-METRIC模型,随后,Sherbrooke(1992)将上述模型拓展成多层供应、多级部件的VARI-METRIC模型。

在这些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创新探索工作,使其更适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Gross(1983)将VARI-METRIC模型中维修能力无限的假设修正为更真实的有限维修能力,引入闭排队网络理论描述维修过程。Rustenburg和van Houtum(2001)等荷兰学者,将VARI-METRIC模型应用于荷兰皇家海军护卫舰队的备件管理,并计算舰船系统的保障概率作为优化目标,以备件预算费用为约束,利用贪婪算法进行优化求解。

3. 基于系统可靠性的配置方法。像舰船这样的大型机电系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故障部件都要立即进行更换,可以留待返回基地后再进行检修更换。Sleptchenko(2005)等依照舰船部件发生故障后,带来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对预算经费的影响,将部件按照重要程度分为四类进行分析,开始用系统观点来看待问题,有些小部件不产生影响的故障不进行考虑,但他并未给出定量的数学模型。

易宏以保障舰船的任务可靠性为最终目标,利用故障树方法(FTA)分析了备件数量对任务可靠度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单船随船备品备件优化配置决策模型,并自主开发CTIGER软件,基于历史数据采用Monte Carlo仿真法模拟故障过程,获得了备件优化配置种类和数量清单。在此基础上,程鹤(2007)提出舰船编队在航率的计算公式,并建立了相同备件共用策略模型,探索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船队备件优化配置方法。

四、 舰船产业备件管理技术创新发展建议

随着舰船装备技术的发展,随舰搭载装备日益复杂,在现代管理体系要求下,为提高舰船装备质量,促进舰船产业发展,舰船备件管理技术需从以下四个方向创新发展。

1. 以系统可靠性指标为中心进行备件保障。备件保障的唯一目标是保证舰船任务的顺利执行,对于单船,可以选用使用可用度或任务可靠度为目标;对于舰船编队,可以选用在航率或船队任务可靠度为目标。利用FTA模型和Monte Carlo仿真计算舰船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使部件失效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大小通过部件关键重要度这一指标得到体现,综合了部件失效概率、备件缺失导致的后果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冗余设计等要素,实现了对备件重要度的分级。以系统可靠性为保障目标与实际需求最为契合,从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角度来指导备件配置,能做到“抓大放小”,减少无关“大局”的备件配置,节约经费、空间和载重等有限资源。

2. 综合定量与定性要求的多约束、多目标优化。随着舰船任务目标及约束条件多样化,在确定备件配置方案时,需要对多种定性或定量的需求进行综合考量。金家善等综合考虑了保障费用、仓库空间、载荷及维修能力为约束条件的备件配置问题,运用专家打分、归一化方法对定量与定性条件进行处理,建立了约束因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为解决混合约束下随船备件配置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尝试。如何将舰船备件配置中的模糊要求精确化、定量化,并构造多约束、多目标优化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

3. 基于支持向量机等新理论的非线性预测。由于舰船备件消耗数据有限,具有小样本、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等特点,传统的基于非线性样本线性化的预测思想准确率低。Corinna Cortes和Vapni(1995)等学者提出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理论,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问题。卫一熳(2015)等运用灰色加权关联方法对影响备件消耗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SVM理论,建立了灰色加权关联分析与多尺度最小二乘支持SVM组合的学习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影响因素与备件消耗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如何将最新的非线性预测理论成果应用于舰船备件预测,值得继续研究。

4. 舰船编队备件共用策略优化。舰船执行任务主要以编队形式进行,舰船之间有许多通用备件,当编队内舰船出现备件短缺时,可由其他舰船通过横向供给进行补充。国内外学者Cohen(2006)、H. Wong(2006)、陈砚桥、程鹤等均考虑了横向供给对备件配置种类、数量带来的影响,但对于三艘以上舰船的多对多横向供应体系共用策略(Pooling Game)优化并未做研究,没能形成舰船编队一体化备件保障体系。

五、 结语

对比国际上舰船产业管理经验,美国舰船制造商在备件初始供应阶段,利用“基于战备完好性的备件供应”方法计算备件需求;在正常供应阶段,他们基于全球历史需求数据进行分析,以此预测需求,实现了向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过渡。这一备件管理方式可以滤除突发性的备件需求增长,有效地把具有持续性需求的备件和间歇性需求的备件分开,极大提升了舰船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质量,促进其舰船制造工业的“本土化回归”。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舰船装备保障理论的研究,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下,坚持产业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历史数据、企业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保障方案,实现舰船备件管理的精确化、系统化,为舰船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朱雅彦,孟晓哲.基于航空产业的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6):71-73.

[2] 计国君.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88.

[3] 方道红.论军械仓库管理与质量管理技术[J].现代管理科学,2000,(4):48.

[4] 但斌,胡丹.平战结合下大型服务系统应急备品备件管理研究[J].软科学,2012,26(145):51-54.

[5] 易宏.舰船总体可靠性通用模型及舰船可靠性工程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3.

[6] 唐成,梁晓峰,陈砚桥.配置随船修理设备对备件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2,(1): 95-96.

[7] 冯杨,尹迪,罗兵.基于SES的不常用备件需求预测模型[J].兵工自动化,2011,30(2):18-21.

[8] 李涵,周东君,张锋.基于BP网络的机载导弹备件需求量预测[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0,25(4):457-61.

[9] 程鹤.陆军船队备品备件优化配置策略[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7.

[10] 卫一熳,邢焕革.基于灰色加权关联与 MS-LSSVM 组合的舰船备件需求预测[J].舰船电子工程, 2015,(1):126-30.

[11] WONG H, VAN HOUTUM G J, CATTRYSSE D, et al.Multi-item spare parts systems with lateral transshipments and waiting time constrain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71(3):1071-93.

基金项目: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水面舰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研究”(项目号:GKZD010059-22);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策略的影响:上海重点产业典型案例研究”(项目号:13692104500)。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供电企业;科技创新

一、引言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科技创新是必然之举,也是在整个电力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的有效措施。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科技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

(一)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以及科研活动的统称,具体指的是借助新型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工艺,对新的产品进行研发,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以及更高质量的服务。所以,科技创新又被分为技术、知识、管理创新等不同的板块,涵盖着资金、知识、制度等多个不同的要素,是创新元素以及创新的个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的支持,营造出科技创新的氛围、提供出科技创新的路径,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所以,作为现代化的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工伤管理的模式,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企业制度体系进行优化,从而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

(二)工商管理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所设计的领域以及主体较为广泛,因此政府在对组织作用进行发挥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倡导企业对自身进行科技创新的职责进行明确,准确掌握市场的动向,为科研人员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流程,科学地支配科研资金,做好科技成果的测评工作。与现代经济市场结合起来,站在内部以及外部体系中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判。而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为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指路明灯。

(三)工商管理文化氛围促进科技创新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工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水平,尤其是在文化氛围层次上,企业有必要营造出尊重知识、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从而有效带动企业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需要逐渐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促使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站在企业内部体系构建的角度上,将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与自身综合水平的提升挂钩。这样不仅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素养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完善科技创新的流程,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除此之外,以科技创新构建起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创新的元素充分融入科研活动中,提升了科技创新的连续性,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能够助力企业更好地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挑战。

三、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一)强化科研队伍创新意识在供电企业内部,对工商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与科技人才息息相关,因此科技创新体系与工商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供电企业工商管理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企业逐渐关注高端科研人才的引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人才招聘的渠道进行有效优化,为企业招聘更多高科技技术性人才;其次,对目前在岗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将其打造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队伍。而这些高水平人才在对工商管理内容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也能够促使工商管理体系内容以及模式的改革。

(二)用科技创新带动工商管理体系创新供电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平稳运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随着科技创新机制的出现,科技促进生产的理念得以实践,也是对科技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的尝试,这主要表现在管理思维拓展、科研项目成果展示等方面。随着科技创新带动工商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升,核心技术得到了升级,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推动力。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科技企业;推进作用;优化对策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企业必须更加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商管理工作,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从企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普遍都具有一定的意识,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有很多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没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商管理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要求广大企业既要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在科技创新中的推进作用,也要不断强化工商管理改革,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1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

1.1具有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尽管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但由于科技创新涉及方方面面,因而需要各个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企业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保障,进而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使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了工商管理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工作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力度,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深入开展,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1.2具有协调作用。对于企业科技创新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融合,进而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企业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工商管理的协调作用,使各个方面的智慧、力量凝聚到科技创新中来,比如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特别是通过“互联网+人才”的模式,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使各方面人才能够汇聚到企业科技创新中来。工商管理的协调作用还体现在企业可以协调各个部门共同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努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1.3具有引导作用。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发挥工商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比如通过改革和创新营销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市场需求对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进而能够引导企业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对接;再比如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特别是由于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财务部门可以合理安排科技创新资金,而且也可以向各级政府争取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等。

2科技创新视域下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对于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来说,要想更好地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工商管理观念,更加重视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但从当前一些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观念比较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很多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还没有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企业尽管也强化工商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有效的管理,导致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不优,特别是相关保障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必须会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规范化、持续化以及有效化。2.2管理体系相对陈旧。由于我国企业早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而且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没有引起重视,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企业工商管理体系还在紧紧围绕企业科技创新来展开,工商管理体系陈旧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比如一些企业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协调机制,特别是在引导和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导致很多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还有一些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尽管也认识到应当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但在落实方面仍然比较落后,比如各个部门还没有对科技创新给予高度重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等。2.3管理方法缺乏创新。要想使工商管理工作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工商管理方法,但目前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工商管理缺乏创新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一些企业不重视工商管理的系统性,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协调,因而也不可能为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再比如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电子商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开展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落后,缺乏对市场、客户、顾客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也直接导致企业科技创新不符合市场需求,甚至一些企业研发的新产品还没有上市就已经成为落后产品,这主要是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和服务。

3科技创新视域下企业工商管理的优化对策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科技企业;推进作用;优化对策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企业必须更加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商管理工作,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从企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普遍都具有一定的意识,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有很多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没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商管理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要求广大企业既要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在科技创新中的推进作用,也要不断强化工商管理改革,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1.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

1.1 具有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尽管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但由于科技创新涉及方方面面,因而需要各个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企业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保障,进而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使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了工商管理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工作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力度,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深入开展,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1.2 具有协调作用

对于企业科技创新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融合,进而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企业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工商管理的协调作用,使各个方面的智慧、力量凝聚到科技创新中来,比如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特别是通过“互联网+人才”的模式,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使各方面人才能够汇聚到企业科技创新中来。工商管理的协调作用还体现在企业可以协调各个部门共同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努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1.3 具有引导作用

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发挥工商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比如通过改革和创新营销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市场需求对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进而能够引导企业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对接;再比如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特别是由于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财务部门可以合理安排科技创新资金,而且也可以向各级政府争取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等。

2.科技创新视域下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对于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来说,要想更好地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工商管理观念,更加重视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但从当前一些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观念比较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很多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还没有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企业尽管也强化工商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有效的管理,导致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不优,特别是相关保障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必须会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规范化、持续化以及有效化。

2.2 管理体系相对陈旧

由于我国企业早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而且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没有引起重视,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企业工商管理体系还在紧紧围绕企业科技创新来展开,工商管理体系陈旧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比如一些企业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协调机制,特别是在引导和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导致很多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还有一些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尽管也认识到应当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但在落实方面仍然比较落后,比如各个部门还没有对科技创新给予高度重视,在 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等,使科技创新能够得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等。

2.3 管理方法缺乏创新

要想使工商管理工作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工商管理方法,但目前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工商管理缺乏创新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一些企业不重视工商管理的系统性,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协调,因而也不可能为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再比如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电子商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开展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落后,缺乏对市场、客户、顾客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也直接导致企业科技创新不符合市场需求,甚至一些企业研发的新产品还没有上市就已经成为落后产品,这主要是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和服务。

3.科技创新视域下企业工商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创新工商管理观念

科技创新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战略发展能力。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工商管理模式。这就需要企业将工商管理工作与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的融合,特别是要强化工商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协调作用和引导作用,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大力推动工商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着眼于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工商管理机制,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工商管理理念,还要切实发挥好工商管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组织和协调功能,特别是要发挥好助手作用,比如企业应当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科技创新进行系统安排和设计,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的持续性和战略性,同时还要制定更具有针对性、效能性和系统性的科技创新保障措施,进而能够使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开展,并且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成果。

3.2 创新工商管理体系

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把健全和完善工商管理体系上升到战略层面,纳入企业战略发展体系当中,不做创新工商管理体系,进而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由于企业科技创新涉及面广,而且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需要方方面面的广泛参与,同时还要对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因而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使企业科技创新能够拥有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引导和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将科技创新纳入各个部门的工作体系当中,共同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工作合力。创新工商管理体系,还要更加高度重视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的有机结合,除了要对内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之外,还要更加重视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企业可以加强与其他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再比如还可以依托到更多的外部支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3.3 创新工商管理方法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想使工商管理工作能够更具有推进作用,至关重要的就是创新工商管理方法。要将“系统理论”应用于工商管理工作当中,强化工商管理工作对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支撑,比如在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力、物力、财务保障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相关方面的系统化应用;要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模式创新,特别是要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狠下工夫,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服务,比如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需求信息、企业产品信息以及相关意见建议等进行收集和分析,为企业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决策辅助;再比如在开展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强化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角度为企业产品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创新工商管理方法,还要更加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团队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高绩效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效率。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 0 25”战略的新时代,企业必须将科技创新上升到更高层面,特别是着眼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促进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新路径。尽管很多企业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与过去相比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很多企业还没有将工商管理与科技创新进行深度融合,导致科技创新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深入、高效开展。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进步的战略高度,着眼于解决企业工商管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重点要在创新工商管理观念、创新工商管理体系、创新工商管理方法“三个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浅谈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 [J].河北企业,2019(7).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7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achieve the market ope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object, play a driving role of the scientific market in safety,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excite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all the production factors, Yongjin company has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three-point programme" to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optimize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ket, thus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mpany.

关键词: 科技创新;市场;体系构建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arket;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29-02

0 引言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更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只有通过企业内部不断的创新机制,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市场运作管理,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创建“三大纲领性”文件

1.1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市场运作管理实施细则》 永锦公司科技市场的运作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为宗旨,激发创新活动;遵循“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坚持“平等、自愿、有偿、事前补偿、诚实信用和协商一致”的原则,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完善科技市场的资源配置,健全科技创新市场的运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

永锦公司在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五位一体”运作管理模式的前提下,立足于规范科技市场运作,着力于科技创新正向激励,激发全员创新热情,“科技套餐组合工程”是公司规范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实施各类创新科技成果收购的前提下,为调动全员创新积极性而推行的新的激励办法。科技创新成果组合工程分单位和部室两大类别三个等级,以充分激发不同水平单位和部室创新激情。其中单位A、B、C三个级别的创新组合工程内部收购价分别为30万元、15万元、7.5万元,“创新之星”部室五星级、三级星、一星级部室内部收购价分别为6万元、4万元和2万元。各个组合工程被单位和部室认购后,必须完成相对应的科技成果指标。比如,单位认购A级创新组合工程后,年度创新绩效分值必须为130分以上,创新绩效考核在95以上,其中省部级成果1项,地厅级成果2项,省部级QC成果1项,推广应用外部成果10项,年科技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2%-3%,实行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500万元以上……而机关部室认购星级部室后,除了按认购等级类别,完成相对应的本部门科技成果外,还要督促完成分管系统各类科技成果指标,以通过凝聚系统力量,实现协同创新。

而对于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的收购,则按照事前补偿、事中管控、阶段考核、事后评审奖励的正激励办法,每季度按照时间节点进行考核,半年度考核完成者支付总收购费用的四分之一,年度完成者支付剩余的四分之三;而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创新成果,永锦公司则加大奖励力度,给予最高奖金30万元、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5万元、3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以真正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合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1.2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办法》 该办法系统规定了“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体系、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推广成果验收结算体系”“五位一体”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创新成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1.2.1 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体系 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原则,公司机关各部室负责分管专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负责推动本专业内各单位科技创新成果的生成;负责参与对本专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和推介、推广;负责配合本专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负责管理列入公司级以上的的科技创新项目。公司每年依据各单位、各部门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项目内容的创新性、重要度和参与度确定公司管理的项目,遴选重大或重点项目向上级公司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申报立项。

1.2.2 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 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分为科技创新项目验收鉴定、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评审、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验收评价三个方面。在公司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进展要求,由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创新项目的评审工作。专业委员会下设创新成果评委库,由各单位、各部门推选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资质、专业理论和能力强的人员担任,每个评委库为30人,每年更新一次,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分管创新成果的评审。

1.2.3 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公司科技市场收购的范围,制定各类成果收购和奖励标准,所有列入科技市场收购的成果按照“事前补偿、事中管控、阶段考核、年度奖励”原则。科技市场收购费用从科技经费中列支,科技市场收购费用用于支付补偿成果完成者和组织者对创新工作的贡献与付出。

1.2.4 科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 该体系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数量和效果评价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实施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效益提成奖励机制,使科技创新成果完成者从推广转化中受益,切实得到实惠。

1.2.5 科技成果验收结算体系 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项目组对推广完成后进行总结,编制成果推广总结报告,并提交成果推广验收结算申请,科技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推广验收结算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合格后提交专业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制定推广成果效益提成结算方案,并纳入季度的科技市场

收购。

1.3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标》 该工作目标作为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考核结果占各单位、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30%的权重,并作为年度科技创新奖励的依据。在各单位认购的基础上,上下结合形成的全公司科技目标工作体系,既有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的创新工作量的目标,又有部门的职能目标。

2 结语

以上“三大纲领”性文件互为支撑,相互关联。永锦公司通过制定的“三大纲领”文件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应用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优化了永锦公司科技创新市场运作管理模式,科技创新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创新成果推广转化工作显著增强,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成果质量、数量明显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增强了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力,助推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实现了公司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骆品亮,向盛斌.R&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05).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系统协同;耦合机理

一、引言

随着知识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与科技已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速度的主要因素[1-3]。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使得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4]。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更促进了金融创新耦合体系进一步合理完善[5,6]。近年来,有文献开始探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间的双向协同关系。陈迅等指出金融创新同科技进步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童藤以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为视角,探究了两者互动、协同、匹配、共生关系。陈作章[7]等通过调研苏州市商业银行科技融资,发现在金融和科技创新耦合过程中,需要科技公司、保险、政府、担保等主体参与。王仁祥[10]等以面板数据为基础,以最优化为视角,对金融和科技创新最佳耦合协调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和科技创新间的双向关系进行了探讨,给出的结论有启发意义[8]。在国外关于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研究中,公共市场、科技、金融是各自独立的,还没有作为一个整体[9,10]。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知识创新阶段,金融创新投入主要在科技创新进程成果产业化阶段。政府对市场与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割裂了科技创新阶段的完整性与内在联系,对整个过程的科技创新资金需求未全面考虑,市场与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融合难以体现。文章将金融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耦合整体,全面考察了金融、科技、市场、政府创新主体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对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耦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二、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主体和客体要素

金融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支持,金融创新主体根据科技创新的审查机制,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择优筛选。针对科技创新投资项目,金融创新会全过程对其进行事后监督与管理,这样就保证了投资效果按预期进行而不出现偏差。对于金融创新来说,通过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可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科技创新水平决定金融创新投资获取的绩效,同时提供先进技术手段给金融创新。因此可将两者当做一个耦合协同系统,也就是说,通过耦合协同,形成了属性不同的科技创新子系统及金融创新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三个主体要素组成。根据时间的逻辑顺序对科技创新进行划分,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化三个不同的阶段。知识创新利用科学研究获取新技术及新知识,其中各大科研院所及众多的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对于技术创新而言,其实质是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各个行业的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对于产业化而言,其实质是进行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同样企业也是产业化创新的主体。各大科研院所及众多的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力量与源头,通过给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来支持企业。

金融创新子系统由公共金融创新供给主体、市场金融创新供给主体组成。公共金融创新供给主体是科技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市场金融创新供给主体是银行、风险投资机构、资本市场投资者、天使投资者。通过两种方式,即间接调控市场科技的金融主体与直接对科技创新进行资助的主体,政府金融创新投入的目的是将投入的可持续性及效率保持住,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而市场金融创新的供给主体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对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而言,与金融创新主体紧密联系的是资金流。图1为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的主体与客体。科技创新主体诸如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金融创新主体为其提供资金。根据创新项目及创新主体的差异,科技管理部门、政府财政部门选择差异化财政资金拨付方式进行资助,包括事后补助方式、定额分期补助方式、有偿使用方式等;通过可转换债券、股权、债权等投资方式,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对其自身投资收益进行保障。对于市场金融创新主体、政府公共金融创新主体来说,两者都需要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才能完成资金回流,也就是说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知识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行资金回流,实现形式为创新税收,这样政府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就保证了其延续性;市场金融创新主体采用科技创新投资完成对资金的回流。

三、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1.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机理

耦合实质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在多个系统之间,通过各种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最后进行联合的现象。产业耦合属于一种动态关联关系,它以系统论为依据,在各产业间,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依赖。通过将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做为两个最基本的子系统,构成主体的要素则主要包括各行业的企业、各大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等,当产业发展、空间发展出现不平衡时,通过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从无序状态转变有序状态,两个子系统间形成耦合效应。通过科技创新,会使金融创新要素得到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优势,可使金融系统内部信息透明化程度得到提高。通过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及耦合,金融创新能够确保科技创新主体的投资力度,科技创新通过制定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给金融创新的相关活动提供一定的支持。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活动,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就进一步的完善了投资理念、投资组合方式及相关的金融中介结构。通过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加上运营监管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可为金融创新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样在最大程度上可为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并对金融机构创新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使得金融创新在良好环境中进行发展,并协调经济社会资源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两者的耦合作用包含两点:一是金融创新引导资金资源,使其流向高新技术企业,并筛选监督科技创新;二是通过科技创新,给发展金融创新带来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对技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它推动着科研水平及效率的提高,进而使金融机构创新收益空间扩大,金融创新主体投资利润也同样得到提高,进而保证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供给方面看,因为有政府部门、科研管理机构在资金、政策及制度方面的支持,同时还有商业银行为创新主体的市场科技投资,金融创新子系统提供给科技创新子系统良好投资、融资资金支持及完善的监管体系。在金融创新支持下,科技创新主体选择质量高的项目实施研发,使得项目成功率得到提高,同时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广,通过先进技术在服务及理念上的推动,使得创新步伐加快,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发展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可起到激发作用,同时提供更为合适的投资方式给金融创新主体,使其资本集聚得到进一步扩大。从需求方面看,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额发展。科技创新主体在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时,由金融机构提供相应资金支持,金融创新通过一定政策,支持并监管科技创新活动。金融创新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相互完善的关系,当它们彼此适应及匹配时,才能实现耦合发展,达到耦合效应。若一个子系统滞后,其他子系统发展速度也会减缓,从而使整个耦合系统的发展受到影响。

2.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动力学模型

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属于一种复杂的创新网络系统,其中众多政府部门、银行、科研院所、高校、投资机构、企业等为网络系统的主体,这些主体围绕创新资金,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该网络系统存在多个反馈环,因此系统是高阶的、动态的、非线性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各主体表现为相互制约及相互依赖。各主体要素间由于相互作用造成时滞的存在,这样导致在时空上出现原因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的分离,因而通过判断及直观了解,很难根据经验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因此,文章引入系统动力学,对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要素发展机理、动态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有效揭示各要素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将金融创新主体及科技创新主体行为做主线,对客体要素资金的流向进行跟踪,建立多重反馈回路。以资金为纽带,反映系统主体要素间作用、反作用的关系,图3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动力学模型。

(1)第一条反馈回路图4为第一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主要是政府公共金融创新进一步投入促进科技创新的过程。在政府公共金融创新投入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创新主体的科研资金得到了增加,进而科技创新产出规模也随之得到扩大,这样就形成创新税收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会进一步增加公共金融创新的资本投入,形成良性循环。若要良性运行第一条反馈回路,就要财政部门与科技管理部门要具备较高管理能力,提高金融资本引导效应,同时增加公共金融创新投入,使得科技创新主体经费创新产出得到保证,这就需要科研院、高校、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水平较高,若主体创新水平较低,政府公共金融创新投入再多,增加科技创新产出也很难实现。

(2)第二条反馈回路图5为第二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主要是市场金融创新投资促进科技创新,通过建立科技基金和创业基金,政府金融创新支持市场科技金融,降低市场金融创新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盈利,扩大市场金融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产出。第二条反馈回路和第一条反馈回路相同,通过增长知识经济,提高创新税收,实现了政府对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从而使资金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政府公共金融创新科学的、有效的对该反馈回路进行支持,才能良性运行,从而使其引导效应得到切实发挥,促使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积极投资。

(3)第三条反馈回路图6为第三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是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风险投资机构及商业银行加大对各行业创新投资,提高科研资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金融创新主体获得较高回报,促使其继续投资。因此科技创新投资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潜在金融资本有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入的趋势,从而使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增大资金规模得到实现。

(4)第四条反馈回路图7为第四条反馈回路,该回路与第三条反馈回路相一致,但在内涵上,存在一定不同。第四条回路是企业科技创新产出对金融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产出较高时,以银行及投资机构为主的金融主体获得较高回报,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则有了一定的保证。若要良性运行反馈回路第三条和第四条,必须满足企业创新水平高、市场金融主体管理能力强的要求。

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发展管理模型

1.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发展目标

金融投资绩效与科技创新产出呈现螺旋式上升,持续涌现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化成果是其最终目的,并使得政府公共科技金融投入所产生的创新税收得到不断增加,同时还要使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利润得到不断增加,实现此目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二是需要提高科技创新主体科研资金及创新产出。通过进一步分解这两个条件,可分解出四个主要的关键点: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提高金融创新管理水平、三是提金融资金配置水平、四是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2.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理论模型的构建

按照耦合原理,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运动,属于一种自发的、自身存在的无规则的、独立的运动,其他子系统通过共同作用形成。系统在相变点处存在两种内部变量,即慢变量与快变量,根据系统相变进程由慢变量决定快变量,因而慢变量确定整个系统相变特征和规律,即系统序参量。系统通过转变,由无序结构变为有序结构,这是由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与耦合决定的,同时序参量要达到阈值,在序参量未达到阈值前,随着序参量的变化,子系统间的关联性也在不断变化。耦合系统由科技创新子系统、金融创新子系统组成,各参与要素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从无序转变到有序。(1)子系统有序度模型有序度是判断系统有序程度的标准,系统中各状态的分量通过占据不同位置,形成一种有规则排列,称之为有序。技术创新、金融创新耦合系统为S={S1,S2},变量ui(i=1,2,…,m)表示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耦合系统第i个子系统序参量,uij代表第i个序参量第j个指标,它的值采用Xij(i=1,2,…,m)表示,αij代表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βij代表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下限值。

3.耦合系统协同度测算

(1)数据来源文章选取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做实证分析。金融创新子系统的数据来自《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数据来自《中国创业风险发展报告》,科技创新子系统的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表2为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指标。

(2)实证计算在耦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中,因原始数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的数据具有量纲不同,因此对原始数据采取均值-标准差法做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

五、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结论及管理策略

1.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结论文章将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耦合整体,在对系统客体及系统主体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驱动模式,建立了科技创新及金融创新耦合发展动力学模型,对政府金融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主体、市场金融创新主体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系统耦合发展机理进行详细说明,分析表明实现科技创新产出与金融创新投资绩效耦合发展关键是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确定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发展目标与关键控制节点,提出金融技创及科技创新耦合发展管理策略。并选取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2012-2015年,耦合系统协同度一直呈增加趋势,科技创新、金融创新间的耦合逐渐向理想状态发展。尤其是在2015年,金融创新发展平稳,科技创新有序度明显提高,耦合系统协同度大幅上升。

2.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管理策略

要实现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利润不断增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提高科技创新主体科研资金及创新产出。分解这两个条件得出四个主要的关键点: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提高金融创新管理水平,三是提金融资金配置水平,四是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文章据此提出四条管理策略。

(1)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是有效资金的供给,根据政府公共科技金融投入情况,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高于财政收入。按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扩大投资数量;通过鼓励银行进行科技贷款,同时与证券交易所及证监会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2)提高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水平对内部创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有效结合产学研等方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创新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鼓励高校、企业、众多的科研院所之间进行合作,整体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3)加强公共金融创新配置及管理水平提高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在整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发展过程中,相关的专家、技术人员、各行业科研及中介机构全程参与;建立政府公共金融创新资金的管理制度时,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将公共金融创新投入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对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方向进行确定,同时也要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将关于科技资金预算编制、资金使用、绩效评估等进行全面完善。

(4)加强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管理水平加强提高金融创新投资管理水平,引进高层次专家与技术人员,同时提升银行对创新项目风险评估能力、控制能力、筛选能力等,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对高新技术公司来说,要加强其诚信监管能力,强化对信息的披露制度,必须给资本市场提供真实投资信息,保障投资决策科学性。

参考文献:

[4]胡慧玲.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6):26-30.

[5]孙兆刚.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2):30-35.

[6]张林,李雨田.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5(11):53-62.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9篇

1.1科技管理体系不完善

受传统科技管理体制和体系的影响,科技管理体制中僵化的现象仍然存在,科技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的格局还没有被完全打破。科技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直接造成科技管理体制难于适应市场和竞争的实际要求,难于形成科技管理的良好空间与氛围,造成科技资源、管理重点的分配不公,出现科技管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下降,影响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制约着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

1.2科技管理体制市场化程度低

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平台与方向,与其他事业相比,我国科技管理体系发展的状态出现了明显落后和不足的问题。在科技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市场机制需要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目前实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并没有将市场发展规律的指导性作用发挥出来,使得项目研发与成果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离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科技管理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产学研究联系不紧密。

1.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受科技管理体制落后的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种问题将会使科研工作的发展进入逐步下降的“死循环”,既形不成科研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也不能形成科技成果与商品的有效转化,使科技活动和管理工作失去社会的认可和市场的肯定,难于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势,形不成对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持。

2构建创新体系为背景的科技管理新体制

2.1转变科技管理工作的观念

新时期科技管理工作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创新,特别是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中,要将转变观念和创新理念列为头等大事。要从科技管理体制和意识两个重要层面入手,将科技管理工作的职能做到分解,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的有效分类,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真正将精力放在各自的本职工作中。此外,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科技管理工作要主动利用社会上专业组织的优势,大胆将监督和评估职能让渡给第三方,这样可以有效集中科技管理人员的精力,落实科技管理的责任,在创新科技管理工作观念的同时,做到对科技管理工作质量和体系上的保证。

2.2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针对当前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实际问题,应加速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进程,要将市场资源引入到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之中,建立科技管理与市场结合的新体制,以科技人才、学术成果作为资产,加深科研单位与市场的进一步合作和联系,使传统的、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商业化,在发挥科技成果经济和市场优势的同时,发展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系。

2.3建立和健全科技人才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技人才的评估评价体系是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要针对当前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问题展开评价机制的创新,使科技人员的本职工作与日常其他工作相分离,将科技人员更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科学技术研究之中,真正实现对科技人才的约束、控制和激励,在正确评价人才、完善评价机制的同时,做到对科技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保证,提升科技人员的原创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更高科技成果的诞生铺平体系性和机制性道路。此外,要通过评价机制形成科技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使科技人才能够通过自身价值的体现来坚定科技事业的从业信心,取得外部环境和内部认知的双方面认可,做到对科技人员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达到创新和改革科技管理工作的深层次目标。

3结语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10篇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arket;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29-02

0 引言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更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只有通过企业内部不断的创新机制,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市场运作管理,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创建“三大纲领性”文件

1.1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市场运作管理实施细则》 永锦公司科技市场的运作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为宗旨,激发创新活动;遵循“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坚持“平等、自愿、有偿、事前补偿、诚实信用和协商一致”的原则,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完善科技市场的资源配置,健全科技创新市场的运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

永锦公司在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五位一体”运作管理模式的前提下,立足于规范科技市场运作,着力于科技创新正向激励,激发全员创新热情,“科技套餐组合工程”是公司规范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实施各类创新科技成果收购的前提下,为调动全员创新积极性而推行的新的激励办法。科技创新成果组合工程分单位和部室两大类别三个等级,以充分激发不同水平单位和部室创新激情。其中单位A、B、C三个级别的创新组合工程内部收购价分别为30万元、15万元、7.5万元,“创新之星”部室五星级、三级星、一星级部室内部收购价分别为6万元、4万元和2万元。各个组合工程被单位和部室认购后,必须完成相对应的科技成果指标。比如,单位认购A级创新组合工程后,年度创新绩效分值必须为130分以上,创新绩效考核在95以上,其中省部级成果1项,地厅级成果2项,省部级QC成果1项,推广应用外部成果10项,年科技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2%-3%,实行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500万元以上……而机关部室认购星级部室后,除了按认购等级类别,完成相对应的本部门科技成果外,还要督促完成分管系统各类科技成果指标,以通过凝聚系统力量,实现协同创新。

而对于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的收购,则按照事前补偿、事中管控、阶段考核、事后评审奖励的正激励办法,每季度按照时间节点进行考核,半年度考核完成者支付总收购费用的四分之一,年度完成者支付剩余的四分之三;而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创新成果,永锦公司则加大奖励力度,给予最高奖金30万元、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5万元、3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以真正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合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1.2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办法》 该办法系统规定了“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体系、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推广成果验收结算体系”“五位一体”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创新成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1.2.1 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体系 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原则,公司机关各部室负责分管专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负责推动本专业内各单位科技创新成果的生成;负责参与对本专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和推介、推广;负责配合本专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负责管理列入公司级以上的的科技创新项目。公司每年依据各单位、各部门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项目内容的创新性、重要度和参与度确定公司管理的项目,遴选重大或重点项目向上级公司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申报立项。

1.2.2 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 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分为科技创新项目验收鉴定、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评审、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验收评价三个方面。在公司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进展要求,由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创新项目的评审工作。专业委员会下设创新成果评委库,由各单位、各部门推选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资质、专业理论和能力强的人员担任,每个评委库为30人,每年更新一次,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分管创新成果的评审。

1.2.3 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公司科技市场收购的范围,制定各类成果收购和奖励标准,所有列入科技市场收购的成果按照“事前补偿、事中管控、阶段考核、年度奖励”原则。科技市场收购费用从科技经费中列支,科技市场收购费用用于支付补偿成果完成者和组织者对创新工作的贡献与付出。

1.2.4 科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 该体系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数量和效果评价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实施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效益提成奖励机制,使科技创新成果完成者从推广转化中受益,切实得到实惠。

1.2.5 科技成果验收结算体系 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项目组对推广完成后进行总结,编制成果推广总结报告,并提交成果推广验收结算申请,科技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推广验收结算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合格后提交专业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制定推广成果效益提成结算方案,并纳入季度的科技市场

收购。

1.3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标》 该工作目标作为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考核结果占各单位、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30%的权重,并作为年度科技创新奖励的依据。在各单位认购的基础上,上下结合形成的全公司科技目标工作体系,既有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的创新工作量的目标,又有部门的职能目标。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11篇

一、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内涵及特征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中发生相互作用的组织、机构网络,是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该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实现新的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的经济体系。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特征:(一)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主体多元化。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纳入了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等科研院所以及社会等在内的众多主体,使得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更加深刻,范围更加广泛,使得自主创新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体系。(二)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对象(内容)多元化。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中,自主创新的对象不再只是拘泥于技术创新领域,而是涵盖了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等在内的体系创新。(三)区域自主创新的保障机制多元化。以往的创新局限在企业内部,其与系统内的其他主体交流甚少,从而其保障机制集中在企业内部,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重视。而现如今的区域自主创新已经提升到一个体系的范畴,保障机制也由原来的企业主体的单纯保障扩大到社会和政府的多重保障,有效地对区域自主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起到了预警和保障作用。

二、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结构及主体

从整个体系的内容来看,自主创新体系又应该分为,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等。这个体系中包含政府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重要主体。还涉及到相关的法规、政策和道德以及整个社会的风气。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创新的影响同样重要。技术知识和信息在人、企业和机构间的流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必须把研究开发成果的生产、扩散和使用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必须使新的知识在创新体系内部流动起来,使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下图:

企业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管理创新的实验体。企业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体系组织,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创新活动提供其所必须的条件和因素。另一方面,企业也同样具有生产设备、物流、市场营销等条件,可以将设计和研发的新产品转化为产业,形成产业链,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双重效益。

政府是创新体系的支撑,是政策创新的主体。体系中的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发展重要的直接指导组织,他不仅起到贯彻国家的宏观指导政策的作用,还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促进自主创新的计划,设计与执行有关区域发展的各种机制。

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创新体系的依托,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重要角色。科研机构和高校蕴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和专利,储备着大量的人才和专家,文化创新的理论发祥地和技术初创地,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依托。首先,高校与科研机构不断的产生新的知识和技术。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在自主创新体系的运行中,还承担着教育和培训的职能。第三,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直接融入到区域的发展中,实现产学研的合作创新

社会是创新体系的检验体,是创新服务体系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影响者。在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中,社会作为体系中的一个主体并不直接参与到整个创新活动中去,而是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包容着其他的三个主体,所起到的是协调、协助的作用。社会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会在无形中影响到企业的文化建立和企业家理念的形成。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和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运营机理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运营机理,就是把科技的自主创新看作是一个有机动态的演进过程。本文主要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以及社会这四个创新主体在对于创新体系的各个内在体系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方面来阐述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作用机理。如下图:

在自主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最终得以在市场上面流转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知识储备。政府和社会则可以为自主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一定的政府投资和社会融资,以更好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完成。同时,社会又是技术创新的检验体,可以检测此项技术的市场效力和收益。

在自主管理创新体系中,企业是先锋。作为一个组织,企业领导人或企业家们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而可以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社会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因素和舆论因素,包括媒体和第三方中介。

自主文化创新体系渗透在整个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中,无缝不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不断开发适合本企业的文化形式和内涵。构建属于本企业的文化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社会的文化走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是要完成对于新生代的培养和教育,因为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基本都要经过高校的培养和教育过程,所以高校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潜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也存在者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作用。

(一)管理创新系统与技术创新系统。管理创新系统是技术创新系统的内在保障,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一个途径。通过管理创新,可以形成有效、科学的管理,它同技术一起构成现代企业中不可缺少的投入组合。它直接或间接地给管理创新带来新的课题,推动管理创新的展开。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12篇

档案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从档案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容看,主要包括档案科技观念创新、档案科技管理创新、档案科学知识创新和档案科学技术创新四个方面。

一、档案科技观念创新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在档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首要的是档案科技观念的创新,档案科技观念创新是档案科技管理创新、档案科学知识创新和档案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档案科技观念的创新,要求我们摒弃原来陈旧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创造一种符合档案事业发展和社会的新的时代的新观念。

树立档案的大科技观念。档案学是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档案科学技术研究不仅有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管理理论等社会科学方面内容的研究,也有档案保护技术、修复抢救、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方面内容的研究。因此,要树立大科技观念,使档案科技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培养档案人员的创新思维。要通过多种方式,使档案人员不仅学到知识,学到档案管理的方法,更重要的使他们学会创造性学习和工作,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他们承担的各项任务。

二、档案科技管理创新

竞争力等于先进的技术加有效的管理,没有有效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也不能释放出来潜在的竞争优势。档案事业也是如此。档案科技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档案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档案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档案科技体制改革、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置、档案科技项目和成果的管理、档案情报信息管理、档案科技宣传、档案科技队伍建设、档案科技交流与合作等。要提高档案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加强档案科技管理。档案科技管理创新是档案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良好的档案科技机制,建立健全档案科技管理法规制度,加强档案科技项目的管理,完善档案科学技术评价体系、奖励机制,优秀档案科研成果应用、推广、转化等,对档案科技人才、档案科研经费和科研设备物质条件等科技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大档案科技投入,开展档案科技攻关,从宏观上,对我国档案科技力量进行结构性调整与重组。

三、档案科学知识创新

档案科学知识创新是指通过档案科学研究获得的新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和行为。其主要功能是档案科学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档案科学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档案科学知识的创新是档案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档案科学技术进步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档案科学知识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四、档案科学技术创新

档案科学技术创新包含了档案创新成果的生产和市场的实现两个重要关键环节。具体而言,档案科学技术创新的过程包括创新思想、技术发明、工程设计、样本研制、中间试验、试生产、批量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商业利润的实现。档案科学技术创新通过发明的生产应用,把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档案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环节。技术创新是指学习、引进、开发和传播新技术的过程和行为。

我国档案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从档案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来讲,它是一个涵盖了档案科技管理创新系统、档案科学知识创新系统、档案科学技术创新系统、档案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和档案科技创新服务系统组成的一个网络系统,是互相紧密联系又分工合作的有机整体。

一、档案科技管理创新系统

档案科技管理创新系统是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系统,它承担档案科技管理创新的职能,起着宏观管理和监督指导的作用。档案科技管理部门是档案科技创新体系的枢纽。1986年国家档案局成立了科技处,宏观管理全国的档案科技工作,随后,一些省市也建立了相应的档案科技管理机构,这些档案科技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对档案科技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在档案科技创新体系中,应建立一套适应我国档案科技事业发展的科技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如健全档案科技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科技工作,建立档案科技管理网络,明确分管领导,将档案科技工作纳入本地区、本系统和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和科技工作计划之中,制定相应的档案科技工作法规制度,加强档案科技项目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档案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档案科技工作保护机制。鼓励和激励档案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定期对档案科技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营造良好的档案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

二、档案科学知识创新系统

档案科学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档案学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包括档案科研机构和档案专业高等院校等。档案科学知识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档案学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他们所生产的档案科学知识和发现,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源,对档案事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据2002年统计,我国有9个档案科研机构,有28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档案专业。①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是国家档案局直属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党的十五大以来,他们面向全国档案部门,紧密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独立完成、以科研所为主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100多项,有一批科研成果得到较普遍的推广应用,在档案保护和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学科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档案学科的开创者。1978年以来,档案学院共召开了数十次档案学术研讨会,承担了部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0多项,承担了《大百科全书・档案卷》、《档案学词典》等重大科研项目的主编和撰稿任务,承担了教育部30多种高校文科统编教材、大纲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学院教师编写教材、专著、译著、工具书500多种,、译文1500余篇,其中1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③

档案部门要建设好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和档案专业高等院校为龙头,省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省市档案馆和有积极性、有科研能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人员互相配合,确定主攻方向,有所侧重,通力合作,形成一支档案科技创新生力军,共同开展档案科学知识创新活动。

三、档案科学技术创新系统

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企业,是档案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他们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具有档案科学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是档案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和承担收益、风险的主体。企业与市场联系最为密切,它是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去从事档案科学技术创新,是把档案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部门,在档案技术创新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由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开平春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怡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强强合作,共同投资设立的深圳市世纪科怡有限发展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建立了科研开发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40余项,产品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发文推广和立项批准,内容包括了档案管理系列和数字档案馆等。④

四、档案创新人才培养系统

以档案专业高等院校和其他档案人员在职教育培训机构等为主的机构,构成了档案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它是档案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科技创新的人才资源。指出,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资源视为第一资源。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由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在职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档案专业教育结构。这些机构为档案事业培养了大批档案专业人才。

在档案科技创新体系中,档案创新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档案人员的素质还不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缺少高层次的档案专业创新人才。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高新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高档案科技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型的档案创新人才。档案部门应做好档案创新人才规划,实施档案创新人才战略,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高层次的档案人才队伍和档案学科带头人,建立“以人为本”的有利于档案创新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举办培训、研讨、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需求。

五、档案科技创新服务系统

档案科技创新服务系统是以档案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和各种档案科技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系统,它为档案科技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咨询,是沟通档案科学知识和技术流动的桥梁和纽带。

档案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是指导档案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档案事业建设中,可以为档案科技创新和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咨询,在为解决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决策、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国家档案局成立了档案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也成立了档案科学技术评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为档案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档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档案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在档案科技创新中,在确定创新什么、何时创新、如何创新、创新效益如何时,需要有中间机构来搭起供求双方之间的一座桥梁。档案科技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可以传播技术信息与创新信息,在供求双方之间牵线搭桥,加速创新信息的交流,是沟通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技与档案事业的重要纽带。档案部门要使档案科技研究成果进入技术市场,加速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

档案科技信息服务也是档案创新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科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要查阅大量的文献信息,需要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国家档案局档案科研所已经建立了档案文献信息数据库、档案科研项目和档案科研成果数据库,为开展档案科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注释:

①国家档案局2002年度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

②陈南玲:《可喜的科研成果 优秀的科研队伍 前进中的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档案报》,2002年11月7日(总第855期)第三版。

③http://www.acruc.net/index_content.html.

④http://www.infosoft.com.cn/lgszx1.htm.

主要参考文献:

1. 路甬祥主编:《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信息平台 管理

党的十以后,先后7次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于我国来讲,一方面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趋势,努力推动政府管理职能的调整和转变;另一方面,也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核心任务,充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创新政策工具,运用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多种手段,加强面向创新活动全过程的管理,为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这将是现阶段政府科技创新管理所面临的最迫切任务。

一、科技创新管理的概念描述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深入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行动,打造绿色食品、新材料、机器人、卫星应用等优势产业创新链。学术界分析科技创新管理的主流框架是所谓的“创新系统”方法,强调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去辨识国家、产业、区域等不同层面创新活动的绩效,并试图剖析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市场要在创新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部门要提供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类公共产品和服务。但是对于政府实施科技创新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政府科技创新管理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所谓“协调”,这是由创新活动多主体、多环节的特征所决定的。我们在学习借鉴各国经验、对中国的科技创新管理进行“顶层设计”时,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历史传统”和“管理对象”的差异。各国的研究开发体系都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代表了这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形态,而正是这种创新体系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创新绩效的不同。政府科技创新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职能调整,很大程度上要尊重这种历史传统,不可能“推倒重来”,这也是“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背后所隐含的重要思想。

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管理模式

为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在线申报、审批,评分、查询、统计等环节,做好科技工作的统一管理,首先确定公司科技管理模式。B/S和C/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C/S 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实现。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互联网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客户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目前常见的数据库有Access,SQL Server,MySql,Orcale,DB2数据库等,它们各有优点,适合于不同级别的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在企业应用软件开发领域,往往存在两种选择,那就是SUN公司推出的J2EE和微软.NET。.NET是2000年以后微软最为重要的软件开发套件产品。J2EE和.NET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二者都是非常优秀的开发企业计算软件的优秀平台。这两种技术平台技术上部分不分伯仲,性能和先进性上是一致的。

三、科技创新管理的对策分析

1.配置合适成员

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在科技创新团队中,作为一个十几人团队的领导者,首先要做好组织工作,包括制定组织的目标并决策;为了实现目标而合理配置团队内的所有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建立适用于科技创新团队的规章制度。其次,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因为沟通协调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行为效率,从而使实现组织目标变得容易起来。然后,做好服务功能。作为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导者要做好工作服务、心理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等等。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做好创新功能。科技创新团队关键在于“创新”。团队成了之后,组织的外部环境可能时刻都发生着变化,而能否进行有效的创新则关系到团队组织目标能否实现。领导者的创新不仅要做好领导方式的创新还要做好组织成员的创新。最后,做好激励工作,调动组织中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2.找准创新突破点

要在改革的全局中找准科技创新的突破点,将科技工作的重心进一步调整到构建“五位一体”创新体系,发展创新生态上来。以提升效能为主线,着力在引领发展、体系建设和创新管理上提升效能。进一步提升创新管理效能,就是要坚持“大科技、前瞻性、系统化和价值实现”四个关键词,着重在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能、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深化机构功能建设和建立效能监督机制等五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工作要面向科技制高点、经济增长点和民生关注点,着力增强创新自信,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

四、结束语

科技创新管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加快发展也要靠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由此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平台的构建从战略层面讲,就是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与趋势,大力推动信息化,不仅使信息产业本身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且要用信息化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用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政府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044 ― 03

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的重要意义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政府主导下,在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主体,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的开放系统。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大主体各司其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科技研发,其中企业主要侧重于实验研究、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科研机构侧重于应用研究;政府和科技中介机构则是科技服务的主体,政府职责在于宏观方面的引导支撑和协调管理,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负责微观方面提供科技成果孵化、推广等具体服务工作。各大主体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都不可或缺,其中政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一)政府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虽然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但是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而企业所获得私人收益少于公共收益,使得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这就体现了政府的重大意义,政府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利益,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补贴从而鼓励企业继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二)政府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长远意义

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科技创新活动往往还具有超前性,需要通过时间的反复检验才能被市场或是民众所接受,而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风险,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所出现的各项风险予以一定的保障,避免企业因此就望而却步。政府可以从未来考量,提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课题交由高校或是科研机构进行研究亦或是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对具有社会重大意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时,政府应该给予研究调查方便之路甚至是物质上的补助或是精神上的荣誉。

二、目前政府作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倾力打造符合各自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所发挥的作用。

图表1 2007年至2012年中美日R&D经费投入强度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图表1是2007年至2012年中国、美国、日本三国R&D经费投入强度(即 R&D 经费占本国 GDP 比重),将三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明显呈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了2%。尽管如此,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还是要低于日本和美国。日本的R&D经费近五年都维持在3.5%的水平上,而美国的GDP总量更大,可以说美国和日本在R&D经费的投入都远高于中国。

图表2 2013年中国各活动主体R&D经费。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官网

根据图表2,2013年各类企业R&D经费9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1781.4亿元,增长15%;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7.48%、15.21%和7.31%。来自经合组织的数据中显示,其中政府R&D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自身、企业和国外基金,其中政府自身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其次是企业,国外基金的成分微乎其微。

图表3 2008年至2012年我国各类型R&D经费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由图表3可知,我国政府的R&D经费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并且实验研究经费远高于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2012年基础研究939.1元,是应用研究的1.8倍左右,是实验研究的4.3倍左右。近六年以来,各类型研究经费都有增长,其中实验研究的增幅最为显著。

图表4 2013年各地区R&D经费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官网

2013年我国各地区R&D经费中,北京、江苏、山东、广东的R&D经费均在1100亿元以上,其次是上海和浙江在800亿元左右,这都是R&D经费投入较多的几个省市,而这几个省市也同样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其中,北京和上海的R&D投入强度比较高,尤其是北京的R&D经费占GDP高达5%。而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的R&D经费比较少,投入强度也比较低,同样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三、科技创新体系政府作用研究

(一)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真正从事科技研发与创造的主体,主要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政府,政府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是科技服务主体,并且保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核心主体的地位,支持并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保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不干涉私立科研机构研究工作,给予他们研发的自由空间。目前中国的R&D经费相对于美国和日本还有一些差距,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研究应政府应加大的政策支持和补贴的力度,缩短科技水平距离提高综合国力。

(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应然作用

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发挥引导、支撑、协调、管理的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表现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该促进整个区域发展,例如:就国家层面而言,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此外,政府所倡导的创新精神,也将成为社会价值的主流取向。政府的支撑作用体现在制度安排和资金支持,应致力于构建广泛吸纳新技术的政策导向,打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对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政策支持,提升整个地区的创新竞争力。政府还起到协调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将各大主体整合在同个平台,让这些主体资源共享、讨论互动、技术交流,避免各自为战。政府的管理作用: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还起着监督管理作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监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保证各大主体良性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具体构建

(一)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

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是整个技术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区域创新体系中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出自这个系统。通过产学研的各项技术研发活动,既为企业科技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有了资金方面的支持。

目前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一个共同的愿景,将各自的人财物集中起来统筹调配进行科研活动。二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各自的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政府在其中起着牵头抓总的作用,财政出资搭台支持符合当地社会综合发展的科研项目。

(二)信息整合子系统

信息技术贯穿着整个技术创新的始终,同时也覆盖着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因此信息整合是技术支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另外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1)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设备图片、新闻素材等经过信息整合子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有序地积累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用资源方便查询。(2)整合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每个分支子系统和各个区域创新主体独立的日常管理信息平台,将各个分支系统和主体协同联系起来,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交换、互操作和共享问题。(3)及时收录科技创新研发的新产品、新知识、新技术,同时汇总整合研发这些的个人、机构、企业等的信息。

(三)科技应用孵化子系统

经济领域的“孵化”是指在一个共享空间中,为刚创办的企业提供资金、管理、政策等多种服务,就像蛋孵化成小鸡一样,将还不成型的企业慢慢孵化,做大企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科技应用孵化系统是可以很好地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企业家。

(四)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

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是在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研发出新的科技成果之后,不断试验加以改进将其应用于现实社会之中并推广,实现其应有的经济社会价值。科技成果不仅包括实物形态的新产品、新材料,而且还包括非实物形态的新技术、新方法,这些都应纳入系统中并将以推广。而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则包括推广交流和推广应用两类,既包括以宣传科技成果信息、以客户体验为主的科技成果推广交流活动,也包括以实现现实运用价值为目的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活动。

(五)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

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是指围绕着整个区域创新体系所产生的诸如投融资服务、物流服务、环境服务等。专业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创新体系中企业的投融资、物流和环境成本,规避科技创新中的风险,对区域创新体系起着支撑作用。而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的成员多是由当地的服务业所充当的,专业管理服务管理子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其他辅助产业的进步,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蒋轶. 财税政策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意义和原则〔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2〕王林,陈新根. 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管理新研究,2004,(03).

〔3〕张公一,刘琳,孙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2,(07).

〔4〕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2).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科技体制 改革开放 自主创新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组织结构,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创新能力,促进科研设计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建立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提高科技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

3.建立科技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现代组织制度,实行政事分离,明确产权关系,改革人事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才能和积极性。

4.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学管理体制,转变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服务职能。

二、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式和渠道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要大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与科技人员进行自主创新的利益要求和积极性,保障全社会研发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要着力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以行之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改善对高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资本、技术与企业的有机结合,积极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服务,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优势和人才储备。我们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三、当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一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二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五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批精干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这些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健全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要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学科和队伍建设、重大创新成果是长期持续努力的结果。三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四要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五要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机制。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确立科技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地位,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三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四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适应不同性质科技工作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注重对人才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爱国.我国政府科技管理模式优化改进的思考[J].软科学,2003,(6):83- 86.

[2]曹庆萍,田大山,方力维.美国与英国公益性科技管理体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4-49.

[3]常林朝,郭洁莹.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

[4]科学技术与体制改革——三论建设创新型国家.edu.cn.200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