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一、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

所谓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指的是通过建立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合理关系,使经济与科技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应该超前于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发挥先导作用。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则是:(1)经济发展支撑科技进步。(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3)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先导作用。(4)经济发展水平应该与科技发展水平相当,若是差异过大,无法体现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协调性。

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系统的内部协调。(2)经济发展促进科技系统的内部协调。(3)经济与科技运行协调。具体表现在: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指对科技的投入总量、对科技的拨款、全社会范围内的科技贷款以及技术引进用款等占总量份额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的是科技成果的应用率提高、反映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平衡的指标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科技综合实力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正相关度提高等。

二、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要求

(1)描述功能。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深刻且客观地动态反映经济与科技各个领域的现状,既能够反映经济系统、科技系统各自内部因素间的对比关系,又能够反映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的关系。

(2)解释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既能够测量出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协调的成都,而且还应该有能够帮助判断协调原因的指标。

(3)预测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拥有能够利用近一段时间内历史、现状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预测未来经济、科技各自的发展趋势和协调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4)预警功能。预警功能是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最重要的功能。能够通过研究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规律,分析出影响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数量关系,制定适应的指标阈值,将其作为经济与科技严重失调的数量界限。若是靠近或超出这一界限,能够及实地发出预警。

三、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一)R&D投入额和R&D强度指标

科技进步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以及资金投入,现阶段资金投入对科技进步起到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R&D投入水平通常采用R&D投入额和R&D强度两个指标来表征。R&D投入额,指的是一国对R&D的投入总量,计算方法为:

R&D投入额=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企业以外的单位资金投入本企业、委托本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经费支出额

或:R&D投入额=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资金支出额+企业R&D资金外部支出

R&D投入额指标能够反映科技投入的纵向变化,但不能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

而R&D强度指的是R&D经费占GDP的比重,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R&D强度低则表示科技投入量不足,经济缺乏对科技的支撑力度。横向比较R&D强度,能够清楚地看出经济发展对科技的支撑程度。

(二)索洛: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用增长速度计算科技进步对产值的增长速度的贡献,他提出的计算公式是:

y=a+αk+βl

上式中,y是产出增长速度,k是资金增长速度,l是劳动者人数增长速度,a是技术进步速度,α和β分别是劳动和资金产出弹性系数。

进一步分析可得出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比上产出增长速度。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在索洛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增长的来源,一是来自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二是来自投入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提出了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计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大于要素投入量的贡献,那么经济增长模式属于集约型,否则为粗放型。

(三)R&D弹性指数

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并且科技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当今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这一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一定时期内,R&D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快,用R&D弹性指数来描述这种关系,R&D对GDP的增长弹性大于1,则表示科技的投入增长适当超前于GDP的增长,这是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普通状况。

(四)位差

位差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位置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能够说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所处的位置是否相当。经济综合指标可以用GDP总量或者人均GDP,技术综合指标可以用科技发展R&D投入额和R&D强度等指标,计算出的位差越小,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协调程度越高。

四、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级,一级指标是经济科技协调程度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科技内部协调指标、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标以及经济内部协调指标三个指标。三级指标是反映经济、科技内部协调的子指标和反映经济与科技外部协调的子指标。

科技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投入结构、科技人员结构、科技成果数量和成果等三个方面的指标,如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资比、科技人员各个等级职称的人员比例、技术出口额等。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的评价指标从经济水平与科技投入水平的协调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与科技运行的协调性三个方面来看,有科技成果应用率、GNP增长率等。经济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则可以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地区布局等多个方面来看,有恩格尔系数、各地GDP等等。

五、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按照经济与科技协调程度、内部协调、子系统等来分为3级,每一级都有对应的具体的评价指标。笔者认为可以从科技投入的强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D弹性指数、位差等四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区域内经济与科技的协调程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析预测未来可能的趋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战略。

参考文献:

[1]孙喜杰.科技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指数规律分析:兼论科技规模“指数增长”佯谬[J].科学研究,2012(06)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

一、引 言

马克思曾经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时间和所耗费的劳动量,而主要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技术和技术进步。[1]以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从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方面研究经济增长,认为科学技术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资本、劳动、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劳动和技术会受到科学技术等经费的投入影响,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之一。[1]因此,研究科技投人与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对提高科技投入的认识,增加科技投入的数量,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以定量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回归分析、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建立计量经

济模型来分析二者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单红梅等利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7]唐五湘等研究科技投入省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8-11]吕忠伟等则通过对经济模型的Granger检验实证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传导机制;[12](105-108)朱春奎利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 GDP的关系。[13](29-33)

已有文献研究中国以及各省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较多,由于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都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而研究财政科技投入的文献还不多见,但已有文献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假定历史经济数据平稳。但实际上这些宏观经济数据通常具有时间趋势,显示出非平稳的特征,如果直接回归,可能导致“伪回归”问题;二是在回归分析后没有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弹性分析,来研究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以及二者的滞后效应;三是缺乏对两者的互动关系研究。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反过来经济增长也会加大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本文在前人对科技支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对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相关度分析,然后根据检验结果拟合模型做回归分析与弹性分析。

三、数据来源

利用1978―2005年度经济数据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KEJI)与经济增长(GDP)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相关财政科技投入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及国家科技部网站的财政科技拨款总额(见表1)。

四、平稳性检验

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两个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得到LN(KEJI)和LN(GDP)两个时间序列数据,其变化趋势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LN(KEJI)和LN(GDP)两个变量高度相关性,其增长趋势基本趋于一致,初步表明变量财政科技投入(KEJI)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然而实际的宏观经济数据大部分都具有时间趋势,表现出非平稳的特征,如果直接回归可能会导致“伪回归”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在进行回归等其他分析前对被分析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ADF临界值取5%水平)如表2。

从表2可知,原序列(对数化后)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序列基本平稳(其中LN(GDP)的P值为0.051,基本接受平稳序列),即序列LN(GDP)和LN(KEJI)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如图2),因此可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五、协整检验

虽然时间序列LN (GDP)和LN(KEJI)是非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序列变得平稳。但是变换后的序列仅仅是经济增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化为平稳序列后所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不便于解释。

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及其方法,为非平稳序列的建模提供了一种途径。虽然一些经济变量的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是他们的线性组合却有可能平稳。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且可被解释为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

对系统的协整检验和估计普遍采用的是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法。在只有两个时间序列时,只可能存在一个线性的协整关系;这种情况下,E-G两步法显得非常有效。对前面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可知,序列LN (GDP)和LN(KEJI)是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可以施行E-G两步法。

首先运用最小二乘法去估计(OLS)序列的长期线性均衡关系,得回归方程:

由回归方程各参数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达到96.3%。但D.W.=0.1558很低,说明残差序列可能存在着自相关性,因而有必要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来判断回归估计模型能否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由式(1)得残差为:

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出上面的各项指标。ADF检验统计量为-3.261,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3.012,P值为0.0304;并且DW值为2.21(表1),说明残差序列没有单位根,是平稳性序列,且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性,所以变量回归方程(1)是协整方程,表明两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因此我们可看出:1978-2005年中国财政科技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模型(1)是对这种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数学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模型中,由于财政科技投入与GDP均取了对数,回归系数1.2827是财政科技投入关于GDP的弹性系数,即财政科技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相应增加约1.28个百分点,表明财政支出用于科技投入对GDP的推动作用较明显。

六、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科技投入的规模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那么反过来,是否可以简单的说经济的发展也明显的影响着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呢?我们按照上面方法将GDP做解释标量来对财政科技投入进行回归。

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各项指标再与(2)对比基本一致。ADF检验统计量为-3.015,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3.012,P值为0.0497;并且DW值为2.19,说明残差序列(4)也平稳性序列,并且不存在自相关性。所以变量回归方程(3)是协整方程,两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模型(3)中,回归系数0.7513是GDP关于财政科技投入的弹性系数,即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财政科技投入相应增加约0.75个百分点,表明GDP对财政科技投入的拉动作用较小。

七、结 论

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二者具有互动的因果关系。目前我国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因此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将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提供有力支持;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也说明科技投入能力是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不仅要加大国家财政方面的科技投入,还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科技领域。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GDP)对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这样经济的发展与财政科技投入之间将形成: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这个方面出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通过财政形式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的规模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财政科技支出来提高科技力量的投入,其次是国家财政的投入领域应该进一步合理布局。科技投入犹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效应和不确定等风险。因此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这样才能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规模的同时应该鼓励企业、社会力量对科技事业的投入

在我国的科技投入结构中财政投入占了半壁江山,其他的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和金融机构。而在发达国家,社会资金占了大部分,因此我们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应该优先挖掘社会力量。市场是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式,财政在科技方面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得到提高,我们也应该通过市场作用来吸引更多的社会、企业等资金用于科技事业,政府应该把部分市场让位于社会。

(三)改革科技事业的运作机制

我国目前的科技资金结构过分依赖国家财政的投入,这就造成科技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高,社会创新依赖于政府的不良局面。不管从我国的历史或是从国际角度看,国家创新应该来自企业、社会等各个团体组织。因此,应该改革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和资金的筹集机制,使资金来源多元化,通过市场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苏 芳,胡日东,衣长军.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关系―基于协整与 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9).

[2]单红梅.1991―2003年间中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6,24(9).

[3]王海鹏,田 澎,靳 萍.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G 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系统工程 2005,23(7).

[4]范柏乃,江 蕾,罗佳明.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科研管理,2004(5).

[5]窦丽琛.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1(3).

[6]罗佳明,王卫红.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1953-2001[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

[7]孟祥云.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4,22(8).

[8]唐五湘.北京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T型关联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6).

[9]张晓蓉.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6(3).

[10]唐功爽,刘明芝.协整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基于山东省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协整分析[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9(3)

[11]陈冬生.武汉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

[12]吕忠伟,袁 卫.财政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与研究,2006.24(5).

[13]朱春奎.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

The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Zhu Yun1 Bi Zhengcao2

Abstract: Appling unit root stationarity test and cointegration test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from 1978-2005. The result shows that fiscal expenditur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n important driving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whereas economic growth has only some degree drawing effect on fiscal expenditur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经济增长;VAR模型;区域经济;计算经济学;定量分析;科研业绩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5-0103-03

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因素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认为经济增长根源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增长,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①河北省作为以传统经济为主的经济大省,在政府主导的“科教兴冀”战略的影响下,科技对经济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逐步增强。但是,科技因素是否能够像新经济理论所倡导的那样,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不仅是经济学界的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未来河北省经济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增长,也将关系到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即经济增长模式是否能够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要回答上述问题,必须要进行客观的、定量的研究,探讨河北省科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将专门选取科技活动投入经费、科技人员投入作为科技投入指标,选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指标,应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理论进行定量研究。

一、数据选取和变量说明

在变量的选取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本文选择的科技投入仅指科技活动经费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用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所取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中国科技年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连续性等因素,研究选取1993—2010年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被解释变量;选取同期的河北省科技活动经费(KY)、从事科技活动人员(RY)作为解释变量来衡量科技投入的指标。同时,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消除通货膨胀因素,研究首先利用物价指数对名义地区生产总值和名义科技活动经费进行折算(以1978年不变价折算)。为使数据尽量平稳,也为了消除变量间的异方问题,对三类数据分别取自然对数,表示为LnKY、LnRY和LNGDP,上述变换不会改变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稳定关系。

二、计量经济学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首先,对三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在对地区生产总值、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所对应的对数序列的单位根检验过程中,本文先利用ADF检验法对各个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显示,三组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不能用来直接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因此,对三组变量分别进行差分处理,取各自的一阶差分,再进行ADF检验,在5%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平稳性检验。因此,LnGDP、LnKY和LnRY为一阶单整,即三个变量均为I(1)序列。由于序列之间存在同阶单整,因此这三个变量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可以对其进行协整分析。

(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由于向量自回归模型是以内生变量作被解释变量,以变量本身的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因此,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关键点是确定合理的滞后期。为此,在表2中试算了模型的0至3期滞后,结果显示,以 LR、FPE、AIC、SC和HQ五个判断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即该模型为VAR(2)。

如图1所示,在VAR(2)模型中,单位圆内包含了所有根模的倒数,可以判断出以此建立的模型稳定。同时,也可以判断出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有效②,进而可以得到VAR(2)模型如方程(1)、方程(2)和方程(3)所示。

(三)协整检验

由计量经济学理论知道,同阶单整是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前面部分的单整检验结果显示,取自然对数后的三组数据构成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协整分析。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中的E-G两阶段检验法对三变量进行协整检验,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构建一般最小二乘估计模型,通过检验后,以残差为被解释变量再次构建一般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第二个阶段是对残差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残差平稳检验后,可以说明研究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具体如下:

第一步,对三变量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得到协整方程(4):

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965 7,可以通过模型的总体检验,两个解释变量的T值分别为16.270 85和56.266 43,远大于临界值,说明模型能够通过变量的检验。综合总体检验和变量检验,协整方程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

进一步建立残差回归模型如下:

第二步,残差平稳性检验。检验方法仍旧采用ADF检验,计算的ADF值为-3.682 39,可以查出5%临界值为-1.968 43。比较显示,ADF值低于显著性水平5%临界值,可以拒绝残差序列不平稳的原假设,接受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的判断(见表3)。

上述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模型数据进一步显示,科技活动经费增加1%,河北省经济增长0.658%;科技人员增加1%,经济增长0.293%。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可得出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还不能说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可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检验。其基本思想是:如果变量Xt是Yt的原因,则Xt的变化应先于Yt的变化。因此,在作对其他变量的回归时,如果把Xt的滞后值包括进来能显著地改进对Yt的预测,则称Xt是Yt的Granger原因,否则称Xt不是Yt的Granger原因。

为了能够说明科技投入(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别作出LnGDP和LnRY、LnGDP和LnKY之间的相互回归模型,即要作出四个模型,考虑滞后因素,研究分别选取滞后期1和滞后期2进行建模,这样需要进行8个模型的构建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4。

根据以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滞后一期时,LnGDP不是LnRY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0.001 54,拒绝原假设,说明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了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LnRY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0.504 28,接受原假设,说明单纯增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的增长。滞后两期时两者互不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另外,滞后一期时,LnGDP不是LnKY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0.076 16,拒绝原假设。滞后两期时,LnGDP不是LnKY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0.108 34,接受原假设,说明经济增长促使科技活动经费增加,但是科技活动经费增加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增长。以上结论表明,河北省经济增长仍然是粗放式增长,科技投入并不能给经济注入强劲的生长力。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之所以要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原因是协整模型仅能揭示出变量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检验尽管能够显示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因果关系,但是上述两类方法均不能提供动态信息,即不能提供当一个变量作用于另一个变量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此,借助于前期研究所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LnGDP作被解释变量、LnKY作解释变量的VAR(2)模型和LnGDP作被解释变量、LnRY作解释变量的VAR(2)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本文采用了广义脉冲法,分析结果如图2、图3所示。

图2和图3显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变动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始终大于0,并且曲线斜率也大于0,但斜率呈现递减趋势。这说明,作为科技投入指标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变化对河北经济增长变化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效果趋于缓和,即说明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效果方面存在着类似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六)方差分解

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代表科技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对河北省经济增长变化的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借助于方差分解研究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③。本部分研究使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前面部分中的方程(1),对LNGDP的标准误差(S.E.)进行了分解(具体结果见表5)。

表5显示了从第1期到第10期的标准差分解,即:河北省经济增长的标准误差被分解成经济增长(LnGDP)和科技活动经费(LnKY)、从事科技活动人员(LnRY)三部分,各部分在不同时期的贡献互不相同。

从总体趋势分析,无论是科技活动经费投入(LnKY),还是科技活动人员投入(LnRY),随着滞后期的增加,对经济增长(LnGDP)变化的贡献呈现出递增趋势;从相对比重角度分析,科技活动经费投入(LnKY)对经济增长变化的贡献比重远高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LnRY)的比重。这说明,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相对于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变化的贡献度大,并且随着滞后期的增加,这一贡献度不断增大。

三、结论与初步建议

经过系列定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从协整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河北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符合协整关系,即两者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第二,从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经济增长是科技投入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反之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这说明河北省经济增长中科技的因素贡献程度不高,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粗放型;第三,从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可以看出,科技投入变化对河北省经济增长变化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效果有变缓趋势,说明增加科技投入有助于经济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在减弱;第四,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与科技人员投入相比较,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变化的贡献程度大。

针对上述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其一,从因果关系结果角度分析,由于河北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同时,经济增长是科技投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科技规模的扩大,增强科技实力。其二,从科技投入增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效果看,增加科技投入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坚持加大科技投入的政策思路。其三,从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作用看,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强,说明科技人员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关键问题,更为关键的是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业绩。因此,加大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并内化到科技人员自身,以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业绩,进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证实了“科教兴冀”战略的正确性和长久性。

参考文献:

[1]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23-25.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河北省 冀中南经济区 科技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创新与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紧密结合,是解决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发展慢问题,提升冀中南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关键措施。目前国内外科技创新迅猛,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有效支撑着经济的增长。然而,河北冀中南经济区的经济增长却不尽如人意,最大的瓶颈是科学技术落后,创新力度不够。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促进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快速实施的关键。

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河北实现经济外向外循环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支撑点,促使河北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培育经济区发展的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河北整体竞争力,进而带动河北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科技创新的评价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经济数学模型法,二是指标体系法。河北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既要从整体上对经济区的科技创新状况做出综合评价,又要从选取指标的不同侧面反映相对水平,因此选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二、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

1、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是指标选取及指标之间结构关系的确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应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主要是从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出发,考虑评价指标的充分性、可行性、稳定性、必要性等因素。定量研究则是通过一系列检验,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过程。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指标的初选过程和指标的完善过程。指标体系的初选方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类。综合法是指对已经存在的一些指标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聚类,使之体系化的一种构造指标体系的方法。分析法是指将度量对象和度量目标划分为若干部分、侧面(即子系统),并逐步细分(即形成各级子系统及功能模块),直到每一部分和侧面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实现。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获得正确的统计分析结论的前提条件。而初选后的指标未必是科学的,因此必须对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性测试。可行性是指指标的数值能否获得,那些无法或很难取得准确资料的指标,或者即使能够取得等费用很高的指标,都是不可行的。正确性是指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及计算内容应该正确。

2、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评价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套明确的量化指标,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关系到评价结果可信度的关键因素。构建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经济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因此,必须以科学态度选取指标,把握科学发展规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便真实有效作出评价。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全局意识、整体观念,指标体系要综合地反映经济区资源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的量。

(3)综合性原则。任何整体都是由一些要素为特定目的综合而成,在设计体系时应综合平衡各要素,要考虑周全、统筹兼顾,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从整体的联系出发,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求得一个最佳的综合效果。

(4)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是指指标体系自身的多重性,评价体系也应具有层次性,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反映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指标体系应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尽可能体现层次分明,充分落实分层次评价原则,消除指标间的相容性,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科学性。

3、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内容。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是对河北省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的依据和标准,是综合反映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效率、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影响力不同属性的指标按隶属关系、层次关系原则组成的有序的动态系统,五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只有当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同时具有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效率、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影响力时,其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根据对前面所论述的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理解,并结合河北省地域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对河北省经济结构评价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选取河北省国民经济统计年鉴为基本数据来源,根据科学性和可行性统一、全面性和代表性统一、可比性和公平性统一的原则,选择与环境有关并且能够反映经济区特点和区际差异的23个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为二阶层矿架结构,其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模块,二十三个子项:第一阶层即一级指标,由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效率、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影响力构成。第二阶层即二级指标共23个,分为人均GDP、大学入学率、企业赋税、信息化指数(上述四个指标为反映科技创新环境的指标);研发人员总数、每千人研发人员数、R&D经费、R&D经费占GDP比重(反映科技创新资源的指标);每千研究开发人员专利授权数、每百万元R&D经费产生的专利授权数、每千研究开发人员科学论文数、每百万元R&D经费产生的科学论文数、每百万元R&D经费产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劳动生产率(反映科技创新效率的指标);三方专利总数、专利和许可证收入、三大机构检索论文总数、论文引用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反映科技创新产出的指标);诺贝尔获奖人数、知名品牌、知名大学、知名企业(反映科技创新影响力的指标)(见表1)。

三、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指标评价方法

1、权重的确定。确定权重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另外还有一种综合赋权法,它是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基础上,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综合的赋权方法。本文根据多级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无量纲化后,再结合河北省实际,采用通过主观权重、客观权重以及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计算权重。

2、指标无量纲化。指标序列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正向指标是指指标数值大小与效果呈正相关,越大其效果越好,而负向指标则相反。无量纲化的变化关系也因此有所区别。

对于某一指标序列值xi(k),令:

3、运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对不同时段的科技创新状况经济纵深比较,将本期科技进步发展情况与前期对比,进行总体对比,找到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点和弱点,科技进步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扬长避短,学习先进经济,为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技进步提出对策和建议。

(注:本文属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成果:积极推进冀中南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课题编号:201201137。)

【参考文献】

[1] 刘宾: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导向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2] 刘秀兰:河北省冀中南经济隆起带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2).

[3] 刘树、田英法:河北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9).

[4] 陈兰杰:河北省R&D投入结构分析[J].中国统计,2011(9).

[5] 马荣贵:动态双向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1(8).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财政科技投入;var模型;协整分析

引言

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科技投资是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因此科技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加大科技投入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太少,平均仅为0.164%,与世界平均水平2.10%的比重及发达国家2.15%的比重均有较大差距。尽管我国r&d经费投入量及其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平均仅为0.188%,日本为3.10%,美国为2.17%,韩国为2.16%,芬兰为2.19%,瑞典为3.19%。科技投入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基础,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是广东省的核心任务。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的研究脉络,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有: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认为科学技术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之一;肖利(2002)通过对美国企业界20世纪90年代r&d投入的分析表明,r&d投入的高速增长是推进美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严四容等(2008)从科技投入总量、科技投入经费来源、科技投入结构三方面具体阐述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并和其他一些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张绍佩(2009)根据江西省2000—2006年r&d经费支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和gdp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江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阮敏(2008)运用传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对上海近十多年来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在现阶段还没有出现内涵式经济增长的拐点;朱春奎(2006)通过对中国1978—2000年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即财政科技投入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的贡献作用并不显著,仅在滞后期为两年时,经济增长构成财政科技投入变化的granger原因。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明了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以广东省为例来研究二者的关系比较少,这方面的研究对增强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由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期较长,因此本文针对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时间序列分析,包括单位根检验、建立var模型、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试图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以期为合理制定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政策提供参考。

一、模型设置

本文基于罗默r&d理论模型,采用广东省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定量研究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建立模型如下。

lny=?茁0+?茁1ln1+?茁2lnk+?茁3 ln h+?茁4 ln r&d+?茁5 ln h*ln r&d+?滋

(3-1)

这里,模型中r&d人员和r&d投入的交叉项是来检验它们的共同影响。(3-1)式中k为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l代表全省从业人员数,h表示r&d人员,r&d表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以人均国民收入y为被解释变量。

所有数据通过1979-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统计年鉴》整理得到。其中,1995-200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代替,1995年以前该指数变化较小,本文用全国零售价格指数代替。r&d价格指数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多数研究用加权平均值的估算方法( jaffe,1972;朱平芳、徐伟民,2003),而本文直接使用gdp平减指数作为r&d价格指数的近似,这是基于对r&d内部支出的整体考虑。以上数据均以1978年为基期进行折算。y的单位以元计,k,r&d的单位以亿元计,l,h的单位以万人计。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

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单整阶数,只有当变量的单整阶数都相同时,才能进行协整检验。表1给出了单位根检验结果。

本文选择了adf检验和pp检验两种检验统计量来验证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结果都显示,这几个时间序列的水平值都是非平稳的,其一阶差分变量的单位根过程都是平稳的,因此这些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i(1)序列。基于表1的研究结论,可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对这几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johansen检验分析的前提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残差项必须是白噪声序列,而这能够通过选择var模型适当的滞后阶数(k)来实现,因此本项研究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来确定协整向量的个数。

得到var模型如下:

为了确保var模型的残差项是白噪声序列,根据a ic准则或sc准则,我们可以确认这个var系统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协整检验的目的是探索同阶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动态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

表2的第一列ce表示协整关系的个数,由上表得出模型存在6个协整向量,5个协整方程。如在5%的临界水平下,轨迹统计量418.9>临界值117.7,应该拒绝没有协整关系(ce=0)的原假设,对应的接受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最大特征值统计量也是拒绝ce=0,接受ce<=1,即最多存在1个协整关系。同时,模型的残差均为零阶单整。结果表明变量间存在一阶协整关系。

有了一阶协整关系的成立,就可以测算出协整方程,即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模型中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的5个具体的协整方程分别为:

ln y=-2.3671 ln l+0.2309lnk-2.6232ln h-1.2348ln r&d+

2.5619ln h*ln r&d-0.0182@trend(79)(3-3)

(0.01763) (0.00159) (0.01480) (0.00466)

(0.01108) (0.00024)

ln y=0.1789 ln k-3.5027ln h-1.2158ln r&d+

2.8893ln h*ln r&d-0.0341@trend(79)(3-4)

(0.02002)(0.18870) (0.05866)(0.14240)(0.00230)

ln y=-3.3074 ln h-0.8668ln r&d+2.2780ln h*ln r&d-

0.0098@trend(79)(3-5)

(0.30640) (0.08925)(0.22083) (0.00148)

ln y=-1.2754 ln r&d-0.6715ln h*ln r&d-

0.0914@trend(79)(3-6)

(1.15033)(1.55888)(0.03155)

ln y=-0.0806 ln h*lnr&d-0.0240@trend(79)(3-7)

(0.03485)(0.00152)

其中,括号内为t统计量值。

(3-3)、(3-4)和(3-5)式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和交互项ln h*ln r&d的交叉项回归系数为正,而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的系数为负。表明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是单独增加某一项投入的作用是不明显的。这就说明,当使用科技投入政策来促进经济绩效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r&d资本存量的提高,然后要考虑到r&d人员的引进等配套政策。(3-6)和(3-7)中各项变量均为负,研发只有在其他投资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较大作用。另外,从业人数对经济增长产生反作用,一方面这可能说明了广东的劳密型产业比例逐步减少,而低技能劳动力过多,给整个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r&d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表现如下:1)研发投入不足。虽然广东省经济快速增长,但研发投入总量基数小,还未构成对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2)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广东经济主要依靠资源和资本驱动增长,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对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重视不够;3)产业结构不合理。广东省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由于产业结构不协调导致投资结构不合理,致使财政支出侧重于第二产业,而对于科技含量高的第三产业投资率偏低。

综上可见,广东省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长期稳定的均衡作用,但协整关系检验并不能确定两者是否具备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能说ln y与ln r&d具备了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尚需进一步验证。下面来考察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滞后期取2,检验结果如表3。

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1978-2007年广东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研发投入的granger原因,而广东省研发投入增加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意味着经济增长越快诱发研发投入规模的增大,而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诱因不是研发投入,短期研发投入的增加或减少未引起经济增长的变化。但协整关系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而研发投入又显著地进入这一关系,这就意味着研发投入是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

(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反映了被解释变量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同时,engel和granger(1987)证明了将协整关系引入模型后,可以用有限阶的var过程来描述一阶差分构成过程,即进行向量误差修正。在得到了由?驻ln yt、?驻ln lt、?驻ln kt、?驻ln ht、?驻ln r&dt和?驻(ln h*ln r&d)t这四个i(0)过程组成的var(2)后,将得出的协整方程引入模型,就得到了在无约束差分形式下人均gdp及其滞后项、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滞后项、从业人员数及其滞后项、r&d人员及其滞后项、r&d投入及其滞后项组成的vecm。估计时,采用的johnson极大似然估计法,与协整分析一致,选取l=2,含截距和不含时间项的线性趋势假设。下表显示的是在5%水平下vecm的参数估计结果。

从表4可以得出模型vecm的其中一个具体形式如下:

ecm不仅能反映时间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能反映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3-8)式的误差修正项系数为正,符合正向修正机制。误差修正系数为0.1912,各变量均通过长期均衡关系来影响人均gdp的增长,每年ln y的实际值与长期值或均衡值的偏差大约有19%被纠正,表明对人均gdp修正幅度较大。

表4的vecm估计结果说明了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较大,弹性分别为(0.923764,

1.079386)和(0.429840,0.484673),但是不显著,因此,主要通过协整的的长期均衡来影响人均gdp的增加。所以广东对研发投入要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其原因在于,科技投入的生产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效率来实现的,而这两者的效率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提高,科技投入效果的显现自然也就需要一定的过程。

(三)脉冲反应函数

脉冲反应函数刻画的是在vecm扰动项上加一个单位标准差大小的信息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图1是基于vecm(2)和monte carlo模拟的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滞后阶数,共有十期;纵轴代表广东省某一变量对其他解释变量单位信息冲击的响应程度。

从图1来看,研发投入对人均gdp的响应虽然历经四期的微调阶段,但是其正向响应逐步加大并趋向于长期稳定;人均gdp对研发投入一直处于负向响应,但在第八期之后有减小的趋势;研发人员投入对人均gdp开始处于负响应,但在第六期后转变为正响应,但其响应程度逐步减小;人均gdp对研发人员投入也有个四期的微调阶段,从第四期后,其正向响应程度逐步加大,并于第七期达到最大,又逐步减小。这表明了人均gdp与科技投入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长期联系,人均gdp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投入的增长。因此,在政策措施上应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政策,以保证人均gdp增长对科技投入长期正向的拉动作用。另外,交叉项对人均gdp的响应由负向转为正向,后趋于长期稳定;而人均gdp对交叉项的响应一直处于负向,波动幅度较小,较为稳定。说明了这两个科技政策的改善并不总是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这不仅需要一个政策的改变,还需要两者的配合使用,既不能只提高r&d资本存量,也不能只提高r&d人员全时当量,需要在以提高r&d资本存量为主的同时,适度增加r&d人员全时当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四)方差分解

由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由vecm的动态结构系统,可以进一步把握人均gdp增加受到,,,,的影响程度。表5是基于前述vecm和monte carlo模拟的方差分解结果(下表给出了10期的数据)。

从表5可以看出,在人均gdp走势的波动中,从方差分解的短期趋势看,经济发展水平是最主要的贡献因素,2、4、6期对应的比率分别为96.25%、74.73%、59.72%,各期贡献率均在44%以上;从方差分解的中长期趋势(8期以后)看,从业人员、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在第10期其方差贡献分别达到17.09%、21.45%和9.927%,这说明广东省的经济增长目前主要来源于要素投入的增长,经济增长类型属于弱内生型。研发投入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整体偏小,但其上升速度最快,由第2期的0.052%上升到第10期的2.92%,这表明地方研发投入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敏感。因此,目前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相对于其他经济要素投入来说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直接有效。

结束语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采用广东省三十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针对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时间序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长期稳定的均衡作用,并且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政策含义是:首先,要加大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和引进科技人才。既不能只提高r&d资本存量,也不能只提高r&d人员全时当量,需要两者的配合使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其次,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比短期影响大,因此,要制定长远的科技投入战略而不是短期策略。最后,在重视科技投入数量的同时,对科技投入的结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上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提高科技投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hristopoulos d k. tsionas eg.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panel unit root and co-in-

tegration test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

73(1): 55—74.

[2]郭瑞东.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23,(02):66-70.

[3]严四容,郭慧文,张文棋. 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科技投入与研究,2008,(1):86-91.

[4]张晓峒. 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5]朱春奎.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济经纬,2006,(6):119-121.

[6]肖利. 美国企业投入对中国现代企业的启示[j]. 科研管理,2002,23,(2):116-121.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6篇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

农业科技投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总体上呈现出科研经费不足,科研经费增长速度不高,科研人员投入不均,科研投入强度不高等特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科研经费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我国政府对科研经费的财政拨款在不断增长,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物价的快速上涨,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经费总额增长并不高。同时,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总量不断增长,但农业科研投资增长速度小于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其次,科研经费投资结构失调。

我国对农业科技投入呈增长趋势,但是科研经费的投资结构存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科研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用、农业推广费用的投资比例失调以及科研人员人均经费存在差异等。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管理体系的复杂性,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没有实现最优配置,造成科研经费渠道过于分散,以及科研投资的强度下降等。而且由于我国的历史国情,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单位的负担较重,很大一部分的科研经费用来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离休人员安置等方面,造成真正用在科研的经费比例下降。

最后,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

农业科技转换率不高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据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到40%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内部,存在着多头管理,管理体系分散,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直接影响了农业科研技术的转化过程,造成很多科研成果没有及时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农业科研推广费用的比例严重不足,而且很多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不够,农业推广经费的不足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增长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科技进步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升农业竞争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其次,科技进步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能够更好地使经济活动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乡镇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朝着集约经营的方向转变。

最后,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推动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富裕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比例以及分工越来越先进和合理化。而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之后,能够进行一些较高水平的生产和工作, 获得较高的收益。同时,科技不断创新,农业推广的速度和效率也越快,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不断提高。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法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使用格兰杰检验方法,可以得到长、短期两方面的检验结果。

数据和指标选取

农业科技投入包括农业科研资金投入,农业科研人员投入,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投入。其投入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本文鉴于数据的连续性和可得性,采用农业科技机构的经费投入来表示农村科技投入,同时,用农林牧渔总产值来间接的反应农业经济增长的状况,本文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的网站资料。

而农业科研经费资源投入是农业科技经费资源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包括农、林、牧、渔等行业科研机构的政府拨款、非政府拨款收入和高等农业院校研究与开发经费收入等 。该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状况。

模型构建和结论

本文采用1986-2008年之间农村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探讨两者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

首先使用Eviews对以上两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两者是二阶单整的。接着对两者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对协整系数进行指数转换,可以得到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19,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农业科技投入每增加1%时,经济增长将会增长0.19%。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促进科技不断创新,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

其次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构建的模型中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对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都为负值,说明农业经济增长变动和农业科技投入都有着向各自均衡水平调整的趋势,而且由于两者的向量误差系数比较大,说明调整的力度比较大。

最后采用格兰杰对两者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 Granger 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但是两者的短期只存在单项的因果关系。短期内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根据前文分析的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关系的ECM模型,我们可以得出,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相对于长期弹性而言比较小,科技投入的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结合我国的实情,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人们对科技投入问题的关注焦点是投资的总量,忽视了农业科技投资的结构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较低。我国科技推广转化的力度不高,以及农民的素质不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造成短期内,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

结论和对策

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在短期,经济增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需要一个中间转化的过程,因此短期增大农业科技投入当期的经济增长的提高不会产生显著的效果。于是我国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首先,加强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扩大融资渠道。

政府投入在农业科研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发展大国,农业科技水平同世界很多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各级政府在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还要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在坚持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宽渠道、多形式地筹集农业科研资金。

第二,增强科研投入比例的合理性,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国应该增强科研投入的合理性,加强农业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力度,对于重点领域的重点项目适当的资金倾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费用和科学事业费的比重,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我国农业技术资金投入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均经费不足现象明显,直接造成了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低下;同时应该加强科研单位事业费用的支出比例,为科研单位研究人员的社会保险和公共医疗提供经费保障。

第三,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完善农业科技体制。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只有30%到40%,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30%,健全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费用的比重,提高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同时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完善相应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努力做好农业科技人员为农民服务的工作,不断完善我国的农业科技体制,加强农业技术生产、推广以及运用的协调,促进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增强农业科技为农民服务的能力。

最后,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率以及农业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农民教育,促进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民教育的投资和政策支撑,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大力培养具有一定技术知识的新时代农民。

参考文献

1、信乃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现状及其政策性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08年8月,27,(4).

2、王海鹏,田澎,靳萍,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J],系 统 工 程, 2005年7月,23(7).

3、姚志友,狄传华,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创新机制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20,(3).

4、刘焕菊,增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0,(2).

5、段利民,王开盛,杜跃平,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原因的比较分析―基于利益集团理论的视角[J],未来与发展,2010,(2).

6、张秋菊,朱钟棣,跨国外包的承接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VECM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8,(6).

7、申红芳,肖洪安,郑循刚,廖西元,陈金发,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12月,24(6).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科技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156-02

一、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理论概况

1 国外对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

关于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多,自20世纪以来,国外学者经过多层面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技术发展决定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技术内生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知识生产与经济增长;政府在技术影响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索洛模型表明,当经济达到均衡时,资本和总产出的增长率将等于劳动力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之和,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都等于知识增长率,表明了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索洛之后的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内生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沿着两个方向拓展:一个方向主要是由罗默开创的,就是考虑一个专门的知识生产部门,增加对该部门的投入会增加知识产出,最终导致物质生产部门产出的增加,从而把技术进步内生化;另一个方向是对资本概念的拓展,即引入人力资:本的因素,这样即使不考虑外生知识增长率的不同,也可以很好地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国与国之间的差异,这一方向的开创性工作首先是由卢卡斯进行的。独立的知识生产部门也好,人力资本也好,其发挥作用的形式必然是科技的进步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内生增长理论实际上证明了科技进步在经济长期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2 国内对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研究

(1)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际验证研究和国际或地区间比较研究。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也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如史清琪等把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几个主要指标,并从理论上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周勇、李廉水等探讨了“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科技支持经济的发展是指科技资源超过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并且能够满足经济增长“量”与“质”的需要、满足各类产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后发国家跨越发展的需要。李建平等系统地阐述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科技进步又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尤其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更是与日俱增。

(2)科技政策对策性研究。探讨了科技创新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比较分析。主要集中于:科技政策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地区、行业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关于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借鉴和评估的研究。此外。一些政府领导的报告和政府规划也对该问题做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二、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内涵解析

1 加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的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预示着科学技术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特别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后发国家完全有可能实现突破,带动整体科技竞争力的跃升;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内涵

通过对国际经济社会的历史考察,对现阶段国际经济环境的客观分析和对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目标的透视,我们对现阶段提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命题的背景有了深刻的认识。据此,我们认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是在当前国际竞争聚焦于科技竞争,中国处于经济增长关键时期,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又面临全面小康和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的背景下提出的。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重视基础性研究,更要注重科学技术的经济可用性和经济适用性,这是科技强国的关键。经济可用性要求科技知识的创新要面对市场需求,经济适用性要求科技知识的创新要多层次。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必须从依靠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向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转变,必须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道路中的基础性、引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作用。

三、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体系构成与要素分析

1 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体系构成

(1)科技运行体系。科技运行体系,是一个由科技投入、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出组成的有机系统,具体地讲,即是一个由科技资源投入,经过科技主体运作,形成符合产业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技产品产出的有机系统。其中,科技资源是科技运行体系的物质基础,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等;科技主体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实体组织,是科技活动的实施者和承担者,包括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产出是科技运行体系的产出成果,包括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科学理论和技术。

(2)科技支持体系。科技能力强弱与科技资源投入数量和科技活动主体运行效率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科技资源投入数量越大,科技活动主体运行效率越高,科技能力越强。因此,增强科技能力,既需要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又需要优化科技活动主体运行效率,更需要外界力量的有力支持,即加强科技支持体系建设。科技支持体系是科技支持主体对科技活动主体进行支持的行为的集合,包括其组织构成及相互联系。其中,科技支持主体是保证科技活动正常运行的实体组织,包括政府、市场、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它们共同作用于科技活动主体,为科技活动主体提供支持和服务,以促进科技支持能力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2 科技支撑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8篇

内容摘要:在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实践中,通过对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分析,逐步认识到,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为此,对如何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区,提出了几点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供审计人员在对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时参考。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双重特征客观评价误区

科技型企业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技型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产品。因此,与工业产品生产型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企业产品形态和技术经济形态。具体地说,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广义的企业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科技人才价值。简言之,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这一效益形态的双重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及其货币化价值

作为技术经济实体的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的载体是科技人员所从事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项目(以下简称“四技”项目)和承揽的一些技术工程服务项目等,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技术研发。其目的是通过发展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科技生产力和不断提升技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少必须把握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

以某科技公司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为例。该科技公司通过设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并构建以专业研究所和科研项目(课题)为技术经济活动载体的技术经济运行机制,使科研项目(课题)所蕴涵的科技应用价值及其利益关系等核心要素,设置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位置上,以绩效挂钩的利益分配关系为纽带,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创造科技型企业基础生产力的能量,使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始终处在能够自我发展的最佳状态,并通过创新学科和科研项目(课题)的技术成果,去创造技术经济效益和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

考察科技型企业这一经济活动形态,就不难看出,科技型企业中的专业研究中心,相当于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车间”;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就可能创造一个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其产品形态就是这个专家或由他领导全体科技人员所共同创造的智力成果。能够向当今社会展示的价值,就是智力成果被货币化了的价值量。这是科技产品社会认可价值的基本特征,也是科技型企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蕴涵在科技型企业基本特征中的经济效益,也就具有货币化的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科技型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并存关系。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当首先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双重特征(即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入手,即要既考察人才凝聚能力(即企业特定的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对科技人员的激励能力)和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即为企业未来储备的人力资源预计创造货币化价值的能力)所表现的货币价值量;又要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投资者的贡献能力。这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企业员工和企业投资人所共同追求的效益评价目标。

就近期情况看,人才凝聚能力与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仍然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稳定前者的同时,应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发展前景和技术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求合理的企业、员工与投资人利益共享的目标和效益评价体系,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否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将有可能步入误区。

二、客观分析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特征,是把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形态中的特殊形态,没有现成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可供借鉴。必须在把握其经济效益特征的前提下,寻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特征,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切入点。

考察科技型企业转制后走向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科技型企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工资制度和利益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并依此调整企业、专业技术研究部门、科研项目组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关系,走出一条通过解放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生产力能量的新路子,从而凝聚了一支学科和专业基本配套的科技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的潜力。

据某科技公司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统计年度内,技术专家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7至8倍;专业技术人员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2至3倍,在工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下,当年的技术经济创收总量较往年增长了50%。并在此后三年创造了连续递增50%的技术经济创收业绩。

就单纯的科研创收财务总价值而言,另一组统计数字则表明,由于体制的转换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列举的科技公司3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等于改制前15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的1.75倍;经营利润则为前15年的近3倍。

科技型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科技经营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关键在于激活和释放科技生产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而科技人才价值难以货币化,正是多少年来科学技术生产力绩效倒挂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科技型企业通过变革企业生产关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现象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客观真理性和时代实践性。

(二)把握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和科技型企业特有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主线。

这里提出的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就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的各类评价指标。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价指标。比如说,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以及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经济评价指标。

这里提出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就是指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效益评价应当所特有的技术经济指标。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分析,至少需要建立以下几大类指标:

第一类,人力资源储备指标。即依据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所确定的年度人力资源储备的增长和调整指标。其资源结构与人员分布及其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指标,如某一类专业技术人力资源预计给企业直接创造或能影响团队创造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二类,以技术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指标。即科技型企业依据自身的技术市场领域设置的专业技术研究中心、这些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又依据各自的专业技术特点、进行具有某一技术领域的方向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应当实现的科研成果项目数和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三类,技术储备指标。即通过对未来技术市场进行长远规划或阶段性的计划投入、或年度计划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前期研究经费投入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四类,技术平台建设指标。即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实现所必须的成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的货币化投入量;

由此形成具有科技型企业特点的持续、递进的指标评价体系。

列举某科技公司初始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如下:

科技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科目比重指标内容比重考评结果

年度经营业绩40%技术合同总额40%

承担主业技术项目30%

员工收入增加30%

财务指标30%主营业务收入30%

现金流量30%

利润10%

净资产收益率10%

资产保值增值保值额10%

增值率10%

持续发展能力30%、获奖成果、专利30%

年度科研经费自投入30%

培训经费投入20%

人力资源储备、结构优化20%

不难看出,上述指标体系虽带有科技公司起始时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形态,但已具有明显的科技型企业的业绩指标评价的特征,即:所表明的技术经济效益特点可描述为:力求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方利益和价值综合性提高。

所表明的利益分配关系可描述为:激励“多盈”的利益驱动机制,使科技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经济充满活力。

其揭示的重要内涵可描述为:追求科技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并依此实现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愿景目标。

而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的技术经济基本特点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即“事业收入-事业支出≥0”;其利益分配关系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足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力的“平均主义”。

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不仅差别之大,而且具有本质的不同。这为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同时,也为把握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找到了切入点。

三、当前,在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其对策提出

误区之一:综上所述,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货币化价值。因而人力资源成本在科研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四技”服务特征的科技型企业,在科技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一般都进入了集团型企业,成了集团型企业的成员单位。如果用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生产型成员企业的单一的平均人力资源成本指标,来评价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指标,就意味着将科技人才的“货币化价值”量与一般产业人员的薪酬价值量相提并论,并依此得出评价结论,容易步入“平均主义”的误区。

为此提出:科技型企业与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成员企业的单一的人力资源成本,无横向的直接可比性。

误区之二:科技人员往往以地区同类层次薪酬与消费水平为参照系。要定位科技人员和员工的人才货币化价值,从科技型企业以往流失人才的教训看,应以能够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留得住人才”为前提,防止偏离地区性薪酬与消费的参照水平,单纯以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某一增长因素去评价科技人员的薪酬水平,容易步入“薪酬孰高”的误区。

为此提出:应以企业所处的地域经济区的中、高层次人才的薪酬水平为参照系。

误区之三:科技形企业本身就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新生的企业形态。特别是在利益分配关系的处理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容易步入用传统单一的财务报告指标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误区。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9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比较普遍,国外研究主要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英国经济学家斯旺的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的观点,并首先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中最具有意义、贡献最大的一个因素单列出来。罗默把知识增长和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首次提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模型中除了列入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因素外,还包括了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贝克尔主张把知识分成内生积累的一般性知识和外生的知识两部分,均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由此,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扩展与知识的积累相互作用的理论。国内学者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有:黄鲁成、马丽等[1][2]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别对北京和宁夏进行分析,表明科技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米传民等[3]运用灰色关联法研究江苏,表明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推动作用。朱春奎、王海鹏[4][5]通过建立不同时间序列的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分别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王贻志等[6]把科技投入变量引入到生产函数中,测算出上海市各行业的科技投入的贡献率。罗佳明等[7]运用广义差分回归分析测算出1953~2001年间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7.16%。王宁、刘黎明等[8]对未来农业科技投入总量进行灰色预测,研究表明,现有农业科技投入增长达不到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低需求,必须加快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步伐。本文主要利用全国和浙江2001~2008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灰色系统理论计算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2浙江省科技投入现状

浙江省科技投入主要包括科技经费和科技人员等两部分。

2.1科技科技经费筹集

根据2001~2008年全国和浙江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的数据发现,科技经费筹集额名义增长率一直都高于第一产业产值增长。从统计情况中看,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从2001年2589.4亿元到2008年9123.8亿元,增长了3.52倍,同时期第一产业产值增长了2.15倍,相比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增长情况,浙江省在2001年至2008年,增长了5.43倍,而第一产业产值只增长1.66倍。各项指标都呈现一直增长的趋势,不过增长速率有快又慢,其中2004年、2007年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和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较大波动,2004~2006年浙江省出现较大波动。总体来说,科技经费筹集情况较好,科技经费筹集增长和第一产业产值增长并不总是同步,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了增长降速,主要是因为从科技投入到转化为生产力有一个滞后性,一般在科技投入高增长两到三年后,经济增长效益才能得到体现。2001~2008年的科技经费筹资和农业经济增长情况也说明浙江省重视科技投资,科技发展的研发后劲比较充足(表1)。

2.2科技研发费用的投入情况

科研经费的筹集额说明社会科技投入状况,但其中并没有完全使用在科学研究领域,而社会科学研发经费(R&D)更能说明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农业领域R&D数据统计收集存在一定困难性,所以本文主要是对全国和浙江省2001~2008年R&D经费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进行的统计。(表2)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1)2001~2008年间,全国和浙江省R&D经费支出都曾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全国的增长率较为平稳。2004年,全国和浙江省R&D和第一产业的名义增长率都达到最大,特别是浙江省,R&D达到48.59%。从另外角度也说明科技研发投入的快速增加能显著带动经济的增长。(2)2001~2008年间,全国R&D经费支出平均增长率达到23.7%,浙江省的平均增长率为34.19%,而同时期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分别为11.83%和7.57%,R&D投入远远高于第一产业产值增长。(3)浙江省R&D经费支出对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推动作用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3科技人员投入情况

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中起着决定作用。2001~2008年间浙江省科技人员数平均增长达到17.24%,不同年份科技人员数增长率差异较大。2005~2006年浙江省科技人员数增长十分突出,主要与浙江省政府的科技人才政策相关。全国的科技人员数量从2004年后稳步增长。(表3)

3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主要用于控制和预测,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经济、社会等研究领域。灰色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关联性及其量的测度,实现对系统变化规律的认识。基本思想是根据数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度来判定其联系的紧密程度。曲线约接近,数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则小。

3.1数据来源与处理

由于系统中各类因素数据因计算单位不同而差异较大,不便进行比较或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一般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通常采用均值法和初值化法,本文采用初值化进行处理。以全国和浙江省2001~2008年序列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其中全国和浙江省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用X0和X'0表示;研发R&D经费支出用X1和X'1表示;科技经费筹集额用X2和X'2表示;科技人员的投入用X3和X'3表示。X0和X'0是母序列,X1和X'1,X2和X'2,X3和X'3是子序列,建立序列表,经无量纲化处理后,形成相应的母序列和子序列(表4)。计算公式如下:X(k)=X(k)/X(0)(k=1,2,3,…n)(1)

3.2科技资源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我们利用灰色相关系数计算模型:ηi(k)=minmin|x0(k)-xi(k)|+ρmaxmax|x0(k)-xi(k)||x0(k)-xi(k)|+ρmaxmax|x0(k)-xi(k)|(2)对全国和浙江省的科技资源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计算。式中|x0(k)-xi(k)|为第k个点x0与xi的绝对误差,k=1,2,…,ni=1,2,3。将无量纲化后的比较数列与差值数列进行差值计算,列出对应差数列表,然后再求出minmin|x0(k)-xi(k)|和maxmax|x0(k)-xi(k)|。其中,min|x0(k)|是第一级最小差,表示在xi(k)序列上找各点与x0(k)的最小差,即跑遍k选最小者。minmin|x0(k)-xi(k)|为第二级最小差,表示在各序列找出的最小差基础上寻找所有序列中的最小差,即跑遍i选最小者。maxmax|x0(k)-xi(k)|是二级最大差,与二级最小差类似。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相应绝对差值如表5。在进行计算关联系数与关联度前,需要预设分辨系数,一般用ρ表示,取值范围为0<ρ<1,ρ越小,分辨率越高,当ρ=0.546时,最优。这里我们取ρ=0.5。根据上述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Ri=1n∑nk=1ηi(k)(3)对计算得出的关联度按大小进行排序,看各项指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表6)上述关联度计算结果显示,全国和浙江省科技投入中的R&D经费支出、科技经费筹资额和科技人员与农业经济都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图1)。其中,全国R&D经费支出对农业经济产值的相对关联度为0.6383,科技经费筹集额对农业经济的相关联度为0.7136,科技活动人员对农业经济相关联度为0.8584,相比全国,浙江省各项指标对农业经济的相关联度排序基本一致,都说明了科技活动人员对农业经济的推动力更大,浙江省R&D经费支出和科技经费筹集额对农业经济的相关联度均高于全国水平,而科技人员对农业经济的相关联,略低于全国水平。

4结语与政策建议

4.1结语

通过上面的相关性计算,具体结论有:(1)全国和浙江省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和以往研究得出的结果相一致。(2)在R&D经费支出、科技经费筹集额和科技人员数等因素中,科技活动人员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与全国相比,浙江省的各项指标关联度均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科技人员是技术进步的能动因素,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急需大量科技人才培养,这也是浙江省增强农业经济的主要手段。

4.2政策建议

2009年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4%,农业综合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相比以往,浙江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确实得到了快速提高,然而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们的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70%~80%。因此,要让浙江省农业发展水平真正达到先进水平,必须强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浙江省农业科技投入较低,与沿海发达省份也有一定差距,科研、开发和推广等资金不足已经制约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由于农业科研推广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工作,科研、技术推广经费、科研事业费主要由政府承担,这是世界绝大对数国家的普遍做法。因此,浙江省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财政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专项农业科技发展基金。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等在农业领域的投资,扩大农业科技资金来源,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教育;经济;共同发展

1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所谓科学技术,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一个理解世界系统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更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家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现在科学技术已成为许多生产要素的核心因素,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它还影响着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容、方法和数量。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为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最有效的形式,是我们所知道或听到的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是在大学里完成的,大学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也可以说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壮大了科学技术发展人才的队伍,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教育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的吸收和应用,教育的实施培养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科学技术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教育,只有教育不断进步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进步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2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是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二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全面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促使着科学技术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调整,改善了生产关系,促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两者互相协调,最终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2.2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在当今社会,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具体的体现就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小。众所周知,科技进步是形成产业分工的基础,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当科技进步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就会使整个产业体系发生革命,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急剧的变化。所以说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但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着经济形式发生变化,比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知识经济等等,这些新形式的出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促进着经济的发展。事实上,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的增长存在相互作用,科技成果的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增长,而经济又会反作用影响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这样科学技术的进步便可以在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过程中继续发展。

3小结

在这个阶段,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简单来说,科学技术就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提供的物质作为基础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的支撑科学技术也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发展的。所以说,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应该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依赖的,处理两者关系对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

4科技与教育、经济的关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日益密切,然而无论是医学方面、航空航天方面、还是生物工程等等方面的显著发展,都在显示出人才的重要性。那么人才的培养就要依靠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关键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只有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才能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然而,经济为教育和科学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教育、科技、经济三大领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核心和动力,我们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统筹好三者的关系,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鄢晓.新兴教育技术之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张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65-70.

[2]孟宪平.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7,(06):14-21.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1篇

隋映辉研究员的新著《科技产业经济:跨学科理论、研究范式与应用》近期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作者对科技产业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新的学科视角寻求全面透彻的理论创新。笔者认为,这部新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第一,指导区域发展战略与科技产业政策的制定,促进科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制约科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战略与政策研究滞后。而推进科技产业经济发展,就要对科技产业的发展给予全面的战略分析和政策指导。因此,新著对于科技、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制定正确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政策,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科技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强调科技产业经济在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产业转移等与科技产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科技产业集聚区域,科技产业的主导地位一般较为突出,并决定这一区域科技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因此,把科技产业经济研究置于全球产业分工中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科技与产业、科技产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双重特征客观评价误区

科技型企业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技型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产品。因此,与工业产品生产型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企业产品形态和技术经济形态。具体地说,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广义的企业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科技人才价值。简言之,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这一效益形态的双重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及其货币化价值

作为技术经济实体的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的载体是科技人员所从事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项目(以下简称“四技”项目)和承揽的一些技术工程服务项目等,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技术研发。其目的是通过发展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科技生产力和不断提升技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少必须把握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

以某科技公司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为例。该科技公司通过设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并构建以专业研究所和科研项目(课题)为技术经济活动载体的技术经济运行机制,使科研项目(课题)所蕴涵的科技应用价值及其利益关系等核心要素,设置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位置上,以绩效挂钩的利益分配关系为纽带,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创造科技型企业基础生产力的能量,使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始终处在能够自我发展的最佳状态,并通过创新学科和科研项目(课题)的技术成果,去创造技术经济效益和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

考察科技型企业这一经济活动形态,就不难看出,科技型企业中的专业研究中心,相当于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车间”;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就可能创造一个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其产品形态就是这个专家或由他领导全体科技人员所共同创造的智力成果。能够向当今社会展示的价值,就是智力成果被货币化了的价值量。这是科技产品社会认可价值的基本特征,也是科技型企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蕴涵在科技型企业基本特征中的经济效益,也就具有货币化的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科技型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并存关系。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当首先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双重特征(即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入手,即要既考察人才凝聚能力(即企业特定的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对科技人员的激励能力)和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即为企业未来储备的人力资源预计创造货币化价值的能力)所表现的货币价值量;又要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投资者的贡献能力。这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企业员工和企业投资人所共同追求的效益评价目标。

就近期情况看,人才凝聚能力与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仍然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稳定前者的同时,应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发展前景和技术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求合理的企业、员工与投资人利益共享的目标和效益评价体系,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否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将有可能步入误区。

二、客观分析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特征,是把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形态中的特殊形态,没有现成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可供借鉴。必须在把握其经济效益特征的前提下,寻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特征,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切入点。

考察科技型企业转制后走向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科技型企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工资制度和利益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并依此调整企业、专业技术研究部门、科研项目组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关系,走出一条通过解放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生产力能量的新路子,从而凝聚了一支学科和专业基本配套的科技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的潜力。

据某科技公司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统计年度内,技术专家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7至8倍;专业技术人员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2至3倍,在工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下,当年的技术经济创收总量较往年增长了50。并在此后三年创造了连续递增50的技术经济创收业绩。

就单纯的科研创收财务总价值而言,另一组统计数字则表明,由于体制的转换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列举的科技公司3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等于改制前15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的1.75倍;经营利润则为前15年的近3倍。

科技型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科技经营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关键在于激活和释放科技生产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而科技人才价值难以货币化,正是多少年来科学技术生产力绩效倒挂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科技型企业通过变革企业生产关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现象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客观真理性和时代实践性。

(二)把握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和科技型企业特有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主线。

这里提出的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就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的各类评价指标。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价指标。比如说,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以及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经济评价指标。这里提出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就是指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效益评价应当所特有的技术经济指标。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分析,至少需要建立以下几大类指标:

第一类,人力资源储备指标。即依据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所确定的年度人力资源储备的增长和调整指标。其资源结构与人员分布及其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指标,如某一类专业技术人力资源预计给企业直接创造或能影响团队创造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二类,以技术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指标。即科技型企业依据自身的技术市场领域设置的专业技术研究中心、这些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又依据各自的专业技术特点、进行具有某一技术领域的方向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应当实现的科研成果项目数和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三类,技术储备指标。即通过对未来技术市场进行长远规划或阶段性的计划投入、或年度计划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前期研究经费投入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四类,技术平台建设指标。即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实现所必须的成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的货币化投入量;

由此形成具有科技型企业特点的持续、递进的指标评价体系。

列举某科技公司初始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如下:

科技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科目比重指标内容比重考评结果

年度经营业绩40技术合同总额40

承担主业技术项目30

员工收入增加30

财务指标30主营业务收入30

现金流量30

利润10

净资产收益率10

资产保值增值保值额10

增值率10

持续发展能力30、获奖成果、专利30

年度科研经费自投入30

培训经费投入20

人力资源储备、结构优化20

不难看出,上述指标体系虽带有科技公司起始时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形态,但已具有明显的科技型企业的业绩指标评价的特征,即:所表明的技术经济效益特点可描述为:力求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方利益和价值综合性提高。

所表明的利益分配关系可描述为:激励“多盈”的利益驱动机制,使科技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经济充满活力。

其揭示的重要内涵可描述为:追求科技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并依此实现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愿景目标。

而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的技术经济基本特点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即“事业收入-事业支出≥0”;其利益分配关系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足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力的“平均主义”。

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不仅差别之大,而且具有本质的不同。这为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同时,也为把握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找到了切入点。

三、当前,在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其对策提出

误区之一:综上所述,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货币化价值。因而人力资源成本在科研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四技”服务特征的科技型企业,在科技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一般都进入了集团型企业,成了集团型企业的成员单位。如果用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生产型成员企业的单一的平均人力资源成本指标,来评价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指标,就意味着将科技人才的“货币化价值”量与一般产业人员的薪酬价值量相提并论,并依此得出评价结论,容易步入“平均主义”的误区。

为此提出:科技型企业与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成员企业的单一的人力资源成本,无横向的直接可比性。

误区之二:科技人员往往以地区同类层次薪酬与消费水平为参照系。要定位科技人员和员工的人才货币化价值,从科技型企业以往流失人才的教训看,应以能够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留得住人才”为前提,防止偏离地区性薪酬与消费的参照水平,单纯以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某一增长因素去评价科技人员的薪酬水平,容易步入“薪酬孰高”的误区。

为此提出:应以企业所处的地域经济区的中、高层次人才的薪酬水平为参照系。

误区之三:科技形企业本身就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新生的企业形态。特别是在利益分配关系的处理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容易步入用传统单一的财务报告指标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误区。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区域;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回归分析

一、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标准,我国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和辽宁;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吉林和黑龙江;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东部经济发达,中部人口密集,西部地域广阔,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我国应因地制宜提出发展对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在1995年,我国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样,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两者相互存进,共同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我国不同区域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步伐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影响了我国科技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局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收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针对各个区域提出适合各地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科技拥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也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针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也持续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在国外,这一研究起源于新古典学派的增长经济学,以索洛(1957)[1]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著名的“索洛剩余”,揭示了经济增长的背后有科技进步因素的推动,大大推进了生产函数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和卢卡斯[2]为代表的一批新经济理论经济学家突破性地将技术进步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认为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资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有效地避免,推出了技术进步可以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此后,格里利切斯(1986)[3]通过研究1957―1977年间大约1000家美国最大制造企业的数据,发现科技投入尤其是R&D的投入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接着格里利切斯、依顿等人对R&D支出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一个国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以及R&D支出几乎可以解释50%的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差异,又一次证明了R&D投入对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此外,Guellec(2001)[4]还对不同类型的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长期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国外的研究发现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也论证了这一点。我国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省域研究、区域研究以及全社会研究。针对各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较多,比如陈理飞、夏建伟(2009)[5]对江苏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动态分析;乔朋华、郑继兴(2010)[6]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在区域研究方面陈义华、董玉成(2003)[7]对东西部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出了比较;还有朱春奎、米传民(2004)[8]从区域经济角度分析了武汉、江苏等地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影响。全社会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有许多,许治(2007)[9]检验了我国1991到2005年政府公共R&D不同方式对经济的影响,发现政府公共R&D与经济增长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沈渊(2009)[10]对我国2005年31个地区的科技投入效率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卢方圆(2011)[11]的研究表明R&D人员投入效果比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效果更加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近十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包括31个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探寻出其中的规律并比较出最为有效的区域,并针对各个区域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基本数据及描述性分析

(一)基本数据。关于科技投入的指标有很多,包括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研投入经费、R&D投入经费等,基于本文研究的是从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三大区域的科技投入情况,而2008年后我国不再统计各地方的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投入经费,因此我们选择R&D人员和R&D投入经费这两个指标来对我国的科技投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各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我们通过各区域的GDP值来表示。本文所选取的这三个统计指标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比较。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包含的省市数量不同,直接其各自R&D人员、R&D经费投入和GDP值进行比较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将各指标转换成有实际意义的指标,包括R&D人员全时当量占总人口的比例,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和人均实际GDP,具体计算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代表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自2004年至今这十年来科技投入的变化过程,表二代表了其各自的经济发展情况,根据上表的统计情况,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从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东西中部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都在逐渐上涨,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呈同方向变动。

从科技投入方面看,无论是R&D人员,还是R&D经费支出,都是我国东部地区更胜一筹。从2004年至2013年,三大区域R&D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都是在逐渐上升的,这代表近年来各区域对科技人才都越来越重视,其中东部科研人才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另外,三大区域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反映了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能够反映出各区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我们可以看出东部仍然是处于领先地位,在2004年至2007年,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在2008年至2013年,西部地区被中部地区反超,科研经费支出成为三大区域的最后一名。

从经济增长方面看,从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实际GDP都是在逐渐增长的,说明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不断繁荣发展的局面。另外,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其人均GDP远远超过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近十年,和全国的人均GDP比较来看,只有东部地区超过了全国平均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落后于国家平均线,其中中部地区稍好于西部地区

四、我国东西中部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分析。根据搜集的原始数据,我们用统计软件SPSS17.0来计算出GDP值与R&D人员、R&D经费支出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其中GDP与R&D人员之间的相对关联系数记为δ1,GDP与R&D经费支出之间的相对关联系数记为δ2,统计分析出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诸要素之间的相对关联度见表3。

由表3可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GDP值与R&D人员、R&D经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东部地区的GDP值与R&D人员投入比其与R&D经费支出之间存在着更加显著的相关性,中部地区的GDP值对R&D人员与R&D经费支出的相关性相同,而西部地区的GDP值对R&D经费支出存在更加显著的相关。由于三大区域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二)回归模型的建立。由于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R&D人员作为科技人员投入,R&D经费支出作为科技资本投入,二者共同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在此用RDR代表R&D人员,RDJ代表R&D经费支出,我们可以建立出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来衡量GDP值与科技投入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表示为:GDP=C1+C2RDR+C3RDJ,其中CI为常数,C2、C3为系数。然后我们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做线性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三)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4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R值和调整过后的R?值都较大,说明回归方程有很好的拟合优度,F值明显较大,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较显著,选择R&D人员与R&D经费支出来解释GDP是有意义的。T检验可以检验出各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根据各个系数的T值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R&D人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而R&D经费支出却不太显著;中部地区的R&D人员与R&D经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影响,显著性却不强;西部地区的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而R&D人员却不太显著。这一结论还可以通过标准化后的系数相互映证,其中东部地区标准化后的系数为1.010和-0.012,中部地区为0.523和0.474,西部地区为0.164和0.834,标准化后的系数主要反映R&D人员与R&D经费支出分别对GDP的影响程度,由此分析可以得到与前面相同的结论。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根据描述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这说明各区域都开始注重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的增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无论是科技投入还是经济发展,都远远超过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且只有东部地区的GDP在国家平均经济水平之上,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都有待增强。自2008年以来,西部地区的科研经费支出被中部地区反超,而中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始终领先于西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区科研经费的投入步伐需加快,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R&D人员与R&D经费支出与GDP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所研究的科技投入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意义的。三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与经济情况,针对不同的科技投入,影响和制约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不同。对于东部地区,R&D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对于中部地区,R&D人员与R&D经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有相似程度的影响,而对于西部地区,R&D经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

(二)建议。由于东部地区占据优越的地理优势,又受早期政策的影响,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而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说,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缺乏充足的科技资源投入就是其中之一。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应该立足未来,加大科技投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两个区域的科技力量与经济状况并肩发展

在科技投入的诸多要素之中各个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对于不同区域来说是不相同的,应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到效率的最大化。对于东部地区,应该加大R&D人员的投入,科技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大。对于中部地区,R&D人员与R&D经费支出二者对于经济增长有相似的重要性,那就需要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科技人才与科技经费的投入缺一不可。对于西部地区,则应该加强R&D经费的投入,有力的资金支持才是经济快步发展的保障。只要各个区域合理地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相信经济的快步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Solow R.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 (3) :312-320.

[2] 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Economy, 1990,98( 5) : 71-102.

[3] Z.Griliches ,F. Lichtenberg.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Flow 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A Reexamination [J]. Review o f Economics Studies , 1984, (86):81―83.

[4] Guellec.R&D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panel data analysis of 16 OECD countries[J].OECD Economic Studies,2001,33( 2) : 103-126.

[5] 陈理飞,夏建伟. 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05):35-37.

[6] 乔朋华,郑继兴. 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22):55-57.

[7] 陈义华, 董玉成.东西部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关系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 2003 (12):84-87.

[8] 米传民,刘思峰,杨菊. 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研究[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34-36.

[9] 许治,周寄中. 政府公共R&D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7 (4) : 60-66.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4-0046-04

一、马克思及各学派经济发展模型中的科技功能

1 经济发展模型中科技因素由外生向内生的转变

经济发展过程本质上体现为资本的积累过程,而决定资本积累的因素又是投资收益率,而决定投资收益率的因素是科学技术进步。现代经济发展模型所以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就是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索洛首先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技术因素变量,假设技术是一种外生变量,并且保持一种固定的增长速度,即技术进步率。技术进步中即使资本与劳动比率不变,资本的边际收益也会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

丹尼森关于美国战后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表明,约50%左右的经济发展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索洛应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检验新古典经济发展模型发现,资本和劳动只能解释12.5%的产出增长,87.5%的产出增长被归为技术进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人物的“新增长理论”认为长期经济发展率等于技术进步率,但是仍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外生因素。

将技术进步这一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决定因素归结为外生因素无法令人满意。虽然索洛一开始提出新古典增长理论时就已经意识到,但是若将其作为内生变量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这就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冲突,而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又以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因此,索洛在生产函数中将技术因素与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一起纳入,却将技术看成公共物品。

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知识或技能被很多人同时使用或拥有,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是。在微观经济领域企业因某项发现或知识而拥有垄断力量,获取垄断利润,这就意味着技术不完全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某种程度的独享性。

2 阿罗的内生科技进步增长模式及函数

阿罗的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式生产函数形式为Y―A(K)・(K,L),Y、K、L和A分别表示总产出、资本、劳动和技术因子。资本K在表达式中出现两次却涵义不同,F(・)中的K表示资本投入,属于生产要素;A(K)中的K表示“经验”变量,A(K)是K的增函数,即当“经验”增加时技术得到不断改善。阿罗的这一增长模型具有借鉴意义。

外部经济性的存在导致总体经济活动表现为收益递增。阿罗这一思想后来被罗默等人吸收成为“新增长理论”产生的萌芽。在“新增长理论”中,基于外部经济性、技术溢出效应的增长模型占据上分重要的地位。

阿罗虽然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但所指的技术进步只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是一种无意识行为的结果,并暗示技术仍相当于公共物品的假设。阿罗在讨论收益递增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将产出相对资本与知识的弹性限制在1以下,意味着资本积累所引发的技术改进虽然可以部分抵消资本边际收益的下降,但改变不r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趋势。

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循环互动、相互作用。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有四种方式:物化为技术的知识,随技术变化而消长;存在于劳动者的知识,表现为人力资本的积累;专业化于劳动分工的知识,随分工演进而积累;蕴含于制度和文化的知识,随传统的延续而积累。罗默对阿罗模型做了重大的修正和扩展,更加强调了知识的外部效应,建立了一个完全内生的知识外溢模型。

罗默模型是一个由知识外部效应、产出的收益递增和新知识生产的收益递减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竞争均衡模型。模型中,知识作为独立因素不仅能形成自身的递增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形成了一个知识外溢――递增收益――知识投资一效应放大的良性循环,知识积累和经济发展在这种动态的自催化机制作用下共生共长。但任何特定技术的外部效应总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外部效应终究会耗尽。要实现经济的持久增长,还须不断地出现新技术。于是,斯托克提出“新产品引进知识外溢模型”,阿温・杨建立边干边学与发明相互作用的杂交模式。

卢卡斯增长模型结构与阿罗一罗默模型相近,但是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卢卡斯认为溢出效应来自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不是来自于对实物资本的投资。

3 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的科技框架

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在引入收益递增时假设收益递增来自于外部经济性,如此处理不会破坏原有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假设,因而仍然可以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从而保证均衡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发展率的存在。但把技术进步或经济发展归结为外部经济性的作用显然不科学,事实上技术进步往往与有意识的经济活动有关,而把技术进步与有目的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联系起来,并且假设个人或企业的发展创造不会使技术立即扩散,那么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就会被打破。

所以,要想更好地刻画技术进步的产生机理,需要一个专门处理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模型框架。

产业组织理论作为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沦的延续,在20世纪70年代由狄克西和斯蒂格利兹、伊塞尔等人发展起来的垄断竞争模型后成为罗默的第二代增长模型的理论基础。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至今还比较令人满意。

罗默于1990年提出一个内生技术变化的模型,引入专门生产新技术的研究部门,并强调开发者对其新技术拥有控制权,垄断性知识产权保护产生的“租”不仅可以补偿其开发费用,而且可以带来可观的垄断利润,因而极大地推动新技术的开发。但是,技术创新也具有负外部效应,因为新技术在创造一部分人的垄断利润的同时,破坏了另一部分人的利润,技术的老化使其资产价值受到损失。因而技术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结论包括:知识的作用体现在导致新技术的产生,又促进知识的积累;经济发展率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经济发展率就越高。垄断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为推动技术创新,因为企业为获取垄断利益必须倾向于不断推出新产品,这就要求企业重视研究与开发活动。

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其中,Y足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时间。

4 马克思学派经济发展模型显示的科技地位

马克思学派全要素辩证关系经济发展及科技地位模型的创立,建立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与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及科技地位和作用的再研究基础上。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的理论,虽然基本没有脱离经济实际并且触及到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的基础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都不够系统完整甚至存在很大片面性,并且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即哲学分析方法和出发点存在伪科学性。

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以国家为经济体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即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学。该学说源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斯密系统研究资本经济发展问题,李嘉图把经济发展归为土地、资本、劳动三者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将经济发展的因素概括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而生产力要素包括着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劳动对象也就是自然科技。

经济发展理论成为经济学一个独立研究领域是20世纪50年代即二战后的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凯恩斯借鉴马克思总结罗斯福新政到50年代中期凯恩斯宏观经济发展理论编制;50年代中期新古典学派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代表为米德和索洛并编制模型,且将科技功能引入模型;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斯科特为代表强调人力、知识和科技的作用。

总体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的理论并没有突破古典经济学的范畴,仅就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分析,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超越马克思学派的视野。

科学的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理论及模型的建立还是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也就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着眼而从具体经济领域着手,即从生产力构成、生产关系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影响关系建立科学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理论和模型。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间的关系怎样,生产关系对科技使用的能动作用如何发挥都需要科学的描述。

生产力要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直接要素,包括劳动力及实际劳动、资本即过去劳动的积累、生产对象即自然环境。科技即人类劳动经验的总结和应用,教育即劳动力生存的必要成本和知识传播。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核心是社会分配关系,其社会表现形式是经济制度。发达国家经济学家把重点放在研究资本、土地与劳动的分配关系上,但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人。资本与土地所有者获得新增经济发展比重高,劳动力获取的就低;反之。

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结论是资本与土地获得新增经济发展的比重高,再投资就高,经济再增长的速度就高。事实是,现代社会影响投资的直接因素是银行利率,收入高者与低者的储蓄或投资倾向没有太大差别。

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形成,分配关系不当,有效需求就不足,经济发展过程就产生波动,甚至危机。分配关系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需求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个间接影响层次,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包括政治倾向、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通过生产关系环节产生间接的、的、整体的、宏观的影响。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还都存在一个国际方面的影响。

因此:经济发展JZ={[(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政治倾向+社会结构+文史传统等)]・国际环境影响GH}

劳动力L1为在业劳动力,劳动力L2为后备劳动力。

模型可知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层次,而科学技术又对生产力中的各要素产生着广泛渗透和影响。即:

经济发展JZ=[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对象D)]・科技K

由马克思学派经济发展模型也能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为教育提供先导、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资本的产出效率、增加劳动对象的价值量。

当然,影响经济发展的任何社会经济因素都根本不可能用数学方法、甚至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计算或表述,建立经济发展模型只是个相对规范表述。如劳动对象因素中对经济发展影响最直接的是能源,包括石油、水、天然气和煤等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等替代能源,但是对经济发展影响究竟多大,无法精确计算。模型的价值在于运用科学的即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经济发展及科技功能。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中国实践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促进作用,在当代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对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性。科技进步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科学科技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愈来愈大。

科技进步产生新的生产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产品。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归根结底都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新兴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建立,源于科技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改变原有经济结构的格局,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使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科技密集型产业发展,传统经济萎缩,而以新科技为基础的产业迅速发展。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累进产生整个社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转向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增长方式,而转变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改革开放初期推动经济发展的科技因素中最为显著的是体现在科技引进模仿及劳动者的边干边学;之后,研究开发部门的新设计、新发明推动生产科技的进步,使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转变,但是研发与生产企业仍然脱节;目前通过体制改革科技部门与生产企业越来越融合。

但是,在中国实践中,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还存在缺憾。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学技术进步。根本上从科技供给包括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科技,而不能完全依赖引进,或完全依赖自主创新。某些战略领域的关键科技和市场垄断科技无法从国外引进,需要自主研究开发。无论是高新科技及基础研究,还是产业科技及应用研究,都必须强调自主知识产权;而引进先进科技和装备要注重引进科技的消化吸收和冉创新,用引进科技推动创新,把科技引进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结合起来。

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还存

在许多不足和问题。科学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一直是重要症结。虽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近30年,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科技与经济的密切融合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科技供给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费投入、人力资源、科技装备、成果产出的不足,使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许多行业的科技和装备还是主要依赖于进口;引进科技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吸收创新效果不好,重复引进更是问题;强调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却并没把科技进步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短期行为严重,科技投入明显不足。

三、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改革开放进程中通过导向性的产业政策引进科技和吸引带有科技含量的资本品,加速了生产要素的累积,并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应清楚地看科技引进和模仿会给长期发展留下许多隐患,因此,在合理、稳定引进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大力发挥研究开发部门的科技作用,加强人力资本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要制定科技跨越战略。抓住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机遇.在多数产业采取追随的方式,沿着既定的科技轨道快速跟进。借鉴先进国家发展经验集成自主科技与国外先进科技,在具备条件的产业实现科技跨越;要完善法律制度。无论是引进科技还是自主科技研发与创新,用法律来保护投资人和创新者的利益,保障社会的持续创新能力;

要机制创新。以科技转让、科技人股等形式,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与企业生产的结合,提高科技的应用水平;

要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发挥政府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的合力;

要加强科技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扩大风险投资,使企业成长为加速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主体;

要跨行业协同。“产学研”结合,特别是高校系统与产业的结合,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速度,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此外,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没有新的科技发明资本积累会导致收益递减,生产积极性会削弱,经济就呈现出逐步衰退趋势。事实上人类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正是科技创新的结果。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加速和扩散效应而实现,由于科技创新提高了资本与产量比,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加速扩散效应就会越来越大。当今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一般均达到60%~70%,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着产业的升级。

科技创新是直接通过提高创新主体即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表现出米,而创新主体企业会因科技变革形成产业扩散。使产业结构进行重构,促进产业结构向深层次发展。建市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载体,新的企业应运而生。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根本上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出来的企业间接表现出来。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技术经济;基本方法;基本概念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pdating fast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hanges. Although the economy is diversified, b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chnical economy is to focus on the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deeply analysis an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to guide our research direction.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basic method and theory.

Keyword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basic method; basic concept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我们都知道技术经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我国广大技术经济工作者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广泛吸收国外相近学科的有益成分,由中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新兴综合叉学科。技术经济学科建立之初的宗旨是扭转经济建设只追求速度,忽视经济效果的错误倾向,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在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技术经济定义、内容、特点及关系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寻找技术经济的客观规律,寻找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合理关系,包括最佳关系和协调关系。

定义:(1)技术——利用科学原理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调节、控制、改造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规则、方法的集合;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物质手段和组织手段;技术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掌握科学知识是进行技术活动的先导。

(2)经济——指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指经帮济国、经世济民、治理国家、拯救庶民;指国民经济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和;指广义的节约,即社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技术经济——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最佳结合,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技术装备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研究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各种技术实践(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的方法的科学——技术的经济效果学。主要内容: 以费用效益分析为基础的项目评价理论(技术上先进性、经济上合理性、后果上无害性);以功能成本分析为基础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理论;经济效果预算,方案比较与决策。

(2)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途径的科学(中观、宏观)。主要内容:以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技术选择理论“中间技术”、“累进技术”、“适用技术”。

(3)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主要内容: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新资源的开发、新市场的应用。

关系:(1)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2)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经济,而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由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定义了技术进步的概念,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金投入的增长、劳动投入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确定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最优经济状态。

特点: (1)综合性:属边缘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决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在综合了多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学科的构成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2)比较性:对能满足同一目的或社会需要的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因此比较性是其基本特征。

(3)系统性:一项技术或工程项目,不仅其本身是一个系统,而且它又是更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任何一个技术经济问题都必须置于一个系统中,运用系统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去研究、考察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4)预测性:技术经济的论证分析在先,很多数据都要依靠预测才能得到。

(5)定量性:该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进行定量计算,要引进量的概念,要有量的规定。

(6)实用性:分析、论证、评价的技术方案均来源于实践,都是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实际工作技术问题。

3、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及理论

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基本方法:技术经济学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系统综合:即采用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制、应用与发展进行估计;

方案论证:即技术经济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套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对完成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方案的计算、分析、比较;

效果分析:是通过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对比分析,效益与费用的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是效果最大原则。技术经济学在研究中采用两种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分析比较中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

基本理论:(1)技术与经济相互作用原理: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技术和经济相互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必须在显示出经济上的优势后,才能得到推广。

(2)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具体对象,如技术政策、技术规划、工程项目和技术措施等,可统称为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技术和经济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按照一定方式结合为一个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

(3)技术创新理论:关于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与动力机制研究,一般认为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的拉动力,二是技术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力。

(4)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学中的技术进步概念不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指技术变革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中取得的进步。技术进步概念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含义:①技术本身的创新、变革、发展;②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5)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理论:

技术选择的原则 :技术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原则; 技术的经济性原则; 技术关联作用原则; 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承受能力原则;技术结构的合理化原则。

技术评价分为宏观技术评价和微观技术评价:技术方案的宏观技术评价,是根据国家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对方案的宏观技术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它对宏观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影响;技术方案的微观技术评价是以方案的技术系统为对象,对方案技术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及其综合技术效果进行权衡的研究活动。

(6)经济效益理论:经济效益是指技术经济活动中的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对比关系,或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简称为“成果与消耗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

4、结论

总之,根据对技术经济相关问题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技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提高国内技术经济的研究水平。研究技术经济,促进技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迫切的任务。当代科技、经济、社会三者已密不可分,寻找它们的协调发展的规律,是技术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罗刚等.技术经济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技术经济2002(2),第55-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