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

经典教育论文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国学及当代国学热

所谓国学,学术界有种种说法。邓实认为,国学是“一国所自有之学” (《国学讲习记》),章太炎认为是“一国固有之学术”(《国学讲演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国学就是中国学术的总体或中国学术的简称。具体而言,国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它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宗教、艺术、医学等诸多方面。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了我们国家长达两千多年,只是到了近代走向衰落,许多学者把原因归结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等口号,对传统文化展开全面的否定和批判,沉重地打击了国学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国家开始推行国学复兴计划,在140个国家建立510多个孔子学院(截至2016年底),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回归传统文化的国学热现象。

二、学经典

国学经典泛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以《四库全书》的题材类目来划分,国学经典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就国学经典的内容而言,儒家著作和学说是重中之重。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儒家、道家的经典著作,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二是优秀的古代诗歌散文,如《古文观止》《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三是自宋代以来广泛流传的蒙学作品,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书》《弟子规》等。

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经典教育的策略

1.教材的选定要合理

目前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国学教材有三部,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二是《青少年国学文化读本》,由岳麓书社出版;三是《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是台湾版教材,由中华书局引进并修订。这几部教材的内容以中小学教育中的国学经典为主。

此处着重介绍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此教材分“蒙学基础”“诗词美学基础”“经典子集研修”和“传统文化与艺术”四大模块。“蒙学基础”模块主要为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与行为规范的书目,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诗词美学基础”主要包括儿童诗词韵律美学基础和古典诗词欣赏方面的作品,如《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中国古典诗词欣赏》属选用教材,分诗卷和词卷两部分,不含人教版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70余首必修诗词。“经典子集研修”模块主要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孙子兵法》《道德经》等作品。以上模块均含“原文”“译解”“知识拓展”三部分。 “传统文化与艺术”模块属于各模块的附加部分,包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欣赏”“中国古建筑美学欣赏”“中国瓷器文化”“中国玉器文化”“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日”“中医与儿童保健”“茶道、年画、京剧脸谱艺术欣赏”等内容。

该书编者为各书的学习次序作了详细的安排。一年级至八年级依次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孟子》《孙子兵法》《大学》《中庸》,高中一年级为《古文观止》,高中二年级为《道德经》。

除了选用的国学读本之外,师生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

2.教师应注意国学经典教育方法

国学经典教学虽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也应重视传统手段。教师更要明白一个道理,即读国学经典和读一般知识性的书不一样。知识性的书是有机械结构的,前面懂,后面才能懂,整本书是连贯的。而国学经典,智慧遍洒任一角落,不一定有连续性,因此不必要求学生对其内容全部理解。再加上此时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好,在学生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的文化向往。

3.要注重品德教育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国学经典作品注重培养人的品德,这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蒙以养正圣功也”,国学经典的作用非常大。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天人合一”应用于现代教育理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提出。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思想,它体现的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认为天、地、人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反映的是天(自然)决定人,人又定胜天的辩证理论,强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今天的德育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变能够反映学生的想法,适应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将教育客体与“人”(也就是我们的教育主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密切的联系,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在教育的形式上设立更加活泼的、真切的、轻松的体验。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改变原有的单一和刻板(包括教师对于学生教育态度和语气)方式,传统的德育课程也好,实践活动也好,都会令学生感觉到“又在说这些大道理”老生常谈,枯燥乏味,而且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来看,认为没有学习价值,会出现应付的心态,教育效果不好。但如果能够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新的教育方式,那么更能易于学生接受,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吸纳学生关心的、热议的话题以及社会元素,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时政实事为德育教育的新的立足点,增强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关注度,与时俱进,用身边的真实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引起反思,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同身受,主动学习、认真领悟,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2“.学思并重,循序渐进”教育方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观点。学是思的基础,没有广泛的学习思考也就变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会思考那也只是“虽知不广矣”。因此,不论是哪种科目的教育都是需要“学”与“思”相结合的。在现代的大学德育教育中也同样应该指导学生要“学思并重”,善于思考。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涉及面较广,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比较易于学生接受,但大多都是在开展的各项活动过后德育的教育过程也就随之结束。久而久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十分适应这种方式,形成惯性。没有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对每次教育过程进行思考。浪费了很多再教育的机会。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过“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这就是说,学与思是不可分离的,不论学习什么,深入的思考都会推动学习的效果,而思考遇到困难,不够深入,就需要加强学习,只有做到二者并重,才能取得进步。

3“.有教无类”创造平等的教育环境。《论语》中曾讲到:“子曰:有教无类”,《墨子•所染》中也曾提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秉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人性论,也是他推动贫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在《荀子•法行》中记载:南郭惠子曾问自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答道“:君子正身以倭,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这是教育可以化愚为智,话恶为善的道理。学生是不分好坏、等级的,而且良好的道德素养也不是生来就有、永远不变的,这就像认为学习好的学生思想品行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学习不好的学生思想道德就一定有问题一样。我们曾在网页、报纸上看到多少貌似品行端正、成绩优秀的青年其实是违法犯罪的罪犯,轰动全国的化学系高材生因嫉恨室友的才能为其投毒等等。当然这些仅仅是个案,但是不是也能反映出存在于优秀青年中的有关思想道德的一些问题呢?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好与坏并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而且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提示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类型的学生,应重视后天教育环境对学生影响的巨大作用。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理论联系实践。《朱子•语类》中曾讲:“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里的“知”是指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如不付诸于实践,那就成了纸上谈兵。二千年前,希腊人曾提出“:美德可以被教会吗?”的问题,而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那么这样一来,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而实际上,我们的《论语•学而》中早已有“敏于事而甚于行”的理论论述。这与今天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完美人格都是相互关联贯通的。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曾提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这是道德的自觉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二、国学中的德育思想对德育教育的意义

1.国学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根本。清末以前本无国学的说法,它的产生是与西学东渐分不开的,在民族危难,国势衰微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迷茫中的中华民族,找回民族尊严与自信,多少仁人志士将这一理想寄予国学身上,希望能够通过国学达到中国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中国人民族意识的重新觉醒。这种独特的精神认同和民族思想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本。在这一点上看来,国学的产生便肩负起了教育国人要学习国学,热爱民族,热爱中华的重任,这与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2.国学中的哲学思想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指导意义。“哲学”中的“哲”在国学中训作“知”,意思是说求知的学问,讨论哲学的内容在《子》部最多,诸子百家中的儒、道、法、墨、名都曾谈及,但以儒道二家最为突出,儒家除《论语》以外还有《孟子》《荀子》有涉及哲学的名篇。例如在我们熟知的《论语》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即“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强调凡是要通过人的努力去达成目标;在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学而优则仕”,在教育上认为“学而知之”“,困而学之”,提倡“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等等。在儒家经典名篇《大学》中强调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我们在《易》经中又学习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诸如此类,在国学经典中还有很多,这些哲学思想不仅是当时人们学习的经典教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形成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总结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人文教育的本质应是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以一贯之,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的传授,不仅在于掌握人文知识,而是要将其中蕴涵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在他们的思想和文化的心灵上烙上民族的印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文观、人性观、价值观、自由观。

1经典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人格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中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道德经》以自然法则立论,重视人、天、地、道与自然的关系,其指出:“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万物、生态万类,都由道生,然而道的作用必须由德来体现,《道德经》特别教人重视修德,能启迪学生道德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德行。综观《论语》,孔子十分重视自身的个人修为和涵养,重视立德、立言,用自己的言行做表率,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学习《论语》可以使中学生找回已失落了的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仁者爱人”、“舍生取义”的可贵人格。“和”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出现得比较早,一直延续到现在。《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如《国语郑语》、《箨兮》、《伐木》、《鹿鸣》等强调个体对整体依存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习这些有利与学生温柔敦厚品格的形成。学习《易经》能培养学生“厚德载物”的宽容宽厚的人格,学习屈原、杜甫、韩愈、苏轼的诗文,能增强学生爱国的情感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学生在学习了这些经典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人格。

2经典有助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统经典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瑰宝之一。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凝聚着历代文学大家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也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诗经》以“美”和“刺”作为创作的基本倾向,歌颂诗人所赞同、人文美好的事物,揭露和批判诗人所憎恶和丑恶的事物,审视着人不同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楚辞》,尤其是其中的《离骚》等名篇,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的精神。《诗经》和《楚辞》它们皆为华夏民族智慧和灵性的结晶,其中具有的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求真、求善、求美的艺术追求和崇尚道德的人性智慧,构成了中华文化生动的主题。唐诗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最灿烂、最赋有魅力的篇章,《代悲白头翁》和《春江花月夜》是初唐最具代表的清新歌唱,李哲厚在《美的历程中》中评价:“这两首诗是一种对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并没有实际、真正沉重的现实内容,它的美学风格和给人的审美感受尽管是口中说感伤但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盛唐之音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代表,王维的《辋川名句》写尽自然之美,优美、明朗、健康。李白诗歌的随意创造却美妙奇异、层出不穷、飘逸瑰丽。还有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等人的作品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种丰神情韵颇丰满的美的特点。元明戏曲的出现,如《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等创造了中国民族特色的戏曲形式的美。清代的《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整个古代经典文学以其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塑造着中华民族真、善、美的审美情趣。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从而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

3经典有助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中华文化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灿烂而又从未中断过的人类文明奇葩。它具有无穷的魅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经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实载体,也是树立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支柱。因此,经典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生掌握了古汉语知识,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传承、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 工具性 人文性 民族性

“诵读经典”活动正在全国风起云涌。诵读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这就形成了“以诵读辅经典,以经典助诵读”的模式,将经典与诵读完美结合,即“经典诵读”: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将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真正具有价值。

一.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增,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大大加强,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思维能力,情感兴趣。诵读一部经典,可以认识数千个汉字,并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语文基础。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的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语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览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景,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境界又可层楼而上。可以看出,经典诵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且终身受益。

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经典”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容使得它的鉴赏价值经久不衰。经典作品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低俗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经典诵读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方面很有价值。

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生品位,彰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实际生活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书籍阅读量的减少,造成了文学语言的缺失和文学语言语感的陌生。网络带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快捷式、浏览式,只需迅速抓住主要信息、无须逐字去看,更不要求准确,直接导致高中生在阅读时无法沉静、难以专注。

经典代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健康的最佳食粮。诵读经典,不仅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我们学到了“仁爱”;从《鱼我所欲也》中,我们学到了“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学生的心田,奠定了学生的人生根基。诵读经典,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

三.经典诵读培养训练语感,呈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学生语感能力普遍得到有效培养。白居易十五岁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王勃弱冠之年写出“落霞与孤鹭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一不是通过吟诵经典的方法来学习练就。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家们:教材选择经典,教法倚重朗读、诵读。中国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朗读、重积累、重语感。古人在儿童习得语言时并不强求理解文章,而是强调诵读达到记忆,这是非常科学的。经典诵读符合语感培养规律。在诵读过程中,经典的优势语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对经典中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从而能够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形成语感。

我们在教学上向古人学习重经典,重诵读,重积累,重感悟。在教材方面,多收录经典。在教师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经典积累。在教学方面,“经典”教学多采用诵读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感悟,教师有的放矢的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受。经典诵读在于“读”,我们开展了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诵读。每年的校园艺术节、书香文化读书节,均安排了配乐经典诗文诵读表演节目,为全校师生提供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视听盛宴。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独特的诵读体验,调动兴趣,提高诵读实效。

在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中,我们积累形成了校本教材。将经典诵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着力挖掘经典中的意境美、韵律美,思想美,把它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述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3-03

随着近些年国内流行的国学热,理论界有为数不少的专家学者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他们认为时下我们没必要过于厚古薄今,过于夸大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再一次成为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有必要也有义务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就不得不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经过人工检索,目前尚未发现关于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的学术论文,我们就可以看出学术界还并没有非常关注。在学术界研究虽然没有直接摄入,但是输入国学经典的价值字样,发现有些国学经典的价值、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国学经典与学校德育、高校国学教育以及如何在高校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教育的关系问题等学术研究论文。

时下我们未发现将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学术研究专著和教材,同样我们也没有发现关于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专著和教材。现在,我们就学术界对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和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述综。

一、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述综

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国学经典当代形态与定位。袁行霈教授指出“国学的当代形态”这个命题,就是要强调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倒退,也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具有革新意义的、面向未来和世界的学术创造活动。袁行霈教授在文中还论述了国学的当代意义。林蔺认为国学指周秦至清末以来中国社会整体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它在地域上不仅包括本国原生的学术文化,也包括为本国文化体系所吸纳的外域文化;在时间上不仅包括古代传统文化,还包括近现代文化。她还指出只要正确看待国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学的现代形态,发掘国学的当代价值。

2.研究国学经典的价值。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透彻的当推北京市骨干教师纪连海学者。他认为国学经典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内容上,就是研究国学经典的价值我们必须首先研究其内涵内容。他认为:“国学经典的主要内涵和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是常识层面、二是学术与记忆层面、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四是民族精神层面。”

二、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集中研究国学经典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有人认为: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这已经成为很多教育者的共识。高建新学者指出:《幼学琼林》还是推广和普及成语的一种媒体,青少年读了它,不仅自己掌握了许多常用成语,而且又通过他们的口语或文章,对社会大众进行放大传播,许多成语之所以家喻户晓,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直接和间接地学习《幼学琼林》所至,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中华民族的常用成语,就是了解了许多民族文化之精义。”夏帜红学者认为:国学文化教育宗旨在于培育人们美好的心灵,纠正偏差观念和不良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集中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策略探索。谭新军学者认为: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最佳载体。也就是他赞成国学经典在学校应该采用诵读方式进行。饶艳华则觉得应该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采用“把漫画请进国学课、把流行歌曲唱进课堂、把动画送进课堂”的方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于晓伟谈到“经典诵读,丰盈心灵和师生共读,提升自我”的方式来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许世明认为:国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文化浸润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可以采取“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有选择地进行国学经典教育和教师进行国学教育的措施和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

3.集中研究国学经典教育存在的问题。胡定荣副教授指出国学经典教学存在几个误区:①“反中国”的误区;②“反历史”的误区;③“反教育”的误区;④“反教学”的误区。杜霞博士认为: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张晨学者认为:在研究、学习国学经典时,对圣贤们的遗教,要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应该把中国伦理文化作过分的、不恰当的夸张。这是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应该反思的。

4.集中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存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张三夕教授指出:自上个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引入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后,我国逐步放弃了在人生修养方面的历史文化传统,导致现实社会一些不良后果。要倡导学生在国学经典的长期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并认为“良好的国民教育系统应该包括人生修养教育”。付金才副教授认为“目前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引用西方的,尚未本土化。”我们“要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本土化,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国学经典所蕴含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思想资源。”、韩立菊两位则认为:读成诵—自我实现的创新和举三反一—能常模的创新”。我们可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智慧的积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帮助青少年“正德”、“修身”、“启智”、“雅行”,对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

三、国学经典与高校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学经典教育有必要存在于高校教育当中;二是国学经典教育进高校的途径以及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方式方法;三是国学经典与大学生的素质形象的关系;四是探究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的原因研究。

这是研究主要集中于专家学者的论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安徽财经大学博士、副教授俞香云的校级重点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财经类高校普及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学术文章;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赵雪波、赵利利两位学者的《高校国学教学的义理方向》一文;太原理工大学令狐国芳,赵建利两位学者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学术论文《试析国学教育活动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及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中医学院新药中心陆海、张雯艳两位学者在《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学习的归因研究》一文中对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的原因分析。

上述研究无疑极具启发意义,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但是总体来看,国内研究国学经典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成果还相当分散、单薄,忽视了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层面的探究,需要单独立项展开专门、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正是基于时下“国学热”的价值再思考、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进一步发挥改善当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作用,把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并把它推进到新的理论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等.国学今论·序[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2]谭平,万平.国学经典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4]林蔺.“国学”概念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定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5]纪连海.国学经典的价值[J].文化博览,(紫光阁),2008,(12).

[6]刘浩辉.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4).

[7]高建新.《幼学琼林》的特色及对国学的推介价值[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8]夏帜红.论国学经典与现代儿童德行教育[J].神州民俗,2011,(176).

[9]谭新军.学校国学经典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10]饶艳华.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J].课改在线,2010,(8).

[11]于晓伟.国学润心田—浅谈学校国学教育[J].专题研讨,2009,(11).

[12]许世明.国学经典的教育策略探索[J].教育教学,2011,(01).

[13]胡定荣.警惕国学经典教育五种误区[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经典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66-01

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学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接触那些更有阅读价值的经典文化,经典有些过时的内容,并不妨碍我们完整地阅读和理解。经典教育中需要我们加强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经典文化的态度:我们尊重经典,重视经典,但绝不迷信经典,神化经典。

经典具有不朽价值,阅读经典不可或缺。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积淀了灿若星河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承载着民族之魂,牵系着文化之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遗忘,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最值得珍视的巨大宝藏。中国历来是一个在文化上崇尚理性、重视教化的国度,以儒家为正统的官方指导学说,一贯倡导开启民智、兴办教育,配合着“选贤与能”的科举制度,使教育发达、人才兴盛。在这种文教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历史文献是世界各国中最多的。而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献中,则较少涌现出经过历史选择和检验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是古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先民的生活常道与实践经验,传达着前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经典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传诵,成为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源泉,其文化价值得到历史的检验与肯定。

青少年儿童在当代课堂上直接面向和熟悉这些经典,是理解和把握传统便捷与有效的方式。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很多人都有体会,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而言,讲好一首唐诗胜过讲一通唐诗概论,阅读先秦诸子胜过讲述一通先秦思想概论。同时,经典不是陈旧,不是老朽,它是古老而至今还在鲜活着滋养我们生命,温润我们灵魂的元素。经典诵读的意义,或许不只在有益于语文、口才,其意义或许更多的在于通过目识口诵,烂熟于心,浸润其中,扎下思想的根,让灵魂融合于高远的智慧之中,从而远离了浮躁和平庸。

经典教育意义广泛,切忌功利化取向。倡导和鼓励青少年阅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经典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预期的收获是多面而非单一的。对此古人早有论述。孔子指出学《诗经》有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学习《易经》有文学、修身、制器、卜筮多方面的作用,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

经典,世界视野的、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大经典,我们何能取其沧海之一粟?文化,中西兼容、天文地理、哲学宗教的大文化,我们何能沐其九天之一缕?如此,倾己所有,竭我们所能,为了我们的人生发展奠基,我们心之所往、力之可及的又有几何?可是,大经典、大文化,又如此强有力地感召着我们,我们仰望着、追随着、践行着。

在经典教育实践中,当经典的局限性和经典教育的当代性与现实性相遇时,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是否必须删除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充分的发酵。讨论双方大致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大部分讨论者赞成传统文化经典中有些部分所宣扬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不过,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对这些“糟粕”的认定标准,以及是否有必要删改。例如,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不能将经典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直接带进课堂。这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忧虑和担心也并非全无道理:让一些年龄尚小的儿童学习经典,他们尚无足够的辨别能力,经典中一些过时的内容,会对他们带来负面影响。争论到了最后,隐约地殊途同归:“怎么教”才是传统文化教材存废的关键,和教材无关,和我们的教育方法有关。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加以解决,经典教育会遇到很大阻力,甚至会难以推行、半途而废。删改经典总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经典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得了多少,我们就做多少!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领域,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只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而让他们远离错误的东西;热衷于教给他们正确无误的知识,而不是教给他们保护自我和认识社会、进入社会的能力。我们很容易把这样的思维定式运用到对待经典教育方面,只希望青少年儿童接触经典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不要接触那些消极的过时的内容。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追根溯源: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本根”

“本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范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之源。道家较早明确提出“本根”一词,将“道”作为创生万物的本根。儒家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将“本”视为“道”之根源。有本根才有凝聚力,故有“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之语。无本根则无精神基因,“本根剥丧”则“神气旁皇”。中国人历来反对“修节目而弃本根”,如果忘“本”或无“根”,必然无所归依,甚至误入歧途。

当今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自尊心得以恢复,民族文化认同感日益增强,人们对“本根”的渴望越发强烈,对精神家园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对本国历史和文化抱有起码的温情和敬意。那么,中国人的本根究竟在哪里?与会学者作出了相同的回答:中华传统文化。正如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钱逊所指出的:“中国人”不是从黄皮肤、黑眼睛之类的人种表面特征上说的,也不是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之类的地域特征上说的,而是从炎黄子孙和中华文化上说的,是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国人。中国人的本根在中国文化,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中国人,不懂得中国文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人。”国际儒学联合会传播普及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认为,五千年来一直传承不断的以儒释道三教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基础,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华人凝聚的精神力量。在向现代社会快速迈进的过程中,中国人所努力寻找的“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文化及其价值。

建设新文化,并非意味着丢弃本根。钱逊教授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新文化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不可能另起炉灶。这好比树木的成长,一棵大树在成长过程中,有的枝条会枯死,或遭到病虫害,需要修剪、施肥,采取各种措施复壮,不断新陈代谢,而它的本根是不变的,变了就不是这棵树了。文化的发展也是这样,要变革,要建设新文化,但本根不能丢。他赞赏第七中学提出的“做一个负责的中国人,做一个卓越的中国人”。同时,他强调,在培养“负责任”的“卓越”的人才时,要注重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养育,要学习《论语》等经典,这样才能有成长的本根。

二、经典研读:从《论渤等经典中探究价值资源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资源。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多存在于《论语》等经典之中。中国人对中国的源头经典著作《论语》没有理由一无所知。要做有本根的国民,就有义务研读中华经典,通过研读经典而传承价值,涵养人格,汲取智慧。钱逊教授指出,《论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其中心思想是讲做人。《论语》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于其中讲的做人的道理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中,世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

中国文化向来有注重孝道的传统,自古即有“百善孝为先”之说。《论语》等经典无不强调“孝”为仁之本、德之本。张践教授以孝文化为切入点,从孝道与儒学核心价值、孝道与仁爱、孝与忠诚、孝与爱国、孝与德育、孝与精神超越六个方面展示了人生所源、所归、所续,探讨了实现人生价值之路。他强调,

“孝”是一切道德精神之源,孝道是中华文化之根,孝道作为伦理的要求,是出自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要求和道德自觉。孝道推行到社会,就是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团体。弘扬孝文化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本固邦宁:本根教育势在必行

教育为强国之本。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培养有中华文化之本根与气质的公民,必须重视本根教育,注重中华经典研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将经典研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经典、研究经典、传承经典已成为历史和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金美华在致辞中强调,实施本根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和儿童少年终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中外文化全面交流的崭新时代,难免会出现种种思想混乱现象。特别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如果不能在这一时期固其本根,给予充足的精神营养,就难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现代化中国的栋梁。因此,她认为,以《沦语》等经典为主要载体,积极而系统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本根教育是一件富有远见卓识、带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大事。

大连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副局长张慧岐指出,处于开放中的金州新区实施本根教育非常必要。他深刻分析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本根教育在促进原金州区与开发区两区融合、融洽发展上的重大意义,希望金州新区的本根教育在已有基础上迈出新的步伐。刘国敏处长强调实施本根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又一巨大基石。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培养,从根本上讲是人格的塑造、情操的陶冶、智慧的启迪和创造力的培养。以经典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正是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及早将经典根植在下一代的心灵中,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其育人智慧;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区域整体教育科研水平,从而推动区域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牛朝霞校长介绍了第七中学最初实施本根教育的思考:学校处在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生源多样,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背景、文化和经验。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根教育作为学生发展的源动力,才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自生力、同化力、凝聚力和勃发力。只有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强化本根教育,学生才有交流合作的基础,实现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

四、贵在行动:本根教育实践异彩纷呈

本根教育贵在行动,贵在坚持不懈地探索。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少学校自觉地将素质教育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中,注重从中华文化本根中汲取养分,为本根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第七中学十年成果展。建校十年来,在素质教育之路的探索与反思中,学校构建了一种基于本根教育、和谐教育及时空生命教育的素质教育生态体系。这一教育体系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根教育为基础和切入点,开设《论语》等国学校本课程,力求将经典沉淀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中,落实在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中,涵养学生的中华少年气质,让学生终生受益。学校还结合学科特点,将本根教育融人到各学科的课程中。与会代表分别观摩了第七中学的政治、历史和语文课。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学生的中华文化功底给各位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在本根教育的基础上,坚持“中国情、民族魂、世界观”的理念,致力于和谐教育,让学生在坚守本土化特性的基础上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学生努力了解西方文化,同时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学校通过时空生命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现在和未来,关注人与人、人与地球、人与宇宙的发展与变化,强化科学的生命成长理念。牛朝霞校长总结学校十年来的实践指出:本根教育是和谐教育和时空生命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是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本根教育与和谐教育、时空生命教育一起构建了一个高位开放的素质教育体系。同时,这三者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北京第四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学校努力将儒学经典价值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中。来自北京第四中学的连中国老师介绍了学校开展儒学经典教育的几点做法:坚持儒学经典晨读;常年给全校教师开设《论语》精读讲座,并定期为全校师生开设国学讲座;利用寒暑假开展体现国学精神的游学活动;成立“国学社”,采用传统书院的教育方式讲读儒家经典,师生之间畅所欲言,提倡做儒家的修身工夫;参与“国学与基础教育”课题研究项目,承担国学教师培训工作,还进行了经典示范课教学;先后为家长和社区内的国学爱好者举办了“家风一国学与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第四中学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教师队伍和教学、教材体系,成为北京市国学教育的龙头学校。

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峰小学教导处主任隋培芹介绍了学校传承中华经典进而彰显办学特色的做法。学校以传承经典、指导言行、提升素养、促进和谐为目的,采取家校结合、学做结合、读写结合的策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毓秀钟灵渐渐融入长峰小学的生命之中。学校从校园经典文化打造、学生经典记录、丰富多彩的经典活动的开展等几方面努力用经典点亮其成长之路。学校采取讲座、交流等形式培养教师的经典素养,让教师深刻认识到传承中华经典的重要意义,用经典照亮教师的发展之路。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打造了学校的特色品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五、返本开新:本根教育任重而道远

返本开新是本根教育面临的重要使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返本就是要追本溯源,对儒学的来源及其发展有深切的了解,回到经典,深入地发掘儒家思想的真精神,为当代教育所用;开新就是在研究和传承中华经典价值的基础上,善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结合当今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创新。

返本才能开新。为将十七大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中华文化本根教育,让我们的教育体系从儿童少年开始就重视经典诵读,练好“童子功”。然而,现行教材中经典相对缺失、教师中华经典功底参差不齐、学生经典教育苍白无力已成为制约学校本根教育推进的三大突出问题。基于此,牛朝霞校长指出,第七中学的本根教育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其一,区域协调,学校连动,将以《论语》为重点的经典教育系统化、常态化,实现经典教育的持续,胜与实效性,形成学校文化的鲜明特色,凸显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影响儿童少年的人生轨迹;其二,科学规划,拓宽渠道,建立以经典教育为重点的富有特色的本根教育课程体系,各年级固定时间设置经典教育课程,在各学科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创设经典教育氛围,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本根教育体系;其三,依托课题研究,依靠专家精辟解读经典和引领,尽早实现对《论语》渤等经典的全员研读,最终让教师和学生都受益,迅速推动本根教育的深入实施。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现状;对策

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提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十报告中再次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的现代背景,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中学阶段积极开展传统经典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能够有力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和平侵略,对于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呈走热之势。各地中学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传统经典教育实践活动。部分学校在活动中积累了实践经验,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同时更多的学校在活动中也遇到许多问题,如:传统经典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随意、教育方法单一等。那么,当前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原州区中学为例对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中学经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课题研究的传统经典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淘涤而沉积下来散发着思想醇香的历史典籍,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调查选取了原州区的四所中学为样本学校,在样本学校随机选取部分教师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选取的调查对象包括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教师,其学历、年龄、学科各不相同,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目的

根据回收的96份有效问卷显示,认为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办学特色的教师占50%,认为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占27%,认为是为了民族与社会发展的教师仅占15.6%。

3.2 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途径

在对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途径的调查中,选择“自习时间诵读”和“课堂讲授”的比例分别为89.5%和94.7%,而“家校合作”和“参观学习”仅为7.3%和4.2%,明显偏低。

3.3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选择

对传统经典教育内容主要来源的调查显示,90.6%的教师选用的是学校推荐或编制教材的内容,仅3.2%的教师选择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而对选择教育内容的首要依据调查中,认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比例分别为31.3%和39.6%,而“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仅为5.2%和9.4%,明显偏低。

3.4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方法

在对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方法调查中,选择“课堂讲授”的教师占94.8%,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而选择“讨论、评议”和“配乐、情景互动”的教师仅占28.2%和7.3%。

4 中学传统经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中学传统经典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4.1 教育目标不明确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方法,只有在教育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才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对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师对传统经典教育目标的关注不足,影响教育效果。

4.2 教育途径单一

中学阶段学校传统经典教育的主要途径依然表现为自习时间诵读和课堂讲授,但基于应试教育的缘故,分配的时间并不充足,导致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很好利用主题班会、家校合作等多元教育平台推进教育活动。

4.3 教育内容随意

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主要来源是学校编制的校本教材或推荐教材的内容,而自主选择明显不足,显现出教师在教育内容选择上过于被动,缺乏主动性;而对于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首要依据的选择则明显注重道德和文化素养培养,其他价值培养重视度不足。

4.4 教育方法单一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的方法不够丰富,依然以诵读和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要方法,作为已经具备一定理解力和思维力的中学生,简单的诵读和理论讲授会使其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传承文化精华,当然也就不能实现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目标。

5 加强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对策分析

5.1 明确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目标

明确的教育目标能够有利的促进教育实效。作为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的目标主要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扬弃继承,传承文化。民族存在的根本在乎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对世界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今伴随着对技术教育的过度重视,中国文化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本土文化,在中学“哈韩”、“哈日”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却知之甚少。因此,中学阶段以传承民族文化为教育目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能够有力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和平侵略。

(2)道德养成,健全人格。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生命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传统经典内容的“仁、义、礼、智、信”不仅包含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操还包含着大爱为仁的人道主义。中学阶段依此为教育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健全人格。

5.2 构建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途径

教育部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计划、周课时数有着明确规定。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合理利用学校教育平台,构建多元教育途径,有力推进中学传统经典教育实践活动。

(1)优化学校教育平台。结合学校教学计划,诵读应化整为零,每天选择晨读或下午自习中的10-20分钟坚持进行,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构建专题教育与学科渗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专题教育每月依据教学计划设置一到两节,由专任教师承担,每节课教育目标明确,内容精心设计;学科渗透教育则是利用其他学科,如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传统经典知识,提升教育实效。

(2)积极倡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校外时间,自主多渠道的学习传统经典。利用寒暑假布置传统经典教育主题作业,如阅读部分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参观游览名胜古迹了解传统文化,开学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推荐优秀学习视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5.3 梳理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内容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经典,中学阶段不可能全部学习。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内容上需做出合理选择。依据传统经典教育目标和传统经典自身特点,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考虑以下方面。

(1)儒家学派为主流的各学派经典著作。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文化的精华包含着中国文化太多的思想内涵。而“四书五经”作为核心代表著作,应是学习的首选内容。除此之外其他学派的思想,如道家的逍遥、墨家的兼爱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选择这样一些核心经典著作作为教育内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2)美轮美奂的经典古诗文。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的语言,脱俗的意境,借景抒情、寄画寓意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魅力。作为中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其对语言的运用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可选择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字数不多,朗朗上口,易于识记的篇章指导学习。

5.4 丰富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方法

中华传统经典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填鸭式”,面对多元的传统经典教育显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丰富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方法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有力手段。

(1)稳步实施诵读法、抄录法。诵读法、抄录法是目前中学阶段学习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主要方法。诵读、抄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不高,通过反复诵读和不断抄录使学生形成知识积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该方法,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

(2)积极倡导指导法、读议法。指导法通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目标指导进行。要求教师需掌握较高的理论素养,每周应抽取固定时间(至少一节课)进行集中问题答疑,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读议法,即通过学生自学,创造平台让学生自主评议,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可以结合指导法共同进行,在自学基础上,先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评议,最后由教师做出方向性指导,实现教育目标。

(3)有条件采用配乐、表演、展示法。古代礼乐不分家。因此,条件成熟应当在教学中结合游戏模拟、配乐情景剧、演讲讨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经典内涵,把握经典精神。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古迹等,通过实地体验式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

传统经典教育肩负着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经典教育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解艳.试论传统经典和现代启蒙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4]钱淑云.浅议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其现实意义[J].观察思考,2010(4).

[5]顾之川.中小学经典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学;教育;医学;实践研究

现在的大学生中,民族文化的根底太浅太贫乏,而且整个社会普遍趋于浮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国学教育在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教育中仍相当薄弱。倡兴国学,资人励己以传民族大义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医学院校国学经典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虽已是成年人,但仍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心理发育不成熟,思想缺乏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性格品质不稳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即进入社会,大学阶段的德育属于终极教育。国学蕴涵着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长城、思想根基。医乃仁术,相对其它专业学生,德育对于医学生更为重要。国学教育不是一个单纯而静态的概念,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文化传承。以国学教育凝就大学精神气质,因地制宜地开展国学教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辅助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德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

1.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教育活动。将“关于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新生入校军训的同时,以国学教育作为文训,以集体诵读《学庸论语》(由《大学》《中庸》和《论语》合编而成)、举办国学教育宣传的系列讲座为主要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集体诵读《学庸论语》至少100遍。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身受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染,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气质修养,提高医学生的情商和医德。

2.开设国学经典和校园志愿服务课。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大学生德育体系,作为医德教育的有利手段,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选取读经教材《学庸论语》,编制《校园志愿服务教程》,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和志愿的精神融入其中,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目前已建立有关国学经典教育和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125个,其中包括部门组织结构图2个、工作策划1个、岗位说明书47个、考核表47个、规章制度9个、记录表格19个。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传媒,广泛宣传国学和志愿精神,将国学经典教育和校园志愿服务与校园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倡导奉献精神,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志愿者。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监控,做到制度化、程序化、系统化,真正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生德育教育新模式。

4.深入开展校园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共设置志愿服务岗位47个,几乎涉及全校范围内的各项保洁、保卫、助理等工作,如校卫队岗、班导生岗、精神文明督察岗、志愿服务管理岗、质量监督管理岗、环保岗、图书馆岗、实验室岗、体育馆岗、学生助理岗、医疗扶贫岗、社团岗、班干部岗、学生会干部岗等等。学校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三、国学经典教育在医学高等院校的实践效果

1.营造了国学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教育方式,如专题讲座、演讲、辩论会、诵读比赛、主题班会、艺术表演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空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升,让他们在掌握学术知识之余提高精神修养,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将国学教育的理论付诸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更多的学生志愿者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陶冶情操、学会沟通、培养职业化精神,为毕业后就业做好积极的准备。这些志愿服务岗位不但锤炼了学生,也促进了节约型校园的建立。

3.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就国学经典教育与校园志愿服务,对学生本人、家长、教师及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身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家长及社会支持度和满意度也均达90%以上。

可见,在医学院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医德教育的有利手段,可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翔雁.国学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4(01):10-12.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回归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上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坚实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学经典尤其是古文经典的传统价值观之间,具有天然的逻辑与历史的联系。但是,目前很少有人提出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现在的古文经典教育教学,还处在对古人“了解之同情”的阶段,秉承“知人论世”的文论传统,缺少了关注现实、关注当今社会问题的担当和勇气,变成了金字塔内的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国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很充分,多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方面,此与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还有些微联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段和方法很多,古文经典往往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璀璨的瑰宝,本文也就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归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上来,是对学界研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不仅有助推进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又对青少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古文经典不应该是为古人而停留于古人之上,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链接起来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只要古文经典教育教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且只要问题的解决,必须诉诸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争夺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动力和强大后盾。而且,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确立扎根现实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因为扎根当今时代社会现实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繁荣;唯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牢牢把握的“社会现实”基础上,古文经典教育教学的改革,方能开展出具有原则高度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建立在“社会现实”之上,以“社会现实”克服“为古而古”,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上确立历史唯物主义方向,并由此展开对经典尤其是古文经典的当代意义的历史分析。再是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确立“沿道垂文”的辩证观,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的关注,更应该有“道”的提升,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学经典中传统价值观,由此展开古今之间交流对话。

 

两者之间能够建立链接关系,主要在于古文经典教育教学中承载的传统价值观,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古代文学经典能够在当今社会继续作为“经典”而存在,必然有其与当今社会价值观一致的地方,在文艺座谈会说,“传承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可以通过梳理古代文学经典承载的传统价值观,与处在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历史阶段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辩证关系,以解决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主导方向的具体问题。

 

例如,古文经典中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与逻辑上的统一性,主要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以古文经典在过去现在能被认可的根本原因作为立足点,可以知道古文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特别是其所普遍呈现的价值观念、精神灵魂或风骨(即中国精神),由此归纳出传统价值观中一些主要的成分。古今时空差异甚大,我们认为,中华民族有共通的情感价值与理想和精神,这是一脉相承的。古文经典中普遍呈现的“民胞物与”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可以构成脉络相通的中国精神价值体系。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适应时展的趋势,有效地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平台,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扩大古文经典的传播面,还可以通过现实的或者网络虚拟的读书会、宣讲会等,交流心得体会,借势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社会,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方法、手段方面有很多新颖的做法,但目的性方向不能改变,就是归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上来。我们如此提倡,其现实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第一,社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需要在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沟通和链接中,建立中华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逻辑联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或风骨,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中,专门提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这就是探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的典型意义。

 

第二,学理意义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更多体现在古今文学经典中,要在古今文学经典生成路径以及体现出的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辨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如从逻辑上讲,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往往体现在古今文学经典作品中,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逻辑的统一;而从历史上讲,在古今文学经典作品中体现出的传统价值观又“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展现当今时代精神,实现历史的统一。

 

第三,教育教学改革意义上,当前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尚不明晰,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研究生阶段的文学经典精讲精读课程,往往是按照惯例从学术本根角度出发,更偏重于对过去时代的“了解之同情”,而有意无意忽视了其完全可以参与到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来。实际上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是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参与意义。确定归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改方向,则能摆脱经典教育教学课程特别是古代文学经典教学过程中的历史脱节、断裂之弊端,让广大教师即使是古代文学的教师都关注当代文化精神建设,让经典教学在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构筑起精神桥梁,学生也更乐意关注现实,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意识形态的凝结,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归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方向上来,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为民族复兴增强精神凝聚力。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一、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主要构成

教师的经典阅读素养,兼具了“教师阅读”、“经典阅读”和“阅读素养”多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它是以“阅读”为核心要素,以“经典”为主要对象,以“教师”为专业特征,以“素养”为发展目的的综合性能力。主要由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积累厚度与视野广度、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三个方面构成。

(一)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情感倾向在当代西方阅读理论中,关于阅读心理的理论主要有四种:一是姚斯提出的认同论,这种认同在文学阅读活动中主要体现为读者的某种情感介入,分为联想式、倾慕式、同情式、净化式和反讽式;二是沃尔夫冈•伊瑟尔的完型论,经典文本与具有独特经历、意识的读者个人心灵之间的交会,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三是保罗•利科的同化论,这一理论指读者在文本面前,在语境和作品面前理解他自己,从文本中接受一个扩大了的自我或重塑的自我;四是诺曼•N•霍兰德的内摄论,认为文学作品可以渗过读者的自我防御,按照读者特有的欲望满足方式发生象征变形并复制自身。[2]从这四种阅读心理机制看,教师的经典素养在情感倾向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对经典阅读充满兴趣、好奇、渴求、想象的心理机制;二是能动地认识自我、敞开自我、超越自我的主体意志,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首先在心理机制和主体意志上下功夫,才能培育积极的经典阅读动机与态度。

(二)积累厚度与视野广度: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能力基础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阅读经典的能力,影响经典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是积累的厚度与视野的广度。厚度和广度是影响教师提高经典阅读素养的关键要素,是教师提高经典阅读素养的能力基础。没有一定的厚度,教师在经典面前只能浅尝辄止;没有一定的广度,教师难以将经典内容与自我、学生、教育活动等联系起来,容易降低阅读经典的效益。因此,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教师在积累中增加厚度,在视野中拓宽广度。“积累,是指阅读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记忆了多少、默写了多少,其核心是阅读和记诵量。视野,是阅读了多少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了多少不同流派的作家,阅读了多少不同时代的作品,对不同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特点了解多少等,其核心是阅读面。”[3]教师要形成阅读经典的能力,不仅要在理解、感悟、记忆、默诵的基础上增加阅读量,而且要围绕所读经典,不断丰富经典类型,拓宽经典的时空覆盖与种类,在大时空和多种类的经典阅读中增加视野广度。因为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开拓者,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经典知识积累,加深阅读、理解和感悟量,为具备厚实的经典知识打下基础;也要积极扩展自己的视野广度,拓宽阅读面,在宽视野中提升自己的经典阅读素养。

(三)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经典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体察他人的经验,在有限的时空内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涵养自己的教育与发展智慧。阅读经典的最大价值,是在深度理解经典内核的基础上,对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操作策略等有效地加以运用,实现经典与实践的有效互动,这种有效互动的智慧,就是阅读经典的智慧。要养成这种智慧,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加大思考的力度,穿过语言表层体察其深层内涵,用思维和智慧阅读经典,才能在经典中收获真正的智慧,才能运用经典智慧指导实践变革。因此,阅读经典时的思考深度与阅读经典后的有效实践,是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到:“教师的职业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要实现这一角色转变,需要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与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不断发展学习能力与成长智慧。事实上,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吸收中外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教育要义,才能批判性地汲取经典中的主张和智慧,多元化地审视经典对自我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才能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用于日常教育工作,把思考感悟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教育智慧和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力。因此,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应是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的有效融合,教师要提高阅读经典的智慧,需要促进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的整体发展。

二、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培育策略

从经典阅读素养的主要构成看,教师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在情感倾向、能力基础和智慧表征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消解心理障碍,培育经典阅读的积极情感倾向经典阅读素养的基础构成是情感倾向,只有乐读、愿读,才能把经典融入自己的内心,产生不可多得的教育智慧。情感倾向制约着教师阅读经典的内部动机,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提高经典阅读的喜爱度、投入度、意志力、勤奋度、专注度等心理品质,才能培育良好的经典阅读的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消解经典阅读的心理障碍。1.消解经典阅读时间难调配的心理障碍经典需要慢读,只有通过长时期的浸泡,经典中的养料才能进入读者的思想。因此,经典阅读首先需要时间做保障。有些教师认为时间调配问题很伤脑筋,上课不能迟到、早退,课后还要备课、改作业,如果是班主任,事情就更多,更何况还有家庭负担和业余生活,很少甚至没有时间阅读经典。事实上,提高教师的经典阅读素养,是帮助教师提高思考力与改革力,在实践中收获“事倍功半”的有效途径。“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4]只有与经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才能在繁杂的琐碎的事务中寻找规律,发现捷径,使用巧劲,节约出时间阅读更多经典,形成工作、生活与阅读的良性循环。同时,教师在阅读经典作品时,还能感受到先贤的时间管理智慧,从而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时间。不难看出,不是时间调配难度大,而是没有在经典阅读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意识与能力。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消解阅读时间难调配的心理障碍,并掌握经典阅读与优化实践的时间调配技巧。2.消解经典内容太深奥的心理障碍不少教师知道阅读经典关乎教育规律、高尚心灵、优雅气质,有利于人文素养和教育思想的形成;但也有不少老师认为经典内容深奥难懂,阅读费时费力,难以“拿来就用”,没有勇气跨出阅读经典的第一步。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克服阅读的畏难情绪,打破经典的神秘感。经典是无数思考的凝聚,是大量事实的升华,是具体事实的高度概括,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把作品与生活、把事实与自我、把观点与现象联系起来,就能在抽象中链接具体,在别人的事实中联系自我,把过去的人事投射到今天,逐步消除经典深奥、抽象、久远等印象,进而读出无穷的乐趣与况味。3.消解经典阅读多余的心理障碍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专业洞察力,能够精准地传授学科知识,能应付教学中的各种场面,没有阅读经典的必要。一些老师认为可以读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经典,如一些数学老师认为自己只要阅读罗素的《数学原则》就可以了,至于卢梭、杜威、陶行知等普适性的教育经典不必去读,《孟子》、《理想国》、《人性论》、《人类理解论》等思想著作更是多余,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人间喜剧》等经典作品纯属浪费时间。事实上,教育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引,教育境界的提升离不开多种经典的滋养。因此,要提升自己的经典阅读素养,必须破除这种心理倾向,既要阅读经典,也要不断拓展经典的阅读面,才能不断发展积累的厚度与视野的广度,避免把自己蜕变为单调乏味的体力劳动者的危险。

(二)积累拓展,夯实经典阅读的能力基础经典阅读的积累和拓展,是教师提高经典阅读素养的能力基础。要夯实这一能力基础,需要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经典阅读目标、甄别经典阅读内容、活用经典阅读方法。1.认知自我,确立经典阅读目标阅读经典需要确立恰当的个人目标。李海林认为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1]307,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应确立不同的经典阅读目标,才能在恰当的积累与拓展中夯实能力基础。对于新教师来说,经典阅读的目标应围绕“如何在课堂上利用经典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来制定;对于处在职业倦怠期也就是高原期的教师来说,经典阅读的目标应以“怎样阅读经典才能促进自己的第二次成长”为主;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应以“追求更加幸福快乐的工作及教育教学风格与思想”为中心制定经典阅读目标。总的来说,我们要善于认知自我,明白自己所处的状态,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以此确立适合自己的经典阅读目标,才能切实提高经典阅读素养。2.善找书籍,甄别经典阅读内容根据“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开放性认知模型”[1]32分类,可以将教师最基本的经典阅读内容确定为学科专业经典、国学经典和教育心理学经典三类。例如一个英语教师不仅需要阅读索绪尔的《语言学教程》,还需要阅读《大学》、《学记》、《论语》等国学经典,也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等教育经典。这三类经典应以学科专业经典为基础,教育经典为核心,国学或文学等经典为拓展。在书目的选择上以“专”、“精”、“博”为准则,“专”意在把握自己的学科思想,“精”重在形成自己独特的有价值教育思想,“博”意在拓宽自己的视野。3.用好方法,提高经典阅读效益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深厚的知识、思想与诸多信息,能够常读常新。“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遍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5]此外,也可按照朱熹所说的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读经典:“读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6]另外,还有选篇或选句法、熟读法、专一法、退步法、参读法、阙疑法、讲述法、圈点标记法、“四到法”……对任何一部经典作品,这些方法都是可用的,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时展的需要

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论断就足以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有很多的困难,时代在改变,思政工作的环境也在改变,各校都在致力于改进和创新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首先要从阅读经典著作开始,经典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开启智慧、完善道德、启迪心灵的重要途径,对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各大高校渐渐受到重视。

众所周知,推荐阅读的经典文献有不少,马列“代表性篇目”的首篇即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邓小平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综上,他们对阅读经典的肯定程度是显而易见的。自十以来,数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其实这既适用于干部理论教育,也适用于高校理论教育。在当代,通过教材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固然很重要,但教材毕竟不是第一手资料,我们必须指引高校学生在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功夫。研读经典著作,具体讲就是要认真研读从马克思主义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①把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尽管在经典著作中,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直接答案,但蕴含在经典著作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却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找到方向,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实学生的大脑,引导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提高哲学思维能力

“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实际上是近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论断。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始文本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途径,阅读原始文本,并不是说囫囵吞枣地大致看懂它的意思就行了,而是要仔仔细细研究、彻彻底底理解,体会其中的内在价值。通过对原始文本的分析与探究,细细品味经典著作中的价值,通过反复思考,渐渐掌握蕴含在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提升我们的哲学思维能力。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了人类很多伟大的思想成果,深入学习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提高哲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遇到的困难,具有实际意义。

2.增强明辨是非善恶和抵御消极错误思潮的能力

人要想更好地观察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②把经典著作的阅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远ㄑ生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中的旅行与实践中所得体会是完全不同的,高校学生要想成为国家的可塑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阅读经典著作,其实是一个丰富知识、开阔视角、深化见解的过程,会使阅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前人高尚风范和人格魅力的熏陶,从而使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在这个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今天,一些消极错误的思潮出现在网上影响着我们。要知道,坚定信念是十分重要的,把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增强他们明辨是非善恶和抵御消极错误思潮的能力。

3.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提升民族自信心

经典著作是汇聚人类思想的“聚宝盆”,是伟大精神力量的来源。过去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带领我党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时代不管如何发展,形势不管如何变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要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运用从经典著作中所学的方法。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唯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都深刻领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当前,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借机肆意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岌岌可危,坚定信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经典著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将大大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并提升民族自信心。

三.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外界诱惑众多,而这些诱惑使得大部分高校学生很难沉下心来认真研读经典著作。我应当明确,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作为把经典阅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首先,学校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纳入到高校的教学方案之中,作为学校所有专业的选修课,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课程设置鼓励大家研读经典。其次,精心组织各种读书和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走进经典,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最后,学校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奖励措施鼓动所有部门人员积极配合推动高校学生阅读经典,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修养。

2.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

教师要想发挥在教学中指引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作用,首先自身要先受教育,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指引健康的成长道路。说过:“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对于经典原著的学习和研究,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和教学水平,才能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过硬的“看家本领”,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教师要努力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内容,让学生们对经典著作产生兴趣,从而培养起研读的自觉性。再者,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指定一些比较容易读懂的经典著作,让他们在规定时间阅读完以后在课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教师最后给出建议,并适当指导,这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

3.发挥新媒体的推动作用

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壮大,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电视教学也日益完善,经典阅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再只局限于过去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对新媒体的相关论述有很多,在当今这个传媒时代,新媒体无疑给高校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往那种传统的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如今,我们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还有多种新技术把经典阅读更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经典阅读高度融合,推动新媒体与理论学习有效融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增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新媒体发挥对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机遇背后的挑战,新媒体带来的一些外来思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也刚好证明我们急需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过程中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信仰。

参考文献

[1]孙应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重要论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新华网.2016.5.18

注 释

①孙应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重要论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 素质教育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经典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将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更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教育部和全国学联组织并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引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成长。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完整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先导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要在充分发挥我国经典文化的人文导向的基础之上,实现传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极具文化素养的当代大学生。自古以来,中医学就是一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正是在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大背景、大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培养高校大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知能力,提倡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和经典著作诵读,如有的中医药高校开设《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讲解课,让其成为中医药高校大学生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效果很好。

一、中医药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今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教育的融合,其中,医学是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一门科学,因此,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更是备受关注。而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距离这一标准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为:(1)专业与人文教育融合观念尚处于探索阶段;(2)对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各方面投入力度不够;(3)课时比例不合理;(4)中医药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5)教育内容的唯知性。因而导致医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不高,且成为了医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中医药高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

针对上述现状,我们要适时提出解决对策,需要在借鉴与创新中求发展,需要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文化特征以及教育格局来提出相应的医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教育对策。

(一)注重隐性课程建设,加强经典学习

要提升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就要明确学校定位,强化自己的文化特色:文、雅、序、活、仁,即充满知识、文雅有序、生动活泼、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同时,还要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注重隐性课程的设置,加强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如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关于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争议。目前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也有部分中医教材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当作四大经典。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例,《黄帝内经》既是黄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今最早的一部医学类的典范之作,自古便对我国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已经超出了现有的医学范畴,对于养生以及修身、治国、齐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和启迪作用。

《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大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因其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囊括了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如心理、诊断、病理、治疗等,更是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是通过运用我国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去解释病理,从而指导医学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现阶段,于高校而言,应该积极推进大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文化素养为宗旨和核心。于教师自身而言,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对中医经典理论著作的阅读与学习,不断拓宽中医学习的视野和思路,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医经典的学术思想。

三、结语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儒家经典 韩国 传播 “世界公民”

中图分类号:K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73-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汉语国际化进程中的跨文化冲突研究”(12532188);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汉语国际推广中的跨文化冲突研究”(SXP2010-03);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李睿(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海外汉学研究。

王锐(1977―),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一、序言

目前韩国人的常用词中,“经典”有两种含义,广义的包括所有宗教的圣典经书,狭义的指称儒家思想的经书。不过,一般所说的“经典”是指以中国“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书,以和佛教经书“佛经”、基督教经书《圣经》区分。一般韩国人心目中会把经典之说和孔孟之说一视同仁,由此可见韩国人用词受儒学影响之大。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韩国历来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可惜到了近代,西学东渐,传统经典教育忽然消失,儒家经典也被埋没。最近韩国重视汉字教育及人性教育,但因种种因素,只重视汉字教育,而人性教育、礼节教育、爱国爱民教育等方面却有不足,无法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许多韩国汉学家认为,为了文明的进步,需要重新检讨传统东方教育与现代西方教育的交流和融合。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中国儒家思想在高丽时代及以前的传播,之后探讨朝鲜时代的经典教育,最后指出儒家思想教育在当代韩国的传播问题及其走势。

二、儒家思想在三国及高丽时期

(一)早期经典的传入

儒家经典是什么时候传到韩国的?这和汉字的传播有必然的关系。虽有异见,各具理论,但是韩国语言学家一般认为汉字的传播可能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后期,而流行在汉四郡时候。尤其在后期乐浪郡遗址(今平壤市贞柏洞),出土了竹简《论语》,其中364号墓出土了叫《乐浪郡初元四年县别户口簿》的木牍,初元四年是西元前45年,在竹简《论语》中,能看清文字的是《先进》《颜渊》两篇,其体制与内容和通行本《论语》大致相同。这很可能与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政策有关。

高句丽灭汉四郡,建立独立国家,在中央“立太学,教育子弟”(《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小兽林王》),加以设立博士官,叫经、史、文词等(《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婴阳王》)。高句丽还设立了“扃堂”,这是一种民间教育机构,《旧唐书》说:“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可见,儒家经典在高句丽颇为流行。

关于百济的记录不多,可是百济是高句丽后裔所建立的,而且更接近于中国,跟山东半岛及辽西地区尚有联系,自然而然受到汉字及儒家经书的影响。《三国史记・百济本纪・近肖古王》说,“百济开国已来,未有以文字记事。至是得博士高兴,始有书记。”早已消失的这个“书记”大概就是用汉字记事的。

新罗较晚成立,距离也远,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比高句丽、百济晚一些,5至6世纪才开始用汉字。《梁书・诸夷・新罗》说,新罗没有文字,中国人要和新罗沟通,要经过百济,所以新罗朝廷决定直接派学生到中国去留学。当时唐朝的长安,有不少自新罗来的僧侣和高官子弟。《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善德王》9年(640年)说,“王遣子弟于唐,请入国学,是时太宗大徵天下名儒为学官。”新罗统一三国后,于682年设立国学,接受唐朝教育体制。《三国史记・杂志・官职》详细地说明新罗国学的教学内容,其中说:“教授之法以《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氏传》《文选》,分而为之业,博士若助教一人,或以《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或以《春秋左传》《毛诗》《论语》《孝经》,或以《尚书》《论语》《孝经》《文选》教授之。”由此可知,儒家经典对新罗政治和知识界所产生的影响之大。655年左右出生的薛聪“以方言读九经,训导后生。”(《三国史记・薛聪列传》)在韩国金海新罗遗迹里,又出土了《论语》木简。 后来以《讨黄巢檄文》名闻天下的崔致远(857年生),返国后大大介绍儒家经典,成为韩国儒学的鼻祖。

综上所述,汉字传到朝鲜半岛来一千年,儒家经典渐渐成为知识的重要部分,尤其五经和《论语》《孝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高丽时代的儒家经典

三国时代儒家经典传至朝鲜半岛,统一新罗时代具有影响力,可是不能因此认为韩国早已变成儒家天下。到新罗末期,儒家思想、佛教和民间信仰依然共存,三者鼎足而并行,正如崔致远在《鸾郎碑序》中说,“国有玄妙之道曰风流,设教之源,备详仙史,实乃包含三教。接化群生,且如入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鲁司寇之旨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柱史之宗也;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竺乾太子之化也。”

高丽王朝始终崇奉佛教,儒家经典学问的发展处处面临困境,而且当时人学习经典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恳求学理而在于科举,注重词章学,大部分学人只追求及第。儒家经典学术的发展还要等待高丽后期受到程朱理学影响的新兴士大夫。

三、朝鲜时期的儒家经典

(一)程朱性理学的兴起

1123年,宋人徐竞访问高丽首府开城,回家后写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说高丽的学风“大抵以声律为尚,而于经学未甚工,视其文章,唐之余弊。”(卷40 《儒学》)大元征服世界,高丽也避免不了此祸,政治社会大大受到元朝影响,程朱理学自然传入朝鲜半岛,新兴的士大夫都接受了这股风潮。当时知识分子很频繁地来往北京,带着所谓“性理之书”返国。以《四书集注》为代表的新儒学掀起高丽的新,以居敬与穷理为主的朱子学逐渐代替前日的词章学,知识分子很自然地把他们的关心从五经移至四书。代表这个的李穑(1328年―1396年), 郑梦周(1337年―1392年), 权近(1352年―1409年),吉再(1353年―1419年)等人 ,既聪明又有成就,以深厚的学问基础,成为一代宗师。

他们培养的学生们成为建立朝鲜的重镇,他们都排斥佛教,从程朱理学找到了新的政治理念,重视四书。

(二)朝鲜各种学校的经典教育

到20世纪中期,韩国很多地方还有书堂。今天在韩国南部智异山幽谷里有一群人反对现代化而仍然维持着朝鲜时代的生活,那里也有书堂,名字叫青鹤洞书堂。“书堂”是很早出现的私立小学 ,任何读书人都可以建立,随时都可以关门。一般而言,书堂学童从《千字文》开始学习,接着学《童蒙先习》《启蒙编》《击蒙要诀》等,了解基本汉字或解释简单句子,这样结束初级过程。

中等及高等教育机关的区别不很清楚。地方公立学校叫乡校,地方私立大学叫书院,可是很多书院直接接受结业书堂的学生,而且有影响力的书院经常压迫乡校。首府公立学校叫四学,设在首尔东西南北,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可是四学比起公立大学成均馆,规模也小,教育内容也较简单。

九斋是大学斋、论语斋、孟子斋、中庸斋、书斋、诗斋、春秋斋、礼记斋、易斋,这就是读经顺序,以《大学》开始,以《易经》结束。每一两年,学子经过考试,一步步上进,通不通都是以“句读精熟,义理融贯”来判断。

朝鲜性理学虽然很重视个人修养和穷理尽性,但是也不疏忽经国经世的帝王之学。我们看朝鲜各实录,不难看出每个帝王都强调《大学衍义》,太祖、太宗在经筵时,每以此书为主。

四、韩国的经典教育问题

1897年朝鲜高宗皇帝宣布成立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此帝国,朝鲜消失如烟,传统儒家经典教育随着消失无踪。

儒家经典毕竟是中国原著,中国之强盛引起韩国经典教育的兴盛,中国之衰落导致韩国对中国文化的轻视。近代一百五十年来,中国一直走下坡路,且因意识形态的摩擦,韩中两国有很长时间的割裂,又在经济支配全局的近代化过程中,韩国人遗忘了中国,也遗忘了修身养性的经典。相对的,韩国大大倾向于美国,在社会各个领域西方的东西压倒了中国的东西。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人比念孔、孟、荀的人多得多。一百年前的韩国读书人都知道黄宗羲(1610年―1695年),很少人知道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现在的韩国一般读书人知道《哈姆雷特》,而几乎不知道《明夷待访录》。

当然,现在韩国不重视经典教育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内部,一则儒者本身,二则韩国的处境。朝鲜末期,西势东渐,大部分儒生排斥西方文化,说尊王攘夷、以夷制夷、中体西用、东道西器、卫正斥邪,坚持锁国排外态度,以为救国救民的良方。这样错过开放的机会,又忽视融合文化的机会,引起新时代的反感,酿成排斥经典的态度。另外,韩国处于强大国家中间,历来受到压制,为自求谋生,经常依赖或听从强国。近代化过程中,韩国仍然处于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的中间,20世纪前半部不得不听从日本的压迫,后半部不得不接受美国的熏陶,韩国人学日语、学英文,跟从美国,并没有余地关心汉字及中国来的经典。

不过,也有不少儒生参加抗日战线,也有不少学者接受西方文化,也有不少儒者闭门读书,研读经典。比如金昌淑(1879年―1962年),坚持儒家精神,参加抗日运动,解放后号召全国儒生设立儒道会 ,又积极募捐建立成均馆大学,以继承朝鲜儒学精神。因有他们的辛苦,1955年汉文出现在中学国语教科书里面,在正式教育机构重新开始教汉字。自1973年开始,汉文课从中学国语课中单独独立了出来,之后各大学渐渐设立汉文学科及汉文教育科,目前韩国成均馆大学、檀国大学等十个大学有汉文教育系,高丽大学、釜山大学等十一个大学有汉文学系,他们都很重视经典教育,很积极地讨论如何提高经典教育的效果等。

五、结语

文化没有优胜劣汰,文化不是冲突的,文化是融合的。现代世界需要融合东西文化而造出新的理想,我们不应歧视或低估任何一种文化。经典教育也一样,我们不能排斥西方经典,也绝对不能忽视自己的经典,而应以自己传统的经典教育为基础,吸纳世界各地经典教育的优点,创造新的教育方法,来培养所谓的“世界公民”。

参考文献:

[1]金忠烈. 高丽儒学史[M]. 首尔:韩国高丽大学出版社,1984.

[2]琴章泰. 现代韩国儒教与传统[M]. 首尔:首尔大学出版社,2003.

[3]张铉根. 君子与世界市民[J]. 欧洲研究通卷,1997,(5).

[4]李昊. 对儒教经典教育的序说的考察(1):儒家经典教育的过去现在及未来[J]. 东方汉文学,2002,(22).

[5]金容载. 儒教文化及儒教教育的活化[J]. 儒家思想研究,2008,(31).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一、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原因

1、文学经典是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

文化的精华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而文学的精华突出存在于文学典范之作――也即文学经典中。世界范围内,文学经典都堪称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众所周知,文学经典作为成万上亿的文学著作中的佼佼者,经历了无数岁月的考验,代代相传。纵观世界各国,每一个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发源、发生、发展和壮大的文学典范作品的国家,不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在世界诸国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份文学遗产都是足以令本民族每一个人感到自豪的,甚至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尊重和敬仰的。在文学经典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留下的印记。一壶浊酒喜相逢。我们不否定文学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但文学经典作为文学流传基本要素的地位不会改变。

2、文学经典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精、气、神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符合人类真、善、美标准的事物。文学经典的本质属性是其涵盖真、善、美在内的审美属性,但客观上则体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状态、气质特征和内在神采。如一部《论语》就阐释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为人、处事、求学的基本准则,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精、气、神。宋代名家罗大经代表作《鹤林玉露》第七卷记载,宋代的宰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治理天下尚且半部论语足矣,可见《论语》这部文学经典因集结了我国民族的精、气、神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如同《论语》一样,华夏文明史上的文学经典之所以流传久远,之所以为后人奉为文学教育的瑰宝,大体缘由出于此。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中国之外的世界友邦的文学经典均如此。不妨这样说,文学经典的深刻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这是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最主要原因。

二、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策略

1、阅读文学经典是前提

文学教育的发展要做到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其前提条件便是阅读文学经典。比如,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离不开阅读诸如《神曲》、《十日谈》、《君主论》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这些世界文学遗产宝库中的成就卓著者。如果我们弃文学经典于不顾,执意以臆想、猜度为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不仅不能深得文学这门艺术的要旨,引导的不好,还会危害一代代后人。离开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谈文学教育的发展,等于是无米之炊、海底捞月,终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收获。总而言之,文学教育只有在先阅读,并且尊重原典的情况下,进行明辨深思而后合理地阐释之、延伸之,才有谈及文学教育及其发展的资格。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甚至适得其反。

2、深刻领悟文学经典的精、气、神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