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管理 耦合关系

[分类号]F204 G350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对产业发展、区域经济乃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发达国家60%-80%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取得实效,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15%,其中固然有体制、机制等原因,但转化过程本身缺乏知识要素的投入与管理也是其重要原因,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亟待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流动过程。在科技成果通过应用研究一中间试验一小批试制一批生产的环节,向商业化、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是原理知识、工艺知识、管理知识、实践知识、市场知识等多元化知识的耦合。知识管理使知识流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有效促进成果转化各阶段知识流的运动,实现知识的转移、转化、持续积累与增值。因此,本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推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及决策借鉴。

1、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内涵与特征

1.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经过后续试验、开发、研制、应用、推广等一系列转化活动,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直至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而获得预期收益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一系列技术性、管理性及商务性的活动,从而实现科技成果从科研领域向生产领域最终到市场领域的转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系统性特征。

1.2 知识管理的功能界定

知识管理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与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耦合协同,通过内外部知识的学习、共享、整合与创新,使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变为组织可运用的知识资源,引导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等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组织知识资源,使知识按照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组合、优化和运营,通过核心层面的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创新等知识管理功能,促进知识向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1.3 两者耦合的内涵

物理学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的耦合界定为: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两个运行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部多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由此形成新的系统功能并协同作用于系统目标的非线性相互关系。这种耦合不是静态的交叉重叠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演变的关系,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从而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2、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特征

2.1 耦合的战略性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包括战略层次和职能层次两个层面。两者相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战略层次的知识管理,即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战略制定知识管理战略。两者耦合的战略性,在理念上体现为明确知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资源,是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成败的战略要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引入知识管理,实质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战略性的强化,即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资源进行总体谋划的高度进行管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变革。

2.2 耦合的嵌入性

知识管理不是孤立的一项管理职能,它必须与其他管理职能相融合,在与各项管理职能的耦合中发挥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嵌入性,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管理嵌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及对接、试验、试制、商业化、产业化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知识管理的嵌入,是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的变革,它使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即从把握知识运行规律性的高度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独辟蹊径。

2.3 耦合的多元性

一方面,体现为多元管理要素耦合,源于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是以人才、技术、媒体为载体,要实现此过程的知识管理,必然与人力资本管理、技术开发管理、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媒体网络建设等多种管理要素相耦合;另一方面,体现为多元行为主体耦合,成果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施其组合的组织者,是成果转化中最主要的知识资源运营主体,通过知识资源配置彼此磨合达到默契和协同。不同转化过程所要求的知识资源要素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是不同的,但最终都取决于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资本运营知识的组合。

2.4 耦合的社会网络性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跨越组织边界,向国内外开放,彰显知识消费的社会网络特性,通过网络的互通力、同步力、集聚力,放大知识消费效益。互通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的弥漫性,同步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的极小时差,集聚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节点的无限性。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和信息互联网络,极大地扩大了知识的消费空间,它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知识需求的多样性、时效性、复杂性特征,使科技成果转化知识需求的现实空间与社会网络空间的知识资源有效耦合,这也是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重要使命。

2.5 耦合的“软管理”特性

所谓“软管理”是相对“硬管理”而言的:在管理理念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而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者组织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科层制为主的组织结构,而确定以网络化为主的组织结构;在管理对象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物资资本运营为主的管理,而确定以智力资本运营为主的管理;在环境适应性上,集中表现为管理柔性,即不仅具备完成使命的功能,能够以较低的资源投入取得预期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而且要具有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功能强、低投入、敏捷性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软管理”的重要特征。3成果转化目标与核心知识创造的耦合

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指向是实现科技成果的首次商品化,进而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竞争优势是成果转化最终立足于产业和市场的根本,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最终标志。而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其拥有的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但并非所有知识资源都能带来竞争优势,只有那些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不可代替的特质核心知识资源,才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3.1 基于目标贡献率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分类

从知识特质性和对转化目标的贡献角度分析,将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分为三类:一般知识、特有知识和特有核心知识,其知识特质性依次增强,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难度依次加大,对组织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性依次增强,如图1所示:

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是在知识创新基础上凝结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市场竞争优势之中的核心资产。与一般知识相比,核心知识隐性程度更高,更难通过显性化手段加以分离、沉淀,能够创造出核心价值,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不仅要保持科技成果组织的特有核心知识,还应扩大其增量。因此,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资源,创建形成竞争优势所必须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导向。

3.2 核心知识创造与转化过程的耦合

核心知识创造,是通过科技劳动者的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与组织物质资本和结构资本相结合,进而产生创新行为,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能力,并在转化实践中不断提炼、升华,通过知识积累、集聚与集中,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凝结,持续嵌入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过程而形成的。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视角考察,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核心知识积累、集聚、集中和创新,从而升华、凝聚成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的过程,核心知识的形成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4、基于成果转化要素的三维耦合模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科技劳动者运用科技劳动工具,作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对象,使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的一系列过程的集合,亦即科技劳动者、科技劳动工具、科技成果转化对象三要素结合的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既嵌入三要素的内部,构成三要素的核心资源,又是三要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要素与知识的关系分析,可以揭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耦合于三要素之中,体现为人力资本知识维、成果转化对象知识维、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维。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要素的耦合,同时是三维知识的耦合,可用成果转化知识要素三维耦合结构模型表示,如图2所示:

4.1 人力资本知识维

即科技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集合构成的维度,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科技劳动者的头脑之中;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科技劳动者所能够调用的文献资料和信息系统中;或以结构资本知识存在于组织之中而能够为人力资本所运用。

4.2 成果转化对象知识维

即科技成果转化对象的知识形态,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鉴定成果、专利及与成果直接相关的技术文献、论文、专著等资料中;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技术秘密、技术诀窍等专有技术中,包括成果源知识、小试中试知识、工艺设备知识、市场运行与融资知识等。

4.3 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维

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仪器、设备、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等工具之中;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技术装备设计、图纸、说明书等文献资料之中。科技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及信息要素知识的优化配置,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知识保障。

5、成果转化过程与知识管理功能的耦合

5.1 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

从知识管理单项功能发挥作用的视角,表现为知识管理单项功能要素(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例如知识共享:成果对接阶段,表现为转让方与受让方对成果源知识的共享;小量试制阶段,表现为原理知识、功能结构知识与样品制造知识的共享;小批生产阶段,表现为样品功能结构知识与产品小批生产工艺知识的共享;批量生产阶段,表现为质量、成本、效益等产品综合素质知识与工艺和管理知识的共享;产业化阶段,表现为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知识的共享等。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通过连续耦合和断续耦合两种形式的结合实现,连续耦合是指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断续耦合是指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的耦合。

5.2 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的耦合

从知识管理全部功能总体发挥作用的视角,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要素的耦合。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包括转化方提供科技成果源、转化对接、小量试制、小批生产、批量生产直至实现产业化。知识管理的全功能包括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与创新。全过程、全功能耦合的形式下,知识管理功能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面知识支持,并从中凝练核心知识,为科技成果最终实现产业化形成核心竞争力而集聚核心知识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的耦合(见图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成果;群众性技术创新;支撑技术;精益化管理

1 概述

科技成果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资源,其推广和应用于社会,是科研任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技成果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工作从确定计划任务、科研设计论证、研究实验,到成果鉴定、成果推广应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做好成果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益。对科研工作的预测、科研计划的决策、课题选择等一系列科研管理活动有反馈作用。目前科技成果管理采用人工管理,缺少工具支撑,管理的流程性、规范性、精益化无法保证。

群众性技术创新是发挥企业员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也是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对职工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始终要以“人才战略”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员工技能为有效途径,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大人力资源储备,加快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群众性创新活动深入基层一线,贴近生产实际,覆盖公司全部业务,在电网建设、生产运行、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群创项目涉及各单位各专业,小且杂。目前存在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缺乏有效监控手段、同类项目重复申报和成果共享与转化应用率不高的实际问题和难题,迫切需要开展群创项目管控技术和交流转化应用提升手段的相关内容研究,更好的为群创活动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策略支撑。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从国内外开展的相关研究情况来看,为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成果利用周期缩短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果商品化的要求加快,尤其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后,既为国家创造财富,又为人民健康提供新的防治手段。

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基本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管理水平,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服务,应引起科技管理人员的关注。

技术革新是我国国内使用最早和最广泛的概念,企业多年来开展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生产活动,是群众性创新的主要内容。

由于群创项目小且杂的特点,目前国内企业大多实行分级管理,即企业总部实行总量协调、备案管理,基层单位进行项目管控。此模式造成企业总部对于群创项目的开展过程、实施效果和成果交流转化等各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管控,各基层单位独立实施造成相关项目的重复申报和成果无法共享,造成较大浪费。

因此项目开展科技成果与群创项目管控技术和交流转化应用提升手段的相关内容研究,促进科技与群创成果交流转化应用见实效。

3 项目研究内容

针对以上关于科技成果与群创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章以科技成果c群创项目征集优选、全面管控、加速交流转化为目标,研究相关精益控制技术和成果交流转化手段,提升规范化、流程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构建省、地市、基层三级管理体系,通过项目申报优选、实施过程管控、综合验收管理、成果全面共享和加速成果转化等手段,全面推进科技城管与群创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网公司科技成果与群创项目征集优选、精益化管控和成果交流共享,采取的技术支撑手段为科技成果、专利成果管理与技术支撑工具,其研究包括:

线下运行:科技成果、专利成果管理与技术支撑工具以线下运行为设计思路,通过单机独立管理方式,为各级人员提供工作智能化辅助。通过文件交互方式完成各级人员的信息导入导出。

项目管理全过程辅助:针对科技项目、群创全过程节点突出关键内容校准、流转时效管控、活动环节固化和闭环管理等精益化管控手段。

管理层级细分:根据基层、地市和省公司等管理单位层级进行管理需求细分,差异化定制科技成果及群创项目的管控、多元化展示、统计分析。

4 项目建设目标

(1)研究垂直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省、地市、基层统筹管理。垂直管理机制是项目研究的支撑性成果,通过省、地市、基层三级统筹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科技成果和群创活动的过程管理水平,针对具体工作提出规范性要求,促使各级活动开展主体目标一致、行动统一。

(2)研究科技成果与群创项目精益化管控技术,实现申报优选、专家审查及过程控制等。

(3)研究科技成果与群创项目成果评价、交流共享、成果转化应用的相关手段和方法。

5 结束语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成果转化;科技管理;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7-30-3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ystem Study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Conversion of 20 Cities in China

Yan Hua

(Zhengzhou Institute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Achievement conversion is the major sector tightly couplingth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is article standing on the visual angle of accelerating the achievement conversion by science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analyzed20 different cities’scientific &technologicalachievement conversion policies,proposedthe measuresof solving the achievement conversion conundrum,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enhancing the top design of the science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partment, improving the science &technology management, establishing and promoting a new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elements moving and gathering into the enterprises.

Keywords:achievement conversion;science &technology management;policy study

科技体制改革30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和一贯的难题[1]。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如何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国内主要城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

本文从科技管理体制视角入手,选取了20个城市作为样本,其中,直辖市2个(天津、重庆),副省级城市12 个(武汉、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广州、济南、沈阳、西安、大连、厦门、青岛),省会城市4个(长沙、合肥、太原、南昌),区域中心城市2个(无锡、苏州),样本地域覆盖除西北、西南外的东北、华北、中部、东南沿海等区域。

1.1 营造转化环境,理顺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

从调查情况看,建立系统高效的成果转化管理机制是成果转化成效好的城市的普遍做法。这些城市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了经费投入,制定了扶持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长沙、无锡、南京等市将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产学研合作和对外交流纳入一体进行管理,使全市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市场发展、对外合作交流等关于成果转化的职能理顺,减少了成果转化的多头管理。

深圳制定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5年内取得的经济收益,最高可将经济收益的60%奖励给该科技成果完成人。对促成科技成果在深圳转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可以根据其促成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和技术转移的情况,由市科技研发资金予以资助。

1.2 重视产学研结合,优化成果传授能力

通过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措施,引进高端人才,缩短知识和产业的距离。主要做法有:

1.2.1 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研究院

由政府主导,高校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发起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伴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应运而生的新型研发组织。产学研研究院专职从事共性技术研发、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应用,具有鲜明的非营利、公益性机构特征。无锡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新建一批以清华无锡研究院、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为重点的研发机构;还积极拓展国际政产学研合作空间,建立一批国际政产学研合作伙伴。

1.2.2 大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江苏省通过几年的建设,无锡、南京工程中心数量在国内都居于前列,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1.2.3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有效解决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研发与市场断链、效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有利于形成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

长沙引进了清华大学等20家市外重点高校在长沙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组建了1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超过400家。其中,“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成为全国首家跨区域联盟;“长沙市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全国首家具有法人地位的联盟。

1.3 增强消化吸收能力,重视成果承接和转化载体建设

大力发展产业聚集区、创新创业综合体、科技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基地建设,是20个城市中推动成果转化的普遍做法。

例如:南京实施了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创新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建设计划,建设了20个具有“特殊的制度创新、特别的政策支撑、特定的区域载体、特有的功能体系”的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成为当地的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青岛出台的《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若干政策》,在建设用地、鼓励创业、人才引进、投融资等方面实现了政策突破。

1.4 改善转化关系信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水平

技术和资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两个重要条件。各地对科技金融日趋重视,推出诸多举措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环境、引导鼓励金融资本进入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领域[2]。

深圳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若干措施》,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深圳开展金融创新,支持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或者专营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新型信贷业务。苏州制定《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其细则,大力支持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开发了“科贷通”“集合信贷”等科技金融服务产品20余种。

1.5 打造转化平台,强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各地通过举办成果交易会、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集成省内外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等资源,打通创业链和产业链,强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消除转化鸿沟[2]。

长沙自2007年连续多年举办长沙科交会,项目实施履约率达到80%以上。南京成功举办了全球(南京)研发峰会暨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为企业了解南京、入驻南京、投资南京提供新的合作平台。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和宁波市科技局联合共建了宁波创新港,为全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团体、创新联盟、投融资机构提供成果、项目对接等各类活动提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

2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2.1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成果转化新机制。

2.1.1 强化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导向,发挥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

建议明确地方级科技经费主要用来解决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民生、人才问题,不侧重基础研究。目前,武汉科技三项经费明确了“两个80%”原则,即三项经费的80%用于产业化,其中80%直接用于企业。

2.1.2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研究机构建立创新联盟

借鉴国外经验,在项目任务书下达时,就明确产学研用各方职责和合作方式,保证从项目设计到研发再到产品运行过程都能直接吸收用户意见。同时,引导高校院所增加专利申请、技术转让、成果产业化等要素在成果评审体系中的比重,建立产学研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价值体系[3]。

2.1.3 建立随市场需求变化的项目目标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产学研用合作效果的评价考核

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包括增加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产品测试报告及用户报告,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成果推广方案等验收材料,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效果的评价考核。

2.2 强化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导向,源头切入成果应用转化,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发现、筛选、立项和评估机制

2.2.1 加强科技项目的整体部署与系统部署,注重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借鉴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经验,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研究等多层面开展重大项目的筛选和实施,分不同层面瞄准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针对不同阶段项目采取不同考量标准。

2.2.2 建立企业界人士参与的高层次科技决策咨询机构

建设企业科技专家库,合理确定立项评审专家中企业专家的比例和结构,同时加强专家信用机制建设,加大企业在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

2.3 提高科技创新管理绩效,优化成果转化科技投入模式

2.3.1 建立前补助与后补助有机结合的项目预算结构

对基础研究采取前补助方式,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对技术研究、产业化前期研发逐渐减少前补助比例,形成项目考核、分期拨付与后补助结合的财政支持体系,建立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经费拨付与管理制度。

2.3.2 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

设立项目监督第三方评价机构,跟踪项目进度效果,同时对项目拥有评价权,有权申请终止项目经费拨付。

2.3.3 健全技术市场,开展不同形式的成果对接。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健全技术市场,大力支持和鼓励研发机构、高校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学术团体以及个人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建立技术贸易机构,广泛开展技术交易会、招标会、洽谈会、信息会、科技集市等,组织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在提高技术市场的评价和推广能力的同时,加强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研发机构与科技中介及社会上的技术经纪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集成技术转移的各种服务,如信息,专利,交易合同,法律等,实现一站式服务[4]。

2.4提高科技创新管理绩效,优化成果转化科技投入模式与经费管理方式。

目前各地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由于受诸多条件的影响,都存在计划性、刚性较强,灵活性、柔性不够的普遍现象。根据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成果转化科技经费应形成竞争择优和稳定支持相衔接、优选制和普惠制相得益彰的资助格局,强化分类管理概念,建立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经费拨付与管理制度[5]。

科技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不同于前补助的后补助项目预算设置结构。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研究、产业化前期研发等层面的项目,减少前补助比例,加快推行分期拨付、后补助等支持方式。同时强化项目责任人及承担单位法人对科技成果转化类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中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万钢.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J].求是,2011(13):52-55.

[2] 陈宝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23-25.

[3] 杨勇.基于成果转化环节视角下的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郑州市科技成果转化[J].创新科技,2015(2):40-4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技创新团队 管理机制 管理特点

[作者简介]毛建梁(1956- ),男,江苏丹阳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科技管理;顾健(1956- ),男,江苏南通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江苏 南京 2111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SJB88002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37-02

高职院校建设科技创新团队,有利于学院优势专业的建设;有利于团队领军人物的成长;有利于增强院校应用性科研的实力,研究出更多成果,提高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院校的社会知名度。①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配套相关运行机制来保驾护航。因此,如何提高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即成为高职院校科技团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三个缺位

1.管理目标的缺位。高职科技创新团队是以技术研发、应用性研究成果推广等活动为工作内容,由专业内及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互补的、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标而组成的群体。②有人认为高职院校已经跨入高等教育的行列,可以参照普通高校的科技团队管理模式。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给团队管理带来了偏差。一是在科技创新团队的内部管理上,缺乏内部沟通和团队文化建设的意识,团队分工合作完成的少,尤其是技术难度较大的技术应用开发项目难以突破。二是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与市场相脱离。缺少企业调研的主动性,对企业的需求不了解,出现了理论研究多、投入市场少的现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三是科技创新团队缺少严密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团队成员目标不明确,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明显。

2.管理评价的缺位。在科技创新团队的评价上,还存在原来的习惯思维。一方面仍以教师、编写教材的数量和等级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了科技创新团队应在技术应用开发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对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单一,重视有形成果的考核,忽视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考核,其结果是不少科技创新团队以个人的研究成果代替团队的成果,表面上看团队成员有不少,但真正参与研究的成员不多,科技创新团队形同虚设。

3.管理制度的缺位。一是高职院校多数是由中职学校发展而来,其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科研人员少、基础薄弱,一些教师不愿参与科研,认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师只要上好课、教会学生实践技能即可,没必要搞科研。二是组建团队时,有些团队为了提高申成功概率部分团队成员没有参加过学术交流,只是在申报项目或应付检查时才将各自的成果临时拼凑在一起。形成了团队价值取向的融合度不够,缺乏合作精神,研究力量分散的现象。三是由于教师的职称评审中多以成果第一完成人为有效指标。另有一些教师为评职称而搞科研,需要的时候去涉足一下,一旦评上职称就不愿再搞科研了,缺乏参与科研的内在动力。

二、高职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特点

1.合作优势互补。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系部,尤其是企业的技术人员的参与,技术多元化的互补特征明显。其互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团队成员间的专业互补。不同专业的教师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项目开发和技术改造服务。二是校企合作双方的技术互补。校企共同建设的技术研发机构,有企业委托的科技项目,也有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校企合作双方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技术互补,研发项目速度更快、实用性更强。三是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互补。教师具有专业前沿跟踪研究的能力和最新研究信息,企业的技术专家具有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信息,行业最新动态,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最新的工艺信息等,团队成员的信息互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

2.校企合作研究。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更多的是参与企业的生产改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含技术培训、技术中介)等社会服务。因此,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重点鼓励校企合作研究。第一,鼓励寻找合作研究项目。引导科技团队主动寻找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项目,经常去企业一线调研,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技研究能力,主动为企业的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项调查、分析评估报告等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第二,鼓励科技团队与企业合作技术改造。院校的科技团队有应用性研究能力,企业技术人员了解技术要求和企业需求,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的研究团队,进行的技改研究,贴近企业、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解决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难题,其研究成果转化快、应用率高,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第三,鼓励科技团队与企业合作技术开发。地方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有不少项目等待研发,需要借助高职院校的力量。

3.技术应用研究。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所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服务的范畴有其特点。一是研究重心低,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攻克技术难关;二是研究成果小,大多数是技术小发明、小创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每年都有一些技术革新,或者是将新材料、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技术能大范围投入生产,企业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及技术优势,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及产业调整方向找项目、选课题;组织专业教师主动深入企业第一线,在现有技术的不足中找项目、选课题;在已有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方面找项目、选课题;组织教师走出课堂、走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主动申请企业的技术开发研究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

三、科技创新团队有效管理的六个机制

1.内培外引,激活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知识的不断更新与人才培训对科技创新团队十分重要。第一,内部培训,创建“学习型”科技创新团队。一方面,团队应经常组织交互式的学习沙龙,让成员在知识的交流中相互触发感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由此促进团队成员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激发;另一方面,团队组织以解决问题式的学习活动,围绕着某个问题的解决而展开,通过学习活动来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成长。第二,学院培训,建设“创新型”人才梯队。职能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培训,以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提供创新构思、解决新难题等培训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出境考察、短期访学、在职进修、和实力较强高校联合培养等,让教师在边学习、边实践中,打破旧有知识体系的屏障,实现知识的超越;在构建形成新的有效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超越式的成长。第三,引进或外聘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面向兄弟院校、面向社会企业科研单位吸引人才,带动院校科技团队人才的培养。③学院职能部门在科研资金、科研资源、科研条件、科研时间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帮助解决其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助其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促成一批科研带头人脱颖而出。

2.多元组合,创建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起步晚,科技研究能力较弱,需要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合作机制的建立与运行需做好三个鼓励:一是鼓励组建跨系部科技创新团队。打破人才的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束缚,突破单位、专业限制,形成专业互补的科技创新团队。二是鼓励支持校内科技团队与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等合作,将企业的工程师、技术专家、研发人员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究骨干、知名专家学者请到学校,借助院外科技人员的研究力量,形成能力互补的科技创新团队。三是鼓励年轻教师加入科技创新团队,老年教师经验丰富、中年教师年富力强,年轻教师勇于进取。三者结合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建设年龄互补的科技创新团队。

3.过程管理,引入PDCA循环管理机制。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中一种管理方法,在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的PDCA 循环管理,就是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四个阶段来实现的。第一,通过根据本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跟踪前沿研究动态与行业新要求、新标准,及时策划团队的新项目研究。第二,对团队的研究过程进行过程控制,在团队成员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对团队的整体研究进度实施管理。第三,及时对研究成果进行阶段评价、调整团队研究方案,以确保研究过程和进度符合预期要求。第四,在对研究成果评价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绩效评价,并将本次PDCA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下一个阶段研究课题,转入下一次PDCA循环。

4.绩效考核,健全科技团队的评价机制。建立人才业绩管理制度和个人业绩档案制度,健全科技团队的评价机制,需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由个人考评向团队、个人综合考评转变。将团队建设、领军人才培养、成员协作、团队成果等方面作为科技创新团队考评的指标。引导团队成员在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关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加关注与其他成员协作攻关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最终使团队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二是由对科技创新团队短期考核向长期考核转变。④一般来说,科技创新研究常常是要跨年度才能完成,将以往的年度考核或者项目指标扩展为团队某一个聘期的定性考核与定量测评考核指标,在职称评定、先进评选和工资晋级等方面优先,激发每个成员参与技术研究的动力,引导科技创新团队更加关注团队整个聘期内的研究成果与团队建设的绩效。在激励措施上,不仅采用奖金、绩效工资等经济手段,还注重精神激励,使团队成员在心理上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如开展“最佳科技团队”“特殊贡献奖”的评选,表彰有重大研究成果的团队成员,并作为专业带头人选拔的重要依据。

5.激发能量,拓展科技团队的竞争机制。提高团队成员的竞争意识,可采取两个价值贡献的管理制度的倾斜:第一,分配制度向贡献大的成员倾斜。建立与业绩挂钩的分配机制,以团队成员实际研究成果的贡献大小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做到特殊贡献,特别奖励,引导团队成员为团队争作贡献。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功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使团队内部形成人人争当创新先锋的良好团队氛围。⑤第二,分配制度向无形资产价值贡献大的成员倾斜。无形资产价值贡献是指成员在集体合作中的表现,将收益分配与成员在技术、管理和信息等要素的参与程度结合,激发成员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团队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内在动力。

6.搭建平台,创新科技团队的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科技职能部门只有主动转变职能,实施院校两级科技管理,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一是鼓励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的应用技术研究所。充分利用各二级学院的师资、技术、信息、设备四大优势,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应用性技术研究、成果转让为地方、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服务。二是将为企业服务的应用性研究项目审批权和管理权交给各技术研究所。技术研究所有了自,就会主动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主动策划如何为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主动争取与校企合作研究项目,主动为企业第一线解决技术改造的难题和技术开发。三是给二级学院技术研究所利益分配权,各技术研究所有权决定科技创新团队的奖励、技术研究成果的利益分配,合理安排使用与企业的科研合作经费、转让费等。

四、结语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做好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工作,需要科技管理的职能部门会同系部技术研究所的教授、副教授等专家,将院、系两级科技管理实施到位,对科技创新团队实行科学、高效的精细化管理,以便把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做实做好。

[注释]

①黄政艳.高职院校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创新,2011(4):126.

②卢绍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51.

③曾卫明.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4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科技管理;转型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除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之外,在高校科技管理方面,我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强大科研能力的支撑,因此,一大批先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逐步转变为了研究型大学。为了促进转化的进程、保证转化的效果,处在转型期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改变先前的科研管理模式,以教学促科研,将科研与市场对接,改善之前的学术氛围、学术风气。[1]本文意图在区别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对于转型期新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1 大学的分类: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

我国有7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主要职能是储备科技创新所必须的高等人才,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承担社会责任等等。根据职能不同,我国的大学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大类。[2]

1.1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研究型大学是美国最早提出的概念,[3]其以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该类大学教学培养工作的重要部分。与教学相比,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工作是其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为经济发展提供自主创新的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具有紧密的一体性是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利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和技术服务,以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形式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是研究型大学区别于其他两类大学的主要特征。

1.2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有全面的学科配置,部分专业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其教学工作以本科为主,兼收少数硕博学生。在科研方面,其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的主力军,[4]对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科研工作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并且存在明显的重要攻坚方向是该类大学的主要特征。传统上看,教学科研型院校作为“中间派”,在我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试验场”。

1.3 教学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型大学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承担较少的科研创新工作,其办学方式灵活,适应能力强。有学者将其特征概括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社会适应性强、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区域化优势明显、办学效益显著,等等。[5]由于此类大学并非本文探讨的对象,因此,对其特点不做特别的论述。

2 转型中大学的科技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由此催生了大量的对于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这也使得一些科研成果主要针对地区需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出现了跨区域,甚至于全国性的科研需求。因此,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转向的趋势,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期。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技管理则是第一科技。[6]科技管理的意识与技术,是科学技术能否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知识大爆炸、科技大爆炸、观念大爆炸趋势一发不可收拾的今天。

然而,在这个重要的机遇期。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却没有对于科技管理工作提起足够的重视,亦或对转型期科技管理工作所面对的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本文认为,处在转型期的教学科研型大学面临的,科技管理方面的主要挑战,在于:观念僵化、思维保守,人才意识淡薄和缺乏专业科技管理人才三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僵化、思维保守。由于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地方性特色,多数的该类大学存在“壁垒”式的思维。这种思维表现为两点:一方面,对外形成资源垄断,阻碍其他研究机构涉足本地的科研领域,这种垄断逐渐转化为了一种小富即安的保守主义,妨碍了跨区域、跨专业、跨学科的大型科研合作项目的建立,也限制了地方型科研项目的视野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对内的科研管理保守成风,即对于本单位科研人员跨地区、跨专业从事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对内的保守会严重阻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过程,影响本单位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持续性。在这种保守思维的影响下,教学研究型大学很容易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地方性的科研主导性地位,忽略科技管理的作用,从而错过重要的转型期,失去进阶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机遇期。

其次是人才意识淡薄。传统来说,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更多的以本科教学作为其业务工作的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招聘教师时,更加注重对象个体的教学能力是否突出,而相对忽视其科研能力。在向研究型大学转向的过程中,其在吸引高水平、高层次、高学历的创新人才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这种投入的缺乏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没有将吸引人才的重心放在提供优质的科研条件上,即缺乏吸引一流科研人才的硬件条件,二是没有为科研型人才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换言之,受到传统引人思路的制约,教学研究型大学在转型期不能将更多的源转移至吸引人才领域。简言之,在以教学为主导的传统之下,教学研究型大学缺乏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意识,长此以往,会导致该类大学对于高新人才而言缺乏吸引力。

再次是缺少专业的科技管理人才。与上一个问题类似,该问题同样源于教学科研型大学忽视科研工作而重视教学工作的传统。由于工作重点始终在教学领域,教学研究型大学不乏优秀的教学型人才。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研工作的大量增加,该类大学传统上科技管理人才缺乏的现实会更加突出。缺乏科技管理意识和技术的科学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换言之,与科研成果相比,科技管理是现代大学科研工作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推动力。科技管理人才的缺乏、科技管理意识的淡薄,必将制约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是其平稳度过转型期的最大障碍。

处在转型时期,必然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如果不能克服其自身在科技管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那么,教学研究型大学能否平稳的完成向研究型大学的过度,便是未知数。本文旨在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技管理创新提供一些建议,以助其平稳的度过转型期。

3 转型期科技创新管理策略分析

教学研究型大学能够转型的关键在于,在某些重点学科,该类大学已经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一流水平。在该学科中,该类大学存在鲜明的特色,而其他学科则成畸形发展的状况。[7]转型时期的科技管理创新应当以学科作为关键词,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为其科技管理创新提出以下意见。

首先,是重视学科体系的健全。所谓“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在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优先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无可厚非,但是,就科技管理而言,教学研究型大学要向纯粹的研究型大学转向,其科技成果的涌现,必须是学科均衡发展的结果。因此,为了平稳度过转型期,在科技管理方面的关键是平衡学科之间科研工作的比重,促进弱势学科能够同样发挥科研重镇的作用。这种鼓励可以表现为,科研奖励向弱势学科倾斜,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给予弱势学科更多的辅助,在经费分配上为弱势学科的科研项目配套更多的资助,等等。

其次,是注重引进人才的全面性。优势学科尽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在人才引进上应当有长远的眼光。这种全面引进人才的理念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要加大引进科技管理型人才的力度,科技管理型人才相当于一场战役中的指挥官,缺乏有效指挥的战士会成为一团乱麻。要实现转型,最重要的是为转型时期的科学研究把舵,因此引进科技管理型人才,应当是转型中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工作重点。第二个方面是需要健全学科制度。在引人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在优势学科利用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吸引国内外一流的人才,在相对弱势的学科,更加应该提高待遇,增加筹码,将一流人才招至麾下。这是健全学科体系的必经之路。如此,才能实现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以强带弱”,实现学科的均衡发展。

第三,是在科技管理方面强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径。重视产学研相结合,主要是考虑到国家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有限,而该类大学的研究经费主要集中于其优势的重点学科,为了使其他的新兴的学科能够获得发展的土壤,必须考虑将其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物质性利益,产学研相结合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以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让等形式加强学科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形成科研――产出型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注重校办企业的发展,校办企业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校办企业还能为高校注入活力,提高其吸引人才的筹码。除此之外,教学与科研产出的关系也不能忽视。传统上,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模式不利于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在转型期,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重视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的新型教学科研模式。应当重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将其培养工作转化为现实的科技成果。

4 结语

机遇与挑战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教学研究型大学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同时在科技管理方面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改善传统科技管理工作的不足,是其能否实现转型的关键。本文旨在为其平稳转型建言献策,在重视学科体系健全,加强人才引进的全面性,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该类大学一定能够顺利的实现转型。

【参考文献】

[1]佟福锁.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转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6.

[2]李宝富.试论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建设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83-84.

[3]王雁,孔寒冰,王沛民.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J].高等教育研究,2003(3):54.

[4]刘仁义.论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期的科技管理工作[J].学术界,2006(4):227.

[5]时明德.中国教学型大学的特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6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6篇

国家档案局毛福民局长曾经指出:"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和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新需要、新要求,进行档案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几年,我们围绕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事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了档案科研工作。

围绕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选题是档案科研工作的关键环节。今后档案科研工作,应紧密结合我市与全国档案工作重点,坚持与时俱进,密切关注档案工作最前沿的问题,放开眼界,多动脑筋,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对档案科研工作有兴趣的各单位的联系,集中力量,选择那些具有方向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强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突出重点,注重对现实工作有指导作用的前沿性课题的研究,把档案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解决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和为档案行政管理决策服务等重大问题上,开展一些关系档案事业发展的、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重大课题的研究。具体讲,应该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档案基础理论创新和应用理论的研究,如:新形势下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各项改革对档案工作的影响与相应对策,发挥档案资源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研究,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远程利用研究,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关系,档案馆接收范围,现代企业制度下档案管理模式,三农村档案工作研究,档案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以及关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对策研究,已公开现行文件管理研究等等。

二是档案科学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如: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电子政务、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数字档案馆有关理论、技术和标准,文字、图像、影视、声音各类档案信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对档案工作的影响等;档案保护方面,新型档案载体材料的选择使用与保护,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档案材料的保护技术,珍贵档案修复技术等等。

三是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加强档案科研成果的管理与应用。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力度,及时推广对档案事业具有重大影响的最新科技成果,加强对各级档案部门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技术指导,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在档案安全保管、存储、修复、检索利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促进各级档案部门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积极申报科研成果奖,为档案人员成才搭台。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绩效评估;内涵;原则;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032-03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规划纲要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等也作了重要部署。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如何做好科研绩效的管理与评估,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单位的科研进展、成果获得、经费使用、效益高低都会产生直接影响[1]。对科研绩效作出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培育创新团队的发展成效;有利于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有一个科学的了解,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连续资助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创造一个公正的学术发展氛围,减少科研上的不规范行为[2-3]。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对于科研绩效的评估基本还是以同行评议为主。在同行评议中,如果所选专家正确,且专家能够实事求是地表达意见,同行评议是完全可以信服的。但现实工作中,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同行评价也受到诸如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和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而使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搞好科研绩效定量评估,并以此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将提高同行评议的准确性,准确、量化的考核体系对科研绩效评估工作至关重要。

尽管科研绩效评估已逐渐从尝试阶段走向成熟推广阶段,从局部应用向整体应用推进,然而由于科技劳动及其成果表达形式的复杂性和无形资产的多变性,至今未形成较为公认的评估体系。

1科研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研绩效评估是指在科研活动完成后,对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对科研活动的完成情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及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客观、公正的分析,并为今后的投资或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4]。科研绩效评估的单元包括研究项目、科技人员、研究机构等。

1.1研究项目评估

科研活动类型的传统划分方法将科研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三大类。基础研究成果强调其学术价值,即重在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其绩效表现形式主要为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因此对基础研究成果绩效的评价实质是对其产生的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进行评价;应用研究是针对具体的实用目标,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流程的研究,主要以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技术性,其绩效表现形式以技术论文、技术专著和专利为主,但一般情况下,应用研究专利形式比论文形式更能体现其技术特征;技术开发研究是对实验室成果进一步扩大或具体化所做的工业性中间试验,主要以商业价值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实用性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研究为技术开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开发研究将所遇到的问题又反馈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三类研究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整个科研活动。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有些研究很难明确地区分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因此其科研绩效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定量时应综合考虑。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达到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效率的目的。它有4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将政府的有限资金集中在可行的重点研究领域;二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的恰当评价,建立能够充分发挥研究人员创造能力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学术环境;三是从整体上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塑造科学研究的机制观念;四是积极公布评价结果,使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科研投资,强化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1.2科技人员评估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技人员的绩效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反馈,从而促进科技人员绩效的提升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改善,达到优化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本单位整体绩效水平的目的。它有2个层面的作用:一是及时发现科研院所中每位科技人员的客观绩效,让科技人员明晰并认可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二是让科技人员了解单位对自己的评价,明晰自己在单位所处的位置,使科技人员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自我评价,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

1.3研究机构评估

根据研究机构的性质划分为科研型研究所、公益型研究所、科技型企业三大类。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院所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促进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它有3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对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综合能力给予正确评价;二是通过工作绩效的考核,对研究所的发展潜能和团队建设进行恰当评价;三是通过绩效考核,改善研究所的内部管理能力。

2科研绩效评估的原则

2.1鼓励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绩效评估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强调数量而轻视质量,结果造成由于创新的难度较大而导致数量的产出较低。相反一些平庸的“成果”由于创新难度和投入的成本较低,出现了一些泡沫绩效。因此,在绩效评估中要坚持“鼓励创新,减少平庸,拉开档次,计量有据,褒贬分明”的原则。

2.2公开公正原则

所谓公开原则是指在绩效评估当中一定要公开其权重设计的依据。公开是公正的基础,也是改进绩效考核的唯一前提。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并接受监督,才能使人们对考评产生信任感,自觉接受考评结果。

2.3分类分层管理原则

应根据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岗位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确定不同的考评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考评办法。评价指标要体现可比性,标准要统一。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指标体系选取必须建立在对额定的科研活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如同样是“绩”,对管理人员是以其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满意度来衡量;对科技人员是以其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等级、课题经费、的水平、科技成果等来衡量,对科技开发人员是其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成果推广能力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等来衡量。

2.4定量定性相结合,量化易操作原则

在制定绩效管理评估体系时,既要针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性考核评价标准,又要有针对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量考核标准,所有的考评项目和考核指标清晰明了,易于采集,便于操作,尽量减少主观干扰。科研院所的考评应以其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充分体现考评的客观公正。

3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3.1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科研绩效评估系统的基础。选取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严格按照农业科研研究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单位实际,尽量选取能真实、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指标,科学确定其权重。二是引导性。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能力,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承担科研项目、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著作、奖励成果、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对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奖励成果、高层次的论文等给予较高的评估分值,引导科研人员投入到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

3.2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指标体系的制定要适应现代科研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科研院所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科研院所的战略经营计划和对科技人员的工作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并予以界定与说明[6]。因此,优化评估指标,完善评估内涵非常重要。

3.3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主要是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绩效考核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按年度进行考核评估。科研单位应坚持科研、开发、精神文明并重的原则,绩效评估围绕科研绩效考核、开发创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分别进行考核。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科研能力。结合工作实际选取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一级评价指标;二级指标逐级细化。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级别和到位经费设置不同的量化系数;科研成果划分为部级、省部级、地市级;科研论文划分sci论文、核心期刊和普通刊物;专利按申请与授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当量。

3.4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对科研机构来讲,一是以其科研实力、发展潜能和科研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因此,对项目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对科研团队进行评价。科研团队是完成课题的重要保证。三是是对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进行评估。这关系到科研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绩效评估对科技人员来讲是以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过程和工作态度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和发展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3.5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绩效管理必须对影响绩效提高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工作得以改进。通过绩效反馈,促进管理者与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地提升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议制度和评价方法,形成符合现代科研院所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必须通过后续的评估结果反馈和绩效改进,才能确保评估的结果能产生影响,使评估结果能得到贯彻落实。

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绩效评估中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4建议

4.1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

绩效评估应充分考虑科研机构属性上的差异,采取灵活、渐进的推进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具有说服力。

4.2绩效评估与科研机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

以长期效益为重,避免科研机构追求短期成果或表面效果。科研活动具有探索性、长期性、风险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因此,在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中,如果只关注即时可见的短期成果指标,致使科研机构倾向于研究风险小、时间短、见效快、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项目,这对国家科研事业的长期发展极为有害。单纯地统计数量等,只能鼓励研究人员去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而忽视对真正有价值研究的投入;对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强调则可能导致忽视对研发人员能力的培养。评价不应只看一年的绩效,而应往前滚动若干年,看过去几年的累积表现。

4.3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重视专家评议机制的使用。科研绩效要力求可衡量和量化,但对科研绩效完全量化是不现实的,必须与定性的专家评审结合起来。量化可以得到一些客观的数据,但量化指标无法完整呈现研发成果,因为科研工作的产出指标都不具备均一的价值,因此结合专家评审是一个比较适合于研发绩效考核的方法。只有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依目标结果管理模式,由各方面专家参照其定位及研究方向,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以及对科研机构的深入了解,才能对科研机构的绩效作出综合的判定。

4.4提倡互动、参与式考核

使考核过程最大程度地得到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采用自评估与专家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专家与受评单位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让考核专家与科研机构负责人能一起研究前期的工作总结、成绩和不足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与目标,提出意见,这样有助于考核结果的反馈利用。

4.5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

以科研机构绩效考核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严格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从机制上保证绩效考核得到实效。

5参考文献

[1] 李庆贺,崔凯.绩效评估方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52-54.

[2] 刘莺.关于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绩效评估的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9):17-18,29.

[3] 彭博文,何涛.高校科研绩效评估的现状、矛盾及解决原则[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52-53.

[4] 吴伟.绩效评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114-11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128-02

1 问题的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高校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科研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认为其基本的表现一是原创性基础类研究成果偏少,二是高水平应用型技术成果不多,三是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偏低。造成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传统科研组织模式不适应科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一些研究型大学纷纷恢复学院制,使学院在教学、科研等学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通过横向的联合弥补学科过于分化的不足,有的大学还进行了校―院―所制改革,但总的来看,这些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学院)一系一教研室”组织结构仍然是我国高校主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另外,计划经济的模式依然存在,包括科研经费和科技推广经费基本上依靠财政投入,造成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经费不足而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科研管理只注意科研计划、组织、指挥以及协调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关系,工作思路仍然是程序化的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

1.2 具体的管理工作不够科学

单纯量化式评价体系阻碍着科研和学术的繁荣。我国不少高校实行的科研量化考核管理,一般以、获得科研经费的数量多少等指标来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虽然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过度量化、周期很短又助长了高校教师片面追求数量的功利化倾向,严重影响了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学术的繁荣发展;同时,经费管理不规范使科研资金流失比较严重。一些高校为了鼓励教师科研,科研经费管理不重视成本核算,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投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造成科研人员转移、套取科研经费等问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1.3 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环节缺失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仍未从“计划立项―科学研究―鉴定报奖”的旧模式中完全转变过来,在计划课题立项时对预计产生的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方面、市场需求及生产条件、工艺条件了解不够深入,产学研结合不紧密,造成与市场的脱节。同时,高校科技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高校与大学科技园之间、与从事创新产业的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此外,知识产权的界定和利益享受主体不够明确,影响了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而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既制约了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又造成了严重的无形资产的流失。

1.4 重项目申请,轻项目管理

目前,众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是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提高科研的质量,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奖励上。无论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还是科研工作者,都习惯于将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高低、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的价值取向可能会对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不良的引导作用。如果将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从事人文学科与工程技术的教师统一按照科研经费的多少来比较他们学术水平的高低就十分荒唐了。这种观念对科研人员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在研课题的完成质量,不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1.5 重科研经费的制度管理,轻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

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以课题制为主,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以项目为单位来具体进行的。这就使得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对科研经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都非常重视,各高校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财务制度;另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从全局的角度对科研经费的支出用途进行考察、审计,即经费支出是否是项目所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资源的浪费现象等。

1.6 重项目考核形式,轻绩效管理,经费效益低下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更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项目执行的过程和经费绩效的考核。一方面,虽然科研项目的合同(任务书)作为最基本的法律文书,详细地规定了任务下达单位和项目承担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最终的成果形式,但是,在实际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没有进一步完善科研合同(任务书)管理,尤其是细化年度目标和最终成果目标,以及明确相关的违约责任,规定违约追究办法。因此,结题时对科研成果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审核,许多项目的验收和鉴定都流于形式,对于完不成科研计划者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造成处理起来无据可依,只好不了了之。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中没有形成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目前,一些获得资助的研究项目在结题时无成果,或成果水平低,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项目,结题时拿几篇水平不高的论文充数,一些应用研究的项目,不考虑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取得的所谓成果不能得到实际应用,成果转化率低。由于缺乏科研项目绩效评估制度,没有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无法得出有力的数据来说明项目的经费绩效,因此也就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科研的效益,造成科研经费的效益低下。

2 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的对策

2.1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不同学科以及教师的合作

继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模式在科研管理方面的遗留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如在学院之下组建研究所,建立以校―院―所三级管理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并使研究所成为责权利相统一的教学科研实体,强化对科研的统筹协调。从制度上确立教授在科研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努力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结合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大力倡导不同学科以及教师之间开展交流合作。

2.2 完善科研量化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并保护教师的创新积极性

坚持科研工作考核的激励约束导向,但必须由偏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重点是完善科研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及差异,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尤其要注意的是要遵循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工作的规律与实际,适当拉大考核的时间跨度,允许和宽容教师科学探索的失败,关键看做了什么而不是简单追求结果和数量,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引导和保障教师以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潜心学术、投身创新,努力做出原始性、基础性、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2.3 加强科研经费的筹措与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目前高校争取的科研经费数量虽然可观,但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经费与资源并不充裕,不同高校之间也极不平衡。因而,政府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高校自身也要开源节流,通过多种途径多方筹措科研经费。与此同时,高校要切实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将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纳入学校的审核监督之下,既要尊重课题负责人的经费使用审核的自,又要明确规定经费报销的项目范围,如设备仪器采购、书报资料订阅、外出学习调研等,允许合理的劳务报酬等支出,但总体要求必须与科研项目紧密相关,确保将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

2.4 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

高校在倡导并保障教师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紧密结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与产业部门和各大企业的科研合作,努力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成果。要建设好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推进高校科技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渠道。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措施,包括科研成果的评估、使用、投资以及对成果主要研发人员的奖励办法,设立创业基金并完善使用管理办法等,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投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工作。

2.5 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

科研管理人员一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二要有高水平的信息采集能力与实践能力,三要有科技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四要有组织协调关系能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作为科研管理人员,要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能力,既同本单位科研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其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心里有数,又与上级科研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其政策和指示了然于心,并且能够把二者交流的各个环节协调好,促进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胡瑞,等.中美研究型大学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145.

[2]陈省平.科技项目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学学 软科学 创新管理 创新经济 技术经济 工程经济

创新是科学技术的市场化,作为学术概念,自从熊彼特教授提出以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研究。本文考虑在“创新是科学技术的市场化”的统一基础上从技术经济与工程经济,科学学与软科学,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科技管理、技术管理与科技政策四个层面在学科基础、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特点五个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

技术经济与工程经济

1963年技术经济学科在我国诞生。其时,我国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可见在当时诞生技术经济学科是非常及时的。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技术经济在我国也经历了时期的取缔,改革开放以后重新焕发学术生命力的曲折经历。从学科特点来看,技术经济是我国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借鉴苏联经济指标体系和西方经济学系统方法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点,在比较早的时期就得到了国外学者的认同。从其学科特征来看,主要考虑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对“唯技术论”或者脱离技术的经济发展,在企业、产业、国家层面达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发展效果。

与技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相类似,工程经济学在国外的研究也比较早,在资本主义发展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转变的19世纪末就诞生了,并在20世纪初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对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相对国外要晚一些,与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相似,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工程领域的经济问题,与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工程经济研究对象更加的具体,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研究逻辑是以工程项目为核心,考虑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综合约束,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各项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

综合以上的论述,技术经济和工程经济在五个维度的主要的区别见表1。

科学学和软科学

科学学如果从波兰学者奥索夫斯基夫妇在1936年提出学科概念以来算起,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科学学本质上属于科技哲学的范畴,研究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相关实际问题;研究方法上以思辨性为主。虽然我国的科学学研究起步比国外晚,但是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态势上要比国外迅速和良好,由此也能看出我国对科学技术应用研究的紧迫性与迫切性。

软科学与科学学在我国的发展大致时间基本一致,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发展起来的。软科学的学科发展历史最早也可以追溯到《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但是最早使用“软科学”具体名称的是日本。与日本同时出现软科学时机一样,我国当时也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刻,这一历史时刻呼唤决策方法的改变,软科学应时出现,解决了当时存在的决策不科学的问题,这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邓小平、陈云、万里关于软科学的发展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多次做出指示。软科学与科学学相比更加关注实用性,这从软科学本身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软科学就是应决策科学转变的时代需要而出现的。

如同技术经济一样,科学学与软科学在借鉴别国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研究学者和科学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思维,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具体到科学学与软科学的区别来看,我国首先从科学学研究开始,很多论文中提到科学学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的技术化和社会化,而软科学相对来说主要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分上来进行划分的,更加注重决策层面的研究,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不同。这从二者主要的研究群体中也能看出不同;同时二者具有极大的关联性,比如在高水平的研究期刊和研究团队、研究人员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交叉。科学学从钱学森院士研究开始以来,已经形成了极大的研究规模。另外从软科学和科学学的研究命名上也能看出二者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更加偏重科学性和学术性,都是以学术的形式出现的,这一点与技术经济和工程经济二者就出现了一些不同,技术经济和工程经济二者主要的出发点还是在于应用领域,作为一门应用交叉学科的特征明显。

综合以上的论述,本文认为科学学与软科学二者的具体区别总结如表2所示。

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

创新经济和创新管理的研究区别于上述技术经济与工程经济,也与科学学与软科学的研究区别不同,在我国创新经济和创新管理的研究都没有像技术经济、科学学、软科学等一样形成联系比较紧密的学会、协会,因此二者的研究群体相对比较分散,学科研究内容也相对较宽,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二者都是相对比较宽泛的学术研究概念。从二者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内容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同源异构”,即二者都是基于创新的研究,但是研究角度和内容有不同。

创新经济和创新管理二者的研究范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明显的交叉,比较明显的区别是二者研究的主要领域不同,从国际上著名的研究专家Freeman、Nelson和我国的著名研究专家的研究来看,创新经济研究的领域还在于经济学的范围之内,在具体研究领域中划分为创新经济的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问题的考虑,例如企业规模的大小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企业经济研究的计划方面,在宏观研究领域方面能够看出主要的研究在于创新与经济增长,创新与贸易发展,创新的技术转移和扩散,这些都是创新经济经典的研究论题。而创新管理方面鲜明的区别首先是在研究的角度上,无论针对企业、产业和国家层面的研究中,创新管理的研究角度主要在于组织、网络、激励,这些创新的实现手段上的研究。创新经济和创新管理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者方面体现出二者的交叉特性,大多数研究者同时开展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创新经济和创新管理研究方面我国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得到的结论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一点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进行了说明。

综合以上的论述,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二者的具体区别综合如表3所示,从比较中也能够看出来二者的区别比较小,具有更多的相似性。

科技管理、技术管理与科技政策

同创新经济和创新管理的区别一样,科技管理、技术管理和科技政策具有一定区别,但联系更加明显,三者研究的出发点相对创新经济和创新管理更加的具体化,并且相对范围要狭窄一些。三者最重要的区别也主要体现在研究范围的不同上,科技管理研究领域相对其他二者要宽一些,科技管理考虑科学与技术相互关系问题,也就是说,不仅考虑具体的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也要考虑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对关系、科学研究对于技术应用的支撑等,科技管理主要的研究出发点在于科学与技术虽然具有联系,但是二者在起源、考虑问题的角度、研究成果的衡量方面具有极大的不同,因此在管理方面就会体现出不同。与科技管理相比,技术管理主要的研究领域在技术应用层面。与科技管理和技术管理不同,科技政策的研究更加的具体,着重的研究对象也不同,科技政策研究核心在于政策制定与应用,以及应用效果的评价问题,因此科技政策如何产生、如何执行、实施的效果,这些关于科技政策的分析相对多一些,研究相对其他两个方面的研究更加丰富。三者之间的区别具体见表4。

结论

第一,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创新的程度,因此研究科技、创新领域的经济管理问题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时期更为迫切。我国的学者和科学家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老一辈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李京文、许庆瑞等院士,也做出了有价值的成果,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年轻的研究者沿着老一辈开创的道路进行前进,在目前的整个经济态势的发展过程中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四个层面五个维度的比较也能够看出四个研究领域的重要的区别与联系,本文认为四者之间区别是次要的,联系是主要的,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研究的核心问题一致,即科技、创新问题的经济管理问题。四者之间在成果上能够共享,研究进程可以相互促进。

第三,创新研究是一门具备明显综合交叉特征的学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成思危教授(2000)提到的要具备宽广扎实的研究基础,在上述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构造中本文也着重对创新研究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特别是哲学进行了论述,这对于创新研究的指导意义重大。

第四,从学科动力来看,创新研究应该更加关注现实需要,走出象牙塔,这样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成果,这不仅是创新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其他学科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正如郭重庆院士多次提到的“学者的天职就是透过纷繁芜杂的事实找出规律,满足现实需要”,这在创新研究领域表现的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M].叶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成果转化;情况分析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2],而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足8%[3]。医学院校是医学科技成果产生的主体。因此,对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寻求新的思路和对策,促进这些来之不易的科技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对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医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高、不确定因素多、淘汰率高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相互渗透、学科间相互交叉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潮流,而目前科研经费筹集难、科研队伍整合难、科研资源共享难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科技成果的进程,突出表现为如下几点:

⑴成果本身的问题 研发的成果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成熟的不多,离中试扩大成为可上市产品还有一定距离。另外,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长、投入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果转化。

⑵科研人员的观念问题 科研人员选题时往往考虑的是能否发表文章,科研活动也以获奖为终点,并不热心于把成果做成产品,或把实验室成果主动转让给外单位。科研偏重于科学理论,没有把科研作为产品开发的前沿。科研选题时不考虑市场需要,设计工艺路线也不顾生产的可行性,待成果出来后无法与生产衔接。

⑶缺乏资金 由于经费不足,造成有些好项目得不到有力的及时的支持,或进展缓慢,或束之高阁。研发经费投资渠道单一,仅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投资,缺乏风险投资基金机制。

2 我所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些尝试

⑴管理部门组织本所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博览会、交易会、成果会 为了能更好的宣传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并将其推广,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最终获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管理部门精心准备了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各种宣传材料、参展样品、制作科技成果展板的基础上,组织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博览会、交易会、成果会,这是最直接的宣传形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将本所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参会企业,甚至可以当场形成各种合作意向、签订协议以至合同;另一方面,可以使参会的本所科研人员开阔视野,了解市场需求,同时还可了解到企业急需攻克的技术难题,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科研工作。

⑵管理部门组织研究所科研人员汇集科研项目,自己召开科研成果交流会,搭建科研交流平台 研究所作为一个培养高级人才的科研机构,在某一专业领域集中着大量的专家、教授,人才优势是无法比拟的,我所充分利用这天然的优势搭建科研交流平台,邀请全国各地的制药企业参会,为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且周期长的活动,对企业来说,面对承担高风险的巨大压力,往往对很多高新技术成果望而却步。而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科研人员可以对其面临的风险,提供资料、信息,在科研和开发上进行讲解和引导,让企业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种方式,我所已经成功的与几家企业签订了合同,管理部门的桥梁作用卓有成效。

3 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需要改善和加强的方面

研究所管理部门要加强本所科研成果资源的信息采集,注意收集企业的各种技术所需,指导科研人员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立项工作。同时,管理部门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鼓励申报专利。科技成果取得专利后,可以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减少科技成果的流失,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管理部门建立科技成果数字化管理与推广系统将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有效的发挥管理部门的导向作用,因为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更能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4]。实际上,管理部门进行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一种技术的交易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买卖[5]。科技成果转化从签订合同到履行完毕是一个较长的转化过程,需要管理部门全程的控制、履行监督义务,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做好跟踪服务。管理部门要对合同进行严格审查,促使双方能够认真履行合同。它的责任不仅要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进行管理,而且要在科研人员和企业单位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商业化的各个环节。特别要注意的是管理部门不但要考虑到研究所的利益、科研人员的利益,也要切实的为企业着想,加强全方位的服务,达到三者利益的平衡点。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大胆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研究所管理部门的协同下逐步形成一条适合本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子。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之后,做好后期的跟踪服务工作,将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以及企业提出的改进意见等反馈给科研人员,推动研发人员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成果转化过程。

参考文献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研成果;科研合作;江西

基金项目:本文受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TQ10)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2日

一、引言

高校具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就要求高校不仅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是开展科学创新研究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高校的层次分布格局来看,江西省内高校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基于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地方高校在职能上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书育人职能,同时还承担着较为显著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高校需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发挥其科研人才较为集中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而有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又是高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具备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事务性、执行性的特点,同时又是对高校科研创新活动进行整体调控和管理的系统工程,通过有效的科研管理活动能够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中人、财、技术、资金、组织的有效配置和高效运行。与传统的以研究性为主的高校不同,地方性高校目前在科学研究体系与科研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科研管理机制,是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地方高校自身竞争力和学术水平的关键问题。

二、江西省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也在经历一轮快速的变革。以江西省高校为例,随着数字化科研管理系统的逐步推进,科研管理的职能也在趋于科学化,多数高校对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职能划分,例如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地方服务等部门,其中人文社科部门主要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自然科学部门主要负责科技创新平台、自然科学研究、研究团队建设等职能,地方服务部门主要行使推进校地联系、争取社会资源、服务社会经济等职能。目前,江西省的大多数高校基本实行二级管理体制,校内各个二级单位的科研活动直接受到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具备适当分权但又相对集中的特性,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针对性,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整体效率还有待提升,特别是科研管理机构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否具备管理能力、管理理念是否能够有效指导科学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科研创新和核心组织,难以有效提升整体科研创新水平,科研管理机构无法有效追踪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有效对接,导致高校科研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严重,等等。

(一)科研管理理念滞后于社会技术和科学研究发展需求。科学研究工作作为科研管理的直接对象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科研管理工作在理念上还没有跟上科研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科研管理中,因循守旧、官本位的思想仍然较为明显,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依然习惯于以行为为导向的工作思维;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仍然沿用一贯的纸面成果形式,较少考虑到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较少关注到科研项目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无法有效体现,降低了科研成果的投入产出价值,使科研工作中的研发与应用脱节;缺乏较为先进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注重对科研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科研成果注重纸面研究,而对于具备较高实用价值的专利申请不够重视,对专业也缺乏有效的保护制度,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研发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在科研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趋势,才能使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共同推动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

(二)科研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适应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是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发展的助推器,有利于科研创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但是目前江西省大部分地方高校在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上都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第一,科研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科研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自身规律存在较大偏差,科学研究本身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沉淀,而现有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则主要看中短期成果,存在“重形式、走过场”及“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对科研工作的考核往往不看重科研成果的实质内容,而过分关注科研成果的外在形式;不注重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评价,而单纯注重科研结果;不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质量,而单纯注重科研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果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导致科研工作者不太注重长期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时也导致科研工作往往追求低水平重复,以数量充质量,不求创新只求形式的短期行为,导致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成为科研工作的短板。第二,在对科研工作的评价中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及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放到应有的位置,^多关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论文级别和数量以及获得课题级别和经费数量,而不注重科研工作的实际质量,导致多数研究没有实际价值,被束之高阁,影响了科研工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功能的发挥。第三,评价和激励机制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特别是激励机制未能实现体现科研价值差异性的目标,在激励机制设计时对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不周全,对不同性质、不同工作量、不同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激励时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项而异,降低了激励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损害了科研评价和科研激励应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校际之间、校所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不够。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结构来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各种机构均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他们之间共同形成互有分工、互相合作、共同促进的有机整体,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高校将科研创新工作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创新链条。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校际之间、校所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合作研究机制,合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随着科技创新向综合化、大型化趋势的发展,单个科研机构很难承担重大项目的创新任务,也难以通过有效整合研究资源,避免无效重复研究;另一方面校企之间、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资源整合、政策导向、人才培训、成果应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学校科研机构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不能及时了解,对企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实际需求不能随时掌握,因此容易导致研究方向偏移,以及研究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削弱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潜力。

(四)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管理机制的运行有赖于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人员能力与素养的匮乏是制约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从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状况来看,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的构成中缺少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多非科班出身,大多来自于二级学院教师的转岗或者来自于其他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综合素质参次不齐,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技能来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往往造成科研管理流程不规范、办事效率低下、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弊端;另一方面高校也没有将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高校对人才的追求往往注重与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而往往忽略了对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对现有的科研管理人员也缺乏系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而从科研管理人员自身来看,由于平时业务工作繁忙,事务繁杂,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导致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考核和激励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工作人员的薪酬、绩效、选聘、晋升往往仅仅由行政级别和技术职称级别所决定,而与工作绩效没有较大关联,往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实效缺乏主动的探索和完善意识,这也导致了科研管理工作本身进步的步伐。

三、江西省高校优化科研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江西省高校校内科研活动合作和资源整合机制。首先,各高校应注重学科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各学院和内部科研院所之间形成以重点学科和特设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机制,推动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形成,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形成互相支撑的研究格局,在特色学科群的建设上体现理工农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特色,力求在学科群的生态结构上体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开放式、动态性的多元动态特性,并及时关注社会技术需求,及时培育新的学科;其次,注重风险防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价和防范的机制,优化校内科研合作流程,保障校内科技资源整合秩序;最后,推动制度建设,从学校层面建立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科研合作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形成不同学科之间在资源共享、人员交流、任务分派、成果分享、绩效考核等事项上的机制,促进科研合作和资源整合的有效运行。

(二)完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科研管理效率与效果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而完善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则是科研人事管理机制的关键问题。第一,高校应健全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职称评价策略。在现有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中,大部分高校的职称评定以教学科研为基准,而对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均参照教学科研人员的标准进行职称评定,评价标准单一,不能体现岗位要求和职责要求,因此应探索建立教学型、科研型、行政管理型、学生管理型、社会服务型的分类职称资格评聘制度,同时探索寻求不同类型职称之间的转换评价机制,形成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行政管理绩效、学生管理绩效之间的互相转换评价,将教学型教师、行政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的职称进行单列评聘,逐步建立与岗位工作内容、技能要求、职责要求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机制;第二,基于省级宏观视角,对高校和科研机构下放更多的自,特别是对省级协同创新机构等实体在人员岗位设置、教师职称评价、科研人才引进、职务评聘、绩效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决策权,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形成对青年科研人才的破格晋升机制,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服务方面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第三,建立特殊学科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特别是要在较高层面建立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大型项目的牵引机制,通过灵活引进人才,吸引兼职人员、借调人员、短期聘用人员参与项目进行项目攻关,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校际间项目的长期合作和临时合作,合理配置校际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在高校内部建立教师跨学科开展学术研究的补偿机制和灵活考核机制,推动校内不同专业间学术公关人才的无障碍流通;第四,注重学术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严格、完善、科学的学术诚信评价体系,保障学术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平性。

(三)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第一,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上、淡化对论文层次、数量的过分追逐,以创新质量、学术贡献、应用价值为基本的评价导向,建立基于学术价值、社会应用、经济效益等多种因子综合考量的评价体系,对应用型成果的评价应吸纳同行专家、政府、社、行业企业等多主体的动态评价机制,对理论性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同行评价为主,同时吸纳客观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学术评价;第二,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一般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市场评价与学术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力求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与完备性的有机统一;第三,建立专业化的标准评价机制,吸纳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入重大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科研项目的准入机制、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和淘汰机制。

(四)注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第一,完善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及参与跨部门研究合作的考核奖励制度,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建立对应的分配机制;第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导向评价值,科研管理部门在课题的筹划和选择上要紧跟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对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研究过程和结题进行科学的评判,同时紧跟市场技术需求,加强校校、校企、校所、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整合资源和人才,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共同解决市场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以科技联盟的方式开展技术转化,扩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面;第三,注重科技成果的专业化推广,建立有效的科研技术需求、科研成果平台,将市场上的技术需求与高校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对接,降低科学研究在产、学、研、用链条中的交易成本,可建立科研项目、专利技术、技术成果的定期制度,由政府或专业机构通过网络、媒体、中介机构等对科研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定期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科技需求信息,并建立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的反馈路径,疏通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链条上的有效对接。

(五)改革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第一,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从科技项目和科研活动的投入机制入手,形成科研项目启动资金、配套资金、奖励资金的分类管理体系;第二,注重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按照国务院及各类项目基金对经费管理的最新要求,对科研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员经费、材料费、差旅费等项目制定合理的比重和使用方式;第三,强化科研经费的使用保障,拓展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加强与政府、企业及公益机构的横向联系,多渠道争取支持,多渠道引入行业基金、公益基金、校友基金及风险投资基金注入科研活动中,保障科研活动的经费需求,同时完善多渠道经费的使用监督管理;第四,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动态监控机制,将定额拨款、定期拨款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使科学研究各阶段的经费使用更加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劲松.区域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

[2]周芳检,雷志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与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

[3]杭国荣.基于激励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教强省 农业高校 科研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038-02

2013年1月,吉林省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这为省属高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吉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属重点大学,应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贯彻落实好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战略规划,认真抓好学校科研工作,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科研管理部门作为科研活动内部运转的枢纽和外部联系的窗口,在此形势下,就需要建立一种动态、可持续、立体全方位现代化管理模式,创建一支精管理、懂业务、乐奉献、善协调、会沟通、高素质的科研服务队伍,提高科研管理质量。

一、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职能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科研项目全程化管理

1.项目实施前

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申报项目前期就应该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服务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主线,深入开展调查和论证,动员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到上级主管部门发展规划制定以及课题征集工作当中,做好重大项目和前瞻性基础性研究谋划储备工作,提高科研项目和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项目在申报过程中,除了做好项目申报阶段的传统基础工作外,还要指导协助科研人员,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这也成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范畴之一。

2.项目实施后

为保障项目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工作,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建立诚信合同签订制、重要事项申报制、重大项目定期检查制、项目按期督促制等方式,对项目运行全程跟踪管理。由于科研项目具有探索性和未知性,尤其农业科研项目,在计划执行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度、经费使用情况、运行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结合自身工作优势特点,积极协调校内外各部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寻求解决办法。项目完成后,鼓励并协助研究人员申报各类相关成果奖项,督促课题组人员完成归档,便于后续深入研究的开展和项目申请。根据农业科技特点梳理项目产生成果,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特色,建立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搭建起科技成果与企业市场深度融合的互动平台,全面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促进科研队伍健康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而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管理是适应高教强省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要求,是整合创新资源、发挥整体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科技管理部门应本着“立足培养、重点引进、绩效激励、强化考核”的原则,采用引智项目、科研带头人负责制,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制,打造众多梯队合理的创新团队。提高为人才服务的意识,尊重人才,协调各部门尽可能地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实验基地、先进的实验设备,努力营造和谐科研氛围。

(三)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导科研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平台能够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是能够最大限度集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人才、汇聚创新项目的有效、有形载体,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实现协同创新,形成充满创新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组织。策划和组建科技创新平台,科研管理部门要从农业高校的科研、学科长远发展的战略层面,构建平台发展的模式,创新适合平台发展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加大平台的扶持力度,使之真正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

(四)发挥人才科技优势,提升新农村建设服务能力

服务三农是农业高校重要职能之一,实现成果转化是促进三农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为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和地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着眼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创业的实际,结合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构建符合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通过创新服务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涵,引导广大师生形成系统化、组织化、长期性的服务理念,实现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农业高校科研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科研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理念相对薄弱,许多科研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只是停留在依据上级文件传达指令的管理方式上,工作就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办事员,没有深入研究科研活动的内在规律,没有把管理活动真正深入到科研活动的过程当中,重管理轻服务,重立项轻结项、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推广,思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二)科研管理机制僵化

目前,很多高校评价科研业绩只是以科研成果产出量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导致科研人员急功近利,滋生学术造假、学术腐败,学校科研经费多、科研成果少,低水平科研成果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少,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实质意义的科研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对于衡量科研管理者考核和激励机制更是无人问津,严重打击了科研管理者工作主动性、事业心和成就感。

(三)科研管理业务素质滞后

随着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对高校科研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并没有增加,许多科研管理人员只忙于停留在上传下达,收取、上报材料,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与学习,没有时间学习本单位科研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形势发展,认识国家与地区政府部门制定的科研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方向,很少深入生产实际,这些都制约了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农业高校科研管理质量的建议

(一)提升理念,明晰思路

科研管理理念是科研管理的灵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并重、自我发展与政策引导结合、外延扩展与内涵发展并举、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的内涵式科研管理理念。不断改进、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和方法,转变工作态度,各项工作开展都要以是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否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是否有利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从学校实际出发,本着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科研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科研目标能够成功实现,充分采纳基层科研人员的意见,及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协同创新计划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等;制定科研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将科教人员科研工作量列入业绩考核,作为绩效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成果收益分配,对在成果转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制定科技人员服务地方(企业)管理办法,鼓励科教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允许3年内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福利待遇,努力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科研氛围。

(三)科学谋划,有效执行

延长管理进程,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研究特长、研究方向的了解,挖掘研究潜力,整合研究力量,积极引导科教人员,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与同领域专家和管理人员广泛进行沟通与交流,联合校内外有关单位做好项目的谋划工作。在项目执行中,实行诚信合同签订制、重要事项申报制、定期检查制,协议签订制、预算报账制和管理档案制,对项目运行全程跟踪管理。

(四)健全机构,组建团队

一是成立由主管校领导为组长,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人事处、项目所在院级单位等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协调。二是成立由资深专家为组长、相关学科专家为成员的重大项目技术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宏观设计与指导。三是以科研平台整合科研创新团队、科研项目凝聚科研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引领科研创新团队。

(五)创新手段,提高能力

引进现代化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升级科研管理网站,创建即时通讯组群,实现科研项目的网络化管理,方便管理人员与科技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有效节省沟通双方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采取“理论领学+分析点评”的系统学习、“业务指导+调查研究”的实践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学习、“对照+总结”的反思学习等方式,使学习研究与科学参谋、解决问题、推进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六)推介成果,服务三农

科研管理人员应引导科研人员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科技优势和市场前景的课题来研究,组建一支懂政策、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并热心于开发和推广工作的专业化队伍。建立多渠道科研经费投入体系和系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与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同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博览会、交易会、成果会和现代化媒体宣传本校的科研成果。同时,开阔本校科研人员视野,了解市场需求。组织专家科技下乡,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培训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使科研成果在农村得以迅速推广。

【参考文献】

[1]沈静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3(5):140-142.

[2]耿东梅.关于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13(14):202-206.

[3]汪国莲.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1):381-386.

[4]张华.科研管理部门在项目过程管理中的职能与角色定位[J].创新探索,2011(12):20-22.

[5]张晓妮.农业高校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部门职能的途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3(4):32-33.

[6]吴林妃.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2(2):79-85.

[7]高明琴.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工作能动管理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9(4):190-192.

[8]崔鹏.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26-27.

[9]王劲松.提高农业科研管理服务水平的体会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0(6):45-47.

[10]苏颖.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秘书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农业科技管理,2009(3):90-93.

[11]吴永志.新时期省级农科院所级科研管理的压力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1):21-2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科研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科技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主要形式。目前,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果转化率较低,可供转化的成果较少,成果转化机制不太健全等。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过程中,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必须立足于产学研合作,从转化机制的源头、过程、利益分配、服务体系等各个层面入手,提高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在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功能。本文遵循“现状—问题及成因—对策”的基本思路,在考察吉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我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不足,分析障碍,给出相应的对策。

1 吉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模式比较、转化的政策、机制、理念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种研究主要是政府对高校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资助方式,此类研究可以提高政府的资助效率;第二种研究是针对成果提供方和有成果需求的企业双方面的利益,制定合适的政策法规,建立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促使双方合作,以此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然而,关于这两方面的研究,有的是只有针对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而没有针对地方层面特点的研究,有的则是只有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相关因素问题的系统研究,而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机制。吉林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推广模式的现状是大多数研究只是进行理论上的定性探讨,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目前,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创新地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良性转化的相关研究和政策措施。当前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渠道较为简单等问题,极不利于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主要是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导致吉林省地方高校在科研工作的许多方面做得不够科学合理,比如科研导向、科研观念、科技评价、科研激励机制及科研推广平台等方面。

2 吉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存在的问题成因

2.1 吉林省的科技投入不够

和沿海城市及京津沪等发达城市比较,吉林省无论是在科技人员和科技经费等方面的投入、支出、科技成果和科技论文等方面的产出、还是在专利鉴定成果数、科技专著、科技成果奖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

2.2 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了现行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

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 主要集中在:条块分割的高校管理模式不利于交叉综合研究,限制了科技资源整合;高校科技管理组织结构不利于信息上下传递;现有的高校科技评价、激励和竞争机制不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现有科研管理体制使得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到一起,大量的科技成果不符合市场需要;科研价值观不科学;当前高校人才评价缺少推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高校的科技人员不够协调,习惯“单兵作战”;利益分配机制没有建立,阻碍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2.3 高等学校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等学校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有高校自办产业模式、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模式、增长模式三种。这三种模式的缺点在于:(1)各高等学校普遍缺乏能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外部资源的整合,更缺乏能够实现科研成果、劳动、资本、组织、市场需求、制度环境各种要素相互综合配套的管理。(2)政府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府应对高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分担转化风险,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协调市场中的各种影响因素。(3)吉林省绝大多数高校还缺乏一种能分散和转移科技转化风险的机制,因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应有效回避而不应单纯由高校来买单,因为这将极大制约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3 吉林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推广模式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地位,将其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自身研究特色相结合,明确定位;将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完善科研评价机制。(2)培养优秀的科技队伍。科技队伍是科技创新的长远保证,高校里往往集中了某一领域的精英,利用这些精英打造优势的科研团队进行研发,推动吉林省科研水平的提升。(3)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形成合作联盟。继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社会企业和风险基金加强与吉林省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跟踪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做到技术更新理论、产品研制在高校,具体实验、生产在企业,风险均摊、收益分成的合作之路。(4)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因为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大部分项目的科研水平与东部地区、国际有一定的差距,加大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必将提升吉林省的整体科研水平,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总之,对吉林省地方高校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的研究应“立足于市场”,“为企业而研发”。高等学校的科研项目和产品开发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既着眼于市场需要,又要考虑企业的生产条件,科研成果的成熟度既要高又切合实际,成果转化也就容易实现。

本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ZC12089)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康敏,李斌.我国高校科技产业成果转化模式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

[2] 蒋文.高校科研管理视角下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3] 周训胜.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2011(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 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 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 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 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 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 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 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 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 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 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 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 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 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 问题 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 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 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 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 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 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 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 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 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 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 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 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 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 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 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 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 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 中国期刊网:cnki.net/[DB/OL].2001.

[7] 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 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 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 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 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 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问题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中国期刊网:cnki.net/[DB/OL].2001.

[7]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