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加强科技的集成攻关

围绕省政府2007年的工作部署,按照《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今年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集成攻关,实现重点突破。

在重大专项的遴选和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好项目,二是明确目标责任,三是实施方案的论证,四是项目的过程管理,五是推广转化。

以推动政策落实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科技工作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宣传,要在管理上改变重项目、轻政策的现象,通过政策导向和政策调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

一是加强开展对 《关于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具体措施能被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利用政策,促进创新;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和导向思想能被管理人员把握,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结合国家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和颁布,积极与省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制定我省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并根据我省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增强《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三是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解决政策缺项,将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团队建设的政策进行充实完善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四是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支持,对已出台的国家、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强科技立法工作,调研起草《贵州省科技进步条例》,促进科技进步。

以资源整合共享为目标,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以资源整合为主,优化配置,强化共享,加快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省级科技计划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和考核措施,推进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确立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方向,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共享服务机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发展。重点推动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四是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基地)建设。积极促进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进一步构筑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

以人才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007年将通过科技经费安排的调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的实施,科技干部培养计划的开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渐改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围绕重点发展领域,逐步形成科技人才的聚集、聚合和作用的发挥,为科技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一是设立人才聚集专项经费,针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人才断层的现状,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科技厅在相关计划中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二是继续实施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三是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四是多渠道加快人才的培养。做好两院院士推荐工作,积极推荐我省专家能进入国家层面的专家库(我省已有7人进入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五是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将通过科技管理培训、外派学习、JICA等途径,有针对性地举办3-5个培训班,开展对科研机构负责人、科研业务骨干的培训,开展对县(市)分管领导、科技局长的培训,并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各项工作的实施,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符合新形势要求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以合作创新为途径,加快资源的整合力度

2007年将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并通过共建创新资金、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实施,科技扶贫试验区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大对县(市)、行业科技工作的支持。

一是继续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提炼,集成有效资源,整合包装项目,积极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力争我省的创新项目能融入到国家的计划中。二是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三是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科技特派员在黔南的整州推进工作,并注意总结经验,扩大在全省的试点范围,为完善新时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有益的探索。四是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科技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组织实施“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研究(973)项目,系统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将有关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省喀斯特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重点推进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建设,在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开发、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技术上取得研究成果,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模式,也为地县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储备一定的技术成果。五是在市(州、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园的同时,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型企业集聚园区,并对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优先支持,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发挥。

以计划改革为突破,提高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2007年,将围绕《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整合资源、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引领”的思路,做好科技计划改革。省级科技计划按重大专项、基础计划、合作计划这3大块内容进行设计。

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管,改变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率、重硬件轻团队的状况。制订和修改完善《贵州省重大科技计划暂行管理办法》、《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管理办法》,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效益。完善立项评审机制,开展科技项目共享数据库、专家咨询库和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科技计划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启动科技指标统计评价监测体系,完成“贵州省科技进步监测测评”、“贵州省科技投入产出指标”等组成的全省科技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勘察设计科研;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发展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1 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概况

通过50年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昆明院”)完成了云南省水力资源普查和复查工作,进行了谰沧江、金沙江中游等十多条大中型河流(段)的水能开发规划;勘测设计的国内外水电站300多座,其中,已建水电站200余座。总装机16400MW;正在进行勘察设计的大中型水电站60余座.总装机约45000MW;为我国的水电技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五”期间,昆明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机会,密切结合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勇敢地承担起了攻克诸多世界水电技术难题的重任。提出了建设“红色企业、银色企业、诚信企业、和谐企业”的目标,井以“以人为本、厚德诚信、科学求实、开拓创新”作为企业精神,承担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小湾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等世界著名工程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天生桥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120万KW,水库总库容102.56亿m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8m)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的全部设计工作已顺利完成.工程于2002年底全部竣工。小湾水电站(装机容量420万KW,水库总库容149.14亿m,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92m)正在进行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勘察设计科研工作,2001年2月工程开始兴建,2005年9月工程截流,预计2009年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糯扎渡水电站(装机容量585万KW,水库总库容237.03亿m.心墙堆石坝坝最大坝高261.5m)2000年5月开始启动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科研工作.2003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0月通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2005年8月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计划2007年11月工程截流。2012年年底前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十五”期间。昆明院还承担了澜沧江景洪水电站(装机容量175万KW,水库总库容10.34亿m3,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7m)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古水水电站(装机容量260万KW,水库总库容39.14亿m,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05m)、黄登水电站(装机容量220万KW,水库总库容15.07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9m)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装机容量240万Kw,水库总库容7.42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0m)可行性研究、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观音岩水电站(装机容量300万KW,水库总库容21.75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59m)预可研和可研设计阶段.怒江鹿马登水电站(装机容量180万KW。水库总库容21.75亿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7m)、泸水水电站(装机容量260万KW。水库总库容12.88亿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7m)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等水电站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此外,还完成了龙马、居甫渡、那兰、崖羊山、云鹏、阿鸠田等一批大Ⅱ型及中型水电站项目可研、招标和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同时承担了巴基斯坦巴罗塔、缅甸邦朗水电站等国际工程的勘测设计科研工作。

“十五”期间,昆明院从所承担的工程实际需要出发,科学求实,勇于探索,结合所承担工程项目的特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紧密结合工程需要,科技创新来源于实际工程,最终服务于实际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科技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水平和质量,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十五”期间昆明院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管理办法,对规范科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制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规定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现科技奖励政策的国家奖、省部级奖的评审条例、评审办法、评审细则等也在不断制定或修订。昆明院及时学习并掌握这些评审条例、评审办法和评审细则,调整相关的奖励政策、评奖条例、评奖办法,努力做好科技奖励的评审和授奖、推荐工作,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规定(试行)》,建立了更为科学的科技奖励体系及公平、公正的评审规则和评审办法。

2.2制定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成效,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根据有关规定,昆明院制定了《科技项目管理规定(试行)》,着力解决经济和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科技问题。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水电建设技术的整体水平2.3制定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定为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优化科技经费配置,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昆明院制定了《科技项目

经费管理规定(试行)》。《科技项目管理规定(试行)》和《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定(试行)》构成了昆明院科技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保证了科技项目自主立项和组织向上申报立项的运作。

2.4制定科技成果奖励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申报各类奖项的质量.并指导做好各类奖项的审查、鉴定、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成果的评审.昆明院制定了以下5项奖励规定。

(1)《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标准设计、优秀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奖励规定(试行)》。

(2)4城乡建设优秀勘察设计奖奖励规定(试行)》。

(3)《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奖励规定(试行)》。

(4)《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优秀期刊、优秀编辑奖励规定(试行)》。

(5)《优秀学术论文奖励规定(试行)》。

3 主要科技创新成果

3.1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3.1.1糯扎渡水电站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研究

糯扎渡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m,比国内已建成最高的小浪底水电站大坝(160in)高约100m。昆明院于2002年3月启动并组织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开展研究的5个专题为:①《心墙堆石坝坝料试验及坝料特性研究》。②《土石坝计算分析理论及抗裂措施研究》。③《心墙堆石坝坝料分区及结构优化研究》。④《心墙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计算理论及抗震措施研究》。⑤《心墙堆石坝渗流分析及渗控措施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坝高261.5m的糯扎渡心墙堆石坝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得以解决。研究工作密切结合科研和招标设计.研究成果纳入设计,从而使工程按计划有序实施。招标设计报告已于2006年11月通过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审查,采用直心墙堆石坝坝型和坝体分区结构优化可使糯扎渡水电站工程至少节省投资3.3亿元。糯扎渡心墙堆石坝研究成果对我国拟建的两河口、双江口、古水等300m级高心墙堆石坝工程的设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1.2小湾水电站拱坝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昆明院于2000年7月启动并组织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小湾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攻关工作,于2005年12月完成研究,提交了《小湾电站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和《小湾电站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报告》及四个专题报告及27个子题报告。2006年8月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委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的验收。

开展研究的4个专题为:①《小湾高拱坝结构及工程措施深化研究》。②《拱坝坝肩(基)稳定工程措施研究》。③《小湾高拱坝泄洪消能与雾化深入研究》④《小湾高拱坝安全监测系统研究》。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均为当今高地震烈度区高拱坝设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研究成果对小湾拱坝抗震设计及我国在建的溪洛渡、锦屏一级等高拱坝工程的设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2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昆明院按照《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开展了院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结合工程需要。先后立项的项目有7项,分别是《堆积体的综合物理探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连续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水工混凝土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和《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技术导则》,2005年度立项的3个项目《云南水电开发及外送规划研究》、《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和《集团公司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开发与应用》,目前.以上科技项目正按照合同要求开展工作。

3.3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

昆明院承担的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科技攻关)项目《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山区长距离输水工程技术难题研究》,不仅为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使设计与施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确保工程设计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行.节省了投资,而且在宁波市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南水北调石家庄至北京段应急供水工程以及南水北调天津段引水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3.4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学科特点与创新

“十五”期间,昆明院结合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在水资源工程及动能经济科学、环境工程科学、工程测绘技术、工程勘察技术、工程地质、水电工程建设用地和移民安置、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土石坝工程、混凝土坝工程、结构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工程水力学、基础处理及边坡工程、施工规划技术、施工仿真科学、工程安全监测、机电及金属结构工程、工程建设管理及信息工程科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大部分转化为工程勘察设计实践。其中.不少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2001年至2o06年,昆明院科技成果获奖的情况如表1所示

5“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重点研究课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繁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企业作为昆明院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必须清醒地看到,昆明院科技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科技及专业工作中。我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学习风气不浓,对新技术、学科动态掌握不够,对国家、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把握不到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掌握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投入不足,技术管理水平、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科技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制度不够完善,贯彻力度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不同工程之间沟通不够畅通等。昆明院作为一个不断前进中的大型甲级勘察设计科研单位。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勇敢地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脚踏实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企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十一五”,兼顾中长期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科学求实的原则,注重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研究、信息化技术综合利用研究,制定了“十一五”科技发展的规划。拟开展的重点研究课题是:

(1)低纬高原地区小流域径流洪水适用方法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可能最大降水和可能最大洪水研究;坝前冲沙漏斗三维数值模拟:水电工程建设水环境模型预测研究;云南水电CDM开发机制可行性研究;高原山区风力发电技术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在云南电网中作用与效益研究:3S技术在水电工程水库移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水电工程生态恢复技术和方法研究;流域梯级电站工程移民安置总体方案研究: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2)变形监测技术整合集成研究;工程物探及

检测与试验技术研究: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地质数据库:数码成像技术在高陡边坡及大型地下洞室边墙的地质资料编录的应用研究;复杂岩体高坝坝基(多成因岩体构成的坝基、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坝基、原位碎裂或似完整岩体坝基、各类蚀变岩体坝基等)的有效勘察及合理、科学的工程地质评价体系及建基面的选择利用研究。

(3)300m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研究:土石坝枢纽布置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土石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超高(200m以上)堆石坝工程设计方法与安全标准体系研究。

(4)300m级高拱坝的关键技术整合集成研究;100~200m级碾压混凝土坝的关键技术整合集成研究;混凝土坝坝后背管及蜗壳结构整合集成研究l混凝土坝枢纽布置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混凝土熏力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混凝土拱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5)水力浮动式升船机结构设计研究: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结构工程用研究;大型水工隧洞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地下厂房洞室群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岩质边坡及支护型式数据库。

(6)泄水建筑物的高速水流掺气设施体型研究:水垫塘(消力池)取消抽排系统的研究;100m水头台阶型溢洪道泄洪消能研究。

(7)深厚复杂地基围堰防渗结构形式研究:施工交通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地下洞室群施工仿真研究;土石坝三维动态施工仿真研究;混凝土坝三维动态施工仿真研究。施工导流标准风险决策分析研究:大型人工砂石系统动态模拟研究;混凝土温控仿真研究。

(8)高土石坝安全监测系统及自动化研究。

(9)高拱坝安全监测系统及自动化研究。

(10)水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及继电保护配置可靠性定量评估研究;水力机械施工图模块化制图软件系统开发;金属结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设计研究。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11)水电工程枢纽布置三维设计研究;贯流式机组厂房机电布置三维设计研究:混流式机组厂房机电布置三维设计研究;轴流转浆式机组厂房机电布置三维设计研究。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清远科技局

2020年12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总体布局

三、重点领域和方向

(一)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二)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三)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五)谋划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四、主要任务

(一)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

(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三)培育发展创新主体

(四)强化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五)优化创新环境

(六)引育创新人才

五、保障措施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二)加强创新政策保障

(三)加大财政资金的引导投入

(四)加强组织协调

(五)强化监督落实

 

 

清远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清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清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推进全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社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部分科技创新指标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9年全社会R&D投入达到13.7亿元,R&D占GDP比重预计达到0.8%,比2015年增长1倍以上。“十三五”期间,引进广东省“扬帆计划”团队9个,居全省第一。2016年以来,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6项,科技成果登记189项。

二是产业载体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清远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并进入全国百强行列(位列95名),获得园区“双创升级”中央财政5000万元支持。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成功认定首批省级高新区。英德市、清新区成功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

三是科技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19年,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80家,科技性中小企业达到400家;新增国家工程中心1家,省级工程中心120家,市级工程中心220家,总量位居粤东西北前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8%。

四是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时期,华南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成功落户,新增5家省新型研发机构(省财政科技支持经费共4086万元);新增2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建成部级孵化器3家。

五是重大科技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承担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获得经费近5000万元,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出台《清远市激励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清远市建设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先行市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科技金融结合创新有序推进,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环境明显改善;科普工作亮点频现,获得中小学科技馆建设项目居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我市科技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但与国内省内先进城市相比,科技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仍然有限,突出表现为:一是R&D经费投入和投入强度总体偏弱,R&D投入强度仅为0.8%,低于全省2.88%的平均水平。二是科技资源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稀缺,布局我市的国家和省级层面重大创新平台很少,落户我市的重大科技项目凤毛麟角。三是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成效有待提升,科技产业金融“三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偏慢,科技引领社会发展作用不凸显。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清远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难得机遇。

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对于正在“入珠融湾”清远提供集聚创新资源的难得条件。

二是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广东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发展新格局。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为清远科技创新赋予新使命。

三是建设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两地正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率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为清远科技创新工作带来了政策优势。

四是广清一体化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以广清一体化为示范,推动环珠三角地区与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有利于我市积极利用广州优势创新资源,加快创新资源流动与共享,这为清远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市也面临新冠肺炎影响、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创新资源区域竞争激烈等严峻形势。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贯彻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视察广东、视察清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省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粤东西北“入珠融湾”先行市、全省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的排头兵”总目标和战略定位,按照“南部重点开发、北部生态发展”的路径,围绕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创新作为清远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创新平台体系,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把清远建成粤北生态发展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和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先行市。

(二)基本原则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大科技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调,坚持上下联动,统筹全市创新资源,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集中力量共同推进,不断取得新突破。

市场为主,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等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更好发挥政府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宏观管理、政策扶持、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开放融合,协同创新。围绕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国外创新创业资源;强化部门协同、园区协同、县区协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活力。

面向需求,远近结合。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面向未来10-15年,围绕产业发展和培育需求,坚持“重点突破,加快转型”的工作方针,广泛聚集各种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生态农业现代化”,形成具有清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科技促进内生增长与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全市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主要创新指标居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每万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50人年。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巩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基本建有研发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50%。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形成1-2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

——创新体系日益完善。高新区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建成省级以上高新区3家;形成适合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平台,拥有新型研发机构超20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全社会基本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激励创业、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氛围。

(四)总体布局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的原则,结合全市空间布局,将清远高新区、英德高新区作为“两核”打造成引领全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带动广清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广佛产业园、广德产业园)、中以创新小镇、民族工业园等全市“多支点”发展,构建“两核多节点”创新发展格局。

    三、重点领域和方向 (一)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优先发展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特殊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铝镁轻合金加工与应用技术等,重点培育半导体材料、功能玻璃、功能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力争取得技术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科学诊断产业链、创新链缺失环节,积极对接大湾区的产业外溢,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招商。依托清远高新区重点培育发展半导体材料、金属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英德高新区加快集聚精细化工领域创新创业要素。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与专用装备,引领清远新材料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二)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中大医学创新园,与“广东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业园”及生物医药专业园协同发展,形成全链条特色产业体系。优先发展医疗器械,加强生物技术、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与技术大品种研发。重点技术领域包括:(1)医疗器械:可穿戴诊疗设备及大健康设备、医用机器人、新一代电子医疗器械等现代诊疗设备与关键部件,体外诊断试剂及试剂盒等;(2)生物药研究开发:蛋白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疫苗的研发,生物药开发评价服务和平台建设等;(3)中药天然药物技术与产品:突破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推动中药新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开发和现有品种的二次开发、中药农业(中药提取物用于抗病虫害,抗污染,生态处理等)、野生中药材的规模种植产业化等;(4)化学药的研究开发:仿制药的开发与一致性评价、重大新药品种的研发等;(5)轻化工生物技术及产品:生物技术在饲料、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等。

(三)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组织实施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推进村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研制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全、资源高效利用、适应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研发推广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生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突破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作物根圈生物组应用、新材料配套增效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一批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新型复合及专用等绿色高效生物肥料新产品。开展绿色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联合协作攻关,积极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健康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对功能性食品新功能、新原料的研究与开发,加强推进功能性食品的上市后再评价,支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金属材料加工、陶瓷水泥、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端环节延伸。鼓励优势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组织实施传统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如汽车轻量化、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碳酸钙深加工、陶瓷建材、水性环保涂料等),构建政府运用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模式。围绕新材料、新型建材、有色金属等领域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培育若干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集群。

(五)谋划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围绕省职教城优势专业和学科,探索设立省职教城科研专项,支持开展科研工作和科研平台建设,提升教师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鼓励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在清远开展创新创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开展重点科技创新应用示范,积极引入数字经济技术,探索开展“5G+园区”、“5G+农业”、“5G+医疗”等场景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依托腾讯云计算基地,探索在清远打造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高端产业链,推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推动5G技术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加强社会治理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建设智慧绿色科技示范园,开展智慧社会探索,提升科技服务效率。

    四、主要任务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清远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创新主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效融合,建立完善的全领域创新体系,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努力把清远建成为粤北生态发展区科技创新示范市和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先行市,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不竭动能。

    (一)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

激发国家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活力。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高新区建设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研究出台《促进清远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国家高新区发展后劲。用活用足省赋予高新区土地利用、“三旧”改造等各项政策,继续组织实施高新区专项,全面提升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规划建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专业园区,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高新区“5G+智慧园区”建设,建立智慧园区全视角全场景集成化接入管理平台,探索智慧园区无人化运营与管理模式,建成粤北生态发展区5G+智慧园区的样板园区和示范园区。对照国家高新区监测评价指标对标找差,引导和支持高新区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实现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稳步提升,到2025年建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持续推动建设省级高新区。贯彻落实省级高新区的各项政策,加快建立适合高新区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提升英德高新区发展水平,加强高新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注重与周边城镇的有机衔接,建立更高的技术准入门槛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争取建设生态型园区;谋划建设高水平产城融合专业园,建立特色突出的创新综合体,集聚高端创新创业资源,提升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能力,适时启动英德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在全市县域范围继续布局建设省级高新区,争取新增1家省级高新区,支撑引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各类产业园区提升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

超前布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面向主导农业产业需求,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孵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每年争取组织2个以上条件成熟的县域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依托现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到2025年,建成1家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的部级农业科技园,谋划布局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提升“三园一城”科技创新水平。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快的科技企业到广清(清城)、广德(英德)、广佛(佛冈)三个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落户,筹划建设多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数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发挥我市临近粤港澳大湾区的突出优势,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重点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成果及科研团队,推动企业积极承接和转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围绕产业链快速应用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和创新解决方案,建立生产研发总部基地,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基地。

    (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中山大学规划建设中大医学创新园,建设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细胞生物学实验平台、免疫学实验平台、公共仪器平台、生物样本存储平台,谋划建设通用实验动物平台、模式生物实验动物平台、生物安全实验动物检疫平台以及药物、疫苗临床前评价实验动物平台等动物实验基地,推动建设多组学研究及分子标志物发现与诊断试剂转化平台、创新药物研究及转化平台、疫苗研究及转化平台,配套建设国家顶尖、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形成“医学创新研究-转化应用-放大生产”的全链条体系,加速整合和集聚基础研究、模式动物、成果转化等创新资源,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发展新高地,同时积极争取省在清远布局建设生物医药领域省实验室。

完善科技孵化育成平台体系。对标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省职教城大学科技园,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集聚为主要任务,推动各高校结合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按照“产业技术研究院+学科型公司”的院地、校地结合模式,以产业、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学科知识技术化、核心共性技术工程化为主要任务,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链条,打造美妆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持续扩大“华炬杯”粤东西北创新创业大赛举办规模,提升办赛层次。到2025年全市建成部级孵化器5家、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孵化器(加速器)3家,在孵企业总数500家以上,孵化毕业企业累计300家以上。

加强农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特色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清远市三农科技服务站”布局建设,支持线上新型服务平台与线下村级服务实体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打通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对接渠道,开展科技服务农业模式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助推乡村振兴,争取到2025年,累计备案部级“星创天地”5家,省级“星创天地”15家,建成并运营“清远市三农科技服务站” 100个。

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以高新区、“三园一城”、六大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建设一批运行模式先进、配套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质的创业创新综合服务机构。加快华南863、天安智谷、万洋众创城、广东材料谷等综合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建设科技成果验证中心、中试基地、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豪美新材、先导稀材等企业与高校和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培育一批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开发院、行业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

    (三)培育发展创新主体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进行阶梯式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资金、人才、科研成果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诉求办理、融资增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产品展示和创客空间等综合性公共服务,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持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开展“一企一策”重点培育,推动一批规模以下高企转规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

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创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大中型企业参与和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争取率先在半导体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玻璃纤维、精细化工材料等细分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龙头企业创新生态圈,引导大企业与国内外科技资源对接,推动先导稀材建设国际稀散金属研究院、推动豪美新材与中科院中金所建设高水平高性能金属材料研究院,带动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重点扶持和储备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组建“创新联盟”,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细分领域“单打冠军”。鼓励先导、豪美、聚石化学、致远等科技创新型企业集团化经营,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和改组上市,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力量。

培育提升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引导各县区、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园区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整合国内外高校院所,建设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孵化育成、人才培育等功能的研究院,打造企业创新生态圈。推动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十四五”期间,争取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新增省级工程中心25家,市级工程中心50家。

    (四)强化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清远市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目录,明确我市产业急需突破的核心技术。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到2025年实施不少于30项重大科技项目,集中资源支持或引进一批创新性较强、产业化成熟度高、市场前景明确的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新技术与新业态发展,深入推进智慧灯杆和“5G+”建设,鼓励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应用等新技术手段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含产品、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的全面创新,加快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连樟村“100+N”农业科技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开展适合当地产村产镇发展下的废污水治理、农产品副产物价值链提升等综合示范。围绕农业“3+X”产业体系,实施清远鸡从种苗培育、养殖、推广、屠宰到冷链运输全链条管理技术研发;建立以柑橘为主体的病虫害生物防疫防治体系;推动英德红茶5G+智慧农业、智慧茶厂等建设,构建以茶叶产业种植、采摘、管理、加工全流程的现代农业装备和数字农业体系。

    加快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建好5G+AR党建示范。依托洲心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开发VR党建历史内容和当前事件场景,有效保障智慧党建学习成效。谋划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银行建设。加强与粤科金融集团合作,以“珠三角9市+清远”形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银行建设,争取成功转化一批绿色技术成果。建设一批规范南药种植基地。在粤北连阳地区,引进国内南药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南药药材种植(养殖)企业和种子种苗企业,建设一批中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GAP种植(养殖)基地。支持疾病防治等科技创新,推动5G技术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科技支撑。组织实施好英德高新区“工业园区 VOCs 精准在线监测预警溯源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清远消防救援战评系统”“基于工业大数据陶瓷窑炉的节能降耗优化设计”等项目实施,提升社会治理科技支撑能力。

   (五)优化创新环境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广泛听取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等创新主体的意见,对我市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和完善。积极推动《清远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清远市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工作方案》《清远市促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清远市高新技术创新标杆企业遴选方案》、“双十”产业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落地并实施。

深化广清科技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探索广州科技政策延伸覆盖至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推动“三园一城”企业及机构申请广州相关科技政策。共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推动广州科技成果优先到清远转化和产业化;共同开展科技招商引智工作,共同推动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探索广清两地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共同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深化广清科技人才合作,鼓励和引导两地科技人才参与对方创新创业活动。推进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创新发展,推进广州开发区与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各园区协同创新。积极对接深圳产业需求,引导清远企业主动融入深圳产业体系。

广泛开展科技招商。依托“三园一城”等产业共建平台,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快的科技企业到清远落户。重点对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落地。继续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合作,深化北京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合作,承接更多疏解非首都功能科技项目转移;加强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导长三角科技成果落户清远转化。同时,积极引导并鼓励清远企业走出去,参与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产业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扩大联合信贷风险保证金规模,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给予风险补偿。争取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创业企业提供创投支持。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大力实施《清远市扶持企业上市办法》,加大对改制上市企业上市的政策扶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建立“清远市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对上市企业按标准进行奖励,推动更多企业通过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或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探索开展悬赏制、揭榜奖励制等方式组织开展技术创新试点,集聚全省优质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推介科技创新工作,着力营造鼓励创新、服务创新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加大科研领域严重失信行为惩戒力度,构筑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氛围。加强科学普及基地建设,丰富科普活动载体。大力推进清远市科技馆展陈设计项目及开放运营工作,建立科技馆等科普设施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实施“青少年科技行”专项行动,推动科普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谋划新一批中小学科学馆(室),提高科普活动的水平。

   (六)引育创新人才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优化调整人才结构,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学科, 创新本科、专科生培养模式,支持发展新型联合培养基地, 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 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业人才。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 实施“起航计划”,引进市级创新创业团队。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靶向引才和定点育才。

加强创新人才交流合作。实施创新型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培育一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搭建清远引进海外人才、聚集创业创新人才的综合平台。积极实施省“扬帆计划”入选项目,促进人才向基层、北部地区流动。

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粤东西北人才发展高地, 设立人才创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创新平台。大力实施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 出台高层次人才在住房、教育、医疗、户籍、配偶安置等方面配套政策。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人才供需预测和监测。

    五、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职能,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总体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市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功能,加强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科技宏观统筹方面职责,强化对县区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力量,强化“一把手”工作机制,成立以县(区)书记亲自挂帅的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优化县(区)科技创新管理及服务机构设置,独立设置创新办,或在县区经济科技信息局等相关部门加挂创新办牌子,建立健全县区(园区)科技部门人员配备机制,充分激发各县区(园区)创新创业活力。

(二)加强创新政策保障

按照国家、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进一步细化相关创新政策落地的措施,特别是实施好清远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不断突破阻碍创新的政策瓶颈。

(三)加大财政资金的引导投入

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科技经费预算。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建立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相结合的扶持机制。推动财政科技投入向研发活动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放大公共财政投入的撬动效应。推动各县区(园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科研机构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四)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统筹科技创新协调领导机制,统筹安排全市科技资源配置、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县区科技投入重点领域以及产业项目区域布局。协调各级管理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科学谋划和有序推进各县区(园区)产业布局与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对接,主动承接国家和省级优质科技资源。加强市、各县区(园区)科技政策联动,建立市县(区)两级共同抓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全市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监督落实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科技 发展 规划既是一种发展战略,也是一种科技政策,是科技计划的基础和方向,好的科技计划应该是科技发展规划的延伸,应该为执行科技发展规划提供保障。

1科技发展规划与科技计划

1.1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它围绕科技发展目标,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进行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以研究科技系统、 经济 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为基础,设计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并通过实施设计内容来推动这一战略的实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指导下的区域性科技发展规划,它更注重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区域的现实状况,是关于区域科技投人方向、科技资源配置、区域科技发展模式以及科技活动中相关主体行为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1.2科技计划

科技计划一般是政府根据国家或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安排、有目标、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在行政管辖范围内开展的科技活动。湖南省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3部分:

①基础研究计划:主要结合湖南省的优势学科领域开展攻关,在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创新和原始性创新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抢占高技术领域制高点,包括 自然 科学 基金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院士基金计划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②科技攻关计划:包括重大科技专项、地方科技攻关专项、科技攻关重点和一般项目。

③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计划:包括软科学计划、国际合作交流计划、技术交易与市场计划、重点实验室计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及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规划与计划必须要形成一种有机的联系。规划管理计划,规划是一段时间科技计划的基础和方向。而科技计划是规划的落实和具体执行,要服从规划、支撑规划。因此好的规划要有好的计划衔接和支撑,而好的计划应该是规划的延伸,为执行规划提供保障。

2科技规划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2.1制定

2005年开展了1}个专题的战略研究,在取得的相关成果基础上,2005年组织了由政府管理部「〕、大学、科研院所、 企业 和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规划纲要起草班子,经历了前期准备、框架设计、任务凝练与政策梳理、草案形成和征求意见等五个阶段,对优先主题、重大专项、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建议等进行了筛选和综合,并组织专家多次赴北京等地与省外专家和科技界权威进行咨询,2006年4月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向全省颁布实施。

2.2主要内容

规划确定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 现代 农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 电子 信息与现代服务业、生物与医药产业、现代 交通 运输业、能源、资源与环保产业及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8个方面。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取得突破的技术群。根据《规划纲要》的重点领域,确立了s0个优先主题,部署了支撑七大科技工程的重大专项,重大科技专项是由政府主导的,用来解决国家与区域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性、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共性问题的大型创新活动,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科技计划形态。规划确定要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技术、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整合科技资源,加大投人,集中突破,通过3}s年的重点支持,形成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标志性工程。先期在超级杂交稻技术研究与示范、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换流变压器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重大装备、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设立重大科技专项。

3规划的执行与成效

规划的作用取决于规划的执行,规划执行又依靠科技管理部门每年的科技计划支撑。湖南省科技厅管理决策层从规划制定开始就要求严格执行规划,其管理战略是: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程序,在8大重点领域和so个优先主体内选择实施重大专项,支撑七大工程建设。以七大工程作为保障体系,确保完成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两大任务。因此,湖南省科技厅把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执行科技规划的主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讲,对湖南省重大专项的研究,大致可以看出规划的实施情况。

3.1 20062007年度湖南省重大专项的安排

2006年共安排了8个重大专项,总经费为7 400万元,年度经费3 200万元,共引导承担单位投人73 19s万元,投人引导比接近1: l0 0 2007年在对2006年重大专项滚动支持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11个重大专项,共投人科技拨款2.13亿元。其分布是:在现代农业领域安5个,在能源、资源与环保产业领域安排4个,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安排3个,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安排2个,在生物与医药产业领域安排2个,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领域安排2个,符合规划设计的重点领域发展要求。

3.2成效

①促进了新型 工业 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重大专项的重点在钢铁、有色、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电工电器、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急需重点扶持的产业上。比如,2006年设立了2 mw以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重大专项,通过两年多的联合攻关,该专项突破了整机系统集成技术、机组控制系统技术、大型直驱动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瓶颈。2007年11月3日,2 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下线、2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大型风电装备制造技术进人世界先进水平。

②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设立重大专项的主要目标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以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这种目标导向强化了重大专项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湖南省科技厅将取得发明专利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促进了专利申报的积极性。2006年实施的重大专项共突破70项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共申请专利56项,制定技术标准7项,鉴定成果16项。比如,现代柑桔工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在柑桔罐头酶法脱囊衣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相比原有的酸碱脱囊衣工艺,每吨产品减少酸碱废水排放约40 t,全年可减少400万t废水的排放,相当于50万人口城市1年的居民污水排放量。

③促进了科技资源的进一步集成。重大专项按照首席专家负责制的机制运行,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由单一技术突破向集成技术创新的转变,由单一的承担单位向产学研结合的转变。如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重大专项,就集中了全省电机、电池、电控、整车等方面分别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

④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 发展 。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 历史 最快增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 700.6亿元,增加值840.8亿元、利税309.2亿元,出口创汇4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 ,40.7% ,60.6%和57.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 %,较2001年增加了10.9%,有力地推进了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⑤引导 企业 成为创新的主体。目前,湖南省r&d活动人员71.46%分布在企业;r&d经费投入企业占77.45 %;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占55%以上。 2007年,80%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主持和参与承担,82%的职务发明专利为企业创造。20062007年承担重大专项共有81家单位,企业占承担单位总数接近62% 0 2007年全省首批2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每个企业平均拥有研发机构4.37个,研发投入占销售收人比例平均达到8%0

⑥科技规划促进了科技进步。湖南省统计局和湖南省科技厅对湖南省2006年科技进步的统计监测显示,全省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为109.1 % , 200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的总体状况是:科技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人员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人员123.53万人,比上年增加0.9%。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拥有高级专业人员8.04万人,比上年增加0.2%;科技经费投入增加,r&d投入小幅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为133.7亿元,比上年增加23.2% o全省投入的r&d为53.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4% , r&d经费占gdp的比童为0.71%,比上年提高0.03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发明专利居中部第一。2006年取得成果986项,其中15项获国家奖励。专利申请量10 249件,增长17%,授权量5 608件,增长53.3%;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 经济 的拉动作用加大;2006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 893.18亿元,增长2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达11.78%,拉动全省经济增1.44%;大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06年全省大型工业企业投人r&d经费25.12亿元,增长29.6% ;科技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全省gdp为7 568.89亿元,增长12.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提高1.5%

4对科技规划与科技计划衔接的评价

4.1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保证了规划得以执行

湖南省科技厅重视规划的落实和执行,特别重视重大专项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从总体设计、立项评审标准、监督检查、经费支持和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在专项的总体设计上,提出了“突出重点、有限目标;集中投入、稳定支持;完善机制,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此外还提出了“省级重点,地方配套;地方重点,省级支持”,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在资金配置上,一方面,集中省本级}o%的科技三项费,单项强度由几十万元提高到数百万上千万元,另一方面,要求承担专项的企业保证配套资金至少达到l:n.s以上;在专项管理机制上,依法采用合同管理,实行首席专家和承担单位的责任制;为了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了科技厅专项主管处室、重大项目办、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的职责,实现立项、实施、监督、考核的相对分离,保证立项公平公正,预期效果显著。

4.2规划制定与实施的不足

①数据使用不充分。规划以宏观的定性阐述为主,没有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缺乏规划应有的系统性数据支撑体系,规划的文体特征不明显,看似如同工作报告。

②先进的技术方法使用不够。规划发挥了专家、管理人员的智慧,但从系统方法上看,规划所列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并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如技术预见。技术预见是区域科技管理的新方法,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高度重视并实施。技术预见在区域科技管理中可以发挥前瞻与优化作用,在资源有限情况下,选择最优支持点;发挥衔接与协作作用,促进单一要素绩效的联系;发挥整合与集成作用,促进创新活力与创新规模经济性的结合;发挥预警与评估作用,全面评估其影响 现代 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福利和来负面效应。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园;规划设计;项目概述;规划原则;规划布局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地位不断攀升。现阶段我国逐渐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时代所趋,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项目的规划布局与建设必将促进经济区资源的优化配置,掀起高新技术革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一、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建设意义和紧迫性

1、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的建设意义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有利于工业集群式布局,依托云南省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力量,综合考虑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类型,优化工业发展布局,把科技创新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把园区经济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根据云南省工业化战略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促进云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西南片区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2、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建设的紧迫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科技创新园区,以第一产业为依托,第二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增长点,是云南省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云南省不仅是西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连接东、中、西三部经济的纽带,具有极强的经济、政治战略价值。云南省作为西部多民族聚集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民族安定和团结、国家的稳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二、项目概述

1、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昆明市向东北、东南方向拓展新区的发展轴线上,紧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处于滇中产业聚集区“大板桥-嵩明组团”之中,是建设云南省中部产业发展带的桥头堡。该项目利用空港交通优势疏解了主城发展压力,是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战略引擎。

2、项目基地概况

基地内部有良好的山体背景,山体景观良好,地块植被丰富,但水资源较为缺乏。 基地内部交通可达性较差,现状道路为土路,基地西南角有现状村落。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45.51公顷,计容建筑面积为59.28万m?,不计容建筑面积为12.81万m?,容积率为1.3。

3、规划背景

项目建设由省科技厅牵头,昆明市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协助推进,项目被列入省政府20项重大建设项目予以重点督查督办,同时还被列为2010年、2013年全省“三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和2013年“全省产业督导年”督查项目。

4、产业定位

本项目规划定位为创新企业孵化基地、创新总部基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科技生态创智园、市场科研金融结合基地。项目重点发展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大三产业。构建以科技创新研发孵化平台、科技总部办公基地、科技服务及公共配套服务组成的三大功能板块。旨在为技术创新活动构建一条“企业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金融投资体系――科技成果形成产品――产权交易――市场中介――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的完整创新链条。

三、总体构思和规划结构

1、总体构思

本规划方案在以上理论及原则指导下以基地与山体、绿地、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以0.5平方公里的步行可达为规模尺度,将公共空间及功能组团楔入各个组团内部,以形成高密度、混合功能、紧凑发展以步行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区氛围。

2、规划结构

打造“一心、一带、多组团、绿网渗透”为规划结构――园区打造五条多彩花带,并依托云南良好的气候、资源优势,将整个园区融入在多彩花带、生态绿地和景观水系之中。

四、规划原则及规划布局

1、规划原则

本项目以绿色新田园城市理论为依据,采用基本组团模式与社会城市模型打造健康的、活力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科技园区。同时,本项目体现人文主义的规划原则,从人文主义价值、原则、特征、营造理念来展开规划设计。

2、规划策略

(1)打造创新平台、密集创智的创新链。打造创新园科技创新研发孵化平台、科技总部办公基地、科技服务及公共配套服务三大功能区,为企业、人才机构创智提供全面平台。

(2)打造景观优先、形态完整的鲜花人文小镇。整合昆明当地气候、景观、历史人文等资源特色,以鲜花为主题,打造立体花带景观和配套商业老街,通过中央绿核、鲜花小镇、植物王国、古街巷追忆营造极具当地特色与吸引力的创智园。

(3)打造组团空间、复合渗透的生态立体空间。园区提供了“最佳可持续实践”的展示平台,将低碳、绿色基础系统等设施对住户和访客开放。通过生态立体的多重空间,塑造丰富的灰空间体,与变换丰富的景观花带、形式多样的建筑体系相结合构建一个丰富的内外部交流空间。

(4)打造尊重自然、多重台地的坡地建筑、景观体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提倡零土方开发。通过对现状坡地的认知与解读,塑造多重台地。建筑依山就势,采用退台式建筑设计化解山地高差,与花带景观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坡地建筑、景观体系。

(5)打造多元复合、设施完善的多功能小镇。优化用地布局,满足创新园生物、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功能需,完善产业居住、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等功能,打造以产业研发孵化为主导,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小镇。

(6)打造复合慢行、节能低碳的绿色交通体系。组织交通微循环,完善慢行系统,建立人车分流,园区内采用智能、清洁能源型交通组织园内交通方式。规划慢行步行道、慢跑道、自行车道、登山道等多种绿色交通方式共存的慢行交通体系。

3、道路交通规划

(1)交通组织。组织园区内部交通微循环,打造研发功能区人行连廊与车行流线分离的立体交通模式。货运车辆进入园区后可从北部停车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并在地下车库内形成交通环线,货运功能可覆盖产业研发组团的大部分区域,设置地下车库货运专用出入口。

(2)慢行系统分析。规划以花带景观步道为主线、以广场为主要节点、结合园区道路人行道和宅前小路铺装,整体构建园区的慢行网络体系,同时在地块西北角的产业研发组团打造二层步行连廊。

4、竖向设计

基地紧在机场航空限高范围内,地块所在区域航空限高绝对高程2142.30米。山坡地保护性利用主要受到地形、坡度、坡向的制约,设计中考虑顺应山地的地形特征,确定合适的土地平整方案,对场地进行梯级台地处理,以最大限度的逐级平地化用地,进而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

五、结束语

本规划以打造健康的、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创新科技园区为出发点,以体现人文主义特征作为落脚点,结合昆明当地资源禀赋,逐一将规划策略进行落实,将创新园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6篇

政府和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职能、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各主体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分工与定位。

第一节

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职能和主要任务

一、关于创新的几个基本观点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主体是企业。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创新包括制度、组织、管理和技术创新。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活动内容。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的作用。

二、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职能

(一)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特点

1、系统性(横的方面)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涉及:自然科学、教育、技术、金融、投资、税收、分配、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发展方向、需求、对外开放和社会氛围等领域的巨大系统工程。

2、过程性(纵的方面)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是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永不间断的过程。

无论是从系统性还是过程性看,也无论是从现实还是历史看,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中,政府都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二)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和政府

1、大学与科研机构——处于实施地位,发挥着先锋作用

一方面担负着现代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知识的创新任务;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创新现有技术,或将现有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

2、企业——实施者地位,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转化

主要任务是应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现代技术的再开发与创新,将其产业化,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企业也从事大学和科研机构所担负的任务,但那是少量的、局部的。

3、个人——实施者地位,发挥着生力军等作用

《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1.0版本的主要活力是国家,2.0版本的主要功力是公司,全球化3.0版本的独特功能就是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平坦的世界是个人电脑、光缆、工作流程软件的综合产物。许多个人的非职务发明正在对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个人作用予以证实。

4、政府——主导性作用,处于宏观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地位

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提出未来的目标,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方针,对未来的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

组织——引导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配置,使其实现计划提出的目标。

指挥——让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具有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的个人,都发挥其作用按照政府的意图办。

协调——对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考虑,使其能配合行动。

控制——纠正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中的偏差,按已制定的规划和规章进行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当然,控制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愿。

三、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主要任务——八项

(一)制定科技规划及相关规划

1.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规划

包括制定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规划的依据、规划目标、发展内容与重点、指导方针、基本措施,等等。

2.产业发展规划——相关规划,是开发与创新规划的重要依据

只有明确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方向,才能使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规划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使科技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企业技术进步规划——属于相关规划

企业是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力军。既是现代技术的主要需求者,又是主要供应者。

4.自然科技发展规划——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

5.人才培养规划

人才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规模、水平和成效。人才培养规划不仅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各种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等,还包括教育规划在内。

6.其他相关规划

(二)制定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和法律

1.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研发政策。

2.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政策。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政策。

4.鼓励企业发展新产品、采用新原料、新能源、新工艺、新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

5.激励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政策和表彰政策。

6.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激励政策。

7.

鼓励国外的大公司、大学、科研机构在中国设立研发分支机构的政策。

8.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普及政策。

9.制定国家的技术标准,等等。

(三)建立部级的重点技术开发与创新基地和实施平台

如,建立部级的重点技术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心,建立部级的信息库,建立和发展实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科技平台——部级的科技工业园区等。

(四)组织实施跨部门、跨区域、跨企业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有些重大项目不是哪一所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单独完成的,也不是少数单位通过协作能解决的,这就需要由政府来组织和协调,联合攻关。“嫦娥奔月”工程就是由政府组织的具有跨部门、跨区域、跨企业特点的重大项目。

(五)分配政府掌握的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或科研经费通过课题招投标的形式,由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

——科技部、地方科委或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配置给项目中标者使用。这是政府分配科技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

(六)改革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管理体制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也能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既需要宏观管理,也需要微观管理。宏观科研管理体制内容包括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机构的设置和运转,职能的确定;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的成果评价体系的建立;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的处理,等等。

(七)创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当社会处于**或者迷信、愚昧盛行、拜金主义猖撅之时,人们对科学技术是不重视的,这样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现代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基础;人力资源

这既能加强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社会基础,又能扩大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参与度,为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提供长期的,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第二节

(中国)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重大举措

即政府在特定环境下所采取的特定措施,是政府主要任务的体现。其影响深远、成效明显。

一、“863”计划——中国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一)来历

1986年3月,中国著名的四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新技术的建议,经邓小平批示后,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国家制定了《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其方针是“有限目标,突出重点”。

(二)主要内容与目标

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与新材料七个领域的15个主题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通过15年的努力,实现下列目标:

1.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中外差距,并有所突破。

2.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科技人才。

3.通过伞形辐射,带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4.为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

5.把阶段性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三)成就

通过“863”计划的实施,中国在“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航空遥感实时图像传输处理技术”、6000米水下自动机器人、高温气冷反应堆、大功率激光器及其应用、人工晶体及全固态激光器、快中子实验堆、超级服务器的研究与开发等重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促进了中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见表3-1,教材P45-46)

二、“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一)主要任务

1997年,由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该规划的主要任务有四方面:

1、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六大领域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开展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2、

布置相关的重大的前沿性基础研究。

3、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优秀人才队伍。

4、

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二)与“863”的区别

“863”计划重在高新技术、应用技术;而“973”计划则重在自然科学前沿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例如,2003年启动的“SARS”防治基础研究就是为从根本上防治一SARS病毒提供科学依据。

(三)成效

加强了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了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科学基础。

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政府组织实施的指令性综合性科技计划,1983年

(一)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解决农业、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重大装备研制、新兴技术、社会发展

等领域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

已完成“六五”~“十五”5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任务。

(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实施纲要》

指导思想: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解决社会所需的公益性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重大的、关键性的共用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与高技术的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具体成就

P47

四、重大科技专项——“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

(一)主要内容——1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

2.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及电子金融。

3.功能基因和生物芯片。

4.电动汽车。

5.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

6.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

7.主要农产品深加工。

8.奶业发展。

9.食品安全。

10.节水农业。

11.水污染处理。

12.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二)主要目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变

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和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主转变,提高核心产品和新兴产业竞争力。

(三)主要特点

1.属于高新技术开发和创新,占领新世纪的一批技术制高点。

2.与中国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3.强调自主创新。

4.集中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各方面的力量,联合攻关。

五、“火炬”计划——指导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计划,科技部组织实施

(一)主要技术领域

1.电子与信息技术。

2.光机电一体技术。

3.生物技术。

4.新材料技术。

5.新能源技术。

6.高效节能及环保技术。

(二)主要任务——其技术领域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相一致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组织实施以开发高新技术为目标的“火炬”项目;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培养“火炬”计划所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

六、“星火”计划——经国务院批准,1986年,政府组织实施,面向农村

(一)主要任务

把先进适用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一批以科技为支撑的企业和区域性支柱产业,推动农村乡镇企业中的重点行业的技术进步;

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

培养农村适用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内容

1.组织一大批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乡镇企业的、具有先进适用性的技术项目。这些项目利用农村资源,投资少,见效快。

2.建立一批科技先导型示范企业。

3.建立“星火”培训基地,培训农村人才。

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校而建立,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的重要实验,它是一个开放型的科研基地。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主要依托科技实力雄厚的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或大学。它的特点是具有完备的工程技术试验设施,主要任务是通过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促进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国家重点实验室(截止2018年,349个)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止2016年,346个)。

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年2月国家公布

(一)中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的主要含义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跨越的含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选择关键、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优先主题

1.能源

2.水和矿产资源

3.环境

4.农业

5.制造业

6.交通业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8.人口与健康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10.公共安全

11.国防

第三节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完善方向

一、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

(一)取得的成就

1.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规划。

2.组织、实施跨区域、跨部门、跨企业的重大科技项目。

3.通过课题招投标分配政府直接掌握的科技资源。

4.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部级科技工业园区。

(二)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

1.薄弱环节

制订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与法律;

改革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科研管理体制;

创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产生薄弱环节——系统工程

实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不是政府主管科技活动的职能部门单独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涉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地方各个层次的协同配合,统筹兼顾。

3.对策

深化改革;制度创新;解决条块矛盾或冲突,构建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制。

二、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完善方向

(一)开发与创新体系的系统性构成

1.科学技术发展及相关规划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企业技术进步规划;人才培养规划。

2.科学技术发展相关政策

科技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投融资政策;金融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3.相关各方积极性的调动

调动科学技术人员、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家和技术工人、技术农民等的积极性。

4.规划与政策的实施

地方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政府及其不同职能部门和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以及个人认真实施,把宏观决策行为转化为各部门、各单位的行为。

5.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

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理论、制度、组织、管理、流程、政策创新等内容。

(二)完善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方向

建立创新型国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当其他创新处于相对落后时,技术创新很难“孤军独进”,保持长久。

建立创新型国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既是长远的奋斗目标,也是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三、完善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关键举措——体制;政策;积极性;社会氛围

(一)建立有效、统一、科学的宏观科研管理体制

配套政策分属于政府不同职能部门制定,所需要的人、财、物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需要一个统一、高效、权威的组织协调形式。

这只有通过探索和改革才能解决。

(二)制定实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各项配套政策

(三)充分调动企业推进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积极性

中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在于,就企业整体而言,积极性、参与度不高。

1.通过外部环境给企业以压力

政府制定企业产品国家技术标准,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应达到的技术水平、规定等政策。

2.通过调动企业内部积极性,使其有动力

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给他们以动力和利益。

(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由于在思想文化方面受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影响,对技术是重视不够的。

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把“从政、做官”作为基本目标,在社会中“士农工商”,士为其首,工为农后。

由于历史上科学和技术发展道路的分离,科学由知识分子掌握,技术由“工匠”拥有,形成鄙薄技术的传统。

营造重视技术、重视技术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

思考题:

1.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是如何分工的?

2.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7篇

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国发[20*]4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促进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规划纲要》,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重要基地的优势,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国家高新区应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三)原则。一是始终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二是以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深化体制改革和软环境建设;三是坚持合理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四是在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二、重点工作

(四)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国家高新区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度提高研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上市、兼并和收购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和产业规模;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高新技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持。

(五)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运行质量和扩大规模,重点办好专业孵化器;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产权交易等机构增强服务能力;选择国家高新区已有基础和有优势的领域,支持建立若干专业化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六)促进创新资源在国家高新区的集聚。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紧密结合,支持区内科研机构和企业承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带动效应明显的科技项目;鼓励高等学校与区内机构开展合作,吸引高等学校及其师生进入国家高新区创业;发挥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创新源泉的重要作用,建立大学科技园孵化毕业成果及企业进入高新区的便捷通道;制定并实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大对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完善引才机制,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优先引进符合《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的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立海外科技园,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竞争。

(七)进一步完善支持国家高新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金融政策。逐步扩大国家高新区内的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流通的试点范围;优先支持区内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国家高新区要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基金(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和科技担保机构等,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发展;国家政策性银行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用事业项目及自主创新活动给予信贷支持。

(八)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要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要改变高新区分散布局的局面,通过整合调整,逐步实现集中布局。国家高新区用地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依法审批和供应土地。要加强对国家高新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考核,建立国家高新区土地集约合理利用和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价制度。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用地,有关部门应依法供地、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三、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规范管理和宏观指导

(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规范管理和指导。制定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并与国家及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充分衔接。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区在新形势下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软环境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增强集聚效应,进而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制订必要措施,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高技术人才数量、科技型企业孵化能力、园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比重、单位面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政府决策咨询的一般流程,分析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背景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论述了软科学在规划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当前中国软科学的发展状况,对软科学如何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软科学的内涵及其兴起和发展

1.1什么是软科学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移动床反应器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2软科学在中国兴起和发展

“软科学”一词最早源于英国出版的《科学工作者的科学》一书。日本是最早使用“软科学”具体名称的国家。伴随着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汇集各领域的知识和专家,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指挥才能完成。面对这种形势,某些局部的、单项的科学技术或经济社会措施已经很难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由此对软科学产生了客观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以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和呼声为中国软科学的兴起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党和国家对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视是软科学兴起和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也是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

2政府决策及其流程

政府决策,又称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履行自己的职能,依法处理行政事务而进行的决策活动,也是行政决策者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政府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行政活动的先导和政府宏观管理成败的关键,政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政府决策咨询的流程如下:首先,政府部门书面或口头委托软科学咨询任务,或者根据实际自行选定软科学咨询题目。其次,了解题目有关的基本情况,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搜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形成调研提纲。第三,根据需要,深人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第四,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审阅调研报告。第五,根据政府部门的审阅意见,修改调研报告。

3软科学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形成过程中的功效

3.1规划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 能源的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同时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顶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巫待解决。从国际上看,我国也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在这些背景下,国家需要制订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以指导我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这个规划需要涉及能源、环境、人口、利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许多方面。因素众多的决策形势要求政府决策者做出正确、及时和有效的决策,否则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决策复杂化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软科学工作者进人政府决策领域,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从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手,研究其规律,为规划的提出提供政策建议、学术思想、信息资源,有力地促进了规划提出决策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使软科学在最大范围内发挥了它的作用。

3.2规划的战略研究

此次研究由总理担任组长,国务委员陈至立任副组长,中科院院长路角祥、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利技部部长徐冠华等24位部级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是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科学研究。此后,还成立了以周光召、宋健等资深科学家为成员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专家顾问组。他们的职责是对战略研究的方向、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任务和战略目标等提出咨询意见;对规划战略研究与规划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争议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2 00()多名来自利技、经济、管理、企业等方面专家,分20个专题进行了为期1年多的战略研究。充分运用软科学中的定量定性分析以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使规划集中反映了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专家服务于国家决策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在科技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方面、在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题之间的优先性和重要性方面、在国家的科技政策与措施方面都提出了详实的研究结论、科学的论证依据和建设性的意见。

3.3规划拟订过程中.大限度发挥软科学的作用

《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工作从2003年6月开始,来自国家有关部门、中科院、工程院以及部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2 00()多名专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规划战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工作经历了前期准备、框架设计、任务凝炼与政策梳理、草案形成和征求意见等5个阶段,先后十二易其稿,历时两年完成了《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规划草案形成以后,先后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广泛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决策者对软科学的强烈需求以及软科学对重大决策的广泛影响和渗透,使软科学为制订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

3.3.1软科学对宏现战略决策产生的影响

首先,坚持科学的态度,制订了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目标。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科技创新能力从目前的世界第28位提高到前15位,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并为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勾划这一目标作出阶段性的目标安排,国务院从2003年6月开始组织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社会科学院以及部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2 00()多名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形势以及我国科技工作的基础和潜力。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技发展战略部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加速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三阶段,科技持续发展,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这三个阶段是依据科学原理,通过科学分析,按照决策程序提出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加快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其次,通过软科学研究,确定和实施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在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利技创新体系,建立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增加国家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人效率,造就良好环境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优秀人才,改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加强科技工作者宏观管理整合国家创新资源,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和全社会创新精神。

第三,坚持科学探索为科学和技术发展谋求良策。例如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在中国工程院的指导下,于2003年5月正式启动。在国务院领导直接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工程院组织31位院士和相关单位的120名专家学者组成课题,同时聘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和各大石油公司的专家23人组成课题咨询委员会,围绕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深人的调查研究和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论证工作。充分发挥了软科学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进行跨学科、多层次科研活动的作用,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关于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原则和政策措施的建议,为中央提供了决策参考。

3,3,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具体对策

研究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国家创新体系新思路,设计国家创新体系目标、架构与实施措施是软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2005年完成的《中国科技发展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课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家全面发展需要的高度来分析与研究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理论及政策问题,突出针对性、现实性、对学术界、决策层存在的某些非共识问题进行深人梳理,井为科技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具体围绕自主创新与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以及国家重大工程与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案。

4结论与启示

未来巧年是我国由低收人过渡到中等收人的黄金发展期,因此,这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我们国家发展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科技发展规划,是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科技发展规划,是支撑实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走先进工业化道路作为一条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技发展规划。所以这次规划实际上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搞好这个规划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十三亿人民是至关重要的。这一重大规划的制订对软科学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几点启示: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9篇

为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保障“*”国家科技计划的顺利实施,科技部在认真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现将《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你们在组织和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中遵照执行,并按照《若干意见》的精神,积极推动本部门、本地方科技计划管理的改革。

科学技术部

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促进自主创新,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现就“*”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计划及管理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适应了各个阶段科技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不同时期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确定,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对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还存在着重复分散、效率不高等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对科技计划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纲要》精神,以促进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宗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重要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

二、基本原则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的主题,既要充分吸收和继承现有计划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更要与时俱进,坚定改革,大胆创新;既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解决当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求真务实,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取得突破,又要加强总体设计,综合集成配套改革措施,积极有序推进。重点要突出以下几项原则:

1、体现国家目标。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纲要》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重大需求,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等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促进自主创新。把促进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类科技计划要鼓励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类科技计划要面向市场,突出集成创新,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问题,提高科技的支撑能力。

3、加强统筹协调。围绕国家整体的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考虑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统筹科技发展与改革,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安排,统筹集成各方面的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

4、明确权责划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要进一步明确计划、项目决策、管理、实施、咨询、服务等各类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强化责任制,加强监督,逐步建立咨询、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5、完善管理制度。围绕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新机制,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和办法,规范科技计划管理运行的秩序,强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依法行政和计划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保证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和公开。

6、提高管理效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要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益为目标,进一步简化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共享机制,保证国家科技计划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改革措施

为切实保证“*”国家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计划管理改革要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1.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对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科技计划是政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部门(行业)科技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等。作为科技计划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对现有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后,“*”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主要由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构成:基本计划是国家财政稳定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等;重大专项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由政府支持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重大工程建设,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在若干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实现科技创新的局部跨越式发展。

2.明确国家科技计划的定位。围绕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各国家科技计划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和支持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要突出原始创新,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计划构成,主要定位分别为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导向的战略性基础研究;科技攻关计划要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撑作用,加强集成创新,突出公益技术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为目标,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重点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要突出资源共享,以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等建设为主要内容,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政策引导类计划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措施,重点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化、面向农业、农村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国际科技合作等的引导和支持。重大专项按照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明确实施的目标,根据需要和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3.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配置的战略重点。根据公共财政要求和创新活动的特点,调整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配置和结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重点加大对基础研究、公益研究、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的稳定支持,加大对科研基地、条件平台和科技队伍建设的支持。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其他力量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全社会投入自主创新的良好局面。

4.加强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围绕国家的整体创新目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之间、国家科技计划与部门、地方科技计划之间的协调衔接和集成,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制度性的沟通协调机制,适时就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各类科技计划当年进展及下一年度安排等情况进行沟通协调,形成科技计划的年度报告制度,以加强集成,避免重复交叉。

(二)进一步推进部门(行业)和地方的自主创新工作

5.发挥部门(行业)在促进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国家科技计划目标的确立及重大项目的确定,要充分听取部门(行业)的意见。把征集部门(行业)等科技需求和重大项目建议,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措施。有效集成部门(行业)的资源,加大对行业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在攻关计划项目和863计划重大项目中的组织实施作用。加强部门(行业)的监督作用,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行业引导项目,由部门(行业)负责管理和实施,重点支持行业科技发展中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储备、应急反应和基础性工作等,提高行业科技发展的持续创新能力。

6.提高地方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强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其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共建实验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统筹区域科技协调发展,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区域引导项目,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和实施,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集成中央和地方的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县(市)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县(市)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

(三)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7.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听取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反映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应用及产业化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要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项目的评审要更多地吸纳企业同行专家参与。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于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企业联盟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

8.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对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的支持,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国家工程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建设一批企业的研发中心,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加大现有研究开发基地与企业的结合,建立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的有效机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9.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整合科技资源,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政策引导类计划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建设一批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创新的新机制和环境。

(四)促进科技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建设

10.加强对项目、人才、基地的统筹安排。国家科技计划从以支持项目为主,逐步转向统筹安排项目、人才、基地,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的综合目标转变,把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作为项目论证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优先支持改革取得实质成效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加强项目实施与能力建设的有机衔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造就一支创新队伍,建设一批创新基地,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11.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支持青年创新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优秀创新团队以及“小人物、小团队”的成长。鼓励科学家的自由探索,高度关注具有创新性的“非共识项目”并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费用支出比例,鼓励科技人才的流动与交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海外留学人才等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12.加强和统筹创新基地的建设。制定国家创新基地的发展规划,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建设的统筹和支持力度,合理布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把创新基地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支持。改革国家创新基地的管理运行模式,对创新基地实行分类支持和管理,对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基地实行稳定支持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化、产业化性质的基地,实行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和共建的方式;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及其他综合性基地通过竞争择优、后补助或项目倾斜等多种方式支持。鼓励共建创新基地或联盟,制定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标准与规范,促进资源共享。

(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13.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态势分析,建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专利查新制度,并把它作为立项的重要依据。突出自主创新,把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形成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可用于支持重大成果国内外发明专利的申请和保护。

14.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鉴定与管理机制。改革科技成果鉴定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成果鉴定与管理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导向作用。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国家层面不再组织成果鉴定,对技术水平的评价不作为项目验收的内容。制定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共享机制和办法,建立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数据库,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创新成果的报告、登记和信息制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转化和共享。

(六)积极推行有利于创新的科技计划管理新机制

15.加强技术预测工作。建立面向社会和产业需求的技术预测制度。把技术预测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技术预测机构和队伍,完善技术预测方法,建设国家技术预测平台,提高技术预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调整、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以及研发资金投向和重点等提供决策支撑。

16.建立和完善独立的评估制度。在国家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中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的制度。加强科技计划评估专家队伍和独立评估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评估程序,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适应不同科技计划和管理工作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和基地等的评估工作,为计划项目调整和科技工作的绩效考评提供科学依据。

17.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制定分类管理办法,规范中介机构的服务,提高其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职责,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参与计划项目评审、评估、监督、成果评价与推广等管理工作。

18.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加快制定科技计划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用管理数据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机构、主要承担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咨询、评审专家等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并将其信用状况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19.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网上科技计划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运作和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储备数据库、科技计划项目信息数据库等,加强综合信息管理,避免交叉重复,提高科技计划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

(七)进一步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

20.完善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参与项目评审、验收等同行专家,要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扩大专家遴选的范围。充分发挥专家在战略、技术、经济、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咨询作用,规范专家参与计划项目管理、咨询、监督的方式和程序,建立回避等制度,完善专家参与管理的机制。

21.改革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机制。规范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严格项目的申报评审要求,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实行网上申报管理。建立立项决策和评审咨询相互分离的机制,根据计划项目的不同特点,逐步实行网上评审等制度。加大竞争性项目的招投标力度,实现决策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根据科技创新的自身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需求,建立项目立项的快速反应机制。

22.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在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程序,凡不涉及保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评价等信息,都要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等及时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

(八)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23.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按照国家公共财政改革要求,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决)算制度,建立科技经费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统一的科技计划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经费的支出科目、报表体系和使用范围。加强对项目配套资金的监管,保障科技经费的及时拨付和合理使用,提高科技计划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4.建立制度化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资产的管理,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督,逐步形成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监督和项目组织部门及承担单位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的绩效考评,逐步形成制度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九)建立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责任机制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10篇

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

科技进步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基础,科技创新加速了人类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科技进步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推动城镇化的决定性力量是科技创新所引发的科技革命。目前全世界50%以上人口生活在城镇,70%的GDP和85%以上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来自城镇,90%以上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力量也集中在城镇。随着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的工业革命启动和深化,将带动各国城镇发展格局发生深刻、丰富而不对称的变化。

城镇化发展具有阶段性,随着城镇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城镇化的发展,从最早的物资的聚集,到生产要素的集聚,再到创新要素与网络的集聚,从生产型城市到消费型城市,再到生态型城市的过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城镇进一步向低碳生态型、可持续型发展,以及多级多层次开放城镇体系的形成,在产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宜居宜业、城镇治理与规划等方面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科技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对城镇化的推动是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城镇化过程是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的自然集聚过程,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伴随着现代城镇化的发展,科技促进城镇化已从传统的、方式单一的工具性支撑逐渐向全方位和多元化发展,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融合带来大社会技术系统的发展。各国的城镇化进程都表明,城镇化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过程,无论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的一份报告,未来全球增加的城镇人口近94%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趋势将会重塑世界的面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即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以城镇为中心形成内生性的财富增长循环机制,在保证正常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基础上侧重强调科技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

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意味着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城镇健康、快速、和谐发展,切实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科技工作成果卓著

一是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列为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对城镇化发展的科技工作统筹布局,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科技需求,围绕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镇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绿色节能与绿色建筑、城镇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镇信息平台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二是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三化同步”和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三是依托高新区等园区建设,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产业化工作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技术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四是通过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民生科技的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发展质量提高、各个城镇发展特色的形成、城镇现代化快速推进具有决定性作用。五是在试点城镇启动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太阳能光伏发电(金太阳)、半导体照明(十城万盏)、下一代信息网络(3TNet)等一批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城镇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型城镇化需要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向转变,而“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工作任重道远

城镇化包括人口结构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景观城镇化及人口整体素质的城镇化。过去30多年,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来源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做出的巨大贡献。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以创新为驱动力、能够集成应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符合城乡发展实际的道路。新型城镇化将为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而科技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实现从重视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视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其核心是“科技创新”。

新型城镇化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与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科技工作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从2001-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7.66%提高到51.27%,平均每年提高1.24%,远高于1978-2000年年均提高0.86%的平均水平,更高于改革开放之前年均提高0.28%的平均水平。而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效支撑和引领,如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审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居环境、城镇住区、水系统循环、节约能源、大城市交通、土地合理利用、防灾减灾以及新的城镇规划体系等,是一批急需在原有水平上作出重大突破的科技问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三化”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城镇知识、智力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大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及文化创意等技术支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镇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总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并重的产业供给,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实现城镇化的和谐发展。

加强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动态监测

加快城镇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基于感知网、智能化技术的网络体系,提高城镇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宜居城镇

加强能源高效转化、建筑节能与节能新材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等技术,实施食品安全科技工程、国民健康科技工程等,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需要在“四化”同步发展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形成一整套战略引导体系和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与模式,科技工作砥砺前行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转变、资源配置整合、生产力布局优化、人口大量转移、利益关系调整、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其问题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广泛性决定工作的综合性,必须要通过系统性措施探索解决,科技工作需要在其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引导城镇化发展还远远不够,城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偏低,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如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对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缺乏规划;标准建设滞后,强制性规范少,科技发挥作用的渠道不通畅;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等推进力度不够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克服。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的系统性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实现方式是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通过多领域、多部门的公共政策综合作用,共同引导社会经济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性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动态性工作,其实现过程具有时间上的阶段特征和空间上的层次特征,不同时期、不同空间范围的工作重点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个关键是形成和有效发挥科技支撑的长效作用机制。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探索性工作

创新驱动城镇化工作需要立足全面科学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别分析,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制定适宜性政策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不同地域范围的任务和重点不尽相同,不同空间层次的工作重点会随着地域、时间差异发生变化和转移。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分析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

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在战略规划层面,加强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

理清资源结构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快摸清科技系统已有的工作基础和资源结构,梳理相关支撑工作,加强对相关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集成力度,做到心中有数,配置得当。另一方面,加强统筹,建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设立各部门联络员,形成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组织体系,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科技工作。

提前规划部署

在战略层面要有前瞻性的通盘考虑,提前规划部署,形成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在城镇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并举”的推进过程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着力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城镇化的转型,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和典型模式。同时,建议将科技支撑引领城镇化发展列为下一个科技中长期规划的专项规划,并出台有关指导意见。

强化规划衔接

加强与各宏观管理部门的联动和协调,推动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和充分发挥科技规划在今后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共同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做出整体规划和安排。在城镇建设规划中明确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使科技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构建与新兴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体系

俄据现有科技研发部署和成果积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布局,加强市引导,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切实有效的解决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难点和新问题,同时需要因地制宜,注重归纳总结,形成和有效发挥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和典型模式。

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在计划项目上予以支持,开展技术攻关,进行关键技术突破和技术路线图编制

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产出效益好的产业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重点推进电动汽车、清洁可再生能源、三网融合、物联网、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生物医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标准等政策的制定和应用来引导科技创新

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渠道并不通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标准建设滞后,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激励性政策不足,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缺乏补贴和信贷优惠措施性措施。因此,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的建设标准,设立阶段性目标,加强执行力度。加大新技术应用的补贴力度,加强强制性规范性等措施。向中小城镇和农村全面延伸绿色和强制性节能标准。

进一步推动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示范和需求面政策引导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城镇建设中开展了一些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推动科技产业化应用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和辐射作用仍有一定的局限。建议深入开展科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试点和专项行动。一是选择不同主题,结合已经开展的各类园区建设,以创新型城市(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等为载体进行试点示范,包括现代农业体系示范、新能源应用示范、信息网络应用示范、新型智能交通体系示范、生态宜居科技示范、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等。二是通过重点项目和工程,如“绿色奥运”、“低碳世博”,更好地推进节能减排、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全面提高居民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培育科技理念与创新文明。三是针对中国区域不同城市格局的特点,如都市区、城市群、散状城市等特点来进行科技规划示范。

调动地方尤其是基层科技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四化并举”,扎实做好各项推进工作

用科技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促进新农村建设,这其中基层科技部门将有着更为广阔的作为空间。例如:聚焦本地区新农村城镇化科技创新的新需求、新趋向,作为与外部创新资源对接的重要纽带,实现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与市场链有效链接;推动建设村镇科技试点,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态化集中,推进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梯度提升等。

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11篇

为实施*,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促进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规划纲要》,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重要基地的优势,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国家高新区应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三)原则。一是始终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二是以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深化体制改革和软环境建设;三是坚持合理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四是在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二、重点工作

(四)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国家高新区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度提高研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上市、兼并和收购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和产业规模;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高新技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持。

(五)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运行质量和扩大规模,重点办好专业孵化器;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产权交易等机构增强服务能力;选择国家高新区已有基础和有优势的领域,支持建立若干专业化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六)促进创新资源在国家高新区的集聚。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紧密结合,支持区内科研机构和企业承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带动效应明显的科技项目;鼓励高等学校与区内机构开展合作,吸引高等学校及其师生进入国家高新区创业;发挥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创新源泉的重要作用,建立大学科技园孵化毕业成果及企业进入高新区的便捷通道;制定并实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大对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完善引才机制,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优先引进符合《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的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立海外科技园,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竞争。

(七)进一步完善支持国家高新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金融政策。逐步扩大国家高新区内的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流通的试点范围;优先支持区内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国家高新区要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基金(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和科技担保机构等,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发展;国家政策性银行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用事业项目及自主创新活动给予信贷支持。

(八)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要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要改变高新区分散布局的局面,通过整合调整,逐步实现集中布局。国家高新区用地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依法审批和供应土地。要加强对国家高新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考核,建立国家高新区土地集约合理利用和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价制度。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用地,有关部门应依法供地、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三、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规范管理和宏观指导

(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规范管理和指导。制定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并与国家及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充分衔接。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区在新形势下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软环境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增强集聚效应,进而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制订必要措施,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高技术人才数量、科技型企业孵化能力、园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比重、单位面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合肥;科学智慧城;战略定位;空间设想

Abstract: in this paper,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mode of scienc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erience, proposed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China in hefei science wisdom city space and vision, an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fei city China scientific wisdom,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Hefei; Scientific wisdom city; Strategic positioning; Space idea.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建设合肥中国科学城是合肥由来已久的战略。2004年,科技部明确将合肥市作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重点支持合肥市相支体制综合改革,共同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型示范基地(合肥科学城)。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合肥高新区开工建设,以此为契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提出“省院合作、市校共建”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创新联合体和创新载体。未来,合肥将以“院(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引领,以“岛(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为支撑,以“城(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核心示范区)”为载体,以“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打造“中国科学智慧城市”,形成科技智力汇集新高地。

1 建设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的意义

1.1 是落实国家科技资源战略型布局,探索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具体实践。

目前,以国务院名义批准的科技城只有绵阳一个城市,此外还有中关村、东湖、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中,中关村、东湖已分别开始启动中关村科技城和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合肥密集的科教资源、鲜明的研究特色、雄厚的研究积淀、卓越的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相对完善的产业化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人文资源以及未来国家交通枢纽地位等都构成了合肥建设中国中国科学智慧城的区位优势。

1.2 是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时,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投入驱动,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技术来实现,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创新能力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12年,合肥市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已进入整体跨入创新驱动型发展阶段。因此,从准确把握未来国内外环境变化趋势入手,从调整本地发展要素资源战略性布局开始,突出前瞻性,启动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是合肥作为加速崛起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下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国内外科学城建设的模式与经验

科学城作为科学、教育与工业相结合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和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知识、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化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科学城内的活动主要是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城。如前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等,二是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主的科学城。如美国硅谷及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英国剑桥科学园、印度班加罗尔等。从现实情况看,多数科学城的功能都已经大大扩展,发展成为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体,集科研、生产、服务和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形态。我国的中关村未来科技城、天津未来科技城、武汉未来科技城、广州科学城和中新知识城、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无锡太湖科技园等均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国内外科学城的发展模式

基本类型 主要功能 运作模式 主要促进措施

一是以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城;二是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主的科学城。 一是通过聚集效应提高科技研究开发能力;二是通过辐射效应发展高技术产业;三是发挥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国家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二是地方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三是国家和地方联合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四是大学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是争取国家、省、部支持;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谋划空间载体和平台,合理选址和规划;三是制定法律法规,出台人才、创新、产业等方面优惠政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争取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支持;五是优化环境,加强创业文化氛围培育。

3、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的定位思考与空间设想

3.1 战略定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端打造科学智慧城成为城市在整合创新资源、壮大经济规模、发展新兴产业、汇聚高端人才、打造生态城区、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战略承载空间,这为合肥建设科学智慧城提供了宝贵经验。

立足合肥雄厚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基础,从打造区域创新战略高地和支撑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规划设计合肥科学智慧城的战略愿景,应该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引领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创新平台。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布局一大批战略性产业技术创新载体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产学研各类创新要素充分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机制,带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改革探索进程,成为争夺战略前沿技术领先地位的主战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支撑区域经济崛起的经济增长引擎。壮大园区经济规模,培育发展总部基地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把握全球产业分工网络重构契机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成为支撑合肥特大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

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高地。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体系,激活区域科技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活力,围绕新兴产业领域培育聚集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成为新兴产业孕育成长的创业领航区和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示范区。

富集现代服务产业的金融商务载体。聚集整合金融服务资源,完善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的机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区域性科技金融商务中心。

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国际人才特区。申请创建部级人才特区,推动研发运行机制创新,大力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加快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全球创新人才流动网络和全球技术合作网络的重要节点。

融合科技山水人文的智慧田园新城。高标准建成国际水平的基础配套设施,布局融田园风光、科技公园、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开放式绿色空间,深化智能化数字城市管理应用,建成智慧化运行的现代田园科技新城。

3.2 空间设想

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选址东起大蜀山、北到新桥国际机场、南至派河、西到小庙和官亭,围合区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内。规划建议利用城市西部的山、湖、河、渠、田自然格局,依托复合交通走廊,按照“轴向延伸、组团布局”的思路,构建“一轴延展、两区推进、四城环绕、山水田园”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轴延展”:依托长江西路、312国道,强化其快速通道作用,“集束式”布局服务中心、生活中心、研发中心和产业中心,打造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东西向带状拓展的复合空间发展主轴。

“两区推进”:依托发展主轴,打造启动区和拓展区。启动区以高新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和合肥创新平台(一中心,三基地)为基础,打造整个中国科学智慧城的知识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拓展区以高新区和肥西县合作区为平台,努力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强的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组团环绕”:依托核心区和拓展区,结合新桥国际航空枢纽和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向西、南、北跨越式发展,构建新桥空港新城、科学岛、高店田园风光农业区、官亭现代制造基地、紫蓬生态旅游区。

“山水田园”: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调,充分利用和依托现有的山体和水体,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原生态,形成“山水环绕、田园嵌入、轴带生长、组团簇群”的集中紧凑型发展格局。

4加快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的相关建议

4.1 成立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领导小组

参照中关村、武汉东湖等示范区的合作共建模式,争取建立由安徽省、科技部、中科院、合肥市共同组成的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四方共建”机制,成立共建领导小组,协调重大决策事项,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布局和政策先行先试,设立日常合作工作机构,落实推进各项工作;设立由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推进各项具体工作。

4.2 加强战略研究和智库建设

聘请国内外著名研究咨询机构开展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发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具体可以下设新兴产业、产业金融、国际合作、科技中介、智慧园区、管理创新等专业领域;同时,成立高层次战略咨询顾问机构,成为谋划合肥科学智慧城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的智囊智库,指导制定整体竞争发展思路,并能够借此成为搭建国际合作渠道、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以及拓展国际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

4.3 编制《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

聘请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开展《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之后,建议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报送国务院,由国务院进行审议、批准和。

4.4 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和互联网宣传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营造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筹划举办高规格的中国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专家高峰论坛,邀请安徽省、科技部、中科院等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共同探索适合安徽特色的科学智慧城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合肥中科智城战略规划研究(草案)》.2012年10月

[2]肖刚.广州市科学城及其规划建设的思索.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1期.P25-27

[3]刘弘涛.中国科技城绵阳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8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从事重大传染病疫苗研究开发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需求,国家重大疾病防控的需求,明确未来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抓住医学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大力推进疫苗研究开发创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就要求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科研开发,特别是做好科技发展的规划工作。

1转变观念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观念”问题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强调应着力于“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因此,实践科学发展观,首要的前提是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要以科学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提出来的,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要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不是否定发展、不要发展、磨灭发展的锋芒、阻碍发展的脚步。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地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揭示和概括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全部内容中的首要地位,指明了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抓住的首要一环。因此,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来实现科学发展。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一系列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外疫苗厂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入,把发展新型疫苗技术及产业作为实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在国家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生物技术是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和前沿技术,而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则被列为四个战略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

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宗旨,根据我所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我所的科研开发及生产等工作要明确未来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积极推进疫苗研究开发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围绕国家的战略性转轨,面对国内外疫苗发展的新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发挥我所产学研一体的特色,切实将疫苗创新技术置于我所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真正在实践中落实“第一要义”,这样才能够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找准问题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面临科技发展中诸多的机遇与挑战,要发展,要寻找出路,首先必须找到阻碍自身发展的羁绊和问题的关键。因此,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分析了我所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剖析,希望能够从中寻找到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我所虽具有较长疫苗研发历史,但也还存在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意识落后等对发展具有阻碍的因素。总结起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思想保守,观念落后,过于强调客观存在的体制问题,并常常将此作为跟不上发展步伐的借口;

2.2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未能够站在国家需求的高度,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较为薄弱,基础研究与疫苗开发未形成有机的相互支撑;

2.3针对科研及开发工作的各项政策制度,包括相应的激励机制等不够规范和完善;

2.4新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过于依赖科技计划的立项支持,未能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模式,缺乏风险投资体系;

2.5在研发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组织协调,存在上游研发与下游中试及大规模生产相互脱节的状况,常常因此而造成项目研发周期过长,甚至导致错过参与市场竞争的最佳时机;

2.6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种单一,未能及时发掘那些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但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的项目;

2.7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还不够到位,也未能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8研发实力过于分散,未形成系统的集成优势、发挥科技集成创新作用。在科技对外合作方面,也未形成有利于提高我所科技竞争力的合作方式。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所的发展,但同时也迫使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走出困境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新形势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发展观为我们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为我所从观念、制度、模式和方向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个全新的视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应该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科研开发实践,扬长避短,发挥我所在重大传染病疫苗研究与开发领域的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我所疫苗研究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抓住机遇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下,“十一五”期间是我所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面对发展的契机和竞争的压力,针对自身存在的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建设创新型研究所的过程中,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突出创新主线,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所科技研发工作的首要位置,以科研创新促进全所各项事业的创新。

3.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从发展战略全局看,我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创新的体制、扎实的基础研究、坚实的技术平台体系,以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因此,我们坚持把“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我所疫苗研发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部署了近5年的研发规划及实施方案,力争突破限制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全面协调发展的体制格局。

3.2围绕国家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制订的发展目标,以及国家防病治病的重大需求,以“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研发水平、尽快产业化、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指导方针,以重大疾病的防治为切入点,自主创新作为主线,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作为战略突破点,使基础研究与疫苗开发形成有机的相互支撑,力争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带动技术创新的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3.3针对科研及开发工作特点,制定、修改和完善各种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尤其应该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采取开放、流动、竞争和协作的运行机制,力争突破阻碍自主创新的政策束缚,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的实施力度,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为研究所进入创新型行列建立较好的政策和措施保障。

3.4以市场为导向瞄准战略目标,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在争取国家和省部委科技计划立项支持的同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大企业的资金投入对新产品的研发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健全我所的科研开发专项基金及其相关管理办法,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模式。

3.5以资源整合共享为主线、优化配置集成为核心,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将技术平台的建设,作为我所主体科技计划。根据各类创新活动的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在研发过程中进行有系统的组织协调,抓住参与市场竞争的最佳时机,缩短项目研发周期。与此同时,还要力争突破研发部门相互分割的局面,形成上游研发与下游中试及大规模生产有机统一的协调模式。

3.6加大疫苗及其相关基础性研究的力度,改变产品品种单一的现状,结合国家重大疾病防控的战略要求,把疫苗研发中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在对近期市场前景好、前期研究基础扎实的重点项目支持的基础上,及时发掘那些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但目前尚处于初期研究的项目给予分阶段分层次的支持,形成集合组成的项目发展体系。

3.7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人才战略,把科技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3个环节,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完善适合我所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为提升竞争力、推动我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全所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精神,鼓励科研人员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3.8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推动作用下,把目标、方法、过程、结果等统一起来,加强统筹协调我所的研发力量,形成系统的集成优势,发挥科技集成创新作用,使我所的疫苗研发工作能够全面协调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竞争力为核心,加强科技合作工作,提升合作层次,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落实各项任务,逐步形成“以我为主,互利共赢;为我所用,支撑创新;统筹集成,突出重点”的科技合作新态势。

4科学规划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所从事的疫苗研究开发工作就必须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需求、国家重大疾病防控的需求、自身发展及其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疫苗研究开发创新。因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发展过程中,在知己知彼的前提条件下,科学规划已经成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我们将有效的科技规划实施机制总结为几个方面,即科学技术预测机制、规划实施协调机制、评估监督与动态调整机制。

4.1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发挥科技规划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加强科技规划与科技计划的衔接。根据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总体部署,制定和实施各项科技计划。在科技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

4.2建立健全科学技术预测及跟踪机制。进一步把握本学科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跟踪已纳入规划的科技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新变化,为科技规划的滚动实施和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健全技术预测和跟踪制度,促进技术预测和跟踪的规范化。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科技政策;体制改革;演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界定,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技有效发展,以实现其整体建设目标而实行的各种重要制度及施政方针。因此,中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的演变无疑始终与国家科技整体建设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在不同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特点不同,科技政策的发展演变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将1985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作为我国正式启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标志。大体上可以把我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的演变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一、我国科技政策起步及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年)

1978年以前,我国仿照前苏联的科技发展体系,实行计划式的科技体系,实施赶超发展的战略。采用的科技体系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和任务,带动技术的转移,相应的组织结构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政府是科技资源的投入主体。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基本特点便表现为运用行政的力量来推进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运用计划的方式来部署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

1.第一阶段,奠基阶段(1949~1955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建立科研机构和学科,组织队伍和人员。新中国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三条规定“努力发展白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明与发现,普及科学知识。标志着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开端。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科技工作总方针。与此同时,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对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整、改组,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在北京成立,成立了四个学部。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这一阶段我国主要采取对旧中国知识分了实行留用、争取侨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另通过《高等学校暂行规定》、《专科学校暂行规定》等文件,实施自主培养科技人才等。到1955年底,我国以苏联为榜样,初步建立了以科学院为中心,以政府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为辅助的科技新体制。

2.第二阶段,体系初步形成阶段(1956~1965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建立科技政策体系。1956年是新中国科技政策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一是根据世界新科技革命已现端倪、威力日显的形势,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阐明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二是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和国家技术委员会,二者于1958年合并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即国家科委)。三是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即《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它标志着中国科技走上了以科技政策为指导的有计划的发展道路。

随后,在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和1958年“”的过程中,中国科技政策出现暂时的偏差,党中央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1961年拟订了当时被誉为“科技宪法”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极大的提高了科学界的积极性。1962年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作了《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广州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一系列科技条例制定出台,国科技工作出现了明显的成效。

3.第三阶段,严重摧残阶段(1966~1976年)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科技政策发生重大扭曲。1966年至1976年,中国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浩劫,而科技教育领域又是公认重灾区。“”攻击《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广州会议,撤销科技管理部门,肢解科技管理和科研机构,否定基础研究,遣散科研人员,解散高等院校,毁弃仪器设备和情报资料,中国科技事业因此而蒙受巨大损失,这一时期党的科技政策发生重大扭曲。

4.第四阶段,过度阶段(1977~1978年)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政策开始出现转折。1976年,粉碎“”为科技政策转折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条件。1977年,邓小平主管科技和教育工作,并发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提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这个讲话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提高到战略高度,揭开了科技事业拨乱反正的序幕,标志着中国科技政策历史性的转折点的开始。同年9月,重建了国家科委,年底至第二年年始,制定了《1978年-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了包括农业、能源、材料等在内的8个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学习外国,洋为中用”的开放措施。

二、我国科技政策体系重建与充实时期(1978~1984年)

以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为标志,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也是我国科技政策发展史上重要的制度法规建设期。除了恢复和重建在中损失殆尽的科技系统外,在大的科技方针政策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第二,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中组部印发《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第三,通过《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我国科学技术工作8年奋斗目标:部分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接近或达到7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专业科学研究人员达到80万人;拥有一批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基地;建成全国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第四,调整科技政策发展的战略方针。1981年4月,面对世界新产业革命的挑战,国家科委在《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中提出“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的科技发展新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1982年,中国科学院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它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前身。同年,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由计委、科委牵头的“科技攻关计划”开始实施。中国科技体制随即进入了“竞争与市场”阶段。

三、我国科技政策体系初步确立时期(1985~1998年)

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科技政策进入蓬勃兴旺的发展时期。纵观这一时期,因科技体制改革侧重点的不同,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演变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引入竞争与市场机制(1985~1991年)

在这一阶段,国家科技发展的方针是“面向”和“依靠”,即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攀登计划”,提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概括这一阶段国家科技政策的主要特点――即“引入市场与竞争机制,放活科研人员”。可以说,这一阶段整个科技政策制定的思路都是围绕解放科研人员,引入竞争机制,依靠市场调节来进行的,这一阶段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制定的科技政策整体而言是积极的。

2.科学政策的调整与创新(1992~1998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科技政策的特征可以用调整和创新来概括。其一,科技政策的调整。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讲话”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迈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同年,国家科委制定《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分流调整的基本方针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开始了以结构调整、人才分流、机制转变为重点的系统改革试点工作。1993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科学技术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1994年,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联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明确改革重点是改变传统科研机构重叠、科技力量分散和科技工作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再一次对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政策进行了顶层设计,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为了优化和调整科技力量宏观布局,国务院1996年颁布了《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九五”期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和以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以及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其二,科技政策的试点创新。这一时期“创新”作为一个词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政策文件之中。主要体现为211工程(1993)、技术创新工程(1996)、知识创新工程(1998)的三大工程实施。

1993年国家教委在高等教育系统开始实施“211工程”。1996年国家开始实施的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在数家大型企业建立R&D中心,被资助的企业包括海尔、长虹等。1998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试点的“知识创新工程”。这三大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创新系统格局初步形成。另外,为配合这些科技创新工程、计划的实施,国家设立了一批重大人才专项。如:1998年教育部启动了“长江学者计划”。这些专项已经成为人才引进、培养的重要平台,相继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

总结这一时期,我国明显调整了国家计划资助的方式,从单纯的以项目为核心的方式,变为支持项目和支持科研基地建设并重的方式,支持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一批研究机构按照新机制运行,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外,大批“海归”加盟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后国内培养的博士也逐步挑起了科研工作的大梁,缓解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四、科技政策创新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

我国科技政策发展进人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发展阶段。根据这一时期体制改革着眼重点和深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这一时期的科技政策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两个不同阶段。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9~2005年)

科教兴国的战略早在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就已确立了,但这一战略的真正实施是在1998年之后。1999年,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等七部委《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等政策的,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设立,使我国科技政策一步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2001年,制定并颁布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

2.实施自主创新战略(2006年至今)

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该纲要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首个国家科技规划。为配合该《刚要》的顺利实施,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实施若干配套政策》(国发(2006)6号)。从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税收激励和金融支持、利用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发挥教育与科普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政策框架,共60条基本政策措施。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明确提出今后十五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006年9月,中央财政部联合科技部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旨在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规范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2007 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该法修订后把新时期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方针、战略上升为法律,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2008年12月,为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9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2009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颁布和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2010年,国务院又实施《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的突出思想可以概括为“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同时指出,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要通过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形成、演进与改革[A].中国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彭富国.中国科技政策发展阶段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06).

[3]龚育之.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J].科学学研究,1991(03).

[4]李运祥.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政策的沿革及伟大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07).

[5]王伟宜.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的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0(06).

[6]扈春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发展回顾[J].生产力研究,2009(12).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第15篇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强财政科技投入,来加强科技进步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激励科技发展的支持政策,1995年我国正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8年开始试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政策的实施,这一期间,国家出台了若干科技计划,加强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财政直接科技投入在十几年间始终保持增长的态势。

(一)财政科技投入的政策梳理

1.财政科技投入的政策法规

1985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科学技术拨款,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应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速度增加。”

1993年出台的《科技进步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截留国家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

199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更大些。同时,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础建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要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并有计划、有重点地改善科研单位的工作条件。

199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有关财务税收政策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要增加财政对科技进步的投入,提出:其一,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状况适当增加科技三项费、技改拨款和贴息,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在资金使用上,改进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二,改进技改贴息办法,将技改贴息直接贴给企业,并把技改贴息资金的使用与技术进步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重点用于新技术产业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改项目、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老工业企业的转产和治理污染等社会效益好的技改项目,合理确定贴息政策,确保资金到位及时。其三,建立科技三项费用预决算制度,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颁布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经费,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财政经费,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以及其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用途。

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政策与措施,明确提出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步增长,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使科技投入水平同创新型国家相适应。为进一步落实规划纲 要,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对重点扶持的科技企业予以财政补贴,发挥地方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职能,保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稳步增长。

2.国家财政的科技计划

科技计划是各国政府促进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财政扶持手段, 也是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财政支持。我国政府为解决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以中央财政为支持与引导,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实施部署,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部级科技计划。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 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于1986年3月制订,也称为 “863”计划。“863”计划由中央财政专款支持,科技经费专款专用,独立核算。重点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科技问题,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应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引领科技产业发展的政府支持计划。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于1997年颁布,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支持。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 计划、基础研究重大专项等。该计划战略目标主要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其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开展重要的前沿基础研究,培养具备高科技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建设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3)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年设立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是我国第一个部级综合性科技计划。该计划由中央财政专款支持,计划经费单独核算,根据项目和课题的特性,实行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风险投资等不同支持方式。该计划重点支持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资源、环境、农业、材料、人口与健康、城市发展以及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领域,对我国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