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言论文范文

语言论文范文

语言论文

语言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言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关键

语文学科是普通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中学语文课程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学科的教学,所以语文学科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随着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相应的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抓语言教学还是人文教育?诸多类似的争论不胜枚举。其实我们要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即语言教学。其原因如下:

一、语言教学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总和的语言学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就是语言。而学生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列宁曾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也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因此,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点体现语言教学。

二、语言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文选型、综合型的教材,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无论是记叙性的文学作品还是有理有据的议论文,还是文情并茂的说明文,字里行间处处都洋溢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这都体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但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致力点不仅仅是让学生把握所读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容,而且更要让学生体会和领悟这样的思想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从而让学生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层次理解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真正精华之所在。譬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段话:“而此后的几个所谓学者的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感到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试想想:(1)文中的“出离”改用成“很”,好不好?(2)“浓黑的悲凉”中的“浓黑”可不可以去掉?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可以先告诉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全文的主题。其实文章中的“出离愤怒”,表示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了极限,无法忍受了,而改用成“很”显然无法准确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而“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悲凉。因此,这样学生才会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才会体会到准确形象用词的妙处。

三、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中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传统的“听话、说话”叫做“口语交际”把“听说能力”叫做“口语交际能力”。并在课程目标中对口语交际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而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恰当地进行表达。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而有个性,材料充分、生动,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语言教学必须贯彻口语教学始终,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语言教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比如语调有扬调、抑调、平调、曲调四种,主要是通过读音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上语言知识来引导学生朗诵文学作品,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譬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可以引导学生用抑调表达出鲁迅先生对反对军阀屠杀无辜大学生、文人污蔑请愿大学生的极度悲哀之情。总之,只有恰如其分地把语言知识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四、语言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中国历来重视写作教学,由于现代生活、学习、工作、交际的需要,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也受到高度重视。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张大文指出:“写作教学需要在广开写作源泉上,要启发学生贴近生活,深入文学作品,善于观察、积累、模仿、借鉴;在提高思维品质上,要养成思考习惯,树立辩证观点,加强思维逻辑性,在加强语言基础上,要学习范文,模仿语言,变化语言特色,总结写作经验。”总之,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无论是要借鉴文学作品、加强思维逻辑性,还是要变化语言特色也好,都要从进行语言教学,丰富对语言的变化,这样学生的作品才会具有自己的写作特色。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来看,还是从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来看,语言教学都是语文教学关键和着力点。因此,我们要把语言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样,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才会走上正轨,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发挥其本质的作用,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安荣.对中学语文语言教学的几点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2(3):65.

[2]庄文中.构建中学语言教学体系[J].中学语文教学,1998(1):45.

[3]康红宾.回归原点:语言教学的价值追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4(3):69.

[4]张传宗.加强语言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1995(5):36.

语言论文范文第2篇

语言是人类社会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意义结合的符合系统,是作者用来表现思想感情的材料和工具。所以,作为毕业论文形式方面的构成因素之一的语言是毕业论文赖以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基本问题的唯一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毕业论文写作尽管需要具备选题、取材、构思、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但这一切都必须也只能通过语言来体现,来完成。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影响论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了解语言的特点,并且有比较丰富的语言储备,才能写好毕业论文。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关系着论文的质量。因此,过好语言关,也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

二、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各类文章尽管文体不同,各具特点,但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准确、简练、生动。毕业论文的语言表达同样要求做到简捷、明快、形象、生动、PB确、科学。

(一)语言要准确、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首先要求语言准确。准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做到没有差错。“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论文中用词和造句必须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并能如实、砧切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因此,要使语言准确无误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合乎事实。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毕业论文的语言质量如何,与选词的准确程度关系极大。用词准确了,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才能准确。

用词准确的主要途径有两个:

第一,要注意辨析词义,要仔细区别近义、同义词在含义上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我们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推敲每一个词,并在反复精选的基础上,使用最恰当的词语。汉语中的近义词、同义词很多,有些近义词粗看起来,意思区别不大,但若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含义完全不同。例如:

“才干”、“才华”、“才能”这三个词含义相近,却又有细微差别,它们都表示有较高的能力,但侧重点不同;“才干”着重指办事能力,“才华”着重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不仅用于重要的实践活动,还用于思维活动。

第二,要注意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在选词、用词上注意掌握“分寸感”。

在汉语词汇中,除了很大一部分“中性词”以外,还有一些词语是能通过其特定的含义体现出鲜明、精妙的感情色彩的。例如:“他终于死了,享年十二”,“享年”是敬词,通常用于晚辈对长辈,这个词用在这里读来使人感到别扭。成年人—写小孩,是不该用这个词的。

要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首先要区别词的褒贬色彩。比如:“坚定”、“顽强”是褒义词,“固执”、“顽固”是贬义词。其次要分清语意的轻重。比如:“责备”、“责怪”、“指责”、“斥责”这几个词的语意,一个比一个重,使用的时候就要注意区分。

当然,汉语词汇极其丰富,要想从这浩瀚的词汇海洋中,选取唯一的、完善的词语来准确地叙事、言物、表情、达意,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我们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在没有搞清词义之前,绝不能轻易落笔,力求做到对每一个词都来一番推敲,以保证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再现事物的原貌。

2.造句要合乎语法规则。

论文的语言最基本的就是遣词造句的问题。如果造句能够文从字顺各司其职,那么论文的语言就达到最起码的要求了。句子结构是不是正确,取决于事理说得对不对,合不合语法规则,用词不当、词序不妥、句子成分残缺、语言不合逻辑,就会使意思含糊不清。所以造句时要注意:

第一,句子成分要完整。

构成一个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比较复杂的句子里,还有宾语、补语和状语等连带成分和附加成分。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成分,特别主干部分是不能随意省掉的。如果省掉了不该省略的成分,句子就残缺不全,意思就不能表达清楚。例如:“我利用职权为自己建造庭院住宅,都是从教育卫生经费上卡下来的”,这里省略了主语“钱”。“大家认真讨论了今年的工作和学习”,这里缺少宾语“计划”。所以造句是一定要使基本成分完整,附加成分有条理。

第二,词语要搭配得当,词序要有条理。

在句子中,词与词的互相搭配以及词序的安排都是有条件的,否则就会犯搭配不当和不合语法规则的错误。例:“他的学习态度一向认真努力,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态度”与“努力”搭配不当,要改为“踏实”。“学习态度”是“学习的榜样”也是搭配不当的。

第三,事理要合乎规则

有些句子,从语法形式上看,成分不缺,搭配也当,但仍不准确。原因是反映的事理不合逻辑,不合思维规则。例:“小陈的父亲长得很像小陈。”这是主客倒置,不合逻辑。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而美国却由于发了战争的横财,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句显然不合事理。既然“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经济崩溃边缘”,为什么却又说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经济却又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呢?

关联词语要扣紧,毕业论文属于议论文,关联词很多。如,因为……所以3要么……要么……;不但……而且,等等。关联词用得好,可以使文章严密紧凑,准确有力。

(二)语言要简捷明快。

简捷就是造句干净利落。用语“贵乎精要”,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言简而意赅”。语言要想简捷就必须做到:

1.思想明确,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

有些毕业论文语言不精,常常是作者对内容理解不深所致,并不完全是技巧问题。所以,要提高语言的精练度,必须首先锻炼思想,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善于分析,抓住问题的症结,这样,写出的文字,才能以一当十,简洁凝练。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一文中谈到“盖作者言虽简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遗,俭而无阙。譬如用奇兵者,持一当百,能全克敌之功也”。因此,按照简练的原则,我们在写毕业论文时,必须开门见山,在论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必拐弯抹角,先讲一大堆废话。论文的结尾也应适可而止,果断利落。

2.提取最精粹的词语。

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若要使语言简练,最要紧的是尽量节约用字。少用字,同时还要把意思表达完善,就必须在写作时注意选择提取那些经过干锤百炼的最精粹的词语。这个提炼工作,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节约用字。能少说一句话就少说一句,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同样的内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达出来,不仅节约用字,使语言更加简练,而且还会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富有艺术魅力。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价格上涨得十分迅速”,就可以用“物价飞涨”来概括。

第二,删繁就简。把一切与表达主题不太相干的多余部分删去,特别是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和解释。例如,“我每次读了《邓小平文选》以后,总不免要动手动笔写自己的心得、感受”,就可以用“每次读《邓小平文选》,我总要写心得”代替。再如,“社会主义国家要保持物价稳定,不能随意提高物价,也不能乱涨价。”这里“随意提高物价”和“乱涨价”是同一个意思,结果是同一个意思前后重复地说了两遍。另外,论文要达到语言简练,就不必在那些已被人们熟知的事实或事件上过分展开。例如:我们在论述“只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这个论题时,往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但是由于我们是要论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50年代前期、中期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360年代前期我们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又开始恢复并健康发展上。对于“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甚至违背客观规律,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可以赂写,不必做过多介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观点鲜明、分析深刻、紧扣主题,避免枉费笔墨。

总之,我们这里强调语言要精练,是以能否清楚地表达思想为准。毕业论文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从实际出发,在准确、全面、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基础上,力争做到语言简练。

(三)语言要生动形象

毕业论文在具备观点正确、鲜明,语言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还要力求做到语言生动,让人读起来不枯燥乏味。“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的好呢7”(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可见要把论文写好,光语言准确、简练还不够,还要生动感人。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使毕业论文生动形象呢?

1.要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学术论文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的抽象性。但是任何抽象的概念都来自具体的事实。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把理论的概括同形象的描述恰当地结合起来,就会有助于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并使理论易于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例如,毛泽东同志在写“党八股”的罪状(之五)时,竞直接用“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来形象概括;写党内团结和同志间互助的必要性,则用“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等生动语言来形象说明,把深刻的道理写得明晓易懂,生动活泼。

2.用词要新。

我们在用词时,应当刻求新意,努力使语言新鲜、生动些。如果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总是在老套子里打转,语言就不会生动。要不断挖掘和发现语词中新的含义、新的用法,即不断发现事物的新意,并给这些事物以最准确、贴切、新鲜的表现。例如:著名作家王蒙写“事实”;“事实就是宇宙,就像地球、华山、黄河、水、土、氢、氧、钛、铀一样,既不像想象的那样温柔,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冷酷。”这一连串的比喻就比“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辩”一类句子新鲜有趣得多。

3.要使用多样化的语言。

毕业论文的选词和造句,都要有适当的变化,切忌反复使用,这也是语言生动的一个重要条件。若能按照主题的需要把叙述、议论、设问、比喻、举例、解释等交叉起来使用,相错成文,这样,文章就会显得变化多,读起来有兴味。例如:毛泽东的《质问国民党》一文,语言活泼多变,生动引人,值得我们学习。“假如你们既没有什么对付日本久的‘蒙汁药’、‘定身法’,又没有和日本人订立默契,那就让我们正式告诉你们吧:你们不应该打边区,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你们应该和我们一道去把日本占领的地方统一起来,把鬼子赶出去才是正经,何必急急忙忙地要来‘统一’这块巴掌大的地区呢?大好河山,沦于敌手,你们不急,你们不忙,而却急于进攻边区,忙于打倒共产党,可痛也夫,可耻也夫!”这里运用多变的语言,不仅庄谐并作,语态潇洒,而且雅俗结合,内容丰富,文章生动有趣。

语言论文范文第3篇

语言是人类社会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意义结合的符合系统,是作者用来表现思想感情的材料和工具。所以,作为毕业论文形式方面的构成因素之一的语言是毕业论文赖以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基本问题的唯一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毕业论文写作尽管需要具备选题、取材、构思、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但这一切都必须也只能通过语言来体现,来完成。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影响论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了解语言的特点,并且有比较丰富的语言储备,才能写好毕业论文。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关系着论文的质量。因此,过好语言关,也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

二、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各类文章尽管文体不同,各具特点,但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准确、简练、生动。毕业论文的语言表达同样要求做到简捷、明快、形象、生动、pb确、科学。

(一)语言要准确、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首先要求语言准确。准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做到没有差错。“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论文中用词和造句必须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并能如实、砧切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因此,要使语言准确无误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合乎事实。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毕业论文的语言质量如何,与选词的准确程度关系极大。用词准确了,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才能准确。

用词准确的主要途径有两个:

第一,要注意辨析词义,要仔细区别近义、同义词在含义上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我们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推敲每一个词,并在反复精选的基础上,使用最恰当的词语。汉语中的近义词、同义词很多,有些近义词粗看起来,意思区别不大,但若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含义完全不同。例如:

“才干”、“才华”、“才能”这三个词含义相近,却又有细微差别,它们都表示有较高的能力,但侧重点不同;“才干”着重指办事能力,“才华”着重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不仅用于重要的实践活动,还用于思维活动。

第二,要注意区别词语的感彩,在选词、用词上注意掌握“分寸感”。

在汉语词汇中,除了很大一部分“中性词”以外,还有一些词语是能通过其特定的含义体现出鲜明、精妙的感彩的。例如:“他终于死了,享年十二”,“享年”是敬词,通常用于晚辈对长辈,这个词用在这里读来使人感到别扭。成年人—写小孩,是不该用这个词的。

要区别词语的感彩,首先要区别词的褒贬色彩。比如:“坚定”、“顽强”是褒义词,“固执”、“顽固”是贬义词。其次要分清语意的轻重。比如:“责备”、“责怪”、“指责”、“斥责”这几个词的语意,一个比一个重,使用的时候就要注意区分。

当然,汉语词汇极其丰富,要想从这浩瀚的词汇海洋中,选取唯一的、完善的词语来准确地叙事、言物、表情、达意,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我们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在没有搞清词义之前,绝不能轻易落笔,力求做到对每一个词都来一番推敲,以保证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再现事物的原貌。

2.造句要合乎语法规则。

论文的语言最基本的就是遣词造句的问题。如果造句能够文从字顺各司其职,那么论文的语言就达到最起码的要求了。句子结构是不是正确,取决于事理说得对不对,合不合语法规则,用词不当、词序不妥、句子成分残缺、语言不合逻辑,就会使意思含糊不清。所以造句时要注意:

第一,句子成分要完整。

构成一个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比较复杂的句子里,还有宾语、补语和状语等连带成分和附加成分。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成分,特别主干部分是不能随意某某掉的。如果某某掉了不该某某略的成分,句子就残缺不全,意思就不能表达清楚。例如:“我利用职权为自己建造庭院住宅,都是从教育卫生经费上卡下来的”,这里某某略了主语“钱”。“大家认真讨论了今年的工作和学习”,这里缺少宾语“计划”。所以造句是一定要使基本成分完整,附加成分有条理。

第二,词语要搭配得当,词序要有条理。

在句子中,词与词的互相搭配以及词序的安排都是有条件的,否则就会犯搭配不当和不合语法规则的错误。例:“他的学习态度一向认真努力,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态度”与“努力”搭配不当,要改为“踏实”。“学习态度”是“学习的榜样”也是搭配不当的。

第三,事理要合乎规则

有些句子,从语法形式上看,成分不缺,搭配也当,但仍不准确。原因是反映的事理不合逻辑,不合思维规则。例:“小陈的父亲长得很像小陈。”这是主客倒置,不合逻辑。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而美国却由于发了战争的横财,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句显然不合事理。既然“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经济崩溃边缘”,为什么却又说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经济却又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呢?

关联词语要扣紧,毕业论文属于议论文,关联词很多。如,因为……所以3要么……要么……;不但……而且,等等。关联词用得好,可以使文章严密紧凑,准确有力。

(二)语言要简捷明快。

简捷就是造句干净利落。用语“贵乎精要”,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言简而意赅”。语言要想简捷就必须做到:

1.思想明确,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

有些毕业论文语言不精,常常是作者对内容理解不深所致,并不完全是技巧问题。所以,要提高语言的精练度,必须首先锻炼思想,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善于分析,抓住问题的症结,这样,写出的文字,才能以一当十,简洁凝练。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一文中谈到“盖作者言虽简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遗,俭而无阙。譬如用奇兵者,持一当百,能全克敌之功也”。因此,按照简练的原则,我们在写毕业论文时,必须开门见山,在论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必拐弯抹角,先讲一大堆废话。论文的结尾也应适可而止,果断利落。

2.提取最精粹的词语。

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若要使语言简练,最要紧的是尽量节约用字。少用字,同时还要把意思表达完善,就必须在写作时注意选择提取那些经过干锤百炼的最精粹的词语。这个提炼工作,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节约用字。能少说一句话就少说一句,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同样的内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达出来,不仅节约用字,使语言更加简练,而且还会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富有艺术魅力。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价格上涨得十分迅速”,就可以用“物价飞涨”来概括。

第二,删繁就简。把一切与表达主题不太相干的多余部分删去,特别是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和解释。例如,“我每次读了《邓小平文选》以后,总不免要动手动笔写自己的心得、感受”,就可以用“每次读《邓小平文选》,我总要写心得”代替。再如,“社会主义国家要保持物价稳定,不能随意提高物价,也不能乱涨价。”这里“随意提高物价”和“乱涨价”是同一个意思,结果是同一个意思前后重复地说了两遍。另外,论文要达到语言简练,就不必在那些已被人们熟知的事实或事件上过分展开。例如:我们在论述“只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这个论题时,往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但是由于我们是要论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50年代前期、中期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360年代前期我们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又开始恢复并健康发展上。对于“”及“时期”由于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甚至违背客观规律,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可以赂写,不必做过多介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观点鲜明、分析深刻、紧扣主题,避免枉费笔墨。

总之,我们这里强调语言要精练,是以能否清楚地表达思想为准。毕业论文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从实际出发,在准确、全面、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基础上,力争做到语言简练。

(三)语言要生动形象

毕业论文在具备观点正确、鲜明,语言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还要力求做到语言生动,让人读起来不枯燥乏味。“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的好呢7”(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可见要把论文写好,光语言准确、简练还不够,还要生动感人。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使毕业论文生动形象呢?

1.要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学术论文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的抽象性。但是任何抽象的概念都来自具体的事实。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把理论的概括同形象的描述恰当地结合起来,就会有助于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并使理论易于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例如,同志在写“党八股”的罪状(之五)时,竞直接用“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来形象概括;写党内团结和同志间互助的必要性,则用“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等生动语言来形象说明,把深刻的道理写得明晓易懂,生动活泼。

2.用词要新。

我们在用词时,应当刻求新意,努力使语言新鲜、生动些。如果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总是在老套子里打转,语言就不会生动。要不断挖掘和发现语词中新的含义、新的用法,即不断发现事物的新意,并给这些事物以最准确、贴切、新鲜的表现。例如:著名作家王蒙写“事实”;“事实就是宇宙,就像地球、华山、黄河、水、土、氢、氧、钛、铀一样,既不像想象的那样温柔,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冷酷。”这一连串的比喻就比“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辩”一类句子新鲜有趣得多。

3.要使用多样化的语言。

毕业论文的选词和造句,都要有适当的变化,切忌反复使用,这也是语言生动的一个重要条件。若能按照主题的需要把叙述、议论、设问、比喻、举例、解释等交叉起来使用,相错成文,这样,文章就会显得变化多,读起来有兴味。例如:的《质问》一文,语言活泼多变,生动引人,值得我们学习。“假如你们既没有什么对付日本久的‘蒙汁药’、‘定身法’,又没有和日本人订立默契,那就让我们正式告诉你们吧:你们不应该打边区,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你们应该和我们一道去把日本占领的地方统一起来,把鬼子赶出去才是正经,何必急急忙忙地要来‘统一’这块巴掌大的地区呢?大好河山,沦于敌手,你们不急,你们不忙,而却急于进攻边区,忙于,可痛也夫,可耻也夫!”这里运用多变的语言,不仅庄谐并作,语态潇洒,而且雅俗结合,内容丰富,文章生动有趣。

语言论文范文第4篇

中英词汇以及习语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中文中的黄色影片在英语里可用bluefilms来表达。Blue翻译成中文是蓝色的意思,和中文中的黄色含义截然不同。好多英语学习者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可能会用Howoldareyou?来表示对英美人士的关心,或者是在没得到允许的前提下翻看英美人士的相册,这些事实上都侵犯了其隐私,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阻碍。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当我们与西方人交流时,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国家文化、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时交际就不单单是掌握一门语言知识那么简单了,还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因此,英语学习者必须深入了解这些差异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西方文化教学的必然性

不同的民族可能在与大自然的共同斗争中有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这就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例如:中文中有“同舟共济”,英文中有“inthesameboat”;中文中的“蓝图”,英文用“blueprint”来表达。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域或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导致他们对相同的事物和经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文中的Heisawolf表达的含义是他是一个好色之徒,但不过英语学习者不知道相关的文化背景就会以为“他是一个很凶的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和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增强对西方各国的文化深入了解的同时,不断强化英语水平,这也是对我国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文化的载体是语言。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是某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我们只有了解了语言中隐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了解语言所承载的真正含义,我们才能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前,由于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过分侧重语法、词汇的讲解,而忽略英美文化的灌输,导致我国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较为低下,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这是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匮乏,导致英语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敏感度、洞察力和识辨力。例如,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一名美国女士说Youlookstrong,这种说法让这名美国女士感觉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strong这个词过于男性化,如果把strong改为healthy则表达的更准确,也会让这名女士感觉很开心。因此不进行文化教学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另一方面,使用中文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语用失误、交流受阻。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强化英语运用的能力,还要不断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语言有各种适用的场合。我们要用心体会语言的真实语义,就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什么情形下该说什么样的话,什么话题是禁忌话题,都和他们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同时跨文化交际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正处在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相当重要,因为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含义,才能对西方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深有体会,才能掌握地道的英语。

三、西方文化教学的新途径

西方文化教学的进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某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有优势或劣势。我们在继承、发扬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了解西方各国文化,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其次,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融入西方文化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明确语言点以外,还要明确文化点。文化点应主要围绕影响语义和语用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讲解,包括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等。教师在课堂上应强化学生语言的运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会话、分组讨论或演剧目等。在进行不同典型话题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比如如何问候、表达谢意祝福等,学生会意识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所蕴含文化的敏感度。大量阅读西方文学经典作品。通过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佳作,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该作品体现出的某个民族的文化,还可以学会如何鉴赏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应该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最后,教师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之余,还应多组织英语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晚会、英文歌曲比赛、英文脱口秀、英文话剧、英语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专题讲座等。但这些活动的组织安排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英语课外活动应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参加者和主导者;一切的活动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时间的安排要恰当合理。

四、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传统的只强调语法、词汇等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适合时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想要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就必须自己先找到相应的文化点,并具备介绍和说明这些文化点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具备扎实准确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前提下,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达到用英语交际的正确有效。2.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尤其是培养在课后积极主动丰富西方文化知识的意识,这种意识的提高会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学任务的决策者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者。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的灌输,并通过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和实行可行的改革方案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4.教师要加强研究文化与语言、交际及英语教学工作的关系,不断丰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教授英语的单词和语法,忽略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就会感到枯糙乏味,跨文化交际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再加上我们的学生身处中国,很难有机会去英美国家学习英语和感受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所以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沉浸到英美文化中,最大程度地理解英美文化的内涵。教师的英语教学应针对课本内容和日常交际需要进行,将中西文化共性和中西文化差异融会贯通,从而使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在课堂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在教学中融入英美国家历史和社会生活全貌,最好配备DVD光盘,通过影像和声音传递文化信息,使语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影像资料应展现英美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这种展示将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在实际场合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设置合适的语境,组织一些可涉及英美国家社会文化层面的分组讨论或会话,话题尽量是学生感兴趣的,激发他们讲英语的欲望。

五、结语

语言论文范文第5篇

(一)形美所谓“形美”,就是通过教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地讲述把事物或事件的情景讲述得生动具体,学生听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扪其形,如嗅其味。

讲究教学语言的“形美”,就要做到:

1.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对偶、排比、拟人、反复、夸张、顶真、互文、摹状等修辞格,对于这一点,大家应该很重视,也很清楚该怎样做,我就不再赘述。其实我们语文老师还可以从相声、小品、快板、演讲、辩论、旁白、解说词等这些重语言表达的艺术门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

2.多种句型句式的运用。语文教学语言句式应富于变化,灵活多样,绝不能一成不变,单调乏味。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主动句、被动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长句、短句等等,都可以运用。如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时,教师可能会经常说:“同学们一起读!”偶尔这样说无可厚非,但一直用这种固定的习惯句式就不好,可以换成“来,一起读,一、二!”“我们一起读,开始!”“预备起,开始!”等等,长句变短句,就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虽然经过认真思考,但还是答错了,教师这时就不要说:“你的答案是错的!”“你简直是胡说!”而最好说:“是这样吗?再想想?”“我不太同意你的意见,再思考思考?”这样把感叹句变成疑问句,句式不同,语气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

(二)音美所谓“音美”,就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美,音乐美。

1.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教师上课若说话慢了,像“老牛拉破车”一样,学生就会感到厌倦疲乏;说话快了,像“打机关枪”一样,学生思维跟不上,听课吃力,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果声音低了,有气无力,学生的兴趣就调动不起来;声音一直很高,对学生刺激太强,学生会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因此,教学语言要讲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利用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语气的升降,长短句等的变化,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轻松地学习。

语言论文范文第6篇

一、对近六年来应用文试题的分析及评价

自1992年应用文考查从作文中分离出来后,尽管考查的种类不断变化,但题型设置基本稳定。为便于说明,请看表一:

表一:六年来应用文试题分析一览表年份题号考查种类题型设置能级层次赋分199220广播稿修改词语B、D3

21口信不同语境转述D319938广告修改词语B、D2

20报道语句删除和简略D2

21通知写正文D3199421启事简化内容D2199530便条修改词语B、D3

31调查报告图表转换文句表述D6199631广告修改标点、词句B、D5199731报道修改标点、词句B、D5

(说明:1991年第24题信函理解此表未列出)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近六年来高考试卷对应用文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考查内容看,应用文的种类在不断变化,避免了备考时猜题押题现象,体现了试题的灵活性与考查的全面性;

2.从题型设置看,主要是辨识词句错误并修改,以考查语言运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实用性;

3.从试题赋分看,一般稳定在6分左右,基本上占作文赋分的十分之一,体现了应用文在语文学科中应有的地位与分量。

二、对高三应用文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1.了解种类全貌,复习力求把握重点

人教社出版的九年义务制初中语文教材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应用文共有30多种(参见表二),绝大多数分布在初中2——6册的附录中,高中第五册1995年版附录列举了八种应用文例文。1997年修订的《考试说明》一改过去“了解常见应用文写法”的笼统要求,明确指出应掌握的应用文只有书信、启事、通知、新闻、电报稿、广播稿、申请书,说明书等八种,因此,将种类繁多编排相对较散的内容归类整理,在了解上述30多种应用文的书写格式及行文习惯的基础上,突出《考试说明》规定的八种重点应用文进行强化复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稳操胜券。

表二、中学语文教材应用文分布一览表册次应用文种类初二册通知启事电报汇款单初三册介绍信证明信公开信倡议书申请书初四册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贺词贺信贺电会议记录初五册合同民事诉状计划公约海报初六册黑板报科技报告产品说明书唁电唁函高五册请示工作计划简报调查报告总结合同贺信

贺电书状

(说明:初三册的“应用性说明文”列有解说词、产品说明等,初五册的“应用写作”列有新闻报道、广播稿和书信,初六册的“应用写作”列有调查报告、总结)

2.筛选例文信息,表述力求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要注意准确、简要、清晰。应用文考查一般是提供例文、提出要求由考生简答,或删减冗长多余内容、或限定字数表述,因此,学生必须审读例文,筛选例文中的有用信息,表述力求简明。简明的第一个要求是抓住表述要点,尽量去掉多余的词句。试看1993年高考试题(新闻报道修改):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19××年将在广州召开的国际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超对称性”“超引力”是70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展开了热烈的,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这则新闻的主要之点就是向读者介绍这次会议的召开,因为会议讨论的是读者感到陌生的问题,所以还要作一些必要的交待。根据这样要求和新闻的惯用格式,加波浪线的内容都可以删,加横线的地方可以用“这两个”来替代。经过删改,上面的新闻稿才要点突出,语言简洁。

语言简明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表意要清晰明白,不要让人费解甚至误解。请看某学术会议筹备组给参加会议人员的回信(1991年高考第24题):

……你要来参加会议,我们表示欢迎。只要你单位同意你来,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这一段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接到这封信的人自然不知如何是好。

3.分清体式要求,用语力求得体恰当

不同种类的应用文,其体式和用语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运用语言要仔细斟酌,符合体式要求,也就是说用语要注意“得体”。根据以往的高考试题,我们认为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得体,应侧重注意对象、场合和语体等几个方面。

请看1995年高考试题(便条用词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学生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这张便条划线的三个词中,“光临”是敬词,只能用于受话方,而不能用于说话方,此处对象错了,显得无礼貌;“决定”、“磋商”多用于严肃、庄重的场合和必须慎重对待的事情,既然是便条,就应该自然、亲切,多用口语。因此,便条中三个划线词依次可改为“到”(去)、“不得不”(只好、只能)、“商量”(商议、商定)。

再如1992年高考试题(广播稿用语修改):

自从我省西部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之巨。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传送到了灾区。

这篇广播稿中,画横线的四处必须修改。因为广播稿通过广播员,靠电波将文字转换成声音,把信息传送给听众。这样,稿件用语就应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而“震灾”与“赈灾”属同音词,听众无法区别,“逾……之巨”属文言语体,括号内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文字多用于书面语体,这些都是不符合广播用语要求的。

4.辨析遣词造句,表达力求通顺连贯

简明和得体是修辞上的要求,通顺连贯则是语法上的要求,前者应以后者为基础。如果一则简单的应用文语法毛病多,人们读了以后不知所云,就会失去其应用价值。

例如1996年高考试题(招生广告修改):

我校是×××捐资百万元跨省办起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①,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②。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国内外80多家新闻界报道了我校③。我校饮誉东南亚,除了越南、柬埔寨,某些国家都有姊妹学校④。

这则广告中画线的四处有不通顺不连贯的毛病。其中①③两处不通顺,第①处应在“办起”之后加“的”,第③处“80多家”修饰“新闻界”不当,应将“界”改成“单位”;②④两处不连贯,第②处中的两个逗号应改成顿号,第④处“某些”与“除了”照应不周,应改成“别的”或“其它”,这样修改才能使句子语脉流畅。

再如1997年高考题(报道修改):

星期三,我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①,就共青团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②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③,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④,不把这一点重视好⑤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⑥对不尽人意⑦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这篇报道中七处画线语句都必须修改。其中①②④⑦处不通顺,有语法毛病,第①处重复多余,应删除“到会的”或将此句改为“到会的15名团干部”;第②处“如何为……建设”搭配不当,应在“建设”后补“作贡献”或改为“如何在……建设中作贡献”;第④处也属搭配不当,可改为“要增强……意识”;第⑦处成分残缺,应在“尽”之后补上谓语“如”。而③⑤⑥三处不连贯,第③处删除“当”或者将“当”改为“在”,第⑤处成分位次颠倒,可改为“不重视这一点”或者“对这一点不加以重视”,第⑥处没必要用分号,用逗号即可,或者为了使表意更明晰,语意更突出,可保留分号,在“……的事”和“……的地方”后加上逗号。

语言论文范文第7篇

诚然,“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但也不是不能学好的。笔者认为,学生要学好语言,除了要下苦功之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重点在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以下谈谈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拾粹

学习语言要靠积累,拾粹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把在阅读书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或与人谈话时遇到的一些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成语典故、歇后语等随手记在摘抄本或卡片上;抄文上面标明类别,下面注明出处,以便使用时核查检索;隔一段时间浏览一下,以便加深印象,方便使用。

坚持拾粹,大有好处。拾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语言材料,摘抄本和卡片成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益友良师。

二、查询

学习语言,遇到疑难,一是查字典、查资料;二是向人询问——查“活”字典。查询是解决语言疑难的唯一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有位名人的习惯很可取,他读书时总少不了一支笔、一本地图册和一本字典。笔是圈点勾画用的,地图和字典则是供查询用的。学生首先应学会查询。

然而,实际上不少学生的查字典习惯甚差,在语言学习的往来帐上“债台高筑”。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使学生养成查询的习惯。为此,有时甚至可以采取“堵死后路”的方法,即课本上的生词基本不讲,但考试时却必考无疑,迫使学生克服依赖思想,“逼”学生自己去查询。

查询,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语言时遇到的疑难,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减少语病,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时的检索、辨析能力。

三、诵读

诵读,不仅是语言能力训练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古今的语言大师和在语言上有所造诣的学者都十分重视通过诵读学习语言。叶圣陶讲:“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为它有助于发挥多种分析器的作用。运用多种感官诵读的好处在于: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助于语汇的积累和运用,正所谓“熟读成诵”。这样,所学到的别人的好的语言就可以存入自己脑中,一旦需用时,便可呼之即出,任人驱遣。

所以,语文教学不可不强调诵读训练,学生学习语言不可不采用诵读的方法。默读固不可少,但“哑巴语文”绝不足取。

四、续说

续说,说白了就是“接下茬”。说到接下茬,恐怕不少老师会不以为然,甚至是坚决反对的。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接下茬乃是一种极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别人有了前言,你给续上一句后语,这正是一种自创的、绝好的训练语言的机会。

现实中这种机会随处可遇,播音员播音时,老师讲课时,自己阅读时,都可以依据他人的前言,对其后语做出推断或猜想,进行续说。说对了,是一种运用语汇的实践,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说错了,等于是一处改错练习,可以帮助纠正自己的错误;说得和人家意思相同,用词各异,可以体会语汇的丰富。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语言的测试,一种没有考卷、无人监考、轻松自娱的语言自我测试。这种测试机会多、范围广,完全出于自觉,没有任何外来压力,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其优势和效果是常规测试所望尘莫及的。

所以,教师应引导、鼓励学生“接下茬”,养成续说的习惯。

五、比较

学习语言,离不开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识优劣,识得优劣才能学到语言的精华,才能悟出运用语言的真谛。这里所说的比较有三种:

第一种,试换比较。阅读时,特别是阅读名家名篇时,试着将文中的某些语句换一种说法,并与原文的说法相比较。通过比较便可窥见作者的匠心,悟出作者用语的精妙,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语言的不足之处。

第二种,类文比较。类文比较,是将某类不同文章相比较,如同时代、同题材、同体裁的不同作者文章的比较;同题材、同体裁的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文章的比较或同时代、同题材、同作者的不同体裁文章的比较等等。通过类文比较,可以体会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体裁或不同时代的语言特点等等,既可以加深对阅读对象语言特点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自己语言特色的形成。

第三种,自我前后比较。让学生隔一段时间翻阅一下自己以前的习作,并与现在的习作相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有所长进,对学生则是个激励;发现旧病如初,对学生则是个鞭策。

总之,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养成比较的习惯,学会通过比较学习语言。

六、体察

这里说的体察,指的是体察语境。语境有两种:一是狭义语境,一般指口语的前言后语或书面语的上下文;二是广义语境,一般包括交际双方的具体情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体察语境的角度有两个:一是从作者的角度进行体察,即设身处地从作者的身份、立场、经历、所处的时代及具体背景等方面的情况出发去体察;二是从作品文字的角度进行体察,即从相关上下文、作品人物的具体情况或具有隐性意义的语句等方面去体察。

只有认真体察语境,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语言,才能弄清作者为什么那样写,作品中人物为什么那样说,才能透过字面听出一句话的弦外之音,才能挖掘出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只有认真体察别人文章的语境,自己写文章时才能考虑语境的因素,语言才能准确、生动、深刻、连贯、得体。体察语境,对于学生学好语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认真加以引导。

七、求疵

求疵,若冠之以“吹毛”,便成为贬义词;若舍弃“吹毛”,求疵则未必是一件坏事;若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求疵便是一种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听播音员播音时,与人交谈时,听同学答问时,阅读书报时,随时都可能发现一些误读或语病。学生对这些语言之“疵”若缺少警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其影响。久之,就会以误为正,以讹传讹,非但学不到规范的语言,反而会使自己的语言错误越积越多。

所以,教师务必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经常保持高度的警觉,时刻以一种审视的态度、“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人的语言,自觉辨识正误,求疵挑错,从而减少语言错误,提高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八、运用

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语言,学是为了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是目的。但是,为了学好语言,必须试着去用,通过用来掌握它,这时运用语言又可视为学习语言的方法,正所谓“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语言论文范文第8篇

一、哲学观念与广告语言

曹志耘(1992:130)认为,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哲学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有关语言的结构和运用,当然也影响着广告语言的应用。例如,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哲学观念。在我国的一些广告中,天人合一观念对语言表达和接受的影响显而易见。如长虹牌电视机广告词“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通过天上彩虹对人间“长虹”的映衬、比喻,给人一种天上人间一体,彩虹“长虹”一物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广告宣传,“长虹”彩电的美好形象栩栩如生地长驻于人们的脑际。“长虹”彩电驰名全国,颇受青睐,销售量跃居国产彩电之首,这固然与其质量息息相关,但无疑也与其广告词所创造的美好形象不无联系。

扬子电气的电视广告则由人群在大地上组合成多姿多彩的扬子电气商标图案和“扬子电气”四个大字,在此场景里,人和文字融为一体。同时,该广告仅有的两句话“扬子天地,扬子电气”将商品与天地相提并论。这样,整个广告形成了一种十分强烈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气氛,非常引人入胜。再举数例:

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某丛书广告)

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皮货商场)

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

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都能引起我国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

强调群体、贬抑个体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另一重要特征。如汉语包括广告语言从大到小的表达顺序正是这一哲学观念的体现。又如我国的大多广告词十分精辟,往往以寥寥数语勾画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点和优势,注重创造其总体形象,一般不很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优点的重墨细腻的描述。我国广告存在不突出个性的现象,这似乎也与中华文化中追求群体一致性,反对个体特殊性的传统思想有所联系。

与此相反,突出个体和个性是西方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包括广告英语从小到大的表达顺序则是这一哲学观念的具体反映。如,英语广告特别注重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特征进行缜密入微的重墨描述,特别突出其个性与众的不同之处。广告语篇,与形象优美的插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商品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而自然地将商品的价值转移到商品购买者身上,着力创造美满理想的生活氛围,把受众诱入引人入胜的境界,让消费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样的广告在西方处处可见,在我国则较为罕见。这种差异同中西各自的哲学观念和物质文明程度紧密相联。

整齐、对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形成的一个哲学观念。我们知道,许多客观事物都具有整齐对称特征。人类各门学科包括建筑、美术都反映出这一特征。语言,包括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也表现出这个特征。中文广告中应用频繁的对偶式四字句就是整齐、对称的范例。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样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此外,中文广告中的许多广告词都是文字工整、结构匀称、琅琅上口的广告金句。如:

④甜甜大白兔,宝宝心爱物!(白兔糖);

⑤追逐美丽画面,留下永恒回忆!(照像机)

英语广告篇章也讲究整齐、对称。为数不少的广告标题和广告口号都是整齐、对称的句子。试看一例:

⑥Abusinessinmillons,aprofitinpennies.

众所周知,英语广告篇章中的排比句俯拾即是,其中有些音节大约相等、结构颇为工整。如:

⑦EarthisapersontobecaredforEarthisahometobemanaged…

另外,英语各类广告中时尔可见短语排列式语篇。英国语言学家G.N.Leech(1966:95)称之为blocklanguage(块式语言)。短语排列式广告篇章文字整齐,结构匀称,意思清楚,一目了然,给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短语排列式语篇在中文广告中也屡见不鲜,可能是受西方广告的影响吧。

整齐、对称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它反映在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整齐、对称也是广告修辞特点之一。中文广告最讲究整齐对称,很少运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这大概是因为我国人民对整齐、对称的偏爱吧。西方广告既采用整齐对称的结构,又好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具有多姿多彩、含蓄隽永的效果。显然,中西广告的艺术手法与各自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观念息息相关。

二、思维模式与广告语言

思维模式与语言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和接受产生影响。广告语言必然反映和影响思维模式。

具象性是世界各民族的思维特点。人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喜欢具体、形象、直观的语言。广告语言充满修辞格,通常非常生动形象。如:

⑧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航天电冰箱广告)

⑨书为山谷,笔为径。(某彩色笔广告)

⑩把柔媚浇在身上。(香浴乳广告)

以上第⑧例含有明喻辞格,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第⑨句包含两个暗喻,书比作山谷,笔被喻为山径,清楚易懂。从暗喻可知,笔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是摘取知识之果的必备工具。第⑩例巧妙地将产品形象化为“柔媚”,制造了极柔极媚的体验,浪漫娇妩,极富诱惑力。

英语广告措词也讲究生动形象。例如:

(11)Breakfastwithoutorangejuiceislikeadaywithoutsunshine.

(12)Goldstaristhebrighteststarinelectronics.

上面第(11)句是个典型的明喻句式,第(12)句是个典型的暗喻句式。语言生动,意境鲜明,产品功能、公司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令人怦然心动。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特点之一。英汉广告大量使用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创造鲜明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以便富有感染力地宣传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从而大大增强英汉广告功能。

人类思维模式的另一特点是模糊性。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正是中国人对语言文字的特殊体验。尽管广告语言首先要求简明易懂,但恰到好处的模糊性、意会性,可使广告语言富于联想,回味无穷,大大增加广告的艺术感染力。汉语广告的模糊性常常在于运用精辟的言词巧妙的表达法或恰当的修辞,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地创造商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例如在杉杉牌西服的电视广告里,一位男士身上所穿的漂亮潇洒、楚楚动人的西服引起了众人的羡慕。一对情侣在喝饮料,小伙子羡慕地盯着这身西服,惊异地说:“杉杉牌西服!”他的女友立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要太潇洒!”言外之意丰富而生动,十分耐人寻味。

西方民族的思维模糊性在英语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模糊性似乎跟汉语广告一样常见。英语广告的模糊性表现在好些方面,但主要在于利用双关(pun)、含蓄比较(impliedcomparison)等修辞手段或使用别出心裁的表达法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特征和优点。如:

(13)You''''llgonutsforthenutsyougetinNux.Itfillsyouupandgivesyoulotsofgo.(Leech,1966:185)

该广告词包含双关语:gonuts(=becomecrazy)中的nuts与其前面的thenuts(坚果)均构成语义双关。显然,双关语表里双涉,一举两得,富于联想,灵活机动,深刻而生动地揭示广告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可见,广告语言的模糊性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

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系统之中。广告的模糊性不但存在于广告文字中,而且存在于广告图像中。模糊的广告语言和插图给受众提供广阔的想像余地,诱发人们的想像思维,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西方人喜欢幽默,说话风趣好笑,这种性格特点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西方人的浓浓的幽默感在英语广告中可见一斑。试举数例:

(14)MANwantedtowashdishes,andtwowaitresses.

(15)ACCOMMODATION,suittwogirlswillingtoshareroomoryoungman.

(16)ACCOMMODATION:Honeymoonsuite,sleepsthree.

(17)PHOTOGRAPHERsettingupownbusinessneedsmodel,assleepingoractivepartner.

(18)如果您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国外交通安全广告)

幽默虽然是一种令人开心颇为有效的艺术手段,但在我国广告中,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越来越多。请欣赏一则广告联和一则幽默电视广告。

(19)上联:白玉犹有瑕,求人十全十美哪里遇?

下联:青春岂无限,择偶千挑百拣几时休?

横联:看剩下谁?

(20)实不相瞒,天仙牌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三、文化心理与广告语言

曹志耘(1992:135)指出,“每个民族都拥有一些深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图吉利,避不祥是各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但在各民族有各自的内涵和表现。中国人民看重吉祥如意、发财致富、孝敬父母,尤其看重家庭子女。反映这些文化心理的广告语言颇为常见。如:

(21)三羊,三羊,给您吉祥!(三羊皮商行)

(22)幸运天天有,今天轮到您!(面霜广告)

(23)恭喜发财迎新岁,长年好运金利来。

(24)南方大厦,祝福万家。

(25)捧出一片爱心,献给千万老人,这是云南制药厂的奉献。

(26)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

(27)红棉保温瓶,温暖你家庭。

(28)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拥有文化,拥有明天(港台演员义演广告)

以上广告语迎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很能打动受众的心,容易引起共鸣,极具劝说功能。

西方人虽然也有上述文化观念,但与中国人相比,显得淡漠些。因此,表现上述文化心理的英语广告语篇较为少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与美丽是相互联系的。年青人希望自己漂亮美丽,中老年人也希望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些,比实际相貌漂亮些。中西广告者利用人们的爱美心理,巧妙地将许多商品与“青春”、“美丽”、“潇洒”自然联系起来,赋予产品以神奇的魅力,激起消费者的强烈消费欲。例如:

(29)特别的美属于特别的您!(化妆品)

(30)美发超然,风姿翩翩!(发乳)

(31)永保青春魅力,赛如仙女下凡!(化妆品)

(32)Fineandlight,itkeepsyourskinradiant,healthyandbeautiful,andisanexcellentbaseformake-up.(Torben,1992:80)

(33)Don''''tletmotherhoodspoilyourbust-line…ThousandsofwomenhaveusedAguamaidtokeeptheirbustlinesfirmand

youthful.Whydon''''tyoujointhem?…(ibid.p.81)

在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当今社会,广告成了打开消费者钱包的金钥匙。化妆品和其他健美品广告数不胜数。女人是此类广告的主要受众。在当今的广告中,最受女性青睐的形象就是年轻貌美、时髦秀媚的美女形象。在西方,对美丽和时髦的追求似乎成了女性优先考虑的大事,母亲的义务已退居次要的地位。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广告者精心设计魅力非凡的化妆品和健美品广告。这样,广告化妆品和健美品成为创造青春美貌的“灵丹妙药”。

古今中外的人都喜爱物美价廉的商品。即使那些百万富翁也不例外。广告者对人们的这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心领神会,总是强调商品的优质和价格的低廉,西方广告尤其如此。如:

(34)以最低廉的价格,提供最高的男性价值!(服装)

(35)难得的缘,难得的价,更难得的情!(家具)

(36)It''''stimetomakeyourreservations.Rightaway.Becausenowyouhavethefreedom

toflycoast-to-coastforonly99eachwaywithroundtrippurchase.Also,besuretocheckoutour

lowfarestootherexcitingdestinationsforonly99orlesseachwaywith

roundtrippurchase…(USATODAY,Dec.31,1998)

(37)Greatnews.Inthesecities,there''''sanewwaytosavemoney…Nameyourownprice!(ibid.)

追求物美价廉可谓是人们的传统文化心理。广告突出物美价廉符合人们的心愿,迎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很能激发人们的消费兴趣和消费行动。

现在我国消费者的崇洋心理虽然远不如从前那么严重,但多多少少总还有之。我国的广告者利用消费者中的心理,在许多广告中总是有意无意地特别强调“采用进口设备、引进先进技术生产的一流产品”,以便树立商品的形象,引诱潜在的消费者采取实际行动。为了迎合消费者青睐洋货的心理,许多产品说明书都使用英汉两种文字,甚至连乡镇企业、私人企业生产的国内消费品都印上醒目的英语品牌,使产品带上了洋味。为数甚多的汉语品牌采用新组成的听上去像外国品牌的译名。由于相当多的中国消费者会将这些假外国品牌与进口产品联系起来,他们就乐意购买这些带有貌似外国品牌的国内产品。目前流行的假外国品牌有:蒙妮莎(时装公司及其产品),雅丝丽(洗发精与护发素)、洁士苗条霜、爽肤露、美加净、伊思丽(化妆品)、柔美丝、丽花丝宝、芭蕾、发佳丽、爱美思(巧克力)、梦蕾娜(童装)、雪梦莱(皮装)、雅迪氏(时装)、雷特蒙(时装)、蒙雪尔(皮装)、丝华露(洗发用品)、雅戈尔(服饰)等。

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与其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密切相关,不同民族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心理。如,我们认为违反人们文化心理的不雅之辞或不雅行为,西方人却习以为常,完全可以接受。西方提倡性解放已有悠长的时间了。性生活、的宣传散见于各类大众媒体之中。作为大众媒体之一的英语广告有时把产品的宣传同色情或性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增加产品的诱惑力。有些广告(包括图像)露骨地推销contraceptives(避孕用品),如condoms(套),contraceptivesuppository(避孕栓),contraceptivejelly(避孕药膏),contraceptivepills(避孕丸药)等等;有些广告毫不避讳地提到“sex”,“semen”,“vaginalfluid”,“mutualmasturbation”,“fingering”,“analsex”等等(参见GregMyers,1995:177-181);偶尔还可碰到为同性恋者及其同辩护的广告,称他们的为sefersex。上述这样的广告在西方不足为奇,与西方人的文化心理没有冲突。这样的广告若在我国广而告之,无疑会超越一般人的文化心理承受能力。

四、道德观念与广告语言

传统的公认的道德观念,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广告语言的运用理应受到社会道德观念的制约。例如,不论在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哪个社会,诚实总被认为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之一。“Honestryisthebestpolicy”(诚实为上策)。广告必须以诚实为上策,实事求是,开诚相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胡吹海捧,欺骗愚弄。实际上,我国出现了不少以诚动人的广告词。例如:

(38)爱好写作,请读《写作》。

文理学科,不离写作。

各行各业,不离写作。

欢迎大家,订阅《写作》。(写作杂志广告词)

(39)爱吃多少就吃多少,爱吃什么就烤什么。(电烤箱广告词)(朱清阳,1993:70)

这两则广告语言朴实自然,用实实在在的词语突出了各自的主题,给人以诚实感,给人印象极深。

相比之下,也有些广告词有意无意地显得过于虚浮,令人难信。还有些广告使用明显虚夸的广告词语,如“一流”、“唯一”、“首家”、“独创”、“誉满全球”、“无与伦比”、“天下第一”、“举世无双”、“顶呱呱”、以及“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等等,更是与人们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令人反感。

西方广告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阶段,从文字到插图都较讲究,显得较成熟了。众多的英语广告注重摆事实列数据,采用纵横比较对照等方法,以明白具体的语言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点,同时注意创造商品的形象,给人一种真实可靠的感觉。当然,也有一些英语广告偶尔可见“thebest”、“thefinest”、“themostwonderful”、“theperfect”这样的浮夸之词,受到西方一些语言学家的批评。

自我谦逊、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汉语中的谦词“奴”、“敝”、“拙”、“在下”等和尊称“您”、“君”、“贵”、“尊”、“阁下”等就是这一准则的直接体现。广告是商战中的一种重要宣传,应该使用对受众表示尊重、理解和真诚帮助的广告语言,才能唤起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的高度信任感,才具有相当强烈的号召力和说服力。事实上,尊称、谦词在我国广告语篇中使用频繁。试举数例:

(40)美化您生活的世界!(贸易公司)

(41)给您带来春天般的温暖!(空调器)

(42)欢迎来函来电联系或光临敝公司洽淡业务。(北京广告公司广告)

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受众感觉到广告主是以谦逊的态度说话,不是目中无人自吹自擂。

虽然自我谦虚不是西方民族的典型道德标准,但尊重他人、为顾客着想也是西方民族所遵守的道德原则之一。这一道德观念自然也在英语广告中反映出来。如:

(43)Theprocessbeginswithacarefulin-depthassessmentofallyourneeds.Wethenprovideacustomizedprogram

designedjustforyourcompany…(USATODAY,Jan.4,1999.p.6)

(44)Wewanttobeyourairline.(ibid.18)

(45)…soextensivephotographiccreativityisatyourcommand.(ibid.62)

(46)CleanestDishesGuaranteed.

Ifyoudon''''tagreethatthesearethecleanestdishesaround,we''''lltakebackthe

dishwasher,refundyourmoney,andgiveyou25ontopofthatforyourtrouble.(ibid.14)

这些广告词体现出广告者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表达了广告者高尚的商业道德: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尊重他们的选择。

中西文化对中西广告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中西广告语言也在多方面反映出中西文化的种种特点。体现中西文化观念与特点的中西广告语言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往往引起受众对商品的好感与青睐,促使广告走向成功。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是一个值得全面探讨,很有价值的重要课题,涵盖面极广,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所探讨的仅涉及到其中四个主要方面。涉及的有关内容还有:风俗习惯与广告语言、生活方式与广告语言、价值观念与广告语言、与广告语言等。这些方面有待认真研究,需要细致探讨。

【参考文献】

[1]曹志耘.广告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1992.

[2]朱清阳.广告金句7000[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3.

[3]张东.广告妙招妙语大全[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4]Leech,G.N.1996.TheLanguageinAdvertising.[M].London:Longman.

语言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言语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

在中国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语言”的重要表现方式,教师借助于这些表达方式,实现和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逐步的鉴赏阅读能力,在增加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所以根据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来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来展现。

第一、课堂教学的内容。课堂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实现交流的重要媒介,在新课改以后,课堂的教学内容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增加了教学技巧和教学灵活性以后,整个课堂教学的“语言”就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多媒体、小组合作、引导式教学帮助教师提高的教学“语言”传播和交流,利用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教学内容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过程。第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前面已经讲过,“语言”主要的工作就是交流的工作,所以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的单方面教学过程,同时还包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不仅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作业布置、班会总结、主题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习的过程,都是师生交流的媒介和方式,简单点来说,就是师生交流的“语言”。这些“语言”没有固定的方式,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来进行和实现的,总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而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语言”交流的作用。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言语”

“言语”主要的重心在于“说”,所以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言语”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教师课堂上言语的引导,这是教师语文教学中“言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言语”的引导,实现“语言”表达的作用。前面已经讲过“语言”主要侧重的是“话”,而“言语”主要侧重的是“说”所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语言”表达发挥的作用,主要依靠“言语”来实现了。

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学不仅要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表达方式和接受技巧方面也要有所创新,不仅是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才是教学技巧所要实现的目的。所以在中学的教学技巧中,教师往往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不论是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表达,还是含蓄生动的书面语表达都是教师表达技巧的不同体现。

我们知道“言语”具有个人性和活动性,是一个变化的状态,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不管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作业的布置,都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来实现的,而且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但是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必须保证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使用普通话。在现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通话的普及已经是非常广的,而且教学过程中使用普通话,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准确的掌握学习内容,通过字正腔圆的言语表达,实现语言交流的最大化。第二、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论采取那种教学方式,都要保证与学生的适应能力相当,不能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说中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还有些欠缺,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限制,开展教学过程评价或者教学过程赏析,因为学生的个人能力并没有达到这方面的水平,教学活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即使是再灵活再先进的教学方式到要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就类似于“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依赖于“言语”的表达。而“言语”又构成“语言”教学的一部分,这就是“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活动的实现都要依靠教师的“言语”表达,我们常说,语文老师有“舌灿莲花”的口才,就是形容“言语”的丰富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选择不同的“言语”。比如说在中学诗歌的讲解过程中。利用动人的音乐旋律和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读,让学生从听觉上感悟诗歌的魅力,教师利用特殊的“言语”来让学生理解课文,这种“言语”将教师的教学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就是用“言语”来表达“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的“言语”表达会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读,生动幽默的表达以及渊博的学识都是教师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言语”,学生能够能加容易的接受教师的“语言”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表达。

结语:本文主要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和表达,语言主要是“话”,言语主要是“说”,在具体的阐释过程中,充分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相信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能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语言论文范文第10篇

1.该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语言技能的学习不应该被分割成听、说、读、写,孤立地学习。教学应该从整体出发,使听、说、读、写技能同时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语言需要在整体的背景中进行学习,语言学习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然后再回到整体的学习过程。整体语言环境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整体语言教学重意义、重整体、重综合技能。对于EGAP教学而言,教学可采用语篇教学的方法,通过语篇学习,了解语篇结构和内容,熟悉学术语篇的构成方法。通过语篇的组织,熟悉和掌握学术语篇的宣讲技能。在这样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中,学术语言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同时发展。

2.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为交际目的而存在的社会现象。

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运用。不应人为地将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培养,而应当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有鉴于此,EGAP教学应努力使学生置身于学术交流活动的真实环境,提供学术讲座音频和视频材料,鼓励学生撰写学术报告并进行宣讲,组织学术讨论。通过这样一种模拟的真实的环境,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学术英语交流中的语言知识和交流技能。

3.整体语言教学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考虑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有意义地、持久地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团队合作和同学间的交际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EGAP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特长设计教学活动,布置学习任务,及时与学生沟通和协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学习任务的按时完成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学习效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交流能力。

二、整体语言理论的具体应用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强调语言教学的整体性、语言运用的社会性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观点,为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学术讲座听力、学术报告写作以及学术报告宣讲等学术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术报告宣讲是国际学术会议中主要的交流形式,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熟悉和体验学术宣讲过程,掌握学术宣讲语言和技能,笔者在教学中以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为理据,进行教学实践并取得初步效果。

(一)教学的基本环节

1.理论指导(TheoreticalInstruction)。

开课之初,教师将对分散在教材各个单元的学术宣讲话语、宣讲技巧和方法进行整合,补充和丰富有关内容,按照撰写和宣讲学术报告的流程,完整介绍学术宣讲的语言和策略,强调要点,布置理论自学,为学生撰写和宣讲学术报告提供前期的理论指导。

2.讲前准备(ReportPreparation)。

经过理论学习,学生对于如何撰写和宣讲学术报告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兴趣确定报告的主题,收集资料,根据撰写和宣讲学术报告的理论知识,组织和完成学术报告的发言稿和PPT。教学班学生来自学校农学、植物保护、资源与环境管理、园艺、食品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学术报告主题丰富。教师在这一环节将与学生充分协商报告主题,帮助学生完善报告内容,确保教学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

3.学术宣讲(AcademicPresentation)。

学术报告宣讲人将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在课堂上宣讲报告。报告的主题和点评的要点将提前交给学生听众。报告宣讲中,学生听众不仅要听取报告内容而且要留意报告语言和技巧的运用。报告宣讲后,学生听众与宣讲人先就报告的内容进行目的语的口头交流,然后进入讲后点评环节。

4.讲后点评(AudienceEvaluation)。

澳大利亚课程中心主任DavidNunan认为讲后点评不仅包括评价本身(Assessment),还包括了对评价结果的理解和依据该评价结果应该采取的行动。因此,我们采用讲后点评法,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宣讲报告的开场、结尾、结构话语的使用、PPT的辅助效果、图片图表的解释、声音的运用和体势语的使用等进行讨论和评价,直观地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学术宣讲的语言和技能。

(二)教学结果与讨论

收集资料,撰写、宣讲和点评报告的实践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宣讲的技能。在宣讲报告的准备阶段,学生通过报告内容的组织以及宏观表达(Macro-structureSignals)和微观表达(Micro-structureSignals)的实际应用,加强了写作的逻辑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宏观表达和微观表达的学习和使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这些表达的不同作用,较好地掌握了学术宣讲语言,而且帮助他们建立了形式图式,使他们在学术讲座中得以更好地把握讲座内容的整体结构。教师在这一阶段针对学生报告中核心内容比例失当以及报告内容一致性不够的问题,运用美国专业演讲者Morgan和Whitener的组稿方法,指导学生从核心问题出发,向外扩展来组织讲稿,删除了报告中不必要的细节,进而突出了报告的要点,完善了报告的内容。点评和讨论宣讲报告让学生明确了理论学习阶段的模糊认识,改进了报告宣讲阶段的不足,真正掌握了学术宣讲话语和基本技能。正如美国应用语言学专家MichaelRost在论及学术讲座研究方法时所指出的那样,让听众来评价学术讲座的效果,尤其是讲座中的不足,是一种有效的学术讲座研究方法。通过点评,学生明白了怎样简化PPT演示文稿、如何确定幻灯片的数量以及演示文稿与宣讲的配合问题。宣讲人对自己的表达速度有了更好的掌控,更加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对图片图表解说的点评和讨论,发现并解决了宣讲人图表解释前不提示、图表中解释部分不明示以及讲解与听众理解不同步等问题,帮助学生熟练了图表解说的基本方法。

三、结语

语言论文范文第11篇

作为汉语言专业讲师,应该强化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意境分析的能力,这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是所有汉语言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灵活使用,否则,语言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也就促成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语文知识的形成与汉语言素养强化相得益彰。例如,在形容风景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风光旖旎、风景秀丽”,如果用作“风光靓丽,风景艳丽”,不仅读起来拗口,就连基本意思也被扭曲,让美丽的风景变得艳俗无比,让人无语。虽然四个词语单独拎出来都是形容词,但是用法差别很大。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会直接影响语境的塑造,说“风光旖旎、风景秀丽”人们会眼前一亮,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靓丽、艳丽”形容风景,只会让人们倒胃口,很难找到美的感觉。

2.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除了需要语言交流,还需要借助安静、舒适的文学阅读来提高修养。所以,在品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解,还要对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地了解。如果不了解汉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无法安心阅读,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中极尽深刻而优美的语言。例如,在欣赏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托:“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单的语言朴素明朗却又隽永清新,作者对世界充满希望,充满感恩,善良虔诚的祈祷,愿每一个人在尘世间都可以获得幸福,而自己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仅仅依靠语言根本无法理解全诗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所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观也会更加准确和健康。

二、如何提高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能力

1.增加阅读、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学习语言最好的途径之一,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让学生尽快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所以,增加阅读量有助于理解汉语的应用,同时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会逐渐提高。最终,学生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基调,易于挖掘文章深处的含义,提高对汉语言的应用和分析。

2.增加必要的背诵

语言论文范文第12篇

议论文的标题语言应力求准确、简练,指向鲜明,文体特征明朗。笔者归纳出以下三种议论文拟题格式。

1.论题式:标题是文章的讨论话题或主要内容,以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形式出现。

例:《怀疑与学问》《疑的学问》《疑与成功的关系》。

用论题式方法拟题要统揽全局,关注所提供材料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话题,拟题时核心词一定要出现。如本次作文话题主要是谈“疑”,所以拟题时要用上它,显得更切题。

2.论点式:标题应是一句句意完整的陈述句。

例:《成大事者须戒疑》《拨开疑云见青天》

用论点式方法拟题,一要注意观点鲜明。二要注意表达有气势。

3.文体特征式?摇指标题含有能看出议论文文体特征的词语。

小议XX,浅谈XX,XX之我见,XX浅析,说XX。

这样的标题一目了然,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写作文体和内容。

二、论点语言

1.中心论点?摇中心论点的提出应该尽量放在文章开头。这样不仅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而且能使文章更有气势。

A.警句开头最直接?摇直接把名言警句放在开头,引用名句做论点。既可节省提炼观点的时间,又可避免一些同学论点归纳有失偏颇的毛病,还能使文章理论性更强。

例如,教材有篇顾颉刚的文章《怀疑与学问》,如是开头: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开头直接引用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话作为论点,很好的扣住了论题,也非常直接的引入论证,避免了许多繁言琐语。

格式归纳:积累一些相关话题的名言警句,写什么话题就用上相关警句。

B.对比开头立场明?摇开头紧扣话题,摆出两种不同的现象,支持其中自己认为对的一种。如:

首先要谈谈世人都会有哪些心:爱心、诚心、恒心、同情心……;私心、贪心、野心、麻木心……(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贪欲之心逐渐膨胀,冷漠之心也相应成长;爱心逐渐消退,同情心逐渐降温。(承)然而我们这些青年你也甘心就此随波逐流,就此沉沦吗?(转)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要勇敢站出来,唤醒沉睡的心。(合)

格式归纳:起(列出对比现象),承(剖析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或环境),转(提出质疑或正面典型),合(表明观点态度)。

C.时事开头扣心弦

如:

“小悦悦”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一连串追问。十八路人何以如此冷漠,对倒在血泊中的小悦悦避之唯恐不及。社会在不断发展,然而许多人却泯灭了人性,将“温良恭俭让”冲刷进了下水道。

格式归纳:1.用一两句话复述一件新近发生的,引起广泛关注的事。2.揭示此事折射出的社会心态。3.提出自己的看法(支持或批评)。

2.分论点?摇分论点应尽量放在句首,形成段首排比。当然为了更醒目,还可把分论点独立成段。

A.句首中心句?摇句首中心句应考虑句式一致。如有位考生提出以下两个分论点:

把心唤醒,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把心唤醒,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B.句首短语?摇句首短语看上去更简练,更醒目。如有位考生在提出“是什么导致今人的麻木不仁,冷漠自私?”的问题后,给出三个短语分论点做回答:

为名(举郭美美事件证明)

为利(举地沟油事例证明)

为钱(举机场刺母案证明)

三、结论语言

1.小结、总结性语言

如可见,由此可见,这样看来,如此,其实,说到底,所以我认为,总之等。

a.如此他们就不再惧怕那些时光里的兵荒马乱,因为那些坦然与无憾早已如常青的藤蔓,爬满了生命的每一季。

b.其实,这是人的通性,总是对未得到的事物怀有美好的幻想,从而产生欲望,对已拥有的事物吹毛求疵,而渐生厌恶。

c.可见,只要珍惜生活,点滴都是美好。

d.这样看来,画中人对画中物截然不同的评价也就找到了根源:因为获得的过程太过轻而易举,因为简单的得到反而使美好的事物黯然失色。

2.结尾语言

A.希望式语言

希望……

a.我只是希望,下一个落日余晖,我们可以珍惜;下一个朦胧烟雨,我们可以珍惜。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每一刻美丽。

b.纪伯伦有言:“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却忘了为何出发。”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不只望着远方,也着眼于现在,而不是一味去追逐得不到和未得到的非必需,而忽略了自己真正已拥有的财富。

B.劝诫式语言

别……

a.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并没有错,只是别被你的欲望所奴役,别忘记时刻聆听心灵的歌声。乃至待物,乃至待人,乃至待己,都请让你爱的一切拥有它最值得拥有的光芒。而你将收获的,是终生的欣慰与平静。

b.数见红尘应识我,别被外物蒙蔽了双眼,穿梭于大街小巷间,纵使华灯初上灯红酒绿,我们却再也找不到自我的归宿。归宿在何方?总有人告诉你答案,刘丽捐出自己的每一分钱,“熊猫女孩”多年间捐出的400毫升熊猫血,陈贤妹老人伸手救出小悦悦,并将全部善款捐出,这时你会发现,富女“郭美美”的“花瓶”不再吸引你的眼球,李启铭的“父亲”不再是你的渴望。(加事例列举结尾)

C.号召式语言

让……?摇去……?摇……起来?摇呼唤……

a.我们呼唤像冯友兰教授一样的人们,能在万目皆然时独具一双慧眼,参透现象,秉持正义;我们呼唤社会道德的回归,结束人们彼此之间的猜疑。不论相不相信眼睛,只要社会拥有正义与道德,我们总能有一双“慧眼”,去辨识,去存真。

b.把心唤醒,去享受世界繁华的精彩;把心唤醒,去珍惜人生的点滴感动;把心唤醒,去拼出属于自己的明天!世界需要我们――已经苏醒,不再空虚的我们。

语言论文范文第13篇

作为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涉及或使用的英语,商务英语包括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商务英语的翻译数量激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翻译的质量也倍受关注。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与普通英语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翻译起来和普通英语也是一样的。但商务英语又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因此具有其特定的“商务”特色。所以商务英语的翻译又具有其特殊性,需要特别关注。本文拟从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入手分析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无论是严复先生的“信、达、雅”,还是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都无法完全套用,但均可适当借鉴。

众多翻译家和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学者对此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新红、李明认为,商务英语翻译“译者除了要精通两种语言及其文化以及熟悉翻译技巧之外,还必须熟悉商务方面的知识,了解商务各个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法”。常玉田谈到翻译的原则时说:“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是转换语言,而是传达‘意思’、‘信息’和‘内容’”。刘法公先生提出的“忠实、准确、统一”的商务英语翻译原则从根本上适应了商务英语这一特殊性。所以,商务英语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和其他文体的翻译,它必须强调语义的对等或等效,做到“地道、准确”,让读者有专业化的感受,而不是一般的语言描述。

二、商务英语语言的专业性及翻译策略商务英语涉及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等方面,其语言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商务英语的词汇都是专业词汇,其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具商务含义的普通词或复合词,以及缩略词等。如常用术语CIF到岸价,CP现时价,B/L提货单,FP期货价,L/C信用证,bluechip绩优股,A/C(account)账户,ENCL(enclosure)内附;FYI(foryourinformation)供你方参考,I.R.O.(inrespectof)关于,afirmoffer实盘等等。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根本无法了解这些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的内涵的。商务英语翻译除了要精通两种语言文化以及翻译技巧外,还必须熟悉商务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术语的特殊含义,多分析具体的上下文,多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多查相关专业词典,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道的做好商务英语的翻译。

三、商务英语语言的正规性及翻译策略商务英语语言正式、精炼,用词严谨。

由于涉及到双方或几方面的利益,商务合同、文件或一个条约所给的定义、条款和内容必须精确。为了做到准确无误,不产生任何差异,用英语拟订、书写这些文件、合同时,除用词恰当外,还经常使用结构复杂的从句、复合句、介词、倒装句、被动语态等来修饰或限定其内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句子结构错综复杂,但句意完整、严密,不会出现歧义。例如:PleasedtoinformyouthatourcountersamplewillbesenttoyoubyDHLbytheendofthisweekandconfirmitASAPsothatwecanstartourmassproduction.(很高兴通知您,我们的回样将于本周末用特快专递给您,请尽快确认,以便我们开始大批生产。)这个句子中用作inform一词宾语的除了人称代词you还有that从句,从句中又带有由so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商务英语中还常用一定的格式和套话。如:Yourearlyreplytoourspecificinquirywillbehighlyappreciated.(如蒙早日答复我方的具体询价,将不胜感激。)这是商务英语外贸应用文中询价函电中常用的句型之一。另外常见的表示感谢的套语有Thankyouforyourorder(谢谢您的定单),Weshallappreciateyour...(若能,我们将甚为感激)等。表示歉意的套语有Ioweyouanapology(我应该向你道歉),Pleaseacceptourmanyapologiesfor...(我们深表歉意)等。商务英语的这一正规性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做商务英语的翻译时应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不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但要求信息内涵上的相等。

尽量做到措辞严密,选词要准确,概念表达要确切,物与名所指要正确,数码与单位要精确。译文所传递的信息同原文所传递的信息要保持一致。商务英语翻译与贸易、合同、保险、投资、货运、金融等领域的文字相联系,所涉及内容严肃而具体,不允许译者在翻译时随便表达,翻译过程中译名、概念、术语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套话的格式都是固定的,句式也是很正式严谨的,翻译时同样不可以随意而为。

四、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性及翻译策略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

在不同的领域和专业,作为该领域或行业的行话和专业术语,同一个词往往具有多重含义。针对一词多义性,翻译时首先要判断该词在文中的词性,考虑到词与词的搭配关系,根据专业内容来进一步确定其词义。我们以floating一词为例,下面两个例子中都用到了floating一词,但其含义截然不同,第一句为Floatingpolicyisofgreatimportanceforexporttrade;itis,infact,aconvenientmethodofinsuringgoods(统保单对出口贸易至关重要,它实际上是货物保险的一种便利的办法),第二句为Itisnotsurprising,then,thattheworldsawareturntoafloatingexchangeratesystem(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又恢复浮动汇率就不足为奇了)。第一句中的floatingpolicy指以承保多批次货运的一种持续性长期保险凭证,常译为“统保单”;而第二句中的floatingexchangerate为“浮动汇率”,即可自由涨落,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综上所述,为了真正做好商务英语的翻译,我们必须在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采用一些翻译策略,不断地学习最新的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才能使商务英语的翻译真正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常玉田:ef="整理提供经贸汉译英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的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

语言论文范文第14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分别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总体来讲,大学期间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点:

1.1通过阅读提高文化知识在教科书中有非常丰富的阅读资料,其中包括中华民族文化因素以及外国文化因素等,这为开展文化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可以将多篇文章的同一个类型素材作为基础,通过阅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各种文化信息,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通过这种形式集中提供给学生某个类型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背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了解并掌握某个文化专题的词语、选材、类型以及文化内容等。教师一定要提供合理的主题,如果提供的资料范围比较大、比较广且不是同一类型专题,那么非常容易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挫败感。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在不了解某个专题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在阅读过程中就会缺乏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所以便会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应该多提供一些难易适中、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程度的资料,以此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通过阅读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在文化中学语言,在语言中体会文化。

1.2通过写作提高文化内涵水平将写作教学与文化有效结合,主要是通过写作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同时写出思路清晰、架构合理的文章。当今很多教师都不太重视写作内容的要求。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将文化因素融入到写作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水平。比如,教师在讲解函件或是书信格式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练习写给一些个人或是商业性质的函件,内容可以包含各个地方的文化、旅游、教育、饮食等方面,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些关于中华民族文化或是外国文化等文章。

2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2.1在教材中获取文化知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课程内容搜索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地运用课本内容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的技能,还可以充分了解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地将文化知识与语言教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材呈现的都是真实可靠的内容,且这些教材内容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更有助于学生通过课本学习来理解文化内涵以及培养文化意识。因此,老师应该彻底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并将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得以实现,通过最大限度发掘教材资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国内国外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语言文化能力。

2.2课内外阅读活动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充分了解各种文化,也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风土民情、饮食文化、旅游特点、教育现况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到丰富的语言内容,不断扩大词语的储备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和掌握本国或是国外的文化内涵。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阅读原则。又或是建议学生坚持每天阅读一些杂志刊物,获取最新且与社会热点息息相关的有关政治、教育、生活、文化、经济、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这种长期不间断的大量阅读,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积累大量的阅读信息,有效提高语言能力,从而不断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

3结论

语言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语感 文言文 语音停顿 语义感知

语感培养深受语文教育学者的重视,语感培养对于古汉语学习的重大意义也被本民族数千年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夏丏尊先生指出:“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众口一词,道理非常明白。语感能力是人对语言的直觉感知、领悟、把握和深刻理解、创造性运用的能力。而语感现象是人在接触语言文字对象的刹那间,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教学研究的任务是捕捉这种语感现象,洞悉其中的理性本质,从而富于针对性地培养这种感性能力。

一、语音停顿是需重新认识且值得师生重视的问题

言语对象的实质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浑然统一。言语获得是从语音形式的接收到语义内容破译的过程。研究语感问题不应回避语音接收和语义破获这两个基本的环节。

诚如李海林先生所说:“诵读最符合言语习得的心理规律。”言语习得的首要问题是语音接收的问题。那么,文言文言语习得中的语音接收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是语音停顿。

有人认为文言文语音停顿的问题是老生常谈,教师向来重视。其实正是这个语音停顿的问题,是师生共同忽视的大问题。

学习朗读的根本在于知道何谓正确的朗读,正确朗读文言文首要的是知道如何停顿。在文言文朗读中,停顿不当的错误现象普遍而严重,这种现象在学生和语文教师的朗读中,在教育主管部门配置的课文朗读录音中都普遍存在。列举数例如下: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7.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六国论》)

以上例句在停顿设置上均存在错误,停顿的作用首先在于把一个句子从语音层面上分割成若干信息单元,每个信息单元就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义单元,停顿的设置应该恰好落在意义单元之间的间隔点上,错误的停顿会导致信息的破碎或者变形。如第一例中,“溪行”“之远近”,从语义上讲,根本不成其为信息单元,根本无从理解,使句子含义与语音形式之间产生支离现象。如此朗读,还有什么语感效应可说呢?请对照如下停顿安排。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7.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天。(《六国论》)

正确的停顿,是信息得以有效传递的保障,它使得语言信息单元在语音形式上和语义内容上保持合辙一致。这样朗读才能保证语感效应的生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语音形式上,形体破碎,那么即使读书百遍,形体破碎之下,其义依然难以探寻。相反,停顿正确了,语言信息自然完好,学习者在语义上即使知之有限,但在语音形式上,语言信息已然得到完好的传递。语感效应有了依附的物质形式。

出现此类误读不是大问题,师生全员都无力发觉问题的存在则是个问题。停顿错误,信息已然破碎,这对于言语传递而言,是个致命性的问题。

二、语义感知和语感效应

从《说文解字》到《尔雅》,从注疏之学到义理之学,从评点之学到诠释学,乃至语境理论,语用理论都涉及语义学范畴。正因为语义学范畴深广,使得我国经典作品在历代的解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出入,语义获得不是只依靠注解就能完成的,注解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语义获得是在语音传递或文字传递的基础上,当事人对语言信息单元在语义内容上的感知和再造,这才是语义理解的本质。

这里以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句为例,作演绎。

1.“月落乌啼霜满天”

这一句诗学习者往往以为好读易懂,其实这种表现恰恰是语感优劣的一种流露。而造成语感优劣的原因,一是习惯性依赖注解,满足于注解,二是欠缺语义感知训练。这句诗在语义上是非常丰厚的,读者在语义获得上不应掉进知解的弥彰,而应该运用感知能力。“月落”是视觉对象,“乌啼”是听觉对象,“霜满天”既是体肤感受又是内心感知的延伸。三大对象合在一起有一种当事人的人生感受弥漫了天地,弥漫了内心。如果比照类近的诗句,那么读者会更加清楚这句诗内容的丰厚。如“鸡声茅店月,人变板桥霜。”又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诗句构思方法类似,都备受世人称赏。如果学习者能主动地调动多感官,感知这些诗句的语义内容,那么语感效应将由此产生,语义获得才会走向准确、丰富、深入。

2.“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句诗的理解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诗的意思是:“江枫和渔火相对忧愁难眠”,这样的理解淡化了诗歌中的抒情主体,其对于诗歌的意义损伤难以算计。正确的理解是“江枫”“渔火”对着“愁眠”之人,从“日落”“乌啼”“霜满天”中的“落”“啼”“满天”中,读者早应感知诗中抒情主体——人,是始终在场的。其人眼、耳、身、心俱在,忧愁难眠,独对天地人生,独对江枫渔火。如若不然,那么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忽然之际,钟声该由谁来听取?

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主动自觉的语义感知活动是语义获得的根本环节。任是一些知名学者,由于这方面的疏忽,在文本解读中露出破绽,甚至惹出笑话也是常有的事情。

诚如李海林先生所说:“言语习得的心理规律有两个:一个是内化—外化规律,一个是心理痕迹规律。”从这些基本规律出发,抓住语感效应得以呈现的具体环节,语感培养的途径场合方法又岂止其一、其二?不然,整日说语感,而语感却如神物一般,不知从何方前来,何时前来。

语感正是基于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无疑的。眼耳身心动起来了,语感就有了,小和尚念经,怕是念上百千遍也无法感到真趣。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