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字:语言教学 跨文化交际 能力

一、语言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在大学语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一直都是学校和教育者努力实现的课题。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每种语言都是它背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语言帮助文化有效地传承,文化在某些方面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文化和语言又可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同时为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就算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当他用所学的语言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还是会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其实由于文化意识的淡薄而引起的误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对所学语言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增强敏感性和预见性。教师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们拥有熟练的社会交际能力,在不同的场合能够把自己掌握的语言文化应用自如。培养这种能力的前提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跨文化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分析

跨文化交际可以理解为与自己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进行交际的活动。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语言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所以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容易造成按自己的习惯方式讲话,容易造成沟通上的误会和冲突。跨文化交际不仅可以解决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了解全球时事,瞬间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建立联系,更可以直接去我们喜欢的国家观光、旅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可以进行更广泛的跨文化联系。只有做到跨文化交际,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才能把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给世界人民,才能真正消除一些民族对我们的怀疑和看法,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华民族。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体制功能的影响下,跨文化交际变得尤为重要。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企业和跨国企业及外商的交流、谈判的机会越来越多,文化上的差异导致语言沟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了生意合作的例子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运用跨文化交际解决这个问题。当一个商人对谈判对象的语言文化了如指掌的时候,他的谈判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国家领导人进行双边会晤,或者两国代表进行政治谈判的时候,如果出现因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曲解对方意思的情况,那无疑是给国家形象抹黑。作为国家政治谈判代表或者专业翻译人员,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在谈判中应对自如,展现我国的风采和自信。

三、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可以用一种递进的关系来表示。首先,在高校语言教学中,往往都有很重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同学们掌握所学语言的词汇、语法以及句型,以理论知识来面对阶段性的考试。虽然口语练习也是教学中的一项任务,但是如果想真正掌握好一门语言,学好这门语言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一直都是衡量一个语言学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语言背景、文化的学习,交际能力的培养,都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后盾才能真正实现。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文化和语言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为语言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部简史。想要精通一门语言,就一定要对这门语言的背景和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语言教学和语言背后的文化教学充分融合,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

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语言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的交际能力。在和外国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因为不熟悉对方的语言文化而闹笑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

四、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依据语言教材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我们所学的语言教材中,除了词汇、语法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蕴藏着很丰富的语言文化。教师就是要利用这些资源,使同学们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增加跨文化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了解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交流障碍。

(二)开展第二课堂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师可以利用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学习,借此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西方著名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进行赏析,说出他们所发现的文化之间表达的差异。教师也可以在外国特殊节日的时候,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节日的背景、由来和一些特殊的小故事。我认为最有效、最实际的课外教学方法就是在班级张贴一面英语墙,教师每天都在英语墙上给同学写一个外国文化小故事、小寓言等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

例如,可以在英语墙上贴上这么几个小故事。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来源于美国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美国的一些酒吧为了招揽生意,会给所有客人提供免费的午餐――小薄饼。但前提是要买啤酒,才会有免费的午餐赠送。人们为了讽刺当时的餐馆,才写下了这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后来这句话常常用来教育人们,不劳而获地索取是不存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要形容一个人非常谨慎或者是所处的环境十分微妙的时候,常常会用“如履薄冰”这个成语。如果把它直译你就要闹笑话了。因为在西方,说一个人小心谨慎应该用“像踩在鸡蛋上一样”来形容。这个单词的本意是指小孩子小心走路时摇摇晃晃的模样,所以把它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是非常形象的。

(三)创造第二语言环境下的语言实践联系。由于很多学习语言课程的学生在未来即将踏入翻译或者对外贸易的工作岗位,作为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的学习,给他们介绍一些贸易谈判时语言文化差异的注意事项。

例如,可以给同学举这样的例子。西方倡导个人主义,人们都非常独立、自主。在与贸易谈判对象初次见面的时候,要十分注重西方礼仪。当对方对你进行某方面夸赞的时候,无论你自己是否赞同,你都应该愉快地回答“谢谢”。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是,当别人夸赞自己的时候,要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但是西方人认为,你这样回答对他是极为不尊重,容易初次见面就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问候以后要与对方进行拥抱表示友好,而不是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握手。在谈判的过程中,要时刻注视对方的眼睛,并不时点头示意赞同。因为在西方,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视对方的眼神,如果眼神飘忽不定,他会认为你对他很不尊重,没有仔细听他说话。

(四)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进行多方面跨文化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同学们放映西方著名的电影,让同学们可以从电影中学习到西方独特的语言文化,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可以把学生带入到真实的语境学习中去。教师还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幻灯片或者动态动画,通过对比,给学生们展示语言文化的差异。在一些语言与肢体动作的配合上,教师可以亲自示范给学生们看,并让学生模仿学习。

在美国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妈妈说“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打开的巧克力是什么滋味的。中国观众听到这句话,一定会感觉到有点疑惑,人生比作巧克力的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要了解这些就要从西方文化入手,西方的一盒巧克力一般都是20块或者24块装,每一块巧克力的味道都不相同,有苦、有甜、有酸。但是过去的巧克力包装上没有标志提示你是什么口味的,所以只能通过自己打开亲自品尝后才能知道。这个比喻使用得极其恰当、形象,这句关于“巧克力滋味”的话也流传至今,传承给我们生活真正的意义。

五、结语

我国语言课程的教育趋势正朝着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培养语言文化意识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相结合的教育方向上前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结合殷实的教育理论,真正把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实践到课堂中去。在语言教学的时候,老师既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兼顾文化差异的传播,以此引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教师只有真正做到这些,那么语言课程在大学课堂中的课改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媒介 非语言交流方式 跨文化交际

一、非语言交流的定义

非语言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占交流总信息的比重大致为75%,研究表明,非语言“渠道”所传递的信息时常比语言本身更为丰富,那么,何谓非语言交流呢?

Samovar 指出,“非语言交流涉及交流过程中对话双方所构建的一切非语言环境,该环境对双方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由此看来,非语言交流方式即指未使用任何语言方式情况下的信息的传递或交换方式,信息的传递或交换不借助口头语言,服饰、表情、动作、嗓音、音调、眼神都属于非语言交流方式,它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

二、非语言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Miller 曾指出,“交流过程中,语言(话语)所传递的信息只占7%,剩余的93%的信息通过面部表情(55%)和语调(38%)来完成传递的。”由此看来,非语言交流行为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信息交流中构成了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介并影响着交流效果,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非语言交流的具体方式

1.肢体语言。根据朗文现代英语词典的解释,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流的主要方式,它通过肢体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或意图;肢体语言包括手势,姿势,表情,眼神和距离。

肢体语言可能是非语言交流的最普遍方式,它在非语言交流中传达最多的信息,我们的坐姿,站姿,走路的方式,在群体中的位置,都有助于他人对我们的思想,情感,意图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举止,如牙关紧要,眯起眼睛或瘫坐的姿势可以传达愤怒,怀疑或不感兴趣的信息;反之,长久的眼神接触,侧耳倾听,面露微笑则传达认同,关心或同情的信息。肢体接触,比如握手,触摸,拥抱,推攘,拍背等都传达一定的信息。

2.位置与距离。位置也可以传递相应的信息,人际交往中位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面对面,肩并肩,背对背等。合作关系的人们更倾向于肩并肩并排的坐姿,而竞争关系中的人们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因此,相对位置关系传达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们之间的距离远近也时常传达出相应的非语言信息。每一种文化对于空间的应用都有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即便是不成文的规定也深刻地影响着该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某种文化中的被解释为相互吸引与爱慕的行为,在其它文化中可能被理解为基本的礼仪客套,不同文化环境中,不同的空间规则使得误解时有发生。个人空间划定了人际交往中的隐形界限,这一看不见的界限却能敏感地被感知,尤其当他人进入了他人的“领地”,一些人需要更大的私人“领地”,因而与他人交流时会保持更远的空间距离,打破这一无形界限会使他们产生不适感甚至愤怒心理。

3.服装与饰品。服饰是通过物品来进行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服装、饰品,甚至化妆都影响着人际交流中信息的传达,它们可以传递出诸如场合(正式或非正式)、地位、品味、个性等信息。

不同的制服体现出不同的职业类别,如校服、警服、职员套装等,再如非洲部落首领独特的服饰来象征权力和地位。Seal指出,“穿什么衣服(或不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品(或不戴什么饰品),一定会传达出一些关于你的信息。”如果你喜欢运动,你更倾向于购买运动套装或运动鞋,甚至会购买最喜欢的体育队的队服。通过服饰,人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他人的兴趣、品味和性格。

4.副语言。研究人员发现,排除或无视语言本身的信息影响,一个人的语调、音高、音质、语速等都会传达一定的信息。作为信息的载体的声音,其本身的质量也成了信息的传达者,虽然副语言的传达有时非常微妙,但它们就伴随着我们的声音一同传达着信息。温柔、同情、悲伤、爱慕凭借音高的变化来传达,严厉、敌意、愤怒、鄙视借助声音的响度来传达。副语言成为副语言交流中最有力的渠道之一。

四、非语言交流的应用

1.商务活动中的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在面对面的商务场合中大量存在,包括商务会议、商讨、协商以及其他社交场合。由于国际商务活动与跨文化交流紧密相关,加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为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教学活动中的非语言交流。教学场合中非语言交流的大量使用可以帮助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比如,学生举起手来就传达有疑问或有表达观点需求的信息,教师的微笑或皱眉传达出友好与和善或不满意的信息,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点头或摇头来传达认同满意或不认同不满意的信息。

在教学环境中,非语言交流的使用使得师生双方获益良多,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在非语言交流的帮助下,即便有词汇量的限制,学生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师。

五、结论

“你用发音器官说话,但你用整个身体交谈。”由此看来,对非语言交流进行探索是必要的,它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他人思想、看法、态度和情感的了解。

文化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非语言交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如此频繁广泛的今天。因而,为了更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我们应该多接触、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被动接受能力 主动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48-01

美国语言学家Sapir认为语言不是本能的行为而是社会的习俗,“言语是一种非本能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美国社会语言学家Fishman在对黑人英语(Creole)的研究中认为,黑人英语的形成正是在两个文化共存的情况下,居于弱势的文化尝试融入强势文化的结果。由此可见,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1.意大利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的分类

意大利拥有长期的移民历史(北非人的移入和意大利人向北美的移出),所以意大利语言学界对“外语”学习的研究也格外关注。如今,意大利语言学家将语言习得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即“获得”(acquisizione)和“习得”(apprendimento)。第一种方式强调语言学习者暴露于语言应用文化环境并受其影响,不自觉的对其他个体进行模仿,从而学会语言;第二种方式则是语言学习者自觉的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有组织的教学当中,从而学会语言。意大利语言学家指出,只有这两种方式共同应用,才能融入所学语言的环境,摆脱“母语”(madrlingua)的思维方式对“外语”(linguastraniera)的影响,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局限,真正做到以“获得”这种方式学习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为弥补这个缺陷,只能以主动的方式去学习、认识所学语言存在的文化,从而达到学习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目的。

2.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2.1文化认识对语言被动接受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外语如孩童学习母语一样,最先发展的是语言的被动接受能力,即“听”、“读”。这个阶段主要考验的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但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接触的单词、语法、句式十分熟悉,但不能明白所接触内容的含义。此时,与其说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足,不如说是学生对语言所存在的文化认识的不够。

例如在点餐时,顾客要求“Ulla diavola,per favore”(请来一份辣火腿披萨)。Diavola在意大利语中为“魔鬼”的阴性形式,由于在意大利文化中,恶魔的图像常与红色一同出现,而食辣会使脸色变红,所以在餐饮语言中,diavola就与辛辣食物联系到了一起。

意大利的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氛围浓重,许多俗语与典故都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或宗教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用Uovo diColombo(哥伦布之蛋)比喻看似困难,实则容易的问题;用Filo d’Ariana(阿里阿德涅之线)比喻使人走出复杂问题或情况的线索、建议,用L’antico serpente(古蛇)比喻撒旦等,学生如不了解文化背景是完全无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

2.2文化认识对语言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被动能力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之

后,语言的主动创造能力,即“说”、“写”,开始形成并发展,这时学生已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化到了主动传递信息的阶段。此时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不愉快。

非常典型的例子,低年级学生练习对话,场景为两人在街上偶遇相互打招呼,就有学生照中国人的习惯问到“Hai mangiato?”(你吃了吗?)这在中国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而在意大利人看来则是对他共同进餐的邀请。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根据简单的问“Come stai\sta?”(你\您好吗?)或者“Ciao!”(嗨!)即可。

对文化的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多的运用俗语、典故,使自己的语言更“意大利化”,表现出自己良好的语言素养。

2.3文化认识对学生学习的推动

意大利语从埃特鲁斯坎语逐渐发展而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其内容之丰富仅靠四年的学习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学生对该语言的掌握不仅在于课堂,更在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方法。但与此矛盾的是,由于高考志愿报考体制,本班学生仅有三分之一的第一志愿是意大利语。所以,如何使学生摆脱抵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成了关键。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学生对意大利宗教历史很感兴趣,因此我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宗教历史方面的文化知识,由此,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对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其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保证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更扩大了学生的文献阅读量,由此再度丰富文化认识,达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对所学语言相应文化背景的了解对学好一门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文化知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文化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达到学好一门外语,用其通顺、恰当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跨文化交际的本质

(一)跨文化交际与语言

语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东西,其中蕴含的秘密是现代人一直探索的重点。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可以一种有效的共同讯息,帮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换自己的意见及看法,其重要价值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对其开展了重点研究。经过大量的分析发现,人类在进行语言的学习中,仅仅接触一些语法、词汇、语音等,无法满足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了解必要的社会形式及文化,明确底层结构和人类生存的共性,明确各民族的文化结构差异,才能有效发挥语言的应用价值。

(二)跨文化交际的双向交流

由于世界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英语的使用已从研究领域拓展到了知识教学及语言技能应用教学。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其应用能力多涉及知识、文化知识等多个方面。所以,做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对英语使用有效交流能力的一个概述。受传统文化影响,轻视文化内涵,重视语言形式的片面教学法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及文化信息因素,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特性,培养学生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中,需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通过介绍英美影视剧、记录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加之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查询欧美报刊的方式,接触纯真的英语,从相关资源中学习西方文化、习俗及其交流方式,从而了解他们的普世价值观、人生观,为自己构建西方思维,从而强化自身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

二、跨文化交际主体文化身份

(一)语言与文化身份

一个人拥有了语言就拥有了这种语言所承载和表现的世界。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因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人通过语言而形成对世界的态度,看法或观点。人永远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人活在语言中,人以身份出场,语言是寻找文化身份最本质的要素。文化和身份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密不可分。文化身份是由社会官僚机构认同或成员自我认同所形成的该文化群体的成员身份。通过对本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某种文化成员在文化传播中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认同感十分强烈,他们将本民族的语言、所行、所思和所感等通过自身的文化尽善尽美地表达而出,提高自身对个人生存的依赖程度。文化认同是通过语言实现的。“文化身份”的产生源于文化,由于语言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因此语言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通过日常的交际语言交流以及肢体语言交流,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表明自身的身份;不同的文化群体成员通过应用本民族语言交流,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程度及民族归属感等。

(二)英语的本土化和中国英语背后的文化身份

跨文化交际的出现,带动了英语教育体制的发展,激发了众多非英语使用国家对英语学习的浪潮,促进了英语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发展。英语逐渐成为国际交流中的重要语言,其应用价值正不断扩大。通过对社会语言的分析,不同种族之间语言的不断接触将导致语言的本身发生变化,面对文化多元化的世界,现阶段的英语文化就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多元化的身份也逐渐被显现出来。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正在改变英语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些基于本土英语使用国家而进行改变的英语语言,是融合了世界不同地域语言文化的精华而逐渐产生的,这些新式英语往往受到不同国家、种族、文化的影响,对英语的语言、发音等进行了改变,这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独立发展中对自我语言文化的保护及渗透。这种新式英语的出现强调自我民族价值观,要求在使用英语中突出本国的发展文化。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习英语的人员也相对较多。作为世界英语变体大家族中的医院,将汉语的文化特征渗透到英语中就成为表现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英语使用中,我们依旧强调自身汉语作为母语的重要性,通过规范英语,利用其对中国发展的变化进行描述,进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传达中国的文化特征。

三、母语在跨文化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一)语言迁移

为了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进行跨文化英语教育中,应打破以传统英语文化为核心的观念,改革教育方式。通过基于本族母语文化及国际交流层次方面开展教学,强化语言迁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广泛研究。语言迁移研究始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受到母语文化知识结构、语言运用形式的影响,学习者喜欢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时候将已经学会的母语相关习惯带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在母语带进的过程中就出现早期对比分析假说、中期心灵主义迁移最小论、近期认知学迁移制约伦等几个节段。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的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Stern(1992)把母语知识的迁移和干扰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Ellis(1994)把迁移看作是二语学习者为了弥补二语知识匮乏而采取的一种学习策略。由此,人们对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作用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和客观。

(二)英语习得中母语的正迁移

学习不同种族的语言有利于文化交流,不论是何种语言的学习,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似及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基于本族文化的英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其中“普遍语法”原则与“参数理论”的出现将双语学习带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语言的使用存在共性,任何一个民族在本族母语的学习中都会涉及“普遍语法”的使用,所以在英语学习中,通过自身获得语言共性经验,将其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可以有效强化自己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及理解能力。所以,强调语言共性的使用,将有效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教学;导入重要性;中国文化

【Abstract】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linked, the two are interdependent.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but also a carrier of culture. At present, the culture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espite accounting for a place, but we are teaching them the importance and specificity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culture is also not well reflecte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a meaningful study, this paper focuses o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we must also understand the need for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Students; Chinese teaching; into importance; Chines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0)12-0003-03

近年来,随着人类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加深了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认识,认识到学习外语并不仅仅是学习这门语言,而是一个既学这门语言又学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往往会影响到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与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的学习使用和研究日益增强。到中国来学习与进行深造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汉语知识和文化知识多半是从课堂上获得。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的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文化教学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国,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跨文化交际,除少数学者在这方面早有著述外,开展广泛的研究大致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在国外则更早。语言学家们真正意识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其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20 世纪60 年代。60 年代初,在美国出现了跨文化交际学;70 年代,前苏联创立了语言国情学。80 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我国,其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新学科的诞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外语教学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把语言与文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引入外语教学。

早些时候,人们学习其它语言是为了阅读或研究文学。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文化和语言被截然分开。而在那个年代,人们学语言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可以接触到伟大的、代表人类文明的杰出著作。通过阅读,人们才了解到与目的语紧密相连的文明。因此,Nostrand认为:对一种外国语言和文学的社会语境进行描述并付诸教学,同时要达到外语教学的两个目的:跨文化交际和理解,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是一种挑战。与此同时,社会科学的发展、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成果使得人们对文化有了更广泛的理解。在60年代,Brooks 就强调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而非只在文学研究中。70 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更为注重外语所使用的语境和情景。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时,交际法已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教学法。80年代Stern的重要著作确立了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概念”concepts of society。在他关于多维的外语课程的论文中,他推荐了一种由四部分组成的,并包括文化教学大纲的课程模式。

尽管如此,在课堂中我们进行文化教育的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认识。虽然,很多教材都有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但从整体上看只是零散的、任意的。不过,从各种研究来看:我们已从只是简单描述语言的社会语境转到了思考不同社会文化语言语境中语言的运用。在我国,引起研究者们兴趣的首先是结合对外教学的词汇文化内涵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

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早在 20 世纪20 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Brown ( 1987) 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学习目的:1、是习得知识;2、是保持和记忆所学的知识;3、是应用所学的知识。汉语学习对于他们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习得几个汉字,而且还要习得汉语文化知识,把它们保持在记忆之中,还要把它们运用到各种情景中去。随着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大脑中已储存了一定量的汉语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的三个特殊性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正是通过语言才得以世代相传,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在语音、词汇、结构等方面影响着语言的存在和发展。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无不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

3.1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教学中我们发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个特殊性,是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语言,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的脊梁。留学生学汉语只是单纯学汉语而不连贯文化,通过文化的导入,让他们懂得汉语不仅是中国人交际的工具,它作为一种表以体系文字为基础的语言,也记载下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并且以它特殊的造字方式,构词方式和语法规则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3.2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困惑就是不懂中国文化,只知道简单的汉字。与西方的各种语言相比,汉语具有极为不同的特点。用外国语言来套我们的汉语,从中国的文化形态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来讲,在很多地方是说不过去的。例如,拿汉字文化来说,它虽然以依类象形,法天则地为基本的出发点,达到了极幕人情世态之歧的绝妙效果,它以其具象性,表意性展示了中国社会历史的画卷;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以其感悟性、会意性焕发着中国人的人文主义主彩和审美情趣;而且它本身临其境就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维素中国悠久历史的绳索,也是维素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大钢,以其历史性,人文性、渗透,浸润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体观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从语音来说,先秦时期,孔子曾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汉语的语音由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构成,它们之间抑扬顿挫、交潜起伏、刚柔相济,而达到了“中和”的目的。中国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蒙学天天的高声早读开始的。所以,通过早读,不仅对学生要用家经典进行洗脑,而且也通过汉语的教育对人的气质进行规范。对于这种情况,外国留学先是无从知晓的。由于其母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大相经庭,留学生一走进汉语的系统之中,对他们来说,也就走进了非常陌生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系统之国。故此,汉语作为传播文化的工具就显得尤其重要,汉语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3.3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都是正在走向成年,或者已经走向成年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早在思想深处,形成了一套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哲学思想,,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具有特殊的主体性内涵和意向性价值取向。因此,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的理解,完全是因人而异的。这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把对外汉语教学建立在语言与历史文化,教育和生活的交汇点上。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就有待于去研究探索这一课题。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1)注解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特定含义的注释 、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如历史性的课文要补充一定的时间、地点、政治背景的内容。

(2)融合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主要涉及的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3)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成对话进行表演,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4)比较法: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 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国家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对比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5)专门讲解法:当讲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等作品时,对其中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

(6)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Sledge”链子球,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配合对游戏规则及历史渊源的讲解,学生便可对其文化环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留学生学习汉语及汉语教学的效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汉语的汉字及和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汉语而不重视文化的学习,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语言的意义。

我们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多数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知识是我们今后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就是要用这种语言思维。因为思维方式的特点可帮助我们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所以,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力求使汉语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钥匙而不是包袱。

【参考文献】

1、Adaskou,K.,Britten,D.,& Fahsi,B. 990. Design decisions on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a secondary English course for Morocco. ELT Journal,44(1),3 - 10

2、Nostrand,H. (1966). Describing and teaching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A. Valdman (Ed.),Trends in language teaching (pp. 1 - 25) .New York: McGraw - Hill

3、Brooks,N. (1968). Teaching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204 - 17

4、Stern,H. H. (1983 a).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6

6、SAPIR E.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版社,2001. 4 . New York: Harhcourt,Brace. & Company,1921. 221

7、高彦德寻,1933《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报告》

8、李杨,1996《语言文化教学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9、刘询,1997《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多维视角 文化研究 文化内涵 交流技能

引言

英语语言最重要的是就用于日常的交流与共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思维习惯之间的差异,使得对于英语语言的表达以及语言文化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也就是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了解英语语言的内核以及精确的意思表达,了解相互之间的语言文字转换,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沟通与交流的效果,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准确使用英语语言,才开始了真正了解英语语言作为社交工具的作用,也才能更好的缩短相互之间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矛盾,也才能实现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作用。

一、英语语言学多维视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对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实际就是对于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综合性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英语词汇、表达、语言逻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依托于英语语言而表现出来的英语文化的意识形态,这些就是深刻影响着英语语言的综合体系的架构的因素,也将是英语语言研究的重要方向,形成了英语语言学多维视角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英语语言学研究多维视角的必要性:英语语言作为一种世界层面的交流性语言工具,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行为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要深刻的把握英语语言的准确表达以及英语语言的汉语化转换,这是现代经济文化社会必然要求,也是语言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同时英语语言不仅表现在日常的沟通与交流过程,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经济文化为载体的一系列的语言形式,如电影、歌曲、国家政策、经济文化交流等形式,也深刻的反映着英语语言的内在表达思维以及文化惯性,因此必须要坚持对于英语文化研究的多维视角,从以英语为表现形式的各种英语符号展开对于英语语言的研究,才能全方位、系统化的把握英语语言的含义,实现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

2.英语语言学研究多维视角的可行性:虽然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想深刻全面的研究英语文化的所有内涵,并与中国文化全面对应,从难度上是不可行的,但是由于英语语言的表现形式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因此从研究实效性来讲,可以通过英语语言为载体的各种形式,构建出英语语言学的大体框架,然后从框架的内部再慢慢的加以补充以及全面说明。不仅可以通过英语语言条件下的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等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的将电影、文学作品歌曲、风俗习惯等作为英语语言研究的突破口。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角度、多宽度的英语语言研究,就可以真正实现对于英语语言的整体把握,实现对于英语工具性效果的正确运用。

二、多维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

在语言研究上,我们不能只从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容易造成对于英语语言的单一、过错性认识,需要多方面的进行系统化的认识,然后进行系列化的总结与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于英语语言的全面掌握,也才能从英语语言的具体表现的环节上,实现对于语言的解释性认识,提高对于英语语言与汉语语言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1.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英语语言学:任何语言都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对于历史的准确把握,将会对英语语言的特殊意义以及英语的表达思维研究,提供具有说明性的依据。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把握特殊的历史事件,同时还要积极的把握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的变化,将历史的变化与语言的变化结合起来,重要的是将英语文化与语言结合起来,同时结合英语语言中对于英语历史的表述与评价,得到英语语言背景下的英语思维模式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变化,这些都是英语语言所要传递的问题,也将是英语语言在英语历史研究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实现英语语言研究在历史方向突破的关键。

2.从经济的角度研究英语语言学: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将会带动英语语言的发展,而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手段的开发也是英语语言的具体变现形式,对于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关系的构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反过来也在不断的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发展,因此在研究英语语言的同时,必须要紧密的与经济环境结合起来,从经济社会的变化以及经济关系的发展,来研究英语语言的发展变化,将会更加深刻的反映着英语语言独特的表达习惯以及社会性思维的模式,将会对英语语言的研究起来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同时在经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促进英语语言类型的发展,是形成英语语言分支的重要原因。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信息与文化的载体,它与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兼顾文化性和工具性是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然而,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功利化倾向十分严重,加之,我国的外语教学理念从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到把语言作为工具的交际教学,外语教育一直关注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忽略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实际的外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学习,势必导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弱化。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就要通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但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更要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在外语教学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文化具有极其复杂的特性,学者们对文化的界定不尽相同。不同的文化都具有共同的因素,包括价值观、信仰、理念、思维方式等的一些要素。文化应该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目的语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使语言学习与文化渗透融入一体。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该避免一些误区,遵循文化导入的原则,使学生对所学语言目的国的文化要素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实现学好语言的目的。

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和文化导入的原则

(一)考虑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有共性也有其个性。各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特点,因此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审视不同的文化,汲取其文化精髓。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以相互尊重为基础,求同存异,去粗取精。尤其需要考虑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性,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环境,会在各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造就了炯然不同的文化,从而带来了文化因素的一系列的差异,如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风俗传统,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等,导致了语言学习者不但有语言本身的困难,还有由于文化因素所带来的沟通障碍。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的导入,重视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信息的对比,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强调文化的实用性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交际功能,但是脱离了文化的背景,则很难实现其实用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遵循实用性和交际性的原则,即应该结合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学生的交流实践的需求。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所学的语言内容以及日常交际和生活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文化教学应该结合语言交际实践,避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和空洞的误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和掌握语言,如果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帮助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将引起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将有很大的提高。

(三)注重文化的综合性

文化是复杂的综合体,包括了众多的因素。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也要遵循其综合性。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林,应对文化要素、文化共性和文化个性作融会贯通,对所学的教材内容,从词汇到句法和语篇,日常交际方式以及非语言交际行为作全面的考虑和融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对所涉及的文化的众多方面有一个整体上的理性地了解。

三、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导入的层面

(一)价值系统有关的因素

美国人类学家Barnet Pearce,Verrion Cornen 等认为,文化结构中的最深层次的应属于价值观,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价值系统有关的因素是指对人们的语言或行为起着规定性作用的价值观、信仰、理念等,如价值取向、处世哲学、评价实物的标准和行为准则等。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首先入手的应是探讨价值观、信仰及对事物看法。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因此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自身行为的定向,它对人们的信念、理想、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起了直接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是文化因素中最深的层面的要素。因此,在语言学习中应引导学生对目标语国家的价值观有个系统性的了解,不要因为自身的文化所形成的臆断而影响了对目标语的文化的了解。

(二)与文化语境相关的因素

与文化语境相关的因素是指跨文化交际中与文化相关的一些因素,如交际双方的言语行为期待、社会地位、熟悉程度、话语所体现出的得体性、礼貌性等。文化因素不仅仅是价值观和伦理信仰,也包括在这些社会价值观规范下的人们在交际中有关联的文化的一些因素,即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一方面指文化习俗,是对属于一个群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另一方面是指社会规范,即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早在1923年就提出了文化语境的理论,是指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流者的背景、身份、地位、心理、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等。

(三)与交际者相关的非语言因素

与交际者相关的非语言因素是指影响交际双方言语行为的一些非语言因素,如言语行为作为社会关系、会话或语篇结构、交际内容或语义、情感的标记等。非语言交际是不同国家的人借助身势语进行的交际。虽然很多非语言交际是由共性的,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非语言行为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传达的信息都不尽相同,如同文化一样,存在差异。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对谈话时应保持的适当距离有不同的想法;做手势时的细微差别可能导致你所表达的意思遭到曲解,甚至制造麻烦。

四、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和文化导入策略

(一)从剖析语言特征入手进行文化导入

1.通过词汇追随文化渊源。词汇是语言的文化化石,它或直接或间接地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方方面面。认识和掌握词汇是学习语言、了解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词汇的文化意义涉及价值观念、社会经验、思想态度等问题,因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掌握词语背后的文化意义,才能正确地灵活使用词汇。很多学生孤立地死背词汇,而不知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和用法,把语言和语境孤立开来了,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沟通障碍。

2.学习习语了解历史文化。利用习语进行的文化导入是有效措施之一。习语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是各国多年的语言发展的精华和缩影,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尤其习语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并与它们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对英语习语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掌握英语本族语者的真实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所包含的大量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进行习语的学习,在学到语言的同时又学到了文化,并能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其它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3.分析句法和篇章结构洞悉文化特征。从分析句法和篇章结构的关系中,能够很好的了解文化特征和差异。话语和文章的篇章结构不同说明了中外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了西方文化注重直接;中国文化注重间接的特点。英、美人士喜欢直线式因果思维,通常开篇点题,然后加以论证并附有例证,概括全文,首尾照应;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从大到小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观,即“大自然与人共同组成世界”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而西方的表达方式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世界是由相互独立的不同部分组成,持一种“天人分离”的哲学观。

(二)深入探讨价值观及对事物的看法进行文化导入

1.了解日常生活模式和差异。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及看法。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通过了解目标语国家的人们日常生活模式,进一步认识和透彻的理解其社会的价值观。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细节进行剖析,比如:家庭,婚姻,工作,娱乐等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方式可以是观看电影,情景喜剧和肥皂剧,这些是最直观和最现实的了解外国文化的渠道和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原版电影作为文化导入媒介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充分利用这一方法,使学生通过对比本民族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差别,了解英语民族的信仰、价值观等,从而加深理解。

2.了解交际中的言语行为。语言交际的言语行为是在一定的交际意图与具体的语境下才发生的,因此承载了特定环境所赋予的意义;此外,言语行为有时取决于听话人的身份,背景等,以及听话人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还有其它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多元化和全方位的研究,不但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和交际的内容,而且还能确定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使用的规则和依附的文化。了解了解交际中的言语行为应从了解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入手,社交礼节是指在某特定的文化或成员的交际活动中所共同遵守的俗约与规则,因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了解社交礼节及习俗是进行文化导入的可行方法之一。

3.了解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各国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源于文化的差异和千变万化的文化民族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清楚地认识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了解非语言行为也应纳入到外语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外语教学状况,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导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教学目标上重视非语言行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作用。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应增加目的语文化背景的知识含量,介绍文化中的俗约,禁忌等,有意识地使用非语言手段传递信息,将非语言交际知识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再之,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文化导入,如场景教学法、课堂交流教学法等使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导入更加的形象化和交际化;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技术去学习和领会非语言交际,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了解和体验文化差异。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者阐述了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就扣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 , 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文化教学应注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交流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而对于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不够重视,忽视了语言形式的意义和在实际场合的应用性,忽视了语言的文化教育,导致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进而转化成为自身的文化能力,是今后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制度、宗教、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和影响。古德诺夫(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而明确这一点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讲尤其重要。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三、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但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只能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所写的内容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外国人一般都能容忍我们所犯的语法或语音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因为这些错误不符合他们的交际习惯,在习俗上不能接受。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因此,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四、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一)正确使用注释

教材中对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注释和讲解。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理解很困难,有时还会引起理解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化难为易,可以利用一些事例进行讲解,有针对性地把这些零散内容进行系统化让学生易于接受,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二)应用归纳教学

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实现语言交际的现实性和得体性。

(三)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

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介绍外国文化中的异国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这些内容学生们很感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英语教学。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同时进行。例如:让学生收集一些英语故事,将这些故事进行分类。将有些故事当作课文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将这些故事作为阅读材料,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四)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

体验教学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但通常情况下条件不会允许。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兴趣小组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教师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

参考文献:

[1]齐筠.语言,文化及英语听力教学.外语学刊,1998,1.

[2]罗传伟.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3]刘书英,张光明.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外语交际能力.外语研究,2002,6.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形合;意合;异质性;语言文化;文化因素;思维形态

【abstract】the paper is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sharing the same title, and this i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as for chinese and english, in many aspects, there exist several different or distinguishabl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in short, chinese is considered as a parataxis language while english a hypotaxis language. our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veal, through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urface of the language or the language system itself, ways of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and language culture or mode of thinking, the heterolog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hypotaxis;parataxis;heterology;language culture;culture factor;mode of thinking

语言虽然都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在这个基本功能上,所有的语言是一致的,但具体到某一种语言而言,它与另一种语言之间却必然存在着某种异质性(heterology),如果没有这种“异质性”,那么人类的语言就不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差别。语言的异质性,存在于三个层次中:语言表层,表现为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句法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分布形式;语言中层,表现为特定语言的表现法;语言深层,表现为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我们应该在这三个层次中进行深入的探索,试图把对比研究分成语言—表现法—思维三个层次,意在摆脱从形式到形式的对比分析,走出类比方法论的老路,究其底蕴,才能在对比语言学中贯彻辨证的、科学的方法论,为翻译提供双语转换的科学依据。

汉英两种语言文化(思维形态)现象对比分析: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另外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跟文化的关系密切而重要。文化的进步要靠人类的智慧,这显然离不开思维,而思维的成果要用语言表达,要靠语言交流,因此文化的进步一刻也离不开语言。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各种文化因素都应在语言中找到根据。研究文化离不开语言,研究语言也离不开文化。语言的异质性必然充分体现了该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cultural matrix)的民族性。在语言分析中需注入文化学的血液,而不是单纯描写分析语言结构。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这种哲学机制支配表现法,使之形成定式而模式化。思维支配语言,这是人类语言行为的主要特征。在思维形态对比研究中,我们应该集中于对比中的两种语言思维发展的人文领域,把握住语言的人文性。注重操某一特定语言的民族的哲学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和宗教史。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说过:“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显而易见,汉民族思想史中的儒家天道观和道家“生生不已”的循回论对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特征和风格影响极深。儒家天道观认为万物交织在阴阳感应之中,天地交成,阴阳合德,即王充所谓:“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论语》)。物偶式思维方式极深刻地影响了汉语的表现法,如对仗、排比、对偶等等。“和谐”是人们的愿望,汉人在处世哲学上一般是“求中”,“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使对立走向和谐。中国古代认为统一体内部各种对立因素的均衡与和谐是保持统一体稳定生存的根本条件。在这种辨证思维特征影响下的汉语语法结构产生不重形式,重意合分析。

英语自莎士比亚时代(或后期中古英语)以来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包括句法上的发展。但无论如何,英语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的分野始终是泾渭分明,其中包括谓语动词的被动式、不定式和分词的被动式,始终是施、受分明,决不含糊。eric partridge 在评论英语的素质时说当语法规范与逻辑规范发生冲突时,“英语的倾向总是让语法让位于逻辑”。partridge 就此引述叶斯帕逊的话说英语是一种具有“阳刚之气”的理性语言。英语的理性特征与欧美哲学较早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培根和洛克等一代启蒙哲学家倡导的客观形式化方法(即逻辑论证)很有关系。培根思维精深周密,文才博雅遒劲;洛克的哲理明通达,对英语影响极深。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培根、霍姆斯和洛克等一性主义哲学家无疑为英语作了科学规范的工作。

2 中西方的宇宙观差异

西方的机械论综合论宇宙观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对立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之上的。与西方相反,中国为有机整体论的传统宇宙观。中国人自古代起就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宇宙观。

语言与思维关系十分密切,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来进行,之所以“言为心声”就是这个道理。汉语语法是汉民族的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汉语语法必然带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汉民族朴素的辨证思维特点和崇尚简约的整体性思维特点。

我们可以充分说明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表现法与思维相联,接受思维的投射以定其式的事实是不难列举的。汉语思维上重意、不重形,衍生出了许多汉语独特的表现法。比如重意合、不重形合的表现法使汉语尽可能地甩掉了句法结构词甚至实义词,形成一种形散神聚的结构。

汉语语法不像西方语言那样重形态变化,在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时,会牵涉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汉语的文化特征,有时还要从句子语义、语境、语用等方面协调联系来融会贯通句意。就像著名的语法学家黎锦熙先生所说的“国语底用词造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

张立文先生在《传统学引论》一书里指出:“八卦思维、混沌思维、太极思维都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汉民族在这种整体性思维影响下,而具有‘直觉体验’、‘内向省悟’的思维特征和‘重经济、尚简约’、‘人详我略’的语言心理和表达习惯而形成了汉语‘重语义,轻形态’的特点”。如我们往往把下面的句子译为a而不译为b:

they said they were coming to help us with our house repair today.

a.他们说,今天来帮助我们修房子。

b.他们说,他们打算今天帮助我们修我们的房子。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英语在表达上比较精密,语法关系较为严谨,而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许多逻辑关系是靠意义来表达的,而语法关系则被处于次要地位。

3 英汉句子的不同组合方式

英语强调sv基本结构,而且sv必须一致,汉语无主句多,没有sv一致的标定;英语句首封闭,句尾开放,后置修饰功能很强,汉语句首开放句尾封闭,前置修饰功能很强;英语句子组合靠关系词,结构方式严格而明显,汉语靠语义结构对接,结构方式灵活而呈隐性;英语主从句连接靠形合,汉语偏正句联接重意合,也用形合;英语句子成分有形态标志,不易产生语法歧义,汉语句子成分要靠语序和句意确定,容易产生语法歧义。这些差异可以从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上找到根源:英国人重思维的个体性,其方式是分析性的,重理性,强调形式论证,不强调主体意识和对立平衡;汉民族重思维的整体性,其方式是综合性的,重直觉,强调意念流、主体意识和对立并举。

4 以达意为主和重语境的汉语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因此在分析句子意义时,要重视语义在语言组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如动宾式词义的超常组合就是一个具体表现。汉语动宾结构中各动作之间的主次轻重、逻辑关系之所以不会产生误解,是因为“语境”和“意念”在起作用。如:吃父母、养病、救火、恢复疲劳等动宾词组。这也是汉语重“意合”重“整体思维”在语言上的表现。另外,以意合法为主的汉语句子也常把语境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条件。如:“我是两个儿子,他是一个女儿。”等。而英语是形态性语言,句子表达的各种关系如主次轻重因果条件结论等都必须以显性的不同的语言形式加以表示。总的说来,汉语比较经济,尤其是在表示动作和事物的关系上,几乎全靠“意会”,不靠“言传”,这与中国人崇尚简约的思维方式有关。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大千世界的思维空间也是无限的,语言形式却是有限的。

5 汉语的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

两种矛盾或对立的语言形式,表示同一个语义内容。如:“甲队大胜乙队。”与“甲队大败乙队”。这种对立同一性的表达方式,读者决不会因语言的矛盾而产生误解,因交际的双方都从意会特点出发,交际的双方因心理认同而产生同步思维。这种语言现象是受汉民族思维特点和表达习惯的影响。

两种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对立的语义内容。如:

我借他一本书,过两天还(他)。——(借:指借进)

我借他一本书,过两天还(我)。——(借:指借出)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由阴和阳两大对立面组成,并在阴阳不断运动的推移下发展的。矛盾着的双方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对立的双方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同一性包含着差异性。没有同(即共同的语义前提)就没有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这种现象反映在古代汉语的词义更明显。如“息”有“停止、繁殖”之义,请看下面古证:

《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息:指停止)

《周礼.地官.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息:指繁殖)

6 汉语重思维形态上的主体性

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人注重思维形态上的主体性,认为世上任何行为都只能是人这个行为主体完成的,因此行为主体“尽在不言之中”。这种思维风格(方式)使汉语句子的语态(主动式或被动式)呈隐含式,形成受事的施事化。如“饭做好了”与“饭被做好了”,因为“饭”是人“做”的,不可能由“饭”这个客体自己“做”,一切皆属“尽在不言之中”。而英语则必须表达为:“the meal has been cooked”,语态、时态各显其形。

7 汉英省略现象

汉语的文字结构没有形态变化的条件,没有关系词、连接词、介词数量也很少,这样它只能靠实词的本身意义和语序,因而语言直接与意义挂钩。正如刘宓庆先生所说的,汉语在表达思想时采取的是思维向语言直接外化的方式,而不是像曲折语那样,采取间接的方式。后者中间必须有一个形式/形态程式装置,接受思维的投射,才能转化为语言的表层结构。由于汉语采取的是一种直接反映思想的方式,因而在组句中“抛弃了一切无用的附属装置”(洪堡特),包括并不影响意义的连词、虚词等。如:汗流浃背(先“汗流”后“浃背”),丧志(“”是因,“丧志”是果),物极必反(“物极”是条件,“必反”是结果)。句子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有饭(那就)大家吃。一张桌子(有)四条腿。(因为)他不老实,我不能相信他。说是说了,(但是)没有结果。

就省略而言,由于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因而英语中的省略多数伴有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可以从形式上看得出来。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省略在很大程度上与所表达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汉语的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汉语中大半的情形,省略的是主语的部分,不是谓语的部分。申小龙把汉语中主语的省略看作是“汉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语言中的表现”,因而汉语中的主语往往可以蕴涵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再如:“我们每天要刷牙”比“我们每天要刷我们的牙”更符合汉语忌赘用所属代词的表现法。

8 西学注重具体化与汉学注重一统化

西学更注重具体化,如从原子入手,从小到大对事物进行分析;汉学更注重一统化,常由心出发从大至小看万物。反映在语言中,汉语在词法和句法的结构上重意合不重形合,重领悟不重形式的特点,造成汉语的简洁性、灵活性。如“恢复疲劳”、“打扫卫生”、“救火”等搭配在语法上虽不合理,可语义上却很清楚。汉语句法上虽有词序和虚词为主要手段,但有时仍不很固定。同一句话,有时可以改变词序,意义不变。如我吃过饭了-饭我吃过了-我饭吃过了。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独特性是汉民族思维方式和中国文化的反映。

在中国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儒教、道教和佛教,它们的哲学观都是讲究“悟性”和“言外之意”;而西方思维方式受古希腊哲学家socrates,plato,aristotle 的影响,提倡的是逻辑、理性和推理。

9 篇章系统

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申小龙把这一点归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认为西方民族注重形式逻辑,强调主客体的分离,因此在语言上注重形合,而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因而在语言上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这一点在句子或语篇衔接手段的应用上表现得比较明显。英语作为一种形合性语言和英语民族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的思维习惯是一致的。而汉语不同,它是意合性语言。汉民族的重悟性的思维模式比如在写文章时会形成一种注重文章意义,和内在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在具体论据论证上,汉语文章倾向于人证,强调说理,激扬文字,或感情抒发,引经据典。而英语文章倾向于法证,侧重强调应用事实材料,引用专家和数据。

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写句子是以“意尽为界”。句子的信息容量由于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弹性很大,一句接着一句,恰似流水,可以无限制地扩展下去。呈“线性的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申小龙),思维单位似乎不是句子,而是句组,甚至段落。

此外,英汉两民族的思维模式也是有差异的。汉语是自然语序,思维和语序自然合拍。句子的语序基本上反映了思想的过程。其线形序列的展开好比是画龙点睛,先把的环境与衬托,如条件、事实、道理一一交代,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下结论、表态度。而英语则是在说话前先把表达的信息组织一下,强调什么,就先说出,即把重要的事,如态度、观点、结论放在句首先说出,开门见山,一语道破。然后再把理由、事实、条件、原因、例证等一步步交代,一条条补述。

另外,英语各语体之间的差别要比汉语各语体之间的差别更为明显。汉语的非正式文体语与正式文体语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英语在表示正式程度或非正式程度的用词和结构上都远比汉语丰富。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作为形合性语言的英语在语言形式手段上要远比汉语丰富得多。

10 结语

以上通过对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东西方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层面上的分析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和思维形态上的不同特征,使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从而为我们在语言对比、外语教学和翻译研究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liu miqing 1991 theoretical problems concerning 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foreign language

[2] halliday, m.a.k.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3] 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 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5] 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2000

[6] 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文化因素;适度;适应;技能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60-02

程裕祯在他的《中国文化要略》中把文化按内容分类为:物质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成系统跨文化交际涉及中国文化的教学,就是所谓“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这其中文化教学是主体, 语言教学居于从属地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外国人更好地掌握汉语技能,这就决定了必须把“语言”而不是“文化”放在首要位置, 语言技能教学才是教学的重心,文化方面的教学要适可而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语言技能这一教学目的展开,解决的是“中国人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么说”的文化规约问题,文化知识教学为语言技能教学服务,扫清语言理解的跨文化障碍。影响外国人语言理解的文化因素一般是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反映中华民族的情感心理、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及审美倾向等文化规约,文化因素存在于语言形式之中,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是文化因素的教学。林国立指出:“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则必须在语言教学的范围内来处理。换言之,文化因素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一个语言教学的概念, 只有在语言教学中才有意义。”因此,对外汉语文化因素的教学应融于语言教学之中,为外国人汉语交际技能的培养扫清跨文化障碍。

一、适量、适度、有代表性的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是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融合在一起。在对外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教学阶段去选择文化项目,而应与语言教学的不同阶段相相协调,使文化的引入服务于语言教学。文化因素既然是依附、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的语言子系统中的,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 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就应注意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有机结合,让文化因素有步骤有系统、均衡定量地分布到各语言点的教学中去,协调好各教学阶段的语言项目、功能项目及文化项目的定量搭配。当然,教材的语言项目、功能项目及文化项目的综合协调,需要进行精细的设计与安排,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林国立从语言教学的需要出发做了对文化因素进行有序定量安排的尝试,在《交际文化》中确定了21 种民族观念和民族心理,在编写的视听教材《北京行》中,有计划地渗透了7种民族观念和民族习俗。张英认为,随着语言教学阶段的上升,文化教学的比重也应随之增加;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初级约为5:1,中级阶段约为4:1,高级阶段则要上升到3:1。张英规定的比重是不是合理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要在语言教学的框架中进行,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需的文化规约密切相关。文化内容必须有所选择,适度融入;要突出重点,以介绍当代中国正能量的主流“小”文化为主。所谓当代中国文化,就是不必介绍那些已经过时的、陈旧的文化;所谓正能量文化,指的重点介绍那些积极向上的、具有一定质量的中国人的价值观点与生活习俗;所谓主流文化,指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具有群体倾向共性的观念与习俗;所谓“小”文化指的是与日常的交际语言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教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要适量,不要冲击语言教学。基础汉语教学阶段,要重点介绍与日常的交际语言密切相关的交际“小”文化;中、高级教学阶段,对系统文化也应有选择地讲解,不可超越外国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

二、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阶段性相适应的原则

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语音、语法、词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独立的外在形式,隐含性和依附性是它最根本的特点。文化因素既然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必须依附、隐含在各语言子系统中,那么文化教学阶段的划分也应依据它所依附的语言形式进行。陈光磊、黎天睦、魏木春和卞觉非均主张“以语言为本位”对文化项目进行等级划分。基础教学阶段讲解的与语言点相同步的交际文化,一般都是附带性的、随文解释性的、零散的文化因素。中、高级教学阶段,可将这些零散的文化因素进行局部整合,但仍不太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必须在不超越外国学生语言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

1.初级阶段――语言的文化因素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教学语言,语言之外的文化内容少一些为好,尽可能不分散学习的注意力。但如果那些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影响到语言的理解,教师就要选择外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加以讲解。口语课、精读课学习日常交际语言,能碰到很多语用的文化规约,例如中国人见面用“吃了吗”、“干什么去”打招呼等,如果不向外国学生介绍,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在举文化方面的例子时,宜多用外国学生一踏进中国便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直观物态文化的例子,让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点的讲解中去。

2.中级阶段――国情文化(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在中级阶段,外国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除了随文解释语言点的文化因素外,还应着手介绍中国的基本情况,诸如首都、长江、黄河、长城、民族、人口、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等,这些基本国情是掌握汉语所必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知识要陆续安排在初级阶段后期和中级的精读课中,以及听力、口语、阅读等教材的语言材料中。这些国情文化仍属于表层文化,教学中尽量用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感性地加以介绍,同时照顾到文化项目的系统性框架。

3.高级阶段――专门性的文化知识。“专门性文化知识”是针对汉语言专业的高年级外国学生开设的单独的文化课程,与语言教学平行设置。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三年级开设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文化”选修课,四年级开设的“中国民乐”、“中国民俗”、“中国艺术”、“中国思想史”、“中国电影欣赏”选修课,都是专题文化课,意在介绍各个领域的中国文化,具有初步的专门性、系统性和学术性特点。这些专门性文化知识涉及深层文化,需要引导外国学生从具象的文化现象中进行理性思考。

三、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的原则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为帮助外国人更好地掌握汉语言语技能,排除跨文化语言理解和交际的障碍,正如陈光磊所说:“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最直接的目的是消除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理解和使用中的文化障碍。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或者说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就应当落实在确立发展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文化技能上。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大体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对语言本体结构(主要是语法规则和语义系统)中有关的文化涵义做出阐释,以便为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做好必要的交际文化上的准备;二是对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做出解说,养成学习者对目的语正确理解和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外国人跨文化理解和交际障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就要直接针对外国人的这些交际障碍,做好文化对比,指出差别点在哪里, 做好相关的文化教学。

这种文化教学本质上属于语言交际技能的教学。张占一认为,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赵贤州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导入论略》中将交际文化细化分类为12个方面: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某些层面意义有差别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语使用场合的特异性;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语褒贬不同;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潜在观念差异;语言信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含有民族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词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等;词语中反映的习俗文化信息;有特定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其它因价值观念、心理因素、社会习俗等造成的文化差异。程棠认为:“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则是在教学汉语结构规律的同时,还要使学习者了解以至习得汉语本体结构和使用法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所遵循的文化规约,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交际能力,以期在一定范围内加入汉语社团的交际活动。也就是说,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是以学习或习得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为指归的,它带有某种技能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这些语言大家的论述都可归结为一点: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跟外国学生的交际直接相关的语用文化项目,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

总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跨文化的、交际的、技能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需针对跨文化交际障碍,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

〔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3).

〔4〕黎天睦.现代汉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5〕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l).

〔6〕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5).

〔7〕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我们发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可喜的是,学生对用英语教授中国文化持积极态度,认为有必要培养这种能力。现将部分结果作重点说明。问题1调查受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59%的受试表示在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时感到困难,27.8%的受试表示很困难。从问题16的答案中我们了解到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是学生的词汇量小,难以用英语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另外,部分学生感觉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是很全面,交谈上几句之后就无话可说了。问题5调查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的比重。83.3%的受试认为他们所使用的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不多。笔者又对《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文化的内容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在全套四册80篇文章中,有39篇是介绍英美文化的,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仅为2篇,占2.5%。问题8和问题9是关于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讲授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比重。结果显示,84.4%的受试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会经常讲解一些西方文化的知识;64.4%的受试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会经常讲解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但是大部分是用汉语。当被问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更愿意学习中国文化还是英美文化时,36.7%的受试表示愿意学习中国文化;22.2%的受试表示无所谓。2.2%的受试表示愿意学习英美文化;27.8%的受试表示无所谓。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了两点问题:第一,学生的文化意识薄弱。50%的受试对学习中西方文化抱以无所谓的态度。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认为外语学习只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例如,增加词汇量、培养阅读技巧、提高写作和听力水平等,文化学习不是学习的重点。但是,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假如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或技巧,学生虽能够掌握这门语言的形式或结构,但不能用它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2]所以语言教学必须有文化教学,用文化教学来促进和丰富语言教学。第二,结果反映出愿意学习中国文化的人数要多于愿意学习英美文化的人数,说明学生对学习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要高于对学习英美文化的认同度。这种强烈的意愿为我们开展中国文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也为学习的最终成效提供可靠保证。在访谈中当被问到如何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时,学生所给的建议包括:教材中应适当添加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教师应在课堂上多讲解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让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式,通过主题描述、图片描述等活动增加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以文化交流来促进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习得。以上的调查研究反映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那么,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否应该融入中国文化呢?或者融入中国文化是否会干扰大学英语教学呢?下面,笔者从跨文化交际的平等性和母语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这两个方面论述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文化的必要性。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1.跨文化交际平等性的需要

语言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就是一种反映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活动。跨文化交际是指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的互动活动。它是一个双向活动,既包含人们对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和吸纳,又包含对母语文化的输出和传递;它也是一个文化融入的过程,要求交际双方既要接受新文化,又要保持原文化的精华。但是,目前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西方文化(强势文化)在交流中“逐渐取得优势”,而东方文化(弱势文化)则有失去自身的特色,被人同化的危险。[3]我们不能因引进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就忽视母语文化,造成跨文化交际的不对等或不平衡。为了使跨文化交际成为真正的、有意义的对话活动,交际双方必须坚持平等的原则。这种平等性要求我们既要尊重目的语文化,也要重视母语文化;既要输入目的语文化,也要输出母语文化。在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殊环境下,我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味着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不但应该具备语言能力,了解外国文化,而且应该具备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语用能力。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但要学习语言知识和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更要熟练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两种文化只有达到平等交流,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提高。正如Kramsch(2000)认为“在谙知母语文化、习得目的语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在几种语言与文化之间斡旋是综合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为了更好地输入母语文化,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克服各种语用失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外语教师要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把目的语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的母语文化联系起来,加强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平等互动。

2.母语文化教学促进外语教学

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一致认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讲解被认为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要意识到目的语使用的语境,即目的语文化。McKay(2003)声称文化在两个方面影响语言教学:语言学和教学法。在语言学方面,文化对语言的语义和语用产生影响;在教学法方面,文化影响教材的选择等。[5]目的语文化对目的语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已是不言而喻,但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会不会影响或弱化英语教学呢?外语文化教学和母语文化教学这对看似矛盾对立的关系能不能很好地相容,共同促进语言习得呢?下面,笔者主要以二语习得中的两个重要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和输出假说为理论基础,论述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能促进学生习得英语。1)情感过滤假说影响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因素除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外,情感因素也很重要。Stern(1983)指出情感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就像认知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一样不可忽视。[6]Krashen把情感因素看成是可以调节的过滤器,促进或阻碍语言的输入。他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语言习得者完全吸收所获得的可理解性输入的一种心理障碍”。[7]根据这一假说,情感因素影响学习者能否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以及输入能否被语言习得机制吸收。Krashen也认为输入只有在情感过滤较低时才能更好地被理解,学生才能较快地习得语言。但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时,大多数学生因为焦虑度过高而不敢讲英语。为了让学生多讲英语,讲好英语,外语教师要积极创建轻松惬意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让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顺利地进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逐渐内化成隐性的语言能力。调查反映出中国学生对学习汉文化的认知度要高于对学习英美文化的认知度。当教师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时,学生学习汉文化的情感动力也就大于学习英美文化的情感动力,相应的情感障碍会降低,阻碍少了,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可以顺利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被内化成学习者的隐性知识或被作为永久性知识储存,最终转化成语言能力。所以说,从情感过滤假说的角度看,教师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可以进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为习得语言提供量的保障。2)输出假说语言输出可以很好地检测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Swain认为语言输出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二语习得,即它的三个功能。[8]第一,注意/触发功能。输出目的语时,学习者会注意或识别可能出现的语言问题,并对相关的输入予以注意。第二,假设验证功能。学习者把输出视为尝试新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方式,语言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检验目的语的使用情况。第三,元语言功能。学习者通过使用目的语来思索目的语本身,以此来理解目的语。另外,从认知理论的角度看,输出能够推动学习者对语言进行深入加工,引起学习者注意产出的语言形式,这种有意识的实践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最终潜意识运用语言的能力。根据输出假设,教师应积极创造增加语言输出的环境和机会,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输出的心理障碍,增加语言输出量。教师在设计语言输出活动时应注意语言输出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如果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讨论大家都熟悉的中国文化,学生在心理上不会存在太多的情感焦虑,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或生活体验,主动地用英语表达。这些熟悉的话题会为学生增加语言输出的机会。语言输出的机会一旦增多,学生在输出目的语时就会注意自身的语言问题,逐渐修正不符合目的语规则的语言,提高输出的准确性。另外,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语言在不断的使用和产出中成为一种自动的熟练技能,这样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就会提高。语言输出还会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后续输入质量。根据学生的语言输出,教师会及时调整对学生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为学生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出提供了机会和语言输出材料,这种输出反过来又影响外语教师后续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获得符合自己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的输入。

三、结语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语跨文化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的文化失误,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指出外语教学应转向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许多语言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

对于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 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2 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错误

目前,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并能直接与讲英语的外国专家、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等进行交际的大学毕业生。有些毕业生即使会说一些,也往往会在对外交往中使用不得体,犯上了“文化错误”。

北外语系的博导胡文仲(1994)调查指出,中国学生常犯的与语言有关的文化错误有四类:1)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是不适当的。如路遇外国人时,开始谈话却用“Excuse me, Where are you from?”;拒绝外国朋友的提议时却用“I’ll think it over.”等等。2)在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如邀请外国朋友参加社交活动时不邀请其配偶,用沉默来回答外国老师的提问,在表达感激之情时要千恩万谢地说上许多许多等等。3)不同价值体系的冲突。如与外国朋友久别重逢时说“You’ve got no change at all.”未经允许翻看外籍老师的影集等等。4)过于简单化或过于笼统化。如认为所有的美国人都爱吃麦当劳,所有的英国人都寡言少语等等。通过这项调查,胡文仲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为它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如何地道而得体地运用语言不但与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同等重要,而且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3 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弊端

现代毕业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之所以比较薄弱,部分原因是对语言运用能力、对目的语文化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从教学角度看,大多数的大专院校没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文化类的课程,即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英语文化课,也涉及面不广或没得到足够重视;教学中使用的大部分教材资料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这种语言形式的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及语境中的运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很少会涉及到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形式,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涉及到也是随心所欲,缺乏系统性;测试中更是没有涉及到语用能力及文化知识。从学生的角度看,非英语专业学生过于依赖英语教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只是学习基本的语言规则,不学习语用知识,更谈不上运用语用知识了,这样便认识不到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密切关系了,因而也不能在正式的外交场合用得体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了。 转贴于

4 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外语教学中,语言文化传授的必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掌握语言规则和语言使用规则,即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这里的语言能力指的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几部分,即英语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这里的语言使用规则指的就是所用语言是否得体的文化因素方面的规则。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大纲对语言能力的三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体系,然而对于跨文化教学应该包含哪些要素还没有明确的体系。下面就从教和学的视角及认知来谈谈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4.1 要从价值观取向的视角来认知汉英两种文化。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即整体观念比较强,集体重于个体。而西方则更重视个体,讲究个性,讲究独立奋斗。

4.2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和学校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建构一种合理的跨文化教学体系,比如说,课堂教学毕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把文化列为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出分阶段目标,这样目标明确,教师也便于操作;加强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从多个视角了解其文化;利用直观电教手段体验异国文化,教师可以多方面地寻找资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不仅了解西方文化更可以通过实际的语境(context)学会如何进行这种语言的社会运用;注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对比,提高文化意识,做好知识文化介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师自修及教材、试题的再研究。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较高的要求和革命,教师必须花较多的时间来搜集合适的资料。而且在教学时还得根据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删减,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时还需将语言文化的考核考虑进去。

5 结语

语言和文化是个统一体,语言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传播文化,且文化因素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自觉、系统、更好地完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并正确处理和摆正文化知识和其他训练项目的关系,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潘晓慧.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学刊,1996(2).

[3] 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外外语教学,1998(4).

[4] 刘爱真.文化认识与言语得体.外语界,2000(2).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全球化;语言文化;生态化

目前英语全球化引起的语言同化问题以及英语教育全球化现象会导致大量的语言灭种和知识淘汰危机,有专家提出了维持世界语言多样化状态问题的语言文化生态观。生态学(ecology) 一词由希腊文Oikos 衍生而来,它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文化生态是由普通生态学发展而来,而英语的发展从古到今正是吸取了世界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及高科技内容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是人类语言发展和知识共享的结果,语言的多样性应该与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重要,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表明生物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呈一种因果关系,但是语言的多样性却以较快的速度正在消失。人们已经认识到,语言的消亡对人类文明所造成的损失是对文化领域内生态平衡的破坏,它无异于一场生态灾难。然而人们生活的正常环境却是多种语言共存的环境,世界上有半数人口讲两种语言,许多人对英语全球化给语言多样性的生存带来的威胁深表担心。就连汉语和西班牙语这样的世界性语言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指出语言的消亡与生物物种的消失同样可怕,他们呼吁建立语言生态学这一新学科来研究和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英语全球化必然会引发中西文化之间的价值碰撞与冲突。如何看待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如何引导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曾说过:“较之军事、经济等因素,如果运用得当,文化能征服人们的头脑,能产生持久的更稳定的战略效果。”可见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巨大影响力。文化维系着民族的魂魄,失去民族文化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文化对人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英语教师就更应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一、英语全球化的背景下树立正确文化立场的必要性

全球化时代为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英语成了全球通用语,并在国际事务、因特网、文件处理软件、英语教学产业等领域占绝对优势。英语在世界信息流中的垄断地位使人们对该语言工具产生了倚赖,熟练地掌握英语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强烈的社会需要,美英等西方国家借此推行语言和文化霸权,借以影响和控制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已被英语同化,据估计到下个世纪全球六千多种语言中将有80 %消失(Crystal) ,这是一种思想和社会悲剧,人们越来越感到美英文化传播渗透的严重性。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人们相继成立了一些国际组织,致力于保护和保存那些濒临灭亡的少数民族语言。另外,尽管英语成为通用语,这并没有导致英语国家内少数民族语言的消亡,伴随着争取语言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各种土著语言开始受到重视,这种运动延缓了一些语言消亡的过程,甚至会阻止某种语言的消失。比如威尔士语不仅被保存下来了,而且由于政府的支持,其地位得到了提高,在威尔士与英语并列为官方语言。生态化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文化生态化应该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每一种语言文化都只是人文明的标志,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各种语言文化的健康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需求,因此,对不同语言文化都应采取平等和宽容的态度,毕竟学习和掌握外语是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良性发展,能有效地防止文化垄断。

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数,而各类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方面的内容介绍,这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英语,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但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故文化是具有阶级性的。因此,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仅靠输入目的语文化是不够的,就交流的双向性而言,本土文化的融入同样至关重要。笔者曾在潍坊几所大中专院校作过一次包括笔试、填写问卷、面谈等形式的调查,结果发现76 %的学生可以用英语简单地介绍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传统节

日,或通过英语了解美国总统、英国女王、摇滚歌星等;但是,仅有11. 8 %的学生会用英语表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仲秋节的由来和习俗,更多的学生不懂如何介绍中国的文房四宝、灯谜对联、京剧武术、四大发明等。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表达技能和具备用英语表述本土文化的能力。而无法用英语进行文化的双向交流会使学生的自信自尊和积极性受到打击,继而影响英语学习进程中的良性循环。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只有参与国际交往、介绍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领略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才能赢得其他民族的信任和尊重。而用英语介绍宣传中国文化的能力又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单一的目的语文化语言输入拓展到双向的文化交流,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对比参照,学生能更深刻准确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让英语充当加深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媒介。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强调英美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致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迷失自我,而是应该在输入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用英语宣传中国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国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不断加深的国际交往中,中国人应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与其他民族平等对话。英语教师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开展文化教学时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增强民族意识,提高文化自觉性,避免民族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和走向文化殖民,这有赖于强化文化认同危机,变被动为主动;要有健全的文化心态,坚持文化的民族特性,自觉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推进文化的整和,重视和促进文化更新。只有引导学生从本民族文化的角度审视西方文化的优劣,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英语教学中要加强语言文化的平等意识

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但往往没有意识到本土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应该贯穿于英语教育的全过程。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中国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态度,从而使其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文化的世界性。文化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别,每一种文化都适应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都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中西方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都处于动态的进化过程之中,既有优点,又有不完善之处。因而中西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在全球化时代教师更需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合作、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应为不同的文化交流服务。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师应着重研究双向语言文化教学,鼓励学生收看介绍世界各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英语电视节目, 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也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便于学生对外进行双向文化交流。大学英语中诸如Sailing Round the World , The Professor with the Yo- yo , Lesson f rom J efferson , Going Home 等蕴含了极其重要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及时把这些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奋斗和综合创新等优秀品质。英语教师还要结合利用英语中的多种方言来协助维护人类生物语言的多样性,抵制英语对世界文化的侵蚀,这也是保护其他语言的公平权利。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文化生态观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文化的广泛传播使英语国家的节日、食品、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流传开来,并成为一种国际时尚。因此,要保持语言文化的生态化,大学英语教材首先要进行改革,即贯彻语言文化生态观的教材应不仅提供英语国家的文化材料,还应包括相当部分的非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材料。满足学生文化知识需求的最好途径是广泛阅读非母语的英语文学作品,彻底改变过去只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做法。因为有些文学作品的文体陈旧过时,语言也不规范,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信息

输入,而有些非母语的英语文学作品却更适合在教学中使用,因为这些作品是面向全世界读者,能扣紧时代的脉搏,作品中描述的场景更具有普遍性,文体更明晰流畅。阅读不同国家的现代英语作品更有助于中国学生了解他们的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交流策略。同时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英语文化,积极地准备和来自非英语国家的人们交际,同时借鉴英语文化和非英语文化中的精华,发扬和充实我国的优秀文化,这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环。充实英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是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兼容并举,学会用英语得体地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长期以来,人们对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印象深刻,却忽略了以在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同样可以发挥其正迁移的效应。要强化文化生态化意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世界不同文化的精髓,加强优秀汉文化的对外传播。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英语课程,通过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对比,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成就感与责任心,并指明中国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这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应成为新闻传媒界和其他相关领域努力的方向。另外,学校可定期开办各国文化讲座或文化节,邀请研究不同文化的专家教授发表他们在文化领域的见解,鼓励教师举办各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讲座,让学生领略世界文化的魅力;互派留学生也是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好方式。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注意了文化差异,以后就能更顺利地在学习、工作、贸易、旅游、生活中进行交流 。

总之,英语并非只与某一种特定文化相连而疏远其他国家文化的语言,学习者应当意识到文化的世界性,学会用英语表达多种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观点。毕竟每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没有优劣之别,都应得到保护和发扬。

[参 考 文 献]

[ 1 ]Bailey & Borlach , 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 ,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1985.

[2 ]Crystal , David , English as an Global Language , Foreign Lan2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01.

[3 ] Phillipson , R. Linguistic Imperialism , Shanghai Foreign Lan2guage Education Press , 2000.

[4 ] Richards , J . C , New I nterchange [M] . CUP , 2001.

[5 ] Said , E. W.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 New York : A. A.Knopf , 1993.

[ 6 ] Scollon , R. &S. W. Scol lon. 1995.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 A Discourse A p p roach. [ M] . Oxford : BlackwellPublishers Ltd.

[7 ]黄长著. 网络时代的语言竞争:文化生态学的思考[J ] . 国外社会科学,2001 , (1) .

[8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