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早期混合喂养;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为使新生儿安全渡过此期,提高其生存质量,对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以观察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现将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2009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婴儿中按出生顺序抽取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2.45~3.80kg,Apgars8分,男婴24例,女婴26例,外观无畸形,母亲年龄22岁~38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o型血母亲除外,剖宫产31例,顺产18例,其中有龙凤胎1对。

2方法

新生儿出生30分钟~1小时左右应喂母乳,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吸吮时间为10~30分钟,间隔2小时同法吸吮另一侧。在婴儿出生时间超过6小时后,在每一次充分吸空后即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奶粉量根据新生儿情况而定,一般奶粉量从10ml~15ml开始。白天间隔2~3小时后,同法吸吮另一侧后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夜间间隔3~4小时,不得超过4小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顿全部吃母乳,另一顿全部吃奶粉,再者橡皮刺孔不要过大,以免婴儿吃惯了容易吸吮的就会产生“错觉”而拒绝母乳。

3护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环境,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康复,我科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每床每次只准一人探视并只留一个陪人,学生及儿童禁止入病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及医疗安全,更不要随便串病房或自行调床位。

病室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空气清新,病房每天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病每日用1100“84”浸泡拖把湿式打扫两次,预防感染。

产妇应注意卫生。指导产妇喂奶前仔细洗净双手,并清洗及乳晕,每日至少3~4次,还要勤换内衣,新生儿所用奶瓶及要先清洗后加热消毒。

新生儿住院期间应每日洗澡1次。因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喷门松弛,幽门较紧,胃排空时间2~3小时,洗澡前2小时禁奶;洗澡后做好脐部护理,每日用0.5%碘伏棉棒擦洗脐轮一次,并告知产妇保持脐部及臀部清洁,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新生儿皮肤颜色的变化,体温、呼吸变化,吸吮是否有力,有无拒乳,有无恶心、呕吐以及呕吐物的量和颜色,对个别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应予以重视,加强指导及喂养,并告知产妇加强喂养的重要性,新生儿住院期间保持头高左右侧卧位,防止误吸窒息。

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正常每24小时大便3~5次,小便6~8次,若新生儿小便少于5次,可两次喂奶之间加适量5%左右的白糖水。

加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观察护理和喂养。

4结果

50例足月新生儿经混合喂养及加强护理,在出生72小时经皮测定黄疸指数,49例在5.7~12mg/dl,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一例为12.4mg/dl。通知医生后遵医嘱口服茵栀黄1/3包tid。在生后2周家访中,所有新生儿黄疸消退。安全渡过此期。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日记;临床应用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分娩量将逐渐攀升,母婴同室病房护士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我科是我院母婴同室病区之一,每月分娩量350人次以上,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也要保证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质量。而保证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是保证母婴同室病房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为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我科设计了表格式新生儿日记,悬挂于床尾,指导产妇及家属实时记录新生儿喂养、排泄、特殊情况。应用于临床一个季度,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5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01例,采用单盲随机抽样将其分为对照组144例和观察组157例,年龄19~37岁,均无母乳喂养禁忌症,性别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对母婴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新生儿日记辅助护理工作。由本科室护理人员共同讨论设计新生儿日记,悬挂于产妇床尾,指导产妇或家属实时准确记录新生儿喂养、排泄、特殊情况,护士在巡视病房时从新生儿日记上及时了解新生儿喂养、排泄情况,根据情况给予及时干预。

1.2.1新生儿日记的格式设计 采用32开纸张,表格纵向设计,为7列×18行,表格上有眉栏,表格下有眉脚,见图1。

图1 新生儿日记格式

注:新生儿按需频繁哺乳,一般24h喂8~10次,建议纯母乳喂养,吸吮时间从5min逐渐延长至7min、10min、15~20min,一般不超过30min。

1.2.2新生儿日记的记录方法 ①眉栏各项由责任护士填写。②表格各项由家属或产妇哺乳结束后记录喂奶的时间、新生儿吸吮时间次数、奶水不足时补充配方奶的量、大小便次数,如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页码续写。责任护士巡视病房时阅读新生儿日记配合与家属产妇交流以评估新生儿喂养、大小便及特殊情况。

1.2.3使用对象及要求 ①新生儿日记的使用对象:住院期间母婴同室病房中的新生儿。②新生儿日记的使用要求:家属或产妇识字并能按新生儿日记记录方法及时准确地记录。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士关注、指导新生儿喂养及排泄情况所需工作时间。②设计并发放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和产妇的满意度问卷,比较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③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第3d母乳喂养成功、奶胀、正常新生儿因喂养不当发生低血糖情况,在母乳分泌充足的情况下给予纯母乳喂养;母乳分泌不足的情况下给予母乳喂养每次大于20min,哺乳大于6次/d为母乳喂养成功;发生Ⅱ~Ⅲ度奶胀及母乳喂养不充分为母乳喂养失败。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士关注、指导新生儿喂养及排泄所需时间比较:使用新生儿日记后护士在关注、指导新生儿喂养排泄等情况所需工作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

2.2使用新生儿日记前后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比较:使用新生儿日记后产妇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4 ,P

2.3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情况比较:使用新生儿日记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提高,奶涨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2,P

3 讨论

3.1新生儿日记用来记录新生儿喂养、排泄及特殊情况,由产妇及家属记录,方便易行,直观明了。

3.2低血糖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疾病之一,持续时间>30 min的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坏死[1]。新生儿低血糖常缺乏特定的临床表现,无症状者为有症状者的10~20倍,故极易被忽视。而喂养不足、延迟喂奶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2]。护士关注新生儿喂养的情况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新生儿日记的使用,可以很直观的发现喂养不足的情况存在,并及时干预,节约护士询问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喂养所需要的护理工作时间,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轻因担心产妇家属的责任心不强、知识缺乏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护理安全。

3.3新生儿大便的排泄次数是反映新生儿喂养情况的间接指标,新生儿大便的排泄有利于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可以间接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通过新生儿日记记录的新生儿排泄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喂养不足的新生儿,通过积极护理干预对于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3.4通过阅读新生儿日记,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责任护士通过阅读新生儿日记可以了解单次母乳喂养时间,并结合手法挤奶评估母乳的分泌情况,有助于发现产妇喂养方法的不当、及母乳分泌的相对不足等情况。据统计,凹陷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和降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3]。虽然凹陷者在母乳喂养方面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产妇有母乳喂养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有专业人员的正确指导与及时帮助,以及家庭、社会的支持,彼此密切配合,绝大多数凹陷者都能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4]。在使用新生儿日记后,护士可以随时了解缺陷的产妇实际母乳喂养的情况,给予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与决心,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时的帮助,使母乳喂养率得到提高,并满足新生儿对成长发育的需求、减少奶胀的发生,增加了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5通过新生儿日记记录的新生儿喂养及排泄情况,亦可以间接评价责任护士工作质量,便于管理者督查。

总之,本研究应用新生儿日记评估新生儿的喂养及排泄情况,并根据产妇的泌乳及新生儿日记记录的情况判断产妇的母乳喂养执行情况及需要进行干预的情况,制订适合产妇的个性化指导方案。研究发现,结合使用新生儿日记的工作模式可以改善母乳喂养情况,节约护士工作时间,减轻工作压力,有助于针对产妇喂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干预,值得在母婴同室病区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琦新.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 16(2):109-110.

[2]张家骧.新生儿急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6.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系统化健康宣教;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喂养不耐受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92

Application effect by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in breast feeding for NICU premature infants JIANG Xi-ying, SHENG Fang-ming.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Affiliated Weihai Second Municipal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Weihai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Weihai 2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effect by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in breast feeding fo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A total of 356 NICU premature infa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17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ICU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to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Effects of breast f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all obviously higher exclusive breast feeding rate, breast feeding + formula feeding rate, breast feeding rate and breast feeding rate within 7 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Premature infants; Breast feeding; Feeding intolerance

早a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 我国每年出生的早产儿约占全球早产儿的10%左右, 使早产儿在NICU总住院患儿中的比率明显增加[1]。母乳喂养是减少早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手段之一, 母乳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 还能减少早产儿短期及长期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等并发症的发生[2]。发达国家NICU中普遍进行母乳喂养, 而我国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普遍较低[3]。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56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 探讨系统化健康宣教在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56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 所有早产儿母亲均符合母乳喂养标准, 早产儿排除胎龄

1. 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的NICU护理, 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健康宣教,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成立健康宣教小组并规范制度流程 成立健康宣教小组, 由NICU护士长担任组长, 制定系统化健康宣教流程及制度, 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并组织小组成员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查漏补缺, 制定干预性措施[4]。

1. 2. 2 全员培训 科室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早产儿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并通过考核使其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对早产儿母亲进行健康宣教。

1. 2. 3 宣教前评估 由小组组长评估早产儿母亲的母乳喂养能力, 根据母亲自身及家庭情况制定系统化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方案。

1. 2. 4 改进宣教课程 增加母乳喂养宣教课程的频次, 并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开展操作多元化课程。

1. 2. 5 扩大宣教对象 从以往的出院早产儿家属扩大到所有住院早产儿家属, 尤其是对刚入院的早产儿家属进行入院后的第1次健康宣教, 扩大宣教对象。

1. 2. 6 宣教后评价 健康宣教后应及时了解母乳喂养情况, 必要时给予再次干预, 并不断改进宣教方式及内容。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早产儿喂养方式比较 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配方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研究组母乳喂养率及7d内开始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4.04%、2.25%,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5%、6.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临床上已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死亡率, 但大多使患儿与母亲分离, 难以实现母乳喂养[5]。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高浓度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乳铁蛋白、抗炎物质、低聚糖等营养物质, 因此母乳喂养能有效抗感染、保护消化道黏膜、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保证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6-10]。系统化健康宣教要求护理人员成为最佳管理者, 评估母乳喂养能力, 给予母亲最专业的帮助, 不断地完善母乳喂养工作, 有效促进医患沟通, 使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好处, 增加泌乳量, 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11-16]。本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配方喂养率、母乳喂养率及7 d内开始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系统化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 减少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⒖嘉南

[1] 刘凤, 韩树萍, 余章斌, 等.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亲母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10): 937-942.

[2] 黄朝梅, 黄倩怡, 谭瑞贞, 等.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效果评价.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16): 1-3.

[3] 李素玲, 张广辉. NICU中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观察.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13(8):82-83.

[4] 冯淑菊, 景亚琳, 陈杭健, 等. 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协和医学杂志, 2014, 5(4):399-404.

[5] 施卸丽, 徐鑫芬.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进展. 护理与康复, 2015, 14(12):1123-1125.

[6] 张翠凤, 武玲. 采集母乳在NICU中的实施及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4):304-306.

[7] 梁玉美, 冯燕妮, 杨松媚, 等. 早期母乳喂养对 NICU 住院早产极低体重儿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 右江医学, 2016, 44(3):265-269.

[8] 沈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 医药前沿, 2016, 6(20):369-370.

[9] 连冬梅, 王宁辰. NICU中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实施体会. 护理学报, 2013(18):52-54.

[10] 务永勤, 朱智玲, 刘芳.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的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5(30):230-231.

[11] 阿日贡高娃. NICU 母乳喂养宣教对降低早产儿食物蛋白过敏导致的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性.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5):216.

[12] 陈惠球, 黄晶晶, 李慧敏. 健康宣教及护理配合在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观察. 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3):355-356.

[13] 刘义容, 李玉连, 封大连, 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的体会. 医药前沿, 2012, 2(20):98-99.

[14] 蒋静, 李开云, 周云, 等. 强化母乳喂养在NICU住院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研究. 重庆医学, 2014(35):4731-4733.

[15] 闫会丽, 张慧洁, 刘红贞, 等.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临床分析. 临床研究, 2016, 24(8):1-3.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母乳喂养;哺乳训练;产后营养饮食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71-02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而母乳喂养是婴儿期最科学、最安全的喂养方式,并成为母婴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但近年来由于初孕产妇、低龄和高龄产妇的增多、工作学习压力增加以及产后疲劳、疼痛、忧虑、兴奋等因素影响,加之产妇早期自觉无奶或奶量少,不愿哺乳,产妇拒绝哺乳的事件逐渐增多,中国母乳喂养率呈下滑趋势。为了适应母乳喂养的需要,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的母乳,我院加强了母乳喂养宣教及哺乳训练并制定了一套营养饮食指导家属配合实施以促使产妇早泌乳、多泌乳,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2011年1月~12月收治单胎顺产初产妇240例,年龄17~35岁,孕周37~41周;均无母乳喂养经验,和发育良好,无母乳喂养禁忌症;营养状况良好;无妊娠合并症;无消化道疾病;心理状况良好;语言交流无障碍;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体重≥2500g;无先天影响吸吮因素。随机将240例产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产时产后失血量、产后用药、新生儿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产前检查,产后普通饮食,产后常规护理:即产后传统母乳喂养护理常规,包括口头母乳喂养宣教;护理指导;帮助家属清洗产妇;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正确哺乳方法等。

1.2.2 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护理外,产前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包括纯母乳喂养定义;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正确的喂哺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等。并用模型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正确的喂哺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的模拟训练,每次训练均由3年以上专业护士指导进行。产后予清淡饮食随后即予营养饮食,标准为:每天选用主食400~500克、牛奶或豆浆150~250毫升,鱼或精肉150~200克、鸡蛋2个、豆制品100~200克、蔬菜水果500~1000克、烹调油30克左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乳母和婴儿的营养充足。为了喂养孩子产妇需要分泌大量的乳汁,因此产妇在产褥期内多选饮用高营养的汤水如鲫鱼豆腐汤、排骨汤、猪蹄汤以及其他流质、半流质食物。

1.3 评价指标 观察产后产妇72小时泌乳量的充足度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例数,以WHO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标准,即产后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加任何其它液体、固体食物)及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给婴儿喂食维生素,水,果汁,但每天不超过1~2次)至少6个月,算母乳喂养成功。泌乳量充足:产妇自觉双侧饱满,24小时哺乳>8次,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新生儿情绪平稳,喂奶后婴儿安静入睡2小时以上,大小便正常(大便呈糊状,小便每日6次以上)。不充足:产后72小时仍无乳汁或仅有少量乳汁且下奶感不明显。6月内进行必要的指导及随访。

2 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两组产妇72小时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经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哺乳训练及产后营养饮食指导对母乳喂养率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 讨论

3.1以往的调查显示[1],产妇从护士处获得的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很少,如果护士能耐心细致地做好母乳喂养的定都,就能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其成功率。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都建议妈妈母乳喂养孩子到2岁,产前母乳喂养的宣教使产妇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优点。 1、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及营养发育。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免疫力,在母乳中,尤其是初乳和过度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强新生儿呼吸道抵抗力。初乳具有营养和免疫的双重作用,还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此外,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和白细胞,是新生儿抵抗各种疾病的保护伞,它还含有新生儿不可缺少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据相关资料显示,新生儿最初的一个小时吃到初乳,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2、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母乳不仅对婴儿健康成长有利,对新妈妈恢复身体好,而且比其它喂养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母乳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用。3、母乳干净、安全,它是喂养婴儿的最佳食品。它安全、干净、无毒,无任何副作用,是其它任何食品都无可比拟的,它是天下新妈妈与生俱来的为婴儿提供的“安全粮仓”。4、母乳喂养可降低减少婴儿过敏现象。母乳中拥有天然的“抗生素”,“抗病毒素”等,故用母乳喂养,可大大降低和减少婴儿的各种过敏现象的发生。通过以上的耐心细致的宣教为孕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母乳喂养的氛围,增强孕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其次利用模拟婴儿的产前哺乳训练对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模拟婴儿进行各种哺乳训练,大大提高了产妇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产妇哺乳的实际操作经验,为孕妇产后的成功哺乳奠定了基础。

3.2据调查因母乳量不足而放弃母乳喂养者占全部放弃者的77%,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影响产后泌乳量的因素与身体素质、内分泌、产科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2]产后乳汁分泌的早晚、量及乳汁的营养成分个体差异较大,除了生理差异外,产妇的饮食结构对乳汁的分泌和及质量影响很大,饮食指导更是重要内容之一,产妇摄入营养饮食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前提[3]。催乳素水平测定表明产后母乳充足母亲与无奶母亲血中催乳素水平没有明显差别,保证睡眠,提高食欲,增进营养对于促进母乳分泌和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极为重要[4]。母乳在经历了生产过程之后,产妇的身体一般都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合理的膳食搭配不仅可以让产妇尽快恢复还可以保证有充足的乳汁进行哺乳。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72小时泌乳量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充足,增强了产妇哺乳的信心,产后的营养饮食指导为产妇的母乳喂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许多产妇在出院回家后就减少母乳喂养、给婴儿添加代乳品,因为此时母亲出院,离开了母乳喂养环境,若遇到哺乳困难而得不至医护人员及进的扶持和帮助,容易导致母乳喂养中断[5]。因此产后的随访及产后指导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产前的母乳喂养宣教、模拟产前哺乳训练并结合产后营养饮食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着显著影响。

参巧文献:

[1] 熊承良.临床生殖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

[2] 朱丽萍,董秀萍,宋石英.等,.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7,12(7):358

[3] 王彦敏,梁秀平,韩莉.产后饮食对早泌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6) :3387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力鼻饲喂养法;早产儿;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1-01

重力鼻胃管饲是早产儿最佳的管饲途径[1]。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重力鼻胃管饲喂养早产儿80例,效果满意,现将喂养及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早产顺产或剖宫产出生的早产儿8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6例,女24例;孕周最短30周,最长34周,平均(32.5±2.1)周;出生时体质量最轻l 500g,最重3300g,平均(2130.5±223.1)g。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出生体质量≥1500g,≤3300g;(2)孕周≥30周≤34周;(3)出生后时无窒息抢救史,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

1.2.2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者;(2)排除合并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者;(3)排除合并有重要脏器并发症者;(4)排除不能经口喂养需全胃肠道外营养者。

1.3 方法

1.3.1 喂养方法 由于早产儿尤其是34W以下早产儿出生后吸吮及吞咽功能相对较差,不能正常吸吮,因此需给予静脉营养,在不能够耐受经口喂养时给予间歇性重力鼻饲喂养法。首先选择内径为lmm前端带侧孔的细软硅胶胃管一根,并将胃管下端用生理盐水浸泡,然后经口腔插入胃内,(测量胃管方法为鼻根到耳垂再到剑突和脐部的中点)将剩余端用胶布固定于面颊部,确认胃管在胃内后将奶汁倒入接胃管的注射器内,依靠营养液的重力作用自然流入胃内,最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将其固定牢靠[2-3]。重力鼻饲喂养法开始时间一般依据早产儿胎龄、日龄、体质量、吸吮能力、病情的变化而定,奶量的添加根据其耐受能力而定。

1.3.2 护理方法

1.3.2.1 置管护理 临床护理人员必须要有娴熟的胃管插管技术,由于早产儿体质娇嫩,插管不当易造成小儿口腔、食管的损伤,因此在插管时应做到动作轻柔、准确无误无损伤的一次性插管[4]。切忌暴力插管。此外,在第一次插管时应注意小儿是否有食管畸形。由于新生儿吞咽反射极弱,插管时易误插入气管,因此插管时应密切观察小儿是否出现紫绀及呼吸变化,以避免窒息及误吸的发生。

1.3.2.2 鼻饲管护理 在早产儿的重力鼻饲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对鼻饲管的护理,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喂养,每次注奶前先回抽胃液,以确保胃管在胃腔中,并观察有无残存的奶量,对胃残存奶量超过上次喂奶量1/3者,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或减少奶量。如喂养过程中奶汁流通不畅时,应立即检查胃管位置,切不可以用力将奶汁推入。加强口腔户理,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留置胃管超过48h需更换。

1.3.2.3 非营养性吸吮 采用非营养性吸吮(NNS)给早产儿以感觉的刺激,兴奋迷走神经,刺激胃肠道G细胞释放胃泌素[2]。NNS的训练能帮助建立有节律的吸吮和吞咽模式,减少因胃管喂养造成吸吮及吞咽功能的减弱和消失,并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促使肝、胆、胰等活动,改变胃肠调节肽的水平,在不增加能量摄取的情况下,使生长加速,有助于从胃管喂养过度到经口喂养。

2 结果

本组80例早产儿共发生喂养不耐受18例(22.50%),其中呕吐2例,占2.50%;腹胀8例,占10.00%;胃残余量>30% 6例,占7.50%;胃内咖啡物2例,占2.50%。

3 讨论

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吸吮及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相对发达,胃肠道动力弱,胃排空延迟,因此对喂养方式的要求比较严格。重力鼻胃管饲是早产儿最佳的管饲途径。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早产儿不能经口喂养者宜给予间歇性重力鼻饲喂养法,由于小儿生理的特殊性,因此对于给予间歇性重力鼻饲喂养法的早产儿在喂养过程中应给予相应的置管护理、鼻饲管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等护理措施[6]。本组结果表明,80例早产儿共发生喂养不耐受18例(22.50%),其中呕吐2例,占2.50%;腹胀8例,占10.00%;胃残余量>30% 6例,占7.50%;胃内咖啡物2例,占2.50%。本组早产儿经间歇性重力鼻饲喂养法喂养及护理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0.

[2] 白玮,刘海云,连建华,等.68例新生儿呕吐非病理性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7):62-63.

[3] 张晓芹,刘红,牛秀艳.新生儿经121胃管放置途径的合理性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9-40.

[4] 李惠章.小儿胃管留置长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4):195.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产妇;母乳喂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R17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70-03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法,是保障婴儿健康的基本措施。随着母婴同室的开设及母乳喂养的广泛宣传,大多数初产妇能很好的进行母乳喂养。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部分初产妇在产后一周内不能正常的进行母乳喂养,严重地影响母婴健康。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对影响初产妇产后一周内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60例,为2007年2月~2009年6月在我院产科生产的初产妇,年龄20~29岁,孕37~41周,其中剖宫产80例,经阴道分娩180例(其中会阴切开缝合90例),生产后母婴均无异常,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母乳喂养困难,住院期间全部实施母婴同室,住院时间为4~10d。

1.2母乳喂养困难的表现

产妇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拒绝给新生儿哺乳,用奶瓶喂奶,未按需哺乳;产妇愿意给新生儿哺乳,新生儿有饥饿感,但不含接母亲,或含接后不吸吮,或撅嘴吸吮,哺乳时新生儿大声啼哭。

1.3母乳喂养困难原因

260例母乳喂养困难产妇中,缺乏哺乳知识和技巧 60例,占23.1%;产妇惧怕疼痛55例,占21.2%;产妇受限49例,占18.8%;产妇凹陷25例,占9.6%;产妇乳汁不足30例,占11.5%;新生儿错觉41例,占15.8%。

2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原因分析

2.1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

初为人母,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医护人员又不及时对产妇进行宣教、指导和支持,有的产妇经过哺乳尝试暂时失败后,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表现为:未按需哺乳;产妇抱婴儿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吸吮时母亲感觉疼痛,母亲因疼痛减少或停止哺乳。

2.2惧怕疼痛

剖宫产或会阴切开的产妇,惧怕哺乳时牵拉切口引起疼痛;有的产妇惧怕婴儿吸吮时疼痛,惧怕婴儿吸吮时刺激子宫收缩产生宫缩痛,而停止哺乳。

2.3产妇受限

剖宫产产妇术后需去枕平卧6h,且产妇腹部切口置有沙袋,身上带有输液管,留置有尿管,部分带有氧气管,使产妇活动及受限、母乳喂养困难。

2.4产妇凹陷

有凹陷的产妇,因凹陷而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尤其是经过哺乳尝试暂时失败后,往往认为自己不能进行母乳喂养,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2.5产妇乳汁不足

①产妇生产时,体力消耗大,因疲劳或会阴切开、剖宫产术造成切口疼痛,使产妇不能充分休息;部分产妇产后食欲减退,营养不足,从而影响乳汁分泌。②部分产妇生产后,因婴儿性别不理想而心情沮丧,以致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功能,使催乳素分泌减少,泌乳量减少。

2.6新生儿错觉

部分产妇或家属认为产后3d内尚无乳汁或乳汁不足,用奶瓶给新生儿喂养代乳品。使用奶瓶喂养时,新生儿不用费力就可吸吮到乳品;当产妇给婴儿哺乳时,婴儿不吸吮母亲或婴儿不用力吸吮母亲,因吸吮不出母乳而放弃吸吮母亲。

2.7缺乏医护人员支持

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或缺乏母乳喂养知识,未对产妇及时进行评估、指导、帮助,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3护理对策

3.1做好产妇心理护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护士态度真诚、和蔼,主动和产妇及家属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并及时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好处,说明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佳食品,是其他任何代乳品所不能替代的,母乳喂养婴儿是母亲的天职和义务;并向其说明乳汁分泌与产妇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乳汁分泌,而且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3.2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通过在产前、产时、产后适时地向产妇口头宣教,向产妇发放母乳喂养知识小册子,并在病区走廊和病室放置母乳喂养宣传版面等措施,使产妇和家属了解、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树立母乳喂养的意识和信心,为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宣教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早吸吮、早接触等的好处,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正确的哺乳姿势,正确的挤奶手法,如何保持母乳充足,什么是初乳、过渡乳、成熟乳,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等。

3.3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生后半小时内就让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开始吸吮母乳(剖宫产术者,婴儿娩出后婴儿脸与母亲脸相贴或让产妇抚摸婴儿,术后回病房协助产妇让婴儿吸吮母亲),以增加母子感情,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乳汁分泌。以后实行按需哺乳,即让婴儿不受任何时间限制地在上自由地吸吮,只要婴儿饥饿时或母亲奶胀时就喂哺婴儿;母亲奶胀时,若婴儿在睡眠中,应推醒婴儿吸吮母乳。

3.4指导并协助产妇正确的喂哺婴儿

护士经常深入病房,把正确的喂奶姿势及技巧教给产妇,协助其母乳喂养,如哺乳时,在产妇背部、腿部及抱婴儿的手臂下适度地垫软垫,减轻产妇的紧张疲劳感,使婴儿和母亲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防止母亲压迫婴儿鼻部影响婴儿呼吸,防止婴儿头部和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婴儿含接吸吮母乳时,将大部分乳晕吸吮住,嘴呈“鱼嘴状”,压迫刺激乳窦分泌、喷射乳汁;哺乳结束时,用食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颏,避免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而引起局部疼痛或皮肤损伤。因新生儿胃成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1],所以,每次哺乳后,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嘱产妇及家属,不随便给婴儿进食其他食物或饮料以免影响有效吸吮。同时,经常观察评估产妇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的喂哺方法,避免因喂哺姿势不正确而造成新生儿含接困难和病的发生。

3.5疼痛护理

向产妇解释产后子宫复旧引起的宫缩痛和婴儿吸吮母亲引起的宫缩痛属于正常现象,勤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利于恶露排出,利于身体恢复,以解除产妇喂哺婴儿的顾虑。对剖宫产产妇,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疼泵镇痛,并妥善固定放置管道,哺乳时避免腹部伤口受压引起疼痛。同时,控制剖宫产率和会阴切开率。

3.6做好护理,防止皲裂

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洗(禁用肥皂水),保持及清洁卫生。对皲裂者,哺乳前,湿热敷和3~5min,同时按摩,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含吮;先在损伤轻的哺乳,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并增加哺乳的次数,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并使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丰富蛋白质,能起修复表皮的作用[2]。于下次哺乳前擦洗干净,以保护。产妇奶胀且婴儿不吃奶时,用“C”形手法挤出多余乳汁或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同时避免受压。

3.7及时纠正新生儿错觉

耐心开导产妇和家属不用橡皮,不喂婴儿其他食物。教产妇喂哺时用轻触婴儿嘴唇,诱发婴儿觅食反射,在婴儿张口的瞬间迅速将母亲塞入婴儿口中;对张口不吸吮者,把塞入婴儿口后,帮助母亲挤压乳晕,使母乳流入婴儿口中,促使婴儿产生吸吮动作。经过上述方法,41例错觉婴儿均得到纠正。

3.8纠正产妇凹陷

护士及时对产妇进行评估,发现有凹陷者,即进行伸展、牵拉练习,或用自制简易吸引器,利用负压吸出凹陷的,吸出后,用洗净的手牵拉,保持5~10min,反复多次,每日5~7次,直到凹陷的不再回缩。也可将吸出后,用手牵拉,顺势将放入婴儿口中,利用婴儿强有力的吸吮吸出凹陷的和乳晕(婴儿饥饿时效果更好)。凹陷不明显者,帮助产妇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婴儿会自然吸吮。不能因婴儿最初几次没吸吮到奶就放弃母乳喂养。

3.9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供应产妇充足的营养

为产妇提供安静的环境,减少探视;产妇养成和婴儿同步休息的习惯,每天累计睡眠不少于8h。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不低于12550kJ)、高蛋白食物,少量多餐,忌无盐或低盐饮食;鼓励产妇多食汤类,多食蔬菜水果,多食含铁、钙的食品,如菠菜、海产品、动物肝、瘦肉等。

4结果

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得到有效解决,除哺乳禁忌外,我院产科初产妇产后一周内均能实施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率由85%提高到100%。

5讨论

5.1母乳是婴儿天然和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

母乳具有无菌、温度适宜、永不变质、易消化吸收、喂养方便、物美价廉的优点;初乳中含有免疫抗体,可增强婴儿抗病能力,能保护婴儿免得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肺炎和腹泻。母乳喂养利于婴儿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是婴儿最有效的喂养方法。

5.2母乳喂养利于母子健康

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感情交流,利于培养小儿良好的品格,增长智力;产后立即母乳喂养,可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有助于产后恢复;母乳喂养能抑制排卵,延期月经复潮,具有避孕作用;而产后一周内的母乳喂养成功决定以后的母乳喂养。

5.3母婴双方具有神经生理反射功能

尽管垂体催乳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但以后乳汁分泌很大程度依赖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当新生儿在生后30min内吸吮时,由传来的感觉信号,经传入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致使垂体催乳激素成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吸吮动作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汁从腺泡通过导管排直乳窦而喷射出乳汁,表明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不断排空,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3]。婴儿早吸吮、不定时频繁的吸吮母亲的是刺激乳汁分泌的动力,乳汁越吸越多,而且边吸边分泌;早吸吮、勤吸吮可促进乳汁分泌,保持足够的乳汁。

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原因,以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最常见,指导喂养技巧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护士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宣教、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上。

总之,护士在产前、产时、产后适时地向产妇耐心细致地宣教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与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并取得家属理解和支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基础;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加强营养等是泌乳的关键,对保证产后纯母乳喂养,促进母婴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好护理、纠正错觉、纠正内陷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崔焱. 儿科护理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8.

[2]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 -80.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母乳喂养;护理措施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严重的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加强护理。引起黄疸的原因较多,我院2011年211例新生儿黄疸原因如下。

1新生儿黄疸发生原因分析

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或通过产道被感染,例数16例;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由于细菌毒素的侵入加快红细胞破坏,例数11例;新生儿溶血病:母婴血型不合,例数8例;胆道闭锁:与宫内感染有关,例数3例;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例数0例;药物性黄疸:由于维生素K1 、维生素K4 新霉素等药物引起,例数2例;母乳性的黄疸:由喂养母乳引起,例数171例。可看出:我院2011年1至12月份211例新生儿黄疸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81%,发生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性的黄疸的发病率有所升高。

2母乳性黄疸

2.1定义

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中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根据其血清胆红素峰值出现的早晚分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和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2.2母乳性黄疸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①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原因:由于喂养不足导致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单纯母乳喂养。黄疸出现时间:多见于初产妇、喂奶次数少早期出院,对早发型认识不足;生后3~4天(7天内),血清胆红素浓度达12mg/dl。黄疸高峰时间:生后5~7天。黄疸的程度:黄疸以中度为主,有的可达重度。预后: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发展成重度,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发生例数142例,发生率为83%。②母乳性黄疸(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原因:可能是母乳中未识别因子使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临床特点:单纯母乳喂养。黄疸出现时间:胆红素下降较慢,于生后10天左右血清胆红素增加达第二个高峰,浓度达12mg/dl,大约2/3的母乳喂养的婴儿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至第3周,其中半数是临床黄疸。黄疸高峰时间:生后2~3周。黄疸的程度:无症状,生长发育良好,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发生例数29例,发生率17%。从上可以看出:母乳性的黄疸中又以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为主,占83%。

3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原因

由于早期奶量摄入不足,而使体内热卡比人工喂养要少,摄入不足,肠蠕动减少,肠道菌群建立晚,也可使肠道结合胆红素排泄少,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早期奶量摄入不足的原因很多。

3.1母乳的产生不足

①由于有的初产妇没有喂奶的信心,自认为母乳不足致母乳的产生不足。②未做到早吸吮、按需哺乳,喂养次数少,开奶时间晚,影响乳汁的分泌。③新生儿吃奶前后添加葡萄糖水,对母乳需求降低。④母婴分离时未做到按时挤奶,致使母乳产生不足。⑤过多的奶瓶喂养使母乳产生少。

3.2母亲问题

内陷或扁平;疼痛或皲裂;长;肿胀;母亲认识不足,未认识到母乳喂养,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亲信心不足,自认为奶量不够;母亲由于疾病奶量分泌不足。

3.3婴儿问题

婴儿的吸吮、吞咽差,如早产儿、患病的新生儿。拒绝母乳喂养,过多的奶瓶喂养使新生儿产生错觉。生病或疼痛,新生儿患肺炎、口疮。母乳喂养技术上的困难,新生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使新生儿得不到更多的奶。

3.4医护人员的原因

健康指导不足,使母亲未认识到母乳喂养,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含接姿势不正确,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在母亲遇到喂养困难时未及时得到帮助、解决。个别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母乳喂养指导不够。

4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护理措施

4.1母乳喂养的护理

主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奶量的摄入。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有助于增加泌乳量。每天吸吮10次,吸吮时间30分/次。在分娩室、母婴同室区助产士或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一小时内吸吮母亲,促进乳汁的分泌。鼓励母亲按需哺乳,按婴儿的需要,不分时间次数。 鼓励母亲,让母亲建立喂奶信心,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再泌乳都有可能,无论停止多长时间,再泌乳都有可能。保证母亲有足够的摄入量。做到合理营养,每日多摄入汤类。让新生儿与妈妈在一起,充分的母婴接触。指导母亲与新生儿同步睡眠,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含接姿势,放松哺乳。鼓励夜间哺乳。教会使用匙子而不用奶瓶喂养。婴儿拒绝吸"空",用滴管或母乳喂养辅助器给婴儿加奶。扁平和内陷,责任护士教会母亲纠正扁平和内陷的方法,2次/日,每次一侧5分钟。帮助母亲用不同的喂奶,挤出或吸出喂孩子。痛和皲裂,指导母亲先喂未受累的一侧,每次喂奶采用不同的。肿胀,指导母亲在两次喂奶之间热敷、轻轻按摩,挤奶。婴儿吸吮差,用滴管、吸管、鼻饲管喂养。 责任护士加强责任心,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在母亲遇到喂养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4.2黄疸的护理措施

观察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注意皮肤、巩膜的色泽。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精神状态,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皮测胆红素Q6h,根据皮测胆红素的值评价病情的进展情况,足月儿如果皮测胆红素>12mg/dl可行光疗,如果皮测胆红素20mg/dl,未成熟儿皮测胆红素>15mg/dl且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作好抢救的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必要时可灌肠,促进粪便及胆红素的排出。保暖,合理喂养,在光疗时保证足够的水份和营养的供给。对光疗的患儿注意观察和处理光疗的副作用,如发热,腹泻、呕吐,皮疹。光疗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眼、会阴。记录光疗的时间。光疗前后及光疗期间应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判断疗效。责任护士在光疗前、光疗后应了解、评估患儿,估计光疗过程中患儿常见的护理问题。

5结论

通过对211例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其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81%,而在母乳性黄疸中又以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为多见,为83%。针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明显减少或已患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院出版社.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剖宫产术;母乳喂养

在临床护理中, 作者发现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较正常分娩的母乳喂养成功率要低很多, 而母乳内含有最适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因子, 与其他喂养方式相比较, 具有较多的优点[1]。 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母乳喂养作为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 因此, 本文通过对剖宫产术后母婴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干预措施, 极大的提高了母婴喂养的成功率。

1 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的主要因素

1. 1 产妇自身因素 由于术后受到限制, 腹部刀口的疼痛, 术后产妇自身和家人对其娇惯心理, 产妇排斥喂乳。

1. 2 产妇喂哺的信心不足 缺乏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长辈们的传统观念影响, 造成错误认知, 对母乳缺乏自信心。

1. 3 产后未做到有效成分的早吸吮 产妇及家人因为缺乏哺喂方面的专业知识, 错误的认为产后前几天没有乳汁加之术后产妇极不愿意活动, 大多采取勺或奶瓶喂水及奶粉, 造成新生儿吸吮时间过晚, 而吸吮刺激对射乳期的建立有关键作用。

1. 4 母婴健康的影响 母亲患病使精神焦虑食欲差、休息不好、营养不足、均可导致乳汁分泌减少, 或因病用药暂时不能喂哺, 新生儿患病影响吸吮。

1. 5 营养缺乏 乳汁分泌不足, 乳汁的来源的物质基础是充分足够的营养物质, 剖宫产产妇因为手术失血较多, 术后初期进食限制都可造成母乳分泌的不足。

1. 6 社会及环境因素 产妇喂哺成功率与其受教育程度、家庭地位、经济条件、家庭和睦程度都紧密相关, 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更易接受护理人员的知道, 且自制性、独立性方面明显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产妇, 而家庭地位高、经济条件好、家庭和睦的产妇心情愉快、营养储备充足, 没有过多的忧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反之, 因为缺乏家人的有力支持, 过多的负面情绪影响, 乳汁分泌大受影响, 直接导致乳汁不足。

2 为促进母喂成功采取的相应措施

2. 1 对术后产妇使用术后镇痛技术, 减轻疼痛, 普及母乳喂养喂养知识, 让产妇及家属明确了解母喂对母婴的好处, 比如:母乳喂养对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富含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抵抗力, 促进母婴感情交流;减少母亲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利于子宫复旧;有避孕作用;经济方便等。

2. 2 从孕期保健就开始普及母婴知识, 帮助乳母建立母喂的自信心, 向产妇详细介绍早吸吮母乳对新生儿的巨大好处, 告诉产妇要相信科学, 采用一定方法 喂哺, 一定会有充足母乳喂养新生儿, 使其树立足够的信心。

2. 3 指导产妇正确哺喂姿势, 早开奶。在产后第一时间内吸吮母亲, 以便婴儿形成记忆, 利于以后哺乳。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母乳喂养指导, 帮助母亲用合适的喂哺新生儿, 一般有躺式和坐式, 指导母亲如何让婴儿正确含吮, 有效吸吮母乳。喂奶时间长短由婴儿确定。婴儿吸空一侧后, 再吸另一侧, 使乳腺管保持通顺, 分泌更多的母乳。

2. 4 指导孕产妇及家人做好孕产期营养保健, 保持心情愉悦, 合理营养, 杜绝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 做好心理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同时做好新生儿护理, 避免新生儿患病。

2. 5 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 在孕产妇孕期做好饮食营养指导, 使其能科学饮食, 储备充足营养, 能耐受分娩过程中失血、短暂禁食对哺乳的影响。指导科学的护理及按摩, 刺激乳汁分泌, 预防乳腺炎, 皲裂。在哺乳期禁止使用肥皂擦拭, 佩戴棉质舒适乳罩, 避免挤碰撞。每一次哺乳结束不要强行用力拉出, 每次哺乳两侧交替进行, 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 防止乳汁淤积, 影响泌乳。

2. 6 做好产妇心理护理, 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在产妇分娩后要指导其家人更多的体贴关怀产妇, 使其得到安慰, 能正确面对所处的新状态, 快速接受新生儿, 真正理解做好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和自己带来的巨大好处, 树立喂哺信心, 同时指导产妇合理的饮食, 进食足够的粮米、蛋类、肉类、豆制品、牛奶、蔬菜等, 多喝汤, 餐间多饮水, 加餐2~3次/d, 烹制方法多采用烧、煮、炖, 少油炸, 可以用催乳验方, 如鸡、肉、骨头熬汤等[3]。

通过适时护理干预, 本院妇产科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剖宫产手术320例, 产妇除去因传染性疾病无法喂哺5例, 失血过多身体极度虚弱乳汁不足2例, 新生儿因病无法喂哺2例外, 其余311例均获得母喂成功。

参考资料

[1] 田勤霞,温阿楠.剖宫产术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效果.中国社区医师, 2010,12(18):207.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母乳喂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74.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c)-0132-03

Research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postpartum successful breastfeeding

ZHANG Hongying

Delivery Room,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in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ccessful factors of postpartum breast milk-fed. Methods 400 natural childbirth lying-in wome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0, who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0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ferenc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obstetrics nursing.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 and the percentag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was 91%; the percentage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55% and the percentag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was 63%. There were sia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nditions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in two groups (all P < 0.01). Conclusion Proper nursing interference can increase efficiently the quantity of breast milk lactation and the rat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meanwhile.[Key words] Nursing interference; Breast milk-fed; Research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具有营养均衡全面、清洁卫生、恒温方便、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等优点[1]。母乳喂养在孩子生命中是一个最好的开端。一部分孩子由于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所以母乳喂养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促进产妇的早期泌乳,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对如何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1.5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7~10分;新生儿体重2 400~4 200 g。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30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新生儿体重2 450~4 150 g;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评分、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介绍产后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方法;观察组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经验丰富的护师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全方位的母乳喂养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1 重视产前宣教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中所含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生物利用率高[2];母乳能提高婴儿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有利于防治产后出血,吸吮刺激催乳激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哺乳者的月经复潮及排卵较不哺乳者延迟,利于产后恢复,利于延长生育间隔;母乳喂养能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通过科教宣传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观念,使孕妇与其家属能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从而使孕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1.2.2 做好心理护理根据产妇各自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通;护士应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告诉产妇母乳喂养不仅不会影响体型,还有利于恢复体型[3];克服产妇焦虑、不安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产妇迅速从分娩不适和疲劳中恢复,提供母乳喂养和婴儿护理知识;对产妇的积极行为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母乳喂养一定会成功。

1.2.3 舒适的环境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通风,室温18~20℃,相对湿度50%~60%;保证产妇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每天睡眠保持在7~8 h以上,充足的睡眠以利于乳汁的分泌和产后康复;指导产妇做肢体舒展、按摩和深呼吸,使其心情和肌肉放松,进入舒适、放松的睡眠状态。

1.2.4 饮食护理指导产妇产后1 h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指导产妇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大麦及其制品;母乳不足者,猪蹄炖烂吃肉喝汤。

1.2.5 正确的喂奶哺乳前,母亲应清洗双手并用温开水清洁及;母亲喂哺婴儿时要舒适,肌肉要放松;可取坐位或侧卧位;取坐位时两肩放松,坐椅要有靠背,不宜过高;孩子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孩子的脸对着,鼻子对着,抱着孩子贴近自己;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1.2.6 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教会母亲诱发婴儿觅食反射,让婴儿嘴张得很大,将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婴儿下唇向外翻;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下颏紧贴,面颊鼓起呈圆形;有节奏的吸吮,并有“咕咕”的咽吞声,母亲有下奶的感觉,婴儿吸空一侧后,再吸另一侧。

1.2.7 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乳汁分泌的早晚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的关系[4];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使早下奶;早吸吮可强化婴儿吸吮能力,分娩后婴儿的觅食反射最强,是婴儿练习吸吮的好时机;哺乳前不要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食物或奶瓶、橡皮作安慰物,以免婴儿产生错觉。

1.2.8 按需哺乳、母婴同室母婴同室有利于母子感情的建立,便于按需哺乳,早开奶;母亲是婴儿最细心、最好的护理者,可向责任护士学到婴儿的护理知识;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24 h在一起,吸吮和按需哺乳;废弃定时哺乳,哺乳量减少,不能及时排空内乳汁,缺乏足够的吸吮和刺激,使反射性泌乳素及催产素释放终止,乳汁形成及分泌减少[5];坚持夜间哺乳,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哺乳的时间及频率取决于新生儿的需要及乳母感到奶胀时。

1.2.9 皲裂的处理哺乳前湿热敷3~5 min,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新生儿含吮和大部晕;哺乳时先吸吮皲裂程度轻的一侧,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哺乳结束时,用示指轻压婴儿下颌,等婴儿放下后再把婴儿抱离,切忌强行拉出;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

1.2.10 扁平或凹陷的处理采用伸展练习法,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两侧,慢慢由向两侧方向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向外突出,再用示指和拇指捏住轻轻向外牵拉数次;确实无法将牵拉外出者,应使用人工,将人工内空气挤出,吸于乳晕上,产妇的中心对准人工中心,婴儿以正确吸母乳方法吸吮即可。

1.2.11 乳胀的处理哺乳前湿热敷3~5 min,并按摩、拍打、抖动;频繁哺乳,排空;哺乳时先喂奶胀明显的一侧,因为饥饿时婴儿的吸吮力最强;当婴儿不能有效吸吮或婴儿一点都不肯吸奶时,要帮助产妇将乳汁挤出。正确的挤奶方法: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上下方,用大拇指和食指的内侧向胸壁处挤,必须挤压后方,这样就能挤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有节奏地挤压及放松并在乳晕周围反复转动手指位置,以便挤空每根乳腺管内的乳汁,双侧交替挤压,挤出的奶用小勺喂婴儿;如果很胀痛,可用吸奶器吸引乳汁,使舒适至肿胀消失为止。

1.2.12 乳腺炎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哺乳前后及时清洁;凹陷者,及时矫正;每次喂哺时尽量将乳汁吸空,并注意口腔卫生。发生乳腺炎时,如感染不重,全身反应轻微,一般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喂奶,勤吸吮,尽量把里的乳汁吃干净;当乳腺炎局部化脓时,患侧应停止哺乳,并以手法挤奶或吸引器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用小勺喂婴儿。

1.3 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72 h乳汁分泌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标准[6],乳汁充足:喂奶时听到孩子的咽奶声,小儿24 h排尿6次或6次以上,并有少量多次或大量1次质软大便,两次喂奶之间婴儿很满足,很快乐。喂奶前丰满,喂奶后柔软,喂奶时母亲有下奶的感觉。乳汁不足:在母乳喂养后婴儿仍哭闹不安,给予配方奶粉后有满足感,大便较少,较柔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中纯母乳喂养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产妇中乳汁分泌充足,占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这说明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见表1。

3 讨论

3.1 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孕产妇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产前健康教育,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好处,使孕产妇下决心实施纯母乳喂养,并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产后半小时内母亲与婴儿皮肤接触,半小时内早吸吮;实行24 h母婴同室,促进乳汁分泌;产后早开奶,按需哺乳,想吃就喂,勤吸吮,促进乳汁分泌[7]。

3.2 提高了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

通过对产妇热情、关怀、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哺乳技巧指导,提高了产妇对产褥期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母乳价廉卫生,营养丰富,对家庭来说经济、方便,同时也省力、省时,又使产妇身体恢复较快,使产妇和家属更放心,更满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8]。

3.3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连续性护理的优质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自身必须具有丰富而全面的专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母乳喂养的观察与护理,从而提高了自己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

总之,通过对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易于接受和坚持纯母乳喂养;消除影响母乳喂养和乳汁分泌的不利因素,消除顾虑,变被动为主动,家属也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中获得了知识,并能够给产妇提供正确协助,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增强了新生儿的免疫力;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好处。因此,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解丽丽.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33-34.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0-82.

[3]王桂云.对238例产褥期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9(4):85-86.

[4]谷聚爱,秦爱华,王志芹.母乳喂养与产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最佳时间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7):81.

[5]朱丽萍,董秀萍.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6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M].北京:新闻出版局,1999:12.

[7]刘辉,刘爱玲,段春英.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4-35.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10篇

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母乳是非常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有助于婴儿发育和增进母婴感情,保护婴儿和母亲的健康;母乳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以保护宝宝在出生后前几个月里不生病;母乳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食物来源,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几乎全部都是宝宝能够利用的,为新生儿提供完美的婴幼儿营养,所以应该大力推广和支持母乳喂养。

我院自创建爱婴医院以来,逐步完善、推广、支持母乳喂养,使母乳喂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总结产妇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的护理体会。

常见问题:

A 拒绝母乳喂养:一些爱美的产妇担心因母乳喂养后体形改变、下垂而影响美观而拒绝喂养新生儿;还有一些母亲受工作和生活压力影响而无法正常喂养;

B 不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及技巧,认为配方奶粉的营养均衡,比母乳好。近年来,由于营养学和食品工艺学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以母乳为“金标准”,把牛奶成分尽量改变得和母乳相似的“配方奶粉”,新生儿吃后生长发育快,致使一些产妇认为配方奶比母乳好,而且方便,母亲也不用受饮食和时间限制;

C 不会判断新生儿何时才需要喂奶、掌握婴儿每次到底吃了多少奶、是否吃饱,担心新生儿被饿坏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D 扁平或内陷,喂养难度大而造成对母乳喂养没有信心;

E 如何才能保持有足够的母乳,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

一、护理体会

1. 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 当妇女准备怀孕或已孕妇女到医院检查时便让其接受到有关母乳喂养的宣教知识,充分了解母乳的好处,尤其是对婴儿、母亲和家庭社会的好处。可通过母乳喂养的各种宣传资料的发放、口头讲解、集体讲课等方式来宣传母乳喂养的知识。而配方奶粉虽然是以母乳为标准,尽可能地模仿出与母乳“像”的配方,但是无论如何模仿,有些东西就是模仿不出来。对于婴儿的免疫机能最重要的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初乳(含抗体、排便因子),母亲应尽可能地哺育给婴儿。而且母乳喂养也是安抚婴儿的好方法。有时婴儿哭闹并不是饥饿,但母乳喂奶是安抚婴儿的好办法,因为他需要吮吸妈妈时的那份安全感。

2. 加强门诊的宣教与指导 孕妇做产前检查时到孕妇学校进行母乳喂养的培训,通过讲课宣传母乳喂养,模拟各种喂奶姿势、挤奶手法,使孕妇及家属初步了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她们了解到在其产后也会得到护士的帮助,提早消除焦虑心理。

3.母乳喂养哺乳时释放的荷尔蒙可以促进子宫很快恢复到正常大小,而且乳汁的分泌会消耗妊娠期间积蓄的脂肪,可促进身材的恢复,避免产后的肥胖,不会影响母亲身材。哺乳期佩带合适的纯棉胸罩可使丰满,避免下垂。

4.在孕妇开始产前检查时,即可开始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检查、,发现有扁平、内陷者,教会纠正方法,为母乳喂养成功打下基础。当产妇分娩后即可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指导给予牵拉练习,或取20ml注射器2个,一个取出活塞后罩在内陷上,注射器部以一短软管连接另一注射器抽吸,使管内产生负压吸出至凸出,保持负压1-2分钟,将已突出的让婴儿吸吮,反复使用此法,扁平或内陷者的产妇基本都能成功进行母乳喂养。

5.住院期间,教会产妇如何判断婴儿是否能够吃饱,及是否做到有效的母乳喂养:婴儿喂奶后有满足感且睡觉安稳;每24小时能够尿湿6块以上尿布;母亲喂奶时有下乳的感觉,喂奶前稍胀,喂奶后松软。告知产妇,产后的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与乳汁的分泌量密切相关,因此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和营养丰富的饮食,指导家属对产妇要多关爱和体贴,护理人员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产妇,对于产妇的问题不能只讲一次或只在某一阶段讲,应该不厌其烦地反复强化和指导。因为对于每一位初为人母的产妇来说,当婴儿哭闹时都会感到手足无措,护士运用安慰性及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她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在母乳喂养的推广中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提高母乳喂养率是保护儿童健康的一大对策,需要辛勤的努力,不厌其烦的解说和指导,更需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需要全员的参与,把每项工作做到细致,

才能使母乳喂养更加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苏敏 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当代医学 2009.9 第15卷第25期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母乳喂养;心理障碍;问题;护理干预;成功率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最适合婴儿的生长发育。目前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2月至10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000例,住院期间全部实行母婴同室,住院时间2~7 d。

2 结果

1000例产妇中18例由于心理因素不愿喂哺者,经疏导教育后成功喂哺达100%;163例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54例,占94.5%,未成功9例,因产妇身体素质差,家属不愿配合;皲裂25例,经处理2~5 d痊愈,成功率达100%;乳胀354例,于产后2~3 d发生,经处理后1~2 d乳胀消除;母婴分离者110例指导挤奶手法,按时排空,成功保持泌乳功能。

3 护理干预

3.1 产前 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喂养时间和次数,喂养姿势和技巧以及相应的护理等[1]。同时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认识。比如:有些产妇因害怕影响体型,拒绝哺乳;有些产妇认为乳汁少,怕新生儿吃不饱,产后即用奶粉代替。有些产妇觉得不胀,就不会有奶等等,上述对母乳喂养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低[2]。因此,开展产前健康教育,纠正产妇错误认识,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使其家属和孕妇建立产后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3.2 产后 早接触,早吸吮。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前提,尽早频繁的刺激是促进泌乳的有效措施[3]。因此,产后30 min内,除母乳喂养禁忌证外,均由护理人员协助新生儿与母体进行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早吸吮母亲,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产后由责任护士具体的讲解及指导母乳喂养有关知识。包括哺乳的正确姿势,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24 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判断婴儿需要及是否饱足的技巧,以及护理技巧。

4 针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措施

4.1 扁平或凹陷的处理 注射器吸法:根据直径大小,选用10~20 ml注射器1副,切除注射器前端及部分,将注射器直接罩在内陷的上,抽吸活塞,能够明显看到被吸出来,并保持负压1 min。重复多次,使突出。

4.2 乳胀 嘱产妇增加哺乳次数,采取正确喂哺姿势,喂哺前,热敷、按摩、拍打,如果很胀痛,婴儿不能有效吸吮时,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使舒服一些后再喂哺。

4.3 皲裂 指导产妇采用正确的吸吮方式,婴儿不能只吸,应吸入及大部分乳晕,喂乳结束后,可用示指轻压婴儿下颌,待婴儿自然松口后慢慢取出。哺乳后将少许乳汁涂在及乳晕上,让暴露自然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丰富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表皮的技能。

4.4 母婴分离时如何保持泌乳 教会产妇挤奶方法:操作前热敷、按摩,洗净双手擦干,将大拇指放在乳晕上,其他手指放在对侧,向胸壁处有节奏地挤压和放松,把乳汁挤出,或者使用吸奶器排空,告诉产妇及家属挤奶6~8次/d或更多。

5 小结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智力,减少婴儿患病率,这些优势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开展产前和产后护理干预,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重视产前检查中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

参 考 文 献

[1] 李敏.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影响的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17.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母乳喂养性黄疸 新生儿 护理

母乳喂养性黄疸,见于早期新生儿,由于初乳的D―葡萄糖醛酸苷酶较高,更重要的是母乳喂养量不足所致,肠蠕动差,胎粪排出延迟,引起肝肠循环增加。母乳喂养性黄疸的特点是除出现黄疸外,无其他症状。近年来,由于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开展母婴同室,创建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着母乳喂养性黄疸认识的提高,其发病率有明显逐年上升的趋势。本院通过相关临床实践发现,对母乳喂养性黄疸新生儿采用科学的喂养方式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本院对母乳喂养性黄疸新生儿采用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护理措施

1.1环境准备 保持室内安静,耐心喂养,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婴儿最适合的环境温度是中性温度,如对足月儿在湿度为50%和穿衣盖被条件下,最适的温度是24℃,早产儿需要相对湿度55%―65%,温度一般为32―36℃。因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皮肤散热迅速,产热能力差,故常可低体温(小于35摄氏度),可放入暖箱中保暖。

1.2生命体征的观察 体温:正常足月儿体温每日测两次,早产儿每4―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应保持恒定,皮肤温度36―37℃,肛温36.5―37.5℃。呼吸:新生儿呼吸浅快不规则,部分早产儿呼吸功能不稳定,甚至可有暂时青紫,很快又恢复正常,采用鼻导管吸氧法,选用细软鼻饲管,应用前清洗患儿鼻孔,保持头部抬高15―30°,然后将鼻导管插入鼻孔内约l厘米即可。在输氧过程中,观察患儿的感受,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症状缓解后,停止给氧。

1.3大小便的观察 判断新生儿的液体摄入量是否充足的方法是看小便,小便次数不足或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一般胎便2―3天排完,若胎便不排除干净(胎便从黑色变黄色视为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肝肠循环重新被吸收进血液里,使黄疸增多并加重。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大便颜色,大便色绿量少,次数多,哭闹不安。护理人员可给予患儿抚触,因为触感是原始感觉功能,皮肤是体表最大的感觉器官,特别是接近患儿下肢时,小儿经常排尿,并且由烦躁变安静,患儿的触觉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哺乳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尽早排泄。

1.4心理护理 护理过程中因人施护,80%性格开朗、积极乐观、遇事稳重、能做到劳逸结合的母亲,乳汁分泌就旺盛,护理人员应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教会患儿家属正确的哺乳姿势。而对小部分情绪不稳定、有焦虑反应的母亲,护理人员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她们,随时满足母婴的生活需要,消除母婴的无助感。在乳母喂养时,使用小型播放器,播放乳母喜爱的舒缓音乐,以利于乳母身心放松。

2.喂养方法

指导家属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患儿。母亲坐位,双脚自然下垂,如果嫌腿的位置太低,可在双脚下摆一张矮凳,以免引起下肢疲劳;母亲的背部最好靠在椅背或一些可支撑的物体上,将婴儿放在母亲的大腿上,母亲一只手搂抱着婴儿的头、颈和肩的部位,使婴儿的身体与母亲的胸腹部紧密贴在一起,母亲用另一只手托起,托起的手要将拇指与食指分开呈C型,然后将轻轻送入婴儿口中,在婴儿出生的数日,婴儿可能含吮不到,可将婴儿的下颌向上推,帮助婴儿含吮到及大部分乳晕,当婴儿含吮到和大部分乳晕后,便会吸吮到奶汁了。

3.家庭护理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护理;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胃肠营养

早产低体重儿(胎龄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3月-2010年7月广东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共280例。病例纳入标准:胎龄28周~34周;出生后6h内入院;出生体重1200g~2000g;需经胃管喂养;出生后Apgar评分1min、5min均大于8分。排除标准:患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有呼吸系统支持治疗。符合标准的2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0例(男78例,女62例),对照组140例(男74例,女6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胎产式、出生体重、头围、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方法根据循证原则查阅了大量文献,设计重组护理流程,之后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负责实施。重组护理流程为“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腹部抚触”的护理循环,在早产低体重儿喂养护理中实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1非营养性吸吮在每次胃管喂养前给患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吮5min~10min,即给其吸吮空的橡皮。

1.2.1.2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法将患儿所需的配方奶使用微量泵匀速输注,注入量遵医嘱,在30min内均匀滴入,间隔2h喂养1次。

1.2.1.3喂养后俯卧位实验组患儿均使用专利产品早产儿专用卧垫,每次喂奶后抬高头肩部150俯卧1h。使用前先将水囊垫灌入300C~360C温水3600mL,放入双层布套内,然后将卧垫放置于预热好的早产儿,根据早产儿身长将凹型枕放于适合位置。当早产儿仰卧时,小枕的凹口朝下,当早产儿俯卧时,小枕凹口朝上。调整好患儿,使之舒适地俯卧或仰卧于小枕上,确保患儿在各种卧位时的安全。

1.2.1.4腹部抚触俯卧至下一次喂养前给患儿腹部抚触5min。抚触方法:用婴儿润肤油手掌,用掌心抚触,以脐为中心由内向外按顺时针方向,用力均匀、柔和、力度适宜。同时用手指指腹轻揉左侧小腹部8次~10次。抚触时开始动作轻柔,逐渐稍加压力。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若出现哭闹、肌张力增高,肤色发生变化应暂停。

1.2.2对照组方法采用常规喂养,由护士间歇经胃管灌注配方奶。患儿直接卧于暖箱内,给予仰卧或侧卧位。其他,如配方奶及静脉营养方案、喂养不耐受处理两组相同。

1.3监测指标

1.3.1喂养相关指标记录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d)的时间、呼吸暂停的例数。呼吸暂停的标准: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如果呼吸停止5s~10s又出现呼吸,叫周期性呼吸;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s称呼吸暂停,多伴有发绀和心率减慢(

1.3.2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情况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有以下表现1项或1项以上者:腹胀,24h腹围增加1.5cm伴肠型;多次出现喂养后呕吐;胃残留量超过喂入奶量的30%;胃内有咖啡色样物;>2次被下达禁食医嘱;出生第2周末喂入奶量每次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3.1􀀁传统的护理措施与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也称喂养困难,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断胃管喂养及肠道外静脉营养。传统的间断胃管喂养将所需的奶液在短时间内一次性进入胃内,容易导致肠腔压力增高,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甚至引起小肠缺血性坏死。加重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程度。虽然肠道外静脉营养能弥补由于肠内喂养不足所缺的营养物质,但使用静脉营养时间过长会影响早产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影响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成熟,易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肾功能损害、代谢紊乱、甚至败血症的发生。同时营养液价格昂贵、插管技术复杂,要求条件较高,不易普及。

3.2􀀁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在本研究实施前检索到一些国内外对单一措施的干预结果进行了报道的文献。如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加速吸吮反应的发展,促进由胃管喂养向经口喂养的过渡,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另可以通过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改变胃肠调节水平,刺激胃肠道的发育与成熟。有学者研究了俯卧位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认为早产儿头抬高150的俯卧位能促进胃的排空,减少腹胀。同时俯卧位使早产儿肢体活动少,能量消耗低消化吸收相对增多,是改善早产儿肺功能及消化功能的适宜。Field等研究发现,抚触有利于婴儿的发育,并能促进消化功能。而早产低体重儿胃肠喂养时使用微量泵持续控制泵入胃内,起到边注入边稀释的作用,容易使胃内排空,加快消化。可有效地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从而能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对喂养的耐受性。

业务流程重组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迈克尔.哈默首次提出。它是在对一个组织原有业务流程深刻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顾客为导向,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新整合或重新设计,增加业务流程中有价值的内容,减少无价值的内容,以达到改善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已被很多学者引入医院管理中。

本研究正是在BPR理念的指导下,将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腹部抚触、喂养后进行俯卧位这4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操作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在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4个中心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实验组患儿在喂养后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护理流程能更好地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喂养的耐受性,能更快地缩短胃管留置的时间,减少静脉营养的时间,使早产低体重儿尽快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早产低体重儿住院时间,尽早与母亲团聚,提高其生存的质量。在临床上实施重组护理流程简单易操作,对早产低体重儿无创伤,不增加医疗费用,适合各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梅,华,丁国芳,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87-91.

[2]于新颖,刘红梅,姜红.间歇泵奶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B):138-139.

[3]邵肖梅.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716-718.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母乳不足 原因分析 对策

母乳喂养是一个自然行为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学习。大量研究证实,母亲和其他照护者在开始和持续进行适宜的母乳喂养时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生理因素:①喂养不当:由于婴儿含接姿势不良,造成皲裂,母亲害怕疼痛,而拒绝哺乳;②肿胀:未做到按需哺乳,导致肿痛、发炎乳腺管未完全通畅,乳汁瘀积,最后使乳汁分泌减少;③平坦或凹陷:由于平坦或凹陷婴儿不能含接,产妇不愿意手工挤奶,最终放弃哺乳。

社会因素:由于产后提供母乳喂养支持与帮助不够,加上产妇的营养不足,进食量少,造成奶量过少或无奶,同时还有一部分产妇,因家庭条件好怕大人受累,买国外的奶粉喂养,误认为比母乳好,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心理因素:产妇分娩后感情脆弱,哺乳及护理孩子又比较疲劳,若心理不能进行适当的调适,部分产妇就会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排乳。

护理对策

做好产前宣教工作,对产妇及家属,尤其是28周以后孕妇进行宣教,让孕妇牢固树立母乳喂养观念,正确认识母乳喂养和及早开奶的好处,入院后在进行强化教育,从而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让其明白,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营养成分适当,易消化、吸收,还可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简单方便无污染。新生儿期的喂养情况,对婴儿期的喂养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母亲孕期检查期间积极向孕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开办孕妇培训班,集中观看母乳喂养光盘、宣传图片、电视录像等,发放孕妇需知教育手册,学习一些母乳喂养新知识,使孕妇对产后的哺乳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

护士对产妇的陪护进行教育:做好产褥期产妇的心理调适。产褥期产妇的心理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状态,要了解产妇的心理感受,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让其家人也参与其中。产妇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做到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合理安排膳食,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汁饮食,餐间多饮水,这样既可以增加营养,还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因生理因素而影响母乳喂养的对策:①平坦或凹陷的护理:指导产妇从妊娠7个月开始纠正,用手将轻轻向外牵拉,1~2次/日。婴儿出生以后凹陷者,用手刺激,手动吸引器抽吸,1~2次/日,每次≥15分钟。注意用力适度,以产妇不感疼痛为宜。从而有利于婴儿含接。②肿胀的护理:可采取手工挤奶的方法,并用热敷、按摩,也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是乳腺管通畅。若将每个乳窦的乳汁都挤出,一侧至少挤压3~5分钟,然后就可以挤另一侧。

对担心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而不愿意哺乳的产妇的护理对策向产妇讲明药物通过母亲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及肝脏的解毒后,从乳汁排除的量很少,对婴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并且术后用药大部分是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很小。并且医师会注意用药使她们解除偏见,放心按需哺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知识教材.北京:新闻出版社,1992:1-34.

2 宗素梅.新生儿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7,7(4):438.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母乳喂养;成功;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10-01

母乳对于婴儿的发育与成长非常重要[1]。为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280例产妇的临床哺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2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4)岁;初产妇215例,占76.79%,经产妇65例,占23.21%;顺产241例,占86.07%,剖宫产39例,占13.93%。

1.2 护理方法

1.2.1 孕期护理

通过孕妇学校、围产期检查等形式,指导已孕妇女做好孕期护理,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前期保障。具体护理要点指导:一般从怀孕5个月开始,每天临睡前热敷,辅以轻柔按摩,可以成圈按摩,下部可以用向上推的方法,可预防下垂。按摩完,还要轻轻牵拉,让有一定的抵抗外力的能力。防止哺乳时发生皲裂,甚至会破损流血。孕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在于坚持,一般要坚持到怀孕7到8个月,但如果牵拉时有宫缩反应,或者早期有先兆流产或者不明原因的见红,或者准妈妈有流产史,禁忌做护理,以免导致流产。所以,做护理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不要用力过大。

1.2.2 产前护理

1.2.2.1 宣传与教育母乳喂养基本知识

孕妇在进入医院待产的时候,医护人员应通过入院宣教、开展病员公休座谈会、发放母乳喂养手册等多种形式向待产妇积极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以及促进母乳喂养的具体护理方法,例如:增强婴儿免疫力、富含营养、促进体型恢复等,还要告诉待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的重要性,让待产妇做好心理准备,观察待产妇的心理变化,实时提供个别指导和关怀,保障产后顺利开奶。

1.2.2.2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与待产妇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待产妇的产前的紧张情绪,尤其是初产妇[2]。对于实行顺产的待产妇,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待产妇心理发生的变化,告诉待产妇产道及胎儿状况良好,只要积极配合医生,一定能够顺利自然分娩,给予待产妇一定的心理支持与信心;对于实行剖宫产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将相关成功的剖宫产案例接讲解给产妇,并告知产妇手术过程中是在充分的麻醉、无痛下进行的,以此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

1.2.3 产后护理

产妇分娩结束30min内,医护人员应指导产妇及时开奶。即将新生儿放于产妇的胸前,并且帮助新生儿对进行吸吮,一只手将婴儿的头部托住,另一只手呈一个C型,将产妇的托起,用轻轻的触碰婴儿的嘴唇,以此来诱发新生儿的觅食反射,在新生儿张开嘴巴、舌头向下的时候,将与新生儿的嘴巴含接在一起;含接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应当询问产妇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产妇存在疼痛感,则可能是因为吸吮,这个时候要重新进行含接。新生儿在充分吸吮30min之后,可以将新生儿抱入婴儿床上,观察2h之后,使产妇与新生儿一同回到母婴同室。

1.2.4 母婴同室护理

1.2.4.1 产妇在分娩之后回到母婴同室的护理

产妇在分娩结束2h之后,医护人员应让产妇及其新生儿母婴同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按需哺乳;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卫生知识进行宣教,例如:产妇在喂奶之前一定要将双手洗干净,还要提前挤出一滴奶,这样能够使变软,有利于婴儿的含接,喂奶结束之后,可以在上涂抹乳汁,然后晾干,因为乳汁中含有能够有利于皮肤修复的物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出现皲裂现象。

1.2.4.2 分娩之后6h以内的护理

产妇在分娩之后的6h内,医护人员要耐心指导产妇进行有效喂哺,还要将帮助喂哺的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家属,遇个别产妇不配合哺乳的情况,要耐心沟通,细心传授给家属帮助有效喂哺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的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指导产妇科学营养用餐,每日要进食适量的水果、蔬菜(800g左右)和蛋白质(100g),确保产妇的营养充足以及婴儿营养的摄取。

1.2.5 出院指导

产妇在出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应当告知产妇要坚持纯母乳喂养不少于4-6个月,4-6个月可添加辅食以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婴儿营养需要,有条件者母乳喂养可坚持到孩子两岁左右;向产妇及其家属强调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与重要性,对于在哺乳技巧方面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打电话到医院进行咨询。

2 结果

280例产妇中,无1例未达到纯母乳喂养,所有产妇全部母乳喂养成功。

3 结语

母乳对于婴儿的发育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母乳中含有的一系列营养物质最利于婴儿吸收与消化,母乳的温度适宜,而且喂养方便、经济。同时,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子情感交流。母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婴儿的智力发育有着一定的关系。产妇在哺乳期中处于闭经状态,能够起到避孕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储存铁、蛋白质等一系列营养物质。因此应当重视母乳喂养,加强促进母乳喂养的各个环节的护理,确保纯母乳喂养的成功[3]。

本组研究中,280例产妇均达到纯母乳喂养,充分表明加强产妇分娩之前、分娩中、分娩之后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对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孕产妇的护理,加强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建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