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言教案范文

语言教案范文

语言教案

语言教案范文第1篇

1.宣布训练重点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第二部分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种种不同,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3.点击“重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尽量用“原文”回答练。教师在讲析“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4.心领神会在梳理课文内容特别是研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达成以下共识:①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③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④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

5.迁移训练围绕练习三,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分析;再分小组编辑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求从不同角度展示语言在演变这一现象。

示例(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①语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今读shuai)。(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语汇——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今多指监狱、官司或罪案),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语法——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今很少有这种用法)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④现代汉语中保存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a.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单用)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名词直接作状语,一天一天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名词不直接作状语)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鲁迅《灯下漫笔》)

⑤社会上出现的新词语——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虚,含着诙谐调侃的味道,带有轻微讽刺的倾向)、酷(形容一切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的事和物)。

教案点评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设计B)

教法展示

1.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常听说,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教师说成是由考生“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由此可见,“克隆”这个新词已不单指无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如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却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2.由《邹忌讽齐王纳谏》引文切入要求学生齐读或背诵引文之后,阅读分析文字,并作标记、思考、归纳,总体上了解语言演变的概貌。

3.引导学生完成统所设计的结构提纲可以逐段朗读,逐空填写,适当补充和解释古汉语中的类似的语言现象。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大致了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情况。

5.比较阅读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语言的演变》和《语言与文学》作一比较,列出发言提纲,谈谈两文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希望一石三鸟:加深对两文的理解,培养鉴赏能力,训练口头表达。如果课业负担不重,可以让学生课外将“发言提纲”整理成文。

教案点评

《语言与文学》和《语言的演变》,共同的话题是“语言学”,且都是从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语(词)汇和语法——切入的。有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论证“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后者着重阐述“语言的演变”。基于此,教学时既要注意两者的共性,又要突出它们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一读课文,弄清“大小分类”,完成练。朗读时要求全面仔细,逐字逐句。

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并分“三种情形”进行说明。第二、三部分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语汇、语法和语音。大类之中分小类,如将语汇的消长分为旧词消失、新词出现、外来词渗透等,将古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将事物名称的改变分为词语替换和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等。

2.二读课文,了解三种举例类型。重点朗读课文一、三部分,以默读为主。

小结:课文中出现了三种举例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说什么。二是典型举例,如为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而举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例。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庞、移、谅、悔”等例字。

3.三读课文,领悟比较和引用说明方法的妙处。为节省时间,可单以第二部分为例进行朗读,渐渐领悟。

小结: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不引用文献资料,就只好空对空地发一番议论而已。课文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4.课外完成练习三,方法参见设计A。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语言教案范文第2篇

1.宣布训练重点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第二部分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种种不同,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3.点击“重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尽量用“原文”回答练。教师在讲析“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4.心领神会在梳理课文内容特别是研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达成以下共识:①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③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④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

5.迁移训练围绕练习三,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分析;再分小组编辑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求从不同角度展示语言在演变这一现象。

示例(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①语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今读shuai)。(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语汇——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今多指监狱、官司或罪案),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语法——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今很少有这种用法)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④现代汉语中保存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a.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单用)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名词直接作状语,一天一天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名词不直接作状语)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鲁迅《灯下漫笔》)

⑤社会上出现的新词语——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虚,含着诙谐调侃的味道,带有轻微讽刺的倾向)、酷(形容一切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的事和物)。

教案点评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设计B)

教法展示

1.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常听说,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教师说成是由考生“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由此可见,“克隆”这个新词已不单指无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如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却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2.由《邹忌讽齐王纳谏》引文切入要求学生齐读或背诵引文之后,阅读分析文字,并作标记、思考、归纳,总体上了解语言演变的概貌。

3.引导学生完成统所设计的结构提纲可以逐段朗读,逐空填写,适当补充和解释古汉语中的类似的语言现象。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大致了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情况。

5.比较阅读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语言的演变》和《语言与文学》作一比较,列出发言提纲,谈谈两文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希望一石三鸟:加深对两文的理解,培养鉴赏能力,训练口头表达。如果课业负担不重,可以让学生课外将“发言提纲”整理成文。

教案点评

《语言与文学》和《语言的演变》,共同的话题是“语言学”,且都是从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语(词)汇和语法——切入的。有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论证“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后者着重阐述“语言的演变”。基于此,教学时既要注意两者的共性,又要突出它们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一读课文,弄清“大小分类”,完成练。朗读时要求全面仔细,逐字逐句。

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并分“三种情形”进行说明。第二、三部分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语汇、语法和语音。大类之中分小类,如将语汇的消长分为旧词消失、新词出现、外来词渗透等,将古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将事物名称的改变分为词语替换和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等。

2.二读课文,了解三种举例类型。重点朗读课文一、三部分,以默读为主。

小结:课文中出现了三种举例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说什么。二是典型举例,如为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而举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例。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庞、移、谅、悔”等例字。

3.三读课文,领悟比较和引用说明方法的妙处。为节省时间,可单以第二部分为例进行朗读,渐渐领悟。

小结: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不引用文献资料,就只好空对空地发一番议论而已。课文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4.课外完成练习三,方法参见设计A。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语言教案范文第3篇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加强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任选练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语言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C语言 案例教学 探索

【基金项目】2013年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究”(编号2013B23)资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39-01

1.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上是所有高等院校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平台课程,在众多的程序设计语言中,之所以C语言能够受到大家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其语法结构简洁精妙,写出的程序代码高效,还因为它能够深入到系统底层,进行底层硬件的编程,并且可以和汇编语言进行很好地融合。所以说,C语言是横跨软、硬件两个层面的且很实用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这足以显示其在程序设计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教好、学好《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使学生切实掌握它,并具有相当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就成为了许多教师、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案例教学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很好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衔接[1,2]。

2.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它一直是被作为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职业培训的基本教学模式。后来,案例教学逐渐地被运用到教育中来,涵盖了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3]。

案例教学重在案例,没有案例,也就谈不上案例教学了。对于案例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述,含义基本相同,只是各有侧重[4]。

首先是情境说。该观点认为,案例就是有关某种情境的描述。Brown等人认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它是学习整体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学习者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景性的。其次是事件说。认为案例本身就是事件,但并非所有事件都能成为案例,成为案例的事件应具备代表性,应与时俱进,能引人思考,使学习者对该事件所引发的问题进行较细致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或采取某种行动方案。再次是故事说。该观点认为,案例是包含有情节、冲突等众多要素在内的故事。它以较丰富的表述形式,向人们描述具有典型行为、思想和感情在内的故事。

综上所述所谓案例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展开,以事例为载体,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的事务描述。而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相关知识点的具体案例,宏观上把控教学秩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探讨等活动,使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参与。

3.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3.1课程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任务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法知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熟练使用开发工具,具有应用C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就是围绕合适的案例,配以相应的教学情境,旨在锻炼、培养、加强学生的编程应用能力。采用案例进行教学具有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在设置的案例情境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从而提升自我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从课程任务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发展来看,案例教学是比较适宜的。

3.2课程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它既要求学习者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求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考虑到C语言这门课程基本上学生走入大学校门所接触到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可以说学生是在毫无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来学习的,如果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讲下来,学生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是相当困难的,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改为从案例入手,通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仿,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和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案例教学是适用的。

3.3授课对象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人员大多为高校或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通过案例自主学习和探索分析,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故而,从教学对象来看是能够运用的。

3.4授课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教学基本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理论教学阶段,主要是围绕相关知识点,以呈现案例的方式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深层探讨与挖掘,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步入实践环节的教学,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上机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上机过程教师应耐心指导,以便发现学生中存在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这既是对理论教学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案例素材,也便于更有效的归纳总结,为下一次的授课奠定基础。所以,从授课方式上看,是适用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

4.结论

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技术能力的提升,自主认知及反思能力的加强和师生间、学生间的集体合作精神的锻炼等。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元惠,高占国,杨静.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3):209-211

[2]詹自胜.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6

语言教案范文第5篇

语言学的教学内容

语言学分支庞大,理论思想及分析手段存在明显差异。所以语言学课程关键强调重点问题,系统论述,详细说明。从教育环节内不但包括了理论,同时能够展示分析过程内各个学派突出性质及未来的形势。高校英语语言学呈现了非常突出的概论性,老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借助不同的具体案例开展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语言事实,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宏观语言学能够合理地培养哲学思考及思维能力,所以宏观语言学可以推动学生了解语言学综合结构及发展倾向。语言学课程规划要能够和宏观语言学教学相关标准保持一致。此角度内容关键涵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心理、认知的关系,语言与哲学的关系。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当前语言学教育手段关键借助满堂灌式教育方法,此类手段往往将给学生积极性造成沉重的打击。语言学老师要系统研究不同以往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始终高昂的学习热情。

(一)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

进行英语语言学教育主要为了推动学生能够掌握语言学相关理论,掌握语言突出特征、作用还有框架,了解语言实际情况、调整及潜在逻辑。所以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要将通俗、明确当作方针。从教育过程内最大限度防止单纯进行讲解、做练习等能够造成学生出现厌烦情绪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推动视觉听觉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优秀的幻灯片可以推动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保证教育质量。还有从讲解词语创新过程中,能够借助幻灯片讲解柯达、可乐、阿迪达斯、肯德基等广告图片,借助系统论述,推动学生有效掌握新创词汇实际内涵。

通过此类方式能够推动学生进行反思,掌握更多的词汇,推动教育活动正常开展。还有从讲解语用中语句意义及说话者意义过程中,借助幻灯片播放郭达和蔡明表演的《机器人趣话》。从中郭达说“这个事情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不然我非抽自己一顿嘴巴不成”,蔡明听了之后马上抽郭达几个嘴巴。借助此案例能够为学生说明蔡明只是获得了郭达话语展示的语句意义,不过无法掌握其实际意义,也就是没有把说话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分析在内。借助采纳合理的幻灯片,能够保证教育质量。

(二)师生互动,营造气氛大三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具备较高的讲课能力,为学生创造机会,推动学生从讲台上展示自我,老师在台下听学生进行讲解,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此类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学生借助充分的筹备,从讲台上展示所掌握的知识,能够推动学生不断巩固已有的知识,另外推动学生树立自信;语言学难度比较低,借助不懈努力肯定可以获得明显的进步。从掌握了前两章的前提之下,学生在语言学方面具备系统的认识,在第三章之后能够安排学生从讲台上进行讲解,老师与另外的学生共同进行点评还有提问。借助此类互动式教育手段,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的学生也特别投入,从提问过程内,学生能够不断强化掌握的知识。

(三)鼓励学生自学,勇于实践从教育过程内,语言现象到处可见。把语言现象和语言理论实现完美统一,方可推动语言理论产生应有的作用及影响。语言学和另外的学科非常类似,认为理论将实践当作基础,同时能够给实践产生一定影响。老师要推动学生借助自学持续增强自身能力,从具体操作过程内增强语言能力。英语专业学生找到难点,处理难点水平比较低,从语言学教育过程内要推动学生投身于具体操作。借助掌握的理论知识研究遇到的各种语言现象,推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借助此类途径,推动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

1.理论教学

英语语言学教育过程中理论性特别突出。从语言学教育环节内,学生通常表示理论理解难度大,知识比较乏味,术语规模大。因此怎样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理论知识,为老师应重点分析的难点。第一,从教育过程中必须推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所有术语及理论均应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非根据教材进行讲解,方可实现通俗易懂的讲解。比如,从讲解音位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真正掌握“音位”、“音位变体”此类定义。所以,必须要借助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另外,若学生内有朝鲜族的,能够要求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同时讲解为什么/l/、/r/在朝鲜语中是音位变体,系统了解为什么/l/、/r/从英语内为音位。还有,从讲解语音学过程中,能够要求学生分析罗列英语内相对难发的音包括什么,同时尝试分析其难度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学生能够从老师的引导下体会“正迁移”、“负迁移”此类难度比较高的定义。

另外从部分理论讲解环节内有效采纳英汉比较,有效降低难度。还有从口语教学内在“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的讲解过程中,“语言与社会”中“委婉语”、“禁忌语”讲解过程中,均应当最大限度开展英汉比较,推动学生能够了解中西文化存在的不同。老师应当了解,“满堂灌”讲授型教育模式无法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不管为定义讲解,亦或为语言学理论讲解,均一定将启发式教学当作关键,老师应推动学生表明内心的想法和观念,避免出现盲从。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学生掌握语言学定义及理论。

2.实践教学

英语语言学即使为理论课,不过包括的领域非常多,绝大部分章节及知识均和生活存在密切关系,学生能够从老师帮助中开展具体实践活动,能够系统地了解定义还有理论。比如,从“二语习得”章节中关于“erroranalysis”的概念讲解,能够为学生搜集中小学英语作文材料当成具体操作内容。从此类过程内,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错误分析的所有环节还有错误的实际种类。从此类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在“over-generalization”、“simplification”、“cross-association”此类定义产生特别直观的了解,另外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可以真正投身于学术研究过程之内。还有,因为英语专业学生走入社会之中往往开展教育工作,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为存在就业倾向的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推动学生在“syllabusdesign”产生直观的了解,能够研究所有类型“syl-labusdesign”语言理论基础。

从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摆脱课堂的束缚,所有语言理论均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但是全部语言现象均将生活当作关键基础。因此,怎样推动学生研究分析周围的语言现象变的非常关键。能够在术语讲解、理论研究过程中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若根本不具备实践此步骤,则全部的讲解均为无用功,根本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国内高校均不具备语言学实验室,所以,要求语言学老师能够推动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小实验,通过这种方式在语言学理论方面产生系统认识,另外能够营造优秀的学习环境。

3.自主研学

从语言学教育环节之内,要强调学生树立理性思考观念并非通过记忆力去掌握全部知识点。老师能够要求学生通过理论来研究语言现象,还有摆脱语言现象分析语言本质,因此应当获取相关资料开展分析、编撰调查报告等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另外给编撰毕业论好充分的前提准备。自主研学并非表示老师能够放任自由,从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当安排学生积极投身于不同实践,借助研究、沟通等步骤营造良好的研讨环境,科学合理地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另外,从此环节之内,老师应当避免仅仅借助分数衡量学生论文质量高低,对其中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进行合理的辅导,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开展分析活动的积极性。为了推动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应当在课程考核体系方面开展相应的调整。

现阶段,语言学考核模式是日常成绩从整体内达到20%,期末考试成绩从整体内达到80%。此类考核模式往往造成学生从考核之前恶补知识,通过记忆力掌握全部知识点,和语言学教学目标无法保持一致。因此,想要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研究难点,处理难点的能力,要在当前的语言学考核体系内进行相应调整,科学合理地提高日常成绩从整体内的份额。

4.网络助学

在教学中应采用合理的教育技术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目前,互联网上关于语言学的网站非常多,通过这些网站,学生可了解到语言学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接触到更多信息,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地了解最新成果。

语言教案范文第6篇

授课教师:韩飞龙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名称:长大以后做什么

活动目标:核心: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情感:懂得积极倾听并且乐意表达

认知:感知图片所表达的含义并能表达流畅

能力:能主动、自然、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讲话

活动重点: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活动难点:能够清楚并流畅地表达

活动方法: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指导法

活动准备:物质:教学图片、图片、幼儿用书

情感:一颗和孩子共同探索的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提问幼儿: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引出主题《长大以后做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学图片,引导幼儿逐步讲出图片内容(人物、地点、事件、对话、情感),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围绕“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主题的讨论。

2.幼儿尝试集体讲述故事。

3.发放幼儿用书,幼儿看书并分组讲述故事。

4.请幼儿分角色讲述故事。

三、结束部分

1.再次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2.鼓励幼儿从小要树立远大目标,并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语言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Visual FoxPro;案例;意义;教学;实践

Microsoft Visual FoxPro 是目前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广泛学习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之一,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科目之一,它具有一系列规范和通俗易懂的编程语言,即具有结构化编程语言,又具备面象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操作,用户可以在其平台上直接创建数据库表、创建数据库并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开发平台制作用户图形界面,编写程序,快速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因此它适合于教学和系统开发,尤其适合于学生学习数据库应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

但是由于该课程的内容中命令、函数较多,内容较为分散,学生在学完理论之后往往不会应用,没有对整体系统的感性认识,在对系统进行开发时常常无从下手,仅就所学习的书本知识远不能与现实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差甚远,难以肯定自己究竟学到了多少知识,也难以开发出较成熟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的演示、分析、讲解,学生对理论加深理解并实践练习,最后让学生能自己制作一个小型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对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

1 案例在理论教学中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按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学到的只是零散的命令、函数、简单程序及一个个菜单、表单、控件、对象、事件等小例子,在学生的大脑中不易形成整体概念,从而不会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去运用理论知识。在以后的课程设计及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时,拿到一个题目不知从何下手,或者开发出的系统界面单调乏味,功能简单甚至不知如何实现。很多同学只会利用Visual FoxPro的向导自动生成菜单、表单等功能,复杂一些的就不会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不高。而且该软件的命令和函数较多,在编程阶段又是许多同学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是提高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知识和动手能力的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

首先,适时将案例演示给学生,尽管还有许多教学内容没有讲到,但通过案例演示能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个感性认识,能够认识到自己学完该课程可以做什么,继而会带着疑问跟着教师思路去学习怎么做,自己能否也开发出类似的系统,从而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案例可选取来自于实际应用开发的系统,挑选有一定趣味性、浅显易懂、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并能接受、乐于模仿的实例,从提出知识点到实例过程,紧密结合案例,从专题入手,以实例为引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阶梯式地讲解Visual FoxPro中的各项命令、常用函数、基本编程方法、技术要点和具体实施方案,给学生一个整体清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将枯燥、零散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

其次,当学完一个阶段后则将案例中相应部分内容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懂的概念,(仅靠教材中的例题是不够的)。最后通过案例将课程中零散的数据库、查询文件、表单、控件、菜单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项目,力图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轻松地掌握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方法,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大作业和其它相关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更简单直接的方式,结合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对所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应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采用案例讲解,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有时反而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选择使用适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

2 案例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以前学生上机时只有十几个实验的练习,由于可选择性少,学生上机时往往兴趣不高,只是“照葫芦画瓢”,机械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步骤去做实验,仅限于完成实验的要求,学生往往做完了实验还不知道做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甚至有逃课的现象,这样学生也很难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在上机实验课中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练习和让学生开发出自己感兴趣的小型案例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提供丰富的上机实验供学生选择练习,从多个方面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需求,调动学生上机练习的兴趣,使他们跳出枯燥的理论知识。把许多在课堂教学中无法理论化讲述的实践问题汇集成一个个小练习,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没有压力地快速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基本具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编写程序的能力。

同时在上机实验中,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及上课分析讲解的案例模仿设计制作自己感兴趣的小案例,如通讯簿管理系统、生活费用收支管理系统、旅游景点管理系统、班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成绩查询系统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入实际应用中。当然设计的内容不需要很多,也不需要很复杂,只要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学会运用即可,以后在完成系统设计大作业时能较快地进入状态,易于上手。这样,学生自觉上机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以往,并且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色,具有较扎实的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底。

3 案例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和一些案例即立刻让他们开发出复杂的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是不现实的,如果没有案例参考,可能会使学生对开发大型管理系统有畏惧心理,也不易开发出较好的系统。因此,在理论课程结束后我们会让每名学生按照课程设计要求自己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大作业,设计的系统要包含大部分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那么案例教学对学生在系统设计阶段的益处也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学生此时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开发应用系统的方法,在进行系统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大型的、有一定难度的案例,分析理解Visual FoxPro应用程序的设计与构架,掌握更多的开发经验和技巧,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设计的项目内容通过对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出质量较高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上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案例在Visual FoxPro 语言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可能会有一点困难,比如由于理论教学学时数与上机学时数的限制,可能不会有较多的上课时间为学生详细讲解更多的案例,但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举一反三,多分析多研究多练习,并利用课后时间去分析理解其它案例,从模仿已有的案例,到自己设计一个具备一定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更好地掌握Visual FoxPro 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瑞芳.案例教学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2012, 09(7)

[2]张璇.结合CDIO教育理念与案例教学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 .计算机教育.2008(24)

语言教案范文第8篇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创造神奇的汽车。

2、利用制作汽车锻炼幼儿剪剪、拼拼、贴贴的技能。

3.通过想象,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丰富有关汽车的知识,范图。

2.白纸、铅画纸,勾线笔、硬板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导入活动,了解汽车的不同特征。

教师:小朋友,你们一定见过各种各样的汽车,谁来说一说,你见过的什么汽车?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小结:汽车有好多种,他们的名字不同,车身也有着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过他们都有轮子,车灯、窗户、门等。不同的汽车还有着它不同的功能。汽车作用真大,假如有一辆神奇的汽车就更好了。大三班有个小朋友设计了几辆神奇的汽车,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到底神奇在哪里。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分析并大胆设计。

⒈教师:你们看他是用什么方法制作了汽车,神奇在哪里呢?

引导幼儿描述汽车,并从造型、图案、功能等方面说出其神奇。

师小结:我们可以改变汽车的造型、图案、特别是添置一些特异的本领,那就是一辆神奇的汽车。

请幼儿谈谈你想设计一辆怎么样的神奇汽车?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

师小结:小朋友设计的汽车这么神奇,有那么多的功能,有会跑的,会飞的,会游的,会跳的,会说话的,它们都有门、窗、轮子。现在就请小朋友把你想的神奇的汽车画下来,然后在硬板纸上画出分解图再剪下来贴在铅画纸上。

三、幼儿设计并制作神奇的汽车。

师提示:画分解图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1、主要的部分要先画,而且要大2、要合理按排,不要浪费纸、3、每个部分都要分解画下来4、一样大小的东西可以重叠剪。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大胆作画,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制作版画。

四、评价活动:

师:(先完成的小朋友自由讲述给同伴或老师听)谁来讲讲你设计的汽车神奇在哪里?

语言教案范文第9篇

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做成PPT。

2、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民间传说、革命故事。

3、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哪里呢?(莫城、常熟)

2、教师介绍常熟。

二、了解莫城所在常熟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江苏省地图:老师这有一张地图,你能找到常熟的位置吗?

2、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常熟的地理位置。

3、出示常熟市行政地图:常熟有很多镇,那你们的家在莫城镇,现在那你们能在这张地

图上找出来吗?

三、了解常熟的历史名人

1、在常熟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有哪些名人?

2、教师出示人物图,教师介绍,幼儿欣赏。(仲雍 言偃翁同和纪念馆)

四、了解常熟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及特产

1、在我们常熟,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

2、出示个别幼儿在平时游玩时的照片,并请这个幼儿讲一讲他去的这个地方是哪里?(虞山、仲 雍 墓、言子墓 、兴福寺、兴福寺、方塔、沙家浜)看图欣赏,教师介绍。

3、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鸭血糯、桂花栗子、叫化鸡、叫化鸡

4、还有哪些特产呢?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看图,说一说名称。

5、下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熟悉的地方?亮山工程、方塔街文化广场、石梅广场、西城门。

五、师幼共同畅想家乡的未来,丰富分类图。

1、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听的?等你长大了,你愿意把家乡建设成什么样呢?

2、幼儿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的家乡,并画出来。

3、请幼儿介绍自己换的未来的家乡。

4、瞧!黑板升还有一些空白的地方,把我们画的家乡也贴上来吧!

5、谁知道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名字?

语言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授言语结构;专家型教师;新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31-03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框架

1.问题的提出。伴随着新课改以来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对于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实践而言,教学言语是其主要构成要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教学言语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脑力活动效率”,美国学者弗兰德斯(Flanders)也同样认为在传统式教学中,教师谈话的时间占到了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言语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媒介,更对学生言语形成系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授言语作为教学言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合理性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寻找语文教师课堂教授言语的相对合理的结构便成为了本次研究的焦点。

2.问题的理论框架。上世纪90年代末宋其蕤、冯显灿编写的《教学言语学》第一次把教学言语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书中按照教学言语的功能,把教学言语划分为两大类:教育言语、教授言语”,即将课堂教学言语按功能分划为图1的结构。本文将以各种教授言语为视角,充分展现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和应占的合理比例,以便中小学语文教师引以为鉴,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个案研究的方式。具体的数据收集上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用观察法对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用文本分析法对课堂实录进行分析归纳;用访谈法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二)研究过程

1.样本。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河间市某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四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她们均为女性,都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她们的教龄从1~27年不等,其中,白老师和王老师的教龄都达到25年以上,均为学校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带领本校团队赢得了省、市级教学比赛的优胜奖,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属于专家型教师。而葛老师与张老师,教龄均在1年左右,属于新手教师。

2.数据收集。从2013年2月26日至2013年3月29日,我每天都到该小学,主要进行非参与是课堂观察和课后交流。最终,总计听取了24节堂课,参加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研会4次,观看学校组织的教学比赛一次,并抓紧刻课后时间与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经过近一个月的交流沟通,与这四位老师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并进一步进行了访谈。

3.数据分析。根据文本分析法对课堂实录中四位教师各种教授言语的统计、对比、和归纳,发现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和一些没有预想到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研究分析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对非参与式课堂观察、与教师的访谈、与学生的访谈等材料做了反复的论证和印证。

三、研究结果

为了数据分析的确切性,在24节课堂中选取每位教师的五节课程实录进行对比,这五节课分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白杨》与《冬阳・童年・骆驼队》。根据图1中教学言语结构分类方式,将这20节课堂的教学言语进行数量统计、比例计算和比较分析。

1.讲课语。宋其蕤在《教学言语学》中指出,讲课语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师通过自身语言将知识重点传授给学生的主要言语。但通过对四位教师教学言语的观察和统计,发现教学的核心并不代表着数量居多。

由表1我们得出两个结论:(1)专家型教师在单节课堂教学言语中运用的讲课语比例要低于新手教师,但差距并不显著。这说明新手教师已经意识到应降低讲课语的比重,但是做的并不够。需谨记“‘学’是学生自己的独立的主动的活动,教师包办代替不了……教师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2)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讲课语中都较为侧重分析语这种言语,可见在课堂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意识到分析性的言语更适合引领学生深入课文。

2.提问语。提问语是教学言语中数量最多、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言语。然而,多运用提问语进行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将归结语与之相对应的予以重视。在这方面,新手教师并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根据表2可以看出,(1)四位教师都运用了大量的提问语,其数量均在60句左右,说明大部分教师都可以正确的将提问语作为教学的主要言语进行运用。(2)但是,通过提问语和归结语分别占据的比例,不难发现,专家型教师在运用提问语的同时也注重了归结语的运用,归结语在提问语中的比例均在30%以上。根据观察,专家型教师更偏向于这样的结构:提问―引导―纠正―再引导―归结,其中引导步骤的多少取决于学生答案的理解程度,新手教师在这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3.谈话语。谈话语是教师使用交谈的方式授课时使用的言语,共包括三种言语,首先教师使用提问的方式抛出疑问,然后运用启发性谈话语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接近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间或的运用指示性谈话语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和指导,最后运用归纳性谈话语将结论道出,为整个谈话画上句号。

由表3可知,新手教师在此两个方面与新手教师有一定的差距:(1)在谈话语的总数和占整体教学言语比例的两个方面都远远低于专家型教师。首先,在数量上,专家型教师的谈话语均在45句以上,而新手教师都在36句以下,差距较大。其次,在比例上,专家型教师谈话语占据总体教学言语比例均在25%以上,新手教师只达到20%左右。这说明新手教师对谈话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谈话语的运用。(2)虽然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谈话语中均将指示性谈话语作为重点,但是新手教师在关注重点的同时忽视了启发性谈话。由于近些年来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注,探究性教学、启发性教学等方式逐渐兴起,“学生作为教学认识的主体,在认识活动的每一环节和阶段中都可以充分体现出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4.组织教学过程语。组织教学过程语用于教学环节的转换,使各个教学环节相互衔接,层次清晰。这种辅的言语性质决定了它在整体教学言语中数量的偏少。但,只有运用组织教学过程语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才能使一堂课条理分明、浑然一体。

通过表4发现,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语中都较为重视导语,其次为过渡语,数量最少的是结语,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并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结语的数量较少,四位教师均为达到3句。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都存在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匆忙结课的现象,结语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还是存在一定的讲解内容和课时之间相冲突的现象,这来源于课前准备的充分程度不够。

四、结论与建议

回顾研究的过程、结果和分析,追寻较为合理的课堂教授言语结构成为当务之急。那究竟怎样的课堂教学言语结构较为合理,新手教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调整,专家型教师又在教学言语中忽视了些什么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较为合理的教授言语结构

根据以上研究对教授言语的细节分析,辅以4个表格的对比说明,充分展示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同样的5堂课程中对各种教授言语的运用情况。由此,本研究得出小学语文课堂中较为合理的教授言语结构,见图2。通过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对比分析出各种言语应占教授言语总数的百分比,最终得出图2的结论。通过图2将单节小学语文各种教授言语应该使用的情况,新手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的时候可以借鉴图2,对课堂的言语进行实现的规划,避免出现重此轻彼、比例失调等问题,从而提高新手教师的教学效果。专家型教师也可以通过图2检测自身多年以来的课堂教授言语结构是否合理,促进专家型教师成长为反思型教师。

(二)新手教师在教授言语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1.新手教师对课堂言语的控制权不够,课堂教授言语总数较少。由于新手教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往往会出现课堂暂时空白和知识传达不够清晰的问题。通过研究,建议新手教师首先需将“启发性谈话语”、“评论语”与“归结语”等与专家型教师存在差距的言语予以重视,适当增加其数量,加强它们在教学言语中的比重。

2.新手教师在太过注重阐述和分析,而忽视了启发和引导。新手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不勇于、不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往往将教学目标当做死任务完成,偏向于用自身言语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也就出现了“一言堂”。同时,新手教师将“启发性教学”只当作了启发式导入等教学方式,启发在其课程上成为一种形式。通过研究,建议新手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多下功夫,可以将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进行教学言语的预设,同时建立一个出现计划外情况的解决方案,如学生回答差距甚远时可以换角度思考、开玩笑式过渡等。另外,可以将启发和提问、谈话式言语结合,通过提问一步一步深入,通过谈话一步一步引导,最后在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之后,再以标准言语强调一遍。

3.专家型教师在教学言语上忽视的问题。在教学言语的某些方面专家型教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过程组织语上,表现为:专家型教师在导语上往往没有新手教师用心多,形式过于平淡,言语较少;在过渡语上,不够明确,太过模糊;在结语上过于轻视,往往匆匆带过。通过研究,建议专家型教师要克服出现的职业倦怠,对教育要充满激情,注重导入方式,根据不同课文内容和同学认知程度变换导入方式,如故事导入、谜语导入等。过渡时,需明确,多使用“以上是……下面我们进入……”等类似言语;在结语上,要包括全课堂内容大概回顾、感情生发、课下任务等方面,不可以“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一句结束,过于生硬。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高巍.Flanders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9,(8).

[3]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第一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4]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6).

语言教案范文第11篇

一、充分认识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义

1、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是保证社会高效运转和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条件,符合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党的*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的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

2、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3、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对于规范学校教学活动,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4、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提高应用规范化语言文字水平的过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过程。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是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贯彻政策法规。

各校要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常规管理、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要建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负责学校的示范校创建工作。

2、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

各校要在学校设置长期性的醒目的宣传标语、标牌;充分利用学校校园内的宣传栏和各班教室的板报,宣传普及普通话和规范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介绍规范语言文字的相关知识,创设规范语言文字的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在学生中成立规范语言文字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坚持开展活动。①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利用编发宣传材料、广播、推普宣传周等多种形式,在校内外宣传推广普通话、用规范字的重要性。②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对学校附近的社会用字进行检查和监督。③利用业余时间,

对校内用字(包括各种指示牌、标志牌、标语、学校公文、校刊、教案、考试试卷和其他印刷物、电子屏、自制教学软件、教师板书、作业批改、书写评语等等)进行检查监督。对不规范用字、错别字等提出修改意见。

3、落实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认真按照“三纳入一渗透”(把提高师生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之中,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本课程体系之中,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之中)的模式,将用语用字目标管理切实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坚持把语言文字达标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和学生评优的重要条件,作为聘任教师必备的资格条件。积极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充分利用小网站,开辟专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介绍普通话规范知识,汉字规范知识;学校创建示范校活动实施方案及有关要求和安排等等。

规范档案管理。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文件、资料、计划、总结以及相关的教案、作业、检查记录等等,要全部及时入档,并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加强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考核,面向全体教师继续开设“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知识讲座,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

4、强化培训,提高普及程度。

加强普通话口语教学和汉字书写教学。学校所有课程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强化口语教学和写字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和不规范字的能力,训练学生正确书写汉字,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确保毕业前98%以上的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新课程标准对说、读的要求。

凡是一九五四年一月一日以后出生的教职工,必须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其中,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非语文教师和职员要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不达标或未参加培训测试的教职工,首先参加培训,然后再进行测试。学校鼓励教职工参加更高等级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年6月底以前,确保我区学校适龄教师100%参加培训和测试且达标。

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学校的所有集体活动、各种集会、公务活动、学生的课外活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沟通,全部使用普通话。并通过教师和学生向社会、家庭辐射渗透,带动影响社会、家庭普通话的普及与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普通话口语实践活动,活动组织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活泼生动,以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和兴趣。积极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

5、净化环境,规范校园用字。

全面检查学校的公文材料、校刊、印章、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标语、电子屏幕、橱窗等用字是否规范并建立健全长期检查机制。

全面检查各班教室(墙报等)、教师课上(板书)、课下(批改作业、评语)、学生试卷及其他印刷物、自制教学软件、网络等用字是否规范并建立健全长期检查机制。

确保校园内用语用字规范化。

三、总体要求

1、落实任务明确职责

各校都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工作,大力提高校园语言文明程度。创建工作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校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行动、通力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全面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各相关人员负责各部门的具体工作。

语言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新西兰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新西兰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法案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2014年新西兰人口总数为4,527,339,人口比例中,欧洲移民后裔占67.6%,毛利人占14.6%,亚裔占9.2%,太平洋岛国裔占6.9%。毛利语(Maori)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语言,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也是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毛?语被官方承认过程艰辛,在1987 年制定毛?语言法案(The Maori Language Act of 1987 )之前,毛利语没有任何实质的官方地位,经过了长时间的争取,终于将毛?语地位提升至官方语言。

一、原住民语言教育重要法案

本部份先就新西兰原住民语言教育的重要法案进行介绍。

(一)1840年瓦塔奇条约

1840年的瓦塔奇条约签订,代表英国王权承认毛?人在新西兰的,并容许毛?人在新西兰享有完全的,可以不扰且排他的享有土地上的权?,条约中也明确规定英国女王“负责保护新西兰原住民,并赋予他们与英国子民同等的权?与特权”。

瓦塔奇条约第2条:“毛?人得以保存其语言与文化”,因此新西兰政府必须尊重毛?文化与语言,对于毛?人而言,毛?语是毛?人重要的文化,是经过一千多年与新西兰当地环境交互作用而产生,除了在新西兰,此文化在别处无法?兴与存在。因为他的独特性和与新西兰社会的关系,是必须被国家、社会认同,也要重点发展的毛?文化。

(二)1987年毛利语言法(Maori Language Act)

在1987 年毛?语言法案通过之前,毛?语在法庭诉讼及法律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也因此毛?人意识到,毛?语在法律诉讼的地位必须同样要立法来确保。

毛?语言法案在1987 年通过,该法案的第3条规定毛?语成为新西兰的官方语言;第4条则赋予以毛?语进行法律诉讼的权?;法案的第6条为设置毛?语言委员会(Maori Language Commission),其权责为:1、推广毛?语、提升毛?语意识和关怀毛?语议题;2、透过全面的毛?语课程、毛?语修正服务、委员会的通讯季刊和认证等活动来推广优质的口说和书写的毛?语;3、举?口译和笔译考试,通过者颁发证书;4、研究并拟订和推广、保存和发展毛?语的相关政策;5、语汇扩充的工作,包括制做语汇表。

二、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

本文分别从政府部门的指导方针、毛?教育体系、毛?语鉴定、毛利语人才培育、毛利语生活化、毛利语传播,六个方面分析新西兰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实施方式。

(一)政府部门的指导方针

1999 年毛?发展部公布的《Matatupu--毛?语言政策和计划s协助公共服务部门的指导方针》,意图经由强化毛?语的使用,对复兴毛?语做出贡献,也呈现新西兰公共部门对毛?语政策制定和执?的情况。《指导方针》的五大重点是:1、发展、推?毛?语言教育计划(Maori Language Education Plan);2、促成毛?语言广播电视台的成立;3、协助公共服务部门发展自己的毛?语言政策和毛?语言计划;4、发展、推?毛?语文本体(corpus)活动;5、以协调的方式来发展并推?监控和评鉴毛?语言活动的适当机制。《指导方针》可以说是根据1987 年毛?语言法而生。毛?语是新西兰官方语言,因而政府机关应该以身作则复兴毛?语,让民众了解政府认真的推广毛?语,并且透过政府部门使用毛?语,认真将毛?语当成官方语言来推展。

(二)毛?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语言巢(TeKohanga Reo:Language nest)

语言巢是一个完全渗透式毛?语家庭延伸教学计划,为六岁以下毛?孩子所设计。1982 年,第一所毛?学前教育最具象征意义的毛?幼儿园成立:它提供一个学习毛?母语的地方,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使学前孩童能自然而然学习毛?语言及文化。在实际教学部分,日常生活与教学,都是使用毛?语,而不使用英语,负责照顾儿童的保母,是精通毛?语及文化的妇人。新西兰政府认为可能、多样的学前教育会提升毛?语或英语的学习经验,提供未来学习正确的方向。学前教育给孩童和父母一个好教育的开始,并给学生一个良好态度去面对未来学校生活。

毛?幼儿园每天八点上课,下午三点离校,每周上课五天,在毛?幼儿园中,日常生活与教学,都是使用毛?语,而不使用英语,负责照顾儿童的保母,是精通毛?语及文化的妇人,有些年龄大的甚至都可当祖母。他们每天至少提供四至八小时照顾儿童,并完全使用毛?语跟儿童谈话、讲故事。保母或师资的主要对象是会使用族语的祖父母们,透过小区推广课程,并经过密集训练学习毛?语在不同情境的运用,从事日常生活会话到正式会议语言使用,而这些祖父母们大多是自愿的义工。此为毛?小区与家庭合作的结果,让孩子不论在家或学校皆能学习毛?语言。

2.义务教育:渗透式教学

毛?完全小学成立起因于:语言巢毕业的孩童进入主流学校之后,毛?语言渐渐流失,为延续毛?文化,及考虑到从毛?幼儿园毕业的毛?学生适应问题,毛?语文小学成立,主要是希望透过以毛?环境为媒介,让学童能学习毛?文化与语言。新西兰政府主要是希望透过毛?教育渗透式计划,确保毛?语和文化的延续。毛?中学,与毛?语文小学运作方式相同,皆为达成毛?文化与学习连惯性而设。

(三)毛?语鉴定

新西兰发展出一套毛?语的评鉴工具,并用来帮助训练优秀的毛?学校教师,及从毛?语教师中决定奖学金候选人;毛?语的评鉴以听、说、读、写来评估语言技能。

(四)在毛利语人才培育方面

毛?语在获得官方承认后,新西兰政府也积极投入毛?语教育推广。主要作法有:

1.增加毛?语教育经费:政府补助中、小学、学前及高等教育的毛?语教学。教育部提供补助在语言巢、双语师资培育、毛?顾问及资源教师、Z言巢的教师训练、教学资源、毛?语奖学金及研究奖助金、毛?人民族学院等。

2.师资培育:共有38 所师范学院,将毛?语列为必修的课程;教育部提供小学双语班或完全毛?语班的语言助教在职进修,有额外补助提供此类教师参加师资培育课程,成为合格毛?语教师。

(五)毛利语生活化

父母、家庭在学前教育服务中有关键地位,新西兰政府设计一些计划加强家庭、小区参与,让父母及毛?小区也能负起教育孩子的计划的一部分。最典型的例子即是语言巢、毛?完全小学等。语言巢主要目标为再介绍及复兴毛?语,将毛?语普及到小区各阶层之人士。这种完全渗透式之计划,亦着重家人之重要性、与传统毛?族之价值观、风俗习惯与知识,让幼童学习部落关系的重要性;群体关系与支持,让他们学习一起学习与工作的群体责任。

(六)族语传播

2003 年,新西兰国会通过了《毛?电视服务法》,以法律保障成立了毛利电视台。电视台要达成三个目标:1、成为一个高质量,有效节省成本的一个信息、教育与娱乐的电视平台;2、必须大部分以毛?语来制播节目;3、协助儿童学习毛?语。

新西兰毛?电视台的存在就是为了要挽救逐渐流失的母语。电视台认为毛?族的语言是毛?文化的根基,毛?电视台让毛?文化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新西兰毛?电视频道的目标就扮演了复兴毛?族语和毛?文化的重要角色,这是毛?人与生俱来的权?,也是所有新西兰人民的共同遗产。电视台不仅拥有专业股东、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专业人才,具有策略性的目标,也是一个专业且具有良好管理的广播电视组织。在经营上,秉持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成为一个健全的世界级原住民电视台,反应社会与负责任的组织。

毛?民族推动语言?振运动,基本上是从争取国家立法、要求学校课程改革及创设体制外的新型学校等三条路线运作。从幼儿养护和民族小学成立,是毛?民族在语言教育改革上重要的成果,经由毛利语的保存,教育和推广,成为毛?文化和认同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李晓微,21世纪新西兰毛利人教育政策内容分析,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房建军,国外的少数族群语言政策规划―以欧亚四国为例,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第9期。

语言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C语言; 简单案例; 九九乘法表; 算法设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TN91934; 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2)22002702

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理工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学习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C语言教学采用“课堂理论+上机实验”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章节顺序,理论讲授知识点,然后上机做实验,各章节孤立;学生将学习的重点集中在语法点上,语法点多,掌握困难,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结构,编程能力普遍较低,最后以学生突击背题,应付考试来结束这样一门重要课程的学习[23]。本文分析了如何使用简单案例[410]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设计算法进而提高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九乘法表是C程序设计中讲循环嵌套时引入的例子,讲到此处,数据类型,运算符以及3种基本结构这3大框架已经为学生建立起来,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的能力,可以以此为例,讲知识如何在程序设计中应用。

1 初步的设计

算法:九九乘法表是二维的结构,表中的每一个数据是它所在行列号的乘积,行列在1~9的范围内变化,因此要用到两重的循环,分别对应行列的变化。

程序1:#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i,j;

for(i=1;i

for(j=1;j

printf("%d",i*j);}

输出结果截屏如图1所示。

图1 输出结果截屏(一)分析:结果可以满足题目的要求,但是所有的结果连在一起,难以分辨,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提示学生用格式输出函数的功能解决这个问题。

2 改进的程序

printf("%d",i*j);中%d控制的是每个输出数据的格式,后面加空格,就可以将数据分隔开,并且对每一行进行换行,而行对应的是外层的循环控制变量,特别注意printf("\n");是外层循环的内嵌语句。

改进的程序1: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i,j;

for(i=1;i

{for(j=1;j

printf("%d ",i*j);

printf("\n");}}

输出结果截屏如图2所示。

图2 输出结果截屏(二)分析:虽然进行了换行操作,并且数据之间也用空格分开,但是不够整齐,能否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改以满足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对不齐的原因是两位数据和一位数据所占的列数不同,用所学的格式输出函数的功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printf(“%d”,i*j);中%d改为%4d,去掉空格,%4d中的4代表数据占据固定的列宽。

改进的程序2: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i,j;

for(i=1;i

{for(j=1;j

printf("%4d",i*j);

printf("\n");}}

输出结果截屏如图3所示。

图3 输出结果截屏(三)3 根据不同的应用可得变形后的程序

3.1 变形的程序一:下三角

算法:下三角限制条件是和列相关的循环控制变量的终值,变化范围是1~i。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i,j;

for(i=1;i

{for(j=1;j

printf("%4d",i*j);

printf("\n");}}

输出结果截屏如图4所示。

图4 输出结果截屏(四)3.2 变形的程序二:上三角

算法:上三角限制条件是和列相关的循环控制变量的初值,变化范围是i~9。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i,j;

for(i=1;i

{for(j=i;j

printf("%4d",i*j);

printf("\n");}}

输出结果截屏如图5所示。

图5 输出结果截屏(五)结果分析:结果正确,但是对齐有问题,分析可知每行应该先输出i-1个空格,并且每个空格占4列。

改进的程序: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i,j;

for(i=1;i

{for(j=1;j

printf("%4c",' ');

for(j=i;j

printf("%4d",i*j);

printf("\n"); }}

输出结果截屏如图6所示。

语言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C语言教学;函数分类;函数编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056-03

1前言

很多从事C语言教学的高职高专老师感到学生学习函数时很吃力,而且效果不好。学生学了之后,语法知识知道一些,但具体编程能力则很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下面先从分析传统教学方案开始。

为了便于叙述,下面我们所讨论的内容仅限于如何进行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2传统教学方案概要及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案,其概要如下。

2.1传统教学方案概要

(1) 教学目标

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如形参、实参、调用等;掌握函数的定义、声明、调用等语法规定;掌握函数的参数使用格式及其数据传递的机理。

(2) 教学内容及安排

1) 函数定义的三种形式及其定义格式。具体包括:无参函数、有参函数、空函数。

2) 形参、实参与返回值。具体包括:形参、实参与返回值的概念;形参、实参的若干注意点;return语句的格式及其作用;函数类型,默认的函数类型。

3) 函数的调用。具体包括:函数调用以及函数调用的三种方式――函数单独作为语句、函数作为一个表达式、函数作为另一个函数调用的实参。

4) 函数的声明。具体包括:函数的声明格式、函数声明的位置,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函数的声明。

5) 函数定义和调用举例。

上述方案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语法知识,包括上述的1~4,第二部分是函数编程举例,即上述的5。

2.2传统方案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问题

(1) 语法角度的罗列对编程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传统方案中,语法知识是从语法角度系统地进行罗列,从函数形式、参数等分别进行介绍,这种语法角度的罗列对编程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学生编程时不知道该选择哪种形式。

(2) 开始时过多的语法介绍影响了编程实例的讲解效果

传统方案中首先系统详细介绍函数、形参、实参等概念与语法知识,这些概念讲授花了大量时间,学生的接受效果却不理想,后面的函数编程等实用知识的讲授时间不够,学生就更难以接受了。

(3) 编程思路与步骤方面的训练不够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拿到一个涉及函数的编程题目,如何开始着手编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和思路,针对不同的问题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在传统教学方案中训练不够。

由于高职高专传统教学方案存在的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学完之后掌握了不少的语法知识,但碰到实际编程题目时还是有困难。

由此可见,设计一种新教学方案时,应该首先考虑编程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函数分类方法。

3一种新的函数分类方法

从语法角度,通常是从参数个数和有无函数体方面将函数分为无参函数、有参函数、空函数三类,但这种分类方法对学生编程帮助不大。为了让学生能最快掌握编程方法,需要一种新的函数分类方法。

从编程角度,我们通常首先考虑编写函数的目的,然后着手编写和使用函数。根据编写函数的目的、功能或者说用途,函数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类:

1) 求值类函数:使用这种函数是为了求一个值。如函数A,其功能是根据收入计算一个人的所得税。

2) 判断类函数:使用这种函数是为了检查一个判断是否成立。如函数B,其功能是判断一个整数是不是素数。

3) 操作类函数:使用这种函数是为了完成某一项操作。如函数C,其功能是将一个数组进行排序。

上述三种类型的函数在定义和调用时其方法均有明显的差异。学生拿到涉及函数的编程题目时,应该首先分析所要编写的函数是上述的哪一种类型,然后再采取相应的编程方法。

4新教学方案

基于上述新的函数分类方法,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给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案,其核心指导思想是:根据不同的函数类别,分别给出完整的一套编程方法,最快最直接地教会学生如何编写和使用函数。

4.1教学目标

新教学方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从编程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尽快让学生学会编写和使用函数。

4.2教学内容和安排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函数最基本的概念,但不需占用过多教学课时,要把最主要的时间放在编程方法的传授。至于各概念与语法细节的进一步掌握,应该通过学生多编程而逐步加深理解。

(1) 通过认识法理解各概念

给出少数几个程序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函数、函数头、函数体、形参、实参、调用、定义等概念,在讲解概念时尽量简化,让出更多教学课时传授编程方法。

(2) 传授各种类型的函数编程方法

1) 求值类函数的定义与调用。讲解求值类函数定义和调用方法:

求值类函数的一般定义格式:

函数值类型 函数名(类型 形参1, 类型 形参2, ……)

{

根据形参的值计算所求的值;

return 结果;

}

求值类函数的定义步骤是:

① 编写函数头:根据函数所求值的数据类型确定函数值类型,分析函数要提供的参数及其类型从而确定形参。

② 编写函数体:根据提供的参数 (即形参) ,求出所需的值,最后返回 (return) 该值。

求值类函数在调用时通常作为表达式使用,可用于赋值、输出、运算、或作为另一个函数调用的实参。调用格式:

函数名(实参1,实参2,……)

在讲授中,应多举例子让学生完全理解与掌握其方法。

2) 判断类函数的定义与调用。讲解判断类函数定义和调用方法。

判断类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求值类函数,其值为1或者0,表示判断成立与不成立。因此判断类函数值的类型固定为int。下面给出判断类函数的一种参考格式:

int 函数名(类型 形参1, 类型 形参2, ……)

{

int f; /* 代表判断结果 */

根据形参的值进行判断,判断成立则令f为1,否则令f为0

return f;/* 将判断结果返回 */

}

判断类函数调用时通常用于在选择结构或循环结构中作为判断条件。如:

if (函数名(实参1, 实参2,......)==1)......

在讲授中,通过举例让学生完全理解与掌握其方法。

3) 操作类函数的定义与调用。讲解操作类函数定义和调用方法。

操作类函数不是为了求值,即函数没有值,其函数值的数据类型是void。函数体中不能使用return (值); 语句来返回一个值,但可以使用return来结束函数的运行返回到主调函数。

操作类函数定义格式:

void 函数名(类型 形参1, 类型 形参2, ……)

{

根据形参的值进行处理

return;/*或者无return */

}

操作类函数调用时通常单独作为语句,其调用格式:

函数名(实参1,实参2,……);

在讲授中,通过举例让学生完全理解与掌握其方法。

(3) 综合编程举例

再举若干编程例子,引导学生如何判断函数的类型,然后再根据前面传授的方法进行编程,巩固学生的编程能力。

4.3一个编程实例教学设计概要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编程实例的教学设计,为方便说明主要问题,忽略了其他的一些教学细节。

例:编写函数计算一个整数的阶乘。利用函数计算8!-4! 5!。

编程步骤:

1) 判断函数类型。所要编写的函数是为了求值――阶乘,因此是求值类函数,下面其定义和调用将采用前面给出的方法。

2) 编写函数头。函数值 (即阶乘) 的数据类型为int,因此函数的数据类型为int。求阶乘需要提供一个整数(即形参),据此可以写出函数头。

int jiecheng(int x)

3) 编写函数体。函数体的内容是求出形参 (在这里是x) 的阶乘,然后将其返回。

{

int r,i;

r=1;

for(i=1;i

return r;

}

4) 函数调用。main函数中调用求值类函数时,需要提供实参,然后将函数值作为表达式进行运算。

main()

{

printf("%d\n", jiecheng(8)-jiecheng(4)* jiecheng (5));

}

注意:在讲解时要时时联系4.2.2中的编程方法。通过例子的讲解使得学生对4.2.2中的编程方法加深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4.4若干注意点

(1) 语法细节的淡化

在传授编程方法时应尽量淡化或避开一些语法细节,比如避免在一开始过多强调函数的声明及其各种可省略声明的条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函数定义在前、调用在后,避开函数声明;编程举例时避免向学生传授如何省略函数头前面的函数值类型,引导学生所有函数定义时都要加上类型说明;避免一开始就向学生传授参数传递的机理,可在编程举例时引导学生如何提供不同的参数让函数进行相应的处理,让学生对实参和形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掌握一种函数以后,再传授下一种函数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要把求值、判断、操作这三种函数的编程方法一下子传授给学生。可以先传授求值类函数的编程方法,然后多举例子,让学生充分掌握后,再传授其他两种函数的编程方法。

(3) 涉及函数的程序分析

程序分析是提高程序调试与维护能力的基础。在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编程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程序分析能力的训练。

避免在学生尚未掌握编程方法时就引导学生进行程序分析,等学生能熟练地自主编程以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程序分析,使得学生编程碰到错误时能够自己解决。

5两种教学方案对比

5.1目标定位与侧重点不同

传统教学方案中重点在于各语法知识点,编程方法则不突出;新教学方案中重点在于介绍三类函数的编程方法,语法知识点尽量淡化。

5.2传授的角度不同

传统教学方案从语法角度进行教学,有利于掌握语法知识点,不利于掌握编程方法;新教学方案从编程角度进行教学,与编程者编程时的思路更加吻合,更容易掌握方法。

5.3效果对比

传统教学方案的优势是能全面介绍语法知识,让学生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所有概念和语法,劣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较难自主编程;新教学方案的优势是学生能很快自主编程,劣势是对个别概念和语法不能一下子全面准确掌握,需要在编程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5.4适合的学生对象不同

新教学方案较适合高职高专类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的本科学生或者已经学过其他语言的学生,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案。

6结束语

笔者采用新的教学方案进行了三年的高职高专教学,与之前的教学情况相比,发现大部分学生均能较快掌握编程要领,自主进行编程。

参考文献

[1] 徐晓,匡泰,涂嘉庆等. 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语言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C语言

C语言不但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备汇编语言的特点,中职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较低,而且中职C语言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语法、基本语句和控制结构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这些内容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中职C语言教学中,让学生以亲身体验的方式代入角色中,主动去思考和探索,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

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真实模拟。案例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不能胡编乱造。只有真实存在的案例,且与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案例,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C语言的学习之中。(2)扩展性。教师在设计案例时,不能仅仅只是针对书本的知识点,还应该要对知识点进行扩展,与其他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导向性。教师在进行C语言教学时,不能过分关注案例教学的形式,因为教学方法只是取得教学效果的手段,因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有明确的导向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生由于刚刚接触C语言,对C语言的理解不深,甚至完全不能理解,加上C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案例来进行教学,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所设计的案例应该要科学合理,与相关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C语言能力。

(1)导入案例。在中职C语言课程中传授if语句和switch语句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期末成绩统计的案例。具体案例可这样设计,期末成绩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上平时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期末成绩的20%,平时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对应20分、15分、10分和5分。教师在设计完这个案例之后,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且设计程序。(2)案例分析。首先,学生会对程序的算法进行分析,首先,应输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统计以大写字母A、B、C、D为四个等级,若输入的为小写字母,应自动转化为大写字母;把平时成绩A、B、C、D自动转换为20、15、10、5分等具体分数;依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计算期末总成绩;输出学生期末成绩。在进行程序算法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空间,事先不告诉学生相关的问题点,而是应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给出学生独立解决的空间。(3)重点解析。本次案例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

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格式以及执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前期所学的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等知识点也结合起来,从而巩固学生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切忌把过分关注案例本身。

三、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案例。C语言是一门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针对中职C语言教学中的案例有很多,教师有着充足的选择余地,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来选择案例,选择的案例应该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动机。(2)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服务的,中职C语言教师应该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切忌本末倒置。案例教学法适合C语言教学等开发分析课程的教学,但并不意味着每一章节每一次课堂都合适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应该要根据章节内容来合理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3)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教师应该要及时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评价,不能只是单纯的使用案例来进行教学,教学完成之后应该对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从而保护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应该要对教学过程做好评价。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是对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十分科学合理的一个评价,对于树立学生正确严谨的学习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