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

企业国际化论文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篇

    从整体上来讲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提高内质量问题,从微观上来说是提高企业的质量问题。如果要实现真正的经济转型,就要提高微观层面上的企业质量。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更好的质量、更好的品牌,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所以经济转型的关键是提高质量。从微观上说是企业的质量与企业产品的质量。这方面上,我们主要通过企业的国际化来提高企业的质量问题。

    通过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企业的转型与经济转型。如果不通过开放,不可能解决企业的转型与经济转型。通过开放,推动企业的国际化来实现企业的转型与经济转型,逐步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最好的制造业,一般都是“世界制造”,如波音飞机,苹果手机、三星产品都是“世界制造”。波音飞机虽然是美国制造,但其上万零部件是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成千上万的工厂制造的。波音飞机中既有瑞士的发动机,又有德国的精密仪器,包括廉价的中国劳动力制造的飞机舱门、机翼等,利用全球的比较优势,形成了“全球组装”的波音飞机。现在进入世界领域、具有世界品牌效应、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都是“世界制造”而不是某一个“国家制造”。一个国家制造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家实现自己企业升级、全球产品品牌,一定要走“世界制造”之道。过去长期受到一些思想干扰,始终强调产品的国产化率。如一辆汽车,国产化率曾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如今,中国产品如果想打出自己的品牌,一定要将“中国制造”变成“世界制造”。中国要利用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原材料,以中国品牌为龙头,打造世界级的产品。如果没有这样的胸怀与理念,死守“国产化率”的陈规、陈旧观念,中国不可能技术先进出世界最好的品牌。因此,中国的企业、制造业要真正形成全球的品牌,要有开放的思维,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现在条件逐渐成熟。第一,从物质条件即基础设施上、劳动力基础上可以实现全球化的市场。中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国的海、陆、空立体的、全球的物流体系都已经建立起来了。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将全世界的零部件聚集到上海及上海周边的产业基地,进行组装再出口。这点比印度、东南亚国家都强。基础设施具备后能够使我们有可能调动全球最好的资源进行配置以打造最好的产品。第二,从全球采购最好的零部件、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人工需要外汇。10年前我国的外汇非常紧缺,现在可以利用我国较为充足的外汇来采购世界产品。从改进中国的外汇结构来改进中国的进口这个角度来说,利用全球最好的资源要素来打造中国的制造业平台,时机已经成熟。第三,通过几十年来的努力,中国制造业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全球第一流的品牌都是在中国制造加工的。但并没有中国的品牌。从以上分析,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只要在观念上有一个大的变化,中国进入全球“最好品牌、最高质量”的理想完全可以实现。才能实现企业的真正转型。

    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了底气,整个国际环境比以前有了改善。好的产品、好的品牌、好的企业一般都出自经济强大的国家,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规律。美、西欧等一些过去相当发达经济体目前经济上面临较大的困难,不得不在实现工业化、恢复制造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从“在中国制造”、走向“在世界制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何通过企业的国际化实现“在中国制造”向“在世界制造”的转变?由于现在面临形势的变化,中国企业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制造业最发达的德国也遇到经济困难。德国一家知名的咨询公司数据,2012-2016年,德国多家中小企业需要寻找新的买主。这对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进行兼并、收购,拿到品牌、市场份额、专利、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不能忽视中国企业走去的困难。中国的崛起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担心、嫉妒、怀疑、仇视,对中国企业同样怀有相同的情绪,中国企业走出去大的政策环境并不是很好。中国目前面临着追赶全球经济发展最强国——美国的情况。笔者判断,位居第二的角色较难扮演。因为美国时刻警惕我国会取代其位置,而周边名次相近的国家会怀着幸灾乐祸的感情来面对这样的追赶。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曾想凭借其雄厚的军事实力来挑战美国,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曾想挑战美国,最终也以失败告终。有一段时间,日本的丰田汽车在美国的产量已经超过了通用汽车,美国对日本的丰田采取各种的打压政策,迫使日本大量地召回丰田汽车,使丰田汽车的产量大幅下降。

    过去历史上,超越美国,挑战美国在行业的霸主地位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创造了超越美国的最严峻形势。我国是“高调”地提出超越美国还是讨论如何把握战略,还是做好“第二名”,不要过度提出威胁美国霸主地位的言论?这对于今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现在已经开始感觉到来自中国的威胁。2008年美国《外交》期刊封面文章《重新思考美国的衰落》中提到中国的追赶,指出这次美国受到中国的威胁,结论:这次看来是真的。体现了美国十分复杂的心情。因此,如何把握好中国的外交战略,把握好目前中国“第二”的位置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景是建立在美国对中国的害怕心理,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遇到美国“政治化”的阻挠。最近,中国华为、三一重工、中兴等企业受到重大的挫折,美国对于三一不惜采用了总统签署政令的办法来迫使中国企业在一些投资项目上的退让。对中国的高端企业、高级人才下手。如何对待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受到的“政治化”待遇?最好的办法是:在商言商,不要以“政治化”对“政治化”的问题。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种就是像“三菱”重工,直面美国的总统签署的命令,而且把奥巴马总统等投资委员会告上了法庭,让美国打官司,在美国这样的法制国家中讨一些公平也是可能的。没有采取“政治化”而是采取法律的手法解决问题,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可以采取的办法。

    另外一种办法是华为的一种比较游戏的办法。美国的情报信息委员会认为华威的通信产品对美国的情报信息安全造成威胁,华威采取了一种相当配合的手法,即美国方面如果怀疑产品的安全性,可以邀请美国政府授权的部门检查华威的设备,甚至可以参观华威的总部。采取了一种完全公开透明的办法,“退一步可能退两步”。中国企业在受到美国“政治化”待遇时,主要采取法律化手段、“在商言商”的手段。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其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复杂情况,笔者建议还是不要过多地采取政府干预的“政治化”手法,而应更多地采取“在商言商”的方式。以“政治化”对付“政治化”,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当前的政治体制、国民经济体制都在发生重大的调整,这样的改革背景导致了企业的国际化,如果企业能够完全市场化,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企业文化战略

    企业走出去首先自身要“硬”,“硬”在自身的市场化,“硬”在其国际竞争能力上。这样国际化的成功概率才会较高。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打造一个适合国际化的文化。企业文化应该适应企业国际化的要求。适合国际化的企业文化重要元素有以下几个。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企业国际化经济发展水平

2004年以来,中移动、联想、中兴、华为、南汽、TCL等大企业纷纷开始吹响中国企业进军世界的号角。与此同时,更多的中国制造型企业也在用代工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国际化之旅。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不是偶然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企业国际化,而揭示这种规律的理论就是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于1981年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nvestmentDevelopmentCycle)。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域优势,并将一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关系。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邓宁区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年人均GNP在400美元以下,这些国家几乎没有直接投资流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为零或为较小的负数。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不具有所有权优势,也没有内部化优势,因而没有对外投资的条件。同时,由于国内缺乏令投资方满意的区位优势,如没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外资流入也很少。

第二阶段,年人均GNP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接受直接投资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始少量对外投资,对外净直接投资为负,且负数值在增大,意味着吸收投资大于对外投资。这说明由于实施进口替代,市场扩大,投资环境改善,区位优势增加,直接投资流入也开始增长。但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增长有限,难以克服国际化生产障碍,所以直接投资流出仍然很少,且集中于邻近国家。

第三阶段,年人均GN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虽也为负数,但其绝对值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接受外资减少,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快于接受外资的速度。在此阶段,该国一些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增强,原来的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子公司的所有权优势下降,该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始上升。

第四阶段,年人均GNP超过5000美元,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为正值,并呈增长趋势,对外直接投资比接受的直接投资增长得更快。这表明该国企业具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也善于发现取得国外的区位优势。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获得该国的区位优势和发挥自身所有权优势方面受到更大的挑战。

该理论动态地描述了对外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一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对外投资是紧密相联系的两个过程。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

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如何利用好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际化,是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那么,首先,我们要判断我国处于哪个阶段。从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1994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400美元,为474美元(人民币3923元)。1994年~2005年人均GDP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2321亿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人均GDP约为13944元,按2005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8.07计算,折合成美元约为人均GDP1728美元。因人均GNP与人均GDP差不多,故本文将两者等同看待。由此看来,我国总体上处于邓宁教授所分析的第二阶段,即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于利用外资较少的阶段,但考虑到中国人均GDP已处于第二阶段的后半部分,对外投资开始增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沿海地区一些省市区的人均GDP已超过2500美元,进入邓宁所分析的第三阶段,即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发展的阶段。其中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已进入第四阶段。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世界投资报告》,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商务部投资管理司最新公布数据,采用商务部统计口径。

人均GDP是以历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为人民币)与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计算得来,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商务部。

三、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按照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以上。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全国进入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阶段,也将使中国跨国公司迎来一个全面加速发展的新时期。这也就是说,再过十几年,中国将彻底变成一个对外投资大国。

在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在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上都应采取一些切实、具体的措施。

1.政府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指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政府要定期选定和公布对外投资的鼓励行业,以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加快改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投融资管理体制,适当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对外投资的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同时要建立与国际化经营相关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多边、双边经贸谈判磋商,通过签订多边经贸协定和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经济合作协定等,为我国企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加快对外投资的立法进度

对外投资需要法律的保护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投资的实践一直走在立法的前面。到目前为止,仅有《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和《关于境外国有资产以个人名义进行产权注册办理委托协议书公证的规定》等一些关于对外投资行为的管理规定和办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法》、《境外合资经营法》等相关法律仍然没有制订出来。而随着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法律出台,以切实维护相关投资者利益和制约相关投资行为。

(3)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政府应尽快建立国际市场风险预警机制,成立全国性的为跨国投资提供信息而后咨询服务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建立对外投资保险系统,扩大国家双边投资保险协定的覆盖面,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包括政治、汇率、法律、罢工、恐怖主义、战争等的风险的预警服务,也为陷于巨大国际市场风险中的我国企业提供一定政治、经济、法律、道义上的支持与援助。

(4)扶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主体的确定,不是根据企业所有制的性质,而是根据企业是否具有比较竞争优势。我国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具备了开展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的条件,并已有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走向国际化。政府的扶持政策应将所有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企业作为其主体,才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国际化进程。

2.企业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1)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好核心竞争力

积极发展本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策略。要尽量避免在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实力尚不雄厚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多元化。同时,应注意扬长避短,避开与跨国公司直接展开竞争,而应注意于跨国公司尚未注意到或目前尚未或无法涉足的领域或地域。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开发、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近我国家电业涌现出来的海尔、海信、TCL、康佳等企业都是苦练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典范。

(2)要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强大企业集团,增强与外国企业竞争的能力

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集中体现在该国大型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例如美国就依靠福特、波音、杜邦及其他许多跨国公司,韩国则依靠现代、大宇等1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我国在未来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取决于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我国企业应努力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运用市场化和国际化手段,增强与外国跨国公司平等对话的实力。尽管我国目前在家电、纺织、石油化工、汽车、民航、有色冶金、钢铁、外经外贸、商业、电信、金融等行业已初步完成或已开始组建企业集团,但国际竞争力还尚待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企业集团不仅“大”,更重要的是“强”。

(3)培养和利用国际化人才

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人才不足是我国企业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要积极培养人才,完善人才管理。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之不足。另外,跨国公司经营人才本土化也是一种趋势。因此,海外我国企业实行人才本土化,揽四海英才为我所用,也是一项明智之举和行之有效的发展捷径。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商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政府与企业之间联系、协调的桥梁和纽带,为会员企业开展国外管理、技术、销售等方面咨询活动,提供国外的管理、技术经济情报。

按照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的中国,通过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一定会日益加大,成为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秀玲:国际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张为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8(2):55~65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鼓励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因此,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特别是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以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采取适当的策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世界经济环境

企业国际化经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后国际企业、跨国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截止到2004年底,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达6480亿美元。从参与国际化的国家和地区来看,现代世界的国际化经营,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且投资规模、方式、范围和地区都有所变化,投资速度大大加快,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不仅超过了全球产出的增长,而且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投资的地区也转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举。

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趋势加强。在过去二三十年中,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国际经济一体化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今世界按区域划分已形成各种经济圈,其中较典型的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显然有利于经济圈内企业,不利于区域外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过外国贸易保护,从而开辟新的国际市场,或者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甚至还可以获得投资所在国贸易壁垒带来的一些好处。此外,对外直接投资还是一种预防性对策,可以针对出口市场可能出现的新的贸易保护政策,提前打入该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世界经济重心出现转移。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两大趋势已日益明显并引起人们关注。一是全球经济的“引力中心”将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亚太地区的经济近几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外贸总额与外汇储备也与日俱增。二是经济发展将由北半球北部向南转移。今后世界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将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力密集的南方。随着计划经济模式日益为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这使经济南移的可能性增大。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使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的研发费用迅速攀升,成本加大。这种情况下,企业除了调整产品结构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拓海外市场,就可以使企业保持创新产品的合理生产规模,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投入获得良好回报。中小企业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意识能力和模仿能力,能较为敏感地捕捉到国际市场的信息并做出快速反应。

各国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同时许多国家也处于转型经济中,产品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日益加快,这已成为一个普遍趋势。由于国内市场的相对饱和,许多国家都放眼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而这进一步为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条件。

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国际投资环境

发达国家是最大资本供给者和需求者。2004年,美国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名列榜首,英国和中国则分列二、三位。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606亿美元,仅排列第三。10个最大的东道国吸纳的外国直接投资约占世界总流量的2/3,而100个最小的外资吸纳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只占世界流量的1%,相差较为悬殊。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全面复苏和繁荣,发达国家主宰国际直接投资的趋势更为明显。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后起之秀。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迅速。其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2004年东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达到46%,达到1050亿美元,大约占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23%。

中东欧、亚洲、中美洲和非洲成为国际投资热点。这些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这几年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趋于稳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大量的外资涌入这些地区。同时,这些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发达国家或者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区域的企业劳动力成本日渐增高,市场日趋饱和,为了进一步降低劳动成本,同时开拓新的市场,它们进行产业的梯度转移,立足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纷纷到泰国、越南、巴西、印度尼西亚、匈牙利、俄罗斯、南非等社会经济环境较为稳定、市场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或进行技术输出。

对外直接投资以市场导向型为主要形式。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其动机分为三种类型: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生产要素导向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多采用市场导向型,即对外直接投资更注重市场容量和份额。

投资主体多样化,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加快。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为大型跨国公司,人们也总认为跨国投资必是大型跨国公司所为。这种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发生了彻底改变。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尽快融入世界大潮,大批中小企业也纷纷加入跨国投资行列,成为中小型的跨国公司。同时,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也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特别是一些国家对外资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使中小企业抓住了历史机遇,采取“走出国门、博采世界之长”的战略,将经营和生产据点设在劳动力、技术、资源、市场等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一道国际投资的亮丽风景线。

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进步促进了知识全球化的发展,并使单位成本急剧下降从而刺激信息市场的需求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标准化,以及其他服务成本的下降,给中小企业以低成本在全球范围配置劳动力和资本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进入其它国家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不仅使投资活动变得更易于控制和形成预期,而且使投资者对投资活动的分析更加受到其他投资者信息的影响,多米诺骨牌效应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知识经济全球化使竞争从有形资本的竞争转变为无形资本的竞争,从土地、资金和劳动人口的竞争,转化为人力资本、资金、信息和知识的竞争,并且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原理也面临着内在的重大调整。自然禀赋不仅仅是土地、人口、资源、技术和资本,还加上了创新技术、信息资源和知识思想潜力等无形禀赋。信息资源、创新能力和知识要素共同构成了当代国际竞争的新要素。信息和知识可以为厂商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使单位生产成本下降从而获得成本优势,或者为厂商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差异性战略,或者为厂商提供选择合作伙伴组成战略性联盟的商业机会。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更富有竞争性,但同时也对厂商之间的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争合作将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化-[飞诺网]

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地位更加凸现。由于知识的互补性正在逐步取代物资资本的互补性,从而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附属地位,企业之间相对地位取决于其拥有的知识质量、数量。因此,中小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与大企业几乎毫无区别。中小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和国内的网络建立国际关系,分享全世界最前沿的产品信息、市场信息与技术信息,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进行只有大公司才有技术力量进行的技术转移。现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营销网络经销产品,每个中小企业致力于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项目,就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尤其是互联网的崛起,已经改变了以往中小企业获取信息落后于大企业的局面,打破了大企业在信息拥有方面的垄断优势。总之,在这个时代,中小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为了生产某一产品或提供某一项服务,它可以非常方便地从世界各地获取信息并组织生产要素。

构筑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支撑环境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但仍存在着审批手续过于繁琐、融资渠道狭窄、政策不配套、资金援助和税收优惠不多、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的障碍。因此良好的支撑环境对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构筑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良好支撑环境。

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工作。中小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为了给它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和创新环境,扶持它尽快成长,必须加快中小企业的立法工作。必须尽快制订《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法》等法律以及与之配套管理条例,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对外投资行为,进一步简化对外投资项目和跨国公司出国出境人员的手续。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这样有利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已在省一级设立了中小企业局。但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地处城镇,甚至乡镇,所以应在各地市乡分设中小企业局,这样管理和操作起来会更加方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会更即时,更便于开展点多面广的管理和协调;同时应对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减免税收,实行差别税率。

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应该借鉴台湾省完善的中小企业辅导体系的经验,这个体系共有十个,即财务融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资讯管理、工业安全、污染防治、市场营销、互助合作和品质提升。为此,建议成立中小企业家协会或者联合会,提供政策、法律、市场、经济、技术和金融方面的咨询服务。研究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企业提供技术“诊断”和“保健”服务,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救助。

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把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妥善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贷款约束和贷款激励的不对称问题。如对贷款发放进行贷款额度(意味着多收益)和贷款质量的双重考核,完成贷款发放任务有奖,反之受罚;但是贷款发生风险损失,则贷款的调查人员、决策人员和审核人员按相应比例计罚工资。在这种机制下,信贷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掘贷款需求,并能够通过深入调查,摸清贷款风险底数,较好地平衡贷款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加大信贷业务创新力度。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保障体系。我国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抵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政治风险、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的能力较弱。为此,一方面,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而发展中国家相对具有较大的政治和社会风险,因此,要加紧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签订双边保护协定。另一方面,建立对外投资保证制度,即建立资本保护和鼓励我国企业或个人对外投资的国内法律制度。鼓励保险公司不仅对来我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开展保险业务,而且对国内中小企业去国外投资开展投资保险,消除投资者的担心和顾虑,使投资者更好地开拓国际业务。

参考文献: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零售国际化本土化

中国加入WTO后,分销行业成为率先开放的领域之一,国外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据悉世界零售50强中的70%都已落户中国。国外零售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势力和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大都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也加剧了中国零售市场的竞争,并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零售企业应该“攘外必先安内”而坚守本土化,还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进军国际化?对该问题的回答,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动因分析:为什么国际化

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是指零售企业从事跨国的商业经营活动。国际化除了可以实现规模和经营组合的最优以降低成本外,其最根本的动因有二:一是受国内市场环境的限制而“被迫”国际化,如国内市场狭小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激烈或国内市场法规的限制等等,法国的零售企业国际化大都因此原因;另一因素则是受海外市场潜力的吸引而“积极”国际化,由于海外市场比国内市场有更高的潜在利润,许多有实力的零售企业当然会主动出击赢取利益。据此来考察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可以发现:

一方面中国零售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零售业的零散度高达90%,零售企业的数量超过了市场承载能力,竞争激烈。入世后国外零售商的进入,更是雪上加霜加剧了竞争。而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对国外零售企业的限制将全部解除,因此可以预见,届时各零售巨头一定更是会大展拳脚以拨得头筹成为个中翘楚,国内零售企业的处境会愈加艰难。

另一方面在全球零售业竞争激烈利益微薄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其市场增长迅速,有着十分诱人的商机。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8.2%,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万亿元,达到4091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因此无论从市场总量还是发展前景来看,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条件分析:能不能国际化

考察国际化的条件是否成熟可以从零售企业自身发展和其面临的宏观环境两方面入手。

从宏观环境看,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已成熟,这表现在:首先,国际经济环境宽松。WTO的成立和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出台使得各国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逐渐减少,这有利于跨国投资和采购,也为零售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其次,国际消费需求趋同,现代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流动和融合,消费信息流行传播极快,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购买方式和习惯等正在逐步趋同,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国际化的零售业态、销售方式和商品购买得到满足。再次,现代技术快速发展。依靠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和高效的运输技术以及网络,零售企业通过卫星通讯线路和国际信息网络,可对遍布全球的分店、供应商、运输商采集信息、指令、实施动态管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和大型的集装箱运输使得商品跨国运输更为方便快捷和成本低廉。最后,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的支持。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商务部拟定了各项政策,放宽了行政审批项目的限制,并对境外投资采取政策性支持,取消了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后的外汇管理措施。

从零售企业自身的发展看,其国际化的条件喜忧参半,有利条件是:第一,产业链的完善和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加工和供应基地,国内零售企业依靠多年的积累和优胜劣汰已经能够在已市场为主导的产业链中引导生产商和供应商,并拥有较稳定、成熟的关系。紧密、高效、系统、市场化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是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有利条件;第二,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我国零售企业经过长期的市场磨练和竞争考验,出现了华联、上海联华、国美跨地区经营的较有实力,基本掌握现代零售企业管理方法,有一定市场应变能力的零售企业。这些零售企业在商业欠发达的国家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条件和较快的成长。

而不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的限制。同国外从事跨国经营的零售商相比,中国零售企业不仅规模太小,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和技术的落后。大多数零售企业缺乏明晰的经营理念,营销、信息和财务、国际物流、配送体系方面的管理和人员培训效率不足方法落后,而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极为有限,对要求高度严密管理的跨国经营来说,中国零售企业明显力不从心。第二,缺乏高素质人才。人才匮乏是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大桎梏。目前我国非常缺乏熟悉WTO规则、国际市场规律、具有零售业经营管理经验,掌握现代资本运营和国际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的人才。人才缺乏,也加大了我国零售业国际化的难度。

地域选择:去哪里国际化

我国零售企业在选择经营对象国时,应重点考察经济发展状况较好、较有市场潜力,与我国政治关系稳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较为理想的区域包括东南亚地区、印度为主的南亚地区、中东地区的卡塔尔、伊朗等国,还有非洲诸如埃及、南非等国。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文莱、老挝等国。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的实现,自由贸易和市场准入上限制的取消更有利于中国零售企业在此区域的经营。形式选择:怎样的国际化

从投资方式看,可以有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独资经营虽然可以使海外投资的零售企业有完全的经营管理权和收益独占权,但是由于投资资金规模大、风险大和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使得独资经营不适合零售企业初期的跨国经营。合资经营是指我国零售企业资本与东道国当地企业资本合股,各方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合资经营把外资和内资利益捆绑在一起,外资风险小,可以获得内资的帮助和支持。零售经营受

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涉及的方面较多,经营环节多而复杂,风险大,所以,我国零售企业应主要采用合资经营来实现国际化。

零售业态可以有百货商店,也有以经营特定品牌为主的的专卖店,同时也有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选择主要应分析拟进入市场的要素结构和本企业经营系统特点之间的关系。所要评估的要素结构主要包括进入市场的市场集中或分散度、公共交通设施、政府管制、城市规划及规则,土地价格和店铺租金、物流基础设施、制造业与批发业的发展水平、住宅状况、人口规模与结构、收入水平与结构、消费者的流动性、偏好、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等。如果两者有较多的共同属性,则可以采取相同业态,继续发挥在本国市场的经营系统作用;反之,则需要进行变更和调整因地制宜选择其他业态。

战略选择:如何国际化

在跨国经营中,有全球整体扩散战略和全球区域战略两种选择。前者实质在于国际化扩张中采用标准化的零售业态和管理模式,零售企业忽视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认为所要满足的目标消费群体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消费需求、偏好和生活方式。在高度集权的控制下,零售企业通过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在全球扩张,形成统一的形象和品牌的大规模零售集团,法国的家乐福就是采用此战略,在全球设立具有统一店面形象、位于十字路口的大型超市。后者是指在国际化中采用不同的本土化的零售业态和管理模式,零售企业的市场力量集中开发少数的几个重要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根据其市场特点采用不同的零售业态,经营不同的商品组合,注意零售技术的本土转换,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以使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得到稳定并不断提高。比较两种战略,对于实力不够强大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集中力量稳健经营的全球区域集中战略可能更适合。

立足本土,面向国际

综合以上对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问题各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不如想象中的乐观,本土市场巨大的潜在增长和零售企业较低的国际化适应程度,难以“推动”或是“拉动”国内的零售企业真正“走出去”,据悉目前为止国内零售企业走出国门的就只有在莫斯科经营的“天客隆”超市,但其背后的政府行为很难评说其经营的成败。所以,在现阶段国内零售企业的目标应该是“立足本土,面向国际”:

立足本土国内零售企业只有在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积蓄实力才有可能进军国际市场,同时在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市场环境中,和国外零售巨头的正面过招无疑也将锤炼国内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能力,累积国际竞争的经验。

面向国际立足本土的同时,零售企业也应该意识到国际化的必然性和紧迫性,而树立“走出去”的目标,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谋求在世界零售格局中的一席之地。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策略:有实力的零售企业可以先进入最相似的国外市场比如东南亚地区,取得国际化的经验;然后采取跳跃式的方式进入高增长的地区获取高额的利润;最后进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以打造世界级的零售企业品牌。

参考资料:

1.杜岩,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6)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势所必然,规避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对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十分重要。文章针对于此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现实,提出企业应在国际化进程中进行文化准备以降低跨国经营的风险。 【论文关键词】 国际化文化文化准备 一、跨文化冲突及其带来的管理风险 著名的比较管理学专家霍夫斯坦特(G·Hofstede)将文化定义为在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是该社会群体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价值模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文化冲突就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相对于单一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冲突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管理带来更多的风险: 1.沟通风险。如果沟通双方文化背景不同,并且忽视文化背景迁移的影响,各自以自己的解码规则去理解对方信息所包含的意义,将带来沟通误解和沟通错位的发生,管理者也就无法进行正确的决策,决策也无法贯彻,从而使得国际化经营中的沟通风险大大提高。 2.激励与管理风险。上世纪50年代以来,激励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诞生了X—Y、激励—保健、认知评价和期望等一系列理论,但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同样一个基本心理假设上:人们的行为动力来自于既定目标的实现所带来的需求的满足。管理在激励过程中就是根据需求强化动机,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 3.决策风险。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传承使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模式,然而在国际化经营中,多种文化模式同时并存,文化冲突将可能造成决策模式的变异和混乱,带来对信息误解、误判,造成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 4.商务惯例风险。文化在发展中均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形成各自独特的图腾、仪式、传统和禁忌。忽视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不同民族对于象征符号(颜色、数字、花卉等)的偏好或禁忌往往会使企业及其经营管理活动遭到当地员工和消费者的抵制,甚至还可能遭受所在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限制和制裁。 二、跨文化冲突的成因分析 1.文化优越感。文化优越感的一种表现为固执于本企业的原有文化,不注意在国际化经营的条件下,对原有文化进行调适,不注意将本企业原有文化与所进入地区的文化相融合,无视所进入地区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这都将导致文化冲突的产生和激化。 2.文化敏感性不足。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忽视文化冲突对管理绩效的影响,对所进入地区的特定文化不作系统深入地了解,漠视当地员工在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过分强调管理原则和方法的普遍适用性,从而无法克服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带来的在管理方式和管理目标上的不同理解,造成对环境变化和信息反馈反应迟钝,酿成文化冲突。 3.语言和沟通障碍。不同的文化模式有着不同的沟通方式,由于沟通方式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不同的信息传递的编、解码规则,往往造成对于同一信息的理解产生差异,形成沟通误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演变成文化冲突。 4.对文化冲击准备不足。人类学家奥伯格在研究文化差异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时发现一个人从所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到新的文化环境后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这种心理反应一般包括4个阶段:对于新进入另一种文化的国际化管理人员,在第一阶段可能由于新鲜感而感到非常乐观,一段时间后,进入第二阶段则会发现自己原来所熟悉的沟通方式、经营理念、行为规范都变得无效和不被接受,进入者不得不为建立新的沟通模式而努力,再往后,进入者陷入来自视、听及各种线索的、自己无法解释的信息的围攻,挫折感和混乱感强烈,在此条件下,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和适应当地文化进入第四阶段的适应期,则文化进入者会无法适应,不安将转化为焦虑和愤怒,正常的管理沟通和决策受到干扰,导致文化冲突。 三、跨文化管理的机制和理论基础 1.跨文化冲突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两面性。如Berrey(1986)在研究跨国公司的过程中发现,跨国企业需要拥有多元化的惯例以应对多元化的世界,跨国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并购文化差距较大的公司来占有更广泛的有潜在价值的惯例。Morosini、Shane & Singh(1998)分析了52家意大利和英国企业在1987年~1992年间的跨国并购,指出有些民族文化差异甚至提高了跨国并购的业绩。 2.文化、企业文化及其关系。劳伦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在深入研究 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企业价值观、企业中的英雄、各种典礼和仪式,以及文化网络5种要素组成。这都说明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涉及人们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而其巩固和传承则有赖于围绕企业价值观所设计的各种制度、典礼、仪式和传奇。而这些设计能否为组织成员所接受与他们是否与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冲突密切相关。这要求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应根据文化背景的多元化而对企业自身的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做出调适。 3.文化变革与跨文化管理。传统理论认为企业文化变革的目的是使企业文化更加适应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而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变革提出了现实的需求,与一般的文化变革不同的是,企业文化变革所要解决的往往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文化背景的匹配问题,更多涉及的是跨文化管理。尤达严·雷(Udayan Ray)1996年提出建设跨文化管理的三阶段理论:发掘差异阶段、评价差异阶段、认知差异阶段。 4.文化准备。本文提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进行文化准备,在对自身企业文化和经营环境中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主动设计和调整企业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并在企业的经营理念、激励机制、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未雨绸缪,从而降低国际化经营中功能不良的文化冲突发生的风险,发掘文化多元化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 四、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准备 1.文化准备内容。(1)文化分析:文化分析是企业进行文化准备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真剖析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差异。第二,企业还应对自身的企业文化加以解析,弄清哪些要素是构建其形象、经营传统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价值理念,而哪些是典礼、仪式等形式的文化适应性要素,为进行适应国际化经营的文化变革建立合理的参照系;(2)文化重构:文化重构是指在文化分析的基础上,在企业内创造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氛围,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围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那些核心价值理念并结合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规划,自上而下地推行与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相适应的适度文化变革,并根据不同社会文化背景,重新设计组织机构、激励机制;(3)人力资源准备:国际化经营对管理人员在知识、技能、沟通技巧和经营理念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审慎地对待与此有关的人力资源决策,对当事人提供丰富全面的跨文化培训,减少外派员工的跨文化冲击,协助本地员工理解和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4)文化适应性训练:一方面在公司建立理解和认同跨文化差异的氛围,另一方面,把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可能面对的情况和困难展现在学员面前,为他们建立适当的心理准备,提高他们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 2.文化准备的步骤。(1)文化认知:即在文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文化中的一致性和各自具有的不同的逻辑加以领悟和评价,并告知公司中的每一个人;(2)文化沟通与融合: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估文化差异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学习并吸收其他文化,以及其中有助于本企业发展的内容。在此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突破原有文化所形成的沟通定式,注意不同文化背景在语言表达、沟通模式、信息传递机制上的差异,在不同的企业成员、亚文化群体中建立广泛有效的沟通渠道;(3)文化重塑与传播: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还应根据环境的要求和经营战略的需要对原来单一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进行自上而下地调整,从不同文化中的共通点出发,围绕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塑造共同的价值取向,运用内部营销手段和精心设计的激励机制使得新的文化理念在公司范围内迅速传播并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最终建立起融合各方之长的新型企业文化与合作。 3.文化准备的手段。(1)跨文化沟通,我们可以借鉴GE公司所创立的方法,遵循说明问题、确定沟通目标、编辑基本信息、裁剪信息、发给听众、建立联系、衡量结果六大步骤,在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建立合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差异的信息进行选择、编辑、裁剪,有效传递给公司每一个有关人员,并根据反馈评估效果,改进沟通体制,实现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良好沟通。(2)文化敏感性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介绍有关本国文化背景、文化本质和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点;二是培训外派人员对所进入地区文化特征的理性和感性分析能力。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对策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在基地国家以外还拥有或控制着生产、营销或服务的设施,进行跨国生产、销售、服务等国际性经营活动。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不仅面临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还须更多地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化经营便是我国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明智选择。

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我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有:加速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为我国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进行生产和经营创造了条件;给我国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拓展了道路;有利于我国企业向现代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无序,从而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可能性。

(二)我国加入WTO。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这对我国企业发展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我国企业经营者具有全球眼光,实现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彻底改变。

(三)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如果说20世纪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叱咤风云,那么21世纪无国籍公司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跨国公司经过100年的发展,进入了自己的最高级阶段:无国籍时代。在无国籍经济的旗帜下,人类将实现真正的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国际化的投资、生产、经营能力薄弱,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差。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与国外技术力量强、资金雄厚、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国公司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明显地表现出竞争力差的弱点,由此而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体制落后,阻碍企业国际化发展。同发达国家企业或知名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尤其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很难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很落后,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对境外企业要么管得过死,要么放任自流,严重阻碍企业国际化进程。

(三)缺乏高素质人才及信息服务网络。企业国际经营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高素质人才特别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的信息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并发挥作用,使得我们对国外商情知之甚少,从而阻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四)国家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缺乏科学指导,制约企业国际化发展。一方面国家没有建立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权威性管理机构,对企业海外投资的管理政出多门,比较混乱;另一方面国家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海外投资呈现出无序性和随机性,难以形成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整体优势。此外,宏观协调管理机制的欠缺还表现在我国至今尚无对外投资的法律规则,也没有像多数发达国家那样建立海外投资的保证机制,也缺少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整体推进政策,致使企业的跨国经营缺乏法律上的指导和制度上的保证,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

(一)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我国企业应通过收购、兼并、改造和调整资产结构实现企业重组,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集团作战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劳动成本,上升到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科技投入、知识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大,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成为跨国经营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制高点。因此,企业必须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步伐,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逐渐从以物质产品为中心,向知识产品为中心转变,培育文化型、信息型、知识型、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来引导和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的根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保证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使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为防范“走出去”的风险,政府部门就采用诸如境外投资审批制度等各种行政性措施来控制。其实,防范风险的主要措施应该是企业的利益约束,而利益约束又应该主要来自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

(四)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招揽及使用。首先,应多层次、多渠道对企业骨干人员进行培训,既可通过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也要注意同境外机构合作,培养善于管理、通晓财务、熟悉法律、擅长外语的复合型跨国经营人才。其次,要采用多种方法,吸引我国留学人员和境外华人、外籍人士加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国内外经验表明,尽快实现境外企业人员的本土化,可以较容易地开辟当地市场,也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这方面,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吸引和培养当地人才的成功做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再次,要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以先进的制度招揽人、培养人,通过严格科学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通过完善境外企业选人、用人制度,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大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

(五)加强国家对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支持,为国际化经营创造条件。发展跨国经营、抢滩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共识。跨国经营是带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问题,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对其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指导。为此,应该成立国家海外投资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总体发展战略,并对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进行科学引导,使企业能够遵循明确的发展思路,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国家海外投资管理组织的基本职能应该是负责对全国的跨国经营企业进行战略性管理指导。

(六)建立著名品牌,提高企业形象策划水平。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年代。品牌已跨越国界和文化障碍,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千家万户。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品牌,我国企业必须采取品牌战略,并走向世界大市场。为缩短与世界品牌的差距,我们可以市场换品牌,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然后再“借船出海”。

总之,企业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睿智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及时告别旧时代,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企业制度建设,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招揽及使用,建立著名品牌,提高企业形象策划水平,在竞争白热化的经营环境中顺势而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同世界市场的融合,使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皮为志.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9.

[2]温海成.浅谈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及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7.16.

[3]韩崇胜,叶娟.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策略研究——以格兰仕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5.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本文就台资在大陆投资过程中形成的组群式迁移现象,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进行分析,解释了中小企业以集群方式进行国际化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 中小企业集群 国际化 台湾IT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通过产业集群的网络联系实现了灵活的协同合作关系,既强化了产业配套的效应,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又形成了柔性生产的优势。随着台资对大陆投资的兴起,台湾IT企业向东莞及昆山的迁移呈现出集群式移动的特点,许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都聚集在一起,形成 “抱团打天下”的局面。这种集群式迁移必然会减少与当地的交流,因为他们的生产可以不依赖当地的供应商网络,同时又可以到处流动。 那么以台湾中小企业为例,中小企业为什么不选择以个体形式进入大陆而选择这种集群式迁移呢?由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实力比较弱,所以常常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产业集群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而集群内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仍然以集群方式“走出去”的必然性。 一、集群内社会关系网络的特点 1.关系网络的嵌入性 集群内关系网络的形成不但是经济利益的交易,还包括企业之间的亲缘,地缘等私人关系,这意味着企业主的行为是嵌入在关系网络中的,因此他的决策不单纯是经济利益的考虑,还要受到私人关系网络的限制。而且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产业的供应链已经越分越细,每个企业仅占链条的一小部分,企业之间只有通过分工协作才能形成产品,这就促进了企业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形成。当集群内企业习惯了网络化分工后,他们逐渐不想或是不敢与集群外部企业或机构进行相互交易活动,因此较高的嵌入性使企业间产生了“锁定效应”。 2.集群内信任关系的专用性 以台资企业为例,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建立长久的协作关系,信任作为一种嵌入关系,可以表示成对一个交易伙伴不会损人利己的信心。信任的最初基础是集群内企业间的社会文化纽带,后来转化为企业间的互惠行为,信任关系的存在使得上下游厂商的关系较为稳定,对彼此的行为有稳定的预期,因此信任作为企业间长期关系的基础,往往难以随市场变化而迅速调整。 二、集群内社会关系网络的外部性 集群内的社会关系网络不仅为其在本地建立了竞争优势,而且也是中小企业集群国际化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说明中小企业以集群的方式“走出去”是可行的。 1.增强了国际比较优势 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产业集群中,企业主之间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对彼此的行为进行约束。共同的社会文化产生的信任,理解和合作,使众多台资企业粘结在一起,并深深扎根于此,不仅营造了集体创新与学习的环境,还能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集群可以通过规范品质标准,认同和共享集群商誉等“集群效应”增强国际比较优势。 2.拓宽了国际化的渠道 在约翰森和马特森于1985年提出的企业国际化的网络理论中,提出企业国际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建立,维持和扩展国际关系网络的过程。而国际化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国际化拓展,在新国家建立网络联系,实现国际扩张;二是渗透,在已建立网络联系的国家拓展,加强协作;三是国际一体化,增强国际网络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因此,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借助集群内其他企业已建立的国际关系网络和积累的经验迅速开展国际化经营。 3.节省了新合作伙伴的搜寻成本和风险 由于地区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去搜寻新的合作伙伴,以及谈判和试错的成本也很高,反之集群中的企业间经过长期的合作,彼此熟悉,地理的临近又使他们维系关系的成本较低,从而形成稳定的关系网络,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节省了搜寻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文化差异产生冲突的风险。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中小企业集群的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中小企业逐步实现国际化搭建了稳定的平台,因此中小企业以“群”的方式进行国际化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信任机制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减少了产业集群组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效地防止了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产业集群组织内的交易成本。因此中小企业实行集群式国际化战略的首要任务 就是建立企业间的信任机制,促进集群的健康发展。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使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必然选择。出口作为主要的非股权市场进入方式,遭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品牌保护、反倾销等方面;跨国并购作为受瞩目的重要股权市场进入方式,其成功与否有赖于并购之后的知识转移与整合。本文指出,只有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培育的自主品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中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必然选择。跨国企业的各种市场进入方式可以分为非股权市场进入方式和股权市场进入方式两大类,不同的市场进入方式反映着对国外市场不同的参与程度。就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来说,出口是主要的非股权市场进入方式,而在股权市场进入方式中,近年来受到关注更多的是跨国并购。本文拟对中国企业在出口和跨国并购两条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及对策进行分析。

非股权进入方式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出口企业对国外市场上的营销组合要素难以施加有效的影响和控制,难以深入获得有关的市场知识和信息。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出口方式遭遇的问题还具体体现在品牌保护、反倾销等方面。

(一)商标注册保护问题与对策

商标作为受法律保护的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消费者认识企业和产品的重要载体。由于品牌保护意识和手段的缺失,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现象屡有发生。商标在海外市场被抢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当企业进入该海外目标市场时被迫购回商标或被索取侵权赔偿,甚至因此失去生存空间,多年苦心经营培育品牌的努力付诸东流。

商标注册保护具有地域性特点。要在特定国家获得商标保护,就要依照该国商标法律规定或通过有关国际条约在该国取得商标注册。商标的认定与保护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使用优先原则依据商标的原始凭证认定权利人;注册优先原则依据商标的注册纪录确定权利人。

在品牌维护的问题上,要综合考虑商标保护性注册的成本与被抢注的代价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在每一个国家进行保护性注册是最安全的措施,但成本高昂,而且企业也很难全面覆盖全球市场。可以考虑有重点地对特定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监视,如遇抢注及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相对于启动法律程序等事后补救措施,根据企业国际营销战略建立品牌海外发展规划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企业选用哪些要素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在细分基础上选择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在目标市场上存在哪些竞争品牌?本企业品牌的市场定位如何?这些问题是企业进行国际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时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企业的品牌海外发展规划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企业应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关国家的商标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产品出口前,根据当地法律预先进行商标注册,从而有效避免商或竞争对手抢注。

(二)反倾销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出口产品遭受外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和被执行反倾销措施的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具有以下特点:发起调查的国家越来越多;涉及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遭受的反倾销措施与出口贸易量不相称。其中有我国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经济全球化推进过程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反倾销在宏观上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规模,在微观上威胁我国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遭遇反倾销的直接损失是对投诉国的出口急剧下降,并且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倾销,并进而对国家的整体出口状况产生影响。

在企业层面,遭遇反倾销之后的积极应诉非常重要。而更为根本的应对措施在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整体国际营销水平,减少进入国际市场时盲目跟进和竞相压价的行为。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为了在出动中尽可能地回避反倾销,要在详细剖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基础上,确立并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来传递差异化的定位。即使是主要满足全球消费者共性需求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也应注意标准化与差异化策略的结合运用,在其他营销组合要素上体现差异。价格是传递差异化顾客价值的一个符号,要反映出消费者所感知的产品质量或价值,单纯依靠低价打开国际市场已经越来越不可行。

股权进入方式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一)并购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尝试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以联想和TCL为代表,对发达国家的某些困难企业或某些企业中经营不善的业务部门实施并购,相对于顺应产业梯度转移趋势面向发展层次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来说,属于逆向投资,无法借助经典的跨国公司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解释。经典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也即是利用垄断优势,获取国际市场利润的过程。显然,这种分析范式很难解释中国企业的逆向投资行为。因为进行逆向投资的中国企业从来不曾有过垄断优势,甚至不具备寡占优势。

发展中的实践证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是利用优势的过程,也可以是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型竞争条件下,在技术相对成熟的行业逐步取得相对有利的竞争地位、拥有局部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得创造性资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跨国并购可以使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转型和企业重组的机会,提高获取创造性资产的效率。

(二)整合中的知识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

跨国并购同时也是风险很高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方式。并购的成功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很大比例的失败都是由于整合失败导致的,通常情况,收购方会低估整合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这个过程给公司带来的影响。整合不仅来自于机构、业务、系统等方面,还有人群和文化方面的契合。由于创造性资产尤其是其中的隐性知识部分具有暗默性、可编码性差、内容比较模糊、使用中难以察觉等典型特点,其有效转移更多地依赖于人员的直接接触、人际沟通和指导性的实践活动。所以人作为创造性资产尤其是其中的隐性知识部分的重要载体,是在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资产,收购方需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要特点就是我方虽掌握了控股权,但技术与管理却处在落后的一方,同国外大企业对我国进行的知识转移相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知识转移方向却是一个逆向的过程。成功的知识转移应是知识发送者高效率的把知识传递给接受者,而接受者充分地接受、理解、吸收、利用并创新所接收到的知识。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在个人层次,并购目标的员工个人的知识、经验没有转移到并购后的企业中;在组织层次,新的技术只是被机械的应用,没有被充分吸收并加以创新。

为了实现有效的整合,海外并购首先要在企业清晰的战略构想指导下进行,海外并购应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为市场和消费者增加福利。其次由于隐性知识的转移更多地依赖在组织实践中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组织结构必须适应组织学习的需要,在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上建设有利于沟通及知识共享与转移的机制。另外,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培育有利于沟通及知识共享与转移的组织文化氛围。

在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下,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中国企业只有同样以世界市场为舞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足和发展。从近期来看,强化品牌保护意识、提升国际营销水平、科学规划并完善并购与整合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国际化进程中的障碍;从长远来看,通过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中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障碍。

参考文献: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9篇

“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其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增值活动,总和即为“价值系统”。其中每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系统”的价值链。

2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机理

2.1全球价值链的构成对中小企业国际化分析

(1)全面考虑价值链的各环节,充分认识和分析生产要素的差异性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构成比例不同,造成价值链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较大,比如说,产品开发环节所要求的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技术和首创精神的科技人员,而产品的装配环节则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以比较成本优势为原则,对价值链进行分工,使之转化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

(2)抓住价值链中战略环节,获取竞争优势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价值主要是来自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的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要深刻剖析自己,以全球的企业基础结构略眼光,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企业外部国际环境,包括东道国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等,并运用科学的国际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对其评价,知晓企业所面临国际环境的机会与威胁,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从企业内外环境的相互联系中做出更深人地分析评价。同时结合邓宁的OIL(折衷理论),明确企业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包括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和金融货币优势等)、内部化优势及国家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低成本、有效率、有技艺的劳动力,市场较大的规模和较快的发展,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政府制定的吸引外国投资的政策等)。通过分析,紧紧抓住和发展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并对价值链进行合理的地理布局,采用集中设点或分散布点(这要结合企业自己的“价值活动”的具体状况以及目标市场的具体环境而定),获取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垄断竞争优势。

(3)全球价值链分解、整合以及价值链管理的虚拟化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致使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一种产品或服务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已很少由一家企业来完成,除非企业具有非常充分的资金和十分全面的能力。于是价值链就开始分解。一些新的企业加入价值链,并在某个环节建立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它们的进入使一些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迫使其不得不放弃某些价值环节,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育并增强其竞争能力,重新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这些原本属于某个价值链的环节一旦独立出来,就未必只对应某个特定的价值链,它们也可能加入到其他相关的价值链中去。于是出现了新的市场机会——价值链的整合,即可以设计一个新的价值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其联系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价值链。在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整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价值链管理虚拟化同样可以实现价值活动共享,重新定义了企业的边界和规模经济,使得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2.2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分析

2.2.1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找准位置

目前中小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安排中仍处于较低或“”的分工地位。因此,中小企业应利用伴随着产业全球化的深入而跨国公司正在进行的全球价值链网络的重新嫁接、延伸、扩张和协调的良机,通过利用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市场区位优势,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主动链入,并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以避免一哄而起而导致同水平、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保持和强化“船小好掉头”的优势。灵活的生产机制、经营方式和产权体制是中小企业独具的竞争优势,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安排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灵活性较强;在面临动态的市场变化时调整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能力较强;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进行了改制,产权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这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排除了可能的障碍。与此同时,应以中小企业这一主体,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积累,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推动我国产(企)业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只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和实现产业升级,人们才能不受制于“中心-”模式,摆脱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2.2.2在跨国公司价值链策略调整之际,积极抓住机遇

当前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跨国公司开始意识到下游服务环节的范畴远比原有的保修环节广泛得多,只有不断开拓下游服务环节,才能保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根据对世界市场客观现实的认识,跨国公司重新评价其主产品利润率,主动调整其价值链策略。其中包括:开展多元化服务、产品与服务结合、产品与客户结合和控制渠道。基于跨国公司以上的价值链策略调整,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明确自身的竞争实力,根据营销渠道的长短来采取相应策略向下游环节拓展,重视与其下游市场有关的人才队伍建设。

2.2.3利用集群效应实现中小企业的国际化

这里所说的“集群效应”,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集群而形成的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效应。例如,推行品牌战略时,单个中小型小企业往往因为资金不足和有限的产品设计能力,不能够独立完成,而共同使用品牌,拥有统一的销售机构的中小企业集群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而且,中小企业集群的集体谈判能力也较单个企业强。通过统一对外谈判,中小企业集群可以获得更多订单,并更容易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优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小企业必须实行集群发展战略。根据全球价值链模型,如果一个集群能够融入国内产业链,其产品市场就可以得到充分扩展;如果一个集群能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去,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就可以带动集群的产品走出国门,从而为集群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我国中小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国际化的策略

3.1业务流程重组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技术、资金实力等实体资源的同质性不断增强,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竞争的焦点应该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具体部门的管理,转移到从整体上考虑企业的运作以及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等系统性的流程因素,业务流程重组应运而生。在企业价值链中,一个业务流程就是一组以顾客为中心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连续活动。顾客可以是外部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也可以是业务流程内部的产品的使用者。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使顾客满意。业务流程组就是通过重新审视企业的价值链,从功能成本的比较分析中,确定企业在哪些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进行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改造原有流程的路径、工作环节和步骤划分,最终实现业务流程的最优化。由此,我国中小企业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转”的原则,了解客户、寻求办法帮助客户解决遇到的问题,挖掘潜在需求,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寻找市场上的各种空隙,凭借自己快速灵活的特点,进入空隙市场,占据高价值区间。当价值开始从已有的空隙市场转移时,我国中小企业应充分运用“创造性毁灭”效应,在现有竞争优势丧失之前,寻找到新的空隙市场,将竞争优势转移到新的领域或产品上,进入下一个价值创造循环。

3.2优化价值链培养核心竞争力策略

优化价值链是对企业的价值链的重新设置,使企业产生更佳的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是指建立在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基础上的、能够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各种要素作用力的集合,具体来讲就是企业在产品、管理、文化和技术等领域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殊技能的综合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企业内部某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能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即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环节。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能力,要求中小企业特别关注和培育在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巩固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中的竞争优势。

3.3集群协作策略

集群协作策略是指,中小企业动态而持续地为核心大企业提供配套协作服务,将自己的发展同核心大企业紧密结合,成为企业集群生产经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与核心大企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其协作关系靠信任和承诺进行协调,比市场稳定,比企业内部组织灵活。通过集群协作,核心大企业建立起柔性企业边界,以原料供应、加工订货、技术指导、技术援助以及提供贷款支持等方式与中小企业保持半紧密关系,摆脱了“大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减少了专用资产投资,增加了经营弹性,拓展了价值空间。通过集群协作,中小企业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供销渠道,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竞争压力,降低了经营成本,依附核心大企业而融入全球价值链。在集群协作策略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以核心企业控股公司为紧密层,以广大中小企业为半紧密层形成垂直型或卫星式协作。核心大企业及紧密层企业因其主导地位而占据高价值区间,获取高额利润;中小企业作为核心大企业的协作单位进入全球价值链,市场和资源上的依附使其价值区间受到压挤,难以实现高额利润,但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核心大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却使这些中小企业能够持续地占据低价值区间,为其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在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集群协作策略是中小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从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升的重要途径,这一策略将被更多的中小企业所采用。

参考文献

[1]奥特/编译.杰克•韦尔奇[M].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厉无畏,王玉梅.价值健的分解与整合[J].经济管理,2001,(2).

[3]吴时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15).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置身于当代知识经济浪潮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时代变革对经济运行和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顾客需求个性化、多变化和企业产品多元化和独特化,从而使企业国际化趋势日趋加快,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加深,迫使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和生存发展空间,在经营管理中将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由专业化职能性经营管理转向全局性决策和管理,将管理活动提高到战略层次,形成战略和战略管理的理念。

关键词:社会经济;经济背景;现实意义;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一、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从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进入50年代后,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资源短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如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成本管理专家和学者必然面对这样的事实:(1)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如果成本管理者不能提供相关信息,则生产主管、营销经理就会去扩展自己获得的信息系统,如果这样,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成本信息系统。(2)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如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显露无疑,要改变这些缺陷,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hicCostManagement,SCM)。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8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别具一格战略也极为重要,因为别具一格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除非由此而得的溢价超过别具一格的成本,否则别具一格者就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成本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costleadership)或“成本削减”(costreduction)作为目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那么,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就会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然而,一个在成本上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能忽视产品的别具一格,一旦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产品在客户眼里不被看作是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时,该企业就不得不削减价格,使其售价低于竞争者,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J.K.shank等)的专著,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夏宽云,1998)。

不难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正如波特所讲的取得“成本优势”(Porter,1985)。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不难看出,“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

川投集团通过电冶结合的方式整体兼并峨铁厂从而控制四川峨铁(现更名为“川投控股”)一举带动搞活了嘉阳电厂、嘉阳煤矿和峨铁三个国有企业,这样将几家劣势企业重组从而发挥出整体效应的办法,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具有典型意义(见《四川金融投资报》1998年10月29日)。重组后对峨铁而言,占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由此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同时通过调整,峨铁的铁合金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单位固定费用大为降低。对嘉阳电厂、煤矿而言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使其销售费用大为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购并了长钢股份,也为峨铁的铁合金销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难发现,这一系列重组并购的内部价值链可以简化为:嘉阳煤矿——煤嘉阳电厂——电峨铁厂——铁合金长钢厂等,上述价值链中每一作业消耗资源,导致成本和产出效益。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1篇

一、文化营销的内涵、模式及策略

所谓文化营销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运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

文化营销模式是指跨国企业与东道国的消费文化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时的相应处理模式。根据施耐德和巴尔索克斯的分析,文化差异可分为三类,即:两种文化间互不相关;两种文化相互构成威胁;两种文化可以相互学习并成为革新的机会或产生竞争优势。受到文化差异假设的启发,笔者认为文化营销模式可分为三种:文化顺应模式、文化借用模式和文化渗透模式。文化顺应模式是指企业对目标市场文化环境采取主动适应策略,对本身的既有生产标准等进行积极改造,以求获得“准本土企业”的身份,从而避免与目标市场文化传统的冲突;文化借用模式是指企业利用目标市场文化进行文化营销,使产品契合目标消费群的文化理念,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文化渗透模式则是指企业以本民族或企业固有价值观为中心,在营销活动中传播自身文化,以求达到文化认同。

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讲,文化营销的策略包括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以及促销四个营销组合要素。

下文以同仁堂集团为案例,从其具体文化营销策略入手,分析其采用的文化营销模式,并从文化营销模式层面提出优化对策,以助于中医药企业更好地实施文化营销,加快国际化步伐。

二、同仁堂集团的文化营销策略诠析

北京同仁堂集团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3年的历史。截至2011年,同仁堂集团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6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年里,同仁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从文化营销角度看,具体策略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产品策略

同仁堂产品一直秉承“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症合理用药”的质量文化,严格坚持“炮制必依古法,购料不惜重货”的产品差异化原则,成为国内中药行业第一品牌。在国际化进程中,除了营销产品的质量文化,同仁堂还进行了其他的努力:迎合时代需求,树立“制药出京”新理念;积极调整处方工艺,适应目标市场文化;因地制宜,精心调整包装、品名等;及时变通。以不同身份进入各目标市场等。

㈢价格策略

信息经济学认为,产品价格差异不仅来源于产品质量,同时也与产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等息息相关。中医药产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便构成了其高附加值的基础。目前国际药物市场上开始流行绿色天然药物,越来越多的欧美制药巨头公司关注中药材和中药产品,他们的研发行为增加了本地居民对中医药信息的了解,奠定了中医药企业国际化的认知基础。同仁堂集团作为质量过硬、信誉良好的“老字号”品牌,产品文化附加价值更不待言。

(三)分销渠道策略

同仁堂集团通过药店和中医诊所的销售终端的形式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把销售终端建成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平台,让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同时感受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其措施有:门店选址与装潢统一化;内聘外引储备专业人才,培养高度的企业认同度;保持便民服务,尊崇“患者第一、顾客至上”理念等。

(四)促销策略

同仁堂集团坚持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并举的策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一是重视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利用重大节日出版报纸专版,举办义卖义演、送医送药等活动;以孔子学院为平台,通过中医养生讲座,拉近了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二是充分利用事件营销。精湛的医术、诚挚的服务为同仁堂在海外留下了许多佳话。同仁堂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销售促销活动,如满额抽奖、VIP增值服务等。

三、中医药企业海外文化营销优化对策思考

纵观同仁堂的文化营销策略可知,同仁堂在处理自身企业文化与目标市场文化的关系时,并非单纯地顺应、借用或渗透,而往往是多种文化营销模式并用,这对于其他中医药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看来,同仁堂的产品策略倾向于文化顺应模式,对目标市场文化、价值观、药品标准等采取主动适应错误略,从而避免产生冲突;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则倾向于文化渗透模式,以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为中心,在渠道建设与管理、促销的各个层面进行了中医药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力求实现消费者的认同;而文化借用模式使用相对较少。事实上,文化借用模式较之文化顺应模式与文化渗透模式更易于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妥当结合这三种营销模式,必将进一步促使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结合东道国文化传统,整合企业文化资源

文化营销的关键在于把文化内涵注入营销活动当中。在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企业所面临的文化环境不仅包括自身的企业文化,也包括企业所在国的文化传统,还包括东道国的意识形态。因此,中医药文化的整合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是加强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传统中医药经典的研究,凝练其精华;同时大力挖掘中医药地方性知识,丰富完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更有效指导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内涵基础;二是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医药企业应进一步挖掘东道国的文化内涵,采取文化借用模式,使产品契合目标消费群的文化理念,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近年来西方世界回归自然和重视保健的消费观念业已逐步形成,这与中医药产品的纯天然性十分契合,这样的理念可以融入文化营销的任何一个要素当中,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而在微观层面上,东道国文化理念的具体载体,如诗歌、格言警句等也可以为我们所用,作为中医药企业的宣传标语;东道国重大的节日活动也是开展中医药文化营销的极好时机。

(二)运用文化营销,传播中医药企业行业标准制定及科技创新进展

中医药海外经营虽然有所进展,然而尚未拿到进军全球主流市场的通行证,其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药品无法通过FDA认证,国外中医药相关标准似乎是中医药行业国际化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西医的话语体系下,中医甚至被贴上“伪科学”的标签。然而,中医和西医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疗效也已被反复验证,把中医纳入西医的标准体系下进入评判是否合理本身就值得商榷。因此,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标准规范体系,并采取文化渗透的模式,逐步让东道国接受这样的规范体系是中医药企业国际化的长远之策。

此外,中医药企业现有产品是否符合目标市场的需求,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从文化顺应模式出发,一方面,做好市场调研,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改进现有产品或研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坚持科技创新,改变过度依赖祖方进行生产的现状,加大对中医药研发的资金投入。重视通过文化营销向公众传播中医药企业的进展,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企业的形象。

(三)推广中西医结合疗法,建立和谐医疗文化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2篇

1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现状 1.1 中小企业出口占全部工业企业出口现状 1998年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中,中型企业的出口产品交货值达到454亿元,小型企业的出口产品交货值达到230亿元。而当年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的出口产品交货值中,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的出口产品交货值为2051.6亿元。也就是说,大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7.7%,21.3%和11.2%。 1.2 中小企业出口及增长现状 2005年在国家海关总署登记注册、出口额100~2000万美元之间、年均增长率25%以上,满足条件的中小企业共有732家,累计出口总额24.68亿美元,较上年平均增长了2207.26%,到2007年,这732家中小企业出口总额达80.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324.27%。 1.3 中小企业出口地区分布的现状 从地区分布看,沿海地区的出口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以山东、辽宁为主的环渤海,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广东和福建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窗口地位,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之路,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 2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的障碍 2.1 外部环境障碍 (1)政策歧视问题。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强调发展大企业,对大企业在税收、资金筹集、土地使用等方面都有诸多优惠。在“抓大放小”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仅仅对组建大型企业,大型集团有兴趣,所有的资源,不论是政策、法规还是服务体系等都向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倾斜,使得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不公平的状态。 (2)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和进入快速增长期后,对资金的需要非常的迫切。但是由于融资困难,企业得不到它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寿命短、信用度较低。银行出于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要远远高于大企业,一般都要求企业提供连带担保和财产抵押,又由于抵押财产变现困难等风险因素,银行一般不接受财产抵押,而信誉度高的企业为了避免资产风险,大多不愿意提供贷款担保。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较低,资本运作能力差,企业上市融资等方式更是遥不可及。 (3)政府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不够合理。一是外贸经营许可制度限制过高。在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体制下,进出口权的限制过高,一般要求注册资本必须要达到850万元,且要连续两年出口供货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才能获得进出口权。对于这个规定,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达不到上述条件。二是专项扶植过少。中小企业在出口渠道、信用保险、信息咨询、海外市场调研等方面,得到政府的扶植较少。同时实行的部分专项扶植,限制过多,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办法享受到这种优惠政策。三是缺少对树立品牌意识的鼓励。在以往,我国政府和社会对品牌的重要性了解不够,导致不仅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企业对品牌的塑造和树立都不重视,有很多很好的老牌子都因此销声匿迹。四是审批手续繁琐。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优惠和扶持需要经过许多部门层层审批,导致企业需要为此付出很大的成本。 2.2 企业内部障碍 (1)出口贸易商品的结构不合理。一是产品竞争优势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居多,产品加工度低,而高级产品则极为少数。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会使我国一部分资源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二是利润空间低。由于出口的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小,企业利润空间非常低,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新和开发中去,使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此循环作用,使我国企业的创利空间得不到较大提升,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不到提高的原因。三是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频频遭受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由于商品结构过分集中,技术含量普遍比较低,使得我国的企业和商品成为国际市场上实行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的主要对象。 (2 )出口秩序混乱,企业低价竞争。由于出口商品的差异性小,产品单一,造成行业内竞争激烈。而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对国外市场适应能力差,价格是它们竞争最主要的武器。这种价格的竞争有时几乎到了恶性竞争的地步,企业出口时互相压价,不惜以降价的方式来获取定单。 (3)国际贸易安全性低,企业在贸易中风险大。一是贸易壁垒风险。这些贸易壁垒多种多样且经常变化,中小企业如不能及时把握、了解和适应这些壁垒,在出口产品时就会陷于被动,而遭遇风险。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浪潮使很多中小企业及行业面临困境。二是企业自身信用风险。风险信用危机是指由于某一突发事件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信用而造成的信任危机。如果对信用危机处理不当会损害企业的形象,降低顾客的忠诚度,进而影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和占有率。三是客户信用风险。如果企业对客户资信的调查工作做得不够,选择了资信不好的客户,在客户不能履约时,便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四是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汇率成本和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规避汇率风险的成本过高,导致中小企业缺乏避险意识,漠视汇率风险。 3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途径优化策略 3.1 政府对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要给予切实的扶持和帮助 (1)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并已经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是我国第一次对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门做出的相应规定。给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业务的拓展等等方面予以很多优惠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各项支持体系。一是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使中小企业能够便捷地获取各类国际市场信息。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该建立和完善一套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进行海外拓展。二是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为中小企业出口、对外投资提供信用风险和信贷担保,方便中小企业获取资金,并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专项资金,资助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调研,参加境外展览、开展质量标准认证和人才培训等工作。三是要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改进中小企业政策的实施方式,尽量将事前审批变为事后检杳。简化各种审批程序,使企业能够方便地使用支持资金或享受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创造条件。 (3)鼓励中介机构和组织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和帮助。我国政府一方面应该设立相关机构来帮助中小企业,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如合作,支持,协助等方法,帮助一些对中小企业发展有利的机构、组织或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并设定相关的标准来规范它们,建立起官方、半官方和非官方的中介机构和服务组织,如:地方商会、行业协会、电子商务企业等,从而间接地起到帮助中小企业的作用。 3.2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 (1)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一是充分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摆正它的位置。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和研发的重要性,往往把生产经营收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摆正生产经营收益和技术研发之间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二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所有的创新和研发都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三是创新必须要有步骤地进行。四是可以通过引进,合作和并购等方式获得企业外部的创新技术。中小企业可以在对市场,自身能力和合作伙伴做出正确的评估后,通过引进、合作和并购等方式获得创新技术。 (2)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是转变观念。目前企业最大的矛盾就是市场占有矛盾,因此只能以营销带动品牌的发展。在经营中,企业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清除思想障碍,把品牌建设放到正确位置上去。二是掌握规则。我国中小企业必须掌握国际贸易规则,与企业自身和产品的实际现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最佳品牌战略。中小企业必须先了解自己有哪些资源,再来确定自己合理的品牌发展目标,制订相应的品牌战略。 3.3 完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技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1)利用中小企业经营 灵活的优势,积极寻找市场空隙。中小企业具有机动灵活,市一场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国际贸易时,中小企业可以独辟蹊径,进入大企业忽略的或者难以涉足的市场空白领域或市场空隙。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还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悠久文化和艺术,通过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生产那些需要特殊技艺或配方的产品,甚至可以依托一些老字号,使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中国的丝绸,茶叶等行业,以独特的优势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2)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新工具,开拓国际市场空间。中小企业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在网络上寻找供应商,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重视规避贸易壁垒,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第一,技术壁垒。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应对技术壁垒:一是依据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加快技术认证工作。目前发达国家制定、实施的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标准。二是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调整商品出口结构,实施高科技发展战略。企业应该建立研发机构,开发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三是强化经营全过程的技术达标管理。企业要树立技术的核心地位,在经营的全过程中都以技术达标为核心,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和优化。第二,反倾销诉讼。除了政府和社会在法律和政策上予以大力的帮助和扶持外,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树立和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从盲目的价格竟争中摆脱出来。 3.4 中小企业之间要加强联合,充分利用团体组织的力量来规避风险 中小企业应该改变以往不讲道德,违反市场规则,不守信用的做法,摒弃同行间恶性竞争的手段和方式,拒绝仿冒加工和侵权夺利的行为,加强联合,优势互补,相互扶持,一致对外,形成团体优势和群体优势。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市场,倍受世界瞩目。中国与老挝、越南、缅甸这东盟三国有着广泛的国土接壤、众多贸易口岸及边境通道;与泰国、柬埔寨经济互补性强,有很多发展机遇不容错过。然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在周边东盟国家的市场开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论文关键词】 国际化营销创新品牌战略 一、中国企业在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中国的许多企业已将目光投向了周边东盟国家市场,但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缺乏整体投资战略和行业规划,仍处于海外投资的初级阶段 在没有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的情况下,不少中国企业在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的过程中没有制定整体投资战略,投资随意性很大。 2.边境小额贸易产品深加不够、品牌意识浅薄 边以广西出口越南的水果为例,广西与越南边境小额贸易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西已成为越南最大水果出口市场。但广西农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少,市场拓展能力弱;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良;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缺乏交往载体;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3.国内企业的“内战”上演到国际市场上 以国内摩托车行业在越南的投资为代表,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投资的失败多源于打内战。1995年,就有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直到20世纪末,在越南的中国摩托车企业还只有四家。当时,国内摩托车在越南的市场价是700美元~800美元,比日本厂家的零售价格低一半以上,以优越的性价比打破了日本摩托统治越南市场的格局,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得80%的市场份额。但好景不长,坐拥越南市场不久,国内企业就开始了内斗。虽然明知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但为了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谁也不甘示弱。摩托车价格平均每个月下跌70多美元,几个月后,就迅速跌到了300美元的低谷。目前,在越南卖一辆摩托车的利润已从当初的每辆300多美元下滑到30元人民币,国内企业始终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导致利润越做越薄,很多企业无以支撑而被迫退出。 4.企业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许多国内企业认为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比较落后,对商品要求不高,因此向其大量输出积压商品,使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形成了中国商品质量差的印象。另一个表现是,缺乏开发东盟市场的意识和长期战略规划,存在投机行为。 5.重商主义思想严重,恶化生态环境和睦邻关系 重商主义的主要危害是压低国内下层民众的收入和资源、资产的价值;而且,这种低附加值产品的输出,表面看是为国家积累外汇,实则是补贴外国。 这种大进大出的粗放型出口模式,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巨大,由于大量进口周边国家的自然资源,在合作开发过程中,一些国内企业不注重采取有效方式解决生态和跨文化问题,导致邻国的生态环境恶化,与当地居民产生对立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睦邻友好关系还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中国企业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的对策分析 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和目标市场的特点,中国企业要走向周边东盟国家,开拓区域国际市场应采取如下对策: 1.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公司战略的制定通常要通过环境分析辨别市场存在的机会,经过内部价值链分析确认公司的优势,并将两者结合确定公司的战略。而对于跨国企业,由于他们的重点是进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相关产业,以不断提高其产品的国际占有率,因此在制定战略时对投资国的宏观环境分析是重中之重。 周边东盟国家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无疑是块可开拓的沃土,值得国内企业做长远的投资战略规划。每个企业都应该意识到,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的作用,为企业发展规划了长远目标,没有长远发展战略的企业是永远走不长的。 2.树立中国商品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不同,国外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竞争力。例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只要是法国牌子的香水即使再低档也比中国的香水好。消费者很难记住国外的哪个牌 子比较好(世界排名第一、二的除外),在消费者头脑中对外国产品多是一个品类的定位,而很少细致到一个品牌的定位。所以,绝对不能让中国产品在国外消费者头脑中形成低档的印象,因为这一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不断树立中国品类的国际品牌形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开拓周边国家市场时,中国企业应该抱成团,以一个中国品类的优秀产品形象展现在周边国家的市场上。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日本行业协会的海外做法,民营中小企业应以结成群体走出去或建立海外工业园区的方式,大型企业在实施国际经营战略时也同样存在协同配合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国内企业在海外恶性竞争的不良后果,在国际市场上给人以低端货的印象,认为中国产品质量有很大的波动性。 4.中国政府要加强对海外出口的监督机制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中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向更多地资源节约型生产经营转变,并且要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提高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使目前的国际贸易逐步向公平交易转变。 5.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 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重视研究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研究与分析。 6.针对目标市场不断追求营销创新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两个职能:营销和创新,其他的都是成本。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海外市场经营的失败多源于缺乏营销创新,营销和创新两个职能都失去的企业,收获的只能是成本。比如说,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已经具有了世界级竞争优势,但在海外市场上的影响还不大。不少企业除了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外,不会采取其他好的营销手段。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化经营,应注重营销创新。 7.构建国际区域合作的企业文化 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及其管理,而且还取决于对各种文化价值观和制度差异的正确把握与运用,取决于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也就是说,在境外投资应充分注意到境外的经营条件和环境的特殊性,适时地推进“属地化”改革,即让境外企业经营管理“入乡随俗”,使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真正融于当地社会,与所驻地经济运行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属地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属地化、人员属地化和待遇属地化。经营属地化是指按所在国当地的市场规律和法律准则进行经营活动;人员属地化是指就地雇佣当地人员和尽可能实现外派人员与当地的融合;待遇属地化则是指员工的工资待遇参照驻地同类公司的水平来确定。 彼得·德鲁克指出:跨国经营的企业是一种多文化的机构,基本思想是一个把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哲学体系。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研究跨国经营哲学及其体系。真正的国际化企业,不仅仅是将产品销售到海外,更重要的是使文化能被本土以外国家的员工和人民所接受。跨国公司具有跨国性、全球性和联系性的特征,发展很快,同时其发展出现了跨文化管理。“属地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境外企业能更好地融入到所在地的经济、法律、法规、文化中,促成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交叉;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主特色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我国要与周边东盟国家之间进行全方位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接轨,必须做好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工作。在宏观上,要通过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由粗放型出口转变为集约型出口,由廉价劳动力、廉价产品、廉价价格转变为技术型劳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享受优惠价格,使我国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微观上,企业要了解周边东盟各国如劳动法、环境法和税法等法律法规,做到有备而去,熟悉所在国情况,包括文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耐心经营,与当地员工建立互信关系;重视企业文化在营造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中的地位,积极地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 三、中国企业在东盟周边国家开拓市场的前景展望 截止到2005年12月,TCL在泰国彩电市场的销量已达到15%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韩国三星和日本,位居排名榜第三。此外,TCL还借助德国世界杯在泰国获得电视转播厅独家冠名和背景广告的权利。此举的目的在于,在泰国消费者心目中打造了显著的品牌知名度。 海尔的世界上第一台“天然洗”洗衣机率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亮相,“天然洗”神奇的技术魅力 倾倒了所有现场观摩者,4位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的家电经销商代表抢先与海尔签约,买断了其首批投向海外市场的4万台“天然洗”洗衣机在当地的独家经销权。这标志着引领世界洗衣机发展潮流的海尔洗衣机系列高端产品开始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 虽然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市场的开拓还是举步为艰,但已经有了诸如TCL、海尔等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的成功开拓。我们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市场,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观念和理论认为只有大型的公司才有可能 开展国际经营,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涉足到国际市场中来, 国际化因而也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国际经营不仅能让中小企业引进先进技 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同时也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中 小企业国际化的风险与现状,提出我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风险防范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国际化;中小企业;风险规避 Abstract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that only Big Boys can operate globally, however, more and mo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nter the global market as economics developing, thus will internationalizing consequent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an bring in advanced technology, experience, and capital as well as more chances through internationalizing.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risks and condi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give out measures. Key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voidance of risk 1. 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其他因素的促进,越来越多的 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浙江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已经 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且浙江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 国的前列。然而,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较大企业 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如何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中小企业在经营国际化过程中要 面临的风险,并针对风险采取各种防范与规避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扶持、指导中小 企业国际化经营,给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提供协助,是一个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的问题。 2. 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图表中得到说明。由表 1 可见,中小企业在浙 江省工业企业总数中一直占据了大半江山,而且其比重逐年有上升趋势,中小企业数量在工 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 1998 年的 97.54%上升至 2006 年的 99.64%。 表 1 按规模分工业企业单位数 (单位:个)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总产值对浙江省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表 2 是浙江省中小企业总产值与浙江省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情况。 表 2 按规模分中小企业总产值与浙江省工业企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亿元) 下图 1 是根据表 2 绘制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在浙江省工业企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折线图。中小企业总产值在工业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图 1 中小企业总产值在浙江省工业企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从 1998 年到 2006 年,虽然少数年份有所波动,但从总体趋势上 来看,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小企业是浙江省工业 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浙江省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省。中小企业为浙江省的经 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与其他省市相比,作为浙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国际化方面具 有自己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浙江总体开放水平处于国家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高。浙江较高的经济开放度 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经营的大环境。而且浙江的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见表 3),与全 球贸易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国际化程度越高,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 的紧密联系使其中小企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国际化经营中。 表 3 浙江省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比较 (单位:百分比) 其次,浙江的企业国际化在本土展开,外资已经在浙江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外资的引 进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 和引导作用。 再次,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浙江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 企业制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相关联的经济活动,或可称 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每一生产经营活动是这一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 价值链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很大,国与国之间达到比较成本优势就体现为在价值链 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导致国与国之间被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分工的 现象,生产经营环节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构成是不同的。中小企 业开展国际化生产经营,并不需要在所生产产品的一切价值活动上都领先,浙江外向型经济 发展多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和优势,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 这使得浙江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可以利用自身在生产、经营或价值链活动 某一环节上的优势,实施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 4.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 尽管浙江省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中小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仍然较大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4.1 资金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因而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 规模等条件约束,资本不是很充裕,资金的缺乏致使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上受到 限制,从而造成企业人才和技术积累的不足,因而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 受资金短缺等因素的连带影响,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上便显得较为软弱,银行考虑到对中小 企业进行贷款等金融服务的风险较大必定抱有谨慎心理,因而向银行贷款这一重要融资渠道 对中小企业来说变得可望而不可及。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使中小企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中小企业在面临风险时的抵抗能力便十分微弱了。 4.2 信息风险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比较薄弱,信息闭塞。中小企业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没有能力像大型企业一样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收集机制或信息平台,因而对国外有关法律法 规、金融政策、外汇管制、资金管理、投资环境等了解不够,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不敏感, 缺乏面临风险时的应变能力,难以减少和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在中国加入 WTO 后, 虽然关税壁垒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中的进口配额也逐步取消,并可以享受到诸如最惠国待遇 等优惠政策,然而许多发达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 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等,这些贸易壁垒多种多样而且经常变化,中小企业就很难及时了解 和把握这些壁垒。 4 .3 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 险。所谓资源位,就是在广义资源空间中,能够被某经济系统(经济主体)实际和潜在利用、 占据或适应的部分,就称为该经济系统的资源位。根据这一定义,可知企业资源位则是指 在广义的资源空间中,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和适应的广义资源, 而企业资源个人化是指企业的核心资源转化为个人所有。对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是 客户资源和核心技术资源,这两者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相对于以实物形态存在 的有形资产来说更难进行保护与管理。其中,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资源一般掌握在作为企业创 始人的核心管理层手中,因此核心技术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般不会产生很大影 响;但客户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多数没 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而主要是用OEM方式进行经营,所以客户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 之一,一旦客户资源被个人掌握并离开企业带走客户时,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中小 企业由于机构比较简单,难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分工管理制度,因而某个人包办某项 业务的现象难免是存在的,产生企业资源位个人化现象自然在所难免。 4.4 技术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尽管在专业化技术创新上拥有一定优势,然而却缺乏投入研究 与开发的成本,在技术人才上也处于劣势。尤其是我国包括我省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 中主要依靠的是人力资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WTO 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通过自由 贸易来发挥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力方面中国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这是一个浅层的 优势,你如果在浅层开发这个优势,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卖苦力,打苦工。深层的比较优势 不是一个企业的比较优势,而是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中国现在在国际分工中,基本上是在 打苦工。宏基的施振荣有一个‘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价值链的两头‘设计和研发’是翘起来 的,中间环节‘制造’是很低的。而且施振荣说,微笑曲线翘得越来越厉害。”如果继续利用 人力资本优势,我省中小企业便只能停留在 OEM 方式上,而无法真正做出自己的品牌。另 外,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极有可能遭遇反倾销诉讼,产品不仅失去 原有市场,还要遭受巨额损失。 4.5 文化风险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定会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因素引发的冲突 是企业面临的又一风险。例如,有些国际化企业在国内的营销方式十分成功,所以在国际市 场上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营销方式就是最可取的,而不根据目标市场当地的文化特征与消 费习惯改造产品以适应市场的特殊需求,这显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再有,各国语言文 化背景很不相同,在对某品牌或广告语进行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便很可能会曲解原文的意 思,例如在中国,把“山羊”作为某商品的商标是很正常的,而在英语中,山羊“goat”却有“好 色”的意思,这样一来,作为商标就很不恰当了。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中小企业要 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问题,因而,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仍需要从 现实情况出发,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方能走好国际化之路。 5.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风险类似于金融风险,也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予以分散;而系统风险是市场固有的,企业只能防范, 不能消除它。而中小企业在分散风险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可能导致风险防范不利 现象,因此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管理不仅是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府行为、 社会服务体系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外部协助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小企业在防范 国际化经营风险时所需的措施。 5.1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政府协助行为 5.1.1 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利用其有形的“手”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融资支持,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 的金融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地方政策性银行等给中 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并对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其他金融服务,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与担保体系,通过放宽中小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的条件来拓 宽中小企业的 融资渠道。另外,中小企业之 间可以建立自己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由各中 小企业通过缴纳会费加入互助基金,从而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金额。通过解决中 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从而可以使中小企业的抗 风险能力得到一定的保障,防止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措手不及。 5.1.2 信息支持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薄弱、信息闭塞,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服 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由行业、协会牵头,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 会中介,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等服务。政 府还可以利用与其他国家外交中收集信息的成本优势收集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需要的诸如 法律政策、贸易壁垒情况等信息,将信息作为公共物品通过一定渠道传递到企业。此外,还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 政策信息以及行业动态等,中小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联合构建网络优势,互通信息,以降低 交易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网络成员之间较为固定的关系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来降低国 际化经营的风险。 5.2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内部管理措施 5.2.1 逐步摆脱 OEM,发展品牌营销 目前,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对产品的质量要 求很高,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很强,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十分 完善,对生产者责任的要求也很高。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企业可能要承 担很大的赔偿责任,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是防 范国际化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省乃至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优势都是劳动力优势, 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进行贴牌生产,因而,当前中小企业需要做的关键就是要逐渐摆脱贴牌 的影子,进而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是产品的通行证,而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出口企 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而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从产品质量抓起, 积极争取获得各种国际认证。正泰集团便是在品牌战略上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典型。总部位于 浙江乐清的正泰集团是一家以制造电器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正泰产品先后通过了国际 CB 安全认证、美国 UL 认证、安比利时 CEBEC 认证、荷兰 KEMA 认证、德国 VDE 认证、 意大利 IMQ 认证。 5.2.2 组建企业集群,减低市场密集度 为了减少市场开发成本,降低费用,在中小企业中可能会出现整个地区的某类产品出口 集中在几个国家或地区,这样虽可以减少成本,但是容易造成市场过早饱和,由此引起企业 间的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引起的低价政策又容易遭致进口国的反倾销,这样就难免会引起 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组 建企业集群来规避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中小企业集群能借助群内企业的网络,发展国际化 经营的优势,对于防御风险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 提高“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方便 中小企业即使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浙江省以小企业为核心的集群现象并不乏见,例如, 义乌企业在南非等国设立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温州企业在巴西设立的“中国商城”,海宁企 业在莫斯科设立的“海宁皮革专业市场”等,此外,还有绍兴的轻纺小企业群、宁波的服装小 企业群、永康的五金小企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小企业群等。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仅 靠个体力量,单枪匹马进军国际市场的难度比较大,风险较高,而依靠企业集群的力量则可 以提高总体的竞争优势,更好地防范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 5.2.3 进行制度创新,加强人才管理 风险是中性的,在给企业带来威胁的同时还能带来机会,因此,如何把握风险带来的机 遇,驾驭风险,利用风险是把握企业命运的关键,而人是把握风险的关键,因此,中小企业 应借助机制,广泛吸收国际化经营的人才。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中小企业必须以人 为本,进行组织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和选拔熟谙技 术、外语、经济商务、涉外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高新 科技、 法律、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同时,中 小企业还应进行制度与观念创新,完善组织机构,避免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客户等资源集中到 少数人手中,防止企业资源位个人化带来的风险。 5.2.4 建立跨国战略联盟,规避文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在国外环境中生存,因而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异国 的文化,而对文化差异的不熟悉难免会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障碍,带来风险。鉴于此,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国战略联盟来规避国际化的风险。所谓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或各自的战略目标,在国际范围内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 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松散合作模式。小企业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可以减少与异国文化的摩擦,利用联盟一方的本土优势,企业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 费习惯、市场需求等,在他国的文化环境中可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此外,企业还可以引进 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出口产品,从而提高 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6. 结论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在世界的企业群体中占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而且是科技创新的推进器,是托起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就浙江省 而言,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绝大多数,创造了大量的 财富,而且中小企业数量如此之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开展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策 略,研究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与对策,是为了使 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开展国际经营,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 更好地促进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中小企业走向 世界的趋势更加迫切,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优势与劣势,规避国际化经 营的风险,顺利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对于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刘爱珍.《企业经营国际化——动因、战略与策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吴敬琏,周其仁,储小平等.《“走出去”的思辨——本刊“2004民营企业国际化.深圳沙龙”精彩观点》[J],《IT 经理世界》,2005年1月5日,第22页. 尹柳营.《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国际化经营视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金一群.《文化温州——昭示新温州模式的真谛》[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年 5 月. 董蕙梅.《跨国战略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河南金融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82~83页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浙江制造企业国际化的现状,然后分别从浙江市场经济发展为制造企业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浙江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适合走国际化的道路,地方政府为企业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等三个方面谈浙江制造企业进行国际化的优势,最后本文从组织学习的视角给出了加快浙江制造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对策。 【论文关键词】 浙江制造企业 国际化 战略模式 一、 浙江制造企业国际化现状 20世纪80年代,浙江制造企业以OEM起步,开始进入国际市场。OEM即按照委托方的要求,用自己的设备为其加工、生产产品,而后贴上委托方的商标交货,在此过程中,OEM只负责按照发货方的要求制造出合乎规格的产品,而无需负责其他环节;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些制造企业开始以ODM出口代替OEM出口,即制造企业除了制造以外,还要负责产品的设计,然后其产品被拥有品牌的海外公司收购,冠以海外公司的商标进行销售,这就要求制造企业有一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以OEM和ODM为主的外包业务,是浙江制造企业的主要出口订单来源,从机械零部件到各种轻工业产品、电子产品、通讯产品、服装、鞋类等,贴牌出口己经成为浙江制造企业开拓国际出口市场的主要途径。 从2006年境外投资分布来看,主要集聚在俄罗斯、英国、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涉及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等领域。企业国际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浙江制造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分别占总数的72.2%和75.5%,仍居主导地位。其中机电类项目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分别占总数的37.1%和34.7%,轻纺类项目分别占25.1%和28.5%,重化类项目分别占5.6%和7.9%,2006年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分别为138.1和159.3亿美元,增长24.3%和19.6%,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价格指数达到了103.1。出现了如万向、正泰、德力西、珠光集团、东方集团等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占有相当市场份额后,走向国际,进行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 二、浙江制造企业进行国际化的优势 1.浙江市场经济发展为制造业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外贸出口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均名列前茅,资源小省已发展成为经济大省。2006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39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出口总额再上新台阶,已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09亿美元,增长31.4%,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居沿海主要省市首位;进口382.5亿美元,增长25.1%。据浙江省经贸委公布的一项调研结果表明:浙江已经有232种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而且每样产品的年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其中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的产品有160种。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产业已有14个;有12个制造业实现的利润,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占比超过18%。 2.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企业国际化 浙江的专业市场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初在温州、台州、金华等地区开始出现,专业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农村专业市场、城(市)镇专业市场以及如今遍布于浙江城乡的第三代专业市场。浙江全省现有超过2000家的专业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市场、绍兴纺织品市场、路桥眼镜市场、黄岩塑料制品商场等等,由此形成了众多专业产品的集散地。 专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企业进入或退出该市场体系都相对自由,进入壁垒也较低,通过专业化经营相关种类的商品,极易形成较大的规模以及商户集聚效应。由于专业市场集中了大量生产相关产品的制造企业,也极大便利了采购商,降低了其选购商品的成本,从而成为海内外采购商看样与采购的便利场所。近年来,专业市场在外贸出口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浙江专业市场已经成为民营制造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吸引国际采购商,达成出口贸易交易的主要场所。由此可见,专业市场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专业市场“走出去”带动一大批制造企业在海外设立营销网点,进行产品在海外市场本土化销售,带动了民营企业“走出去”。 3.浙江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适合走国际化的道路 从产业结构看,浙江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采掘业和制造业 )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上升幅度大于工业。 浙江优势产业为轻纺、机械、电子、 化工等。轻纺业是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不少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制作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通过加快对它们改造、创新,促进浙江省轻纺行业由中低档加工为主向高档加工型转变;浙江省在电子信息行业中的通讯设备、电视机、节能灯等、在机械行业、万向节、通讯设备等、化工行业中的化肥、农药、合成材料等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形成一批新的特色优势产品。这些优势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这些产业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的投入,许多生产项目需要巨额投资,如果小批量生产,将不能弥补前期大量的投资,中国国内市场虽然容量巨大,但相对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国内需求不足,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走出去”寻求全球市场,对浙江优势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加快浙江制造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对策 1.构建跨国经营的组织学习机制 浙江制造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国际化经营知识存量不足。成熟的跨国公司,不仅具备较为丰富的国际化知识,而且经营的地理区域比较广泛,即使是进入新的海外市场,由于曾经在类似的国家开展经营活动,因而也能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取得特定市场知识。但浙江制造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那些成熟的跨国公司是不同的,他们缺乏国际化知识与经验,在经营管理手段、技术、理念方面等都与国外成熟的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例如:浙江中塑在线有限公司,曾有一部分产品销往北美、西欧以及澳洲,这些地区对外来商品的环保、质量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就连外包装也丝毫不能松懈。有一单货物就是因为包装在装运过程中受潮(但对产品质量没有任何的影响)而被退回,使公司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基于此浙江制造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必须注意保持跨国经营的渐进性。渐进性的安排可以使浙江制造企业有条件仔细分析和总结从前期经营实践中学习到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扩展经验性知识存量,并在未来的国际化经营中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国际化经营的成本和风险。如何使浙江制造企业有效的获取、创造与转移知识,有效地组织学习是关键。这就要求管理层有意识地构建组织学习机制,即通过制度化的结构和程序的安排,使组织可以系统地收集、分析、储存、扩散和使用知识。基于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实,本文认为可通过有意识的管理,使第一手的国际化知识与经验在相关管理者之间进行共享,并尽可能将其编码并转化为显性知识,使之变成可以操作的规则和程序,降低未来转移的成本。 2.选择相对熟悉的东道国 一般而言,企业在确定境外投资区为战略时,应考虑本国具体国情和特点,对拟选择的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进行科学评价和比较,综合权衡利弊得失,以便扬长避短,获得最佳投资效益。在具体选择投资国家或地区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如: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东道国的投资环境(经济的稳定性、政府对外资的态度、东道国的基础设施等);能否充分发挥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等。据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时候首选那些与母国具有邻近性的市场,主要包括:地理、文化、经济发展、公共政策以及零售结构的近邻,虽然市场近邻性模型只是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但却为处于国际化初期的零售企业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样的原则下,浙江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区位选择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特别要加强对东盟、亚太区域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制造企业可以考虑:组建一批资产一体化的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借助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变各个集团各自为政的状况,使他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挥整体优势;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运用当地的智力资源,研制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提升能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惯例及规则以及东道国有关法律,经营者不仅要通晓国际投资、金融、贸易等必要的专业知识,还要对不同投资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经济情况等有一定的了解, 并具备较强的管理技能。 3.以渐进战略,选择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企业海外市场进入的主要方式有:特许、合资、独资、并购及目前发展迅猛的国际战略联盟等。浙江制造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具体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东道国的市场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法律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市场结合浙江制造企业的规模、专业技能、国际化经验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可考虑采用如下一些形式:设立营销网络方式,可便于制造企业直接输出产品。200 1年,浙江康奈集团在巴黎开出设了中国鞋业在国外的第一家专卖店,“中国温州制造”的字样醒目地贴在店堂里。如今,康奈的海外专卖店已达80多家,每双皮鞋的零售价在60美元以上,通过在全球建立转卖店,康奈成功地实现了品牌与产品的输出,同时,奥康集团也通过与世界著名鞋业意大利GEOX公司的强强合作,双方共享营销网络,产品同台竞技借势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合资、并购方式。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的FDI流量中,有一半以上是以跨国并购或收购的形式完成的。并购往往可以使企业通过购买,参股等方式获得一家整体的公司和企业,对于企业而言,免去了独立在海外建立企业的许多成本与风险,又可以获得许多现成的技术、管理等民营企业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万向集团通过控股,收购,参股等方式己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并购与收购了8家企业,通过并购,万向集团获得了这些企业的品牌,技术,管理以及海外营销体系等一系列资源,使企业的商品得以通过被并购公司的渠道和品牌销往国外,降低了企业产品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壁垒。 独资方式。在以上两种方式成熟的情况下,可采取独资的方式。这样可解决内部化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失效和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浙江制造业企业,在海外建立的独资企业主要有制造工厂,分、子公司以及办事机构等等。如华立集团在泰国建立的仪表厂,海天集团在墨西哥、巴西等地建立装配工厂,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在俄罗斯等国建立了木材加工厂等等。 4.强化地方政府服务职能,加大对企业国际化的支持力度 政府对民营制造企业的扶持是民营制造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要确定民营制造企业国际化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强宏观管理,把扶持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尽快制定民营企业的划分标准;加大金融税收与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民营企出口信贷和出口信贷担保制度,如设立“浙江民企跨国投资基金”等,同时给予民营制造企业税收和财政支持,切实减轻民营制造企业的负担,营造企业发展的优良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支持和服务系统,如:民营企业法律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创业支持体系、金融财税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出口鼓励、人才培训与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立浙江民营制造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市场动态、产品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