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内容注意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从业人员较少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我国近900万户注册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在工业总产值中,中小企业占60%左右,利税占40%,就业人数占75%;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占90%以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推动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设计规范、灵活、有效的会计制度十分必要。

但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如许多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致使企业账目混乱,财产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从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及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会计制度设计是指对会计的规范和准则所涉及的会计核算组织体系、会计监督体系及其他涉及会计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设计。它应当包括如下内容: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也应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阐述如下。

1.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是指规范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具体包括核算形式的选择、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设计、财务会计报告设计及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会计工作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实行电算化,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应根据本单位使用的不同核算工具作出设计。

2.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制度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安排有3种形式:独立的机构,独立的人员;没有独立的机构,但有独立的人员;既无独立的机构,又无独立的人员,委托有关中介机构记账。到底采用何种形式,有关人员在其中应当承担何种责任,企业应当在会计制度中予以明确。对中小企业来讲,应在充分考虑企业的规模、业务量大小的基础上,明确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安排。

3.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的设计

会计质量和监督制度包括货币资金管理会计制度、材料物资管理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制度、会计档案和会计工作交接制度、内部稽核和内部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依照《会计法》的规定,企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要规划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上述会计制度的内容中,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作重点阐述。

首先,会计机构的设置。

根据企业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组织形式设置会计机构,配置有关会计人员,是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设置会计机构,既要符合《会计法》的要求,又要与企业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组织形式相适应。就中小企业来讲,原则上应简化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财力和人力都十分有限,应允许一些单位不设会计机构,其会计工作由社会中介机构。对于经济业务数量少且交易简单的单位,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有关部门设会计组织,并配备有关人员。设置单独会计机构的企业,其机构设置应小些,宜多采用集中设置方式,即仅在企业一级设置会计机构,并允许一人多岗。具体如何设置会计机构,则根据各单位的规模大小、经营特征及管理组织形式等情况予以决定。

(1)微型企业(雇员1~5人):这样的企业经营规模很小,业务量少,且不大可能有大额信用交易。会计的任务只是记录营业额、控制费用、计算盈亏及纳税所得。因此,可不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直接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

(2)小型企业(雇员6~50人):这样的企业经营业务数量少,交易简单而且交易类型有限,可能进行贷款融资,存在一定数量的信用交易。会计系统需要向贷款人提供财务报告,并要提供管理所需的简单信息,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不必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管理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但要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如有些企业将会计人员放在总务部门,有的放在办公室等),并且要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可不设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会计人员代管。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

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一般2~4人为宜),为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会计岗位可设置以下4个岗位:

①会计主管兼稽核岗位。职责是在厂长(经理)领导下,组织、管理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负责资金的筹集、使用和调度,进行账目的定期核对,协助有关人员进行财产清查。

②总账报表岗位。负责成本核算,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保管和管理会计档案。

③出纳岗位。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保管,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按规定保管和使用签发支票所用印章。

④明细账会计岗位。负责明细账的登记工作,申报、缴纳税金,进行工资核算等。若小型企业的规模、业务量接近微型企业,可采用微型企业的做法,或将4个岗位进行调整合并,即会计主管与总账报表岗位合而为一,明细账会计与稽核岗位合而为一。

在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中,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凡涉及到企业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处理,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即遵循钱、账、物分管制度。(3)中型企业(雇员51~250人):这类企业可能有大量的信用交易,还可能有进出口业务,业务量比前两类企业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也会提高,如要求会计系统提供稍微复杂的管理信息。此情况下,原则上应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会计机构可设置为科、室或部。同时,中小企业应配备必要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经济业务简单的中型企业,会计和财务机构以合并为宜。其他的中型企业,一般应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分开,即分别平行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但就当前组织机构的特点来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财会合一(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财会分离将成为必然)。

会计核算一般应采用集中核算形式,对于经济业务较多的中型企业可根据业务需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非集中核算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企业对外的现金往来、物资购销、债权债务的结算都应由企业会计机构集中办理。会计机构一般应设置如下会计工作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总账报表岗位、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材料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资金岗位、稽核岗位、会计档案保管岗位。在上述岗位中,一般来说,总账报表、固定资产、成本核算、资金、销售和利润等岗位应当集中设置在会计部门,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往来结算等岗位可根据企业核算体制的具体情况或者集中设置在会计部门,或者分别设置在其他有关部门,如材料核算岗位可设在供应部门,工资核算岗位可设在劳动工资部门,结算岗位中的购料结算岗位设在供应部门,而销售结算岗位则设在销售部门。至于出纳岗位,则应当统一设在会计部门。会计工作岗位可一人多岗,具体设置几名会计人员,视单位情况而定,一般以4~5人为宜,但要遵循钱、账、物分管制度。此外,在上述岗位设定以后,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其次,财务收支的审批制度。

中小企业应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组合制度,加强企业各项支出的管理。在审批程序中规定财务上的每一笔支出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在签字组合中规定每一笔支出的单据应根据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完成必要的签名,同时还应规定出纳只执行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对于没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支出,出纳员应拒绝执行。对于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由于其规模小,经济业务数量少且交易简单,可由企业负责人对每笔开支进行审批,严格控制不合理支出。对于中型企业,要考虑对于金额超过一定限额的支出,实行集中审批制度,强化负责人一枝笔审批。如规定对金额超过一定限额的付款事宜,各部门办好各种手续后,将付款单送交会计部门,并说明付款理由和依据,由会计部门汇总后定期向企业负责人汇报,根据支付能力和轻重缓急,决定各个款项的付款时间和额度,并依此办理有关支出。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复杂工作,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统一会计制度,在满足企业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的需求等方面与大企业不同,因此,在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符合它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宜过分繁琐复杂。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是会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一般规模较小,其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内部运作方式也会与大企业有很大不同。另外,不同的企业由于规模和组织形式的不同,理财方式与渠道、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使设计的会计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中小企业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设计。考虑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情况,中小企业设计的会计制度应简便易行,不宜过分繁琐、复杂。“

(2)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应以满足管理需要和税收征管为主。这是由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限性及其会计需求的有限性决定的。从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单一业主或有限的股东以及国家税务部门等。对于单一业主或企业股东来说,由于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中小企业的利益高度相关,他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十分关心。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许多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而为一,业主和股东可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们需要获得相关会计信息,以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要符合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考虑企业的内部信息需求。比如,帮助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费用结构等。对于国家税务部门来说,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由于中小企业逃避纳税的愿望比大型企业更强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申报纳税和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税收征管。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随着国家鼓励创业以及对于成立企业条件的放宽,新兴的企业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小型企业由于人员较少,在内部控制、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上容易产生重叠交叉现象,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因此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内部控制的要求设计会计制度就十分必要。

一、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现状

会计制度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并结合实际,对全部会计事务和会计处理手段及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系统规划的工作,它是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企业由于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组织机构简单,人员较少,工作无法细分,同时很多小型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结合,对债务要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的其他事项常混在一起等原因,因此有些人认为小型企业不仅不需要控制实际也无法控制,使得小型企业普遍存在不重视会计制度建设现象。

二、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 及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小型企业会计制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超越或突破国家的统一规定。

2、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小型企业会计机构简单,人员较少,不适合设置专门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符合小型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

3、贯彻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尽量兼容的原则。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因此,小型企业会计记录最好能尽量与税收法规相协调,使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尽量与税法规定相符。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小型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遵循国家的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小型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尽量使小型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之时,要考虑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制度效益最大化的方案。设计制度时应特别注意,制度的完善和严密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权衡制度成本及其产生的收益,力求做到会计制度设计科学化的体现与制度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三、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第一,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会计组织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由于小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由于小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少,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综合性管理部门设立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

第二,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包括三个方面,即会计信息指标(会计科目)的设计、信息载体(凭证、账簿和报表)的设计及信息处理程序的设计。

1、会计科目的设计。首先,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小型企业会计科目设计做到够用即可,不能面面俱到,人为地增加核算的工作量。其次,科目设计也要体现会计制度与税法一致。小型企业由于受其会计人员少、业务水平相对较低的限制,要避免税务处理上的大量调整工作,尽可能照顾税法的相关规定。

2、会计凭证的设计。会计凭证的设计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设计,小型企业原始凭证设计时要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考虑核算的需要,避免重复设计,同时应注意简化原始凭证的相关手续。因小型企业自身特点,记账凭证可以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格式。

3、账簿的设计。设计账簿应适应企业的特点与规模,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账簿的种类、数量、格式、层次。小企业可以选择简单的三栏式订本账,普通格式的三栏明细账、数量金额明细账、多栏明细账。

4、会计报表的设计。会计报表包括对外报表和对内报表,小型企业对外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实际工作中,平时每月一般只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内报表主要根据管理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5、信息处理程序的设计。信息处理程序也叫会计核算形式,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量少,在账务处理程序方面的设计应选择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较少且一般一人多岗,内部控制尤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企业经营的风险。设计时既要做到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财务目标实现,又要保证其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应在满足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使会计制度设计更简洁明了,更具操作性,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

设计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应该对小型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重点是小型企业的经济性质、经营规模、运作方式、组织体系和机构设置以及相关的外部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设计的重点,应以预防控制为主,查处为辅,特别应注意相互牵制的设计:在横向上,一项业务至少要经过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部门或人员;在纵向上,一项业务也需要经过两级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上下级相互监督。

参考文献:

[1]李军改,彭智军.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J]. 现代商业. 2008(30)

[2]杨萍.浅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7)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3篇

1、会计主体:大多数小企业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通常是所有权与经营两权结合。这与大企业的两权分离不同。很多小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的其他事项常混在一起,造成权益混淆。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较多;有的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也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其他人员监管,或由企业主管人一手包办。小企业会计人员少,分工不细,不固定,专业水平一般较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3、会计控制:小企业很少自己设计规章制度,一般照搬现成的会计制度,还删繁就简;会计人员常常需要按领导意图办事,无法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办事,因为如果不按领导意图办事,就会被调动工作甚至被开除。

4、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方面相似但较为简单,在所有者权益方面则有一定的特殊性。小企业的会计报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制报表种类不全,报表项目不完整,有时根据领导与有关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凑数据,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超越或突破国家的统一规定。

2、贯彻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小企业会计机构简单,人员较少,不可能设置专门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符合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

3、贯彻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尽量兼容的原则。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因此,小企业会计记录最好能尽量与税收法规相协调,使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尽量与税法规定相符。

4、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遵循国家的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尽量使小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核算系统设计,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1、会计组织系统设计

针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上述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又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管理部门设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会计岗位设置和责权划分上,可设置三个岗位:

(1)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职责是在厂长(经理)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财务会计工作处理方面不由管理部领导),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

(2)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账,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申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明细账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账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2、会计核算系统设计

(1)会计科目是企业正确建账,合理核算并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和大中型企业相比,由于经济业务数量较少,科目设置应适当简化。根据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小企业应设置如下五大类32个一级科目:

①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②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长期借款;

③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本年利润;

④成本类:主营业务成本;

⑤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支出,其他支出,所得税。

(2)会计报表选择与设计:

目前,由于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小企业所有全与经营权密切相关,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相对较少,主要是税务部门及债权人。因此,小企业会计报表的选择与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设计一套只提供最基本会计信息的简略会计报表,应允许小企业按简略的形式编制与提供资产负债和损益表;

②允许小企业不必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

③小企业由于业务规模比较小,社会影响范围也较小,其报表附注内容应较为简略不必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有关这些方面的重要信息可以用附表或附注的形式说明。

3、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在中小企业的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实物资产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以下就是对这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1)货币资金控制是中小企业会计控制的要点。中小企业应运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批准的方法,对货币资金收入,保管,支出等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作出严格的规范。一个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一般现金收入应采用连续编号的“现金收据”进行控制,收据由收款员,出纳员,负责人共同签章,存根妥善保管。每天收入的款项,应全部存入银行,“送款单”要及时交会计人员审核,并据以记账。

②支出款项除零星小额外,一般都应用银行支票支付。严禁签发无记名,空白支票,签发支票的图章必须由相关责任人分别保管,不得由出纳员一人包办。一切支付款项,应采取“付款单”控制。

③支付工资须编制工资表,经负责人审核后才能发放,发放时应由领款人签章。

④出纳员的工作要与登记分类账的工作分开,尤其是出纳员不得接近客户明细账,以防挪用,侵占公款。

(2)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

由于企业采购过程中经常存在回扣现象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或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

①业务应由采购部门专门负责,通过各需要部门填制“申购单”进行控制。会计部门依据“申购单”核对库存和预算,核对无误后筹资付款,以避免盲目采购现象的发生。

②货物送到时,应由保管部门验收并填制“入库单”由验收人员及负责人签章,一份留备登账,一份交采购部门。③领用物品凭审签的“出库单”发领。

(3)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

中小企业在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中,应关注定价原则,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的制订,明确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职责权限,加强合同订立,货物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防范销售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具体包括:

①企业应专设销售机构负责销售业务,主要通过“供货合同”进行销售控制。所有的销售货物,均应开具统一的发票,发票由会计部门统一管理,并采用定期复核制度。

②销售人员不得参与销售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防私收账款,挪用现金或捏造客户,虚增资产。

③赊销业务,销售折让和折扣以及坏账处理,须经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书面核准后方能办理。

(4)实物资产会计控制

尽管中小企业的实物资产并不庞大,但是对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保管,维护和记录,还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资产的取得,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理等环节找出关键控制点,采用授权批准,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相互分离和制约,非实物保管人员无权领发货物等一系列控制方法,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5)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中校企业对外举债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会计资料虚假、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已有一定的认识,这个问题已引起中央领导的广泛关注,许多省级领导也谈起了“深化改革,加强领导,提高会计质量”的话题。作为会计信息来源地的企业应做些什么工作?本文就企业如何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谈一些看法。

一、形势迫使企业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工作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会计工作的发展,是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和广大会计工作者努力进取的结果。但是会计工作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会计信息失真就是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已引起多方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有效保障会计秩序,加强社会监督,抵制会计领域的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修订后的《会计法》已于1999年10月30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家主席以第二十四号主席令公布,自2000年7月1日施行。虽然《会计法》的颁布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很难有一种会计制度或模型能始终如一地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如何才能真正使企业的会计工作走向法制轨道,并能正确地计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承担的负债,合理衡量企业收益与成本,为企业外界利益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信息质量在当前所引起的关注,并不能说明过去的会计信息质量就好。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投资渠道单一,外界对会计信息要求不高。而作为各个会计主体虽也是严格遵守非常详细的行业会计制度,但只注重平时的核算过程。例如对现金的核算,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使用“现金”科目,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对最终提供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客观性则重视不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企业没有多大的灵活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也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多元化,必然强调会计报表信息的高质量,在国外报表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而对一项业务是增加固定资产还是增加设备不作深究。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具有很强的动感,因为作为信息系统企业会计制度应适应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由于信息有效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优秀的会计制度也应该是动态的。通货膨胀时高时低、技术革新迅速,浮动外汇汇率的影响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干扰,都会引起企业外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满。这些外在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重新修订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这就说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不仅存在于一个新单位,对于老单位有时更为重要。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要具有合规性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准则,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企业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应采用的程序和方法,应提供的数据资料以及会计管理应达到的要求所作的明确规定。一般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成本制度的设计以及会计报告的设计等内容。从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不难看出,在设计会计制度时首先要合规。1985年1月21日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诞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为内容的会计法规体系。所谓合规性首先要符合会计法律即《会计法》,因为它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其次要符合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尤其要符合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再次要符合会计规章,它是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行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合规性要求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该体系并把它们贯彻到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中。例如根据国家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结算制度》,企业就应制定有关货币资金的收支、保管和核算的规定,以充分体现有效利用资金,堵塞贪污盗窃和违纪使用现金的漏洞。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条主要途径,它的颁布实施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自觉行为,它虽不属于法律范畴,但它具有法规效力。例如随着我国个体工商业的发展,财政部印发《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试行)》,要求个体工商户按规定必须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办理个体户的财务工作,有条件的应当聘请有关社会中介机构记帐。根据这一规定个体企业就应进行会计人员和机构的设计。另外该制度还增设了“税后列支费用”科目,迫使企业将业主个人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支出剔除在帐外,用个体户帐内款项为业主个人或其家庭代为支付的款项,视作业主提款,通过“业主投资”科目核算,这正是依据的会计主体假设。

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过程应当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保证

企业应根据外界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要求,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体系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例如根据一致性原则,企业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一年内要保持不变,但期间若遇到特殊原因,根据重要性原则就可以中途变更,但要对外界披露。再如,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套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并建立合理有效的传递程序,以便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又如各项经济业务的进行均需有管理部门授权,任何人未经管理部门授权不得动用企业的资产,这些控制要求均需有关领导人签字,这与《会计法》突出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相辅相成,从控制程序和法律上解决一些领导人为人不正、授意、指使编造假的会计资料,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国外也不泛这样成功的例子,众所周知的飞利浦公司,自1951年开始采用现值会计, 50年代至80年代对现值会计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但1992年又重新回到成本会计,作出这种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使控制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四、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达到这个目的就必然要扩大再生产,追加投资,为外界利益相关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管理信息,可以说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一脉相承。一套健全的、完善的、适应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对企业来讲举足轻重,但这一切又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为了使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各类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举措。这个措施的实施,将会使会计人员及时认识到环境变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并有能力实行改革,从而使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在新形势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5篇

一、实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一)为迎合经济全球化,走向世界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世纪,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各国人民之间交流变得容易起来,人们的眼界也都开阔了起来,能够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这也就导致了资本的流动在国际市场的流动速度相比以往都有了质的提升,而这也就演化出了电子商务,以及现代金融行业当中广为人知的期货、股票等广为人知的金融交易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企业当中的会计制度如稍有漏洞,很容易就会被外人所知,从而对企业内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会计制度产生影响

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指的是由于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以及企业管理者、经营者、投资者相关事务而造成的会计信息质量出现掺假现象产生的过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各企业中屡见不鲜,这是会计制度缺陷的问题,同样也是个人素质的原因,因此相关单位管理者应该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公司的会计管理方法,绝不应照搬照做,毕竟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特点存在,相关管理者应该充分结合本企业的特点来完善本公司的会计管理制度;再有就是人的因素,会计人员执行力要强,专业素质要高,企业在选拔相关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完善选拔体制,杜绝贿赂现象的出现。

(三)不相容职务人员没履行不相容分离制度会对企业产生危害

一个企业当中要想相关会计制度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拒绝企业内部那些工作职能不同的人们之间出现串通作弊的现象,因为会计制度当中必有的一点就是要将企业中不相干的职位进行分离处理,目的有两点:第一是为了保证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战斗力,第二是要预防企业因为内部各部门之间人们相互勾结谋取私利现象的发生。另外在企业内部要确保行使控制职能人员的素质能够适应岗位要求,这对于企业内部相关的会计制度发挥其应有作用也有着重要意义。最后就是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完善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制度,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永远能够迸发出新鲜的血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内部一定要团结一心,共同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奋斗,因此一定要拒绝因为企业内部相关的会计制度行使者对相关程序的误判、执行马虎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会计制度建设的方法

(一)完善会计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对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在选拔会计人才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决不能徇私舞弊,要选拔出一批高素质的,经受过正规训练的会计团队。同时,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培训工作,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资讯,运用最新的财税政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二)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机构

一个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发展,建设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个机构的建设也应该根据本公司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包含点,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审计工作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必然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如果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其审计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可信性就要打上问号,基于其结论作出的决策和建议就没有落实或执行的必要,内部审计的目标则无法实现。一般情况下,企业当中的审计机构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内部审计评价机构、内部审计控制机构以及内部审计服务机构这四大部分,并且相关的审计工作作用也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防护性作用,是指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来对企业的各项需要经济开销的活动进行检查工作,从而发现那些对实现本单位目标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环节。第二是建设性作用,是指对那些发现的问题以及缺陷进行进一步的查验工作,并对那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诊断,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来进行完善工作。四种审计机构的流程大概是这样:其中内部审计监督机构的对象主要是对企业的会计制度中可能存在的或者已经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向相关的审计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然后由控制机构对其存在的漏洞进行相关的完善工作,将完善的结果上报给内部审计评价机构对完成状况进行具体的评估工作。当然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企业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建立并完善岗位轮换制

企业当中的会计部门是一个特殊的部门,是一个直接接触公司钱财的部门,因此相关管理单位一定要对那些直接经手公司财务的人员进行不定期加定期轮岗,来预防工作人员在任职期间可能出现的错误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实行岗位轮换制,换岗时接手的人员必定要对账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实工作,这就会预防或者阻止许多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再有,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轮岗的具体流程是在定期换岗的基础上掺入不定期换岗制度,就是要警示相关财务人员不要做违法违规的事情,因为企业随时会进行不定期的换岗工作,这个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违规事件的发生概率。需要这项制度的不仅仅是相关会计部门,只要是接手企业财务管理的部门都应该实施这项定期换岗加不定期换岗制度,例如相关的单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人员,这些轮换的人员都要在轮岗过程中接受相关单位的审计调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令企业中的会计部门更好的将工作渗透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发挥出会计单位的工作职能,完善内部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企业培养全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四)实施相关责任人联签制

涉及企业重大资金支出、财务运作和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等产生重大影響的经济活动实施相关责任人联签制度,能够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企业需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联签人员,原则上既要能够起到分担风险相互牵制作用,又不能过于繁杂影响工作效率。联签制度同样适用于企业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重要项目安排。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72-02

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发展及内容

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为了实现上述的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2 内部控制的发展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的思想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它是企业规模化经营和资本化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性的产物,纵观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人们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后者则主要关注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然而,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部,分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等三个方面。

1.3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包括:现金及有价证券、固定资产、存货、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筹资及权益、对外担保、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成本费用、税收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

2 内部控制的层次及法规

在我国,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会计法》是一部体现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的法律。该法在第二十七条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为新《会计法》的配套法规之一,财政部于2001年6月22日,在全国广泛实施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这是第一部适用于各类型单位的有关内部控制的专门法规。同时实施了具体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货币资金(试行)》,其它具体规范还将陆续出台。

综观我国会计制度的发,我国未来的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会计法构成第一层次,这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最高层次的规范;会计基本准则包括具体准则构成第二层次,它是根据会计法的要求所制定的具体规范,对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的会计管理工作均有约束力;第三层次即由各企业自行制定或委托社会会计机构制定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这是在前两个层次会计规范的指导下所作出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细则。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内部控制手段不成熟

在我国,内部控制的手段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即在一定的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下,防止、发现、纠正会计系统的差错与舞弊;而在美国,它已将风险评估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这一考虑是针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设置的。越弱的控制意味着越大的潜在损失和越多的风险,而越强的控制则意味着较少的潜在损失和同一资金水平下的较少风险,当用风险评估手段识别和分析企业内部的控制环节,可以事前将经营管理风险(含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即认为在企业内部哪个环节控制风险最大,哪个环节就是要加强的关键控制点,不论其是否会对企业的会计系统产生影响。

3.2 内部控制制度层次较低

在我国,仍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并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而是直接列出了内部控制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将内部控制的设置限定在业务项目层次上进行;而美国的内部控制已采用内部控制要素的观念,内部控制的设立是按照业务循环及每个业务循环的五项构成要素来进行的。按照业务项目来设置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须制订各个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会出现大量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复,并且不易被企业及企业各部门所理解。按照业务循环设置内部控制可以避免按业务项目设置内部控制的繁杂程序,强调具体控制的构成要素对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4 设计符合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制度

4.1 严格的经济业分工制度

职务分工的目的是为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经济业务时所产生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一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由一个人完成处理,将会失去牵制监督作用,容易给不法人员利用进行舞弊,同时不经复核的事项又容易形成差错。如果进行合理分工,就能使每个人的工作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因此对不相容的责任必须予以责任划分,如:货币资金业务实行钱帐分管,现金收付业务最好由两人分别承担,编制符合规范要求的凭证要事先经过审批,空白发票、收据及其他收付款凭证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出纳员不得兼管总帐,银行存款调节表应由出纳或记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人员以外的第三者编制,支票签发至少要有会计负责人签章,应收帐款的总帐和顾客明细帐应由不同的人员来记录等等。

4.2 设计授权和核准制度

制定授权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各项经济业务都能有序地得到处理。企业任何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有明确的授权与核准。对于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作为一般授权。例如对赊销客户的信用限额,可以事先授权给销售部门,对于确实无法返回的应收帐款则应经专门批准方可作为坏帐处理。对于重大的资本支出和筹措资金要经过特定批准,例如,对外投资只有经过董事会批准方可生效,而发行股票或债券则必须经董事会批准或股东大会通过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4.3 实行内部审计,实施再监督

内部审计可以为管理层监督会计制度和其他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也是实施会计再监督的一种手段。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直接受董事会领导。企业除常规的内部审计外,应对如下项目给予重点审计,形成制度。

(1)承包部门的效益审计。对承包部门的效益审计,不能仅以其帐面利润(财务会计核算利润)作为唯一的依据,在财务会计核算其盈亏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承包经营资产的保全。只有在资产保全的基础上的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

(2)对特殊交易如资产置换等的认定。特殊交易各有其不同的性质,因而对其溢缺应作为损益或资本公积处理,应分别予以明确,防止主观随意性。

(3)短期股票债券交易业务应重点审查每项经济业务是否授权,防止类似国外巴林银行事件的出现。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7篇

小型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小型企业由于人员较少,在内部控制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上容易产生重叠交叉现象,企业的经营和,因此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内部控制要求设计制度就十分必要。

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与建设存在着一些片面认识,这些片面认识对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如有人认为大中型单位有必要也有可能实行完善的内部控制,而小型单位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内部控制;也有人认为小型单位组织简单,员工人数少,工作无法细分,一个人往往要做多种工作,故不易有健全的内部控制;还有人认为小型单位内部关系复杂,往往以主要领导人为核心,因此不仅不需要控制实际也无法控制。这些认识带来的后果是使小型企业不重视会计制度建设,表现为:一是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上从未认真执行过。二是许多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不严密,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从经济发展趋势和小型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现状可以看出,重视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二、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会计制度设计和管理制度设计一样,必须依据政府法令、会计法规和统一会计制度,根据单位所处的经济背景、单位管理的需要,以及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处理等进行设计。会计制度设计的直接依据是《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设计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会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和理财目标。

1、适应企业特点和财务管理要求的原则。会计制度设计既要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国家赋予企业的理财自主权,应在其会计制度中得到具体体现。凡是可由企业自主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财务活动涉及面广,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大,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财务关系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体现这一原则首先应落实承担财务指标的单位和个人,然后赋予财务管理责任人相应的管理权限,并按照履行财务责任的情况给予应有的物质利益。

3、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并为每个企业不断发展创造良好、公开的竞争环境,必然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法规。企业财务管理是在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微观管理,因此企业在制定会计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企业运转特点,即企业人、财、物、信息各因素,供、产、销各过程,筹资、投资、用资、收回与分配资金各环节,交错形成多个变量,综合发挥作用。因此,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不仅要有原则性,而且还应根据其目标、任务、理财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有灵活性。

4、效益性原则。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规范会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应在满足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使会计制度设计更简洁明了,更具有操作性。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

三、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

1、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制度。包括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与工作规则、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等。

2、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制度和要求。包括企业财务、会计岗位责任和职责范围的规定、资金使用和出纳报销方面的规定、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形式及企业内外财务关系协调基本程序规定等。

3、信息确认、归类、收集、记录和报告以及运用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规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设计、会计科目、账簿和报表的选择与设计、会计核算形式的选择等。

4、内部控制和内部核算制度的选择与设计。包括现金内部控制制度、材料收发及保管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成本核算办法和管理规程等。

5、按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条件,设计企业电算化制度。

上述会计制度中,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收支权限控制是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因为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组织控制。权责控制是重心。下面拟就这两个问题作重点阐述。

(一)会计机构设置:组织控制手段

针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上述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又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管理部门设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如图所示)。

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会计岗位设置和责权划分上,可设置三个岗位:

1、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职责是在厂长(经理)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财务会计工作处理方面不由管理部领导),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

2、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账,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申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明细账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账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由于岗位设置较少,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制度设计 现状 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现状

(一)企业主体存在限制,容易引发财务管理混乱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合伙企业或合作制企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具备相应条件才能取得法人资格,多数企业并不具备企业法人地位,对外往往需要承担无限责任。一旦遭遇经济纠纷,经营者与企业经常出现财务上管理混乱的局面,以致缺乏有效的会计核算,不利于责任的明确划分,不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

(二)会计机构设置简陋,会计人员不专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得较为简陋,导致职责范围不明朗,总体上难以形成一套可行实用的会计制度和工作流程;同时,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业化的会计人员,更谈不上专业化的会计队伍,往往由非专业人员来兼职,更有部分企业的会计工作由企业主一人揽下,缺失明确的分工,工作上往往顾此失彼。

(三)搬用大企业的会计制度,对本企业发展需求缺乏客观认知

完善的会计制度是推动中小企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在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往往直接搬用大企业的会计制度,同时,会计人员一味听从企业主的意见去工作办事,搬用过来的会计制度更是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

(四)会计科目设计不科学,会计报表信息频繁失真

我国中小企业很少关注会计科目的设计问题,致使会计科目设计工作缺乏统一性与合理性。另外,这些企业的会计报表在制作上较为粗糙,种类不齐全,致使应予体现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的体现,严重影响会计工作质量。

二、影响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不良因素

(一)计划经济体制残余影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逐渐确立市场经济。因市场经济还没有达到极为成熟和完善的程度,在中小企业的市场交易规模和交易效率上,还受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影响,致使其必然无法对会计制度设计给予高度重视。

(二)知识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中小企业无法作出及时反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市场经济已经需要知识作为生命支撑。因此,真实、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在企业发展中显得日益重要。同时,会计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再是原有单一的手工方式,这些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等待中小企业及时做出反应。

(三)日臻完善的法律环境,要求中小企业审慎对待会计设计工作

健全周密的法律环境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遵循这些法律的相关规定。中小企业如果无法适应我国日臻完善的法律环境,必然会影响其会计制度的设计及制定。

三、抓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对策

(一)恢复完善原有的会计制度,使之发挥应有作用

目前,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小企业在设计会计制度方面,最基本的工作应当是恢复和完善原有的会计制度,以便有效促进企业会计水平逐步还原和改善,逐步带动企业效益的回升。

(二)建立科学稳健的会计制度体系,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应当在恢复和改善原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会计制度进行深一层的配套改革,建立一套科学稳健的会计制度体系,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准确掌握外界的发展动态,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制度。

(三)合理借鉴有利因素,不断探索会计制度设计新模式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谋求更为长远的发展,应当不断审视外界环境,捕捉外界有利信息,探索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会计制度设计思路。这种新的会计制度设计思路,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效指导会计制度的完善和革新,必定会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严格按照中小企业统一会计核算制度运作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稳固,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面对中小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会计人员不专业素质不高、会计信息不真实等情况,我国于2004年4月27日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对小企业会计工作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因此,小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来实现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中型企业也可以广泛借鉴改规范制度的合理因素,完善自身的经营模式,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五)实行领导人负责制

企业领导应当正视会计制度设计这个问题,在制定会计制度后,要对想法工作负责到底,如果会计工作出现差错,应当落实领导负责制度。这样,领导人就会格外重视会计工作,增强企业领导人的责任感。

四、结束语

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在设计方面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制约了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存有不足而退缩,而应当认真剖析设计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继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跟紧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贾圣武.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00

[2]盖地.小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04

[3]袁远.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J].上海会计.2005

[4]邓蕾.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J].科技资讯.2007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一、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可见,广义的会计制度就是用来规范会计事项的规则,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同时也应该包括企事业内部的会计规范。于是广义的“会计制度设计”可以区分成两层含义:宏观层次的会计制度设计与微观层次的会计制度设计。宏观层次的会计制度设计,集中体现为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更一般的称谓是“会计准则建设”或“统一会计制度建设”;微观层次的会计制度设计,是指基层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设计,集中体现在会计本科教学“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中,为了与国家《企业会计制度》相区别,有学者采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来描述微观层次会计制度设计。本文所研究的就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问题。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一般包括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核算基础制度(如会计资料、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和若干专题会计制度(如成本核算制度、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和管理会计制度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宏观会计制度,构成了宏观会计制度的执行机制之一,同时它也是企业经营者履行宏观会计制度所赋予的剩余会计规则制订权的体现。随着宏观会计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其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动和扩展之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会计理论和实践,企业信息化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于是,企业会计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由会计电算化逐步向会计信息化转型。在该转型过程中,要求企业会计与业务紧密整合,关注流程再造和价值创造,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工作重心。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要适应、促进这种转型工作,使设计出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仅有助于有效地收集、加工、传递和报告会计信息,更能够配合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乃至企业整体信息化的进程,这构成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会计学者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带来的冲击,认为有必要设计一个专题会计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对企业实行电算化以后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规范。但是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核算基础制度到专题会计信息化制度都面临着变革。

二、信息化影响企业内部会计组织机构设计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企业组织结构,由关注职能划分的金字塔层级结构向关注流程的扁平化、网络化结构发展。企业内部会计组织结构也不例外,组织结构精简与财务管理集中是比较明显的趋势。由于会计与业务的整合使原先集中的会计工作分散到业务处理过程,实现网络化、实时化和智能化,这就要求会计组织结构进行重新配置和精简,一个广为引用的案例是福特汽车北美货款支付处,通过信息化和流程再造,把原先由应付账款会计人员承担的核对职能在网络上重新配置,并借助电脑进行自动化采购结算和支票开具,从而实现把原先处理应付账款的500名员工精简为125名。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也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集中统一,这一点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借助网络环境实现集团财务统一核算制度、统一报告制度、统一管理制度和集中监控,达到企业集团成员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这种模式已经成为目前跨国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财务管理模式。

按照信息系统组织模式改革会计组织结构,必然带来会计岗位划分的改变。会计信息系统主管、维护、审查、二次开发等新岗位应运而生,负责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升级维护;数据操作、数据审核和数据分析岗位取代了原先按会计职能划分的传统岗位,取消了记账对账等岗位,弱化了编制凭证岗位,强化了数据的审核、分析和利用岗位。这些岗位的变革也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发生转变,更多地需求复合型人才、网络会计人才和软件开发服务人才。

三、信息化重构了会计核算基础制度设计

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制度按照会计职能和会计循环来设计,包括会计资料设计、会计核算程序设计和主要会计政策选择设计等内容。信息化改变了关注职能划分的会计循环模式,形成了关注流程的设计视角,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基础制度应该更多地从信息系统“输入——转换——输出”流程角度设计。在信息化条件下,关注流程的业务事件驱动会计程序可以用图1表示。

信息化下会计程序的特点是与业务过程整合、实时、动态和无纸化。会计信息处理程序的起点将分布在企业重组优化后的业务流程中,即业务事件触发会计信息事件。根据REAL模型,业务事件发生,计算机信息系统应该采集基础经济事件的多方面信息,包括资源、事件、参与者和地点的多方面信息,然后不需要经过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科目表、借贷记账法、日记账和分类账等过程,可以直接利用事件驱动的详细数据生成财务报告,并且允许用户自己确定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汇总程度如何以及以何种格式输出。

当然,上述REAL模式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目前的会计信息化处于转型期,已经与业务过程进行整合,但是还需要对已经存储的业务数据按照传统会计规则要求进行转变,使之符合会计科目表、借贷记账法、日记账和分类账等过程的要求,最终产生以三大报表为核心的传统会计信息(目前多数ERP软件均如此)。

转型期会计程序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基础制度的重构性影响明显地表现为:第一,它取消了传统的以会计账簿为核心的会计核算程序(如科目汇总表式核算程序等),而代之以业务事件驱动的会计程序,输入和输出环节得到重视,转换环节被内化在计算机系统完成而不由企业控制;第二,弱化了记账凭证和账簿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地位,多数与业务过程有关的记账凭证将由计算机系统根据存储的业务数据和事先设定的会计规则实时自动实时产生,会计人员只需编制少数涉及资金、转账和估计判断的记账凭证,另一方面,由于原始业务数据已经存储在企业大型数据库中,账簿体系不过是把这些数据按照会计格式进行整理输出,所以在业务事件驱动的会计程序中,账簿体系不再是核心,只是一种数据的视图和查询;第三,为了实现从业务原始数据转换到会计数据,必须事先设定会计规则,这个设定传统会计规则的过程一般称为会计信息系统“初始化”过程,“初始化”成为会计信息化后新增工作程序,构成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基础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转换规则(一般指企业业务活动触发会计信息事件时遵照何种会计处理方法转换成会计信息,如销售业务、存货业务和采购等各业务活动对应的会计科目、凭证样式、主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控制规则(一般是根据企业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而制定的,如成本控制规则、物料控制规则、资金流控制规则和价格控制规则等)和会计报告规则(能够采集用户信息需求,依照用户需求生成指定会计信息报告的规则)。这种重构性影响具体可以用表1简要总结。

其中,扩展的会计科目表是相对传统只包括会计科目序号、编号和名称的传统会计科目表而言,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科目表(以用友U8为例)应包括会计科目的编号、名称、助记码、外币、数量、账页格式、余额方向、辅助核算、受控系统、科目属性(指现金、银行等属性)等,通过对会计科目多属性的规定,实现与业务处理对接、收集非财务信息的要求。在会计凭证设计方面,原始凭证作为业务处理事件触发会计信息转换的触发点,体现了信息化下业务流程优化重组的结果,同时也已转向无纸化,原始凭证设计也成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制度设计的重要一环;在会计信息报告方面,由于对外报告受到越来越规范的管制,其披露变得更加程序化,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而对内报告却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变得更加丰富,这也成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新内容,利用软件的数据检索函数和“二次开发”功能根据用户需求来设计满足特殊需要的内部报告。

四、形成了会计信息化专题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 经济 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计制度是否健全,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 发展 ,因此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主要以大型企业为对象的会计制度不适合其实行,故而企业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符合自身需要的会计制度,简化和规范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切实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会计主体:大多数小企业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通常是所有权与经营两权结合。这与大企业的两权分离不同。很多小企业属于 自然 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的其他事项常混在一起,造成权益混淆。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较多;有的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也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其他人员监管,或由企业主管人一手包办。小企业会计人员少,分工不细,不固定,专业水平一般较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3、会计控制:小企业很少自己设计规章制度,一般照搬现成的会计制度,还删繁就简;会计人员常常需要按领导意图办事,无法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办事,因为如果不按领导意图办事,就会被调动工作甚至被开除。

4、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方面相似但较为简单,在所有者权益方面则有一定的特殊性。小企业的会计报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制报表种类不全, 报表项目不完整,有时根据领导与有关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凑数据,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 法律 ,法规为依据,不能超越或突破国家的统一规定。

2、贯彻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小企业会计机构简单,人员较少,不可能设置专门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符合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

3、贯彻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尽量兼容的原则。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因此,小企业会计记录最好能尽量与税收法规相协调,使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尽量与税法规定相符。

4、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遵循国家的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下, 尽量使小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核算系统设计,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1、会计组织系统设计

针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上述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又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管理部门设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会计岗位设置和责权划分上,可设置三个岗位:

(1) 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职责是在厂长(经理)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财务会计工作处理方面不由管理部领导),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

(2) 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账,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申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 明细账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账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2、会计核算系统设计

(1) 会计科目是企业正确建账,合理核算并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和大中型企业相比,由于经济业务数量较少,科目设置应适当简化。根据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小企业应设置如下五大类32个一级科目:

① 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② 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长期借款;

③ 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本年利润;

④ 成本类:主营业务成本;

⑤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支出,其他支出,所得税。

(2)会计报表选择与设计:

目前,由于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小企业所有全与经营权密切相关,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相对较少,主要是税务部门及债权人。因此,小企业会计报表的选择与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设计一套只提供最基本会计信息的简略会计报表, 应允许小企业按简略的形式编制与提供资产负债和损益表;

② 允许小企业不必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

③小企业由于业务规模比较小,社会影响范围也较小,其报表附注内容应较为简略不必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有关这些方面的重要信息可以用附表或附注的形式说明。

3、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在中小企业的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实物资产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以下就是对这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1) 货币资金控制是中小 企业 会计 控制的要点。中小企业应运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批准的方法,对货币资金收入,保管,支出等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作出严格的规范。一个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一般现金收入应采用连续编号的“现金收据”进行控制,收据由收款员,出纳员,负责人共同签章,存根妥善保管。每天收入的款项,应全部存入银行,“送款单”要及时交会计人员审核,并据以记账。

② 支出款项除零星小额外,一般都应用银行支票支付。严禁签发无记名,空白支票,签发支票的图章必须由相关责任人分别保管,不得由出纳员一人包办。一切支付款项,应采取“付款单”控制。

③ 支付工资须编制工资表,经负责人审核后才能发放,发放时应由领款人签章。

④ 出纳员的工作要与登记分类账的工作分开,尤其是出纳员不得接近客户明细账,以防挪用,侵占公款。

(2)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

由于企业采购过程中经常存在回扣现象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或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

① 业务应由采购部门专门负责,通过各需要部门填制“申购单”进行控制。会计部门依据“申购单”核对库存和预算,核对无误后筹资付款,以避免盲目采购现象的发生。

② 货物送到时,应由保管部门验收并填制“入库单”由验收人员及负责人签章,一份留备登账,一份交采购部门。③ 领用物品凭审签的“出库单”发领。

(3) 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

中小企业在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中,应关注定价原则,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的制订,明确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职责权限,加强合同订立,货物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防范销售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具体包括:

① 企业应专设销售机构负责销售业务,主要通过“供货合同”进行销售控制。所有的销售货物,均应开具统一的发票,发票由会计部门统一管理,并采用定期复核制度。

②销售人员不得参与销售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防私收账款,挪用现金或捏造客户,虚增资产。

③赊销业务,销售折让和折扣以及坏账处理,须经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书面核准后方能办理。

(4) 实物资产会计控制

尽管中小企业的实物资产并不庞大,但是对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保管,维护和记录,还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资产的取得,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理等环节找出关键控制点,采用授权批准,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相互分离和制约,非实物保管人员无权领发货物等一系列控制方法,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5) 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中校企业对外举债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债务,可以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当企业经营好,利润高时,高负债会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举债经营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由于负债经营要承担相当的利息费用,并且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有优先偿付的权利。

(6) 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层,各级部门主管,其他相关人员, 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参考 文献 :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 经济 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计制度是否健全,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 发展 ,因此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主要以大型企业为对象的会计制度不适合其实行,故而企业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符合自身需要的会计制度,简化和规范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切实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会计主体:大多数小企业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通常是所有权与经营两权结合。这与大企业的两权分离不同。很多小企业属于 自然 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的其他事项常混在一起,造成权益混淆。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较多;有的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也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其他人员监管,或由企业主管人一手包办。小企业会计人员少,分工不细,不固定,专业水平一般较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3、会计控制:小企业很少自己设计规章制度,一般照搬现成的会计制度,还删繁就简;会计人员常常需要按领导意图办事,无法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办事,因为如果不按领导意图办事,就会被调动工作甚至被开除。 

4、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方面相似但较为简单,在所有者权益方面则有一定的特殊性。小企业的会计报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制报表种类不全, 报表项目不完整,有时根据领导与有关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凑数据,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 法律 ,法规为依据,不能超越或突破国家的统一规定。 

2、贯彻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小企业会计机构简单,人员较少,不可能设置专门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符合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 

3、贯彻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尽量兼容的原则。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因此,小企业会计记录最好能尽量与税收法规相协调,使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尽量与税法规定相符。 

4、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遵循国家的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下, 尽量使小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核算系统设计,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1、会计组织系统设计 

针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上述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又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管理部门设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会计岗位设置和责权划分上,可设置三个岗位: 

 (1) 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职责是在厂长(经理)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财务会计工作处理方面不由管理部领导),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 

 (2) 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账,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申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 明细账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账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2、会计核算系统设计 

(1) 会计科目是企业正确建账,合理核算并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和大中型企业相比,由于经济业务数量较少,科目设置应适当简化。根据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小企业应设置如下五大类32个一级科目: 

① 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② 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长期借款;

③ 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本年利润; 

④ 成本类:主营业务成本; 

⑤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支出,其他支出,所得税。 

(2)会计报表选择与设计: 

目前,由于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小企业所有全与经营权密切相关,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相对较少,主要是税务部门及债权人。因此,小企业会计报表的选择与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设计一套只提供最基本会计信息的简略会计报表, 应允许小企业按简略的形式编制与提供资产负债和损益表; 

② 允许小企业不必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 

③小企业由于业务规模比较小,社会影响范围也较小,其报表附注内容应较为简略不必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有关这些方面的重要信息可以用附表或附注的形式说明。 

3、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在中小企业的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实物资产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以下就是对这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1) 货币资金控制是中小 企业 会计 控制的要点。中小企业应运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批准的方法,对货币资金收入,保管,支出等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作出严格的规范。一个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一般现金收入应采用连续编号的“现金收据”进行控制,收据由收款员,出纳员,负责人共同签章,存根妥善保管。每天收入的款项,应全部存入银行,“送款单”要及时交会计人员审核,并据以记账。 

② 支出款项除零星小额外,一般都应用银行支票支付。严禁签发无记名,空白支票,签发支票的图章必须由相关责任人分别保管,不得由出纳员一人包办。一切支付款项,应采取“付款单”控制。 

③ 支付工资须编制工资表,经负责人审核后才能发放,发放时应由领款人签章。 

④ 出纳员的工作要与登记分类账的工作分开,尤其是出纳员不得接近客户明细账,以防挪用,侵占公款。 

(2)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 

由于企业采购过程中经常存在回扣现象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或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 

① 业务应由采购部门专门负责,通过各需要部门填制“申购单”进行控制。会计部门依据“申购单”核对库存和预算,核对无误后筹资付款,以避免盲目采购现象的发生。 

② 货物送到时,应由保管部门验收并填制“入库单”由验收人员及负责人签章,一份留备登账,一份交采购部门。③ 领用物品凭审签的“出库单”发领。 

 (3) 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 

中小企业在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中,应关注定价原则,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的制订,明确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职责权限,加强合同订立,货物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防范销售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具体包括: 

① 企业应专设销售机构负责销售业务,主要通过“供货合同”进行销售控制。所有的销售货物,均应开具统一的发票,发票由会计部门统一管理,并采用定期复核制度。 

②销售人员不得参与销售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防私收账款,挪用现金或捏造客户,虚增资产。 

③赊销业务,销售折让和折扣以及坏账处理,须经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书面核准后方能办理。 

(4) 实物资产会计控制 

尽管中小企业的实物资产并不庞大,但是对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保管,维护和记录,还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资产的取得,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理等环节找出关键控制点,采用授权批准,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相互分离和制约,非实物保管人员无权领发货物等一系列控制方法,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5) 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中校企业对外举债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债务,可以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当企业经营好,利润高时,高负债会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举债经营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由于负债经营要承担相当的利息费用,并且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有优先偿付的权利。 

(6) 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层,各级部门主管,其他相关人员, 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参考 文献 :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计制度是否健全,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主要以大型企业为对象的会计制度不适合其实行,故而企业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符合自身需要的会计制度,简化和规范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切实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会计主体:大多数小企业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通常是所有权与经营两权结合。这与大企业的两权分离不同。很多小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的其他事项常混在一起,造成权益混淆。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较多;有的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也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其他人员监管,或由企业主管人一手包办。小企业会计人员少,分工不细,不固定,专业水平一般较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3、会计控制:小企业很少自己设计规章制度,一般照搬现成的会计制度,还删繁就简;会计人员常常需要按领导意图办事,无法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办事,因为如果不按领导意图办事,就会被调动工作甚至被开除。

4、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方面相似但较为简单,在所有者权益方面则有一定的特殊性。小企业的会计报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制报表种类不全, 报表项目不完整,有时根据领导与有关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凑数据,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超越或突破国家的统一规定。

2、贯彻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小企业会计机构简单,人员较少,不可能设置专门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符合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

3、贯彻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尽量兼容的原则。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因此,小企业会计记录最好能尽量与税收法规相协调,使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尽量与税法规定相符。

4、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遵循国家的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下, 尽量使小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核算系统设计,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1、会计组织系统设计

针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上述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又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管理部门设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会计岗位设置和责权划分上,可设置三个岗位:

(1) 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职责是在厂长(经理)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财务会计工作处理方面不由管理部领导),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

(2) 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账,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申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 明细账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账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2、会计核算系统设计

(1) 会计科目是企业正确建账,合理核算并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和大中型企业相比,由于经济业务数量较少,科目设置应适当简化。根据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小企业应设置如下五大类32个一级科目:

① 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② 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长期借款;

③ 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本年利润;

④ 成本类:主营业务成本;

⑤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支出,其他支出,所得税。

(2)会计报表选择与设计:

目前,由于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小企业所有全与经营权密切相关,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相对较少,主要是税务部门及债权人。因此,小企业会计报表的选择与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设计一套只提供最基本会计信息的简略会计报表, 应允许小企业按简略的形式编制与提供资产负债和损益表;

② 允许小企业不必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

③小企业由于业务规模比较小,社会影响范围也较小,其报表附注内容应较为简略不必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有关这些方面的重要信息可以用附表或附注的形式说明。

3、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在中小企业的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实物资产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以下就是对这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1) 货币资金控制是中小企业会计控制的要点。中小企业应运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批准的方法,对货币资金收入,保管,支出等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作出严格的规范。一个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一般现金收入应采用连续编号的“现金收据”进行控制,收据由收款员,出纳员,负责人共同签章,存根妥善保管。每天收入的款项,应全部存入银行,“送款单”要及时交会计人员审核,并据以记账。

② 支出款项除零星小额外,一般都应用银行支票支付。严禁签发无记名,空白支票,签发支票的图章必须由相关责任人分别保管,不得由出纳员一人包办。一切支付款项,应采取“付款单”控制。

③ 支付工资须编制工资表,经负责人审核后才能发放,发放时应由领款人签章。

④ 出纳员的工作要与登记分类账的工作分开,尤其是出纳员不得接近客户明细账,以防挪用,侵占公款。

(2)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

由于企业采购过程中经常存在回扣现象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或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

① 业务应由采购部门专门负责,通过各需要部门填制“申购单”进行控制。会计部门依据“申购单”核对库存和预算,核对无误后筹资付款,以避免盲目采购现象的发生。

② 货物送到时,应由保管部门验收并填制“入库单”由验收人员及负责人签章,一份留备登账,一份交采购部门。③ 领用物品凭审签的“出库单”发领。

(3) 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

中小企业在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中,应关注定价原则,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的制订,明确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职责权限,加强合同订立,货物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防范销售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具体包括:

① 企业应专设销售机构负责销售业务,主要通过“供货合同”进行销售控制。所有的销售货物,均应开具统一的发票,发票由会计部门统一管理,并采用定期复核制度。

②销售人员不得参与销售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防私收账款,挪用现金或捏造客户,虚增资产。

③赊销业务,销售折让和折扣以及坏账处理,须经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书面核准后方能办理。

(4) 实物资产会计控制

尽管中小企业的实物资产并不庞大,但是对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保管,维护和记录,还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资产的取得,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理等环节找出关键控制点,采用授权批准,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相互分离和制约,非实物保管人员无权领发货物等一系列控制方法,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5) 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中校企业对外举债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债务,可以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当企业经营好,利润高时,高负债会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举债经营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由于负债经营要承担相当的利息费用,并且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有优先偿付的权利。

(6) 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层,各级部门主管,其他相关人员, 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13篇

虚拟企业简易会计是指一种为了反映、监督、预测、决策、分析、考核短期型虚拟企业和联盟型虚拟企业的资本构成、技术构成、资产构成、成本耗费、税务计量、经营成果的形成与分配的核算模式。笔者借鉴以美国、英国为典型代表的“投资主导型”会计,设计虚拟企业简易会计,其特点是会计准则由社会各专业团体负责制定,强调会计准则为投资者服务,维护投资者的权益,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对虚拟企业经营业绩作出评价。

二、虚拟企业简易会计制度

虚拟企业简易会计核算应当以虚拟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其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以合作期间的技术网络、生产网络、营销网络为前提;以公历制,按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合作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以虚拟企业成员确定的货币币制作为记账本位币,其他成员所在国货币一律要换算成记账本位币;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的文字采用虚拟企业成员确定的文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不使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递延税项”等跨期摊配类科目;不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不采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包装物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等调整类科目,将折旧摊销直接减少各项资产;资产减值直接作损失处理,冲减当期经营成果;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采用电子网络技术处理并进行电子介质备份,同时用纸介质作备案;解体前应计提虚拟企业的会计档案的保管费用。

三、虚拟企业简易会计科目

由于虚拟企业的特性及其会计制度的局限性,虚拟企业简易会计科目宜粗不宜细,宜少不宜多。具体设置:资产类科目:货币资产、存货资产、投资资产、债权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类科目: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薪金、应付税金、应付利润;权益类科目:资本、资本溢折价;收入类科目:经营收入;费用类科目:成本耗费、比价损益;成果类科目:经营利润、利润分配。在一级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四、虚拟企业简易会计的账务处理

1.资本构成的账务处理。虚拟企业成员可用货币、有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其他财产权等各类资产出资,但出资应当是虚拟企业成员的合法财产。虚拟企业成员应当按照虚拟企业电子协议约定的出资方式、出资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虚拟企业成员若以货币出资的,应当按照选定的币种,按直接标价法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成员用非货币方式出资需要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进行资本评估。虚拟企业接受其成员投资时,账务处理为:借:货币资产、存货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记账本位币);贷:资本——某虚拟企业成员(虚拟企业选定币种计量单位×他国货币交换比例)、比价损益(“比价损益”有时可能在借方)。当成员退出或虚拟企业解体时,做上述反方向会计分录即可。

2.虚拟企业技术构成的账务处理。虚拟企业的设计、生产、经营、销售等网络技术构成由虚拟企业成员共同提供,但不得以侵犯他人网络技术为原则。虚拟企业成员的网络技术可用货币计量进入会计核算体系,应在接受网络技术时,借:无形资产——××技术(评估价值);贷:资本——某虚拟企业成员(评估价值)。退出时做上述反方向会计分录。

3.虚拟企业采购本企业品牌的账务处理。虚拟企业将本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技术交给本企业确定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时,一般不作账务处理,只做备查记录。按照本企业与生产厂家签订的品牌产品的数量、质量、完工期等具体协议采购本企业品牌产品时,借:存货资产(采购价值);贷:货币资产、应付账款等(采购价值)。

4.虚拟企业成本耗费的账务处理。虚拟企业在设计、流通、销售中发生成本耗费时,借:成本耗费(实际耗费额);贷:货币资产、存货资产、投资资产、债权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际耗费额)等。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包装物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等时,采用直接减少各项资产的方法编制上述会计分录,便于各会计期间掌握各项资产的增减情况,提高透明度。

5.虚拟企业销售品牌产品的账务处理。当虚拟企业出售品牌产品获得经营收入时,借:货币资产、债权资产(销售收入额)等;贷:经营收入(销售收入额)。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成本耗用(采购价值);贷:存货资产(采购价值)。

6.虚拟企业经营成果与分配的账务处理。虚拟企业的经营成果由经营收入与成本耗费所构成,在结转“经营收入”时,借:经营收入(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贷:经营利润(经营收入本期发生额合计)。当结转“成本耗费”时,借:经营利润(成本耗费本期发生额合计);贷:成本耗费(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若“经营利润”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则为虚拟企业的当期经营利润,否则为当期经营亏损。

虚拟企业的利润或亏损应由成员单位依照虚拟企业的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或分担,且必须在虚拟企业成员生产经营期间(即解体之前)分配或分担完毕,不留任何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的尾巴。若要再次合作,则重新建制建账。虚拟企业损益的分配与分担

按下列方法处理:按原始投资额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或亏损分担,适用于投资额在虚拟企业存续期间不发生增减变化,且各成员在虚拟企业的劳务量相同;按年末投资额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或亏损分担,适用于各成员在虚拟企业存续期间有提用投资额的情形,且各成员在虚拟企业的劳务、管理方面付出了大致相等或完全相等的劳务量;按加权平均投资额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或亏损分担,适用于各成员在虚拟企业期间既有追加投资、又有抽走投资的情形,且成员之间的责任与义务相等或大致相等;按固定比例法进行利润分配或亏损分担,要求各成员的投资、劳务、管理方面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按平均分配法进行利润分配或亏损分担,要求各成员的权责利完全相等;先按投资资本付息(股利),后将剩余部分再平均进行分配和亏损分担,适用于各成员投资额完全不相等,且各成员的职责大致相等或完全不相等的情况;先按薪金(效益工资)、奖金、津贴分配,余额再平均进行利润分配或亏损分担,适用于各成员在劳务、服务、管理诸方面所付出的劳务完全不同,但各成员的投资额完全相等或大致相等的情况;先按资本付息,后按薪金、奖金、津贴再平均进行利润分配或亏损分担,适用于各成员在投资、劳务、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完全不相同的情况。其会计分录为:借:利润分配;贷:资本、货币资产等科目。

7.虚拟企业税务计量的账务处理。在税收方面,由于各国家、各地区、各行业、各所有制的税种、税基、税率、税期不同,应采取“一竿子到底”的原则,按各虚拟企业成员的计税所得额与一定比例计征所得税,既简便易行,又可防止偷税漏税事件的发生。税款缴纳,各虚拟企业成员不得自行处理,应由虚拟企业统一计缴。计提时,借:利润分配(应交所得税税额);贷:应付税金(应交所得税税额)。上交时,借:应付税金(应交所得税税额);贷:货币资产(应交所得税税额)。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 设计 会计法规体系 合规性 会计信息质量

一、形势迫使企业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工作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会计工作的发展,是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和广大会计工作者努力进取的结果。但是会计工作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会计信息失真就是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已引起多方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有效保障会计秩序,加强社会监督,抵制会计领域的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修订后的《会计法》已于1999年10月30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以第二十四号主席令公布,自2000年7月1日施行。虽然《会计法》的颁布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很难有一种会计制度或模型能始终如一地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如何才能真正使企业的会计工作走向法制轨道,并能正确地计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承担的负债,合理衡量企业收益与成本,为企业外界利益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信息质量在当前所引起的关注,并不能说明过去的会计信息质量就好。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投资渠道单一,外界对会计信息要求不高。而作为各个会计主体虽也是严格遵守非常详细的行业会计制度,但只注重平时的核算过程。例如对现金的核算,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使用“现金”科目,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对最终提供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客观性则重视不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企业没有多大的灵活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也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多元化,必然强调会计报表信息的高质量,在国外报表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而对一项业务是增加固定资产还是增加设备不作深究。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具有很强的动感,因为作为信息系统企业会计制度应适应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由于信息有效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优秀的会计制度也应该是动态的。通货膨胀时高时低、技术革新迅速,浮动外汇汇率的影响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干扰,都会引起企业外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满。这些外在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重新修订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这就说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不仅存在于一个新单位,对于老单位有时更为重要。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要具有合规性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准则,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企业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应采用的程序和方法,应提供的数据资料以及会计管理应达到的要求所作的明确规定。一般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成本制度的设计以及会计报告的设计等内容。从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不难看出,在设计会计制度时首先要合规。1985年1月21日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诞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为内容的会计法规体系。所谓合规性首先要符合会计法律即《会计法》,因为它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其次要符合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尤其要符合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再次要符合会计规章,它是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行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合规性要求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该体系并把它们贯彻到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中。例如根据国家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结算制度》,企业就应制定有关货币资金的收支、保管和核算的规定,以充分体现有效利用资金,堵塞贪污盗窃和违纪使用现金的漏洞。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条主要途径,它的颁布实施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自觉行为,它虽不属于法律范畴,但它具有法规效力。例如随着我国个体工商业的发展,财政部印发《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试行)》,要求个体工商户按规定必须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办理个体户的财务工作,有条件的应当聘请有关社会中介机构记帐。根据这一规定个体企业就应进行会计人员和机构的设计。另外该制度还增设了“税后列支费用”科目,迫使企业将业主个人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支出剔除在帐外,用个体户帐内款项为业主个人或其家庭代为支付的款项,视作业主提款,通过“业主投资”科目核算,这正是依据的会计主体假设。

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过程应当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保证

企业应根据外界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要求,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体系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例如根据一致性原则,企业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一年内要保持不变,但期间若遇到特殊原因,根据重要性原则就可以中途变更,但要对外界披露。再如,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套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并建立合理有效的传递程序,以便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又如各项经济业务的进行均需有管理部门授权,任何人未经管理部门授权不得动用企业的资产,这些控制要求均需有关领导人签字,这与《会计法》突出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相辅相成,从控制程序和法律上解决一些领导人为人不正、授意、指使编造假的会计资料,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国外也不泛这样成功的例子,众所周知的飞利浦公司,自1951年开始采用现值会计, 50年代至80年代对现值会计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但1992年又重新回到成本会计,作出这种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使控制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15篇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使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变得更为重要。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从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现状入手,分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会计漏洞,进而从会计防范的角度探讨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国有中小企业 产权制度 改革 会计制度

产权制度,就是国家为调整与财产有关的经济权利关系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围绕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产权制度得到不断完善,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前提,产权结构多元化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核心,产权的顺畅流动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企业家的选拔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是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对于灵活多样的国有中小企业,按照上述模式进行改革显然不切实际,必须有适合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特殊模式,而该模式的核心则是会计制度的设计。合理的会计制度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顺利改革,对防止产权的流失也会起到明显的作用。

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国有大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却没有引起各方的重视。相关部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型企业的产权改革上,对其改革路径、改革模式、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极为关注。而把这些套路强行的搬到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上来,会造成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各种窘境,使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严重滞后。在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设计上也存在许多的欠缺,特别是财务制度的设计上,存在许多的漏洞。十五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借企业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关系,致使金融机构大量债权悬空,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国有资产流失。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的杠杆效应没有明显的发挥出来,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减少的同时,在收益创造上也大量的萎缩。

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一)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明晰化是市场经济和国企改革的必然要求

产权明晰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国企引入责任损失主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力较弱的国有中小企业进行合理的产权制度优化有助于国有资产杠杆效应的体现,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实现国有资产收入的最大化。同时国有中小企业产权的合理流转有助于国家对关键性行业的调控,并且能实现资产与市场的活化。

(二)财务会计制度强化是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手段

财务会计制度的明晰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障,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财务的模糊不清将导致资产的流失等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管理制度和人员的疏松,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常出现“改则变、变则流”的奇怪现象,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流向了私人的腰包。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在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尽快实现产权的具体化、人格化,形成清楚、明晰的产权界定。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复杂的产权结构现实和诸多的产权改革障碍,加之对社会、经济系统稳定性的考虑,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只能选择一个逐步的过程,并且对不同的改革对象进行不同的产权制度选择。

(三)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财务制度模型分析

财务制度在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非常明显,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产权制度改革效益函数:W=At(k,g,r,q)f(z,s,l,n)

W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综合效益值;A函数表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外生变量影响,其中t函数表示外部效应的指数影响关系,k即为会计制度,g为管理制度,包括内部和外部管理,r为人员素质,q为其他影响因素;f函数表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内生影响因素,其中z表示企业资产组成部分,s表示国有资产收益率,l表示企业所处行业或领域,n表示其他因素。由上述产权制度改革效益函数可以综合评价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综合效应。其中,会计制k,单独作为一个影响因素,这表明,会计制度对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会计制度设计思路

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必须建立明晰的会计监管和审核制度。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下,促进国有中小企业产权的优化。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会计制度设计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过程中的会计审核与监管

由于国有中小企业的灵活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多种灵活的方式:“国有民营”模式――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权宜选择;国有资产的长期承包与租赁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员工持股的股份制改革――走共同富裕的产权优化道路。上述种种产权制度模式的改革其宗旨就是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在此过程中必须加强相应的会计审核与监督制度,做到资产调动的明晰化和公开化。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在会计监管与审核上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离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推动,将难以顺利进行。

(二)加强产权改革中资产的评估与审核

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必须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和审核,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资产评估结果要经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部门确认。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发生产权变动时,应申请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有关部门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时,应要求改制企业提交有关金融机构出具的金融债权保全文件。国务院承担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部门要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好改制企业的资产确认和评估工作,严禁将改制企业的国有资产人为低估和无偿量化分配给个人。资产评估机构必须有合法的资格认证和开业证明,要真正办成公平、公正的社会中介组织,依法评估、严格自律,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加强会计制度真实性规范性管理

要从严查处中小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的不法行为,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改制过程中存在的产权至上、急于求成、不规范化的问题外,中小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第三方的评估机制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机构的监督机制没有真正有效的运行才是其关键所在。所以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核心则是明晰的会计监管与审核制度。只要会计制度明晰化与真实化,其他所有行动将处于会计制度的监管之下而变得有条不紊。

结论

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必须引起各方的关注,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同时,要结合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企业的现状,进行不同模式的探索,在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同样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会计制度的实施必须严格,必须做到公正与真实,否则产权制度改革的会计监管将流于形式。而对于不易引起重视的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严格而制度性的会计制度会起到明显的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世瑜.论财会管理在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中的作用[J].商业会计,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