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

科技博士论文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工科博士生博士生导师“软”“硬”创新特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博士生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98年以来,博士生教育规模以每年平均超过20%的速度递增。随着数量的增长,博士生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有关博士生质量提高,学界提出了各种观点、思考、建议,包括从“软”“硬”两方面提高,既要有规律、理论分析,又要联系实际,并指出导师在对学生指导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工科类博士生科研创新现状分析

博士生与硕士生、本科生的最大不同在于“研究”。我国在1992年《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中也指出“博士教育的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学位条列》第6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标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不难看出,博士教育中,具备科研和实践技术创新能力是获取博士学位条件之一。

作为工科博士生,其科研创新又具独特性。(1)应具有理论意义;

(2)应具有工程或技术研发创新意义。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者交流中,一些导师反映目前博士生研究有偏“软”、偏“硬”倾向,偏“软”是研究缺乏与实际联系,偏“硬”是缺乏规律、理论分析。从软的方面看,一些博士生愿搞模型、算式,不愿动手实验,不愿联系实际进行研究。从“硬”的方面看,现在工科院校中,博士生普遍存在做研究逻辑思维能力不高问题,博士生论文像科技报告,工程味道太浓,科学研究不足,高水平创新性学术论文难出现。

为培养这种“软”“硬”兼顾的科学品质,许多导师强调工科博士生首先要有理论上的创见、研究,再者还要具有重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素质。目前我国工科博士生在这两方面都不足,特别是实践创新远不够。浙江大学在“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中指出,我们有着庞大的博士生队伍,但原创性科研成果少,与企业联系的、现实效应强的创新成果更少。

改变这一情况,涉及方面很多,其中导师作为博士生创新的第一负责人,将对博士生的创新有直接影响。为此研究工科博士生创新,必须研究导师如何发挥作用。

二、导师对工科博士生“软”“硬”特质的培养

1.加强对博士生课题选择导控

选题方面突显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谈自己培养理工科博士经验时,指出“将自己考虑的一些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解决时机基本成熟、有初步方案可以动手研究的课题,或者是已经着手尚未展开的课题,或者是有想法的前沿课题,提供给博士生去做。这样的课题,目标和意图比较明确,突破口也找的比较准,起点比较高,工作量比较有底。”导师在长期研究中,对本学科的理论、技术进展有清楚的了解,博士生做导师的课题可在“软”“硬”两方面取得进展。还有的导师,则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洪义导师强调对思维敏捷又有钻劲的学生放手鼓励,让其自己找到理论、技术突破点,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其建立信心。这样迅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预见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科研的道路上较早地独立开步走。

2.导师营造学术创新氛围和条件

导师营造科研的氛围和条件,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方面,导师需要起带头作用,用于承担重大课题。同时积极改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在物质方面,丰富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正常开展的保障,是博士创新性研究必不可少的平台。对比中美博士生研究条件可知,我们博士生的实验室条件需大力改进。此外,需保证博士生的生活质量。如果仅加强师生间良好创新气氛建设,没有相应的物质支持,博士生为生活、为科研奔波,则很难出创新成果。

三、导师培养工科博士生“软”“硬”创新特质应抓关键环节

导师指导博士生“软”“硬”创新应贯穿培养各方面,包括生源选拔,课程设置,论文开题、写作,中期考核及论文答辩等方面。

1.抓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为博士生在未来研究领域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奠定知识基础。美国大学及研究机构,导师对课程精心设置,提供博士生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成就。专业课注意与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另外设立专题课程,围绕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导师可以根据科技发展需要,增加、删减或变换课程,课程更新较快。因此,导师们可以向这种模式进行学习,在课程建设上多加关注。

2.抓论文写作三环节

目前不少导师不重视学生理论培养和创新,不重视博士论文的写作,造成博士生研究重复多,理论、技术创新性低问题。导师和博士生必须处理好学位论文与科研工作关系,使博士生论文与科技攻关课题相结合,出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在研究阶段,导师要给学生论文设计、课题研究提一些建设性意见,组织学生攻关,参与研究过程,针对性指导学生开展课题,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在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学生成果过程中,导师也要对研究、写作规范加以指导。同时还要检阅学生论文,考察文章研究原创性、独立性,与学生一起总结重点突出的问题,“软”“硬”创新点以及何以为创新等,并指出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深入方向。只有把好论文选题、写作每一环节,才能确保创新成果出现及被认同。

3.抓科研活动

在博士生学习研究过程中,导师要引导博士生参与科研创新课题。调研显示,博士生普遍希望参加导师的纵向课题研究,能够有所发明创造,理论突破,对于横向课题,虽不排斥,但最好能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理论实例论证提供方便。在引导博士生参与课题中,导师要避免将博士生看作简单劳动力现象,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特别是与国家、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纵向课题,在研究中,根据学生承担任务的情况,给以相应的薪酬或基金,从承担课题重任、经费保障方面促进学生调研、实践,理论研究,出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一、生物博士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作物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专家——赵术珍博士副研究员

2、上海康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应用专家王冬博士来我校讲学

3、规范标准凝聚共识发酵蛋白前景广阔——访浙江科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章亭洲博士

4、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学科

5、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物工程部数学模型专家吴新一博士来兰州讲学

6、英国生物海洋学家克森博士来海洋局二所讲学

7、生物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专访北大未名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教授潘爱华博士

8、责任赢得机遇创新引领行业——访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守军博士

9、国际翘楚顶端科技——记众森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执行总裁吴炯博士

10、变废为宝的生物“魔术师”——记苏州先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旭博士 >>>>>快速掌握学术论文写法——题目的大小

11、生物医药有望甩掉“舶来品”——专访工业化无血清细胞培养专家罗顺博士

12、吉林农业大学作物生物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3、丹尼斯克:专注益生菌关注人体健康——专访丹尼斯克生物活性产品事业部大中国区工业总监金苏博士

14、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

1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标准

二、大学生物博士论文题目大全集:

1、微量元素的辛勤耕耘者——记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朱年华博士

2、在生物基因的世界里遨游——记着名学者邹丹博士

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标准(下)

4、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发表SCI论文情况

5、自主创新推动基因检测产业化——记嘉兴汇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滨博士

6、沐浴春风共发展——访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泽林博士

7、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博士论文答辩通过

8、王明伟博士谈商品经济下的生物技术

9、用高级技术训练运动员——美国生物力学专家艾里尔博士在宁讲学全文

10、我国农业生物物理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在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通过论文答辩

11、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医药博士论坛

12、云南省生物产业与生物经济发展论坛举行百名留学博士发表《昆明宣言》

13、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生物材料研究所所长、书记生物医用金属功能材料方面学术带头人《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学术会》生物功能材料分会场副主席硕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振涛博士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建设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建设与教育技术前辈们的努力,伴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深化与改革、学位授权审核体系的改革与调整、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等动因,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数量与规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发展历程。

 

1993年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教育技术学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3]13号文件)[3],将“电化教育,’专业正式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归属于教育学科门类,并注明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还是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五批学位授权审核中,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我国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何克抗先生成为我国第_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之后的几年中,条件逐渐成熟的几所师范类高校相继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除此之外,200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博士学位授权审核体制改革,《关于委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自行审核—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大学获得自行审核增列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点的权利,同时具备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非师范类高校建立的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但目前为止并未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

 

面对社会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学科授权体系改革的机遇,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期积淀,使得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数量与规模快速发展。浙江大学于2010年被批准设立博士点[5]。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审核批准增列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4所院校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点同时获得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除此之外,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的实际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8年10月《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尝试将学位授予权部分下放到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政府,允许以立项建设方式审核批准增列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学科。其中,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其教育学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13年这两所高校顺利完成了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验收,获批教育学_级学科博士点,教育技术学专业随之获得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27所高校获得了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各高校相应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北京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虽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仍未有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计划。所以,截至2015年,共有18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

 

生。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数量的大幅增加,这与学科发展的前期铺垫、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前辈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三、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分析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以下从地域分布、高校类型与研究方向聚焦等方面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总体情况。

 

(_)地域分布

 

从27所教育技术学博士点高校所属地区来看,既有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又存在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体现在,这些高校广泛分布于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华东地区(7所)、华北地区(7所)(注:内蒙古自治区横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由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所在地呼和浩特地处华北地区,故此处将内蒙古师范大学划归华北地区)、华中地区(4所)、西北地区(3所)、东北地区(3所)、西南地区(2所)、华南地区(1所),涉及全国4个直辖市和16个省、自治区。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体现在,华东地区与华北地区博士点数量较多,占总数的_半。华东地区的博士点分布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大多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域优势使得这些地区的高校易于汇聚人才资源、科研资源及充裕办学经费,学科建设与发展较为迅速。华北地区的博士点主要分布在北京与天津,其中北京市就有5所,数量也最多,原因可能是,北京市是我国政治与文化中心,各大重点高校云集于此地,地域优势再加上国家扶持、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使得教育技术学科在北京高校中的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方面,中西部很多省份、自治区没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虽然说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建设、培育与发展不能搞平均主义,但也应在注重因势利导、培育重点的同时,兼顾分布协调、均衡发展,只有在全局规划的协调性上做好文章,才能真正有利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长远、科学发展。

 

(二)高校类型

 

目前,具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构都是局等院校。从局校层次上看,有“985工程”局校8所,“211工程”高校1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1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1所,省部共建高校5所,说明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高、实力较强,有较深厚的学科积淀。从高校类型来看,师范类高校多达19所,综合类高校7所,理工类高校1所。这说明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也已成为培养教育技术高端人才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综合类高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实力强劲,研究领域宽广,更利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交叉性与多元化发展。而师范类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正在由过去培养单一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师资的使命,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所以师范类高校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要注重其实践性、综合性等,将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推动改革的着力点。

 

(三)研究方向聚焦

 

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代表了学科的研究取向、特色及发展趋势。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远程教育学”经过多年学术积累,凝聚了成熟的学术梯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电视”与“教育传播”、西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内蒙古师范大学“技术史与教育技术史”等,依托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专长和培养单位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知名度,具有鲜明的优势与研究特色。

 

根据各高校招生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把相近研究方向进行归类分析,其中有8所院校设置了“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占总数的12.3%;其次是“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方向,占10.8%;“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占9.2%;“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占7.7%;“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各占3.1%。还有一些方向,如“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研究”,“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媒体设计与开发”,“学习分析技术”以及“知识服务与管理”等,名称上依旧沿袭教育技术学常规研究方向。还出现了一些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而设置的研究方向,比如“新媒体阅读、知识交流”,“新媒体技术与艺术应用研究”,“新媒体与教育”,“教育云与数字校园”以及“云计算与教育公共服务”等。总体来讲,各高校研究方向设置较为分散,重合率相对较低,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近年来,有些研究方向也比较注意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与新的博士生导师,以形成新的学术梯队与研究方向,从而有效避免了稳定研究方向“飘移”现象。所谓“飘移”现象是指由于老一代学科带头人退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同时肩负繁重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后备学术梯队不稳定或未培育起来等因素,致使学科建设停滞不前而导致的学术滑坡。学术梯队建设与培育是实施研究方向的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研究方向建设必须依据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形成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将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助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

 

四、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

 

从系统论视角看,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是由诸多环节、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系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从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培养考核三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博士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包含着特定的价值目的和价值判断,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博士”这一问题,是整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要求培养对象“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定位基本上都是学术型博士,强调了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突出了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这与美国教育技术学学术型博士层次培养定位较一致,如教育技术老牌名木父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层次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教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者,通过基础研究发现新知识和通过应用研究解答特定的实际问题,博士一般在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在和教育技术相关的私人部门、公共研究部门、开发中心担任研究者气但美国有的高校,比如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虽然这两个方向都是研究导向,但偏学术研究主要针对研究性大学或高校,偏职业研究主要针对政府、K-12教育、工商业、非营利组织、军队对教育技术博士生的需求,在课程安排上也更注重项目经验、团队工作、管理及领导能力的训练。美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是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这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二)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是根据培养目标及要求,针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教育方法或教育形式。培养方式回答了“怎样培养”的问题,一般包括招生与录取、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等诸多要素。培养方式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各构成要素之间是否优化组合。招生与录取是培养工作的起点,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社会大环境的中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课程设置、科学研究是主要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则贯穿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

 

1.招生与录取

 

在博士生培养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是重要的起始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招生有直接攻博、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多种形式。公开招考_般实行各校自主命题、自主划线、自主录取,大多采取初试(笔试)+复试(面试)的“考试入学制”,对于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生力军进入博士队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考试入学制”可能带来诸如导师自主权缺失等问题,难以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人才。为了弥补功能短板,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以对申请材料的审查代替初试,通过学校自主组织的综合考核来考查申请者的培养潜力与学术创新能力。“申请一审核制”有利于申请者和导师之间的双向了解,能够使导师更好地了解申请者的全面素质,从而遴选出最适合培养的申请者。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从2013年在公开招考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时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选拔博士生制度,即申请者提交申请,然后经过初审和面试两个环节择优录取,给其他高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申请一审核制”创新了博士生招考理念,将选拔的重点落在了对申请人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批判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赋予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招生选拔中更大的自主权。因此,提升博士生招生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渐进地将“申请一审核制”引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招生选拔中,逐步由目前“考试入学制”和“申请一审核制”并存的双轨制走向单轨的“申请一审核制”是必然趋势。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与教学是实现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加深专业知识掌握,提高科研能力,使博士生掌握较宽广、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课程设置普遍实施学分制,大多规定博士生修读学分在20学分左右,由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政治理论课与外语类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统_设置,选修课是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研究方向的深度而开设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参加学术活动、作学术报告等。

 

但从目前各高校设置课程科目和实施方式来看,仍然存在_些问题,诸如课程设置缺乏层级性,课程名称、内容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要求等与本科、硕士研究生差别不大,未能突出学术性。从课程体系的编制来看,存在随意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仅考虑博士生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因人设课。笔者以为,由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旨趣各异,博士生课程应当是“自助餐”式的,体现个性化,内容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协调统_,学习应重在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质量,围绕学位论文、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

 

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与中心环节。_般高校都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国内外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提高博士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能力。英国学者E.M.Phillips认为,博士生培养过程就是使学生“在研究领域里,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的过程”[12]。大多数高校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有的要求。除此以外,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评判与衡量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创造性、批判性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体现在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前沿性、独创性和系统性。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标准、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4.导师指导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大多数实行导师制,博士生导师作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链条中最关键的节点。博士生导师受到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研究与能力、学校研究条件及经费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式也因人而异。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导师对博士生指导与培养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对处于学科前沿、以研讨精深学术为主的博士生培养来说,这个互动过程更为明显,意义更重大,更多表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在美国的大学,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的。其_,组合式、套餐式指导制度。博士生入学以后,建立一个以导师为主,另外至少三名教师组成的指导小组,按照培养方案,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咨询、讨论和指导,共同负责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进行监督和把关,为博士生的研究提供了_个求教、切磋学术的正式专家网络,使博士生增加了研究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开始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其二,导师指导培训制度。虽然“有些导师天生就具有教导的能力和兴趣,但是他们很少发展自己的教导技能以更好地促进这种能力和兴趣”P3。导师指导方法的培训得到美国许多大学的认同,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培养考核

 

培养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评价考核的调节与反馈,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进而保障并提高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考核的范围涉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课程考核主要针对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进行考核,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展开,大多以读书报告、论文、项目开发等方式进行。中期考核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管理与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培养单位对其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业务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对不宜继续培养者终止其学业,以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开始博士论文的选题;确定选题后,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需要提交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科研过程中,需要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报告,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中期检查或根据需要组织研讨;通过学位论文评阅,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博士生,导师组织博士生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即可匿名送审(俗称盲审,是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盲审通过之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即培养考核的最后环节。答辩内容涉及论文存在的问题、疑点和与论文相关领域的知识,由学位委员会投票决定学位论文是否通过。总之,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五、讨论与思考

 

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找到发展壮大教育技术学科、扩充学科生存空间的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从这个角度求解“南国农之问”,结合前文的分析有以下讨论与思考。

 

(—)加强整体规划,做好博士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近年来已渐进地从外延式发展进入到内涵式发展的阶段,正努力实现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从量的扩充到质的提升,这就需要按照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总体要求,科学地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相互关系,在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区域内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联合培养,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彼此之间加强合作交流,聚合区域内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设置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向,开阔学科视野的同时,扩充学科的生存空间。

 

(二)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框架

 

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教育为教育技术学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低、历程较短,尤其是近年来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发展步伐过快,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张,而相应的培养支撑条件尚未完全到位,博士研究生的质量问题随之凸显。研究生培养支撑条件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种相关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综合。各高校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博士生适度发展规模,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从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完善严格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构建科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在教育信息化事业红火的今天,亟待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同时作为培养目标,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其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并将应用性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事业。

 

(三)调整培养定位,适应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需要理论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两大类人才,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学术型博士即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学术型博士理论基础不深厚、创新潜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培养以知识创新、科学研究为目标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同时更需要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教育信息化实践需求、具有_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及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保持学术型博士规模的同时,尝试招收一些实践应用型博士,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多元化。是否效仿美国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这也是未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充分论证的问题。

 

(四)鼓励产学研合作,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研究生;化工专业

作者简介:孟祥海(1977-),男,山东昌乐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刘植昌(1970-),男,河北沧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201-02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是培养和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撰写和发表科技文章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的延续,是对创新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完善和发掘的再创造过程。文章写作可改变和提升研究生的思维方式,文章发表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发表文章是科学研究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科技文章的写作与发表不仅有利于科学积累,而且是发现人才与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研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与发表的现状,分析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思索了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现状调研

为了解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文章写作与发表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博士生二、三、四年级和硕士生三年级学生群体中发放问卷154份,收回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对有效问卷整理汇总,统计结果如下:

1.研究生科技文章发表情况

博士生四、三、二年级以及硕士生三年级发表文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0.9%、84.21%、64.29%、45.28%,人均发表文章数分别为5.13、2.60、1.86、0.95篇,其中发表的期刊文章数分别为3.38、1.44、1.07、0.42篇,发表的会议文章数分别为1.75、1.16、0.79、0.53篇。在发表的期刊文章中,英文文章的数量远低于中文文章的数量。对于博士生来说,前两年主要是论文的研究阶段,再考虑到1年左右的发表周期,众多的文章是在博士生四年级及以后发表出来,博士生四年级人均发表的英文文章数是博士生三年级的3.1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求博士生在毕业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章,但是调研发现,仍有约9%的博士生四年级学生没有发表过文章。对于硕士生来说,学校没有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人均发表文章数量较低,且多为会议文章。

对有文章发表的博士生,7%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57%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只有36%到了博士阶段才发表文章。对有文章发表的硕士生,14%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82%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另有4%在读硕士之前的工作期间发表了文章。有许多学生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就开始发表文章,因此有必要在硕士阶段甚至本科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文章写作与发表方面的指导,以及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

2.科技文章写作的学习途径

目前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主要学习途径如图1所示。博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学习,比例高达43.76%;硕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和导师介绍,比例分别为23.53%和22.06%。调研发现,65.12%的博士生和76.47%的硕士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文章写作方面的讲座及培训。相对来说,研究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的比例偏低,而这几方面正是学校、教师和导师对学生写作的引导与指导,说明教师在学生文章写作方面的指导有待加强。

3.导师指导科技文章写作的情况

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发挥了很大或较大的作用,但也有23.68%的博士生和8.41%的硕士生认为导师发挥的作用一般,甚至是没有发挥作用。这反映出部分导师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力度不够。调研还发现,博士生在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发表前导师审阅修改的平均次数分别为3.46和2.42次;对于硕士生来说,该数值分别为3.08和4.44次。在研究生文章发表前,导师平均仅审阅修改了三四次,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偏少。

图2为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情况。大多数博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比例分别为44.26%和37.71%;40.63%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方面给予指导,另有21.88%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仅有9.5%左右的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语言修改方面给予指导。与博士生不同,较多的硕士生希望导师能够督促文章的写作,并对研究过程给予指导。

4.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意见期望

调研了研究生写科技文章的主动性,47.06%的博士生能够主动写文章,32.35%的博士生需要导师的督促,20.59%的博士生是在导师的要求下才去写文章。能够主动去写文章的硕士生占29.71%,大部分研究生写文章需要导师的督促或要求。

科技文章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引言、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45.45%的博士生认为引言部分最难写,其次是讨论部分,占34.09%,摘要和结论部分相对较容易写。对于硕士生来说,39.13%的硕士生认为讨论部分最难写,之后依次是引言、摘要和结论。对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指导,需要将重点放在引言与讨论部分。

对于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过程中最欠缺的能力,博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思路以及文章写作技巧;硕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技巧以及研究结果的总结。

对于研究生在科技文章写作方面的期望,博士生认为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导师及时深入的指导、文章写作课程以及写作交流讨论;硕士生认为依次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写作交流讨论、导师指导以及文章写作课程。研究生希望举办文章写作的讲座或培训,开设文章写作课程,并希望能够得到导师及时、快速与深入的指导。

二、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加强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在思想上重视,不断增强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其次需要加强学校和导师的指导,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指标。[1]根据调研分析,要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的写作能力,提升文章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重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

调研发现,博士生和硕士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科技文章写作的比例仅为14%和40%,而更多的是通过他人发表的文章、相关书籍与网站以及同学间的交流来学习。这反映出学校在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不够。大多数研究生没有进行文章写作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这或许是学生不能主动写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还发现多数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少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不大;也有学生反映导师不能及时修改文章,甚至拖了三个月或半年也没有修改。这说明少数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与学生就文章写作进行及时互动,这样会打消学生文章写作的积极性。

2.不断推进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引导与督促

科学研究与文章发表有其自身的规律,研究需要时间,文章撰写、修改与发表也需要时间,这是研究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结果表明,众多研究生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意识,表现在不能主动写文章,需要在导师的要求或督促下才去写;同时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的时间观念,不能将研究结果尽快整理成文章发表。学校对博士生的毕业有文章发表的要求,但是博士生三年级的研究生文章发表的数量仍然较少,即使相对简单的会议文章也不多。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发表文章,同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督促与指导。

3.不断拓展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科技文章的质量提升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扩宽思维,突出新颖性;严谨论证,确保科学性;升华认知,提升理论性;精心组织,增强可读性。[2]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锻炼。学生需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文章的写作,并主动自觉地勤学多练。[1,3]学校和导师需要重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为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宽培养途径。如开设文章写作课程,[4]举办文章写作讲座,建设文章写作学习网站,导师督促与及时深入指导,以及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科技写作能力的训练等。其中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写作能力与良好学术道德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发表过程与学术期刊的重要途径。

4.继续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没有一流的学术道德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学术道德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学术文化和氛围,对于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和一线工作者。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关注学术道德,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撰写和发表文章,众多学生在硕士阶段撰写和发表了文章。鉴于此,需要在学生本科阶段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在硕士阶段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三、结束语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培养内容之一,首先需要研究生自身的主动和努力,多读、多写、多练;其次需要学校和导师重视,引导和督促研究生撰写与发表科技文章,为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多种途径,同时需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鞠斌山.理工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87.

[2]张志钊.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质量的几个问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75-177.

[3]刘万才.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J].中国农技推广,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士生 培养模式 H大学计算机学院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符合专业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一、H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H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其学科优势明显、培养基地实力雄厚、学生生源优秀等特点,逐步建立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1.在“理论研究有创新,技术攻关有突破”思想指导下,H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博士生培养目标上强调: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②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③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2.在生源选拔中,强化本硕博一体化方式。H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硕、博分别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前沿领域设置课程,课程体系突出国际性,学院研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如MIT、斯坦福大学、清华、北大等三十所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了《ACM/IEEE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er Science 2001》,完成了10万余字的《本科课程体系》研究报告。对一、二年级本科生强化6门核心基础课,对高年级则突出宽口径14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同时注重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创新能力,在本科教育的四年中,每年都有与讲授课程紧密结合的实验课程,所有学科环境、教学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从一年级开始为25%的本科生提供导师,在此期间确定40%~50%本科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三年级就让这些本科生进入科研课题,经过考查再选拔10%优秀生成为直硕生或直博生。

3.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中,重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H大学计算机学院要求博士生在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至少50篇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40篇,写出文献综述报告。要求直接攻博研究生在3年半内,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和提前攻博研究生在2年半内,必须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在开题报告过程中由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评审。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应包括: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学位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等。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学院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评审小组可做出通过开题报告、允许重新开题或终止培养(淘汰)的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半年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4.以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课题为依托,培养博士生科研能力。H大学计算机学院建有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00年以来,H大学计算机学院4个重点实验室培养的学生占学院总培养人数的76%。在导师团队全方位指导下,通过实验室的科研课题和学术活动,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子课题的研究团队,参与课题立项策划、申请书撰写和课题研制的全过程。即在课题进行过程中由1名博士生负责3~9名硕士生,或由1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辅导3~6名本科生,每周定期进行课题组研讨会,学生轮流报告研究情况,每两周或一个月举行实验室学术会议,学生代表报告研究情况。2001年以来,H大学计算机学院100%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与了科研课题,82%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与了重大或经费50万以上课题。

二、H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通过对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H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有30余名博士生成为课题技术负责人,协助承担和组织了多项部级的重点科研课题。其中973计划2项、863计划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等,年平均科研项目达到百余项。近三年来,在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9项省部级奖项士生共有52人次获奖。

三、H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特点

1.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明确。在“理论研究有创新,技术攻关有突破”思想指导下,H大学计算机学院注重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把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积极鼓励博士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博士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在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中,H大学计算机学院从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这两个要素进行了改革。在生源选拔中,H大学计算机学院强化本硕博一体化方式,从本科阶段开始,就对学生进行选拔,重点培养,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博士生源质量。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上,借鉴国外课程体系经验,突出课程国际性。同时注重博士生的中期考核,对博士生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有严格的要求,并设有淘汰环节。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依托实验室的科研课题,通过让博士生参与课题立项策划、申请书撰写和课题研制的全过程,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6篇

以2011年教育部将软件工程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为标志,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与信息化强国相比,我国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探索。文章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2]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3]。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6]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冯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6-02-28].

[3]李泽平.软件工程增设为一级学科后的机遇与挑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75-79.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优选关键技术;核心人才;博士后

0引言

自从我所于2003年12月26日被国家人事部正式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以来,博士后管理工作始终围绕博士后研究工作与科研任务紧密结合、优选关键技术课题、实现研究成果产出、促进核心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通过建立博士后研究项目组的形式,形成一支项目团队,促进所的核心人才培养。在全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博士后本人、课题所在单位和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的共同努力下,我所博士后工作已经为我所科研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超出了预期效果。

1优选关键技术课题促进核心人才培养的博士后管理产生背景

1.1中国博士后工作站的产生背景

博士后是指一些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他成为正式的专职研究人员之前,经过竞争而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津贴,在一所水平较高的研究机构做一段研究工作,以取得科研经验,一般称这些人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以资助优秀的青年学者在较好的研究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博士后首次在世界上出现。1984年4月,时任国家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接受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的建议,在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1985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的方案,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1.2我所博士后工作站的来源

我所建所40多年来,秉承“振兴航空、动力先行”的科技理念,先后研制了10余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2002年设计定型的“昆仑”发动机成为我国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2005年设计定型的“太行”发动机,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研制涡喷到涡扇、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第二代到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三大历史性跨越。同时,研究所积极开展发动机后续系列发展和高新技术预先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建所以来,研究所先后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100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和奖励。拥有涵盖40多个专业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队伍;高性能计算机设计体系和网络:完善的发动机整机、零部件性能试验手段:配套的冷、热加工制造能力和健全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充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所需的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和研究课题。为加强学术交流、增强科研、教学队伍活力,为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培养、造就大批能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实现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2003年12月26日,我所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对于前瞻性地开展航空科技研究,提高航空发动机研制水平和提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昆仑“、“太行”等系列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也能为未来的军用发动机、民用发动机、燃气轮机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和人才梯队。

1.3我所博士后工作站现状

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对我所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所里成立了由所领导直接领导和人力资源部为主责单位的组织机构,即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所博士后工作有关政策的制定、博士后科研项目征集、人员招收计划的制定和落实、组织对博士后的科研工作按节点考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流动站的工作协调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几年来,结合所的科研任务需要,工作站积极开展工作,吸引优秀的博士进站从事科研工作,工作站现已经有三人出站,三人在站工作。

2优选关键技术课题促进核心人才培养的博士后管理基本内涵

2.1优选关键技术课题,多渠道吸引人才,解决我所多型号研制任务与高技术人才紧缺的矛盾,同时通过博士后工作站与流动站合作的方式,促进我所与院校的技术交流,引进外部智力和资源,拓宽我所与院校合作渠道。

2.2通过博士后课题研究小组的模式,即使在博士后出站后,博士后课题研究小组仍能够继续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使博士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继续深入开展,进而促进博士后成果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同时锻炼了该工程领域的技术队伍。通过博士后工作站的平台,促进我所核心人才的队伍建设,提升我所的核心竞争力。

2.3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的有效的执行,对博士后每个工作节点追踪,促进博士后成果的产出,是工作站长期坚持的工作准则。通过对几位在站博士后的管理实践检验,我工作站的管理制度行之有效。

3优选关键技术课题促进核心人才培养的博士后管理做法

3.1强化博士后工作站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严把博士后科研工作各个环节质量关

从建站以来,工作站一直把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作为重点,工作站建站之初,及时制定了《博士后管理暂行办法》,在暂行办法的指导下实施博士后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在管理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管理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开题工作管理规定》等多个博士后管理制度和规定,相应的管理流程二十余个,覆盖了从进站到出站的全过程,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博士后培养考核体系,为严把博士后工作的各个环节质量给予了制度上的要求。在搏士后开题、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中,工作站都召开专题评审会,要求院校(流动站)导师和所内(工作站)导师,以及课题组和其他技术人员参加,对博士后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考评,督促博士后人员在扎实工作的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技术上和管理中的问题,及时解决,为促进博士后成果产出保驾护航。为便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博士后研究进展情况,工作站创新性的提出博士后月考勤制度。工作站管理办公室要求博士后人员在每月月初向指导教师和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提交《研究工作月报》,内容涉及已进行的主要科研活动、课题研究进展状况、上月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及下月的工作计划等,计划有调整则要说明原因,研究月报使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和所内导师在准确把握博士后工作状况的同时,为博士后研究提供及时的服务。

3.2选择航空动力前瞻性课题,作为引智攻关的关键项目

博士后人员的引进,首先是选好题,然后是选对人,这样才能使博士后工作站更好的发挥作用。建站初期,在全所征集型号研制中的重点、难点课题和关键技术十七个,作为博士后研究课题项目,在全国招收合适的博士后进站工作。同时,利用我所与院校导师合作的机会,积极宣传所博士后工作站,吸引航空院校毕业博士和院校教师进站工作。目前在我站工作过的六名博士后中,有五人为航空院校的优秀教师。博士后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我们以解决制约航空动力发展的关键预先研究课题为主,发挥博士后人员的理论扎实、研究深入的特点,对某一关键技术问题做深入的研究,为航空事业的跨越 式发展贡献力量。

3.3发挥博士后理论研究优势,带动一支高水平课题研究队伍

工作站注重发挥博士后的理论研究优势,搭建起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平台。对于博士后课题,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成员由技术专家和刚入所的年轻同志为主,技术专家对博士后研究进行指导,年轻同志同博士后一同工作,促进了科研人员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博士后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带出一支课题队伍,提高了研究所的理论研究水平。在博士后离站后,课题组成员能够继续开展此方面工作,将博士后在站期间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促进博士后成果在新机研制中的应用。工作站要求博士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特别是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过程中,在所内做学术报告,将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带给我所职工。

3.4更好地发挥博士后工作站纽带作用,加强校所合作

作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单位,国家博士后管理政策要求工作站必须与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人员,每位博士后由所内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负责指导。院校导师的指导可以弥补我所理论研究的不足,为我所充分利用院校资源,加强与航空院校的合作,促进博士后成果的产出。目前我所已经先后与北航、南航和哈工大的博士后流动站共同培养博士后。所工作站的多位博士本身就是航空院校的教师,出站后也将为我所与院校的合作提供可能。

3.5采用灵活的博士后招收与分配机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

在博士后薪酬管理上,博士后人员的阶段性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工作站对于课题完成较好的博士后人员还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博士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博士后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站建立了博士后人才信息库,一些博士人员通过博士后工作站了解了我所,最终选择我所就业。

3.6创建一流博士后工作设施,建立温馨的博士后之家

工作站为博士后人员提供一流博士后工作设施、良好的科研设备、充足的研究资金、宽松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氛围,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后顾之忧,建立博士后工作之家,让他们安心博士后研究工作。为丰富博士后的业余文化生活,工作站组织博士后参观张氏帅府、建设中的浑南新区和沈飞航空馆,参加冬季滑雪活动,使他们感受到我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理念和团队之间的和谐氛围。

4优选关键技术课题促进核心人才培养的博士后管理实施效果

几年中的博士后引进和管理工作实践表明,所博士后工作站的思路和管理办法,能够实现优选关键技术课题,促进核心人才培养的作用。通过博士后工作站这个平台,引进外部智力,是解决所的高层次科研人员紧张,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发挥博士后人员的理论扎实、研究深度的特点,对某一关键技术问题做深入的研究,解决制约航空动力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航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例如:某博士后的课题立题背景为我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立题意义重大,其任务圆满的完成,对我国某型发动机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对其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彻底解决了某型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该型发动机批量装备部队做出重要贡献,并对我所博士工作站在航空动力研制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站另一位博士后的研究课题为。该项目对Gao-Yong湍流理性模型进行了完善和拓展,创造性地推导出三阶漂移流位移矢量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Open FOAM软件,编制了全三维可压和不可压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典型算例的计算验证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理论方法在反映流场本质、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上有很强的优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著名教授高歌认为:由于该理论模型中不含任何经验系数,对于计算复杂的湍流流动有很好的适用性,在叶轮机械的工程设计和计算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结论

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在我所是一项长期、全新的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形成全面的、可操纵的规章制度,并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选择航空动力前瞻性课题和重点型号技术攻关项目,发挥了博士后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优势,在获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同时,带动一支高水平的航空课题研究梯队,其管理创新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5.1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已建立的博士后管理制度、流程,覆盖了从进站到出站的全过程,在几年的博士后管理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其中月报表制度,创新性的加强了博士后、导师、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这种管理方法受到省内和行业内的较高评价。我们要求博士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特别是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前,在所里做学术报告,传播先进技术理念。

5.2优选关键技术课题,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选择前瞻性课题和重点型号技术攻关项目,强调理论联系工程实际,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管理的重点。在已经进行的博士后科研考核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5.3以课题为纽带,形成以博士后研究人员为主的课题研究梯队

对于每个博士后课题,成立由技术专家和年轻科技人员为主的课题组,技术专家对博士后研究进行指导,年轻技术人员同博士后一起协同工作,通过博士后的课题研究带动一支高水平的项目研究团队。博士后出站后,课题组成员能够继续开展此研究领域的工作,并将博士后在站期间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达到解决关键技术、项目持续发展的目的。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程博士;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2506

一、国外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

(一)国外工程博士的入学标准研究

国外工程博士入学标准有以下几种:密歇根大学要求申请者必须有一个工程方面的学位(硕士或学士)、2年全职相关工程经历以及GRE成绩。德克萨斯州A&M大学要求申请者至少要具有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认证的工程或与其相关的学士学位以及1年的工程或与其相关的实际经验,且课程学习必须达到96学分,平均绩点至少3.0或4.0以上。堪萨斯大学、底特律大学规定取得工程博士学位的课程要求为60学分[1]。伯明翰大学要求申请者具有相关学科(物理科学、工程或材料科学)第二级荣誉学位①中较高级学士学位,并拥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赫瑞瓦特大学管理类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组织行为、经济学、谈判、国际市场销售等[2]。曼彻斯特大学核能工程专业工程博士学位申请者需具备包括航空、化学、土木、电力和机械、材料、物理、化学或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背景,拥有英国大学授予的相关学科的第一级荣誉学位或同等学力。

(二)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顾建民对美国的学士后工程博士计划和硕士后工程博士计划两类工程教育计划进行了概述。学士后计划包括四年制本科加三年制博士生教育模式和“3.1.3”模式,②二者的计划安排大同小异,通常为l

年工程科学、l年工程设计、1年专门化和见习;硕士后计划与学士后计划相差无几,由课程学习、工业见习和设计论文等三部分内容组成,只是课程学习部

分的分量相对较少[3]。而英国每年的工程博士招生计划是由EPSRC制定的,培养周期一般为4年,且多数工程博士中心通常有一个研究主题。

王素文提炼了英国工程博士培养的3点突破:首先,对课程的学分、模块、教学方式要求具体化;其次,利用工程博士中心加强大学与工业界的关系;第三,重视管理培训,并明确要求在工业实际中实施[4]。雷环等人对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创新加以概括,包括机构创新、过程创新和经费保障,即工程博士中心由ESPRC领导,将学术界、学生和企业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资源丰富的网络;大学与公司合作,且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完成合作公司的一项实际项目;ESPRC和公司共同支持学生的奖学金和津贴,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5]。郑春荣通过德国工程博士培养从传统的培养模式――“师徒制”到结构化模式――“研究生院”的变革,归纳出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师徒制”培养模式的特点:(1)独立完成一定的科研项目,此类项目多包含大量费时的试验性工作;(2)担任科研助理,“全职”攻博;(3)与工业界紧密联系。同时,他也简要概括了研究生院的特点[6]。海德堡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生院强调要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专家联合起来,促进学科间的合作,特别是计算机学科与应用领域的结合[7]。Lee, Hsing Fen和 M. Miozzo探讨了产业参与博士项目对博士培养和博士生涯赋予了应有的优势,但同样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需谨慎对待[8]。斯图加特大学创建“卓越先进制造工程研究生院”,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引入博士生培养模式,并提供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对博士生进行培养[9],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大学的学术岗位或企业的领导岗位。曼彻斯特大学特别开辟了专业发展模块,提升研究生自我意识,并得到了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电气工程师学会的认可。也有学者采用佩里的理论,强调人口学因素对美国工程博士研究生认识论的可能影响,对此,应在培养过程中予以重视[10]。此外,Crede等人通过人种学和在线调查访谈的形式,指出应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适当减少工程研究生的课程,促进工程专业学生良好发展[11]。

(三)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研究

关于国外工程博士培养目标的研究,大多要求工程博士必须经历至少一年的工业实习期,期间学生要往返于大学和实习企业,接受大学导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且最终论文必须要反映从事应用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12]。华威大学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创新且能够实施创新的人才,定位为未来工程工业领域领导。此培养目标得到了EPSRC的财政支持,以及英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SME)、一些制造业大公司的支持,共同培养具有技术与操作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商业竞争环境的管理工程师[13]。杜德斯达特(Duderstadt.James.J)在《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的报告中指出博士学位水平上的研究技能、智力求索和创新方式是世界级的,应提高工程职业的吸引力[14]。Ritz认为要注重学生在工程教育上获得博士学位时是否具有领导能力,能否成为领军人物[15]。Richard建议医生要像工程师一样思考问题,保证健康和消费之间的良好联系[16]。Mars认为应追求科学博士和工程博士课程的对齐,避免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观点与科学院发生冲突[17]。Hoffmann认为工程博士的培养应区别对待,不能仅限于其学术,更应该注重其在行业当中的实际应用,根据实情做出合理的改革[18]。Szelényi等学者对3所研究型大学不同领域的研究生和教师在公共利益与学术资本主义上进行了调查研究,也强调当代科学知识的产生存在着细微差别[19]。Dunhill等人曾指出英国工程博士学位制度因其没有在技术市场上保持竞争力而受到了批评,并对此进行了讨论,以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

二、国内工程博士培B情况的研究

在作者所检索到的文献中,关于中国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及方式、生源、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方面。文章将通过入学标准、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4个维度对工程博士的培养进行综述。

(一)中国工程博士的入学标准研究

关于中国报考工程博士的条件,钟晓征对清华大学工程博士招生要求进行了研究,指出招生对象首先要具有较好的培养潜力,一定要有硕士学位,且具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其次要来自于与学校相关领域有科研合作的单位,同时承担国家重点专项[21]。肖凤翔指出,

在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报考学生在具有相应硕士学位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年限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拥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作为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22]。张淑林指出,美国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明确规定申请工程博士的考生首先要获得物理、数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硕士学位;其次要考查申请者的学习能力,比如提交GPA、GRE成绩等;再者要具有全职且一年以上的工程或者与工程相关的工作经验;最后,还要求提交个人简历、学习目的说明和推荐信等各类补充材料[23]。

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认为申请者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基础,而且是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的核心人物,同时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

(二)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研究

关于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赵美蓉通过与工学博士培养目标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知识、能力和成果等方面看,强调工程博士重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次从培养类型的角度看,强调工程博士培养要突出专业实践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此外,他也指出工程博士教育应坚持进行精英教育,发展职业能力,在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同时注重教育的“前沿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信息资源,进行创新[24]。邹香云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的工程博士培养为例,不仅从知识、能力和成果方面明确其培养目标,还强调在素质方面,要具有在专业领域的领导、组织和沟通能力,并且能够适应市场,具有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改革能力[25]。肖凤翔指出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能够推动产业发展,并且在工程技术进步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此外,他还总结了一些高校在相关方面的具体培养目标,例如,中国科技大学和天津大学提出造就工程科技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国海洋大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为目标,等等[26]。仇国芳认为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除了要使培养者具有领导、组织等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成果有原创、实用性的独立研究能力,能够对相应的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也同样指出在飞速发展的工业技术下,能够敏锐洞察并且对其发展施加影响[27]。

总体而言,学者认为工程博士作为应用型学位教育,就是要培养在相关领域能够组织、领导、管理、创新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具有能够发展企业、改革企业的能力。

(三)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过程研究

1.课程设置

关于工程博士的课程设置,肖凤翔、赵美蓉、钟尚科、张淑林等人认为要实行跨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且有利于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培养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技术转化的能力。此外,他们还指出课程设置应该模块化,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管理类模块),旨在通过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程,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对外交流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锻炼;通过学习相关领域的前沿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管理、法律、经济等职业发展课程,使学生能够具有职业必备的综合素质[28]。邹香云对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程博士的培养进行了概述,在课程设置上,该学院采取基础课程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工程博士开设特色课程――先进制造工程学,不仅涵盖了学院的优势与特色专业领域,还凝练了众多学科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和学科经验;再者,加大应用性案例教学的比重,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9]。赵美蓉还认为各试点高校在创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体现其交叉性,还要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由相关学院、企业共同商定关于跨学科领域的课程计划,而且不设立专门方向的选修课[30]。

2.实践训练

关于工程博士的实践训练,肖凤翔认为工程博士生是高校的学生,也是联合培养单位的高级工程师或管理人员,实践训练项目应由高校、联合培养单位和工程博士生三方协同议定,于学生,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于国家,符合重大科技专项的实践要求和博士层次的学术标准;于企业,符合联合培养企业的实际需要[31]。肖凤翔也强调工程博士生要保证有累计两年以上的时间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在联合培养单位学习、参与工程实践活动的综合实习、项目研发及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等等[3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还专门为实践环节增加了15个学分,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专业设计、工业实习,还要求实践环节的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33]。赵美蓉通过研究发现,80%的工程博士试点单位设有具体的实践训练环节,多以企业参观、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开设。此外,也阐释天津大学本着“来源于工程实践、创新于工程实践,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培养理念,以及“重大科技专项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原则,对工程博士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34]。

3.教学方式

肖凤翔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工程博士的培养同样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要相互协作、共同指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且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而且以灵活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原则,多采取研讨、辩论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5]。赵美蓉认为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整合,加强项目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有效培养和提高博士生的知识获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36]。

(四)中国工程博士的培B结果研究

1.学位论文

关于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钟晓征等学者认为一定要与实际结合,能够切实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阐述了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与学术博士的学位论文为同层次的高标准,有适度的灵活性,并且要求学生选择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中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37]。张淑林、肖凤翔认为学位论文不仅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具备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首创性,体现工程博士研究生从事科研的独立研究能力[38],以及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39]。

2.质量评估

关于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估,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反映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应评价其学位论文是否能在相关领域有所贡献并且作出创造性成果。邹香云认为要从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中期考核以及最终的评审3个阶段进行考核,尤其是最后评审阶段应实行双盲审制度来判断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水准[40]。钟晓征指出清华大学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设立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如定期向导师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做相关领域的口头报告,设立学位论文审查小组等,并且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如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的国内外已授权发明专利、EI检索论文等[41]。肖凤翔认为应由市场和社会来决定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从而呈现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对培养质量进行检验;此外,还应引入淘汰机制,对不合格的论文等进行末尾淘汰[42]。同时,也指出部分试点单位对工程博士生的培养并没有进行质量监控,而且门槛很低,如只要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即可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严重影响了工程博士生的质量与声誉[43]。赵美蓉阐述了天津大学采取不同于工学博士的多元化工程博士评价体系,由授课教师或导师团队对其进行知识能力的评价,由导师团队对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做出评价,由海内外工程专家对其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审等[44]。张振刚认为工程博士应具备管理自我的能力、管理认知的能力和管理沟通的能力,成为工程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45]。

3.已有研究评述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关于工程博士培养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某一学校或某一专业的具体研究。二是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工程博士培养的整体要求,有较少学者以个案为例进行研究。三是国内外都要求申请者获得一定的学位,具有相关领域的工业经验;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企业高层次应用人才。

目前关于工程博士培养的研究成果中,主要围绕工程博士的招生条件、招生对象,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工程博士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和指导方式,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及其质量评估等方面。这些研究提炼了工程博士培养的各项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程博士的培养特点,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对工程博士培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并为进一步开展工程博士培养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对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培养中的各个环节的研究已有了一定价值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1)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中生源质量的研究。

工程博士旨在培养培养能独立进行研究和开发、对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行业领军人才。这是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体现,而生源质量无疑是博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关口[46],那么,工程博士的生源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现有研究大都集中在申请人是否达到一定学历,是否有重大科研项目,是否有实践经历等方面上,并没有对其本(专)科和硕士阶段学历教育毕业院校的构成进行深入考察。

(2)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好坏是反映工程博士培养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也是工程博士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所以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好坏应从哪些指标来评判,如何建立适合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值得研究。而现有研究多注重学生学位论文是否合格,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对能够体现这些能力的指标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3)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中女性研究生培养的研究。

相同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其培养质量势必也有很大不同,而工程博士所涉及的更是工科性质的专业领域,所以在培养工程博士的过程中,近几年的男女比例情况如何,性别差异导致了哪些培养差异,以及最终培养质量是否存在显著不同等情况都值得进一步探讨,以期能够找出适合女性特点的培养模式,更好地提高工程博士培养的整体质量。而现有研究并没有对培养对象加以区分,从而忽略了性别差异对培养质量的影响。

总体而言,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首先要严格把控生源质量,完善入学标准,同时要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合理进行差异培养;其次设立培养质量监督审查机构,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博士培养质量进行有效审查与能力认证,促进工程博士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再者,应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优秀、成功的培养理念,创建出适合中国工程博士健康发展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钟尚科,张卫刚,姚训,等. 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70-73.

[2] 钟尚科,杜朝辉,邵松林,等. 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69-73.

[3] 顾建民,王沛民. 美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的研究[J]. 上海高教研究,1993(4):101-104.

[4] 王素文,顾建民. 面向工业需要的英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特色[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76-79.

[5] 雷环,王孙禺,钟周. 创新型高水平工程人才的培养――英国工程博士培养的创新与矛盾[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61-67.

[6] 郑春荣,郭婧. 德国工程学博士培养模式的延续与调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58-63.

[7] 刘献君.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9-40.

[8] Lee H F, Miozzo M. How does working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projects affec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ates’ careers? Evidence from a UK research-based university[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5, 40(2):293-317.

[9] Westkmper E, Rohr S. Graduate School of Excellenc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der Universitt Stuttgart[J]. Ingenieurpromotion-Strken und Qualittssicherung, 2011: 105-114.

[10]Zhu J, Cox M F. Epistemological Development Profiles of Chinese Engineering Doctoral Students in U.S. Institutions: An Application of Perry’s Theory[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5, 104.

[11] Crede E, Borrego M. Learning in Graduate Engineering Research Groups of Various Size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2, 101(3):565-589.

[12]钟尚科,张卫刚,姚训,等. 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70-73.

[13] 陈劲,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3-234.

[14]Duderstadt.James.J.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R].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中心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9-85.

[15] Ritz J, Martin G. Perceptions of New Doctoral Graduates on 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J]. 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 2013:65-78.

[16] Dinah Greek. Engineers’ cure for the doctors[J].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2000:25.

[17] Mars M M, Bresonis K, Szelényi 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al Student Socialization, Logics,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Agenda: Alignment or Disconnect?[J]. Minerva, 2014, 52(3):351-379.

[18] Hoffmann M H W, Nagl M. Skills and Competences of a Doctor of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Systemics Cybernetics & Informatics, 2011, 9(6).

[19] Szelényi K, Bresonis K. The Public Good and Academic Capitalis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al Students and Faculty on the Boundary of Knowledge Regimes[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4, 85(1):126-153.

[20] Dunhill A, Scruby C. The UK Engineering Doctorate Centre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J].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8, 975.

[21] 晓征,刘惠琴,杨静.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22] 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 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23] 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61-66.

[24]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25]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26] 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27] 仇国芳,张文修.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初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36-39.

[28] 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29]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30]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1] 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 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32] 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33]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34]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5]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36]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7] 钟晓征,刘惠琴,杨静.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38] 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61-66.

[39] 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 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40]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41] 钟晓征,刘惠琴,杨静.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42] 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 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43] 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44]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45] 张振刚. 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对策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1-43.

[46] 陈洪捷.博士质量:概念、评r与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6.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9篇

本文是在以往研究积累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到了博士研究生群体在高校和社会系统中的特殊功能和潜在价值,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阐明蕴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群体中的丰富的智慧潜力和社会资源,并且力图寻找使其功能发挥的调控途径和措施,以期能够引发他(她)们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典型博士研究生群体结构的特征

1.年龄结构的差异。博士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差异较大。以同济大学环境学院2001级博士班29名博士生为例,男生出生年份从1977到1962年,最大、最小年龄跨度为15年;女生出生年份从1976到1964年,最大、最小年龄跨度为12年。

2.婚姻状况的差异。博士研究生中,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婚姻状况也出现较大的差异。这29名学生当中,有的已经结婚多年;有的结婚不久;有的处于热恋状态,正在准备结婚;也有部分同学是正在积极寻觅之中。不同的家庭婚姻及恋爱状况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也使同学们间接丰富了各自的生活阅历,在了解同学的同时,也间接接触到了社会。

3.教育背景的差异。博士研究生入学前必须完成各自本科、硕士阶段的学习,这29名博士研究生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纺织大学等等,有的学生每个阶段均在不同的高校学习、研究和生活。他(她)们带来了不同学校的风格和特性,带来了各自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和最新进展。

4.社会经验、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差异。这29名学生中,既有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有毕业多年且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高校教师、行政领导干部、公司总经理、公司总工程师等等,并且拥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等相应的技术职称等等,由于社会经历和工作经历的不同,同学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和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异。随着班级学术交流活动的不断开展,同学们逐渐了解和展示了彼此的学识背景和专业特长。通过不断地沟通与交流,同学们在生活和思想上,彼此取长补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学术上,也常常会出现实际价值和理论价值判断相互融合的结论,年长的同学常常可以给较年轻同学一些中肯的建议,年轻的同学常常能带给年长同学更多的朝气和活力,从长远观点来看,这小小的群体多少也反映了社会的一个掠影,同学们在彼此理解和沟通的同时,均能很好地感受到彼此思想上、行为上的精华和独特之处。

二、博士研究生群体的特殊功能

1.教学体系中的承前启后功能。如同校园内的其他各类学生,博士研究生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培养计划,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考核标准,以达到进一步优化和系统化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技能的要求。因此,博士研究生实际上依然是学生身份,但是,是最高级别的学生,是教学体系中最后的承载者,汇聚了本专业领域较全面、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且,在融合专业知识、开拓交叉学科知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起点,在学科发展的进程上,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功能。

2.科研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功能。博士毕业论文,是博士研究生最终的成果展示,同时也宣告了博士研究生身份的结束。博士研究期间,多数学生参与到各类科研项目之中,协助导师及其课题组共同攻关;另外,由于博士论文在创新性、工作量、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往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容易获得创新的科研成果,因此,在科学研究方面,博士研究生体现了重要的主力军功能。

3.新兴领域和新技术的传播者功能。博士研究生,归根到底,其求学的目的,是期望在思想上、科研技能上、学术造诣上,能够精益求精,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基于已有的专业知识背景的系统训练,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科研进展整体观,对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学术领域、新的研究技术、新的仪器设备等等非常敏感,常常能够率先尝试和应用,实现了新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交叉应用等,因此,博士研究生,往往也承担了新领域、新技术的传播者的功能。

4.科研团队中的传、帮、带的功能。当前的科研团队,多以课题组的形式存在。在课题组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如日中天的中年教师、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也有正在做毕业论文的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其中,博士研究生的地位很独特,在学术上可以同教师们共同探讨,与教师有更深入的思想接触;在生活中,又同其他学生一样,住公寓、吃食堂等,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并且,在实际科研工作中,能够对相对低年级的本科生、硕士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能够带动其他学生的科研水平共同提高,因此,在整个团队中,博士生群体具有很好的传、帮、带功能。

三、充分发挥和调控博士研究生的智力潜力和社会功能

1.提供充足的相互交流和背景介绍的空间。从群体的角度分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博士研究生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其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因为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人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人际关系等,群体中各成员之间是简等的同学关系,而没有一般职场中的利益冲突等等,另外,由于不同学生所属导师、课题组和研究领域的差异,他们能够将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汇集到一起,彼此提供借鉴和参考,共同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常常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是这个群体功能得到发挥的最有利条件。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让群体中的每个成员有足够的互动和相互了解的机会,创造足够的条件让他们能够展示各自的特色和背景。因此,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从每个学生以往的研究经历和成果介绍开始,逐渐过度到大家共同参观和讨论目前存在的生产实际问题,然后就是邀请不同领域的学术专家来讲座和座谈,使学生们在展示自己背景的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和吸取其他同学的精华,更有意义的是可以及时得到专家们的指导和指正,整体水平的提高,将更有利于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如何更好地拓宽同学们的交流空间和挖掘他们的背景潜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跨国界的学术交流等,一定可以提高博士生群体的学术功能。

2.发挥博士生群体在高校不同层次学生群体中的带头作用。经常听到本科生说,他们很愿意跟着研究生一起做实验,因为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的科研技能和思维,这种学生间的传、帮、带的形式远远好于单纯地开设实验课程,学生与学生

之间的交流,如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一般,许多的体验和技巧均在日常的工作中自然地传输着,新手可以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迅速学会正确的方法和技术。在这种“传、帮、带”的系列中,博士生群体无疑资格最老,拥有更多的可以传授的技能和知识,如何更有效、有系统地推行学生间的有效联接,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3.以解决实际问题来引导博士研究生整体功能的发挥。可以说,博士研究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无论在学术上还是社会关系联络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挖掘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潜力将是一个值得各方面重视的问题。在不断地对外交流、不断受益的过程中,他们强烈地意识到需要一个长期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不仅对当前的博士论文研究有帮助,而且,对于未来的事业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于是,博士生论坛、博士生研究会、博士生网站等专业性的交流、交友活动日益活跃,其目的就是希望为大家现在和将来的进一步交流提供一个永久的平台,并且从博士的专业角度来看问题,可以普遍提高网站、论坛等交流的质量和品位,为大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信息传递的场所。由此可见,博士研究生们的创造性和集体智慧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新颖,如果能够认真收集与合理采纳的话,将一定有助于问题的高效率解决,其效果也许会比由单个的教授或研究组承担攻关要好,这方面,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4.以科学前沿领域的交汇来激发博士研究生们的原始创新动力。因为博士论文的要求,使博士研究生群体有了一般高校学生所不具备的特质,即,他们均拥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背景,以及对前言领域最新动态的把握;另外,他们拥有三年(或五年)的时间和机会将这些前沿动态进行充分地汇集和交流。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将多学科的博士研究生进行组合和交流,或者创造形形的机会来促进学生们的沟通与交流,使其在相互渗透的同时又相互激发,在不断实践的同时又不断探索,用前沿领域的信息交汇来启迪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将会不断涌现出来,我国教育界期待已久的原始创新的局面也将不会遥远了。

参考文献

[1]廖良才.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谈我校博士生培养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3).

[2]汪昌林,杨再明,等.博士生教育中几个问题的实践与探讨[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5(5).

[3]庞海芍.博采各家之长,完善中国博士生教育制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1).

[4]司徒惠仙.论博士生生源与培养[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0).

[5]吴启迪.博士生教育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1995(6).

[6]王则温,张君,陈智峰.跨学科培养博士生,促进学科交叉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3(8).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军队工科院校 博士研究生 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1-01

一、概述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是拓宽博士生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博士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1]。全军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明确了要更多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

目前我军工科院校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不断地加强博士生课程建设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但是军队工科院校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过去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博士课程应具有怎样的特色,博士课程与硕士课程的连贯与融合,博士研究生应学什么内容,怎样学,教师怎样教,如何考核等若干关键问题的认识上还较为含糊。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课程设置不能满足部队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军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需要,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技术的自主创新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思想品德和军事素质,广博的多学科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等[3]。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应该围绕需求这个核心来进行设置,但目前的课程还满足不了这个需求。

2.内容衔接不足,前沿知识缺乏:在教学内容上,没处理好博士研究生课程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讲授内容缺乏学科价值和时代感,与硕士研究生课程低水平重复[5],学科前沿、热点问题没有及时进入博士研究生课堂,从而使课程内容的应用价值和学术含量不高,甚至陈旧的内容依然存在[4]。

3.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像硕士研究生那样主要进行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学习,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要深入了解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博士研究生参与教学,探索研究型、创新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4.考核形式单一,评估效果有限:课程考核是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重视课程考核的作用,二是把课程考核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的手段,有的课程考试一般以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评估,效果极其有限。

三、加强课程建设的措施

1.课程建设要适应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与科学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相适应,这也是国防现代化对军事技术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可以更好地满足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需要,更快地实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目标[2],因而博士研究生课程应紧紧围绕“打得赢”这个核心进行设置,一些通用课程内容可以淡化或取消。

2.教学内容要注重系统性,服从学科专业体系:博士研究生课程主要突出相关知识点和相关技术在实际任务和工作中的应用作为主体的内容设置,使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成为硕士课程的延续和深入,课程设置既能反映出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内容,还要体现专业研究军事特色。

注重引进国内外的相关优秀课程与教材,选用处于学科前沿的国内外最新专著、参考书或文献资料。同时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能对将来的专业发展趋势有所体现[4];处理好知识结构中“博”与“专”这一对重要关系[6],帮助博士生建构个性化的学术格局。

3.转变教学理念,推行研究性的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体现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以调动博士生的独立自学、独立钻研的积极性。在博士生的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以自学为主和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验技术操作相结合;多种形式的研讨与讲座相结合,围绕主题由教师组织讨论[4]。这种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以博士研究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和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让博士研究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探索科学技术的途径和方法。

4.加强地方与国际合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积极邀请名家教授作为特聘教授参与部队院校教学,通过长江学者特聘岗位等形式,为军校注入新鲜血液。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之一。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教学资源,建立一种开放式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提倡双语教学和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的方式[1],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提升我军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5.复合化的考核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估提升学习效果: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可以选择多种考核方式或者其组合形式,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经过查阅文献、文献阅读、方法实现、仿真试验、撰写研究报告等过程,使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完成本学科专业课程的一次初级研究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2]。注重营造追求卓越、增强竞争的气氛,促进博士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课程检查评估的结果可以广泛调动课程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肯定其成绩,发现其问题,为提高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结语

军队工科院校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将使博士研究生“军味”更浓,特色更鲜明,在掌握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顶层设计、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估等各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军队博士研究生更好地满足军队和国防科技发展对军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汪勋清,王春霞,王秀玲. 关于农科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72-74.

[2]项军华,韩大鹏,张 峰,刘 昆. 面向新型军队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6):18-20.

[3]赵婉清. 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4]房京,路亚光,杨春国,吕新远. 我院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8(3):75-78.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113-05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发展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体系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体系构架和内容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劣和研究能力的强弱,进而决定着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我国企业管理作为兴办历史相对较短的博士专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因此,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生源和培养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课程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立

博士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延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看,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是一种在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前衔后续、逐步深入的梯度安排(具体见表1)。

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使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成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至少必须具有三方面特征: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知识的形态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原理,也包括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人力知识等。然而,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本科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成熟的知识,硕士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系统化的知识,博士生面临的知识是离散的、尚未明晰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必须能够梳理总结出所涉领域的研究现状,建构从事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知识结构指的是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必须: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存量,视野开阔,能把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第二,有合理的层次分布,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布局有序,既“博”又“专”,(“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第三,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先进性,洞悉前沿变化,能由已知推未知(参见图1)。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是运用既有资源,进行问题的发现、辨识、假设、论证、结果解读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研究工具方面,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来说,要能熟练地操作基本的统计分析工具和主要的财务、金融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效方法,博弈论随着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频频青睐博弈论学者而受到广泛重视,案例方法是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的观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博弈论、案例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

(三)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

如前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借鉴软件设计的“重构”定义:“(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使得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加合理。”我们可称这种知识的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过程为知识重构。

知识重构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知识萃取、知识结构化、知识衍生、知识文本化四个阶段。知识萃取指通过视、听、读、讲、讨论、经历等方式得到并保留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过程;知识结构化指借助思维的透析力与综合力,把所获的原本零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解释现状或事实的知识体系;知识衍生指运用移植、投射、延伸等方法,集成既有知识及其体系,从而生成具有创新含量的新的知识构架;知识文本化即知识成果的表述,如报告和论文的写作、刊发、传播等等,它是知识重构的最终显现形式。

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是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的协同结果。知识萃取能力是知识重构的基础和起点,它决定所获知识的存量、层次和布局,进而影响后续的知识重构功能;其他重构环节的状况,也会反过来正向影响知识的获取能力(参见图2)。

二、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情况

(一)国内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估上,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1、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三大板块: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是指根据教育部要求,各专业博士研究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为博士研究生系统深入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所必须修读的课程(至少学习三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指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而适量开设的,供博士研究生选择性修读的课程。以下是我国部分高校企业管理博士课程设置情况(见表2)。

表2显示,国内企业管理类博士课程设计中,公共必修课的内容和学分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专业课由各校自行设置,不同培养单位在学分的安排上,提供课程的门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课程内容的取

向、知识的覆盖面方面,也各不相同(具体见表3):

2、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不足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有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

第一,课程体系不规范,科学化程度不够。课程门类、学分安排差距太大,不同院校相同课程内容的目标导向差异明显,说明相关部门对博士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第二,课程结构层次不分明。本科、硕士、博士课程没有反映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差异,部分院校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名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这种不分层次的教学必定影响博士的培养的质量。 第三,课程视野“学科化”特征明显,课程覆盖面不广,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纳入较少,不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第四,课程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少;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课程;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二)国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对研究生的培养强调课程与论文并重,如博士生一般要学16~20门课程,修习30~40个学分,较多地学习高水平课程的博士生后劲较足,因为其知识面广、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

与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相比,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

1、体现管理学科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国外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在设置上比较注重体现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路径看,管理科学的发展脱胎于经济学,正逐渐呈现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前10名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海斯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等,其管理类博士专业的课程,明显呈两个倾向,一个是经济学倾向(Ecollomics-based)――基于管理学科学术基础与理论渊源,一个是社会学倾向(Sociology-based)――基于心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演变趋势。

2、课程体系层次性强,培养目标明确

在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中,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以重视课程教学著称,其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而且课程体系层次分明,有基础课(研究工具)、核心课(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专业课(研究方向及前沿动态)、辅修课(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知识)等层次,课程功能明确,能体现培养目标。详情参见表4。

3、教学互动的“理论学习+方法研究”的授课模式

由表4可知,美国博士课程体系中,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类课程数量多,而且授课模式有很强的互动性、探索性,通过将社会科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应用到管理问题上,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这多个领域的敏感。如哈佛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就有管理领域研究设计(Design of Field Research in Administration)、定量分析概论(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Method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缺失多元数据分析(Incomplete Multivariate Data)等近20门工具类、方法类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美国所有商学院都提供诸多互动讨论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讨论课程(Seminar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公司战略研究讨论课程(Research Seminar in Corporate Strategy)、网络理论及应用(Network Theory&Applications)等。值得一提的是,沃顿商学院还将深度自学(In-depth independentstudv)也纳入了博士课程管理体系,由各学科的教员(facuhv)根据学生的特殊兴趣进行相应安排。

三、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思路

英国教育家洛克告诫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补救”。教育是事关几代人的功业,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事关博士研究生教育大业的成败。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借鉴国内外企管专业博士课程设计的成果,同时注意发挥各培养单位企业管理研究团队的特色和整体实力。

1、完善课程体系,明晰课程功能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课程,应围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研究能力――知识重构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动态反映本学科国内外新成就、新进展,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最新的发展,洞悉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博士的课程:

第一,把博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环节,在课程设置上与本科、硕士研究生作梯度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构造功能和能力结构提升功能,将博士课程解构为基础理论与学科渊源、专业知识与理论运用、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等五大模块,通过不同模块课程合规律的组配,实现博士研究生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提高的目的(详见图3)。

第二,重视基础课程的安排,体现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使博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管理学研究范式,培养学术规范。

第三,强调学科渗透,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容量(如管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传播学等),在扩大学术视野的同时,激发知识创新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门类,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和选择自由,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对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表5提供的是各模块课程的具体安排,可供参考。

2、整合课堂资源,碰撞思想火花可以整合学科导师组集体的力量,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性解构,将每个专题提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其作课堂讨论的预备;每位导师只讲述自己对其最有研究和创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每一次交流都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每一次都能发现授课者的思想亮光,从而受到或大或小的启发;另一方面,让授课者授讲得精彩,变被动劳苦的宣讲为愉快兴奋的分享,并且由于学生的积极回应中也能不时闪现创新的火花,使教学双方产生智慧碰撞,催化新思想的诞生;第三,通过组合式授课,增加了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博士培养期间的师生交流。

对于设置在前沿动态板块的大部分课程,都适合采取这种组配法来讲述。国内外已有类似做法,实践证明颇有成效。

3、拓展课堂空间,提升课程实效

创新教育理念,拓展博士生课程空间,把课堂从单一的教室,搬到工厂车间、搬到互联网、搬进沙龙茶室。

第一,请进来讲。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举行前瞻性的学术讲座,实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一些院校已坚持多年,师生及社会反应积极。

第二,送出去学。选派博士生走出门去,接受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与实践体系的训练,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引进和实现。上海交大实施的选派博士生国外访学、国内访学,已取得明显收效。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 博士生 四个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7-02

博士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他们的政治倾向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加强和改进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提供有力保障。国家教育部为博士生开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博士生进行现代科学技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他们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处理社会现实问题。本文就当前高校博士生思想状况所呈现的新变化,结合国家对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积极探讨了高校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任课教师授课与专家学者讲座的统一

尽管博士生思政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不同专业的博士生也各有其学科特点,但是作为一门公共学位课程基本内容是相通的,比如科研方法、科学思想、科技伦理、科技与社会以及当前国际环境、国内形式、重大方针政策解读等。这部分内容由课程教师讲授,也就是说,课程教师主要围绕这门课的教学要点系统地进行讲解。这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众所周知,我国博士生的培养,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师徒制培养模式,一旦选定导师,就主要接受导师的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的熏陶,制约了博士生的学术视野与研究领域。而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能够使博士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时展的前沿问题,这不仅拓展了视野,而且可以与时俱进,体现了时代性。

基于此,我们在每学期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四次专家学者讲座,聘请学科专家、部门领导或专业教师,主要就学科新动态、新突破和新观点,或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学术方法和新成果进行讲授。例如,当得知我校教师获得“973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时,很多学生的科研热情得以激发,我们便及时安排专家开展了相关讲座。专家围绕着如何选择恰当的科研课题、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获取国家科研基金的资助展开了论述,还特别对当前我国重大的自然科学基金种类以及申请中应注意的重要事项做了介绍。由于专家现身说法,引用具体的案例阐述科学基金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而不是纯理论的说教,这次讲座深受学生欢迎,最后延时安排了学生与专家的对话交流。

通过聘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可以引导博士生关注科技发展中的前沿问题,提高知识水平,拓展学术视野,还可以从不同专家学者的言传身教中,领略不同的研究风格、治学态度和做人品德,有助于培养思想健康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课程教师授课和专家学者讲座这两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统一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讲授法。这种方法传授政治理论确实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缺少了师生互动,违背了知行统一。有关部门也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在2010年,教育部发文明确提出:“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正是基于教育部的指示精神,我们结合我校博士生的学科特点、学生状况和业务关系,分别在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重庆戒毒康复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教学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流于形式,最终劳而无获。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践教学要求。比如,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实践教学时,我们会安排学生瞻仰革命先烈,倾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组织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要求每位学生回去后写心得体会,并纳入到期末考评当中。从历届博士生写的心得中,都能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对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在去制药厂进行实践教学时,我们会首先安排学生参观医药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等整个流程环节,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然后在邀请负责人讲解,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现场对话交流。这样的实践教学,博士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具有针对性。

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博士生深化对国情和社会的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还能提升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三、知识传授与思想育人的统一

我国博士生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就高层次人才的重大使命,高校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博士生教育的成败。同志曾指出:“我国高校办得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毋庸置疑,高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其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际上,不少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而是认为博士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没有必要,博士生教育的任务就是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其实,博士生培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不单单是提高博士生的科研水平,现实中不少博士生之所以出现问题,很多就是由于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素质造成的。

因此,作为向博士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职老师,基本任务就是向博士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培养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强抵御现实社会中各种错误思想、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这是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放弃这个原则。

但是与本科生相比,博士生群体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从年龄构成看,博士生年龄跨度往往很大,从20多岁到40多岁都有;从家庭背景看,既有未婚的、已婚的,还有离异的;从学习工作经历看,既有一直在学校学习的,也有工作经验丰富的,有的博士生在入学前已是单位领导和本专业的专家;从政治面貌看,既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还有派人士,个别学生还有。博士生群体内的这些内在差异,无疑给当前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即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研究生各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对博士生进行思政教育不能像对本科生那样偏重讲授知识,博士生作为知识水平较高、社会阅历较为丰富的群体,与他们的沟通应通过实事求是的说理方式进行,要尊重每个博士生的个性。

因此,作为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不断吸收时代内容,洞察国内外局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既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做到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统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过专门教育训练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博士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由于博士生接受过多年的教育训练,文化水平高,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思辨能力,民主参与意识突出。因此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互动式讨论教学模式。无论是专职教师讲授,还是专家讲座、实践教学,我们都安排了与博士生进行互动的环节,特别是每学期我们还安排了两次集中专题讨论教学活动。

我们根据学生特点,结合社会热点,拟定问题,如科研道德问题、科研伦理问题,然后布置任务,预留一周的时间给学生准备。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的准备思考,参与到讨论中来,我们不事先确定主讲人。从以往的实际教学过程看,在每次讨论课上,博士生会对拟定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样往往很快就会形成不同派别,引发更为激烈的辩论。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要轻易地否定每个学生观点,而要以平等的心态倾听不同的声音,然后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地客观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的优劣所在,最后还要做一个引导性的总结。

在博士生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彰显博士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创造性,不仅能增强博士生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博士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前我国博士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部分高校对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博士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和改进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教师,更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贴近博士生思想和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博士后 管理创新 劳动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4.8 文献标识码:A

Postdoctor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abour Economics Perspective

XIE Zhaoyang

(Personnel Divion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AbstractCitizen's intelligence is a kind of national resources,i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all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The aim of postdoctor system are to product talent flow,and to exercise and choose the more excellent talents, as well as found more advanced talents in training and using process, postdoctoral is a very good channels for training and reserve teachers.

Key wordspostdoctor; management innovation; labor economics

博士后制度是指在国内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设置一些特殊职位,挑选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博士后是指经批准并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注册,在流动站或工作站里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员,不列入正式编制,研究期间一样计算工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待遇外,还享受同本单位正式职工一样的各种待遇。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探索、开拓和创新性质,博士后作为国家高精尖人才和科研创新生力军,其创新能力与水平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高校博士后管理现状及特点

博士后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使年轻的博士从一个非独立的科研工作者成长为一个能自我选择研究方向、独立组织科研活动的学术带头人,探索了新的用人机制,在传统体制中开辟出高级人才培养的一块特区,突破了传统人事管理在户籍、人事关系、职称评定、人员编制、学科交叉等多方面的限制,促进了我国高级人才的合理流动,在培养和使用好人才的同时,吸引、稳定和储备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我国成立了由人事、科技、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和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制定规划和宏观政策并协调有关工作,体系独立,统一规划与管理。设站单位和专业都是根据国家经济、科技、教育以及国防事业发展的要求而设,博士后招收数量与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相适应。在招收方式上,由国家公费资助,发展到自筹经费、依托项目、企业招收等多种形式。把海外留学博士和国内优秀博士引导、调配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引导其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凝聚和吸引人才,在使用中培养人才,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

我国博士后的界定明确,管理统一和规范,招收方式主要是由一部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接受国家、省的资助,设定岗位,自主决定人选和研究课题。博士后制度规定博士后工资标准略高于同资历的固定工作人员,国家还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博士后制度有配套的管理体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设站单位的双向互动模式,保持了较高的工作效率。主管部门采取统一管理现有设站单位和在站博士后的方式,规定一致,报批备案,监督管理,总控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然而,目前管理没有考虑流动站自身情况,经费也一视同仁,国家资助的比例仅占博士后在研人员的30%,有些博士后为经费而设定研究方向,学术自主性受到抑制,具有重大理论的科研课题得不到重视。缺乏与之配套的评估体系,统一的指标体系并未考虑到各流动站、各学科专业本身特点。

我国博士后制度于1985年开始实行,是在借鉴发达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经验的基础上诞生的。美国的博士后制度最初的目的是培训青年学者和推进科研,是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套为大多数人认可的习惯做法,招聘和管理模式多种多样,研究期限、考核制度、工资待遇和经费来源形成多样化。管理宽松灵活,注重竞争和自我约束,博士后期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良好评价和推荐,以便找到合适工作。中美两国博士后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科技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年轻研究人才,研究课题大多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或多或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博士后相对独立或在高级研究人员指导下半独立地进行工作,具有临时性和过渡性,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也有差异,美国政府不介入直接管理,仅在经费投向、科技政策以及在官方机构设立的博士后项目上发挥导向性影响,招收机构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受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调控与制约。

目前,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后所增款项最多,成就最大。心理学、社会科学博士后投资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博士后数量增长有限,提供的资助也不多。部分设站单位在招收博士后时主要考虑该博士是否从事过本单位需要的研究工作,较少从学科的交叉、人才的培养以及知识和技术的创新等方面去考虑。博士后获得的资助大量减少,影响博士后的创造热情,对科研成果重数量和理论水平、轻推广应用和市场需求,落后地位的一些学校由于地理位置或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是太高,专著和奖项较少。

2 博士后管理效率提高

劳动经济学研究活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随着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劳资雇佣关系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劳工政策通常包括:工资标准及最低工资的制度,劳动时间的规定,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就业的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劳动条件的监督,劳资纠纷的调解,工厂法、工会法、罢工法、劳资关系法等等。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力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工资及劳动效率等等。博士后显然也是很好的劳动力,而且是国家创新的主力。

加强对进站人员的质量监控,对于预期有创新性、能达到一定的科研目的予以进站,进站前明确研究方向,避免进站后造成研究目标与合作单位不符,造成资源浪费。对于申请做博士后的人员,严格审核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及研究计划,博士后批准进站后及时开题,一年后组织中期考核,中期检查过程中,要指出博士后研究中的问题并帮助其及时解决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期满两年后对其进行出站学术评议。建立科研硬环境和软环境相适应并有机融合的良好环境,促进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提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培养博士后的科研创新能力。博士后联谊会由博士后组成,它反映了博士后的诉求和利益。目前,除了各高校自己组织的联谊会外,以省市为单位,也组织起了联谊会。每年一次的博士后联谊不能满足学术交流的需要,可以通过短期的博士后互访活动,给研究领域相近或相仿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通过学术报告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举行讲座和专题报告、举办博士后科研进展报告会与论坛,支持博士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搭建中国博士后的国际交流平台。

对博士后的评价,要有动态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站基础时间为两年,可根据课题性质及任务量来适当调整博士后在站时间,鼓励博士后加入学校科研团队申报攻关课题,博士后要有问题意识,以创新为己任,要有新的思维、理论、观点、角度和方法,学术研究需要开放,鼓励流动站之间的交流。在大科研平台中建立博士后创新团队,让优秀博士后在创新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

健全制度保障学术单位的管理权限,扩大学术自主范围,各流动站或工作站可以设定相应的章程和规则,形成自主学术创新氛围。对博士后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管理对象的特殊性、管理流程和方法,建立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交流平台,加强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与各站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给高校更大的自,健全国家、地方和设站单位分级管理体制,形成权责明确、分工科学、运转协调、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的博士后工作分级管理体制。随着博士后发展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投入是博士后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采取灵活多样的薪酬形式,实行基本工资和激励工资相结合,通过项目负责制参与科研成果分配。打造多元化的科研经费投入主体,保证科研经费落实到位。加大省级政府投入,划拨专项资金支持博士后工作站,高校从经费中投入一定资金,作为博士后招收培养的专项基金。通过多种途径拓宽投入渠道,吸引企业研发资金、风险资金和民间资金注入。

建立科学的博士后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从课题评估入手,把博士后考核与目标管理结合起来,将中期考核与评估结合起来,建立匿名通信评审机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题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从事基础研究的以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主,从事应用研究的应有专利申请或提出有影响的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从事开发项目的应实现专利申请、成果转化及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科研质量评价机制,强调研究的质量及后续性。尊重实事求是的原则,允许博士后对在站研究课题进行试错,鼓励创新。健全科研工作制度,拓展博士后课题研究的空间,实行弹性工作制。制定博士后定期交流制度,完善博士后配偶及子女的户籍、就业安置政策,建立灵活多样的户籍绿色通道,探索博士后配偶就业的货币补偿安置的市场化方式。

3 优秀博士后转为高校师资

博士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容易造成人力资源高投入、长周期培养的不良配置,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灵活开放的博士后人才流动机制,采取柔性流动方式,促进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博士后制度适应了国家促进高级人才流动、学术交流,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博士后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人才培养功效和其所特有的流动性、针对性、时效性、机动性等特点,满足了我国高级人才培养和使用及科研活动的要求。博士后导师大多数是大学杰出教授,为博士后人员提供教育和科研训练有着浓厚的兴趣,博士后大多来自其他大学,给系和研究小组带来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博士后能够在非正规的讨论或书面的系统讨论中给同行诸多启示。博士后有热情,有时间和研究能力,博士后成为大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博士后能使一组精英青年,增加研究训练的深度和广度。博士在学术活跃环境中,经二至六年独立工作渐趋成熟这些精英就能够得到适合的大学长期教师职位。

加强博管办与导师博士后共同管理,博管办作为管理工作的纽带,为博士后的生活和工作尽可能多提供方便。博管办主要负责博士后进出站、中期考核等手续的办理和日常管理,流动站则负责博士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等。突破计划模式,某些具体审批权限,应从国家下放到省市,进一步下放给招收单位并提高工作效率,调动招收单位的积极性。推行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积极发动有条件课题组自筹经费招收。

鼓励博士后从事跨学科研究,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互相借鉴和利用,促进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纵深发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拓展学科研究的新领域。国内派出留学生颇多,获得博士学位回来后需要一段时间了解国内现况,国内单位也要了解他们的情况,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在国内工作一年后,可允许再次到国外做博士后,以保持与科学前沿的接触。引导和鼓励博士后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攻关项目、基础理论研究,对基础性、原创性、重大公益性研究加大资助力度。统筹兼顾,通过政策倾斜扶持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的博士后事业发展。重奖获得重大技术发明、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效益的博士后,激励博士后从事前沿性、创新性的科研项目。

博士后正处于思想最活跃、最容易出科研成果的黄金年龄段,富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应用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和设定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博士后就有优先就业机会,在高校、科研机构或一些企业预留一些职位给优秀的博士后,鼓励博士后积极向上,免去博士后后顾之忧。采取人才柔性流动方式,为设站单位发现、选拔优秀人才,博士后人员了解、适应设站单位的工作环境与人文环境提供了机会,促进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优秀博士后设立学校、省或部级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在职称评定、住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充分调动博士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立足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博士后管理创新的重点在管理体制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激发博士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博士后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之越.对推进博士后制度创新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31-32.

[2]刘丹华.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制度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2.

[3]徐静.高校博士后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2006(6):30-31.

[4]张斯虹.我国博士后制度管理模式:问题与展望[J].高教探索,2005(4):40-42.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14篇

1.现代经济理论的失败: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看全球金融危机——柯布博士访谈录 

2.以金融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评胡智博士新著《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3.沉痛悼念爱国金融家利国伟博士

4.从新闻记者的视角看全球金融风暴——新华社记者张崇防博士访谈

5.香港创业板市场与中国企业上市──访资深金融专家张谦博士

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金融立法与金融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7.金融监管还需系好绳——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林志远博士

8.草船借箭有风险──哈佛大学博士陈琳谈金融风险管理

9.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农村财政金融学科

10.“中国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有一定浮动区间的汇率制度”——访美国国际金融问题专家伯格斯坦博士

11.金融创新需要建设创新的环境——访深圳发展银行CIO孙涤博士

12.迈入金融经济时代——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教授吴晓求博士一席谈

13.一部从金融角度论述国情的力著──评杨大楷博士著《国债论》

14.银行理财产品:值得期待的投资选择——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理财产品评价与设计团队”负责人殷剑峰博士

15.1997年后谁执亚洲金融“牛耳”?——访青年经济学家房汉廷博士

16.捷德智能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G&D公司中国总裁萨伟意博士访谈录

17.“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金融危机下的希望——专访烟台万华营销总监霍澎涛(Peter Huo)博士

18.一枝红杏出墙来——访青年金融法学家吴志攀博士

1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魏宁博士提出防范风险新思路 金融改革要先于金融开放

20.构筑稳健金融体制至关重要——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副代表约翰 G.安德森博士

21.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  

22.金融如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专访浙江蓝源投资集团董事长廖文剑博士

23.中国金融学院贺力平博士指出 世界经济近期不会衰退

24.以协调平抑动荡的金融世界——评李海燕博士《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货币协调》

25.源自实践的辨析——读刘珺博士《金融论衡》 

26.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人总行宏观金融分析专家万存之博士访谈

27.货币金融学界的一颗新星——访中南财经大学郑先炳博士

28.香港迈向金融新世纪——访国内香港问题专家卢受采教授和郑兰祥博士

29.加强我国保险业监督管理的力度——访国发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张洪涛

30.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防范与税收应对——专访跨国税收管理专家詹清荣博士

31.中国金融专家黄志凌博士指出债转股不宜盲目追风

32.家族办公室:一种新的金融产品——访JMCR Partners多家族办公室创始人毛隽博士 

33.股改:银行公司治理的第一步——访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窦洪权博士 

34.浦东应站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前端——访上海市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庄崚博士 

35.从流程再造迈向流程银行——访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系窦尔翔博士

36.金融理论中道德及其本质——梅世云博士新著《论金融道德风险》读后 

37.论商业银行金融品牌的创建——以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市分行“金博士”为例 

38.征信: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访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万存知博士 

39.全球金融一体化带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访中国人民银行贷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易纲博士

40.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介绍《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

41.解读美国金融体系——根据北美金融专业工作者协会主席于江博士谈话整理而成

42.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是完善公司治理——访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詹向阳博士

43.标准化:银行培训的新航向——本刊记者徐樱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局长唐旭博士

44.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  

45.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做错了什么?——访美国国家政策分析中心高级经济学家Barry Asmus博士

46.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发展机遇——专访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

47.中国金融改革:需要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视角的理性思维——李扬博士新著《中国金融改革研究》评论

48.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 

49.全球化视野中的金融安全观——评王元龙博士新著《中国金融安全论》

50.研究乡镇企业与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理论创新——评姜长云博士的新著《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新探》  

51.货币与金融统计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评杜金富博士主编的《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52.中国房地产金融大变局时代已经到来——访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孙飞博士

53.谁让楼市进入“换档”期?——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博士 

54.“热钱”流入与人民币汇率——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黄金老博士

55.政府智能为政府决策保驾护航——访中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中心首席科学家刘世平博士

56.科技金融 担当未来——国家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副主任房汉廷博士访谈录

57.谈谈中国家电企业的营销方略——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首席咨询师施炜博士 

58.体系严整而充实 见解深刻而新颖——张杰博士新著《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读后感

59.金融衍生品业务并非赢利的第二战场——专访上海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博士 

60.现阶段 中国需要一支“吗啡”——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眼中的短期策略 

6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学科简介 

62.愿首都金融为富市富民做出贡献——谢卫博士谈北京金融业发展

63.排名下降同样意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博士

64.泡沫之危:看不见泡沫——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易宪容

65.中国金融信息业造桥者——记北京瑞森科技公司董事长周健博士

66.上市公司退市后:企业咋办?股民咋办?——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博士

67.营预留空间?——本刊记者徐樱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博士 

68.2005’地产金融的创新之道——访东中西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孙飞博士

69.加入WTO与中国的金融安全──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博士

70.直面金融危机 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访斯来福临中国首席技术官张明博士 

71.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不断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评周道许博士的《监管的艺术》

72.中国金融信息业造桥者——记北京瑞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健博士

73.网上银行 你好! 21世纪是网络世纪——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宗良博士

74.企业重组 一把“钥匙”能开几把“锁”——访中国人民银行软科学评审组专家、中国金融学院贺力平博士

75.龙的传人 金融世家——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 陈有庆博士 

76.中国证券市场面临挑战——上海证交所副总经理方星海博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金融论坛的演讲

77.面对“不好办”,银行怎么办?——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扬博士 

78.龙的传人,金融世家——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香港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陈有庆博士

79.21世纪金融预言——《21世纪金融大趋势》丛书主编徐诺金博士访谈录

80.草根性:一位穆斯林博士的金融创新

81.把握经济动向 透视金融变化 新疆金融学会召开博士论坛暨2006学术年会 

82.中国股市 谁主沉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刚博士访谈录

83.中国银企治理的国际差距——专访清华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系李志坤博士 

84.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简介史东明博士关于建立金融安全学的创新理论

85.调控存在风险——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殷剑峰博士

86.金融风波再起 中国如何面对─—访中国社科院杨帆博士 

87.金融业:而今迈步从头越——访中国金融学院贺力平博士

88.合理规划时间 正确面对压力 柳州金融学会、柳州市社科联等主办罗伯特·戈登博士专题报告会

8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魏加宁博士提出防范风险新思路金融改革要先于金融开放

90.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李琨博士建议 支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91.郑润祥 黄金瞳洞悉金融大视野

92.金融可得性、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资产选择  

93.“中韩金融市场开放”研讨会在韩国举行

94.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 

95.论金融消费者概念界定  

96.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  

97.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学会举办2016年学术报告会 

98.对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的再认识  

99.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 

100.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 

101.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 

102.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对比研究

10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 

104.论互联网金融的行政监管与刑法规制 

105.最优金融条件与经济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案例 

106.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视角 

107.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108.金融抑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 

109.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110.论金融法的重构 

111.金融排斥、金融包容与中国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 

112.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收敛性分析 

113.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度量 

114.金融知识、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 

115.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 

116.新常态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新挑战 

117.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118.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 

科技博士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论文 数据库 查新

论文全文数据库是我国现阶段文献资源最完整,同时在动态更新方面最为优秀的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荟萃我国各学科领域重要创新成果与高层次创新人才信息的科学文化资源宝库,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推进科技工作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平台。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部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部委、高校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国家性会议论文全文。覆盖学科广、文献量大、收录质量高、全文收录、每日更新、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我国最具权威的论文全文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存贮量太,检索速度快,为科技查新提供了文献保障,在科技查新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概况简介

(一)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收录了从1999年到现在为止我国357家具有博士培养资质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累积博士学位论文文献7.3万多篇。由相应的数据库服务中心实行每日更新。学科范围包含并且涉及基础科学、农业科技、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Ⅰ,Ⅱ)、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Ⅰ,Ⅱ)、哲学与人文科学等学科。

(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是我国现阶段资源最完整,质同时连续更新最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学科包含了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Ⅱ)、信息科技、医药卫生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社会科学(Ⅰ,Ⅱ)、哲学与人文科学等学科,它收录了自1999年至2007年12月31日所累积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54万多篇,这些文献都来自于全国460家具有硕士培养资质单位的硕士学位论文。在更新频率上:CNKI中心网站及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每日更新。

(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DMD)(清华同方),收录了1999-2006年全国300家具有博士培养资质单位所刊发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近22万篇。这些论文的收录范围包括理工A,B,C、文哲史、经济政治与法律、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等学科。

(四)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CNKI)收录了我国2000至今以来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研究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92万余篇。收录范围涉及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信息科技、农业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等学科。

二、不同数据库作用分析

(一)获取论文全文的作用

1.获取论文原文:撰写新论文的关键是要首先寻找并且阅读相关文献,然后将要所攥写论文的文献数据和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对比并且分析。并且用表格、图形或文字方式将文献的结论、成果、工艺等和查新课题进行比较,提到和查新课题创新有关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独特性的结论,而只找出相关的题录或文摘作结论是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的。

2.通过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FT)进行学科主题浏览、个性化检索、组合检索等方式,然后再进行二次链接(可以查到同一关键词以及同一作者的所有论文)。在检索结果中可以看到相关的论文题目,点击所要找的论文,可以得到论文的全文信息。

3.通过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DMD)进行简单检索、高级检索等检索方式,可以在检索结果中发现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日期等相关信息。

(二)同类数据库联合使用

任何一种数据库或者刊物均不可能收录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全部文献,在项目查新咨询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只有将多种同类数据库联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而避免出现漏检现象。现就上述论文全文数据库在科技项目查新咨询中的作用作一论述。

1.学位论文作为特种文献之一,它的数量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增加。学位论文本身和常规文献-- 图书、期刊等有着各自不同的信息价值,同时也受到了教学、研究、等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

2.科技查新和一般的文献检索的目的不同,它不是以寻找相关文献目录为目的。而是以数据库的高水平检索手段为基础,然后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其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在查准的基础上达到查全,避免出现漏检的现象。将多种数据库的联合应用起来,可以有效的达到这样的作用,特别是在做一些边缘学科或者交叉科学的项目时,可以发挥其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科技项目查新中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同时也提高了内容的准确性、扩展性、全面性等。

3.根据科技查新咨询实践可以发现,部分科研人员在选题时,仍然按照过去的经验来检索文献资料,对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强大功能不够重视。在查新过程中一些科研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不全面的信息,就开始进行选题或开题。在准备申报科研项目或成果,需要查新机构进行科技查新时,才发现已经有了相同或类似的研究成果。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对提高科技管理与决策规水平,减少和减低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率和科技成果评审失准方面,同时增加科技投资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不仅要充分利用专题数据库成果数据库、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专利数据库,也要充分的利用会议论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资料,为科研选题科技查新做好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