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

政治环境论文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政治生态环境”是相对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环境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用人环境和廉政环境等构成,直接体现在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上。广大党员干部是“政治”大环境里的主导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政治大环境的和谐与进步。如何保持政治大环境的和谐,建设优良的政治生态?

在十七大指出“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正确用人机制建设”。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良好的政治生态。而建立健全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是创建优良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

一、优良的政治生态对地方党的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政治生态环境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政治生态影响全局的发展,引领社会和谐,体现地方形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标志,也是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重要表现。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能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反之,则会人心涣散,败坏风气,滋生腐败。优良的政治生态更能确保“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一步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加速经济崛起的强大合力,对推动经济与社会科学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各地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格局,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

优良的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持续建设的过程,需要我们齐心协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与加速崛起的大局同轴运转、同频共振、同向推进,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优良政治生态。

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是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

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尤为重要。选准、用好干部,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什么是正确的用人导向?有正确的用人标准,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科学发展的导向、崇尚实干的导向、重视基层的导向、鼓励创新的导向、群众公认的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事、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实践证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关系党风民意。公开树立起一个标杆,对广大干部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对政治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选准、用好了干部,就能够凝聚党心、鼓舞人心,优化政治生态。反之,选错、用错了干部,则会形成不良导向,涣散党心、挫伤民心,滋长“反生态”的不正之风。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须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完成。形成正确用人导向的机制,使用人导向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以此引领良好的政治生态。在良好的政治生态条件下,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提升决策水平的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起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任用、留人和监督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构建和谐、良好的政治生态,迫切需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争取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

目前,在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对干部综合性评价不够,影响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考核结果不全面,影响了考核的准确性;考核等级评定中缺乏层次性,制约了考核工作激励作用的发挥;部分考核结果简单化、公式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年度考核更是形式化,有的为争取考核优秀请同事吃饭拉票;有的单位干脆实行平均主义,将优秀名额逐年轮流安排,无论工作做得如何,人人有份。上述的考核结果难以作为干部奖惩和任用的依据。因而,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1.建立科学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

在干部政绩考核中要坚持、彻底的贯彻四个标准。①系统性。在考核内容和标准的设置上,符合“三化”的要求,体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②针对性。充分考虑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地区、不同基础情况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差异,在统一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下,对实绩考核内容赋予不同的权重结构和侧重点;③科学性。考核指标的设置上,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工作中心,立足本地区实际,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确定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足以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面貌、工作实效的若干重点工作,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主要内容;④可操作性。合理确定考核目标和目标的不同标准,实事求是地分出优劣好坏的不同档次。对本身有任务指标、能量化考评的工作要坚持做到量化;对那些确实难以量化的目标,在完成标准和时限上要提出明确要求;对没有具体指标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可能量化的尽量量化,难以量化的,则应采取群众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变抽象为具体。

2.建立科学的干部任用机制

科学、完善的干部任用制度机制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正确用人机制的新定位、新建立,是对干部选拔工作的新要求。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健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市场经济的手段,努力探索正确用人机制工作与完善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正确用人机制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一种“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氛围。采用应知应会测试、民主推荐、面试型考察、工作绩效分析等环节确定人选。应知应会测试包括与职位相关的理论、政策、学识与能力的测试,并通过案例分析,全面检测干部的发现问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绩效分析,根据领导干部工作绩效分析评价要点,了解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工作状况,重点分析考察对象的工作思路、工作投入和工作成效。这种方式可改变以往单一以推荐为主的产生方式,打破传统的以分取人的做法,使每一个条件都成为干部工作的一个正确导向,让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得到优先重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如何让优秀的党员干部进入选拔视野,保证选拔的干部是真材实料?这里可以借鉴一下各地的做法。

陕西省实名推荐领导干部,不搞突然袭击,提前将空缺的领导职数情况通报给大家,并将拟推荐人选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公布,给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让民主的空间尽可能地大一些;而且规定区级领导一律不参加推荐,把推荐权完全交给大家。这种做法有效地防止搞内定人选,克服了为内定人选量身设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或因信息不对称内定人选私下拉选票的弊端,同时也使不具备提拔的人士没有跑官的市场。

重庆市全面公示干部政绩,在考察前,把考察的规程、方法、考察对象的拟定、考察活动的安排等告之于民;在考察中,采取预先考察、公开考察、回访考察、跟踪考察、审计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评价干部;考察后,把拟选用对象的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等全面予以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效杜绝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现象。

这些省市的做法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发掘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为政府机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所选拔的干部群众信服,因而群众的参与度高,政府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政治生态更加优化。

3.建立健全良好的“留人”机制

正确对待身边的人才,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①创造一个好的舆论环境,让人才得到广泛的尊重和支持;②创造一个好的道德环境,加强思想作风建设;③创造一个好的实践环境。通过轮岗、干和渠道,让人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④要充分尊重人才的意愿,发挥人才的特长,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

4.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健全正确用人导向,就应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及干部工作全方位程全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提供环境保障。

①加强健全对公共权力部门的监督机制。公共部门掌握着国家的稀缺资源,享有国家授予的某些特殊权利,容易产生腐败。腐败的产生有两个前提:一是公共权力的存在,二是有谋取私利动机的公职人员。因而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执行机制,形成行为规范、有章可循的行政执行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事管人”外,还应在权力之外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监控和规范权力的运作方式,杜绝人情关系的蔓延,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监督机制,扩大监督范围,权力运用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努力构建与和谐社会要求相符合的干部监督管理新机制。

②改进、优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办法。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经常性督促检查、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注意手握权力的干部的隐性收入和异常的生活方式,发现领导干部有犯错误的苗头,及时通过打招呼、诫勉谈话、函询、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早作提醒,防微杜渐。坚持预防、监督、查处并举,认真落实过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责任追究等工作,切实把严格监督和严肃纪律贯穿选人用人始终。

③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广开、畅开监督渠道,欢迎群众监督,多听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专用举报电话的作用,认真受理关于干部选用工作的来电、来信、来访举报。对不署名的来信和电话也应认真对待,细致甄别。同时严惩对举报人员的打击报复,使举报人员无后顾之忧,监督的渠道才能通畅,腐败才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④加大犯罪成本,建立相应的经济处罚条例。目前各地都开始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制定“公职人员犯罪,除法律制裁外,其社保养老金充公”之类的条款,将对预防贪污腐化犯罪有积极作用。退休没有保障,生活没有着落,晚年十分凄凉,犯罪代价之大让人怯步,对手握大权且具一定年纪的公职人员将产生影响。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优良的政治生态,肯定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各级干部的热情,上下更加的心齐气顺、风正劲足,更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全面提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增玉,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人民网,2007,05,11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个主要的角度,主要从经济出发,更多反映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兴趣,叫作“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力求实现一种比较协调、均衡、有连续性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和认识,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两个世纪以前写下的《人口原理》,简单说,作者的预测是,如果听其自然,人口增长会呈现几何图式(2、4、8、16……),而人类所需的食物的增长最多是算术方式(1、2、3、4……),最后的结局当然十分悲惨。到本世纪50至60年代,欧美一些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生产活动、科学技术改进和资源消费方式之短期和长期的不同后果,其中最有名的是60年代末提出的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罗马俱乐部报告》,这份报告及其他类似的文章、专著的一个共识是:如果人类继续现有的科技开发方式、人口增长速度和资源消耗结构不变,那么,地球的生态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有可能耗尽,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也将最终发生非常突然、无法控制的崩溃。8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出版的名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首次做了系统阐述,它分析了经济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土地沙化、资源耗竭、石油短缺、食品不足等,具体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开发再生资源等途径。最近二十多年,可持续发展研究也逐渐从学术界的议论变成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和一些国家政府的议事日程。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首次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并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吁;1992年联合国再次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最后通过的《环境与发展宣言》(又称《里约宣言》),正式确立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最近,在1997年年末,为了使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又名“防止变暖京都会议”),并最后通过了《京都协议书》,达成了各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尺度。[注1]在这里,归根到底,“发展”是核心的概念,“非持续性”是它的旧有特点,而“可持续”乃一新的属性。从国际政治视角分析,这种发展观使国际关系具有了一种动态的面目,一种在外延上、规模上不断扩大的形态,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在这种过程里各种行为体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和发生作用,为什么会有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行为。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是国际政治学观察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它还没有解决国际政治学家们关心的问题。

第二个重要的角度,是由所谓“古典的国际政治分析”确定的,它的通用说法是“生态环境问题引出的安全考虑”。在传统国际政治学家关心的这一领域,主要的研究兴趣在于地理及范围更大的环境要素对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上面,这些研究兴趣不象“可持续发展观”那样只是最近几十年才明确形成的概念,甚至不是随着民族国家的生成一道出现的东西,而是从很久远的从前便具有的思想线索。对于很多国际政治学家来讲,要透彻了解国际政治事务,必须参考“一系列环境要素,不论它们是否属于人类的范畴,也不管它们有形还是无形”。[注2]因此,亚历士多德就曾经讨论过海洋和气候对民族特征和人的才智的影响,到了近代西欧更出现了让·博丁和孟德斯鸠等人的“地理决定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欧美国家出现了以麦金德、马汉、斯皮克曼、拉采尔、豪斯浩佛等人为重要代表的不同地理政治学派,到了二战以后、尤其是6-70年代以来,人口及资源、技术要素等全球性课题的显现,促使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学家去分析人口、资源、地理、气候及广义的生态环境对国家实力、战争冲突、国家间关系、相互依赖程度、一体化过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强化等“高级政治”的影响。这中间又分许多学派、分支,有各种方法、工具和解释,比如,有的侧重纯粹自然条件(气候、地理、自然资源等)的国际后果,有的注意所谓人造问题及环境(污染、人口、城市化、过度工业开发等)的世界性含义;有人看重国家间博奕等“战略性分析”,有学者纯粹关心(国际背景下)个人与自然的联系;有“地缘政治学派”,也有生态学意义上的“人-境关系学派”;等等。与前面提到过的经济学家的视角不同,国际政治学的“经典关注”不在于“发展问题”,而在于“生存”或“权力”等概念(这里面又略有区分:传统现实主义比较强调“权力”,新现实主义更重视“生存”)。总之,国际政治学家们为人们开辟的完全是另一幅国际社会景观,一幅长久以来便存在的人类以群体方式竞争斗争、“优胜劣汰”的政治画面。

还有一个大的角度,也是由国际关系理论家们推导出来的,由于没有定论,这里姑且称之为“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它与前两个角度都有一些关系,但同时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相似之处在于,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也极其重视国际关系中由于生态问题的严峻化所带来的相互依存过程及其深远后果,不同的地方是,后者比前者更加看重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如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运动、动物保护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等集团力量)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不论消极或积极的作用),对国家扮演的传统角色则有所批评、有所否定;而且,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不只同意“发展”的经济学观念,更强调国际社会的“进步”、“演化”和“质变”等术语包含的可能性及意义。与传统国际政治学家的“国家生态安全”考虑相比,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更多地把关注焦点放在“族际安全”、“人类安全”、“物种安全”甚至“地球安全”等层面,这种安全范畴当然远远超出了狭隘的军事安全或政治安全或国家安全的范围;不过,与国际政治学思想传统一致而有别于经济学思路的一点是,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依然保持了对“安全”问题本身的执着思索。在这一相对较新的角度上,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多半与旧的国际关系分析单元和分析途径(如国家能力、政府治理、现象、国内国外的严格区分、政治经济的泾渭分明等)的失效和困境有关,或者与新的世界政治分析单元和途径(如世界多元主义群体的崛起、各种国际NGO的出现和活跃、“政治”与“权力”等概念的重新界定、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的新形态等)的受重视联系在一块。在欧美国际政治学界,前面那种观点多被纳入“传统现实主义”或者“权力政治学派”的范畴内,后面这种观点则基本上属于“全球主义”或者“新理想主义”等学派见解的名下。对于后面这些学派见解的倡导者,生态危机与其说是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如讲是一种人为结果,是人类以国家形式和传统国际政治结构管理和开发地球环境的不当所致,所以,解决或缓和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改进原有的政治结构和思维方式,逐渐把立足点从“国家”放到“国际社会”,建立与旧时代有别的全球主义世界政治文明(包括开发资源方式、生活消费方式、群际交往方式、学习及适应方式等等)。[注3]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大一样,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建立在一种进化论哲学基础之上,它把人类社会的成长,看成一个由单一性和冲突性朝整体性和协作性过渡、由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世界状态朝更有向心力的国际社会乃至全球一体化转变的长期历史过程。

显然,角度的各异常能够使人得到重要的启发。避免独断性和简单化,是国际问题研究者应有的分析尺度。在简单的介绍之后,下面,我们就“生态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这一主题,分别从国家的角度和国际共同体的不同角度,进一步探讨国家安全与面临的威胁、全球政治的观念及分析视角等问题。

上篇、生态环境政治——国家的视角

“生态环境”属于合成概念,它既可区分开来讨论(英文分别是“ecology”和“environment”)[注4],也可作为一个术语使用(ecologicalenvironment)。鉴于本文主要聚焦于国际关系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从方便计,我们主要使用后一个概念。就是说,这里讲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条件、矿物资源、大气和地表等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力量对它造成改变以后形成的次生环境(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通讯等工程造成的人为环境),总之,指以地理条件为基础、人类周围的物理世界。

大体上,我们可以依国际政治学的分析途径,从国家的利害关系出发,将它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分为地理政治关注、生态威胁关注和国家关注。

1.地理政治关注

地理政治关注以纯粹的自然环境为分析前提。如前所述,它已存在了很长时期,甚至发展出了一门学科——地理政治学(也经常被称为“政治地理学”),这种关注在今天仍然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注5]

地理政治分析的本质,在于揭示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利益得失与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等外部天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象法国当代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雷蒙德·阿隆指出的,它“把外交-战略关系与对资源作出的地理-经济分析以及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定居、游牧、农业和航行)而引起的对外态度的解释,从地理角度加以系统化”。[注6]英国当代政治地理学家杰弗里·帕克指出,地理政治学是“关于国家的地理空间现象的研究,旨在探寻对国家实力之地理基础的认识。对国家行为的观察检验是以领土、区位、资源、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及政治结构这样一些特征为背景的。各个国家被当作世界政治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地理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地理政治学具有整体性,其目标是把形形的现象综合起来,总体地加以表述和解释。”[注7]总之,它是一门以地理分析为基础、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力量与地球自然性质之内在联系的学问;这门学问把领土国家视为国际政治力量的主要单元(非主要单元有诸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各种超国家集团等等),而气候、植被、土壤、位置、矿物资源、海拔高度、陆块分布等因素则构成“地球自然性质”的内涵。地理政治理论提供了观察国际问题的重要视角。它相信,国家的权力和利益,牢固地根植于地球的天然物性之中;假使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象玻璃球一样光滑,对权力的地理研究就失去了意义。现代国家的力量恰恰来源于其安身立命的领土,国土是国家实力的必要条件。国家领土系指隶属于国家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没有领土的,虽然必要的领土可以很小。一个流浪的部落或种族,尽管可能有一个政府,或在其他方面是有组织的,但在没有定居自己的领土以前,它不会被国际社会认定为一个国家。正由于地表及相关因素在不同国家的差异,使地球成为人类上演一出出历史剧的舞台。

地理政治研究的实质在于把人及人的关系放到地球的环境中去看待。纯粹地理分析的对象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地理学者们对特定的地理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它们多半属于认识深浅的不同;地理政治观点则必须随着人类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随着不同的学者对这种变化之性质的解释的不同而表现出理论的差异。比如,飞机的出现以及人类对外层空间的不断开发,给地理政治学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方面。正象“海权论”的创始人马汉和“陆权论”的奠基者麦金德教授分析技术在便利海洋和陆地交通上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各自的地理政治理论一样,本世纪前半叶西方一些地理政治学家通过对飞行器技术改善造成的后果(如机动性的大大增加,地形障碍重要性的下降,前方后方观念区别的模糊,等等)的考察,创立了崭新的“空权论”。与此同时,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地理政治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确定或校准国家当局的对外政策、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政策;在这种场合,“地理政治”被用于指称处在世界体系中的各国筹划国家安全政策时的某种地理基准。在决策者和决策智囊层那里,专门的地理政治区域并不是由恒定不变的地形所规定的地理区域,而是一方面由自然地理所决定、另一方面由实力中心的动态转移所决定的战略区域。就是说,争夺权力的斗争本身会把一些地区提到显著地位,把另一些地区暂时降到被人遗忘的地位,以致被审视的那些特殊区域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地理政治分析与纯粹的地理分析不同,其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所研究的是动的而非静的形势。政治世界中条件的改变,会改变某一时期给某些特殊因素所赋予的重要性、因而影响到最终的结局。技术条件的变化也会使形势改变,特别是在行使武力方面,因为交通速度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必然会使一定国家的实力地位发生变化。地理因素不会改变,但它们对外交政策的意义却会改变。

总之,地理政治观的根本,在于教会各国如何根据既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自己在获得权力与和平的国际斗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一百多年以前,现代地理政治学说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地理教授麦金德曾经提醒人们:“政治的进程是驱动和导航两种力量的产物。这种驱动的动力源于过去,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特质和传统的历史之中。而今天则是通过经济的欲求和地理的机遇来引导政治的动向。政治家与外交家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些不可抗拒的力量。”[注8]在人类即将迈进21世纪的当口,这种地理政治观仍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生态威胁关注

与地理政治的关注不同,国际政治学家对所谓“生态威胁”的关注,只是近四分之一世纪的事情,但后者所获重视程度相对前者而言有明显上升趋势。从罗马俱乐部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两份报告之后,尤其在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以后,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涉及许多“技术性”领域,主要是科学进步、技术改进和经济高速增长所造成的一系列始料不及的负面后果,如人口大量增长、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各种废物对大自然的污染,交通拥挤、食物短缺、药品短缺和资源匮乏,森林过度砍伐、河流改道、饮用水源被污染及大片区域沙漠化,油轮泄漏、电子噪音、化学废物和核威胁的迅速扩散,地球自然物种(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等)的急剧减少和人造“怪物”(城市和工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畸形儿”,某些可怕的、类似“克隆人”的试管产品的出现等)的增加,气候变暖、各种人为的灾害越来越频繁;简言之,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地球生态开始以各种灾害的形式惩罚“人的罪孽”。新的形势,迫使国际政治学家从生态危机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和权力斗争,而国际政治理论对于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所谓“传统关注”,建立在这样一个信念之上:国家(state)是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国际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一个领域;国际政治学者探讨的中心内容,应当是在国际无政府的政治体系下、处于相互竞争的各国如何争取各自权力与利益的问题,是对国家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分析及说明。从这个立场看,生态威胁的出现,给国际政治分析家提出了许多有重大压力、但并不陌生的研究课题。

这里面有两类课题:

一类课题是,生态问题以何种方式作用到国际权力结构的分配,又如何影响联盟与对抗的新组合模式?在这方面,所谓“南北关系”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典型的事例之一,是有关气候改变原因的争论。基本上,有倾向于北方国家(发达国家)和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两种基本意见。[注17]前者认为,气候的人为改变主要来自于落后、愚昧地区民众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和对植被的各种破坏(包括不恰当的农业耕种方式、食物摄取方式、燃料原料结构等等),所谓“沙漠化过程”完全是某些发展中国家错误的发展政策所致。后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发达国家的大众消费结构(大量使用家用电器、大量弃置城市垃圾等等)、工业高能耗结构和对发展中地区的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开发(如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其它矿物燃料的过量汲取),才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他们以城市化和汽车工业造成的严重生态污染为例,强调工业发达地区各国要对当前生态失衡负主要责任。依照前一种意见,某些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速度,已经超出了国际社会的道德容忍度,是完全不负责任的、不顾他人的方式;“不仅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缺少责任意识,而且对国际共同体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形态——不论是外界鼓励采用合理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或者是提供各种技术、资金等环保援助,或者是使用强制的、国际法的和国际干涉的方式——制止发展中地区的这一势头;对于这种论点的人来讲,所谓“可持续发展”,首要的目标是针对“野蛮的、不能持续的发展”,即制止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开发方式。他们批评说,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以破坏环境为要挟,强迫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援助。这一派意见体现在国际政治观念中就是,要加强现有的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的实施力度,加强国际干涉及其哲学基础的研究,加强对不合理开发方式的监督和控制。相反的意见批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指责是一种虚伪且傲慢的态度,认为发达国家目前实际消耗着地球每日消费的绝大部分燃料、原料,却拒绝让后发展地区的人有享受(或有可能享受)同样的消费模式及舒适生活机会;真正的不道德是“了解事情的利害关系,在自己不肯做出任何让步的同时却让别人做出牺牲”。批评者质疑,这能否算作公正、平等,能否称作道义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假如发达国家真的愿意与发展国家一道解决生态危机,首先必须从自身着手,比如增加对不发展地区的援助、放弃掠夺性贸易、减少过于奢侈的消费、改造旧的生活观念等等。对于世界共同体而言,这一过程的含义在于改造既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放弃西方旧式的支配性模式,建立机会更加均等、权利更加平等、规则更加公正的国际民主机制(国际政治格局)。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注9]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审美意识是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文化的建构,审美意识的确立是首要条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处于社会物质环境之中的自由自觉的主体,因此,物质环境、审美意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某种本质的内在联系。如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物质环境是为审美意识发展的存在条件,共同指向学生和教师主体的发展。所以,在物质环境中确立审美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社会自然环境中培养审美意识。“将自然作为环境,就意味着,它与人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如就自然对人的意义来讲,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与力量之源,也就是说,是环境造就了人,成就了人;第二,环境是人生活场所,安身的空间;第三,环境是人的活动对象,生产对象;第四,环境是制约人、控制人的根本力量。”大自然的生命感、秩序感,大自然的崇高、优美,或是使人敬仰、震撼,或是使人怜爱、动情,无不与人的审美意识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历来有“君子比德”之说,所谓“比德”,也就是将某种自然物质同人的品德结合起来,以物来喻人,将自然物的品德赋予于人身上。这既然对自然物的赞美,也是对人品德修养的一种要求。如中国古代便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说,这其中体现的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时间秩序的一种深刻体验,更是对这些自然物身上所承载的生命和道德意义的感悟,将自然属性上升到思想政治道德的层面,这种提升的途径当然是依靠审美的方式。梅的高洁和傲岸,兰的空灵和雅静、竹的虚心和正直、的清贞和冷艳,这一花一草,一木一石,说的分明不是花草树石,而是活脱脱的审美人格。在中国文化传统的积淀之中,这自然之物已经慢慢脱离了其本来的物质属性,而上升为一种审美品格和人的精神品性。所以,有学者就指出“,在中国传统的美育学说体系中,自然美以其天放广阔、自由无待的形式与神韵,对人类的主体性进行感召,使人格在礼法社会中穿越世俗的束缚,在回归天野中获得解放,高扬个性。自然美对人格的培养,较之艺术美育,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高远与深邃。”所以,人面对自然山水时,其实是主体客体通过审美意识而结合在一起,作为社会当中的主体,人通过这种面对自然的审美活动而获得社会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审美意识,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完成了自然美对人格美的陶铸。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自然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并以自然物之美为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文化传统之中。实现由自然之美到大学生思想品格培育的升华。其次,在校园环境中培养审美意识。如同自然环境一样,学生所在的校园环境同样也与人的发展密切关联。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与此同时,优美可人的环境,也使人赏心悦目,使人在和谐愉悦的氛围当中实现自我的发展。所以,大学校园物质环境同样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审美韵味,也是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校园物质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应该充满着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和学校的发展历史相结合的人文气息,通过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各类校园之中的亭台楼阁、人文景点、楼道、墙壁等来激发广大师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在这种高雅、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物质环境中,去品位历史、感受人文气息,从而在提升学生对大学、对自我的认同感,在审美文化的氛围中,使“美”弥漫于校园之中,以语言美、行为美为导向,开展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自我的个性品格修养。

二、在社会人际传播中呈现审美价值

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审美文化最终要通过人的主体行为表现出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以人的行为的完善和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的的。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存在即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际交往是人主体行为表现的必须途径。“人只有对他自己认为是美的事物才能愉快地接受,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彼此相互认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接纳他人之美的过程,也是向他人展示自己之美并被他人接纳的过程,因此,学会审美是大学生实现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和人际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借助于审美价值的传播而实现的思想交换的过程。可见,在培育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在社会人际传播中呈现出审美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主体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从校园内外结合的人际传播来看。人际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借助于各种语言或其他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思想、文化交流活动。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接受主体首先从信息的传播主体获得审美感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现代传播媒介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其接受社会信息资讯、感受社会物质环境的途径被大大拓宽,与校园之外的人际互动随着大大增多。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教育工作者,敏锐地把握大学生与社会人际的关联,了解其通过交流对象而获得的形式感知,是判断大学生思想走向的重要标志。在经过此阶段之后,学生有可能将这种审美感知融入到主体的想象活动之中,也就是说,人际传播会慢慢从形式阶段进入到主体的审美活动当中,将外部世界和内在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人际传播的这种审美文化属性,在具体的工作中,了解学生与社会物质、精神环境的互动及对这些现象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在其中判断学生在与社会人际交往和传播中的位置、感受及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如此,方能判断学生审美价值的尺度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在学生与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传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审美引导,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另一方面是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相对于学生与校园外部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来说,价值的取向差异性相对来说要小,但是因为涉及到学生群体内部的诸多复杂关系,所以也当引起重视。当代青少年,个性突出,思维敏捷,因此,在对待事物和处理事件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看待和处理事物往往具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和方法。面对同样的校园物质环境,不同的大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审美意识,因为也会形成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如因某种要素引发学生之间的意见相左,甚至因为奖学金、评先评优或生活琐事的矛盾,这种审美价值判断的差异就会彰显无疑。如果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便很容易坚守在自身的价值判断中,而无从考虑他人的审美体验。所以,从思想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是应掌握青少年作为群体和个体在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方式,搭建合适的平台,使每个个体有机会通过恰当的方式和媒介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向同学和老师传递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这样,通过拓宽交流和传播渠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便可以相互理解、和谐共处。通过借助审美价值的导向作用,以审美文化为共通的媒介,通过校园内部的各类文娱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审美体验得到分享,整体的“和谐”便能轻易达成,广大师生既得到了高雅的审美享受,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三、在文化传播中实现审美行为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1中职院校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质教师

网络环境的日新月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中职院校仍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很明显已经不适合网络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但是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缺乏思想政治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因此,中职院校要注重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具备较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单一

面对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职院校也开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但是仅仅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内容进行简单的结合,没有实现真正彻底的改变。例如,某些思想政治教师只是将课堂教育的内容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浏览,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从现实环境变为网络环境而已。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叛逆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一些抵触心理,长篇大论和内容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3中职院校缺乏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网络环境下,中职院校的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通过网络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教育内容。现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要落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大部分中职院校缺乏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网络的渠道学生不能接受专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大部分学生将业余时间花费在上网聊天和网络游戏上,错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

4中职院校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

部分中职院校还没有适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仍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跟不上网络发展的变化。中职院校对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教师也始终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网络对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遇到越来越多复杂多变的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和优势,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多媒体使用技术、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等,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培训课程,提升整体教师队伍水平,也可以与外校进行合作交流,招聘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作为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除了接受学校的培训教育外,也要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将二者有机结合,为中职院校学生处理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思想尚未发育成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难免会有抵触情绪。因此,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网络技术的力量,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现在的网络沟通交流的工具有很多,例如微信、微博、qq、msn等。在不同的专业和年纪中可以建立一个qq群用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教师能跟学生随时随地的聊天,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信公共平台或微博上,教师可以一些关于网络诈骗和网络犯罪的案例,帮助学生培养识别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网络论坛和微博话题,教师与学生针对某些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教师通过指导和建议的方式,帮助同学们解决思想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题,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中职院校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因此,中职院校要注重平台的建设工作,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对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整合,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促进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很多的中职生沉迷于网吧,对此,中职院校可以建设校内网络,通过建设校内网防火墙,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直接屏蔽掉,建设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价值观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某种思想的灌输和教育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各种可能遇到的苦难和挫折。网络的普及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便利,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文化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青少年的思想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为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对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相一致,坚持社会主义立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结束语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经济的作用不可小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本国的教育水平与教育程度。反过来教育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与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跨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发挥也有了坚强的后盾支持。正如地处我国西南方向的自治区,在和平解放之前处于落后的封建农奴社会,社会经济相当落后,教育大权都为贵族、官吏和寺院上层所垄断,广大藏族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和接受教育成果的权利。尤其在政教合一的统治背景下,寺院教育成为当时唯一的教育事业。由于寺院教育本身的因循旧戏、唯心主义阻碍了新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延缓了教育的发展速度。在1951年和平解放之后,国家对的教育投资力度加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对教育进行改革。中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为指导,对广大藏族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快的发展,当地的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年轻一代已经感受到了经济发展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很大作用,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发展的路线:藏族地区经济发达带来高的教育投资,会有许多高素质的人出现,这样会产生高的劳动生存率,从而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环境

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总会受到其所处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国体决定了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根据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大。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藏族人口的自治区,历史上它的政治地位极其重要。解放前的处于政教合一的统治下,教育内容以佛学为主,教学内容与广大劳动人民及社会生产的需要严重脱节。解放后,随着我国在国际上政治的提高,国内外环境都处于和平与发展状态,结合我国的具体政治实情与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在全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实现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掌握了管理社会、主宰自己命运的自治权利,由专制走向了民主,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广大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其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重要的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为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益于激发民族凝聚力,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

三、文化环境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它的作用与日俱增。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因此文化环境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和法制观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解放前的人民受到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和统治阶级的压迫,教育主要传授传统的的文化知识,不进行现代科学和现在文化知识的教育。尽管一些寺院教育也会涉及到医学、医药、天文、历算等,但其中的有些所谓科学,多杂有非科学的成分,如学习医学制药的学生还要按照教义教规念经祈祷,祝愿药品显灵。而解放后,因树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设立的多所学校中,开设的课程随之增加,藏族青年一代接触的知识也越来越广,且提高了藏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文化环境中,与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联系紧密的是藏族人民大部分信奉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历史决定了它在藏族人民心中重要的地位。更结合政教合一的统治环境,宗教的地位更是独一无二。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出现一定的难度。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着重注意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

四、大众传播媒介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书刊,广播以及现在最流行的电子网络传媒。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这些传媒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发展最快速、地位最高的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更多的是利用大众传媒。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首先,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使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可以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络。上网的学生大部分可以匿名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可以使我们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利益要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影响和行为指导。其次,网络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网络中各种信息充斥其中,健康的、不健康的、正确的、错误的信息都会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素质,促使人产生不良的行为。在解放前,的教育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地理环境的劣势,使得人民与外界少有接触。解放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后,藏族青年一代学会了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了解国家的政策与法规,并且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但网络的使用也给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问题。达赖集团利用网络的弊端,教唆、引诱青年,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误导,歪曲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在2008年“314”拉萨事件就是一起利用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曲解。因此政府对藏族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应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了深刻地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认清集团的真实面目。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的一门新科学,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但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却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1.网络及其主要特点

1.1开放性与共享性

网络上信息的交流是全球性的,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成千上万的信息资源公布在全球数百万计算机上,由先进的信息网络联结成一个开放的整体,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网上共享资源、自由交流。这种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碰撞与融合成为可能。

1.2自由性与平等性

互联网技术建立在所有电脑用户平等的理念之上,只要具备基本的硬件条件,不同年龄、志趣、种族、民族、国籍、、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生活习俗的人,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自由穿梭,可以无拘无束地获取、制造和传播信息。正如斯特基拉夫(Strangelove)1994年在《计算机中介交流》杂志中提到:“在网上,在不诽谤他人,自我审查,以及自由社区伦理的宽泛约束下,任何人都有表达的自由……”网络的这种没有国际疆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长者权威的近乎于完全的自由与平等,使得众多崇尚自我,标举创新的现代人乐此不疲,迷恋其中。

1.3便捷性与高效性

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人们可以不必按照传统方式获取信息、接受教育,而可以从任何一个信息终端随时获取和迅速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讲,网络是一个便捷和高效的工具。

1.4生动性与互动性

网络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的特点,形象生动,易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尤其是网络的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电脑屏幕上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场景,为人们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极强,为增强人与人之间、人与网络之间的互动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网络信息对人们思想的冲击不容忽视。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由它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紧紧抓住这条生命线不放松,我们的革命和建设社会出现勃勃生机。否则,就会被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和破坏,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完全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使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鲜活而真实的信息,以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又对我们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可以动摇和改变一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网络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值得重视。

在网络环境中借助虚拟技术帮助,可以使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得以隐藏和篡改。如果没有相当高的是非辨别力和道德约束力,面对网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尤其是泛滥成灾的色情信息,网民的心理将得到极大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我国性健康教育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许多大中学校都没有开设性教育课,青少年缺乏相关的性健康知识,不能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的变化,这些不健康的色情信息,容易引导青少年心理畸形发展,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和产生。更有甚者,一些网民在上网的过程中完全沉醉到虚拟的世界中去,忘记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了解,忘记了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所要承担的责任,这种不能自拔的极端的行为就演变成了独特的心理问题——网络成瘾。另外,网络虚拟化的特征,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减少,亲情、友情开始变得淡漠,这更容易使人在现实中倍感孤独,从而更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这部分人往往很难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世界。

2.3网络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其它社会问题。

网络犯罪问题,网络犯罪是行为主体以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为犯罪行为的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典型的网络犯罪现象有网络行骗、畜意破坏计算机程序、数据、信息、修改银行帐号、盗窃银行存款、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侵犯知识产权及个人隐私等犯罪行为。网络法制问题,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点、在网上人们的真实身份不易暴露,这样他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被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可以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信念三者来维系,因而建立在网上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络社会为人们提供的极大自由度,远远超出人们社会责任的范围,由此引起道德规范问题也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诸如偷看他人的私人邮件、查阅黄色图片和文字、不健康信息等不道德行为已成为网络公害。

3.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讨

3.1在网络中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争取最大化地占领网络信息空间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信息;网络是一个新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可以利用它;网络又是一块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它。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一些机会尽可能多的在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时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汇到其它网络信息之中,力争让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给网络上的人们,争取最大化的占领网络信息空间。因为依据新闻传播学的原理,大批量的同类信息一定会影响信息接受者的判断,一定会对信息接受的思想和意识产生强化作用。

3.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网络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引导和启发

网络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已大为减少,但在虚拟空间通过网络的主客体的交流却是另外一种“面对面”。在这种网络交流中,教育客体能更真实地向教育主体表达思想,教育主体也就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主动与客体进行网上交流,可以通过进入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与众多教育客体直接对话,可以通过QQ与个别教育客体进行深入探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主题引发教育客体的集体讨论与思考。所有这些方法都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灌输式教育机会减少而采取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3.3研制和推广新的思想政治软件

新的思想政治软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专门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二是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用软件。软件对于使用者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使用者在反复使用软件的过程,必然会逐渐认可和接受软件所包含的多种信息、和观念。例如许多游戏软件中均包含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使用者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游戏中的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潜在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开发趣味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并加以大力推广,让更多的网民使用和认可这些软件,最终达到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网民的目的。

3.4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网站对于网民的作用不可小视,好的网站和点击率高的网站一定会给进入它的人们以持久的影响。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并以之为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空间,延伸了时间,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时效性,解决了部分“空白点”和“盲区”的问题,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目前,诸如“红色网站”、“马克思主义之家”、“红色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窗”等思想教育及理论学习网站相继建立,己逐渐形成了一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和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网站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应着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传播两方面的规律,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改善,力争建设好一大批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参考文献:

[1]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思想.理沦·教育》2000年:第4期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7篇

一、行政诉讼在形成和改善法治环境中的作用《行政诉讼法》颁布10周年,中国法治环境逐步形成并日益改善。在立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146项,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6项,二者共计212项,相当于1949年至1989年40年立法的总和(约140件)还多。这些立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行政诉讼“逼”‘出台的。例如,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没有赔偿法,法院就没有根据确定什么情况赔,什么情况不赔,赔多少,谁有权利索赔,谁有义务赔,从而案件难受,判决难下。这样,《国家赔偿法》就“逼”出来了。又如,行政诉讼中,法院经常要审查行政主体的行政处罚行为是否合法,但没有统一的处罚法,法院就没有根据确定谁有权处罚,谁无权处罚,有权处罚者能对哪些行为实施处罚,能实施哪些处罚,处罚应遵循哪些程序,从而审查无据,判决难下。这样,《行政处罚法》就“逼”出来了。在行政诉讼的10年运作中,行政管理领域的许多法律就是这样被“逼”出台的。 在执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这10年间,出现了5个重要变化:其一,行政行为开始适用法律条文。10年前,行政行为很少适用法律条文,有的适用政策根据,有的不指出任何根据。更早一些时候,甚至法院的有些判决也不引用法律条文而引用政策文件。而这10年,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逐步都习惯了适用法律法规。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一旦被相对人诉至法院,就有败诉的危险。其二,行政行为开始遵循法定程序。10年前,行政行为很少讲究程序,只要实体上不错就行。现在则不然,行为非常注意程序。例如,给予相对人处罚时,首先向相对人出示证件,说明处罚根据、理由,听取相对人陈述、申辩;然后再作出处罚决定(作出重大处罚决定前,应相对人请求还要举行听证),向相对人交付处罚决定书;最后还要向相对人告知救济权利和救济途径,等等。当然,现在也仍有少数行政主体轻视行政程序,在实施行政行为时违反法定程序。但这种行为一旦被相对人诉至法院,它们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在有了一两次败诉经验后,他们也就开始习惯按程序办事了。其三,行政行为开始重视证据。过去,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虽然也收集证据,但并不过分追求其确凿、充分和保障其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更不注重证据的收集时间(先取证,后裁决)和收集方式(以合法方式收集)以及对证据的保管(附于行政案卷之中),现在则不同,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非常重视证据,因为证据不过硬,行政行为一旦被诉,就有被法院撤销的危险。其四,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打交道时,其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尊重。过去,行政相对人找行政主体办事,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果是行政主体处理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其工作人员有的更是辱骂,甚至殴打相对人,还有的任意限制或剥夺相对人的人身自由。现在,这种情况逐步有了转变。因为,如果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犯相对人的人身权(包括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导致其损害,相对人可对之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这样,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与相对人(即使是有违法行为的相对人)打交道时,不能不将相对人作为权利主体对待,尊重其人格和注意不侵犯其权益。其五,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申请办理某种事项,行政主体不作为的现象越来越少了。过去,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行政主体不高兴时,有的不予理睬,拒绝受理;有的受理后搁置一旁,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不予答复;有的以“研究、研究”应付相对人,等待相对人“意思、意思”,相对人不“意思、意思”,“研究,研究”就没有穷尽。现在,行政主体这样对待相对人的情形就少多了。因为,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主体的不作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相对人的请求,可以责令行政主体限期作出某种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再不作为,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司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出现了3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一,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越来越宽,数量越来越大。在《行政诉讼法》颁布前,法院仅仅受理少数具体法律规定的几类案件,1987年和1988年两年内,整个法院系统共受理行政案件14,513件,平均每年7,256件(这以前更少)。而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种类达几十种,10年受案总数达460,308件,平均每年46,031件,1998年受案近10万件。其二,法院的地位和权威越来越高。过去,法院不受理行政案件或仅受理很少的行政案件,不能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和制约,而法院在人、财、物方面却要处处受制于行政机关,从而独立性不能充分发挥,不能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权威。《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情况则有变化,法院可以审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如认定被诉行为违法,还可以撤销和责令其承担法律责任(如给予相对人赔偿等)。这样,法院的地位和权威就相应提高(当然,由于体制的原因,这种提高还很不够)。其三,法院介入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扩伸。在计划经济时代,法院被主要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镇压反革命和其他反社会分子是其主要功能。改革开放以后,法院越来越多地介人社会经济生活,其办理民事、经济和行政案件的数量在法院整个办案数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办理刑事案件数的比例则相应降低。《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由于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法院介入社会生活范围就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六五”期间(1983—1988),整个法院系统共审结各类一审案件7,322,079件,其中刑事案件1,692,955件,占总案数的23.12%:“八五”期间(1993—1998),整个法院系统共审结各类一审案件22,417,744件,其中刑事案件2,437,426件,占总案数的10.87%.“八五”期间法院总受案数和审结案件数比《行政诉讼法》颁布前的“六五”期间增加2倍,民事、经济、行政、海事等类案件增加2.5倍,而刑事案件占总案数的比例却降低12%.法院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加强反映了法律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加强,是法治环境改善的最明显的体现。当然,导致法治环境的此种改善有多种因素,但不可否认,《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行政诉讼与法治环境(第2页)的互动关系 当我们看到《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中国法治环境的形成和改善起了如此重大的作用时,我们也许会产生一个疑问:中国为什么不早一点制定《行政诉讼法》,早一点建立行政诉讼制度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9年40年期间,中国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那末,到了1989年,在改革开放10周年后,中国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通过立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呢? 要解开这一疑惑,我们必须分析行政诉讼与整个法治环境的互动关系。整个法治环境包括市场经济、法治、民主政治等各种要素。 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行政诉讼与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行政诉讼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行政诉讼制度生存的土壤,而行政诉讼制度则是市场经济运作的条件和保障。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相对人均从属于行政主体,公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实际上没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一切行为须听命于行政主体的行政命令。在这种命令──服从关系 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行政诉讼制度。就企业而言,那时企业基本上都是国营(仅有很少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则不允许存在),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由国家计划直接或间接决定,企业的盈亏与企业管理 者和工人的利益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有多少必要和可能去向法院告政府呢?就公民个人而言,其本身就是单位的人和政府的人(因为单位是政府的单位),基本上无私有财产可言,从而也没有多少向法院告政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市场经济则不同,行政相对人有了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非公有制企业不用说,就是集体和国有企业,也成为了独立的法人。法人有产、供、销,人、财、物的自主权,有自己独立于政府的利益。它们对政府行为不可能再百依百顺了,政府违法侵犯它们的权益,它们必须找一个地方去控告,去寻求救济。就公民个人而言,他们绝大多数已由无产者变成了有产者,许多人有了自己所有的房屋、车子,甚至开办了私人企业,从而政府的行为对他们再也不是无所谓了,在他们与政府发生争议时,要求一个政府之外的第三者来裁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市场经济要求行政诉讼,没有行政诉讼的保障,行政主体侵犯行政相对人权益,行政相对人无处可告,无处寻求救济,他们就不会有积极性去竞争、去发展,市场秩序就会混乱,市场经济就会出现危机。 (二)行政诉讼与法治的关系 行政诉讼需在法治条件下运作。在人治条件下,行政诉讼制度甚至不可能产生,更谈不上实际、有效运作。首先,人治理论轻视法和制度的作用,过分相信伦理和道德的功能。如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不会侵犯人民的权益。即使公民和政府发生争议,也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而无需诉诸法院。其次,在人治条件下,立法不受重视,法律不完备,行政争议即使诉诸法院解决,法院无据可依,也无从解决。此外,在人治条件下,法院主要作为专政工具,主要用于对付反革命和其他反社会分子,而很少用于解决民事、经济争议,更不会用于解决公民和政府之间的行政争议。因而行政诉讼制度在人治条件下不可能建立。实行法治则不同,法治与行政诉讼制度紧密相联系。首先,法治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而这必须有监督、有制约,监督和制约不仅要有自律,更要有他律。其次,法治强调人权,强调公民权益保护,而司法保护是人权最有效的保护。此外,法治理论虽不否定伦理和道德的作用,但更重视法和制度的功能,如认为人民政府也会犯错误,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可能侵犯人民的权益,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建立纠错和救济机制,而行政诉讼制度正是这样的机制。行政诉讼不仅是法治的必然要求,是法治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法治的推进器。例如,法律不健全,行政行为没有法律根据,行政相对人诉至法院,行政机关败诉后,就会促使立法机关加快立法步伐;行政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或违法滥用职权,行政相对人诉至法院,行政机关败诉后,就会督促工作人员努力学法,严格执法和守法。同时,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审查行政行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将不断提高法院的地位和权威。而法院地位、权威的提高与法律的完备和得到严格执行、遵守一样,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 (三)行政诉讼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行政诉讼既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民主政治的内容。首先,民主意味着政府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服从人民代表机关制定的法律,政府行为如违反法律的规定,必须受到追究。追究的主体除了人民代表机关本身外,还必须有专门的常设的机关,这主要就是法院(行政法院或普通法院)。其次,民主意味着政府权力接受监督和制约,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变成专制的权力。而民主监督、制约机制的基础环节是人民,但人民必须通过享有国家权力的专门机关并遵循适当的法律程序实现监督和制约(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监督必须有序和规范地进行,否则,人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都不能发挥实际的制约、监督效用)。此外,民主,特别是现代民主,还意味着保护少数,意味着对受到政府违法行为侵犯的各别相对人的制度化救济。民主的重要形式虽然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并不等于多数专制、多数压制少数。少数人的利益必须通过适当的法律途径予以保护,特别是各别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政府违法行为侵犯后,法律必须为之提供相应的 救济途径。因为政府侵犯各别人的权益并不会使它失去大多数人对它的信任,导致代表机关的罢免等政治程序。为了保护受政府行为侵犯的各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设置制度化的救济机制显然是必要的。没有这种救济机制的民主是不完善的民主,是不能完全真正反映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民主。 民主政治要求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也只能在民主政治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在封建专制或法西斯专制条件下,行政诉讼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专制君主、专制统治者不可能允许有另外的国家权力对其监督和制约,不可能允许人民对其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不可能为受到其侵害的相对人设置独立于自己、自己不能左右其运作的救济机制。行政诉讼制度不仅只是民主政治的产物,而且行政诉讼制度一经产生,还会对民主政治的健全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行政诉讼使政府的行为更加公开,人民可籍此获得更多的有关政府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人民更好地知政、议政、参政,也可以帮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还可以帮助人民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情况的了解,以便在行使选举权时选出更适格的公仆。此外,行政诉讼在运作过程中揭露出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将使现行民主制度中的某些缺陷、某些薄弱环节得以暴露,从而引起人们重视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家的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行政诉讼与市场经济、法治、民主政治等法治环境各要素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法治环境达到一定的境界,必然产生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也只有在一定的法治环境中才能生存、发展,而行政诉讼制度一旦产生和运作,又会对法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法治环境向更高的境界发展。(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8篇

一、行政诉讼在形成和改善法治环境中的作用《行政诉讼法》颁布10周年,中国法治环境逐步形成并日益改善。在立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146项,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6项,二者共计212项,相当于1949年至1989年40年立法的总和(约140件)还多。这些立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行政诉讼“逼”‘出台的。例如,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没有赔偿法,法院就没有根据确定什么情况赔,什么情况不赔,赔多少,谁有权利索赔,谁有义务赔,从而案件难受,判决难下。这样,《国家赔偿法》就“逼”出来了。又如,行政诉讼中,法院经常要审查行政主体的行政处罚行为是否合法,但没有统一的处罚法,法院就没有根据确定谁有权处罚,谁无权处罚,有权处罚者能对哪些行为实施处罚,能实施哪些处罚,处罚应遵循哪些程序,从而审查无据,判决难下。这样,《行政处罚法》就“逼”出来了。在行政诉讼的10年运作中,行政管理领域的许多法律就是这样被“逼”出台的。 在执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这10年间,出现了5个重要变化:其一,行政行为开始适用法律条文。10年前,行政行为很少适用法律条文,有的适用政策根据,有的不指出任何根据。更早一些时候,甚至法院的有些判决也不引用法律条文而引用政策文件。而这10年,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逐步都习惯了适用法律法规。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一旦被相对人诉至法院,就有败诉的危险。其二,行政行为开始遵循法定程序。10年前,行政行为很少讲究程序,只要实体上不错就行。现在则不然,行为非常注意程序。例如,给予相对人处罚时,首先向相对人出示证件,说明处罚根据、理由,听取相对人陈述、申辩;然后再作出处罚决定(作出重大处罚决定前,应相对人请求还要举行听证),向相对人交付处罚决定书;最后还要向相对人告知救济权利和救济途径,等等。当然,现在也仍有少数行政主体轻视行政程序,在实施行政行为时违反法定程序。但这种行为一旦被相对人诉至法院,它们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在有了一两次败诉经验后,他们也就开始习惯按程序办事了。其三,行政行为开始重视证据。过去,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虽然也收集证据,但并不过分追求其确凿、充分和保障其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更不注重证据的收集时间(先取证,后裁决)和收集方式(以合法方式收集)以及对证据的保管(附于行政案卷之中),现在则不同,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非常重视证据,因为证据不过硬,行政行为一旦被诉,就有被法院撤销的危险。其四,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打交道时,其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尊重。过去,行政相对人找行政主体办事,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果是行政主体处理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其工作人员有的更是辱骂,甚至殴打相对人,还有的任意限制或剥夺相对人的人身自由。现在,这种情况逐步有了转变。因为,如果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犯相对人的人身权(包括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导致其损害,相对人可对之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这样,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与相对人(即使是有违法行为的相对人)打交道时,不能不将相对人作为权利主体对待,尊重其人格和注意不侵犯其权益。其五,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申请办理某种事项,行政主体不作为的现象越来越少了。过去,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行政主体不高兴时,有的不予理睬,拒绝受理;有的受理后搁置一旁,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不予答复;有的以“研究、研究”应付相对人,等待相对人“意思、意思”,相对人不“意思、意思”,“研究,研究”就没有穷尽。现在,行政主体这样对待相对人的情形就少多了。因为,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主体的不作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相对人的请求,可以责令行政主体限期作出某种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再不作为,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司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出现了3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一,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越来越宽,数量越来越大。在《行政诉讼法》颁布前,法院仅仅受理少数具体法律规定的几类案件,1987年和1988年两年内,整个法院系统共受理行政案件14,513件,平均每年7,256件(这以前更少)。而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种类达几十种,10年受案总数达460,308件,平均每年46,031件,1998年受案近10万件。其二,法院的地位和权威越来越高。过去,法院不受理行政案件或仅受理很少的行政案件,不能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和制约,而法院在人、财、物方面却要处处受制于行政机关,从而独立性不能充分发挥,不能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权威。《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情况则有变化,法院可以审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如认定被诉行为违法,还可以撤销和责令其承担法律责任(如给予相对人赔偿等)。这样,法院的地位和权威就相应提高(当然,由于体制的原因,这种提高还很不够)。其三,法院介入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扩伸。在计划经济时代,法院被主要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镇压反革命和其他反社会分子是其主要功能。改革开放以后,法院越来越多地介人社会经济生活,其办理民事、经济和行政案件的数量在法院整个办案数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办理刑事案件数的比例则相应降低。《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由于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法院介入社会生活范围就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六五”期间(1983—1988),整个法院系统共审结各类一审案件7,322,079件,其中刑事案件1,692,955件,占总案数的23.12%:“八五”期间(1993—1998),整个法院系统共审结各类一审案件22,417,744件,其中刑事案件2,437,426件,占总案数的10.87%.“八五”期间法院总受案数和审结案件数比《行政诉讼法》颁布前的“六五”期间增加2倍,民事、经济、行政、海事等类案件增加2.5倍,而刑事案件占总案数的比例却降低12%.法院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加强反映了法律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加强,是法治环境改善的最明显的体现。当然,导致法治环境的此种改善有多种因素,但不可否认,《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行政诉讼与法治环境(第2页)的互动关系 当我们看到《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中国法治环境的形成和改善起了如此重大的作用时,我们也许会产生一个疑问:中国为什么不早一点制定《行政诉讼法》,早一点建立行政诉讼制度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9年40年期间,中国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那末,到了1989年,在改革开放10周年后,中国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通过立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呢? 要解开这一疑惑,我们必须分析行政诉讼与整个法治环境的互动关系。整个法治环境包括市场经济、法治、民主政治等各种要素。 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行政诉讼与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行政诉讼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行政诉讼制度生存的土壤,而行政诉讼制度则是市场经济运作的条件和保障。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相对人均从属于行政主体,公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实际上没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一切行为须听命于行政主体的行政命令。在这种命令──服从关系 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行政诉讼制度。就企业而言,那时企业基本上都是国营(仅有很少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则不允许存在),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由国家计划直接或间接决定,企业的盈亏与企业管理 者和工人的利益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有多少必要和可能去向法院告政府呢?就公民个人而言,其本身就是单位的人和政府的人(因为单位是政府的单位),基本上无私有财产可言,从而也没有多少向法院告政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市场经济则不同,行政相对人有了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非公有制企业不用说,就是集体和国有企业,也成为了独立的法人。法人有产、供、销,人、财、物的自主权,有自己独立于政府的利益。它们对政府行为不可能再百依百顺了,政府违法侵犯它们的权益,它们必须找一个地方去控告,去寻求救济。就公民个人而言,他们绝大多数已由无产者变成了有产者,许多人有了自己所有的房屋、车子,甚至开办了私人企业,从而政府的行为对他们再也不是无所谓了,在他们与政府发生争议时,要求一个政府之外的第三者来裁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市场经济要求行政诉讼,没有行政诉讼的保障,行政主体侵犯行政相对人权益,行政相对人无处可告,无处寻求救济,他们就不会有积极性去竞争、去发展,市场秩序就会混乱,市场经济就会出现危机。 (二)行政诉讼与法治的关系 行政诉讼需在法治条件下运作。在人治条件下,行政诉讼制度甚至不可能产生,更谈不上实际、有效运作。首先,人治理论轻视法和制度的作用,过分相信伦理和道德的功能。如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不会侵犯人民的权益。即使公民和政府发生争议,也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而无需诉诸法院。其次,在人治条件下,立法不受重视,法律不完备,行政争议即使诉诸法院解决,法院无据可依,也无从解决。此外,在人治条件下,法院主要作为专政工具,主要用于对付反革命和其他反社会分子,而很少用于解决民事、经济争议,更不会用于解决公民和政府之间的行政争议。因而行政诉讼制度在人治条件下不可能建立。实行法治则不同,法治与行政诉讼制度紧密相联系。首先,法治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而这必须有监督、有制约,监督和制约不仅要有自律,更要有他律。其次,法治强调人权,强调公民权益保护,而司法保护是人权最有效的保护。此外,法治理论虽不否定伦理和道德的作用,但更重视法和制度的功能,如认为人民政府也会犯错误,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可能侵犯人民的权益,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建立纠错和救济机制,而行政诉讼制度正是这样的机制。行政诉讼不仅是法治的必然要求,是法治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法治的推进器。例如,法律不健全,行政行为没有法律根据,行政相对人诉至法院,行政机关败诉后,就会促使立法机关加快立法步伐;行政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或违法滥用职权,行政相对人诉至法院,行政机关败诉后,就会督促工作人员努力学法,严格执法和守法。同时,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审查行政行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将不断提高法院的地位和权威。而法院地位、权威的提高与法律的完备和得到严格执行、遵守一样,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 (三)行政诉讼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行政诉讼既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民主政治的内容。首先,民主意味着政府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服从人民代表机关制定的法律,政府行为如违反法律的规定,必须受到追究。追究的主体除了人民代表机关本身外,还必须有专门的常设的机关,这主要就是法院(行政法院或普通法院)。其次,民主意味着政府权力接受监督和制约,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变成专制的权力。而民主监督、制约机制的基础环节是人民,但人民必须通过享有国家权力的专门机关并遵循适当的法律程序实现监督和制约(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监督必须有序和规范地进行,否则,人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都不能发挥实际的制约、监督效用)。此外,民主,特别是现代民主,还意味着保护少数,意味着对受到政府违法行为侵犯的各别相对人的制度化救济。民主的重要形式虽然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并不等于多数专制、多数压制少数。少数人的利益必须通过适当的法律途径予以保护,特别是各别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政府违法行为侵犯后,法律必须为之提供相应的 救济途径。因为政府侵犯各别人的权益并不会使它失去大多数人对它的信任,导致代表机关的罢免等政治程序。为了保护受政府行为侵犯的各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设置制度化的救济机制显然是必要的。没有这种救济机制的民主是不完善的民主,是不能完全真正反映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民主。 民主政治要求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也只能在民主政治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在封建专制或法西斯专制条件下,行政诉讼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专制君主、专制统治者不可能允许有另外的国家权力对其监督和制约,不可能允许人民对其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不可能为受到其侵害的相对人设置独立于自己、自己不能左右其运作的救济机制。行政诉讼制度不仅只是民主政治的产物,而且行政诉讼制度一经产生,还会对民主政治的健全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行政诉讼使政府的行为更加公开,人民可籍此获得更多的有关政府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人民更好地知政、议政、参政,也可以帮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还可以帮助人民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情况的了解,以便在行使选举权时选出更适格的公仆。此外,行政诉讼在运作过程中揭露出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将使现行民主制度中的某些缺陷、某些薄弱环节得以暴露,从而引起人们重视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家的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行政诉讼与市场经济、法治、民主政治等法治环境各要素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法治环境达到一定的境界,必然产生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也只有在一定的法治环境中才能生存、发展,而行政诉讼制度一旦产生和运作,又会对法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法治环境向更高的境界发展。(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今,网络以其交互性、快捷性、开放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成为大学生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和扩大交往的重要途径。面对网络自身的不完善和大学生道德素质比较薄弱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刻认识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掘互联网的优势,才能更有效更全面地开展工作。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网络就是社会的延伸,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网络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网络凭借丰富又快速更新的信息资源和自由平等的交流渠道,对大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对于网络大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开放的态度。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教育内容的相关信息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通过网络上展示给大学生,同时也可以在网上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枯燥、脱离生活的不足,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2、网络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从而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材上的理论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强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地位。

3、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拓宽大学生的表达渠道,对于一些大家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他们可以比较自由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以倾诉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上论坛、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实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疏导和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4、网络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与协调。

互联网以其独有的开放性和即时性,打破了时空限制,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互联网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联动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互联网,学生能更多地了解社会,家长也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和学校,同时社会也可以更广泛地关注学生。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加大了抵抗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工作难度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可塑性强,易受到外界社会思想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互联网上交融与冲突。如果大学生在网上得不到先进思想的正确引导,长期遭受不良思想的侵害,就会逐渐丧失正确的立场而误入歧途。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和侵蚀,将会严重削弱我们思政治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2、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滑坡

大学生心理不成熟、道德意志力不强,在这个不需要承担责任的虚拟世界里,经常出现不文明的言行,有些人甚至攻击他人网站、制售木马病毒等等,走上了犯罪道路。

3、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产生疏离感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行为的协调,如果协调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错位甚至生理失调。从网络上得到的快乐会让人暂时忘记现实中的失意,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网瘾,靠网络麻痹自我,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大学生借助互联网更方便地了解校园外面的世界,但由于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对社会事件的思考深度,当社会现象与书本理论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以偏盖全地对相关部门的诚意和能力表示怀疑甚至失望,以“打酱油”的心态面对这个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加剧了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进一步导致个体行为冷漠和麻木,对社会缺少责任感,甚至出现了交往障碍等心理疾病。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面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力,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高校校园网开辟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奏响网上主旋律。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互联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形势与政策、热点时事、学习参考资料等内容上网,不断充实网络教育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从课堂走上网络,走进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两课”教师和辅导员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两课”教育是主渠道,主渠道与其他渠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但目前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比如一些任课教师只管上课,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缺乏了解,导致理论指导比较空乏;辅导员虽然了解学生情况,但是相当一部分人所学专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不高。高校应加强网络技术培训,引导“两课”教师和辅导员对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努力培养出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又懂信息网络技术,并且具有丰富学生管理经验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3、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增强网络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在与各种不同的网络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网络道德教育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起在网上开展对于网上教育的不足,必须注意发挥好“网下”教育的优势,二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网络在给人们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消极的影响,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以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力。

参考文献:

[1]曹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J].教育信息化,2004(2).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全球化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核心和敏感问题。说它核心,是因为它带给人类的远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根本改造,还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说它敏感,是因为它影响所及,对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及至每个人的存在现状与发展前景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值得说明的是,目前的全球化趋势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但绝不是单纯的经济全球化,而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载体,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逐渐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冲击着我国本土现实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从而使负有培养“四有”新人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遭遇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全球化强势语境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及其重要作用

文化环境,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一样,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构成要素之一,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外部环境,又以信息输入的方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为以文化形态为中介的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刃剑”效应,在影响人的思想道德过程中呈现出同性同向强化、异性异向消解的互动态势。

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影响。“内化”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转换为思想,是受教育者通过与教育者的互动进行体验、认识和理解,从而主动生成新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的过程。而文化环境为这一过程营造了特定的情境。以激活受教育者内化的情感动机。良好的文化环境就像催化剂,能积极生成受教育者内化的情感动机。而当文化环境所营造的情境及其蕴涵的价值观念与施教内容不一致时,则会消解“内化”过程。

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影响。“外化”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行为,其实质是受教育者践行思想道德规范。文化环境同样为“外化”建构情境,所创造的积极氛围能促使个人思想正确外化为行为。反之,则可能导致思想道德规范的正确输入却只有少量的行为输出,甚至错误的行为输出。另一方面,文化环境诱导个体形成高层次的需要动机,以践行思想道德规范。

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反馈”的影响。“反馈”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联系,评价个体行为的社会效果,以进一步实施“两个转化”。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外化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价,受教育者则对“外化”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不论是“他评”还是“自评”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虽然评价标准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但特定群体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实施评价的背景知识,从而影响评价效果。尤其是当这种特定的背景知识与评价标准不一致甚至是相抵触时,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反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因此,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维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文化环境之间的良性动态平衡,使其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方向发展,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二、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境遇

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文化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问的交融与互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文化的全球传播,促使异质文化交流与整合,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要素在量和质上的扩张。

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全球化这一问题,应该看到在它表面光鲜的背后,也有险恶的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实力,不仅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新秩序”,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同样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以不争的事实全方位地侵蚀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最突出的就是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西化的危险以及由此对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宣传方面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且不说他们通过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文化产品的传播,现在更是凭着互联网这一立体的、全方位的、超越时空障碍的信息传输方式,使得西方文化能够轻易地、有效地传播和渗透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来。互联网、影视、文学作品上的黄色、反动信息对人们产生直接的精神污染,而且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上西化的危险必然导致西方一些观念,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侵蚀。尤其是年青一代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因为不少青少年缺乏辨别能力,往往错误地将西方道德等同于“现代道德”,不加选择地予以接纳,从而使西方一些不良的道德思想有了可乘之机。

三、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则

1.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环境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在全球化进程中,传统文化、本土现实文化、外来文化并存,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互交织,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必须坚持先进性原则。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在建设方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用蕴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观念形态培养“四有”新人;在内容上,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营造健康、文明、科学、向上的文化环境。

2.创造性原则

人是环境的产物,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人在环境面前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对文化环境也具有积极能动作用,它们在受到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能反作用于文化环境,使其朝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创造性原则。

3.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教育对象视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通过教育对象参与文化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来实现文化环境建设目标的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要重视教育对象在文化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在文化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文化环境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控制和把握的文化因素越来越有限,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使受教育者面对复杂的文化环境时不盲目、不屈从,能够自主把握、自主分辨、自主取舍。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主要思路

1.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创新,加强宣传渗透

思想文化阵地,若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其他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就会占领。因此“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深化理论研究,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但要扎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要善于汲取其他社会学科的最新成果,同时,还要把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世界各种文明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发展提供深度学术支持。其次,加强理论宣传与渗透,协调马克思主义与多样化社会意识的关系。不但要敢于承认多元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在与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回应中,进行系统的有深度的剖析与评鉴,引导人们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与谬误,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源和文化源泉。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列为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首要议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全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使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得以延续。

3.建立和完善文化环境建设制度

文化环境建设离不开制度的承载与支撑,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特定的制度设计、安排的结果。一般而言,文化环境变迁的过程比制度变迁要缓慢和困难得多。但是,如果没有制度的支撑,理想的文化环境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因此,在文化环境建设中,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度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的提炼和抽象,制度的形态和运行是由其产生和存续的特定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由于各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制度总是具有各自具体国度的特殊环境所赋予的阶级、文化、历史以及经济的特殊性。因此,制度的这种专用特性提醒我们:国外的文化建设制度模式可以作为参考,但是绝不可以移植。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一致,否则不仅不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还会起阻碍作用;二是制度建设的内容应与环境变化相一致,全球化已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使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发生变化,如网络环境的出现、社交环境的强化等,制度建设内容则应适应这一变化,做到重点突出、主次有别。

4.深度开发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资源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11篇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市场交易原则"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一框题的课件,并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删、补,优化了网上教学资源配置,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

实效性是网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例如:在讲授高一"国家宏观调控"一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我从互连网上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制作了1992年到200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变化情况的动画及网页,不仅形象直观的反映了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学生甚至可以在网页上自主操作、亲自体会)

三、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特点即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更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并撰些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网络教学有利于创设新情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连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中国足球出线等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尽量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五、网络教学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

当然,网络教学不是"无所不能",而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运用网络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二、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网络教学使教学观念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而让师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12篇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市场交易原则"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一框题的课件,并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删、补,优化了网上教学资源配置,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

实效性是网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例如:在讲授高一"国家宏观调控"一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我从互连网上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制作了1992年到200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变化情况的动画及网页,不仅形象直观的反映了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学生甚至可以在网页上自主操作、亲自体会)

三、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特点即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更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并撰些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网络教学有利于创设新情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连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中国足球出线等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尽量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五、网络教学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

当然,网络教学不是"无所不能",而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运用网络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二、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网络教学使教学观念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而让师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环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总体上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环境作为影响教育实践及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外部因素,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不断创设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进入“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由此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分配方式的变化、价值取向的转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而又直接的影响。受改革开放负面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德育论文,我国社会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信仰迷失,理想模糊,诚信缺失,责任心减退,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违法犯罪现象增多……所有这些环境的变化,都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青年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体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从智力、思维的角度研究青年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他认为,青年心里发展的机制是:(1)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到自己的思维图式中,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2)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青年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这两种机制来重建个体的心理平衡,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

皮亚杰在“青年智力发生论”中多次说到青年在环境面前的主体作用,实际上也明示着青年对环境教育性具有体悟能力,当然,也与其自身综合素质相关联。比如:一处荒丘、几丛衰草,不懂历史的人会对此不屑一顾,然而它曾经是千军万马拼死厮杀、烈士掩埋忠骨的战场。懂得历史的人在此凭吊古迹,抚今追昔,发思古之幽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常见的北国风光,而毛泽东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毫情。可见同样的环境由于人的素质不同,导致对环境的领悟性也有差别。

对于青年的成长而言,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可能同时具有“催才”和“摧才”的可能性。能够在不可选择的环境条件下成才的年轻人,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开拓能力,善于在逆境中创造出成才的优势,在顺境中克服隐藏的逆势。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论文,教育者应该启发青年去感受环境的教育性,分辨出现实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形成开发、利用环境的自觉意识,培养青年人改造环境的能力。转贴于

三、青年对环境因素的积极利用

马克思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机械唯物主义者承认客观环境作用的一面,批判了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人对环境可以进行改造的一面。人在环境面前决不是消极被动的,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改造变革环境,合理利用环境,化消极为积极,使环境的作用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调一致。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必须把握好环境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一般情况下,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可以达到三种效应。

一是环境联想与角色认同效应。环境联想能激发青年人内在的情感因素,从而对个人的角色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定向,或将自己转化成他人角色。如情景人物与行为人“同病相怜”,会在行为人心中引起同情心、朋党归属、哥们义气等感情;也可以引起“角色换位”,由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到唤起恻隐之心,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行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二是环境压抑与行为约束效应。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会感到恐惧、压抑,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l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赫胥黎说:“人们所真正害怕的,往往不是法律,而是别人的议论。”这里讲的是环境的规范功能所起的行为约束作用。环境往往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对青年形成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体现出对青年言行的约束规范德育论文,达到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是环境激励与境界升华效应。由于环境的激励使青年人的心理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了一个大的飞跃。例如经常组织青年深入社区,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活动创造的氛围能引发青年人强烈的道德感情,既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心和对弱者的关怀,又明确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在环境激励的氛围中完成了青年人格的自我塑造。

总之,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不管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为指导,在看到环境对青年的思想政党教育作用强化的同时,也要看到青年人能动地改造环境的作用也在强化;在承认环境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冲击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改造环境的作用,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切实发挥“生命线”的作用,从而把我国千千万万的青年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他们无限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环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总体上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环境作为影响教育实践及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外部因素,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不断创设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进入“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由此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分配方式的变化、价值取向的转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而又直接的影响。受改革开放负面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德育论文,我国社会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信仰迷失,理想模糊,诚信缺失,责任心减退,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违法犯罪现象增多……所有这些环境的变化,都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青年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体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从智力、思维的角度研究青年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他认为,青年心里发展的机制是:(1)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到自己的思维图式中,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2)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青年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这两种机制来重建个体的心理平衡,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

皮亚杰在“青年智力发生论”中多次说到青年在环境面前的主体作用,实际上也明示着青年对环境教育性具有体悟能力,当然,也与其自身综合素质相关联。比如:一处荒丘、几丛衰草,不懂历史的人会对此不屑一顾,然而它曾经是千军万马拼死厮杀、烈士掩埋忠骨的战场。懂得历史的人在此凭吊古迹,抚今追昔,发思古之幽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常见的北国风光,而毛泽东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毫情。可见同样的环境由于人的素质不同,导致对环境的领悟性也有差别。

对于青年的成长而言,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可能同时具有“催才”和“摧才”的可能性。能够在不可选择的环境条件下成才的年轻人,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开拓能力,善于在逆境中创造出成才的优势,在顺境中克服隐藏的逆势。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论文,教育者应该启发青年去感受环境的教育性,分辨出现实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形成开发、利用环境的自觉意识,培养青年人改造环境的能力。转贴于

三、青年对环境因素的积极利用

马克思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机械唯物主义者承认客观环境作用的一面,批判了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人对环境可以进行改造的一面。人在环境面前决不是消极被动的,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改造变革环境,合理利用环境,化消极为积极,使环境的作用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调一致。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必须把握好环境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一般情况下,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可以达到三种效应。

一是环境联想与角色认同效应。环境联想能激发青年人内在的情感因素,从而对个人的角色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定向,或将自己转化成他人角色。如情景人物与行为人“同病相怜”,会在行为人心中引起同情心、朋党归属、哥们义气等感情;也可以引起“角色换位”,由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到唤起恻隐之心,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行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二是环境压抑与行为约束效应。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会感到恐惧、压抑,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l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赫胥黎说:“人们所真正害怕的,往往不是法律,而是别人的议论。”这里讲的是环境的规范功能所起的行为约束作用。环境往往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对青年形成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体现出对青年言行的约束规范德育论文,达到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是环境激励与境界升华效应。由于环境的激励使青年人的心理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了一个大的飞跃。例如经常组织青年深入社区,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活动创造的氛围能引发青年人强烈的道德感情,既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心和对弱者的关怀,又明确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在环境激励的氛围中完成了青年人格的自我塑造。

总之,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不管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为指导,在看到环境对青年的思想政党教育作用强化的同时,也要看到青年人能动地改造环境的作用也在强化;在承认环境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冲击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改造环境的作用,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切实发挥“生命线”的作用,从而把我国千千万万的青年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他们无限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政治环境论文范文第15篇

行政案件难受理、难息诉,公民的居住环境受到污染,相邻权被侵害之时,行政诉讼不能、私力救济不能的情况比比皆是。下文将介绍德国的“相对双轨制”制度及德国在公民相邻权受到侵害时如何救济的创新之处。

(一)德国的“相对双轨制”制度

对建筑计划和建筑许可进行区分:就建筑计划而言,如果一个建筑计划的内容与私法规定的与排放有关的相邻权保护的标准相冲突,要么从一开始就排除基于私法相邻权的请求权,要么私法中规定的相关标准就以公法计划法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在建筑许可程序中,邻人的私权事实上不需要被审查,所以建筑许可没有影响私权的效力,邻人可基于其私法相邻权排除公法上的建筑许可的效力。

(二)德国公法相邻关系制度简要介绍及其优越性

就公法相邻关系的构成要件而言,德国学者劳夫认为,一种公法规范是否构成公法相邻关系规范应当具备三个构成要件:(1)行政许可前:确保邻人参与到许可程序中;(2)行政许可中:存在关于听证程序义务的规范,如赋予邻人提出异议的权利等;(3)行政许可后:邻人有权请求行政机关对违反公法规范对邻人造成损害的土地所有权人进行干预。环境公法相邻关系请求权在应对环境公害等问题上相对于民法相邻关系更具优越性。首先,行政许可前确保邻人参与到许可程序中来,并赋予邻人在许可程序中提出异议的权利,在异议不成立时邻人有权提出行政诉讼;其次,具体化了私法相邻关系中模糊的概念。《物权法》第90条的规定中“依照国家规定”这一表述中,“国家规定”可以理解为环境法体系中污染防治的法律规范或者包含有污染防治条款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最后,注重主动干预,许可保留以及邻人对许可程序的参与权能够有效防止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情况的发生。

二、我国环境领域公法相邻关系制度建设的思路

经过对德国相邻关系法的研究和我国实际情况,下文将通过案例形式将构想的环境领域公法相邻关系制度进行介绍。

(一)特殊领域公法排除或限制私人请求之法律规定

案例a:主管行政机关依据相关法律(已对私法上的请求权进行了限制或排除)批准了某居民区附近建一屠宰场。当地居民要求停建,因为这不符合当地同性性要求,理由是畜生的叫声和它们发出的气味将严重妨害本地区。该地区的居民的停建要求不会被满足。当地居民仅能要求采取保护措施或者补偿。工业生产乃国民经济的基础,赋予受害邻人对大工业生产广泛的排除妨害请求权使得经济公益与环境私益不得平衡。公法相邻关系则能恰当调整。比如,私法相邻关系保护在某些领域被公法排除适用或者受到限制,企业可以信赖行政机关的许可,建设该设施,而不必担心私人提出请求权导致其中断。德国《联邦公害防治法》第14条规定,在一个计划得到公法许可情况下邻人基于民法典第1004条的排除请求权被否定。德国的司法实践将这一思想扩大适用到了公法上的企业、或者虽然是私营的,但是被国家用来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企业(例如煤气公司、发电厂)、或者是国家实行的措施(例如高速公路建设)。看似公法排除私人请求权堵塞了邻人私法上的排除请求权,但实质在公法上的许可程序中,有可能受干扰被侵害的相邻人基于公法相邻权,在许可程序中有参与权以及对颁发的许可提出异议和无效控告的权利。法律明确规定公法中的计划或者可具有排除私法相邻权的效力,是因为考虑到私法相邻权与公法相邻权的冲突问题,公法上的行政许可具有排除以下领域邻人基于私法请求权所享有的不作为或者排除请求权的效力:(1)由行为所引起的对相邻土地重大干扰侵入的情况,此处参考的是《德国基本法》第14条第2款“所有权应服务于公共福利”的观点。(2)一个计划获得公法许可情况下邻人私法相邻权被排除,德国《联邦公害防治法》第14条以及德国原子能法第7条、航空运输法第11条也属于这类规范。(3)服务于公众利益、对公众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的企业所应起的干扰侵入。案例a中,行政机构已经事先对司法上的抗辩进行了审查,只要这种抗辩数以一般的法律抗辩,而不是基于特殊的法律“依据”(例如合同),当地居民只能要求采取保护措施或者补偿。

(二)私法请求权与公法请求权相对的双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