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

政治与形式论文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74-04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导向、保证、育人和开发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努力探索适应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实践教学的资源,才能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着重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展开探讨分析,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以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分析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其实践教学形式可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虚拟实践教学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其中,课内实践教学便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学贴近现实生活,虚拟实践教学拓展教育空间,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大系统。

1.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所谓课内实践教学,是指以固定课堂为教学平台开展的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课内实践教学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这一实践教学形式在时空选择的灵活性上、与课程的紧密结合上以及教师的跟踪指导上都优于其他实践教学形式。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适合于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学生参与度大小、实效性强弱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权衡,概括起来,课内实践教学的形式最基本、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课堂实践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积极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一般讨论有两种:一种是命题,进行有准备的讨论,常见形式是专题讨论课;另一种是随堂讨论。课堂讨论,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引导和组织学生就教材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或难点问题进行独立钻研,共同讨论,互相启发,进而得出比较全面深刻的观点和结论。这一教学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和谐、密切合作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课堂讨论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首先要研究课堂讨论的安排时机、讨论主题的发掘、讨论的有效组织等问题。其次,要认真探索预防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冷场、学生参与度低等教学困境问题的体制机制,确保课堂讨论气氛活跃,敢于观点碰撞,场面热烈但不混乱。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课堂讨论的成果书面化、博客化,巩固和优化课堂讨论教学效益,最大限度地放大课堂讨论的教学效果。

第二,模拟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景模拟教学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模仿,扮演相关的角色,在感悟中受到启示和教育。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可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可以使学生看到在认识和把握某个问题上的多种角度,以及自己的视野,扩大信息量的获取,并从中受到教育。学生模拟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安排、组织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教学内容独立或合作进行学习研究,自主制作教学课件,然后面向全班学生进行公开授课。这种学生模拟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模拟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知识储备水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理论知识讲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经典影视赏析。经典影视赏析,可以分为课内经典影视赏析和课外经典影视赏析两种具体教学组织形式,其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集中欣赏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的经典影视教学片,属于课内实践教学范畴。对于这一课内实践教学形式的探索,首先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渠道发掘经典影视教学资源,并根据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有良好教育教学价值的经典影视片,为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立起分门别类的经典影视教学资料库。其次,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欣赏经典影视片,要注意适时适量,处理好经典影视赏析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不能以经典影视赏析冲淡甚至完全代替理论教学。

第四,团队辅导教育。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团队辅导教育课内实践教学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探索领域。将团体心理辅导、趣缘关系群体培育等团队辅导教育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领域,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方法,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广东药学院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改革活动,把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耻辱感淡化、践行创新能力差、理想层次低等种种不良现象,因人而异地进行纠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各主要认识环节和体验环节,设计一系列涉及人际交往、道德冲突、生涯规划等内容的课内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课内实践活动环节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国情,思考人生社会问题

社会实践教学,是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现实,了解社情民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按照实践的内容、方式及特点,可以分为参观调查型、阅读研究型、校园文化活动型、志愿服务型等主要类型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

第一,社会参观调查。社会调查是一项学生可以普遍参与而又经济实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分别进入农村、工厂和企事业单位,围绕自己所学专业或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研。学生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进行调研,据此学生可免修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教师也可通过阅读学生的调查报告,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产生的疑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把握调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当前,探索社会参观调查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应着眼于对社会参观调查形式的完善和机制创新。例如,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推动社会参观调查的常态化开展;根据组织大规模社会参观调查难的现实问题,鼓励大学生个体或组成中小型团队参加社会调研大赛、编纂出版大学生优秀课题调查报告或调研论文等。

第二,校园文化活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形式,离不开对校园文化实践教学活动的研究和探索。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由广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其文化形态而言,它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形成了三个形态和三种层面,即表层的校园物质文化、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和深层的校园精神文化。在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同所有开设的显性教育课程相比,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的是隐性教育功能。例如,校训和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优良人格的塑造养成,校庆活动对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激发和培育等,都是校园文化活动隐性教育功能发挥的具体表现形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所谓“文化育德”,就是这个道理。由于校园文化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实践性、群体性、开放性等特点,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实践的有效途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着重要关联,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值得探索的一种校内社会实践教学形式。

第三,“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青年志愿者群体或个人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指导,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四大特征。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社会、传递爱心、播撒文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同时,也可以丰富生活体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既是从国家层面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采用和谐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形势政策宣讲、送经典影视下乡、法律咨询和援助、农村干部助理见习、文艺演出、医疗卫生服务等多样化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贯彻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将所学专业知识直接服务于“三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和智慧。

3.拓展虚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占领网络空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是借助互联网络技术的支持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与现实的课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共同构成了立体多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大学生是我国互联网应用重点人群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借助虚拟网络浏览网络新闻,进行互联网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上调查,制作个人主页,开设博客,参与网络论坛等,这些都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形式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第一,网上调查。由于网上调查具有与传统社会调查方式的比较优势,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具有重要价值。把网上调查作为一种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形式,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好网上调查软件程序的自主开发,为开展网上调查提供优良的信息技术平台。其次,要指导学生做好调查所得信息的甄别筛选,努力提高网上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在开展网上调查虚拟实践教学时,还要注意网上调查与实地社会调查的有机结合,力求优势互补。

第二,网上论坛管理。以各高校普遍存在的BBS为代表的网上论坛,已经发展成为展现大学生舆情民意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BBS上发表意见和看法,一方面强化了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同时在加强信息交流、影响社会舆情、促进科学决策、凝聚社会共识、化解潜在冲突、规范个人行为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已经逐步显现。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有必要将网上论坛管理作为虚拟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

开展网上论坛管理虚拟实践教学,首先要注意保持网上论坛的专题性,即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创建专题性的网上论坛,确保讨论主题鲜明。其次,要增强网上论坛主题的开放性,有利于网民从不同的视角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使网上论坛的粘性最大化。最后,师生要敢于利用网上论坛平台弘扬主旋律,发挥网上论坛的舆论导向功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第三,开设主题博客。博客是以互联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并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现已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重要虚拟网络生活方式。由于博客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因而博客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博客也因此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引导大学生开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习相关的主题博客,一方面可以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得体会以网络日志的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再以公共性的形式实现互联网共享,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大学生在撰写、更新博客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能力,锤炼思想,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互联网应用的水平。

第四,创建课程聊天室。由于网上聊天室具有在线深度互动交流的功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高校师生创设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思想表达和信息沟通平台,因此网上聊天室不仅为我国各大网站赢得了高访问量,而且成为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现实到虚拟的方法手段创新的新契机,创建课程聊天室,也因此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崭新形式。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聊天室,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首先要在学生中广泛发动、加强培训,组织学生采取个人承担和团队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创建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聊天室。其次,要注意邀请和选派校内外有关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担任课程聊天室特约嘉宾或主持人,努力扩大相关课程聊天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单一书本理论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通常包括实验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涵更为宽泛,不仅体现在课堂外社会实践的环节上,而且还体现在课堂内实践教学环节上,这就表明在具体操作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多种多样的实施方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

这种课堂实践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学生与学生间的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基本方式得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上,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作为案例,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案例,和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特别是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给予剖析,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课堂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延伸,更便于学生接受。这种课堂实践教学可以直接与书本理论相联系,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积极性,教与学相长,相互促进,效率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节约教育资源,不必花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效果较好,便于推广。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

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有目的、有选择地布置思考题、调研题和活动题等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理论去分析、认识和解决现实中人们的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这种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第一,以思想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这种实践教学的实施形式包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带领下,组织大学生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有专题地进行社会调查,有针对性地参观相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寻访老、少、边、穷地区,了解国情、民情和风土人情,跟踪调查优秀校友,考察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等。

第二,以服务社会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这种实践教学的实施形式主要包括: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需要,组织大学生参与当地或贫困、边远山区的文化与文明教育活动,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参加法律咨询,参加抗灾救灾以及义务劳动等。

第三,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这种实践教学的实施形式主要包括: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需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或短期挂职锻炼,或岗位见习,或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工、青、妇、团的工作,或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宣讲教育等。

3.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实施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在大学校园的渗透和普及,互联网络沟通无限的卓越功能使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成为广大师生使用率最高的教学资源之一。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开拓了一片崭新的领域和空间。对此,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大开发力度,扩大资源存量。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方面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要求,加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关的网络主体资源、网络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实践教学聊天室等网络信息资源的外取和自制力度,形成一套内涵丰富、种类齐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另一方面,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各实践教学环节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存储,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信息资源库,努力扩大资源存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储备足够的网络信息资源。

第二,加强资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其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而优化资源配置,又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必须根据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的限制,准确把握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性质、特点及内在联系,充分考虑到配置的时间、空间、成本、功能、效率等因素,然后选择合适的资源配置类型和恰当的配置方式,以实现资源配置结构的最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实施,在于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大学生个人的网络空间中,使各种活动和价值目标追求达到一致,从而产生合力功能。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封闭状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要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社会的客体来塑造;形成师生互动,以人为本的生活世界,而不是将教学自身的活动作为追求本身以外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82-85.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2篇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 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 versus hard)和纯/应用(pure versus 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毛泽东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 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 versus hard)和纯/应用(pure versus 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毛泽东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4篇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 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 versus hard)和纯/应用(pure versus 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 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灵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理论依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实践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理论依据。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塑造着学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来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肯定了思想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依据;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众多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学研究范式建构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论述构成了学科的直接理论依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党也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概括为认识和改造世界:邓小平指出是培养四有新人;另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齐抓共管的思想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我们党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更是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深入研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动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其理论出发点和价值追求都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只能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能力的手段……个人才能有个人自由”。这一思想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目标。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更是鲜明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从以上经典论述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和价值追求,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学术诉求,是从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象化,也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应有的学术价值取向。

三、从比较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向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

国外也是有意识形态教育类相关学科的,如宗教学科、公民教育学科等等。而作为独立学科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学科研究取向上的“中国向度”,意思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指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获得理论上的创新成果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这里主要指“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的“中国向度”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一)德治传统是学科“中国向度”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为代表伦理型文化。道德理想的播化成为社会秩序建构与维护的关键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这种思路在治国主张上的体现,就是对“德治”的肯认与推崇。统治者的道德成为德治是否顺利实行的关键环节。圣王和君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居于社会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核心,这就创设了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相统一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内圣外王”成为儒家人 格修养的纲领性要求。由此推演出“三纲八目”的修养途径和慎独的修养要求,目的在于塑造道德上成“圣”而政治上“王”之的理想政治人才。因为没有法的约束,过分强调道德的自我调适能力,儒家的德治最终发展到了“人治”。同样,法律如果失去道德性,将不成其为法律,而是对人性的亵渎。法律的制定必须要求相应的道德基础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也就是西方的法律都不与《圣经》道德相违背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自然也要符合我国的德治传统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尽管在理论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厚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德治”文化的土壤必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理论的契合,深受传统德治融“政治”于“道德”,以“育德”而“为政”思想的影响,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或许也可以看作儒家“内圣外王”学的现代性表达,“内圣”讲的是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修养,“外王”讲的是政治实践,“内圣外王”学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实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学科的理论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和思想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设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大体上是同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的时代特征就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4年,党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并在随后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六个二级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其实质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统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奠定学术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物,它直接的理论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向度”主要指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建构。然而过分强调“中国向度”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样。由于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会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只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最终走向封闭僵化的学科道路。因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国际视野是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和重要命题。

首先,从实践理性层面上,要确立全球化语境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问题视域。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呈现出复杂联系和共性特征,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性问题同时也成为世界性问题,任何世界性问题都同时也表现为本土性问题。就我国现实来说,经济问题都会在社会思想政治领域有所反应,而价值问题、伦理问题、政治问题更是直接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我们正在不同程度地体验或面临;我们在发展中所成功解决的实践问题和路径探索、理论创新都不是孤立层面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而是国际视野中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国问题,是与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的中国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经验既是中国的财富。也应当成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和视野来审视中国问题,设计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其次,从文化精神层面讲,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应该在开放交流中碰撞交融。以此为新的契机形成新生的文化精神更能丰富普世价值的现代性内涵。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能在文化世界里唯我独尊。它既然是一种文化类型,就必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弱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诉求不能只停留在强调自身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城堡里,而应该以更加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走出去,广泛开展与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热点的对话碰撞,努力对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领域的焦点问题作出“中国回答”,由此获得一种包含着中国文化价值的世界性的文化精神。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应该具有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讲究中国特色、中国元素而不能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中占有一席之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和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术自立 思维方式 政治学话语体系 导向功能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中国政治学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无疑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的研究现状与政治学的学科地位极不相称,与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期待相距甚远。就目前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来看,政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它所具有的超前于政治现实的政治导向功能也未得到有效发挥。中国政治学界在学科体系和理论研究上,正处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主导和西方政治学理论引介的阶段,还谈不上对外参与理论对话与理论建构,也没有形成独立而成熟的政治学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对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阶级阶层分析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力,但其主导作用并未反映出来,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意识形态化有关。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体系与观念固然有助于社会政治与文化的整合,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信仰与理想特征削弱了其学理。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是以其信仰而是以其批判与反思、分析与建构的理性力量而获得生命力,并赢得其学科地位的。

政治学是一门最具有现实感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所存在的价值在于超前于现实、并引导现实,通过对现实的分析与透视、反思与批判而后发现问题,并从道义与智力上指引并激励现实的政治变革。但政治学界的这种激励变革之声较为微弱,中国政治学并未以其大量而成熟的理论成果发挥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没有以其征服人心的理性力量吸引众多官员与公众。相反,大量的研究滞后于现实,成为正式政治文件的宣传与注解以及对正在实施的政治与社会政策的事后论证与说明。整体而言,中国政治学界的知识生产能力有限,呈现出整体研究空洞化和微观研究碎片化的特点。在知识生产方式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某种不良倾向:机械地查找与引用西方政治学著作中的片言只语而勉强地说明中国的问题已成为一种写作套路,看似既有理论又有现实分析,实则既没有抓住深厚的理论本意也缺乏真实的现实关怀;表面充满专业术语和各种定义,读来空洞无物。

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一,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广而研究队伍小。政治学不仅要研究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过程与政治行为等基本政治问题,因国家政权兼具社会管理功能,它还得研究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治稳定与社会进步等问题,政治学实际上“是一门以国家政权为核心,涵盖全部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大学科”。①但在高校与研究机构中,政治学不过是一门小学科,研究队伍规模的限制直接影响了政治学研究的纵深发展。而在政治学的研究队伍中,还存在不少中国特有的“大政治学”研究人员,受过专业政治学训练的研究人员并不太多,这样一种复杂的研究队伍难免影响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学理性。

其二,政治学因其特殊的研究对象而受到一定的限制,政治学的现实依附性限制了它的自由研究空间。就其性质来说,政治学与现实政治必定存在一定的紧张,现实政治力图将政治学纳入自身之中而使之成为自身合法论证的工具,而政治学存在的全部理由却在于反思并变革政治现实。两者的紧张很正常,这种紧张为政治学的存在提供了意义。但当民主程度不高而现实政治能力强大时,政治学必将受到抑制而难以发挥其实践导向功能。政府的强力规划和市场所激发的功利之心,使大量学者再难支撑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纯正学术研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所有社会科学都或多或少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只是政治学尤甚。

缺乏学术自主性是中国政治学发展最致命的问题。那么,中国政治学如何走出尴尬处境,尽快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和成熟的政治学理论,形成独立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笔者认为,为了提升研究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在思维方式上,应打破知识的地域界限,搁置西化与本土化的虚假争议,在开放与交流中积累与训练,以提高中国政治学的理论水平;研究内容回归政治体制研究,通过独立于现实的自主研究而发挥政治改革的理论导向功能。

打破地域界限,搁置西化与本土化的虚假争论

最近,中国政治学界有一种强烈的呼声:政治学理论研究要谨防西化,推动政治学研究的本土化,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其理由主要有:

第一,中国政府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稳定,中国崛起速度加快,这些成就“得到了国际层面广泛承认”,以至国际舆论中出现了“中国”。而中国政治学对如此强大的国家建设能力的阐释“还跟不上”。②由此,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价值和概念基础上建构政治学话语体系……”。③第二,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治国理政的学问。中国是世界上的政治文明古国、政治思想大国、政治文化强国。④ 第三,一些学者把西方政治学的新理论新名词拿来套用于中国的政治问题。他们更热衷的是介绍和宣传,对于问题的分析却往往不能切中症结。⑤ 第四,“在过去被视为民主典范的、以代议制民主和多元民主为主要制度的西方民主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遭遇挑战”,西方国家的理论大师也在“反思修正传统民主理论”,“社会发展形式与民主形式”应该是多样性。

简单地归纳一下,以上论证无非是说,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发展强大,西方的民主形式面临挑战,政治学理论上的拿来主义不能切中中国问题,我们理应基于自己的现实,构建属于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与话语体系。

以上论证似是而非。关于第一点,中国经济实力增长,国力增强并受到世界关注甚至引起他国的担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经济实力和国家建设能力的强大并不等于政治学理论实力的强大,也不能直接地转化为理论实力。政治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积累和对现实问题的独立研究,任何想要形成知识生产能力并参与人类知识创造的个人或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拆除人际界线和地域界线,哪里有最具有洞察力和解释力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就向哪里学习。

关于第二点,谁都会承认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政治文明古国和政治文化强国。但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的强大并不等于政治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强大。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反映的只是一种政治现实中统治方式与统治能力上的成就,而且这种传统的政治实践成就并不等于现代的民主的政治文明。

关于第三点,只是指出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不良风气:简单套用或堆积西方政治学的某些新名词和新说法以便使发表的文字显得有点学术含量,但这种生搬硬套的引用并不能说明被引用的理论本身是错误的、是没有值得学习与借鉴价值的。

第四点指出了一个普遍的事实:西方代议制民主存在问题。但政治学理论存在的意义正在于反思那些包括最受推崇的制度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西方民主理论家对西方代议制民主所存在的问题已经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西方政治理论发现西方民主制度有待改进的地方,并不构成我们远离西方政治理论,以免被西化的理由。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迷茫于西化与本土化之间。其实,在政治学理论(也包括其它理论)研究上发生的西化与本土化之争不过是一场虚假的争议,它源于对理论与知识的深深误解。政治学作为一种理论和知识必定具有最低限度的普遍性,对独一无二的个别政治现象或者某一特定政治事实的陈述并不是知识,只是一种信息。难以想象,一个政治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只适用于某一个国家,而对于其它任何国家的解释毫无作用。我们学习政治学理论只因该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或合理性,为何要如此介意提出该理论的人来自于中国还是西方?在知识的学习、交流与生产上,人为地设置地域界限只能有损于知识的增长与进步。那种认为只能学习并接受西方政治学而无需独创,或者远离西方政治学而从头做起的观念,都是荒唐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政治学是门国家属性、价值属性很强的学科”,中国政治学者要在“坚持自己的价值和概念基础上建构政治学话语体系”。⑥这一观念本身就歪曲了政治学研究的意义,违背了政治学的学科性质。首先,国家并非是不可再分的原子,正是国家内部不同阶级阶层结构和权力分配制度决定了国家的类型与性质,政治学恰恰要对此作出评判与选择,政治学家还得追问国家背后的政权属性、制度属性、民主属性等等。其次,政治生活不过是为了解决权利与资源分配的问题,每个人获得共同体保障的机会和资源,与根据他们的宗教与道德观念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矛盾。政治共识并不剥夺个人的价值。相反,正是为保障个人的价值追求提供政治平台和政治保障。何种政治共识与政治价值最有利于共同体成员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完全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的。追求政治现代化正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最大成就。

至于说追求建构中国“自己的政治学话语体系”,这是一个可喜的雄心。但一种有效的科学话语体系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新的政治学概念与理论必须独立于现实政治自我宣传和自我维护的话语,并具有解释和反思现实的能力,否则就不是政治学话语,而是政治话语。其二,自己建构的政治学话语不能仅仅是“自己的”,它必须与世界政治学相开放,创造的概念与理论必须具有可对话性,并尽可能寻求共享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

从以上的简短分析可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无论在政治科学、政治哲学还是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上,如果力图把中国与西方对抗起来,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掉得更远。

研究内容回归政治体制,发挥政治改革导向功能

政治学要研究的是政治权力的归属与分配(民主问题),政治权力的设置及其内部关系(分权问题),政治权力的运行规范(法治问题),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监督等等,而这一切都归于政治体制的问题,要变革政治权力的分配和政治权力运用方式,只能改革政治体制。因此,政治体制及其改革是中国政治学研究不可回避的经典主题,偏离该主题大大减损了政治学研究的实践价值。但是近两年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出现了一种变化:政治体制及其改革的研究悄然降温,而关于国家能力和政府有效性的作品火爆起来。综合分析,这种变化与以下因素相关:

政府能力与体制成就。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堪称“中国奇迹”的经济与社会成就,积累了足以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强大国力,尤其是中国成功地抵御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的体制优势和政治优势。

政治导向。政治学为了实现自身的实践价值力图发挥变革现实的导向功能,而现实为了自我维护总是要规划学术、引导学术。通过增强体制能力而实现体制稳定,通过加强治理而实现其对体制的维护,是近年来政治对学术的导向。

西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近年来,西方政治学家倾向于对政府行为与决策过程的微观式实证研究,在这种研究方法的影响下,中国更多的政治学学者离开政治体制的主题转而对体制的有效性进行测量,对决策能力进行评估。

由此看来,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减少合情合理,既有现实的政治导向,也有西方的学术影响,更有中国体制彰显的强大成就和能力支撑。笔者认为,对政治体制内部结构及其权力分配变革的研究不能放松,体制效能研究也不必过于偏重。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就曾说过:“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⑦这里所说的政府有效程度主要就是指政府实现预定目标或对社会控制的能力。究竟是政府形式重要还是政府能力重要?不能抽象判断,要看思考的角度与立场。对于外国政府来说,最关心的是他国的实力与能力,而不是其内部形式。只有一国的实力与能力才能对他国产生压力和影响。但对于国内民众来说,政府形式意义更大,没有受到民众控制的政府形式,可能政府越是强大,民众的利益越难以得到保障。体制的能力是整体性的,而政府的形式关系到权力与利益的划分,体制能力不能取代体制的形式及其变革。

我们固然要学习西方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其成熟的政治哲学研究,尤其是其在对制度缺陷和权利与资源分配的关系方面的反思。对于西方而言,其体制更加稳定和成熟,主要问题不是体制变革,而是体制框架下的政策实施和体制能力发挥,因此,实证主义的技术研究具有更大的需求空间。而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时期,因此对体制变革的去向和规范需要更多的理论关注和理论研究。这并不是说实证研究与体制结构研究及展示相冲突。只是说实证不能仅局限于具体的政策及其效能研究,更不能对“政治体制改革”绕道而行。“体制有效性”研究不能避开对体制类型与体制性质的分析,也不可逃避体制改革的要求。

“制度建设”亦不应仅限于政府对经济利益调整和对生产生活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如食品监管制度、药品监管制度、安全生产监管制度),还应包括政治权力本身的制度建设,如廉政制度建设、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建设等这类涉及到对公共权力的约束与监督的制度及其有效实施。

总之,中国政治学界已作出了一些努力,但离人们的期待较远。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坚守学术自主性,要想建立完整的政治学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解决研究的学理性和学术性问题,为此,需要打破知识的地域界限。一种政治学理论或方法,无论来自于中国还是西方,只要是成熟而规范的,都应学习与借鉴,从而通过理论训诫提高对话能力。其次,中国政治学实践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研究的自主性,唯有独立于现实并反思现实,而不是跟随现实,才能发挥它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导向功能。

【注释】

①朱光磊:“中国政治学发展中的两大尴尬与两大转变”,《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日。

②⑤樊鹏:“2013年中国政治学研究趋势与热点盘点”,《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1期。

③④⑥苏长和:“中国政治学正走出百年西制崇拜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31日,第A05版评论。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政治学;研究范式;方法

通过辩证唯物论,我们了解到人类的认知可以分为两种相互对立形式,这两种认知形式就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张力关系,使同一种观念及理论知识能够呈现出不同且对立的研究范式,政治学最为典型。基于人类认知的两种对立形式,当前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可以分为“科学范式”与“传统范式”两大类,两者既是相互补充又是相互贬损的关系,所以为深入了解政治学,下文就从这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政治学的两种研究范式,并提出了政治学建立方法。

1“科学范式”与“传统范式”

1.1“传统范式”

政治学虽然是一门科学类学科,但最先的发展也是从大自然环境中发展而来,所以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范式――传统范式,即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促进政治学的更进一步发展。在以往的政治学研究及发展中“传统范式”研究形式的影响力很大,为后面政治学新型研究范式――科学范式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使科学范式更能够促进政治学发展及研究。

“传统范式”研究模式为:发现问题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证实理论(假设),若具体体现如下:第一,进行研究之前先对无生命物质进行观察,然后根据相关理论将物质属性确定,并提炼出观察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假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如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政治学发展对人有什么影响?等问题的提炼;第二,根据前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以进一步确切出问题研究方向,为下一步的实验验证确定目标,如假设人可以是由多种物质组成、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人与大自然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是理性和自利的等;第三,根据假设进行实验设计,设计时要将社会相关因素考虑到其中,如社会运转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第四,证实理论(假设),经过实验结果了解到,人是在多种物质共同发展的基础进行生存和生活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人与自然及社会均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大自然及社会发展变动均能影响人的发展,这一实验结果符合政治学中的唯物主义理论思想。故通过“传统范式”来研究政治学是能够促进政治学发展的,最为政治学专业学生的我们要学会使用这种研究方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1.2“科学范式”

“科学范式”是在“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传统范式”方法研究下,虽然能够有效研究和验证出政治学理论,但这只限于现有的知识理论,而“科学范式”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科学范式”能够分析和研究出现有政治知识理论以为的相关理论,所以“科学范式”通常情况下都与“传统范式”一同使用。“科学范式”的实现是在“传统范式”研究结束后,带着得出的结论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行实际验证,并在实际生活进行新的开发。

例如,在经过发现问题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证实理论(假设)后,我们就需要将已经经过实验证实的政治学知识理论带入生活,“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带入我们的朋友圈,即得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结论;将“人与大自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带入经济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现状中,得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2政治学研究及建立

第一,要在政治学建立过程中凸显智慧价值,因为政治学中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人类智慧的汇集,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能够体现出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即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并且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事物都能够影响人类社会及自然的长期性发展,理应在政治学建立中得到高的重视和尊重;第二,我们要用多角度、多维度及多层次的思维去研究政治学,并利用多种方法将政治学中不同理论相互联系在一起,以实现政治学的合理建设及高效建设,为政治学的下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知识体系基础。

第三,作为政治学专业学生的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了解与研究,为政治学的研究及建立奠定良好的历史文化基础,以提高政治学研究可靠性及建立科学性;第四,我们要到实际生活中感受政治学,如感受政治学中的唯物论及矛盾论等,并将政治学相关理论应用到实际政治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实践能力。第五,政治学应向人文学科汲取营,要像文学那种文采飞扬,要像历史研究那样脚踏实地,要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深邃。

3结语

总而言之,政治学包括两种研究范式,一直是魍撤妒剑另一种是科学范式,不管是哪一种范式都有其自己的优点及缺点,两者放在一起既能形成互补关系又能形成互损关系,所以一直引人争议。故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政治学专业学习经验及专业知识储备,对政治学之两种研究范式进行了简单研究,希望能够需要的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庆宇.论当前政治学之两种研究范式[J].长江论坛,2017,02:78-84.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 要: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路与目标,应该以树立和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密结合艺术专业特点和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改革与创新,构建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路与目标,应该以树立和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密结合艺术专业特点和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改革与创新,构建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1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挑战

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已呈现了多样化。社会正在经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激烈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传统的“解构”,道德的冲撞,心理的震荡,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巨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面临着新与旧、继承与发展、批判与借鉴等复杂而深刻的矛盾。

加之互联网在高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同文化的激荡,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使高校思想文化领域的形势复杂和激烈,变化的形势、变动的环境、变更的观点、变样的舆论这些都给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学生的思想和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以及选择性明显增强,突出的新情况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和人们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量的思想认识问题,使一些人在价值取向和思想上产生困惑。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充满矛盾、极其复杂的渐进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可能控制的,又有难以预测的。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国内经济政治、国际风云都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

1.2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及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难题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热情,那他手中的画笔、乐器仅仅是演奏的工具,不是用心灵去创作作品,不能激发人们的激情,启迪人们的智慧,不可能成为不朽的作品。高等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性和智慧性,因为艺术人才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魅力。林语堂对此讲得十分生动:“人格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伟大的艺术,人格渺小的艺术家产生渺小的艺术,感伤的艺术家产生感伤的艺术,多情的艺术家产生多情的艺术,色情的艺术家产生色情的艺术,巧妙的艺术家产生巧妙的艺术。一言以蔽之,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便是如此。”①可见优秀的艺术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行与卓越的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在文化基础理论、思维方式、思想政治状况、学习生活轨迹等方面与其他高校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差别。这使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趋向于复杂化,任务更艰巨。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注重形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文化、重技巧轻理论的倾向,学习纯理论内容兴趣不高,向往艺术专业的学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太强,条条框框太多,枯燥乏味,与专业教学中形象生动的琴、棋、书、画格格不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艺术专业课的内容反差太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积极性,认为枯燥难学,加之文化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差,有的同学更本就听不懂,对抽象理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进程、教学组织、教学规律的差异较大。由于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专业课一般都是小班教学,有些专业甚至是一对一的教学,教学时间,教学形式随意性较大,学生的纪律性较差。艺术类学生往往用专业课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两课”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形式与专业课不同,但他们对政治课的期望依然停留在专业课的层次,应该是诗情画意的。

就如美国学者三将好夫所说:“课堂就如一出谈话节目,是为了娱乐而非讨论,实际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对课堂的典型期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来看,有一定的严肃性,理论课的阐释形式不可能做到向专业课那样具有娱乐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对“两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的存在,反过来又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往往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艺术学院原有的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对“两课”教学设备的投入十分有限,相关的教学图书资料匮乏,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重视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于适应与艺术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形象生动要求。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有难度,因此改革实践要走我们艺术院校自己特色的道路。

2 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

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形式创新,主动探索和采用新的手段与方法,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活动空间,更广泛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主动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培养艺术人才中的作用。要改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被动局面,必须针对艺术院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大胆创新。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教学的首位。利用互联网来调试“两课”与艺术类大学生对课堂需求的反差,使“两课”加入现代化的科技元素和艺术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实现“两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展示形式的生动化和形象化。近年来,结合云南艺术学院自身的教学条件,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1)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大力推进社会正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三进”工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素质课相结合,有秩序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设置和安排的,教材也是统编的,这对于保证教学的规范性是十分必要的,但并不限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活化。教学体系的重建,必须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艺术院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改革,首先要更好地平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共性要求和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在遵循高校思想中理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时,不可忽略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差的客观现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其他普通高校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内容应降低难度,消除学生对政治课太难怕学的畏惧心理。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切、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宣讲式的教学方式,采取互动式的、情感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普遍关注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课程本身怎样扎实上好,如何使课程更生动,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把文艺潮流、文艺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受争议的主旋律作品等内容如何融入课程,改变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只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发言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结合讨论情况进行引导、总结、归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理解。

积极探索授课形式的改革,构建以课堂为中心的全方位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启发性。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提高教学实效性出发,我们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学习体系,这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自主性学习环节:拓展、深化课程内容;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课堂讨论;参观、社会调查、看电视录像资料、读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实践性学习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进行教学机制创新,探索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实践教学新方法。

探讨适合艺术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阐释理论,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制作图文并茂,声影交汇的电子课件,充分利用学生的艺术特长,让学生参与电子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的专业特长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学生的艺术技能在电子课件的制作中得到完美的展示,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得到传播,又使学生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寓教于乐,改变思想政治课与艺术专业课格格不如,被学生视为艺术院校课程中“异类”的局面。可以用他们平时喜爱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而美术、设计、动画、雕塑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用他们制作的美术、动画作品作为装点背景的材料,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形式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激励、引导和调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并且利用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从而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

(3)资源整合、载体多元,开创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以学生的社会调查为主线,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在该门课中占有一定学分,并且是课程成绩考核诸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形成了一个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探索中,我们都重视实践环节,在总结通过看录象、外出参观、社会调查等多层次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统一加强和规范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将课堂教学与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取得很好的成效。有效引导同学们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和理性思考,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课程教学及课程建设不仅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同时注重将理论教学向课堂外延伸、向第二课堂拓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大学生素质教育密切联系,形成与本课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机制,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调研题目由教师拟定范围,学生按时按质完成调研报告,然后由教师批阅,最后纳入考核成绩。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社会调查、实践,学生上交的社会实践作业质量整体提高,许多学生在调查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联系实际有较高的认识。做调查报告,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我们的教学经验。做调查报告,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历史课题,需要得到学院党委领导的关心到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才能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2] 全球化的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社会意识形态,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一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统治阶级通过政治教育的方式来改造和影响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或者时代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十分特定的社会意义。

一、时代性――社会理念与价值导向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门孤立的静止的学科,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下,我国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从教育时代性问题来看,无论哪一种学科,其发展都必须采用时代最新的教育方式与新的教学内容。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体现为学科自身的发展水平,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反映了该学科当时的发展水平,而且还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整体历史水平。因此我们通常上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一门独立与社会发展之外的学科,而是深刻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发展水平与发展进度的科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果对思想政治理论体系或者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等方面关系把握不够的话,极易可能导致教育内容与现实形式相背离的情况,也就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特点,进而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从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看,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出发,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影响因素,以中国梦为理想的价值目标与发展前景,在理想道德方面时刻保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二、民族性――维护国家统一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都是通过民族的语言与民族的教育形式来实现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除了民族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中形成的固定的民族习惯、、生产方式与社会习俗之外,这种民族性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完善与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自发行为,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教育内容所在。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维护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与价值理念入侵,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用科学的社会主义理念引导人们,就必须充分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念的引领作用,从而提高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的发展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在现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为价值目标。

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思想政治理念的教育还体现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采用一种吸收借鉴的态度,充分尊重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代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的民族品格与道德理念等等。只有不断吸收借鉴,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与完善,才能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保护。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思想政治理论的社会性体现在社会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与控制上,它一方面约束和规范个人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又最大化的鼓励个人的创新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与限制,或者引导与激励,又不完全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限制与制约,个人对社会的适应与贡献,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因此对于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与群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应有一定的把握。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阶级和国家的矛盾不断深化并突出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采取系统严格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无论哪一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方式,担负着特定的历史责任与社会责任,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素养等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些内容无一不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受教育者价值理念的引导,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其他学科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直接体现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社会群体利益的拥有者服务。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有一点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各自阶级利益与意识形态的体现,都是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思想政治理论的阶级性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等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政治理论的教育。因为经济作为政治等上层建筑的基础,维护还是反对某一阶级的政治统治,最直接最明显的是对其建立的生产关系的否定,而维护或者反对某一种生产关系又直接体现为对某一政治统治的赞同与反对。因此,无论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代表或者政治统治者,都通常把现实的政治斗争上升为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而从理论的高度为其政治统治和生产关系的合理性做解释。

总而言之,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增加了新的理论内涵,对这些特点的探究与分析,对我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学习;改进

0 前言

在当今和谐文化视域下,我们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往往研究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忽视了教师这一主体。忽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就是使一些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化,不安心教学,直接影响到了高校的形象和学生的培养,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立,有碍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也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因此,本文针对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的的现状、成因,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讨新的方法和途径。

1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1.1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形成

1951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约集12位著名教授发起北大教职员工的政治学习运动,目的在于改造教师的思想,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为此还专门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等给他们作报告。同年9月29日,受中共中央委托,向京津地区3 000名高校教师作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1]。1953年7月,为了使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指示》,指出政治理论学习的目的是要“通过系统教育,提高马列主义水平,促使其思想改造,提高其政治觉悟”,“明确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和科学发展的方向,提高其政治判断力,进一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时间应为“每周2-3小时,不得任意增减”;学习方法“一般以自学为主,辅之以小组讨论、专题报告和必要的讲授”[2]。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形成。近60年来,该项制度在加强高校教师政治思想素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教师政治观念,调整政治态度;保证高校办学方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1.2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教师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群体,在高校担任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政治观念、政治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重任的需要。一方面高校教师个人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政治理论学习的机会,向广大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得到提高。其次,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使高校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哨阵地的需要。蔡元培先生曾经讲过,欲看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所以校园尤其是高校既是人才培育的摇篮,又是新思想、新观点、新意识形成方面的集中地,高校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动向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政治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3]。这就必然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持和完善这一学习制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培养。

2 高校教师政治学习现状、成因分析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理论学习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很好适应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1 政治理论学习无用论思想对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的影响

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各项工作的重心是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从上到下对教学科研督导评估非常重视,使得教师比较注重科研项目、成果和科研经费,削弱和淡化了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程度。随着高校职称评审和科研项目的竞争,高校教师面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观愿望有所降低,产生一种政治理论学习无用的思想。且部分高校领导对政治学习重视不够,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有些单位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经常被其他工作占用[4]。

加之,社会上出现的党风不正以及腐败现象影响了党的形象,动摇了某些教职工的信仰,使得部分高校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成效产生质疑,由此导致对待政治理论学习时有消极、敷衍的现象。

2.2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是制约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

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上不加选择,不考虑学习的对象和情绪,理论知识较多而实践活动匮乏,结果因学习内容庞杂、空洞,脱离实际,缺乏学术性和知识性的有效引领,造成许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透彻,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着一定偏差。久而久之导致大家产生了敷衍、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心理。在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上,许多高校仍延续学文件、读报纸、传达会议精神等固有的教育形式、学习方法不放。学习组织零散、使教师缺少系统学习,没有给教师构建、完善政治理论的知识结构;学习形式单一、呆板,学习方法陈旧,不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容易造成教师被动学习,缺乏自觉进取的学习精神[5]。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传统学习形式已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求知欲望。

3 加强和改进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时期,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应根据实践的要求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针对部分高校政治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发挥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然条件。

3.1 提高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认识,加强主动学习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政治理论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针对当前部分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无用论的思想,高校既要广泛宣传,提升教师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的意识,又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有利于保证高校办学方向,有利于高校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高校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6]。

同志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和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真正腾飞,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前途。”因此,加强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不仅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对待政治理论学习,同时也要切实把政治理论学习与高校办学的思路、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协调好重学校改革发展、重教学科研与轻政治理论学习的关系,既要加强和继承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也要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3]。进一步让教师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可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指导行动,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3.2 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实效性

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充实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政治理论学习不能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如果仅为空泛的形式主义,那么,政治理论学习将会成为无源之水,难以持久。只有引导教师强化正确的思想认识、增进其思想交流,将政治理论学习与高校教师思想以及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政治理论学习才会持久。

落实学习内容要精选、响应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和精神,并联系学院实际,切合教师需求来安排,把握住社会经济重点和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来制定学习计划中的主题,并事先向教师公布,给大家一个足够的准备时间进行讨论交流,由学院采取措施解决讨论过程中提炼出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教师政治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能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把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主动学习[4]。

3.3 改进学习方式,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

目前高校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低,不仅受客观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的影响,最关键在于学习方式的落后和陈旧。政治理论学习中无生气的“满堂灌”、呆板无味的“照本宣科”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内容已很明了,大家都完全看得懂,讲者仍布道式地讲解,这很容易导致教师滋生厌倦情绪,挫伤大家的学习热情。因此,要想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实效性,就要改进学习方式,采取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案例式教学、典型宣讲、利用多媒体、网络,增加视听效果,使学习更具吸引力,增强感染力,提高学习实效性。

在高校,坚持和把握好政治理论学习成为面临的新挑战,在学习的设置上尽可能系统些、长远些,根据高校特点,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一是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业务研究结合起来;二是把政治理论学习与科研结介起来;三是把集中学习与教师分散学习结合起来。只有做到学习、教学、科研有机的统一,才可能真正避免形式主义和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发生,也才可能彻底解决以教学科研会议占用政治理论学习的问题,使政治理论学习真正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去[6]。政治理论学习、教学、科研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研究的新成果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习、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效果共同提高。

4 结语

高校的工作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必须结合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切实克服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防止把政治理论学习拔得过高,从而影响日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防止轻视政治理论学习,只单纯强调教学科研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7]。应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对接,使其成为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6-177.

[2]徐亮.浙江医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研究汇编(1986-1996)[C].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1997,54.

[3]李柯,张丽荣.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探讨[J].陕西教育:理论,2006(11).

[4]乔真真,阮琦,马艳娟.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证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

[5]李玉泉,李波.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模式创新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2):76.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协商民主 政治文化 维度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西方政治家以自由竞争和政党政治为基点,构筑了一系列选举民主的政治光谱,并以市场经济为助力,力求将之放诸四海,成为普适性价值。然而,事过境迁之后,以个体权利为核心,强调民意聚合的竞争性自由选举制度已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尤其是无法包容政治文化的多维度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暴露出种种弊端,促使西方学者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协商民主”理论借此获得了复兴。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不仅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不同质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也会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软性制约。协商民主理念的广泛传播,无疑会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明成果,但以人民政协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也注定会烙上显著的中国符号。因此,我们既要吸取西方学者的理论精髓,又要结合当代中国特有的现实图景,深入探讨产生政治制度的文化土壤,进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逻辑体系下的理论架构。

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的相关性

每一颗民主理论的种子都需要找到适合的文化土壤,与显性的制度约束相比,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的影响表现为一种隐形的、潜移默化的软约束,这种约束机制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民族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倾向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当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形成之后,便会以弥散性的方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无论是在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上还是在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上,政治文化都会展现出独特的深远影响,甚至当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时,政治文化的传承也不会瞬间断裂,反而会凭借巨大的惯性,重新渗透到政治系统之中,与新的政治因子相混合,继续发挥无形的作用。在不同的政治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政治文化的演变形式也不尽相同,我国现阶段的政治文化发展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传统意义上的单一价值观发生分化,政治文化对社会诉求的整合作用减弱。所有这些变化都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彰显了构建与协商民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基础的重要性。

政治文化影响着协商主体的政治行为。从本质上讲,协商民主是通过偏好的转换而不是偏好的聚合,来达到共同的善,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影响是显尔易见的。所谓“偏好”,在政治学话语逻辑体系中,表现为一种政治认同和政治倾向,它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个体在面临问题时的政治选择,这种对相关政治行为的影响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可能仅仅是本能的反映,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政治文化的一种直观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说个体偏好的形成是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缩影,相同的文化背景还可能在某个特定的群体内形成文化边界,最终影响着协商主体在协商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行为。因此,政治协商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政治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包容性的政治文化则有利于消解自由主义的民主困境。

政治文化影响着协商进程中的博弈与均衡。在民主协商的过程中,公共理性和相互妥协是必不可少的,多元社会中进行民主协商所面临的最大现实困难在于,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导致不同社会个体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价值落差的增大,社会矛盾和冲突往往会突破物质利益的界限,深入到文化领域,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彼此妥协的难度。“不同的文化结构也许会把不同问题归结于不同的理性形式。这些争论都是关于正当性和判决本身的,因此就产生了运用多元公共理性的需要。”妥协是达成公共理性的必由之路,谋求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让步,而是通过对话和沟通,参与协商的各方能够了解彼此的立场和需求,在意识到他者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之后,反思自我的价值立场,修正偏好倾向,最终使博弈过程由于得到文化水平和道德理性的支持,所以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讨价还价,达致均衡,同时也促进了公共文化的形成。

政治文化影响着达致协商共识的政治体系。“协商民主的挑战性任务,就是要揭示出平等主义民主的核心思想―法律的合法性由遵守它们的公民所赋予―在复杂而多元的社会中依然是可信的。”政治协商的终极目标是要达成协商共识,这一过程是依托一定的政治体系来完成的,政治文化通过对不同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整合,在政治体系中树立了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使得参与者的行为得到规范。同时,政治文化的包容性还有助于将不同的声音纳入系统之中,特别是通过对少数群体和弱势群体文化上的尊重,推动政治体系内部的理解和融合。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文化的现实图景

当今中国在政治文化领域呈现出一种多向重合的态势:马克思主义仍然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西方话语借助全球化背景强力渗透、传统文化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苏醒逐步回归,三者之间的交错融合,构成了当今中国政治文化的现实图景。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党建国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的多党合作及其统一战线理论要求共产党人为了工人阶级最终的目的和利益,必须同各民主政党、团体合作,反对共同的敌人,这为协商民主尤其是党派之间的协商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相交织的现实情况,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当封建专制制度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时,共产党人就要善于联合其他民主政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协商,并达成政治协议。与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指出,在建立了政党之间的合作关系之后,无产阶级政党在处理彼此关系时,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特别是不能使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发生改变,不能放弃社会主义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且组建了国际工人协会等国际组织,在这些组织内部主张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了协商合作的思想,同时也为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治组织和政治派别之间的协商合作指明了方向。

第二,西方政治哲学理论渊源。根据所持学术观点和立场的不同,西方学者对于协商民主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派别:

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罗尔斯针对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多元理性的观点出发,在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构建起协商民主理论。为此,他将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看作协商民主顺利进行的理想化条件,强调正义原则在协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公民作为协商参与者,在理性沟通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是一种“重叠共识”,这同时也是自由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解决社会冲突,包容文化差异的主要途径。

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批判主义商议民主理论。哈贝马斯的批判主义商议民主理论产生于对竞争性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反思与批判,认为这一民主形式用程序上的平等掩盖了多数人对少数人权利的剥夺,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所以,他提出实质民主的概念,强调在一个多元分化背景下的共享世界里,所有意见或主张都应该平等地受到理性的批判,公民以话语方式参与社会意见形成和国家意志形成过程,通过公共理性的商谈,提高对政治共同体的内心认同和支持。

合作主义的协商民主思想。与上述两种思想不同的是,合作主义的协商民主思想是为了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所以,在这一框架下的协商民主参与主体是三方,劳资双方的代表自然是参与协商的主要角色,国家则处于中立的地位,代表着“公共的善”,主持其他两方的对话和沟通,并在冲突中发挥“仲裁者”的角色。合作主义在协商民主中的运用,弥合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三方平等、理性的合作机制也为整合由于文化的多元发展而日益分散的社会力量、实现不同诉求目标之间的均衡提出了新的思路,从实践运作上拓展了理论的空间。

第三,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论渊源。“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学者们从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现论发展的养分,认为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求同存异是协商民主的结果,和而不同的理念就是协商的理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体系,在强调国家政权建设层面“大一统”理念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不同思想、观点的并存发展,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传统政治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了不同思想流派的合理内核,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国家治理中,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人,君、臣、民之间的和谐共处,在价值取向上倡导“和衷共济”,从不主张对立面之间的攻击、对抗。虽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传统政治文化并不能为我们提供直接的、法治基础上的理论资源,但“和合”思想本身暗合了协商民主理论中处理“同”和“异”关系的基本原则,纵使二者在具体的过程解读上存在差异,但源于中华民族自身历史积淀的传统政治文化,仍然可以为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建设提供厚重的文化根基。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文化的构建维度

任何显性的制度安排都会受制于本民族内部特定的文化软约束,这一软约束不仅影响着我们对概念、范畴的理解,而且会毫无疑问地规制着实践路径的选择。公共理性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政治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建设,应该明确当下的价值定位,通过对现有语境的提炼,构建与实践相适应的文化土壤。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文化构建的特点。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文化的构建依托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体现出自身特点。

首先,政治文化的核心由革命与斗争转向发展与民主。大规模疾风骤雨式战争时代的结束和国际社会时代主题的转换,都必然使政治文化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表征,从强调对抗、否定、斗争的二级对立视域转向强调沟通、交流、妥协、宽容的发展视域。

同时,政治文化逻辑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将由对抗转向和谐。自我与他者之间认知角度的差异是造成文化主体之间对抗关系的根源,在革命与斗争为特征的文化体系中,消除这一差异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彼此之间激烈的抗争,形成压迫性的关系结构,而在以发展和民主为特征的文化体系中,是通过认知角度的转换,重塑自我,从而达致集体理性共识。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政治文化的模式也将由排他性的二元对立转向共识基础上的多元并存。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文化构建的理论维度。近年来,学者们已经逐步认识到政治文化的基础构建对推动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由于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具体路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对具体实现模式也存在实践上的不断探索,但对构建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即实现政治文化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考虑到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演变受到古今、中外的多重因素影响,其构建问题实质上是文化的主体性、理论的原创性问题,关键是要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当代西方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政治文化中虽然蕴含“民本”的思想,但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概念,作为舶来品的民主理念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本土化、中国化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在不同的理论认知之间搭建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从一个更加宏大的视角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首要的一点是要尊重人的主体性,重新确认已分化的个人利益诉求为基础的社会主体地位。因此,以人为本无疑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构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文化构建的实践维度。协商意味着政治共同体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广泛的讨论交流,互相了解各自的主张和观点,理性地修正彼此的偏好,并实现偏好转换,尽可能地达成共识、促进决策。

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发展极好地体现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和政府层面推进民主政治创新的努力,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强调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和理性为表征,尊重社会日益分化的权利结构,从而增强实现目标的政治能力。在国家和社会进一步分离的基础上,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在具体的方式选择上将更加多样化。除了原有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外,“民主恳谈会”等基层民主协商模式发展迅速,另外还有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具体化的制度安排。

另外,构建与现代民主政治合法性根基相适应的公民文化,也是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文化构建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天生的政治动物”,社会个体需要对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在政治实践中传承和修正政治文化。从理论上讲,协商民主的运作过程更能体现公民文化的特征,在通过话语沟通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参与各方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的民主协商,更加强调参与过程的妥协和包容。

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处于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使得任何政治发展都不会是完全自发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将是推动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主导力量。如果从历史脉络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伊始就提出了共同协商的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更是一次对民主协商的成功尝试。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这一民主形式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全面实施。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说明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民主形式的充分认可,并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之一。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11篇

 

一、引言

 

随着政治关联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我国众多学者对政治关联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从各类期刊的发文情况来看,较多研究关注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传导渠道如企业绩效、企业融资、财务救助、市场准入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研究,鲜见与政治关联基础理论有关的重要研究成果,大部分文章对企业政治关联概念界定不一,衡量标准模糊。因此,本文在对企业政治关联内涵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政治关联的形成机理。

 

二、政治关联内涵

 

政治关联即“政治联系”,其来源于英文中的Political Connections。自政治关联被提出以来至今,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概念,一般指的是企业高层人员或关键人物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一种隐性或显性关系,但其内涵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各不相同,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文献中政治关联的概念也有差异。

 

国外学者对政治关联概念的界定多采用实例列举方法,国内学者则多是依据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背景对政治关联进行界定,列示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政治关联概念的具有代表性的界定。

 

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政治关联的界定并非完全一致,但他们对政治关联的界定都是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和政治权利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隐性关系为基础而确定的。之所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隐性的,是因为二者之间建立的这种关系并不包括政府参股的形式,因此,这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一种特殊而隐性的关系。同时,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界定的政治关联形式均是狭义的,即以企业、大股东或高管本身的政治关联关系为研究对象,而没有把这些主体的连带关系或亲属朋友政治关联关系包括在内。这主要是因为从公开渠道很难获得该类隐性政治关联信息或数据。

 

三、政治关联形成机理

 

自1974年Krueger指出,主动与政府部门或政府官员建立并保持良好关系的企业能获得巨大利益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这种隐性关系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Fisman把这种企业与政府部门或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称为“政治关联”(Political Connection)后,与其相关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并非单纯出现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遍布世界各国的全球性现象(Johnson and Mitton,2003;Khwaja and Mian,2005;Leuz and Lee,2006;Fan,Wong and Zhang,2007;Xu and Zhou,2008)。那么对于中国而言,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形成机理是怎样的?本文从不同方面解析了政治关联行为形成机理。具体阐述如下:

 

(一)寻租理论。寻租理论主张,政府行为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影响资源配置,而这些影响可以带来额外的收益,有特权者为了获得这些超额的收益,便形成了寻租活动。一般而言,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寻租意愿是双向的,政府(或政府官员)把一些规则或标准定的模糊或具有很强任意性,向企业“设租”获取额外收益。因此,存在的寻租空间越大,企业越会主动与政府(或政府官员)建立政治关联。这在我国制度环境不健全地区较为显著,在这些地区,政府透明度较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或控制空间较大,从而寻租空间也较大。

 

(二)交换理论。交换理论认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是互利的,政府和企业通过交换彼此所需资源而使各自利益最大化。对于迫于提高自身政绩的地方政府,为达到要求指标,其可能帮助本地企业获取其所需资源,或给予本地企业宽松的行业管制,以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而本地企业在自身获利基础上以高额税收等形式回报当地政府。但与政府达成交换协议的企业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使企业付出了一定成本,企业在获取政治关联带来的外部资源机会的同时,也面临这付出较高社会成本和代价的“嵌入”风险。

 

(三)制度理论。制度理论强调任何组织都要适应其所在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处于特定制度环境中的企业一方面因于其避害就利、适应环境规则的行为内生于制度中,另一方面它也影响着制度环境。如企业为维护自身利益积极应对制度环境不利因素,并采取手段拒绝、甚至操纵制度要求从而影响制度环境。另外,缺乏国有企业所具有的国家政策稳定支持、公平待遇,民营企业在正式制度环境中并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不得不通过转向行政规则和私人保护方式建立政治关联寻求保障。

 

(四)替代机制理论。替代机制理论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主要由宪法、契约制度以及产权制度组成;非正式制度主要由社会习俗、伦理道德、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文化等组成。替代机制理论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替代的关系,当正式制度存在不完善、无法有效实施时,非正式制度的存在恰好可以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从而成为其有效替代机制。在我国转型时期,对民营企业法律保护的正式制度尚不完善,民营企业为了获得正式制度下应有的保护,只能通过非正式的方式获得。

 

(五)资源依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任何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得到相关的外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其他因素,包括社会和政策支持以及信息等内容。一方面,企业所需外部资源越稀缺、越重要则企业对该资源的依赖性越强,为获得生存和发展,企业会通过各种途径改变这种依赖的程度;另一方面,企业与外部资源所有者(或控制者)的交往和谈判能力越强,其生存能力也越强(Pfeffer and Salancik,1978)。政府作为资源的掌握者,其政策对企业经营所需某些外部资源会产生重要影响,企业为获得这些外部资源,通过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来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获得稳定、有利的经营环境,以改变其对外部稀缺资源的依赖程度。

 

(六)文化传统理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即使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也仍然体现在当前的社会关系中。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同时,传统文化的等级身份意识及行为规则约束,加上在市场竞争中单纯依靠市场化规则发展的限制,使民营企业家意识到改变规则是一个长久缓慢的过程,并不能因为个别企业努力一蹴而就。这些某种意义上促使民营企业家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是为谋求企业的发展,也是其个人层面的政治追求。除此之外,“关系” 作为我国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构成方式对政治关联也同样重要,我国文化对关系依赖的重视,使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行为受血缘亲情、人情礼仪、协调人际关系等文化规范的约束。

 

以上分析各个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均是由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约束的结果。对于当前市场化改革的中国,政府更具决定性作用,改革并不会一蹴而就,政府职能的变革速度较为缓慢,行政规则下的市场规则使合法性制约相比较发达国家表现出更为特殊的形态。在市场没有完全规范化、法令化时期,表现在实际中的往往是国家各级政府机关、政府部门的行为。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政府为主导、大一统的观念,以及民营企业家身份地位的追求和更高社会地位的愿望,很难使民营企业家与掌握和运用资源的政府不建立起联系。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 教学 创新 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08-0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渠道。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创新机制,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教师队伍制度的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创新。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高校不仅要建立强有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领导机构、保障体系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还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经费投入的力度,为大学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锻炼和成才的机会创造有利条件。《意见》中也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加大投入,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有的学校才刚刚起步,而有的学校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乃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则在课时安排、经费投入、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反之,则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般课程处理,有的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领导不重视、经费无保障、管理无头绪,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有着高于其他专业课实践环节的意义和功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必须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其中包括领导机制与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领导。由主管副书记、主管副校长、宣传部门负责人、教务部门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部门的负责人等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小组,小组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制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教学规划、审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教材使用、年经费投入计划、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总体方案等等。及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与社会实践效果。

其次,要保证经费的投入并制度化。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远远比不上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对专业课教学实习经费,目前全国高校基本上每年都按学生人数以一定比例划拨到相关专业,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用经费则没能得到有效落实。有的高校虽然有部分实践教学活动经费的支撑,但无制度保证,没有做到常规化,经费的使用方面缺乏计划性。因此,必须建立经费投入与使用机制。由学校依据学生人数按一定比例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建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使用落到实处,并进行年终审核。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与合理使用,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组织实施必须依靠教师来完成。如何挑选、培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与效果。

近年来,由于各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导致教师缺乏事业感。部分高校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是为了应付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基本是空白,除教师的工资、人头费、少量日常办公费用外,没有任何投入,有的学校甚至在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上打些折扣。这严重挫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谈不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了。

二是教师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普遍存在青年教师比例大,青年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情况。表现在业务素质上的突出问题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不完善,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思维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重书本、轻实际,重讲授、轻交流,重课堂、轻实践;对教学法的研究重视不够,教学手段和方式单一;缺少社会实践,说服务和感染力不强。这些都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

因此,必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技能。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本专业的理论素质,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了解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前沿理论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善于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要制订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规划,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接触了解和熟悉社会。社会情况瞬息万变,新问题、新情况也会层出不穷,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诸多新任务、新要求。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切实感受社会发展的形势,增强感性认识,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各高校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一次的社会考察机会,学习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经验,乃至组织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考察交流。只有教师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情况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门课程具有特定的功能,共同发挥作用。其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根据《意见》的要求,结合时代特点、学校特色与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来设定,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机制,做到三个兼顾,即兼顾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求、兼顾重点常规教学内容与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兼顾学校的特点与专业特色。

3.1 兼顾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的性质、要求来设定。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实践教学中,宜安排观察、考察性实践活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其实践教学内容则重在让学生多接触现实生活,到生产、科研第一线进行相关的调查考察活动,使他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切身的体会,把握我国现实生活的本质,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实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革命传统的教育目的上,如组织红色之旅、考察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活动,使学生从现实的层面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有着更为深切的认识与理解,坚定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与法律意识的增强。可以安排或设计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如发动学生观察、搜集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良行为习惯、涉及法律纠纷的案例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律观念。

3.2 兼顾科学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科学教育功能是通过系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体系、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正确处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存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也要服从其双重功能的总体要求,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其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又要根据不同时期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要求,机动灵活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如配合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可以及时安排学生参观环保先进企业、参加高精尖成果展示会等等,使学生切身体会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配合党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就要及时设计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等等。

3.3 兼顾学校的特点与专业特色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贴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最基本原则。我国目前全国内地普通本专科院校1800余所[3],这些学校又有办学地点与历史、学校定位、专业设置、服务行业的差异。目前我国高校分综合性院校、文科院校、理工科院校等,学科门类有11个、专业数百个,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安排时应兼顾不同学校的特点及专业特色。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既要考虑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到国家政治思想教育的时代任务;既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影响力。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形式多样性与场所广阔性的特点。目前有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要组织几次大规模的校园活动,开展几次轰轰烈烈的讨论、做几次大型报告就行了,有轰动效应就达到了目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误解,会误导学生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本质与目的,久而久之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进行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结合。

4.1 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内实践教学是目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大量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通过分析介绍,组织学生进行辩说、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包括专题演讲、小型辩论会、座谈会、讨论会等,对于受经费、场地等条件限制的学校来说,是较为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

课外实践教学形式则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大课堂中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等活动,将课内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处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或通过现实生活印证书本知识。其基本形式有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课外实践教学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更多的观察现实的维度、更鲜活的事例以及受到更直观更深刻的教育,因而也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4.2 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其基本形式有主题演讲、大型专题辩论会、主题日活动等等。其与一般校园文化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看这些活动的组织目的与服务内容。

校外实践教学是在学校以外,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建立学校同社会多方面、多形式的联系,让学生走出校门去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开阔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中吸纳营养,获得亲身体验,丰富第一课堂获得的知识,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4.3 重点组织实践教学和一般安排实践教学相结合

重点组织实践教学是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在各个班级或专业根据一定的标准挑选部分学生组成实践教学团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进行专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大型专题社会调查、组织社会服务小分队到工厂、农村进行对口服务社会实践形式等。目前我国内地各高校学生人数众多,组织每一位学生进行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在经费上有困难,而且组织管理上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各班选取一些代表参加重点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增强社会实践教学的辐射力。

一般安排的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设计一些社会实践课题,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自行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与考察的社会实践形式。该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涉及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学生参与人数多、时间安排机动性强、实践形式灵活多样。

此外,还有学期间实践教学与假期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期间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假期实践教学则是利用假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总之,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将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各高校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

5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考核,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便于调整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是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在内的体系。通过实践的检验,将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内容和标准固定下来,并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能进行动态调整,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的创新机制。

5.1 确定考核方式

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从考核形式上一般分为口试、笔试两大类,口试又可分为回答问题、演讲、辩论、座谈或汇报会发言等,笔试也可以分为答卷、写学习心得体会、制定主题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等。从考核阶段可分为平时考核、中期考核及末期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形式不同,考核方式也不一样。如课内教学实践,可采取口试答题、汇报发言、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等,而课外实践教学则常常采取写学习心得体会、撰写调查报告、召开专题汇报会等形式。

5.2 确定考核标准

根据考核方式的不同,应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口试如回答问题、演讲、辩论、座谈或汇报会发言等,考核标准的重点是考查学生运用相关课程知识分析、解决、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笔试如写学习心得体会、制定主题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考核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5.3 制定评分细则

无论口试还是笔试,是平时考核还是末期考核,都要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与细则。根据考核要点与要求不同,不同的考核形式要有相关的评分细则。一方面,有据可依,避免教师的尺度不同而产生评分的误差,影响评分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由于课程、学期的变动而使评分分为产生偏差,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性。评分的分制可采用等级制,也可以采用百分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求达到全面准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过程,又是综合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而实践教学过程本身又是动态的有机系统,从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确立,到实践教学内容、形式、考核机制的确立与完善,都需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机制顺利发挥作用,并在实践创新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乃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水平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moe.省略/edoas/website18/info8955.htm/2005-2-7.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院校;新型传媒形式;政治理论;思想教育;传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全新的媒体环境剧烈的影响着高等院校学生对文化的关注面和认同感。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积累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载体,在新型传媒形式下,它们的传播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要让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院校继续蓬勃发展,就必须按照当下形势的发展,有机地将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新型传媒手段结合起来,使院校的政治理论能够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机。

一、新型传媒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传播现状

为了了解政治理论和思想文化教育在新型传媒形式下现代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传播的现状,以山东大学等山东省的15所高等院校的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向他们发放了3000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了296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调查结果显示:高等院校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与思想文化教育。在“学校在宣传政治理论与思想政治文化时,是否采用了新型媒体手段”的问题上,有2035人选择了学校采用了开设教育网站的新媒体手段,占51.75%的比重;说明学校积极采用了教育网站等新型传媒形式平台,并希望以此来在学生中传播思想政治理论与思想政治文化资源,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山东“唱、读、讲、传”活动,在其满意程度调查里,有2748人对活动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93%;在“是否曾经上网浏览过有关政治教育的网站”这一问题上,1960人浏览过几次,占51.6%;对于“学校是否经常宣传思想政治文化”、“院校是否经常会安排一些思想政治文化活动”,有2580人和2380人选择了只是组织安排过几次,占85%和74.2%的比重;然而,对于“学校大力宣传时代精神等驻地资源的方式是不是有必要”这个问题,有2180人持有必须要大力宣传的观点,占总人数的63.4%,只有6%的人的观点是无所谓;在“时代精神是否会吸引到你和使你感到震撼”的问题上,1965人认为吸引到了他们,占52%的比重,有1756人认为并没有什么感觉,占40.6%的比重,仅有179人认为没有被吸引到,占9.6%的比重;在“你是否愿意游览甲午海战纪念馆、烈士墓、戚继光故居等遗迹”这一问题中,有2520人表示愿意游览,占87.7%的比重,仅有164人表示不会参加这些活动,占3.4%的比重;这表明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对时代精神的宣传还是表示支持的。

经过对“家庭和社会在思想政治理论与思想政治文化方面的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会关注一些思想政治内容,在“你的亲朋好友都愿意观看哪些影视作品”这一题目上,有2150人表示偏爱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的作品,占总人数的71.8%;这表明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家庭还是更加偏爱传统、历史的文化作品,这对一个家庭思想政治文化的感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家庭对提高文化的覆盖广度与深度的贡献不够,在“你是否会经常与你的亲朋好友谈论驻地资源等思想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上,2200人选择了不会,占64.5%。经调查,社会对扩大思想政治文化的覆w广度与深度的贡献不够,另外在宣传方式上不能做到多样化,没能够让驻地文化真正融入到社会当中,47.9%的同学感觉现在正在进行的用手机互传名言的活动的作用不大,36.1%的同学认为这只是个形式,只有14.1%的同学认为这个活动十分有效。电视等传播媒体对思想政治文化资源传播贡献不大,在“你认为传播媒体是不是经常对驻地资源进行宣传”这一问题上,有1870人选择了很少宣传,占46.8%。传播媒体是人们与社会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媒体的宣传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就会影响人们对驻地资源与思想政治文化的知晓程度。方世南等人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一书中,重点讲述了高等院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性与发展现状,而且提出了对其进行改革创新的思路。

二、新型传媒形式下思想政治文化在高等院校传播的基本特征

新型传媒形式是一种集合了信息网、无线通信、卫星等多种信息平台,以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多种传播方式传播的媒体形态。据调查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已有6.85亿的网民。在校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他们随时随地都在上网,各种新型传媒手段推动了思想政治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一)高等院校教育传播的内容体现出了复杂多样的特点

在新型传媒形式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具复杂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各种传统优秀作品的翻拍,对传统作品重现的曲解,并对经典人物形象的描述上趋于泛人性化。近年来,以宣扬我国红色文化和民族记忆为主题的电视作品大量翻拍起来。而各种新型传媒形式凭借其广泛性、交互性等特点,在众多宣传媒体中崭露头角,掀起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影视作品的观影潮流。但在其中的一些电视剧中,充斥着十分明显的泛人性化趋势,赋予了经典人物一些不良习气;对于反派人物的描述不仅表现了其卑劣行径,同时又刻画了他们好的一面。例如剧集《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展现给观众的形象是自由散漫,毫无纪律意识,吊儿郎当,杨子荣剿灭匪徒的事迹被讲述成为爱情而战斗;对老奸巨猾、凶残至极的土匪座山雕,却让人觉得他慈祥、有怜悯之心。再有《烈火》中,主角竟然有了神物,并且还成为了江湖上和警察局中通吃的神人,成为了痞子英雄和大侠结合。这些影视表现出的另类英雄和反派人物不仅影响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与此同时,新型传媒形式传播一些恶搞历史经典的行为也十分普遍的存在。相对于把影视作品翻拍解读的有所偏颇,这些恶意搞怪历史经典的行为就是颠覆历史人物英雄事迹。用搜索引擎搜“红军”时,排在前几位的竟然是“红军版《beat it》”、“红军版《nobody》”、“红军版《忐忑》”等对红军历史恶意搞怪的视频链接,甚至曾经有“红军版陈冠希《还记得我吗》”。一些恶搞视频的制作者将音乐片《长征组歌》中的片子片段按流行歌曲的节奏进行重新剪辑、配乐,看上去就像是红军在唱摇滚或动漫歌曲一样。更有甚者,一些网络和手机上传播的伟人轶事,都是故意编造的荤段子、冷笑话,曲解历史事实甚至无中生有。这些不良现象导致人们历史传统精神的丢失。

(二)高等院校教育传播体现出了开放互动的特点

新型传媒形式时代的日渐走近,信息传播的形式种类繁多,互动性更强。新型传媒以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个人传播等手段快速广泛的使受众接收到重大社会事件的信息,迅速吸引公众的关注,使公众参与进社会重大信息的传播中。例如表现红色精神的消息、传统优秀作品翻拍等,在校大学生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这些方式各异的、开放和互动的教育传播方式。近期宁波大红鹰学院的思想教育活动已应用到了所有的新型传媒传播平台,并且陆续推出了“QQ每天名言”、“电子卡片传名言”和“特色文化微博传箴言”等活动,并在校园户外宣传处写上了特色名言。通过新型传媒形式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互补,大众极大的参与到了信息传播中。

(三)高等院校教育传播的受众体现了广泛普及的特点

对于政治思想和特色文化的传播,魍趁教搴臀囊招问皆谖引受众的能力上出于劣势,尽管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喜爱思想政治的群体会自愿参与其中,但是让没有兴趣人们参与到此中来确实很难实现的。当西方大片和洋餐薯片,以及同样带有浓厚西方印记的“韩日风”刮来,部分学生常常陷入崇洋的漩涡里难以自拔,将西方世界的“游戏规则”奉为圭臬,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少数学生更在居心叵测的错误思潮蛊惑下,从内心里排斥政治说教,厌恶思想政治理论课,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虚伪的、教条的、空洞的,是禁锢自由思想的,从而极大的挑战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现在全国各大院校,都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都搭建了一些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与每个人的手机对接,随时随地的提供教育服务,从而通过大跨度、非连续的时间与空间来提升受众对教育的关注度,以提高教育传播效果。

三、新型传媒形式下思想政治文化在高等学院的传播途径

(一)加强影视精品创作与文化基地建设,丰富思想文化在高等院校中的传播内容

要促进思想政治文化的教育传播,最根本的就是丰富内涵。在这方面,电视剧《纯真年华》、《亮剑》就以创新的方式完成了传统优秀作品的华丽转身,细致入微的、全面的描述了历史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是传统优秀革命作品和现代新型传媒形式特征的成功结合成果。

文化的传播必须要依靠一定的文化载体。要根据各种地域独特的文化特点,开设思想文化教育基地,使思想文化教育固化。例如在山东的胶东烈士陵园、中日甲午战争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等地以新型传媒形式建立起特色文化教育基地,提高其文化的影响力和扩大其文化影响的覆盖面。因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持续发展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坚定民族精神和强化爱国情感,才能为党和国家、为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从高等院校角度看,就应全方位的构建覆盖广泛、相互交叉、立体生动的新型传媒形式教育体系,为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注重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创新高等院校思想文化的传播形式

在新型传媒形式中存在着一对固有的矛盾――虚拟与现实。只有加强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对立的两者相互促进,最大化发挥新型传媒形式应有的效果。比如,近期在全国各大电影院上演的《魔兽》电影,是根据暴雪娱乐公司,推出的传统优秀作品《魔兽争霸》改编的。90%的大学生都欣赏了这部电影,因为他们是暴雪娱乐公司的玩家。以《暗黑破坏神3》为例,他们愿意在其系列游戏中花费金钱,甘愿沉迷其中。这证明,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相互关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传播频率上,既要保持其持续性,还应该注意不能过于频繁的宣传,防止使得受众产生疲劳,进而产生逆反抵制的情绪,影响文化教育效果。

(三)遵循系统规划和循序渐进原则,实现思想文化在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带动文化发展也欣欣向荣,然而,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三俗“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盛行。出现了大量的类似于妄议文化经典、传播花边新闻等的不良现象,这些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真善美品德是完全相违背的,模糊了大众的思想精神境界和拉低了道德追求,腐蚀着全体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念,使得社会公德被忽视,人们底线被突破。更进一步说,对这种“三俗”之风的听之任之严重阻碍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因此,应严把生活中的文化质量关,坚决抵制“三俗”之风,确保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的健康良好发展。

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大学生心中,思想政治文化并不具有很大的地位,在新型传媒形式文化的竞争中,思想政治文化应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到每一步都要有成果;并且要注重对在校大学生教育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因此,对特色文化教育必须要整体性的改革创新,由各个方面开始,到终极教育目标,以完整地体系显现给人民大众。不断改革特色文化在院校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新型传媒形式下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必须坚持把握主基调、倡导多样性。把握主基调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引导具有正能量的大众舆论;倡导多样性,就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局面,更加接地气。要坚持管建并举、以建为主,大力推进特色文化主题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社会所有力量,完善教育体系,建立高覆盖、多互动的教育模式,努力实现特色文化在全国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3.

[2] 方世南等.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儒家;政治秩序;样式演变;设計体系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4—0020—04

儒学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宋明道学——清初实学——清中朴学(汉学)——清末公羊学”几个典型而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政治秩序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也是沿着这条路线及其时间分区进行的:它发轫于先秦,定型于两汉,因袭发展于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横贯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构成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体系得以建立的样式基础和理论支持。这一发展过程是儒家政治秩序思想不断发展、演变、式微和最终解体的过程,不同的儒者为适应不同时期封建统治的需要,都曾从元典思想中演绎出了各种应时的政治秩序思想和样式形态。儒学在每一阶段的发展总是批判地吸取新的东西来充实自己,进而获得与时偕行、历劫常新的机能,充分反映了儒学巨大的适应性和坚韧的再生性特点。

因此,根据不同时期儒者对政治秩序思想及其样式的构成要素和运行内容强调与补益的不同,围绕政治主体(实体)、社会规范、政治秩序力这三个政治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理,我们可以将儒家政治秩序思想及其结构样式的演变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再生形态和衍生形态,这些样式所在的时间区段依次是先秦、两汉、宋明和清代,因此,这些样式也可以称之为:先秦样式、两汉样式、宋明样式、清代样式。这四者之间的理论预设和秩序建构是一脉相承的。就政治秩序构成要素和运作要求的不同点来看,这四者之间又有所差别,内容有所增补和删减,其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其共性却是一致的,所有样式的本体论基础、价值维度、合法性资源都相同,其秩序构成的核心要素也依然前后承袭。由于儒门学者众多且各自的主张也多有不同,因此,儒家政治秩序思想从微观上看是十分庞杂的,无法一一枚举,故本文仅以政治秩序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理为分析视角,从宏观上择其主要代表人物观点做一尝试性的架构和比较,以找寻出不同样式的主要共性与不同。

一、原生形态:先秦样式

先秦时期是儒学也是儒家政治秩序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时期,面对秩序性焦虑问题,先秦儒家实感重建人间政治秩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适应小农经济要求的基础上,儒家由孔子开山立本,担起了重建人间政治秩序的任务。孔子在承袭三代、损益周礼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仁为逻辑和规范基础的政治秩序思想,以仁释礼,一本万殊。他强调道德理性的政治作用,把伦理引入政治,由此,孔子把仁和礼作为政治秩序的基本规范,在政治秩序的主体层面上强调“己一家一君”为政治秩序的载体,而在秩序力上则强调仁政观和家长式权威,“修—齐—治—平”或“内圣外王”的秩序运作路径被引入了进来。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对其政治秩序思想及其样式设計进行了不同方向和路线的阐发与补充:在政治秩序规范层面上,孟子侧重仁,荀子侧重礼;在秩序力上,孟子重王道反霸道,荀子主王道与霸道并用;在政治秩序载体上,二者都强调“己一家一君”的主体范围。从整体看来,孔子、孟子和荀子设計的政治秩序样式都强调对君权的维护,看重依仁而礼的规范对政治主体的自律性与他律性规制,孔孟重自律,荀子重他律;在秩序的本体论基础、价值维度、合法性资源等方面,孔子、孟子和荀子都强调天、人性、王权、德治、礼治、官僚,君权神授、传统、血缘认同、精英崇拜。这样,在诸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儒家政治秩序的原生形态在先秦得以创立了起来,为后世儒家政治秩序思想和样式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根本的基础和模型。

二、次生形态:两汉样式

汉代是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儒家政治秩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政治秩序思想被提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地位,进入了官学的殿堂,是原生形态政治秩序样式发展而成的一个重要秩序形态,我们称之为次生形态,完成这一形态历史性转换和改造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基础和立足点,承袭和融合了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和阴阳家在内的各家思想,根据社会政治及理论发展的需要对儒家政治秩序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建构和完善。他把宇宙的系统图式引入了儒家政治秩序的模式建构中,以扬弃的方式建构了儒家政治秩序思想的宏伟气魄和博大模式,创立了适应封建大一统王权主义需要的政治秩序思想。董仲舒对儒家政治秩序思想和样式的改造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他把天人感应说、阴阳学说引入政治秩序思想中,进一步对人性问题进行阐发,为儒家政治秩序思想的本体论基础、价值诉求、合法性资源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其次,在政治秩序的体系建构方面,董氏进行了不同的强调和补充。在政治主体上,他进一步强调了君的秩序枢纽地位;在规范层面上,他强调仁的内在性价值,构造了三纲五常的规范体系;在秩序力上,他倡导德主刑辅的政治权力运用观,竭力主张维护君威。与此同时,董仲舒还提出了对君权进行约束的秩序双向互动观及三世三统的理想秩序模式。在对理论进行不断改造和转换的同时,董仲舒还为儒家政治秩序思想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贡献,他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把儒学推上了独尊的官学地位,使儒学成为了维护封建君主的主导意识形态,为儒家政治秩序思想由观念的力量转变为组织的力量提供了平台。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活动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知识,更好的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内容应尽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保持一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理论性知识同具体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课的宗旨就是要学生带着理论问题走向社会,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有带着实践产生的新问题回到课堂,丰富理论并达到理论的创新。实践课的这一宗旨符合“实践——认识——实践——认识”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教学内容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富有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具体思想状况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应该遵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根据学校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学生性格特征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方案。(2)体现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是指理论教育与实际现实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就是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时代性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高中和大学两个层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在衔接过渡上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向深度与广度扩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为什么”,思考传统的道德理念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时代性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在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这两个因素中,通常认为,教学效果=学术水平+教学方法。这是把教学方法与学术水平放在同等位置上的。”在当今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忆苦思甜”的教育方法因为当代大学生没有艰苦生活的经历,对当代大学生不完全适用;“榜样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但在当代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境下,榜样教育法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使得教育效果弱化。”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关键。(3)彰显特色性。在实践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理人文环境、产业发展布局等相关方面体现实践内容的特色。利用了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文,既彰显了实践方案的特色,又给所在地做了宣传,吸引更多大学生投入当地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符合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方式选择

(1)服从内容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容和形式的理论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运用于不同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形式要取决于教学内容。如进行“先进性”教育,可采用报告、讲座、座谈等教学形式,将先进事迹宣传出去。还可以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在一起,利用多种方式使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杰出人物,增加了学生参与面,扩大教学的影响力。(2)利用科技技术。在科技高达、网络普及的今天,除了上述在现实空间开展的实践活动之外,可以借用腾讯、博客、微博等网络的形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在虚拟空间开展,并获得现实意义。张瑜、冯务中在《虚拟与现实: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畴》一文中提出,“虚拟与现实,成为网络时代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有效工具”,应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范畴。(3)发挥学生主体性。实践形式的选择方面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色,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创新活动形式。笔者曾安排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其中一名学生在3·12植树节前提出组织学生植树的活动方案。该学生为了实施此活动,积极寻求有关部门帮助,主动联系相关等单位,并得到了支持。在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该学生从确定参加活动的学生名单到联系车辆、劳动工具等具体事宜都作了安排。这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组织者的热情,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组织安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激处理能力等。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