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政治经济学论文4800字(一):打开中国政治经济学国家理论的“黑箱”论文

摘要: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从一般意义上说,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就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也避免不了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国经济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应运而生,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学;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2-0101-03

经济危机这一热门话题被全世界所关注,这不仅因为它的范围广、破坏性大,更是因为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正确理解和分析经济危机有助于促进本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同样,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發展。

一、经济危机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就是指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发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他还曾提到,虽然简单商品生产中产生了经济危机的萌芽,但是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经济形态中,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瘟疫或战争等天灾人祸造成的生产不足,而不是生产的过剩。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相对过剩才成为一种经常的规律性现象,才表现出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及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总是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作一种自然和理想的经济组织形式,因而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是偶然性的昙花一现,随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就是资本家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无止境的追求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因而,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严重,全社会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再加上没有政府的干预,这就客观导致了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过剩”,资本家的私人劳动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对立性或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资本高度发展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的特点,这种危机突出表现为虚拟经济远远脱离实体经济。大量剩余资本因实体经济衰落,制造业利润的下降,如脱缰野马般涌入金融部门。以美国为例,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金融资产流量相对GDP的比例在1952~1979年平均为0.257倍,而1980~2007年迅速增加到0.418倍。非金融公司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比,在20世纪70年代为40%多,到了20世纪90年代接近90%,20世纪70年代金融部门所获得的利润还是非金融部门的1/5,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就达到了70%左右。金融化不断膨胀的结果必然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导致金融危机,进而引起和加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的影响

当代全球社会出现了各种经济乱象,如果我们回头看20世纪,或许对我们当下有所启示。20世纪是个不安全的世纪,20世纪的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而20世纪的下半叶世界由热战转变成了冷战,而冷战中也发生了局部战争和区域冲突。这是为什么?我们从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中可以看出,西方先后两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内生性的经济危机也随着而来,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如果不能够在本国化解,那么想要缓解危机就要从本国转移出去,帝国主义选择以战争的方式转移国内危机,因此就挑起了世界大战,掀起了瓜分世界市场的狂潮。由生产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等等,这些客观上都是因为自由市场不能挽救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中大规模的失业,导致失业工人和破产的中小资本家把火撒在黑人头上,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各种暴力充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有些国家选择了政府干预经济的道路,比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自己称这是新国家主义,而美国的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罗斯福社会主义,不管什么主义他采取的都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手段,因为私人企业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永远都会是顺应经济周期的发展,而国家干预是要用行政手段作为经济的逆周期调整,因此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后,经济危机平稳的着陆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崛起,形成了冷战格局。冷战格局的形成,实质上也是美苏两个国家在世界上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市场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战争的背后都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危机不再只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噩梦,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转嫁危机与反转嫁危机的矛盾;加剧了国家相互之间的争夺商品市场和输出危机的矛盾。总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的各种矛盾,它是世界动乱的重要经济根源之一。

三、经济危机促进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的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任何国家都不会是经济危机的“守夜者”和“局外人”,经济危机导致的后果是经济衰退,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都要对上层建筑做调整,这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的外部条件。

自2008年美国引起的次贷危机后,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发生了金融危机,直至今日,全球经济仍然没有走出低迷,通货膨胀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展,由此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经济全球化开始流行起来,自由贸易秩序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更加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而中国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挑战,提出了拥抱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互利共赢的主张,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面对国际社会深刻变革和经济危机的国际环境下,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这些倡议和战略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政治经济学。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从国际背景看,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深层次调整之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复杂的局势,西欧北美缓慢复苏,发展中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发展缓慢。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将对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地理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国际格局和力量的对比,全球正处于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中,区域之间、国家之间联系愈加紧密,大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围绕地缘政治、经贸秩序、国际规则制定等展开激烈角逐。而中国经历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国因素也越来越重要。

从国内背景看,中国的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的外需下降,而我国又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这从客观上导致了我们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产品滞留,与此同时,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应当保持在85%以上才能算是健康的企业。而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11年中国全部产业的产能利用率甚至达不到65%,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客观地说,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为了解决民营企业的困境,为了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危机,立足国内和国际的新局势,在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下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经济共同体、贸易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力图与参与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一带一路”不仅是单纯的区域规划,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体现,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内涵,是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践而产生的新理论。

(二)“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

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并没有人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由产能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办公厂、开拓市场、开发自然资源。过度的资源消耗、严重的环境污染,日益威胁着环境和生态的平衡,破坏着社会再生产的正常条件。基于这一点的考虑,资本主义国家将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接收了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成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门类,工业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些都是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污染大国,我们向世界碳排放的贡献度最大,我们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也是世界最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们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很严峻,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提出为解决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一直延续下来靠的就是生态的多样性和延续性,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答案不应该从工业本身去寻找,而应该转向农业也就是乡土社会,中国的农村还保留着原生态的文明形式,环境污染没有那么严重,基础设施基本上已经全覆盖,这些因素为工人返乡,企业下乡提供了基本条件,因此,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和乡土社会的发展。

“生态文明”战略是植根于中国的国情,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产生的伟大战略,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人與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只是今天的发展理念,恩格斯早在两个世纪前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行自然规律。”深感于此,更能理解“生态文明”伟大战略的意义,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生态问题,就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倡议运用于中国的发展实际,并对中国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两大倡议的提出和运用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同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新的时代内涵。

作者简介:华瑞,内蒙古工业大学。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思考论文

[摘要]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和思考不仅是历史时代的需要,也是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梳理了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121-03

2015年11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这种说法是武断的,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部分学科发展中被边缘化的状况。同时,他也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求重新确立起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专业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政治经济学课程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当然,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也是政治经济学自身在中国发展的需要。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在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政治经济学课程本身作为一门经济学理论基础课程,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到结合了各种社会主义实践和新兴理论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和相对不同于目前所谓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视角,理应作为经济学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受到更多关注。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国内外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文献回顾

国内外关于政治经济学本身发展的研究文献数量众多,但是有关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尤其是国外。

国内关于政治经济课程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这方面的文章最多;二是专门针对政治经济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CSCL模式研究、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PBL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和教学法以及基于各种平台的B-learning方式等;三是主要就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教材内容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内容沿革的一些思考,这些文献多数认为政治经济学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理论和课程的内容。国外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相关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本身的发展研究,国外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基本上是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了两个方向:一是主要集中在对于马克思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探讨和发展;另一个是指新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

可见,国内就政治经济学课程目前存在的困境做了很多分析,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但是总体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现状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加上国内研究尤其缺乏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探讨,也使得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困境并未得到根本改观。相对而言,国外一些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研究虽然是直接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内容展开的,但由于受到国外主流以及其他经济学流派发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探索,导致缺乏理论的传承性和体系性,多数往新政治经济学的方向发展,很多高校甚至将这个课主要对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开放,与国内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发展已经不是同一问题。因此,改观国内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升目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质量显得尤其重要。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对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也一直继续着,但成果有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没有根本改观。近些年来,我國高校经济学教学科研中却出现了“西化”倾向,政治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在教材陈旧、教师队伍弱化、学校不重视、学生积极性不足等问题。

(一)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教师队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授课的质量和课程最终的发展高度。然而目前,政治经济学的师资队伍日益萎缩,老一辈的政治经济学教师陆续退休,年轻教师多数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热忱,不愿意上政治经济学,甚至有些年轻教师自己都从内心排斥政治经济学,觉得这门课是多余的。在教师团体中,一些政治经济学的任课教师甚至会觉得与西方经济学任课同事之间缺乏一种学科的自信感。教师队伍显得单薄,“青黄不接”的现象在政治经济学教师队伍中十分明显。

(二)学校组织重视不够

政治经济学课程在一些高校中曾经被取消过,之后随着国家各界对于政治经济学课程重要性的呼吁,恢复了部分,但依然存在有些之前开设过这门课的专业没有恢复,即使恢复了课程学时也存在被压缩的情况。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性质,变成了专业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性质。

(三)学生上课热情不足

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热情不足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部分学生高中时接触到过一些思想政治课程知识,觉得大学再学就是浪费时间。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就是马克思经济学或者就是学习《资本论》,认为这些已经不能解释现代经济的很多问题,不是主流经济学,因此学了也没有用,普遍存在“轻政经、重西经”的现象。

(四)教材结构内容陈旧

政治经济学教材虽然数量不少,但缺乏高质量的教材,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维度去构造整个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有一些教材编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教材编排进行了调整,按照从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制度出发,再到经济具体运行,最后再涉及经济增长与发展等逻辑思路展开,虽然形式上跟传统教材相比有了较大改进,但实质内容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部分未能推陈出新,而后面的经济具体运行和经济增长发展部分又主要是对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堆砌。现在市面上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结构安排不合理、逻辑不严谨等问题。这一方面未能体现政治经济学现展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却又使得政治经济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身学科发展的独立性,使得政治经济学陷入了目前有些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上述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观政治经济学课程在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中的地位,无疑有很多角度可以思考,学校层面应该在专业培养计划制订时就重视政治经济学课程地位的提高,有针对性地增加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力度,组织或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研讨会或论坛,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与思考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接触和了解课程内容的重要渠道。但是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的教材往往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也是学生对政治经济学产生厌恶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和思考就是针对政治经济学教材和教案的改革。

政治经济学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对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前沿研究持开放态度,可以学习包括国外调节学派、社会结构学派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像《21世纪资本论》等一些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思考成果,同时,结合国内孟捷、王艺明、荣兆梓等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思考,梳理出政治经济学自身发展的逻辑,重新审视不断发展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所带来的新的理解。比如对现在资本主义内部劳资矛盾的认识,对资本主义在危机中的自我调整并趋于稳定的能力、资本主义多样性、“新经济”现象、资本主义危机等的认识;更要结合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成果,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传统理论和前沿发展成果结合起来进行解释和探讨,实现理论的一脉相承,从而增强政治经济学在现实中的解释力,共同推进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创新和发展,这无疑是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思考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教师是主导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重要窗口,因此提高授课教师的理论功底以及科研水平是重要环节。首先,我们要加大对政治经济学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和水平,结合实际情况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进行访问讲学,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鼓励相关专业教师提高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能力建设和研发积极性,防止与改变教授政治经济学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被边缘化的局面。

其次,我们要改进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以分小组或不分组,有主题(或无主题)地布置一些课题,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有些章节,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前备课,再上台讲课,最后用其他学生提问和教师引导总结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潜力。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政治经济学论文4300字(一):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逻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

摘要:以资本积累为动力的全球性经济,其问题外在地表现为经济危机。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演变趋势的分析,可以把握到两重变化:资本积累从以暴力为前提的剥夺性积累转变为以信用体系为前提的隐匿性积累;经济危机从周期性生产过剩的萧条性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变革并没有使现实的状况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资本逻辑依旧是引发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资本逻辑引导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经济治理方案无法彻底地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因此,发挥超越资本逻辑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并促进治理机制变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资本积累;经济危机;资本逻辑;全球经济治理

一、引言: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演变趋势

探讨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演变趋势首先需要追问这样一个前提:经济问题从一国演变为全球性问题是从何时开始的,是什么样的变化促使我们在全球性意义上探讨经济问题。在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经济贸易虽然展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彼时对于经济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脱离单个国家或民族的限制。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世界市场”时,经济问题开始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世界市场的过程伴随着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因此,我们从全球经济演变的动力——资本积累,以及全球性经济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危机两个方面的入手,探讨它们的演变趋势。

(一)全球经济演变的动力——资本积累

在商品经济形成初期,经济交往的动机是单纯的交换。这种交换动机下的商业行为所能够联结的范围有限,以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为主。真正促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普遍交往并建立世界市场的内在动力是“资本积累”。

(二)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激化表现——经济危机

资本积累以暴力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歼灭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的进程,经济问题取代政治问题成为一国或多国之间的主要问题。经济问题最剧烈的表现形式便是经济危机。最早的经济危机是荷兰的郁金香狂潮。自17世纪的这一次危机之后,几乎每隔10年就会有规律地发生一次危机。由于危机的影响程度有限,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过度的投机活动引起的把危机的产生原因理解为投机性活动,原因在于当时的资本积累范围较小,危机产生的影响范围有限。随着资本积累全球性增长与机器大工业的广泛普及,投机性积累行为转变为规模性、规律性的资本积累。经济个体无法在单一范围内发生作用,而是在更普遍的社会联系中,成为了资本全球性运转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同时,经济危机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是资本主义全球性经济危机破坏性最剧烈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使经济发展严重衰退,工业生产遭受重创、国家财政濒临崩溃,失业率急速上升。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直面马克思关于危机的理论。美国率先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等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关系重新进行审视与调整。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只能相对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相对生产过剩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复苏,基本矛盾的重新激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只是,经济危机的形式会有所改变。

二、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内在逻辑

对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趋势的分析,可以把握到全球性经济问题的两重变化。首先,资本积累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以暴力为前提的掠夺转变为以信用体系为工具的剥夺性积累。资本积累的剥夺对象不再仅仅是实体性物质资本,而是更加关注脱离实体的“数字资本”,资本的全球性积累更加隐匿化。其次,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

(一)资本积累的全球性演变遵循资本逻辑的辨证否定机制

首先,全球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走向自我崩溃的体系。资本积累的源动力在于想要无限制地获取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资本增殖逻辑的外在表现。全球性资本积累是一个发展的体系还是自我崩溃的体系,关键在于资本增殖自身的逻辑是否能够在内在调节机制下,实现无限的扩大。如果认为资本逻辑具有这种自身调节机制,那么全球性资本积累必然是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实现的发展过程;如果认为资本逻辑不具备这种机制,资本积累在全球性扩张过程中会不断地加深对立与冲突,产生危机。那么,就会得出全球性资本积累是一个走向自我崩溃的体系。

其次,全球性资本积累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过程。根据罗莎·卢森堡对资本积累理论的发展性理解,资本积累离不开非资本主义生产形态。一方面,资本的全球性积累必须在非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资本的积累过程,是通过它的一切价值关系与物质关系——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及剩余价值——而与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形态结合着。”

(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

自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对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就没有停止过。但是,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多是从经济现象的层面理解经济危机的产生,很少有触及到资本本身。马克思则是从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身出发,探究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个限制:“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会遇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力的限制”(11)。对于这一限制,马克思是在资本增殖方式——创造绝对剩余价值层面上分析的。这一限制使“流通本身”成为生产要素,生产是否过剩要在流通领域中判断。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资本主义要想延缓危机的发生,就要打破消费量与消费能力的限制,就要使流通范围不断地扩大。流通范围的扩大包括两个相继的方式:直接地创造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改变非资本生产地区的生产方式。然而,“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推动的生产”⑦这种方式在达到饱和之后,还会引起新一轮的生产过剩。

第二个限制:“作为新价值和价值本身,产品看起来会遇到现有等价物的量的限制,首先是货币量的限制”(12)。对于这一限制,马克思是在资本的增殖方式——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层面上分析的。“新价值”即生产力的提高而产出的新的使用价值与新的消费需求。新的剩余价值需要有相应的剩余等价物,剩余等价物不足表现为资本增值在流通领域的第二个限制。

第三个限制:生产过程必须转入流通过程,“全部产品必须转化为货币”。也就是说,资本要想实现G-W-G’的过程,必须经历“商品的惊险一跃”,必须转化为货币资本。一旦转化失败,流通则不能更新,生产无法进行。这一限制的问题在于,如果当交换越来越表现为货币的流通,资本增殖的流通也就越来越虚拟化,金融资本形式将逐渐代替实体资本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运转。货币不再是流通手段意义上的货币,货币不再执行它的工具职能,而是成为目的本身。这种流通方式会使投机行为更加普遍,当人们普遍追求货币资本收益时,经济危机则以金融危机的形式产生广泛的影响。

三、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

针对全球性经济问题,世界各国合力建立贸易组织,创建协商机制,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治理体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于解决经济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这并没有改变部分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经济治理的目的:维持自身的国际垄断与国际霸权。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的中国实践

中国七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是探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刻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诚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资本主义国家主流。资本主义国家针对资本增殖在流通范围内的限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遵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不断创造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从而缓解全球性资本积累造成的扩大性生产过剩危机。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是在“资本—市场”的关系层面来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就导致政府在“资本—市场”的逻辑下,以资本增殖的市场调配为先导,过度依赖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无法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与经济危机。中国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是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为根本追求。如何在保持市场资源调配活力的同时避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供需失衡、分配不公等问题是中国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引领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度陷入低迷。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未能适应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德国学者施德凡·施马尔茨认为金融危机为东亚国家创造了机遇,促进了“全球经济权力从西向东”(16)的转移。实际上,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对外需求的严重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持续低迷,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为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通胀压力与经济下行风险,2015年首次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

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治理全球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蕴含了在超越资本逻辑意义上治理全球经济问题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对于全球性危机的本质把握。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对抗。

四、结语

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事实证明,资本逻辑依旧是引发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组织与国际多边机制共同构建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干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如果始终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则无法彻底摆脱资本逻辑的内在限制,甚至会加剧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扩大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理念以及对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实践经验为世界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治理方案。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依旧十分有限。中国正逐步推进自身在国际体系中从参与者到倡导者的身份转变,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利,真正成为国际经济事务的建设者、引领者,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贡献中国力量。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

摘要:党的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加快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数据”已成为日益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料,数据的生产和开放利用、数据相关技术及产业创新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数字经济及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正在由并跑变为领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因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和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参与分配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市场在数据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要更好发挥调控与监管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由数据要素市场决定的数据所有者和开发者报酬机制。当前,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践中,要尤其注意数据的权属、数据的利用和保护、数据的科学分类以及数据交易机制等问题,在建立好相应的法律法规基础上,使数据要素在未来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最大功用和价值。

关键词:数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出的背景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和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新动能和新引擎,并呈现加速发展之势。由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是以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因而,作为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数据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的生产和开发利用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而在这一领域,我国正从跟跑者变为并跑者,并在以5G为代表的通讯技术、集成电路、互联网金融等部分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此背景下,我国与数据和数字经济相关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崛起并迅猛增长,它们在不断向传统经济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使得整个国民经济越来越“数字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3,达到34.8%,占比同比上升1.9%,数字经济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同比上升12.9%,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1)最新有关研究报告还显示,全球数字经济国家竞争力我国排名前三,而在数字产业竞争力方面,我国反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

早在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这是大数据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着重提到我国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应用问题。从2014年开始,中国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大数据创业公司纷纷崛起。2015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这一年我国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9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大数据产业及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2015年)》显示,2015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15.9亿元,增速达38%,大数据在我国开始从概念走向应用,快步迈进实用门槛。

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促进大数据发展。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国家大数据战略,并提出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这是“数字经济”首次被明确提出,表明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关键因素,并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广泛和重要的作用。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的研究,2018年我国产生约7.6ZB数据,占全球数据圈的23.4%,而且每年以超过全球平均值3%的速度产生并复制数据,数据总量到2025年将增至48.6ZB,将占全球数据圈的27.8%。(3)从数据总量来看,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性的数据大国。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明确将数据确认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发展,也是我国适应当今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发展需要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为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生产要素的时代演进与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必然性

生产要素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资源,是财富创造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学从产生伊始就致力于研究生产要素、破解增长之谜。古典经济学家把生产要素归结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不断演进和变化。

农业经济时代,土地和劳动力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所指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1]这里考虑到了“经济空间中的土地资源对于财富创造的作用”[2]。18世纪60年代,英国以发明纺织机和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机械化不断发展,作为物质资本的机器设备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19世纪60年代后期,电力和内燃机的出现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强化,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进入20世纪,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部分企业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出现,管理和企业家精神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被加以重视。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

20世纪80年代开始,数字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当前,以云计算、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数据及其相关技术已经把人类社会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数据的生产、加工、传输流动和利用不仅使自身发展成为一个庞大产业,还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深度变革,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就曾指出,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全球已经跨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就我国情况来看,数字经济走在了前列,数据相关技术与应用大多处于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这表明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富有生机活力的新业态。作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原料”和加工对象,作为网络经济的基础,数据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一切都在数据化,数据几乎无所不在。数据作为经济发展的黏合剂和催化剂,赋予其他生产要素更多的能量,其对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将超过其他几个生产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数据成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必然。

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演进及数据参与分配的必要性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最早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3],但这是以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为前提的。由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货币关系还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单纯的按劳分配原则显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分配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最终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得以确立。

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允许参与收益分配。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首次提出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第一次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首次提出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强调:“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且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要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体现了中央通过加快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来调节再分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2017年党的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此基础上,刚刚召开的党的四中全会明确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更加成熟。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源,参与收入分配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上是相互独立的。由于存在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特别是私有制经济成分和明晰的产权,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有理由追求各自利益和权益。要素资源拥有者根据资源的稀缺性、重要性和供求关系,以及其在生产经营和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获取回报,进而得到正向激励,使各种要素资源获得合理利用,也就成为必然。而数据资源也是稀缺的,也为不同独立的利益主体所拥有,且在一定情形下具有独占性,甚至是垄断性特征,因而也要按贡献参与分配,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中央明确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无疑将激励数据的生产加工、传输流动和有效配置与利用。

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实现方式

马克思认为,收入分配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新创造价值(v+m)在劳动者收入(v)和剩余价值(m)之间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m)的分配,即资本和土地所有者参与分配所形成的利润和地租,及利润再被分割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4]。当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职能资本家或职业经理人等在再生产过程中执行管理劳动职能的报酬时,便成为管理的收入。这样就有了劳动、土地、资本和管理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者得到劳动报酬(v),其他要素所有者(非劳动者)则分享剩余价值(m)[4]。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可能持有资本和知识产权等资产;资本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活动可以被视为一种复杂劳动;其他要素拥有者的知识与信息生产创造等活动也是一种复杂劳动。因此,劳动者和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提供和拥有者在整个新价值(v+m)过程中都参与分配。詹森和麦克林(JensenandMeckling)在1976年发表的《企业理论:经理行为、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中关于企业的代表性观点认为:“企业是生产要素之间的合同集”[5]。尤金·法马(EugeneF.Fama)也强调,“企业只是一组合同,涵盖了将投入结合在一起以创建产出以及在投入之间分享产出收益的方式”[6]。这些观点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企业中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理。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企业中真正创造价值的只有劳动,而其他生产要素则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促进作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劳动要素获得工资,其他生产要素根据各自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分享劳动剩余。因此,与数据相关的分配也包括按劳分配和按数据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两个部分。

数据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生产之前,最初表现为一种劳动产品或商品,随后才表现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的生产创造和加工传播是一种劳动过程,与之相关的分配属于按劳分配的范围;而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服务于生产过程并因此而获得的回报则属于按要素参与分配的范围。数据作为一种越来越关键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经营活动,对商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数据所有者可以凭借所有权和所拥有数据的类别及重要程度获得一定的回报。首先来看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v)。根据马克思提出的“总体工人”的概念,即“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他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7]。同时还明确指出“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8]。这意味着,在数据生产过程中,生产经营管理也是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数据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可以因为提供了复杂劳动在参与收入分配时得到较高的报酬。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据”被单独提出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体现了数据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与时俱进。数据已经在实体和虚拟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与数据要素相关的生产劳动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

再来看剩余价值(m)的分配。通常m代表资本的收入,物质资本要素连同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都对m的增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而,技术要素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要素通过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控制权,数据要素通过数据所有权获得对m的分配权。企业的资本结构以股权结构体现,资本要素股权化的同时,技术、管理和数据要素也可股权化,以股权结构来表示要素的所有权。要素所有权的收益则体现在按股权结构分配剩余价值上。企业的股权结构以资本为单位,技术、管理和数据要素可以按贡献折算成资本份额,相应的回报就是技术人员收入、企业家收入以及数据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时应获得多大的份额?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应如何评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对资源进行配置,并通过对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的有机组合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增进社会福利。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通常来说,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等。那么数据要素的价格也应该在数据要素市场上形成,反映数据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不同数据的重要性、获得难度和使用的排他性影响数据的稀缺性,数据稀缺程度的高低又进一步影响数据价格,进而决定数据要素持有者在参与分配过程中的谈判力度。数据要素的稀缺性会影响到数据要素的报酬比例。市场对于数据要素贡献的评价和数据要素的稀缺性将是数据要素报酬的决定性依据。数据既可以作为劳动产品获得报酬,也可以作为要素分享剩余。不同企业对于数据要素的需求会有差别,所以相应的也会对数据给予不同的报酬。需要强调指出,尽管数据要素配置及其价格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但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战略性资源,政府也要在其中更好发挥监管等作用。

五、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市场除了根据各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要素报酬外,还要根据各要素贡献大小决定要素报酬。而宏观上,各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取决于其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度。在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时代,数据成为越来越关键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其在收入分配所占比重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在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数据的权属问题。首先,数据按照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数据、政府数据和商业数据。个人数据因为与个人相关,所以包括了人格权和财产权;政府数据通常被看作是公共资源,公共享有知情权、访问权和使用权;商业数据则包含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机密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数据权利内容会随着应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形成新的数据权属,因此事先确定其权利归属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参考国际上对于数据权利界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人格权保护为首要前提、以数据价值贡献为重要依据、个人权益保护和商业发展利益相辅相成三条原则,分类确定数据的权属。其次,数据内容、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是数据的五个方面,数据内容是数据的本质,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则是数据产生效益的保障,这五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这些环节中存在多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对数据价值作出了贡献,因此在收入分配时需要同时兼顾。对数据采集、存储技术和分析技术所有者的分配,可以参照技术要素分配的方式,如技术咨询、技术入股、专利收益等。然而,对数据内容所有者的分配则缺乏参照,需要率先探索。应鼓励各类基于数据资源、内容使用、数据链接、数据存储等的商业模式的发展,通过探索商业场景的多元化,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分配方案,促进数据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最后,数据无人可以独占,但却可以创造巨大效益。数据总体上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最终要为国家发展服务,为人民福祉服务。因而国家应该对数据保持一定程度的控制权,有必要通过法律法规确保数据被合理、安全地使用和配置。

第二,数据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数据纳入生产要素之后,利用好数据便成了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前提,但同时也涉及数据利用的权责问题,需要做好数据保护。这其中产生了两方面矛盾,一是数据的深度利用与个人数据保护之间的矛盾。比如,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英国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公司能够未经授权访问5000万份Facebook个人数据,并使用人工智能获得非常深入透彻的洞察,了解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并成功影响选民而协助唐纳德·特朗普赢得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还介入了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9]。这表明个人对自己的数据被利用的情况知之甚少,甚至没有个人信息自决权。随着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个人信息暴露在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公众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需求和意识也越来越强,应该用严格的法律保障机制处理好数据深度利用和个人数据保护的矛盾,个人数据需要明确知情权、可支配权、可删除权等。二是数据的开放共享与数据内容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如,微软删除了其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MSCeleb。MSCeleb数据库于2016年建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开面部识别数据集,拥有超过1000万张图像,将近10万人的面部信息。虽然这个数据库只作为学术用途来使用,但是微软还是担心侵犯公众隐私权而将之删除。因为微软是通过“知识共享”许可来抓取图像和视频中的人脸信息,并不一定直接得到照片与视频中人物的授权许可。目前就我国的情况看,关于数据使用的监管机制还有待完善,组织机构和个人滥用数据、数据被非法获取和交易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消费者合法权益[10]。近些年来,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产权保护已经受到国际上重视,我国应该多进行相关国际法律对话,推进数据领域的全球治理。既要高度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又要推进脱敏数据的深度和广泛利用;既要依法保护私有数据产权,又要促进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同时还需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数据监管机制,促进数据产业良性发展,提升我国在数据领域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第三,数据的科学分类问题。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好、保护好。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参与收入分配,应该根据其特征进行合理分类。比如,可以按照“敏感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如果属于涉及诸如国家安全的敏感数据,要加强保护甚至限制其参与收入分配。再比如,我们可以参考经济学中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概念。公共物品兼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共享性),如国防、空气和法规政策;私人物品则兼具排他性和竞争性,只能私人消费,如私人食物;准公共物品的性质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即具有非竞争性与有限的排他性,或者具有非排他性与有限的竞争性,如高速公路、医疗教育等。从经济学角度看,数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非竞争性”(共享性),意味着数据可以供多人重复使用。如个人数据,完全符合非竞争性的要求,因为数据可以供不同的人重复使用并且不存在使用后效用递减的问题,相反可以通过不断挖掘数据来发挥其最大功用[11]。但是对于其(非)排他性特征,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当前法律环境对于个人隐私的保障还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那就有必要使个人数据具有排他性。但是如果要使个人数据在当今时挥最大功用,就需要反复对之进行挖掘并和其他数据一起交叉利用,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制度使得个人数据成为准公共物品,即具有“有限的排他性”。此外,还有一些数据可以看作是公共物品,比如天气数据、水质资源数据等,这一类数据人人都可获得,不可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构成市场进入障碍。

第四,数据交易机制问题。虽然各地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数据交易市场,有地方政府主导的,也有地方政府和企业主导的,但是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易市场。各数据交易市场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的交易规范体系,具体包括交易规则、交易定价标准、交易定义;缺乏完善的数据登记、会员制标准、信息披露制度;缺乏关于国际数据交流的相关规则等[12]。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首先,将来数据交易市场应在国家主导下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通过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实现各数据交易市场之间数据流动与资源整合。其次,需要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水平,引导各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数据市场交易,扩大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比方说不同行业可以成立相应的行业数据协会,国家可以对各行业数据协会的交流进行必要的监管。最后,数据质量不合格,会严重影响数据分析的效果,甚至会使得分析结果与事实严重不符。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建立规范的数据治理流程和考核机制途径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建立具有国家资质的第三方数据评估机构,以严格保障数据质量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六、结语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1.高校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探索——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为例

2.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与教育路向探析

3.毕业仪式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4.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之我见——以广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5.坚定理想信念 培养高尚品格——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6.高校毕业分配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关于做好学员毕业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8.高中政治毕业会考与高考的教学衔接及导向问题 

9.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问题与对策

10.浅谈对毕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11.对军校毕业学员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12.以学生为本 开展毕业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

13.政治演讲中人际意义的身份建构功能分析——以奥巴马在美国海军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为例 

14.高校毕业典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兰州大学为例 

15.英语专业学生的政治认知及其思想工作——以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为例

16.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毕业、创业教育  

17.论知识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生命基础 

18.香港政党政治的制度空间 

19.政治权力转移与公司投资:中国的逻辑

20.互动与修正的政治信任——关于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来源的中观理论

21.政治联系方式、产权性质与高管薪酬契约——基于政府补贴和政治身份的视角 

22.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23.政治信任、社会公正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一项基于625名中国被试的实证分析 

24.政治关联维度、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并购——来自上市民营企业的经验数据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6.部长的政治关联效应与财政转移支付分配  

27.媒介与中国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全国代表性数据的实证分析 

28.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 

29.亚洲政治发展比较研究的理论性发现  

30.政治关联、高管薪酬与企业未来经营绩效  

31.基于批判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经典地缘政治理论 

32.“福山的菜单”与政治现代化的逻辑——评《政治秩序与政治衰朽》

33.雾霾影响了重污染企业的盈余管理吗?——基于政治成本假说的考察

3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效应 

35.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逻辑 

36.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 

37.政治关联、所有权性质与高管变更  

38.“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39.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信任:实证测量与全貌概览  

40.产权性质、市场竞争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基于政治寻租视角的分析 

41.政治技能如何影响员工建言:关系及绩效的作用 

42.国有企业CEO“政治晋升”与“在职消费”关系研究 

43.政治沟通在政治认同与国家稳定关系中的作用——基于6159名中国被试的中介效应分析 

44.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

45.实际政治权力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影响

46.试析农业利益集团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兼论“农协”在反TPP活动中的政治影响力

47.政治关联、企业并购特征与并购绩效 

48.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与运行特征 

49.重建信访政治——超越国家“访”务困境的一种思路 

50.政治如何进入哲学  

51.以天下重新定义政治概念:问题、条件和方法 

52.市场化、政治价值观与中国居民的政府信任

53.精英政治与政治参与 

54.欲拒还迎:政治与法律关系的社会系统论分析

55.海洋地缘政治研究进展与中国海洋地缘环境研究探索

56.事与愿违:财政支出导向与政治信任

57.政治关联影响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效率吗? 

58.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59.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60.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辨析——基于国有企业员工印象管理动机的考察

61.语言的政治vs.政治的语言——政治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

62.企业家政治关联、所有制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基于转型经济制度背景的实证研究

63.日本政治变动及其对华影响——一种结构、生态与政策的演化视角

64.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

65.司法的公共理性:超越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

66.政治关联和融资约束:信息效应与资源效应

67.“民心”何以得或失——影响农民政治信任的因素分析:五省(市)60村调查(1999~2008)

68.“分化的后权威主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及其变迁分析

69.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0.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知识谱系

71.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关系

72.慈善捐赠、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民营企业与政府的资源交换行为

73.国家审计提升政治信任的机理和路径

74.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 

75.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基于企业成长压力理论的实证研究

76.气候变化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路径与效应 

77.转型期中国县级政府的客观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从“经济增长合法性”到“公共产品合法性”

78.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生态问题 

79.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论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

80.分布理性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拓展 

81.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

82.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 

83.政治关联、薪酬激励与员工配置效率 

84.反思“边疆”概念:文化想象的政治意涵

85.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86.英语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的情态对比研究

87.中国环境下企业政治资源、政治策略和政治绩效及其关系研究

88.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与发展路径的回溯与展望 

89.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 

90.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四个学术方向 

91.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促进还是抑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视角的分析

92.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

93.民营企业政治关联、雇员规模与薪酬成本 

94.政治行政化:县域治理的结构化逻辑——一把手日常行为的视角 

95.农村和城市居民政治效能感的比较研究 

96.政治信任测量的比较与分析——以澳门为研究对象

97.开拓政治价值:政治德性与政治理性

98.超越地缘政治的迷思:中国的新亚洲战略 

99.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政治诱因——基于美国政治周期外溢效应的考察

100.天道、王道与王权——王道政治的基本结构及其文明矫正功能  

101.上海居民文化资本与政治参与——基于上海社会质量调查数据的分析

102.政治社会化路径下农民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证分析

103.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

104.总体保守化与政治右倾化的关联性分析——兼论第23届参院选举后的日本政局

105.政治认同: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关键环节

106.政治关系、经济权力与贸易往来:来自东亚的证据

107.政治信任、人际信任与非传统政治参与

108.法治国家中司法与政治的关系定位

109.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探讨 

110.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 

111.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 

112.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化与学科定位 

113.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综述

114.三鹿奶粉事件的尺度政治分析 

115.政治冲击、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治与行政学专业 就业竞争力 对策

政治与行政学是一门社会学科,研究内容极广,涉及政治理论、制度、公共政策、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具有行政和管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过硬的,能在国家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以及行政管理、思想教育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在我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国内各大重点高校目前都设置了该专业,而且都设计了较为系统的突出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尽管如此,随着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以和谐社会的建设等,对该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该专业本身的特点,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得到的更多的是理论上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该专业的学生也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因此高校如何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该专业面临和需要探讨的共同话题。

一、时代变化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一)社会转型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都会相应发生巨大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突变。这就要求掌握和具备广博的知识并能不断的进行更新来适应新时代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责任感,有思想、有智慧、有魄力,做优秀的政治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以此来化解社会矛盾和各种冲突,使社会得以平稳、协调、有序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高,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时展的先决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靠知识,知识的创新靠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各大高校如何转变教育发展的观念和思想,大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大幅度提升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目前各大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人才资源的国际流动与国际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别然趋势,并对经济全球化过程起着特殊作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该具有掌握一定的外语水平,并成为熟悉国际竞争、交易规则,具备一定政治敏感度的人才,以此来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就业形势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供需矛盾突出,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学校在学科设置中,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加之许多毕业生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怕吃苦,因此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技术性限制,面临了更大的就业压力。这就要求毕业生在学习期间除了注重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更要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二、目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各界对本专业的重视程度不足

本专业自1980年设置以来,长期处于冷门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该专业的设置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不相匹配,被社会各界戏称“万金油”或“葱花”,即什么工作都可以做,但是也都不够专业,不可替代性很低,所以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2)该专业的生源偏窄,高校录取时一般社会类的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的,但是该专业的生源一般仅限于文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背景下,较之于理科生,文科生的生源要少很多,因此,该专业在招生这一领域就要逊于其他专业;(3)该专业在各大高校中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在高校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不会给予本专业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甚至连正常的支持都满足不了。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本专业困境堪忧。

(二)高校缺乏一个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本专业存在浓重的理论和行政色彩,在设立之初,高校大都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位,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过分的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随着各高校教学实践的增多,加之对问题的不断分析,目前各高校基于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一般是培养适用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具备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事具备一定的管理、研究等能力的行政专业人才。表面上,各高校已经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实际上,该目标中既涉及了理论的要求,还涉及了应用的要求,到底哪一项是更重要的,或者说两个要求应该各有什么样的侧重程度才是更科学,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我们都不得而知。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43-01

一、高校毕业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观问题严重

(一)对当前出现的“就业难”认识上存有偏差

这种偏差不是偶然出现的社会问题,而是因为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观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有工作。但是市场和大学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使得毕业生毕业就有工作的梦想很难实现。

(二)择业观念趋向功利化

现在的毕业大学生在择业中过多地重视经济利益,更看重一份职业是否能体现其个人价值,而不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价值。根据《吉林省学生发展报告(1998-2010)》报道:同意“只要收入高,任何合法工作都可以”的选率是51.2%;关于工作去向的选率中,有69.5%的大学生选择在上海工作,有17.1%的大学生选择在北京、深圳或沿海的大中城市工作,仅有13.4%的大学生愿意到家乡或基层或西部地区去工作。[1]这些数字说明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和工作条件。

(三)毕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存在诚信缺失的行为

近年来,吉林省毕业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就业推荐材料弄虚作假,一些荣誉获奖等自然情况凭空捏造,社会经验更是胡写乱写;不履行就业协议所签署的承诺。虽然这种诚信缺失的现象是极少数的,但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2]

(四)毕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

这些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第一,自大心理。不能正确评判自己的能力,好高鹜远。第二,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不敢竞争,不敢展示自己,使良好的就业机会溜走。第三,攀比心理。对于选择工作盲目攀比,缺乏主见。第四,挫败心理。很多毕业生由于对就业的竞争和压力认识不足,择业的期望值过高,再加上大多数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过低,挫败感油然而生。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现状分析

吉林省高校间的发展不均衡,差距很大。在高校中指导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配备不全,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对于就业指导这部分的经费投入不够。[3]

吉林省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面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且指导内容局限在简单的个人简历技巧、就业政策宣传等,没有从职业规划、心理调适、创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一些学生缺乏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能力,对自我、社会、职业的认知不够,择业方向不明确,就业准备不充分,对于自身的期望过高,从而造成就业的不成功。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指导吉林省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

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要树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的理念。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及就业发展形势,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并结合自身的职业理想,选择职业目标;[4]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的关系,树立自己为国家贡献的崇高理想。

(二)不断创新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非毕业班和毕业班的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和个别重点教育相结合,教育手段方式的改革要和现代化相结合。[5]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构建,设立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就业指导

加强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构建,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强化其服务和咨询职能。提高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指导和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来。

【参考文献】

[1]周济.统一思想 狠抓落实 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4.

[2]马保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诚信就业问题研究[J].党史博采,2008(12).

[3]池忠军.论生涯辅导历史演进的教育哲学基础――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拓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9):26.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制度创新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经济转型

创建于1988年1月的毕节试验区,是为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在石漠化的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环境的恶化不能仅靠治理来保护建设。生态生存环境建设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及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比较都推动着石漠化防治区的制度创新成为必然。

理论评述

贵州经济的发展研究必须重视石漠化防治区农村经济的建设;制度的设计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考察。宏观层面主要是为经济体系中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的合理流动、配置创造条件;从微观的层面来说就是要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制度设计是进行产业优化升级的激励因子,在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等产业物资基础配置下,利益机制将引导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

以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二元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将经济发展问题归结为工农业两大部门之间的关键问题,刘易斯经济理论的创立为城镇经济建设打下理论基础。拉尼斯·费景汉的模型弥补了刘易斯的缺陷,突出了农业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意义、主张。结合各国实际选择技术类型(劳动偏向)的重要性,避免片面的工业化;他们同时阐明了市场机制、企业家和政府在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都增添了市场机制、政府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推动着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建立毕节的长效机制和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诺思指出:有效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互动关系。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是石漠化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欠发达的石漠化地区制度创新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利益机制将有利于应道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低效的制度使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资源耗费物质浪费之中。

区位理论、人口迁移、非均衡增长论对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借鉴作用。毕节是“老、少、边、穷”地区,区位优势弱,交通不便,应该充分发挥城市作为该地区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对农村发展起辐射和带动的作用,促进劳动力的输出和创业就业培训政策的推出;另一方面,“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资源的有效配置,防治区农村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防治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经济,发挥城市经济向农村输送商品,吸引各级资本、吸引农村劳动力而对农村产生的极化作用,并增强城市的累积效应。

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

(一)毕节地区基本资源状况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人多地少,土地质量贫瘠,拥有土地面积26853平方公里,山地占60.51%,丘陵占33.3%,平地占6.19%,水土流失面积占58.9%,旱坡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3.1%,为贵州全省最高。人口至2006年底超过730.51万人,人口密度272人/平方公里 ,近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8%,远高于全国及贵州的平均水平,人口压力较大,人口有效灌溉面积约0.14亩,为贵州省最低。

毕节地区整体资源现状为:第一,耕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无大的改观,农村经济发展空间缩小。至毕节建立扶贫开发区以来,在石漠化治理上有了一定成效,但还未能建立一个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人口增长及恶劣的地质环境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二,地表水漏失,采水困难,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第三,植物生产量低,生长速度慢,农业的自然生产潜力低,农业生产处于低水平。第四,土壤瘦薄,零星分散,不利于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毕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现状

1.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发展不协调。毕节等地“十五”、“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增长加快,第一产业缓慢下降,但工业产品仍以资源消耗型的产品占主导,而资源节约型或资源耗少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据近年来的经济数据显示尽管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农业比重逐年在降低,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增加值的比重虽有所变化,但传统农业的绝对主导地位并未动摇,资源依赖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对资源粗放方式利用方式并未的到根本转变。

3.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产品单一。目前,贵州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农业内部资源消耗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农产品结构仍然是以资源消耗型产品为主。从目前贵州农产品整体结构来看,仍属资源型农产品结构。首先是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作为农产品的载体,不同产品的用地结构可以间接反映产品结构和产品的土地利用效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粮食作物所占播种面积占绝对主导地位(见表1)。

4.农业产业产出效益低,农产品产出效益不高。据2001-2010年有关数据可知,贵州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苎麻烤烟单产分别增长1.02、1.12、1.57、1.19倍;而贵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但生产的农产品产量占总产量不足一半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毕节地区粮食作物利用土地的“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

5.城镇化水平不高,无激励机制,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毕节地区发展单一地依靠有限的资源禀赋,新型产业、技术密集产业成长缓慢,农业产业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必须大力发挥防治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建立激励农副产品再加工及其相关产业转型的有利机制。

(三)毕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毕节地区发展农村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经济的具体措施,提炼试验区“顶坛”模式、复合模式、五子登科模式、草地畜牧业模式等模式中的试点经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把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治理生态环境、搞活农村市场作为发展重点,加强政府在农村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中的组织和管理职能,最终走生态、经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三大系统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一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给土地和社会经济减压。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采取生态公益林和生态经济林相结合,提高经济林比重,扩展建设“万亩纤维林”、“万亩桑蚕”等绿色产业基地。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劳动力转移方向,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加快民族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毕节实验区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策略

(一)石漠化防治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石漠化防治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一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主导产品或附加值过低;二是发展代价过大,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物耗、能耗过高,资源浪费过大;三是低水平竞争,由于技术和知识含量偏低,销售渠道控制权不足,企业规模过小,基于低劳动力成本的价格竞争较多,内耗严重;四是资本流动方向不明确。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有的必须有赖于基础制度的建设才能逐步得到扭转。有效的机制将引导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初始低效的制度使产业停留在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资源耗废、生态恶性循环之中,石漠化防治区的经济增长必然是制度经济学最佳应用制度框架下生态经济的增长,通过激励型制度和强制制度,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以约束组织及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加大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和金融制度创新

1.增大财政支付倾斜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扶持政策表现为对粮食、农机良种进行补贴,向减少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倾斜。石漠化深度地区增加教育“两免一补”力度,增加粮食人口补填及内存低保补助范围。

2.调整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毕节试验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合理地利用开发是控制关键,以加勒特哈丁提出“公地悲剧”模型为分析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重要借鉴,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三种观点:公有产权制度、私有产权制度、自主组织与自主管理。结合实际,公有产权制度更有利于毕节试验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对私有产权资源控制的力度应增大法制的规范和激励方向,有效补偿和惩治,加强法制化建设,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和防治开发;同时建立促进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减少土地承载力等方面的有效政策。

3.实行公开制度,推进生态补偿或赔偿的法律化。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严厉打击和查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坏水利设施和基本农田、非法征占农田用地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4.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支持体系建设。首先,加大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完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其次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开展村镇银行,组织小额农村信贷,多渠道增加循环经济农户资金投入,积极多元化推进农村经济转型。

5.促进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政府增加投入加快经济转型。充分利用毕节地理优势,加快城镇化步伐,政府指导加强物流产业建设,在激励机制下向高层次推进产业结构,使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方向发展,以及依赖人力资源和各种专业知识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使资源耗费生态负重型产业向资源节约型产业转变。

6.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发展,繁荣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和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首先,应该在各自的职能和能力范围内,为防治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和服务。在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建设、危房旧房改造、子女上学就业、卫生服务站等社会事业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并加快发展。其次,搞好农村市场建设,为农民定期的乡镇集市贸易提供服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再次,完善和保障区内农民生产生活的制度安排及充分的创业就业机会,为促进区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好技能培训,提高其生产生活的本领。

总之,只有从有效地解决石漠化防治区脱贫发展和生态失衡的矛盾出发,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和各项政策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寻求石漠化防治区生态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四辑)[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雷明等.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贵州毕节地区的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贵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7

4.贵州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布和朝鲁.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M].民族出版社,2011

6.彭贤伟,熊康宁.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生态示范基地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6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给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以大学生的就业实际、自身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实现毕业生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触目惊心的数字,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高校办学、治学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学校的原因。

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压力增加。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的4l3万人增至2009年61l万人,到2010年的630万人。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2.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就业影响更加明显。2010年高校630万毕业生,加上历年未就业人员,超过700万的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可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找工作,是社会对“80后”这代人的又一次考验。

(二)大学生的主观原因

1.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大学生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滞后于就业体制改革,择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大多选择在东部沿海等中心城市就业.对急需人才的基层、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却少人问津;向往机关、事业单位,很少人考虑民营企业,更少人考虑自主创业。2008年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2.就业能力差。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学习成绩优良,而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十分欠缺,择业时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

3.就业心理脆弱。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持有不同的就业心态,很多毕业生存在自我认识过高、理想脱离实际、心理封闭、害怕困难等问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差;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与人交流、沟通存在障碍,等等。

4.精神追求欠缺。现在的毕业生是“80后”,且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上较脆弱,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很不完善,精神信仰匮乏,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往往一遇到困难就畏缩退却。

5.缺乏职业道德,诚信意识薄弱。一些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对个人的发展考虑过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和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缺乏诚信意识,违约离职、频繁跳槽现象普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接收计划。

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给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地就业。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效途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根据新形势发展进行转移,就业指导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地位,把就业教育融于平时的思想教育中,作为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来进行。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切身利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最好时机,而且是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涉及学生利益的就业指导作为新的工作重点,是思想教育突出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我们要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以下在问题。

(一)对就业指导内涵认识不足。

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压力,就业指导工作强调服务功能,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主要将力量集中于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却忽视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择业观、就业观、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造成大学生求职障碍的思想问题和职业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

(二)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准。

就业指导往往定位于“就业”指导,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才进行就业教育,未毕业的学生“事不关己”,出现就业教育工作“前松后紧”的局面,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三)就业指导人员相对不足、渠道单一。

就业指导工作只靠职能部门、部分学生工作人员及个别教师参与,不能引起各层面的人对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人手不足,难免出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讲普遍性问题多,解决思想疑惑少;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育少;学生盲目就业的多,深思熟虑的少等现象。

毫无疑问,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所暴露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问题,与当前高校忽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思想教育息息相关。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积极宣传国家和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充分做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要继续利用讲座、论坛、网络、新闻宣传媒体等多种方式,坚持正面教育,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去,在校园中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工作。新出台的征兵政策的征兵对象主体倾斜于大学生,鼓励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广东省为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自2009年起,每年招募16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制定了《广东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实施意见》;为鼓励毕业生走创业之路,2009年至2011年,重点扶持4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2000名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6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理念教育。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只抓就业环节,而必须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新生军政教育、形势教育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到社会实践和实习中,引导学生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起步,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增强其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学生能对照自己,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在新的就业环境和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合在就业指导中全程为学生服务,要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的着力点。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针对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树立追求先进科学知识、做合格人才的成才观,鼓励他们要凭借自身的优良素质参与公平竞争.从容选择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育毕业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评价自己,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不要把收入高低作为评价职业好坏的唯一标准。职业是无贵贱的,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能从就业“寒冬”中突围而出

(三)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55-02

从1999年国家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人数从1999年的一百多万迅速增加到2014年的七百多万。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对就业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如何应对就业压力?高校在不断扩充就业师资队伍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更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和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儒家的教育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也开始进入到我们就业指导工作的视野中来。儒家文化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它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国家层面的影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它的继承和发扬,对个人的影响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润物细无声。我们如何从儒家文化中汲取营养,把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发挥到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

一、当代毕业生的特点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即将结束十几年的教育生活,即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即将圆一个家庭梦,即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群体。这个群体在这个阶段会不得不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是继续深造,出国,还是就业?同时也面临人生的第三个“断奶期”,再次离开父母、熟悉的校园、朋友、同学,走进学校或社会,体验别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方面:

1.容易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虽然我们说大学就如一个小社会,进入大学是他们人生的第二个“断奶”期,他们开始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解决问题。但是他们毕竟依然生活在相对纯洁的校园里,依然有可亲、可敬的老师相伴,还有知心、可爱的同学相依;而对毕业生而言,家庭和学校在此刻能对他们的帮助微乎其微,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三次“断奶”。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压力,并且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在就业最难季的今天,让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子们不知所措;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招聘单位人才需求的素质之间的差距;就业市场和体制的不健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行业的竞争激烈;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差距大;一次次的应聘失败等等使得他们感到不适应。他们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自信遭到了质疑,对未来的迷茫,甚至对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可能一部分同学会由此而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2.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双重评价体制

现阶段的毕业生已全部为90后,他们成长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时代,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他们身上突出表现为太“自我中心”,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考虑自己,不愿意顾及他人。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在求职阶段一旦发现自己的不足,会在短期内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不遗余力地想办法推销自己。但是对理想和信念的认识相对来说比较弱,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做一个有志青年,但对事物似乎没有常性,容易随波逐流,对逐年增加的违约率,当问及原因时有学生会这样回答:当时看大家都签约我就跟着签了,后来才觉得不合适。还有就是有迫切自我实现的愿望但责任心不够。在一些西部贫困地区,家庭是倾其所有培育一名大学生,对他们给予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厚望。但当学生毕业工作后,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几年和家人失去联系。

3.诚信意识的缺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由于各国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在鼓励人们的逐利行为,导致个人私有利益不断增加,诚信意识缺失。这个问题在毕业生身上表现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一部分毕业生把就业的主要问题并非放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上,而是各显神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企图侥幸达成就业,如因为一些单位在就业招聘时要求出具成绩单,一部分学生在考试的环节中选择作弊;还有一些学生则弄虚作假,修改成绩单。在就业过程中,简历制作中借用他人的获奖证书,出现一个班几乎都是班“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现象;在求职过程中向招聘单位隐瞒自己的真实意愿,本来对某份工作并不满意,但是想着先确定下一个单位再找更好工作的想法,增加了违约率,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儒家文化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吸收一些资源,以丰富我们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1.儒家“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一道去做,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1]而“以人为本”是自古有之的观念,尤其是儒家很注重以人为本。孔子讲“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论语・颜渊》)。“仁”,即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看,正视人性优点与弱点[2]。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与引导力,也就更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对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以人为本”,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毕业生存在的这些问题,认识到这个阶段出现的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等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接受他们的这一状态,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面对面谈心、利用网络交流与咨询、进行心理健康培训等形式进行有力的疏导。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抗压能力。其次通过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和帮助,协助他们选择并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切身需要,只有满足学生的切实需求,才能真正意义上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否则“假、大、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只会使得该工作裹足不前。

2.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因材施教是儒家最重要的教育原则,读《论语》我们从孔子对“仁”的解释就可以理解,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颜渊问“仁”,他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解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3]。仲弓问“仁”,他让仲弓掌握“仁”的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颜渊》)[2]。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论语・颜渊》)[2]虽是同一个“仁”字,孔子却根据学生性格和天赋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解答。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即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品格、智力、才能、兴趣等因素,同时还要因时、因地、因事施教。对于不同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当然要做到“因材施教”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真正的教育。其次要根据毕业生个体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智力、能力、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给学生做初步分类,如对于性格内向的毕业生,我们首先要让毕业生明白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也就难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总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3.儒家“诚信”思想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儒家文化中,“信”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都对“信”做了表述: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2]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没有安横木的r,小车没有安横木的,如何能走路呢?”孟子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孟子说:“只给吃而不,那就像对猪一样;而不恭敬,那就像养牲口。恭敬之心是礼物送上之前就该具有的。只有恭敬的形式,却没有诚心实意,君子就不能以虚假的礼仪笼络人”[3]。从这两位儒家圣人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在儒家文化中具有何其重要的位置。

而在当今社会,“诚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德品质,是衡量一名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虽然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中毕业生是出现了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进一步强化诚信教育。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完善“诚信”档案体系,在学生毕业时,有一份诚信档案与其随行,这从体制上就有力地防范了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同时,我们要有一批素质较高的老师,老师言传身教胜过圣贤书。要求学生的事情,我们老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舆论引导,从“八荣八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一直是国家所引导和提倡的,我们用理论武装我们的学生,用舆论引导他们的行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毕业生的诚信问题会有比较大的改观。

如果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借助多样的载体,真正把儒家文化的精髓运用其中,让毕业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并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可以丰富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进一步增强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与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08(1).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毕业季大学生 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13-01

一、当前就业情形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势头强劲,2001年114万、2003年212万、2005年338万、2007年495万、2009年611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2013年增至699万。与2012年相比,2013年毕业生人数增长幅度虽然略为下降,但比2012年增加了整整19万的毕业大军,使得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己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3年6月,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麦可思研究院举行了“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暨研讨会”。报告中显示,2013年毕业季的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比2012同届低了1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情况密切相关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在择业中的思想状况

1.职业价值观方面。毕业之际,在去向上,不少大学生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更多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导致职业理想模糊化、功利性突出。

2.职业理想与目标方面。部分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优势及劣势缺乏相对客观的认识。以至于职业目标模糊,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不少学生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挫折也容易一蹶不振。因为不适当的自我否定而导致择业失败,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过激行为。

4.社会责任意识方面。职业选择倾向注重个人发展,忽视社会价值,无视对集体和国家所负有的责任。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这些思想状况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毕业季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由此可见,有必要强化对在校所有大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三观主义教育”、择业观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处于灵魂的地位。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端正就业观念、培养职业素质,为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和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过程,也是对已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实践,是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贯彻和深化。

融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就业方向;个人价值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并以贡献社会为荣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应对就业挫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择业、就业中得到实践与加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

(三)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之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也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高度关注。

在管理体系中,应重点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吸纳和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政治觉悟的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使其细致深入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学生个人与社会需要、现实状况与未来趋势结合起来的,指导学生全面又不失个性发展。

在教学体系中,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力量,更应该增强全校师生对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领悟思想政治教育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影响。

在服务体系中,应健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低年级就开始引导学生树立择业意识、竞争意识,达到“思想上先就业”。同时,应加大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加强社会各界对相关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为毕业季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难点 对策

[作者简介]赵鹏(1979- ),男,山西大同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4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项目“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66-03

一、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及成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给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巨大影响

1.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的多样性,加大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当今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等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市场经济重利性所强调的重视物质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等负面价值观的影响,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各种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不公平的就业环境,如靠“拉关系”“走后门”找工作、社会公开招考中的“舞弊”行为等丑恶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毕业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毕业生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呈现出事实上的多样化趋势,加大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

2.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毕业生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毕业生心理问题增多。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使本来就处于困境中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更是困难重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巨大的压力,这无疑是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不利的外部环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毕业生出现了焦虑、悲观、恐惧和逃避、盲从、嫉妒、依赖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长远的职业发展。

3.大众传媒营造的舆论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削弱了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舆论环境、校园和家庭环境相对于社会经济大环境更紧密地环绕于毕业生周围,对毕业生也将产生更为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但当前各种媒体对“媚富”“炫富”“就业难”的大肆炒作所营造的不良舆论环境,家庭环境对毕业生过高的期望值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校园环境中的一些不良风气都在一定程度上使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偏离,降低了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本应起到的有效作用。

(二)教育对象——高校毕业生自身复杂的思想特点给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价值取向功利、择业观念落后。在择业过程中部分毕业生只关注个人利益和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而无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和价值,功利主义严重。在职业的选择上,毕业生对就业目标的期望值偏高,不愿到基层就业,就业观念滞后,薪金要求偏高,对地域的要求相对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缺乏敬业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诚信品质缺失,缺少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部分毕业生恶意拖欠银行的助学贷款、应聘简历弄虚作假、面试时虚夸个人能力、签订协议后随意违约。

3.就业精力分散,与他人“心理距离”拉大,无视组织性和纪律性。就业阶段部分毕业生投入全部精力忙于自身事务,凡与己无关的学校课程、集体活动在兴趣和关注度上都有所降低,甚至出现经常旷课、不参加集体活动、宿舍卫生差、不履行请销假手续等无视学校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现象。

4.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毕业生很容易忽视自己外出找工作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在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薄弱和不足之处更加剧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1.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断关注,就业率成了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部分高校只是满足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忽视了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使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近年来的难题。

2.传统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无法适应现实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形式落后、单一。高校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开班会、听报告、学文件来进行的,这种不问对象、不分层次、居高临下“满堂灌”的说教式的教育形式已不适应现代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特点,不仅教育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使毕业生产生“逆反”心理。二是教育方法上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的倾向,高校目前开展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大多是针对群体的,只能解决毕业生的共性问题,缺乏个体性和针对性。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毕业生们形形的就业价值追求时没有进行很好的个性化引导。三是在高校内部教育整体上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孤军作战,没有渗透到各专业学科教学及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没有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局面。四是从高校与社会联系看,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充分联系、密切配合,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显得软弱无力。

3.教育的时效性差,滞后的教育行为与择业期短的矛盾突出。一方面,毕业生教育内容老套,“形式主义”严重,缺乏时效性。往往是上几节就业指导课,开几场座谈会、报告会,做几次政策宣传,就算完成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毕业生教育往往只是毕业生毕业前夕短时间内的“针对性”教育,就业方针政策宣传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忽视了毕业生教育工作的长期性、累积性,这样难以取得好的功效,导致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四)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虽然有所加强,但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辅导员是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目前高校普遍辅导员数量偏少。大多数高校辅导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在1︰30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700。面对人数众多的毕业生,辅导员只能整天疲于应付处理毕业生的日常事务,很难有空余时间把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深入、细致和全面,使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重共性轻个性的状况成为必然。二是部分的业务能力亦亟待提高。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知识结构和来源结构很不合理,有些德育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也没有进行过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的专门训练,特别是在面对毕业生多元化的就业途径和服务需求时,对学生询问的问题无法解答,不能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困惑。

二、应对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点的对策

(一)不断提高对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只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引导毕业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和择业观,帮助其理性、充分就业。为此,高校应积极动员全校各部门以及全体教职工参与到毕业生的育人工作中,逐步完善“学校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指导协调、院(系)具体承办、专人负责、学生自主择业、教师积极推荐”的工作格局,确保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实施。

(二)不断完善和充实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解除思想困惑,培育职业道德。其次,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通过开展各类诚信教育活动,着力提高毕业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诚信意识,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第三,切实做好毕业生安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外出实习和求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等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帮助毕业生提高辨别各类就业陷阱的能力,增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第四,加强毕业生的法纪教育,帮助毕业生增强法律意识,使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知法守法,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创新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新形势下开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继承传统的教育方法,还必须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手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紧密结合。在大学低、中年级逐步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定向教育,开设专业学科导论、大学生发展导论、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大学生要有敬业、勤业精神和生涯规划的意识。在大学高年级则开展就业择业指导教育,通过就业指导、就业形势和签约流程解读、面试技巧、求职训练等课程,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充分了解就业程序,掌握择业、应聘、就业等环节的各项基本技能,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2.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紧密结合。学校应开展团体辅导、职业测评、心理咨询、心里疏导与减压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心理援助,指导毕业生正确评价自我,合理定位,帮助他们解决在心理上的困扰和苦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3.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严格日常管理和深入细致的就业服务紧密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应与其他年级学生一视同仁,只有严格的管理才会使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高校应全力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如我校为毕业生“量身定做”了以关爱学子、促进就业为主题的就业服务活动,内容包括周末就业超市、与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面对面、基层就业知识宣传周、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平台、就业案例库、就业经验共享交流会、网上就业咨询等活动。高校只有“以生为本、以爱为源”,严格管理程序和细化服务手段,才能“刚柔并济”地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有许多实际问题困扰着他们,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决。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遵循“三贴近”原则,深入毕业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便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只有当毕业生切实感受到其个体发展受到学校充分的重视和支持时,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可亲、可信,有感染力、影响力。

5.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的毕业活动紧密结合,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毕业氛围,增强毕业生的学校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我校在毕业生中开展毕业宣誓、毕业留言与祝福、大学期间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评选、心理健康活动月、诚信宣传月、毕业生“温情校园行”送别活动、我为母校建言献策、捐书赠母校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毕业生在离开母校之前感恩母校,珍惜师生之间的友谊,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绪,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6.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紧密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应重点发挥微博、QQ、飞信、微信等现代通讯技术的作用,在保证重要信息全程覆盖、全员覆盖的同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较强的私密性、平等性和互动性特点,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一对一在线教育和指导,让毕业生更加放松和坦诚,只有敞开了“心扉”,看到并解开了“心结”,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让毕业生更“解渴”。

(四)努力拓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依靠原有教育载体外,还应积极拓展新的有效载体,应充分依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载体,导师、专业教师、学生会和社团等组织载体,大学生职业辅导、就业创业报告会等活动载体,社会实习与实践和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实践载体,学生公寓社区文化建设和校园网络等校园文化环境载体,只有这样才能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五)持续优化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否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至关重要,高校一方面要寄希望于国家和政府不断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校园内部环境,加强校园秩序、环境的综合治理及校风和学风的建设,为毕业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就业氛围。同时,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主动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家庭的积极配合,只有动员所有力量,才能圆满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六)不断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工作理念

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备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关键。高校在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首先要严把“入口关”,选拔和使用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技能,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的教育工作者从事这项工作。其次,是合理增加从业人数,优化师生比结构,把他们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才能确保高校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投入。三是应不断加大学习和培训力度,高校应不断加强教育工作者政治理论学习、就业形势政策和就业指导等业务知识学习,加大各类专项技能的培训力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是转变角色定位和工作理念,努力做毕业生的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只有这样才能贴近毕业生的生活和学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困惑,“润物细无声”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发发.对高校毕业生教育问题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1(5).

[2]李云峰,姚琦.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1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早在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同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互相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无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己至关重要,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就业增加竞争筹码。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院校就业工作成效,实现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2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

此次调查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2013届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三个专业共计333名本科毕业生为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33份,其中有效问卷317份,有效率为95. 2%。通过分析他们在毕业期望去向、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就业准备、就业心理和社会化程度等结果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2. 1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调查结果显示,在期望从事行业的选项中按喜好程度排名前两位的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39. 39% )、政府及公共管理(18. 18% ),两者比例总和为总数的57. 57%。在对期望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依然备受大学生青睐,比例分别为15. 15% ,21. 21%和25. 76%,占总人数的62. 12%。截止到2013年9月1日我们实际统计出来的就业情况显示,到县级以上单位(不含县级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333名毕业生总数的72. 97 %,在县级和以下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多数工作单位为县级农村信用社、经济较发达县市(晋江市或石狮市)的单位。而且省内生源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全部在福建省内。虽然在调查的时候有74.13%的毕业生愿意去基层就业,但实际上的比例很小,大多数毕业生仍然倾向于在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就业。

在期望就业城市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副省级城市(例如厦门、广州、杭州等15个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级市(例如福州、泉州、苏州等),比例分别为46. 97%和40. 91 %。而只有4. 55%的学生选择去宁德市、南平市、龙岩市等福建省内其他地级市。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地仍然倾向于大中型城市,尤其倾向于福州、厦门和泉州这些省内大中型城市。

对期望薪酬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选择多位于 1501 - 2500(占比34. 85 %)和2501 - 3500(占比51.52%)之间。2013年6月智联招聘提供的数据显示,厦门应届生岗位平均薪酬3919元,福州地区的为2410元。据了解,目前在福建省内就业市场应届生岗位薪酬一般在2000 - 3000元之间。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市场状况和社会就业压力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期望薪酬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内。

综上所述,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大学生虽然在就业观念上有所转变,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毕业生择业倾向是大城市、好单位,实际择业结果也是大城市、好单位,究其原因,第一大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较为集中,环境较为优美、工资待遇较高,个人发展前景广阔。而多数县乡基层地区无论在经济发展程度、环境、工资待遇、个人发展前景上都与之存在一定差距。第二好单位多集中在大城市。在大城市的好单位中工作,即使发展前景有限但是工资待遇较高也差强人意。而多数县乡基层地区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个别大中型企业,就业承载力有限。即使是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经过了几年的基层公务员招录、选调生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专项就业促进政策以后,大学生容纳能力也有所下降。第三,从主观上讲,部分大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的魄力和精神,铁饭碗思想还比较严重、物质主义倾向犹存。大学生毕业后多期望挤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紧接着安于现状;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个人自身未来发展,以金钱作为标准违约频繁,造成了当前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的直接信任危机,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另外,还有一些毕业生虽然在思想上愿意去基层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总是会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只好把目光锁定在大城市、好单位。这些原因从整体上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过剩、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的人才分布不均现象,进一步制约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2. 2职业规划有待明晰

只有22.7%的毕业生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业、生活和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得过且过或者目标短浅,都会导致毕业生出现随波逐流、向利而动、手忙脚乱、临时突击、言听计从、任由摆布、挑三拣四、消极等待等多种就业问题。总之,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发展前景更加迷茫。

在了解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的关系的时候,88. 63%的毕业生认为将来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有相关性,认为相关性大的占61. 36%。这些数据表明毕业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率较高,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和专业的关联度较强。在回答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您的选择是什么的时候,有54.55%的毕业生表示不愿意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者选择先就业,再伺机从事专业工作,另外45. 45%的毕业生选择愿意从事与专业不对进口的工作。这些结果表明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己经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一定程度会起到促进毕业生尽快就业的作用。另一方面,不愿意从事专业对口工作(45 . 45 %)比愿意(54. 55 %)的毕业生少约9%,证实了上述专业认同率较高的结论。但是,与上述认为将来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重要程度一般和不重要(38. 63%)相比少约7%,表明有一部分毕业生虽然认同自己的专业但是在实际择业时会因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不坚定以及外界就业压力等因素而产生多种考虑。

大多数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和规划意识不强,从众心理、以及等、靠、要的心理较为严重,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主动性不够强,以致错过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一部分毕业生不能客观理性审视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有优厚待遇和良好工作环境的职业,功利心态较强,短时行为明显。总而言之,大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必将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定位。

2. 3求职准备有待加强

在开展对求职准备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准备面试礼仪的毕业生数(67. 12%)远远超过未准备的毕业生,说明大学生愿意在一些简单的能够即时取得效果的准备上花时间。而占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在制作针对性的个人简历和求职信(52. 05 % )、对用人单位的熟悉(58. 36% )、对面试问题的思考(58. 04%)方面行动不足,表明他们在求职时的针对性不强,存在碰运气的侥幸心理。也反映出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不重视。

众所周知,了解用人单位的背景是毕业生初步了解是否与自己求职期望相匹配重要方式。个人简历和求职信是衡量是否能够获得面试机会的门票。面试问题和面试礼仪的准备可以为取得面试成功奠定重要基础。当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时初试、面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求职过程中,要想通过层层筛选,进入心仪的单位工作,就需要做好各种求职准备。

2. 4求职心理亟待调整

参加调查的毕业生超过60%的认为2013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比2009年增加近100万人,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福建省而言,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总数为24. 2万人,比去年增长2. 5%,就业总量压力较大。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研判也多基于这些宏观情况。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不免增大。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个人自我期望值较高(39. 39%)和毕业生的不自信(30. 30% )。就就业心态而言,能够自信并积极准备就业的毕业生只有34. 85 %。相反,选择非常焦虑和非常茫然的毕业生分别为30. 30%和38. 64%。这表明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做好就业心态的准备。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方面虽然能正确的认清就业形势,但就业心态亟待调整。一些毕业生中会因为由于社会、家庭压力和个人素质等原因,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诸如焦虑、迷茫、自卑、自负、从众等一些心理问题。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部分毕业生很容易因为自身家庭条件导致其在求职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心理失衡,表现出焦虑、茫然等心理。

2. 5社会化程度有待增强

调查结果显示,57. 13%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做过兼职等社会实践,但是仍有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未参加过社会实践。91.92%的毕业生参加过招聘会,这也得益于近些年来各地各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在了解毕业生专业调研情况的时候,只有15%的毕业生表示做过跟专业相关的调研,说明绝大部分毕业生并没有积极组织和参与到这项实践活动当中来,毕业生实践能力还有所欠缺。

当然,学校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还有一些薄弱之处,难免会使得身处象牙塔的毕业生缺乏客观自我审视能力,高估自己的能力,自我认识富于理想化。另外,也有部分毕业生主动性不强,不把握机会积极参加学校、学院或者专业组织的调研活动,或者对调研活动敷衍了事,但是实践能力没有更好地培养起来。当走出校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会僵固化、简单化。

3加强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在就业观念、职业规划、求职准备、求职心理以及社会化程度等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3. 1就业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化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基础。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高难度的系统工作。为此,必须重点着力打造一支由各院系书记、专业老师、就业中心工作人员以及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人组成强有力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职业指导课堂和社会实践当中去,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开展自主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断转变。

在农林院校从事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宣传和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三农政策、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工作,鼓励毕业生充实到县乡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支持基层建设,教育和鼓励毕业生借势利导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观念,积极投身基层开展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带就业,服务基层社会经济发展。

3. 2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化

大学生毕业时期恰好也是撰写学位论文和答辩论文的关键时期,求职压力、论文答辩压力等各种压力倾巢而来使得毕业生无暇顾及学校或者学院开展的就业指导,这就必然使得就业指导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就业指导过程中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农林院校的教育重点开展职业指导,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做好对学生全程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大学一年级时要重视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意识,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基础和初步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二年级时要重点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三年级时的重点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安排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学习,注重社会实践能力、沟通交往、团队协作等技能的培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大学四年级时应更多的注重通过模拟和实践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就业准备以谋得理想职业。

其次,分阶段组织和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受益。通过组织开展专业介绍讲座、专家讲座、优秀校友会报告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下乡实践活动、创业大赛、就业形势与政策报告会、模拟体验、见习实习等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氛围、树立榜样、提高能力。

最后,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他们找准职业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掌握求职技巧,减少求职障碍,取得求职成功。

3. 3就业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化

就业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求职心理辅导针对性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对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经常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躁不安、自信心不足、踌躇不决、过分谦虚、自大自傲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大多不是因为学生个体而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对此,学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毕业生正视自己的实际能力、正视当前就业形势,从自我高期望和自我低评价转向自我适度评价,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克服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再次,有针对性的增强信息对称,缓解大学生求职心理压力。主动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毕业生关注三农问题。2012年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指出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需要大批农林经济学专业方面的人才。这对于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加强对局部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不断调整突破就业结构化矛盾的障碍,树立积极乐观的求职心态。

最后,针对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毕业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一对一辅导沟通。引导精神压力比较大、抗挫能力比较差的毕业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去,避免因事务繁杂、求职失败等原因的焦躁感增强、自负感强化而无法自拔。

3. 4就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步化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局,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直接影响到校园工作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最终成效。

一、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现实意义

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看,有经济结构矛盾、地域发展差异、专业设置不能紧密结合社会需求造成结构性失业等;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择业观、就业期望值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在重要原因。解决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问题。

就业主动性不够,依赖心理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较多的精力主要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高校对学生毕业考评的唯一标准仍是课程学分,对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职业素质缺乏重视;职业定位不清,职业目标不明。许多大学生毕业前对就业市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他们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缺乏了解,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缺乏自我定位;就业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面对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剧,为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部分毕业生在求职准备时容易产生投机心理,提供应聘材料不真实,往往夸大工作能力和业绩,虚填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书、资格证书等证件,随意编写履历和实习实践经历,诚信意识淡薄。

二、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瓶颈产生原因

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瓶颈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学校教育层面的原因,也与大学生自身有着密切关系,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导致社会道德产生一些混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诚信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中随意毁约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这些不良因素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奉献精神和注重人生价值实现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总体来看,高校就业工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的搜集、招聘单位的组织联系以及毕业生求职技巧指导等表层方面,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等内在因素重视不够。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相对落后,缺乏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对大学生开展专门的就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不够。

毕业生自身不能处理好求职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一些大学生容易受社会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过分追求实惠,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遭遇挫折在所难免,但许多毕业生对就业竞争压力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承受能力较差,当求职期望与现实相背离时,他们极易产生消极心理,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三、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是单纯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顺利找到一份工作,更应立足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全过程。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高尚的职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不仅要为毕业生广辟就业渠道,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更要注重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帮助他们筹划未来的发展。一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主动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二要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三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爱岗精神,树立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等意识。四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克服挫折的能力。

专业课程渗透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职业理想需要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鼓励专业任课教师自觉地把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课堂之中,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中引导学生稳定专业思想,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教师要结合专业教育,介绍本行业发展状况,常用行业模范人物来感化学生,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增强大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重要形式。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下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职业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调查报告1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____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____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____年增加85万,____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破纪录的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据____年2月16日新华网报道,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针对严峻的现状,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津等2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文件。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各高等院校更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指导,力促学生就业。但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09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09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在走访调查中,校方人员介绍,____年10-12月的校园招聘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许多,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截至____年底,来校招聘的单位约有200家,需求人数不到1500人;上年同期,招聘单位有300多家,需求人数超过____人,减幅分别为50%和33.33%。

____年4月以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企业进校招聘情况有所改善,加上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也利用各种渠道,引进企业,积极推荐本校毕业生,招聘单位比____年1月之前要多。但是,尽管学校工作有所成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截至5月上旬,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约的毕业生不到40%,比往年同比下降了40多个百分点;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正式签约率约为20%,比往年大幅下滑。本次回收的五所高校调查问卷显示,应届毕业生正式签约比例仅为10.3%,达成就业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9.4%,两者合计还不到40%,虽高于中国社会调查所____年2月公布的电话调查结果35.6%的整体就业率,但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力争____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2、预期薪酬明显下降。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昔日的“天之骄子”们显然在心理上已经完成了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调查显示,毕业生已经走出“要价”过高的误区,预期薪酬回归理性。湖南科技大学江主任反映,本校应届毕业生今年的薪酬定位在1000元左右,比去年降低了整整500元;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毕业生也出现薪酬大幅下降的明显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1000—1500”(45.6%)和“1500—____”(28.7%),只有14%的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____元以上,甚至有2.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就业,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各大媒体也屡屡报道,就目前来说,房价在五至八千的城市,不到两千月薪的工作,也令大学生们求之不得。

3、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调查,各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各高校均表示,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湖南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采矿、地质、路桥专业在5月签约率已达到90%以上;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难,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严重,就业困难,由“热门”变“冷门”,譬如外贸英语、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学校知名度不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湘潭大学谢处长表示,由于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该校英语、国际金融贸易、证券等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往年房地产行业是招聘大户,但是今年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房地产相关专业就业情况严峻;而房地产部门表现不佳又直接导致了建筑、施工设计行业的不景气,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遭遇到以往没有的“冷遇”;法学、中文、数学等传统专业表现较差;生物、化学等专业就业情况相对稳定,最热门的专业是市场营销。

由于今年中央出台了文件,要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到____年,使全国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和若干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县医院原则上要达到二甲医院水平,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所以今年医卫类专业就业比往年好很多。农村的医疗改革使许多医疗机构起死回生,因此医卫类专业就业不但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有所好转,成为09届毕业生中的幸运者。湖南职业技术学院曾老师介绍,今年本校有医卫类毕业生2374人,已签约和达成就业意向的已有90%左右,令许多专业望尘莫及。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

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低于男生。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续考研”,有21.7%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导致自己求职遇挫。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余老师介绍,虽然本校学生男女比例约为3∶1,但是建筑行业都倾向于要男生,女生就业成为学校的棘手问题。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

据教育部的信息显示,____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从____年开始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今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我们发现专科、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要明显好于本科毕业生,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就业率高出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近20个百分点。

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建设厅的下属院校,其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设系统相关单位实现就业;湘潭教育学院对全日制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与广东、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毕业生多方提供带薪顶岗实习与就业平台。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

虽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转变了观点,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有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学____年还有5名通过了村官考试的毕业生出于种种顾虑放弃了当村官的机会。

7、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

在“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或是参加选调生考试)上,于是出现了熙熙攘攘的考研大军和蔚为壮观的考公务员一族。湖南科技大学今年有500多人参加研究生考试,是去年考研人数的近5倍。湘潭大学今年有847人参加了选调生考试。从大范围来看,今年全国各地有77.5万人涌向国家公务员考场,争夺1.35万个职位;今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也出现了12.7万人竞争4000岗位的情况;全国有124.6万考生奔赴研究生考试考场。湘潭市____年、____年公务员招考职位数分别为195、77,报考人数分别为3528人、3306人,考试录取率分别为5.53%和2.33%,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加剧。浩浩荡荡的考试大军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往年未就业或是就业不稳定的大学生。

8、就业难引发了明显的社会问题。

一些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了媒体上报道的就业不成而厌世轻生的惨案。调查问卷显示,在求职受挫后有8.8%的学生个人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有16.9%的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怀疑政府的能力。湘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很多贫困生倾家荡产举债读大学,一毕业就失业,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担心因学生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离校而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由于就业难,高考弃考现象严重。据统计,____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40万,约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费用昂贵,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困难,新的“读书无用论”悄然泛起,在这种情况下,重庆万名贫困高中生自动放弃高考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综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带来的隐患,又有浅表性的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既有高校教育的痼疾,也有学生素质的缺失;既有用人选材的偏见,更有择业求职的误区。

1、外贸依存过高的隐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made inchina”遍布全球,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曾透露,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一双中国制造的鞋、买两米中国产的布,穿的衣服中有3件来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已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是一个高度对外依赖的加工型经济,对外贸易依存达到惊人的程度。据统计,1980—____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12.5%上升到66.2%,大大高于美、日20%左右的水平,____年由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外贸依存度才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由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因素组成。而每一个因素,都有大量的事务和就业需求。如果是一个自力更生、自主性很高的经济体系(譬如76年时的中国工业体系),那么在这个体系中,因为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都以自力更生为主,所以完成这些方面的各种任务和途径,也以自身消化为主。因而,就产生了对内的大量人才需要,且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橄榄型特征。大头集中在大学生这一中间层,而中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则位于两端,对大学生起补充作用。

作为一个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的经济体系,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主要以对外依赖为主。资金主要由外部注入,技术服务由外部提供。本国所提供的,主要集中在资源、加工用劳动力以及空间等基础层面。对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初级的普通劳动者以及少数高级尖端实用型的管理人才,即所谓的社会“精英”,而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协调统一的中高层人才的需求量则因为这方面的需求主要由外部输入而大大缩减,从而呈现“沙漏型”而非“橄榄型”模型的人才需求。大学生工作难找,但初中生、高中生却能轻松的找到工作,专科、高职毕业生也比本科生就业率高,就是因为对外依赖型的经济体系,对基层劳动者有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需求。

从另一个方面看,因为我国经济对外贸依存过高,也使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过快,而服务业(尤其是知识性服务业)则相对落后。这种失衡反映在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我们所谓的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而对蓝领型甚至技术含量很低的纯操作型岗位却出现了异常火爆需求,因此社会上才会出现了大量大学生工资不如中专生甚至不如农民工的新“脑体倒挂”现象。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说过:“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

除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自主产权意识薄弱,热衷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生产技术,而忽视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核心技术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产业实质上已经被放弃了,因此高端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都严重不足。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廉价劳动力便成为企业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于是走上了加工贸易的依附性道路,大量的低技术操作工便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大量依附型企业没有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数量。

2、就业市场供需的矛盾。

⑴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压力。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___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115万人,而到____年高校毕业生将猛增到611万人,8年增幅高达431.3%,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数量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的劳动力也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情况相对趋紧。

⑵金融危机紧缩了就业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业务萎缩,减少了用人数量;其次是国内为国外多种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受到影响;再次是影响到能源工业。我国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岗位锐减,保险、汽车、航空、旅游、广告等行业也遭遇“寒流”,用人需求明显减少。受金融危机一方面使失业人员数量大大增加,一方面使企业招聘岗位减少甚至取消,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⑶传统渠道降低了吸纳能力。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任职,且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由于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本身需要分流出大量下岗人员,招聘岗位也是逐年递减,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

北大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教授在____年接受采访时指出,从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看,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最强的是中小企业和三资企业。____年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新增的就业岗位有400多万,三资企业是100多万,即使全部提供给大学生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中小企业的保障机制还不是十分健全,收入也偏低,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有限。

3、用人单位选材的误区。

⑴过分看重经验。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语录:“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你们凭啥要求我有工作经验!”,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被奉为经典,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看重工作经验。随便拿一份报纸看招聘广告,随处可见就业单位提出“数年工作经验”这样不合理的要求。一个常识是,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变。但是现在由于大学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谈判地位急剧下降,许多用人单位有条件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并提出不承担大学生社会保障费用、任意延长试用期、不签订规范的就业合同等不合理要求,严重妨碍了大学生就业。

⑵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等简单文处理,有些中小学招聘教师也要求研究生学历,实际上,如果不是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研究工作,不少本科生或是大专学生的职业水平并不比研究生的职业水平低。

⑶存在性别歧视。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得单位在聘用女职员时要付出更高的劳动成本,造成很多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第一,从劳动时间来说,女性有一个男性所没有的断裂带,即生育哺乳期,而这一阶段的工资、福利仍需单位负担;第二,从退休金的负担来看,女性要比男性早5—____年,而且由于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女性雇员一般会比男性雇员领取更多更长的退休金。由于用人机构的性别观念,一般来说,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比男生客观上要少,而且很多单位在相貌上对女生的要求更为苛刻,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应聘女性的身高、体重、年龄,只录用年轻貌美的女性,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

⑷生源地域歧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习惯,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只选用本地人才。有些单位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社会上毕业生需求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明令只接收本地区生源,对外地生源严格控制;有的行业(尤其是效益好的行业,如信用合作社、铁路等)也只接收本系统、本行业院校的毕业生以及属于本系统职工子女的毕业生,把外系统的毕业生,尤其是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事业单位甚至是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和就业。

4、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

⑴专业课程设置错位。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由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不少院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⑵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经逐步代替了劳动生产率,知识的时效性也在快速缩短,据统计,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____年,____年,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学校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在校学习的知识比较陈旧,想要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还得通过自己上网、买书、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

⑶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我国高校在扩招后为节约成本,设置的专业大多不强调动手能力,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高校没有投入成本购买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并且高校和企业联系也不紧密,数量最多的工科毕业生实际上去企业实习的也很少,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但是实践相对缺乏。

大量理论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提升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只是纸上谈兵的高手。譬如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懂金融租赁、担保的具体流程,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知道怎么跟单、怎么报关,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接手工作。但现实是企业尤其是吸纳力强的民营中小型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业绩的人,而擅长理论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并需要老员工的辅导,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因而很多企业明确拒绝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⑷就业指导存在硬伤。在调查中,有13.2%的毕业生将“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列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问题”,有63.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对自己的就业帮助不大或者没有帮助”。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效果很不理想。具体表现在:

①缺乏针对性。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常常限定于介绍就业形式,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以及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应付上级检查,指导内容空洞、肤浅、缺乏针对性的情况,指导效用差。

②缺乏专业性。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职指导人员数量较少,不少指导人员自身分管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机构。尽管目前我国的大学组织体制中,分设了管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忙于应付大量与毕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是在信息占有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的效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甚至是毕业生不清楚本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和办公地点,从中可以看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不相匹配的非专业化指导的效果可想而知。

③缺乏系统性。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的一体化流程,但是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与公共就业机构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高校和不同地区招聘会的组织机构也未能建立起紧密联系。另外,高校也未能建立起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学生求职材料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信任危机。有些职业学校在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没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5、学生自身求职的差距。

如前所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如“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等。在调查采访中,市人事局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还涌现出很多考公务员的“专业户”,即毕业后不积极就业,而是全心全意以考上公务员为目标,一年失败来年再考,“不抛弃不放弃”,认为考上公务员才有出路。当然,就学生个体而言,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主要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就业能力不强。这里所说的就业能力包括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求职技巧等。在调查中,60.3%的大学生将缺乏工作经验视为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的评价契合,也反映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越来越理性、客观。

此外,认为个人能力不足和缺乏求职技巧是最大的困扰的人也分别占29.4%和19.1%。在回答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时,答案分别有专业能力(43.4%)、自我表达能力(44.9%)、外语能力(24.3%)、人际交往能力(33.8%)、环境适应能力(15.4%)。

⑵人际关系不畅。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社会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调查中,32.4%的大学生表示“缺乏社会关系”是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但是,有家庭关系背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不注重人脉关系的拓展,从而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⑶求职途径单调。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干部或是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比例很小;而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地域、特长、工作经验,甚至是是否为党员等等限制,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报考大军的日益壮大,公务员考试已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不少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但是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际优势推销自己,没有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⑷职业规划缺乏。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以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甚至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⑸家庭压力影响。现在大学生上学的成本很高,大学生平均一年的总支出超过10000元。许多父母将毕生积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希冀子女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点的工作。特别是很多贫困地区的农家子弟,举家借贷供出一个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往往被视为村庄年轻一代的榜样,“跳出农门”的典范,不但有庞大的债务需要其将来偿还,在感情上也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家庭为之做出了很大牺牲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条件如果不如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甚至只能跟农民工抢饭碗,不但在经济上大学生及其家人难以承受,在感情上对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没有适合的工作时,部分学生宁愿选择在家待业。

三、大学生就业方向探讨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如何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如何顺利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勇敢面对、理性思考、明确抉择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们应该切实转变求职择业的观念,实现就业目标、就业方向的转移:

1、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就业人员规模最大的行业是制造业。1995年、____年和____年制造业中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分别为356.9万、508.5万和593.4万,在全部高等教育就业人员中占比分别为18.2%、15.5%和12.5%,但制造业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员相对规模呈明显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1995、____和____年第三产业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339.3、2034.7和3731.4万人,呈快速增长势头。同期第三产业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14.3%、20.1%和23.8%。____年78.6%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口在从事第三产业,比____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其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幅最大的行业是房地产产业,____年的高等教育就业人数是1995年的3.7倍。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高等教育就业规模及比重均快速增长。____年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中的多数行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教育6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59.2%,金融业58.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5.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7.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7.2%。这表明,人力资本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一般劳动力的“蓄水池”,更是大量吸纳高等教育人员就业人口的主渠道。

2、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由于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客观存在和开放政策效应,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机会较多,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去寻梦,社会上开始流行“孔雀东南飞”,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将东部沿海城市作为自己求职就业的首选目标,他们往往以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当白领为荣。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当前的东部沿海城市人才已经逐渐饱和,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加剧,再加上东部地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更高,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最直接,今年东部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条件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大学生去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干,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年到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左右,预计____年将增加更多。可见,中西部地区不仅是未来经济蓬勃发展的战略主阵地,而且是大学毕业生流向的新途径。

3、从大中城市向城乡基层转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大学生就业时往往将目标锁定在大中城市,大量高校毕业生集中涌入大中城市,加剧了城市中高端人才的就业压力,很多人无法顺利就业。与之相反,广大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虽然急需人才,但受发展机会、工资收入、流动性等因素制约,难以吸引大学生。近几年来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着力促进8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以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国家积极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就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而且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以及农村、基层的广阔舞台,广大高校毕业生已经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历史重任,自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农村、服务基层,在那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部资料显示,____年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达到58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人数稳步增长。可见,乡村就业、基层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亮点。

4、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向来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大多倾向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如今的高校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也不再属于“物以稀为贵”的社会精英了。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能吸纳的中高端人才毕竟有限,而且在现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下,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白领岗位,相反民营三资企业对蓝领型技术人才需求比较旺盛。据教育部的资料显示,____年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根据我们到市人事局和劳动局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尽管目前经济大环境不好,但劳动局的劳动力市场仍比较活跃,经常有民营中小企业主动到劳动局摆摊设点,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蓝领;与之相反,人事局的人才市场相对冷清,很少有单位前来招聘高级白领人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主动降低身价,把自己定位于蓝领,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

四、破_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1、政府:注重加强宏观调控。

⑴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局面,但是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24%和发达国家35%的水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战略的高度看,国家仍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为社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中央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控制教育成本,让每一个高中生都有上大学的选择权,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支付得起子女上大学的费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建立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制度,譬如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简化助学贷款申办手续,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延长还贷期限等等。

⑵合理调控外贸政策。“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应在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外贸,理性调控外贸依存度过高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我国外贸增长存在依__廉价劳动力资源、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为依托、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问题,很多行业和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粗放、低端、落后,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沦为世界的“打工仔”,虽然外贸额逐年增长,但是利益微薄,甚至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中资企业的出口,应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wto国民待遇的原则,逐步取消各种税收优惠(所得税减免、出口退税等)和银行贷款优惠,以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价格,增加企业的利润,改变大量出口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旧格局。

应制定科学评判外贸政策和政策实施效果的质量指标体系,将“以质取胜”确立为整个外贸政策的核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能源资源使用的最小化,以利于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外贸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通过大幅提升我国外贸产品在世界市场的档次,切实增加其科技含量,吸引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从而彻底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向底端劳动力严重倾斜的局面,大大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当下,政府应在政策引导方面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信息咨询、计算机软件、科研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破行业垄断,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谋出路。

同时,我国应开放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从世界上开放型经济大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分析,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既优化了一国的产业结构,扩展了gdp的经济规模,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同时服务贸易产品的出口又提升了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指导,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鼓励中国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另外,政府要出台配套措施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在政策上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绿色通道”,提高产业水平,以此曾加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⑷积极创造就业环境。

①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各级政府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的基础上,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针对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按市场化的要求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相关部门要加强管制,严肃查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行为。

②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公信度高的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应出台配套措施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

③鼓励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普遍存在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的现象,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改善这种现象,譬如对招聘应届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以相应的税收优惠或是费用减免等,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④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发放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解决好就业人员户籍档案、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等实际问题,使西部、基层真正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天地。高校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岗位,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服务、创业失败生活保障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

⑤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为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同时降低用人单位开发和培养人才的成本,增强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见习期一般设定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月工资可按目前高校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标准设定为每月800—1000元。为调动见习单位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给与企业适当补助,并根据其接收毕业生的人数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持。

2、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⑴科学调整专业设置。虽然高等教育本身在教育目标上与职业教育有所不同,侧重于对象全面素质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来说,只有成功就业,才能保障个体生存,学校一味灌输“学院派”知识,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甚至空学一身“屠龙之技”,是行不通的。学校应该建立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系统,通过实际考察后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在完成资料收集、通过理论论证的基础上适量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于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同时学校应该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大胆的调整、改革。以英语专业为例,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使得本专业毕业生泛滥。可是,英语高端人才仍然稀缺(比如同声翻译,比如专业性英语人才),于是出现了一边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外语“精英”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怪现象。

⑵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实现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切实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实践课程各自为阵,甚至忽略实践的传统格局。针对当代大学生渴望在社会上兼职,学校应予以支持,并重视实习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例如,湖南科技大学涉煤专业先后与天府煤业集团等5家煤炭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到煤矿主体专业学习,毕业后定向到煤炭企业工作;机电学院与湘电集团共建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学生在读书期间直接参加项目攻关,毕业后根据需要可留在湘电集团工作;管理学院在一批旅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培养新模式,顺利实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局面,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面对专业化日益加强的劳动力市场,高校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的就业服务体系也专业化起来。首先,学校要做好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就业信息提供和传递工作。尽管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人才交流会、网络等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信息缺乏甄别能力,上当受骗的新闻屡见不鲜,所以,对个人而言,学校依然是提供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的重要渠道。其次,学校应该着力解决大学生求职技巧的培训。刚走出校门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有效结合,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断层。此外,学校要充当好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的桥梁作用,既包括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交往提供服务(如组织各种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等),也包括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任关系(如学历学位的证明、就业协议的签署等)。

3、学生: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⑴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⑵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⑶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大学生调查报告2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

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

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学生调查报告3一.调研时间:

2010年12月21、22日

二:调研地点:

南京新街口莱迪商场、中央商场、大洋商场、新百商场、东方商城等。

三、调研目的:

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实习和调研,对各种类型的专卖店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关于商业空间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调研内容:

考察商场各专卖店(服装店、鞋店、包店、珠宝店等)的空间设计。

通过这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商场店内装修设计都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原先简单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现在设计师们要做的不仅是从色彩,材料,总体预算上为人们考虑,而且更要在室内空间使用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更符合人们要求的设计。

随着多元性的时代,风格、个性等特别显得突出,有研究的必要。风格和个性看来比较抽象,但仔细想来也并非不可捉摸,例如室内色彩,有的喜欢强烈的色块,有的喜欢淡雅,用线脚纹饰。又例如有的喜欢在照明、光和色方面有更多的表现;有的喜欢作更多的细部装饰。莱迪商场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专卖店的空间设计要考虑的要素:

专卖店形象设计是品牌展示的灵魂。品牌时代,专卖店是其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专卖店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品牌的传播和产品的销售。一个优秀的专卖店设计除了在视觉上要求整洁、美观以外,还要能够很好的传达给顾客相关的销售信息,能最大限度的使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和形成购买的行为。专卖店往往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其设计也与销售的商品有很大关系,并体现出较强文化内涵。

大学生调查报告4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料向人们扑面而来。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阅读对象也

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等一切传统阅读并未包含的东西,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了浅阅读的时代。

而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就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决方法。现将具体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80名大学生,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76份有效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媒介、阅读爱好等。

现在,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代替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

通俗读物高居畅销排行版前列的现象,多媒体、博客、电子小说代替纸质图书潜进大学生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什么是浅阅读?为什么会产生浅阅读?要如何看待浅阅读?

一、什么是浅阅读?

浅阅读它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相对于品茗式的传统阅读而言,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

以“知道”代替“知识”,这样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大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次书面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并为进一

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参考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

从调查结果看,%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和%。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

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1-3小时的为%,1小时以上的为%,有%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

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3-5本的学生占%,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

时尚杂志、人物传

记和通俗小说是我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此外,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成为我院学生重要的选择。

5、我院大学生的阅读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走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平时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约有30%的同学主要通过网络阅读。而大多数同学在利用网络时能够比较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超过7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大学生调查报告

6、我院%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

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在书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13%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调查报告5高校在校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的发展。对当前高校在校学生政治关注度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准确了解当代青年的政治态度,增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关注程度。调查情况

上周,在同学的帮忙下,对我们学校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共投放问卷100份。调查的样本构成中,男女比例为62∶38;文科类专业与理科类专业之比为40∶60。统计数据分析

基于调查数据,本文主要从政治关注的角度、深度、广度和频度四个维度,对在校大学生的政治关注程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政治关注角度。政治关注角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关注政治的视角;二是指政治关注的立场。从调查数据看,一方面,当前在校大学生认识政治问题时,更倾向于个人的视角,比较注重自身的现实利益。例如,在对问卷“平时关心时事政治的目的”问题的回答时,只有11%的学生认为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关注政治的立场与政治内容有密切关系。在面对国内日常政治问题时,出于对祖国政治现代化的较高期待,倾向站在客观批判的立场上看待。在有关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他们的价值取向通常与党中央和政府保持高度统一。在问及“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时,有88%的学生认为,“台湾对大陆很重要,因此,两岸一定要统一”。由此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待政治问题时比较注重个人的利益,关注政治的立场随着政治事件性质的不同而变化。

政治关注广度。政治关注广度可以从政治关注的内容和政治信息的来源渠道两方面来衡量。从调查数据看,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范围广阔,政治信息的来源比较广泛,能够及时地关注到政治的最新动态。在回答问卷“关于政治新闻内容,您更喜欢看?”的问题时,有16%的学生选择“国内新闻”,有25%的学生选择“国际新闻”,有59%的学生选择“两者都喜欢,随事件而定”。对“平时政治时事信息最主要的来源”问题的回答,选择“网络”、“电视”和“报纸”的分别占71%、64%和45%,而选择“课堂”的只占13%。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范围宽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政治关注深度。政治关注深度体现了在校大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兴趣,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政治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只对与自己的兴趣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政治内容,才会给予深入关注。在“得知政治新闻消息后”,有73%的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继续关注”。当问及“对大学生行使政治权利的看法”时,有75%的学生认为“要积极关注自身的权利并且正确行使”。而当面对与自身利益并不直接相关的政治问题时,他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关注和思考。如在回答“您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有自己的想法吗?”的问题时,只有15%的学生选择“一直都有,并且有具体的目标”。可见,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深度,取决于政治内容与大学生自身的关联程度。

政治关注频度。政治关注频度反映了在校大学生关注政治的频率,是衡量他们政治关注的重要标准之一。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政治关注的频度并不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兴趣的影响。本次问卷从在校大学生日常谈论话题涉及政治的程度,来测量大学生政治关注的频度。例如,在回答“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涉及当今的政治问题吗?”问题时,“经常涉及”的占19%,“偶尔涉及”的占68%,“一般不涉及”的占12%。而当问及“您认为有些人对政治形势关注少的主要原因”时,有57%的学生认为“不感兴趣,认为政治与自身关系不大”。这表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的频度相对较低,对政治关注的频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政治关注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政治关注动机的功利性。当前在校大学生对政治的关心往往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和利益,并非完全为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政治理想。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利益需求的内在驱动。高校在校生处于成年的初期,对政治利益逐渐有所觉察,对政治权利具有比较强烈的渴望,从而在有意或无意间形成了功利化的政治动机。第二,成长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目睹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生活。城市化过程中,都市人的冷漠和物质消费的世故,使他们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注。第三,教育方式的直接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他们急功近利地追求政治科目分数,而忽视政治价值观的塑造和政治能力的培养。

政治立场的不稳定性。在校大学生认识政治事件的立场存在着不稳定性,不同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信息对他们的政治立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高,大学生对于官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不强;大学生对政治的认知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理性辨别政治信息和独立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家庭成员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情感,解构着他们的政治立场;大学生质疑权威、不拘泥传统的心理特点,促使他们追求个性化的言论和标新立异的观点。

政治关注度的专业差异性。从专业上看,与理科生相比,文科生对政治关注更加频繁,对政治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程度的专业差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理科生因循“后果主义思维模式”,对“高就业性”课程学习认真,而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第二,文理科不同的知识构成对政治态度有一定的影响。理科生缺乏政治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政治问题的把握缺乏理论支撑和指导。第三,从客观上说,大学在校理科生日常繁重的课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关注政治的时间。

提升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水平的对策思考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调查报告1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____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____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____年增加85万,____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破纪录的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据____年2月16日新华网报道,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针对严峻的现状,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津等2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文件。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各高等院校更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指导,力促学生就业。但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09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09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在走访调查中,校方人员介绍,____年10-12月的校园招聘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许多,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截至____年底,来校招聘的单位约有200家,需求人数不到1500人;上年同期,招聘单位有300多家,需求人数超过____人,减幅分别为50%和33.33%。

____年4月以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企业进校招聘情况有所改善,加上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也利用各种渠道,引进企业,积极推荐本校毕业生,招聘单位比____年1月之前要多。但是,尽管学校工作有所成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截至5月上旬,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约的毕业生不到40%,比往年同比下降了40多个百分点;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正式签约率约为20%,比往年大幅下滑。本次回收的五所高校调查问卷显示,应届毕业生正式签约比例仅为10.3%,达成就业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9.4%,两者合计还不到40%,虽高于中国社会调查所____年2月公布的电话调查结果35.6%的整体就业率,但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力争____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2、预期薪酬明显下降。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昔日的“天之骄子”们显然在心理上已经完成了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调查显示,毕业生已经走出“要价”过高的误区,预期薪酬回归理性。湖南科技大学江主任反映,本校应届毕业生今年的薪酬定位在1000元左右,比去年降低了整整500元;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毕业生也出现薪酬大幅下降的明显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1000—1500”(45.6%)和“1500—____”(28.7%),只有14%的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____元以上,甚至有2.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就业,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各大媒体也屡屡报道,就目前来说,房价在五至八千的城市,不到两千月薪的工作,也令大学生们求之不得。

3、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调查,各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各高校均表示,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湖南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采矿、地质、路桥专业在5月签约率已达到90%以上;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难,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严重,就业困难,由“热门”变“冷门”,譬如外贸英语、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学校知名度不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湘潭大学谢处长表示,由于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该校英语、国际金融贸易、证券等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往年房地产行业是招聘大户,但是今年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房地产相关专业就业情况严峻;而房地产部门表现不佳又直接导致了建筑、施工设计行业的不景气,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遭遇到以往没有的“冷遇”;法学、中文、数学等传统专业表现较差;生物、化学等专业就业情况相对稳定,最热门的专业是市场营销。

由于今年中央出台了文件,要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到____年,使全国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和若干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县医院原则上要达到二甲医院水平,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所以今年医卫类专业就业比往年好很多。农村的医疗改革使许多医疗机构起死回生,因此医卫类专业就业不但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有所好转,成为09届毕业生中的幸运者。湖南职业技术学院曾老师介绍,今年本校有医卫类毕业生2374人,已签约和达成就业意向的已有90%左右,令许多专业望尘莫及。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

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低于男生。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续考研”,有21.7%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导致自己求职遇挫。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余老师介绍,虽然本校学生男女比例约为3∶1,但是建筑行业都倾向于要男生,女生就业成为学校的棘手问题。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

据教育部的信息显示,____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从____年开始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今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我们发现专科、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要明显好于本科毕业生,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就业率高出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近20个百分点。

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建设厅的下属院校,其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设系统相关单位实现就业;湘潭教育学院对全日制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与广东、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毕业生多方提供带薪顶岗实习与就业平台。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

虽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转变了观点,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有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学____年还有5名通过了村官考试的毕业生出于种种顾虑放弃了当村官的机会。

7、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

在“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或是参加选调生考试)上,于是出现了熙熙攘攘的考研大军和蔚为壮观的考公务员一族。湖南科技大学今年有500多人参加研究生考试,是去年考研人数的近5倍。湘潭大学今年有847人参加了选调生考试。从大范围来看,今年全国各地有77.5万人涌向国家公务员考场,争夺1.35万个职位;今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也出现了12.7万人竞争4000岗位的情况;全国有124.6万考生奔赴研究生考试考场。湘潭市____年、____年公务员招考职位数分别为195、77,报考人数分别为3528人、3306人,考试录取率分别为5.53%和2.33%,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加剧。浩浩荡荡的考试大军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往年未就业或是就业不稳定的大学生。

8、就业难引发了明显的社会问题。

一些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了媒体上报道的就业不成而厌世轻生的惨案。调查问卷显示,在求职受挫后有8.8%的学生个人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有16.9%的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怀疑政府的能力。湘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很多贫困生倾家荡产举债读大学,一毕业就失业,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担心因学生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离校而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由于就业难,高考弃考现象严重。据统计,____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40万,约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费用昂贵,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困难,新的“读书无用论”悄然泛起,在这种情况下,重庆万名贫困高中生自动放弃高考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综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带来的隐患,又有浅表性的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既有高校教育的痼疾,也有学生素质的缺失;既有用人选材的偏见,更有择业求职的误区。

1、外贸依存过高的隐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made inchina”遍布全球,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曾透露,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一双中国制造的鞋、买两米中国产的布,穿的衣服中有3件来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已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是一个高度对外依赖的加工型经济,对外贸易依存达到惊人的程度。据统计,1980—____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12.5%上升到66.2%,大大高于美、日20%左右的水平,____年由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外贸依存度才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由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因素组成。而每一个因素,都有大量的事务和就业需求。如果是一个自力更生、自主性很高的经济体系(譬如76年时的中国工业体系),那么在这个体系中,因为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都以自力更生为主,所以完成这些方面的各种任务和途径,也以自身消化为主。因而,就产生了对内的大量人才需要,且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橄榄型特征。大头集中在大学生这一中间层,而中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则位于两端,对大学生起补充作用。

作为一个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的经济体系,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主要以对外依赖为主。资金主要由外部注入,技术服务由外部提供。本国所提供的,主要集中在资源、加工用劳动力以及空间等基础层面。对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初级的普通劳动者以及少数高级尖端实用型的管理人才,即所谓的社会“精英”,而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协调统一的中高层人才的需求量则因为这方面的需求主要由外部输入而大大缩减,从而呈现“沙漏型”而非“橄榄型”模型的人才需求。大学生工作难找,但初中生、高中生却能轻松的找到工作,专科、高职毕业生也比本科生就业率高,就是因为对外依赖型的经济体系,对基层劳动者有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需求。

从另一个方面看,因为我国经济对外贸依存过高,也使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过快,而服务业(尤其是知识性服务业)则相对落后。这种失衡反映在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我们所谓的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而对蓝领型甚至技术含量很低的纯操作型岗位却出现了异常火爆需求,因此社会上才会出现了大量大学生工资不如中专生甚至不如农民工的新“脑体倒挂”现象。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说过:“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

除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自主产权意识薄弱,热衷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生产技术,而忽视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核心技术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产业实质上已经被放弃了,因此高端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都严重不足。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廉价劳动力便成为企业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于是走上了加工贸易的依附性道路,大量的低技术操作工便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大量依附型企业没有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数量。

2、就业市场供需的矛盾。

⑴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压力。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___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115万人,而到____年高校毕业生将猛增到611万人,8年增幅高达431.3%,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数量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的劳动力也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情况相对趋紧。

⑵金融危机紧缩了就业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业务萎缩,减少了用人数量;其次是国内为国外多种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受到影响;再次是影响到能源工业。我国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岗位锐减,保险、汽车、航空、旅游、广告等行业也遭遇“寒流”,用人需求明显减少。受金融危机一方面使失业人员数量大大增加,一方面使企业招聘岗位减少甚至取消,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⑶传统渠道降低了吸纳能力。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任职,且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由于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本身需要分流出大量下岗人员,招聘岗位也是逐年递减,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

北大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教授在____年接受采访时指出,从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看,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最强的是中小企业和三资企业。____年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新增的就业岗位有400多万,三资企业是100多万,即使全部提供给大学生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中小企业的保障机制还不是十分健全,收入也偏低,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有限。

3、用人单位选材的误区。

⑴过分看重经验。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语录:“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你们凭啥要求我有工作经验!”,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被奉为经典,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看重工作经验。随便拿一份报纸看招聘广告,随处可见就业单位提出“数年工作经验”这样不合理的要求。一个常识是,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变。但是现在由于大学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谈判地位急剧下降,许多用人单位有条件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并提出不承担大学生社会保障费用、任意延长试用期、不签订规范的就业合同等不合理要求,严重妨碍了大学生就业。

⑵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等简单文处理,有些中小学招聘教师也要求研究生学历,实际上,如果不是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研究工作,不少本科生或是大专学生的职业水平并不比研究生的职业水平低。

⑶存在性别歧视。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得单位在聘用女职员时要付出更高的劳动成本,造成很多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第一,从劳动时间来说,女性有一个男性所没有的断裂带,即生育哺乳期,而这一阶段的工资、福利仍需单位负担;第二,从退休金的负担来看,女性要比男性早5—____年,而且由于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女性雇员一般会比男性雇员领取更多更长的退休金。由于用人机构的性别观念,一般来说,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比男生客观上要少,而且很多单位在相貌上对女生的要求更为苛刻,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应聘女性的身高、体重、年龄,只录用年轻貌美的女性,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

⑷生源地域歧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习惯,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只选用本地人才。有些单位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社会上毕业生需求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明令只接收本地区生源,对外地生源严格控制;有的行业(尤其是效益好的行业,如信用合作社、铁路等)也只接收本系统、本行业院校的毕业生以及属于本系统职工子女的毕业生,把外系统的毕业生,尤其是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事业单位甚至是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和就业。

4、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

⑴专业课程设置错位。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由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不少院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⑵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经逐步代替了劳动生产率,知识的时效性也在快速缩短,据统计,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____年,____年,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学校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在校学习的知识比较陈旧,想要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还得通过自己上网、买书、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

⑶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我国高校在扩招后为节约成本,设置的专业大多不强调动手能力,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高校没有投入成本购买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并且高校和企业联系也不紧密,数量最多的工科毕业生实际上去企业实习的也很少,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但是实践相对缺乏。

大量理论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提升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只是纸上谈兵的高手。譬如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懂金融租赁、担保的具体流程,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知道怎么跟单、怎么报关,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接手工作。但现实是企业尤其是吸纳力强的民营中小型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业绩的人,而擅长理论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并需要老员工的辅导,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因而很多企业明确拒绝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⑷就业指导存在硬伤。在调查中,有13.2%的毕业生将“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列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问题”,有63.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对自己的就业帮助不大或者没有帮助”。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效果很不理想。具体表现在:

①缺乏针对性。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常常限定于介绍就业形式,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以及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应付上级检查,指导内容空洞、肤浅、缺乏针对性的情况,指导效用差。

②缺乏专业性。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职指导人员数量较少,不少指导人员自身分管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机构。尽管目前我国的大学组织体制中,分设了管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忙于应付大量与毕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是在信息占有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的效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甚至是毕业生不清楚本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和办公地点,从中可以看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不相匹配的非专业化指导的效果可想而知。

③缺乏系统性。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的一体化流程,但是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与公共就业机构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高校和不同地区招聘会的组织机构也未能建立起紧密联系。另外,高校也未能建立起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学生求职材料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信任危机。有些职业学校在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没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5、学生自身求职的差距。

如前所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如“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等。在调查采访中,市人事局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还涌现出很多考公务员的“专业户”,即毕业后不积极就业,而是全心全意以考上公务员为目标,一年失败来年再考,“不抛弃不放弃”,认为考上公务员才有出路。当然,就学生个体而言,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主要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就业能力不强。这里所说的就业能力包括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求职技巧等。在调查中,60.3%的大学生将缺乏工作经验视为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的评价契合,也反映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越来越理性、客观。

此外,认为个人能力不足和缺乏求职技巧是最大的困扰的人也分别占29.4%和19.1%。在回答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时,答案分别有专业能力(43.4%)、自我表达能力(44.9%)、外语能力(24.3%)、人际交往能力(33.8%)、环境适应能力(15.4%)。

⑵人际关系不畅。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社会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调查中,32.4%的大学生表示“缺乏社会关系”是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但是,有家庭关系背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不注重人脉关系的拓展,从而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⑶求职途径单调。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干部或是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比例很小;而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地域、特长、工作经验,甚至是是否为党员等等限制,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报考大军的日益壮大,公务员考试已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不少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但是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际优势推销自己,没有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⑷职业规划缺乏。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以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甚至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⑸家庭压力影响。现在大学生上学的成本很高,大学生平均一年的总支出超过10000元。许多父母将毕生积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希冀子女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点的工作。特别是很多贫困地区的农家子弟,举家借贷供出一个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往往被视为村庄年轻一代的榜样,“跳出农门”的典范,不但有庞大的债务需要其将来偿还,在感情上也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家庭为之做出了很大牺牲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条件如果不如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甚至只能跟农民工抢饭碗,不但在经济上大学生及其家人难以承受,在感情上对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没有适合的工作时,部分学生宁愿选择在家待业。

三、大学生就业方向探讨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如何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如何顺利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勇敢面对、理性思考、明确抉择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们应该切实转变求职择业的观念,实现就业目标、就业方向的转移:

1、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就业人员规模最大的行业是制造业。1995年、____年和____年制造业中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分别为356.9万、508.5万和593.4万,在全部高等教育就业人员中占比分别为18.2%、15.5%和12.5%,但制造业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员相对规模呈明显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1995、____和____年第三产业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339.3、2034.7和3731.4万人,呈快速增长势头。同期第三产业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14.3%、20.1%和23.8%。____年78.6%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口在从事第三产业,比____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其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幅最大的行业是房地产产业,____年的高等教育就业人数是1995年的3.7倍。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高等教育就业规模及比重均快速增长。____年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中的多数行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教育6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59.2%,金融业58.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5.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7.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7.2%。这表明,人力资本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一般劳动力的“蓄水池”,更是大量吸纳高等教育人员就业人口的主渠道。

2、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由于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客观存在和开放政策效应,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机会较多,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去寻梦,社会上开始流行“孔雀东南飞”,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将东部沿海城市作为自己求职就业的首选目标,他们往往以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当白领为荣。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当前的东部沿海城市人才已经逐渐饱和,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加剧,再加上东部地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更高,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最直接,今年东部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条件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大学生去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干,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年到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左右,预计____年将增加更多。可见,中西部地区不仅是未来经济蓬勃发展的战略主阵地,而且是大学毕业生流向的新途径。

3、从大中城市向城乡基层转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大学生就业时往往将目标锁定在大中城市,大量高校毕业生集中涌入大中城市,加剧了城市中高端人才的就业压力,很多人无法顺利就业。与之相反,广大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虽然急需人才,但受发展机会、工资收入、流动性等因素制约,难以吸引大学生。近几年来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着力促进8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以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国家积极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就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而且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以及农村、基层的广阔舞台,广大高校毕业生已经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历史重任,自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农村、服务基层,在那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部资料显示,____年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达到58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人数稳步增长。可见,乡村就业、基层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亮点。

4、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向来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大多倾向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如今的高校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也不再属于“物以稀为贵”的社会精英了。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能吸纳的中高端人才毕竟有限,而且在现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下,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白领岗位,相反民营三资企业对蓝领型技术人才需求比较旺盛。据教育部的资料显示,____年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根据我们到市人事局和劳动局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尽管目前经济大环境不好,但劳动局的劳动力市场仍比较活跃,经常有民营中小企业主动到劳动局摆摊设点,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蓝领;与之相反,人事局的人才市场相对冷清,很少有单位前来招聘高级白领人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主动降低身价,把自己定位于蓝领,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

四、破_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1、政府:注重加强宏观调控。

⑴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局面,但是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24%和发达国家35%的水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战略的高度看,国家仍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为社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中央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控制教育成本,让每一个高中生都有上大学的选择权,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支付得起子女上大学的费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建立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制度,譬如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简化助学贷款申办手续,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延长还贷期限等等。

⑵合理调控外贸政策。“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应在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外贸,理性调控外贸依存度过高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我国外贸增长存在依__廉价劳动力资源、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为依托、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问题,很多行业和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粗放、低端、落后,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沦为世界的“打工仔”,虽然外贸额逐年增长,但是利益微薄,甚至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中资企业的出口,应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wto国民待遇的原则,逐步取消各种税收优惠(所得税减免、出口退税等)和银行贷款优惠,以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价格,增加企业的利润,改变大量出口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旧格局。

应制定科学评判外贸政策和政策实施效果的质量指标体系,将“以质取胜”确立为整个外贸政策的核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能源资源使用的最小化,以利于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外贸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通过大幅提升我国外贸产品在世界市场的档次,切实增加其科技含量,吸引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从而彻底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向底端劳动力严重倾斜的局面,大大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当下,政府应在政策引导方面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信息咨询、计算机软件、科研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破行业垄断,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谋出路。

同时,我国应开放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从世界上开放型经济大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分析,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既优化了一国的产业结构,扩展了gdp的经济规模,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同时服务贸易产品的出口又提升了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指导,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鼓励中国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另外,政府要出台配套措施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在政策上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绿色通道”,提高产业水平,以此曾加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⑷积极创造就业环境。

①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各级政府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的基础上,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针对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按市场化的要求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相关部门要加强管制,严肃查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行为。

②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公信度高的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应出台配套措施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

③鼓励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普遍存在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的现象,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改善这种现象,譬如对招聘应届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以相应的税收优惠或是费用减免等,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④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发放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解决好就业人员户籍档案、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等实际问题,使西部、基层真正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天地。高校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岗位,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服务、创业失败生活保障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

⑤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为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同时降低用人单位开发和培养人才的成本,增强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见习期一般设定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月工资可按目前高校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标准设定为每月800—1000元。为调动见习单位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给与企业适当补助,并根据其接收毕业生的人数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持。

2、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⑴科学调整专业设置。虽然高等教育本身在教育目标上与职业教育有所不同,侧重于对象全面素质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来说,只有成功就业,才能保障个体生存,学校一味灌输“学院派”知识,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甚至空学一身“屠龙之技”,是行不通的。学校应该建立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系统,通过实际考察后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在完成资料收集、通过理论论证的基础上适量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于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同时学校应该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大胆的调整、改革。以英语专业为例,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使得本专业毕业生泛滥。可是,英语高端人才仍然稀缺(比如同声翻译,比如专业性英语人才),于是出现了一边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外语“精英”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怪现象。

⑵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实现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切实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实践课程各自为阵,甚至忽略实践的传统格局。针对当代大学生渴望在社会上兼职,学校应予以支持,并重视实习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例如,湖南科技大学涉煤专业先后与天府煤业集团等5家煤炭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到煤矿主体专业学习,毕业后定向到煤炭企业工作;机电学院与湘电集团共建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学生在读书期间直接参加项目攻关,毕业后根据需要可留在湘电集团工作;管理学院在一批旅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培养新模式,顺利实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局面,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面对专业化日益加强的劳动力市场,高校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的就业服务体系也专业化起来。首先,学校要做好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就业信息提供和传递工作。尽管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人才交流会、网络等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信息缺乏甄别能力,上当受骗的新闻屡见不鲜,所以,对个人而言,学校依然是提供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的重要渠道。其次,学校应该着力解决大学生求职技巧的培训。刚走出校门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有效结合,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断层。此外,学校要充当好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的桥梁作用,既包括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交往提供服务(如组织各种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等),也包括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任关系(如学历学位的证明、就业协议的签署等)。

3、学生: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⑴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⑵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⑶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大学生调查报告2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

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

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学生调查报告3一.调研时间:

2010年12月21、22日

二:调研地点:

南京新街口莱迪商场、中央商场、大洋商场、新百商场、东方商城等。

三、调研目的:

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实习和调研,对各种类型的专卖店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关于商业空间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调研内容:

考察商场各专卖店(服装店、鞋店、包店、珠宝店等)的空间设计。

通过这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商场店内装修设计都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原先简单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现在设计师们要做的不仅是从色彩,材料,总体预算上为人们考虑,而且更要在室内空间使用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更符合人们要求的设计。

随着多元性的时代,风格、个性等特别显得突出,有研究的必要。风格和个性看来比较抽象,但仔细想来也并非不可捉摸,例如室内色彩,有的喜欢强烈的色块,有的喜欢淡雅,用线脚纹饰。又例如有的喜欢在照明、光和色方面有更多的表现;有的喜欢作更多的细部装饰。莱迪商场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专卖店的空间设计要考虑的要素:

专卖店形象设计是品牌展示的灵魂。品牌时代,专卖店是其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专卖店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品牌的传播和产品的销售。一个优秀的专卖店设计除了在视觉上要求整洁、美观以外,还要能够很好的传达给顾客相关的销售信息,能最大限度的使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和形成购买的行为。专卖店往往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其设计也与销售的商品有很大关系,并体现出较强文化内涵。

大学生调查报告4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料向人们扑面而来。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阅读对象也

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等一切传统阅读并未包含的东西,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了浅阅读的时代。

而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就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决方法。现将具体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80名大学生,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76份有效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媒介、阅读爱好等。

现在,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代替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

通俗读物高居畅销排行版前列的现象,多媒体、博客、电子小说代替纸质图书潜进大学生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什么是浅阅读?为什么会产生浅阅读?要如何看待浅阅读?

一、什么是浅阅读?

浅阅读它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相对于品茗式的传统阅读而言,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

以“知道”代替“知识”,这样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大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次书面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并为进一

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参考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

从调查结果看,%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和%。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

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1-3小时的为%,1小时以上的为%,有%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

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3-5本的学生占%,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

时尚杂志、人物传

记和通俗小说是我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此外,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成为我院学生重要的选择。

5、我院大学生的阅读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走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平时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约有30%的同学主要通过网络阅读。而大多数同学在利用网络时能够比较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超过7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大学生调查报告

6、我院%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

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在书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13%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调查报告5高校在校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的发展。对当前高校在校学生政治关注度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准确了解当代青年的政治态度,增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关注程度。调查情况

上周,在同学的帮忙下,对我们学校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共投放问卷100份。调查的样本构成中,男女比例为62∶38;文科类专业与理科类专业之比为40∶60。统计数据分析

基于调查数据,本文主要从政治关注的角度、深度、广度和频度四个维度,对在校大学生的政治关注程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政治关注角度。政治关注角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关注政治的视角;二是指政治关注的立场。从调查数据看,一方面,当前在校大学生认识政治问题时,更倾向于个人的视角,比较注重自身的现实利益。例如,在对问卷“平时关心时事政治的目的”问题的回答时,只有11%的学生认为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关注政治的立场与政治内容有密切关系。在面对国内日常政治问题时,出于对祖国政治现代化的较高期待,倾向站在客观批判的立场上看待。在有关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他们的价值取向通常与党中央和政府保持高度统一。在问及“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时,有88%的学生认为,“台湾对大陆很重要,因此,两岸一定要统一”。由此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待政治问题时比较注重个人的利益,关注政治的立场随着政治事件性质的不同而变化。

政治关注广度。政治关注广度可以从政治关注的内容和政治信息的来源渠道两方面来衡量。从调查数据看,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范围广阔,政治信息的来源比较广泛,能够及时地关注到政治的最新动态。在回答问卷“关于政治新闻内容,您更喜欢看?”的问题时,有16%的学生选择“国内新闻”,有25%的学生选择“国际新闻”,有59%的学生选择“两者都喜欢,随事件而定”。对“平时政治时事信息最主要的来源”问题的回答,选择“网络”、“电视”和“报纸”的分别占71%、64%和45%,而选择“课堂”的只占13%。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范围宽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政治关注深度。政治关注深度体现了在校大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兴趣,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政治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只对与自己的兴趣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政治内容,才会给予深入关注。在“得知政治新闻消息后”,有73%的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继续关注”。当问及“对大学生行使政治权利的看法”时,有75%的学生认为“要积极关注自身的权利并且正确行使”。而当面对与自身利益并不直接相关的政治问题时,他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关注和思考。如在回答“您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有自己的想法吗?”的问题时,只有15%的学生选择“一直都有,并且有具体的目标”。可见,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深度,取决于政治内容与大学生自身的关联程度。

政治关注频度。政治关注频度反映了在校大学生关注政治的频率,是衡量他们政治关注的重要标准之一。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政治关注的频度并不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兴趣的影响。本次问卷从在校大学生日常谈论话题涉及政治的程度,来测量大学生政治关注的频度。例如,在回答“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涉及当今的政治问题吗?”问题时,“经常涉及”的占19%,“偶尔涉及”的占68%,“一般不涉及”的占12%。而当问及“您认为有些人对政治形势关注少的主要原因”时,有57%的学生认为“不感兴趣,认为政治与自身关系不大”。这表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的频度相对较低,对政治关注的频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政治关注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政治关注动机的功利性。当前在校大学生对政治的关心往往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和利益,并非完全为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政治理想。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利益需求的内在驱动。高校在校生处于成年的初期,对政治利益逐渐有所觉察,对政治权利具有比较强烈的渴望,从而在有意或无意间形成了功利化的政治动机。第二,成长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目睹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生活。城市化过程中,都市人的冷漠和物质消费的世故,使他们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注。第三,教育方式的直接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他们急功近利地追求政治科目分数,而忽视政治价值观的塑造和政治能力的培养。

政治立场的不稳定性。在校大学生认识政治事件的立场存在着不稳定性,不同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信息对他们的政治立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高,大学生对于官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不强;大学生对政治的认知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理性辨别政治信息和独立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家庭成员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情感,解构着他们的政治立场;大学生质疑权威、不拘泥传统的心理特点,促使他们追求个性化的言论和标新立异的观点。

政治关注度的专业差异性。从专业上看,与理科生相比,文科生对政治关注更加频繁,对政治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程度的专业差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理科生因循“后果主义思维模式”,对“高就业性”课程学习认真,而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第二,文理科不同的知识构成对政治态度有一定的影响。理科生缺乏政治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政治问题的把握缺乏理论支撑和指导。第三,从客观上说,大学在校理科生日常繁重的课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关注政治的时间。

提升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水平的对策思考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调查报告1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____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____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____年增加85万,____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破纪录的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据____年2月16日新华网报道,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针对严峻的现状,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津等2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文件。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各高等院校更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指导,力促学生就业。但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09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09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在走访调查中,校方人员介绍,____年10-12月的校园招聘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许多,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截至____年底,来校招聘的单位约有200家,需求人数不到1500人;上年同期,招聘单位有300多家,需求人数超过____人,减幅分别为50%和33.33%。

____年4月以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企业进校招聘情况有所改善,加上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也利用各种渠道,引进企业,积极推荐本校毕业生,招聘单位比____年1月之前要多。但是,尽管学校工作有所成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截至5月上旬,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约的毕业生不到40%,比往年同比下降了40多个百分点;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正式签约率约为20%,比往年大幅下滑。本次回收的五所高校调查问卷显示,应届毕业生正式签约比例仅为10.3%,达成就业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9.4%,两者合计还不到40%,虽高于中国社会调查所____年2月公布的电话调查结果35.6%的整体就业率,但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力争____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2、预期薪酬明显下降。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昔日的“天之骄子”们显然在心理上已经完成了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调查显示,毕业生已经走出“要价”过高的误区,预期薪酬回归理性。湖南科技大学江主任反映,本校应届毕业生今年的薪酬定位在1000元左右,比去年降低了整整500元;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毕业生也出现薪酬大幅下降的明显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1000—1500”(45.6%)和“1500—____”(28.7%),只有14%的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____元以上,甚至有2.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就业,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各大媒体也屡屡报道,就目前来说,房价在五至八千的城市,不到两千月薪的工作,也令大学生们求之不得。

3、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调查,各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各高校均表示,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湖南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采矿、地质、路桥专业在5月签约率已达到90%以上;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难,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严重,就业困难,由“热门”变“冷门”,譬如外贸英语、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学校知名度不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湘潭大学谢处长表示,由于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该校英语、国际金融贸易、证券等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往年房地产行业是招聘大户,但是今年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房地产相关专业就业情况严峻;而房地产部门表现不佳又直接导致了建筑、施工设计行业的不景气,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遭遇到以往没有的“冷遇”;法学、中文、数学等传统专业表现较差;生物、化学等专业就业情况相对稳定,最热门的专业是市场营销。

由于今年中央出台了文件,要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到____年,使全国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和若干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县医院原则上要达到二甲医院水平,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所以今年医卫类专业就业比往年好很多。农村的医疗改革使许多医疗机构起死回生,因此医卫类专业就业不但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有所好转,成为09届毕业生中的幸运者。湖南职业技术学院曾老师介绍,今年本校有医卫类毕业生2374人,已签约和达成就业意向的已有90%左右,令许多专业望尘莫及。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

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低于男生。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续考研”,有21.7%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导致自己求职遇挫。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余老师介绍,虽然本校学生男女比例约为3∶1,但是建筑行业都倾向于要男生,女生就业成为学校的棘手问题。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

据教育部的信息显示,____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从____年开始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今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我们发现专科、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要明显好于本科毕业生,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就业率高出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近20个百分点。

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建设厅的下属院校,其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设系统相关单位实现就业;湘潭教育学院对全日制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与广东、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毕业生多方提供带薪顶岗实习与就业平台。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

虽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转变了观点,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有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学____年还有5名通过了村官考试的毕业生出于种种顾虑放弃了当村官的机会。

7、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

在“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或是参加选调生考试)上,于是出现了熙熙攘攘的考研大军和蔚为壮观的考公务员一族。湖南科技大学今年有500多人参加研究生考试,是去年考研人数的近5倍。湘潭大学今年有847人参加了选调生考试。从大范围来看,今年全国各地有77.5万人涌向国家公务员考场,争夺1.35万个职位;今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也出现了12.7万人竞争4000岗位的情况;全国有124.6万考生奔赴研究生考试考场。湘潭市____年、____年公务员招考职位数分别为195、77,报考人数分别为3528人、3306人,考试录取率分别为5.53%和2.33%,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加剧。浩浩荡荡的考试大军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往年未就业或是就业不稳定的大学生。

8、就业难引发了明显的社会问题。

一些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了媒体上报道的就业不成而厌世轻生的惨案。调查问卷显示,在求职受挫后有8.8%的学生个人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有16.9%的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怀疑政府的能力。湘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很多贫困生倾家荡产举债读大学,一毕业就失业,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担心因学生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离校而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由于就业难,高考弃考现象严重。据统计,____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40万,约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费用昂贵,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困难,新的“读书无用论”悄然泛起,在这种情况下,重庆万名贫困高中生自动放弃高考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综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带来的隐患,又有浅表性的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既有高校教育的痼疾,也有学生素质的缺失;既有用人选材的偏见,更有择业求职的误区。

1、外贸依存过高的隐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made inchina”遍布全球,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曾透露,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一双中国制造的鞋、买两米中国产的布,穿的衣服中有3件来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已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是一个高度对外依赖的加工型经济,对外贸易依存达到惊人的程度。据统计,1980—____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12.5%上升到66.2%,大大高于美、日20%左右的水平,____年由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外贸依存度才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由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因素组成。而每一个因素,都有大量的事务和就业需求。如果是一个自力更生、自主性很高的经济体系(譬如76年时的中国工业体系),那么在这个体系中,因为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都以自力更生为主,所以完成这些方面的各种任务和途径,也以自身消化为主。因而,就产生了对内的大量人才需要,且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橄榄型特征。大头集中在大学生这一中间层,而中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则位于两端,对大学生起补充作用。

作为一个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的经济体系,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主要以对外依赖为主。资金主要由外部注入,技术服务由外部提供。本国所提供的,主要集中在资源、加工用劳动力以及空间等基础层面。对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初级的普通劳动者以及少数高级尖端实用型的管理人才,即所谓的社会“精英”,而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协调统一的中高层人才的需求量则因为这方面的需求主要由外部输入而大大缩减,从而呈现“沙漏型”而非“橄榄型”模型的人才需求。大学生工作难找,但初中生、高中生却能轻松的找到工作,专科、高职毕业生也比本科生就业率高,就是因为对外依赖型的经济体系,对基层劳动者有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需求。

从另一个方面看,因为我国经济对外贸依存过高,也使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过快,而服务业(尤其是知识性服务业)则相对落后。这种失衡反映在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我们所谓的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而对蓝领型甚至技术含量很低的纯操作型岗位却出现了异常火爆需求,因此社会上才会出现了大量大学生工资不如中专生甚至不如农民工的新“脑体倒挂”现象。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说过:“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

除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自主产权意识薄弱,热衷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生产技术,而忽视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核心技术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产业实质上已经被放弃了,因此高端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都严重不足。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廉价劳动力便成为企业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于是走上了加工贸易的依附性道路,大量的低技术操作工便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大量依附型企业没有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数量。

2、就业市场供需的矛盾。

⑴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压力。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___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115万人,而到____年高校毕业生将猛增到611万人,8年增幅高达431.3%,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数量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的劳动力也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情况相对趋紧。

⑵金融危机紧缩了就业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业务萎缩,减少了用人数量;其次是国内为国外多种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受到影响;再次是影响到能源工业。我国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岗位锐减,保险、汽车、航空、旅游、广告等行业也遭遇“寒流”,用人需求明显减少。受金融危机一方面使失业人员数量大大增加,一方面使企业招聘岗位减少甚至取消,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⑶传统渠道降低了吸纳能力。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任职,且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由于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本身需要分流出大量下岗人员,招聘岗位也是逐年递减,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

北大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教授在____年接受采访时指出,从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看,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最强的是中小企业和三资企业。____年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新增的就业岗位有400多万,三资企业是100多万,即使全部提供给大学生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中小企业的保障机制还不是十分健全,收入也偏低,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有限。

3、用人单位选材的误区。

⑴过分看重经验。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语录:“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你们凭啥要求我有工作经验!”,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被奉为经典,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看重工作经验。随便拿一份报纸看招聘广告,随处可见就业单位提出“数年工作经验”这样不合理的要求。一个常识是,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变。但是现在由于大学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谈判地位急剧下降,许多用人单位有条件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并提出不承担大学生社会保障费用、任意延长试用期、不签订规范的就业合同等不合理要求,严重妨碍了大学生就业。

⑵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等简单文处理,有些中小学招聘教师也要求研究生学历,实际上,如果不是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研究工作,不少本科生或是大专学生的职业水平并不比研究生的职业水平低。

⑶存在性别歧视。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得单位在聘用女职员时要付出更高的劳动成本,造成很多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第一,从劳动时间来说,女性有一个男性所没有的断裂带,即生育哺乳期,而这一阶段的工资、福利仍需单位负担;第二,从退休金的负担来看,女性要比男性早5—____年,而且由于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女性雇员一般会比男性雇员领取更多更长的退休金。由于用人机构的性别观念,一般来说,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比男生客观上要少,而且很多单位在相貌上对女生的要求更为苛刻,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应聘女性的身高、体重、年龄,只录用年轻貌美的女性,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

⑷生源地域歧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习惯,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只选用本地人才。有些单位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社会上毕业生需求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明令只接收本地区生源,对外地生源严格控制;有的行业(尤其是效益好的行业,如信用合作社、铁路等)也只接收本系统、本行业院校的毕业生以及属于本系统职工子女的毕业生,把外系统的毕业生,尤其是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事业单位甚至是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和就业。

4、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

⑴专业课程设置错位。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由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不少院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⑵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经逐步代替了劳动生产率,知识的时效性也在快速缩短,据统计,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____年,____年,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学校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在校学习的知识比较陈旧,想要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还得通过自己上网、买书、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

⑶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我国高校在扩招后为节约成本,设置的专业大多不强调动手能力,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高校没有投入成本购买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并且高校和企业联系也不紧密,数量最多的工科毕业生实际上去企业实习的也很少,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但是实践相对缺乏。

大量理论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提升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只是纸上谈兵的高手。譬如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懂金融租赁、担保的具体流程,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知道怎么跟单、怎么报关,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接手工作。但现实是企业尤其是吸纳力强的民营中小型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业绩的人,而擅长理论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并需要老员工的辅导,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因而很多企业明确拒绝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⑷就业指导存在硬伤。在调查中,有13.2%的毕业生将“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列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问题”,有63.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对自己的就业帮助不大或者没有帮助”。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效果很不理想。具体表现在:

①缺乏针对性。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常常限定于介绍就业形式,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以及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应付上级检查,指导内容空洞、肤浅、缺乏针对性的情况,指导效用差。

②缺乏专业性。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职指导人员数量较少,不少指导人员自身分管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机构。尽管目前我国的大学组织体制中,分设了管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忙于应付大量与毕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是在信息占有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的效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甚至是毕业生不清楚本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和办公地点,从中可以看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不相匹配的非专业化指导的效果可想而知。

③缺乏系统性。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的一体化流程,但是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与公共就业机构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高校和不同地区招聘会的组织机构也未能建立起紧密联系。另外,高校也未能建立起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学生求职材料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信任危机。有些职业学校在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没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5、学生自身求职的差距。

如前所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如“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等。在调查采访中,市人事局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还涌现出很多考公务员的“专业户”,即毕业后不积极就业,而是全心全意以考上公务员为目标,一年失败来年再考,“不抛弃不放弃”,认为考上公务员才有出路。当然,就学生个体而言,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主要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就业能力不强。这里所说的就业能力包括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求职技巧等。在调查中,60.3%的大学生将缺乏工作经验视为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的评价契合,也反映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越来越理性、客观。

此外,认为个人能力不足和缺乏求职技巧是最大的困扰的人也分别占29.4%和19.1%。在回答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时,答案分别有专业能力(43.4%)、自我表达能力(44.9%)、外语能力(24.3%)、人际交往能力(33.8%)、环境适应能力(15.4%)。

⑵人际关系不畅。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社会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调查中,32.4%的大学生表示“缺乏社会关系”是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但是,有家庭关系背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不注重人脉关系的拓展,从而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⑶求职途径单调。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干部或是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比例很小;而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地域、特长、工作经验,甚至是是否为党员等等限制,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报考大军的日益壮大,公务员考试已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不少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但是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际优势推销自己,没有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⑷职业规划缺乏。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以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甚至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⑸家庭压力影响。现在大学生上学的成本很高,大学生平均一年的总支出超过10000元。许多父母将毕生积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希冀子女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点的工作。特别是很多贫困地区的农家子弟,举家借贷供出一个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往往被视为村庄年轻一代的榜样,“跳出农门”的典范,不但有庞大的债务需要其将来偿还,在感情上也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家庭为之做出了很大牺牲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条件如果不如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甚至只能跟农民工抢饭碗,不但在经济上大学生及其家人难以承受,在感情上对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没有适合的工作时,部分学生宁愿选择在家待业。

三、大学生就业方向探讨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如何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如何顺利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勇敢面对、理性思考、明确抉择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们应该切实转变求职择业的观念,实现就业目标、就业方向的转移:

1、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就业人员规模最大的行业是制造业。1995年、____年和____年制造业中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分别为356.9万、508.5万和593.4万,在全部高等教育就业人员中占比分别为18.2%、15.5%和12.5%,但制造业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员相对规模呈明显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1995、____和____年第三产业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339.3、2034.7和3731.4万人,呈快速增长势头。同期第三产业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14.3%、20.1%和23.8%。____年78.6%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口在从事第三产业,比____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其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幅最大的行业是房地产产业,____年的高等教育就业人数是1995年的3.7倍。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高等教育就业规模及比重均快速增长。____年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中的多数行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教育6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59.2%,金融业58.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5.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7.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7.2%。这表明,人力资本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一般劳动力的“蓄水池”,更是大量吸纳高等教育人员就业人口的主渠道。

2、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由于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客观存在和开放政策效应,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机会较多,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去寻梦,社会上开始流行“孔雀东南飞”,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将东部沿海城市作为自己求职就业的首选目标,他们往往以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当白领为荣。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当前的东部沿海城市人才已经逐渐饱和,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加剧,再加上东部地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更高,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最直接,今年东部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条件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大学生去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干,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年到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左右,预计____年将增加更多。可见,中西部地区不仅是未来经济蓬勃发展的战略主阵地,而且是大学毕业生流向的新途径。

3、从大中城市向城乡基层转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大学生就业时往往将目标锁定在大中城市,大量高校毕业生集中涌入大中城市,加剧了城市中高端人才的就业压力,很多人无法顺利就业。与之相反,广大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虽然急需人才,但受发展机会、工资收入、流动性等因素制约,难以吸引大学生。近几年来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着力促进8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以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国家积极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就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而且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以及农村、基层的广阔舞台,广大高校毕业生已经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历史重任,自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农村、服务基层,在那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部资料显示,____年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达到58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人数稳步增长。可见,乡村就业、基层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亮点。

4、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向来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大多倾向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如今的高校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也不再属于“物以稀为贵”的社会精英了。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能吸纳的中高端人才毕竟有限,而且在现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下,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白领岗位,相反民营三资企业对蓝领型技术人才需求比较旺盛。据教育部的资料显示,____年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根据我们到市人事局和劳动局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尽管目前经济大环境不好,但劳动局的劳动力市场仍比较活跃,经常有民营中小企业主动到劳动局摆摊设点,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蓝领;与之相反,人事局的人才市场相对冷清,很少有单位前来招聘高级白领人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主动降低身价,把自己定位于蓝领,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

四、破_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1、政府:注重加强宏观调控。

⑴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局面,但是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24%和发达国家35%的水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战略的高度看,国家仍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为社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中央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控制教育成本,让每一个高中生都有上大学的选择权,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支付得起子女上大学的费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建立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制度,譬如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简化助学贷款申办手续,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延长还贷期限等等。

⑵合理调控外贸政策。“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应在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外贸,理性调控外贸依存度过高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我国外贸增长存在依__廉价劳动力资源、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为依托、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问题,很多行业和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粗放、低端、落后,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沦为世界的“打工仔”,虽然外贸额逐年增长,但是利益微薄,甚至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中资企业的出口,应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wto国民待遇的原则,逐步取消各种税收优惠(所得税减免、出口退税等)和银行贷款优惠,以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价格,增加企业的利润,改变大量出口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旧格局。

应制定科学评判外贸政策和政策实施效果的质量指标体系,将“以质取胜”确立为整个外贸政策的核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能源资源使用的最小化,以利于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外贸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通过大幅提升我国外贸产品在世界市场的档次,切实增加其科技含量,吸引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从而彻底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向底端劳动力严重倾斜的局面,大大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当下,政府应在政策引导方面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信息咨询、计算机软件、科研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破行业垄断,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谋出路。

同时,我国应开放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从世界上开放型经济大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分析,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既优化了一国的产业结构,扩展了gdp的经济规模,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同时服务贸易产品的出口又提升了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指导,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鼓励中国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另外,政府要出台配套措施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在政策上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绿色通道”,提高产业水平,以此曾加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⑷积极创造就业环境。

①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各级政府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的基础上,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针对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按市场化的要求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相关部门要加强管制,严肃查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行为。

②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公信度高的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应出台配套措施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

③鼓励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普遍存在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的现象,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改善这种现象,譬如对招聘应届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以相应的税收优惠或是费用减免等,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④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发放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解决好就业人员户籍档案、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等实际问题,使西部、基层真正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天地。高校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岗位,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服务、创业失败生活保障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

⑤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为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同时降低用人单位开发和培养人才的成本,增强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见习期一般设定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月工资可按目前高校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标准设定为每月800—1000元。为调动见习单位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给与企业适当补助,并根据其接收毕业生的人数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持。

2、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⑴科学调整专业设置。虽然高等教育本身在教育目标上与职业教育有所不同,侧重于对象全面素质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来说,只有成功就业,才能保障个体生存,学校一味灌输“学院派”知识,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甚至空学一身“屠龙之技”,是行不通的。学校应该建立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系统,通过实际考察后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在完成资料收集、通过理论论证的基础上适量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于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同时学校应该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大胆的调整、改革。以英语专业为例,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使得本专业毕业生泛滥。可是,英语高端人才仍然稀缺(比如同声翻译,比如专业性英语人才),于是出现了一边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外语“精英”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怪现象。

⑵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实现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切实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实践课程各自为阵,甚至忽略实践的传统格局。针对当代大学生渴望在社会上兼职,学校应予以支持,并重视实习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例如,湖南科技大学涉煤专业先后与天府煤业集团等5家煤炭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到煤矿主体专业学习,毕业后定向到煤炭企业工作;机电学院与湘电集团共建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学生在读书期间直接参加项目攻关,毕业后根据需要可留在湘电集团工作;管理学院在一批旅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培养新模式,顺利实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局面,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面对专业化日益加强的劳动力市场,高校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的就业服务体系也专业化起来。首先,学校要做好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就业信息提供和传递工作。尽管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人才交流会、网络等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信息缺乏甄别能力,上当受骗的新闻屡见不鲜,所以,对个人而言,学校依然是提供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的重要渠道。其次,学校应该着力解决大学生求职技巧的培训。刚走出校门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有效结合,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断层。此外,学校要充当好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的桥梁作用,既包括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交往提供服务(如组织各种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等),也包括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任关系(如学历学位的证明、就业协议的签署等)。

3、学生: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⑴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⑵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⑶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大学生调查报告2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

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

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学生调查报告3一.调研时间:

2010年12月21、22日

二:调研地点:

南京新街口莱迪商场、中央商场、大洋商场、新百商场、东方商城等。

三、调研目的:

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实习和调研,对各种类型的专卖店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关于商业空间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调研内容:

考察商场各专卖店(服装店、鞋店、包店、珠宝店等)的空间设计。

通过这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商场店内装修设计都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原先简单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现在设计师们要做的不仅是从色彩,材料,总体预算上为人们考虑,而且更要在室内空间使用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更符合人们要求的设计。

随着多元性的时代,风格、个性等特别显得突出,有研究的必要。风格和个性看来比较抽象,但仔细想来也并非不可捉摸,例如室内色彩,有的喜欢强烈的色块,有的喜欢淡雅,用线脚纹饰。又例如有的喜欢在照明、光和色方面有更多的表现;有的喜欢作更多的细部装饰。莱迪商场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专卖店的空间设计要考虑的要素:

专卖店形象设计是品牌展示的灵魂。品牌时代,专卖店是其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专卖店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品牌的传播和产品的销售。一个优秀的专卖店设计除了在视觉上要求整洁、美观以外,还要能够很好的传达给顾客相关的销售信息,能最大限度的使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和形成购买的行为。专卖店往往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其设计也与销售的商品有很大关系,并体现出较强文化内涵。

大学生调查报告4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料向人们扑面而来。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阅读对象也

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等一切传统阅读并未包含的东西,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了浅阅读的时代。

而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就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决方法。现将具体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80名大学生,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76份有效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媒介、阅读爱好等。

现在,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代替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

通俗读物高居畅销排行版前列的现象,多媒体、博客、电子小说代替纸质图书潜进大学生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什么是浅阅读?为什么会产生浅阅读?要如何看待浅阅读?

一、什么是浅阅读?

浅阅读它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相对于品茗式的传统阅读而言,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

以“知道”代替“知识”,这样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大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次书面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并为进一

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参考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

从调查结果看,%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和%。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

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1-3小时的为%,1小时以上的为%,有%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

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3-5本的学生占%,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

时尚杂志、人物传

记和通俗小说是我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此外,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成为我院学生重要的选择。

5、我院大学生的阅读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走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平时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约有30%的同学主要通过网络阅读。而大多数同学在利用网络时能够比较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超过7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大学生调查报告

6、我院%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

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在书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13%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调查报告5高校在校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的发展。对当前高校在校学生政治关注度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准确了解当代青年的政治态度,增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关注程度。调查情况

上周,在同学的帮忙下,对我们学校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共投放问卷100份。调查的样本构成中,男女比例为62∶38;文科类专业与理科类专业之比为40∶60。统计数据分析

基于调查数据,本文主要从政治关注的角度、深度、广度和频度四个维度,对在校大学生的政治关注程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政治关注角度。政治关注角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关注政治的视角;二是指政治关注的立场。从调查数据看,一方面,当前在校大学生认识政治问题时,更倾向于个人的视角,比较注重自身的现实利益。例如,在对问卷“平时关心时事政治的目的”问题的回答时,只有11%的学生认为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关注政治的立场与政治内容有密切关系。在面对国内日常政治问题时,出于对祖国政治现代化的较高期待,倾向站在客观批判的立场上看待。在有关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他们的价值取向通常与党中央和政府保持高度统一。在问及“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时,有88%的学生认为,“台湾对大陆很重要,因此,两岸一定要统一”。由此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待政治问题时比较注重个人的利益,关注政治的立场随着政治事件性质的不同而变化。

政治关注广度。政治关注广度可以从政治关注的内容和政治信息的来源渠道两方面来衡量。从调查数据看,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范围广阔,政治信息的来源比较广泛,能够及时地关注到政治的最新动态。在回答问卷“关于政治新闻内容,您更喜欢看?”的问题时,有16%的学生选择“国内新闻”,有25%的学生选择“国际新闻”,有59%的学生选择“两者都喜欢,随事件而定”。对“平时政治时事信息最主要的来源”问题的回答,选择“网络”、“电视”和“报纸”的分别占71%、64%和45%,而选择“课堂”的只占13%。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范围宽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政治关注深度。政治关注深度体现了在校大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兴趣,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政治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只对与自己的兴趣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政治内容,才会给予深入关注。在“得知政治新闻消息后”,有73%的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继续关注”。当问及“对大学生行使政治权利的看法”时,有75%的学生认为“要积极关注自身的权利并且正确行使”。而当面对与自身利益并不直接相关的政治问题时,他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关注和思考。如在回答“您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有自己的想法吗?”的问题时,只有15%的学生选择“一直都有,并且有具体的目标”。可见,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深度,取决于政治内容与大学生自身的关联程度。

政治关注频度。政治关注频度反映了在校大学生关注政治的频率,是衡量他们政治关注的重要标准之一。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政治关注的频度并不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兴趣的影响。本次问卷从在校大学生日常谈论话题涉及政治的程度,来测量大学生政治关注的频度。例如,在回答“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涉及当今的政治问题吗?”问题时,“经常涉及”的占19%,“偶尔涉及”的占68%,“一般不涉及”的占12%。而当问及“您认为有些人对政治形势关注少的主要原因”时,有57%的学生认为“不感兴趣,认为政治与自身关系不大”。这表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的频度相对较低,对政治关注的频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政治关注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政治关注动机的功利性。当前在校大学生对政治的关心往往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和利益,并非完全为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政治理想。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利益需求的内在驱动。高校在校生处于成年的初期,对政治利益逐渐有所觉察,对政治权利具有比较强烈的渴望,从而在有意或无意间形成了功利化的政治动机。第二,成长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目睹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生活。城市化过程中,都市人的冷漠和物质消费的世故,使他们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注。第三,教育方式的直接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他们急功近利地追求政治科目分数,而忽视政治价值观的塑造和政治能力的培养。

政治立场的不稳定性。在校大学生认识政治事件的立场存在着不稳定性,不同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信息对他们的政治立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高,大学生对于官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不强;大学生对政治的认知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理性辨别政治信息和独立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家庭成员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情感,解构着他们的政治立场;大学生质疑权威、不拘泥传统的心理特点,促使他们追求个性化的言论和标新立异的观点。

政治关注度的专业差异性。从专业上看,与理科生相比,文科生对政治关注更加频繁,对政治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程度的专业差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理科生因循“后果主义思维模式”,对“高就业性”课程学习认真,而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第二,文理科不同的知识构成对政治态度有一定的影响。理科生缺乏政治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政治问题的把握缺乏理论支撑和指导。第三,从客观上说,大学在校理科生日常繁重的课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关注政治的时间。

提升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水平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