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查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查范文

时间:2022-09-10 09:38:21

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查

《求知杂志》2014年第八期

一、河西区产业现状分析

产业纳税基本情况。2012年,河西区实现三级财政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区级财政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企业完成税收81亿元,占三级财政收入的92%。纳税企业共计20636家,其中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5家,实现税收52.1亿元,占企业纳税总额的58.7%;纳税5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有86家,实现税收6.2亿元,占企业纳税总额的6.9%;纳税100万元—500万元的企业有452家,实现税收9.9亿元,占企业纳税总额的11.2%。

二、与先进城区的比较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现河西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我们选取了在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上与河西区相近的北京市东城区、在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上与河西区相近的北京市朝阳区和上海市静安区三个中心城区,与我区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进行对比,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查找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寻找潜力与不足,力求为进一步加快河西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经济指标的比较。根据2011年的数据分析,第一,从绝对指标看,河西区区域生产总值、区级财政收入两项指标在天津市内六区位列第一,但与东城区相比,这两项指标分别是东城区的2/5和3/10;与阳区相比,分别是朝阳区的1/6和1/2;与静安区相比,区域生产总值低于静安区,区级财政收入是静安区的1/2。第二,从指标增速看,河西区区域生产总值、区级财政收入、外贸出口总额的增速高于东城区和静安区。第三,从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对指标来看,河西区的经济密度(区域生产总值/区域面积)是东城区的1/2,是静安区的1/5,是朝阳区的2倍;经济效益(财政收入/区域面积)是东城区的1/3,是静安区的1/9,略高于朝阳区。

2.产业结构的比较。第一,河西区高端商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从整体上看,河西区商业业态比较丰富,但大宗贸易、百货公司还比较少,零散型销售的小企业、工商户的数量比重较大,聚集效应较弱。一是未形成聚集度较高的商圈。区内还没有在全市叫得响的商业街或商圈。而东城区的王府井、南锣鼓巷、鲜鱼口美食街、五道营文化休闲街等特色商业街,则呈现出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特点;静安区的南京路商圈全国闻名,日均客流量和营业额在全国位居前列。二是大型商场较少。辖区内够规模的商厦仅有友谊商场、凯旋门百货、嘉茂购物中心以及新落成不久的银河购物中心、新业广场这五大商场,这与河西区的区域面积、整体定位不相匹配。三是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的品牌旗舰店和专卖店较少。区内友谊商厦、银河购物中心集聚了一些国际一线品牌,但数量仍较少,而东城区、静安区的国际品牌形象十分突出。静安区的南京路集聚了上海90%以上的国际顶级一线品牌。第二,金融业态较为单一。河西区金融企业多为总部或地区性总部内资银行,外资银行仅有东亚银行天津分行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的分支机构,且多为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业态,新金融机构较少,金融业增加值占区域比重的30%。而东城区金融业已由传统银行业向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等其他金融业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占区域比重达到60%以上,英大国际信托、中诚信托、兵器财务等信托财务公司对区域税收贡献突出。静安区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国际金融港,成功引进光大证券、摩根大通等金融业著名企业,并成为上海市首批实施外资PE试点的区域之一。第三,楼宇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还不够高。河西区商务楼宇和亿元楼宇数量位列全市第一,楼宇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近50%;静安区楼宇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了60%,高出河西区10个百分点以上;亿元楼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过河西区。河西区真正意义上的总部较少,国内地区性总部企业近30家,而东城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4家,静安区总部企业140多家,且整体质量高于河西区。

3.政策环境比较。目前,河西区有《促进陈塘科技商务区企业发展的扶持意见(试行)》、《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开展大招商工作的意见》、《推进街域楼宇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奖励政策》等11个政策性文件。与东城区、静安区相比,河西区在政策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政策的吸引力、政策的执行效果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产业政策特色还不够鲜明,缺乏针对自身产业(高端商务、高端商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企业上市)发展特色而制定的细化政策,政策中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对于可以享受资金支持企业的认定标准还比较单一。而东城区、静安区的政策体系完备,既有深化完善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也有与政策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性实施意见,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非常明显,每年区政府都要拿出十几亿元的资金用于兑现各项政策,从而稳定了大型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企业总部以及处于产业链高端的企业到该区发展。

4.投资软环境比较。河西区人才引进奖励对象和形式较为单一,主要参照天津市人才引进方面的有关政策,只针对高级管理人才出台了相关政策,缺乏系统的引进人才方面的政策规定。而北京东城区、上海静安区对引进人才户籍办理、医疗就医、子女入学等多方面制定了奖励措施。此外,河西区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还有待深化,行政许可服务模式、行政审批服务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三、对策措施

1.继续扩大经济规模。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解放思想,深入查找存在的差距,分析潜力所在,不断探索新的经济模式,拓展新的增长领域,集成新的发展优势,构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服务经济体系;努力实现高水平的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对国内外高端服务业的吸附能力;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新的定位和要求,坚持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方向,以引进龙头企业、总部企业、高端品牌企业和机构为重点,借重用好首都资源,加大对文化创意、中介服务、演出会展、高新技术等行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一是巩固扩大金融业优势,依托友谊路金融商务带及小白楼商务中心区现有的金融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吸引国内外500强企业和地区总部及其分支机构入驻,形成总部集聚效应。二是加快提升商务楼宇的载体功能,用好市区两级亿元楼宇专项发展资金,完善楼宇软硬件环境,提升楼宇档次,腾笼换鸟,吸引大企业和机构进驻。三是继续调整商业布局,提高商贸企业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五是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3.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规划和政策,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政策措施,完善出台促进我区金融业、文化产业、商贸旅游业、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制定出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实施细则。一是针对文化中心周边、陈塘科技商务区、解放南路以东、黑牛城道两侧等重点开发地块,制定专门的招商政策,做好项目规划和载体定位,变“招商”为“选商”,提高招商效益。二是积极帮助企业融资上市,树立行业龙头典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新设立企业的扶持力度。

4.优化区域投资环境。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加快与国际惯例、国际标准相衔接,创新服务思路、提升服务层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各类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式服务和网上服务的审批办事行政服务平台,实施保姆式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和行政服务水平。二是完善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加大人才队伍保障力度,提升公务员综合素质,着力聚集一批精通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的高层次科技、管理、技能实用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作者:田飞李红哲陈楠单位:中共天津市河西区委党校天津市河西区投资促进局天津市河西区经济社会发展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qzzz/65364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