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

中医文化教育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传播;体育新闻;文化交流;民族认同;异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体育文化传播与媒介技术形态愈发多元化、动态化。体育媒介和体育传播多样化的结果,让体育传播传递出积极价值,但也呈现出娱乐化和媚俗化的导向,导致公共伦理、社会素养和游戏精神的消弭。这其中涉及到体育媒介与民族认同的研究,是政治学、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新的重要研究领域[1]。诸如奥运火炬传递遭袭、刘翔退赛等大部分引起“围观”的体育新闻事件都裹挟着商业利益的炒作,但其迎合大众何种心理需求,如何界定舆论关切和群体情绪宣泄的社会背景、如何厘清体育媒体文本和潜话语之所指,如何归正体育赛事的恶意炒作及其宣传信息的虚假夸大等问题都值得思考与探讨。对类似体育传播异化问题的认识,不仅对中泰两国文化友好交流十分重要,对中华传统体育的跨文化传播亦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昆仑决”、“武林风”等商业拳击联盟举行的中泰综合格斗竞技项目相关新闻报道和社评为素材,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2],对上述媒体文本和讯息中所包含的身份认同以及民族意识进行了解读,并阐释了中泰体育文化———尤其是武术文化和泰拳文化交流传播的异化问题。本研究所取文本对象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等传统媒体,还包括新浪体育、腾讯体育等新媒体。

1中泰体育文化传播的批评话语分析

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不同文化间的传播(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多文化间传播(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国际传播等范畴[3]。成功的体育文化国际传播都是主动调适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结果。强有力的推动者能够促进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有必要充分利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4]。中泰体育交流是两国文化与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内容,最早可以追溯至1921年,中华总商会筹办中泰高手比武,上海精武会教练陈子正与泰国拳师乃央相互切磋技艺。2015年是新中国与泰国建交40周年,泰国在中国举办40场系列庆典活动,拳王争霸赛、KO争霸赛、正宗泰拳赛等综合格斗类赛事,都是两国建交庆典活动的组成部分,这些赛事不仅吸引了体育迷的关注,还形成了阶段性的媒体聚焦。其中,2009年12月中泰搏击争霸赛的相关新闻报道和评论,不仅在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广为流传,还被全国多地传统媒体转载。

1.1“搏击即战争”的批评话语分析

这些比赛通常以“中国功夫vs.泰国泰拳”作为体育新闻的关键词进行编码,而在国际体育文化跨国传播中,部分国内媒体报道会利用国家主义、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潜话语,来帮助新闻报道或评论获得更多的关注。以2015年新闻报道为例:“中泰拳王K-O争霸赛落下帷幕,中国队以8:0全胜泰国队。最近,应世界职业泰拳联盟的要求和赛事组委会提议,中泰双方代表约定于7月5日再战广州,届时泰国将派出更具实力选手‘一雪前耻’……在新闻会上,中泰双方代表举行了战书签约仪式。”可以看出,“中泰对决”、“战书”、“再战”等文本,将中泰综合格斗赛事演绎成为一场“虚拟”或“微缩”的战争,这种文本的编码充分展现了搏击的特征———强烈的对抗性和斗争性。被誉为“西方兵圣”的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克劳赛维茨曾经阐释“搏击与战争”的关系:“我不打算一开始就给战争下一个冗长的政论式的定义,只打算谈战争的要素———搏斗。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如果我们想要把构成战争的无数个搏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那么最好想象一下两个人搏斗的情况。每一方都力图用体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它们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做任何的抵抗。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5]搏击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在竞技过程中能够充分模拟出战争的各种要素,可以称之为“一种拟态的战争”。虽然两者都追求胜利,但战争强调“对抗”与“结果”,体育则强调“交流”与“过程”,这也是两者本质的区别。综合格斗比赛本质上是具有交流技艺、商业展演性质的体育赛事,将其等同于“模拟战争”并不恰当。例如“武术”、“功夫”、“泰拳”等代表着各自文化传统的符号,都被借用来阐释民族间的冲突和对抗,在上文相关报道中,泰拳运动员被构建成一个想象的“入侵者”,并在搏击赛事中成为“战争”的主导者———此外,从“泰拳最强五天王组团向中国武林挑战”、“泰拳王叫嚣秒杀中国功夫中泰争霸战重庆摆擂”、“泰拳王嘲讽少林要在李小龙故乡打败中国”、“泰拳白莲斩来华复仇威风少侠领衔昆仑决”等新闻的标题中,都可以看出,中方队员、泰方队员通常被新闻文本分别建构成“防守者”和“进攻者”的角色。

1.2“我弱敌强”的批评话语分析

在文化学层面上看,无论是中华武术还是泰国拳术,都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以制服对手为主,护人护己。但泰拳的文化理念还具有一种“用强烈的取胜欲望换取生存权利”的意识,即便致残、致死亦被早期的赛场文化所默许[6]。这一点在具体技术上也有所显示,刘创、郑国华、黄文英(2010)通过信息技术研究了第5届国际武术搏击王争霸赛,对武术和泰拳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武术在腿法、拳法和组合动作中优势明显。泰拳在摔法、膝/肘技术中优势明显。而在国际拳击赛场,膝/肘技术通常被认为具有较大的危险性[7]。中文媒体文本会强调外来挑战者的强大,如采用泰拳规则,让泰拳成为进攻方,或者说是占利者(至少是规则的占利者)。这种中方队员处于下风、“以弱打强”、但依然“斗志昂扬”的状况,与我国近代史的被动战争状况不无二致。报道文本描绘的中方队员所处场景,并隐含赛事是在一场“非公平竞争”的情况下展开的,能够获得长期受到屈辱历史教育的观众认同,实现球迷、运动员之间的共情。此外,媒体文本还尝试附加给泰拳选手更多的“强势”,譬如“泰拳王雅桑克莱说:中国功夫与泰拳,就象是蚊子与大象打架,蚊子专门抓住大象的弱点———不与大象直接对抗,专门往大象身上叮,只要大象身上一动,蚊子就跑了,这是弱者的表现。虽然大象打不着蚊子,但毕竟蚊子还是弱者……”(新浪体育,2014年08月15日)。这其中,“蚊子”和“大象”的比喻,明显带有对抗性质,而且充满了歧视意味,这种由媒体自造的报道文本,不仅对泰拳文化进行了构陷,而且解构掉了泰拳选手的运动家精神。

1.3文本构建“身份认同”的批评话语分析

认同(Identity)是一个反思性的自我意识概念,是“对模式无区别于其他所有事物的认可,这包括在其自身统一性中的所有内部变化和多样性。该事物被视为保持相同或具有相同”。认同是生成性的、历史性的,是社会互动的产物,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他者关系等进行明确判定。随着社会交往“差序”涟漪,自我认同逐渐上升到群体认同、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进而形成自我意识、集体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8]。“外来挑战者”———泰国泰拳选手强大并进攻性十足,“防守者”中国搏击运动员处于劣势但“斗志昂扬”并且敢于“硬碰硬”地对战,可以明显地看出嫁接中华民族近代历史进程的痕迹。这种嫁接一方面引发观众的危机感、焦虑与创伤,使得观众的情绪处于积极与敏感的位置,并试图诱导其通过购票观看中方选手取胜,来满足国家与民族认同感,平复个人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这种嫁接将中泰搏击对抗作为“近现代中国战争史”的重新演绎———擂台成为战场,运动员代表国家,鼓励新闻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前来观看一场“拟剧化”的表演。这些错误的信息通过臆想的重新拼贴,形成了新的叙事空间。约翰•菲斯克认为在这个传播框架中,个人、民族与民族被紧紧联结在一起,抽象的文化皈依被纳入到这场浓缩的仪式(RitualCondensation)中[9]。“……在全场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中,杨建平以矫健的身姿飞身跃过围绳,登上擂台,引起现场观众又一次分贝更高的喝彩声…‘中华战虎’荣归故里,不负众望,再度以一场荡气回肠的‘完美绝杀’尽情演绎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的侠者风范…”但“所有的符号都是不好的符号”[10],这种新的象征物或符号将体育传播的客体、主体都感染成另外一种传播非善的客体与主体,并进行重新编码和叙事,恶、对抗、战争和“文化优劣论”成为新的叙事空间中的关键词。例如“昆仑决”搏击商业组织的定位,十分明显地揭示了这种重新编码过的、新的叙事:“……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尚武意识往往是实现国家意志、净化民族品质的有力武器。因此,尚武意识的强弱,也就成了衡量民族兴衰成败的重要指数。然而,自明清以降,尚武之风渐弱,文弱奢华之气上行,以致社会靡靡无向上奋发之力。到了近代,更是受制于以前来华拜服的‘夷狄’,列强欺凌,大片河山更是沦于日本铁蹄之下长达八年之久,究其原因就是武风不胜,文弱化的中国犹若破碎的玩偶只能任人摆布…正是一代代国人秉承尚武精神,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的民族才得以重新站立,国家才得以重新富强。然而,安逸使人忘忧,三十余年的国富民安使得国人忘记了尚武以自强,精武以内刚……”

2“国族象征”外衣的商业展演与国族象征失魅危险

观赏竞技体育具有情绪和情感宣泄的功能。我国职业体育的观众并不满足于从激烈的身体对抗中获得一定的美感,体验像观看电影、戏剧一样的陶醉感,而是将民族意识、地域意识和个人意识作为出发点,寻求一种胜利或失败的刺激。并在观赛的紧张与松弛、狂欢与悲愤中,宣泄过剩的精力,重塑心理秩序。综合国力尚未强盛的国家,急于从竞技体育中寻觅突破口,是个体或社会在多元竞争力上的目标偏移,借以实现自身竞争力的强大,祛除自卑感和弱小感[11]。无论被动参与或主观恶意,新闻媒介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扭曲事件本身所蕴涵的积极作用,改弦易辙,将更吸引注意力的“坏新闻”作为主要卖点,这种报道基调将消弭体育文化跨国传播中的赛场表现、竞赛精神和体育伦理。从体育传播的背景上来讲,赛事转播报道并不是体育新闻传播的唯一内容,但它却一直是大部分体育报道的最基础的内容。体育传播首先以竞技体育的赛事信息传达为主,着力体现经济体育的“力与美”之本质[12]。由于我国目前的搏击竞技赛事,既没有西方职业拳击的流畅感,也无自由搏击的肉搏画面,更缺乏西方职业摔跤手的身体魅力,亦无铁笼搏击赛的极端嗜血性、暴力性和残忍性刺激,这样的比赛由于缺少和谐化、舞蹈化、自然神教化的国学文化支撑,显得观赏性缺失[13]。通常认为,体育在国家认同形成与强化中的正面作用是,通过体育比赛展示国家的优越地位,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利用体育来寻求认同和合法性;提高公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团结感[14]。消极作用则表现为过度将民族悲怆情感和民族振兴寄托在一场赛事的胜负之上,难以培养真正的运动球迷,形成现代化、商业化的职业体育模式[15]。体育赛场根本不需要国家荣耀、民族气节和文化优越性彰显之沉重,需要的仅仅是对体育比赛本身的欣赏和对选手个人魅力的崇拜。在经历民族精神荡涤、移位、毁坏后的治疗性、安抚性和重建性程序之后,中国将会表现出对竞技成绩理性而淡然的态度,成为更具游戏精神、生活情趣与审美能力的中国人。中国体育应该从展示“顽强拼搏、敢于超越自我、挑战强手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转向纳入“亲和、开放、宽容、友善”等新元素,重新塑造友好交往的态度、并回到对运动员竞技技术本身的关注上[16]。尤其是对综合格斗类搏击比赛来讲,其技战术精彩与否,这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本质的理解方式,不应赋予其太多特殊的含义。

3亟待重塑体育文化附魅的中外搏击赛事

文化和种族再无优劣之分,所有的体育运动也都无需扮演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角色———战争的替代品———进行区域文化生态侵略(EcologicalInva-sion)以及彰显霸权,扰乱了正常与友好交流的宗旨,把赛事变成民族情绪宣泄的工具。将自己的文化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在其他群体、种族、民族和文化面前充满优越感,并对异文化充满歧视与敌意。这种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思想,为不同体育文化间交流的带来严重障碍[17]。“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尤其是在文化场域,强调“文化的冲突”、“自我中心论”或“主—客”模式,都不合时宜。正如巴赫金(1998)所揭示的,尊重差异性、理解差异性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才能将走向割裂的、浮于表层的中泰体育文化交流推向更深层次:“我们给别人的文化提出它自己提不出来的新问题,我们在别人文化中寻找我们的问题的新解释。”只有这种“外位性”,能够让双方在对话和交锋中彰显自己的深层次底蕴,也能让不同的文化在对话和交锋中相互得到丰富与充实[18]。在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媒体事件还是文化冲突,都能在短时间内激化情绪,引发舆论效应,这种传播机制出于利益目的被商业机构运用,成为事件扩大化的推手。事件本身所蕴涵的积极社会价值被忽略[19]。体育文化传播中,需要规避刚性广告的弊端、放弃恶意营销的思维,在塑造良好印象和公共关系的基础上,促进正态、积极中外文化交流模式的形成[20]。同时,公共关系在体育组织中比其他任何领域中更重要,体育被赋予了强烈的公共利益和媒体利益,许多细微的问题在体育领域完全可能成为危机。中泰综合格斗类赛事本身具有文化体验的性质,比赛本身承载着双边交流、培养观众公民意识和休闲生活方式的责任。此外,体育新闻媒介还需对自身主导的传播内容和效果进行技术和价值观升级,在中泰体育交流乃至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进霞,陆地,李璐玚.全球化世界中的体育与国家认同、伦敦奥运及女子体育———国际体育社会学协会主席Pike女士、副主席Jackson先生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4(1):86-90,96.

[3]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4]史友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D].郑州: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13.

[5]克劳赛维茨.战争论[M].盛峰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3-4.

[6]靳卫平,冯幼军,钱茹.中泰武术格斗理念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07-110.

[7]刘创,郑国华,黄文英.“第5届国际武术搏击王争霸赛”中、泰技术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5):74-77.

[8]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340-364.

[9]约翰•菲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5.

[10]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M].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95-230.

[11]路云亭.重估中国体育传播的文化价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前言.

[12]王大中,杜纸红,陈鹏.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15.

[13]路云亭.武术的异化———央视《武林大会》对原生态武术文化的拯救[J].搏击:武术科学,2013(3):1-4,9.

[14]易剑东.体育媒体公关: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9.

[15]潘一禾.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25.

[16]李春华,刘红霞.媒介体育与国家认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467-469.

[17]赵均,许婕.全球主义、国家主义与中国竞技体育[J].体育学刊,2009(3):15-18.

[18]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4卷)[M].白春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70-371.

[19]方洁.被裹挟与被规制:从新媒体与大众媒体的框架建构看新媒介事件的消解[J].国际新闻界,2014(11):6-18.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消费现代社会艺术化教育

如今,在被热炒的词汇中,“文化”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名词。什么“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仿佛任何社会事物只要沾上“文化”的光,立刻就身价百倍,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其概念究竟如何,在进入本文大众文化的论述前,想就此追根溯源。

在中国古老的学术思想中,最早的“文化”实际上是两个词。《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解字·序》中说“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易传·系辞下》曰:“物相杂,故曰文”。可见,文之本意,是指事物表面上的纹饰等,进一步引申为一种外在的感性的形象。孔子说:“文质彬彬”,即指文的外在形式感与质的内在内容的对立统一。而化在古代其本义为生长,《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经》中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在《说文解字》中曰:“化,教行也”。文、化两个字后来逐渐组成一个新词“文化”,其义为:“文治教化”,所以古人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是现在所用的“文化”一词,与传统的含义有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更多的是受到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对中国学术发生重大影响的文化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19世纪中期,美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解释:“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来的和所说出来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完美的活动。”另一种解释是20世纪流行的人类学对文化的解释:“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无论这几种解释各自的出发点与阐述表达的有何不同,实际上都强调两点:一是文化是以人为基础的活动;二是这种活动终究会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上,是精神的产品。而现下中国社会对“文化”的滥用,导致了对“文化”内在含义的曲解。因为“文化”所表述的并非是一种外在的现象,而是应该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大众文化,并非是中国学者、文人的独创。早在上个世纪中期,英国的学者F·里维斯就在其1943年发表的《大众文明与精英文化》中提出了大众文化的概念。里维斯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大众化生产造就了大众文化,电影、大众广告是其中的代表,虽然其威力巨大,但是却不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并且直接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摧毁。里维斯还认为:在资产阶级大工业生产时代,被大众传媒所控制的大众社会根本就没有文化。所以说,里维斯的大众文化观实际上是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强有力的批判。而在上个世纪中期,另一位批评家,美国的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理论中,承认大众文化,却将大众文化放在与精英文化对立的层面上进行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化生产一手造成了前卫艺术和后卫艺术,而后卫艺术就是大众文化,学院派艺术的衰落就是其庸俗化、通俗化的特点。虽然资产阶级取而代之了世袭贵族阶层,但其文化层次并不高。现代工业一手制造的上层社会和草根社会,在现代的产业工人即识字农民的要求下,诞生了大众文化———这种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庸俗文化取代了民间的通俗文化,有着工业化时代的特征。而前卫艺术即精英艺术,是传统的反叛者,是古典艺术的合法继承人。在托马斯·克劳对格林伯格的批判与分析中指出:大众文化的基础,是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即消费社会的主要人群———中产阶级,而大众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是现代艺术所依赖的作为社会底层的力量资源。

中国进入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某些现代社会的特点,随着工业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和传统农耕文化的逐步消解,学术界开始关注作为大多数老百姓文化消费方式的大众文化,也即是关注普通大众的文化生存状态。但是中国的大众文化产生的基础毕竟与西方有较大的区别,首先是大众的社会构成不一样。中国社会的人群构成在近2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财富占有的不一致,现代中国已不能简单的用传统的士、农、工、商来划分,各种职业、层次构成了城市和乡村两个大的模块。而在这两个模块间又有无数的边缘化小模块在游离,不同的人群在满足了各自的基本生存和生产问题之后,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的需求。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社会繁荣、安定的一种表现。由于大众文化社会基础的复杂性,使其涵盖了大量的不同的人群的文化信息和特征,因此,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西方的大众文化的人群基础是中产阶级和大量能识字的产业工人,而在现阶段中国并未完成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全面转型,所以最能反映此特点的是“民工”一词。因此,中国的大众文化的人群基础应是包含了中产阶级、产业工人、民工、农民这样一个庞大的主体受众。在这里,单纯的对偶性的文化判断并不能涵盖其所有的特点。大众文化包含了俗文化、流行文化、民间文化,某些雅文化的特征。但相对于上个世纪西方的大众文化来说,中国现阶段的大众文化的受众有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即对文化信息的被动性接受。由于信息社会传媒的高度发展,每时每刻都有着大量的信息以各种方式———图像的、文本的、声音的,高强度、高密度的向大众进行着强行灌输,无论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无时无刻不被这些东西所影响、所包围。对这些东西的判断都会因各自的所处阶层不同和所受教育的高低而有所差异。比如说,同样一则广告,在不同人群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同样一部电影,在不同的受众中会有不一样的评价。总的说来,在大众文化中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大量的复制;二是信息的图像化;三是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与高雅艺术的严肃性是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普通大众对文化消费的功能性需求,不需要严肃,而需要其能产生精神愉悦,不需要其哲理化,而需要其能通俗易懂。而后者则不一样,它不必要考虑受众的多寡,而是对社会进行艺术化的批判,并整合社会的力量,让政府从社会批判中吸取能量提高执政能力,所以其更多的反映出深层次的哲理性的反思。当然二者之间并非阶级上的对立,只是不同层次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是娱乐化极易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快速、多变的流行性,它使大众心理极不稳定、社会文化沉淀薄弱,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浮躁不安和肤浅当中,大量感官化、平庸化、简单化的产品被快速生产出来,而又迅速的被淘汰,使整个社会文化形成了快餐式的消费。综合上面所谈到的问题,可以发现,各种纷繁复杂的表象都能追溯到一个最本质的因素。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这种社会模式使人作为人的本质性开始丧失,使人成为非人,即人的异化这种现象成为一种普遍。那么如何才能扭转呢,这就要谈到前文中已提及的一个话题———教育。能拯救大众文化庸俗化的最重要的力量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以审美为核心开展的艺术化教育活动。对于世间的芸芸众生来说,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只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文化需求上的反映,这个层次并不单纯因社会阶级所决定,而是由其教育环境所决定。这个教育环境则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三方面构成。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庭教育曾是作为幼童教育的主体而存在,虽然在现代社会里,教育也成为批量生产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但其所提供的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是单纯的家庭教育所不能比的,二者的综合构成了现代教育环境的主体,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家庭教育中重视的是言传身教,父母、长辈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着幼童的心灵,由于环境的限制,这种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其道德观念和伦理行为准则,在一些农村家庭中还包括传授劳动、生存的技能,这种教育是一种实际的、缺乏理想主义色彩的教育。在幼童入学后,学校教育则展示了教育的强大的功利性原则,由于现代中国教育的应试性特点越来越突出,一个孩子在其读书、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中国学校教育的应试性教育模式是不可争的事实。无论是现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还是花样百出的各种竞赛、培训班,其目的都是希望在应试中加大获胜的筹码。这就是现在中国教育的现状,而艺术教育的状况只有比这更糟。因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的所谓的艺术家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笔者不提艺术教育,而只谈艺术化教育的原因之一。

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做为精神领域的贵族承载着培养人类心灵的重任,没有艺术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现阶段的中国艺术教育却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大师,也就无法产生出真正的高品质的艺术作品。提倡艺术化教育则是对现行教育观念的改革和冲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在教育界也和科学界一样,越来越将科技的进步做为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石。然而,事实是科学越进步,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越多,因而精神问题也愈多,社会财富的增加,并不能让人类的幸福相应地增加,科学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而重塑现代人心灵的艺术化教育并不需要培养多高超的技巧,而是培养一颗能感受艺术的心灵,一双能发现艺术之美的眼睛。真正的教育必须符合文化的内涵,必须采用艺术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勇于创造,勇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思维模式。艺术化的教育实质上是将艺术创造的诸多因素揉合进各种学科的教育当中,使之产生出单纯的艺术课所不能产生的效果。当然,笔者并不是排斥艺术课本身,而是艺术课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教育理念都不可能脱离现行教育体制而独立出来,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是强调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希望一周一次的艺术课程能释放出孩子的创造力,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艺术化教育是对大众在真正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的积极的文化准备,有了这种文化准备,普通大众对大众文化就有了批判鉴赏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大众文化的整体水平。

由于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很难对其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或者对其做一个准确的价值判断,应该看到的是大众文化已是数以亿计的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模式,它既有商业化操作的因素,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文化要求的自发性,它应该随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人类在需要物质化生活的同时,还需要精神文化的熏陶,虽然许多学者依然将其放在精英文化的对立面上,批评其是庸俗的、廉价的、浅薄的、有缺陷的,但是关注它、研究它,提升其审美品种,势在必行,毕竟它体现了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一种真实的文化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文化;差异;改革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大部分人过上富庶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崇尚物欲、诚信缺失现象使教育专家陷入深深地思考:“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许多人认为是教育。仁人志士志愿讲解弟子规、讲授国学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来弥补课堂的不足,但是这样做远远不够。笔者以在英国中小学所见所闻以及布莱顿大学学习生活的切实体验初探一下应该从哪里入手来进行教育改良。

一、幼儿园和小学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对生命的热爱为出发点

英国幼儿园五岁的小孩不会写单词但是会烤蛋糕,他们会要求对方“Keeponemeteraway.”四年级的学生才学一百以内加减法;每天阅读时间,学生席地而坐,从教室的角落书架上选取适合自己阅读年龄的书籍;不局限在教室内上课,教师带领学生到海边实际测量海洋深度,到博物馆上美术课,学生自由临摹喜爱的物品等等。黑龙江地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每个城市有各自的优势。哈尔滨有海洋公园、极地馆、太阳岛、教堂等教育资源;其他市地主要有鹤岗煤矿、大庆石油、三江农垦、伊春林区等等。把这些地方特色和日常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利用无意注意引发学生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这样的教育是体验型,是以学生为中心,是润物细无声。英国学生五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Form1)到中二(Form2)共两年的时间。英国政府方面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饭菜质量,决定将烹饪课程从2015年起增加到四岁至五岁儿童的必修课程中。以达到从小控制学生的饮食进而控制英国的肥胖率。我们应当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学习好的经验,弥补我们教育的不足。我们的孩子,别说去做蛋糕,甚至简单的家务也有不会做的,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又如何去关爱他人和孝敬父母呢?对生命的热爱,是告诉每个学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应当爱护,爱自己,爱生命,进而爱他人,减少学生自杀的悲剧。

二、中学和大学是培养学生自由精神,公民责任和远大志向

英国初中生16岁毕业,一部分继续学习为大学深造做准备,令一部进入职业中心培训直接就业。初中生课堂有的有助教老师,协助主讲教师管理特殊学生。分析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没有固定答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只要表达是正确的,观念是正确的,那么,答案也是正确的。外语作为选修课,大部分学生只会说几句话。除课堂教学外,附有高比例的课外实践、参观工厂、大学实验室、博物馆甚至出国交流、到大学旁听感兴趣的课程等活动。课外有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但多无强制性,注重学生德、智、体、艺术等其他兴趣爱好的综合培养。进入大学后,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布莱顿大学主校区有近万名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现一人在微机房玩游戏、听歌或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宽进严出的学分制度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习的同时,学生们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频繁的接触社会,培养公民责任,培养日后的远大志向,这是我们国家大学应该学习的。

三、教师应具有渊博的国学知识和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开发新型有效课堂

英国除了固定课本外,大多数是活页教材。教师根据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对原教材进行增减。例如:我国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第五单元“Honesty”,课文是弟弟逃学哥哥隐瞒而又反省的诚实故事。笔者引用商鞅的“立木取信”、周幽王的“烽火台戏诸侯”、关羽的“土地三约”和“夜读春秋”、晏殊的诚信故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让学生领悟坚守诚信的做人准则和益处。然后从英语课文中提炼精华短语和句子,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记忆,留出时间让学生以英汉结合的方式讲述诚信故事,学以致用。

四、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教师的阅读习惯和经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号召社会把家中闲置的书籍分享给学生。各级各类学校应储备大量图书,仅开设阅览室是不够用的,而是每间教室应拥有足够的书籍,每天给学生两节课自由阅读时间。读书能改变人的心态,心态变则习惯变,习惯变则性格变,性格变则人生变。从诗经和唐诗宋词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从人物传记中汲取经验正衣冠,从古代和现代历史中感受祖国的强大与崛起。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会让学生滋生清华校长梅贻琦一样的爱国情感,“吾生吾卢,吾爱吾斯。”

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借鉴

对于学习文学类,缩小班额,整合座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小学每班人数少于20人为佳,初中最多15人。五人围绕一张大书桌而坐。大学10~20人,分组坐或者圆桌会议型。提供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学习数理类,仍旧面向老师和黑板,集中精神听课和学习,发扬我们好的传统和优势。据悉,由于受到上海数学教学法的影响和启发,从而决定改用“中国式教学方法”的远不止英国东米德兰兹郡的这些小学。英国教育部国务大臣尼克•吉布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目前在英格兰已经有800所小学在使用上海数学教学法。而这位国务大臣在2016年7月刚刚宣布,英国教育部将投入4100万英镑,在全英国8000所小学校里推行“上海数学教学法”。他说:“我们将见证本国数学教育的复兴。过去我们听到太多英国人说‘不会算数’,这将成为历史。”

六、加强体育和美育教育,学校实践课落实到实处

英国学生每天下午会大量出现在运动场上。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充足营养促使英国学生大都身强力壮、精力充沛。那种肌肉发达、动作灵活的运动员型学生到处可见。就连女生对体育也十分热衷。体育好、学习好的学生才备受同学们的推崇。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学校应设有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各种实践设备、器材和场所。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培养各方面突出人才。我们很多学校也安排体育课,安排美术课,但是在真正实践过程中,都让给了数理化,按照高考指挥棒走,素质教育的进步是缓慢的。

七、合理设置课程,共享教育资源

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取消英语课,初中开设,以阅读和口语为主。取消重点高中,教育要均衡,教育资源共享。

八、加强对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培训与指导

提高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提高家长对孩子全面成长重要性的认识,办家长学习班。

九、加强网吧、游戏厅监管,杜绝精神鸦片

上网、游戏带给未成年人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生理上的。电脑本身有辐射,加之长时间的坐姿不正确,对青少年发育影响很大。其次是心理上的。网上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特别色情、淫秽的信息,极易形成暴力倾向,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再次是上网容易使未成年人沉浸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有脱离感,时间一长就可能荒废学业,形成厌世、自闭的心理,因此要加强监管。

总之,教育要创新,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我们要学习英国教师讲授《灰姑娘》的发散思维,而不是我们传统的分段式机械式的刻板传授。让我们冲出藩篱,大胆的创新,把爱国情感真正融入到教学之中,为教育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唐彩斌,张影.零距离英国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有一些同学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和老外交流的时候,却“quiteataloss(不知所措)”。论文百事通他们所说的英语使得老外感到很困惑、尴尬,甚至恼火。为什么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巧妙而适当地表达自己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在美国用来打招呼的一个常见来源是问:“嗨,你好吗?”这个问题表示友好地受对方,并不要示具体回答什么,往往一说而过,如果真跟人家讲自己感觉怎么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尴尬。在韩国,人们经常问的话是“Odi-ga-seyo?”意思是“你去哪儿?”这就类似于英语中“你好吗?”和中文中的“你吃了吗?”只需回答“去那边”。然后继续办你的事。

二、在教学中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差异,而这些文化的差异又主要体现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等多方面。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所要讲授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就包括这些方面,并且教师应更多地注重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和文化。

1.从日常对话的入手,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礼仪和礼节等文化。英语中的口语从称呼、问候与告别、介绍、称赞与应答、打电话、致谢到应答、道歉与应答、邀请与应答、请求、请客送礼、表达禁忌等到谈论各种话题与中文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而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表达,而这样表达所反映的文化。如一位女儿对其父亲说:“Dad,brokeupwithTomlastmonth。”父亲说:“Mydaughter,heisnotyourkindofboy,youwillfindyourMr。Right,andI’llwalkyoudowntheaislesomeday。”walkdowntheaisle是什么意思呢?这就与西方的婚礼习俗有关,西洋教堂的婚礼仪式中,父亲要挽着女儿的手走过红地毯,再把女儿交给新郎,这样的过程就叫“walkdowntheaislewalkyoudowntheaisle”这句话通常是父亲对女儿说的,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给嫁出去。再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外国女士,她看看他后笑着说:“Youhavematches?”中国人一楞,回答说:“I’msorry,Iquittedsmoking15yearsago,soIhavenomatches。”她立刻会意到中国人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It’sajoke。”然后,他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其实youhavematches?是个美国人非常普通的玩笑,这是外国女士看中国人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他要火柴,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所以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难以领悟西方人的幽默,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有必要和有帮助的。除了中西方语言的显著差异外,不同的英语国家之间的英语也是或多或少有所不同。经过两百年的分离,以及与多国移民的交互影响,美语自会发展出许多不同于英语的用法。并且由于两国文化风俗的不同,所以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词语的用法,俚语和习语的用法上的这些差异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2.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

一些词汇具有最基本和明显的字面意义,然而许多的英语词汇除了本身的含义,还有联想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词汇与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等。特别是一些颜色词、动物词、植物花草名、数字、姓名和地名具有联想意义。在英语中一些句子和词汇不能逐字翻译。它们的真正含义与其文化及背景紧密相关。比如说,在英语中当我们说一个人在“talkhorse”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horse”就是英语中的口语习语。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再如,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asoldas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aspooraschurchmouse”由于教堂的清贫廉洁,所以人们通常用这个习语来形容一个人很穷,其他还有“Go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tohell(下地狱去)”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讲解这些习语,成语,俚语,及口语形式的习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在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使用,从而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3.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讲解英文实用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一些实用写作文体的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依照范文对英语应用文的文体式样、表现手法、写作思路,行文规范,进行分析,总结,讲解必要的技巧外,我觉得基于英美文化背景角度,

来解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式写,为什么用这样的思路和语气等,适当地与中文文体进行比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和学习写作。例如,东方人看了西方人的求职信,会觉得难以接受或觉得其人狂妄自大。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西方人在求职信中力求命中要害突出优势,近乎咄咄逼人的程度,同时,西方人毫不讳言以前的不足,以此烘托出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西方人求职之中比较善于逆向思维,用老板/经理的立场去看待该职位,虚拟语气的——IfIwere……而东方人写求职信时,礼貌先行,必然含有很大的谦让成分,东方人善于暗示自己过往的成就,以此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东方人求职的时候,着眼于自己能够胜任该职位。通常是属于主动语气的——Ican/coulddo……东方人的语言和思维结构里面,没有虚拟语气。再比如,写作中英文和中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各个概念之间是靠意义连接起来的;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每一句话都强调语言形式的标志和标记。比方中文句子说:“他经常不打招呼就用我的东西,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这两个句子是用逗号连接的,把它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要写成了“Shealwaysborrowsmythingswithoutaskingme。Itisveryimpolite。”用句号连接两个英文句子或也可以把后半部分改为定语从句。所以说中西方在写作文体的不同与文化间的差异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要有跨文化教育这根弦,把它贯穿于长期的教学各个环节中。

三、如何进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修养,培养其文化意识,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来达到其目地。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视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并且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西方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多加以归纳整理,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异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语言的能力。在练习口语时设计出有意义的和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交际场景让学生练习口语;在单词、词组、语言点的教授中多提提其与其相关的常用的口语习语、谚语、成语、名言名句、典故这些内容不仅不会给课堂增加负担,而且会使英语课生动有趣;在讲解精读课文时,多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我们可以因势利导给予着重介绍,让学生加以了解。新晨

2.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除了利用课堂和教材外,教师还可用的更为多样的有效的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教师可以在平时教学中多收集有关英语文化的素材,故事、图片、照片、实物等,其至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国家图片、实物,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其次,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来获得文化知识,就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歌曲常常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心声,与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而且可以用更有效的手段如英文原声电影、电视节目、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一个更为真切的语言环境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民情习俗,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如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什么节日对他们最重要,在节日里如何庆祝,甚至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等,让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有所了解。

总之,英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如何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课堂语言教学之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 

1茶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

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1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如何推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2.2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

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系列。首先是茶叶学。茶叶学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加工、茶综合利用茶健康等内容。学科主要侧重于茶的应用以及民族体质的提升作用。其次是经营学。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经营,主要包括茶叶外贸业务、茶旅游等内容。再次是茶艺学,主要包括茶艺、茶具、茶道、茶俗等内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饮茶的形式、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茶史学,主要包括茶文化发展史、茶文学、茶与哲学思想等内容,是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饮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学艺术研究。

2.3茶艺内容的相关性

茶艺教育是具有茶文化特征的专业教育,教育内容与知识结构的研究对象相一致,二者不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关联性。首先,茶叶学是茶艺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是茶艺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主要研究对象是茶叶,只有以茶叶作为科学基础,才能使茶文化得到稳固的发展,茶艺教育才能经得起检验。茶叶也是茶艺教育中最具实物特征的文化代表。茶叶的研究是极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其次,茶史是茶艺课程的主干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文化历史。由于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文化的研究包括了史学、文学以及哲学等综合内容,厚重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茶艺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以茶的行为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茶艺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学科,主要是以茶史为基础背景,利用茶叶这一实物,演绎出丰富而具有创造力的饮茶方式,同时对茶叶的生产经营、经济发展都有较积极的推动作用。茶艺是一门特殊的文化学科,也是体现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知识结构与表现形式。最后,茶经营学也是茶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的经济法则。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接受茶艺教育时,不仅要符合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获得专业的提升与肯定,并从职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收入。茶艺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教养性,因此,将茶文化与茶经营学相融合,使茶文化能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激发出更鲜活的力量,才能有效促进茶艺的良性发展。

3茶文化在茶艺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茶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渗透,茶艺教育能够与人类的本性更加协调,使人在真善美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融合发展。茶文化的价值与茶艺目标价值是相一致的,这也使茶艺教育的意义更具典型性。

3.1真的价值

茶艺教育是一门实物教育,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具有求真的价值体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客观物质的求真。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对茶叶的质量鉴别、冲泡技术、品饮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其真的价值所在。茶文化的这一价值体现在茶艺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艺术形态,在教育实践中也要求学生要遵守物质求真的价值观,以获得更真实有效的科学规律,有助于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其次,是对健康的求真。茶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饮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通过多项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茶的养生功能被不断的推崇,使茶成为世界上的健康饮品之一。最后,是对历史文化的求真。文化与历史是相互融合的,文化就是历史,历史也是文化,虽然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通过茶文化延续历史,使茶文化的历史得以还原,从茶文化史中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一面。

3.2善的价值

茶文化中有善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至诚为德,尽性是善。在茶文化中,有尽茶之性和尽茶具之性,即再远大的理想也要通过实践而实现,而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至诚来实成人与物的情感连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虽然是历史的还原与再现,但始终离不开现代人的思想与感觉,茶文化有深厚的茶德精神,从特性到人性,最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这也是善的价值最形象的体现。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茶习俗,才能与人们的生活意义相符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茶艺形态,能够促进人们的完善生活,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在继承了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更明确了生活的信念,使人们的生活理想超越了生活的人文意义。茶艺教育既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社会生活的平和高雅塑造了文化榜样。

3.3美的价值

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是人类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茶艺中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正是茶艺之美的体现。茶艺之美是形式与内容美的统一,展示茶艺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其内在美。茶艺的形式美主要是由茶、水、器、环境的组成,茶艺的内在美实质上是泡茶的意境之美,茶艺活动体现了一种人与茶相融的意境之美,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表现。茶艺之美主要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主要体现在茶叶、茶具、茶环境、茶技艺之美。内在美是指茶体现出的人格之美,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提升茶艺的修身养性之乐,实现人与茶的和谐。通过茶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人生情感,情顺万物、对应自然等思想情感。茶文化体现了怡情养性的和谐之美,茶文化的美是规范的美,是高洁的美,是自然的修养,是对于人生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4结束语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态。以茶文化为基础和支撑,为茶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使茶艺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之美得以体现,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中国茶文化学的科学构建及有关理论的若干问题[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7-29.

[2]庄晚芳,王家斌.研究茶文化,振兴茶业,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30-34.

[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5-226.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98-300.

[5]朱红缨.以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品牌经济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4):18-24.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英语;中国文化;翻译能力

2013年,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希望与有关国家建立和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和平发展的旗帜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其中文化交流是政治互信、经济合作的基础。翻译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应用型翻译人才,英语翻译能力已逐渐成为各类专业人才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一、加强中国文化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英语教学。但是,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阅读和听说技能被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而写作和翻译被放在次要位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则是把学习理解语言形式(语法和词汇)排在首位,文化教学尤其是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教学却被边缘化了[2]。普通高校的非英语专业没有专门开设英语翻译课程,教材和考卷中缺乏足够的翻译学习材料,英语课堂上介绍和讲解翻译方法也往往只是为应试服务。翻译这个重要技能的终极使命———学习了解西方文化与对外介绍中国文化,已经被逐渐遗忘[3]。此外,在跨文化学习和交流中,也存在偏重外来文化输入而忽视中国文化输出的倾向,在学生中间出现了“母语文化失语症”现象[4]。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中国文化翻译教学。一些学者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对改革大学英语考试和英语教材的建议[5]。2013年12月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题型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值从5%增加到15%,答题时间从5分钟延长到30分钟,形式从单句翻译变成了篇章翻译,内容涵盖中国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篇章翻译,不仅可以测试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汉英翻译能力,也可以考查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及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全国性的英语统一考试中,建立覆盖中国文化的考查模块,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6]。青年大学生要重视中国文化,主动学习和探索中国文化,努力成为熟知中西文化又能把中国文化引向世界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中国文化翻译教学的对策

(一)教材中增加本土文化相关内容

英语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的作用。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所用的教材基本上仍然以阅读、词汇和语法训练为中心;翻译实践部分,局限于对单句和段落的翻译,教学目的停留在检测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学习语言知识。在翻译练习中,对翻译理论和技巧没有作出任何解释,对翻译知识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此外,教材的内容和涉及的题材主要是关于西方的社会和文化的,缺乏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材的既定内容限制了学生利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这不利于培养他们在用英语进行交流中引入中国本土文化话题的能力。加强中国文化翻译教学,首先应当解决教材中的本土文化缺位问题。大学英语课程所用的教材等教学资料,内容要尽量涵盖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科学、社会等各个方面,既要有关于西方世界的,也要有关于我们中国的。同时,要补充中西方文化相关题材的篇章翻译资料。在学习教材内容、使用教学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经常有机会比较中西方的异同,才能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翻译介绍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我国近代以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翻译家,如林语堂、钱钟书、杨宪益等,他们一直致力于介绍中国文化的写作或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将他们的有关作品作为教学资料。另外,外国媒体对中国的介绍和报道资料如英语报纸和杂志中的有关文献,也可以选择用作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学习材料。

(二)利用微课加强文化翻译教学

微课是近年来颇受欢迎的省时而高效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在线学习、内容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也可以运用微课方式,通过短视频讲座,为学生介绍讲解文化翻译的重难点和应试点,并及时进行测试考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而有趣的视频系列教学,分类展示和讲解不同的翻译理论和实用技巧。结合与中国文化主题相关的案例分析,比如有关儒家思想、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礼仪习俗等方面的案例,全面梳理增词法、删词法、顺译法、逆译法、拆分法、合并法等翻译方法,制作成一系列的翻译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都内含一定的文化元素和翻译知识点,它们组合在一起则构成一个完整的翻译讲座模块。在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相关练习之后,教师可安排适当时间开展翻转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问答、讨论及内化知识的机会,使他们的在线学习与离线资源结合起来[7]。采用这种方式,既不会耗费大量课堂时间而延迟课程进度,又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翻译教学。

(三)改革大学英语课的评价模式

在英语的统一考试中翻译题型的分量和难度都在逐步增加,大学英语课程也应调整考核评价模式。为强调文化翻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对文化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学习,应该将文化知识和文化翻译技能纳入考核评价的内容之中。首先,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传统做法,增加介绍本土文化的教学环节。在讲解课文时应补充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同时,组织学生围绕有关文化知识和翻译理论与技能,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学生在课堂学习及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应作为形成性评价内容的一部分。其次,大学英语课的期末测试要加强对文化知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考查。文化测试的内容应包含3个层次,即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和交际技能[8]。期末考试中的文化测试可以分为2个部分。(1)考核文化知识。通过填空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中西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2)考核文化翻译。通过篇章翻译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中西文化知识的汉译英及英译汉能力。语言测试与文化测试相结合,符合语言与文化教育的动态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

(四)增加介绍

中国文化的选修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还需加强课程建设,调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从文化教育角度看,当前高校的英语类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英语类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帮助学生扩大文化知识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高校应根据加强文化教育的需要,重新规划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介绍中国文化和研究文化翻译的课程。比如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开设世界简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学、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民间习俗、传统民间艺术等选修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在部分课程实行汉英双语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已经于2014年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在进校后的第二学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便可以选修ESP课程和跨文化课程,如商务英语、英美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中国文化课系统介绍中国的文化基本知识,并开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实践训练活动。另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输入是积累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课教师和有关选修课教师可以有计划地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国文化的相关书籍。

三、结语

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前提是让学生广泛了解和深入理解文化。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工具,而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要了解对方的文化,更需要熟悉自己的文化。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全面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需要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大学英语课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尤其是应加强中国文化翻译教学,让学生具备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明炬.季羡林的翻译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

[3]马菡,晋刚.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4]丛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5]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

[6]张伟平.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翻译部分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反拨作用[J].外语教育研究,2014(4).

[7]裴琼.关于微课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第7篇

一、儒家的礼仪教育学说

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他不仅把《礼》《乐》《诗》《书》《易》《春秋》列为教学内容,而且把这种以“礼”为核心的教育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人伦道德秩序建设的基础。因此,儒家重视礼制建设,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学术观点。

第一,“道德仁仪,非礼不成”。

道德有德理、德智、德育、德义、德言、德行、德性、德仪、德范、德功、等等,礼仪是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秩序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政治、军事、道德、法律、教育、祭祀、生活、等等方面无处不在的基本行为准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之所在。

《礼记·曲礼》“道德仁仪,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军制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ou)。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2]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德仁义,不通过礼教就不能取得成效;教育百姓端正习俗,没有礼教作手段就不能完满;判断诉讼是非,没有礼仪准则作依据就不能决定;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没有礼制作等级名分就不能确定;从师学习,没有礼仪作规矩,师生之间就不会亲密;排列朝廷官位、整治军队、委任官职、执行法令,没有礼仪作准绳就失去威严;向神求福,祷告祭祀,进献祭品给鬼神,没有礼仪规范就会不虔诚不庄重。所以君子态度必须恭敬,凡事要有节制,对人要谦让,如此才能发扬礼义。鹦鹉虽然会学人说话,但仍是飞鸟;猩猩虽然会学人说话,但仍是走兽。如果是人却不尊礼仪,虽然能说话,其内心不是与禽兽一样吗?由于禽兽不懂礼,所以在禽兽中才出现父子共一妻的情况。因为如此,圣人才出来制定礼仪来教化人们,使人们才有了礼,才知道自己与禽兽有本质区别。

第二,“礼者,不可不学也。”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3]

儒家认为,一个人必须知礼义,懂礼仪,礼仪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知道如何端正仪容身态,表情适当,言辞恭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君臣名分确立,父子关系亲密,长幼上下和睦。

礼是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教育人们道德规范知识,并对人们实施礼仪行为能力培养,学会尊礼好礼,对于促进每个人获得做人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为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4]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古时代,崇尚道德;后来注重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要进行回报。礼的原则就是推崇恩惠有报答的:如果只讲施予他人恩惠却不考虑受惠者的报答,不符合礼的要求;如果只强调别人报答却不知道施予恩惠,也不符合礼的原则。只有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社会就会安定;人们的行为不符合礼的规范,社会就会动乱。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礼仪的行动原则是克制自己、尊重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小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何况有钱有权的人呢!有权有钱的人知道爱礼行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的人懂得好礼行礼,道德意志就会坚定而不会胆怯迷惑。

第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儒家认为,礼是国家政治大事。实施以“礼”为主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搞好政治秩序、社会道德秩序建设的基本措施。

孔子说:“入其国,其教也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5]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风俗人情、文化素质,道德水准,智慧程度,都取决于礼乐诗书的教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治,必须建立在礼仪教育的基础上。

儒家认为:“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6]

儒家主张国家治理要从尊重礼义教化入手,教给人们礼的规范,坚守礼义,引导人们遵循礼的约束,成为有规矩、有秩序、懂道德的“有方之士”。儒家认为,礼仪的核心是“义”,“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7]只有做到把把礼仪与礼义结合起来,用以教育人们,无论是国家朝廷,还是社会家庭,都会做到秩序井然,安分守己。

第四,“礼之教化也微。”

《礼记·经解》:“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礼的教育与教化,具有防微杜渐、徙善远罪,促进社会和谐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经解》:“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必有水败;以旧礼为之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聘谨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8]

儒家对礼仪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作了清晰的说明。由此认为,礼仪教育本质是一种道德教育,是修德治国的治具。《文王世子》:“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9]这就是说,上自朝廷,下自乡里,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要有礼仪的规范与约束。因为只有人们在礼仪的规范约束下行动,国家就会君臣有义,政治安定,社会就会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夫妇有道,恩义有报,民生幸福。《礼记》说:“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10]所以,礼仪教育是教人做人的教育,上至王子,下至百姓,必须学习礼仪,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好礼仪教育,无论是统治秩序,还是伦理秩序,都会处于和谐状态,反之则政治动乱,诸侯争斗,道德沦丧,淫乱犯罪,甚至人们会不知死活地犯上作乱,不知死活地胡作非为。

二、儒家礼仪教育经典《礼记》

礼仪教育是儒家教育的重点,基本内容主要反映在《礼记》中。《礼记》凡四十九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也是一部古代礼仪家关于古代礼节风俗、规定、界定和轶事的文集,一部儒家礼仪思想的资料汇编。它作为儒家经典,相传两千多年,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礼仪制度和礼仪文化精神。

第一,《礼记》的形成与演变。

《礼记》的作者并非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后。其中可考者,较多是孔子再传弟子所作,书中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相传,《礼记》一书的编定是两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西汉初,河间献王得到孔门弟子和后学者关于礼学的著作共一百三十一篇。西汉晚期,刘汉考校整理经籍,于上述书中检得一百三十一篇,又检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共三百一十四篇,戴德删去其中重复的部分,合而辑之为八十五篇,叫做《大戴礼记》。戴圣又将《大戴礼记》加以删节整理为四十六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末年,马融传《小戴礼记》又增补了《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共四十九篇,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礼记》。

《礼记》自东汉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注解后,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随着经学的发展,日臻成为儒家教育的经典,其地位便不断上升。到了唐代,它与《周礼》、《仪礼》并列进入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第二,《礼记》的主要内容。

《礼记》是关于礼学的论文集,其主要内容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义,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其中,礼制的内容、礼制产生和变迁的历史、礼论等最为详尽。

首先,《礼仪》将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

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因为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吉礼为五礼之首。包括对上帝、日月星辰、社稷、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的祀典,都属于吉礼。

凶礼,一般指丧葬,也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等。

军礼,主要指战事,包括校阅、出师、乞师、致师、献捷、献俘等。还包括一些需要动员一些大量人力的活动,如建造城邑,田猎等。

宾礼,包括冠礼、婚礼、投壶礼、射礼、乡饮酒礼、立储等。

其次,《礼记》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教育、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它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主要资料。

第三,《礼记》的版本。

《礼记》的版本分经本、经注本、注疏本、校本、释文本五类。小戴《礼记》是最早的经本。南宋时岳珂所刻的十行本,附有释音和注疏,称为岳本,此是注经本。明代嘉靖年间闽中李元阳用十行本重刻的,世称闽本。明万历年间,国子监用闽本重刻的,每卷首有监臣田一儁、吴士元等校刊重修字样,世称监本。崇祯年间用监本重刻的,书末有“明崇祯十二年岁在屠维单阏古虞毛氏镌题字”一行,世称毛本。以上三本都是注疏本。

校本有惠栋校宋本,宋刊本《礼记正义》七十卷。浦堂《十三经正误》中有《礼记正误》十五卷。释文本有通志堂本,即《经典释文·礼记音节》。东汉末,郑玄为《礼记》作注,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清代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收入了郑玄的注)。其中以阮元的《十三经注疏》、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最完善,供学者研究之用。

第四,《礼记》各章的内容简介。

1.《曲礼》分上下两篇,它记录具体细小的礼仪先秦儒家关于各种礼义制度的言论。

2.《檀弓》分上下两篇,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讨论丧礼的言论。

3.《王制》,记述古代君王封国、爵禄、职官、祭祀、丧葬、刑罚、选拔、官吏,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

4.《月令》,本篇仪一年十二个月,逐月记载当月的各种天气情况、天子应关心的农事及其天子所宜的居处、车马等。

5.《曾子问》,本篇记述孔子与弟子曾子之间有关丧礼的问答。

6.《文王世子》,本篇记述天子教育太子的礼仪、内容以及尊师重教的制度。

7.《礼运》,本篇重点叙述礼的发展演变和运用问题。

8.《礼器》,本篇叙述礼的作用、制礼和行礼的原则,礼的各种表现及其表现形式。

9.《郊特牲》,本篇记述各种祭祀、朝觐、天子出行、婚礼等礼仪以及对其礼义的阐释。

10.《内则》,本篇主要叙述家庭内所应遵循的各种礼仪准则。

11.《玉藻》,本篇记载天子、诸侯的服饰、饮食、起居之礼以及其他礼制。

12.《明堂位》,本篇记述诸侯在明堂朝见周天子时所处的位置及周公的功绩等。

13.《丧服小记》,本篇详细记述了关于丧服的制度。

14.《大传》,本篇记述宗法制度、祭祀天地山川的礼仪和服制。

15.《少仪》,本篇记述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活动的礼仪。

16.《学记》,本篇阐述了儒家关于兴学执教的道理以及教学活动的基本教义,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17.《乐记》,本篇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是儒家关于音乐的理论著作,其中讨论了音乐的起源、效果、作用等重要问题,是中国古代有关音乐和文艺理论的专著。

18.《杂记》,分上下两篇,上篇记述诸侯以下士阶层的丧事礼仪,下篇记述丧礼、祭祀、婚姻、避讳等礼的规定。

19.《丧大记》,本篇记述国君、大夫、士子的丧礼。

20.《祭法》,本篇记述有虞氏以至周代以下关于制作祭祀群神的礼仪。

21.《祭义》,本篇主要阐述敬奉双亲的孝道、敬顺尊长的悌道。

22.《祭统》,本篇从多方面记述祭祀的意义。

23.《经解》,本篇记述儒家六经对人们的教化作用。

24.《哀公问》,本篇记述鲁哀公与孔子关于礼与政之间的问答。

25.《仲尼燕居》,本篇记述孔子与弟子对礼的本质、内容、作用,以及行礼的意义与违礼的弊害等问题的讨论,论述了礼与乐、礼与德行、礼与行政的关系。

26.《孔子闲居》,本篇记述孔子与弟子子夏对王者之德的讨论。

27.《坊记》,本篇记述孔子有关如何有效防范人们违德、违礼、不忠不孝、犯上乱伦、贪利忘义等方面的言论。

28.《中庸》本篇是阐述礼制、心性、天人关系等重大学理问题的哲学著作,被后入独立成篇,收入《四书》。

29.《表记》,本篇记述有关君子的持身之道,虞夏殷周四代之治,侍君之道。

30.《淄衣》,本篇论述了君臣之道、君臣之德,以及尊师好贤等问题。

31.《奔丧》,本篇记述身在异国他乡回家奔丧之礼以及其他丧礼。

32.《问丧》,本篇记述父母刚死到虞祭时孝子守丧的悲哀心情和表现。

34.《服问》,本篇记述有关丧服服制问题。

35.《间传》,本篇记述服丧的人内心感情与在外貌、居住的表现。

36.《三年问》,本篇阐述为父母服孝三年的理由。

37.《深衣》,本篇记述深衣的制度、意义和用途。

38.《投壶》,本篇记述有关投壶的礼仪。

39.《儒行》,本篇记述儒者衣食住行的礼仪以及德行修养。

40.《大学》,本篇记述大学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原则。被后儒独立成篇,收入《四书》。

41.《冠义》,本篇记述士冠礼的意义。

42.《昏义》,本篇记述士的婚礼意义。

43.《乡饮酒义》,本篇记述乡饮酒的礼仪。

44.《射义》,本篇记述射礼及其意义。

45.《燕义》,本篇记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

46.《聘义》,本篇记述聘礼的意义。

47.《丧服四制》,本篇记述古代丧服制定的四个原则。

三、儒家礼仪教育的启示

儒家文化历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化,注重礼仪和礼仪教育,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过得失本文尚不及惶论,但仅就礼仪教育某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谈两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礼义是礼仪的灵魂,礼仪教育必须根据礼义来确立。

礼仪属于德育的范畴,表现有德义、德仪、德行、德容、德表等等要素。其中“德义”最为重要。如《礼记》讲,礼是用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的,只有“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儒家的礼仪教育,旨在建设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知礼义、懂礼节、行礼仪的仁礼道德与社会秩序,通过礼仪教育和教化,使人们生活、活动在一种由礼制规定的等级社会、道德规范中。所以,儒家强调,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接受礼仪教育,躬行礼仪规范,都要“内知德义”,如果徒有外在德表,即盲目学习、模仿某种礼仪行为,那就不是礼仪教育的真实意义了。

其实,我们现代的礼仪教育,它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道德教育,表面上同样要求人们做到“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但在德义、礼义上,我们的时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道德精神要求,为了建立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其礼仪规范应该赋予现代世界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礼义备”。我认为,加强现代礼仪和礼仪教育的理论建设,应该是我们今天推进礼仪教育的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第二,中小学礼仪教育,应该成为德育的必修课。

在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实践课程非常必要。首先,因为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无论是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社会舞台的领导者还是普通劳动者,乃至旅游者,都要懂得一般性的现代社会礼仪,所以做一个明礼义,知礼节,懂礼貌的人,做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全面提高人的文明素养,应该从基本礼仪规范抓起。其次,道德教育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明礼义、知礼节、懂礼貌”,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表现,而这些是需要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养成的。中小学开展现代礼仪教育,是将道德教育生活化、社会化、实践化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礼仪是文化的表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故有不同的礼仪规范。但是在中小学开展现代礼仪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不应该拒绝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礼仪教育的优秀传统,因为我国古代几千年的礼仪教育积累有丰富的宝贵经验,而这些是超越教育内容的。

例如《礼记·学记》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11]也就是说,礼仪教育需要营造一种“和易”的气氛。礼仪教育实践,重在学生感到生活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我们要注重引导,而不是强迫。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第8篇

语言是传播文化内容的载体和工具,是在不同文化的学习和传递过程中习得的。虽然语言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却不能把这两者完全割裂开来,而应该将语言和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因为语言教学其实也是文化教学。针对现有的文化教学现状,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教材编写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多是以西方国家文化为背景,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对本民族文化介绍的较少,导致学生没有一个很好地学习本民族文化英文表达方式的机会。许多编者认为学习英语就要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来编写教材,这一点并不否认,但是,在今后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适当选取一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素材。这样,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祖国文化的认知以及学习文化术语的恰当表达方式,在与外国友人交谈的时候不至于造成无法表达或表达不准确的尴尬场面。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及事物的感兴趣程度不低于国人对海外文化的兴趣度。所以,将中国文化知识加进大学英语教材是十分必要的。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中国文化题材的选取、对应英文词汇的准确表达、文化知识的层次性等等。

2教师素养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大学英语课堂对教师语言基础知识要求严格,同时,对教师文化知识水平的要求也很高。教师要做到熟知中西文化传统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只有教师大量阅读材料,掌握中国文化知识的准确英文表达方式,才能引起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教师要合理安排中国文化元素在英语课堂中的比例,不能喧宾夺主;寻找恰到好处的文化切入点,比如讲到西方的圣诞节时,在介绍圣诞节的来历、传统习俗的同时介绍中国的春节,以及中西方人过节的不同之处:时间、食物、不同的活动等。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观赏中西方文化影视资料,让学生自己总结中西文化不同之处、找到中国文化词的英文表达方式并加以使用;在英文口语练习过程中,多提供一些中国文化的话题等

3考试要求考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以及各种形式的出国英语考试。他们苦背单词,狠学语法,想尽办法套用固定句型写作文。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学生都报着只要考试考高分其他都不重要的态度。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能考高分,却无法流利地使用英语交流的机器。大学生对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考试不考,他们觉得学了无用。只有把中国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设计到各种重要语言考试中,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有所提高。对中国文化知识重视程度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考试过程中针对这一部分的题型设计,既要有单选、填空题型的出现,也要适当安排简答、论述、比较等题型,把充分发挥的空间留给学生。考试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要做到及时、全面、高效。

二、总结